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1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萧国政 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分理论思考、句式研究、成分结构研究和词语研究四个部分,收入作者27篇论文。

书名: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作者: 萧国政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ISBN:7-216-04325-1/H14-53
出版日期:2005年7月
印张:13    开本:32
定价:30.00元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目 录

一 理论思考

21 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内涵构成与发展选择 …………… 3
关于“传息语法”的思考 ………………………………………… 21
句子信息结构与汉语语法实体成活 …………………………… 36
现代汉语的隐性语法范畴 ……………………………………… 48
文化对语法的影响 ……………………………………………… 66
语法研究的路子和方法 ………………………………………… 76

二 句式研究

否定因子漂移与“怀疑”句的语义类型识别 …………………… 101


“怀疑”句的功能类型、认知性质与 H NC 思考 ……………… 114
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 ………………………………… 123
“除”字句的表意类型与介词“除”的语言功能 ………………… 143
特定句式和特定词语 …………………………………………… 161
武汉方言“着”字与“着”字句 …………………………………… 174

三 成分・结构研究

隐蔽性施事定语 ………………………………………………… 191


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 …………………………………… 205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同一语义指向的“动/ 趋来” …………………………………… 216


录 状位“形容词 +‘ 点’”的入位条件和语义取值 ………………… 235
“形容词”+“点”的信息功能与语义取值 ……………………… 245
“‘ 这么’+ 形容词 +‘ 点儿’”格式及相关的句法语义
问题 ………………………………………………………… 260
成分配对与句子成分分析 ……………………………………… 272

四 词语研究

汉语确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和历时演进 ……………… 285


汉语量词“把”的意义、分类及用法 …………………………… 304
现代汉语句末“了”意义的析离 ………………………………… 318
“动词 + 了 + 数量 + 了”的动态结构及“了”的意义与功能 …… 327
词义性质与“X 了”中“ 了”的词义 ……………………………… 344
汉语合音词的语音构成类型及语义语法问题 ………………… 359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词义和词用选择 ……………………… 377
新加坡华语虚词使用说异 ……………………………………… 395

后 记………………………………………………………… 410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21 世 纪 现 代 汉 语 语 法 研 究 的 语


内涵构成与发展选择 研

———拓展主 体 加强两 翼 的




20 世纪是汉语语法学和中国 语言学 取得了巨 大成就 的世纪 ,

21 世纪将是语 言学 更加 辉煌 的 世纪。科 学的 发 展和 信 息时 代 的 发

到来 , 给了语言学空前诱人的学科前景和发展机遇。在新的世纪 ,

中国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语 法研 究 , 应 该也 一定 会取得 更加 瞩目 的 择
成绩。
21 世纪 , 现代汉语 语法 研究 面临 着 多 种发 展 和选 择 , 从 学 科
内涵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角 度看 , 现代 汉语 语法 研究的 发展 和选 择
可表述为 : 拓展主体 , 加强 两翼。“主 体”即本 体研 究 , 拓展 主体 就
是继续加强组形语法研究 的同 时 , 把 语法 本体 研究向 注重 释义 语
法研究和展开传息语法研 究扩 展和延 伸 , 撑起 语法研 究的 三个 世

① 在世纪 伊始的 2002 年 1 月 , 商务 印书馆 召开了“21 世纪 的中国 语


言学”学术研讨会 , 与会代表结合自己的研究或熟悉的领域 , 阐述了自己 对新
世纪汉语语法学的见解。本文是在发 言的基 础上作 了若干 修改和 补充写 成
的。本研究 得 到 国 家 973 项 目“图 像、语 音、自 然 语 言 理 解 和 知 识 挖 掘”
( G1998030506) 和教育部九五规划项 目“汉 语成 分 扣合 句法 问 题之 研究 ”基
金以及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的资助。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界 : 组形语法世界、释义语法世界和传息语法世界。 “两翼”即 理
现 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 加 强两翼 , 就 是加 强语法 理论 的总 结研 究、引

汉 进研究和创新研究 , 加强语法应用内容、应用方向、应用领域、应用
语 成果和应用途径的研究。我们认为 , 一种理想的语法学 , 应该具有

法 对语言事实、语言行为、语言 规律 的强 大揭示 能力 , 同 时要 与时 俱
研 进 , 具有多方面的学科输出能力和社会应用前景。




构 一 20 世纪语法研究反思



展 20 世纪的语法研 究 , 从 其主 流和 走 向 看 , 不 论结 构 主义 语 言

择 学、形式语法学 ( 转 换 生成 语 法学 ) , 还是 功 能语 法 学和 认 知 语 言
学 , 其研究和成就主要 都集中 在语 言的 形式或 结构 方面。 他们 的
研究 , 不论观察、描写和解释 , 其 目标 都是指 向语 言的 形式 及其 结
构的 , 因此 , 从总体上讲 , 20 世纪是语法的形式和结构研究世纪。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从世纪初 ( 黎锦熙的 ) 句本位语法、世纪中
后 ( 朱德熙的 ) 词组本位语法 , 到世纪末 ( 邢福义的 ) 小句中枢语法、
( 徐通锵的 ) 字本位语 法、( 马 庆株 的 ) 语义—功 能本 位语法、( 徐 杰
的 ) 原则本位语法 , 其体系 及其 所代表 的语 法学 , 也是 指向 语言 的

① 把语法分作组形语法、释义语 法和传 息语法 , 不仅 有利于 我们从 内


涵( 性质 )的角度认识语法规则及其内容 , 而且也有利于我们分类表述语 法研
究的成果。每个句子都包含 a) 组形语法、b) 释义语法和 c ) 传息语法 , 并且 a、
b、c 三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组形语法 不等于语形 , 它是语 言的形式 组
合规则 ; 释义语法不等于语义或语里解释 , 它是语形与语义的对应规则 ; 传息
语法不等于信息 , 它是句子的信息 构成规 则、入句规 则和提 取规则。关于 这
个问题可进一步参看《语法规则的内 涵性思 考 : 语 法研究 的“三个 世界”
》, 萧
国政 :《汉语语法研究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39—70。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形式结构及其规则或 规 律的。 另 一 方面 , 从 一些 语 言学 杂志 和 纪

其他期刊、论集刊发的语法文章看 , 绝大多数也是指向语言的形式

及其结构研究的。20 世 纪 的汉 语语 法研 究 , 是 世界 形 式语 法 ( 或 汉

称“组形语法”) 研究的分支和部分。 语
有时看起来 , 语 法 研 究的 文 章 很 多 涉及 语 义 和 语 用 , 孤 立 地 法

看 , 这种研究似乎是确立句子的意义类型 ( 或语义构成 ) 、句子的表 究
意功能和信息结构 , 但是 实质 上这些 观察 的最 终目标 还是 为了 说 的

明句法成分的性质、语言 形式 的组合 规律 或语 言形式 及其 变体 的 涵
特征的 , 因而都是语法形式研究的连带内容和观察角度 , 都是指向 构

形式 ( 或称句法的 ) 的。 与
与 20 世纪以前的 研究 相比 , 20 世 纪的 语 言 研究 有 两个 鲜 明 发

的时代特征 : 其一是为语言而进行的语言研究 , 其二是系统性的思 选
考与追求。20 世纪 的语 言研 究 , 尤 其是 语 法研 究 , 不 论 是宏 观 的 择
理论研究、体系研究、方法 研究 , 中观 的句 型研究、词 类 研究、短 语
研究 , 还是具体微观的某个词语、句子、格式或模式研究 , 其表其里
无不浸染着这个时代的 特色———或强 或弱、或 明或 暗 的系 统性 探
索、系统性思考和系统性意识。就是初看起来不记语言整体、只凭
若干特征而给语言进行类 的划 分和归 并的 语言类 型研 究 , 在普 遍

① 关于几种本位的语法 , 可参看《体 系论———汉语语 法学的 理论体 系


及其建 构》, 萧 国 政 : 《汉 语 语 法 研 究 论》,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2001 ,
279~341。
② 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中有 语法、语义 和语用 三个部 分 , 有 三个部 分
不等于是建立了三个部分的语法。因为三个部分可有两种关系 : 等立关 系和
主从关系。如果是后者 , 即其语义和语用是用以帮助说明大小语言片段 的性
质和结构 , 即最终是服务句法的 , 那么 这三个 平面就 不是语 法系统 中的并 立
平面 , 而是句法研究的主从平面。关于 这个问 题 , 可参看 范晓 :《三 个平面 的
语法观》,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 1996 ; 王维 贤 :《现代 汉语 语法 理论 研究》, 语
文出版社 1997。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语法 ( univer sal) 思潮的作 用下 , 也从 不同 方面 显露 出 一种 系统 性
现 趋势 , 比如 : ①用来 作 为 类型 判 别的 特 征被 看 作 一 定系 统 中 的 标

汉 志 , 并且其标志特征由过去的某个平面的一个、几个而发展为跨越
语 多个语言平面的一种系列 ; ②整个世界语言被看作是一个系统 , 不

法 同类型被看作是这个大系统在 不同条 件下 的“ 类 型表现”或“差 异
研 选择”。

的 总的来讲 , 20 世纪 的语 法研 究 , 是 具有 系 统 意识 的 指向 语 言
内 符号系统本身 ( 本体 ) 的形式语法研究。或者说 , 指向本体、指向系

构 统、指向形式 ( 或句法 ) , 是 20 世纪语法主体研究的三大特征。





二 主体拓展 ( 一 ) : 分离释义语法、
择 重视释义语法研究

本体研究 , 不仅是 20 世纪语法研 究的主体 , 而且也仍将 是 21


世纪语法研究的主体。
语言首先是形式 , 语 法 研究 当 然 也 首 先是 形 式 语 法 的研 究。
组形语法 , 是语法王国 和语 法学成 果领 域的 超 级大 国———第一 世
界 , 形式组合语 法研 究 , 在新 的 世纪 还 要沿 着 已 有 的方 向 继 续 发
展 , 在保持 20 世纪已有特色 的基 础上 , 要进 一步 加强 系统 意识 与
系统性研究 , 尽可能早地揭示出制约语形组合的种种范畴 , 归纳或
推演出更具概括性的规则、原则和规律 , 为语言理论、语言运用、人
工智能和其他学科的发展 , 同 步或适 当超 前地 提供自 己的 研究 成
果。
语言是音义统一的符号 系统 , 语言 不只 是形 式 , 还 有意 义 , 并
且语言的意义也不只是词 汇意 义 , 还有短 语意 义、句式 意义、句 联
( 小句连接体 ) 意义 , 而 且其后 一个 的意 义也不 等于 其前者 意义 的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简单相加。怎么在成分词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其 纪

组合义 , 是语言研究深 入发展 摆在 我们面 前的 新的 课题 , 是 21 世

纪语法本体拓展面 临的 重要 任务。 20 世 纪 80 年 代 , 著 名语 言 学 汉

家朱德熙先生 , 根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和需要 , 提出语法研究的根本 语
目的在于找出语法 结构 与语 义之 间的 对 应关 系。 尔 后胡 裕树、 法

张斌、陆俭明、邢福义等许多 先生 进一 步指出 , 语 法研 究的 最终 目 究
标是揭示语形与语义之 间的 对应关 系。到了 20 世 纪 90 年 代 , 揭 的

示短语、句子以及更长 语言片 断与 其意 义的对 应 关系 的研 究——— 涵
释义语法 , 已经受到学者 们尤 其是面 向人 工智 能和第 二语 言教 学 构

研究的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与
释义语法研究在 20 世纪 已 经 取 得 了一 些 成 果 , 比 如 歧 义 研 发

究、语义指向研究和某 些句式 研究 等。只要 换个 角度 思考 一下 就 选
不难发现“
, 歧义研究”从术语名称到内容 , 都是揭示语形与语义之 择
间对应关系的语法探索。比 如“重 五 斤”和“ 鸡不 吃了”都 是歧 义
结构。 如:
(1 ) 重五斤 = a. 五斤重/ b. ( 比 X) 多五斤
(2 ) 鸡不吃了 = a .鸡不吃 ( 食 ) 了/ b .( 人 ) 不吃鸡了
例 (1 ) 之所以是歧义的 , 是因为“重五斤”这个语 ( 言 ) 形 ( 式 ) 能容纳
a ) 主谓结构和 b ) 述补 结 构两 种结 构关 系。在 语境 或更 长的 语 言
片断中 , 当“ 重五斤”实 现 a 关 系时就表 a 义 , 实现 b 关系时就 表 b
义。例 (2 ) 有歧义 , 就是因为一个语形能容纳两个语义结构或两种
“格”关系。在语境或更长的语言 片断 中 , 当“ 鸡”是施事 格 ( 或“ 鸡
不吃了”是“施 事—动 词”结 构 ) 时 , 句 子 取 a 义 ; 当“ 鸡”是 受 事 格
( 或者说“ 鸡不吃了”是“ 受事—动词”结构 ) 时 , 句子取 b 义。

① 见朱德熙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1980 (2) 。


② 语法学界的歧义结构准确地讲应该是多义结构 , 一形多义。语 法学
界外 “歧义”
, 通常是指在言语交际一句话中有引起误解的几种意义。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释义语法范畴是多种多样的 , 除了上面的结构关系、
“ 格”关系
现 之外 , 又如朱德 熙 先生 研 究 的“ 差 一点 儿 VP 了”和“差 一 点 儿 没

汉 V P”所 发 现 的 积 极 义 与 消 极 义 , 也 是 一 对 释 义 语 法 范 畴。 朱
语 (1980) 的研究告诉 我 们 : ① 当 V P 表 消 极 义 ( 不 企 望的 事 情 ) 时 ,

法 “差一点儿 VP 了”和“差 一点 儿 没 VP”都 是“ 没 VP”的意 思。 例
研 如 : 差一点没打破 = 没打破 , 差一点打破了 = 没打破。 ②当 VP 表

的 积极义 ( 企望的事情 ) 时 , 语义 与 句子 V P 的形 式相 反 “
: 差 一点 儿
内 V P 了”= 没 V P,“ 差一 点 儿 没 VP”= VP 了。例 如 : 差 一 点 没 考

构 取 = 考取了 , 差一点考取了 = 没考取。又比如“ 形容词 + 点儿 + 动
成 词”( A 点儿 V ) 有两种语义取值 : a. 尽量 A 点儿 , b. 稍微 A 点儿 ,

发 也是受这对释义范畴控 制。萧 国政 (1998 ) 的 研究 表明 : 当 形容 词
展 A 与特定动词结合表示较难实现的动作行为 ( 即积 极意义 ) 时 “
, A

择 点儿 V”取 a 义 , 如“早 点儿来”
“ 快 点儿 跑”取 a 义 , 是 尽量 早点 儿
来、尽量跑快点儿 的意 思 ; 当形 容词 A 与特 定动 词结 合 表示 较 易
实现的动作行为 ( 即 消极 意义 ) 时 “
, A 点 儿 V”取 b 义。如“ 晚 点
儿来”
“ 慢点儿跑”取 b 义 , 是稍微晚点儿来、稍微慢点儿跑的意思。
一般认为 , 语言生成是从意义到句子 , 语言理解是从句子到意
义。从根本原理上讲 , 语言理解是语言生成的逆运算。但是 , 这里
的意义是整个句子的意义 , 不 是组成 句子 的词 语的意 义的 简单 相
加或再加上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 而是还有另外的联结类型、联结
方式和表义模式。因此释义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揭示语形
与语义联结的类型、模 式和方 式。比 如要全 面揭 示一 个由 三个 词
构成的形式“X 多了”的意义 , 我们必须 揭示由 不同 词性的 X 构 成
的结构的语义取值类型。因为 X 词性不 同 , 其整个 组合的 语义 理
解模式及其类型不同。
首先 , 当 X 为形容词时 “
, X 多了”记作“ A 多了”,“ A 多了”的
格式义是 : 不仅 A , 而且 A 不少 或很多。例如 : 大多了/ 舒服多了/
近多了/ 硬多 了/ 少 多 了 , 其 意 思是 : 不 仅大 , 而且 大 不少 ; 不 仅 舒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服 , 而 且 舒 服 很 多 ; ……。其 次 , 由 于 A 有 三 种 情 况 : a .自 比 显 纪

A———自己现 在 比 过 去“ A”; b .他 比 显 A———甲 比 乙 ( 或 非 甲 )

“ A”; c .标准比 显 A———与特 定的 标准 比“向 A 这边 偏离”。 例 汉

如“小王重多了”有三种意义 , 即 :

(3 ) 小王重多了 = .小王不仅比过去重 , 而且重了很多。 法

( 自比 )

b .小王不仅比小张重 , 而且重很多。 的

( 他比 )

c .小王不仅比我希望的重 , 而且偏离很 构

多。 ( 标准比 )

或者说 , 当 X 为形 容词 时 “
, A 多 了”有“ 自比、他 比、标 准比”三 种 发

类型意义 , 语形及其对应的语义可记作 :

(4 ) A 多了 abc】: 跟{ 过去/ 他人他物/ 标准}比 A , 而且 A {不 少 择
/ 很多}。
作为一种格式“
, A 多 了”能表 达三个 方面 的比 较义 , 但 是 , 就
某个具体的句子而言 , 由于受形容词具体意义和搭配词语的影响 ,
有的三种意义 俱全 , 如例 ( 3) ; 有的只具 有其中 的部分意 义 , 如“ 桌
子大多了”
“ 小王舒服多了”一般只有 a、b 两种语义。
当 X 为动词时 “
, V 多 了”有 另外 几 种 意义 类 型 : a. V 达 到 一
定的量———V 达量 ; b. V 超 过一 定的量——— V 超 量 ; c. 如 果是 及
物动词 , 或不及物 动词能 涉及一个 对象时 , 还有 第三义 : V 的对 象
或某个方面超标———V 涉超量。例如 :
(5 ) 睡多了 | 坐多了 | 哭多了 | 跑多了
(5 ) 的 V 是不及物 动词 “
, V 多 了”有 a、b 两 种 类型 的语 义。例 如
“睡多 了”的 一 个 意 思 是 过 去 睡 得 不 够 多 , 现 在 达 到 一 定 的 量

① 关于比较的三种类型和“了”, 可参看萧国政 :《形容词 +“点”的 信息


功能与语义取值》,《世界汉语教学》1999 (4) 。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了———V 达量 ; 另一个意思 是睡得 太多——— V 超 量。 V 是 及物 动
现 词的如 :

汉 (6 ) 吃多了 | 看多了 | 做多了 | 买多了
语 (6 ) 的句子有三 种语 义。如“ 吃多 了”有 就 V 而 言的 : a .过去 吃 的

法 次数或频率不够 , 现在 够了 ; b .吃得 次数或 频率 超 量了 ; c .吃的 食
研 物超量了。并且取 a 义时重音 在动 词 上 , 取 b 义和 c 义时 重音 在

的 “多”上。又如“跑”是不 及物动 词 , 但是 它可涉 及跑 的距离 并以 之
内 为宾语 , 比如说 ( 她跑 800 米结果跑了 1000 米 , “
) 跑多了”, 就是距

构 离超量 , 即具有 c 义。总 的来 讲 “
, V 多了”的语 义 有一 个 自比 ( V
成 达量 ) 、两个标准比 ( V 超量和 V 涉超量 ) 的语义。

发 作为一种格式“
, V 多了”语形及其对应的语义可归纳为 :
展 (7 ) V 多了】:‘ V{ 达到/ 超过 }一 定的量’∨‘ V 的 X 超过 一

择 定的量’。
释义语法目前面临的主 要任务 是 : 寻找 语形与 语 义对 应的 隐
性语法范畴和显性语法范畴 , 揭示语形与语义联结的类型、模式和
方式 , 探索语言科学理解的途径与方向。以往一些倾向性的做法 ,
常常是漏掉了格式类型和 取义 模式这 个重 要的停 靠点 , 开 了不 应
开的直达车。因此在句子语 义的 揭示 和描写 上 , 往往 出现 以偏 概
全。通常是某个格式高频率 使用 的一 类意义 被注 意或 涉及 到了 ,
低频率或没被人揭示过 的就漏 掉了。 如果是 做理 论研 究 , 格式 的
义项揭示是否周延问题可 能不 是很大 , 但 是对 于对外 汉语 教学 和
自然语言处理 , 好像就不行了。我们知道 , 如果一个格式有三种意
义 , 我们只能处理一个或两个 , 其自然语言处理的产品的价值就大
大降低。对学汉语的外国 学生 , 也是 这样 , 三种 意义 , 你说 只有 两
种 , 结果学生发现第三种 , 留学生就认为你的教材或老师有问题。
释义语法的内容相当丰 富 , 单 就目 前已 经揭示 或 能够 揭示 的

① 两项内容中间的“∨”是表析取 ( 即选择关系 ) 的逻辑符。

1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内容来看 , 写一本概论性的著作是不怎么困难的 , 但要全面深刻揭 纪

示却可谓任 重 道远。 但 是 不管 怎 样 , 在 新 的 世 纪 , 我 们 定 义 语

法 , 要分别组形与释义 两个世 界 ; 研究 语法 , 要区 分组 形与 释义 两 汉

个角度 ; 总结和表达语法研究成果 , 要注意组形语法和释义语法两

个分野。在语法研究的不同 层面 和方 面 , 都 给释 义语 法以 足够 的 法

重视 , 尽量缩短释义语 法与组 形语 法的 研究差 距。汉 语是 重意 合

的语言 , 汉语释义语法 的范畴 和内 容十分 丰富 , 我 们相 信 , 如果 我 的

们既给释义语法以足够重视 , 又投 入足够的 精力 , 那么 , 有可 能 21

世纪汉语释义语法的研究能从一个方面弥补过去我们在组形语法 构

研究方面对普通语言学贡献的不足。




三 主体拓展 ( 二 ) : 界定传息语法、 择
展开传息语法研究

语言 , 从本质上讲 是信息 的载 体 , 离开了 负载 信息 , 语 言对 于


人类就成了完全多余的东西。
因此 , 只有和一定的信 息相 联系的 词、短语、句 子 和句 联才 是
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语言单位和语言实体。
可是 , 时至今日 , 语言单位是怎样负载信息的 ? 人们是怎样把
信息装进句子 和怎 样 提取 出 来 的 ? 它 们各 自 有 些 什么 规 则 与 规
律 ? 这些传息语法的内容我们知之不多。
句子的信息 , 有新信息和旧信息之分。句子信息研究中 , 负载
旧信息的部 分 被 称 作 话 题 , 负 载 新 信 息 的 部 分 被 称 作 述 题。 话

① 我们正在组织撰写现代汉语 语法纲 要 ( 三编 ) : 上编 , 现代 汉语组 形


语法 ; 中编 , 现代汉语释义语法 ; 下编 , 现代汉语传息语法。

1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题—述题结构 , 或称“ 话 题结 构”或“ 题述 结 构”, 是 句子 的 信 息 结
现 构。

汉 关于句子的信 息 研 究 , 20 世 纪 有 不 同 的 学 科 隶 属 或 研 究 流
语 向 , 这些不同可粗分为 四 : ① 语用 学的 信息研 究、②语 义学 的信 息

法 研究、③狭义语法学即形式语法学的信息研究、④传息语法学或三
研 个世界语法学的信息研究。

的 前三类信息研究有些大 致趋同 的看 法 : ①话题 结 构是 一种 句
内 法结构或语用结构 , 话题 一般 与句法 结构 成分 主语或 句首 成分 相

构 联系 , 述题一般与句法结构成分谓语或非句首成分相联系 ; ②一个
成 句子 , 不论繁简 , 一般都只有一个 ( 或一组 ) 旧信息和一个 ( 或一组 )

发 新信息 , 并且所有的新信息在一个层面上 , 所有的旧信息在一个层
展 面上 ; ③焦点是句子信息 的重 点或语 法手 段标 志强调 的句 子成 分

择 或某个词语。
第四类信息研究———传息语法 学 的信 息研 究 , 其 中有 些内 容
与前三种类同 , 有些形同实异 , 其主要内容可表述为以下几点 :
( 一 ) 信息结构是独立于语法关系结构 ( 或称句法结构 ) 和语义
结构之外的 语言结 构和语法 范畴 , 题述结 构 ( 或话题 结构 ) 既不 是
形式语法的主谓结构、动宾结 构一 类的范 畴 , 也不 是施 动、受动 一
类语义范畴。因而其话题、述题 也不 是主 语、谓 语 , 施 事动 作一 类
的语法语义成分 , 主题 述题、主语 谓语、施动 受动 是各 自独 立的 语
言范畴 , 它们之间没有 什么对 应关 系或 必然联 系。句 子的 述题 和
话题常常是跨越句子成 分和结 构层 次的。 ( 以 下的有 关论 述和 例
子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 此处例略。)
( 二 ) 一个句子是一个以问答为背景的题述结构。三个及以上
词语构成的句子 , 常常由多个题述结构构成。比如 :

① 参看《语法规则 的内 涵性 思 考 : 语法 研 究的“三 个世 界”
》, 萧 国政 :
《汉语语法研究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39~70。

1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8 ) 小张买了四本书。 纪

这句话 , 首先“ 小张”是话题 “
, 做什么了”即“买了书”是述题 ; 其次 ,

“书”是话题 “
, 四本”是 述 题。话 题是 旧 信 息 , 述 题 是 新信 息。 例 汉

(8 ) 包含了两个新信息“ 买了书”和“ 四本”, 但是这两个新信息不在

一个层面上 , 它们之间 有表 达的先 后次 序即 息序。即“买 了书”的 法

息序在前“
, 四本”的息序在后。

( 三 ) 在信息研究中 , 一个句 子包 含的新 信息 可以 用问 答链 来 的

分解和提取 ; 多个新信 息的息 序可 以用 问答链 来求 取和 论证。 如

(8 ) 新信息的数量 可用 (9 ) 的问 答链来 提取 , 其 新信息 的次 序——— 构

息序 , 可以用 ( 9) 的问答链问答的先后来论证。

(9 ) .问 : 小张做什么了 ? 答 : 买书了。 发

b .问 : ( 书是 ) 几本 ? 答 : 四本。

( 四 ) 区别信息焦点和语用焦点。信息焦点是息序在最后的新 择
信息 , 如例 ( 8) 的“四本”; 语用焦点是用语音手段、词汇手段或对比
手段等显示或标记的句义表达重点 , 它可以是新信息的任何部分。
在一个句子中信息焦点和语用焦点可以重合 , 也可以不同。
( 五 ) 人们讲话 交 流 的是 信 息 , 句 子 只 是信 息 的 载 体 或凭 借。
讲话是通过 一系列 程序和“语 义中介”把 信息转化 为句子 形式 , 听
话是通过相反的系列程序 和“语义 中介”把 句子 形式 转化为 信息。

① 结构焦点是另外平面的概 念 , 实质上 , 结构 焦点是 在讨论 句子结 构


成分与信息焦点和语用焦点的关系。关于结构成分与信息焦点的关系 , 萧国
政( 1991) 研究发现 : 对于一个依次复杂 起来的 句子而 言 , 焦 点是依 次在后 的
句法成分。这种有序信息对应的句法成分 , 分几个层面 : 一是“核”先“层”后 ,
即中心成分主、动、宾在前 , 附加成分定、状、补在后 ; 二是在“核”成分中 , 一般
是“主”前、
“ 动”次、
“ 宾”后 ; 三是“层”成分 定状补 的焦点 地位 , 因句而 异。这
里面 , 一般和特殊 , 通常和异常 , 情况复杂 , 需要专门研究和专文表述。 ( 见萧
国政 :《右向传递句的延展和凝缩———关于“传息语法”的思考㈠》,《语言 学通
讯》1991( 1—2 , 总 23—24) 。)

1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从信息的角度看 , 讲话是信息的入句 , 听话是信息的提取。如对于
现 一个讲汉语的人来讲 , 都会感 到 : 讲话人 是把 ( 10 ) 的 信息变 成 ( 8)

汉 的句子 , 听话人则相反 , 是把 (8 ) 的句子变成 ( 10 ) 的信息。
语 (10) ①小张买书了 + ②书是四本

法 但是 , ( 8) 是怎么到 ( 10 ) 的 ? 或 者 ( 10 ) 是怎 么到 ( 8) 的 ? 这 中
研 间经过了怎样 的语 形、语 义 运 算 ? 使 用 了 什么 样 的 规 则 和范 畴 ?

