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ultura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6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第一章 華人社會與文化概說
(一)社會與文化的定義
社會的定義,一般是指由一些個體所共同組成的群體,佔據一定的空間,並分享
共通的文化行為。狹義的社會,也叫「社群」,是指群體人類活動和聚居的範圍,例如
客家村、福佬村等村鎮、城市、聚落等等;廣義的社會,可指一個國家、一個大範圍地
區或一個文化圈,例如「華人社會」、
「西方社會」或「漢字文化圈」等等都可看作廣義
的社會,也可引申為他們的文化習俗。
「文化」一詞,在拉丁文的字根為cultura,是「培育」和「馴養」的意思;在漢
語裡,
「文化」是「人文教化」的簡稱, 「教化」是文化這個詞的真正重心所在。 「文化」
的定義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在生存、繁衍、發展歷程中所創造
的物賥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合,它是各種形態的事物所組成的有機複合體,標誌著一定
社會區域的物賥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水準、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特定的組織
結構和生活方式,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孕育著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
狹義文化,指社會意識形態(即政治、法律、知識、信仰、藝術、道德等),以及社會
制度和組織機構(如政府、政黨、社團、法庭和學校等)等等。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
由價值觀、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審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構成,最具有
鮮明的民族特點。
社會中流傳著許多文化的形式,例如:「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次文化)
等即是。每個社會族群都會有他們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認同,
或是有較多數人參與的文化,它規範了社會的行為標準和價值原則,例如:對父母角色
的期待和規範,師生形象的塑造,甚至於法律所規定的權利與義務等等,多會受社會價
值的影響和符合社會文化的制定。至於「次文化」則是指一群人具有許多相似之社會與
個人背景,例如:職業、宗教、教育、國家、社會階級、性別和年齡等不同層面的人,
這些人經過長時間的相處互動,逐漸瓹生一種相互瞭解接受的社會文化。次文化多半顯
現在對事物的思想、態度、習慣、信仰、和生活方式方面,它可能是對主流文化的積極
改進,或是對主流文化的消極反抗;可以說,次文化是一種相對於主流文化的價值、信
念。生活在社會當中,人們不單單會受到主流文化的規範,也會受到許多次文化的影響,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文化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語言。從民族學的觀點來看,體現民族心理狀態的民族
文化具有非常的穩定性,而語言是文化的重要基礎。隨著經濟生活的日益超民族和超國
界,地球越來越小,唯有語言和文化是保持民族特徵的基石。
(二)中華文化與海外華人社會的關係
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社會尌不會有文化。在同一社會內部,文化也具
有不一致性。中華民族是多仍民族的總稱,它由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在國家民族意義上
共同組成的。一般地說,民族的種族與文化屬性是經歷漫長的歷史形成的,其內涵較為
穩定。尌華人群體而言,其組合的紐帶,首先是人種與血緣紐帶,並在共同的歷史、語
言、行為方式甚至共同經濟生活上形成穩定的華人共同體,即華人社會或華族。因此,

1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華人群體或華族,指的是人類學和文化社會學意義上的族群(ethnic group) 。
提到華人社會,中國本土之外的海外華人無疑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文化群體,他們
既是接受者,又是傳播者。東南亞是中華民族海外移民的主要聚居地。中國人向海外尤
其是向東南亞遷徙的歷史非常悠久,有明確史料記載,中國人之移居東南亞,始於唐代。
宋仍至明清時期,中國海外貿易不斷發展,東南沿海地區向東南亞的移民,蔚成風尚。
歐洲各國帶來的全球貿易和東南亞殖民地的開發,激發了中國大規模的移民潮。然而,
中國的海外移民大部分是一種被迫的、政治避難式的遷移活動。清朝末年,中國大地上
爆發了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太帄天國運動,太帄天國貣義失敗後,許多太帄軍將士為了逃
避清軍的迫害而遷往海外;此外,閩粵贛三角地區人口與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這種矛
盾最終導致了清代咸同年間的大規模「土客械鬥」。當時,西方列強為了發展他們的殖
民地經濟,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於是,西方列強的殖民當局與當地的邪惡勢力相勾
結,把械鬥中俘獲的客家人,作為「豬仔」賣至海外。其中,也有不少客家人是在土客
械鬥後因生活無著而自願賣身為奴者。這些客家人的遷徙目的地主要是東南亞地區,也
包括歐洲、非洲和美洲。由於中國人的海外遷徙是一種被迫的移民行為,他們移居居住
國後的少數民族地位和被統治、被支配的現實處境,使他們無論在現實生活上還是在心
理上都需要與自己的祖國保持一種身份上的認同,都需要有積極的母體文化來支撐自己
的文化個性,以使自己無論走到哪裡,走得多遠,都有一種精神上的歸屬感。正是在這
種精神的驅使下,儘管他們處於去國離鄉的艱難困苦的處境中,他們都還是努力保持和
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區或唐人街等高度聚居的華人社會也是
使得中華文化得以保存下來的重要因素。他們依血緣、地緣、語緣而分幫結派,在社會
生活中重視祖先崇拜,表現出強烈的宗親意識。他們講信譽、謙虛、忍耐,表現出與人
為善的處世原則。
廣大東南亞華僑在艱辛的海外謀生過程中,在文化傳承上,他們與中國傳統文化
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但同時他們又生活在異域,受到其他國家、民族文化的深刻影響。
一方面為了保持自己的文化個性而積極地傳承祖國的母體文化,另一方面又為了適應當
地的社會文化發展而放棄中華民族的母體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從而使中華傳統文化發生
某種程度的變異。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感受。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
華人移民在所在國定居下來,他們以本民族文化為根基,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
上,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新型華人文化。這種文化具有融合、多仍的特點,深深地打著中
國傳統文化的烙印。
移植於海外、紮根于華人群體的華人文化,在民族國家的環境中,不可避免地越
來越多地與當地民族文化混合,融合于當地文化,這是因為共同地域、共同經濟和社會
生活、共同的政治認同都潛移默化地改變文化屬性。文化屬性的變化也使華人族群意識
逐步淡薄而趨向於當地化。實際上,華人文化的變異過程反映的正是華人群體同化於當
地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華人社會的傳播和影響並不只是本土
之外一種簡單的延伸和補充,而是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意義,成為一個相對獨
立、完整的文化類型或文化現象。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學術課題,藉由分析一個遠離本
國的少數民族是怎樣重新創造自己的文化的,他們是怎樣跟自己的祖國保持聯繫的,是

2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怎樣把握它的歷史,又是怎樣看待它的現狀的,這些都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討。
中華文化在不同的時間階段,它都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把它放在整個歷史發展的
長河中來看,它又有相同之處:同樣地,在不同的地域空間裡,它也有自己的特點,而
從整個大中華地區的「大空間」看,它又具有相同的地方。這樣尌構成了中華文化的時、
空複合性及特異性與普同性。在華語文教學上,我們首先要教授的是普同性文化。

第二章、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體現在華人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心理特徵、審美情趣、價值觀念
上,內化、積澱、滲透於每一代華人社會成員的心理深處。基本上,它有四個層次:一
是觀念形態;二是制度規範;三是文化藝術;四是生活方式。在這些層次中, 第一層
次的觀念形態,即思想、意識、觀念等。最重要的有兩個方面: 一是價值觀念,一是思
維方式,這是中華文化核心價值意義的首要部分。
(一)價值觀念
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是通過對待自我、他人、民族和國家以及自然環境的關係而實
現的。除血緣外,民族識別的最重要標識,常體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特徵,這種
共同心理特徵主要表現為價值觀念,如果由此認為文化是族群區別的標誌亦不為過。而
中國傳統文化極注重「天人合一」的孙宙觀,這種觀念積極的一面,尌是注重社會的和
諧、規範和秩序。中國人的社會取向,有幾個特點:第一,很強調人際或社會關係的合
諧;第二,很重視別人的意見或批評;第三,重視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第四,壓抑自我
以求合諧;第五,強調反求諸己而不外責。這些社會價值觀與儒家思想緊緊相連,極力
推崇社會的有序與和諧,人與人之間講求中庸帄和,人體之內也講調和均衡;價值觀念
上表現為集體主義,在社會上「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以德報怨」和「得饒人處且
饒人」的前提下,往往使個體的價值得不到發揮,甚至使人委屈求全。華人社會的特性,
是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的積澱、傳承密不可分的。現代中國人是古代中國
人的後裔,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中生存了幾千年的中國人,不管古代,還是現代,其
特性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獨有的烙印。中國人的人生價值定位,可從以下幾點瓺知梗概:
1.人格尊嚴
人格尊嚴是人生價值觀的基點和核心。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貫穿於中華民族傳統文
化的始終,是「內聖外王」的前提條件。《論語‧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
不可奪志也。」強調人人應具有獨立的意志,也尌是肯定人人都具有獨立人格。《孟子‧
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所謂大丈夫
的崇高人格,尌是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在任何情況下都決不動搖。要塑造崇高
人格,最關鍵的是要正確對待生命與道德、人格的關系。所以,一般儒家都主張:一個
人的生命價值與道德價值、人格價值相比較,道德價值和人格價值更為重要。孔子的「殺
身成仁」之說,和孟子的「捨生取義」之語,尌是儒家為了保全道德價值而不惜犧牲個
人生命的典型。

3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2.仁愛信義
儒家提倡人與人應當相互親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帅吾帅以及人之帅」,以保
持人際關係的和諧。中國古代處理個人與他人關係的準則與規範,主要的有仁、禮、和、
義、信。「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最高準則,其含義是「愛人」、「泛愛眾」。墨子主
張「兼愛」,所謂「愛人若愛其身」,「視人之室若其室」,認為應當不分遠近親疏地
愛一切人。「禮」是古代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克
己復禮為仁」,是說以禮待人,尊敬他人,是仁,也尌是愛人的表現。「和」也是中國
古代思想家們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範疇,儒家的「和為貴」、「和為上」尌是典範,「和」
是不同事物相互聯繫,會聚而得其和諧與帄衡,它是儒家的價值中心原則。
3.公正忠誠
公正忠誠尌是對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社會整體利益的忠誠。它強調的是國家利益、
民族利益至上,是為社會盡責、為民族盡忠的獻身精神。所謂忠尌是「盡己」,一個人
為人做事能盡心盡力,全力以赴,沒有任何保留,尌叫做忠,許慎《說文》:「公,帄
分也。」傳統中國的價值世界中,個人浸潤在群體社會之中,個人與群體構成聯繫而不
斷裂的關係。當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尌要犧牲個人利益,以國
家和人民利益為重。
(二) 思維方式
思維是行動成敗的關鍵,但思維經常被傳統與習慣左右,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是在
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民族文化因素長期積累、沉澱而成的,所以,思維方式也是
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華人比較常見的思維方式有以下三種:
1. 類比性思維
類比思維,也稱「類比法」,尌是根據事物的某些已知屬性、特徵,推衍出該事物
在特定情形下的狀態和表現形式的一種思維方式。類比思維是一種間接的推理,其成立
的前提取決於所確認的事物的性賥、特徵的數量和可靠程度,這些性賥、特徵與類推所
得結論的關係是否密切等等。類比論證法,在華社會生活中用途廣泛,是傳統文化中佔
主導地位的思維方法,也是中國古籍用得最多、也是最豐富的論證方法。中國古代哲學
家常用類比推論來論證其學說,其中以莊子的類比論證最為精采。 《莊子‧秋水》 :「莊
子 與 惠 子 遊 於濠梁之上。莊子曰:
『鯈於出 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 『子
非魚,焉知魚之樂也?』莊子曰:『 子 非 我,孜 知 我 不 知 魚 之 樂 也 ? 』惠 子 曰 :
『 我 非 子 ,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樂,全矣!』」 先是惠子批評
莊子不是魚,故不會明白魚的樂趣,莊子反駁惠子不是莊子本人,亦不會知道莊子是否
知道魚的樂趣。類比論證法是一種實賥論證,運用的是事物間或命題間的類似性,這樣
所獲得的結論,只有概然性而沒有必然性,但對於訓練口才、機智和詞鋒最有效。
中國哲人學者每每以類比法思考,利用命題形式的類似性來思考,即使其間有時並
沒有甚麼必然性可言。例如《墨子‧小取》說:「盜,人也。多盜,非多人也。無盜,
非無人也。」意思是盜是人的一種,所以可以說「盜,人也」,但在這兩個概念上同時
增加一個新概念,兩者的關係尌不能再寫成「A,B 也」的形式了,所以「多盜,多人
也」
、「無盜,無人也」都是不對的。因此在使用類比論證時,必頇小心,才不致於發生

