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2

台灣結婚率與婚姻配對模式之變遷*

楊靜利、李大正與陳寬政**

摘 要

「內婚」與「男高女低」是台灣婚姻配對的主要形式,但隨著兩性教育投入與

所得能力差異越來越小,
「男高女低」婚配模式的空間逐漸受到擠壓。擠壓後婚姻行

為可以產生三種反應,一是未婚率提高,二是內婚的比例增加,三是「女高男低」

的外婚模式成長。本文首先使用 1990 年 1~12 月與 2000 年 1~11 月的人力資源調查

資料,顯示教育程度對未婚率的影響因為性別的不同而不同,教育程度愈高的女性,

未婚的比例就愈高,男性則相反。其次則利用 1990、1993 以及 2000 年的婦女婚育

與就業調查,呈現婚配型態在教育程度面向上的變化,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度上的

「男高女低」比例下降不僅移轉到「男女相等」上,
「女高男低」比例的上升幅度更

大,但「大學」似乎是「女高男低」擴張的頂點,研究所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有

從「女高男低」的婚姻移往「不婚」的趨勢。最後則綜合考慮教育、年齡與收入三

個變項,說明「女高男低」配對模式之擴展只存在於單一面向上,傳統「男高女低」

婚配模式的僵固性依然存在,而收入乃是此一僵固性的關鍵變項。

關鍵字:教育擴張、性別薪資差距、同質性婚姻、女高男低外婚模式。

*
本文為國科會研究計劃「台灣結婚率之變遷及同居概況」(NSC91-2412-H-343-002)之部分內容,
初稿曾於 2004 年 4 月發表於台灣人口學會舉辦之「人口、家庭與國民健康政策回顧與展望」學術
研討會,作者感謝章英華教授與劉玉蘭教授提供修改建議,馮曉蘋協助蒐集資料。
**
楊靜利為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李大正為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生,陳寬政為長庚大
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

1
台灣結婚率與婚姻配對模式之變遷

楊靜利、李大正與陳寬政

晚近生育率產生新一波的下跌趨勢,2003 年的總生育率已達 1.235 的超低水準,

如何促使生育率止跌回升乃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結婚雖然不是生育的必要條件,

在台灣,卻是生育的重要條件。2003 年台灣 25-29 歲婦女仍處於未婚狀態的比率占

55.8%,男性占 74.3%;30-34 歲則為 25.1%與 38.9%;到 35-39 歲者也分別還有 13.8

%與 20.0%的人未婚(內政部統計處,2004)
,這麼高的未婚率無怪乎生育率節節下

降,鼓勵結婚乃成為提升生育率的考量之一。然而結婚與否不只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還牽涉到「適當」對象之有無;以教育程度上的婚配模式為例,「內婚」(與教育程

度相同者結婚)與「男高女低」是台灣婚姻配對的主要形式(蔡淑玲,1994)
。倘若

此一習慣不變,隨著兩性教育投入的差異越來越小,最後將有些低教育程度的男性

與高教育程度的女性沒有適婚對象。在封閉人口中(限制遷移)
,如果結婚的壓力大,

則兩性教育程度差距縮小可能改變「男高女低」的社會習慣,但台灣已不是封閉人

口,女性教育程度的提昇又提供其抵抗結婚壓力的能量,則隨著教育的擴張,男性

可能對外籍新娘的需求愈來愈大,女性則終生未婚的機率提高。

本文主要討論「男高女低」空間受到擠壓後,婚姻行為的三種反應:包括未婚
率提高、內婚的比例增加、以及「女高男低」外婚模式成長。我們首先使用 1990 年

與 2000 年各月份的人力資源調查資料,分析教育程度對未婚率的影響,其次利用

1990、1993 以及 2000 年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呈現婚姻配對型態在年齡與教育程

