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2

第一课 鱼我所欲也(孟子)

孟子曰:“鱼,我所欲① 也; 孟子说:“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
①“所”:“所”附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指代人、事、物。
也: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可译作判断句常用的语言
标志“是”或不译。
熊掌,亦我所欲也。 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

二者不可 得兼,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 同时得到,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我便)放弃鲜鱼而选择/拿熊掌。
者也:表判断语气。可译作判断句常用的语言标志“了”
或不译。
生,亦我所欲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喜欢的;

义,亦我所欲也。 正义,也是我想要的。
二者不可得兼,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舍生而取义者也。” (我就)放弃/牺牲生命而选择/要正义。”
写作手法:开篇提出论点。
赏析评点:用“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形象地区别出“生”与“义”的价值高下,引出题旨/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

所欲有甚于生者, (可是我)想要的东西中,有比生命更重要 的东西/正义,


甚于: 比……更重要/超过/胜过。 (可是我)想要的东西中,有胜过生命的正义,
故不为苟(gǒ u)得也。 所以/因此我不肯做 苟且求得(生存)的事。
苟:只为求活,不择手段 所以/因此我不肯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亦我所恶, 死亡,也/本来是我厌恶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 (可是我)厌恶的东西中,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不义),
比……更厉害/超过/胜过 (可是我)厌恶的东西中,有超过死亡的(不义),

【意译:我厌恶“不义”,胜过厌恶“死亡”。】

故 患有所不辟(bì)也。 所以/因此,(对有的)灾祸/祸患(我)不躲避。
辟:通“避” 所以,在祸患中有(我)不躲避的祸患。
【意译:为了躲避不义/取得正义,宁肯面对死亡的祸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什么是)胜过生命的,
则凡可 以得生者, 那么一切/凡是能够 用来保住生命/求生的手段/方法,
何不用也? 有什么/哪(种)(手段/方法)是不能/去采用的呢?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中,没有超过死亡的,
【意译:人们最厌恶的是死亡。】
则凡可以辟患者, 那么一切/凡是能够用来避开祸患的事情/方法,

何不为也?” 有什么/哪样(办法/方法)不可以/去采用的呢?”

写作手法:先从正面论述“义”重于“生”;再从反面论述不义重于死。
赏析评点:从正、反两方面阐明“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宁可取义,也不愿苟且偷生;“死”与“不义”不能同时避开时,
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再次说明“舍生取义”的主张。
“由 是 则生, “凭借/依靠/通过这种求生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活下
是:这。指生存的办法/不义的手段 去,
而有不用也; 却(有人)不肯采用;
由是则可以辟患, 依靠这种不义的方法就能够避免祸患,
而有不为也。 却(有人)不肯去做。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以说,在人们想要的东西中 ,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正


义),
所恶有甚于死者, 在厌恶的东西中,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不义),
非独贤者有是 心也, 不是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有这种 思想/精神,

人皆有之, 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精神,

贤者能勿丧 耳。” (只不过)品德高尚的人能够(由始至终保有这种思想/志


节)不丧失它罢了。”
写作手法:以有些人的不贪生,不避患再次突出“义”重于“生”。
赏析评点: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而人们的行为有贤与不肖的原因,在于贤者能坚持“舍生取义”,一般人则难免因
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失其本心”。
“一箪(dā n)食,一豆羹, “一筐米饭,一盅/碗肉汤,
得 之则生, 人们有了 这些米饭肉汤/食物就能活下去,

弗得则死。 没有得到/得不到便饿死。

嘑 尔而与之, (如果)呼喝 着/恶声恶气地(把食物)给人家,


尔:着。语气助词。
行道之人弗受; (就算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
蹴(cù)尔而与之, (把食物)踢 着给人家,
乞人不屑也。” (就是)乞丐也是不愿接受的。”

写作手法: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的共性。
赏析评点:以“行道之人”和“乞人”在即将饿死的危难条件下拒绝不义之食为例,补足“舍生取义”之心是“人皆有之”的论
断,使深奥的道理阐释得更明白、更浅显,意在鼓励人们增强认识并做到这一点。

“万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高官厚禄没有加以辨别是否合乎礼


万钟:古代量器。意即“万钟粟米”,借代为“优厚的俸 义就接受它!
禄”。
辩:通“辨”,区别。
万钟于我何加焉? 那优厚的俸禄/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加:增添,引申为“益处”。
为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只是)为了(换取)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
宫室:住宅。
所识穷乏者 得我欤?” 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 感激我吗?”
得:感激,同“德”。
写作手法:以“万钟”虽好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再一次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赏析评点:批判因贪财取富而舍弃“礼义”的行径是丧失了“本心”。

“向为身死而不受, “过去为了(正义)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施舍),
为身死而不受:意即“为(之)身死而不受(嘑尔、蹴尔
之食)”。“之”指正义、羞耻之心。
今 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优厚的俸禄;
向为身死而不受, 过去为了正义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施舍,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优厚的俸禄;
向为身死而不受, 过去为了正义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施舍,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现在为了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却接受了优厚的俸禄;
是 亦不 可以 已乎? 这些(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也应该 停止吗?
亦不:不亦
此之谓失其本心。” (如果坚持那样做,)这 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写作手法: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最后归纳全段,照应开头。
赏析评点:批判那些不辨礼义,擅取万钟,鱼肉百姓的统治者是在无尽的利欲的引诱下丧失了本心,正是背弃了“舍生
取义”。
这段论述虽然简略,但是在前段论证的基础上生发,所设譬喻也极为人熟知并易于接受,因而也就显现出了巨大的说
服力量。
1.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思想

 阐述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2. 《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论点?
 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 作者先用“鱼”和“熊掌”做比喻,说明鱼和熊掌这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熊掌比鱼珍贵。当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
到,人们就必然做抉择,从而得出“要舍弃鱼而选取较珍贵的熊掌”这个结论。
 作者再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引出论点,说明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当这两样东西
不能同时得到,人们应该以“正义”为重,为了维护正义,就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3. 孟子如何从正面去论证“舍生取义”?
 孟子从正面进一步分析文章的论点,他认为: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就是“义”)比
生命更重要,所以我不会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就是“不义”)
还有甚于死亡,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我也不避开它。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也不做“不义”的
事。

4. 《鱼我所欲也》的结构分析

原文 结构分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 比喻论证:用物质生活的实际情况作比喻,由熊掌比鱼珍贵,得出“舍鱼取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 熊掌”的论断。
掌者也。 用比喻说明人们对所喜爱的东西,在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取其最珍贵的。
为给读者理解和接受下文所要说明的道理提供感性的基础。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从生与义的比较中,提出“舍生取义”的论点。
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从正反两方面(两种对立的价值观)阐述“舍生取义”的重要性: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 1 正面论述“舍生取义”的原因与意义/道理:
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 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说明上文的论点:“义”比“生”更值得珍爱,在“生”
也。 妨害“义”的情况下,决不苟且求生:“不义”比“死”更令人厌恶,为了“义”,
决不躲避祸患,决不怕死。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
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 2 反面论述“求生恶死”的对社会的危害
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 就生死两方面进行对比,说明如果把生看作最喜爱的,把死看作最厌恶
者,何不为也? 的,那么为了求生避患,只计利害,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用意在说明不
顾“义”的危害。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舍生取义的必要性。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 论述“舍生取义”是应该做、能够做到的。
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 列举两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有可以用来求生、避患的方法,却有人不肯用
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它求生。不肯用它避患。说明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有的人认为义比生
命更珍贵,不义比死更可恶。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说明一般人在一般情况下都有舍生取义的本性:羞恶之心。
孟子从他的性善论出发,认为羞恶之心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但不是说事
实上每个人任何时候都有“是心”。因为有些人丧失了这些本性。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 举例说明“一般人都能做到舍生取义”,关键在本心。
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 先说明食和羹的得失决定人的生死,言外之意是:如果仅从获得生存考
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虑,那是非得到不可的。行路之人与乞人急需得到的食物以保全生命,但
也。 因给予食物的人轻蔑无礼,他们宁死也不愿接受。从而具体说明人皆有羞
恶之心的道理。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 对比有本心的“路人和乞人”,揭露、批判为“万钟”而忘礼义的王侯贵族,已
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 经失去本心。
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 根据上文的论述,孟子的本意是,不合礼义得来的万钟俸禄是比死更可
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恶,于我有损无益。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关于人们不辨礼义而受万钟的原因: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我,孟子作出这个推测性的解释,是就当时一些人的实际表现说的,孟子
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 并不同意人们的这种做法,因此下面进行批驳。
以已乎? 将宁死不肯接受箪食、豆羹与“为宫室之美,……”而接受万钟的情况两相对
比,指出后者不辨礼义,是应该停止不干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 论述不辨礼义而受万钟的错误,指出为私利而受万钟的人是因为丧失了羞
恶的本心。目的在于教育人们保持羞恶之心等善良的天性。

结合全文,从而论述恢复、保持人的本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的意
义。

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为什么孟子这样说?
 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他要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及羞耻心,这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 但有的人却因经不起利欲的诱惑,干出见利忘义的事;而那些敢于坚守正义的“贤者”,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德比
较高尚,只不过是他们能够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向善之心及羞耻心罢了。

6. 概述《鱼我所欲也》的内容要点。
1. 用比喻说明人们做选择的原则:择最珍贵的、喜爱的——“所欲”。
2. 从正方两方面论述“舍生取义”的重要性。论述时以对比的方式说明做选择的原则:取最“所欲”的,避最“所恶”的:
 正面:所欲,正义甚于生;所恶,不义甚于死——择义行,宁死不做不义。
 反面:所欲,生甚于正义;所恶,死甚于不义——苟且求生,行不义以避死。
3. 强调“舍生取义”是能够实践的行为,因一般人有本心——羞恶之心,后来丧失。
4. 举例说明“一般人保有本心”即能“舍生取义”:有人在面临生存的考验时,不愿出卖尊严、丧失人格。

