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0

硕士学位论文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研究
LONGITUDINAL SHEAR BEHAVIOUR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LABS

王晓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年 7 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TU398.9 学校代码:10213
国际图书分类号:624.07 密级:公开

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研究

硕 士 研 究 生 : 王晓彤
导 师: 杨 华 教授
副 导 师: 耿 悦 副教授
申 请 学 位 : 工学硕士
学 科 : 土木工程
所 在 单 位 : 土木工程学院
答 辩 日 期 : 2016 年 7 月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TU398.9
U.D.C: 624.07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Engineering

LONGITUDINAL SHEAR BEHAVIOUR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LABS

Candidate: Wang Xiaotong


Supervisor: Prof. Yang Hua
Associate Supervisor: Assistant Prof. Geng Yue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Civil Engineering
Affiliatio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se: July, 2016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

摘 要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由于其施工速度快和承载力高等特点在建筑结构中
应用广泛。组合板中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剪切滑移对其承载力和刚度影响
显著,可能会使其在常用荷载作用下发生纵向剪切破坏,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
究尚不深入。本文拟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定量地分析剪切滑移对组合
板纵向剪切承载力的影响,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建议。具体包括以下三方
面内容:
(1)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为研究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相对滑移对组合板静力性能的影响,本文设
计了两个不同厚度(120 mm 和 180 mm)的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试
件计算跨度为 2400 mm,宽度为 510 mm。试验时组合板采用简支条件,以三
分点两集中力形式施加荷载。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试件破坏模式均为纵向剪切
粘结破坏,其极限承载力明显低于组合板的计算抗弯承载力;组合板的剪切连
接度随组合板厚度的增加而略微增大;当压型钢板边缘纤维拉应变达到 80%屈
服应变(跨中弯矩约为计算抗弯承载力 60%)时,试件的平截面假定不再成立,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发生明显的滑移应变。
(2)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建立和验证
采用 ABAQUS/Explicit 建立组合板纵向剪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压
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摩擦效应和机械咬合效应采用连接单元中的
Radial-Thrust 约束来模拟。建立相关文献中 150 mm 厚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
组合板模型和本文试验中两个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模型,将有限元分
析所得荷载-位移和荷载-应变等关键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
型的可靠性。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有限元模型可以有效
地预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
(3)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基于验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进行
参数分析,主要考虑剪跨比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板厚为
120 mm 和 180 mm 时四种不同跨度(2400 mm、3000 mm、3600 mm 和 4200 mm)
的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规范进行对比分析,验证
规范典型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并给出设计建议。
关键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有限元分析;设
计方法
-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Profiled steel sheeting-concrete composite slabs are widely used in buildings,
due to their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and high bearing capacity.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rigidity of composite slabs are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slip between the steel
deck and concrete slab. Because of this, the longitudinal shear failure may be in
prior to the flexural failure for composite slabs when suggested to design load.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aim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sis the shear slip on the
influence of bearing capacity of composite slabs by means of experimental study
an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hree aspects of research work were done as follows:
(1) Full-scale tests on the longitudinal shear behaviour of profiled steel
sheeting-concrete composite slabs
For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shear slip between steel deck and
concrete on the static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slabs, two full-scale slab samples
cast on profiled steel decks with the slab depths of 120 mm and 180 mm were
loaded to longitudinal shear failur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oller supports is
2400 mm, and the width is 510 mm. The slab specimens were loaded with two
third-point concentrate loads under simply supported conditio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mode of these two specimens was typical longitudinal
shear failure, an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alculated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Besides, the partial shear connection (PSC)
degree slightly increased with the depth of composite slab. The plain assumption
was no longer available for composite slabs when the maximum strain was larger
than 80% of the yielding strain of steel (i.e. external load being larger than 60% of
the flexural capacity based on plastic design).
(2)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and its verification
Based on ABAQUS/Explicit, longitudinal shear finite elemen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friction and mechanical occlusion between
steel decks and concrete slab were modeled using Radial-Thrust. The FEM was
benchmarked against the two specimen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and one trapezoid
profiled steel sheet composite slab with the depth of 150 mm in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and load-strain curves obtained from FEM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s for validation purpos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the benchmarking data (i.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llected
from this study and those available in literatures) were well predicted by means of
using FEM and could be used for further study.

- II -
Abstract

(3) Parametric study and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design of composite slabs
Parametric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using FEM on the key parameter of shear
span ratio (i.e. λ in this study), which mainly influences the longitudinal shear
behaviour of composite slabs. Eight models with different depths (i.e. 120 mm and
180 mm) and different spans (i.e. 2400 mm, 3000 mm, 3600 mm and 4200 mm)
were established. Moreover, comparisons between FEM results and predictions of
typical design methods for composite slabs were made in order to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odes, and proper design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Keywords: Composite slab, Longitudinal shear behaviour,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Design methods

- I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 论 ........................................................................................................... 1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
1.1.1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 1
1.1.2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 .................................................. 2
1.2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 3
1.2.1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试验研究 .......................................................... 4
1.2.2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有限元分析 ...................................................... 7
1.2.3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设计方法 .......................................................... 8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0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0
第 2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 12
2.1 引言 ........................................................................................................ 12
2.2 试验概况 ................................................................................................. 12
2.2.1 试件设计.................................................................................................. 12
2.2.2 材料的力学特性 ...................................................................................... 13
2.3 试验方案 ................................................................................................. 15
2.3.1 加载装置及位移计布置 .......................................................................... 15
2.3.2 应变片布置及编号 .................................................................................. 15
2.3.3 加载制度.................................................................................................. 17
2.3.4 试验量测内容 .......................................................................................... 18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18
2.4.1 破坏现象.................................................................................................. 18
2.4.2 荷载-位移曲线 ........................................................................................ 20
2.4.3 荷载-滑移曲线 ........................................................................................ 22
2.4.4 平截面假定 .............................................................................................. 23
2.4.5 荷载-应变曲线 ........................................................................................ 24
2.5 本章小结 ................................................................................................. 26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28

- IV -
目 录

3.1 引言 ........................................................................................................ 28
3.2 模型建立 ................................................................................................. 28
3.2.1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 28
3.2.2 材料模型.................................................................................................. 29
3.2.3 相互作用设置 .......................................................................................... 31
3.2.4 荷载和边界条件 ...................................................................................... 32
3.2.5 分析步设置 .............................................................................................. 33
3.3 模型验证 ................................................................................................. 34
3.3.1 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 34
3.3.2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 39
3.4 本章小结 ................................................................................................. 48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 49
4.1 引言 ........................................................................................................ 49
4.2 有限元参数分析 ...................................................................................... 49
4.2.1 荷载-位移曲线 ........................................................................................ 50
4.2.2 平截面假定 .............................................................................................. 57
4.2.3 荷载-应变曲线 ........................................................................................ 59
4.3 规范对比和设计建议 .............................................................................. 61
4.3.1 m-k 法 ....................................................................................................... 61
4.3.2 PSC 法 ...................................................................................................... 62
4.4 本章小结 ................................................................................................. 64
结 论 ....................................................................................................................... 66
参考文献 ................................................................................................................... 67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 71
致 谢 ....................................................................................................................... 72

-V-
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组合结构一般由钢管混凝土柱和组合梁板组成,由于其施工速度快、承载
力高和构件刚度大等特点在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典型的组合结构
构件如图 1-1 所示。作为组合结构最常见的楼板形式,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
板的压型钢板在施工过程中作为模板可节省临时支撑工作量,当混凝土硬结后
会作为受拉构件与混凝土共同作用 [2] 。

(a)组合结构柱 (b)组合梁
图1-1 典型组合结构构件

1.1.1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压型钢板主要分为开口型压型钢板、缩口型压型钢板和闭口型压型钢板三
种,典型的截面形式如图 1-2 所示。闭口型压型钢板和开口型、缩口型压型
钢板相比具有诸多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1] 。首先,闭口型压型钢
板-混凝土组合板材料强度发挥更充分,压型钢板截面重心距板底距离较小,
按塑性理论分析承载力时,其压力与拉力合力作用点具有更大的内力臂,因而
组合板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其次,粘结性能好,闭口型压型钢板特殊的倒三角
形肋和腹板上的冲铆连接使得压型钢板对混凝土板的握裹力更强,压型钢板和
混凝土达到真正的组合作用。再次,闭口型压型钢板具有更好的建筑功能,板
底相对平整,因而增大了净空高度,便于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提供多种板底处
理方式。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a) 开口型压型钢板 (b) 缩口型压型钢板 (c) 闭口型压型钢板


图1-2 常用压型钢板截面形式
为了发挥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的组合作用,需要在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增
加粘结构造或者设置抗剪连接件,保证组合板中纵向剪力能够有效地传递 [3-10] 。
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形式如图 1-3 所示,主要有压型钢板和混凝土
之间的摩擦连接(图 1-3 (a))、压型钢板表面做压痕或凸起以加强和混凝土
之间的机械连接(图 1-3 (b))和组合板板端设置抗剪连接件等方式(图 1-3
(c))。组合板中最常见的抗剪连接件是带头栓钉连接件,在施工过程中一般
将栓钉焊透压型钢板,将压型钢板固定在组合梁上。

(a)压型钢板和混凝土间的摩擦连接

(b)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机械连接

(c)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栓钉
图1-3 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连接形式

1.1.2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破坏模式主要有正截面弯曲破坏、纵向水平剪切
粘结破坏和斜截面剪切破坏三种 [10] 。在完全剪切连接条件下,组合板最易发

-2-
第1章 绪 论

生正截面弯曲破坏。如果破坏时组合板正截面没有达到极限弯矩,而是由于剪
力连接件失效,导致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间发生较大的相对滑移,使得组合板失
去组合作用,则为纵向剪切粘结破坏。斜截面剪切破坏一般在外荷载较大且高
跨比较大的组合板支座处发生 [3] 。
组合板纵向名义剪应力(Vt /bdp )和组合板剪跨区长度的倒数(A p/bL s)之
间的关系如图 1-4 所示 [10] 。其中,Vt 为组合板的支座竖向反力,b 为组合板计
算宽度,d p 为组合板有效高度,Ap 为组合板计算宽度内压型钢板的截面面积,
Ls 为组合板剪跨区的长度(集中力作用时,Ls 为集中力到支座间的距离;均布
荷载作用时,L s 为组合板计算跨度的 1/4)。研究表明,组合板的破坏形态与剪
跨区长度有密切关系。当剪跨区长度 L s 较大时,试件发生抗弯破坏(图 1-4 b-b
段);当剪跨区长度 L s 较小时,试件发生斜截面剪切破坏(图 1-4 a-a 段);纵
向剪切破坏介于抗弯破坏和斜截面剪切破坏之间(图 1-4 c-c 段)。

Vt /(bd p )

a-a

c-c

b-b

Ap /(bL s )

图1-4 名义剪应力与剪跨区长度倒数的关系
通常状况下,组合板设计无法达到完全剪切连接,因而压型钢板-混凝土
组合板最常见的破坏形式是纵向剪切破坏 [10] 。发生纵向剪切粘结破坏时,由
于压型钢板和混凝土分别受力,因而组合板的承载力和刚度均显著低于抗弯破
坏时的承载力和刚度。因此,研究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定
量分析剪切滑移对组合板承载力的影响,有效地预测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2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学者多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压型钢板-混凝土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进行研究。本节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组合板纵向剪切试验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典型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
合板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

1.2.1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试验研究

1.2.1.1 足尺试验研究

1984 年,Porter 和 Greimann 等 [11] 对 8 个端部设置栓钉和 7 个不带端部


栓钉的组合板进行了静力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端部设置栓钉的开口型
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比不设置栓钉的组合板高 8%~33%。
1990 年,Easterling 和 Young 等 [12] 对端部锚固组合板的静力性能进行了
试验研究,端部锚固包括了热轧角钢、冷弯角钢和带头栓钉等形式。试验研
究结果表明,端部锚固程度足够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计算理论(即认为钢板达到屈服,混凝土受压破坏)计算组合板的极限承载
力。但该文献并未对端部锚固件的计算方式进行说明。
1992 年,Jolly 和 Lawson 等 [13] 对 6 个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进行了试
验研究,定量研究端部锚固和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作用对组合板承
载力和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采用 50%的剪切连接件的承载力来
计算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此外,该文献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组合板纵向
剪切承载力设计公式,相应公式中不区分是否布置端部栓钉。
1997 年,Bode 和 Minas 等 [14] 对采用三种不同板型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
合板进行了静力和动力试验研究,所有组合板试件都发生脆性破坏模式,端
部布置栓钉可以显著地提高组合板的承载力和延性。基于推出试验,提出了
简化的部分剪切连接设计方法。
2003 年,Chen 等 [15] 对 7 个单向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和 2 个两跨连续
组合板进行了足尺试验研究,试验中考虑了端部锚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剪切滑移的影响,组合板很难达到完全剪切连接,但端部布置栓钉的组
合板和不带栓钉的组合板试件相比,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而且,端部栓钉
的剪力-滑移关系比栓钉的强度更易影响组合板的工作性能。对于连续组合板,
可以按照弹性设计法计算得到剪跨区长度(该文献建议,边跨和中跨剪跨区
分别为 0.8 L 和 0.6 L)。
2016 年,Rana 等 [16] 对 8 个带有不同端部锚固件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
板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板的静力性能和长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
明,端部锚固显著增加了组合板和普通混凝土的静力性能,长期收缩和徐变

