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灵 魂 的 “密钥 ”

一一沛白拉 图的 “口传 ”与 “书写 ”

口徐 戳

哲人 的无知

— 何 以柏 拉 图未 写过 “未成 文学说 ”
费勃 著 , 华 夏 出版 社 ,

鸟族 长 出羽毛 而非 毛发 , 是 由尽 管无 害却 又轻 率的 男人 转 变 来 的 , 他 们 本 来
专注于天象 , 却天真地相信 , 对此最可靠的明证来 自视觉 。

— 柏拉图 《蒂迈欧 》 一

据一位柏拉 图研究大家的说法 , “什么是哲学 ” 这样 的问题与 “如何读柏拉


图 ” 的问题休戚相关 。这话起码有悖于我们对哲学 的惯常理解 , 让人不免糊 涂起
来 搞哲学是否一定要读柏拉图 读柏拉 图为何必须考虑 “如何读 ” 的问题 无
论如何 , 这话说得过于武断 , 很难让熟悉康德 、 黑格尔体系哲学 的我们服气 。 大
约 年前 , 柏拉图学界新锐 费勃 作过一次学术报告 , 引发 了一
起关于柏拉图 “未成文学说 ” 旧案的纠纷 。 年 , 作者据这次报告整理成一部
小书 , 题为 《哲人 的无知 何以柏拉图未写过 “未成文学说 ” 》 。 如今 , 这本小 书
年增订版 的中文译 本终于面世 , 或许 为我们提供 了有助 于澄清前述 困惑 的
契机 。
费勃 的论 述在 与 图宾 根 学 派 的论 战 中展 开 , 所讨 论 的 内容 紧紧 围 绕 着 柏 拉 图
的写作性质问题 。按照图宾根学派的看法 , 柏拉图在传世对话之外另有不传之秘 。
根 据该 派 的考证 , 古典 文 献 中不乏 关 于 柏 拉 图秘 传 学 说 的 隐踪 , 只 有 搞 清楚 柏 拉
图的 “秘学 ” , 才能破解柏拉图的真正秘密 。该派认为 , 秘传学说实际上 出 自柏拉
图的 “口传 ” , 也 就 是说 , 其 “本原 学 说 ” 仅 仅 在学 园内部 讲 授 , 并 未公 开 刊行 ,
因而又 叫 “未成 文学 说 ” 。 图宾 根学 派 的一 个基 本 主 张是 , “本 原 学 说 ” 独 立 于柏

