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2

前言

当作者,苏(Sue)
,第一次请我帮她写前言时,我感到既光荣又紧张。我能替她写什么呢?
毕竟我只是个拥有两个孩子、两只狗和工作操劳的丈夫的普通家庭主妇。突然我发现这正是苏
请我发表观点的原因。如果像我这样的人(绝对不是聪明、知识分子或虔诚宗教者)都能明白
她的教导,那任何人,无论社会地位或阶级都能做得到。
我第一次在苏的太极班遇到她时,并不清楚自己要寻找些什么。只大概知道自己想找放松
身心的方法以应对日常生活上的压力。我没有固定的想法与期待。在上苏的课程的一个小时里,
我已知道我找到了特别的方法和老师。我时常都可以想起她的那番话。她说她能够立即带给我
们心里的平静、内在的平和,不需等到下个星期或多年后的训练,而是在那当下。果然在苏指
导下的第一个小时内,渐渐地我放慢了太极的动作,同时观察着我当时的感官、思维及感受从
心中划过,我取得了从未知晓的平静。从第一次的太极班起,我便上瘾了! 如果第一个小时就
有这样的成绩,那还能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现在将近三年了,我才发现原来苏教的是佛学,但却是以很独特的方式去教学。她以我们
能理解的词汇及方法,把这古老的智慧传给我们,让任何坐在书桌前或在烫衣服的人都能受用。
在这本书里(The User Guide to Life)她很诚恳,解释既清楚,同时也分享她个人的体验和
领悟。苏也告知我们所需要做的,她愿意领导那些选择走上这条往内在平静及快乐之道的人。
“生命”本身本来是一项大主题,许多曲折转弯、无限的复杂。苏以她的坦率和慈心在书
里大谈生活上的课题;从年老的问题、性与爱情、人道毁灭,到现代科学所带来的矛盾如复制
人工程、等。生命中的挑战对所有的人,无论宗教、信仰,都是普遍的。这就是苏的教导方式
对我们有用的地方。苏的语言,就算用在深奥的因果论或让人难以理解的佛教时空,也变得简
单、易懂。
《生命指南》(The User Guide to Life)对想寻找生命意义和宗旨的人显得可贵。我强力地
推荐苏的教诲,让我受益不少,永生感激。

Juliet Banyard
惹那
伯明翰,英国。
二月九日2001年。
简 介

原版的《生命指南—道德食谱》(TheUserGuidetoLife-TheMoralDiet)是我在两千禧年的十三个月前
完成的。当时自一九九七年我找到答案后,已有一年多了。我开始写作是为了能继续引导那些毕业于
我在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ofBirmingham)的太极班学生。

自这本书第一次出版以来,已有七年了。那时的首三千本书也已售出有好一阵子了。在这本书的第二
次出版之前的编辑过程,我发现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英语的表达能力也跟着我的精神知识并进了。我便
把书本的内容作了不少改变。其一便是把原版一本改为两本书。你手上握的便是书本的上集,而下集
书名为:《生命指南—因果论》。我也把书本的第一和第二章的内容换成新的。

我想分享一个从我的华籍导师陈茂 生所听到的一个很好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佛教诗人的故事。这位
诗人写的每一首诗都会拿到菜市场去请摊贩或家庭主妇读他的诗。如果他们点点头、表示理解诗的内
容,他便把诗保留着。如果他们摇摇头、不了解诗里的含义,他便把它撕掉。

对我而言,这故事说明了简单便是佛教的精神所在,而佛教所教导的便是如何达成简单化。这故事也
相应了奥卡姆剃刀(Occam Razor) 所提倡的科学理念- 如果一切都属平等,那最简单的解释便是对
的。我一向都认为一些难懂的佛教词汇造成人们理解佛教的障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简单地引导你。
以上的故事也让我有了主意,请我其一的学生,珠利叶,来写这本书的前言。她是两位孩子的妈妈兼
家庭主妇。我想这应该是个不错的转变,有别于一般知识分子的见解。

1
这本书好比一张生命地图,让你有清楚的概念及指示,一步一步地知道如何在精神上路途上行走直到
你找到本性为止。

让我借此机会感谢我所有的读者,无论他们是泰籍与否,都给予我支持与力量。我也要感谢这本书的
副编辑,Jess Koffman 及所有替我工作的泰籍支持者、帮忙主办修行活动。对他们的努力我实在感激
不尽。没有他们我便无法有今天的成就。

祝大家在生命旅程中都能顺利。

Supawan Pipatpanawong Green


2007 年 二月十四日
伯明翰,英国

2
The User Guide to Life„
The Moral Diet

《生命指南—道德食谱》

第一章 我找到答案了!

在 1997 年 10 月的一个星期二下午,当我在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教太极课的时


候,一瞬间发生了这个最意想不到的体验。

其实,我通过太极教授学生们禅修的技巧已经有一段时日了,但并没告诉他们我的教导是根据佛教教
理。这一班正好是我的高级班,我以为向他们介绍一些佛学用语,让他们日后在书本或言谈中能够获
益,至少他们知道曾经在我的太极课中学习过佛教修行。于是,我在白板上写下‘四念处’和‘观
禅’的字眼,并且简略地介绍每一念处着重的修行。

不象我对首三念处的理解能够以简而易懂的文字来解释,在写下第四念处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必须对
学生坦诚我对法念处的认知只限于字面上的理解,所以他们必须迁就我以巴利原文作介绍。

写完之后,我面向学生,正当想开口说话时,回头望了望距离我五、六步远的白板,就在这一霎那,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我不禁轻声地跟自己喃喃自语道:“噢!我的天呀!我懂了!”

1
突然间,智慧的觉醒犹如潮水般汹涌地往我的心里倾注,我过去多年来寻求的答案—包括早前对法念
处的不解--终于获得解答了。

这样的觉醒给我有生以来前所未有的最强有力的智慧光芒,对生死以及生死以外的疑惑顿时获得开
解;它好似一道连十个太阳都无法媲美的光芒,让我内心有一阵强烈的释怀,我觉得自己有权利跟自
己说:“我终于解脱了,从无明中解脱出来。”

从这突如其来的经历中回过神,我慢慢地发现七双期待的眼神,正等着我开课。我告诉学生们我原来
对第四念处的无明,但在稍早的瞬间却有了新体验而得到了答案,从此知识在我心里滋长,让我对其
信心满满,这一系列著作亦是源自我在那个秋天午后的觉醒经历而生的。

在此,我想与读者分享的是:这世间有一个叫‘究竟真理’的自然法则。寻找这个究竟真理相等于寻
找真我(本性),这就是我们存在的原因,也是永恒快乐的泉源。达到这个究竟真理的最直接途径就
是四念处,我管它叫:‘把自我意识带回家’。

我希望通过这 一 章的分享,能让你对此书有更深的理解,帮助你展开寻找自性的旅程。

第二章 同 意 的 词 汇

两种导游

2
如果想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你往往得依赖导游,而这名导游可能也没去过这个地方,不过你俩的
分别在于:他手上有一张地图,而你没有。

这名导游必须严谨地跟着地图走;如果有一条捷径没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导游不会知道;而如果地图
有差错,导游和团队就会迷路而浪费时间。

另一种导游则到过此地,而如果他去过多次并有机会到处发掘,他对这地方的认知比地图上所显示的
更深,包括捷径。有了这样的导游,你可以省却时间,同时保证你不会迷路。

依赖神圣地图

所有宗教导师只能教导他们所知,或所知的一部分,但决不能教导超越其所知的范围。

我不能告诉你在我前面还有什么,因为我还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到目前为止我所知的一
切。

我清楚地明了我于 1991 至 1994 年间所撰写的《亲爱的克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Dear Colin„


what’s the meaning of life?),反映我处于一名不知目的地的导游的阶段。我的指示完全根据我
对佛陀的信仰,所以我必须严谨地依据佛陀的神圣教导。因此,我的教导都象碎片,不能将不同的课
题连接在一起。

3
新游戏规则

随后就是我 1997 年智慧的觉醒经历,为我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这一年,我撰写了《毛毛虫


能完美么?》(Can Caterpillar Be Perfect?),开始介绍诸如‘汤姆和杰里’(Tom and Jerry)、心
灵版图(mental hologram)和‘纯真的感知 ’(Innocent perception)等的新鲜词语,旨在加强读者
对这个东方生命观念的认识。虽然我以为当时的觉醒经历是非常清晰的,它充其量只是我目前所知的
踏脚石。相对而言,这就好比一个刚抵达高度被确认的目的地的导游,即将展开不同途径的搜索的一
次结集。

两年前,我有更多时间发掘到这个究竟目的地的不同途径,而深深地感慨到佛陀早前已经为此透彻地
觉悟了:四念处就是通往生命究竟目的地的捷径。我不能超越他,唯有谦卑地降伏于他无与伦比的深
邃智慧,同时将他的智慧散播给人类。我可能做的就是使传达这智慧的语言和修行的方法更贴近现代
人的生活。

《一 把叶子》(A Handful of Leaves)就是我在这个阶段修行的著作结晶,让我能更清楚地把生命的


结构记录下来。该书的内容除了阐述生命的究竟目的,也介绍了四念处作为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在
这本书中,我发现我有表达自己的更大自主权,而无需象以前那样地一板一眼跟着神圣经书。

通过我的心智之眼看到究竟目的地,为我开创了全新的游戏规则,让我能在不会迷路的前提下,自由
地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向别人介绍这个旅程。不管我用了什么途径,我深知自己能够回家。这
是我在撰写前两本书的时候所缺乏的自信。

4
心灵之旅

这本书,《生命指南—道德食谱》,是我将你引领到至少究竟目的地半途中的另一种尝试。

心灵之旅与一般的旅游相似的地方是你必须知道你的目的地。你一旦知道你的目的地之后,就可以展
开从 A 到 B 的真正旅程。因此,认知目的地(在这里指的是生命的究竟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心灵之旅比一般的旅游更加棘手。可惜,许多人正在来去之间兜圈子而不知来去。所以,很多
人都陷入迷糊和痛苦的深渊。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同时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你的生命
会好过一些。我的任务是为你开创一条清楚地通往你心灵之旅的捷径。

不同词语,相同意思

从我那次智慧的觉醒经历,我知道我们应该往哪里去。接下来,我将给你一系列综合宗教和科学的贯
用词语,但请你切记:如果有一个究竟真理,它就是究竟的唯一。所以,不管你在这本书或我其他的
书籍中看到这里所列举的任何词语,他们所指的意思和经验都是一致的。这个究竟的体验是生命最终
极的目的,每个人必须穷其一生极力争取达到。

这里是一系列形容这个单一真理的词语,列举如下:

1. 究竟证悟<The ultimate enlightenment>

5
2. 涅磐 <Nirvana>
3. 神的国度(天国)<The Kingdom of God>
4. 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
5. 神<Godhood>
6. 道<Tao>
7. 永恒<Eternity>
8. 不朽<Immortality>
9. 究竟真理<The ultimate (absolute) truth>
10. 究竟真实体<The ultimate reality>
11. 太极中所指的最圆满的究竟<The grand ultimate (the meaning of Tai Chi)>
12. 爱因斯坦在发明相对论前所提出的究竟标准点<The absolute ruling point in nature
(Einstein’s concept, the run-up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13. 究竟的简单<The absolute simplicity>
14. 究竟的平凡<The absolute ordinariness>
15. 究竟的正常<The absolute normality>
16. 真我 ( 本 性、自 性)<The true self>
17. 真实的我( 本 性、自 性)<The real self>
18. 永恒的平静与和谐<The eternal peace, harmony>
19. 究竟的自由<The ultimate freedom>
20. 痛苦的灭绝<The end of suffering>
21. 真正(真实)的快乐<The true (real) happiness>
22. 当前与现在<Here and now>

6
23. 终极的领域<The final frontier>
24. 我自创的新鲜词语—纯真的感知 <The innocent perception (my coinage)>

这一系列的词语有助于你消除对于这个生命究竟目的地的迷糊,进而对它有更好的了解。你现在可以
清楚地看到:人类、信神者和非信神者,拥有同样的人生目标。我们(多指宗教导师)缺乏真正究竟体
验,造成了对于不同宗教用语的错误理解,而产生宗教间的分歧,进而引发政治冲突和暴力。所以,
如果我们由有智慧的宗教领袖带领,我们将能活在和谐当中。

心灵旅客!

关键的是:如果心灵之旅的导游(生命导师、宗教师)不知道目的地的真正所在地,他们怎能知道天国
或涅是怎样的?

打个比方,许多到伦敦的旅客人身在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而不知自己已经到达目的地,还在
地图上拼命地找。这个问题可以向当地人询问迎刃而解。

同样的,你的心灵之旅的导游必须经历那一系列词语的真正体验,才能将你带领到最终的目的地,而
不会让你在心灵森林中迷失方向。

如果没有了智慧的觉醒经历,我不可能成为你的心灵之旅的导游,充其量只象你一样是个心灵旅客。

第三章

7
为什么我们需要道德食谱?

我们在生命的版图中迷失方向,造成诸如冲突、战争、恐怖袭击、经济移民、破坏森林、灭绝动物和
环球暖化的社会弊病,使每个人甚至是动物和植物都深受其害。由自然、人造以及科技等所造成的天
灾人祸,削弱了人类对于神的信仰,取而代之的是明星与运动偶像,购物广场或酒廊也取代了教堂和
寺庙,形成空前的道德空虚。

每一个社会都有其道德标准,以方便维持社会的治安。当道德标准低落,社区就需要强制颁布法律。
道德是用以自治的工具,法律则是强制性的。社区中拥有越多的法律条款,就意味着人民无能保持道
德标准,这是人类灾难和痛苦的前奏。

让我们花点精神来探讨造成道德标准低落的原因吧!我深信这是因为许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应该保持
道德的标准。维持正确的思想、言语和行为,是很不容易的事;相反的,随着思想和感觉而引发的欲
望去相应是非常容易的。另外,世间上有许多人以不法的途径达到成功的例子数之不清,从贩卖毒
品、武器甚至人类而致富,还有人更可以从谋杀罪行中逍遥法外。

同时,我们当前的世界也被媒体的烟雾所迷惑,年轻人没法分辨现实和梦幻世界。娱乐界(尤其是电
脑游戏)所充斥的讯息,是非常吓人的。电脑游戏传达给年轻人的资讯是暴力和杀人是正常的行为,
何不加入残杀的队伍?所以道德的沦亡并非偶然。

8
只有直到人类看清社会需要道德价值观的原由,我们才有可能将道德散播在人间。我们的教育机制与
宗教组织没法将这样重要的讯息传授给下一代:从报章以牧师和教师引起的丑闻作为新闻头条,可以
确定他们并不知道个中的所以然。如果这些扮演着理想模范的代表人物不能提供完善的答案,还有谁
能做到呢?我们正陷入空前的矛盾状态,有谁能帮我们从这个枷锁中突围?

让我尝试从我的觉醒经验中找寻一些蛛丝马迹,我在当中发现了一个叫‘究竟真理’的自然法则,这
就相等于‘真我’的境界。只要你找到其中一体,就能找到另一体,因为它们是趣向同一个境界的。
找到了究竟真体,你将能活在永恒的和谐而永远快乐。这个理想的境界在现实中是有可能达到的,只
要你知道如何找到真实的我(本性)。

以下的三角图形,将给你对于道德的重要性更好的解释。在这三角体之上是我们的目标,即究竟真
理、真我和永恒的平静;左下角是道德阶梯,右下角则是禅修的阶梯。现在,你能够看清为什么我们
应该遵守道德的指标,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和谐。

9
知 道 究 竟 真 理, 我 们 的
真自性, 永 恒 的 平 静。

道德阶梯 禅修阶梯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会出现祸乱的原因是,我们缺乏真正的智慧指引我们朝向寻找真实的我与平静的人
生真正目标。没有了这个关键性的智慧,我们只能求其次地满足于通过获取财富、地位与权利而得到
的次等快乐。我们迷信财富与权利能为我们带来快乐,当贫困人士挣扎着往社会的阶梯攀爬,有钱有
权的人士早已知道在阶梯的另一端没有快乐可言;即使有的话也只是短暂的瞬间,毕竟没有人能够将
信用卡带进坟墓里。长此下去,追求这等快乐与平静就成了生命灾难、浮躁和错综复杂的根源了。

10
真实的智慧告诉我们的是另一个图景。从上图所示,道德是到达快乐的直通车。要得到和谐,我们必
须站稳道德的立场,不随诱惑而动摇,不在乎他人的评语。

大自然赐予我们一个珍贵的素质,它就是良知。良知将我们的思维规范在道德的范畴里面,阻止我们
超越道德的界限。在我们做出不道德的事时,我们会感到内疚,这是好的现象。直到我们承认自己的
愧疚,改正过错,我们的良知才会好受。这样就学习了一个人生教训,我们也学习不再犯错。随着年
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学会道德带来稳定,而不道德则带来祸乱。这样的过程自古就为社会带来和谐,
全因良知这个优良的素质。

在做任何事前,如果我们有羞愧的感觉,良知就起作用了。在面临诱惑时,我们在做出任何反应前,
应该停止并深思,因为时间不能倒流。

其实,别杀人,除非我们经过特别训练,就算是杀小如牛、猪与鸡等的动物也非易事。有多少个人为
了星期日的烧烤而有能耐划破鸡的喉咙?所以我们有超级霸市为我们效劳。

可惜,良知已经从许多人的心中连根拔起。商人为了赚取庞大的利润而从事不法的勾当,造成民不聊
生,却不知愧疚。杀人已成了象拔除萝卜般易如反掌,杀人犯也不会因此而感觉羞愧。我们只能怪自
己教导孩子杀害是无罪,政治上的分歧也是造成人类互相残杀的主因。

一旦良知被根除了,就很难将其回复。缺乏了对于对与错的认知,全球的纠纷将会失控。除非将真实
的智慧灌输入我们的教育体制,我们还才有望见到人类曙光的希望。所以,我们应该将人类的进化导

11
向正确的方向。作为起步,我们应该传达生命的目的--我们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真我
(本性),这样才能达到长远的平静。

接下来,我们再以浅白的文字向孩子传达道德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阶梯,教导他们关于五个基本的道德
守则,并以身作则地作为他们攀爬阶梯的榜样。从教理而言,家长、宗教师、教师、政府高官和各大
行业的先驱代表都有责任担当这样的任务。

你可能以为我活在一个梦幻世界里。其实不然,我并不想改变全世界,所以我的著作只着重在正在读
此书的你,我希望能够改变你就够了。如果你珍惜你心灵的平和与安稳,你应尽全力遵照这个道德食
谱。它虽然辛苦,至少能够带领你到究竟证悟的中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指引你勇敢地面对任何道德
的状况。同时,请花点心思在禅修的阶梯,我管它叫‘把自我意识带回家’。

我深信个人的内在安详是所有信仰者汇集的中心。内在的安详就象笑与泪般,没有界限。假设我们将
不同肤色的婴孩放在同一个房间内,我们怎能分辨出谁在笑谁在哭?如果全人类都要经历一次宗教的
启示,我们必须摒除所有肤色与宗教的分歧,朝向取得长远的和谐迈进。

世界的和平就象一锅聚集了无数个人内在安详的汤头,只有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12
第四章

不 能 杀 生、 不 能 偷

现 在 你 已 认 识 了 守 戒 背 后 的 理 由,那 接 下 来 我 们 便 可 讨 论 每 一 项 戒
律 的 细 节。

你不可杀生

这 项 戒 律 虽 然 只 告 诉 你 不 可 杀 生, 其 实 它 也 包 含 了 对 人 与 动 物 身 体
上 的 伤 害。 杀 害, 基 本 上 是 所 有 伤 害 中 最 恶 劣 的 一 种 。 因 此 我 将 先
讨 论 有 关 杀 生 之 事。 在 这 个阶 段, 杀 生 是 指 所 有 直 接 对 人 至 动 物 ,
无 论 大 小 如 蚂 蚁、 苍 蝇 等 的 杀 害。 直 接 的 杀 害 是 从 动 杀 生 的 念 头 起
一 直 到 完 成 杀 害 的 举 动 为 止。 没 有 起 念, 就 不 会 有 行 动。 让 我 们 先
把 所 有 无 心、 间 接 及 有 必 要 的 杀 害 暂 时 撇 开 不 谈, 如 杀 害 细 菌、 病
菌、 寄 生 虫、 害 虫、 动 物 实 验、人 道 的 动 物 毁 灭、 战 争上 的 杀 害 及 死
刑。 这 些 在 杀 生 方 面 的 道 德 观 ,不 是 现 在 便 可 以 马 上 完 全 理 解 的,
它 将 会 在 你 修 内 观 禅 时,渐 渐 地 显 得 清 楚、 易 理 解。 因 为 这 些 道 理
不 像 黑 与 白 一 样 的 容 易 分 辨 , 没 有 绝 对 、直 接 的 解 答。

你只有一个选择

请 明 白 我 现 在 正 和 想 要 走 上 永 恒(解脱)之 路 的 你 说 话。 这 话 不 是 对
任 何 人 说 的, 而 是 特 别 对 着 想 得 到 生 命 中 最 圆满人生 的 你 而 说 的。 所
以 如 果 你 是 以 杀 生 为 职 业 而 又 同 时 想 去 天 国(涅), 我 会 强 力 建
议 你 更 换 职 业。 你 必 须 马 上 停 止 杀 生。 你 不 能 选 两 者, 只 能 选 其
一。 如 果 你 想 去 地 狱 的 话, 就 继 续 杀 生 吧! 如 果 你 想 去 天 堂 与 神 同
在, 那 必 须 马 上 停 止 杀 生。 就 是 这 么 简 单。

谁来杀生取食?

如 果 没 人 杀 生 取 食, 那 谁 来 提 供 食 物 以 喂 饱 人 们 呢? 不 用 担 心; 总
会 有 人 想 做 这 份 工 作, 而 且 会 有 许 多 人 愿 意 这 么 做 的。 我 所 说 的 话
对 现 有 的 屠 杀 企 业 并 不 会 造 成 太 大 的 影 响,请 相 信 我。 就 算 是 佛 陀
也 无 法 阻 止 他 的 家 族 自 相 残 杀。 所 以 你 大 可 不 必 操 心 没 人 来 经 营 屠
杀 的 企 业。 总 会 有 人 愿 意 胜 任 这 类 工 作 的; 就 让 他 们 去 吧, 而 你 应
往 其 他 与 杀 生 性 质 无 关 的 事 业 前 进, 因 为 你 与 “神 ”有 约。
屠夫与小猪

我 经 常 在 我 孩 子 还 小 的 时 候 讲 这 个 故 事 给 他 们 听。 我 是 从 我 已 故
的 华 籍 导 师 陈茂 生 那 里 听 来 的。 这 三 十 年 来, 我 都 一 直 在 听 他 所 收
集 的 佛 教 经 典。 这 个 真 实 的 故 事 就 发 生 在 中 国 的 某 个 地 方。

当 时 有 个 屠 夫 就 居 住 在 一 排 长 店 屋 的 其 中 一 间 店 屋 内。 每 天 清 晨
他 都 得 经 过 一 户人 家 ,他 们 养 着 一 头 在 家 中 四 处 溜 荡 的 小 猪。 这 头
小 猪 不 知 何 故, 每 当 在 屠 夫 经 过 的 那 一 刹 那 跑 出 屋 外,并 咬 住 屠 夫
的 脚。 屠 夫 便 会 一 脚 把 小 猪 踢 开 ,然 后 向 它 破 口 大 骂。 这 便 成 为 小
猪 与 屠 夫 之 间 每 天 必 定 会 发 生 的 争 执。 屠 夫 发 现 除 了 他 之 外,小 猪
从 不 攻 击 其 他 人。 在 他 狠 狠 地 把 小 猪 踢 开 和 痛 骂 之 后, 他 便 会 瞪 着
小 猪 的 眼 睛, 生 气 地 咕 哝 着,“ 有 一 天, 我 将 会 从 你 的 主 人 那 儿 把
你 买 回 去, 然 后 尽 快 地 把 你 放 在 我 的 肉 摊上。 现 在 你 这 个 笨 猪 快 给
我 滚 开!”

结 果 有 一 天 屠 夫 真 的 从 小 猪 的 主 人 那 儿 把 它 买 下 来 。 付 钱 以 后,
屠 夫 便 把 小 猪 带 回 家, 他 紧 握 住 小 猪 的 脖 子,瞪 着 它 的 眼 睛, 并 告
诉 它 准 备 面 临 第 二 天 被 宰 杀 的 命 运。 那 天 晚 上,屠 夫 半 夜 被 和 小 猪
有 关 的 恶 梦 惊 醒。 他 被 吓 得 汗 流 夹 背、心 惊 胆 跳 地 坐 在 床 上。 他 点
了 点 头, 慢 慢 地 呻 吟 道,“ 难 怪 这 小 猪 这 么 讨 厌 我, 而 且 一 直 坚 持
咬 我。 我 生 平 杀 了 这 么 多 只 猪, 难 怪 它 们 都 那 么 恨 我。 它 们 迟 早 一
定 会 来 找 我 报 仇 的。”

屠 夫 便 起 身 去 看 看 小 猪。 小 猪 以 悲 伤 的 眼 神 看 着 他。 到 了 此 时, 屠
夫 已 心 软 了, 并 说 道,“ 如 果 今 天 我 杀 了 你, 这 个 恶 业 必 须 要 偿 还,
那 到 底 几 时 才 会 了 呢? 今 天 我 决 定 不 杀 你 了, 那 我 应 该 如 何 处 置 你
呢? ”

那 天 过 后, 那 位 屠 夫 到 附 近 的 佛 寺, 与 那 里 的 和 尚 叙 述 梦 境。 过 后
他 便 回 家 领 猪。 左 邻 右 舍 都 以 为 他 要 带 猪 去 屠 杀 场。 出 乎 大 家 的 意
料 之 外, 屠 夫 说 道,“ 不, 我 将 把 它 留 在 佛 寺 里。” 不 仅 如 此,这 屠
夫 也 改 掉 了 职 业, 成 了 村 子 附 近 的 杂 务 工 人。 他 经 常 去 佛 寺 探 望 小
猪。 由 于 小 猪 没 被 喂 好, 所 以 维 持 瘦 小。 小 猪 看 到 他 便 奔 了过 去, 不
但 再 也 没 有 攻 击 他, 反 而 还 闻 一 闻 , 以 头 摩 一 摩 他 的 脚, 想 和 他 玩
耍。 有 一 天, 他 弯 下 腰 摸 着 小 猪 的 头, 轻 轻 地 在 耳 边 细 语 道,“ 谢 谢
你 没 有 太 迟 告 诉 我, 让 我 有 改 过 自 新 的 机 会。”

你必须成为素食者 ?
如 果 你 已 是 素 食 者 而 且 乐 在 其 中, 那 很 好。 但 如 果 你 不 是 素 食 者 ,
也 不 打 算 成 为 其 一 的 话 也 没 关 系。 你 不 需 以 吃 素 来 找 回 真 自 性。 如
果 你 是 肉 食 者, 请 注 意 以 下 几 点:

 经 常 购 买 肉 、家 禽 及 鱼。但 绝 不 亲 自 捕 捉 它 们, 包 括 鱼 类。
 不 可 像 大 多 数 的 人 一 样 称 赞 肉 如 何 好 吃。 如 果 身 份 掉 换 的 话,
是 你 在 盘 上, 你 会 如 何 感 受? 毕 竟 我 们 谈 论 的 是 一 条 生 命。
 别 乐 着 享 受 品 尝 肉 、家 禽 及 鱼, 而 是 要 以 卑 微 与 求 生 的 心 态 来
进 食。

只为求生

我 的 师 父 在 泰 南 的《 解 脱 自 在 园 》 (Suan Mokh) 经 常 都 会 说 这 个 故
事: 一 个 男 人, 一 个 女 人 和 小 婴 儿 在 沙 漠 里 走 着。 这 名 婴 儿 并 没 活
成。 当 他 们 的 食 物 短 缺 时, 这 位 男 人 和 他 的 妻 子 被 迫 吃 自 己 的 孩 子
来 生 存。

他 们 并 不 是 以 喜 悦, 而 是 以 惭 愧 之 心 食 用 婴 儿 的 肉 体 来 求 生。 在 我
们 的 现 实 生 活 中, 确 实 也 有 如 此 戏 剧 般 的 事 件 发 生:

当一架载着一班阿根廷板球队员的飞机坠落在《安第斯山脉》
(Andes) 时, 乘 客 被 困 在 山 中 七 十 二 个 小 时 之 久 才 被 发 现。 当 食 物 短
缺 时, 生 还 者 被 迫 食 用 已 落 难 的 朋 友 的 肉 体 以 求 生 存。 他 们 也 一 样
带 着 歉 意、惭 愧 的 心 情 进 食。

绝不炫耀自己的谦卑及慈悲心

以 上 的 故 事 是 你 食 用 肉 时 所 应 该 有 的 态 度。 但 不 需 把 此 事 戏 剧 化。
应 该 悄 悄 地 在 心 里 进 行, 不 需 让 大 家 知 道 自 己 的 念 头, 以 免 惊 动 身
边 的 人。 不 然 可 能 会 被 取 笑, 制 造 了 无 谓 的 气 氛。 除 此 以 外, 你 也
可 以 避 免 炫 耀 自 己 的 谦 卑 及 慈 悲 心。 这 种 炫 耀 的 心 理 是 不 容 易 被 察
觉 的, 反 而 成 了 寻 求 真 理 道 上 其 一 的 绊 脚 石。 它 让 你 以 为 你 比 其 他
人 优 异 因 为 你 有 别 人 没 有 的 同 情 心。 所 以 请 小 心!