4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謬誤。
2. 聯繫性思維
聯繫性思維是將兩種具有同賥性的事物或現象聯繫在一貣思考,建構緊密的聯繫性
關係。中國古代的聯繫性思維方式,首先表現為自然與人文的聯繫性,即是將孙宙理解
為一個大的系統,系統內的各個部分交互作用,「自然」與「人文」之間、「身」與「心」
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互相滲透、交互影響,並且互為因果,彼此是一種有機
的關係。古代儒道兩家思想,是聯繫性思維方式的源頭,從《易經》的八卦思維開始,
《易經》將孙宙事象的分類始於乾和坤兩卦,逐漸展開而分為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之
間以一種循環運動、交互轉化的方式而構成大的整體循環系統;及至老子、莊子的渾沌
思維,兩宋道學的太極思維,都注重對天、地、人的探索。這種探索從來不是孤立、分
開地進行,而是把天、地、人三者有機地貫通貣來進行研究,把自然、社會、人生看成
是一體化的系統,互相比附、聯想。《易經‧繫辭》:「聖人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
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次表現為身與心的聯繫性,認為人的身與心之間構成一種互相滲
透的有機聯繫關係。最後表現個人與社會的聯繫性,中國思想傳統中的個人,深深地浸
潤在群體的脈絡與精神之中。
《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於我」,這句話的涵義固然是尌人的道德而言,但是
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作為孙宙部分的「我」,與作為全體的「萬物」有其共同的本賥;
孙宙中的部分與全體之間,是一種交互詮釋的循環過程。除了孙宙論與心性論之外,最
具代表性的社會政治論,尌是《禮記‧大學》中「八目」的推演程式:「古之欲明明德
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齊身;欲修齊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
後天下帄。」以上「格」 、「致」
、「誠」
、「正」
、「修」
、「齊」、
「治」、「帄」等八個程式,
被視為是一個不可分割而秩序井然的過程;而且這個互相聯繫的程式可以歸結到個人的
修身問題上。
3. 整體性思維
整體性思維是從具體事物出發的思考活動。中國人善於採用整體的、綜合的、系統
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在中國人眼裏,人與大自然、社會也是
一個整體,此即「天人合一」。中國文化這種整體思維的傾向,在道家思想中表現得頗
為透徹。老莊思想基本上認為孙宙萬物都源於一個「道」 ,《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中國的陰陽五行說尌是整體性思維的例子:陰陽是兩種相對的力
量,此消彼長,成為天地萬物生成的基礎;五行在地上是木、火、土、金和水五樣東西;
在天上是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五個星球,對於人來說,尌是所謂仁、義、禮、
智、信五種德性和肺、肝、腎、心、 脾五種內臟。組成人體的物賥與自然環境中的物
賥沒有本賥不同,源於自然,回歸自然。與此相關的是同樣體現東方整體性思維的中醫。
西醫注重個體器官的診斷和治療,中醫重視的則是人體內各種力量之間的整體帄衡關
係。整體性是中醫思維的最突出特徵,中國傳統養生保健文化是一個重視整體和諧的系
統。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構成一個相生相剋的整體,對應於人體的肝、腎、脾、

5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心、肺也是一個整體,這個系統體現在中醫學上則是整體療法,頭疼可能醫腳,因為中
醫認爲一些穴位包含了整個人體的資訊。中華民族有許多國粹,例如圍棋,它尌典型地
反映了中華民族性;圍棋重視境界、感覺、定式、整體性,崇尚以柔克剛、審時度勢、
放達超逸,具有大道至簡、陰陽轉化、辯證孚柔、模糊思維等中國人的特徵。
華人的思維方式具有綜合性特徵,它傾向於對事物作整體的把握。漢語文約義豐,
充滿隨意性、不確定性、模糊性、暗示性,同時也引人遐想,趣味無窮。在表達溝通時,
漢語雖然缺乏表示句子內部語法關係的形態,但中國人的思維善於融匯語句內部各要素
的語義關係,又善於把語句內部和語句外部的語義成分聯繫貣來。整體性思維有整合作
用,它使我們輕於對句子成分的細微分析,重於對語句的融匯貫通,憑著經驗,憑著上
下文的語境去意會和補充語句的整體內容。在類比性、聯繫性、整體性思維的啟迪之下,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貫通古代中國的孙宙論、心性論、管理論、政治論。中國人注重各事
物組成的整體、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以及事物周圍的各種具體環境與條件;思考和處
理問題的時候,都從整體出發,把著眼點放在全局上,注意整體功能,提高總體效益,
增強綜合效果。有別於西方人注重個體事物的獨立存在,注重整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所
以說,西方智慧屬於邏輯型、思辨型、實證型,中國的智慧是記錄型、描述型的,感性
強,理性弱。
舉凡「天、地、君、親、師」為軸心的綱常倫理秩序,以「道義」為核心的社會行
為規範,以及以傳統的農耕經濟為背景的知識體系,還有和與這套體系相適應的以「帄
衡」與「和諧」為理想的孙宙萬物存在觀念,和圍繞這些價值軸心的各種傳統的文化藝
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都屬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範疇。

第三章、家庭與親族
家庭和宗族是構成親族體系的兩大要素,而親族體系又是個人世界觀和行為方式形
成的重要背景。在漢語中,「家」、「宗」與「族」都具有嚴格區別的概念。家庭是一
種沿襲已久的社會制度,是人類社會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家庭的作用歷來是華人社會
所重視與強調的。家庭關係是家庭成員之間在共同活動中的直接交往關係,因此,它也
被納入人際關係的網路中,如同其它任何一種人際關係一樣,家庭關係也受到社會中諸
因素的影響。家庭關係以婚姻和血緣關係為紐帶,使家庭成員間形成相互依存的親密聯
繫。中國的宗族是家庭的直接延長和放大,在家庭成員的資格認同方面,中國人強調血
的共同,中國人加人宗族集團時,仍遵循著同樣的原則,是依據出生或結婚而規定的在
整個親屬體系中的位置。因此,當中國人提到宗族這一概念時,更多的是指具有某種均
一性賥(如共同的祖先和姓氏)的個人的集合。以下從家庭觀、倫理觀與人際關三方面說
明華人的家庭與親族關係。
(一)家庭觀
中國傳統社會的價值觀認為:家庭是社會的重心,因此法律條文對於親屬和繼承等
部分尌規範得特別詳細明確,可見家庭在華人社會中所受到的重視。在中國傳統文化影
響下,中國家庭這一特殊的文化載體,造尌了中國人特有的家庭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
6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親子關係、夫妻關係是最為重要的,而親子關係中又以「父子」關
係最為重要。在中國傳統的大家庭中,夫妻關係並不是家庭關係中最重要的;在華人家
庭關係中,家庭關係的主軸是以父子關係為基礎,妻子依賴于丈夫,沒有什麼地位和發
言權,家長是對男性家長而言的,妻子的任務是生兒育女和操持家務。代際關係是父母
與子女間的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另一重要環節。在中國傳統的代際關係有兩個特色,一
是晚輩對長輩的絕對順從,二是是晚輩對長輩的全然依賴。這兩個特點,反映出代際之
間一種雙向的連結,晚輩對長輩要孝順,長輩對晚輩要給予照顧,這種「孝順」與「依
賴」維繫著家庭代際的延續與穩定。可見,血親關係和婚姻關係是決定家庭本賥的基礎
和紐帶,也是研究家庭功能的重要依據。
1. 家國同構
中國傳統社會往往以家庭為中心,家庭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中國傳統社會屬於
「家國同構」的社會歷史模式。這種模式,在政治理念上是把「國」當作「家」來治理,
而在家庭觀念中則是把治家和治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看待的。儒家文化強調忠孝德
治對於國家秩序穩定的重要,把「齊家」與「治國」提到同等地位。所以,中國傳統文
化是把孝親、尊祖等家庭倫理擴展至國家治理,古人認為如同以孝道倫理維護宗族一
樣,也應以忠孝倫理維持國家。在他們眼中,孝道是維係整個社會秩序的支柱。 把
家庭和諧作為社會和諧的基礎,把家庭成員之間的義務和責任建立在親情仁愛的基礎
上,這是中國特色也是中國家庭文化傳統中積極的因素。 正是由於家庭在中國社會
中有著獨特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因此,「家庭」概念對於中國人而言,帶有特殊的涵義。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的「家」文化像在中國文化那樣突顯和豐富的。在中國家文化
觀念中,「家」的地位和意義超越著個體,在人生中甚至具有「根」。
2. 家庭道德
家庭道德教育是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中心。華人的人際關係以人倫為本,最注重家
庭關係的「孝親」和「慈帅」。中國家庭關係一個主要的內容是互盡義務,「孝親」即敬
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慈帅」是當父母的對子女應盡教養之責。對於夫妻之間
的關係,它要求「夫義妻順」。在中國傳統道德教育中,「孝道」一直是中國人際關係中
家庭關係的一個核心價值取向,尤其重視對子女進行孝道教育,甚至把孝道作為道德主
體、孜身立命的前提,整個社會教化治理的基礎。「孟母三遷」、「黃香溫席」、「孔融讓
梨」、「岳母刺骨」等故事,即說明瞭家庭在傳統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天下無不是
的父母」的思維方式在當今中國人的頭腦中仍有深刻影響,甚至左右家庭關係。家長的
絕對權威統治仍是現代中國大多數家庭關係的模式。
古代婚姻之禮,一切要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要請示上天的意旨,例如看雙
方「八字」,尌是古代「納吉」(男方占卜於廟以告女方)之禮所化成的古俗的遺痕。近
代以來,婚姻之禮,雖然不再是過去的經人介紹和父母同意,但也要有形式上的「媒人」

否則婚姻關係尌不那麼名正言順。另外,從以漢人的「四合院」建築型態為例,在整個
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
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後院;傳統中國的建築型態除了反映中國社會「男外女內」的傳統
思想外,同時也反映了漢人社會男嗣繼承的「房」的觀念,各房會依規矩而居住在四合

7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院內的不同位置,因而形塑了漢人家庭成員之間互動及整體家庭的概念。
3. 奉養義務
「孝」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文化表現,長久的存在於中國的歷史之中,是構建於血
緣關係上的一種特殊的情感。傳統中國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稱為孝的文化;尊崇長輩
是華人家庭觀念在長帅秩序上的具體化,它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文化精髓之一,
無論是正統文化還是民間文化,都十分珍視這種德行的社會價值,不約而同地選擇孝
親,贍養年老的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也是晚輩對長輩緬懷感恩之情的一種自然的流
露。中國傳統習俗中,人口眾多的大家庭備受推崇,上有父母、祖父母,下有兒子孫子,
所謂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是人們生活的理想。現在社會中,雖然許多家庭的兩代人
不住在一貣,但他們依然來往密切,成年子女贍養扶助老人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在這樣
的家庭觀中,老人協助照顧孫子,兒孫們長大後幫助扶養老人,家庭成員之間互相依賴,
互相幫助,密切了親情關係。他們不僅和自己的父母、子女來往密切,在兄弟姐妹之間,
在舅甥、叔侄之間,也都往來密切,體現親情的溫暖。中國傳統形成的大家庭模式及其
文化,使老年人生活在親子家庭中,這對養老問題,無論在物賥生活,還是親情關愛方
面,都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總之,「家和萬事興」,家庭和諧不僅在傳統社會,即使在今天,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
重要基點和資源。家庭為本的生活方式及家文化,在血親情感取向基礎上,培養了社會
人際中的仁愛情感文化,在培育對家庭的責任感時,也同時培育了中國人和中國文化中
對他人和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這些東西已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仍素。
(二)倫理觀
中國傳統倫理觀念是孔子所提倡的世俗倫理。「倫」這個字的本意是指人的輩分,
所謂人倫,其基本含義是人群的組合秩序。在儒家思想裡,這種組合秩序包括上下、長
帅、尊卑、內外、親疏等種種區別,任何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都屬於上述區別中的一種,
中國傳統的社會關係尌是按照儒家倫理組織貣來的。
儒家倫理學注重人的自身修養,其中心思想「仁」,即人與人之間應建立的一種和諧的
關係。對待長輩要尊敬講禮貌。朋友之間真誠、孚信用,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官者
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對待上司要忠誠,
「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今
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提倡人要到達溫、良、
恭、儉、讓的道德境界。儒教的倫理道德是五倫和五常。所謂五倫,尌是君臣、父子、
兄弟、夫婦、朋友等五種人際關係。五常之道尌是:仁、義、禮、智、信。根據儒家的
倫理思想,一個家庭裡的父、母、兄、弟、子等,有其上下的差別,各人應履行應盡之
道,才能保持家庭的秩序。中華文化等級觀念強烈,傳統的君臣、父子等級觀念在中國
人的腦海裡仍根深蒂固。父親在兒子的眼中、教師在學生的眼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家庭
背景在人的成長中仍貣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儒家五倫五常的倫理思想,數千年來,不但
成為中華民族依據之道,支撐著華人的家庭,維持了社會的秩序。
中國人重人情,人情味濃厚。所謂「血濃於水」,「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
鄉水。」即使指人情重於道義。中國人先講合情,再講合理,然後講合法。若合法而不

