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1

中文二

文學欣賞閱讀材料
文章千古事——與同學談文學之用

篇目
(一)鄭培凱:〈不龜手藥〉
(二)候文詠:〈人文是為了追求連結〉(節錄)
(三)劉再復:〈開設文學課程的理由〉(節錄)
(四)朱光潛:〈文學與人生〉
(五)朱湘:〈為甚麼要讀文學〉

1
(一)鄭培凱:〈不龜手藥〉
本散文選自鄭培凱(2006)真理愈辯愈昏。香港:三聯書店。

作者簡介
鄭培凱(19?—)
,山東人,在台灣長大,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副修歷史。
1970 年負笈美國,主修中國與歐洲思想史,先後獲夏威夷大學歷史學碩士、耶
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教授及主任。

〈不龜手藥〉

1. 香港人實際,一切講求實用,以能否賺錢獲利作為價值標準,分判有用與無
用,有用的保留、發揮、提倡,沒用的棄置、摒除、消滅。這種態度固然在物質
佔有方面有其優勢,有利於經貿發展的效率提高,也有助於個人收入的增長,卻
在長遠可持續性發展的宏觀趨勢中十分不利,甚至飲鳩止渴。許多人批評香港的
社會心態是「急功近利」,一切舉措都是火燒眉毛,只顧眼前,不管將來。有人
便說,急功近利有甚麼不好?錢賺了,利益得到了,不就是活着的目的,生命的
價值,人生的意義嗎?
2. 我們且不去爭辯甚麼是人生的意義,先說個故事,談談甚麼有用、甚麼沒用。
《莊子》書中第一篇是《逍遙遊》,說到惠施向莊子抱怨,得了魏主贈的大瓠種
子,種出了個大瓠瓜。大得不得了,當中的容積就有五石之多,太大了,完全沒
法用。既不能拿來當水缸,也不能剖開來當瓢用,實在大而無當,就只好砸爛拋
棄了。
3. 莊子說了個不龜手藥的故事,探討了甚麼叫作「用」。宋國有人善於製作一
種不龜(音 jun,皸裂)手的藥,世世代代從事洗滌業,即使在寒冬冰霜之時,
手也不會皸裂。有人聽說這種靈藥,願意出百金來買藥方。族人相聚商議,是否
該賣掉祖傳秘方,結論是:「我們世世代代從事洗滌絮絖,所賺不過數金﹔今天
有人肯一口氣拿出百金來買藥方,當然要賣。」買了藥方的人,以此秘方說動吳
王作為戰備之用。適當吳越交戰,吳王派他領軍,在天寒地凍之時與越人水戰,
大敗越人,功績卓著,得以裂土封侯。
4. 莊子說,同樣是這種不龜手藥,有人得了就能裂土封侯,有人就世世代代作
為洗滌之用。不同的地方,就在怎麼「用」。今天得了一個容積五石的大瓠,難
道不能作為濟渡江湖的浮具嗎?居然說大瓠沒有用,砸爛拋棄了,看來惠施是滿
腦子蓬草,完全糊塗,沒有一點創意。
5. 莊子在此談「用」,其實有兩個層次,一是不龜手藥寓言的層次,講的是創
造發明的實用性有大有小,小實用限於世世代代洗滌維生,大實用可以爭勝戰場、
裂土封侯。第二個層次則是超乎一般日用實際的心靈層次,有心靈感悟的就能發
現大瓠之用,「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這裏說的「浮乎江湖」,一方面指的是作
2
為浮具以渡江湖,有其實際用途,另方面更暗指心靈層次的濟渡,強調的是「無
用之用,是為大用」。
6. 莊子講心靈空間,要有一定的「無用之用」
,得以閒適迴旋,才能萌生創意。
假如終日汲汲,像香港人一樣,只顧及小實用,只注意股市樓市統計數字的升跌,
就如惠施一般胸臆充塞了蓬草,終至於「心(心靈)肌梗死」,靈氣全無。人生
至此,只剩銅臭氣,面目可憎,語言無味,不知活着還有甚麼趣味?
7. 生而無趣,活着幹甚麼?是為了每天早上享受那一盅兩件,吃個叉燒包嗎?
也算一趣。

(二)候文詠:〈人文是為了追求連結〉(節錄)
本散文選自候文詠(2010)不乖 : 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台北:皇冠文化出
版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
候文詠(1962—),生於台灣,臺大醫學博士,現為專業作家。寫作領域橫
跨小說、散文、評論,著有《白色巨塔》、《危險心靈》等。

〈人文是為了追求連結〉(節錄)

1. 大家多少都接觸過一些人文,像是文學、美術、音樂、電影、戲劇、舞蹈……
但如果進一步問,甚麼是「人文」,恐怕就不太容易有人說得出所以然來了。要
是再問:接觸人文可以得到甚麼好處呢?答案恐怕更眾說紛紜了。
2. 我大學時代有同學心血來潮,請我跟他介紹世界上最重要的十大名片。我問
他為甚麼要看這十大名片,他回答是為了要:「增加氣質。」因為多看一點電影、
讀一點文學作品,感覺上比較有學問,約會時容易得到女孩青睞。
3. 這個觀點很有趣,有「人文知識」的確會讓人感覺「有氣質」,甚至受到多
一點敬重。但話又說回來,為甚麼總是靠「電影」、「音樂」或「文學」、「戲
劇」……這些人文藝術領域的知識來談戀愛呢?為甚麼「法律」、「醫學」……
同樣很有氣質的知識,就很少被派上用場了呢?
4. 另外還有一種人,鼓吹接觸「人文」的理由則是產業、經濟的理由。

3
5. 這樣的理由邏輯很簡單:由於科技以及生產技術進步了,到了最後產品之間
功能差異性變小。因此,銷售的競爭力越來越決定在設計、包裝、美學、行銷、
廣告這些「人文」、「美學」嗅覺的掌握。因此,人文、美學的修養是未來越來
越被要求的競爭力。
6. 這些說法固然都沒錯,也都言之成理,但不管「氣質」說也好,「產業」說
也好,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把「人文」當成靜態的知識或功能。這樣的認定,不
但失之片面,同時也太小看了「人文」的力量。
7. 清末民初的詞人王國維曾寫過一首叫〈浣溪沙〉的詞,其中一段是這樣的:

8. 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9. 這是我很喜歡的詞之一。當我們的目光隨着作者來到高峰上,作者筆鋒一轉,
讓我們跳脫地理的觀點,忽然從高處得到一個類似「天眼」的角度看着山下人間
的紅塵萬丈、熙熙攘攘。這樣的觀點,讓我們感嘆起來,原來人生無非是關於生
老病死的一場大夢。固然,這樣的感嘆讓我們有了種「天眼」般的感動和頓悟,
但在驀然回首,原來我們自己並沒有跳脫「身是眼中人」的悲哀,我們也同樣都
是必須承受生老病死的凡夫俗子。
10. 一首動人的詞,讓作者把自身的處境跟紅塵的「眼中人」連結起來,也把作
者的心情和我們這些讀者的心情連結了起來。在那樣的時刻,我們全被某種同樣
負擔着「人的命運」的情感連結在一起,受到了同樣的感動,發出了同樣的謂嘆。
11. 在那樣的時刻,人文的力量也就開始發酵了。
12. 在我看來,包括約會看電影,談人文話題,無非都只是藉由對人文的感動創
造出「連結」的小小例子。事實上,人文能創造出來的力量相當驚人,從數萬人
的偶像演唱會,數百萬、千萬人的革命思潮,乃至於影響上千年的思想、宗教……
無一不來自這樣的「感動」與「連結」。因此,人文最特別之處不來自「氣質」,
也不來自「經濟」,它動人的力量還在於那樣的感動所創造出來的連結。
13. 從這個觀點來看,這樣的「人文」和過去我們在學校學的大部分的知識,是
很不一樣的。
14. 讀電學、力學,讀會計學或統計學,這些「身外之學」時,我們很少會一邊
讀書,一邊感動地流眼淚。為甚麼呢?因為「身外之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因
此,感不感人其實是其次的。但「人文」完全不同,它是一種「身同之學」。我
們接觸它時,感受到的是對別的人生的理解、對自己內在情感的觸動。「身同之
學」如果沒有造成啟發、感動,哪怕體系再龐大、再完整,其實是一點價值也沒
有的。
15. 身外之學講的是是非、好壞這些絕對標準,但是人文卻沒有。當我們感動時,
沒有人會計較這個感動是好的還是壞的,同樣的,當我們愛上一個人時,我們也
不說這個愛是對的還是錯的。
16. 更進一步說,對人文的嚮往也就是一種對連結的追求。當人受到相同的情緒、

