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9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

寶覺中學
2014-2015 年度畢業試
中國歷史科 (卷一)
日期:2015 年 2 月 2 日 班別:中六級______班

時限:2 小時 姓名:______________( )

全卷共 8 頁

考生須知:
(一)所有答案必須填寫於答題紙上,並清楚列明題號。
(二)試場主任宣佈開卷後,考生須檢查試題有否缺漏,最後一題之後應有「試
   卷完」字樣。
(三)本試卷共分兩部份,第一部份為必答題,考生必須作答,佔 50 分。
(四)第二部份分甲、乙兩部,各設三題,考生只須於每部選答一題,每題
佔 25 分。
(五)在可能範圍內,應使用簡略地圖輔助。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2

第一部份:必答題,考生必須作答,佔 50 分。
歷史資料題(一):此題必答,設問內容涵蓋甲、乙部,佔 50 分。

1. 資料一: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 年)主要藩鎮分布圖

根據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王壽南《隋唐史》整理

資料二:藩鎮類型表
藩鎮類型 淵源 數目 財賦上供朝廷情況
中原防遏型 安史之亂時增設 8 無上供或上供較少
邊疆禦邊型 玄宗時的沿邊節度使 17 上供較少
東南財源型 玄宗時的採訪使 9 上供較多
改寫自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

資料三:1916 至 1928 年間中國中央政府變動統計表


更換次數 平均在任時間
政府首腦 9次 不足 16 個月
內閣總理 26 次 3 至 5 個月
改寫自齊錫生《中國的軍閥政治(1916—1928)》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3

資料四:軍閥混戰簡表(1920—1926 年)
戰役 年份 參戰派系 結果
皖系戰敗,退出北京政府,由直、
直皖戰爭 1920 直、奉 vs 皖
奉兩系共同控制。
第一次直奉 直系擊敗奉系,北京政府由直系控
1922 直 vs 奉
戰爭 制。
直系馮玉祥倒戈,改所部為國民軍,
第二次直奉
1924 直 vs 奉 直系大敗。奉系與馮玉祥共推段祺
戰爭
瑞為臨時執政。
馮玉祥敗退西北,段祺瑞倒台,奉
反奉戰爭 1925—1926 奉、直 vs 馮
系控制北京政府。
改寫自張玉法《中國現代史》

  
   資料五:改寫自林天蔚《隋唐史新編》及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觀點一:藩鎮、宦官、朋黨、民變為唐亡四大禍,而藩鎮為患之烈,為四大禍中最甚。

觀點二:一個強權人物(袁世凱)的消失產生了離心力,令國家陷入雜亂無序的狀態。

(a) (i) 根據資料一,唐中後期的藩鎮分布有何特色?試簡略說明。(2 分)

(ii) 資料二所列的三類型藩鎮,對維持唐的國祚有甚麼作用?試選出兩類,
並援引史實加以說明。(6 分)

(iii) 參考資料一和資料二,唐室面對甚麼政治和經濟問題?(4 分)唐朝


君主採取什麼措施回應上述的問題。(4 分)

(b) (i) 資料三反映民初時期的政治局勢如何?(1 分)試從資料三找出兩項證


據支持你的看法。(4 分)

(ii) 承上題,為甚麼民初會出現以上的政治局勢?試參考資料四,並就你
所知,援引史實加以析述。(8 分)

(iii) 統計數據作為歷史資料有甚麼優點和局限?試根據資料三,各舉一項
加以說明。(6 分)

(c) 你是否同意資料五的兩個觀點?試援引史實加以論證。(15 分)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4

第二部份:甲部,共設三題,考生只須選答一題,每題佔 25 分。

2.
資料一:先秦時代不同學者對春秋戰國時局所提出的主張。
a.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 主張正名,恢復西周的社會秩序。
c. 無為而治,建立小國寡民的社會。
d. 反對戰爭,主張尚賢、尚同。
e. 主張回到近乎原始社會的狀態。

資料二:1993 年的相片

1993 年,考古學家在河南省鄭州市發現春秋時期鄭國祭祀坑,其中一坑內出
土了一套九件青銅鼎。

資料三:改寫自韓巍《黃土與青銅》

春秋中期獨立經營的手工業已非常普遍,這些手工業者被稱之為「百工」。他
們所製的產品多放到「肆」(商鋪)裏出賣,即所謂「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這就促進了商品經濟的大發展,商人階層也因而逐漸壯大。

資料四:改寫自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為求富強,不斷延攬人才,有學識之士,遂有機會
一展抱負。大批游士學者,其著名的如:孔丘、商鞅、李斯等,莫不周遊列國
或著書立說,以干謁君主*,治國濟世的思想言論,遂得以大放異彩。

為謀求祿位而請見當權的人

(a) 資料一a、b、c、d及e分別與春秋戰國時期哪家學派的思想家有關?試把答
案連同代表的英文字母寫在答題簿內。(5 分)
(b) 根據資料二和資料三,分析西周與春秋時期的兩項社會變動。(8 分)

(c) 參考資料四,有人認為君主求賢,是導致春秋戰國學術思想大放異彩的主因。
你同意嗎?試參考上述資料加以析論。(12 分)

3.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5

資料一:班固《漢書‧鮑宣傳》

「竊見孝成皇帝時,外親持權,人人牽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賢人路,濁亂
天下,奢泰亡度,窮困百姓。」

資料二︰班固《漢書‧食貨志》

西漢末年曾發生的天災:

 元帝即位,天下大水,關東郡十一尤甚。二年,齊地飢,穀石三百餘,
民多餓死,琅邪郡人相食。
 成帝永始二年,梁國、平原郡比年傷水災,人相食。

資料三:羅香林《中國通史》

「明章為東漢治世,和帝以後,外戚與宦官同用事,政權旁落……東漢外戚
與宦官相仇殺,其結果遂以宦官亡漢。外戚柄政,固亦病民,如梁冀籍沒時
家敗至三十萬萬,他可知矣!宦官得志,其禍更大,蓋其毒流於縉紳,弊
集於黨錮。」

