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農地保護與土地徵收座談會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0

2010 農地保護與土地徵收座談會

~ 捍衛流失中的台灣耕地 ~
議程內容
時間 內容 講員
09:30~10:00 參與社區成員報到
10:00~10:10 為什麼要辦這次座談: 捍衛農鄉聯盟總召集人
我們有共同的處境,我們應該團結抗議農地徵收,我 劉慶昌(二重埔)
們該怎麼做?
10:10~11:10 •徐世榮老師:土地徵收修法的現況與精神 徐世榮 教授(政治大
學地政系)

•廖本全老師:公民社會的發展農村運動 廖本全 副教授(臺北


大學)
11:10~11:20 第一階段問題回答
10:20~12:20 •李丁讚老師:重回土地,農村的未來 李丁讚 教授(清華大
學人社系)

•詹順貴律師:環境評估與最近的徵收案件解析 詹順貴 律師(元貞事


務所律師、前環評會委
員)
12:20~12:30 第二階段問題回答
12:30~14:00 午餐
14:00~14:30 還我土地 第八號 (相思寮不賣 中文字幕版) 許文烽 導演
14:30~16:00 我們的現況與抗爭經驗分享 各自救會
烏日溪南
新竹工研院附近地區(二重埔、三重埔)
大雅鄉自救會 (中科台中基地特定區計劃)
豐原鐮村自救會 (國道四號豐原大坑段開發計劃)
其他...
16:00~17:00 綜合座談
17:00~ 自由交流與賦歸
座談會緣起
717「台灣人民挺農村」凱道守夜行動,以農民為主體、非政黨動員的公民運動,由各地農民
自救會、社運團體自主發起,透過網路、基層宣傳,號召民眾參與,受到各界迴響、顯現台灣民
眾認為在國家發展中,農村應與都市具同等重要價值,這場守夜行動,是台灣農民運動史上第一
次,農運、社運為捍衛土地正義、反對土地浮濫徵收而全台集結,肯定農民是糧食的供應者、土
地的守護者,農村跟都市是同等價值讓台灣得以永續。
即使如此,各地徵收的腳步從未鬆懈。在大埔繼續封路,繼續開挖,造成朱奶奶的離開;在
二林最後通牒還是颯然寄到;中科三期依然被環保署非法的護航 ...。
各位還記得 717 在凱道我們的訴求嗎?我們要的是:
1. 全面暫停現行農地徵收作業,重新評估農地徵收的「必要性」、「公益性」與程序問題。
2. 全面修訂徵收惡法,包括土地徵收條例與產創條例等。
3. 總統出面與農民對話,召開全國農業與土地會議。
然而,我們的政府顯然還在忙別的事,農村還是沒有獲得重視。只是,這回我們的政府沒有
留意到的事情是:經過 717 的洗禮,台灣農村、農民對於土地徵收的抗爭已經從爭取財產權益、
土地價格的談判提升到因應糧食安全、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的戰略地位思維上了,大家逐漸明
白,爭取保留原有的農地與農鄉,不再僅是攸關自家,它也是一件攸關子孫生存安全、家國永
續,具有深遠價值的奮鬥。
2010 年的 717 夜宿凱道由 6 個自救會坐在新竹二重埔的田邊開會,10 天之後發生;草根的智
慧與社會多元的知識力量結合已經讓一個嶄新的台灣農村面貌發芽,從論述到法理,從在地到全
球觀點、從口耳相傳到網路傳媒運用,擁有這樣能量的台灣農村,在詭局多變的兩岸關係、科技
掛帥的發展思維與越來越多的氣候、能源挑戰下,會走向那裡?怎麼堅持永續發展走下去?我
想,你、我都很好奇!然而,當下最重要的是, 我們的思維要清晰、我們的力量要凝聚,對於
捍衛農村與土地,我們目標得一致!
繼 2010年一月23日,土城舉辦農地保護與區段徵收社區交流座談會,九月25日,我們再次聚
集,邀請台灣更多正在面臨農地遭受徵收的農村社區,講出你我正在面對的壓迫和經驗,相互學
習也相互取暖。
讓我們一起握手、相互擁抱,加油!
捍衛農鄉聯盟|烏日溪南自救會|台灣農村陣線
序言:揭開浮濫徵收之謎
文/徐世榮
我國的土地徵收向來相當浮濫,近日來竹南大埔、二林相思寮、後龍灣寶、竹東二重埔、竹北璞
玉計畫、東北角田寮洋…等徵收案,充分顯現了這種現象。政府為何輕易啟動土地徵收?眾所皆
知,我國政府是負債累累,財政問題相當的嚴重,但是地方建設又是勢在必行,那麼,建設所需
的經費要從何而來?土地利用計畫變更、工業區開發及土地徵收就演變成為地方政府的重要業
務,因為彼等能夠為政府創造財政收入,也就是說,地方政府透過土地開發(或炒作),獲得地
方財政的部份挹注。

工業區開發僅是個幌子
地方成長機器已成怪獸

由於農地不課稅,因此政府透過都市計畫的新訂或擴大,讓農地變更為可建築用地,藉此徵
得地方政府的主要稅源—地價稅、土地增值稅、房屋稅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經由區段徵收取
得大面積可建築用地,透過它們的讓售或標售,獲得大筆資金。晚近,這個重要開發手段不斷地
在變形,由「抵價地式的區段徵收」(如竹南大埔、竹東二重埔等)逐漸演變成「預標售式區段
徵收」(如中和華江橋西側開發案、東北角田寮洋、及林口A17平價住宅等),政府及建商財團
合作,作的是低成本高獲利的生意。