你 还 是 可 以 和 朋 友 一 样 在 外 用 餐 时 吃 着 汉 堡。 但 是 大 家 在 称 赞 盘 上
的 肉 时, 你 要 小 心、 婉 转 地 处 理,并 不 加 以 讨 论。 沉 默 是 最 好 的 方 式
或 者 能 够 引 导 大 家 转 换 话 题 更 是 为 佳。

素食者的态度
如 果 你 已 不 信 以 杀 生 来 取 食, 那 是 很 崇 高 及 慈 悲 的 念 头。 做 得 好,
这 对 你 是 好 的。然 而,有 件 事 你 必 须 小 心。

素 食 者 不 应 排 斥 肉 食 者 或 对 他 们 感 到 反 感。以 肉 类 为 食,在 人 类 的
历 史 上 本 来 就 一 直 存 在 着。 有 一 天, 你 必 须 承 认 这 是 食 物 循 环 及 生
存 的 一 部 分,是不 容 易 改 变 的。 因 此 你 必 须 调 整 自 己 来 适 应 他 人 以
尽 量 减 少 麻 烦。 千 万 别 让 大 家 因 为 你 而 觉 得 不 舒 服;请 尊 敬 他 们 的
行 为。

肉 食 不 会 让 人 成 为 较 差 的 人, 同 样 的 素 食 也 不 会 让 人 成 为 较 好 的
人。 两 者 都 有 一 样 的 机 会 达 到 涅 。

慧能

当 中 国 佛 教 第 六 代 祖 师 - 慧 能 , 因 被 追 杀 而 逃 难 时, 他 和 一 群 猎 人
躲 在 森 林 里 一 段 时 期。 当 时 的 慧 能 已 经 开 悟 了,是 个 阿 罗 汉 兼 素 食
者。 对 猎 人 而 言, 他 只 不 过 是 个 普 通 人, 所 以 和 猎 人 一 起 居 住 的 这
段 时 期 里, 慧 能 很 难 持 素。 然 而,这 位大 智 者 毫 不 添 麻 烦, 他 选 择 肉
边 菜, 完 全 不 被 那 些 猎 人 察 觉 到 他 不 同 的 吃 法。

我 母 亲 第 一 次 告 诉 我 这 个 故 事 时, 便 教 我 如 何 在 必 要 的 情 况 下 吃
“ 肉 边 菜”。 虽 然 人 们 对 素 食 也 蛮 开 通 的, 素 食 者 也 没 必 要 那 样
做 , 然 而 在 不 得 已 的 情 况 下 这 样 的 吃 法 能 让 素 食 者 方 便 许 多, 省 去
不 少 烦 恼。

不同的观点

对 于 佛 教 和 尚 应 不 应 该 持 素 所 引 起 的 看 法 不 一。 有 一 种 说 法 指 佛
教 和 尚 应 该 发 仁 慈 及 慈 悲 心, 以 身 作 则; 不 该 肉 食。 另 一 种 说 法 争
议 着 和 尚 应 该 过 着 简 单 的 生 活、 不 挑 食;不 给 供 食 者 增 添 烦 恼。 这
些 不 同 的 观 点 已 成 了长 久 争 议 性 的 课 题。甚 至 追 究 到 佛 陀 及 弟 子 本
身 是 否 肉 食, 至 今 还 是 个 迷。 而 大 多 数 的 泰 国 和 尚 都 不 是 素 食 者。

关 键 在 于 食 法, 不 在 于 食 物

无 论 肉 或 素 食, 你 必 须 观 想 食 物 之 四 大 ---- 地、 水、 风 及 火, 以 求 生
及 完 成 作 为 人 的 任 务, 那 就 是 入 涅。 佛 陀 设 下 这 戒 律 以 治 你 对 食
物 的 贪 念。 的 确, 大 多 数 的 肉 食 或 素 食 者 都 不 自 觉 地、以 贪 欲 进 食。
素 食 餐 可 被 精 巧 地 烹 调, 使 得 菜 肴 美 味 可 口, 让 人 容 易 忘 记 对 肉 食
的 欲 望。 身 为 在 家 居 士 及 因 为 必 须 照 顾 家 人, 烹 饪 美 食 便 成 为 我 身
为 母 亲 兼 妻 子 的 责 任 了。 像 许 多 人 一 样, 美 食 让 我 心 动。 以 往, 当
我 很 快 地 把 食 物 放 进 嘴 里,我 经 常 都 会 以 贪 欲 进 食。 几 年 前, 我 发
现 只 要 我 注 意 我 的 味 蕾, 我 便 可 减 少 进 食 时 的 贪 欲。 在 进 食 前,我会
先 看 着 眼 前 的 食 物 及 观 自 己 的 味 蕾。 如 果 口 水 溢 出, 我 便 会 等 着,
继 续 望 着 食 物 直 到 我 的 味 蕾 停 止 产 生 口 水 为 止 , 我 才 进 食。 效 果 还
真 不 错! 我 可 以 克 服 诱 惑。 经 过 多 年 的 练 习, 我 如 今 在 进 食 时 对 味
蕾 有 比 较 好 的 控 制。 每 次 进 食 时, 都 不 必 跟 以 前 一 样 看 着 食 物 良
久。 我 将 与 你 分 享 这 个 进 食 法。

你 可 能 会 认 为 这 样 的 做 法 会 很 扫 兴, 破 坏 吃 的 乐 趣, 违 反 了人 性。
请 别 忘 了 我 们 正 往 永 恒 平 静 的 心 路 旅 程 前 进 呢! 克 服 诱 惑 是 其 中 一
项 首 要 的 艰 巨 任 务。 这 跟 改 掉 在 精 神 上 诱 惑 方 面 的 不 良 习 气 有 关
系。 要 改 掉 精 神 上 的 坏 习 惯 就 要 改 掉 进 食 的 方 式 而 不 是 食 物。 因
此, 你 可 在 进 食 前 观 想 食 物 之 四 大 ---- 地、 水、 风 及 火。 这 是 佛 教 僧
侣 所 用 食 的 方 法---- 或 者 你 也 可 以 观 察 你 的 味 蕾。 请 选 其 一 适 合 你
的 用 食 法, 避 免 在 进 食 时 生 起 贪 欲。 这 样 崇 尚 的 用 食 法 将 会 提 高 你
的 自 觉 度, 是 个 很 好 的 精 神 习 惯。 这 样 有 益 的 心 路 程 序 将 会 加 速 你
上 天 国 (涅)之 路 的 行 程。 当 你 开 始 修 行 或 实 习 这 个 方 法, 你 将 会
感 到 讶 异 这 并 没 有 你 想 象 中 的 那 么 坏 。 你 将 会 有 全 新 用 食 的 体 验。
请 试 试 看!

尊贵的夫人及生病的比丘

以下的故事提到两件事-在进食时观想四大及佛陀和弟子们在历
史 上 是 肉 食 者 的 可 能 性。

从 前 在 佛 陀 时 代 有 位 尊 贵 的 夫 人 经 常 供 食 给 比 丘。 有 一 天, 她 得 知
一 位 生 病 的 比 丘 想 吃 肉 汤。 不 幸 的 是 那 一 天 是 个 特 别 的 佛 教 吉日,
家 家 户 户 都 供 食, 菜 市 场 上 的 肉 都 被 卖 光 了。 因 此 这 位 夫 人 便 决 定
把 她 大 腿 上 的 肉 给 割 下, 让 仆人 拿 去 煮 汤 供 给 生 病 的 比 丘。 佛 陀 第
二 天 到 夫 人 府上 拜 访 时, 看 不 到 她, 便 知 道 夫 人 因 为 伤 口 未 痊 愈 而
发 烧, 卧 在 床 上。 佛 陀 便 以 奇 迹 般 的 法 术 治 好 夫 人 的 伤 口。

当 佛 陀 回 到 佛 寺 后, 便 探 访 病 僧, 并 问 他 是 否 在 喝 汤 前 有 观 想 四
大。 当 比 丘 回 答 他 并 没 有 这 么 做 时, 佛 陀 便 责 骂 他 , 并 请 他 从 此 以
后 每 次 进 食 都 得 观 想 四 大 元 素。

从 这 真 实 的 故 事 便 可 知 佛 陀 时 代 的 僧 侣 不 是 素 食 者。 从 另 一 项 事
件 也 可 证 实 这 一 点。 佛 陀 的 表 弟,提 婆 达 多 (Devadatta), 及 徒 弟, 曾 因
和 僧 团 发 生 争 执 而 离 开, 并 自 创 法 门。新 法 门 的 弟 子 提 倡 素 食, 以
分 辨 新 法 门 与 佛 陀 所 教 的 传 统 佛 法 之 别。
请勿偷

这 道 德 说 明 你 不 可 盗 取 不 属 于 自 己 的 东 西。 原 则 跟 第 一 个 戒 律 是 一
样 的。 就 跟 着 直 觉 走, 回 避 犯 下 你 认 为 不 对 的 过 错。

这 世 界 很 复 杂。 通 过 经 济 的 操 纵 及 银 行 系 统, 以 庞 大 的 规模 行 盗 ,
的 确 发 生 在 我 们 现 实 的 生 活 中。 在 你 还 未 察 觉 的 情 况 之下, 你 很 轻
易 地 已 被 卷 入 这 不 道 德 的 系 统 下。 但 请 别 担 心, 因 为 你 是 为 了 谋
生、 养 活 家 人。 如 果 能 选 择 一 份 完 全 不 涉 及 偷 窃 的 工 作 或 事 业, 那
太 棒 了! 如 果 不 能 选 择 的 话 也 无 所 谓。 因 为 我 也 无 法 作 太 大 的 改
变,它 牵 涉 到 改 变 整 个 世 界 经 济 的 经 营 概 念。 这 可 能 还 得 等 到 你 成
了 美 国 总 统! 到 时 如 果 你 的 心 还 未 被 政 治 家 无 敌 的 权 威 所 感 染 , 你
便 可 为 我 们 制 造 一 个 有 道 德 及 友 善 的 世 界。 希 望 神 可 保 佑 你 不 被 暗
杀! 至 于 现 在 嘛, 我 们 还 是 实 际 一 些, 守 着 不 偷 窃 的 行 为 如 何?

你 或 许 会 问 到 有“ 道 德 式” 的 偷 窃 行 为, 如 住 在英 国诺丁汉,舍伍德
(Sherwood, Nottingham) 的 罗 宾 汉 的 行 为 如 何? 我 不 清 楚 如 今 是 否 还 有
许 多 像 罗宾汉 那 样 的 人 物 。 但 如 果 你 涉 及 任 何 偷 窃 活 动 的 话, 请 遵
守 以 下 来 自 泰 式 智 慧 的 原 则:

1〕 不 盗 窃 穷 人 家
2〕 不 伤 或 杀 害 所 盗 之 人
3〕 只 拿 你 所 需 之 物

坦 白 说, 我 无 法 想 象 现 今 的 社 会 里 还 会 有 任 何 强 盗 会 遵 守 以 上 崇 高
的 原 则, 但 我 敢 断 定 这 的 确 曾 发 生 在 当 时 的 泰 国 社 会、悟 性 高 的 时
代 里。 强 盗 及 主 人 两 者 都 互 相 尊 敬。 以 下 故 事 便 描 述 泰 国 的 祖 先 们
慷 慨 及 布 施 的 精 神。

请你把肉带走

大 家 都 知 道 老 年 人 所 花 在 睡 觉 的 时 间 不 多。 在 热 带 的 国 家, 泰 国 的
老 年 人 经 常 在 天 就 快 亮 之 前 起 身。 悄 悄 地 在 屋 子 较 暗 的 角 落 头, 咬
着 槟 榔。 就 在 这 户 家 里, 就 住 这 样 的 一 位 老 婆 婆。 她 像 往 常 一 样,
很 早 便 起 身, 坐 在 她 熟 悉 的 角 落, 准 备 着 她 的 槟 榔 叶 及 坚 果。 这 一
大 早, 就 在 第 一 个 光 线 还 没 笼 罩 着 世 界 时, 便 是 小 偷 干 案 的 大 好 时
机。 一 个 小 偷 以 厨 房 边 的 楼 梯 悄 悄 地 爬 了 几 个 梯 级 以 偷 东 西。 老 婆
婆 虽 然 听 到 声 音 但 并 没 惊 动 小 偷 或 把 他 吓 跑。 直 到 她 确 定 小 偷 办 好
事 情 并 准 备 下 楼 时, 从 她 几 尺 外 所 坐 的 位 置, 向 厨 房 喊 去。 如 这 名
侵 入 者 是 她 家 里 的 一 份 子 一 样, 那 老 婆 婆 用 慈 祥 的 声 音、 以 温 柔 的
口 吻 喊 到 :“ 架 子 上 有 一 块 肉, 是 我 昨 晚 煮 好 的, 也 拿 去 吧 !” 小
偷 接 受 了 老 婆 婆 的 好 意, 消 失 在 黑 暗 中。

包文正

以 下的 故 事 发 生 在 中 国 当 时 深 受 孔 子 儒 家 思 想 所 影 响 的 年 代, 那 是
富 有 道 德 与 伦 理 色 彩 的 年 代。 当 时 便 发 生 了 一 起 偷 窃 案 并 由 一 位 很
有 智 慧 的 法 官 审 理此 案。

有 位 父 亲 有 两 位 儿 子。 老 大 家 境 富 裕, 老 二 却 一 贫 如 洗。 虽 然 父 亲
与 大 儿 子 同 住, 但 却 因 儿 子 对 钱 财 严 谨 的 管 理 方 式 而 感 到 不 满。 富
有 的 儿 子 每 个 月 只 给 他 一 点 零 用 钱, 而 没 给 可 怜 的 小儿 子 一 分 钱。
父 亲 只 好 省 吃 俭 用, 把 每 个 月 部 分 的 零 用 钱 给 他 那 常 为 生 活 困 境 挣
扎 的 小 儿 子。 出 于 自 尊, 无 论 多 么 急 需 钱, 他 都 不 向 儿 子 讨 更 多 的
钱。

有 一 次 小 儿 子 急 需 钱 , 像 往 常 一 样 他 向 父 亲 诉 苦。 父 亲 回 答 道 :
“ 我 很 抱 歉,这 次 我 不 能 帮 你 了。 因 为 我 这 个 月 的 零 用 钱 已 经 全 部
交 给 你 ,我 现 在 身 上 已 经 没 有 钱 了。”

小 儿 子 求 道 :“ 但 是 父 亲, 你 一 定 要 帮 我 说 服 大 哥。 只 要 你 向 他 开
口, 我 肯 定 他 一 定 会 帮 我 的。”

父 亲 认 为 向 儿 子 伸 手 要 钱 是 件 很 耻 辱 的 事,不 知 如 何 是 好。 为 了 帮
忙 小 儿 子, 他 便 决 定 从 大 儿 子 那 儿 偷 钱。 他 知 道 大 儿 子 的 钱 就 藏 在
床 边 的 抽 屉 里。

父 亲 等 到 夜 深 人 静 、儿 子 入 睡 时, 偷 偷 地 到 黑 暗 的 房 间 里, 拉 出 抽
屉 搜 寻 银 两。 儿 子 被 这 杂 声 吵 醒, 以 为 是 小 偷, 便 从 床 底 下 抓 起 了
棒 子 往 小 偷 狠 狠 地 打 下 去。 接 着 他 便 听 到 一 阵 痛 苦 的 尖 叫 声 及 有 人
倒 地 的 声 音。 他 急 忙 点 燃 一 根 蜡 烛, 才 被 惊 吓 到。 因 为 躺 在 地 上 的
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这 案 子 被 当 地 的 县 官 判 大 儿 子 无 罪。 原 因 很 简 单, 大 儿 子 不 是 有 意
伤 害 父 亲 的; 他 以 为 是 入 侵 者 而 且 他 有 权 力 自 卫。 但 是 大 家 的 意 见
不 齐, 大 部 分 的 人 对 审 判 结 果 很 不 满 但 却 找 不 到 足 够 的 证 据 证 明 自
己 的 观 点 是 对 的。 最 终 尊 贵 的 包 正 ( 俗 称 包 公) 被 请 来 翻 案。 包 公
是 以 智 慧 及 道 德 判 断 为 名。 于 是 那 位 大 儿 子 又 被 带 到 法 庭, 面 对 当
时 在 中 国 最 有 智 慧 的 判 官 的 审 问。 经 过 一 番 研 究, 包 公 指 责 当 地 的
县 官 缺 乏 洞 察 力, 无 法 明 确 地 破 此 案。 对 包 公 而 言, 这 案 件 的 前 因
后 果 十 分 清 楚, 足 以 致 那 儿 子 有 罪。 包 公 所 说 的 两 句 名 言 对 后 人 也
起 了 很 大 的 影 响:

“父 亲 因 不 孝 之 子 而 偷。有 孝 子, 父 亲 不 需 偷 也。”

包 公 很 生 气 地 看 着 低 着 头 的 犯 人, 在 他 面 前 说 道:“ 如 果 你 有 尽 孝
道 而 不 对 令 堂 过 于 吝 啬, 他 也 许 还 会 很 开 心 地 与 你 同 住 并 能 够 敞 开
胸 膛、 与 你 商 量 一 切 事 物。 你 父 亲 之 所 以 被 迫 从 你 那 儿 偷 窃 是 因 为
你 没 有 尽 孝 道。 你 应 被 惩 罚。”

庭 上 大 家 欢 呼, 对 审 判 的 解 释 与 结 果 十 分 满 意。
第五章 爱、性和两性关系

勿通奸
在这道德日益沦丧的世界中,通奸之风逐渐地被人们习以为常。说起来,这是一个

很大的话题。我只能与你就主要方面的问题讨论讨论。我并不期望每个人都能认同我的

观点,因为你已经决定要自己来发掘真相。

切勿再犯
也许你是一个已婚之人并且有通奸的前科。让我们来假设,你的婚姻生活不算太坏,

而你所犯的通奸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也许你已经,或还没有,被你的配偶发现。但我能

肯定你很内疚,羞耻,并且惹了不少麻烦。即使你已被原谅了,但心中的内疚和羞耻仍

然在折磨着你,我建议,你应当尝试着去原谅自己。木已成舟之时你无法改变已成的事

实。吸取教训,与你的配偶和解并且不要再犯。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

那么你将没有资格继续在这条寻找真相之路前行。不论你欺骗了你的配偶多少次,一旦

你拾起这本书并且展开你的精神之旅,你必须立刻停止这类的欺骗。你一定要坚强从而

端正操行。

端正操行并保持耐心

如果因为某些因素而导致你对你的婚姻生活不太满意,那么你应当尽己所能去用正

当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若有必要就选择离婚,不让自己神智被扰乱。如果你为了孩子

们而无法选择并且必须忍受,那么你是正确的,因为你把孩子们放在了首位。请耐心等

待,我的工作就是帮助你。在这种时刻,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因为这种僵局而精

神倍受折磨,我建议您尽早开始内观静坐的训练。

单身,期待拥有一个稳定的关系

假如你是单身并且很年轻,15~20 岁左右,你或许已经发现有关两性关系的经历。

因为某种原因,你发现了这本书并且跃跃欲试。从今往后,你将如何处理好两性关系的

问题?

我将会对你进行一些性教育,也许它将与你所学过的大不相同。不是关于鸟与蜜蜂。

然而这种性的教育是基于对大自然母亲(自然的力量)的了解。我是三个男孩的母亲,

1
并且在修行上有所见悟. 这也许让我有了这个资格来代表大自然母亲来做个发言。

繁衍的策略

万物皆有它存在的理由,因此人类与动物都有一种叫本能的现象。当科学家本无法

就一个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时,他们便称呼这种现象为本能。对大自然母亲来说,本

能是用于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须的工具。就目前所知,本能是人类与动物出生后不用学习

即能掌握的性能。

性本能是大自然为了人类与动物能够繁衍后代而给予的最强大的能力。她在男孩与

女孩的体内准备了荷尔蒙所以人类能生育。青春期是指身体进入可从事性生活的阶段。

在适当的年龄,由本能的性吸引而产生的荷尔蒙,会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带领到一种

密切的关系,此后他们将会执行生殖的任务,这些都是大自然母亲的策略。

报酬

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进行性交,因为它是个痛苦的过程。所以大自然

母亲给了我们一个充实的动机让两个人能履行这个任务。若没有了亲密接触时的快感与

高潮作为贿赂,人类将会在眨眼间灭绝。显然地,高潮可以说是一个人能达到的身体上

最佳的快感。然而,性行为是本能的,它的存在只有一个原因:为这个世界添加一个新

生命。若没有了荷尔蒙与高潮,性行为将不会发生。就性行为来说,人类与动物是等同

的(人类和动物就性活动所言是平等的)。从大自然母亲的观点出发,我们一直为了她

的目标而做着相同的事,这就是我对性的看法。总之,这当中包含了化学与机械方面的

东西。你也许会想:爱在这些方面占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爱的成分

爱是抽象并且难以了解的,人们无法直截了当地将它定义。但我们能通过关心他人、

理解他人、体贴他人、容忍他人、给予帮助、考虑周全等等方面来表达我们的爱。当这

些精神的成分搅拌在一起时,就煮成了一大锅的爱。只有人类才有表达爱这种美丽的情

感的能力。那些成分,那些多种多样的感情,都是大自然母亲赠予人类的礼物,也正是

这些礼物,才凸显了人类与动物间的区别。

这样看来,将两个人密切结合的两大因素,便是化学反应与爱了。如果你两种都有,

那么你就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你能同时经历最特殊的两种感觉: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

2
如果没有了爱,性就只剩下了本能。人类与动物的相同在于四点:进食、排废、睡觉与

性交。

让人类比动物高出一等的就是感情、义务、承诺与责任。这些优良品质能被人类很

好地培养,而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一对夫妻若要长久地保持他们间的关系,就应当培

养爱而不是只做爱。但当你年轻并且性活跃时,要将爱从性中区分开来是很难的。这里

面就是不但需要生活经历而且还要智慧.

无爱的性

我们都知道,没有爱的性是不能长久的。这种关系很容易变质。当一个配偶的性生

活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怒气、不满、激动、挫败感以及感情勒索等等。如果一个人并

不爱另一个人,那么事情将会发展得很糟糕。这种关系通常会招致家庭暴力,例如妻子

被自己的丈夫强奸并且只能在寂静中尖叫。

中年危机

当所谓的中年危机到来时,便是你向自己证明你对爱有多理解的大好时机。当性生

活逐渐减少时,缺乏智慧时,大多数夫妻也许会以为他们的自身魅力变小了而丧失信心。

你也许认为壮阳药伟哥乃天赐之物并且是现代科技可以带给人们最好的东西。智者云,

这种魔术般的药丸只不过是对漏掉的报酬的补偿,或者说是大自然母亲为了奖赏我们为

她服务的糖果。进入中年并不一定会出现危机。相反,过去那些年的经历会给予中年人

足够的智慧去比年轻人更好的了解生活。这些生活经验将会让他们从容地跨过这个意义

重大的门槛,而不是绕道而行。

如果你重视爱多于性,你会忠心于自己的婚誓直至死亡将你们分开。不幸的是,从

足以动摇家庭制度的离婚率来看,只能说明一件事:人们没有真正地了解爱。

渴望糖果

没有了对大自然母亲意图真实的智慧理解,人类便会把这种“奖赏”看成理所当然

而越发贪婪。男人与女人都渴望着性的“奖赏”,这就跟小孩子想吃糖果差不多。每当

孩子们看到巧克力棒或是一袋糖果时,他们会睁着眼睛并且兴奋地一蹦三尺。就像成年

人期盼性的心情。这就是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中性犯罪如此猖狂。这些都只为了一样东西:

性的糖果。

3
堕落的人类

为了尝试这袋糖果,人们开始不道德地滥用大自然母亲所赋予的能力,这使得人类

堕落得连禽兽都不如。强大的性本能与生殖的意愿并列了人类跟动物的地位。但如果我

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动物只在交配季节交配,仅仅为了完成大自然母亲给它们的任务:

繁衍后代。当到了某个季节,鲑鱼、螃蟹、企鹅会千里迢迢地迁移至它们的滋生地产卵

以尽义务。然后,它们会停止交配直到交配季节再次到来,但有些动物甚至活不到下一

个交配季节的到来。它们不会像人类一样进行额外的性交,尤其是随需而求。

动物不会用尽大自然母亲给予的报酬。避孕就相当于想要吃糖果却不愿负责任的行

为。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向它妥协,大概是为了那被我们冠名的所谓的快感。当强奸、

恋童癖、卖淫、和拉皮客这类与性相关的问题存在于世时,我们又怎么能大言不惭地称

自己为高等动物?动物能把“性”变成一个价值几十亿的行业并且将人类变成性奴吗?

