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05

两轮摩托车 QJ600GS

用户使用维护手册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0
目录
前言 .............................................................................. - 1 - 
准备资料 .......................................................................... - 2 - 
一般安全性 .................................................................... - 2 - 
维护规则 ...................................................................... - 3 - 
规格表 ....................................................................... - 13 - 
故障诊断 ..................................................................... - 15 - 
检查/调整 ..................................................................... - 21 - 
电器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 - 42 - 
一、蓄电池/充电系统 ............................................................... - 43 - 
1.1 准备资料 .................................................................. - 43 - 
1.2 故障诊断 .................................................................. - 44 - 
1.3 蓄电池 .................................................................... - 45 - 
1.4 充电系统 .................................................................. - 46 - 
1.5 电压电流调整器 ............................................................ - 47 - 
1.6 磁电机充电线圈 ............................................................ - 47 - 
1.7 磁电机的拆卸 .............................................................. - 48 - 
二、点火系统 ..................................................................... - 51 - 
2.1 准备资料 .................................................................. - 51 - 
2.2 故障诊断 .................................................................. - 52 - 
2.3 点火系统检查 .............................................................. - 53 - 
2.4 ECU 组 ................................................................... - 54 - 
2.5 点火线圈 .................................................................. - 54 - 
2.6 曲轴位置传感器 ............................................................ - 55 - 
三、启动系统 ..................................................................... - 57 - 
3.1 准备资料 .................................................................. - 57 - 
3.2 故障诊断 .................................................................. - 58 - 
3.3 启动电机 .................................................................. - 58 - 
3.4 启动继电器 ................................................................ - 60 - 
四、灯泡类/开关/仪表 .............................................................. - 62 - 
4.1 准备资料 .................................................................. - 62 - 
4.2 故障诊断 .................................................................. - 63 - 
4.3 前照灯灯泡的更换 .......................................................... - 63 - 
4.4 前位灯灯泡的更换 .......................................................... - 64 - 
4.5 后尾灯的更换 .............................................................. - 65 - 
4.6 后牌照灯灯泡的更换 ........................................................ - 66 - 
4.7 前转向灯的更换 ............................................................ - 67 - 
4.8 后转向灯的更换 ............................................................ - 67 - 
4.9 仪表 ...................................................................... - 67 - 
4.10 主开关 ................................................................... - 68 - 
4.11 喇叭 ..................................................................... - 68 - 
4.12 把手开关 ................................................................. - 69 - 

1
车体的检查和维护 ................................................................. - 70 - 
五.刹车........................................................................... - 73 - 
5.1 保养说明 .................................................................. - 73 - 
5.2 故障诊断 .................................................................. - 74 - 
5.3 前液刹 .................................................................... - 75 - 
5.4 后液刹 .................................................................... - 79 - 
六、车身覆盖 ..................................................................... - 83 - 
6.1 拆卸 ...................................................................... - 83 - 
6.2 装配 ...................................................................... - 83 - 
七、前轮/操纵/前悬挂 .............................................................. - 87 - 
7.1 准备资料 .................................................................. - 87 - 
7.2 故障诊断 .................................................................. - 88 - 
7.3 前轮 ...................................................................... - 89 - 
7.4 方向把 .................................................................... - 94 - 
7.5 前叉 ...................................................................... - 96 - 
八、后轮/后悬挂 .................................................................. - 100 - 
8.1 准备资料 ................................................................. - 100 - 
8.2 故障诊断 ................................................................. - 100 - 
8.3 后轮 ..................................................................... - 101 - 
8.4 后减震器 ................................................................. - 105 - 
8.5 链传动 ................................................................... - 106 - 
8.6 后摆臂 ................................................................... - 108 - 
九、油箱 ........................................................................ - 111 - 
9.1 准备资料 ................................................................. - 111 - 
9.2 故障诊断 ................................................................. - 111 - 
9.3 油箱 ..................................................................... - 112 - 
十、发动机拆装 .................................................................. - 114 - 
10.1 准备资料 ................................................................ - 114 - 
10.2 发动机拆卸 .............................................................. - 114 - 
10.3 发动机安装 .............................................................. - 120 - 
发动机的检查和维护 .............................................................. - 121 - 
十一、润滑系统 .................................................................. - 122 - 
11.1 准备资料 ................................................................ - 122 - 
11.2 故障诊断 ................................................................ - 122 - 
11.3 机油泵 .................................................................. - 123 - 
十二、气缸头 .................................................................... - 128 - 
12.1 准备资料 ................................................................ - 128 - 
12.2 故障诊断 ................................................................ - 128 - 
12.3 气缸头 .................................................................. - 129 - 
十三、曲轴箱 .................................................................... - 137 - 
13.1 准备资料 ................................................................ - 137 - 
13.2 故障诊断 ................................................................ - 139 - 
13.3 上箱体 .................................................................. - 140 - 
13.4 活塞 .................................................................... - 141 - 
13.5 下箱体 .................................................................. - 147 - 

2
13.6 离合器 .................................................................. - 150 - 
13.7 变档机构 ................................................................ - 153 - 
13.8 曲轴连杆组合室及变速室 .................................................. - 156 - 
十四、冷却系统 .................................................................. - 164 - 
14.1 准备资料 ................................................................ - 164 - 
14.2 故障诊断 ................................................................ - 164 - 
14.3 水泵 .................................................................... - 164 - 
废气排放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 - 167 - 
十五、废气排放控制系统 .......................................................... - 168 - 
15.1 废气排放控制系统保证书 .................................................. - 168 - 
15.2 定期保养须知 ............................................................ - 169 - 
15.3 废气控制系统机械功能 .................................................... - 169 - 
15.4 触媒转化系统 ............................................................ - 170 - 
15.5 怠速排放值超过规定值时的对策 ............................................ - 172 - 
电喷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 - 173 - 
十六、电喷系统 .................................................................. - 174 - 
16.1 电喷系统介绍 ............................................................ - 174 - 
16.2 电喷系统零件 ............................................................ - 174 - 
16.3 故障维修诊断方法 ........................................................ - 188 - 
16.4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 - 196 - 
QJ600GS 电路图 ......................................................................... 0 

3
前言
本维护手册是对钱江 QJ600GS 的维护要领的说明。

准备资料是维护手册全部作业上应注意事项包含在内,作业之前请先将

本手册详读。

检查调整是对检查调整的要领说明,车辆的安全性及各部件的性能维护

方法,从定期检查时开始实施。

第一章以后为电器、车体、发动机、电喷系统各零部件的分解、组合及

检查要领说明。

在编辑中各章前都有系统图及分解图,保养故障诊断及说明。

注意:

车辆的样式或构造如有其他变更,手册上的照片、图片或说明等与实物

有异样时,以实物为主,请原谅恕不另行个别告知。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 1 -
准备资料

一般安全性 维护规则

规格表 检查/调整

一般安全性

一氧化碳

若发动机必须启动,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不可在一密闭场所运转发动机。

注意
排气含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可使人丧失知觉并可能导致死亡。
需在一开放场所运转发动机,如在密闭场所应使用排气清除系统。

汽油

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工作,工作场所或储存汽油的地方,严禁烟火。

蓄电池

蓄电池发出易爆性气体,要远离火化、明火和吸烟处。充电时要保持良好通风状态。
蓄电池含有硫酸(电解液)。若接触皮肤或眼睛可导致烧伤。故要穿防护服、戴面罩。
——若电解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清水冲洗。
——若电解液溅到眼睛中,要立即用清水冲洗 15 分钟以上,并请医生诊查。
电解液有毒性。若不慎误饮电解液,要立即饮用大量清水、牛奶和氧化镁乳(一种缓泻制酸剂)或植物
油,并请医生诊查。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机油

接触机油之后再放在空气中,这样的动作反复进行会引起癌变。虽然你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接触机油的,
但是接触只有就要彻底的用水和香皂洗手,放在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

热能部分

发动机和散热系统部分产生热量,持续这种热量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开始启动。戴着隔热手套或者等待发
动机和散热系统凉了之后在处理这些部分。

- 2 -
维护规则

在维护本车时,尽可能使用公制工具,使用不正确工具可能损坏本车。
在从车上拆下或打开护板维护工作之前,清除零件或组合件外部的污物,防止污物落入发动机,底盘或
刹车系。
在拆卸后和测量磨损值之前,请清洗零件,并用压缩空气机
吹净。

橡胶件因老化而变质,极易被溶剂或油损坏,在重装之前应检
查,必要时更换。

松开有多种组合件的零件,应由外至内松开,先松开小的组
合件。
复杂的组合件例如变速箱,应按照适当的装配顺序存放,以
便日后装配。

重要的装合位置,应该在拆散之前特别注意。不再使用的零
件在拆散之前应及时更换。

- 3 -
螺栓或螺钉的长度对于组合件,护板各不相同,必须安装于
正确位置,如发生混淆,可将螺栓放在孔中,查看是否合适。

油封的安装应将润滑脂填入油封槽中,安装油封时,应检查
油封是否平滑,有无可能损伤油封。

橡胶软管(燃油,真空,或冷却剂)的安装,其末端应插入
接头底部,以便软管夹有足够的位置将接头夹住。橡胶或塑
料防尘套应装回原设计位置。

球轴承的拆卸,使用工具抵住一个或两个(内及外)轴承滚
圈。若力量只用于一个滚圈(无论内或外),轴承拆卸时可能
受损,必须更换。

- 4 -
电缆松散是电气安全的隐患。电缆夹紧后检查后一根电缆,
确保电气安全;
线夹不允许朝焊点方向弯曲;
在指定位置绑扎电缆;
不允许电缆布置于车架末端或尖角位置;
不允许电缆布置于螺栓或螺钉的末端;
电缆布置应避开热源或运动时可能夹住电缆的位置;
电缆沿着龙头把手布置时应避免拉得过紧或过于松驰,且
在任何转向位置均不得与邻近零件干涉;
电缆布置应顺畅,不得扭曲或打结;
接插件对接之前确认接插件护套是否有损坏,接插件是否
过分张开;
如果电缆位于尖角或转角位置,请用胶带或软管保护;
电缆修理后应用胶带可靠包扎;
操纵线不得弯曲或扭曲。如果操纵线损坏,将导致操纵不
灵活;

- 5 -
摩托车识别

1.车架号码,见图

车架号码

2.车架铭牌铆钉与车架,见图 车架

车架铭牌 铆钉
3.发动机系列号码,见图

发动机号码

重要注意事项

1.请使用钱江纯正零部件。使用不符合钱江公司设计规格的零部件可能会对发动机造成损伤。
2.只能使用公制工具进行维修作业。公制的螺栓、螺母以及螺钉与英制紧固件不能互换。
3.当重新装配时,应更换上新的垫圈、○型圈、开口销以及锁定片。
4.上紧螺栓或螺母时,应先上直径大或偏内侧的螺栓,然后按对角线顺序逐步拧紧至规定的扭矩,特
殊说明的除外。
5.用清洗液清洗拆下的零部件。装配前要润滑所有的滑动面。
6.装配后,检查所有零部件是否正确安装及操作正确。
7.在测量之前除污去油,组装时在润滑部位添加推荐润滑剂。
8.当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拆装后需长时间保存时,请在零件表面涂抹润滑剂,防止生锈和积满灰尘。

- 6 -
专用工具

所谓专用工具是指为装配或拆卸摩托车上的某些零部件,在特定的部位上使用而专门设计的工具。
适当的专用工具对于完整而准确的调整及组装作业是必不可缺的。使用专用工具可以安全、可靠、快速
的拆装零部件,提高工作效率,省工省力。
1.用于发动机检修的工具
拆装发动机时,某些零部件需要使用专门设计的工具,才能顺利地进行拆装。
发动机零部件拆装的专用工具清单、实物图如表 1-1、1-2 所示。
表 1-1
名 称 备 注
专用套筒扳手 用于拆装飞轮螺栓,图 1-3
离合器夹持器 图 1-4
飞轮拔出器 图 1-5
塞尺 图 1-6
轴承拆卸工具 图 1-7
轴承安装工具 图 1-8
油封拆装器 图 1-9
拆装工具手柄 图 1-10
活塞销拉出装置 图 1-11
活塞环张开钳 图 1-12
火花塞套筒扳手 图 1-13
测量离合器厚度 图 1-14
缸径测定仪 图 1-15
千分表 测活塞销孔内经,图 1-16
千分表、V 形块 测阀杆弯曲度,图 1-17
千分尺 测阀杆外径,图 1-18
气门导管拆装工具 图 1-19
气门导管安装工具 图 1-20
气门间隙调整工具 图 1-21
气门弹簧拆装工具 图 1-22
气门导管铰刀 图 1-23
曲轴箱拆卸工具 图 1-24
续表 1-2

图 1-3 图 1-4

- 7 -
图 1-5 图 1-6

图 1-7 图 1-8

图 1-9 图 1-10
①手柄

图 1-11 图 1-12 ①张开钳 ②活塞

- 8 -
图 1-13 图 1-14

图 1-15 图 1-16

图 1-17 图 1-18

图 1-19 图 1-20

图 1-21 图 1-22

- 9 -
图 1-23 图 1-24
2.用于底盘检修的工具
底盘零部件拆装的通用工具与专用工具清单、实物图如表 1-25、1-26 所示。
表 1-25
名 称 备 注
扭力扳手 图 1-27
内六角扳手 图 1-28
套筒扳手 图 1-29
千分尺 图 1-30
磁性架、V 形块 图 1-31
千分表 图 1-32
游标卡尺 图 1-33
弹簧卡环钳子 图 1-34
敲击式起子 图 1-35
前叉油封安装工具 图 1-36
前叉密封件打入工具 图 1-37
转向螺母扳手 图 1-38
(1)底盘检修通用工具
续表 1-26

图 1-27 图 1-28

图 1-29 图 1-30

- 10 -
图 1-31 图 1-32

图 1-33 图 1-34

图 1-35 图 1-36
(2)底盘检修专用工具:前叉密封件打入工具。

图 1-37
(3)转向螺母扳手。

图 1-38
3.用于电器零部件的工具

- 11 -
电器零部件测试的专用工具清单、实物图如表 1-39、1-40 所示。
表 1-39
名 称 备 注
万用电表 图 1-41
点火测试仪 图 1-42
续表 1-40

图 1-41

图 1-42

- 12 -
规格表

车型号 QJ600GS 发动机型号 BJ465MS-A

全长 mm 2120 燃油种类 无铅汽油(93/97)

全宽 mm 800 气缸数 4

全高 mm 1100 发 内经*行程 65.0×45.2

轴距 mm 1480 动 总排量 600cc

汽油箱容量 15L 机 启动方式 电启动

前轴 115 冷却方式 液冷
车辆重量 kg
后轴 105 润滑方式 压力飞溅润滑
(整备质量)
总计 220 离合器型式 湿式多片式

前轮胎 120/70 ZR 17 变速方式 六档变速


轮胎规格
后轮胎 180/55 ZR 17 传动方式 链传动

蓄电池容量 12V-9AH 初级传动比 1.864

电 磁电机 飞轮永磁式 一档传动比 2.846


器 传
火花塞 CR9E(NGK) 二档传动比 1.947
装 动
置 装
火花塞间隙 0.6-0.7mm 三档传动比 1.556

点火方式 TLI 四档传动比 1.333

最大功率 60.0kW/11000rpm 五档传动比 1.190

最大扭矩 55N.m/8000rpm 六档传动比 1.083



压缩比 11.5:1 末级传动比 3.286

前液刹盘直径
最高车速 185km/h 320mm
刹 (mm)
车 后液刹盘直径
燃油消耗量限值 ≤5.2L/100km 240mm
(mm)

- 13 -
QJ600GS

- 14 -
故障诊断 

启动困难或不能启动
故障诊断 调整检查 故障原因
检查汽油泵是否
工作正常 汽油箱内无汽油
汽油箱喷油器的油管阻塞
汽油泵油管阻塞
供给喷油器的 无汽油供给
燃料箱蒸发控制系统管道阻塞
油量充足顺畅 喷油器
汽油滤清器阻塞
汽油泵泵油压力不够
拆下火花塞,将火花
火花塞不良
塞装入火花塞盖,与
火花塞污染
发动机搭铁检查火花
CPU 组不良
塞是否跳火
触发器不良
点火线圈导线断路或短路
火花塞有火 火花塞有弱火花
点火线圈断路或短路
花跳火 火花塞无火花
主开关不良
充电线圈不良
压缩压力测定
启动离合器不良

气缸活塞、活塞环不良
压缩压 压缩压力太低
力正常 无压缩压力
气缸垫泄气

自动阻风作动不良
发动机无点 发动机有爆发现
火爆发现象 象但无发动的情 进气歧管有空气吸入

点火时间不正确
节气门调整螺钉调整不良
再度拆下火花塞检查

喷油器喷油量过多
火花塞干燥 火花塞潮湿 自动阻风作动不良

油门开度过大

- 15 -
回转不顺(速度不起、无力)
故障诊断 调整检查 故障原因
发动发动机轻轻
的加油看看 空气滤清器阻塞
汽油不良
发动机回转速 发动机转速无 燃烧箱蒸发控制系统管道阻塞
上升 法完全上升 排气管阻塞
自动阻风不良
调整点火正时使用 节气门不良
点火正时灯

点火时间正确 点火时间不正确 CPU 组不良


触发器不良

压缩压力测定

气缸活塞、活塞环不良

压缩压力正常 压缩压力太低
气缸垫泄气

化油器阻塞检查
清除污物
无阻塞现象 有阻塞

拆下火花塞检查
清除污物

无污染无变色 有污染变色 火花塞热值不合

检查曲轴箱内机油量是
否多或污染 机油量过多
机油量正常 机油量多 机油量过少

检查气缸头机油润滑现象 机油无更换
活塞气缸磨损
正常 不正常 混合气过稀薄
发动机过热 汽油不良
燃烧室积炭过多
无过热 有过热 点火时间过早
燃烧室积炭过多
加速行驶或运转 汽油不良
离合器打滑
无爆震现象 有爆震现象 混合气稀薄
点火时间过早

- 16 -
回转不顺(特别是低速)
故障诊断 调整检查 故障原因

点火时间调整

CPU 组不良

正常 不正常
触发器不良

节气门调整螺钉调

混合气太稀(放松螺钉)
调整良好 调整不良
混合气太浓(锁紧螺钉)

垫片有空气吸入
隔热片垫片不良
节气门固定螺母放松
无空气吸入 有空气吸入 隔垫片破裂
负压管破裂

拆下火花塞,装于火花
塞盖与发动机搭铁启动
发动机检查火花塞跳火 火花塞不良或污染
CPU 不良
火花塞跳火 火花塞跳火不良
点火线圈不良
良好 时
火花塞导线断路或短路
主开关不良

