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引言

《他山集》,是汪立三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一部前奏曲与赋格套曲。是
中国钢琴音乐史上唯一一部带有标题的前奏曲与赋格套曲,此曲将中国民族的
音乐语言与西方的作曲技法巧妙融合,具有创造性,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民间玩具》选自《他山集》,以小品的形式,生动形象的体现出作者
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为听者营造出童年游戏时欢快美好的情景。
目前,对于汪立三《他山集—民间玩具》的研究可以搜索到五篇学位论文和
两篇期刊。张春霞 2016 年 6 月 10 发表的硕士论文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美
学研究,主要以美学特征和音乐形态进行研究。贺思娴 2012 年 5 月 1 日发表的
硕士论文探究汪立三《他山集——五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创作与演奏,主要以
中国民族性风格和现代性风格进行研究。余婕 2008 年 3 月 1 日发表的硕士论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汪立三钢琴套曲《他山集》探析,主要以艺术构思进行
研究。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对汪立三《他山集—民间玩具》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文献
的主要研究方向只针对于《他山集》整部套曲,但对于《他山集》套曲第四首《民
间玩具》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和深入,本文对《他山集——民间玩具》的民族音乐
风格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自身演奏经验,对作品演奏技巧进行深入分析和探
究,力求演奏技法更加自然和娴熟。
汪立三与《他山集——民间玩具》
1.作者生平
汪立三,当代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1951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在
校期间,跟随桑桐、丁善德和杨与石教授学习作曲,为以后的钢琴音乐创作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1957 年,汪立三被打成“右派”,被送往黑龙江的北大荒进行劳
动改造,1962 年,调往哈尔滨艺术学院音乐系担任教师;“文革”期间再次遇
难,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汪立三的“政治问题”才得到彻底解决。
汪立三一生执着于音乐创作,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钢琴作品。创作初期具有代
表性的有:《兰花花》、 《小奏鸣曲》;中期:《东山魁夷画意》、 《他山集—五首前
奏曲与赋格》;后期:《先知集》、《童心集》。
汪立三的每一部钢琴作品都风格鲜明,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他深厚的
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和特色的创作理念,整个音乐界都对他有较高的评价。
2、创作背景
《民间玩具》这首钢琴曲创作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这一时期,中国开始走
改革开放道路,作曲家们的思想也逐渐放开,在音乐创作上开始结合世界上各
种音乐创作理念,融入西方音乐的技巧和方法,产生新的音乐风格。
汪立三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当时学习氛围非常轻松自由,学生可以更好的
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术理论。当时的上海音乐学院的院长贺绿汀先生,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打破传统的创作理念,突破音乐新
风格。1980 年,汪立三创作出《他山集》这部具有创造性的钢琴音乐作品,将中
国民族的音乐语言与西方的作曲技法巧妙融合,借用西方复调音乐的多声部形
式,创作出了由五首均以前奏曲与赋格为体裁的钢琴曲组成的钢琴套曲。

二、音乐本体分析
1、 曲式结构
《民间玩具》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是带尾声的并列单三部曲式,其中前奏曲的
曲式结构是并列单二部曲式,前奏曲和赋格都为 G 角调式。
表 2.1《民间玩具》曲式结构图
一级曲式结构 A B C (赋格) 尾声
主题材料 a b c d e(赋格材料) b
小节数 57 14 87 14
调式调性 G 角调式 G 角调式 G 角调式 G 角调式

其中 A 部分大量出现的主题材料 a、b、c:
谱例 2.1《他山集—民间玩具》第 1~10 小节

B 部分出现的八度形式的主题材料 d:
谱例 2.2《他山集—民间玩具》第 58~63 小节

赋格部分又可以分为呈示部(72 小节~96 小节)、展开部(103 小节~130 小节)、


再现部(131 小节~158 小节),总共 87 小节。
159 小节~172 小节是尾声部分,变化使用全曲出现过的音型和音乐形式,在
倒数第二小节还出现了 A 部分中的 b 材料。
2、和声
《民间玩具》,是一部富有民族性音乐特色的钢琴作品,采用了五声调式,其
和弦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和声创作特点,由规律的三度叠置变成及其不协和的
二度、七度音程,例如:
在前奏曲中,大量使用了二度音程和七度音程,例如在 43~46 小节(见谱例
2.3),其中 43~44 小节左手用#D-#C,右手用#C-#D,两种不同的音程带来相同
的极不和谐音响效果,再加上二者的交替进行,使不和谐音响效果得到强化,
在具有强烈紧张感的同时还透露出一丝诙谐感。在 44~45 小节,左手音程相较
于前两小节移高八度,右手在移高八度的同时又向上增添一个半音,并重复交
替进行,使原本具有强烈紧张感的音乐随着音域的变化,声音变得更加尖锐强
烈,冲突感更加明显,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谱例 2.3《他山集—民间玩具》第 41~47 小节
在前奏曲的后半段(58~70 小节)见谱例 2.5,主题再次出现,左右手分别采用了不
同功能的和声进行,左手是传统的三度叠置音程构成和弦,在 G 角调上用琶音演奏出属功
能的和弦连接,具有明显的大调性音乐色彩,右手主题以平行八度的形式在主功能上进行。
复功能和声突显了音乐的戏剧性色彩,丰富了音乐的色彩性,使音乐更加复杂化,具有更
强烈的表现力。
谱例 2.5《他山集—民间玩具》第 58~71 小节

三、演奏分析
1、 触键方式
本曲中大量且频繁的出现以十六分音符为节奏型的音型(如谱例 3.1),用来
表现乐曲的激情,使乐曲更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在练习轮指时,先慢速练习,
每弹一个音都要快速抓键、离键,保证每一个音清晰、干脆,用指尖触键,保持
指尖积极的状态,稍微向手掌方向勾着弹,同时注意手腕的松弛。然后逐渐增加
速度。
谱例 3.1《他山集—民间玩具》第 10~18 小节

2.速度
《民间玩具》这首曲子的速度整体以快板为主,以较快的速度弹奏,直到第 58
小节(见谱例 2.3)出现 meno mosso,meno mosso 是意大利音乐术语,意思是“少
快一点”,sub.音乐术语的意思是“突然的;立即的”要求在弹到这里时速度立即
减慢,与上文密集且速度较快的十六分音符形成鲜明的的对比,以较缓慢、抒情
歌唱的方式演奏。接着进入赋格部分,马上又恢复快板的速度,以“四分音符为
一拍,每分钟 108 拍”的速度弹奏,直到尾声部分,节奏变得缓和,出现意大利
音乐术语 addolcendo,意为“缓和的;变柔和的;变甜美的”,将音乐氛围从紧
张激烈中脱离,在宁静、平和的音乐氛围中结束。

参考文献:

[1]贺思贤.探究汪立三《他山集—五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创作与演奏[J].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2]王瑛、陶宁.《G 角调民间玩具》的教学与演奏[N]. 哈尔滨.戏剧之家,2012.
[3]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 [J].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
学,2010.
[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