它们不能。拉皮客是禽兽般的国际性罪犯,它造成了人类极大的灾难。那些性犯罪将人

类变得禽兽不如,我们应当感到羞耻。

是什么令人类优越于动物

你可以看到这第三个道德规则:自始至终都不要犯下性犯罪,连通奸都不行。如果

你不了解大自然母亲的意向,这是很难做到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爱、表达爱,

这些美妙的才能是唯一能令人类胜过动物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能像使用性的糖果那样善

用那份感情的礼物,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糟糕。这也说明了,当大自然母亲

把她的糖果拿走时,我们也许能轻易地放下,并且将精力转移到另一个比性更为崇高的

东西:爱。如果没有了这份智慧,再怎么尝试去解决性犯罪的问题也只是徒劳。

培养爱

当你年轻时,你缺乏生活经验,很难分清楚爱与性之间的差别。爱,只能通过年龄、

成熟与生活经验来理解。当两个人一起度过了三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他们一起生儿

育女,共患难,爱就会像一颗树,慢慢地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只要两个人用爱心、

关心、理解、慈悲与耐心来施肥,这棵树定然能像其他的树一样茁壮成长。这种经历,

只能在生活的进程中找到,并且,很不幸,这是没有捷径的。同时也没有一条固定的公

式能让这棵爱之树成长。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你必须学会挑选你自己的营养成分和适

4
于自己的爱情配方。我知道有一个成分是爱的成长所必须的,那就是许多的耐心。

当你达到一定的年龄,性对你来说就不会那么重要了;当你看到配偶的那张长满皱

纹的脸时,仍然可以从中看到昔日的美丽,而那时,你会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你的爱意,

甚至连你自己都没有察觉。这时,你已经领悟到爱的真谛了。这么看来,你真的是一个

很幸运的人,为了维持婚姻和家庭,你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从今往后,你将

会有更好的机会寻找真正的自己并且获得长久的安宁。

责任与承诺

爱,性,与两性关系乃是基于责任与承诺,没有了这两样东西,我们将无法继续讨

论这个话题。为了一个原因,大自然母亲牵引红线让两个人结成连理,那就是新生命的

诞生。大自然母亲用她的重要的工具-荷尔蒙与本能-来确定一个新的生命将会被照

顾,被关心,并且能够存活下来。一个人之所以能出生,成长,并且拥有自己的生活,

那是因为每一个细节都被谨慎地设计得完美无瑕。妊娠、分娩、母子之间的脐带,这些

都是大自然母亲完美的魔术,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

令人惊异的妊娠系统

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的身体会为了新生儿的诞生而改变。除去最复杂的过程,整

个系统平稳地运行着。只有女人可以体验那种最强大的母性本能。当自己的子女哭喊时,

所有的母亲都会有母乳涌入乳房中的那种经历。我曾体验过这种美丽而特殊的经历,我

实在庆幸我能成为一位母亲。如果没有了这种奇妙的感觉,母亲们将只生一胎或不生孩

子,那全人类都将会灭绝了!

母性本能

我的一次觉醒经验赐予了我通向大自然母亲内心深处的通行证,从而让我明白了为

什么只有作为一位母亲才能体会这种美妙的感觉。这又是一种贿赂:另一袋糖果,是所

有母亲被赋予的万能的东西,这一次,我们称之为“母性本能”。这一系列奇妙的情感

(礼物)是为了保证一个女人会全心全意地照顾她的孩子,直到他或她长大成人,而新

一轮的生命即将开始。如果没有了这种本能,谁会去自找麻烦地负担起照顾一个只会吃

喝拉撒的婴儿的责任呢?照料婴儿跟小孩,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这是母亲们都清楚

的事实。所以,大自然母亲将强大的母性本能授予母亲,从而令她与她的孩子在情感上

5
牢牢地相连接,密不可分。这是任何关系都不能超越的,世上唯一的两人间的亲密关系。

同等权限

事实上,人类与动物有着相同分量的糖果。就像人类一样,动物们有责任看护它们

自己的雏儿。但由于我们身体上的优势(聪明的大脑),我们有更好的机会与技巧来保

护这份神圣的礼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是非同寻常的特权,令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

照顾她的子女。如果没有了这种无条件的母爱,人类与整个动物王国将不可能生存。4

传统的家庭

一个普通的家庭是被生物的联结和双亲与子女间的情谊捆绑在一起的。抚养子女,

是双亲共同的责任,但在现代社会,这种职责已经渐渐不为人们所重视。大自然为了不

同的目的创造了男人与女人。除了生殖之外,男人与女人在抚养后代的过程中扮演着不

同的角色。一个是养家者,另一个是理家者。一个正常的家庭意味着男人与女人将他们

该做的事做好。男人需要女人,同时女人也需要男人。一个拥有健康心态的孩子需要父

亲与母亲的教导。一个家庭本身反映了所有成员的需求,尤其是需要经年累月关心和爱

护的孩子的需求.

不论一对情侣是否结婚,只要他们以一个家庭生活在一起,相亲相爱,有福同享有

难同当,那才是幸福的关键。爱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无需通过一份公证书来证明。传统

的家庭是大自然母亲所作的安排,人类不应擅自篡改。

社会的改变导致许多儿童生长于单亲家庭。想必单亲家长们都意识到了独自一人将

孩子抚养成人是多么艰辛吧。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似乎较双亲俱全的孩子存在着

更多精神上的问题。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个孩子最自然的成长方式便是由双亲抚养。

女人证明了自己在很多方面并不亚于男人。这对众多女性来说的确是一个伟大的解放。

然而,这种自由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大自然的意愿

4
所有的母亲都与自己的宝宝有着亲密的关系。病态的社会反应着更多的母亲舍弃自己的亲生骨
肉,而且这种现象有增加的趋势。最后,我们便回来怪罪于使母亲们远离她们本能的政治、经济
及社会原因。在中国,女婴的死因纯粹来自政治。这代表了社会出了很大的问题。结果我们必须
来谈一谈正确的文化风气 (觉悟的文化)
,以平衡大自然。

6
我认为,女人的工作就是呆在家里;我知道也许我会因为这番言论而被钉在十字架

上。我不会执着于这个观点,但我还是很支持母亲们在家与孩子们共度时光,因为这是

大自然的意愿。我不能阻止地球的自转,同样的也不能阻止社会的改变。我知道,在富

裕国家中,一个工人阶级的家庭必须由两份收入来支持,更别说贫困国家了,在那里,

所有的母亲们都必须做大量的工作来维持她的家庭。然而,我必须强调:传统的家庭才

是大自然母亲所期望的。

和谐之路

自古以来,家庭制度便是每个社会的脊梁。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正常并且和平

的社会或民族的关键所在。一个儿童的心,就像一块新净的帆布,父母在这块帆布上大

挥画笔。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跟随他们成长的不止是鞋子的码数,同时还有他们

的言行举止。其情感与心理的质量好与坏却是他们父母在其心灵上所涂抹的色彩。最终

是母亲们的手和心在背后建立和塑造一个民族。在每个优秀男人的背后,有一个贤良的

妇女。

其次政府应该为年轻父亲提供更好的生活使他们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抚养孩子。如

果每个孩子都能在温暖和稳定的家庭中成长,其结果势必会影响到我们大家因为我们都

是这个社会的稳定和谐的一分子。我不敢奢望达到一个无犯罪的社会但愿能少些浩劫就

满足了—-然而,就连这一点似乎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概念。别忘了我们生活的最紧要的

目标就是找寻永久的和平。假如我们有机会生活在一个更和平而稳定的社会里,这个目

标就比较容易实现。而如何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文化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的基础

结构开始----家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把这个理想融汇到启蒙教育中。当宗教与政治的领导人都有

这种远见卓识并随应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他们就可以为人们的修行从而达到最终的究竟

解脱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5

破坏大自然

就自然的家庭单位的形成而言,大自然遭到人类的破坏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制

造人类生殖的先进科技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我们人类已经进

5
觉悟的文化在我的书,《一把叶子》(A Handful of Leaves)里,有详细解释过。

7
入到一个制造设计婴儿的新时代。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位专栏作者所描述的令人生畏的

未来社会构想:

“ 我们显然正在进入一个社会状态,孩子们根据某些理想的特征而设计制作并与他

们的基因提供者仅保持着疏远的联系。这就是说,如果基因不是本身从实验室中生产出

来的。我们被告之,在未来 20 或 30 年内,妇女们常常会在其三十岁前将其卵子储存起

来,在今后再根据她们理想的条件来寻找精子的供应者来生产制造她们的孩子---或者在

她们 60 岁或更老的时候由别人代她们来生产婴儿。将会见到大堆和成扎的卵子和胚胎,

等待着自私的成人们的随顺使用或丢弃。”

人工受精已使得单身妇女无须再与其男性配偶住在一起而获得孩子;女同性配偶也可

用同样的方式拥有孩子。男同性恋配偶已开始通过代理商来拥有孩子。妇女们为追求事

业的成功而推迟怀孕。试管婴儿计划使得妇女在停经后获得孩子成为可能。但切不可认

为,我们无须付任何代价就能获得这一切的便利。已有报道表明,通过受精处理而怀上

的婴儿(即诱导排卵,人工受精和体外(试管)成胚)更容易产生先天缺陷。这些社会

现象都是非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这使得我们本来已经复杂的社会陷入更深的泥潭,

而且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有这么一个关于来自不同生物或法律关系双亲的代理双胞胎的尴尬故事:六个月大

的爱玛和丹妮尔是在一个希腊实验室里被制造出来的,精子的提供者是在丹麦实验室工

作的匿名的美国人,卵子则来自不知名的英国妇女。她们受一个意大利人及其葡萄牙妻

子的委托被植入一个英国代理母亲的子宫中。当这对夫妻知道所怀的双胞胎是女儿时,

他们不想再要这些孩子而要求代理母亲将双胎流产。然而这位代理母亲通过在美国的一

个代理机构找到一对女同性恋配偶愿意领养这对孩子。随着故事的发展,现在这个代理

母亲和同性恋家庭已经陷入了超过 25,000 英镑的医疗负担。孩子们现在由一个保姆负

责看护。7

当我们愚蠢地认为我们能战胜大自然时,我们实际上正陷入一个险境。无论我们有如

何充分的理由,其根本是我们在严重地冒犯大自然:大自然母亲最有发言权而不是我们

人类。或许爱滋病毒(爱滋)
,抗各种抗生素的细菌的出现以及各种样的奇怪病症可以

给予一些预警。然而,这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没有机会见证灾难的

7
节自 2000 年 5 月 8 日《每日报》(Daily Mail)。

8
到来。

回避性经验

佛教的和尚,尤其是那些在很小年纪就受戒了的和尚们往往要受到强力的性本能的挑

战并需要回避性经验。但只有极少数有坚定意志,切实地依教奉行的佛僧方能赢得挑战。

倘若佛僧是严格遵守佛门清规,深入打坐的话,他们还要经历更细致内心平静的考验。

这种训练能够平伏他们的性欲冲动而获法乐。尽管寺院生活是通向极乐世界的捷径,但

它毕竟不适合每个人。这本书就是为哪些正在过着在家的生活又希望得到究竟解脱的你

所写的。尽管做起来比说要难得多,但只要通过努力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自尊自爱

找回本性的旅程要求具有高度的洁身自爱。所以决不要做任何有损你的自尊的事,尤

其是女性,要有廉耻心。如果没有自爱,生命就变得没有价值。更重要的是,一旦失去

自尊自爱,你就不可能成功地找回本性,从而明心见悟。抵抗诱惑是心路旅程中最严峻

的考验。这是为什么这本书能领着你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要达到明了自性的目标,你

必须,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静坐技能—内观,把你的内在心智带回家。

相容

一个婚姻能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选择与你有相同观点的适当配偶。切勿 匆忙

建立这种关系,直到你有充分的把握。根据佛祖的教导,将一对夫妻捆绑在一起的关键

因素在于两个人的道德伦理观念的相容性。如果配偶的伦理观相差太大,这种关系的维

系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有共同理想的伴侣是很重要的。坚守你自己的道德观,你就

极有可能吸引和你具有同样观念的人。

业力

如果你还是单身,憎恨孤独,急切于寻找生活中至亲至爱的伴侣,我非常理解您的

这种心情。除了外表的美丽以及能激发两人的化学反映,其实,还有一个第三因素——

业障。业力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两个人去寻找对方——有时甚至在最最意想不到的奇特

场所中会面。这种冥冥中的力量也正如名言所道:
“不是你去找爱而是爱找上你。”但是

请你不要太过于匆忙,这可不是像白与黑一样简单的问题。

9
如业力所牵,或福或祸,使你不期而遇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最终与他(她)共

度此生。如果是报恩而来,那么这种关系就少遇麻烦,也是值得信赖的友谊。我并无意

给你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只要前世的业好,一切都会很顺利。那是不现实的,因

为生命就像是一个滚动着的过山车,真正的生活中总有高峰与低谷。反之,如果是两个

人走到一起的是孽缘,则偿债的时候到了!有时结果甚至很可怕!这取决于在以往谁欠

了谁的。我相信生活在你周围的人群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在每日的报章中也有听闻。

有时,从第三者的角度让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某些人恶棍都打不散他们,为什么甘愿受罚

和忍气吞声。好了,这就是你的业啊!

听到这里,也不要过于担心,如果你能了解业障的作用,冤业的不良后果是可以减

轻和被稀释的。这在很大强度上取决于您的现业(今世业),而这完全可在你的控制范

围里,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业障的规律,才能明白它的后果,并有计划地将未来安排好些,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谈及业障的问题。

事无两全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生活,是在婚或单身, 有或无家室,别忘了这世上没人拥有十全

十美的生活,每个人都有着与他(她)年龄、性别和身心状态相应的问题存在。生活就

像是一个毫不停顿的过山车。你至少只能在主题公园的幻境中逃离生活一次。但却摆脱

不了真实生命的桎梏,直至死亡到来。 你要知道,死亡仍然不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

如果不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 我们便不可能对生命的各方面进行修炼。

生命的真相在于, 尽管你不去寻找麻烦,它们仍然会以各种样形式不邀而至,不期

而遇。 因此,攀比,争斗或嫉妒他人完全没有必要。 请相信,在这个地球上的人, 无

论富有与贫穷,高或矮,都存在烦恼。如果你明白了这个生命的至理,进而通过行正道

去追寻真我,你就有勇气克服摆在你面前的一切挑战和障碍。

早比晚好

如果你能够理解我如上所说, 相信你的爱情之树也会茁壮成长,从而与心上人拥有良

好的关系。你越早明白这点就越好。别忘了建立良好爱情的至关要点是耐心, 极大的

耐心!

开场白

10
在我向你讲述一个有关两性爱情的故事之前,请允许我作一个简要的开场白。爱不仅

会燃烧而且还能狠狠地咬人。似乎无人能够逃脱由爱、性及两性关系而演化出的痛苦。

下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欲和迷恋是如何撕咬着一个年青和尚的心,以及佛祖如何教导

他的信徒去克服这种强烈的本能情感。西方人可能会认为这个故事有所冒犯,甚或,把

它作为一个禁忌。但要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 2500 年前的印度,而佛祖只是揭示了生命

的痛苦真相。 我建议您不要用现代人的观念去判定另一个时期的人和文化。反之,可

侧重于理会该故事所表达出的重大思想内容。

师利摩
佛祖时代的王舍城(Rajagaha;当代印度的 Rajgir)是被频婆娑罗王(Bimbisara)
统治的。当时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妓女名叫师利摩(Sirima)。城里甚至远方的每个男人都
因无法抵挡她的相貌与魅力而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王舍城城的男人情愿付出相当于
10008 英镑的钱与她共渡一夜。毫无疑问师利摩从她的妓女生涯中获利甚丰,因为有数
不尽的男人排着长队只为了一睹芳颜。
有一次,有一位名叫优陀罗(Utara)的女人来找师利摩,说愿付给她 7000 英镑请她
来陪伴自己的丈夫七天。优陀罗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并致力于对佛祖和僧侣(受戒和尚)
的供养,但是她的丈夫不是一个佛教徒。为了能让自己如期进行食物布施,优陀罗的父
亲送给她 7000 英镑并建议她租请师利摩来服侍自己的丈夫所以她能从这七天中解放出
来。这个安排进展很好,丈夫为师利摩磁铁般的魅力与国色天香的相貌所倾倒。
到了第七天,丈夫望着窗外,看见自己的妻子正在厨房里忙碌着,汗流浃背,被巨
大的木炭炉和炊烟熏得够呛。从远处望去,丈夫其实是在用一种蔑视的眼光注视着集资
的妻子并且露出欣慰的笑容。尽管师利摩是受雇去从事现职,但她禁不住萌生出对这个
男人的占有欲,甚至妒火中烧。她想知道她的主顾在对谁微笑,她顺着这个男人的视线
向窗外望去,看到了优陀罗。
出自强烈的憎恨,师利摩撇下她的男人走出了屋子,冲下楼朝着厨房的方向奔去,
极力想不择手段地加害她。她那倾城的美貌立刻被她那丑恶与愤慨所遮盖。相比之下,
优陀罗是一位高贵、机智和善良的女人。当师利摩冲入厨房,走到热油锅的前一刻,她
已经明白这个妓女的意图。优陀罗立即向佛祖祈祷,请求以她的德行来保护自己免遭厄
运。在惊骇的佣人们面前,师利摩往优陀罗的脸上浇滚烫的油。尽管危在旦夕,优陀罗
依然镇定从容,在大难临头之时,她还在向祈祷佛祖的庇护。霎那间,她的祈祷应验了,
师利摩的恶意进攻也失败了。尽管热油泼到了优陀罗的脸上,却不知何故居然对她毫无
损害。师利摩试图第二次进攻,但这次也没有泼中,于是她又来第三次。整个厨房充满
了受到惊吓的佣人们的尖叫,而优陀罗依然保持镇定。其他人都对这突如其来的恐怖不

8
佛祖时期的货币是 Gahapana,为了便于写作与理解而折算成英镑。

11
知所措。
第三次进攻的失败之后,师利摩突然瘫痪了。她感到自己似乎刚从一个恶梦中惊醒,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对自己的恶性深表歉意。她双腿跪下,耷拉着头并
握紧双拳,她的身体由于惊吓而抖动着。优陀罗不仅对她的情敌没有憎恨,还对她表示
同情和友好。她慢慢走向愧疚不已的妓女面前,在她身旁跪下,这个高贵的女人轻轻的
将她的手搭在师利摩肩上,给她安慰,一边抚摸着师利摩浓黑闪亮的头发,一边平静地
说:“妹妹,为什么你要选择做这种不光彩的事?”
听着这沉静的语气,师利摩缓缓地抬起她的头,看着这位刚才自己还极力想加害于
她的女主人。师利摩被她的不同寻常和善心所折服。她情愿优陀罗怒斥她,而这位尊贵
的夫人那特殊的爱心让师利摩悔意更甚。她无法控制自己,哭了出来,并哽咽地叙述:
“女主人,您为什么不生我的气?你应该心生嫉妒才是。我意欲加害于您,而您却
丝毫不憎恨于我?您为什么对我如此冷静和友善?”
“这是崇高的佛祖教导我如何去保持冷静和安详,是他教导我如何克制愤怒于嫉
妒。现在,你可以理解为什么我要请你照顾我丈夫七天使我能够有时间对这位值得敬爱
的人及他的比丘(比丘即和尚)提供更多的供养。
”优陀罗解释道。
师利摩仔细听着优陀罗的叙述,听到“佛祖”的字眼时,她内心充满欢喜,想着他
是如何拯救人们的生命。她请求优陀罗带她去见佛祖。首次会面并聆听他的教会,师利
摩证得第一级的圣果。她成为一位忠诚的佛教徒并在家中每天为八位和尚提供斋饭。但
有些和尚还未证果,仍欲目睹她的芳容而造访师利摩。
有一天,一位对师利摩美貌早有所闻的和尚终于有机会到她家接受供养。师利摩那
天正好病倒了,但她依然美丽,这个和尚禁不住多看她几眼,他那一整天都沉浸在爱欲
中不能自拔,甚至舍不得吃下师利摩供养的食物。
那天夜里,师利摩突然死去。由于她是佛祖的五位主要支持者之一,频婆娑罗王把
这个消息告知了佛祖。佛祖立即想出了一个教育这位受爱欲缠绕的子弟及其他被师利摩
美貌所诱惑的和尚们的方法。佛祖把这个信息传给频婆娑罗王并嘱咐他将师利摩的尸体
移放至位于城南门的开放牧场上。
“命士兵保护师利摩的尸体以防动物侵袭。然后,颁令让所有市民三日后到牧场集
合。”佛祖的要求立即得到了国王的应允。
三天以后,响应国王的号召,人们陆续来到牧场聚集。只有老人与幼童允许留守家
中。佛祖与祂的比丘来到牧场。那位单相思的和尚十分欢喜能见到师利摩最后一面。自
从见到她后,他总是茶饭不思,辗转难眠。
与牧场内的其他尸首无异,她从前是城里的国色天香,如今却变成豪无光泽又发臭
的尸体。尸水还从她的七窍中不断流出,昔日的美丽荡然无存。在等待佛祖到来之前,
人们都忍不住转过头不看这腐烂的尸体。
牧场上,佛祖来到了众人面前,他的周边围着在修的比丘、丘比尼以及善男信女。
于是祂向站在身旁的国王发问:
“尊贵的陛下,请问这是谁的尸体?”

12
“这是师利摩的尸体”国王回答说。
“这么说,她就是师利摩。”佛祖肯定了国王的答复,缓缓地点了点头。他接着说
道:
“尊贵的陛下,现在能否从人群中请出一位您的侍卫来大声喊价,看有没有哪个男
人愿为师利摩出 1000 英镑?”
一位国王的侍从奉命向人群喊问是否有人愿意为师利摩付出 1000 英镑。人群变得
一场寂静,大多数男人都低着头,回避这位侍从的目光,以防被误解其意。国王的侍从
更是保持标码从 1000 英镑降到 500 英镑,然后 100 英镑,50 英镑,5 英镑,1 英镑,甚
至 1 分钱,仍然没人站出来。频婆娑罗王告诉佛祖,甚至免费赠送都没人敢要师利摩。
佛祖停顿了一下,说:
“比丘们注意了,看看师利摩,这就是那位许多人曾经想要
得到的那位妇人。不久前,王舍城的男人们都还排着队,争先恐后愿付 1000 英镑与她
共渡一日。她去世至今仅三天,却连免费的都没人要。这位美丽的人儿受无常所限已经
停止了生命。这个事实发生在她身上,同样也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听好了,比丘们,
看着这个臭味弥漫的腐尸,那随业而生的骨骼,血液,肌肤都曾经那么完美无缺。可是
为像所限,遗憾的是,这个身体终非长久。然而,无知的人于这个身体予以的快乐不能
自拔,昏头昏脑。

听了佛祖的一番教导,许多比丘们及善男信女即证不同程度的开悟。那位曾经为爱
所困的年轻和尚,也证得了初果。

13
第 六 章 - 谎 言、 饮 酒 及 吸 烟

别说谎
说 谎 是 另 一 项 不 容 易 守 的 戒 律。 这 是 因 为 往 往 当 你 说 错 话 时, 你 已
来 不 及 挽 回 局 面 了。 除 此 以 外, 我 们 真 正 所 居 住 的 世 界 里 是 围 绕 着
谎 言 的; 无 论 真 实 或 善 意 的 谎 言。 有 人 说, 没 有 谎 言, 人 类 便 会 消
失 在 沮 丧 与 无 聊 当 中, 而 世 界 也 可 能 会 停 止 转 动!

一 个 直 接 的 谎 言 通 常 隐 藏 着 恐 惧 及 贪 欲。 恐 惧 及 贪 欲 这 两 种 感 受 是
息 息 相 关 的。 为 了 很 想 得 到 一 些 东 西, 你 可 能 会 撒 谎 以 得 到 它。 但
得 到 它 后, 你 又 怕 失 去 它。 最 普 遍 的 恐 惧 就 是 失 去 财 富 及 面 子。 这
两 种 恐 惧 会 让 人 们 说 谎, 这 是 现 代 社 会 常 见 的 现 象。

说 实 话 让 你 感 觉 轻 松 而 且 不 会 带 来 不 必 要 的 烦 恼。 请 切 记, 真 诚 的
行 为 能 够 净 化 身 心。 这 有 助 于 往 后 比 较 容 易 找 回 真 正 的自 性。 守 此
戒 就 等 于 把 心 灵 上 一 层 厚 厚 的 尘 埃 先 拿 掉, 在 修 内 观 禅 时 ,再 处 理
更 深 一 层 的 尘 埃。 所 以 守 这 项 戒 律 是 很 重 要 的 事。

在 这 个 阶 段,你 应 该 停 止 所 有 会 带 给 人 们 烦 恼 的 不 诚 实 言 行 。 如 果
你 踏 上 这 修 行 之 道,便 不 会 觉 得 要 避 免 直 接 的 谎 言 和 欺 诈 行 为 是 困
难 的。 除 此 以 外, 你 也 要 用 自 己 的 判 断 能 力 及 听 取 来 自 自 己 羞 愧 感
的 直 觉。 如 果 有 什 么 话 想 说 但 同 时 脑 袋 里 的回 音, 仿 佛 告 诉 自 己 不
应 该 脱 口 而 出, 那 你 必 须 抗 拒 诱 惑。 在 说 话 前 要 想 清 楚。 沉 默 也 未
必不是个好方法。

伤人 的真相
说 出 真 相 未 必 容 易。 这 还 得 看 你 的 交 谈 对 象 及 他 或 她 的 性 格 类 别。
有 些 人 能 接 受 有 建 设 性 的 批 评, 而 有 些 人 则 无 法 接 受。 要 面 对 与 自
己 有 关 的 负 面 真 相 总 是 痛 苦 的。 你 需 要 很 大 的 勇 气 来 应 对。 如 果 你
是 必 须 说 出 真 相 的 那 一 方 ,而 你 所 说 的 实 话 会 伤 人 的 话, 尤 其 是 对
自 己 的 家 人, 那 你 可 参 考 以 下 几 个 贴 士。

1〕 请 注 意 自 己 的 念 头。 要 仔 细 审 查 自 己 的 用 意 ;要 把 真 相 告 诉 他 人
是 出 于 好 意, 绝 无 其 他 原 因, 也 不 是 为 了杖 自 己 的 威 风。

2〕 说 话 要 有 技 巧, 而 且 选 择 好 时 机。别 在 别 人 面 前 侮 辱 及 贬 低 他
人。 要 好 好 地 考 虑 利 与 弊 , 尤 其 当 你 知 道 对 方 心 灵 脆 弱 时, 更 要 小
心 处 理。 在 对 方 无 法 应 付 真 相 或 反 应 激 烈 时, 你 必 须 懂 得 如 何 应 付
那 种 状 况。

如 果 对 方 不 想 接 受 你 的 帮 忙。 你 可 能 得 撤 退, 放 下 并 了 解 这 是 对 方
的 损 失。 至 少 你 已 尽 力 了。 在 必 要 的 时 候 请 道 歉、 以 友 善 的 方 式 和
解。 这 是 没 有 绝 对 的 方 程 式 你 得 用 自 己 的 判 断 力 来 解 决 问 题。 但 请
确 保 你 已 把 事 实 的 真 相 弄 清 楚 才 好。

3〕 如 果 需 要 面 对 真 相 的 人 是 你 的 话 , 那 请 仔 细 地 听 而 且 勇 敢 地 面
对 真 相。 如 果 你 所 听 到 的 并 非 事 实, 也 请 别 生 气 ; 心 平 气 和 地 向 对
方 解 释 并 平 静 地 和 解。 别 让 对 方 感 到 内 疚 及 尴 尬,并 面 带 笑 容、 保
持 友 善。 如 果 评 语 是 真 实 的, 那 要 感 谢 及 感 恩 与 那 个 人 的 好 意。 就
当 作 是 他 指 出 你 被 隐 藏 的 宝 物。 如 果 连 你 都 不 知 道 自 己 的 缺 点 ,那
又如何改进呢?