(a)西漢末年的政治與社會分別出現了甚麼危機?試參考資料一和資料二,加以說
明。(4 分)

(b)承上題,王莽如何利用這客觀形勢篡奪西漢政權?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
(8 分)

(c)羅香林認為宦官對東漢政局造成的禍害較外戚深遠。試參考資料三,並援引
相關史實印證羅香林的看法。(13 分)

4.
資料一:改寫自羅文〈北宋文臣統兵的真相〉及陳峯《北宋武將羣體與相關問題研
究》
官職 文臣(人數) 武臣(人數)
樞密使 54 18
經略安撫使
(西北地區) 158 39

資料二:改寫自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

這一年(乾德二年,964 年),下令諸州自今年起,把每年所收的租賦、榷買
所得,除了所需經費外,一切緡錢布帛,悉數送往京師。

(a)根據資料一和資料二所見的措施,說明宋室實行了甚麼國策。(4 分)

(b)承上題,這些措施是宋室針對五代時期哪些流弊而制定的?試就有關史實加以

述。(6 分)

(c)有人認為與資料一措施相關的國策,是導致宋代國力不振的主因。你同意嗎?試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6

援引史實加以論證。(15 分)

第三部份:乙部,共設三題,考生只須選答一題,每題佔 25 分。

5.
資料一:《庚子西狩叢談》記載了李鴻章對洋務運動的看法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
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

資料二:《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記載了梁啟超對變法的看法

「自余庶政,若鐵路,若輪船,若銀行,若郵政,若農務,若製造,莫不類
是。蓋事事皆有相因而至之端,而萬事皆同出於一本原之地,不挈其領而握
其樞,猶治絲而棼(行事不得要領,反而越做越糟),故百舉而無一效
也。」

資料三:陳旭麓《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與改良》

「洋務運動者的共同認識啟迪了一代維新人士,洋務派和洋務事業的缺陷和
弊端對維新派起了反面教材的作用。」

參考以上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a) 資料一反映的現象,與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有甚麼關係?(9 分)又這現


象出現的成因是甚麼?試參考資料一,並援引事實加以析論。(6 分)

(b) 陳旭麓認為洋務運動是維新派的「反面教材」
。試參考資料一至三,並試援
引史實印證陳氏的論點。(10 分)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7

6.
資料一: 蔣介 石與英、美兩國的 領導人 合照

 資料二:朱宗震《抗日戰爭史話》
蔣介石在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基於中日國力和軍力的差距和國際形
勢,在戰略上,主張「以持久戰、消耗戰,打破敵人速戰速決之企圖」;
在戰術上,主張「固守陣地、堅忍不退,以深溝高壘厚壁,粉碎敵人之進
攻」;實施「以空間換時間」
、「積小勝為大勝」、誘敵深入,節節抵抗,爭
取和等待有利的國際形勢的方針。

資料三:「前進還是撤退」(1938 年)

日本軍人

資料四: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中國通過長期的反侵略戰爭,取代了日本的主導國家地位,從戰前的半殖
民地狀態一躍而為五大國之一……在其近代歷史上,中國的國際威望從來沒
有像此刻那樣崇高。」

(a)資料一代表八年抗戰哪一個階段?試援引相關史事說明你的看
法 。 (4 分)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8

(b)參考資料二和資料三,並就你所知,析述中國在抗日戰爭第一階段(1937 年 7
月-1938 年 11 月)及第二階段(1938 年 11 月-1941 年 12 月)的戰略部署。
(6 分)
(c)你 同 意 資 料 四 的 觀 點 嗎 ? 試 援 引 相 關 史 事 加 以 析 論 。 ( 1 5 分 )

7.
資料一:胡耀邦關於十一屆三中全會主要精神的報告
「為了四個現代化,我們必須安定團結。沒有政治上的安定團結,我們搞四
個現代化的想法就不一致。要政治上安定團結,必須分清一些大是大非問
題。」

資料二:鄧小平〈辦好經濟特區,增加對外開放城市〉(1984 年 2 月 24 日)
「特區是個視窗,是技術的視窗、管理的視窗、知識的視窗,也是對外政策
的視窗。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
成為開放的基地,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
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

資料三:張文魁、袁東明《中國經濟改革 30 年:國有企業卷》
「馬勝利 1984 年出任連年虧損的石家莊造紙廠廠長,政府在把這個虧損企
業交給他時,與他簽訂承包合同,只要他向政府上繳 17 萬利潤即可。承包
當年,馬勝利使這個企業盈利 140 萬,第二年盈利 280 萬,創造了『一包就
靈』的改革神話。他先後獲得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企業家等 400 多個榮
譽。」

(a) 在改革開放前夕,中共如何「分清大是大非問題」,以達致「政治上的安定
團結」?試參考資料一,並援引有關史實,加以說明。(10 分)

(b) 在 1979 至 1989 年間,中共在對外開放及經濟改革兩方面推行了甚麼措施?