由於土地徵收的進行一定要有增進公共福祉的表面理由,如此才得以名正言順,因此,政府
藉由不斷地興建各式各樣的科學園區、工業區、加工出口區、產業園區、或大學校區等,在增加
就業機會及提升經濟成長率等口號的掩護下,讓土地徵收得以獲得形式上的合理性。

政府不僅徵收了各式園區所需的土地,更在園區外,大規模地劃設許多以園區為名,但實際
上卻與園區毫無關係的「特定計畫區」或「新訂都市計畫區」(例如,竹南大埔及竹東二重埔皆
是),政府並動用了區段徵收手段,來取得計畫區內的土地。

這也就是說,許多園區或計畫區的開發,其真正的目的並非是為了工廠的興建,而是為了園
區及其周遭土地的炒作,這是長久以來政府持續開發工業區的秘密,而這也就是工業區土地閒置
率高,使用率低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們看見一個相當矛盾的現象,即各式園區內都還有許多空
地,但政府開發新園區的腳步卻是絲毫不歇。

其實,透過這套機制運作的得利者並非僅是地方政府而已,以地方政府為核心的土地開發集
團更因此獲得龐大利益。這主要是因為土地與一般商品不同,它具有獨占性、不可增加性、及不
可移動性等特質,當土地轉變成為商品之後,將可創造出龐大的超額利潤,因此,它也成為地方
派系的最愛。
地方政府與建商、財團、及派系密切合作,結合成為土地開發的成長機器(或是怪獸),這
個怪獸具有嚴重的嗜土性,土地炒作是這個機器的最主要利基,經由土地利用計畫變更及區段徵
收的開發手段,這個怪獸不斷地吞噬都市周遭的農地、山坡地及其他非都市土地,並將其轉變成
為可出售的建築商品,藉由誇張及迷惑的廣告行銷,在市場上交易,這使得地方成長機器獲得驚
人的利益,但是卻也造成了我們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及人民憲法基本權利的遭受剝奪。

違背土地徵收本質
劫貧濟富及欠缺社會公義

土地徵收其實有著非常嚴苛的前提要件,它不應輕易的被使用,更不應成為土地開發的工
具。例如,土地徵收的首要要件即是它必須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所謂的公共利益是個不確定法
律概念,它必須經由嚴謹的行政程序來予以體現,這也就是說,公共利益的定義及其內涵,並非
是由政府行政官僚單方面就可以決定,而是要開放給土地所有權人及地方民眾共同參與,彼此透
過誠心的對話及溝通,踐行公平公開的法律程序,來共同形塑公共利益的內容。不過,我國現行
的體制卻完全缺乏這個民主參與的機制。

另一方面,土地徵收也一定要有其必要性,並且是要以其興辦事業之所需為限。當我們的園
區內仍然有許多土地閒置時,再次的徵收私人土地來興建園區即明顯違背了土地徵收所需的必要
性原則。再者,土地徵收絕非是用地取得的優先手段,更非是唯一的手段,換言之,它應該是最
後、非常不得已的手段。但是,長久以來,政府部門承繼了過往威權時代的陋規,習慣輕易啟動
徵收手段,這使得我國土地徵收件數甚多,是各先進民主國家根本看不到的怪異現象。

由眾多的土地徵收案,我們看到的是這個成長機器專挑社會弱勢下手,欺負老農年長,無法
抵抗強權的凌遲。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的是這個成長機器從事建築業及不動產的開發,他們將地
價炒高炒熱,由房地產的買賣中獲取鉅額的利潤,苦的是一般中下階級,許多人無力購屋,縱是
買的起,也背負著龐大的貸款,成為一輩子的屋奴。

老農因土地的被徵收,正在暗夜裡泣訴,無法忍受痛苦的,甚且是自我了結;另一方面,高
房價也讓這個社會絕大多數人都活的很辛苦。遺憾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竟然是活在一
個劫貧濟富、雙層剝削、及嚴重欠缺公平正義的社會!

本文發表於《財訊》雙週刊353期,2010年8月19日發行,頁66-68。)
原文出處:徐世榮 土地關懷部落格
http://sjhsu51545.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24.html
法規
常見的土地徵收方式
一般徵收
一般徵收指國家因公共事業之需要(土徵條例第3條、土地法第208條)或因實施國家經濟政策
(土地法第209條),個別徵收私有土地,為土地徵收最常見的方式。為防止公權力濫用,徵收機
關在徵收完成後必須在一定期間內按徵收目的使用,土徵條例第9條規定以下情況發生時,被徵
收人可照原徵收補償價額收回土地。1.徵收補償費發給完竣屆滿三年,未依徵收計畫開始使用
者。2.未依核准徵收原訂興辦事業使用者。3.依原徵收計畫開始使用後未滿五年,不繼續依原徵
收計畫使用者。

區段徵收
區段徵收指政府將一定區域內之土地全部徵收,基於特定目的事業發展之必要,重新分宗整
理(土徵條例第4條、土地法第212條)。整理後土地,整理後土地,一部分由原土地所有權人按一
定比例領回,一部分做為公共設施用地或讓售、撥供給其他需地機關使用,其餘可供建築土地以
標售、標租或設定地上權方式償還開發成本。

