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韓狗」、

「汪汪」、
「高麗棒子」是有些人對韓國的負面代稱;「都是我們大韓民族
的!」的反諷和「贏韓國就是爽!」的反應,也顯現出部分台灣人的「反韓意識」。
不過對此韓國人卻有疑問:「為什麼台灣人不喜歡韓國人?」

國際體育賽事中,韓國人表現出的民族情緒為部分人所感冒,加上一度狂掃台
灣的「韓」流,使台灣人對韓國帶有許多不同的觀感。

在這背後,台灣人是怎麼認識這個常常被拿來與台灣相比的國家─韓國?是建立
在新聞報導的二手消息之上?還是人們心中的刻板印象?

韓國人的疑問:「為什麼台灣人不喜歡韓國人?」

「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台灣人不喜歡韓國人?」中華民國韓國留學生會會長李
正豹面露不解的表情並且說:「韓國人沒有不喜歡台灣人,但是為什麼…」

李正豹提到有次在運動餐廳觀看韓國對南非的比賽,周邊球迷都一面倒地支持
南非,「台灣人有特別喜歡南非嗎?」他說。就他看來,好像沒有特別喜歡,那為
什麼都只幫南非加油?

從韓國成均館大學交換來台僅三、四個月的李惠聖也說,之前有朋友跟她說過台
灣有一種「反韓」的風氣。她說:「雖然聽不太懂中文,但是有時可以感覺到有些
人不太喜歡我們。」

奇摩民調中心在西元 2005 年曾做過台灣民眾世界觀系列調查,在韓國的部分,


17005 總投票數中有百分之七十三的人選擇「對於韓國負面印象多於正面印
象」,僅有百分之十六的人選「正面印象多於負面印象」。

「2002 世界盃足球賽的事,第一次引起我對韓國的反感。」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
三年級徐嘉均說,近年來從網路上的論壇中看到「韓國人說屈原是韓國人、中國
是附屬國」等誇張、讓人不敢相信的消息,加深他對韓國的負面印象。

徐嘉均也說,就算 LG 產品真的不錯、他的姐姐也會準時收看太王四神記等韓劇
但是「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我不會買韓國的產品或是看韓劇。』」

民族性造就韓國世足紅魔鬼
2002 年世界盃足球賽,主辦國之一的韓國獲得史上最佳的殿軍成績;卻被輿
論撻伐,頻遭他隊抱怨裁判不公。在其他領域的國際賽事中,韓國隊也時常遭媒
體指涉為「小動作頻頻」、「為求勝不擇手段」的隊伍。

韓國問題專家兼資深媒體人朱立熙說:「這種行為源自於韓國人特殊的民族性─
韓國人恨的文化」。他說,韓國與多國接壤的地理環境形成悲劇性的歷史,同時
也形塑國家的恨導致他們積極地「湔雪歷史恥辱、提升國際地位」。

歷史上韓國周邊中國、俄國、日本強敵環伺,在甲午戰爭前深受中國影響,居中
國的臣屬國,甲午戰爭後被日本殖民,在二戰結束終於可獨立之時,面臨的卻
是美國在境內駐軍。朱立熙說「一直以來,韓國在夾縫中求生存」,他認為此造就
了韓國「以自大包裝自卑」、「好面子」、「恨的集體意識」。

韓國留學生會會長李正豹對此提出不同的意見,他以同時身為政大足球隊球員
的身份表示,「韓國裁判的行為,是一種足球比賽中普遍存在的主場優勢,」就
如同在家裡會特別給家人優惠。另外也說:「韓國同為亞洲國家,在全球賽事中
獲得第四名,不也是替亞洲爭口氣?」

媒體強化反韓情緒

「韓國起源」的新聞近年來履見不鮮:以「江陵端午祭」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
世界遺產;韓國企業的食品標語中指出,「其乃世界領先的豆漿企業,而韓國乃
是豆漿發源地」;韓國成均館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朴芬慶,經過對孫氏家族族譜仔
細發掘研究,「發現國父孫中山具備韓國血統」等。

雖有部分消息確實證明是來自中國的不實消息,但韓國時常將各國文化「納為己
有」的負面形象卻已深植人心,「這是我們大韓民族的!」、
「某某也是韓國人」也
成為反諷韓國的用語。

