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西安交通大学文件

西交研〔2018〕236 号

关于印发《西安交通大学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
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处及有关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实施方案》已经
2018 年 11 月 8 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印发之
日起施行。

西安交通大学
2018 年 11 月 16 日

(此件主动公开)

- 1 -
西安交通大学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实施方案
(经 2018 年 11 月 8 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推进学校“双一流”建
设,落实“十三五”规划中的国际化建设任务,结合我校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流目标,项目驱动,统筹资源,绩效牵引”的基本
原则,以构建良好的国际化育人体系为重要抓手,以“送出去”
和“引进来”为主要手段,全面提升我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一体两翼”的国际化战略,营造一流的国际化育
人与科研环境。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学生出国(境)
学习交流的比率,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依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努力成为
“丝绸之路”沿线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学,成为丝路沿线国家和
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

(二)近三年目标

1. 显著提升导师队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
打造一支能够承担国际化教学与人才培养任务、国际交流活

- 2 -
跃、与海外一流学术机构保持稳定合作、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
导师队伍。
2. 显著提升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各类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数稳定在全国前列。学生到海外一流
大学深造和国际组织任职人数显著增长。实现国内博士研究生的
国际化交流全覆盖;博士研究生出国(境)交流 3 个月以上的比
例逐年增长,2018 年达到 40%以上,2019 年达到 45%以上,2020
年达到 50%以上。
国家公派研究生留学项目数年均不少于 300 名;一批研究生
能参加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获得国际学术奖励。本科生出国交
流总人数(包含长短期)年均递增 20%,2018 年达到 1250 人以
上,2019 年 1500 人以上,2020 年达到 1800 人以上;3 个月以
上的长期交流学生占出国交流总人数的 40%,其中到世界一流大
学交流的人数达到 600 人以上。
3. 显著提升国际学生的质量与规模
按照学校“一体两翼”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强化国际学生招
生的导向性。依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平台,扩大“一带一路”
国家知名大学的优秀生源规模;推进与发达国家知名大学校际间
的实质性合作交流,优化生源国家布局。
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招生遴选程序,严把生源质量关,在提
升生源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国际学生规模。2018 年,学历国
际学生不少于 2000 人,2019 年不少于 2100 人,2020 年不少于
2200 人。其中,国际研究生分别不少于 1020 人、1060 人、1110
人。

- 3 -
4. 建成较为完善的国际学生培养与管理体系
按照学科大类构建国际学生培养方案;推动学科大类全英文
课程建设,提升英文课程授课质量,2018 年研究生全英文课程
开设不少于 60 门,2019 年不少于 80 门,2020 年不少于 100 门;
优化国际学生管理机制。

三、具体举措与任务

(一)提升导师国际化培养能力,按大类建设国际化人才培
养体系

1. 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纳入导师遴选条件
将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纳入 45 岁以下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遴
选的重要参考依据,2022 年纳入遴选必要条件。
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的考察点主要包括:
(1)三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至少发表一篇外文期刊
文章,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报告;
(2)招收或参与团队指导过留学研究生;
(3)定期用全英文给留学生组织研究生组会或课题研讨会;
(4)具备承担全英文课程建设和授课的能力,主持或参与
全英文课程建设和授课;
(5)与海外一流学术机构的同行学者保持稳定的科研和人
才培养合作。合作形式包括海外学者以 CSC 项目或校际协议等形
式合作指导我校研究生、承担课程或讲座、联合举办国际会议或
夏令营等。

- 4 -
2. 按大类培养国际学生
逐步实施国际学生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教学管理,按大类进行
公共课程、学位课程的授课,专业课程由导师或研究所承担;实
践环节、科研由导师根据国际学生情况具体组织和安排,学位授
予由国际学生所在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进行管理。
3. 提升人才培养体系的国际化服务与管理水平
营造国际化氛围,提升面向国际学生的服务与管理水平。所
有与国际学生有关的事务性通知和信息管理系统均采用中英文
版;学校与学院相关管理部门的每个业务模块至少有一位行政人
员能够运用中英文双语完成相关业务操作;加强国际学生管理人
员的国际化培训,促进管理人员掌握国际常识,提升国际化服务
水平。

(二)加大中国学生“走出去”力度,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

1. 加强部门协同,提升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申报质量与数量
由研究生院、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相
关负责人组成国际化协同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梳理各
类项目资源;联合组织实施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
(含博士后)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博士生导
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优秀本科生国
际交流项目、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国际区域问
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
等;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推进,提高项目申报数量与质量。

