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9

《数学物理方法》

一、课程简介

现代物理学与数学的联系非常密切, 学习现代物理学必须具备一

定的数学基础。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类本科各专业在高等数学课程基础

上又一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是物理类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

课。 在高等数学课程基础之上,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将为学习现代物理理

论(如四大力学)提供进一步的基础数学处理工具。

数学物理方法涉及到的内容相当多。由于课时限制,作为物理专业

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数学物理方法的教学内容通常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复变函数论,第二部分为数学物理方程。

在物理学(如电磁场理论、量子力学、流体力学等)以及很多工程技术

领域(如信号分析等)经常会遇到复变量的函数。复变函数研究复变量之间

的关系, 它是实变函数理论在复数域内的推广。在复变函数论部分主要学

习如何将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方法推广到复变函数。

在数学物理方程部分, 主要学习物理学中经常遇到的几种典型的数学

物理偏微分方程(如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扩散方程、稳定场方程等)及

其求解方法。这部分内容是高等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常微分方程的推广。

学习《数学物理方法》必须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特别是微积

分和常微分方程)。有些内容还涉及到一定的物理背景。

1
二、教材与教学内容

教材: 刘连寿、王正清等编“ 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部分内容难度较大。由于受学时限制,在

课堂上将重点选取教材中一些比较基本的内容进行学习。一些难度较大

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学(不作要求)。

由于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选择和精简,课堂教学内容的编排、部分内容

的讲法与教材有所不同。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这一点。

附:课堂教学内容编排

第一部分: 复变函数(教材第 1 至第 4 章,第 10 章第 1 小节)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教材第 1 章第 1-2 小节)

第二章 解析函数(教材第 1 章第 3 小节)

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教材第 1 章第 4-5 小节)

第四章 复变函数的级数(教材第 2 章)

第五章 留数定理及其应用(教材第 3 章第 1 小节,第 4 章)

第六章 傅里叶积分, 函数简介(教材第 10、11 章第 1 小节)

第二部分: 数学物理方程(教材第 5 章至第 8 章)

第七章 数学物理方程的导出与定解问题(教材第 5 章)

第八章 分离变量法(教材第 6 章)

第九章 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级数解法(教材第 7 章)

第十章 球函数(教材第 8 章)

2
三、考核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 + 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作业(70%)+ 出勤(30%)。平时要按时、准时上课, 按

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都按一定分数计入平时成绩)。不要无故迟到、

早退和缺席,上课时可能会不定期抽查并将出勤情况记录。缺勤一次,

平时成绩扣 10 分。

3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教材第 1 章第 1-2 小节】
第一节 复数

§1-1 复数的定义和基本四则运算

在实数范围内有些数学方程没有解。 如一元二次方程 ax  bx  c  0 ,
2

b  b2  4ac
其解为 x  , 当 b  4ac  0 时,因在实数范围内负数不能
2
2a
开平方, 方程在实数范围内就无解。 为了使方程在这种情况下也有解, 就

必须扩充数的范围。为此, 在数学上引入了复数的概念, 𝐢 = √−𝟏 。

(一) 复数的定义

虚数单位: i 2  1 , i 称为虚数单位。

虚数: (i  y )  (iy )  (i)  y   y  0 , ( y 为实数)。


2 2 2 2 2

复数:形如 z  x  i y ( x, y 为实数)的数为复数, x, y 分别称为复数 z 的


实部与虚部,记为 x  Re z , y  Im z 。每一个复数 z 都由一对有序

实数  x, y  唯一地确定, 如 3  5i 由一对有序实数  3,5  确定。

实数: 虚部为零的复数, ( x, 0)  x  i 0  x ;

纯虚数:实部为零的的复数, (0, y )  0  i y  i y

复数 0: 实部和虚部都为零的的复数, (0, 0)  0  i 0  0 .