其成效怎樣?試根據資料二和資料三,援引史實加以說明。(15 分)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9

試卷完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0

2014-2015 年度畢業試
中國歷史科 (卷一)

                  評卷參考

1.
a(i)唐中後期藩鎮遍布全國,分布密集,其中以北方為多。(2 分)

(ii)中原防遏型:位於中原地區,如河東、宣武、忠武等,與河北的藩鎮勢力相抗
衡,為唐室起了防止河北藩鎮南犯和扼守運河的作用。(3 分)
邊疆禦邊型:位於西北和西南,如朔方、鳳翔等,發揮着鎮守邊疆、防禦外敵
入侵關中的作用。(3 分)
東南財源型:位於東南地區,如浙東、淮南、江西等,多從財政上支援朝廷,成
為唐室重要的經濟支柱。(3 分)

以上其中兩項均可。

(iii) 政治問題:根據資料一,當時藩鎮林立,形成割據之勢,河朔的強藩尤為跋扈
難制,對唐室構成威脅。(2 分)
經濟問題:根據資料二,唐中後期,唐室主要依靠東南地區的藩鎮提供賦稅,
而其他藩鎮無上供或上供較少,使唐室的整體賦稅收入減少。(2 分)

政治措施:唐朝君主曾有意整肅藩鎮,但最終採取姑息政策,例如德宗時的
「涇原兵變」,雖然亂事平定,但德宗對藩鎮採取姑息政策,使藩鎮氣燄更盛。
(2 分)
經濟措施:唐肅宗時,朝廷推行鹽、鐵、酒和茶葉專賣,以增加國庫收入。安
史之亂後,租庸調制難以實行,唐德宗實行兩稅制,使課稅戶增加,朝廷收入
較為穩定。(2 分)

b(i) 反映民初中央政府更迭頻繁,政局陷入混亂狀態。(1 分)
證據一:中央政府首腦在十二年間更換了 9 次,平均在位時間不足 16 個月。
(2 分)
證據二:中央政府內閣總理在十二年間更換了 26 次,平均在位時間 3 至 5 個
月。
(2 分)

(ii) 民國成立後,共和政權落入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手中。袁世凱積極擴展北
洋軍的實力,並把北洋軍安插在各地,使他們分成不同派系,並得以培植勢力,
如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袁世凱
死後,北洋軍缺少一個資格、聲望和實力都足以統攝全局的領袖,使北洋各派
系為爭奪中央政權和地盤而混戰。(4 分)

皖、直、奉三系相繼控制北京政府,中央政權亦隨軍閥派系勢力的起落而更替,
導致中央政局極不穩定。如資料四顯示,從 1920 至 1926 年間,北洋軍閥為爭
奪北京政府的控制權,先後爆發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和反奉戰爭等多場大
規模的內戰。當中既有不同派系之間的鬥爭,也有派系內部之間的鬥爭,使中
央政權更迭頻繁,政局動盪不安。(4 分)
(iii) 優點:統計數據是將調查所得的歷史資料,透過整理和統計,細緻地說明歷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1

史現象,有助論證論點。資料三有關 1916 至 1928 年間中央政府變動統計數


據,能說明當時中央政權更迭頻繁,政局混亂的現象。(3 分)

局限:統計數據受到統計方法及展示空間的限制, 難以完整呈現歷史現
象。如資料三的統計數據,只見政府首腦和內閣總理的更換次數及平均在任
時間,卻沒有各人的姓名和在任時間,更未能說明他們更迭的原因和情況。
(3 分)

(c) 考生同意資料五「唐代藩鎮為患最烈」的觀點,可循以下思路討論:(7.5 分)
*藩鎮為禍時間最長。藩鎮割據始於安史之亂,直到唐朝滅亡。反觀宦官之禍同樣
 始於安史之亂期間,但至昭宗天復三年朱温入京盡殺宦官為止;牛李黨爭發生在
 憲宗至宣宗年間,歷時約四十多年;較大規模的民變出現於宣宗以後。可見藩鎮
 割據為時最長,對唐的危害亦最深。
*藩鎮掌握轄區內軍政財大權,他們擁兵自重,截留賦稅,更自定「留後」,削弱
 朝廷的實力和管治威信。此外,各藩鎮為私利「喜則連衡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
 併」,令國家陷於戰亂。宣武節度使朱温廢哀帝自立,更直接導致唐朝滅亡,可
 見藩鎮對唐室危害之深。
*反觀朋黨之爭只是朝臣意氣之爭,無意危害唐室統治,更不會謀朝篡位。宦官雖
 掌握朝中大權,敗壞朝政,甚至廢立君主,但終究不能謀奪帝位,轉移唐祚。民
 變則終究被唐室平定。而唐最後亡於藩鎮之手,證明藩鎮割據對唐的禍害最大。

考生若不同意資料五「藩鎮為患之烈,為四大禍中最甚」的觀點,可循以下思路討
論:(7.5 分)
*藩鎮雖然削弱了中央,但割據的只是河朔等跋扈藩鎮。「中原防遏型」、「邊疆
 禦邊型」、「東南財源型」等藩鎮並不割據,更有防範強藩、戍邊守土、支持唐
 室財政之用。可見藩鎮對維持唐祚有一定作用,反觀宦官之禍對唐朝為害最甚。
*安史之亂後,宦官漸掌軍政大權。他們專擅朝政,貪贓枉法,令政治日益腐敗。
 而且宦官肆意廢立、弒殺君主。藩鎮興兵,皇帝尚可下詔命諸鎮勤王,或暫時逃
 離京師。宦官發動政變,皇帝則求救無門,無處可逃。可見宦官對皇權的威脅更
 大。
*宦官加劇藩鎮割據和黨爭的禍害。宦官與藩鎮勾結,使宦官有藩鎮為外援,宦禍
 倍增;有宦官為內應,藩鎮為禍更烈。至於朋黨之爭,實為宦官在內廷鬥爭的延
 伸,若無宦官的支援,牛黨或李黨根本不成氣候。唐末民變也是由宦官專擅朝政,
 導致政治日壞而引發的。

