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
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
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山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
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
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
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
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
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
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吧。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
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
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
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
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
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
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
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
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 6 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
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
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
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
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土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
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
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海底。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
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
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
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
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
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
“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
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到现在还
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创作背景

1941 年 1 月发生“皖南事变”,同年 12 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


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处于重重的灾难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巴金于
1942 年 2 月在桂林写下这篇散文,并于当月编入散文集《废园外》。他在该集的《后记》
中说:“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
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
又说:“这些不像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念贯串着的,那就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
正义的的最后胜利。”

作品鉴赏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三段。作者开篇就用“噩梦”、“窒闷”、“漆黑”这些词描绘自己的心情及周围
的环境,然后话锋一转,分辨出“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这是因为“傍山建筑
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这一部分真实地反映了作者
当时的心情。那时候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大片国土沦陷,人民流离失所,整
个民族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作者为民族、为国家、为他挚爱的人民遭受如此巨大的灾难而
痛不欲生,他感到了失望、苦闷、彷徨。但是作者并没有消沉下去,因为他看到了“扫淡黑
暗颜色”的灯光。看到了光明和希望。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也为下文的联想做好了铺
垫。

第二部分为第四至第八段,主要描写了作者由眼前的灯光所引起的广泛的联想:眼前的
灯光“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
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接着作者描述了一次风雪夜行时对于灯光的感受:“大
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眼前无边无际的黑暗,没有路,没有尽头。但“一点豆大的灯光”
给我指明了路途。这里,作者把眼前的灯光和记忆中的灯光交织进行描写,并更深一步地指
出灯光不仅给夜行者带来光明,指明方向,而且还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心灵的安慰、鼓舞: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
勇气,一点温暖。”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灯光的赞美之情。

第三部分为第九至第十三段。前两部分作者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赋予灯光以光明、
希望之类的意义,文章的第三部分拓宽一步,通过灯光抒发了作者对爱的渴求和讴歌。这主
要是通过三处对灯光的描写来体现的。第一处是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
灯”,这里的灯光象征着姐弟之爱,表现的是人间亲情;第二处是通过古希腊传说“女教士希
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来描写灯光,火炬的光芒象征着男
女之爱,表现的是人间的爱情;第三处通过一个投河友人的故事来描写灯光,这里的灯光象
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表现的是人间真情。这三处灯光分别象征着亲情、爱情、友情。 [3]
这篇散文结构灵活而严整。作者以各种各样的“灯”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时而对眼前的现
实运笔,时而对往昔的回忆着墨,时而叙述真实的例子,时而引用典故,勾勒出了一部人类
的“灯火”传承的历史。事件层层深入,强化了“灯”与象征体希望、信心、力量和光明的对应
关系。与象征手法对应,文中景物虚实结合,语言含蓄平实,意味隽永。 [4]

表现手法

象征手法 这篇散文是作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写的散文,因此他的希望常常不能“直说”,故
采用象征手法,寓深刻的哲理于景物描写中。比如,文章以“恶梦”象征国民党投降卖国的论
调;以漆黑的夜象征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以“灯”象征光明,象征人民的希望。所以,作者歌
颂灯光,就是歌颂希望和胜利。正如作者在《(龙·虎·狗散文集)后记》中所说:“我怀疑过
将来么?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
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这些不象样的零碎文章,都是被一个信心贯串着的,那就
是全国人民所争取的目标:正义的最后胜利!”

曲笔手法 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曲笔”,把自己强烈的爱憎表现出来。如“灯光带着昏黄
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这是对当时国民党统治
者两次反共高潮的斥责。其他如“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指那
些对当时国民党统治不满而忱国忧民的人和不满黑暗现实而尚未找到“出路”的人。这些曲笔
的运用,增强了文章含蓄的力量。

本文的写作背景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这就是:本文写于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
决战的抗日战争关键时刻。

三、导学生研读文章,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

《名师设计》上说本文的思路是: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

请大家对这种说法进行补充。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

思路:

眼前灯(1-4)→回忆灯(5)→眼前灯(6-8)→联想灯(9-11)→回忆灯(12)
→眼前灯(13)

四、鉴赏语言的含蓄美
含蓄而不直露,是本文的显著特色,请同学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并讨论它们的
含义。

教师举例:

第一段,说明“噩梦”“窒闷”“寒夜”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象征政治环境的黑暗和作者找不到出路压抑苦闷的心情。

1、第三段,写灯光“从平房里射出”有什么用意?

