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中国军乐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走在南京艺术学院绿树成 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
荫的校园里,
常能看到一位久 立音乐院
(后改名为国立音乐
经沧桑的老者,
他步履匀称,
精 专科学校)
在上海成立,
开始正
神矍铄地漫行在林间小道上, 式招收学员。
洪潘对自己充满
炯炯的目光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了信心,
毅然前去报考,
几经周
- 业的奠基者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   
似乎穿越了时空遥望半个多世 折,
终于成为国立音专的第一
  

纪前的中国。
这位皓发长者就 届学员。
由此,
他正式迈入了音
是被誉为我国管乐事业的奠基 乐殿堂。
人,
著名管乐教育家、
军乐指挥 当时的上海国立音专聚集
家洪潘教授。
近一个世纪来,
他 有国内一流的音乐家和音乐教
见证了中国军乐发展的全部历 育家。
短短的时间内,
洪潘就掌
程。 握了普通乐学、
曲式分析、
和声
一 等音乐基础课,
钢琴水平也有
1909年5月,
洪潘诞生于马 了很大的提高。
-洪 潘 教 授

来西亚吉打埠这个风景迤俪的 两年后,由于学生不满校
椰林港湾。
父亲是一个贫苦华 方关于暑假收取学生住宿费的
侨,
在码头当搬运工养活一家。 规定,
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
生活所迫,
洪潘不得不在很小 下,
上海音专爆发了一次学潮

音乐与表演版
的年纪就离家到药房当学徒。 事件。
尽管这次事件本身并不
每当遇到各种重大的节日或庆 直接关系到洪潘的个人利益,
典,
马来西亚人都自发组织成 但秉性正直,
好助人为乐的洪

乐队进行表演。
在这种环境的 潘也站到了贫苦学生一边。

  MUSIC & PERFORMANCE   |   2004.01
洁  南

熏陶下,
洪潘也逐渐对音乐产 还被推举为学生代表,
和同学
生了浓厚的兴趣。1922年,洪 们一起到南京政府教育部请愿。
( 京艺术学院
【 摘 要 】岁 高 龄 的 洪 潘 教 授 是 中 国 最 早 的 军 乐 教 育 家 和 指 挥 家 之 一 ,
【中
【关
为 我 国 管 乐 事 业 的 奠 基 人 。近 一 个 世 纪 来 ,他 见 证 了 中 国 军 乐 发 展 的 全 部 历 程 。
系 等 名 校 ,后 赴 奥 地 利 维 也 纳 学 习 小 号 、军 乐 及 指 挥 等 课 程 。 1941

潘在亲友的资助下才得以入学 然而此次风波最终被势力强大
             J603                     E                   1008-9667(2004)01-0109-03
         

       95
图分类号】
键 词 】洪 潘 军

读书,那时,他已 13 岁,成为 的校方压制了下来。


他和一批
小学校里的
“大学生”。
他在音 学生被勒令退学,
其中还包括
乐教员谢天遮的指导下学习吹 熊乐忱、
蒋凤之、
陈振铎,
以及
   乐 发 展 管

  
江苏 南

奏小号,
并参加了学校的管乐 后来成为
“人民音乐家”
的冼星
队。
由于表现出色,
他还被吉打 海等。
洪潘离开上海流落到南
 京
【文献标识码】

州管乐队吸收为演奏员,
为当 京,
后经人介绍,
他进入国立中
   乐 教 育

时刚兴起的无声电影配乐。
仅 央大学音乐系旁听。
  210013)

上了4年的小学,
他就获准特 中大音乐系是当时较为正
批提前毕业,
留校担任音乐教 规的音乐专业教育系科,
人才
员。 济济,
名师如云。
刚刚从法国巴
如果不是后来的一次机遇 黎留学归来的小提琴家马思聪
【文章分类号】

改变了洪潘的生活,
他或许一 被聘为最年轻的教授,
钢琴演
生只拘囿在马来西亚的那个小 奏课由德国莱比锡音乐院毕业
城里。1926年初,上海立达学 的史勃曼教授担任,
由奥地利
园到马来西亚招生,
洪潘因为 教育部推荐的毕业于维也纳国
年 回 国 任 教 , 1954
早年就读于上海国立音专、

优异的表现而被吉打州侨务会 立音乐学院的史特劳斯博士教
和校董事会推荐回国学习音乐, 授配器、
合唱以及指挥法等。

一切费用均由这两个机构承担。 潘以其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终
这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不啻是 于在1930年正式考取了该校音
年 调 入 南 京 艺 术 学 院 。他 被 誉