5. 批判“失本心”即会“行不合礼义”:有人为了身外之物(未威胁生存)而行不义。
6. 中心论点显现:保有善性、羞恶之心的人,必然“舍生取义”。

7. 孟子如何从反面去论证“舍生取义”?
 孟子从反面申述他的观点。
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是不可以采用的?
 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甚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的办法,有什么是不可以采用的?
 孟子的论点中隐含这样的意思,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
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将丧失殆尽。孟子认为这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
从而带出“舍生取义”这个论点。

8. 孟子如何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来论证“舍生取义”?
 孟子从正面先以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为例,说明在关乎生死的时候,如果呼喝着把这“一箪食,一豆羹”
递给人家,或是把食物踢给人家,“行道之人”和乞丐都不屑接受这些食物。这就表明这些人没有为了要活命而丧
失本心。
 孟子再从反面以“万钟”为例,将它和“一箪食,一豆羹”做对比。“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两者相比,它自然比“万钟”更重要,但是却有人“不辨礼义”的贪
求“万钟”,这就是丧失本心的表现。
 孟子再进一步对比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与“义”比较,它们都是次要的。
 通过这样的对比,孟子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个论点,还让人们认识到为了维护正义,生命和富贵是可以舍
弃的。

9. 分析此文的写作特点。
(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排比、反问。 (二)正反论述
 比喻  正面论述舍生取义的意义:因为义比生更可贵,不
用物质生活中熊掌与鱼的取舍比喻人生价值观中的生命与 义比死更可恶,所以维护正义。接着从反面论述,
正义的取舍;一箪食、一豆羹比喻少量的食物。 如果只求活命与避患,而不讲义,那就什么事都做
 对比 得出来。
对比“所欲”“所恶”。例:“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  论述舍生取义是应该做到,而且是能够做得的。先
恶,……”、“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举例正面说明一般人做得到的情况:行路之人不受
者……” “呼尔而与之”的食物、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
赞扬不受“嗟来之食”的有本心,斥责“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 食物。再反面说明有些人做不到的情况:有人为了
之”的失本心。 名利接受“万钟”,是因为失去了他们的本心。
 排比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 论述舍生取义的必要性,是从具体比喻(鱼与熊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 掌)到具体例证(不吃“呼尔与之”者、受“万钟”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者),两者都论证同一的中心。说理充分、透彻,
我而为之。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反问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10. 试列出孟子“舍生取义”这种思想的要点?

 生命是他所珍爱的,正义也是他所爱的,若两者不能同时兼得,他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
 一碗饭或一碗汤(生存条件),得到它可以活命,得不到就可能死。如果粗声粗气或用脚踢给别人,路人不会
接受,连乞丐都不屑要。
 不为了使住宅漂亮而接受万钟粟米。
 不为了供养妻妾而接受不义之粟米。
 不为了使相识的贫苦人受他的恩惠而接受不分礼义的粟米。
 不做迷失本性的事。
第二课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
以 其无礼于晋, 因为 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没有用应有的礼节来接待。
因为 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节来接待晋文公。
且 贰于楚也。 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
贰:从属二主。
也: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可译作判断
句常用的语言标志“是”“了”或不译。
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军:名词作动词,“军队”作“驻扎”。
赏析评点:本段行文简洁,短短几句话就渲染了气氛,交代了当时的形势─兵临城下和战事的起因,点明烛之
武临危受命的艰难环境。但攻打的原因主要与晋国相关,而且秦、晋未驻军在一起,这为烛之武离间秦晋埋下
伏笔。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了!
若 使烛之武见秦君, 如果 派烛之武去拜见秦国国君/秦伯,
师必退。” 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师:军队。 秦国一定会撤军。”
公从之。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辞曰:“臣之壮也, (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
犹不如人; 尚且比不上别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现在老了,没有能力做什么了。”
已:通“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

今急而求子, 现在国家的情况危急了才来请求您(帮忙),
是 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
然郑亡, 然而郑国要是灭亡了,
子亦有不利焉。” 您也没什么好处啊。”
焉:语气词,表陈述。
许 之。 (于是,烛之武)就答应了郑文公。
赏析评点:这段写由佚之狐举荐引出烛之武,烛之武临危受命。郑文公态度诚恳,讲明利害关系以打动烛之武
为国效力;而烛之武先辞(因之前不受重用而满腹委屈和牢骚)后许,可见他是一个以大局为重,有智有勇的
人。

夜缒(zhuì)而出。 当天晚上,烛之武叫人将自己用绳子栓着,从城墙上悬吊而
下出了城。
在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出了城。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 烛之武去拜见秦伯,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
郑既知亡矣。 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若亡郑而有益于 君, 如果使郑国灭亡 对 您有好处,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敢以 烦 执事。 ( 那 么 我 就 ) 冒 昧 地 /大胆 地 拿 / 用 ( 亡 郑 这 件事 ) 麻 烦
您。
敢:表示敬意的谦辞。可译做“冒昧地”。
“以”字结构:“以”附在动词前,省略了“之”字。
“以烦”即“以之烦”的省略。
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外交辞令,表面上说是秦
穆公的下属,实际上说的是秦穆公。
越国 以 鄙远, (然而)越过别国/晋国 把 远地(郑国)当作(秦国的)边
鄙:边境。此作动词,动词意动用法即“把……作 境,
为边境”。
君知其难也, 您知道这/那是困难的,
焉用亡郑以 陪邻? 您怎么/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来 增加邻国/晋国的土地呢?
陪:增加。 您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厚:增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如果放弃攻打郑国,而把/让它作为(秦国)在东方道路上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意思是“把它作为”。 (招待使节)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您秦国的使者来来往往经过这里,
也作“行吏”,外交使节。
共(gō ng)其乏困, 郑国可以供应使者们所缺少的物资,
共:同“供”。
困乏:乏,行而无资;困,居而无食。
君亦无所害。 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且君尝 为晋君赐矣, 况且您曾经 给予晋惠公恩惠,


矣:表示肯定的语气,可不译或译作“啊”。
许君焦、瑕, (他)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作为报答),
朝济而夕设版 焉, 然而,他早上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修建防御工事
设版:筑墙。 焉:语气词,可不译。 (来防备您)啊,
君之所知也。 这是您知道的事。
夫(fú)晋,何厌之有? 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夫:那。
何厌之有:有何厌。“厌”通“餍”,满足。
既东封郑, 晋国已经把郑国作为它东边的边界,
封:疆界。此作动词,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
边界。
又欲肆其西封。 再想向西边扩展它的边界。
肆:延伸。 封:疆界。
若不阙(jué/quē )秦, 如果(晋国)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不侵损秦国的土地,
阙:使……减损。
将 焉取之? (它)打算 从哪里取得所贪求的土地呢?
将:打算。
阙秦以 利晋, 侵损秦国用来 让晋国受益,
利:使动用法,使……获利。
唯 君 图之。” 希望 您好好考虑。”
之:助词,无实意,不译。
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穆公(听了)很高兴,和郑国人结盟,
说:同“悦”,高兴。
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还派杞子、逢孙、杨孙(帮忙)守卫郑国,
乃 还。 就(撤军)回国了。

赏析评点:这段是全篇重点,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充分表现了他的外交能力和论辩才能。本段共分四层:
①亡郑于秦有害;②舍郑于秦有利;③借秦晋旧事离间;④郑亡,晋必阙秦。
本段精彩之处在于烛之武的目的虽然是说服秦国退兵而解郑国的困境,但他句句却从秦国的利害着手,入情入
理,不由秦穆公不信而甘心退兵。
留人戍守则是秦穆公的远见,有军事意义,为两年后秦国袭郑做准备。

子犯请击之。 子犯请求攻击秦军。
公曰:“不可。 晋文公说:“不可以(这样做)。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支持),我是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
夫(fú):那。 的。
因人之力而 敝之,不仁;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失其所与,不知; 失去自己结交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与:结交。 知:通“智”。
以乱易整,不武。 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武: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用分裂来代替团结,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吾其还也。” 我们还是回去吧。”
其: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语气,可译为“还
是”。
亦去之。 于是晋国也撤兵离开郑国了。

