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育与人格陶冶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0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生学位论文 
 

古诗教育与人格陶冶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and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院、系:中文系 
年级:2 0 0 1 级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导师姓名:黄汉清 

研究生姓名:徐怀成 
完成时间:2 0 0 3 年 4 月 

 
 
1
 
目      录  

Ⅰ、中文摘要 
Ⅱ、英文摘要 
Ⅲ、序言 
Ⅳ、正文 
第一章 古诗教育于人格陶冶的意义和价值 
一、 人格的含义 
二、 建构健全人格之必需 —— 文化 
三、 古典诗歌于人格陶冶的意义和价值 
(一)古诗教育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古诗教育能丰富青少年的思想感情 
(三)古诗教育能提高青少年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四)古诗教育能开启青少年的心智 
(五)古诗教育能调节青少年的心理与情绪,并培养其苦难意识 
第二章 古诗教育于人格陶冶的内容分析 
一、时间、历史与人生意识 
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人格意识 
四、自然意识与生活情趣 
第三章  古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内涵、目标及教学策略 
一、古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内涵与目标 
二、古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策略 
(一)以情感激发为切入点,注重情感的投入与体验 
(二)注重古典诗歌中人文精神传统的解读,给予古诗教学更多的文
化气息 
(三)通过诗人形象的展示,引导学生领悟人生要义,培养健康人格 
(四)联类比照,以诗讲诗,拓展学生的视野 
Ⅴ、结论 
Ⅵ、参考文献 
Ⅶ、后记 
 
 

2
 
古诗教育与人格陶冶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年级:    二○○一级             研究生:徐怀成 

摘   要 
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
具有健全的人格。教育对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八十年代开始,
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人格培养。在我国,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人格的培养也日
益受到重视。人格健全的青少年才是祖国、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已经成为人们
的共识。但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人格培养水平和人格发展状况还没有
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人格培养问题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
和积极的探索。本文 将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质作为人格陶冶的基础与前
提,以古诗教育为契机,将古诗教育与人格陶冶有机渗透、结合,着重探讨古诗
教育于人格陶冶的意义与价值,分析古典诗歌中蕴含的优秀人文传统精神,并对
古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内涵、目标与教学策略作出阐述,目的在于探索青少年人
格陶冶的教育途径,为人们优化青少年人格培养对策,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古诗
教育提供初步的启示与借鉴。 
论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古诗教育于人格陶冶的意义和价值。人格是一种历史范畴,它具
有历史的规定性。一个文明的、经过陶冶的完美人格,也是一个达到人类文明发
展所已达到水平的人格,拥有人类已拥有精神文明财富的人格。为此,人格陶冶
的过程应该以提升人文素质为前提,同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从这一思路出
发,第一章在论述文化于人格构建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古诗教育是培养青少年
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具体阐明中国古典诗歌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凝聚着中
华民族的精神、情感和智慧。古诗教育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丰富青少年
的思想感情,提高青少年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能开启青少年的心智,调节青
少年的心理与情绪,并培养其苦难意识。 

3
第二部分,古诗教育于人格陶冶的内容分析。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看待、
了解自然现实和社会现象的总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最高层次的参照系,
它在人格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
思路,本文在第二部分,以古典诗歌当中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为切入点,具体分
析了古典诗歌中蕴含的时间、历史与人生意识,忧国忧民的情怀,人格意识,自
然意识与生活情趣。认为这些人文精神传统的熏陶可潜移默化地促进青少年自我
意识的觉醒,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他们关注社会、
人生,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部分,古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内涵、目标及教学策略。培养健全的人格
与发展人的素质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古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内涵、目标及教学策
略的制订首先要符合教育的目的,应以丰富文化底蕴、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
发展个性、陶冶性情为目标,充分体现知识教育、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和谐统
一。本部分较详细地探讨了古典诗歌的教学策略,认为古诗教学要以情感激发为
切入点,注重情感的投入与感受;要注重古典诗歌中人文精神传统的解读,给予
古诗教学更多的文化气息;要通过诗人形象的展示,引导学生领悟人生要义,培
养健康人格;要联类比照,以诗讲诗,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文学鉴赏能
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格培养的探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视。本文较系统地探讨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古诗教育与现代青少年人格陶冶的关
系,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理想人格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文章认为,自我
意识与自我觉醒,独立的人格尊严是构成理想人格的要素。因此,在本文的第二
部分,挖掘了古诗中的历史、时间与人生意识的积极意义,着重论述了古典诗歌
的人格意识,强调优秀诗人的人格魅力。而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进一步提出“诗
人形象”的概念,认为通过诗人形象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 
关键词:古典诗歌   教育   人格 
 
 
 
 

4
 
A b s t r a c t      
    As the  trans-century  young generation, we must have  a healthy 
personality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from the 1980s, the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ounties has diverted from emphasizing on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olely 
to emphasizing on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simultaneously.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the  change  of 
people’s  value  concept and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education,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has gained attention gradually. The youth with 
healthy personality are the future and hope of the motherland and nation, 
this has become a consensus of the people. Bu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urrent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leve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youth have not  fully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that need in-depth research and 
active exploration in the issues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enrichment of cultural deposits and enhancement of cultural quality 
a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and sees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as the chance to organically combine the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and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emphasize o n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to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analyze 
the excellent human traditional spirits contained in classical poems, and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objective, and teaching strategy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in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educational pathways of the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of youth, 
provide preliminary enlightenment and lesson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 strategy and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The article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5
     The first part: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to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Personality is a  historical 
category, and it has the prescriptive definition of history. A civilized, 
cultivated perfect personality is also the personality that reach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personality that possesses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ealth of  humankind.  The process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should use the enhancement of human quality as 
the premise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Starting f rom the idea, the first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uss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to the building of personality, 
point out that c 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of youth. Specifically d emonstrate that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contain the essences of Chinese culture, express the 
spirit,  affection and wisdom of  the Chinese nation.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can inherit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enrich 
the thoughts and sentiments of youth, enhance their literature quality 
and aesthetic mood, enlighten their intelligence, and cultivate the sense 
of hardship.    
The second part: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to personality c ultivation. View of life and v iew of value is the general 
view that a man keeps to see and understand the natural reality and social 
phenomenon, it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reference frame to adjust and 
control individual activitie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integral part of healthy 
personality.  Based on the idea, the second part, taking the excellent 
human spirits tradition in the c lassical poems as the entry point, analyze 
the sense of time, history and life, the mood worrying about the fate of 
the nation and people, personality sense, natural sense and living mood 
contained in the classical poems. It reckon that the influence of human 
spirits tradition can gradually promote the arousal of the sense of self 

6
of youth, cultivate the patriotism and humanitarianism of youth, lead them 
to focus on society, life and nature,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correct v iew 
of life and view of value. 
The third part: the connotation, objective, and teaching strategy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in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Cultivating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enhancing human quality is the  intrinsic 
attribute of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notation, objective, 
and teaching strategy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in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should firstly comply with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aim to 
enrich cultural deposits,  build healthy  personality,  explore 
intelligence, develop individuality, cultivate disposition, fully embody 
the harmonious unification of knowledge education, affective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This part discuss in detail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c lassical poems, reckon that the c 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should take 
emotion motivation as the entry poin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put and 
perception of emo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human spirits 
tradition in  classical poems, create more cultural  atmosphere for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lead students to grasp the meaning of life, 
cultivate healthy personality by means of the display of poet’s image; 
enlarge the visual field of students, promote their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bility by means of contrast and analogy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study on personality and 
exploration of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systemat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 
historical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of modern youth, and raises the personal view about the 
promo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uilding of ideal 
personality. The article reckons that sense of self, self-awareness, and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re the component factors of ideal personality. 
Therefore,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uncover the positive meanings 