4
想法感動時,彼此便被同樣的信念、感動連結起來。而當連結發生時,它開始發
生一種很神奇的力量,改變、影響世界、歷史。這樣的力量,正是人類所知道的
力量中,最強大、也是最無與倫比的力量。
17. 可惜這麼重要的力量,在過去主流的學習中要不是被忽略,就是被當成「知
識」系統來教導。這當然使我們很容易就錯過了人文的魅力與力量。

你認識你自己嗎?

18. 如果進一步要問,「人文」能給我們帶來甚麼改變,或者,更露骨一點,甚
麼好處呢?
19. 一定要回答的話,我覺得人文最初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幫助我們認
識自己、瞭解自己,並且連結自己。
20. 一定有人覺得這話聽起來很奇怪。
21. 自己不就是自己嗎?難道還不認識自己、不瞭解自己嗎?為甚麼還說要連結
自己呢?
22. 事實上,大部分的人認識的自己,多半是片面的。
23. 舉例來說吧。
24. 我家樓下有個廣場,廣場上有各種圓形、方形平台,方便行人坐在上面休憩。
25. 每次寫作累了時,我習慣去買杯咖啡,坐在廣場,看着來來去去的人。
26. 就這樣過了不知多久。有一天,我忽然注意到,好幾年下來,我休息時,幾
乎是坐在圓形的平台上,很少坐在方形的平台上。
27. 於是我開始想:我為甚麼總是坐在圓形平台,而不是方形平台上呢?
28. 一定有人會問:「你自己去坐在那裏,難道你自己還會不知道為甚麼嗎?」
29. 說起來,這個看似沒有問題的問題,還真是問題重重。
30. 首先,似乎我應該知道為甚麼才對,但老實說,我「並」不知道。
31. 比第一個問題更棘手的是第二個問題:
32. 如果連我自己也搞不懂為甚麼自己坐在圓形平台上,那到底是誰決定我去坐
在那裏的呢?
33. 為甚麼那個「我」的思考邏輯我一點都不知道?
34. 就像被問到:「你睡覺時鬍子到底都放在棉被外面還是裏面?」然後開始失
眠的于右任一樣,那之後,我走到廣場時再也不是原來的心情了。
35. 我在方形平台坐坐,又在圓形平台坐坐,試着猜想各種可能。
36. 理由是因為我比較喜歡圓形?不對。
37. 因為圓形離我家近?離咖啡店近?
38. 因為圓形的景觀好?都不對。
39. 就這樣被自己煩了很久之後的有一天,我忽然在廣場注意到年輕人在圓形平
台練習單車爬台階。
40. 我一時興起,就問他們:「你們為甚麼不去爬方形平台呢?」

5
41. 沒想到他想也不想就丟過來一句話:「我們最好是有那麼厲害。」
42. 「甚麼意思呢?」
43. 他說:「你沒看到嗎?方形平台比這裏高很多啊!」
44. 這麼一聽,我立刻衝回家拿尺來量。這一量才發現兩邊高度相差了將近二十
五公分。
45. 原來問題出在這裏啊!
46. 圓形平台較矮,坐在上面,像坐在矮凳上,可以把腿伸得長長的;方形平台
較高,有點像是正襟危坐地坐在高椅子上。
47. 我恍然大悟,原來坐在方形平台比較「嚴肅」,而坐在圓形平台上比較「輕
鬆」,正好適合我休息的心情。於是我不知不覺就跑去坐在圓形平台上。
48. 原來這背後是有道理的。
49. 這麼一想,我立刻明白:
50. 原來有很大部分的「我」,是我們平時不能察覺,但卻主宰了我們的行為。
51. 心理學上稱這個部分的我叫「下意識」或「無意識」。很多時候,就像我坐
圓形平台一樣,這個下意識甚至在意識知覺到問題之前,就已經幫我們「決定」
好了。
52. 好比說,因為不想再當第三者了,所以下定決心要和那個男人分手,可是見
到人之後,又說不出口來,結果反倒又和對方纏綿了一夜……
53. 或者,明明告訴自己不要緊張,可是一上台卻又甚麼都忘了……
54. 再不然,就是明明告訴自己不要對小孩發脾氣,要好好跟他說,但是一看到
小孩嘻皮笑臉的態度,忍不住又失控了……
55. 大部分的時候,別人不暸解自己固然造成傷害,但更大的傷害卻往往來自連
我們自己都不瞭解自己。
56. 因此我才說,追求人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和自己連結,認識、
瞭解那個連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

57. 「可是,」也許讀者不免要問:「連自己都無法看見的自己,靠着閱讀別人
的故事、心情,怎麼可能更瞭解自己呢?」
58. 當然可能啊。人之所以會在別人的故事裏流着自己的眼淚,唯一的理由當然
是──我們也有着相同的情感。換句話,當我們被感動時,我們就和這個共同的
經驗、情感連結上了。也因為這樣的連結,當我們看到別人的同時,也看到了自
己。
59. 我在醫院上班時,有一部分工作是末期癌症疼痛控制。曾經有過一段時間,
我對於自己無法治療不斷過世的病人感到非常無能為力。情況最糟糕時,我發現
自己竟然甚至害怕走進病房去看病人。那樣的感覺持續了好一陣子。我知道自己
不太對勁,可是又不清楚到底問題出在哪裏?
60. 有一天,我看了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Allan Spielberg)導演的電影「辛德
勒名單」。

6
61. 電影中有一幕,是德國商人辛德勒跑到火車站,拿着水管對被關在開往集中
營火車裏悶熱不堪的猶太人沖水的場面。最初,德軍以為辛德勒在戲弄猶太人,
都樂觀其成,不過漸漸他們發現了,事情並非如此。
62. 在辛德勒的內心深處,那是一種不忍之心。
63. 同樣是人類,為甚麼可以對自己的同類做出這樣的事?
64. 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換成我被關在那密不通風的車廂裏,擔心着未來、擔
心着分散的親人的安危,是怎麼樣的心情?

