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on Cemetery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0

Brion Cemetery

无华的作品
无上的灵魂 Carlo Scarpa
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1906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有人说,现代建筑师从本质上

讲是无根的,因为其无条件地疏远了自然,疏远了土地,疏远了能产生和激发建筑本质的

东西。而对于斯卡帕来讲,本土是他深深依赖和眷恋的。他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

于:人有历史感。许多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建筑历史的纵轴上表现出与前人呼应、

让后人感动的力量。对此,斯卡帕有他自己的理解。他毕生致力于一些历史性建筑的修复

或扩建等小项目上,并在这些项目中倾注他全部的智慧和心血。他的学生劳斯在斯卡帕的

专集中这样写道:“卡洛·斯卡帕是运用光线的大师,是细部的大师和材料的鉴赏家,从本

质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位纯粹的建筑师,而是一位艺术家,是一位有着建筑房屋冲动的艺

术家。”在此,我们希望能从历史环境和历史人物的角度粗略地追溯一下斯卡帕建筑特点形

成的渊源,体会那种笼罩在建筑周围、渗透于建筑之中的建筑师的精神魅力和思考光环 。
1.入口
2.水池
3.主人棺木
4.家庙
5.家族墓地
6.另外出口

布里昂家族墓园
纵观整个设计,有两点特别值得玩味:

一是水的运用。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旅,生命之终,它给整个墓园
注入了活力,我们走入墓园所体会到的,不是对死亡的哀叹和恐惧,
而是对生命的向往和渴望。

另一方面,斯卡帕反复运用了5.5cm×5.5cm为模数的线脚作为结点的
装饰。在此后的设计中,斯卡帕不断变化比例、材料,改变位置、尺
度,对此反复应用,做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作品。
• 斯卡帕的“有意味的形式”

何谓“形式”,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的关系。何谓“意味”,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
藏着的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斯卡帕的有意味的形式可以从他采用的一套自己的标尺中体现出来。
一个在布里昂(Brion)家族墓地的设计中从头至尾采用的模数——5.5cm×5.5cm的线脚主题。自从
布里昂家族公墓设计以后,这种5.5cm×5.5cm的主题便经常变换身份,以一种理性的形式存在,
并以这种理性回映建筑师诗一般的艺术家的情感。斯卡帕曾解释过这种主题原创动力来源于他早先
阅读的一本小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时间、光线和来自于海面上层叠的波浪交织、反射,产生
出无穷无尽的变幻,在这里,动与静,永恒与变换,以及阳光照耀下的波浪的阴影与反射,令他产
生了一种莫名的激动,在他的头脑里埋下了主题的种子,经过多年的酝酿,在布里昂公墓设计中他
选择了用进退交错的直线形式作为土壤,终于使种子萌芽了。
• 在这种冷静的几何形体背后,所埋藏的实际上是自然。艺术不光是灵感,艺术本身就应该来自
自然。只要真诚地面对大地,面对阳光,建筑的作品就有创造力和生命力。
• 在以后的设计中,斯卡帕经常通过变化材料,改变其比例、尺度等手段在不同的地方反复使用
同一主题,无论是在结构上、装饰上,或是把它作为一种媒介,或是把它用于交接处,来联接两种
不同的材料或体量的实体,表现其一致性,或是通过切削它来产生明暗与虚实的对比。经过他精心
的构图分配和调整之后,在原来冰冷的材料上增加了人文的复杂性、心理上的层次感和进深感,充
分反映了建筑师对于材料本质的认识,特别是在既有格局中求新求变,这是斯卡帕创作的重要手段。
• 斯卡帕的工作方法

斯卡帕曾不止一次地谈到过他的工作方法,即:坚持和毅力,是把精力
长时间地集中于图板之上。斯卡帕的项目都不大,几千平方米左右,但每个
都要花费他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时间。斯卡帕经常把自己和现代派中的功能
主义与历史主义区别开来,他通过“做”来学习的思想使其脱颖而出。斯卡帕认
为,施工的过程并不是工人把图纸付诸实现的过程。因为对他来说,这个过
程包括了无数创造性的思考,与体力劳动者反复、冗长的讨论为交流知识打
通了途径,为实现工艺提供了基础。这样随着工程的进展,他的建筑语言也
得到了实现和升华。于是,在他工程开始的第一步,斯卡帕就建立了专业机
构和工厂之间的统一,结束了工人和专家在开始工作时的分歧。因此,对斯
卡帕设计的一种技术上的解释似乎比纯形式的评论更为合适。
• 斯卡帕力求创新。他对历史关注,在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之前对各个方
面营养的吸收,可以从各种细节中体现出来,但所有这些都不是不加思索的
抄袭。当别人的建筑语言被斯卡帕吸收的时候,他必然会融入自己的思想、
自己的符号,形成自己的语言,所有的东西都和过去的有着明显的区别。他
追求与众不同,避免任何琐碎,任何不加评论、不情愿地依赖传统。
斯卡帕的启示
• 斯卡帕是一位没有追随者的大师,他不属于任何流派,没有任何惊人之语,而他又是一位令人敬仰
和钦佩的大师,这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更在于他的精神。

• 斯卡帕直接控制建筑的所有细部,正是由于他对技术上的因素给予充分注意,建筑作品才显得富有
合理性、表现力与亲和力。而今天,由于组织程序的复杂化,使这种完整性的获得是不可能也是不
现实的,也许会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些雕虫小技,他所为之服务的,不过是社会阶层中屈指可数
的几个人。但是,我们在这里介绍的除了这些可见的作品之外,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建筑
师——也许这是一个最能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无限关爱的职业,我们应该为此做
些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呢?曾经在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个电视节目,参加者都是一些残疾人,主持人
让他们用“假如”造句,我想这无疑是给了他们以重新选择生命的权利和机会,不少人都说“假如我
有一双明亮的双眼”、“假如我有健全的双腿”,但其中有一个下肢瘫痪的朋友说的是“假如我是一名
建筑师,我就要把所有的房屋都做成无障碍设计,让我和丈夫、孩子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开心地逛商
场”。

• 现代的社会,经济利益在人们头脑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建筑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许多
“方便面”式的速成建筑拔地而起,并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对于建筑本质的探索越来越少,建
筑成了赚钱的机器,似乎每个人都掌握着开启它的钥匙,殊不知他打开的是藏有老虎的那扇门,美
女早已不复存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提到斯卡帕,有如在讲述一个古老而又久远的传说,不知听
者作何感想,但说书的人早已深深地陷入回忆不能自拔。全面解读一名建筑师早已超出了我们能力
的范围,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我们一个反省的机会:艺术超越的唯一手段就是反省。

• 向斯卡帕致敬——为他无华的作品,更为他无上的灵魂!
• 谢谢各位的参与!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