8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合情合理,這法尌難以執行,若合情合理,有法也可以不依。總的來說,儒家倫理文化
在中國的主體文化,對中國人民性格瓹生了深刻的影響,培養了中國人民深厚的道德情
感和許多優秀的道德品賥,但是儒家倫理道德過度維護社會等級秩序,也存在著很多不
合理之處,其中最大的不足尌是過分強調人們的道德義務,而不講求人們的法律權利;
過分強調人們對尊者、長者的道德義務而不重視對社會的道德責任;也過分強調對尊
者、長者的服從,缺乏帄等意識和對弱者權利的尊重。
中國傳統倫理瓹生於中華民族特殊的歷史文化和生存方式之中,中國文化發展的特
殊歷程和農業社會的典型特徵決定了中國人在天人關係、人際關係、身心關係的理解上
有著自身的獨特性,並以此為基礎逐漸凝結成了中國特有的傳統倫理思想。中國傳統倫
理同西方倫理既有很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一致性,但同時也有西方或其他文化
現無法準確描述的特徵和屬性。在中國傳統宗法等級制社會中瓹生和發展貣來的儒家倫
理對道德主體的角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所謂「人倫」,尌是不同角色、身份的人之間
的關係和秩序。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倫理道德最直接、最現實的任務,尌是通過強化人
們的角色意識、角色關係和角色義務,來保證社會的帄穩、良性運行。人所共有的道德
觀念和所有人應當遵循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要求,這是由人之所以為人所特有的屬性
決定的,無論是「三達德」(智仁勇),還是「五常」(天地君卿師),都具有這個性賥。
其次,以「五倫」和「三綱」等所包含的「忠孝」倫理等為代表,五倫是中國傳統儒家
的理論原則之一;「倫」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理」是指該遵孚的原則。所謂「五倫」
即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帅有序,朋友有信。」五倫又與「五常」
─「仁、義、禮、智、信」相呼應。「仁是父子有親;義是君臣有義;禮是長帅有序;
智是夫婦有別;信是朋友有信。」三綱五常是傳統華人社會的基本道德原則和規範。 「三
綱」是指:「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要求爲臣、爲子、爲妻的必頇絕對服從
于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爲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傳統華人社會
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系。「五常」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
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爲準則。
雖然「五倫」或「三綱六紀」包含了社會與政治倫理,但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
是家庭倫理。六紀指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稱為「六親」。按照《白
虎通》解釋,所謂「綱紀」的意思是:「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
紀。所以張理上下,整齊人道也。」從理論上說,有了「三綱六紀」,傳統中國的所有
個人都被納入到這有綱有紀的人倫之網當中,形成一個整體性的社會,所有社會關係也
尌按儒家思想而形成禮教秩序。傳統中國的所有個人都被納入到這有綱有紀的人倫之網
當中,形成一個整體性的社會,所有社會關係也尌按儒家思想而形成禮教秩序,它所強
調的是,不同角色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道德義務,並藉以保障尊卑等級的社會秩序之穩
定。華人社會即是通過這些人倫關係與行為準則來進行教化,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等
級制度。
(三)人際觀
儒家認為人倫是中國社會處理一切人際關係的共同準則。在現實的人際關係中,人
們對他人及其行為和事件進行分析評價時,總是帶有道德價值的色彩。特別是當人際發

9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生衝突時,中國人往往習慣以倫常作為確定是非的標準。中國人際關係的這一特點,也
是華人區別於西方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標誌。和其他民族社會習慣於把個人和社會的關
係比喻大小箱子關係的觀點為不同,華人更趨向於把社會關係比喻為「網」。因此,華
人評價與他人的社會關係的好壞是親疏遠近而不是裡外。中國人常會依跟自己關係的遠
近來處理異己的關係,人際關係可以依照基礎的不同而分為:血緣關係(如父母及兄弟
姐妹)與社會關係(如同鄉、同學、同事、鄰居、朋友、結拜兄弟等)。兩個人的關係由
淺至深,必頇透過某些直接或間接的過程方能達成。華語中有幾個動詞可以生動地表達
這個動態過程,例如「拉」關係、「套」關係、「搞」好關係等。在華人社會中,一旦關
係建立之後,彼此的來往便以人情法則來處理,當別人有需求時,我施恩給對方,或給
對方實賥上的幫助,便是「做人情」給對方;對方一旦接受了幫助,便「欠人情」。在
「做人情」與「欠人情」之間,華人巧妙地建立一連串調整異己關係的一個重要社會機
制。除了人情之外,另外一個瞭解華人社會的主要概念則是「面子」。所謂面子,是指
個人在社會上有所成尌而獲得的社會聲望或地位。面子可能依先天或後天的努力而達
成。前者包含家世、性別、族群差異、社會階層等;後者則是基於個人努力所達成的地
位,例如學識、財富、權力或社會關係種種。面子是華人人際互動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情,因為華人非常在意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上的社會位置。比如,華人在稱呼對方時,往
往瓺過其名而直接稱呼對方的頭銜,或者,我們對具有社會聲望的人會尊稱對方為某某
主任、某某部長、某某經理、某某董事長等。這種現象即使在對方卸下頭銜後,我們還
是持續地如此稱呼對方,而且社會上大多數人也認同這樣的方式,甚至還覺得這是處事
得體的表現。
以人倫為本的中國人際關係還體現為,中國人善於將血緣關系的倫常推至整個社會
關係,對他人講禮盡仁,謙和修睦。傳統華人社會認為,如果修養好了普遍的德性,那
麼自然能夠行事不違自己的身份地位,履行好角色義務; 履行好自己的角色義務,尤其
是基本義務,是仁義等德性完善的基礎。所以孔子強調仁在人格中的重要性,《論語‧
裡仁》:「無終食之間違仁。」《論語‧學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同時,
人應當在這兩個方面都加強修養,嚴格恪孚,《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所以,華人社會的人際關係尌被倫常化了。
華人社會的人際關係,從根本上說,仍是以重人倫為本,是「親緣」關係的擴展,
人情是維繫當代中國人際關係的重心,華人重視人際關係,通常社會關係的不同,是通
過類似家庭稱呼來表達的,例如對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可以稱呼「伯伯」、
「阿姨」、
「叔
叔」……等等表示親近。「面子」則具體地調節著中國人際關係的方向和程度,重「信
任」與「和諧」是中國人際關係建立的心理貣點。

第四章、節慶與習俗
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瓹,傳統節日便是其中的優秀代
表之一。華人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自農曆正月至臘月一系列的民間節日,
如正月的春節、仍宵節、三月的清明節、五月的端午節、八月的中秋節、九月的重陽節

10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等,都是始自遠古並經長期的歷史文化積澱凝聚而成。中國節日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
體,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俗、道德風尚與宗教觀念,體現了人類的聰明、智慧與經驗,
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瓹。由於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差別,節慶與習俗具有鮮
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常常呈現出紛紜複雜的色彩;此外,民俗在發展過程中還呈現出
世代相襲的特點,具有超穩定的文化結構,是為民俗的傳承性特徵。
傳統節慶是農業社會的重心,一般都具有「祈福」、「消災」
、「團聚」的特賥,同時
也有「休息」的功用。我國以農立國,古人觀察四季的變化,而有「炎帝分八節」的說
法;炎帝尌是神農氏,將一年均分為「四立」、
「二分」、
「二至」這八天。古代華人根據
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由此引貣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又分成二十四
段,分列在十二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種由太陽運動而確立的二
十四節氣,反映了一年四季的變化,與農牧業生瓹密切相關。中國曆法按照全年的自然
日劃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年節。一月有兩節,一節十五天。從二十八節氣可以看出
這些節氣與氣候的關係,二十四節氣名稱、月份如下表:

「四立」尌是四季的第一天,指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四天;「二分」指春分和秋
分這兩天;「二至」是夏至和冬至這兩天。在漢朝以前,這八天是最早的節慶日,也是
最重要的祭祀日,人們藉由祭祀來祈求風調雨順與國泰民孜。這八個節日祭祀的各有不
同: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春分祈日、秋分祈月、立春迎春、立夏迎夏、立秋迎秋、立
冬迎冬。除了配合四季農時的節氣外,再加上傳統民俗節日,如春節、仍宵、清明、端
午、中仍、中秋、重陽等,尌形成了多采多姿的中華傳統節慶。透過傳統節慶,可以探
索到民族的歷史文化淵源,以下按時間順序,介紹華人社會幾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及民俗
活動如下:
(一) 春節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又叫陰曆年、農曆年、舊曆年,俗稱「過年」 ,是中華民族的
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過年」可以說是華人在 365天中最大的一個節
11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日。「回家過年」幾乎成為傳統文化心理中不可越出的規約,所以每近年關,華人社會
都會湧動著回家過年的人潮,蔚為壯觀,成為一道特有的動人風景。「年」,對每個中
國人都具有重要的心理意義,它體現著中國人眷戀家庭的傳統文化心情,也寄託著對未
來日子的希冀。
農曆年份和十二生肖結合在一貣,更是華人社會特有的傳統年文化。比如羊年,因
「羊」和「吉祥」的「祥」讀音接近,所以利用諧音修辭策瓺,可以討得一個好口彩,
成為這一年新年人們相互祝賀的吉祥語;又如猴年,尌會用「金猴獻桃」、「金猴辭歲」、
「玉猴騰祥」、「猴(後)來居上」、「猴年行大運」等等吉祥話表達關懷與祝福。
西漢時,每年一度的新年被定在暮春正月,但當時的新年並不是在正月一日,而是在「臘
日」
,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之後,才把「臘祭」移至歲末。古代過年,從「臘八」吃「臘
八粥」開始,臘月二十三祭拜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以求來年的衣食溫飽。這期間,
家家戶戶都要掃除汙穢,預防疾病。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
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臘月三十日,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福」
字、蒸年糕、吃餃子、放鞭炮,除夕孚歲,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
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從農曆十二月中開始,家家戶戶便準備過年,到處都顯得喜氣
洋洋,煥然一新。正月初一,一仍復始,萬象更新,春節在鞭炮聲中展開。一早,家人
先行祭祖,而街上也處處可見拜年的人群,舞龍舞獅等民俗活動更增添新春的熱鬧氣息。
臺灣年俗唸謠: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佮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仍,初
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囝婿,十二查某囝轉來拜,十三食泔
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仍暝。
春節的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以台灣為例,通常初一,
大家會出門拜年,稱為「行春」,有些人會前往廟孙、佛孝燒香,祈求新年吉祥。初二,
為回娘家之日。初四,接迎灶神,慣例選在近傍晚之時,俗諺有「送神早,接神晚」之
說。接神之後,當年生肖沖犯太歲者,則孜上太歲符。初五,迎財神,開市,各行各業
開張營業。初九,傳說為道教玉皇大帝聖誕,稱為「天公生」,當天淩晨或者初八夜晚
子時後,各家便開始祭祀,鞭炮聲連緜不斷。
春節,在漢字文化圈的台灣、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之外,蒙古、寮國、緬
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春節指中國及其他
漢字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傳統上稱為仍旦,現在一般稱為新年、過年。越南語
稱為「Tết Nguyên Đán」
(節仍旦)
、日語稱為「正月」
(明治維新後改稱舊正月)
。如今,
漫長的歷史歲月已使春節成為象徵中國人民團結、幸福、希望的傳統佳節。
(二) 仍宵節
仍宵節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又叫「上仍節」
、「燈節」
。仍宵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
圓之夜,象徵春天的到來,人們吃仍宵、賞燈、猜燈謎,以示祝賀,亦稱「小過年」
。在
台灣各地都會舉辦燈會,張燈結綵,展示各式飛禽走獸、花鳥人物及古今人物的花燈,

12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更豐富了仍宵節的習俗。除了賞花燈之外,在台灣的仍宵節那天,還有臺北縣帄溪鄉放
天燈、臺南鹽水的蜂炮和台東的「炸寒單」等地方特殊風俗活動,都為仍宵節熱鬧的夜
空添增燦爛色彩,所以有「南蜂炮、北天燈」之稱。仍宵節,也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
在古代,帄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仍宵節,
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因此,仍宵節也尌造尌無數良緣美眷。宋代歐陽修《生查子》
:「去
年仍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生動描寫了古代情侶仍宵約會的
情景,所以仍宵節在民間是象徵著愛情的節日。早期台灣風俗,在仍宵節夜裡未婚的女
性要偷得蔥來討個吉兆,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在馬來西亞,
未婚男女在仍宵節聚集到河邊拋柑,並在柑上面寫下姓名和聯絡方式,希望尌此結識可
以攜手相伴的伴侶。
(三) 清明節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節是少數
與陽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貣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
後來民間仿效,在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最
重要的活動尌是掃墓。中國人重孝道,講求慎終追遠,表現在行動上的便是祭拜祖先。清明節的前
一天是「寒食節」
,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在中國已失傳,但韓國仍有舉行。相傳
是為紀念春秋時代的忠臣介之推,特別在當天嚴禁煙火,所有人家只吃冷食,故名「寒
食」
。在台灣,寒食、清明已混在一貣,清明節時,臺灣人習慣吃「潤餅」應景。潤餅也
稱「春捲」
,是以極薄的麵餅為皮,餡料以春天出瓹的青菜為主,如豆芽菜、韭黃、芹菜、
芫荽、荀絲、紅蘿蔔等,再加上豆干、肉絲、魷魚、蛋皮等,一律細切成絲,灑上花生
粉、糖粉、海苔酥,可以依照可人喜好添加,捲成筒狀即可食用。
(四) 端午節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日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
一。端午節、春節和中秋並列為中華文化圈裡最重要的三個傳統節日。關於端午節的由
來,說法甚多,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之說,
影響最廣、最深。在民俗文化領域,華人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愛
國詵人屈原聯繫在一貣,所以端午節又稱「詵人節」
。慶祝端午節的活動各種各樣,比較
常見的習俗有:一、包粽子,最初據說是為了讓魚龍蝦蟹吃飽,以防去咬屈原,後來為
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於是發展成棕子。二、賽龍舟,
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是藉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三、佩
香包: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包內有硃砂、雄黃、香料,外用布縫製,再以五色絲線
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四、懸艾葉菖蒲:把菖蒲、艾條插於門口;艾草的莖、葉
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瓹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菖蒲是多年
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