65. 辛德勒用他的行動展現出來的是:人內心深處,最終、最底限,能夠相互連
結、感受彼此的靈魂。哪怕有那麼多的民族主義偏見以及種族情仇,做為人的連
結,使辛德勒不顧一切地拿起了水龍頭,對着即將被火車載往集中營的猶太人噴
水沖水。
66. 即使對於猶太人的命運無能為力,即使降溫的效果再短暫,這樣的作為,卻
是同為人類最起碼、最退無可退的底限了。
67. 霎時間,一種鋪天蓋地的「人道」精神把我完全震懾住了。
68. 我的眼淚就那樣開始流下來,完全無可抑遏地流個不停,連我自己都被自己
嚇到了。
69. 事過之後,我慢慢理解到,我之所以會那麼受到震撼,實在是因為電影的內
容,某個程度正好反映出了我內在對自己工作的無力和挫折。
70. 電影的情節,把我從自己與病人的關係,連結到辛德勒與猶太人的關係。辛
德勒的人道精神,讓我進一步看見了自己的懦弱,也給了我全然不同的啟發。
71. 我之所以流淚,一方面被辛德勒感動,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的退縮感到難過。
辛德勒的故事給了我ㄧ種啟發,讓我領悟到,哪怕我的病人不久於人世,我也應
當竭盡一切地為他們緩解痛苦。
72. 於是,從那時候起,再回到醫院面對我的病人時,我的內在世界開始有了一
種新的力量。這個來自外在世界的連結,讓我發現了自己的處境,也讓我發現,
面對人生,我其實是可以有不一樣選擇的。

帶着一百雙眼睛看世界

73. 除了讓我們看見自己之外,人文藝術也帶着我們用他人的眼睛看見世界。法
國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在《追憶似水年華》裏曾寫過一句很動人的話,
他說:

74. 真正的旅程只有一種,沐浴在青春之泉的方式也只有一種,不是探訪奇鄉異
地,而是藉由別人的眼睛來看這世界——一百雙眼睛就有一百種天地。

75. 為甚麼在自己的旅程裏,還要藉由別人的目光來看這個世界呢?

7
76. 因為自己的目光是有限的。因此,普魯斯特才會說一百雙眼睛,就有一百種
天地。藉着外在的書籍、作品,別人的目光。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認識,有了更深
刻的可能。
77. 這讓我想起最近讀到「澠池之會」的體會。
78. 「澠池之會」說的是戰國時代秦王和趙王在澠池舉行外交會面,一起吃飯的
故事。席間,秦王吃藺相如老闆趙王的豆腐,要趙王彈瑟給秦王聽。趙王一時失
措,便彈了兩下。沒想到秦王讓史官記錄起來了。趙國的藺相如不甘老闆受辱,
捧了個缽跪倒秦王面前,請秦王也敲缽。秦王不賞臉,藺相如就威脅秦王,五步
之內,我可以殺死你(或自殺),搞得秦王無可奈何,只好也敲了秦王幾下缽。藺
相如也叫史官記錄,這才扳回了一城。
79. 這個故事的傳統觀點是:因為藺相如的果斷和大智大勇,因此保全了趙國的
顏面。
80. 但最近我讀到的歷史卻記載:在這次澠池之會前,秦國正分兵二路,大舉伐
楚。秦軍擊潰了楚國的主力,正利用這個時機乘勝擴大戰果,秦軍大部分主力此
時也正陷在楚地戰場苦戰。因此,這頓外交飯基本上目的是為了安撫趙國的友好
會盟,否則如果此時和趙國鬧翻,秦軍根本無力兩面開戰。只是秦王忍不住還是
想開玩笑,戲弄一下趙王‥‥‥
81. 這個新的體會,讓我又有了新的樂趣:原來過去我們看到的,關於藺相如大
智大勇的故事,只是事情的表象。透過了新的目光、新的觀點,我們發現表象底
層還有更真實的真實。
82. 也因為對這個真實的理解,我們和這個世界,就有了更深刻的連結。
83. 也許你要問:膚淺、無憂無慮地過人生,難道不行嗎?
84. 當然也可以,只是,膚淺,不代表可以免於無知。嬰兒時期開心的笑容固然
很珍貴,如果到了成人時期對世界還是同樣的理解,那就不一定能夠那麼無憂無
慮了。
85. 這也就是說,年輕時的天真、純潔是好的,但如果人生是一場旅程的話,到
了一定的年紀,不展開探索、冒險是不行的。這些探索、冒險,當然會讓我們面
臨許多選擇,甚至是更變得不再單純,但複雜本來就是人生的常態與必然。我們
也只有在旅程中,經歷、累積了足夠的智慧之後,慢慢在複雜的人性中學會了豁
達,在險惡中擁有了智慧,才能慢慢又回到某種無掛礙的天真。
86. 因此,既然說人生是一場旅行了,帶着一雙目光看這世界,當然不如帶着一
百雙、一千雙,甚至是更多的目光看這世界。

與人類共同經驗連結

87. 我曾經看過一部名為「與狼共舞」的電影。那是由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


自編自導的一部電影,故事敘述美國南北戰爭之後,戰爭英雄鄧巴因緣際會被派
到西部邊疆鎮守。在這個遠離主流戰場的偏遠地帶,他意外地認識原住民部落蘇

8
族人,並且培養出深厚的情感。當他用蘇族人友情、善良的價值觀重新看待世界
時,他發現過去他所引以為傲的美國主流價值,原來是充滿了侵略與掠奪的。這
樣的目光,當然顛覆了他原有的價值,甚至改變了他的想法、行動,甚至改變了
他的人生‥‥‥
88. 我當時看電影時,只覺得有趣,從沒想過會和我的人生有甚麼關係。可是隨
着我進入職場,變成了醫生、作家之後,許多的經驗都讓我發現,在我身處的環
境中,不管是醫療、教育、媒體中許多的主流價值與想法,其實也需要反的‥‥‥
89. 當然,這樣的反省也包括了我自己。
90. 我們多少都曾經相信過,如果你能在競爭中贏過別人,你就能贏得更多的名
氣、金錢和權力,你的人生就會比別人更幸福。
91. (是吧,這是無所逃脫的主流價值與神話。)
92. 然而隨着進入社會的時間越久,我慢慢發現,其實正是這樣的想法,讓每一
個人變得更不自由、更不幸福‥‥‥
93. 對我來說,「與狼共舞」這部電影,某個程度,變成了我的人生旅程的另外
一雙眼睛,另外一個觀點,在我的人生面對迷惘的時刻,凱文科斯納所扮演的鄧
巴這個角色,他的心情、反思,甚至是行動,對我來說,變成了另一種參照的對
象。
94. 我常在想,如果不是曾經有過像鄧巴那樣的角色,有那麼多「不務正業」的
閱讀經驗、人文感動的記憶在我腦海裏,在我還沒有足夠的資源與自信前,我應
該是不會有那麼大的勇氣,敢去衝撞那個本來安穩妥帖的一切,甚至後來選擇離
開了醫師的工作,成為一個專職作家的。
95. 是這些不同的目光以及它提供的更深刻的觀點,使我在面對我的外在世界時,
很快就理解到問題的脈絡,以及我能有的選擇。
96. 後來我在小說《危險心靈》中創造了謝政傑這個角色。
97. 謝政傑在故事一開始時,是一個學業成績還算優秀,也遵從主流的學生。很
意外的,他在一次上課中,因為看漫畫被老師罰在教室外面上課。這本來只是一
件小事,但種種擦槍走火導致摩擦越變越大,捲入了家長、學校行政人員、媒體、
政客‥‥‥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全面性的抗爭與爭辯。
98. 謝政傑在我的筆下,從一個主流教育價值的追隨者,變成了一個主流教育價
值的懷疑者。
99. 讀書是為了學習,還是競爭呢?
100. 我們受教育,到底是得到的更多,還是失去的多呢?
101. 隨着一波又一波高潮的掀起,抗爭越來越不可收拾,在這個過程中,謝政傑
認識了一群過去被認為是「壞」學生的朋友,在和他們交往以及一起抗爭的過程
中,更多的熱情、真誠、關懷不斷湧現,這些都不停地顛覆了他原來的價值‥‥‥
這個受到許多讀者喜愛的故事,後來被搬上了電視螢幕,又引起了更多人的討論,
更多的呼應。
102. 很久之後的有一天,我突然驚覺到,謝政傑的故事,其實正是「與狼共舞」

