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世界级教育创新项目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自我效能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
在 1982 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自我
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
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动机心理学家
们的极大兴趣。

班杜拉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在于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在社会学习理
论中,既可以看出行为主义的影子,又可以看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他坚持行
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如强调研究人类的行为,强调客观化的研究原
则,强调学习中强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了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
自我因素对行为的中介调节作用。他主张行为和认知的结合;主张必须以环
境、行为、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学习的认识不同。传统的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以直
接经验为基础的,而班杜拉认为人除了直接学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可以通
过观察去进行间接学习。人的社会行为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观察
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亦称之为“替代学习”。用班
杜拉的话来说“一个替代学习事件可以这样来定义,既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
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矫
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从这一定义
中我们可看出观察学习的以下特点:一是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
二是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三是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班杜拉认为强化除了对直接行为后果的外部强化外,还有替代强化和自
我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惩强化时,对自己的行为也有一
个间接的强化作用。自我强化是指在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
内在的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自我效能理论
正是从这两种强化的作用发展而来的。班杜拉认为强化并不像传统的行为主义
者所认为的是学习的必要条件,而是一种促进条件。譬如小孩子喜欢玩“过家
家”的游戏,在没有外部强化的情况下,他们仍会玩得很开心。

替代强化的作用机制可以描述如下:当一个人观察到别人的行为时,会产
生两种认识:一是认识到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外界对此行为的反馈与
强化;另一个是认识到此任务的难度如何及其行为方式。这两种认识将会影响
观察者对模仿此行为的预期,此预期包括两种成分:对行动结果的预期及从事
此行为把握的预期。这两种预期将对观察者是否采取此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作
用。自我强化强调行动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标准,从而受到自我奖惩的内部
强化。人在行动的过程中总会有自己的预期标准,如果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标准
就会更积极地去行动,否则就会改变行动。

对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深入研究,班杜拉发现了自我调节的重要性,他
指出强化的作用在于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这种作用
的机制在于从先前的经验中形成的对后续行为的期待。他把这种期待分成两
种: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
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一种好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将
会被激活,受到选择。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
推测或判断,它是自己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主观上的评估。在“效能期待”的基
础上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产生背景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
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
代,是在对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是当传统行
为主义陷入危机之后,作为对这种危机的反应并接受新兴的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新行为主义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人类学习的
必要性及其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体系是对他的一般学习论观点的理论展现。他的一
般学习论观点是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的理智把握,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
三元交互决定论。三元交互决定论探讨的是环境、行为以及表现为思维、认
知、自我评价等的人的主体因素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对行为主义传统的心理
学研究而言,三元交互决定论中的人的主体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构成了它的一
片尚待开垦的荒芜之地,因为在行为主义的任何传统形式的理论体系中,人是
没有自我的。纵观班杜拉学术思想的发展,70 年代末以前,他主要从事于对其
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阐释并建构其观察学习理论;当他的一般学习论观点确立
后,自 80 年代以来,他的学术兴趣便转向对现象的全面考察,特别典型地表现
为对自我效能现象的关注。

长期以来,有关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研究主题限于两个方面:或是关于行为
技能或知识的获得过程,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各种学习理论体系;或是关于行
为反应的产出或表现过程,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各种动机理论体系,而关于从
已获得的行为知识到将这种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表现的中介过程则被忽视了
(Newell,1978)。70 年代以来,受信息加工心理学关于内部认知过程的研究的影
响,不少理论家试图对上述中介过程作出理论阐释,其中,班杜拉关于行为产
出过程所提出的概念-匹配机制(Bandura,1986),也是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
但是,这三种研究只涉及到了行为的机械方面,而没有涉及到行为的现象学方
面,因而仍不足以对现实的人类行为作出充分、完备的说明。现实的人类行为
表现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拥有相同行为技能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
下,在执行同一行为活动时,其表现的出色程度是不同的,甚至相差悬殊。这
表明,在人类行为表现的机能活动中,还有一个为上述三种研究尚未触及到的
作用领域,这就是班杜拉及其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所谓效能机制。

自我效能感

一、自我效能现象的概念表述

作为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
效验或有效性。和传统心理学的能力理论不同,社会学习理论的自我效能理论
并不试图描述主体自我的某一稳定不变的属性(Evans,1989),而要从个体心身机
能的发挥这一动力学角度来探讨主体自我在其中的作用。所以,它的自我效能
概念所把握的,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self-referent?thought)的一种形式,
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
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Bandura,1994),因而构成自我的一个现象学特
征。正因为如此,在有关自我效能的心理学研究中,更具理论及实践意义的概
念表述方式,是自我效能感(perceived?sdlf-efficacy)、自我效能信念(self-
efficacy?beliefa)或自我效能期待(self-efficacyexpectancy)等。

