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本 文

1
論都市集合住宅社區防火議題之探討

謹以本文獻給在臺北縣蘆洲市大囍市社區火災當中不幸的罹難者與住戶。
" 事前預防遠勝於事後補救 "

2
林 玄 宜

壹、議題背景

都市集合住宅社區形成的主因,在於都市經濟形態與結構的快速成長,大量的就業
機會與商機而導致人口急劇膨脹並聚集於大都會區之中,促使建築密度持續地增加,也
使得一般民眾所居住活動的生活空間相對地縮減。在這超量的聚居環境之下,使得現有
的老舊集合住宅因改建、翻修不易,而必須接受非預期性之納能改變,相較之下亦產生
許多災變,例如:火災、傳染性疾病、公安事故等。參酌消防署歷年統計資料顯示,臺
灣地區平均每年發生火警約八千四百件,因火災而死亡的人數約二百十一人,受傷三百
九十人,損失的財物高達二十八億元以上,是所有災害當中對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最大
的,且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火災中十之六、七,都是發生於都市老舊的集合住宅社區。

近年來,由於各消防機關針對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嚴格執行消防安全檢查、檢修申
報、防焰、防火管理等制度之推動執行,火災傷亡人數有著明顯下降,但住宅火災傷亡
人數卻一直未見降低,尤其是老舊住宅社區。原因除了缺乏相關的消防認知或火源管制
的疏失,以及滅火設備不足,且消防常識的宣導不足,故成災比例最高。住宅火災所影
響的不僅為個人生命財產受損,同時也造成個人家庭悲劇及社會等問題,所以更值得重
視社區居家防火的宣導工作,冀望能降低住宅火災發生,減少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

本議題之論述方式,乃參酌國內外學者專家先驅研究與個人學習觀點,首先就都市
集合住宅社區防火議題之背景及發生成因進行初步瞭解,說明現行防火安全管理上的主
要課題,以及未來防火安全之改善方向與防制對策,作一個概略性的敘述與說明,希以
藉此增進大家對於都市集合住宅社區防火安全的初步認識及瞭解,以積極提升都市集合
住宅社區防火安全之觀念,能有效減少建築物火災發生之時,所造成的傷亡及損失。

1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會刊雜誌第五十六期
2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1
貳、火災成因

參酌內政部營建署歷年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舊有建築物的消防安全問題,所占的
比率一直是居高不下,其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更是令有關單位無法不審慎面對的。
依據調查統計數據比對,在臺灣地區平均每年因火災所造成的各項損失總計,約等於三
分之一的九二一地震所造成的災害。因此,基於對公共安全的考量,以及人民生活居住
品質的提升,與對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對於都市老舊集合住宅社區的火災防治,勢必
要有更為完善而健全的制度來通盤檢討,研擬改善的辦法以求確實達到預期之目標。

對於都市集合住宅社區火災防制議題之探討,初步應針對有關火災發生成因的分析
為其最基本的探討方向。通常建築物在火災發生之初期大多處於持續、緩慢的燃燒狀
態,如果室內裝修材料防火性能不佳,且空間內氧氣充分的話,室內溫度會逐漸增高,
直到達到材料的燃燒點,並忽然產生全面性燃燒閃燃(Flashover)現象。此時,室內
溫度會到達最高點,並進入燃燒旺盛期,之後當室內可燃物逐漸燃燒殆盡時,火焰強度
減弱,溫度逐漸下降,直到全部燃燒完全而熄火(陳弘毅,1996)。另外,參酌內政部
消防署歷年統計資料顯示,住宅火災發生之原因可歸納為用電不慎、亂丟菸蒂、燃燒金
紙、玩火疏失、燈燭未熄、瓦斯使用不慎、炊事、燃放爆竹煙火、化學物品處理或放置
不當所產生自燃、人為縱火、施工不慎、其它(天災、地震、戰爭、車禍)等因素。