7
of  history, time and life in classical poems,  mainly discuss  the 
personality meaning of c lassical poems, emphasize on the personality of 
excellent poets.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further raises the concept 
of poet’s image, reckons that the display of poet’s image can help 
student to establish ideal personality. 
K e y w o r d s :    Classical Poems    Education   Personality 
 
 

8
序  言 
关于人格及人格教育的研究,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较多,主要阐述了如下内容:
人格的概念;人格形成的理论流派;人格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优化
人格教育的对策等等。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和借鉴。关于古诗教育,
国内也有相关的论文涉及这一领域。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诗歌教学方法、教学原
则的探讨;古诗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等,其中教学方法的研究占了绝大部
分。这同样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以古诗教育为契机,系统探
讨古诗教育于人格陶冶的意义、内容、途径及方法,笔者尚未见到这样的研究资
料。 
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感和智慧。重
视古诗教育,充分挖掘、研究古诗教育于人格陶冶的价值、内容、途径与方法,
对于弘扬优秀文化、构建现代理想人格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可为当前的诗歌
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这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初衷。但由于自己才力有限,加之成
文时间仓促,能否符合个人初衷,只有敬请读者评价了。 
对于本文所借鉴的各种文献资料,在正文中我采用了脚注的形式加以标识,
并在文末附有参考文献的清单。 
 
 
 
 
 
 
 

1
 
第一章  古诗教育于人格陶冶的意义和价值 
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人创造了一个日益发达、丰富的物质世界,它提
供给人类各种物质的方便与享受,使得生活更加富裕。但另一方面,精神空虚、
情感淡漠、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也成了现代人的“现代病”。而更为严重的是,
有些人年纪轻轻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诈骗、抢劫、甚至杀人。没有亲情、没有
人性、没有爱,只有欲望。这些现象令人痛心疾首。痛定思痛,人们不禁要问:
我们的教育中到底缺少了什么?我想,是缺少人格的培养,缺少善良的感情的熏
陶。仅有知识教育是不够的,仅有思想教育也是不够的,一个人要成为有健康人
格的人,人文精神的熏陶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本文所指的“人格”概念。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语“Persona”一词,是面具的意思, 它是个体用来
向社会显露自己。换句话说,向世界显示的就是我们的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
据张岱年先生考证:“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
‘品格’这些词。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独立人格的思想……就是指人自己有一
个独立意志,它不受外界势力的压制。”1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人格主要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有道德即有
人格。缺德就没有人格,德高望重则人格高尚。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格即道德
人格。这种文化心态是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的折射和积淀。有学者概括出,
我国理论界现在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和使用人格:1.在伦理学范围内,人格通常
被理解为道德人格,指人的道德品质,相当于“人的品格”。由于我国古代哲学
主要是一种伦理哲学,所以“人的品格”成了我国学术界对人格的主要看法;2.
在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眼里人格和个性是等同的,指人的心理面貌、个人心理特
征的总和,接近于“人的性格”;3.在法学中,人格是一种权利,叫“人格权”,
表示法律给予保障的与法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相当于“人的资格”。 
 “人格”这一概念内涵歧义颇多。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
描述、人格的区分、人格的内涵以及人格的评判标准也就不同。例如:心理学的
观察角度和侧重点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生命活动。所以,它总是从人的生存上或

1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格观念》,《未定稿》1989 年 2 月。

2
是人的发展上或是精神上来描述人格,把人格分成正常与异常,并试图纠正异常
人格以归于正常人格;法学的观察角度的侧重点是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
所以,它常常从社会等级和财产隶属关系上描述人格,并将人格分为自由的和不
自由的,目的在于实现自由人格;而伦理学的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则是人们的道德
关系和道德实践活动。所以,它常常从人性的规定和文明的发展上来描述人格,
并将人格区分为道德的和不道德的、高尚的与卑下的,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改变
卑下的人格,弘扬高尚的人格。各领域对人格的区分,虽然反映了各自领域对人
格研究的特点,但又不是泾渭分明的,相互间的关系是交叉而又复杂的。2     
本文所指的“人格”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接近于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眼
里的“人格”概念。即人格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3它
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身心特质的总和,是一定的文化在特定个体身上的
积淀。人格是智慧、才能、意志、感情、责任感、价值观、德行、情操、性格、
风度和气质等各种因素融会在一起的外部倾向。在人格素质中,道德素质是一个
重要因素,但是道德并不等于人格。人格比道德的内涵复杂得多,它是个体在天
赋的基础上接收一种文化形态最深层次的熏陶结果。 
二、建构健全人格之必需 —— 文化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完成人格的陶冶。黑格尔认为人格陶冶着重于心灵的自我
唤醒和能力的培养,它的本质在于使人由个别性向普遍性的提升。重温黑格尔的
思想,可以说,人格陶冶是处于现实世界中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深刻转变。实现这
种转变的关键在于个体得以以世界历史所达到的人性之丰富性、全面性和普遍性
来超越他自身的狭隘性、片面性和偶然性。以此来理解人格陶冶,那么人格陶冶
决不是去搞那种闭门修养,面壁内省。因为这种修养和内省向人们展示的只能是
个体孤立的感觉和体验。同样,人格的陶冶也不能只以个体的实践经验为唯一根
据。过去曾经一度把“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这种人类的发展法
则简单地搬用到个体的人格构建中来,企图通过一种脱离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发
展,只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劳动或其它实践锻炼,达到人格之完善。这种做法它

肖川:《“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主体性教育”辨析》, 江西教育科研,1999.5。
2
 
3
《中国大百科全书 ·  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 9 月,第 270
页。

3
的消极后果已见诸于现实。以上两种人格修养、改造之误区在于它们都未能正确
理解:人格是一种历史范畴、它具有历史的规定性,衡量个体人格发展的尺度是
一种历史的尺度;一个文明的、经过陶冶的完美人格,也是一个达到人类文明发
展所已达到水平的人格,拥有人类已拥有精神文明财富的人格。为此,人格陶冶
的过程,也即是从一个孤立的个体向世界性个体转变的过程;是个体的人占有人
类历史所创造精神文明财富的过程。它不可能是脱离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一种单
纯的个体经验、体验过程。因为仅仅是个体经验就无法实现由“个别性向普遍性
的提升”这一人格陶冶之根本目标。德国18世纪哲学家赫尔德曾经指出:“假
如我把人身上的一切都归结为个人,并否定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个人与整体的
相互联系的链条的话,那么人的本性和人的历史对我们来说都是难于理解的了,
因为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光靠自身都不能成为人”。4 
    构成人格的要素不少,但其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
识、价值观念。这一切,无不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与人的整体素质、综合素质
有关。文化素质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也是现代人格的基础,较高的文化素
质是形成现代化人格的理想条件。文化素质体现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折
射出人的信仰和情感,体现着人的精神风貌,代表着人的品位和品质。广博的知
识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基础。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文学使人善
辩。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可见,人格的教育与塑造必须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为前提和基础,特别是面向青少年和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格教育更是如此。在
这里应当特别予以重视的是直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力量的人文科学。它们
对发展人的心灵,形成和谐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诚如有的文化教育学家所
认定的,这些学科不仅代表一个民族的遗产,而且也标志民族的最高智慧。 
三、古典诗歌于人格陶冶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强化古典诗歌教学的力度,挖掘古诗中蕴含的
优秀的人文传统、情感因素,对于青少年的人格陶冶大有裨益。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极为重视诗歌的教育意义。在《论语・阳货》)篇中,
孔子指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4
鲁洁:《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教育研究》,1997.4
4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话的大意是“学生们!你们为何
不学一学诗呢?诗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可以观察了解社会的风俗人情,可以沟
通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发发牢骚,讽刺时政。近可以懂得如何孝敬父母,远
可以了解如何忠于君王,还可以从诗中学到许多关于鸟兽草木名称的知识。” 
(一)古诗教育能传承优秀文化。 
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其中的精品灿若星汉,数不
胜数。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人们会发现: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较,诗歌的
艺术成就最高。可以说中国文学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部中国诗歌史,古典诗
歌就是中国文学的精华。但她的价值还不仅仅如此。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在
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
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保留在语言里,
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一代跟着一代,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运动的结果、历史
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生活中的忧患和欢乐的痕迹,全部积累在本族语的宝
库里。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5当
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申小龙先生也有类似的见解:“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凝聚着使用
该语言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古典诗歌仅仅是优美的文学、
文字吗?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感和智慧。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
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
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庄子到
陶渊明,从李杜到苏辛,从“建安风骨”到“盛唐气象”……他们代表了我们民
族的智慧和心灵。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
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
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
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
廊。” 