二、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

从其概念内涵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决不只是个体对自己即将执行的活动
的未来状态的一种事先预估,而与这一活动的实际执行过程及执行后的实际状
态没有因果的关系。事实上,它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动力心理过
程中的功能发挥,从而构成决定人类行为的一种近向原因
(proximal?determinant)。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若干中介过程实现其主体作用的。
1、选择过程

从三元交互决定论看,“人同时是环境的产物和营造者”
(Bandura,1989a,3)。人作为环境的营造者,除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环境的性质
外,也部分地决定于人对环境的选择。一般而言,当面临不同的环境时,个体
选择自认为能加以有效应对的环境,而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一旦个体选
定某种环境,这种环境反过来又影响到他的行为技能和人格发展。另一方面,
当个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来解决所面临的任务时,由于不同活动包含着不同
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他选择哪种活动就决定于他对可供选择的各种活动的自我
效能感。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个体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对象及其对个体知识
和技能的要求不同,他在其中获得的体验在性质和形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各种
不同的活动方式作为人类普遍经验的种种形式,都有转化成个体直接经验的潜
在性。所以,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当面临新的任
务时,是把它当作挑战加以迎接还是当作困难加以回避的生活态度,而且也通
过影响个体对不同活动方式的选择而决定其人性潜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开发,又
在哪些方面被忽视而得不到实现,正如班杜拉指出的那样,“任何影响到选择
行为的因素,都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定向作用”。

2、思维过程

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或激起若干特殊形态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对个
体活动成就产生的影响或可是自我促进的,或可是自我阻碍的,依效能感的高
低而不同。首先,目标设定是人类行为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之一,但个体把什
么样的成绩设定为自我行为的目标,则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目标的挑战性不
仅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而且也决定个体对活动的投入程度,从而决定其活动
的实际成就。其次,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对即将执行的活动场面或动作流程
的心象实现(imaaginalrealization)的内容和性质:个体若坚信自己的活动效能,
则会倾向于想象成功的活动场面并体验与活动有关的身体状态的微妙变化,从
而有助于支持并改善活动的物理执行过程;否则,他更多想象到的是活动的失
败场面,担心自己能力的不足,并将心理资源主要地投注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
失误,从而对活动的实际成就产生消极影响。第三,在归因活动中,效能感强
的人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为技能的缺乏和努
力的不足。这种思维方式反过来促使个体提高动机水平,发展行为技能,从而
有利于活动的成功。第四,个体对行为结果形成内控或外控的不同期待,部分
地决定于其效能感的高低,并通过改变自我动机的水平而影响活动实际执行的
动力心理过程。

3、动机过程

如上所述,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挥主体作用,通常都伴有动机的因
素或过程参与其中。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在活动中的努力程度
以及在活动中当面临困难、挫折、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特别是对于
那些富有挑战性或带有革新性质的创造活动而言,这种持久力和耐力是保证活
动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从其社会属性来看,个体活动的成就依赖于社会的标定或认可:作为历史
发展的结果,社会在特定时期对各项人性活动领域都形成了相应的成就判定的
贯常标准。任何带有革新性质的创造活动,其本性决定了它与社会的流俗或思
维定势相对立,因而在被社会认可、接纳、甚至带来一个新的时代的初期,必
然遭遇种种社会压力的阻碍而使创造主体经受失败的挫折。在人类自我创造的
历史过程中,无论是在社会变革运动、艺术创作、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等各领
域,先驱者们无不以坚强的毅力屡经暂时失败的挫折,否则他们也就不构成历
史的先驱者。处于这种暂时失败的挫折环境中从事创造活动,其创造的动力正
来源于他们强烈的自我效能感(Bandura,1989b)。所以,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
对个体具有适应价值,而且同时对个体和社会具有发展的动力学意义。