度上的變化,最後則輔以收入資料,說明「女高男低」婚配之表象與真實。

一、婚姻的形成

雖然大部分的人因為愛情而結婚,卻很少只因為愛情而結婚。Dixon (1971) 將

結婚的影響因素分為三類,包括適當對象之有無(availability of mates)、是否具備

結婚的能力(feasibility of marriage)、以及結婚的慾望(desirability of marriage),

2
三類因素均混合著社會結構限制與個人理性選擇。缺乏適當對象可能因為配對人口

性比例失衡,也可能因為尋覓不到滿意的對象所致;結婚能力牽涉到個人條件優劣,

但所謂優劣除了客觀評價之外,也有主觀感受;結婚的慾望因本身對婚姻的態度不

同而不同,但態度往往由社會所形塑。經濟學模型多著墨於客觀條件上(例如婦女

的勞動參與、兩性的經濟能力)
,社會學則對於社會規範的變化與主觀感受如何形成

(包括態度與價值觀)有較多的討論,並從社會流動的角度討論婚姻配對的形式。

(一)、結婚率下跌

經濟學從理性選擇的角度出發,說明個人如何衡量結婚與不結婚的成本與收

益,來決定是否結婚,其中最有名的要算 Gary Becker 的專業分工與交易論了

(specialization and trading model of marriage, Becker, 1991)。Becker 認為婚姻的動

機來自於「愛情」與「生育」
,男女雙方在結婚一事上的效益,決定於性別角色分化

與相互依賴程度;過去男性的專長在於勞動市場中賺取薪資,女性的專長則在於家

務勞作與養育子女,由於彼此在另一方面均相對不擅長,因此共組家庭可以互補所

需,互蒙其利。根據此一論點,當女性進入勞動市場,且勞動薪資隨著教育程度上

升而與男性的差距愈來愈小時,結婚可以獲取的「利潤」逐漸下降,婚姻的誘因與

離婚的成本均降低,結婚率乃下滑,離婚率乃上漲;所以預期未來隨著經濟發展與

教育擴張之持續,未婚率與離婚率將持續攀升。

Becker 的理論在某種程度上的確說明完婚率下降的原因,但完婚率雖略有下

降,實則婚姻的主要變化在於結婚年齡之延後,而非終身不婚;對於延後結婚現象,

專業分工交易論就較缺乏解釋力。另一方面,許多個體資料實證結果顯示:女性經
濟能力與婚姻之形成,以及婚姻的穩定性之間,不是沒有關聯,就是呈正相關

(Clarkberg, 1999;Goldscheider and Waite, 1986;Oppenheimer and Lew, 1995),

也與理論預期相違悖,因此婦女經濟地位對於婚姻的影響乃出現不同的解釋。

Oppenheimer (1994) 認為「生育」本身並不是家庭的最終目標,男性不只是期望女

性為其撫養下一代,女性也不只是期望男性提供其本身與撫養下一代的資源。不論

是男性或女性,均希望家庭能夠在穩定中成長,提高所有家庭成員的經濟與社會地

位,而所謂穩定與成長,需要依賴家庭所有成員之所得能力。專業分工交易論只看

3
到婦女經濟能力提高之後,從婚姻中所獲取的收益降低,卻未見婦女經濟能力提升

對於家庭的貢獻,得以提高生活水準,促進婚姻品質。另一方面,雙薪家庭較單薪

家庭更具風險分擔的效果,當一方工作不穩定或失業時,家庭經濟狀況不至於立刻

陷入困境,也有助於婚姻之維持。進一步來說,為了累積子女的人力資本,使子女

得以維持父母的社經地位,甚至向上流動,子女的教育投資時間必須拉長,使得養

育成本大幅提高。

在此一邏輯之下,結婚年齡延後乃是人力資本累積時間延長以及年輕人相對所

得能力降低的結果。長久以來,結婚與否與男性的經濟條件息息相關 (Easterlin,

1987;Goldstone, 1986),即使女性也開始負擔家計,但社會仍期望男性擔任核心角

色 (Hood, 1986; Thompson and Walker, 1989; Zuo, 1997)。美國於七○年代至九○

年代期間,勞動市場的不均度提高,一方面高級人力的薪資成長,另一方面低階勞

力的薪資下滑,所得差距愈來愈大;而不論何種教育程度與行業,剛離開校園的年

輕勞動人口其薪資所得較低,碰到景氣衰退時,通常也是優先裁員的對象,所以職

業也相對不穩定。因此低教育程度的年輕人在經濟條件不佳的情況下,結婚年齡乃

不斷的延後;女性就業雖然可以緩和男性經濟地位對結婚的影響,由於門當戶對的

婚配關係,低教育程度男性的配偶本身條件亦不佳,因此彌補的效果就相當有限

(Oppenheimer, 2000)。

Moffitt (2000) 基本上贊同 Oppenheimer 的意見:男性是家庭的主要經濟負責

人,而女性的經濟能力也愈來愈重要,但其也支持 Becker 的主張,認為男女雙方的

所得差距愈小,結婚率將愈低。他將男女雙方的所得差距與結婚率的關係稱為價格

效果 (price effect),而將男女雙方的總所得與結婚率的關係稱為所得效果 (income


effect)。美國兩性之間的薪資差距的確愈來愈小,而結婚率也愈來愈低,只是低教育

程度的女性,其結婚率下降的幅度較高教育程度的女性來得大,因此特定時點上的

比較會顯示女性的薪資與結婚率的正向關係。其更進一步指出:對低教育程度者來

說,結婚率下跌是男性薪資下跌的結果;對高教育程度者而言,結婚率的下跌是因

為女性薪資提高的關係。換句話說,結婚率變遷的主要對象在於低教育程度的男性

與高教育程度的女性。

4
(二)、教育程度與婚姻配對

Moffitt (2000) 的結論蘊含著婚姻配對的形式。低教育程度的男性潛在婚配對象

為低教育程度的女性,無法依賴妻子的薪資來改善家庭所得,所得效果不大,因此

男性(相對)薪資下跌後結婚率亦隨之下跌;高教育程度的女性一般婚配高教育程

度的男性,如果沒有適合的對象,因為本身經濟能力高,價格效果作用大,結婚率

乃下降。高、低教育程度的男女各自婚配與自己相同教育程度的對象,社會學文獻

上稱為教育同質性(educational homogamy)的婚配關係。

事實上,教育同質性只是各種「同質地位通婚」中的一種。社會學對於婚姻配

對的型式主要有兩個基本假設:第一是「同質地位通婚」(內婚),主張人類社會最

普遍也最盛行的配對方式是社會地位相近者聯姻;第二是「男高女低」的配對方式,

認為女性傾向於嫁給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男性。兩種假設均由社會階層化的角度切

入,第一個假設反映社會階層結構的制約,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價值體系與偏好,

同質性地位通婚可以穩固既有的階層順序,並保持既有的階層特質

(Goldthorpe,1980)。第二個假設則反映性別階層化現象,傳統上,男性角色的價值高

於女性,同時掌握大部分的「社會」資源(如財產繼承、教育成就、職業、收入等),

女性必須利用「自然」資源(如年輕、貌美等)
,透過「上嫁」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

位,男性則必須「下娶」以維持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威 (Lipman-Blumen, 1976)。雖

然教育同質性只是「同質地位通婚」中的一種,卻是最受矚目的一種 (Smiths, 2002)。


父母親的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個人的職業、收入等變項也是衡量社會地位的指標,但

越是現代社會,教育程度的角色就愈重要:社會經濟條件佳的家庭仍需透過教育來

維持一定的社會地位,高階職業的取得也經常必須先取得一定的教育程度。

台灣的相關研究最早始於蔡淑玲(1994)利用 log-multivariate models 分析婚姻

的配對模式,結果支持「同質地位通婚」的假設。不論是就賦予地位(如族群、與

階級背景等,一出生即存在之社會地位)或是成就地位(以教育取得,經過個人後

天努力得來的)來看,臺灣地區民眾傾向和自己社會位置相近者結婚。這種婚配傾

向若放在族群的屬性上就是族群內婚的現象,如果考慮出身背景就是「門當戶對」

的選擇。而在教育配對方面,內婚傾向雖然明顯,卻必須加入「男高女低」的假設

才能充分解釋教育配對模式,且此一模式並不因為世代(光復前或光復後出生)的

5
不同而不同。上述結論(蔡淑玲,1994)乃是使用 1988 年與 1991 年的調查資料,

討論的對象橫跨戰前與戰後出生的世代,他們結婚的時候男女性教育程度有明顯的

差距,
「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可以運作的空間相當大。隨著女性地位的提昇,女性