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乐系,
 5年后毕业并获得教育学
校史勾沉

在立达学园音乐科学习的 士学位。
一年多里,
洪潘跟随丰子恺研 二
国立中央大学音乐

习基本乐理,
拜邱梦痕为师学 机遇之神似乎特别厚爱洪
习钢琴演奏。1927年 10月,中 潘这个出生贫苦家庭的年轻人。

收稿日期:2003-10-09 109
作者简介:陈 洁(1981 — )
,女,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在那个时代,
出国留学是有志 管、
号兵班长、
指挥及声乐多个 国光明的道路上。
青年们的梦想,
但以音乐学科 班。
蒋介石亲任校长,
洪潘任教 三
为专业的出国留学生极少。 育长,并被军政部军务司授予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
1935年8月,
洪潘有幸成为中国 “一等军乐正”
( 上校军衔)。
他 后,
洪潘被安排到南京华东军
管乐史上首位公派留学生,
赴 把欧洲德国学派的吹奏法引入 政大学文艺系工作,
教授音乐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   

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学习军 教学实践,
大大提高了乐队的 理论、
和声学、
视唱练耳及指挥
乐。
在维也纳高等音乐学院,
洪 音响效果。
同时,
他将国民政府 法等课程。
除了完成既定的教
潘拜登格拉教授为师,
以小号 礼仪乐队以及包括中训团军乐 学任务外,
他还接手训练从原
演奏为主修课。
登格拉教授是 队在内的几支陆军管辖的军乐 国民党军队转调过来的7、8支
奥地利乃至整个欧洲享有声誉 队联合起来,
组建成一支编制 军乐队。
由于有的乐队组建时
的著名小号演奏家、
教育家,
洪 多达120人的管乐队,
其庞大的 间不长,
成员中有不少基本功
潘跟随他学习了德国学派先进 规模和正规的组织在中国音乐 薄弱,
根本无法完成合奏任务。
的“O”型吹奏口型。这种方法 历史上空前。
在乐曲选择方面, 洪潘耐心单独教授,
从识谱和
的掌握,
对他小号吹奏技艺的 既有外国经典曲目,
如《骑兵进 吹奏方法这些基础抓起。
经过
提高和日渐娴熟产生了很大影 行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精心的指导和队员们刻苦的练
响。
同时,
洪潘认识到,
仅仅作 等,
又有改编的中国传统民歌, 习,
这支军乐队进步很快,
不久
为一个优秀的演奏者是不够的, 还有他自己创作的一些作品。 就能在各种礼仪场合演奏。

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能统领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这个管 时,
南京的舞台上从未出现过
音乐与表演版

局的指挥家,
这样才能将本国 乐团已具备了较高的演奏水平, 军乐专场音乐会,
洪潘建议军
的军乐事业提升上新的台阶。 于是积极筹划了在重庆国民大 乐队做一次尝试,
为南京的舞
于是,
他向维也纳歌剧院的克 戏院的首场公演,
展示军乐室 台填补这个空白。
然而由于观
里格学习乐队指挥法。
因其领 内舞台上的风采。
学有所长,
技 念的陈腐,
有关部门对此嗤之
  MUSIC & PERFORMANCE   |   2004.01

悟甚快,
又被推荐去维也纳警 以致用,
洪潘终于能将多年来 以鼻。
经过洪潘多次奔走努力,
官大学军乐队学习,
除了对位 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发挥出来, 音乐会终于得以举办。
乐队演
法、和声学、作曲等基本课程 造福于中国的管乐教育事业。 奏的曲目大部分是中国乐曲,
外,
他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军乐 在长期的军乐实践基础上, 如
《八一进行曲》