中国图书评论 ,
拉图对话 , 两者具有平行关系 。柏拉 图学 的业 内人士公认 , 恰 切理解 《斐德若 》
一 中对书写的批判是审理这一 问题 的关键 。费勃 紧紧抓住这一纲
领 , 分三个方面进行具体 的探讨 首先 , 柏拉 图既然对 “书写 ” 进行 了批判 , 为
什么仍然坚持写作 其次 , 柏拉 图为什么采用对话体而非论述体 第三 , 柏拉 图
为什么没有将所有他在 口传 中看重的内容同样公开刊行 费勃的问题 自然也是我
们 的困惑所在 , 尤其是当考虑到 “什么是哲学 ” 的问题时 , 事情就越发复杂起来 。
众所周知 , 苏格拉底式 的智慧在于 自知其无知 — 这等于在说 , 哲学究其本性不
可能有某种现成的 “学说 ” 。倘若图宾根学派的说法成立 , 无异于在说柏拉图并非
苏格拉底意义上的哲人 。柏拉 图关于知识性质的论述散见于各篇对话 , 费勃对其
中的主要论述进行了细致的辨析 , 重在阐明柏拉 图为什么不可能写下所谓 “未成
文学 说 ” 。他 对 图 宾 根 学 派 的 主 要 论 据 逐 一 驳 正 , 力 图 搭 建 各 篇 对 话 之 间 的 一
致性 。
从柏拉图的写作生涯来 看 , 他 的确没有 以苏格拉底 不立文字 的人生 为榜样 。
柏拉图不但进行了大量构思填密 、 文采斐然的写作 , 而且几乎全部都是对话 文体 。
同样从 《斐德若 》 的书写批判 出发 , 图宾根学派断定 , 柏拉 图成文的对话 在哲学
论证上有所保留 , “未成文学说 ” 才是其真正的教诲 。令人想不明白的是 , “口传 ”
的方式其实无法避免这种 “秘学 ” 被弟子记述下来 — 考究历史 , 确有学 园的听
课笔记刊印行世 。 费勃尖锐地指出 , 即便柏拉 图真有所谓 “秘学 ” , 那 么这种 “未
成文学说 ” 同样是一种 “书写 ” , 《斐德若 》 中的书写批判对这样的 “秘学 ” 仍然
适 用 。如果 说 , 柏拉 图从 苏 格 拉 底 那 里领 略 了真 正 的 哲 学 , 那 么 他 必 然 会 以一 种
特别的 “书写 ” 来传承这种真正 的哲学 。从众多反对声音 同图宾根学派 的论争来
看 , 像 我 们这样 的外 行 很 难 在 困难 重 重 的柏拉 图迷 宫 中找 到 出路 。 比较 稳 妥 的办
法是 , 向柏拉图传统 中的哲学前辈请教 。
中古 的柏拉 图人 法拉 比讲 过 , 柏 拉 图 的方 式 不 同于 苏格 拉 底 的方 式 — 当然 ,
含义 与 图宾根学 派完 全不 同 。搞清楚 这 两 种说 法 的差异 , 对理 解 柏 拉 图 意 义重 大 。
法拉 比被誉 为继 亚里 士多 德之后 的 “第二 位导 师 ” , 他在 解读 《礼 法 》 时 , 一上 来
就 讲 到如何 区分 “内学 ” 和 “外 学 ” 的事 情
聪颖 的柏 拉 图在 向所 有 的人 启 发 和 揭 引每 一 种 知 识 时 , 并 未 感 到 自由 。 所 以
柏拉 图采 用 了象征 、 谜 语 、 晦 涩和 笨 拙 之 类 的成 法 , 好 让 知 识 不会 落入 那 些 不 配
享有 、 反 而会使 知 识变 形 的人 手 中 , 或 者 不会 落入 那 些 不 识 货 或不 会 恰 当运 用 的
人 手 中 。在这 方面 , 柏拉 图是 对 的 。 一 旦柏 拉 图晓 得 并 肯定 自己 已 由这 样 的做 法
而 变得有 名 , 而且他 随便 想说 什 么都会 通 过 象征 来 表达 , 也 已在 人 群 中广 为流传 ,
那 么他 有时就 会直接 转 向他想 讨论 的问题 , 公 开 而 又真 实地 和 盘托 出 自己的看 法 。
但任 谁读 了或 听 了他 的讨 论 , 都 会 假 定 他 的说 法是 象 征 性 的 , 而他 的 意 图 与他 公
开表达 的东西 大异 其趣 。 这 种 观念 就 是 柏 拉 图著 作 的 秘 密之 一 。 此 外 , 除 非有 人