與男性的教育程度差距愈來愈小,加上高等教育大幅擴張,使得「男高女低」外婚

模式的空間受到擠壓。

(三)、收入與婚姻配對

教育程度上的「男高女低」空間受到擠壓後,婚姻行為可以產生三種反應,一

是未婚率提高,二是內婚的比率增加,三是「女高男低」的外婚模式成長。第三種

情形蘊涵著傳統性別角色的變化,但僅是教育程度上的「女高男低」婚配,並不足

以反映傳統性別角色的顛覆。教育程度雖然關聯才氣與品味,本身即是社會地位的

表徵,但人們經常更重視它的媒介角色,也就是透過高教育程度來取得高階職業與

高額薪資;擁有豐厚的收入,也能夠彌補教育程度上的不足,在成家一事上,經濟

條件更是扮演關鍵的角色,尤其是男性的經濟條件。結婚與否與男性的經濟條件息

息相關 (Easterlin, 1987;Goldstone, 1986),即使女性開始負擔家計,妻子的收入對

家庭經濟的重要性也愈來愈大(Cattan, 1998),但社會仍期望男性擔任核心角色

(Hood, 1986; Thompson and Walker, 1989; Zuo, 1997)。

一些研究就顯示當妻子收入較先生高時,容易導致婚姻緊張、提高離婚的機率
(Booth et al., 1984; Heidemann, Suhomlinova and O’Rand, 1998)。雖然 Rogers

(1999) 指出此一結論乃顛倒因果關係,事實上是妻子面對長期的婚姻衝突後,轉而

致力於工作而獲得較好的收入,但他爾後使用追蹤資料(panel data)進一步探究此

一議題時也指出,當妻子收入高於丈夫時,會影響先生的心理健康(Rogers,2001)。

Deutsch et al. (2003) 的研究則顯示對家計負擔者的「評價」因為性別的不同而不

同,女性在家計負擔上被視為補充性的角色,因此收入豐厚會受到「稱許」
,收入微

薄亦無所謂;男性則不同,收入豐厚時受到的稱許較少,但收入微薄則易受責難,

包括別人與自己的責難。相較於女性,男性對於自己收入高低也敏感許多。

由於家計負擔上的性別期望差異,因此欲連結「女高男低婚配」與「性別角色

顛覆」之間的關係,夫妻相對所得的高低也是必須衡量的因素。不過夫妻相對所得

6
測量卻存在許多困難。一般人的生活歷程是先取得學位再成家立業,夫妻的教育程

度不容易在婚後發生改變,目前的教育程度通常就是結婚當時的教育程度;收入則

不同,經常隨著時間變動,目前的收入差異不能對應結婚當時的收入差異,也無法

完全預測未來的收入差異。由於此一限制,使得收入對婚姻的影響之討論,多集中

在兩個面向:一是「未婚人口」的經濟狀況對是否結婚的影響,如前所述;二是夫

妻之間的收入差異與家庭決策及家務分工的關係1。這兩種研究取向只需要測量「當

下」兩性的婚姻狀況與收入水準,以及家庭決策與勞務分工的情形,不會產生資料

處理上的問題。但換個角度來看,考慮潛在婚配對象的所得能力時,我們不會只看

認識當時的收入,而是評估其未來的收入,相對於初婚的時候,調查當時的收入某

種程度上即為「未來」的收入。另一方面,如果夫妻之間的所得差異會影響離婚的

機率,則調查當時婚姻狀態為有偶者,表示雙方還處於「適配」狀態,同樣可以反

映收入在婚姻配對形式上的作用。

二、兩性教育程度與薪資差異之變遷

接下來我們利用兩性教育程度與薪資差異之變遷,說明「男高女低」婚配空間

所受到的擠壓情形。

(一)、教育程度的性別差異

八○年代末期迄今,可以說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充期。1987 年九所師範專

科學校一次升格為師範學院,1988 年的第六屆全國教育會議建議將技職教育提升至

大學程度,1991 年師範學院全部改為國立,1994 年第七屆全國教育會議決定,高中

與高職的比例將於 2000 年時轉變為五比五,同時大學設立鬆綁。從 1987 年到 2003

年間,計新成立 115 所大學院校,為原有大學院校數的四倍強(教育部統計處,2004)


期間高中雖然增加,但因為大學院校增加的幅度更快,大學錄取率乃快速攀升。目

前高中、職畢業生的升學率已超過七成2(高中 74.85%、高職 62.63%,教育部統計

1
對於晚近國內外之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回顧,可參考李美玲、楊亞潔與伊慶春(2000)
、Xu and Lai
(2003)以及 Kulik (1999) 等人。
2
要補充說明的是:大學聯招的錄取率達七成或八成是以報考及申請人數為分母,錄取人數為分子的

7
處,2004),大學(含學院)雖稱不上「國民」教育,卻也相當普遍。

長期以來,大學院校學生一直是男多於女,隨著兩性平權觀念興起與高等教育

擴張,女性進入大學的人數快速增加,如今新生人數已呈現女多於男的情形。圖一

是 1983、1993 與 2003 年之大學院校男女生修業人數相對之比值。其中 Y1 代表大一

,Y2 代表大二,依此類推3。我們可以發現,
(或與其相等教育年數之技職體系年級)

1983 年(72 學年度)時,女性的教育程度普遍低於男性,到了 1993 年,女生就讀

普通大學的人數仍少於男生,但技職體系的升學率廣泛擴張,使得 Y1 的人數已與男

性相當,2001 年以後,普通大學的女性人數已經超越男性,而女性在研究所階段的

成長率也高於男性,「男高女低」婚配空間的縮小趨勢相當明顯。

圖一、大學院校男女性就學人數比,1983、1993 與 2003

120

學 100

92 學年
數 80
比 82 學年

72 學年
60

/
男 40

20

0
Y1 Y2 Y3 Y4 Y5 Y6 Y7 Y8 Y9 Y 10+

修業年數

資料來源:歷年大專院校校別學生數統計,教育部統計處。

計算結果,不表示特定世代人口(例如 18 歲的國民)有七成或八成的人可以進入大學。以 2003 年


為例,該年大學一年級學生占 18 歲人口的 57%,若併入二專一年級學生則占 72%,若再加計五專
四年級學生則占 81%。
3
每一個教育程度均以一般修業年數為年限,五專、二專、三專、二技、四技、大學、碩士與博士的
最高級數分別為 Y2、Y2、Y3、Y4、Y4、Y4、Y6 與 Y10,延遲畢業或夜間部學生併入各層級的最
後一年。所以 Y1 包含五專四年級學生以及二專、三專、二技、四技與大學一年級學生,五專五年
級以上均併入 Y2,大學(包含夜間部)四年級以上均併入 Y4。