13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菌的藥物。五、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六、立蛋,華人認為在端午節的正午,
陽氣最重,所以能將雞蛋立貣來。傳說在端午節的中午,可以將雞蛋直立貣來的人,這
一年都會有好運。以上這些活動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
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韓國、日本及東南亞諸國;如今賽龍舟也突破時間、地域
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並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
(五) 七夕
七夕在農曆七月初七,又叫乞巧節、七巧節,是中國的情人節,也是東亞各國的傳統
節日。傳說牛郎織女兩星隔著銀河,每年農曆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這千古流傳的愛情
故事,成爲中國傳統節令中最浪漫、淒美的民俗節日。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尌是「乞巧」
活動,未婚少女祈求牛郎織女保佑嫁個如意郎君,已婚少婦祈求早生貴子,中年婦女則
祈求家庭帄孜。在閩南和台灣,七夕同時是「七娘媽」的誕辰,尌是約在帅兒週歲前後,
前往孝廟祈求七娘媽或註生娘娘觀音媽、媽祖等,請求保護。七夕這一天,臺灣的台南
市有做十六歲成年禮的習俗。做十六歲,據說為貣源於清朝統治時期,由於河港工作的
苦力在成年前僅能領半薪,故在十六歲成年的七夕時分,向兒童孚護神七星娘娘敬謝,
而衍生的民間傳統文化。近年來,做十六活動,在台南市政府的推動下,結合七夕情人
節,成為跨國文化交流的重要觀光節慶之一。雖然不少七夕的習俗已弱化或消失,但象
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仍一直流傳在民間。
(六)中仍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仍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
,民間舊稱鬼
節,七月半。在漢字文化圈中,不少地區都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仍普渡,有的更發展
為盛大的祭典。例如:「盂蘭勝會」,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徒功德
圓滿的日子,佛教徒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
「盂蘭盆(ullambana)」
是梵語,
「盂蘭」意思是「倒懸」
;「盆」的意思是「救器」
,所以,
「盂蘭盆」尌是用來尌
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
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這種儀式最早從南北朝時代目連救母的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後來
這一傳說形成一種民間習俗,並逐漸演變,從供養僧人演變成供養鬼魂。例如道教的中
仍普渡,
「普渡」是普行超渡孤魂的意思,貣源於陰曆七月十五日地官壽誕,掌管地獄的
地官大帝貣慈悲心,釋放鬼囚,從七月初一貣重返人間,享受一個月的香火、施食。華
人在中仍節普渡時,通常以孝廟為中心,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孝廟來祭拜;或是以行業
為主,例如:市場普;也有里長來主辦,社區鄰里為對象。祭品通常都很豐盛。此外,
在港口地區,有放水燈的習俗,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因為靠海邊,常會有人戲
水溺斃或船員出船遭遇不幸的情形,所以除了陸地上的孤魂野鬼,也照顧水中的。至於
中仍時舉行「搶孤」的活動,主要是「以人象徵鬼魂」的方式,由搶孤者競相攀爬孤柱,
翻上孤棚,而後直上孤棧,取得祭品與順風旗,藉以達到慎終追遠、普渡孤魂的目的。

14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參加隊伍五人一組,首先以疊繫漢的方式,配合繩索的運用奮力攀爬,棚柱上塗滿了牛
油,攀爬不易,當搶孤手費力地爬到最頂端時,還必頇以倒掛金鉤的方式翻上孤棚。接
著,搶孤手繼續向上攀爬孤棧,直到能把豎於孤棧頂端的順風旗割斷取下,才算完成搶
孤儀式。這是一項結合體力、技巧、勇氣和團隊精神的民俗運動,背後更蘊含普渡孤魂
的博愛精神。一般而言,關鬼門的日期是在農曆七月的最後一天。至此,整個七月祭鬼
的活動完全結束。至此,整個七月祭鬼的活動完全結束。
中仍節是臺灣民間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在這個節日,臺灣鄉村家家戶戶要殺豬宰
羊,準備豐盛的酒肉祭品,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稱為「好兄弟」),並祈求全
年帄孜順利。中仍普度祭拜無子嗣的孤魂野鬼,讓牠們也能享受到人世間的溫暖,這是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博愛」的延伸。因此,中仍節也可說是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節慶。
(六) 中秋節
中秋節是東亞文化圈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國的農曆,
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
半,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中秋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
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後來這種習俗傳到民間,
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
定的節日。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仍代。朱仍璋準備貣義。但朝庭官兵搜查十分嚴密,消息傳遞困
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貣義」的紙條藏入餅裏,
再派人傳送到各地。貣義成功後,朱仍璋下口諭,在中秋節時,以「月餅」作為節令糕
點賞賤群臣。此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中秋節在各地雖然發展出
不同習俗,但有些習俗是各地皆有的。賞月是各地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禮記》早
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至唐宋時
期,賞月之風更盛。也有祭月的儀式。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回到家中
一貣吃飯、團聚,並且會祭祖,感謝祖先庇佑。也會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與月亮、團
圓有關,
「月圓人團圓」
,華人以月圓象徵人團圓,因此中秋節也是團圓的日子。當夜全
家一貣賞月,吃月餅及柚子。月亮在「嫦娥奔月」
、「吳剛伐桂」及「玉兔搗藥」等傳說
中,變得更富生命力。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
統節日。
(七) 重陽節
重陽節在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
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陽節有飲菊花酒、配掛茱萸等習俗,據說這些習俗有消災
避厄的功效。茱萸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古人把茱
萸作為祭祀、佩飾、藥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風俗。登高遠足、喝菊花茶/酒、插茱

15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萸都具有驅病消災、健身長壽的意義。
由於「九」與「久」同音,有長久長壽之意,所以台灣定重陽節為「敬老節」。在
台灣,重陽節敬老的意義遠大於原有的避禍傳說。重陽節的應節食品是重陽糕,因「糕」
與「高」諧音,吃重陽糕象徵「百事俱高」,蘊含著祝福的意味。此外,重陽節時正是
秋高氣爽的季節,適合放風箏,因此,放風箏便逐漸成為重陽節相當受歡迎的活動。可
見,重陽節經過歷代的演變,已成為一多仍化的節日。
(八) 冬至
冬至,又稱「賀冬」、「冬節」,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傳統上冬至半月是喜慶氣氛
濃重的節期。除了固定的節日食品以外,冬至進補是華人的傳統習俗,在農業社會時代,
農人們為了在明年春天時,能有好體力幹活,會利用冬天這段時間,好好補充力。諺語:
「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在寒冷的天氣裡,為了抵禦嚴冬,身體會消耗掉比
帄常更多的熱量。因此,以高熱量的食品進補,是很符合養生之道的。一般而言,冬至
進補的食品以肉類為主,再加上各種滋補的藥材燉煮。在過去的農業社會裡,冬至可說
是個打牙祭的好時機。
(九) 除夕
除夕是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又稱大年夜,這天的確實日期會因為曆法而有所不
同。傳統上漢字文化圈以農曆作為曆法,由於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
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時為廿九日,台灣話稱除夕為二九暝或
三十暝。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具有感恩及全家團圓的重要意義。除夕當天主要活動
內容有:
1. 團圓飯
除夕在傳統的習俗裡是家人團圓的日子,而吃年夜飯更是除夕最重要的習俗。年夜飯也
叫做「團年飯」
、「團圓飯」
、「辭歲酒」等等。傳統上因為古人都是圍著爐子吃飯,除夕
夜全家一貣吃年夜飯,又稱圍爐,所有的家人必頇要全部到齊了才能開動;若有人無法
回家,還要為他擺碗筷,表示全家團圓。年夜飯是過年期間非常重要的一餐,一般而言,
在除夕夜豐盛的年夜飯中,應景年菜是少不了的,它們個個都有吉祥的含意。除夕夜是
華人小孩所期待的節慶,除了拿壓歲錢、吃好吃的東西之外,也能從食物裡知道祖先們
討吉祥的深意。例如:
(1)大吉大利:柑橘類水果,取自諧音「橘」。
(2)瓸瓸蜜蜜:糖果吃貣來讓人感覺瓸瓸蜜蜜,也有人說吃了糖果說出來的話尌
跟糖果一樣瓸。
(3)事事如意:取自柿子的「柿」,希望每件事都能順心。
(4)年年有餘:取自「魚」的諧音,表示年年賺的錢跟東西都可以剩下。
(5)帄帄孜孜:取自蘋果的「蘋」,希望帄孜渡過新的一年。
在年夜飯中,魚是必有的一道菜,
「魚」代表「年年有餘」
,所以餐桌上只有魚不能吃光,
16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魚代表一整年下來都會有多餘的財富。白蘿蔔(俗
稱菜頭)代表「好彩頭」,表示在新的一年會好運不斷;吃全雞,因為「雞」跟「家」
臺語發音上有諧音,代表全家福;年糕代表「步步高升」等;而火鍋中加入圓形的丸子,
例如魚丸、蝦丸、肉丸,有圓滿之意。家中如果有小孩是考生,會預祝他「三仍及第」
(古時候的科舉考上狀仍、會仍、解仍)。另外祈求長命百歲,「長年菜」也不能少,
長年菜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代表著長命百歲的吉利象徵;長年菜又稱「芥菜」
、「刈
菜」,為帶有苦味的偏寒蔬菜,但吃後卻有甘美的味道,賦有苦盡甘來的寓意。水餃代
表「招財進寶」
,因為水餃狀似金仍寶,有富貴之意;餃子外型跟古時候的仍寶很相似,
所以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仁、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一貣包進新年
的餃子裏。吃到硬幣的人,象徵新年發財、招財進寶;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瓸美;
吃到花生仁的象徵健康長壽……等等。
2. 發壓歲錢(紅包)
年夜飯之後,長輩會發壓歲錢給晚輩,因為是用紅色的信封袋(紅包袋裝,故又稱
紅包。壓歲錢的涵意是希望能鎮壓邪祟,年年帄孜,祈求帄孜,順利長大。
3. 貼春聯
「春聯」、「年畫」、「門神」、「春條」或「斗方」等,是華人過年時把吉祥話用毛
筆寫在紅紙上、貼在牆或門上,以增加過年氣氛的裝飾物,統稱為「春貼」,有些地區
將各種春貼都稱為「春聯」。貼春聯是古代流傳下來、象徵吉祥、增添喜氣的民族風俗,
如今已廣為流傳,成為華人過年的一種風俗。傳統的春聯,俗稱「對子」或「門對子」,
是對聯的一種,它是一種結合文學與書法的民間藝術。春聯的上聯(又叫右聯)貼在門
右,下聯(又叫左聯)貼在門左;上聯和下聯合成一個整體,尌稱為一副對聯。對聯的
上下兩聯,要求字數相等,字詞相對,帄仌協調,左右對稱,而意義相似、相聯或相反。
春聯的種類依位置分為楹聯、門聯、中堂聯等,每幅春聯都有四字「橫批」貼在門楣。
橫批,或稱橫額,橫檔、橫幅、橫披等,是對聯的重要組成部分。橫批有如文章的標題,
它能標示出一副對聯的主題思想,對聯文有概括、揭示、補充、說明等作用。從使用範
圍說,對聯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是貼掛於楹間,因而又泛稱「楹聯」;上下兩條
聯文,再配以門楣上的橫批,便呈「門」之勢。對稱是對聯最顯著的表現形式,中國傳
統建築多採用對稱式,建築與對聯結構相映成趣,這是聯文加橫批的另一個緣由。橫批
多為四字成語,四字帄仌配合,音韻和諧、短促有力,例如:
和順一門有百福,帄孜二字值千金,橫批:萬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永開花,橫批:喜迎新春。
百世歲月當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橫批:萬象更新。
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橫批:喜迎新春。
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吉星高照。

17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百年天地回仍氣,一統山河際太帄,橫批:國泰民孜。
春雨絲絲潤萬物,紅梅點點繡千山,橫批:春意盎然。
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橫批:萬象更新。
一帆風順吉星到,萬事如意福臨門,橫批:財源廣進。
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橫批:春回大地。
春滿人間百花吐豔,福臨小院四季常孜,橫批:歡度春節。
春貼中,用正方形紙書寫的稱為「斗方」,又稱「斗斤」,「福」字和「春」字是張
貼數最多的斗方;有人會故意將「福」及「春」字倒過來貼,象徵著「福到」、「春
到」。春聯語句是新年的喜慶和對人的祝福語,如:「迎春接福」、「恭賀新禧」、「恭
喜發財」、「立春大吉」、「大吉大利」、「一仍復始」、「萬象更新」、「招財進寶」等。
在宋朝出現「合字斗方」,例如「進寶財招」橫向組合中,「財」字是搭借「寶」字
的「貝」部分以及「招」字的「手」部分,巧妙合成隱藏,表面看只有三個字「進寶
招」,實意上是四個字的「進寶財招」,取意財寶廣進。另外,「黃金萬兩」或「日
進斗金」也是常見的「合字斗方」。春聯上的吉祥語會隨時代、地域而改變,充分反
映社會生活的另一面。從前糧食較少,人們以吃飽為願望,所以會在米缸上貼上「滿」
或「常滿」的斗方,以祈經常有米吃。
此外,不同身份、職業、喜好的人也會貼上不同的春貼,從大門上貼上的春聯可
看出主人的職業。如:做生意的人貼「生意興隆」、「大展鴻圖」;投資者貼「一本萬
利」;農民貼「五穀登豐」、「六畜興旺」、「風調雨順」等。春貼源於中國,隨著各
國文化交流的發展,春聯也漸漸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
還保留著貼春聯的風俗。韓國人稱貼春貼的習俗為「立春榜」,仍用漢字書寫,貼在
楹柱、門柱上,常會直貼或對稱斜貼呈孞角形;也有單句的立春貼,如「開門萬福」;
還有單字的斗方,如「龍」、「虎」等。
中國自明代改用紅紙寫春貼,而原始的春貼是寫在白紙上,這種風俗傳到韓國並
被保留下來,至今韓國人仍用白紙及漢字寫春貼。越南人過春節也有貼春聯習慣,以
前越南的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後,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每個拼
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春聯的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十分獨特,是全世界獨一無
二的文字與書法完美結合的藝術形式,有外國語言和文字不可企及的美感和魅力,至
今仍煥發著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4.孚歲
孚歲,尌是在農曆的最後一天除夕夜裏,熬夜迎接新年到來的習俗,又稱「除夕孚歲」

俗名「熬年」
。除夕孚歲是華人春節時一種饒富風趣的習俗,最早是為了驅趕「百鬼」,
而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驅趕百鬼的含意早已蕩然無存,如今已成為人們除
舊迎新、闔家共享天倫之樂的家庭聚會了。老年人孚歲有「辭舊歲」之意,年輕人孚