善意的谎言及妄语
虽 然 善 意 的 谎 言 不 会 伤 害 他 人, 我 还 是 认 为 能 免 则 免。 保 持 沉 默 可
以 取 代 善 意 的 谎 言。 善 意 的 谎 言 能 帮 忙 人 们 脱 离 尴 尬 的 局 面 或 增 长
他 们 的 信 心。 但 为 了 得 到 好 处, 竟 说 些 不 真 实 的 话 来 拍 对 方 的 马
屁, 让 对 方 觉 得 自 以 为 是, 这 是 要 不 得 的。 增 长 他 人 的 信 心 虽 然 伟
大, 但 是 使 得 他 人 因 此 更 加 自 我、 自 大, 对 双 方 来 说 都 是 有 害 的。
对 修 行 之 道 而 言, 自 大 是 不 健 康 的。 你 也 必 须 照 顾 到 他 人, 尽 量 不
使 他 人 过 于 自 我。 有 一 天 说 不 定 那 个 人 也 像 你 一 样 走 上 这 崇 高 的 修
行 之 道, 以 求 寻 自 己 的 真 自 性。

这 戒 律 不 止 包 括 不 真 实 的 言 语, 也 包 括 说 无 意 义 或 无 益 处 的 空 话、
贬 低 他 人 的 评 语、 毁 谤、尖 酸 刻 薄 言 语、 以 粗 鲁 无 理 的 言 词 骂 人 等。
说 多 话 常 引 来 无 意 义 及 无 益 处 的 话。 如 果 你 要 有 效 地 守 此 戒 的 话,
少 说 话 能 够 对 守 戒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说 多 错 多, 所 以 请 小 心 用 词。 如
果 你 因 为 想 说 的 话 并 不 完 全 真 实 而 感 到 不 安, 那 就 算 无 害 也 最 好 不
要 说 出 来。 请 别 随 意 许 下 无 法 遵 守 的 承 诺。

公正的谎言
有 另 一 种 谎 言 是 可 以 列 为 有 道 德 性 的。你 的 言 语 可 以 是 完 全 不 真 实
的, 但 你 是 出 于 善 意 的, 并 非 为 了 个 人 的 利 益。 在 现 实 的 世 界 里,
除 了 有 人 为 了个 人 面 子 而 撒 谎 , 很 欣 慰 地 也 看 到 有 人 为 了 保 护 他
人、 不 让 对 方 陷 入 困 境 或 尴 尬 的 局 面 而 说 谎。 只 要 说 谎 的 结 果 不 为
他 人 带 来 麻 烦, 这 种 有 道 德 性 的 谎 言 是 可 以 被 谅 解 的。

阿平
这 故 事 是 我 已 故 的 尊 师 陈 茂 生所 述。 它 发 生 在 中 国 古 时 候。 当 时
有 位 年 轻 小 伙 子 正 离 乡 背 井 到 远 方 当 学 徒。 青 少 年 们 当 时 都 会 为 了
学 一 门 手 艺, 与 收 留 他 们 的 师 傅 同 住, 并 不 领 任 何 酬 劳。 阿 平 就 这
样 当 了 两 年 的 印 刷 学 徒。农 历 新 年 的 前 三 天, 善 良 的 主 人 对阿 平说
道:
“ 阿 平, 你 跟 着 我 做 事 也 有 两 年 了, 而 你 还 未 曾 回 过 家。 你 曾 告 诉
我 你 母 亲 早 已 安 排 好 一 位 姑 娘 与 你 成 亲。 为 何 你 不 趁 此 时 回 家 陪 家
人过 节 顺 便 结 婚 呢?”

阿 平 回 答 道:
“ 先 生 您 的 好 意 我 心 领 了, 我 想 我 还 是 再 等 两 年 吧 ! 一 旦 我 完 成 学
徒 生 涯, 我 可 以 再 为 您 工 作 一 年 , 以 赚 钱 给 父 母 办 我 的 婚 事。”

“ 那 不 成 问 题。 我 会 给 你 三 百 元 当 新 年 贺 礼。 这 应 足 以 当 你 的 路 费
及 让 你 回 家 过 年, 说 不 定 还 足 够 让 你 办 婚 事 呢 !” 说 着, 好 心 人
便 递 给 阿 平 三 百 元 的 红 包。 阿 平 非 常 高 兴 及 被 老 板 的 善 举 深 受 感
动。 表 达 谢 意 后, 阿 平 第 二 天 便 起 程 赶 路 回 家。

由 于 路 途 遥 远, 赶 了 两 天 的 路 后, 阿 平 便 在 当 地 的 客 栈 住 宿 一 晚。
那 天 晚 上 他 和 客 栈 里 的 一 位 老 翁 在 用 餐 后 聊 天。 突 然 间, 阿 平 听 到
一 阵 阵 的 哭 泣 声。 他 不 确 定 便 问 老 翁 是 否 也 听 到 哭 声。

“ 是 的, 没 错。 这 实 在 是 个 悲 哀 的 故 事 啊!” 老 翁 摇 着 头, 脸 上 充
满 着 忧 伤, 继 续 叙 述 这 故 事。“ 这 哭 声 是 从 那 栋 房 子 传 过 来 的。 是
一 位 家 婆 和 带 着 四 岁 孩 童 的 年 轻 媳 妇 的 哭 声, 因 为 她 们 明 天 就 得 分
开 了。 那 男 人 在 妻 子 刚 生 产 后, 便 离 开 她 及 母 亲。 刚 开 始 时 还 有 些
消 息,后 来 却 音 讯 全 无。 现 在,也 就 是 明 天, 高 利 贷 会 找 上 门 把 媳 妇
抢 走 以 作 赔 偿。 所 以 他 们 非 常 沮 丧。 其 实 因 为 害 怕 离 别, 这 家 人 已
经 哭 了 好 几 天 了。”

阿 平 静 静 、专 心 地 听 完 这 家 人 的 故 事 后, 便 向 老 翁 打 听 这 位 儿 子 的
姓 名 及 离 家 的 原 因。“ 其 实 这 儿 子 是 个 读 书 人, 为 了 要 寻 财 便 出 远
门 去 了。 他 母 亲 认 为 可 能 儿 子 因 为 战 争 的 关 系 无 法 寄 钱 及 写 信 回
家。 但 谁 晓 得?”

阿 平 找 了 个 借 口 离 开 老 翁 到 房 间 去。 一 个 小 时 后, 他 手 上 拿 着 书 信
走 到 传 来 哭 声 的 房 子 里 去。 他 敲 了 敲 门,面 带 着 一 双 浮 肿 眼 睛 的 老
妇 人 便 开 了 门。

“ 对 不 起, 打 扰 了。 你 不 认 识 我, 但 我 有 正 道 辉 的 消 息。 我 相 信 他
是 您 的 儿 子 吧? 有 人 交 这 封 红 色 信 封 给 我, 因 为 他 知 道 我 会 路 过 这
个 村 子,所 以 叫 我 送 信 来。” 阿 平 以 温 和 的 口 气 向 老 妇 人解 释 道。

那 位 妇 人 打 了 开 信 封 , 果 然 发 现 是 儿 子 寄 来 的 信。 信 里 儿 子 向 母
亲 、 妻 子 及 儿 子道 歉。 因 为 战 争 的 关 系, 迟 迟 没 有 与 他 们 联 络。 他
暂 时 得 到 外 地 一 趟, 很 快 就 能 回 家 与 他 们 团 圆。 在 这 段 期 间 里 他 与
朋 友 联 络 上, 托 他 们 把 三 百 元 送 到 家 里 当 家 用。
老 妇 人 与 媳 妇 分 享 喜 讯 后,两 人 喜 出 望 外、 顿 时 松 了 口 气, 因 为 这
一 笔 钱 不 但 能 帮 忙 还 债, 还 能 让 他 们 维 持 生 活 一 段 时 期。 她 们 向 阿
平 致 谢, 感 谢 他 所 带 来 的 喜 讯, 她 们 并 没 有 对 此 事 起 疑 心。

的 确 阿 平 伪 造 书 信, 把 自 己 过 年 需 要 用 的 钱 送 给 需 要 帮 助 的人 家。
他 这 时 才 觉 悟 到 自 己 已 经 没 有 钱 回 家 过 年了。 他 便 回 去 找 老 板 并 编
了 个 谎 言, 说 自 己 在 途 中 遇 到 强 盗, 把 他 身 上 的 钱 全 部 抢 光 了, 所
以 他 愿 意 回 来 继 续 替 老 板 打 工。 老 板 不 但 没 有 怀 疑, 还 叫 他 不 用 担
心 失 去 的 钱 财。

一 年 后, 阿 平 接 受 善 良 老 板 的 好 意 回 家 去。 跟 一 年 前 一 样, 他 走 了
同 样 的 路 回 家, 又 住 进 一 样 的 客 栈。 他 没 察 觉 到 他 已 被 之 前 的 老 妇
人 看 到。 那 天 晚 上, 一 位三 十 来 岁 、尊 贵 的 先 生 来 找 他, 叫 他 在 纸
上 写 了 几 个 字。 看 了 纸 上 的 字 后, 他 问 阿 平 是 否 曾 在 这 客 栈 住 过。
阿 平 回 答 是。 这 位 先 生 马 上 跪 着, 向 阿 平 磕 头。 阿 平 当 时 才 二 十 几
岁。 每 个 人 都 感 到 非 常 惊 讶。 原 来 这 男 子 就 是 正 道 辉。 他 告 诉 客 栈
里 的 人 阿 平 曾 救 过 他 的 家 人, 让 他 们 避 开 了被 拆 散 的 命 运。 现 在 是
他 向 年 轻 人 报 恩 的 时 候。

他 请 阿 平 回 到 家 中 探 望 他 的 母 亲、 妻 子 及 儿 子。 他 们 都 很 尊 敬 地 向
阿 平 磕 头。 他 们 的 屋 子 看 起 来 比 以 前 富 丽 多 了。 那 是 因 为 在 阿 平 留
信 的 三 个 月 后, 儿 子 带 了 许 多 财 富 从 外 地 归 来。 阿 平 的 谎 言 和 金 钱
便 成 了这 家 人 的 祝 福。 这 家 人 给 阿 平 一 笔 巨 大 的 钱 财 让 他 创 业。 阿
平 开 始 不 肯 收 下 并 回 答 说 他 必 须 感 恩 及 回 报 他 的 老 板。 没 有 好 心 肠
的 老 板, 就 没 有 三 百 元, 当 初 也 就 没 法 布 施 给 老 妇 人。 接 着 阿 平 就
把 他 的 故 事 告 诉 大 家。

终 于 阿 平 回 到 了 家 乡, 娶 了 母 亲 为 他 选 的 妻 子。 因 有 正 道 辉 的 慷 慨
解 囊, 阿 平 创 立 了 自 己 的 印 刷 生 意, 并 请 他 的 老 板 退 休, 好 让 阿 平
在 照 顾 家 人 的 同 时 也 能 照 顾 到 他。

关 键 性 的 戒 律 - 不 饮 酒、 不 吸 毒
这 是 另 一 个 不 容 易 守 的 戒 律。因 为 在 我 们 的 现 代 社 会 里, 烟 酒 及 其
他 有 刺 激 性 的 药 品 已 融 入 了 我 们 的 生 活 文 化 里。 如 果 你 很 喜 欢 喝
酒,你 很 自 然 地 想 知 道 究 竟 要 如 何 才 能 守 此 戒。 在 这 里 我 们 提 到 了
酒, 因 为 它 是 文 化 的 主 流, 但 其 实 这 戒 除 了 烟 也 包 括 所 有 的 毒 品。
但 如 果 是 以 酒 精 或 药 物 来 治 病 或 保 健, 那 就 另 当 别 论 了。

作好准备
要 了 解 守 戒 的 重 要 性 我 们 就 得 回 到 我 们 生 命 的 宗 旨。 请 翻 看 下 一 页
的 图 案:

知道究竟真理, 我们的真自
性, 永恒的平静。

道德阶梯 禅修阶梯

要 找 出 真 自 性, 你 就 必 须 要 爬 这 两 种 梯 子 - 守 戒 及 修 内 观 禅 修。 这
两 种 梯 子 将 会 预 备 着 你 达 到 极 高 的 自 觉 心。 证 得 圆 满 的 人 拥 有 完 全
及 完 整 的 自 觉 性。 所 以 在 右 边 图 的 梯 子 所 呈 现 的 内 观 禅 修 能 增 长 你
的 自 觉 性 至 最 高 点。 你 也 能 常 常 练 习 把 心 念 带 回 家, 你 的 自 觉 心 便
增 长 了, 而 找 回 真 自 性 的 机 会 也 便 高 了。 而 左 图 的 道 德 梯 子 是 预 备
你 有 着 基 本 的 自 觉 心。 要 达 到 这 目 标 就 要 远 离 饮 酒 及 毒 品 或 其 他 刺
激 性 的 药 品, 因 为 这 些 会 减 低 你 自 觉 性 的。

保持清醒是必要的
在 五 戒 中, 这 是 佛 教 最 重 要 的 戒 律 之 一。 一 旦 你 失 去 基 本 的 意 识,
你 很 轻 易 地 便 能 破 除 其 余 四 戒。 喝 醉 酒 的 人, 除 了 无 趣 之 外 他 们 也
无 羞 耻 及 愧 疚 之 心。 他 们 能 干 出 各 种 无 耻、 低 劣、 令 人 反 感 及 暴 力
的 勾 当。 这 些 是 在 他 们 清 醒 时 所 不 敢 表 现 的 行 为。 一 旦 头 脑 清 醒,
便 会 对 自 己 无 耻 的 行 为 感 到 惭 愧,而 且 如 果 他 们 还 是无 法 以 自 己 内
在 的 力 量 克 服 问 题 时, 他 们 又 会 以 饮 酒 和 嗑 药 来 忘 却 烦 恼。 这 样 的
恶 性 循 环 一 开 始, 就 等 于 浪 费 了 生 命。

所 以 大 多 数 在 社 会 中 所 发 生 的 罪 案 都 是 与 酒 精、 毒 品 有 关。 滥 用 它
们 成 了 主 要 破 坏 我 们 家 庭 组 织 的 原 因。 现 在,你 了 解 为 什 么 英 国 政
府 允 许 酒 吧 营 业 二 十 四 小 时 吗? 一 方 面, 他 们 设 法 解 决 罪 案 问 题,
而 大 多 数 这 些 罪 案 是 因 滥 用 酒 精 及 毒 品 而 引 起 的; 另 一 方 面 政 府 却
又 让 酒 吧 营 业 每 天 二 十 四 小 时。 这 就 如 为 了 灭 火 而 加 入 更 多 的 汽 油
一 样。 为 了 治 疗 与 烟 酒 有 关 的 疾 病 所 花 费 的 巨 额, 更 是 不 在 话 下。
你 能 够 理 解 这 些 矛 盾 吗? 这 个 全 球 化 的 问 题 可 是 需 要 深 远 的 智 慧 才
能 解 决。 不 然, 我 们 只 是 在 浪 费 时 间 和 资 源 在 问 题 表 面 上 而 已。 你
可 以 理 解 为 什 么 我 只 想 帮 助 你 吗? 如 果 你 是 认 真 的, 想 找 回 真 正 的
自 己, 那 么 清 醒 是 必 要 的。 就 这 么 简 单。

社交礼节
如 果 想 持 戒 又 得 顾 到 饮 酒 是 社 交 礼 节 之 一, 这 有 时 候 会 很 困 难 或 几
乎 办 不 到。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你 得 向 自 己 负 责。 我 无 法 给 予 任 何 忠 言
因 为 酒 对 我 而 言 并 不 好 喝。 因 为 我 不 饮 酒 所 以 无 法 与 任 何 人 分 享 饮
酒 之 乐。 然 而 我 不 会 因 为 你 在 交 际 上 偶 尔需 要 饮 酒, 而 让 你 感 到 内
疚。 你 必 须 量 力 而 为。 适 量 是 重 要 的。 切 记 以 上 所 述 的 原 因。

虽 然 要 守 此 戒 并 不 容 易, 但 我 相 信 只 要 你 是 认 真 的 想 回 到 你 的 原 本
面 目, 你 一 定 已 有 某 些 特 质 不 是 属 酗 酒 的 一 群。

摘要
虽 然 只 有 五 项 基 本 道 德 的 戒 律 需 要 遵 守, 如 你 所 见, 它 们 不 如 说 的
那 样 容 易 做。 如 果 容 易 遵 守, 世 界 便 不 会 那 么 乱 了。

在 这 阶 段 只 能 奉 劝 你 尽 力 而 为。 我 不 要 求 你 比 白 色 还 要 白。 同 时 我
也 不 希 望 你 为 自 己 找 太 多 借 口。 听 从 你 惭 愧 及 内 疚 的 直 觉。 这 些 道
德 观 是 大 地 所 赐 予 我 们 的 礼 物, 避 免 我 们 跨 过 道 德 以 外 的 界 线。 如
果 你 已 犯 下 了 让 你 感 到 羞 愧 及 内 疚 的 错 误, 那 请 即 时 从 中 学 习、 不
再 重 犯 错 误。

当 你 开 始 爬 此 道 德 之 梯 级, 你 不 久 便 会 发 现 一 些 我 之 前 所 没 有 提
到,既 复 杂 又 机 敏 的 情 况。 生 命 与 我 们 所 生 存 的 宇 宙 关 系 是 个 庞 大
的 课 题。 其 实 还 存 在 着 许 多 无 法 回 答 的 道 德 问 题。 这 些 问 题 只 能 以
你 修 内 观 禅 的 智 慧 来 领 悟。 首 先 最 重 要 的 是 清 楚 地认识你 最 终 的 生
命 目 标。 不 然, 这 些 关 于 人 生 的 拼 图 方 块 便 会 散 乱 并 无 法 正 确 地 拼
凑 在 一 起。 一 旦 目 标 明 确,到 达 终 点 的 方 式 便 自 然 而 然 地 变 得 容 易
理 解。 要 不 然 你 可 会 经 常 不 管 在 那 儿 都 摆 放 着 散 乱 的 拼 图 方 块。 因
此,如 果 能 够 同 时 爬 这 道 德 及 修 禅 两 者 之 梯 子 , 那 是 最 好 不 过 的。
因 为 两 者 是相 辅 相 成 的,是 你 不 可 或 缺 其 一 的 辅 助。
第七章

布施

除了五项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布施也是另一个能够加快您在心路

旅程上找到真我的因素。当我在《一把树叶》(A Handful of Leaves)

这本书中谈到觉悟的文化时,我也谈到了泰国人民布施的精神。在本

章中,我将重点讲述布施如何能够帮助你在寻找真我这条路上不断地

超越。

自私的害处

在了解布施的益处之前,你必须先要了解布施相对的特性——自

私—— 及其的害处。一般来说,我们都曾经在某个方面有不同程度

的自私表现。我想让你们回忆一下,当你把某个东西送给他人,或者

当你不情愿地放弃或丢失某样东西时,你有什么感觉?你还记得内心

深处那种可怕的感觉吗?那是一种很痛苦的感觉,对吗?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有些人心地仁慈,对他们来说布施是件非

常自然的事情,很容易做到。而有些人则极端小气,即使是对他们(假

设是其爱的)的伴侣和孩子。我们不能想象有些人可以有多么的自私。

我们先不来讨论那些有所求而假装仁慈和慷慨的人。这样的人用财富

去换取生活方式,当然,前提是只要他们有钱。

我想谈论的是一般的情况,它涉及到所有状况下的人,无论你是

富有还是贫穷。假定你是一个正常、理性,甚至心地善良的人。在你
的生命中,一定有过不得不施舍某样东西的感觉。这个东西或许对你

有着某些意义。你把它送出去之后,开始感到后悔,并希望能再把它

要回来。但是已经太迟了,所以你为此而难过了一段时间直到你把它

忘了。这种人类经历是非常普遍的,表面上它对谁都无害, 是吧?

如果你真的希望呈现出你的真我, 这就是我想让你们审视的一

点了。尽管这种不愉快的感觉对他人无害,但是它的持续过程确实一

点点的滋扰着你。如果你任由这种坏情绪频繁地产生而不去纠正它,

势必会减慢你到达心路旅程的最终目的地。为什么呢?

心路旅程属于内在心智

佛祖说,进入涅(天国)之门是非常狭窄的。如果你拔下一根

头发,拉直并切成三段,即使其中的一段在通过涅入口时都显得太

大了。显然的,要到天国(涅),必须要靠我们的“内在心智”,而

不是我们的身体。如何才知道我们的内在心智是大还是小呢?如果太

大,我们如何才能将它缩小以便能够挤入极端狭窄的涅之门呢?

零尺寸的自我

与内在心智不同,身体的宽大尺寸至少是可见的。如果我们的体

形过大,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心智上的尺

寸是看不见的,这使得我们更难判断它是大还是小。但是如果你能够

将内在心智和“自我”联系起来,这会使你更好地判断你的心智尺寸

的大小。根据佛祖所说,在你可以进入天国(涅)之前,你的内在
心智必须变成零尺寸。

尽管心智尺寸是不可见的,但是它仍然可以通过个人的自私性和

不仁慈性来衡量。这两个不利的特性构成了不同尺寸的内在心智,它

们阻止你展现你的仁慈,以及布施和慷慨的行为。你的心智尺寸可以

扩张或缩小,这取决于你自私自利的程度。程度越大,你的自我意识

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故事,与我们现在的世界没有太大的距离,会对认识你

内在心智的尺寸有帮助。

推动骆驼穿过针眼

一次,基督在宣讲上帝之道时,一个商人带着一驼队商品走过。

“如果我要进入天国,我必须做什么?”商人问道。

“你对上帝的爱必须超越对其他任何事物的爱。”基督答道。

“我对上帝的爱已经超越对其他任何事物的爱了,接下来我必须

做什么?”商人追问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必须学会爱你的敌人和邻居,就像爱你自

己一样。”基督说。

“这我也做到了。请一定要告诉我,如果要到天国,我还剩下什

么事情没有做。”商人坚持道。

基督望着商人的眼睛,坚定地说:“如果你已经做到了上述所有

的事情,那么你必须放弃你所有的财产然后跟随我。”

商人停顿了一会儿,然后掉转骆驼离开了,没有留下一句话。
后来,基督说:“推动一匹骆驼穿过针眼要比让一个富有的人进

入天国容易多了。”

佛祖也说过完全相同的话:

“推动一只大象穿过一个针眼要比让一个富有的人进入涅  容

易得多。”

仁慈削减自私

我想让你们明白,发掘你的真实我与将你的内在心智拉平到与地

面相同的水平是一样的。自私会使你的内在心智膨胀,而布施则会使

其缩减。所有积极的因素,如仁慈、 慈悲以及慷慨,都会削减自私、

小气、吝啬、贪婪、以自我为中心,等等。要实践这些积极的因素可

能会相当痛苦,尤其是在当你内在心智的尺寸较大时开始实践,便显

得更困难。这不是个好消息!

布施是可以训练的

不过好消息是,这些积极的特性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只要你确

实知道你为什么需要它们,以及你为什么要去实践它。学习布施就好

比弯曲铁汤匙一 样,铁汤匙最初的时候是很难被弄弯的。如果你是

个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学习布施和渡过痛苦的最初阶段是很困

难的。会有许多抗拒——很难弯曲,或者太难放弃。但是,如果你更

加努力地尝试,并且持续坚持弯铁汤匙,这个金属就会变软,根据你

投入的努力程度,抵抗也会越来越少。
你布施得越多,你的自私因素也跟着被削减,布施起来就变得更

容易,而你布施的感觉就变更好了。

折断汤匙

你折弯汤匙的目标是要将它折成两段,因为你已经设立了进入天

国(涅)的目标。进入涅,需要零尺寸的内在心智, 不是吗?

那就是为什么你需要折断这汤匙。换句话说,你需要把你的内在心智

弄平到与地面一样的水平。只有到那时,你才能挤入极端狭窄的涅

之门,进入让你能找到真实我的地方。到那时,当你布施时,将不会

再感到痛苦。 你的慈善之心将是无量的。你能够无条件地表达你的

仁慈之心。这是至高的境界,是你的真我所可以达到的。

如下的指南有助于你消减自私心理。

1. 将“自私”的英文单字,
“selfish”拆开。你会发现“我” (self)

有着“难闻的气味(fishy/smelly)”。自私可不会让你散发出

什么好的味道!

2. 学会先处理掉垃圾。如果以前你从来没有布施的习惯,并且觉

得即使是施舍你不需要的东西也是很困难的,那么你可以从这

一点开始学习布施。检查一下你的橱柜、衣柜、食品柜以及车

库,如果那里有你不需要而且永远也不会用到的东西,如果它

们保存完好,那么把它们施舍给慈善商店,或者施舍给那些你

认识并且需要这些东西的人们。永远不要把太破旧的东西施舍

给别人,扔掉它们!

3. 施舍寓意较少的物品。你也许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人:总喜欢清
除房间里的垃圾,但是仍然舍不得施舍那些保存良好的东西,

即使它们对你的寓意并不大。你可以把它们施舍给慈善机构,

或者施舍给那些也许会需要并喜欢它们的人。你可能会发现,

你不得不和你的抗拒性想法和感觉做斗争。要果断!一旦你把

那个物品装进包里,就不要再打开它,直到你把它施舍出去。

4. 施舍寓意较多的财产!这种布施需要有很大的勇气。一般而言,

留下最好的东西给自己是很正常的。“最好”可以表示金钱或

情感价值高的东西,或者表示某个你最喜欢但是没有什么价值

的东西。找一件昂贵的东西,你已经不再用它,但是对你而言

它仍然承载着重要价值。然后,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或人把它施

舍出去。与这件物品分离会更痛苦,要果断、勇敢。如果你成

功了,那将会带走很大一部分你的“自我”。但是,如果那件

物品有很高的情感价值,并且不是照片的话,把它传给你的孩

子们(如果你有孩子),并且不要问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如果

你没有孩子,给它找个好的存放地点。

5. 用家里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不要把好的食物都藏在冰箱或冰

柜里以便自己享用。把它们拿出来给客人享用。这在一开始会

比较困难,但慢慢会变容易的。

6. 如果你过着非常舒适的生活,从来不需要担心金钱,这表明你

能够比那些并不是拥有很多金钱的人施舍更多。在你的遗嘱

里,不要在身后留下太多的金钱,除非它们是跟财产有关的。

当你去世时,你不可能带走金钱。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时,你
是赤裸裸的;那么在你离开时,也应该是赤裸裸的。记住,当

你还活着时,能够向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施舍并感受他们快乐

的面庞,那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它们可以是你的家人、亲

戚、密友、邻居,甚至佣人、厨师或你工作时认识的看门人。

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你所得到的回报,是他们快

乐的面庞和感激。

7. 根据你的能力,时而不时地向慈善机构施舍金钱。一个生活困

难的人向慈善机构施舍£1,另一个人可能向他最喜爱的慈善

机构施舍£1000。你也许会认为第二个人比第一个人更慈善。

事实并非总是如此。第一个人可能比第二个人更大方,如果他

每小时挣£2.50,有三个孩子和一个妻子需要照料;而第二个

人每小时挣£1000 并且被评为该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中国有

句古话:
“永远不要觉得一分钱少而一万块钱多”。那正是因为,

当谈到布施时结果是一样的。乞丐的一分钱和富商的一万块

钱,一旦施舍出去,产生的结果是一样的:消减自私的一部分。

8. 永远不要对自己的父母吝啬。当父母还健在时,使他们生活舒

适,尽你所能照顾他们。好好对待你的父母是你所能做的最好

的布施。他们代表了一个你能做最好行为的领域。在你父母身

上种植美德之树吧,那会帮助你带走一大部分的自我意识。如

果你生活在一个佛教国家,你将能非常幸运地每天布施与托钵

的。

9. 经常寻求布施的渠道,它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可以是你的劳
动、倾听或时间。向那些需要倾诉的人施舍你的倾听、时间和

耐心是重要而有益的。当你没有太多的金钱或物质施舍给别人

时,这是最好的布施方式。一大部分的自私也能够通过这种方

式被带走。

10.一旦你施舍了某样东西,无论它是物品、金钱、劳动还是时间,

不要为此炫耀。即使当这个念头让你感到骄傲,也要意识到这

种感觉并驱散它。不要持续舔拭你的自我,即使没人知道。

你也许能够想到其他消减你的自私和贪欲的方式:毫不犹豫地去

做吧!