若z  x  iy  0 , 必须 x  y  0
复数的相等:设 z1  x1  iy1 , z2  x2  iy2 ,则 z1  z2  x1  x2 , y1  y2

与实数不同,两个复数不能比较大小(复数没有大小)。

共轭复数:若两个复数的实部相同,虚部异号,称这两个复数为共轭复数,

或称这两个复数互相共轭。 z  x  iy  z  x  iy
4
(二) 复数的基本四则运算规则:

设 z1  x1  iy1 , z2  x2  iy2 ( x1 , y1 , x2 , y2  R ) ,其基本四则运算规则如下:

(1)加减法: z1  z2   x1  iy1    x2  iy2    x1  x2   i  y1  y2 

【两个共轭复数之和为一实数,两个共轭复数之差为一纯虚数。

例:设 z  x  iy , z  x  iy ,则: z  z  2 x  2Re z , Re z   z  z   / 2 ,


z  z  2iy  2i  Im z , Im z   z  z   /(2i) 】

(2)乘法:类似于二项式相乘,先展开,然后利用 i 2  1 合并同类项。

如: z1  z 2  x 
1 iy 1 x 2iy  2 x x 1 i 2 x y  i2 x1 y2  y 1y2  i 2 1

  x1 x2  y1 y2   i   x2 y1  x1 y2 

z  z  x  
iy x  i y2 x2 2
y i2 x2 y
【两个共轭复数之积为一实数】
z1 x1  iy1 x  iy1 x2  iy2 x1 x2  y1 y2 x y  x1 y2
(3)除法:   1    i  2 21 ,
z2 x2  iy2 x2  iy2 x2  iy2 x2  y2
2 2
x2  y22

(其中 z2  x2  iy2  0 , 即 x2  y2  0 )。
2 2

§1-2 复平面

在直角坐标系下,复数 x  iy 可用平面上的点  x, y  来表示。 x 轴称为实

轴,上面的点对应实数, y 轴称为虚轴,上面的点对应纯虚数。

这种表示复数的平面称为复平面或 z 平面。

5
复数的矢量表示:

对于一个复数 x  i y,若把 x, y 当作一个矢量的直角坐标分量,则复

数可用复平面上的矢量来表示。由复数的矢量表示可知,复数的加减法满

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与矢量的加减法则相同。

§1-3 复数的模与幅角

表示复数的矢量的长度称为复数的模,以 z 或  表示,

设 z  x  iy (x, y  R) , 则: z    x2  y2 。

幅角: 不为零的复数 z 所对应的矢量与实轴( x 轴)正向的夹角称为复数

y
z 的幅角,记为   Arg z 。设 z  x  iy (x, y  R) ,则: tan   。
x

6
幅角的非唯一性: 若  0 为复数 z ( z  0 )的幅角,则   0  2k

( k  0, 1, 2,.... ) 也是 z 的幅角,即复数的幅角不是唯一的。

: 通常把满足条件 0    2 的幅角称为 z 的主幅角,


主值幅角(主幅角)

记为 arg z 。 z 的任意幅角可以用主幅角表示为:
  Arg z  arg z  2k , k  0, 1, 2, .

模不为 0 的复数( z  0 )的主幅角是唯一确定的。

复数 0 (模为 0 的复数)的幅角则完全不确定。

例:下列方程表示复平面上的什么曲线?

(1) | z  3  5i | 2 ; (2) | z  1 |  | z  3 | 10 ; (3) | z  5 |  | z  5 | 8 .

解:(1)以点 z0  3  5i 为圆心、半径为 2 的圆周;

(2)以点 z1  1 、 z2  3 为焦点、长轴等于 10 的椭圆;

(3)以点 z1  5 、 z2  5 为焦点、实轴等于 8 的双曲线的一支.

§1 - 4 复数的指数表示 欧拉公式

欧拉公式: ei  c o 
s i si n 【该定义为数学家欧拉首先引入,故

】 利用欧拉公式, 可把复数 z 表为指数形式:


称为欧拉公式。

z  x  i y  c o s n
 is i i e

其共轭复数为: z*  x  i y  c o s  is in i e


对于复数的乘法和除法,用指数表示比代数表示方便:

设 z1  1ei ,1
z2   2ei2 ,则:

7
z1  z2  1  2ei1 2  (模相乘,幅角相加)

z1 1 i 1 2 
 e (模相除,幅角相减)

z2 2

小结: 复数的三种基本表示方法

代数表示: z  x  iy ,

三角表示: z    cos   i sin   , (   x 2  y 2 , tan   y / x )

指数表示: z   ei

例: 求 z  1  i 3 的三角表示式与指数表示式.