一一“ …

本身就对此道训练有素 , 否则就 没人能懂得柏拉图公开表达 的和以象征 来阐述 的
东西 , 而且 , 如果对 目下所说 的这种训练不是很精通 的话 , 那 么也无法 区分这 两
种东西 。 程志敏译文
法拉 比等于是在说 , 柏拉 图的文本有如一面灵 魂的镜 子 , 从 中能鉴 照 出读者
的天性差异 。除非本身就是 “训练有素 ” 的读者 , 否则根本没有 指望能读 出 “大
异其趣 ” 的内容 。从根本上说 , 沉思 的生活方式与政治生活的诉 求在 目的上存 在
着深刻的异质性 。对正确的生 活方式 的沉思绝不仅仅意味着质疑 官方 的 “意识形
态 ” , 而且必然会对所有 的政治意见构成潜在的挑战 。如果政治社会 向来 被 “意
见 ” 所 主导 , 而哲学又意味着超逾 “意见 ” 的艰辛努力 , 那么 , 真正的哲学就 必
须与现实政治保持审慎 的距离 法拉 比恰恰认为 , 服从 习传礼法对修习哲学是 一
种必要 的限制 。在这个意义上 , 哲学之所 以区分 “外学 ” 与 “内学 ” , 首先是 出
于区隔两种不同生活方式 的需要 。这种 区隔体现在柏拉图的文本上就是对话式 的
论证方式 , 只有通过一种特别的眼力才能进 人论证 的纵深 。倘若法拉 比的说法 成
立 , 那么就可以进一步说 , 要想探究柏拉图对话中的 “什么 ” , 决然离不开对话 形
式所呈现出来的 “如何 ”。
阅读柏拉图的真正困境在 于 , 今天 的我们 已经不再 察有 古典 的心性 。身处启
蒙之后 的文化语境 , 古人能够 了然 的东西 , 对我们来说却存在着理解上 的极大 的
困难 。其中 , “内学 ” 和 “外学 ” 的差异在施莱尔马赫那里就已经变得不可理喻 。
在施莱尔马赫看来 , “内学 ” 和 “外学 ” 的区分不过体现了修习阶段上的差异 , 并
非 由于人在天性上判然有别 。这样一来 , “内学 ” 和 “外学 ” 之间的鸿沟就被抹平
了 。也就是说 , 实际存在 的只是同一种柏拉 图教诲 , 初学者和进阶者仅仅在理解
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 。 图宾根学派看似激烈反对施 莱尔马赫 , 实则非但 没有碰触
到关键问题 参 王制 》 一 , 反而将严肃对待戏剧形式这一柏拉图学的家
法给搞丢了 。其实 , 即便在启蒙时代 , “外学 ” 和 “内学 ” 的区分仍是学人 圈子 内
的常识 。早在 年 , 遭到教会迫害 的托 兰德 出版 了一本文集 ,
内含论文 篇 , 其 中第 篇题为 “掌管城门钥匙的人 ” , 仅从标
题来看相当费解 , 幸好 目录中的标题后面给出一段释文
掌管城 门钥匙的人 或关于显 白的和隐微的哲学 , 亦 即关于古人的外在 的和
内在 的学说 前 者乃 开 放 的和 公 开 的 , 顾 及 大 众偏 见和 既有 宗教 后者则为私人
的和 秘 密的 , 教 导剥 去所 有伪装 的真正 的真理 , 适 于胜任 的和 分散 的极 少 数人 。
托兰德 解 释说 , 哲人 必须 懂得 运用 “双重 教诲 ” 公 开 的教 诲 需要 顾 及 “大众
偏 见 ” 和 “公 认 的 习 俗 或 宗 教 ” , 哲 学 的教 诲 则 适 于 “万 物 的 自然 ” 乃 至 “真
理 ” 。哲人必须把通往真理 的门 “虚掩 ” 上 , 而且要采取 “所有其他预 防措施 ” ,
仅 仅 同 “真 诚 、 审 慎 和 才 智 超 群 的朋 友 ” 交 流 。他 明 确 指 出 , 上 述 “外 学 ” 和
“内学 ” 实 际上 就是 “显 白教诲 ” 和 “隐微 教诲 ” 。这 再 清楚 不过 地 表 明 , “外 学 ”

