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方苞(康熙七年至乾隆十四年,即 1668 年-1749 年),字鳳九,號靈皋,晚號望溪,

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學家,首創文學流派桐城派。

生平: 五歲課章句,稍長治經書、古文[1],「凡《易》之體象,《春秋》之義例,《詩》之諷喻,
《尚書》、 《禮記》之訓詁,先儒所已雲者,皆粗能記憶。」[2],早年不喜宋儒之說
《周官》、
[3]
。康熙三十年(1691 年)遊京師,康熙四十五年會試中式第四名,但因母病回鄉,
未參加殿試。

康熙五十年,戴名世《南山集》案發,方苞因給《南山集》作序而牽連入獄,在獄中兩年,
堅持著作,著成《禮記析疑》和《喪禮或問》。經李光地營救,才免於難。康熙五十二年,
康熙以「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命方苞以白衣平民身分入值南書房,成為清聖祖、清
世宗、清高宗三朝皇帝的智囊,雍正九年(1731 年)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
允,雍正十一年,升內閣學士,任禮部侍郎,充《大清一統志》總裁。乾隆元年(1736
年),入南書房,充《三禮書》副總裁。

方苞迷戀官位,好結黨營私,又徇私推薦魏廷珍,「時論訾之」[4]。因與河道總督高斌交
惡,被披露一些請托秘辛,「疏發苞請託書,上稍不直苞」[5]。乾隆四年,因將「伊條奏
事件」私告於人,乾隆帝更罵他「假公濟私,黨同伐異,其不安靜之固習,到老不改,
眾所共知」[6],被革職,留三禮館修書,效力贖罪。乾隆七年,告老還鄉,帝賜翰林院
侍講銜。晚年居家多不滿於朝廷,「菲薄科目,譏刺時政」[7]。乾隆十四年病逝,葬於江
蘇六合。曾國沅欲將方苞從祀孔廟,曾國藩致書國沅:「望溪先生之事,公私均不甚愜。
……國藩於本朝大儒,學問則宗顧亭林、王懷祖兩先生,經濟則宗陳文恭公,若奏請從
祀,須自三公始,李厚庵與望溪不得不置之後圖。」

學說著述: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早年究心詞章,康熙三十年尊奉程朱理
學和唐宋散文,康熙五十年(1711 年)潛研三禮,康熙五十九年(1720)成《周官
集注》,乾隆十四年(1749)成《儀禮析疑》[8]。姚鼐推崇方苞:「望溪先生之古文,為
我朝文章之冠」。陳宏謀云:「望溪經說,不惟經義開明,可以蕩滌人心之邪穢,維持禮
俗。」。

方苞論文提倡「義法」,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說[9],作品有《獄中雜記》、
《左忠毅公逸事》等。方苞繼承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論學以宋儒為宗,提出「義
法」主張:「義即《易 》之所謂『言有物』(內容)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形式)
也,義以為經 ,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10]。他對於文章要求「雅潔」,常有省略
主語或賓語的現象。袁枚譏其「才力薄」[11]。

方苞一生著作等身,有《周官集注》13 卷、
《周官析疑》36 卷、
《集外文》10 卷、
《補遺》14
卷等,另刪訂《通志堂宋元經解》等,並擅長撰寫散文,有近六百篇傳世,收於《望溪先
生文集》中。方苞為文,多明經崇道之作,且重道學。其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清初
四庫館臣評方苞:「苞於經學研究較深,集中說經之文最多,大抵指事類情,有所闡
發。」

韓愈(768 年-824 年,唐代宗大曆三年至穆宗長慶四年,年五十七),字退之,中國


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郡望昌黎(今屬河北徐水縣西,一說遼寧義縣),
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卒諡文,世稱韓文公。唐
代文學家,與柳宗元是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
之溺」(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散文,詩,均有名。著作有《昌
黎先生集》。

生平:

韓愈出生未幾,母親過世,三歲喪父,受大哥韓會(即十二郎韓老成之父)撫育,隨
兄長為官轉徙京師、韶州等地。後韓會病逝韶州,隨嫂鄭氏護喪返回河陽。後又避難宣城,
與侄韓老成,同由鄭氏撫養成人,情逾手足。

韓愈七歲開始讀書,十三歲能寫文章,自言「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也,當世之得
失,未嘗不留於意也」[1]。貞元二年(786 年)赴長安應試,無門第資蔭,三試不第。貞
元八年(792 年)始中進士[2]。應吏部試,又三次不中。貞元十一年(795 年),三次
上書宰相,希得薦舉。

貞元十二年(796 年),汴州宣武軍亂,隨宣武軍節度使董晉赴任,擔任觀察推官。期
間與孟郊相識交遊,李翱、張籍入其門下。董晉卒,改任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屬下節度推
官。張建封死,遷居洛陽。

貞元十七年(801 年),任國子監四門博士,貞元十八年,著《師說》。貞元十九年
(803 年)任監察御史,因關中旱災,上《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糾彈國戚京兆尹
李實,遂貶陽山令,深受百姓愛戴,百姓甚以「韓」字,為兒取名。這一年侄子韓老成去
世,寫《祭十二郎文》。元和六年(811 年)任國子博士,作〈進學解〉,受裴度賞識,擢
為禮部郎中。815 年隨裴度征淮西,因功擢任刑部侍郎,並作〈平淮西碑〉。

