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批评 作为一种可能的批评策略 - 从本雅明与波德莱尔之关系谈起 PDF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2016 年第 6 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6,2016
( 总第 201 期)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No. 201

互动批评 : 作为一种可能的批评策略
———从本雅明与波德莱尔之关系谈起

景立鹏

(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 100048)

摘 要: 传统文学理论把文学活动分为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造成文学批评与研
究范式大体拘囿于对个别因素的静态封闭研究。而互动批评,一方面重视批评家对批评对象的挖掘与建构,
另一方面,又关注批评对象在展开过程中对批评家的逆向敞开,旨在考察二者之间互文的、有机的互动关
系。本雅明的波德莱尔研究既拓展了波德莱尔文学世界的美学空间,又实现了对自身批评实践的逆向发掘
与观照。
关键词: 互动批评; 本雅明; 波德莱尔; 镜像
中图分类号: I0 - 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5285 ( 2016) 06 - 0073 - 08

序言: 回顾、辨析与界定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 M. H. 艾布拉姆斯在其名著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 中提


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包括四个相关的基本要素,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而纵观整个文学
批评史,尤其是 20 世纪以来的批评实践,基本没有超出这个范围。不管是伊波利特·丹纳强调种族、
环境、历史的历史文化批评,还是关注 “文学性 ” 和 “陌生化 ” 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 不管是弗洛
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批评,还是注重文学语言本体的英美新批评都是在文学活动的某个要素或某几
个要素之间展开的。 如果做一下总体分类的话, 根据韦勒克的文学观点可以分为 “外部批评 ” 和
“内部批评”。顾名思义,“外部批评” 往往从文学作品之外社会、 历史、 文化心理等角度进入作品,
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社会历史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等; 而内部研究则从作品内部的语言、修辞等本体
层面展开,例如结构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等。但是无论是涉及多个要素的外部批评 ,还是从作品本
身出发的内部批评,都是一种 “中心化 ” 的批评话语, 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或者作家的理
解总是依托于外部的、或内部的中心话语。这样就造成了作家、作品最终成为这种中心话语的注解与
附庸,区别只在于是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话语的附庸,还是某种语言、修辞、语义学等文学本
体话语的附庸。“中心化” 的后果必然是话语权力的失衡,进而带来对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想象
与表达方式的专制与遮蔽,从而远离文学事实的真理性存在 ( 当然, 这只能是一种相对性的可能性
的真理性存在) 。其次,文学批评过于 “中心化” 的范式又造成一种普遍化与机械化的弊端 , 这与文
学作为特定作家在特定语境下的个体经验与想象的表达之间造成了一种冲突与矛盾 ,从而造成技术性

收稿日期: 2016 - 03 - 24
作者简介: 景立鹏,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研究与文学理
论。
74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年

因素对个体性因素的压制。 而且, “中心化 ” 的范式批评大多是一种单向的、 封闭的、 静止的研究,


侧重从某个具体的范畴出发,进行一种自足的技术性阐释。它的逻辑方向是一种或归纳,或演绎的单
向环形流动模式,通过精细的机械性分析实现一种自足性话语 。这种非历史性、排他性的特征,极易
造成研究的僵化与疲态。
当然,文学批评与研究范式的转变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研究方法的变化 , 更是对文学的认知方式、
存在方式和接受方式的更新。不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内部研究还是外部研究,本体研究还是
综合性的历史文化研究都代表了我们理解文学 、感受文学、想象文学、表达文学的某种策略。但是在
考察与肯定既往文学批评与研究方式后 ,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我们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反思显得更有意义
和必要。不过,在此我想提出的问题不是关于批评的批评 ,而是关于批评的可能性的追问。我想这可
以从两个角度入手: 其一是从既往的批评与研究经验中获得新的启发 、发现性的可能; 另一方面是从
当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现状入手获得新的灵感 。而本文想采用的是一种折中或者综合性的方式 ,即在
对历史的 “重读” 中发现面对当下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可能。 这种重读不是对某个作品或批评理论的
重读,而是把既往的独特的批评实践作为一种反思对象 。 具体来说, 就是把批评家从读者中抽离出
来,使他从一种被动的文学的接受者转变为一种创造者 ,建构文学活动的 “第五维度”。
批评家对文学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传统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是批评的结果 。批评家通过
持续的批评实践建立一种流动的价值判断体系 ,从而使得文学作品在传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说
作家是作品的生身父母,那么批评家就是养育作品的父母。莎士比亚何以成为今天我们认识的莎士比
亚,李白何以成为我们今天认识的李白? 为什么我们今天研究 《红楼梦 》 一定要谈脂砚斋, 为什么
今天谈论悲剧总要想到亚里士多德 、尼采? 可见,批评家与批评对象之间的关系与文学史的塑造与形
成是密切相关的。一部作品也许因为找到了那个 “正确 ” 的批评家而从历史的晦暗处浮现出来, 一
个批评家也许因为对某一个作品的 “正确 ” 批评而名声大噪。 批评家与作品之间并不是主体与客体
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选择和相互敞开的过程 ,是一种命定的彼此选择,跨越时空的相互吸引,在二
者之间也许存在一个神秘的磁力场 。此时,一个批评家与批评对象之间的关系就具有了某种典型的文
本意义。它不是一种范式,而是在特定批评家与特定作品之间的一种偶然相遇造就的一个特殊的文
本。这个文本既有助于我们敞开批评家或者作品本身 , 同时在两者的互动与摩擦中创造了一个更大
的、更具有文学审美意义的文本。它是不可复制的、不可概括或归纳的,是一个个漂移的小岛,每一
座小岛都有它独特的生态系统, 构成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 在此, 我们暂且称之为一种 “互动 ” 批
评,但是它不是规约性的范式, 而是一种权宜性的策略, 一种在尼采与悲剧之间, 金圣叹与 《水浒
传》 之间独特的策略。而在本文中我想要考察的是本雅明与波德莱尔之间的这种 “互动批评 ” 策略
的实践过程。当我们今天来谈论波德莱尔时,我们的起点是什么? 这个起点和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批
评有多大程度上的关系? 波德莱尔对于本雅明与本雅明之于波德莱尔分别意味着什么 ? 他们如何相互
吸引,相互敞开,相互成就? 对于这一些列的问题的思考也许能够为我们如何看待文学 、批评家以及
二者的关系提供进一步的启发。