任何一個供人使用(居住)的建築物,都有可能會發生火災,也由於建築物之內部
火源不同、構造材料不同、內部裝修及傢俱物品不同,火災的起因也都會有所不同。所
以,本段落初步就火災的發生地點、時間、原因等三方面來加以探討。如下說明之:

一、火災發生的地點

建築火災發生地點,絕大多數是室內而非室外,以火災戶起火緣由之分佈比例
來看,全臺灣有 84%是自行起火戶,16%是被延燒波及起火戶。不過在都市地區延
燒起火戶比例則增為 30%,高出一倍。由此可知,都市地區建築物緊鄰相接,一戶
失火易波及鄰房,故延燒起火乃是火災重要起因,不得忽視。再由火災發生之建築
類型來看,臺灣火災戶以住宅用途類型火災占 61%為大宗,工廠倉庫用途類型火災
占 20%為其次,公共場所用途類型火災占 7%再次,商店用途類型火災占 6.5%為
最小。由此推知各種建築用途類型皆有可能為火災發生地點,幾乎都無法倖免。

二、火災發生的時間

建築火災發生的時間,各月份不同,每日各時段不同。依據統計,臺灣火災發
生次數最高的月份大多為 12 月,占全年 14.5%,次高月份大多為 11 月,占 11.9%。

2
火災發生最低之月份大多為 3 月,占全年 5.5%而已,次低為 5 月份,占全年 5.7%。
這個現象應與天氣冷熱之狀況,以及室內人員用火活動之種類有著密切的關係。

另外依據統計顯示,臺灣火災平均一天之內發生的時段,是以半夜 0 - 3 點之
次數為最高,占 18%,3 - 6 點時段為次高,占 16.4%。而火災發生平均次數最低
時段是早上 6 - 9 點,僅占 7%而已,12 - 15 點時段為次低,占 9.5%。由此可推知,
夜晚凌晨由於人員多已休息,疏於注意火源使用狀況,最容易造成火災之發生。

三、火災發生的原因

建築火災發生原因,可以概略分為人員行為所引發與機器設備所引發,兩大
類。其中在機器設備引發中,又以電力電器設備為最大宗,占 21.9%。次高的火災
發生原因,則是以人員行為引發的吸煙為最大宗,占 20%。另外,燒雜物不當所引
發火災為第三高的發生原因,占 15%,也由於是外力所介入的不得不予以重視。

都市地區之火災起火原因,在臺灣縱火則高於燒雜物,占 19%。由此可知,建
築物本身的電氣設備乃為建築物火災的最大發生原因,可說是最大的內亂,很難完
全避免。而外患則是縱火或燒雜物不慎,也因為是外在因素,故很難完全預防。

參、現存課題與防制方向

隨著科技進步的發展,建築物也趨向於高層化及大型化,相對地大規模的火災頻率
也隨之發生,造成許多人員傷亡。政府為因應高火災發生情形,不斷地頒布法規以強化
有關防火避難的相關規定,但是在法令修改之前已經存在的建築物,其低於防災水準的
建築物相當地多。依據臺北市都市更新條例所定義「老舊社區」乃屬於都市頹廢地區、
建築物老舊、住宅面積狹小、土地利用無效率、公共設施不足、社區環境惡劣髒亂等。
在民國八十四年內政部所發布施行「舊有建築物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安全設備改善辦
法」當中,舊有建築物乃定義為民國七十三年以前之老舊住宅建築。老舊社區基於公共
安全考慮,有必要實施都市更新予以拆除重建,但因為都市老舊社區產權複雜、人口密
集、防火間隔不足、巷道狹窄、避難空間不足、違規不當使用、弱防火建材、消防設備
不足,電線迴路過於負載及水源減壓短缺等問題,使得拆除重建一直是困難重重。

雖然,內政部頒布「舊有建築物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安全設備改善辦法」用來改善
舊有建築物。但其內容僅限於供公眾使用建築物為範圍,對於實施都市計畫地區五層樓
以下或非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四層樓以下之樓地板面積,未達一千平方公尺以上之集合住
宅(公寓)並未納入。而所訂定之改善辦法也因為執行上為避免造成當地民怨,而一直
無法達到有效之改善,大多數的縣市政府甚至尚未訂定相關的分期分區執行計畫。