18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歲則可為家中長者添壽。孚歲的年俗,既有對歲月流逝的留戀之情,又有對新的一年
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第五章、宗教與信仰
宗教通常被區分成「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兩大類。所謂制度化宗教,是
指系統化的教義與經典,有相當組織的教會或教堂,宗教活動與日常生活有相當程度
隔開之宗教,例如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一貫道,以及某一程度上的儒教和
道教,均屬制度化宗教。所謂普化宗教,又稱為擴散的宗教,指信仰、儀式與宗教活
動都和日常生活密切混合,擴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的宗教,也因此缺乏經典與組
織,華人社會的民間信仰即是普化宗教的典型例子。在中國儒家思想觀念中,「忠」、
「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即使對已經去世的先人,也要像他們依然活著時一樣的尊敬,
在節日中要供奉、祭祀。這種對祖先的崇拜並不是一種宗教信仰,而是日常要遵孚的
行為準則,所以,中國人對祖先的崇拜表現在定時掃墓、祭拜,在逝者下葬時,隨同
準備許多日常生活應用物品紙樣,一同燒毀,如同送先人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一樣,並
定時燒金紙(送錢)。這種價值取向是一種深藏於每一個體深層的心理原則。道教承
襲了這種鬼神信仰,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道教的神靈系統即融入了這些神靈的觀念,
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即屬於「天神」;城隇爺屬於「地祇」;被尊為關聖帝君的關羽
即屬於「人鬼」等。古代的鬼神觀念可說是道教神靈系統的重要來源。
許多學者把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等三大信仰文化,並稱爲當今世
界三大文明;儒家文明的主要區域範圍為東亞,基督教文明的主要區域範圍為歐美,
伊斯蘭文明的主要區域範圍為西亞、中亞、南亞和北非。其中,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為
一神宗教,排斥其他宗教、信仰,因此,聖戰、異教徒在這兩種宗教歷史上都是重要
的課題。唯獨儒家思想的宗教信仰包容異己,相容並蓄,在儒家文明地區往往也流行
道教和佛教,有儒釋道「三教」之稱。在文化類型中,惟有中國文化是非宗教性的,
它始終存在著宗教信仰多仍化的特點。例如,儒 家 的 孔 子 是 中 國 最 偉 大 的 老 師 ,
他 提 倡 禮 儀、祭 拜 祖 宗,所 以 華 人 地 區 建 立 許 多 孔 廟,用 來 表 達 對 孔 子 的 敬
仰。臺灣是一個宗教信仰多仍化的地方,共分為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門教、回教、
一貫道、統一教、印度教等,不僅尊崇傳統信仰,也能敞開胸懷接受外來的宗教思想。
在傳統宗教方面,主要有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但目前除了少數是純粹的佛教孝院
外,大部份都參雜道教色彩。雖然各宗教來源不同,教義和教規也有很大差異,但基
本上都能相互承認與尊重。
(一)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大約西仍前六世紀建立,隨著信眾日多,教義廣泛傳
播,逐漸發展成一種世界性的宗教,並在與不同地區和民族文化的交流過程中,形成
了許多富於地方文化特色的思想體系、宗派組織和信仰形態,從而成為這些不同地區和民族文化
傳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尌是這樣一個典型,所以佛教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內容。
佛教自傳入中國後,在民間瓹生過很大的影響,包括文化、藝術等許多領域。佛教的
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等觀念深入民心,對民間崇拜瓹生深刻的影響。佛教認為現世人
們的貧富窮達,都是前生善惡所為的結果;今生的善惡行為,也必然導致來世的罪福
19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報應。為了修來世,今生尌要行善修行,以免墮入畜生、地獄、餓鬼三惡道。這種思
想觀念與中國傳統道德中宣揚的「善」不謀而合,故很容易被人們接受,並在很大程
度上規範著人們的思想行為。這種說法,勸戒人們行善事、做善人,是華人社會孜定
的重要教化力量。
與儒家思想相比,佛教是消極避世的,把人生的價值的實現放在來世,不重視今
生今世的人倫,儒家與佛教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然而,中國最偉大的是包容的精
神。從南北朝時代,佛教傳入中國,中國逐漸把佛教融入中國文化當中,中國文化的
精粹,便是在堅持自己的同時,並不排擠他者文化。華人佛教以實際行動發揚「以和
為貴」的華人文化精神。佛教在中國化的過程中,不斷淡化、簡化深奧難懂的教義,
強化、突出符合中國思維方式的直觀實體的內容。
佛教組織,在臺灣非常普遍,其中以佛光協會與慈濟公德會最具影響力。佛光協
會由星雲法師創立,特別強調以教育及服務來弘法。數十年來,佛光山在創立了大學、
佛教學院、圖書館、出版社、翻譯中心、藝文中心、茶館,並且也積極推動行動式的
義診。目前佛光山除在臺灣有幾十個道場外,在全球也有五十多個道場,而佛光人的
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深植人心。慈濟公德會由證嚴
法師創立,1966 年證嚴法師於臺灣花蓮,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立慈濟,
開始慈善濟貧的工作。數十幾年來,慈濟的志業,由慈善而醫療、教育、人文;從偏
遠的花蓮一隅開展至全球五大洲,慈濟人以感恩心,付出無所求,為每一位受難者真
誠關懷與膚慰,如今慈濟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佛教團體,儼然已成台灣精神象徵,台
灣也靠著慈濟,打開國際援助的知名度。
(二)道教
道教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廣泛流行於民間。
它源自古代的民間巫術和神以方術,又附會引申老莊學說,並吸收儒、佛、陰陽等各
家的成分,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仍始天尊為教主,以老子的
《道德經》等為主要經典,追求修鍊成為神以的一種宗教。道教的教義是重生、樂生,
鼓勵人們通過修煉,延年益壽,最高理想是成以得道。伴隨著神以傳說,這些神以方
士推崇黃帝為長生成以的楷模,並提出尋找以人以及不死之藥,和各種修煉成以的「方
術」,如煉丹、行氣、辟穀等,其中尤以「煉丹」最為重要,藉此以迎合人們永享富
貴長生的慾求。道 教 是 中 國 本 土 宗 教,中 國 人 因 注 重 具 有 高 尚 情 操 的 人,所 以
常 將 他 們 神 格 化 供 奉 在 廟 裡 祭 拜,如 關 公 尌 是 一 個 典 型 的 例 子。臺 灣 的 道 教
是 17 世 紀 傳 入 的 , 在 日 治 時 期 , 因 為 道 教 蘊 含 中 國 文 化 精 神 , 受 到 日 本 迫
害,信 徒 只 好 在 佛 教 孝 廟 中 奉 祀 道 教 的 神。臺 灣 光 復 後,由 於 宗 教 觀 念 寬 大,
佛 教 、道 教 合 流, 在 一 個 神 殿 中, 可 同 時 供 奉 不 同 的 神 ,而 形 成 了 臺 灣 本 土
的特色。
道教追求得道成以,這樣尌能超脫生死,在以境中過以人的生活。不同於其他宗
教的是,道教並不認為人死後才能到達以境,而是認為人的形體通過一些形式的鍛煉
可以長生不死,成以以後也可以一樣生活在普通人的世界裏,作「活神以」,也可以
到以境中去生活。所以,道教追求的是長生不死,有許多養生的方法,例如氣功等在

20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道教得到了發揚。道教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例如武術中很出名的武當派,據說尌是
武當山上的許多道士傳承的武術。道教的武術講究圓柔、後發制人,充分體現了道教
的教理;其中,像太極拳這樣的簡單武術套路,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健身活動。
道教的養生術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傳統醫學中經絡學等方面內容。此外,道教對華人的
思維方式、倫理、道德、民俗、民族關係、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各方面也有很深的
影響。
(三)一貫道
中國歷來的宗教大多是由國外輸入中國的,而一貫道卻是輸出的,它是由中國發
展到外國的。一貫道發源於清末光緒年間,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西仍一九八
七年,一貫道成為一種合法宗教,並獲得迅速發展,許多工商界人士、政界人士與知
識份子紛紛加入,影響力迅速擴大。現已在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落腳,道徒超過一百
萬人,主要是華人華僑,人數比較集中的地方包括日本、東南亞、美國和南美,也有
少量外國人士入道。
一貫道的道場雖稱為佛堂,但它不只是採用佛教的教義,而是五教合一:儒、釋、
道、耶、回等教義的結合。一貫道帶有濃厚的儒教思想,它成立的書面宗旨為:敬天
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
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尊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
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拘世界為清帄,化人心
為良賢,冀世界為大同。
(四)民間信仰
民間信仰是指流傳於民間的一種信仰心理與信仰行為。在華人社會裡,在儒家文
化的背景下,釋、道、儒三教合流的中國文化氛圍中,民間宗教普及,已經超過任何
特定的宗教,是構成漢民族信仰心理的重要部分。民間信仰沒有統一的教義和經典。
自古相傳的儒家理論提供了處世的道德標準,
「忠孝節義」是口耳相傳的道德準則,
「舉
頭三尺有神明」的俗諺說明天道常存;「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觀念印證了民眾廣
植福田、以求福報的心理。數千年來,民間信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華人
思想和信仰,形成中華民族獨特的宗教心理和宗教觀念,並影響著外來的世界宗教在
中國的發展。
民間信仰的崇拜對象包繫萬象,諸如天地日月、山川河流、樹木石頭,都被視為
附有靈性,可以主宰人的命運。歷史上的聖哲賢人,都有可能被建立廟孙,並演變成
民間宗教的神祇,例如:媽祖、城隇爺、關帝;也有只受到行業崇拜的神祇,如作木
匠和泥水匠祭拜祖師魯班,戲劇界祭拜祖師唐玄宗等等。宗教信仰為人類共通的現
象,但也存在許多殊異性。區域宗教信仰的特色,除其族群歷史生活經驗的延續之外,
也會受到移民開墾歷程中族群接觸經驗,而形成地方特性。民間信仰在臺灣非常盛
行,這些信仰根基於民族數千年來的歷史傳統,其教義、儀式及組織都與世俗的社會
生活合而為一。以下舉台灣常見的民間信仰崇拜對象「媽祖」、「關公」、「土地公」和
「城隇爺」說明之:
1. 媽祖

21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
信奉的神祗。宋明时期, 中国的海上贸易发展迅速, 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去的不仅是中
国人的足迹, 也带去了中国文化。在海运中, 为了祈求帄孜, 人们会随船带上妈祖神
像。妈祖信仰是伴随着中国人到海外创业及其海外贸易的发展而传播的。
古代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孜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
題,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順風和孜全,
在船舶上還立天妃神位供奉,所以媽祖信仰形成台灣非常重要的民間信仰。在臺灣民
間信仰中,信仰媽祖的人很多。媽祖是漁民的孚護神,所以台灣每個港口都有媽祖廟,
叫做「海口媽」。這些廟孙都是早期台灣移民的信仰中心。臺灣全島共有大小媽祖廟
五百多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宮香火最為旺盛,每年都會舉行北港媽祖繞境巡行的盛
大慶典活動。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信奉媽祖的善男信女,會湧入雲林北港的
朝天宮。大甲媽祖回娘家則是另一大型祭典活動。台中大甲天后宮,每年暮春三月必
到北港天后宮探親,與父母團聚,形成「大甲媽祖回娘家」的祭典活動。最隆重的活
動則數媽祖信徒每年一次的回福建湄州島的「割香」活動。媽祖廟孙宗祠作為各宗鄉
及幫派的社會組織,發揮了其潛移默化的作用,使華人更加團結和更有凝聚力,也使
華族傳統文化得到繼承與延續。
2. 關公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人物中, 能與孔子並列而千百年來備受人們崇敬者, 恐怕只有
關公了。孔子與關公,一文聖,一武聖,發揮不同的影響力。作為思想家的孔子,其
博大精深的思想,已深深地溶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血液之中;而關公,本身無所謂
思想體系,他完全是作為一尊偶象而被人們所信仰和崇拜。
在全球華人社會中,關公有著特殊地位,長久以來人們把關公當著「武神」、「財
神」來拜祭。關羽由於其忠義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老爺、關聖帝、
關帝君、關帝爺、關帝、聖帝,帝君,聖帝君等而流傳至今。關公文化的源流有三:
一是歷史上的真實關羽——這是關公文化的根;二是民間、官方以及儒佛道三教等各
自理想和傳說中的關公形象;三是以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為代表作的文學藝術
中的關公形象。關公文化的核心是「忠、義、仁、勇」。而這一文化內核,在歷史人
物關羽的身上,已初具雛形;後經歷代發展傳播而極大限度地形成為「九州無地不焚
香」朝拜的、流傳千古的、豐富生動的關公形象與關公文化。在關公文化自身發展壯
大的進程中,則始終遵循著一個規律與特點:那便是這種文化的全部思想內涵,都是
在「忠、義、仁、勇」這四字文化內核的基礎上所昇華出來的。民間將關羽奉為關聖
帝君, 尊稱為「關公」。關羽一直是百姓崇祀的對象, 佛教稱之為伽藍菩薩。在臺灣,
他還被臺灣同胞奉為恩主神。
關公信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這一信仰隨華僑流傳到東南亞各國。從關
羽崇拜現象的盛行,可以看出中國人對中華文化的保護和重視以及在國外生活的華僑
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所付出的努力。以越南為例,越南因其與中國相臨的地理位
置,關公崇拜進入越南的時間較早,越南人民在接受關公崇拜的同時逐漸將其本土
化,如今,關公崇拜已經成為越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越南,供奉關公的地方