一、“波德莱尔的位置”

当我们今天来谈论波德莱尔的时候 ,脑海中总会浮现《恶之花》《巴黎的忧郁 》,以及关于他的种种


认识与评价。一般的文学史和批评史把他当做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象征主义等众多流派竞相把他追
认为自己流派思想的鼻祖。但是,在这众声喧哗中有两个声音是最为强大的 ,也是我们聆听波德莱尔时
最易辨别出来的,即瓦雷里和本雅明。二者虽然在建构波德莱尔的文学传统形象上都有很大建树 ,但是
第6 期 景立鹏: 互动批评: 作为一种可能的批评策略 75

路径却颇为不同,具体来说,瓦雷里采用的是一种美学批评,而本雅明则实践了一种互动批评。
在 《波德莱尔的位置》 一文中, 瓦雷里对波德莱尔的意义与价值从文学史、 美学角度进行了细
致梳理与评析。文章一开始,他就对波德莱尔的地位进行了一个旗帜鲜明的定位: “波德莱尔是到了
光荣的地点”①,这一点主要表现在 “有了波特莱尔, 法国的诗歌终于走出了国境。 它使全世界的人
都读它; 它使人不得不视之为现代性诗歌的本身 ; 它产生模仿,它使得许多心灵丰饶 ”。 对于这一判
断的依据瓦雷里作了以下几点具体分析: 其一, 是波德莱尔 “和诗的效能结合在一起的批判的智
力”② 。这一点既与诗人敏感、好奇、 丰富的个性特征有关, 更是得益于对美国作家爱伦 · 坡的深入
领悟。在波德莱尔看来,爱伦· 坡是 “明锐的魔鬼, 分析的精灵, 论理与想象, 神秘性与筹算的最
新鲜最迷人的配合的发明者”③ 。其二,是波德莱尔对浪漫主义传统的反思与超越 。 在波德莱尔看来,
浪漫主义是一种青春期激情释放、 宣泄的过程, 而 “完美, 是只在精力之节省的时期才显现出来
的”④ ,它需要智慧的筹算,追求 “一种更坚固的质地和一种更精巧更纯粹的形式的愿望 ”⑤ 。瓦雷里
通过比较波德莱尔在批判智力方面对雨果的补偿来肯定其对浪漫主义的超越 ,甚至发现了波德莱尔创
作中的古典主义特征。由此可见,瓦雷里主要是站在文学史发展的美学轨迹角度来厘定波德莱尔的位
置的,同时他似乎也注意到了浪漫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发展阶段的反科学的缺陷 ,但是核心仍
然在于对波德莱尔批判智力和分析理性的肯定 。这一点在他分析波德莱尔对爱伦·坡的文艺思想的继
承上得到了进一步说明和印证。爱伦·坡在法国,乃至欧洲的影响与波德莱尔的推介密不可分 。波德
莱尔之所以推崇爱伦·坡在于,他认为, “在一个专注于自己的物质发展,还漠不关心于过去, 正在
组织自己的未来,把全部自由给与各种经验的民族之间 ,……一直到爱德华·坡为止,文学的命题从
来没有被在它的前提中检验过,被人缩成心理学的命题过,被人用那其中断然的使用效果之理论和技
术的分析的方法去接触过。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第一次被阐明而作为艺术的实证基础 。”⑥ 爱伦 · 坡通过
这些方法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尝试, “提供了科学的短篇故事,近代开天辟地的诗,刑事诉讼小说, 文
学中心理病态的输入等的最初最动人的例子 ”⑦ 。而这些构成了波德莱尔创作的重要精神资源 。 最后,
瓦雷里肯定了波德莱尔对后世诗人创作的影响 , 尤其是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 马拉美和兰波的影
响: “维尔伦和韩波在情感和感觉方面继续了波特莱尔, 马拉美却在完美和诗的纯粹的领域延长了
他。”⑧ 总体而言,瓦雷里通过对波德莱尔在纵向的文学史中和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发现波德莱尔的价值
与意义,从而锚定他的文学传统位置。而这一判断构成后世认识、探讨波德莱尔的重要参照系。
同样,瓦雷里对“波德莱尔的位置”的厘定也为本雅明和波德莱尔之间的互动批评提供了一个参照
系。瓦雷里对波德莱尔的批评基本上仍是一种传统的文学批评方式 : 批评者站在一个沉默的地带发表
看法的,采取一种全能的“中心化”的历史视角,我们姑且称之为一种“无机批评 ”。 而本雅明对波德莱
尔的批评则是一种互动的“有机批评 ”,二者在批评的过程中相互打开、印证、互文,构成一个具有行动
意味和实践色彩的有机体。这种有机性还体现在互动的每一个方向上 ,也就是说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
批评和波德莱尔对本雅明的“反批评”分别是有机的、互动的,而非预设的、逻辑的因果的。 既然是互动
批评,就存在两个方向上的批评视野与路径 ,首先来看本雅明视野下的波德莱尔 。