的 这是传息语法研究应该 破解的 语言 奥秘和 规律。 研究 发现 , 撞 开
内 传息语法奥秘大门的一个重要途径 , 是答句与问句的匹配、简句合

构 成繁句以及对话到独白改写的双向考察。这里可先看看传息规则
成 是怎样控制对话系统的语言实例。

发 (11) .小王呢 ? 走了。
展 b .走了多久 ? 一会儿。

择 (11) 的对话由 a、b 两个话轮构成 , 每个话轮都有一问一答 , 每个 答
句都传达了一个新的 信 息。 问答 或 对话 , 是 语言 的 基本 形式 和
起点形式 , 但不是全部形式。在书面语中 , 比对话用得更多的是对
话的发展形式———独白。独白一 般认 为是省 略了 问句 ( 或 把问 句
作了零处理 ) 的答句加合体。如 ( 11 ) 的 答句 内 容似 可用 独白 ( 12)
(13) 和 (14) 来表达 :
(12) 小王走了 , ( 他 ) 走了一会儿了。
(13) 小王走了一会儿了。
(14) 小王走了一会儿。
但是 , 这只是从语义角度的判断 , 因为 (14) 只是 (12) (13) 的同义句
式 , 不是它们的同息句形式。这一点 , 我们可通过让这三句分别作
为 (11) a 的答句 , 来进行个案验证及异息句式分离 :

① 关于语言与对话的关系 , 华中师范大学的周光庆先生有句话说得很
精彩。他说 “语言在言语中
: , 言语在对话中。”(见郭婷婷、游舒 :《言语与 言语
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语言文字应用》2003( 1) , 139)

1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15) 小王呢 ? a .小王走了 , ( 他 ) 走了一会儿了。 ( + ) 纪

小王呢 ? b .小 王 走 了 一 会 儿 了。/ ( 他 ) 走 了 一 会 儿

了。 ( + ) 汉

小王 呢 ? c .小 王 走 了 一 会 儿。/ ( 他 ) 走 了 一 会 儿。

( - ) 法

(15) 的 a、b、
c 分别是例 (12) (13) (14) 。虽然三个答句 都是对问 句 究
的超息回答 ( 句子问人 , 答句还主动多回答了离开的时间 ) , 但是结 的

果是 (14) 不能作为问句的超息答句来使用。为什么会如此 ? 这是 涵
因为句子的信息结构及其类型不同所致。 构

萧国政、郭婷婷 ( 2001 ) 研究 表明 : [ 1 “
] 动 词 + 了 + 数 量 + 了” 与
的句子 , 句 末、句 中的“ 了”都是 表已 然。 [ 2]“ 动 词 + 了 + 数 量 + 发

了”是同义多息式 , 即既是 以数 量为焦 点的 单焦句 的数 量强 调式 , 选
又是动词、数量双焦点 结构 的压缩 式。虽 然“ 一会 儿”已固 化为 一 择
个词 , 但“ 一会儿了”仍是 一种数 量加“了”的结 构。因此 “
, 走了 一
会儿 了”也 是 一 个 同 形 同 义 异 息 的 句 子 结 构。 作为单焦句
( Sj 单 ) “
, 走了一会儿了”有两种 焦点。其 一 ( Sj 单 1 ) , 是“已经 走了 一
会儿”的 意思 , 句子的 结构是 : 走了 一会儿 + 了 , 其信息 焦点为“ 已
经”, 其对应的问句是“ 走了 一会 儿吧 ?”( 或 先行句 条件 句“ 走了 一
会儿才行”的应 答句 ) 其二 ( Sj 单2 ) , 是“走 了 一会 儿”的 同义 同息 强
调时间焦点的句子。此 时 , 句 子对 应的 问句是 ( 16 ) ( 的问句 ) 。 可
比较 (16) 的 a、b 两个答句 :
(16) 小王走了多久 ? .( 小王 ) 走了一会儿。
b .( 小王 ) 走了一会儿了。
(16) 的 a 即例 ( 14 ) , b 即例 (13) 的同形同义异息句。

① 举例后面的符号 , 仿邢福义先生的用法。 ( + ) , 表此例成立 ; ( - ) 表


不成立 ; ( ?) 表有问题或拿不准。这些符号 , 本书用法相同。
② 如果仿照歧义句的命名 , 这种句子可叫“歧息句”或“多息构句”。

1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走了一会儿了”作为双 焦结 构句 ( Sj 双 ) , 其结 构 是 : 走了 + 一
现 会儿了 , 意思 或信息结 构是 : ①走 了 + ② 时间有 一会儿 了 , ①② 的

汉 信息焦点都是“了”所表达的意义“已然”, 其对应的答句分别是 : ①
语 小王呢 ? ②走了多长时 间 ? 在这 个意 义上 , ( 13 “
) 走了一 会儿 了”

法 是 (12) 的同义同息压缩式 , 比较 ( 12 ) 和 ( 13 ) 可清楚地看到 : 和 (12)
研 一样 , ( 13 ) 也是“ 走了”、
“ 一会 儿了”两个焦 点 , 其不 同只是 后者 比

的 前者减少了部分词语和两 个焦 点间的 停顿 , 把 两个小 句压 成了 一
内 个小句。

构 在作了以上这些叙说之 后 , 我们再 回过 头来 接着回 答例 ( 14)
成 不能作为 (15) 的答句的问题 , 就比较简单了。研究发现 , 潜藏在我

发 们语感和心理机制中的语法有一条重要原则 , 即 :
展 (17) 焦点质同原则 : 答句的 信息 焦点必 须与 问句 的焦 点保 持

择 一致性。
因为我们知道 , ( 15 ) 问的是“ 人的情 况”, 而 (15) c 即 ( 14 ) 则 是在 回
答“离开的时间”, 故 此回答 不成 立。信息 焦点 不同质 的回 答不 成
立的例子又如 (18) :
(18) 你明天去北京吗 ? 坐火车去。 ( — )
焦点质同原则 , 不同于 语用平 面的 合作 原则。如 果表 达一 方为 了
造成会话含义 , 合作原则是可以违反的。而信息质同原则却不然 ,
它是句子结构类型划分的 心理 依据 , 是心 理同 构原理 在句 子结 构
上的投射 , 如果要改变这个原则 , 必须改变人们共同的心理结构原
理。在日常会话中 , 我们也可能常常发现 , 如果一个人故意违反合
作原则形成会话含义 , 一般被认为是懂得交际艺术 ; 但是如果某人
违反焦点质同原则 , 如像 ( 15 ) c 那样使用 答句 , 我们 就会觉 得这 个
人说话有问题 , 如果该说话人接连犯类似的语言错误 , 我们就会继
而怀疑这个人神经出了毛病。

① 关于信息超量原则 , 囿于篇幅不再展开。

1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传息语法研究 , 不仅要发现和揭示语言信息传递的规则 , 而且 纪

还能帮助我们看到信息结 构对 语形结 构的 制约 , 以及 对语 义理 解

的帮助。关于信息结构对 语形 的制约 , 可 参看 萧国政 ( 2001 ) 的 研 汉

究。关于语言的信息结构制 约和 影响 着语义 的理 解与 表达 , 可 先

看下面的句子。 法

(19) 小刘是老师。

一般认为这 句话中 的“ 是”是表判 断 , 但是当 我们把这 个句子放 到 的

以下三种对话 ( 或话轮 ) 中就会发现 : 不同信息结构中的“ 是”, 字面

上看似相同 , 而实际上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和语义不同 , 因而其相应 构

的性质也不同。例如 :

(20) .小刘是干什么的 ? 小刘是老师。 发

b .小刘真的是老师吗 ? 小刘是老师。

(20) a 答句“是”表判断 , 引导了信息 焦点“老师”, 表达了断 定的 信 择
息。 (20) b 答句“是”是 两个“ 是”的 融 合形 式 , 读音 比 一般 音节 拉
的要长 , 表 肯定 + 判断 “
, 判断”义是 问句原有 的 “
, 肯 定”义是答 句
新增的。新增义是答句的新 信息 和焦 点 , 表 达的 是对 问句 所含 判
断给以确认的意义和信息。 如果进一 步观察 ( 20 ) b 问句 对应 的
否定形式及其回答 (21) , 就会看到 : 用一个音节的长音表肯定或确
认并不是某个词特殊的行为 , 而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语法现象。
(21) 小刘真的不是老师吗 ? . 小刘真的不是老师。
b . 小刘不是老师。
(21) a 答句的信息焦点是“真的”, 新 信息是 确认 “
, 真”在问 句和 答
句都有因语法重音而导致 的较 长的音 值 , 但这 种长一 般不 到问 句
中“真”音值的两倍。 ( 21 ) b 答 句 的新 信息 和信 息焦 点 也是 确认 ,
但是其语法重音是落在“不”上 , 但“ 不”的读音却比 ( 21 ) “
a 真”的 音

① 有关“是”的用 法 , 可参 看 萧国 政、柯 航 :《语言 的句 子 性质 与 H NC


的句类分析》(第二届 H NC 学术研讨会论文 , 2003 年 9 月 , 北京) 。

1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值长很多。
现 虽然释义语法和传息语 法都对 组形 语法有 制约 , 但是 传息 语

汉 法是语言本身的客观存在 , 传 息语法 研究 也不 是给形 式语 法的 描

写和解释寻找一个新的角度。传息语法研究是要通过对语言这方

法 面规则规律的揭示 , 最终逼近语言语法内涵的 全量 , 为第二语 言

教学和人工智能做出语 言研究 者应 有的时 代贡 献。我 们还 觉得 ,

的 在语法研究内部 , 语法研究从组形语法、释义语法向传息语法研究

延伸 , 是语言研究从语言静态构成规则的揭示 , 向动态运用规则揭

构 示前进的历史性阶段变化 , 具有质的意义。

传息语法研究在 20 世纪应该说仅仅开了个头 , 打破了前进路

发 上的一些坚冰 , 加上新世纪这几年的努力 , 可以说其理论大道基本

铺平 , 往后几年应该是全 面展 开传息 语法 各方 面的探 索和 研究 成

择 果表述的有关体系建构 , 这种 研究十 分需 要有 志传息 语法 研究 的
同仁共同努力 , 以最终 在 21 世纪 形成 一个与 组形 语法 世界、释 义
语法世界并立的第三世界———传息语法世界。

四 强化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邢福义先生 1996 年在其著作《汉语语法学》导言中把《马氏文


通》( 1898 年问世 ) 以来的 100 年分为三个时期 : ①套用期 (19 世纪
末期到 20 世纪 30 年代末期 ) , 大约 40 年 , 基本倾向是套用国外语
法学体系 , 略加增 减修 补 , 形 成汉 语语 法学 体 系 ; ②引 发 期 ( 20 世

① 关于内涵全量 , 参看《语法规 则的内 涵性思 考 : 语法研 究的“三个 世


界”
》, 萧国政 :《汉语语法研究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39~70。
② 关于“质”的含义 , 可参看萧国政 :《汉语语法研究论》前言。

1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30 年代末期到 70 年代末期 ) , 大约 40 年 , 基本倾向是引进国外 纪

语法理论 , 用以观察和描写汉语语法事实 , 生发出比较注重汉语语

法事实的语法学系统 ; ③探求期 (20 世纪 70 年代 末期到现在 ) , 基 汉

本倾向是接受国外理论的启示 , 注重通过对汉语语法事实的发掘 ,

探索研究的路子 , 追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法

21 世纪 , 汉语语法 学要 走过 探索 期 , 进 入成 熟 期 或发 达 期。中 国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 , 汉语作为世界人口使用最多的语言 , 其语法研 的

究应像季羡林先 生 希望 的 那样 , 在世 界 上 发出 我 们 宏 亮 的声 音。

但是 , 要做到这一点 , 必须首 先伸 出自 己的理 论翅 膀 , 加强 理论 研 构

究。理论研究有各个方面 , 比如理论的引进研究、总结研究和创新

研究 , 但是最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原创性的理论研究或创新研究。 发

如果从学科建设出发 , 还要进行理论的系统研究。比如说 , 语

法学作为一个学科应该有 哪些 方面的 理论 , 而 现在我 们有 哪些 理 择
论 , 情况如何 , 还应发展出哪些理论 , 等等。
根据我们国家的历史和 我们学 科的 状况 , 进行 理 论研 究我 们
还要努力解决两个矛盾 : 一是 怎么处 理好 我国 语言研 究注 重事 实
爬梳的传统惯性与理论思考、理论建树的矛盾 , 创造理论着陆的学
科土壤和社会土壤 ; 二是 怎么 处理好 不断 引进 西方理 论方 法和 国
际接轨与不受西方理论导 向和 牵制的 矛盾 , 在 吸收人 类语 言学 科
共同理论财富的基础上 , 建构更高层次的理论 , 最后成为或逐步成
为语言理论的输出大国。
现在的时代 , 基础理论、纯 理论 研究固 然重 要 , 但 市场 经济 和
社会发展 ( 比如语言 教学、语言 使用、人工 智能、语 言通 讯、知识 数
据化等等 ) 迫切需要我们丰满第二只翅膀———应用研究 , 使语法研
究从科学的后方走向需求横流的前哨。纵观我们的现状和学科需
要 , 我们应该开展好以 下几方 面的 工作 : ①从 语言 向言 语回 归 , 从

1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2

纪 书面语向口语回归 , 从独白向对话回归 , 突破传统的 理论和思 维
现 定势 , 多方位地进行语法应用规则和规律的研究 ; ②全面调查社会

汉 和学科的需要 , 建立系统全面的语法应用研究系统 , 并与时俱进地
语 修改语法应用研究的清单 ; ③ 帮助和 推进 整个 语言学 面向 社会 建

法 立语言市场、制造语言 产品、形成 语言 产业 , 让中 国人 民和 世界 人
研 民充分享受语言给人类可 能带 来的一 切幸 福 ; ④多方 位探 讨语 言

的 研究和语法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总之 , 我们要努力让 21 世纪成
内 为语言学和语法学的黄金世纪。

构 强化理论研究与应用研 究 , 应 该说 是很 多专家 学 者的 共同 心
成 愿。关于这个问题 , 囿于篇幅没有具体展开 , 只谈了一些总体认识

发 和想法。在此是想进一步呼 吁我 们学 科的决 策者 和广 大学 者 , 把
展 这方面的意识和认识变 成多方 面 ( 如政 策、舆论、经 费、氛围、队 伍

择 等方面 ) 的倾斜、扶植和 行动。我 们希 望看到 , 在 以后 出台 和审 批
的国家和教育部规划项目 中有 更多有 关理 论和应 用的 课题 , 在 我
们的一些专业杂志和综合学报上看到更多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
成果。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和积累 , 看能否争取在 21 世纪使我国成
为在语言事实研究、语言 理论 研究和 语言 应用 研究方 面都 具有 相
当实力的语言研究大国 , 为人 类的语 言研 究做 出与我 们这 个人 口
众多的国家身份相称的贡献。

( 本文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 ,
又见《21 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一 ) ,
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5 月 )

① 关于三个“回归”可进一步参看萧国政《言语性质与言语研究的 目标
指向》(2002 年武汉 , 言语与言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 待发 ) 。

2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关 于“ 传 息 语 法 ”的 思 考 』


——— 右向传递 句的凝缩和 延展 考

句子是语言单位 , 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 相应地句子就有组


形规则和释义规则。
一般来讲 , 组形规则是用词类范畴来描述 , 释义规则是用结构
成分 ( 主要是六大句子成分 ) 和语义关系来说明。但是句子毕竟不
是语言的静态单位———词和短语 , 只讲语形和语义就够了 ; 句子最
重要的存在前提是传达信息 , 因此对于一个句子来讲 , 它包含有多
少信息 , 这些信息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的 , 采取了什么样的传息模式
等 , 这些是我们进行句法分析和语言理解时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 , 一个句子句法的全面分析应包括组形、释义和传息三个
方面 , 并且离开了“ 传息”的分析 , 有些句法现象是很难找到理想的
解释答案和客观的分析理据的。
比如双宾句中 VO1 O2 的层次究竟该怎 么切分 ? V O1 O2 中 的
扩展内容即 VO1 XYO2 中的 XY 是什么成分 ? 为什么 XY 在双 宾
句中 不 能 异 序 为 VO1 YXO2 ? 而 对 于 有 的 句 子 来 讲 它 又 有
V O1 O2 XY 和 V O1 O2 YX 两种变换式 ? 如此 等等 , 仅 从语形、语 义
两方面分析是不能最终解 决问 题的 , 必须 对句 子进行 传息 语法 的

① 为了突出本文的主旨 , 文章正副标题作了易位处理。

2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传 研究。和一般讨论信息 语法 不 同 , 本文 认为 传息 语 法在 句法 中
息 起制约作用 , 并 且制约着 上述句 法现象的“ 传息语法”包括以下 三

法 个方面及其有关规则 , 即信息传递的先后顺序 ( 息序 ) 、信息间的关
』 联以及信息的延展等方面的问题。

思 为使讨论比较集中 , 本 文把对 象语 料限 定为一 般 所说 表给 予

的双宾句及其变形。 例如 :
(1 ) 刘英教小王他们英语 ( V O1 O2 )
(2 ) 刘英教小王他们的英语。 ( V O1 的 O2 )
(3 ) 学校发给新生一人两本词典。 ( V O1 XY O2 )
(4 ) 他叫你胖子。 ( V O1 O2 )
并且在总体思路上是从一 个多 息句和 与它 有包含 关系 的单 息句、
差息句的信息联系———“延展”以及它们间的语形联系———“凝缩”
来观察传息语法的。
通过这个讨论还可使我 们看到 , 不 论是 人还是 机 器的 语言 理
解 , 要彻底地揭示句子的语义内 容 , 仅仅 采取语 形、语义 的 AB
“互
视法”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 , 而且也不能客观地认识语形语义分
析的方法。而较为 理 想的 做 法之 一 是 在 建 立起 组 形、释义、传 息
“三足鼎立互制”的句法 观的 同时 , 支撑 起句 法内语 形、语义、传 息
的 ABC
“ 内三 角”, 展 开“一 点 两 线”的 角 式观 察。 本 文 主 要 是 以
“传息”为视角顶点 ( 起 视点 ) 观 察从 这一点 射向 其他 两点的 射线。

① 讨论汉语信息语法的文章如 [ 美 国 ] 郑锦全 :《通信 本位汉 语篇章 语


法》,《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 讨论会 论文 选》北 京语 言学院 出版 社 1988、沈 家
煊 :《不加说明的话题———从“对 答”看“话题 ─ 说明”
》,《中国 语文》1989 ( 5 )
等。
② 表给予的双宾 句 , 可 参看 朱 德 熙 先 生 :《语法 讲 义》, 商 务 印 书馆 ,
1982 , 117~119 , 但本文材料范 围略有 不同 , 个别类 型作了 增删。关于“右 向
传递”是指这种句子是表传递的 , 被传 的事物 是从位 居句子 左边的 施事到 达
于位居其右的与事。

2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以语形语义为起试点的观察容另文报告。 传




一 息序 的

息序是沉淀在静态句中 的信息 出现 的先后 顺序 , 它可 通过 把


句子改写为对话而将其 显示出 来。如 例 ( 1 ) 可 将其 改写为 对话 Ⅰ
而显示其息序。对话Ⅰ :
1. 甲1 谁呀 ? 2. 甲2 她在干什么呀 ?
乙1 刘英。 乙2 教书。
3. 甲3 教什么呀 ? 4. 甲4 教谁呢 ?
乙3 英语。 乙4 小王他们。
按对话中乙句显示的顺序 , 我们就可以看到构成例 ( 1) 的句子
的信息的息序为 :
(1 ) 刘英 1 教 2 小王他们 4 英语 3。
根据同样 的 方 法 我 们 可 求 出 例 ( 2 ) 、( 3 ) 、( 4 ) 的 信 息 及 其 息
序。 如:
(2 ) 刘英 1 教 2 小王他们 4 的英语 3。
(3 ) 学校 1 发 2 给新生 4 一人两本 5 词典 3。
(4 ) 他 1 叫 2 你 3 胖子 4。

① 句子中包含的信息可以用 提问来 提取 , 但更 能用答 句分解 , 如李 德


复 :《爱情 , 正在诞生》(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5 , 216 )上有这样两个句子 :
“咳 , ”白芳手里的抹布一下掉到地下 “那你不气坏了
, ?”
“有点气 , 但没有气坏 , ”俞春说 , ……
白芳一下问了两个信息 , 俞春把这两 个信息 分成两 个小句“有 点气”
“但
没有气坏”来回答。

2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传 这种息序对于语言来讲 它是一 种表 达的条 理 , 如 果将 上面 的
息 例 (1 ) 、(2 ) 、(3 ) 、(4 ) 改写为 由若 干小句 构成 的独 白Ⅰ、Ⅱ、Ⅲ、Ⅳ ,

法 其顺序就一般只能如上面图示的那样。如 :
』 [ 独白Ⅰ ] 刘英啊 ( 1 ) , 她 在 教书 ( 2 ) , 教英 语 ( 3 ) , 教 小王 他 们

思 (4 ) 。

[ 独白Ⅱ ] 刘英啊 (1 ) , 她在教书 (2 ) , 教英语 (3 ) , 教小王他们的
课 (4 ) 。
[ 独白Ⅲ ] 学校吗 (1 ) ? 发书呢 ( 2 ) , 词 典 ( 3 ) , 给新生 发 ( 4) , 一
人两本 (5 ) 。
[ 独白Ⅳ ] 他吗 (1 ) ? 在叫人 ( 2) , 叫你 ( 3) , 叫胖子呢 ( 4) 。
如果我们将这里的顺序打乱 , 那就不能为读者 ( 听者 ) 所接受。
独白一般被看作是把 问句 作 了“ 先 行一 步”处 理 的对 话 , 即
每一个独白的小句前面都有一个问句 , 并且都可以补出来 , 因此独
白或答句的顺序实质上是 问句 求问信 息的 息序 , 是人 们共 有的 求
息思路。
在句子中 , 信息的先后与句法结构成分有一定的对当关系 , 这
是息序固定的一面。总 的情况 是主 ( 语 ) 前 , 动 ( 词 ) 中 , 宾 ( 语 ) 后。
这是主线索。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
( 一 ) 息序虽然与“主”
“ 动”
“ 宾”有 一定 的对 当关 系 , 但 这种 对
当是与“成分类”的对当 , 不是与成分语序的对当。如当祈使句“ 送
给他们一人一本书”不出现主语时 , 听说双方心目中还是预先存在
一个主语作为第一信息 , 和主 语出现 不同 的是 这个信 息只 预设 在
心理共知中而不形之于 外。又如 当说 话人为 了急 于报 告事 件说 :
“发给新生一人两本词典 , 学校昨天”。 这时 主语 是在“ 动”
“ 宾”之
后 , 但是在息序上仍然 是主语 在前 ; 因 为当对 方未 听清楚 而问“ 什

① 可参看沈家煊 :《不加说明的话题———从“对答”看“话题─说 明”
》第
5 节及其注 [15] ,《中国语文》1989 (5 )。

2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么 ?”时 , 说话人马上会把“学 校昨 天”还原 到句 首把这 个句 子再 说 传
一遍。这种调整 是 为了 适 应听 话 人 的 信息 理 解 顺 序。至 此 我 们 息

说 , 息序 , 是沉淀在句子中的 人们 求知 和理解 信息 的思 路 , 是信 息 法
在求知理解过程中的先后 顺序 , 信息 加息 序构 成了信 息理 解接 受 』

的思维轨迹。 思

( 二 ) 所论句有两个宾语 O1 和 O2 , O1 是间接 宾语 , O2 是直 接
宾语。这两个宾语的息序先后有个定则 : V 能带“给”的 , O2 在 O1
之前 ; V 不能带给“的”, O1 在 O2 之前。
O2 在 O1 之前 , 在右向传递句表实实在在的传递 , 该句子是先
有被传递的对象 O2 , 经过传递 , O2 到达 终点才 出现 接受 者 O1 , 因
此其 O1 是 V O2 的连带成分 ( 即 V O2/ O1 ) , V O1 O2 有“ V O2 给 O1 ”
的变换式。如例 (3 ) 就传递 而言 是先有 被传 递的 对象“词 典”再 有
“词典”到达的终点“新生”“
、 发给新生词典”可以说成“ 发词典给新
生”。又如 :
(5 ) 他 学校一份礼物
→他送一份礼物给学校
(6 ) 小李还他十块钱
→小李还十元钱给他
(7 ) 王先生卖我一间房子
→王先生卖一间房子给我
(8 ) 赔他一本新书
→赔一本新书给他
这种 V 可加“ 给”的传递句的息 序和客观事理具 有一致性 , 其
传递对象一般是实物 , 为了便 于称 谓 , 这种传 递句 可叫 实传 递句。
与实传递相对的可叫“虚传递”或“类传递”, 这种传递 , 传递的不是
实体 , 其传递句 宾语的息序是 O1 在 O2 之 前。虚传递句的动 词不
能带“给”, 从信息构成看 , 其 VO1 O2 是由 VO1 和 V O2 构 成的 , 并
且在事理上 VO1 是先于 V O2 。如例 ( 4) 是先有 叫人行 为 VO1 ( 叫

2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传 你 ) 再有叫人内 容 VO2 ( 叫 胖 子 ) , 而 不 是相 反。 因此 这 种传 递 句
息 的 VO1 O2 都能分解为 : VO1 + VO2 , 如例 ( 4)“ 叫你 胖子”可分解 为

法 “叫你”+“叫胖子”。又如 :
』 (9 ) 你喂孩子牛奶。

思 → ( 你 ) 喂孩子 + ( 你 ) 喂牛奶

(10) 我问你一个问题。
→ ( 我 ) 问你 + ( 我 ) 问一个问题
(11) 他骂你混蛋。
→ ( 他 ) 骂你 + ( 他 ) 骂混蛋
有的右向传递句兼 属实 传 递和 虚 传递 两 类 , 因 而 O1 O2 可 有
两种息序。如 :
例 (1 ) 刘英教小王他们英语
→ ( 刘英 ) 教英语给小王他们 实传递 )
→ ( 刘英 ) 教英语 + ( 刘英 ) 教小王他们 ( 虚传递 )
前面对话Ⅰ展示的是例 (1 ) 表实传递的息序 , 这时“英语”是表
知识 ; 把 对 话 Ⅰ 的乙3 和 乙4 调 换 顺序 , 就 是例 (1 ) 表虚 传 递 的 息
序 , 这时的“ 英语”就是表一门课程。
( 三 ) 由于句子是在传息 过程 中不 断修改 的结 果形 式 , 因此 在
实际话语中有时可能出现与 O1 O2 息序“ 定则”相抵 触的现象。 比
如例 (3 ) 的内容 , 一个人用独 白讲 可以 是独 白 Ⅲ的 息序 , 即 O2 ( 词
典 ) 在 O1 ( 新生 ) 之前。如果把独白Ⅲ改成Ⅲ’:
[ 独白Ⅲ’] 学 校 吗 ( 1 ) ? 发 书 呢 ( 2) , 给 新生 发 ( 3 ) , 一人 两 本
( 4) , 都是词典 ( 5) 。
这就是说例 (3 ) 在组息过程 中 O2 一直 是“ 书”, 直到最 后作 为
O2 的“词典”才出现 , 这样 看起 来是 O2 ( 词 典 ) 在 O1 ( 新 生 ) 之后 ,
而不再是 O2 在 O1 之前。其实 , 作为实传递的 O2 一直是在 O1 之
前“
, 词典”在“ 新生”之 后出 现并 不是 O2 在 O1 之 后 , 因 为“词 典”
在它出现之前一直有 一 个 前 O2 作为 其 代 表 , 它 的出 现 只是 置 换

2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了前一个 O2 , 并没有改变信 息的 类 ; 而 信息 是以“ 类”的身 份进 入 传
信息串的 , 同类信息占据同一息 ( 序 ) 位 ( 置 ) 。但需要指出的是 , 同 息

属 O2 的“词典”与“书”有上 下位 关系 , 在句 中可 从“ 书”演绎 推 出 法
“词典”, 在这 个 意 义 上 , 为 便 于 称 谓 “
, 书”可 叫 O2 的 原 始 宾 语 , 』

“词典”相对叫“演绎宾语”。 其余 O2 类推。在传息上 , 一般原始 思

宾语是和动词合 成 一个 信 息 , 而 演绎 宾 语 是形 成 一 个 新 的信 息。
不过 , 如果没有两个先后置换的宾语比较 , 听话时其宾语一般是作
原始宾语理解的。
跟“主”“
、 动”、
“ 宾”息序主线相对的是“核 ( 成分 ) 前、层 ( 成分 )
后”这条副线。如果仅就 V 后部而言 , 具体讲就是 :
1.“ 动宾”在前 , 动 宾的连 带成 分在后。 如例 ( 3) 是“发 给新 生
词典”在前 “
, 一人两本”在后。又如 :
(12) 他教过我 次 功
(13) 我喂了小猫 天 鱼
例中下加横线的表息序在后。
2. 宾语的连带成分是定语 , 定语 的息序在 其中心 语之后。 如
例 (2 ) 的“ 小王他们”, 例 (5 ) 的“ 一份”, 例 (8 ) 的“ 一本”和“ 新”, 息序
都是在其中心语之后。并且由于例 (2 ) 的 O1 作 了定 语 , 已 不再 同
例 (1 ) 一样实、虚传递兼属 , 而只是虚传递。
句子中信息的息序 , 除固定性一面外 , 又有灵活性的一面。灵
活性首先表现在没有结构 关系 的成分 之间 , 比 如定语 表达 信息 的
息序与补语表达的信息的息序。如 :
(14) 学校发给新生一人两本线装词典
(15) 他教过我两次俄语口语
这里补语、定语之息序谁先谁后没有定则。其次 , 多项定语的息序

