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女性生殖系統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4

女性生殖系統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 女性外生殖系統 乳房的歷史
 女性內生殖系統
 女性第二性徵發育
 相關疾病
 女性外生殖器 External Female Genital Organs
 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蒂。
泌尿與消化道開口
 尿道口:為排泄尿液的出口。
 肛門口:為排泄糞便的出口;
 會陰:陰道與肛門之間。
 陰阜 (維納斯的土墩) 位於恥骨接合處的前方,由一層皮下脂肪組織所構
成,下端左右各有一個皮膚皺摺物,此為大陰唇。
 大陰唇中含有許多汗腺和皮脂腺,其中央凹陷處有兩個較小的皮膚皺摺物
為小陰唇,其上部包圍著陰蒂,小陰唇與大陰唇 具有保護陰蒂的作用。
 陰蒂佈滿末稍神經非常敏感,其作用相當於男性的陰莖,其中也有可以充
血而勃起的海綿體。
 陰道口:經血流出、胎兒娩出
 Make Love Not War
 Lysistrata tells the story of women from opposing states that unite to end a
war by denying sex until the men agree to lay down their swords.
 Written by Aristophanes circa 350 BC at a time of political crisis in Athens,
this play was the original call to "Make Love Not War".
 利西翠妲
Lysistrata
 講述男人在外征戰長年不歸,引發女人的不滿與憤怒,於是決定以性來箝
制男性以達到和平手段,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的故事。
 本劇充滿反戰思想,也強調女性的地位,在古希臘年代屬於激進的劇本,
如今看來其中的諷刺意味也並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 性罷工 內戰不停就全裸 得和平獎
 性罷工已成為女性集體抗爭的新手段,且屢奏效。
 2011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賴比瑞亞反戰專欄作家格鮑伊(Leymah
Gbowee)也曾在 2002 年帶頭發動「性罷工」,呼籲賴國婦女拒絕和丈夫
發生親密關係,除非暴力和內亂終止。當時的總統泰勒雖拒絕,但次年政
府與反抗軍在迦納會談時,格鮑伊要脅在公共場合脫衣全裸,終於逼迫雙
方重回會議室,最終簽署和平協議。
 菲律賓棉蘭島(Mindanao Island)達杜村(Dado)的女村民在 2011 年七
月通過性罷工, 幫助重建村莊且成功迫使她們的丈夫承諾退出暴力衝
突。
 哥倫比亞巴巴柯雅斯鎮與世隔絕,當地婦女為爭取修築小鎮通往省會的公
路,至少三百名女性「雙腿交叉」性罷工,不修路就不和男伴上床。經過
近 110 天的性罷工,公路終於開工,罷工活動告終。 2011/10/18 聯合報
 Reproductive anatomy of the human female
 子宮陰道脫垂 老婦染敗血症
 50%中老年婦女有不等程度的脫垂現象
 台中一 78 歲老婦人因泌尿道嚴重感染合併敗血症送醫。老婦下體突出一
大坨,子宮脫垂連膀胱、直腸全都膨出長達 10 年,企圖穿緊身褲壓回去,
卻更增加磨擦出血感染的機率。
 生 1 個孩子婦女發生子宮脫垂的比例是未生育者 4 倍,生 2 個為 8 倍。
 凱格爾運動 :強化骨盆肌肉、預防尿失禁與子宮陰道脫垂 。
 凱格爾運動
Kegel’s Exercise 又稱提肛運動或會陰收縮運動
 第一級:在解尿途中,嘗試收縮肌肉,中斷尿流(中途憋尿),感覺使用的
肌肉群,藉此察覺正確的收縮法。凱格爾氏運動有助改善性生活感覺的利
器。
 第二級:嚴格練習持續 3-6 月──站立時用力夾緊臀部,讓臀肌向上提肛,
緊閉尿道、陰道、肛門,維持 10 秒再慢慢放鬆 10 秒鐘,重複 20 次以上,
每天每次至少 20 到 40 次。小腹不可用力以免使腹壓增加把骨盆下壓。
 第三級:進一步練習反射性收縮,隨時隨地做此運動。咳嗽、打噴嚏前,
反射性地先提肛收縮骨盆肌肉。
 處女膜
 覆蓋在女性陰道外口的一塊中空薄膜,大約 1-2 毫米厚,膜的正反兩面都
是濕潤的粘膜,兩層粘膜之間含有結締組織、微血管和神經未梢,中間小
孔為處女膜孔。
 青春期前:由於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很少,使得陰道粘膜薄、皺壁少、酸
度低而抵抗力差,處女膜可以防止外界不潔的東西進入陰道,具有保護陰
道的作用。青春期後,卵巢發育,雌激素增多,陰道抵抗力增強,處女膜
也逐漸失去作用。
 處女膜富有彈性卻極為脆弱,很容易因外力而裂傷,像常見的劇烈運動、
性交、自慰或塞入衛生棉條等。
 處女膜破裂不等於有過性交,更不能證明已不是處女。
 處女膜再生手術
 男性重視處女膜代表的貞節道德觀念,女性為了婚後的幸福美滿
為討好老公 新娘修補處女膜慘死 2010 年 09 月 15 日 壹蘋果
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安徽合肥 28 歲大學畢業女子小靜,生前在合肥
做服裝生意,事業頗出色。為了討好準老公,結婚前在親人的陪同下,到
醫院做處女膜修復手術。誰知麻醉劑用量過度,導致腦死,次日心臟也停
止跳動,死時雙目凸出、嘴巴大張,狀甚恐怖。
 處女膜修補是把陰道的局部組織拉攏,讓陰道的開口變小及變緊。手術的
時程大約只需花費 20 分鐘左右,手術完畢後 6 個星期內不可行房,並需
格外注意傷口是否有感染、發炎的現象。
 青春期女性第二性徵發育
 整個身體的皮下脂肪開始沉積,使脂肪分布到臀部及大腿,成為渾圓的體
態。
 因為荷爾蒙的作用,導致乳腺的發育,造成乳房的隆起與膨脹;骨盆擴大、
臀部的周圍長肉。
 Femme by Pablo Picasso
 青春期女性第二性徵發育
 開始長出陰毛、腋毛,性器官部分之大陰唇與小陰唇變大、顏色變深。
 皮膚的觸感變的細柔,流汗量增加。荷爾蒙分泌易不平衡,影響皮脂腺的
分泌,而長青春痘。
 即使女子聲帶也會變大,因此聲音會稍微變低。
 乳房的歷史
 從歷史脈絡分析不同時代如何藉由聚焦在乳房上的不同,反映出女性在時
代當中的處境與地位。
 基本上,乳房為一個性別議題而非單純身體或生理的部位。 乳房 面臨不
同的政治、經濟、宗教、醫學勢力介入時,被重新詮釋與包裝再現
(representation)。
 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美國斯坦福大學女性與性別研究所的資
深學者,1992 年獲法國政府頒贈學院勳章。