3
本議題之論述方式,乃參酌國內外學者專家先驅研究與個人學習觀點,主要針對都
市內集合住宅社區現存課題及防制方向進行論述,假設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在無法更新重
建或進行整建的狀況之下,探討其防火安全改善之方向及防制的初步對策,作一個概略
性的敘述與說明,用以保障現有環境狀況下的住宅防火安全,以下從集合住宅的火源管
理、燃料管理、消防設備、建築延燒等四個課題層面來加以探討。其次,並將具有相關
性之議題彙整成表格化形式,以更利於瞭解現存課題及防制方向。如下說明之:

一、火源管理的部份

‧住宅內部用電設備過多,當總用電量大增之時,電源裝置將有過熱現象,如保護
開關失效時容易造成電線走火。電源線未預作配管,都採取直接貼敷於地面上,
如在受到老鼠咬破斷裂之時,當進行通電之後容易造成電線走火之火災發生。
‧住宅內部電源開關箱(表)老舊,且老舊箱體常直接附掛於木製的外牆板上,防
雨蓋板常脫落,容易造成電線走火。電源管線配置複雜,如配置在天花板上,且
並未作防火配管,容易被破壞,並且不易察覺,如電線走火時容易引發火災。
‧住宅區內常有鄰居放置三、四個金爐於室外或陽台處,且於焚燒紙錢時無人看
管,常造成建築管理上困難,如餘燼飛灰亂飛之時,則很容易不慎引發火災。

二、燃料管理的部份

‧住宅內部常堆放大量且易燃性的木製桌椅、紙箱、報紙等雜項物品,若室內焚燒
香燭或電線走火之時,則容易引燃火災以及助長火勢蔓延。或者房間門板,如為
一般的木製夾板門,當火災發生之時,又更容易產生燃燒以及助長火勢蔓延。
‧住宅內部裝修材料,如採用木夾板天花、布質窗簾等材質,其皆為易燃性材料,
並容易引燃起火或加速火災燃燒及助長火勢蔓延的速度。如易燃雜物堆置於廚房
內部,當瓦斯爐火使用不當之時,容易引發火災或助長火勢。如廚房瓦斯筒,置
於室內通風不良處,當瓦斯漏氣受爐火引燃之時,容易引起火災或助長火勢。
‧住宅內部電源線絕緣物、PVC 配管等塑膠材質,其皆為易燃性材料,若未預作
妥善隔離措施,當電線走火之時,則容易成為助燃材料。如庭園當中的乾枯雜草
及落葉許久不予清理,也容易引燃起火或發生火災之時,容易助長火勢蔓延。
‧住宅內部在進行整修施工時,隨意堆放之易燃雜物品,如塑膠布、PE 隔熱材、
木製桌椅、看板等,若不小心引燃起火或發生火災之時,容易助長火勢蔓延。
‧住宅內部若為廢棄無人之狀態,因內部有原先使用者建有夾板隔間或堆放易燃之
雜物,以及外部有枯枝落葉等,如遭人縱火容易引燃火源或助長火勢之問題。

三、消防設備的部份

4
‧未組成民間社區之防災組織,在救災設備上也未有相關之設施與規劃,如地區之
緊急供電系統、儲水系統等。另外,社區內居民也未有防災意識及宣導教育。
‧集合住宅內部並未設置滅火器或只有少數滅火器設於走道兩側,當火災發生之時
滅火效果不佳。在緊急逃生路線上未設有逃生指標,火災發生之時人員無法快速
地逃生,容易造成不必要之傷害。另外,在一般消防的共識上,當地居民都視消
防設備為唯一防火措施,而忽略了其它預防火災發生之積極管理及防火措施。
‧住宅廚房內部並未設有滅火設備或火警警報防制系統,當發生火災之時,在初期
滅火時相當困難,其所造成的救援延遲也容易引發更大損失。另外,在室內並未
設置滅火器或將手提式滅火器放置於室外處,當火災發生時的救急效果不彰。