① 演释宾语不同于邢福义先生 的“代体 宾语”, 代体宾 语参看 邢福义 :


《汉语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世界汉语教学》1991 (2) 。

2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传 也是灵活的 , 如例 ( 8) 的“一本”和“新”之间。除此之外 , O2 的息 序
息 还有向后延推的灵活性 , 它可 在一句 话的 最后 由原始 宾语 换位 成

法 演绎宾语。比如把 独白 Ⅲ 改为 Ⅲ’。在 这 种 情 况下 , 例 ( 3 ) 的 O2
』 “词典”就由息序 3 延至序 5 了。

思 总的看来 , 息序固定一面给人交际时理解的便利 , 其灵活一面

又给人自由表达的余地。

二 关联

对比例 (1 ) 和其对 话、独 白改 写式 可以看 到 , 右向 传递 句是 对


其等息句的综合和凝缩 , 在内容上它综合了若干小句的信息 , 在形
式上对这些词语作了归并 和零 处理 , 这样 使得 进入右 向传 递句 的
全部是代表一个个信息焦 点的 语言形 式 , 使右 向传递 句成 为一 个
多个焦点的连续体。在这个 连续 体中 , 焦点 与焦 点之 间有 种种 联
系 , 但在传息上是“ 话题・说明”关联。
一般认为一个 句子 只 有一 个 话 题 , 其 余是 说 明 , 如 例 ( 1 )“ 刘
英”是话题 , 其余的“教小王他们英语”是说明。也有人认为一个句
子有多个相对的话题 , 但限于 主谓 短语 递次作 谓语 的句 子。这 里
一个话题和多个话题看来似乎不同 , 其实一样 , 都把信息关联纳入
到句法结构分 析的框 架 , 使 信息间“话 题・ 说明”关联 成为确定 主
谓关系的一种内容依据。 而事实 是 “
, 话题・ 说明”关 联是 普遍 存
在于各种句法 结 构 之 中 的 , 主 谓 关 系只 是 其 中 一 种结 构 关 系。
一般来讲 , 当主语为话题时 , 动词和原始宾语合成一个信息充当说

① 严格地讲应该是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述补结构中存 在这
种关联 , 并列结构的几部分之间不是“话题说明”关联。

2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明 ; 当动词代表话题 时 , 演 绎宾 语便 是说明。 如例 (1 ) 当“刘 英”为 传
话题时“
, 教书”是说明 ; 当“教 ( 书 )”为话题 ( 句中只有“ 教”作代表 ) 息

时“
, 英语”便是说明。如果从结果看 , 主、动、宾刚好形成连锁式的 法
信息关联模式 : 』

主语 ( 话题 ) ・ 说明 ) 思

动词
( 话题 ) ・宾语 ( 说明 ) 。
从对话Ⅰ和独白Ⅰ———Ⅳ看 , 作为 话题 的前 焦点 ( 信 息 ) 可 以
是一个 ( 如例 ( 1) 中的“刘英”
“ 教”等 ) , 也可以是几个 ( 如例 ( 3) 中以
“一人两本”为说明的话题“发词典”就是两个焦点 ) , 但说明 ( 信息 )
不是分别与话题的几个焦点发生这种关系 , 而是与其整体关联 , 如
例 (3 ) 的“ 一人两本”和“ 发词典”整体发生关联。反过来 , 同一个话
题焦点却可分别与几个说 明焦 点关联 , 从 而形 成发散 式的 信息 关
联模式 :

如例 (4 “
) 叫”是话 题焦 点 “
, 你”和“ 胖 子”分 别 是 它的 两 个说 明 焦
点。
连锁式和发散式虽是信 息关联 的两 个基本 模式 , 但右 向传 递
句往往是一个句子两种模式并用 , 使说明带说明、一个说明带几个
说明 , 从而使自己不断繁丰起来的。如例 ( 1) 从“刘英教英语”看是
连锁式 , 从“ 教小王他们英语”看是发散式 “
( 英语”和“小王他们”都
是“教”的说明 ) , 并且例 (1 ) 还可进一步使用连锁式繁化为“ 刘英教
过小王他们两次英语”。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 有时 一个 V 后可 带“ 给”的 VO1 O2 , 初 看
带“给”不带“给”似乎没有差别 , 其实带“ 给”不带“ 给”O1 说明的 话

2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传 题或者说关联的对 象是 不同 的。如 在“ 还 小李 十 块 钱”中 , O“
1 小
息 李”是还钱的对象 , 是与 VO2 整个 发生 关 联 ; 可是 在“ 还给 小李 十

法 块钱”中 “
, 小李”通 过“给”标明 他 是 O2 传 递的 终 点 , 句 子突 出 了
』 其终点性 , O“ 小李”是 与“给”一 起 和 O“ 钱”发 生 关 联 , 充 当 O2
的 1 2

思 的说明。也正因 为 这一 点 , V O1 O2 不 能 异 序为 VO2 O1 ( 如“ 还 小

李钱”→ * 还钱小李 ) 。 而带“给”的“ V 给 O1 O2 ”则可 将“ 给 O1 ”
放在 O2 之 后 ( 如“ 还 给 小 李 钱”→ 还 钱 给 小 李 ) 。 表 虚 传 递 的
V O1 O2 由于是 V O1 + VO2 的加合 , 总是以 V 为话 题 ( 参看第三 节
的加合式延展 ) 。

三 延展

一个句子从单息到多息 , 从多息到更多 , 这是信息不断延伸发


展的过程 , 这种现象是信息延展。延展不同于扩展 , 扩展是语形变
化的术语 , 延展是信息延续 ( 传递 ) 的概念 , 并且它们之间也没有一
致关系 , 因为虽然绝大 多数信 息的 延展带 来语 形的 扩展 , 如“刘 英
教小王他们英语”→“ 刘英教 过小 王他 们两次 英语”“
, 学校 发给 新
生词典”→“ 学校发给新生一人两本词典”, 但是有的信息延展并不
带来语形的扩展 , 如“ 刘英教书”→“刘 英教 英语”“
, 他骂 人”→“ 他
骂你”, 这种延展在内容上 是通 过下位 概念 实现的 , 在 语形 上是 采
用了一个词替换另一个词的方式 , 没增加新的结构成分。
从与语形变化的联系看 , 延展有五种模式。
1. 加合式延展 这 种延展 相同 的词 语并合 , 如 : 两 V 相同 的

① “还小李钱”在武汉方言有“还钱小李”的说法 , 但后者不是前者 的直
接异序 , 而是带“给”式的省略式。

3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V O1 + VO2 , 延展成 VO1 O2 : 传
骂你 + 骂混蛋 息

→骂你混蛋 法
教你 + 教武术 』

→教你武术 思

喂孩子 + 喂牛奶
→喂孩子牛奶
问你 + 问问题
→问你问题
由加合 式 构成 的 V O1 O2 是 虚 传递 句 , 真 正 的 双宾 句。 V 为
“骂、问、说”等言说动词时 , O2 可加上引号。
2. 换位式延展 这 种延 展 主 要 限 于 宾 位 , 如 上 举“ 教 书”→
“教英语”“
、 骂人”→“ 骂你”。这 种延 展的 重要 特点 是 新信 息不 占
新位置 , 换掉了原铺垫句中的一个词语。
3. 帮衬式延 展 这种延展, 新增信息是作为原信息的修饰
语。如箭头右方加横线的部分 :
还小李钱
→还小李 元钱
教我知识
→教我 多生产 识
他送礼品
→他 孩子 礼品
4. 组合式延展 这种延展最简 便 , 就是把新 增信息续 在原 信
息之后。如 :
喂孩子牛奶
→喂孩子牛奶 次
送他礼品
→送他礼品 十五件

3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传 发给新生词典
息 →发给新生词典 , 一人两本

法 发给战士白面
』 →发给战士白面 饺子

思 卖给我戏票

→卖给我戏票 张三元钱
5. 中嵌式延展 这种延展是把 新增信 息放在原 信息串 中间 ,
而在结构 上 新 信 息 不 是 和 它 两 边 的 某 个 词 语 , 而 是 和 VO 或
V O1 O2 整 体发 生联 系。对 所论 句来 讲 , 可 中嵌 的 主要 有 VO2 中
间和 O1 O2 中间两个位置。 如:
发词典
→ 发 新生 典
→ 发给新生 人一本 典
送礼物
→ 送 物
→ 送过他 次 物
卖戏票
→ 卖 我 票
→ 卖给我 块钱三张 票
中嵌式的延展信息都可转换为组合式 , O1 前没“ 给”的要补 出
“给”。如 :
发给新生词典
→发词典给新生
发给新生一人两本词典
→发给新生词典一人两本

① 这里说“主要有……两个位置”是因为“发给新 生一人 一本词 典”还


可说成“给新生一人发了一本词典”, 这两种说法语序不同 , 但息序相同。

3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送他礼物 传
→送礼物给他 息

送过他两次礼物 法
→送过他礼物两次 』

在这个意义上 , 表实传递的“ 给 O1 ”应和“ 两次”
“ 一人两 本”一 思

样 , 看作 VO2 的补语似乎更合适一些。
组合式中 , VO1 O2 后的新增的信息一般可移至 O2 前 面 , 但 是
只有以 VO1 O2 为话题的信息才能转化 为中 嵌式 , 而其 中以 O2 为
话题的信息 ( 说 明 ) 虽 然前 移位 置 也在 O1 O2 中间 , 但在 结构 上 是
O2 的定语。试比较 :
送过他礼品两次 送过他礼品两件
→送过他 次礼品 →送过他 件礼品
发给战士白面 人两斤 给战士白面 饺子
→发给战士 人两斤白面 →发给战士 饺子 白面
有的组合式延展的信息有两个 , 这两个都是以 VO1 O2 为话题
的 , 都可转化为中嵌式 信息 , 但是 两个 信息在 组形 上有 讲究 , 要 遵
守语义指向邻近律 , 即 让语 义上 指 向 V 的靠 向左 边 , 语 义上 指 向
O2 的靠向右边 , 而不能相反。如 :
他教过我们历史两次 , 十五节。
→ 他教过我们两次十五节 史。
*
→ 他教过我们 五节两次历史。
他卖给我白菜两斤 , 六角钱。
*
→ 他卖给我两斤六角钱 菜。
→ 他卖给我 角钱两斤白菜。
由上可见 , 一 个延展 的新 信息能 以 怎样 的模 式和 方式 进 入句
子, 受到各方面的条件制约, 这些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 : ①与先
行信息的语义关系 ; ②与 之有关联的话题 的特点 ; ③ 自身的 语言形
式。除此之外还受制于所在句出现的语境, 囿于篇幅 , 此处从略。

3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法 四 结语




上面的描写和思考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一、右向传递句是一 种多息 句。其息 序是 信息 在 理解 过程 中
的时间先后顺序 , 它和 传 统的 句 子成 分 之 间有 一 定 的 对 当关 系 :
“主”前、
“ 动”次、
“ 宾”后“
, 核”先、
“ 层”后。从所论句相对应的独白
和对话来看 , 息序是用句 法关 系固定 下来 的事 物表达 的顺 序和 信
息求知思路。这种顺序和思 路从 理论 上讲它 不仅 是超 单句 的 , 而
且还是超语言的。我们似可 通过 若干 种单句 息序 , 观 察概 括出 人
类事物表达和信息求知的 基本 模式类 型 , 以便 以此为 基础 去揭 示
描写无限的段落、篇章。
二、集聚在句子中的信息一般都采取了最简的语言形式 , 因而
所论句就成了一个递次 多焦点 的连 续体。在 这个 连续 体里 , 信 息
的单个联结优于集块联结 , 并 且信息 集块 与其 他信息 关联 只限 于
充当话题。“话题・说 明”关联 是信息 间动 态联结 的基 本方 式 , 并
不限于结构上有主谓关系 的信 息之间 , 句 子的 信息延 展就 是依 靠
说明带 ( 自身的 ) 说明 , 一个 话题 带上几 个说 明实 现的。说 明带 说
明构成连续型的信息关联 模式 , 一个 话题 带若 干说明 构成 发散 型
的信息关联模式 , 两种模式往往在一个句子中迭现。
三、一个句子从简单 到复杂 是信 息延展 的 结果。 信息 延展 有
的延长结构 , 带来语形 扩展 , 有 的则不 然。从语 形特 点 上看 , 延 展
有加合、换位、帮衬、组合 和中 嵌五种 方式。 一个新 增 信息 采取 哪
种方式延展受制于它说明 的话 题的语 义关 系、结构特 点以 及自 身
的语言形式等等条件 , 有的在语形上还受其他规则支配。
四、从息序与句子成分的一定对当关系 , 信息关联不是集块充

3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当说明而是单个充当说明 和说 明带说 明看 , 传 统的中 心词 分析 法 传
的所谓“层次”似应是传 息语法的 动态层 次 , 它和结构 主义层次 分 息

析的“ 层次”完 全是语言 不同平面 的内容 , 中 心词分析 法和层次 分 法
析法分别揭示了语言的不同侧面。 』

五、由于一个信息在句中要受到息序、关联、结构、语形的多方 思

制约 , 有 时 看 起 来 表 面 相 同 的 形 式 , 其 内 部 并 不 单 一。 就 说
V O1 O2 , 其 O1 有 的 是 V 的 直 接 成 分 , 即 : V O1 + O2 ( A ) ; 有 的 是
V O2 的直接 成分 , 即 : VO2 + O1 ( B) 。 因此 , 如果 我们 用 ( A ) 或 用
( B) 来描写 V O1 O2 的层次 , 都会以偏概全。 因此 , 理想的语法分
析一定要是组形语法、释义语法和传息语法的综合思考。

( 本文原载《语言学通讯》1991 年 1—2 期 ,
收进邵敬敏、刘大伟主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1994)

① 有些论著是把 VO1 O2 按 A 或 B 作 一种 构成 处理 的 , 参看陆 俭明 :


《汉语句法成分特有的套叠现象》,《中国 语文》1990 ( 2) , 88 ~90 的 9 .1 和 朱
德熙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 1982 , 121 的 8 .7 .4。

3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句子信息结构与

语 汉语语法实体成活




活 以往的研究表明 , 汉语句 子的 自足或 成活 , 对 时态、词 语搭 配
和特定的词语都有一些要求。语言的本质功能是传递信息。本文
从陆俭明、郭锐 先生《汉语 语法研究 所面临 的挑战》一 文引用的 几
个语言实例及其分析 入手 , 通 过把 病句 转 化为 非病 句— 成活 的
句子 , 说明汉语语法实体的成活 , 对句子的信息结构 有特定的 要
求 , 特定的信息结构是汉语语法实体成活的重要语法要素。
为了说明问题和揭示信 息结构 与句 子成活 的关 系 , 本 文提 出
和使用了这样几个概念 : 可自立分句、铺垫信息、现时信息、二重信
息结构。

陆、郭二位先生在《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中说 :

① 该文见《世界汉语教学》1998 (4 )。
② 语法 实体在这里指 短语、小句和复句。其 中 , 小句 指单句和复 句的
分句。这些术语的含义可参看邢福义《汉 语语法 学》。“成活”是沿 用该书 中
的术语 , 在这里即“成立”的意思。

3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不少语法论著都把“吃食堂”“
、 吃馆子”里的“ 食堂”、
“ 馆子”分 信

析为处所宾语。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在谈到这类“述宾结构”

( 或说“ 动宾结构”) 时 , 常常会这样说 : 构

(1 ) 吃食堂 = 在食堂吃饭

(2 ) 吃馆子 = 在馆子里吃饭 语

老师的话不能说不对 , 但学生 的理 解与 思考往 往 是老 师所 没

有预料到的。既然说“吃食堂”就是“在食堂吃 饭”,“ 吃馆子”就 是 实

“在馆子里吃饭”, 那也就是说 “
, 在 食堂 吃 饭”、
“ 在 馆 子里 吃饭”可

以分别说成“ 吃食 堂”、
“ 吃 馆 子”。 外 国学 生 这样 一 想 , 就 类 推 起 活
来 , 结果说出了下面这样的病句 :
(3 )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 我现在都吃勺园七号楼餐
厅。
(4 ) * 昨天我们进城是吃前门的全聚德。
为什么“在 食堂 吃 饭”、
“ 在 馆子 里 吃 饭”可 以 分别 说 成“ 吃 食
堂”、
“ 吃馆子”, 而“ 在勺园七号楼餐 厅吃 饭”、
“ 在前 门 的全 聚德 吃
饭”不能说成“ 吃勺园七号楼餐厅”、
“ 吃前门的全聚德”? 这就很值
得我们思考 : 第一 “
, 吃食堂”“
、 吃馆子”里的“ 食堂”、
“ 馆子”到底是
不是处所宾语 , 需重 新加以 考虑。 第二 , 在“吃 食堂”、
“ 吃 馆子”这
类说法里 , 对充任宾 语的 词语 有 什么 限制 没有 ? 第三 “
, 吃 食堂”、
“吃馆子”这类说法在什么场合 , 也就是说在什么语境下才能用 ?
这一段话简言之 , 例 ( 3) 、例 ( 4 ) 的 不成 活 , 是由于 其小 句构 件
中的一部分—动宾短语不成活所致。如果如此 , 那么只要改变“ 动
词 + 处所名词”中宾语名词的形式 , 或把充当宾语的词语变换到其
他句法位置 , 句子就能 成活。可 是当 把处所 宾语 转化 为处 所状 语
时 , 句子并不成活。如 :
(3 )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 我现在都吃勺园七号楼餐
厅。
→ ( 3’)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 我现在都 勺园七号

3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信 餐厅 。 ( ?)
息 (4 ) 昨天我们进城是吃前门的全聚德。

构 → ( 4’) 昨天我们进城是 前门的全聚德 。 ( ?)
与 相反 , 不按照上面的思路做 , 通过其他方式却能使原来不成活

语 的句子成为成活的句子。如例 ( 3 ) 处 所宾 语不 变 , 改成例 ( 5 ) ( 6 ) ,
语 句子就能成活。如 :

实 (3 )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 我现在都吃勺园七号楼餐
体 厅。

活 → ( 5) 勺园二号楼食 堂的饭 不好 吃 , 我现在 勺园 七号 楼
厅 。
→ ( 6) 勺园二号楼食 堂的饭 不好 吃 , 我现在 改吃 勺园 七
楼餐厅。
同样 , 例 ( 4) 不改变充当 宾语 的词 语的形 式 , 也不 需要 把宾 语
变换到其他句法位置 , 句子也能成活。如 :
(4 ) 昨天我们进城是吃前门的全聚德。
→ ( 7) 昨天我们进城是 的前门的全聚德。
→ ( 8) 昨天我们进城 的 门的全聚德。
→ ( 8’) 昨天我们进城 的餐馆 门的全聚德。
至此 , 我们不禁要问 : 究竟是什么语法范畴在制约着汉语句子的成
活?

① 例 ( 5)和例 ( 6)的句子是成活了 , 但是与例 (3 )比 , 信息有耗 损。进一


步参看例 ( 9) 及说明。

3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二 构




2 .1 比较例 ( 3) 成活与不成活的句子 , 我们看到 :

例 (5 ) ( 6) 与例 (3 ) 宾语的词语形式相同 , 不同的只是 : 例 ( 5) 是 实

在例 ( 3 ) 的 基 础 上 删 除 了 作 状 语 的 副 词“ 都”, 在 句 末 加 了 一 个

“了”; 例 ( 6) 在 (3 ) 的基础上 把状位 的副 词“都”替换 为“ 已改”。 例 活
(5 ) 的“ 了”、例 (6 ) 的“ 已改为”意思相同 , 都是表变化是已然的。例
(5 ) 例 ( 6) 不仅句子成活 , 而且要表达的意思没有改变。由此可见 ,
例 (3 ) 不成活主要不是充当宾语的短语的原因。
例 (3 ) ( 5) (6 ) 是一个因果复句 , 前分句是因 , 后分句是果 , 并且
其果是由前分句的“因”所引起的一种处所变化。例 (3 ) 的不成活 ,
是由于 后分 句 缺乏 显示 变化 的词 语 , 即 例 ( 3 ) 显示 变 化的 词语 残
缺。
从句子的信息结构看 “
, 变化”是 例 ( 3 ) 后分句 的信 息焦 点 , 因
此 , 例 ( 5) 例 (6 ) 所增加的词语“ 了”和“已 改”, 是 句子的焦 点词 ( fo-
cus word) 或焦 点 标 ( focus mar k) 。句 子 增加 的 词 语如 果 按 一 般
的说法即为“句子完形”的话 , 那 么例 ( 5 ) 例 ( 6 ) 所增 加的词 语是 帮
助句子的信息结构完形。因而例 (3 ) 句子不成活 , 首先是后分句缺
乏焦点词 , 导致句子信息结构残缺所致。
2 .2 仔细观察 , 还会看到 , 例 ( 5) 例 (6 ) 虽然成活 , 但和原句例
(3 ) 比 , 信息却有耗损 , 即“ 都”删除 , 句子原有的“每餐或每天”都吃
勺园七号楼餐厅的意思没有了。而理想的病句修改是要兼顾语句
通顺与“信息保真”两个方面的 , 因此 , 例 (3 ) 的全息理论式可以是 :

① 宾语的词语形式影响句子的可接受度。进一步的叙述见 3 .2。

3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信 (9 ) 勺园二号楼 食堂的 饭不 好吃 , 我现 在 餐 (/ 天 ) 都吃 勺
息 园七号楼餐厅了。

构 可是例 (9 ) 虽然补全了例 ( 3) 残缺的词语 , 却仍不成活 , 其原因
与 是例 (3 ) 的后分句有两套信息结构 , 两套信息结构语序错位。

语 例 (3 ) 例 ( 9) 的一套是 a“吃
. 饭改在 七号楼餐 厅是已 然的”, 另
语 一套是 b “在这里
. 吃 , 每 天都”。 而其 语序 是表 频率 的 b 在 前 , 表

实 处所变化已然的 a 在后 , b 、
a 如果用两个分句表示就是 :
体 (9’) *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我每餐都吃勺园七号楼餐厅 ,

活 b
现在吃的地方变了 。
a
但 (9’) 和 (3 ) 一样 , 也是一 个不成 活的 句子 , 因 为只有 把 a、b 语 序
换过来变成 (9”) 句子才能成活。
(9”)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我现在吃勺园七号楼餐厅了 ,
a
每餐(/ 天)都在这里吃 。
b
从本质上讲 , 语言是 传递信 息的 工具。一 个复 句 是一 个信 息
链 , 不同类型的复句是不同性质的信息链。信息链不同 , 分句语序
受到的逻辑制约不同。例 (3 ) 是一 个因 果句和 一个 递进句 的叠 扣
简化形式 , 即是 由例 (10 ) 的 第三小句 与第二 小句共用 一个形式 简
化而成的。
(10)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 饭不 好吃 , 我现 在吃 勺园 七号 楼餐 厅
了。我现在不仅已经改吃 勺园 七号 楼餐 厅 , 而 且 餐 (/
天 ) 都在勺园七号楼餐厅吃。
在这个意义上 , 例 ( 10 ) 是例 ( 3) 的原形句 , 例 ( 3) 是例 (10) 的简
化句 , 简化句的语序要与原形句同构。即语形上表“ 变化”的在前 ,
表“频率”的在后。
小句的语序是受其所属的信息结构的信息性质制约的 , 否则 ,

4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句子不成活。但是 , 有 时似乎 并不 尽然。譬 如例 ( 9) ( 下例 中划 线 信

的部分 ) 作为例 ( 11 ) 的一个部分的时候 :

(11) 以前我偶尔在勺 园七号 楼餐 厅吃 , ( 那 ) 勺园 二号 楼食 堂 构

饭 ( 实在 ) 不好吃 , 我现在每餐 (/ 天 ) 都吃勺园七号楼餐

了。 语

其实例 (11) 中划线部分的成活 , 不再是在因果句中的成活 , 而

是在并列复句中成活 , 如果把例中的第二分句删除或放在句末 , 就 实

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并列复句的例 (11) 中“
, 每餐 (/ 天 ) 都”与

第一分句的“偶尔”形成对比焦点 , 上升为这个复句的主干信息 , 由 活
“了”表达的“变化”转化为从属附加信息 , 就像“ 每餐 (/ 天 ) 都”所表
的频率信息在例 (3 ) 中 一样。 句子 成活 对主 干信 息 和铺 垫预 设
信息的要求是强制性的 , 而从属附加信息则是可有可无的 , 因而例
(11) 的“了”删除 , 只是 信 息由 三 重减 少 到 两重 , 并不 影 响句 子 成
活 , 就像我们前面在因果复句例 ( 5) 例 (6 ) 中删除“ 都”, 而句子仍能
成活一样。

3 .1 比较例 ( 4) 成活与不成活的句子 , 我们看到 :


首先 , 现代汉语对已然 发生的 事件 或相 关方面 作 断定 性报 道
的句子 , 一般要求在主要谓语动词后加时态性的助词“ 的”, 以使句
子完形。例 (4 ) 是 对 行 为处 所 进行 断 定的 句 子 , 需 加“ 的”变 成 例
(7 ) 句子才成活。对已 然行为 的时 间和 方式进 行断 定的句 子也 必

① 从属附加信息是一种延伸信息。如果句子有三重信息结构 , 那 么它
们依次是铺垫预设信息、现时主干信息和从属附加信息。

4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信 须加“的”, 否则句子不成活。试比较 :
息 (12) 我们是昨天上午进城。 ( 已然行为的时间断定 )

构 → (13) 我们是昨天上午进 。
与 (14) 我们昨天上午搭便车进城。 ( 已然行为的方式断定 )

语 → (15) 我们昨天上午搭便车进 。
语 不加“的”不仅作为单 句不 成活 , 就是 作为 分句 也不 成活。 例

实 如:
体 (16) 昨天我们进 城 是 [ ] 前 门的 全 聚 德 , 不 是 去 的地 方。

活 ( ?)
(17) 昨天我们进 城 是 [ ] 前 门的 全 聚 德 , 今 天 想 换个 方。
( ?)
孤立地看 , 例 ( 4) 不成活是单句 ( 小句 ) 的不成 活 , ( 16 ) ( 17 ) 的
不成活是复句的不成活。可是联起来看 , 它们都是小句的不成活。
如果再把例 (3 ) 连起来看 , 不难发现 , 例 ( 4) 这种小句在复句中是可
自立分句 ( 与不能成为单句的依附性分句相对 ) , 例 ( 3) 的后分句也
是可自立分句。因此 , 例 ( 3) 、例 ( 4 ) 的不 成活 , 都 是“ 可 自立分 句”
的不成活。
对于可自立分句和单句 , 现代 汉语 都要 求其在 语 形上 具有 可
明确感知的二重信息结构 : 现 时主干 信息 结构 和铺垫 预设 信息 结
构。譬如例 (4 ) , 第一重信息“昨天我们进城吃饭了”是铺垫预设信
息 , 从句子现有的语形 看 , 其结 构内容 是显 豁的。第 二重 信息“ 吃
饭的地 点 是 前 门 的 全 聚 德”是 现 时 主 干 信 息。 但 是 , 由 于 没 用
“的”, 第二重信息结构不易感知 , 故句子不成活。 同样 , 例 (3 ) 的
后分句 , 其铺垫 预 设信 息 是“ 吃饭 的 地方 换 了”, 现 时主 干 信 息 是
“新的地点是勺园七号楼餐厅”。当“了”或“已 改”缺 用 时 , 铺垫 信

① 用了“的”后 , 句子与例 (8) ( 8’) 的变 换联系 明晰 , 句子 表“吃饭的 地


点是……”的信息结构显豁。

4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息不显豁。试比较 : 信

(5’) 勺园二号楼食堂 的饭 不好 吃 , 我 现在 吃勺 园七 号楼 餐

厅。 ( 对已然事实的报道 ) 构

→ (5 )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 我现在 改 勺园七

号楼餐厅。 语

→ (6 )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 我现在 勺园七号

楼餐厅 。 实

3 .2 二重信息结构 及其明 确的 可感 知性 , 不仅 制约 着例 ( 3)