9
這個故事的延伸。繼而再想下去,不論謝政傑的故事也好,「與狼共舞」的故事
也好,他們對主流價值的懷疑,對於人生的選擇,不也正是我自己人生經歷的故
事嗎?
103. 就像神話學大師約瑟夫坎伯寫的:

104. (人生)主題永遠只有一個,我們所發現的是一個表面不斷變化卻十分一致的
故事。其中的奧秘是我們永遠體驗不完的。

105. 這也就是說,人生必須經歷的困境、疑惑、抉擇,從原始時代直到今天,很
有可能都是大同小異的。我們只是換成了不同的場景與對象,經歷着相同的挑戰
與抉擇。
106. 我從別人那裏,得到經驗與智慧,同樣的,也把我自己體會到的,再藉由故
事傳給別人,和別人的生命連結。而與這個龐大、深刻的共同記憶與經驗,就是
我所謂的人文。

107. 追求人文,說穿了,也就是追求與這樣的記憶與經驗的連結。
108. 這樣的連結,給了我們一種老靈魂般的智慧──一種關於人生尊嚴與開闊的
智慧。讓我們明白地感受到,不管命運加諸於我們的是好是壞,我們都並不是唯
一經歷,或者是那個最孤獨、最無助、最驚慌失措的人。當外在的挑戰用同樣的
面貌一再出現時,我們不但是我們自己,同時也是帶着曾經存在的那些共同的經
驗、情感,和命運交手過無數次的所有人。
109. 唯有成為這個龐大的深刻的一部分,我們有限的、渺小的生命才可能擁有那
種從容不迫的氣度,優雅地選擇,不管發生了甚麼,都能歡喜平和地承擔。

(三)劉再復:〈開設文學課程的理由〉(節錄)
本演講稿選自劉再復講述,潘淑陽整理 2014,
〈文學常識二十講——第一講:開
設文學課程的理由〉,明月,創刊號,1 月,頁 32-36。

作者簡介
劉再復(1941-)
,生於福建南安劉林鄉,中國作家、文學評論家。1963 年
在廈門大學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新建設》雜誌任編輯。1977
年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研究。1985 年起擔任文學所所長、《文學
評論》雜誌主編。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
加拿大卑詩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台灣中央大學、東海大學等院校分別擔任過客
座教授、講座教授、名譽教授與訪問學者。著有《魯迅美學思想論稿》 、《文學的
反思》
、《論中國文學》
、《傳統與中國人》
、《紅樓四書》(《紅樓夢悟》、
《共悟紅樓》、

10
《紅樓人三十種解讀》
、《紅樓哲學筆記》)
,散文集《讀滄海》等。作品已翻譯成
英、日、韓、法等多種文字。

〈開設文學課程的理由〉(節錄)

1. 現在開講。俄國作家帕烏斯托夫斯基的散文集《金薔薇》
(上海譯文出版社)
的第一篇為《珍貴的塵土》,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文學的真諦。它指出,文學是從
生活與生命中提煉出來的「金粉」所鑄成的「金薔薇」,然後將這金薔薇獻給知
音,獻給最愛的人。故事記述法國列兵夏米與團長的女兒蘇珊忘年之情的故事:
列兵夏米受團長委託,跨海護送年僅八歲的美麗小姑娘蘇珊娜從墨西哥前線返回
法國。故事中的「蘇珊娜」象徵一種純真美,夏米對蘇珊娜的喜愛,不是世俗意
義上的愛情,而是一種忘年之愛——夏米為了逗她高興,便為她講述家鄉的一個
故事。他家鄉有個年老的漁婦,在她家的十字架上一直掛着一朵金薔薇。這是年
輕時的戀人送給她的禮物,這朵金薔薇始終支撐着她的生命。即使在最貧窮的時
候,她也不肯變賣,始終守住這朵金薔薇。真情無價,心靈無價。文學就是真情,
就是心靈。蘇珊娜曾問夏米:將來會有人送給我一朵金薔薇麼?列兵告訴她:一
定會有的!夏米把蘇珊娜的話和自己的話記在心裏。當年夏米按照團長的指令把
蘇珊娜送到她姑媽住處的時候,竟然忘記親吻她一下,為此感到特別遺憾。多年
以後,夏米成為了一名清潔工。他在塞納河邊,出於善良的本性,向一位女子噓
寒問暖,竟發現這位女子就是當年的蘇珊娜。蘇珊娜不由得說夏米還是像以前那
樣善良,並說她從未忘記過去的一切。此時蘇珊娜的戀人、一個花花公子般的男
演員已移情別戀將她拋卻,使她很傷心。夏米見狀,就讓她在自己家裹住了五天。
其間,他看見蘇珊娜熟睡的樣子,聽着她依稀可聞的鼻息,心中油然湧起一種對
美的嚮往之情。他止於審美,並沒有佔有蘇珊娜的欲念。在這數天裏,他還幫助
蘇珊娜,讓男演員回到她身邊,但也在這個時候,夏米發現這個花花公子對蘇珊
娜並不真誠,當然也不會贈予金薔薇。就在他們要分別的時候,蘇珊娜又提出了
那個問題:會有人送我一朵金薔薇嗎?這個問題正是故事的核心,因為故事的後
半段就是講述這個老兵是怎樣鑄造這朵金薔薇的。夏米作為一個清潔工,已經習
慣了夜間的生活,彷彿世界已把他遺忘了,只有老鼠知道他的行蹤。但他不曾忘
記蘇珊娜的願望,於是他就到首飾作坊的門口,把作坊處理掉的、含有金粉微塵
的垃圾一袋袋地背回家,到夜深人靜時,再一點點篩出金粉來。最後,竟然鑄成
了一小塊金綻。他把金錠打成金薔薇,送給了蘇珊鄉。從一個列兵,再到清潔工,
他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可他的心靈那麼美,而且從未放棄過對美的嚮往和追求。
我們從事文學創作的,正是篩選金粉,打造金薔薇的人。《珍貴的塵土》最後寫
道:

2. 每一分鐘,每一個在無意中說出的字眼,每一個無心的流盼,每一個深刻的
或者戲謔的想法,人的心臟的每一次覺察不到的搏動,一如楊樹的飛絮或者夜間
11
映在水窪裏中星光——無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3. 我們,文學家們,以數十年的時間篩取着數以萬計的這種微塵,不知不覺地
把它們聚集攏來,熔成合金,然後將其鍛造成我們的「金薔薇」——中篇小說、
長篇小說或者長詩。

4. 我們的課程就是讓大家學習篩取金粉,鍛鑄金薔薇,無論以後大家從事甚麼
職業,電腦、生命科學、環保等等,你們不僅要當好技術員、工程師,還要學會
感受金薔薇和鍛鑄金薔薇,金薔薇可獻給社會,也可留給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
科技大學這樣的理工型大學為甚麼要開設文學課程呢?就是為了讓同學們多一
種高級趣味與審美感覺,這就是對「金薔薇」的興趣與感覺。從這一點出發,我
現在概說一下我們開設文學課程的幾條理由。

