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阿玉

阿丽含
阿玛迪
苏菲瑞
(一)阅读教材的编订

(二)阅读教材中的识字教学要去到什么程度?

(三)阅读教学不只是教具体的知识
 KBSR 时代,我们的课程纲要列明“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认识字词”,
因此不管是教学或教材的编订,都不是为了促进阅读、培养阅读力而设。

 我们先有“字汇表”,再根据“字汇表”编写课文。

 即使收录一些流传的美文,也要为了“字汇表”的指定字汇而做出调整和改
变。

 先定词汇,在编课文的阅读教材编选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

 注重字汇过于行文,不但局限了教材的编选,而且冲击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教词汇代替了教阅读)。
 如果是二语言教学,“先识字后阅读”是必然遵守的教学原则,因为二语教
学首重学生的词语积累,阅读不过是带出词汇的手段。

 但是如果是母语教学,就不应该“先识字后阅读”。

 注重阅读也不是不要识字,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学习兴趣,在兴趣的
驱使下养成他们识字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小学低年级需要尽快认识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实现独立阅读的目标,为学好语文作好充分的准备”(中国与本地的课标)

 只有阅读才能让一个人感觉文字的奥妙,习惯利用这个语文学习。过长的时
间停留在识字阶段,学习会变成枯燥乏味,欠缺动力。
 阅读教学本来是为了丰富生活、充实人生、了解生命更高的价值的,可是我
们的阅读却变为形而下的“领会道德价值”。

 习惯灌输价值观,往往也让教师过于寻求标准答案。阅读力因此而下降,无
法从文本中提炼更高的价值。

 除此之外,我们的阅读教学还有个不太符合母语教学的盲点——肢解课文。

 如果不把文章看作一个整体,肢解了文本,把它当工具来学习,去分析其词
语、句子、乃至把优美句子等同有用上修辞格的句子,那就远离文字的奇妙
世界,无法体会到阅读乐趣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