乌申斯基:
5
《祖国语言》,转引自 Ä. Î.洛尔德基帕尼泽著《乌申斯基教育学说》,
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年,第 157~159 页。

5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人生、人道、人性,
人情,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亦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格熏陶、情感教育的
优秀教材。 
(二)古诗教育能丰富青少年的思想情感。 
西方诗歌是以史诗开场的,并形成了强大的史诗传统;而中国古典诗歌却是
以抒情诗开场的,并且形成了强大的抒情诗传统。古典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在我
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常有阐述。《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声依永,律和
声”这样的记载;汉代的《毛诗序》在论及诗歌抒情言志的特点时写道:
“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
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已经说明
诗歌、音乐、舞蹈都是人们心中的“情”
、“志”的表现,是由“情动”而引起的。
对此,汉唐及以后的学者还有不少的解释。他们认为“情”
、“志”
、“意”实为一
体,都是属于人的思想感情。所谓“诗言志”,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诗歌要表
达思想,抒发感情。实践经验证明,诗歌的创造过程自始自终都是伴随着诗人感
情的激动而进行的,是其强烈情感的产物。郭沫若就曾经谈过诗人的感情与诗歌
作品感情的密切关系。他在《论诗三札》中说:“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
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小波小浪
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6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传统源远
流长,历久弥新。以人们最为称道的唐诗宋词来说吧,抒情言志的特点就分外明
显。陈子昂、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杜牧、李商
隐、苏轼、柳永、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一大批天才的诗人、文学家,创作了
数以万计的、影响深远、光辉夺目的著名诗篇。这些诗篇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
平、不畏强暴、锐意进取、追求理想、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等民族性格。他们热
情地歌颂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极 力反抗社会上的黑暗势力,赞扬人和人
之间真挚的感情和友谊,执着地追求着理想和美好的生活。“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
“穷年忧黎元”的热肠;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
正愁人”的哀惋;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

6
曹廷华等:《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第 139~140 页 

6
迈;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苦闷……传神表情的优秀诗
篇真是数不胜数。 
    诗歌的作用首先是给人情感的影响。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写道:“圣人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
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 就是说诗歌是通过以情感人来达到教育的作用。
清人刘开说:
“诗者,先王诱天下之人而归之善也。”只有从心里流出来的,才能
流到心里去。优秀的古典诗歌总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生
活的信心和力量,自觉地形成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品质;也可以从中得到情感的
宣泄与心灵的抚慰,这样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屈原在《离骚》中所表现的那种
为追求真理而“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几乎成了人们生活的座右铭;
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常常成为人们节操自励
的格言。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文革期间,“四人帮”横行肆虐,黑白颠倒,不少
惨遭迫害、身处逆境的知识分子,就重拾起了古典诗词,或吟咏,或自作诗词,
以表明心志、排遣悲愤。著名烈士张志新被关押时,最喜欢吟咏的就是苏轼的诗
歌。又有资料表明,在海外华人最喜欢的十首唐诗中,李白的《静夜思》与孟郊
的《游子吟》高居榜首,毫无疑问,这两首诗中蕴含的浓浓乡情、亲情,深深打
动了海外赤子的心灵,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 
人格的完善离不开情感的丰富与和谐发展,而古典诗歌正是情感特别集中特
别强烈的一种文体,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丰富、活跃的成长
期,人生的种种色彩,人生的种种情感,人生的种种体验,他们都希望能够感知,
能够思考。因此,他们宜于接收古典诗歌的熏陶。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类、民
族自豪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人道主义精神、同情民众疾苦、热爱生活、热
爱大自然、友谊、爱情、真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灵魂,需要这一切神圣
美好的情思之泉的滋养,而优秀的古典诗歌恰恰饱含着真善美的情思。当我们的
青少年在学习古诗、吟诵古诗时,那种种优美的情愫将潜移默化地浸润其心灵,
陶冶其人格。 
(三)古诗教育能提高青少年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诗歌在文学领域一直被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有文学中的文学之称。优秀的
古典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优美,富有节奏
感和音乐美。读传统诗歌时,人往往能获得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是美感。从

7
诗歌内容看,传统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是美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水
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是美的:有“却
把青梅嗅”的娇憨少女,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爱国勇士,有
“溪头卧剥莲蓬”的顽皮小儿,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祥母亲;情是
美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友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的爱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亲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的乡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情,无不感人肺腑。
从诗歌风格看,审美因素也极为丰富:含蓄蕴藉、豪迈奔放、华丽典雅、凝重深
沉、高远旷达、清新俊逸、刚健质朴、明朗开阔、自然流畅、委婉缠绵、工巧细
密、潇洒隽永、明净空灵、警策严谨、风趣真挚、瑰奇秀美等等。难怪宋人严羽
在《沧浪诗话》中说:我国传统诗歌“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
言有尽而意无穷” 7,因此具有“使味之者无极,面之者动容”的神奇艺术效果。
优秀的古诗本身就是美的艺术品,古诗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学教育,也是美育。
青少年若能沉浸其中,不啻为美的享受。 
传统诗歌是多姿多采的,这些诗歌在赋予学生美感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
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如,同为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词旷达,辛弃疾的词豪壮。同
是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诗寂静而有禅意,而孟浩然的诗则恬淡自然韵味深长。 
让青少年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
美、语言美,韵律美,在优美诗歌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将潜移默化地
提高他们的文学品位与审美情趣。朱光潜先生曾一再强调高级文学趣味和低级文
学趣味的危害性,又一再强调多读好诗大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纯正的文学趣味。
他认为“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
培养出纯正的趣味”,而“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
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8                                            
(四)古诗教育能开启青少年的心智 
古诗教育还能开启青少年的心智。有生命力的古典诗歌或以隽永深邃的意象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690

页。
8
《朱光潜美学文集》卷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年。
8
启人遐思,或以不藏锋芒的精湛评议揭示事理,即使是一些以横溢激情见长的诗
歌也往往内蕴追逼苍穹、具有抵达深心的思辨力。雨果说过:“诗人不是文字匠,
首先当是思想家。”真正的诗人既能直面时代,聆听风雨,又能究天人之际,穷苍茫
彼岸,并以其反复锻冶、炉火纯青的言语魅力而为众口所传,甚至世代流播。例如
苏轼的诗词名篇,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境高远。且看这些诗句:“人生到
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心安处是吾
乡。”时空永恒,宇宙无限,而人生却是有限的。诗人从宏大的时空意识中寻求
超越,将人生的挫折引向高远之处,并悟出了随缘自适的人生哲理。再如《题西
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这诗中的哲理,既可以理解为世事因人成相,而人人各据一端,所见不同,欲
见真相,需要脱出自身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也可以理解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
事物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
的时空观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9 
优秀的古典诗歌,是一种富有深厚人文积淀、蕴含着生命的哲思和智慧的艺
术,而不只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纯粹的言语形式。作为诗人创造性精神活动之结晶,
它因凝聚和沉淀了智慧生命的独特体悟,常常不可抗拒地灼亮读者的心灵,渗透
出启开心扉的绵远之力。 
(五)古诗教育能调节青少年的心理与情绪,并培养其苦难意识。 
有人说,现在的中学生衣食无忧,又无工作压力,应该没有什么烦恼可言,
所谓的烦恼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此言差矣。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学生是最
辛苦的一群人。升学的压力、成长的烦恼、青春的困惑,这些问题都缠绕着青少
年,而他们又处于儿童与成人的过渡期,毕竟涉世未深,经验不足,难免会有苦
闷、自卑等消极情绪,有的还相当严重。我国上海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
中 35%有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表现在缺乏人生追求、厌学、心理焦虑、抗挫力
弱等,且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科学家已经预言,未来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
不是生理疾病,而是心理疾病。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外部力量,还要调适人
的心理因素,即进行人格的陶冶。而优秀的古典诗歌可以起到宣泄情感、抚慰心