- 5 -
2. 实施全球校园人才培养计划
实施全球校园人才培养计划(Global Campus)
,鼓励和资助
在校生赴世界顶级大学(QS 排名前 100)
、海外企业、国际组织
等进行长短期交流。该计划设置以下项目:
(1)实施“一带一路”学生实践项目。以“丝绸之路大学
联盟”为依托,资助在校生赴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企业进
行实习。
(2)实施“交小童全球胜任力计划”项目。资助在校生参
加国际竞赛、领导力论坛等,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等综合
能力。
(3)实施“青年学术大使”项目。资助优秀青年教师担任
国际化拓展大使,赴国(境)外一流大学拓展实质性科研合作。
(4)实施“国际组织实习”项目。资助在校生到重要国际
组织实习或任职。
3. 设立海外访学奖助金
设立专项基金,对海外访学期间取得优秀成果并按期回国的
学生进行奖励。海外访学奖助金资助对象为海外访学或实习一个
月以上学生。其中研究生海外学习期间,由导师与海外合作导师
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在研究生访学期间进行合作指导,访学结束
后由导师依据学生访学期间表现与研究成果提出奖助金等级建
议,经学院审核评定,报研究生院复核后发放奖助金。本科生赴
海外访学、实习结束后,由被访问单位给予考评建议,经学院审
核评定,报教务处复核后发放专项奖学金。违反外事管理纪律的
学生、考核不合格学生取消评定奖助金资格。

- 6 -
研究生海外访学奖助金分为一等和二等两个等级,一等奖奖
励在海外访学期间取得突出研究成果、获得学术奖励或国际组织
表彰、考核优秀的研究生,占比不超过年度资助人数的 10%。二
等奖奖励按时返校、考核合格的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等奖标准
为 2000 元/生/月,二等奖标准为 1250 元/生/月;硕士研究生一
等奖标准为 1000 元/生/月,二等奖标准为 500 元/生/月。研究
生海外访学奖助金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计发。
本科生设立专项奖学金,对考核优秀的本科生进行专项奖
励。

(三)加大国际学生“引进来”力度,提升国际学生的质量与
规模

1. 下移国际学生招生工作重心
由学院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围绕国际化发展任务,依托丝绸
之路大学联盟平台、子联盟平台,以及校际和院际双学位等项目,
制定学院年度国际学生发展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俄罗斯、白俄
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优秀生源的顶层布局,显著
提升欧美发达国家国际学生规模。各学院指定专人负责国际学生
的招生宣传工作,定期组织导师赴海外开展国际学生招生宣传,
各学院制定和完善国际学生招生遴选程序,国际教育学院提供协
助与服务,有效提升生源质量。
2. 设立拔尖国际学生奖学金
设立西安交通大学拔尖国际学生奖学金,加强对优秀海外生
源“引进来”的吸引力。按照学校对丝路国家和地区和发达国家

- 7 -
国际学生规模、质量和结构的布局,分类设置年度奖学金名额。
奖学金分设本科、硕士与博士生三类。一等奖学金标准:博
士 4500 元/人/月;硕士 3500 元/人/月;本科 800 元/人/月。二
等奖学金标准:博士 3000 元/人/月;硕士 2500 元/人/月;本科
500 元/人/月。三等奖学金标准:博士、硕士 1700 元/人/月。
由国际学生申请,经学院组织学术审核,确定拟授予奖学金
学生名单,国际教育学院复核审批后确定获得奖学金学生名单。
每学年末,由学院对获得奖学金的国际学生进行年度评审,确定
其下一年度的奖学金资格和等级。鼓励学院和导师为国际学生培
养提供配套经费和培养条件等方面的支持。

四、组织保障与经费来源

1. 组织保障
学院(学科)是国际学生培养的实施单位和主责单位,导师
是国际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院负责国际学生的招生计
划、国际化培养过程和学位授予管理与服务;教务处负责本科生
国际化培养过程管理与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为校内国际化协
调部门,负责学生和导师的涉外事务管理与服务;国际教育学院
负责国际学生的招生、奖学金和日常活动等的管理与服务。
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纳入导师遴选条件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研究生院负责年度评估;外聘师资依据我校人事政策,由各院报
人力资源部审批确定;海外长江讲座教授、领军人才等为本科生、
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或讲授通识课,由各学院申报,教务处、研
究生院审核支持。

- 8 -
按大类培养国际学生由研究生院、教务处牵头组织。
实施全球校园人才培养计划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牵头组织。
下移国际学生招生工作重心、设立拔尖国际学生奖学金由国
际教育学院协同各学院组织实施,学院按年度进行申报,国际教
育学院审核支持。
各学院可结合学院和学科发展目标,依据“十三五”建设任
务,制定符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国际化实施
细则。国际化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学院和主管部门的年度绩效
考核。
2. 经费来源
全英文课程建设由研究生院、教务处在业务费和一流大学建
设经费人才培养部分统筹预算。
全球校园人才培养计划所需经费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立项
支持。
研究生海外访学奖助金由研究生院在国家拨付学校的奖助
金中预算。本科生海外访学专项奖学金由教务处、学生处统筹负
责。
拔尖国际学生奖学金由国际教育学院筹措。
各学院可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国际化基金,为各项目匹配相
关经费。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项目牵头单位负责相关实施细则
的制定、解释和组织实施。

- 9 -
抄送:学校党政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党委各部门、各分党委
(党工委、总支)

校长办公室 2018 年 11 月 16 日印发

- 10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