四、建築延燒的部份

‧集合住宅外側常有臨時搭建之防雨棚架與鄰房相連,且防雨棚架常採用易燃透明
PE 材料,當鄰房起火時易受延燒而發生火災。室內隔牆使用一般易燃木夾板,
並未使用防火板,防止延燒成效不佳,如發生火災時容易快速延燒至另一室。
‧集合住宅內外側之走廊、梯間、主要出入口等通道,經常性堆放易燃物品,且並
未作任何的隔離防火處理,也容易因起火燃燒之後,進而蔓延至建築體本身。
‧集合住宅內部經常同時有許多人在使用,但僅有極少數的人員會負責防火、管理
等工作,且並未強制所有人員參與防火教育訓練以及防火工作宣導等之編組。

五、現存課題與防制方向之探討

項 目 現 存 課 題 防 制 方 向

‧定期公布更新計劃
空 間 ☉都市更新獎勵計劃(辦法)闕如 ‧修改建築技術規則
‧老舊住宅改善不易 ‧獎勵聯合開發辦法
區 劃
‧產權持有人數眾多 ‧增設大型住宅社區獎勵條例
部 份 ‧週邊對應條件不足 ‧協助居民協調產權持分問題
‧缺乏整體環境規劃 ‧增加道路徵收開拓財務預算
‧都市更新實施緩慢 ‧宣導社區更新理念
‧獎勵更新完成社區

☉六米寬單邊停車巷道狹窄逃生不易 ‧管制路邊停車或汽機車採分邊停放
☉八米寬雙邊停車巷道火災搶救不易 ‧協調居民訂定停車公約並禁設攤販
‧消防(雲梯)車不易進入灌救 ‧消除社區內巷弄路障以及起火盲點
‧社區特有住商混合型態 ‧增設鄰里(定點)性消防防制器材
‧違建導致防火間隔不足 ‧防火間隔落實淨空並禁放閒置物品
‧火源擴散快速控制不易 ‧增購地區內專屬小型機動消防車輛
‧社區消防救災水壓不足 ‧增設加壓器材及戶外定點消防栓具

5
‧積極輔導參與老舊社區改建計劃
☉老舊集合住宅(社區)
‧老舊社區週邊管線設施系統整合
‧住宅及設施(備)超齡使用
‧維修給水系統及增設區域加壓系統
‧室內消防防制偵測設施不足
‧配合電力公司加強線路察查
‧水管口徑較小以及水壓不足
‧增設戶外定點消防防制栓具
‧戶外消防設施(備)不足
‧輔導加裝防火防制警報系統
‧室內隔間牆之耐燃力不足
‧獎勵輔導市容更新美化方案
‧電箱(電線)老舊及配管外露
‧輔導裝修耐燃隔間(牆)
‧無消防防制偵測系統(設備)
‧宣導換修老舊電箱(表)

‧透過經常性社區消防防制演習來教導
設 施 當地居民器材設備的正確使用常識
‧教育民眾瓦斯及電器使用注意事項
設 備 ☉消防設備認知不足 ‧教育民眾使用滅火器以及消防器材
‧未實際操作消防設備 ‧定期辦理消防及防制宣導教育訓練
部 份 ‧未辦理消防器材講習 ‧舉辦社區用電及防火宣導教育訓練
‧輔導優良廠商介紹相關的消防器材
‧對執行績優社區定期舉辦消防觀摩
‧定期獎勵及公布辦理成效優良社區