8
(二)、薪資的性別差異

1978 年台灣 15-64 歲婦女的勞動參與率為 39.13﹪,2003 年為 47.14﹪,25 年來

上升不到 10 個百分點,幅度並不大。此一現象主要是高等教育擴張使得低年齡組的

勞動參與率大幅下降之故,不能明確說明變化情形。25-29 歲的女性大部份已完成學

業,加上晚婚晚育的趨勢,於此年齡退出勞動市場的比例愈來愈少,最能顯示婦女

勞動參與的變化。1978 年 25-29 歲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為 40.64%,至 2003 年已上升

到 73.86%,漲幅非常明顯,顯示女性參與勞動市場的積極性。

婦女勞動參與率的上升與經濟環境變遷、人力資本的增加、以及兩性觀念的改

變等因素有關。雖然兩次大戰時期,女性就業是為了彌補男性前往戰場後所產生之

勞力不足問題,卻也開啟了婦女就業的契機。而隨著經濟發展,第三級產業比重愈

來愈高,社會對女性勞動力需求增加,提升了婦女勞動參與的機會(Pampel and Tanaka,

。台灣也有類似的發展歷程,1970、80 年代,台灣從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
1986)

勞力密集產業提供許多女性就業機會;90 年代後,服務業部門快速成長,吸引了更

多女性投入勞動市場。另一方面,兩性的職業市場或有一些隔離存在,但人力資本

的影響因素基本上差異不大:教育程度、職業地位、工作年資越高的女性,獲得的

薪資也愈高(張昌吉,1992;Schumann et al., 1994)


。女性在高等教育上的斬獲提高

了女性的人力資本,使女性得以延伸工作領域,擴展職業層級,也使其退出勞動市
場之機會成本增加,越不容易在婚後離職(Sørensen, 1983;張晉芬,1996)
,即使生

育後退出勞動市場,重返的可能性也越大,且時間較早(Mclaughlin, 1982;蔡青龍,

1988;薛承泰,2000)。

女性本身人力資本的提高以及第三級產業的擴張,不僅使得女性勞動參與率增

加,也使得女性就業者與男性就業者的薪資差異愈來愈小4。我們使用 1978 年至 2002

年的人力資源調查,分年齡別比較有酬就業者(即排除失業者與無酬家屬工作者)

的男性與女性之平均薪資,如圖二5。圖二顯示不論那一個年齡層,女性的平均薪資

均低於男性,但愈年輕者,差距愈小。20-29 歲年齡組的女性多數未進入婚育階段,

4
工業部門的平均薪資性別差異較大,服務業的差異較小。以 2003 年為例,工業部門女性受僱員工
平均薪資為男性的 68﹪,服務業則為 83﹪。
(行政院主計處,2004)
5
為弭平區間內的波動幅度,圖二為使用 5 年的移動平均後之結果。

9
2002 年時其平均薪資接近男性的九成,30-34 歲組相對於 20-29 歲組來看,雖然與男

性的差距拉大,但就時間軸來看,卻是性別差異縮小幅度最大的一組,蘊涵著婚育

對女性薪資的影響愈來愈小。其他年齡組也有相似的變遷趨勢,顯示男性在經濟上

的優勢正逐漸減弱當中。

圖二、兩性就業者年齡別平均薪資比,1982、1992 與 2002

100

均 2002
薪 90 1992

比 1982

80

/
男 70

60

50
9

0
4

9
4

29
-1

-3

-3

-5
-4

-4
-2

-6
-
15

30

35

50
40

45
20

25

55

年齡

資料來源:1978-2002 年人力資源調查原始檔案。

三、未婚率與婚姻配對形式之變遷

除了教育程度與收入之外,年齡差距也是婚配的重要考慮因素,只是年齡並不

蘊涵社會經濟地位的高低。以下我們考量年齡、教育程度與收入三個變項,呈現教

育擴張與女性經濟能力提高對結婚率以及婚姻配對形式的影響。由於收入資料之特

性(如前述)
,我們在討論婚姻配對的變遷時,將以教育程度為主,再輔以調查「當

時」的收入,說明教育程度「女高男低」婚配的表象與真實。

(一)、教育程度與未婚率

1970 年代,台灣 40-44 歲的女性未婚的比例不到 3﹪,到了 2001 年,已經超過

10
7﹪(內政部,2003)。相對於一些歐美國家,40-44 歲的未婚率為 7﹪其實相當低,

但如果分教育程度別來看,未來的發展頗值得密切注意。我們利用 1990 年 1~12 月

以及 2000 年 1~11 月6的人力資源調查資料,呈現不同年齡與教育程度的未婚率,其

中最高年齡組女性截斷於 40-44 歲7,男性截斷於 45-49 歲,教育程度則分為「國中

以下」
、「高中職」
、「專科」
、「大學」與「研究所」五個等級(表一)
。表一顯示不論

表一、未婚人數比例按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分,1990 與 2000 年

年齡 國中以下 高中職 專科 大學 碩博士 合計

男性 1990
-24 93.79 97.46 98.84 99.39 99.77 96.78
25-29 53.46 56.18 69.07 81.78 85.72 60.25
30-34 22.16 19.94 19.90 25.89 29.78 21.56
35-39 9.40 7.54 6.14 6.58 6.96 8.25
40-44 5.17 3.74 2.21 2.47 2.55 4.31
45-49 3.52 2.71 1.51 1.42 1.62 3.12

男性 2000
-24 93.74 97.61 99.25 99.83 99.76 97.58
25-29 63.67 62.76 75.55 89.29 93.60 71.65
30-34 40.22 33.70 35.18 44.94 45.82 37.37
35-39 23.02 16.36 13.27 14.34 17.60 18.16
40-44 11.75 7.43 5.91 5.22 5.01 8.80
45-49 7.13 4.03 1.50 3.61 0.59 5.37

女性 1990
-24 69.69 91.48 96.44 98.98 100.00 87.18
25-29 13.82 35.15 53.53 68.70 79.36 31.38
30-34 4.98 12.86 21.38 23.87 33.36 10.03
35-39 2.15 8.27 11.00 15.28 42.65 4.83
40-44 1.24 5.76 9.27 11.12 9.42 2.69