 乳房的歷史
1. 神聖的乳房(宗教層面)
2. 情色乳房(文學與藝術層面)
3. 家庭的乳房(母乳的健康取向)
4. 政治的乳房(政治宣傳)
5. 心理的乳房(照顧身體)
6.商業化的乳房(乳房被虛擬商品化)
7.醫學上的乳房(生命給予者與生命摧毀者)
8.解放乳房(女權運動思潮)
9.危機中的乳房。
 一、神聖的乳房
 乳房象徵著生命的起源,具有泌乳的功能,得以孕育生命的延續;所以在
西方古文明時代,女神主要特徵--豐滿的乳房,產生乳房崇拜的信仰。
 隨後被陽具崇拜取代。女神雕像的乳房多改變為用手托住或遮掩—以獻出
乳房姿勢出現。女神的乳房不再是主角,反而成為父權文化「污名化」的
對象,例如淫慾的對象。
 《舊約聖經》將之定位主要的價值
在生育,其餘時間應該被約束遮掩,
以免造成淫亂的禍源。
 基於對乳房崇拜 瑤族女人從不穿內衣
 在雲貴高原廣西、貴州交界山中,中國瑤族的一個支系─白褲瑤族,不僅
是對女性的生殖器崇拜,因乳房是哺育後代的典型象徵,對女性乳房崇拜。
婦女夏天服飾,只有前後兩片布,俗稱「兩片瑤」。婦女不罩雙乳,不是
情慾上的展露,而是對母性和生殖上的至高無上的崇拜。男子一年四季都
著白褲,也稱白褲瑤族,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
整的民族之一 。
 二、情色乳房:天賜美形的球體
文學藝術的詮釋
 中世紀末期起,乳房情色化便逐漸成為西方文明的標記,改變的只有理想
乳房的大小、形狀與功能。
 中世紀的畫家與詩人偏好小而高挺的乳房,肥碩大腹宛若懷孕;
 文藝復興巔峰時期,義大利人偏好胸膛寬闊、臀部豐滿與大腿肥壯的女
性。
 伊莉莎白時期的英國人則不太在乎乳房的大小,反而比較關心口感,喜歡
用蘋果、奶油、牛奶與繽紛花園來形容乳房。
 三、家庭的乳房:健康取向
 十七世紀荷蘭新教徒與中產階級強力鼓吹餵食母乳的風氣。荷蘭人認為乳
房是屬於家庭的,餵食母乳會取悅上帝。
 因此當時信念是:只會產下孩兒的人,不是完全的母親;懂得哺育孩兒的
人,才是全心的母親。
 乳房的定位等同於生產工具,它成為上帝眼中的「哺乳器具」。
 a woman breast feeding in Irian Jaya/West Papua
 想當奶爸!每日吸奶 3 小時刺激乳頭
 瑞典一名 26 歲的男子(Ragnar Bengtsson)育有一個兩歲兒子,不願透過
荷爾蒙治療分泌被化合物污染乳汁,希望自然哺乳,決定每日拿吸乳器刺
激乳頭三小時,預計持續一年,希望能分泌「父乳」餵哺小寶寶。
 內分泌學家認為頻繁刺激乳頭,3-4 個月後乳暈可能會增生分泌乳激素的
組織,可能真的會擠出一兩滴。
 不論乳汁分泌的多寡,嬰兒吸乳頭就會有安全感。2009 年 09 月 07 日 壹
蘋果
 四、政治的乳房:雙峰為國
 人類史上十八世紀時,乳房引起最多爭議。當啟蒙運動思想家改變了世界,
乳房也變成種族、政治制度等複雜爭議的戰場。
 十八世紀開始,乳房便被賦予政治意義,為國家或國際利益服務。
 有時,國家要求女人親自哺乳,用以提高生育率、降低夭折率;
 戰爭期間,國家鼓勵女人墊高乳房,作為男性戰士們的撫慰,或要求她們
敞開乳房,作為代表國家自由的象徵。乳房政治在一次大戰達到另一次高
峰,許多國家均以「乳房」當作戰爭文宣的圖案或宣傳,一方面是被用來
激勵軍隊士氣;另一方面也有用來恐嚇敵方(將乳房比喻成將攻佔他國,
強暴他國婦女)。
 哺乳政策階級的爭辯
 十八世紀反奶媽運動思潮強調:哺乳是母親本身的職責所在,不應利用比
她低下階級女性的乳房(雇用奶媽)來代替自己中產階級女性的乳房。
 哺育母乳政策成為重要的社會政策當中之一,當時的哺育政策其實是一種:
有錢女人控制貧窮女人的社會手段。
 一些法國貴婦成立「媽媽慈善機構」協助巴黎境內貧窮的母親,資助條件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需要親自哺乳孩子。
 該機構宣稱親自哺乳可以強化家庭連結、讓母親更有責任心,並強迫這些
母親留在家中,預防她們出外從事不正當行為或乞討,此被批評為具「社
會控制」目的。
 哺乳露點 英國封殺
 歐洲一部宣導選舉投票的影片特別為英國修剪,因片中有露乳鏡頭。 (英
國電訊報)
 原版影片露點時間很短,影片中的嬰兒正在考慮吃哪一邊奶,這部為歐洲
議會製作的影片主題是告訴選民必須作選擇,但這部宣導片在歐洲聯盟其
他國家將完整播出。
 2004/05/23 聯合報
 五、心理的乳房
 二十世紀初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提出著名的乳房論述,又將乳房帶到另一層
次的高峰。
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乳房在心理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象徵。同時又強調
乳房與性之間有密切的連結關係,成為影響人格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 隆乳的傳統矽膠填充物 1962 年問世美國,由於有導致癌症、自體免疫疾
病等疑慮,1992 年禁用,目前的隆乳填充物只有食鹽水袋。2008/10 新開
放的果凍矽膠填充物,第一階段只限用於切除腫瘤後的乳癌病患。
 六、商業化的乳房
 乳房成為資本主義商品化過程主要覬覦的對象。在乳房的商品市場裡,女
人是賣方也是買方;身為乳房商品的消費者,女人被各式支撐、保護、美
化、擴大乳房的產品包圍。從中世紀時緊身內衣誕生以來,女體之美的標
準便不斷改變,時裝業也靠著不斷翻新的內衣款式(魔術、子彈、運動、
無肩帶、乳膠等胸罩)大發利市。
 在乳房被商品化的時代裡,無法分辨何謂自然的身材,因為雕塑、遮掩、
擠壓、填塞、打造、訓練各種乳房,已經深植人心,成為女性的集體意識;
缺少乳房甚至造成女性身體殘缺的概念。
 豐胸健美國際企業鼓吹女性消費改造乳房,使二十一世紀裡的乳房,逐漸
擺脫哺乳工具性的目的,進而走向虛擬商品消費的過程。
 拼世界最「大」...
 阿根廷模特兒莎莉娜到墨西哥參加金氏世界紀錄「最大胸脯」活動,展示
「傲視全球的胸脯」。
 莎莉娜已動過 9 次豐胸手術,未來還要再行四次,以確保「全球第一大美
胸」寶座,據稱她的胸脯投保了 10 萬美元的特別險。(歐新社 2004/08/03)
 胸部整形超過上限
術後感染 M 罩杯隆乳女縮胸
 經 30 餘次手術、成為全球第一巨乳的巴西裔美國話題人物 30 歲的賀喜
(Sheyla Hershey) ,樂團主唱、拍過電視劇,讓她享有國際知名度--挑
戰「雙峰」極限。
 縮胸手術前,罩杯已達 M。
 2010 年隆乳後, 高燒不止,數月每天清除組織,服用 3 種強效抗生素都
無效。因細菌感染危及性命,取出 4 填充物。
 術後賀喜「失去胸部很痛苦,但我領悟到兒女比胸部重要……只要有和其
他家庭主婦一樣大小的胸部就夠了。」
 大胸脯未必是福 德一女子自殺
 一 20 歲年輕貌美,胸脯 XXL 的女子自殺,豐滿的胸部是她的財產,卻可
能也是她的不幸。
 來自德國萊比錫的安雅已經受不了老是被當作性工具來看待, 多少男人
想見她一面。可是她卻跳樓自殺!