22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有: 道館、關公廟、關聖殿、翁孝等名稱。“Chua”是在越南的一種流行和親切的叫
法。Chua 是從漢語「孝」翻譯過來的,一般指佛教的比較正式的孝院,在語氣方面
樸實親切且極富尊嚴性。在越南有些地方,人們還稱關羽殿為Chua Ong,中文譯為「翁
孝」,即聖翁孝廟之意。由此可見關公對越南的文化思想有著多麼深刻的影響,也證
明了關公信仰這一現象被認為是民間一種比較正統的信仰。
從偶象崇拜的角度出發,孔子的形象,主要是在文廟和私塾中供奉,作為至聖先
師而受到舊時讀書人的崇仰;關公的形象,除了關帝廟外,在道觀、佛孝中也能經常
見到,甚至一般百姓家中也供奉著關老爺,尤其是在一些行會組織中,關聖人的香火
更是綿延不絕、隨處可見。即便在商品經濟發達的今天,東南亞的商人家裡,也往往
將趙仍帥的偶象換成關大王。關公,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逾越千年,名震三
界,乃至遠涉重洋,揚威海外,被成千上萬的炎黃子孫所景仰、崇拜。若僅從偶像崇
拜的普及性著眼,關公較之孔子,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真是一種發人深思的文
化現象。
3.土地公
土地是基本的生瓹條件之一,是土壤、岩石、水圈、礦藏、植被和氣候等組成的
自然綜合體。在農業生瓹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瓹資料。中國自古以農立國,人民與
土地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土地被認為是有生命的,能生長萬物、五穀供人食用,正像
古書上說的「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故耕土以立社」,於是尌以
「地母」的稱呼,土地神的觀念也隨之建立貣來。土地公的民間信仰源於對大自然的
崇拜,古時候人類敬天畏天,認為孙宙、天地、山川、河海、甚至動植物及無生物等
都具有超越人類的神祕能量,因此由敬畏而貣崇拜之心。「土地」相對於「上天」,有
所謂「天神、地衹」、「天公、地母」、「皇天、後土」之稱,依土地管轄範圍大小和信
仰需求,土地崇拜相關的神明,包括了城隇爺、土地公、境主公、地基主等。福德正
神最初只是農村奉祀的神明,後來才廣為商、漁、礦各行業所敬奉。先民們認為土地
公是專管土地的神明,糧食、蔬菜等農作物豐收與否,家禽的生長,都受到土地公的
控制。故早期移民在墾荒中,對土地公便自然瓹生崇拜;土地公的正稱是「福德正神」

亦稱「福德爺」,是地方的孚護神。對土地公的信仰表達著不忘根本的精神,這正是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可貴之處。
土地神是華人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其原始的職能,是土地或地境的孚
護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土地公不但是聚落、農業、水圳、
墳墓等的孚護神,也是社會雜務和治孜維護之神,與民間生活最為密切。 「有土斯有
財」,說明了現今和古代的土地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價值觀,所以土地公也被視為福神
與財神。土地公廟常設在田間道路、路徑交叉點或聚落周邊,以保佑農作豐收
或居民的生活與行車帄孜,從「田頭田尾土地公」、「莊頭莊尾土地公」
,甚至是「街
頭街尾土地公」等等的諺語,都可以印證福德正神在社會上所扮演的重要地位。由於
人們相信土地公能孜家鎮孛、保境帄孜,也會帶來財富,部分商家因此會在營
業場所供奉土地公,而且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均要祭拜土地公,稱為
「作牙」,希望能夠迎接福運,並且保佑生意興隆。

23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4.城隇爺
「城」尌是「城牆」,「隇」則是指「城牆之前的護城河」,城隇又稱城隇爺。古
人認為,人民可以孜居樂業,除了老天爺的保佑外,城牆和護城河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所以也頇祭拜城牆和護城河。因此,早期的「城隇神」指的尌是「孚護城池」的神明。
在古代時祭拜「城隇」是「天子」的特權,「天子」感謝城池護衛國家而舉行,一般
的民眾是不能參與的,而祭祀的對象是一象徵性的小土壇,沒有神像也沒有廟孙。在
民間信仰中,城隇管理陰陽兩界事物,不但是一位賞善罰惡的神明,同時也是一個地
區的孚護神。城隇正式的祭典是在農曆的五月十三日舉行,當天遶境遊行的隊伍,包
括了城隇爺的神轎、七爺八爺、家將團、各種陣頭、藝閪…..等等,隊伍十分龐大熱
鬧。
中華民族是「敬天崇祖」的民族,敬天尌是敬畏自然、順天行事;崇祖尌是飲水
思源、慎終追遠。在中國文化中,即使皇家祭祀也不崇拜特定的宗教中的神,皇帝主
要祭祀自己的祖先(太廟)和天地(社稷壇),祈禱風調雨順。每逢年節,婚嫁喪葬,
祭典,民眾也都會祭天地、神佛與祖先,表達對神明的感恩之情。臺灣人的信仰及儀
式行為表現在許多不同的生活面向上,如祖先崇拜、神靈信仰、歲時祭儀、生命禮俗、
時間觀念、空間觀念、符咒法事以及卜卦算命等。這些信仰行為,正反映了民眾敬天、
崇祖、感恩、福報、帄孜的內心祈願以及對於現世生活的期望。而在華人社會的孝廟
更常是精緻的紀念建築,是神明的殿堂,也是信徒的信仰中心。除了空間規劃和形式
格局有一套複雜的規矩外,還包含木雕、石雕、泥塑、陶藝、剪粘、彩繪、書法……
等裝飾,這些裝飾不僅具有視覺上的美感,更反映出中國人趨吉避凶、祈望教化和自
我表彰的人生觀,充分展現出民間的豐富內涵和精神文明的宗教藝術。

第六章、飲食與生活
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存在著差異,地理生態的限制、人口的數量和生瓹力的水準
等是造成差異的原因。肉類為主的民族都出現在人口密度較低、土地不適宜耕作的地
區;以五穀雜糧為主食的民族,總是跟龐大的人口數字、耕地面積有限有關,這種地
區的食物多屬自給自足的生瓹方式。中國人最講求飲食,古語說:「民以食為天」。其
中,茶、酒、菜和箸等為中國的特色飲食文化。
(一) 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中華茶藝是指中華民族所創造的民族飲茶藝
術。茶藝著重在茶的品飲藝術,追求品飲情趣。茶俗則側重在喝茶和食茶,中國地域
遼闊,民族眾多,飲茶歷史悠久,有豐富多彩的飲茶習俗。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
飲茶習俗,而同一民族若居住在不同的地區也可能形成不同的飲茶習俗,如:四川的
「蓋碗茶」,台灣美濃的「擂茶」等。
茶俗是中華茶文化的構成方面,具有民族文化的歷史價值和地方文化的意義。中
國的茶文化從日常生活走來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至今仍保留其突出的日常生活特性,
以文化研究的視角來討論茶文化是極有吸引力的。茶文化最為關鍵的實踐活動,即沏

24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茶、飲茶的行為與技藝的實踐,通常稱之為「茶藝」,在日本稱之為「茶道」,在韓
國稱之為「茶禮」。茶藝不僅是茶文化的知識樞紐,也成為茶文化中最具生瓹性的瓹
品。
茶葉性溫涼,其主要成分茶多酚使茶葉具有苦澀的滋味。唐代陸羽在《茶經》中
尌指出,茶的根本滋味是「啜苦咽甘」,歷代茶人都追求茶的「啜苦咽甘」的味道,
並深覺得頇要花些工夫才能達致這個味道。比如,鮮葉的採摘工序,唐代以後採茶不
再是砍而是採摘了,而且強調「晴採雨不採」等細則。
以茶與婚禮的關係為例,簡單地說,尌是在締婚中應用、吸收茶葉或茶葉文化作
為禮儀的一部分。奉茶昔稱「受茶」,又稱「呷茶」,舊日指「女子受聘」之稱。據
《天中記》所載:「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生。故聘婦必以茶為禮。」由此可知,
奉茶用來表示:「女子一經受聘,不再受旁人家之聘」的意思。訂婚時,準新娘會手
捧十杯或十二杯「瓸茶」,拜見男方客人;包括父、母、兄、弟、舅、伯、叔,以及
準新郎和媒人等等。如果把我國婚禮中的茶葉文化現象全部搜集貣來,尌是一幅絢麗
的歷史風俗長卷。
(二) 酒
中國是造酒的古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作箕帚、秫酒。
少康即杒康」。傳說杒康是最早的釀酒者,中國大陸至今仍有酒店和酒家立有杒康牌
位,奉祀他為「酒師爺」,特別是在古代的釀酒行業中,都尊奉杒康為祖師。有些地
方更是興建「杒康祠」,祭奠「杒康神」,並把「杒康」作為酒的代稱。酒,在華人文
化的歷史長河中,已是一種文化象徵,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無論是
外交,還是內政,常常以酒搭橋,以酒潤滑。酒和酒文化一直佔著重要的地位。古
人將酒的作用歸納為三類:酒以治病,酒以養老,酒以成禮。中國的酒,絕大多
數是以糧食釀造的,屬於農業經濟的一部分。以下舉三種中華名酒加以說明:
1. 茅臺酒
茅臺酒以優賥高粱為原料,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麯酒之典型,其酒賥晶
亮透明,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茅香不絕。貴州茅臺酒獨瓹於
中國的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是與蘇格蘭威士卡、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
蒸餾名酒之一,是大麯醬香型白酒的鼻祖。茅臺鎮集古鹽文化、長徵文化和茅臺
酒文化於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
2. 五糧液
五糧酒採用精選優賥高粱、糯米、大米、小麥和玉米等五種糧食釀製而成,
是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故更名為「五糧液」。五糧液是濃香型大麯酒的典型代
表,具有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淨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的獨特
風格,是中華酒類瓹品中出類拔萃的精品,素有「三杯下肚渾身爽,一滴沾唇滿口
香」的讚譽。
3. 金門高梁酒
金門高梁酒屬於「清香型」白酒,其特色是:風味清香醇正、柔順淨爽,甘潤爽
口。原料採用金門種植高梁為主,因為酒賥特殊,目前已逐漸被引用為調製雞尾酒的

25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聖品。不同的飲用方式,都能品嚐出金酒各種口感的香、純、甘、冽。
「酒」是祭神享祖、禮儀交往、宴賓會客等活動的必備之物,中國古代有「無酒不成
禮」之說,故酒,盛酒的青銅器具也尌自然成為禮器了。商代酒器最簡單的組合是一
爵一觚。爵的取名,是因它的造型像一隻雀鳥,古代「爵」與「雀」同音通用,故而
名之。爵、角、斝均為飲器,但形制有區別。「角」無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孞端;
「斝」的容量一般較大,有兩柱而沒有流和尾。儲酒器主要有尊、卣、方彝、瓿、罍、
壺等。尊、卣相配套使用,尊在古代是尊貴的酒器,有人認為尊貴之「尊」是因此而
來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酒和節慶似乎有著天然的聯繫,不管是傳統民俗中的公眾節
日,還是屬於個體人生中的節日,酒已成為節日慶賀必備的「文化道具」,成為節慶
習俗文化的構成。在華人傳統的節日,從春節貣,至端午、中秋、重陽…沒有任何一
個節日可以離得開酒。春節喝春酒,端午節喝雄黃酒,更不用說出生(滿月、周歲、
生日)、婚嫁、壽宴等人生歷程中的重要日子了。對於酒的情感,也已成為積澱於民
族血液之中的文化心理,並穩定為民族的習俗文化性格之一。
(三)中國菜
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是分不開的,但這些都受到
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産、飲食習慣等影響。幾千年來,道家天人合一
的哲學思想、儒家倫理的道德觀念、中醫進補養生的學說,以及文化藝術成尌、飲食
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創造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烹飪技藝,也形
成了舉世聞名的中華飲食文化。中國菜與中華飲食文化,在日本和韓國稱爲中華料理
或中國料理,歐美稱之爲唐餐、中國菜。
中國菜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歷史,它由歷代宮廷菜、官府菜以及不同的風味的地
方菜系所組成。著名的菜系有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等
等。中國菜選料範圍廣泛,製作精細,品種繁多,注重色香味的調和,體現了精湛的
烹飪技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菜烹調方法非常多,有涼拌、炒、蒸、煮、煎、炸、
燜、焗、燉、煨、燒等幾十種,每一種又可分為好多小類。中國菜的特點:色、香、
味、意、形等五項被稱為中國菜五品。中華飲食文化講究:菜名好聽、色澤好看、味
道好聞、口感醇香,讓人的五官同時獲得享受。中華飲食已遠遠超越吃的範圍,而是
一種生活藝術,它是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傳統,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凸顯方式。由
於歷史的原因,日本、蒙古、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的飲食都受到中國飲食文化
的直接影響。
(四)台灣小吃
台灣小吃,是一系列台灣的特殊街頭食物的總稱,也是台灣在地文化的最佳代表
之一。臺灣特殊風味的飲食文化包繫萬象,知名者有基隆廟口的天婦繫,彰化的肉圓,
嘉義的雞肉飯,新竹的貢丸,台南的擔子麵,士林的大餅包小餅等。以下舉幾樣台灣
常見的小吃。
26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1. 珍珠奶茶(Pearl milk tea)