二、本雅明视野下的波德莱尔

与瓦雷里对波德莱尔的文学史和美学批评不同 , 本雅明考察波德莱尔及其诗篇, 主要是 “从他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瓦雷里: 《波德莱尔的位置》 / / 戴望舒: 《戴望舒诗全编》,梁仁编,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年 5 月,


第 163 - 164、166、172 - 173、179 页。
76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年

的诗作中读出了对时代的感受, 读出了时代征象, 那是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的巴黎,19 世纪的巴黎,


一个现代派崛起的时代。阐述中又将视点明显聚焦在现代都市体验上 ”①。 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批评
主要集中在 《波德莱尔: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一书中,该书包括三篇文章: 《波德莱尔笔
下第二帝国的巴黎》 《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 《巴黎,19 世纪的都城 》。这三篇文章是作为其晚年
《巴黎拱廊街研究》 计划的一部分在不同时间写的,而第三篇是作为一个残篇呈现出来的 。 因为本雅
明认为,波德莱尔及其创作可以作为一个侧面集中展现巴黎拱廊街的样态而想集中写一部波德莱尔的
著作,但是由于作者的不期离世而搁浅 。从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内容风格来看 ,他对波德莱尔的研究
显然不是一种系统的、逻辑的学术分析研究,而是类似一种散文随笔性的文学批评 ; 不是带着严密的
学术手术刀去解剖波德莱尔及其创作 ,而是通过和其作品中与现代化的巴黎相关的主题 、意象一起游
走于波德莱尔眼中的巴黎来体验 、认知和想象波德莱尔的。可以说,本雅明是把波德莱尔放在一个现
代性的有机空间里进行思考的, 通过波西米亚人气质、 闲逛者的体验、 英雄形象的辨认和经验、 记
忆、震惊、大众等一系列意象激活波德莱尔世界的不同潜能 ,而这些审美潜能不是被预设的逻辑框架
绑定的,而是在彼此的相互发现、印证与支持中获得艺术活力,艺术有机性的秘密就在于这种机体组
织之间的无目的的相互激发。
我们可以从三条可能性 ( 这种可能性并不是本雅明预设的必然的逻辑线索, 而是在不同的机体
组织建立起来的偶然的,而其中又充满必然性的一种联系 ) 线索来看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理解与表
达。“波西米亚人” 首先是在马克思阶级话语的框架背景下被提出的 。在马克思看来,“波西米亚人 ”
是一群职业密谋家,“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密谋活动上,并以此为生。…… 这一类人的生活状况从
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的整个性格 。……他们飘忽不定,在具体行事上不太关注自己的所为而看重偶发
事件,他们的生活无序可循,唯一具有定性的就是葡萄酒商的那些小酒馆 ———他们经常歇脚的见面场
所,他们结识的人必然是各种不三不四的人。”② 本雅明认为, 作为一个文人的波德莱尔, 在现代性
的世界里同样具有波西米亚人的那种职业密谋家的的特性, “或多或少地处在一种反抗社会的躁动
中,并或多或少的过着一种朝不保夕的生活 ”③。 这一点通过波德莱尔诗中 “拾垃圾者 ” 得到说明。
由此,本雅明进而认为波德莱尔是一个具有社会思想的人, 这也是他早期嘲笑 “为艺术而艺术 ” 的
艺术观念的的原因。同时,本雅明又指出了这一立场的暧昧性与复杂性: “波德莱尔对 ‘为艺术而艺
术’ 的断然批驳只是在表明立场时才具有意义, 他在文学家具有自己的选择空间这一点上还是认可
了这一论说。在这一点上,波德莱尔走在了同时代作家的前面 。”④ 而这一点和当时的文学创作时代氛
围密切相关。文艺副刊和报纸业的兴起使得很多作家在市场中声名鹊起 ,进而获得政治上的成功,从
而反过来促进文学上的更大成功 。而波德莱尔无疑是一个十足的 “失败者” ( 他的全部作品为他带来
的收益不超过 1. 5 万法郎) ,只能在 “波西米亚人” 式的状况下面对文人们的真实处境: “他们像游
手好闲之徒一样逛进市场,似乎只是随意瞧瞧,实际上却是想找一个买主。”⑤ 从这个角度而言, 作家
成为了一个文学市场的狩猎者,同时又为他观察城市的闲逛者提供了一个契机 。在本雅明看来,市场
化的城市使像波德莱尔这样的作家不得不走出文学的自闭空间 ,走向人群,而对于波德莱尔而言就是
对 “闲逛者” 的捕获,在巴黎拱廊街的闲逛中进行文学的 “生理研究 ”。本雅明通过波德莱尔的闲