一併徵收
一併徵收的對象有二,一是土地改良物,二是徵收土地或建築改良物殘餘部分。土地改良物
一併徵收(土徵條例第5條)是為避免妨礙徵收目的之進行即使徵收後土地達到最適利用,而於
徵收土地時將土地改良物一併徵收。徵收土地或建築改良物殘餘部分之一併徵收是指,徵收土地
或建築改良物殘餘部分不能為相當之使用,而給予所有權人在一定期間內得要求一併徵收之權
利。
保留徵收
保留徵收只因開闢交通路線、興辦公用事業、新設都市地域或國防設備,就舉辦事業將來所
需用之土地,在未需用前預為呈請核定公布其徵收之範圍,並禁止妨礙徵收之使用(土地法第
213條)
抵費地與抵價地之區別

抵費地之意義:
土地重劃區內公共設施用地、工程費用、重劃費用與貸款利息,應由參加重劃之土地所有權
人按其受益比例共同負擔之,並且由土地所有權人以重劃區內未建築土地折價抵付,此種重劃區
內土地所有權人折價抵付公共設施用地、工程費用、重劃費用及貸款利息之土地,謂之抵費地
(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第84條)。但狹義之抵費地,指抵付工程費用、重劃費用與貸款利息之
土地。

抵價地之意義:
政府鑑於舊制區段徵收因補償地價過低,且喪失土地所有權致實施阻力大,為消除阻力,加
強實施,新制區段徵收乃明定「各級主管機關施行區段徵收時,得以徵收後可供建築之土地折算
抵付補償地價」,此種區段徵收應給予之補償地價,得改以規劃整理後可供建築之土地,按土地
所有權人應領補償地價比例折算抵付之土地,謂之抵價地(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第54條、土地
徵收條例第39條)。

種類 抵費地 抵價地
發生原因 土地重劃 區段徵收
抵付標的 折價抵付公共設施用地、工程費用、 折算抵付補償地價之土地。
重劃費用與貸款利息之土地。

法律性質 土地所有權人付給政府,抵付重劃負 政府發還土地所有權人,抵付補償地


擔,所有權登記為直轄市或縣(市) 價。
有。
面積計算方式 由參加重劃之土地所有權人按其土地 由徵收機關按其應領補償地價與區段
受益比例共同負擔。 徵收補償地價總額之比例計算其應領
之權利價值,並以該抵價地之單位地
價折算之。
面積比例 抵費地之合計面積以不超過各該重劃 抵 價 地 總 面 積 , 以 徵 收 土 地 總 面 積
區總面積積45%為限。但經重劃區內 50%為原則。因情形特殊,經上級主
私有土地所有權人半數以上且其所有 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但不得少
土地面積超過區內私有土地總面積半 於40%。曾經農地重劃者,該重劃地
數之同意者,不在此限。 區不得少於45%。

強制性與否 強 制 行 為 , 原 則 上 以 未 建 築 土 地 抵 任意行為,可領取現金,亦可申請發
付。 給抵價地。
相關稅賦 所有權人負擔之抵費地,於移轉時不 以抵價地補償其地價,免徵土地增值
計徵土地增值稅;另自辦重劃地區抵 稅;另領回抵價地第一次移轉,
費 地 公 開 出 售 時 , 不 計 徵 土 地 增 值 土地增值稅減徵40%。
稅。

(抵費地與抵價地之區別)
區段徵收辦理時機
資料來源:內政部地政司網站 http://www.land.moi.gov.tw/chhtml/newpage.asp?cid=982

相關法令規定 內容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為區段徵收︰
一 新設都巿地區之全部或一部,實施開發建設者。
二 舊都巿地區為公共安全、衛生、交通之需要或促進土地之合理使用實施更
新者。
土地徵收條例 三 都巿土地之農業區、保護區變更為建築用地或工業區變更為住宅區、商業
第四條 區者。
四 非都巿土地實施開發建設者。
五 農村社區為加強公共設施、改善公共衛生之需要或配合農業發展之規劃實
施更新者。
六 其他依法得為區段徵收者。
因左列各款之一徵收土地,得為區段徵收:
土地法 一 實施國家經濟政策。
第二百一二條 二 新設都市地區。
三 舉辦第二百零八條第一款或第三款之事業。
各級主管機關得就左列地區報經行政院核准後施行區段徵收:
一 新設都市地區之全部或一部,實施開發建設者。
二 舊都市地區為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交通之需要或促進土地之合理使
平均地權條例 用實施更新者。
第五十三條 三 都市土地開發新社區者。
四 農村社區為加強公共設施、改善公共衛生之需要、或配合農業發展之規劃
實施更新或開發新社區者。
依本法指定之公共設施保留供公用事業設施之用者,由各該事業機構依法予以
徵收或購買;其餘由該管政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依左列方式取得之:
都市計畫法 一 徵收。
第四十八條 二 區段徵收。
三 市地重劃。
都市計畫法 縣 (市) (局) 政府為實施新市區之建設,對於劃定範圍內之土地及地上物得實施
第五十八條 區段徵收或土地重劃。
都市計畫法 辦理更新計畫,對於更新地區範圍內之土地及地上物得依法實施徵收或區段徵
第六十八條 收。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範圍內重建區段之土地,以權利變換方式實施之。但由主管
都市更新條例 機關或其他機關辦理者,得以徵收、區段徵收或市地重劃方式實施之;其他法
第二十五條 律另有規定或經全體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同意者,得以協議合建或其他
方式實施之。
新市鎮開發條例 新市鎮特定區核定後,主管機關對於新市鎮特定區內之私有土地,應先與所有
權人協議價購,未能達成協議者,得實施區段徵收,並於區段徵收公告期滿一
第六條 年內,發布實施新市鎮特定區計畫。
國民住宅條例 政府為興建國民住宅,得選擇適當地區劃定國民住宅用地,施行區段徵收。其
第十條 範圍由省 (市) 國民住宅主管機關劃定。層報行政院核定。
主管機關應會商都市計畫、地政等有關機關,得於具都市發展潛力地區之路
獎勵民間參與交 線、場站、交流道、服務區、轉運區、港埠及其設施、觀光遊憩設施、橋樑及
通建設條例 隧道與其毗鄰地區劃定範圍,報經行政院核定後,先行依法辦理區段徵收,並
第一二條 於區段徵收公告期滿後一年內,發布實施都市計畫進行開發,不受都市計畫法
第五十二條之限制。
促進民間參與公 本章所稱公共建設所需用地,係指經主辦機關核定之公共建設整體計畫所需之
用地。含公共建設及其附屬設施所需之用地。
共建設法 前項用地取得如採區段徵收方式辦理,主辦機關得報經行政院核准後,委託民
第一三條 間機構擬定都市計畫草案及辦理區段徵收開發業務。
為有效利用土地資源,促進地區發展,主管機關得自行或與私人、團體聯
合辦理大眾捷運系統路線、場、站土地及其毗鄰地區土地之開發。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前項所稱之毗鄰地區土地︰
一 與捷運設施用地相連接者。
二 與捷運設施用地在同一街廓內,且能與捷運設施用地連成同一建築基地
者。
大眾捷運法 三 與捷運設施用地相鄰之街廓,而以地下道或陸橋相連通者。
第七條 第一項開發用地,主管機關得協調內政部或直轄市政府調整當地之土地使
用分區管制或區域土地使用管制。
大眾捷運系統路線、場、站及其毗鄰地區辦理開發所需之土地,得依有償
撥用、協議購買、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方式取得之;其依協議購買方式辦
理者,主管機關應訂定優惠辦法,經協議不成者,得由主管機關依法報請
徵收。