赏析评点:这段写晋国撤兵,郑国的危机得以化解。
第四课 鸿门宴(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刘邦驻军在霸上,没能跟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
“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 “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国相,
珍宝尽有之。” 珍奇宝物全部被他占有了。”
项羽大怒曰:“旦日 飨(xiǎ ng)士卒, 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 用酒肉
犒(kào)劳士兵,
为(wéi)击破沛公军!” 要/准备(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
当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在 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
门;
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的时候,
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 贪图财物,爱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财物一点都不拿,妇女一个也不亲近,
所取:拿的东西;所幸:宠爱的女人。
此其志不在小。 这(说明)他的志气/志向可不小啊。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我叫人远望他那里的云气,都呈现为龙虎形状,
成 五采,此天子气也。 现出 斑斓的彩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呀。
采:彩色。
急击勿 失!” 希望您赶快进攻,不要 错失良机!”
赏析:
1. 此段文字先指出刘、项两军的兵力,表明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他手中。下文所述人物活动
均与这个背景有关。
2. 斗争起因是曹无伤告密。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冒犯了他的尊严,当即决定进攻刘邦;范增洞察并揭露
刘邦的野心,也力主进攻。二人认识上的差异,预示着他们对刘邦将采取不同的态度。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左尹:楚国官名,令尹(丞相)之佐。
素 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 一向 跟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候正跟随刘邦,
善:对……友好。
留侯:张良是刘邦的谋士,封留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张 良,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 俱 去, 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想叫张良跟他一起 离开。
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曰:“毋(wú) 从俱死也。” 项伯说:“不要 跟沛公一块儿送死啊。”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①, 张良说:“我是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的,
①张良原是韩国旧贵族,反秦义军兴起后,张良
成为韩王的申徒。刘邦率兵从洛阳南出时,韩王
成留守阳翟,张良率兵随刘邦入武关,攻略秦
地,直取秦都咸阳。故有此语。
沛公今 事有急,亡 去不义, 沛公现在的情况危急,我若逃 离就是不讲道义了,
亡:逃。去:离开。
不可不语。”良乃入, 不能不告诉他。”张良于是进入(军帐),
具告沛公。 (把项伯的话)全部告诉刘邦。
沛公大惊曰:“为 之 奈何?” 刘邦大吃一惊,说:“该怎样 应付 这件事呢?”
刘邦大吃一惊,说:“这怎么办呢?”
张良曰:“谁为(wèi)大王为(wéi)此计者?” 张良说:“是谁替您出的(派兵守关)这个主意/计策?”
曰:“鲰(zō u)生 说(shuì)我曰: (刘邦)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 劝我说:
鲰生:骂人话,指目光短浅、愚蠢无知的小人。
鲰,小杂鱼。
‘距关毋内(nà)诸侯,秦地可尽 王也。’ ‘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秦国这片土地可以全部
距:通“拒”。 内:通“纳”,接受。 让你称王/统治了。’
故听之。” 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采纳了这个主意。”
良曰:“料大王士卒 足以 当项王乎?” 张良说:“估计您的军队/兵士 能够 抵挡项王(的军队)
吗?”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本来就比不上。
且 为之奈何?” 要/那么 怎么应付这件事/这要怎么办呢?”
且:将要。一说同“则”,那么。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 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对项伯解释,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旧交情的?”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 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交往,
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 项伯杀了人,我使他免了死罪/救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
活之:使之活。 况,
故幸来告良。” 所以亲自前来告诉我。”
沛公曰:“孰 与 君少长?” 刘邦说:“(他)和 你比,哪个年纪轻,哪个年纪大?”
孰与君少长:即“与君孰少长”。
良曰:“长于 臣。”沛公曰: 张良说:“他比 我大。”刘邦说:
“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 事之。” “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可以 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待/侍奉
兄:像对待兄长那样。 他。”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 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立即进来见刘邦。
沛公奉 卮(zhī)酒 为寿,约为婚姻。 刘邦就捧上一杯酒 祝项伯长寿,(并)约定结为儿女亲
卮:大酒杯。为寿:进酒于尊长,祝他多福寿。 家,
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说:“我进入关中后,丝毫的财物都不敢取用,
近:接触,沾染。
籍 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登记了官吏和老百姓,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
籍:造户籍册或登记。 将军(的到来)。
府库:官府储存财物兵甲的仓库。
所以遣将守关者, 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所以:……的原因。
备 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是为了防备 別的盗贼的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我日日夜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愿伯具 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希望你详细地向项王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倍:同“背”,违背。德:恩德。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 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
“旦日不可不蚤 自来谢项王。” “明天可千万要早点来亲自向项王道歉/谢罪。”
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 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
至军中,具 以沛公言报项王。 回到项羽军营里,把刘邦的话一一报告项王。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 趁机说:“如果不是刘邦先攻破关中,
公岂敢入乎? 您怎么敢进关呢?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攻打人家,这是不符合道义的;
不如因 善 遇之。”项王许诺。 不如就趁机 友好地 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赏析:
战争迫在眉睫,却忽然出现了转机。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劝他逃走,而张良反以“为韩王送沛公”为借口,将
消息通知了刘邦。刘邦于是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并嘱咐刘邦次日一早上门谢罪。由
是而有鸿门宴上的斗争。
第一部分(第 1、2、3 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包含六个小节:
①总叙刘项双方情势及项羽接到曹无伤密报,决心击溃刘邦;
②范增劝项羽急击刘邦免贻后患;
③项伯私见张良报信;
④张良以项伯语具告刘邦并密商对策;
⑤刘邦厚托项伯向项羽说情;
⑥项伯说服项羽不击刘邦。

沛公旦日 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刘邦第二天 带领随从一百多 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


从:使……随从。“从百余骑”即“使百余骑从”。
骑(jì):一人一马。
谢曰:“臣与将军戮(lù)力而攻秦; 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
戮:联合,一同。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将军在黄河以北/北岸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然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然而 我没有料想到能够先攻进函谷关打败秦国,
意:料想。
得 复见将军于此。今者, 能够 在这里 再看到将军您。现在,
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xì)……” 有小人的流言/谎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
郤:同“隙”,嫌怨,隔阂。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不然,籍 何以至此?” 要不是这样,我 怎么会到这种地步/这样呢?”
籍:项羽自称。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项王即日 因留沛公与饮: 项羽当天 就留住刘邦同他饮酒。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项羽、项伯朝东而坐;亚父朝南而坐
——亚父者,范增也。 ──亚父,就是范增;
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表示在项羽的心中,
范增仅次于其父的地位。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坐。
范增数(shuò)目项王, 范增多次 使眼色给项羽,
举所佩玉玦(jué)以 示 之者三。 并多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玦来 示意 项羽杀刘邦,
玉玦:玉器名。“玦”和“决”同音,范增以玉玦向项
羽示意,是要他下“决心”。
项王默然不应。 项羽默默地没有表示。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 范增站起来,出去派人叫来项庄,对项庄说:
“君王为人不忍。 “君王的为人下不了狠心,不忍下手。
若 入 前 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你 进去 上前 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
以剑舞:拿剑舞。
因 击沛公于坐 杀之; 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死他。
不(fǒ u)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 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 被他俘虏!”
不:通“否”。者:……的话。
为所: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庄则入为寿,寿毕,曰: 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 “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用来娱乐,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无从。 为:作
为。
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请让我舞剑助兴吧。” 项羽说:“好。”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
常以身翼蔽沛公, 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
翼蔽:翼,名词用作状语。蔽,遮护。翼蔽即“如
鸟般张翼护蔽”。
庄不得击。 项庄没有办法刺杀(刘邦)。
赏析:
1. 鸿门宴上的斗争,节奏发展得快,气氛的变化也快。
2. 开始很平和,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
3. 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始而“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继而命项庄舞剑,趁机在席上杀掉刘邦,使
气氛越来越紧张。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kuài) 曰: 于是张良到营门外去见樊哙。樊哙(fán kuài)说:


军门:古时军营树两旗为门,称军门、营门。
“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 “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非常危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
哙曰:“此迫矣! 樊哙说:“这太紧迫/危急了!
臣请入,与之同命。” 请让我进去,我要跟沛公同生死。”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营门。
交戟(jì)之卫士欲止不内(nà); 拿戟交叉着守卫营门的士兵想阻止不让他进去。
交戟:以戟相交叉,以禁止出入。戟,长柄兵
器。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樊哙斜举着盾牌撞击卫士,卫士跌倒在地上。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朝西站立,
披:分开。
瞋(chē n)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瞪大眼睛 怒视项羽,头发直竖起来。
瞋: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眦(zì)尽裂。 眼眶 都要裂开了/两边眼角都要睁裂了。
项王按剑而跽(jì)曰:“客何为者?” 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来客是干什么的?”
跽:挺直上身而跪,又称“长跪”。跽便于跃起,
这里表示有所戒备。
张良曰:“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 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骖乘(shèng):即“参乘”,古代主将战车上居于右
侧担任护卫的武士,又叫车右。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zhī)酒。” 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 (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
斗:古代盛酒器。《会注考证》认为“斗”为衍字。
起立而饮之。 起身,站着(一口气)把酒喝了。
项王曰:“赐之彘(zhì)肩。” 彘:猪。 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猪肘。”
则与一生彘肩。 (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肘/一只整猪腿。
生:当指“半生”较合理;有说是“全”之误。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
拔剑切而啖(dàn)之。项王曰: 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
“壮士!能复饮乎?” 樊哙曰: “壮士!能再喝杯酒吗?” 樊哙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 “我连死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 值得推辞!
且: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事物的极端的、假设 “死亡,我尚且不怕,一杯酒又有什么 可推辞!
的或不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可译为“连……
都……”、尚且、还。
夫(fú)秦王有虎狼之心, 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天下皆叛之。 (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怀王与诸将约曰: 楚怀王曾经和众将领约定: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wàng)之。’ 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让他在关中称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 现在刘邦先 打败秦军进入咸阳,
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 丝毫的财物都不敢动用,封闭了秦王宫室,
还 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退军 驻扎在霸上,以便等待大王到来,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事变。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像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反而听信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
此亡秦之续耳! 这是已灭亡的秦朝的后续者 罢了!
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罢了!
窃为大王不取也。” 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会)采取这样的做法。”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项羽没有话回答,只是说:“坐吧。”
以应:即“所以应”,用来回答的话。
樊哙从良坐。坐须臾, 樊哙使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
沛公起如厕,因 招樊哙出。 刘邦起身去厕所,就 打手势叫樊哙一起出去。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刘邦已经出去,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回来。
赏析:
1. 宴席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张良出去招樊哙进来保护刘邦。
2. 项羽得知他的身份后,知其来意,于是借赐酒缓和一下气氛。
3. 樊哙为了将众人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不仅一切做得合乎礼法,而且忍辱吃了生彘肩。然后借项王“能
复饮乎”之问慷慨陈词:对“王关中”一事,说虽有怀王之约,犹不敢自专,必待大王来;又就席间舞剑一事
指责项王“欲诛有功之人”。故“项王未有以应”,反而赐坐。
4. 至此气氛又进一步缓和,但危机仍未解除。这是宴会斗争中的高潮。
第二部分(第 4、5 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第二大段包含五个小节:
①刘邦躬诣鸿门来谢项羽;
②项羽留宴刘邦,范增数促项羽杀刘邦,羽不听;
③范增令项庄舞剑以图刘邦,项伯阻之;
④张良招樊哙闯帐;
⑤樊哙力说项羽,为刘邦解释开脱。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 刘邦(对樊哙)说:“现在/刚才出来没有告辞,
为之奈何?”樊哙曰: 这怎么办呢?” 樊哙说:
“大行不顾细谨, “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小的礼节,
谨:仪节,礼节。
大礼 不辞 小 让。 讲大礼不必讲究 琐屑的礼让。
大礼:把握大节。指登门谢罪。 讲大节不必回避 细小的责难。
辞:推辞,此是避开、 回避。
小让:琐屑的礼让。指告辞。
如今人方 为刀俎(zǔ ),我为鱼肉, 现在人家好比 是/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俎:切肉用的砧板。
何辞为(wéi)!” 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何……为:表疑问或反诘,“为什么……呢”。
于是遂 去,乃 令张良留谢。 于是就 走了。就 叫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
操:持,拿。
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刘邦)说:“我拿一对白玉璧,准备献给项王,
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一对玉酒杯,要送给范增。
会其怒,不敢献; 正碰上他们发怒,不敢献上去/拿出来,
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你替我献给他们。”张良说:“遵命。”
当 是时,项王军 在鸿门下; 在 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 驻扎在鸿门,
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
去:距离。
沛公则 置车骑(jì),脱身独骑, 刘邦就 丢下随从的车骑,独自骑马 离开这儿,
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 一同离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则拿着剑和盾
走, 徒步快跑。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jiàn)行。 顺着骊山脚下,取道/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间行:找空隙穿行,此指抄小路。间,空隙。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 刘邦(行前)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营,
不过二十里耳;度(duó)我至军中, 不过二十里罢了;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
公乃入。” 你才进去(见项王)。”