的后分句和例 (4 ) 的成活 , 而且制约着汉语所有可解释为潜在复句 活
之分句的单句—可独立小句的成活。试比较 :
(18) 鸟飞 ( - ) 鸟飞了 ( + ) 鸟在飞 ( + ) 鸟不飞 ( + ) 飞了 ( ?)
“鸟飞”( 作为可独 立分句———单 句 ) 不 成活 , 因为 只有 一重 信息 结
构 , 而“ 鸟飞了”有“ 鸟飞”和“ 了”( 表“ 消失”) 二 重信 息结构 “
, 鸟在
飞”有“ 鸟飞”和“ 正在飞”二重信息结构 , 所以 ( 作为可分句的单句 )
成活。“鸟不飞”同样有“鸟飞”这个预设铺垫信息和“不飞”这个现
时信息构成肯否二重结构 , 句子成活。
不仅一般可分句的单句 受信 息结构 二重 性的制 约 , 而且“ 把”
字句这种被认为很有特色的句子 , 也受“ 二重信息结构及其明确的
可感知性”制约。试比较 :
(19) 把 账 结 ( - ) 把 账 结 了 ( + ) 把 账 目 结 算 ( - ) 把 账 目 结
清( + )
把时间延长 ( + ) 把时间提前 ( + ) 把工资提高 ( + )
把手甩 ( - ) 把手甩甩 ( + ) 把手一甩 ( + ) 把手摆动 ( - )
例 (19) 的“把账结”
“ 把账目 结算”只有一 重信 息结构“ 结账”, 句 子
不成活 ; 而“ 把账结了”
“ 把账目 结清”则 分别 增加 了“ 账目 了结”和
“账目清”两个第二重结构 , 句子 成活。“ 把手 甩”
“ 把 手摆 动”也 只
有一重信息结构 , 句子不成活 “
; 把手甩甩”
“ 把手一甩”都有第二重
信息结构“甩一下”, 句子成活。

4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信 3 .3 汉语的陈述句一般认为可长可短 , 但是再短也要能满足

二重信息结构的要求。否则 总觉 得一 个句子 没有 完、不成 立或 不

构 怎么舒展。试比较“ | ”线两边的句子 :

汉 今天暖和丨今天 和 你找他丨你找他 / 你 以 他
语 你站丨你站 来 *
捂了孩子痱子丨捂了孩子 身 子

法 他高 丨他 得 他漂亮丨他 得 亮
实 小王站着丨小王 着 站着/ 小王站着 动

成 祈使句看起来好像可以只用一套信息 , 如 “
: 请坐。”
“ 滚 !”其实
活 “请坐”=“我请你 , 你坐”或者“ 别站着 , 请坐”“
; 滚 !”=“你滚 , 别站
在这里”。其另一套信 息结构 是凭 借语 境由听 话人 补足 的。正 是
因为另一套信息能由听话 人自 己补足 , 有 些句 子差一 套信 息成 活
或不成活 , 不是绝对的 , 往往要看听话人的语言心理状态与语境预
设。
是否可以这样说 : 短语与句子的最大不同是 , 短语只有语义结
构 , 句子除了语义结构 之外还 有语 息结 构。语义 结构 负责 句子 意
思的表达 , 语息结构负责句子信息传递的链接和句子的完形成活。
一般认为“把”字句的成活有一个重要条件———谓语动词不能是光
杆形式。但是当句中的词语 能满 足信 息结构 的条 件时 , 谓 语动 词
用光杆形式句子也照样成活。如 (18) 句中的“延长”
“ 提前”
“ 提高”
就是一个光杆动词。
语义结构是语言 的 静 态 结构 , 语 息 结 构是 语 言 的 动 态结 构。

① 这里“很暖和”= 暖和 “
, 很”一般不读语法重音。如果要对暖和 程度
进行强调 , 一般是说 : 今天天气特(/ 非常 )暖和。可参看赵元任 :《中国话 的文
法》。
② 可参看陆俭明 1988。
③ 参看中国社 科 院 语言 所 :《现 代 汉 语词 典》( 修 订 本 ) , 商 务 印 书 馆
1998。

4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息结构有时是直接依赖 语义 结构 表达 , 有时 是跨 越语 素、词、短 信

语和句子多个语法平面重新组构的。 如例 ( 18 “
) 把 时间 延长”
“把

时间提前”等句子的第二重信息结构“ 时间变长”
“ 时间变前”, 其语 构

义都是借用复合词“延长”
“ 提前”中的一个语素形成的 , 而“ 把手甩

甩”
“ 把手一甩”的 第二 重 信 息结 构“ 甩 一下”, 则 是通 过 动词 重 叠 语

“甩甩”和“一甩”的语法意义推知的。




四 活

4 .1 语言从本质上 讲 , 是信息 传递 的工具 , 或 最 重要 的信 息


载体。人们说话是为了传 递信 息 , 听 话是 为了 获取 信息。 从表 面
上看语言是一种 形 式 , 人 们的 交 际过 程 是 输出 形 式 和 接 受形 式。
但实质上 , 在语言使用中 说话 人是在 通过 语言 形式把 信息 传递 出
去 , 听话人则是通过语言形式把信息提取出来 , 当信息交流完成时
语形往往被扔掉了 , 就像有人所说是“ 得其意忘其形”( 这里的“意”
就是信息 ) 。因此 , 绝大多数 人的 交流 , 记住 的是 信息 而不 是语 言
形式 , 当一个人转达别人的意思的时候 , 常常转达的是别人要求其
传达的信息而不一定还用原来的句子。
但是 , 这并不意味一个句子只要信息结构达标 , 句子就一定成
活。准确地讲 , 每个成活 的句子 , 都 是一 个特定 语言 中 语形 结构、
语义结构和语息结构三成活的语法实体。上面我们讨论语息结构
成活时 , 虽然没有同时讨论语形结构和语义结构 , 但却是把语形结
构和语义结构已经成活 作为假 定前 提的。并 且 , 实际 上上 面好 些
不成活的句子 , 其语形结 构和 语义结 构就 其作 为短语 来看 都是 成
活的。
4 .2 在句子中 , 语形结 构、语 义结 构和 语息结 构 三者 是各 自

4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信 独立又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当信息结构一定时 , 同样是可以成
息 活的语形语义结构 , 它们组合起来形成的句子 , 其成活“度”常常是

构 有差异的。比如例 (7 ) 、例 (8 ) 和例 ( 8’) 的信息结构相同、语义结构
与 相同 , 语形结构不同 , 句子成活“度”不同。例 (7 ) 是例 ( 8) 和 (8’) 的

语 易序句 , 例 ( 8) 是 (8’) 的省略句 , 易序句、省略句其成活度都没有原
语 句那么高。

实 同样 , 例 ( 5) 、例 ( 6) 如果把宾位 的“勺 园”去 掉变成 ( 5’) ( 6’) ,
体 句子的成活度又比例 (5 ) 例 ( 6 ) 高 ; 如果 把两个 分句 对比项 的定 心

活 短语换成词 , 变成例 ( 5”) ( 6”) , 句子的成活度就更高一些。例如 :
(5 ) 勺园二 号楼 食 堂 的饭 不 好吃 , 我现 在 吃 勺 园七 号 楼 餐 厅

→ ( 5’) 勺园二 号楼 食 堂的 饭不 好吃 , 我 现 在 七号楼
餐厅 。
→ ( 5”) 那 聚德 饭不好吃 , 我现在吃 来顺 。
(6 ) 勺园二号楼食堂的饭不好吃 , 我现在 改 勺园七号楼餐
厅。
→ ( 6’) 勺园二 号楼 食 堂的 饭不 好吃 , 我 现 在 前门左
边的东来顺 。
→ ( 6”) 那 聚德 饭不好吃 , 我现在改吃前门 来顺 。
4 .3 上面是就整个小句的语形来看句子语形成活的 , 从小句
构件—短语成活与小句成活 的关系 看 , 短语 的成活 对 不同 类型 的
信息结构成活有一定的 制约关 系。本 文讨论 的句 子 , 其非 直接 成
分—宾语 , 邢福义先生称 之代体 宾语。代 体宾 语不 同 于常 规宾 语
的是 , 这类宾语的使用或带该类动宾的短语成活 , 要具备以下 5 个
条件 : ①有三角联 系、② 提 供新 信 息、③ 不 产 生 误 解、④ 有 言 语 背

① 从认知上 讲 , 完 全句、省 略句和易序 句 , 在 句式形成上 的先后 , 反映


为语言心理上可接受度的高低。

4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景、⑤ V 是单音节及物动 词。 其 第二 个条 件“提 供新 信 息”与 我 信

们讨论的问题最相关。就是说 , 作为代体宾语的处所宾语 , 处于句

子的焦点位置 , 并且是整体表焦点的。一般来说 , 宾语中定语词少 构

的成活度比定语多的高 , 不带定语的比带定语的高。

此外 , 处所宾语参与构成的信息结构 , 其信息的性质是铺垫信 语

息还是现时信息 , 也影响句子的成活度。一般来说 , 处所宾语参与

构成“铺垫信息”的句子 , 比参与构成现时信息的句子 , 其成活度要 实

高。 试比较 :

(5 ) 勺园二 号楼 食 堂的 饭 不 好吃 , 我现 在 勺 园七 号 楼 餐 厅 活
了。
(11’) 以前我偶尔在 勺园 七号楼 餐厅 吃 , 我现 在 餐 (/ 天 ) 都
园七号楼餐厅。
例 (5 ) 的处所宾语 参与构 成现 时信 息 , 例 ( 11’) 的 处所 宾语 参
与构成铺垫信息 , 例 ( 11’) 的成活度比例 (5 ) 高。

( 本文原载《世界汉语教学》2001 年第 4 期 )

① 邢福义 :《汉语语法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 79~83。


② 这里的处所宾语是及物动词后面的代体宾语 , 不是不及物动词后面
的常规宾语 , 如“走马路”
“ 睡地板”中的“马路”和“地板”。
③ 这里应指出 , 上面所讨论的处 所宾语 在语义 上是直 接表处 所的 , 即
语义与语息一致 ; 但是有些处所宾语所 使用的 语境 , 其处所 宾语是 一种修 辞
上的借代 , 即语义上是表处所 , 而语息上是表方式。比如 :
( 20 )老张节假日喜欢自己做 , 老李却喜欢吃食堂。
这样用的处所宾语 , 对其词语形式 要求相 对严得 多 , 常 常是特 定动词 与
特定名词的配搭。比如当把“食堂”替换为“餐馆”时 , 动词一般也要跟着 换成
“上”, 说成 :
( 20’) 老张节假日喜欢自己做 , 老李却喜欢上餐馆。

4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现代汉语的隐性语法范畴


隐性 语 法范 畴 ( cover t gra mmatical cat egory) 是跟 显 性 语 法


范畴 ( 用形态 变化或词 语形式 体现的范 畴 ) 相对的 语法概 念 , 在 这
里 , 它是用来指在现代 汉语的 语形、语 义和语 ( 言信 ) 息 等平 面 , 制
约着汉语理解和使用的若干语法类别和规则。和英语等形态发达
的印欧语相比 , 汉语的隐性语法范畴更为丰富。这些范畴 , 一方面
各自独立 , 另一方面又 相互 联系、相互 渗透、相 互制 约。它 们是 汉
语语法十分重要的组成内 容 , 是语言 深入 研究 和科学 未来 发展 所
面临的重要课题。限于篇 幅 , 本 文仅 从组 形、释 义和 传 息三 方面 ,
作一个举例性的述说。

一 组形中的隐性语法范畴

1 .0 组形 , 即语言符号在形式上的组合排列。它是一种语言
语法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 内容 , 比较 集中 地体 现着一 种语 言的 语
法规则。因此很多语法学 派的研 究成 果 , 一般也 集中 ( 或 停留 ) 在

① 本文是笔者 1997 年 10 月 25 日应邀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与 东方


语言信息处理学会主办的“语言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 文章刊 出前
作过若干修改。

4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这一方面。组形语法涉及的内容很多 , 这一部分 , 这里仅从组词和 汉

成句两方面 , 来看汉语语法在组形方面的隐性范畴。

1 .1 先看“ 组词”。把词组成短语 ( 词组 ) 或句子 , 是语言最基 隐

本的形式组合问题 , 这方面的规则 , 一般是用语序和聚合 ( 词类 ) 来

说明和体现。众所周知 , 汉语 的词类 与句 子成 分不 一一 对应。 动 法

词、形容词可以做主、宾语 , 名词 可以 做谓 语 , 不 仅如 此 , 并 且这 样

用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 都可以同时带上定语 ( 例中用 ( ) 标示 ) 和
状语 ( 例中用 [ ] 标示 ) 。例如 :
(1 ) 年轻 人的 泪 落在 溪 里。他 看 见每 分 钟 里 ( 溪水 ) 的 去,
不 ] [ 再 ] 回来。 张抗抗《七个音符》)
(2 ) 婆婆对她当干部这件事早就有 ( 一大堆 ) 的 [ 不 ] 满意。 ( 赵
树理《传家宝》)
(3 ) 他 [ 确实 ] 满身 ) 孩子气。
(4 ) 这个月 , 今天 [ 才 ] [ 刚刚 ] 第一个 ) 星期天 , 急什么。
例 (1 ) 例 ( 2) 是 动词、形容 词 作宾 语 , 例 ( 3 ) 例 ( 4 ) 是 名词 作 谓
语。例 (1 ) 作宾语的“ 回来”是动词 , 在 句中 带了状 语“再”和“不”,
又带了定语“ 溪 水”; 例 ( 2 ) 作 宾 语 的“ 满 意”是 形 容 词 , 带 了 状 语
“不”, 又带了定语“ 一大堆”。例 ( 3) 作谓语的名词“孩子气”前面带
了定语“满身”, 又带了状语“ 确实”; 例 ( 4 ) 作 谓语 的名 词“ 星期 天”
带了定语“第一个”, 又带了状语“ 刚刚”和“ 才”。
我们知道 , 定语是名 词的 标志 ( ma rke r) , 状 语是 动 词、形容 词
的标志。换句话说 , 在句子中名词和动词、形容词是可分别由定语
和状语来标志的。如果汉语 这三 类词 中的每 一类 词 , 定语 和状 语
两种成分都能带 , 那么它的名词和动词、形容词不是乱套了吗 ? 或
者说定语、状语的词性标志功能 , 在汉语里难道失效了吗 ? 回答是
否定的。因为在汉语里不仅 定语 和状 语的标 志功 能没 有变 , 而 且
它还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句中词语带定语和状语的语言理据。
首先 , 我们应看到 , 汉语的词类特点有“定”
“ 变”两方面的句法

4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功能。汉语名词的基本句 法功能 是作 主语和 宾语 , 并 且有“体 词”
语 一称 ; 动词、形容词的基本 句法 功能是 作谓 语 , 故又 称谓 词。并 且

隐 当名词作主、宾语时 , 只能 带定语 , 不 能带 状语 ; 谓词 作 谓语 时 , 只
性 能带状语 , 不能带定语。这是词类句法功能“ 定”的一面。但是 , 汉

法 语的词还有“变”的一面 , 即名词和谓词有句法功能的“ 串位”, 串位
范 时 , 它们都能带两种修饰语 ( 定语和状语 ) , 但是这两种修饰语的出

现 , 受到隐性语法范畴———修饰成分的语法层次性制约 : 同一词语
的两种修饰语不在同一层次上。即 : 如果状语和定语同现 , 那么对
于作谓语的名词来说 , 定语在内层 , 状语在外层 ; 对于作主、宾语的
谓词来说 , 状语在内 层 , 定语 在外层 , 不 能相 反。如上 举 ( 1 ) — ( 4)
所示。可以说 , 状语和定语在同一个词语前面有层次的同现 , 是汉
语语法最重要的语法特点 之一 , 也 是 20 世纪 80 年代 汉语 语法 研
究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状语和定语同现的层次性及其规律可图示
为:

例如 : 刚刚 ( 第一个 ) 星期天 ( 一大堆 ) 的 [ 不 ] 满意


对于定语和状语同现的结构来说 , 内层修饰语是词类的标志 ,
反映着词性的 对立 ; 外层修 饰语是“词 用”的标 志 , 反 映的是“表 述
性”的对立。所 谓词 用 , 在这 里 是指 词 语在 结 构 中 表述 性 质 的 实
现。因为名词和动词作为语言的符号 , 单个孤立地看 , 它们都具有
静态的能指和动态的所指 特征 , 但是 它们 进入 动宾结 构和 主谓 结
构共同构成一个组合体表 述一 件事情 和一 个思想 时 , 就具 有了 由
定语标志的 指 称性 ( designa tion ) 、由 状 语标 志 的 陈 述 性 ( 或 描 述

5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 as ser tion ) , 或者说 , 它们实现了潜在的表述性 ( expr es s cha rac- 汉

ter ) 。当内、外层修饰语标志的表述性不一 致时 , 内 层修饰 语标 志 的
的表述性 , 是与其词性一致的用法—基本表述性 , 外层修饰语标志 隐

的 , 是和词性不一致 的用法—表 述性 的变异。 名词 带 状语 和谓 词 语
带定语 , 都是结构中词语表述性变异的用法。 法

表述性是所有语言所共 有的 , 它是 词语 在结构 中 的动 态性 质 畴
和言语功能。结构中 , 一个词语表述性的类别 , 决定其可有的修饰
语的类型 : 用于指称决定了它能带定语 , 用于陈述决定了它能带状
语。这种特征可图示为 :
( 定语 ) ●指称性 [ 状语 ] ●描述性
应该说 , 形态发达的语 言和不 发达 的语言 , 在 这一 点上 是相 同的 ,
都是表述性决定词性。不同的是 , 比较注重形态的语言 , 词类和表
述性一一对应 , 不同词 类的词 有不 同的 词形标 志。如 果要 改变 一
个词语在句中的表述性 , 就得 先改变 其词 类所 属即完 成词 语形 式
上的变化。如英语的动词和 形容 词要 用来指 称 ( 即表 达事 物或 概
念 ) , 往往是 , 动词要先变成分词或动名词形式 , 形容词要变成前加
冠词的形式等。 ( 这种形式的变化一般被 称为“名 物化”( nomi nal-
ization ) ) 因此 , 在这个意 义上 , 其所 谓名 物 化 , 是 进入 结 构中 的 词
语为实现其变异性的表述性而作的词性方面的形式变化。而汉语
是更为注重关系的语言 , 就像汉民族是注重关系的民族一样 , 其灵
活的组合方式与固定的 词类 特点 , 是用“关 系”—语法 特点 的层 次
性来暗地控制的。如果从词 语的 表述 性变异 用法 来看 , 除 了所 占

① 关于修饰语的层次性、表述性变 异等可 参看萧 国政《现代 汉语宾 语


谓词指称性用法考察》( 载《语 文 论 集 ( 四 )》, 外 语 教学 与 研 究 出 版 社 , 1991
年 , 北京 )或萧国政《现代 汉语 语法 问题 研究》第 24~ 33 页。关于 指 称和 陈
述 , 可参看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和朱德熙《自指和转指 : 汉语 名词
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载《方言》1983 年第 1 期 )。

5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据的句法位置外 , 汉语 是用可 能有 的修 饰语的 类 型和 层次—隐 性
语 范畴来区别的。可英语一 类语 言 , 是用实 ( 际 ) 有 的显 性形 式—改

隐 变词语的形式 , 从而改变词性 , 尔后才实现其表述性变异的。从表

述性和词性的对应角度来 看 , 似可 以说 , 在组 形上 , 英 语等 是显 性

法 形式控制的语言 , 汉语是隐性关系控制的语言。

1 .2 再看成句。在汉语里 , 词和词组合 , 是构成短语 , 但是短

语还不是句子。句 子的 构成 , 有 它 自身 的自 足法 则。 这 些法 则
常常是隐性的 , 但是如果不遵守 , 造成的句子就不为汉语母语者所
接受。这里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把”字句为例。
一般认为“
, 把”字句有两条成句的规则 ( 或曰句子自足规则 ) :
①谓语动词不能是一个光杆形式 ; ②宾语名词是有定的 ( 话前听说
双方已知的 , 或是上文/ 句提到的 ) 。比较下面的句子 :
A B C
你把门关。(× ) 你把门关上。 ( ) 你把一个门关上。 ( ?)
你把手伸。(× ) 你把手伸伸。 ( ) 你把一只手伸伸。 (×)
很显然 , A 不 成 立 是不 符 合规 则 ① , C 不 成立 是 不符 合 规 则
②。但是 , 即使不管这两 条规则 所显 示的语 法内 容是 显性 的还 是
隐性的 , 而它们都是不同于 1 .1 组词语法的另一类语法范畴。
观察语言事实 , 我们 还会看 到 , 有些 成活的“ 把”字 句 , 也不 受
上述语法规则②的制约。例如 :
把( 一)个小偷 跑了。 把( 一) 个师傅 死了。
一不小心, 把 钱包 丢了。 他真狠心,把 孩子 成这样。
这几句中“把”的宾语都 不是 有定 的。如果 从上面 所给 的规 则看 ,

① 句子自足 , 业师邢福义教授有 更为形 象和更 为深刻 的称说 : 句子 成


活。参看邢福义 :《汉语语法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 23~30。
② 关于“把”字句自足的两个条 件可参 看朱德 熙 :《语 法讲义》, 商务 印
书馆 1982 , 185~187。

5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它们可看作是一种例外。但 从另 一个 角度看 , 这 是汉 语有 另外 的 汉

隐性语法范畴 ( 或更高层次的隐性范畴 ) 在制约 , 即 : 汉语的句子有

意向句与意 外句的 对立 , 意外句 的“ 把”字句 其宾语可 以是非有 定 隐

的 , 意向句的宾语一定是有定的 , 意向句包括意愿句 ( 祈使句、打算

句 ) 以及施事能控制的自主行为句。试比较 : 法

你把只左手给伸伸。 ( × ) 我把张桌子给擦了。 ( × )

他把件衣服给买了。 ( × )
我让你请警察 , 你怎么把个小偷给请来了 ! ( )
前三句不成立 , 就是因 为它们 是意 愿句 和自主 行为 句。第 四句 成
立 , 就是因为它对说话人来说是非意向句 ( 意外句 ) 。
事实上 , 上述规则① 所管辖 的语 言事实 也 是很 有限 的。可 比
较下面的句子 :
A B C
他把门关。 ( × ) 他把门关上。 ( × ) 他把门关上了。 ( )
我把门关。 ( × ) 我把门关上。 ( ?) 我把门关上了。 ( )
你把门关。 ( × ) 你把门关上。 ( ) 你把门关上了。 ( ?)
比较 ABC , 不难看出 , 只有主语是第二人 称的祈使 句 , 谓语动词 不
是光杆形式 , 句子才成 立。而陈 述句 和第 三人称 祈使 句的“把”字
句成活 , 有更多 的条 件 要 求 , 或 者说 有 其他 的 隐 性 语法 范 畴 在 制
约。
“把”字句只是汉语句子 的一 种 , 而汉语 还有 另外 好多 类型 的
句子 , 究竟是些什么语 法范畴 控制 着句子 , 使 它们 能够 成立 , 是 需
要我们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去观察和研究的。

① 汉语句子自足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语法问题 “把”
, 字自足的 有关
因素 , 可参看萧国政《汉语“把”字句 自足的 内在机 制》, 见 萧国政 :《现代汉 语
语法问题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 85~103。

5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隐 二 释义中的隐性语法范畴



范 2 .0 在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的时候 , 中国的语言学家朱德熙

就从计算语言学的角度提出“
: 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弄清语法形
式和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
” 朱先生的这个论断 , 可以说 , 在语 言
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无论是第二语言教学还是人工智
能的语言处理 , 最终都会 面临 而且也 需要 解决 语形和 语义 的对 应
关系问题。
可以说 , 揭示语形与语 义之间 对应 关系 的重要 性 是不 言而 喻
的。但是怎么揭示 , 却是 一个 比较尖 端的 问题。解 决 这个 问题 可
以有各种不同的思路 , 但 是我 们认为 若干 比较 可取的 思路 之一 就
是“释义语法”和语法中介论。
“语法中介论”认为 , 句子和它的语义的对应关系 , 不是索绪尔
那种以纸的正反相喻的符 号形 义关系 , 也 不是 词语的 形式 与其 语
义之间的那种不可论证 的约定 联系。 对于句 子来 说 , 其意 思是 由
构成句子的词语、结构 模式和 其他 语法 范畴共 同承 担的。 从负 载
意义的角度来看 , 结构模式和其他语法范畴都是隐性语法范畴 , 都
是语形 ( 词语及其排 列形式 等 ) 和 语义联 系的 语法中 介。因 此 , 在
释义语法中 , 一个句子的 意义 可描述 为词 语义 与隐性 语法 中介 负

① 见朱德熙 :《语法答问》, 商务印书馆 , 1985 , 80。


② 可是 , 从出版的成果看 , 可能由于种种原因 , 朱先生和他周围的 大多
数学者 ,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未把主要精力放到这 个方向的探索上。陆俭明
《关于语义指向分析》(《中国语 言学论 丛》, 北 京语言 文化大 学出版 社 , 1997 )
可看作是这方面探索的一个继续。

5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载义之和 , 即 : 句义 = 构句词语义 + 隐性语法中介义。隐性语法中 汉

介 , 是表现在许 多个 方 面 和侧 面 的 , 下 面从 几 个 不 同角 度 略 加 说

明。 隐

2 .1 歧义结构和语法中介。一般认为 , 歧义结构 是由于几 个 语
不同的结构共用同一个语言形式形成的。例如 : 法

洗干净。 = . 洗而使某物干净 ( 述补结构 ) 畴
b .洗比其他方式更能使某物干净 ( 主谓结构 )
学习文件。 = .学习某个文件 ( 述宾结构 )
b .学习的文件 ( 偏正结构 )
染红了。 = .因为染而变红了 ( 结构层次 : 染红/ 了 )
b .染得过于红了 ( 结构层次 : 染/ 红了 )
鸡不吃了。 = .鸡不吃 ( 食 ) 了 ( 语义结构“
: 鸡”是施事 )
b .( 人 ) 不吃鸡了 ( 语义结构 “
: 鸡”是受事 )
上面的举例及其解释 , 从一个方面看 , 是揭示形成歧义原因的一种
认识和思路 , 从另一个方面看 , 可以说 , 这种思路和方式 , 为我们分
解歧义 , 认 识、分析 语言 的构造 提供 了一 种理论 和方 法。 但是 ,
从语法中介论的角度看 ,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 , 上面例句的分析从一
个方面为我们揭示语形和 语义 联系的 方式 , 提 供了一 种入 门的 向
导和理论依据。可以认为 “
, 洗 干净”
“ 学习 文件”, 作为 一个 句子 ,
词语构成相同 , 却都有 ab 两 个意 思 , 其 不同 的意 思就 是通 过不 同
的结构模式 ( 不同结 构关 系 ) 表达 的。“ 染红 了”有两 个意思 , 是 由
不同的层次模式表达的 , 等等。或者说 , 这几个句子能表达几个意
思 , 是通过构成 句子 的 词 语和 不 同的 关 系结 构 模 式、层 次 结 构 模

① 关于句法结构的性质可参看 萧国政 :《现代 汉语语 法研究》, 华中 师


范大学出版社 1994 , 14~16 ; 关于 歧义 和歧 义的 分化 , 可 参看 朱德 熙 :《汉 语
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1980( 4 ) , 黄国营 :《现代 汉语的 歧义短 语》,
《语言研究》1985 (1) 。

5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式、语义结构模式与其语形发生联系的。在这个意义上讲 , 通常讲
语 的构成歧义结构的种种因 素 , 就是句 子形 式和 意义发 生联 系的 种

隐 种语法中介。因为句子在不 同的 意义 上能使 用 , 就是 依靠 了这 些
性 语法中介。没有这些中介 , 不仅一个语形不能表达几种语义 , 而且

法 语言的使用者也无法建 立句子 语形 和语义 之间 的联 系。因 此 , 不
范 论人的语言 理解还 是机器的 语言理解 , 对 ( 联系语形 和语义 的 ) 语

法中介的认识和发掘 , 都是比较基本的研究途径和努力方向 , 并且
这个方向和途径不是人为 的理 论假设 , 而 是语 言自身 向我 们透 露
的消息和机关。
充当形式和意义之间的 中介 , 应当 说是 许多语 法 范畴 最本 质
的语言功能。但是不同类型的中介 , 其切入的语言层面是不同的 ,
为了表述的方便 , 可把上面的这些中介称为“ 歧义中介”。不过 , 这
些歧义中介虽然 是 比较 隐 性的 范 畴 , 但 还 不是 最 为 隐 性 的范 畴。
下面再看两例 : ①形容词 +“ 点儿”的附加义取值 ; ②隐蔽性施事定
语。
2 .2 形容词 +“ 点 儿”的附 加 义取 值。 形容 词 +“ 点儿”, 记
作 A 点“
, 点儿”有时候可说成“一点儿”。先看例子 :
明天早点儿来 = 明天 量 点儿来
明天晚点儿来 = 明天 微 点儿来
跑快点儿 = 尽量 快点儿 跑慢点儿 = 稍微 慢点儿
这里的“尽量/ 稍微”是 A 点 进入 句 子后 的动 态附 加义 , 在形 式 上
它是隐含的 , 但是说汉 语的人 在理 解中 都会自 然填 补。语 言描 写
时可通过加词语来显示 ( 如上面例句中等号后的句子之所示 ) 。
但是 , 是什么决定 A 点的 附加 义是 取 值“ 尽 量”还 是取 值“ 稍
微”? 研究发现 , 决定 A 点 附加 义取 值的 要素 有 三 个 : ① 积极 , ②
未然 , ③意愿。 即 只有 A 点 在 表 积 极、未 然 和 意 愿 的句 子 中 ( 记
作 : [ + 积极、+ 未然、+ 意愿 ] ) , A 点的附加义取值“尽量”, 否则取
值“稍微”。