9
章培恒.骆玉明等著:
《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年 3 月,第 379 页。 

9
灵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包含的多元价值取向,可以使现代人的人格更富于弹性与
立体感。在现代社会中,竞争的环境使人具备了更为强烈的进取意识,这当然是
时代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从而造成了心灵的扭曲与人格的畸形。
通过读古代的诗歌作品,体会古代诗人对待人生困境的态度与境界,就可以提高
自我的人生境界,增强人生的自信,从而在得意时珍惜机会,用进取体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在失意时也不气馁,将其作为难得的休息享乐机会,在心理上作出必
要的调整,为以后的人生进取积蓄能量。 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下一代从我们的古
代诗歌中感悟人生,人生有成功,有失败,但人生是美好的,应该珍惜生命。人
生匆匆,转眼即逝。来到人世一趟不易,成功失败、喜怒哀乐、构成丰富多彩的
人生,应该十分的珍惜才是。 
在优秀的古典诗歌中,人们会发现大量的作品是那些抒发浓烈悲情、感慨人
生遭际的诗歌。过去,这些诗歌常常较少选入中学教材,即便选入,也要教师强
调哪些地方是消极悲观的,仿佛唯恐青少年受到不良影响。其实,笔者认为,悲
切凄婉的诗歌恰恰能起到宣泄人生失意,化解人生挫折的效果,这种类型的诗歌
青少年同样需要。笔者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事实上这类诗往往赢得青少年
的青睐。比如许多学生特别喜欢李煜的《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喜欢苏轼
的《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喜欢柳永的《雨霖林・ 骤雨初歇》……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
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
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眉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
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10钱钟书先生也写过一篇《诗
可以怨》的文章。钱先生提到一个人“生命不谐”,也就是人生的不幸遭遇,种
种的失意,他需要排遣,在排遣中获得慰藉,事实上是把在人生中失去的,从感
情上得到补偿,把胸中的愤慨、悲情、欲歌欲哭、欲喊欲叫尽情地发泄出来。这
种发泄,其实也是一种美的感受,或者说,在发泄中得到美的享受,以取代一腔
的愤慨或悲情,是一种感情的转换。郁积与发泄,都是人性的一种表现。钱先生
已经指出,先秦的思想家们把人性分成动静的两种表现。性的本然状态是平静的,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15 页 

10
受到外界的激发,动而为情。情是性之动。11 
正因为古诗具有“泄导人情”的作用,所以它能够调节青少年的心理和情绪。
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人格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大量抒发悲情的古
典诗歌也有利于形成青少年的苦难意识。   
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要寄予学生幸福、乐观的感觉,但同时教育不排斥
苦难意识(痛苦)。培养青少年的苦难意识,增进个体对苦难的体验,深化人的
生命情感,同样是教育的职责。
“教育乃建构精神,它使生活成为人的艰难作为”。
对苦难的体验与认同,把人对生命的追思与探询引向深处,孕育人透彻的生命意
识,对生命的珍爱,和对他者生命的同情,引导个体超越自我,把个人生命引向
对他人生命、乃至普遍生命的关怀,拓宽人的生命情怀,丰富人的生命情感,净
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个体置身苦难的体验之中,可以激发自身潜在
的活力,唤起个体的崇高感,激励个体的人格尊严与价值。人往往在苦难意识中,
在厄运之时,更能超乎寻常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人格主体的力量、本质和尊严。奥
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指出,担当苦难,会使人格更加深邃精微。趋乐避苦当
然是自然的人性。但当厄运、灾难、逆境无法避免时,人就应勇敢地承受它。厄
运会使人更深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悲剧性境遇,痛苦的体验与人的本质力量的
激活有一种普遍必然的联系。痛苦并不只有消极的意义,也有积极的功用。 苦
的体验可来自于自身,更多地来自他者,来自民族的、人类的、历史的苦难体验
与认同。正是对他者、民族、乃至人类的苦难的理解,使个体生命由小我走向大
我,把生命情感由此岸引到彼岸,引向博大的生命情怀,从而在生命的深层培植
对普遍生命的关怀,给“学会关心”找到本体论上的依据。当前我们的教育中不
乏受苦,甚至还强调受苦(“苦学”),但培养苦难意识(苦感)并没有引起人们
足够的重视。人们太急于寻找一条实现自我现世理想之路而不是谋求精神的依
托,现世的功用遮蔽了精神之维的扩张,这实际意味着教育另一向度的失落,教
育的单面化,表浅化,这在今天的教育中并无实质性改变,反而有强化之势。今
天,现世功利的追求在被彻底合理化中日趋强化,尚富成为主导的潮流,孱弱的
精神之维更趋隐藏,曾经受苦的一代不再愿意把丝毫的苦难加诸年轻一代,年轻
人的眼光盯在高处,同情、关怀弱者的心向日趋晦蔽,对他人生命的敏感性越来

11
罗宗强:
《诗的人文传统问题——关于选诗和解诗的一些问题》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4 

11
越稀缺,一遇挫折便不能经受,这样的结果可能是一代精神人格的萎缩。也许,
完整的教育除了赋予人以现实强力之外,还应努力去化育人的精神性孱弱的爱。
12
 “一个人只有在其童年和少年时期同大自然和人们打交道的那种条件下使他的
心灵不平静、忧虑、柔弱、敏感、易受刺激、温柔,富于同情感,他才会成为有
教养的人”。13 
 

12
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 
13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年。 

12
 
第二章   古诗教育于人格陶冶的内容分析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明显的前后传承的东西,这就是传统。
传统是多层面的,有题材的重复:如惜春、悲秋、送别、思乡、闺怨等;也有意
象的积淀:如明月、杨柳、春草、松柏、鸳鸯等意象都有它们的传统联想与象征
意义;还有诗风诗艺的模仿,比如唐初诗人继承六朝诗歌,盛唐诗人缅怀汉魏诗
风,西昆诗派祖述李商隐,江西诗派远祧杜甫,江湖诗派效法晚唐诗,元明诗人
模仿盛唐诗,宋诗派取径宋诗等等。但是,笔者在此要说的不是这一类衔接,这
一类传统,而是蕴含于古典诗歌当中的人文精神传统。 
古诗蕴含的人文精神传统丰富多样,其中的时间、历史与人生意识,忧国忧
民的情怀,人格意识,自然意识和生活情趣,对于当今青少年的人格陶冶尤为有
益。 
一、时间、历史与人生意识 
在中国古典诗歌当中,抒发岁月流逝、人生感慨的诗篇比比皆是。“日月忽
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修名之不立”(《离骚》);“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岁忽忽而遒尽
兮,老冉冉而愈驰”
(《九辩》),诗人屈原为不断流逝的时间所困扰,担心时间的
流逝带来衰老与死亡,从而使他的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这种年光之叹在汉代的
《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比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
陵上柏》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驱车上东门》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
岁忧”
(《生年不满百》),而以后历朝历代的诗人都没有停止对时间、对人生的感
悟。比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丈
夫生世能几时”(鲍照《拟行路难》);“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
希夷《代悲白头翁》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杜甫《赠卫八处士》
);“无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
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 例子是很多的。过去人们常常将这类
感叹时光流逝、生命短促的诗句都视为消极情绪的流露,在教学时大多持否定的
态度。其实这种处理方式未免失之简单、片面。笔者认为过于地嗟老伤时的确容
易引发消极、颓废的心态,但是对于时间、生命的理性思考却有它积极的意义。
新陈代谢、岁月催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规律,而对于时间、生命的思考恰恰是人

