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異域到茶鄉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4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College of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從異域到茶鄉:泰北邊境的茶產業與地方浮現
From a Refuge to a Tea Place: the Tea Industry and
the Emergence of Place at North Thai Borderland

許純鎰

Chun-Yi Hsu

指導教授:洪伯邑 博士

Advisor: Po-Yi Hung, Ph.D.

中華民國 105 年 1 月
January, 2016
II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謝誌

兩年半的碩士班生涯,走到寫謝誌的這一刻,總算是可以為自己長久的學生身
份畫下句號了。2014 年的夏天,基於某些神秘的理由,
「不情願地」進入臺大地理
所。深不知這兩年半的過程種種,讓我自頭徹尾的換了一個人。記得剛入學的時候,
研究方向茫然,只知道臺大資源多,能求多少是多少。那時受到中研院劉紹華老師
《我的涼山兄弟》的啟發,起心動念想到:如果我這輩子就只做這麼一次研究,寫
這麼一次論文,要是能在國外進行研究,待在當地,那該有多好。這樣浪漫的想法,
正好遇上了我的指導教授洪伯邑老師在臺大的第一個科技部計畫,這篇泰北茶鄉
研究便這麼開始了。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洪伯邑老師對我的各種指導、關心與容忍。我自知自己是
一個難以控制的學生,但不論我在研究室內外如何闖蕩,老師總是能在最關鍵的時
刻給與點醒。記得 2014 年和老師去柬埔寨開會,報告的前一天,老師把字把句地
為我破爛不堪的英語正音。老師他或許不知道這個舉動,在學生的心中是多麼地感
動。不過,老師就別再和大學部的學生提到那位「被報導行腳走泰北,其實是不會
騎機車」的學長啦!有些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就是因為有良好的剪裁。
「人文地理
學家就是在說精彩的故事」這句您常常放在嘴邊的話,我可是深深放在心裡唷!也
感謝老師在我進行田野期間,持續為我開闢財源(來自兩個科技部計畫:
《邊境裡
的跨國地景:泰北金三角的華人移民、茶葉生產與地方建構》與《從戰場到市場:
泰北金三角跨境農技轉移與茶葉轉植的政治生態學》)。中華救助總會也在研究過
程中慷慨地提供歷史資料,在此一併感謝。

於此同時,我也由衷感謝有緣同在「洪門」的 408 研究室的夥伴:慧岑、寶慧、


莉靜、偉倫、季庭、聿修、思妤、育安、宇忻,容忍我在研究室雜亂的空間使用方
式與狂蕩不羈的行為。兩年半內在研究室烹飪聚餐、慶生慶節、
「408」廣播時間、
奮讀努力與奮力做各種半學術半瘋癲的對談,種種場景,會是我一輩子中最為懷念
的光景之一。也感謝師母陳懷萱博士在研究室日常提供最即時、精要的理論支援與
人生經驗分享。還有可愛的襄襄,為 408 添加不少家庭式的歡笑氣氛。有你們真
好,我真的非常驕傲說自己來自 408 這個溫馨家庭,勝過於說我畢業自哪間學校。

II
若說碩班求學路上,是洪伯邑老師提供與教導我田野之間與之內的各種技藝、
理論思考與反身,那麼在田野之外給予我最多指引,提供我一套全新「說故事方式」
的,莫過於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的楊弘任老師。記得大一時懵懵懂懂地讀老
師的《社區如何動起來》
,雖然無法完全理解,但其中深刻的地方與技術故事讓我
深深著迷。因緣際會,竟在碩班對外求經的路上,進到老師的課堂──「行動者網
絡理論」與「技術與社會」
,領我進入 STS 與 ANT 領域「修行」
。感謝楊弘任老師
在課堂與口試期間對我的諄諄教誨與鼓勵,您嚴謹治學和待人寬厚的身影是我永
遠的學習楷模。也感謝在陽明課堂上的俊頤、玉欣、釆穎、瑞鑫、伊平、半思、函
育、宗晏、昱翔、俐伊、業翰、俊智、重遠、翊筌和王志弘老師,與你們在課內課
外的交流,是我碩班最重要、最精彩的智性訓練。最後,給「Sweet ANT」的姐妹
夥伴:快點再來約一團吧!

在 STS 領域修行的路上,若沒有系上洪廣冀老師為我拓寬思路,這篇論文就
不會有今天如此樣貌了。當時毛遂自薦當您「地理學與科學技術研究」教學助理,
現在想想實在是有夠大膽,但也是收穫最豐的選擇。感謝老師從我論文概念成形到
撰寫過程中的種種指導,從您精準且深刻的評論中,總能看見我完全忽略的部分。
除了論文,從您組織舉辦「野臺開講」
、每每設計絕倫的簡報與字字踏實的文章中,
每一身影無不啟發我更多、更深的學習與反省。謝謝您。

研究(室)之外,在系上最為甜美的時光,絕對是當「103-1 人文地理學通論」
教學助理時,與 B103 的學弟妹們共處的時刻。有絕佳優秀、耐苦耐勞的你們,才
得以讓我們助理群進行各種奇思妙想的教學嘗試。與其說是當你們的 TA,不如說
是你們教會我許多事,而這樣組合的機會,也就這麼一期一會了。往後的求學生涯
要一起加油唷!

除了研究室與系上,在臺大最多的回憶,莫過於是熱愛桌球的夥伴們。除了感
謝超大型週六「桌球同好會」外,必須和最為親近的「神秘桌球小團體」:海豚、
乙瑄、世哲說聲謝謝。雖然我在最後論文緊張時刻有各種 fade out,但我真的很想
跟你們練球啊!也謝謝連續兩次「桌球中級」課堂上比賽與交流的朋友。如今畢業
了,再也不能假裝清純懵懂地說:「我今年剛升三年級」。

III
在臺大之外,能讓我暫時離開課業,卸除壓力的方式,不外乎是增加他人課業。
感謝新店高中與南湖高中,提供我兼課的機會,讓我的衣食生活不致於斷炊、求學
生活不致於失去調劑。兩間學校的學生是如此可愛與乖巧,能夠在良善學習的狀態
下,持續應付我這個瘋癲的地理老師,你們很棒!也感謝兩間學校的同事,對我的
各種協助。特別要感謝的,是在新店那間兼課老師辦公室中結識的耕榜、佩珊與鳳
儀,超懷念下課後一起吃熱炒、唱歌與各種三八行徑。當然,還有教學上的交流。

感謝美斯樂田野之中遇到的每一位大哥大姊,你們都是我的貴人。如果沒有你
們無私的分享,以及對我這個不懂事的「臺灣小娃」的關愛,那這本論文定然難產。
感謝阿英姐在田野自始至終對我的照顧,您真的是我在美斯樂的母親。也感謝茅屋
咖啡店的李大哥、楊大姐每每對於我的熱情招待與問候。還有朱大哥、阿勇哥、阿
銘叔每每帶我穿梭茶地,不厭其煩地回答我各式奇怪問題,謝謝你們。當然,還要
感謝個性熱直的新生旅社的賀大哥,管家的大哥大姊與緬甸籍員工,在田野間就有
如家人一般照顧我的生活。特別感謝每次與我一同出田野的偉倫。若沒有你,美斯
樂田野會黯淡許多。還有眾多曾在泰北或美斯樂給予我協助、鼓勵的你們(來自臺
灣、中國與港澳的背包客──特別是 2014 年夏天那一團、明愛會的老師們、皇家
農場的 Wassana Punyawong、中興高材生 LewBoo Aroonpong)
,抱歉無法一一題名
感謝,但我是衷心地在臺灣祝福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感謝聯合報的林李碧蓮小姐與林以君大哥,讓敝人拙作可以面市於 Udn、聯合
報與泰國世界日報。在你們身上,不只看到媒體人的專業與認真,更在你們身上學
習到了田野工作中與人交陪的技巧,以及資訊記錄的眉角技藝。謝謝你們。

讀碩士班不是只有歡笑與省思,還有罪惡感。爸、媽,抱歉,我都 26 歲了,
還沒能當家裡的經濟來源,有時候講話還很衝。但每次出國與返家,你們溫暖的問
候和關愛是不曾變過的。我馬上就要出來賺錢給你們退休啦!工作一輩子,該是兒
子好好回饋你們的時候了。兩位妹妹,我們趕快一起出社會吧。

最後,碩士班這兩年半,經歷了太多事情,回憶一時也釐不清。感謝曾經愛過
我、我愛過、傷過我、我傷過的你(們)。我不該把論文謝詞當作是自白信,但這

IV
很可能是我唯一一本論著,且讓我在這對你們說聲:「抱歉/謝謝你」。謝謝陪我論
文走到最後的小柴犬,真的謝謝你,我不會那麼兇了。

要謝的人真的太多了,但我真的無法用謝天交代與你們的交情。不如就找我喝
茶吃飯敘舊吧,我說一個故事給你聽,以表感謝。

寫於 408 研究室 2016/01/27

V
摘要

本研究追蹤從臺灣到泰北的農業技術轉移的時空過程,特別注重在經營最為出色
的村寨──美斯樂。透過行動者網絡理論及關係地理學的指引,我論證農業技術的
轉移不單只是替代當地罌粟生產的國際計畫,或用以斡旋中南半島高地中泰國、異
域孤軍、共產勢力等各個權力關係的政治手段,其更是將「異域孤軍」的難民村重
組為「茶鄉」的重要元素,進而形塑了當地特殊的人-茶關係與地方感。本文緊隨
臺灣農業專家與泰北茶農的各項農業與社會行動,回溯技術與茶在跨國農業計畫
中的移動軌跡,進而描繪茶產業網絡中各式人與非人元素的樣貌,諸如茶品滋味、
變動中的市場、泰北華人、製茶設備、在地意象與社區營造組織等。透過對茶產業
網絡的理解,我指出茶鄉的形塑非建構於社會或其他如國家、市場等結構性力量,
而是當地茶產業網絡穩定化後所展演的效果。網絡中的「茶」並非單純被製造的物
品或被輸出的技術,而是持續受到茶產業網絡中每項人與非人行動者所改變的「事
物」
;而泰北美斯樂華人也在網絡之中轉換自身身分,從戰士成為農夫,從孤軍成
為公民。據此,美斯樂作為一個享有盛名的茶鄉,它呈現了不僅是臺泰跨國農業計
畫下可預測的成果,更是在種種偶發際遇中,所混雜的各項人與非人異質行動的集
合,並萌發出與技術來源地有所不同的在地面貌。透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異質觀點
與追蹤實作與衝突事件的方法,我得以在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兩端之外,更「對稱」
地理解美斯樂茶鄉的形成。據此,從異域到茶鄉的轉變過程就不再只是臺灣烏龍茶
技術指導下的產物,或僅為國家間的地緣政治與農業外交考量下可被預期的結果,
而是雜揉了許多個偶然的行動場景,在各項機遇中不斷穩定茶與美斯樂的連結,而
具美斯樂地方意義的茶鄉正是浮現於交織緊密的行動者網絡之中。

關鍵字:泰北華人、美斯樂、茶產業、地方、行動者網絡理論

VI
Abstract

This paper trac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es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from Taiwan to north
Thai border, especially on the most successful and rich village, Mae Salong. Based on
actor-network theory and approach of relational geographies, I argue that agricultural
transfer was not only a project which has erased opium production, counterpoised power
geometry in highland of southeast Asia, but also a special element which has reconfigured
the network of Yunnanese Chinese’ settlements. Moreover, the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has then reshaped the Nature-society relationship. Specially, I follow tea transfer trajec-
tory — including Taiwan experts’ teaching, local farmers’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 to
illustrate how the Taiwan oolong tea material and techniques have enacted all kinds of
actants including taste of tea, shifting market, Yunnanese Chinese, tea making equipment,
local image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Additionally, I argue that place
is not an object to be constructed by social or other structures like nation state and market
principles, but a performing effect from network stab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ality, tea is not a fixed object to be operated and moved, it is a continually chang-
ing “thing” with every element and actant within network. I therefore argue that Mae
Salong, as a famous and successful tea place, is more than a predictable outcome of th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ject, but a string of actions assembled from heterogeneous
and hybrid networks in contingent processes. By using heterogeneous perspective of Ac-
tor-Network Theory, tracing actions and conflicts, rather than by technology determin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 I could symmetrically realize how tea place making in Mae
Salong: Rather than the ramifications of Taiwan oolong tea experts teaching or the pre-
dictable outcomes between power or international geopolitics and agricultural diplomat,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a refugee camp to a tea place is hybrid of several contin-
gent actions, which have been continuously stabilizing connection between tea industry
and Mae Salong. Tea place, which performs local meaning, is emerging from a stabilized
actor-network.

Keywords: Yunnanese Chinese, Mae Salong, Tea Industry, Place, Actor-Network


Theory.

VII
目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 I
謝誌 ............................................................... II
摘要 ............................................................... VI
Abstract .......................................................... VII
目錄 ............................................................. VI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臺灣茶在泰北 ......................................... 1
第一節 「異域」泰北有臺灣茶? ................................... 1

第二節 選擇美斯樂 ............................................... 6

第三節 對美斯樂「茶鄉」的地方與技術的叩問 ...................... 13


第四節 如何叩問美斯樂 .......................................... 20

第二章 行動中的茶產業網絡 .......................................... 24


第一節 泰皇、救總與農技專家 ................................. 25

第二節 「異地不生根」與「知名茶鄉」──高崗寨與美斯樂 .......... 44

第三章 移動中的茶、土地與泰北華人 .................................. 53


第一節 移動的茶滋味 ............................................ 53

第二節 誰的土地:異域的土地使用與丈量茶鄉 ...................... 61

第三節 從埋名併堆到彰顯身分 .................................... 67

第四章 看見茶鄉、展演地方 .......................................... 78


第一節 以美斯樂「茶」鄉之名:OTOP 展銷會 ....................... 79
第二節 以美斯樂茶「鄉」之名:美斯樂櫻花組織 .................... 86

第五章 結論──行動中的茶鄉與浮現的地方 ............................ 92


第一節 是「異域」,還是「茶鄉」? .............................. 93

第二節 行動者網絡與地方──不斷轉變的茶鄉美斯樂 ................ 95

第三節 故事之後 ................................................ 97


引用文獻 .......................................................... 100

VIII
圖目錄

圖 1 泰北美斯樂茶園一景 ............................................. 1

圖 2 泰北華人村寨、茶產區與美斯樂位置示意圖 ......................... 7

圖 3 高崗寨山坡一景 ................................................ 46
圖 4 高崗寨製茶廠門面 .............................................. 46

圖 5 美斯樂觀光茶園指示標 .......................................... 49

圖 6 典型美斯樂茶店擺設 ............................................ 49

圖 7 逢生大哥在其茶店推銷自己的力作──紅頂茶 ...................... 56

圖 8 美斯樂東方美人茶的包裝 ........................................ 60
圖 9 萊帕猛山戰役勝利後,華人將士獻代表泰國國土
的石與花予泰王 ,象徵為其收復失土 .................... 63

圖 10 Sobogo 土地證明文件(正面) .................................. 66

圖 11 Sobogo 土地證明文件(反面) .................................. 66

圖 12 清邁瓦洛洛市場中從美斯樂批茶販售的茶攤擺設 ................... 69
圖 13 珠娥姐茶店裡的真空包裝批發與零售處 ........................... 72

圖 14 美斯樂近年好用的素色真空標裝與自己設計的標籤 ................. 74

圖 15 具泰北意象設計的茶品包裝 ..................................... 76
圖 16 融合泰國與中華元素的茶品包裝 ................................. 76

圖 17 OTOP 商標 ..................................................... 81
圖 18 美斯樂茶家在 OTOP 展覽館的陳設 ................................ 84

圖 19 櫻花組織第一次開會 ........................................... 89

圖 20 美斯樂某大型旅館 「以地方之名」地景設計 ...................... 92

圖 21 美斯樂某景觀茶家的招牌── 「My Place Mae Sa Long」 .......... 92

IX
第一章 緒論──臺灣茶在泰北

第一節 「異域」泰北有臺灣茶?

圖 1 泰北美斯樂茶園一景

「泰北有臺灣茶?」

聽到泰北,第一時間可能會想起異域、孤軍、亞細亞的孤兒等等含有悲傷情緒、
戰爭色彩的詞彙,而不是如南投鹿谷一般大規模茶產業與觀光茶園,以至於每位風
塵僕僕的旅客,搭著雙條1上到泰北最著名的村寨,也是泰北最著名的茶鄉時,總
是對映入眼簾的層層茶地、比鄰而設的茶廠、中式牌樓、中英泰三語並陳的招牌感
到詫異與新奇。這樣的期待錯置感來自臺灣所熟知的「異域」概念。

《異域》是本由柏楊所撰寫的戰爭小說,其後所翻拍的同名電影可能更廣為所
知。從 1961 年開始,《自立晚報》刊起一連串回憶錄式的軍事紀錄。紀錄的地點
在雲南、緬甸與泰國北部的山林間,主角則是一群在中央政府播遷來臺後,仍在東
南亞高地上戮力奮戰的中華民國國軍。文中不僅描寫的戰爭的殘酷、物質生活的匱

1
雙條(สองแถว)是在泰國盛行的短乘交通工具,類似於臺灣的計程車。美斯樂位於 1000 公尺的高
山上,雙條是唯一的大眾交通工具,連絡山下的美沾與大東兩個城鎮。

1
乏、生技上的艱難,對於該批軍隊「流離失所、心繫他方」的心理狀態也刻劃甚深,
而這正體現於了《異域》電影的英文譯名:A Home Too Far。《異域》牽動了臺灣
人敏感的政治處境與的人道關懷的心緒,開啟一連串的官方與民間的救助行動。時
至今日,柏楊筆下的泰北已經過了近 60 年,在各個不同的援助組織與計畫下,不
斷改變其面貌。直至今日,仍有許多教育及宗教機構耕耘該區的華文教育。異域孤
軍與其後代也在歷經了多次政治事件,逐漸取得泰國公民身分,倚泰為家。

然而,絕大多數臺灣人對於泰北的印象,始終停留在 1980 年代「愛心傳異域,


送炭到泰北」時,媒體畫面中的克難的泥土路面與茅草房。不僅是老壯一輩,近
1990 年代出生的我,對泰北與異域這兩組空間指涉,可謂是既模糊又緊密的糾纏
在一起,以至於第一次進到美斯樂,發覺當地柏油路多於泥土路、水泥平房多於茅
草房、部分餐廳旅店的裝潢更勝清境農場,甚至村寨中央還有一間 7-11 時,難免
在心中質疑:這裡真的是泰北/異域嗎?不過,這樣的疑問很快就在與當地人互動
之中得到暫時性的解答:這裡確實是異域──異於一般泰國生活樣貌的地方。理由
是,在美斯樂穿梭,無須害怕語言問題。生活在這裡──出現在主要道路與聚落上
──的人泰半有著華人面孔,能通泰文,但中文更為流利。他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
雲南話2,不熟悉的人細聽一兩回也能掌握個三、四成。在這裡,雲南米干和豆漿
油條出現的比例高於泰國菜。家戶門窗貼的春聯寫的是繁體字,進門招待的不是喝
泰國平地常見的冰水或泰式冰茶(ชาเย็น),而是熱呼呼的烏龍茶。眼前所見、所嚐的

烏龍茶並非來自臺灣或中國,而是產自「這裡」,本地的茶葉。美斯樂的茶種植於
山谷間的坡地,而聚落與道路沿著山稜而開闢,所以不論是行車途中,還是在住宅
窗外,茶地景色可謂無所不在。不僅是茶地,沿著美斯樂主要幹道──泰國 1234 號
道路──蜿蜒而上,一路所見從背包客棧(guest house)到度假飯店(resort)、從
零售茶店到大型茶廠櫛比鱗次、不一而足,儼然是個高度商業化的山地聚落。這裡
真的是「異域」。

但是,這裡是什麼樣子的異域呢?顯然,當代的美斯樂早已非過去篳路藍縷、

2
無論是美斯樂還是泰北其他華人村寨,人口組成多為孤軍後代或與軍隊共同遷徙的「難民」,兩
者祖籍都在雲南,故日常生活使用的皆是雲南話。

2
戎馬倥傯的孤軍軍事要地。孤軍早已繳納軍械,收編為泰國公民。犯境的共產黨也
已遠去。取而代之的,是臺灣形象甚為顯著的茶產業,一踏進美斯樂便能察覺一二:
以中英泰文招牌標示的觀光茶園、華人所熟悉的泡茶器皿、品茶時的聞香手勢、中
文題名並以潑墨山水為設計的茶葉真空包裝、茶的種類與品項,甚至是茶廠中的電
動炒菁機、包球機的氣動運作聲、茶菁萎凋中的甜蜜氣味、茶家評判茶品的神情、
姿態與判斷標準……。美斯樂是如此令人──尤其是臺灣人──驚奇:想像中與歷史
中的「異域」似乎已然遠逝,而親身體驗到的卻是自己極為熟悉臺式烏龍茶,而且
竟出現在離臺灣 2000 公里遠的泰北山林之中!

這裡還是「異域」嗎?如果將比較對象置於泰國境內,那麼美斯樂的產業、聚
落樣貌與居民確實和其他為人所熟知所見的「泰國」差異甚大。對泰國人而言,這
裡是一群特殊華人3的聚居之處,以種茶聞名全國,在景觀上異於一般泰國山地的
「茶鄉」。若將比較對象置於臺灣遊人自身的經驗,那麼相異之處便不僅只是從泰
國平地移動到上山過程之中的景觀變化,而是對於自身所熟悉事務竟座落「他鄉」
的錯置感。當然,臺灣遊人是不可能不去注意到泰北茶地中種種相似,卻又差異之
處:雜草過長或修剪極為平整的茶園、滋味與香氣過淡或過重的茶水、歷經長達半
年乾季時所啟用的灑灌設備,流淌在耳邊的雲南話畢竟不是臺語,也不可能忽略夾
雜在繁體中文中的簡體中文、雲南話中相互交替的緬甸語和泰文。「異域」在此,
不再只是單純在歷史中悲情的氛圍與複雜的國共軍事角力,而是各式各樣熟悉與
不熟悉的事務、相似卻又不同感受的集合,集合在一個特殊的地點,成為對每個不
同群體的人都有著不同意義的地方。

如何理解泰北美斯樂這樣特殊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問題鎖定在人身上,探詢
美斯樂人的身分問題、異地適應的過程,以「他們是誰」的命題區辨出文化上、時
間上、空間上的變化與移動。這樣的分析方式在地理學中的地方研究並不陌生:將
地方視為一個與眾不同、獨有特殊的(idiographic)的實體進行分析,或是許多結
構力量──如國族意識形態、資本主義、後殖民主義──下所建構的產物(Cresswell,

3
泰國華人占該國總人口約 12%,絕大多數祖籍為中國廣東潮汕地區,為海外華人的一支。泰北雲
南人遷徙的路徑與理由和潮汕地區的華人並不相同,不論是學術上或是泰國人在日常生活用語上,
都會有所區辨。

3
2004)。這樣的觀點或許可以很直觀地將美斯樂「人」、「異域」、「茶鄉」歸成
一個與我們共享一段歷史,曾與臺灣在時間長河上有數度交會,最終卻又分流的人
與地。但是,這又如何解釋我們在美斯樂對於其發展的詫異之感、對於他們的茶產
業既熟悉又能察覺差異的錯置感?本文認為,與其將視角局限於「異域」中的人與
地,若將焦點集中在茶產業上,將焦距切換於人與茶之間,那麼對「異域」的認識
便不再只是區辨過去與現在、人與地的不同,而是與臺灣充滿相似、類比,卻又富
含差異表現的「茶鄉」。

當然,美斯樂的茶產業,和臺灣相似與類比之處其來有自。1980 年代,臺灣
與泰國的官方與民間單位因安置異域孤軍、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剷除泰北罌粟種植、
改善泰北生計水平等等考量,開啟了一系列的兩國農業技術轉移計畫。其中,臺灣
茶做為高經濟價值作物,伴隨著與其相襯的相關技術物移動到了泰北山地的眾多
華人村寨,例如生產設備、製茶技藝、品質評判標準與和茶產業共同配置的現代化
工程:應付乾季的儲水壩、對外連絡的柏油道路、供應設備運轉的電力系統。

不過,並非茶種、技術與設備一到泰北,便風行草偃地於各個村寨「異地生根」

而是在重重考驗下,最後落腳於幾個特定的村寨發展,而美斯樂便是當中規模最大
的一個。儘管如此,我無法輕易指稱美斯樂為臺灣茶業技術的成功複製地。因為在
茶葉物種易地生根、技術移動、從產到銷,泰北茶產業各個環節都充滿了各式各樣
「技術之外」的考量,以至於最後甚難區辨泰北茶品在過往的技術或產地標準檢視
下,究竟是屬於臺灣茶、泰北茶還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任何一種分類。不過,技術上
或產地上的難以區辨並未對美斯樂「茶鄉」帶來負面影響。相反的,美斯樂當今蓬
勃的茶產業發展正展現了技術並非定於一尊,而是在移動與使用中不斷變化;同樣
地,美斯樂做為「茶鄉」也非劃界於一地,任由外部技術或力量形塑,而是茶產業
中不同的行動者──不同興趣考量的人、茶、設備、包裝、展銷策略──彼此牽動、
改變,鋪成一張跨越國界、地區的關係網絡。上述變動中的技術,與相映的社會關
係,便穿梭在茶產業關係網絡中。

總結上述,對於美斯樂茶鄉的探詢,本文將焦點置於「從異域到茶鄉」的變化,
將觀察對象鎖定在美斯樂別具「地方特色」的茶產業上,回答臺灣茶「如何」在泰
北美斯樂異地生根,並發展出別於異域的茶鄉。從異域到茶鄉的過程裡,我好奇的
4
是美斯樂茶產業中,臺灣、泰國、美斯樂的泰北華人與茶各自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這個問題可以引出一連串的發問:美斯樂茶鄉的茶產業技術從何而來、如何而來、
又如何變化?美斯樂茶鄉的社會面貌與茶產業如何互動?美斯樂「茶鄉」究竟展現
在哪裡?這些疑問,我將在後面的經驗資料分析中一一解答。

5
第二節 選擇美斯樂

……我在摩洛哥不顧一切拼命開車,試著做出那個人類學家最致命的決定──
僅次於逃命──從哪裡展開田野工作……(Geertz, 1996: 67)

上述引文出自於人類學家 Geertz 的回憶錄《後事實追尋:兩個國家、四個十


年、一位人類學家》
(After the Fact: Two Countries, Four Decades, One Anthropologist)

Geertz 在摩洛哥透過各式「科學的」方法進行調查、統計,選擇出可行性最高的研
究地點。然而,在他的研究地點清單的最後,出現一開始不受注目,最後卻意料之
外地中選的喀薩開比爾(Qsar al-Kebir)。田野地點的選擇對於人類學家是如此至
關緊要,對於一個進行研究移地研究的地理學研究生何嘗不是如此。本文關照對象
為茶產業興盛的泰北美斯樂,但事實上,泰北曾經種茶的華人村寨不僅美斯樂,也
不僅華人才種茶,當今大規模種茶、以茶聞名的村寨也不僅美斯樂而已。為何本文
選擇美斯樂?如同 Geertz 的摩洛哥之旅一樣,本研究的初期田野工作也考察了泰
北主要的華人茶產區,如圖 2 空心圓圈所示之處,詢問各個村寨的製茶頭人、茶地
面積、產量規模、技術發展與勞動狀況等結構性資料,試圖評估「最佳的田野地點」

並努力尋找能支撐美斯樂做為泰北茶產業代表的理由。事實上,這並不難,因為美
斯樂不論是在茶產業、聚落規模與歷史重要性,都獨具一格。

就華人而言,村寨散落於泰國與緬甸、寮國邊境,分別隸屬於湄宏順府、清萊
府、清邁府,其中又以清萊府的村寨數與人口數最多。若就茶產業而言,泰北華人
的茶產業以清萊府產能最高,又因受到泰國政府 OTOP(一區一特產)認證,茶成
為清萊府的農產指標與重要的產業形象。產茶地區中,依照圖 2 空心圓圈所示,由
北而南分別為漂排茶區、美斯樂茶區與茶房茶區(茶房茶區包含茶房村與明利村,
各標記一空心圓圈)。

6
圖 2 泰北華人村寨、茶產區與美斯樂位置示意圖

三個茶區
2014 年寒假,我和本文的指導教授洪伯邑博士,走訪了泰北絕大多數的華人
茶區。當然,我們不只造訪了現有產茶的村落,也拜訪了曾經種茶,但業已失敗,
改種其他作物的村寨。每一個村寨大抵上停留了一天至兩天。幸好有熟識泰北各個
茶產區的朋友阿良哥(化名)為我們帶路、約訪談,不然在人際關係一片空白的狀
況下,很難在短短兩個禮拜的時間,能對泰北整體茶產業發展輪廓有所了解。不過,
指稱「泰北整體茶產業發展輪廓」其實也不完全,原因是曾經或正在種茶的村寨,
雖然都共享同一段「臺灣茶到泰北」的歷史,但每個村子的「臺灣茶如何異地生根」
的故事卻各有特色。究竟哪一個才是我的「喀薩開比爾」?