、抗美援朝组
指挥、
乐队编配及军乐队训练 洪潘还重视理论总结,
他为中 曲》
《、骑兵进行曲》
等,也有一
等专业课程上。 国早期的军乐事业留下了知名 些前苏联的作品。
音乐会出人
在奥地利学习音乐的6年 的篇章。1942年,他公开发表 意料地获得了极大成功。
对于
时间里,
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时 了
《谈军乐》
一文(刊载于重庆 管乐专场这种新的演出形式,
期。
他身在国外却时时心系国 《音乐月刊》
杂志第一卷第二、 观众们报以极大的兴趣,
散场
内战况,
积极创作符合时代主 三辑)
。这篇文章后来被学者认 时久久不肯离去。
洪潘在谢幕
题的歌曲,
有描写少年英雄的 为是中国军乐理论研究的
“创 时又示意乐队加演乐曲。
翌日,
《孩子团》,
歌唱抗日战士的
《民 世纪”。
此后,
洪潘被提升为少 南京各大报纸纷纷刊载这一消
族英雄凯旋歌》,
有为冯玉祥将 将,
这是当时民国政府军乐界 息,
并加以赞扬性的评论。
军所作诗词配曲的
《八百好同 的最高军衔。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
胞》等。1939 年,洪潘在维也 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内战 军乐团成立,
洪潘被调往北京
纳将它们集结出版,
名为《复兴 连年。1946年夏秋,国民党电 工作。
这是我国最大的军乐机
歌曲集》。
同时,
他为宣传中国 邀毛泽东主席和谈。
在张治中 构,
人数的庞大促使洪潘决定
博大的文化艺术精华而努力, 将军举行的招待会上,
洪潘见 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以点、
在维也纳大画廊作题为
《中国 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 线、
面的逐层深入带动整个乐
盛唐时期音乐发展概况》
报告, 席,
并为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 队的训练。
他从全团中挑选出
听者甚众。 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 30多位基础较好的团员,
亲自
1941年,
洪潘想到了回国, 他意识到只有依靠这支当时被 教授理论知识与演奏技能,

他认为报效祖国的时机到了。 国民党称为
“红匪”
的力量,
中 后将这些
“助教”
分配到各个小
校史勾沉

踏上故乡的土地后,
他立即投 国才能走上新的道路,
中国的 队,
由他们扩大教学层面。
这种
入到音乐事业中去。
翌年3月, 艺术界才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树状”
分散的教学方法使全团
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乐人才 1949年夏,
当国民党溃军纷纷 的技艺水平在短时间内上了一
的学校——陆军军乐学校在何 弃大陆奔台湾的时候,
当时已 个大台阶。
应钦等国民党军政要员支持下, 任福建省教育厅音乐艺术委员 1954年起,洪潘调入南京
110 于重庆复兴关
(浮图关)
成立。 会主席的洪潘毅然从金门折回 艺术学院任教,
他多年的乐队
该校隶属军政部,
设有铜管、
木 厦门,
放弃高官贵职,
回到新中 教学经验也被运用到学院教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方法中。
在给器乐学生单独授 尽管在
“文化大革命”
的浩 学筹备委员会委员时,
洪潘始终保持与海外故友
课时,
他不是将各个乐器孤立 劫中,
洪潘倍受打击,
被折磨得 的联系,
向他们描述新中国成立乃至改革开放以
开来,
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 几乎双目失明。
但坚强的意志 来,
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希望他们能回
法,
如同指挥大乐队般将学生 和乐观的精神使他挺过了这场 国走走,
并为发展中的祖国贡献一点力量。侨居
引导进入整个乐曲所表现的情 噩梦。
改革开放后,
他除了继续 巴西的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沈素之女士在给洪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   
感中,
让学生自己体验演奏的 担任南艺的音乐理论、
指挥及 潘的信中写道:
“从老师的信中知道不少国内的情
戏剧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既让 小号等教学任务外,
还为普及 况,
使我这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归心似箭,

学生掌握了较好的演奏技巧, 中国的管乐事业积极努力着。 满衣襟。
祖国、
祖国,
近三十多年的阔别,怀念之
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思路, 他不辞劳苦奔赴各地无偿地辅 情,
激动之情,
怎么能用笔墨向老师倾诉啊!”

学会自己感悟乐曲的内涵。
近 导工厂、
部队、
学校组织的业余 洪潘的邀请下,
沈素之女士回国访问演出,
见到
半个世纪来,
他用自己独特的 乐队,
并带领乐队深入基层演 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了却了心中的夙愿。
教学方法,
培养出许多管乐界 出,
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 作为中国最早的军乐教育家和指挥家,
95岁
知名的演奏家和教学人才,
原 欢迎。 的洪潘先生近一个世纪的经历,
就是中国军乐发
解放军总政军乐团副团长程义 年过古稀的洪潘仍然十分 展史的缩影。
他为中国军乐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
明、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陈明德、 关心国家大事,
积极参政议政。 力和热情,
他执着和奉献的精神成为新一代管乐
湖北艺术学院教授钱万跃、
中 他曾当选为中国致公党南京市 工作者的楷模。
央乐团首席小号欧翠峰等都曾 委委员,
后又被选为江苏省政
是他的学生。 协常委。
在担任江苏省欧美同          [责任编辑   冯效刚]