负压管损伤
良好 不良

空气通孔阻塞

- 17 -
回转不顺(高速)
故障诊断 调整检查 故障原因
点火时间调整

CUP 组不良

正常 不正常

触发器不良

汽油箱内汽油量少
汽油管汽油过滤器阻塞
正常 不正常

燃油箱蒸发控制系统管道阻塞
自动油环不良
喷油器阻塞

无阻塞 阻塞
清除

良好 弹簧折断弹力
疲乏
弹簧不良

- 18 -
充电不良(蓄电池过放电或过充电)
故障诊断 调整检查 故障原因
测量蓄电池两端的
电压发动发动机
蓄电池寿命已到

蓄电池电压无 蓄电池电压上升至
上升 正常值,熄火后又
蓄电池不良
恢复原电压

检查电压调整器插头是否松

正常 不正常
插头接触不良
配线的红色线断路

检查电压调整器插座红色线接万用
电表正负极线接车体其间的电压

电压调整器
有电压 无电压
配线的白色线断线

交流发电机线圈阻抗值测定

线圈不良
正常 异常
接头接触不良
交流发电机白色线断
蓄电池不良

充电不良过充电
发动发动机,电压调整器插座红色线
接三用电表正负极线接车体其间的电

电压高于正 电压正常
常值

检查电压调整器配线是否接触不良

正常 松弛接触不良 接头接触不良配线接地不良
电压调整器单体测试阻抗

电压调整器不良

- 19 -
火花塞无跳火
故障诊断 调整检查 故障原因
更换新火花塞再检查

火花塞跳火弱 火花强 原火花塞不良


或无跳火

检查火花塞再检查

无松弛 有松弛 火花塞盖松弛

检查 CDI 组插头是否松弛

正常 不正常 插头接触不良

检查 CDI 组导线插头各端子间
的导通,抵抗值测定
主开关不良
充电线圈不良
正常 不正常 触发器不良
点火线圈不良
相关部位检查

正常 不正常 主配线断
接头插座接触不良

使用 CDI 测试器检查 CDI 组

正常 不正常 CPU 组不良

使用 CDI 测试器检查点火线圈

不正常 点火线圈不良

- 20 -
检查/调整

准备基准 定期保养检查表

发动机机油/滤清器 冷却液

散热器水管卡箍装卸 燃油喷射器及油路

油门钢索调整 空气滤清器

火花塞 蓄电池

保险丝更换 气缸压力

驱动链松弛度 前刹车自由行程

后刹车自由行程 前照灯

离合器 前/后悬挂系统

螺栓/螺母/固定件 轮圈/轮胎

方向柱轴承及把手固定 节气门

零部件润滑

准备基准

一般
警告!
•发动机运转前,确认周围空气是否通风良好,绝不可在密闭场所发动发动机,废气含有一氧化碳会使
人失去知觉或丧命。
•在某种情况下,汽油容易挥发并爆炸,工作地方要通风,并且熄火,在工作区内或储油处严禁烟火。

- 21 -
规格
发动机
内经*行程 65.0×45.2
总排量 600cc
点火方式 TLI
火花塞间隙 0.6-0.7mm
火花塞规格 CR9E(NGK)
燃烧室型式 球形

车架

前刹车手柄自由行程 10-20mm
后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20-30mm
规格 轮胎气压
轮胎气压单位:Kpa 前轮胎 120/70 ZR 17 250±10kpa
QJ600GS
后轮胎 180/55 ZR 17 290±10kpa
前轮轴固定 100-140N·m
扭力值
后轮轴固定螺母 130-150N·m

- 22 -
定期保养检查表

保养里程和时间 每 每 每 每 每 每
300 1000 3000 6000 12000 14500
Km Km Km Km Km Km 使用工具
检查项目
一个 三个 六个 十二个 十五个
新车 月 月 月 月 月

* 空气滤清器 I C C R C 一般工具
* 汽油滤清器 I I R 一般工具
* 机油滤清器 C C C 一般工具
发动机机油更换 R 每 1000Km 更换一次 一般工具
轮胎气压 I I I I I I 胎压计、充气机
蓄电池检查 I I I I I I 比重计万用电表
作动空隙检查 I I I I I I 一般工具
方向把松动情况检查 I I I 一般工具
减震器作动检查 I I I 一般工具
各部位螺栓松紧检查 I I I I I I 扭力扳手

检查齿轮箱是否漏油 I I I I I I 一般工具
* 火花塞检查或更换 I I R R I 一般工具
* 齿轮箱油的更换 I 每 5000Km 更换一次 一般工具
车体各部位润滑 L L 润滑油注油器
消音器 I I I I I I 一般工具
* 点火正时 I I I I I I 正时灯
* 化油器 A I A A A A 转速计
* 怠速废气检查 A I A A A A CO HC 分析仪
* 油门检查 I I I I I 一般工具
燃油管路检查 I I I I I 一般工具
灯光仪表电气设备 I I I I I I 目视万用电表
主脚架侧支架 I I I 一般工具
减震器 I I I I 一般工具
* 发动机螺栓扭力 I I I I I 扭力扳手

前/后制动 I I I I 一般工具

驱动链 I I I I A 一般工具

离合器 I I I I 一般工具

* 气门 I I I I I 塞尺

- 23 -
预期检查
1 点火系统—-有明显的连续性点火失常,发动机失火,后燃过热等现象进行保养检查。
2 积炭清除—-有明显的马力不足,将气缸头,活塞头,排气系统的积炭清除。
3 活塞、气缸—-气缸过度磨损,卡缸请更换新品。

请定期赴钱江经销商作检查,调整以保最佳车况。
上表以每月行使 1000 公里为参考。
I—检查 A—调整 R—更换 C—清洗 L—润滑

注:1.“*”废气排放的项目,以国家环保局的规定,必须以公司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实施正常保养,严禁私
自调整修理等,否则恕不负责。
2.在沙石路面或环境严重污染下行驶,应增加清洗空气滤清器的次数,以延长寿命。
3.经常高速行驶,行驶里程较多者,保养频度要增加。

发动机机油/滤清器

机油量
*注意
•检查机油量时车辆必须停放在平坦地面上作业。
•发动机运转 2-3 分钟后或停止约 2-3 分钟后再
检查机油量。

检查机油量。
机油油位传感器发出报警时补充机油到上限位置。

机油油位检查
*注意
当检查油位时,不要拧紧机油尺。
油量检查,在平坦地面将单撑放下,使车体垂直。
当机油不断被消耗时,必须定期检查油量,
并添加到合适的位置。
机油容量:换油时 3.0L 拆卸时 3.2L
油位太高,发动机和离合器运作会受影响;
太低会导致发动机过热,使零部件过早磨损。
如果添加劣质或其他牌子和级别的机油,
会降低润滑效果。

发动机停止后拆下机油尺,用干净的布擦干机油尺上的
油。
把发动机立在水平面上,把机油尺放入测量孔内,但不
要拧紧。

- 24 -
拿出机油尺,检查油位。
如果油位低于或接近下限,
用推荐机油添加至上限标记。

*注意
检查 O 型密封圈有否损坏。
装上机油尺

机油更换
*注意
发动机暖机时更换可使机油更容易流出。

预热发动机。
拿一油盘置于发动机下面盛油,拆下放油螺钉①、机油
尺。
反复起动发动机数次,彻底排出机油。
在机油完全漏出后,将机油放油螺栓及密封垫圈清洗之
后再安装回去。
用推荐机油添加到曲轴箱内,补充至规定容量。
装上机油尺。
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 2-3 分钟。
停止发动机,过几分钟检查油位是否在机油尺上限标记。
检查时,发动机要直立于地面。
确保无漏油。

机油滤清器更换
*注意
发动机暖机时更换可使机油更容易流出。

关掉发动机。
用机油滤清器拆卸专用工具卡住机油滤清器,逆时针旋
转,拆下需要更换的机油滤清器②;
更换新的机油滤清器,并在 O 型密封圈上涂一层润滑
油。
注意:
请不要拆下油滤清器 O 型密封圈,因为这会使密封圈
机油滤清器
安装不到位,从而引发漏油或发动机损坏等现象。
用手把新的机油滤清器安装到发动机上,直到手拧不动
后,再用扭力扳手把机油滤清器紧固,扭矩为 15-20Nm

检查机油泄漏,发动发动机怠速运转数分钟。

- 25 -
冷却液

保养时注意膨胀水壶中冷却液高度的检查。

当冷却液变得浑浊或到维修周期时,请及时更换冷却
液。

推荐的冷却液型号:FD-2
冷却系统总冷却液容量约为 2.0L

取下前部右侧的护板。找到散热器水箱冷却液的加液
口①。

打开冷却液加液口盖并注入适量的冷却液。
冷却液添加完毕后,重新装好散热器加液口盖。
当发动机熄火并冷却后再开始检查膨胀水壶冷却液。
检查时,要保证摩托车处于水平面并保持车体竖直。
从车辆右侧车架通孔内观察膨胀水壶中冷却液容量,
使冷却液容量保持在 H 和 L 标记之间。如果冷却液的
液面低于 L 标记,拿掉膨胀水壶盖塞②然后加入冷却
液。

警告:
当发动机熄火并冷却后方可加入冷却液。
为避免发生烫伤,发动机未冷却前不要打开冷
却液加液口盖。冷却系统是处于压力状态下的。
在某些情况下,冷却液中含有的物质是具有可
燃性的,当被点燃时,会产生不可见的火焰。
因为冷却液泄漏后燃烧会导致严重的烧伤,所
以要避免冷却液泄漏在高温的摩托车零部件
上。
因冷却液是具有高毒性液体,所以要避免
接触和吸入冷却液,并把它放在远离儿童和家
畜的地方。如果吸入冷却液,要立即求医,如
果皮肤或眼睛不慎接触冷却液,应立即用清水
清洗。

- 26 -
散热器水管卡箍装卸

散热器水管卡箍为一次性使用部件,当拆卸卡箍后,旧
卡箍不可重复使用。并且需要专用卡箍钳①才能将卡箍
②重新装好,否则会导致卡箍装配不到位,引起车辆故
障。

燃油喷射器及油路

燃油泵①上有 2 个接口,燃油从燃油泵其中一接口通
过燃油滤清器②进入喷油器③,最终将油气喷射入发
动机进气管。当燃油压力过大时,燃油从燃油泵①另
一接口返回燃油泵。
进、回油管的连接方法请按照右图所示连接。

- 27 -
油门钢索调整

*注意
应在调整油门钢索行程之前,
正确调整好发动机怠速。

检查油门钢索自由行程,
自由行程为 3-5mm。
不符合规定值,则调整。
调整油门钢索自由行程。

本车配置双线结构油门钢索,油门钢索○ A是加油门线,
油门钢索○ B是回油门线。请按以下步骤调节油门握把自
由行程:
(1)移开油门拉索防尘套。
(2)松开锁紧螺母③。
(3)完全旋进调整螺母④。
(4)松开锁紧螺母①。
(5) 转 动 调 整 螺 母 ② 使 得 油 门 控 制 握 把 自 由 行 程 为
10°~15°。
(6)拧紧锁紧螺母①。
(7)调整螺母④使油门握把转动灵活。
(8)拧紧锁紧螺母③。
调整自由行程后,应向左右拧动手柄,以确认发动机怠
速没有发生变化。

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更换

用钥匙打开后座垫,取下后座垫。

- 28 -
拉动座垫钢索,打开前座垫,取下前座垫。

拆下油箱护板,拆下油箱前固定螺栓,翻开油箱。

拆下空气滤清器盖罩。
取下空气滤清器滤芯。
检查滤芯是否污染、损伤。
如有请更换新品。
要用清洁剂轻柔而彻底地冲洗滤芯。
切勿用汽油,以免引起火灾。
切勿扭曲或绞拧滤芯,以免损坏泡沫材料。
然后将发动机油涂在滤芯上,再挤出多余的机油, 空气滤清器滤芯
使滤芯呈湿润状,但不滴油。

更换时间
车辆若经常在恶劣路面
或雨天行走时应提早更换。

*注意
拆卸空气滤清器芯时,切勿转动发动机,
否则,会使未经过滤清的空气进入发动机,

- 29 -
导致其零部件的急剧磨损,
也有可能损坏发动机。
此外,无滤芯状态下的运转会
影响化油器随后发生不良运行,
并且可能导致发动机过热。

安装时以拆卸反顺序作业。

火花塞

拆卸火花塞:
(1)掀起燃油箱。
(2)分别拆下空滤器两侧进气温度传感器①,然后拆下空气滤清
器。
(3)分别拆下两侧火花塞帽固定片②。
(4)分别拆下 4 只火花塞帽③,即可看到火花塞④。
(5)用火花塞拆卸套筒拆下火花塞。

检查
‹ 绝缘体是否裂纹或损坏
‹ 电极是否磨损
‹ 燃烧条件、颜色
z 浅灰色说明燃烧条件好。
z 苍白色说明点火系统出故障或混合气过稀。
z 潮湿或黑色有积炭说明混合气过浓。
如有以上情况时请使用火花塞清洁器或钢
刷清除并在必要时更换。
用目视方法检查火花塞。
如绝缘体有裂缝或磨损,则应更换新的。
每行车 8000 公里之后,火花塞即应更换。
火花塞间隙检查。
间隙:0.6-0.7mm
火花塞型号:CR9E(NGK)
*注意
把火花塞重装上汽缸盖,按规定的扭矩拧紧。
扭力值:20-25N.m
火花塞安装时先用手装入后再使用火花塞套筒上紧。
火花塞不要拧得过紧或使螺纹交错,以免损坏气缸盖的螺纹。
拆下火花塞时,不要使杂质通过火花塞也进入发动机内。

- 30 -
蓄电池

蓄电池拆卸
拆下前座垫。
拆下畜电池安装板。

先拆下负极导线再拆下正极导线。
从蓄电池盒中拆下蓄电池。
取出蓄电池。
警告!
正极拆卸时作业中工具不可与车架接触,会引起短路火
花会引燃汽油,蓄电池会损坏非常危险。

安装时以拆卸反顺序作业。
警告!
防止短路,先接正极再接负极。
各用户在全车调试时请勿脱开蓄电池,
否则有可能会造成全车部件的内部期间损坏。

充电状态(闭路电压)的检查
打开前座垫。
从蓄电池盒中取出蓄电池。
先拆下负极导线,再拆下正极导线。
取出蓄电池。

测量蓄电池端子间电压。
完全充电:13.1V
充电不足:12.3V(蓄电池不工作 1 小时)

*注意
充电状态检查必须使用伏特表作业。

充电
连接方法:充电机正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
充电机负极与蓄电池负极连接。

- 31 -
警告!
•蓄电池附近严禁火源。
•充电开始或完毕时必须先将充电机开关关掉。
以防止连接部位发生火花产生爆炸危险。
•充电时必须依照蓄电池上所标示电流时间为基准作业。
*注意
•蓄电池急速充电除紧急情况外,一般不可使用。
•充电后必须隔 30 分钟后再进行测量电压。

充电电流:标准:0.3A
急速:3.0A
充电时间:标准:10-15 小时
急速:30 分钟
充电完成:开路电压:12.8V 以上

保险丝更换

保险丝位于驾驶员座垫下方、蓄电池旁边。
主保险丝设置在起动继电器上,保险丝盒位于主保险丝旁
边。如图所示①为主保险丝,规格为 40A,②为主保险丝
备用保险丝,规格为 40A,③为保险丝盒,保险丝盒内保
险丝配置情况如图所示:

如果经常发生保险丝烧断,则表明有电路短路或者电路超
负荷。
注意:
在检查或更换保险丝前,为避免出现短路以及破坏其它电
器元件,点火开关应置于“关( )”位置。
不要使用规定规格以外的保险丝,否则会对电路系统产生
严重不良影响甚至会烧毁车灯或者引起失火,丧失发动机
牵引力,非常危险。

- 32 -
气缸压力

预热发动机。
插入压力表。
把阻风门手柄打到全开的位置。
把油门手柄转到全开的位置,
反复起动发动机。
气缸压力:1~1.2mpa
*注意
起动发动机直至表的读数不再上升。
压力低原因:
z 气门调节不正确
z 气门漏气
z 活塞环或气缸磨损
压力高原因:
z 燃烧室或活塞积碳
关闭发动机,拆下火花塞/火花塞帽

驱动链松弛度

驱动链的使用寿命依赖于适当的润滑、调整。维护不当
可能导致驱动链和链轮过早的磨耗。在严酷的使用情况
下,必须勤加维护。

将摩托车停放在平坦处,使之保持直立位置。
检查驱动链松弛度○
a。
驱动链松弛度:10-20mm。

驱动链的调整:
每行车 1000 公里,调整驱动链以使链条的垂度为
10—20mm。依据您的驾驶状况,链条可能需要经常调
整。

警告:
这些建议是最大调整时间间隔,实际上每次
驾驶前都应检查调整链条。链条过度松驰,可
能引起从链条脱链的事故或造成发动机的严重
损伤。

请按下述方法来调整链条:
(1)用支撑架支起摩托车。
(2)松开后轴螺母①。

- 33 -
(3)松开锁紧螺母②。
(4)向右或向左转动调整螺栓③,来调整链条的松驰度,在调整链条的同时也必须保持前后链轮对准
中心成一直线。为有助于您进行这个调整过程,在摆动臂及每一链条调整器上均有基准标记,它
们可以互相对准以及作为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参照。对准及调整好链条的松驰度到 10—20 毫米之
后,要重新固定好后轴螺母,进行最后检查。

注意:
当换上新链条都必须检查两个链轮是否磨
损,如果必要的话,加以更换。

定期检查时,链条检查下列的状况:
(1)松动的销钉
(2)损坏的滚轮
(3)干涸和生锈的链节
(4)扭结或咬死的链节
(5)过度的损伤
(6)调整松驰的链条

如果链条出现上述毛病时,那么链轮将有极大可能也对之造成损伤。要对链轮检查下述内容:
(1)过度磨损的轮齿
(2)折断或损坏的轮齿
(3)松动的链轮固定螺母。

驱动链的润滑
应优先使用驱动链润滑脂润滑,可以购买驱动链润滑脂,也可用机油或其它润滑油代替。浸渍各链
节接合,以使润滑脂穿透到链板、销、衬套和滚子之间。

*注意
不要将新的驱动链条装在磨损的链轮上
或将磨损的链条装在新的链轮上。
链轮和链条都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否则将会使更换的链条或链轮很快磨损。

- 34 -
前刹车自由行程

前刹车自由行程
在前刹车手柄的尖端处测量
前刹车手柄的自由行程。
自由行程:10-20mm

前刹车手柄握把调节器
根据操作舒适性需要,可以通过环形螺母调节旋钮位
置来调整前制动器握把位置。调节可选 4 个位置之一,
只要轻轻把前制动手柄水平往前方移动,然后旋转环
形螺母调节器对准箭头○ A,就可调节好所需的位置,
其中位置 1 前制动手柄离油门控制握把距离最远,位
置 4 前制动手柄离油门控制握把距离最近。

后刹车自由行程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测量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自由行程:20-30mm。

若不符合此规定值,则应调整。
调整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 35 -
先松开螺母 1。
拧进或拧出 2 调整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拧进 2,自由行程减小;
拧出 2,自由行程增大。
直至自由行程符合规定值,拧紧 1 紧固。
调整后,制动器不应发生拖滞现象。

前照灯

拆下大灯支架紧固螺栓①。

翻转前照灯与导流罩组合②。

- 36 -
拔出大灯灯头接插件③,取下灯头座,
松开卡簧,取出灯泡。

*注意
灯泡正在点亮时,应使易燃品及您的手与灯泡保持一段
距离,因此时灯泡较热,应待其冷却下来之后,才可触
摸之。
安装前照灯新灯泡、灯座,将新灯泡牢固地拧进插座。
安装时应避免直接触摸灯泡的玻璃部分,也不要使其沾
油。否则会影响灯泡透明度、寿命和光通量。
如沾上了油,应用带有酒精或挥发性强的橡胶水湿布彻
底擦拭。

离合器

检查离合器钢索自由行程。
自由行程:10-15 毫米。

调整离合器钢索自由行程。
先拧松紧固螺母(1)。
拧进或拧回调整装置(2)。
直至自由行程符合规定值。
最后拧紧紧固螺母。

若离合器拉索的手柄端调整到极限位置还
不能满足自由行程的要求时,再通过拉索
A 和调整螺母○
与发动机端的锁紧螺母○ B来
调整。

- 37 -
前/后悬挂系统

前减震器
把前刹车拉紧将前减震器上下压缩检 上下压缩
查作动情形。
检查前减震器是否漏油,各部是否损
伤松动。

后减震器
后减震器上下压缩检查作动情况。
检查后减震器各部是否损伤松动。 上下压缩
把后轮悬架起来,将后轮摆动检查
发动机悬挂衬套是否松动。

螺栓/螺母/固定件

检查车辆各部位螺栓,螺母,固定件是否松动。
如有松动时,应上紧至规定扭力值。

- 38 -
轮圈/轮胎

检查、轮胎是否有裂痕及有铁钉类夹着或其他损伤。

检查轮胎气压。

*注意
轮胎气压测定在冷态时测定。

轮胎规格 轮胎气压
前轮胎 120/70 ZR 17 250±10kpa
QJ600GS
后轮胎 180/55 ZR 17 290±10kpa

当轮胎中央胎面上的花纹深度达到表中程度时,
就应更换新的轮胎。
最小胎面花纹深度
前轮胎 1.6mm
后轮胎 2.0mm

警告:
请勿试图修补损伤的轮胎。车轮平衡和轮胎
可靠性可能恶化。
轮胎充气不当将导致异常的胎面磨耗并威
胁安全。轮胎充气不足可能造成轮胎打滑,或
轮胎脱开,可能招致引起控制失灵的轮胎放气。
在轮胎过度磨耗情况下驾驶摩托车是一件危险
事情,不利于地面附着力和驾驶。