考生同意資料五「袁世凱的消失產生了離心力,令國家陷入雜亂無序的狀態」的觀
點,可循以下思路討論:(7.5 分)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促成清帝退位,又由孫中山推薦而成為臨時大總統,更得到
 列強支持,成為民國希望所在。雖然袁世凱其後破壞民主共和政體,但由於北洋
 部屬對其甚為信服,使袁世凱能憑藉實力強大的北洋軍,鎮壓革命黨人的反抗。
 事後,袁世凱的勢力更進一步擴展至長江流域。故袁世凱去世前,他可以一直控
 制中央政府。
*北洋軍以袁世凱馬首是瞻,當袁世凱一死,北洋軍就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等
 派系,他們彼此為爭奪中央權力和地盤而勢成水火,使全國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
 可見袁世凱對民國政局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有論者認為民初政府已無力駕馭地方割據勢力,故中國陷入雜亂無序的狀態與袁
 世凱關係不大。然而,袁世凱執政時,地方權力未足以挑戰中央政府。列強更以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2

 袁世凱具領導國家的能力,而一直扶植他,以保障他們在華的利益。袁世凱去世
 後,列強鑑於中國失去領導國家的人物,為保障其在華的利益,才不得已扶植不
 同派系的軍閥。

考生不同意資料五「袁世凱的消失產生了離心力,令國家陷入雜亂無序的狀態」的
觀點,可循以下思路討論:(7.5 分)
*地方勢力在辛亥革命時盤據全國各地,並乘新政府根基未穩而迅速擴張勢力,使
 中央政府無力控制。如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份,長期不在中央政府的控
 制範圍之內,顯示早在袁世凱執政時,地方已產生離心力,中央政府始終無法在
 全國建立起穩定的政治秩序。
*袁世凱掌握中央政府以來,不斷鎮壓革命力量,破壞民主共和政體,先後掀起二
 次革命和護國之役。可見袁世凱執政期間,國家一直處於雜亂無序的狀態,始終
 無法建立穩定的政治環境。
*二次革命後,袁世凱將北洋軍安插各地,使北洋軍將領得以在地方廣結親信,招
 兵買馬,培植勢力。當時,北洋軍已分成不同派系,如皖系、直系、奉系等。他
 們不再聽命於袁世凱,甚至在護國之役時倒戈相向,可見北洋軍閥割據的局面在
 袁世凱死前已形成。

2.
(a)a.孟子(1 分)
b.孔子(1 分)
c.老子(1 分)
d.墨子(1 分)
e.莊子(1 分)

(b)
*禮崩樂壞:資料二鄭國使用九鼎祭祀,反映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情況。周初制定
禮樂制度,作為封建制度的輔行制度。禮樂制度強調等級差別和身分相稱,不同
等級的貴族,皆有不同的禮樂規定,不得逾越。春秋時代,封建制度敗壞,用來
 維繫道德教化和社會秩序的禮樂制度也慢慢失去規範作用。由於周天子地位衰
 落,已無力處分這些僭越權位的臣下,社會風氣因而日趨敗壞,道德淪喪。即使
 仍有諸侯遵從禮樂制度,亦只是流於形式,原有的精神已完全失去。(4分)

*工商業發達:資料三顯示春秋時期工商業發達。西周的商人和手工業工匠同為受
 官府掌管的「工商食官」,他們主要為貴族服務,手工業和商業在民間並不發達。
 直至春秋中末年,由於列國相兼,貴族破亡,官方對手工業和商業的壟斷才漸漸
 消失,私營手工業和民間商業活動於是活躍起來。就資料三可見,「春秋末年獨
 立經營的手工業已非常普遍」,這些手工業者被稱為「百工」,反映了當時手工
 業興盛。隨着商業的蓬勃,商人階層的勢力也越來越大,部分商人更取得一定的
 社會地位,如春秋時,孔子的弟子子貢營商致富,所到之處「國君無不分庭與之
 抗禮」。(4分)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3

(c)
我同意君主求賢,是導致春秋戰國學術思想大放異彩的主因。現析論如下:

*君主禮賢下士:根據資料四分析,春秋戰國時期,王權衰落,各國君主為求富強,
 不斷延攬人才。與此同時,士人為求能在社會上有所作為和見用於國君,紛紛著
 書立說,並周遊列國,向國君宣傳自己的主張,因而促進學術思想發達。如資料
 四提到的商鞅,原是衞國人,曾到魏國,但不受重用。後來聽說秦孝公下令求賢,
 便到秦國宣傳自己的治國濟世主張。秦孝公最終接納商鞅的意見,任命他推行變
 法。(4分)

*此外,不少君主亦以養士的方法羅致人才。戰國時期不少君主都喜歡養士,如魏
 文侯、燕昭王等,而齊國更為了養士而設稷下學宮。齊宣王時,更進一步擴充學
 宮,並對各家士人學者禮遇有加。孟子、慎到、荀子等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思想家,
 均曾進入稷下學宮。另外,當時貴族、官宦也有養士的風尚,其中以戰國四公子
 最為著名。他們為招攬人才,竟致互相爭奪,反映當時各國求才若渴,對人才極
 為重視。(4分)

*君主對學術的寬容:各國君主為了得到人才輔政,對於言論思想都抱持自由開放
 的態度,令知識分子可以毫無束縛,抒發自己的見解。以商鞅為例,他曾三次向
 秦孝公提出自己的主張,以求仕進。從商鞅游說孝公的經歷,可知當時君主大都
 樂於聽取各種言論思想,即使他們不接受該學派的見解,也不會隨便禁制,這無
 形中刺激了不同學術的發展。(4分)


若考生不同意君主求賢,是導致春秋戰國學術思想大放異彩的主因。可從經濟富
裕(資料三) 、交通發達及私人講學興起等分析,以反駁君主求賢並不是導致春秋戰
國學術思想大放異彩的主因。