發展觀光條例 中央主管機關對於劃定為風景特定區範圍內之土地,得依法申請施行區段
第一五條 徵收。公有土地得依法申請撥用或會同土地管理機關依法開發利用。
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 災區鄉村區、農村聚落及原住民聚落重建,應配合其風貌及居民意願,並
條例 得以土地重劃、區段徵收等方式辦理。其重建作業規定,得分別由內政
第二十條 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原住民委員會定之。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或縣 (市) 政府為因應民間機構投資離島重大建設取得所
離島建設條例 需土地,得選定適當地區,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准後逕行辦理區段徵收;
第八條 區段徵收範圍確定後,經規劃為因應民間機構投資之土地得預為標售,不
受平均地權條例第五十三條及第五十五條之二之限制。
前二條主管機關所為已逕為分割編定或變更編定為水利用地之私有土地,
水利法 其所有權人得申請變更編定為適當用地。
第八十三條之一 依前條規定限制使用之私有土地,得以依區段徵收或水利地重劃等方式,
辦理用地之取得。
為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政府應籌撥經費,加強農村基層建設,推動農村社
區之更新,農村醫療福利及休閒、文化設施,以充實現代化之農村生活環
農業發展條例 境。
第六十一條 農村社區之更新得以實施重劃或區段徵收方式為之,增加農村現代化之公
共設施,並得擴大其農村社區之範圍。
區段徵收作業流程
區段徵收作業流程,首先區段徵收位置為已發佈實施都市計畫地區,都市計畫書已明確載明
區段徵收範圍者依其範圍辦理,其若為尚未完成都市計畫法定程序地區時,由需用土地人及興辦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會同當地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地政機關及相關業務機關,依開發目的,參酌當
地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等需要堪選範圍。
範圍勘定完成後應填製區段徵收可行性評估報請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核,並再辦理後續
變更、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呈報發布實施公告事宜。另外該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得視實際
需要依據土地徵收條例第37條規定,呈報上級主管機關核定禁止開發區範圍內建築改良物之新
建、增建、改建或重建及採取土石或變更地形事項,經審核通過後辦理公告事宜。為了確定開發
區內地籍地號面積權資料,區段徵收範圍勘定完成後並進行地籍整理及地上物補償費查估作業。
依據土地徵收條例第11條之規定,需用土地人於徵收前應先與所有權人協議價購或以其他方
式取得,不成時,始得申請徵收,是以區段徵收也依上開規定先行召開協議價購會議。
另依土地徵收條例第38條規定規定,需用土地人申請區段徵收土地,應檢具相關資料,洽請
當地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邀集需用土地人及相關權利人舉行區段徵收說明會敘明開發區計畫
內容及補償、救濟等事項讓權利人充分了解其權益及相關規定。
區段徵收說明會完成後依規定應檢具區段徵收計畫書圖和清冊函請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委員
會審議,俟區段徵收計畫書審核通過後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應即辦理公告30天,並雙掛號回
執方式通知土地權利關係人,內容應載明區段徵收公告起訖日期、異議提出期限及提出方式。
被徵收土地權利關係人對於徵收公告有異議者,應於區段徵收公告期間內提出,若經由主管
機關查處不服者得續提起行政救濟。區段徵收公告期間,依該條例第40條規定地價補償得經土地
所有權人申請,以徵收後可供建築之抵價地折算抵付,抵價地總面積,以徵收總面積50%為原
則,最低不得少於40%。曾經農地重劃之地區不得少於45%。
區段徵收土地或土地改良物之補償費於公告期滿後15日內發放完成,經補償費發放後,由直
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囑託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他項權利塗銷或變更登記、建物滅失或標示變
更登記等事項。
上開工作事項完成後續進行抵價地分配作業,茲分下列步驟:
1. 首先評定區段徵收後地價
2. 計算抵價地總面積、地價及各土地所有權人應領抵價地權利價值
3. 訂定抵價地分配作業要點
4. 召開抵價地分配作業說明會
5. 訂期通知土地所有權人辦理抽籤分配抵價地
6. 抵價地分配成果公告
抵價地分配成果經地籍測量及釐正面積公告後囑託辦理抵價地所有權登記並通知土地所有權
人收執權狀,另再函知所有權人到場點接管,除了已領回抵價地外,剩餘土地依土地徵收條例第
44 條規定辦理土地標售、讓售或標租等。最後區段徵收開發完成後需依財務收支情形辦理財務
結算,並於完成財務結算後三個月內撰寫區段徵收成果報告,報請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區段徵收審議與督導