解:设 z  re  r(cos   i sin  )  1  i 3 ,


i

3 2
则:r  z  ( 1)  ( 3)  2 ,tan     3    arg z 
2 2

1 3
2
2 2 i
于是: z  2(cos  i sin )  2 e 3
3 3
y
【问题:设 z  x  iy (x, y  R) ,则 arg z  arc tan( ) ,对吗?】
x

§1-5 复数的乘方和开方

(1) 复数的乘方

z n
复数 的 次方, z n
 zz  z ( n 是正整数)。
n个

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利用代数表示式进行计算,将 z  ( x  iy ) 按 n 次多
n n

项式进行展开,再利用 i
2
 1 合并同类项,得到 z n 的实部和虚部。

8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指数表示式进行计算: 设 z  x  iy   ei ,
则: z 
n
 n  (ei )n   n  ein   n  cos n  i sin n  。
如令   1 ,即得到棣摩弗公式:

(cos  i sin  )n  cos n  i sin n , (棣摩弗公式)

例 1: 求 (1  i )4 .

  i( )
解:因为: 1  i  2[cos(  )  i sin(  )]  2e 4

4 4
 4
 i( ) 
所以: (1  i )   2e 4   4e
4 i (  )
 4[cos(  )  i sin(  )]  4
 
z18
例 2: 设 z1  3  i , z2   3  i ,求
z24

    i( )
解: 1
z  3  i  2  cos(  )  i sin(  )   2 e 6
,
6 6 
5
 5 5  i( )
z2   3  i  2 cos( )  i sin( )   2e 6 ,
 6 6 
8
i( ) 28
z 2e8 8 6 i( )
4 28 28 
  1
20
 2 4
e 6
 2  cos(  )  i sin(  )   8(1  3i)

4
z i( ) 6 6
24 e 6
2

(2) 复数的开方

若复数  的 n 次方  等于复数 z ,  n  z , 则称复数  为复数 z 的


n

n 次方根,记为:   n
z 。

除少数简单的情况外,利用复数的代数表示式( z  x  iy )进行开方

运算很难。与之相反,利用复数的指数表示式进行开方运算则比较方便。

9
利用复数指数表示进行开方运算,方法如下:

设 z  x  iy   ei , 其 n 次方根为   n
z  rei ,
因:  n  z  ( rei )n  r n  ein  z    ei ,
两个复数相等,其模必定相等,而幅角可以相差 2 的整数倍,即:

r n  ein    ei    r n , n    2k ,( k  0, 1, 2, )


  2k
如此得: r  n  (在实数范围内开 n 次方),   ,
n
取 k  0,1, 2, , n  1 ,得到 n 个不同的根。由于当 k 取  n 的正整数或取

 0 的负整数时,  仅增加 2 的整数倍或减少 2 的整数倍,所以并不产

生新的根。因此在复数范围内,一个不为零的复数( z  0 )的 n 次方根

一定有、并且只有 n 个不同的值:
  2 k
i
  z  e  n   e
n n i n
, (k  0,1, 2, , n  1) 。

【注意:对一个实数开 n 次方根,需要指明是在实数范围内开方还是在复

数范围内开方。如 n  (  R) ,在实数范围内开方只有一个根,在复数
范围内开方有 n 个不同的根。

例: 计算 1  i

 3 3 
解:因为: 1  i  2 cos(   )  i sin(   )   2ei ( 3 / 4) ,
 4 4 

 3 3 
    2 k    2k 
所以: 1  i  4 2 cos 4  i sin 4  , ( k  0, 1)
 2 2 
 

3 3 5 5
即: w1  2(cos  i sin ), w2  4 2(cos  i sin )
4

8 8 8 8
10
§1-6 复数的指数运算与三角运算(教材 P14-17)