 一開始在網路上、黃色書刊上顯示純天然的超大乳房,賺很多錢,買很多
漂亮的衣服,生活也開始放蕩。演藝圈發展不滿意,她選擇賣淫、吸毒和
酗酒。她毒癮很重,而且常常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噁心。
 當她得重病,放棄最後求生的力量,寫遺書描述她所遭遇的不幸。
2003/03/06 民生報
 男性愛美趨勢 隆胸增 4 成
 愈來愈多男生注重自己的外表。保養品愛買專櫃貴婦品牌。有人每月做 1
次雷射等微整形療程來讓膚質更好,甚至施打人類絨毛膜促性腺賀爾蒙
(H.C.G,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來保養肌膚。
 用玻尿酸雕塑胸肌。今年隆胸的男性比去年成長 4 成,顯示追求完美外型
已成趨勢。 2010 年 11 月 02 日 蘋果日報
 日本超人氣紓壓定型男性胸罩,售價 1600 元。 2011 年 2 月 10 日
 七、醫學上的乳房
 從古代到十九世紀,醫界對乳房的興趣著重於兩方面:一是哺乳;二是乳
房疾病(乳癌)。尤其二十世紀醫界更關注到,乳癌成為婦女生命摧毀者
的殺手之一。
 乳癌起因有很多,因乳腺較發達胸部豐滿或脂肪過高的乳房,罹患乳癌的
機率比平胸者為多。於是減胸手術開始流行,並與豐胸手術形成對比。
 預防乳癌-自我檢查
Brease cancer
 The irregular mass lesion seen here is an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of
breast (X-ray). The center is very firm (scirrhous) and white because of the
desmoplasia. There are areas of yellowish necrosis in the portions of
neoplasm infiltrating into the surrounding breast. Such tumors appear very
firm and non-mobile on physical exam.
 史上年紀最小
3 歲女童患乳癌
 加拿大的亨特(Aleisha Hunter)是世界上年紀最小的乳癌患者,診斷乳癌
時只有 3 歲。
 2 歲時(2008 年 12 月)
,發現左胸小豆般大的硬塊,診斷是淋巴腺阻塞,
但硬塊 2009 年 1 月生長至 2 公分大, 4 月痛得無法入睡,確診患乳癌。
 現不須接受化療和放射性治療,乳癌復發機率不大,但 10 多歲開始要接
受乳房整形手術。
 八、解放的乳房
 解放乳房是西方女權運動的高潮,她們主張:乳房是自己的,是身體自主
權的一部分;回顧中古時代以來,乳房被給予不同時代的定位和詮釋,不
過這些基調都是「父權的」觀點,其目的只不過是用以宰制女性的手段而
已。
 因此,西方女權運動強調可以拒絕穿胸罩,或裸露上街,讓自己乳房不再
被束縛、被色情化或成為其他工具性的角色等。
 Protesters hold their bras
 Filipino student protesters hold their bras painted with peace signs as a
symbol of their "protest and refusal to continue to adhere to the dictates over
women's role and place in society", outside the U.S. embassy in Manila on
March 8, 2003.
 The group was also protesting a U.S.-led plan to attack Iraq and Philippine
President Gloria Macapagal Arroyo's military offensive against Muslim rebels
in the southern Philippines.
 九、危機中的乳房
 乳房的歷史反映出女性地位被壓迫的事實,未來當以女性為本位的角度,
關心婦女的健康和社會地位的平等。
 因此,「拯救乳房」其實就是呼籲「兩性平權」的最好手段和實踐的過程。
 美豔納粹女魔
因嫉妒抽爛美女乳房
 納粹有名的女魔頭,伊爾瑪·格蕾澤,殺害女囚的原因是出於嫉妒,是個
納粹狂熱分子,殘酷地殺害成百上千的女囚。1945 年受審判時年僅 22 歲。
 她一旦發現集中營裡出現美貌女囚,就歇斯底里發作,千方百計把她們折
磨死--抽爛女囚乳房、朝孕婦腹部猛踢,直到流產或者被折磨死。
 格蕾澤將乳房豐滿的視做大逆不道,千方百計把乳房優勢毀掉,有時親自
動手或讓女看守、黨衛軍惡棍用牛鞭抽斷乳頭再殺死。2015 年 09 月 26

 胸部熨燙
可防性侵?
全球 380 萬少女受害
 胸部熨燙的習俗在喀麥隆、奈及利亞、南非等非洲國家相當普遍,58%母
親就是施虐者。施虐者會用煤炭烤得滾燙的大石、鐵鎚或鐵鏟,用力壓在
青春期少女的胸部上,破壞胸部組織。
 癌症、高燒、膿腫、搔癢、無法泌乳、感染、兩邊乳房不對稱、甚至一邊
或兩邊乳房完全消失。
 英國《每日郵報》NOWnews – 2015 年 10 月 15 日
 早期篩檢 預防癌症
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100 年女性乳癌及男性攝護腺癌的成長率增幅均
為 5.6%,但男性死於攝護腺癌跟年紀大有關,約有半數於 80 歲前死亡;
 女性因乳癌死亡的人數中,有半數於 57 歲前死亡,相對之下,乳癌對女
性生命構成重大威脅
 45-69 歲婦女常因為怕痛等因素、兩年一次的乳房 X 光攝影篩檢率僅 29%,
遠低於歐美的七成。
 早期篩檢對癌症預防有幫助,子宮頸癌因從民國 84 年起,30-69 歲婦女每
三年一次抹片篩檢,子宮頸癌發生率下降五成、死亡率也下降六成。udn
健康醫藥
 23 歲 乳癌患者年輕化
 台灣每年新增乳癌患者突破一萬人,更有年輕化趨勢。台灣乳癌患者年齡
多集中在 45-55 歲間,發生年齡已經比西方國家提早 10 年,愈來愈多 35
歲以下女性罹患乳癌,約占 10%左右。
 高雄四季台安醫院統計,一年多來有 172 名女性發現罹患乳癌,平均年齡
僅 46 歲,其中最年輕的 4 名患者,才 23 歲。超過六成都是零期或一期,
約有 9 成 5 的患者完成治療。零期乳癌治療後五年存活率為 99%,一期
存活率也有 95%。
 女性 35 歲起應每年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40-50 歲間搭配乳房攝影,
50 歲後則以乳房攝影為主,「要把乳房檢查當成打預防針!」但更應落實
每月自我檢查,一摸到硬塊就立刻就醫,以便早期確診。 2014/04/03 聯
合報
 國人罹患乳癌年紀比歐美提早十年
 乳癌:國內女性發生率第一名,在女性十大死因中,高居第四位。更常見
三十多歲的年輕病患,是台灣女性健康最大威脅。
 吃的健康,可以大幅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國外大型研究發現,把乳癌
病患分兩組,一組飲食主要以低脂肪食物為主,另一組沒有特別控制脂肪
攝取,結果低脂肪飲食病患,乳癌復發的機率降低 30%。
 要預防乳癌,首先要注意多攝取「高纖、低脂」的食物。 2010/10/06
 從乳房開始發育就應注意是否有硬塊,平日多運動,盡量在 30 歲以前懷
孕生子,哺乳持續兩年以上,並維持良好飲食習慣,多吃高纖、少吃高油
脂食物等。
 波霸美眉 小心防範乳癌
 愛吃炸雞 過重 17 歲胖妹患乳癌 2008/10/02
 花蓮一 17 歲愛吃炸雞等油炸食物的女生,體重過重,發現乳房有硬塊一
年後,惡化快速達六公分,化療讓腫瘤縮小後,才局部切除。
 年輕乳癌容易再發,比中年後才發生乳癌的患者五年存活期低約 10%。
 歐美地區的乳癌患者多是年長婦女,美國婦女約有 45%的患者罹病年齡在
65 歲以上,但是台灣地區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是停經前女性,有年輕化現
象。
 台灣乳癌患者 35 歲以下發生率為美國的 2 倍以上,2005 年六千多名患者
中,40 歲以下罹癌發生率高達 14%。
 每個月經期後一週要自我檢查,定期健檢。
 乳癌致死
不要等閒
 中國大陸因乳癌死亡的女性比十年前增加近 40%,乳癌也正向年輕族群逼
近。圖為南京市街頭上宣傳照片。(2005/10/28)
 台灣婦女飲食西化、晚婚、晚生第一胎或未婚人口增加,使得乳癌的發生
率 10 年(1995-2005)上升 75%,高居女性十大癌症發生排行的首位。最近
出現兩起病例,都是乳房沒有硬塊,但卻有變小的現象,檢查後才證實罹
患乳癌,醫師建議,40 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都應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2009-09-24 中國時報。
 夜間光線和乳癌風險之關連
 西雅圖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調查 813 位年齡在 20-74 的乳癌病人在
夜間暴露光線的情形。夜班工作會使婦女產生乳癌的風險增加到 60%。
 夜間光線的暴露包括:夜班工作、失眠時的光線,甚至在臥室睡眠時照到
的光線。在晚間當調節睡眠的荷爾蒙褪黑激素 (melatonin) 分泌最旺盛的
期間,若是不睡覺,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比較高。
 第二項研究中,波士頓哈佛醫學院調查超過 78,000 名護士在罹患乳癌和
夜班工作之間的關連。夜間輪班工作 1-29 年,會增加 8%乳癌的風險,>30
年增加 36% 的風險。
 光線(不論是陽光或燈光)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導致動情激素的分
泌量增加,此又與乳癌有關。
 夜間滑 3C 恐誘發乳癌
 女性們別再滑了!
