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 16 卷 第 6 期 天中学刊 Vol.16 No.

6
2001 年 12 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Dec.2001

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 学 松
2001 年 10 月 15 日至 18 日,由中国李商隐研 院徐伯鸿副教授研究了“汉朝情结”在李商隐诗歌
究会、河南省社科院和沁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 创作中的表现,认为“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一方面继
“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李商隐 承了传统的‘汉朝情结’外化于诗中的表现特点,
的故里河南省沁阳市召开。傅璇琮、董乃斌、陈祖 另一方面因为时代和自己特殊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却
美、石英、阎纲、陈来胜、罗时进、刘真伦、王永 又打破传统的制约,从而使‘汉朝情结’在诗中外
宽、葛景春、葛培岭、陈飞、袁凯声、詹满江、桐 化后呈现出新的美学风貌”。日本学者筑紫女学园大
岛薰子、加固理一郎等中外学者 60 余人参加了会 学桐岛薰子女士以中晚唐文人对待孟光和李夫人的
议。大会提交论文 50 余篇。会议由中国李商隐研究 不同态度,论述了李商隐的夫人观。中晚唐著名诗
会会长董乃斌教授主持,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 人如白居易、元稹、皮日休等均在诗中以孟光来比
长常有功与沁阳市领导等到会祝贺。 喻自己的妻子,而李商隐除了在《重祭外舅司徒公
会议围绕李商隐研究和中晚唐文学研究两个议 文》里以“荆钗布裙,高义每符梁孟”来比喻妻子
题进行。下面分述之。 王氏外,在他所写的诗里却连一个这种例子也没有。
一、  关于李商隐研究 与此相反,在李商隐的《李夫人》三首悼亡诗中却
本次会议,关于李商隐的研究,最突出的特点 以汉李夫人来象征自己的亡妻王氏,而白居易、李
是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李商隐作为唐代大诗人 贺等其他诗人用李夫人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妻子的例
之一、晚唐顶尖诗人,其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子连一个也没有。由此,桐岛薰子得出结论:“李商
但他对现代诗人的影响,此前尚无人论及,董乃斌 隐的夫人观与当时的文人有所不同。”横滨市立大学
先生认为这“基本上还是一个亟需开垦的处女地”, 加固理一郎先生以《太尉卫公会昌一品集序》为主,
并率先在这块“处女地”上耕耘,研究了“戴望舒 论述了李商隐的代笔文章,认为李商隐把代笔文章
诗中的玉溪因子”。其论文《李商隐与现代诗人戴望 也看作是自己的作品,认真努力创作。“通过代作,
舒》,通过对戴诗《雨巷》 、
《独自的时候》和李诗《柳 尽可能表明自己的思想”,
“为此,他的骈文(代作)
枝》、《房中曲》的对比分析,从意象遴选和意境缔 作品含有巧妙的修辞和对时事的洞察”。关于李商隐
构等角度考察了两位诗人的关系,认为“他们在审 研究之研究的学术史研究,南通师院王树林教授作
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颇有相通之处”,而戴之爱情诗 了题为《朱鹤龄与李商隐研究》的发言,就朱鹤龄
的“感伤凄清、朦胧婉曲”的艺术风格, “恰恰与李 与明清之际几位李商隐研究者的关系、朱鹤龄在李
商隐开创的玉溪诗风,特别是他的爱情诗风格非常 商隐诗文研究方面的贡献、朱氏的研究对有清一代
接近,十分类似” ,除了“戴望舒本人的特殊条件以 的影响诸问题进行了系统考论,认为“朱鹤龄总结
外,李商隐的影响,应该是造成其独特风格的因素 吸收前人及时人成果,开一代李商隐研究之风,在