13
类所独有的,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如果在教读这类
诗歌时,能唤醒青少年的时间意识、生命意识,促使他们珍惜时光、珍惜青春、
珍惜生命,又有何消极可言呢?在我看来,如果学生能悟出生命有限的道理,他
们将更好地理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
花空折枝”(《金缕衣》);更好地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更好地理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在古典诗词中,蕴含时间、历史与人生意识的作品很多,而其中最优秀的作
品常常是将宏大的时空坐标与生命的感悟糅合起来,境界开阔,极富哲理。如初
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
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
的哲理和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
:“天地无终
极,人命若朝露。”,阮籍《咏怀》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这些诗
人只是悟出了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并在这二者的对比中无比伤感。而张若
虚更胜前人一筹,他不仅意识到个体生命的短暂易逝,更意识到人类存在的绵延
长久,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
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也是诗人热爱人生之情的抒发。又如杜
牧的《登乐游原》、《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两首诗都表现
了万物永恒和时空无限的思想。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消沉向此中。”时光是如
何流逝的,就是在鸟背上流逝的。看长空孤鸟远去,从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
也如此,历几千年、几万年都如此,“万古”就消失于此中。时间就是事件,逝
去的时间,也就是逝去的种种人和事。“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古今同。鸟
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当年的六代繁华,如今呢,只有连天衰草!
一切都消逝了,只有天淡云闲,鸟去鸟来是万古不变的。这里值得注意的另一点
是,他意识到作为个体的人,是要消逝的;而作为“人”,则是永存的,从前此
处有人歌人哭,今日此处也有人歌人哭,将来此处仍然会有人歌人哭。在许多的
诗中,杜牧都表现出他对于人生的哲思。“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鱼船。”
(《汉江》)和上面引到的“人歌人哭”一样,代代都有夕阳送渔者归去,千年万
代,代代如此,生活依旧。他把一切都看得很淡,“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
坐钓鱼。”(《齐安郡晚秋》);“人生值作百岁翁,也是万古一瞬中。”(《池洲送孟
迟先辈》
);“细算人生事,彭殇共一筹。
”(《不饮增酒》)。他对于人生的此种感悟,

14
看似消沉,而其实是对于生命的深刻眷念。如果不珍爱生命,也就不会去如此深
刻的思索生死的道理。优秀的诗人善于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无限的宇宙中看待历
史、看待人生,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
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
尚在,读罢泪沾襟。”;刘长卿的“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禹锡的“人生
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西塞山怀古》)与“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
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韦庄的“江雨霏
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金陵图》)
等等。  
“死生亦大矣!”在先秦的思想家中,死生是一个常常被思考的问题,庄子
是把死生看作一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问题来看待的。所谓“方生方死,方死
方生”,就是这个意思。方死方生,就必然导致出个人的生命虽已死亡,但作为
“人”,却是永远存在的认识。
“我”也就在“人”的存在中得以永生。拥有这样
人生感悟,就会在对待人生的种种问题上更为豁达、更为宽容。而这些,对于我
们今天来说,同样是有意义的。感悟人生的诗,有其承传的传统。在对于人生的
理解与认识上,都是把一己的生命与群体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借助于万物的永
恒、时间的永恒联系起来的。个人的生命虽短促,但群体却是永存的,作为一个
的“人”,虽终将消失,但天地之间,万物却永远生机勃发。这种思想的承传,
是感悟人生的诗的生命力之所在。14 
二、忧国忧民的情怀 
优秀的诗人不仅以诗歌抒发个人的心绪、性情,更将目光投入民族、国家、
民众等宏大的主题。在古典诗歌中,忧国爱民的情怀是一个宝贵的精神传统,这
是我们的古诗中最为优秀的一份感情,是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的最为优秀的
一部分。 
战国时,伟大诗人屈原在备受打击的境况下,仍一如往昔地坚持理想、关心
时政。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国的危亡: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并
且还愿意奋身而起,作楚王的先驱: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涉
江》中诗人“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

14
罗宗强:
《诗的人文传统问题——关于选诗和解诗的一些问题》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4 

15
凝滞。”,眷念祖国的深情更是跃然纸上;晋时的刘琨,凭一腔热血出生入死,奋
身救国,他的《扶风歌》
、《答卢谌》
、《重赠卢谌》无不饱含忠愤忧患之情;唐诗
人杜甫,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以及《三吏》、《三别》、《兵车行》、《登楼》……,
诗人的琴弦常常奏出忧国忧民的深沉音调,洋溢着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深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
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等唐代诗人李
绅、聂夷中的著名篇章,也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他们珍惜劳
动成果和痛恨剥削的强烈的不满情绪。 
到了北宋南宋之交及南宋时期,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强烈的民族意识、深
沉的爱国情感反映到诗篇中来,汇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的著名诗篇有陈与义
的《牡丹》;张孝祥的《六州歌头》;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金错刀行》
、《书
愤》、《示儿》;辛弃疾的《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金陵驿》等等。民族意识、爱国精神不仅在
陆游、辛弃疾那样伟大作家的作品里有着汹涌磅礴的表现,就是在其他许多作家
的作品里也有强烈的反映。 
三、人格意识 
自我意识与自我觉醒,独立的人格尊严是构成理想人格的要素。在我国长达
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在三纲五常的桎梏下,国人往往身染奴性而不自觉,
这种遗毒至今尚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为了自身的完善,我们呼唤人格的
独立与尊严。有幸的是,我们常常能够在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寻觅到一个个充
满人格魅力与人格尊严的诗人形象,他们的人格意识在诗篇中凸显,给青少年以
启迪。其中,人格意识表现得最明显的诗人有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
疾、龚自珍等等。下面以屈原、苏轼为例加以阐述。 
屈原是把自己整个生命都溶入到诗里去了,他的诗真率地表现着他的为人、
他的个性和他的气质。“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精神的核心。这四个字出自屈原
早年的作品《橘颂》
。《橘颂》前半赞颂橘树的美好品质: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16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后半借橘树寄托自己的人格: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
立不迁,岂不可喜兮。”“独立不迁”是贯穿全诗的主题,它包涵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和依恋;另一方面是决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而
妥协从俗,宁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人格的严正态度。屈原的许多诗句都表现了这种
人格精神: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涉江》)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离骚》)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 相安。”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 
屈原不仅是一个热情的诗人,还是一个冷静的哲人,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许
多既成的事实,老辈留下的传统,都要经过他自己的思索,然后决定取舍扬弃。
大胆怀疑,大胆探索,追求真理,热爱真理,是屈原鲜明的个性特点。比如《天
问》一共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诸多方面,集中
地表现了他的怀疑精神与探索精神。而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整首诗就是一个大
问号。它是围绕着楚国的出路何在、自己的出路何在这两个重大问题来写的。好
像一首乐曲中的两个主旋律,这两个问题反复出现,不断地寻求着合理的答案。
1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诗人人格精神的又一写照。    
再看苏轼。在北宋文坛上,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一
方面,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
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时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
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
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在苏轼的许多诗篇中,我
们都可以看到其人格个性的闪光。比如:“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15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125 页 