 睡前總是手機、iPad 不離手,滑個十幾分鐘再閉眼休息已經成為每日的睡
前習慣嗎?
 但是這可不是一個好習慣!夜間滑 3C 產品,除容易造成視力受損、眼部
病變以外,竟也成誘發女性乳癌的兇手之一!
 健康 365
 寂寞有害健康 罹乳癌率高 3 倍
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發現,寂寞和壓力對健康有害,實驗結果發現會增加罹
患癌症的風險。
 出生後就被隔離的老鼠,壓力賀爾蒙指數較高,罹患乳癌的機率較團體生
活的老鼠高三倍。寂寞老鼠體內長出的腫瘤,也較致命。
 寂寞讓人壽命縮短,對身體的危害程度和吸菸類似。壓力會活化人體內的
致癌基因,生活在恐懼和焦慮中的老鼠,罹患癌症後的死亡率也較高。2009
年 12 月 08 日 壹蘋果
交通空汙 乳癌風險倍增 2010/10/11 台灣新生報
 交通空氣汙染嚴重的地方女性罹患乳癌比率幾乎多一倍。空氣中二氧化氮
越多,女性得乳癌的風險也越高(加拿大研究)。
 人際關係好 降低乳癌致死率
 美國加州凱薩醫學中心詢問 2264 位曾被診斷出罹患乳癌的患者,問題包
括是否有配偶、親屬是否還在世,以及親朋好友是否予其精神安慰等。
 乳癌患者倘若和親友保持著良好互動,可降低 61%的死亡率;離群索居
者患病後 3 年內死亡機率高。
 「人際關係的質量真的比數量重要!」
 就算親友數量不多,和親人、朋友互動不佳,但只要病患對於某個團體有
著情感上的歸屬,且和團體成員保有互動,都可以幫助其痊癒。2012-11-12
台灣醒報
 馬雨沛 單乳哺育兒子
 前新聞主播馬雨沛,無懼罹患乳癌後承擔懷孕的風險,不僅以高齡產婦順
利產下兒子,全心當個專職媽媽,更靠著單邊乳房親自哺乳。
 馬雨沛不斷以感恩的心說:「這是奇蹟,…當初如果不試,我想會後悔一
輩子。」
 迎接小生命,真的是很棒的經歷,所以考慮要添個弟弟或妹妹。而這次,
再生育的的想法,竟然得到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聲音,因為過去反對的醫師,
現在卻積極的鼓勵。 2005/10/30 聯合報
 芒果戳女胸
男子玩笑 開大了
 江男在釣蝦場,拿女員工手上的芒果戳她的胸部,員工提告。江否認有猥
褻的犯意,只是開玩笑。
 88 年修正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保護「性自主決定的自由」--對男女以強
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方法而為猥褻行為。檢察官認
為女子胸部是女性的性徵,無故強行戳胸部,以滿足私慾,且違反女子性
自主決定意願,以強制猥褻罪將他起訴。2004/10/26 聯合報
 女性內生殖器 Internal Female Genital Organs
 卵巢(Ovaries):位於子宮兩側,,不但是雌性性細胞的儲存和成熟處,
同時也是動情激素和黃體激素的製造處,均由髓質(內層)和皮質(外層)
所組成。卵巢會製造荷爾蒙刺激性慾,並能為子宮作好著床的準備及維
持。
 濾泡(follicles):每個濾泡含有一個卵母細胞,初生時,約有 20~40 萬
個濾泡,隨著青春期的來臨,數目會減少,停經期則逐漸消失。
 Reproductive anatomy of the human female
輸卵管(Fallopion Tube)亦稱為 uterine tube,與子宮連接,是受精作用發生位
置,同時能將未受精或已受精之卵子送往子宮。可分為四部份:
(1)漏斗(infundibulum)輸卵管遠端,靠近卵巢處而成繖狀的部份,可罩住整
個卵巢。
(2)壺腹(ampulla)是最長最寬的部份,構成輸卵管的三分之二,也是受精處。
(3)峽部(isthmus)短而狹窄呈波狀的部份,靠近子宮。
(4)穿過子宮壁的壁內部份(intramural portion、interstitial portion )包含粘膜
層、肌肉層、漿膜層。粘膜層具有纖毛的柱狀細胞,纖毛會產生黏液,供給停留
在輸卵管內的卵子養分,可藉纖毛的作用與肌肉層的蠕動收縮,幫助卵子往下移
動至子宮。
 子宮(Uterus)
 子宮為一中空、壁厚,看似倒梨形狀的肌肉器官,解剖看來可分為子宮體、
子宮底、子宮頸三部份。
 子宮體是最大的部份,以窄小的峽部和子宮頸分開。
 子宮底是二條輸卵管插入的部位。
 子宮頸附於陰道上,並突出一小斷,於陰道的開口稱為外口(external os),
在子宮內的開口為內口(internal os)。
 子宮包括了子宮旁結締組織、子宮基層、子宮內膜三層。其中子宮肌層是
肌肉組織部份,佔子宮大部分,大多由不隨意肌組成。
 gross appearance of a normal uterus
 The gross appearance of a normal uterus from a young woman with fundus,
lower uterine segment, cervix, vaginal cuff, right fallopian tube, left fallopian
tube, right ovary, and left ovary
 陰道(Vagina)
 是一條肌膜形成的孔道,經由子宮頸開口,連接子宮和外生殖器可分成上
皮、纖維性結締組織與、肌肉層。
 陰道壁的粘膜成皺壁,除了具有彈性外,更增加陰道的擴張性,但在停經
期間與停經後,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
 女性陰道有一很奇特之生理現象,稱為 Receptive relaxation 。通常陰道
之空腔小於小指頭,但它可因著需要,在分娩時,一直放大到將嬰兒生出
來(非嬰兒將之撐開),也因它具有此生理特性,興奮狀況下可接納各種
尺寸之男性陽具。
 陰道獨白... The Vagina Monologue
 《陰道獨白》是女作家伊娃.恩斯勒(Eve Ensler)的自編自演的一個單人劇﹐
1997 年在美國獲奧比獎(Obie Award)﹐1998 年成書出版。
 女性主義要把情人節變成 “陰道節”(Vagina-day)。
 引起關於教育標準和色情作品的爭論。
 主題之一是揭露戰爭
施與女性的暴力形式─強姦
 “我的陰道是我的村莊”
 “我的陰道是綠色的田野﹐流水輕盈的粉色田野﹐牛群哞叫太陽昇起可愛
的牛郎用柔軟的金色稻草輕輕撫摩它。
 ”但是士兵們用槍支﹑棍棒﹑瓶子﹑掃帚塞進擠入撕裂﹐他們輪流七天的
蹂躪﹐讓那裡發出糞便和醃肉的惡臭﹕
 “我變成一條流淌毒液膿汁的河流﹐所有的莊稼死去, 魚死去。”
 我再也不碰它。
 不造訪。
 我現在住在別的地方。
 我不知道這是哪裡。
 Ovary (left) and follicle (right)
 Oogenesis
 胚胎時 Oogonia 複製;出生後經分化形成初級卵母細胞 (primary
oocyte) 。
 青春期時,初級卵母細胞會受到動情素的刺激進行第一次的減數分裂,形
成次級卵母細胞 (secondary oocyte) 與極體 (polar body) 。
 濾泡中次級卵母細胞成熟,腦下垂體分泌 LH 濃度升高時,濾泡即破裂排
出卵子。
 精子穿透受精時減數分裂完成。
 下視丘會受到環境與大腦的影響,製造出性腺刺激激素(GnRH,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包括 LH releasing factor 與 FSH releasing