之一”。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从“笺注”、“创作”、 李商隐研究的小史上,是一个有突出贡献的学者”。
“传播”三个方面论述了李商隐对清代虞山诗派的 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依然是这次研讨会
影响,认为“李义山诗不仅在清初,而且近三百年 的热点,甚而成为与会学者争辩的焦点。日本学者
间在虞山派诗人中被长期传播和接受,形成过两个 东京杏林大学詹满江女士由唐代社会前后期的变化
大的高潮。第一高潮以二冯兄弟为中心而掀起。第 论述了李商隐无题诗的创作背景:唐前期,士大夫
二个高潮是在光宣间,其时张鸿、徐兆玮堪称中坚, 文学主要是宫廷贵族文学,女诗人极少且大部分是
张、徐之后,孙景贤、杨无恙再度宏衍西昆,结虞 贵族,士大夫与女子的交往颇受局限,男人代女人
山派之局” 。“汉朝情结”是唐代诗人对大汉王朝人 作闺怨诗的传统延续下来;唐后期,带有平民色彩
与事进行认同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汉朝人与事在唐 的新兴知识阶级开始了其文学活动,而妓女、女冠、
代诗人心中的一种感情纠葛,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和 宫女中都有会作诗的,士大夫与这些女诗人交游日
审美情趣,它影响了整个唐代诗人的创作。信阳师 渐广泛,
“李商隐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大概是
张学松: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23・

给恋人作过几首无题诗,这样的无题诗一定是为了 郎”。河南社科院卫绍生副研究员结合李商隐的隐逸
只让恋人读才作的,所以没有诗题” 。郑州大学刘福 诗,对一些史家和诗家指斥李商隐“诡薄无行”的
智将李商隐的无题诗与西方的哲学理论混沌论作了 人品进行了辨白。中国社科院吴慧研究员对李商隐
比较研究,认为二者有着明显的共性, “都以事物的 的《燕台》诗作了详尽的诠释、考证和分析。华中
不确定性来反映世界,并且以此给人们带来模糊 科技大学刘真伦教授对李商隐《韩碑》一诗作了考
美”。这种中西结合式的研究,不仅论点新颖,且打 述,以为《韩碑》对研究韩文的流传和影响具有很
开了研究李商隐无题诗的一条新的途径。绍兴文理 高的史料价值。宁夏大学张迎胜教授对李商隐诗歌
学院的高利华则把李商隐的无题诗与宋陆游的“沈 的意象作了深入论述,认为李诗意象创造“是一个
园诗”作了对比研究,认为“二者均是以诗家自身 连锁式的艺术审美过程,顾及了‘意’和‘象’两
失意情感为基点创作的言情诗,在诗歌史上都享有 个方面:既要将深邃丰厚的主观之‘意’ ,出色地客
盛誉。但二者的面目情味、作法手段却有惊人的不 观化;也要将赏心悦目的客观之‘象’ ,出色地主观
同。这种差异不仅仅具体地表现在诗作的抒情技巧、 化。艺术直觉的心灵化表现和艺术视角的新颖化选
风格上,更多地表现在唐宋两代诗人文化个性的差 择,使李商隐的意象创造卓有成效” 。河南教育学院
异上。这种差异,从个案分析的层面看,可以从李、 闵虹教授对李商隐诗歌的感伤色彩作了诗意的描
陆不同的生活遭际、师承关系、个性气质、创作心 述:
“李商隐的诗有着同类型诗人无法比拟的幽怨与
态方面去阐释;从整个诗史演变的层面看,则是在 深情,有着对‘无端’的人生境界的‘深刻体验’,
时代风尚影响下,唐宋两代诗人在言情题材上所持 这使得李商隐诗歌的感伤格调与风韵浓郁而灵动,
的诗学观念、文化心态之间的区别” 。河南社科院葛 凝重而飞扬。而这种格调和风韵的存在,不是局部
景春研究员从创作心态入手谈了对李商隐无题诗的 的、表面的、闪现的,她几乎遍及、蕴蓄于诗人的
看法,认为李商隐创作无题诗的心态是唯恐人不知 全部作品,给人以永恒的梦牵魂绕、消魂蚀骨的美
又恐人太知。由于这种矛盾心理,所以其无题诗写 学享受。”《人民日报》社石英先生对李商隐的艺术
得像诗谜,无题诗就如同没有谜底的诗谜,因而引 感觉作了精辟分析: “李商隐的诗谐调、至美,瑰丽
起读者诸多理解,而这种歧解正合钱钟书的“喻之 而无雕琢,感伤而不颓废,是其艺术感觉达到极致
多边”理论。对此,梁玉芳女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时进入的幻化境界,一种美丽的荒唐,一种醉人的