任刑部侍郎時,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 年)正月,皇帝將佛骨迎入了宮中供養三日,
舉國若狂,甚有百姓燒指灼背者。因諫阻唐憲宗迎佛骨,作《諫迎佛骨表》說明「唯梁武
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後三度捨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牲宰,晝日一食,止於菜果,其
後竟為侯景所逼,餓死台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信,
亦可知矣。」憲宗聞之大怒,將處以極刑,裴度、崔群力救道:「愈言訐牾,罪之誠宜。然
非內懷至忠,安能及此。願少寬假,以求諫爭。」乃貶為潮州刺史。
往潮州路上,來到了藍關(今陝西省藍田縣)時,大雪紛豭,韓愈見到姪孫韓湘(傳說
韓湘就是八仙之一的韓湘子)。不禁再三嗟歎道:「吾為汝成此詩。」詩吟:「一封朝奏九
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願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
藍關馬不前;知汝此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後來在潮州又寫〈祭鱷魚文〉,往河
裏扔了一豬一羊,據聞鱷魚就此絕跡。事實上,後來宰相李德裕、宋朝陳堯佐在潮州時,
看見鱷魚仍在。韓愈於潮州興學、又藉以工抵債釋放奴婢,與潮州大顛和尚成為好友。韓
愈卒後,當地乃建韓文公廟供奉。潮州任內,韓愈上書謝恩,改任袁州。

唐穆宗即位後,奉旨回京,歷任國子監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
職,是人稱其為「韓吏部」。五十七歲病卒,宋朝元豐年間追封為「昌黎伯」。

韓愈善寫墓誌銘,是時「長安中爭為碑誌,若市買然。」。韓愈文名日盛,達官貴人常求
其為先人撰墓誌銘,潤筆甚高,韓愈亦來者不拒。司馬光《顏樂亭頌》一文指出,韓愈
「好悅人以銘志,而受其金」。韓愈寫一篇《謝許受王用男人事物狀》,潤筆費用是「受馬
一匹,並鞍、銜及白玉腰帶一條」。
《謝許受韓弘物狀》記載曾收得韓弘致贈的「絹五百匹」,
相當於四百貫錢,而時韓愈一個月的薪水只有二十五貫錢,當官反成副業。部分「諛墓」
之作,在當時頗受譏斥。其友劉叉甚覺眼紅,取其黃金數斤而去,云:「此諛墓中人得
耳,不若與劉君為壽。」元代王若虛說:「韓退之不善處窮,哀號之語,見於文字。」又說:
「退之不忍須臾之窮。」

韓愈晚年養了一群公雞,在給公雞的飼料裏拌了硫磺,餵上一千天,韓愈就吃公雞[3]。
韓愈以「道統」自命,三十六歲時已經「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祭十二郎
文〉),晚年有「落齒」詩:「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牙。俄然去六七,落勢殊末已」。後來
在長安城南興建過豪宅,也有絳桃、柳枝等妓,能歌善舞[4]。長慶四年(824 年)敬宗
即位,同年十二月韓愈因病去世,年五十七[5]。韓愈去世後,〈韓文公墓誌銘〉是由其生
前指定的高徒皇甫湜撰寫,李翱令作行狀。

現在孟州市西虢鄉韓庄(傳為韓愈老家)修建有韓文公墓。

文學成就:

韓愈長於詩文,力斥當時駢文,提倡古文,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推展唐代古文運動。
其文章以排斥佛老,闡明儒家之道為宗旨,長於議論,〈師說〉、
〈送董邵南序〉、
〈原性〉、
〈原道〉、〈諫迎佛骨表〉、〈進學解〉、〈送窮文〉,備受傳誦。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詩有論者以為可以列李白杜甫之後,居全唐第三。韓詩以文為詩,以論為詩,求新求
奇,有氣勢,對糾正大曆詩風起到了一定作用,對宋詩產生了較大影響。王安石以「橫
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語出韓愈《薦士》詩)概括其詩風。他的代表作有《南山詩》、
《調張籍》、
《聽穎師彈琴》、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春雪》、
《晚春》等。

王安石(1021 年 12 月 18 日-1086 年 5 月 21 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


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
家。北宋帝國首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有《王臨川集》、
《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其亦擅長詩
詞,流傳最著名的莫過於〈泊船瓜洲〉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生平:

王安石父親為王益,於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 年)曾考中進士第四名,去鄞縣當知縣。
「起隄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十九歲前的王安石隨父四處遊歷,接觸社會現實,深
深了解民間疾苦。嘉祐二年(1057 年),任常州(今江蘇省常州縣)太守,得與周敦
頤相知,聲譽日隆。嘉祐三年十月下旬,被召回京。

嘉祐三年(1058 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因天下之力以
失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嘉祐五年(1060 年),為三司度支判官,
「聞者莫不喜悅,」。熙寧變法時,王安石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1]
。1069 年宋神宗時,王安石任參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法。
1070 年升任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五年(1072 年)八月,派秦鳳路沿邊安
撫使王韶用兵西夏,發動「熙河戰役」,收復了河湟(青海省東北部)失土。對外戰爭轉
敗為勝。

由於新法中關於土地改革影響到地主與相關的官僚,變法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在民
間由於改革推行難度大,反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又遭到知識分子的敵
視。司馬光去信叫王安石不要一意孤行,停止變法。王安石在回信中說:「人習於苟且非
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
《宋史》上說:「於是呂公著、韓維,
王安石藉以立聲譽者也;歐陽修、文彥博,薦己者也;富弼、韓琦,用為侍從者也;司
馬光、范鎮,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遺力。」慈聖、宣仁兩太后也在宋神宗前哭說:「王
安石亂天下。」使得他在民間形象一直不佳。在 1074 年、1076 年兩次被罷免職務。宋神
宗死後,原反對派司馬光(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任宰相,幾乎廢除了所
有法案。變法失敗後,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元祐元年,王安石在江寧府的半山園
去世,皇帝趙煦追贈王安石為太傅,並命中書舍人蘇軾撰寫《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裡唯一沒有遭逢貶謫他處命運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