① [德]瓦尔特·本雅明: 《波德莱尔: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译者序》,王涌译,北京: 译林出版社,2014 年 10


月,第 2 - 3 页。
② 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评谢努 “密谋家”》,巴黎 1850 年版,以及德·拉·琥德: 《一八四八年二月共和国
的诞生》,巴黎 1850 年版,转引自 [德] 瓦尔特·本雅明: 《波德莱尔: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译者序》,王涌译,北京:
译林出版社,2014 年 10 月,第 3 页。
③④⑤ [德]瓦尔特·本雅明: 《波德莱尔: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译者序》,王涌译,北京: 译林出版社,2014 年
10 月,第 12、20、29 页。
第6 期 景立鹏: 互动批评: 作为一种可能的批评策略 77

逛,打开了对于 “闲逛者” 的现代性认识: “那 ‘生理学’ 人物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一个长长的人物系


列: 古怪的、单纯的、可爱的、严肃的,各种各样; 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 热心和蔼, 心地善良。
……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被别人看得太清 。这种态度来自于一种特殊的不安。……大都市的人际
关系鲜明的表现在眼看的活动绝对的超过耳听 , 导致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公共交通工具 。”① 这种
“闲逛者” 的人物特征构成了人们对巴黎生活的幻觉 。同时, 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笔下的形象的分析也
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展开的。他认为波德莱尔在作品中塑造的是一个个现代主义的英雄 : 妓女、拾垃圾
者、女同性恋者等。这里的英雄显然不是在神话、悲剧中的那种充满了超凡能力与文化象征意味的克
里斯玛想象,而是一种充满了隐喻性质的现代主义激情 ,其极端表现就是自杀,典型形象则是那些拾
垃圾者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主体形象 。 本雅明通过 “英雄 ” 这一形象发掘出了波德莱尔笔下的闲逛
的社会渣滓所隐喻的现代经验与气质 。在 “英雄 ” 与 “闲逛者 ” 的张力结构中获得了更大的生命力
与阐释力,从而使得波德莱尔笔下第二帝国的巴黎得到一种立体的呈现 。
通过以上线索可以发现,从波西米亚人气质到城市闲逛者,再到现代主义英雄隐喻,本雅明对波
德莱尔及其创作的思考是在一种名词性 、主题性的时空中自由展开的,而不是在一种逻辑性的、动词
性的严密结构中展开的。围绕一个话题的散淡的论述在散淡的脚步中触发另一个话题的机关 ,从而使
看似没有逻辑性的批评方式获得更有诗意性和个人性的逻辑 。这种无逻辑的逻辑正是作为一种有机互
动批评的典型特征: 没有因果,没有中心,却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空间里彼此照亮 。这也许是本雅明波
德莱尔批评的独特性所在。

