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PDF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65卷 第S2期 化 工 学 报 V01.65 N o.S2

CIESC Journal December 2014


2014年12月

镍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辛公明1,祁金胜2,李鑫1,王怡飞1,季万祥1,程林1
(1山东大学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61;2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3)

摘要:热导率的求解及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分子动力学是计算体系热力学量和其他宏观性质
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一种基于均匀内热源的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分别选取Lennard—Jones势能
模型和EAM势能模型,对镍的热导率进行模拟,对比二者结果发现考虑了电子影响的EAM势能模型比L-J模
型更接近获得与实际值吻合良好的结果。继续选取EAM模型对铜以及镍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进行模拟分析,进
一步验证了EAM势能模型对金属铜热导率的模拟可行性,同时模拟分析了不同配比的镍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为获得最低有效热导率值及其配比进行了初步模拟分析并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分子模拟;模型;热物性;镍;铜;热导率
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4.z2.005
中图分类号:TK 124;O 5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14)S2一033一05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Ni thermal conductivity

XIN Gongmin91。QI Jinshen92,LI Xinl。WANG Yifeil。jI Wanxian91,CHENG Linl

(1 Institute of Ther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Shandong,China;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Corp.,Ltd.,Jinan 250013,Shandong,China)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s a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fluences.In simulation—based studies,many researchers used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In this paper,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NEMD)simulations based on uniform internal heat source a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nickel material by using Lenard—Jones potential model and EAM potential

model.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different potential models are achieved and analyzed.Based on this,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pper and nickel—copper solid solution were simulated.The EAM potential model

was further validated by achieving reasonable results for copper.And the optimized Ni—Cu ratio for lowe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olid solution were modeled based on the EAM model.

Key words:molecular simulation;model;thermodynamic properties;nickel;copper;thermal conductivity

士 方面具有很大优势‘1。3|。在分子动力学发展史上,

Evans‘43发展了一种与周期性边界条件相容的各向
分子动力学是计算体系热力学量和其他宏观性 同性NEMD算法。在此基础上,MullerE53提出了
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分子动力学在模拟物系热导率 反扰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RNEMD)方法,其核

2014—08—25收到初稿,2014—09—05收到修改稿。 Reeeived date:2014一08—25.

联系人:程林。第一作者:辛公明(1977一),男,博士,副 Corresponding author:CHENG Lin,cheng@sdu.edu.cn


教授。 Foundation item: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6089);国家重点基 Foundation of China(51 106089)and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 3CB228305)。 Program of China(2013CB228305).

万方数据

34 ・

化工学报 第65卷

心是速度矢量交换法。在RNEMD的基础上,曹 其外侧有效热导率提高有利于促进蒸发换热,内侧
炳阳等[6‘71把实施周期性边界条件构造的均匀内热 有效热导率降低可减少反向热泄漏嘲,其毛细芯本
源模拟方案改进成为左侧的一半系统实施均匀冷 身以及其耦合液体工质的有效热导率的求解及优化
源,右侧的一半实施均匀热源,模拟中采取的方法 有重要意义。纯镍基或镍基复合金属粉末烧结毛细
为每间隔一定的时间从左侧取一定的能量加入右 芯在环路热管中被广泛采用,对纯镍及镍基固溶体
侧。求解具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方程,容易获 热导率开展分子动力学研究,进而掌握其热导率等
得模拟系统的温度分布式 物性规律具有实际的意义。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分析和对比研究
f轰(z一每)2一筹+瓦,一每≤z<o (1)
T=< .

.。 了基于不同势能模型的镍的热导率,验证具有更好
【一去(z+等)。+酱+To,o≤z≤等 可靠性的势能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可靠
式中,吼为热源一冷源强度,即单位体积内热 性好的模型对铜以及镍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进行了
源产生的热量或冷源吸收的热量,L为系统的平 模拟分析,以为后续镍基复合毛细芯及其耦合液态
均温度,L,为模拟系统沿热流方向(z方向)的 工质的有效热导率的研究提供基本依据。
长度。式(2)为吼的计算方程。
1 模拟细节及结果
∑罟(副:一u;)
吼一鼍惫两豇_ (2) 本文采用均匀内热源的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NEMD)模拟方法,选取了典型Lennard—Jones
式中,t为统计的总时间,m为原子质量,L。
势能模型和EAM模型对镍的热导率进行了模拟研
和L:分别为垂直于热流方向的系统尺度,u。和矾
分别为每次速度矢量交换的冷源和热源区域原子的 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EAM势能模型对铜