範圍之選定及協議價購
1.土地徵收條例第4條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3條
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為區段徵 都市計畫規定應辦理區段徵收地區,其細部計畫已發布
收: 實施且明確記載區段徵收範圍者,依其範圍辦理;未明
(1)新設都市地區之全部或一部,實 確記載區段徵收範圍者,由需用土地人會同當地直轄市
施開發建設者 或縣(市)主管機關及其他相關機關勘選。
(2)舊都市地區為公共安全、衛生、
交通之需要或促進土地之合理使
用實施更新者。
(3)都市土地之農業區、保護區變更
為建築用地或工業區變更為住宅
區、商業區者。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4條
(4)非都市土地實施開發建設者。 都市計畫之變更、新訂、擴大或農村社區實施更新或非
(5)農村社區為加強公共設施、改善 都市土地實施開發建設,擬以區段徵收方式開發時,由
公共衛生之需要或配合農業發展 需用土地人會同當地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及其他
之規劃實施更新者。 相關機關勘選區段徵收範圍,並填寫區段徵收評估報告
(6)其他依法得為區段徵收者。 書,作為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都市計畫或區域計畫
不相連之地區,得依都市計畫或興辦 委員會審議區域計畫之參考。
事業計畫書內容、範圍合併辦理區段
徵收,並適用前三項之規定。
2.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3條
區段徵收範圍跨越直轄市或縣市行政
轄區者,其區段徵收業務由各行政轄
區分別辦理。必要時,得經協商後合
併辦理。
3.土地徵收條例第11條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6條
需用土地人申請徵收或土地改良物
依本條例第四條第二項至第四項規定先行區段徵收地區
前,應先與所有權人協議價購或以其
(以下簡稱先行區段徵收地區),需用土地人於報請中
他方式取得,未能達成協議者,始得
央主管機關核定開發範圍時,應同時檢具區段徵收評估
依本條例申請徵收。
報告書及經核定之開發計畫或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
4.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14條
之興辦事業計畫。
需用土地人協議取得之土地,其地上
前項開發計畫已包括區段徵收評估報告書應記載事項且
私有土地改良物未能協議取得者,得
開發範圍相同者,得免再檢具區段徵收評估報告書。
依土地徵收條例第11條規定申請徵
收。

內政部90.1.31台內地字第9064202號函
需用土地人與土地或土地改良物所有權人協議時,書面
通知內容應參照行政程序法第104條規定為之;未參與
協議之所有權人所提陳述書,應併徵收計畫書一併檢
附。
區段徵收審議與督導

都市計畫新訂、擴大或變更暨非都市土地審議作業
1土地徵收條第4條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7條
都市土地開發範圍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應配合辦理變更都市計畫者,應依都市計畫法第26條辦
者,得先行區段徵收,並於區段徵收公告 理通盤檢討變更。
期滿後一年內發布實施都市計畫,不受都
市計畫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之限制。
非都市土地開發範圍由需用土地人檢具上
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之興辦事業計畫
書,報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先行區段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8條
徵收,於區段徵收公告期滿後,依土地使 配合辦理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者,應依規定層報核可
用計畫完成非都市土地分區或用地編定之 後,再依都市計畫法定程序辦理。
變更。
2.都市計畫法第52條
都市計畫範圍內,各級政府徵收私有土地
或撥用公有土地,不得妨礙當地都市計
畫。公有土地必須配合當地都市計畫予以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9條
處理,其為公共設施用地者,由當地直轄 先行區段徵收地區,應配合辦理迅行變更都市計畫者,
市或縣市政府或鄉鎮市公所於興修公共設 應先徵得中央主管機關同意依都市計畫法第27條規定辦
施時,依法辦理撥用。 理。
3.行政院79.8.10台內字第23088號函
凡都市計畫擴大、新訂或農業區保護區變
更為建築用地時,一律採區段徵收方式開
發。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10條
4.行政院91.12.6台內字第0910061625號函 辦理變更、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時,主要計畫及細部計
有關新訂擴大或農業區保護區變更為建築 畫內容得同時規劃,並分循都市計畫法定程序辦理。
用地之特殊案例處理,同意准予修正原行
政院88.2.8台88內字第05883號函示特殊處理
原則。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11條
區段徵收範圍勘定後,應於1年6個月內發布實施主要
計畫,主要計畫發布後6個月內發布實施細部計畫。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15條
區段徵收區內得於抵價地分配需要下,在不妨礙原都
市計畫或土地使用計畫下,增設或加寬10公尺以下道
路。
區段徵收審議與督導