-4-
第1章 绪 论

作用会显著降低普通混凝土板静力性能,而对组合板的静力性能影响较小,
可以忽略不计。
2005 年,郭彦林等 [17] 对 16 块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静力性能
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依据塑性理论给出了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试验结果
表明:端部栓钉充足的情况下,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粘结程度较高,能保
证压型钢板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组合板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强度储备,也具
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2007 年,聂建国等 [18] 对 8 块缩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纵向剪切
破坏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纵向剪切粘结破坏和弯曲破坏对
组合板承载力起控制作用,随着剪跨比逐渐增大,破坏形式会逐渐从纵向剪
切粘结破坏向弯曲破坏过渡。
2008 年,杨文平等 [19] 对 8 块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抗弯承载
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端部布置栓钉的组合板极限承载力与抗
弯承载力计算值的比值平均值接近 1.0,可采用抗弯承载力验算承载能力;
而端部未设置栓钉的则按纵向剪切粘结承载力验算组合板承载能力。
2011 年,骆志成等 [20] 对闭口型压型钢板-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板的静力
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作者通过试验研究端部无栓钉组合板的纵向抗剪性能,
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 30%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板的抗剪承载力
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板相似。

1.2.1.2 钢板拔出或混凝土推出试验(Push test)

作为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性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压型钢
板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关系进行了钢板拔出或者混凝土推出试验研究。
1988 年,Daniels 等 [21] 对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进行了钢板拔出
试验,得到了试件的纵向剪力-滑移关系。拔出试验设计如图 1-5 所示。首先
用连接钢板将两个压型钢板焊接连接,然后按图示方向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试
验过程中首先给混凝土板施加一个水平力 F,然后沿竖向施加拉力直至试件发
生破坏。水平力 F 初始值与混凝土自重相同,试验过程中随着混凝土的变形
水平力 F 不断增大来保证试件不发生转动。

-5-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压型钢板

混凝土板

连接板
·
图1-5 Daniels 拔出试验

压型钢板

千斤顶

混凝土板

(a)Porter 和 Ekberg 试验装置 (b)Stark 试验装置

压型钢板

混凝土板
加载装置

(c)Ferrer 试验装置
图1-6 其他学者拔出试验

-6-
第1章 绪 论

1978 年,Porter 和 Ekberg 等 [22] 采用了图 1-6 (a)所示的加载装置进行混


凝土推出试验。试验前将两个压型钢板作为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厚度为
两个混凝土板板厚之和。试验时通过千斤顶施加竖向荷载将混凝土推出,得到
组合板的粘结滑移曲线。此外,Stark[23] 在 Porter 和 Ekberg 试验装置的基础上
施加水平荷载,用来保证钢板和混凝土处于夹紧状态,试验装置如图 1-6 (b)
所示。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图 1-6 (b)的试验装置时水平力 F 在试验过程中
基本不变,因此不会产生由于水平力 F 变大而增加的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
的摩擦效应。此外,Ferrer 等和 Burnet 等 [24] 也进行了相似的钢板拔出或者混
凝土推出试验,试验装置如图 1-6 (c)所示。

1.2.2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有限元分析

1.2.2.1 足尺试验有限元分析

由于有限元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试验成本,因此很多学者对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和分析。1993 年,
Daniels 和 Crisinel 等 [25,26] 基于梁单元对压型钢板-混凝土单向简支板和两跨连
续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影响。有限元分
析中,压型钢板和混凝土板之间的相对滑移关系采用推出试验结果。
1995~1998 年,Veljkovic 等 [27-29] 采用 DIANA 有限元软件对压型钢板-混
凝土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其中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
间的粘结滑移关系同样采用推出试验的结果。
2009 年,Abdullah 和 Easterling 等 [30] 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弯试验
简化得到组合板的剪切滑移关系,并将其应用到组合板有限元分析中。有限元
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简化的剪切滑移关系,可以较好地预测组合板纵向剪切性
能。
对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中栓钉对组合板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的影响,
尽管一部分学者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但仍不能定量地预测其贡献的
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在压型钢板表面会做凸起和压痕,因此,2014 年,V.V.
[31,32]
Degtyarev 对带栓钉的组合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组合板达到完全剪
切连接时需要的最小栓钉数量给出了具体公式。此外,研究发现相同混凝土板
厚时,压型钢板高度越大,其组合效应越明显。

-7-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1.2.2.2 推出试验有限元分析

由于压型钢板和混凝土板之间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是有限元分析的最重
要参数。因此,2006 年,Ferrer 等 [33] 对推出试验进行了有限元建模,研究了
摩擦系数对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由于有限元分析中将混
凝土假定为刚性面,因而,该有限元模型不能有效地模拟推出试验的破坏模式。

1.2.3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设计方法

目前对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纵向剪切 承载力的设计方法主要有
m-k 法和 PSC 法(Partial Shear Connection)两种。中国《组合楼板设计与施
(CECS273-2010)[3] 推荐采用 m-k 法;欧洲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EC4[10]
工规范》
认为两种设计方法均可以作为组合板纵向抗剪承载力设计方法。
1.2.3.1 m-k 法

m-k 法最初是由 Porter 和 Ekberg[22] 基于试验结果提出的经验公式。公式中


考虑了组合板截面尺寸的信息、混凝土强度和试件加载模式的影响。从物理意
义上理解,m 为对机械咬合效应的度量,而 k 则是对摩擦效应的度量,对于开
口型压型钢板,其 k 值可能为负数。基于该半经验公式,我国《组合楼板设计
(CECS273-2010)[3] 推荐采用 m-k 法进行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
与施工规范》
设计。计算公式如公式(1-1)所示。
As h0
V m  kf t bh0 (1-1)
1.25a
式中 V —— 组合板最大剪力设计值;
As —— 计算宽度内组合板中压型钢板截面面积;
ft ——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a —— 组合板剪跨长度。集中力作用时,a 为集中力到支座间
的距离,均布荷载下取 l n/4,l n 为组合板净跨;
b —— 组合板计算宽度;
h0 —— 组合板截面有效高度;
m,k —— 剪切粘结系数,k 为无量纲系数,m 的单位为 N/mm 2 。

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变化较小,因而欧洲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EC4[10] 中推
荐采用的 m-k 法如公式(1-2)所示。公式中不直接体现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
拉强度的影响,而是将混凝土强度方面的影响从 k 体现。

-8-
第1章 绪 论

bd p
As
V  k)
(m (1-2)
1.25 bLs
式中 V —— 组合板最大剪力设计值;
As —— 计算宽度内组合板中压型钢板截面面积;
Ls —— 组合板剪跨区长度。集中力作用时,L s 为集中力到支座
间的距离,均布荷载下取 ln /4,ln 为组合板净跨;
b —— 组合板计算宽度;
dp —— 组合板截面有效高度;
m,k —— 剪切粘结系数,k 为无量纲系数,m 的单位为 N/mm 2 。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组合板形式和混凝土厚度等因素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承
载力影响较大,因而对于采用不同形式的压型钢板和不同厚度的组合板,其纵
向剪切承载力预测公式需要进行足尺试验研究,得到相应的 m 和 k 值。
1.2.3.2 PSC 设计法

PSC(Partial Shear Connection)设计方法中要求试件任何一个截面的弯矩


需要小于采用 PSC 设计方法计算的抗弯承载力。需要说明的是,采用 PSC 方
法时允许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连接件发生塑性变形。欧洲组合结构设计规
范 EC4[10] 要求,PSC 设计法仅限于极限荷载大于发生 0.1 mm 滑移时对应荷载
值 10%以上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PSC 设计方法中考虑了组合板截面的剪切连接度 η=N c/Ncf, N c 和 N cf 的计
算如公式(1-3)~(1-4)所示。

Nc =τu,pdbL s (1-3)

Ncf=0.85fcmbx=f yAs (1-4)


式中 τu,pd —— 压型钢板和混凝土间的极限粘结应力;
b —— 组合板计算宽度;
Ls —— 组合板剪跨区长度。集中力作用时,L s 为集中力到支座
间的距离,均布荷载下取 ln /4,ln 为组合板净跨;
As —— 计算跨度内组合板中压型钢板截面面积;
fcm —— 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
fy —— 压型钢板强度。
当 η=1.0 时,组合板的承载力按照组合截面进行承载力设计(截面的承载
力为 Mp,Rm );当 η=0 时,认为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没有任何粘结效应,即

-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压型钢板和混凝土分别受力(截面的承载力为 Mprofile );当 0<η<1.0 时,截面


的承载力按图 1-7 计算。

图1-7 PSC 设计方法示意图

1.2.4 研究现状总结

对上述组合板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可发现,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在常见荷载作用下易发生纵向剪切破坏。目前,压型
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的研究重点在于:
(1)定量分析压型钢板和
混凝土之间的剪切滑移关系对组合板承载力的影响;(2)端部剪力连接件对
组合板承载力的贡献。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足尺试件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钢板拔出或者混凝土推出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由于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
力受多个因素影响,如压型钢板形式、组合板厚度和组合板几何尺寸(例如,
剪跨比)等,而目前常用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设计方法,例如我国推荐采
用的 m-k 法并未区分上述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拟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
分析,定量研究剪切滑移对组合板承载力的影响,以期为压型钢板-混凝土组
合板的纵向剪切承载力设计方法提出参考性意见。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具有承载力高和刚度大等优点。但是,对于
端部没有足够锚固的组合板,在常用荷载作用下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交界面仍会
发生剪切滑移,从而显著降低组合板的承载力和刚度。本文以闭口型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板的单调静力加载试验为基础,结合 ABAQUS 有限元分析,对压

- 10 -
第1章 绪 论

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将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
究工作:
(1)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设计了两个不同厚度(120 mm 和 180 mm)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
板。组合板计算跨度为 2400 mm,板宽为 510 mm。钢板采用 DW51-170-510
闭口型压型钢板,钢板厚度为 1.2 m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40。对简支
条件下的组合板进行三分点两集中力加载,试验主要测量: 1)跨中及加载
点处的竖向位移,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交界面的相对滑移; 2)跨中及剪跨区
截面混凝土和钢板应变分布; 3)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试验重点考察组合
板纵向剪切破坏形态,验证组合板平截面假定是否成立,以及压型钢板与混
凝土间相对滑移随荷载变化趋势。
(2)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建立和验证
采用 ABAQUS/Explicit 建立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正确
性。钢板采用壳单元,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采用界
面连接单元考虑二者之间摩擦效应和机械咬合效应。建立参考文献中 150mm
厚开口型组合板模型和本文试验 120 mm 和 180 mm 厚闭口型组合板有限元
模型,将模拟得到的荷载-位移和荷载-应变等关键曲线与相应试验结果对比,
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3)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基于验证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对影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
能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剪跨比对组合板纵向剪切粘结性能的影响,
重点考察组合板的荷载-位移曲线、荷载-滑移曲线、荷载-应变关系,并验证
平截面假定是否成立。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规范推荐的 m-k 法和 PSC 法进行
对比,为组合板的设计提供建议。

-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为研究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间的剪切滑移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的影响,
本文对不同厚度的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性能进行了试验
研究。试验得到了组合板跨中位置及加载点的荷载-位移曲线、荷载-滑移曲线
和荷载-应变曲线,试验同时观测了组合板纵向剪切破坏模式。本章对试验准备
进行介绍,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2.2 试验概况

2.2.1 试件设计

本文设计了两块不同厚度的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组合板厚度分
别为 120 mm 和 180 mm。组合板跨度为 2700 mm,计算跨度为 2400 mm,板宽
为 510 mm。试验采用三分点两集中力加载。试件基本参数如表 2-1 所示。底
部钢板采用多维联合集团的 DW51-170-510 型闭口型压型钢板,具体几何特性
见表 2-2 。
表 2-1 试件基本参数

厚度 d 总跨度 L 计算跨度 Lc 宽度 b 剪跨 Ls 剪跨比 λ


试件编号
(mm) (mm) (mm) (mm) (mm)

CS-120 120 2700 2400 510 800 6.67

CS-180 180 2700 2400 510 800 4.44

表 2-2 压型钢板的几何特性

高度 宽度 厚度 中和轴 y 面积 惯性矩 压型钢板


压型钢板型号 hsk bsk tsk (距底部) Ask Isk 示意图
(mm) (mm) (mm) (mm) (mm 2 ) (10 5 mm4 )

DW51-170-510 65 510 1.2 21 1200 7.75

组合板试件支模见图 2-1 ,为避免模板发生侧向失稳,支模时沿板长方向


布置多处横向拉结。浇筑混凝土时,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内部充分振捣,使模

-12 -
第 2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板内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当浇筑混凝土的表面达到组合板预定高度后抹面处
理,注意避免试件表面出现塌陷及气泡等缺陷。完成抹面处理后,用塑料薄膜
将试件全部覆盖,并洒水养护 7 天。组合板试件支模及养护见图 2-2 。
浇筑试件时预留足够混凝土试块,以便进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弹
性模量测试,试块与试件同条件养护。7 天养护后,组合板试件的混凝土强度
达到要求,对其进行拆模,等待试验。

图2-1 组合板试件支模 图2-2 组合板试件养护

2.2.2 材料的力学特性

2.2.2.1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依据《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2010)[34],沿压型钢
板受力方向上加工成标准拉伸试件测量其基本材料参数,每组拉伸试件的数量
为三个。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与抗震实验室进行钢材拉伸试验,使用微机控
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电阻应变片粘贴在钢板拉伸试件两侧纵向相对位置处,
测得钢板的屈服强度(f y)、极限抗拉强度(fu)以及钢板的弹性模量(Es);试
验中所使用的压型钢板力学性能见表 2-3 。

表 2-3 压型钢板力学性能

厚度 tsk 屈服强度 f y 抗拉强度 fu 弹性模量 Es


压型钢板型号
(mm) (N/mm2) (N/mm2) (N/mm2)

DW51-170-510 1.2 440.3 517.0 2.00×105

2.2.2.2 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

试验所用水泥为标号 42.5N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表观密度为 3.17g/cm 3;


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为 2.58 的天然河砂;粗骨料选用碎石。所用骨料的各项性
能指标满足我国规范的相应要求 [35]。试验所用的骨料基本参数见表 2-4 。

- 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2-4 混凝土骨料筛分试验结果和物理性能
骨料粒径 累积筛过质量
特性 (mm) (%)
粗骨料 细骨料 粗骨料 细骨料
26.5 4.75 100.0 100.0