就 2014 年的調查成果而言,每一個茶區都有其性格:漂排茶區幾乎由一家企
業壟斷,資本雄厚。在產業地景上不僅呈現大規模種植,更因位處泰緬邊境,得以
運用勞力成本比泰國本地更加低廉的緬甸籍勞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漂排茶區
的茶家也是泰北茶產業開始精緻包裝、建立自創品牌、轉型觀光茶園的先驅,在泰
北眾多茶業經營者中具有代表性,也是當初推動臺灣茶泰北種植計畫的組織所認
定「最成功的範例」;茶房茶區是泰北地區原生大葉阿薩姆種茶最密集的生長地,
從地名「茶」字中即可見一二。村民在臺灣引入茶種之前,便已運用大葉阿薩姆製
做粗茶。茶房主要由兩家茶家主導地方茶產業與社區發展,主要市場也是和漂排茶
區合作,供應泰國平地的飲料茶商。不過,近期茶房搭上中國雲南原生態普洱茶風
7
潮,開始有中國茶商看上這裡的「古阿薩姆茶樹」。因此,除了臺式烏龍茶外,茶
房也以生產普洱茶聞名。市場所見的「暹羅鴻泰昌雲南七子餅」即出於茶房;美斯
樂茶區相異於前兩個茶區之處,在於茶家經營樣貌。主要茶家有三家鼎立,但自有
茶廠的中小型茶家多達數十家,而零售茶家更是高達半百家,當地笑稱為「戰國時
代」。除了經營型態差異外,美斯樂過去因做為孤軍之中的「五軍」的指揮中心,
資源集中程度勝過其他華人村寨。也因為美斯樂為泰北軍政要人之所在,具有較多
的社會資本與和臺灣的關係連結,所以在臺灣茶剛開始進入泰國種植時,美斯樂自
然成為泰北最早種植臺灣茶的地區之一,「茶鄉」名氣亦最為響亮,當地觀光業也
同茶產業一同發展。美斯樂茶葉品項偏向高單價的臺式烏龍茶,但近期開始有其他
轉向,例如大力發展有機茶,爭取國際與國內標章認證;在烏龍茶市場外另闢紅茶
市場;甚至明顯地廣闢與租賃茶地,極欲擴充產能等作為。

共同的命運:在撤退中駐紮異地的軍隊
三個茶產區中──應該說全泰北的雲南籍華人村寨──都共享了同一段歷史際
遇。這段歷史可以是柏楊《異域》中的某一段戰爭場景,或是覃怡輝老師於 2009
出版的《金三角國軍血淚史》中某一段將領部屬間的軍事交鋒。本文雖然著重探討
美斯樂的茶產業與「茶鄉」,但並無法將該產業架空於其軍事歷史之上。事實上,
美斯樂的茶產業發展與其歷史背景極有關連。因此,在閱讀後續的茶產業分析前,
請容我先對泰北華人村寨的來由刻劃一大致圖像,以便更清晰地觀看美斯樂茶鄉
面貌。

在 1945 年至 1950 年的第二次國共內戰後,中央政府則退守至臺灣。然而,並


非所有軍隊都撤離中國。有一批以李彌將軍為首的國民黨軍隊,在中央政府徹臺後,
持續在雲南與緬甸邊境與中國共產黨對峙。這批軍隊的勢力起初不斷壯大,在緬甸
徵召華人入軍,並成立雲南省反共抗俄大學。儘管該軍隊離開中國領土,但在中南
半島,特別是泰國、緬甸與寮國邊境的金三角地區(The Golden Triangle),發揮
一定的影響力。這批軍隊即為廣義上我們所熟知的「異域孤軍」。

不過,在缺乏中央政府補給支援的狀況下,各項抗共軍事活動並不順遂。又由
於該軍隊駐紮於泰緬邊境,兩國對此都有微詞。在臺灣中央政府受到緬甸抗議與國
際輿論壓力後,開始對軍隊進行撤退行動,計有 1953 到 1954 年,以及 1961 年兩
8
個梯次(Chang 2001; 2002)。撤臺的雲南國民黨軍與其眷屬多編於桃園縣的忠貞
新村、南投縣清境農場等地。然而,些許軍隊因不同原因駐留原地,成為名義上不
受中央政府管理的不撤部隊。其中,以李文煥將軍所帥的第三軍與段希文將軍所帥
的第五軍人數最多,合計近有 4000 人之譜(曾藝,1964),這個人數還不包括跟
隨軍隊避難的眷屬與難民。

第三軍與第五軍在拒絕撤退回臺灣之後,1964 年這批國民黨軍隊與眷屬在泰
國軍方與美國的支持下,集中駐紮於美斯樂、密額、帕黨、回莫等 13 個自衛村(臺
灣稱為難民村),多位於緬、寮邊境的清萊府、清邁府與湄宏順府(詳見圖 2)。
泰國政府設立自衛村的理由有二:一方面是基於對該軍隊的人道考量。在失去臺灣
國民政府的軍援下,五軍軍民生計貧困。外交部檔案(1961)記載泰國軍方所言:
「游擊隊在泰生活甚苦,日食一餐,衣不蔽體」(轉引至覃怡輝,2009);另一方
面,則是基於泰方對抗共產勢力的戰略考量。1960 年代,苗(寮)共產勢力頻繁
地在泰寮邊境活動頻繁,泰國共產勢力也應運而生,在泰北邊境進行各項突擊活動,
例如襲擊邊防警察、封鎖公路,使得泰方在國境之內軍警調度皆須裝甲車保護,軍
警甚至將駐防邊境視為畏途。在邊界如此險惡的狀況下,泰國政府只能裁撤邊境各
村寨的駐守單位,導致山區成為無政府狀態,致使泰國政府的北部領土成為「地圖
的假象」(cartographic illusion)。之所以是假象,在於與其說泰北山林是泰國領土
(territory),不如說是易受挑戰的邊疆(frontier)(覃怡輝,2009;蕭文軒、顧長
永,2011)。據此,有著與共產勢力有豐富對峙經驗的第三、五軍,成為泰國政府
穩定邊境的契機。透過安置三、五軍及其眷屬於泰北邊境山林,泰國政府得以運用
該軍隊的軍事力量,提升邊境共產勢力進犯的難度。同時,原先流離於金三角各國
邊境的「異域孤軍」,也因「替泰守疆」,而有安身立命的空間。漂排、美斯樂與
茶房三個茶區便是在上述過程中,從難以管控的山林,轉化成為泰北華人所棲居的
「異域」,以及現今的「茶鄉」。

共同的際遇:因禁毒而起的跨國農業計畫
漂排、美斯樂與茶房除了共享「成為異域」的歷史之外,也共同經歷了「農業
援助」歷程。當時,臺灣的農業援助一開始並非為了生產,而是為了「替代」泰國
北部山林的罌粟種植,而罌粟所衍生的毒品經濟,與泰北華人有著深刻關聯。孤軍

9
在失去中央政府的支援情況下,為了維持生計,開始涉入許多「地下經濟」,包含
緬甸玉石的黑市交易(Renard, 1996)、鴉片等特貨商品的鏢運,以自籌軍餉。

對泰國政府而言,「異域孤軍」做為一支境內的外籍軍事團體,又介入毒品經
濟,不啻是一項國安隱憂。不過,泰國最終並沒有像緬甸一樣,將孤軍驅逐出境,
反而透過收編孤軍,以繳械棄毒做為交換生存空間的條件,達成掃除罌粟的目的。
不過,儘管過往由孤軍所負責的毒品鏢運角色已因編入泰國管轄而瓦解,但泰北山
區的少數民族仍有相當大的比例以罌粟栽種做為收入來源,毒品的加工與運輸中
心也轉移至緬甸(陳杰榮,2010)。若泰國以純粹禁種與刑罰做為主要手段,效果
勢必有限,必須以經濟替代的策略,才有可能將罌粟栽種的經濟誘因根絕。

為達成此目的,泰國政府設立許多部門如「山民委員會」、「解決國家安全、
山民及生產鴉片問題委員會」等,投入大量資金,提供少數民族土地、糧食與種子,
並且高價收購其農產品,改變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生計狀況(呂天,2000)。而
替代種植計畫所使用的物種與技術,除了來自泰國內部的學術單位與農技團體外,
很大一部分是與國外合作,而臺灣正是當中的一員。

臺灣的農技輸入泰國主要藉由兩項計劃:1973-1982 年的「中華民國協助泰王
陛下北部山地農業計畫」,以及 1987-1991 的「泰北難民村就地經濟工作五年執
行計畫」。前者執行單位是臺灣官方的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後簡稱為退輔
會),經費「完全由泰王自籌」,後者則為半官方的中華救助總會(前身為中國災
胞救助總會,後簡稱為救總),經費由臺灣官方挹注。除了執行單位與經費來源的
差異外,兩項計畫的標的對象也有所不同:泰王陛下北部山地農業計畫的對象主要
是山區少數民族;泰北難民村就地經濟工作五年執行計畫則純然援助泰北華人村
寨。

上述兩項長期農業計畫不僅在泰北山地罌粟替代種植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同
時也肩負 1970 年代臺灣外交困境中,重新牽連國際關係的重任。1971 年臺灣退出
聯合國後,於 1975 年失去與泰國的邦交關係,同時也是「異域」相關報導在臺灣
盛行流傳的時刻。在臺泰斷交後,泰國皇室的政治超然角色成為臺泰農業交流的緩
衝空間(詳見第二章)。藉由泰王的「資助」的名義,臺灣得以將中橫福壽山農場

10
的高山蔬果栽種經驗轉移至泰國北部山區。有了這段合作基礎,臺灣再以半官方的
救總進入泰北華人村寨,進行基本人道救助與現代化的道路、房舍與水利工程建設,
並同樣地引進溫帶果樹與茶樹,定期派遣農技專家進行指導,改善「同胞」生計。

泰北華人村寨因各項現代設施的建設與經濟作物的栽種,逐漸改善其生計與
物質環境。段穎(2012)便指出泰北雲南華人村寨的經濟作物如蔬菜、果樹主要皆
為供應泰國本地市場,故會因應市場需求而轉作不同作物。農產產銷方面,很大程
度上是以村為單位自我發展,由村上的自治合作社將農產品「統售統銷」,進行資
本累資,繼而擴大耕種規模。在田野訪談中,我也發現早期救總的泰北難民村工作
團在當地所扶植的桃、李、梅、柿等作物因市場需求降低,使得農民積極的引進利
潤相對豐厚的荔枝、百香果、澳洲胡桃等作物。更有甚者,些許村寨如美斯樂、漂
排與茶房因茶產業而有相對快速的資本累積,並開始將商品販售至歐洲、美國、俄
羅斯、中國等地,使泰北華人的經濟行為從泰國境內擴展至國際市場,其身分也從
茶農轉為成茶商,甚至是能與銀行大筆融資、進行大規模茶地與茶廠開發的資本家。

選擇「美斯樂」
既然三大茶區共享著相同的命運與際遇,那為和我選擇美斯樂做為研究地區,
進行為期四次、每次近一個月、共跨時兩年的移地研究?首先,美斯樂絕佳的生活
條件──不論是對遊客還是研究者而言──極為優渥:旅舍極多、本身便為觀光勝地、
交通相較其他村寨方便,甚至還有臺灣所熟悉的 7-11 開設在村寨正中間。相較之
下,漂排茶區位於遙遠的泰緬邊境之上,不論是交通還是生活機能,對外來者而言
都十分辛苦。此外,漂排茶區的經營者一家獨大,山上除了少數專精製茶的師傅外,
其餘都是緬甸籍移工與當地幫忙採茶菁的少數民族與華人。經營者雖三不五時會
從平地上山視察,但相遇機會相當有限。茶房茶區擁有全泰北規模最大的華校,校
長本身即為當地茶產業重要的經營者,並在鄰近村莊設有茶廠,提供一整村少數民
族工作機會。但是,茶房村經營茶產業者有限,除了校長和另一位長期在中國經商、
打通路的經營者外,很難從其他人口中得知茶房茶產業的發展現況。上述研究限制
展現了漂排與茶房的茶區特色:以「生產」為主的茶產業中心。在這兩個茶區,雖
然可見大規模的茶樹栽植,但參與的茶家不多,村寨中的華人居民與茶產業也較少
有直接關聯,而真正日常生活與茶相關的勞動人員,絕大多數是非華裔人士,難以

11
在口語溝通上有所互動。

上述兩個茶區的「研究限制」,在美斯樂幾乎不成問題,甚至變成研究資源!
一進美斯樂聚落,主要街道上滿滿都是大小規模不一的茶家與茶廠,茶地就在街道
下方的山坡上。這裡的茶家不是一、二家,而是過半百家。每一家不僅是生產單位,
也是銷售中心。只要進到美斯樂,很難不注意其異於其他茶產區的「茶鄉」性質:
不僅村裡種滿了茶,村人的生計與生活也都與茶產業緊緊相連著,村中的各式景觀
也與茶產業有明顯的關係。行走在美斯樂街道上,隨意踏入一戶茶家,就算沒有明
顯的購茶意圖,往往也都能與茶家主人一同在茶席品茗、寒暄一番,不論是對研究
者或是遊客都十分友善。這裡並非說漂排與茶房茶區對外來者不友善。相反,這兩
地的茶家──也就是那一、二家──都是地方頭人,對於遠從臺灣來,以救助、學
術或外交為目的民間團體十分熟悉,我們也受到極為禮遇的招待。然而,這樣「友
善」的人際接觸機會,在漂排與茶房實在太少了。相較於漂排與茶房,美斯樂不僅
友善,與人互動的機會還相當的多,幾乎家家戶戶都是潛在研究資源,而家戶彼此
間錯縱複雜的人際關係,同時也是理解美斯樂茶產業的索引。複雜撩亂,卻又生動
熱鬧的美斯樂田野印象,與漂排和茶房帶給我的感受截然不同。

2014 年寒假初次走訪泰北各個茶產區,美斯樂恰好是最後一站。拜泰北救總
專員阿良哥(化名)在地關係良好之賜,我們得以在短短兩天之內,幾乎訪問完當
地最著名的茶產業與地方頭人。不過在訪問空暇之際,由於止不住的好奇,便自己
到其他小型茶家探詢一番。美斯樂茶家何其多,我無意識地隨意走看,便走進一家
外邊並不起眼,內部產品擺設琳瑯滿目,卻沒有因其商業性質而有距離感的店家。
茶家大姐一見我進門,便直接招待我坐下,便開始一杯又一杯各式茶品招待。原先
我十分害怕被當成買茶的顧客,所以在杯水之際,腦中盤算無數次該如表明自己的
研究身分、想問什麼問題。結果大姐似乎也並在乎我買茶與否,就只是「很平常」
的閒聊。突然間,我放棄已經盤算已久的訪談大綱──諸如「您的茶地有多大」、
「一年大概收成多少」、「主要都是賣給誰、到哪裡」等等,而是問到「美斯樂這
裡最出名攤子是哪一家呀?平常都去哪裡買早餐」或是「這裡過不過除夕和潑水節、
怎麼過」一類與茶產業沒有直接相關的問題。茶店裡人越來越多,但都不是顧客,
而是當地其他茶家前來「閒嗑牙」。茶家大姐一邊用雲南話向眾人介紹我這位「臺

12
灣小娃」,一方面用臺灣熟悉的中文腔調向我一一解釋他們是誰。當然,那時的我
還沒有敏感地意識到這群人彼此間的關係,將是我日後研究的重要資源,而我的膀
胱也因喝了過多的茶水而腫脹抗議著。最後,我只得停下大姐不斷斟茶的手,感謝
招待,表示自己大概得回去了。結果店裡眾人仿若瞬間成為我的家人,而我成為他
們眼中將遠行的遊子,不斷對我微笑道「要記得回來唷」。或許,那樣「情似家人」
的感受只是一時的錯覺,但對於初次進行移地研究與訪談的我而言,這樣的感受是
如此的珍貴。

結束第一次探訪回到臺灣,我開始著手擬定研究計畫。雖然訪談資料橫跨整個
泰北的時空歷程與三大茶區,但心中對於研究問題的想像,幾乎全落在美斯樂的田
野場景中。當指導教授問道「純鎰你決定去哪裡(研究)」時,口頭上雖然是各種
利弊分析,但心裡早已決定是美斯樂,並書寫於研究計畫中。半年後,我再度回到
美斯樂進行研究,初次田野相遇的茶家大姐成為我的主要報導人之一。這一次就不
再是一天兩天的停留,而是近一個月的生活。我的整個碩士學習生涯,每年寒暑假
也就都在這裡度過了。有一次,大姐問道我怎麼會選美斯樂,我重新敘述了第一次
見面的情景,她笑滋滋地說道「我都忘記了,不過就跟你說嘛,美斯樂土地會黏人,
你說對不對」。

是的,這裡已成為我心中、紙上,以及行動中的「喀薩開比爾」。

第三節 對美斯樂「茶鄉」的地方與技術的叩問

美斯樂做為「茶鄉」,對於一般造訪遊客而言,或許是新奇的觀光景點;對於
村寨中的居民而言,則是再「日常」不過的生活現實。不過,「茶鄉」不論是做為
一地的特殊指稱,或是對於「自然─社會」4活動的描述,對於地理學和「科技與社

4
茶鄉不儘是人為與社會的產物,而是人與非人的物質──茶樹、製造設備、包裝、銷售環境──
共同打造而成。為避免將形塑茶鄉的討論導入「由人(社會)決定」或「由技術(自然)決定」,
本文使用「自然─社會」的概念描述茶鄉的人─非人異質聯合關係(Hinchliffe, 2007)。

13
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後簡稱 STS)」的學習者而言,都蘊藏了
極為有趣的探詢議題:對地理學而言,好奇的是「茶鄉」如何建立?當中的人─地
關係樣態為何?茶鄉若做為地方,又蘊含著什麼樣的「地方感」?對於 STS 學者
而言,則好奇茶鄉之中各式各樣的技術如何影響社會樣態,或是技術與社會如何在
美斯樂的人與非人(技術物,例如製茶技藝與設備)的共同行動所彰顯。本文做為
一地理學研究,主要以「地方」為何核心關切對象,在研究中叩問茶鄉的地方性質。
不過,將茶鄉視為地方,究竟要「叩問」哪些對象呢?又要如何理解茶鄉中的「茶」
所扮演的角色?我認為這便需要借重 STS 領域的協助了。在說明本篇地理學論文
與 STS 之間的關係前,我必須先說明將茶鄉視為地方的理由。

「茶鄉」能夠是地方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釐清「地方」一詞到底指的是什麼。有趣地是,最能
回答地方是什麼的地理學者,對地方的討論反而莫衷一是。地方,諸如其他人文學
科概念,討論的「越深」
,概念樣貌便越加複雜,成為學術道路上後進者永遠的痛。
這樣的困擾不僅出現在寫這本論文的人身上,也不只出現地理學家身上。人類學家
也有相同的煩憂:

……階級、地區、族群、少數民族……都有文化內在,各有其殊異且獨特的
樣式。就像人文科學中多數有力的概念一樣,這種文化觀念一開始形成,便
立即遭到攻擊;講述的越清楚,攻擊就越密集……(Geertz, 1996: 67)

人類學討論文化,就如同地理學討論地方一樣,在學術討論中呈現萬花筒般的
樣貌。萬花筒中的各式「地方」
,有時並不是在同一個向度上進行討論。舉例而言,
將地方(place)做為討論人類存在本質不可或缺面向的人本主義地理學,與主張各
個地方(places)是由各種社會結構──如資本主義、國族意識形態、後殖民主義──
力量下所建構的產物的社會建構傾向地理學(Cresswell, 2004)
,兩者所討論的「地
方」便極為不同。其不同並非在學術討論上沒有共識,而是諸位學者對於地方概念
不同面向的探討。不過在本文討論「地方」之前,我希望先回到地方概念在地理學
中最素樸直觀,卻最為經典的說法,也是一般地理學學習者在諸如大一人文地理學
通論中,最先學習到的地方認知:「地方是有意義的區位」(Agnew,1987)。

14
這樣的說法源於政治地理學家 Agnew 的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economy:
a regional geography(其本身也是一本教科書)。Agnew 所言「有意義」的區位,
當中的意義是由人所賦予的。地方做為有意義的區位可以分成三個基本面向:標示
地方地理位置──可能是絕對座標或相對位置──的「區位」
(location)
;與地方中各
式社會關係相映的物質環境──「場所」
(locale)
;人對地方主觀與情感上的依附──
「地方感」(sense of place)。 美斯樂「茶鄉」在 Agnew 眼中,若依照他提出的三
個面向檢視之,大抵上可以得到這樣的結果:

「美斯樂坐落於泰國北部清萊府的山林之中,位處於一連串泰緬邊境華人村
寨中最為富庶的其中一個。該聚落以茶為主要的產業活動,從個別家戶到整體聚落
的外觀都有顯著與茶相關的擺飾。聚落中華人者甚多,傳統的華人文化形象與茶產
業緊密接合,諸如茶品的包裝、茶具的使用與擺設、茶店中的中文字、中式樓房的
燕尾與高掛的紅燈籠等等。美斯樂的居民有段『異域孤軍』的歷史際遇,但現在興
盛的茶產業,改變了他們過去的軍旅生活,安身立命於此,並以泰國公民的身分參
與著茶產業,打造地方意象。對泰國遊客而言,這裡具有特殊的地方魅力:高山、
來自中國雲南的華人與平地不常見的茶產業。對於華人遊客而言,這裡的國共戰爭
遺緒、華人面孔與熟悉的茶產業,牽動著其敏感的文化與政治神經。對於當地人而
言,這是他們賴以為生、以茶為生的地方」。

就上述簡單的分析,美斯樂「茶鄉」當然可以是地方。其糾結了複雜的人與土
地間的關係,牽動關係的元素包含村寨中的華人身分與其所經營的茶產業。不同背
景的社會群體對於該地方有不同觀看、體會的方法,故對美斯樂「茶鄉」有不同的
地方感受:因特殊地點與景觀而充滿獵奇、受歷史感召而充滿緬懷等等。這樣的看
法能適切地回答美斯樂「做為」地方時所彰顯的特性,但是,面對美斯樂如何形成
「茶鄉」的追問時卻卻力有未逮。地方形塑(place making)成為地理學討論地方
時的關鍵問題,蔓延至今,各說紛紜。

地方如何形塑?因「什麼」而形塑?就上述廣義的「社會建構主義傾向」地理
學而言,形塑地方的是社會關係,故地方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社會關係,包含了資本
主義中的勞資兩造的剝削、空間上資本積累的不均發展(Harvey, 1996)
、權勢階級
對空間使用的設定與社會排除(Cresswell, 1996)
、同性戀藉由參與地方運動建構其
15
認同的正當性與去除歧視的族群性(Forest, 1997)等等。如斯傾向的研究中,與泰
北「華人」村寨的「茶鄉」建構最為相關的,不能不提到 Anderson(1991)對溫哥
華中國城的建構分析。他的觀點是:不能將地方視為本質化的華人性(chineseness)
象徵,而是諸如此類的中國城被建構為「差異的地方」。就這樣的觀點而言,泰北
美斯樂「茶鄉」自始至終都是個「異域」,不論是對泰國人而言,還是對臺灣或中
國遊客而言。美斯樂成為一個稍為熟悉,卻又充滿距離的「地方」。茶鄉呢?則在
華人身分的族裔觀點下可能有這樣的解釋:

「臺灣因需對美斯樂『災胞』的安置與生活救助負起相當責任,故引入現代化
設施、臺灣烏龍茶等,改造當地的生計與生活。當地華人也藉繁體中文的華文教育,
彰顯其自身的意識形態與情感從屬。雖然美斯樂人的身分從異域孤軍到泰國公民,
但在其日常生活與地方形塑上,美斯樂人相當樂意透過華人身分與來自臺灣茶產
業,彰顯自身與其所寓居之地與泰國的不同。充滿悲情與軍事色彩的異域標語與形
象,與茶產業並陳在當地義民文使館的參拜大道上──瞻仰義民先烈牌位後,館外
即為成排的茶店,不斷用中文招呼著『你好,進來喝茶』」。

美斯樂華人的身分在這個分析取徑下彰顯無遺,深刻地將「茶鄉」地方與做為
差異之地的「異域」概念緊緊疊合:
「茶鄉」之所以特別,正是因為它是「異域」

不過,當我在美斯樂喝道與臺灣滋味幾乎如出一轍的烏龍茶,看到金萱、軟枝、四
季春等熟悉的名詞,看到來自臺灣「彰化員林」的一整套製茶設備,與和臺灣幾無
差異的製茶流程,便很難再將「異域」視為一充滿歷史疏離感的名詞,也很難在當
代的意義上指稱「異域」到底「異」在哪裡。除了位在泰國之外,它的華人社會樣
貌、製茶技術對我而言是如此熟悉,與過往想像中的異域是如此大相逕庭。在美斯
樂這塊異地上,我看到的是更多的連結。

製茶技術:從連結「異域」到生成「茶鄉」
如何處理在美斯樂觀察到的「連結」呢?我認為,若將視角置於茶產業與製茶
技術,便能看到與「以華人為觀察視角」截然不同的故事樣貌。我並非說這樣的看
法最能體察「茶鄉」的特性,而是透過對產業與技術的追蹤──就如同先前研究取
徑中對華人的追蹤一般──說明美斯樂不僅是特殊且獨有的異域,也是充滿各式「人
─人」
、「人─技術物」連結的茶鄉。這樣的觀點源自於 STS 中對於技術與社會雙方
16
關係的探詢。為探索技術與社會的關聯,STS 學界以時間做為敘事方式,說出一個
又一個的「技術史」。不過,STS 的技術史有一些基本關懷,使得故事不會是對發
明家或技術操作者的歌功頌德,而是更加慎思技術推行與運行時,社會對技術產生
的影響。簡言之,這樣的故事敘說方式拒斥技術挾工具效力而改造社會的說法,而
「對稱」5地解釋技術在社
是必須同時「中立」地看待技術與社會雙方的運行過程,
會運行中的成功與失敗案例,並對等地提出解釋,避免將成功解釋為科學與技術效
力的貢獻,卻將對失敗的解釋歸因於社會因素(Sismondo, 2011)。

透過上述觀點訴說「技術史」的學派,最著名的莫過技術的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簡稱 SCOT)
。面對強而有力的技術物或大型技術系統,
在 SCOT 的分析手法下,反而展現其細緻的社會關係面向。著名的研究包括 Bijker
(1997)對電木之父 Baekeland 游走在攝影化學和電化學兩個「社會相關團體」的
刻劃;Hughes(1979)分析美國建立大型電力系統時不同角色對於「系統」的技術、
經濟、管理考量,指出當中的發明者不再只是「發明」而已,成功的發明與系統的
建立必須考量更多社會因素,而不只是技術本身;歐陸發展的光電系統在非洲各地,
因不同的架設、使用與推行方式,使得原先位處歐陸的發明者所寫下的「技術腳本」
6
被推翻或挪用,非洲光電設備的運行脫離原先在歐陸所設定的樣態,就地組出新
型態的技術─社會關係(Akrick, 1992)。

綜合上述,我認為結合 STS 中的中立與對稱原則,以及 Akrick 對於「技術腳


本」的分析,美斯樂「茶鄉」中的茶產業與當中蘊含的各項技術,得以在原先地理
學對地方形塑的探討中,得到更適切的對待:

「臺灣茶種與臺式烏龍茶的製造技術並非在泰北風行草偃地推展,而是隨著
不同興趣(interest)7 相關群體的考量折衝,與各個聚落的「自然─社會」

5
這裡的綱領指的是「知識社會學中的強綱領」,其最簡潔的版本是 Bloor(1976)所提出的「四個
原則」:因果、中立、對稱、反身性(Sismondo, 2011)。
6
Akrick(1992)在該文的說法是:社會學家認為技術或發明者會假設一個技術物所處的環境,並
定義與技術物相關的行動者的身分,並設定科學、經濟與道德的發展方向。而技術的「腳本」就是
「發明者將對世界的想像銘刻進新的科技物中」。
7
這裡” interest”譯為「興趣」而不是「利益」的理由在於:避免將行為以「經濟理性」的角度做解
釋,而是看到理性之外的更多考量。

17
環境差異,使得茶「異地生根」的過程中充滿變數。當今成功建立產銷中心
的美斯樂,也因市場轉向的考量,開始研發出許多源於臺式烏龍茶,製程技
藝與滋味卻異於臺式烏龍茶的『泰北茶』
,使得茶的技術腳本邊界越來越模糊,
難以──也無須──區辨其茶『正本清源』的身世,因為……(詳見第二章
與第三章)」。

不過,在 SCOT 的分析與解釋下,社會──也就是身處異域中的美斯樂人──似


乎決定了技術發展與運作的樣貌。以美斯樂而言,種植臺灣茶的是臺灣農業技術專
家與美斯樂人,製茶包茶售茶等等環節也都是美斯樂人。對茶有不同興趣考量的美
斯樂人,則會改變原先的技術腳本,做出符合自身興趣的茶。這樣的解釋雖然直觀,
但是茶與技術兩者仿若被「噤聲」,任由不同的人在不同考量下被改變、使用之。
在此,SCOT 雖然有力地分析技術在社會中的運行狀況,但似乎違反了 STS 中的
「對稱」原則:看待技術的社會層面時,技術與物質本身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社
會──本文中的「異域」──又在哪裡?「茶鄉」又如何能顯身?

這樣的疑問正好也是 Latour(1987)在《行動中的科學》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對 SCOT 所提出的質疑,認為 STS
有必要證明怎麼做,才能真正對稱地處理社會真實與自然實在。對稱與否、如何對
稱/不對稱的議題在 STS 學界激起一陣激辯。辨論中,Latour 與 Callon(1992)共
同表明:
「科學知識與技術物在創造的過程中,
(原先的社會)利益(興趣,詳見注
腳 7)是不斷的被轉換與修正的,因此科學、技術與知識是共同生成的,而且是在
同一個過程中所生成的──這造成了超對稱(supersymmetry)」(轉引自 Sismondo,
2011,粗體字為本文所強調)。不過,Latour 所言的在「同一個過程」所生成的技
術與社會,在實際經驗案例上會是什麼樣的樣貌呢?

1990 年,Latour 發表 Technology is society made durable 一文,以柏林旅館鑰


匙設計和 SCOT 中著名案例──柯達相機的發明,重新說一次技術與社會共同生成
的「技術史」。該文「假設情境」中的旅館鑰匙因為加上鐵塊,使得旅館經理人的
口語叮嚀、各處提醒標示得以和鐵塊共同作用,讓旅客願意將笨重的鑰匙留在櫃台,
達成旅館經理人的意圖。然而,如果一連串的口頭與物質提醒只剩下笨重的鑰匙,
缺少了口語叮嚀和告示標誌,那麼旅客便很難遵行原先旅館經理人將鑰匙加上鐵
18
塊的意圖,甚至旅館經理人本身也忘了原先意圖,讓鑰匙在旅客、旅館櫃台與充滿
不確定性的室外到處徘徊。Latour 透過這個例子,說明道:與其追問故事中的技術
在哪裡(將鑰匙裝上鐵塊,真的有用嗎?)
、社會在哪裡(旅館經理人的諄諄叮嚀,
真的有用嗎?)
,不如追尋一連串行動中的人(旅館經理人、旅客)與非人(鐵塊、
告示)元素如何連結(integrate)、置換(replace),而連結又延伸了多長或縮短。
總而言之,Latour 將人與非人視為分析基本單位,而分析對象正是人與非人的連結
關係「鍊」
。研究關係鍊的轉變(transformation)
,便是研究技術與社會。換言之,
在 Latour 眼中,這套方法將技術與社會從解釋項轉變為待解釋項,STS 的對稱性
問題在此得到紓解,成為一種「超對稱」
。這樣的分析取徑,被稱為行動者網絡理
論(Actor-Network Theory,後簡稱 ANT)。

上述理論中所謂的行動者(actor)
,並非是傳統社會學意義上的行動個體,也
不是單指 Latour 在上述案例分析中的人或非人元素,而是人與非人彼此連結,產
生關係後的行動單元。以美斯樂茶鄉為例,美斯樂「人」並無法自有意圖的去改變
「茶」的滋味與形貌,而是必須配合不同文化背景客群對茶品滋味的喜好、茶菁的
成長條件與採收狀況、製茶技藝的調整等等元素,美斯樂「人」才能與「茶」共同
行動,成為「順應市場、調整技術的師傅」與「臺灣品種、美斯樂滋味的茶品」。
不過,人與非人元素之間的關係連結,並不必然造成行動。Callon(1996)便說明
道:不同行動者必須轉譯(translate)彼此的興趣至同一組命題上,才有行動的可
能。若要行動越加穩定,就需要徵召(enroll)進更多元素。如此之多的元素所組
成的關係鍊(即為 ANT 中的行動者網絡 actor-network )必須有一個代言人
(spokesperson)為整個穩定的網絡發聲,動員(mobilize)網絡中相互牽連的行動
者。至此,行動之所以可能,在於行動者之間的「轉譯過程」,在徵召、代言與動
員時,移動網絡中各項行動者。

在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觀點下,以經濟作物替代泰北山區罌粟種植的「行動計畫」
要能成真:
「不只是單方面泰王對於泰北山地少數民族的人道關懷與禁毒決心,還
必須與臺灣對於安置異域孤軍的興趣合而為一,才能將臺灣中橫退輔會福壽山農
場的高山農業技術,移動至泰北山林的少數民族部落與華人村寨。一整個行動中,
泰王不僅代言泰國方的興趣,其超然政治的角色,更讓臺泰雙方斷交後,跨國農業

19
計畫仍順利施展,成功減少泰北罌粟種植面積、改善少數民族生活,華人村寨也在
過程中……(詳見第二章)」。

總結上述,透過對技術的追問,我得以更有力地回答地理學中的「地方」如何
生成。不過,本文的「地方」並不等同於 SCOT 用來解釋技術的「社會」
,也非 Latour
在行動者網絡分析中由各項人─非人關係所組出的「社會」,而是一個類似社會,
但更看重其空間性質的區位──如同回到 Agnew 最為經典的地方概念。然而,在看
到技術、看到行動者網絡後,「有意義的區位」便再也不是由「人」去「主觀地」
定義什麼是「有意義」
。技術與非人將在本文後段的分析中,更加豐富地方「意義」
的意涵。從第二章開始,我在對經驗資料的鋪陳與分析中,將會大量使用「技術腳
本」
、「興趣」、
「代言人」、
「移動」、
「技術-社會連結」等詞彙,書寫一個具 STS 與
ANT 風格的「技術史」,也是充滿技術、非人、空間向度的「地方史」。

第四節 如何叩問美斯樂

承接上述「對美斯樂『茶鄉』的地方與技術叩問」,我已標示出本文以地理學
對地方的探討為基礎,加上 STS 與 ANT 的分析取徑,檢視泰北美斯樂「茶鄉」的
生成。不過,有了叩問的方向,那叩問的方法呢?Latour(1987)
《行動中的科學》
便有對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方法的提示,大致上是:
「研究行動中的科學,而不是
已經成形的科學或技術」
、「尋求的不是科學與技術的內部性質解釋,而完全是他們
後來在別人手裡經受的轉變」
、「永遠不能用結果來解釋一個爭論是如何解決的,因
為一個爭論的解決是社會得以穩固的原因」等等。

根據上述等方法規則(rules of method)
,Latour 提出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分析原
則:「我們面對的從來不是(個別的)科學、技術與社會,而是或強或弱的聯盟的
整個範圍(行動者網絡)
。因此,理解機器與事實和理解人們的身分是同樣的工作」
(Latour, 1987,粗體字與底線為本文所加)。據此,對於叩問美斯樂茶鄉的方法,
我鎖定追蹤田野之中的「爭議」與「非人行動者」。當然,這裡並非說我不重視爭

20
議之後的行動者網絡穩定狀態,以及田野中不同角色的「人」行動者,而是同步處
理爭議與穩定之間的來回過程,與人和非人間交纏引繞的關係。具體方式如下:

文獻分析──追蹤歷史中的行動者

美斯樂從異域到茶鄉的過程中,牽涉許多歷史事件,被記錄與銘刻在各種文本
之中。透過整理與比對文獻,我得以追蹤過去美斯樂茶產業的時空過程,以及行動
者在其中所遺留下的路徑。在所有分析文本中,我特別專注於當初臺灣支援泰國替
代種植的兩大執行機構─退輔會與救總─所留下的工作計畫與成果檔案:《中華民
國協助泰王陛下北部山地農業計劃二十週年工作報告》、《救總泰北難民村救助工
作報告》等,並配合泰北與美斯樂相關的歷史與民族誌研究,如覃怡輝(2009)
《金、
三角國軍血淚史》
、段穎(2011)
《泰國北部的雲南人─族群形成、文化適應與歷史
變遷》等。除了在文獻字裡行間中,拼湊行動者在網絡中的移動圖像外,閱讀文獻
也幫助我在田野進行時,能對泰北與美斯樂的背後複雜的歷史更為敏感,並在與訪
談對象的互動中,能更加精準的掌握其提供訊息的時空位置。

深度訪談──描繪茶產業網絡

我懷疑每個人類學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在研究過程中,偶然遇見某個無法
想見的地方,等著要出現在像你這種人面前的人,讓你有機會得到不只想要
的答案……有時候這些人像是我們無意間撞見天然的礦床,積澱著原始的專
門知識:絕佳的報導人造就了絕佳的人類學家(Geertz, 1996: 67)。

容我引這麼長一段人類學家 Geertz 的田野心得,原因是他的敘述與我的體會


實在過於一致,這幾乎是我在美斯樂進行訪談的寫照。在 STS 與 ANT 研究取徑的
指引下,訪談的焦點理所當然地必須專注於其基本研究單位:人與非人。當然,我
不可能對非人屬性的茶種、製茶機械進行訪談,所以對「人」的訪談便尤其重要。
研究計畫中的訪談對象比實際所「際遇」到對象還來的多,不僅是原初設定的茶家、
茶商、製茶師傅與臺泰農業計畫的參與者,在田野中還囊括了地方組織的領導者
(村長、自治會長、華校校長與老師)
、非華人的製茶師傅(泰國皇家計畫農場的
特派技師)
、美斯樂市場中從事各行各業的村民、經營觀光茶園與旅館的頭家、鄰
村(不過就是十幾公里遠而已)曾參與茶產業的青年、村中咖啡與百香果種植者等
21
等。這些訪談對象並非我在田野或計畫中刻意尋找、經營,而是多次在茶家日常的
「閒嗑牙」聚會中,意外結識的「大哥、大姐」
。就 Geertz(1976)之言,
「絕佳的
報導人造就了絕佳的人類學家」
。我並非絕佳的地理學家,但在美斯樂(甚至美斯
樂之外)
,我確實有著為數眾多的絕佳的報導人,導引著我思考這整篇研究的走向。
雖然與她/他們的對談紀錄不見得都有收錄在後幾章的分析,但每次對談對於我的
影響,都呈現在本文的字裡行間之中。

至於探究「非人」的方式,本文受楊弘任(2012)「以人追物、以物追人」的
啟發,在深度訪談的半結構問卷設計中,強調技術物使用者的成功、受挫與改造的
經驗。問卷中的技術物包含了茶葉品種、製茶機器、茶地田間管理、包裝與真空設
備、茶品滋味與香氣等等。透過受訪者的回饋,我得以窺看行動中人與非人的互動
樣貌。

儘管如此,本研究實際操作下來,對於「以人出發」的關注與資料蒐集還是多
於「以非人出發」的資料。身在美斯樂,很難不去注意到其稠密的人際關係:不同
經營規模的茶家間合作與競爭關係、年幼時就讀村中中文學校時的同窗關係、透過
嫁娶而連結的姻親關係,與年輕時出外打工的夥伴關係。這些關係是我解釋美斯樂
「茶鄉」生成的重要資源。不過,這些人際關係在茶產業中,必定伴隨著「非人」
出場。舉例而言,若沒有茶家間設備的等級與規模差異,那茶家間的競爭與合作關
係便蕩然無存。雖然在後幾章的分析之中,
「彰顯非人」的分析手法可能因我在田
野蒐集資料的缺漏,而大打折扣,但我已盡量在現有材料中,儘量達到 ANT 對於
「對稱」的要求。

在整個田野訪談過程中,與其說是我刻意經營,不如說是在和美斯樂村裡「大
哥、大姐」的交陪下,有意無意地體會上述研究取徑提點中,追蹤「爭議」與「非
人」的方法。出於好奇與各種當下「非研究考量」的理由,我在美斯樂進行田野工
作期間不斷加入各式各樣的事件:婚喪喜慶、幫忙中文學校新樓落成誌慶、與在泰
北從事文教援助的團隊做逐村探訪、參加地方新興組織成立大會(詳見第四章)、
和「雲南打歌」舞蹈團一同練舞、以中文或英文幫忙賣茶等等。這些事件對於當下
的我而言,實在難以和「研究」連上關係。一直到回到臺灣書寫論文的某時某刻,
才會在記憶、田野筆記與錄音檔中,抓出蛛絲馬跡,挑起故事的線頭。所謂「深度
22
訪談」,對我而言,就是在面對面的狀態下,與人交陪,在互動之中,體察對方的
興趣、對事物的看法與情感。很多時候,在田野中的我會忘記自己正在研究,而是
在聽一個又一個觀點或異或同的故事。現在,透過理論指引,讓我把故事重說一次。

23
第二章 行動中的茶產業網絡

對於我而言,若欲探詢美斯樂的「茶鄉」性質,必須從理解美斯樂的茶產業發
展歷史開始。「茶」做為一種作物,蘊含了茶樹、茶菁本身的物質特性,以及與茶
相伴的人對其物質特性的改變與挪用,諸如考量市場口味而調整技藝的製茶師傅、
因茶產業而起家的大型或小型茶商等等。本章將回到美斯樂──亦是整個泰國北部
華人村寨──種茶、開啟茶產業的歷史脈絡,透過以人追物的方式,帶回臺灣茶跨
國移動與「異地」生根過程中的種種細節。

本章雖然處理的是「時間」,但並不希望將所蒐集到的文本資料與口述歷史一
字排開,進行編年式的順序排列,構築出如「臺灣茶的海外拓展史」這樣的線性敘
述。相反,本章將把歷史敘事的焦點回到操作茶的人身上,包含不同國籍、衡量不
同興趣與利益的個人或社會團體,說明他們身處在不同身分與位置中,對臺灣茶的
跨國移動與泰北茶產業的建立所做出的不同行動。

據此,本章第一節將上述歷史過程區分成三個重要的角色:代表泰國利益的泰
國皇室、主要與泰國官方互動,進行農業技術轉移的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
委員會(本文簡稱退輔會),以及主要和泰北華人互動的中華民國半官方組織中華
救助總會(舊稱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本文簡稱救總)。透過回顧上述三個團體
間的互動,我得以拼湊出 1980 至 90 年代泰國北部農業地景開始大規模改變的歷
史場景。同時,在書寫歷史場景與事件時,為了避免輝格史觀8的書寫方式,本章
第二節除了說明美斯樂為何順利成為茶鄉外,也「對稱」地處理臺灣茶「異地不生
根」的案例。透過兩個表現極端案例並陳的方式,第二節擱置解釋成功與失敗的社
會或技術因素,而是將視野調向茶產業技術轉移時,在地泰北華人、外來農技專家、
物種與機器設備相遇時所遇到的非預期性、偶然性事件。

本章透過回顧歷史場景,描繪茶產業中不同的人與非人元素相互定義彼此的

8
輝格史觀〈Whig history〉又稱為進步史觀,認為人類文明不可逆轉地從落後走向先進,從愚昧到
開蒙,並隱含某種決定論主導著歷史進程。 周愚文(2007) 認為其有兩個意含,一為以現在的觀點
研究過去,二為歷史過程是進步的。

24
關係與自身的身分,並在茶產業的關係網絡中成為「得以行動的行動者」。據此,
臺灣茶才得以在各種行動中生根於泰北,在某些地方形成穩定的茶產業網絡。

第一節 泰皇、救總與農技專家

泰國北部為何有臺灣茶種、製茶技術與所衍生的茶產業呢?在理解當前泰北
具有臺灣色彩的茶產業之前,必須先將場景回到 1950 年代。早在臺灣與泰國官方
有意圖地大規模引進臺灣高山蔬果與茶至泰國北部山林之前,當地便早有茶葉物
種。不過生於泰北的原生茶並非是臺灣所習慣的「小葉種」,而是在演化程度上較
為原始的「大葉種」9。大葉種茶樹廣泛分布於雲南、緬甸、泰國、寮國等山區,
自古便為各個生活於山地的族群使用,例如製成 Miang10作為日常食品或貿易貨物
(LeBar, 1967)。

1950 年代國共內戰大勢雖定,但雙方劍拔弩張的對陣氛圍仍十分強烈。當時
的泰北前國軍仍與臺灣國民政府仍有密切聯繫,跨國的物資補助十分頻繁。據一撤
臺孤軍耆老丁儀爺爺(化名)表示,民國 40 年代臺灣以軍機運來一批茶籽至「雲
南人民反共志願軍」五軍指揮部所在的美斯樂,作為經濟作物以開闢軍餉來源。

由(臺灣)國防部情報局負責,從臺灣運了 20 噸的茶籽,又買了一套製茶機
器,送到美斯樂,想要讓部隊生根在那裡,種茶是最好的。(訪談紀錄,
2014.01.17)

然而臺灣茶物種與生產設備的移入,並沒有順利達到原先預期的效果。在缺乏
相關農業知識下,這批 20 噸的茶籽並未順利的移植臺灣茶產業至泰北山區。

9
本文此處的大葉茶與小葉茶之分,是來自於我訪談諸多茶家時,在提及茶種分類中最常聽到的分
類。事實上茶樹的品種分類眾說紛紜,依照其假定原產地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物種演化分類。而泰北
茶家與臺灣農技專家所提的大小葉之分,來自茶(Camellia sinensis)的兩個栽培變種:中國小葉種(Ca-
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與大葉種(Camellia sinensis var. Asamica,又稱阿薩姆種)。
10
據 LeBar(1967)的說法,Miang 是泰北少數民族醃漬茶葉的產物,可用於入菜、咀嚼提神。

25
(用茶籽)實在是他們不懂,茶籽會變種,一代以後就變了11……情報人員不
懂,外行領導內行,種不出來,工廠作廢。完全是失敗的。
(訪談紀錄,2014.01.17)

丁儀爺爺歸結失敗的原因不外乎情報人員缺乏茶葉種植的知識,接收茶籽後
便將之催芽入種,彼此之間交雜混種、性狀各異。此外,一般而言茶樹下種後需經
2-3 年生長期才能進行商業性的茶菁採摘,但在民國 40 年代的泰北,不論是來自
臺灣的情報人員還是當地的軍人,都不具備對臺灣茶栽培管理的背景知識,導致茶
樹在生長至足夠強壯之前就因過早摘採、缺水或病蟲害而死亡。種種一切,讓這時
期的泰北茶園與在臺灣所熟悉的階梯分層、性狀一致的梯田茶園大相逕庭。然而,
臺灣色彩的茶產業在此時無法形成的原因,不僅只有物種變異而已。在茶菁產量無
法到一定規模時,國防部情報局所送來的大型製茶設備無法運作,只能以手工的方
式揉捻茶葉、用鐵鍋炒茶殺菁,成為當地俗稱的「太陽茶」。在臺灣茶籽育苗幾近
全數失敗的狀況下,泰北華人只能運用少數存活的臺灣茶與當地原產的「大葉種」
阿薩姆茶進行粗製,賣給生活於泰國平地都市地區的「老華僑12」。

在上述從臺灣國防部為起點的茶葉移動歷史場景中可以指認出:政治與經濟
的考量讓茶葉物種和設備等物質進行移動,但卻沒有同時帶動與物質連帶的「人」

而其中的關鍵在於技術。在缺乏相關茶葉經驗下,茶葉的品種變異了、生長不受控
制、機械設備也因不在原先的生產設定條件而無法運作。技術的重要性在這一次失
敗的案例中顯得無比重要。若沒有技術,則物質無法被適當的為人所用;同樣的,
沒有技術,人無法適當的掌握物質。

然而,這裡並非是說技術決定一切,有了技術就能風行草偃地讓臺灣茶遍地生
根。相反地,本文將技術視為待解釋項。透過考察人與茶之間的關係,進而說明「連
接人與茶」的技術在行動之中的樣態。因此,本研究對茶產業相關技術的追問不在
於其技術本身為何,而是技術在運行時是如何牽動的相關連的人與茶。而確認人與

11
茶樹屬異交作物,由播種方式繁殖其後代會分離,所以每株外表性狀會略有不同,其中由種子
繁殖後代再選育出的品種,選育後的優良品種再以扦插的方式無性生殖。
12
華人在泰活動的歷史可追至 14 世紀,19 世紀達到移民人口數的高峰,多來自於潮州、海南等
地。相對於 20 世紀中移入泰北地區的雲南人,來自潮州等地在泰國都市地區經商的華人在泰時間
較久,故被雲南籍的泰北華人稱為「老華僑」。

26
茶鄉互關係的,不外乎是技術環節中的各種裝置(device)13。透過技術裝置,人
與茶得以相互定義彼此的身分:人因茶樹與茶葉相關技術物而成為以茶思考的製
茶師傅、茶商;茶樹、茶菁或茶品也因為技術與人的興趣而讓自身身分、特質有所
變動,成為具臺灣風味的半發酵烏龍茶。因此,人與茶間是相互形塑、在相互關係
中定義自身的位置,技術則將兩者緊緊抓攏在一起,讓彼此必須互動、能夠互動,
成為網絡中能夠行動的行動者。

行文至此,將技術物視為溝通人與非人、泰北華人與臺灣茶的關鍵,雖能說明
兩者的關係,卻不能對他/它們如何產生關係有更多的了解。回到歷史場景中,技
術的缺席讓物質與人無法彼此產生關係、溝通興趣以至於共同行動,但技術如何出
場呢?出場後,人與非人又是如何因技術的加入而捲入茶產業的關係網絡?回答
這些問題必須將時間推回泰國皇室所推動的山地計畫的時空背景說起。

臺泰初見面:罌粟、軍事與泰王山地計畫
論及泰國北部的農業發展時,「泰王山地計畫」是一個無法被忽略的歷史轉折
點,因為這項計畫大幅度的改變泰北農業生產地景,甚至對泰北的邊界與少數民族
產生了收編、治理的效果。1939 年,暹羅(Siam)改名成泰國,以一個民族國家
的姿態出現於中南半島上,並透過論述將原先多民族聚居的區域打造成單一「泰」
族的土地,形成泰─國(Thai-Land)。然而,論述打造的過程在空間上遭遇不少阻
力,特別是在許多山民(ชาวเขา, chao khao, hill tribe people)14聚居的泰國北部山林地

帶。蕭文軒與顧永長(2011)提到泰國雖基於領土主權原則而劃出政治空間,但卻
未能完全控制其邊界地區,成為一種邊疆(frontier)與地圖上的假象(cartographic
illusion)。這樣的假象反映在邊境地景上,即為泰國政府無法管控的少數民族生活
與生產方式。

傳統上,「山民」配合泰國北部熱帶季風氣候乾溼季分明的特色,發展出刀耕

13
Callon (1986) 在其著名的法國扇貝繁殖案例分析中,以「裝置」概念說明扇貝繁殖箱如何同時溝
通扇貝的生存需求與水產專家的養殖需求。除了達成實體雙方的共同興趣外,裝置也物質化、體現
雙方的關係,將彼此連結地更加穩固。
14
泰國官方所界定的五大少數民族之一 (Laungaramsri, 2003)。

27
火種的游耕方式。然而,這在泰國皇家森林部(Royal Forestry Department)官員的
眼裡,是對環境極具破壞性的生產方式(Huang, 2005)。由於當地的人口不斷增
加,山民大多無法在泰國其他地方找到可以維持生計的工作,於是他們把原本需要
休耕 5 到 10 年的土地,縮短成只休耕 1 到 2 年;原本游耕的土地也漸漸地以
更集約的方式進行開墾與種植,同時也往更高、坡度更陡的地方開發(Sturgeon,
2007)。在生計吃緊的狀況下,山民開始植罌粟謀生。

罌粟在泰國的種植歷史,可溯至西方各國殖民中南半島的 19 世紀。當時罌粟
種子由英國、法國帶入緬甸、寮國大量種植、擴散至泰國,並販售至鄰近的中國與
全球各地的地下經濟系統。泰國的罌粟經濟與越戰時(1955-1975)的美國、共產
勢力抗衡有所關聯。在當時,美國取代法國在中南半島東側的政治勢力,為爭取當
地山民支持反共活動,大肆收購當地罌粟與其加工製品,致使泰國北部地區的罌粟
經濟歷久不衰(呂天,2000)。

罌粟的種植加速了泰國北部山林地區的地景改變,罌粟所衍生的經濟行為則
規避了泰國政府的法令規範。罌粟的種種讓泰國北部山林地區與居於其上的山民
成為泰國政府眼中有待治理的對象。一位自 1970 年代初期即在泰國輔導高山農業
的岳陽大哥(化名)便提到:

鴉片15要在特殊的氣候才能生長,在 10 月份下種,一月份開花,而泰國剛好
10 月份後就沒有雨水。(泰北)那個山區全部都是種鴉片。鴉片有一點不好,
今年明年要換地,又燒又濫墾,破壞山區水土保持。(訪談紀錄,2014.07.01)

據此,根除罌粟種植成為泰國政府治理泰國北部山林地區的首要目標,設立許
多部門如「山民委員會」、「解決國家安全、山民及生產鴉片問題委員會」,投入
大量資金,將山民從山區遷移至淺山地帶或平原,提供土地、糧食與種子,並且高
價收購農產品,徹底改變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生計狀況。不過,在根除泰北罌粟
種植的活動中,泰國政府的推行力道被另一個身分所代言,其便為泰國皇室與當今
泰王拉瑪九世陛下蒲美蓬·阿杜德。泰王於 1969 年成立泰王山地計畫,以人道立場

15
鴉片是罌粟的初級產品,由其未成熟蒴果經割傷果皮後,乾燥其滲出之白色乳汁而得。

28
宣示戒毒,保護泰國北部山林環境,並整彙各國的經濟與技術援助力量。據其中文
出版刊物《泰北山區辛勤耕耘二十年》(1993)中記載:「泰王每年巡訪民間生活,
親身體會泰北山地居民多以種植鴉片為生,影響國家至鉅,急待設法解決」。事實
上,當今泰王在其泰國人民中享有極高聲譽,除了因為能在超然立場斡旋政軍兩界
衝突外,其深植人心的建樹便是剷除泰國北部罌粟種植、照顧「山民」的生計。不
過,泰王如何在農業技術移動的場景中出現?又如何和臺灣產生關係呢?岳陽大
哥回憶道:

……因為皇帝(泰王)他不要管政治呀,就管一些……就把那些聯合國會員
國代表通通召集一起,看看(各國)駐泰大使有沒有什麼辦法幫助泰國這塊。
剛好(臺灣駐泰大使)沈昌煥將訊息帶回來請示。正好有一個機會帶了于豪
章……于豪章是陸軍,和皇帝見了面,回臺灣當然找退輔會。退輔會還能找
誰,當然就是福壽山農場啦。(訪談紀錄,2014.07.01)

上述這一段歷史場景,發生於 1969 年,也正是沈昌煥駐泰的第一年。而隔年


赴泰面見泰王的于豪章,則是當時的陸軍總司令。不過岳陽大哥所說的「正好有一
個機會」究竟是什麼?我在日後與諸多相關人士的訪談過程中,受訪者都僅提及他
們的工作和當時的臺灣在泰國的情報工作有關,不願透露更多。然而,透過譚怡輝
(2009)的研究可以得知 1969、1970 這兩年正是臺泰交涉被稱為「異域孤軍」的
三、五軍16在泰去留的關鍵時刻。事實上,在這段時間之前,泰國官方對於孤軍在
其邊界活動的態度十分保留、甚至欲將之驅離出境,而孤軍中的段、李二位將軍也
因錯縱複雜的緣由不願撤軍回臺。這樣的狀況一直至泰國北部共產黨勢力因孤軍
離去而蓬勃發展後,泰國才開始考慮借三、五軍的力量制衡泰共、「替泰守疆」。
當時,于豪章的訪泰行程正是為了處理三、五兩軍的去留問題,他建議泰王可以參
考臺灣在山地安置退役官兵、開墾中橫高山地區的做法,並和泰王討論藉三、五兩
軍對抗泰共的可能性。自此之後,泰國擁有了三、五軍的管轄權,讓孤軍以難民的
身分駐紮於泰國北部邊境,而原先單純以罌粟為對象的農業計畫也有了複雜的國

這個時期的異域孤軍只剩下李文煥所領的三軍,以及段希文所領的五軍,其餘軍隊皆已在第一
16

次撤臺(1953-1943)、第二次徹臺(1961)後,居於中橫上的清境農場、桃園龍岡的忠貞新村與新北市
雙和地區。

29
際政治色彩。諸位有泰王山地計畫工作經驗的訪談者口中「不願透露更多」的背後,
大抵是後冷戰時期,對中南半島上共產勢力的防堵情報工作。也因為這樣,我在田
野,期間才會常常聽見「某某某農技專家其實是情報人員」這樣富有傳奇色彩的說
法。

綜合上述,農業與政治相互牽成了臺泰兩國間的特殊關係。而在這特殊關係之
中,泰王雖在超然的位置上不過問政治,但實際上卻深刻地、主動地對泰國邊境治
理作用著;臺泰的農業計畫本身也不只是農業作物與技術的移動,在移動路徑下藏
著暗潮洶湧的政治意圖。不過,政治意圖本身並不能賦予技術有更高的效能,也不
能保證技術移動的必然成功。相反地,必須對技術移動的具體過程加以考察,才能
說明技術與政治的關係。

泰國皇室與臺灣中橫上的農技專家
在「正好有一個機會」後,這場農業計畫的技術移動雙方開始出現鮮明的角色。
臺灣做為技術輸出端的單位代表是隸屬於退輔會的福壽山農場,而與泰國交流最
深的,是當時副廠長宋慶雲先生。福壽山農場的設立,最早可以追至 1944 年臺灣
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系的高山園藝作物調查隊對現今中橫沿線的調
查成果。當時的調查項目包含了高山資源普查,以及評估發展溫帶性農牧事業的可
能(退輔會福壽山農場,1977)。1957 年,退輔會成立福壽山農場的前身「梨山
榮民農場」,為當時在荒僻山林中闢建中橫的榮民提供生鮮果蔬。宋慶雲先生在這
樣的背景下,進入了福壽山農場服務,運用他在山東老家種植蘋果的經驗,開始計
畫在梨山上種植溫帶果樹。事實上,在《臺灣省中部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報告書》
(1956)中早已紀錄當今中橫沿線各村桃、李、梅、柿的栽種盛況,而這些果樹在
日本治理時期就已有發展,但在規模與品質上參差不齊、難以穩定。宋慶雲先生對
梨山地區的天候與土質環境有基礎掌握後,開始向政府請款 2000 美元向日本購買
果苗,利用扦插技術進行繁殖。當時臺灣園藝學界對於這項舉動有著不同的評論,
岳陽大哥在訪談時便曾提及:

臺大園藝系的老教授說不行,按照氣候、地形、地理位置和緯度,都不可能
種成落葉果樹。那中興大學的朱長志就說,他們有在環山那邊有試驗過以前
日本人留下的梨……的一些東西,所以有根據地說可以。中興大學當初同意
30
這條,臺大不同意這條,所以之後落葉果樹臺大就很少碰,中興大學和福壽
山農場就連在一起。(訪談紀錄,2014.07.01)

岳陽大哥口中的朱長志,便是 1944 年高山園藝作物調查隊的指導老師之一。


此事件的後續效力影響至今,現在中興大學每年仍會帶領學生至泰國的皇家安康
農場參訪、實習,而農場中的各項果樹與花卉,皆可追溯至他們師執輩的手中;泰
國皇家計劃基金會17至今每年也會派人至福壽山農場學習農業技藝。至此,臺灣大
學與中興大學發展是如此不同。與其以後見之明認為中興大學具有前瞻視野,不如
將焦點放回農技專家和當時臺灣的農業處境,尋找從可能變成現實的軌跡。

據《福壽山農場建場 30 周年紀念特刊》中宋慶雲先生的回憶,當時的 2000


棵果苗在下種前,許多前置作業是在「窮則變,變則通」的狀況下完成的。以開墾
闢地為例,當時的預種地長滿了原始林與兩、三公尺高的茅草,在人力調度困難、
闢地進度落後與果苗將至的重重壓力下,不得不借重原住民的傳統耕作方式,以
「火耕」技術加快闢地的時間。原住民從容不迫地等待無風之日到來以放火燒林,
和時限將盡、迫在眉睫的漢人形成極大的對比。不僅闢地,為了果苗生長,宋慶雲
先生當時還種植防風林以防颱風襲倒果樹、至深山引水以做灌溉之用、至日本請教
病蟲害防治方法。2000 株日本果苗是在通過上述重重難關之後,才得以在梨山的
土地上生根,形成當今福壽山農場繁榮的樣貌,而這些經驗,對日後臺灣茶在泰國
北部異地生根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如果福壽山農場的成功是在一連串的考驗下,不斷在困難與試誤中鍛鍊技術,
讓不可能成為可能、再成為現實的話,那泰國的泰王山地計畫又是如何成功的以果
樹等經濟作物根除罌粟的呢?事實上,泰國當初並非一想到高山農業、溫帶果樹便
將目標指向臺灣。

(當時)臺灣根本不是農業進步國家。比起歐美、日本,我們的落葉果樹才
剛起步……但是它(指泰國北部山區)的氣候、地勢、環境跟泰北一樣,都

17
皇家計畫基金會成立於 1993 年,由泰王山地計畫改組而成。在泰國人與泰國華人口中常稱作
Royal project (皇家計畫)。

31
是海拔 1000 多公尺的高山區。所以泰國親王就認為一定要去臺灣看。所以我
們臺灣才可以搶到這塊肉。(訪談紀錄,2014.07.01)

文中的「親王」指的是自 1969 年泰王山地計畫成立後便一直擔任負責人的泰


王堂兄畢沙迪親王18,也是日後和臺灣在農業互動上最為關鍵的泰方角色。在計畫
的最開始時,臺灣並沒有介入其中,而是泰王藉聯合國號召各國群策齊力,解決北
部山林的罌粟問題。由於是國際計畫,當時總計 14 國在大量資源挹注下,經費無
虞,但技術實行上卻碰上瓶頸。日、韓兩國在計畫初期將蘋果、梨運至清邁府的大
埔農場(Dai-Pui)試種,果樹在第一年生長狀況良好,第二年卻無法開花結果,自
然也無法以此生產果樹枝條,擴種至其他山區。這樣的困境讓畢沙迪親王開始繼續
對外尋求協助,而為處溫帶的歐美與日本等農業先進國家,並無法為位處熱帶的泰
國提供任何經驗上的協助。然而,臺灣在中橫山區推廣農業的成功引起了畢沙迪親
王的興趣:

(親王)來到梨山一看,高山族臉都畫成這樣的(意指泰雅族的文面),
(高山地區)可以開車、蓋樓房,那時民國 50 幾年梨山正好起步19……親
王看到少數民族可以開車住房子,就想一定要把這套技術搬回泰國。(訪
談紀錄,2014.07.01)

1972 年畢沙迪親王到臺灣福壽山農場的參訪行程是整個臺泰農業計畫的關鍵
時刻。因為此次參訪,讓泰國北部山林與臺灣中橫浮現了巧妙的對位關係:兩地都
有中華民國軍人,前者是身處異域的三、五兩軍,後者則是從中國撤退來臺的退役
官兵;兩地都需要農業,前者需要經濟作物來根除罌粟,後者則需要生鮮蔬果供給
闢建中橫官兵。兩地差別在於臺灣先有了退輔會福壽山農場,讓高經濟價值的溫帶
落葉果樹在亞熱帶山地生根結果,而這樣的畫面對比當時產業蕭條、難以治理的泰
國北部山林,有了極大差距。訪臺行程讓畢沙迪親王對福壽山農場留下了極為深刻

泰王及其皇室成員推動相當多計劃,輔導泰國農民與鄉村地區的發展,較知名的例如泰王的二
18

公主詩琳通殿下在泰國北部楠府推動的蒲發皇家發展中心。而畢沙迪親王至今仍負責泰王山地計
畫(於 1993 年轉為皇家計畫基金會),範圍涵蓋清萊府與清邁府。
中橫梨山、環山地區因種植溫帶水果如蘋果、水梨而發展昌旺,特別是開放蘋果進口之前的近
19

十年(1969-1979)被稱為「大梨山黃金十年」。

32
的印象,也將泰國北部農業發展的希望寄託,從聯合國中的歐美先進國,移動到了
臺灣。

親王訪臺後,同年退輔會主委受邀覲見泰王,並提出支援泰王山地計畫的意願。
在《泰北山區辛勤耕耘二十年》中便將臺灣方支援的目的說明的十分直明:「促進
中泰關係改善山民生活,解決毒品問題防範邊界異動份子騷擾外,且可同時救濟滯
居泰北一帶中國難胞」。這樣的目的設定緊緊連接了臺泰兩國雙方的興趣,而達成
彼此的興趣正能滿足自身的需求,為日後各項農業行動提供合作上的信任保證。畢
沙迪親王主持了泰王山地計畫,理所當然地應該代言了泰國皇室與政府雙方的興
趣,而臺灣方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福壽山農場的副場長宋慶雲先生。然而,我因語
言限制,難以在泰國文獻中得知泰國皇室身分參與者的行動與意圖,僅能從與親王
過從甚密的臺灣農技專家得知一二。同樣的,我也難以直接探詢當時的宋慶雲先生
如何思考、決定每一步行動,而僅能在訪談與後手文獻記載中,一窺當時計畫中各
項行動環節。因此,與其說畢沙迪親王與宋慶雲先生各自代言了什麼樣的社會群體
之興趣或利益,不如在其互動過程中,察看行動了些什麼,又造成什麼效果。

歷經計畫初期清邁大浦農場的失敗經驗後,泰方開始倚重臺灣的高山農業經
驗。同時,為了處理三、五兩軍的安置問題、山區罌粟種植問題與泰共犯境問題,
種種農業之內與之外的因素,讓位處中橫高山的退輔會福壽山農場捲入了這場充
滿政治考量的農業計畫的行動之中。福壽山農場本身就是政治與技術的混合體,在
安置榮民與開發山地的背景下,徵聘許多農技專家試驗高山農業,意外成為臺灣高
山農業實務操作的技術中心,而技術中心的核心人物,不外乎是具中國東北蘋果種
植經驗,且在中橫胼手胝足地克服環境限制,提升中橫溫帶落葉果樹產能與品質的
宋慶雲先生。岳陽大哥口中的「福壽山第一把交椅」宋慶雲先生之所以能在臺泰農
業計畫扮演關鍵角色,在於將溫帶果樹成功改造成能在亞熱帶山區生長、商業產出
的版本。其中的關鍵技術,莫過於在我訪談過程中不斷現身的「扦插」技術。

扦插繁殖是果樹從根苗培育的主要方法之一,最大的特點在於能夠保持扦插
的母株的優良性狀、沒有變異,在果樹進行大量擴種時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真
的能將溫帶果樹種於副熱帶山地的關鍵,在於育苗時期的「嫁接」技術。為了改變
果樹的生長特性,將母株枝條接於具適應當地環境的砧木上,便極有可能突破原本
33
母株的生長限制。這樣的做法在學術上並不罕見,Westwood & Bjornsta(1968)便
提出利用較少低溫需求量的砧木來降低母株品種的高低溫需求。以這樣的技術概
念為基礎,福壽山農場與中興大學得以共同在農業試驗與學術研究場域中,讓溫帶
果樹在臺灣高山生根,並構成了臺灣高山農業發展樣貌。

然而,如何讓臺灣的成功經驗移動到泰國?顯然在農業技術實作上,無法將技
術操作化約為標準操作流程,而是需要大量「因地制宜」的實務操作經驗。若只將
適應臺灣高山環境的的果苗枝條運到泰國試驗,其結果勢必與原先清邁大浦農場
的失敗經驗相差無幾。因此,蘊含技術實務經驗、能與果樹溝通的農技專家必須在
農業技術移動過程中現身,而這些農技專家在泰王山地計畫中正是以宋慶雲先生
為中心的福壽山農業技師們。

針對泰國的環境,宋慶雲先生在建立在泰農業試驗中心與嫁接技術上花了許
多心思。早在泰王山地計畫初期,宋慶雲先生便出訪泰國尋找合適的臺灣果樹生長
地點:

宋廠長原以為只要兩三天,結果搭直升機看了兩個禮拜,最後選了茵他儂、
安康跟清萊三個山區。清萊山區太接近邊界大其力20,後來就不選。安康雖然
也在邊區,但有個(河谷)……屏障。(訪談紀錄,2014.07.01)

農場位置的選擇要素不僅需要參考宋慶雲先生對溫帶果樹的種植經驗,還必
須交會泰方的戰略考量。在宋慶雲先生考察泰北山林的年代,罌粟在該地區山頭屢
見不鮮,山林之間的共產黨游擊部隊也穿梭不絕,任何人行進之間若沒有槍枝與軍
隊的保護,生命便可能大受威脅。事實上,不僅赤手空拳深入山林便如深入絕境,
就連荷槍實彈的泰國軍方士兵也都將駐守邊境的任務視為畏途。由此可知,當時的
邊境地帶的秩序是混亂、難以受泰國官方所控制的。臺灣高山農業要在如此秩序紛
雜的地方生根,必須與泰國軍方密切合作。當時宋慶雲先生所搭乘的直升機是由泰
國軍方所派出的,從臺灣空運各項溫帶果樹的枝條也是由軍機護運,而整個泰國北

20
大其力(Tachilek)是緬甸位在泰緬邊境的城市,隔著湄公河與泰國最北端的美塞縣(แม่สาย)遙

遙相望。

34
部山區也都屬於軍方所管轄的「軍區」。不僅是宋慶雲先生,諸位赴泰的臺灣農技
專家也都是在泰國軍方、皇家的護衛下,在泰國有極為優渥的位置來執行農業技術
的傳遞與實作。

因地制宜除了顯影在選址和與軍方的合作關係外,也反映於農業技術環節。在
泰王山地計畫之前,泰國並沒有種植溫帶果樹和操作扦插與嫁接技術的相關經驗,
就如同受日本治理前的臺灣。溫帶果樹要能在位處亞熱帶的臺灣與熱帶的泰國生
根結果,不僅是要來自異國的高經濟價值品種母株,更需要讓母株能適應在地的砧
木。砧木的選擇與母株的選取、嫁接便是技術的關鍵。不論是在《泰北山區辛勤耕
耘二十年》還是岳陽大哥的經驗,都提到泰國當地毛桃的角色:

泰北的苗族早已有種植毛桃,泰王認為直接用毛桃當砧木……毛桃味道當然
不好,但沒有其他(桃子)可以比較呀!(訪談紀錄,2014.07.01)

透過泰國北部當地的毛桃做為砧木,臺灣高山的桃種得以用高接的方式結果
於熱帶氣候的泰國北部山林,成為赴泰農技專家口中常提到的「桃、李、梅、柿」
其中之一。桃、李、梅、柿四項作物是泰王山地計畫最初試驗成功的品項,當初桃
子也是宋慶雲先生在福壽山農場中第一個試驗成功的溫帶果樹,而這樣的經驗也
生根於泰國。透過嫁接與阡插技術,泰北毛桃得以成為讓整個農業計畫成功的基石,
並為臺泰雙方的合作提供有力的物質─技術保證,並同時轉化了自身原先在泰國社
會中無從比較的素樸風味,成為新興開拓的溫帶水果市場中具高經濟價值的生產
資材。

在種種技術環節與實作場景裡,宋慶雲先生不斷地穿梭其中,在各項紀錄與相
關人士的訪談中不斷現身,就連泰王也親切地稱呼他為「爸爸宋」,儼然是一位處
於技術中心的角色,溝通著多方的需求並提供信任,讓計畫可以成真。不過,若沒
有軍方直升機的庇護、福壽山農場的試驗作物、泰北苗族所種植的毛桃、阡插與嫁
接技術,「爸爸宋」便無法避開山林之中共產黨游擊隊的威脅,在泰建立農業試驗
中心,將已適應於臺灣高山上的溫帶果樹種於泰國北部山林,並成功的透過農業建
立臺泰雙方的交流,連結並完成雙方的興趣。在此,農技專家的經驗選擇與當地的
空間治理密不可分,需要「因地制宜」的不僅是溫帶果樹跨氣候帶種植技術,還包

35
括泰國對北部山林罌粟、山民、泰共與泰北華人的空間治理。在此,臺灣與泰國合
作的泰王山地計畫,可以理解成一「農業─政治計畫」,連結了泰國與臺灣雙方的
農業與政治興趣,並重組了泰國北部山林的樣貌。

臺泰斷交下的泰王與農技專家
泰王山地計畫一帆風順:溫帶果樹成功生根結果、罌粟種植逐漸根絕、在泰
境內的三軍與五軍也為泰國政府所用,以難民身分駐紮於邊境,對付共產黨勢力。
然而,1975 年的突發事件讓臺泰的農業互動有了不穩定的因素。該年,泰國與中
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相對的便是與中華民國斷交。國際關係上的劇烈轉變動搖了
原先臺泰設定的共同政治目標,例如臺灣不再是泰國邦交國後,該以什麼名義繼
續參與泰王山地計畫?三軍與五軍被安置於邊境後,該如何處理與臺灣和中南半
島共產勢力的關係?政治上的轉變顯現出臺泰合作的農業計畫初步成功後該何
去何從的難題,也恰是如此,我才得以在計畫中種種的農業技術成果,讀出政治
如何與農業一起行動。不過,這些資訊並不會大辣辣地呈現在計畫成果報告中,
而是存於每個在該時期赴泰的農技專家的回憶裡。岳陽大哥身為第一批赴泰人員,
感受必定十分深刻:

(泰王山地計畫)前面三年有邦交,那時的大使是馬紀壯,後來(1975)斷
交之後,皇帝親自出來跟馬紀壯講我們斷了沒關係,我們這個東西實質還在,
你把訊息帶回去,希望繼續做這一塊。所以有皇帝的支持,皇家計畫就做得
很順利。所以當初沈克勤21去的時候,只要關於國家(等級)的事情,直接上
王宮。(訪談紀錄,2014.07.01)

原本應該受到斷交影響而淒風苦雨的臺灣農技團,反而因得到泰王的允諾而
更為順遂。泰王與皇室的支持對於農業計畫之所以重要,原因在於沒有任何單位膽
敢和泰王「搶生意」。不論是泰國國內民眾還是官方組織,基本上都不會過問泰王

21
沈克勤先生分別在中華民國與泰國斷交前與後出使泰國,斷交前為駐泰大使館領事(1966-
1971);斷交後則為首任駐泰代表(1975-1989)。

36
的行事指令;相同地,人民對於諸如像泰王山地計畫等皇家計畫的成果與產品十分
信任。簡言之,在泰國人心中,皇家即為品質與成功的保障。為了達成人民的期待,
參與皇家行事的相關人員必定是為最高層級、技術最為精良者。也因為如此,泰王
山地計畫中的工作人員得以在各項優渥條件下,持續進行計畫,例如岳陽大哥口中
的直接上皇宮、面見泰王無須行下跪禮、駐泰農技專家宋慶雲先生直接被泰王與親
王稱為「爸爸宋」等等,都可見臺灣農技人員在泰可以說被受禮遇,似乎完全不受
兩國斷交的影響。皇室成員的超然身分讓外人不敢過問其相關事宜,臺灣農技專家
在其支持下,也相當胸有成竹執行計畫。我與岳陽大哥相處過程中,問及泰王山地
計畫(現已改為皇家計畫基金會)時的現況時,他不免感嘆道:

親王已經 90 好幾,還是沒有接班人……沒有人敢和皇家搶生意呀。後來皇家
繼續和中興大學和屏科大簽約,跟(臺灣的)國合會(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
發展基金會)和泰國農業推廣局所簽的約完全是不同層次的。(訪談紀錄,
2014.07.01,粗體為本文強調之處)

泰王山地計畫改組成皇家計畫基金會後,臺灣方不再繼續由退輔會福壽山農
場支援。在岳陽大哥的眼裡,泰國皇室和臺灣非官方組織的締約,其層次是高於臺
泰雙方官方的合作關係的。這樣的評價除了彰顯出泰王作為一超然身分,連結了政
治上存有尷尬關係的兩國之外,更表示出「泰王─臺灣農技專家」這組連結是超越
國家的。讓這組關係能夠超越國家的,不僅是泰王的皇室身分超越「國家」的政治
範疇,還有看似「去政治」的農業計畫援助行動與根除鴉片的人道口號。前文我已
指出看似純農業的國際合作計畫其實交纏了許多政治行動,這樣的行動不只出現
於擬定計畫與計畫執行初期而已。泰王山地計畫原先的目標是泰國北部種植鴉片
的山民,但隨著三軍與五軍的穩定以及臺泰斷交事件,另一群體透過「私下」的方
式與計畫有了互動,其便是駐紮於泰緬邊境的三軍與五軍。泰國軍方和泰國森林局
承租土地後,便將三軍與五軍安置於邊境的山區之中,並劃予一定的山林空間以資
軍隊屯墾為生。

這個時期的三軍、五軍軍眷和隨軍隊遷徙的中國雲南難民只能在泰方所安置
的「自衛村」行動,不得隨意下山至泰國平地與都市。因此,他們在山上只能自食
其力、自給自足,物質條件並不理想。臺灣的陸軍和退輔會當初「毛遂自薦」協助
37
泰王山地計畫,除了安置三軍五軍、在中南半島從事反共情報蒐集外,其另一目的
不外乎就近掌握、協助三軍五軍在泰的生活與發展。因此,駐泰的農技專家除了在
計畫之內協助泰國山民,計畫之外也與泰北華人有所交流:

沈克勤沈代表非常熱愛這些泰北的榮民,跟宋場長(宋慶雲)講不要把所有
的果苗都送往泰王山地計畫,留一些給我們華人村這裡。大概有 1/3 到 1/4 就
分到華人村,但大的就有,小的就沒有,美斯樂就種了許多……有了苗就希
望有人指導,先期是退輔會的去,由皇家計畫下的人去指導,偷偷地過去,
因為親王不希望我們過去。(訪談紀錄,2014.07.01)

我在研究期間常常聽聞這樣的「私下交流」,諸如誰從哪邊得到果苗、又送給
誰賣給誰等等,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不過,相較於泰王山地計畫有強力的皇室主導
著山民之間的資源分配,仍然受軍紀秩序影響的泰北華人,在資源分配上不免受到
軍階等因素影響,才有岳陽大哥觀察到的「大的就有,小的就沒有」資源分配不均
的現象。美斯樂過去是五軍的指揮部所在,在泰北華人諸多村寨中,其資源與發展
是數一數二的,但在美斯樂調查訪談期間,資源分配不均仍是過去非軍官階級出身
的美斯樂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之一。泰北華人自身已如此感受,也就不難理解親王為
何「不希望我們過去」。親王深諳泰國都市中老華僑22的經商能力,擔心若溫帶水
果的產業與市場落入了華人手上,除了不利於山民的生計,更會進一步衝擊到用高
經濟果樹替代罌粟種植的效果。站在皇家的立場,親王曾對駐泰農技專家暗示其憂
慮,並表達並不希望其過於參與泰北華人事務的想法。

此刻,駐泰農技專家面臨了雙重難題:一方是臺灣方退輔會與駐泰代表的殷切
囑咐,另一方是親王對山民生計與計畫成效的考量。如此雙面兩難的狀況,反應的
不僅是臺泰斷交之後,農業計畫初有成果之後該如何繼續共事的問題,還凸顯了計
畫中「泰王與皇室」本身雖做為品質與信任的保證,但並不能保證計畫在人員與物
力安置於泰國領土後就「水到渠成」。相對的,是看似成功與理所當然的背後,必
須努力的維持自身的興趣與目標、溝通他人的興趣與目標,並排除可能的風險。儘

22
這裡指的老華僑是指過去從廣州、潮汕一帶渡海來泰的華人。

38
管面對雙重難題,泰王山地計畫並沒有失敗,相反地還大獲成功,在 1988 年獲得
了有亞洲諾貝爾獎稱譽的菲律賓麥格塞塞國際合作獎;泰北華人的生計也沒有陷
入絕境,相反地其透過溫帶果樹與茶的種植,提高自身經濟能力,逐步晉升為家戶
規模的商家甚至是大型企業資本家。促使臺泰雙方都達成彼此興趣、甚至超出預期
的關鍵,來自一個臺灣半官方的組織:中華救助總會23。

救總進場:泰王山地計畫之外的泰北華人與臺灣烏龍茶的引進
泰王山地計畫自始至終的目標,便是透過農技提升山民的生計水平,根除罌粟。
泰北華人並不在計畫文本的考量之中,但是因上節所述種種,使得在泰王山地計畫
初期,華人雖在計畫之外,卻不斷地與計畫有所互動。看在退輔會派駐泰國的農技
專家眼中,計畫裡的泰北華人一直存在著,不過事後卻常常提到「皇家計畫(泰王
山地計畫)只負責少數民族(山民);華人歸救總管」這樣責任分野的說法。這樣
的說法也常常出現於我在田野所訪談的美斯樂人口中,彷彿兩者涇渭分明,有明確
的職責劃分。不過,雙方的工作內容都牽涉到了相同的溫帶果樹、都運用了同樣的
阡插與嫁接技術、作物也都來自臺灣。不論是物質、專家還是技術,泰王山地計畫
與救總雙方都高度重疊,如此「表面分立明確、實質緊密聯繫」的狀況,在研究初
期十分困擾著我,故時常詢問當時向農技專家學習農藝的泰北華人如何與「臺灣的
專家」互動。

面對我的疑問,曾出任泰北華亮農場廠長的阿良哥(化名)感到不以為然。原
因在於,阿良哥所負責的華亮農場雖針對協助泰北華人村寨,但農場裡的物種、技
術與專家都來自臺灣,絕大部分還是從距離不遠的泰王山地計畫轄下的皇家安康
農場所「支持」的。雙方人員來往之頻繁,「每天開車上山下山都會碰到」,對阿
良哥而言是再日常不過的事情了。我認為,正是「表面分立明確、實質緊密聯繫」,
才得以避免前文所提到的雙重難題:在泰王、皇室與臺灣的「社會端」明確地分立,
保有雙方的興趣;在「技術端」又能因社會端的分立,而使兩項目的不同的計畫可
以合法地共同行動,達成雙方的興趣。

原名為「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在 1991 年更名為「中國災胞救助總會」,至 2000 年才更


23

為現名。在田野中,訪談人皆稱為「救總」,本文行文沿用之。

39
不過,若將「社會段」的分化做為雙方興趣得以成功實現的工具性解釋,便會
過度武斷地區隔泰王山地計畫與救總所推動的「泰北難民村救助計畫」之間故有的
承接關係。唯有正視其承接關係,說明救總如何從退輔會的駐泰農技專家中手中接
下泰王山地計畫之外的泰北華人,才能適切的說明「農業」做技術端如何和社會端
共同改變了泰北華人村寨的樣貌。

對退輔會派駐在泰國的農技專家而言,救總「泰北難民村救助計畫」工作團的
成立主要目的是承接他們計畫之外的工作。除了前文所提到的親王對華人的顧慮、
站在皇家立場思考山民生計之外,另一個因素是距離。泰王山地計畫中,臺灣農技
專家雲集的皇家安康農場雖然離三軍指揮部「唐窩」很近,卻離五軍指揮部美斯樂
相隔超過 100 公里的山路,駐泰農技專家鞭長莫及,必須另派駐一組農技團隊進
行輔導。救總雖為非官方組織,但其早期任務便與中國大陸的「災胞」、榮民與臺
灣的外交部、僑委會和退輔會有緊密的聯繫,在其各項海外援助計畫中,常常扮演
「半官方」角色協助處理海外相關僑務,這樣的性質正好適於 1975 年臺泰斷後,
臺灣在處理不易以「國家」之名行事的事件時所需要的媒介。不過,站在救總的立
場,援助泰北華人的起因是更為複雜的。

早在 1954 年,救總便開始著手泰北孤軍與難民的援助工作,但因為當時南海
難民潮的繁重工作,使得對泰北的援助工作力有未逮。此外,如前文所述,當時泰
國北部山林秩序混亂,不論是泰國還是臺灣都難以掌握,自是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救
助活動。直到 1980 年,駐紮美斯樂的五軍的領導人段希文將軍逝世,救總遣團前
去弔唁,才真正展開大規模對泰北眾多華人村寨的援助計畫。除了因段希文將軍逝
世重新牽連起救總與泰北華人之外,1960 年代柏楊的著名小說《異域》得到熱烈
迴響,提高臺灣大眾對泰北華人的認識。直到 1981 年考柯考牙戰役,三軍與五軍
完全替泰靖平其國內共產黨勢力後,泰國北部山林的治理得以確立,援助工作得以
在一定的安全保障下進入泰北。耳熟能詳的「送炭到泰北」活動便始於此時,救總
的泰北難民村工作團也於同一時期進入泰北,在各個華人村寨展開大規模醫療衛
生、基礎建設與經濟生產的援助活動。

救總在泰北華人村所推行的經濟生產活動,與泰王山地計畫有非常高的相似
性。兩者雖然計畫名目與援助對象皆有所不同,但事實上其技術環節與專家選任卻
40
十分相似,互動頻繁。儘管如此,雙方在「技術端」還是必須有所區隔,才能達到
「社會端」──幫助山民的泰王山地計畫與援助孤軍的泰北難民村救助計畫──兩造
分立:

(岳陽大哥說道)救總的農業計畫不能和皇家計畫重複呀,福壽山這邊是支
援皇家計畫這邊,所以救總那邊就由武陵農場支援。最早是從臺大梅峰農場
支援,後來人手不夠,康有德才從梅峰派人支援,和武陵農場相互交替。
(訪
談紀錄,2014.07.01)

雖然農技專家的來源不同,但對於合適栽種於泰北山區的作物卻有著相同選
擇。除了桃、李、梅、柿四項作物在兩項計畫中皆有出現外,香菇、蔬菜、百香果
等收益頗豐等經濟作物也屢見不鮮。但在種種農產品當中,有一項是在華人村寨發
展極好,在泰王山地計畫發展卻處處受阻的作物:茶。在泰王山地計畫中的駐泰農
技專家岳陽大哥一聽到茶便說:

種茶都是救總在種,我們都沒有種,因為農委會都說這些東西不能出去。所
以臺茶 12 都是救總帶過去的。皇家看在眼裡,就問我為什麼他們沒有?(我)
只好跟華亮農場買。所以(我)不敢違背農委會,也不敢得罪皇家。(訪談
紀錄,2014.07.01)

顯然,救總在泰北華人村寨中大力發展的茶樹種植與茶產業,看在皇家眼裡是
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在此,請容我先按下為何皇家無法同華人村寨般成功經營茶產
業這道命題,先從救總如何選擇上「臺灣烏龍茶」進入泰北說起。在本章一開始提
到,泰北早在 1950 年代便有來自臺灣的茶種,不過品種各異,性狀紛亂,品質難
以穩定。真正目前存於泰北具有生產力的茶種,除了原生的大葉阿薩姆種外,就是
救總於 1990 年代帶入臺灣所培育的品種,泰北當地茶農與茶商將其簡稱為「小葉
種」、「烏龍種」或是「臺茶」。

為何救總會挑選泰王山地計畫所沒有的茶進入泰北呢?於救總服務甚久的阿
良哥事後追憶起來,將原因歸於當時救總泰北難民村工作團團長龔承業先生:

(救總)農場主要是種植水果,那當時沒有種植茶。後來看到茶的前景不錯,

41
那龔團長就找臺灣的茶業改良場……要了 450 株的金萱品種,那一般又叫做
臺茶 12 號。龔先生就把它打包,裝在用那個報紙包起來……上面的話擺一些
舊衣服以後,這樣就進關來了。(訪談紀錄,2014.02.06)

阿良哥是隨孤軍遷泰的泰北華人,曾出任救總華亮農場場長,與龔承業先生極
為熟稔。其在救總工作期間,向農技專家習得精湛的果樹阡插與嫁接技術,並擅於
茶樹種植、管理與製茶。在救總工作團結束任務後,阿良哥甚至受聘於泰北華人中
規模最大的 CF 公司(化名)擔任製茶廠廠長。據此,我認為由阿良哥的回憶做為
追蹤泰北的臺灣茶發展是極為可信的。阿良哥所提到的工作團團長龔承業是泰北
各個華人村寨中極為知名的人物,在救總於泰北的援助工作中扮演相當重要的指
揮角色。由於龔團長出身軍人身分,其家族又是南滇土司,與絕大多數為雲南籍的
泰北華人有相當的社會背景。不過也因為身為團長,握有極大的資金與資源分配權
力,我在田野期間,雖常聞美斯樂村民感謝龔團長的貢獻,但對其在資源分配的做
法上仍時有非議。據阿良哥的回憶,龔團長當時認為臺灣茶葉發展行情熱絡,便從
臺灣「偷渡」茶苗來泰。回顧當時臺灣的茶產業發展,正處於經濟起飛時期的巔峰
時刻。臺灣生活水準提升,對於飲料的需求節節攀高。同時,務農人口隨都市化過
程逐步降低、工資成本升高,致使臺灣茶產業成長趨緩,茶葉進口量飆增。除了臺
灣市場考量因素外,救總計畫中的溫帶水果都具有易腐的產品時效限制,但茶葉經
加工後可耐久保存,亦是一利基。不僅如此,溫帶果樹一年只能一穫,但茶葉可以
四穫,當今泰北產茶地區甚至可以達到五至六穫,這也是當時龔團長決定引入茶葉
的原因之一。

不過,當時臺灣所改良的茶葉品種是商業機密,並不允許對外出口,而當今在
泰北各個茶園常見的臺茶 12 號、臺茶 17 號,其實也是 1981 年和 1983 年才於茶
業改良場育成的品種,由此可知當時的「偷渡」行為承受了一定的風險。臺灣品種
的茶苗歷經千辛萬苦運至泰國後,首要任務便是將 450 株的茶苗繁殖到一定數量,
以利援助計畫大規模地在各個華人村寨推動。當時負責繁殖茶苗的,正是擔任華亮
農場阿良哥:

龔先生叫我去清邁拿……運到華亮農場。馬上就要把它種下去,450 株,盡量
的灌溉、施肥,讓它抽條。第二年我就剪它的發出來的枝條,把它阡插,阡插
42
2000 多株。有了 2000 多株,就分給這個四、五個地方。
(訪談紀錄,2014.02.06)

阿良哥說的「四、五個地方」,指的是泰北本來就有種茶的村寨,包含了美斯
樂、漂排、茶房和民養村。這些村子除了美斯樂外,都僅有種植大葉阿薩姆茶的經
驗,因此初期種植臺灣茶種時「鬧出許多笑話」,例如每一株茶種的太開,相隔竟
達到一公尺,無法建立如臺灣茶園一般利於採收的摘採面(plucking table)24。對
於阿良哥以及我在田野之中訪談過的許多製茶師而言,現在他們的經驗與技術水
平早已非當初剛開始接觸臺灣茶種的狀態,但仍不避諱談到當初開始種茶所碰到
的困難,津津樂道當初如何一步一步向臺灣專家學習。對他們而言,這是種茶、製
茶體會中印象極為深刻的一環:他們面對的不只是新茶種,而是一整套新的作物,
從種植、管理、摘採、製作、包裝、銷售,都必須與農技專家學習、自我實踐,不
斷磨合自身對於臺灣茶種的想像。

不過在我進行田野訪談期間,對於當初接受臺灣茶種的茶家總是抱持著疑問:
「救總給了茶苗與茶種枝條,你們種的時候難道不怕失敗嗎?」每每茶家總是一派
輕鬆的回答道:「不會呀,大家都有種,全村都種沒有關係的」諸如此類無關技術
環節的反應。事實上,以美斯樂為例,泰北華人並非一開始就從自給性的糧食作物
突然地轉作成臺灣茶等經濟作物,而是有一段過渡期。阿良哥回憶到救總當初推廣
種果樹時很多人都不種,認為種植果樹必須等待 3 到 5 年才能收成,無法果腹。他
記得當時村民跟他說:「我們吃了早上,還要種晚上的米呀,你要我們種水果,三
年五年還不能吃,那怎麼辦呢」。針對這個問題,救總在泰北各村寨設立的示範農
場便起到關鍵作用。諸如阿良哥所管理的華亮農場,免費提供果苗,讓村民一邊種
植短期糧食作物,一邊種植長期的經濟果樹。等到果樹順利收成後,村民有了收入,
便能逐漸降低糧食作物的生產,加速投入果園的照顧與經營。有了從包穀25到果樹
的經驗,泰北華人就較能夠接受同樣屬經濟作物的臺灣茶種,並投入資金去栽種、
照顧茶園。至今,美斯樂的茶地泰半可以找到過去種植果樹時所遺留下的桃、李、

茶樹是行栽作物,通常採收茶行上長出的嫩芽,而採摘面即是指茶樹經濟有效的可採摘嫩芽的
24

生產面。
25
即為玉米,是過去泰北最為常見的糧食作物。

43
梅、柿,說明了果樹到茶園的承接關係。

在茶葉生產上,救總成功地將臺灣茶種深耕於泰國北部山林。在製茶方面,救
總除了商請當時茶業改良場的技術士陳惠藏先生每年至泰北巡迴講解外,更在茶
葉種植穩定後,在臺購買十八套製茶設備,分送製各個產茶的村寨,並建立了許多
以村為單位的製茶廠,廣布於美斯樂、漂排、密康、永泰、茶房、崑瑞、輝成、民
養、來善門、密窩等村。在茶葉種植與製茶設備部分,救總對於泰北茶產業的建立
可以說是花盡心力,但在市場銷售上,其成果卻與同樣為經濟作物的果樹有相當大
的落差。

筆者在田野聽到不只一次「救總種茶全是失敗」的說法。這樣強烈的措詞並非
完全無視或抹去該組織在泰北茶產業的勞心勞力,而是經濟作物若沒有銷售管道
來回收成本,那便無法建立有效的資本循環。救總的難民村救助計畫晚於泰王山地
計畫 11 年,故在華人村寨生產水果至市場銷售前,泰國的溫帶水果的市場在泰王
山地計畫時便已打下相當程度的根基,但是臺灣烏龍茶的市場卻全然空白一片,有
待泰北華人尋找市場、開拓市場。在市場經營上,每個華人村寨的策略與際遇都有
所不同,關係著該村的茶產業是否能在種植、生產之後,順利的銜接市場,讓茶產
業得以存於該村的生產地景、生計與生活之中。

第二節 「異地不生根」與「知名茶鄉」──高崗寨與美斯樂

剛剛提到了救總在泰北華人村寨中建立十一座以村為單位的製茶廠,分別代
表了在難民村救助計畫初期產茶有成的空間範圍。然而,時至今日,這些當初由救
總捐贈至各村的製茶設備早已因為年久失修,而塵封在各村的製茶廠之中,取而代
之的是私有化的家戶型或企業型的製茶廠,設備的數量早已非同日而語。不過,不
是所有村落都能夠順利地從救總救助時期、以村為單位的茶產業發展樣貌,過渡到
必須自力發展,並以個體為單位的高度競爭階段。一個村寨是否能成功的因臺泰農
業技術與物種移動而成功建立在地茶產業,關係到的不單單僅有「市場」因素,還
包括了村寨社會秩序狀態、村民之間的共識、協商與農業技術在該村落的承接狀態。

44
本節利用兩個村落說明上述茶產業的發展軌跡的差異:一個是退出茶產業的
高崗寨(化名);一個是茶鄉性質顯著的美斯樂。我處理「異地不生根」的方式,
並非將之苛刻地與所謂的「成功」案例併置比較,冷靜地以產業分析的觀點評斷失
敗案例的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同時關照這兩個案例,對稱地考察其茶產業網絡中
各項元素的連結關係,說明茶產業的「成功」與「失敗」並非技術端或社會端可以
單獨決定的,而是必須共同運作的。

「失和」的高崗寨
相較於其他具林木蔽陰的華人村寨,高崗寨座落在丘陵地的稜線上,在二月泰
國乾季時節,陽光直辣辣的照射在村中的泥土路與平房的鐵皮屋上,顯得十分乾旱。
高崗寨房舍不多,四週種滿了百香果、高麗菜等生鮮蔬菜。正當我好奇茶葉種在何
處時,高崗寨的前任村長阿文大哥(化名)往對面荒煙蔓草的山坡一指,映入我眼
前的是與人齊高的野草,與勉強從野草縫隙中,因久未修剪而隱約冒出的茶樹。救
總在高崗寨建有一間製茶廠,並留有一套製茶設備。阿文大哥拿起已經銹蝕的鑰匙
試了許多次鎖頭,才開鎖,拉開由薄木板所組成的大門。製茶廠內的炒菁機、烘乾
機都蓋著一層灰布。阿文大哥拉下布、抖落灰塵時感嘆到:「壞了這麼久,也沒辦
法修」。

其實是可以修的,只是村裡無法共同決定要如何處理這批全村共有的財產。踏
進高崗寨之前,與當地頗有交流經驗的阿良哥提醒道這個村有著「人和」的問題。
阿文大哥並不避諱提到他與現任村長之間的緊張關係,而癥結點在於救總將硬體
資源下放給村寨後,理應由村寨的自治會接手管理。在泰北諸多華人村寨中,寨裡
自行設立的自治會會長,與泰國的行政編制中的村長的地位是平行的,其代言了整
個華人村寨的共同興趣,也承接了管理公共設備的責任。阿文大哥是前任村長,也
是現任的自治會會長,手上自然握有製茶廠的鑰匙。不過,就村寨裡的流言蜚語,
不見得每個人都認為鑰匙應該在阿文哥手上。

救總當初對於高崗寨是寄予厚望的,希望能在這建立清邁府的示範茶區,這一
點在現任村長與阿文大哥的種茶數量可知一二,兩人都各有一萬餘棵的茶樹,包含
了救總所送的臺灣茶種與該村故有的大葉阿薩姆種,這些數量還不包括村中其它
村民的種茶數量。不過現今,茶樹早已荒廢,整村的經濟收入已經轉向與皇家安康
45
農場合作,生產水果與生鮮蔬菜。高崗寨原先是救總的重點培植的產茶村寨,為何
最後卻離開預定的腳本,反而貼近泰國的皇家計畫呢?救總在難民村救助計畫期
間,希望現任村長能夠接手從華亮農場釋出的免費茶株,繁殖抽芽後交能轉交給其
他村民繼續種植,擴大植茶的面積。這樣的作法是龔團長建立下來的,但在阿文大
哥眼裡,現任村長並沒有實現龔團長的期待:「他不但沒有送,還用賣的,連(製
茶)機器都佔走了」。龔團長過往後,製茶廠由當今的自治會長阿文大哥掌管,但
廠中的設備多已失修,堪用者則不知去向。廠裡頭的「公有財」成了誰也不能動,
難以置喙的器物,就這樣陳放在村中,壞了無法維修,無法使用。

圖 3 高崗寨山坡一景 圖 4 高崗寨製茶廠門面

儘管如此,這批機器並沒有隱形於高崗寨之中,相反地,它一直標誌著高崗寨
「失和」的社會狀態。阿文大哥之前曾提議將村中的製茶設備轉予皇家安康農場,
一方面是皇家農場資源豐富,能夠維修保養製茶設備,另一方面是將茶菁鮮葉賣予
皇家農場,保障收益且無須擔負加工製造的成本。不過這樣提議卻遭現任村長否絕,
其爭議點在「誰能論及或代言村裡的公共性」:究竟誰能繼承龔團長的遺志呢?誰
能為村民謀取最大利潤或發展前景呢?