factor,傳達至腦下垂體分泌 LH 與 FSH,經過血液循環至卵巢。
 Hormone and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 正回饋作用
positive feedback
LH Surge
 卵巢分泌之動情素與黃體素會抑制下視丘分泌激素,減少 LH 及 FSH 的
分泌,此為負回饋作用。
 但是在濾泡成熟時分泌大量動情素,反而會刺激下視丘,促使 LH 大量分
泌因而濃度能夠累積到一定程度,這是一個正回饋 (positive feedback) 作
用,稱 LH Surge。
 Ovulation
 Oogenesis
卵巢排卵,並非把成熟的卵運送到某一特定的位置,再向輸卵管之開口排出,
而是不定向地排出。很奇特的是在排卵的前一天,要排卵一側之輸卵管,會自動
地慢慢移動至欲排卵的方位等候。
 月經週期
 當濾泡排出卵子後會形成黃體,會開始分泌黃體素,黃體激素的分泌含有
多重意義:
1. 成熟卵子已經排出卵巢,
2. 刺激子宮增厚做好準備,
3. 抑制下視丘分泌 GnRH,阻斷 LH 與 FSH 的釋放,抑制新的卵子產生。
 黃體素可以連結並調控月經週期與排卵週期,對兩個循環週期的調節有很
大的影響。
 由於黃體有一定的生長期,若是成熟的卵子未受精,黃體會逐漸開始分解,
導致黃體素下降,肥厚的子宮壁開始剝落並排出體外,便是「月經」 。
 其後下視丘也開始分泌 GnRH,LH 與 FSH 開始增加,卵巢中的週期又再
度發生,產生新的濾泡和卵子。
 卵巢週期與月經週期變化
 兩歲女童有月經 ?
 高雄市一名兩歲女童,乳房隆起、下體長出稀疏的陰毛,並出現月經。小
兒科趙美琴主任說,此為國內首例,屬於罕見「中樞神經性早熟」,接受
性腺激素注射治療即可抑制或減緩過早出現第二性徵。
 楊姓女童出生時正常,最近胸部隆起,下體長出陰毛,換尿布時,尿布上
有血跡,卵巢也提早發育。但其父母都健康。
 女孩 8 足歲、男孩 9 足歲前出現第二性徵,都屬於性早熟。早熟原因之一
為中樞神經性,也就是下視丘、腦下垂體、性腺軸提早被活化;另外原因
是末梢性,就是腦部以外的原因如腎上腺腫瘤等促使。性早熟如不治療,
不但容易造成兒童心理適應障礙,也會影響到成年後的身高,最高只會長
到 140-150 公分。2003/01/08 聯合報
 世界經期禁忌
 女孩不准上學
 月經羞恥文化 period-shaming:難以啟齒,用好朋友、大姨媽代稱
 傳統猶太教認為經血不潔,經期中男女不能接觸,不能坐同一張椅子,經
期結束後女性還要舉行淨化儀式。
 伊斯蘭教經期中的女性不能做禮拜、齋戒等宗教儀式,不能觸摸古蘭經。
 尼泊爾:不能與人接觸、隔離在村外,也不能吃營養食材、洗澡等(政府
2005 禁止)
 日本傳統女性無法擔任壽司師傅
不討厭月經的文化
 美國優洛克部落(Yurok)
:月經是淨化身體的機制,舉行淨化身心靈的儀
式。
 斯里蘭卡:舉行派對慶賀初經--成為成熟女人。
 跑一場身體與思想的革命!
 儘管我們再如何強調月經來潮的正常生理觀念,社會還是不知不覺為月經
貼上「不潔」而避諱的標籤。
 蘭琪・甘地透過不用衛生棉/棉條跑完 26.2 英里馬拉松全程,任經血染紅
褲子。
 此舉不只讓我們看見負面評論裡尚待改變的思想,還有因為貧窮而不平等
的衛生條件。 2015/09/01
 5/28 日國際月經衛生日 Menstrual Hygiene Day
 Nepali women segregated during
menstruatio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44D578jsY
 激烈性行為 黃體囊腫破裂
 一名 18 歲少女和男友發生關係後,造成黃體囊腫破裂大量出血,出現呼
吸急促、腹部劇痛等症狀,經台北市立忠孝醫師緊急切除部份卵巢止血後,
症狀才逐漸緩解。
 正常女性每月都會有一顆卵子從卵巢排出,卵子的濾泡會發展成為黃體,
排卵時引起的出血流進黃體,就形成黃體囊腫。
 婦產科劉慧英醫師指出,激烈性行為可能會引起黃體囊腫破裂,造成內出
血,嚴重者,甚至會產生致命性休克,一般黃體囊腫很少大於六公分,並
不會造成身體不適,也不需治療。
 年輕人喜歡刺激,臨床上黃體囊腫破裂病例也以年輕人居多。女性在月經
後第 20-26 天,也就是月經來前,應避免激烈性行為,否則容易引起黃體
囊腫破裂,不可不慎。2003.07.24 中國時報
 痛經
 痛經是行經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痛等症狀,以致影響生活和工作。
常見的痛經分為兩類:
 原發性痛經是內生殖器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又稱功能性痛經,係子宮痙攣
性收縮引起子宮缺血與子宮內膜行經時,排出的阻力大,為主要原因。所
以通常在月經開始來了幾個小時以後才出現症狀,整個下腹部會感到一陣
一陣的痙攣,就像生產時的陣痛一般。超過一半的人也同時伴隨有噁心、
嘔吐、腹瀉、頭痛、頭暈、疲倦、神經質、焦慮…等種種症狀。
 繼發性痛經是內生殖器官炎症、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等器質病變,引起
的痛經為繼發性痛經。
 經痛預防保健
 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減輕經痛所帶來的影響。
 均衡的營養和避免刺激性的飲食:刺激性的飲食往往會加重經痛的程度,
例如:咖啡因,太辣的食物。
 適度的運動和休息。
 避免使用衛生棉條。
 早期檢查早期治療:及早檢查可以發現引起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及時治療
不但可以減輕症狀,尚可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
 子宮內膜異位症
 可因月經逆流、免疫系統異常、基因缺陷或因血液淋巴系統傳送,致使子
宮內膜組織轉送至腹腔、卵巢、輸卵管、大腸、膀胱(常見於剖腹生產後),
甚至鼻腔、肺臟...等。長到卵巢內形成充滿積血的血瘤,也就是「巧克力
囊腫」。
 據說穿緊身衣服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異位
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月經疼痛和不孕症一個重要的原因,大約有 7% - 10%
的生殖年齡婦女罹患此症。患有痛經的不孕婦女中,內膜異位比例更高達
25-35%。
 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處會癌化機會高達 0.7 - 1.0%。子宮內膜癌、子宮頸
癌和卵巢癌並稱為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
 經前症候群 (PMS)
 發生於生育年齡婦女的一種週期性疾病,在月經來潮的前幾天(通常是七
到十天左右),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包括:情緒
障礙,身體不舒服,以及行為上的困擾…等等。
 根據統計,大約有 75%的女性都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其中有 15%