筛分 19.0 2.36 66.7 86.2


试验 16.0 1.18 50.0 74.3
分析 9.0 0.60 16.7 52.0
4.75 0.30 0.3 12.9
干燥密度(kg/m3) 2777 2623
饱和面干密度(kg/m3) 2792 2714
吸水率(%) 0.55 3.4
骨料材质 碎石 河砂
破碎指标(%) 4.3 ——

混凝土配合比见表 2-5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为 180 kg,水灰比为 0.45,


为了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坍落度约为 170 mm),添加 AS-I 型高效
减水剂,减水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 1.0%。
表 2-5 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kg/m3) 坍落度
混凝土
水 水泥 砂 粗骨料 减水剂 (mm)

C40 180 400 680 1208 4.0 170±20

浇筑组合板试件时,预留若干立方体试块(100 mm×100 mm×100 mm)


进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此外,预留若干棱柱体
试块(150 mm×150 mm×300 mm)进行弹性模量试验。
立方体试块与棱柱体试块和足尺组合板试件进行相同条件养护,按照《普
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36] 分别在浇筑后的第 7
天、28 天、90 天和试验时(635 天),将各组试块在 200 吨压力试验机上分别
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每组混凝土试块的数量
均为三个。
试验测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的最大差值小于 10%,离散性较
小。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所得的结果离散性较大,个别试块所得结果最大
差值达到 23.9%,对于离散性较大的 3 组数据,取中间数值。测得混凝土力学
性能试验数据见表 2-6 。

-14 -
第 2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表 2-6 混凝土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 fcu 劈裂抗拉强度 fct 弹性模量 Ec


时间
(最大差值) (最大差值) (最大差值) 泊松比 μ
(天)
N·mm-2 N·mm-2 104N·mm-2

7 34.9(1.8) 5.07(0.63) 3.18(0.12) 0.266

28 43.1(3.1) 5.52(1.02) 3.55(0.34) 0.261


90 48.2(3.1) 4.12(0.77) 3.38(0.04) 0.268

635 54.0(3.5) 4.40(1.05) 3.75(0.35) 0.301

2.3 试验方案

2.3.1 加载装置及位移计布置

本试验试件采用简支条件,加载方式为三分点两集中力竖向加载,试件屈
服前采用力控制加载,屈服后采用位移控制加载。在组合板加载区上表面设置
垫板,以防止试件局部受压破坏。力传感器布置在反力架与竖向千斤顶之间,
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见图 2-3。位移计布置在组合板的跨中、加载点以及支座
处,其中跨中位置布置两个位移计,左右加载区分别布置一个位移计,支座处
分别布置一个位移计。本文试验将测量钢板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的 LVDT 位移
计布置在组合板试件的两边支座处(各两个),位移计均固定在钢板上,并将指
针对准混凝土板。

2.3.2 应变片布置及编号

应变片布置及编号见图 2-4 。应变片编号形式为 SG-X-Y-Z,第一个 X 代


表应变片布置的截面,可以取为 1、2、3、4(1、2 代表跨中截面,3、4 代表
剪跨区截面),截面位置见图 2-3;第二个 Y 代表应变片布置的位置,可以取为
A、B、C、D、E、F(A:组合板上表面混凝土,B:组合板侧面距顶面四分之
一高度处混凝土,C:钢板与混凝土交界面处混凝土,D:钢板与混凝土交界面
处钢板,E:压型钢板二分之一高度处钢板,F:组合板底面钢板);第三个 Z
代表应变片序号,可以取为 1、2、3。

- 1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a)试件加载和位移计布置示意图

(b)足尺试件加载装置
图2-3 加载装置及位移计布置

图2-4 应变片布置及编号(以截面 1 为例)

-16 -
第 2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2.3.3 加载制度

试验正式开始加载前进行预加载,以检验支座是否平稳,仪表以及加载设
备是否正常运行等。预加载应控制组合板受力在弹性范围内,施加的荷载小于
开裂荷载的 70%,以免产生裂缝或者其他形式的加载残余值。120 mm 厚闭口
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开裂弯矩的计算值大于 5 kN•m,故控制预加载的最
大荷载值 P(两个集中力之和)不大于 8 kN;180 mm 厚的闭口型压型钢板-混
凝土组合板开裂弯矩的计算值大于 10 kN•m,故控制预加载的最大荷载值 P(两
个集中力之和)不大于 17 kN。
试验的正式加载的加载制度采用分级加载法。依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
标准》[37],试验加载过程中,若施加的荷载值小于正常使用的标准荷载,应控
制每级荷载小于该荷载的 20%,若所施加的荷载大于正常使用的标准荷载,应
控制每级荷载小于该荷载的 10%;若所施加的荷载与极限承载力计算值比较接
近,应控制每级荷载不大于正常使用标准荷载的 5%。为了较准确地捕捉开裂
荷载值,当所加荷载达到开裂荷载计算值的 90%时,每级加载值降为开裂荷载
值的 5%。各级加载数值具体参见表 2-7 ,表中 Pcr 代表开裂荷载,Ps 代表正
常使用标准荷载。
表 2-7 各级加载数值

开裂前 开裂后-钢板屈服
试件序号 20%Pcr 10%Pcr 5%Pcr 20%Ps 10%Ps 5%Ps
(kN) (kN) (kN) (kN) (kN) (kN)
CS-120 3 1.5 0.75 8.0 4.0 2.0
CS-180 7 3.5 1.75 14.0 7.0 3.5

组合板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根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37] 确定。
放大镜观察法和荷载-挠度曲线判别法均可确定开裂荷载值。应用放大镜观测法
时,若裂缝出现在荷载持续时间内,则开裂荷载取为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
值的平均值;若裂缝出现在荷载持续时间后,则将开裂荷载取为本级荷载值。
本文试验中采用荷载-位移曲线判别法,即将荷载-位移曲线上斜率首次突变点
的荷载值作为开裂荷载的实测值。本次试验整个加载过程中采集到的最大荷载
值作为极限荷载实测值。
在试验加载过程中除按照上述控制值分级施加荷载外,还应根据荷载-位移
曲线的变化情况对所加荷载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完成每级加载后,持荷
2~3 分钟,一方面待仪器仪表稳定后采集数据,另一方面对各级荷载下的裂缝

- 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展以及响声情况做出详细记录,待施加的荷载接近预估极限承载力时,连续
加载并采集数据,直到荷载降为极限荷载的 85%左右时停止加载与采样。

2.3.4 试验量测内容

试验主要量测内容包括位移、滑移及应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跨中位置及加载点处的荷载-位移曲线,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交界面的
荷载-滑移曲线;
(2)跨中截面及剪跨区截面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的荷载-应变曲线,以及组
合板中和轴发展;
(3)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加载过程中荷载-挠度曲线上斜率首次突变的
荷载值为开裂荷载实测值;整个加载过程中采集到的最大荷载值为极限荷载;
(4)裂缝的出现、开展情况以及裂缝的宽度。将加载过程中每级荷载作用
下的裂缝开展情况在组合板上描绘出来,同时用裂缝观测仪记录裂缝的宽度并
用钢尺测量裂缝间距的变化。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破坏现象

试件布置和破坏现象如图 2-5 和图 2-6 所示,两个组合板试件均发生了典


型的纵向剪切破坏现象。试件在加载初期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由于组合板侧面
有压型钢板存在,因而此阶段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裂缝;荷载逐渐增大时,在组
合板侧面可以观测到明显的裂缝,且裂缝宽度不断增大;当荷载继续增大时,
剪跨区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出现纵向裂缝,裂缝不断增大;当荷载继续增大
时,组合板试件的加载点位移逐渐增加并超过跨中位移;两个试件均是由于压
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滑移过大导致组合板承载力降低 15%结束加载。
试件的裂缝分布模型如图 2-7 所示,A、B、C 面分别代表组合板顶面,组
合板东侧面和西侧面。试件最终的侧面和顶面的裂缝贯穿,并且在组合板顶面
沿压型钢板板肋处出现两条纵向裂缝。

-18 -
第 2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a)试件布置图 (b)试验结束时试件变形

(c)加载点剪切斜裂缝 (d)压型钢板-混凝土间滑移
图2-5 试件试验现象(CS-120)

(a)试件布置图 (b)试验结束时试件变形

(c)加载点剪切斜裂缝 (d)压型钢板-混凝土间滑移
图2-6 试件试验现象(CS-180)

- 1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a)CS-120

(b)CS-180
图2-7 试件的裂缝分布模式
注:A、B、C 面分别代表组合板顶面,组合板东侧面和西侧面

2.4.2 荷载-位移曲线

两个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如图 2-8 所示,曲线可以分成典型的三阶段。第


Ⅰ阶段为组合板弹性工作阶段,荷载-位移曲线基本为直线段。第Ⅱ阶段为组合
板带裂缝工作状态,组合板的刚度比弹性段有明显的降低。第Ⅲ阶段为组合板
显著纵向滑移阶段,这一阶段时荷载基本保持不变而滑移量不断增大,而且滑
移量较大的一端加载点位移会超过跨中位移。
CS-120 和 CS-180 开裂弯矩分别为 4.01 和 8.01 kN•m。CS-180 试件的开裂
荷载大约是 CS-120 试件的 2.0 倍,该增大系数与预期一致。这主要是由于组合
板开裂弯矩主要由试件抗弯抵抗距(W=1/6bh2)有关,因此 CS-180 试件的开裂
弯矩理论上是 CS-120 试件的 2.25 倍。试验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规范预测值和
试验值对比见表 2-8 。CS-120 和 CS-180 极限弯矩分别为 32.09 和 56.95 kN•m,
两个组合板试件的极限弯矩明显低于按照完全剪切条件时的极限弯矩。CS-120
和 CS-180 计算极限弯矩分别为 44.0 kN•m 和 75.7 kN•m。这主要是因为试件在

-20 -
第 2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加载的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滑移,试件没有发生典型的抗弯破坏现象。试件的
(CECS273-2010)[3] 进行预
纵向剪切承载力可以由《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
测,试件 CS-120 的承载力预测值比试验值高 6.9%,试件 CS-180 的承载力预测
值比试验值低 3.3%。
40 60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组合板承载力(kN·m)

组合板承载力(kN·m)
30 45

20 30

10 Ⅰ:弹性阶段 跨中位移 15 Ⅰ:弹性阶段 跨中位移


Ⅱ:带裂缝工作阶段 左加载点 Ⅱ:带裂缝工作阶段 左加载点
Ⅲ:滑移显著增长阶段 右加载点 Ⅲ:滑移显著增长阶段 右加载点
0 0
0 20 40
60 80 0 15 30 45 60
组合板位移(mm) 组合板位移(mm)

(a)CS-120 (b)CS-180
图2-8 组合板荷载-位移曲线
表 2-8 试件典型荷载试验值和预测值
CECS273:2010 CECS273:2010
试验值
完全剪切连接 部分剪切连接
试件编号 开裂弯矩 极限弯矩 开裂弯矩 极限弯矩 开裂弯矩 极限弯矩
Mcr Mu Mcr Mu Mcr Mu
(kN·m) (kN·m) (kN·m) (kN·m) (kN·m) (kN·m)
CS-120 4.01 32.1 6.58 44.02 6.58 34.3
CS-180 8.01 57.0 14.16 75.70 14.16 55.1

1.0
CS-120
η=0.566;
0.8 Mtest/Mu=0.729

0.6 CS-180
Mtest/Mu

η=0.664;
Mtest/Mu=0.753
0.4

0.2
CS-120
CS-180
0.0
0.0 0.2 0.4 0.6 0.8 1.0
剪切连接度η

图2-9 组合板承载力和剪切连接度关系

- 2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组合板极限承载力和剪切连接度的关系见图 2-9 。采用 m-k 法时,两个组


合板试件的名义剪切应力分别为 0.832 MPa 和 0.888 MPa;当采用 PSC 法时,
两个组合板试件的极限剪切应力分别 0.578 MPa 和 0.649 MPa。采用 m-k 法得到
的极限纵向粘结应力明显高于 PSC 法得到的应力值,这主要是因为采用 m-k 法
计算得到的是名义剪切应力。而且组合板截面高度越大,其剪切粘结应力越大。

2.4.3 荷载-滑移曲线

两个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如图 2-10 和图 2-11 所示,其中图(a)为试件


加载过程的荷载-滑移曲线;图(b)为试件发生初始滑移时的荷载-滑移曲线;
图(c)为试件发生约为 0.1 mm 时的荷载-滑移曲线;图(d)为试件平台段的
荷载-滑移曲线。
40 40
组合板承载力(kN·m)
组合板承载力(kN·m)

30 30

20 20

10 10
左支座 左支座
右支座 右支座
0 0
0 1 2 4 3 5 6 0.000 0.002 0.004 0.006 0.008 0.010
组合板滑移(mm) 组合板滑移(mm)
(a)全过程荷载滑移曲线 (b)滑移量 0-0.01mm

40 40
组合板承载力(kN·m)
组合板承载力(kN·m)

30 30

20 20

10 10
左支座 左支座
右支座 右支座
0 0
0.00 0.05 0.100.15 0.20 0.0 0.2 0.4 0.6 0.8 1.0
组合板滑移(mm) 组合板滑移(mm)

(c)滑移量 0-0.2mm (d)滑移量 0-1.0mm


图2-10 荷载-滑移曲线(CS-120)

-22 -
第 2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60 60

50 50
组合板承载力(kN·m)

组合板承载力(kN·m)
40 40

30 30

20 20

10 左支座 10 左支座
右支座 右支座
0 0
0 2 4 8 6 10 12 0.000 0.002 0.004 0.006 0.008 0.010
组合板滑移(mm) 组合板滑移(mm)

(a)全过程荷载滑移曲线 (b)滑移量 0-0.01 mm

60 60

50 50
组合板承载力(kN·m)
组合板承载力(kN·m)