文學彌補人生缺陷
5. 第一條理由是「彌補人生的缺陷」。僅僅了解科學技術,人生並不完整,還
需要知道金薔薇。有金薔薇,才有人生的詩意。我們的人性,有植物性、動物性
的一面,但更要有靈性、悟性的一面,而文學就是用來啟發、激發生命中的這一
面。這一面的學習與修煉,中國文化稱作「靈修」。科技院校、理工院校的學生
如果缺少靈修,那就只能當「技術員」 ,當「工匠」
,而一旦有了靈修,就可以朝
着「科學家」「思想家」的目標邁進,行進中也就充滿詩情畫意了。人生可以追
求偉大也可以甘於平凡,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一定要有詩意的生活。
有人問我:到底是當戰士好還是當隱士好?我說隱士如陶淵明、孟浩然,戰士如
魯迅,當哪一種都可以,但都要有詩意。德國十八世紀的哲學家兼詩人荷爾德林,
他差不多和曹雪芹同一個時代,這個人在身後的一百多年被人們遺忘,後來又在
二十世紀被海德格爾等大哲學家重新發現。海德格爾在其著作裏引用荷爾德林的
話:「人類應當詩意地棲居‥‥‥」
6. 詩意棲居,首先是人應當像人那樣,有理想、有尊嚴、有色彩地生活。如果
人像牛馬那樣,就沒有詩意。像機器那樣,也沒有詩意。牛馬是「物」,機器也
是「物」,人如果為物所役,詩意便淪喪了。莊子早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可是,
在現代社會中,科學技術發展了,人卻被機器所統治。人變成了廣告的奴隸,變
成機器的奴隸,這就失去了詩意。因此,我們要實現人生的詩意,就要彌補人性
的缺陷。讓自己從「物化」、「異化」的陷阱中解放出來。哲學上的所謂「異化」,
是指人被自己製造的東西所主宰,所支配,所統治。本來機械是我們製造的,可
是機械現在反過來主宰我們,人「機械化」了。發明了電腦本來是很好的事情,
但走向極端就變成電腦的附件。我曾經寫過一篇談論孩子教育的文章,其中有一
段寫道:「現在的孩子贏得了機器,但是失去了大地和天空。我們的童年時代,
雖然沒有電腦、遊戲機,可是我們成天玩沙,玩土,玩山,玩水,跟大自然接觸,
在大地上滾爬。我們並未失去大自然,沒有失去天空、大地、花草和森林,也未
被異化。」可是現在的孩子,每天埋頭在各種人造的機器當中,反而造成了人生

12
的一些缺陷。前幾年我曾與我們科技大學的數學家勵建書教授對話,探討了一個
重要議題,我把它放進了《思想者十八題》。這裏先讀一段勵教授的話:
7. 「我是做數學研究的,大部分時間是跟電腦打交道,其實我覺得人類生命的
機器化已經無孔不入,已經滲透到生命的每一個部分。比如之前我們人與人的交
流靠書信,你寫一封信需要心靈的參與,你的情感流露在紙上,是你自己的感情
作品。然後你等待對方的回覆,這個等待過程可以產生許多期盼、失望,甚至煎
熬。這樣的交流,是用生命,用心靈在交流。現在我們全用電郵,速度快了很多,
傳過去馬上就能收到。但是你收到的是一個完全沒有生命力的訊息,一種符號,
不是一種情感。」
8. 我緊接着說:
9. 「你說得好極了。這就是新問題,人的機器化是時代的新問題。藝術的哲學
化,頭腦化也是時代的新問題。面對不斷顛覆前人的時代症,我們需要的是告別
藝術革命‥‥‥」(《思想者十八題》,明報出版社,二 OO 七年)
10. 勵教授講的正是一個人被「物化」和人被「異化」的問題。其實我國偉大的
哲學家莊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提出心不可為物所役的大命題,這個「物」,不
僅是指物體、物件、物質,更是指人身外的各種存在,包括權力、財富、功名等。
莊子所處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還十分落後,可就在那時候,他已經預見了科技
發展帶來的弊端。例如當時發明了一種叫做「桔槔」的機械,可節省提水所花的
力氣。但莊子看到了問題,他藉一位老人之口說,有了機械必會產生「機事」,
有「機事」必會產生「機心」。這就是異化。戰爭中,武器愈來愈精良,作戰全
憑謀略,但過份追求就變成不擇手段。
11. 我有一本書叫做《雙典批判》,就是針對《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兩部經
典,進行文化批判。我並不是說這兩本書不是好的文學作品,它們很精彩很好看,
但是價值觀卻有問題,我們中國的世道人心全被這兩本書敗壞了!因為這兩本書
裏充滿「機心」。以《三國演義》為例,此書是詭術、權術、心術的大全。其邏
輯是愈會偽裝,愈有機心,成功率就愈高。莊子很了不起,他發現了歷史的悲劇
性,機器帶來機心。歷史在不斷發展,物質、財富在不斷增加,可是人性卻不斷
惡質化,這就是悲劇。

文學彌補人格缺陷
12. 第二個理由則是「彌補人格的缺陷」。人生與人格有聯繫,但也有區別。人
格更側重於講主體的性格、性情、心靈方向、精神境界等。學校的人文教育,其
目標應是塑造卓越的人格,培育全面優秀的人性。這是較高的目標。但我們的課
堂至少也可以彌補人格的缺陷,使同學們的人格更健康、更豐富、更完整。也就
是說,人格不僅要有「工具理性」的內涵,而且還要有「價值理性」(真、善、
美)的內涵。前兩個月,我偶然讀到《華盛頓日報》網站上的一篇中文文章,當
中講述了科技類學校學習人文的種種理由。文章認為現在搞科學技術的人才身上
正在發生一種人格的闕如,它列舉出五項:第一,缺少批判性的思維。也就是對

13
現實世界缺少質疑的能力,比如書本上、報紙上寫的東西到底對不對,你是否能
問出「為甚麼」來;第二,寫不出思路明晰的文章。就是說你有很多思想,可是
寫不出來,表達不清楚;第三,不懂得轉換性思維。也就是不懂得舉一反三;第
四,不會閱讀做人所必須的、最起碼的人文經典。文學有經典,歷史有經典,哲
學也有經典,不論你從事哪一行,這些經典都能幫助你完善自己的人格;第五,
對自己專業之外的其他領域缺少好奇心。我現在年紀大了,深知保持一顆好奇心
多麼重要。自然年齡不斷增長,想要保持心理年齡不蒼老,就要擁有一顆好奇心。
對甚麼都要感興趣,比如對文學、電影、哲學、藝術、體育、政治、時事都能關
心和好奇。一個人,如果僅僅對「物質」、「技術」有感覺,對「精神」、「心靈」
毫無感覺,這是很大的不幸。總之,文學課程可以幫助我們的人格不會被技術、
數據、公式所固化與狹窄化。