三、精神镜像: 从波德莱尔到本雅明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②
———卞之琳 《断章》
如果说,本雅明在波德莱尔的形象的塑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话 ,那么反过来,对波德莱尔的批
评同样构成我们观照本雅明的一个独特角度 。可以说,当本雅明用他敏感、锐利、独特的视角与风格
观照波德莱尔时,本身就实践了对自我的一种艺术探寻 。他塑造了充满震惊体验的现代主义的闲逛者
形象,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分明又可以辨认出游荡在波德莱尔周围的一双深邃的眼神 。简言之,对波
德莱尔的批评构成了本雅明个性和艺术的精神镜像 。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游荡者形象。本雅明视野下的波德莱尔是一个游荡者的角色 ,他从其作品中关注到的依然
是拾垃圾者等这样的游荡者。游荡,作为一种现代性的体验是波德莱尔和本雅明共同关注的对象 ,要
想理解本雅明的游荡者形象,必须通过波德莱尔笔下的游荡者实现。 “游荡者置身于 19 世纪的巴黎
城,不追求起点,不奢望终点,不迷恋明确的行进路线, 既要置身其中, 又能时刻抽身而出。”③ 这
种走走停停,充满震惊体验的行走艺术打破了一种线性的实践体验 ,建立起一种立体的、共时性的现
代时空观。经验和记忆的连续性被打破,人只能面对持续不断的无法沉积为记忆的瞬时体验 。而这一

① [德]瓦尔特·本雅明: 《波德莱尔: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译者序》,王涌译,北京: 译林出版社,2014 年 10


月,第 33 页。
② 卞之琳: 《卞之琳作品新编》,高恒文编,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年 12 月,第 13 页。
③ 上官燕: 《游荡者,城市与现代性: 理解本雅明》,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 2 月,第 202 页。
7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年

点在本雅明的批评写作中得到了具体的实践 。本雅明的游荡者形象体现在,他往往通过捡拾现代体验
中破碎的意象来展开自己的思考 ,这一点类似波德莱尔笔下的拾垃圾者 。在这种充满细节、碎片、意
象的互文性文本中,对于时间与历史的思考变成了一个辩证运动的有机体 。作为游荡者的本雅明通过
对时间废墟的不断翻检、整理与打磨,拓展了思想的张力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雅明表达了自
己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历史是一个结构的主体,但这个结构并不存在于雷同、空泛的时间中, 而
是坐落在被此时此刻的存在所充满的时间里 ”①。 也就是说, 对于一个现代主义的游荡者而言, “当
下” 的体验才是有意义的。而本雅明恰恰是以一个游荡者的写作姿态敞开波德莱尔, 在对波德莱尔
的观照中辨认出自己的游荡者知音的 。
其次是 “失败者” 命运。一个文学形象的形成, 一方面自然由该对象本身的特征决定, 但是它
的成功与典型性往往又会折射出批评家 ,即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者的精神气质和命运遭际 ,二者构成
一种互文性的注解。波德莱尔之于本雅明就有这种折光效果, 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一个失败者的命运
上。当我们现在谈论波德莱尔时会赋予他无限的荣光 ,但是在波德莱尔生活的时代,他并不能算一个
巨大的成功者,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失败者。他少年丧父,随母改嫁,而与继父和母亲关系
紧张,这使得他的童年是在一种孤寂与失落中度过 ,也塑造了他孤僻、极端、叛逆的性格。长大后离
开家庭流落他乡,经济拮据,虽然后来继承了家业,但是在浪荡的生活中很快再次陷入经济困境 。更
为糟糕的是他的文学创作在当时而言不合时宜甚至被禁 ,从而长期被埋没。这种人生际遇渗透到文学
创作中,使得他所关注的对象和思考的角度局限在对社会丑恶黑暗的观照与发掘上 ; 现实的失败,又
促使他从 “恶之花” 的美中获得某种精神慰藉。 在波德莱尔的诗歌世界中呈现的是一个带有失败者
色彩的世界。从抒情主体来看,他是一个游荡者的形象,被来往的麻木冷漠的人流所裹挟的 ,成为现
代主义机器上的零件,而有时他又急切地抗拒这种资本主义理性逻辑对人的异化 ,但结局显然是以失
败告终。从他观照的对象来看,妓女、拾垃圾者、酒鬼、老妇等无疑是作为现代主义的分泌物来看待
的。可以说,波德莱尔的创作中呈现的是一个现代主义逻辑下的失败者的寓言 。而本雅明对波德莱尔
的选择与认识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 从波德莱尔的失败者的世界里, 可以看到本雅明的精神镜
像。现实中的本雅明具有类似的人生际遇 。首先,就像波德莱尔独特的诗歌写作难以见容于当时的文
坛一样,本雅明由于其自成一家的思考与写作方式 ,使他难以获得客观的评价,这些矛盾性的评价也
许可以表现出他的复杂性: “他博学多闻,但不是学者; 他所涉题目包括文本和诠释,但不是语文学
家; 他不甚倾心宗教却热衷于神学以及文本至上的神学诠释方式, 但他不是神学家, 对 《圣经 》 也
无偏好; 他天生是作家,但他最大的雄心是写一部完全由引语组成的著作 ……”② 这种矛盾性与复杂
性和波德莱尔既是诗人,又是评论家,又涉及绘画、戏剧等领域的复杂性与多重性一样 ,使他们因为
不能被一种现代性的理性秩序所归类 ,造成某种遮蔽,进而导致一种失败的命运。而且,与波德莱尔
相比,本雅明似乎更加倒霉: 稿件被拒绝,当大学讲师没有薪俸,博士后论文被否定,直至最终在逃
亡海外的西班牙国境线上被迫自杀 。
当然,从这一角度思考本雅明的批评只是提供了从新的角度进入本雅明的一种可能性 ,并不能仅
仅把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选择与认识简单归于一种情感和经历上的认同 。本雅明的历史哲学和寓言式
批评只有在社会政治和艺术形式两个层面的结合点上才能得到充分认识 。而从对波德莱尔的批评来观
照本雅明,也必须考虑到他们在历史态度和艺术态度上的精神与思想的彼此认同与相互启发 。在艺术