3.
(a)政治方面,根據資料一,成帝以後出現「外親持權」的現象,政治操於外戚之手。
其時,漢元帝死後,成帝繼位,皇太后王政君的兄長王鳳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輔
政,成為內朝首腦,總攬朝政,致使天下臣民對漢室離心,政局日漸不穩。(2 分)

社會方面,西漢末年水、旱災荒連年,土地兼併劇烈,民生困苦,動亂經常發生。
根據資料二,元帝即位時「天下大水」,次年又發生「齊地飢」,令人民生活陷於
水深火勢之中,民不聊生。(2 分)

(b)
首先,王莽利用漢末外戚專權的時勢,以王氏外戚身分入朝掌權,為篡奪西漢政權
作準備。漢元帝死,成帝繼位,皇太后王政君的兄長王鳳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輔
政,王氏家族自始控制政權。當時,王氏子弟多驕奢放縱,王莽為討好姑母王政君,
便表現得謙恭仁厚,酷愛儒學,禮賢下士,廣施財物。因此,王政君對王莽十分憐
愛,在王根告退後將他提拔為大司馬輔政。王莽初任大司馬時,已選賢任能、勤於
政務。王莽用各種手段,籠絡人心。王莽懂得把握王氏外戚專權的形勢,部署周密,
為其日後篡漢自立製造有利條件。(4 分)

此外,王莽又利用西漢深入民心的「五德終始說」,為他篡權西漢政權製造思想根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4

據。漢代的儒學吸納了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這套學說認為,如果王朝德衰,
君主便要讓位給「新聖人」。君主政績不好或舊王朝將亡,上天會降下災異示警;
新朝代將興,上天會顯現吉祥之兆。西漢末年政治腐敗,經濟不景,災荒連年,社
會大眾渴望有「新聖人」出現,以匡正時弊,助他們擺脫困境。王莽乘機製造大量
有利於自己的符瑞,後來假託天命,迫使劉嬰「禪讓」,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新,
西漢至此滅亡。(4 分)

(c)
宦官專權影響的層面,比外戚更為廣泛,禍害亦較深。東漢時期,以和帝時的竇氏,
安帝時的閻氏,冲、質、桓三帝時的梁氏最為跋扈專橫。然而,竇、閻、梁三氏專
政期間,亦只擁立幼主、貪污納賄、結黨營私和排斥異己,遺禍主要在政治層面,
對普遍平民百姓的生計並未造成直接損害。而宦官則不同,每當他們掌權後,往往
依仗權勢,聚歛民財,殘害百姓,橫行不法。此外,宦官又將親信委以地方要職,
如侯覽的兄長任益州刺史,單超的弟弟任河東太守等,爪牙四佈,在地方上為非作
歹,侵擾良民,令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宦官的影響遍及朝野,顯示其禍害較
外戚為甚。
此外,外戚專權並未動搖漢室政權,宦官亂政卻為東漢衰亡的關鍵,故其禍害更為
深遠。外戚專權,以冲帝至桓帝年間的梁冀達至極盛。梁冀任用私人,殘害忠良,
甚至毒害質帝,專斷朝政達二十年之久。及後,梁冀為桓帝與單超所殺,外戚從此
衰落,再沒有外戚能獨攬大權。外戚勢力日衰,宦官卻更加囂橫。桓、靈二帝時,部
分正直官員和太學生非議朝政,與專權的宦官形成對立。宦官遂屢興大獄,誣陷批
評他們的官員和太學生,殺害和禁錮朝士達七百餘人,促成兩次黨錮之禍。經兩次
黨錮之禍後,忠良盡去,國家人才凋零,朝中盡是趨炎附勢之徒,朝政黑暗至於極
點。宦官專權,令政治更趨黑暗,致使民怨沸騰、民心思變,終引起黃巾之亂,導
致州郡割據形成,國家逐漸步向衰亡。由此可見,「宦官得志」不獨人民受害,亦加
劇朝政腐敗,令東漢政權不穩,名存實亡。 (13 分)

4.
(a)
*重文輕武:不論中央或地方政府,主要官職多由文臣出任,如資料一中,擔任樞
 密使的文臣有 54 人,比武臣多出三倍。至於軍事要職亦是多由文臣出掌,反映宋
 代重文輕武的現象。(2 分)

*強榦弱枝:就資料二可見,朝廷從財政方面,削弱地方權力。宋代規定各州把每
 年的租賦、榷買所得,除了所需經費外,餘下悉數送往京師,藉以加強中央對地
 方的控制,反映宋代強榦弱枝的國策。(2 分)

(b)
*武人專政:五代十國時武人專政,武人篡奪帝位之事迭生;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後
 周禁軍的最高統帥,後來因其部下擁立而建立宋朝,故此他深明軍人擁兵自重能
 威脅政權。他為了避免武人篡位的舊事重演,於是以文人掌管軍事。(3 分)

*藩鎮割據:唐末以來藩鎮割據,主因之一是他們擅留地方賦稅收入充作軍費,藩
 鎮跋扈之風直至五代之世未有改變。針對此弊,宋太祖如資料二所述,下令諸州
 把每年所收賦稅和從專賣事業所得的收益,除去地方所需經費外,餘下的全數送
 往京師,藉以削減地方財權,防止唐末五代藩鎮割據重演。(3 分)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5

(c)
資料一所述的措施體現了宋代重文輕武的國策。我同意這是宋代國力不振的主因。
現析論如下:

*重文輕武與積弱的關係:宋室非常重視文人,宋初即大興儒學和增加科舉取錄名
 額,進士登第即可授官,藉以提高士人的地位。宋朝對待武人則極力防範,還作
 不同程度的歧視,如在他們的臉上或手背刺字以為標記,以防士兵逃逸,這無異
 於把士兵看作罪犯,足見軍人地位之低落,這對士氣亦有很大影響。朝廷又用文
 臣主持國防和領軍,可是文人缺乏實際軍事經驗,成效不彰,終致宋代對外戰爭
 常遭敗績。宋朝與遼、夏等強國接壤,雙方戰爭頻仍,宋朝卻是敗多勝少,北宋
 最終亡於金國,南宋被蒙元所滅,國防實力之弱可見一斑。(5 分)