40 40

30 30

20 20

10 左支座 10 左支座
右支座 右支座
0 0
0.00 0.05 0.10 0.15 0.20 0.0 0.5 1.0 1.5 2.0
组合板滑移(mm) 组合板滑移(mm)

(c)滑移量 0-0.2 mm (d)滑移量 0-2.0 mm


图2-11 荷载-滑移曲线(CS-180)
本文采用 LVDT 位移计进行滑移量的测量,其最小精度为 0.005 mm。组合
板开裂前,两个组合板试件均没有发生滑移,当混凝土开裂时试验测量到首次
滑移(图 2-10 (b)和图 2-11 (b))。两个试件发生 0.1 mm 滑移量的弯矩值
分别为 27.5 kN•m 和 40.0 kN•m,两个试件极限弯矩是产生 0.1 mm 对应的弯矩
值的 1.17 和 1.42 倍。EC4 规范[10]中指出,采用 PSC 设计方法仅适用于发生延
性破坏的组合板,即极限弯矩值大于 1.1 倍滑移量 0.1 mm 的弯矩值。因而,本
文中两个组合板设计可以采用 PSC 设计方法。两个组合板设计达到峰值荷载时,
相应的滑移量为 1.05 mm 和 2.77 mm,两个试件的极限滑移量分别为 15.0 mm
和 11.5 mm。

2.4.4 平截面假定

两个组合板试件跨中和剪跨区的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如图 2-12 和图 2-13


所示。

- 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180
120

135

组合板高度(mm)
90
组合板高度(mm)

20kN
60 90 40kN
10kN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60kN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20kN
80kN
30kN
45 100kN
30 40kN
60kN 120kN
80kN 140kN
0 试验结束 0 试验结束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组合板应变() 组合板应变()
(a)CS-120 (b)CS-180
图2-12 组合板跨中截面的平截面假定
180
120

135
组合板高度(mm)

90
组合板高度(mm)

20kN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90 40kN
60 10kN 60kN
20kN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80kN
30kN
45 100kN
30 40kN
120kN
60kN
80kN 140kN
试验结束 试验结束
0 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3000 -1500 0 1500 3000 4500
组合板应变() 组合板应变()
(a)CS-120 (b)CS-180
图2-13 组合板剪跨区截面的平截面假定
极限荷载作用下,组合板跨中和剪跨区平截面假定均不再成立。具体而言,
两个试件当钢板受拉区边缘应变小于 80%屈服应变时(组合板所受外力约为采
用塑性设计方法计算极限弯矩的 60%),组合板近似满足平截面假定。此后,压
型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发生明显的滑移应变(见图 2-14 )。而且,试验结束时
剪跨区截面的滑移应变比跨中截面更大。这主要是因为在加载后期,组合板的
剪跨区呈现出的纵剪破坏现象更为明显(主裂缝充分开展,钢板和混凝土之间
存在明显的脱开趋势),因而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更不易共同工作。

2.4.5 荷载-应变曲线

两个组合板试件典型的荷载-应变曲线如图 2-15 和图 2-16 所示,两组曲线


的规律相似。当混凝土开裂时,组合板底部钢板应变会发生突变,这主要是因
为混凝土开裂后,组合截面刚度降低,从而其钢板的应变增大。

-24 -
第 2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180
120

135

组合板高度(mm)
90
组合板高度(mm)

60 90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30 45 120kN
80kN 140kN
试验结束 试验结束
0 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组合板应变() 组合板应变()
(a)CS-120 跨中截面 (b)CS-180 跨中截面
180
120

135
组合板高度(mm)
90
组合板高度(mm)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90
60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30 45 120kN
80kN 140kN
试验结束 试验结束
0 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3000 -1500 0 1500 3000 4500
组合板应变() 组合板应变()
(a)CS-120 剪跨区截面 (b)CS-180 剪跨区截面
图2-14 组合板跨中和剪跨区截面的应变分布(εs>0.8fy)
40 60

50
组合板承载力(kN·m)

组合板承载力(kN·m)

30
40

20 30

20
10 混凝土顶部 混凝土顶部
混凝土中部 混凝土中部
受拉钢板中部 10
受拉钢板中部
受拉钢板底部 受拉钢板底部
0 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组合板应变() 组合板应变()
(a)CS-120 (b)CS-180
图2-15 组合板跨中截面的荷载-应变分布

- 2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40 60

50
组合板承载力(kN·m)

组合板承载力(kN·m)
30
40

20 30

20
10 混凝土顶部 混凝土顶部
混凝土中部 混凝土中部
受拉钢板中部 10
受拉钢板中部
受拉钢板底部 受拉钢板底部
0 0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组合板应变() 组合板应变()
(a)CS-120 (b)CS-180
图2-16 组合板剪跨区截面的荷载-应变分布
当滑移显著增大时,即荷载-位移曲线进入水平段,跨中截面的钢板和混凝
土应变基本保持不变。在峰值荷载作用下,两个组合板跨中截面的压型钢板底
部均达到了屈服应变(≈2200με),而压型钢板中部位置接近屈服应变。具体而
言,CS-120 组合板中的压型钢板底部和中部的峰值应变分别是 2930με 和 1580με;
CS-180 组合板中的压型钢板底部和中部的峰值应变分别是 2896με 和 1828με。
当滑移显著增大时,即荷载-位移曲线进入水平段,破坏端剪跨区的钢板和
混凝土应变显著变化。具体而言,压型钢板底部和混凝土顶面的应变迅速增大,
压型钢板中部和混凝土中部的变应变迅速变小,压型钢板和混凝土之间的应变
差(滑移应变)显著增大。峰值荷载下,CS-120 试件压型钢板和混凝土峰值应
变分别为 3426με 和-2448με,CS-180 试件压型钢板和混凝土峰值应变分别为
3280με 和-1543με。剪跨区相应的应变明显大于跨中截面的峰值应变。

2.5 本章小结

为了研究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间的剪切滑移对组合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本
章进行了不同厚度的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组合板厚度分别为 120 mm
和 180 mm。试验中测量了跨中、加载点和支座处的位移,组合板端部压型钢板
和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以及跨中和剪跨区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分布。通过试
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两个试件均发生明显的纵向剪切破坏,即由于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间的
相对滑移过大,导致构件失去承载力。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明显低于组合板的计
算抗弯承载力,CS-120 和 CS-180 的极限承载力较抗弯承载力分别降低了 27.1%
和 24.7%。组合板的剪切连接度随组合板厚度的增加而略微增大,采用 m-k 法
时,CS-120 和 CS-180 试件的极限名义剪应力分别为 0.832 MPa 和 0.888 MPa;
采用 PSC 法时,两个试件的极限剪应力分别为 0.578 MPa 和 0.649 MPa。
-26 -
第 2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2)组合板开裂前,两个试件均没有发生相对滑移;当混凝土开裂时,发
生首次滑移。达到峰值荷载时,CS-120 和 CS-180 的相对滑移量分别为 1.05 mm
和 2.77 mm,到达峰值荷载后,滑移量急剧增大,极限滑移量分别达到 15.0 mm
和 11.5 mm。
(3)本文研究范围内,当压型钢板边缘纤维拉应变达到 80%屈服应变(跨
中弯矩约为计算抗弯承载力 60%)时,组合板试件的平截面假定不再成立,钢
板和混凝土交界面发生明显的滑移应变。

- 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3.1 引言

本文采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建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三维有限元模


型来分析组合板纵向剪切粘结性能,本章主要介绍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参考 Rana[16]试验建立 150 mm 厚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和本文第二章
CS-120 和 CS-180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有限元模型,将模拟得到的关
键曲线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3.2 模型建立

解决组合板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要选择高效且稳定的算法,目前一般采用
ABAQUS/Standard(隐式方法)和 ABAQUS/Explicit(显式方法)两种。隐式
方法在解决大变形问题时收敛性并不好,一般通过采用显式方法来避免这一问
题 [38,39] 。而且解决复杂的接触问题,显式方法较隐式方法更有效 [40]。因此,本
文有限元分析选用 ABAQUS/Explicit 求解方法,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
性的影响。鉴于显式求解是一种动力分析方法,本文模型通过缓慢施加荷载和
检查有限元模型的能量平衡来寻求拟静力解答。此外,选用合适的材料模型和
接触类型以及接近真实的边界条件可使模拟更为准确和高效。本章建立的两种
组合板有限元模型(开口型组合板和闭口型组合板)采用相似的单元类型、材
料本构和建模过程。本章首先介绍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3.2.1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本文有限元模型采用以下四种单元类型:混凝土采用三维六面体八节点实
体单元(C3D8R),压型钢板采用四节点壳单元(S4R),分布钢筋采用三维两
节点线性杆单元(T3D2),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交界面采用两节点的连接单元
(CONN3D2)。网格划分采用 ABAQUS/Explicit 的结构化网格划分,网格尺寸
取为 25 mm 时,计算精度及计算效率得到平衡。为降低有限元的计算成本,考
虑模型本身和荷载的对称性取半模型进行分析。

-28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3.2.2 材料模型

材料模型的选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与精确性。本文
有限元分析的材料模型包括混凝土材料模型和钢材材料模型。混凝土采用塑性
损伤本构模型(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钢材采用考虑强化的弹塑性双折
线本构模型,各参数取值参见表 3-1。由于 ABAQUS/Explicit 进行的是动态分
析(与惯性力有关),因而需指定各材料的密度。
表3-1 有限元模型中的材料特性参数

材料 特性 数值

混凝土 密度(kg/m3 ) 2400


泊松比 0.2
膨胀角 ψ 37°
流动势偏移值 ε 0.1
双轴极限抗拉强度与单轴极限抗拉强度之比 α f 1.16
拉伸子午面上和压缩子午面上的第二应力不变量之比 K 0.6667
粘性系数 μ 0.001
钢板 密度(kg/m3 ) 7850
泊松比 0.3

3.2.2.1 钢材
钢材本构采用考虑强化的弹塑性双折线模型,模型中屈服荷载和弹性模量
为相应试验值。具体可由公式(3-1)确定。钢材本构双折线模型如图 3-1 所示。
 Es s s   y

 s   f y,r  k ( s   y )  y  s  u (3-1)

0 s  u
式中 Es —— 钢材的弹性模量;
s —— 钢板应力;
s —— 钢板应变;
f y,r —— 钢板的屈服强度代表值,具体可根据实际分析取 f y , f y,k , f ym ;
f st,r —— 钢板的极限强度代表值,具体可根据实际分析取 fst , fstk , fstm ;
y —— 与 f y,r 对应的钢板屈服应变;
u —— 与 fst,r 对应的钢板屈服应变;
k —— 钢板硬化段斜率(本文取为 0.01Es)。

- 2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600

500
0.01Es
400

σ(MPa)
300

200

100

0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ε

图3-1 钢材双折线模型

3.2.2.2 混凝土
参考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1] ,混凝土单轴受
压本构可由公式(3-2)~(3-6)确定,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如图
3-2 (a)所示。
  1  dc  Ec (3-2)
  cn x 1
1 
 n  1  x n
dc   (3-3)
1 
c
x 1
 c ( x  1)  x
f c,r
c  (3-4)
Ec c,r
Ec c,r
n (3-5)
Ec c,r  f c,r

x (3-6)
 c,r
式中  c —— 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参数值,按规范取值;
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代表值,其值可根据实际结构分析需要取
f c,r ——
f c , f c,k , f cm ;
 c,r —— 与单轴抗压强度 f c,r 相应的混凝土峰值压应变;
d c —— 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演化系数。

-30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4

-40
3
-30

σ(MPa)
2
σ(MPa)

-20

1
-10

-0 0
-0.000 -0.005 -0.010 -0.015 -0.020 0.0000 0.0005 0.0010 0.0015 0.0020
ε ε
(a)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b)混凝土单轴受拉应力应变关系
图3-2 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参考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1] ,混凝土单轴受


拉本构可由公式(3-7)~(3-10)确定。混凝土单轴受拉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如
图 3-2 (b)所示。
  1  d t  Ec (3-7)

1   t [1.2  0.2 x 5 ] x 1

dt   t (3-8)
1   ( x  1)1.7  x x 1
 t


x (3-9)
 t,r
f t,r
t  (3-10)
Ec t,r
式中 t —— 混凝土单轴受拉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参数值,按规范取值;
f t,r —— 混凝土单轴抗拉强度代表值,其值可根据实际结构分析需要取
f t , f t,k , f tm ;
 t,r —— 与单轴抗拉强度 f t,r 相应的混凝土峰值压应变;
dt —— 混凝土单轴受拉损伤演化系数。

3.2.3 相互作用设置

组合板模拟的关键在于准确选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交界面的接触类型。本
文所涉及的组合板件(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和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
土组合板)端部均未布置栓钉或其他锚固件,其在受力作用下会在压型钢板与
混凝土交界面处发生相对滑移,滑移增大会降低组合板的组合作用,进而影响
组合板的受力性能。由此可见,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端部未布置栓钉的组合板

- 3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受力性能时,底部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不可忽略,应设置与实际粘结
效果近似的接触类型。
为 模 拟 压 型 钢 板 与 混 凝 土 交 界 面 的 相 对 滑 移 , 选 用 Connector 中 的
Radial-Thrust 约束连接底部钢板和混凝土。Radial-Thrust 约束可分别设置 R 方
向和 T 方向的荷载-滑移曲线(或刚度),R 方向表示切向,T 方向表示法向;
每个 Radial-Thrust 约束连接一对混凝土和钢板上距离最近的两点,建模时,钢
板 和 混 凝 土 间 隔 半 个 钢 板 厚 度 的 距 离 , 方 便 建 立 Radial-Thrust 约 束 。
Radial-Thrust 约束的示意图如图 3-3 所示,每个 Radial-Thrust 约束都相当于一
个双向(互相垂直方向)弹簧,通过定义每个方向的弹簧属性(线性或非线性
弹簧)及刚度数值来进行定义。切向(R 方向)刚度由推出(拔出)试验的剪
力-滑移曲线换算得到,用来模拟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效应和机械咬合
效应;为避免加载时钢板和混凝土单元发生重叠,法向刚度设置的相对较大,
法向刚度取为一个固定值即可,本文模型中均取为 5×106 N/mm。此外,模型
建立时,为避免应力集中现象,尽量多地建立 Radial-Thrust 约束,实际建模中
约 束 多 达 数 百 对 , 为 提 高 建 模 速 率 , 本 文 借 助 MATLAB 软 件 生 成
ABAQUS/Explicit 的 INP 命令语句。
模型中其它约束设置如下:组合板中的分布钢筋嵌入(Embedded)在混凝
土中;混凝土上表面的加载垫板(荷载可以均匀地施加到混凝土上,避免局部
应力集中)与混凝土采用绑定约束(Tie);压型钢板下表面的支座垫板与压型
钢板采用绑定约束(Tie)。