检查前轮轴固定螺母是否松动。
检查后轮轴固定螺母是否松动。
如有松动时上紧至规定扭力值。

扭力值:前轮轴固定 55-62 N·m


后轮轴固定螺母 85-108 N·m

- 39 -
方向柱轴承及把手固定

把手左右摆动,检查确认导线类是否干涉。
前轮转动,把手自由摆动确认。
把手摆动不顺,松动时,检查方向柱轴承。

节气门体

摩托车的怠速会因节气门体的污染而有所降低,每
行驶 5000km 最好清洗一次节气门体。
清洁节气门体时,断开蓄电池负极连接、断开安装
在节气门上的传感器接插件;拆除油门拉线、与空
滤器及进气歧管相连的软管,拆下节气门体。
打开节气门体底部的盖子,将清洁剂喷在节气门体
内壁,并用刷子刷掉灰尘和积炭等。
清洁完毕后,反向操作,安装节气门体,并确保所
有的部件安装到位,试成功起动发动机。

注意:
不要让杂质堵塞了旁通气道。

- 40 -
零部件润滑

适当的润滑对保持的摩托车每一工作部件的正常运转,延长其用寿命和安全驾驶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长
时间驾驶或者摩托车被雨水淋湿或清洗后之后,对摩托车作一个润滑保养。具体润滑保养的要点见下图:


Y摩托车润滑油 □ 润滑脂


1后制动踏板轴Z□ ○
2单撑接头及弹簧钩Z
□ ○
3变档踏杆销轴Z


4油门拉索 □
Y ○
5前制动手柄销轴Z
□ ○
6离合器手柄(销轴)Y

- 41 -
电器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充电系统

- 42 -
一、蓄电池/充电系统

准备资料-----------------------1.1
故障诊断-----------------------1.2
蓄电池--------------------------1.3
充电系统-----------------------1.4
电压电流调整器--------------1.5
磁电机充电线圈--------------1.6
磁电机的拆卸-----------------1.7

1.1 准备资料

作业上注意事项
*注意
1.蓄电池是可以充电和放电反复使用的,蓄电池在放电后放置,寿命缩短性能降低。通常使用约 2-3 年
的蓄电池的性能会降低。性能降低(容量下降)的蓄电池,在充电后电压虽会恢复但加负载时电压会
急下降。
2.蓄电池的过充电:一般过充电在蓄电池本体上可以看出来,如果蓄电池内部短路,在蓄电池的端子就
检测不到电压或电压很低。调整器失效:则蓄电池电压会过高,蓄电池的寿命会缩短。
3.蓄电池如长时间放置,蓄电池会自行放电,电容量会降低,约 3 个月必须补充电。
5.充电系统的检查,请依照故障诊断表上的顺序作检查。
6.电器件如有电流流通时,不可将接头拆下,否则会发生电压过高现象,电压调整器内的电子零件会损
坏。必须先将主开关“off”再作业。
7.免维护(干荷式)蓄电池不需要检查,不用加电解液及蒸馏水。
8.检查全部用电负载。
9.除非在紧急情况下,不可使用紧急充电。
10.蓄电池紧急充电时,蓄电池必须从车上取下后再进行充电。
11.蓄电池更换时请不要使用加液式蓄电池。
12.检查蓄电池充电状况时必须使用电压表。

- 43 -
准备基准
项目 规格
容量/型式 12V-9AH/干荷式
蓄电池 电压 完全充电时 13.1V
(20℃) 必须充电 12.3V(不工作 1 小时)
充电电流 标准:0.8A,急速:8A
充电时间 标准:10-15 小时,急速:30 分钟
磁电机 线圈阻抗值(20℃) 白—白之间 1.5-3.5Ω
型式 三相全波
电压调整器 畜电池充电电压 14.5±0.5V/5.000rpm

紧锁扭力值 工具
整流器螺栓 5.0 N·m 万能固定扳手
高压线圈固定螺栓 9.0 N·m 飞轮拆取器
飞轮固定螺母 5.0 N·m 测试仪器
车体护板螺栓 9.0 N·m 万用电表

1.2 故障诊断

无电源 电流断续
蓄电池过放电 蓄电池配线接触不良
蓄电池配线未接 放电系统接触不良
保险丝断 照明系统接触不良或短路
电源开关不良

电压低 充电系统不良
蓄电池充电不良 电线接头接触不良,短线或短路
接触不良 电压电流调整器不良
充电系统不良 磁电机不良
电压电流调整器不良

- 44 -
1.3 蓄电池

1.3.1 蓄电池拆卸
蓄电池拆卸祥见 P31 页。

警告!

正极拆卸时作业工具不可与车架接触,短路火
花会引燃汽油损坏蓄电池,非常危险。

安装时以拆卸反顺序作业。

*注意
防止短路,先接正极再接负极。

充电状态(开路电压)的检查。
拆下座垫。
拆下蓄电池导线。
测量蓄电池端子间的电压。
完全充电:13.1V
充电不足:12.3V (蓄电池不工作 1 小时)

*注意
充电状态检查必须使用伏特表作业。

1.3.2 充电
连接方法:充电机正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
充电机负极与蓄电池负极连接。

警告!
•蓄电池应远离火源。
•充电开始或者完毕必须先将充电机关掉。以防
止连接部发生火花产生爆炸危险。
•充电时必须依照蓄电池上所标示电流时间为基
准作业。
*注意
•蓄电池急速充电除紧急情况外不可使用。
•充电后必须隔 30 分钟后再行测量电压。

- 45 -
充电电流:标准:0.8A
急速:8.0A
充电时间:标准:10-15 小时
急速:30 分钟
充电完成:开路电压:12.8V 以上

1.4 充电系统

1.4.1 短路测试
从蓄电池上把接地导线拆下来,电压表接于
蓄电池负极与接地线之间开关扳在 OFF 位
置,检查是否短路。

*注意
万用电表正极接蓄电池负极。

如有异常检查主开关及主配线是否有短路。

1.4.2 充电状态的检查
检查时蓄电池在完全充电状态下使用万用电
表测试。
发动机暖机后把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装上。
蓄电池的端子间接上电压表。
主保险拆下俩端子间接电流表。
发动发动机,使转速慢慢上升测量限制
电压及电流。
限制电压/转速:14-15V (5.000rpm)
限制电压不在规定值范围内时,检查电压
调整器。
照明系统限制电压的检查。
拆下座垫。
*注意
万用电表设定在交流电压档位。

限制电压:13.1(+/-)0.5V/5.000rpm
限制电压不在规定范围内时,检查电压电
流调整器。

- 46 -
1.5 电压电流调整器

1.5.1 主配线端回路检查
拆下车体护板。
拆下电压电流调整器的 4P 插头,以下列
方法检查主配线端子间的导通行。

项目(配线色) 判定
蓄电池(红)与车体搭铁之间 有蓄电池电压
搭铁线(黑)与车体搭铁之间 有导线
充电线圈(白)与车体搭铁之间 磁电机线圈有电阻

1.5.2 电压电流调整器的检查
1、 万用表选用二极管档;
2、 黑表笔接稳压器红线端子,红表笔分别
接稳压器白线端子(白 1、白 2、白 3),
指针表均显示一定数值,否则表明稳压器损
坏需更换。
3、 红表笔接稳压器端口黑线端子,黑表笔分
别接稳压器接白线端子(白 1、白 2、白 3),
指针表均显示一定数值,否则表明稳压器损
坏需更换。

*注意
•检查中万用表测试棒金属部位手指不可接触。
•使用万用电表检查。不同的万用表检查阻抗值
不一样,检查会不正确。
端子间的阻抗值异常时电压调整器应更换。

1.6 磁电机充电线圈

*注意
磁电机充电线圈的检查,可在发动机上作业。

检查
Ω
拆下磁电机 6P 接头。 白
白 白

使用万用表测量磁电机三个白色端子
之间的阻抗值。
标准值:1.5-3.5Ω(20℃)
测定值超过标准值时磁电机线圈更换。

- 47 -
1.7 磁电机的拆卸

1.7.1 拆卸
松开左盖固定螺栓,取下左盖及磁线圈
左盖及
磁线圈

螺栓

使用万能固定扳手将飞轮固定。
拆下飞轮固定螺栓。 螺栓
使用飞轮拔去器取下飞轮。
拆下固定键。
拆下磁电机导线接头。
拆下磁电机定子。

松开四个磁线圈固定螺栓,取下磁线圈

螺栓

- 48 -
利用电动、气动工具或者扭力扳手松开飞轮锁
紧螺母。
拔出飞轮组件。
飞轮锁紧螺母

1.7.2 安装
将磁电机定子安装到发动机箱体上。
连接磁电机线接头。

将曲轴,飞轮的锥形部清洗干净。
将飞轮上的沟槽对准轴上的固定键上。
将飞轮确定装入曲轴上键的槽内并确认。
*注意
飞轮内面有磁性确认不可有螺栓。

使用万能固定扳手将飞轮固定然后锁紧固定
螺母。

扭力值:9.0 N·m

- 49 -
电源

黑/红2

黑/白2

ECU2
黑/红2

橙/绿2

黑/红1

黑/白1
白蓝
/ /
ECU1 黑/红1
绿白

橙/绿1

触发头
电源

- 50 -
二、点火系统

准备资料-----------------2.1

故障诊断-----------------2.2

点火系统检查-----------2.3

ECU 组-------------------2.4

点火线圈-----------------2.5

触发器--------------------2.6

2.1 准备资料

作业上注意问题
1.点火系统的检查请依故障诊断表顺序逐步检查。
2.点火系统为电子式自动进角装置,已固化在 ECU 组内,所以点火时间不须调整。
3.点火系统的检查,请依故障诊断表所列顺序检查。
4.点火系统 ECU 不可脱落下垂或受强力敲击(这也是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拆卸时特别注意。
5.点火系统的故障,为插座接触不良原因最多,先检查接头各部是否接触不良。
6.火花塞使用的热值是否适当,不适当的火花塞会使发动机运转不顺或烧坏火花塞的主要原因。
7.本章的检查是以最大电压为主要说明,点火线圈阻抗值的检查要领有一并的记载好与不好时的判定。
8.主开关的检查请依照导通表实施。
9.磁电机,定子的拆卸请依拆卸说明。

准备基准
项 目 标 准 值
推荐使用火花塞 标准 CR9E(NGK)
火花塞间隙 0.6-0.7mm
点火线圈阻抗值
一次线圈 650±50mΩ
(20℃)
触发器的阻抗值(20℃) 100-300Ω
点火线圈一次测最大电压 14V
触发器电压 1.7V 以上

工具
最大电压表附件
万用电表。
- 51 -
2.2 故障诊断

火花塞无跳火
异常情况 不良原因(从一依照顺序确认)
①内部阻抗太小,使用指定测试器测试。
②曲轴回转速度太低。
点火线圈 ③测试器受干扰(数回测定电压在基准以上为正常)。
高压电太低时
④点火系统的配线接触不良。
⑤点火线圈不良。
⑥充电线圈不良。(最大电压测定)。
①测试器连接错误。
②主开关不良。
③ECU 组接头接触不良。
④ECU 组搭铁线短路或接触不良。
无高压电时,高压电或时有时无 ⑤充电线圈不良(最大电压测试)。
次侧电压 ⑥触发器不良(最大电压测试)。
⑦高压线接头不良。
⑧ECU 组不良(①-⑦项测定异常时或火花塞无火花
时)。
①火花塞不良,或点火线圈二次漏电。
高压电正常火花塞无火花
②点火线圈不良。
①内部阻抗太小,使用指定测试器测试。②曲轴回转
速度太慢。
无高压电
③测试器受干扰(数回测定电压在基准以上为正常)。
充电线圈
④充电线圈不良。(①-③项无异常时)
①点火线圈不良。
无高压电,或时有时无
②充电线圈不良。
①内部阻抗太小,使用指定测试器测试。②曲轴回转
速度太慢。
高压电太低
曲轴位置 ③测试器受干扰(数回测定电压在基准以上为正常)。
传感器 ④触发器不良。(①-③项无异常时)
①点火线圈不良。
无高压电,或时有时无
②触发器不良。

- 52 -
2.3 点火系统检查

*注意
•火花塞无火花时,应检查配线各部件是否有松
动,接触不良等,并确认各个电压值是否正常。
•万用电表品牌很多,内部阻抗不同,所测试的 万用表
值也不同。

在万用表上连接高压分流器。
或输入阻抗 10MΩ10CV 以上的电表。

2.3.1 点火线圈一次电压
如果把火花塞拆下另装上良好的火花塞, 高压分流器
与发动机搭铁。

*注意
各电路配线正确连接后方可测试。
气缸压缩压力正常情况是指火花塞安装于气缸
头上测试。

把点火线圈的导线连接,一次线圈端子
(黑/红)于车体搭铁建连接分流器。
按启动电机,或踩启动杆测量点火线圈
一次的最大电压。
最小电压:95V 以上。

*注意
测量电压时手指不可接触到测试棒金属处,会
被电击要特别注意。

- 53 -
2.3.2 曲轴位置传感器
*注意
火花塞安装在气缸头上,压缩压力正常情况下
检查。

ECU 组 18 接头拆下,配线端 18 接头
的触发器(蓝/白端子)的 18 接头(白/绿端子)
间接最大电压分流器。按启动电机或踩起
动杆测定触发器最大电压。

连接方法:正极接蓝/白,负极接白/绿。
最小电压:1.7V 以上。

*注意
测试电压时手指不可接触到测试棒金属部会被
电击,要特别注意。

ECU 组接头端测定最大电压异常时,拆下
右边车体护板把磁电机接头拆下。

•ECU 组端测定电压异常时,磁电机端
测定电压正常时,接头接触不良或配线断线。
•两边同时测定异常时,为触发器不良,请参
考故障诊断表各项检查。

2.4 ECU 组

2.4.1 系统检查
系统检查。
拆下 ECU 组,检查配线端有关点火系统的零件。

2.5 点火线圈

2.5.1 拆卸
拆下车体。
拆下火花塞盖。

- 54 -
拆下点火线圈一次导线。
拆下点火线圈固定螺栓,取下点火线圈。
安装时以拆卸时相反顺序作业。
*注意
一次线圈为黑/红色线接头安装。

2.5.2 检查一次线圈
一次线圈端子间阻抗测定。
标准值:(4±0.2)Ω(20℃)
阻抗值在标准值内为良好。
阻抗值“∞”表示线圈内断线,更换新品。

2.6 曲轴位置传感器

*注意
检查触发器可在发动机上作业。

检查
拆下车体护板。
拆下触发器导线接头。
测量发动机侧导线蓝/白端子与车体搭铁间的阻抗
值。
标准值:100-300Ω(20℃)
测定值超出标准值时更换磁电机。

- 55 -
BATTERY

G/Y

G/Y M

启动示意图

- 56 -
三、启动系统

准备资料----------------3.1

故障诊断----------------3.2

启动电机----------------3.3

启动继电器-------------3.4

启动离合器-------------3.5

3.1 准备资料

作业上注意问题
启动电机的拆卸,可在发动机上作业。
启动离合器的拆卸请参照拆卸做法。

准备基准
项目 标准值 使用限度
启动电机电刷长度 12.5mm 8.5mm
启动惰轮轴衬套 8.3mm
启动惰轮轴外径 7.94mm

锁紧扭力值
启动电机离合器盖螺栓 12 N·m
启动电机离合器固定螺母 95 N·m

工具
固定螺母扳手
万能固定扳手

- 57 -
3.2 故障诊断

不能启动 启动电机转动力太弱 启动电机回转发动机不回转


•保险丝断 •蓄电池电量不足 •启动离合器不良
•蓄电池电量不足 •连接线接触不良 •启动电机逆回转
•主开关不良 •启动电机齿轮被异物卡住 •蓄电池电力不足
•启动离合器不良
•刹车开关不良
•启动继电器不良
•连接线接触不良
•启动电机不良

3.3 启动电机

3.3.1 拆卸
松开两个启动马达固定螺栓,取下启动马达

螺栓

启动马达

*注意
启动电机拆卸之前,必须先将主开关“OFF”,把蓄
电池搭铁线拆下,然后再将电源打开是看启动电机
是否运转,以确认安全。

- 58 -
先将启动电机导线夹子拆下。
拆下启动电机固定螺栓,
分离前后端盖,取下启动电机。
将橡皮防水套卷起,拆下启动电机接头。

3.3.2 分解
拆下外壳螺钉、前盖、马达外壳及其他部分。

3.3.3 检查

其它零部件组合检查。
表面的偏磨损、损伤、烧损时更换新品。
换向器表面间有附着金属粉末时必须清洗干净。

其他组合部各接触面间的导通性检查。
换向器各表面间电枢轴的不可导通要确认。
启动电机外壳导通检查。
导通端子与启动电机外壳之间不可导通确认。 碳刷
导通端子与电刷之间导通检查。
如有异常时更换新品。
电刷托架的导通检查,如有导通时更换新品。
电刷长度侧量。
可用限度:8.5mm 以下更换
前盖内的针状轴承旋转圆滑性及压入时是
否松动的检查。
如有异常更换新品。
检查油封是否磨损、损伤。

- 59 -
3.3.4 组装
前盖内的油封、涂布润滑脂。
把电刷安装在电刷托架上。
电刷轴两端活动部涂布润滑脂。
把各电刷压入托架内,
*注意
•电刷与电枢的接触面不可有损伤,要特别注意。
•电枢安装轴不可伤及油封的唇部要注意。

然后装上电机后盖。
马达壳的螺孔与前盖的螺孔对合安装。
锁紧外壳螺钉。
*注意
外壳与前盖组合时,电枢用以磁铁吸引前盖较容易
拔起,用手轻轻的押下就可组合好。

7.3.5 安装
装上启动电机导线,确定装好防尘套。
然后装上启动电机。
安装后刹车导线夹子。

3.4 启动继电器

3.4.1 作动检查
主开关打在“ON”按下启动电机时有“卡答”
声音的检查。
有声音时为正常。
无声音时:•检查启动继电器电压。
•检查启动继电器搭铁回路。
•启动继电器的作动检查。

- 60 -
3.4.2 启动继电器电压检查
把主脚架起来,测量启动继电器接头的绿/黄
线负极与车体搭铁间的电压。
主开关打在“ON”把刹车拉杆接住,蓄电池电压 Ω
须符合规定。
启动继电器线端无电压时,刹车开关导通及导
线检查。

3.4.3 启动继电器搭铁回路的检查
拆下启动继电器接头。
导线接头端子的黑线与车体搭铁间的导通检
查。
启动按钮按下时接头的绿/黄线与车体搭铁导通要良好。
无导通时启动按钮的导通性及导线检查。

3.4.4 作动检查
把启动继电器接下蓄电池,接启动电机的端子连接
万用电表。
把完全充满电的蓄电池接在继电器的黑线与绿/黄
线之间。此时继电器应有‘哒’吸合声且万用表电
阻指示为‘零’。