文學彌補眼睛缺陷
13. 第三個理由是「彌補眼睛的缺陷」
。眼睛不懂得審美,這種眼睛就只能算「肉
眼」、「俗眼」。唯有善於審美的眼睛,才算慧眼、天眼、道眼。我們大陸這代人
是從馬克思的經典裏走出來的,很早就知道他的名言:人要有審美的眼睛和音樂
的耳朵。一旦有了審美的眼睛和音樂的耳朵,有了藝術和美的感覺,天地萬物便
都成了欣賞對象,這樣不僅會增加很多快樂,還會提高生命質量。蔡元培先生對
於中國教育的貢獻很大,原來我國教育結構只有三維:「德育」、「智育」和「體
育」,他又補充了第四維,那就是「美育」,這就是培養「審美眼睛」的課程。美
育不光是學繪畫、學唱歌,更重要是培養一種精神氣質,一種境界——非功利的
境界。馮友蘭先生在《新原人》的哲學專著裏把人生分為四大境界。最低的是自
然境界,也就是與動物打成一片,尚未開化;第二是功利境界;第三是道德境界;
而最後是天地境界,這最後最高的境界,其實就是審美境界。但是真正領悟天地
境界並不容易,歸根究柢,最後一種境界就是一種完全超越功利的,與天地融合
為一的境界——這就是美的所在。甚麼是美呢?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給「美」下
了定義,他說「美就是美本身」。這好像沒有定義一樣,其實他想表達「美」就
是「美的理式」,叩問的是美的本質、美的根源。從古到今,關於美的定義很多,
而真正顛撲不破的,那就是康德對美的定義。他說「美就是超功利」,美和功利
是有矛盾的。《紅樓夢》裏描述探春十分能幹。有一次王熙鳳抱恙,就由她和寶
玉的嫂嫂李紈及薛寶釵三人主持家政。探春在執政的時候很節省,很精明,她覺
得大觀園裏的荷葉、花卉,曬乾後都可以變賣。賈寶玉從來不說長道短,但是看
了探春這麼做也略有微詞,他不能理解「賣錢」這種做法。當然探春這麼做有她
的道理,她是從家庭利益出發;而寶玉不懂這些,他完全是以審美的眼光看世界,
是完全超功利的。而我們講的審美境界(天地境界)則不僅要超越探春(探春的
考慮往往是世俗生活所必須的),而且要超越自我,即忘我、無我。以後還有一
堂課,我要專門講到「文學的心靈」。甚麼是「文學的心靈」呢?「文學的心靈」
一定是超功利、大慈悲、合天地的心靈。要當好作家,不是只掌握一些藝術技巧

14
就行,還要有大悲憫的心靈,像基督、釋迦牟尼一樣,才能寫好大文章。「大悲
憫」是甚麼意思呢?就是對好人悲憫,對壞人也悲憫。比如我們看到一個殺人犯
被審判,他是世俗意義上的「壞人」,可是他可能是太貧窮了,這種「壞」也許
是社會造成的。因此,我們對他要有悲憫。這就是文學,它的境界比道德境界更
高。

(四)朱光潛:〈文學與人生〉
本散文選自朱光潛(19—)談文學。香港:智揚出版社。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
,字孟實,筆名孟實、孟石。安徽省桐城縣人,1933
年獲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博士學位,北京大學教授。朱光潛學貫中西,博古通今,
畢生致力於學術研究和教育,積極翻譯各類外文名著。著有《西方美學史》
、《談
美》
、《文藝心理學》、《美學批判論集》等多部美學著作。

〈文學與人生〉

1.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媒介的藝術。就其為藝術而言,它與音樂圖畫雕刻及一
切號稱藝術的製作有公同性:作者對人生世相都必有一種獨到的新鮮的觀感,而
這種觀感都必有一種獨到的新鮮的表現;這觀感與表現即內容與形式,必須打成
一片,融合無間,成為一種有生命的和諧的整體,能使觀者由玩索而生欣喜。達
到這種境界,作品才算是「美」。美是文學與其他藝術所必具的特質。就其以語
言文字為媒介而言,文學所用的工具就是我們日常運思說話所用的工具,無待外
求,不像形色之於圖畫雕刻,樂聲之於音樂。每個人不都能運用形色或音調,可
是每個人只要能說話就能運用語言,只要能識字就能運用文字。語言文字是每個
人表現情感思想的一套隨身法寶,它與情感思想有最直接的關係。因為這個緣故,
文學是一般人接近藝術的一條最直截簡便的路;也因為這個緣故,文學是一種與
人生最密切相關的藝術。
2. 我們把語言文字聯在一起說,是就文化現階段的實況而言,其實在演化程序
上,先有口說的語言而後有手寫的文字,寫的文字與說的語言在時間上的距離可
以有數千年乃至數萬年之久,到現在世間還有許多民族只有語言而無文字。遠在
文字未產生以前,人類就有語言,有了語言就有文學。文學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普
遍的一種藝術。在原始民族中,人人都喜歡唱歌,都喜歡講故事,都喜歡擬人物
的動作和姿態。這就是詩歌小說和戲劇的起源。於今仍在世間流傳的許多古代名
著,像中國的《詩經》,希臘的荷馬史詩,歐洲中世紀的民歌和英雄傳說,原先
都由口頭傳誦,後來才被人用文字寫下來。在口頭傳誦的時期,文學大半是全民
眾的集體創作。一首歌或是一篇故事先由一部分人倡始,一部分人隨和,後來一
傳十,十傳百,輾轉相傳,每個傳播的人都貢獻一點心才把原文加以潤色或增損。
15
我們可以說,文學作品在原始社會中沒有固定的著作權,它是流動的,生生不息
的,集腋成裘的。它的傳播期就是它的生長期,它的欣賞者也就是它的創造者。
這種文學作品最能表現一個全社會的人生觀感,所以從前關心政教的人要在民俗
歌謠中窺探民風國運,采風樂觀在春秋時還是一個重要的政典。我們還可以進一
步說,原始社會的文學就幾乎等於它的文化;它的歷史、政治、宗教、哲學等等
都反映在它的詩歌、神話和傳說裏面。希臘的神話史詩,中世紀的民歌傳說以及
近代中國邊疆民族的歌謠、神話和民間故事都可以為證。
3. 口傳的文學變成文字寫定的文學,從一方面看,這是一個大進步,因為作品
可以不純由記憶保存,也不純由口誦流傳,它的影響可以擴充到更久更遠。但從
另一方面看,這種變遷也是文學的一個厄運,因為識字另需一番教育,文學既由
文字保存和流傳,文字便成為一種障礙,不識字的人便無從創造或欣賞文學,文
學便變成一個特殊階級的專利品。文人成了一個特殊階級,而這階級化又隨社會
演進而日趨尖銳,文學就逐漸和全民眾疏遠。這種變遷的壞影響很多,第一,文
學既與全民眾疏遠,就不能表現全民眾的精神和意識,也就不能從全民眾的生活
中吸收力量與滋養,它就不免由窄狹化而傳統化,形式化,僵硬化。其次,它既
成為一個特殊階級的興趣,它的影響也就限於那個特殊階級,不能普及於一般人,
與一般人的生活不發生密切關係,於是一般人就把它認為無足輕重。文學在文化
現階段中幾已成為一種奢侈,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在最初,凡是能運用語言的人
都愛好文學;後來文字產生,只有識字的人才能愛好文學;現在連識字的人也大
半不能愛好文學,甚至有一部分人鄙視或仇視文學,說它的影響不健康或根本無
用。在這種情形之下,一個人要想鄭重其事地來談文學,難免有幾分心虛膽怯,
他至少須說出一點理由來辯護他的不合時宜的舉動。這篇開場白就是替以後陸續
發表的十幾篇談文學的文章作一個辯護。
4. 先談文學有用無用問題。一般人嫌文學無用,近代有一批主張「為文藝而文
藝」的人卻以為文學的妙處正在它無用。它和其他藝術一樣,是人類超脫自然需
要的束縛而發出的自由活動。比如說,茶壺有用,因能盛茶,不管它是泥的瓦的
扁的圓的,自然需要止於此。但是人不以此為滿足,製壺不但要能盛茶,還要能
娛目賞心,於是在質料、式樣、顏色上費盡機巧以求美觀。就淺狹的功利主義看,
這種功夫是多餘的,無用的;但是超出功利觀點來看,它是人自作主宰的活動。
人不憚煩要作這種無用的自由活動,才顯得人是自家的主宰,有他的尊嚴,不只
是受自然驅遣的奴隸;也才顯得他有一片高尚的向上心。要勝過自然,要彌補自
然的缺陷,使不完美的成為完美。文學也是如此。它起於實用,要把自己所知所
感的說給旁人知道;但是它超過實用,要找好話說,要把話說得好,使旁人在話
的內容和形式上同時得到愉快。文學所以高貴,值得我們費力探討,也就在此。
5. 這種「為文學而文學」的看法確有一番正當道理,我們不應該以淺狹的功利
主義去估定文學的身價。但是我以為我們縱然退一步想,文學也不能說是完全無
用。人之所以為人,不只因為他有情感思想,尤在他能以語言文字表現情感思想。
試假想人類根本沒有語言文字像牛羊犬馬一樣,人類能否有那樣光華燦爛的文化?

