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2016年第十一期《音乐创作》

20世纪的危机一一从勋伯格到马勒
王霞
摘要:20世纪一开始就像一部没有写好的戏剧。一方面是由斯特拉文斯基为首的调性作曲家,寻求的是通过经常性
的变形来疏散音乐的含糊性:而另一方面,以勋伯格为首的无调性作曲家,寻求的却是全新的音乐体系。文章通过对勋伯格
和马勒的分析,阐述了20世纪音乐中的传统与革新之间的关系与辩证认知,以及历史发展中人类精神必然性的哲学观点。
关键词:无调性: 勋伯格: 马勒

20世纪之初,洋溢着满满的自信,追溯到1908年,拉威尔在创作《西班牙狂想曲》时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场危机即

将产生,一场在音乐语义学上的生与死的危机。但是这部作品里却没有任何对未来的担忧,洋溢着欢乐与热情,却不知一场

世界大战即将展开,生活中一阵阵反常的烦恼情绪已经被大家逐渐的感觉到,未来主义的宣言即将出现,赞扬战争、机器、

速度和危险,号召摧毁过去,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这些传统。而与此同时,在音乐世界的另一边,马勒正在谱写他的《第九

交响曲》,忍受着极不协和的调性色彩,以及拖延终止的折磨。西贝柳斯也在写他的《第四交响曲》,其中充满了无法解决的

疑惑和恐惧。马勒似乎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那时他已在垂死的边缘,还怀着心爱的调式音乐梦。

勋伯格——继承者、终结者还是开创者?
20世纪初的分裂,一方面是由斯特拉文斯基为首的调性作曲家,他寻求的是通过经常性的变形来疏散音乐的含糊性,
但是他还总是停留在调性体系的限制中:而另一方面,以勋伯格为首的无调性作曲家,寻求的却是全新的音乐体系,这是通

过巨大的变形而达到的,换句话说,就是把巨大的音乐系统改变成一个新的不同的语言。这两个看似对立的阵营,经常为到

底哪一方能够代表真正的现代音乐而争论不休。而事实上,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动机,就是不断增强的表现力。

所有的音乐即使在非调性上,归根结底,其最终目的还是调性。回顾音乐发展史,非调性音乐由来已久。追溯到18世

纪,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都曾经使用过,如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F小调赋格曲》由半音组成的主题,包
含了十二个生动的音符中的九个,也就是音列所包含的四分之三,在接下来与主题的呼应中,巴赫自动的选择了剩下的三个

音,因此在这--d',节里,所有的十二个音都出现了,这种做法和勋伯格很像:在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十二个音符在一句
里都曾经出现过;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最后一个乐章,认出那个圣灵出现的突然时刻,用了十二个音符中的十一个,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那个简短的持续过程中,贝多芬已经用尽了所有的调性和谐,只留下和声的暗示,超凡脱俗,所以当传
统的和声回归的时候,那个扑面而来的端庄的三和弦的形象就仿佛有了“神性”。

通过回顾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无论是《唐璜》中幽灵般的客人,还是贝多芬音乐中的“神性”,无调性在很早以前

就悄然地出现过。勋伯格早期的风格很像瓦格纳,如大合唱《古雷之歌》,有太多的音符,有太多内在的声音,太多的意义

想要表达。他那时已经写过一部巨著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来勾画那些瓦格纳主义的调性模糊。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

伊斯尔德》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个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程度。因此在1908年,勋伯格已经放弃了维护调

性的挣扎,就在这一年,《第二弦乐四重奏》明确宣告了他的态度以及对调式的决裂。在这首四重奏的最后一个乐章,他将

诉诸于世人的声音,无调性音乐就此产生。世界音乐史上也就从此开始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国社会学家、评论家希多・阿多诺写的《现代音乐哲学》,书中尖锐地提出,“文化危机中的分歧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都是在用不同的方法追求相同的东西。”“斯特拉文斯基试图保持音乐进程不断前进,这是通过不断操

纵的音调和结构的模糊来达到,而勋伯格从表现性的活动中寻找线索,不断脱离调性,同时也和以对称为基础的句法结构脱

离关系。”就是这些原因,一个新的体系必须产生,一个控制着这些杂乱调性的体系,因此,在1920年勋伯格就逐渐形成

了他著名的序列方法。它们频繁的被运用,正在打破人们传统的音乐听觉。1923年,勋伯格的另一首代表性的作品产生了,

钢琴曲《华尔兹》作品23号。在该作品中,十二个音调都以一个事先设定好的顺序或序列出现(升C、A、B、G、降A、

升F、降B、D、E、降E、C、F),他要求给十二个音中每一个音平等的权利。勋伯格知道,如果想要达到任何真正的无调
性,就必须建立起一个独特的不同的基础。十二音序列的规则可能不具备普遍性,但却不会破坏这十二个音之间的调性关系,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些规则确实是为音调体系的音阶提供了一些类似音阶的功能,十二音体系确实是调性作曲中的可行

性替代品。

所有伟大的人物都会打破自己设定的规则,从柏拉图到斯特拉文斯基,再到尼采等等,勋伯格也是第一个打破自己规则

的人。因为从1944年开始,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却突然风格大变。在这一年里,他用g小调写了一个完整的调性音乐