女性 2000
-24 72.75 90.71 96.62 99.18 99.78 91.24
25-29 20.95 34.86 60.34 82.92 90.92 47.72
30-34 8.69 17.19 26.08 36.81 42.12 19.93
35-39 4.83 9.96 17.83 21.56 30.97 9.61
40-44 2.72 5.84 10.92 10.96 16.24 5.06

資料來源:1990 年 1~12 月與 2000 年 1~11 月人力資源調查原始資料檔。

6
雖然每一個月份的人力資源調查 15 歲以上的受訪者都超過 3 萬個,但研究所以上之高年齡組人口
的樣本數仍然相當少,尤其是女性樣本,因此我們合併所有月份的資料,如此每一小格中的分母數
量均達 30 個以上。
7
44 歲以後因為生育能力大幅下降,經常成為女性年齡別未婚率討論的終點年齡,不過有些國家設定
的最高育齡年齡為 49 歲。截斷於 44 歲的另一個原因是 44 歲以上女性研究所教育程度之樣本數過
少。

11
是 1990 年或 2000 年,30 歲以前男女兩性未婚的比例與教育程度成正比,反映教育

投資使得結婚年齡延後的現象。30 歲以後,兩性的發展分道揚鑣,男性隨著教育程

度提高,未婚率下降速度加快,到了 40 歲以後,教育程度與未婚比例已成反比,教

育程度越低,未婚率越高;女性則相反,仍然維持教育程度越高未婚率越高的情形,

1990 年 40-44 歲大學以上女性約有 10% 的人未婚,到了 2000 年,40-44 歲大專程度

未婚的比例維持穩定,碩士以上女性增加的幅度就比較明顯,未婚的比例佔 16%。

表一顯示未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擴張,兩性的未婚率將持續上漲,但男性與女性卻有

不同的發展內容,男性的未婚率增長主要來自於低教育程度者,女性的未婚率增長

則主要來自於高教育程度者。

(二)、教育程度與婚姻配對

在教育程度的婚姻配對形式方面,為了解變遷的方向,我們以女性的初婚「時

間」
(而不是年齡)
,區隔出三個世代,分別為 1970-79、1980-89 與 1990-2000。也就

是說,不論其年齡為何,只要是初婚的時間落在 1970-1979 之間,就歸為第一個世代。

婚配的變項包括教育程度差距與年齡差距,教育程度分為「不識字」
、「自修及國小」

、「專科」、「大學」與「研究所」七個等級8,分別給予分數
「國中以下」、「高中職」

1-7 分,然後以男性的教育分數減去女性的教育分數,得到「-2 級距以下」


、「-1 級距」

「0 級距」、「1 級距」、「2 級距」、「3 級距以上」六類差距。年齡差距則直接就夫之


初婚年齡9減去妻之初婚年齡,然後分成「-10 歲以下」
、「-9 ~ -5 歲」
、「-4 ~ -1 歲」
、「0

~ 4 歲」、「5 ~ 9 歲」、「10 ~ 14 歲」以及「15 歲以上」七類。為了取得足夠的研究所

樣本數量,我們合併 1990、1993 以及 2000 年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資料。

如果將年齡差「0 ~ 4 歲」設為年齡內婚,將教育程度差「0 級距」視為教育程

度內婚,我們發現年齡與教育階層的外婚多集中在相鄰位階裡(即年齡差「-4 ~ -1

8
1970 年代初婚者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不能如表一以國中以下為最低等級。
9
事實上,婦女婚育調查中只能取得目前配偶的基本資料,而無法判斷目前配偶是否為初婚配偶,此
處的計算等於假設初婚與再婚在年齡與教育程度上的婚配關係一致。此一假設是否恰當,需要進一
步驗證,但因為再婚者佔有偶者的比例並不高,相信對於結果的影響不大。另一方面,調查當時之
婚姻狀況為離婚與喪偶者亦被排除。即使是 1970 年結婚的世代,於今仍多未滿 60 歲,喪偶的比率
相當低,可忽略不計;影響比較大的是離婚者,其離婚前的配對狀況不得而知,如果「女高男低」
婚配的離婚率較高,則我們此處的估計是比較保守的。

12
歲」與「5 ~ 9 歲」
;教育差「-1 級距」與「1 級距」)
,因此我們簡化列表,年齡與教

育程度差距均只分「女高男低」 (標記為『女 > 男』)


、「男女相等」 (標記為『女

= 男』)與「男高女低」(標記為『女 < 男』)三類,如表二(樣本數量詳見附錄,

此處為加權計算結果,以下各表同)
。表二最後一個部份為 1990~2000 年之初婚世代

減去 1970~1979 初婚世代之情形,代表近 20 年來婚姻配對形式的變遷。

表二、婚姻配對按初婚時期、夫妻年齡差與夫妻教育差分

教育 女 > 男 女 = 男 女 < 男 合計
年齡

A. 初婚年期 1970~1979
女 > 男 0.67 2.88 3.05 6.60
女 = 男 4.91 29.37 23.22 57.50
女 < 男 3.85 18.42 13.63 35.90
合計 9.43 50.67 39.91 100.00
B. 初婚年期 1980~1989
女 > 男 1.42 4.05 2.96 8.43
女 = 男 8.97 30.83 24.54 64.34
女 < 男 5.28 12.13 9.82 27.23
合計 15.67 47.01 37.32 100.00
C. 初婚年期 1990~2000
女 > 男 1.64 4.55 2.52 8.71
女 = 男 9.45 33.39 17.72 60.56
女 < 男 6.43 14.80 9.50 30.73
合計 17.52 52.73 29.74 100.00
D. 變化 (1970-1979) ~ (1990-2000)
女 > 男 0.97 1.67 -0.53 2.11
女 = 男 4.54 4.02 -5.50 3.06
女 < 男 2.58 -3.63 -4.13 -5.17
合計 8.10 2.07 -10.16 0.00

資料來源:1990、1993、2000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原始資料檔。
單位:百分比數。