- 61 -
四、灯泡类/开关/仪表

准备资料-------------------------------------4.1

故障诊断-------------------------------------4.2

前照灯灯泡更换----------------------------4.3

前位灯灯泡更换----------------------------4.4

后尾灯更换----------------------------------4.5

后牌照灯灯泡更换-------------------------4.6

前转向灯灯泡更换-------------------------4.7

后转向灯灯泡更换-------------------------4.8

仪表-------------------------------------------4.9

主开关----------------------------------------4.10

喇叭-------------------------------------------4.11

把手开关-------------------------------------4.12

4.1 准备资料

作业上注意问题
z 开关的导通测量,可从车上拆下测定。
z 所有塑料连接器都带有卡爪,
z 拆卸前务必解除卡爪卡紧,
z 重新安装时务必将卡爪对准卡孔。
z 查找电器故障时,要检查电路通过
z 电子器件的连续性。
z 进行任何检查前,都要确认蓄电池状态,
z 包括蓄电池电压是否正常。

- 62 -
4.2 故障诊断

点火开关“ON”灯不亮。
•灯泡不良。
•开关不良。
•接头接触不良或断线。
•蓄电池功率弱或无电压。

4.3 前照灯灯泡的更换

拆下仪表下方左右两颗前照灯固定螺栓①。

将前照灯往前方下垂,即可看到前照灯背面,
将前照灯防尘罩②拆下。

- 63 -
下图所示③为近光灯泡,④为远光灯泡,分别拆下
需要更换的近光或远光的电源线插座、灯泡卡扣固
定螺钉和灯泡卡扣,最后取出损坏的灯泡。

对准灯泡卡位,换上同规格型号的新灯泡。

*注意
灯泡正在点亮时,应使易燃品及您的手与灯泡保持
一段距离,因此时灯泡较热,应待其冷却下来之后,
才可触摸之。

按照相反的顺序将灯装好。

安装时应避免直接触摸灯泡的玻璃部分,
也不要使其沾油。
否则会影响灯泡透明度、寿命和光通量。

如沾上了油,应用带有酒精
或挥发性强的橡胶水湿布彻底擦拭。
安装大灯装置。

4.4 前位灯灯泡的更换

前位灯与前照灯设计在同一灯体里面,如图所示左
右两边各有一个前位灯灯泡①。
(1) 按上述“前照灯灯泡的更换”章节提示操作。
(2) 取出损坏的灯泡,并换上同规格型号的新灯泡。
(3) 按照相反的顺序将灯装好。

- 64 -
4.5 后尾灯的更换

后尾灯光源为 LED,更换时需要整灯更换。
(1) 拆下乘员座垫和驾驶员座垫。
(2) 拆下两颗后尾盖护板固定螺钉①,然后水平往后
方移动后尾盖护板,即可取下后尾盖护板。

(3) 拆下两颗后组合灯固定螺钉②。

(4) 拆下三颗后组合灯固定螺母③。
(5) 拆下后组合灯电缆,取下损坏的灯具,并换上同
型号的后组合灯。
(6) 按照相反的顺序将灯装好。

- 65 -
4.6 后牌照灯灯泡的更换

(1) 拆下后牌照灯固定螺钉①,即可拆下后牌照灯后盖
②。

(2) 取出损坏的灯泡,并换上同规格型号的新灯泡。

(3) 按照相反的顺序将灯装好。

- 66 -
4.7 前转向灯的更换

前转向灯光源为 LED,更换时需要整灯更换。
(1) 按上述“前照灯灯泡的更换”章节提示操作。
(2) 拆下左边或右边转向灯固定螺钉①。
(3) 拆下前转向灯电缆,取下损坏的灯具,并换上同
型号的前转向灯。
(4) 按照相反的顺序将灯装好。

4.8 后转向灯的更换

后转向灯光源为 LED,更换时需要整灯更换。
(1) 从后牌照板支架背面拆下左边或右边转向灯固
定螺钉①。
(2) 拆下后转向灯电缆,取下损坏的灯具,并换上同
型号的后转向灯。
(3) 按照相反的顺序将灯装好。

4.9 仪表

拆下后视镜;
拆下把手罩,拔下接插件,
拆下螺钉,
以便将仪表拆下。
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依次将仪表安装。

- 67 -
4.10 主开关

4.10.1 检查
拆下前护板。
拆下主开关导线接头。
接头端子的导通检查。

POWER LOCK
ON
OFF
LOCK

R R/W

4.10.2 主开关更换
拆下前护板。
拆下固定螺栓,取下主开关固定座。
拆下固定螺栓,主开关更换。

4.11 喇叭

检查
拆下喇叭电线。
将喇叭电线接上蓄电池后响则良好。

- 68 -
4.12 把手开关

开关分为:
1、 变光开关
2、 启动开关
3、 转向开关
4、 喇叭开关
5、 熄火开关
6、 警示开关
接线原理图
变光开关 转向开关
兰 黄/红 浅兰 绿/黑 橙 绿/白
喇叭按钮
黑 棕

大灯开关 启动按钮 熄火开关


红/白棕/白 黄 黄/红 红/白 绿 黑 白

- 69 -
车体的检查和维护

车体紧固件扭力表
紧固部位及紧固件名称 紧固扭矩(N·m)
前减震器固定螺栓 M6 5-10
前轮轴锁紧螺钉 M6 5-10
汽油箱前固定螺栓 M6 5-10
前油泵体组件固定螺栓 M6 5-10
后油泵体组件固定螺栓 M6 5-10
方向把上固定座固定螺栓 M8 22-34
上联板固定螺栓 M8 22-34
汽油箱后固定螺栓 M6 5-10
前制动缸组件安装螺栓 M10 37-55
后制动缸组件安装螺栓 M8 22-34
链轮固定螺栓 M10 37-55
后车架固定螺栓 M10 37-55
支柱固定螺栓 50-70
后减震器顶端螺栓 M10 37-55
后减震器底端螺栓 M10 37-55
发动机固定螺栓 M10 37-55
后摆臂轴固定螺栓 M14 70-105
前轮轴 M16 100-140
后轮轴固定螺母 M24 130-150

- 70 -
前液刹
A 前左/右液刹盘直径:320mm
前左/右液刹盘厚度:4.0mm
B
使用极限:3.6mm
制动蹄块厚度:7.8mm
C
使用极限:3.8mm
图中螺栓 4 安装扭力值:
D
5-10N·m
图中螺栓 5 安装扭力值:
E
30-35N·m
图中螺栓 11 安装扭力值:
F
5-7N·m
图中螺栓 12 安装扭力值:
G
30-35N·m
图中螺栓 14 安装扭力值:
H
37-55N·m
图中螺栓 17 安装扭力值:
I
22-34N·m

⒈前液刹手柄组件 ⒉手柄螺丝⒊固定盖 ⒋螺栓 M6×23 ⒌六角法兰螺钉 ⒍制动开关 ⒎螺钉 M4×12


⒏螺母 M6 ⒐制动软管总成 ⒑⒒放气嘴 ⒓油管安装螺栓 ⒔垫圈 ⒕螺栓 M10×1.25×55 ⒖前左制动
缸组件 ⒗制动蹄块 ⒘螺栓 M8×16 ⒙D.320 前制动盘 ⒚前右制动缸组件

- 71 -
后液刹
A 后液刹盘直径:240mm
后液刹盘厚度:5.0mm
B
使用极限:4.5mm
制动蹄块厚度:7.0mm
C
使用极限:3.7mm
D 图中螺栓 15 安装扭力值:22-34 N·m
E 图中螺栓 14 安装扭力值:5-10 N·m
F 图中螺栓 10 安装扭力值:30-35 N·m
G 图中螺栓 8 安装扭力值:30-35 N·m

⒈销轴⒉节头 M6⒊开口销⒋螺母 M6⒌推杆 ⒍后油泵体组件 ⒎垫圈 ⒏后刹车指示 ⒐后制动软管组


件 ⒑油管安装螺栓 ⒒后制动缸组件 ⒓制动蹄块 ⒔后液刹盘 ⒕螺钉 M6×20 ⒖螺栓 M8×1.25×20

- 72 -
五.刹车

保养说明------------------------5.1

故障诊断------------------------5.2

前液刹---------------------------5.3

后液刹---------------------------5.4

5.1 保养说明

作业注意事项
*注意
z 一个弄脏的刹车片或护垫会降低制动力,丢弃弄脏的垫片并用高质量的
制动脱脂剂清洁弄脏的刹车片。
z 通过应用刹车控制杆和踏板来检查刹车系统。
z 溢出的刹车液对器械的聚焦和涂漆表面有损害,对橡胶的部分也有伤
害,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拆卸油杯盖的时候就要小心,首先确定油杯中
的刹车液是水平的。
z 绝不能将赃物(泥土、水等)放进打开的油杯里。
z 当维修的时候要在密封的容器中取出 DOT4 刹车液使用,不要混合其他
类型的液体,因为它们不能共存。

*在骑车前先检查刹车*

5.1.1 规格
项 目 标准值 可用限度 项 目 标准值 可用限度
专用刹车液 DOT4 - 液刹专用刹车液 DOT4 -
左/右液刹盘厚度 4.0mm 3.6mm 液刹盘厚度 5.0mm 4.5mm
左/右制动蹄块厚度 7.8mm 3.8mm 制动蹄块厚度 7.0mm 3.7mm
左/右液刹盘直径 Φ320mm - 液刹盘直径 Φ240mm -

前 左/右液刹盘制动面跳动 0.1mm - 后 液刹盘制动面跳动 0.1mm -


泵油汽缸内径 Φ16+0.043
0 mm - 泵油汽缸内径 Φ11+0.027
0 mm -
-0.032 -0.032
泵油活塞外径 Φ16 -0.059 mm - 泵油活塞外径 Φ11 -0.059 mm -
+0.08 +0.08
卡钳汽缸内径 Φ34 +0.03 mm - 卡钳汽缸内径 Φ32 +0.03 mm -
-0.032 -0.032
卡钳活塞外径 32-0.065 mm - 卡钳活塞外径 Φ32 -0.065 mm -

- 73 -
5.1.2 扭力值
前轮轴固定 100-140N·m
前左制动缸组件安装螺钉 37-55N·m
前右制动缸组件安装螺钉 37-55N·m
后轮轴固定螺母 130-150N·m
后制动缸组件安装螺钉 22-34N·m

5.2 故障诊断

5.2.1 刹车性能不佳
1. 刹车调整不当
2. 制动蹄块组件、液刹盘磨损
3. 制动蹄块组件安装不当
4. 制动蹄块组件液刹盘污染

5.2.2 刹车反应慢或手柄紧
1. 刹车调整不当
2. 制动蹄块组件、液刹盘 磨损
3. 制动蹄块组件安装不当

5.2.3 刹车异响
1. 制动蹄块组件、液刹盘 磨损
2. 制动蹄块组件液刹盘 污染

5.2.4 制动手柄/踏板柔软或轻软
1. 液压系统有空气
2. 液压系统泄露
3. 制动踏板/盘脏
4. 卡钳活塞密封磨损
5. 制动踏板/盘磨损
6. 卡钳脏
7. 卡钳不能正常滑动
8. 制动液少
9. 制动液通道堵塞
10. 卡钳活塞弯曲/残缺
11. 主缸活塞弯曲/残缺
12. 主缸活塞脏
13. 制动手柄/踏板弯曲

5.2.5 制动卡住或拉到一面
1. 制动踏板/盘脏
2. 车轮偏差
- 74 -
3. 制动软管接合处堵塞或受限
4. 制动盘弯曲/残缺
5. 卡钳不正常的滑动

5.2.6 制动阻力
1. 制动踏板/盘脏
2. 车轮偏差
3. 制动踏板/盘磨损
4. 制动盘弯曲/残缺
5. 卡钳不正常滑动

5.2.7 制动手柄/踏板硬
1. 制动系统堵塞/受限
2. 卡钳活塞粘着/磨损
3. 卡钳不正常滑动
4. 制动液管道堵塞/受限
5. 卡钳活塞密封垫磨损
6. 主缸活塞粘着/磨损
7. 制动手柄/踏板弯曲

5.3 前液刹

5.3.1 拆卸
*注意
„ 制动蹄块组件更换。
„ 如有制动蹄块组件再次使用时,拆卸前应在其侧部做上记号以使它能装回原来位置。

从右握把和前减震器处分别拆下下列组件
前液刹:
1. 液刹手柄 后视镜螺母
2. 油泵体组件
3. 制动软管总成
4. 左/右制动缸组件 油泵体固定螺钉
5. 左/右液刹盘

*注意
‹ 安装或拆卸时不能使刹车蹄块沾上油渍。
‹ 清洗时应用规定清洗剂清洗以避免降低刹车性能。

- 75 -
手柄固定螺钉

制动软管固
定螺栓

制动软管

松开制动缸组件固定螺钉。 放气嘴
从前减震器上拆下制动缸组件。
制动软管固定螺栓

右制动缸组件

制动缸固定螺栓

放气嘴

制动软管固定螺栓

左制动缸组件

制动缸固定螺栓

- 76 -
拆下前轮轴。
取下前轮。
从前轮圈处拆下液刹盘。

5.3.2 检查
检查制动蹄块组件、液刹盘有无磨损,需要时应更
换制动蹄块。

测量制动蹄块、液刹盘记下最大值。

规格
前液刹盘直径 Φ320mm
前液刹盘厚度 4.0mm

*注意
一定要用千分尺来测量。

- 77 -
测量制动蹄块的厚度。
如液刹盘和制动蹄块的厚度小于保养值或被油脂污
染,应更换。

可用限度: 制动蹄块 3.8mm


液刹盘 3.6mm
注:
更换制动蹄块时应左右同时成付更换。

5.3.3 安装
安装液刹盘、前轮。
安装前刹车制动软管总成、制动缸组件。
不要使制动蹄块、液刹盘沾上油脂。

*注意
如制动蹄块上有油脂,会降低刹车性能导致刹车失效。

将螺栓和螺母锁紧到规定扭力值。

扭力值:
前轮轴固定 120N·m
前液刹盘螺栓 28N·m
油泵体组件固定螺栓 8N·m
前制动缸组件安装螺栓 50N·m

不要让制动蹄块沾上油渍。
如果制动蹄块沾上油渍,需用刹车清洗液清洗。
*注意
制动蹄块沾上油渍会降低刹车性能。

*注意
•安装或拆卸时不能使刹车蹄块沾上油渍。
•清洗时应用规定清洗剂清洗以避免降低刹车性能。

- 78 -
5.4 后液刹

5.4.1 拆卸
*注意
„ 制动蹄块组件更换。
„ 如有制动蹄块组件再次使用时,拆卸前应在其侧部做上记号以使它能装回原来位置。

从车架和后摆臂处分别拆下下列组件
后液刹:
(1) 油泵体组件
(2) 制动软管总成
(3) 制动缸组件
(4) 液刹盘

松开右脚蹬盖板固定螺钉。

右脚蹬盖板

固定螺钉

松开油泵体组件固定螺钉。
拆下油泵体缸组件。

油泵体组件

固定螺钉

- 79 -
松开制动缸组件固定螺钉。
从后摆臂上拆下制动缸组件。
后制动软管

固定螺栓

制动缸组件

固定螺钉

拆下后轮轴。
取下后轮。
从后轮圈处拆下液刹盘。

5.4.2 检查
检查制动蹄块组件、液刹盘有无磨损,需要时应更
换制动蹄块。
测量制动蹄块、液刹盘记下最大值。
规格
后液刹盘直径 Φ240mm
后液刹盘厚度 5.0mm
*注意
•一定要用千分尺来测量。

- 80 -
测量制动蹄块的厚度。
如液刹盘和制动蹄块的厚度小于保养值或被油脂污
染,应更换。

可用限度: 制动蹄块 3.7mm


液刹盘 4.5mm
注:
更换制动蹄块时应成付更换。

5.4.3 安装
安装后液刹盘。
安装后轮。
安装制动缸。

*注意
如制动蹄块上有油脂,会降低刹车性能导致刹车失效。

将螺栓和螺母锁紧到规定扭力值。
扭力值:
后轮轴固定 140N·m
后液刹盘螺栓 8N·m
油泵体组件固定螺栓 8N·m
后制动缸组件安装螺栓 28N·m

不要让制动蹄块沾上油渍。
如果制动蹄块沾上油渍,需用刹车清洗液清洗。

*注意
•安装或拆卸时不能使刹车蹄块沾上油渍。
•清洗时应用规定清洗剂清洗以避免降低刹车性能。

- 81 -
覆盖件
*注意
拆装时不得损坏各车身覆盖。
拆装时车身覆盖上的钩爪部不得损坏。
将车身覆盖上的嵌板及盖板与各自的
槽对正。
在组合时各部位的钩爪部安装要正确。
安装覆盖件时不得损坏配件。

1.右导流罩安装板 2.挡风玻璃 3.左导流罩安装板 4. 5.右前护板 6.油箱右护板 7 右下护板 8.右护板 9.右


消声器装饰罩 10.右消声器装饰盖 11.后座垫组件 12.右后扶手 13.左后扶手 14. 16.后挡泥板左件 17.后
挡泥板右件 18.左护板 19.蓄电池盒 20.左下护板 21.前座垫组件 22.油箱中间护板 23.油箱左护板 24.左
前护板 25.油箱前护板 26.左右护板后联接板

- 82 -
六、车身覆盖

6.1 拆卸

按照下列顺序拆卸

后座垫组件→前座垫组件→油箱前护板→油箱左护板→油箱右护板→左前护

板→右前护板→油箱中间护板→油箱组件

左右护板后联接板→左后扶手→右后扶手→左下护板→左护板→右下护板→

右护板→尾灯→后下挡泥板→右消声器装饰盖→右消声器装饰罩→左消声器

装饰盖→左消声器装饰罩→消声器筒体组件→后挡泥板组件→蓄电池盒

大灯安装架组件→挡风玻璃→左导流罩安装板→右导流罩安装板→前照灯

*注意
拆装时不得损坏各车身覆盖。
拆装时车身覆盖上的钩爪部不得损坏。

6.2 装配

按拆卸方法方向相反装配

*注意
将车身覆盖上的嵌板及盖板与各自的槽对正。
在组合时各部位的钩爪部安装要正确。
安装覆盖件时不得损坏配件。

- 83 -
前悬挂
图中方向柱固定螺栓 20 安
A
装扭力值:50-70N·m
图中方向把上座固定螺栓
B
16 安装扭力值:22-34N·m
图中上联板固定螺栓 13 安
C
装扭力值:22-34N·m
图中前减震器固定螺栓 5 安
D
装扭力值:5-10N·m
图中前轮轴 1 安装扭力值:
E
100-140N·m
图中前轮轴头部紧固螺栓
F
28 安装扭力值:5-10N·m

1.前轮轴 2.螺栓 M5×0.8×14 3 螺钉 M6×15.2 .4.前右减震器组件 5.螺栓 M6×20 6.螺钉


M5×0.8×12 7.螺栓 M6×1×14 8.衬套 9.大灯下安装座 10.隔套 11.螺钉 M6×1×16 12.大灯上安
装座 13.螺栓 M8×1.25×25 14.上联板 15.向把上座 16.螺栓 M8×1.25×25 17.内六角平端紧定螺
钉 M4×6 18.销 19.立柱 20.上联板紧固螺钉 21.螺母 22.上联板紧固螺母 23.转向轴承 24.螺
栓 M6×8 25.前液刹管固定线夹 26.下联板 27.前左减震器组件 28.螺钉 M6×30 29.前轮左隔套

- 84 -
操纵

⒈平衡块组件 ⒉油门握把 ⒊平衡块安装座 ⒋油门线前盖 ⒌螺钉 ⒍右组合开关 ⒎方向把 ⒏左


组合开关 ⒐左把手套 ⒑离合器手柄组合 ⒒离合器线组件 ⒓油门线组件 I ⒔油门线组件 II

- 85 -
前轮
A 前轮胎规格:120/70 ZR17
B 前轮胎气压:250±10kpa
C 最小胎面花纹深度:1.6mm
轮辋摆差极限值:
D 垂直:2.0mm
横向:2.0mm
图中液刹盘螺栓 1:
E
安装扭力值 22-34N·m