(1) 复数的指数运算

欧拉公式定义了纯虚数的指数运算: e  cos y  i sin y ,( y  R ),


iy

在定义了纯虚数的指数后,对任意复数 z  x  iy ( x,y  R ),定义其指


x iy
数为: e  e  e x  eiy  e x (cos y  i sin y ) .
z

(2) 复数的正弦、余弦三角运算

根据欧拉公式,对于任意实数  ,e
i
 cos   i sin  , ei  cos   i sin  ,
ei  e i ei  e  i
于是: cos   , sin   。
2 2i
仿照这一形式,定义任意复数 z 的余弦、正弦三角为:

ei z  e  i z
eiz  e iz
c o sz  , sin z  。
2 2i
根据这个定义可知,对于任意复数 z  x  iy ,欧拉公式都成立:

eiz  ei ( xiy )  cos( x  iy )  i sin( x  iy ) =cos z  i sin z


在复数的正弦、余弦三角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定义复数的其他类型

的三角运算:

sin z cos z 1 1
tan z  , cot( z )  , sec( z )  , csc( z )  ,
cos z sin z cos z sin z

例:求 cos(ix) (x  R) 和 sin(a  ib) (a, b  R) 的实部和虚部。

1 i 1 x
解: cos(ix ) = (e ix
 ei ix
) (e  e x ) ,
2 2
1 x
所以 cos(ix) (x  R) 的实部为 (e  e ) ,虚部为 0.
x

11
1
sin( a  ib) = ( ei ( a ib )  e  i ( a ib ) )
2i
1 i
 (e  b  eb ) sin a  ( e  b  eb ) cos a
2 2
1 b 1 b
所以 sin(a  ib) 的实部为 (e  e ) sin a ,虚部为  (e  e ) cos a .
b b

2 2

第二节 复平面上的区域

在复变函数理论中,变量的取值范围通常用复平面上的区域来表示。

在学习复变函数理论之前, 先介绍一下与区域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邻域;区域;区域的边界;单连通区域;多连通区域。

 邻域: 复平面上以 z0 为中心, 为半径的圆的内部的点所组成的集合

称为 z0 的  -邻域。 ( 如果不包含 z0 点,则称之为 z0 点的去心领域。 )

 

z0 z0

|z-z0|< 0<|z-z0|<

 区域: 区域是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复平面上的点的集合:

(1)该集合中的每一个点,都有以它为圆心的一个充分小的圆(即该点的

一个充分小的邻域)
,圆内所有的点都属于该集合;

(2)集合中的任意两个点,都可以用一条由该集合内的点组成的线连接起

来(即该集合中的任意两个点都是连通的)

12
( p: 边界点 )

 区域的边界: 设 D 为复平面上的一个区域,如果点 p 的任何邻域内都

即包含有属于 D 的点,也包含有不属于 D 的点,这样的点 p 称为 D 的边界

点。D 的全部边界点之集合称为 D 的边界,一般用D 来表示。

闭区域: 区域D连同它的边界D一起构成闭区域,记为 D ( D  D  D )。

开区域: 不包括边界D,只包括区域内的点。

 单连通区域, 复连通区域: 设 B 为复平面上的一个区域,如果在

其中任作一条简单的闭曲线(自身不相交的闭合曲线),而曲线内部总属于

B,则称 B 为单连通区域,否则称为复连通区域(如图所示).