竖起两根手指的故事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从新任的老师陈茂生(Tang Mor Sieng)那里

听来的。吝啬会纠缠着你直到你临终时分。你一定会带着这个不

好的品质去到天国(涅)

从前有一个中国人,他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儿子。他拥有一家典当

行,并且以很高的利息贷款。他非常富有,但是,在他的亲戚和

客户那里却声名狼籍。他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被他自豪地称为“朋

友”的人。人们都知道他对每个人都极度吝啬,他的妻子和儿子

也不例外。尽管他有足够他生活一到两辈子的钱,他也不会轻易

花费,除非有非常好的理由。所有家用的开销都经过精心地预算。

他们只吃便宜的食物。尽管他们有一个拥有许多房间的大房子,

但是一次只允许点一盏灯。他们永远都生活在一种昏暗和压抑的

环境中。
当他的两个儿子到了娶亲的年龄,他努力通过红娘找到候选的新

娘,但是安排总是一个接一个地落空。他总是不能满意女方提出

的嫁妆要求。在他心里,他准备什么都不给下一个新娘。那些了

解他吝啬的人根本就不想跟他攀亲。他经常跟妻子抱怨。他的妻

子早就厌倦了丈夫的吝啬,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们太贪婪了。我是不会给他们那么多钱的。我相信一定有别

的人家愿意接受我所提供的嫁妆的。不行……我不能给他们。我

要等等。太贪婪了……太贪婪了。”他边抱怨边缓缓地来回摇着头。

许多年过去了,他更加担心儿子的将来了。但是,他不明白正是

他的自私引起他的苦恼。最后,他病倒了并且不能痊愈。他病到

已经不能再说话的阶段。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当侍候了这个家

多年的仆人伺候他喝水时,他拒绝喝下。不知什么原因,他不停

地竖起两根手指。仆人猜测可能是主人临终前要对女主人说什么,

于是连忙叫来女主人。妻子在他的身边坐了下来,奄奄一息的他

看了看妻子,又举起两根手指。

“别担心我们的两个儿子。尽管他们还没成亲,但是他们现在是

成人了,他们能照顾自己。毕竟,我们家还有自己的生意。他们

还有生计。你千万别担心,我的丈夫。”

妻子轻轻地安慰着奄奄一息的老丈夫。让她奇怪的是,她丈夫的

脸变得通红,也生起气来。他努力要说些什么,但是什么也说不

出来。他仍然竖着两根手指并且向上指着。当他的妻子还在那里

疑惑,并努力要弄明白她丈夫要告诉她什么时,站在一旁的老仆
人,突然领会了那两根手指的意思。她迅速走到房间的角落,关

掉了一盏灯。那盏灯刚刚被熄灭,他的妻子就看见丈夫大大地松

了一口气。接着,他便死了。

永远不要说一分钱少而一万块钱多

下面这个故事也是从我已故的老师陈茂生(Tang Mor Sieng)那

里听来的。

从前有位师父和他的弟子住在一个寺庙里。一天,老和尚要赶早

去附近的村子里见一个人。由于进行内观禅修并获得了超常知识,

这位师父能够预见将来。在他离开寺庙前,他告诫他的年轻弟子:

“今天你要好好看守寺庙,一位高贵富有的女士将会来供食。你

一定要让她觉得受欢迎。我下午晚些时候会回来。”

“是,师父。我会看好寺庙并留意这位富有的女士。”

这个年轻的弟子连续多次地向师父鞠躬点头表示领会了师父的指

示。他很高兴得知将会有位高贵富有的女士来布施。这意味着他

当天将会有顿可口的饭菜。他太高兴了,一早上都在期待着女士

的到来。

同时,附近的村子里住着一位很贫穷却心地善良的老妇人。那天

是她的生日,她很想以供食布施于僧侣们。因为太穷了,她没有

钱买好吃的食物作为供品。她决定一大清早便去田里采摘散布在

田里的稻谷,虽然有些已经被损坏和弄脏了。她把稻谷拿回家,

决定做一碗米粥。往米里加一点水以增加米粥的量。

“这应该足够给庙里的两个和尚吃了。”
老妇人边看着手里的那碗粥,边自豪地自言自语着。她非常高兴,

因为她终于能够以食物供僧来庆祝她的生日了。她慢慢地向寺庙

走去,小心地用两只手捧着那碗米粥。

当她来到寺庙大门口的时候,她看见年轻的和尚伸长着脖子,目

光略过她张望着,好像在努力寻找远处的什么人。还有十五分钟

供僧的时间就要结束了。(僧侣们是过午不食的。)老妇人很明显

地看出年轻和尚有些不耐心和烦躁。她走近那个年轻的和尚,年

轻和尚仍然没有注意到她。她微笑着轻轻地说:

“老师父在吗?你能告诉他,我今天来供食吗?因为今天是我的

生日。”

年轻和尚于是看了看这个手捧一碗米粥的老妇人。碗没有被遮盖

住,所以在老妇人到达寺庙的时候,很多灰尘和小树叶已经落进

碗里,和米粥表面漂浮的烂米掺杂在了一起。这碗米粥实在让年

轻和尚没有胃口,尤其是他已经期待着丰盛、美味的食物了。等

了一早上也不见那位高贵富有的女士出现。年轻和尚开始意识到,

如果那位富有的女士再不来,他很有可能不得不吃眼前这碗粥的

时候,他开始变得气愤和烦躁。他用粗暴的语气回答老妇人道:

“不在,老师父今天一早就出去了。要到下午晚些时候才回来。”

老妇人感到很不受欢迎,对年轻和尚的意外反应大吃一惊。但是

她想,那没关系,只要他能接受她的布施就好。因此,她说:

“如果这样的话,请问你能接受我的施舍吗?因为今天是我的生

日。我想积点功德以便来世能富有。”
年轻和尚没法拒绝老妇人的布施。他很不情愿地请老妇人跟随他

到供食的神殿。他忍不住又向通往寺庙大门的方向望了一眼,希

望能看见富有女士的出现。但是,仍然看不见高贵女士和丰盛食

物的踪影。供食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因此他那饱食美味的希

望也就破灭了。年轻和尚非常失望和生气,因为他今天不得不吃

眼前这碗肮脏的米粥,而不是精心准备、让人垂涎欲滴的食物。

年轻和尚的不耐烦转变成了怨恨和气愤。老妇人刚刚走向寺庙大

门,他就走出神殿把整碗米粥泼到地上喂鸟了。正在这个时候,

老妇人碰巧转过身,不经意地看到了年轻和尚令人气愤的行为。

这伤害感情的一幕把她惊呆了。年轻和尚的愤怒让她十分失望。

老妇人站在寺庙大门旁,气愤地颤抖着,对年轻和尚嚷道:

“你怎么能这么做?你怎么能把我的供品扔掉?好!从现在起,

我和你们僧侣再也没有关系了。”

在这意外而最令人失望的事件之后,老妇人再没有供食过,也不

踏进过寺庙一步。她公开地向人们谴责和诅咒年轻和尚。不久,

她带着悲伤和对年轻和尚的气愤去世了。

那天下午,老师父回到了寺庙。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嗯,今天那位高贵富有的女士来了吗?”

年轻和尚仍然十分生气和失望,因为他错过了他期待的美味的一

餐。他一脸不高兴地回答师父说:

“师父,你所说的富有高贵的女士是什么意思啊?我等了一早上,

除了一个拿了一碗让人恶心的剩米粥的老妇人之外,根本没人来。
我连吃都没吃。我把它倒掉喂鸟了。”年轻和尚解释道。

师父简直不敢相信他听到的。他喊道:

“哦…佛祖保佑!你还没意识到你刚刚对这位老妇人做了什么。

我所说的来供食的富有高贵的女士就是这位贫穷的老妇人。她富

有高贵是因为她非常善良、大方,尽管贫穷却尽她最大的能力施

舍救济。她花了整个早上在田里捡拾稻谷就是为了给我们做一碗

米粥。你太粗暴地拒绝了她的慷慨。”

年轻和尚被师父的话震住了。他对自己残忍、不可原谅的行为感

到惭愧和内疚。他问师父自己和这位老妇人将会怎样。师父停顿

了一会,难过地说:

“唉,这位老妇人不久便会死去,来世会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

因为她已经积够了德行。但是她对你的愤怒会使她对佛、法、僧

这三宝做更多的坏事。这些坏的行为会致使她再转世到地狱。你

会在转世中变成他的儿子,等她在地狱时你要去帮助她。”

在下一世,这位老妇人出生在了一个富裕的家庭,嫁给了一个富

人。这个富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是还没有年老就去世了。由

于她传承着前世的悲伤和愤怒,因此她为丈夫身为一个虔诚的佛

教徒寿命却短暂而十分生气。她侮辱三宝,做了更多的坏事,不

尊敬和尚,也不供僧。

接着来到了佛陀乔达摩的那一世。年轻的和尚转世成为了目健连

〔Maha Moggallana〕,他是佛祖的得力弟子,具有实施法力的超

常知识。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去天堂和地狱找寻她。他发现,他
的母亲变成了地狱里的众生。他迅速施法,给了他母亲一碗米饭

和水。为了不和别人分享食物,她接过碗后,用胳膊和手护着它,

以便能够独享。突然,这碗饭变成了红炭使得她没法吃。目健连

又不断地施法,同样的情况不停地发生。他急忙回来问佛祖怎样

才能从地狱里解救他的母亲。佛祖指示他向四方的僧侣供食并请

求他们把此功德徊向给他的母亲。他迅速按照佛祖所说的去做了。

通过目健连给他母亲所累积的功德,她终于得以转世到天堂。

这个故事是我如实按照陈茂生(Tang Mor Seing)所讲述的记录

下来的。这个故事出自北传佛教。老师总结说,在中国,每年的

七月, 为广泛庆祝的鬼节,就是出自这个目健连救母,帮她逃离

地狱的故事。上百万的中国人会做各种各样的菜肴并供奉给饥饿

的灵魂,以便他们能够逃离受苦受难的境况。 10

吝啬的主人

这又是一个陈茂生老师讲的故事。它和这个话题很有关系,所以

我想在这里和你们分享。

印度社会的中产阶级人数非常少;人们要么非常富有,要么非常

贫穷。从前,有一个百万富翁。他拥有一座非常大的房子,有无

数的仆人。不幸的是,根本没有人喜欢他。这包括了他所有的员

工,甚至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憎恨他。确实,他是个悲惨而小气的

10
只有佛教才有这种能把功德徊向给另一界众生的做法。这是一种可以帮助减轻那些投生到恶
道的众生痛苦的方法。我会在下一本书,
《生命指南-因果论》(The Userguide to Life…The Law of
Karma) 澄清这个概念。
人。尽管他非常富有,他的自私行为使得他不受欢迎,没有任何

朋友。他的吝啬是仆人和邻居们消遣时闲聊的话题。尽管他有个

很不错的名字,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人人都叫他“吝啬主子”。镇

上其他的百万富翁纷纷建立食物救济所,每天供养上百的乞丐,

可是他却远非一个慈善家,他根本无意去这么做。多数乞丐都耳

闻他的吝啬,他们往往都绕过他家,不去乞讨。

帝释天王 (Sakka 或称 Indra) 是三十三天(Tavatimsa),共有三

十三位天神们的无尚领袖。他常常审查发生在人间的事情,并使

世界正确运转。一天,他想去纠正这个吝啬的主人的性格。他便

下到凡间。他运用神力将自己变作和吝啬主子完全相同的模样。

这天正巧是一个节日。人人都穿着最好的衣服来到集市,除了这

个富人家的成员们。他们不仅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的最好的衣服穿,

而且也没有额外的钱可以去集市上花费。在这个悲惨的家庭里,

生活像往常一样继续。

但是,吝啬主子却独自一人来到集市上,没有叫上妻子和孩子们

一同前往,因为他担心他们可能会在集市上买东西,使他花费额

外的钱。他随身带了些小额的硬币。他几乎走遍了集市上每一个

食品摊却始终不能决定到底买什么才能使他的钱花得物有所值。

不过,他喜欢甜食。当他站在一个制作各种各样棉花糖的小摊前

时,他垂涎欲滴。这太适合他了,因为那是集市上最便宜的甜食,

他不会吝惜只花费两个铜板来享受他最想吃的东西。他手里拿着

棉花糖,边高兴地吃边逛着。
“我肯定是镇上最幸运的百万富翁了,可以边在集市上逛边吃着

最可口的棉花糖。”吝啬主子心想。他太自私了,只能看到他想看

到的,而看不见任何其他的东西。

吝啬主子刚离开家门,帝 释 天 王就出现在了他的房前,外表和

吝啬主子一模一样。他微笑着走进庭院,友好、仁慈地和所有的

仆人们打着招呼。每个人都被震惊了,不敢相信面前这个宜人的

人就是吝啬主子。那是因为吝啬主子从来没对任何人微笑过;他

只会对人抱怨和叹息。起初,仆人们以为那是吝啬主子的双胞胎

兄弟。这位伟大的天神知道人们心里在想什么。他招呼大家集中

到庭院前面,然后说:

“不要担心,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今天是个吉祥的日子,所以

我决定做个新人。从现在起,我将会仁慈、慷慨地对待你们每个

人。不久,你们将会叫我仁慈主子而非吝啬主子。现在,我想给

你们每个人放一天假,去集市上尽情享受吧。不过在你们走之前,

我想让你们自己挑选些新衣服。在后屋里我储存了很多的新衣服。

去那里自己选吧。你们还会有些钱到集市上去花。 拉祖(Raju),

我的主仆,将会在你们离开之前发放钱。”

这番话刚说完,家里所有的成员就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人人都

极为高兴地欢呼着这个好消息,尽管还有些人为主人的突然改变

而惊奇不已。不过,整个房子充满了微笑、欢呼和快乐。在人们

去挑选新衣服,并准备离开去集市的时候,他们开始唱歌,跳舞,

相互打逗。他们都非常高兴地看到,他们的主人终于变成了一个
慈善家。

天神变作的主人随即走到他的妻子和孩子们面前。他们仍然很吃

惊,不敢相信他们的老主人突然变得如此无私。他说:

“看,我知道你们一直都想向穷人和乞丐施舍。那么,为什么不

今天做呢?你们知道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在哪。尽管去拿你们想要

施舍的东西吧。你们不必来问我。尽管去做吧。”

妻子和孩子们弯下腰来触碰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他的脚,以示尊敬。

他们不知道那是三十三天的帝释天王。然后,他们就确实去做百

万富翁该做的事情了——向穷人和乞丐施舍。在孩子和仆人们的

帮助下,他们成功地向附近的穷人和乞丐们施舍了食物、衣服和

钱。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不久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同时,当吝啬主子正在集市上自得其乐时,他碰到了一些刚刚来

到集市的他的仆人们。他们和他愉快地打着招呼。有些仆人甚至

弯下腰触摸他的脚并表示感谢。仆人们的举动令吝啬主子奇怪极

了,因为在他家里从来没有人和他打招呼,更不要说给予他如此

高的尊重了。他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使得他们这样高兴。随后,他

突然发现,所有来和他打招呼的仆人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并且还

有钱花。他开始有些怀疑,并意识到唯一弄清楚事情真相的办法

就是回家。

在转角处,他转弯走向通往他家的路时,他看到一个排得很长的

乞丐队伍。当他伸长了脖子试图看看这个队伍从哪排起时,他十

分确定,正是在他家的主门口有一大群人。他立刻害怕起来,他
不能想象他家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尤其是他所有的财富。他能

听见自己的心跳得像个快速敲动的鼓。他径直向家里跑去,用手

推搡着人群,向主门挤去。

吝啬主子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他的嘴变得干渴,眼睛瞪得大大

的。他异常震惊,说不出话来。他看到的是微笑的妻子、孩子和

仆人们正忙着分发食物、衣服和钱给穷人。随后,这个吝啬主子,

突然地大嚷道:

“停下,停下,所有人都立刻停下!”

他的脸通红,非常气愤。然后,人群渐渐安静下来,寂静从那个

小的角落散布到整个人群。人人都盯着吝啬主子想要弄明白目前

的情况。突然帝 释 天 王在众人还没来得及说话之前,出现在了

人群正中。这位天王仍然以吝啬主子相同的模样现身。实际上,

他们两人面对面站着。当人们看到这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面对

面站着时,变得更加安静。帝 释 天 王首先打破了寂静,说道:

“我是帝释天王,是三十三天的大王。我今天从天而降是为了给

这个自私的人一个教训。你吝啬的声名已经传到了天界,这使得

我不得不下凡来教育你。”

他的话刚说完,他就变回了最为崇高和光辉灿烂的神,他的全身

都闪耀着神圣的光芒。人群似雷鸣般欢呼着,然后突然停止欢呼,

纷纷跪下,包括那个吝啬主子,他现在已经吓得不停颤抖着。

这位天王看着颤抖的吝啬主子,继续说道:

“我知道,你现在对失去财富的恐惧要远远大于对我的恐惧。你
是个卑劣的人。你的自私使得人人都厌恶你。我想让你品尝一下

被喜欢、被爱和被尊敬的味道。你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因

为你太爱你的钱了。”

这个吝啬主子开始回想刚才他在集市上碰到他的仆人来和他欢快

地打招呼并触摸他的脚的感觉。尽管他为那个最意外的事情而疑

惑,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那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感觉:知道有人

喜欢并尊敬他。天王的话正中他的心怀。他开始明白他是多么的

可悲。从他妻子和孩子们在布施时的快乐来看,他意识到他的家

人要如何忍受他的自私。

听了那神圣的一番话,明白了一切事情后,吝啬主子开始觉得羞

愧,他想要首先道一个诚挚的歉。然后,他可怜惜惜地向天王爬

去,把手放在天王的脚上,低头把脸靠着大地。突然,他的心被

死亡的恐惧笼罩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向圣人说道:

“请您一定要原谅我,我的主啊!我发誓我会改过。我从现在起

就改变,我发誓。请不要把我的命夺走。我一定会做个好的富翁,

每天都行善。”

帝 释 天 王听了吝啬主子的一番决心要改变的话后很高兴,于是

他说:

“好吧,这正是我想听到的。你最好保证遵守你的承诺。否则,

我会再回来的。另外,不用担心。今天人们穿的这些衣服、吃的

食物和用的钱都不是你的,而是我的。”

就在那一刻,三十三天 的大王化作轻烟消失了。随之而去的,还
有刚才准备发放出去的衣服、食物和钱。吝啬主子站起来,主持

了当下的局面。他向人群大声宣布道:

“请等一会儿。我将会拿给你们更多的衣服、食物和钱。”

人群为他们主人的善举而高声欢呼起来。吝啬主子进了屋子。不

一会儿,他带着一排仆人出来了。仆人们拿着食物和好的衣服。

他自己则端着一大碗硬币。

从此以后,他经常布施予穷人。仁慈主子,便成为他的新名字。

他终于加入了镇上其他富翁的行列,成为了一个慈善家。他的家

人、仆人和人们都热爱并尊敬他。天王再也没有来拜访过他。
The User Guide to Life„
The Moral Diet

Chapter 8
简单的食谱

重新审略目标

至此,你应该领悟通往涅之门是极其狭窄,只有无形的‘自我意识’ (mental self)才能通过。因此,我们还在盘算着如何找到更


多方法以便让我们的自我意识缩小到零点上。削减自我意识对西方人士而言是个非常棘手难解的概念,因为西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强调
提升个人的自尊以便拥有自我。所以,这将造成挑战和到达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前提下照顾好个人的利益,我
们怎样在这个高度竞争性的世界生存?

所以,审略你生命的终极目标将是至关重要的,不然你将会迷失方向。但是,这个无形的自我意识对佛教徒而言已是非常极端的概念,
更别说是如西方人士的非佛教徒。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的终极目标,并且迫切地想达到它。不然,你将会迷惑而不想违背
世界主流思想。

你无法拥有全部

如果你实实在在地清楚你的目标,你就能了解生命中错误的方向造成人们认为拥有自我是无害的,并任其滋长,而阻碍了你与自性的融
合、得到每个人都渴求的快乐。没有了这个终极的目标,这个错误的方向将不断地制造经典的逆境,让人难以解脱。这将人类卷入更加
错综复杂、周而复始的漩涡,造成跟多的矛盾与迷惑,以及社会的动乱。

我必须向你坦诚:你无法拥有全部,只能在两者中选其一。你不可能凭你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追求世俗的成就,然后回到家就马上换上
你神圣的一面以一尝内在的平静。这就好比把一头小羊放进一个囚禁了一只饥饿老虎的笼子里以探知小羊能否生存。你的自我意识在特
定的时间只能处于一个位置;你不可能要求被你膨胀的自我意识挤进天国(涅) 的狭小之门。

错误的观念

1
据理而论,认知这个终极目标有其深邃的含意和确切的理由。如果你回看第二章《不同词语相同意思》的段落,你会看到拥有一样究竟
意思和经历的一排单字和词汇,其中第 13 项为「究竟(终极)的简单」。涅的经验是终极的简单,也就是无形的自我意识。你可能
看过如空和无我等的佛教字眼,都是我极力避免使用的,因为这些字眼传达的是虚无、空虚和不存在主义,会吓跑好多人的,尤其是非
佛教徒和在非佛教文化中生长的人,进而造成对涅的许多误解。这种对生命的逆流极端概念是很难被接纳的,连虔诚的佛教徒也在挣
扎着了解其意。

不过,你应该试图听取证悟者对于终极经验的智慧。所有智者将告诉你涅磐没有自我的存在,而并不是空无一物。你应当相信我,因为
我见证过,然而一切如常,只是少了自我的执著。因此,我尽量以简单、平凡、无形的自我意识和真我等字眼,来消除你对涅空无一
物的误解。我想这些字眼能比空和无我更确切地形容这个终极经验。这样你能联想到智者拥有终极的简单和平凡,这种简单也造成佛陀
在证悟时担心没人能理解而不想教导。

如果你不想归于简单平凡,你不会考虑这个概念。因此,我提供了一系列 24 个词语,至少你能在其中找到一个能启发你走上这条难行
之路。「真我」是另一个我喜欢采用的字眼。

如何修行简单

审略简单的反义可能会容易理解。拥有夸大自我的人一般上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特质:自大、自满、优越感、踌躇满志、难搞、造作、
过度自信、挑剔、苛求、难相处等。这些特质将个人的自我意识膨胀。

相反的,以下的特质将个人的自我意识缩小:随和、不造作、踏实、头脑清醒、平凡、务实、无烦恼、不苛求、不复杂、不挑剔、简
单、谦虚、经济型、不受影响、自然等。这些神圣的特质将促成简单的食谱;照着这个食谱,你将能把你的自我意识缩小成无形。

道德与简单食谱

拥有越高尚的地位、财富和权势,你就越远离自己原有的简单特质。地位、财富和权势将助长你的自我意识,并使你的生命复杂化,即
使你不想要这些复杂的生命碎片,毕竟生命并非是直接了当。高尚的生活将阻止你成为简单平凡的人,除非你清楚你的目标,且坚持你
的简单食谱。没有简单食谱,你根本无法将你的自我意识化为无形。

财富和荣誉的危险

2
不管你是否认可与否,财富、荣誉和权利毁灭人类。除了助长个人的自我,它们也让人与真实的世界(尤其是贫困与不幸人士)失之交
臂。有钱有权势的人,凡事都在弹指之间、在他们的指令下进行,即便是开门也不需要亲手进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可能是令人悲
观的:万一世界发生灾难,这些所谓的幸运人士可能不知道如何生存而成为首当其冲死去的人。可惜,许多人无法看到其害而一味地追
求这种生活。

最糟的是我们的主流文化(或是好莱坞文化?)造就人们填补这种梦想的空缺。这种幻想造成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复杂化,滋长竞争、贪
婪、自私,更让人违背其道德规范。随之而来的就是经典的逆境,造成更多的迷惑以及社会普遍的道德真空。

一旦受财富和荣誉诱惑,就连如出家人和牧师等的宗教师也不能豁免自我主义所带来的祸害。穿上宗教师的制服、诵读神圣的经文,而
不修行放下自我的人,就如象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要遭受自我之苦。

所以,你必须时常警惕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尽己所能地遵照道德和简单的食谱。

无形与否定

身理的膨胀可从超重、肥胖、臃肿等身理迹象察觉,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自我意识却是无形的,所以当个人的自我意识从零点膨
胀到另一个极端点时,他们无法看清自己的自大心理。

为此,你的首要任务是清楚明确地认定你的目标,然后敞开你的心房以接受诸如接受自己的自我意识和面对自己的道德规范的痛苦事
实。只有如此,你才能接受生命中的转变。

人人都想感觉特别

在我所列举的特质当中,让自己平凡是非常健康的事,尤其是针对富有才华的人而言。不过,在我们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能引人
注目,极尽所能地争取众人的注意,以达到自我膨胀的目的。我们的电视文化就是因此兴盛普及;我就记得一部名为《伦敦燃烧》的电
视剧有这么一幕:当消防员发现频频故意错误按医院的火警铃的人是清洁员工时,他说每天重复抹窗,让他感到无聊,所以按火警铃就
能为他的生活添加些许兴奋,引人注目。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则虚报生病而进行手术以引起医生护理人员的注意。这种种的过程让人
感觉特殊,而这些种种的心灵征兆则助长我们的自我意识,更显示我们是急需温柔的爱与关怀的社区动物。

3
所以,我宁可不信壮观的稻田圈是欺骗者筑成的。这样富有才华的人士可为自己建立巨大的财富,并且在人类历史上记上一功。但是在
现时现日,他们却不要显示自己的身份,我不以为然。反之那些曝光的欺骗者却无法筑成稻田中特别的造型。请别问我是谁干了最了不
起的稻田圈,想必你我的猜测都一样好。