就高崗寨製茶設備案例而言,技術與器物的移動並不一定會遵照原先設定腳
本行動,從 A 處「自然而然地」移動到 B 處,「自然而然地」發揮效用,而是必
須配合一定的社會情境,技術、器物與製茶社會才得以運作。高崗寨雖然承接了救
總的硬體設備,卻無法適切的將設備運轉於該社會之中;村裡每個人都無法完全代
言村寨的整體興趣,彼此無法溝通、說服彼此。高崗寨的製茶設備在缺乏連結的狀
況下,只好靜靜的守於老舊的木屋中,任憑歲月剝奪它的有效日期。據此,高崗寨

46
無法透過技術物轉化為救總計劃腳本中的示範茶區,技術物也無法在高崗寨固有
的社會狀態讓自身成為「能用能產」的製茶機器。

高崗寨並非沒有想過利用救總所贈的設備,將自身建立成一個以村為單位的
茶葉生產中心,但是技術上的困難讓高崗寨從一開始就對「自立自強」的發展選項
打上問號。以阿文大哥為例:

本來我有用這些小機器(指茶廠中的設備)做過,在烤茶方面,有問題。為
什麼呢,那個烤的機器太小,一批茶烤出來了,後面很多茶都發酵了來不及,
緊張喔,就怎麼辦阿,結果我做出來的茶就不行。(訪談紀錄,2014.02.07)

救總進來後,高崗寨就風行草偃地改種臺灣品種的小葉茶。小葉茶對於加工的
時間掌握十分要求,但高崗寨村民多半只有處理大葉阿薩姆茶的經驗,又對臺灣的
製茶設備不甚熟稔,因此在做「臺灣茶」時便容易像阿文大哥一樣,炒茶速度趕不
上茶菁的發酵速度。這樣的狀況救總並非沒有發現,事實上,在救總泰北辦公室的
檔案之中,記載著龔團長曾多次協助臺灣製茶器材商鄭財發先生至高崗寨視察、維
修機器,但這樣高密度的人力投入似乎沒有改善高崗寨的茶葉生產問題。

我在高崗寨個別訪談現任村長與阿文大哥時,並無詢問其製茶技術細節與和
鄭財發先生的交流,但在一整個下午的訪談中,皆未聞高崗寨過去曾大規模的生產、
銷售茶葉產品,反而是一直聽到兩位提及將茶菁賣給皇家農場的價格波動:從剛開
始的一公斤 70 銖,到現在的 40 銖 ──「這已經是很高的價錢了,但還是虧本」。
虧本的原因除了交通成本與運送茶菁時的折損率外,最高昂的成本不外乎採收人
工。現任村長的茶地可以供應一次 500 公斤的茶菁量,但苦無採收人手,聘請山民
幫忙又不合成本。阿文大哥的茶地產能雖然沒有現任村長來的大,「但用村子自己
的設備應該還可以,可惜被他給壟斷了(暗指堪用的器材都被現任村長給私人佔用
了)」。我在高崗寨與前任與現任村長的個別訪談時,不論話題從何而起,只要關
乎茶與救總,最後一定會回到村裡那標誌著「失和」的製茶廠與製茶機器。唯有提
及目前和皇家農場契作的高山蔬菜、百香果甚至是時興的澳洲胡桃,阿文大哥和現
任村長才得以嶄露笑顏:

以前澳洲胡桃一公斤 1000 塊耶,美斯樂也有種啊……買一些種子來,自己育


47
苗,我們這些農民大家都會育苗,很簡單的,就是把那個土喔弄一弄,把種
子放下去……(訪談紀錄,2014.02.07)

在高崗寨訪談期間,阿良哥也陪伴在旁,補充當時高崗寨茶產業發展的細節,
以及龔團長當初的考量。在阿良哥聽到高崗寨發展上諸多的不順遂、看到製茶廠荒
廢後,對現任村長感嘆道:「可惜啊,現在您做成綠茶是好賣的啊」。不過話題很
快又被帶到各式各樣高經濟價值的新奇作物,像酪梨、燈籠果等等。訪談在座的所
有人心理都明白:高崗寨早已遠離了茶產業發展的道路上,剩下的只有陰暗的茶廠
裡,被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薄木門保護著的製茶設備,以及埋身於野草之中的臺茶
12 號。茶廠當初的開幕誌慶匾額寫道:「高曦翠嶺綠滿地,崗立育鄉感皇恩;茶
思茗飲祖國愛,廠建基業永福康。」如今匾額外表框玻璃所映照著的,是另一個高
崗樣貌了。

宛若戰國時代的美斯樂
如果說高崗寨是救總示範茶區的「失敗」案例,那麼美斯樂就是被救總稱做最
為「成功」的代表案例。美斯樂作為五軍指揮部之所在,援助的資源自然是最為集
中的。事實上,第一個救總示範農場便建於美斯樂,面積廣達 270 萊26。原先農場
種滿了梅樹,後來幾乎全數改種臺灣茶種。當然,美斯樂的茶地絕不只侷限於這 270
萊。美斯樂位於泰國 1234 號公路與 1089 號公路的交會處,離泰緬邊境不到 10 公
里。不論從哪一條道路進入美斯樂,都能看到山谷兩側如等高線般密密麻麻的的茶
園。據美斯樂鄉議會(美斯樂人多將其稱為 Obodo)的統計,整個清萊府「外美斯
樂鄉」共計 13 個村的種茶面積高達 5048 萊,而這是 2009 年的統計資料,當時鄉
議會只記載到了 32 家茶店與 7 家製茶廠,現在的茶店與製茶廠早已多過這個數字,
種茶面積也隨著新的茶地開發而擴張,擴張速度遠遠超過泰國官方的統計速度。

26
「萊」是泰國計算面積的單位,一萊相當於 1600 平方公尺,約為 1.6 分地。

48
圖 5 美斯樂觀光茶園指示標 圖 6 典型美斯樂茶店擺設

走在美斯樂的主要大街上,很難忽略處處林立的景觀旅館、民宿客棧、中式餐
廳與規模各異的茶店與製茶廠。一進村子便有高大的中式牌坊與招牌,對外來遊客
宣示著此地的特殊歷史與華人社會性質。沿路上的告示牌用中文、英文與泰文寫著
觀光茶園的方向與距離,路旁的茶店裝潢可能如南投鹿谷般極為素樸,卻也不乏如
臺北東區一般精緻的擺設。儘管茶店之間的產品極為雷同,都是以真空帶包裝的烏
龍「球茶」,但還是能從茶店建築規模與設計中,辨識出三大企業化經營的茶家:
最早從救總示範農場起家,茶園管理極為整齊的 101 公司;茶店造型浮誇如中式
宮殿、注重茶園景觀營造的芙蓉宮;茶店與旅館聯合經營,積極尋求國際市場的風
雅軒。後兩者的發展與 101 公司都有極大的關係,但三者在美斯樂的關係就有如
戰國時期的列強一般各據一方,其餘中小型的茶家絕大多數與這三巨頭有所生意
往來與私交。

在田野初期,我尚未與美斯樂茶各個茶家熟識前,便常能在與茶家喝茶閒聊時,
遇上許多其他串門子的茶家老闆。他們一踏進門便像身處自家一般,飛快地交換最
近茶葉市場的情報。有時大老闆和村裡重要幹部也會前來串個一時片刻,不過整個
「串門子團體」的互動並沒有因「重要人士」的加入而改變,頂多就是拉一張椅子,
拿一個茶杯,便閒磕瓜子加入話題,偶爾才以自己「村上的身分」發表評論。我一
開始進入如此團體時並不適應,理由是在場的每個人並不會因經商的規模差異,而
影響到彼此日常生活交流上的社會位階。在整個團體中,唯有我在眾人用雲南話時
而交頭接耳、時而大肆喧鬧中,急於透過言談內容掌握在座每一個人的身分。田野
後期,我逐漸能區辨田野之中的每一位茶家彼此之間的關係後,才逐然理解到──
美斯樂家戶之間的稠密關係,正是其茶產業發展得以較它村更加順遂的重要關鍵
49
之一。

現在主導美斯樂茶產業發展的各大小茶家,大抵上落在一同個年齡區間,彼此
絕大多數是美斯樂興華中學27的校友,常常互稱彼此為學長姐、學弟妹。又由於都
是從外地來到美斯樂,從其上一代起便胼手胝足地從農經商,有著共同的打拼回憶。
也因此,美斯樂各個茶家彼此間不僅是生意上的來往的對象,更是日常生活庶務、
情感交流的重要夥伴,並隨著生意上的互助、姻親上的結理或社區組織(例如管理
公共財產的合作社、動員村里的青年會、共嗣祭拜的觀音會等等)的共事,而更加
地緊密。單就人際關係稠密程度上,便可發現高崗寨與美斯樂的不同:高崗寨的發
言人幾乎只有村長與前村長,並為著同一套機器爭執不休。美斯樂則是家家戶戶
「眾聲齊發」,各有各的的意見。

不過,眾聲齊發意謂著村中人際關係稠密,卻不保證彼此間有著「和諧的」緊
密的連結。事實上,如同高崗寨,美斯樂只要一論及村中的發展,話題同樣會指向
「誰能代言公共性」的議題,而內容多半環繞在各個地方大老的意見上。我在田野
期間幾乎每一天都能參與到「群體閒聊」的場合,話題從某某家「那個(製茶)師
傅走了,茶都不香了,純鎰你看看這兩批差了多少……」到「美斯樂壞就壞在不團
結,誰都想著自己……你看看那個誰……」;從「他最近茶葉價格可好了,生意都
做到中國去了……」到「他竟然想要跟那個(從中國來的)基金會合作,也不知道
人家葫蘆裡賣什麼藥……哎,到時怎麼被賣掉都曉不得」。從這些日復一日出現的
對話中,大致可以說明美斯樂雖然人際關係稠密,但伴隨而來的是高頻率的衝突事
件:對於茶葉生意與地方發展上的歧見。但這些歧見所造成的張力卻又因為稠密的
人際關係,而消解於每日的「串門閒聊」──即日常生活之中。相較於泰北其他茶
產區單家坐大的經營樣貌,美斯樂能夠並置三大家企業級、近五十家中小型的茶家,
其基礎便在於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交疊著私人領域、公共領域與生意來往等重重
結盟與協商。至於高崗寨,其雖然也面臨了發展上的歧見,但村子裡卻靜悄悄地,
只剩下與無法運作的製茶設備,以及與利害最為緊密的代言人間持續劍拔弩張著。

興華中學座落於美斯樂,是泰北最早成立的華文學校,由五軍指揮部指揮段希文將軍創辦。時
27

至今日,規模與聲譽仍是全泰北中數一數二的。

50
美斯樂人天天都在沸騰的茶水中滾動著人際關係,充滿活力的社會氛圍和高崗寨
形成極大的對比。不過,高崗寨的爭議起始點在於救總所贈與的製茶設備,美斯樂
同樣也接收了救總同一套設備,難道在救總離開後沒有發生紛爭嗎?

答案是肯定的,而紛爭更大。救總在美斯樂所投入的物力、人力可謂是最多的,
因此遺留下的「公共財」筆數、規模甚多。不僅當初最早捐贈的製茶設備,還包括
示範農場等等,都收編進了村中的公共組織共同管理,將其出租,收取租金,做為
地方的公共基金。不過,從公共基金如何使用到「公共財」本身的隸屬單位都充滿
了紛爭。基本上,救總帶來外界資源時,都需要當地人承接、管理與經營,資源才
得以有效運行。當救總退場、地方頭人過往後,原先遺留下的「公共財」便成為從
屬複雜的物品。在這一點上,美斯樂與高崗寨並無不同。然而,高崗寨因為一套製
茶設備「被壟斷」而導致茶產業發展不遂的發展腳本,卻沒有發生在美斯樂。不論
是大型製茶廠還是家戶的簡易加工廠,美斯樂各個茶家幾乎都擁有自己的製茶設
備,從臺灣貨櫃原裝進口的最新型揉捻機、炒菁機、造價百萬銖的空調萎凋室,到
從中國進口價格較為低廉的提香機,不一而足。哪裡來這麼多機器呢?在美斯樂製
茶多年的阿平哥(化名)回想起當時臺灣茶商來到美斯樂時:

賣機器的也一起來,跟我們說機器你們先用沒關係,之後用茶乾的錢抵掉就
好。他們又要壓茶菁價格,又要賣機器……後來機器(所欠的債)還完之後,
就不賣給他們了。(訪談紀錄,2014.07.26)

阿平哥是美斯樂最早開始從事茶產業的元老之一,早期在美斯樂示範農場中
學習,後來示範農場租給 101 公司之後,幾經數次經營波動,轉而到了三大家企業
中的芙蓉宮擔任製茶師傅。現在除了偶爾幫芙蓉宮製茶,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自己經
營的茶店中,可以說是見證了美斯樂茶產業從無到有的整段過程。阿平哥口中的臺
灣茶商之所以知道美斯樂有茶,一方面是救總與臺灣茶業改良場的相關人員釋出
訊息,另一方面是美斯樂有許多人曾到臺灣工作,或是嫁至臺灣,與臺灣茶產業有
所接觸。不過使臺灣茶商願意不辭千里來到泰北,不外乎是臺灣茶葉市場正熱,卻
苦無足夠的茶菁滿足市場需求,必須對外尋找茶源,而這正是龔團長當初引入臺灣
茶所希望達到的效果。不過,若要將泰北的臺灣茶種所生產的茶葉運回臺灣,就必
須在泰北建立初級加工廠,才能將加工後的茶乾以貨櫃海運的方式送回臺灣,進行
51
併堆、焙火與包裝等後續加工流程。如此一來,也不難理解為何臺灣茶商要與販售
製茶設備的機器商一同前來美斯樂。不過,諸如炒茶機、揉捻機、烘乾機等高成本
生產設備,對於剛剛種茶,缺乏初始資本的茶農而言,實在無力購買來自臺灣的高
端設備,因此也才有阿平哥口中「以貨抵債」的操作方式:機器商先給茶農製茶設
備,將往後生產的茶乾(毛茶)繳予機器商抵銷設備的欠款。這樣「臺灣茶商─臺
灣機器商─泰北茶農」三組一體的商業關係大量的複製於美斯樂各個家戶之間,開
啟了美斯樂家戶型製茶的發展雛型。

然而,「臺灣茶商─臺灣機器商─泰北茶農」這組接連臺灣與泰國兩地的連結
本身就潛藏著斷裂可能。首先,製茶設備雖然高昂,但當時茶菁價格也不低,就我
田野訪談得到的答案,大約三年就可以用茶乾「以貨抵債」還清債務。因此,還清
債務後,泰北茶農首先面對的問題是:茶該賣給誰?臺灣收購方雖然對泰北的臺灣
品種茶品有一定的需求,但也有商業考量。在我訪談的茶家中,幾乎每一家都表示
臺灣「價格實在壓的太低,做不下去」:

他們一來就挑東挑西,你越配合,他們就越刁難,嫌你肥不夠、水不甜,要
你和臺灣一樣下重肥……這成本哪划得來!(訪談紀錄,2014.07.26)

在田野中,我一旦向美斯樂人問起臺灣茶商對泰北生產的茶葉評價,所得到的
答案幾乎千篇一律的是「不夠格,從種茶到製茶都不夠格」,邊說還邊模仿臺灣茶
商嚴苛搖首的神情。由於在臺灣茶商眼中,泰北的茶葉品質「不達標準」,便不斷
地下殺茶菁與茶乾的價格,最後到達美斯樂人無法接受的程度。阿平哥甚至還質疑
到:「他們根本只想賣機器,然後不斷推拖茶菁品質不夠」。最後,美斯樂逐漸退
出了臺灣市場,不願再將茶售予臺灣,就算有,也只是十分零星的訂單。

失去臺灣市場的美斯樂並沒有放棄茶產業,相反地,由於救總移入臺灣茶種、
臺灣茶商與機器商「攪局般」地將製茶設備送入家戶之中,讓美斯樂的茶產業從種
植到加工製作環節都有一定的基礎,剩下的便是美斯樂人如調節臺灣的茶種與製
茶設備,一面參考卻又一面出走臺灣茶產業的技術與發展腳本,逐步磨合臺灣以外
的市場,就如同前一節所提到的溫帶果樹種植策略一般,「因地制宜」地發展出具
美斯樂地方特質的茶產業、製茶技藝與茶鄉社會。

52
第三章 移動中的茶、土地與泰北華人

在前一章中,我透過歷史文獻與訪談資料,譜出泰北茶產業從無到有的建立過
程,說明臺泰的農業計畫中種種政治與農業技術間的相互牽成,並標示出重要的行
動者在各個場景的實作樣貌。同時,以高崗寨和美斯樂兩個村寨說明茶產業運行之
中,人與設備之間的互動和技術與社會的關係。在前章,我不斷暗示著技術與社會
兩造並非各自獨立的實體,而是在重重移動──技術物的移動、興趣的移動──之中,
相互生成、改變彼此原先的樣貌。承續前一章的觀點,本章將以美斯樂為核心,論
述其在建立茶產業的過程之中,原先的人與非人、社會與物質、觀念與實作都已非
原先理想或素樸的狀態,而是共同交會在茶產業發展的軸線上,改變彼此的樣貌與
定位。

為更加仔細說明上述概念,本章挑選三個主題,各別以一個小節說明茶產業發
展下,技術與社會之間相互生成的關係。三個主題分別是「移動的茶滋味」、「誰
的土地:異域的使用與丈量茶鄉」與「從埋名併堆到彰顯身分」。三個主題共同聚
焦對象的是從事茶產業的美斯樂人,故在本章中,會援引大量我在田野之中的所見
所聞,還原技術與社會相互牽連的實作場景,回答「美斯樂人如何在從事茶產業的
過程中,對茶、美斯樂的土地與自身身份產生改變」。這樣的安排並非要突顯茶產
業中任何一個技術或社會面向對整體美斯樂的影響,相反地,本章要說明的是:每
一個技術和社會環節都在彼此連結、改變與行動,而這三個面向──茶、土地、人
──的改變正是種種連結與行動的縮影。

第一節 移動的茶滋味

在美斯樂進行田野時,最容易被問是「這個茶還可以吧」
;離開泰國回到臺灣,
最常被追問的便是「泰國茶好喝嗎」。我並不認為自己可以很輕易的回答這兩項問
題,理由在於我並非茶葉專家,在面對製茶經歷幾乎是我的年齡的美斯樂師傅前,
實在很難充當一位具有鑑尚能力的品評者斷論茶的好壞。同樣的處境也發生在臺
灣:雖然泰北美斯樂的茶葉品種與製茶技術來自臺灣,但多大程度上可以將它放在

53
臺灣的品評標準中比較「誰比較好喝」?特別是美斯樂與臺灣茶葉市場幾近失去聯
繫之後,生產的口味標準早已不是「臺式烏龍茶」,而是「泰式烏龍茶 28」,甚至
是其他在地創新的口味。據此,與其思考要拿什麼樣的標準衡量泰北茶的品質,不
如正視其茶品滋味差異,追蹤製茶師與茶家如何理解茶、製作茶並販售茶,並在過
程中移動了茶品的滋味與喜惡的的評判標準。

本節挑選了三個彼此極為不同的經驗案例──紅頂茶、雲霧茶與東方美人──說
明上述「移動中的茶滋味」概念。三者在美斯樂都是極為出名的茶品,但各自的加
工環節、市場接受程度相差甚大,各個製茶師、茶家對其評價也自是不一。正因如
此,這三個茶品所呈現的錯綜複雜的發展圖像,正可以代表美斯樂面對市場異動時,
不斷調整技術,也不斷調整自身的過程。

案例一:從紅烏龍到紅頂茶
凡是提及紅茶,全美斯樂人第一位想到的便是逢生大哥(化名),它的紅茶顏
色瑰麗,口味奇特,他對自己作品的描述是「就像 wine(紅酒)」一樣。逢生大哥
為人就如同他的紅茶一般,外表色彩鮮明,處事口直心快並十分自信。每當有訪客
到他的茶店裡拜訪,必定先以他的最引以為傲的紅茶待客。雖說是紅茶,但其滋味
並不像一般紅茶有明顯的澀味,反而帶有烏龍茶般的質地,但香氣與色澤卻又遠遠
較烏龍濃郁。我四次前往美斯樂田野調查,每一次拜訪逢生大哥的茶店,勢必都會
聽到以下這番言論:

你看我這個紅茶第三四泡,還是這麼紅……最重要的是它入口不會澀,你要
顏色這麼紅,又不會澀,別的地方沒有,只有我這裡……(訪談紀錄,2015.06.08)

確實,在紅茶製茶工藝中,要能紅且不澀,是需要長時間摸索的。在 2014 年
寒假期間,我第一次拜訪逢生大哥,向他詢問紅茶的製作細節時,便曾提到前些年
救總有派臺東擅長製作「紅烏龍」的師傅前來美斯樂指導技術細節。紅烏龍是臺東
的茶業改良場研發的新型製茶技術,於 2008 年在臺灣面市,屬於發酵極重的烏龍

28
泰式烏龍茶主要是考量泰國人口味而製作的,相較於臺灣所習慣的烏龍茶,泰式口味較淡,發
酵程度也較輕。

54
茶,其製作結合了紅茶的發酵方式與烏龍茶的炒菁環節,縮短原先烏龍茶繁瑣的製
程。當初美斯樂茶家向臺灣師傅學習時,紛紛抱怨到「做出來的茶澀的不得了,肯
定是師傅留了一手」
。不過逢生大哥並不以為意,反而一頭鑽入紅烏龍的製程研究,
「做壞了好多茶菁」。逢生大哥對於自己為何如此堅持紅茶的生產,有自己一套說
法:

整個美斯樂都在做烏龍茶,如果我能用紅茶打起名聲,那市場就是我的了……
中國的大紅袍賣這麼貴,我的紅茶味道不輸它,那我只賣大紅袍一半甚至更
低的價錢,那銷量就起來了嘛,比起做烏龍……(訪談紀錄,2015.06.08)

逢生大哥的紅茶確實不錯,在各個美斯樂茶家口中都獲得「很有特色」的評價,
但可能因為對自己的產品太過自信,在美斯樂茶產業中顯得有些孤芳自賞。每每其
他茶家知道我從逢生大哥的店裡回來,都會向我揶揄幾句:「又去老逢那聽他的紅
茶經囉」、「他今年好像送茶到大陸去了,可賺錢要請客囉」。話雖如此,逢生大
哥的紅茶一直都有產量上的問題,全美斯樂只有他自己和其親戚的茶家有賣他做
的紅茶。理想上,逢生大哥雖希望能用紅茶為自己佔下美斯樂茶產業的一片天,但
實際上,從他店裡出去最多的品項還是烏龍居多。逢生大哥的紅茶叫好不叫座的原
因,在其他茶家眼裡看得很清楚:「老逢他定的價格時在太貴了」。的確,相較於
美斯樂的烏龍茶價,他的紅茶確實價格貴上數成。曾有許多茶家給予逢生大哥建議,
但不論是售價上的調整或製法上的改良方案,自尊甚高的逢生大哥皆甚難接受。不
過,逢生大哥還是不斷改良紅茶製法,積極開拓客源,甚至換了名字──從原先的
紅茶,到紅烏龍,再成為現在的紅頂茶:「名字為什麼要和臺灣重覆呢?叫紅頂茶
多好,頂級紅茶」。出於好奇,我曾將逢生大哥的紅頂茶拿給茶業改良場的技術人
員評鑑,想知道其與紅烏龍究竟有否差異。對方給的評價是發酵過重,已經偏向紅
茶了。我追問道那是否還是紅烏龍呢?茶改場師傅的回覆是:「泰北也無從比較它
是否為紅烏龍,他說是那就是了」。事後,美斯樂其他製茶師傅向我分析起紅頂茶
的製程,確實也與臺灣紅烏龍的技術腳本相差甚遠。

55
圖 7 逢生大哥在其茶店推銷自己的力作──紅頂茶

從上述紅烏龍到紅頂茶的技術環節之中,顯現了一個問題:臺灣茶做為一種技
藝,如何跨國傳遞到美斯樂?又如何論斷紅頂茶的成功或失敗呢?首先,我們無從
得知臺灣師傅是否真的「留了一手」,不過後續逢生大哥對其茶葉技藝的鑽研,等
於是以自身興趣不斷地與茶菁協商「色與澀」之間的平衡。最後的成果雖然發酵過
重,但也早已背離了原先臺東紅烏龍的技術腳本,而創造了臺灣市面上前所未聞的
「紅頂茶」。不過,紅頂茶的製程基本觀念與所仰賴的設備,大抵上還是基於臺灣
半發酵烏龍茶的製作方式,那究竟要如何定位紅頂茶與臺灣茶的關係呢?我認為,
若執著於技術正本 / 技術變異或臺灣茶 / 泰北茶的二元劃分,便無法正視技術本
身本來就是在移動之中不斷變動的事實。在 2008 年以前,臺灣不存在紅烏龍之名,
而是透過臺東茶改場融合了紅茶與烏龍茶的製程,紅烏龍才得以「以實依名」地現
身在臺灣茶葉市場與泰北美斯樂。同樣的,逢生大哥受到臺灣師傅的「啟發」,以
自身製作臺茶的經驗不斷改良他心目中應該「既紅且順」的「紅烏龍」,最後以紅
頂茶之名擺脫臺灣的束縛,成為美斯樂別具特色的茶品。事實上,不論把美斯樂紅
烏龍或美斯樂紅頂茶化約為臺灣紅烏龍的技術變異,還是指稱其為泰北茶產業自
我創新,都隱蔽了技術的萌發過程中繁複的人與非人移動路徑,而只看到技術定型
之後的結尾與開頭。

在這裡,我並非要將論證導向美斯樂紅頂茶與臺東紅烏龍「本質上」完全相同
或完全不同,而是要說明:雙方的性質與身份是在重重技術─社會來回過程之中才
確立下來的。不論臺灣師傅是否有留一手;逢生大哥有否接納他人意見修改製程;

56
有否將紅烏龍改名為紅頂茶,泰北茶與臺灣茶兩造都不會因此更加相近或更為疏
遠,因為技術本身就是在不斷流通的狀態形塑自身樣貌,「技術之名」則是技術不
斷流動過程中的其中一個較為穩定的樣態。

其次,紅頂茶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呢?在論斷成敗之前,得先區辨決定成功與
失敗的判準量尺設於何方。前段我已說明,區分紅頂茶究竟屬於臺灣茶還是泰北茶,
是過於武斷地強調技術的本質形式,而忽略了其流動面貌。同樣的,若只以臺灣標
準評判美斯樂紅頂茶是否夠資格稱為紅烏龍或小葉紅茶,那一樣對於逢生大哥──
甚至是臺東茶改場──不甚公平!與其討論選擇何種評判指標最為適切,不如問何
以將這兩者放在同一套標準評比。救總曾在美斯樂辦過幾次茶葉競賽,從賽制、標
準與品茗師都比照臺灣的方式辦理,結果美斯樂幾近斷絕與臺灣市場關係後,類似
形式的比賽就再也沒有舉辦過了。因此,評判茶的好壞、論斷其成功或是失敗,其
本身便是一種社會與技術互動下所選擇的結果,而不是純然由技術或社會決定之。

每次到逢生大哥的茶店裡串門子,總是得喝上許多紅頂茶。從第一次到第四次
前往美斯樂,兩年下來,隱約覺得紅頂茶的味道不斷地改變。我向大哥詢問是否更
動了什麼技術細節,大哥只是笑而不答,自顧自地沖下一道又一道的熱水,然後又
是「你看,第五泡了,顏色還是這麼紅」。逢生大哥仍然持續地改良紅頂茶,廣散
試用茶包,積極開拓中國客源。唯一不變的,我想便是他的自信與堅持。要論斷紅
頂茶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

案例二:做茶「香」:雲霧茶與蟲咬茶
走在美斯樂的街道上,時常會聞到製茶廠飄散出來的茶菁甜蜜香氣,這些香氣
來自於茶菁靜置萎凋的發酵過程。在不同的發酵階段與發酵環境,茶會散發出不同
類型的香氣,而製茶師傅正是掌握了茶葉發酵特性,當香氣變化至其所欲達到的狀
態時,便透過殺菁中止茶菁發酵,讓香氣穩定不再變化。上述的技術環節大致上是
製作臺灣風格的部分發酵茶的基礎知識。原理看似簡單,但在經驗操作卻十分複雜:
必須細微區辨每一批茶菁的差異與當天的天氣狀況,決定其發酵與浪菁29的時間,

浪菁(另稱攪拌)指的是在茶菁靜置萎凋時,以外力撥動茶菁,加速其水份的流失,改變發酵
29

的速度,是烏龍茶製程中極為關鍵的環節。

57
並在恰當的時間以適切的火候進行殺菁。製茶師傅的功底顯現於掌握每個環節的
能力,越能觀察與控制茶菁的變化,便越能穩定地進行茶葉生產。美斯樂每位製茶
師傅大抵上都經歷、摸索過這樣「臺灣式」的製茶流程訓練,只是日後的個人體悟
不同,而在技藝上有不同的特色。美斯樂從臺灣茶引進到現在,主流產品一直是透
過上述技藝而製成的臺式烏龍茶。

隨著臺灣市場消逝、美斯樂觀光蓬勃發展,越來越多泰國平地人、中國遊客與
歐美俄各國遊客上山旅遊。其對茶葉感到好奇,也帶來許多商機。不過,在眾多遊
客之中,僅有中國遊客與泰國老華僑對部分發酵的烏龍茶具有相關背景,非華裔的
泰國人與歐美遊客對烏龍茶可謂一無所知。正因如此,美斯樂各個茶家開發出許多
香氣更為迷人的產品,拓展自身的顧客群。其中,香氣最為濃郁顯著、價格卻最為
極端的,莫過於各個茶家架上羅列成排的雲霧茶、東方美人與貴妃茶。在田野中,
我已觀察不下數十次美斯樂茶家與各方顧客生意交鋒的畫面。有時茶家生意忙不
過來,在旁觀察的我也得進到茶席,泡茶招待客人,臨時客串成「小老闆」。不過,
茶家架上茶品少則四五樣,多則數十樣,到底要選擇哪一款茶招待客人呢?身為臺
灣人的我,自然是泡我最熟悉的烏龍茶最為保險,畢竟美斯樂茶產業亦此起家。不
過,賣茶有數十年經驗的芽芽姐(化名)就不一定這麼想了:

如果是不會喝茶的泰國平地人,就是穿的很美,不像我們這種山上人的,就
泡雲霧茶呀!滋味淡淡的但是香氣很強,價格也不貴,他們就會很喜歡。有
時候碰到會喝茶的老華僑或廣州、雲南來的,一般的烏龍茶就滿足不了他們,
還會東挑西挑,這時候泡貴一點的東方美人或是貴妃,如果他們喜歡,一下
就帶走好幾包了(訪談紀錄,2015.02.04)

芽芽姐口中的「雲霧茶」,指的其實就是香精茶。美斯樂的香精茶品項繁多,
諸如奶香烏龍、米香烏龍、茉莉與玫瑰風味的烏龍茶不一而足。這些風味對熟悉烏
龍茶滋味的顧客而言,自然會感到十分奇異並心存疑慮,但對於不熟悉烏龍茶風味
的顧客而言,香精強烈的風味讓平常沒有喝茶習慣的顧客──特別是非華裔的泰國
人──感到熟悉,很容易做成生意。相反地,臺茶 12 號的金萱與 17 號的軟枝烏龍
的滋味,對沒有飲用烏龍茶經驗的旅客而言過於陌生,很難在短時間決定喜好與否。

58
香精茶的成本低廉,大致上只要茶乾略有茶味,將香精兑入一定比例的水量,
噴灑在茶乾上再進乾燥機、提香機或炒茶機烘乾便可。由於香精茶利潤頗豐,各個
茶家對其趨之若鶩,使得家家戶戶架上都有著雲霧茶等香精茶產品,做為「介紹泰
國遊客認識烏龍茶」的第一步棋。香精茶需求量之大,讓美斯樂出現了專精代工焙
製香精茶的茶家,而該家老闆被其他茶家戲稱為「香精大王」:

我每個月有一半以上的收入都靠它(香精茶),有時加工訂單太多還忙不過
來,只好自己再做一台烤箱,20 架的……烤這個茶不容易呀,我烤的可以泡
到三、四泡都還有香氣,別人家的前面一兩泡就沒了。
(訪談紀錄,2014.08.09)

美斯樂的香精茶產、銷量之大,甚至積累出一定的技術環節,而這遠遠超乎原
先救總將臺灣茶種移至泰北的發展腳本。有趣的是,凡是對烏龍茶稍有了解的人,
一旦聞到其濃郁而奇特的香氣,很難不對茶的成份起疑。因此,茶家也不是隨便就
會拿出雲霧茶「招待」客人,而是依照長年賣茶經驗,評估顧客的可能反應,才會
在做生意時讓香精茶派上用場。

相較於以香精焙製而成雲霧茶,東方美人與貴妃茶同樣具有濃厚的香氣──特
別是介於花果與蜂蜜之間的蜜香,但售價上就不是雲霧茶可以比擬的了。原因是,
東方美人與貴妃茶這類「蟲咬茶」的香味的來源並非工業合成的香精,也不是茶菁
本身的酚類物質發酵氧化後的結果,而是來自小綠葉蟬的對茶菁叮咬後,所產生的
化學變化:

做東方美人這種蟲咬茶不能噴農藥,農藥一噴小綠葉蟬就走了……美斯樂沒
人想做蟲咬茶的,不能噴藥,壞蟲和雜草就會一直生……有了小綠葉蟬,還
要牠咬茶葉……,蟲咬的茶菁要看茶況,尖芽做成東方美人、長一點的做成
貴妃、更長的做成蜜香紅茶……(訪談紀錄,2014.08.09)