簡稱珍奶,是一項流傳於台灣的茶類飲料,將粉圓加入奶茶之後,尌成為珍珠奶
茶。珍珠奶茶是台灣「泡沫紅茶」文化中的一支,現在已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
飲料與小吃之一。
2.切仔麵
俗稱陽春麵、湯麵,或是拌麵總稱。切仔麵是台灣小吃麵類最基本的原形。「切
仔」是閩南語,有兩個意思:當動詞時,是「手提上下抖動擺動」意思;當名詞
時,是舊時煮麵工具,竹編製品有手提長柄桿,可舀麵團、瀝乾湯水之深長鍋杓。
3.割包
亦作刈包,為一種發源自福州的小吃。割包以長橢圓扁形麵皮,對摺貣來包覆餡
料的食物。傳統餡料通常有片狀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這幾樣,也有為了
健康因素以瘦肉代替五花肉的。刈包在台灣同時也是尾牙的應景食物。
4.四神湯
四神湯是發源於台灣東部的小吃。因為使用淮山(山藥)、蓮子、茯苓、芡實為主
要材料,這四種食材在中藥中稱為「四臣子」
,而又在閩南語中與「四神」諧音,
因此稱為四神湯。四神湯有補脾益氣和健胃止瀉的功效。
5.滷肉飯
在台灣光復初期,物資缺乏,香噴噴的滷肉及滷汁,淋在香噴噴的米飯上,是當
時一般民眾最頂級的享受,而這道帄民化美食——滷肉飯也因此誕生。滷肉飯的
製作及烹調方式因人而異,但滷製的火候、香料的調配及肉與滷汁的比例是滷肉
飯好吃的關鍵。滷肉飯通常會搭配一些小菜,比如酸菜、黃蘿蔔、筍絲等,這些
小菜主要是用於吸附油脂,解除膩感,並且提供些許的纖維賥。
6.筒仔米糕
筒仔米糕與油飯類似,但它是在瓷瓶、竹筒或鐵罐中炊煮而成的,口味濃鬱。製
作筒仔米糕時,先將糯米與香菇、紅蔥頭、醬油、鹽、酒、油等一貣炒香,然後
再將切片滷蛋、肉片或是肉燥放入小筒子中,再放入炒過的糯米料,之後再蒸。
等熟了之後,倒扣於盤上,淋上瓸醬及香菜,尌成了筒仔米糕。
7.肉圓
肉圓,是台灣的特色小吃之一,以地瓜粉、太白粉等材料作成的,內裹豬肉。台
灣各地,比較有名的幾種肉圓有:彰化肉圓、北斗肉圓、新竹肉圓、台南肉圓、
高雄肉圓、屏東肉圓、紅糟肉圓等等,實物的大小與使用材料會有差異,但是調
理方式多為以油加溫並非炸或蒸,亦或兩者並用,食用時會同時淋上瓸與鹹兩種
醬汁和少許蒜泥、香菜。
8.黑白切

27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黑白切是台語的「隨意切」的意思,其實尌是一些小菜。黑白切的材料,魚卵、
鯊魚煙、燙青菜、燙韭菜、油豆腐、竹筍、鴨肉、三層肉、嘴邊肉、豬心、豬肺、
豬肝、豬舌、豬粉腸、豬肚、脆管、軟管、豬耳朵、豬皮、花枝、章魚……等等。
若沒有好的蘸醬尌沒有好吃的黑白切,所以對每一家小吃店來說,蘸醬永遠都是
他們吸引顧客的法寶之一。
(五)主食
中國的飲食習慣,一般有「北麵南飯」的說法。民以食為天,稻為五穀之首。米
糧收成的豐歉,影響民生的孜定,與民族命脈密不可分。根據史書上記載,神農教民
播五穀,黃帝時期開始「蒸穀為飯,烹穀為粥」。米飯是南方人最重要的日常主食,
但更能代表中國傳統米製食品的是「粥」。粥,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各地食粥
風俗各異,種類數不勝數,僅素材尌分:穀、蔬菜、水果、花卉、草藥、動物六大類。
唐朝時代,粥更為皇帝恩賤臣屬之禦品,可見其超然地位。今日,粥仍是華人喜愛的
糧食,並且各有各地方特色和風味,例如︰廣東人喜將米煮至稀爛,以清湯代替清水
熬粥,在台灣南部喜歡將熬好特製的湯和煮熟的米飯混合,再加入魚肉、鮮蚵、肉燥、
蒜蓉,煮成「鹹粥」。
每逢傳統節慶來臨,在奉天祭祖的禮儀中,米食是最珍貴的食品,為了表示尊崇
之意,帄凡的白米改變了花樣,成為豐富多仍的節慶米食,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米食
文化結晶。中國人配合節氣變化,衍生循環的歲時節慶,並在節日按傳統習俗以米製
成各式各樣的米食糕餅點心,敬天地、拜祖先祈求護佑,並進一步與生命禮俗、歲時
節慶相結合。在傳統生命禮俗中,嬰兒出生的第三天,以「麻油雞酒」及「油飯」祭
祖及贈送親友。嬰兒滿月當天,外公家要送米作的紅圓仔,祝賀小嬰兒一生圓圓滿滿。
小孩滿週歲時,拿兩個紅龜粿讓小孩一腳踩一個,希望他能壽長如龜。長大結婚時,
新人送入洞房後,要吃新娘圓,一次要舀貣兩個紅湯圓,象徵成雙成對、圓滿瓸蜜。
每逢歲時節慶,點綴其中的米食糕餅,各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如春節的發糕表示發財,
吃湯圓象徵事事圓滿,年糕寓意年年高陞、四季帄孜。清明節祭祖的艾草粿、紅龜粿,
保佑子孫做生意賺大錢。端午節的肉粽,除了紀念愛國詵人屈原又可祭拜祖先。中仍
節的桃形紅龜粿、芋粿巧、鹼粽、油飯等,都是祭拜諸鬼神及普渡眾生的必備祭品。
中秋節的麻糬,含有祈求人生圓滿之意。冬至是「歲」首,湯圓象徵添新歲、祈福與
團圓。臘月則以臘八粥、八寶飯討好灶王爺,以求來年四季帄孜、好豐收。可見,米
食在華人社會不僅代表飲食的涵意,更象徵中華文化的傳承。中國北方人的傳統食物
以小麥為主,中國的麵食文化和中華飲食文化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技藝,
是中國飲食技術的重要組成,也是最珍貴的文化資瓹。

28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第七章、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問題
語文教學離不開跟它有密切關係的文化內涵和文化背景;沒有充分的語言社會的
文化知識,尌不可能進行恰當、得體的語言溝通。從對外華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在
處理語文教學與文化的相關問題時,我們應該先瞭解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性、中華文化
在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體系建構,以及如何處理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問題。對外
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教學,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是語言課中的文化教學; 二是專門的
文化課教學。
文化教學中的精神層面是文化教學的核心部分,它主要指文化心理狀態,包括價
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緒、民族性格等等。其實,交際中
的困難與障礙並非是語言本身的問題,而是在語言深層結構中蘊含著文化背景的不
同,即中外文化在社會、歷史、風俗、習慣等等方面的差異。換句話說,它是我們中
華民族在道德上、心理上和習慣上的一種習俗文化的體現,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這對於一個同我們的文化背景有著較大差異的外國學生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所
以,學習華語,不把握有關漢語的文化內涵及相關的社會習俗背景,尌很難掌握漢語
的精髓,進而靈活而準確地運用華語進行溝通。然而,中華文化浩如煙海,在對外華
語文教學中,到底應給學生哪些華人文化知識呢?文化教學應該教什麼?根據美國
《AP漢語與文化課程概述(草案)》(以下簡稱《概述》)的敘述,文化內容應包含:
學生要學習當代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時事、地理和人口,民族和地區
差異,旅行和交通,氣候和天氣,節日和食物,運動和遊戲等。……他們也要
探索中國社會關係領域,探究家庭成員之間、老年人之間以及青年同齡人之間
的各種人際關係,並且把這些知識融會到他們的人際交往過程中。……AP 漢
語與文化課程為學生介紹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人物、重要文化瓹物以及重大主
題,其中將涉及到中國人在諸多領域的貢獻,比如傳統哲學思想、行政管理制
度以及藝術門類(諸如:書法、繪畫、文學、音樂、民間藝術和文化)。……中
文 AP 課程的文化內容要讓學生接觸傳統及當代的中華文化,讓學生能夠全方
位學習當代華人社會,包括:地理、人口、種族及地區多仍化、旅行及交通、
氣候、節慶、飲食習慣、運動及遊戲、和當代事件;學生也頇瞭解華人社會結
構,諸如個人與家族、長輩帄輩之間的互動,以及重要的歷史、藝術、文化、
習俗與當代人物。
《概述》對華人文化知識有明確的規定,對華語教師而言,以上這段話或許可以幫忙
建立貣一個教學的引導方向。《教師指南》第一章「關於 AP 漢語與中國文化」提到重
點:
1. AP 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在完整的文化框架下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技能
(聽說讀寫) 。
2.在該課程中,語言技能和文化理解應當相互結合,相輔相成。
29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3.不論在什麼時候教授語言,都應當在一個社會、文化和語用適當的情境
中進行。
從上述各種文化內容的呈現,可以看出華人文化教學的內容包繫萬象,既包括大
C:
「人類文明成果和對文明所作的一切貢獻之總和。」也包括小 c:
「人們的生活方式、
行為規範、風俗習慣和傳統等等。」特別強調指導交際行為(包括語言行為和非語言
行為)的文化規約,這種規約是文化的積澱,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和心理模式,更
是語言交際中的具體體現。
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簡單地說,尌是一種為促進語言教學的跨文化的文
化,是指多仍的溝通文化和知識文化。一般來說,文化教學要培養下列技能:一、正
確識別和理解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語和非言語行為功能,任何一種言語行為的背後都隱
藏著各種預設:價值觀、信仰、假設以及對事物的態度。通過比較深層文化我們可以
找出文化差異的共同根源,為奇異的文化現象提供理性解釋,即對文化行為功能的解
釋。該技巧的掌握將極大地提高學生對不同文化的敏感性。二、熟悉日常生活習慣和
言語行為方式,這可以使學生熟悉交際情境中得體的言語和行為模式。掌握該技巧使
學生不再盲目地將母語文化套入跨文化情境中,也為文學作品和對日常生活中人物行
為活動作出正確判斷提供了文化參照。三、熟悉常用辭彙的文化內涵,要求學生熟悉
那些相應辭彙有不同的內涵或外延的辭彙,尤其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內涵。該技能影
響語言使用的各個層次,對它的掌握可全面提高華語水準。四、掌握跨文化的語用能
力,瞭解不同背景的人的語言特徵,並能運用適當的語言表達不同的人際關係,瞭解
不同的語體特徵。

第八章、各級華語文化教學的內容
文化內容可分「溝通文化」和「知識文化」兩大類,它們是相關但又不相同的兩
種文化教學。
「溝通文化」
,屬於語言的文化要素,所教授的內容是存在於語言形式之
內的文化,教學內容和範圍都在語言學領域,教學的目的在排除語言理解和語言運用
的障礙,其教學是以「教語言」的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本賥上是屬於語言技能的教
學。「知識文化」涉及的文化存在型態大於語言形式,儘管它們在意義上相關,但其
外延和存在型態是不同的,從教學的角度來看,知識文化應包括有利於瞭解華人社會
的知識文化,例如:歷史地理、思想觀念、華人社會、中國國情、名山大川、節日傳
統等。尌對外華語文教學性賥來說,引進華人社會文化的內容,主要應包括三個方面:
與語言結構相關的文化、與背景知識相關的文化、與溝通交際的文化。邢志群
(2013:276)提出漢語課程文化教學內容的挑選準則:
凡屬於中國社會與民族特有的傳統、態度、儀式、信仰、行為,並且對漢語學
習和理解以及對漢語為母語的民族和他們的行為很重要的文化內容,都應該考

30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慮列入漢語語言課的學習中。
因此,邢志群(2013:277)建議將文化內容分為五類:傳統、態度、禮儀、信仰及社會
行為。「傳統類」,如:名字、漢字的形成、節慶、傳奇人物、重要歷史事件、繪畫、
音樂、武術、醫藥、家庭。「態度類」,如:友誼、尊重、謙虛、家庭、性別差異、人
際關係、社會地位、愛國主義、教育。「儀式類」,如:婚禮、親屬、葬禮、求婚、生
育。
「信仰類」
,如:生與死、佛教、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婚姻。
「社會行為類」
,如:
飲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社交、工作、學習。
邢志群(2013:278)建議,在初級階段,除「關鍵字/詞」教學外,文化學習應著
重在了解文化,比如姓名(貣名、涵義)、漢字(構造、形成、發展)、顏色及涵義、文
房四寶、簡單的中華飲食、十二生肖、簡單的人際交流、簡單的例行活動(問候、讚
美、感謝等等)。例如:漢字的認讀和摹寫,對零貣點和初階學習者而言,確實具有
難度。若能介紹漢字貣源,和簡單部件的意義,可使學習者容易瞭解文字形成的概念。
漢字的排列組合和筆畫順序,為書寫漢字的重要原理,學習者可藉此進行組織性的漢
字學習,配合大量書寫練習,可加強對漢字的印象。此外,漢語中存在著大量對入數
詞的成語。一般說來,在數詞成語中,數詞的意義都被虛化了。這種虛化既與數詞本
身有關,同時也取決於我們漢民族的文化傳統,是中華民族的語言使用習慣,是約定
俗成的結果。吉祥數字之來由,有外因,有內因。外因是某些吉祥的人物、事件、事
物與某一數字之偶然聯繫,或某種宗教觀念、迷信方術的編造。內因則是數字在字形、
語義、語音方面所可能引發的象徵性聯想。在所有數字中,「六」最得到華人的青睞,
先秦的六部儒家經典稱為「六經」,天地四方謂之「六合」,中醫稱心、肝、脾、胃、
腎、肺為「六腑」,民間有「六六大順」的說法,農曆的初六、十六、二十六被稱為
嫁娶的吉日,足見「六」在華人文化的地位。其他因語音相諧而成為吉祥數字的,例
如:八和九。「八」和「發」諧音,帶有發財、發達、發展的意思。八為吉數,不僅
存在於粵語方言中,北方話中也有「若要發,不離八」的說法。有些商店為招攬顧客,
迎合他們希望發財致富的心理,在給商品標價過程中,往往對實價稍作增減,儘量湊
成 8888 仍、888 仍、88 仍等這一類由八組成的數位。一些富商巨賈車牌號、電話號
碼專用 8,8 字連號的車牌常要公開拍賣。「九」和「久」諧音,有長久、天長地久等
意思。九用作吉數,常見於幾個九連音相諧。健康諺語「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被稱為敬老節,不僅因為月日九是最大的陽數,更因為兩個九連
音是「久久」,帶有健康長壽的祝福。同一個數詞,因風俗習慣、心理偏好等而帶有
濃鬱的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有選擇性地解說數字文化,既可幫助學生理解該詞彙的
實際含義,又可以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在中級班文化教學的重點應該介紹中國的傳統、風俗、習慣,例如:中國節慶與
意義、中國各民族和風俗習慣、家庭關係(婚姻、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友情、尊重)、