几何直观上,单连通区域和复连通区域的本质区别是: 单连通区域内任一

闭曲线可通过连续变形而收缩为一点,简而言之区域内没有空洞和缝隙。

复连通区域内至少有一闭曲线不能通过连续变形而收缩为一点,简而言之

区域内有空洞。 (连续变形:曲线变形时不能越出区域之外。

13
通过作一些适当的割线将复连通区域的不相连的边界线连结起来,就可以

降低区域的连通阶数,使之变成单连通区域。

【 用处: 将单连通区域成立的数学定理推广到复连通区域。 】

例 1:几个典型区域的数学表示:

y y y r R
O
R O
R O
x x x

| z | R | z | R r | z | R

y y
y 
 O x -R O R x
2
O 1
1 x
1  arg z  2
Im z  0 | z | R, Im z  0

例 2:下列数学式子在复平面上表示什么样的曲线或区域(其中 z0 是常数):

(1) | z  z0 | R ; (2) | z  z0 | R ; (3) r | z  z0 | R 。

答:(1) 以 z0 为圆心、 R 为半径的圆周; (2) 以 z0 为圆心、 R 为半径的圆

周外面的区域; (3) 以 z0 为圆心、内半径为 r 、外半径为 R 的圆环形区域,

该环形区域包括内圆周( | z  z0 | r ),但不含外圆周( | z  z0 | R )。

14
第三节 复变函数 【
《数学物理方法》P9-19】

(一)复变函数的定义

设有两个复变量 z 和 ,当复变量 z 在复平面上某个范围内取值时,

如果有一个确定的法则存在,按照这一法则,对于复变量 z 的每一值,另

一个复变量  都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称复变数  是

复变数 z 的复变函数,记为:   f  z  。 若 z 与  是一一对应的, 则

称 f  z  为单值函数。 若对于一个 z 有几个  的值与之对应,则称 f  z  为

多值函数。 后面我们主要学习单值函数。

复变函数的几种表示方法:

1、   f  z  ,将因变量  直接表示用自变量 z 的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2、因为一个复变函数实际上代表了两个实变函数,所以也可将它表示为:

f  z   f ( x  iy )  u  x, y   i  v  x, y  ,

其中 u  x, y  ,v  x, y  分别代表 f  z  的实部与虚部(都是 x ,y 的实函数)


3、当 z   e ,则 f  z  又可表示为: f  z   u   ,   iv   ,  。
i

例 1:设 f  z   z  2 ,若令 z  x  iy   e ,则:


2 i

f  z    x  iy   2  x 2  y 2  2  i  2 xy   2 cos2  2  i   2 sin 2 ,
2

f  z  u( x, y) i(v ,x,)yu  x, y   x 2  y 2  2 , v  x, y   2 xy ,

f  z  u(  , ) i v( ,, ) u   ,     2 cos 2 , v   ,     2 sin 2 。

例 2:设 f  z   z ,若令 z  x  iy   e ,则:


  i

f  z   u( x, y)  iv( x, y) , u  x, y   x , v  x, y    y ,

f  z   u(  ,  )  iv(  ,  ) , u   ,     cos  , v   ,      sin  。

15
(二)复变函数的几何意义:

如果复数 z 和  分别用 z 平面和  平面上的点表示,


则复变函数  = f (z) 在

几何上,可以看成是将 z 平面上的定义域 D 变换到  平面上的函数值域 G

的一个变换或映射,它将 D 内的一点 z 变换为 G 内的一点 .

(三) 基本初等函数(教材 P14-p17 页)

多项式函数、有理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对数函数、

双曲函数、…等等称为基本初等函数。

多项式函数: f ( z )  a0  a1 z  az z  ...  an z
2 n

a0  a1 z  az z 2  ...  an z n
有理函数: f ( z) 
b0  b1 z  bz z 2  ...  bm z m

复指数函数: f ( z )  e  e
z x iy
 e x  cos y  i sin y  , ( 设 z  x  iy )

复变量的指数函数有些什么性质?与实指数函数有哪些异同之处?
z  z2
1 e 1 e 2  e 1

z z
, e z1  e z2  e z1 z2 , (e z )n  enz , .....
z 2 k i

2 复指数函数是周期函数: e  e z , k  0,1,2,.... ,最小周期为 2 i ;

3 e 在整个复平面上都没有零点: e  0
z z

16
复三角函数: sin z  
1 iz
2i
e  e iz  , c o sz 
2

1 iz 
e  e ,
iz

s i nz c o sz
t a nz  , c o tz 
c o sz s i nz

复变量的三角函数有些什么性质?与实变量三角函数有哪些异同之处?