A 节点

R 方向

T 方向

B 节点

图3-3 Radial-Thrust 约束示意图

3.2.4 荷载和边界条件

有限元模拟应最大限度地反映试件实际的边界条件和荷载布置 [42]。由于本
文中的组合板模型为半模型, 故原跨中截面位置设置为 ZSYMM 对称约束
(U3=UR1=UR2=0),以模拟组合板在 Z 方向(组合板跨度方向)上的连续性。

-32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模拟时,组合板模型采用简支边界条件并采用位移加载方式,加载的终点与试
验曲线的终点一致(位移相同)。
为了获得准确且高效的准静态分析,要求施加的载荷应做到尽可能地光滑。
突然而急促的运动会在结构中产生应力波,这种应力波将导致震荡甚至不准确
的结果。ABAQUS/Explicit 提供一条简单的、固定的光滑步骤幅值曲线,它可
以自动创建一条光滑的荷载幅值曲线。当定义一条光滑的幅值曲线时,
ABAQUS/Explicit 自动地用曲线连接每一组数据对,该曲线的一阶和二阶导数
是光滑的,而且每一组数据点上,斜率都为零。使用这种载荷幅值允许进行准
静态分析且不会产生由于加载速率不连续而引起的波动 [43]。典型的光滑幅值曲
线如图 3-4 所示。为确保平滑加载,本文模型的加载速率曲线通过幅值曲线
(Amplitude)定义,只需定义曲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程序即会自动创建光滑
的加载曲线进行准静态分析。
20

15
位移(mm)

10

0
0.0 0.2 0.4 0.6 0.8 1.0
时间(s)
图3-4 光滑幅值曲线

3.2.5 分析步设置

本文有限元模型共设置两个分析步,初始分析步(Initial)和显式分析步
(Dynamic,Explicit)。显式分析步需要设置时间期限,一般取为结构本身自振
周期的 10 倍以上,这样可获得稳定解答,本文分析均取为 10 s。此外,创建分
析所需的历史变量和场变量输出要求,主要包括能量输出、反力输出、位移输
出以及应变输出等。
应用显式方法时,如果设置的增量步长大于稳定增量步长,可能导致解答
不收敛 [44]。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应用 ABAQUS/Explicit 时,选择时间增量使其
尽可能地接近而又不超过稳定性限制。稳定极限可用单元长度 Le 和材料波速 cd
定义,其中 E 为弹性模量,ρ 为材料密度。

- 3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Le
tstable  (3-11)
cd
E
cd  (3-12)

由上述公式可知: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波速越高,稳定极限越小;密度
越高,波速越低,稳定极限越大。也就是说,在网格尺寸一致的条件下,稳定
极限由弹性模量和密度比值大的材料控制。为使解答尽可能稳定,在可接受范
围内本文模型设置较小的固定增量步长。

3.3 模型验证

应用上述建模方法,建立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和闭口型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旨在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3.3.1 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建立 Rana[16]论文中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模型(板件原文中编号
为 LTPU-SL),将模拟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与原文中该试件试验的荷载-位移曲
线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该组合板跨度为 3000 mm,板厚为 150 mm,
板宽为 700 mm,压型钢板板型为 W-DEK 压型钢板,压型钢板厚度为 1.0 mm,
压型钢板截面尺寸参数见图 3-5 (a),组合板内分布钢筋布置见图 3-5 (b),
钢筋直径均为 12 mm,组合板长度方向间距为 300 mm,宽度方向间距为 200 mm。
模型的材料参数与原文所给数据一致,材料强度参数见表 3-2。

(a)压型钢板截面尺寸参数

N12@200 mm

N12@300 mm

(b)分布钢筋布置图
图3-5 组合板信息

-34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表3-2 模型中的材料参数

材料 特性 数值(MPa)

混凝土 圆柱体抗压强度 fc‘ 24


劈裂抗拉强度 fct 2.7
弹性模量 Ec 28,900
压型钢板 屈服强度 fy 691
极限强度 fu 710
弹性模量 Es 248,000
钢筋 屈服强度 fy 513
极限强度 fu 637
弹性模量 Es 201,000

依据前文所述的建模方法,完成 150 mm 厚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的建模,模型如图 3-6 所示。与试验一致,为防止应力集中现象,模型中建立
加载垫板和支座垫板。
组合板沿跨度方向每隔 50 mm 选取一个截面建立 Radial-Thrust 约束,每个
截面建立 11 对约束,具体位置如图 3-7 所示;整个模型共有 297 对 Radial-Thrust
约束,见图 3-8 。其切向刚度数值根据推出试验的剪力-滑移曲线换算得到,
参照 Burnet[44]的剪力-滑移曲线确定切向刚度的取值,见图 3-9(b)。

对称边界
加载垫板

混凝土

压型钢板
支座垫板

图3-6 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模型示意图

- 3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3 4 8 9

1 2 5 6 7 10 11

图3-7 Radial-Thrust 约束设置位置

图3-8 Radial-Thrust 约束设置图

1.5

压型钢板 1.2
荷载(kN)

0.9
混凝土板
0.6

0.3

0.0
0 2 4 6 8 10
滑移(mm)

(a)推出试验 (b)剪力-滑移曲线
图3-9 推出试验及剪力-滑移曲线
较大的时间期限可使计算过程的动能峰值减小,而且整个过程的动能水平
降低,本文模型输入的时间期限为 10 s,位移幅值曲线如图 3-10 所示。整个计
算过程中的内能和动能变化如图 3-11 所示,由图可知,整个计算过程中内能
曲线非常平滑,动能相对于内能来说能量水平较低,可获得准静态的结构响应。

-36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80
3.0 30

动能变化曲线

能量(10-6kJ)
2.5 20
60
位移(mm)

10
2.0

能量(kJ)
0
40 1.5
0 2 4
时间(s)
6 8 10

1.0
20
0.5 内能
动能
0 0.0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时间(s) 时间(s)

图3-10 位移幅值曲线 图3-11 能量-时间曲线


震荡在 ABAQUS/Explicit 中是不可避免的,因而结果一般经 Butterworth
Filter 平滑方程处理去除波动因素。将模拟得到的支座反力经滤波器平滑方程
处理,可得图 3-12 (a)中平滑曲线。滤波器处理前后,曲线趋势一致,但可
明显去除波动。滤波后的荷载-位移曲线与文献 [16]中的试验数据对比,如图 3-12
(b)所示。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结果和试验曲线的整体趋势一致,峰值承载
力大小接近,差值为 2.4%,拟合结果较好。
底部压型钢板的 Von-Mises 应力云图如图 3-13 所示,由图可知,底部压型
钢板加载区的应力水平高于跨中位置,压型钢板顶部较为明显;此外,加载点
附近有明显的局部屈曲现象。
40 40

30 30
荷载(kN)

荷载(kN)

20 20

10 原曲线 10
试验
滤波曲线 有限元
0 0
0 15 30 45 60 75 90 0 15 30 45 60 75 90
位移(mm) 位移(mm)

(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12 开口型组合板模拟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 3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加载区
对称边界

局部屈曲

支座
图3-13 压型钢板应力云图
本文有限元模拟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会在初期有一个明显波动,该处动能
也会发现一处相对较大的波动,如图 3-11 所示,组合板交界面也会首次发生
滑移,经分析发现该点荷载值为组合板开裂荷载,该波动由混凝土开裂,应变
能突然释放导致。分析其他学者对组合板纵向剪切粘结性能的研究,也发现了
类似的问题。例如,2011 年,同济大学陈世鸣 [45]研究了开口型组合板和缩口型
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性能,该作者模拟得到的对比结果如图 3-14 所示,文中指
出该处波动由混凝土开裂造成,混凝土开裂时应变能突然释放,在显式分析的
条件下出现了上述现象。2014 年,A. Gholamhoseini [46]在研究组合板纵向剪切
性能时,有限元模拟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也发现类似波动现象,如图 3-15 所
示。30 35

25 30
25
荷载(kN)

荷载(kN)

20
20
15
15
10 由混凝土开裂导致 由混凝土开裂导致
10
5 试验 试验
5
有限元 有限元
0 0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位移(mm) 位移(mm)

(a)P1-2 板件荷载-位移曲线 (b)P2-2 板件荷载-位移曲线


图3-14 文献[45]有限元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

-38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20 90

100 75
荷载(kN)

荷载(kN)
80 60

60 45
由混凝土开裂导致 由混凝土开裂导致
40 30

20 试验 15 试验
有限元 有限元
0 0
0 10 20 30 40 50 0 15 30 45 60 75 90
位移(mm) 位移(mm)

(a)ST57-4 板件荷载-位移曲线 (b)ST70-4 板件荷载-位移曲线


图3-15 文献[46]有限元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
显示方法计算过程中震荡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可通过减小时间增量步长使
波动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过小的增量步长会使计算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因
而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增量步长。混凝土开裂造成的波动可通过减小
固定增量步长降低,却无法完全消除。

3.3.2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

本文第二章中试验板件为两块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组合板厚度
分别为 120 mm 和 180 mm,总跨度为 2700 mm,计算跨度 2400 mm,压型钢板
厚 1.2 mm。建立两个试件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荷载-位移曲线和荷
载-应变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800 1000

800
600
600
荷载(N)

荷载(N)

400
400
200
200

0 0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滑移(mm) 滑移(mm)

(a)CS-120 (b)CS-180
图3-16 荷载-滑移曲线
有限元模拟的关键在于压型钢板与混凝土间剪切滑移关系的选取,经查阅
文献,没有发现与本文闭口型压型钢板板型一致的混凝土推出试验或钢板拔出

- 3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试验,故本章利用第二章中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试验的荷载-滑移曲线简化
得到组合板的剪切滑移关系。依据 PSC 法,CS-120 和 CS-180 的极限粘结应力
τu 分别为 0.578 MPa 和 0.649 MPa,将粘结应力均匀分布到压型钢板与混凝土
交界面上,对照试验获得的荷载-滑移曲线,可得每个接触单元的切向弹簧的荷
载-滑移关系。CS-120 和 CS-180 组合板每个切向弹簧的荷载-滑移关系如图 3-16
所示。

3.3.2.1 CS-120
120mm 厚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有限元模型如图 3-17 所示,材
料参数选取试验加载时(635 天)相应的试验数值,其他参数设置参见 3.2 节
模型建立。组合板沿跨度方向每隔 50 mm 选取一个截面建立 Radial-Thrust 约束,
每个截面建立 21 对约束,具体位置如图 3-18 所示,共有 567 对 Radial-Thrust
约束,整体设置参如图 3-19 所示。

加载垫板 对称边界

混凝土

压型钢板

支座垫板

图3-17 组合板有限元模型图(CS-120)
1 6 7 8 14 15 16 21
5 9 13 17

2 3 4 10 11 12 18 19 20

图3-18 Radial-Thrust 约束设置位置(CS-120)

-40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图3-19 Radial-Thrust 约束设置图(CS-120)


CS-120 加载的位移幅值曲线如图 3-20 所示。整个计算过程中的内能和动
能变化如图 3-21 所示,由图可知,整个计算过程中动能相对于内能来说能量
水平较低,可获得准静态的结构响应。
80 3.0
60 动能变化曲线
能量(10-6kJ)

2.5 45

60 30
位移(mm)

2.0
能量(kJ)

15

0
0 2 4 6 8 10
40 1.5 时间(s)

1.0
20
0.5 内能
动能
0 0.0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时间(s) 时间(s)

图3-20 位移幅值曲线(CS-120) 图3-21 能量-时间曲线(CS-120)


有限元得到的原始荷载-位移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如图 3-22 (a)所示,图
3-22 (b)为滤波器处理后的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滤波处理可消除震荡影响。
分析对比结果可知:有限元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整体趋势一致,极限承载力与
试验值差值约为 1%,模拟方法可靠。

- 4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35 35
30 30
跨中弯矩(kN·m)

跨中弯矩(kN·m)
25 25
20 20
15 15
10 10
5 原曲线 试验
5
滤波处理 有限元
0 0
0 15 30 45 60 75 90 0 15 30 45 60 75 90
位移(mm) 位移(mm)
(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2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CS-120)
组合板跨中和剪跨区截面的荷载-应变曲线对比如图 3-23 ~图 3-26 所示,
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总体趋势一致。具体而言,跨中和剪跨区截面压型钢板峰
值应变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最大相差在 10%以内;跨中截面的混凝土峰值应
变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差值约为 10%;剪跨区截面的混凝土峰值应变有限元
结果和试验值相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试验中剪跨区主裂缝迅速开展而导致钢
板和混凝土更不易共同工作。
40 40
m)

30
跨中弯矩(kN·m)

30
跨中弯矩(kN·

20 20

10 10
原曲线 试验
滤波曲线 有限元
0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应变(με) 应变(με)
(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23 跨中截面荷载-底部钢板应变曲线对比(CS-120)

-42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m) 40 40

m)
30 30
跨中弯矩(kN·

跨中弯矩(kN·
20 20

10 10
原曲线 试验
滤波曲线 有限元
0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应变(με) 应变(με)