受挫的自我和灾难

我们的许多心灵痛苦来自受挫的自我意识。一旦自我意识受挫,可能会引发愤怒而造成诸如暴力等的偏激应对方式。假设群体受挫的自
我意识是因政治或宗教迫害造成,群众的集体愤怒更会引发群众的歇斯底里而到来动乱。这就是自我意识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充
满自我意识的人一旦获得权势,人类的灾难和恐慌是无法避免的。希特勒、毛泽东、博波或其他疯狂的政治领袖之所以为人民带来空前
的政治迫害,就是他们被膨胀夸大的自我意识惹的祸。你大可以计算在这些疯狂政治领袖的手下牺牲的性命以及为生还者带来的痛苦。
虽然如此,公众却对自我意识的祸害视若无睹。这种种的痛苦如线球般越缠越复杂,直到你找到线的起点或终点,即认知生命的终极目
标。

艰巨的工程

相对的,如果你能做好你的道德与简单食谱,你的自我意识将能缩小至零点。只有这样,你才能承担艰巨的工程;在面对各种大大小小
的挑战时,你不会感到痛苦。心灵的痛苦是由自我意识而生。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微小的,你就不会感到太多痛苦。所以,能在日常生
活中的种种挑战中生存的都是自我微小或毫无自我的人。政治家都是臭名昭彰的自我主义者,除非他们拥有慈悲的胸怀,才能为人民带
来幸福。

心地善良的人需非常努力地缩小他们的自我,以得到更多的内在力量帮助他人,同时不求回报。他们想要的可能是回归原来的自我,这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微不足道的。对于慈悲的人而言,施舍而不求回报是一条艰辛漫长的路;更有甚者,在施舍的过程当中被人误解、
羞辱甚至迫害。这其实就是要取得神圣地位所必需走的路,即无私奉献。

只有无私的人才能真正爱任何一个人,并给予最好的礼物,即证悟的真理。

以下是能协助你保持简单平凡的检查单

4
1. 运用你的脑袋多过于运用手工作将让你失去简单。家中简单的家务事是非常健康的。越是低微的工作,越能让你简单。如果你还
年轻并与父母同住,别让你的母亲伺候你。自己自动自发地清理杂物,包括烹煮食物、烫衣、洗衣等等,都亲力亲为。这些家务
事能让你更贴近生活,在真实的世界生存地更好。
2. 别总是以为自己非常重要而拒绝打理厕所,或将它留给母亲或清洁员工。偶尔打理厕所能让你的自我意识迅速地缩小。
3. 园艺的工作也是非常健康的,让你贴近自然。
4. 别自以为是,这样你在犯错的时候能够低头认错。看看你能否融入以下的情况:
如果你能够冷静地听取长辈的评语,你是有智慧的。
如果你能够冷静地听取同辈的评语,你是神圣的。
如果你能够冷静地听取小辈的评语,你是圣者。
5. 听取别人的评语并非易事,因为它将直接让你的自我意识受挫。即使评语是忠言,多数人会有怨恨,要不就生气。如果你能冷静
地听取评语而不感觉抗拒,即使评者是错误的,这证明你有过人的简单。假设你想纠正评者,你大可不必生气,保持你的冷静。
否则,既然你已知评语不正确,就将评语放下。你的自我意识越小,你的痛苦越少。要到达圣者的地步,是要努力的,这本书就
试图帮你走向那个方向。如果你现在就开始,往后可能就少走冤枉路了。
6. 尊敬应该受尊敬的人,如父母、师长、圣地和圣人,也是很健康的事。谨慎地观察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差距,并给予有关的社会人
士应有的尊敬,将能让你的思维趋向简单而柔和。
7. 从不炫耀自己的成功,最好是让自己不被重视。夸耀自己所拥有的成就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夸耀自己所没有的是不能被接受的,
并且将夸大个人的自我意识。
8. 即使你因财富、专业、荣誉或权势而拥有高尚的社会地位,切记时时让人感觉舒适、温暖和自在,给予那些地位比你低微的人士
注意,别因他们的工作比你的卑微而占他们的便宜。适时给予你忠恳的感激,你的微笑胜过金钱。讨论并赞赏他们为你做的工
作。如果人们能这么做,我先前提到的清洁员工就不必频频误按火警铃,其他的人也不必做出种种傻事来引人注目。你的地位越
高,你越能让人快乐,但这只有在你的自我意识微小和高度简单化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一杯被灌满的茶

禅宗有这么一个公案:一名书生久仰禅宗大师的大名,决定参访这位大师,并提问一些问题,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
是要向大师显示自己在佛学的造旨。所以当他找到大师时,他的脑海充满了大萝筐的问题,

大师安详地端坐在茶具前,望着书生走进室内向他顶礼并提出问题。大师一直平心静气地听着书生缓缓道来对佛学的兴趣和问题,频频
点头以示意自己明了。与其直接答复书生的提问,大师将茶壶灌满热水,然后将茶倒入茶杯中。在这当儿,书生不停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以充塞空气里的寂静,以期大师会中断他的提问并给予答复。尽管如此,大师并没如他所愿,只是慢慢地点着头,继续倒茶,直到茶灌

5
溢满茶杯,溢流入茶盘中。这时候,书生无法适应僵硬的气氛而感觉不自在。为此,书生更加极力地游说大师有关自己对佛学的兴趣,
很想向他学习。

大师终于把茶壶放下,向书生微微一笑道:“对于我给您的答复,您意下如何?”

书生一脸错愕,不知所为何:“大师,您这。。。这是什么意思?我问您很多问题,可您不曾答我一字半句。我只见您在倒茶,
这。。。这叫在下怎么知道您的答案?”

“啊!但是我这倒茶就把答案给道给您了!”

给大师这么当头一棒,书生当下觉醒了。

采用简短甚至是无字的教诲是禅宗达到当下顿悟的一大特色。老实说,我在第一次读这个公安时也是满头雾水。如果你也有同感,我将
为你解释。

大师所要传达的信息是:书生的脑海已经塞满学问而不能再装进新的学识,就像被灌满的茶杯一样。基本上,智者试图消除年轻人以己
为中心的思想,让他能够继续学习。

如果你是聪明人,不难从中了解。狂妄、自尊、自大、以己为中心等都是会阻碍我们修行的不良分子。一旦拥有它们,就很难消除。所
以你必须对自己坦诚,并且找一个老师协助你。

我就是这么训练我的太极班学生要简单谦卑的:当他们来上课时,我鼓励他们向各自鞠躬,以让他们消除以己为中心的思想。如果他们
能够恭敬地向我和其他学员鞠躬,他们就能够敞开心房学习新的事物。那些无法做到的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退学。这就是我筛选学生的过
程。真正的老师会筛选学生,而不是学生筛选老师。学生可能认为向我学太极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可是,当他们选择来上我的课时,决
定他们是否有资格向我学习的权利就在于我了。那些在我的班上学习至今日的学生都是我选择教导的,即使他们只是寥寥无几。以往,
我无法拥有这种自主权,但现在我拥有了。

功夫小子

说到真正的老师筛选学生这一段,令我想起一部名为《功夫》的电影。影片中有关师父筛选学徒的这么一幕。

6
在古老的中国,武功跟佛教息息相关。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对当地的文化和武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少林寺在中国不只是著名的学武学
校,也是佛教寺院。少林寺在寺院中传授武术,让学生学习如何修行,这包括修行的终极目标以及修行的道路,其中包括禅修。在学习
的过程当中,学徒将被教导认识自己真正的敌人--即内在的障碍,而不是外在的敌人。真正的敌人是建立在自己的自我意识上的贪、
嗔、妒忌、愤怒和痴。所以,在学习武术之前,学徒必须学习看清自己内在的敌人,以确保学徒不会将武术运用在不当的用途上。如果
学徒欲跟人武打,就是基于维持正义的立场。没有了这种认知,武术充其量只是一种自卫,夸大自我意识罢了。

由大卫.卡拉丁(David Carradine)演的片子,《功夫》,传达的就是学习武术的正确心态。许多人听到这部片子时,都期待武打的暴力
镜头;但是,影片突出的却是主角跟师父的微妙关系。

影片讲述 20 至 30 名少年每天在少林寺门外徘徊,希望被寺院入取为学徒。每天早上,一位年长的僧人会走出寺门,指着其中的一些少
年,叫他们回家。

日夜守着少林寺,经历风雨,少年的数目越减越少,最后剩下四名,受邀到寺院内的茶房。待少年坐下,师父邀请少年喝茶。

四名少年中,三名拿起茶杯喝茶,待他们放下茶杯,师父即请他们回家,然后转头问低着头的少年为何他不喝茶?

少年回答说:“只有在长辈喝过茶了,小辈才可以喝。”

最后,少年就被入取为少林寺的学徒,跟瞎眼的师父建立微妙的关系,并学习听蟋蟀和风的声音、在宣纸上行走而不留痕迹等。这些其
实是师父传授的禅修技巧,以协助小沙弥认清自己的内在敌人,领悟真理。小沙弥在少林寺的墙内长大,学习最可贵的学识。当他离开
少林寺时,他学习了武术并且拥有好心,他从不跟人计较,过着谦卑的生活。不久,他认识到师院外的生活跟寺院内的生活截然不同。

这部影片以佛教思想为主轴,良好地反映佛教的精神。

现代武打影片充斥着暴力和复仇的信息,跟这部影片所表达的宗教师和学徒之间所存在在微妙的互动相去甚远,我鼓励你观看这部影
片。

7
第九章 应对死亡

对 许 多人 而 言, 死 亡 是 最 恐 怖 的 一 个 经 历, 让 人 毛 骨 悚 然。 就 因 为
如 此, 我 们 热 爱 生 命, 而 且 希 望 能 够 长 长 久 久 地 抓 住 它 。 因 此 这 个
话 题, 几 乎 像 是 个 诅 咒; 我 们 经 常 能 够 无 所 不 谈 ,但 只 要 一 提 到 死
亡, 便 会 有 意 避 开 话 题。 但 要 如 何 才 能 避 开 那 么 确 定 的 课 题, 甚 至
打 倒“ 绝 不 能 说” 这 个 致 死 都 很 管 用 的 格 言。 也 应 该是 时 候 我 们 该
谈 一 谈 死 亡 与 它 的 过 程 了。 就 如 谈 天 气 一 般 - 去 了 解 并 以 勇 气 来 谈
有 关 死 亡 的 课 题,并 希 望 我 们 在 这 个 课 题 完 结 之 前,能 够 减 低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怕痛

道 理 上 来 说, 你 不 可 能 会 害 怕 任 何 没 有 经 历 过 的 事 情。 比 方 说, 你
知 道 火 很 烫, 因 为 你 曾 经 被 烫 伤 过。 因 此 你 会 因 为 害 怕 痛 苦 的 后 果
而 回 避 火。 死 亡 是 你 从 来 没 有 经 历 过 的, 而 且 你 也 不 清 楚 它 会 是 怎
样 的, 对 吧? 所 以 你 对 死 亡不 应 该 有 恐 惧。 那 些 对 死 亡 恐 惧 的 思 维
与 感 受 其 实 和 痛、 受 苦、 住 院、 治 疗 等 有 关。 这 些 都 是 生 活 中 的 部
分, 在 死 亡 之 前 生 命 阶 段 的 部 分。 它 们 本 身 不 是 死 亡。 病 痛 与 住 院
是 我 们 生 命 中 需 要 以 巨 大 勇 气 来 学 习 、面 对 的 事 实。

来 自 于 病 痛 的 苦 是 我 们 大 家 都 能 够 同 感 深 受 的, 因 为 其 中 的 味 道 已
经 尝 试 过。 就 算 没 经 历 过 也 看 过 别 人 如 何 吃 这 种 苦 头。 同 样 的 我 们
也 害 怕 带 来 痛 苦 的 死 亡。

惨死

有 些 人 说 他 们 不 怕 死 亡 ,只 怕 如 何 死 去,其 实 这 样 的 说 法 还 蛮 正 确
的。这 牵 引 到 几个 有 关 于 惨 死 和 死 亡 前 受 苦 的 例 子。

随 着 现 今 社 会 的 暴 力 及 罪 犯 的 增 加 ,使 得 人 感 到 脆 弱 及 对 自 己 的 安
慰 毫 无 保 障。 我 们 已 无 法 理 所 当 然 地 把 自 己 的 家 当 作 最 安 全 的 避 风
港 了。 很 不 辛 的, 我 们 都 可 能 成 为 犯 法 和 暴 力 罪 案 的 受 害 者。 我 不
知 道 您 是 否 和 我 一 样, 以 前 都 认 为 坏 人 不 会 伤 害 小 孩、 孕 妇 与 老
人。之 前 我 其 实 还不 晓 得 这 些 人 的“ 本 事”,直 到 我 结 婚 并 居 住 在 英
国。 这 证 明 我 以 前 有 多 么 天 真。 最 惊 人 的 是,受 害 者 的 年 龄 也 随 着
犯 罪 者 的 年 轻 化, 有 着 下 降 的 趋 势。( 在 欧 洲 其 中 一 个国 家, 就 曾发
生 了 让 人 毛 骨 悚 然 的 一 个 命 案。 两 个 六 岁 男 孩 在 游 乐 场 攻 击 并杀 害
了 同 龄 的 女 孩。) 公 众 的 脆 弱 和 不 安, 绝 对 给 我 们 足 够 的 原 因,害 怕
成 为 下 一 位 受 害 者。 然 而 这 也 是 保 安 公 司 推 销 保 安 产 品、 赚 钱 的 好
时 机!
就 算 没 有 罪 案 的 发 生, 政 治 大 变 动、镇 压 行 动、政 治 混 乱 及 恐 怖 袭 击
一 样 也 可 以带 给 人 民 极 大 的 苦 难 及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任 何 人 都 可 能 陷
入 这 种 广 大 并 恐 慌 的 困 局。 只 要 有 恐 怖 行 动 的 存 在, 没 有 人 是 安 全
的。 你 可 能 正 在 附 近 的 酒 吧 喝 杯 酒, 或 者 和 家 人 在 最 喜 爱 的 餐 馆 进
餐, 或 在 壮 观 的 古 迹 观 光, 或 在 一 百 层 的 办 公 楼 工 作, 或 很 舒 适 地
搭 着飞 机, 突 然 间 像 地 狱 般 的 转 变, 在 你 还 没 察 觉 之 前, 你 已 经 成
为 恐 怖 组 织 所 策 划 的 大 屠 杀 其 一 的 受 害 者。 在 战 乱 时 期, 许 许 多多
无 辜 的 人 民 被 腐 儒、 折 磨 及 处 死。 在 这 么 恐 怖 的 情 况 下, 实 在 很 难
不 去 思 考 死 亡 及 它 所 牵 涉 的 痛 苦。

在 影 响 范 围 较 小 的 情 况 下, 你 也 可 能 受 困 于 天 灾 人 祸 所 带 来 的 死
亡 痛 苦。 在 2004 年 的 亚 洲 海 啸 事 件, 改 正 了 许 多人 对 生 命 的 观 点。
虽 然 这 巨 浪 给 我 们 的 同 胞 带 来 无 法 想 象 的 苦 难, 它 也 证 实 了 痛 苦 的
真 相: 无 人 是 不 能 征 服 的, 连 上 帝 也 没 辙! 希 望 你 能 因 此 稍 微 敞 开
心 房, 试 着 勇 敢 地 了 解 死 亡。 我 在 这 里 也 帮 助 你 克 服 这 最 终 的 恐
惧。

海啸鬼

提 到 海 啸 鬼, 让 我 想 起 最 近在 英 国 报 章 上 写 着 在 普 及 岛 和 海 啸 地 区
的 泰 南 部 所 被 看 到 的 海 啸 鬼。 作 者 解 释 因 突 如 其 来、 非 自 然 的 死
亡, 死 者 并 没 有心 里 准 备。 那 些 曾 接 近 死 亡 边 缘 的 叙 述 者 提 到 看 到
亲 人出 现 在 隧 道 光 的 另 一 端 或 看 到 已 故 的 亲 人 守 在 床 边。 如 果 能 对
生 病 和 死 亡 坦 然 接 受 并 承 认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事 实, 那 垂 死 及 已 故 的 亲
人便已作好准备而能被引入另一个新的世界。

这 对 突 然 惨 死 的 亡 者 却 不 是 那 么 一 回 事。 结 果 死 者 不 知 所 措 或 何
去 何 从。 由 于 突 如 其 来 的 死 发 生 在 远 处 的 异 乡,身 边 没 有 亲 人 引 导
他 们 到 新 的 世 界 去 。 很 可 能 他 们 还 不 知 道 自 己 已 经 死 去。 因 此 他
们 的 灵 性 好 象 被 困 在 一 个 时 间 的胶 囊 里, 像 恶 梦 一 般 无 法 醒 来!

从 我 2006 的 学 习 营 中 的 一 位 泰 籍 学 生 就 听 到 类 似 的 故 事。 她 和 四 名
朋 友 在 晚 上 从 普 及 岛 开 车 回 来 时, 大 家在 远 处看 到 一 位 洋 人 在 巴 士
车 站 旁 试 图 搭 便 车。 他 们 便 把 车 停 了 下 来,打 算 让 他 搭 便 车, 他 却
突 然 消 失 了!

显 然 地 这 些 所 见 的 灵 魂 主 要 不 是 泰 国 而 是 外 国 人。 那 篇 文 章 的 作 者
解 释 这 可 能 跟 文 化 有 关。 泰 国 人 最 起 码 生 长 在 佛 教 文 化 里, 所 以 相
信 因 果 及 轮 回。 他 们 也 相 信 有 些 仪 式 能 让 活 着 的 人 把 他 们 累 积 的 善
德 徊 向 给 亡 者,让 亡 者 能 投 生 于 好 地 方 去。 这 样 的 仪 式 在 泰 籍 受 害
者 的 家 人 或 附 近 的 和 尚 的 安 排 下, 立 即 进 行。 因 此 当 地 的 魂 魄 知 道
该 怎 么 做 或 往 那 去。 这 与 洋 人 不 一 样,因 为 他 们 大 多 数 非 佛 教 徒 、
非 神 论 者。

你 准 备 做 迷 路 魂了 吗?

请别急着下定论以为我试图把你转换成 佛 教 徒。 到 现 在 为 止,
你应该知道我不会这样做。我提起海啸鬼的用意是想让你慎重地接
纳 我 给 予 您 的 忠 告。 由 于 常 住 在 西 方 国 家, 我 接 触 过 不 同 的 人 对 于
死 后 的 想 法。 许 多人 很 有 信 心 他 们 在 生 命 结 束 后 会 知 道 更 多, 也 有
些 人 认 为 一 切 都 会 在 死 后 化 为 虚 空, 在 死 亡 的 那 一 刹 那 间 化 为 “ 大
零 点”。 我 觉 得 不 容 易 理 解 这 样 表 面 与 不 理 智 的 念 头。 如 果 你 把 死
后 的 情 景 想 象 成 一 个 你 从 没 去 过 的 度 假 村, 那 你 的 确 可 能 对 这 个 没
去 过 的 地 方 有 些 概 念。 但 是 死 后 与 度 假 村 的 情 景 差 距 可 大 呢, 不 是
吗?

如 果 这 个 话 题 如 此 容 易 带 过 的 话,那 我 们 又 该 如 何 解 释 在 海 啸 中 遇
害 的 迷 路 魂? 这 些 被 困 在 类 似 地 狱 边 缘 的 鬼 魂 绝 对 不 知 如 何 是 好、
何 去 何 从。

对, 如 果 你 们 不 相 信 海 啸 鬼 的 故 事, 那 你 们 便 很 难 往 前 跨 步。 在 生
命 里 有 几 样 事 情 是 绝 对 肯 定、 无 可 厚 非 的 事 实, 而 死 亡 便 是 其 一。
除 非 你 打 算 冒 险,在 它 成 了 现 实 后 才 发 现,的 确 在 死 后 是 不 如 想 象
中 那 样 一 切 都 会 消 失 的, 到 时 你 才 会 相 信 以 上 的 鬼 故 事。 那 也 行,
但 是 我 希 望 你 会 察 觉 到 那 已 经 太 晚 了。 到 时, 你 说 不 定 也 成 为 其 中
一 个 迷 路 魂。 除 非 你 打 算 被 困 在 地 狱 边 缘 或 永 恒 的 梦 境, 不 然 我 劝
你 先 听 我 说,不 要 急 着 下 判 断。 我 会 在 下 一 本 书 里 谈 到 因 果 轮 回,
好 让 你 对 生 命 结 束 后 有 着 更 清 楚 的 观 念。 其 实 我 的 整 个 写 作 便 是 预
备 你 如 何 生 活, 死 及 处 理 生 命 结 束 后 的 事 情。11

11 为 了 减 少 首 版 的 《生 命 指 南》 内 容, 我 决 定 把 因 果 论 和 轮 回 的 部 分 取 出 并 编 成 另 一 本 书 :《 生 命 指 南- 因 果 论》。 你

可 游 览 我 的 网 站 索 取 新 资 讯。

为死亡作好准备

如 果 你 害 怕 死 亡 过 程 中 所 需 要 面 对 的 病 痛 或 长 期 住 院 的 痛 苦, 那 我
可 以 先 让 你 放 心 因 为 你 还 能 够 作 好 迎 接 死 亡 的 准 备, 尤 其 是 如 果 你
还 年 轻。 我 承 认 这 种 “ 为 死 亡 作 准 备 ” 的 提 议 听 起 来 有 些 谎 谬。 甚
至 在 你 们 当 中 有 些 立 即 以 为 我 像 一 些 邪 教 领 导 人 一 样,对 他 们 的 信
徒 唆 使 集 体 自 杀 行 动。 不, 绝 对 不 是 的。 相 反 的, 无 论 自 杀 方 式 如
何 都 不 是 一 种 好 的 死 亡 方 法, 何 况 是 那 种 属 强 制 性 的。
其 实“ 为 死 亡 作 好 准 备” 对 我 来 说 与 这 本 书 的 方 针 及 我 将 提 到 的 因
果 论 有 关, 它 会 让 你 考 虑 到 自 己 造 业 的 后 果。 之 后, 我 便 能 够 告 诉
你 要 怎 样 才 能 为 死 亡 作 好 准 备。 暂 且, 我 只 想 让 你 安 心、 让 你 知 道
你 能 够 为 自 己 安 排 在 临 终 时 安 祥 地 离 开 人 世。 你 自 己 也 见 证 过 , 在
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在临终时都得受苦。有些人可以无痛而且
很 安 祥 地 离 开 人 世。 在 这 一 刻, 只 需 知 道 你 不 用 怕 死 并 且 积 极 地 找
出 如 何 做 才 能 确 保 自 己 作 好 死 亡 的 准 备。

对未知数的恐惧

在 较 早 前, 我 便 说 过 你 不 可 能 害 怕 你 从 未 经 历 过 的 事 情 如 死 亡。 接
着,我 便 解 释 你 的 恐 惧 很 可 能 与 临 终 前 所 要 面 对 的 痛 苦 有 关, 而 不
是 死 亡 本 身。 我 甚 至 进 一 步 建 议 你 为 死 亡 作 好 准 备,以 至 安 抚 您 的
心。 虽 然 你 可 能 对 我 以 上 的 解 释 有 所 了 解, 但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还 是 存
在 的。 就 算 听 起 来 头 头 是 道, 当 提 到 死 亡 时, 也 免 不 了 感 到 不 舒
服、 害 怕。 如 果 有 种 状 况,你 很 可 能 会 害 怕 未 知 数、 奥 秘、 超 越 生 死
的 秘 密。 你 有 没 有 察 觉 要 回 避 对 死 后 的 知 识 不 易? 除 非 你 很 轻 易 便
能 到 生 命 结 束 后 的 未 来 并 且 回 来 分 享 经 历, 否 则 你 一 定 要 仔 细 听 专
家 的 解 释。

神的信奉者

在 这 个 阶 段, 那 些 坚 信 于 神 的 信 徒 比 较 能 够 克 服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如
果 你 是 神 的 信 奉 者 而 且 是 个 好 人, 并 坚 信 你 在 生 命 结 束 后 能 够 到 天
国 去, 那 你 应 该 对 死 亡 毫 无 恐 惧,不 是 吗? 这 代 表 你 将 如 愿 以 偿 -
与 神 同 在。 这 样 的 想 法 应 该 可 以 缓 和 你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但 是 如 果 这
样 的 想 法 还 是 无 法 平 息 心 里 的 恐 惧, 那 你 就 得 质 疑 自 己 对 神 的 信
念 、 尤 其 是 对 神 的 概 念。对 神 的 概 念 有 所 质 疑, 就 是 对 生 命 的 终 点
有 所 质 疑 - 这 便 是 我 在 前 面 两 章 所 提 到 的 课 题、 也 是 整 个 写 作 所 要
表 达 的 重 点。 这 将 带 你 回 到 起 点, 让 你 明 白 为 什 么 我 之 前 要 例 出 二
十 四 个 词 汇 来 代 表 最 终 、 最 根 本 的 经 历。 不 论 你 提 起 什 么 课 题, 你
迟 早 还 是 会 面 对 这 个 最 基 本 原 则。

“ 大 零 点” 的 信 奉 者

如 果 你 相 信 一 切 都 会 在 死 亡 的 那 一 刻 化 为 乌 有 或 成 为“大 零 点”、
没 天 堂 或 地 狱 向 你 招 手, 那 你 应 该 会 乐 得 蹦 蹦 跳 跳, 并 对 死 亡 毫 无
畏 惧。 那 代 表 你 的 行 为 无 论 是 好 或 坏 都 不 会 造 业。 你 甚 至 不 需 要 对
自 己 活 着 时 的 行 为 负 担 任 何 责 任。那 又 何 必 害 怕 死 亡,反 正 你 那 么
确 定 所 有 一 切 都 会 化 为 乌 有?
所 以 彻 底 地 去 审 查 自 己 对 死 亡 及 死 后 的 态 度 是 有 必 要 的。如 果 你 是
虔 诚 的 科 学 从 者, 你 只 能 够 以 理 性 及 逻 辑 性 地 去 思 考,你 便 可 能 会
排 斥 死 后 的 概 念 和 海 啸 鬼 的 存 在, 甚 至 觉 得 它 们 很 无 聊、 可 笑。 如
果 是 这 样, 你 应 该 没 问 题 面 对 临 终 及 之 后 的 事: 毕 竟 这 个 身 躯 腐
烂、 分 解 后, 生 命 便 消 失 于 空 中! 我 们 只 是 一 团 科 学 么?