表二顯示教育與年齡二者均同質之內婚一直是最主要的婚配模式,三個時期的

比例分別為 30﹪、31﹪、33﹪;外婚基本上以「男性教育程度較高且年齡差距在 0~4

歲」的比例最高,三個時期分別為 23﹪、25﹪、18﹪。外婚有一個相當有趣的變化,

表二(D) 的第一欄均為正值,表示不論婚配的年齡差距為何,教育程度「女高男低」

13
的比例均上升,而表二(D) 的第三欄均為負值,表示不論婚配的年齡差距為何,教

育程度「男高女低」的比例均下降;雖然正負符號的變化方向一致,但變化的幅度

並不相同。妻子年齡較大的夫妻,教育程度「女高男低」的上升幅度,比年齡相等

者與妻子年齡較低者小了許多。換句話說,如果妻子的教育程度比較高,妻子的年

齡就較低,如果妻子的年齡較大,妻的教育程度就較低,也就是說,「男高女低」

的婚配形式至少必須在一個面向中維持,所以我們看到表二(A) 至表二(C) 最左上角

的數值均非常小,1990~2000 初婚世代雖稍有成長,也僅有 1 個百分點。

如果從表二(D) 的周邊數值來看,可以發現近 20 年來婚配形式在教育程度上的

變化比在年齡上的變化來得大。年齡上的「男高女低」比例下降(下降 5.17 個百分

點),但多數移轉到「男女相等」上(事實上也不是真的相等,男性還是較高),

教育程度上的「男高女低」比例下降(下降了 10.16 個百分點),不僅移轉到「男女

相等」上(上升了 2.07 個百分點),「女高男低」的比例上升的幅度更大(上升了

8.10 個百分點)。一方面顯示在婚姻配對上,兩性年齡差異的變遷不若兩性教育程

度差異的變遷來得大,改變原有婚配習慣的壓力比較小;另一方面則年齡的僵固性

似乎比教育程度的僵固性來得大。

當教育持續擴張,男、女性的教育程度差距愈來愈小,
「女高男低」婚配形式的

興起可說是因應時勢變化,如果其均勻分佈在各教育程度上,則高教擴張不會妨礙

婚姻的形成,但如果其分佈不均勻,高等教育擴張則可能使得未來的完婚率繼續下
跌。表三是不同教育程度女性的「女高男低」婚配比例。國小教育程度以下的女性

如果產生「女高男低」婚配,表示男性的教育程度為「不識字」
,此一情況的潛在數

量很少(尤其是晚近世代)
,變化也不穩定。國中教育程度的女性在 1970~1979 年代,

有將近四分之一婚配教育程度較低的男性,晚近則約 6%,九年國教使得國中以下男

性的人數稀少應該是主要原因。高中的變化就比較穩定,1980 年代以後的初婚世代

女性,最普遍的教育程度就是高中職,此一族群「女高男低」婚配比例也有五分之

一。最明顯的變化則是專科與研究所的女性,前者「女高男低」婚配比例幾乎上升

為原來的 2 倍,後者降低至不到原來的一半水準,大學則有微幅的上漲,看來「大

學」似乎是「女高男低」擴張的頂點,配合表一所呈現的結果來看,研究所以上教

育程度的女性,有從「女高男低」的婚姻移往「不婚」的趨勢。

14
表三、不同教育程度女性之「女高男低」婚配比例

初婚世代 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專科 大學 研究所 合計


1970-1979 1.37 23.90 15.54 15.82 22.72 43.54 9.67
1980-1989 0.50 15.58 20.13 22.26 23.21 33.49 15.69
1990-2000 2.16 6.48 18.71 27.45 25.83 18.38 17.53
資料來源:1990、1993、2000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原始資料檔。
單位:百分比數。

(三)、「女高男低」的表象與真實

雖然表二顯示近 20 年來教育程度「女高男低」婚配比率有相當幅度的增長,但

這並不足以反映傳統性別角色的變遷;在婚姻市場上,所得能力恐怕是更重要的社

會經濟地位表徵,除非女性在教育程度與收入上均超越男性,才是真正的性別角色

態度突破。我們進一步納入收入變項,綜合考慮教育、年齡與薪資三個指標,來說

明晚近婚姻配對形式的變遷。

同樣使用 1990、1993 以及 2000 年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資料,區分 1970-1979、

1980-1989 與 1990-2000 三個結婚世代,選取丈夫有工作之配偶樣本進行分析10。婚

育調查對於「目前有工作者」詢問其「每月經常性收入」,選項包括未滿 6000 元、

6000 至 9999 元、10000 至 14999 元、15000 至 19999 元、20000 至 24999 元、25000

至 29999 元、30000 至 39999 元、40000 至 49999 元、50000 至 59999 元及 60000 元

以上。我們使用此一資訊,同時設定女性「現在沒有工作」與「無酬家屬工作者」

的收入為零,合計得到 11 個收入等級,依序分別給予 0-10 分,然後以男性的收入級

分減去女性的收入級分,得到「-2 級距以下」、「-1 級距」、「0 級距」、「1 級距」、「2

級距」
、「3 級距以上」六類差距,前面兩種情形代表收入上的「女高男低」配對、
「0

級距」代表「男女相等」(事實上可能有小幅差距),最後三組則代表「男高女低」。

表四的結果顯示「女高男低」的婚配仍不為社會所接受。若從教育、收入、年

齡任選一個指標來看,1970 年代迄今「女高男低」的婚配是有明顯的增加,但此一

10
沒有工作的原因包括還沒開始找工作、失業、轉業、求學以及料理家務等,在我們所選取的樣本中
(即初婚時間為 1970 年以後者)
,已婚女性沒有工作的主要原因為料理家務(佔 98﹪),男性則料
理家務的比例均不到 3 個百分點。顯示男性沒有工作是暫時性或被迫的現象,女性則為選擇的結果,
因此排除男性沒有工作的配偶,而設定沒有工作的妻子收入為零。

15
增幅主要來自於教育程度上的「女高男低」之比例上漲,年齡與收入指標上的變化

均不大,尤其是收入,可以說不動如山。如果同時看兩個指標,所佔的比例更低,

20 年來只從 1.2 個百分點上升到 2.5 個百分點;撇開年齡不論,專注於教育程度與收

入這兩個反映社會經濟地位的重要項目,更突顯「男高女低」婚配的僵固性,以及

收入在婚姻配對上的關鍵角色。最後一列是三項指標均「女高男低」的比例,其數

值不到千分之一,可說是鳳毛麟角。

表四、「女高男低」婚配內涵按初婚時期分

初婚時期
1970s 1980s 1990s
女高男低項目

任一項 18.10 24.71 26.95


教育程度 9.12 15.79 17.78
收入 3.30 2.70 3.11
年齡 6.85 8.31 8.58
任兩項 1.16 2.07 2.46
教育/年齡 0.65 1.42 1.65
教育/收入 0.39 0.45 0.58
收入/年齡 0.14 0.26 0.37
三項 0.01 0.03 0.07

