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氏族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建筑氏族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
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
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
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选址一般在河流两
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美,有利于农
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

聚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较完整,居住区在中心,外围绕一周大壕沟,
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共揭露出 40 多座房屋遗迹,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
所,其他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仰韶文化居民死后按一定的葬俗埋
葬,多长方形土坑墓,墓中有陶器等随葬品,小孩实行瓮棺葬。盛行单人仰身的直肢葬,但合
葬墓占一定比例。合葬的人数不等,多的达 80 人。葬制中实行女性厚葬和母子合葬,反映了
以女性为中心的特点。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则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
带根深蒂固。这些与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特征是相吻合的。[11]

但也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衰落期到父系社会早期的社
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12] 。成年男女合葬墓、成年男子与小孩合葬墓,
以及大量小型房址,说明一夫一妻制家庭日趋增多并占据统治地位;“灰坑葬”说明非自由民
(奴隶)的存在。体现男性生殖器崇拜的陶(石)祖、男根图,以及表现“贵族的感情”的遗迹、
遗物,则是父权与君主(世袭酋长)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种种迹象表明,中原地区在
仰韶文化早期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中期则普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13]

经济状况
农业

仰韶文化各个部落继承了前仰韶时期各种文化的传统生产方式,农业生产仍以种植粟类
作物为主。粟的遗存
在各重要遗址中经常发现,如西安半坡一座房子内的罐、瓮中都盛放着粟,另一座房子
的小窖穴中也发现了粟壳遗存,特别是有一个窖穴中粟壳堆积达数斗之多。在重要遗址北首岭、
泉护村、下孟村、王湾,也都发现了或多或少的粟壳。临潼的姜寨遗址,还发现了另一种耐旱
作物黍。靠近长江北岸的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发现了稻谷痕迹。此外,在洛阳孙旗屯、郑州
林山砦、淅川下集等遗址,也都发现了粮食遗迹。上述情况表明,仰韶文化范围内的农业生产
比较发达,粮食作物品种不仅是一种粟。同时,人们还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半坡遗址的一座
房子内,一个陶罐里装满了已经炭化的白菜或芥菜之类的茶籽。

仰韶文化处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生产
水平仍比较低下。早期阶段可能有尖木棒等木质工具及石铲、石锄等挖掘土地。这时的石斧大
多形体厚重,横断面呈椭圆形,适于砍伐林木以开垦荒地。收割农作物则用两侧有缺口的长方
形石刀和陶刀。加工粮食使用石磨盘、石磨棒和木杵、石杵等。中晚期的庙底沟、大河村类型,
出现了大量舌形或心形的石铲,磨制得比较平整光滑。在临汝大张村、郑州大河村等遗址,还
出土一种大型、通体磨光的长条形石铲或有肩石铲。这一时期收割谷穗改用磨光的长方形石刀,
有的还带穿孔。这些工具都比早期的半坡类型有所进步,生产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

家畜饲养业比新石器时代早期也有一定进步,饲养的家畜有猪、狗和羊,马的骨头也有
少量发现。鸡骨发现较多,可能已经驯化为家禽了。[14]
红山文化的居住址与聚落形态具有分布稀疏、文化堆积薄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它的经济生活多样性有关。
关于房址,已经掌握、了解的情况有:为半地穴式,方形;居住面经锤打,中央有瓢形灶坑,且有斜坡门道;
有些遗址内保有成套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体现出独立家庭的规模。
根据近年来的考古调查结果,内蒙古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村落”级遗址密布,在 765.4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
含红山文化陶片的遗址点 160 处。如将这些遗址点中彼此毗邻、相互间只有数十米空白地带或自然沟壑相隔的地点
加以归并,实际可得到 125 个“村落”级的遗址。其中大约半数的“村落”级遗址在空间上又可聚合为 13 个较大的群体。
聚落(或“村落”)所代表的这种小型的、成员之间可日常面对面交流的低层社团之上,应存在着更高一级的社
团组织。调查发现,由若干遗址点聚结成遗址群的现象十分普遍。一般每群包含 3~5 个遗址点,多者可达 20 余
个遗址点。
红山文化普遍出现了规则的方形护壕,在有些重要的聚落和大型遗址中还出现了土筑和石筑的围墙。应该说这
是东北地区城池出现的雏形。
红山文化居住址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用石头和土坯垒砌的城池和大型房址,其城垣和城壕的建筑结构及高超的技
术令人惊叹不已。这种先进的城池大多分布在赤峰附近的英金河沿岸、敖汉旗以及辽宁的阜新一带。夏家店下层的
石城遗址大多坐落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的非季节性河流的河边台地上。城址大小不一,大者面积可达 10 万平方
米,小者可达 1~2 万平方米。城池分布的密度很大,仅以敖汉旗为例,这类石城和遗址就达 150 余处。从城址的
整体布局上观察,城池多由一大数小的石城组合成单元系列。城址外围有城壕环绕,内侧则有石墙或土墙围护。夏
家店下层文化的城池是目前东北地区所发现的最早的城池文化,它的年代在距今 4000 年前后,是最早的由城(墙)
与池(濠)所组成的“城”的防御体系,并成为我国自夏商以后所有城池的基本定制。这种依托护城河与高大城墙作
为古代城市的防御体系,一直影响到满清王朝。
(二)农作物
从中国北方已经发现并经过科学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粟和黍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可能还播种油菜等
蔬菜;生产方式是刀耕火种与锄耕农业并存。
粟,俗称小米,其野生祖先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粟的主要优点是耐旱,主要弱点是产量低,特别适合干旱或
半干旱地区种植。黍,俗称小黄米,其特性和地理分布与粟相似,都是 C4 类植物,亦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主
要粮食作物。在赤峰蜘蛛山、北票丰下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粟出土的报道。赤峰四分地东山嘴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中一只甗中盛有炭化的谷子,其形态、大小与现代小黄米很相似。从东北亚农业发生和传播的大背景来看,红山文
化种植粟和黍是完全可能的。最近在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粟和黍,进一步确定了这一点。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
表明红山文化居民是以 C4 类即粟、黍类食物为主食的。人骨测量结果表明红山下层文化标本的 C 平均值为
5.43‰,所对应的 C4、C3 类植物的百分比为 100%、0%。这意味着红山文化居民是以粟、黍类为主食的,他们
不太可能食用水稻、小麦、野生坚果等 C3 类植物。N 测定结果表明红山文化人肉食的比重介于兴隆洼人和殷墟人
之间,这说明红山文化狩猎或畜牧业占有较大的比重,还没有发展到精耕细作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