40(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40
(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24 剪跨区截面部荷载-底部钢板应变曲线对比(CS-120)
m)

30
m)
30
跨中弯矩(kN·

跨中弯矩(kN·

20 20

10 10 试验
原曲线
滤波曲线 有限元
0 0
-2000 -1500 -1000 -500 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应变(με) 应变(με)
(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40 40
图3-25 跨中截面荷载-顶部混凝土应变曲线对比(CS-120)
m)
m)

30 30
跨中弯矩(kN·
跨中弯矩(kN·

20 20

10 10 试验
原曲线
滤波曲线 有限元
0 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应变(με) 应变(με)
(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26 剪跨区截面荷载-顶部混凝土应变曲线对比(CS-120)

- 4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局部屈曲
对称边界

加载区

支座
图3-27 压型钢板应力云图(CS-120)
CS-120 组合板破坏时,压型钢板的 Von-Mises 应力云图如图 3-27 所示,
该试件在加载点处的应力水平高于跨中截面,加载区压型钢板发生明显局部屈
曲现象,破坏模式为纵向剪切粘结破坏,与试验现象吻合。从荷载-位移曲线的
变化趋势和峰值荷载差值以及底部钢板的荷载-应变曲线对比看来,有限元模拟
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3.3.2.2 CS-180
CS-180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有限元模型如图 3-28 所示。

对称边界
加载垫板

混凝土

压型钢板

支座垫板

图3-28 组合板有限元模型图(CS-180)

-44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图3-29 Radial-Thrust 约束设置图(CS-180)


组合板沿跨度方向每隔 50mm 选取一个截面建立 Radial-Thrust 约束,每个
截面建立 21 对约束,约束具体位置如图 3-18 所示,共有 567 对 Radial-Thrust
约束,整体设置如图 3-29 所示。
CS-180 加载的位移幅值曲线如图 3-30 所示。整个计算过程中的内能和动
能变化如图 3-31 所示,由图可知,整个计算过程中动能相对于内能来说能量
水平较低,动能随时间变化曲线与横坐标轴重合,可获得准静态的结构响应。
60 4 60

动能变化曲线
能量(10-6kJ)

45

30
45 3
位移(mm)

15
能量(kJ)

0
0 2 4 6 8 10
30 时间(s)
2

15 1
内能
动能
0 0
0 2 4 6 8 10 0 2 4 6 8 10
时间(s) 时间(s)
图3-30 位移幅值曲线(CS-180) 图3-31 能量-时间曲线(CS-180)
有限元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如图 3-32 所示。有限元模拟
曲线与试验曲线趋势一致,极限承载力与试验值差值约为 5%,结果吻合良好。
组合板跨中截面及剪跨区截面的荷载-应变曲线对比见图 3-33 ~图 3-36 ,有限
元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总体趋势一致,峰值应变差值均小于 12%。压型钢板

- 4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Von-Mises 应力云图见图 3-37 ,加载区的 Mises 应力略大于跨中截面,板肋位


置比较明显,加载区压型钢板发生局部屈曲现象,组合板破坏模式为纵向剪切
破坏。
60 60
跨中弯矩(kN·m)

跨中弯矩(kN·m)
45 45

30 30

15 15
原曲线 试验
滤波曲线 有限元
0 0
0 15 30 45 60 75 0 15 30 45 60 75
位移(mm) 位移(mm)
60(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60(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32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CS-180)
m)

m)

45 45
跨中弯矩(kN·

跨中弯矩(kN·

30 30

15 15
原曲线 试验
滤波曲线 有限元
0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应变(με) 应变(με)
60(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60(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33 跨中截面荷载-钢板底部应变曲线对比(CS-180)
m)

m)

45 45
跨中弯矩(kN·

跨中弯矩(kN·

30 30

15 15
原曲线 试验
滤波曲线 有限元
0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应变(με) 应变(με)
(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34 剪跨区截面荷载-钢板底部应变曲线对比(CS-180)

-46 -
第 3 章 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60 60
跨中弯矩(kN·m)

45

跨中弯矩(kN·m)
45

30 30

15 15
原曲线 试验
滤波处理 有限元
0 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应变(με) 应变(με)
(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35 跨中截面荷载-混凝土顶部应变曲线对比(CS-180)

60 60
跨中弯矩(kN·m)

45
跨中弯矩(kN·m)

45

30 30

15 原曲线 15
试验
滤波曲线 有限元
0 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0 -1500 -1000 -500 0
应变(με) 应变(με)

(a)原始曲线与滤波曲线对比 (b)滤波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
图3-36 剪跨区截面荷载-混凝土顶部应变曲线对比(CS-180)

局部屈曲
对称边界

加载点

支座
图3-37 压型钢板应力云图(CS-180)

- 4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本章小结

本章采用 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利用 ABAQUS/Explicit( 显式算法),


在确定合理的本构关系、单元类型、网格划分等基础上分别建立了 150 mm 厚
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及 120 mm 和 180 mm 厚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
组合板,并分别将有限元模拟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与试验结
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有限元模拟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模型的
分析,本章得出以下结论:
(1)有限元模拟得到组合板峰值承载力与试验值相差在 5%以内,有限元
模型可以有效预测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极限承载力。
(2)有限元模拟的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发展趋势一
致;压型钢板的极限应变与试验结果相差在 12%以内,本文有限元模型可以有
效地预测组合板的压型钢板应变。
(3)通过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足尺试验得到的荷载-滑移关系,并依据
PSC 法简化得到组合板的剪切滑移关系,可应用到组合板纵向剪切模型有限元
分析中。

-48 -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第4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4.1 引言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受力性能一般由压型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剪切
粘结强度控制。其纵向剪切承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剪跨比、压型钢板的截
面特性以及端部锚固件设置等。众多影响因素耦合在一起使组合板的受力机理
变得非常复杂,因而国内外规范推荐采用足尺试验研究确定相关参数,采用
m-k 法或 PSC 法计算组合板的纵向抗剪承载力,试验时要求的板件数目较多,
实际操作各项成本较高,因而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组合板的受力性能进
行研究。重点考察剪跨比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的影响,并将有限元模拟结果
与规范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规范典型设计方法(m-k 法及 PSC 法)的适用性,
并给出设计参考建议。

4.2 有限元参数分析

为研究剪跨比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板厚为 120 mm 和
180 mm 时 4 种跨度的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压型钢板板型与第二章试
验板件相同,均为 DW51-170-510 闭口型压型钢板,厚度为 1.2 mm,混凝土
强度等级为 C40,钢板强度等级 Q345,板件其他参数见表 4-1。
表4-1 板件参数

厚度 h 总跨度 L 计算跨度 L c 剪跨 Ls 剪跨比 λ


试件序号
(mm) (mm) (mm) (mm)

CS-120-2400 2500 2400 600 5.00


CS-120-3000 3100 3000 750 6.25
120
CS-120-3600 3700 3600 900 7.50
CS-120-4200 4300 4200 1050 8.83
CS-180-2400 2500 2400 600 3.33
CS-180-3000 3100 3000 750 4.17
180
CS-180-3600 3700 3600 900 5.00
CS-180-4200 4300 4200 1050 5.83

- 4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组合板模型沿跨度方向每隔 50mm 选取一个截面建立 Radial-Thrust 约束,


每个截面建立 21 对约束,约束位置如图 3-18 所示,共有约 525~903 对不等
的 Radial-Thrust 约束。120mm 和 180mm 厚组合板切向刚度的荷载-滑移曲线
分别与第三章中闭口型组合板 CS-120、CS-180 取值一致。120 mm 和 180 mm
厚组合板每个切向弹簧的荷载-滑移关系见图 3-16 。
采用 EC4 规范 [10] 推荐的四分点加载形式,其加载方式如图 4-1 所示。有
限元分析中采用位移加载。创建历史变量和场变量输出要求,主要包括能量输
出、反力输出、位移输出以及应变输出等,各项设置参照第三章。对各试件荷
载-位移曲线、荷载-滑移曲线以及荷载-应变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并考察组合板
是否满足平截面假定。

hc

b
hsk

Ls=Lc /4 Ls=Lc /4 支座垫板


加载垫板

≤100 Lc ≤100

图4-1 加载方式示意图

4.2.1 荷载-位移曲线

将各试件模拟得到的极限承载力与计算抗弯承载力比较,研究剪跨比对组
合板极限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完全剪切粘结条件下,120mm 和 180mm
厚组合板的计算抗弯承载力分别为 35.46 kN•m 和 60.30 kN•m。各试件模拟得
到的极限承载力与计算抗弯承载力的比较见表 4-2,由表可知,各试件极限承
载力均未达到计算抗弯承载力;板厚为 120 mm 时,随剪跨比增大,组合板纵
向剪切承载力与抗弯承载力依次相差-28.7%、-20.2%、-13.6%和-9.0%,板厚
为 180 mm 时,随剪跨比增大,纵向剪切承载力与抗弯承载力的差值依次为
-35.1%、-24.2%、-14.3%和-6.9%。跨度为 2400 mm 时,180 mm 厚组合板比
120 mm 厚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承载力降低更多,这是因为 180 mm 厚组合板,

-50 -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跨度为 2400 mm 时,其剪跨比仅为 3.33,而 120 mm 厚组合板的剪跨比为 5.00。


当组合 板的剪 跨比逐 渐增大 时,由于 180 mm 厚组合板 的剪切 连接 度 大于
120 mm 厚组合板,当板厚为 180 mm,跨度为 4200 mm 时,组合板的极限剪
切承载力大于相同跨度板厚为 120 mm 的组合板。
表4-2 纵向剪切承载力与计算抗弯承载力比较

抗弯承载力 M u 纵剪承载力 M 最大剪力 V


试件序号 剪跨比 λ M/M u
( kN•m ) ( kN•m ) (kN)

CS-120-2400 5.00 25.29 42.2 0.713


CS-120-3000 6.25 28.29 37.7 0.798
35.46
CS-120-3600 7.50 30.63 34.1 0.864
CS-120-4200 8.83 32.27 30.7 0.910
CS-180-2400 3.33 39.16 65.3 0.649
CS-180-3000 4.17 45.68 60.9 0.758
60.30
CS-180-3600 5.00 51.69 57.4 0.857
CS-180-4200 5.83 56.15 53.5 0.931

组合板试件承载力与剪跨比的关系见图 4-2 。由图 4-2 (a)可知,随着


剪跨比增大,试件纵向剪切承载力逐渐增大;纵向剪切承载力与抗弯承载力比
值与剪跨比近似满足线性关系;对比两个板厚组合板拟合的趋势线,推断剪跨
比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的影响随板厚增大逐渐显著(比较两曲线斜率可
知),这与剪切连接度随板厚增大有关。由图 4-2 (b)可知,最大剪力与剪
跨比近似满足线性关系;随着剪跨比增大,试件最大剪力逐渐减小。
1.0 80
y=0.1135x+0.2789 y=-4.6704x+80.677
2 2
R =0.9936 R =0.9983
0.8
60

0.6 y=0.0514x+0.4666
M/Mu

2
R =0.9794 40
V

0.4
h=120mm y=-2.9875x+56.774 h=120mm
2
h=180mm 20 R =0.9937 h=180mm
0.2
h=120mm趋势线 h=120mm趋势线
h=180mm趋势线 h=180mm趋势线
0.0 0
2 4 6 8 10 2 4 6 8 10
剪跨比λ 剪跨比λ
(a)组合板纵剪承载力和剪跨比关系 (b)组合板最大剪力和剪跨比关系
图4-2 组合板承载力和剪跨比关系

- 5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限元直接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均在组合板开裂荷载处有一震荡(由于
混凝土开裂,应变能突然释放),为消除震荡影响,分别对各点支座反力-时间
曲线进行 Butterworth Filter 滤波处理获得平滑曲线。
板厚为 120 mm 和 180 mm 组合板的跨中和加载点(四分点)处的荷载-
位移曲线分别如图 4-3 和图 4-4 所示。由图可知,跨中挠度始终大于四分点
处的挠度,这是由于有限元模拟条件下属于理想条件,模型关于跨中截面完全
对称,跨中纯弯段挠度最大,始终大于四分点处,而试验条件下试件不能完全
对称,只在某一个半跨区域发生破坏,故而有可能发生加载点处挠度大于跨中
挠度的情况。
35 35
跨中 跨中
30 四分点 跨中弯矩(kN·m) 30 四分点
跨中弯矩(kN·m)

25 25
20 20
15 15
10 10
5 5
Lc/4 Lc/4 Lc/4 Lc/4
0 0
0 20 40 60 80 0 20 40 60 80 100
位移(mm) 位移(mm)
(a)CS-120-2400 (b)CS-120-3000
35 35
跨中 跨中
30 四分点 30 四分点
跨中弯矩(kN·m)
跨中弯矩(kN·m)

25 25
20 20
15 15
10 10
5 5
Lc/4 Lc/4 Lc/4 Lc/4
0 0
0 30 60 90 120 0 30 60 90 120
位移(mm) 位移(mm)
(c)CS-120-3600 (d)CS-120-4200
图4-3 组合板荷载-位移曲线(h=120mm)

-52 -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60 60
跨中 跨中
四分点 四分点

跨中弯矩(kN·m)
跨中弯矩(kN·m)

45 45

30 30

15 15

Lc/4 Lc/4 Lc/4 Lc/4


0 0
0 15 30 45 60 0 20 40 60 80
位移(mm) 位移(mm)
(a)CS-180-2400 (b)CS-180-3000
60 跨中
60
跨中
四分点 跨中弯矩(kN·m) 四分点
跨中弯矩(kN·m)