速率。 以及镍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进行了模拟研究。

图1所示为基于均匀内热源的模拟方法示意 1.1镍的热导率模拟分析

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基于均匀热源方法的
1.1.1 L-J势能模型及其模拟结果Lennard—

NEMD模拟中温度分布连续且可导,通过温度分 Jones势能模型方程简洁,很好地构造了微观粒子

布拟合二次项系数可求得模拟对象的热导率。可以 之间由于作用力而产生的势能,对于微观粒子的模

看出,此方法既继承了RNEMD方法中速度矢量 拟计算比较准确[9‘10],其势能模型方程表示如下

交换法口3的优点,又保证了系统总动量、总动能和 M(r)一4£I(旦)“一(旦)。【
L、r 、r -J
(3)

总能量的守恒,易于得到收敛的结果口]。
式中,r为原子间距,£一0.8262×10_12J为能

》 嘲皤
量参数,盯一0.2273×10-9 In为尺寸参数,模拟中
采用e、盯和原子质量作为能量、长度和质量基本
、t?翟vJ)曲一…
单位进行了单位约化。
。∥矽”
基于Lennard—Jones势能模型,本文进行了16
组模拟工况的纯Ni热导率的模拟分析,图2给出
了对应的模拟结果,为比较方便,模拟结果已转化
为与热导率实际量纲相同的量纲单位表示。
由图2所示的模拟结果可以发现:
(1)当速度交换间隔步数相同时,在一定范围
内,模拟结果随模拟单元增大而增大,且逐渐趋于
图1 基于均匀内热源的模拟方法示意图‘71
稳定。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imulation method based on

(2)不同交换间隔步数下模拟得到的热导率数
uniform internal heat source[7]

值有差距。但当模拟单元大小相同时,在一定范围

热导率在很多情况下是影响元件或系统性能的 内,模拟结果随交换间隔步数增大而增大,并逐渐

关键参数,比如环路热管中毛细芯的有效热导率, 趋于稳定。

万方数据
第S2期 辛公明等:镍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5・

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
(1)EAM模型的模拟结果与L—J模型的模拟
结果走势大致相同,两者的模拟结果皆能收敛,且
能够逐渐趋近于稳定值,符合一般规律;
(2)速度交换间隔步数和模拟单元大小对于
EAM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表现出与L—J模型模拟
相似的对应关系;
(3)EAM势能模型的模拟结果比L—J势能模
型的模拟结果收敛情况更好,稳定值更接近于模拟
对象的真实值。
图2模拟单元大小和速度交换间隔步数对镍的

L—J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L,and NXCH on simulation results of

L—J model of Ni

(3)在速度交换间隔步数比较小,且模拟单元
较小时,模拟结果有极大的误差,如L,一15,
f一10的模拟数据;随交换间隔步数增大,且模拟
单元足够大时,结果逐渐趋于稳定。
1.1.2 EAM势能模型及其模拟结果 20世纪80
年代,Rose等m1发展了分析型EAM模型,建立
图3模拟单元大小和速度交换间隔步数对镍的
起模型参数与物理参数对应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具
EAM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体形式为 Effect of L,and NXCH on simulation results of
Fig.3

E。=∑F(p。)+∑妒(“)/2+∑M(P。) EAM model of Ni

p一∑厂(r6’ 1.1.3 L—J模型与EAM模型模拟结果对比 对于


P。一∑尸(~) (4)
L—J模型而言,当模拟采用的速度交换间隔步数和
式中,E。是系统总能量,Pi是原子i处的电子 模拟单元都为合理值时,模拟结果较理想的范围是
密度,F(p,)是嵌入一个原子到电子密度为Pj处的 42.13~42.63 W・(m・K)~,与金属镍的热导率
能量,f(rd)是原子的电子密度分布函数,~是原 的真实值[52 W・(m・K)-1][153间的误差为
子i和J之间的距离,9(_)是两体相互作用势, 18.00%~18.98%。
M(P。)是修正项,用来描述电子密度非球对称分 对于EAM模型而言,所得较理想的模拟结果
布所引起的系统能量的变化口2 3I。函数妒(,一),

