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utto的佛教經濟學 - 消費 PDF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6

Payutto的佛教

經濟學 - 消費
蔡蕙伃 黃懋燁
主題
佛教對經濟概念的看法

價值

消費

自制

不消費

過度消費

知足
佛教對經濟概念的看法
經濟學教科書描寫的經濟活動基本模型:

● 需求無限受制於資源有限
● 資源有限而需要選擇
● 選擇牽涉到機會成本(選了這個就會錯過那個)
● 最終目標是將滿足最大化。

4個概念:需求、選擇、消費、滿足,是基於人性的某些假設,但有些混淆

佛教對人性的有清楚而一致的描繪:包含道德的角色、人類慾望的雙重天性
價值
有2種慾望:善欲和貪欲,伴隨著2種價值,真實的價值和虛假的價值。

真實的價值:善欲所創造,商品的真實價值取決於和幸福相應的能力

虛假的價值:貪欲所創造,商品滿足享樂慾望的能力
價值
要看清物品的價值,要問自己是哪種慾望,貪欲還是善欲。

時髦的衣服、珠寶、名車、身分地位的象徵,含有比較高的虛假價值,因為它們迎合人
們的虛榮和享樂的慾望。

名車和國民車功能一樣,但高價是因為有虛假的價值

現在的消費社會裡,許多享樂被視為理所當然,遊戲、媒體的刺激、垃圾食物的隱含
成分,只是為了滿足貪欲,完全沒有實質的用途而且往往對幸福完全有害。

大多數情況下,廣告提高虛假價值。廣告藉由把享樂的意象投射在銷售商品來刺激慾
望,讓人以為只要負擔得起名車就能脫穎而出晉身上流社會,或是喝某些品牌的飲料
就會朋友很多很開心
價值
商品的真實價值通常被虛假價值所掩蓋

渴求和虛榮,想要時髦和感官魅力的慾望,遮蓋了對事物真實價值的認知

有多少人思考用餐穿衣的真實價值和理由?
消費
消費的問題和價值的問題類似,要分辨消費是為了滿足哪種慾望:需要還是想要?

雖說消費是經濟活動的目標之一,但是經濟理論和佛教對消費有不同定義

現代經濟學定義消費是單純地使用商品和服務以滿足需求。

佛教區分為2種消費:對的和錯的。

● 對的:滿足真實幸福的想望,有目標和目的。
● 錯的:被貪欲引起,為了填補想要開心的感覺和自滿。
消費
佛教觀點是基於因果法則的寬廣視野,經濟學的特殊化思考只是因果過程的一部分:
需求帶來消費,消費帶來滿足。大部分經濟學家就到此為止,不關心後續,不在乎消
費是否帶來幸福。

消費可以滿足感官慾望,但真正目的是得到幸福。

身體仰賴食物的營養。買食物是幸福的必要。但大多數人吃東西也是享樂的方法。享
受美味可以說是滿足慾望。經濟學通常這樣想,認為滿足感是消費的最終結果。

關鍵問題是:吃東西的真正目的:滿足慾望還是得到幸福?
消費
佛家來看,消費增加真實幸福的話叫成功,只是得到滿足感覺的話是失敗。最糟的是
,貪欲消費會毀掉真實目的 -- 增加幸福。不顧後果地沉迷於慾望常常會導致有害影
響和喪失真正的幸福。而且,消費社會中猖獗的強迫性消費滋生了內在的不滿。

經濟學(人類福祉和滿足的科學)接受並讚揚實際上阻礙實現目標的這種消費。

正確的消費總是帶來幸福而且為未來發展和人類潛能奠定基礎。這是常被經濟學家
忽視的重點。善欲引導的消費比只是滿足慾望更有貢獻:帶來幸福和靈性發展。放大
到全世界來看也是如此。如果所有經濟活動都由善欲引導,結果會比只是健全的經濟
和物質進步要好,會對整個人類發展有益,也能使人能活得更尊貴和享受更成熟的快
樂。
自制
佛教的核心是自制的智慧。如果把經濟活動的目標視為滿足慾望,經濟活動沒有終點
而且沒有清楚定義,慾望會無盡。

根據佛教教導,經濟活動必須控制好,藉由分辨是未來得到幸福而不是像傳統經濟觀
點説的“得到最大滿足”。用幸福這個目標用來控制經濟活動。我們不再相互掙扎於滿
足無盡的慾望。反而,我們的活動是為了得到幸福。如果經濟活動被這樣帶領,目標
就會清楚而且活動有受到控制,平衡和平和,沒有過量,沒有過度消費和過度生產。

在古典經濟模型,無盡的慾望被資源有限所控制,但是佛教的模型是看重自制和幸福
的目標。產生的平和自然地消弭失控的經濟活動帶來的惡果。
自制
佛教出家眾在飯前反思自制:

由省慮而真正以受用施食、非為嬉戲、非為肥悅、非為虛飾也。唯為此身之久住、保養
,防止傷害、為助梵行故也。即:『我以如是滅故痛,使新痛不生,又使我之生涯無過錯
而安穩。』 -- 南傳大藏經 中部經典一 第一篇上 初品 根本法門品 第二 一切漏經

"Wisely reflecting, we take alms food, not for the purpose of fun, not for indulgence
or the fascination of taste, but simpl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the body, for the
continuance of existence, for the cessation of painful feeling, for living the higher
life. Through this eating, we subdue old painful feelings of hunger and prevent new
painful feelings (of overeating) from arising. Thus do we live unhindered,
blameless, and in comfort." [M.I.10; Nd. 496]
自制
自制不是只限於出家眾:無論取用什麼,食物衣物紙張電力,花點時間反思其真正目
的,而不是不顧一切地使用。以此反思能避免衝動性消費而且了解“適量”,“中道”。

我們還把消費視為實現人類潛力的一種手段。

以人類發展為目標,我們吃食物不僅是為了享樂,還為了獲得智力和精神上的成長而
獲得必需的身心能量,以提升生命的品質。
不消費
缺少靈性思維,現代經濟理論鼓勵消費最大化。表揚吃最多的,一天超過3餐。如果能
吃十餐更好。相反地,佛教了解不消費對幸福有益。雖然出家眾日中一食,他們得到
的幸福不太依賴其他事物。

在精進修行時,有些佛教行者過午不食,而為他們帶來幸福。不吃晚餐讓他們把時間
花在禪修和思惟佛陀教導。肚子不太飽的話,身體輕鬆而腦袋容易靜下來。因此,佛
教認為不消費能滿足一些需求,傳統經濟觀點覺得很難認同。禁食能滿足非物質靈性
的需求。

日中一食不是目標。像消費一樣,不消費只是達成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如
果節制不能帶來幸福,那將毫無意義,只是一種虐待自己的方式。 問題不在於是否要
消費,而是我們的選擇是否會帶來自我成長。
過度消費
現在的社會鼓勵過度消費。在無盡的掙扎中藉由消費找尋滿足,大量的人傷害他們自
己的健康也傷害別人。飲酒滿足慾望,卻是生病、家庭失和、嚴重車禍的原因。為了美
味的人常常吃太多而生病。還有人不去想食物的價值而浪費錢在垃圾食物。有人甚至
欠缺維他命礦物質,即使每天吃很多。不僅對他們不好,吃太多也剝奪其他人的食
物。

我們不能說東西只是因為帶來快樂和滿足就有價值。如果滿足感無法提高生活的品
質,結果常常變成毀掉真正的幸福,導致妄想和迷失,喪失健康和幸福。

古典的經濟原則說商品的根本價值在於帶給消費者滿足的能力。重度消費和強烈滿
足有好有壞。佛家認為商品和服務的益處在於提供消費者提升生活品質滿足感的能
力。這句話很重要。所有的定義,商品服務個人和社會財富,必須這樣修正。
知足
知足是一種常被誤解的美德,因為它涉及到消費和滿意度。

經濟學的預設目標是動態經濟,在這種經濟中,每一個需求和慾望要得到滿足,並在
一個永無止境且不斷增長的周期中不斷更新。整個機制由貪欲推動。從佛教徒的角度
來看,為滿足慾望而進行的不懈努力本身就是一種苦。佛教提出戒除這種慾望,也就
是知足,當作更好的目標。

傳統的經濟學家可能會反駁說,如果沒有慾望,整個經濟將陷入停頓。但是,這是基
於對知足本質的誤解。人們會誤解知足,因為他們無法區分兩種不同的慾望:貪欲和
善欲。我們將它們放在一起,並提出知足,然後把兩個都捨棄。知足的人被看作是什
麼都不要的人。這就是我們犯的錯誤。
知足
知足的人比不知足的人需求較少。但是,知足的正確定義必須符合以下規定:沒有虛
假的需求,即貪欲;善欲,對真正幸福的渴望依然存在。換句話說,真正知足的途徑包
括減少對感官享樂的虛假欲求,同時積極鼓勵和支持對生活品質的渴望。

減少貪欲和鼓勵善欲這兩個過程是相互支持的。 當我們容易對物質事物滿意時,我
們就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否則這些時間和精力可能會浪費在尋找貪欲的目標上。 反
過來,我們節省的時間和精力也可以用於發展幸福,這是善欲的目標。 但是,在開發
善法時,知足並不是一種好的態度。 善法必須通過努力來實現。 對善欲過於知足很
容易變成自滿和冷漠。 在這方面,佛陀指出,他的證悟主要來自兩種態度:於善法不
喜足與於精勤不遮止。 -- 南傳大藏經 長部經典三 三三 等誦經 第一 誦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