认为不能把李商隐的无题诗比作谜语,因为凡谜皆 清醒。义山诗的素质表现了他艺术感觉的丰富、敏
有谜底,且谜底只有一个,不能有多解,而李商隐 感和线条的细腻而不单薄,执著而又柔韧。他总体
的无题诗则具有综合性、概括性,既可联系诗人政 是内向的,但又很强烈;他较之其他许多诗人的突
治遭际去解也可联系诗人爱情遭际去解。于是,与 出特点是:极善于在有限的字句空间里积存和融会
会学者就李商隐无题诗是否是“谜” ,有几个谜底的 更多的艺术容量。有如一条并不宽大的堤岸,但湖
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气氛热烈, 水浩瀚,波光粼粼,且时有撼动的力度,但又未决
使会议的研讨达到高潮。 堤;又如一个体积并不太大的容器,内中丰厚而瑰
关于李商隐诗歌之文本、本事以及诗人之生平、 丽的物体看得见却触不到,似乎吹弹得破,几欲涨
故里等研究也是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河南省社科 裂,却并无凶险。 ”
院王永宽、张新斌研究员根据李商隐诗文、地方史 如何将李商隐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傅璇琮
志、文物考古、民间调查等资料,对李商隐祖籍沁 先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
阳说进行了认真、科学而又深入、全面的论证,旧 研究,一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即把李商
说新证,不失其学术贡献。而其对李商隐的故里、 隐放在中晚唐乃至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中原乃至沁
祖茔和墓地的具体位置的考证,提出李商隐故里、 阳这一特定地域环境中进行纵向考察和横向研究,
祖茔在今沁阳市新店村附近,李商隐墓在沁阳市东 分析其何以成为中晚唐集大成且承前启后的大诗
郊的观点,力创新说,更具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分析其诗歌创作的渊源和影响,从中寻绎出规
华南师大戴伟华对李商隐在桂管幕的幕职和京衔进 律性的东西。
行了考辨,认为李商隐在桂管幕的幕职是以支使的 二、  关于中晚唐文学研究
身份“当表记”而非“掌书记”;其所带京衔是正八 关于中晚唐文学研究,本次会议涉及韩愈、刘
品上阶太常寺协律郎之类而非从六品上阶的“员外 禹锡、白居易、杜牧、韦庄、李煜、冯延巳等诗词
・124・                    张学松: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名家,内容丰富,新见迭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金 众多学者所言是指一种“清丽”的诗风,而是指诗
量。 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的“审美特质”,“清丽”是中
中国社科院文研所陈祖美研究员对中晚唐四则诗 国文学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对之进行深入研
词名篇、名句重新作了阐释: (一)刘禹锡名句“沉 究具有重要意义。后者一反过去学者用对待农民起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沉舟” 、 义的态度、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评价分析韦庄名诗
“病树”是作者自指而非指斥他人; “千帆”和“万 《秦妇吟》的做法,从人性、人权这一新的角度进
木”则是指作者所酬赠的对象,也就是以白居易为 行分析,认为:“《秦妇吟》的主旨,既非热情歌颂
代表的新生力量而不是以之讽刺新贵。(二)白居 农民革命运动,又非仇视诬蔑农民革命,也不是对
易名句“幽咽泉流水下滩”,自段玉裁、陈寅恪提 现实生活作‘自然主义’的描写,而是表现人类追
出应为“幽咽泉流冰下难”后,多数学者信从,其 求生存的一般本性,是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批