范围是45.64~46.14 W・(m・K)~,与真实值间
F(10),M(P)和厂(r)的具体形式为 的误差是11.26%~12.23%,相比L—J模型,

如)=恤expI—y(毒一1)I EAM模型能够获得更接近真实值的模拟结果。
分析两种模型模拟结果的差异,L—J模型是从
F(P,=_Ec 1--In(吴)”](吴)” 微观粒子间作用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势能模型,
其力的大小取决于粒子间距离和热运动。但对金属
McP,一a
1一p[,山(参)2]) 而言,导热性能不仅取决于粒子间热运动,而且与
如)一feexpl—p(寿一1)j (5)
原子核外间的电子云有很大关系。EAM势能模型
下角标“e”表示平衡状态时的值‘¨]。 比L_J模型多考虑了这种关系,因此,利用EAM
采用EAM势能模型,本文又对16组不同模 势能模型对于金属镍热导率的模拟结果能够更接近
拟工况下纯Ni热导率进行了模拟分析,所得到的 真实值,表明EAM模型对金属热导率的模拟相比
模拟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L-J模型更具可行性。

万方数据

36・ 化工学报 第65卷

1.2铜的热导率模拟分析 表1 Ni-cu不同配比的模型参数
Table 1 Simulation parameters for Ni_Cu with different ratio
对镍热导率的模拟结果表明,EAM势能模型
比卜J势能模型在模拟金属热导率时表现出更接近
真实值的模拟结果。因此,本文采用EAM势能模
型结合不同模拟参数共16种工况对纯铜的热导率 口 5 03 4O 5 O238 5 Ol 36 5 0O34 4 993 6

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 p 5 5 OOO 5 6 O0O 5 7 0 O0 5 8O00 5 9 0O0

y 9 42 5 O 9 5 OO0 9 5 75 0 9 6 5 O0 9 7 2 5O

0 3751 0 3 9Ol 0 4O 6 8 0 4 22 3 0 4385

仕& 3 42 55 3 44O6 3 45 O1 3 4 63 6 3 47 9 8

如表1所示。
模拟中系统相空间的演化采用Leapfrog—
Verlet算法,分子运动方程的积分时间步长为
t=0.005。

通过对上述5组不同配比的镍铜复合材料进行
馍似单元犬小L一
模拟,得到了Ni—Cu不同配比条件下的热导率的模
图4模拟单元大小和速度交换间隔步数对铜的 拟结果。所得结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在一定
EAM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范围内,镍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Cu成分所占
Fig.4 Effect of L:and NXCH on simulation results of
比例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但减小到一定程度时,
EAM model of copper
继续增加Cu的含量,其热导率又会迅速增大。模
拟分析结果表明镍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值在镍铜配
由图4可以看出,若模拟采用的速度交换间隔
比为6:4时获得最低值。即镍铜复合材料按6:4
步数和模拟单元选取恰当,铜的热导率的模拟结果
比例混合时,可以获得其测试范围内的最低有效热
都能够收敛并逐渐趋于稳定值,所获得的合理模拟
导率值,这为实际研制和获得最低热导率的镍铜复
结果范围是374.70~375.90 W・(m・K)~,与金
合材料提供了基本依据。
属铜的热导率的真实值[40l W・(m・K)叫][15]
间的误差为6.26%~6.56%。该模拟结果进一步
验证了EAM模型对于金属热导率模拟的可行性。
1.3对镍铜复合材料的模拟分析

本课题组[83曾开展对镍铜复合毛细芯的实验研 鲁
’7

究,结果发现在增加铜粉之后的镍铜混合粉末烧结 乏

之后,生成镍铜固溶体的多孔毛细材料,能够获得 曲

较低的有效热导率值。具有该特性的复合毛细芯对
环路热管的低热漏高效运行更加有利。因此,在上
文对镍和铜纯金属的热导率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
基础上,本文继续对镍铜复合材料的有效热导率进
图5 Ni—Cu不同配比的模型结果
行模拟分析,以期通过研究获得在不同配比条件下
Fig.5 Simulation results of Ni—Cu with different ratio
的镍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值以及对应最低热导率值
的配比。
2 结 论
模拟过程中,分别选取Ni:Cu比例为5:5、
6:4、7:3、8:2和9:1的不同配比,通过计算 本文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镍的热导
不同镍铜配比的EAM模型参数来进行模拟,不同 率,模拟中采用具有均匀内热源的NEMD模拟方

配比的模拟参数口叩根据镍铜配比的线性关系确定, 法,分别用L—J势能模型和EAM势能模型模拟获

万方数据
第S2期 辛公明等:镍热导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7・

得了有效的模拟结果。文中分析了速度交换间隔步 (化工学报),2012,63(2):382—386

[2]Wan Lihua(万丽华),Liang Deqing(梁德青),Guan Jin’an


数和模拟单元大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
(关进安). Characteristic of thermal conduction in

上进行了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和误差分析,结 hydrocarbon hydrates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J].


