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期 伤寒论 方的发展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第 23 卷 第 2 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 o l. 23, N o.

2
1999 年 3 月 JOURNAL O F S HANDONG UN IV ERS ITY O F TCM M a r. 1999

宋金元时期《伤寒论》方的发展
刘 耀1  杨佃会2
         1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250014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1998 年级博士研究生 250014

  关键词 宋金元时期 伤寒论 方剂研究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 22219 R 2- 09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一个极 范围, 在《内经》、


《伤寒论》的基础上, 加以引
为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 产生了诸多医 申和发展, 具有“三法能兼众法”的独有特点。
学流派, 正如《四库全书提要》中所云:“医之 汗法所用方药: 寒邪郁闭肌表者用麻黄汤, 寒
门户分于金元” 。
《伤寒论》方在这一时期的发 袭表虚者用桂枝汤等辛温解表法, 内热盛者
展有二: 一是这一时期的医家除按仲景条文、 用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饮子等苦寒发
方法使用仲景方外, 并对仲景方进行补充和 表, 其他辛温解表方尚有败毒散、葛根汤等。
化裁, 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杂病。补《伤寒论》之 吐法: 伤寒头痛者用瓜蒂散, 杂病头痛者用葱
不足是宋代医家研究仲景书的重要方法和手 根白豆豉汤, 痰食积滞者用瓜蒂末加茶少许。
段。 较为著名的医家有: 韩祗和、庞安时、朱 胸中懊忄农者, 用栀子厚朴汤。攻下法: 寒药泻
肱、钱闻礼、许叔微、郭雍等。 二是宗仲景法、 下首选调胃承气汤, 称之为“泄热之上药” ,另
学仲景心, 根据其所处时代背景, 另辟新说, 有大、小桃仁承气汤加姜煎服, 名之为调中
如刘完素主寒凉, 即白虎栀子法修饰; 张子和 汤, 专治中满痞气, 大便不通等证, 下后宿滞
主攻下, 即以陷胸、十枣诸方化裁; 李东垣主 荡除而兼有调中之攻。 又据五苓散与苓桂术
温补, 即以理中、建中之旨运用; 朱丹溪主养 甘汤化裁为桂苓白术丸, 治诸湿肿满、霍乱泄
阴, 即由其复脉、竹叶方剂变通等。 注、月付肿骨痛、腰膝头项痛、风痹、痿厥等症。
此外, 张元素将仲景的六经辨证法, 应用
1 《伤寒论》
方应用范围的扩大
于内伤杂病的诊治中, 处方用药皆效法仲景
《伤寒论》方的应用范围在这一时期, 得 的分经论治, 如以小续命汤治八风五痹痿厥
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 广泛涉及临床各科。 等病即以六经见证进行加减。王好古的《阴证
河间学派刘完素治疗外感火热病证, 表 略例》 介绍元素对霍乱吐泻的治法, 是以阳明
热服“石膏、知母、甘草、滑石、葱豉之类寒药 总摄六经, 用仲景方为主, 如理中汤、五苓散、
( 即白虎汤、葱豉汤之属) ”
。表里同病, 悉以宣 建中汤等, 在原法基础上适当化裁, 创制新
通怫热郁结为主,“及热病半在表半在里, 服 方。
小柴胡汤。寒药能令汗而愈者, 热甚服大柴胡
2 以原方加减、合方等形式创制新方
汤下之, 更甚者, 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承
气汤下之; 发黄者茵陈蒿汤下之; 结胸者, 陷 朱肱的《类证活人书》 论经方加减而补其
胸丸主之。” 里证即用承气汤配合黄连解毒汤 不足。 指出运用药方必须知其加减法, 否则,
使用。 必陷于“学方三年, 无病可医, 疗病三年, 无方
攻邪学派张从正在临床上扩大推广了 可治” 的困境。因此据桃仁承气汤化裁为大黄
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 散, 治阳毒伤寒未解, 热结在内, 恍惚如狂者;
祖国医学的发展,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运用 据白虎汤化裁为化斑汤, 治斑毒; 据半夏汤化