‧儘量避免於客廳內使用用火爐具
‧減量使用安全性較低之小型爐具
☉桶裝瓦斯所引發火災
‧桶裝瓦斯使用機制宣導
‧任意放置
‧用火爐具之安全閥品管
‧製品缺失
‧減量儲存以及安全儲放
‧泡茶及火鍋文化
‧桶裝瓦斯出廠產源品管
‧桶身無警示或安全防護裝置
‧加強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容易受外力破壞
‧提高維修檢驗品質標準
‧嚴格管制火源

‧輔導社區以及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
管 理 ☉社區管理機制未盡完善 會,由區、里辦公室作重點獎勵輔導,
‧未成立社區防制管理組織 並納入地區警消勤務聯防組織系統
維 護 ‧防火防制通報系統未建置 ‧制訂社區生活公約打通消防逃生間隔
‧消防防制偵測系統未裝設 ‧聯結警消通報系統協助添購消防設備
部 份 ‧消防防制器材未定期檢查 ‧建立義警、義消及社區巡守隊員名冊
‧社區消防防制盲點未排除 ‧輔導設立消防防制監測系統(設備)
‧搶救災人員編制無或不足 ‧增設巡守點消除消防防制盲點
‧增設戶外消防栓或社區消防池

☉違規建築 ‧增設區域消防栓及加壓系統(設備)
‧違法外接電源 ‧現有違建加強消防安全檢查(稽核)
‧電力超載使用 ‧輔導違建戶加裝防火隔間牆
‧消防水壓不足 ‧頂樓加蓋者樓梯不得上鎖
‧無防火防制間隔 ‧建管單位加強取締新違建
‧無消防防制設備 ‧舊有頂樓違建列管
‧無消防偵測系統 ‧依法分期分類拆除
‧隔間耐燃力不足 ‧嚴格禁止外接電源
‧炊膳火源不易管制 ‧查報拆除新建違建

6
‧成立社區聯防組織及社區廣播系統
‧建立社區監測系統及緊急通報系統
‧加強警消縱向聯繫建立警勤巡查網
☉人為縱火 ‧加裝消防設備並掌握社區消防盲點
‧社區聯防組織未成立 ‧加強社區巡查並隨時注意可疑人物
‧社區監測系統未建立 ‧加強區內特種行業的消防安全檢查
‧社區消防盲點未排除 ‧加設社區緊急滅火設備
‧做好社區消防防制宣導
‧消除社區消防防制盲點
‧建立掌握地區累犯資料

教 育 ☉未訂定防火防制計劃以及與區域消防 ‧輔導制訂社區防火防制計劃並於各消
防制單位之縱向聯繫 防區隊成立專家咨詢對話窗口
宣 導 ☉社區消防防制演習未落實 ‧定期派員至各社區進行消防安全檢查
‧無社區消防編制 並同時進行防火防制講習訓練
部 份 ‧未進行消防講座 ‧輔導熱心居民成為社區消防種子成員

資料來源:本議題歸納分析整理。

六、防制議題對策之探討

經由前述得知,建築物本身並不會自動引燃火災,會引起建築物發生火災的最
基本原因,多數是致因於人為的使用不慎、不當、疏忽,或故意縱火所造成的,而
大部份的建築物火災,所造成人員嚴重傷亡或財物損失的主要原因,均是一連串的
人為疏忽及錯誤所導致結果,其絕非單一問題或偶發事件所產生的建築物火災。

基本上,建築防火就是透過防火工程的規劃設計及管理維護等過程,將建築物
內部與火有關之物品、火源、燃料等防火性能予以強化,以及將建築物使用者(住
戶、管理員、所有者、商家等)行為習慣引導改變等,讓建築物室內之空間物材,
以及人為習性等不利於防火安全影響因素之程度予以適當的降低,以減少火災發生
及危害程度,以下茲就針對防火防制對策部份,提出幾點初步建議及落實方向。

‧制度層面(一)

貫徹「舊有建築物防火避難設施及消防設備改善辦法」落實,再配合嚴格實施的
階段性消防安全檢查,促使建築物所有人或權利關係人能逐步改善現有消防盲
點。另外,於公寓大廈管理法中應明訂建築物所有權人或其使用人,以及共同戶
所成立管理委員會,應共同負有該建築物安全使用全責,並將相關安全維護、器
材檢查、安全保養等責任,直接交由住戶負責,以落實安全(責任制)管理。