抵價地比例及計畫書之核定
1.土地徵收條例第39條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16條
抵價地總面積,以徵收總面積百分之五十 需用土地人訂定抵價地總面積時,應考量各地區特性、
為原則。因情況特殊,經上級主管機關核 開發目的、開發總費用、公共設施用地比例、土地使用
准者,不在此限。但不得少於百分之四 強度、土地所有權人受益程度及實際發展狀況等因素。
十。曾經農地重劃者,該重劃地區部分不
得少於百分之四十五。
2.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40條
本條例第三十九條第二項所稱因情況特
殊,經上級主管機關核准者,指抵價地總
面積非為徵收總面積百分之五十時,經需 內政部96.11.28內授中辦地字第0960727955號函
用土地人擬具具體理由,於區段徵收計畫 縣市主管機關函報本部核准抵價地總面積時,應先提送
書報核前,先報經上級主管機關核准者。 該縣市區段徵收委員會審議通過。
所稱曾經農地重劃者,指原有土地曾參加
農地重劃並分擔農路、水路用地,且該農
路、水路用地已登記為直轄市、縣(市)
或農田水利會所有者。
3.土地徵收條例第38條
需用土地人申請區段徵收土地,應檢具區 內政部83年6月28日台內地字第8308136號函
段徵收計畫書、徵收土地圖冊及土地使用 辦理區段徵收時,縱經全體土地所有權人之同意,仍不
計畫圖,送由當地直轄市或縣(市)主管 得以低於百分之四十比例之抵價地發還原土地所有權
機關邀集需用土地人及土地所有權人舉行 人。
說明會後,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准。
4.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35條
依本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報請核准區段徵
收時,應檢具區段徵收計畫書、徵收土地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44條
圖冊、土地使用計畫圖及區段徵收說明會 徵收土地圖冊及土地使用計畫圖之比例尺不得小於三千
紀錄各二份送核准徵收機關核准。 分之一。
5.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36條
區段徵收計畫書應載明徵收原因、面積、
坐落位置等事項共計十九項。
6. 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39條
明定召開區段徵收說明會時,應說明之事
項。
區段徵收審議與督導

徵收補償發放及抵價地申領事宜
1.土地徵收條例第19條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議決釋字第110號解釋
徵收土地或土地改良物應發給之補償費, 徵收土地之地價補償費及發放,應在法定期限內辦
由需用土地人負擔,並繳交該管直轄市或 理,逾期失其徵收效力。
縣(市)主管機關轉發之。
2.土地徵收條例第20條
徵收土地或土地改良物應發給之補償費,
應於公告期滿後十五日內發給之。但有第 內政部92.12.29台內地字第0920062736號令
二十二條第四項之情形者,不在此限。需 訂頒「土地或土地改良物徵收補償費核計核發對象及
用土地人未於公告期滿十五日內將應補償 領取辦法」。
地價及其他補償費額繳交該管直轄市或縣
(市)主管機關發給完竣者,該徵收案從
此失其效力。
3.土地徵收條例第39條
徵收土地時,應依第三十條規定補償其地 內政部75.4.21台內地字第405187號函
價。除地價補償得經土地所有權人申請, 徵收補償費不得分期發放。
以徵收後可供建築之抵價地折算抵付外,
其餘各項補償費依第三十一條至第三十四
條規定補償之。
4.土地徵收條例第40條
實施區段徵收時,原土地所有權人不願領
取現金補償者,應於徵收公告期間內,檢 內政部89.10.19台內地字第8970486號函
具有關證明文件,以書面向該管直轄市或 存入保管專戶之補償費,未於法定期限內存入,不影
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發給抵價地。該管直轄 響徵收效力。
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收受申請後,應即審
查,並將審查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
5.土地徵收條例第41條
土地所有權人申請發給抵價地之原有土地
上訂有耕地租約或設定他項權利或限制登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20條
記者,除第四十二條另有規定外,直轄市 土地所有權人申請抵價地應以書面為之。
或縣(市)主管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自
行清理,並依規定期限提出證明文件。
6.土地徵收條例第42條
土地所有權人申請發給抵價地之原有土地
上設定有抵押權或典權者,原土地所有權
人及該他項權利人得申請於發給之抵價地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21、22、23條
設定抵押權或典權,申請時並應提出同意 明定原有土地有三七五租約或他項權利或祭祀公業或
塗銷原有土地抵押權或典權之證明文件。 未辦繼承登記申領抵價地時,應檢具相關補償文件或
7.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42條 證明文件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
明定抵價地申領案件主管機關應於收件後
兩個月內審核完竣並通知土地所有權人,
必要時得延長補正之期限。
8.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43條 內政部88.11.30台內地字第8824127號函
抵價地核定後申請改發現金補償者,應於 區段徵收前已辦理查封登記,公告期滿後始發給權利
抵價地分配說明會前為之。 證明書,拍定人不得申領抵價地。
區段徵收審議與督導