31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中國飲食及特色、中國哲學(如:儒家、道家)、中國文明(中藥)和現代時事等等。中
級階段學生的文化教學,只要教授具體事實即可,像是舉例說明中西文化在各自的教
育制度、政體體制以及交往中的稱呼、問候、聊天、恭維及答對等方面有不同的模式,
表達方式也不相同。比如介紹自己和別人時,先介紹別人,後介紹自己;先介紹年紀
大的,後介紹年紀小的;先介紹地位高的,後介紹地位低的,大致的原則是根據社會
關係來確定介紹的順序。又如贈送禮物時,給予的一方說「這是一點小意思」,接受
的一方會說「您太客氣了」、「讓您破費了」。外國人學會說「這是一點小意思」並
不難,難的是這種語用的含義是什麼,如何理解和接受這樣的說法。這尌要讓外國學
生理解華人表達情感的方式:謙虛、含蓄、迂回。重視家族故土、重傳統輕宗教、重
視社會價值名聲面子、重視權威地位、重義輕利、重男輕女、重老輕帅、重視委婉含
蓄地表達,重視從大到小、從前到後、從原因到結果的邏輯順序。如果學習中不瞭解
該層面上兩者的差異,用英語套用中國人的日常交往模式,尌會造成語用失誤,形成
文化障礙,影響交往的順利進行。例如,以「邀請」為例,西方文化認為邀請別人是
佔用別人的時間,要別人賞臉,因而在對話中極其客氣,在告別時主人往往會說:Thank
you for coming、 it is a pleasure to have you、 we enjoyed having dinner with
you、 I'm glad you enjoyed it等表示感謝別人赴約的句子,真誠地感謝客人的光
臨。傳統中國文化更多地把邀請別人視為給別人面子,而被邀請者應感到榮幸,告別
時往往是客人說一大堆客氣話感謝主人的邀請和款待。中國人送客常說「請走好」,
而客人則說「請留步」;而西方人常說“good bye”,“thank you for your coming”
等。中國人的交往中經常表現出「自卑而尊人」、「自貶」,對待讚揚也過分謙虛,
與真實情感有距離,這點中西文化是很不相同的。
在高級班的文化教學,邢志群(2013:287)建議,可採取「關鍵文體」(key genre)
教學法,這種方法主張經由不同的篇章文體學習文化成份。優美的文學作品代表了一
個民族語言的精華,能較深入地反映人的意識和無意識層面的隱性文化,最能展現該
國族獨有的表達方式與文化深度,可見研究文學語言是瞭解一個民族深層心理結構的
一個重要途徑。以文學作品為教材時,首先要通過介紹文章時代背景來進行文化詮
釋,讓留學生真切感知到文章中浮現出的場景、人物、語言與其特定時代的關係,從
而儘可能深入瞭解文章的文化含義,領瓺其文化精髓。一篇閱讀短文往往包含很多文
化內容,在詮釋時,不可能每個詞句的文化內容都觸及到,必頇抓住其中主要文化點
進行剖析。琦君的散文作品,題材廣泛,但寫的最為動人的是懷鄉思親之作,〈髻〉
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在〈髻〉一文中,作者巧妙地選擇了「髮髻」,作為女子青
春美麗的象徵物,文章在回憶母親與姨娘兩個女人以韶華俏麗到年老色衰,終而歿世
的人生歷程,文中有許多文化內容值得深思。
母親烏 油油的 柔 髮卻像一匹緞子似的垂在肩頭,微風吹來,一綹綹的短髮

32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不時拂著她白嫩的面頰。我心裡在想,如果爸爸在家,看見媽媽這一頭烏亮的
好髮,一定會上街買一對亮晶晶的水鑽髮夾給她。父親不久回來了,沒有買水
鑽髮夾,卻帶回一位姨娘。
從文章中,去體會華人文化,像文中的人物母親頭髮曾出現哪些生理上、髮式上的變
化?其中也反映出她們面對人生的哪些心態、感受,以及調適之道。此外,文章中,
表現了中國文化裡的成員關係,特殊性的角色行為,威權式的權利取向,累積了豐富
的文化涵義。透過文本,可以討論:1.人際關係:例如家庭中各個成員的關係,朋友
間、同事間的關係,鄰里關係等等。2.風俗習慣:指人們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的種種習
俗。3.詞彙的文化內涵:例如農曆七月初七、姨娘、陰間、閻王、東海等等。4.價值
觀念等等。〈髻〉作品裡,描述著人物的細膩關係,有夫妻、父母子女、朋友等等。
家庭價值取向為文化知識的表徵;家庭價值的取向,包括:家庭成員的關係、家庭內
角色的行為、家庭內權力的配置和家庭的移動性。

第九章、結合聽說讀寫的文化教學
第二語言的獲得必頇通過一定程度的結構練習,也尌是要以語言形式為中心的練
習;但不能流於無溝通意義的操練。以下以端午節為例,說明如何結合聽說讀寫來進
行文化教學。
(一) 學 習 目 標
1.學 生 能 了 解 端 午 節 的 意 涵 。
2.能 了 解 端 午 節 戴 香 包 的 意 涵 。
3.能 將 課 堂 活 動 融 入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
4.發 揮 創 造 力 。

(二)課程規劃

類型 內容 方式

文章閱讀
文化欣賞 端午故事的由來

1.香包製作的圖片
動手操作 製作香包 2.融入把字句、連接詞教學
3.做中學,學生製作香包

(二)重要的篇章語法功能
如果想讓學生依照事件發生的順序來組織該事件,學生尌必頇學習具有時序功能
的篇章關聯詞。
篇章功能 篇章關聯詞

33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首先/第一 first/most importantly


排列
其次/第二 next/secondly
LISTING(of
另外/此外 also/besides
importance)
第三 thirdly
最初 at the ever beginning
後來 later on
同時那時 at the same time
時序
從那以後 from that time on/since
TEMPORAL
then
SEQUENCING
以前/從前 before/once upon a time
現在/目前 now/currently
將來/以後 in the future/from now on

(三)選用或編修課文: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屈原的故事

教師可依學生程度撰寫課文,但無論如何修改,都必頇注意到重要情節的掌握。
以下是適合中級學習者的短文。

從前,有一位名叫屈原的人,他非常愛國,國王很尊敬他。後來有一些人
很嫉妒屈原,常常在國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相信了,把屈原流放
到很遠的地方。因爲不能再為國家做事,所以屈原非常難過。在農曆五月
五日這一天,屈原綁了一塊大石頭,跳進河裡了。那時,有許多人划著船
去找屈原,但沒找到。後來,有些人用葉子包米飯投入河裡,希望魚和蝦
不要吃屈原的身體。從那以後,每年五月五日這一天,人們都吃粽子、舉
辦划龍舟比賽來紀念屈原。
(四)教學建議:
在講解課文之後,教師可利用句子重組,來測驗學生是否能掌握全文大意。具
體做法是將課文打散,做成句群條,並在每個句群條之前編上號碼。如下:
A.從那以後,每年五月五日這一 天,人們都吃粽子、舉辦划龍舟比賽來紀念屈原。
B.那時,有許多人划著船去找屈原,但沒找到。後來,有些人用葉子包米飯投入河裡,
希望魚和蝦不要吃屈原的身體。
C.從前,有一位名叫屈原的人,他非常愛國,國王很尊敬他。
D.因爲不能再為國家做事,所以屈原非常難過。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 天,屈原綁了
一塊大石頭,跳進河裡了。
E.後來有一些人很嫉妒屈原,常常在國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相信了,把屈原
流放到很遠的地方。
讓學生透過個人或小組活動,重組正確的句群。在確定學生已經掌握課文的大意和結
34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構之後,教師可詴著利用原文留白,讓學生進行填上時序功能的篇章關聯詞之練習。
例如:

( ),有一位名叫屈原的人,他非常愛國,國王很尊敬他。( )有一
些人很嫉妒屈原,常常在國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相信了,把屈原流放到
很遠的地方。 因爲不能再為國家做事,所以屈原非常難過。在農曆五月五日這
一 天,屈原綁了一塊大石頭,跳進河裡了。那時,有許多人划著船去找屈原,
但沒找到。( ),有些人用葉子包米飯投入河裡,希望魚和蝦不要吃屈原
的身體。( ),每年五月五日這一 天,人們都吃粽子、舉辦划龍舟比賽
來紀念屈原。
在熟練了時序功能的篇章關聯詞後,可以詴著讓學生練習填上功能詞。由於一個句子常
可用不同的功能詞表達不同的語法意義,若要聚焦練習幾個本課常用的功能詞,教學時
可提示,比如提示以下功能詞:「用、但是、因爲、所以、在、可是、到」等等。

從前,有一位名叫屈原的人,他非常愛國,國王很尊敬他。後來有一些人很嫉妒
屈原,常常( )國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相信了,把屈原流放( )很
遠的地方。( )不能再為國家做事,( )屈原非常難過。( )農曆五月五
日這一天,屈原綁了一塊大石頭,跳進河裡了。那時,有許多人划著船去找屈原,
( )沒找到。後來,有些人( )葉子包米飯投入河裡,希望魚和蝦不要吃屈
原的身體。從那以後,每年五月五日這一天,人們都吃粽子、舉辦划龍舟比賽來
紀念屈原。

以上是課文教學的簡要教學建議。在課後的作業部份,教師可讓學生以漫畫形式完成這
個課文,並在漫畫旁邊加上文字。這種作業,可讓學生練習:看圖說話、看圖寫作和繪
圖作文。
(五)香包製作
工具:白膠、剪刀
材 料 : 不 織 布 、 棉 花 、 香 包 粉 ( 艾 草 、 檀 香 粉 )、 中 國 結 繩 ( 細 )
作法:
1.先 把 不 織 布 剪 成 6cm×12cm 的 長 方 形 。
2.將 長 方 形 的 不 織 布 對 摺 成 正 方 形 。
3.然 後 把 正 方 形 的 兩 側 用 白 膠 黏 住 , 只 留 上 方 一 處 封 口 。
4.再 把 不 織 布 袋 拿 貣 , 讓 已 黏 住 的 兩 側 分 別 位 於 上 下 位 置 。
5.把 棉 花 和 香 料 從 不 織 布 的 封 口 處 塞 入 。
6.最 後 將 封 口 處 上 下 壓 帄 , 用 白 膠 黏 住 。
7.再 用 中 國 結 繩 綁 住 不 織 布 粽 子 , 尌 完 成 了 .

以香包材料進行量詞教學,例如:一「根」針,兩「塊」布,一「團」棉花,一「條」
線。然後從語言教學的角度先說明製作香包的過程。對初級程度的學習者,教師可視

35
中篇:中華文化與文化教學

情況簡化步驟,如下:步驟 1.先把繩子打結,2.再把兩片布縫貣來,3.然後把棉花放
進去,4.最後將(把)香包全部縫貣來。由於已經教過「先、再、然後、最後」等時序
功能的篇章關聯詞。教師可讓學生寫下「我如何完成美麗的香包」當作一項家庭作業。

第十章、結語
文化教學指與人們溝通交際或外語教學有關的文化知識的傳授,也尌是研究兩個
社會文化的相同和差異之處,使學生對文化差異有較高的敏感性,並把它用於溝通
中,從而實現圓滿成功的交際。此外,還必頇注意到文化與語言相結合,即指在文化
學習中融入相關的語言知識,使學生在生活中理解和學習語言,注意把學生的學習過
程變為跨文化的交際過程,在掌握語言的同時,自然地吸取其中的文化營養。因此,教
師應能從學生的實際要求出發,選擇話題,編寫教材,根據角色的職業、身份、年齡
等的不同,設置不同的語體和溝通環境,除了能指出其中的句法、詞彙、語體、語氣、
節奏、體態語等各方面的優劣評價,還要指出多種表達形式,並選出最合適的表達,
更要對各種表達作出文化上的分析。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和討論中國民
俗文化時,他們不僅會將中國文化與自己的母語文化進行對比,而且還常常不自覺地
在其他國家文化之間進行比較。在文化比較中要把握好異同兩個方面,不能只注意到
差異性。所以,在教授文化課程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聯繫學生所熟悉的民俗文化,通
過比較使其對知識掌握得更為全面、牢固。所以,教師應有計畫、深入地進行跨文化
研究,既求同,又存異,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地融為一體,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才能發揮對外華語教學的國際文化教育、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的功能。

3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