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概念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會計概念 則可以用貨幣單位計算,故可以記錄。

會計概念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別: 此觀念的好處:
類別 會計概念 財務報表可客觀地顯示,作互相比較。
(1) 客觀性 (Objectivity) 此觀念的不好處:
基本概念 (2) 企業個體觀念 (Business entity concept) i) 財務報表可能未能反映企業的真正狀況,因為有些因素如管理階層的能力和忠
(3) 貨幣計量觀念 (Money Measurement concept) 誠的顧客不能用貨幣單位計算。
(4) 繼續經營觀念 (Going Concern concept) ii) 它沒有理會通漲和通縮的影響。
(5) 歷史成本觀念(Historical cost concept)
企業的營運 (6) 實現視念 (又稱為變現觀念)(Realization concept) (4) 繼續經營觀念 (Going Concern concept)
(7) 應計觀念(Accrual concept) 此觀念假設企業會繼續經營,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清盤。故此,所有會計項目都不
(8) 一貫原則觀念 (Consistency concept) 能以現值來記錄,因假設它們都不會即時被變賣。
財政報表的質素 (9) 重點鉅數觀念(Materiality concept) 例如: 一塊土地成本價為$100,000,現在市值為$180,000,根據繼續經營觀念,它
(10) 穩健保守觀念 (Prudence concept / Conservatism) 應記錄為$100,000。
註: 這觀念並不表示企業會永遠存在,不會倒閉。

(1) 客觀性 (Objectivity) 此觀念的不好處:

這概念說明所有的會計數據都可以被其它獨立人士核實,即使用一套不同人士都認 它不能真實反映一些財政上有問題的企業,它們可能會在編製資產負債表後突然清盤。

同的客觀方法去理解及處理會計數據。

(2) 企業個體觀念 (Business entity concept) (5) 歷史成本觀念 (Historical cost concept)

這概念說明只有有關企業的交易才須記錄在企業的帳冊內,而企業東主的私人交易 與客觀性和繼續經營觀念一致,這觀念說明所有的項目都以歷史成本記錄,即當初

不應記錄在企業的帳冊內。 資產的買入價。

例如: 企業東主用自己的金錢購買一部汽車作私人用途,此項交易不應記錄在企業
帳冊內。
(6) 實現視念 (又稱為變現觀念)(Realization concept)

(3) 貨幣計量觀念 (Money Measurement concept) 此觀念說明收入實現時便要記錄,即是當貨物已賣出或已向客戶提供服務時便須記

這觀念說明: 錄收益。它與收到現金或支票無關。

a) 只記錄可以用貨幣單位計算的交易。 例如: 每月租金收入為$1,000,即每年為$1,000 × 12=$12,000,雖然今年租金只收

b) 假設那些貨幣單位在一段時間都保持穩定(穩定量度單位)。 到$11,000,但記錄在損益帳的租金收入一定為$12,000。

例如:由於勞動力不能以數量量度,所以它不能記錄在帳冊內。但勞動工人的工資
(7) 應計觀念(Accrual concept) 例如: 企業購買一打鉛筆價值$12,假若記錄為可折舊的固定資產時,這是沒有意義
此觀念說明當費用產生相應的收入時便須記錄。它與現金或支票付款無關。 和浪費時間的。故根據重點鉅數觀念,它會在購買時記錄在損益帳內為費用。
例如,一輛汽車價值$20,000,可使用年限為五年,沒有殘值。這表示汽車會在五年 但是,若總費用很大時,以致影響使用者的決定,它便須記錄為可折舊的固定資產。
內平均地使用,產生收入。故此,五年內汽車的勞損費用(即折舊費用)應平均地
攤分為費用。記錄在損益帳的每年折舊費用為$20 000 ÷5 =$4 000。
應計基礎與現金基礎的分別 (10) 穩健保守觀念 (Prudence concept / Conservatism)
在應計基礎原則下,收入與費用應根據實現觀念及應計觀念來記錄。 此觀念說明:
但在現金基礎的原則下,當收到/支付現金或支票時,便應記錄為收入或費用。 a) 不會預期將來的收入,直至利潤實現。只會低估利潤而不會高估利潤。
b) 負債或損失應設立準備。
例如: 每年保險費為$6 000,今年東主支付了$7 000。 穩健保守觀念可能在有些情況下與其它觀念有抵觸。例如: 假若存貨的可實現淨值
在應計基礎下,記錄在今年損益帳的保險費用應是$6,000,而預付費用 低於其成本時,應記錄哪個? 若根據穩健保守原則,便須記錄存貨的可實現淨值,
$1 000 硯為資產,應顯示在今年的資產負債表內。 但這便會違背歷史成本觀念和繼續經營觀念,反之亦然。

相反地,在現金基礎的原則下,記錄在今年損益帳的保險費用是$7 000,
沒有預付費用。
故此,應計與預付是來自應計基礎原則。

(8) 一貫原則觀念 (Consistency concept)


在所有情況下,企業的會計政策與慣例都須保持一致性,以便與之前的記錄作比較。
例如: 汽車的折舊按直線法計算,雖然後來會計師發覺按餘額遞減法比較合適,但
都不應隨便改變折舊計算方法,否則計算出來的汽車帳面淨值及淨利便會被歪曲。
任何會計政策與慣例的改變都須有充份的理據支持,並且要在財務報表內註明清楚。

(9) 重點鉅數觀念 (Materiality concept)


假若一件物件在貨幣上的價值很小,不會影響使用者作決定時,其細節就不會顯示在
決算表內。故此,若所購入的資本支出(即固定資產)的貨幣價值不重要時,應記錄
在損益帳內為收益支出(即費用)。這目的是將瑣碎的會計工作減至最少,以便專注
在重要的項目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