發展蟲咬茶的阿盧叔(化名)是美斯樂最早期種茶、製茶的臺灣人。從示範農
場起家到入主美斯樂三大茶家其中一,阿盧叔可以說是見證了美斯樂茶產業的興
衰變化。蟲咬茶是阿盧叔近幾年大力發展的茶品,由於蟲咬茶對製茶技術與原物料
的要求較高,美斯樂幾乎只有阿盧叔一人生產,全部的店家都得向他進貨才得以銷
售。蟲咬茶大受歡迎的原因不只在於它的獨特蜜香,還來自蟲咬茶的生產條件──
59
無法噴藥。這樣的生產條件讓蟲咬茶與有機茶幾乎畫上的等號。

圖 8 美斯樂東方美人茶的包裝

事實上,泰國皇家計畫在美斯樂推廣有機茶已有數年,但成效十分有限。理由
在於有機茶的認證十分繁瑣,且在有機的生產條件下,投入生產成本過高,讓有機
茶的價格居高不下。皇家計畫與相關的協力大學雖推出的有機標章,為價格高昂有
機茶提供銷售保障,但卻由於在有機計畫推行後期逐步放寬認證標準,使得美斯樂
家家戶戶幾乎都有有機認證,造成「早就沒有人在看那個標章了」的反向效果。然
而,阿盧叔的蟲咬茶不需有機標章的加持,其茶品特殊、無可人工取代的蜜香本身
便是有機生產的保證。也因為如此,美斯樂蟲咬茶逐漸地代言有機形象,不僅驚艷
了臺灣與中國等「會喝茶」的遊客,更吸引了新的一批追求健康飲茶的泰國顧客,
成為美斯樂各個茶店必備的產品之一。阿盧哥和其生意夥伴也開始新闢茶地,擴大
「有機」蟲咬茶的種植面積。

面對不斷變動的市場,美斯樂不斷思考其茶產業的出路,進而發展出許多臺式
烏龍茶之外的茶品,諸如本節所譜出的香精茶與蟲咬茶。雖然都是因應市場而調節
的新產品,但在評價上卻十分兩極:一個是以人工香料烘製而成的「假茶」,一個
是代言有機與健康的「好茶」
。我們大抵上很難否認香精茶對健康造成影響的疑慮,
但是在區辨茶品的真假與好壞的同時,也將價值評斷帶進了不同的製茶技藝環節。
多大程度上我們可以說「香精大王」的技術劣於阿盧叔呢?我們很難衡量不同技術
之間的高低,唯有將兩項技術所造成不同的技術產物放在同一個天平上,才會產生

60
高低評價。因此,若以健康、價格與永續性等我們熟知的評價,指標衡量雲霧茶與
東方美人兩者「誰更利於美斯樂未來發展」時,很容易便忽略了香精茶和蟲咬茶兩
者都曾在臺式烏龍茶之外,成功的建立一定的技術─社會連結,出現在各個茶家的
展示櫃與茶几上,為美斯樂帶來更多的顧客與收益。

第二節 誰的土地:異域的土地使用與丈量茶鄉

在田野過程中,土地的從屬一直是我深感困惑的問題,理由是泰北華人──特
別是三軍與五軍──做為一軍事移民團體,原先的身分是「外來者」、「異國軍隊」,
讓泰國政府深感戒心。如今,異域孤軍及其後裔以投戎從農、商,成了名正言順泰
國公民。雖然身分與權利義務和一般泰國人並無不同,但在面對日常生活中某些環
節時,還是會凸顯出這群人「異於一般泰國人」的身分特色。其中最顯著的莫過於
土地議題。對土地進行丈量、編目、造冊與稅收,並將土地對應到某一持有身分,
這是現在我們所習慣看待土地所有權的方式。在上述土地管理流程中,每一個環節
都對應到國家的各個政府機關,並透過層層的行政體制與文書,確立人與土地之間
的關係──更精準的說,是透過「國家」確立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然而,在美斯樂,土地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並不如泰國平原地區那般穩固。在美
斯樂,人民無須依照土地面積繳稅,中央政府無法確認土地使用範圍和使用人身
分……。雖然異域孤軍早已不是外來身分,但在其所生活的空間中,卻仿若仍在異
域,自有內部秩序而與泰國中央政府有一定的距離。不過,這樣的狀況在美斯樂歷
經救總的難民村救助計畫,樹立茶鄉形象後,開始有所轉變。近兩年,泰國政府開
始展現掌握美斯樂土地持有狀況的企圖,啟動了一連串的土地測量行動。而承接這
一項行動的是泰國中央單位「農業土地改良局」30,美斯樂人習慣稱它的泰文簡稱
「Sobogo(音)」。本節追蹤美斯樂人眼中的 Sobogo 在其土地之上的種種的行動,
以及村人對該組織的評價。同時,回顧歷史中泰北華人因其種種身分,而與土地使

農業土地改良局(สานักงานการปฏิรูปที่ดินเพื่อเกษตรกรรม, Agricultural Land Reform Office, ALRO)隸屬於泰


30

國農業合作部。

61
用規範上的奇特之處。我認為,在一連串美斯樂人與其土地的關係中,Sobogo 的
進入將國家顯影於美斯樂土地與人的關係,並銘刻於紙本地圖與官方文書之中。不
過,在美斯樂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土地使用情況下,泰國對美斯樂的土地治
理,與其說顯影了國家的角色,不如說同步彰顯了美斯樂「異域」與「茶鄉」的特
殊性質。

從替泰守疆、安身立命到培養默契
泰北華人一開始以「難民」的身分,駐紮於泰國所指定的十三個「自衛村」集
中管理。十三個村子沿著泰緬與泰寮邊境分布,宛若一條邊境防線。每個自衛村都
有泰國軍方特別設置的管理部門,派駐軍隊駐守,也是美斯樂人口中的「聯絡組」

此時期仍處於軍紀社會,沒有泰國身分的泰北華人並沒有行動上的自由,出入都必
須受到泰方連絡組的控制:

我們要出去就是向他們這個聯絡組請一個通行證,去曼谷去山下看醫生,它
給你一張通行證拿著就走了。那時候不是(泰國)內政部管我們,是(泰國)
最高統帥直接管理的。(訪談紀錄,2014.02.06)

當時管理泰北華人的軍方,向管理泰國北部國土的森林局租了 15000 萊的土


地供美斯樂五軍軍民屯墾種植、自力更生。不過,泰國軍方也僅讓五軍軍民在村寨
之內活動,並對每一種不同難民背景編達近數種不同身份,每一種可以移動的空間
範圍與移動條件皆有所不同。軍方將 15000 萊的山林地授予泰北華人開發後,並
沒有特別說明分配方式,僅是劃定一大致範圍的土地轉交五軍。五軍也沒有指定村
中每個人的土地範圍,而是依照每個人的開墾能力,「能墾多大,哪邊就是你的」。
開墾後也無須向任何機關登記,而是在墾地周遭「以樹、石為界」,只要能與周遭
墾地主人達成共識,雙方便確認了彼此的土地邊界。簡言之,當時美斯樂的土地使
用充滿了地方自治色彩,並不依循官方或統一的法令,而是透過鄰居彼此間的默契
維持土地的使用範圍邊界。

62
圖 9 萊帕猛山戰役勝利後,華人將士獻代表泰國國土的石與花予泰王
,象徵為其收復失土

上述的土地使用方式,並沒有因泰北華人從「難民」轉為「公民」身份而有所
改變。從難民變成公民的關鍵,與三軍五軍替泰守疆、靖平泰國境內共產勢力有關。
三軍五軍為泰國攻打泰共的重要戰役有兩場,分別是 1971 年的萊帕猛山戰役,以
及 1981 年的考柯考牙戰役。這兩場戰役都與泰國土地有極大的關係。萊帕猛山戰
役勝利後,泰王親臨清邁府接見三軍軍長李文煥與五軍軍長段希文。李文煥向泰王
獻上泰北帕黨地區的石頭,象徵為泰國向泰共收復失土。十年後,考柯考牙戰役勝
利,泰共被完全退出泰國中部山區,泰國免於被南北分裂與赤化的命運。有鑑於泰
北華人站勝共產勢力的功績,便逐步讓泰北華人歸化入籍。考柯考牙戰役結束後,
泰北華人軍隊解編,並將主管機關從軍方移交至泰國內政部,自衛村也逐漸改組為
泰國現今的行政區編組。

至此,泰北華人才真正結束了軍旅與難民的身份,以泰國公民的身份生活於泰
北山林。不過,在泰北華人同一般泰國人受內政部管理後,其所墾殖的土地卻未被
收編進泰國中央政府的管轄。因此,在土地使用上,若為農用幾乎沒有限制,若需
有硬體開發,則需要提供建築設計圖給予村長、鄉議會與更高層的縣議會相關部門
審查,但多半是對建築物與建築基地安全性的評估,整個行政流程彷若不存在查核
土地所有權這項環節。田野中,當我問美斯樂人關於土地的產權問題時,多半會聽
到像這樣的回答:

63
土地當然是我們自己的呀,是由父親傳給我,我也可以傳給我的子女……啊
我們不能賣地,原則上只有土地的使用權而已……買賣的話也只是村裡面自
己人啦。(田野紀錄,2015.02.03)

本研究的限制在於我並無法讀寫泰文,無法查閱泰方的法條政令,只能在田野
訪談中盡量多方詢問、多次核對。雖然無法確認受訪的美斯樂人對於泰文法條有充
分正確的理解,但也正好凸顯了他們在不識泰文31、與官方有一定距離的狀況下,
如何理解泰國的法律。在美斯樂人的理解中,土地理所當然是其父執輩辛苦開墾所
留下來的,自然有使用土地的權利。不過,由於位處軍區,土地是受到管制無法轉
賣的,故土地只有使用的權利,而沒有交換價值,自然也就沒有地契的產權保證。
在法令缺席下,維持美斯樂土地使用不至於失序的,正是來自村寨裡長久以來所形
成的社會默契。這樣的社會默契不僅體現在以「以樹、石為界」做為土地使用界線,
還可以在村內土地租賃與轉售的活動中略見一二。儘管沒有產權,沒有地契,美斯
樂人還是能在村裡共同遵守的默契中,完成土地的交易。不過,確保土地交易有效
性的並非受官方保障的行政程序或契約,而是必須交易雙方都在共同默契下才能
進行的「社會儀式」:

就請村長或是副村長到場,然後請雙方各自邀請在地方較有聲勢的人物,或
是長輩……一起吃個飯,然後簽寫字據就好了。(田野紀錄,2015.02.03)

透過鄉紳見證的方式,美斯樂的土地可以在軍區的買賣限制之下,進行更有彈
性的運用。不過,這樣的土地交易方式,僅能在有共同社會默契的「村裡自己人」
團體裡進行,若缺乏如美斯樂稠密的人際關係,「非法」的土地交易便難以得到社
會上的信任保證。我在田野初次聽見這樣的土地交易社會儀式時,曾大聲驚嘆:
「這
樣怎麼會有保證」,受訪者們只是笑笑得稱道「就是這樣呀」,而這正體現了外人
難以過問美斯樂土地交易的關鍵──缺乏美斯樂長期培養下的社會默契。

目前正值 50 歲左右的泰北華人,絕大部分只受過華校教育,而未受泰文教育,故雖能流利的
31

已聽、說運用泰文,卻無法讀與寫。

64
「Sobogo」的土地丈量與新律令
隨著美斯樂因茶產業的成功而帶動觀光業的蓬勃發展,泰國從平地上來度假
的遊客與來自中國的自駕客絡繹不絕,村中的土地開始大量開發成旅社或景觀餐
廳,導致「美斯樂的地越來越貴」。這樣的「地價」陳述說明了美斯樂土地的開發
預期利潤節節上升,但不論是透過村內社會默契而完成土地貿易,還是村外的開發
商對於美斯樂土地的覬覦,都不得不顧及一個近兩三年開始在泰北各華人村寨活
動的組織:農業土地改良局(泰文簡寫音讀為 Sobogo)。Sobogo 是一個負責泰國
農業區的土地管理單位,近幾年進到泰北諸個華人村寨的原因在於:泰國軍方當初
向森林局承租給華人屯墾土地已經租約到期,必須交還森林局。為避免森林局將華
人開墾的土地收回,便需要 Sobogo 前來丈量土地,確保自身土地使用權益。在美
斯樂擔任要職,與 Sobogo 往來甚篤的李村大哥(化名)便提到:

Sobogo 有法律依據,但只管農業,土地與建地並不在其權責範圍內。鄉長正
在和 sobogo 申請美斯樂土地開放(土地使用解編),但目前地圖還沒畫完,
也還只是在談而已……(田野紀錄,2014.07.30)

由於真正接觸過 Sobogo 的人並不多,再加上相關的資訊記載甚少,我只能從


「外美斯樂鄉」32鄉長對於 Sobogo 的看法推敲該組織對於美斯樂的影響。鄉長認
為美斯樂的特殊之處在於過去所建的房屋是既定事實,但在土地使用上卻一直缺
乏國家的法令保障。此次土地轉交森林局的機會,正是可以將美斯樂的土地使用
「合法化、私有化」的契機。鄉長所言的合法化與私有化,便是讓美斯樂的土地使
用能與一般泰國土地接軌,在法律的規範與保證下進行交易與開發,而不再只是缺
乏官方保證,僅依賴社會默契的「特殊土地」。不過,鄉長這番期待與 Sobogo 本
身對土地管理的法令設定似乎有些落差。Sobogo 在測量土地後,會給予土地登記
人一份證明文件,如圖 10 所示:

就美斯樂村民而言,他們所居的地區統稱為美斯樂鄉,而美斯樂鄉下轄 13 個村。不過,就一
32

般泰國講法,本文所言的美斯樂鄉,其實應屬於清萊府皇太后縣(แม่ฟ้าหลวง)下轄的外美斯樂區
(แม่สลองนอก)。

65
圖 10 Sobogo 土地證明文件(正面) 圖 11 Sobogo 土地證明文件(反面)

在證明文件中的正面,記載的是土地登記人的基本資料、土地地址、土地的繪
測日期與編目、土地面積、座標等等資訊。登記文件的背面則是 Sobogo 對於該土
地使用的規範原則,共有九點,我請清萊的泰國華人朋友翻譯,對應的中文如下:

土地利用規則法條

農業土地改良局 土地使用條例

1. 土地僅能自己使用,不得把土地全部或部分供他人使用,不論是
賣、租還是其他行為。

2. 若無償供土地給他人使用,須有證明文件。

3. 不能使土地劣化,不能改變其使用方式。

4. 不能挖超過 5%的土方做魚池或水塘,若挖超過需要農業土地須
改良局的同意。

5. 不能建任何建築物,若有結婚可蓋一棟家與穀倉,或是農舍。

6. 農業土地改良局測量後的土地範圍必須遵守,不可變動其形 狀
與位置,也不許讓土地劣化。

7. 不能有任何行為破壞農業土地改良局對這裡土地利用的規定

66
(例如作物不能用任何方式汙染環境)

8. 必須符合農業土地改良局及其主管機關的規定

9. 投資農業必須和農業土地改良局有關的機構定例合約

從 Sobogo 的土地使用條例中,可以發現該組織對待土地使用的方式傾向保持
原樣,並且只管轄農用地,對原有的非農用地上物並不關心。透過 Sobogo 土地丈
量與訂定使用條例中,美斯樂各家戶所使用的土地雖然得到了「官方測量」與「合
法保證」,使其免於被森林局回收,但在土地使用上,卻與 Sobogo 前來繪測之前
並無太大差異。我曾將翻成中文的土地使用條例念給持有該文件的大姐聽,詢問道
是否美斯樂人真會按照 Sobogo 的法規行事。她笑笑的說:「純鎰,你在美斯樂待
這麼久,有看過 Sobogo 的人來過嗎」。確實,2014 泰國政變,軍政府接管行政之
後,中央部會預算凍結,Sobogo 就再也沒有來過美斯樂進行丈量了,森林局收復
土地的作業沒有下文,已完成的土地證明文件也就藏於美斯樂各個家戶的深櫃,和
某個泰國政府單位的公文檔案庫之中。

綜上所述,美斯樂的土地無法與泰國其他地方一樣明確地受官方管轄,而是透
過社會默契維持著土地使用秩序。雖然國家不斷地搬動土地的權責單位,從森林局
租賃予指揮部、指揮部還予森林局,當中又有 Sobogo 的介入,但國家就如同設於
遠端的遙控力量,實際對泰北的土地使用管理鞭長莫及。以美斯樂為例,隨著發展
的力道增強,土地的所有名目與使用方式等議題便會越加浮現於美斯樂的發展議
程中,更加凸顯「國家」對於美斯樂是「偶爾現身卻缺乏強力連結」。當國家越加
以對美斯樂進行土地治理,欲將之整齊劃一地收編進土地管理框架時,便越顯現出
美斯樂的特殊之處──「異域茶鄉」。

第三節 從埋名併堆到彰顯身分

不論是本章第一節所刻劃的美斯樂茶滋味與製茶技術,還是第二節所描寫的
美斯樂人與泰國官方對土地使用與管理,都旨在說明一件事:臺灣風格的製茶技術、
設備、銷售手法、泰北華人的特殊身分、遊客、美斯樂聚落的特殊地點、泰國官方

67
等等在美斯樂日常生活中頻頻出現的元素,在彼此不同的關係連結中,不斷地組合
出美斯樂與眾不同的樣貌。不過,美斯樂與眾不同之處,並非單純可以歸因到茶產
業所營造出的「產業特色」,或是特殊的華人遷移歷史而產生的文化飛地景觀。相
反的,我所論證的是:美樂斯的特殊性,在於其奇特的人與非人、社會與技術的安
排方式。正因為美斯樂曾經繼受臺灣茶產業多項技藝,卻又自創風格;正因為美斯
樂人曾為中華民國孤軍,卻又成為泰國公民;正因為美斯樂土地曾為森林與罌山,
卻又改造成阡阡成台的茶園,所以美斯樂才得以在上述種種人與非人的交疊置換
的過程中,浮現出現在美斯樂的樣貌。也因此,美斯樂中的「人」或「社會」並無
法單一地解釋、代言其所居的地方之特殊性。我要強調的是,正因美斯樂的人與非
人緊緊相連的關係,才組合出「因市場變動而持續調整的技術」、「隨不同飲茶經
驗顧客而不斷改變的銷售言說」、「在村寨社會默契與國家治理兩面擺盪的美斯樂
人/泰北華人」等等同時交雜多項元素。這些元素既非純粹的人(主體),亦非純
粹的物(客體)。藉 Latour 在《我們從未現代過》引 Serres 所言,本文傾向以「類
客體」討論上述元素33。

回到本章第一節,當我們指稱美斯樂的茶葉時,所指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形體,
還包含形塑物質的過程:透過什麼樣的技藝、市場考量、銷售言說等等。因此,決
定美斯樂茶「是什麼樣貌」,包含了各種難以區分為物質還是非物質的事物,而同
樣的手法亦可見於本章第二節所分析的美斯樂土地,只是茶葉的元素置換成了「茶
產業」的經濟發展:土地利用不再只是官方文書報表中登記在案的類型與法律約束,
而是美斯樂的社會默契與泰國國家治理兩端衝橫的體現,茶產業不是外於上述兩
者的影響因素,而是美斯樂從人到非人各個面向的共變項。

在本章最後一節,我挑戰運用一樣的分析方式,重新說一次泰北華人──特別
是美斯樂人──的「認同」。之所以是重新說一次,是根基於泰北華人做為一離散
軍事團體,認同研究在學術界已討論甚豐,不論是從政策面上論述我者與他者的差

類客體(quasi-object)概念原出於 Serres 於 1987 年出版的 Statues,Latour 在《我們從未現代過》中


33

援引之,認為事務狀態在混雜的網絡之中,不能也不該純化為自然與社會、客體與主體兩造其中
之一。因此,為強調事物的異質構成與穩定狀態雙重特性,Latour 以類客體代稱網絡之中交纏引
繞的事物。

68
距(高維駿,2012; 若松大佑,2013)、從華文教育看意識形態衝突裡的煎熬(陳
文政,2010)、離散團體在移動中對認同產生的協商(李雪雪,2012),都是以「人」
為主,檢視主體自我如何在環境與社群中安置自身的位置。在這一節,同樣地,將
茶產業視為元素,但並非將其外在於認同,而是從我在美斯樂的田野觀察與訪談中,
標示美斯樂人如何在茶產業中訴說「自己是誰」。我要做的並非僅僅只是將過往認
同研究中,追加茶產業發展的經驗面向,而是更進一部將「非人」的角色放入打造
認同的過程之中。我認為,認同不僅只關乎人,也關忽「物」,雙方讓認同得以在
人─物的共同行動下越加穩固。據此,本節挑選了一個「關鍵物」來說明美斯樂人
在茶產業經營中的認同樣貌:包裝。

選包裝:從臺灣高山茶到

圖 12 清邁瓦洛洛市場中從美斯樂批茶販售的茶攤擺設

據鄉議會統計,美斯樂在 2009 年有 32 間茶家。不過,就我在美斯樂的走訪統


計,架上有賣茶的店家超過 50 家。每一家的營運風格不同,有一些自有製茶廠和
師傅,有一些小店家則向茶廠批貨零售。這樣的景象我在上一章描述美斯樂茶產業
發展有如戰國時代──大小勢力並置、合縱連橫。但有趣的是,所有茶家看下來,
各種品項所使用的包裝幾乎一模一樣!最常出現的是單色包裝,其或紅或黑,包裝
外再貼上茶家自己印製的標籤貼紙,裡頭寫著中文、英文與泰文的產品與商家資訊。
不過最顯目的,莫過於是寫著「高山茶」、「凍頂烏龍」、「臺灣茶」、「某某茗
茶」等字樣,配著雲霧繚繞山水畫背景的臺灣風格包裝。仔細檢視包裝,有時候產
69
地是南投鹿谷,但不見得都是由繁體字印刷而成的。就我的觀察經驗,中國遊客大
抵上不會對包裝持太大的意見,穿梭在泰國各地的歐美遊客與山下的泰國本地客
人也察覺不出異狀,但對於熟悉臺灣高山茶、烏龍茶包裝的臺灣遊客,就會十分困
惑:這到底是哪裡來的茶?

包裝裡確實是泰北或美斯樂自己出產的茶,但「包裝」本身並不是。在討論包
裝之前,我們得回到產品的「名」與「實」相互連結之前的生產環節。1990 年代,
臺茶 12 與 17 號剛剛從臺灣引進泰國時,其潛在市場並不在泰國本身,而在臺灣。
同第二章第一節的分析,臺灣當時正處於茶葉生產量跟不上需求量的供需態勢,又
因為國內工資升高使茶葉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此時的泰國所種植臺灣茶正好成
為臺灣的替代原料供應地。當然,臺灣茶商自然不可能標榜其產品是由「泰北茶做
為原料」在臺面市,而是必須隱藏茶葉的來源。如何隱藏茶葉原料來源地呢?茶商
透過的是茶產業行之有年的技術環節──「併堆」。

首先,必須先澄清併堆並非所謂「黑心茶葉」34的生產程序,而是茶葉從生產
端到銷售端之中,穩定茶葉品質的工序。之所以需穩定茶葉品質,是因為茶葉生產
的各個環節都充滿變數。從不同茶園的經營管理、茶菁採收、毛茶製作、精製與存
放,每一個環節都影響著茶葉的滋味與品質。為達出貨品質其一的需求,茶家必須
將不同批的茶葉依品質、風味進行混配。不僅在臺灣的茶產業有併堆技術,在中國
廣州與香港一帶,以及英國薰香、調味茶產業裡,併堆不僅是穩定品質的方式,更
是積極的調味、增益品質的手段。其次,併堆做為穩定品質的工序,和「隱藏原產
地」的行為意圖示否有關?一般在臺灣所看到的茶品,原產地標示泰半只有一個地
名,原因是臺灣茶園規模甚小,商品很難以一個茶園作為生產單位的劃分,必須
「併」上許多茶園的茶菁、毛茶再加以精製,因此原產地通常只標出「鹿谷」、「鹿
野」等廣泛的空間指涉,或是生產最終端的精製加工廠所在地。這時,便浮出大眾
對於外國所生產的臺灣茶常有的疑問:「國外的臺灣茶算是『臺灣茶』嗎」?一但
茶葉原料跨出了國界,論者便會開始界定何謂臺灣茶。本文所探討的泰北美斯樂與

2015 年臺灣食安問題被廣為討論,沉寂一段時間的「進口越南茶」議題又再度成為媒體論議對
34

象。越南茶在臺灣媒體中長帶有農藥超標、越戰落葉劑殘留等負面標籤,而其以低廉成本進口至
臺灣成為連鎖飲料茶店原料時,便成為「黑心食品」。

70
本文之外的越南林同省雖都栽種著臺灣茶種,但仍會因生長環境、環境品質、毛茶
製茶技藝與種種因素,被論述成「不是臺灣茶」的泰國茶、越南茶。透過臺灣對於
茶葉的標準要求,更將後兩者評價為「品質不及臺灣茶」。

以上討論蘊含了諸多問題,例如臺灣茶做為一種技術,如何與某空間尺度或地
方指涉緊緊相連?論述「非我地所產茶葉」時如何從平行的差異過渡到垂直的價值
區分?這些問題在在扣合了茶的「名」與「實」之間的連結緊密程度。不過,本文
並非以名實的連結與否做為真假判斷的依據,而是認為名與實本來就在各項技術
環節之中纏繞著,在不同事件中或強化、或弱化地考驗著兩者之間彼此的確立程度。
以下,我將以茶產業下游段的「包裝」環節,說明美斯樂的茶品從臺灣茶到泰北美
斯樂茶之間,名與實如何生產、斷裂與重新牽連,重新牽連中又如何顯示出美斯樂
人的「認同」。

茶……跟你們臺灣比當然是不行呀,不過還是很不錯啦。你看顏色和香味不
輸臺灣耶,味道也不差,但是就是形狀……(攤開茶水中的茶葉),我們這
採(茶菁)太長,梗也太硬,揉起來不好看……(田野紀錄,2015.01.28)

做為來自臺灣的研究生,每每被問起泰北的茶葉品質,總會落入如上述相當尷
尬的畫面。我並非對茶有十足鑑賞能力,也不希望為了配合茶家而給予太多不切實
際的評價,只能用自己的喜好和受訪談的茶家交流。每當茶家聽我論述臺灣茶的滋
味時,他們也會向我道出他們在「製造滋味」時的心路歷程:

泰國人不懂茶,他們覺得我們原本的口味太重,喝不習慣……我們只好攪拌
(浪菁)輕一點,味道淡淡的就好。」(田野紀錄,2015.01.28)

以上兩段訪談紀錄都來自年紀與我相仿,卻已從美斯樂諸多種茶前輩手中租
下許多茶地,準備大張旗鼓展開事業的勇中哥(化名)。勇中哥在田野期間對我照
顧甚多,一方面是年齡相近「還算談的來」,另一方面是我曾經介紹臺灣媒體報導
他的茶園,而報導對他帶來一定的信心與名聲。田野中,也只有對勇中哥與其他較
為熟稔的茶家,我才得以在詢問茶葉品質問題時,得到立場較為中立的回應。面對
其它較未深交的茶家,對自家或美斯樂茶的評價,往往不是極力讚揚,就是自我貶
低。不過,面對潛在的「臺灣標準」,美斯樂各個茶家並非時時刻刻都憂慮地與臺
71
灣比較。事實上,「臺灣師傅早就沒有再來了」,除非是茶家自己請的臺灣師傅,
或臺灣師傅自己找上門,不然臺灣茶產業已在美斯樂缺席甚久。

然而,缺席的臺灣在美斯樂茶產業仍有著隱隱約約的身影,現形在各個茶家架
上的茶葉包裝上。珠娥姐(化名)是美斯樂眾多茶家中我最為親近的一位,也是美
斯樂最大的包裝與茶具供應商,而她的包裝來源則是在中國經商的弟弟。珠娥姐表
示美斯樂從以前到現在都喜歡用「高山茶」、「臺灣茶」等包裝,「一來好看,一
來品質也比較好」。這裡必須先說明美斯樂的茶葉包裝背景。由於美斯樂生產的茶
品主要以球茶35為主,故在包裝上以真空袋為大宗。美斯樂各個茶家中,真空機可
以說是固定配備,而真空包裝用的袋子,則主要由美斯樂兩家茶家供應。一家即為
珠娥姐,販售來自中國的包裝袋,另外一家則專買臺灣進口的包裝袋。就珠娥姐透
露,其自家生意比另一家「好太多了」的原因,不外乎中國真空袋的成本只要臺灣
的一半至三分之一,且花樣選擇更多。不過,相較於臺灣的真空袋,中國生產的真
空袋較薄,如何在真空包裝過程中常常被過長的茶梗戳破,放置在架上隔一段時間
也常常「漏氣」。因此,在茶家閒暇期間,最常看到茶店裡的緬甸長工打開一包包
漏氣的茶葉,小心的裝填在新的真空袋中重新封裝。

圖 13 珠娥姐茶店裡的真空包裝批發與零售處

依照茶葉的製程,可以分成條茶、球茶、切茶等等。就臺灣半發酵茶中,條茶以文山包種為代
35

表,球茶以烏龍茶為代表。

72
照理而言,常漏氣的中國製真空袋應該會逐漸被美斯樂淘汰,但是事實上卻非
常暢銷。我在美斯樂的田野期間,每天第一位和最後一位拜訪的,幾乎都是珠娥姐
的茶店。每每坐下「閒聊喝茶」時,鄰家的茶家總會三三兩兩穿梭在店內,在真空
包裝的展覽櫃上挑挑選選,一邊和和珠娥姐抱怨茶葉生意上的諸事,一邊買上數十
或上百個包裝袋。有時後他們也會很直接的說「找不著想要的」,就自顧自的騎著
車往村子大路下坡方向騎去。「老賀哥(化名)去另外一家找了」珠娥姐補充道。
確實,美斯樂的茶家對於選擇茶葉包裝自有自的一套考量,而不僅僅只是漏氣與否
和包裝成本的損益關係。茶家對於茶品的口味越具信心,或欲凸顯茶葉的級別,有
時就會選用臺灣製的真空袋。理由除了真空後漏氣比率較小,達到比較好的儲藏效
果外,「臺灣」因素也無以名狀的左右茶家挑選真空包裝的判準。

有兩次我和購買包裝的茶家聊天,詢問為何要用臺灣製的包裝?其中一位回
答到:「我這是好茶,漏了氣多可惜!你看看上面這個字多好看」(田野紀錄,
2015.07.15)。臺灣包裝在茶家心目中帶有兩層意涵──有較好的真空氣密效果,以
及「字很好看」。我無法以訪談的方式探究臺灣茶的包裝形象在美斯樂人心中佔據
著什麼樣的位置與效果,但從 1990 年代臺灣茶種、設備、茶商、製茶師傅等大規
模引入,配合當時暢旺的觀光發展,美斯樂是有一段和臺灣密切相關的發展榮景。
對過去「好發展、好品質」的臺灣茶記憶,就銘刻進現今「不易漏氣」的真空包裝
之中,以至於當做出好茶,要賣給特定對象──而不是「不懂茶」的一般泰國觀光
客──時,臺灣製的真空包裝便是美斯樂茶家的首選。

據此,臺灣包裝的使用同時疊合了物質效用與論述效用:一方用不易漏氣的包
裝確保好茶不在儲存過程中劣化,另一方面也透過臺灣包裝上的文字與意象,有意
無意地展現其茶葉品質「如同臺灣」。在此,與其以「名不符實」的觀點指稱泰北
美斯樂誤用了臺灣包裝,不如說美斯樂的包裝使用是深刻的名與實、物質與論述的
連結關係,用以定位自家茶葉的品質。在上述案例中,包裝內容物與包裝本身有著
強烈的雙重連結,若直觀地去區分內容物是泰北茶,包裝是臺灣茶,便會出現「真
與假」的判斷。事實上,真假判斷也只出現在臺灣遊客,以及一開始踏入美斯樂田
野的我身上。對美斯樂人或泰國本地、異地的遊客而言,這只是「好茶」。

然而,「好茶」之外,美斯樂茶家絕大多數還是使用中國製的真空包裝。選擇
73
的原因除了價格便宜、珠娥姐店裡樣式繁多、供貨穩定外,還有兩項與「中國」不
太相關,卻意外成為美斯樂頻繁使用中國製真空包裝的主因:素色與客製化的樣式。
就我在美斯樂四次共跨時兩年的田野觀察,美斯樂茶家越來越喜歡使用不帶任何
圖案,單純只有一種顏色的素色真空包裝。顏色挑選上,幾乎只用正紅色、金色與
黑色,在素色的包裝外頭再貼上茶家自己設計的標籤。