中国图书评论 ,
与 “内学 ” 的区分乃基于人的天性高低 , 根本就是截然不 同的教诲 — 至于如何
看待这种 目的的异质性 , 则恐怕与时代 无关 , 而是取决 于心性所 向 。在谈 到柏拉
图对话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读者时 , 托 兰德所陈述的理 由与法拉 比的说法并无本
质 不 同 。两位 哲人 之所 以能 够 穿 越 时代 看 到相 同 的事 情 , 恐 怕 还 是 因为 , 哲 学 的
性质本身并未随时代而改变 。对古典哲人来说 , 单纯面 向大众的写作从来 就不是
真正的哲学 。只要社会 中存在着 “少数人 ” 和 “多数人 ” 的 自然差异 , 古典式 的
写作原则就仍然恰如其分 。法拉 比和托 兰德都是真正的哲人 , 在精研柏拉 图笔法
的同时 , 他们本身就在 向古人学习书写技艺 , 并且 自觉地传承审慎写作 的古学传
统 。他们能够有如此眼力 , 乃是其古典心性使然 。启蒙之后 , 区分 “多数人 ” 和
“少数 人 ” 的社 会条 件 已不 复存 在 , 我 们如今 可 以通 过 重 温经 典 来贴 近 这种 古典 的
性情和教养 。 当然 , 在我们的时代流行着另外一种性情 和教养 , 这些人不遗余力
地把 古典 智慧 拉低 到 自己 眼界 之 内 , 不 过 证 明 了 自己 高度 近 视 而 已 , 我们 实 在 不
能指 望这 号人 能够 指点 我们 阅读古 书 。
本书 得到 的评 价是 , 给予 了 图宾 根 学 派 以毁 灭 性 的 打 击 。 的确 , 费勃 对 图宾
根学派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批判 , 不过 , 在笔者看来 , 他似乎并未真正超逾对手
的视域 。对我们来说 , 如何恰切理解 “书写 ” 和 “口传 ” 之间差异的问题仍未完
结 。倘若我们不愿拾各类柏拉图主义之余 唾 , 就有必要向柏拉 图的真正传人学习 ,
以便破译湮没已久 的 “柏拉图 的方式 ” 。在 向法拉 比这样 的柏拉 图人虚心求 教之
后 , 如下洞见就显得顺理成章 通过对话体的写作技 艺 , 柏拉图避免了传 统意义
上的书写 困境 。简单说来 , 解决困难的钥匙就在 于对话 的书写方式 — 如果对话
形 式能够 颠转 惯 常的论 证 方 式 , 图宾 根 学 派 的 “新 解 ” 就 等 于 是 在 无 的放 矢 。这
样 一来 , “ 口传 ” 和 “书写 ” 的字 面含 义在 更深 的层 次上就 被颠 转 过来 所谓 “未
成 文学说 ” 并 非一 种看 得见 的 “口传 ” 其 实 仍 然 是 一 种 “书写 ” , 而 是 一种 看
不见的 “书写 ” 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 “口传 ,' 。
修习哲学之所以绕不过柏拉 图 , 是因为对话本身 留下 了破解苏格拉底身份之
谜 的 “雅 莉 阿德涅 线 团 ” 。要 想把 费勃 的批 判 推进 一 步 , 必须 首 先还 原 柏拉 图笔 下
所呈 现 出来 的 “苏 格拉底 问题 ” 。根据 《斐 多 》 中 的 自述 , 苏格 拉底 同我们 一 样 经
历 过哲学 的修 习 阶段 。在 苏 格 拉 底 之 前 , 不 乏 对 后 世 影 响深 远 的哲 学 大 师 — 熟
悉 海德格 尔 的读者 都 知道 , 返 回 到前 苏 格 拉 底 哲 学是 现代 之 后 不 少 大哲 的 热 切 向
往 。然 而 , 苏 格拉底 却 对 自己早 年 的哲 学 见识 进行 了彻 底 的颠 覆 。 在 苏格 拉 底 眼
里 , 前 人 的哲 学 还 算 不 得 真 正 的 哲 学 。换 句 话 说 , 跟 随 海 德 格 尔 返 回 到 哲 学 的
“开端 ” , 并 不意 味着触 摸 到 了哲 学 的真 正 根 基 。苏格 拉 底 讲 得 清 楚 , 直 接 注 视存
在 往往 会 使 灵 魂 变 得 盲 目 , 为 了 防 止 这 种 危 险 , 他 转 而 寻 求 “言 辞 中 的 庇
护” — 通过这一意蕴深远 的转 向 , 苏格拉底开 始了 “第二次远航 ” 《斐多 》
一 。在苏格拉底看来 , 未经检省的人生是不值得去过的人生 《申辩 》 。