⒈螺栓 M8×16 ⒉前制动盘 ⒊轴承 6005-2RS/1-C3 ⒋前轮中间隔套 ⒌前轮圈 ⒍真空胎 120/70


ZR17 ⒎前制动盘 ⒏气门嘴

- 86 -
七、前轮/操纵/前悬挂

准备资料-------------------------7.1

故障诊断-------------------------7.2

前轮-------------------------------7.3

方向把----------------------------7.4

前悬挂----------------------------7.5

7.1 准备资料

作业注意事项
拆卸前轮前,车体底部使用千斤顶等支撑住,前轮浮地面注意不可倒转。
作业时注意,制动蹄块、液刹盘不可有油脂附着。
若受污染的制动盘或制动蹄块而减少制动力,则丢弃受污染的垫片,用高品质的制动脱脂剂清洗受污染
的制动盘。

整车基准
测量位置 项目 标准值(mm) 可用限度(mm)
前轮轮轴 弯曲度 0.2
纵方向 2.0
前轮 轮圈摆振
横方向 1.0 以内 2.0

扭力值 工具
上联板组件固定螺栓 22-34N·m 轴承拆卸杆
前轮轴固定 100-140N·m 锁定螺母扳手
前轮轴头部紧固螺钉 5-10N·m
前减震器固定螺钉 5-10N·m
方向柱固定螺栓 50-70N·m
前液刹制动缸装配螺栓 37-55N·m

- 87 -
7.2 故障诊断

7.2.1 方向把转动难
z 方向把有故障或者有损坏
z 方向把轴承损坏。
z 龙头轴承调节螺母过紧
z 轮胎压力不够。

7.2.2 方向不稳
z 方向把轴承损坏。
z 轮胎压力不够。
z 前叉弯曲、前轮轴弯曲。
z 前轮轮胎变形,轮胎偏歪。

7.2.3 前轮摆动
z 轮圈变形。
z 前轮轴轴承磨损。
z 前轮胎有缺陷。
z 车胎或车轮不平衡。

7.2.4 轮子转动难
z 前轮轴轴承故障。
z 制动器制动故障。
z 车轮轴有故障。
z 前轮弯曲。

7.2.5 前减震异响
z 减震器中液体不足。
z 减震器护板磨擦音。
z 减震器各部分螺栓松动。

7.2.6 只能向一边操作或者不走直线
z 左右叉调节的不平衡
z 减震器弯曲
z 车轮弯曲
z 车轮安装不准确
z 车架弯曲
z 车轮轴承是坏的
z 摆臂中心轴组件是坏的

7.2.7 前减震柔软
z 减震器中液体不足
z 减震器弹簧不牢固
z 轮胎压力太低
- 88 -
7.2.8 前减震太硬
z 液体重量不适当
z 减震器液体通路被堵塞

7.3 前轮

7.3.1 拆卸
注意:
必须牢靠地支好摩托车。

用一个保险的撑架或起重机稳固的支撑摩托车。
拆卸前泥板,松开固定螺钉①②。

拆卸前液刹制动卡钳
松开制动缸组件固定螺钉。 放气嘴
从前减震器上拆下制动缸组件。
制动软管固定螺栓

右制动缸组件

制动缸固定螺栓

- 89 -
放气嘴

制动软管固定螺栓

左制动缸组件

制动缸固定螺栓

拆卸前轮轴夹紧螺钉①(右侧前减震)

拆卸前轮轴①

- 90 -
拆卸前轮总成①
取下前轮左轴套②

用轴承拆卸器拆下轴承。

注意:
拆除制动卡钳后不要操作制动控制杆。

- 91 -
7.3.2 检查

7.3.2.1 轮轴弯曲检查
将轮轴放置在 V 型座上使用千分表测量偏心率。
可用限度:0.2mm 以上更换

7.3.2.2 轮圈的摆动检查
将轮圈放在一个精确的支架上,
检查轮圈的摆动度。
手转动车轮,读取摆动度。

可用限度:
纵方向:2.0mm 以上更换。
横方向:2.0mm 以上更换。

车轮平衡:
警告:
车轮的平衡直接影响稳定性、操作和摩托车的所有安全。
当轮胎卸下来的时候也要检查车轮的稳定性

注意:
为了最佳的平衡,在贴近气门嘴的地方做轮胎标记(在
边缘画一个点)。如果需要再按上轮胎

7.3.2.3 前轮平衡
注意:
在车轮和轮胎上贴上旋转方向标记。

从车轮上拆下防尘密封圈;
在检查站安装车轮、轮胎和制动盘组件;
让旋转的车轮停止,并且用粉笔在最低(高)点标记。
像这样作 2 或 3 次去验证最重的区域。
如果车轮是平衡的,它将不会总停在一个位置。
为了平衡车轮,在轮辋高的那侧安装车轮重,另一侧用粉笔标记。当车轮旋转时补充足够的重量,车轮
将不再停在同一个位置。
在车轮上不要添加 60 克以上的重量。

- 92 -
7.3.2.4 前轮轴承检查
拆下轴承①,前轮中间隔套②。

检查轴承滚动情况。
如不滚动、不顺畅或不平稳,
轴承磨损或松动,则更换新品。

7.3.3 轴承更换
拆下前轮轴、前轮及前轮左轴套、
前轮中间轴套后。
用油封拆卸器和轴承拆卸器
分别拆下油封、轴承。

注:
拆卸的轴承应用新的轴承来代替。
安装时使用润滑脂涂抹在轴承上。
然后用轴承安装工具将轴承压入。

*注意
•轴承必须平行压入。

7.3.4 安装
按照与“拆卸”相反的步骤进行。

注意:
润滑前轮轴、前轮左轴套、轴承 6005-2RS/1-C3、中间轴套。
推荐润滑剂为钙基润滑脂。
紧固前轮、液刹卡钳总成时保证液刹盘在制动片之间。
前刹手柄无自由行程可调节

*注:
前轮轴固定扭力值:100-140N·m

- 93 -
7.4 方向把

7.4.1 拆卸
拆下左/右后视镜组件

右后视镜

左后视镜

油泵体组件

拆下前刹车油泵体组件 油门线安装座组件
拆下右组合开关
拆下油门线安装座组件 固定螺钉

右组合开关

固定螺钉

- 94 -
拆下左手柄组件
拆下左组合开关。
左手柄组件

固定螺钉

左组合开关

拆下平衡块组件①
拆下右握把组件②
拆下平衡块③

拆下方向把上座固定螺钉②。
翻转方向把上座①。
取下把手管。

7.4.2 安装

按拆卸反顺序安装。

注意:
方向把上座固定螺钉
扭力值:22-34N·m

- 95 -
7.5 前叉

7.5.1 拆卸
支好摩托车中撑。
拆卸前车轮
拆卸制动器卡钳及制动管夹。
拆卸方向把。

拆卸支柱螺栓①

拆下仪表及仪表支架
拧松上联板固定螺栓①
拆下上联板②

拆卸大灯及大灯下支架。
拧松下联板夹紧螺栓①。
拆卸前减震器。

- 96 -
工具:
固定螺母扳手。
轴承钢碗专用拆卸工具。

*注意:
车体护板的开口部使用抹布擦拭干净。
上、下轴承钢碗使用轴承钢碗专用拆卸工具拆卸。

7.5.3 安装
注意:
安装时左、右减震器时需保证前轮轴孔同心

步骤与拆卸过程相反

注意:
下联板紧固螺钉:10N.m
上联板紧固螺钉:28N.m

- 97 -
后轮/后悬挂

A 后轮胎规格:180/55 ZR 17
B 后轮胎气压:290±10kpa
C 最小胎面花纹深度:2.0mm
轮辋摆差极限值:
D 垂直:2.0mm
横向:2.0mm
图中螺栓 2 的扭力值:
E
5-10N·m
图中螺母 19 的扭力值:
F
37-55N·m
图中螺母 20 的扭力值:
G
130-150N·m

⒈后轮轴 ⒉螺钉 M6×20 ⒊后轮右隔套 ⒋DIA.240 碟刹 ⒌轴承 6006-2RS1-3C⒍后轮隔套 ⒎


气门嘴 ⒏后轮圈 ⒐真空胎 180/55 ZR17 ⒑轴承 6006-2RS1-3C ⒒后轮缓冲套 ⒓后轮左轴套
⒔轴承 30×62×23.8 ⒕链轮轴套 ⒖链轮固定螺栓 ⒗链轮毂 ⒘链轮 ⒙挡圈 Φ62 ⒚自锁螺母
M10×1.25 ⒛自锁螺母 M24×1.5

- 98 -
后悬挂/后减震器
图中螺栓 1 的扭力值是:
A
70-105 N·m
图中螺母 10 的扭力值是:
B
37-55 N·m
图中螺母 10 的扭力值是:
C
37-55 N·m

⒈螺钉 ⒉后摆臂安装衬套 ⒊滚动轴承 61905-2RS ⒋圆柱销 4×8 ⒌中间隔套 ⒍后摆臂安装轴


⒎衬套 ⒏后减震器组件 ⒐后减震器安装垫片 ⒑后减震上固定轴 ⒒螺母 M10×1.25 ⒓制动钳支
撑板 ⒔后链罩 ⒕螺栓 M6×8 ⒖螺栓 M6×1×14 ⒗链条防护块 ⒘螺栓 M6×1×14 ⒙前链罩 ⒚
螺栓 M6×1×14 ⒛后减震下固定轴

- 99 -
八、后轮/后悬挂

准备资料-------------------8.1

故障诊断-------------------8.2

后轮-------------------------8.3

后减震器-------------------8.4

链传动----------------------8.5

后摆臂----------------------8.6

8.1 准备资料

作业上注意事项
液刹盘、制动蹄块上面不能有油渍附着。

准备基准
项目 标准值(mm) 可用限度(mm)
纵方向 2.0
后轮摆动度
横方向 2.0

锁紧扭力
后轮轴固定螺母 130-150N·m
后减震器顶端螺栓 37-55N·m
后减震器底端螺栓 37-55N·m
后摆臂轴固定螺栓 70-105N·m
链轮固定螺母 37-55N·m
后液刹盘固定螺栓 5-10N·m

8.2 故障诊断

8.2.1 后轮摆动
z 轮圈变形
z 后车轮轴承磨损
z 轮胎故障

- 100 -
z 摆臂轴轴承磨损或损伤
z 传动链条调节器调节不正确
z 轮胎和车轮不平衡
z 轮胎压强太低
z 车架或后摆臂弯曲

8.2.2 车轮转动不灵活
z 后液刹盘弯曲
z 后车轮轴承磨损
z 传动链条过紧

8.2.3 悬浮太软
z 减震弹簧不牢固有震荡
z 前悬调节器不正确
z 减震器漏油
z 轮胎的压强太低

8.2.4 悬浮太硬
z 减震器上的装配轴承被损坏
z 减震器管筒弯曲
z 后摆臂枢轴承损坏
z 后摆臂枢轴弯曲
z 悬浮调节器出错
z 轮胎压强太高

8.2.5 只能向一边操作或者不走直线
z 后轮轴弯曲
z 在两侧的轮轴排列/链条调节器不能胜任

8.3 后轮

8.3.1 拆卸
牢靠地支好车辆,使摩托车后轮离地。

- 101 -
拆卸后液刹制动卡钳
后液刹制动卡钳
拧松后轮调节螺钉

后液刹制动卡钳
固定螺钉

后轮调节螺钉

拆卸后轮轴螺母、左链条调节块

后轮轴螺母

左链条调节块

后轮调节螺钉

拆卸后轮轴、右链条调节块

将链条脱开大链轮
链条

大链轮

- 102 -
取下后轮总成

取下制动钳支撑板

制动钳支撑板

取下链轮总成
拆卸链轮固定螺栓

链轮固定螺栓

- 103 -
8.3.2 检查

8.3.2.1 轮圈的摆动检查
用手旋转车轮,用千分表测量偏心率。

可用限度:
纵方向:2.0mm 以上更换。
横方向:2.0mm 以上更换。

后轮摆动度超过可用限度时,后轮轴承松动,导
致后轮摆动。检查后更换后轮轴承。

8.3.3 安装
按照拆装反顺序把后轮装上,锁紧螺母。

后轮轴固定螺母
扭力值:130-150N·m

- 104 -
8.4 后减震器

8.4.1 拆卸后减震器
拆下后减震器上下固定螺栓。
取下后减震器。

8.4.2 检查后减震器
目测减震器是否有损坏

检查以下项目:
——减震器管筒是否有弯曲或损坏
——减震器是有有变形或者漏油现象
——橡胶块是否有磨损或者损坏
——弹簧是否有损坏

检查其他的所有部分是否有损坏或磨损
如果需要,替换减震器

8.4.3 安装后减震器
按与拆卸相反的步骤进行。
安装后减震器上固定螺母及下固定螺栓。
锁紧到规定扭力值。

固定螺栓
扭力值:37-55 N·m

- 105 -
8.5 链传动

8.5.1.拆卸
将摩托车放在平地上,牢固支好。
拆卸发动左后盖。
左后盖固定螺栓

发动左后盖

拆卸后轮、后减震器、链罩、驱链。

8.5.2.检查

测量 10 个链节的长度 ,

不符和规定值时应更换驱动链。
10 个链节的长度极限值为 1587.5 毫米。

- 106 -
*注意:
•用手拉伸链条后进行测量。
•从链节滚柱⑴至滚柱⑾的内侧为范围。
•测量 10 个链节的长度。
•要测量 2-3 次不同部位的 10 个链节的长度。

清洗驱动链,将之放入煤油里,
并尽可能的洗刷灰尘,
然后将链条从煤油中取出,并将其晾干。

检查转子①及侧面板②,
若损坏、磨损,更换驱动链。
润滑驱动链,可从商店购买驱动链润滑剂。

检查驱动链硬度,
若坚硬则清洗、润滑或更换。

- 107 -
检查驱动链轮、从动链轮。

若有 1/4 的轮齿磨损 ,则更换链轮,

轮齿弯曲也更换链轮。

8.5.4.安装
按与拆卸相反的步骤进行。

固定螺母
扭力值:37-55 N·m

注意:
调节驱动链松弛度及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如果链的松弛度太小,则会使发动机和其他重要零件超载。
应使链松弛度保持在规定的极限值范围内。

8.6 后摆臂

8.6.1 拆卸后摆臂
将摩托车放在平地上,牢固支好。
拆卸后轮。
拆卸减震器下固定螺栓。
拆卸螺栓和传动链条罩。

从车架上拆卸摆臂轴紧固螺栓。
拆下后摆臂轴和后摆臂组件。

- 108 -
拆下后摆臂轴轴承和后摆臂轴

8.6.2 检查后摆臂
检查后摆臂安装轴,在一平坦表面转动此轴或用千分表
测量,若弯曲,则更换。
*注意
切勿试图校直已弯曲的轴。

在溶剂中清洗后摆臂安装轴零件。
检查后摆臂轴套、中间轴套,若损坏,则更换。

检查轴承是否有损坏

用你的手指在右枢纽轴承的内圈旋转
轴承应该光滑平稳的旋转,也要检查轴承外圈在轮毂上
安装是否牢固

如果圈不能光滑平稳的旋转或者在枢轴上安装松动,请
卸下并扔掉

8.6.3 安装后摆臂
按与拆卸相反的步骤进行。
在枢轴轴瓦上涂抹润滑脂,

注意:
后摆臂轴螺栓
扭力值:70-105N·m

- 109 -
油箱
汽油箱汽油容量:
A
15±0.2L
图中螺栓 3 的扭力值:
B
5-10N·m
图中螺栓 6 的扭力值:
D
5-10N·m
图中螺栓 9 的扭力值:
E
5-10N·m
图中螺栓 12 的扭力值:
F
5-10N·m
图中螺栓 16 的扭力值:
G
22-37N·m

1.油箱体组件 2.垫片 6.4×12.5×1.6 3.螺栓 M6×70 4.燃油泵密封垫 5.燃油泵组件 6.汽油泵螺钉


7.油管组件 8.滤清器组件 9.螺栓 M6 10.垫片 5,3×10×1 11.油位传感器组件 12.螺栓 M6×25
螺栓 M6×25 13.橡胶垫衬管 14.油箱前安装垫 15.油箱前安装板 16.螺栓 M8×1.25×20 17.油箱
盖支撑组件 18.油箱锁 19.内六角螺钉 M5×30 20.内六角螺钉 M5×14 21.油箱盖密封垫

- 110 -
九、油箱

准备资料-----------9.1

故障诊断-----------9.2

油箱-----------------9.3

9.1 准备资料

作业上注意问题
拆卸场地应远离火源。
装配时要使螺栓螺母上紧至规定扭力值。
装配后,检查所有零部件是否正确安装及操作正确。

准备基准
项 目 标 准 许用极限
汽油箱容量 15±0.2L /

锁紧扭力
汽油箱前固定螺栓 22-37N·m
汽油箱后固定螺栓 5-10 N·m
油箱前安装板固定螺拴 5-10 N·m
燃油泵固定螺拴 5-10N·m
油位传感器固定螺拴 5-10N·m

9.2 故障诊断

9.2.1 汽油量减少
z 汽油自然消耗
z 汽油泄漏

- 111 -
9.3 油箱

9.3.1 拆卸
拆卸后座垫,前座垫
拆下油箱上覆盖件。

拆下油箱前固定螺栓。

拆下高压油管组件。
拆下燃油泵接插件。
拆下油位传感器接插件。 油位传感器

燃油泵

高压油管组件

燃油泵接插件

油位传感器接插件

- 112 -
拆下油箱后固定螺栓。

油箱后固定螺栓

把油箱至车架上取下。

9.3.1 安装
按照“拆卸”作业相反的步骤进行

安装扭力值:
汽油箱前固定螺栓 22-37N·m
汽油箱后固定螺栓 5-10 N·m
油箱前安装板固定螺拴 5-10 N·m
燃油泵固定螺拴 5-10N·m
油位传感器固定螺拴 5-10N·m

- 113 -
十、发动机拆装

准备资料-------------10.1

发动机拆装----------10.2

10.1 准备资料

作业上注意问题
拆卸场地应远离火源。
装配时要使螺栓螺母上紧至规定扭力值。
装配后,检查所有零部件是否正确安装及操作正确。

锁紧扭力
变档杆螺栓: 10N.m
发动机固定螺栓: 50N.m

10.2 发动机拆卸

牢靠地支好车辆,使摩托车后轮离地。

- 114 -
拧下发动机水泵进出水口的卡箍, 拆下冷却
水管、放尽冷却液

拆卸前、后座垫

后座垫拆卸
将钥匙插入护板锁内,顺时针方向打开护板
锁;
右手轻按后座垫后部,往上、往后提拉后座

取下后座垫;

前座垫拆卸
拆下后座垫;
用手拉住前座垫拉索;
左手轻按前座垫后部,往上、往后提拉前座

取下前座垫;

注意:
安装前座垫时,需确认左、右两侧限位安装
到位。

- 115 -
拆卸油箱总成
见 9.3.1 油箱的拆卸

折卸空滤器总成

拆卸空气滤清器固定螺栓
拆卸空气滤清器抱箍
拆卸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接插件;
将通气橡胶管与气缸盖通气口断开;
取下空气滤清器

注意:
安装空滤器时,节流阀体的步进电机需安装到位。

拆卸节流阀体组件

拆下油门线组件 I、油门线组件 II;


拆卸 4 只节流阀体抱箍,从 1-2-4-3 顺序拆;
拆下进气压力传感器接插件。
拆下喷射器接插件;
拆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接插件;
拆下怠速步进电机的接插件;
拆下碳罐脱附橡胶管;
拆下进油管;

取出节流阀体组件;

注意:
确认油门线组件 I、油门线组件 II 安装正确;
节流阀体组件正确安装后确认油管接插到位,无
漏油现象。
确认电器元件接插到位;