公有土地及未登記土地之處理
1.土地徵收條例第43條 內政部89.8.21台內地字第8579939號函
區段徵收範圍內之公有土地,管理機關應 區段徵收範圍內公有土地以作價方式提供者,其地價應
以作價或領回土地方式撥供該管區段徵收 按土地徵收條例第30條規定計算,不得以先徵得公地管
主管機關統籌規劃開發、分配。但區段徵 理機關同意後,將全部或部分土地以作價為零方式辦
收前已作為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用地 理。
使用者,應無償撥供主管機關統籌規劃開
發。
前項以作價方式提供者,其地價準用第三
十條規定計算。以領回土地方式提供者,
其領回土地面積按區段徵收之抵價地面積
比率計算,配回原管理機關。配回之土地
應以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以外之公共 內政部89.9.11台內地字第8916562號函
設施用地為優先,並依區段徵收計畫處 公有土地以作價方式提供區段徵收主管機關規劃開發
理。 者,應按照徵收當期之公告土地現值計算,其位屬都市
2.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46條 計畫劃設之公共設施保留地,則應按毗鄰非公共設施保
需用土地人於申請區段徵收土地前,應會 留地之平均公告土地現值計算;又上開補償地價有第30
同主管機關邀集區段徵收範圍內公有土地 條第2項規定情形者,應同時加計該加成補償。
原管理機關及其為非公用之管理機關,依
本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協調公有
土地處理方式。
3.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47條
依本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一項撥供該管區段
徵收主管機關統籌規劃開發之公有土地,
於領取地價款或經核定領回土地後,逕由
區段徵收主管機關囑託該管登記機關辦理 內政部90.6.27台內地字第9008673號函
所有權移轉或管理機關變更登記。 土地徵收條例第43條第1項規定,區段徵收前已作為第
4.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49條 44條第1項第2款用地使用者,應無償撥供主管機關統籌
區段徵收範圍內之未登記土地,得視需用 規劃開發。所稱已作為第44條第1項第2款用地使用者,
土地人分別登記為國有、直轄市或縣 係指區段徵收前已實際開闢,作為該等使用之公有土
(市)有,並由其指定管理機關。 地,無需考量其都市計畫之規劃情形。
區段徵收審議與督導

抵價地分配作業
1.土地徵收條例第44條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27條
公有土地領回土地者配回原管理機關,抵 抵價地分配前應召開抵價地說明會。
價地則發交土地所有權人領回。其應領回
抵價地之面積,由該管直轄市或縣(市)主
管機關按其應領地價補償費與區段徵收補
償地價總額之比率計算其應領之權利價
值,並以實際領回抵價地之單位地價折算
之。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29條
領回面積不足最小建築單位面積者,應於 應領抵價地之權利價值未達最小權利價值時,應自行
規定期間內提出申請合併,未於規定期間 合併或申請合併。
內申請者,該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
關應於規定期間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按
原徵收地價補償費發給現金補償。
2.土地徵收條例第45條
明定主管機關應評訂區段徵收後地價,作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31條
為應領抵價地之權利價值計算基準。
抵價地分配結果應公告三十日,以告周知。
3.土地徵收條例第46條
明定應領抵價地面積與實際領回面積有所
增減時之處理。
4.土地徵收條例第47條
區段徵收範圍內不妨礙都市計畫之既成建
物或基地原位置保留之規定。
5.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42條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32條
明定抵價地申領案件主管機關應於收件後 公有土地管理機關領回土地之分配作業。
兩個月內審核完竣並通知土地所有權人,
必要時得延長補正之期限。
7.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50條
抵價地總面積及權利價值計算公式。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33條
抵價地或領回土地分配完竣後,應即辦理地籍測量。
區段徵收審議與督導

區段徵收公共工程施工
1.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51條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39條
區段徵收開發總費用包括公共設施費用。 區段徵收工程驗收完竣後,交由各公共設施主管機關
公共設施費用則包括道路、橋樑、溝渠、 接管。
雨污水下水道、鄰里公園、廣場、綠地及
兒童遊樂場等公共設施之規劃設計費、施
工費、材料費、工程管理費、整地費及第
五十二條應分擔之管線工程費用及其他經
主管機關核定必要之公共設施之全部或部
分費用。
2.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52條
明定區段徵收範圍內必要之管線工程所需
工程費用及遷移費,需用土地人與管線機
關構應分擔之原則。
3.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55條
各級主管機關得將區段徵收作業及工程等
業務委託事業機構法人團體或學術團體辦
理。
4.政府採購法第5條第1項
機關採購得委託法人或團體代辦。
5.政府採購法第40條第1項
機關之採購得洽由其他具專業能力之機關
代辦。
區段徵收審議與督導

區段徵收後土地整理及處分
1.土地徵收條例第42條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37條
土地所有權人申請發給抵價地之原有土地 區段徵收土地登記完竣後,登記機關應通知土地所有
上設定有抵押權或典權者,於抵價地囑託 權人或他項權利人領取土地權利書狀。
登記時,同時登記於抵價地上。
2.土地徵收條例第44條
區段徵收範圍內土地,經規劃整理後,除
依前條規定配回原管理機關外,其處理方
式如下: 內政部91.1.25台内中地字第09100838260號令
(1)抵價地發交被徵收土地所有權人領 訂頒「中央機關辦理區段徵收土地標售標租及設定地
回。其應領回抵價地之面積,由該管 上權辦法」。
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按其應領地價
補償費與區段徵收補償地價總額之比
率計算其應領之權利價值,並以實際
領回抵價地之單位地價折算之。
(2)道路、溝渠、公園、綠地、兒童遊樂
場、廣場、停車場、體育場所及國民 內政部92.10.16台内中地字第0920084728號函
學校用地,無償登記為當地直轄市 主管機關辦理抵價地分配時,遇土地所有權人行蹤不
有、縣(市)有或鄉(鎮、市)有。 明或因故避不出面,得由主管機關會同抵押權人或典
(3)前款以外之公共設施用地,得由主管 權人辦理設定登記。
機關依財務計畫需要,於徵收計畫書
載明有償或無償撥供需地機關或讓售
供公營事業機構使用。
(4)國民住宅用地、安置原住戶或經行政 內政部91.8.27台内中地字第0910085445號函
院專案核准所需土地得以讓售。 平均地權條例第55條之2修正前、後對於道路等九項以
(5)其餘可供建築土地,得予標售、標租 外之公共設施用地及剩餘可標讓售土地之處理適用原
或設定地上權。 則。
第一項第五款土地之標售、標租及設定地
上權辦法,由各級主管機關定之。
3.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56條
土地處分收入應優先償還開發總費用,如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38條
有盈餘全數撥入平均地權基金。 土地登記完竣後,應通知土地所有權人及公有土地管
理機關到場接管。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40條
區段徵收完成土地接管後三十日內,應將範圍內土地
列冊並載明土地接管日期為區段徵收完成之日,送請
該管稅捐稽徵機關依法徵免地價稅。