① 本雅明: 《历史哲学论纲》 / / 汉娜·阿伦特编: 《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上海: 三联书店,2014 年 9 月,


第 273 页。
② 本雅明: 《启迪———本雅明文选》 / / 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上海: 三联书店,2014 年 9 月,第 23 页。
第6 期 景立鹏: 互动批评: 作为一种可能的批评策略 79

与现实的关系上,波德莱尔首先强调艺术的社会功用。 这与他早期的政治热情密切相关, 他认为,


“任何一本书,如果不对拥有数量和智力的大多数人说话 ,都是一本愚蠢的书”①。 但是他对艺术现实
功用的认识并不是从机械的反映论角度来看的 , 而是强调艺术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方式的独特性 。 所
以,虽然一八四八年革命失败后,他的政治信念日渐模糊,但是它只不过是转变为一种用艺术实践观
照现实的策略。具体来说,一是把世界构造成一个复杂而不可分割的相互感应的整体 ,通过真实的诗
的世界来发现现实的世界; 二是强调诗歌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使诗摆脱了单纯的、表面的现象描绘
和肤浅的、暂时的感情抒发,从而开拓了诗的领域,加强了诗的表现力”②; 三是在绝对的美③之外发
现一种特殊的 “恶之美”。波德莱尔从巴黎的现代生活中发掘出的 “恶之美 ”, 是一种 “随着时代风
尚而变化的美,既包括着形式也包括着内容。这样他就断然抛弃了那种认为只有古代人的生活才是美
的观念,而为现实生活充当艺术作品的内容进行了有力的鼓吹 ”④ 。
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本雅明对波德莱尔也是心有戚戚焉 。这一点表现在他的社会政治批
判激情和形式探索上。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家,本雅明的基本出发点还是在对一战后欧洲的
精神危机和他的布尔乔亚身份的反叛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上 。而不同于其他西马理论家的是他
在批评策略与风格上的自觉性和独树一帜 。因此,“本雅明的思路和行文只有在 ‘社会史 ’ 和 ‘形式
史’ ( 更不用说两者内部的众多潮流) 的错综复杂的交汇点上,并作为这一特定局势的结晶才能被理
解。”⑤ 在这一点上,本雅明与波德莱尔有着很明显的默契 。
这种精神默契反映到批评策略上则表现为一种寓言性的言说方式 。如果说波德莱尔侧重一种写作
上的寓言性,那么投射到本雅明的批评中就是一种寓言式批评。 但是他们都 “把一个时代问题变成
了一场大胆地文学实验的主题”⑥ ,他们的前提都是 “要在一个不大连贯的、 非整体的、 缺乏时间动
感和历史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确定性的时空里,在物的过剩、形象的雷同、重叠和灵魂的无家可归状态中
耐心的搜集、捕获和阐明那些看似彼此无关,但却以各自的方式同经验、回忆和拯救暗地里相通的具体、
发人深省的实例”⑦ 。波德莱尔通过对巴黎城市拾垃圾者 、妓女、老妇等现代主义“英雄”的搜集、翻检与
反思讲述了一个关于“荒原”的寓言,而本雅明通过研究波德莱尔为现代主义建立了一个“反英雄 ”的寓
言。他通过对波德莱尔及其文学世界的寓言式思考 ,表征了资产阶级价值与道德的虚伪与专制性。 我
们从本雅明身上看到了来自波德莱尔的光辉与镜像 。综上可以看出,本雅明与波德莱尔的写作不论在
思想立场上,还是在写作策略上都有着密切的亲缘性 。这种认同感与亲缘性使得彼此的文学效果无论
是在艺术上还是在社会效用上都得到了双倍的强化 。这种宿命性的相互选择既是个人的选择,也是时
代和艺术的选择,从而使其获得了一种超越社会和文学艺术本身的寓言性质 。