- 116 -
拆卸碳罐组件

碳罐组件

拆卸离合器钢索组件

离合器钢索组件

断开蓄电池导线,拆卸起动马达线及搭铁线
拆卸高压包接插件、整流器、喇叭、出水温开
关接插件
蓄电池导线

- 117 -
拆卸消音器排气管前段

拆卸散热器加水口、水箱、断开风扇开关接插件
断开曲轴位置传感器、空档开关接插件

断开单撑熄火开关接插件、拆卸单撑熄火开关

单撑熄火开关

- 118 -
拆卸变档杆摇臂、拆卸发动机左盖
拆卸小链轮、使链条与链轮脱开

松开发动机固定螺栓,抬下发动机

- 119 -
10.3 发动机安装

按照“拆卸”作业相反的步骤进行

注意:
z 拆卸发动机时,在车架底下放置一个适当的支座,以防翻车。
z 发动机机油:装配时 3.2L。
z 起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不正常的振动,噪声和发动机润滑。
z 当发动机在怠速情况下正常运转一段时间后,转动油门把手到最高,然后完全放松油门把手,此时
如果怠速转速有变化,说明油门拉线未调节好。所以在测试发动机之前,应当注意此方面的调节。
z 机油检查方法:
a. 将机油标尺拨出,用干净的布将标尺擦拭干净。
b. 将标尺插入然后取出检查油位,如果油位你于最低位置,增加机油。
c. 热机 5 分钟,然后冷却 3 分钟,再一次检查机油位,如果低于最低位,增加机油。
d. 机油位置需一直保持在最低位置与最高位置之间。

- 120 -
发动机的检查和维护

紧固件扭力值表
紧固部位及紧固件名称 紧固扭矩(N·m)
磁性螺栓 M14 20~25
油底壳螺栓 M6 10~12
气缸双头螺栓 60~62
飞轮锁紧螺栓 100~110
变档定位器螺栓 M6 10~12
合箱螺栓 M6 10~12
合箱螺栓 M8 22~24
合箱螺栓 M10 35~39
连杆螺栓 23~27
左右曲轴箱盖螺栓 M6 10~12
飞轮螺栓 M8 20~24
机油滤清器 18~22
机油滤清器连接螺栓 40~45
机油滤清器螺栓 M14 40~45
圆螺母 M20 95~105
离合器分离盘螺栓 M6 10~12
气缸盖罩螺栓 M6 10~12
凸轮轴链轮螺栓 M7 20~25
机油泵螺栓 M6 10~12
变档定位板螺栓 M6 10~12
火花塞 22~25

- 121 -
十一、润滑系统

准备资料------------11.1

故障诊断------------11.2

机油泵---------------11.3

11.1 准备资料

润滑系统作用: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就是将润滑油供给机件磨擦表面,使表面的干磨擦变为润滑油质粒间的液体磨擦,
减少零件的磨损;冷却热负荷较高的零件;吸收轴承及其它机件的冲击,减少噪音;增加活塞环与气缸
壁之间的密封性;清洗并带走零件表面的杂质等。

作业注意事项:
机油泵拆卸后,要对各零件认真清洗并用高压气体将零件表面吹净。
机油泵拆卸时,注意不可将异物落入曲轴箱内。

基准项目标准值及许用极限表
项目 标 准 使用极限
换油时 3.0L _
机油容量
拆卸时 3.2L _
内外转子间径向间隙 0.04-0.11mm 0.15mm
油泵转子
外转子与泵体间隙 0.04-0.11mm 0.15mm

11.2 故障诊断

机油量减少 引擎烧损
机油自然消耗 无油压或油压太低
机油泄露 油路阻塞

- 122 -
11.3 机油泵

11.3.1 拆卸
拆下离合器盖,松开机油泵固定螺钉,取下机油泵驱动
链轮、机油泵链条。

机油泵链条

螺钉

机油泵驱动链轮

拆下螺钉。
取下机油泵体。 螺钉

机油泵体

拆下螺钉,取下机油泵盖,分解机油泵。

螺钉

机油泵盖

- 123 -
检查内外转子间的径向间隙。
许用极限:0.15mm。
测试规

检查外转子与机油泵盖之间的间隙。
许用极限:0.15mm。
测试规

- 124 -
11.3.2 装配机油泵
如下图所示
机油泵驱动链轮

机油泵盖 外转子 泵体

内转子 泵轴

注意:组合后,内外转子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安装
依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

- 125 -
11.3.3 润滑系统图

活塞冷却器

- 126 -
- 127 -
十二、气缸头

准备资料--------------------12.1

故障诊断--------------------12.2

气缸头/气门----------------12.3

12.1 准备资料

气缸头作用:
气缸头是用来密封气缸,并与活塞构成燃烧室,承受高温高压燃气。并通过配气机构完成进排气。

作业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气缸头与上箱体的密封,气缸头承受很大的螺栓锁紧力。预紧力值:12 N·m,锁紧力值:60 N·m。
所有零件在检查测定前应清洗,并用高压空气吹干净。
基准项目标准值及许用极限表 单位:mm
项 目 标 准 使用极限
气缸盖平面度 0.03 0.05
进 013-0.19 _
气门间隙
排 0.19-0.25 _
进 3.97-3.98 3.96
气门杆外径
排 3.97-3.98 3.96
气门 进 4.03-4.04 4.07
气门导管内径
气门导管 排 4.03-4.04 4.07
进 0.05-0.07 0.11
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
排 0.05-0.07 0.11
进 1.0-1.1 1.5
气门座宽
排 1.0-1.1 1.5
进 38.8 37.3
气门弹簧 自由长度
排 41.6 40.1
凸轮轴 凸轮轴与缸头的配合间隙 0.041-0.054 0.08

12.2 故障诊断

压缩压力低 气缸头异音
气门间隙调整不好 气门间隙调整不好
气门烧损或弯曲 气门弹簧损伤
气门座气密性不好 压缩压力过高
气缸头垫片漏气 燃烧室积碳过多
火花塞安装不良

- 128 -
12.3 气缸头

12.3.1 拆卸
拆下点火线圈。
松开六个定位螺栓, 取下垫圈,拆下气缸盖罩。

气缸盖罩

定位螺栓

松开紧固螺栓,拆下分气链条调整器。

紧固螺栓

分气链条调整器

松开四个凸轮轴链轮螺栓。

凸轮轴链轮螺栓

测量凸轮轴和气缸头的配合间隙。
许用极限:0.08mm。

测量规

- 129 -
松开凸轮轴支座。

凸轮轴支座

取下凸轮轴,凸轮轴链轮,导链板,链条。

凸轮轴

凸轮轴链条

凸轮轴链轮

导链板

松开气缸锁紧螺栓。 气缸盖
取下气缸盖。
拆下顶柱,用气门弹簧压缩工具压缩气门弹簧,拆掉气门锁
块。
取下气门调整垫片、气门弹簧、气门弹簧上下座、气门。

- 130 -
12.3.2 凸轮组件分解

密封盖 D13 凸轮轴 凸轮轴链轮 螺栓

12.3.3 气门分解

气门 气门弹簧下座 气门锁块 顶柱

气门弹簧 气门弹簧上座 气门调整垫片

直尺
检查
清除气缸盖的积碳。
测量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 测试规
许用极限:0.05mm。
气缸盖结合面平面度超过使用极限时,应把细沙纸放在
平板上,气缸盖结合面与沙纸贴合,按 8 字形推磨。

- 131 -
测量气门进、排气弹簧自由长度。
许用极限:进气弹簧:37.3mm。 游标卡尺
排气弹簧:40.1mm。

测量气门杆外径。
许用极限:进气门 3.96mm。 千分尺
排气门 3.96mm

检查气门导管,检查前请用铰刀除去气门导管内的积碳。
注意:铰刀要顺时针旋转,切不可逆时针旋转铰刀。

测量各气门导管内径。
许用极限:进/排:4.07mm。 测试计
气门与气门导管间隙许用极限:
进气门:0.11mm。
排气门:0.11mm。

- 132 -
12.3.4 置换气门导管
起子
注意:气门与气门导管之间的间隙超过极限值时,需更换气
门导管。气门导管更换后,必须修整气门门座圈表面。
将气门导管放进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进行冷却一个小时。
用电炉或热烤箱将气缸头加热到 100-150℃。
固定气缸头,利用气门导管拆卸工具将气门导管从缸头上侧
拆卸出来。

在新的气门导管上放一个新的 O 形环。
从气缸头顶端安装气门导管。 气门铰刀
注意:安装气门导管时,不可伤及气缸头。

将气门导管嵌入后,用气门导管铰刀进行修整。
注意:用铰刀切削时,要加适量的切削油。铰刀的旋转方向
为顺时针旋转。

清除燃烧室及气门积碳,并彻底清洗进、排气门。
检查气门座接触面宽度(气门座圈宽度)。
许用极限:进/排:1.5mm。

气门座接触面

- 133 -
12.3.5 气门座圈的修整
利用 45°角的铣刀除去气门座圈表面粗糙不平或参差不齐 粗糙不平部位
的部分。
注:给气门座圈涂一层透明的或普鲁士篮的覆层。以便可
以看得更清晰。

用 25°角的铣刀除去气门座圈外端的 1/4。

25°

用 60°的铣刀去除去气门座圈底端的 1/4。取下铣刀,检
查处理过的地方。

60°
用 45°角的精修铣刀磨削气门座圈使其达到适当的宽度。
一定要除去所有的凹痕和参差不齐的部分。
1 0mm
标准气门座圈宽:进:1.0mm
排:1.0mm

45°

- 134 -
如果相接触的地方是气门太高的部分,请用 25°角的平
铣刀将气门座圈降低。
如果相接触的地方是气门太低的部分,必须将 60°角的 接触面高
内铣刀将气门座圈抬高。
使用 45°角的精修铣刀,再次精修气门座圈使其符合要
求的规格。 25°
完成气门座圈磨削后,请在气门表面涂上抛光剂,轻轻 接触面低
地给气门抛光。

60°

12.3.6 安装

安装依拆卸时的相反顺序进行。

注意:
在安装气门弹簧时,将弹簧节距较小的一端朝向燃烧室安装。
安装气门锁夹时,用气门弹簧压缩工具压缩气门弹簧进行安装。
安装气门时,应将气门杆表面涂适量机油再装入气门导管中。

- 135 -
- 136 -
十三、曲轴箱

准备资料-------------------------------------------------------------------13.1

故障诊断-------------------------------------------------------------------13.2

上箱体----------------------------------------------------------------------13.3

活塞-------------------------------------------------------------------------13.4

下箱体----------------------------------------------------------------------13.5

离合器----------------------------------------------------------------------13.6

变速机构-------------------------------------------------------------------13.7

曲轴连杆组合-------------------------------------------------------------13.8

13.1 准备资料

上箱体作用:

上箱体中的气缸体给气体压缩、燃烧和膨胀提供了一个空间,并对活塞运动起导向作用。
它还将气缸中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周围冷却介质。

活塞作用:

1.承受气缸中混合可燃气燃烧所产生的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给连杆,以带动曲轴转动。
2.与气缸盖等共同形成燃烧室。

曲轴箱作用:

曲轴箱是发动机的承力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承曲轴、离合器、变速箱、气缸体和气缸盖,承受燃烧
爆发冲击和曲轴连杆机构运动的惯性力,并构成一部分密闭(封油、封气)空间。
曲轴箱上还设有悬挂孔,通过与车回上的悬挂孔相连使发动机与车架和其它部分相连接。

作业注意事项:

所有零件在检查测定前应清洗,并用高压空气吹干净。
曲轴箱为薄壁铸件,作业中要避免冲击,以免产生变形或断裂。
作业前,应将曲轴箱内的润滑油放出。

- 137 -
基准项目标准值及许用极限表
项 目 标 准 值 使用极限
气缸 I 65(0.025,0.03) 65.100
气缸内径
气缸 II 65(0.03,0.035) 65.110
气缸圆柱度 0.008 0.050
气缸圆度 0.006 0.050
气缸平面度 0.03 0.05
活塞 I 65(-0.03,-0.025) 64.90
活塞外径(活塞裙部量取)
活塞 II 65(-0.025,-0.02) 64.91
活塞销孔内径 16(0.002,0.008) 16.04
活塞销外径 16(-0.008,0) 15.96

上箱体 活塞销孔与活塞销之间的间隙 0.002-0.016 0.04


第一环 0.05-0.09 0.11
活塞环与环槽的间隙
第二环 0.04-0.08 0.11
第一环 0.15-0.30 0.5
活塞环合口间隙 第二环 0.25-0.45 0.65
油环 0.20-0.70 1.0
连杆小头内径 16(0.016,0.034) 16.04
连杆与活塞销之间的间隙 0.016-0.042 —
厚度 1.5(0-0.09) 1.48
连杆轴瓦 连杆轴瓦与曲轴之
0.025-0.05 0.065
间的间隙
连杆大端左右间隙 0.1-0.25 0.5
连杆
连杆大端径向间隙 0.008-0.016 0.05
厚度 1.5(0-0.012) 1.44
主轴瓦 主轴瓦与曲轴之间
0.03-0.05 0.07
的间隙
2.8(-0.05,+0.05) 2.45
摩擦片厚度
3(-0.1,0) 2.6
下箱体 离合器
24.3(-0.15,+0.15) 22.8
压力弹簧长度
23.5(-0.2,+0.2) 22.4
拔叉轴外径 11.973-11.984 11.96
拨叉内孔直径 12-12.018 12.03
变档机构 拨叉厚度 5.80-5.90 5.75
变档鼓外径 41.9-42.1 41.5
变档鼓锁槽宽度 5.45-5.55 5.65

- 138 -
13.2 故障诊断

压缩压力低 排气管白烟
活塞磨损、烧损 活塞环磨损、损坏
气缸、活塞磨损或损坏 活塞、气缸磨损或损坏
垫片损坏,曲轴箱漏气或漏油
压缩压力过高 活塞异音
燃烧室积碳过多 气缸、活塞、活塞环损坏
活塞销孔与活塞销磨损
压缩压力低 曲轴箱内有异音
曲轴箱漏气 曲轴箱内有零件散落或折断
发动机过热 发动机自动停车
离合器打滑 离合器卡死
润滑不良
挂不上档 换档困难
变速拨叉折断或变形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拨叉导销折断 变速器回拉弹簧动作不良
齿轮凸爪磨损 变档鼓锁槽磨损
自动脱档
接合爪磨损,边缘变成了圆角
变速机构回位弹簧弹力减弱
花键轴的花键齿与滑动齿轮的花键槽磨损,致使齿轮工作时产生较大的轴向力
变档鼓及拨叉磨损

- 139 -
13.3 上箱体

BJ465MS/QJ465MS 发动机气缸体
即为上箱体的一部分。

上箱体

检查
检查气缸内壁磨损情况。
如磨损严重,则应更换。

垫片

取下垫片、定位销。

定位销

- 140 -
13.4 活塞

13.4.1 拆卸
拆下活塞销挡圈。
注意:拆卸时,不要将挡圈落入曲轴箱内。
取出活塞销,取下活塞。

活塞销挡圈

活塞销

取下活塞环。
检查活塞、活塞销、活塞环。

注意:
不要将活塞环折断或损伤。
清除活塞环槽内的积碳。

装上活塞环。
测量活塞环与活塞环槽之间的间隙。
许用极限:第一环:0.11mm。
第二环:0.11mm。 活塞
推入

活塞环

测试规

- 141 -
取下活塞环,将各活塞环装在气缸底部。

注意:
用活塞头将活塞环压入气缸内。
测量活塞环合口间隙。 活塞环
许用极限:第一环:0.5mm。
第二环:0.65mm

测试规

活塞销孔内径测量。
许用极限:16.04mm。

测试计

活塞销外径测量。
许用极限:15.96mm。
活塞销孔与活塞销间隙。 1
许用极限:0.04mm。 2
3

- 142 -
活塞 I、II 外径测量。

注意:
测量位置为与活塞销成 90 度角,活塞裙部处。 90°
活塞 I 许用极限:64.90mm。 11m
活塞 II 许用极限:64.91mm。

气缸 I、II 内壁划伤、磨损检查。
注意:
与活塞销成 90 度直角方向,分上、中、下三个位置测量
气缸内径。
气缸 I 许用极限:65.100mm。
气缸 II 许用极限:64.110mm。

测试计

测量气缸内壁的圆度(X 方向与 Y 方向内径差)。


许用极限:0.050mm。
测量气缸内壁的圆柱度(X 方向或 Y 方向在上、中下三个 进 排
位置内径差)。
许用极限:0.050mm。

- 143 -
检查气缸面平面度。
许用极限:0.05mm。 直尺

测试规

上箱体

测量连杆小端内径。
许用极限:16.04mm。 连杆小端内径

测试计

测量连杆轴瓦与曲轴之间的间隙。
许用极限:0.065mm。
连杆轴瓦

- 144 -
测量主轴瓦与曲轴之间的间隙。
许用极限:0.07mm。

主轴瓦

塑性线间隙规

13.4.2 活塞的安装 顶环
安装定位销。
将各活塞环及活塞涂均机油,将活塞环安装到位。 第二环

注意: 油环
活塞不可划伤,活塞环不可折断。
活塞环安装后,在活塞环槽内能自由转动。

- 145 -
将箱体上面附着的垫片刮除干净。

注意:
箱体内不可有异物落入。
安装活塞、活塞销、活塞销挡圈。
注意:
活塞顶部小点记号向进气门安装。

小点记号

- 146 -
13.5 下箱体

13.5.1 曲轴箱左盖的拆卸
松开起动电机固定螺栓,取下起动电机。
松开曲轴箱左盖螺栓。
取下左盖。
取出电起动齿轮、滚针轴承及垫片。

电机惰齿轮

起动电机

定位销孔

取下起动电机惰齿轮。
取下垫片、定位销。

利用电动或气动工具松开飞轮锁紧螺母。
拨出飞轮组件(含星轮)。

飞轮组件

- 147 -
13.5.2 离合器盖的拆卸
松开紧固螺栓,取下离合器盖。

螺栓

离合器盖

从右盖上取下离合器分离杆组件。

右盖

分离杆组件

拆下紧固螺栓,拆下离合器、变档臂组件、机油泵链轮。
取下垫片、定位销。

离合器组件

变档臂组件

机油泵链轮

主动齿轮

- 148 -
利用电动或气动工具松开锁紧螺母,拆下离合器。
松开机油泵螺钉,取下机油泵齿轮。

变档鼓组件

机油泵链条

机油泵链轮

- 149 -
13.6 离合器

13.6.1 拆卸
按对角交叉方式拧松分离盘四个螺栓。
松开离合器螺母。
拆下轴套、轴承、分离盘及离合器弹簧。
拆下零件见分解图。

分离盘螺栓

离合器螺母

利用专用工具拧松离合器锁紧螺母,拆下锁紧螺母
及垫圈。
拆下离合器中心支架。
四爪套筒扳手
拆下离合器片、摩擦片。
拆下离合器压盘。
拆下零件见分解图。
拆下花键垫圈。
拆下外壳组件。 万能固定器

外壳组件

离合器装配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

- 150 -
13.6.2 离合器分解

- 151 -
13.6.3 检查
检查离合器的外壳槽有无毛刺或破损的痕迹,若有用
锉刀修整,修整量过大时,则应更换。
检查压盘与中心支架的齿形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则
应更换。

从动毂组件

从动毂

测量压力弹簧的自由长度。
许用极限 I:22.8mm 以下更换。
许用极限 II:22.4mm 以下更换。

自由长度

用游标卡尺测量磨擦片的厚度。
许用极限 I:2.45mm 以下更换。 厚度
许用极限 II:2.6mm 以下更换。

- 152 -
13.7 变档机构

13.7.1 拆卸
拆下变档轴组合。
拆下螺栓、变档定位板。
拆下螺栓、止动臂以及弹簧。
拆下定位销。
拆下零件见分解图。 变档轴组合

13.7.2 变档轴机构分解

拨叉轴弹簧 拨叉 拨叉轴

压板
变档鼓 变档鼓轴承 荆轮

变档臂组件

13.7.2.1 检查
未分解前,变档板应回位灵活,无卡滞现象。
检查变档板及变档轴组合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则应更换组件。
检查变档定位板板磨损情况。磨损严重,则应更换组件。
检查变档轴有无弯曲现象,如有过度弯曲,则应更换。
检查回位弹簧是否弹力减弱,必要时更换。