赏析:述鸿门会斗争后余事,包括刘邦脱席与张、樊计议,决定抄小路遁归。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刘邦已经走了,(估计)已经抄小道回到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bē i)杓, 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禁不住多喝酒,不胜酒力/已
桮杓:同“杯勺”,都是酒器,此指酒。 经醉了,
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不能(前来)告辞。郑重地叫我捧上白玉璧一对,
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 恭敬地拜献给大王;玉杯一对,
再拜:拜两次,表示恭敬的礼节。
足下:古代对人的敬称,可不译。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 敬送给大将军。”项羽说:
“沛公安在?” 良曰: “沛公在哪里?”张良说: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了,
已至军矣。” 已经回到军中了。”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
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说:“唉!这些小子不能够/不值得和他们共谋大业!
唉:叹恨之声。竖子:小子,轻蔑不恭敬的话。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吾属 今 为之虏矣。” 我们这些人 将要 成为他的俘虏了!”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
赏析:
1. 叙述刘邦遁归后,张良入谢项羽。从项羽和亚父对刘邦的礼物的反应,可看出来项方内部愈加分裂。
2. 至于刘邦,归营后立杀曹无伤,根除内部隐患。
3. 刘项内部发展的情况的不同,至此露端倪。
第三部分(第 6、7 段),述会后余事。第三大段包含四个小节:
①刘邦脱席与张、樊计议;
②刘邦遁归;
③张良入谢项羽,项方内部愈加分裂;
④刘邦杀曹无伤,根除内部隐患。
1. 详述鸿门宴的起因。
 沛公先进入关中,驻军霸上。后来项羽进入关中,停驻在新丰鸿门。
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打算做关中王,任命子婴为国相,已占有了秦国全部的珍宝。
 项羽听后大怒,准备第二天去攻打刘邦的军队。
 范增告诉项羽,刘邦是个贪图财货女色的人。但是他入关后,却不碰财物女色,看来他的志气不小。
 而且范增发现刘邦所在,其上空出现龙虎形状的五彩云气,范增认为他有天子的运,要项羽赶紧消灭他。
 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张良有深厚的交情,他私访张良报信,叫张良离开刘邦军营以保命。
 张良不愿背弃刘邦,和刘邦秘密商议。刘邦自知力量不足以抵挡项王,决定拉拢项伯,以求消弭战争。
 刘邦以对待兄长的礼节见项伯,向他敬酒祝寿,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 刘邦用一番谎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他说登记官民,封闭府库,是要等项羽来接收;派兵守关是要杜绝强盗或
意外事故。他请项伯转告项王,自己绝对不敢忘恩负义。
 项伯要求刘邦第二天一早亲自向项王道歉,刘邦答应了。
 项伯回到项营,转告了刘邦的话,并提醒项羽,刘邦有大功,攻打他不符道义。
 他劝项羽好好款待刘邦,项羽同意了,于是产生了第二天的鸿门宴。
2. 简述鸿门宴的起因。
 刘邦先进入关中,驻军霸上。后来项羽进入关中,停驻在新丰鸿门。
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有意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大怒,决定次日一早去攻打刘邦的军队。
 范增认为刘邦的志向不小,建议项羽立即向他进攻,不要失掉良机。
 项伯和张良友善。他当夜把事情告诉张良,张良告诉刘邦,刘邦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会见项伯,与他约定结亲
家。
 刘邦为自己入关称王一事辩解,希望项伯对项羽说明他不敢背德反叛。项伯答应并要求刘邦次日一早亲自前去
向项王认错。
 项伯回到军中后,把刘邦的话全报告了项羽。项伯认为刘邦有大功,打击他是不仁义的举动,建议项羽善待他。
项王同意了,于是产生了第二天的鸿门宴。

3. “项庄舞剑”惊心动魄。试简述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 范增在鸿门宴中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块暗示项王把沛公杀了,但是项王沉默没有反应。
 范增就起身出去召来项庄。
 范增认为项王为人心地不狠,他要项庄在宴席上敬酒,然后要求舞剑,并趁机会把沛公杀了。
 项庄进入帐中敬酒,并提出在席上舞剑娱宾助兴,项王答应了。
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同时拔剑起舞。
 项庄屡次把剑尖指向沛公,项伯就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沛公。
 因此,项庄想在席上借舞剑刺杀沛公的计谋最终不能得逞。

4. 樊哙为何要闯帐?试描述樊哙闯帐的神情动作。
 项庄想在席上借舞剑刺杀沛公。张良见事态危急,便赶到军营门口见樊哙,告诉樊哙刘邦的安全受威胁。樊哙觉得
情况太紧逼了,决定闯进帐去和刘邦同生共死。他带剑拿着盾牌闯进军营大门。交叉举戟的卫兵想拦住不让他进去。
樊哙侧着盾牌一撞,卫兵们跌倒在地。樊哙进入军帐,揭开帷幕,面向西站定,瞪眼看着项王,头发竖起来,眼眶
都裂开了。
5. 试简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试简述鸿门宴进行的过程。
 刘邦带着百多随从赴会。他先给项王赔罪。辩称有小人恶意中伤他,才导致项王对他产生误会。项羽怒气全消,
向刘邦供出告密人,并设宴招待他。
 席间,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身上所佩饰的玉块示意他当机立断杀死刘邦,项王默然不应。
 范增叫项庄进去敬酒祝寿,并请求舞剑,趁机击刺刘邦。项庄依计舞剑时,项伯也同时拔剑起舞,用身体掩护
刘邦,项庄无法成事。
 宴席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张良出去招樊哙进来保护刘邦。
 樊哙带着宝剑盾牌闯入军帐,怒视项羽。项王见了不仅不怒,反称他壮士,赐给他一杯酒、一只猪肘。樊哙当
场吃了。接着樊哙责备项羽听信小人的谗言,想诛杀有功的人。项王竟无话可答。
 刘邦为了保命,想借尿遁,把樊哙等人叫了出来。刘邦命张良留下辞谢及献礼给项王和范增,他放弃了车骑,
一人骑马逃离,樊哙等人徒步奔跑跟着。
 张良估计刘邦已回到军中,便入帐辞谢并献礼。项羽没有加以追究,接受了玉壁,范增则拔剑击碎玉杯,叹说
刘邦必夺项王天下,众人将被刘邦俘虏。
 刘邦到达军中,立刻杀了曹无伤。
6. 樊哙闯入帐中之后如何斥责项王?项王有何反应?
 樊哙指出,秦王虎狼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也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 楚怀王曾和反秦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如今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
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霸上等待项王到来。
 樊哙进一步指出,沛公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 他认为沛公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赏赐,项王反而听信小人谗言,想诛杀有功之士,这无疑是重蹈秦朝
覆辙。
 他认为项王不应该如此做法。
 项王听了无话可答,还给樊哙赐坐。
7. 为什么说“鸿门宴,虽名为宴会,实为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较量”?

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打算做关中王,项羽听后大怒,准备隔天攻打刘邦的军队。
 范增也劝项羽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因为他观察到刘邦有天子的云气;加上刘邦本是贪财好色的人。入关后却反
常的不取财物不恋女色,看来他的志气不小。
 项羽的怒气来自尊严受损,范增的劝诫来自与对政治的远见和正确判断;两人的目标和方向是不同的。
 另一方面,张良与刘邦合计拉拢了项伯帮刘邦说好话,项伯回去后劝项羽不要背义攻打刘邦,并说服了项羽好
好款待刘邦。
 刘邦集团的奋斗目标一致,刘邦信任张良,从善如流。
 在宴会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王当机立断杀了刘邦,但是项王沉默没有反应。
 范增叫项庄在宴席上舞剑趁机杀刘邦,但项伯也同时舞剑掩护刘邦。杀刘邦的计谋不成功,良机稍纵即逝。
 项羽的不行动源于光明磊落的性格;项伯的行动源于私人情谊;范增纯粹出自己方政治利益的考量,三人的目
标依然分歧。
 反观刘邦集团,情势危急之时,张良向樊哙求助,后者马上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王并厉言斥责项羽,把敌人
的焦点从刘邦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而项羽称他为壮士,赐酒肉并赐坐,使情势和缓下来。
 刘邦正是趁气氛和缓下来的短暂良机,借尿遁出帐,过后迅速脱身回本营,他们成功解除了危机。
 这个宴会反映了项羽集团不团结,因此刺杀刘邦的计划失败;反之,刘邦集团则上下齐心,共同面对危机。这
个宴会的过程矛盾错综交杂,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所以说“鸿门宴,虽名为宴会,实为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较
量。”