在「國父孫中山是韓國人」的新聞中被點名的韓國朝鮮日報網路新聞部長李光會
發布一則新聞澄清並譴責:「率先報導這一假新聞的是台灣一家主流媒體,假新
聞在報導後,蔓延至主流電視台東森與衛視。一則新聞在短時間裡從報紙網路版
迅速傳播到門戶網站、衛視,今後無論是歪曲報導還是虛假新聞,能夠把資訊迅
速傳播給全世界 15 億華人的新聞傳播體系已然形成。」

「台灣媒體不負責任!」資深媒體人朱立熙說,媒體沒有進行查證即直接引用網
路消息進行報導,他批評:「斷送媒體的公信力、拿形象當賭注,是急功近利的
短視行為。」他也說,第一時機的報導造成對韓國先入為主的的負面觀感。
他認為,這一連串由中國網路流傳過來的假新聞,歸因於 2002 年韓流席捲亞
洲,中國為此感到威脅,想藉由反韓來提升中國民族情緒、藉此獲得滿足。

而台灣媒體不經查證即報導的行為,朱立熙說,不僅媒體形象受損,同時也「傷
害兩國民族感情」。

「豆漿是我來台灣才有聽說過,韓國沒有豆漿只有豆乳,兩者根本不同。」、
「在韓
的韓國人完全沒聽過這種新聞。」李正豹說,沒有聽過台灣報導韓國的正面消息。
他說他曾聽教授說過台灣與韓國的關係,就如同韓國跟日本、日本跟美國,因為
比較,所以才會出現競爭心理。

接觸韓國文化 扭轉刻板印象

1990 年代起,韓流襲捲亞洲各國。
「冬季戀歌」中裴勇俊與崔智友的坎坷情路令
許多人心痛,「大長今」李英愛面對困難所表現出的堅強讓人感動。台灣透過韓劇
與韓國有了更深的接觸。

PTT(台大批踢踢實業坊)韓國綜藝版版主 sandraa 受到韓劇影響而對韓國產


生興趣,2004 年韓國綜藝節目大舉進駐台灣更讓她喜歡上韓國文化,「他們對
於長幼以及前後輩關係的注重與遵守,是我所欣賞的特色。」

面對國際體育賽事與韓國對戰的狀況時,sandraa 會表明她支持台灣的立場,
「因為我認為喜愛韓國文化,和我支持台灣的立場是不相牴觸的。」現在是學生的
黃先生是韓國職棒的球迷,他回想以前國際賽時看到韓國選手都不認識,只知
道要為中華隊加油,「感覺有點瞎!」在國際賽期間支持韓國隊多少會遭到攻擊,
但他覺得國際賽反韓是正常的,支持韓國不被攻擊才奇怪。不過他較無預設「只
支持中華隊」的立場,亞洲球隊他都欣賞。

黃先生對其他球迷是否反韓沒有特別的想法,他認為會討厭就是會討厭,「也有
很多人不喜歡日本職棒或美國職棒。」對他來說,多了解韓國隊可以增加不少看
球的樂趣。

韓國印象 因相處而改觀

現就讀於政大韓文系的謝宗宏回憶在唸韓語系前對韓國的印象,「就跟一般人一
樣,不認同他們在世足賽的行為」,但在實際接觸韓國人後使他改觀。
「開始看到他們好的一面,例如說韓國人的熱情等,並且少部份的行為並不代表
多數人。」謝宗宏表示在與韓國人相處時,會開始自己體會或確認、懷疑以前的對
韓的想法。他認為:「有些對韓國人錯誤的印象是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誤會。」

從印象出走 開闢韓國新觀點

對於韓國的負面刻板印象,也許是因為缺乏實際的接觸與對其國家在文化、歷史
脈絡的理解,也更有可能被新聞或其他不確實消息所影響。

資深媒體人朱立熙期望,閱聽眾可以覺醒、不看惡質媒體,建立對媒體的認知並
懂得如何不再被愚弄。

要怎麼看韓國,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是單單透過媒體的新聞報導或是普遍的印
象,是否可以真的認識到這個國家,是需要被好好思考的問題。

聽聞的不一定是正確,消息也不一定真實,或許只能藉由真正的接觸才能貼近
真實的韓國,而「韓國=裴勇俊+紅魔鬼+愛國裁判+豆漿起源國+…?」應該
不是唯一解,或許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答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