會因為嚴重的症狀而到影響到其生活起居,人際關係,或是工作上的表
現。
 這些症狀通稱為經前症候群,精神科醫師則將之稱為經前焦躁症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 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
 文獻上所提到有關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就超過 150 種,其中最常見的症狀包
括:腹脹、焦慮、乳房脹痛、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畏光、好哭、身體不
適、憂鬱、疲勞乏力、口渴、食慾改變、煩躁、四肢水腫…等等。
 通常這些症狀必須要有以下的特點,才會被認為是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包
括:
1. 月經前一星期所出現的症狀,必須比月經以後同一種症狀的嚴重程度超過
30%以上,甚至超過 50%。
2. 必須在連續二個以上的月經週期出現同樣的症狀。
 經前症候群診斷的依據
 包含生理、心理、認知和行為四個層面的症狀,如果只有單一層面的症狀,
就應考慮到其他診斷。
 週期性發作而且和月經有關。通常症狀在月經之前的 7~10 天開始出現,
月經來了以後症狀就消失。
 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干擾到正常的作息以及人際社會關係。
鑑別診斷
 經前症候群必須和許多的其他疾病做一區分,包括:
 憂鬱症 貧血 慢性疲勞症候群
 糖尿病 甲狀腺疾病 痛經 其他
 經前症候群輔助療法
 營養補充劑:有些報告指出高劑量的維生素E(每日 400 國際單位) ,可
以改善貪食及情緒不穩的症狀,但是對生理上的症狀幫助不大。
 過去認為維生素B6 可以改善經前症候群的症狀,但是近年來認為維生素
B6 對經前症候群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 鈣質:醫學報導發現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每天補充 1200 mg 的鈣質,可以
減輕症狀。
 飲食的調整與適量的運動
 不好的飲食習慣會加重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因此飲食的調整有助於症狀的
改善。
 限制鹽和咖啡因的攝取:鹽分會增加水分在體內的儲存,咖啡因會引發焦
慮不安或是憂鬱的症狀。
 避免刺激性的飲食、菸酒。
 飲食調整:目前有些針對『經前症候群』所設計的食譜,包括:60%的碳
水化合物,20%的蛋白質和脂肪。若是食慾明顯增加,應少量多餐,以防
體重增加。
 適量的運動可以提高體內腦內啡(endophine)的濃度,有助於症狀的改
善。
 毒性休克症候群
Toxic Shock Syndrome
 由陰道內葡萄球菌釋放出毒素所引起,媒介是衛生棉墊,特別是人造纖維
材質的棉條會加速有毒細菌的滋生。
 當有毒物質進入血液時,引發相關的症候群出現, 如發燒、 嘔吐、 腸
胃炎等。甚至造成全身血管及各種器官嚴重受損,血壓下降、多重器官衰
竭的情況。如果發現以上任何症狀﹐要趕緊把衛生棉墊拿掉,並且去看醫
生。據臨床實驗發現,月經期間特別容易感染,治療方式--使用抗生素及
注射藥劑。
 毒性休克症候群毒素(TSS)-- 1978 年陶德博士(Todd)提出,發現與女
性月經來潮時使用衛生棉有關,還培養出特殊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會製造
毒性休克症候群毒素-I,TSS 也會發生在小孩及男人身上。
塞棉條游泳 英少女染菌喪命
 英媒報導,13 歲英國少女羅伯茲(Jemma-Louise Roberts)於 2014 年 3 月
塞棉條游泳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而喪命。
 專家建議,使用棉條應注意衛生、勤於更換,避免細菌侵入血液,藉由經
血回流到身體,釋放毒素。
 使用衛生棉條遭感染 女模慘遭截肢
 美國加州一 27 歲女模特兒 Lauren Wasser,因使用衞生棉條導致細菌感染,
幾乎喪命,最後被截去一腿,憤而控告生產商求償。
 2015 年 06 月 19 日
 臀部長痘痘 險要男孩命
 一名 17 歲大男孩,臀部長了一些痘痘,他難忍奇癢,常伸手去抓,竟抓
破皮,出現直徑約 2 公分的傷口,,全身還起疹子,曾去皮膚科診所求診,
被診斷為過敏,之後,因發燒送往高雄長庚醫院急診。引發細菌感染,導
致嚴重的毒性休克症候群合併肺栓塞,差點喪命。
 到院血壓偏低、全身冒冷汗、少尿的敗血性休克,隨即住進加護病房。住
院第 3 天,又出現胸痛及呼吸困難,X 光片與磁振造影檢查都發現肺部栓
塞,心臟瓣膜也長出敗血性贅疣。檢驗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 經抗生素一個月的治療,才控制病情,使肺栓塞消失、心臟酵素也恢復至
正常值。至於造成肺栓塞的機轉,則是因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分泌凝集素,
使纖維蛋白在小血管堆積,形成栓塞,死亡率約 10%。2004/09/16 民生

 毒性休克症候群細菌可能由鼻腔或小傷口進入皮膚,活化T淋巴球,分泌
大量的細胞毒素,造成一些臨床上的表現,最初的症狀是突發性的畏寒、
發燒、全身酸痛、頭痛、倦怠、嘔吐、腹瀉、起立性低血壓,甚至昏厥、
意識錯亂、尿液減少、發紺、四肢水腫,皮膚及黏膜則會起斑疹。至於造
成肺栓塞的機轉,是因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分泌凝集素,使纖維蛋白在小
血管堆積,形成栓塞。
 毒性休克群還會引發肝、腎、心臟等病變,若及早且適當的治療,死亡率
仍高達 10 %,病患容易在病發之後不久死亡,不可輕忽。
 月來月愛地球:
跟衛生棉說 byebye!
 根據統計,女性終其一生約 40 年的生理期共約用掉一萬片衛生棉,製造
的垃圾體積要好幾卡車才載得完!
 手作布衛生棉,月事變樂事、紙類大漲價 『有機』的女性生理用品看俏!
 月經杯(Menstrual cup),或稱為月事杯,各國材質不同,像英國 Mooncup
月亮杯、美國 The Keeper 、芬蘭 Lunette、捷克 Lady Cup 等,其中芬蘭的
公認最好用,捷克的多彩漂亮 。
 http://e-info.org.tw/node/41614
 國際志工團體正在向肯亞女性介紹環保、使用年限久的月經杯。(圖
/SuSanA_Secretariat@flickr)
 多數月經杯是用醫療級矽膠所製,折疊後像棉條一樣放入體內陰道,直接
由杯子盛接經血,每 4-8 小時(因量多寡而異)取出沖淨再放回使用,保養
得宜可重覆使用 5-10 年。
 不會造成過敏或有害副作用。經血不會流出跟空氣接觸,異味少,比布衛
生棉更環保、更方便。
 布衛生棉和月經杯在經濟、環保與舒適度的表現上都比衛生棉和棉條來得
優,至於方便性雖然比不上用後即丟的產品,但月經杯因只需沖洗不必搓
洗,比布衛生棉省事且省水。
 推廣:國內並無販售、網購、接受度?
 未來環保王道:月亮杯搭配布護墊
 女性夢遺 ?