1 sin 2 z  cos2 z  1, cos2 z  cos2 z  sin 2 z, sin 2 z  2sin z cos z, .....


sin( z1  z2 )  sin z1 cos z2  cos z1 sin z2 , cos( z1  z2 )  cos z1 cos z2 sin z1 sin z2 ,

2 sin( z  2k )  sin z, cos(z  2k )  cos z, tan(z  k )  tan( z), k  0, 1, 2,...

3 0 | sin z | , 0 | cos z | ,
○ | sin z | 和 | cos z | 可以大于 1.

e z  e z e z  e z
双曲函数: sinh z  z
, cosh ,
2 2

s i n hz e z  e z c o s hz e z  e z
t a n hz   z  z , c o t hz  
c o s hz e  e s i n hz e z  e z

** 对数函数: f ( z )  ln z (多值函数,不要求)

设 z   e ( ,  R) ,则: ln z  ln   i(  2k ), k  0,  1,  2, ...


i

** 根式函数: f ( z )  n
z (多值函数,不要求)

** 反三角函数(多值函数,不要求)

(四)初等函数

由以上基本初等函数经有限次四则运算及有限项复合而得到的函数

称为初等函数。

17
(四)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如果函数   f ( z ) 在点 z  z0 处满足下列条件:

(2) zlim
(1) f ( z0 ) 存在; f ( z ) 存在;(3) lim f ( z )  f ( z0 ) ,
z 0 zz 0

则称函数   f ( z ) 在 z  z0 处连续。

由于 f  z   u  x, y   iv  x, y  ,故 f ( z ) 在点 z0  x0  iy0 处连续

又可定义为: xlim u  x, y   u  x0 , y0  , lim v  x, y   v  x0 , y0  。


 x0 x  x0
y  y0 y  y0

注意:一个复变函数“在某点连续”的定义要比实变函数中相应的定

义要求更为严格, 因为要求 z 以任意方式趋于 z0 时, f ( z) 的极限均为


f ( z0 ) 。 而一个实变函数 f ( x ) 在点 x  x0 处连续,仅要求当 x 从小于 x0 和

大于 x0 两个方向趋于 x0 时, f ( x ) 有相同的极限值(  f ( x0 ) )
。因此一个复

变函数“在某点连续”的定义要比实变函数中相应的定义要求严格得多。

z
例: 证明函数 f ( z )  在 z  0 时极限不存在.
z
z x2  y 2 2 xy
证:设 z  x  iy , f ( z )   2  i  u( x, y )  iv( x, y ) ,
z x  y2 x2  y2

x2  y2 2 xy
因而: u( x, y )  2 ,
v ( x, y )  2 ,
x y
2
x  y2

考虑当 ( x, y ) 沿着直线 y  kx ( k 为任意实数)趋向于 0 时,二元实函数

1 k2
u( x, y ) 或 v( x, y ) 的极限,结果为:( x , ylim u( x, y )  lim u( x, y ) 
)(0,0) x 0
( y kx )
1 k2 。

显然,极限值随 k 值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 u( x, y ) 在 z  0 时的极限不存

在,即得结论。

18
第一章 习题

2i
1.给出复数 z0  1  i 3 和复数 z0  的代数式、三角式及指数表示。
1  i
y
【 注意:设 z  x  iy (x, y  R ) , arg z 不一定等于 arc tan( ) 】
x
1  2i 2i
2. 设 z  ( ) ,求 Re z, Im z 及 zz 。
3  4i 5i

3. 求: Arg(2  2i ) , Arg(3  4i ) , Arg(e(12i ) ) ,。


2


(2  3i ) 2 1i
4.计算:(1)
3
;(2) ;(3)
i 1  i ;(4) e 2
2i

5. 给出 sin( x  iy ) 和 cos( x  iy ) 的实部与虚部,其中 x, y  R .

6.在复数范围求解下列方程:

(1) z  1  0; (2) 1  e  0 ; (3) 1  e  0 .


6 z z

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