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由人类学大师费孝通先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先后撰写完成,至今仍
有重大参考价值。

第一章《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开篇定下全书的
基本观点和方向,其论证也令人信服。本书历经多年考验,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是完全
正确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
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
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
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
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乡土性决定了中国
乡土社会不同于西方和城市的的各种特点。

第二、三章《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用极其平易近人的语调清
晰明确地论证了乡土中国的“乡土性”决定了这个社会没有使用文字的必要。这两章
指出了没有文字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特点,是由乡土社会的特性决定的。因此,要使文
字下乡,要使文化普及率在乡村提高,最重要也是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乡土的社会结构
进行调整,而不是强行地把文字塞进乡下人的脑袋里,这样做效率低下,而且会产生
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
上的意义。

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 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
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
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
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
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伦常的格局。这是精辟而一针见血的观点,将中
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根本差别直接指出。这一观点在中国社会学上是里程碑式的成就。

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
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
杂的功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连绵延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
婆媳之间,是纵的。为了避免麻烦,不破坏原有的社会关系,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
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便是男女有别的原则,即干脆认为男女之间
不必求同,不必了解,在生活上加以隔离。

《礼治秩序》和《无讼》研究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管理制度。乡土社会治理方式
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
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
适应的。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现行的司法
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因此,为了推行法
治这种更有效率,更利于我们现有社会发展的制度,我们首先得从根本上对乡土中国
的社会进行改革。

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何以维持的基础上,费孝通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
构。在礼制社会里,权力是松驰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乡土社会是无为政
治,长老统治。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
大转变。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
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
据经验,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
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
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我们所处的国家里仍然重要的一种社会
体制,我们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是我们参与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