果表明EAM模型对于镍热导率的模拟比L—J模型 CJESC Journal(化工学报),2014,65(3):792—796

[3]Hou Quanwen(侯泉文),Cao Bingyang(曹炳阳),Guo


更具可行性。
Zengyuan(过增元).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n thermal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用EAM模型进行了铜热 conductivity of carbon nanotubes[J]. Journal of

导率的模拟,得到模拟结果并与其真实值进行比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


30(7):1207—1209
较,进一步验证了EAM模型对于金属热导率模拟
[4]Evans D J.Homogeneous NEMD algorithm for thermal
的可行性;模拟分析了不同配比的镍铜复合材料的 conductivity--application of non—canonical linear response

热导率,发现随着镍铜配比的变化可以获得一定范 theory[J].Phys.Lett.A,1982,91(9):457—460
[5]Muller Plathe F. A simple 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围内具有最低热导率的配比,这为后续实际研制和
dynamics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thermaI conductivity
获得具有低值热导率的镍铜复合毛细芯奠定了 [J].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1997,106(14):

基础。 6082—6085

[6]Cao Bingyang,Li Yuanwei.A uniform source-and—sink

符 号 说 明 scheme for calculat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by non-

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J].Journal of Chemical

E。——系统总能量,J Physics,2010,133(2):024106

L,——模拟系统沿热流方向(z方向)的长度 [7]Cao Bingyang(曹炳阳).A nonequilibrium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for thermal conductivity simulation[J].


【" L:——垂直于热流方向的系统尺度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计算物理),
掰——原子质量,kg
2007,24(4):463—466
g。——热源一冷源强度,J・m-3・s-1 [8]Xin Gongming,Cui Kehang,Zou Yong,Cheng Lin.

n r1.,——原子之间的距离,113. Reduction of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for sintered LHP

n T0——分别为系统的温度和平均温度,K wic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统计的总时间,s Transfer,2010,53(13/14):2932-2934

[9]Zhen Shu,Davies G J.Calculation of the Lennard-Jones mm


“——原子间的势能,J
potential energy parameters for metals[J].Phys.Stat.
Vc,"Oh——分别为每次速度矢量交换的冷源和热源区域 S01.(n),1983,78:595-605

原子的速率,m・s1 [10]Kittle C.Introduction tO Solidstate Physics(固体物理导论)


a,口,y——EAM模型的模拟参数 [M].Yang Shunhua(杨顺华),trans.Beijing:Science
Press,1979:56—76
e——L_J势能模型中的能量参数,J
[u]Rose J H,Smith J R,Guinea F,Ferrante J.Universal
A——模拟系统热导率,W・(m・K)_1
features of the equation of state of metals[J].Phys.Rev.
pi——原子i处的电子密度 B,1984,29(6):2963—2969

盯——L_J势能模型中的尺寸参数,m r12]Daw M S,Baskes M I.Embedded—atom method:derivation

下角标 and application to impurities,surfaces,and other defects in

i,j——分别为原子i和原子j metals[J].Phys.Rev.B,1984。29(12):6443—6453
[13]Foiles S M,Daw M S.Summary abstract:a theoretical study
z,Y,z——分别为模拟系统z方向、Y方向和z方向
of the order-disorder transitions for hydrogen on Pd(Ⅲ)

References [J].J.Vac.Sci.Techn01.A,1985,3(3):1565
[14]Asheroft N W,Mermin N D.Solid State Physics[M].New

E1]Wan Lihua(万丽华),Liang Deqing(梁德青),Wu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76

Nengyou(吴能友),Guan Jin’an(关进安).Molecular [15]Yang Shiming(杨世铭),Tao Wenquan(陶文铨).Heat


dynamics simulation on influence of guest molecule number on Transfer(传热学)l-M].4th ed.Beijing:Higher Education

methane hydrate thermal performance[J].CIESC Journal Press,2006:242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