5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先看“积极”。积极在这里是比较难做到的意思。比较下面句 汉

子中两个 A 点的附加义就可看出这一点。

(1 ) 生意不怎么好做。卖贵点吧 , 很难卖 ; 卖便宜点吧 , 又不赚 隐

钱。

把 (1 ) 添加为下面的句子 : 法

(1a ) 生意不怎么好做 , 尽量 贵 点吧 , 很难 卖 ; 稍微 便宜 点

吧 , 又不赚钱。
(1 b) 生 意不怎 么好做 , 稍微 贵点 吧 , 很 难卖 ; 尽量 便宜 点
吧 , 又不赚钱。
比较不难看出 , ( 1a ) 符合 (1 ) 原意 , ( 1b) 不 符合 ( 1 ) 。很 显然 , 这 就
是因为卖贵比较难 , 是积极的 , 附加义只能是取值“尽量”。卖便宜
比较容易 , 是非积极的 , 附件义是取值“稍微”。
次看“未 然”。 未 然包 括 没有 时 的 概 念的 泛 论 , 如例 ( 1 ) 。 又
如:
(2 ) 前天卖便宜了 没赚 到钱 , 昨天 卖贵 一点 , 又 卖不 出去。 不
管么样 , 明天卖贵点……
前一个“卖贵一点”的前面 只可 加“ 稍微”, 不能 加“ 尽量”。 而
第二个“卖贵一点”前面可加添加“尽量”。
再看“意愿”。意愿包括 祈使、打 算和追 求。比 较 下面 两个 句
子:
(3 ) 这个贵点 , 那 个 便宜 点。 ( 这是 比较 , 两个 A 点 前都 只 能
加“稍微”)
(4 ) 官人总是变着法把官做大一点 , 商人总是变着法把钱赚得
多一点 , 文人总是变着法把文章写得好一点。 ( 张继《化作
一片云》,《中篇小说选刊》1996 年第 3 期第 55 页 )
例 (4 ) 的 3 个小 句都 是表 意愿 , 三 个 A 点 前 都可 加“尽 量”。从 上
可以看到 , [ + 积 极、+ 未 然、+ 意 愿 ] , 是 A 点附 加义 取值 的隐 性

5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语法范畴。
语 2 .3 隐蔽性施事定 语 , 是汉语 定语 的语义 次类 , 即这 种成 分

隐 结构上是定语 , 意义上是句中一个动词的施事。 例如 :

他的球打得好 ( →他打球打得好 )

法 他的大学是在北京上的 , 不是在天津 ( →他上大学是在北京上

的 , …… )

从括号中“→”的变换式可清 楚看到 , 两 例中 的定 语“ 他”都 是句 中
动词的施事。
隐蔽性施事定语 ( A1 ) 是与它同类的范畴 ( A2 、A3 、… ) , 相对立
而存在 , 相比较而显现的。并且这些对立的范畴 , 共同形成一个上
一级的范畴———汉 语定 语 的语 法 语义 类 ( A ) 。 A1 、A2 , 或 者 加 上
A3 , 还能在一个结构 中被 包容 , 形成 定 语不 同 语 义范 畴 构成 的 歧
义。例如 :
他的像照得好。 = .他 给 人照 像 照 得 好 ( 他 : 隐蔽 性 施 事 定
语 , A1 )
b .他的像片照 得好 ( 他 : 隐蔽 性 受事 定语 ,
A2 )
他的针打得不 疼。 = .他 打针 打 得 不 疼 ( 他 : 隐蔽 性 施 事 定
语 , A1 )
b .给他打 的 针 打 得 不 疼 ( 他 : 隐 蔽 性 与
事定语 , A2 )
c .用 他 的 针 打 得 不 疼 ( 他 : 领 属 定 语 ,

① “形容词 + 点”的语 义 取值 , 可 进 一步 参看 萧 国政 :《状 位 形容 词 +


“点”的入句条 件与 语义 取 值》,《中 国 语文》1998 ( 1 ) , 和萧 国 政 :《形 容 词 +
“点”的信息功能与语义取值》,《世界汉语教学》1999(4 )。
② 隐蔽性施事定语 , 可进一步参看 萧国政 :《隐蔽 性施事 定语》,《语 文
研究》1986( 4) 。

5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A3 ) 汉

由此可见 , 结构成分的语义次类 , 也是语形与语义对应关系的

一种语法中介。 隐

2 .4 总的来说 , 构成语 法释义 中介 的隐性 范畴 , 可以 是多 种

多样的 , 但是对于使用 汉语的 人来 说 , 这些语 法范 畴 , 潜藏 在他 们 法

的语言意识中 , 说话时 会下意 识地 自然启 动 , 即在 表达 时 , 通过 这

些中介把意思编入句子 , 在理解语言时 , 又通过这些中介把意思从
句子中诠释出来。并且这些中介在语言习得中几乎是不教自会的
( 很可能人的大脑有一 种语 言过滤 和分 辨装 置 ) , 可 是对于 电脑 来
说 , 这些语形与语义联 系的 中介———能够 给我 们以 意 义诠 释的 语
法范畴 , 是 必须 揭示的 。 不然 , 别 说电脑 , 就 是第 二语言 的学 习
者 , 也不能迅速地掌握 和理解 汉语 , 更 谈不上 准确、充 分地 使用 汉
语了。

三 传息中的隐性语法范畴

3 .0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 , 语言是符号系统。但是语言不是
像词典一样 , 仅仅是形 式和意 义对 应的 巨型符 号库。 语言 从本 质
上讲是一套信息传递的装置。因为人们讲话不是在交换词义和概

① 上面的有些隐性 范 畴 , 像歧 义 中介 是 很 多语 言 里 都有 的 , 就 是“ A
点”一类的附加义 , 其他语言里也有 , 新加坡学者徐杰、周烈婷、韩国学者 辛承
姬等跟笔者讨论时 , 就说到英语和韩国语里也有类似的附加义问题。这 种情
况是否表明 , 隐性释义范畴的揭示 , 不仅对于汉语的研究具有必要性 , 而 且对
于其他语言的第二语言教学和人机对话的研究 , 应该说也是具有方向性意义
的。

5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念 , 而是在传递各种信息。语言的这种性质 , 不仅影响句子语形语
语 义的对应 , 而且影响着 句子结 构的 类型 和性质。 下面 以三 个句 子

隐 为例 , 从三个方面来看传息层面的汉语隐性语法范畴。
性 3 .1 “ 她的奶奶演得好。


法 从句子传递的信息 ( 语息 ) 看 “
, 她 的奶奶 演得 好”是领 属定 语
范 和施事定语共形的歧息 句。当“她”是施事 定语 时 , 句子是 谈“ 她”

的演技好 , 话题是“ 她演奶奶”; 当“她”是领属定 语时 , 句子是谈 角
色 , 话题是“ 她演的奶奶”。试比较 :
(1 ) 她的奶奶 得好 , 就让她演奶奶吧。 ( 谈演技 )
(2 ) 她的奶奶 得 好 , 比话 剧中的 奶奶 更感人。 ( 谈塑 造的 角
色)
从语形和语息的对应关系看 , 同一个“ N1 的 N2 ”结构 , 并且都出 现
在主语位置 上 , 但 却 分 别 表 达 着 两 种 不 同 的 信 息 结 构 : 第 一 种 ,
“ N1 V N2 ”是话题 ( 例 (1 ) ) ; 第二种 “
, N1 V 的 N2 ”是话题 ( 例 ( 2) ) 。
“ N1 的 N2 ”还可单独 成句 , 单 独成句 时 , 仅就 N1 为施 事定 语
的情况而言 “
, N1 的 N2 ”就容纳两种信息结构 : N1 焦点 ( 新信息 ) ;
或者 N2 焦点。例如 :
(3 ) 今天 , 你的执行主席 , 他的会议秘书。
当句子 在回 答“ 谁 的执 行 主席”时 , N1 是 焦点 ; 但 是当 它 是 回 答
“你的什么”时 , N2 就是焦点了。不同焦点对应着不 同的话题。 由
此可见 , 含施事定语的“ N1 的 N2 ”, 有着和本 结构对应 的两个传 息
隐性范畴 : ①话题模式类型 “
( 谁的 N2 ”话题和“ N1 的什么”话题 ) ;
②取息方式 ( N1 焦点和 N2 焦点 ) 。
至此 , 我们可以看到 , 为什么汉语有含隐蔽性施事定语的歧义
结构存在 , 而讲汉语的 人又不 会误 解 , 就是因 为 : 虽然 一个 语形 结
构对应几个语义范畴 , 但 是一 个语义 范畴 是对 应不同 的传 息范 畴
的。并且人们讲话 , 主要是在传息平面操作 , 虽然语言学家对传息
范畴揭示的最少 , 可是人们讲话对传息范畴的使用却最多 , 并且传

6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息范畴不用特别提示就能 分辨 和理解 , 不 用像 背外语 单词 那样 去 汉

记忆就会运用。

不过 , 语言研究、第二语言 教学 , 或者 是自 然语 言 的计 算机 处 隐

理 , 如果要提高其工作 的有效 率 , 揭示 传息语 法方 面的 隐性 范畴 ,

可能是十分必要的。再看两个例子。 法

3 .2 “ 会后 ( , ) 主席赖教授要送给我们到会者 ( , ) 每人两件礼

物。

任何一个操汉语 的 人 , 都知 道 这 句 话 起码 传 递 了 三 个信 息 :
A .会后主席 ( 要 ) 送 礼物 , B .送给 我们到 会者 , C .每 人两件。但 是
从这里我们又起码可以发现三个问题 :
( 一 ) 这三个信息全是新信息。如果传递一个新信息的句子是
单息句 ( 或单焦点 ) 的话 , 那么“ 会后主席赖教授送给我们到会者每
人两件礼物”就是 一个 多息 句 , 或 多焦 点的 复 杂句。 要能 比较 好
地理解汉语的复杂句 , 就要善于对复杂句进行语言信息的分解。
( 二 ) 这个 多息句的 三个焦 点 A、B、C 代 表了先后 连续的三 个
小句 ( 流水句 ) : 会后主席 ( 要 ) 送礼物 , 送给我们到会者 , 每人两件。
三个小句 ( A 是事件 , B 是事件对象 , C 是事 件方式 ) 的 顺序不能 换
位 , 换句话说 , 一个多息句是几个有序的单息句的复合。
( 三 ) 本类多息复合句 对单息 句的“复 合”, 在组形 上采 取下 列
模式—把 B、C 依次装 进 A 的框 架 中 , 相 同 词 语 按 一定 的 规 则 删
除:
A .会后主席赖教授要 礼物
B. 送 我们到会者 ↑
C. 每人两件↑
上述三个问题 , 分别是句子传息中的信息数量、信息类型和信息形

① 这是语言举例 , 同时跟大会主席开个玩笑 , 活跃一下气氛 , 并不 是真


的送礼物。

6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式 , 它们都是传息语法不同的层次中的语法范畴 , 我们只有掌握这
语 些范畴 , 才能理解和使用这样的句子 , 才能把简单句加合浓缩成复

隐 杂句 , 或者把复杂句分解为简单句。

包含多个信息的句子尽 管这里 只举 了一例 , 但 它 代表 了传 息

法 范畴一个方面的展示 , 并且其 讨论方 式是 从“ 个别”到“一 般”来 展

开的。之所以如此表达和展开 , 这是因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 一个

语法研究者 , 一般都是 在从个 别中 发现一 般 , 拿一 般来 检验 个别 ,
再返回一般。或者说 , 语 法的 规 律和 规则 研究 , 是从 例 ( token ) 到
类 ( type ) , 从类到例 , 再返回类。例是无穷 的 , 类 是有限的 , 任何 研
究都只能用有限控制无 限。如果 套用 一句文 学家 的话 来说 , 那 就
是 , 任何规则和 规律 的 揭 示者 , 他们 吸 取的 是 事 实 和现 象 的 水 和
草 , 挤出的是规则和规律的血和奶。
3 .3 “ 只有锻炼 , 身体才好。”
这是一个复句。对于复句 , 有些语法研究者不怎么重视 , 或者
把它简单与逻辑等同 , 或者止于类别的划分 , 或者按单句的理解方
式来理解复句。汉语的复句 , 有很多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汉语学界一般认为“
, 只有锻炼 , 身体才好”是表唯一条件的复
句。很显然“
, 条件”是从逻辑上讲的 “
, 惟一”是 从语言上 讲的 , 是
对“只有”的一种解释。现 在我 们要 问 “
, 惟 一条件”在逻辑 上是 个
什么条件 ? 它向我们传递的是什么样的信息 ?
从结论和条件关系的角度看 , 形式逻辑一般只讲三类条件 : 必
要条件、充足条件和充 ( 足且必 ) 要 ( 的 ) 条 件。而“ 惟一条 件”是 非
此莫属的没有其他选择的 条件 , 因此 它有 可能 是一种 充足 而必 要

① 更多的类型和信息的入句方 式等 , 可进 一步参 看萧国 政《现代汉 语


语法问题研究》第 114~127 页。
② 可参看邢福义 :《汉语语法 学》第三章。这 里 , 我 们是从 另一方 面—
语句传息类型的角度来观察复句的。

6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的条件。但究竟 是 不是 这 种条 件 呢 ? 首 先 要 看 它 是不 是 充 足 条 汉

件 , 如果是 , 那么“只有……才……”是可以换成“只要……就……”

的句式而句子意思不变。可是“只要锻炼 , 身体就好”显然不是“ 只 隐

有锻炼 , 身体才好”的意思 , 并 且在 道理上 也讲 不通 , 因 为不 吃饭、

不睡觉 , 光锻炼 , 身体能好 吗 ? 由 此可见 “
, 只有 锻炼”不是 身体 好 法

的充足条件。不是充足条件 肯定 不可 能是充 要条 件 , 那剩 下的 只

能是必要条件了。事实上 “
, 只有 锻炼 , 身 体才好”等于说 是“在 某
种前提下 , 要身体好 , 只 有锻炼”。这 就是 说 “
, 只 有锻 炼”是“身 体
才好”的含有一定前提的必要条件。“ 在一定前提下”, 事实上是排
除了 其 他 各 种 必 要 条 件 的 又 一 种 说 法 , 因 此 我 们 说“ 只 有 ……
才……”复句 , 是隐含已有条件 , 突出现有条件的复句句式。
在这里 , 我们不是仅仅为了阐述这种句式的真正涵义 , 而是要
看到复句有些是有预设信息的 , 这种有预设信息的复句 , 它们形成
了复句传息方面的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语法次范畴或曰复句的预
设性次类 , 对于这种含预设信息次类复句的真正认识和全面理解 ,
是需要我们对复句不同信息预设类型进行全面的 揭示的。 也许
只有这样 , 我们才能进一步加深对汉语复句、对语言本质和汉语特
点的认识。汉语的复句很 复杂 , 邢福 义先 生从语 形、语 义、语值 三
个角度 , 作了相 当深 入 的 语法 研 究 , 也 曾从 逻 辑 的 角度 进 行 过 探
讨。

① 1997 年 8 月在 新加坡 举行的 普通话 国际大 专辩论 比赛决 赛上 , 马


来西亚大学队战胜中国首都师范大学队。首师队的失败在某种大意义上讲 ,
是与复句的隐性语法范畴的理解和运用有关的。因为辩题“真理能否越 辩越
明”就是一个有预设命题的复句 , 其预设命题是“真理是明确的或明晰的”, 句
子的意思是通过“辩”能否使之更明。进一 步的了 解参看 萧国政 :《大专辩 论
可促进华语学习》, (新加坡 )《联合早报》1997 年 9 月 16 日交流版。

6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隐 四 结语



范 总的来说 , 揭示汉语的语形组构、语义解释和信息传递的隐性

语法范畴 , 对于语言理解、语言教学和人工智能 , 都是十分重要的 ,
其研究任务也是相当艰 巨的。目 前 , 我们的 语法 研究 大多 还处 在
语形组构层面及显性语法 的研 究 , 有 待于 向语 义解释 和信 息传 递
层面和隐性语法范畴的方面拓展和延伸 , 使我们的语法研究 , 尽可
能地满足语 言的使 用和 ( 第一 语言及第 二语言 的 ) 教学的 需要 , 不
断地从学科的殿堂推向应用的前沿。
近几年来 , 电脑、计算语言 学和 信息产 业发 展很 快 , 但 是离 电
脑产生的真正历史使命的实现 , 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众所周知 , 任
何伟大的历史性进步 , 从根本 上讲 都是 对人的 解放。 蒸汽 机的 诞
生 , 其划时代贡献 , 是它带来 的工 业革 命 , 第 一次 把人 从繁 重的 体
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电脑的诞生 , 所带来的信息革命 , 最终是要
完成人类历史的第二个划 时代 的历程 , 把 人从 繁重的 脑力 劳动 中
解放出来。而电脑这个使命的实现 , 人类这个划时代的历史跨越 ,
十分重要的一面是有赖于人机对话的实现 , 有待于完成“ 语言从人
际的交际工具到人机共同 的交 际工具 , 从 人的 思维工 具到 人机 共
同的思维工具”这个 历史进 程。并 且 , 没有语 言的 这种 实现 , 就 没
有彻底的人工智能时代 的到来。 而组 形、释 义和 传息 隐性 语法 范
畴的研究 , 在一定的意义上讲 , 它是语言研究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
努力和脚步。因为我们都知道 , 机器要理解语言 , 就必须懂得语言
的语形与语义的对应关系 , 掌握句子的信息结构和载息、取息规则
等等。因此 , 在这个意义 讲 , 语法隐 性范 畴的揭 示 , 是 科学 未来 所
面临的重要课题。

6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不过 , 我们还必须看到 , 目前计算语言学和新的一代计算机虽 汉

然已经相当发达了 , 但是 它还 只是处 在通 向智 能时代 的较 为低 级

的阶段 , 它对语言研究的要求和呼唤 , 一方面会促进语言研究不断 隐

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向 , 但是另 一方 面 , 如果我 们只 是止 于其 要求 ,

就可能会影响语言研究的长远发展。因而语言研究一方面要满足 法

和适应电脑和计算语言学 的阶 段性需 要 , 同时 又要作 一些 前瞻 性

的推进研究 , 以适应它的未来发展。因此 , 隐性语法范畴的研究内
容及其显示的方向 , 其中有些部分可以也应该是超前的。

( 原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第 2 期 )

6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响 文化对语法的影响

文化对语言有影响 , 这是一般人都赞成的 , 并且其影响突出地


反映在词汇和文字上。但是 对语 法的 影响究 竟怎 样 , 有影 响还 是
没有影响 , 看法就不同了。就是说有 , 其看法也不尽一样。语法是
语言的要素 , 说文化对语言完全没有影响 , 恐怕不客观 , 平心而论 ,
应该说 , 文化对语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 , 文化对语法究竟有怎样
的影响 ? 这是我们应该回答的问题。
语法一词有两个含义 , 一个 是指语 言规 则 , 一个 是 指语 法学。
因此文化对语法的影响 , 包括 对语法 规则 和语 法学的 影响 两个 方
面。语法规则 , 在 不 同的 时 期和 学 派 那 里 , 它 有 不 同的 内 涵 和 外
延。从现在比较开放的视角来看 , 语法规则包括词语、句子和篇章
的构成、理解和表达的 法则。语 法规 则是人 类长 期抽 象思 维的 成
果和社团约定。作为抽象思维的成果 , 它具有极大的人类共性 ; 作
为社团约定 , 它具有民族、区域和团体的个性。因而 , 我们认为 , 文
化对语法的影响 , 主要是体现在两方面 : 人类文化对其语言语法的
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总体性影响 , 不同社团所使用语言的语法差异
反映出的人类文化的异同 , 折射出的具体影响。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文 化包 括语 言 , 即 语言 是文 化
的一部分。按照这种理解 ,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产物 , 不同语言的差
异都是文化的 差异。 讨 论文 化 对语 法 的影 响 一 定 是取 狭 义 文 化
论 , 即语言和文化是分 属两个 不同 的范 畴。确定 文化 对语 言的 影
响 , 必须要发掘出文化的理据 , 或发掘出语言与文化在类型和特征

6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方面的共性。文化对语法 的影响 , 简 言之 , 是一 种相 似 性影 响、特 对
征性影响和类型性影响。 语




一 文化对语法的总体性影响

从总体上看 , 几乎可以 说人类 的文 化和 人类语 言 的语 法是 同


时产生的。文化的发展特点 和语 法的 发展特 点 , 有着 某种 程度 的
相似性。文化对语法的总体 影响 , 很 大程度 上表 现为 它们 之间 的
相似性。
人类早期最能反映文化的是部落的标志—图腾。从中国的情
况看 , 随着文化 的演 进 , 民 族 的融 合 , 这 种图 腾 文 化 标 , 渐 渐 消 逝
了 , 代之以文化无标 , 或者少标 ( 服饰、国旗等也应算一种文化标 ) 。
人类语言的语法也有相似的历史表现 , 形态十分发达的印欧语 , 总
体走向是形态越 来 越趋 简 化 , 从 形态 繁 标 走向 语 法 约 标 和无 标。
比如英语 的 第 二 人 称 代 词 you 原 来 主 格 单 数 为 t hou , 宾 格 为
t hee , 主格复数为 ye, 而在 现 代英 语 里合 成 了一 种 形 式 ( you ) 了。
罗伯特・麦克拉姆等著《英语的故事》( 秦秀白等译 , 暨南大学出版
社 1990 ) 第 87 页在谈到中古英语 时写道 “
: 诺曼底 人征服英 国时 ,
古英语大多数屈折形式 ( 即 词尾 变化 ) 已 在口头 语言 中消 失 , ……
古英语发生的最为重要的 简化 或许 就是词 尾形 式的 消失。”同样 ,
被有些汉学家看作汉语的 一种 形态的 声调 , 也 是显现 出从 多到 少
的发展趋势。一般认为 , 现代汉语的方言是古汉语的历史投射 , 或
者说现代汉语方言的声调 在某 种程度 上反 映着古 代汉 语的 状况。
我们知道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是 , 有的方言声调有 5 个 6 个 , 广西
玉林方言多到 10 个 , 但是代表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汉语普通话却只
有 4 个声调 , 算上轻声 也只 5 个。这 种情况 明显 表现 出形 式标 志

6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对 从繁趋约的发展趋势。
语 到了近代 , 随着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别国和征服世界 , 文化接触

的 几乎是以一种强制的方式 , 把 一种文 化和 一种 语言强 加给 别的 国
影 家和别的民族。但是 , 由 于文化 的排 他性和 语言 的排 他性 是十 分

顽固的 , 最后其文化接 触、语 言接 触及 较量的 结果 , 是 殖民 者文 化
和语言的妥协———形成一种 洋泾 浜语和 克里 奥 语 ( cr eole ) 。简 单
地说 , 洋泾浜语几乎是用母语的语法说一种外语 , 克里奥语则是用
大大简化和异化了的外 语语法 讲的 外语。一 般认 为 , 洋泾 浜语 是
一种临时性的语言 , 而克里奥语被看作是一种新型的语言 , 这种语
言的使用者 , 不 仅用 它 作 口头 交 际 , 还 以之 作 书 面 语书 写 官 方 文
件 , 把它作为母语传授。克里奥语的语法 , 是文化接触和语法妥协
的表现。就是说 , 不论一种语言的推行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 , 最后
的结果常常是以文化妥协和语法妥协为结局。这和殖民主义者的
文化推行一样 , 在他们 推行的 产品 文化、科学 文化、制 度文 化和 信
仰文化中 , 他们是非常希望把他们的信仰文化乃至制度文化 , 传给
已经或将要被它们占领的国家及其人民的。可是他们越希望推行
的东西 , 对方接 受起 来 却 越困 难 ; 他 们 越 强 硬 , 对 方 接 受 就越 难。
后来 , 为了让对方接受 , 推 行者 不得不 放宽 很多 要求。 所以 , 可 以
说 , 殖民地时期 , 中国人民和 其他 殖民 地半殖 民地 人民 大众 , 所 说
英语的语法 , 和他们所 信奉的 洋教、所 实行的 某种 制度 一样 , 都 是
两种文化两种语法妥协的产物。
文化妥协和语法妥协 , 经过较为漫长的历史演变 , 其结果是一
种新的文化模式和语法系统的诞生。这种妥协的文化和妥协的语
法 , 从另一个角度看 , 是一种 中和 文化 与中和 语法 , 或 者说 是几 种
文化和几种语言的融合 ( 因为妥协是双方的 ) 。
如果从语法种类和文化种类的角度看 , 文化融合和语法中和 ,
是文化发展带来了人类文化和语言语法的增容。不仅东西方两种
大文化大语言之间 , 就是次文化和方言共同语之间 , 也是如此。就

6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拿疑问句句式来看 , 在袁家骅等的《汉语方言概要》( 文字改革出版 对
社 1989 年第 2 版第 55 页 ) 列出汉语疑问句式中“
, V 不 V ?”
“A 不 语

A ?”是普通话的句式 “
, V 不 ?”
“ A 不 ?”是方言句式 , 其举例是 : 的
普通话 是不是 ? 好不好 ? 影

云贵 是不 ? 好不 ?
可是到了现在 , 在很多人的“ 普通话”语感里 , 它们几乎全都是可以
接受的普通话句式了。如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语法研
究和探索 (2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89 页 ) 所列的普通话动
词问句句式就包括“ V 不”这种形式 :
a .你买不买 ? b .你买不 ? c .你买吗 ?
a .他来不来 ? b .他来 不 ? c .他 来吗 ? ( 该文 没有 讨
论形容词构成的问句 )
不过 , 从文化和语言接触的包容性来看 , 两种语言和次语言使
用者共享的语法系统 , 其包容性不是均等的 , 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包
容强势一方 , 而不是相反。在人们的直觉里 , 好像很多时候是在外
国生活的殖民者能接受殖 民地 的文化 , 而 殖民 地人民 不太 能接 受
殖民者的文化。同样 , 方言区操普通话的人 , 在语言上是处于一种
弱势 , 因而其“ 语法系统”往 往会 大于老 北京 人的 普通话 系统。 比
如 : 非北京人操普通话 可能 会说“你 吃不吃 饭 ?”
“ 你 吃饭 不吃 饭 ?”
这两种句式 , 而北京人可能只说后一种。
文化对语法学的影响 , 是把她 越来 越具 有的包 容 性和 越来 越
丰富的特色 , 投射到语法学的各个方面。从语法的内涵和外延看 ,
本世纪初 , 它还主要限于词语屈折变化的狭义形态 , 因此在这个意
义上汉语被认为“没 有语法”; 接着 , 形 态越 来越不 发达 的英 语 , 在
语法学中较先把语法扩展 到句 法 , 在这个 意义 上 , 汉语 有语 法了 ,
20 世纪 70 年代 以前的一些汉语 语法书 , 常常是把语法定 义为“ 组
词成句的规则”; 最近一二 十年 来 , 语 法概 念的 丰富和 差异 简直 让
人激奋 : 如用结构主义理论写的语法书 , 其语法定义是语言的结构

6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对 规则 , 而乔姆斯基的转 换生成 语法 , 其 语法 , 则又 是人 脑中 世代 遗
语 传的一套言语生成能力。在中国 , 语法学的主流 , 是在不断地扩大

的 着其规则的对象内容 , 语法由词、短语 ( 词组 ) 、句子的构成规则 , 扩
影 大到句群直至篇章的结 构规则 和使 用规则。 不仅 如此 , 有 的汉 语

语法学研究 , 还涉及到投 射在 语言结 构中 的交 际规则 和信 息传 递
规则。汉语语法学的语法分析 , 也由 20 世纪 50 年代 60 年代用逻
辑、形态、词类、结构关系分析句子、修改病句 , 发展到用结构层次、
语义关系、语用价值、交际传息功能 , 来解释句子的语形构成、语形
和语义的对应关系、句 子容入 信息 和释 放信息 的规 则等 等。汉 语
语法学体系 , 也在经历了 20 世纪 30 年代—60 年 代黎锦熙 为代 表
的“词本位”、
70 年代—80 年代朱德熙为代表的“词组本位”的一统
体系阶段 , 进入到邢福义提出“ 小句中枢”、徐通锵 提出“ 字本位”、
马希文提出“语素本位”的多元体系纷呈的探索争鸣阶段。与此同
时 , 各具特色的语法研究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总的来说 , 从以上一些个方面看 , 文化对语法的总体性影响和
制约 , 体现为文化和语法较深层次上的一种特征相似性。

二 多种语言的语法所反映的
人类文化异同

多种语言的语法所反 映的 文化异 同 , 是不 同文化 对语 法的 局


部影响或组成部分的具 体影响。 在这 方面 , 不同 语言 的语 法有 时
反映出文化的共性 , 有 时则是 反映 着文 化的个 性。这 里的 多种 语
言 , 既包括不同种族的语言 , 也包括一种语言的方言。因而其“种”
有的是逻辑上的“属”。为 了讨 论文化 的方 便 , 我们可 以在 不同 层
次上给语言分“种”划“属”。