”日
'”“““一
”'' ` ”
这话说得语重心长 , 实际上还有更深一层 含义 。受 天性 的驱使 , 自然哲人沉 浸于
忘我的静观之 中 。倘若未能检省这种生活 , 那 么只能说 明 , 这种生活不过恰好符
合其天性而已 , 称不上是美且好的人生 。 因此 , 苏格拉底致力 于追 问什 么才 是好
的生活 , 这就要求真正的哲人必须有 自知之 明 。在这个意义上 , 哲学必然呈现 为
遗忘 自我 “美 ” 和关注 自我 “好 ,' 之 间的爱欲辩证 。柏拉图对话充满哲学和
诗之间的张力 , 旨在通过苏格拉底来展示这种 自觉 的哲学人生 。要想修 习 “真正
的哲学 ” , 就必须通过柏拉图的引领 , 在灵魂深处亲身经历苏格拉底 的转 向 。 图宾
根学派对此置若 周闻 , 看来根本不懂何谓苏格拉底式的哲学 。
回过头来可以问 , 托兰德这篇文章为什么以 “掌管城 门钥匙的人 ” 为题 在
论及柏拉图的时候 , 他所援 引的文本恰好是 《王制 》 。托兰德的意思很可能是 , 灵
魂的等级秩序有如城邦的统 治关系 — 这不禁让人想起 《王制 》 中城邦 同灵 魂之
间的关系 。他似乎想告诉读者 , “内学 ” 和 “外学 ” 的区分实际上依赖于一种哲人
的 “诗术 ” 。通过这样的 “诗术 ” , 柏拉图一方面把 “多数人 ” 拒之门外 , 另一方
面为 “少数人 ” 提供了登堂人室 的钥匙 。就此而言 , 托兰德 的视域无疑与柏 拉图
的视域一脉相承 。打一个不太贴切的 比方 , 对话就如 同一种特殊的加密文本 , 只
有透过情节的 “密钥 ” 才能还原柏拉图的深层论证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 情节乃
戏剧的灵魂 , 必须 由自身给出故事的 “结 ” 与 “解 ” 。显然 , 对话体并非柏拉图的
独创 , 关键在于 , 对于真正高明的写作来说 , “结 ” 和 “解 ” 同属一体两面 。图宾
根学派以为对话之 “解 ” 在对话之外 , 无异于缘木求 鱼 , 根本没能看到 , 真正意
义上的 “解 ” 是用知识写在修习者灵魂中的言辞 , 实则一种 “第二次远航 ”。 归根
结底 , 解密的过程乃是一种柏拉 图式 的教育 通过关注对话 的字里行 间 , 有古典
心性的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见证对话 中的 “突转 ” 与 “发现 ” — 在哲学蒙尘 的
时代 , 这种 阂廓深远 的教育肩负着正本清源的使命 。为 了透视柏拉 图的谎 言 中的
真实 , 有必要一再回到对话形式 的表 面 — 法 拉比看到这一 “柏拉图著作中的秘
密 ” , 无异于洞悉了柏拉图的 “口传教诲 ” 。法拉 比带给后学的启发是 , 把握了对
话的笔法 , 就仿佛接过了柏拉图亲传的 “密钥 ” 。在启示宗教侵人古典世界之后 ,
哲学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险恶处境 。 苏格拉底式的哲学之所 以没有在 历史厄 运下绝
迹 , 有赖于对话本身保存 了柏拉图的 口传微言 。倘若指望图宾根学 派姗姗来迟 的
所谓 “发 现 ” , 柏 拉 图的衣钵 只怕 早 已荡然 无存 。苏 格 拉底 的名字 唯 一 一次 出现 在
标题中的对话是 《苏格拉底的申辩 》 , 已然暗示 了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之间的差异所
在 。当哲 学遭 遇致命 威胁 的时候 , “柏 拉 图的方 式 ” 总 能 引领 为数 不 多 的潜 在 哲人
重建 古典 学 园 。当然 , 古 人无 法 预 见 到今 天 的技 术 化 大 众 社 会 , 在 全 球 化 的 尚 同
时代 , 悉 心研 读古 书兴许 是 我们恢 复哲 学原 初含 义 的唯一途 径 。
翻开 政治 哲学史 , 不 难 目睹 这 样 的 景 象 古 老 而 又 巍 峨 的城 门缓 缓 开 启 , 获
准步 人城 邦 的古 典 心 智 薪 火 相 承 — 迈 蒙 尼 德 的 《迷 途 指 津 》 写 给年 轻 的 哲 人 ,