圖 14 美斯樂近年好用的素色真空標裝與自己設計的標籤

素色的真空包裝只有單一顏色,缺乏原先臺灣製或中國製包裝上的山水畫、中
文茶名、吉言佳字與中華形象的圖騰。由於無法從包裝上提供消費者資訊,茶家只
能以自己設計的標籤提供產品訊息。從標籤的文字編排與內容,不難發現其提供的
資訊與一般花色繁複的中國製與臺灣製包裝大相逕庭。在從中國進口的包裝中,顯
現的語種只有繁體或簡體中文,產地早已在包裝印刷廠就已訂定──顯然不會是泰
國或美斯樂。但在素色包裝上,所有的資訊僅依賴茶家自己設計的標籤。換言之,
茶家設計標籤的內容編排,即體現了他們如何定位自己的產品。各個茶家對標籤的
設計除了排版不同外,內容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基本上就是茶家名稱、茶品名稱與
認證標章。語言上,中文不再一枝獨秀地佔據視覺焦點,而是中文、泰文、英文三
者並陳。茶品名稱上,除了凍頂烏龍、Dong Ding Oolong Tea36以外,泰文的 (音
即為中文的茶)也加入其中。上述文字種類的並列映反了美斯樂茶葉市場的轉向。
早期美斯樂茶品的顧客,多半是能識中文的老華僑,現在則是從世界各地造訪美斯

36
泰北所稱的凍頂烏龍茶,基本上可以對應到是臺灣的球狀或半球狀包種茶。

74
樂的外國遊客,以及泰國本地的觀光客。不僅語言上要讓外國客與泰國本地消費者
有可親的感受,茶品稱謂上,也從過去的「金萱、軟枝烏龍」改為「臺茶 12、17」,
最後甚至簡化成了「No. 12, No.17」。這一連串的改變不外乎是讓「外國客人比較
好懂呀,我們自己也好講……啊跟泰國人講 สิ บสอง (S̄ib s̄xng) 、สิ บเจ็ด (s̄ib cĕd)

就可以了」(田野紀錄,2015.07.17)。

不僅是文字,泰半標籤上還加註了許多生產認證標章,包含美國的有機認證
OneCert、清邁府美發弄縣(อาเภอแม่ฟ้าหลวง)的 Q 標章、泰國 Maejo 大學(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แม่โจ้)

的 IQS 品質與標準標章等等,這些標章不僅訴說著美斯樂的茶品「符合西方世界
的國際標準」,得到「泰國官方與學界的認證」外,還強調了泰國人對於臺灣茶或
中國茶的想像樣貌:有機與健康。我在田野中巧遇一位曾被皇家計畫基金會派送至
臺灣學習製茶的年輕泰國人,當我詢問泰國人對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的時候,她轉
身與其他泰國同伴討論了一下,明確地跟我說是「健康」。甚至在和泰國平地人閒
聊到美斯樂烏龍茶時,他們會問道:「喝多久會有效」,顯然將烏龍茶當作是健康
食品。一般泰國人對於茶的認知除了便利商店的飲料茶外,不外乎就是甜滋滋的冰
茶(ชาเย็น)37。因此,「喝熱的、不加糖的臺灣/中國茶」意外的成為當代追求健康

的新興標的。這也是美斯樂晚近幾年不斷朝有機生產的方向發展的原因。

除了素色包裝之外,由於美斯樂有一定的包裝需求量,珠娥姐近幾年也開始接
下客製化的包裝設計訂單,交由中國工廠製造。客製化的包裝彈性就更大了,能將
泰文標示直接印製在包裝外,還可印上自行設計屬意的圖騰。舉例而言,美斯樂三
大茶家其中之一,就自行設計了一款以泰北常出現的神祇 Phaya Naga(พญานาค)做

為 Logo 與視覺焦點,另一家茶家也融合泰國北部 13─19 世紀蘭納王國(อาณาจักรล้านนา)

的名稱元素,將自家的茶以 Lanna Tea 之名行銷,並印製在真空包裝上。當然,包


裝上也不只原創或挪用泰國形象,華人文化中所習慣的色彩、樣式也混和進設計之
中。有趣的是,這些客製化的包裝似乎沒有「著作權」的概念,因此,在大量印製
後,往往有為數甚多的包裝寄於珠娥姐的茶店,而其他茶家也可以買來進行包裝。

即為臺灣所熟知的泰式奶茶,以烘培極深的大葉阿薩姆所泡的濃茶對上煉乳與大量冰塊,是泰
37

國人的日常茶飲。

75
於是,美斯樂茶家架上便越來越多「具有泰北色彩」的茶葉包裝。

圖 15 具泰北意象設計的茶品包裝 圖 16 融合泰國與中華元素的茶品包裝

隨著素色的真空包裝、多重標示的標籤與自行設計的形象圖案,美斯樂茶家架
上的產品樣貌越趨豐富,不再以單一的中文茶葉包裝所壟斷,而是與具泰國色彩的
包裝一同爭艷。我並無法指出美斯樂的茶產業經營者是在帶有高度意圖的狀態下,
進行茶葉包裝的形象轉向。不過,茶葉包裝的改變卻能指出泰北美斯樂人正移動著
他們的「茶產業─身分」。過去對泰北華人的認同討論中,大多將其指稱為「雲南
人」,並分析他們的移動在不同政治、經濟、文化處境下對自我的看法。不過,對
我而言,美斯樂人的身分不僅游移在中國(或中華民國)與泰國、雲南與美斯樂等
人地關係之間,還包括更多的「非人」角色:臺灣茶種、臺灣茶葉品質標準、泰國
遊客、外國遊客、真空包裝、標籤、標章……等等。美斯樂茶家的興趣和利益在於
茶葉銷售,而茶做為商品,集合了茶菁、製茶技藝、包裝設計與銷售言說等等元素,
共組出「人─茶」相依的行動體:製茶人因茶葉物質特性、生產與銷售考量而行動,
而茶也因人的產業考量而改變其滋味、分類與名稱。如果就本章第一節「移動的茶
滋味」的論點──泰北茶並非斥於或承於臺灣茶,而是在美斯樂茶家、市場與製茶
技術中逐漸成形與穩定的樣貌,那本節的美斯樂人的自我認同也同樣是「移動中的
認同」。回到本節的分析對象,包裝做為茶葉物質與論述的銘刻,不僅體現出茶品
的名與實之間的連結,也展現出美斯樂人在論述「我是誰 / 我的茶是什麼茶」的
複雜過程。

76
綜上所述,異域孤軍、雲南人、前中華民國國軍、泰國人這幾重身分並非線性
歷史的替換,而是在茶產業之中因各項元素的連結、不連結或改向而交替或共同出
現。與其說美斯樂人受外界政治經濟大環境影響,或說其自身有意圖地積極打造自
身身分,不如說身分與認同是在茶產業各項「人─茶」元素的連結之中所現身的。
在臺灣市場消失後,美斯樂人打造出「泰北 / 美斯樂茶」,不僅勾動泰國本地與
國際市場,還生成了泰國人與歐美遊客對於「泰北─華人─茶」這組關係連結,並
在美斯樂茶產業的運行中不斷地強化。究竟美斯樂人的認同是什麼呢?難以言說
或不能言說的認同實在太過抽象,但關乎「認同」的行動與物質在茶產業活動中可
是隨處可見。「我們美斯樂以前是五軍總部,現在是做茶起家呀!」早在我剛踏入
田野的那一刻,美斯樂人就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展示著「他們是誰」。

77
第四章 看見茶鄉、展演地方

從第二章〈行動中的茶產業網絡〉說明泰北和美斯樂茶產業網絡建立,到第三
章〈移動中的茶、土地與泰北華人〉分析網絡中的各種元素在彼此關連下的「行動」

我們可以看到美斯樂「做」茶產業、形塑茶鄉的實踐層面。但是,「茶鄉」在哪裡,
又如何現身與存在呢?就本文而言,茶鄉指的是茶產業發展帶動一特定空間的土
地、人與非人,使其成為一組共同行動、彼此關連的行動體。因此,茶鄉不僅是地
理上的空間範圍指涉,更是行動體網絡的展現。就地理而言,邊界設立可以分類出
某種與眾不同的「茶鄉」,但畫界與分類並非本文所願對待茶鄉的做法。相較於地
理空間上的地方或區域劃定,本研究更欲以行動者網絡觀點探討茶鄉的「實在」問
題,也是這一章的處理核心。

不過,行動者網絡理論如何討論事物的存在呢?該理論建立者之一 Latour 曾
說:與其用 ANT 之名說明網絡觀點的分析取徑與看待實在的方式,不如以「轉譯
的社會學」或「物質符號學」稱呼之更加適切(Latour, 2005)。不論是「轉譯」還
是「物質符號學」,都強調關係連結的重要性。就該觀點而言,事物所彰顯的性質
並非來自於其自身,而是在關係網絡中被促動(enacted)、展演(perform)的結
果:「由轉變工作中的某種狀態(state of affairs),成為一種事實(a matter of fact),
一直到最後在被穩定的網絡中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a matter of course)」(林文
源,2007)。這裡援引了兩個概念:「促動」就字面而言是使之能動。透過轉譯過
程,網絡中各項元素得以產生關係,進而有行動的可能,並在行動中展現其身分。
「展演」概念則是強調「實在」並非由社會或技術任何一方所建構而成的,而是行
動者網絡中各項元素轉譯、促動後的結果。

在這裡,我想藉行動者網絡理論另一位創建者 Callon(2007)對於新古典經濟
學概念的看法,與 Garcia-Parpet(2007)法國草莓市場案例研究,說明展演與「概
念」之間的關係。在新古典經濟學中,完全市場(perfect market)是透過是市場機
制所形塑的,經濟學的目的在於描述市場機制。不過,Callon 認為所謂的完美市場
並不存在,而是如經濟人類學所認為的「經濟在各地會有不同的形式」(Callon,
2007)。更深入的說,「經濟學是用來展演(performs)、形塑(shapes)並編成

78
(formats)經濟,而不是用以觀察經濟如何運作」(Callon, 1998;轉引自陳宗文,
2014)。

回到草莓市場的案例,Garcia-Parpet (2007)認為法國的農場市集所呈現的市
場樣貌與機制並非如經濟學所描述得如此自然,而是透過熟悉經濟學的專家與受
訓練的農民、提供資訊透明流通的電子設備共同組裝而成的。就行動者網絡理論而
言,市場中各項人與非人元素,包含買方、賣方、告示板、草莓、空間安排、經濟
理論和管理規則等,共同組配(assemble)並促動出一組實踐,讓「實在」──完全
市場與市場機制──更加的穩定。換言之,市場內各項元素若成功轉譯,便會創造
出一個共同協調的網絡(co-ordinated)以及一個連貫的實在。但網絡的協調與實在
的連貫是需要人與非人元素高度地維持,否則元素間的背叛、分離便會崩潰實在
(Law, 2007)。

綜合 Callon 的展演市場經濟學觀點與 Garcia-Parpet 的經驗案例研究,可以說


明新古典經濟學必須透過「展演出來」(enacted into being)才會是真的「存在」,
經濟學理論必須被轉譯到實作面上──由經濟學家到農夫與商人──才會成真。回到
地理學中地方的概念:究竟地方是如何存在?本文將茶產業作為一個重要元素,試
圖描述美斯樂做為「茶鄉」的地方樣貌。不過茶鄉究竟如何存在?行動者網絡理論
對本研究的提醒是:
「存在」的樣貌只能從實踐的面向來看,而非抽象的地方概念。
換言之,地方是在茶產業之中各項人與非人元素的促動中,展演出其實在。為了捕
捉網絡觀點和實作面向下的地方展演,我鎖定「以地方之名」來紀錄、描述美斯樂
的人與非人如何實作出「美斯樂做為茶鄉」的地方樣貌。據此,本章分別「以美斯
樂『茶』鄉之名」和「以美斯樂茶『鄉』之名」兩項田野觀察策略,分別觀察茶與
人之間的關係,與因茶產業而改變的地方勢力,說明美斯樂茶鄉如何被看見、被展
演成實在。

第一節 以美斯樂「茶」鄉之名:OTOP 展銷會

在田野期間,每次加入茶家們「喝茶閒聊」的社交活動時,最常聽到的不外乎

79
是美斯樂村裡的大小八卦,還有今年茶賣在「歐拓普」賣得如何如何……。美斯樂
人口中的「歐拓普」指的是「One Tambon One Product(หนึ่งหมู่บา้ นหนึ่งผลิตภัณฑ์)」的縮

寫 OTOP,相當於臺灣一鄉一特產的概念。在美斯樂人的日常會談中,OTOP 之所
以出現頻率這麼頻繁,是因為這是對外擴展市場的絕佳機會,在 OTOP 創建以前,
美斯樂對外宣傳自家茶品的機會門檻甚高:

做茶很辛苦的,做出來還要跑市場,還得自己跑。以前我常和美斯樂人講,
我們要對外跑市場,讓別人多了解美斯樂,而不是自己互相殘殺(削價競爭)

可是誰也不去,參展的價格太高了,十天一個人要五萬,還沒有 OTOP 的時
候。(訪談紀錄,2015.02.07)

說這番話的人是美斯樂第一位出外打市場的茶商阿福哥(化名)。所謂的「出
外」,指的是開拓美斯樂固有茶葉市場之外的地區。在美斯樂有臺灣茶種之前,用
性狀雜異的茶菁所炒出的「太陽茶」價格並不高,絕大多數賣給山下的大盤商,最
終端的顧客則多在曼谷。美斯樂有臺灣茶種之後,雖然有了臺灣市場,但在臺灣商
人收購茶菁抵押機器設備債款結束後,市場就消失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美斯樂
當時──甚至直到現在──都汲汲營營地開發新的市場。阿福哥回想到 20 幾年前他
拉到第一位外國客戶是法國商人時,嘴角不禁流露出笑意,而當時他所參加的展是
泰國政府「出口貿易部」在曼谷辦的展銷會,付出的財力、心力、勞力之高,讓阿
福哥每次見到我,都會津津樂道地又重複分享一次。當然,對比 20 年前參展不易,
現在美斯樂有心開拓市場的茶家,透過 OTOP 平台,門檻相對低很多:「OTOP 是
用縣(美斯樂鄉所在的皇太后縣,แม่ฟ้าหลวง)的名義去,免費啦」。但這並未保證美

斯樂茶產業從此對外一帆風順。

泰國官方大力推定的 OTOP 政策

OTOP 是由泰國前總理塔克辛(泰國華人多稱他為「他信」)於 2001 年所推

動的產業輔導政策。OTOP 的政策方向其實是參考日本的 OVOP(One Village One

Product),其前身其實來自於泰國皇室對於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關照,一開始主要
扶植產業是手工藝。隨著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重挫泰國經濟,農村地區的生計便
越加困難。為了安定泰國農村的生活,向來以照顧農民的塔克辛政府便推動

80
OTOP── 一區一特產 ──的政策,鼓勵每個鄉村開發各自優勢的產品,政府則幫
助開拓市場,以增加就業機會和收入。現在在全泰國旅遊景點、百貨公司與機場都
能看到 OTOP 的專櫃,銷售著食品、衣物、裝飾品、紀念品以及草藥等等具地方特
色的產品。

圖 17 OTOP 商標

OTOP 政策在塔克辛政府的支持下廣泛的推行到泰國各個鄉村,由各府、各縣
與各區等不同地方層級,由上而下的對農村特色產品進行輔導,具體作為包括:

1. 幫助農村建立長期的產業發展計畫。
2. 協助農村選擇一項產品發展,該產品需考量到基礎原料的可行
性、技術程度與地方認同感。
3. 協助農村建立可操作之行銷策略。
4. 蒐集全國 OTOP 業者資訊,予以分級,從「已適合外銷者」
、「適
合內銷市場者」、「侷限於地方性銷售」進行分類。
5. 鼓勵 OTOP 業者對特色產品進行智慧財產權登記。

觀察上述政府作為,不難理解 OTOP 夾帶著強大的國家力量,意圖讓農村的


生產活動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賦予更大的銷售商品圈。然而,從原本家戶型或小
規模製造生產的農村經濟,要進到政府部門所設定的「合格品項」,中間勢必有許
多的落差。不論是對於品質的要求,還是對於產量的要求,都會大幅度改變原本農
村的生產樣貌。不僅如此,該政策內含了「以農村為單位」的發展策略和「以一業
者為單位」的品管要求。這兩項政策目標在不同的農村實踐時,時而結合、時而衝
突。就特定產業形象極為鮮明的美斯樂而言,OTOP 應該可以為美斯樂人帶來明確
的發展藍圖、開發更加寬廣的市場、疊合地方發展與國家政策、振興個人茶產業、
提升美斯樂的產業形象。OTOP 與美斯樂而兩者應當是有相依、相乘的效果。不過,
真的是如此嗎?

81
過關斬將去 OTOP

其實它(OTOP 產品評鑑會議)就是一個形式,大家都熟了,都知道要問什
麼……其實有時候他們想到什麼就問,有時候什麼也不問,就開個玩笑。(訪
談紀錄,2015.02.07)

參加 OTOP 展銷會超過十年的阿蓮姐(化名),向我細細說道參加展覽會所
經過的各項關卡。首先,OTOP 對於產品的品質與包裝「十分注重」,但注重的方
式與考核標準相當特別。就品質部份而言,申請 OTOP 之前要將產品送到縣政府
或府政府相關單位進行化驗,確認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達到標準值以下。這道步驟每
兩年就要重複一次。通過農藥殘留檢驗後,還需要準備各項文書證件,參加兩年一
次的考核:
「每一年都要爭四星五星等」
。每一次考核都是長達三天的面試車輪戰,
考官會依照產品的栽種方式、收成、過去銷量、包裝進行評定給分。救阿連姐的回
憶,給分方式是分項勾選的,所以「一但回答錯了就沒希望了」。不過,只要對自
家產品有足夠的了解,又對泰國官員對於產品的興趣有一定掌握,通常在面試這一
關不至於難以答辯,成為「有時候什麼也不問,就開個玩笑」的面試局面。

儘管如此,身經百戰的阿蓮姐有時面對泰國官員的「艱難問題」
,還是很頭疼。
舉例而言,泰國官員並不希望 OTOP 產品的包裝上有中文字,因為 OTOP 做為泰
國農村產品外銷的標章,自然希望包裝整體是具「泰國形象」的,因此,包裝若設
計過於中華風格,或中文版面設計過於顯眼,甚至是包裝並非產於泰國,就會讓泰
國考核官員產生疑慮。阿蓮姐就曾經向官員反映:
「泰國產的真空包裝實在不行」

確實,我在美斯樂鮮少聽到泰國自己印製的真空包裝。有次我問道為何不在泰國自
己開版印製真空包裝,還要大老遠從中國代工生產?掌握美斯樂茶葉包裝進口的
珠娥姐就表示泰國人「不懂茶,怎麼懂做茶葉的真空包裝」。相較於不熟悉烏龍茶
的泰國人打交道,不如和在中國經商的朋友洽談代工還顯得省事一些。不過,這些
非產於泰國的包裝,就必須在設計方面花上更多心力,才能說服泰國的官員「我們
的產品代表美斯樂」,同時也代表「泰國」。因此,每次考核,包裝設計就要換上
一輪,求新求變,「讓考官覺得我們生意做很大」。這也間接驅動了近十年美斯樂
對於包裝設計、產品形象的注重與創新。

82
不僅是對包裝的要求,OTOP 在茶葉品質的檢核也有其一套標準。不過,其並
非是對茶葉的滋味進行評定,而是以茶葉的栽種方式為判準。檢核官員會針對茶葉
的產量、施肥的方式與肥料種類等等細節,對申請 OTOP 認證的茶家進行詢問。
阿蓮姐無可奈何的表示道:「他們就要看到產量每一年都有增加」、「肥料就一定
要強調有機肥,然後農田還有隔離」。泰國官員念茲在茲的不僅是申請茶家的經營
狀況,還有一般泰國人對茶的認知──健康、有機。前文已經提過泰國人和華人對
於茶的理解差異,這裡不再贅述,但從 OTOP 為茶「分等第」的做法,可以更加彰
顯泰國人對於茶的理解。OTOP 將農產品分成五個等第,分別從五星到一星,對應
到前文所提到的「已適合外銷者」、「適合內銷市場者」、「侷限於地方性銷售者」。
而茶葉產品要可以達到可以外銷的四星和五星,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出「有機證明」

美斯樂人對於有機證明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的原因是其對於泰國市場而言是一
銷售利器,恨的地方在於在美斯樂近十年來,來來去去的有機認證組織與標章過於
混亂,讓美斯樂茶家莫衷一是:

之前第一批和某某大學合作有機肥的 28 家(茶家),你看看現在幾家!當初
抱著希望做做看,結果他們根本不懂茶,還要我們教。參加還要繳錢,然後
又不幫忙(開拓)市場……後來大家都不做了。現在 Amphoe(縣)發的 Q
(有機標章)也差不多,夠用了……(訪談紀錄,2015.02.07)

對於有機標章認證,每個美斯樂茶家都能講出一段落落長的辛酸血淚史,而每
一個人的故事也都大同小異,對於有機的看法多半如前幾段的訪談資料:「就是一
個形式」而已。對烏龍茶滋味陌生,不具臺灣茶品茗經驗的泰國官員,僅能用茶品
「有機不有機」為茶葉進行品質分級,和臺灣以茶葉滋味和製造技藝水平做為評判
指標的方式大相逕庭。也因此,阿蓮姐和阿福哥都曾表示「要用星等分茶葉,根本
就是為了不懂茶的泰國人」。

以上參與 OTOP 的重重難關,究竟美斯樂茶家有多少人能達標呢?和 OTOP


官員十分熟稔的阿福哥就大致計算到:參與評選的總共有 40 多家,其中約有一半
得到四星和五星的評等,得以參與各個大型的 OTOP 展銷會,巡迴於曼谷、美索、
清邁等等城市。高達一半的通過率當然可以看做是美斯樂茶葉「品質」很好,足夠
代表「美斯樂」甚至泰國。不過,若回到品質認證的實作流程中,看到的便是如同
83
本節最一開始的訪談資料:「大家都熟了,都知道要問什麼」。品質與形象是泰國
對於出口產品的要求與想像,卻也是地方政府在實作層面上,相互默許的產物。

展銷會賣茶
通過了重重檢驗關卡,剩下的便是重頭戲:到展覽會上「打市場」。不同的展
覽會會有不同的市場考量,若以曼谷為例,則是針對外商與老華僑。若以美索為例,
則是針對泰緬邊境的緬人與華人。不過,在不同市場下,做的事情卻差不多──營
造美斯樂茶產業特色。因此,打從包裝到展場布置,包含動用到的掛布、燈飾、茶
几擺設、展覽檯面都要有「美斯樂的樣子」。曾經有一次,我在逢生大哥家聽他與
美斯樂鄉鄉長討論後幾日去曼谷 OTOP 參展的事宜。鄉長在言談中強調道「把中
文包裝都收進去,OTOP 不能有中文」、「記得帶上茶園風景的帆布」等等。

圖 18 美斯樂茶家在 OTOP 展覽館的陳設

事實上,美斯樂的「樣子」並沒有固定的範本。有時候攤位掛的是萬國旗,有
時則是紅燈籠,有時是傳統的中式茶几與陶瓷茶壺,有時則是塑膠製的透明飄逸杯
38
。不過當我問道在銷售上,如何透過口語呈現美斯樂茶的特色時,阿蓮姐回道:

飄逸杯是由塑膠製的茶壺,設計上是藉由按壓的方式出水,而非傳統茶壺的傾倒方式。由於是
38

透明材質,泡茶手續簡便,一目了然,較傳統中式茶壺更受泰國人接受。

84
不用呀,他們都知道茶就是從美斯樂或清萊府來的,要跟他們講的是怎麼泡
茶。老華僑就不用教了,不過如果是潮州人,泡茶就很恐怖……泰國人就根
本不會泡。有時後還會被問:為什麼在家裡泡和你泡的喝起來差這麼多?(訪
談紀錄,2015.02.07)

茶家在展銷會期間,絕大多數不是在和顧客陳述美斯樂茶的特色,而是在講解
茶應該怎麼沖泡與飲用。原因是全泰國種茶就以清萊府最出名,而當中的美斯樂名
氣是最大的,自然無須強調自家產品與別人的差異。再者是,若是喝茶老手的老華
僑或潮州人,美斯樂茶家根本無須動手,他們就會依照自己習慣的泡茶方式,自顧
自地試起茶來,還能依茶葉過水展開的樣貌,判斷是否為有機栽種。品嚐過後,若
喜歡就會直接下單。相對的,「賣茶給泰國人最累了」。在展覽會的泰國人很大一
部分是看到美斯樂攤位,才開始接觸烏龍茶。由於過去泰國人的飲茶習慣十分嗜甜,
因此常常會提出「有沒有加糖、加花香」的奇怪要求。又由於泰國人十分抗拒茶中
的苦澀味,所以通常在茶葉還未在熱水中完全展開前就倒出飲用,看在美斯樂茶家
眼裡亦是十分無奈。就阿蓮姐說法,通常是喝了幾杯,覺得的包裝不錯,又看到「有
機的認證」,此時若遞上一張「飲茶的療效」宣傳單,泰半就會出手買茶,做為禮
品贈送他人。據此,與其說茶代言了美斯樂,不如說是美斯樂代言了茶。

以「茶」鄉之名
茶之於美斯樂究竟是什麼關係呢?就前兩章所述,茶產業的每個物質、技術與
論述環節無一不扣合美斯樂村里各項人與非人元素。但若將這些元素的各項連結
視為是「美斯樂」茶鄉,那美斯樂所出產的茶品可以做為茶鄉的代表嗎?就本節而
言,透過 OTOP 展銷會的案例,我想提出「代表性」的問題:誰能代言整個關係網
絡?代言過程又牽涉茶產業網絡中什麼環節?首先,茶品做為商品,必須被看見、
被消費才得以成為商品,而在 OTOP 這個泰國官方主導的展銷會中,產品必須打
造成「足以代表美斯樂」的形象,而這個形象又必須「不能太華人,要有泰國元素」

因此,產品就在這些考量中被打造成「泰國官方下的美斯樂形象」。參與展覽會的
泰國人便從這樣的形象認識美斯樂,並以「OTOP 一鄉一特色」的方式,將茶鄉的
形象深植心中。對美斯樂人而言,他們必須順著「考核官員對於茶的認知」,說出、
展現出一套符合泰國人想像中的美斯樂茶鄉樣貌,以獲得認證,取得參展資格。

85
在這一來一往的「美斯樂形象打造工程」中,美斯樂做為茶鄉的形象,與茶的
關係便不再是單純的「作物─產地」,而是必須考量茶本身的商業性質,納入將作
物商品化的各項元素:通路、市場、政府政策等等。如此一來,茶葉做為商品,雖
然在商品打造過程中動員了美斯樂茶產業網絡的各個環節,但與其說它在展銷會
上代言了美斯樂茶鄉的某種形象,還不如說它參予了美斯樂茶鄉的形象打造過程,
並在展銷會上透過展示與銷售過程確立下來。

第二節 以美斯樂茶「鄉」之名:美斯樂櫻花組織

2015 年的寒假,是我第三次回到美斯樂田野。我開始察覺到美斯樂不再是一
個讓我靜靜地蒐集田野資料、描寫茶產業網絡的地方,而是我正參與著它的變動。
讓我開始察覺到變動的,是逢生大哥對於往年生意的評論:

今年旺季不太好,美斯樂冷了兩次,櫻花花期都亂了。現在櫻花開,客人都
走了。(田野記錄,2015.01.25)

現在的美斯樂生意的淡旺季十分明顯,每年的十月到隔年的二月總是忙不過
來。不過,天候攪局,櫻花花期大亂,很多泰國人看到前一波的櫻花謝了,便不再
上山,使得當年二月份的美斯樂顯得異常冷清。除了天候異常,珠娥姐也跟我說今
年生意不好做:「盧布貶值啦,俄羅斯的客人都不來了,連芭達雅那邊生意都好冷
清」。美斯樂的外國茶葉市場,有很大一部分出口至俄羅斯,盧布的貶值對美斯樂
茶產業的總體營收自然有不小的影響。除此之外,村里流傳著「中國有基金會要來
美斯樂發展」的消息,讓人人語帶保留,但態度卻各自不同。種種變動,讓 2015
年的美斯樂一開始就充滿各種不確定性,而這一切都肇始於──「觀光發展」。

黃金時期的美斯樂
早在茶產業於美斯樂大規模落地生根前,旅遊業就早以進駐美斯樂人的日常
生活。1975 年,美斯樂便以難民村的身分開放觀光旅遊,經濟開始對外有所連結。
不過,真要說到旅遊暢旺,要從 1982 年說起。1981 年,考口考牙戰爭結束,泰北
華人的軍隊為泰國擊退泰國共產黨最後的基地,使泰北秩序得以穩定。這樣的事蹟
86
激起泰國人與西方國家對於泰北華人的好奇,觀光潮嫣然而生。那時候的美斯樂沒
有淡季,天天都有泰國本地和西方國家的遊客上山,這也說明了美斯樂為何有這麼
多的住宿與餐廳,很大一部分是從這段時間開始的。當時美斯樂還未有大規模的茶
產業發展,觀光資源也僅限於特殊的華人身分、軍隊伙食中較為特別的雲南豬腳,
以及點綴在美斯樂山間道路的櫻花。櫻花一開始並非以觀光為目的而栽種,單純是
為了美化環境。不過,這樣樣無心插「櫻」之下,美斯樂以華人、豬腳、櫻花三大
元素,大力發展觀光事業。配合泰國國內的經濟發展39,美斯樂的觀光業蒸蒸日上,
直到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肆虐泰國為止。

此後,美斯樂的觀光發展便不再如過去數十年般的暢旺發展,而有明顯的淡旺
季之分。1990 年代引入臺灣茶種發展茶產業後,美斯樂的產業便從觀光業轉向茶
產業。層層綠油油的茶地雖然也吸引了不少泰國遊人,但觀光人潮始終不及過去的
黃金時期。近幾年,美斯樂人開始摸索將茶產業結合過去旺極一時的觀光業,重新
整頓舊有的旅社,新建高級的旅館與景觀餐廳。不過,他們還缺少一樣會讓人潮回
流美斯樂的觀光號召。

低落景氣與櫻花組織
2015 年的低迷景氣,讓許多美斯樂人開始思考如何重新振興美斯樂。剛開始
只是有幾戶提出重新廣植櫻花的想法,後來幾位志同道合,同樣都是地方中生代的
美斯樂人響應,便開始組織行動計畫。很幸運的,幾位熱衷參加行動的美斯樂人,
正是我最為熟識的訪談對象,讓我得以十分近距離的觀察、參與這一次的行動。自
始至終,這組行動並沒有定下一個名稱,為了行文方便,我暫且稱呼它為「櫻花組
織」。

櫻花組織最一開始的發起人芽大哥(化名)並非美斯樂的經商鋸子,也並非經
營茶產業,而是在美斯樂觀光客最多的街上開一間咖啡店,採用美斯樂本地自產的
咖啡。事實上,美斯樂雖然以茶產業為主要發展,但近年每況愈下的景氣,影響的
不僅只是茶產業,而是全體留在村寨發展的中生代美斯樂人。近年,有越來越多人

39
1982 年,泰國觀光業正式取代稻米成為外匯主要來源,參考自陳尚懋,2010。

87
選擇離開美斯樂,到曼谷等平地都市打工、當中國遊客團的導遊,這與美斯樂山上
有限的發展空間有關。說到這點,芽大哥拿起清萊府的旅遊地圖,語重心長的說道:

你看,現在清萊的旅遊地區這麼多,有白廟、Doi Tung 的皇太后花園,茶園


也不是只有美斯樂有……以前的美斯樂是一枝獨秀,現在處處發展旅遊了,
競爭太多。豬腳平地也有,茶園平地也有,如果可以多種一點櫻花,配合美
斯樂的高山風景、(清新的)空氣、華人的歷史……今天不做,就沒有永續
發展的機會。(訪談紀錄,2015.01.28)

芽大哥之所以心急,在於如果美斯樂再不思改變,那村寨的前景是十分堪慮的。
遊客不願意回流,美斯樂自己的年輕人自然也留不住,村子的發展不是停滯就是後
退──這也是芽大哥最後提到「永續發展」的原因。而解決方式,則是鎖定增種櫻
花,沿著美斯樂主要幹道兩側種植,也替換掉一些樹齡已高的老山櫻。這樣的想法
得到很多同一輩的美斯樂茶產業經營著的支持,諸如珠娥姐、和阿盧叔一同經營蟲
咬茶的勇中哥等。不過,看似對地方純有助益的活動,也不是沒有反對者。由於支
持者多半是美斯樂中生代自立起家的經營者,而非過去軍紀社會下的要人,因此,
在我的記錄中,將他們歸納為「民間派人士」。而與村中統治階層較為接近的人際
關係,我則歸納為「官方派人士」。官方派人士之所以對櫻花組織持保留或反對態
度,原因在於民間派人士對於美斯樂政府機關的看法。美斯樂目前最高的地方行政
機構是鄉議會,美斯樂人一般都稱它的泰文簡寫為 Obodo。民間派人士認為 Obodo
對於村上的發展速度緩慢,助益不大,因此,
「由民間自己做不是要給上面(Obdo)
的難看,而是逼政府運作起來」。不過,在逼政府起來之前,得先讓自己活動起來。