8. 为什么说“鸿门宴是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
 鸿门宴的促成原本是要消除刘邦和项羽之间的误会,不应有杀气的,然而事实却是相反的。
 项羽集团里头的范增,是个深具政治远见和深刻了解局势的军师谋士。他观察到刘邦有争夺天下的大志,是项
羽最大的敌人。而如果项羽不出兵攻打刘邦,那么鸿门宴将是最佳和最后的机会。于是他决定把握良机,在席
上出其不意地除掉刘邦。
 因此,在宴会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王当机立断杀了刘邦,可是项王沉默没有反应。范增知道项羽无意杀刘邦后,
决定自己行事。他出帐叫项庄进去祝寿,借口舞剑助兴,趁机杀刘邦。项庄依计行事,但项伯也同时舞剑掩护
刘邦,杀刘邦的计谋功败垂成,然而当时的情势已经十分危急。
 情势危急之时,张良立即出帐求助,樊哙马上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王并厉言斥责项羽,把敌人的焦点从刘邦身
上转移到自己身上。而项羽对他的行举不仅不怒,反称他为壮士,赐酒肉并赐坐,这一打岔,使宴席上的气氛
和缓下来。这段“缓冲”的时间让范增无法进一步行动,也给了刘邦短暂的良机。他马上借尿遁出帐,过后迅速脱
身回本营。留张良代他善后,成功解除了危机。

9. “鸿门宴上的斗争”这段情节的描写,紧张气氛的张弛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试分析之。
 宴会开始很平和,刘邦卑辞“谢罪”,项羽则说出告密者的身份,可见项羽怒气全消,有跟刘邦和解的意思,还设
宴招待刘邦。
 但范增蓄意杀刘邦,在宴中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块暗示项王杀刘邦了,气氛紧张起来,这
是一起。
 范增见项王没反应,怕失去时机,叫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宴席间充满杀机。形势严峻,这是二起。
 过后樊哙持剑、盾闯帐,怒视并斥责项羽,情节到此发展到高潮,气氛紧张到极点,这是三起。
 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称他为壮士,这是一落。
 请樊哙喝酒,送他生猪腿肉和赐坐,这是二落。
 刘邦借尿遁,脱身回本营,项羽并没有追究,这是三落。

10. 刘邦利用谎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尽显虚伪狡猾性格。试举例说明。

拉拢项  刘邦要张良把项伯请过来,他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伯  项伯到来时,刘邦祝项伯长寿,并和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 他对项伯的祝寿,约为儿女亲家只是一种拉拢手段,为的是保命,解决眼前的危机,而不是真
心的祝寿,由此可见刘邦的虚伪。
 刘邦谎称自己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占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就是
等待项王的到来。
 他甚至骗说他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得出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
∷ 为了让项伯相信自己的“用心良苦”,好让他替自己在项羽明确说情。狡猾的性格完全暴露出
来。
 刘邦还虚伪地说自己日盼夜盼项王到来,一点都不敢反叛。
 他希望项伯把他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全盘向项王报告。
 项伯最终信以为真,被刘邦拉拢了,就劝项王不要攻打刘邦。
∷ 再一次证明刘邦为了保命,做的都是虚情假意的事。
假装谢  刘邦带着百多人兵马去给项王“谢罪”。
罪 ∷ 这是迫于无奈,不是真心。
 他告诉项王当年他俩并力攻打秦国,两人南北各据一方,从没想到自己会先进入关中,灭
掉秦朝,又和项王重逢。
 刘邦谎称有小人恶意中伤他,才导致项王对他产生误会。
∷ 推卸责任,尽显虚伪狡猾的性格。
 刘邦趁机借尿遁,脱身回本营,则托张良代他向项王谢罪并送上白璧一双,一对玉杯给范
增。
∷ 逃命重要,送礼“谢罪”只是做给人看,尽显虚伪狡猾的性格。

11. 试分析刘邦的性格特征。

能言善辩  刘邦利用谎言掩饰自己的行为,成功拉拢项伯,让他为自己说项。
狡猾虚伪  假意谢罪,显尽忠诚,让项王放松了对他的防备。
 入关前,他贪图财色;入关后,戒财戒色,给人好印象。
忍辱负重  入关前,他贪图财色;入关后,戒财戒色,给人好印象。
有政治决心  虽然是项羽自己提出先入关中可为王的承诺,但是知道敌我力量悬殊,见项王时不提此
事,反而低声下气赔罪认错。具有做大事谋长远之计的决心。
随机应变  项庄舞剑,险象环生。刘邦机智,趁樊哙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缓和下气氛时,借机会
上厕所,然后脱身。
考虑周全  刘邦借尿遁,剖析了敌我情势,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操小路脱身。他还指
示张良估计他安全脱身的时间,才带着白璧玉斗去献给项王范增。
果断利落  逃离鸿门宴回到军营后,马上杀掉告密者曹无伤。
能屈能伸  为了得到项伯的帮助,称弟祝寿,约结亲家,态度谦卑,诚意尽显。
 还“冒险”去向项羽“谢罪”。
 知道范增有意杀他,不顾面子礼节,借尿遁。
知人善用  任用张良,虚心认错,完全听取他的意见。
有组织能力  信任樊哙,把护卫的重任交托给他,也获得他的生死与共的效忠。
 刘邦的集团上下一心,张良出策,樊哙闯入帐中护驾,共同面对危机。
知己知彼  了解刘项双方的实力,不盲目迎战项羽。
 善于利用项羽性格上的弱点(妇人之仁,自矜功伐)。

12. 试分析项羽的形象。

形象 例子
遇事浮躁  他听说沛公打算做关中王,触犯了他的尊严,就大怒下令,隔天一举打垮沛公军队。
心高气傲
光明磊落  项羽本来对刘邦欲“王关中”一事震怒不已,后来项伯转告他刘邦已经表示忠诚,不会背
戆直坦率 叛他;项伯指责他在刘邦立大功后却攻打他,不合道义。项伯还建议项羽好好款待刘
邦,他马上答应了。
 刘邦到鸿门向项羽谢罪时,项羽毫无遮拦地爆出了告密人曹无伤的身份。
 范增在宴席上多次对项羽使眼色,又三举其所佩戴的玉块示意项羽当机立断杀死刘邦,
项羽却没有反应。
 樊哙闯帐怒视项羽,项羽视为壮士气概,樊哙斥责他背信、要杀有功者,他没有恼羞成
怒,还赐坐。
优柔寡断 上面的例子放在政治斗争中分析,都显示了项羽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
政治上无知  项羽本来对刘邦欲“王关中”一事震怒不已,范增也清楚地对他分析了刘邦有大志,必当
警觉性低 除之。可是当项伯转告他刘邦已经表示忠诚,不会背叛他,并指责他攻打立大功者,不
合道义。他马上答应项伯好好款待刘邦。
 刘邦先入关中,而且有根据显示他想任关中王。可是当刘邦向项羽谢罪,还把罪名推在
小人之言上,否认自己想称王关中,项羽不但马上相信了他,还请他喝酒。
 刘邦逃离后,项羽没有生气和追究他的失礼,反而收了白壁。
可见他没有政治“常识”,不明白放虎归山对自己的政治是极大的威胁。

自高自大/  刘邦先入关中,而且有根据显示他想任关中王。可是当刘邦向项羽谢罪,还把罪名推在
自矜功伐 小人之言上,又否认自己想称王关中,项羽不但马上相信了他,还请他喝酒。
无知轻敌  范增清楚地对项羽分析了刘邦有大志,建议必当除之。在宴席上多次对项羽使眼色,又
三举其所佩戴的玉块示意项羽当机立断杀死刘邦,项羽却没有反应。
 刘邦在席上借尿遁,项羽并没有加以追究。
可见他不把刘邦的野心和实力视为威胁。认为刘邦没有可能胜过他。
刚愎自用 范增清楚地对项羽分析了刘邦有大志,建议必当除之。在宴席上多次对项羽使眼色,又三举
不会知人善用 其所佩戴的玉块示意项羽当机立断杀死刘邦,项羽却没有反应,不听军师的劝诫,反让
刘邦借尿遁,放虎归山。

13. 项羽的妇人之仁性格导致他在鸿门宴这一件事中错失杀死刘邦的机会。试述之。
 项羽优柔寡断,心肠软的这种妇人之仁,可从以下的事例看出来。
 项羽本来对刘邦欲“王关中”要灭了刘邦的势力。后来项伯告知刘邦不会背叛他,且刘邦立了大功反要被清算,不
合道义。项伯还建议项羽好好款待刘邦,他马上答应了。
 刘邦带兵来到鸿门向项羽谢罪时,率直项羽在他面前毫无保留地爆出了告密人曹无伤的身份,对刘邦表现出完
全的信任。
 刘邦向项羽谢罪,把罪名推在小人之言上,否认自己想称王关中。项羽不但没追究,反而还请他喝酒。
 在宴会上,范增多次对项羽使眼色,又接二连三举其所佩戴的玉块示意项羽杀死刘邦,项羽却没有反应,显然
不忍心做出“杀有功之人”的事,或认为双方实力悬殊,刘邦不足为患。
 项庄舞剑欲刺刘邦,可是项伯护卫刘邦,项羽也视若无睹,没有加以阻止。
 项庄舞剑后,樊哙为了护卫刘邦闯入帐中,对项羽怒目而视,项羽没有发现刘邦集团对他的敌意/有反叛之意,
立即对刘邦加以治罪,反而称赞樊哙是壮士,还赏赐他一杯酒和一只生猪腿,被樊哙斥责一番后还赐坐,认为
樊哙的斥责都是对的。
 刘邦在席上借尿遁,项羽并没有加以追究。
 刘邦逃离后,张良带着一双白璧敬献给项羽。项羽没有责备刘邦不辞而别,反而收下了白壁。
 总结:项羽的妇人之仁性格导致他在鸿门宴中错失杀死刘邦的机会。
第五课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 险衅(xìn), 臣李密向您陈说/禀告:“我因为 命运坎坷,