45 45

30 30

15 15
Lc/4 Lc/4 Lc/4 Lc/4
0 0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位移(mm) 位移(mm)
(c)CS-180-3600 (d)CS-180-4200
图4-4 组合板荷载-位移曲线(h=180mm)
板厚为 120 mm 和 180 mm 组合板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分别见图 4-5 和图
4-6 ,底部压型钢板的 Von-Mises 应力云图分别见图 4-7 和图 4-8 。结合荷载
-位移曲线和应力云图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剪跨比的增大,极限承
载力逐渐增大,逐步接近规范计算的抗弯承载力。
从压型钢板的 Von-Mises 应力云图可看出加载区应力水平较高,明显高于
跨中位置,加载区侧面钢板有局部屈曲现象,组合板发生明显的纵向剪切粘结
破坏。
对比不同组合板的 Von-Mises 应力云图,压型钢板的峰值 Von-Mises 应力
随剪跨比的增大逐渐较小,钢板整体应力分布趋于均匀。此外,随剪跨比增大,
加载区应力水平高于跨中位置的现象愈加不明显,可以推断组合板有从纵向剪
切粘结破坏向抗弯破坏过渡的趋势。

- 5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40 40
抗弯承载力35.46kN·m 抗弯承载力35.46kN·m

30 30
跨中弯矩(kN·m)

跨中弯矩(kN·m)
4200
3600 4200 3600
20 3000 20 3000
2400 2400

10 10

0 0
0 30 60 90 120 0 30 60 90 120
位移(mm) 位移(mm)
(a)跨中位置 (b)四分点位置
图4-5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h=120mm)
抗弯承载力60.30kN·m 抗弯承载力60.30kN·m
60 60
跨中弯矩(kN·m)

跨中弯矩(kN·m)

45 4200 45 4200
3600 3600

30 3000 30 3000
2400 2400

15 15

0 0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位移(mm) 位移(mm)
(a)跨中位置 (b)四分点位置
图4-6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h=180mm)

局部屈曲

对称边界

加载区

支座
(a)CS-120-2400

-54 -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局部屈曲

对称边界

加载区

支座
(b)CS-120-3000

局部屈曲

对称边界

加载区

支座
(c)CS-120-3600

局部屈曲不明显

对称边界

加载区

支座
(d)CS-120-4200
图4-7 压型钢板应力云图(h=120mm)

- 5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局部屈曲

对称边界

加载区

支座
(a)CS-180-2400
局部屈曲

对称边界

加载区

支座
(b)CS-180-3000

局部屈曲

对称边界

加载区

支座
(c)CS-180-3600

-56 -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局部屈曲不明显

对称边界

加载点

支座
(d)CS-180-4200
图4-8 压型钢板应力云图(h=180mm)
通过对 120 mm 和 180 mm 厚不同剪跨比组合板纵向剪切粘结性能的研究,
可知组合板厚度一致时,其极限承载力随剪跨比增大逐渐增大,逐渐接近计算
抗弯承载力;实际工程应用剪跨比较小的组合板时,为避免出现纵剪破坏,必
须设置足够的端部锚固件。

4.2.2 平截面假定

验证组合板跨中截面的钢板应变和混凝土应变是否满足平截面假定,选取
6 个荷载等级,分别为 0.1Mu 、0.2 Mu 、0.4 Mu 、0.6 Mu 、0.8 Mu 和 1.0 Mu (Mu
为各板件纵向剪切承载力),验证各个荷载等级下组合板跨中截面是否满足平
截面假定。120mm 厚组合板和 180mm 厚组合板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见图 4-9
和图 4-10 。

120 120
0.1Mu 0.6Mu 0.1Mu 0.6Mu
100 0.2Mu 0.8Mu 100 0.2Mu 0.8Mu
组合板高度(mm)

0.4Mu 1.0Mu
组合板高度(mm)

0.4Mu 1.0Mu
80 80

60 60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40 40

20 20

0 0
-1000 0 1000 2000 3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组合板应变() 组合板应变( )
(a)CS-120-2400 (b)CS-120-3000

- 5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120 0.1Mu 0.6Mu


120 0.1Mu 0.6Mu
0.2Mu 0.8Mu 100 0.2Mu 0.8Mu
100

组合板高度(mm)
0.4Mu 1.0Mu 0.4Mu 1.0Mu
组合板高度(mm)

80 80

60 60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40 40

20 20

0 0

-1000 0 1000 2000 3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组合板应变( ) 组合板应变( )

(c)CS-120-3600 (d)CS-120-4200
图4-9 组合板平截面假定(h=120mm)
180 0.1Mu 0.6Mu 180
0.1Mu 0.6Mu
0.2Mu 0.8Mu
150 150 0.2Mu 0.8Mu
0.4Mu 1.0Mu
组合板高度(mm)

0.4Mu 1.0Mu
组合板高度(mm)

120 120
90
90
60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60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30
30
0
0
-1000 0 1000 2000 3000
组合板应变() -1000 0 1000 2000 3000
组合板应变()
(a)CS-180-2400 (b)CS-180-3000
180 180
0.1Mu 0.6Mu 0.1Mu 0.6Mu

150 0.2Mu 0.8Mu 150 0.2Mu 0.8Mu


组合板高度(mm)
组合板高度(mm)

0.4Mu 1.0Mu 0.4Mu 1.0Mu


120 120

90 90

60 60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钢板和混凝土交界面
30 30

0 0
-1000 0 1000 2000 3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组合板应变() 组合板应变()

(c)CS-180-3600 (d)CS-180-4200
图4-10 组合板平截面假定(h=180mm)
对比相同板厚,不同剪跨比的组合板,可知剪跨比越大,平截面假定的吻
合度就越高,这与随着剪跨比增大组合板破坏模式由纵向剪切粘结破坏向抗弯
破坏过渡的结论也是一致的。

-58 -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1500

1200

滑移应变(με)
900

600

300 h=120mm
h=180mm
0
2 4 6 8 10
剪跨比λ

图4-11 组合板滑移应变和剪跨比的关系
板厚为 120 mm 时,4 个剪跨比(从小到大)组合板峰值荷载下交界面
处钢板与混凝土的应变差值依次为:977με、766με、251με 和 170με。板厚为
180 mm 时,4 个剪跨比(从小到大)组合板峰值荷载下交界面处钢板与混凝
土应变的差值依次为:1221με、1216με、986με、521με。组合板滑移应变和
剪跨比的关系如图 4-11 所示,由图可知,滑移应变有随剪跨比增大而减小
的趋势。组合板厚度相同时,剪跨比越大,组合板破坏模式越接近抗弯破坏,
交界面上的(名义)剪应力逐渐减小,故而峰值荷载下钢板与混凝土交界面
处的滑移应变越小。

4.2.3 荷载-应变曲线

对比各试件跨中截面的荷载-底部钢板(顶部混凝土)应变曲线,分析荷
载-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对曲线进行 Butterworth Filter 滤波处理获得平滑曲
线便于对比分析。120 mm 和 180 mm 厚组合板跨中截面的荷载-应变曲线对比
分别见图 4-12 和图 4-13 。组合板峰值应变和剪跨比的关系见图 4-14 。

40 40
跨中弯矩(kN·m)
跨中弯矩(kN·m)

30 30
4200
3600 4200
20 3000 20
3600 3000
2400
2400
10 10
箭头所指为曲线终点
箭头所指为曲线终点
0 0
0 750 1500 2250 3000 -1200 -900 -600 -300 0
应变(με) 应变(με)
(a)荷载-底部钢板应变曲线 (b)荷载-顶部混凝土应变曲线
图4-12 组合板荷载-应变曲线对比(h=120mm)

- 5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60 60
跨中弯矩(kN·m)

跨中弯矩(kN·m)
45 45
4200 4200
3600
3600
30 3000 30 3000
2400 2400

15 15
箭头所指为曲线终点 箭头所指为曲线终点
0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应变(με) 应变(με)

(a)荷载-底部钢板应变曲线 (b)荷载-顶部混凝土应变曲线
图4-13 组合板荷载-应变曲线对比(h=180mm)
当混凝土开裂时,组合板混凝土和钢板的应变会发生细微突变,这主要是
因为混凝土开裂后,组合截面刚度降低,从而钢板应变增大。各个组合板的荷
载-应变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剪跨比大的组合板极限承载力大,钢板和混凝土
的峰值应变也更大。具体而言,随剪跨比增大,120 mm 厚组合板中的压型钢
板底部峰值应变分别是 1500με、1635με、2315με 和 2950με,混凝土顶部的峰
值应变分别是-650με、-811με、-868με 和-959με;180 mm 厚组合板中的压型钢
板底部峰值应变分别是 1226με、1466με、1638με 和 2166με;混凝土顶部的峰
值应变分别是-628με、-680με、-751με 和-832με。在峰值荷载作用下,剪跨比
小的组合板跨中截面的压型钢板底部未达到屈服应变(≈1700με),而剪跨比
较大的组合板跨中截面的压型钢板底部均达到屈服应变。
3000 0

-300
2250
峰值应变(με)

峰值应变(με)

-600
1500
-900

750
h=120mm -1200
h=120mm
h=180mm h=180mm
0 -1500
2 4 6 8 10 2 4 6 8 10
剪跨比λ 剪跨比λ

(a)底部钢板峰值应变和剪跨比关系 (b)顶部混凝土峰值应变和剪跨比关系
图4-14 组合板峰值应变和剪跨比关系

-60 -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4.3 规范对比和设计建议

通常情况下,组合板设计不能达到完全剪切连接,因而压型钢板-混凝土
组合板最常见的破坏模式为纵向剪切破坏。组合板发生纵向剪切破坏时,压型
钢板与混凝土分别受力,因而组合板的承载力和刚度均显著低于抗弯破坏时的
承载力和刚度。因此,研究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粘结性能,有效
地预测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目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的设计方法主要有 m-k 法和
PSC 法(Partial Shear Connection)两种。本章将有限元参数分析的结果与规
范结果对比分析,验证规范 m-k 法和 PSC 法的适用性,给出设计建议。

4.3.1 m-k 法

以我国《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73-2010) [3] 为例,m-k 法计


算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计算公式见(4-1)、(4-2)。
As h0
V m  kf t bh0 (4-1)
1.25a
V As
m  kf t (4-2)
bh0 1.25ab
式中 V —— 组合板最大剪力设计值;
As —— 计算宽度内组合板中压型钢板截面面积;
ft ——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a —— 组合板剪跨长度。集中力作用时,a 为集中力到支座间
的距离,均布荷载下取 l n/4,l n 为组合板净跨;
b —— 组合板计算宽度;
h0 —— 组合板截面有效高度;
m,k —— 剪切粘结系数,k 为无量纲系数,m 的单位为 N/mm 2 。
以 V/bh0 为纵坐标,A s/ab 为横坐标,将有限元模拟结果绘制成散点图,
并将有限元结果拟合曲线与规范 m-k 法曲线对比如图 4-15 所示。采用现有的
m-k 法不能很好地预测有限元结果,现有规范低估了组合板的机械咬合效应(m
值),而高估了摩擦效应(k 值)。采用有限元结果回归得到的 m 值为 108.5 N/mm 2,
而相应的规范推荐值为 146.0 N/mm2 ,二者相差约为 34.5%。相应的 k 值相差
25.8%。因此,采用本应具备一定可靠度的规范计算方法却高估了多数有限元
结果(图 4-16 )。具体而言,组合板厚度为 180 mm,当跨度为 3600 mm 和

- 6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4200 mm 时,略大于规范预测值(+1.2%~+2.2%);但采用其他尺寸时,有限
元结果小于规范预测值(-9.7%~-3.7%),规范预测结果不安全。
1.0

0.8
y=108.5x+0.4004
2
V/bh0 0.6 R =0.93

0.4
h=120mm
y=146x+0.3183.
h=180mm
0.2
规范m-k曲线
有限元结果趋势线
0.0
0.000 0.002 0.004 0.006 0.008
As/ab

图4-15 有限元结果与规范 m-k 法对比

1.0 1.0
有限元 有限元
规范 规范
0.9 0.9
-6.3% -9.7%
0.8 0.8
Vu/bh0
Vu/bh0

-3.8% -3.3%
+1.2%
0.7 -3.7% 0.7
+2.2%
-5.7%
0.6 0.6

0.5
5.00 6.25 7.50 8.83 0.5
3.33 4.17 5.00 5.83
剪跨比λ
剪跨比λ
(a)h=120mm (b)h=180mm
图4-16 有限元结果与规范预测值对比

4.3.2 PSC 法

PSC(Partial Shear Connection)设计方法中考虑组合板截面的剪切连接


度 η=Nc /Ncf,具体公式见(4-3)~(4-8)。当 η=1.0 时,组合板的承载力按照
组合截面进行承载力设计(截面的承载力为 Mu );当 η=0 时,认为压型钢板
和混凝土之间没有任何粘结效应,即压型钢板和混凝土分别受力(截面的承载
力为 Mpa );当 0<η<1.0 时,截面的承载力按下述公式计算。

τu =(ηNcf-μR)/(b(L s+L0 )) (4-3)

η=N c/Ncf (4-4)

-62 -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Mtest =Nc z+Mpr (4-5)

z=D-0.5xpl-ep +(ep -e)N c/(Ap f yd ) (4-6)

Mpr=1.25Mpa (1- Nc /(Apf yd )) (4-7)

xpl= N c/(b0.85fcm) (4-8)


式中 τu —— 压型钢板和混凝土间的极限粘结应力;
Ncf —— 完全剪切结下混凝土间的名义压力;
η —— 组合板截面的剪切连接度;
μ —— 摩擦系数;
R —— 支座反力;
Ls —— 组合板剪跨长度。集中力作用时,L s 为集中力到支座间
的距离,均布荷载下取 l n/4,l n 为组合板净跨;
L0 —— 组合板支座边缘的悬臂长度;
f yd —— 压型钢板抗拉强度设计值;
Ap —— 计算跨度内组合板中压型钢板的截面面积;
Mtest —— 组合板实测极限承载力;
Mpa —— 完全非剪切粘结下组合板内压型钢板承受的塑性弯矩;
e —— 压型钢板截面中和轴距底面距离;
ep —— 压型钢板塑性中和轴距底面距离;
fcm —— 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
xpl —— 组合板截面塑性中和轴距板顶面的距离;
b —— 组合板计算宽度。
1.0 1.0
有限元 有限元
规范 规范
0.9 +5.6% 0.9 +5.5%