櫻花組織成立大會
為了能讓「民間派人士」的力量與行動更為集中,芽大哥到處走訪美斯樂熟識
的家戶,說明櫻花種植的始末,並詢問是否加入的意願。最後,敲定了二月四號晚
上,大夥兒一同在美斯樂某家大型旅館的餐廳開會討論,「決定組織和大家的主
席」。開會地點之所以在旅館餐廳,芽大哥是希望能讓旅館主人──美斯樂當地人
稱呼為「泰文老師」──出面加入組織,並藉由泰文老師和泰國政府的好關係,讓
種櫻花所關係到的樹種、公路空間、森林空間、土地開發等等環節上,能夠繞開「效
率不彰」的 Obodo,讓計畫更順利的進行下去。
88
二月四號當晚,美斯樂的街道有著小小的騷動。由於開會地點離美斯樂主要大
街有一小段車程,大家便先在街上的加油站集合,再一起出發。當天受芽大哥的邀
請,「你就在加油站等,有人會載你去的」,讓我得以參加會議一探究竟。結果一
到加油站,一眼望去是長長的車龍,車上的各個茶家及其家人彼此交頭接耳,相互
問候,儼然是一場大型的社交活動。除了村子裡的婚喪喜慶,我幾乎沒看過美斯樂
一次動員這麼多人,就連載我到開會地點的大姊也說「美斯樂很久沒有這麼團結
了」。到了餐廳,大家圍著一圈坐下來,喝著祛寒的薑茶,聽旅館餐廳的東家「泰
文老師」分析到美斯樂的現況。

圖 19 櫻花組織第一次開會

泰文老師並非華人,所以全程都用泰文演說,我只能艱難地在一連串泰文中抓
住幾個關鍵字。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在泰文老師用沉穩的聲調,流利的泰語演
講時,每一個與會的美斯樂人無一不正襟危坐,仔細聆聽,不時點頭附和。這個畫
面我在美斯樂前所未見!在平常時期,美斯樂人意見交換總是熱熱鬧鬧的,在茶水
之間敲定事物的進行方向。但在面對泰文老師、面對村裡大型公共事物時,嚴肅而
專心致志的態度便自然的流露而出。為期兩個多小時的會議,幾乎全部都是用泰語
溝通,只有在推派組織負責人、財務管理和文書時,才使用雲南話。開完會後次日,
我請芽大哥回顧昨晚開會重點:

泰文老師一開始講了美斯樂從過去發展盛景,到今日景氣蕭條的可能原因,
希望大家有要有危機意識,並一同支持櫻花組織。在種植方面,樹種不限定
89
櫻花,而是四種花期相互錯開的樹種,讓美斯樂四季都觀賞的樹木。泰文老
師和森林局關係良好,可以幫忙要到樹種。至於種植上與公路局和 Obodo 接
觸的業務,泰文老師也會負責出面。以上希望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訪
談紀錄,2015.02.05)

整場會議中,其實泰文老師一發言完,事物的走向就已經定調了,大多數的時
間是在選派誰要當主要負責人、財務管理者和文書。會議最後,芽大哥謝絕成為主
要負責人,而是讓其他在美斯樂發展更有威望的茶家擔任,自己推居幕後。芽大哥
認為「美斯樂人的力量要凝聚,不能自己搞。只要對美斯樂好就好,所以讓有權有
勢者一起參與,讓事情可以繼續下去」。在芽大哥心中,沒有什麼是比讓美斯樂團
結在一起更重要的事情。不過,這樣「團結」的想法,背後是一套關於地方的發展
腳本:

外面的錢我們不要,而是要鼓勵本村人加入……要把財團擋在美斯樂門外,
不然大財團把生意、土地都給做走了……(訪談紀錄,2015.02.05)

關於美斯樂土地與開發的特殊之處,在上一章的第二節已有所描述。對外地人
而言,參與美斯樂的土地開發雖然冒有不受法令保障的風險,但其獲利空間仍相當
誘人。「某某某要來美斯樂投資」的話語常在美斯樂日常生活中出現,便反映出上
述情形。對於外來開發,美斯樂人早有前車之鑑,例如隔壁美豐頌府的拜縣,以及
其他與美斯樂同樣做為觀光山城的聚落,都有因外來財團開發,使得村中爭議不斷。
對美斯樂──更精確的說是對「民間派人士」──而言,阻擋財團,讓利潤與就業機
會留給美斯樂本地人,才是最為重要的。至於官方派人士,則主張將美斯樂土地解
編、開放投資,積極接待各個從外地到來的企業與基金會「參訪美斯樂」,當中的
多數,都來自中國。

事隔半年,我再度回到美斯樂進行第四次田野工作。一踏進村裡,珠娥姐和芽
大哥便開心的指向路邊甫種下的櫻花樹苗,並將工程款與經費明細展示給我看。絕
大多數的經費支出都是聘請工人種樹苗,而樹苗除了來自泰國森林局之外,部分也
來自安康皇家農場。「皇家如果加入,那是事情變好做很多了」。皇家計畫在美斯
樂本來就有許多契作的農夫,也和皇家農場的技術人員多有往來。種樹,對美斯樂

90
人而言「就像早期一開始種梅子種茶一樣」,並不陌生,加上泰文老師的官方溝通
與皇家的支持,美斯樂的櫻花應該能與採收春茶的少數民族,以及春茶嫩青色的茶
菁交相輝映。「官方派人士」雖然不主動參與櫻花組織,但日後參訪行程中,櫻花
與茶園交揉的景觀勢必成為不能忽略的解說項目。至於兩派之外的美斯樂茶家,也
開始思考自己茶園的植櫻計畫,打造觀光茶園的發展藍圖。「純鎰你看(指出手機
上的櫻花與茶地合成照)
,以後茶地這裡種一整排櫻花樹,那邊再開一條步道……」
阿盧叔喜形於色地如是說。

以美斯樂茶「鄉」之名
相較於前一節以「茶」鄉之名,本節以櫻花組織的興起與行動,說明美斯樂人
做為命運共同體,以茶「鄉」為思考單位,展現出不同對於地方發展的可能性想像,
並在實踐上不斷牽連各方行動者,讓行動方案得以更穩固的落實。以「民間派人士」
為例,從概念發想初期的問題設定,到開會確認組織構成,都不斷地將「賴美斯樂
為生」的彼此拉攏的更加緊密,以「永續發展」做為共同命運,再拉進「有權有勢」
的泰文老師和皇家農場,整組行動越來越堅固,並開始「意外地」拉攏原先對立方
「官方派人士」和兩派之外的茶家。

據此,美斯樂做為茶鄉,與茶的關係是什麼呢?上一節處理問題的關鍵在於茶
不僅是物質,也是商品。本節的關鍵是茶不僅是物質,更是從產到銷的產業鏈。茶
鄉面對景氣變動而發展蕭條時,開始加入新的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本身雖然與茶沒
有直接關係──可能只有種植空間的鄰近而已,但以茶鄉為「永續發展」的整體行
動卻移動了原先茶產業的面貌:越來越多茶地開始種起櫻花,越來越多茶家提到觀
光茶園。「茶產業」不僅是內於「茶鄉」網絡之中,也在茶「鄉」之名之下,與美
斯樂人共同積極地轉型:符合永續發展的觀光茶園與茶鄉。

91
第五章 結論──行動中的茶鄉與浮現的地方

圖 20 美斯樂某大型旅館 圖 21 美斯樂某景觀茶家的招牌──
「以地方之名」地景設計 「My Place Mae Sa Long」

從第二章〈行動中的茶產業〉茶鄉中不同的行動者、第三章〈移動中的茶、土
地與泰北華人〉行動者網絡中的變動狀況,到第四章的〈看見茶鄉,展演地方〉美
斯樂「地方」逐漸穩定的樣態,我想說明的不外乎是第一章〈臺灣茶在泰北〉最初
的發問:臺灣茶如何異地生根在泰北?茶產業與製茶技術,和茶鄉的社會面貌之間
的關係是什麼?美斯樂「茶鄉」究竟在哪裡?上述前兩個問題,已經在前三個章節
的經驗分析之中說明完畢。作為結論的本章,將集中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本文字裡
行間不斷提到的「茶鄉」,它到底在哪裡。

就 STS 與 ANT 研究取徑而言,不論是本文所聚焦的「茶產業及其相關技術」



還是極欲探詢的茶鄉「地方」,都不宜在分析與解釋時,做擬人化或擬非人化的處
理。因為技術和地方便是行動者網絡,是一個待分析的對象,而不是持之解釋現象
的資源。據此,探詢「茶鄉」地方在哪裡,就必須回到構成地方的茶產業行動者網
絡之中。

不過,在敘說本研究的理論論證之前,我想先在這裡說一個小故事。美斯樂做
為觀光勝地,吸引的不只是泰國本地遊客而已,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在美斯
樂進行田野工作的期間,碰到歐美、俄羅斯、日本、韓國等背包客是相當家常便飯
的事情。憑藉我低落的英語溝通能力,頂多只能向它們介紹到美斯樂的軍事歷史、
種茶歷史、烏龍茶和他們所習慣的薰香花果茶有和不同(其實光是這些,口語說起
來就十分吃力了)。不過,如果遇到來自中國、港澳、甚至是臺灣的背包客,要解
92
釋的事情可多了:這裡的茶到底好不好?哪一種茶最值得買?這裡人算是中國人
吧?還是臺灣人?他們真的都是孤軍後代嗎?陳水扁上台後對這裡有什麼影響?
你到底已經來幾次美斯樂了?你到底還要在美斯樂待多久?最後一個問題:「你到
底在做什麼研究」?

這群「華人」遊客的問題之犀利,往往激起一連串的討論,在討論交互輝映著
國族意識形態、茶的滋味評判與臺海兩岸敏感的政治議題。有好幾次,和這幾群(太
多了,實在記不清,也沒有田野筆記和錄音檔可追憶)可愛的背包客朋友們從晚餐
聊到三更。不過,唯獨「最後一個問題」,我總是在「人前」說得頭頭是道(儘管
每次說的都略有不同),在「人後」──在夜深人靜的旅館房間裡──卻憂慮得睡
不著:明天,美斯樂的人事物會把我牽向哪裡?STS 與 ANT 會把論文帶向何方?
我真的問對「地方」了嗎?

我始終相信自己「問對地方」了,儘管過程中是有如此之多的不確定性與焦慮
感,但我相信田野裡的人與非人帶給我如此真摯的感受,將引導我對地方的發問。
我可能問的不夠好,但我確實問對地方了。接下來的幾節,會依序交代進行完田野
之後的我,是如何理解「異域」與「茶鄉」的關係、「ANT」與「地方」的關係。
最後,交待我看到,卻沒說,或說不出來的故事。

第一節 是「異域」
,還是「茶鄉」?

回到本研究的題目《從異域到茶鄉:泰北美斯樂的茶產業與地方浮現》
。異域
如何到茶鄉呢?是一段歷史變化嗎?首先,我認為異域不僅是臺灣的文學與傳播
媒體所論述出的特定形象,還帶有「異於他方/不在此處」的空間指涉。有趣的是,
「茶鄉」所意涵的,卻是「生根在此」
。就我在美斯樂的觀察,
「異域」從沒有消失,
而是隱身或並置在當今顯著的「茶鄉」之中。理由有四:第一,解釋美斯樂為何有
臺灣茶時,必須援引過去的「異域」種種歷史事件。正因如此,美斯樂茶鄉還遺留
著「送炭到泰北」與臺灣技術援助的痕跡;第二,美斯樂的茶鄉形象中,仍保有、
挪用過去的「異域」地方形象,例如彰顯軍事血淚記憶的義民文史館、地方頭人的

93
陵寢、中文的使用等等(見第二章)
。茶鄉的形塑是無法架空於異域之外的;第三,
美斯樂在泰國做為一特殊北部山林間的富庶華人村寨,有太多事物是異於該國的
常見景觀:高山蔬果、大面積茶地、講著口音獨特泰文的華人、桌上待客用的熱茶
(見第二章)。這些相較於泰國其他地區的「奇特」元素,使得「異域」對泰國人
而言有不同於華人的認知,而該項認知與「茶鄉」是緊密疊合的(見第四章);第
四,美斯樂茶鄉為了標榜自身的「不同於他處」的茶品產特質與觀光價值,會不斷
援引新的事物為美斯樂「標新立異」
,創造出新的形象,並在對外活動與社區內部
動員的過程之中,
「以地方之名」不斷地在論述上與物質上強化美斯樂「是什麼樣
子」(見第四章)。

其次,如何同時說美斯樂是「異於他方/不在此處」的異域與「生根在此」的
茶鄉呢?這兩者所描述的移動路徑不是正好相反嗎?這項對「地方」性質的命題,
恰好是 20 世紀末,世界經歷著全球化現象,快速的人、財、貨流動時,地理學家
對「地方」的性質做出新的解釋,而討論的起點來自於人文主義地理學家段義孚提
出的地方與空間概念:地方是安全、穩定的,空間是開放、自由也充滿威脅的;若
將空間視為允許移動,那地方便是暫停的(Tuan, 1977)。

然而,當代充滿移動的世界,似乎約來越難找到「安全、穩定且如暫停般」的
地方。據此,地理學者開始延伸地方的意涵,例如 Relph 提出無地方性(placelessness)
的概念,認為現代社會多數地方「不僅看起來很像,感覺相似,還提供同樣枯燥乏
味的經驗可能性」(Relph, 1976),地方本真性受移動性而有所侵蝕。Augé 則主張
地方是種遠古靜態的浪漫想像,在當今世界越來越不復存在,而是被以高度移動下
短暫停留的非地方(non-place)所取代(Augé, 1995)。

當然,也有人堅持高度流動空間下「恆常」地方的重要性。Harvey(1996)便
在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一書中高舉移動資本與故著地方的
緊張關係,認為地方的「恆常」是投資於固定性的形式之一,流動的資本空間必須
建立在無法輕易移動的基礎設備與區位上。據此,
(恆定的)地方在當代流動世界
更為重要。Harvey 的說法雖然高舉了地方的重要性,但不見得每個地理學者都能
接受這樣論述方式。Massey(1997)便重申她的論點──全球地方感(global sense
of place),認為地方應該與時俱進,並將地方視為開放與混雜(hybrid)狀態以及
94
相互連結的產物。用移動形象比喻的話,Massey 認為討論地方應當注重路徑(route)

而非根源(root)。

我無意挑戰 Harvey 與 Massey 兩位地理學者對於地方概念的界定,但卻非常


驚訝地發現:美斯樂同時存在著這兩種地方解釋方式。就「異域」而言,在軍事歷
史的面向上,可以是充滿動態的政治勢力折衝、各種政軍關係匯聚的地方,也可以
是臺灣所論述的悲情、時空似若凝結的地方。在茶產業面向上,異域可以是不斷被
援引、塑造地方形象概念,其本身便有不動的「歷史背景」與恆動的「形象挪用」
兩項性質。就「茶鄉」而言,則是充滿各項移動中的人、事、物與行動中的茶產業,
是個高度變動、對外連結的地方。同時,當以「地方之名」行動出美斯樂地方概念
時,美斯樂人又是多麼地想論述、創造「富含自我特色、與他方有所不同」的地方。
據此,美斯樂的「茶鄉」與「異域」,和「變動」與「恆常」地方性質是交互重疊
的,而不是一對一的對應關係,或由此到彼的歷史進程。透過追蹤茶產業的人與非
人中各式關係與行動,地方的面貌與性質得以在「異於他方/不在此處」與「生根
在此」之間彼此穿梭。美斯樂,同時是異域,也是茶鄉。至於本研究的標題:「從
異域到茶鄉」,說的自然不是異域消亡,茶鄉興起,而是說明研究過程中,追蹤茶
產業路徑的方向之一。

第二節 行動者網絡與地方──不斷轉變的茶鄉美斯樂

在 ANT 研究取徑指引之下,我追蹤美斯樂的各項人與非人元素的移動、結盟
與衝突關係,說明透過茶產業所牽連的行動者網絡如何促動出製茶技術的變動、泰
國邊境土地治理與華人的身分認同,並在社區營造與對外宣傳的行動中,以地方之
名展演出「茶鄉」美斯樂。在此,我想提出另一種看待地方的方式:不再是對空間
事實的追尋或對空間範圍的界定,也不僅是傳統地理學中人地關係的描述,而是先
暫時取消地理學原先對於地方概念的指涉,轉而專注美斯樂人在茶產業與日常生
活的種種行動中,運用「地方」的方式。

為了更深化行動者網絡理論對與地方的概念連繫,以下我透過三點說明「行動

95
者網絡─地方」的關係,並提出對「地方從何而來」的解釋。

茶鄉性質 I:地方做為異質網絡
就 ANT 而言,事物的性質與身分並非自我證成,而是透過網絡關係的連結、
穩定,事物的角色才得以展現。網絡關係所連結的,包含了人與非人,故稱之為異
質網絡(heterogeneous network)。在本研究中,網絡指的便是美斯樂茶鄉,網絡
中的「人」是指與美斯樂茶產業密切相關的各個「行為主體」,網絡中的「非人」
則牽涉了茶產業中從上游到下游的各個技術與物質,包含茶種、製茶技術中的設備、
包裝等等環節。這裡要特別澄清的是:在茶鄉中的美斯樂人,並無法獨立於非人物
質與技術之外而自我形成「行為主體」。同樣的,製茶技術與臺灣茶種也無法脫離
美斯樂人,憑空占據美斯樂的坡地與茶家的展示架。正是美斯樂人和茶產業各項環
節關係緊密,交纏引繞,相互為彼此的興趣而共同行動,讓臺灣茶種成為美斯樂茶、
異域孤軍成為泰北美斯樂茶家。將茶鄉視為異質網絡,目的在於對稱地處理「茶」
與「鄉」、技術與地方(社會),同時避開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

茶鄉性質 II:地方做為行動體
就 Latour 而言,行動體(actant)即為網絡關係黑箱化的產物(Latour, 2005)。
承接剛剛論述的性質 I,若將茶鄉美斯樂視為一異質網絡,那網絡黑箱化後,看到
的便不是上述異質關係中各項連結,而是成為一個可與原先網絡中的其他元素共
同行動的行動體。這樣的概念,我操作於第四章,以「以茶鄉之名」將地方視為行
動體,說明美斯樂人以「美斯樂茶鄉」為考量對象時,在實踐中轉化茶的商品性質
與產業性質。同樣地,轉化中的茶品與茶產業也改變了美斯樂人的身分與對未來的
期待。換言之,地方做為一行動體,且以茶鄉之名行動時,同時移動了原先網絡中
的人與非人。在本研究經驗案例中,三者關係彼此連動,並在 OTOP 展銷會與櫻
花組織中,成為更加緊密的網絡連結,帶動著美斯樂的「發展」。但不諱言地,在
本文中略少提及的地方勢力衝突,仍有可能在「以茶鄉之名」的行動中,促生反向
連結、連結斷裂的效果,讓黑箱化後的茶鄉行動體再度潰散,就如同第二章所提及
的高崗寨一般。

茶鄉性質 III:地方做為事物(thing)
地方究竟存於何處?就前兩項茶鄉特性,地方是異質網絡,亦是網絡黑箱化後
96
的「實體」樣貌。不過,地方做為實體要如何論證其存在呢?Latour(1987)在 Science
in action 中便提到:事物的存在與性質並非來自於其本身,而是後手接續事物的方
式──可能在後手傳遞的過程改變其性質,或中斷而使事物「消亡」。Law(2007)
也提出事物三種持久(durable)方式,說明事物必須通過重重的考驗,才能在移動
中展現自身的「實在」。本文所論證的茶鄉也是通過重重人事(高崗寨案例)、市
場(消失的臺灣茶商)與技術創新(紅頂茶與有機的東方美人)的考驗,才得以用
當今的「美斯樂茶鄉」面貌出現在我們眼前。同樣的,當今美斯樂的產業面貌並不
意謂著未來發展道路的必然性,而是如同過去一般,充滿著各式偶然事件,持續考
驗著茶鄉。地方做為事物(thing),本身便蘊藏著不斷變動的潛能。

浮現中的地方
透過美斯樂的茶產業發展,我對地理學中地方概念提出關係性的理解:地方是
在一連串人與非人的共同行動中所浮現的現象。透過行動者網絡理論的異質觀點,
與追蹤實作與衝突事件的方法,我得以在技術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兩者之外,更對
稱地理解美斯樂茶鄉的形成。據此,從異域到茶鄉的轉變過程就不會只是臺灣烏龍
茶技術指導下產物,或僅為國家間的地緣政治與農業外交考量等可被預期的結果,
而是雜揉了多個偶然行動場景,在各項機遇中不斷穩定茶與美斯樂的連結。具地方
意義的茶鄉正是浮現於穩定化的行動者網絡之中。在茶產業網絡中,茶為泰北華人
所代言,而地方又為茶所代言,在重重彼此關聯下,網絡所呈現人─非人─地方關
係,在通過一連串市場與社區的考驗中,「異域─茶鄉」的地方意義得以在各式人
與非人元素的共同行動中浮現,並展演出國家想像之下、觀光客想像之中、臺灣意
想之外的茶鄉。

第三節 故事之後

但凡行動,必然有所限制。做為採行移地研究的碩士班研究生,自然是有許多
研究限制,影響著田野與書寫的進行。首先,我雖然在第一章大量引用人類學家
Geertz 的田野經驗回顧,但純粹是「經驗上的相似」,而非方法上的雷同。因為工
作與研究所課業的緣故,我無法像人類學家一樣,在美斯樂蹲上半年甚至更久的時

97
間。地理學家並非沒有蹲點研究的傳統,Latour(1987)和 Akrich(1992)也分別
倡議道「實驗室裡的人類學」與「技術的人類學」。在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我也
只能透過兩年中的每個寒暑假,各約一個月的時間拜訪田野。每次重新進入田野,
都必須讓自己盡速回復到上次離開前的狀況,然後盡可能地快速熟悉略已生疏的
雲南話聽力與交錯複雜的人際關係。此外,很多書寫上的想法是蹦生於田野之後,
但在描寫經驗時又苦無充足的資料。「吼,當初怎麼不這樣問!」的內心話時常浮
現於心頭,但也無可奈何,只能等到下一次田野在行詢問。但訪談提問是必需天時、
地利、人和交相配合,某些特定訪談氛圍不在了,便很難問出「上次沒問到的」問
題。硬是提問,也顯得躁進,而我並不喜歡這樣的訪談氛圍。

其次,是語言問題。美斯樂雖然是華人村寨,絕大多數人都能通中文,並以流
利或略帶口音的「國語」與我相談。但是,在村人內部的聚會,聊八卦或交換重要
意見時,使用的往往是飛快的雲南話。雲南話並不難懂,大抵上是「一三與二四聲
對調」,剩下的便是一些與國語差異實在太大雲南話慣用語,例如「去」變成「渴
(音)」,「鞋子」變成「海子(音)」,「不知道」習慣說為「曉不得」。還記
得初次面對飛快的雲南話時,只能在各種音節中尋找自以為的關鍵字胡亂筆記,偶
爾露出極為困惑的眼神,才能得到大家七嘴八舌的「國語」翻譯。到了田野中期,
耳朵逐漸熟悉雲南話,對於一些特定茶產業相關議題的雲南話字彙較有掌握了,便
較能融入在對話情境中。偶爾,茶家們會對我天外飛來一句國語:「純鎰,你聽得
懂嗎」?我試著用雲南話的腔調答到:「當然曉得囉」,引來全場大笑。此後,他
們更願意在我這個「臺灣來的小娃」面前,用雲南話交流更多我欲探知的訊息。

雲南話問題事小,泰文的障礙才茲事體大。出於對泰國某種神秘理由的熱愛,
在就讀碩士班前,我曾學習過半年的泰文,包含聽、說與寫。不過,書寫難度之高
讓我已全然放棄。在田野之中,我的泰文能力也僅能應付問路、指路、搭車、點菜、
投宿等基本生活需求。在美斯樂或清邁大學圖書館時,面對以泰文書寫資料,我只
能看圖以瞎猜的方式判斷其重要性,在拍照下來,請熟識的泰國朋友幫忙翻譯。有
時候是單純的泰文翻中文,但有時複雜的官方資料時,必須請泰國人翻成英文,我
再行理解其中的中文意涵。在這一來一往間,我無法確定到底訊息失真了多少,只
能在最有限的資料陳述故事。最讓我苦惱的,莫過於面對泰文時的極低敏感性。到

98
現在我還記得,2015 年寒假,我在清邁大學圖書館,站在一整櫃泰國北部農業相
關書籍時,那種手足無措,心裡莫衷一是的徬徨感。

除了「時間」與「語言」兩項研究限制外,在美斯樂的田野經歷十分悠然自得,
是我這一輩子最難忘的時光之一。不過,在美斯樂的每一天,我所接觸到的大量訊
息,並非每一個都能適切對位到「茶鄉」美斯樂中。舉例而言,泰北近幾年流行種
植咖啡,美斯樂自然也不例外,但產量遠比我想像中的多。有一次在美斯樂早市吃
飯時,旁邊坐著一位面善和氣的大哥,一問之下才發現是美斯樂種植百香果與收購
咖啡的大戶。他熱情地載著我尋訪一圈美斯樂主要聚落,遊覽各個大小不同的少數
民族村寨,說道:「你看看,這麼多咖啡。不要以為阿卡(族)、傈僳(族)很窮,
他們現在種咖啡有錢的不得了,你看看他們蓋的樓房!」真的,那房舍一點也不輸
華人聚居處的建築樣貌。那一霎那,我自我質疑道:美斯樂真的是一個茶鄉嗎?

美斯樂當然是個茶鄉。本研究追隨茶產業行動者網絡,看的是行動中茶鄉。如
果是追隨咖啡產業的行動者網絡呢?如果是追隨少數民族的行動呢?那就是另外
一個故事了。

美斯樂不僅僅是茶鄉。

99
引用文獻
中文文獻:

大愛全紀錄(2011) 重返異域。臺北:大愛電視台。

石炳銘(2008) 異域行泰北情─救總在泰北工作實錄。臺北:中華救助總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993) 泰北山區辛勤耕耘二十年。台北:行
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1977) 福壽山農場建場 30 周年
紀念特刊。台北: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呂天(2000) 邪惡的罌粟:20 世紀毒品問題掃描。重慶:重慶出版社。

李雪雪(2012) 泰北孤軍後裔的認同協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汪詠黛(2007) 重返異域。臺北:時報出版社。

周愚文(2007) 輝格史觀與教育史解釋。教育研究集刊,53(1),1-20。

林文源(2007) 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行動本體論。科技、醫療與社會,4,65-108。

段穎(2011) 泰國北部的雲南人─族群形成、文化適應與歷史變遷。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

若松大佑(2013) 臺灣現代史上的官方國族主義與泰緬孤軍形象。大阪大學中國
文化論壇討論文件。

高維駿(2012) 泰北僑民的中華民國認同之變遷。國立中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陳文政(2010) 泰北中國「結」-從泰北華人學子的中國求學路談起。國立臺灣
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宗文(2014) 展演健康,建構市場:法國肺炎鏈球菌疫苗市場的展演性分析。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5,1-55。

陳尚懋(2010) 泰國觀光業的政治經濟分析。臺灣東南亞學刊,7(1), 41-74。

陳杰榮(2010) 全球化下毒品非法交易與防治之研究:以東南亞為例。國立中興
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藝(1964) 滇緬邊區游擊戰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00
程兆熊、黃弼臣、朱長志(1956) 臺灣省中部山區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臺北:中
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覃怡輝(2009) 金三角國軍血淚史(1950-1981)。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
社。

楊弘任(2012) 行動中的川流發電:小水力綠能技術創新的行動者網絡分析。臺灣
社會學,23,51-99。

蕭文軒與顧長永(2011) 權力與抵抗:泰國「國家-高山民族」關係的探析。問題
與研究,50(4),89-132。

謝世忠(1997) 國族─國家的建構、範疇與質變:陸軍第九十三師的雲南緬甸泰
臺灣半世紀。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2,43-68。

龔承業(2007) 異域三千里-泰北二十載救助情。臺北:中華救助總會。

外文文獻:

Agnew, J. A. (1987).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economy: A regional geogra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krich, M. (1992). The de-scription of technical objects. In W. E. Bijker and J. Law (Eds.),
Shaping technology / 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pp. 205-
224).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Alagappa, M. (1987).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developing states: Lessons from Thailand.
Dover, MA: Auburn House Publishing Company.

Augé, M.(1995). 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 Lon-


don and New York: Verso Books.

Bijker, W. E. (1997). The fourth kingdom: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akelite. In Of bi-
cycles, bakelites, and bulbs: Toward a theory of sociotechnical change (pp. 101-
197).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Buergin, R. (2003). Trapped in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and politics of exclusion: Karen


in the Thung Yai Naresuan Wildlife Sanctuary in the context of forest and hill tribe
policies in Thailand. In C. O. Delang (Ed.), Living at the edge of Thai society: The
Karen in the highlands of Northern Thailand (pp. 43-6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Callon, M(1986). The Sociology of an Actor-Network: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 Callon, Michel, John Law, and Arie Rip (Eds.) Mapping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ology of Science in the Real World. New York: Sheridan
101
House Inc., pp.19-34.

Callon, M. and Latour, B. (1992). 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school: A reply
to Collins and Yearley. In A. Pickering (Ed.),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 (pp.
343-368).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ng, W.C. (2000). The Kuomintang Yunnanese Chinese of Northern Thailand. In J.


Law (Ed.), In The Dynamics of Emerging Ethnicities : Immigrant and Indigenous
Ethnogenesis in Confrontation (pp. 35-56). New York: Peter Lang.

Chang, W.C. (2001). From war refugees to immigrants: The case of the KMT Yunnanese
Chinesein Northern Thail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5(4), 1086-1105.

Chang, W.C. (2008). The interstitial subjectivities of the Yunnanese Chinese in Thailand.
The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9(2), 97-122.

Cresswell, T. (1996). In place-out of place: geography, ideology, and transgression. Min-


neapolis and Saint Paul,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resswell, T. (2004).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Geertz. C. (1996). After the fact: two countries, four decades, one anthropologist. Cam-
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vey, D. (1996).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Oxford: Blackwell.

Hinchliffe, S. (2007). Geographies of nature: Societies, environments, ecologies. Thou-


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Huang, S.M. (2005). Building a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 in Banmain Nongbua: A Chi-
nese diaspora community in Northern Thailand.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3(2), 1-21.

Hughes, T. P. (1979). The electrification of America: The system builders. Technology


and Culture, 20(1), 124–161.

Jonsson, H. (2005). Mien relations: Mountain people and state control in Thailand.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atour, B. (1987).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
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tour, B. (1991). Technology is society made durable. In J. Law (Ed.). A sociology of


monsters: Essays on power, technology and domination (pp. 103-131).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02
Latour, B. (1993).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
sheaf.

Latour, B.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Ox-


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ungaramsri, P. (2003). Ethnicity and the politics of ethnic classification in Thailand.


Ethnicity in Asia, 157-173.

Law, J. (2008). Actor-network theory and material semiotics. In B. S. Turner (Ed.), The
New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Theory (pp. 141–158). Oxford: Blackwell.

LeBar, F.M. (1967). Miang: Fermented tea in North Thail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2(2), 105-121.

Maren, T. (2003). The global in the local: Contested resource-use systems of the Karen
and Hmong in Northern Thailand.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34(2), 347-
360.

Massey, D. (1997).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in Barnes. In T.and D. Gregory (Eds.), Read-
ing Human Geography (pp.315-323). London: Arnold.

Patrick, J. (2000). Multiculturalism in Thailand: Cultural and regional resurgence in a


diverse kingdom. Harvard Asia Pacific Review, 4(1), 18-22.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Renard, R. (1996). The burmese connection: Illegal drugs and the making of the Golden
Triangle.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Sismondo, S.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Sturgeon, J. C. (2007). Border landscapes: The politics of Akha land use in China and
Thailand. Sea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Tuan, Y. 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sota: Univer-
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estwood, M. N., & Bjornsta, H. (1968). Chilling requirements of dormant seeds of 14


pear species as related to their climatic adapt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92(6), 141-149.

10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