险:艰难,祸患。衅:灾祸。
夙遭闵(mǐn)凶。 很早/小时候便遭受忧患和不幸。
夙:早,幼年。
闵凶:忧患凶丧之事。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生下来才六个月,父亲便去世了;
见背:离我而去。见:助动词,用在动词前,
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长到四岁时,舅舅又强迫母亲改嫁。
行年:经历的年岁,此指“长到”。
夺:强迫改变;志:守节的志愿。
祖母刘,愍(mǐn)臣孤弱, 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
孤:幼年丧父
躬亲抚养。 便亲自抚育我。
臣少多疾病, 我小时候常常生病,
九岁不行, 九岁了还不能走路,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孤苦伶仃,直到成人自立。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既无叔伯,终鲜(xiǎ n)兄弟。 我既没有叔父伯父,又没有哥哥弟弟。
既……终:既……又……。
鲜:少。此是“无”。
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家门衰落,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息:亲生子女。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在外面没有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戚,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
服丧五或九个月。用以指关系较亲近的亲属。
强近:勉强算是接近的。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茕茕(qióng)孑(jié)立, 孤单单地 独自生活,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与影子互相慰问。
(意译:生活孤单寂寞)
而刘夙 婴疾病, 祖母刘氏多年来 被疾病缠身,
夙:平素、向来。
婴:缠绕。此作“被……缠绕”。
常 在床蓐(rù); 常年/长期 卧床不起,
蓐:草垫子、草席。
臣侍汤药,未尝 废 离。 我服侍她喝药,不曾 停止和离开。
废:停止。 我服侍饮食药物,不曾 离开过。
赏析评点:这段自述身世之苦和家庭的困境,形象地刻画出作者幼年时经历的那种寂寞、清贫、孤独、悲怆的
惨境以及作者对祖母的孝谨备至,以使晋武帝化严为慈(即有体恤之心)而对作者产生深切的同情,为进一步
陈情做了极好的铺垫,从而点出作者陈情不做官的主要原因。
逮 奉 圣朝, 到了晋朝 建立之后,
奉:奉行。圣朝:指晋朝。圣,敬辞。
沐浴 清化。 我受到 清明的政治教化。
沐浴:恭维之辞,此为“承受”、“蒙受”。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推举/选拔我当孝廉;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拔。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我为优秀人才。
臣以供养无主, 我因为祖母没有人供养,
主:主持,此指承担负责。
辞不赴 命。 所以拒绝了,不敢接受 任命。

诏书特 下,拜臣郎中; 皇上特地 颁布诏书,授予我郎中的官职;


拜:授予官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 n)马。 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授予我太子洗马的官职。
除:拜官授职。
猥(wě i)以微贱,当侍东宫, 我 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任侍奉太子的官,
猥:自谦之词。
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 这不是我牺牲生命就能够报答的。
陨首:头落地,即“死”。
臣具 以表 闻,辞不就职。 我(把自己的苦衷)详尽地用奏章/写在奏表中 向朝廷呈报,
以:用。闻:使上闻,使……知道。 推辞不去担任这个职务。

诏书切 峻, 现在诏书言辞急切又严厉,

责臣逋(bū )慢; 责备我故意拖延怠慢/回避怠慢;


逋慢:怠慢不敬;不遵法令。逋,拖延;慢,
怠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郡县长官一再催逼我立即上路;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州长官上门(敦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急于星火: 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形容非常急
促紧迫。于,比。星火,流星。
臣欲奉诏 奔驰, 我想接受命令,迅速前往/赴京就职,

则 以刘病日 笃; 可是,因为祖母的病情一天比一天 严重;

欲 苟 顺 私情,则 告诉 不许。 我想要 姑且 顺从/迁就 自己的私人的感情,(向长官)申诉


却 不被允许。

臣之进退,实为 狼狈。 我的处境,实在是 窘迫啊!


进退:指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我是 进退两难,处境十分狼狈。
赏析评点:这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他首先表达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再叙
述州郡朝廷优礼有加的事实,最后明确提出奉诏奔驰与尽孝供养祖母的矛盾,目的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
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笔。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我想朝廷是用孝道治理天下的,
伏惟:旧时书奏中下级对上常用的敬词。谓念
及,想到。
凡 在 故老,犹蒙 矜(jīn)育, 所有 健在的(年老德高的)旧臣,尚且受到怜惜与供养,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何况我孤单贫苦的情况,特别严重。
特为:最为。
且臣少 仕伪朝, 况且我年轻时曾在蜀汉朝廷做官,
伪朝:蔑称,指被晋所灭的蜀朝。
历 职郎署, 连续/先后在郎官的衙署任职,
署:官署,衙门。 先后 担任过郎中和尚书郎等职位,
本图 宦达, 本来就希望 官位显达,
宦达:宦,做官;达,显贵。
不矜名节。 并不看重/顾惜自己的名誉与节操。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最是微贱鄙陋,
至:极、最。微、陋:都是低贱的意思。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wò), 受到皇上过度的提拔,加恩特赐的任命十分优厚,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我怎么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想法/企求呢?
盘桓:逗留,指辞不就职。 我怎么敢犹豫不决,別有所想呢?

但 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只是 因为祖母已经像那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气息微弱,
薄:迫近。 (*直译无法表达“日薄西山”的含义,须辅以“气息微弱”的解
释。)
只是因为祖母的寿命即将终了*,呼吸微弱,(*意译“日薄西
山”。)
只是因为祖母像接近西山的太阳,生命即将终了,气息微
弱,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生命垂危,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危:微弱;浅:不长。形容寿命不长,将亡。 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无祖母,无以 至今日; 我没有祖母(的抚育),就无从/沒有办法活到今天;
无以:没有......的办法。
祖母无臣,无以 终余年。 祖母没有我(的照料),也就无从/没有办法 安度余生/度过
终:尽。 她剩下的岁月。
母孙二人,更(gē ng)相为命, 我和祖母二人,互相倚靠着生活,
是 以 区区不能废远。 (正是)因为 这(种)内心的懇切之情/祖孙之情,我不可以
区区:拳拳,形容自己孝顺祖母的恳切感情。 弃养并远离祖母/离去远行。

赏析评点:这段进一步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再次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辞不就职的原因是供养祖
母、奉行孝道,并非欲全名节不侍二主,顺便表白日后效忠之心,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他的体恤。
写作手法:这段文字是文章的重点,先从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说起,提出了孝养祖母的理论根据(希望朝廷
能体谅作者的一片孝心);接着再把祖母病危的情形大加渲染,目的是消除皇帝的疑虑(这种情形之下,如果
作者只图‘仕宦显达,奉诏为官’,就有悖于常情、悖于良心、为朝廷推崇的孝道所不容),让下文提出‘报养祖
母’这个要求便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让人难以拒绝。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我今年四十四岁,
有:通“又”。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而祖母已经九十六岁了,
是臣尽节 于陛下之日长, 因此/这样看来,我对皇上 尽忠的日子还很长,
报刘之日短也。 而报答刘氏的日子却很短/不多了。
乌鸟私情, 我怀着乌鸦反哺老鸟的心情/私情/孝心,
乌鸟:乌鸦。
愿乞终养。 希望求得陛下允许我供养祖母到最后。
臣之辛苦, 我的辛酸悲苦(的处境),
非 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不 只是蜀地人士/有名望的人/百姓与益州、梁州/两州的长官
二州长官:指太守逵和刺史荣。 看到并明白知道,
牧:州的长官;伯:长。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天地神明确实也都能明察。
愿陛下矜愍 愚诚, 希望皇上怜悯 我的诚心,
愚诚:谦指己之诚意、衷情。
听臣微志, 请允许/听任/成全我这个小小的愿望/心愿,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或许祖母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卒:终,此指过完。
臣生当陨首, 我活着时愿意/应当牺牲生命(为皇上效劳),

死当结草。 死后也要结草报答(陛下的)恩情。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我怀着犬马般不胜/无比 惶恐的心情,
犬马:臣子谦卑自比。
谨 拜表以闻。 恭敬地 奉上此表让陛下知道这件事。
以闻:以之闻。闻,让……知道
赏析评点:这段恳请晋武帝批准自己终养祖母的要求,并言明先尽孝道后尽忠的赤诚,显示出请求的迫切和心
意的诚恳,以期感动皇帝达到陈情目的。

1. 李密透过《陈情表》申述了怎样的人生经历?

 他说自己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不幸。
 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年后,母亲改嫁。他体弱多病,到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 全靠祖母的怜悯与亲自抚养,他才能活下来。
 他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儿子。
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孤单地自己过活。
 祖母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只能依赖他的照顾才能活下来。

2. 李密为什么在《陈情表》里陈述他的不幸遭遇?

 在当时的处境,如果李密一开始就向晋武帝提出辞官的请求,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
与朝廷合作,以致性命不保。
 因此,李密先不谈上表辞官的事,反而从自己幼年的遭遇和家庭困境谈起,回忆自己不幸的遭遇与祖孙俩相依
为命的经历,营造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达到动之以情的目的,让晋武帝同情自己,最后才能顺理成章地提出
终养祖母的要求,委婉地说明自己不能奉诏为官。

3. 李密在《陈情表》中如何对晋武帝动之以情?
 李密先从自己幼年的遭遇和家庭困境谈起:他说自己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不幸。
 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 四年后,舅舅逼母亲改嫁。
 奶奶刘氏怜悯他自小孤独无靠及体弱多病,便亲自抚养他。
 他小时候因多病,到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儿子。
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孤单地自己过活。
 刘氏很早则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李密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 这种摆事实、诉真情的写法,营造出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可以达到动之以情的目的,让晋武帝同情自己,委
婉地说明自己上表的目的:不能奉诏为官。

4. 李密在《陈情表》中如何对晋武帝晓之以理?