*重文輕武與積貧的關係:重文輕武政策亦造成國家積貧。宋朝優禮文人,大幅增
 加科舉取錄名額,入仕人數因而大增,終造成國家的財政負擔。據汪聖鐸的估計:
 北宋中期每年用於官俸支出,當不少於二百七十七萬餘貫,加上不入品的吏人和
 胥吏,每年用於官員的開支達千萬貫左右,佔每歲支出很大的比例,造成朝廷沉
 重的財政負擔。此外,宋室以文人掌軍事,宋軍因而常敗於遼、夏,朝廷只好納
 歲幣求和,這亦增加了國家財政的負擔。(5 分)

*反駁相關論點:有論者認為強榦弱枝政策是宋朝國力不振的主因。強榦弱枝政策
 旨在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從不同方面削弱宰相的權力,而地方官員所受掣肘亦甚,
 如以四監司及通判牽制知州、不許地方留有餘財、知州任期不過兩三年等,這些
 措施造成朝廷行政效率低落,卻未如重文輕武政策般直接造成軍隊多次戰敗,威
 脅國家安全。(5 分)


若考生不同意資料一所述的政策(重文輕武)是宋代國力不振的主因,宜先論證重
文輕武並非積貧積弱的主因,例如以文人掌軍事,並不像強榦弱枝政策般削弱了地
方的禦敵能力,相反一些文人在前線用兵部署有不俗的表現,如防禦西夏的范仲淹
就是一例。
其次,剖析強榦弱枝如何導致積貧積弱。例如軍事方面,在強榦弱枝政策下,朝廷
以老弱當廂軍駐守地方。然而,軍隊缺乏完善的退役制度,導致廂軍既不能戰而人
數卻不斷增加,構成沉重的軍費負擔(積貧)。另外,朝廷既以老弱當「廂軍」,又要
求地方把剩餘稅收全歸中央,導致地方無力建設和抵禦外敵,宋與遼、夏的戰爭更
是敗多勝少,最終更造成宋朝無力抵禦邊族入侵,乃致亡國。這實與地方因強榦弱
枝政策而令武力不振有關。(積弱)(15 分)

5.
(a)
資料一所揭示了洋務運動改革不徹底,未能針對國弱根源的現象。(1 分) 此現象與
中國甲午戰爭中戰敗的關係如下:
洋務運動目標是「富國強兵」,於是花耗三十多年,從國外進口洋槍洋炮,建立軍
械工廠、編製北洋南洋水師,其中北洋海軍更被譽為是亞洲第一,似是帶來中興之
局。但與日本海軍較量,即潰不成軍,原因在於改革主持官員對軍技工業全是外行,
往往輕信洋商代理人的宣傳,所購入的炮船炮艦,多屬低劣貨色;加上吏治的腐敗,
官員中飽自肥,嚴重影響運動成效,如軍火供盡為貪官把持,購入劣質彈砲,結果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6

日方艦多艘被北洋艦隊的炮彈洞穿鐵甲和甲板,卻一艘也沒有爆炸沉沒,甲午戰敗
證明改革外強中乾,連比自己改革晚起步的日本也能擊敗,足見洋務運動虛有其表。
洋務運動皆只由地方官員各省獨立推行,欠缺通盤計劃,互不協調,如李鴻章與左
宗棠各有主張,未能合作,均不利洋務計劃。這種不足完全反映於甲午戰爭,當時
督撫私顧封疆,不能聯合南洋、福建、廣東三支艦隊,結果以一支北洋艦隊,對抗
日本全國海軍。另外,清廷政府腐敗透頂,沒有全心全意支持改革。結果,洋務運
動一直缺乏中央資金支持龐大建設,仍得靠地方各自籌措,但慈禧太后為了一己私
慾,挪用海軍經費兩千萬兩修建頤和園,嚴重削弱海軍建設,終致甲午戰敗。反映
洋務運動不僅資金籌集困難,而且也得不到掌權者的支持。

日本的現代化軍隊都徹底擊敗中國,清朝三十年來的自強努力付之一炬。洋務運動
之船堅炮利不足以救國,遇上甲午戰爭的風雨,「紙老虎」即被扯破。中國花費數
十年心血的洋務運動事業全面破產,中國未能憑洋務運動扭轉頹勢,更被迫簽訂了
〈馬關條約〉,令中國陷入瓜分危機,中國再也不能粉飾下去,強充大國。(8 分)

資料一反映現象成因如下:
中國傳統向來注重道德禮儀,視新奇精巧的器物和技術為「奇技淫巧」。鴉片戰爭
後,部份國人對西方文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林則徐、魏源等人更提倡「師夷之長
技以制夷」,學習西方軍經技藝,不僅不是「奇技淫巧」,反而有利國計民生,符
合「聖人之道」。這種思想影響了日後的洋務運動。

英法聯軍後,中國朝廷已意識到中國器物上的不足,鴉片戰敗是由於外國船堅炮利
所致,加上曾國藩等在太平天國戰事中體會到洋槍洋炮的利害,朝野上下皆倡言強
兵救國,認為只要效法洋人之船堅炮利(用)就能增強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體),
即可與列強並駕齊驅,結果引發洋務運動,開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派遣留學生
出國學習等,希望藉西洋武器以「禦外侮」、「靖內亂」。

以上原因都決定了洋務改革現象只限於器物層面,是一場不全面的改革。而甲午戰
爭慘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目標未達,船堅炮利不足以富強根本。(6 分)