16
文化可以說大半是語言文字的產品。有了語言文字,許多崇高的思想,許多微妙
的情境,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才能流傳廣播,由一個心靈出發,去感動無數心靈,
去啟發無數心靈的創造。這感動和啟發的力量大小與久暫,就看語言文字運用的
好壞。在數千載之下,《左傳》、《史記》所寫的人物事蹟還活現在我們眼前,若
沒有左丘明、司馬遷的那種生動的文筆,這事如何能做到?在數千載之下,柏拉
圖的《對話集》所表現的思想,對於我們還是那麼親切有趣,若沒有柏拉圖的那
種深入而淺出的文筆,這事又如何能做到?
6. 從前也許有許多值得流傳的思想與行跡,因為沒有遇到文人的點染,就淹沒
無聞了。我們自己不時常感到心裏有話要說而說不出的苦楚麼?孔子說得好:「言
之無文,行之不遠。」單是「行遠」這一個功用就深廣不可思議。
7. 柏拉圖、盧梭、托爾斯泰和程伊川都曾懷疑到文學的影響,以為它是不道德
的或是不健康的。世間有一部分文學作品確有這種毛病,本無可諱言,但是因噎
不能廢食,我們只能歸咎於作品不完美,不能斷定文學本身必有罪過。從純文藝
觀點看,在創作與欣賞的聚精會神的狀態中,心無旁涉,道德的問題自無從闖入
意識閾。縱然離開美感態度來估定文學在實際人生中的價值,文藝的影響也決不
會是不道德的,而且一個人如果有純正的文藝修養,他在文藝方面所受的道德影
響可以比任何其他體驗與教訓的影響更較深廣。「道德的」與「健全的」原無二
義。健全的人生理想是人性的多方面的諧和的發展,沒有殘廢也沒有臃腫。譬如
草木,在風調雨順的環境之下,它的一般生機總是欣欣向榮,長得枝條茂暢,花
葉扶疏。情感思想便是人的生機,生來就需要宣洩生長,發芽開花。有情感思想
而不能表現,生機便遭窒塞殘損,好比一株發育不完全而呈病態的花草。文藝是
情感思想的表現,也就是生機的發展,所以要完全實現人生,離開文藝決不成。
世間有許多對文藝不感興趣的人乾枯濁俗,生趣索然,其實都是一些精神方面的
殘廢人,或是本來生機就不暢旺,或是有暢旺的生機因為窒塞而受摧殘。如果一
種道德觀要養成精神上的殘廢人,它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8. 表現在人生中不是奢侈而是需要,有表現才能有生展,文藝表現情感思想,
同時也就滋養情感思想使它生展。人都知道文藝是「怡情養性」的。仔細玩索「怡
養」兩字的意味!性情在怡養的狀態中,它必定是健旺的、生發的,快樂的。這
「怡養」兩字卻不容易做到,在這紛紜擾攘的世界中,我們大部分時間與精力都
費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奔波勞碌,很機械地隨着疾行車流轉,一日之中能有幾
許時刻回想到自己有性情?還論怡養!凡是文藝都是根據現實世界而鑄成另一
超現實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現實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現實人生的超
脫。在讓性情怡養在文藝的甘泉時,我們霎時間脫去塵勞,得到精神的解放,心
靈如魚得水般地徜徉自樂;或是用另一個比喻來說,在乾燥悶熱的沙漠裏走的很
疲勞之後,在清泉裏洗一個澡,綠樹蔭下歇一會兒涼。世間許多人在勞苦裏打翻
轉,在罪孽裏打翻轉,俗不可耐,苦不可耐,原因只在洗澡歇涼的機會太少。
9. 從前中國文人有「文以載道」的說法,後來有人嫌這看法的道學氣太重,把
「詩言志」一句老話抬出來,以為文學的功用只在言志;釋志為「心之所之」,

17
因此言志包涵一切心靈活動在內。文學理論家於是分文學為「載道」
、「言志」兩
派,彷彿以為這兩派是兩極端,絕不相容——「載道」是「為道德教訓而文藝」,
「言志」是「為文藝而文藝」。其實這問題的關鍵全在「道」字如何解釋。如果
釋「道」為狹義的道德教訓,載道顯然就小看了文學。文學沒有義務要變成勸世
文或是修身科的高頭講章。如果釋「道」為人生世相的道理,文學就決不能離開
「道」,「道」就是文學的真實性。志為心之所之,也就要合乎「道」,情感思想
的真實本身就是「道」,所以「言志」即「載道」,根本不是兩回事,哲學科學所
談的是「道」,文藝所談的仍然是「道」,所不同者,哲學科學的道是抽象的,是
從人生世相中抽繹出來的,好比從鹽水中所提出來的鹽,文藝的道是具體的,是
含蘊在人生世相中的,好比鹽溶於水,飲者知鹹,卻不辨何者為鹽,何者為水。
用另一個比喻來說,哲學科學的道是客觀的、冷的、有精氣而無血肉的;文藝的
道是主觀的、熱的、通過作者的情感與人格的滲瀝,精氣和血肉凝成完整生命的。
換句話說,文藝的「道」與作者的「志」融為一體。
10. 我常感覺到,與其說「文以載道」,不如說「因文證道」。《楞嚴經》記載佛
有一次問他的門徒從何種方便之門,發菩提心,證圓通道。幾十個菩薩羅漢輪次
回答,有人說從聲音,有人說從顏色,有人說從香味,大家總共說出二十五個法
門(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每一項都可成為證道之門)。讀到這段文章,我
心裏起了一個幻想,假如我當時在座,輪到我起立作答時,我一定說我的方便之
門是文藝。我不敢說我證了道,可是從文藝的玩索,我窺見了道的一斑。文藝到
了最高的境界,從理智方面說,對於人生世相必有深廣的觀照與徹底的了解,如
阿波羅憑高遠眺,華嚴世界盡成明鏡裏的光影,大有佛家所謂萬法皆空,空而不
空的景象;從情感方面說,對於人世悲歡好醜必有平等的真摯的同情,衝突化除
後的諧和,不沾小我利害的超脫,高等的幽默與高等的嚴肅,成為相反者之同一。
柏格森說世界時時刻刻在創化中,這好比一個無始無終的河流,孔子所看到的「逝
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希臘哲人所看到的「濯足清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
所以時時刻刻有它的無窮的興趣。抓住某一時刻的新鮮景象與興趣而給以永恒的
表現,這就是文藝。一個對於文藝有修養的人決不感覺到世界的乾枯或人生的苦
悶。他自己有表現的能力固然很好,縱然不能,他也有一雙慧眼看世界,整個世
界的動態便成為他的詩,他的圖畫,他的戲劇,讓他的性情在其中「怡養」。到
了這種境界,人生便經過了藝術化,而身歷其境的人,在我想,可以算得一個有
「道」之士。從事於文藝的人不一定都能達到這個境界,但是它究竟不失為一個
崇高的理想,值得追求,而且在努力修養之後,可以追求得到。