实,此句仍应为“水下滩”。理由之一,是泉水不 判。《秦妇吟》的这一立意,是诗人身陷战乱,自
结冰;理由之二,作为长篇歌行,其音节、格律可 身生存受到威胁,由己及人,由个别到一般地对人
较自由,不必改为与前句之“花底滑”“属对工绝” 类生存权的理性思考的结果,他将这种深刻的理性
的“冰下难”;理由之三,由白居易亲自编订、元 思考,借助文学的感性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稹作序、后人与宋版校过的善本《白氏长庆集》 、《白 西南师大副研究员何锡光对杜牧的用世之志及其
香山集》等均作“水下滩”。(三)李璟尝诘问冯延 在牛李党争中的命运作了论述,认为杜牧是晚唐文
巳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回答说: 人中比较突出的怀抱用世之志的人,处在牛李党争
“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生寒’也”。学者以为冯 的政治漩涡中,杜牧与李商隐的遭际一样,成了党
句胜于李句,冯的回答是“媚人”、“答非所问”。 争的牺牲品。虎维铎对韩愈诗歌的创造性特色作了
其实不然。因为李句之所出的《摊破浣溪沙》一词 分析,认为韩诗的创造性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层
寓有社稷之忧,而冯句之所出的《谒金门》则只是 面:“表现方式上将赋体铺排雕刻的写法移植入诗;
一首宫怨词。两人的对话是君臣相知、休戚与共的 题材内容上以可畏可憎、可惊可怪的事物入诗;语
表现,冯回答得体而非“媚人” “答非所问”。(四) 言形式上使用单行、险韵、打破传统节奏模式等手
李煜的《乌夜啼》,非多数学者所认为的是其后期 法。这些创造性特点使韩诗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盛
表达亡国之痛所作,而应是其前期悼念爱妻周宪的 唐诗歌规范,在美学特征上表现出一种与盛唐追求
一首悼亡词。中国社科院陈才智对张为《诗人主客 的和谐圆润之美不同的独特风貌。”
图》中的白派之十六位诗人进行爬梳剔理,考述其 本次会议上,郑州大学陈飞教授还介绍了他关
与元白诗派的离合关系,多所创获。河南社科院葛 于唐代试策的研究。对唐代试策的研究,无论是从
培岭研究员论述了白居易思想的复合结构与权变 文学、史学、文化学意义上说,还是从一般的阅读
品格,认为:“白居易在政治观念方面,基本持儒 理解需要上说,都是非常必要的。此前尚未有人对
家立场,在人生观念方面,基本持佛、道思想。三 此进行专门研究,陈先生的研究可谓填补了这方面
教之外,他又公然以‘中人’自居。他对所信奉的 的空白。
思想,并不拘泥固守,而往往随着时间地点的转移
而有灵活的变通。由于他对感情有着超越三教的特 综上,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对
殊体认和高度推崇,从而造成了对诗歌的格外醉 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诸多问题进行了研讨,取得了
心,为现代哲人们向往的‘诗意的栖居’提供了卓 重要进展。会议开得紧张有序,生动活泼,整个会
越的典范,具有令人惊叹的先知意义。观念的灵活 议期间洋溢着热烈而又祥和的气氛。会议结束时,
权变,导致了白居易思想的驳杂和某些庸俗特征, 董乃斌先生总结说:“这次会议是一个高质量、有水
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之际,又具有积极的因素 平的会议。学者提交的论文大都很有质量,与会者
和创新价值。”驻马店师专教授张学松在大会上宣 提出了许多新鲜问题和观点。大会取得了圆满成
读了自己关于韦庄研究的两篇论文: 《〈又玄集・序〉 功。
”对于今后关于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的研究,董
“清词丽句”义辨》和《 〈秦妇吟〉主旨新论》。前 先生提出要“与时俱进”。
者提出韦庄《又玄集・序》之“清词丽句”并非如
[责任编辑  赵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