7
‧制度層面(二)

分門別類,採以系統化的方式,將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及所有供公眾使用建築物,
納入防火建築物範圍,以避免產生都市公共安全之消防救災盲點。同時立法規範
檢測訂定各類防火建材之標準,針對各種場地、設施等不同特性,分別設定各類
建材之防火性能要求,再透過都市防災計劃的規劃內容,加強輔導當地居民推行
都市更新計劃,以有效消除現存老舊社區的公共危害因子,並應同時透過立法強
制規定公共服務業必須投保公共意外險,以給予當地居民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制度層面(三)

清查及建立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內各項維生系統,納入都市圖資系統作成紀錄,並
維修現存各類維生管線(路),以利搶救災任務的執行。同時在更新作業方面,
宜儘速成立專業之防火材料檢測單位,落實防火材料品質管制,並依據規範要求
嚴格檢測。成立國家消防材料檢驗專責機構,經由具專業知識的學者專家及技術
人員,確實執行法令規範所要求標準認証手續,據以建立品牌標誌的認証制度,
希以落實防火建材之品質管制要求,借以提升住宅(社區)的消防安全品質。

‧制度層面(四)

透過各類的傳播媒體,針對火害來宣導安全防火知識及正確使用消防設備方法,
加強火害防制觀念,促使火災發生的機率降至最低,萬一發生火警時,亦能正確
而有效地進行滅火,消除火源。其次,透過宣導推動正確的火災保險制度,期以
減少火害後二次傷害或提供各類醫療、急難救助,使受災戶能在短時間內儘速恢
復正常生活。對於火災發生後應儘速辦理相關保險理賠事務,應由政府有關單位
主動介入處理,明確認定責任歸屬並正式公告,以重建民眾對火險制度信心。

‧機制層面(一)

透過相關行政體系全面清查現存老舊住宅社區的使用及年限狀況,依據都市更新
條例,規劃設計區段改建,或整合維生管線所屬機關,統籌規劃管理及定期維修
保養,建立相關防救災資訊系統,減少火災對於無法全面整修之地區的危害。

‧機制層面(二)

促使各級政府機關於執行公共建設方案之時,能特別重視公共安全的考量,並隨
時關心或加強老舊社區管線維護(定期維修)作業,期以有效地降低公安事故發

8
生。萬一發生火災或其它公安事故,亦可透過國家賠償法條文,依法照顧撫恤受
災民眾,降低受災家屬不滿情緒,以避免發生民怨減少政府與民眾之間對立。

‧規劃層面(一)

劃分都市消防防制區塊,針對區域內部之特性,配置適當消防警力及設備,並調
查地區內部消防危害因子,共同彙整各區需求。同時結合當地居民,預作火災防
制對策宣導,再經由系統化的規劃整合,以消除社區當中之消防危害的盲點。

‧規劃層面(二)

加強消防單位搶救災所需之防制配備,並因應各個地區特性不同,採購適合老舊
社區通道狹窄、消防搶救災之配備,例如:小型滅火消防車,以利六米以下巷道
救火;添購抽水加壓設備,以彌補管線末端水壓不足;增購油壓剪及相關油壓破
壞設備,以利打通消防阻隔;加置無線電通訊系統及消防隊員個人防火配備,以
確保火場搶救公安。其次,透過單位任務編組,將消防任務單純化,提升消防隊
員專業技能及相關知識,以利各型火災搶救,減少災場損失,快速消滅火源。

老舊的集合住宅社區由於原設計的使用規劃,並非因應現今社會之使用納能。其
相關維生管線設施(備)之供應,從目前的標準來審視,是無法有效的提供社區
居民應有防護機制。是故,欲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住宅(社區)內消防功能,除
前述各項因應措施之外,定期的維修及檢查社區當中消防設施(備),以及增加
社區緊急火害搶救器材,乃是現階段降低社區火災危害最直接且快速的方法。