四、批评与反批评: 互动批评作为一种可能

对于一般的读者批评而言,往往从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角度对文学活动进行解读 ,此时即便读者
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文本的 “空白点 ” 进行 “具体化 ” 的填充, 肯定文本在接受层面的丰

① [法]波德莱尔: 《一八四六年的沙龙———给资产者》 / /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195 页。
②④ 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译本序》,郭宏安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7、14 页。
③ 波德莱尔认为美包括绝对美和特殊美两个部分,他说: “如同任何可能的现象一样,任何美都包含某种永恒的东西,即绝对
的东西和特殊的东西。绝对的永恒的美不存在,或者说它是各种美的普遍的、外表上经过抽象的精神升华。每一种美的特殊成分来
自激情,而由于我们有我们特殊的激情,所以我们有我们的美。” 见 [法] 波德莱尔: 《一八四六年的沙龙———论现代生活的英雄》,
见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272 页。
⑤⑥⑦ 本雅明: 《启迪———本雅明文选》,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斑译,上海: 三联书店,2014 年 9 月,第 4、8、15 页。
80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年

富性与可能性,但是集中的焦点仍然是文本,或者说文本依然是文学接受的基本前提 。而且这一过程
激发的是读者在文本基本结构层次基础上的对个人经验的想象与再加工 ,文本的中心地位并没有根本
改变。而在有机的互动批评中,存在批评与反批评两个相反的维度 。作为一种特殊读者的批评家,他
的阅读是一种批判性阅读,这一过程充满了认同、发掘、批判、反思与深化的多重力量和多个层面的
扭结、互动。同时,在批评的过程中,批评家的经验、趣味、价值观、立场和个性也被反向敞开,从
而展开一种 “反批评” 的力量。 二者其实是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展开的相互搏斗、 磋商、 彼此敞开
与深化的过程。正如本雅明面对波德莱尔时选择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瓦雷里的入口 ,无论是从现代主
义体验和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角度思考的角度 ,还是寓言式的批评策略,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独特而
丰富的波德莱尔; 而随着这一过程的展开,我们跟随本雅明走进波德莱尔时又分明感觉到一种本雅明
自身精神世界与个性的气息。在波德莱尔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呼吸,每一个眼神的跃动中,我们看
到了与其颇为契合的本雅明的精神镜像 。
批评与反批评所构成的互动批评是一种有机批评 、民主批评。一方面,这种互动是一种自由的民
主批评,因为它仰仗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有激情、 个性、 思想, 说到底就是以自己的生命整体为尺
度。这样的批评才是公正的批评,一种基于个体生命的 “真 ” 与对作品的认识和表达的 “真 ” 为基
础的公正,正如波德莱尔所说, “公正的批评,有其存在理由的批评,应该是有所偏袒的, 富于激情
的,带有政治性的,也就是说,这种批评是根据一种排他性的观点作出的 ,而这种观点又能打开最广
阔的视野”①。可见,文学批评的公正、 民主, 不是追求一种普遍性的共识, 而是在个体性的自由敞
开中达到对艺术的形而上学特性的肯定 。这是个性与公正的辩证法, 也是批评活动的一个自然标准。
在这一前提下,“批评家就有了一个确定的标准, 取诸自然的标准, 他应该满腔热情地完成他的任
务,因为批评家也是人,而热情会使类似的性情接近,将理性提到新的高度……由于艺术永远是通过
每个人的感情、热情和梦想而得到表现的美,所以批评时刻都触及到形而上学。”②
另一方面,这种互动批评又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 、自足的有机体,或者说是一种有机批评。这种
有机性体现在批评家与批评对象之间构成了一个充满互文性的张力空间 , 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个
“超文本”。在这个 “超文本” 中,冲突性与异质性共存, 可能性与稳定性并举, 构成多种声音与因
素的交响,从而使得这个 “超文本 ” 具有某种寓言性质。 概言之, 互动批评作为一种可能的批评策
略也许会为我们重新思考批评的边界 、标准问题提供了某种可供探索的空间 。在一个各种主义众声喧
哗的时代,文学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文学批评面对新的语境必须以更加开放 、包容、多元的姿态审视
纷繁的文学现象与文学命题。惟其如此,文学才能变得充满活力,而不是走向混沌与迷惘。