 李密先从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说起,提出了孝养祖母的理论根据;接着再把祖母病危的情形大加渲染,使报
养祖母的要求既合于人情良心,更符合朝廷所推崇的孝道纲领,让人难以拒绝。
 再写“祖母病日笃,供养无主”,自己忠孝难以两全的狼狈处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
年”,那么,忠孝只能择其一,势在必然;故自己的要求不是推脱而是情理所在。写来感人之余,也很有说服
力。
 最后他陈述“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这个一“长”一“短”的对比,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
廷,表明先孝后忠的要求的合理性。
 他处处围绕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这个主旨,说明自己选择尽孝,既合情也不悖理,终
于说服了晋武帝。

5. 李密如何说服晋武帝接受他的“辞不赴命”?
李密在《陈情表》中如何对晋武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接受他的“辞不赴命”?
• 李密先不谈上表辞官的事,反而用委婉地方法,先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幸的遭遇[a]*与祖孙俩相依为命的经历[b]*,
• 用摆事实、诉真情的方法营造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达到动之以情的目的/让晋武帝同情自己,委婉地说明自己上表
的目的:不能奉诏为官。
*[a]他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如果没有祖母,自己无法活到今日。
*[b]自己孤独无靠,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如果没有自己的照料,无法度过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为生,
因此从人情良心上不能废养祖母而远离。
• 再而描绘从朝廷到州、郡县都催促他受命上任,然而“祖母病日笃”,“供养无主”;
• 既渲染对祖母的孝,制造一种感人至深的情境,又表现出自己在奉诏当官或奉养祖母之间,进退两难,处境狼狈。
• 因此忠与孝之间必择其一,是合情理的决定。写来感人之余,也很有说服力。
• 跟着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论据,
• 再通过叙述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说明祖母病笃,自己不能远离出仕,非为了顾全名节拒当官,而是基于“尽孝”。
• 这个原因合于人情良心,更符合“以孝治天下” 的纲领。
• 过后,他从另一个角度陈述“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 这个一“长”一“短”的对比,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
• 因此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不是推脱之辞,而是“忠孝两顾”的最佳方法。
• 他处处围绕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这个主旨,说明自己选择尽孝,既摆事实,论道理,又诉真
情。终于让晋武帝恩准他的请求。

6. 李密写《陈情表》是要拒绝朝廷的任命,可是他不直接表明此意图。试说明他如何婉转地达到目的。
• 李密先不谈上表辞官的事,反而先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幸的遭遇。他从小失父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没有祖
母,自己无法活到今日。
• 接着陈述他孤独无靠,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没有他的照料,无法生存。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从人情良
心上不能废养祖母而远离。
• 他以此营造一种悲戚的氛围,对晋武帝动之以情,委婉地说明自己不能奉诏为官。
• 再而描绘从朝廷到州、郡县都催促他受命上任,然而“祖母病日笃”,“供养无主”。这样写既渲染对祖母的孝,制造一
种感人的情境,又表现出自己在奉诏当官或奉养祖母之间,进退两难,处境狼狈。
• 跟着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论据,再通过叙述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说明祖母病笃,自己不能远离出仕,非为了顾
全名节拒当官,而是基于“尽孝”的治国纲领。
• 过后,他陈述“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因此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
不是推脱之辞,而是“忠孝两顾”的最佳方法。
• 他处处围绕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欲先尽孝而后尽忠这个主旨,说明自己选择尽孝,既摆事实,论道理,又诉真
情。终于让晋武帝恩准他的请求。

7. 李密写《陈情表》的目的是“愿乞终养”。他的理由有哪些?

第一个理由:

 他幼年时期失父失母,孤苦多病,全赖祖母抚养,如果没有祖母,自己无法活到今日。
 自己孤独无靠,家门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如果没有自己的照料,无法度过余生。
 祖孙二人,互相依靠为生,因此从人情良心上不能废养祖母而远离。
第二个理由:

 以孝治天下是晋国的治国纲领。孝养祖母合情合理合法,祖母病笃,自己确实不能远离出仕。
第三个理由:

 他因为须供奉赡养祖母,辞不就职。结果朝廷责备他怠慢不敬;郡县至州县长官都急迫地督促他。祖母的病日
日加重,但奉养祖母的要求被拒,使他进退两难,陷入“忠孝不能两全” 的狼狈处境。因此他乞求朝廷开恩让他
尽孝,脱离困境。
第四个理由:

 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自己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故在孝顺祖母和回报国恩的两难选择中,先尽孝后尽忠
才能够“忠孝两全”。

8. 李密在《陈情表》中抒写了多少种情?试简述之。

李密在《陈情表》中书写了三种情:
因承受清明的政治教化而对朝廷的感恩之情
 文中表达了作者深受晋武帝及朝廷厚恩的感激之情。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诚恳、委婉、谦恭地表达了内心感恩戴德的情怀。
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诚挚地表达了他对晋武帝生死相报的无限忠诚和万分感激之情。
因“忠孝难两全”而产生忧惧之情
 作者描绘了从朝廷到州、郡县都催促他受命上任,使作者在奉诏当官或奉养祖母之间,进退两难,处境狼狈。
 作者“忠孝不能两全”的那种内心忧惧,描述得入情入理,含蓄精警。
因“祖母病笃”而割舍不下的尽孝之情
 文章开头叙述作者不幸的遭遇,让人体会到他的成长包含祖母的关顾之爱,怜悯之情和操劳之力。这是作者尽
孝的根源。
 现在祖母病重,如果没有自己的照料,无法度过余生。祖孙二人相依为生,因此从人情良心上不能废养祖母而
远离。作者大事渲染对祖母的孝,营造感人至深的情境,让人觉得“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9. 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
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10.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试申述之。

 李密反复强调孝亲,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只是忠孝不能两全,欲先尽孝而后尽忠。

 他是真心奉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他的孝心显示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 李密是蜀汉旧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
 晋武帝为人多疑,李密担心这种想法会使晋武帝起疑而招来杀生之祸。
 所以诏书急切严峻,责备他逃避命令,有意怠慢,这就使李密在阐明心意的时候,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 为了避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11.作者反复陈述朝廷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表达了感恩之情。试说说哪些是朝廷对作者的恩遇,哪些是表达作者的感恩之
情的?
 朝廷颁下诏书,任命作者为郎中。不久作者又受国家恩命,任命他为洗马。作者认为以他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去
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他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第七课 答刘正夫书(韩愈)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 韩愈陈述/表白:进士刘先生足下,
韩愈复书进士刘君足下:
辱 笺 教 以所不及, 承蒙你来信,指教一些我做不到/不足的地方,
辱:谦词。犹承蒙。
既荷厚赐, 承蒙/得到了你的厚意赐教,
既:已经。
荷:表示感谢或客气的词语。承蒙,受到。
且愧其 诚然,幸甚(shèn)幸甚。 而且/更惭愧地发现你所指出的问题很正确/是可信的,我感到
确然:正确、可信。 非常荣幸。
幸甚:书信中习用语。有表示殷切希望之意。
凡举进士者, 凡是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
举:指参加科举考试。
进士:参加殿试的贡士,考中后称进士。
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 对于已经是进士的前辈,哪有不去拜访的?
何所:何处。
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 前辈进士对于后辈,如果看到他到来
宁可以不答其意邪? 岂/难道不应答/回应他的诚意呢?
来者则 接之, 有后辈来访就 接待他,
举城士大夫莫不皆 然, 全城的士大夫没有不是都 这样做的,
而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 然而不幸/遗憾的是,唯独我有结交后辈的名声。
愈:韩愈自称。 然而不幸/遗憾的是,唯独我有奖掖后辈的名声。
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注。 名声有了,诽谤也就随之而来了。
所存:存留的地方;所归:会集的地方。
注:韩愈热心提携后进,而招别人攻讦他植党
营私。
有来问者,不敢不以诚答。 有来询问的人,我不敢不认真诚恳地回答。
或问:“为文 宜 何 师?” 有人问:“写文章 应该 师法/学习 谁呢?”
何师:即“师何”。
必 谨 对曰: 我必定/要 谨慎/郑重地回答说:
“宜师古圣贤人。” “应该学习古代的圣人贤人。”