17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表现了深沉的
第二故乡的感情和傲岸不驯的个性;“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
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诗人以其豁达旷放的胸怀来对待人生的悲苦愁
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首
过海诗,是苏轼于绍圣四年(1097)谪放海南岛儋耳的三年后,即元符三年六月
遇赦,渡琼州海峡北归所作。三年流放,九死一生,竟轻轻巧巧地落在了“兹游
奇绝”四个字上。诗人的乐观胸襟,豁达精神,不屈意志,全在笔下流露出来了。
尽管此时的他,已是一位遍体鳞伤的诗人,但他精神不死;至于苏轼的词《定风
波》更是集中体现了诗人的人格与性情。“莫听穿林打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风雨之中却不畏风雨,人生
虽有挫折却不退缩灰心,诗人倔强、乐观、潇洒的人格精神跃然纸上。  
文如其人,诗如其人。左思的“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岗,濯
足万里流。”;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
拔剑起蒿莱。”;张九龄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高适的“长歌达者杯
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李白的“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苏轼
的“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朱敦儒的“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候
王?”;辛弃疾的“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龚自珍的“九州生
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终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等等,在优
秀的古典诗词中,我们时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脉搏,感受到诗人的人格与性情。  
四、自然意识与生活情趣 
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使人们远离自然;家庭结构的松弛改变了人们的
血缘纽带和人际关系,使人们渴望亲情和乡情;过度的欲望、对金钱的过度追求、
过度的消费,使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同时,不由地向往淡泊自尊的境界;环境的恶
化和都市的喧嚣,使人们倡导回归自然。从这一角度而言,古典诗歌中大量赞美
自然、表现悠闲、平和生活的诗篇能够给现代人以有益的启示,让宁静、和谐、
优美的情调驻入现代人的心灵。 
自然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 19 世纪,C・昂博尔・ 于
阿里便用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他对此的深刻印象:“中国人喜爱自然:他们喜

18
欢对着鲜花凝视,对着白雪沉思,对着云彩遐想;喜欢沿着溪畔河岸漫步;爱在
青竹翠柳下畅饮,倾听鸟儿在枝头啁啾鸣叫。”16中国诗人爱好自然,在他们眼中,
自然是美的,人可以在自然憩息、安居;在自然中得到情感的放松,心灵的慰藉,
人生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在古诗中,表现这样主题的优秀诗歌是很多的。比如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中远避尘世、喜爱自然的情绪十分明显,而诗中蕴含的那种闲适平和的心境与
生活观,更令人向往;又如左思的“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招隐》);韦
应物的“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东郊》);柳宗元的“闲依农圃邻,偶似
山林客。”等等,都表达了对官职束缚的厌倦及对于在自然中生活的向往。或许
是由于人生的挫折太多,许多诗人就将深情倾注在自然物之上,把人生视为自然
的一部分,甚至常常情不自禁地把自然当作人来看待,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
同一。比如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
坐敬亭山》);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而那些直接描绘自然风光、赞美自然风景的诗篇更是
数不胜数。 
中国诗人喜欢在自然中生活,他们有时候把这称为“隐逸”。可所谓“隐逸”
的意思,仅仅是指回避世俗的种种麻烦,而并不是指过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生
活。相反在许多诗篇中,诗人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与浓浓
的人情味。 
诗人重视天伦之乐。孩子们的缭绕膝下,被视为人生的乐事。比如陶渊明“弱
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充华簪。”(《和郭主簿》);又如鲍照
的“弄儿床前戏,还家自休息。
”(《拟行路难》其六)都描写了家庭生活的快乐。
 
诗人喜爱充满温情的人际交往,喜爱悠闲惬意的田园生活,并从中体会到生
活的乐趣。比如陶渊明的“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往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其一);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

16
C·昂博尔· 于阿里:
《中国古典诗歌的三个时期》
(钱林森译),载钱林森编:
《牧

女与蚕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32 页。

19
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杜
甫的“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招东邻》);
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以及“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鹊桥仙》)。 
诗人往往具有悠闲平和的生活观念,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的情趣与美丽。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杨万里的“梅
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
初夏午睡起》);苏东坡的“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辛弃疾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
卧剥莲蓬。”(《清平乐》)。 
在我国古诗当中,既有深沉的人生感慨,也有温馨的生活情趣;既有浓浓的
家国情怀,也有真挚动人的爱情、友情。这汩汩流淌的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华民
族的血脉。以重视古诗的人文精神为契机,促使青少年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
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
心灵,这应该是我们在古诗教育中务必强调的东西。 
 
 

20
第三章  古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内涵、目标及教学策略 
一、  古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内涵与目标 
根据心理学家们对人格涵义的阐述及古典诗歌自身的艺术特色,笔者认为古
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内涵就是重视学生人文修养的提升,在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
力的同时,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陶冶性情,塑造健全的人格。 
具体应达到以下的目标: 
     ⑴、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歌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赋予其时代的意义,
从而丰富人性人情,感悟历史、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⑵、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矫情,不虚伪;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
于发表个人见解,敢于质疑,不轻信,不盲从;勇于向生活挑战,同命运抗争。 
⑶、能对作品进行鉴赏性、批判性阅读,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⑷、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充满热情,积极投入,思维活跃。 
二、古诗教育中人格陶冶的策略 
 法国的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
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古诗教育也应该体现这一点,即 引领学生穿越历
史的烟云,渡过岁月的逝川,漫步于古典诗歌的名卉奇葩之中,同往昔的贤哲作
心灵的对话,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
验与感悟,同时促进审美能力的发掘与提升,这正是诗歌教学的方向,也是制订
教学策略的依据。 
(一)以情感激发为切入点,注重情感的投入与体验。 
诗歌是主情的艺术,诗人主观的情感是诗歌本质、灵魂之所在。闻一多说“诗
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我国古代亦有“诗言志”、“词缘情”之
说,认为诗歌“吟咏情性”,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无论是抒情诗、叙
事诗还是写景咏物诗,都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寄寓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就是较有
理性色彩的哲理诗,也常以情促理,融理于情。要在古诗学习中达到人格陶冶的目
的,首先必须以情动人。 
1、把握古典诗歌的情感范式与象征意义,放宽诗歌理解的尺度。优秀的古
典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普遍的人性人情,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从而获得持久的
生命力。你能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抱怨哪一个人不理解自己吗?
你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发泄对哪一位当权者的不满吗?是,又不都是。古

21
典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
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比如从屈原的《天问》中,我
们能体验上下求索与质疑的精神;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西出阳关无
故人”中品尝永恒的孤独感;从“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中领略
大丈夫的万丈豪情;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去接近
人类的奉献精神;从“山水有清音”“海上明月共潮生”感受人对自然的憧憬与
和谐。可以说,优秀的古典诗歌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
人们读诗,正是通过对瞬间的把握,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或引起心灵的
共鸣,从而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能够
挖掘蕴涵诗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人情,概括其情感范式与象征意义,并联系
学生实际,设计与诗歌情绪色彩声气暗通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美读美思,以激
发当代学生的情感波澜,引起强烈的共鸣。比如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
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
长东。”大自然的岁华变迁象征着人生的岁华变迁,自然界的凄风寒雨又何尝不
是人生的凄风寒雨,整首词悲情浓烈,其中蕴涵的韶华易逝、人生苦短的哀愁情
绪具有普遍的感染力。教学这首诗时,笔者就以其情感基调与象征意义为突破口,
设计了一段教学语言:“昨日繁花似锦,而现在满树林的花都落了。美好啊,青
春啊,你走得太快了。太——匆——匆。鲜花盛开时,娇艳可爱,但它怎经得住
风霜雨雪的日日侵袭?青春、生命,又能经受多少人生的风雨?”学生的心灵震
动了,其情绪开始与诗歌相融合,而充满感情的吟诵更将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 
“诗无达诂”。西方接受美学也注重读者自身独特的阅读体验,并有“二次
创造”的说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描写爱情相思的诗句“昨夜
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被美学大师王国维比做
作学问的三重境界,比喻非常贴切巧妙,一直为人们称道,就在于他把握的是古
典诗歌的情感基调,而不拘泥于作者的原有题材。这给我们的古诗教学带来有益
的启示,我们应在把握古诗基本情感范式的基础上,放宽诗歌理解的尺度。让古
典诗歌成为一个闪亮的圆心,每个读者都可以找到与之相系的游丝。比如:“此
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可以理解为壮志难酬的悲愤、命运的捉弄与人
生的无奈;“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可以理解为情感的执着