99
1999 年 3 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23 卷第 2 期

裁为半夏桂枝甘草汤; 据理中汤化裁为治中 捷于解利, 于治疗杂病亦有神功。临床应用证


汤; 合栀子豉汤与小柴胡汤为栀子乌梅汤; 据 实, 凡伤风之在经者及风湿痹痛诸证, 此方确
小柴胡汤化裁为柴胡半夏汤等。 有良效, 惟对寒邪束肺、肺气壅闭的喘咳, 获
许叔微精研伤寒, 化裁新方, 善出新意。 效不够迅捷, 故此方不能完全替代麻、桂的作
用小柴胡加地黄汤治妇人热入血室等, 都是 用。 又如加减白通汤, 是由《伤寒论》 白通、理
在经方的基础上, 加减运用出新意。 此外, 他 中二方化裁而来。白通善通少阴之阳, 理中善
还论述了桂枝汤用赤芍、白芍和桂枝与桂的 补太阴之虚, 临证时少阴寒厥与太阴吐利常
不同, 详究经方的用药规律。另外,《普济本事 同时并见。张元素根据这一特点, 复合二方为
方》 用小柴胡汤加地黄汤治室女伤寒发热, 或 加减白通汤, 以治太、少二阴之虚寒, 所加半
发寒热经水适来, 或适断, 昼则明了, 夜则谵 夏、生姜、肉桂、草豆蔻等, 实得《内经》 “寒淫
语, 如见鬼状, 亦治产后恶露方来, 忽尔断绝。 于内, 治以甘热”,“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以
儿科大家钱乙, 在其著作《小儿药证直 及“补下治下制以急, 急则气味厚” 的奥义, 为
诀》中用麻黄汤治伤风发热咳嗽, 若无汗者, 挽救急剧吐利等肠胃疾患将陷入虚脱的良
宜服之 ( 分量随儿大小加减) 。用栀子饮子 ( 即 方。另外,《医学启源》 据五苓散化裁为桂苓甘
栀子豉汤) 治小儿蓄热在中, 身热狂躁, 昏迷 露饮、桂苓白术丸。 《洁古家珍》 据小承气汤化
不食。 裁为顺气汤。《兰室秘藏》 白虎加人参汤治舌
刘完素在运气学说的指导下, 倡“六气皆 上赤裂, 大渴引饮, 并据小陷胸汤与五苓散化
从火化” , 用药力主寒凉, 在治疗上提出辛凉 裁为黄连消痞丸。《医垒元戎》 用易简杏子汤
解表和泻热养阴以治疗热病的法则, 在大承 ( 即小青龙汤去麻黄, 加人参、茯苓、杏仁) 治
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基础上创制三 咳嗽, 不问外感、内伤生冷及虚劳咯血、痰饮
一承气汤, 又创三化汤 ( 小承气汤加减) 、当归 停积; 据白虎汤化裁为石膏六合汤, 据小柴胡
承气汤 ( 调胃承气汤加减) 、厚朴枳实汤 ( 小承 汤化裁为柴胡六合汤; 据小承气汤化裁为涤
气汤加减) 、柴胡四物汤 ( 小柴胡汤加减) 、黄 毒散; 据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五苓散化
芩芍药汤 ( 黄芩汤加减) 、人参白虎汤 ( 白虎汤 裁为海藏五饮汤。
加减) 等方。刘完素不但给后世治疗温热病以 养阴学派朱丹溪取则仲景之方, 融会仲
很大的启示, 同时也突破了魏晋之后墨守仲 景之理与法,“使方而不使于方” , 治疗吐血、
景成规的保守风气。 呕血, 属虚者用小建中汤等。又据五苓散化裁
张元素在遣药制方中不乏对经方的研究 为四苓散、胃苓散; 据十枣汤化裁为舟车丸;
并善制新方, 如九味羌活汤, 是在有汗不得用 据小陷胸汤化裁为黄连瓜蒌丸, 治食积之痰
麻黄、无汗不得用桂枝的传统用药基础上, 兼 涎壅滞咳嗽者。
顾二者所制成的四时发散通剂, 解决了发汗 ( 收稿日期 1998209214)   

不犯三阳禁忌的矛盾。 王海藏认为本方不独

・信息之窗・ 及血流的调控, 证明蝶腭神经节刺激与副交感神


经刺激具有类似效应, 均可促进鼻粘膜神经末梢
鼻腔蝶腭神经节刺激研究获成果 释放增加、鼻粘膜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多, 并且认为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日前在鼻 控制鼻粘膜血管床张力及血流的下丘脑心血管中
腔蝶腭神经节刺激作用的研究上取得成果。 他们 枢具有“调定点”作用, 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机制, 控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鼻腔蝶腭神经节刺激对鼻粘膜 制末梢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释放, 调整鼻粘膜血
具有反向性血流调节作用。 该院应用激光多普勒 管的张力和血流, 这将有助于探索新的治疗常年
血流测量法结合放射免疫学和免疫组织细胞化学 性鼻炎的方法。
方法, 研究蝶腭神经节刺激对鼻粘膜神经肽释放 ( 摘自《健康报》1999 年 1 月 6 日第 3 版)

10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