7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众所周知 , 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和汉藏语两大体系 , 但是两 对
种语言的语法 , 在体现 男女身 份的 表达上 , 有 着惊 人的 相似 之处。 语

比如英语有好些表女人身份的词是在表男人相同身份的词上面加 的
一些词缀 ( 如 : 神 god / 女 神 goddess , 皇 帝 empe ror/ 女 皇帝 em- 影

pr es s , 男主人 host/ 女主人 hostess , 英雄 hero/ 女英雄 heroine ) ,
汉语也有好些表女人身份 的词 , 也是 在表 男性 相同身 份的 词语 的
基础上 , 加上“ 女”字或相当的词语。例如 : 他是一个司机丨她是一
个女司机 ; 他是一个作家丨她是一个女作家 ; 他是一个英雄丨她是
一个巾帼英雄。但是称说男人一般不说“男”字。
在语法学里 , 一般称带有表示区别的多出部分的语言形式 , 为
“有标”或“有标式”, 没有带 的为“ 无标”或“ 无标 式”。无标 一般 是
在生活中占文化主导地位的 , 如我们吃的肉通常是猪肉 , 单说“肉”
时 , 一般就是指猪肉 , 即猪肉可以是无标的。但是说“牛肉”
“ 鸡肉”
“兔子肉”时 , 其“ 牛、鸡、兔 子”一 定不 能 少 , 必 须 是 有 标的。 就 是
说 , 用无标表主、表众、表 常用 , 用 有标表 少、表从、表 不 常用 , 这 是
语言的语法共性。这种共性是文化主从众寡的观念的一种折射和
反映。男女身份词的有标和无标 , 是由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 ,
妇女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社 会地 位一直 处在 男人之 下 , 这种 人类 社
会发展形成的共同特点 , 造成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化心理 : 男人是
社会生活的中心和主体 , 女人是社会生活外围和附庸 , 这种特点反
映到语言上就反映为表男 性的 词成了 同类 词语的 构成 基础 , 表 女
性同类角色的词只能是 在男性 相同 角色词 上派 生。反 过来 , 如 果
一个地方的一种社会角色 是以 女性为 主体 , 即 其职务 一般 是由 女
性来担当的 , 那 么 该 词 就 是 指 女 性。 如 果 偶 尔 有 个 男 性 充 当 其
“职”“
, 男”字就是必须出现。如“ 保 姆”一 词通 常是 从 事家 庭服 务
工作的女性 , 但是男士要出任这种工作 , 必须称他“男保姆”; 同样 ,
“护士”通常是 由 女 性担 任 的 , 男 士做 护 士一 般 得说 成“ 男 护士”,
“媒婆”和“男媒婆”称 呼也 是同样 的道 理。这种 情况 下 , 女 性身 份

7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对 就成为无标的 , 男性身份就变为有标的了。
语 接触过英语和汉语的人 , 或比较过英语和汉语的人 , 可能有一

的 个感受是共同的 : 汉语 和 英语 有 些句 子 成 分的 语 序 是 倒 过来 的。
影 例如 : 当我们说 到 年、月、日 的 时候 , 当 我们 说 到 国 家、省、市、区、

街、门栋和某个人的时 候 , 汉 语都 是从 大到小 , 最 大的 放在 最前 面
或最上面 , 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 , 而英语则刚好相反。这是不同语
言语法反映的思维文化差异。
同样 , 当我们 说“教 堂 的医 院”的 时 候 , 这 个 医 院是 属 于 教 堂
的 ; 当我们说“ 医院的教堂”时 , 则这个教堂是属于医院的。可是英
语相同的语 序 所 表 达 的 所 属 关系 , 却 刚 好 和 汉 语 相 反。 1988 年
《国外语言学》第 1 期上刊载 美国 学者 戴浩一 的一 篇文章《时间 顺
序和汉语的语序》, 该文列 举了 许多事 实说 明“ 汉语 语法的 基本 手
法仿佛是按照某些具体的 概念 原则 把句法 单位 编织在 一起”“
, 把
动词作为中心参照点 , 按 时间 顺序来 排列 跟动 词有语 义联 系的 成
分”“
, 它的顺序跟思维之流完全自然合拍”。例如 :
汉语 他从旧金山坐长途汽车经过芝加哥到纽约。
英语 e ca me t o New Y ork from San F rancisco t hrough
Chicago by greyhound bus .
( 他来纽约 从旧金山 经过芝加哥 坐长途汽车 )
很显然 , 上面所举的英 语句子 , 从 时间 先后看 , 英 语的 语序 是看 不
出与逻辑的联系的 , 或者说 , 英语的语序有与逻辑不一致的纯语言
结构顺序。
把上述两种语序现象综 合起 来 , 是 否可 以说 , 汉 语 的语 序 , 是
逻辑事理的顺序 , 这 种 语 序的 选 择 , 可 能与 汉 文 化“ 尊 天理、重 长
幼”的文化心态有关 , 汉语的语法好像是在把逻辑事理看作一种天
理 , 语法跟着天理走 ; 英语语序可能与他们的文化“尊后天地位、重
主仆关系”的社会价值 观有 关 , 语言结 构的 主从 , 被看 作后 天地 位
尊卑的一种类型 ?

7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 师们经 常爱 讲这样 一个 笑 话 : 某留 学 对
生汉语学得相当好 , 一 天他对 一位 中国 姑娘说 “
: 你 很漂 亮。
”姑 娘 语

友好地说“
: 哪里哪里。
”可是 这位 留学 生一听 可紧 张了 , 一 紧张 母 的
语也就出来了“
: every wher e, every where .”( 每一 个地方 都很 漂 影

亮 ) 。这种笑话的产生 , 从 一方面 看 , 是留 学生不 懂“ 哪里 哪里”的
非疑问用法。很可能他学汉 语时 , 老 师一般 只教 了与 外语 肯否 对
应的应答和回答。从另一方 面看 , 是 留学生 不了 解汉 民族 文化 所
致 , 因为中国人听到赞扬是用谦虚的方式应答 , 否则就会被看作比
较轻浮。
不仅如此 , 就是肯定和否定的简单应答 , 汉语和英语也不尽一
样 , 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否定问句所问内容的肯定回答上。例如 :
汉语 你不是从美国来的 ?
对 , 我不是。
英语 ren’t you from A me rica ?
N o , I’m not . ( 不 , 我不是 )
同样的信息内容 , 汉语是用“ 肯定”( 对 ) +“ 间接引用”回答 , 英语是
用“否定”( No ) +“间接引用”回答。
如果从语言的角度看 , 两种语言的简答方式都由两部分构成 :
(1 ) 前导性的 总说 简答 ( 是 , 不 ; Yes , N o) ; ( 2) 后 续 性的 具体 回 答
( 细说 ) 。就其前导性的简答看 , 英语的肯否是跟着细说 ( 的语法形
式 ) 走 , 是“据后”决定答句“ 形式”的“ 定形”性回 答 , 后面是 肯定 形
式 , 总 答用 Yes , 后面 是否定 形式 , 总 答式 用 N o。而 汉语的 总说 ,
其肯否则是 跟着细 说的句子 的性质走 的定“性”回 答 , 即若细说 句
是肯定对方的讲法的 , 用“ 是”, 否定对方讲法的用“不”。在这个意
义上 , 我们可以说 , 英语是崇“法”的遵“ 形”语法 , 汉语是 尚“理”的
守“意”语法。
从文化的角度看 , 肯否回答和对赞扬的应答 , 都涉及到应答的
肯否问题 : 在受到赞扬 时 , 英 语常 常是 用谢谢 来回 答 , 是一 种礼 貌

7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对 的肯定 ; 而汉语则是以 谦虚 来对待 , 属 于一 种文 化否 定。同 样 , 上
语 面的前导性简答 , 汉语用肯定的 , 英语用的是否定。即两种语言是

的 用相反的语法方式 , 表达了相同的语言交际功能 , 并且在各自的语
影 言里都表现出出色的“服务”功能。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 问题

的答案也可能只能从 文 化中 来 找 : 可 能是 英 语 文化 是 大写 己 方 I
( 我 ) , 汉语文化是大写对方 ( 你和他人 ) 。因为英语回答赞扬 , 是站
在自己的角度 , 简答句也是采取标明自己答句语法性质的形式 , 而
汉语受到赞扬时则是怕对 方和 他方有 失落 感 , 是通过 否定 或贬 低
的方式 , 使自己屈居他 人之 下 , 求得大 家心 理的 平衡。 总之 , 汉 语
母语者的语法思维方式 , 是以 对方 为中心 的 , 对问 句的 回答 , 其 简
答句也是以对方为中心 , 针对对方问句所阐述的命题 , 来进行肯否
的评判。
不过 , 从很多情况来看 , 语 法差 异是跟 着文 化走 的 , 但 是语 法
差异并不一定总是跟着语言的区划走。比如我国在种植上有一个
传统的特点 : 南方是以 种稻为 主 , 北方 是以种 麦为 主 , 因而 就形 成
了跨越方言的稻文化区 和麦文 化区。 两个不 同文 化区 的人 , 在 制
造表“粉末状”物质的词语时 , 他们都是站在各自文化的角度 , 选用
了其认为最传“形”的 语 素构 成相 关词 语。 稻 文化 区的 人 , 是 用
“粉”“
( 米粉”一词的词根 ) 来构成下面的词 : 胡椒粉、药粉、白粉 ( 海
洛因 ) ; 而麦文化区的人却是用“面”“
( 麦面”一词的词根 ) 来构成这
几个词 : 胡椒 面儿、药 面儿、白 面儿。 我 们知 道 , 在我国 , 稻文 化
区和麦文化区与方言区划 是不 对应的 : 北 方方 言的一 部分 是麦 文

① 造词或词语的构造 , 是跨越词汇和语法两个平面的语言现象。
② 参看刘丹青 :《科学精神 : 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紧迫课题》, 邵敬敏 主编
《文化语言学中国潮》, 语文出版社 1995 ; 屈承熹 :《怎样为“中国 文化语言学”
定位》,《第 四 届国 际 汉 语 教 学 讨 论 会论 文 选》, 北 京 语 言 文 化 大 学 出 版 社
1995。

7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化区 , 而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区和下江官话区以及吴方言区、赣方 对
言区、湘方言区、闽方言区、粤 方言 区 , 都属稻 文 化区。 就是 说 , 文 语

化差异有跨语言区划的一面 , 或者说 , 文化差异和语言区划有错位 的
的一面。 影

总的来说 , 文化对语法的具体影响 , 是一种特征性影响和类型
性影响 , 这种影响反映在 不同 语言的 语法 异同 和文化 特征 与类 型
的内在联系方面。但是语言类型、语法差异和文化差异 , 不是简单
一一对应的 , 语法文化差异与其所属语言区划有错位性的一面。

( 本文原载《黄冈师专学报》, 1999 年第 2 期 )

7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和 语法研究的路子和方法

荆门市语言学会举行第二届学术年会 , 这不论对于荆门市、对
于湖北省语言学会 , 还是对于整个语言研究来说 , 都是值得庆贺的
一件事。但是我打开荆门市 语言 学会 给我的 邀请 书和 通知 一看 ,
就有点犯难了 : 通知上明文规定开幕式后由我作题为“ 现代汉语语
法研究”的学术报告 , 并且下午继续。通知的这项内容对我来说有
三点要求 : 一是不能不来 ; 二是来了要讲 , 并且是命题作文 ; 三是讲

① 荆门市语言学会召开第二 届年会 , 会 长、荆 门大学 刘海章 教授请 业


师邢福义先生去作语法研究的辅导报告 , 老 师忙 , 经协商 , 赶 鸭子上 架 , 让 学
生去 , 并且讲的内容定为结合我给学生 上的选 修课 , 讲我们 研究生 是怎么 跟
导师和其他专家学做语法研究的 , 没有 机会上 研究生 的人怎 么做语 法研究。
由于推脱不了 , 笔者硬着头皮在荆门市语言学会第二届年会上做了一个汇报
发言。当时听会者很多 , 大家听了觉得还 不错 , 时任《荆 楚语言 学刊》主编 的
刘海章教授经请示邢老师并经本人同意 , 将本人的那次发言记录和讲演草稿
进行整理删减 , ( 经本人和老师过目 , 当时好像还修改了一些地方 )刊发在《荆
楚语言学刊》1987 年第 3 期上。文 中的 很多 说法、用 例 , 均转引 自文 中提 到
的各位先生的文章或 讲演 , 囿 于时 间和 篇幅 , 其出 处 未及 一一 区 分和 标明。
1994 年收入《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华 中师范 大学 1994) 时 , 为 保持文 章
原貌 , 文章基本未作什么改动。1997 年该书再版时 , 笔者挖 版做了部分区 分
性的修改和说明。对研究生来讲 , 笔者 以为这 个发言 仍有指 导意义 , 故收 进
本书。为了分清人己的成果和劳动 , 此 文收进 入本书 前 , 笔 者在观 点和用 例
方面尽量给予了标明和区分 , 不准 确的地 方 , 根据新 近文献 作了修 改。当 然
如果本文还存在观点、用例、资料及表述等方面的问题 , 仍由笔者负责。

7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的时间不能短 , 非得从 上午讲 到下 午。这几 点要 求不 能不 说是 相 研

当严格的 , 但对我来说看来只有一个选择 , 即接受刘海章同志和荆 的
门市语言学会向我提供的 向诸 位学习 的机 会 , 否则要 承担 一系 列 路

的责任 ! 和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虽然是我校中文系高年级学生上选修课 方

的题目 , 和 本 届 年 会 比 , 不 仅 讲 授 对 象 不 同 , 而 且 时 间 也 不 一
样———给学生讲的时间是 一学 期。给大 家怎 么 讲呢 ? 反复 考虑 ,
觉得讲讲怎么研究语法可能比较切合大家的要求。
研究某个问题是不该讲 资历、学历、级 别和 年龄 的 , 语 法研 究
也是这样。任何研究都不神秘 , 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素质 , 掌握了一
定的知识和方法就可以研究。不仅我们可以研究 , 我们的学生、孩
子也可以学着研究。现在我 们招 的大 学生普 遍高 分低 能 , 这不 能
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就 这个 意义 来讲 , 我们 的研 究不 仅对 揭
示语言规律、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 而且对于培养我
们的下一代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 因为只有创造型的老师 , 才能培
养出更多创造型的学生。荆 门的 同志 如此重 视研 究工 作 , 这对 于
荆门市的文化建设和教育建设无疑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做语言研究和做其他工 作一样 , 大 家总 希望有 所 作为 或者 说
能小有成就。对于一些成 功的 文章 , 我们 往往 赞赏 不已。 一提 吕
叔湘先生、朱德熙先生、邢福 义老 师、陆俭明 老师 等一 些卓 有成 就
的大家 , 我们往往会肃然起敬。对于成功作品的赞赏 , 对于卓有成
就的大家的敬慕是应该的 , 赞赏和敬慕是一种肯定的方式 , 但是对
于立志从事研究的仁人志士来说 , 我们不仅要“ 临渊羡鱼”, 而且还
要“退而结网”。那我们怎样“结网”呢 ? 这首先就有个路子和方法
的问题。
鲁迅先生关于写作有一句名言 : 一些大作家的作品都说明 , 文
章只能这样写 , 不能那样写。写作是这样 , 作语法研究何尝又不是
如此呢 ? 一些卓有成就的大家和文章都说明 : 路子要这样走 , 不宜

7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研 那样走。路子究竟怎样走 ? 研究语法怎样才能富有成效呢 ? 下面

的 我打算以语法大家的研究为例 , 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方 一 培养素质 永远站在问号的前面

如果说别人的研究结论、书本上的知识是句号 , 那么对这些研
究结论的质疑 , 对新的知识的探求 , 就是问号。一个人从事研究工
作 , 就不能总站在句号 后面 , 让句 号牵 着鼻子 走 , 而应 该站 在问 号
前面 , 不断地向他 人的 结论 和新 的事 实 提出 疑问。 这是 做研 究
工作应有的素质和进攻性。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的这种素质和进攻
性。因为作为研究工作者或 者称 之为 研究的 工作 , 它 的任 务就 是
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 的结论 , 而 问号 是我们 发现 新的 规律、得 出
新的结论的前提。
要站在问号的前面 , 首 先要 破除迷 信思 想 , 正确 地 对待 权威。
我们应当看到 , 任何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 , 正是因为他们不是权威
的奴仆 , 没有迷信权威 , 否则他们也成不了权威。
前不久报纸上报道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复的消息。比萨斜塔之
所以成为举世瞩目的历史 文物 , 在某 种意 义上 讲就是 因为 它是 一
个不迷信权威而又创造出新的权威的历史见证。我们知道两千多
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斯 多德 曾得出 过这 样一个 结论 : 自 由落 体
的速度和它的 重量 成 正比。 即两 个 铁 球 , 一 个 十 磅 重 , 一 个 一 磅
重 , 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 十磅 重的 一定 先着地 , 速 度是 一磅 重的 十
倍。而 25 岁的伽利略却 对这个 问题 表示 怀疑 , 他想 : 如果 这个 结
论是正确的 , 那么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 , 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

① 关于句号问号的比喻及其观点引自邢福义先生。

7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的 , 两个球落下的速度 就比原 来十 磅重 的铁球 慢。但 是如 果把 两 研

个球看着一个整体 , 就 有 11 磅重 , 落 下的速 度就 要比 原来 十磅 的 的
球快。用亚里斯多德的话可 以推 出恰 好相反 的两 个结 论 , 这说 明 路

亚里斯多德的结论是有问题的。后来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实 和
验证实 , 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落地 , 自由落体的速度与物体的 方

重量没有关系。我们可要知道 , 在 17 世纪的意大利 , 不说一般人 ,
就是搞科学研究的人都把亚里多德的话当作真理 , 别说更改 , 就是
怀疑都要遭到责备。伽利略 如果 没有 敢于质 疑的 素质 和进 攻性 ,
不是站在问号前面 , 而 是迷信 权威 , 那 么他也 不能 成为 17 世纪 的
伟大科学家。
不过不迷信权威并不是 不要 尊重 权威。尊 重权 威 是应 该的 ,
是对权威探索真理的精神 和结 论的理 解与 肯定 , 是一 种积 极的 心
理现象 ; 而迷信则不然 , 它是一种盲从、一种误解 , 是一种消极的心
理现象 , 其结果是导致惰性和阻碍科学的发展。因此 , 正确地对待
权威 , 就绝对不应盲从 , 对于 权威 得出 的结论 , 也 要用 事实 细心 地
加以检验。
这里 我们 先 看 一 个 邢福 义 先 生 研 究“ 即 使 A 也 B”的 事 例。
以前很有权威的 语 法书 , 包括 吕 叔湘 先 生 主编 的《现代 汉 语 八 百
词》( 254 页 ) 和我们的教 科书 都说 “
: 即 使 A 也 B”是 表 示假 设的 ,
并且“即使”后面 不 能用 转 折词。 这 种说 法 由 来已 久 , 已 成定 论。
中学课本第五册还把“即使”后面用了转折词的句子作为病句来修
改。但是邢福义先生发现中 学课 本第 六册离 开头 没多 少页 , 鲁 迅
的文章中就出现了这种用了转折词的“即使 A 也 B”句式 :
(1 ) 即使 所 举 的 罪 状 是 真 的 罢 , 但 这 些 事 情 , 是 无 论 哪 一 个
“ 友邦”也都有的 , 他们 的维 持他 们“ 秩序”的 监 狱 , 就撕 掉
了他们的“ 文明”面具。 ( 鲁迅《
“ 友邦惊诧”论》)
“即使”后面有用转折词的 , 但这种用法会不会是偶一为之呢 ?
邢老师进一步检查鲁迅 的文 章 , 发 现不 是这 样。如鲁 迅在《
“丧 家

7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研 的”
“ 资本家的乏走狗”
》中也这样用了。例如 :

的 (2 ) 即使无人豢养 , 饿的精瘦 , 变成野狗了 , 但还是遇见所有的
路 阔人都驯良 , 遇见所有穷人都狂吠的 , ……

和 当然 , 仅仅鲁迅一个人用 , 这种说法不一定规范 , 可是 , 我们进
方 一步观察就可以发现 : 不仅鲁 迅这 样 , 其他作 家也 这样 用 ; 不仅 作

家用 , 政治家们也用。例如 :
(3 ) 如果她承袭了这笔财产 , 即使是合法的 , 但也不光彩。 ( 姜
滇《清水湾 , 淡水湾》《十月》1982 年第 3 期 85 页 )
(4 ) 即使自己有很 多对的 意见 , 但 是还要 听人 家的 意见 , 把 人
家的好意见吸收过来…… (《周恩来选集》上卷 , 329 页 )
这些事实说明“
, 即使”后面 不能 使用转 折词 的结 论是 不正 确
的 , 而且后来邢老师进一步观察研究还发现 “
, 即使”后面使用转折
词有一定的条件 , 即它要 求 A、B 两 分句 间 是矛 盾关 系。如 例 ( 3)
的“合法”和“不光彩”之间、例 ( 4 ) 的“自 己有 很多 对的意 见”和“ 要
听人家的意见”之间都是矛盾 关系。“ 即使 A 也 B”句式是 含有 转
折关系的格式 , 但转折 关系是 隐含 的 , 使用转 折词 之后 , 转 折关 系
就显现出来了 , 所以“ 即使 A 也 B”使用 转折词 语就 有强调 转折 关
系划出转折界线的作用。
要永远站在问号前面 , 就要 立足 于语言 事 实。从 上面 我们 看
到 , 要不迷信权威的结 论离不 开语 言事 实的观 察和 验证。 这是 因
为一般来讲 , 任何结论总 是对 一定范 围的 事实 进行归 纳概 括的 结
果 , 要修改他人的结论 , 你就必须观察新的事实。事实是结论的基
础和生命 , 你掌握的事 实越广 泛 , 你的 结论基 础就 越深 厚 , 其结 论
的学术生命力也就越强大。
前面我们说“即使 A 也 B”是表 假设的 句式 , 其 实这种 说法 既
不全面也不科学“
, 即使 A 也 B”有的就不是表示假设的。例如 :
(5 ) 那时 , 他们很少交谈。即使交谈 , 也只是工作上的联系 , 干
干巴巴 , 三言两语。 ( 张洁《祖母绿》)

8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6 ) 杨老是奋斗发 家的 , 因此 即使 他后来 家财 万贯 , 也 还始 终 研

保留着节俭的本色 , 有 时未 免给 人有 些过 分的 感觉。 ( 陈 的
祖德《超越自我》) 路

例 (5 ) 中的“ 交谈”是事实而不 是假设 , 例 ( 6 ) 的“他 后来 家财万 贯” 和
也是事实。可见“即使 A 也 B”不 是只表 假设 , 也 表事 实。不过 表 方

事实一般要有特定 的语 言环 境。不 仅如 此 , 表 事实 的“即 使 A 也
B”句还可以换成“虽然 A 但是 B”的格式。例如 :
(7 ) 相信 ) 你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即使有点地、富、资产阶级的
观点 , 也是不自觉的。 (《刘少奇选集》)
(8 ) 相信 ) 你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虽然有点地、富、资产阶级的
观点 , 但也是不自觉的。
不过 , 例 ( 7 ) 和 例 ( 8 ) 在 表意 上 有 些不 同 , 因 为“ 虽 然 A 但 是
B”是实事实说 , 客观性强 “
; 即使 A 也 B”则是实事 虚说 , 所说的 事
显得若有若无 , 似实似 虚 , 并 带有 某种 情绪或 夸张 口气 , 让 步意 味
特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 即使 A 也 B”不是 单表假 设的 句
式。那这种句式是一种什 么样 的句式 呢 ? 是一 种让 步 句式 , 并 且
是一种虚拟性的让步句。 A 分 句不仅 总是 让步的 , 并 且是 虚拟 性
的 , 它要么是“ 化实为虚”, 要么是本来没有。
在 1982 年北京香山召开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上 , 吕叔
湘先生曾经把事实材料比作面粉 , 把一些想法比作发酵粉 , 作语法
研究不能没有面粉 , 也 不能没 有发 酵粉。在 生物 学上 发酵 粉是 一
种细菌 , 面粉就是一种 培养基 , 如 果我 们要发 现和 培养 新的 细菌 ,
那么我们就必须拥有新的培养基———面粉。所以“面粉”———语言
的事实 , 是使我们永远站在问号前面的一个重要保证 , 因为只有不
断地发掘语言事实 , 我们才能不断地发问。在发问中培养新的“ 细

① 这些发现 , 邢福义老师写成《现代汉语的“即使”实言句》一文 (《语言


教学与研究》1985 年第 4 期 )。

8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研 菌”, 在发问中提高研究素质 , 在发问中不断前进。

的 1979 年的物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Steven Weinberg 说“
: 科学
路 家一个很重要的素质是对 于自 然的进 攻性 , 不 要安于 书本 上给 你

和 的答案 , 要去尝试下一步。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 , ……往往
方 是区别最好的学生和次好的学生的标准。
” 我们要争 取做个最 好

的好学生 , 努力“ 尝试下一步”。

二 讲求方法 学会多角度观察问题

能够站在问号的前面 , 只是 具体 地进行 科 研的 基本 素质。 有


了基本素质并不等于就能做好研究工作 ,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就、达
到预期的目的 , 在语法 研究中 还得 十分讲 求方 法 , 注不 注意 方法 ,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 进步 的速度 和他 所能达 到的 学术 高度。
一个成功的学者往往同时也就是一个方法论的追求者。在某个意
义上讲 , 他的整个学术 过程就 是方 法探 讨的过 程。只 要我 们留 心
观察一下一些大家们的论 文 , 我们可 以发 现不 仅他们 在不 同时 期
所使用的方法不同 , 而 且不同 的论 文 , 同一论 文的 不同 方面 , 所 使
用的方法也往往是各不相同的。
方法是一个相对概念 , 就像 父亲、儿 子 , 丈夫、妻 子 一样 , 父 亲
是相对儿子而言的 , 丈夫是相对于妻子而言的 , 方法是相对于目的
而言的。没有儿子无所谓父亲 , 没有妻子无所谓丈夫 , 没有目的也

① 获奖者的名 字 ,《吕 叔 湘、朱 德熙 先 生 在 香 山 语法 会 议 上 的 讲 话》


(《语言文字应用》1998 (1 ) , 28) 写作 Vabo。但是 从网上 查知 , 1979 年物理 诺
贝尔奖获得者是 S .L .格拉肖、S .温伯格 ( 美国人 ) 、A .萨拉姆 ( 巴基斯坦 ) , 而
S .温伯格的外文名字是 Steven Weinbe rg。

8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无所谓方法。不过方法又 和父亲、儿 子 , 丈夫、妻子 这 些概 念不 一 研

样 , 方法是有层级性的。 比如我 们的 目的 是过河 , 坐 船、游 泳或 过 的
桥就是过河的方法。而把身 体承 受在 船上是 坐船 的方 法 , 用四 肢 路

在水里划动是游泳的方法 , 步行或坐车又是过桥的方法。 和
说到这里 , 也许有的同志要问 , 那“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是 方

不是语法分析方法呢 ? 我 们的 回答是 : 是 方法 也不 是方 法。说 它
们是方法 , 这是相对于某个目的来说的 , 比如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
歧义 , 它们就是方法 :
(1 ) 学习文件 ?
( a .学习的文件 ; b .( 现在 ) 学习文件 )
(2 ) 我们三个人一组。
( a .我们每三个人一组 ; b .我们三个人在一组。)
例 (1 ) a、b 两 个意 思是 因 为例 ( 1 ) 的“ 学 习”和“ 文件”可 以分 别 是
不同的成分 , 于是我们可以通过成分分析的方法 , 把“学习”分析为
定语 , 分离出 a 义 , 把“学 习”分析 为谓语 中心 语 , 分离 出 b 义。 如
果我们不是 为了分化 歧义 , 而仅仅 是为说 明例 ( 1 ) 的结构 成分 , 那
么很显然 , 成分 分析 就 是 目的 , 而划 符 号或 者 用 文 字说 明 才 是 方
法。同样 , 为了区分例 ( 2 ) 的歧 义 , 我 们可 以通 过层次 分析 这个 手
段 , 如先从“ 三个 人”和“一 组”之间 切 开 , 可 分 离出 a 义 , 先 从“ 我
们”和“ 三个人”之间切开 , 就可分离出 b 义 , 或者说“ 我们”和“ 三个
人”先组合 , 句子是 a 义 “
, 一 组”和“ 三个人”先组合 , 句子 是 b 义。
在这种情况下 , 层次分析是方法。但是 ,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分析例
(2 ) 的层次 , 那么层次分析就 不再是 方法 而是目 的了 , 而“ 切分”或
者“组合”则是层次分析的方法。
“观察”也是这样 , 既是目的 , 也是方法。对于分析语法现象来
说 , 它是一种方法 , 而对于变换角度来讲 , 它又是目的 , 变换角度才
是方法。因此 , 探讨观察的角度就是讨论观察的方法 , 提高观察的
科学性。从动态的角度看 , 语法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过程 : 发现