如 果 你 的 内 心 深 处 还 是 有 些 疑 惑,与 你 的 理 性 成 了 对 比,那 表 示 你
是 困 惑 的。 你 可 能 用 完 全 否 认 的 方 式 来 应 对 你 对 死 亡 及 死 后 的 恐
惧。 这 种 否 认 的 方 式 可 能 在 你 还 年 轻 时 有 些 缓 和 恐 惧 的 帮 助,因 为
你 还 有 四 五 十 年 的 岁 月 让 你 蹉 跎。 但 人 不 可 能 越 来 越 年 轻 , 一 旦 步
入 老 年, 你 就 会 发 现 到 底 你 对 科 学 的 信 念 有 多 么 地 坚 定。 而 且 别 忘
了 那 些 意 外、 突 如 其 来 的 死 亡 或 之 前 提 过 的 天 灾。 你 可 能 在 还 不 知
情 的 情 况 下, 就 已 经 被 困 于地 狱 边 缘 了。 所 以 请 你 要 对 自 己 十 分 坦
白, 确 定 自 己 的 否 认 方 式 和 自 己 的 信 念 是 没 有 冲 突 的。

给予智慧空间

假 设 你 对 神 或“ 大 零 点” 的 信 念 能 够 帮 助 你 远 离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 那
我 建 议 你 暂 且 守 住 他 们。 然 而, 不 是 每 个 人 都 能 被 灌 输 并 坚 守 如 此
信 念。 就 算 是 坚 信 者 也 是 属 小 部 分 而 且 在 某 些 程 度 还 是 会 被 动 摇。
大 多 数 的 人 还 是 对 未 知 数 有 所 恐 惧, 就 像 我 们 怕 黑 一 样。 这 样 的 恐
惧 是 不 容 易 被 根 除 的。

如 果 我 说 我 知 道 你 身 躯 死 后 将 会 面 临 什 么, 那 么 我 便 是 个 大 傻 瓜。
我 也 不 晓 得。 我 也 得 听 取 专 家, 也 就 是 佛 陀 的 解 说。要 理 解 死 后 渊
博 的 概 念, 必 须 符 合 一 些 条 件。 你 必 须 先 依 据 佛 教 的 修 行 法 直 到 你
生 起 智 慧。 你 所 能 理 解 的 程 度 会 相 应 于 你 所 生 起 的 智 慧。 我 已 经 经
过 修 行 的 磨 炼 并 达 到 一 定 的 智 慧 及 信 心 来 引 导 你。 因 此 我 在 为 你 铺
路、 让 你 理 解 生 命 结 束 后 的 情 况:包 含 在 这 本 书 的 内 容 、其 续 集 和
“ 把自我意识带回家”的 修 行 法 - 内 观 智 慧 禅 修 。 如 果 你 能 依 据 我 的
《 生 命 指 南》 去 修 行 的 话, 你 就 会 有 足 够 的 智 慧 去 了 解 生 命、 死 亡
及 之 后 的 事。 渐 渐 地 你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也 会 消 失; 你 也 能 把 死 亡 看 成
无 关 紧 要 的 小 事 。 我 认 为 在 死 亡 方 面,这 是 你 能
为 自 己 做 最 好 的 事 情。

我 希 望 你 能 看 到 假 设 你 把 死 亡 的 概 念 当 成 是 荒 谬 及 不 理 性 的,而 不
巧 的 你 的 结 论 是 错 误 的,那 你 便 把 自 己 处 于 不 利 的 情 况。 接 着 你 便
会 把 错 误 的 信 念 带 到 往 生 后 的 境 界, 而 跟 随 着 你 的 便 是 无 知。 你 有
没 有 曾 问 过 自 己 现 有 的 表 面 态 度 是 否 来 自 于 前 世 的 无 知 呢? 在 我 的
下 一 本 书 我 将 提 到 业 力 是 如 何 影 响 我 们 的 基 因 及 数 字 网 络体 系 结 构
(DNA)的 组 成。 这 些 都 是 我 们 所 相 信 的 科 学 对 人 类 个 人 蓝 图 组 成
的 分 析。 对 佛 陀 来 说, 真 正 组 成 各 别 人 类 的 工 程 师 便 是 我 们 本 身 -
我 们 的 思 想、 情 绪 及 行 为。 我 会 慢 慢 为 你 讲 解,暂 且 请 把 你 的 科 学
理 论 先 搁 一 边, 在 心 里 制 造 一 些 空 间 让 智 慧 生 起。堇 有 如 此 你 才 有
机 会 学 习。

死亡是自然的

让 我 们 寻 找 不 同 的 思 维 方 式 来 驱 走 死 亡 的 恐 惧, 其 一 便 是 把 死 亡 看
待 成 一 种 自 然 现 象。 生、 老、 病、 死, 都 是 生 命 的 一 种 每 人 能 躲 过
的 自 然 循 环。 所 有 生 物 生 灭 不 息。 试 想 着 所 有 过 去 的 生 物 已 经 死
去, 现 在 生 存 在 地 球 的 生 物 也 将 死 去, 未 来 的 生 物 也 一 样 会 死。 生
与 死 就 像 铜 板 的 两 面, 你 不 能 选 其 一; 因 为 它 们 原 属 一 套。 有 生 必
有 死。
我 晓 得 为 什 么 总 要 把 死 亡 和 出 世 作 比 较。 当 我 还 是 一 个 小 女 孩 时,
我 是 无 法 想 象 一 个 妇 女 是 这 么 生 产 的。 这 种 对 生 产 的 恐 惧 就 好 比 我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一 样。 当 我 在 怀 第 一 胎 时, 那 种 恐 惧 还 是 存 在 的。 当
时 我 便 自 我 安 慰 , 想 想 过 去 和 现 在 的 妇 女 都 顺 利 地 生 产, 未 来 的 妇
女 也 一 样。 生 产 是 自 然 现 象, 大 多 数 的 女 人 都 经 历 过。 如 果 别 的 女
人 可 以 做 到, 那 我 也 一 样 可 以。 我 就 叮 咛 着自 己 并 咬 紧 牙 关 敖 过
去。

那 样 的 自 我 安 慰 法 还 蛮 管 用 的,减 少 我 对 生 产 的 恐 惧 , 让 我 顺 利 地
在 五 年 内 生 了 三 次! 我 知 道 生 产 和 临 终 是 不 一 样 的, 但 是 如 果 你 能
以 一 样 画 葫 芦 的 方 式 去 观 想 死 亡 是 种 自 然 现 象, 你 便 能 够 平 复 一 些
害 怕 心 理。 我 可 能 是 世 上 唯 一 劝 人 把 死 亡 看 成 是 生 产 一 般!对 那 些
无 法 从 这 例 子 中 受 益 的 男 人 和 女 人 ,我 感 到 万 分 抱 歉!

愿 你 们 按 照 自 然 程 序 死 亡?

这 是 个 真 实 的 故 事, 能 让 你 对 于 死 亡 多 增 加 些 智 慧。

曾经有一户四代同堂的华族家庭在增爷爷九十大寿时去找有名的
算 命 师。 这 户 人 家 希 望 从 算 命 师 那 里 听 到 许 多 好 话 及 祝 福 语, 让 他
们 能 继 续 享 有 财 运、 健 康 及 繁 荣。 这 位 老 师 傅 满 面 笑 容 地 看 着 这 户
大 家 族。 他 微 微 地 点 点 头,用 手 指 着 不 同 的 年 龄 层; 从 年 龄 最 大 到
年 龄 最 小 的 方 向 指 去:

“ 你 会 先 死, 下 一 位 到 你, 然 后 到 你, 你 最 后 才 死。”

全 家 愣 呆 了, 要 求 算 命 师 的 解 释。 他 再 次 笑 着, 不 慌 不 忙 地 问 老 爷
爷:

“ 你 希 望 这 婴 儿 先 比 你 死 去 吗?”
突 然 所 有 长 辈 醒 悟 了, 猛 点 着 头 表 示 同 意 算 命 师 傅 的 预 测。 算 命 师
接 着 说:

“ 那 愿 你 们 都 能 按 照 年 龄 程 序 死 去, 那 对 你 们 的 家 族 才 是 最 大 的 福
气 啊!”

三位老妇人和我的父母

很 多 年 前 在 英 国 电 视 台 播 放 了一 个 节 目,“ 云 之 外” (Beyond the


Clouds), 那 天 的 节 目 放 映 了 中 国 丽 江 省 的 人 民 日 常 的 生 活 写 实。 在 其
中 的 几 户 人 家 及 人 物 的 介 绍 里, 就 有 四 位 老 妇 人 坐 在 一 起 闲 话 家 常
地 聊 起 来。 其 一 的 老 妇 人 便 悲 伤 地 谈 起 成 年 往 事:

“ 受 尽 了战 争 及 饥 荒 时 期 的 不 少 苦 难 , 我 总 算 可 以 抛 下 这 些 过 去,
等 待 死 亡 的 来 临 了。”

这 些 老 妇 人 谈 起 死 亡 时 毫 无 畏 惧、面 不 改 色、 显 得 十 分 自 然、 轻
松 。 你 可 能 不 这 么 认 为,觉 得 她 们 因 经 过 大 半 世 纪 的 煎 熬, 受 过 长
期 的 饥 饿 及 苦 难 生 活 ,所 以 才 会 对 死 亡 有 所 期 待。 或 许 这 的 确 是 真
的,我 无 可 否 认。 然 而 我 还 是 认 为 这 样 轻 松 的 态 度 在 西 方 社 会 还 是
少 见 的。 我 不 敢 断 定 东 方 人 都 能 处 之 泰 然 地 面 对、 迎 接 死 亡 的 到
来。 但 我 相 信 在 某 些 程 度 上, 这 与 佛 教 文 化- 再 生 及 因 果 概 念 有
关。

这 些 老 妇 人 的 态 度 与 我 的 父 母 亲 一 样。 很 多 年 前, 我 的 父 亲 在 将 近
八 十 岁 时 寄 来 一 张 家 庭 照 给 我。 照 片 里 有 父 亲、 大 哥、 大 嫂 及 他 们
的 孩 子。 在 信 中 父 亲 告 诉 我 这 张 照 片 是 在 他 们 在 找 他 的 坟 地 时 照
的! 华 人 对 他 们 的 坟 地 非 常 讲 究, 一 定 要 有 好 的 风 水 才 能 为 后 人 带
来 好 运。12

我 的 父 亲 在 一 九 九 五 年 过 世。 华 人 在 大 概 阳 历 的 四 月份 有 扫 墓 的 习
俗- 「 清 明 节」。 在 这 时 候 很 多 华 人 都 会 准 备 好 吃 的 食 物 到 坟 地 去
拜 祭 祖 先。 过 后 就 像 家 庭 野 餐 聚 会 一 样, 大 家 都 会 欢 聚 一 堂。 主 要
目 的 还 是 要 饮 水 思 源, 纪 念 自 己 的 父 母 和 祖 父 母。 自 从 我 的 父 亲 被
埋 在 自 己 选 好 的 那 块 土 地 上, 我 们 便 也 一 样 照 着 传 统 习 俗 追 念 他。
那 是 一 个 大 家 庭 聚 会, 通 常 过 后 我 们 还 会 相 约 到 附 近 的 瀑 布 去 玩。
由 于 我 远 居 在 外 国, 所 以 很 怀 念 那 样 的 家 庭 日。 我 认 为 是 个 很 值 得
保 留 的 传 统 文 化。 保 持 这 样 的 传 统 习 俗, 能 让 年 轻 一 代 对 祖 先 有 所
认 识。
我 在 父 亲 去 世 一 周 年 时 回 去 泰 国 , 见 到 我 的 八 十 岁 母 亲。 那 天 晚
上,围 绕 在 母 亲 身 边 的 是 她 的 七 个 孩 子 的 其 中 五 个 及 一 些 孙 子。 在
温 暖 的 气 氛 下 聊 起 父 亲, 渐 渐 地 便 聊 到 母 亲 的 后 事。 母 亲 吩 咐 她 的
后 事 时, 没 有 不 安 的 感 觉 而 且 很 自 然。 在 那 家 庭 聚 会 的 三 个 月 后,
也 就 是 我 回 英 国 的 七 个 星 期 后, 母 亲 便 过 世 了。 我 们 就 照 着 母 亲 的
吩 咐, 为 她 好 好 地 送 行。 说 起 来, 我 母 亲 并 没 选 择 葬 在 我 父 亲 的 身
边。 她 宁 可 被 活 化, 然 后 把 骨 灰 撒 在 海 上。 可 见 他 们 并 不 是 那 么 友
好!

三 位 老 妇 人 和 我 父 母 的 故 事 就 是 我 所 谓 的 视 死 亡 为 自 然 现 象。 希 望
他 们 能 让 你 在 智 慧 上有 些 增 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自 古 以 来 华人便用 风 水来 盖 房 子、 摆 放 家 具 及 立 祖 坟, 以 确 保 健 康 良 好、 幸 福 及 事 业 有 成。

年龄与地位

年 龄 与 地 位 会 影 响 我 们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 没 人 希 望 早 死。 如 果 你 已 经
老 了 并 且 健 康 差, 那 你 可 能 会 像 之 前 所 提 的 老 妇 人 一 样, 期 待 着 死
亡 的 来 临。反 而 那 些 过 着 舒 适 生 活 的 人 就 不 想 太 快 面 对 死 亡。那 些
长 期 过 着 困 苦 生 活 的 人 却 认 为 死 亡 是 一 种 福 气 、 甚 至 解 脱。 所 以 这
些 都 和 我 们 的 生 活状 况 有 关。

铁达尼一号

观 众 往 往 都 能 从 电 影 得 到 一 些 启 示。 对 我 而 言,《 铁达 尼 一 号》 是
部 非 常 好 看 的 电 影 因 为 它 叙 述 了 真 实 的 故 事, 那 是 可 能 会 发 生 在 任
何 人、 任 何 地 点、 甚 至 现 在 的 事 情。 死 亡 是 不 可 避 免 的,就 在 不 远
处。 你 只 能 选 择 接 受 ,就 像 生 产 过 程 一 样, 或 是 让 恐 惧 侵 蚀 你, 让
你 不 得 不 赶 紧 逃 离 死 神 的 爪 子。 但 无 论 你 的 选 择 是 什 么,结 果 还 是
一 样 会 死。

现 在 请 你 仔 细 想 想; 如 果 你 在 危 机 并 毫 无 逃 生 的 情 况 下、你 会 作 怎
样 的 抉 择 呢? 假 设 你 已 经 看 了《 铁达 尼 一 号》。 你 会 选 择 坦 然 接 受 死
亡, 作 好 心 理 准 备, 让 自 己 死 得 有 尊 严、 平 静。 在 这 电 影 里,作 此 选
择 的 角 色 有 船 长、 造 此 船 的 建 筑 师, 在 床 上 抱 在 一 起 的 老 夫 妇、 哄
着 小 孩 入 睡 的 母 亲、 坚 持 演 奏 音 乐 至 到 最 后 的 音 乐 家 及 被 信 徒 们 围
绕 着 的 牧 师。
另 一 个 选 择 就 是 争 取 一 线 生 机,逃 脱 沉 船 的 命 运。 在 求 生 的 过 程,
你 会 被 恐 慌 与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侵 蚀, 这 便 是 绝 大 多 数 在 电 影 里 的 角 色
所 作 的 选 择。 我 知 道 的 确 没 什 么 可 选 的, 但 如 果 一 定 得 选, 你 又会
如 何 作 选 择 呢?

你可否知道什么在前面等着我们?

自 两 千 年,人 类 见 证 了 恐 怖 分 子 或 天 灾 所 造 成 的 大 灾 难。 2001 年 的
九 一 一 恐 怖 事 件 及 2004 年 的 海 啸,足 以 让 我 们 清 醒、 知 道 任 何 人 都
可 能 成 为 受 害 者。 我 不 认 为 这 是 一 个 诅 咒、 不 详 预 兆 或 谈 到 就 会 倒
霉 的 话 题。 我 只 看 到 它 的 正 面; 这 种 灾 难 让 我 们 随 时 作 好 心 理 准 备
面 临 迟 早 需 要 面 对 的 死 亡。 事 实 上, 我 们 不 知 道 前 面 等 着 我 们 的 会
是 什 么。 人 生 充 满 惊 喜,我 们 都 不 希 望 像 那 些 让 人 讨 厌 的 不 定 时 炸
弹 会 发 生 在 任 何 人 的 身 上, 尤 其 是 我 们 及 亲 人 的 身 上。 就 算 你 有 预
知 的 能 力 也 逃 不 过 劫 数。 所 以 这 些 人 生 道 理 让 我 们 在 克 服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方 面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能 够 远 离 这 生 死 轮 回 更 加 难 得。 这 就 是 我
在 此 帮 助 你 的 缘 故 了。

当死亡是不可避免时

如 果 我 一 定 得 选 择 死 亡 的 方 法,那 我 一 定 毫 不 犹 豫 地 选 择 带 着 尊 严
和 平 静 离 开 人 间。 我 确 定 那 也 是 你 和 其 他 人 的 选 择。 可 惜 的 是,现
实 往 往 不 如 我 们 所 愿。 但 这 并 不 是 不 可 能, 我 可 以 告 诉 你 如 何 做 才
能 平 静、 安 祥 地 离 开 人 世。 又 一 次, 我 可 能 让 你 觉 得 荒 唐, 但 这 的
确 是 我 可 以 保 证 的 事 实。 你 需 守 这 本 书 所 例 的 戒 规 即 可。

安乐死

在 大 多 数 的 人 认 为 没 有 人 希 望 死 去 的 同 时, 也 有 些 人 不 以 为 然。 安
乐 死 在 过 去 十 年 来 受 到 热 烈 的 争 辩, 有 关 的 支 持 者 希 望 将 安 乐 死 合
法 化。 在 现 实 中, 还 是 有 人 不 想 活 着。 荷 兰 便 是 世 界 上 首 位 将 安 乐
死 合 法 化 (2000 年 12 月)的 国 家, 虽 然 这 种 死 亡 方 法 自 1973 年 已 偷 偷
地 在 进 行。 在 一 年 前 超 过 三 千 人 在 荷 兰 医 生 的 协 助 下 安 乐 死, 这 包
括 了 没 病 但 却 “ 对 人 生 感 到 厌 倦” 的 八 十 九 岁 老 翁。13 在 同 一 篇
文 章 里 还 叙 述 着 带 着 四 个 孩 子 并 患 了 病 的 四 十 六 岁 母 亲
的 感 人 故 事。 那 位 母 亲 说 道:“ 荷 兰 的 新 闻 给 了 我 希 望。
像 我 们 这 样 像 选 择 死 亡 时 期 的 人 终 于 有 了 另 一 个 管 道。
当 游 戏 结 束 时, 就 有 权 力 离 开。 我 会 知 道 什 么 时 候 该 离
开, 也 想 要 有 权 力 决 定 结 束 的 时 间。 我 知 道 我 爱 的 神 是 慈
悲 的, 所 以 不 会 反 对 我 希 望 安 乐 死 的 想 法。” 她 已 经 计 划
好 死 亡 的 方 法 ,好 比 在 谈 论 婚 姻 的 进 行 式 一 样。
当 我 们 还 年 轻 健 康 时,死 亡 根 本 是 天 渊 之 谈,但 总 有 一 天
我 们 会 生 病。 直 到 我 们 也 成 为 病 人, 我 们 才 能 够 体 恤 为 什
么 有 一 些 人 会 期 待 死 亡 的 降 临。 我 也 联 想 到 最 近 的 人 类
大 发 现,科 学 技 术 能 让 人 类 活 上 一 千 年。 我 想 我 们 也 没 法
想 象 能 活 上 几 百 年 的 感 受 如 何。 但 是 从 之 前 谈 到 的 那 位
“ 对 人 生 感 到 厌 倦” 13 的 八 十 九 岁 老 翁 身 上, 也 能 略 知 一 二。 我 想
有 许 多 老 人 家 也 对 人 生 感 到 厌 倦, 只 是 没 有 勇 气 承 认, 因 为 西 方 文
化 是 不 允 许 的。

当 我 在 写 这 一 章 时, 今 天 (2007 年 2 月 12 日)的 英 国 头 条 新 闻 报 道 了
一 位 三 十 岁 妇 女 因 为 长 期 的 病 痛, 多 次 自 杀 但 不 成 功。 现 在 她 希 望
律 师 能 替 她 辩 护 ,她 想 了 结 痛 苦 是 因 为 对 活 着 感 到 厌 倦。 凯 利 希 望
法 官 能 让 医 生 协 助 她 安 乐 死,并 不 要 定 她 的 罪。 新 闻 也 报 道 另 一 名
英 国 女 子 便 是 到 苏 黎 世 去 接 受 安 乐 死 的 安 排。 除 了 荷 兰, 瑞 士 和 比
利 时 也 把 安 乐 死 合 法 化。 至 于 凯 利, 她 只 希 望 在 她 临 终 时 能 在 家 中
被 家 人 围 绕 着。

当 佛 陀 说 人 生 即 苦,他 的 确 那 么 认 为。 要 经 过 一 些 岁月 你 才 能 够 真
正 看 得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2000 年 12 月 2 日 星 期 六日 报

虚伪的态度

我 本 身 并 不 反 对 安 乐 死。 试 着 想 一 想 这 个 故 事: 有 一 对 父 子 去 爬
山, 途 中 儿 子 从 山 崖 上 掉 下 来。 树 枝 从 胸 口 穿 心, 十 分 痛 苦, 死 亡
是 迟 早 的 事。 他 求 他 的 父 亲 帮 忙。 如 果 是 你 在 这 种 处 境 下, 你 会 怎
么 做? 你 知 道 儿 子 活 命 的 机 会 不 大。 你 认 为 你 会 尽 快 帮 忙 结 束 他 的
痛 苦 还 是 认 为 生 命 是 宝 贵 的 而 延 长 他 的 寿 命, 也 因 此 延 长 他 所 受 的
苦。

对 此 课 题,我 们 往 往 都 表 现 得 蛮 虚 伪 因 为 我 们 对 动 物 进 行 安 乐 死 已
经 好 久 一 段 时 间 了。 当 我 们 把 生 病 的 动 物 带 到 兽 医 去 作 人 道 毁 灭
时, 我 们 认 为 这 是 对 我 们 宠 物的 仁 慈。 但 对 于 人, 便 另 当 别 论 了。 如
果 我 们 在 实 行 安 乐 死 时, 不 让 它 随 意 被 滥 用, 我 认 为 是 可 行 的。 进
行 安 乐 死 的 医 生 或 亲 人要 带 着 慈 悲 的 心 理 并 真 心 想 帮 助 病 人 结 束 痛
苦。 病 人 本 身 也 一 定 要 有 心 理 准 备, 安 祥 地 离 开 人 世 。 然 而, 我 也
理 解 这 种 做 法 可 以 很 容 易 就 被 滥 用。

加护病房的文化
其 实 如 果 没 有 先 进 的 科 技,就 不 需 要 安 乐 死。 这 与 加 护 病 房 的 文 化
有 很 大 关 系。 没 有 医 学 科 技, 复 杂 的 药 物 及 加 护 病 房, 病 人 就 能 很
自 然 地 死 去。 在 贫 苦 的 国 家 , 由 于 医 学 落 后,就 没 有 安 乐 死 的 争
议。 安 乐 死 是 因 病 人 不 能 自 然 死 去 而 引 发 的。

悟性文化

在 过 去, 虔 诚 的 佛 教 徒 都 会 把 死 亡 当 作 一 种 自 然 现 象。 当 生 病 及 年
老 了, 就 会 拒 绝 入 院 受 医 。 他 们 没 把 病 症 当 作 是 一 种 疾 病, 而 把 它
当 成 老 化 的 现 象。 如 果 病 情 恶 化, 他 们 就 会 绝 食。 当 老 人 家 拒 绝 水
时, 家 人 便 知 道 他 们 以 作 好 准 备 离 开 人 间。 这 种 做 法 在 当 时 是 很 普
遍 的, 是 属 于 我 们 祖 宗 悟 性 文 化 的 一 部 分。

错误的观念

在 没 有 正 真 智 慧 的 情 况 下, 人 们 都 认 为 救 人 一 命 永 远 是 对 的, 所 以
必 须 让 这 心 藏 继 续 跳 动。 我 们 往 往 竭 尽 所 能 去 挽 救 生 命 不 让 已 经 病
得 很 严 重 的 病 人 自 然 死 去。 问 题 在 于 我 们 不 了 解 生 命 的 真 正 意 义,
而 让 心 藏 不 停 跳 动 不 是 真 正 能 挽 救 生 命 的 解 答。

真 正 的 挽 救 生 命,是 帮 助 人 类 永 离 六 道 轮 回 或 投 生 之 苦。 如 果 不 这
样 做, 你 又 会 回 来,像 现 在 一 样 重 复 生 老 病 死 的 过 程。 这 已 不 是 第
一 次 人 类 悲 叹 对 生 命 的 厌 倦。 自 万 古 以 来,众 生 已 经 如 此 悲 叹, 但
还 是 没 有 解 决 的 方 法。

由 于 在 我 们 的 现 实 社 会 缺 乏 真 正 的 智 慧, 我 们 对 生 命、 长 生 不 老 及
永 生 有 了 错 误 的 观 念。 我 们 认 为 这 跟 永 保 青 春 和 延 年 益 寿 有 关。 这
错 误 观 念 便 促 进 加 护 病 房 和 一 些 先 进 医 学 的 文 化。 要 解 决 这 些 问
题, 就 必 须 要 认 清 自 我, 就 如 这 本 书 在 开 始 所 解 释 的 一 样。 有 智 慧
的 人 会 懂 得 如 何 生 、如 何 死 才 能 安 祥 并 有 尊 严。

在 这 阶 段 我 也 不 加 以 混 淆, 在 我 的 下 一 本 书 里, 你 会 发 现 其 实 我 们
的 肉 体 也 没 什 么 值 得 我 们 去 担 心 的。

面对死亡

面 对 死 亡 是 世 上 一 种 最 孤 单 的 经 历,没 人 能 与 你 分 享。 连在 临 终 前
握 着 你 的 手 的 亲 人, 即 使 他 告 诉 你 要 勇 敢, 你 还 是 得 一 个 人 去 面 对
并 独 自 离 开 人 间。
懂 得 如 何 应 对 临 终 是 活 着 时 必 须 要 学 习 的 技 能, 其 一 的 方 法 就 是 要
减 少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当 你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减 少 了, 你 就 不 会 慌 张, 就
能 为 死 亡 作 好 准 备。 我 相 信 所 有 的 人 无 论 有 宗 教 信 仰 与 否, 都 会 对
往 生 后 的 所 去 处 感 到 好 奇。 很 难 想 象 人 类 能 不 听 取 过 去 智 者 的 忠 告
来 度 过 临 终 这 关 卡。

所 以 让 我 们 暂 且 先 假 设 真 的 有 个 灵 魂 超 越 肉 体 上 及 内 在 心 智 的 死,
并 到 了 另 一 个 空 间。 我 们 也 假 设 天 堂 与 地 狱 都 等 着 迎 接 你。 如 果 我
们 都 能 同 意 这 样 的 说 法 的 话, 那 我 要 确 定 你 能 往 好 的 地 方 去, 或 许
是 天 堂。 除 非 迫 不 得 已, 我 想 没 人 会 想 去 地 狱 。

死亡演习

为 了 让 我 的 太 极 学 生 能 够 作 好 准 备 面 对 生 命 的 最 后 一 分 钟, 我 出
了 个 怪 点 子 ,确 保 他 们 为 死 亡 作 好 准 备。 我 让 他 们 做 “ 死 亡 演
习 ”。 这 可 能 会让 你 感 到 毛 骨 悚 然, 但 这 的 确 对 他 们 很 有 帮 助。