音乐与表演版
本  刊  稿 约
一,作者须用电脑打印稿投稿并同时提供电子文本,要求字迹、标点清楚,数字和计量用法规范,使用标准简

  MUSIC & PERFORMANCE   |   2004.01
化 汉 字 。 拒 用 字 迹 模 糊 、 标 点 不 清 的 手 写 稿 、 油 印 稿 和 复 印 稿 。 来 稿 一 般 不 超 过 1 万字。
二,来 稿 请 署 明 作 者 姓 名 、出 生 年 、性别、民族( 汉 族 可 省 略) 、籍贯、职称、学位( 学 士 学 位 可 省 略) 及 工 作 单
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
三,来稿应在正文前附 2 0 0 字以内论文摘要、关键词 3 - 8 个 及 中 图 分 类 号 ,文 后 附 文 章 的 英 文 题 目 、英文摘要、
英文关键词。
四,来稿如系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还应注明基金项目的具体名称和项目编号。
五,文 中 参 考 文 献 序 号 用 带 方 括 号 的 阿 拉 伯 数 字 表 示 , 应 在 序 号 后 加 圆 括 号 注 明 页 码, 并标在引文结束的右上角
处。参考文献( 包括引文出处) 附在正文后,其 编 排 顺 序 依 次 为:序号、作者( 译者) 、文 献 题 名 和 文 献 类 型 标 识( 用英
文单字母方式标识:M - 专著,C - 论文集、N - 报纸文章、J - 期刊文章,D- 学位论文、R - 报告,A - 专著或论文集中析
出 的 文 献) 、 出 版 者 、 出 版 年 或 期 刊 ( 卷 号 )、 起 止 页 码 。 一 种 文 献 在 同 一 文 中 被 反 复 引 用 者 , 用 同 一 序 号 标 示 , 引
文具体出处不同的,应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
示例:
  [ 1 ] 于润洋.“浮瓶信息”引发的思考[A ].袁静芳  俞人豪.音乐学文集(2 )[C ].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
199 6.
  [ 2]王绣英.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3 .
  [3]吕少卿.当代美术学的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J].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 0 0 3 ,(1 ).
  [ 4 ] 梁茂春.剑笔纵横六十年[N].北京:音乐周报,2 0 0 3 - 1 1 - 2 8 (5 ).
六,来稿如有插图或谱例,必须提供电子光盘。
七,如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须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的,可加注释,其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
地脚;对 文 内 有 关 特 定 内 容 的 注 释 可 夹 在 文 内( 加 圆 括 号) ,也 可 排 在 当 页 地 脚 成 文 末 。序 号 用 阿 拉 伯 数 字 表 示 。
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 3 3 条的规定,本刊编辑有权对作者论文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如作者不
同意,本刊将对稿件酌情选用。
九,凡 向 本 刊 投 稿 者 未 特 别 申 明 的 ,均 视 为 其 文 稿 刊 登 后 可 供 国 内 外 文 摘 刊 物 或 数 据 库 收 录 、转 载 并 上 网 发 行 。
本 刊 付 给 作 者 的 稿 酬 中 包 含《 中 国 学 术 期 刊( 光 盘 版 ) 》及 国 内 外 其 他 文 献 数 据 库 的 收 录 报 酬 ,不 另 付 其 他 稿 酬 。
十,请 勿 一 稿 两 投 或 托 人 转 递 ,来稿在 3 个 月 内 未 接 用 稿 通 知 者 可 自 行 处 理( 限 于 人 力 和 经 费 不 足 ,来 稿 一 律 不
退,请 作 者 自 留 底 稿) 。凡 发 观 抄 袭 他 人 成 果 、作 者 旧 刊 稿 改 换 题 目 或 部 分 内 容 后 重 投 重 刊 以 及 由 于 作 者 原 因 造 成 一
校史勾沉

稿两刊或多刊的,本刊有权责令抄袭者或作者赔礼道歉、检讨,追回稿酬并予罚款。
十一,为鼓励作者的优秀来稿,凡本刊刊发的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奖励作者双倍稿酬(即按原稿
酬金额的 1 0 0 % 加 付 );被《 人 民 日 报 》、《 光 明 日 报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文 摘 》以 及 相 当 等 级 报 刊 全 文 转 载 的 ,加付作
者 原 稿 酬 金 额 的 8 0 %;被《 人 大 复 印 报 刊 资 料 》、《 全 国 高 校 文 科 学 报 文 摘 》以 及 相 当 等 级 报 刊 全 文 转 载 的 ,加付作
者 原 稿 酬 金 额 的 5 0 %;荣 获 国 家 、省 部 级 政 府 奖 的 ,将 视 情 另 予 重 赏 。
本刊 E-mail:yinyue.biaoyan @nyxb.com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111
                                                                                   2003 年 12 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