(b)
甲午戰敗,洋務破產,中國有識之士重新檢討中國改革的出路,他們認為日本明治
維新全方位地學習西方,從科技、文化教育、政治體制到立國精神的徹底變革,是
日本勝利的原因。而中國洋務運動,只要求中國學習西方某些軍經長技,培養若干
洋務通來維持政局,只追求實際表面,捨本逐末。維新派歸結洋務運動的失敗教訓
與中日兩國近代化運動的不同效果,雖然同意由上而下的變革之路,但洋務派不得
其法,改革必須大變、全變才能保中國,可見洋務運動是維新變法的反面教材。

維新派提出從經濟、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全面變革,力求糾正洋務派改革不徹底
的缺憾。其核心是用西方近代立憲體制取代中國皇權專制政體。30 年洋務本身的不
足及弊端充分暴露於世,除了是政治及社會的因素制約外,與洋務主持者的西方識
見短淺有重大關係。洋務運動戰戰競競地維護君主專制及三綱五常,改革僅限於填
補罅漏,終致甲午屈辱。戰後,維新派認為中國起衰振弱,必須從根本改變立國之
本及思想觀念,又批判君主專制,斥責三綱五常,認為西方政治清明,國家富強,
根本原因在於平等自由。他們主張「君民同體」的君主立憲制,大開國會,而變革
之本,就是教育,廢八股,消除奴性教育,興辦新式學堂,翻譯外文書刊,自由辦
報等,灌輸西方民主思想,培養備有獨立思考的新國民,應付世界大勢,梁啟超在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7

《新民說》中更強調:「苟有新民,何患無新制度、無新政府、無新國家」。

甲午敗績說明,洋務派建立新軍、創辦軍事工業及興辦工礦業不得要領、不善管理、
效率低、工效差。維新派認為,除「船堅炮利」外,更須重視軍隊編制操練,講求
紀律嚴明。裁撤綠營,變革武舉,設武備大學堂,用新法訓練海陸軍,增強軍事效
率。另外,維新派認為,官督商辦,官員貪污取利,粗製濫造,浪費公帑,無法振
興經濟。提倡私人辦實業、設農工商務局、商會,讓私人企業加速各種工業發展及
改善生產效率。

汲取了洋務教訓,維新派從否定洋務運動過分偏重於「制器」,開始從政治和社會、
文化等各方面來重新摸索中國近代化道路的選擇。 (10 分)

6.
(a)第三階段。(1 分)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中國和美、英、蘇等結為「同盟國」(1 分),與德、意、日
組成之「軸心國」作戰(1 分)。蔣介石獲委為中國戰區之盟軍最高統帥,領導各
國盟軍共同對日作戰,遂有與資料一英、美領袖的合照出現(1 分)。

(b)
*第一階段的戰略部署:七七事變後,日本採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企圖以
 精銳部隊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並揚言「三個月便可以滅亡中國」。中國為粉碎日
 本「三月亡華」的夢想,遂針對日本兵員不足、資源匱乏等弱點,如資料二所言:
 主張「以持久戰、消耗戰,打破敵人速戰速決之企圖」,利用中國幅員遼闊、西
 高東低的地形特點,實施「以空間換時間」,準備持久作戰。(3 分)

*第二階段的戰略部署:武漢會戰後,中國軍隊主力退守西部山嶽地帶,憑險固守。
 此外,針對日軍深入中國內陸、兵力分散、運輸補給困難、機械化部隊難以發揮
 作用等弱點,中國軍隊憑著熟悉地形,經常誘敵深入,然後圍攻。資料三的漫畫
 正反映出日軍在此時期所面對的困境,日軍無力將他們的重型火炮向前推進,造
 成進退不得的局面。這正是中國軍隊發動游擊戰,牽制日軍進攻,日軍遂陷入腹
 背受敵的困境。(3 分)

(c)
*考生同意資料四的觀點,可循以下思路作答,指出中國經歷八年抗戰
 後,國際地位得以提升,是近代史上最崇高的。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被迫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抗日戰爭
 勝利後,中國國際地位提升,清代遺留下來的各種問題,開始一一解
 決。例如:1941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加入同盟國,對日、德、
 意宣戰。1943 年,美、英與中國分別簽訂新約,宣佈放棄在華領事裁
 判權、租界及沿海貿易、內河航行等特權。其後,比利時、荷蘭諸國
 亦紛紛與中國建立平等正常關係。
*抗戰以前,中國被列強欺凌,國際地位卑微。戰爭期間及戰後國際地
 位提升。戰爭期間,蔣介石以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的身份出席各大
 國會議,例如:1943 年,蔣介石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
 在開羅舉行三國首腦會議,聲明將盡一切力量打擊共同敵人。1945
 年,中、美、英三國領袖又發表《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
 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1943 年,中國與美、英、蘇四國簽署了《普遍
 安全宣言》,並着手共同籌組戰後的國際和平組織。戰後國際地位大
 大提升,例如在 1945 年 10 月聯合國成立,中國成為安全理事會中五
 個常任理事國(中、美、英、蘇、法)之一,擁有否決權。

*反論一(駁論) 有人認為, 戰後世界局勢由美國及蘇聯支配,國民黨


 依賴美國支持(49 年後台灣的海防靠美國艦隊保護),共產黨的發展則
 依賴蘇聯的協助,中國並未振興。而且英國雖然表示廢除對華不平等
 條約,但香港問題並不在內(英國保留新界、九龍、香港的管治權)。
 直至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與英國進行平等的談判,恢復行使香港的主
 權,這才真正振興。但是 ,即使戰後中國的國際地位再有提升的空間,
 也不能否定中國在八年抗戰後的國際地位確實較清中葉及民國以來
 是最高的。所以 ,說中國戰後的國際地位是近代史上最崇高的,說法
 恰當。
*反論二(駁論) 有人認為,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對德宣戰,已取消
 德國在華特權。蘇聯在十月革命後,早已主動宣佈廢除對華的不平等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8