22
与情感的欲罢不能,至于这情感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尽可以由读者自我想
象。甚至在抒情诗《诗经・蒹葭》追逐者—河水—伊人的抒情结构中也能产生共
鸣:只要有追求,就会有阻隔有失落,在遭遇坎坷时要“哀而不伤”,要锐意进取。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还需要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对古
代诗歌作出新的诠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习惯于用人民性、阶级性、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价值体系来评价文学。直到现在,人们说起李白、杜甫的
时候,首先想到的概念还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 21 世纪的今天,必须从古代诗歌中发掘更多的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的观念,如爱国、自由、平等、博爱、真理、信念、理想、民主、亲情友爱、风
骨、神韵、境界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跳出旧观念的怪圈,更加真切地感
受到古代诗人丰富的情感、高尚的精神。 
(二)情感体验的途径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体验诗中情感:1、通过景象体验情感。王
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许多古典诗歌都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
色。春暖花开人心喜,秋风秋雨使人愁,尤其是多愁善感的诗人,常通过诗中描绘
的景象将主观情感渲染表现出来。教学诗歌应当让学生通过想象置身其境,设身
处地地体验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
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身遭谤议,
又逢至友远行,心情凄切、孤独,临别所嘱,惟以玉壶冰心表明心迹。诗中前两
句所描绘的南国烟雨和兀然傲立的孤峰,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
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一
开始就描绘了“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样的景象,渲染出伤感惆怅的氛围,而听了
琵琶后,又以“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样静谧、萧瑟的景象再次呼应,烘托出凄凉
寂寞的心境。2、通过形象体验情感。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
情感的途径。如冯延巳的《鹊桥仙》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通过“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的形象,我们可以体会诗人痛苦、强烈的情感,还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殒身无悔
的深情。而结尾处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更以一幅林梢月上,
寂寥人定,自己在寒风冷露中独立小桥的形象画面生动地传达出孤寂惆怅、盘旋

23
郁结之情。在文学史上,由于人们都用某些形象寄寓某种情感,使得这些形象具有
了特定的情感内涵,比如杨柳象征离情,明月象征乡思,暮秋象征伤感,阳关象征
漂泊,如此种种,也有助于体验诗人情感。3、通过类比体验情感。列夫・托尔斯
泰认为艺术就是“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
给别人,而别人受到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诗歌也如此,诗人常以自己的真情
实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相通与共鸣来感染读者。诗歌教学也应让学生充分调动已
有的情感体验,通过类比联想,深入体验诗中情感。《红楼梦》曾写到林黛玉体验
《西厢记》曲词的情感,她始觉十分感慨缠绵,又不觉点头自叹,心下寻思,后来不
觉心动神摇,如醉如痴,最后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就是一个通过
自身情感类比体验诗词情感的典型范例。17 
(二)注重古典诗歌中人文精神传统的解读,给予古诗教学更多的文化气息。 
正如前文所述,古典诗歌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传统,而这正是对青
少年进行人格教育的宝贵资源。笔者认为在古诗教育中,无论选诗或解诗,都应
将发扬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作为要素加以考虑。 
(三)通过诗人形象的展示,引导学生领悟人生要义,培养健康人格。 
在那些优秀的古典诗歌的字里行间,人们常常能感受到一个诗人──也许可
以说是一个灵魂站了出来,向 世 界 呈 现 他 那 个 人 的 整 体 ──他的人格、气质、
风骨,这些就是所谓的诗人形象。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一首好诗自然有一股强
大的人格之力贯穿、支撑其中。如果在古诗学习中,能引领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
与中华民族的先哲对话,引领学生感悟诗人形象与人格风采,将有利于陶冶情操,
健全人格。 
1、  探究背景,了解诗人 
现代学生学习古典诗歌,不仅有字词、典故等知识障碍,还有情感上的障碍。
比如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常有学生就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饮酒第五》等作品
提出疑问:
“陶渊明生活的地方这么偏僻,交通不便,有什么可陶醉的?”,这就
需要教师补充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与诗人生平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诗人,丰富情
感。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在教学《归园田居》
、《饮酒

17
马德君:《想象・体验・品味——浅谈诗歌境界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1~2 

24
第五》等作品时,可将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及生平介绍给学生,陶渊明生活在晋宋
易代之际,生逢乱世,统治阶级残酷虚伪,官场腐败。他 29 岁出任江州祭酒,
不久辞官归隐。以后虽几任参军之类小官,时间均极短,到 39 岁,曾躬耕田亩,
后又出任彭泽令,不久辞官归农,时年 41 岁,再未出任,终年 63 岁。他对当时
社会政治腐败极为不满,
“不为五斗米折腰”,几次弃职归隐,躬耕至死,死后友
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古人云“诵其诗,贵知其人”。当学生了解到陶
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并非一时之兴,而是特定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熔铸出来的特殊
性格时,学生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雅恬静的心情和旷远明澈
的思想就不难领悟了。又如学习苏轼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
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时,教师也需要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否则,
学生就有可能只认为苏轼好美食,而无法领悟在轻松、幽默笔调下的诗人那颗傲
岸不驯的心灵和深沉的第二故乡的感情。 
2、  诗文互映,感悟诗人   
我们常常能够在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寻觅到一个个充满人格魅力与人格尊
严的诗人形象,他们的人格意识在诗篇中凸显,给青少年以启迪。在教学中,教
师应该借助诗文本身将诗人的人格形象发掘出来,充分发挥,深入阐述,以期给
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从而受用终身。比如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 应把重点放在他“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
穷。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的不同流合污、坚定正确立场的高尚
情操的讲解上。讲《归园田居》时,应结合陶渊明的“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
里小儿”的崇高气节进行分析。此外, 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
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苏轼的“莫
听穿林风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是金玉良言,字字珠玑,
其中凸显着诗人的理想人格形象,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情感,是对学生进行崇高道
德情操教育的良好材料。教师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适当的联系当今社会上的各
种不良现象,联系学生思想里可能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就能潜移默化地把一种
文化意义上的情操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会懂得,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人际交往怎样复杂,竞争怎样残酷激烈,都