( 责任编辑: 陈 颖)

①② [法]波德莱尔: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 10 月,第 196、197 页。


170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年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Western Rhetoric: Commonality and divergence


HE Shao-xian,YOU Ze-shun
Abstrac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CDA) and Western Rhetoric ( WR) share commonalities in such
views as follows: Language has political role; language use should not be cut off from the pursuit of moral jus-
tice; language is constitutive; language use should be critically scrutinized. Yet CDA advocates that it is lan-
guage in use,rather than language as an abstract system,that plays the ideological role. Only by analyzing
the language in use can one reveal the ideology embedded and help promote social equality since language,by
influencing one's cognition and thinking,helps shape his / he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eality. The critical
scrutiny is oriented toward social issues instead of the research in its own field.

The Polyphonic Discussion: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Theory Discours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
ature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wentieth Century
HUANG Jian
Abstract: Since twentieth century,realism and romanticism theor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and occu-
pied the main position i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thinking ,cover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
ature research mode,and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ry experience was fitted into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f
realism or romanticism,but in this process,Chinese literary experience was resisted the override of thewestern
theory ,and left it's imprint on the discourse of western theory,forcing western discourse reconstruction,thus
forming a kind of polyphonic form of discourse structure,such structure is a unique form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Ineffectiveness of Discourse in Author Theory of Michel Foucault
TENG Cui-qin
Abstract: Michel Foucault advanced Functional Author to confirmed the power of discourse,which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the paper What Is Author. Meanwhile,we can find some marks about the ineffective-
ness of discourse. First,Foucault never mentioned the social ideology about Genius. Secondly,the reader-role
in the society after the loss of the author's authority was missed. In the end,Foucault also didn't expound the
social reason of the Death of Author. The three problems are the premises and the outcomes of Functional Au-
thor. Certainly,these conflicts don't drag down the magnetism of Discourse.

Interactive criticism: as a possible critical strategy


———Star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jamin and Baudelaire
JING Li-peng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theory contains that literary activities include four basic elements: the
world,artists,works and readers,which result in literary criticism and research generally be limited in a stat-
ic and closed research on individual factor. However,on one hand,the interactive criticism pays attention to
the excava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argets of criticism; on the other hand,it focus on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target of criticism criticizes the critic in reverse at the same tim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textual and
第6 期 Abstracts 171

organ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Benjamin's study on Baudelaire both expands the aesthetic space of
Baudelaire's literary world,and reflects on his own practice of criticism in reverse.

Mindu Bieji ( 《闽都别记》) and the Written Vernacular Chinese of the 18 th Century
CHEN Ze-p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ature of the language of Mindu-Bieji—a novel with 401 chapters pas-
sed down from the 18th Century. By bringing in memetic theory,the author explains the formation of the fea-
tures of the language,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a rich source of data for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the written ver-
nacular Chinese.

The Analyses of the Pollution Problems of Teenagers' Language Life from the View of Vision of the In-
ternet
WANG Ji-nan,XIE Yi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people are unable to live without it. The open-
ness,freedom,speediness and concealment of the Internet are appreciated by people and also making people's
life live with Internet language environment. Teenagers and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new major force of the
Internet. Their language life i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Internet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 main pollution
source of teenager language life is the Internet language environment,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nomie,vulgari-
ty,violence and pessimism of the language. The main reasons of pollution can be summarized by four ‘bia-
ses’. To avoid the teenager languages being polluted,we need to prevent three ‘failure’,that is,to prevent
the default of the Internet supervision,to prevent the distortion of Internet language,and to prevent the anomie
of Internet language.

The Qing Adherents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CHENG Tai-hong,HE Xiao-ming
Abstract: In 1914,Yuan Shikai set up the Academia Historic of the Qing Dynasty,appointed Zhao Erxun
as the curator,and also called the Qing adherents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A number of Qing adherents who
were eager to repay the Qing Dynasty by compiling the “History of Qing Dynasty”were attracted there.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the adherents argued for the principle that “the Qing Dynasty oriented inside,while the
Republic outside”. And no matter the genre,the style,the content and the expression were all permeated with
adherents emotion fully. It already became a convenient way for the adherents to express their discourse,even
fight against the Republic and the new culture. Because it was not the Republic oriented and even praised the
Qing adherents,“History of Qing Dynasty" was banned by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immediately when
published. The Public also criticized it so much. “History of Qing Dynasty”has been “Personal History”of
the Qing adherents in which they expressed their feelings of former dynasty,rather than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owever,“History of Qing Dynasty”is not unvalued. In the
academic view,It leaved so many detailed materials of Qing Dynasty and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that the new
dynasty compiled history of the former dynast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