 條約。國民革命軍北伐統一全國後,國民政府透過交涉收回部份租
 界,宣佈關稅自主,並爭得取消領事裁判權,所以在八年抗戰前,中
 國的國際地位已逐漸提升。但是 ,雖然中國在八年抗戰前已逐步取回
 部分主權,但中國能與世界強國平起平坐,更能在國際組織取得決策
 的地位,都是在抗戰勝利後。所以 ,說中國戰後的國際地位是近代史
 上最崇高的,說法恰當。(15 分)

若考生不同意資料四的論點,可詳述上文兩項反論。

7.
(a)
中共於 1978 年 12 月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宣佈不再提出「以階級鬥爭為綱」、「無
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口號,重申「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階級鬥爭已經
完全結束」等。從資料一可見,當時中共認為「為了四個現代化,我們必須安定團
結」,而且必須做到「功過分明,是非分明,賞罰分明」,以理清一些政治上的功
過是非,達致「政治上的安定團結」。現從 1978 年中共所開展的撥亂反正工作以作
分析。
中共於 1978 年開展撥亂反正工作,以理清一些政治上的功過是非問題。首先的工作
便是全面平反冤假借案,以做到「是非分明」。在鄧小平支持下,胡耀邦負責重新
審查過去所有政治案件,為反右、「文革」等運動期間的冤假錯案平反,照顧獲平
反者及其家屬的生活。1980 年,約有十萬名「右派分子」獲平反,再加上「文革」
前及後來獲平反者,幾乎所有約五十五萬名曾被打成「右派分子」的人,都獲宣佈
是錯劃而得以取回清白。
其次,中共恢復被歧視階級的社會地位,使社會重拾安定團結。中央又為被認為已
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分子摘掉帽子,不再視他們為政治敵人;並改變過往
對小商人、小販、小手工業者的歧視態度,不再視他們為資產階級,承認他們是社
會主義社會中的勞動者;又允許在「文革」期間「上山下鄉」的二千六百萬名知識
青年返回城市,為他們安排職業。
最後,中共藉肯定知識分子的地位,以達致「政治上的安定團結」。鄧小平復出後,
肯定知識分子對國家的貢獻,強調「腦力勞也是勞動,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是腦力
勞動」,提出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為知識分子恢復名譽。同時,又致力
改善廣大知識分子的待遇,恢復在「文革」期間中斷了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試。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開始建立學位制,並恢復凍結多年的學術和技術職稱評
定,全國有一百多萬知識分子先後獲得高、中級職稱,工作及生活條件得到相應改
善。 (10 分)

(b)「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中國,是一個百廢待興的殘局。如何迅速收拾殘局、改
弦更張,是中共領導層面臨的重大考驗,故此,當時中共決定推行改革開放政策。
根據資料二,在對外開放方面,政府設立和發展經濟特區,以加強外資的投入;根
據資料三,在經濟改革方面,政府推行企業承包經濟責任制、發展市場經濟等,使
中國經濟能走上軌道,得到良好的發展。
首先,在對外開放方面,政府設立和發展經濟特區,增加對外開放城市,以推動中
國的經濟發展。由資料二可見,發展經濟特區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莫大好處,因為
中國「從特區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成為開放
的基地,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
影響」。在 1980 年,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及廈門設立經濟特區,實行特殊
的經濟政策,包括給予關稅減免優惠、提供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以吸引僑商及外
中六 / 中國歷史 / 卷一 / 頁 19

商設廠,合辦企業,從而引進先進技術,及發展對外貿易。至 1984 年 2 月,鄧小平


南巡,視察了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肯定了特區經濟發展的成果。隨後,國務
院便宣佈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洲、
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對外開放,以加快開放的步伐。
其次,政府在改革經濟的同時,又積極引進外資,借助外國的技術、資金,以加快
經濟發展。引進外資一方面是借鑑外國的經營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是鼓勵境外商人
到內地投資設廠,辦中外合資、中外合作或外商獨資企業,即「三資」企業。同時,
中央於 1979 年賦予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權。
在經濟改革方面,政府對工商業實行了不少政策,以助不同行業之發展,而「經濟
責任制」便是其中之一。自 1979 年起,政府對國有企業推行「經濟責任制」,將企業
的責、權、利相結合,要求企業的主管、部門領導、各層職工明確自身的責任,在完
成國家的生產任務後,可以利用剩餘的資金和利潤,自行生產、購買物料、銷售,
甚至決定價格;並可自行管理多餘的資產,稱為「利潤留成」。其後,為進一步擴大
企業自主權,政府在國營企業中更廣泛推行承包經濟責任制,同時要求企業推行
「廠長負責制」,保證廠長在企業生產、經營等重大問題上的決策權,突出廠長在行
政指揮中的作用。廠長有權決定員工的編制,提名任用高級幹部,對外招聘技術、
管理人員等。而資料三便顯示出此政策的成功,資料中指出,石家莊造紙廠實行承
包後,廠長使這個企業盈利大增至 140 萬,第二年盈利更達 280 萬,創造了「一包
就靈」的改革神話,可見「經濟責任制」之成功。
總結而言,上述政策的實行為改革開放帶來正面之影響。「經濟責任制」改善了企
業權責不清和生產效率低的問題,提升中國工商業的競爭力。通過經濟特區的設立,
中國的經濟模式亦從封閉(半封閉)型經濟,走向開放型經濟,與世界進一步融合。
可見這些政策有助中國經濟迅速發展,走上富強的道路。 (15 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