- 153 -
松开合箱螺栓。
分开曲轴箱。 上箱体
注意:不可损伤垫片、合箱面。
取下上箱体。
合箱螺栓

下箱体

主轴组件

副轴组件

取下主副轴。

变档鼓
松开压板螺栓,取下压板。
拨出拔叉轴。
拨叉
取下变档鼓。
取下变档拔叉。
拨叉轴

- 154 -
173.7.2.2 检查
测量拔叉轴外径。 拨叉轴
千分尺
许用极限:11.96mm。

测量拔叉孔内径。
许用极限:12.03mm。

测试计

游标卡尺

测量拔叉厚度。
许用极限:5.75mm。

测量变档鼓外径。
锁槽宽度
许用极限:41.5mm。
测量变档鼓锁槽宽度。
许用极限:5.65mm。

- 155 -
13.8 曲轴连杆组合室及变速室

主轴放置处

曲轴连杆放置处
副轴放置处

变档室

- 156 -
副轴组件

主轴组件

变档鼓组件

变档臂组件 拨叉轴

- 157 -
13.8.1 曲轴连杆组合
13.8.1.1 拆卸
取下上箱体。
取下垫片、定位销。
从下箱体上取下曲轴连杆组合。

主动齿轮
副轴组件 主轴组件

注意:不可损伤垫片、合箱面。

- 158 -
13.8.1.2 检查
连杆大端左右间隙测量。
许用极限 :0.5mm。

连杆大端间隙测量处

连杆大端测量位置
连杆大端部 X-Y 方向间隙的测量。
许用极限 :0.05mm。

- 159 -
13.8.1.3 装配
装配时,按分解及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
取下主轴组件。
取下副轴组件。

13.8.2 主副轴分解
13.8.2.1 主副轴分解

主轴组件

- 160 -
副轴组件

13.8.2.2 检查
分别检查齿轮的齿面及传动爪处的磨损情况。
如磨损严重或损坏,则应更换。

齿面

检查轴承和油封是否有损伤,如有则更换。
传动爪
注意:
打出的轴承不能再用,应更换新品。
轴承及油封的拆卸要用专用工具。

13.8.2.3 主副轴组合

注意:
组合时,将各齿轮及轴涂均润滑油。
保证组合后,各齿轮无卡阻现象。

注:
曲轴箱的装配依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

- 161 -
- 162 -
- 163 -
十四、冷却系统

准备资料-------------------------14.1

故障诊断-------------------------14.2

水泵------------------------------14.3

14.1 准备资料

冷却系统作用:
此发动机冷却方式为水冷。水冷就是利用水作为吸热介质去冷却高温零件然后再将热量传递给外界
空气,从面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具体冷却线路:
冷却水从曲轴箱进入通过曲轴箱水道进入气缸水套,再向上经过气缸盖,最后冷却水经管道进入散
热器散热,并借助它的肋片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

14.2 故障诊断

漏水
密封圈损坏
泵体破裂
水管断裂
气缸体温度过高
水泵叶轮损坏
水管堵塞
冷却风扇损坏
水温开关损坏

14.3 水泵

拆卸
松开螺栓,卸下水泵分总成。

螺栓

- 164 -
水泵分总成

螺栓
松开螺栓,取下水泵盖

水泵盖

取下叶轮。
叶轮

检查
检查叶轮组件磨损情况。
磨损严重,则应更换。
注意:操作中不得损伤垫片及箱体接合面。

安装
安装依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

- 165 -
冷却系统图

- 166 -
废气排放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1 排气管衬垫组件 2 螺钉 M8×30 3 垫圈 8 4 弹簧垫圈 8 5 消声器组件 6 消音器缓冲橡皮


7 消声器装饰板 8 隔热垫片 9 组合螺钉 M6×10

- 167 -
十五、废气排放控制系统

废气排放控制系统保证书------------------15.1

定期保养须知/确保排放标准--------------15.2

废气控制系统机械功能---------------------15.3

触煤转化系统----------------------------------15.4

怠速排放值超过规定值时的对策---------15.5

15.1 废气排放控制系统保证书

15.1.1 本车废气排放控制系统符合国家规定 GB 14621-2011、GB 14622-2007、GB 19758-2005 及


GB 20998-2007 的标准,在其废气排放控制系统有效使用期使用者完全依正常使用及规定的保养下,
本公司予以保证。

15.1.2 保证范围

废气排放控制系统功能保证
保证在使用(三万公里)内,均符合政府机关执行的定期或不定期废气检验。

15.1.3 有下列情况者,不适用本保证条款,唯有保养维护的需要,本公司各省市经销商或服务部仍愿
以合理的价格为顾客服务。

(1) 未依照本公司所指定的时间或行驶里程实施定期保养。
(2) 未在本公司经销商或服务中心定期检查,调整或维修者,或无法提出保养记录证明者。
(3) 超载或使用不当。
(4) 随意改造车辆、拆卸原装零件或填装其他设备。
(5) 用于赛车或经常行使与非机动车适行的道路。
(6) 受台风、水灾等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坏,或因使用疏忽,车祸,外物撞击造成的损伤及故障。
(7) 长期停止使用未作定期保养者。
(8) 里程表损坏未立即维护或以人为的变造、停用、更换者。

·本公司出厂的新车,经噪音检验结果,已通过国家规定的 GB 4569-2005 及 GB 16169-2005 标准。

- 168 -
15.2 定期保养须知

z 为确保环境污染程度不日益严重,国家要求各生产厂商所生产的机动车都要符合空气污染排放标准
规定,本公司除了生产符合空气污染排放标准规定外,并极力净化空气,为减少空气污染而努力。
z 本机车出厂前皆经过严格检验,一切符合空气污染排放标准规定,但由于顾客使用本产品情况不同,
因而,我们制定以下有关废气排放的定期检查表,为确保排放的正常,使用者请以规定时间作检查、
调整或维修。
z 若有其他使用上的各别问题,请讯问钱江经销商,或钱江服务中心。
z 有关排放规定如下:
排放规定 CO HC NOX
排放标准 ≤2.0g/km ≤0.3g/km 0.15g/km

※排放标准若有变更,应国家最新规定为准。

z 未依本公司经销商或服务中心作定期检验的,遭取缔时本公司概不负责,请随时作必要的检查,以
保持最佳车况。
注:①在沙石路面或环境严重污染应增加经常清洗空气滤清器的次数,以延长发动机的寿命。
②常高速行驶或行驶频繁,里程较多者,保养程度应增加。

确保排放标、请注意下列各项
(1) 燃料的使用,请务必限用 93 或 97 无铅汽油。
(2) 机油的使用,请勿必使用指定规格的机油。
(3) 请以定期保养表的规定保养。
(4) 关于废气控制系统,严禁任意调整或更换等(包括火花塞使用、怠速调整、点火正时、节气门调整
等)。
(5) 注意事项:
„ 因为点火系、充电系、燃料系不顺将对消声器装置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感觉发动机不顺时,请
马上到本公司指定经销商或服务中心检查、调整或维修。
„ 请务必限用 93 或 97 无铅汽油,否则会损及消声器装置(四行程系统)。
(6) 本车废气控制系统符合国家规定,因此需要更换系统的任意零件时,务必使用本公司的正厂零件,
并由指定经销商或服务中心实施。

15.3 废气控制系统机械功能

概要
废气对策是以四行程单缸发动机,电喷方式为基本,采用空气导入装置,维持良好的废气水准,另
外燃油蒸发废气采用活性碳罐方式。

※ 发动机改良
火花塞、球形的燃烧室、加上压缩比、点火时间及排气系统等发动机元素的优化,共同遇到高的进
排气效率,谋求燃烧效率的提高。

- 169 -
15.4 触媒转化系统

15.4.1 构造:

15.4.2 说明:

(1) 转化触媒的作用是将燃烧为完全的废气 HC、CO、NOX 转化成 H2O、CO2、、N2 等无害气体后放出。


(2) 转化触媒含稀有金属,限用无铅汽油。

※注意含铅汽油会使触媒失效。

检修装有触媒转化器的车辆(排气管)时,一般性的注意事项:
a) 装有转化触媒器的车辆,发动机发动中或熄火后,短时间内温度高不可触摸。
b) 装有转化触媒器的车辆不可靠近易燃物。
c) 排气管中含有一氧化碳,对健康有害,因此不要在密闭的空间内运转发动机。
d) 装有转化触媒器的车辆,不可使用有铅汽油。(预防触媒中毒)
e) 不可利用推车来发动发动机。如果必须靠推车来发动发动机,也需等发动机与触媒转化器的温度降
低。
f) 下坡时不可利用空档,熄火的方式驾驶车辆。
- 170 -
g) 不可驾驶点火不良的车辆。
h) 维修发动机点火系统时,不可利用将火花塞拆下,发动发动机检视火花塞有无火花的方法。如必须
时,时间也不可太长。

- 171 -
15.5 怠速排放值超过规定值时的对策

合格

实行定期检验(维修保养计划)

合格
测定怠速排放(注 1)

合格
调整节气门(注 2)

合格 可出厂
拆洗喷油器 合 格

合格
换喷油器

拆修发动机
•阀(泄漏) 合格
•活塞(磨损)
•燃烧室(清洗)

注:
1.以怠速测定程序测定。
2.调整发动机怠速转速至规定内,并测定怠速 CO/HC。

- 172 -
电喷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 173 -
十六、电喷系统

电喷系统---------------------------------------16.1

电喷系统零件---------------------------------16.2

故障诊断---------------------------------------16.3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16.4

16.1 电喷系统介绍

QJ600GS 采用的是德尔福公司的小型发动机电喷系统,本系统是通过四个氧传感器进行闭环控制。四
缸独立喷油和点火控制。采用三元催化器对发动机燃烧后的气体进行后处理,使之转化为无害气体排到
大气中。该系统采用了闭环控制自学习系统,它能有效地消除系统及相关机械零部件的制造差异,提高
整车的综合一致性,它可消除车辆在实际使用后由于磨损等原因造成的误差。

16.2 电喷系统零件

16.2.1 发动机控制器(MT05.2 ECU)

发动机控制器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地检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通过合理的计算、以及自学习控制输出装
置,在优化了各个工况下车辆的驾驶性的同时,又保证了原车排放以及燃油经济性。当系统有故障时发
动机控制器也可以惊醒自诊断。此系统需两个 ECU 一起工作。

- 174 -
16.2.1.1 ECU 外观

ECU 12 安装位置在蓄电池的左边,ECU 34 在蓄电池的后方。

16.2.1.2 ECU 针脚定义

1) ECU 12:
J1-1 J2-1 1 缸点火线圈驱动针脚

J1-2 大灯控制针脚 J2-2 系统接地针脚

J1-3 故障灯针脚 J2-3 K 线通信针脚

J1-4 2 缸氧传感器加热针脚 J2-4 曲轴信号高电位针脚

J1-5 2 缸氧传感器信号针脚 J2-5 1 缸喷油器驱动针脚

J1-6 转速表针脚 J2-6 2 缸喷油器驱动针脚

J1-7 CAN 线信号低 1 针脚 J2-7 1 氧传感器加热针脚

J1-8 CAN 线信号高 1 针脚 J2-8 进气温度传感器信号针脚

J1-9 系统接地针脚 J2-9

J1-10 2 缸点火线圈驱动针脚 J2-10 系统 5V 参考电压接地针脚

J1-11 J2-11 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针脚

J1-12 J2-12 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信号针脚

J1-13 J2-13 曲轴信号低电位针脚

J1-14 倾倒开关(低有效) J2-14 水温传感器信号针脚

- 175 -
J1-15 J2-15 点火电源(经过钥匙后 12V 正电压)

J1-16 J2-16

J1-17 J2-17 1 缸氧传感器信号针脚

J1-18 空挡开关针脚 J2-18 蓄电池电源(蓄电池 12V 正电源)

备注:

J1 表示 ECU 上的灰色插件,J2 表示 ECU 上的黑色插件,J1-1 表示 ECU 灰色插件上的 1 号针脚

- 176 -
2) ECU34:
J1-1 怠速步进电机高 A 针脚 J2-1 4 缸点火线圈驱动针脚

J1-2 碳罐电磁阀针脚 J2-2 系统接地针脚

J1-3 故障灯针脚 J2-3 K 线通信针脚

J1-4 3 缸氧传感器加热针脚 J2-4 曲轴信号高电位针脚

J1-5 3 缸氧传感器信号针脚 J2-5 4 缸喷油器驱动针脚

J1-6 J2-6 3 缸喷油器驱动针脚

J1-7 CAN 线信号低 2 针脚 J2-7 4 氧传感器加热针脚

J1-8 CAN 线信号高 2 针脚 J2-8 进气温度传感器信号针脚

J1-9 系统接地针脚 J2-9 油泵控制信号针脚

J1-10 3 缸点火线圈驱动针脚 J2-10 系统 5V 参考电压接地针脚

J1-11 怠速步进电机低 A 针脚 J2-11 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针脚

J1-12 怠速步进电机高 B 针脚 J2-12 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信号针脚

J1-13 怠速步进电机低 B 针脚 J2-13 曲轴信号低电位针脚

J1-14 倾倒开关(低有效) J2-14 水温传感器信号针脚

J1-15 车速传感器针脚 J2-15 点火电源(经过钥匙后 12V 正电压)

J1-16 J2-16 5V 参考电压

J1-17 J2-17 4 缸氧传感器信号针脚

J1-18 空挡开关针脚 J2-18 蓄电池电源(蓄电池 12V 正电源)

备注:
J1 表示 ECU 上的灰色插件,J2 表示 ECU 上的黑色插件,J1-1 表示 ECU 灰色插件上的 1 号针脚

- 177 -
16.2.1.3 电喷线路图

注意事项:
a) 不要将 ECU 放置在高温部位,如消音器或发动机;
a) 不要将 ECU 放置在靠近水滴,机油或者任何液体处;
b) 不要让泥或其他污染物覆盖 ECU 而影响 ECU 散热;
c) 使用 M8 螺栓连接并保证扭紧力矩为 3.9Nm 左右,安装表面必须保证平整以防止对 ECU 产生外力
造成电路板弯曲。
d) ECU 正常工作的直流电源电压范围是 9 到 16V,在不超过 26V 的直流电压下工作一分钟,ECU
不会产生永久性损坏,在反向电压不超过 13V 的直流电压下工作 1 分钟内,也不会造成 ECU 永久性损
坏。

- 178 -
16.2.2 喷油器

16.2.2.1 喷油器工作原理:

喷油器内部设计有环绕铁芯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所引出的两个电极即为喷油器的输入控制接口,
当电磁线圈通电时,所产生的电磁力克服球阀的弹簧力和燃油压力,使球阀升起,燃油管内的高压燃油
(250Kpa)就可以通过喷油器的阀座孔,流经喷孔板并形成锥形雾状喷到进气门上,当喷油器断电后,
电磁线圈的电磁力消失,喷油器的球阀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自行关闭,使喷油器喷油动作停止。

16.2.2.2 喷油器外观:

注意事项:
z 喷油器内部设计有过滤器,但它不是一个可维修的部件,因为它的设计功能仅仅是可以过滤掉油路
中燃油滤清器到喷油器之间的累积杂质,杂质可以引起喷油器粘结、流量偏移和泄露等故障,故燃
油过滤器非常重要。
z 只能使用相同零件号的喷油器才能进行更换,

- 179 -
16.2.3 节气门体

16.2.3.1 节气门体工作原理:

主要由主铸造阀体、回位弹簧、油门拉线、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及怠速调节螺钉等组成。
节气门体位置传感器给 ECU 提供油门开度;怠速调节螺钉能够控制怠速转速及其稳定性,顺时针
减小旁通气量,降低怠速转速,逆时针增加旁通气量,提高怠速转速,一般要求其位置在 2 圈左右。

16.2.3.2 节气门体外观:

- 180 -
16.2.3.3 节气门体清洁方法

使用化油器清洁剂清洁节气门体,将清洁剂喷在节气门体内壁上,并用刷子轻轻刷掉灰尘积碳等。

注意事项:
不要让脏东西堵塞了旁通道。

16.2.4 发动机缸头温度传感器

16.2.4.1 发动机缸头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发动机缸头温度传感器用于风冷发动机,用于测量发动机缸头温度,在该传感器温度范围内,其电
阻会随发动机的温度不同而改变,其温度特性为负温度系数电阻特性。它是不可维修零件。

- 181 -
16.2.4.2 发动机缸头温度传感器外观

16.2.5 进气温度传感器

16.2.5.1 进气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用于测量进入的空气温度,其电阻会随着进气的温度不同而改变,其特性也为负温度系数电阻特性,
它也是不可维修零件。

16.2.5.2 进气温度传感器外观

- 182 -
16.2.6 进气压力传感器

16.2.6.1 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该传感器用于测量进气弯管绝对压力,根据电阻值的不同反映进气压力的大小,从而间接换算成计
算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进气量大小,它也是不可维修零件

16.2.6.1 进气压力传感器外观

16.2.7 氧传感器

16.2.7.1 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可以检测发动机排气管中废气中的氧含量,用于 ECU 内部燃油闭环控制,使发动机燃烧


始终维持在最合理的空气和汽油比(14.7)状态。

- 183 -
16.2.7.2 氧传感器外观

16.2.8 点火线圈

16.2.8.1 点火线圈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能够提供能量给火花塞,连接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的是高压线。

- 184 -
16.2.8.1 点火线圈外观

16.2.9 怠速步进电机

16.2.9.1 怠速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怠速控制阀的功能是控制节流阀体旁通气道的流通面积,以调节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实现发动机
怠速的控制。

- 185 -
16.2.9.1 怠速步进电机外观

16.2.10 燃油泵总成

16.2.10.1 燃油泵总成工作原理

由电动式油泵及压力调节器共同工作为发动机提供 250Kpa 汽油压力,安装在汽油箱的底部。

16.2.10.2 燃油泵总成外观

- 186 -
反面:

正面

16.2.10.3 油泵总成故障诊断

a) 钥匙开启后,油泵会运转大约 3 秒钟左右,如果能听到油泵转动,请按 d 条执行。


b) 断开油泵接插件,检测油泵供电电压是否在 12V 左右。
c) 如果步骤 2 没有问题,外接蓄电池给油泵供 12V 直流电,检测油泵是否运转。
d) 如果油泵运转正常,在发动机怠速时使用汽油压力表检测喷油器前端油管压力是否在 250Kpa
左右。
e) 如果管路压力低于 220Kpa,检查油管路是否有漏油,油泵是否反转,滤清器是否有堵塞等。
- 187 -
16.2.10.4 常见出现的问题

a) 燃油泵总成插件接反了,导致燃油泵反转,无法给发动机提供足够的燃油压力,导致发动
机无法正常工作。
b) 油泵损坏无法转动。

注意事项:
1.新车由于刚开始油箱内没有汽油,在加完汽油后,燃油管路上有很多空气,需要打动马达很多下,
才能排干净油路中的空气,发动机才可以正常工作,这是正常现象,以后的启动就不会出现长时间无法
启动的问题。
2.由于汽油可以冷却燃油泵,所以不要让油泵处在少油或没有汽油的状况下工作,这样会烧坏燃油
泵。

16.3 故障维修诊断方法

故障灯位于仪表盘上,下面有个 FI 标记。正常情况下,打开钥匙,故障灯会长亮,表示电喷系统
处于有电源状态,可以工作,故障灯不亮,表示电喷电路无电源,不会工作,需要检查保险丝及蓄电池
正负极连接情况。在启动发动机后,故障灯熄灭,表示无故障;相反,如果启动发动机后故障灯依然长
亮,表示电喷系统工作不正常,有故障,需要排除故障。

检测故障的方法有 3 种:

16.3.1 直接使用仪表上的故障灯(FI)闪烁诊断。

在确认有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开关 3 次钥匙,既打开---关闭---打开---关闭--打开钥匙的操作,故障
灯会闪出相对应故障的闪码。然后通过故障码表查出相对应的故障。
其中用故障灯读取故障的方法时,闪码的规则举例如下,例如故障是进气压力传感器断路或信号端
针脚短路到蓄电池负极,则故障灯会在钥匙开关三次后,先闪 10 次代表 0,间隔 1.2 秒后闪 1 次代表
1,再间隔 1.2 秒闪 10 次代表 0,再间隔 1.2 秒闪 7 次代表 7,即 P0107。可见,除了数字 0 用闪 10
次代表外,其他数字 1 到 9,是数字几就闪几次。如果还有其他的故障码,如还有故障 P0201,即前缸
喷油器有故障时,会再闪完 P0107 后等待 3.2 秒继续闪 P0201 故障码,如果没有其他的故障,会循环
闪 P0107、P0201.然后可根据故障码表查相关的故障了。
使用 PCHUD 软件时,软件会用十进制数报故障码,在故障码表中十进制与前面的十六进制是一
一对应的,可以根据对应关系找到相应的故障。如在软件中 MULFCURR(当前故障)=263,则在故
障码表中与 P0107 相对应,即为进气压力传感器故障。

- 188 -
MT05 故障码表
故障代码 描述 对应的十进制数
P0107 进气压力传感器断路或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负极 263
P0108 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正极 264
P0112 进气温度传感器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负极 274
P0113 进气温度传感器断路或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正极 275
P0117 缸头温度传感器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负极 279
P0118 缸头温度传感器断路或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正极 280
P0122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断路或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负极 290
P0123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正极 291
P0131 前缸氧传感器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负极 305
P0132 前缸氧传感器信号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正极 306
P0031 前缸氧传感器加热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负极 50
P0032 前缸氧传感器加热端针脚短路到蓄电池正极 49
P0201 前缸喷油器故障 513
P0202 后缸喷油器故障(如喷油器插件没插好) 514
P0230 油泵断路或短路到蓄电池负极 560
P0232 油泵短路到蓄电池正极 562
P0336 曲轴位置传感器有干扰 822
P0337 曲轴位置传感器无信号 823
P0351 前缸点火线圈故障 849
P0352 后缸点火线圈故障 850
P0562 电喷系统电压过低 1378
P0563 电喷系统电压过高 1379
P0560 故障灯故障(灯丝坏或插件没插) 1616
P1693 转速表线短路到蓄电池负极 5779
P1694 转速表线短路到蓄电池正极 5780
P0137 后缸氧传感器信号端针脚短接到蓄电池负极 311
P0138 后缸氧传感器信号端针脚短接到蓄电池正极 312
P0038 后缸氧传感器加热端针脚短接到蓄电池正极 56
P0037 后缸氧传感器加热端针脚短接到蓄电池负极 55

- 189 -
16.3.2 使用诊断仪诊断故障

操作方法:
a) 找到摩托车上 6 孔的诊断接口;
b) 将连接线和诊断仪接口相连,
c) 打开钥匙即可诊断;

16.3.3 使用诊断软件 PCHUD 来检查故障

PCHUD 软件用于检测和记录发动机运行数据,使用前应通过 K 线将笔记本电脑与摩托车 6 孔诊断


口相连。使用前,需要在笔记本上安装 K 线驱动软件。

- 190 -
PCHUD 软件使用说明:
(1)使用 K 线连接笔记本电脑与摩托车 6 孔诊断口并打开钥匙
(2)点击“HUD.EXE”图标,启动 PCHUD 软件
(3)在软件界面上选择“File”,点击“Open”选择“PCHUD.HAD”,选择 OK 确认即可。

(4)选择“Setup”下的“Parameter File”,点击 MT05common.par 文件,并在“Setup”下选择“Comm


protocol”,选择“Keyword2000”然后点击 OK,同时 Device Code 选择 17。

- 191 -
(5)如果软件界面在通电的情况下不能显示实时的通信数据,需要继续以下工作,在“Setup”下检查
COM 口连接设置是否有问题,通常设置 COM Port:4、Baud Rate:10400、不选择 DTR High at startup

然后就可以正常通信了,在 MALFCURR 处显示目前故障码,在 MALFHIST 显示历史故障码

- 192 -
再根据故障码表查询相应的故障。

- 193 -
PCHUD 软件参数解释:
VRPM 发动机转速 engine speed

VTHROT 节气门开度 throtle position

VBARO 大气压力 BARO

VMAP 进气歧管压力 manifold air pressure

VMAPEXP 进气歧管压力估计值 expect manifold air pressure

VIGN 蓄电池电压 ignition key voltage

VCLTS 发动机缸温或者冷却水温 cylinder temperature or coolant temperature

VIAT 进气温度 intake air temperature

STATUSBYTE5 状态标志 5 STATUSBYTE5

VAFCMET 空气流量学习条件满足 airflow correction met

VBAROCMET 大气压力更新条件满足 Baro update met

VCSINSYNSPRK 顺序点火标志 sequential spark enable

SATITRIG tip-in 点火角修正条件满足 tip-in Spark Advance retard trigger

CATLOENB 触媒起燃逻辑使能 catlyst light-off logic enable

IF ENGSTATE=3 发动机正常工作标志位 engine work in run state

NISTBLIDLE 暖机怠速条件满足 stable warm idle

FO2REDY2 2 缸氧传感器加热完成标志位 O2 ready

FCNO 进气效率长效学习单元 block learn memory cell

FBLMCOR1 1 缸长效学习值 cylinder 1 block learn memory

FCLCINT1 闭环学习 I 项 intergral of close loop correction

FCLCMUL1 闭环学习修正量 close loop correction

IARDRPM 目标怠速转速 desired idle rpm

IARPMERR 怠速偏差 idle rpm error

FPWVC1 1 缸喷油脉宽 base pulse width of cylinder 1

VO2 氧传感器信号 Oxygen sensor signal

STATUSBYTE3 状态标志 3 STATUSBYTE3

FO2STAT1 1 缸氧传感器浓稀标志位 cylinder 1 oxygen sensor signal rich lean state

FCLREST1 1 缸闭环修正重置标志位 cylinder 1 close loop correction reset

FOSHTREN 氧传感器加热使能 Oxygen sensor heater enable

- 194 -
FO2REDY1 1 缸氧传感器加热完成标志位 cylinder 1 Oxygen sensor ready

idle airflow control valve close loop correction


IF IACV MODE=0 怠速步进电机闭环学习使能
enable

IAMTRLOST 怠速步进电机丢步标志位 IACV lost

IACMVIHB 怠速步进电机禁止移动标志位 IACV move disable

VIGNS 点火状态标志位 ignition state

FVE1 1 缸充气效率 cylinder 1 Volumetric efficiency

VMAPRANG 进气压力读取角度 MAP read angle

AFFNLAFR 目标空燃比 target air fuel ratio

SAESTA 1 缸点火提前角 cylinder 1 Spark Advance

SAIDLDYN 怠速动态点火角 idle dynamic Spark Advance

SPDWELL 充磁时间 dwell time

IAINTEGOFST 怠速步进电机气量学习值 airflow integral of idle air control valve

IACVDSMP 怠速步进电机目标步数 desired position of idld air control valve

STATUSBYTE2 状态标志 2 STATUSBYTE2

FCLCEN1 1 缸闭环修正使能 cylinder 1 close loop correction enable

PPDSEBL 预喷禁止标志位 prime pulse disable

FPENABL 油泵使能标志位 fuel pump enable

FTRNSAES 加速加浓使能 acceleration enrich enter

FTRNSDES 减速减稀使能 deceleration enlean enter

FTRNSAEDCLOAD 加速加浓退出 acceleration enrich exit

FTRNSDEINLOAD 减速减稀退出 deceleration enlean exit

FCLCEN2 2 缸闭环修正使能 cylinder 2 close loop correction enable

- 195 -
16.4 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16.4.1 维修工具

a) 电控系统零部件的拆装 - 常用汽车机械零部件拆卸工具
b) 电控系统电路及系统电信号 - 数字式万用表(带蜂鸣)
c) 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及发动机工作状况检测
„ 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仪 (推荐)
„ 故障诊断软件 (PCHUD)和接口连线 (有条件可使用)
d) 电控系统故障故障码表(应急使用)
e) 燃油压力表,量程 0 ~ 300kPa

16.4.2 诊断仪所显示发动机工作数据流

使用诊断仪所显示发动机工作数据流来分析和判断发动机故障.

16.4.2.1 第一步

a) 发动机线束及真空管路 – 可能影响系统控制空气流量和供油量
b) 氧传感器安装是否到位 – 可能会影响系统对空燃比的判断。
c) 发动机故障指示灯 – 影响系统对故障的报警
d) 蓄电池电压 – 判断蓄电池电量是否足够

- 196 -
e) 根据经验判断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进气温度传感器, 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及氧传感器显示值
是否正常
f)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工作范围 – 不能全开或不能全关可能影响发动机动力性能和部分系统功能

16.4.2.2 第二步

ECU 电源是否关断 – 关断钥匙开关后诊断仪与系统通讯中止

16.4.2.3 第三步

a) 冷却液温度及冷却液温度循环—预示节温器是否工作正常
b) 蓄电池电压—显示发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过高:可能发电机调节器故障;
过低:可能是发电机连线不当或发电机故障
c) 进气歧管压力—可预示进气有无漏气和气门间隙问题。
气门间隙过小:此值偏高,可能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并因排气门过早开启,排温升高而大大缩短
氧传感器及三元催化器使用寿命;
气门间隙过大:会引起进气歧管压力偏低,而影响系统对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判断,造成热车时怠速
异常.
此外,若排气系统堵塞,如:有异物存在于排气道内, 机油消耗过高而堵塞三元催化器,以及因
三元催化器内部破碎而堵塞; 都会造成此值偏高.
d) 氧传感器值循环次数—循环次数太少,预示氧传感器失效。

16.4.3 简明故障排除方法

修理电喷系统时,请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若在某一步骤中修复故障,可中止后续步骤。然后使用
诊断仪,对照 14.4.2 条进行检查验收并清除故障码。
使用诊断仪时,蓄电池电压不得低于 8.5 伏。

16.4.3.1 日常使用及保养

z 汽油应使用 92 号或 95 号优质无铅汽油。
z ECU 具有防潮功能,但不得使用高压水枪冲涮其外壳。
z 汽油滤清器每 7000~10000km 更换一次。
z 正常使用条件下,每 1 万公里或 1 年清洗节流阀体一次。

16.4.3.2 故障现象—无法起动

a) 点火开关开至”ON”档, 发动机故障灯是否点亮

- 197 -
若不亮: ‹ 检查保险丝及接地线
‹ 检查 ECU 接插头是否接牢
‹ 也可用诊断仪执行机构检查功能检查此灯及线路是否正常
‹ 检查并修复灯泡及其线路
‹ 使用另外一只 ECU 判断
若能亮: ‹ 连接诊断仪到系统诊断插口
b) 诊断仪能否与系统连接通讯
若不能: ‹ 检查保险丝及接地线
‹ 检查 ECU 接插头是否接牢
‹ 在另外一台正常的车辆上测试诊断仪是否工作正常
‹ 使用另外一只 ECU 判断
若能: ‹ 则按诊断仪所指示的故障进行排除
c) 检查点火系统故障 - 火花塞是否正常点火
若不能: ‹ 检查高压线及火花塞是否接插牢固或是否损坏
‹ 使用另外一只点火线圈总成判断
‹ 使用另外一只 ECU 判断
若能: ‹ 检查高压线是否正确连接点火线圈和火花塞
d) 检查供油系统故障
燃油泵是否工作—起动发动机时可在油箱附近听到油泵工作的声音
不工作: ‹ 检查燃油泵继电器是否工作正常
‹ 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连接及工作是否正常
‹ 使用另外一只 ECU 判断
‹ 检查燃油泵线路
能工作: 1) 供油压力是否大于 220Kpa
2) 压力不足: ‹ 检查油箱是否有足够油量
‹ 检查汽油滤清器是否应该更换(注:电喷专用汽油滤清器每 7000 ~
10000 km 更换一次)
‹ 供油管及回油管是否损坏
3) 压力正常: ‹ 检查喷嘴控制线路有无异常
‹ 油嘴是否应该清洗
e) 确定是否淹缸
若是: ‹ 将油门全开,接通起动机,数秒钟后发动机应有工作的迹象
f) 曲轴位置传感器间隙是否过大

16.4.3.3 故障现象—无法起动并伴随回火

a) 检查点火线圈的高压线是否松脱
b) 正时齿圈是否松动.
- 198 -
16.4.3.4 故障现象—怠速不稳

怠速控制系统: 检查怠速旁痛螺栓是否旋得过大或过小,一般是 2 圈
供油系统: 油管管路是否有漏油发生。

16.4.3.5 故障现象—怠速过高或过低(怠速明显与目标怠速不吻合)

怠速过高: ‹ 当水温低于 68 度, 系统将提高怠速以加速暖机过程,这属正常现象. 除此之外, 按


下列步骤检查
‹ 检查怠速旁通孔是否旋得过大
‹ 气门间隙, 特别是排气门间隙是否过大
怠速过低: ‹ 检查油箱油量, 燃油滤清器, 油路压力及油嘴
‹ 检查怠速旁通孔是否旋得过小
‹ 检查气门间隙,是否间隙过小

16.4.3.6 故障现象—怠速不稳并伴随减速熄火

a) 检查气门间隙
b) 检查怠速旁通孔及节气门体是否过脏

16.4.3.7 故障现象—加速无力

a) 怠速及高怠速时参数是否正常;
b) 检查油箱油量, 燃油滤清器;
c) 检查排气系统是否堵塞, 如: 三元催化器是否因烧机油或破碎而堵塞;
d) 检查油路压力及油嘴.
e) 检查故障灯是否亮,是否是由于只有一个气缸能正常点火

16.4.3.8 故障现象—轻微失火现象

检查火花塞间隙是否符合规范 0.7 ~ 1 mm

16.4.3.9 故障现象—故障灯亮,而故障码与故障不符

可能是系统地线连接不实,重新连接地线,断开蓄电池电源线 3 分钟后在接上并起动发动机

- 199 -
16.4.3.10 故障现象—油耗异常高

a) 检查两个缸的氧传感器是否安装到位,若是松散的状态,则氧传感器错误判断气缸里燃烧偏稀,而
增加燃油,导致油耗异常高。
b) 在确定发动机机械部件及氧传感器状态正常后,运转发动机观察氧传感器读数,在正常水温下,若
读数始终大于 500 mV,检查喷油嘴是否漏油

注意事项
z 绝大多数的电喷零件是不可修复的,在确认零件损坏后,一般是替换处理。
z 起动发动机时,不得操作发动机上任何机构(包括油门,不拉油门启动)。
z 发动机故障灯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点亮,务必尽快查明原因并排除。
z 不得使用含铅汽油,铅会损害氧传感器及三元催化器。
z 机油消耗异常时,应尽快解决,机油中的一些物质也会损坏氧传感器及三元催化器。
z 气门间隙不宜太小,若排气关闭不严会使排气温度过高而缩短三元催化器的寿命。
z 在气温低于 10°C 时, 而整车及发动机长时间低速运行,排气管可能有积炭并发黑,这属正常现
象。在高速运行一段时间后即会消除,或采取适当手段使发动机冷却液温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 200 -
QJ600GS 电路图
怠速控制阀

黄/紫 灰/白
白/黄 白/黑

前刹车开关
保险盒 后刹车开关 闪光器 边撑熄火
警示灯二极管
电门锁 左把手 右把手
灯光 燃油泵 风扇 ECU1 电源锁 启动继电器 电瓶正极
ECU2
IN5408 2# Gr ECU J1 2#BLACK ECU J2
10A 10A 15A 15A 10A 15A
保险丝
30A 红/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黑/橙 节气门传感器

红/白
仪表 马
左 右 右 左
黑/蓝
绿绿 红 橙

电瓶正极 绿 橙绿
左 右 右 左

蓝 红红 红 粉绿红 红
达 橙绿 黑 绿 紫 橙 黑 橙
粉 绿橙
红/白/ / / / 黑

红1 / 红1 / / 粉 / 红 / 红 黄 淡 蓝黄 绿红 / / / / / / /

/ 红 红
红 / / 绿 红 绿棕红 / 绿 棕1
黄 橙棕 蓝 红 黄 黄红 /
/ / 蓝 / / /
/ / 蓝黄
白 白 蓝黑 黑1白1 白 白 黄
白/ 黄 红 红 黑白
红 白 白 白
黑/红2
橙/黄 灰/白 黄/紫 灰/红1 橙/红 黑/橙 黄/蓝 红/绿 红/黄 黑/黄2
棕/黑 黄/蓝 棕/蓝 黑 白/紫 白/橙
橙/绿 黑 蓝/白 黄/绿 黑/蓝 白/绿 绿 白/灰 3缸氧传感器
白/黑 黑/橙1 棕/红 黑/白 白/黄 蓝/橙 黄/蓝2
黑/黄 红/紫 白/红 红/灰
灰 黑/蓝
粉红/蓝
棕 白

红 灰 绿/蓝
/ 粉红
浅蓝
/ 白/蓝 绿/黑1 墨绿 灰/红 黑 红/白
机油开关 棕/白 绿/白1 蓝 红/紫1 棕/黑 橙/黑
黑/红2
碳罐电磁阀
空档 灰 粉红/蓝
橙/红
启动二极管 绿/白 右转向灯
灰 橙/白

绿/白 绿/黑
右转向 左转向灯
橙/白 橙


淡蓝 黑
前大灯 黄 黄 后尾灯


绿/黑 黄
左转向 橙 牌照灯灯

黑 红/紫
棕/红
诊断仪
离合器开关 棕/蓝
红/黄

橙/红

黑/红2
黑 黄/绿2
4缸氧传感器
白/灰2
喇叭 黑/蓝

黑/蓝
红/灰2 进气压力传感器
红/白
红/绿

风扇继电器 棕/浅绿
红/棕
棕/绿
黑/红2
红/白
白/紫2
大灯继电器 蓝/绿
蓝/黄
喷油器
黄/红
绿/蓝 黑 /红2
白/红2
油泵继电器 黑/红2
红/橙
红/黑
黑 黑/红2

电喷控制继电器2 黑
绿
红/黄 黑/白2
黑/红2
点火线圈

黑 黑/红2
电喷控制继电器1 黑
绿
橙/绿2
红/蓝
黑/红1

红/白
白/橙2
主继电器1 橙/黄 进气温度
红/白 黑/蓝
黑/棕1

红/紫1
红/紫
诊断仪
棕/红1
棕/蓝1
墨绿
红/蓝
棕/黑 黄/蓝1 棕/蓝 黑 蓝/橙 白/红 白/橙 黑/蓝 白/棕 红/绿 红/蓝
蓝/绿 黑/黄 橙/黑 棕/红 橙/绿 黑/橙1 黑/白 黑 蓝/白
橙/红 红/紫 白/紫黄/绿 红/灰白/绿 绿 白/灰
电瓶正极

红 红黑 黑 白黄 黑 白蓝 白 黑
黑黑黑黄

红/黑

红 黑蓝 黑黑 黄 白 黑 黑 橙 黑 黑 黑 黑 白 黑 白 墨灰 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绿/ / 绿1灰1蓝 蓝 灰1绿1红1 绿白 橙1 蓝
白 蓝橙 蓝蓝 蓝 棕 红1 绿1 红1 白1 红1红1 红1 紫1 红1黄 蓝 蓝1 红 浅蓝

白3 白2 白1 电瓶负极
棕 白1白2 白3 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棕 黑 墨绿 白
/ 黑
/ / 1#Gr ECU J1 1#BLACK ECU J2

绿 蓝
绿 防侧翻传感器 燃油泵 进气压力传感器 触发头 进气温度
2缸氧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1缸氧传感器
水温传感器

103

点火线圈
水温开关 风扇 油位传感器
喷油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