你 可 能 会 喜 欢 上 或 讨 厌 这 项 活 动。 我 通 常 不 会 在 初 级 班 上 介 绍 此 活
动, 除 非 学 生 已上了 我 的 课 有 好 一 阵 子。 就 算 如 此, 我 经 常 因 为 谈
此 课 题 而 把 学 生“ 吓” 走。 这 才 令 我 领 悟 到 西 方 人 在 死 亡 课 题 下 表
现 得 多 么 地 脆 弱。 然 而 我 也 遇 到 了 表 现 很 正 面 的 一 些 高 级 班 的 学
生,反 应 了 死 亡 演 习 让 他 们 克 服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曾 经 有 一 次, 我 的
一 位 来 自 德 萨 州 的 澳 丁学 生, 克 理 丝 特 非, 在 我 正 想 进 行 其 它 活 动
时,很 愉 快 地 要 求 我 再 次 进 行 死 亡 演 习。 可 能 你 很 难 想 象 上 课 有 那
些 活 动, 因 为 除 了 太 极 之 外 我 们 还 有 其 它 截 然 不 同 的 项 目, 从 游 戏
项 目 到 死 亡 演 习。

作好准备

假 设 在 这 一 刻,你 是 我 的 学 生 而 正 和 我 一 起 进 行 死 亡 演 习。 首 先,
你 先 躺 下, 选 择 你 想 要 躺 的 临 终 姿 势 并 想 象 你 处 在 离 死 亡 只 剩 下 两
分 钟 的 局 面 里。 闭 上 眼 睛 想 象 你 只 剩 下 两 分 钟 的 寿 命。 你 已 逃 脱 不
了 死 亡 的 劫 数, 必 须 面 对 它。 我 们 再 进 一 步 假 设 你 很 幸 运 地 感 觉 不
到肉体上的痛苦或只有非常少量的疼痛,而且你不是在昏迷的状
态。 所 以 你 的 神 智 是 非 常 清 醒 的。

很 自 然 地 在 这 最 后 的 两 分 钟 里,你 有 许 多 思 绪 不 断 在 脑 海 浮 现。 其
中 包 括 了 对 亲 人 的 不 舍 所 带 来 的 恐 惧 与 优 虑。 尤 其 当 你 是 一 位 善 良
即 富 有 爱 心 的 人, 那 你 的 恐 惧 本 身 将 取 代 死 亡 的 恐 惧。 如 果 是 这
样, 你 必 须 放 下, 因 为 你 没 法 改 变 事 实。 你 离 开 后, 日 子 还 是 一 样
的 要 过。 你 的 亲 人 自 己 会 找 到 求 生 的 方 法。
如 果 你 能 够 在 临 终 时 放 下 ,就 代 表 着 你 在 生 前 活 得 好 好 时 曾 学 习 过
放 下。 如 果 生 前 从 未 试 着 放 下, 那 在 临 终 的 最 后 两 分 钟 你 便 很 难 不
让 你 的 心 智 执 着 于 你 的 痛 苦 思 绪。 当 我 请 你 不 要 执 着, 我 假 定 你 曾
学 习 不 执 着 而 且 你 已 经 可 以 做 到。( 这 整 本 书 的 内 容 就 是 要 帮 你 学
会 放 下。) 这 让 你 为 临 终 作 好 准 备 而 且 往 生 后 能 到 好 的 境 界 去。

如 果 除 了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之 外,你 并 没 有 对 亲 人 不 舍 的 烦 恼, 那 你 必
须 照 着 这 一 章 的 内 容 去 修。 告 诉 自 己 死 亡 是 个 自 然 现 象; 是 每 一 个
人 都 必 须 要 经 历 的。 现 在 轮 到 你 了, 要 勇 敢 的 去 面 对。

请 跟 着 指 南:

我 请 你 放 下 并 当 死 亡 是 自 然 的 现 象, 是 为 了 让 你 能 够 迅 速 自 制。
然 后 根 据 以 下 和 你 有 关 的 指 示 去 做。

如 果 你 是 基 督 徒, 并 坚 信 于 耶 稣 或 上 帝, 那 你 要 把 心 集 中 在“ 耶
稣 ” 或 “ 上 帝 ” 上。 重 复 地 默 念 其 一 ,便 能 减 低 恐 惧、 安 下 你 的
心, 使 得 平 静。 持 续 不 断 地 这 样 念 直 到 最 后 一 口 气。

1. 如 果 你 是 虔 诚 的 佛 教 徒 , 你 可 以 重 复 地 默 念 “ 佛 陀 ” 或
“ 阿 罗 汉 ”。持 续 不 断 地 这 样 念 直 到 最 后 一 口 气。

2. 如 果 你 是“ 大 零 点” 的 信 奉 者, 那 你 要 以 默 念 的 方 式 把 心 集
中 在 这 虚 空 上 直 到 最 后 一 口 气。

3. 如 果 你 没 有 任 何 信 仰, 也 别 让 你 的 心 四 处 飘 泊, 把 心 集 中 在
呼 吸 上 直 到 最 后 一 刻 的 来 临。

4. 如 果 你 没 法 做 以 上 任 何 一 样 而 且 有 太 多 恐 惧, 请 念“ 不 要
怕, 回 归 自 然 ” 。这 或 许 不 容 易, 但 值 得 一 试。

虽 然 告 诉 你 以 上 的 事 项 可 能 言 知 过 早, 但 不 怕 一 万 只 怕 万 一,可 能
我 无 法 在 你 急 需 要 时 即 时 传 授 我 所 知 道 的。 万 一 有 什 么 不 测、 无 法
回 避 死 亡, 最 少 你 已 有 些 概 念 如 何 应 对 生 命 的 最 后 一 刻, 确 保 往 生
后 能 到 好 的 境 界 去。 我 要 再 次 强 调, 放 下 不 是 随 手 可 得 的、 说 放 下
就 能 放 下, 就 像 弯 一 根 铁 勺 子 一 样,必 须 要 不 断 地 练 习 才 能 在 活 着
时 就 能 放 下。
第十章

论死亡(续)

我决定将这些与死亡相关的小故事带到这个章节来,从而缩短前一章的长度。这些故事

都基于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并记载在三藏经中,被虔诚的佛教徒们广为传诵。

毗舍佉

佛陀时代的女信徒中,毗舍佉在帮助佛陀建立佛教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Pubbarama 寺的兴建便是她的成就之一。

虽然毗舍佉可以轻易舍弃她的物欲,可一旦当这牵涉到她所爱的人,开释胸怀就成了

痛苦的挣扎。她最宠爱的孙女凡娜很不幸地被病魔侵袭并且幼年早逝。根据古印度的传统习

俗,当一人去世时,家中的长老就要将他们自己浸泡在河水中,以洗清他们的业障。

当毗舍佉将自己浸入佛陀居住的寺庙旁边的河水后,她的衣服和头发都被水浸湿了。

失去挚爱的孙女的悲痛打击着毗舍佉,于是她改变了回家换衣服的想法,直接去拜访佛陀。

慈悲的佛陀对沉浸在悲痛中的毗舍佉说道:

“如果舍卫国中的人都像凡娜那样好,你是否会希望他们成为你的子孙并一样疼爱他

们?”

“如果舍卫国里的人都像凡娜那样好,我当然希望他们成为我的子孙并一样疼爱他们,

尊敬的佛陀。
”毗舍佉答道。

“那好,现在请你告诉我,毗舍佉,舍卫国中每天要有多少人死去?”佛陀问。

“呃,有时候大约一百人但是有时候只有九、十个。不过,每天至少有一个人要死去。

毗舍佉努力给出最好的回答。

“毗舍佉,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否意味着你将每天以泪洗面、以水湿衣,就像今日

一样?那你的衣服和眼泪永远不会有干的那一天,我说的对吗?”

毗舍佉听着佛陀给讲给他的简单的道理,片刻的沉默后,她慢慢地点了点头,以示她

明白了这些简单的语句。她抹干眼泪,说道:

“佛陀您说的没错。如果我像爱我的孙女一样爱舍卫国里的人,那我的泪水就不会有

1
停止的一天,并且每天都把自己浸泡在河水中。

“毗舍佉,你明白吗?哪里有爱,哪里就有苦难,当你失去挚爱时就会悲伤和痛苦。

如果你爱十个人,那么就要承受十倍的悲伤。同样的,如果你爱一百个人,那么你就要承受

百倍的悲伤。你爱的人越多,当他们去世时,你所承受的悲痛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我教育

我的弟子们要超越爱,这样他们就不用忍受悲伤。”佛陀解释道。

佛陀的开释使毗舍佉印象深刻,她说道:“我再也不想有一个大家庭了。”这简单的道

理帮助她走出了心中沉重的悲痛。她感谢并且敬拜佛陀后就回家了。

神圣的迦旃延

迦旃延大罗汉(Ven. Katjayana)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佛陀在世时他曾帮助佛陀弘扬佛

法。有一天来到了一个王国,国王由于失去了爱妻而深深地沉浸在悲痛中。他已经命一个雕

刻家将妻子刻在大理石上,并日夜守候在这没有生命的雕像身边。这时一个臣子告诉国王有

一位已证悟的大罗汉来了,国王非常高兴并马上希望那位大罗汉能使他的爱妻起死回生,要

知道绝望中的人总会期望奇迹的发生。

迦旃延被带到宫殿见国王。国王由于心中充满了希望而兴奋异常,他告诉那位高僧他

愿意做一切事情去帮助他挽回他最珍爱的妻子的性命。迦旃延没有多说话,他望着国王并温

柔地答道:

“陛下,可以请您为我从您花园里的大树上轻轻地折断一根树枝吗?”

想到那根树枝是神圣仪式的一部分,国王飞快地冲进他的花园并按照要求折下了一根

树枝。国王回到大罗汉的身旁,眼睛放着光,脸上出现了消失已久的微笑。迦旃延从国王手

中接过树枝,然后注视在一旁耐心等待的国王。然后,迦旃延双手托起树枝将它递还给国王

并平静地说道:

“陛下,现在请您将这根断枝重新接上。

国王不解地说道:

“但这是不可能的,树枝已经折断了。我没有办法让它回到原来的样子。”

于是,迦旃延和蔼地说道:

“那您妻子的死是否也是同样的道理呢,陛下?”

国王看着他手里的树枝,努力地理解这浅显的深意。虽然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但这在

2
使其生活归于理智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他缓缓地点着头,表示他可以理解高僧想要告诉他的

真理。于是国王向大罗汉表示谢意,第二天他就邀请高僧在他离开前到宫殿用膳。

迦旃延趁机向国王及他的臣子们开示,讲解苦、集、灭、道的高尚真理。从那以后,国

王走出悲伤和他的众多臣子们一同成为了虔诚的佛教徒。

迦沙·乔达弥

根据印度的种姓制度,迦沙·乔达弥出生于一个下层社会中的家庭。但她貌美如花,

结识了一个高层家族的男人,并双双坠入爱河然后结为连理。婚后的迦沙·乔达弥在新家庭

中饱受歧视,这情况在她诞下一个男婴之后有所改善。那是她第一次在这个家庭中感到快乐

和被容纳。

生活有时充满了残酷的意外。很不幸,她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她的孩子在八个月

大的时候莫名早殇,这对她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承受着失去幼儿的悲痛,她难以想象丈夫

的家里人会怎样对待她。震惊之下,迦沙·乔达弥无法接受永远失去儿子的事实,她完全崩

溃了。她紧紧地抱着婴儿,从早上开始嚎啕大哭。稍晚的时候,她离家出门,每遇到一个人

就问能不能让她的儿子起死回生。路人有的同情地看着她,有的摇头叹息,有的大笑甚至奚

落她。

“你这个疯女人,你的孩子已经死了。你怎么可能让它活过来?”

最后,迦沙·乔达弥遇到了一个善良的人,他告诉她说:

“你必须去竹林精舍(释迦牟尼早期的讲经地)拜见佛陀,他才能帮助你。

这些是在她冲出家门后的整个早晨听到的第一番让她感到安慰的话语。于是她毫不犹

豫地去寻找佛陀。到达后,她立即将她死去的婴儿放在佛陀的面前并恳求他的帮助。

佛陀慈悲地看着痛心疾首的母亲说:

“是的,我当然可以帮助你,不过你必须先为我做一些事情。你必须去收集一把白菜

种子。”

佛陀话还未说完,迦沙·乔达弥立马起身做好准备,她希望佛陀能用它们研制出一服

药剂。佛陀立刻阻止了她,说道:

“等等,迦沙·乔达弥,等等,请先仔细听我把话说完。我要的不只是普通的白菜种

子,你必须找到没有逝者的家庭,只有从这样的家庭得到的种子才可以帮助你。现在,你可

3
以走了,带上你的孩子。”佛陀解释道。

母亲的心充满了希望。她振作精神,抱起儿子,离开了竹林精舍。她挨家挨户地敲门

问种,可所有的人家都死过人,她又失望地将种子还给别人。整整一个下午,迦沙·乔达弥

都没要到一颗种子。没有一家是没死过人的,他们失去的要么是祖父母,要么是父母,还有

叔舅、姨婶、兄弟、姐妹,或者是儿子、女儿。她同时发现,去世的不仅仅是老者,还有年

轻人甚至新生儿。她开始明白她不是唯一的悲痛者,实际上,世上的所有人都在这种困境中,

承受着痛楚和悲伤,一点也不比她少。

到了晚上,由于阳光的照射和母亲的体温,婴孩的尸体开始散腐烂,散发异味。这时

她才感到怀里婴儿的重量。她疲惫地坐下,将孩子的尸体放在地上。她看着她的死婴,她找

回理智,仔细观察。泪水已被风干,她感到自己再也哭不出来了。她再次抱起她的儿子,向

河边走去,人们都在那里火化自己的亲人。这是印度流传已久的习俗,所以她也这么做了。

当她看着火焰吞噬自己的孩子,她惊讶于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些参透生死。

这天晚上,迦沙·乔达弥又回到佛陀面前,佛陀问她收集到有没有收集到白菜种子。

“白菜种子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是从没死人的家里得到的,尊敬的佛陀。”年轻的母

亲平静地回答。

佛陀慈悲地微笑,说道:

“那么我假设,你已经悟到一些关于生命的真理了。

“的确如此,尊敬的佛陀。”

“那你把你的孩子留在哪里了?”佛陀好奇地问。

“我已经在河边把他火化了。”她答道。

“那你现在想做什么呢?”尽管佛陀知道这个女子的业已经足够让她修成正果,但他

还是这么问。

迦沙·乔达弥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丈夫的家庭中将会处境艰难,他们不会接受一个失去

了自己初生儿的媳妇,他们会把她的生活变成炼狱。她请求佛陀让她受戒成为比丘尼,佛陀

答应了。从那以后,迦沙·乔达弥努力修行,不久后终于修成正果晋升为阿罗汉。

简朴的教义

以上三个都是在佛陀有生之年的发生的故事,我们可以轻易地将他们联系起来。不论

4
你生活在哪个年代,阅历是否丰富,面对失去挚爱的伤痛总是困难的。失去儿女,失去配偶,

失去一生的伴侣,这些痛楚都跟千年前的人们所承受的一样,不多,也不少。然而我想强调

的是,对于这些人,佛陀与他的弟子们并没有特别地去帮助这些人克服悲伤并且参透生死。

几句简单的话语,朴素的道理,却有着巨大的影响,使听者茅塞顿开。这大概就是在恰当的

时机说恰当的话。当人们被悲伤或者其他的情绪打击时,他们通常不能正确思考并且理出头

绪,所有的理智都被弃如敝屣,而通过谈话、开导,毫无疑问的可以帮助他们恢复理性。像

迦沙·乔达弥,佛陀知道,她的悲伤过于深刻,很难听进他人的劝慰,所以他就让她自己去

寻找真理。

织布工的女儿

有一天,佛陀和他的信徒们到了一个叫阿拉维(Arawi)的地方。阿拉维人感到很荣幸,

他们热烈欢迎佛陀,并且给他和他的弟子们提供了丰盛的食物。作为答谢,尊贵的佛陀为阿

拉维人们讲经布道。对阿拉维人来说,这是他们最幸运的一天。讲经坛前人山人海,他们中

有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叫库玛日卡(Kumarika)的女孩,她是当地一个织布工的独生女。

佛陀讲经的内容是关于死念(mindfulness of death)
。他说道:

“阿拉维的人们,请你们仔细听:生命是无常的,但死亡是必然的。我们都知道自己终

有一天会死,只是早晚的问题。死亡是每个生命的最终结果,所以你们都应当意识到死亡。

那些从没想过死亡的人们,当死亡来临时,你会感到恐惧并且提心吊胆,就像面对一只正在

发怒的凶猛野兽。相反的,修死念的人在濒临死亡时,就不会感到震惊和恐惧。

“人生短暂。我们都有来生,所以在你有生之年抓紧时间积德行善,过着神圣的人生。

世上的每个人都不得不死,就算你再怎么长寿,最多也只能有一百年阳寿,很少有人能活过

这个限数。如果你比别人长寿,你不能感到骄傲自满。你必须像头上着火了一样快地把火扑

灭,赶紧多行善。你应该意识到死亡,为自己能平安地活到这一刻而高兴,从此以后,再也

没有病痛能威胁伤害你了。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听从所有佛陀的箴言。

那么,应该多久进行一次临终练习呢?有人认为每隔一天、半天、甚至一个小时就足够

了,如果你那样想就错了。最理想的临终演练应该用于每一个呼吸。这样才是真正的精进,

智者就会听取所有佛陀们的教诲。”

讲经之后,阿拉维人向庄严的佛陀表示敬意,而后回到家中继续努力工作来维持生活。

5
他们很快就忘记了佛陀的教导,唯独库玛日卡仍铭记在心。在回家的路上,她暗自思忖:

“噢!佛陀的话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又鼓舞人心啊,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最棒的教导,

我一定会按照伟大的老师说的那样作临终修行。

于是她昼夜不停地练临终修行。不久后,她发现这真的可以帮助她寻找到内心的平静并

远离那些束缚着她的恐惧。她参透并看到了那些关于生老病死的生活真谛。她坚持修行了三

年,渐渐地掌握了要领并且得到了好的果报。

一天早晨,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通过天眼想要寻找一个他可以点化的人,这是过去所有

的佛陀都例行的传统。他看到了库玛日卡影像,那个织布工的女儿。仔细观察后,他知道库

玛日卡听从了他的教导并坚持临终修炼了三年。佛陀预见到库玛日卡有一定的慧根,这意味

着她将有资格成为须陀洹(Sotapanna,初等圣人之位)。于是,佛陀觉得自己该去阿拉维走

一趟,并且向库玛日卡提出四个可以引导她通向果位的问题。

于是尊贵的佛陀带着数百个信徒出发前往阿拉维。佛陀到达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阿拉

维人纷纷跟来表达对佛陀的敬意并盼望着听到佛陀的教导。库玛日卡也同样为这个消息而激

动不已,她的心在喜悦和兴奋中狂跳。

“我的圣父、同时也是我的老师来了。我已经三年没有见到佛陀的尊容了。今天我将有

机会再次看见他并听到他那振奋人心的教导了。

正当她准备出门的时候,她的父亲说道:

“库玛日卡,我正准备去拜访一位顾客,他让我为他织一匹精细的布以用在特殊场合。

我已经开始织了,但我需要更多的了解图案的细节,而且纱线也已经用完了。你能帮我多拧

一些线吗?那样我回来的时候就可以继续织下去了。

库玛日卡没有料到她的父亲会突然给她交代工作。她感到非常失望,因为她的心早已已

飞到了她的精神之父——释迦牟尼身上了,但她却因害怕惹来麻烦而无法拒绝父亲。于是她

告诉自己最好是呆在家中快点完成任务,然后才能去见佛陀。于是她急忙把满篮的棉球纺成

纱以备父亲回来后用。然而,她有些心不在焉,并不似平常那么认真。她是如此焦急地想要

见到佛陀,以致她无法像计划中那样将所有篮子里的棉线纺完,于是她决定将余下的那几篮

暂时放在一边。

“这些纱应该已经足够父亲回来后用了,我会尽快回家将余下的几篮纺完的。”她自言

自语道。然后飞快地整理好仪容前往寺院。

这时,阿拉维人已经带着献给佛陀和他弟子的菜肴聚集在寺庙里。用膳完毕后,佛陀

将会在圣会上为人们吟诵佑词,这是佛教的传统,也是对众生善业功德的随喜赞颂和肯定.

6
到了增喜开示(anumodana)的时候,圣会的主事人走向佛陀。他希望能亲手结接过佛

陀递来的化缘钵(alm bowl),那样佛陀便能随喜开示。佛祖环视着人潮拥挤的会场,却找

不到库玛日卡的身影。佛陀想:

“我走了由旬(yojana,古印度道路度量单位,约四十华里)只为了授道于织布工的女

儿,但她没有到来。我会等到她进场之后才做开示。

佛陀没有将他的化缘钵递给阿拉维的主人。他平静地坐着,正视着人群,沉默不语。佛

陀不动,人群中也是一片肃静。慢慢地,静默扩散至全场,寂寂然如无人之地。只要佛陀不

想说话,三界之中亦无人能让他开口。

寂静的气氛一直持续着,直到库玛日卡出现在寺庙的入口,人群的边缘。她直视佛祖,

世上最伟大的宗师,渴望着能一睹天颜。她可以看到佛陀伸长了脖子在人海中寻找她,接着

法会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顺着佛陀的视线落到她身上。

库玛日卡是个聪明的女孩,因为某些原因,她能知道佛陀在等她。终于,她来到佛陀

面前,仰望这位被她视为精神之父长达三年的圣人。她小心翼翼地对佛陀行礼,然后献上装

着几圈棉线的篮子。佛陀接过礼物,放在一旁。他慈悲地看着这个女孩,问道:

“库玛日卡,你从哪里来的?”

“尊敬的佛陀,我不知道,”她答道。

“那你要去哪里?”佛陀再问。

“尊敬的佛陀,我也不知道。”她答道。

“你不知道吗?”佛陀继续提问。

“是的,我知道。” 库玛日卡点头说道。

“你知道?”佛陀又问。

“不,我不知道,我亲爱的圣父。
”当回答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库玛日卡慢慢地摇了摇

头。

佛陀与女孩的对话结束了,这时,人们开始向织布工的女儿表现他们的不满,人群中

有人怫然不悦,也有人悄声低语:

“她怎么敢跟佛陀胡说八道呢?她为什么不坦白说她刚从她父亲的房子出来?”

佛陀将众人的愤怒和对女孩的恶言恶语都看在眼底,然后,他举起手,全场再次陷入

沉寂。随后,佛陀又问女孩:

“你说你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是什么意思?”

“尊敬的佛陀,我知道我刚刚从父亲的房子出来;但我不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在哪?”

7
库玛日卡解释道。

“那你为什么说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佛陀问道。

“尊敬的佛陀,我知道我离开这里以后,会回到父亲的家中;但我不知道在我离开这

个世界后我会到哪里。也许我会以一个人,一个动物,一个饿鬼,一个恶魔,又或是天界中

的一员重新回到这世界,但这些我都不知道。”

“那你又为什么说你知道?你知道些什么呢?”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死,只是早晚的问题。这是我能确定的。”

“那么,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时,你说你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呢,库玛日卡?”

“尊贵的阁下,我不知道我会在哪天离开这人世,我也不知道我会怎么死,在哪死。

这些是我不能确定的。

佛陀对织布工女儿的每个回答都很满意。他对人群说道:

“各位,请听听看。你们之所以谴责这个女孩,是因为你们都不能理解她的回答中的

深层含义。而现在,她已经有条有理地为自己解答了,我非常满意并且祝福她。我提出的问

题她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举凡有智慧的人都能轻易理解。”

佛陀停顿了一会,环顾法会一周。他继续说道:

“这个世界是绝对黑暗的,而大多数的人还被蒙在鼓里。只有少数的人能够修成正果。

很少人能到天界去。多数的众生都被困在黑暗中,好比被困在猎网的鸟儿一样,少数能挣脱

束缚、获得自由。这个世界是完全黑暗的,这并不是因为缺少阳光,而是因为人们的无明和

对于生命的误解。人们一直生活在无知的阴影下,最后慢慢地习以为常。在他们走出黑暗慢

慢感受光明之前,他们是无法区分这两者之间的不同的。只有到那时,他们才会知道生活在

无知的阴影下是充满危险的,那样的生命是脆弱的,孤注一掷的,毫无快乐可言。相反的,

生活在智慧的光明下能带来无边的愉悦,平和,幸福,和见证人生真谛的机会。但非常遗憾,

只有少数人能看到这一面。”

就在佛陀结束了他的讲道后,库玛日卡立刻证得初果,成为了一位须陀洹。尽管佛陀

只是想帮助库玛日卡成就果业,但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从佛陀的这番话中受益匪浅。他们都感

到很高兴,并向这位杰出的伟人朝拜。

人群疏散之后,库玛日卡赶回家中想要把没做完的工作完成。当她走进房间,她看到

父亲正坐在她的手织机面前,他的右手仍然握着梭子,人却已经沉睡了。库玛日卡不想打扰

疲倦的父亲。她悄悄地在篮子旁坐下,里面还有她刚才留下的几个棉球,原本是打算赚多些

线给父亲用的。她一个不稳,手里的卷轴掉落在地,父亲被突来的巨响惊醒。就在他睡眼惺

8
忪之际,他习惯性地将右手中的梭子扔到另一边。他对自己的行为完全没有控制的意识,就

这样,梭子直直地飞到织布机的另一端,尖利的针头顺势插入了库玛日卡的胸膛,她正坐在

织布机的左边,高声尖叫。她的父亲立刻冲向倒在血泊中的库玛日卡,他手足无措,大声呼

救。医生来了,却已回天乏力。库玛日卡最终不治而亡。

织布工怀着无边的罪恶和痛苦嚎啕大哭,她的女儿是那样年轻,他却永远地失去她了。

他无法承受巨大的失落感,也无法背着沉重的罪恶感继续活下去。他知道佛陀仍然在寺院里,

所以他立马去找佛陀,只有佛陀才能让他脱下那沉重的负担。

他坐在佛陀面前,不住地抽泣,绝望的父亲向佛陀寻求帮助。佛陀慈悲地看着这可怜

的人,并轻轻地安慰他:

“比萨卡 (Pesaka),请听我说:请不要悲伤,六道轮回永无止境,没有人知道它的起始

与终点在哪。我们都曾经失去过深爱的人,这也不是你第一次失去你最疼爱的女儿。人们为

辗转轮回中的亲人而留下的眼泪多得可以汇聚成江湖河海。而在这一刻,你的女儿已经成为

了一个须陀洹,再也不会投生在比人界更低的领域了。在她来说,通往地狱的大门已然封闭。

所以你大可不用担心。

织布工全神贯注地聆听佛陀的教导。三年前他从未专注于训诫,而现在他可以领略到

万物之法的深远涵义,并且洞察内心。顷刻间,他从悲伤与沉痛中解放出来。他谦恭地请求

佛陀为他授法,并且决定追随佛陀的脚步。比萨卡置身于修行中,不久后便成为了一名阿罗

汉,从此脱离六道轮回。

9
其他质询

如想知道更多有关作者 Supawan 作品,请参考以下质询:

www.supawangreen.in.th
www.hereandnowholiday.com

Email: supawanpg@gmail.com
innocentperception@gmail.com

Address: PO Box 2034


Post Office Branch Rama V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10332
Bangkok Thailand

Te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