資料來源:1990、1993、2000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原始資料檔。
單位:百分比數。

五、結語

「內婚」與「男高女低」是台灣教育階層婚配的主要形式,但隨著兩性教育投

入的差異越來越小,而高等教育又大幅擴張,
「男高女低」婚配模式的空間逐漸受到

擠壓。
「男高女低」的空間受到擠壓後,婚姻行為可以產生三種反應,一是未婚率提

高,二是內婚的比例增加,三是「女高男低」的外婚模式成長。我們首先使用 1990

年 1~12 月與 2000 年 1~11 月的人力資源調查資料,顯示教育程度對未婚率的影響因

為性別的不同而不同,教育程度愈高的女性,未婚的比例就愈高,男性則相反。晚

近幾年高等教育大幅成長,預期未來兩性的未婚率將持續上漲,但男性與女性卻有

不同的發展內容,男性的未婚率增長主要來自於低教育程度者,女性的未婚率增長

16
則主要來自於高教育程度者,與 Moffitt (2000) 對美國的觀察結論一致。其次我們利

用 1990、1993 以及 2000 年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呈現「男高女低」婚配型態的

壓縮情形在年齡與教育程度兩個面向上有不同的變化。年齡上的「男高女低」比例

下降多移轉到「男女相等」上(事實上男性還是較高),教育程度上的「男高女低」

比例下降不僅移轉到「男女相等」上,
「女高男低」的比例上升的幅度更大。換句話

說,在婚姻配對上,年齡差的穩定性比教育程度差的穩定性來得大。我們進一步說

明不同教育程度女性的「女高男低」婚配比例的變遷趨勢,資料顯示「大學」似乎

是「女高男低」擴張的頂點,研究所以上教育程度的女性,有從「女高男低」的婚

姻移往「不婚」的趨勢。最後則綜合考慮教育、年齡與收入三個變項,說明「女高

男低」配對之擴展只存在於單一面向上,傳統「男高女低」婚配模式的僵固性依然

存在,而收入乃是此一僵固性的關鍵變項。

由於外婚最大障礙在高中與高中以上之間(蔡淑玲 1994),我們或許應該順勢

而為,將大學以上視為同一教育程度11,只要夫妻均是大學以上,不論是名目上是男

高女低或是女高男低,仍視為門當戶對。例如在大學教育中告訴學生:研究所階段

其實類似工作而非之前的教育,也就是說,大學畢業後,有些人當工程師,有些人

當業務員,有些人當祕書,而有些人進入研究所當學徒,接受研究工作的訓練;所

以取得學位就如取得技師執照、完成公司訓練課程、或是累績工作經驗一般,那麼

或許可以「稍微」刺激結婚率的上升。我們說「稍微」是因為「男高女低」的內容
並非只有教育程度,但教育程度地位指標濃厚,前述實證資料也顯示其相對於年齡

與收入而言,是比較容易突破的部份,從其入手,或可漸漸溶解收入方面的僵固性。

除了給予研究所教育程度新內涵之外,接受並鼓勵「家庭生涯取向」之男性,

也是值得關懷的方向。傳統上,女性是受壓抑的群體,社會突破的焦點在於撤除加

諸女性的各種藩籬,雖然篳路藍縷,總不斷有新的社會支持(包括社會政策、民間

組織或媒體輿論等)加入;但在女性逐步踏入男性的舞台之際,男性並未開發新的

舞台,社會對於男性的肯定仍停留在事業的功成名就上,使得家務工作負擔大部分

仍落在女性身上。此一結果與其說是因為男性拒絕參與家務工作,倒不如說是他們

未獲得足夠的訓練與肯定。目前大部份已成家立業的男性,可能鮮少耳濡目染父親

11
我們是指在觀念上視為同一教育程度,而非資料登錄上。

17
示範家務,父母亦未要求或訓練他們從事家務工作,如何期望他們自組家庭之後能

夠積極參與。偶有一些善良體貼、勤勞持家但「收入微薄」的「賢夫良父」
,他們又

是否得到社會或妻子的尊敬與疼惜?我們積極營造對女性友善的市場勞動環境,肯

定女性的「拋頭露面」
,不再視「賢妻良母」為女性唯一的生涯目標;我們是否也需

要營造對男性友善的家庭勞動環境,不再視「功成名就」為男性唯一的生涯目標,

支持他們擔任女性的「背後推手」。

Hakim (2000) 將新世紀婦女的生活型態分為三類,分別為家庭生涯取向婦女

(home-centered women,以全職家庭主婦為代表,所佔人口比例愈來愈小)
、彈性生

涯取向婦女(adaptive women,有子女與工作的雙生涯婦女,佔最多數)以及工作生

涯取向婦女(work-centered women,以無子女的職業婦女為代表,人數比例有增加

的趨勢)
。這樣的類型發展能否推廣到男性身上?我們需要鼓勵男性發展多樣性的生

涯,包括家庭取向之生涯(home-centered men)
、彈性取向之生涯(adaptive men)以

及工作取向之生涯(work-centered men),並鼓勵女性接納前面兩種生涯發展的男性

嗎?在女性社會經濟條件迎頭趕上男性以後,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此一思考不單

純為了鼓吹「女高男低」的婚配形式,進而促進有偶率的提升,而是關懷兩性平等

的根本內涵。雖然我們現在歡迎女性進入勞動市場,不再將「女強人」等同為「男

人婆」
,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接受男性走入家庭,還是將「家庭主夫」等同為「吃軟飯」

那麼可預見女性將永遠為家務負起主要責任,而女性在職場遇到挫折時仍然會被
「趕」回家裡相夫教子,或是自己「躲」回家裡相夫教子,女性與男性之間的工作

成就差異持續在「性別歧視」與「不求上進」間爭執,則女性教育程度與所得能力

提高,帶來的可能是更多的性別角色衝突,而不是兩性平權。

參考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04。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台北:內政部。
行政院主計處,2004。九十二年薪資與生產力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
李美玲、楊亞潔與伊慶春,2000。 ,台灣社會學刊 24:
「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
59-88。
張昌吉(1992)我國勞工薪資所得與決定因素之分析,勞動學報 2:111-126。
張晉芬(1996)女性勞動者婚育離職原因之探討,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第三