18
(五)朱湘:〈為甚麼要讀文學〉
本散文選自朱湘(1978)文學閒談。臺北:洪範書店。

作者簡介
朱湘(1904-1933),字子沅,安徽太湖人。民國年間清華大學畢業,在校
時開始創作新詩,乃中國現代詩人,新月派重要作家。朱湘 1927 年留學美國,
就讀於勞倫斯大學,學習西洋文學,後轉學至芝加哥大學,又轉至俄亥俄大學。
1930 年回國任安徽大學英文文學系主任,1932 年因與校方有衝突而辭職。朱湘
個性孤傲,最終在上海往南京的渡輪上投江自殺,死時年僅 29 歲。

〈為甚麼要讀文學〉

1. 科學在英國氣燄正盛的時候,提倡科學極力的赫胥黎,他作過一篇文章, 「論
博習教育」(On Liberal Education),在一個完美的大學課程中,將文學列為一
主要的項目;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文學是文化形成中的一種要素——就古代的
文化說來,如同中國的,希臘的,文學簡直就是文化的代名詞。我們不要作已經
開化的人,那便罷了,如其要作,文學我們便要讀。生為一個中國人,如其,只
是就詩來說罷,不曾讀過「詩經」裏的「國風」 ,屈原的「離騷」 ,李白的長短句,
杜甫的時事詩,那便枉費其為一個中國人;要作一個世界人,而不能認亞吉里士
(Achilles)的一怒,猶立西士(Ulysses)的漫遊,但丁(Dante)的地獄,莎士比亞
的「哈孟雷特」(Hamlet),以及浮士德的契約,那也是永遠無望的。在從前的教
育中,不僅中國,外國也是一樣,文學佔了最重要的位置,這種畸重的弊病當然
是要蠲除的;不過在如今這個科學橫行一世的時代,我們也不能再蹈入畸輕的弊
病,我們要牢記着文學在文化中所佔有的位置,如同那個科學的嚮導,赫胥黎,
一樣。
2. 這是要讀文學的第一層理由,完成教育。
3. 人類的情感好像一股山泉,要有一條正當的出路給牠,那時候,牠便會流為
一道灌溉田畝的江河,有益於生命,或是匯為一座氣象萬千的湖澤,點綴着風景﹔
否則奔放潰決,牠便成了洪水為災,或是積滯腐朽,牠便成了蚊納、瘴癘、汙穢、
醜惡的貯藏所。只說性慾罷,舞蹈本是發洩性慾的正道;在中國,樂經久已失傳,
舞蹈,那種與音樂有密切的關係的藝術,因之也便衰廢了,久已不復是一種大眾
的娛樂了,到了如今,雖是由西方舶來了跳舞,牠又化成了一種時髦的點綴品,
並不曾,像張競生先生所希望的那樣,恢復到舞蹈的原本的立場,那便是,憑了
這種大眾的娛樂,在露天的場所,節奏的發洩出人類的身體中所含有的過剩的精
力。因此之故,本來是該伴舞的樂聲洋溫於全國之內的,一變而為全國的田畝中
茂盛着嬰栗花,再變而為全國的無大無小的報紙上都充斥着售賣性病藥品的廣
告。
19
4. 在末期的舊文學中,亦復呈露着類似的現象;浮夸與猥褻,除此之外,還有
甚麼?浮夸豈不便等於向鴉片烟燈上去索求虛亢的興奮;猥褻的文字,那個俏皮
的(X+Y)2,豈不是在實質上毫無以異於妓院中猥褻的言詞,那個委瑣的 X2+XY+Y2?
這便是文學離開了正道之時所必有的現象,換一句話說,這便是文學沒有指示出
正道來讓情感去發抒之時所必有的現象。
5. 發抒情感的正道是甚麼?亞里斯多德所說 Katharsis 便是中國所說的陶冶
性情(在文學方面)與正人心(在音樂方面);那便是教內在於心的一切情感發
抒於較高的方式之內,同時,因為方式是較高的,這些發抒出了的情感便自然而
然的脫離了那種同時排洩出的渣滓,凝鍊成了純粹的,優美的新體。像辜勒律己
(Coleridge)的「古舟子詠」內那個赴喜筵的賓客,在聽完了舟子的一番自述之
後,成為一個愁思增加了,同時智慧也增加了的人那樣,一個人,在讀完了一本
文學書以後,也會得有同樣的體驗——這是說這本書是一本好文學的話。
6. 中國人許久以來對於文學(詩是例外)是輕視的,因之,只有少數的幾種情
感能在文學中尋得發抒的途徑,而這少數之中還有大半是較為低級的情感;這是
受了宋代儒家一尊的惡影響,正如歐洲中古時代的文學之所以不盛,是受了當代
的羅馬教堂的教旨一尊的惡影響那樣。戰國文學與唐代文學,與希臘文學一樣,
是不自覺的興盛起來的;那是文學的青年時代。中國的文學與歐洲的都已經度過
了那給青年時代作結束的煩悶期;如今,歐洲文學的壯年時代,由文藝復興一直
到現代,已經是結成壯碩的果了,中國文學的壯年時代則尚在一個花瓣已落,果
實仍未長大的期間。要一切的情感都在文學內能尋得優美的發抒的道路,新文學
的努力方能成為有意義的,偉大的。一千年來,中國人的情感受盡了纒足之害,
以致發育為如今的這種畸形;解放與再生這許多任是較為高級的或是較為低級的
情感,再創造一座千門萬戶的藝術之宮,使得人類的每種內在的情感都願意脫離
了蟄眠的洞穴,來安居於宮殿之上,嬉游於園囿之間,歌唱於庭際,房中,撥刺
於池上湖內:這種偉大、光榮、而同時是艱難的建設,是要誦讀文學的與創作文
學的中國人來共勉於事的。
7. 要發抒情感,這所以要讀文學的第二層,最重大的一層理由,在中國的現狀
之內,便附帶着有一種先決的工作——那便是,再生起來那蟄伏於中國人的內心
中的一切人類所有的情感;這種工作是要讀者與作者來分擔責任的。
8. 所以要讀文學的第三層理由是擴大體驗,增長見聞。
9. 一個人的外界體驗是極為有限的。不說那種驢子轉磨一般的農民,整世之內,
便只是黏附在幾畝的土地之上;就是拏閱歷最廣的人來說,他所經驗的社會的各
相,一比起各種社會的全相來,那也只是九牛一毛。侷促於自我經驗範圍之內,
有許多人反而沾沾自喜,那是夏蟲不可以語泳,由他們去笑冰好了;還有許多人,
他們是不甘於自囿的,不過環境與生活牢籠着他們,不容許他們跳出那單調的類
型的生活之外。這一般人的好奇心,如其社會不願意牠踏上墮落或是委瑣的路,
社會最好是讓牠去在文學之內尋得滿足。文學是一切的偉大、奇特、繁複的體驗
的紀載的總和,無論何人,只要識字,便能由文學中取得他的好奇心所渴望的,

20
一個充量的滿足——一個優美的充量的滿足,遠強似那種不道德的去刺探鄰家的
隱情,遠強似那種既不全真亦不甚美的報紙上的新聞。
10. 這種給予好奇心以滿足的文學並且是有功於人民福利的增進的。遠一點說,
狄更司(Dickens)的小說中描寫私立學校內的各種腐敗,暴虐的實情,引起了社
會的以及政府的注意,促成了英國的私立學校的改良,司徒夫人(Stowe)作「黑
奴籲天錄」 ,痛陳當時美國的黑奴所受的非人道的待遇,將社會上一般人士對於
這個問題的態度由漠視一轉而為熱烈的同情,以致局部的釀成那次解放黑奴的南
北之戰;近一點說,有高爾斯倭餒(Galsworthy)的「正義」(Justice)一篇戲劇,
牠促成了英國監獄的改良。

2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