“灯光”来自“平房”,意在暗示光明、希望在人民之中。

2、第七段,“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的含义。

强调灯光使“心灵”得到安慰。

3、第九、十段,作者引用欧洲两则古老的传说,用意何在?

含蓄而深刻地告诉人们,只要有“灯”就会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就会有光
明,就会有温暖,就会给人们指出归路,它是爱的象征,真善美的标志。

4、第十三段,“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
笑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相信希望之
灯永照人间,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必将胜利。

——教学导航——

《灯》这篇散文,内涵丰富,哲理深刻。关于这篇文章的教学,可抓住“思
路”“心情”“手法”这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
先说“思路”。
很明显,《灯》是以“灯(或灯光)”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的。课文由“我”
因“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而“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落笔,开
始回忆自己的夜行经历,中间记叙与“灯”相关的一些材料,结尾又回到眼前,
写自己“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围绕这一过程作者写了这样四个材料:一个
夜行人;我的夜行经历;两个传说;友人遇救的故事。再进一步分析这四个材料
所要表达的“灯”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是这样的:先
写眼前的灯(灯光)给“我”和夜行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再写回忆的灯(灯
光)给“我”和在人生道路上的奋进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接着写联想的灯
(灯光)给古今中外的人(包括“我”)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最后回过来写
眼前的灯(灯光),得出“灯光是不会灭的”的结论。即从眼前(灯)→回忆(灯)
→联想(灯)→眼前(灯)。以灯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将现实的感受和一
些故事贯串起来,表达一个中心。抓住这一思路,我们就有了对课文的总体认知
与宏观把握,对于开展下一环节的教学活动,是很有帮助的。
再说“心情”。
关于《灯》的教学重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笔者以为,搞清楚作者从
“窒闷”到“微笑”的心情变化过程,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具体可分这样两
步:
(1)、设计如下几个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步导学。
1. 作者为什么会在“半夜时从噩梦中惊醒”?为什么会觉得内心“窒闷”?
明确:这两个问题涉及到本文的写作背景。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时期。当
时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国内外的情况错综复杂,中国的抗战前途云山雾罩,扑
朔迷离。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岁月。巴金在这一时期,为抗战而奔波忙碌,转碾
于昆明、重庆、桂林一带,用自己手中战斗的笔,进行抗战文艺宣传。然而,战
争的复杂让作者看不到胜利的影子,由此而产生了怀疑:人民朝夕盼望的胜利在
哪里呢?他坚信正义会战胜邪恶,但黑暗的现实也让作者有点动摇自己的信心。
因此,巴金在这一时期带着一种苦闷而不甘沉沦的思想情绪,“惊醒”“窒闷”
正是当时这一处境与心情的写照。
2. 这种“窒闷”的心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解脱的?
明确:看到了灯光,感到了温暖,看到了光明与希望,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从平
房中射出的能“将黑暗扫淡”的灯光,让作者“感到安慰,得到鼓舞”并最终“找
到归路”。再是从联想到的两个古代传说和友人遇救的故事中,作者悟得了这个
人世间还存在着爱,还需要一种精神信念。“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
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很健壮。”灯光的这种对人精神的
支撑作用,让作者看到了抗战的希望,心情由此慢慢好了起来。
3. 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最后“微笑”了?
明确:从灯光中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感受到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力量,相信战
争一定能取得胜利。所以“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以上三问教学中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质疑、群体讨论、小组专题研究等形式,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性教与学,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
课文深刻的精神内涵。
(2)、理解文中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相关句子。
仅仅通过上面的提问,对课文的理解还是肤浅的、粗略的,还没有达到深入理解
课文的目的。如果说前面的提问是从宏观上对课文进行感知的话,那么,理解文
中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相关语句,就是从微观上深入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
全文主旨的关键。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下面这些句子,这样才能更