25
应当保留人最本质的东西,比如自尊、独立、真诚、善良、责任感等等。因此,
优秀的古典诗歌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教育学生如何
做人。 
 为了深化诗歌内容,使学生对诗人的人格形象有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教师
应该在古诗教材的基础上,旁征博引,推及其他。比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
壁怀古》时,可以联系他的散文前、后《赤壁赋》进行鉴赏。在《念奴娇・赤壁
怀古》中,苏轼极力地歌颂周瑜,表现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这正是苏轼内心深
处永远不可能磨去的建功立业的英雄情怀。哪怕是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大起
大落,那种儒家思想的治国安邦,报效朝庭的思想也没有从诗人的心里消亡。在
《前赤壁赋》里,苏轼仍念着: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哪怕是被捕被
贬,苏轼也没有忘记心中的美人,那个并不一定很圣明的国君。在中国封建社会
的知识分子心里,君就是国,不忘君,就是不忘国。苏轼时时不忘儒家的要求,
天下的兴亡,总在他的心里。然而当想到自己功业未成,想到种种失意,苏轼又
流露出浓厚的悲凉,慨叹着“人生如梦”。 在怀念英雄人物的同时,他又感慨着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寄蜉蝣于天地,渺
沧海之一粟”。这种时候,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诗人的心:
“挟飞仙以
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样诗文互映,学生会看到一个较为完整的苏轼。又如,
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以引进杜甫的其他许多诗作,如《石
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以及《月夜》、《春望》、《无家别》等诗里的有关诗句。让学生通过回忆
杜甫同一时刻反映同一主题的许多诗作,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有一个更深刻更
全面的认识。 
   (四)联类比照,以诗讲诗,拓展学生的视野  
优秀的古典诗歌字字珠玑,饱含民族的智慧和艺术的魅力。在古典诗歌的教
学中,以诗讲诗,以诗学诗,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1、以诗讲诗,探求诗的传统联想与象征意义 
诗歌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样式。诗歌的百花园里,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异彩
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这为“以诗讲诗”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譬如明代杨慎的词
《临江仙》,开篇首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
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可谓气

26
魄极大,笔力非凡。但在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此感到疑惑:“长江”与“英雄”有
什么关系?浪花怎么能淘尽“英雄”?产生这种疑问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中国
古诗中河流的象征意义,更不了解古诗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时,教师便可
通过“以诗讲诗”的方法告诉学生,在中国诗人的笔下,河水有时候以其不断流
逝性,有时侯以其无穷无尽性,有时候同时以这两者,显示其对于人生的象征意
义。比如在李白《把酒问月》诗的“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王安
石《桂枝香》词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汤显祖《牡丹亭》曲
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中,河水象征时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流逝、生命
的流逝。在徐干《室思一首》诗的“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杜甫《哀江头》
诗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李煜《虞美人》词的“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中,河水是无穷无尽的、永恒的象征。而在杨慎
的《临江仙》词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河水则同时显示了
无穷无尽性与不断流逝性这双重象征。它形象地传达出作者深沉的感慨:历史上
的无数英雄豪杰,曾经何等轰轰烈烈,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如今却已消
逝于历史的长河。英雄不在,而那滚滚长江水,依然东流,无休无止。这样“以
诗讲诗”,学生的疑问将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开拓了视野,开始触及古
典诗歌中蕴涵的文化与哲思,而这正是古诗的精华所在。 
2、以诗讲诗,在比较中把握诗的情感及艺术特征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深婉别致的好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
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有相思离别的哀愁,但诗
人通过遥想他日重逢的快乐,更遥想在他日重逢时回顾此刻的快乐,而使自己和
对方获得丝丝慰籍。诗人似乎确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不幸会成为未来的
幸福的食粮。这种希望感,这种独特的视角,正是此诗感人心魄之处。从形式上
看,《夜雨寄北》篇幅虽短,但语言跳跃性很强,诗人的想象从现在飞到未来,
又从未来回头来审视现在。而且,同大多数中国古典诗歌一样,《夜雨寄北》风
格含蓄,巧妙运用“夜雨”
、“剪烛”等意象创造意境,并非直接抒情。对于阅历
尚浅的中学生而言,《夜雨寄北》所用的字词虽然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心
态及其语言特色,很不容易理解。于是,在教学中,我引用了普希金的一首著名
的抒情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性急!阴
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到临。心永远憧憬着未来,现在

27
却常是阴沉;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
恋。”这首诗有着与《夜雨寄北》类似的心理与信念,但是浅显直白,通过比较、
鉴赏,学生很快理解了《夜雨寄北》的情感主题与艺术特色。而且,在这两首诗
的比较中,学生对诗歌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自己的喜好,要求教师
多讲诗歌。 
3、以诗讲诗,营造诗的境界与氛围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诗歌教学与其说是知识传授,不如说是个体生命
之间的心灵交流。作为教师,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以赤子之心融入诗歌的境界和氛
围,潜移默化,陶冶性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呢?以诗讲诗不失为一
个好方法。譬如教学苏轼诗《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
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春天的氛围,
感受春天的气息,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朗诵已学的描写春光
春色的诗篇。有叶绍翁诗《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青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
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韩愈诗《春早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
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美读美思
中,学生脑海中自然会浮现春天的画面。而在讲解“春江水暖鸭先知”时,也可
以引入类似意境的诗歌。比如刘方平的《月夜》诗:“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
透绿窗纱。” 
4、以诗讲诗,提高语言的感悟力与鉴赏力。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不少诗歌在主题、意象、意境、及表
现手法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相似并非雷同,诗歌作为诗人创造的成果,必然因
诗人个性、风格、才华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风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就为
以诗讲诗提供了合适的契机,教师可以通过以诗讲诗,提高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
悟力和鉴赏力。譬如赏析李清照词《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中“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时,可与罗邺的“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抱年年两地愁。”相比较;讲
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时,可引入范仲淹《御街行》
“都
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鉴赏时无须作过多繁琐分析,就让学生谈谈
个人体会,说说自己更喜欢哪种表达形式,为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简单
小结。这样两相对比,学生更能体会李清照词的语言魅力。以诗讲诗、比较鉴赏,
将使学生对诗歌语言更加敏感,同时逐步学会诗歌的鉴赏。 

28
 
 
 
结  论 
一 、强化古典诗歌教学的力度,挖掘古诗中蕴含的优秀的人文传统精神、情
感因素、审美因素,对于青少年的人格陶冶大有裨益。 
二 、从内容上看,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传统,其中的时间、历
史与人生意识,忧国忧民的情怀,人格意识,自然意识和生活情趣至今仍具有现
实的意义。这些人文精神传统的熏陶可潜移默化地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
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他们关注社会、人生,并逐步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古典诗歌教学要以丰富文化底蕴、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发展个性、
陶冶性情为目标,充分体现知识教育、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和谐统一。 
 

29
 
参考文献: 
1、  章培恒.骆玉明等.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  邵毅平.中国诗歌:智慧的水珠.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1 
4、  钱威等.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8 
5、  王道俊等.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4 
6、  曹廷华等.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 
7、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 
8、  黄汉清.黄麟生等.中学语文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6 
9、  阎立钦等.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10、  李瑛等.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6 
11、  箫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 
12、  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6 
13、  刘电芝等.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 
14、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 
15、  邓乔彬.宋词与人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16、  鲁洁. 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教育研究. 1997.4 
17、  肖川. “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主体性教育”辨析. 江西教育科研. 
1999.5・ 
18、  刘铁芳. 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6 
19、  罗宗强.诗的人文传统问题——关于选诗和解诗的一些问题.忻州师
范学院学报.2002.4 
20、  郑忆石. 论文化素质与人格塑造.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8.2 
21、  潘涌.关于诗歌教材和诗歌教育.教育艺术研究. 
22、  王雷.  语文教学:呼唤诗性——诗歌教学随想.网络资料.2002.1 
23、  钱梦龙.陈钟梁等.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 网络资料 
24、  毛善钦.浅论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审美特征与审美教育.浙江师大
学报.1997.6 
25、  柴进德.浅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宜宾师范高

30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 
26、  马德君.想象・体验・品味——浅谈诗歌境界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
参考.2001.1~2 
27、  方 印 中 . 诗 歌 的 教 育 意 义 —— 对 考 试 一 个 指 令 的 异 议 .  语 文 学
习.1993 年第 6 期 
28、  盛海耕.应当重视诗歌教学. 语文学习.1997 年第 5 期 
29、  罗国杰. 中国传统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 高校理论战线. 
1998.6 
 

31
后记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三年来悉心指导我学业的黄汉清老师、黄麟生老师、
沈家庄老师、陈玉秋老师等致以诚挚的谢意!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