8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研 问题、发掘规律、论证规律、表 达规律。 这里 我们着 重 讨论 发掘 规

的 律。
路 对于发掘语法规律来讲 , 我们首先要探讨观察角度 , 观察的角

和 度是多种多样的 , 邢福义先生曾将这些角度归纳为三类 : ①甲面乙
方 面 ; ②正面反面 ; ③大面小面 , 并图示如下 :

全面地认识观察角度是我们进行有效观察的前提。
先说甲面乙面。 目前 一般 认 为 , 形容 词重 叠 式作 状语 和 补
语附加表示“很”的意思 , 作 谓语和 定语 时不 是表“很”, 而 是“恰 到
好处”或者“ 适中”。例如 :
(3 ) 高高地举在空中

( 高高”作状语 , 是“ 很高”的意思 )
(4 ) 在空中举得高高的

( 高高”作补语 , 也是“ 很高”的意思 )
(5 ) 这姑娘大大的眼睛

( 大大”作定语 , 是“ 大得适中”的意思 )
(6 ) 这姑娘眼睛大大的

( 大大”作谓语 , 也是“ 大得适中”的意思 )
这是从句法功能或者句中 位置 这一面 看问 题的 , 但是 情况 也不 尽

① 参看邢福义 :《脚踏 实地 , 多面 求证———在 武汉 学 术沙 龙 会上 的 讲


话》,《语言学通讯》1987( 2) 。
② 关于三面的例证及说明 , 是笔者根据邢老师平时的讲课及我们看到
的有关文章中选取的 , 有的不一定是邢老师文章中的用例。

8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然。例如 : 研

(7 ) 小小的芝麻官 , 竟如此放肆。 的
(8 ) 那日本鬼子 , 黄黄的脸 , 小小的眼睛 , 十分难看。 路

(9 ) 阴天 , 灰灰的云霭遮去晨曦 , 夜与昼之间少了黎明。 和
( 陆星儿《今天没有太阳》,《十月》1987 年第 1 期 161 页 ) 方

(10) 头顶上的灯还亮着 , 只是亮着 , 没有光辉。) 灯泡黄黄的 ,
像吊着一只半生不熟的 柚子 , 她偏 抬起 头 , 看 黄黄 的灯、
灰灰的天 , …… ( 同上 )
这几例中的形容词重叠式作定语和谓语 , 就很难说有“ 适中”或“ 恰
到好处”的意思。相 反例 ( 7 ) 、例 ( 8 ) 的 形容 词 重 叠式 很 难说 没 有
“很”的意思。而例 (9 ) 、(10) 的 形容词 重叠 式表“ 很”还是 表“恰 到
好处”? 似乎都不是。如果说从句中位置看是甲面 , 那么要说明这
些现象 , 似要从另一方面———乙面进行观察。制约着例 ( 7) 、例 ( 8)
形容词重叠式附加意义的是什么 ? 制约着例 (9 ) 、例 (10) 形容词重
叠式附加意义的又是什么呢 ? 我们可以用“正面反面”地变换角度
的方法去观察。
下面我们再看“正面反面”。先看例子 :
(11) 他们茶叶白糖的每人发了两大包。 ( ) ( 正面 )
(12) 他们茶叶白糖的每人发了两小包。 ( ?) ( 反面 )
例 (11) 例 (12) 都是名词并列 ( 或 带“的”) 作 状语 的句子 , 这 种句 子
是一种极言其多的句式 , 带有夸张的意味 , 这可通过例 (11) 例 (12)
宾语中的形容词的正反对比看出来 , 因为例 ( 11 ) 站得住 , 例 (12) 似
有点站不住。
正面反面地观 察 我 们比 较 容 易 发 现规 律。 但 是应 该 注 意 的
是 , 构成一个事物正反两面的条件是多方面的 , 我们进一步观察不
同条件的反面 , 弄得不 好 , 往往会 看到“反 例”而取 消原 来的 结论 ,
甚至于放弃正在进行的研究。例如 :
(13) 人参鹿茸的每人发了两大包。 ( ) ( 正面 )

8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研 (14) 人参鹿茸的每人发了两小包。 ( ) ( 反面 )

的 当看到这两句都能说时 , 我们就会觉得上面得出的结论站不住了。
路 其实不然。因为表示多不只 是体 现在 量的大 小上 , 而 且还 体现 在

和 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的事物本身的贵重程度上。“人参鹿茸”一般来
方 讲就比“茶叶白糖”贵重得多。例 (14) 能说是因为每人两小包人参

鹿茸也够多了 , 也够 叫人羡 慕的。 这里 , 不仅 例 ( 13) 、例 ( 14) 因 宾
语中的形容词不同构成了正面和反面两个观察角度 , 而且例 ( 13 ) 、
(14) 作状语的名词“ 人参 鹿 茸”和 例 ( 11 ) 、( 12 ) 作 状 语的“茶 叶 白
糖”, 也构成了正面和反面的实例。这种正面和反面是价值意思在
人们语感中的对立。从这里 我们 可以 看到 , 碰上 构成 现有 结论 的
“反例”时 , 不能仓促地放弃我们的结论和研究 , 而是要反复认真的
思考并进一步去修改和补充现有的结论。
说到这里 , 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例 ( 12 ) , 例 (12) 也并非绝对站
不住。如我们就可以设置 一个“环 境”的反 面 , 比如在 红军 长征 路
上或艰苦战争年代物质 奇缺 的情况 下 , 例 ( 12) 也 就站住 了。这 种
环境中例 (12 ) 的 成立 , 乍一看 给我们 又带来一 个新的反 例 “
, 两小
包”并不多 , 但我 们 再 一想 也“ 多”, 那 种环 境 一撮 足 矣 , 何 况 两 小
包 ? 由此可见“
, 多”也好 “
, 贵重”也好 , 都是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 ,
而价值标 准 总 是 相 对 的。 名 词 并 列 带“ 的”作 状 语 句 子 总 是 表
“多”, 让人满足。但是 不是“多”就一定 让人 满足 呢 ? 我们 再从 另
一个角度构成一个反面来看看。例如 :
(15) 他每天科长书记的请个好几桌。
(16) 他天天大便小便的拉得满床都是。
这样一来 , 上面的结论又要修改了。总而言之 , 正反设置对立面进
行观察 , 往往每次都是首先把你陷入“ 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 , 使
你感到非常痛苦 , 而在 那里绞 尽脑 汁 , 然后突 然眼 前豁 然一 亮 , 你
又踏上了“柳暗花明 又一村”的坦 途 , 而 感到 兴奋 不已。这 种过 程
可以使我们 联想到“痛 快”这个词 的创造 很不简单 , 它 科学地反 映

8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了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研究问题的心理过程。我们研究问题 研

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先“痛”后“快”, 并 且没 有“ 痛”也 就没 有“ 快”。 的
我们的研究就是在这种“痛”与“ 快”的 交替 中前进 , 在“ 痛”与“ 快” 路

的交替中深入 , 在“ 痛”与“ 快”的交 替中 成功。“痛”与“快”总是 互 和
相对立又 互相 依 存的 , 一 个 人只 有“痛”感 越深 , 他的“ 快”感才 越 方

强。所以只有能 忍受 巨 大而 频 繁的“痛”才 能得 到 无比 而 巨 大 的
“快”。在这个意义上 , 我们可 以说 , 一 个成功 的研 究工 作者 , 就 是
一个巨大精神快乐的享受者 , 一个精神上的百万富翁。
下面我们再讲“大面小面”。还是先看例子 :
(17) 这么一做 , 他就笑了起来。
(18) 这么一改 , 就难取得胜利。
这种句式可以概括为“这么 一 X, 就 Y”。 在“ 这么 一 X 就 Y”
中“
, 这么”是复指“ 一 X”的 , X 一般都要有先行句。如“这么 一想”
中的 X─“想”的内容肯定要在“这么”的前面出现 , 因此 “
, 这 么”又
复指先行句。X 有先行句是“一般”的情况 , 是“大面”, 但是它也 有
“特殊”的情况 , 即“ 小面”。例如 :
(19) 你看 , 他这么一哭 , 就又买了一件新衣服了。
(20) 我这么一拍 , 你就受不了。
例 (19) 、例 ( 20 ) 中的 X 就没 有也 不 需 要先 行 句 , 或 者说 先 行
句采取了特殊的形式 , 这就 是问题 的“小面”。 小面往 往是 有条 件
的 , 例 ( 19 ) 、例 (20 ) X 的先 行句 不出 现的 条 件 就是 因 为 X 是 当 场
目睹的内容。
观察问题 , 我们只有既 看甲 面又看 乙面 , 既 看正 面 又看 反面 ,
既看大面又看小面 , 问 题才观 察得 透彻 , 规律 才会 揭示 得全 面 , 规
则才揭示得精确。

8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路 三 善于学习 争取小题大作




“开口要小 , 发掘要深”是写文章的一个重要的要求 , 进行语法
研究也不例外。做语法研究越是大家 , 越善于小题大作。
“小题”是题目 小 , 不 要 用写 一 本 书 的题 目 来 写 一 篇论 文 , 如
《汉语的动词》、
《复句研究》、
《词类问题》等等 , 即使有新见要谈 , 也
就只谈那一点。“大作”是指文 章的 容量大、或 者立 意高。 在这 一
节里 , 我们着重谈“ 大作”。
怎样才能小题大作呢 ? 首 先要善 于向 专家 们学 习 , 看 他们 是
怎样小题大 作的 , 然后根 据自己 题目的性 质选择 不同的“大 作”方
法。
下面我们 选择 陆俭 明老师 的《关 于“ 去 + VP”和“ VP + 去”句
式》、邢福义老师的《
“ 要不是 P 就 Q”句 式及 其修辞 作用》、吕叔 湘
先生的《说“ 胜”和“ 败”
》作为例文来说明。这三篇文章虽然不能说
就是他们的代表作 , 或者说作者的本意是探讨的小题大作 , 但是它
们却都是我们学习小题大作的范例。这三篇文章不仅内容上涉及
到单句、复句和个别词 , 形式上涉及到一个讨论对象和两个讨论对
象 , 而且它们分别代表 了小题 大作 的三个 方面 : 深 挖掘、多 层面 和
高立意。如果从选例这三个 方面 来看 , 那么 前两 者是 侧重 于内 容
上的“大”, 后者则是侧重于意义上的“ 大”。
先说“深挖掘”。
要小题大作 , 就要深入挖掘 , 这里我们以陆俭明老师提交给第
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 的文 章《关于“ 去 + VP”和“ VP + 去”句

8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式》为例。 题目中的 V P 是代 表 动 词性 的 词语 , 为了 醒 目 , 例 中 研

“ VP”下面我们加了横线 , 例如 : 的
去 + VP ←→ VP + 去 路

(1) ( 你 ) 去 问。 ←→ ( 你 ) 问问 。 和
(2) ( 我 ) 去 点儿水。 ←→ ( 我) 喝点儿水 。 方

(3) 请你) 去 插头拔掉。 ←→ ( 请你) 把插头拔掉 。
*

(4) * 玛沙去 图书馆 。 ←→ 玛沙 图书馆 了。


由于例 (1 ) 、例 (2 ) 的“ 去 + V P”和“ V P + 去”可 以换说 , 并且 意
思似乎也没什么差别 , 这就给外国留学生一个错觉 , 以为这两种句
式可以随便换说 , 以 致类 推 说 出例 ( 3 ) 、例 ( 4 ) 中 不合 汉 语规 范 的
话。
由此看来有些句子能够 换说 , 有 些句子 不 能。那 能换 说不 能
换说的条件是什么 ? 换说 前后 有没有 差别 ? 通 过从 语 义、句法 到
语用一层一层地挖掘 , 就能发现 :
1.“ VP + 去”能不能换成“去 + VP”受语义结构关系制约。
“去 + VP”的 内部 语义 关系 很 单一 “
, 去”和“ VP”都 说明 同 一
施动者 , 如 :
(5 ) 你去打酒 , 我去给老张打电话。
前一小句“去”和“打酒”都是说明 施动 者“ 你”的 , 后一小 句“去”和
“给老张打电话”, 都是说明施动者“ 我”的。经检验“去 + V P”的 语
义结构关系没有例外。
而“ VP + 去”的语义关系却很复杂 , 起码可分为六种 :
( A“
) 去”表示受动 者位 移的运 动趋 向 , 口 语里 经常 读作 qu°。
如:
(6 ) 你不能“ 寄钱”去让他们自己买吗 ?

① 陆俭明 :《关于“去 + VP ”和“ V P + 去”句》,《语 言教 学 与研 究》1985


(4) 。

8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研 (7 ) 看来钱还得寄点儿去。

的 ( B) VP 和“去”都 说明 同一 施动 者 , VP 表 方式 “
; 去”表 趋向 ,
路 读本音 qù。如 :

和 (8 ) 我们都骑自行车去。
方 ( C) VP 表事物位 移 的 终 点。“ 去”表 趋向 , 口 语 是 读 为 qu°。

如:
(9 ) 又把那团棉丝扔到江里去了。
(10) 跳江里去算了 !
(11) 一股子香味儿全飞到我心里去了 !
( D“
) 去”表施动者位移的趋 向 , 读 本音 qù, V P 指明施 动者 位
移的时间 , 强调施动者的位移在另一行为动作完成之后。如 :
(12) 我想吃了饭去。
( E) V P 为述宾结构 , 其宾语为 V 的受动者 , 是“ 去”的施动者 ,
即所谓“兼语式”, 这时“ 去”读 qù。如 :
(13) 最后决定派他去。
( F ) VP 和“去”都说明同一 施动者 “
, 去”表示施动 者位移的 运
动趋向 , VP 表示施 动者 位移 后进 行 的行 为动 作 , V P 和“去”之 间
有目的关系 , 即 VP 表“ 去”的 目 的。“去”在 口 语 里 轻 读 为 qu°。
如:
(14) 大娘 , 给我 , 我跟他们说说去 !
在“ VP + 去”的六种关系中 , 只有 ( F ) 这一种和“去 + V P”语 义
关系一致 , 可 以 换 说 成“ 去 V P”。如 例 ( 14 ) 可 以 说 成 “
: 大娘, 给
我 , 我跟他们去说说”。其他几 种“ V P + 去”受 语义 关 系制 约则 不
能换成“去 + VP”的说法。
2.“ 去 + VP”能换成“ VP + 去”受句法 结构关系 的制约。属 下
列情况之一的“去 + VP”就不能换成“ VP + 去”。即 :
( 甲 ) 动词 V 带有补语 C。如 :
(15) 为什么要去刺伤 ( VC) 他的心呢 ?

9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 ……刺伤他的心去呢 ?) 研

( 乙 ) 动词 V 带“了 2”。如 : 的
(16) 你去把废报纸卖了 ! 路

( * 你把废报纸卖了去 !) 和
( 丙 ) V P 是个连谓结构 V1 V2 , V2 又是个趋向动词。如 : 方

(17) 老奶奶 , 我去给你拿两个包子来……
*
( ……我给你拿两个包子来去 , …… )
( 丁 ) V P 是个“ 一 + V”的状中结构 , 如 :
(18) 你去一说 , 他准同意借。
( * 你一说去 , 他准同意借。)
( 戊 ) V P 是一个 较 长 的谓 词 性结 构 , 特 别 是 中间 还 有语 音 停
顿。如 :
(19) 几乎每星期 , 他都能找到电影票 , 我们一起去看社会上难
得看到的参考影片。
*
( ……我们一起看社会上难得看到的参考影片去。)
经检查 , 表 ( F ) 义的“ VP + 去”换说成“ 去 + V P”不受什 么句法结 构
条件的限制。
3. 句法、语义上能换说的 , 在具 体话语里 不一定 能换 , 即受 到
语用上的制约。如 :
(20) 我为什么还要用我的后悔去增加他的痛苦呢 ?
?
我为什么还要用我的后悔增加他的痛苦呢 ?
(21) 走 , 上班去 !
?
走 , 去上班 !
“去 + VP”和“ VP + 去”都能 说 , 是因 为 普通 话同 时 吸收 了 北
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的“ VP + 去”和西 南官 话为 代 表的 其他 方
言的“去 + VP”。不过 在 书面 上能 换用 的也 有 个大 概的 分工。 强
调施动者从事什么事情 , 一般用“ 去 + V P”。如 :
(22) 你呀 , 小 伙子 , 挺 起 腰 板来。 去 争 碗干 净 饭 吃 , 不好 吗 ?

9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研 ( 老舍《茶馆》)

的 (23) 她说 , 为了别人 的幸 福 , 她可 以平平 静静 地去 死 ! ( 陈 建
路 功《萱草的眼泪》)

和 强调施动者的位移 , 则一般用“ V P + 去”的说法。强调 施动者从 事
方 什么而不在强调位移时用“ VP + 去”。试比较 :

(24) 大婶 , 等等 , 我拿件衣服去 ! ( 老舍《茶馆》)
(25) …石佳你去看看 , 出 了三家 口 , 漂亮 的小 伙 子有 的是。
( 陈建功《丹凤眼》)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 , 我们 看到 , 由于 文章 从语 义、句 法到 语
用层层挖掘“
, 去 + VP”和“ VP + 去”的换 说条 件和 差 异弄 得相 当
清楚 , 文章容量显得相当大。应当指出 , 这篇文章讨论问题时是抓
住一个常量“
( 去”) 考察三个变量 ( VP 与“去”的语义结构关系、VP
的结构形式和“ VP + 去”或“去 + VP”的话语分 布 ) 来逐步 展开的 ,
每一个变量虽然都代表了 语言 的一个 平面 , 但 这三个 平面 都是 在
语言这个层面上。这样分析 及其 结果 表明 , 同义 格式 的差 异是 由
于语言形式内部构成 ( 语形 的、语义 的 ) 和外 部分 布的不 同。这 种
方法 , 在理论范畴上虽然属于结构主义的 , 但在探讨层面上则把结
构主义的“构成分布”理论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再说“多层面”。
要小题大作 , 就 要 多 层面 分 析。 这里 , 我 们 以 邢福 义 老 师 的

“ 要不是 P 就 Q”句式及其修辞作用》为例。
“要不是 P 就 Q”是一 种复句 格式 , P 代 表前 分句“要 不是”后
面的部分 , Q 代表后分 句“ 就”以外 的部分。 复句研究 和单句研 究
有些不同 , 对于这种形式 , 邢文首先从语法层面探讨了这种句式的
性质和 P 与 Q 的语法形式 , 即“语表”平面。这种句式 在语法性 质
上属于假设复句“
, 要不 是 P 就 Q”可 以说 成“ 如果 不是 P 就 Q”。
例如 :
(1 ) 要不是我在场 , 她 那小 拳头就 捶在 小涛身 上了。 ( 汤保 华

9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情感分析》,《小说家》1983 年第 2 期 104 页 ) 研

→如果不是我在场 , 她那小拳头就捶在小涛身上了。 的
(2 ) 那晚上要不是老娘下了他的蒙心药 , 那北京姑娘就莫想活 路

命了。 和
→那天晚上如果不是老娘下了他的蒙心药 , 那北京姑娘 方

就莫想活命。
在语法形式上 , 例 ( 1 ) 的 Q 是 肯定 式 , 例 ( 2 ) 的 Q 是 否 定式。
例 (1 ) 例 ( 2) 的 P 都是肯定式。 P 也可以是否定式。如 :
(3 ) 要不是不愿被 人打 扰 , 我们就 干脆 在房里 干了。 ( 陈世 旭
《遥远的地平线》,《百花洲》1982 年第 6 期 10 页 )
语法形式是语法研究的语表层面 , 要作深入 的研究 , 还要 从 P
和 Q 的逻辑联系上 , 探讨“要 不是 P 就 Q”的“ 语里”, 即 内容。 因
此邢文从三个方面揭示了这种句式表达了事物之间事实上或推论
上的因果联系 :
1 .这种句式 , 可以续上“ 之所 以 非 Q, 就因 为是 P”, 续 上之 后
可以显示其隐含的因果关系。即 :

要不是 P , 就 Q
要不是 P , 就 Q; 之所以非 Q , 就因为是 P。
例如 :
(4 ) 要不是我在场 , 她那 小拳 头就 捶在小 涛的 身上 了 : 她那 小
拳头之所以没有捶在小涛的身上 , 就因为我在场。 ( 例 ( 1)
带后续式 )
(5 ) 那晚上要不是老娘下了他的蒙心药 , 那北京姑娘就莫想活
命了 : 那北京姑娘之所以 能活 命 , 就因 为是 那 晚上 老娘 下
了他的蒙心药。 ( 例②带后续式 )
实际运用中 , 后续式常常是不出现的 , 否则蛇足。
2 .在“要不是”和 P 之 间可 插 入“ 因为”显 示 本来 存 在的 因 果

9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研 关系。即 :

的 要不是 P , 就 Q

子 要不是因为 P , 就 Q; 之所以非 Q , 就是因为 P。
和 例 (1 ) 和例 ( 2) 的“要不是”后面都可以插入“因为”。插入“因为”之

法 后 , 隐性的因果关系就转化为显性的了。有的句子就带有“ 因为”。
例如 :
(6 ) 要不是因为丈 夫气色 不好 , 怕 他病倒 , 她 又何 尝不 希望 丈
夫把报告准备得天 衣无缝 , 无 懈可 击。 ( 曾 德厚、木杉《有
意无意之间》,《当代》1983 年第 1 期 5 页 )
(7 ) 要不是 因为 分 社 广播 放 大站 的 工作 离 不 开 , 她 早 就 来 了
( 沈小兰《她》,《当代》1983 年第 4 期 214 页 )
3 .变换为表示因果逆转的“ P , 否则 Q”的句 式 , 显示句 子其 本
来包含的因果逆转关系。即 :

要不是 P , 就 Q
P , 否则 Q。
(8 ) 幸亏我在场 , 否则她那小拳头就捶在小涛身上了。 ( 例 ( 1)
的变换式 )
在进行了语表、语里两个平面的分析之后 , 文章最后从表达效
果———“语值上”( 或者修辞上 ) 分析了这种句式的特点和具有特殊
效果的原因 , 指出了这种句子容量大是因为它具有论证性 , 包含了
一个比较完整 的间 接 论证。 这 个句 子 包含 的 论 证 是一 个 假 言 反
证 , 可演示如下。
命题 : 正是因为 P
证明 : 如果非 P , 则 Q。
事实非 Q ,
可见非非 P , 即 P。
这种句式具有的论证特 点 , 突 出了 甲事 对乙事 的决 定性 影响。 如

9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例 [1 ] 就通过这种反证说明她之所以没“ 捶”, 就是因为“我在场”的 研

缘故。 的
邢的这篇文章作了三个 层面的 挖掘 , 不 仅从语 法 高度 给这 种 路

句式定了“性”, 从逻辑关系定了“ 义”, 而且最后还从信息的角度定 和
“值”, 探讨了不同“ 值”的原 因 , 使讨 论的问 题跨 越了 语法、逻辑 和 方

修辞平面 , 为语法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子。这样研究问题 , 不仅使文
章容量大 , 而且向我们 揭示 : 复句 句式 是另一 种性 质的 结构 , 这 种
结构的内容由“语表”“
、 语里”和“ 语值”三个方面构成 , 语表是它的
语言形式 , 语里是它的表意内容 , 语值是它的表达特点 , 由于语表、
语里、语值的不同 , 便有许 许多 多的复 句句 式。在方 法 上 , 文章 不
仅有结构主义的语表分析、转换生成语法的语里解释 , 而且还有不
知什么语法的语值究因的探索 , 显得极具方法论价值。
最后说“高立意”。
要小题大作 , 还要学会高立意。所谓高立意就是小处入手 , 大
处着眼 , 从事实出发讨论理论问题。这里以吕叔湘先生的《说“胜”
和“败”
》为例。 吕 先生 首 先 是 从 分析 两 家 报 纸 的标 题 入 手 的。
因为报道同一内容时 , 两家报纸用的题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 但却
一个是用“胜”, 一个则是用其反义词“ 败”, 不过两个标题的意思却
是相同的 :
中国女篮大胜南朝鲜队 = 中国女篮大败南朝鲜队。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 很多朋友问吕先生。吕先生经过研究发
现这是因为这两个动词分 别代 表了两 类动 词所致 , 并 且这 个现 象
还极具理论价值。如果分别用 X 和 Y 代表动词前后的成 分 , 那 么
上述两句代表了两个格局 , 可表示如下。

① 本文载《中国语文》1987 年第 1 期。

9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第一格局比较简单 , 大 多数及 物动 词都 能进入。 第二 格局 比较 复


杂 , 能进入的动词有三种 :
( a ) 及物动词。 先有 三 成分 句 后 有二 成 分句 ( X、V、Y → Y、
V , Y 是受事 ) 如 :
我写了封信 我找个人
信写了 这个人找着了
( b ) 不及物 动词 , 包括 形 容 词。先 有二 成 分 句 后有 三 成 分 句
( Y、V─→X、V、Y ) 如 :
他立在树下 呻吟声停止了
他们在那儿立了块碑 他停止了呻吟
( c ) 难以决定及物不及物是基本用法 , 也不知先有二成分句 还
是先有三成分句。例如 :
他们家留下他看家 玉兰开花了
他留下来看家 玉兰花开了
文章绕了一圈又回来 , 说“ 胜”和“ 败”, 文章说 , 在古代汉语里 ,
能进入第二 格的动 词虽然不 是都有读 音问题 , 但“败”按传统说 法
有两个读音。《广韵》夬 韵 “
: 自 破曰 败 , 薄迈切”“
, 破他 曰败 , 补 迈
切”。由于在春秋战国时期“ 败”的两种用法都差不多常见 , 这样就
很难说一个派生另一个。“胜”
“ 败”是古代 汉语 里的 词 , 带 宾语 是
及物动词 , 没有宾语是不及物动词。
文章说到这里似乎应该结束了 , 但作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
是要通过上面两个格局与动词的关系在余论中驳斥 Dixon 根据某

9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些动词的特点 把 汉语 看 作“作 格 语言”的 结 论的。 文章 的 结 尾 写 研

道: 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区别作格语言和受格语言必须要有形态或类 路

似形态的手段作依据。汉语 没有 这种 形态手 段 , 要说 它是 这种 类 和
型的语言都只能是一种比况的说法。如果汉语的动词全都只能进 方

入前面提出的第二格局 , 不能进入第一格局 , 那么来说它是作格语
言还有点理由。可事实上汉语的及物动词绝大多数都能进入第一
格局的二成分句 , 而进 入第二 格局 的二 成分句 却很 受限 制。这 就
很难把汉语推向作格语言的一边了。
由此可见 , 吕文说“胜”和“ 败”是为 了对 Di xon 的 汉语 研究 从
方法到结论进行全面的 否定。很 显然 , 文章 的目 的是 要解 决一 个
理论问题———汉语类型以及语 言分类 的依 据 , 但作 者 不是 从理 论
到理论 , 而是把理论问题投射到具体问题的分析上来讨论 , 这样就
使人感到有据有理有力。这种方法无疑是很可取的。
总的来说 , 深挖掘、多层面、高 立意是 小题 大作 的 三种 常见 形
式。只要我们敢于发问 , 讲求方法和小题大作 , 就一定能作出一些
成绩来。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否 定 因 子 漂 移 与“ 怀 疑 ”句 的 与

怀
语义类型识别 疑





一 引言 类



1 .1 自然语言句子的语义理解 , 其常用的思路是因形求义和
因义求义。形态发达的语言 , 有些不同的语义范畴 , 往往有不同的
形态 ( 屈折 形 式 ) 来 区 别 , 形 态 是 句 子 语 义 识 别 的 天 然 形 式 标 记
( ma rk) 。但是语义范畴多种多样 , 任 何语言都 不可 能有足 够的 形
态来全面标志一种语言的语义范畴。因而寻求语形组合性标记和
语形语义综合性标记 , 就成为一种十分值得研究的路子。
1 .2 从哲学的角度讲 , 一般是个别的抽象 , 一般包含个别 ; 另
一方面 , 一般寓于个别 之中 , 个 别反映 一般。语 形组 合 性标 记、语
形语义综合性标 记 的探 索 , 可 以 从一 般 到个 别 , 也 可从 个 别 到 一
般。本文是通过个别折射 一般 , 即希 望通 过“ 怀疑”句 语义 类型 识
别的“ 语形语 义综合性”标记及其 识别程 序的探索 , 以 期在句子 语
义理解的过程中 , 更好地 建立 对人和 机器 的自 然语言 识别 都具 友
好性的纽带。
1 .3 句子的语义识别包括具体语义识别与语义类型的识别。
一个句子的语义识别有赖于这两个方面的全面实现。但从研究的

① 从另一角度看 , 是句子的功能类型决定“怀疑”的词义。

10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因 角度讲 , 我们可以一次 解决 一个方 面。本 文讨论 的“ 怀疑”句的 语
子 义识别 , 是句子语义类型的识别 , 并兼及相关的理论方法问题。