4、心身反应过程

在面临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等厌恶性情境条件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
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等心身反应过程。这些情绪反应又通
过改变思维过程的性质而影响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应对效能感强的人,
不会在应对环境事件之前忧虑不安。而怀疑自己处理、控制环境的潜在威胁的
人则担心环境充满了危险,因而体验到强烈的应激状态和焦虑唤起,并以各种
保护性的退缩行为或防御行为被动地应对环境。这些行为方式既限制了个体人
格的发展;又妨碍了其主体性在活动中的功能发挥。事实上,威胁性并不是环
境事件的固有的属性,而是建立在个体应对效能感和环境的潜在危险之间的一
种关系属性,既决定于环境本身的性质,也决定于个体应对环境事件的自我效
能感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应对过程的性质(Bandura,1989b)。社会学习理论关于
自我效能感通过心身反应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研究,在当代心理医学的一个新
兴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即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自
我效能感作为心理意义上的一种主观感受,是通过影响体内生化过程而介入到
应激源与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班杜拉在实验条件下进行的生化检测表明,自
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唤起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儿茶酚氨的分泌
水平和内源性鸦片肽的释放水平。这些生化物质作为神经递质,均参与了免疫
系统的功能调节过程。当面临同样的应激源时,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不表现出这
些物质分泌水平的提高,因而保证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平衡;但自我效能感不足
则引起了这些物质生化水平的明显提高,从而打破免疫系统的正常平衡,并破
坏其免疫功能(Bandura,1992a)。所以,保持乐观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保证免疫
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在预防医学上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效验的主体自我判断,
不是凭空作出的,而要以一定的经验或信息为依据。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人
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及其结果,向个体显现着大量不同性质的信息。其中,与个
体互动效验有关的信息称自我效能信息,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
知加工而形成的。 活动及其结果对主体所具有的信息价值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
表现出来。就自我效能信息而言,其呈现的不同方式构成了个体形成自我效能
感的不同途径。第一,成败经验,即个体对自己实际活动的成就水平的感知。
它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并构成个体对在其它信息
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加以检验的手段,因为它以确证的方式显现了个体驾
御环境事件的能力。第二,替代经验,即对能力等人格特征与自己相似的他人
的活动及其成就水平的观察。它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境时
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第三,言语劝导,即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
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言语劝导信息的效能价值取决于
它是否切合实际:现实化的言语劝导因能够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而使之易于成
功,从而使他在这种信息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得到实现;但不切实际的言
语劝导很难在活动中得到实现,从而不仅使劝导者失去威信,还会反过来挫败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第四,情绪反应,即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
应:平静的反应使人镇定、自信;焦虑不安则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

相对于活动主体而言,不同形式的自我效能信息,作为活动及其结果对个
体活动效能的反映不是自明的,而依赖于主体的注意、把握和评估。因此,自
我效能感的形成还需要个体对自我效能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参与。班杜拉认
为,效能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一是决定个体对何种
类型的效能信息加以选择性注意并构成其效能自我判断的基础;二是决定个体
对不同渠道的效能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使之整合为统一的自我效能感的组
织原则(Bafldura,1992b)。

活动的成就水平决定于多种因素,其中除主体能力外,还包括任务的难
度、个体的努力程度、外援的多寡、作为活动背景的环境条件等非能力因素。
认知加工过程不仅帮助个体对影响到活动成就水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对影响力
大小的分辨,而且也有助于个体知觉到活动的成就水平因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发
生的时空模式的变化,从而形成更加真实的自我效能判断。但在这些分辨和知
觉的过程中,另有一个主体因素却不利于保证自我效能判断的真实性,即个体
对活动的自我监控偏好:有些人倾向于注意并记忙自己在活动表现中的消极方
面,从而降低效能自我判断的水平;有些人倾向于注意自己活动的成功方面而
忽视其失败方面,从而使效能自我判断朝向夸大的方向发展。 关于自我效能感
的发展,班杜拉以个体社会化过程为线索作了全面的考察(Bandura,1986)。他指
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所面临的基本生活任务及其活动的形式和对象的
差异性,决定了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效能感在信息来源、性质、结
构、领域等维度上的不同。总体而言,个体在每一发展阶段所具有的自我效能
感,一方面是此前各发展阶段的社会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影响到他在当前各
项活动中的功能发展,并接受其生活实践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在不同年龄阶段
上的发展特征。

在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研究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班杜拉关于因果效能感
(causal?efficacy)最初如何在个体身上产生的论述。虽然新生婴儿由于身体不成
熟的限制而缺乏各种行为技能,但他并不是一块白板,而拥有广泛的人类潜
能。随着营养的不断摄取,婴儿体内发生着连续的生理成熟过程,其重要结果
之一是体能的获得,它为新生儿进行各种偶然的无意动作如伸手、抓握、踢
腿、叫喊等提供了力量的基础。这些动作一旦介入对象世界,便构成对象世界
运动变化的动力原因,如推移物体、踢动摇篮、引起成人的照顾反应等。在反
复体验无意动作与它所引起的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婴儿逐步意识到动作与对象
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的认识,正是婴儿自我效能感的最初萌
芽。 因果效能感的产生不仅需要自我观察,而且还需要一个新的认知,即
把自己的动作看成是自我存在的一个方面,这就是婴儿自我与对象世界及他人
存在的分化过程。自我与对象的分化产生于经验的差别性,如当婴儿自己做出
某种动作时,会引起疼痛等主观感受,但当他看到别人做出类似动作时,却不
会引起他的这种感受。这种主观感受的差别性,正是婴儿对自我动作与他人动
作加以分别、并由此产生自我与对象的分化的人性基础。