‧協調層面(一)

強化里辦公室的功能,透過輔導社區發展協會所成立的社區巡守隊,集合當地居
民力量通力合作、定時巡守,防範人為縱火,以及消除現存消防盲點。再者,透
過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輔導居民籌組社區或大樓管理委員會,並依據條例規範居
民生活公約,藉以清理及減少防火逃生通道受阻,或發揮社區民眾公權力,打通
不當阻隔巷弄,以有效減少集合住宅社區內之消防防制盲點及火害財產損失。

‧協調層面(二)

建立社區防火逃生架構,依據區域特性規劃適切的住宅社區避難逃生路徑,並模
擬各類消防火害之狀況,進行實地疏散逃生避難演練。透過現有社區組織體系,
鼓勵籌組社區消防防制組織,因地制宜進行消防搶救災技能的教授,並進行任務
編組,期能在狀況發生之前、中、後,透過明確的指揮系統迅速反應及防制。

9
肆、結論

雖然人類不斷地發明更為精進的科技,但仍舊還是無法克服及避免火災對於人們生
命與財產所造成的威脅,為了要避免火災所可能帶來的巨大損失,其最好的方法就是採
取必要而有效之防制措施,期以能將火災防範於未然,撲滅於初萌。近年來各級政府積
極地推動的防火管理制度,雖然已略具成效,但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在都會區當中,
由於商業活動的頻繁,經濟架構改變而導致人口居住形態的改變,使得二級及三級產業
的從業人口大量集中於都會區,促使居住環境間隔急劇地壓縮減小,居住生活空間壓迫
感增加,為解決此種現象於是就產生許多違建加蓋的使用情形,而當有關單位查覺事態
嚴重,欲加以取締拆除,卻又因為超過法律執行期限,或者人為關說而成效不彰。

再者,都會生活空間的壓縮與防火間隔消失的情況之下,導致在火災搶救方面形成
很大的困難點。尤其是都市老舊集合住宅社區,因其租賃與售價較為低廉,且住戶生活
水平較一般新社區居民雜亂,而使得違規加蓋與防火逃生間隔阻塞,移作它用的現象更
為顯著,萬一發生火警則其火害的可控性,將較新社區住宅的困難度增加許多,且災害
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亦將數倍於新建住宅社區。是故,有關老舊住宅社區防火間隔淨
空的要求實為當務之急。而其相應的對策方面,除了設法取得經費來進行社區整體改造
之外,唯有透過修改所謂分期分類拆除的違建部份,使其執行速度加快之外,便是立法
全面分區強制拆除防火巷道現存之違建,並落實違建查報系統,即報即拆新違建。

另外,無論在現有的法令規範檢討或消防相關業務的執行上,除了有相當多待改進
之處外,對於老舊住宅社區現存的產權問題、道路狹窄、違規加蓋、間隔阻塞、消防設
備不足或缺失、建物整建、改建,以及都市更新計劃辦理(程序)遲緩等議題,皆待有
關單位須以審慎積極的態度來應對,進行消防防制技術與消防法令(規)之改進。

主要參考書目

1.方禎璋,2000,都市老舊住宅社區火災防治對策之研究,臺北科大土木所碩士論文。
2.何明錦,1998,我國之建築物防火安全未來展望,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3.何明錦,1998,複合用途建築物避難逃生設施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4.陳弘毅,1996,火災學,鼎茂出版社。
5.陳海曙,1998,建築防火安全設計學,旭營出版社。
6.黃定國,1996,實質環境建設與都市住宅社區,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7.黃定國,1997,都市計畫防災計畫作業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8.張世典,1995,我國建築物防火研究之規劃,空間雜誌社。
9.蕭江碧,2001,古蹟保存與再利用防火課題之基礎調查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0.林玄宜,2006,淺談都市防救災規劃暨預防對策,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