・136・

万方数据
王霞《20世纪的危机一一从勋伯格到马勒》

作品。他有句名言“一种对于回归到调性音乐风格的向往,常常使我精力充沛,并且时不时的我会对那种强烈的欲望妥协。”

但是不管怎样,勋伯格一直都带着调性的浪漫主义,一直对音乐都怀着极大的热情,一直持续到1951年他去世的那一刻。

而正是这种怀旧的渴望的质感,经常使他们的音乐变得美丽而动人。勋伯格作为传统音乐的叛逆者,成功而大胆地迈出了第

一步,建立了全新的现代音乐的旗帜,用全新的音乐语言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和心声,他的序列音乐也为人们研究

对20世纪音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参考。

美学上的死亡——马勒和他的‘第九交响曲》
为什么20世纪有一个独特的死亡韵律?弗洛伊德、爱因斯坦、马克思、斯本格拉,甚至是马斯洛,所有后来的伟人们

都在用不同的术语来宣扬同样的训诫:想走自己的路,自己的信仰却受到打击。20世纪一开始就像一部没有写好的戏剧,

和希腊的戏剧刚好相反,每一幕都写满了贪婪和虚伪导致的世界大战,战后的公正性和歇斯底里,地方主义的快速发展和相

互冲突,如此循环反复。20世纪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在绝望和反抗中孕育出来的。马勒非常敏感,他拼命的抵制这个社会,

这个充满死亡气息的世纪,直至1911年命运的结束。马勒的这种感觉渗透在他绝大多数的作品中,如《亡儿之歌》,这是
关于吕克特孩子死亡的作品。还有崇拜马勒的贝尔格。在贝尔格还是青年的时候,听到了马勒的《第九交响曲》,他马上给

在维也纳的妻子写信说,他听到了一生中最美妙的音乐。贝尔格后来用他的《沃采克》来纪念马勒的遗孀阿尔玛。这些都和

死亡有关。贝尔格活到了50岁,也和马勒惊人的相似。《第九交响曲》恰恰是表现的太真实了,说着一些残酷的事实而让

大多数人不忍去听。马勒看到了什么?三种死亡。首先是他自己终将要面对的死亡,这也是他经常会意识到的,《第九交响

曲》的开篇实际上就是在模仿他心跳的感觉。其次是他看到了调性的死亡,这对于他来说就是音乐的死亡,他所熟悉和喜爱

的音乐。作品的最后一篇都像是他在和音乐告别,也是和他的生活告别。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社会的死亡,是

躁动的文化的死亡。

《第九交响曲》是马勒的遗作,他是命中注定要为德奥音乐的故事做一个总结。作品的第一乐章就像一部小说,充满了

温柔恐惧中的折磨,是和谐与痛苦的对照,这是对爱情的告别,一个对D大调的告别,对调性的告别。第二乐章,从连德
勒舞曲风格的回旋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自然的告别。这是一个对简单与天真的痛苦回忆,从成人的教训中得到了世俗的

欢乐。第三乐章,又是一个回旋曲,但这次是对这个斗争的世界的告别。前三个乐章都是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直到第四乐章

出现,最后的告别。这次以祈祷的形式出现,是马勒最后的赞美诗,他正在接近心中的自己,为了生活,为了美好的音乐,

为了信念。这时的调性毫不保留的从方方面面表现出来。从开始的全音阶的简单曲调,通过各种可能的半音音阶的进行,这

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祷告,从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一次比一次更热烈,但都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最后,绝望在赞

美诗中爆发,带着巨大的强度,这种变动是他最后的二元性,这就是马勒。乐曲的最后异常缓慢,缓慢的让人害怕,作曲家

在谱子上不断地标注“渐慢”“延长”“踌躇”,如果这些还不够表现时间停滞的话,在最后一个小节,作曲家又加上了“极

度缓慢”的标注。随着声音力量的分解而瘫痪,我们被抑制在其中,在希望和屈服之间徘徊,在那一瞬间只有沉默,直到完

全消失。这种美学上死亡的表现在任何一部作品中都是很少见的。

结语:我们对过去批判性的描述,也尝试着理解现在,这一切都暗示着对未来的信心。正如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所

言:“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

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在于这种音乐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所具有的永久价值。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

充满生命力,并拥有美好的未来。”我们从马勒和勋伯格说起,是因为他们是20世纪音乐家的典型例子,也是人类精神的

很好的代表。如果马勒可以活到现在,他一定会惊奇“我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挣扎着前进,“我们”都学着去接受死亡,

然后又坚持去寻找不朽,“我们”一直都坚信就算这些都会逝去,“我们”还是会有未来,这正是人类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希多.阿多诺(德).现代音乐哲学[M].人们音乐出版社,1998.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陈士森.现代音乐音高结构基础理论研究文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4]高佳佳.斯特拉文斯基序列音乐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
[5]乔治・佩尔(关).序列音乐写作与无调性:勋伯格、贝尔格与韦伯恩音乐介绍[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王霞,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137・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