作用机制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行动前对自身完成该活动有效性的一种主观评估,这
种预先的估计对后续的行为会多方面地发生影响。
1、影响人对行为的选择

当个体面对一个新的任务时,他首先会对该任务的价值进行估计。确定出
是有价值的任务才会有下一步行为,那么是不是任何有价值的行为个体都会采
取行动呢?这还会有另一个选择过程。当个体对自己完成该任务的能力评价很低
时,他可能不会采取行动或者选择一个较容易的目标。正如在高考填报考志愿
一样,当一个学生感到报考清华大学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时,他是不会报考的,
会换一个容易报考的。

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到个体目标的选择,还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方式。我
们在做事情时都会选择一种最有成功可能性的方式。在生活中,人都有自己做
事情的方式,而且很难改变,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熟悉的行为方式最具有自我
效能感。在行动的过程中,人会根据行为结果的反馈,相应地改变自我效能
感,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与行为方式。

2、影响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

在行动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到人克服困难
的毅力和决心,影响人行为的坚持性。与此相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习得性
无助。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最早是由动物学习理论家(Oermier and Seligman,
1969;Seligman and Maier,1967)提出的。他们研究发现,当动物(狗、白鼠等)
被置于难以逃避的电击区域时,起初它们试图逃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发现都无法取得成功后,它们的反应明显变消极了,再次把它们放入相似的环
境,它们便会放弃努力,虽然在新的情景下只要稍做努力就可以逃脱,这种现
象就称之为习得性无助。不仅动物,人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一旦形成习得性
无助,再次遇到相似的情况,便会放弃努力。分析其作用机制可以发现,只有
当人把失败归结为不可控制的因素时,才会形成这种无助感。而不可控制的原
因意味着自我效能感的低下。这个经典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自我效能感低的人
更容易放弃努力。一个学生如果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数学方面的自我效能
感很低时,很容易便会向困难屈服;而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就会想出各种办
法去解决问题,而不会轻易放弃。高自我效能感者所付出的努力与任务难度成
正比,低自我效能感者则相反。

3、影响人的情绪状态

当我们认为做某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时,往往会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
态,情绪饱满,主动性也更高。能力与兴趣是可以相互影响的一对概念,在某
一方面能力强的人,往往也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这在学习方面表现得很突
出。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十有八九是因为在这一学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
绩。而兴趣又可以使人更加投入,获得更好的成绩,从而促进能力的增长。这
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与此相似,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更有兴趣从事某一
活动。在行动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外界的信
息会更加积极地进行加工,从而更有可能获得好的结果,好的结果又能起到强
化作用,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解决问题之前,往往会
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问题,形成正向预期;遇到问题时,也会以一个乐观的心
态看待它,较少产生焦虑。

培养途径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可以通过以下四
条途径来培养自我效能感。

1、增加个体对成功的体验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效能的主观判断,不是
凭空做出的.而是以个体多次亲身经历某一同类工作而获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
的。它是获得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途径,并且也是对个体已形成的自我效能感
进行验证的基本途径。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体验
则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增加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能力水平相当者的活动,获得的对自己能力的
一种间接评估。它是一种间接经验。它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
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

3、语言说服

指通过他人的指导、建议、解释及鼓励等来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当个
体总能获得外界的关心和支持时,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人们对自身能力
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人评价的影响,尤其当评价来自于有威信或对个体
来说比较重要的人。班杜拉认为对个体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增强个体的
自我效能感。但是如果说服者的言语劝导与个体的实际能力不相一致时,一开
始可能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但经过验证后,反而会加剧降低个体的自我
效能感。

4、培养和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

对生理反应的知觉会影响人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认知。高度的生理唤起
水平比平静的反应使人更不镇定、更不自信,如紧张、焦虑的情绪使人对自己
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绝不仅仅是由当前的活动结果和他人的评价被动决定
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人们对先前活动结果的归因决定的。同样是失败的
经验,它可能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而不一定降低另一个人的自我效能
感。只有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这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才会
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而当个体把失败归因于运气、机遇之类的外部的、不
稳定的因素时,则他的自我效能感不一定会下降。成功的经验能否提高个体的
自我效能感,也取决于个体的归因方式。只有当成功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出众
这种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把它归因于
运气、机遇之类的外部原因时并不一定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归因对自我
效能感的重要影响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人的一
切行为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外部的经验与主观的认知对自我效能感的
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