 每位男性都有過夢遺,其中有 85%左右的男子在夢遺中達到性高潮。近年
有人研究發現,進入青春期的女性同樣會出現夢遺。
 女性夢遺較不明顯,多數夢遺過程富有詩情畫意,如夢見交談、親吻、撫
摸等,之後可出現乳頭及陰蒂勃起、陰道分泌物增多、心跳加快、呼吸急
促。此時如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全身發燙、冒汗。對女性來說,夢遺也是
一種宣泄,並非病態。
 女性夢遺頻發期在 20-30 歲期間,女性婚後夢遺少,這是因為常有性接觸
的原因。
 女子夢遺是正常的,但過於頻繁的夢交可能是某種不適的表現,例如過度
勞累、內褲太緊、手淫太頻、太強烈,少數人也可能是生殖器不正常地充
血刺癢,或泌尿系統有雜症。
 子宮頸癌
 台灣婦女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同時也是台灣婦女常見的死亡原因(依次為
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乳癌 91 年 10.94/10 萬、子宮頸癌 8.55 /10 萬)。
 根據台灣衛生署統計報告,平均一年約有 3000 婦女罹患子宮頸癌 (其中
約 1000 人會死於子宮頸癌),及 5500 婦女罹患子宮頸癌前期高度病變
(high grade dysplasia)。
 全世界子宮頸癌僅次於乳癌,為發生率最高、死亡病歷最多的惡性腫瘤。
全世界每年會有 47.1 萬個新病歷被診斷出來。所以如何早期診斷子宮頸
癌,是很重要的課題, 而最簡易而有效的方法,便是子宮頸抹片檢查。
 子宮頸鱗狀細胞惡性腫瘤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90%子宮頸鱗狀上皮癌
 Nest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ave invaded underlying stroma at the
center and left.
 子宮頸癌&
人類乳突病毒
 當子宮頸上皮細胞受到病毒感染,子宮頸細胞便容易發生突變而產生癌
症。
 但子宮頸癌形成之前有一段潛伏變化時期,稱為子宮頸癌前期(CIN) ,大
部份的侵犯性子宮頸癌是由癌前期病變長時間演進而來的(5-10 年)。
 子宮頸抹片檢查 (Pap smear)可以相當有效的偵測到這些異常的細胞,
早期發現則治癒率很高。
 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癌症篩檢方法。在歐美國家,
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廣泛應用,使得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 30 年之間
降低 70%。
 子宮頸癌與遺傳
 三軍總醫院已發現四個子宮頸癌危險基因,並證實人體內的危險基因愈多,
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愈高,有助日後研發精準的子宮頸癌篩檢晶片。
 人類乳突病毒 HPV 是引起子宮頸癌的病因,但僅少數感染 HPV 會造成癌
前病變,更少數的癌前病變才造成癌症,所以一定有其他因子扮演決定性
角色。
 研究顯示子宮頸癌的發生和癌化過程中相關的「基因多型性」有密切關連。
其中細胞凋亡基因 FAS 和子宮頸癌相關,已獲刊載於「國際癌症」。
2003.07.26 中時晚報
 臺灣子宮頸癌發生率較歐美高
 歐美各國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平均只有 3-7/10 萬。可是台灣子宮頸癌的
發生率卻有 24-34/10 萬。2002 年死亡率 8.55/10 萬。
 差異主要原因:台灣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比率偏低。
 歐美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的篩檢率,平均約為 75-85%,而台灣篩檢率,
卻僅有 20-35%。
 “偏低的抹片篩檢率”與“偏高的抹片偽陰性”是台灣最重要的兩大問
題。
 因此推廣子宮頸抹片檢查、並提高抹片篩檢率是現今應努力的方向。
 子宮頸癌發生率提前 死亡率提升
 自 1980 起, 歐美發現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年輕婦女有上升的趨勢。從
1986 ,年輕婦女子宮頸癌的發生率每年以 3% 的速率增加。主因:生活環
境及文化變遷改變、 現代人的性生活頻繁及性伴侶增加所致,此現象尤
其出現在<50 歲的婦女 (嬰兒潮後婦女) 。
人類乳突病毒 口交易散播
 美國醫學會期刊報導,青少年與成年人口腔中有HPV的比例,男性竟然
高於女性。此顯示口交在散播人類乳突病毒扮演重要角色,並可協助瞭解
過去 25 年之間,口腔癌與喉癌患者人數大增的原因。中國時報 2012-01-28
 子宮頸癌 年輕化
 子宮頸癌是台灣婦女的頭號殺手,由於青少年對性行為的態度愈來愈開放,
「魔掌」正逐漸伸向年輕人。
 一 15 歲國中女罹患子宮頸癌中罕見的腺癌亮細胞癌( 1% )。國內曾有
一 13 歲病例,因母體使用性荷爾蒙才發病。子宮頸癌中約有 90%為鱗狀
上皮癌。
 其致病機轉可能是人類乳突病第 18 型,推測可能因性行為複雜所致。此
女是名中輟生,兩年間換過五位男朋友,雖無墮胎紀錄,不知性病史。
 一般子宮頸發病時間約需 5-10 年,但這名女生發現陰道不正常出血一、
兩個月。經過檢查,已進入子宮頸癌第一期末的階段,病程進展的速度非
常快。若未接受治療,存活時間很可能只有半年到兩年。 2003/04/10 聯
合報
 性生活 9 個月 少女得子宮頸癌
一般感染人類乳突病毒,要幾年才演變成子宮頸零期癌
 一名 19 歲女子因陰道異常出血,抹片檢查異狀,進一步確認為子宮頸零
期癌,而女病患是在九個月前才開始有性行為。2006/11/07 聯合晚報
 一名剛滿 18 歲的女孩性行為後,陰道異常出血,檢查已出現子宮頸癌的
癌前病變,而距她第一次性經驗才九個月。2009 年 10 月 28 日蘋果日報
 醫師表示,子宮頸未發育成熟即發生性行為,易傷子宮頸,提高人類乳突
病毒(HPV)感染機率,建議最好滿 18 歲才有性關係,其實性器官摩擦
也會感染 HPV 病毒,就算戴上保險套也無濟於事。
 子宮頸癌的預防(Prevention)
預防工作,首重子宮頸癌的防癌抹片篩檢 (screening),以及預防人類乳突病毒
(HPV)的感染:
(1)推廣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2)教育全民及性對象複雜的男女,了解經由性行為傳染的人類乳突病毒,與
子宮頸癌之間有密切的關聯。
(3)勿太早有性生活 (<17 歲)、 應避免太多的性伴侶。
(4)研製有效的抗病毒劑來治療已感染上人類乳突病毒的宿主細胞,或是預防
病毒中致癌基因的誘癌作用。
(5)至於戴保險套或使用子宮帽是否可以預防人類乳突病毒的傳染尚無定論,
但對於本人或配偶性複雜者,仍可考慮使用阻隔性的避孕工具。
 什麼人需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 1998 年美國婦癌專家建議,對於 18 歲以上已有性行為的女性均應每年接
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與骨盆腔內診。
 連續 3 次抹片正常後,或是 70 歲以上婦女, 抹片的間隔時間可以延長,
約為每三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 1995 年美國婦產科學會 American Collage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建議,有一項以上危險因子的婦女,需每年做一次抹片(危險因子包括:
人類乳突病毒 HPV 感染或愛滋病毒 HIV、 過去有子宮頸癌前期病變並已
經接受治療者、本人或其配偶性對象複雜者)。
 但是因為台灣是子宮頸癌罹患率較高的國家, 所以有性行為的婦女,無
論有無危險因子與年齡,均應每年定期做一次抹片檢查。
 子宮頸抹片 Pap smears
抹片最好的時間:
 女性月經來潮後 10 至 20 天;
 女性開始有性經驗後 3 年,應每年做 1 次骨盆腔及子宮抹片檢查。
 30 歲以上婦女應每年做 1 次抹片檢查,連續 3 年都呈陰性者,可改為每 2
至 3 檢查 1 次。
 若更換性伴侶,則應恢復每年檢查 1 次。
 守寡 30 年 阿嬤也得子宮頸癌
 一 70 多歲的老婦人已停經 20 多年,最近發現出現經血,且味道臭。經過
檢查證實已罹患子宮頸癌末期。因為已經 30、40 年沒有性行為,氣憤之
餘,竟還揚言控告醫師,污辱她的名節。
 人類乳突病毒在侵入人體後,就與宿主共存,但免疫力較差病毒伺機發作。
從入侵體內至造成癌病變,可以長達 20、30 年。
 該名老婦人從未接受過子宮頸抹片篩檢,以為自己沒有性行為,就無須擔
心子宮頸癌的問題,或許她在 30 多年前就已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等年紀
大、免疫力下降,逐步發展成子宮頸癌。 2007/11/06 聯合晚報
 打疫苗 對抗子宮頸癌最佳武器?