18
回:台灣勞動研究,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教育部統計處,2004。教育統計指標。
蔡青龍(1988)婦女勞動再參與的初步分析,經濟論文叢刊 16(2)
:149-174。
蔡淑玲,1994。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6(2)
「台灣之婚姻配對模式」 :335-371。
薛承泰(2000)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再就業時機的初步分析,人口學刊,21:77-99。
Becker, Gary S. 1991. Treatise on the Famil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nlarged edition).
Bernardi, Fabrizio, 2004. ”Who marries whom in Italy.” Pp.? in Who Marries Whom?
Educational Systems As Marriage Markets in Modern Societies (European Studies
of Population, 12), edited by Hans-Peter Blossfeld and Andreas Tim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oth, A. Jahnson, D.R., White, L. K., and Edwards, J.N. 1984” Women, outside
employment and marital instali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0:567-83.
Cattan, P. 1998. “The effect of working wives on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Monthly
Labor Review Online. http://stats.bls.gov/opub/mlr/1998/03/art2abs.htm
[2004/10/28]
Clarkberg, N Martin.1999. “The Price of Partnering: The Role of Economic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s’ First Union Experiences.” Social Forces 77:945-68.
Deutsch, F.M., Roksa, J. and Meeske, C. 2003. “How gender counts when couples count
their money.” Sex Roles 48: 291-304.
Dixon, Ruth, 1971. “Explaining cross-cultural variation in age at marriage and
proportions never marrying,” Population Studies, 4(2): 215-233.
Easterlin, R. A. 1987. Birth and Fortun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ldscheider, Francis K., and Waite, Linda J. 1986. ”Sex Difference in the Entry into
Marriag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1): 91-109.
Goldstone, J.A. 1986. “The demographic revolution in England: A re-examination.”
Population Studies 49:5-33.
Goldthorpe, John H. 1980.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Hakim, C. 2000. Work-Lifestyle Choices in the 21st Century: Preference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idemann, Suhomlinova and O’Rand. 1998. “Economic independence, economic status
and empty nest in midlife marital disrup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219-31.
Hood, J.C., 1986. “The provider role: Its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349-59.
Kulik, Liat. 1999. “Maritla power relations, resources and gender role ideology: A
multivariate model for assessing effec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0(2):189-206.
Lipman-Blumen, 1976 “Toward a homosocial theory of sex roles: An explanation of the

19
sex segregation of social institutions,” in Martha Blaxall and Barbara Reagan(eds.),
Women and the Workplac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cLaughlin, S. D. 1982. “Differential patterns of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surrounding the first birt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4(2): 407-420.
Moffitt, Robert A. 2000. “Female Wages, Male Wages, and the Economic Model of
Marriage: The Basic Evidence.” Pp. 302-19 in The Ties that Binds, edited by Linda
Waite et al.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Oppenheimer, Valerie K. 1994.”Women’s Rising Employment and Future of the Famil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2): 293-342.
Oppenheimer, Valerie K. 2000. “The Continuing Importantance of Men’s Economic
Position in Marriage Formation.” Pp. 283-301 in The Ties that Binds, edited by Linda
Waite et al.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Oppenheimer,Vlaerie Kincade, and Lew, Vivian. 1995.”American Marriage Formation in
the 1980s: How Important Was Women’s Economic Independence.”Pp.105-138 in
Gender and Family Chang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edited by Karen
Oppenheim Mason and An-Magritt Jeanse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ampel, F. C. and Tanaka, K. (1986)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 reconsideration, Social Forces, 64(3): 599-618.
Rogers, S.J. 1999. “Wives’ income and marital quality: Are there reciprocal effec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123-32.
Rogers, S.J. and DeBoer, D.D. 2001. “Changes in wive’s income: Effects on marital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the risk of divor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3:458-72.
Schumann, P. L., Ahlburg, D. A., and Mahoney, C. B. (1994) The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on pay,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9(2): 481-503.
Smits, Jeroen, 2002.“Social closure among the higher educated:Trends in educational
homogamy in 55 countries.”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2; 251-277.
Sørensen, A. (1983) Women’s employment patterns after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2): 311-321.
Thompson, L., and Walker, A.J., 1989. “Gender in families: Women and men in marriage,
work, and paren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1:845-71.
Xu, Xiaohe, Shu-Chuan Lai. (2002). “Resources, gender ideologies, and marital power:
The case of Taiwa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3(2): 209-245.
Zuo,J., 1997. “The effect of men’s breadwinner status on their changing gender beliefs.”
Sex roles 37:799-816.

20
附錄:表二至表四之樣本數量

表二、婚姻配對按初婚時期、夫妻年齡差與夫妻教育差分(樣本數量)

教育 女 > 男 女 = 男 女 < 男 合計
年齡

A. 初婚年期 1970~1979
女 > 男 81 341 359 781
女 = 男 565 3579 2788 6932
女 < 男 457 2260 1593 4310
合計 1103 6180 4740 12023

B. 初婚年期 1980~1989
女 > 男 191 531 408 1130
女 = 男 1194 4134 3228 8556
女 < 男 739 1651 1308 3698
合計 2124 6316 4944 13384

C. 初婚年期 1990~2000
女 > 男 92 261 157 510
女 = 男 589 1965 1012 3566
女 < 男 365 885 548 1798
合計 1046 3111 1717 5874

資料來源:1990、1993、2000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原始資料檔。

表三、不同教育程度女性之「女高男低」婚配(樣本數量)

初婚世代 國小 國中 高中職 專科 大學 研究所 合計


女高男低
1970-1979 87 483 363 84 81 5 1103
1980-1989 9 628 1068 244 158 17 2124
1990-2000 5 86 578 246 118 13 1046
有偶婦女
1970-1979 6481 1939 2292 512 360 17 11601
1980-1989 2465 3976 5179 1035 652 50 13357
1990-2000 254 1310 2955 861 429 62 5871
資料來源:1990、1993、2000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原始資料檔。

21
表四、「女高男低」婚配內涵按初婚時期分(樣本數量)

初婚時期
1970s 1980s 1990s
女高男低項目

任一項 8955 9505 3974


教育程度 974 2032 990
收入 363 345 186
年齡 738 1052 469
任兩項 129 263 136
教育/年齡 74 183 86
教育/收入 41 59 39
收入/年齡 18 31 19
三項 2 5 4
零項 8955 9505 3974
有偶婦女 10899 12666 5479

資料來源:1990、1993、2000 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原始資料檔。

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