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41條
需用土地人於完成土地處分及區段徵收開發總費用清
償後,應即辦理財務結算。
組織介紹與通訊錄

台灣農村陣線
2008 年 12 月,台灣立法院無預警地一讀通過《農村再生條例》,這個舉動,意外的讓一群
關心台灣農村的農民、農村工作者、NGO、媒體工作者、學者、作家、法律專家、工程師、藝
術家、學生連結起來,從研究《農村再生條例》開始,組成讀書會,參與各地農地徵收自救會、
也走入農村作田野調查,並且在網路上開始發起串連,希望政府可以正
視台灣的農村發展、農業的生產與農民的生計。
台灣這群關心台灣農村的朋友起初以「我們」自稱,但是隨著跟外界
的互動密切起來,需要有一個稱謂,於是在網路開始討論「我們」是
誰?最後決定以「台灣農村陣線」自稱。他們希望可以站在台灣農村最
前線,促進台灣農鄉永續,追求土地倫理與環境正義。
台灣農村陣線期望以其多元背景的成員,利用傳統、網路與實質行
動,從理論論述到實際的農村農務,重新喚起台灣的政府與民眾,正視
台灣農村的多元服務價值,立定在這塊土地上永續生存的決心。
台灣農村陣線除了積極的投入各樣農業議題的探索,也展開了與國際
連結的活動,並且也積極的引領年輕學子投入農村工作。台灣的各地農
地徵收自救會,農村陣線也逐步建立聯絡窗口,隨時給於法律、學術、
媒體...上的協助,它們也嘗試參與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的活
動,學習各國的農業運動經驗與農法,並且積極的舉辦「夏耘」活動,
讓更多的年輕學子進入農村,作田野工作,關心農村。
台灣農村陣線期望以更寬廣的視野,更深入的在地了解,將更多的知識、科技與人力,謙卑
的參與農村、農業,使台灣農村可以走出內部殖民的地位,同時也要捍衛台灣的糧食主權與環境
永續。
捍衛農鄉聯盟
台灣長期以農業輔助工業作為發展主軸,忽視農村農地的價值與重要性,為了工業與都市的
發展,往往大量的犧牲農村土地。因此,在台灣,土地徵收案件四起,根據台灣政治大學陳立夫
教授的調查,土地只有日本1/10的台灣,土地徵收案是日本的 10 倍。
台灣農地被徵收地區的居民為了抵抗政府的徵收,保護自己的原有家園與生活方式,最普遍
的手段就是自組自救會,結合地方上的力量與政府對抗、打官司、抗爭。然而限於財力、專業與
時間的關係,多年來,抗爭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在目前台灣地區,抗爭最久的地區竟長達 30
年,各自救會的領袖,雖然偶有互通經驗,然而在實質行動上,缺少橫向的力量連結,總是單獨
的面對國家機器。
2010 年,台灣農村陣線的夥伴因為長期參與土城彈藥庫、後龍灣寶、新竹二重埔、二林相思
寮的抗爭運動,於是在土城召開「農地保護與土地徵收座談會」,邀請各地自救會的朋友與學
者、法律專家,一起研究台灣的土地徵收方式以及為什麼要保護農地並且分享各地的因應對策。
2010 年 6 月,大埔發生怪手開入農田,破壞將熟稻米的事件,台灣農村陣線積極的與各農地
徵收區的自救會聯繫,聯合舉辦「一方有難,八方來援」力挺大埔的記者會。之後,更在 7/6
在新竹二重埔傳經第,召開聯合自救會會議,會中決定,要組合一個聯合自救會,相互支援,由
二重埔自救會與竹北璞玉計畫自救會出任秘書處,與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農村陣線籌劃「717
夜宿凱道-要求土地正義」行動。
聯合自救會將抗爭的層級從「捍衛身家財產、土地」、「文化、地區風情」、「工作權」提
升到「農村、農地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希望政府重視農村、農地在國家「糧食安全」所扮
演的戰略地位,不要再一味地以產值來作農業與工業這種本質不同的兩種產業的比較。
今年(2010)八月份,聯合自救會開始草擬自救會章程,並且將聯合自救會更名為「捍衛農
鄉聯盟」以保衛家園與農鄉生活為職志,要求政府修改土地徵收條例,並且誓言彼此協力互助,
對況沒有明確公共利益與必要性的農地徵收,對於不可逆的徵收區,也要努力為其爭取最合理的
對待。
今年 11 月,「凱稻」將要收割,捍衛農鄉聯盟會再次回到凱道曬「凱稻」,重申我們捍衛農
鄉的決心,也要喚起台灣民眾捍衛糧食主權的意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