中国图书评论
旨在 “提供一把钥匙 , 用来打开紧锁的门 ” , 同时让他们懂得 , 真理必须 “时而闪
现 , 却又终归隐匿 ” 莱辛 的 《恩斯特与法尔克 》 则提醒潜在的哲人 “对最好保持
沉默的事情守 口如瓶 ” , 并引导他们学会如何 以 “解密 ” 的方式 “加密 ” … …莱辛
还讲过这么一则寓言 , 对今天的我们也许不无教益 。据说 , 从前有一座在建筑形
式上 内外有别的宫殿 , 从外面看不合常规 , 甚至让人莫名其妙 , 内部却庄严绝俗 、
森然有序 。只有极少数人懂得从 暗门人宫 的通道 , 大多数人并不晓得这些 暗门有
何蹊跷 。他们 自以为拥有各种古老的建筑草图 , 可惜其 中的语言和符号早已失传 。
每个人都一相情愿地解释这些文字和符号 , 用这些草 图拼 出一幅臆 想出来 的宫殿
图纸 。毫不意外的是 , 其中有些人 自诩为业 内的行家 。 于是 , 他们之间发生 了热
切的争论 — 在那些从未进人宫殿 的人们 当中 , 争执尤为激烈 。他们对臆想 出来
的图纸如此迷恋 , 不但 自己深信不疑 , 还非要劝说甚至强迫别人相信不可 ……
图宾根学派爬梳过不少文献 , 在外人 眼里算是业 内的行家 。 至于他们所拼 出
来 的 “图 纸 ” , 则 恐怕 与柏 拉 图的 真实 意 图大 相径 庭 — 不 消说 , 这 种按 图索骥 的
方 法实 属 自以为是 。与 其说 图宾 根 学 派 从 亚 里士 多德 出发 搞 错 了柏 拉 图 , 倒 不 如
说他们 由于忽视了苏格拉底转 向而误读了亚里士 多德 。 所以 , 他们看不到 , 亚里
士多德的政治哲学其实都是 同苏格拉底 的潜在对话 当然也就更看不到 , 亚里 士
多德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政治的动物和模仿 的动物 , 事实上讲的是一回事情 。
说穿了 , 图宾根学派对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心里没数 , 难怪 其 “新解 ” 无法让学界
信服 。对 于这种致命的轻率 , 莱辛在两百多年前的告诫看来仍未过时
不妨设想 , 有人在我们 的时代挺身而 出 , 站在感悟 的巅峰不屑地俯 视学人族
最 重要 的营 生 , 以苏格 拉底 般 的魄 力 发 现 这 些 浪 得 虚 名 的 哲 学 匠人 的 可 笑 之 处 ,
并且 敢 以清晰 无误 的语调 宣 告
看呵 你 们 的学 问实为 智 慧上 的幼稚 ,
对 明 白人 纯属 消遣 , 对 瞎子般 的 自负 无非安 慰
费勃 这 本小 书的初 版偏 偏 以 “哲 人 的无 知 ” 为题 , 想 必 用 心 良苦 。 翻译 此 书
的 意义 在 于 , 使 我们趁 机 重 新 认 识柏 拉 图笔 下 的苏 格 拉底 , 并 同形 形 色 色 的 柏 拉
图 主义划 清界 限 。 在西 学 东 渐 的 过 程 中 , 德 意 志精 神 似 乎 对 现 代 中 国影 响 最 为 深
远 。百年 以来 , 我 们一 直 在 追赶 这 种 如 今 已经 席 卷 全球 的历 史 意识 。只 有 站 在 历
史 意识 的彼 岸 , 才 有 可 能 彻 底 检 省 我 们 安 身 立 命 的 根 基 究 竟 在 哪里 。无 论 如何 ,
柏拉 图对 话堪 称最 高 意义 上 的 反讽 , 在 “鸟族 ” 偕越 众 神 的时 代 , 如果 有 人 看 不
到对 话 中的 弦外之 音 , 实在 不足 为奇 , 只能 说 明我 们 的生 活 世 界 已经 过 于 同 质 化 。
掩卷之余 , 忽然想起一则忘记 了出处的戏言 — 据说 , 德 国有 可能是最不懂得喜
剧 的 国度 … …田
作 者单 位 德 国法兰 克福 大学 哲 学系

“一
' “一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