 美國婦產科暨家醫科教授戴安娜哈潑(Diane M. Harper)論文指出,以美
國、加拿大及巴西的 15~25 歲年輕女性為對象,367 名實驗組分別施打 3
劑子宮頸癌疫苗,365 名對照組則僅施打安慰劑。追蹤 53 個月後發現,
實驗組女性體內的人類乳突瘤病毒(HPV)抗體濃度,遠高於對照組。
 從施打疫苗起,體內的人類乳突瘤病毒抗體顯著上升,第 7 個月(完成 3
劑疫苗注射)後,抗體濃度上升到最高點,抗體濃度,只要超過自然感染
抗體濃度 10 倍以上,就有保護效果。
 人類乳突瘤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要元凶,臨床所知 2 百多種 HPV 病
毒中,約 30 至 40 種與生殖感染有關,超過 15 種可能引發癌病變。全球
8 成以上子宮頸癌婦女和感染 16、18、31 及 45 亞型有關。
 婦女只要有過性行為,平均每 4 人就有 1 人可能感染 HPV 病毒。同樣是
施打疫苗,杜賓(Dubin)研究顯示 10~14 歲組女性的人類乳突瘤病毒抗
體濃度,比 15~25 歲那組來得高。年紀愈輕的女性對抗體的反應愈敏感,
施打疫苗的保護效果愈好。
 目前感染人類乳突瘤病毒的婦女有年輕化趨勢,大約 30 歲就開始出現子
宮頸癌前期病變,並在 45 歲起陸續惡化為子宮頸癌。2006/11/07 民生報
第 18 屆國際婦產科醫學會
 子宮頸癌疫苗上市 建議國中女生施打
 衛生署 2006 通過國內子宮頸癌疫苗,適應症為 9 歲至 26 歲,台灣女性自
費接種。醫學會建議 12-13 歲國中小女生施打疫苗,年紀太小者,則不鼓
勵。2006/11/06
 國內目前針對民國 84 年 9 月 1 日至民國 87 年 8 月 31 日出生低收入戶女
性,與山地離島地區國一至國三女生全額補助。2011/10/27 聯合報
 英少女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後死亡 死因待查
英國一名 14 歲少女在注射葛蘭素史克藥廠子宮頸癌疫苗(保蓓)之後,產
生嚴重的不良反應,送醫後不治。死因是否和疫苗有關,還要查證。這款疫苗去
年已經在台灣上市。 2009-09-29 中廣新聞
 英國針對剛進入中學年紀的女生,展開全國施打作業,已經施打 140 多萬
劑,出現一千多例不良反應的案例。
 美國建議 男童也打 HPV 疫苗
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建議,所
有 11-12 歲男童應接種 HPV 疫苗。目前已通過女孩全面接種。
 HPV 疫苗除減少 HPV 帶給女性的負擔外,也在避免男性罹患肛門癌與生
殖器疣上成效卓著。
 性生活活躍的男女,至少有 50%會在一生中某時期感染 HPV。中央社
2011.10.27
 因 HPV 男性口交罹癌率為女性 2 倍
 在美國和多數西方國家,男性因 HPV 而引發頭頸癌的風險,隨著口交伴
侶人數增加而攀升。
 近 2/3 因感染 HPV16 型病毒所造成
 男性和女性同樣數量的性伴侶相比,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因 HPV 引發口腔
癌,加上年輕人口交年齡愈來愈低,罹癌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流行病學迪蘇沙(Gypsyamber D’Souza)
 2016 年 02 月 15 日
 子宮肌瘤
 This uterus has been opened anteriorly through cervix and into the
endometrial cavity.
 High in the fundus and projecting into the endometrial cavity is a small
endometrial polyp. Such benign polyps may cause uterine bleeding.
 卵巢大腫瘤養了 12 年 70 公斤重
 天津 29 歲鄭女因卵巢長了腫瘤,12 年內由 40 幾公斤暴增至 124 公斤,
半年來四肢瘦弱,腰圍近兩公尺,日前進行手術,割掉 70 公斤的腫瘤。
 鄭女 17 歲時就發現腹盆腔長腫瘤,1995 年檢查,腫瘤已擴散。最近半年
開始嚴重浮腫,只能坐著睡覺,心跳更高達每分鐘 120 次,無法自理生活。
 雙側卵巢腫瘤,左側畸胎瘤,右側多黏液囊腺瘤,兩腫瘤與周圍組織沾黏
增長,將膈肌胸廓擠壓變形、心肺移位,危及性命。
 卵巢腫瘤一般良性居多,但應及早治療以策安全。2004/02/01 聯合晚報
 婦人身懷 60 斤巨瘤
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墨西哥一名 51 歲的婦人塔拉曼特(Mercedes
Talamante),因忌諱到醫院所以拒絕看醫生,導致「大腹便便」長達五年,
更誇張的竟然是她讓身體裡的卵巢瘤重達 60 公斤。
 塔拉曼特的體重從原本 65 公斤,增加到 125 公斤。近兩年,幾乎無法起
身行走。經醫生確診後,證實卵巢內有一巨大的腫瘤。
 聯合新聞網 2014.08.15
 巨大卵巢瘤 重達 11 公斤
 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婦產科醫師林錦洲,最近為一名 44 歲潘姓中年婦人
手術,取出一顆直徑卅五公分、重達 11 公斤的巨大卵巢腫瘤,重量比懷
三胞胎還重,只比下面的大西瓜小一點。
 潘姓婦人已生過三胎,一年前開始覺得有腹脹、消化不良的症狀,她原不
以為意,後來發現自己的肚子漸漸增大,她也當作發胖致小腹突出,但腸
胃不適的症狀伴隨出現,曾至診所求治,不過並未被告知有特別的異狀。
2003/09/11 聯合報
 小腹婆卵巢長瘤
大如排球
 一名 40 歲婦人以為是中年發福,不以為意,肚子卻愈來愈大。就醫發現
左卵巢處,長了邊緣性黏液性腫瘤如排球般大。手術切除後,腫瘤竟重達
3.2 公斤。
 邊緣性黏液性腫瘤佔所有卵巢腫瘤的 15%,可能轉為惡性癌症,有致死可
能。成年婦女若小腹微凸,有可能是腫瘤造成,建議三十歲以上的女性,
最好每年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合併接受婦科超音波掃描,以利及早發
現身體異狀。 2009 年 07 月 28 日蘋果日報
 女性沈默殺手-卵巢癌
 卵巢癌佔女性生殖器癌症的 25%。每十萬人中約有六人罹患卵巢癌,但是
婦科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70%的患者被確診後已是卵巢癌末期。
 41 歲周怡怡因為卵巢癌過世
 卵巢癌容易發生在不孕或不生小孩、年紀大的女性
 子宮內膜癌
 子宮內膜癌佔婦女癌症總數的 7%,佔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 20%-30%,
與子宮頸癌和卵巢癌並稱為女性生殖道的三大惡性腫瘤。在美國大約有
13%的婦女癌症是子宮內膜癌,在台灣因為日益西化的飲食和生活型態,
發生率也逐漸增加,是僅次於子宮頸癌的婦科癌症,但死亡率卻逐年下降,
主因子宮內膜癌在早期診斷並治療,治癒率很好。
 好發在 50 歲以上或更年期的婦女最常見,若是發生停經後陰道出血就應
即刻就醫。
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往往與肥胖、未婚、未育、糖尿病、高血壓、乳癌等有
關,尤其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了解其好發因素,
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