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pt
Download as ppt
You are on page 1of 27

學校效能與品


 壹、前言
 貳、學校的組織效能
 參、三項成果準則
 肆、學校的品質
 伍、結語
 陸、問題與討論

1
壹、前言
    組織效能和品質的問題與爭議,代表
著對學校行政實際的根本挑戰。在 1980
年代期間,社會大眾增加了對學校效能
和品質課題的興趣。學校組織開放社會
系統架構,係由投入、過程及輸出等三
部分構成,其中內部過程以及學校的外
部環境,均是作為開放系統理論的整體
通則,也是組織效能的指標,並可用來
評量學校輸出的品質。

2
貳、學校的組織效能
 霍伊和米斯格( Hoy & Miskel , 1985 )提出
目標模式、系統資源模式及統整模式,就上列
理論及研究,說明其所定義的有效能的學校如
下:
 一、組織效能的目標模式( goal model )
 (一)目標類型

 1、官方目標( official goals )


 2、運作目標( operation goals )

3
貳、學校的組織效能
(二)目標模式的假定
 1、由一個理性的決策團體來訂定目標。

 2、目標數量是少到可以付諸實行。
 3、目標是清楚界定的並為參與人員所
  瞭解。
 4、目標提供了評鑑效能的規準。
      ( Campbell,1977;Scott,1992 )

4
貳、學校的組織效能
(三)使用目標模式的批判
 1、太常專注於行政人員的目標。
 2、多元目標的衝突本質通常會受到忽視。
 3、組織的目標是回溯的、使人員的行動  具有正當性,並非用以
引導行動。
 4、組織目標是動態的、因情境和行為不  同而變化。
 5、組織目標模式是靜態的、不因情境和  行為不同而變化。
 6、組織的官方目標可能不是其運作目標。
            ( Cameron,1978 )

5
貳、學校的組織效能
 二、組織效能的系統-資源模式
   ( system-resource model )
 (一)系統-資源模式的假定
  1、組織是利用外部環境的開放系統。
  2、系統內的和諧會改進表現。
  3、組織競爭著稀少的資源。
4、任何規模的組織,均面臨著可能無法界
  定出少數而有意義目標之複雜要求。
       ( Yuchtman and Seashore,1967; Campbell,1977
           Goodman and Pennings,1977 )

6
貳、學校的組織效能
(二)使用系統-資源模式的批判
 1、太過強調獲取資源,對結果可能有不
  利之影響。
 2、太過強調投入,掩蓋了結果的重要性

 3、系統-資源模式實際上是目標模式,
  而此模式中運作的目標是取得資源。
     ( Cameron,1978;Scott,1977;Steers,1977; Kirchhoff,1977 )

7
貳、學校的組織效能
(三)系統-資源模式之貢獻
  1、發現目標和系統-資源模式之間的 
  差異,只是對目標和語意學上的爭論。
  2、系統-資源模式證實了運作目標的 
  概念,且目標和系統-資源模式之間是
互補的。

8
貳、學校的組織效能
 三、統整目標和系統-資源的效能模

 (一)一項統整的模式必須能描述下
列   三項重要特徵:
 1、時間
 2、多元利害關係人
 3、多元規準
  (1)結構性和過程規準
  (2)投入規準

9
 (二)統整時間、多元利害關係人和多元規準之目標和系
統-   資源模式
輸入 生產 ( 轉化 ) 結果
效能標準 效能標準 效能標準
財政資源 和諧與願景 成就
物質設備 健康氣氛 學生學習
學生準備度 動機水準 工作滿足感
教師能力 學校與班級組織 缺席水準
技術資源 課程品質 中輟比率
家長支持 教學品質 表現品質
政策與標準 學習時間
領導品質

補充的觀點 補充的觀點 補充的觀點


時間 時間 時間
贊助者 贊助者 贊助者

(資料來源: Hoy, W. K. & Miskel, C.G.(2001).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l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6th ed.).New York : Random House. P. 297 )   
10
  
參、三項成果準則
                            

 一、學業成就
 (一)投入-產出研究

   此類研究在 1960 年代中期大為流行,用以預


測成果多於如何產生結果的研究。 James S.
Coleman ( 1966 )使用此方法來從事「教育機會
均等」之研究-柯爾曼報告書,發現控制學生家
庭背景時,顯示出學校因素與測驗分數的有限關
係。亦即家庭因素可解釋並用來預測學生成就,
並歸因於外部環境之額外資源。

11
參、三項成果準則
                           

 (二)投入-處理投入-產出研究
 1、強而有力的校長領導,特別是在
教  學的重要事務上。
 2、老師對學生成就的高度期望。
 3、強調基本技能。
 4、井然有序環境。
 5、經常性、系統性的學生評鑑。
              Ronald
Edmonds ( 1979 )
                  -五個有效學校因素 12
   參、三項成果準則
(三)校長的影響
  校長扮演下列三種功能性角色:
1、行政:分配資源、發展和強化政   策及程
序,並督導專業發展。
2、協調:協助對內部和外部利害關   係人的
溝通,並緩和教師受到環境的干擾。
3、領導:形塑學校目標和指引教學   過程。
Valerie   E. Lee, Anthony S. Bryk, 與 Julia B. Smith ( 1993 )

13
     參、三項成果準則
二、工作滿意
(一)定義
   一種對工作的情感與情緒反應,這是來
自成員對實際成果和渴望的、期待的、或應
得的成果之比較( Cranny, Smith, and Stone,
1992 )。
(二)情境的工作滿意模式之變項
1、工作組織特徵
2、任務特徵
3、員工特徵