具体、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作者“窒闷——微笑”的心情变化过程,从而了解
课文的深刻内涵。
①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明确:在寒夜里半夜惊醒,且是做了噩梦,可见落笔很重,一下子写出了作者沉
闷、抑郁的心情。“寒夜”“半夜”等词也写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黑暗最
浓的时刻正是社会最混乱最黑暗的时候,也可见当时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之厉
害。作者内心的爱国忧国之情已清晰显现。
② 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吗?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
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明确:为什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
到鼓舞”?因为“我”的心被引入了迷阵,在黑夜里徘徊,到现在看到了灯光才
“找到了归路”。由此可以明白,此时作者心中的灯光,已不是专指某处的灯光,
而是有了丰富深刻的内涵,它写出了灯光对于人生的意义,所谓的灯光,也就是
生活道路上的希望之光。
③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
气,一点温暖。
明确:这样的句子充满着一种深刻的哲理。灯光固然微小,希望也固然渺茫,但
正是这微小的灯光,却给了人希望,尽管这希望是这样的渺茫。但这渺茫的希望
却让人感到温暖,增加勇气,激励人们去顽强奋斗,去奋力拼搏,去战胜邪恶。
因此,当我们有时处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时,千万不可丧失信念,记住:“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
④ 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我自然
也是如此。
明确:光明和希望使作者心中的苦闷消失了,心灵因此由空虚而充实,由消
沉而振奋。是的,我们不单靠吃米活着,我们还有精神力量,还要依赖希望,正
是有了希望与光明,人们才能奋发坚强,积极向上。
⑤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明确: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信灯
光不会熄灭,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微笑”一词形象表现了
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最后说“手法”。
散文中,尤其是抒情散文,象征手法经常使用。象征的运用使文章具有了一
种含蓄之美,“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巴金这篇《灯》,是运用象征手法的典
范之作。一看题目,就让人联想起它的暗示的意义。看完全文,则更能体会暗示
的哲理。因此,教学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象征”这种手法,并
重点体会“灯”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关于这一点,可引导学生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①灯光揭示人生哲理
文章通篇写灯,写灯光在寒夜里给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希望和光明。这就使作品
有了言外之意。从哲理的角度说,灯光含蓄地表达了人类向往光明、坚定信念、
正义必胜的愿望,抒发生命需要精神支柱的感想。
灯光象征着温暖、光明和希望,它能给夜行的人指路,能给人以前进的动力
和生活的信心,能让处在迷茫中的人们看到方向,找到归宿。它还能给人以巨大
的精神鼓舞作用,能指引一个人在黑暗甚至绝望的境遇中找到生的勇气和活的希
望,重燃起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正是这些“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
抖”的灯光,蕴含着如此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并启迪人们去思考人为什么活
着的意义与价值。
② 灯光传递人间亲情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多少黑夜中航行的船只,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点
在窗前的长夜孤灯,使捕鱼的邻人得到指引。那个古希腊女教士希洛手中燃着的
熊熊火炬,更是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而那位投水自杀
的友人更是由于“一盏油灯”,“几张诚恳、亲切的脸”的温暖与慰藉而荡涤了
他的绝望与悲观。姐姐给弟弟点灯,是手足之间一种亲情的流露;希洛给情人点
灯,是情人之间一种真爱的表现;而陌生人家给友人点灯,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
种关爱的展示。灯光是微弱的,但它传递出的这种亲情、爱情和友情,则是感人
的,真挚的,值得赞美和讴歌的。这是人世间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③ 灯光显现真善人性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重新审视这篇课文,我们还能发现作家通过课文显现出
来的伟大人格情操。傍山建筑里射出来的几点灯光,“我”夜行时遇到的灯光,
陌生人家中的一点灯光,作为室内的点灯人,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在为室外
的人特意点灯。而姐姐为弟弟点燃的“长夜孤灯”,希洛为情人点燃的熊熊火炬,
则都是有意的。从“无意”到“有意”,从“施惠”到“受惠”,这是一个递进
的过程。联系现实生活,我们很容易明白,巴金这样写的目的,就是在启发我们:
应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主动地给别人光明与温暖,人人都点灯,不就成了“火树
银花不夜天”了么?从中,我们感悟到了巴老那博爱的心胸和真善的人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