曰:“古圣贤人所为书 具存, 问的人说:“古代圣贤写的书(很多),都 保存着/流传下来,


辞 皆不同,宜何师?” 但言辞的特点都不一样,应该学习什么/哪些呢?”
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 我要郑重地回答说:“学习他们文章的立意/主题思想,而不师
法他们的文辞/辞章文采。。”
又问曰:“文宜易宜难?” 这个人再问:“做文章应该写得浅易还是艰深呢?”
必谨对曰:“无难易, 我必定谨慎地回答说:“没有艰深和浅易的说法,
我必定谨慎地回答说:“不必刻意写得艰涩或浅易,
惟其是尔,如是而已, 只要写得自然合理就行了,如此而已,
惟其是尔:根据本来的样子。惟其,正因为;
是,这样;尔,然、……的样子。
非固 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 并非一定 要他们这么做,而禁止他们那么做。”
开:允许。 并不一定要褒扬这个,贬抑那个。
夫(fú)百物朝夕所见者, 我们每天从早到晚看得见的各种东西,
夫:发语词,可不译。
人 皆不注视也, 大家 都不会留心仔细地去看,
及 睹 其 异者, 等到 发现/看到了那 新奇/特殊的东西,
则共观而 言之。 就一起围观并 议论它。
夫文岂 异于是乎? 文章难道不是这样吗?
汉朝人莫不能为文, 汉朝的人没有不能写文章的,
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 唯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最为杰出/做的文章最好。
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 那么,下的功夫深厚,他们得到的名声也传得久远。
若皆与世沉浮,不自 树立, 如果都随波逐流,不能有个人的创见/没有独到的见解,
自:单独。
虽不为当时所怪, 即使不被 当时的人们责怪,
为……所:被字句的固定结构。译作“……
被……”。
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也一定不能流传到后世。
足下家中百物,皆赖而用也; 您家中的各种东西,都是需要且有用处的;
赖:依靠,引申为“需要”。
然其所珍爱者,必非 常物。 但那些您所珍惜喜爱的,必定不是 普通的东西。
夫君子之于文, 贤德的人对于文章,
岂异于是乎?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今后进之为文, 现在年轻人写文章,
能深探而力取之, 能够深入探索(写文章的道理)、努力学习它,
以古圣贤人为 法者, 并且把古代的圣贤作为 榜样/标准的那些人,
以……为:常见固定结构,“把……作为”。
虽未必皆是; 虽然未必都做得正确/恰当/成功,
要若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之徒 但如果/如果希望 出现像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一类
出, 的人物,
要:如果、希望。若:如果。
必自于此, 必定是出自 这些人 里面/当中 ,
自:源于。 必定是从 这些人里面 出现,
不自于循常之徒也。 不会出自普通/寻常的人中。
若圣人之道,不用文 则 已, 至于圣人的道理/思想主张,不用文章(来阐发)就罢了,
用 则 必尚其能者。 如果用文章来阐发,就必然会发挥/突出他的特长/才能。
尚:佑、助。此指发挥。
者:……的方面。
能者非他,能自 树立, 这种特长不是别的,就是能够独立 创新,
不因循者是也。 而不因循守旧(的这种特长)。
有文字来,谁不为文? 自从有文字以来,谁不写文章呢?
然 其存于今者, 然而 那些保存流传到今天的,
必其能者也。 必定是那些有特长的。
能者:指上文的“自树立”、“不因循”。 必定是那些能够独立创新、不因循守旧的。
顾常以 此 为说 耳。 我常常用 这个来说服别人 而已。
顾:发语词。 为说:与人解释,说服
人。
愈 于 足下,忝(tiǎ n)同道而先进者, 我很荣幸/有愧于 和 您 同样是以进士入仕的,只不过比您早
于:同“与”。 一步/是前辈,
忝:用作谦词。有愧于……,荣幸做……。
同道:同行。先进:首先仕进。
又常从游于贤尊给(jǐ)事, 又经常和您的父亲 往来,
给事:官名。给事中的省称。刘正夫之父时任
此职。
既 辱 厚赐, 既然如此荣幸地得到您的来信,
辱:谦词。犹承蒙。厚赐:指来信求教。
又安得不进 其 所有 以为答也? 又怎么能不尽 我/自己 知道的一切 来回答您呢?
足下以为 何如?愈白。 您认为 我谈的道理怎么样?韩愈启。
你认为我的说法有没有道理?韩愈启。
赏析评点:
1. 韩愈写有多篇议论文,此篇针对来信者的问题作答,通俗易懂,言语要而不繁,简洁明了,起落纵横,游
刃有余,温醇中显其笔力。
2. 全文主旨鲜明,着重谈了写作的四个问题。
(一)写文章要“师古圣贤人”,即学习以儒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学经典:这是韩愈的一贯主张。
(二)提出学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明确地说明了应该在哪方面学习古人。
(三)提倡“文无难易,惟其是尔”的行文准则,要求从表现对象出发,恰到好处。
(四)要求有创新自立的精神,不因循,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点在各篇文章中也反复论述过,体现了韩愈作为
文体革新者的自信。
3. 韩愈主张“师古圣贤人”“师其意”,是从提倡儒家道统出发的,具有浓厚的保守性。
4. 他主张在学习古典文学经典方面不要机械化一味模仿、以及写文章难易要恰到好处,要有独创性等,都是
从他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这些主张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十二课:《三国演义·赵子龙长阪坡救幼主》

1. 概述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的经过。
试简述赵云如何寻回甘、糜二位夫人和幼主。

 曹操南下攻打刘备,刘备只有三千余军马,自知不敌,撤离新野,携带百姓逃亡。
 一日深夜,曹兵攻来,刘备溃败,只剩下张飞等百余骑,赵子龙等都不知下落,妻儿也陷在乱军中。
 赵云负责保卫刘备一家老小,大家在乱军中走散了。他杀回乱军中寻找。
 赵云一路上打听,好不容易在百姓群中找到甘夫人。他把甘夫人送回长坂坡,自己再回头去找糜夫人和阿斗。
 半路上他刺倒曹将并夺得了曹操的青釭剑。
 终于在一处残墙枯井边找到受伤的糜夫人和阿斗。
 赵云请她上马,她却把阿斗放在地上,自己投井自杀。
 这时曹军逼近,赵云只好推倒土墙,掩了枯井,把阿斗缚在胸前,上马突围。
 他杀了不少曹将夺路而走,不料又连人带马落入陷阱,曹将张郃挺枪来刺,这时赵云的马却平空一跳,跳出陷
阱,把张郃吓退。
 曹操在山坡上见到赵云的威武勇猛,下令不许放冷箭,要活捉他。
 赵子龙借机得以逃脱,连杀了五十多名曹将,终于将阿斗交回给刘备。
2. 简述赵云救出甘夫人后,重回敌军中救出阿斗的经过。

 赵云救出甘夫人后引数骑回旧路去寻糜夫人和小主人。路上遇到夏侯恩引兵杀来。他杀了夏侯恩夺走“青釭”剑。
 这时,追兵包围百姓进行杀掳。赵云杀透重围后,一人在奔逃的百姓中往来寻觅,探问糜夫人消息。
 根据消息找到二人后,赵云要糜夫人骑马,自己步行。糜夫人不想连累大家,她把阿斗交给赵云,投枯井自
杀。
 赵云只好推土墙掩盖井口,抱着阿斗提枪上马,杀出土墙外。
 他在步军重围中刺死将领,杀开一条路。
 遇张郃领军来拦路,赵云战不能胜,便逃走。张郃追来,赵云连马和人颠下土坑,又一踊而起,把张郃惊退。
 紧接着力战四将,杀透重围。马步军前后齐刺赵云,情况危急。
 曹操在景山顶上看到他威不可当,命令部下要活捉他,子龙因此得到机会逃过死难。
 赵云抱着后主直透重围,砍旗夺矛,杀死曹将五十余员。
 到了山坡下,两路军出,截断去路,背后追兵赶来,赵云杀了二将,向长阪坡逃去。
 他见张飞立马桥上,马上大喊求救。终于成功脱困救出阿斗。
3. 赵云有哪些性格特征?

胆大心细,不怕麻烦
 刘备带领十多万百姓逃难时,赵云负起保护老小的重任。这是一桩不大好办的差事,张飞就担任不了这个任
务。

有责任感/忠心
 曹军把刘备的人马打得七零八落,在这种情况下,赵云如果单枪匹马去见刘备,刘备也不会责怪他失职。但是
他坚持完成刘备的托付,保护其妻儿。于是他二次杀入曹军阵营,直透重围,匹身入险救出甘夫人、幼主。

沉稳/不意气用事
 他在此次突围战中不意气用事,遇上次一等的对手,他几个回合就取了对方的命;遇上强将如张郃,他却不与
对方纠缠,夺路而去。因为他清楚此行的目的是突围,不是斗气。

勇猛善战,武艺了得
 赵云在寻回甘、糜二夫人以及幼主途中,一连击败了淳于导、晏明、钟氏兄弟,半途还和张郃纠缠十余合,最
终还杀死了曹营五十多名大将;连阅人无数的曹璪也赞赏不已,说他:真虎将。对他起了爱才之心。

谦逊踏实
 当赵云带着幼主奔杀了一整天,来到长坂桥,见到张飞马上大声呼救求援,一点也不觉得没面子,这是他性格
中踏实的一面的显现。

 赵云把幼主交到刘备手上,并不认为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觉得自己没把事情做好,没能拯救身受重伤的糜夫人,
十分惶恐惭愧。这是他谦虚的表现。

4. 何以见得刘备是个爱民爱臣子的仁君?

 曹操南下攻打刘备,刘备带领着新野十多万百姓,往荆州逃难去。简雍劝刘备弃百姓而逃,但刘备不肯,说明
百姓和他一起逃亡至此,不忍心抛下他们。

 刘备得知百姓和赵云、简雍、糜竺、麋芳等人都不知下落时,不禁悲痛得大哭起来。

 当糜芳面上带着箭伤,告诉刘备赵云投降曹操时,张飞信以为真,怒斥赵云见他们势穷力尽,投奔曹操求取荣
华富贵;刘备仍坚信赵云在患难中跟随自己,心如铁石,绝不会为富贵而动摇。

 赵云负伤,冲出重围,千辛万苦救出幼主刘禅。当浑身浴血的赵云把刘禅交给刘备时,刘备接过,却把刘禅丢
在地上,指着刘禅说:“你这个小孩子,害我差点损失了一名大将。”

 以上例子凸显刘备爱民爱臣子的仁君形象。

5. 试简述张飞在长板桥上独退曹军英勇的一幕。

 赵云来到长坂桥边,人困马乏,见张飞挺矛立马在桥上,忙大呼求救。
 张飞令他速行,他将抵挡追兵。
 当文聘引军追到长板桥,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横枪立马在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烟尘大起,树影
中有精兵来往,于是勒住马头,不敢前进。
 曹军诸将一起赶到,见到这种情况,又恐怕是诸葛亮的计谋,都不敢前进,只是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
命人飞报曹操。
 张飞隐约见曹军阵中有后军擁着青罗伞,白旗黄钺,料想是曹操心生疑虑,亲来查看动静。张飞挑战曹军和他
一决死战。
 张飞声如巨雷,曹军听了,个个吓得发抖。曹操急忙命令拿开伞盖,并告诉手下曾听关云长讲过张飞在百万军
中取上将的头仿如探囊取物。
 张飞见曹操取去伞盖,又睁大眼睛再次挑战曹军。曹操听到了,有退兵之意。
 张飞见曹军阵脚挪动,又猛喝一声,曹操身边的夏侯霸吓得肝胆破裂,跌下马来。
 曹操回马便逃,众军将一起向西奔逃,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