14
參、三項成果準
三、知覺的組織效能

   Paul E. Mott ( 1972 )組合了下列
五項的表現成果,來形塑知覺的組織
效能 (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 模式:
1、產品數量。
 2、產品品質。
 3、效率。
 4、可調適性。
 5、彈性。
15
  就全面品質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簡稱
TQM)理論及應用,說明如下:
一、全面品質管理-理論( Hackman and ageman,1995 )
(一)全面品質管理基本假定
1 、對組織而言,品質成本比勞動關係成本低。
2 、提供適當的訓練和科技予成員,他們便會 關心
到工作品質,且採行方案進行改善。
3、系統擁有高度互相依賴的單位,組織的核 心問
題包含了跨越傳統組織的方式。
4 、高階管理人員需擔負起組織品質的責任。 管理
是採由上而下策略,以便經營學校。
        16
(二)全面品質管理之五項技術
 1、短程的問題解決團隊。
 2、訓練。
 3、由上而下的實施。
 4、與供應商合作。
 5、從顧客身上取得資料。
      ( Hackman and Wageman,1995 )

17
   肆、學校的品質
 (三) Deming 全面品質策略
 1、理論基模
命題1 轉型領導能刺激創造性合作與學習型組織
命題2 助長合作與學習的組成,增進過程-管理
  實務的機會和以結果為主之管理
命題3 過程-管理實務同時創造出一種壓力,朝
向持續改善與組織成員的實現
命題4 組織同時致力於持續改進與組織成員的實
現,可以導致較高的顧客滿意
命題5 組織同時致力於持續改進與組織成員的實
現,可以導致過程、服務、成果的品質
18
 2、戴明( Deming )的 TQM 十四原則
 創造改進的目的  去除使人員喪失以技藝
 接納新理念 為榮的障礙
 停止依賴視導和評定等  拆除部門間的障礙
級來達成品質  去除為工作團體訂定標
 停止單以價格對企業之 語及目標
獎助  去除工作標準和數量管
 不斷改進組織的硬體系 理
統  打破成員間的藩籬
 機構的在職訓練  鼓勵每個人接受教育和
 機構的領導 自我改進方案
 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改變
19
   肆、學校的品質
 二、全面品質管理-實例
 (一)實際技術之實例

 1、在學校中以顧客為焦點
 2、持續改進
 3、團隊合作
          ( Dean and Bowen 之觀點 )

20
肆、學校的品質
(二) TQM 在教育上的相關研究
  1、 Mt. Edgecumbe 中學:
 美國的 Mt. Edgecumbe 中學,將戴明的十四點
原則應用於學校管理和班級教學中,主張學校
全體人員都參與教育品質的改進。在顧客中心
方面,以亞洲市場為其主要顧客,故在職業課
程設計中,加強亞洲的語文訓練。實施以來,
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所提昇,該校也。因實施成
效良好而被譽為「戴明學校」 。
             (引自陳師榕,民 87 )

21
(二) TQM 在教育上的相關研究
 2、 Center Park East 中學:
 以戴明的「持續進步」、「支持性領導」
、「小組團隊合作」、「明確的目標」、
「定期評鑑」原則應用於學校中。訂定一
套校務發展計畫,以評鑑教師教學情形。
實施以來,該校學生在數理方面的成績及
格率,從 43% 到 70% ,而教師的教學熱忱
有隨之提高,同時該校的聲譽有上昇的趨
勢。
              (引自陳師榕,民 87 )
22
肆、學校的
品質
 (三) TQM 在學校經營與管理上的限制
雖然全面品質管理呈現光明的遠景,但
仍不能忽略其潛在的限制。在提昇學校效能
的觀念時,必須考慮與機關原有組織的相容
性,及應用上的困難。教育組織推行全面品
質管理落實之道不在於新管理技術或運作程
序,而在學校制度本身與教育人員觀念的重
新調整。

23
肆、學校的
品質
吳清山、林天佑(民 87 )指出幾項限制:
1、公立學校較受政府之保護,彼此間競爭性
較少。
2、教育的對象沒有絕對的品質控制。
3、教育過程非常複雜,無法客觀控制。
4、教育消費者間的目標甚為歧異。
5、教育成效無法短期顯現。
6、教育單位易受外力影響。

24
   肆、學校的品質
 高麗鳳 ( 民 86) 的研究指出可能的限制
如下:
1、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未有具體 
 的方案。
2、國內尚未建立全面品質管理之指標。
3、教育政策推動時常更迭。
4、教職員的全面品質管理理念不足。
5、學生家長社區配合意願有限。

25
   伍、結語
   提昇教育「品質」與「績效」,
是教育界一致追求的目標,且學校效
能向為檢視學校績效責任的重要依據
,未來學校效能的評鑑取向,應融入
知識經濟時代的特質。因應現代社會
變遷快速,家長與社會對學校教育品
質的要求,日益提昇,因此學校應以
更積極、開放的態度來投入改進學校
教育品質的行列。
26
    陸、問題與討論

 一、試以開放系統理論,說明影響學校效能之因素,並
提供學校提昇行政效能之建議方案為何?

 二、進行學校評鑑來評定學校效能成果時,有哪些背景
因素容易對成果規準產生影響?而領導者可以何種行動
提昇效能?

 三、何謂全面品質管理?全面品質管理如何應用於學校
之經營管理?

2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