+8.5%
+7.8%
0.8 0.8
M/Mu

M/Mu

+10.5%
+8.1%
0.7 0.7
+11.8%

0.6 +8.3%
0.6

0.5 0.5
5.00 6.25 7.50 8.83 3.33 4.17 5.00 5.83
剪跨比λ 剪跨比λ
(a)h=120mm (b)h=180mm
图4-17 有限元结果与规范预测值对比

- 6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4-3 采用 PSC 法计算的试件纵剪承载力

剪跨 Ls 试验 τu,0 有限元 τu 规范预测 有限元


试件序号 有限元/规范
(mm) (N/mm ) (N/mm2 )
2 M 0 /M u M FEM /M u

CS-120-2400 600 0.647 0.638 0.713 1.12


CS-120-3000 750 0.578 0.648 0.722 0.798 1.11
(CS-120)
CS-120-3600 900 0.638 0.796 0.864 1.09
CS-120-4200 1050 0.615 0.861 0.910 1.06
CS-180-2400 600 0.671 0.600 0.649 1.08
CS-180-3000 750 0.649 0.680 0.701 0.758 1.08
CS-180-3600 900 (CS-180) 0.687 0.795 0.857 1.08
CS-180-4200 1050 0.672 0.883 0.931 1.06

PSC 法规范预测值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见表 4-3。将 PSC 法规范预测值和


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如图 4-17 所示。可以发现,采用规范方法得到的预测
值与有限元结果相比较小(-6.0%~-12.0%)。这可以说明,采用 PSC 法进行压
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具有一定安全储备。

4.4 本章小结

本章利用第三章验证的组合板纵向剪切有限元模型,对影响组合板受力性
能的主要参数(剪跨比)进行了分析,并将有限元结果与规范进行对比分析,
验证规范典型设计方法(m-k 法及 PSC 法)的适用性,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组合板厚度相同时,其纵向剪切承载力随剪跨比增大而增大,破坏
模式有从纵剪破坏向抗弯破坏过渡的趋势。120 mm 厚组合板剪跨比从 5.00 变
化到 8.83 时,试件纵向剪切承载力与抗弯承载力的比值从 0.713 增大到 0.910;
180 mm 厚组合板剪跨比从 3.33 变化到 5.83 时,试件纵向剪切承载力与抗弯
承载力的比值从 0.649 增大到 0.931。因此,对于工程应用剪跨比较小的组合
板时,为避免出现过早发生纵剪破坏,建议设置端部锚固件。
(2)不同剪跨比组合板的荷载-应变曲线变化趋势一致,由于剪跨比大的
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大,因而钢板和混凝土的峰值应变也更大;在峰值荷载
作用下,剪跨比小的组合板跨中截面的压型钢板底部应变(1226με 和 1466με
等)可能会达不到屈服应变(≈1700με),而剪跨比较大的组合板跨中截面的
压型钢板底部应变(2315με 和 2950με 等)可达到屈服应变。本文研究范围内,
所有试件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的平截面假定均不再成立。

-64 -
第 4 章 组合板有限元参数分析及设计建议

(3)由于规范 m-k 设计法为数据拟合的半经验公式,采用该方法得到的


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的最大差值为 9.7%,会高估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
偏于不安全。采用 PSC 法得到的纵向剪切承载力比有限元结果低 5.5%~11.8%,
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和 m-k 法相比,由于 PSC 计算方法力学概念
相对清晰,组合板厚度相同时可用于不同剪跨比的设计。因此,在本文研究范
围内,建议采用 PSC 法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进行设计。

- 65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 论

本文进行了两个不同厚度的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足尺
试验,得到了跨中及加载点处的荷载-位移曲线、荷载-滑移曲线以及跨中截面
与剪跨区截面的应变分布。同时,基于 ABAQUS/Explicit 建立了组合板纵向剪
切有限元模型,并建立了不同板型(开口型和闭口型)组合板有限元模型,验
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进行参数分析,得到
剪跨比对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规范预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规范典型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并给出设计参考建议。在本
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可得到以下结论:
(1)两个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试件在三分点集中力作用下均发生明
显的纵向剪切粘结破坏。CS-120 和 CS-180 的纵向剪切承载力较抗弯承载力
分别降低了 27.1%和 24.7%。组合板的剪切连接度随组合板厚度的增加而略
微增大。组合板开裂前,试件端部没有发生滑移,跨中截面和剪跨区截面均
近似满足平截面假定;当压型钢板边缘纤维拉应变达到 80%屈服应变时(跨
中弯矩约为计算抗弯承载力 60%),试件平截面假定不再成立,钢板和混凝
土交界面发生明显的滑移应变。
(2)基于 Abaqus/Explicit 显式分析,选用 Connector 中的 Radial-Thrust
约束可以有效地模拟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切性能。有限元模拟得到
组合板峰值承载力与试验值相差在 5%以内。压型钢板的极限应变与试验结果
相差在 12%以内,本文有限元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组合板的压型钢板应变。
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在常用板厚和跨度范围内,随着
剪跨比的增加,其纵向剪切承载力逐渐增大,钢板和混凝土的峰值应变逐渐增
加,组合板的破坏模式从纵向剪切破坏向抗弯破坏过渡。
(3)规范推荐的 m-k 法为数据拟合的半经验公式,试件 CS-120 的承载力
预测值比试验值高 6.9%,试件 CS-180 的承载力预测值比试验值低 3.3%,可
能会高估组合板纵向剪切承载力,偏于不安全。和 m-k 法相比,由于 PSC 计
算方法力学概念相对清晰,组合板厚度相同时可用于不同剪跨比试件的设计。
因此,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建议采用 PSC 法对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承载力进行
设计。

-66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鸿铁,张素梅.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1.


[2] Qinghe Wang, Gianluca Ranzi, Yuyin Wang et al. Long-term behaviour of
simply-supported steel-bars truss slabs with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6, 116: 335-346.
[3] CECS273:2010 组合 楼板设计 与施 工规范 [S]. 北京: 中国计划 出版社 ,
2010.
[4] JGJ99-2015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2015.
[5] YB9238-92 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S]. 北京: 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92.
[6] JGJ138-2012、J130-2012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2.
[7] ANSI/SDI C-2011.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and Steel Deck Institute.
Standard for composite steel floor deck [S]. ANSI/SDI, 2011.
[8] AS3600, Concrete structures. AS3600-2009 [S]. Sydney: Standards Australia,
2009.
[9] ACI318-2011,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nd
commentary [S].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2011.
[10] EN 1994-1-1: 2004, Eurocode4:Design of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structures [S].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1994.
[11] Porter, M. L., Greimann, L. F. Shear-bond strength of studded steel deck
slabs [C]. USA. 1984:285-306.
[12] Young C S, Easterling W S. Strength of composite slabs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2, 118(9): 2370-2389.
[13] Jolly C K, Lawson R M. End anchorage in composite slabs: an increased load
carrying capacity [J]. Structures Engineering, 1992, 70(11): 202-205.
[14] Bode H, Minas F. Composite slabs with and without end anchorage under
static and dynamic loading[C]//Composite construction-conventional and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997: 265-270.
[15] Chen S. Load carrying capacity of composite slabs with various end
constraint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3, 59(3):
385-403.

- 6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Rana M M, Uy B, Mirza O.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end


anchorage in composite slab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5, 115(12): 372-386.
[17] 郭彦林. 闭口式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受弯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 建
筑结构, 2005, 35(1): 38-41.
[18] 聂建国,唐亮,黄亮. 缩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承载力及变形(一):
试验研究及纵向剪切承载力[J]. 建筑结构, 2007, 37(1): 60-64.
[19] 杨文平.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承载能力试验研究[J]. 建筑科学,
2008, 24(5): 38-42.
[20] 骆志成. 再生混合组合板的力学性能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12: 9-40.
[21] Daniels B J. Shear bond pull-out tests for cold-formed-steel composite
slabs [M]. Ecole Polytechn, 1988:20-32
[22] Porter M L, Ekberg Jr C E. Compendium of ISU research conducted on
cold-formed steel-deck-reinforced slab systems [R]. 1978.
[23] Stark J W B. Design of composite floors with profiled steel sheet [J]. 1978.
[24] Burnet M. Analysis of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flexural members that
exhibit partial shear connection [M]. University of Adelaide,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998.
[25] Daniels B J, Crisinel M. Composite slab behavior and strength analysis. Part I:
Calculation procedure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3, 119(1):
16-35.
[26] Daniels B J, Crisinel M. Composite slab behavior and strength analysis. Part
II: Comparisons with test results and parametric analysis [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3, 119(1): 36-49.
[27] Veljković M. Influence of load arrangement on composite slab behaviour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design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1998, 45(2): 149-178.
[28] Veljkovic M. Improved partial connection method for composite slab
design[C]//Proceedings of the 1996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Construction in Steel and Concrete III.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97.
[29] Veljkovic M. Longitudinal shear capacity of composite slabs[C]//Nordic Steel
Construction Conference'95: proceedings:[new materials, new codes, new
applications]: Malmö, Sweden, June 19-21, 1995. Stockholm: Stålbyggnads
institutet, 1995.

-68 -
参考文献

[30] Abdullah R, Easterling W S. New evaluation and modeling procedure for


horizontal shear bond in composite slab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9, 65(4): 891-899.
[31] Degtyarev V V. Strength of composite slabs with end anchorages. Part I:
Analytical model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4, 94(3):
150-162.
[32] Degtyarev V V. Strength of composite slabs with end anchorages. Part II:
Parametric studie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4, 94(3):
163-175.
[33] Ferrer M, Marimon F, Crisinel M. Designing cold-formed steel sheets for
composite slabs: An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FEM approach to slip failure
mechanics [J].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06, 44(12): 1261-1271.
[34] GB228-2010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S].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
[35]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S]. 北京: 中华人
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6.
[36]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北京: 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 2002.
[37] GB/T50152-201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S].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
[38] Tahmasebinia F, Ranzi G, Zona A. Beam tests of composite steel-concrete
members: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el Structures Engineering, 2012, 12(1): 37-45.
[39] Tahmasebinia F, Ranzi G, Zona A. A probabilistic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study on simply-supported composite floor beams [J]. Australia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2, 12(3): 251-62.
[40] ABAQUS, ABAQUS Standard User’s Manual, Version 6.12, Dassault
Systems Simulation Corp, Rhode Island, USA, 2012.
[41] GB50010-2010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S]. 北 京 :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
2010.
[42] 石亦平,周玉蓉. ABAQUS 有限元分析实例讲解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279-301.
[43] 庄茁,由小川. 基于 ABAQUS 的有限元分析和应用 [M]. 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8: 88-364.
[44] M.J. Burnet, D.J. Oehlers. Rib shear connectors in composite profiled slab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01, 57 (12): 1267–1287.

- 6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45] Chen S, Shi X. Shear bond mechanism of composite slabs — A universal FE


approach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1, 67(10):1475–
1484.
[46] A. Gholamhoseini, R.I. Gilbert, M.A. Bradford, Z.T. Chang. Longitudinal
shear stress and bond–slip relationships in composite concrete slabs [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4, 69 (6) 37–48.

-70 -
参考文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纵向剪
切性能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学位期间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且学位论文中除已标注引用文献的部分外不包含他
人完成或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对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作者签名: 日期:2016 年 6 月 29 日

学位论文使用权限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成果,知识产权
归属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的使用权限如下:
(1)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上交的学位论文,
并向国家图书馆报送学位论文;
(2)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提供相应阅览服务;
(3)研究生毕业后发表与此学位论
文研究成果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成果时,应征得导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
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保密论文在保密期内遵守有关保密规定,解密后适用于此使用权限规定。
本人知悉学位论文的使用权限,并将遵守有关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2016 年 6 月 29 日

导师签名: 日期:2016 年 6 月 29 日

- 71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 谢

两年的硕士生涯是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一份经历,我不仅收获了知识,也
磨炼了意志品质。
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导师杨华教授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导师渊博
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令学生景仰,导师的学者
风范将影响学生一生。我将以杨老师为人生楷模,规范自己的德行,在以后的
生活和工作中努力进取。
感谢我最尊敬的老师王玉银教授,您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
以待人的崇高风范,谦逊正直、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老师常常
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予我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在我找工作的过程中提供
了很多很多帮助,我将永远不忘老师的帮助,感谢老师。
感谢我的副导师耿悦老师对我课题的指导,您认真严谨、追求卓越的科研
态度让我明白了优秀学者的素质。您耐心的指导让我对课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您对我的宽容使我顺利的走完了研究生的道路,您也让我学到了积极向上和坚
持不懈的优秀品质,谢谢老师。
感谢教研室张素梅老师、郭兰慧老师、刘昌永老师、刘发起老师两年来对
我的教导和帮助,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将成为我今后学习
和工作的标尺。
感谢我非常敬佩的师兄王庆贺对我课题的大力帮助,你全面细致的指教和
身体力行的帮助让我的课题得以顺利进展。在试验过程中,你坚强的品质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让我钦佩不已。谢谢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无私的关心和帮助,在我
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力帮助我、鼓励我,你待我如亲人般的情谊我将永不忘记。
感谢张欢和朱春光,是你们的帮助让我的试验顺利进行,试验过程你们不
怕脏、不怕累,我不会忘记你们的帮助。感谢赵晖、陈鹏、刘用、徐之彬等师
兄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韩伟涛、丁井臻、周昌杰、梁勇、王浩屹、高文才、
徐文昕、杨晓强、杨冬冬、杨理贵,是你们使我的研究生生活变的丰富多彩。
感谢我的男朋友张凯博一直陪伴我,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我、支持我。
感谢我的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你们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女儿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进取,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祝你们幸福安康!
王晓彤
2016 年 6 月于哈工大

-72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