怀
疑 二 “怀疑”句及其否定因子



语 2 .1 “ 怀疑”句指 由动 词“ 怀疑”充 当谓 语或 宾语的 句子。 例

类 如:
型 (1) 他一直怀疑小张。 (2)这次拿三块金牌, 我有些怀疑。

别 (3 ) 我怀疑他是小偷。 ( 4) 他怀疑这个人有问题。
(5 ) 我怀疑我没开口 , 怎么会有声音的 ?
根据我们的研究“
, 怀疑”的词义 ( 或义项 ) 应整理和表述为 : 怀
疑1 = 不 ( 很 ) 相信 ; 怀疑2 = 猜测、估 计 ; 怀 疑3 = 疑惑、搞不 清。“ 怀
疑”的义项不同 “
, 怀疑”句的语义类型不同。如例 (1 ) 、例 (2 ) 的“ 怀
疑”是怀疑1 , 句子的意思分别是“一直不很相信小张”和“ 对这次 能
拿三块金牌我不敢相信”; 例 ( 3) 、例 ( 4 ) 的“ 怀疑”是 怀 疑2 , 句子 的
意思分别是“我估计他是小 偷”和“ 他猜测 这个 人可 能有问 题”; 例
(5 ) 的“ 怀疑”是怀疑3 , 句 子的 意思是“ 我感 到疑惑 ( 或 我弄 不清 ) ,
我没开口 , 怎么会有声音的”。
2 .2 这里“ 怀疑”的 词义是 与“ 怀疑”句 句子语义 类型对应 的
意义 , 本文是用“ 怀疑1 、2 、3 ”表 示的 , 因此 与其 词义 相对的“ 怀疑”句
语义类型就可 记 作 : S怀 疑 1、2 、3 。“ 怀疑”句 是 思维 判 断句 , 语义 类 型
不同 , 句子的表 意功能不同。研究发 现 : S 怀 疑 1 是评判句 , S怀 疑 2 是猜
测句 , S怀 疑 3 是质询句。
评判句 S怀 疑 1 , 句子是思维主体 X 对思维 对象 Y 进行 评判 , 动
词“怀疑”是评判词或看法。如例 ( 1 ) 就是 报道 X
“ 他”对 Y“小 张”
不很相信 , 例 ( 2) 就是报 道 X
“ 我”对 Y
“ 这次拿 三块 金牌”不 相信。

10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疑”是思维主体 X 的立场和观点。这类句子又如 : 因
(6 ) 打过几次交道以后 , 我就很怀疑他了。 子

(7 ) 一汽—大众 特 许销 售 商”赫 然醒 目 , 玻 璃 幕墙 的 销 售 大 移
厅、230 个工 位、温 馨 的 休 闲 厅 等 , 无 法 让 人 怀 疑 其 正 规 与

性。 怀

(8 ) 诸多的便利让公 众不 得不对 是否 能按 法律规 程办 事产 生 』

怀疑。 的
猜测句 S怀 疑 2 , 句子是申述思 维结论 , Y 是思 维主 体 X 对思 维 语

对象的一种可 能 性 判断 , 动 词“ 怀 疑”具 有标 志 结 论 Y 性 质 的 功 类
能 : 即这种结论是一种“ 猜测”。如例 ( 3 ) 和例 ( 4 ) 的“ 怀疑”就是 分 型

别标志 Y
“他是小偷”
“ 这个人有 问题”是思维 主体 X 的一种 猜测。 别
这类“怀疑”句又如 :
(9 ) 我怀疑明天会下雨。
(10) 五角大楼一直怀 疑 , 包 括拉 登在 内的众 多“ 基地”组织 高
官 , 很可能就藏身在上 述“无 法无天”的部 落 地区 和阿 富
汗境内山区。
(11) 毫无互联网运营经 验的 公司 , 这种 高额 加盟 费用 的制 定
不免让人怀疑有套现的可能。
质询句 S怀 疑 3 , 句 子是 同步报 道疑 问 Y 及其思 维主 体 X 对 疑
问的探询和质疑 , Y 一般是以疑问句形式出现。如例 ( 5) , 又如 :
(12) 这么大的暴风雪 , 我真怀疑你是怎么把车开回来的 ?
(13) 这两年又买房子又 买车 , 她 老爸也 怀疑 她是 哪来 的那 么
多钱呢 ?
2 .3 不论是哪种语义类型或表意功能的怀疑句 , 其语义中都
包含有 一 个 否 定 因 子 ( negative gene ) 或 否 定 义 素 ( negative se-
m an tic feat ure ) 。不同 的语 义 类型 或 功 能的 句 子 , 否定 因 子 的 表
现及其飘落的语言层面和部位不同 :
评判 句 的 否 定 因 子 , 飘 落 在 动 词 的 词 义 上———动 词 的 语 义

10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因 “
( 不很相信”) 中含有否 定义素 “
( 不”) , 句 义上 反映为 评判 立场 和
子 观点的否定性。如例 (1 ) 、例 (2 ) 、例 (6 ) 、例 (7 ) 、例 (8 ) 及其动词“ 怀

移 疑”。
与 猜测句的否定因子 , 飘落 在思 维对 象的 结 论上———典 型性 的

怀 猜测句的 Y 一 般 都 是 不 好的 内 容。 如例 ( 3 ) 的“小 偷”、例 ( 4 ) 的

』 “有问题”、例 ( 11 ) 的“ 套 现”等 ; 非 典 型性 的猜 测句 的 Y 在 表意 上

的 反映为思维的结果与思维的起点 相对 或相反 , 如 例 ( 9) 的 Y“明 天
语 会下雨”是思维的结论 , 这种结论一般都是针对一个相反的思维起

类 点“明天是晴天或不下雨”之类的看法或言论的。思维起点有的可
型 在上下文中补出。例 (10) 类推。

别 质询句的否定因子 , 飘落在动词的语素“ 疑”上 , 并且在这个意
义上“
, 怀疑”就是“ 感到疑惑”、
“ 持有 疑虑”的意思 , Y 就是 疑惑 内
容的具体表现。如例 ( 5 “
) 疑”就 是“我没 开口 , 怎 么会有 声音 的 ?”
例 (12) 的“疑”就是“你是怎么把车开回来的 ?”或者说 , 质询句的 Y
与动词“怀疑”的一个语素“疑”, 在语义上具有同义互注关系 : Y 就
是思维主体的“疑”, 思维主体的“ 疑”就是 Y。
2 .4 “ 怀疑”句的 语义类 型、动词 词义及 其否 定因 子的 情况 ,
可列成下表。

句子 动词“怀疑” 否定因子

类型 功能 义项及词义 类型 飘落部位

S怀 疑1 评判 1 .不 ( 很) 相信 观点的否定性 “怀疑”的整体词义

S怀 疑2 猜测 2 .猜测、估计 思维起点与终点的对立性 思维结论 ( Y )

S怀 疑3 质疑 3 .持疑、弄不清 思维结论的不确定性 “怀疑”的一语素义

10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三 “怀疑”句的语义识别 移


怀

3 .1 “ 怀疑”句的 语义类 型有 三 , 从理论 上讲 , 只 要找 到互 相 』

区别的特征 , 就是找到 了句子 语义 类型 识别的 充足 条件。 上表 中 的
所列四项———功能 ( a ) 、义项及词义 ( b ) 、否定因子的类型 ( c) 、否 定 语

因子的飘落部位 ( d) 中的每一项 , 都可以作为“ 怀疑”句语义类型识 类
别的充足条件和区别性 特征。换 言之 , 只 要我们 在一 个“ 怀疑”句 型

中把这四个特征中任何一 项确 立下来 , 句 子的 语义类 型也 就识 别 别
出来了。句子的语 义 识别 有 不同 层 面 , 在不 同 的 层 面 , 区 别 特 征
( a、b、c、d) 的识别能力和使用顺序是有差别的。但是 , 不论在哪 个
层面 , 只要是用来作为识别的区别特征 , 一定要经过语言检验和理
论论证。
3 .2 在语 言 理 论 研 究 的 句 类 分 析 中 , a、b 、c、d 四 项 特 征 对
“怀疑”句句类的识别能力一般来说是平等的、无序的和任选的 , 但
是这并不意味着每种特征的系统解释作用是相同的。
如“怀疑”是思维动词 , 它和“ 认为、估计、猜测、觉得”等同属一
个词族———思维动词词族 , 以该 词族 的动 词为 核 心构 成的 句 子
是思维判断句。在思维动 词词 族中 “
, 怀疑”[ + 否 定因 子 ] 与其 他
思维动词 [ - 否定因子 ] 形成 语义对 立 , 因而 作为“ 怀疑”句 句型 区
别特征的否定因子 ( c、d) 的一个重要作用 , 就是还能在思维判断 句
中把“怀疑”句与非“ 怀疑”句区别 开来。而 相比 而言 , 其他 特征 句
类 ( a ) 、词义 ( b ) 则不具有这种上位类型区别的功能。

① 如“怀疑”的词义就可描写为 “
: 认 为”+ X, X 不同 “
, 怀 疑”词义的 取
值不同。

10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因 本文关于“怀疑”义项的分类和解释不等同于我们手头的任何
子 一本词典 , 我们把“ 怀疑”的义项分为 3 个并选择这样的词义表述 ,

移 是通过否定因子的类型 ( c ) 及其漂移 ( d ) 的对应性论证和语言事 实
与 验证的。并且“怀疑”一词 义项 的确立 研究 使我们 进一 步看 到 : 不

怀 能以为只要找到一本权威 词典 , 其义 项和 词义 解释就 可直 接拿 来

』 用于自然语言处理 , 而实际上好些词典的义项列举不周延 , 其有些

的 义项、列项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任意性 , 其注释有的带有一定的随
语 机性。

类 3 .3 在人的言语交 际中 , 功能 ( a ) 是句子 语义 类 型识 别的 基
型 础依据。

别 在言语交际中 , 人们的 句子理 解一 般是 从言语 功 能角 度切 入
的 , 并且这种切入是下意识的。当我们使用“ 怀疑”句的时候 , 我们
通常不是先理解“怀疑”的词 义 , 而是通 过整 个“怀 疑”句在 功能 上
“评判、猜测、质询”的对立 和差 异给句 子进 行语义 类型 的定 性 , 继
而理解整个句子。尽管这种 句子 功能 定位和 语义 类型 定性 , 还 常
常借助语境的帮助。比如 : 当我们说“ 他虽然对 小王委以 重任 , 但
又一直怀疑他的可靠性。”这句话 的时 候 , 听者首 先感 到的是“ 他”
对小王某些方面持有否定 性的 观点或 看法 , 并 根据这 种否 定性 及
其功能继而把句子在功 能上定 性为 评判句。 其次 , 将 这种 否定 性
的观点具体化为“不很信任”或“不 很相信”, 即 进入 到动词 词义 的
取值。又比如当我们听到“我 怀疑 明天会 下雨”这 句话 时 , 首先 感
到说话者表 达的是 一种论断 , 继 而会感到“ 怀疑”在这 里标明了 该
判断是一种猜测 , 从而 进 入到 动 词 词 义的 取 值 : 怀疑 = 猜 测。 同
样 , 当我们说“ 我真怀疑当时是怎么撑下来的”时 , 听者一般首先感
知到的是“怀 疑”后面带 的宾语部 分是探 究的内容 , 句 子是对该 内
容的质询或探究 , 句中“ 怀疑”的词义是随后得知的。因此 , 总的来
说 , 人们交际过程中的言 语理 解和句 义识 别是 从句子 的功 能定 性
到动词词义的取值的。即在言语交际中我们是在用句子功能定位

10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句子的语义类型“
, 怀疑”的词义并不走到句子识别的前台。 因
3 .4 机器的语义识别 “
, 怀疑”的词义 ( b 区别特 征 ) 是其基 础 子

依据 , 起着核心定位的 作用。但 是该 特征的 使用 要借 助语 形识 别 移
的协助和中介。 与

机器识别句子的语义类 型通常 被称 作人工 智能 , 但是 机器 目 怀

前是没法具有像人一样直接通过功能 ( a ) 来识别句子的能 力的 , 机 』

器必须通过语形中介过渡到功能 ( a ) 的识别 , 然后再实现句子的 语 的
义类型识别。人工智能不可 能全 是对 人的仿 生 , 人交 际通 过什 么 语

进行句型定位、机器识 别也要 根据 同样 的依据 定位。 人工 智能 最 类
为重要的原则应该是通过 最具 可操作 性的 手段和 途径 , 达 到和 人 型

的工作相同的结果。据此 , 对“ 怀疑”句的语义识别来讲 , 最具有现 别
实可操作性的 , 不是从语形中介过 渡到 a、或者 c、d 进行的 句型 识
别 , 而是从语形中介过渡到 b 的识别。换言之 , 通过语形中介识别
过渡到 b 特征———词义的识 别 , 再达 到句子 语义 类型 的识 别这 样
一种“语形中介先导、词义 特征 定位”的 识别 途径 , 最为 便捷 , 最 具
可操作性。并且这种途径对 机器 和人 ( 第 二语 言学习 者和 语言 研
究者 ) 是都具友好性的。 ( 进一步参看第 4 节 )

四 怀疑”句机器识别的标志
类型与程序示意

4 .1 从 逻辑上 讲 , 有的充足 条件或区 别性特 征是单一 性的 ,

① 在口语中 , 句子焦点常常伴有一定的语音标记。这种标记对句 子的
类型识别有时有提示和提取功能。有的“怀疑”句是歧义的 , 焦点标记往 往能
把这种歧义分离开来 (参见 4 .2) 。

10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因 如英语的“能做状语的 是副 词”; 有 的充 足条件 或区 别性特 征是 复
子 合性的 ( 即几个条件的 复合 ) , 如汉 语副 词判定 的充 足条件 就是 由

移 两个条件复合构成的 : ①能作状语 , ②并且只能作状语。一个对象
与 的判定是使用单一性的条件还是复合性的条件 , 不是任意的 , 是由

怀 判定对象的特点和性质决 定的 , 因 为对于 汉语 来讲 , 除 了副 词 , 形

』 容词、名词等也 能作 状 语 , 因 此 其充 足 条件 必 须 是 几个 条 件 的 复

的 合。 本文“怀疑”句类的机器识别使用的条件是复合性条件。
语 单一性充足条件比复合性充足条件经济、简洁 , 对经济简洁的

类 追求和喜好可能是人的天性 , 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 , 人们对单一性
型 充足条件的认知也远比复 合条 件的认 知要 早 , 并且具 体到 某一 个

别 充足条件和区别性特征的认识或研究也是如此。比如 , 李兴亚《怀
疑的意义和宾语的类型》( 1987 ) 认为 “
: 怀疑”后头带体词性宾语或
不带宾语时“
, 怀疑”取“ 不很相信”的意义 , 例如 : 我怀疑他 | 我对他
的可靠性表示怀疑“
; 怀疑”后头带谓词性宾语时 “
, 怀疑”取“猜测”
的意义 , 例如 : 我怀疑他就 是小 偷。从中 不难看 出 , 李 兴亚 先生 对
“怀疑”词义判定和识别的依据是一种单一性充足 条件。 但是 由
于这种单一性条件不能对汉语所有“怀疑”句中“怀疑”的词义做出
解释 , 李运熹《也谈“怀疑”的意 义》(1988 ) 对李 兴亚 ( 1987 ) 进行 了
补充 , 指出 : 带谓词性宾语且“怀疑”前没有否定词时“
, 怀疑”取“ 猜
测”义 “
; 怀疑”前加了否定词 , 即使 带谓 词性 宾语 “
, 怀疑”也取“ 不
很相信的”词义。例如 : 我不怀疑这篇文章是他写 的。 从判定 条

① 有时看起来似乎单一性条件和复合性条件仅仅是个表述问题 , 如汉
语副词的判定条件可只用②“只能作 状语”来表 述 , 事 实上 , ②的表 述中是 预
设了①“能作状语”的。其实我们就曾采取过邢福义先生的说法 , 把汉语 副词
的这种特征表述为“纯状语性”, 但“纯状语 性”也只是 表述不 同 , 并 不改变 条
件构成的复合性特点。
② 李兴亚 :《
“怀疑”的意义和宾语类型》,《中国语文》1987( 2) 。
③ 李运熹 :《也谈“怀疑”的意义》,《中国语文》1988 (2) 。

10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件或识别特征的性质看 , 李 运熹 (1988 ) 的 补充 是把“怀 疑”的识 别 因
和判定从单一充足条件推进到了复合性充足条件。这种由单一性 子

条件向复合 性条件 的推进 , 使通 过同现成 分 ( 宾语或 其他成 分 ) 的 移
语法形式和 语法性 质识别“怀 疑”词义的 进程 , 向语言 事实的全 面 与

解释迈进了一步。本文使 用的“怀 疑”词义 识别的 语形 复合 条件 , 怀

在他们基础上又有前进 ( 参看 4 .2 ) 。 』

复合条件或区 别性 特 征的 使 用 应该 是 具 有 十 分广 泛 的 前 景 的
的 , 为了便于表 述和 称 代 , 我 们 把语 形 与语 形 构 成 的条 件 称 之 为 语

“语形组合条件”, 把语义 ( 含功能 ) 与语义构成的条件称之为“ 语义 类
组合条件”, 把 语 形 语 义 构 成的 条 件 称 之 为“ 综合 性 条 件”或“ 语 型

形—语义综合性条件”。 广义的 语形 包括否 定词 和词 语的 语法 性 别
质 , 本 文“ 怀疑”句类 型识别 采用的语 形中介 是有广义 语形构成 的
组合性条件。如果把语形定性“词义”和词义定位“句型”两步结合
起来 , 那么本文“ 怀疑”句类型识别使用的是“ 语形—语义综合性条
件”。
从理论上讲 , 不论是单一性充足条件还是复合性的充足条件 ,
只要这种条件成为一种识别工具 , 它就 是一种 标志 ( m ark ) 。反 过
来讲 , 标志就是一种充 足条件 , 不 论其 是单一 性的 还是 组合 性的。
因此 , 本文“ 怀疑”句 类型识 别采 用的“语 形—语义 综合性 条件”就
是“语形—语义综合性标志”, 其由多种语形条件构成的语形中介 ,
就是“语形组合性标 记”。 在这 个意义 上 , 一种 自然语 言的 机器 识
别 , 其入机前的研究包 括两个 大的 方面 : ①识 别标 记的 构建 , ② 识
别标记程序化的设计与展示。
4 .2 “ 怀疑”句机器句类识别采用的是“ 语形—语义综合性标
志”, 其识别过程由两个部 分构 成 : ① 通过 语形 标志识 别流 程确 定
“怀疑”的词义 ; ②通 过“ 怀疑”的 词义 确定 句型。至 此句型 识别 可
算结束。但是 , 科学理想 的语言 识别 应该像 数学 计算 之后 有验 算
一样 , 识别之后还应有一个检验。根据这种想法 “
, 怀疑”句类的识

10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因 别还应有第三步 : ③句类识别验证。
子 在我们设定的“怀疑”句 机器 识别 的三步 进程 中 , 第一 步是 实

移 现机器识别和检验其识别可行性的关键 , 为了显示其可行性 , 下面
与 把语形标志的词义识别画成如下流程结构树。树每个分支的终点

怀 ( End) 标出了“ 怀疑”词义 的取 值。结 构树 上 “
, 怀疑”的 思维 主 体

』 ( 怀疑者 ) 仍记作 X, 客体 记作 Y, 为 了识 别的可 操作 性 , 这 里把 Y

的 又可分为对象 P 和内 容 Q 两 部 分。 另外 , N P 表 示 体 词 性结 构 ;
语 V P 表示谓词性结构 ( 包括主谓结构 ) “
; / ”表 示“ 或者”。语 言实 例

类 列于图下。


① [ 2 .2 ]实质上是 [1 ]的倒装形式。

11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怀疑”词 义识别的 操作是 : 在上 图所示 的结构树 上由左边 向 因
右行至终 点。 比 如句 子“ 我 一 直 怀 疑 他 的 可 靠 性”, 其“ 怀 疑”在 子

XY 中间 , 故沿流程树向上分支 进入 [ 1 ] ; 由于 Y 为 N P, 向上 分 移
支进入 [1 .1 ] ; 由 于“怀 疑”前 无否 定 词 , 故 再 向上 分 支进 入 [ 1 .1 . 与

1 ] ; 由于其 Y 由怀疑对象 P ( 他 ) 和怀疑内容 Q ( 可靠性 ) 构成 , 故又 怀

一次向上分支至 [ 1 .1 .1 .1 ] , 到 达 终点 “
, 怀疑”词 义 取值“不 很 相 』

信”。其余例子类推。 的
除了 [1 .1 .1 .1 ] , 结构树每个分支终点对应的语言实例及有关 语

说明见以下所述。 类
[1 .1 .1 .2 ] 他挺怀疑小张。 ( 怀疑 = 不很相信/ 猜测 ) 型

此例可有两种理解 , 是因为 Y ( 小张 ) 有两种理解。 别
1. Y = NP , 如 : 别 看 他 对 小 张 用 得 挺 多 , 其 实 他 挺 怀 疑 小 张
( 怀疑 = 不很相信 ) ;
2. Y = NP + ( VP ) , 例如 : 单位电脑被盗了 , 他挺怀疑小张 ( 偷 )
的 ( 怀疑 = 猜测 ) 。
[1 .1 .2 ] 我 们 并 不怀 疑 他 的 可 靠 性。/ 我 们 并 没 有 怀 疑 他。
( 怀疑 = 不很相信 )
[1 .2 .1 .1 ] 我怀疑他是不是 病 ?
= A .我猜测他是生病了。 ( 怀疑 = 猜测 )
= B .我猜测他不是生病了。 ( 怀疑 = 猜测 )
A、B 只是焦点的 不 同。句 子 如果 是 口语 形 式 , 焦 点有 语 音 指明 ,
歧义一般不存在 ; 书面 语 , 需 要结 合上 下文语 境分 离歧 义、理解 句
子。
[1 .2 .1 .2 .1 ] 这么难的题 目 , 我怀 疑你 怎么做 出来 的 ? ( Y =
V P, 是已然状态 , 怀疑 = 搞不清 )

① 为了与章节的书写相区别 , 文章行文中代表树形图中的步骤的数字
外面都加方括号表示。

11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因 [1 .2 .1 .2 .2 ] 这么难的题 目 , 我怀 疑你 怎么做 得出 来 ? ( Y =
子 V P, 是未然状态 , 怀疑 = 猜测 , Y 为反问句 = - Y 陈述句 )

移 [1 .2 .2 .1 .1 ] 我们并不怀疑你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 ( 怀疑 =
与 不很相信 )

怀 [1 .2 .2 .1 .2 ] 我 们 没 怀 疑 你 是 小 偷。/ 没 有 人 怀 疑 你 是 小

』 偷。/ 我们不能不怀疑你是小偷。 ( 怀疑 = 猜测 )

的 [1 .2 .2 .2 ] 我怀疑他不能胜任这项工作。 ( 怀疑 = 猜测 )
语 [2 .1 ] 他的工作能力 , 我表示怀疑。 ( 怀疑 = 不很相信 )

类 [2 .2 .1 ] 他的工作能力 , 我很怀疑。 ( 怀疑 = 不很相信 )
型 [2 .2 .2 ] 其例句均可由 1 .2 中的例句倒装形成。

别 4 .3 语言处理的程序有的是零起点程序 , 解决从零处理到目
标处理的所有问题。有的处理程序是以其他程序作基础的延伸程
序 , 这种程序所 完 成的 是 整个 语 言处 理 若 干过 程 中 的 一 个过 程。
本文的程序属于后者 , 是有 ( 或 假定 有 ) 基础 程序 的延伸 程序。 因
此 , 我们的“怀 疑”句语义 类型识 别 , 只 要“ 怀疑”的 词义已 明 , 句 子
所属的语义类型就清楚 了。因为 从我 们给出 的词 义来 看 , 任何 一
个“怀疑”句的语义句型 ( S怀 疑 X ) , 都可 表述为以“怀 疑”的 词义为 自
变量的函数 :
S怀 疑 X = X 怀疑X Y
具体讲就是 :
当“怀疑”词义取值“不很相信”时 , 句子就是 S怀 疑 1 ( 评判句 ) ;
当“怀疑”词义取值“猜测、估计”时 , 句子就是 S怀 疑 2 ( 猜测句 ) ;
当“怀疑”词义 取 值“ 疑 惑、搞 不清”时 , 句 子 就 是 S怀 疑 3 ( 质 询
句)。
4 .4 识别验证 , 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数学计算加法
一般用减法验证 , 乘法一般用除法验证 , 但这两种方法都是同级逆
运算的验证 : 加、减是一个级别的逆运算 , 乘、除也是一个级别的逆
运算。其实更为可靠的运算可能是异级验算 : 加法用乘法验算 , 乘

11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法用加法验算。从这种思路出发“
, 怀疑”句的识别验证 , 我可尝试 因
用否定因子验证 , 限于篇幅 , 本文从略。 子

验证的从略 , 不影响本文提出和探讨的问题 , 因为本文是想说 移
明 : 组合性标志、综合性标志 的探 索和 使用 , 可能 是句 子语 义识 别 与

的一种值得探索的途径之 一 , 具有上 下位 句型 区别特 征的 语义 因 怀

子的验证 , 可能是保证句子识别科学性的又一种手段。 』


〔本文是与郭婷婷合写的 , 原文是英文 , 语

载 [ 新加坡 ]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 tation 类
(《语言、讯息与计算》) , 2004 年第 1 期〕 型

11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







“ 怀 疑 ”句 的 功 能 类 型 、



认 知 性 质 与 H NC 思 考




本文讨论“怀疑”句的语义功能类型及其认知性质 , 并用 H NC
H
N 理论对“怀疑”和“ 怀疑”句 进行语 义和 句类分 析。通 过这些 分析 ,
C
拟图说明“怀 疑”句的 不 同句 子 类型 和 左右 句 子 类型 的 核心 动 词

考 “怀疑”的不同义项是一一对应的。“怀疑”动词的词义是句子类型
义的转移 , 并且 可以用句 子类型 义的思路 对“ 怀疑”一 词的语义 结
构进行一种义素构成的描写或表述。 这种努力 使我们 看到 , H NC
理论及其句类分析的语言学基础与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一 “怀疑”句的语义构成与功能类型

“怀疑”句指由心理活 动动词“ 怀疑”充 当谓语 或宾 语的 句子。


例如 :
(1 ) 我一直对这件事表示 疑。
(2 ) 我 疑 是小偷。
(3 ) 昨晚那么大的暴风雪 , 我真 疑 是怎么把车开回来的 ?
“怀疑”句在语义上有三个必备部分 : 思维主体 A———施事 , 思
维行为 V———怀疑 , 和“怀 疑”的 内 容 B———思 维 对象 或 结果。 上
述 3 例中 , 思维行为的主体 A 都 是“ 我”, 思维 对象 或结 果 B 分 别

11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

是“这件事”
“他是小偷”
“ 你是怎么把车开回来的”。 』

从成分与组合的角度看 , 是“怀 疑”的词 义决 定不 同怀 疑句 的 的
意义和功能类型。 功

关于“怀疑”的义项 , 目前可见到的词典一般列有两条 : ①不很 类
相信。②猜测。萧国政、郭婷婷 ( 2003 ) 观察语言事实 , 结合现有研 型

究 , 把“ 怀疑”的词义 ( 或 义项 ) 整 理和 表述 为三 : 怀 疑1 = 不 ( 很 ) 相 认

信、不 ( 很 ) 信 任 ; 怀疑2 = 猜 测、估 计 ; 怀疑3 = 疑 惑、搞 不 清。其 中

义项3 用于“怀疑 + 已 然事件 ( 以特 指问形 式表 达 ) ” 。根 据萧 郭 质

(2003) 的词义描述“
, 怀疑”句的功能类型与其词义是一一对应的。
H
如例 (1 ) 的“ 怀 疑”是怀 疑1 , 其 词 义是“ 不 相信”或“ 不 很相 信”, 例 N
(1 ) 是评判句 ( 记作 S1 ) ; 例 ( 2) 的“怀疑”是 怀疑2 , 其 词义是“ 猜测” C

“估计”, 例 ( 2 ) 是结 论句 ( 记作 S2 ) ; 例 ( 3) 的“ 怀 疑”是 怀 疑3 , 其 词 考
义是“疑惑”或“搞不清”, 例 (3 ) 是质询句 ( 记 作 S3 ) 。评判句、结 论
句、质询句都是句子的功能类 , 在这个意义上 , 句类可以描述为“ 怀
疑”词义的函数 :
(4 ) S = A 怀疑x B
对于句类来讲 , A 是常 量 “
, 怀 疑x B”是 自变 量。 可 再看 一 组 语 言
实例中“怀疑”词义与句类的函数关系 :
(5 ) 没有人怀疑这 是场一 边 倒的 比赛。 “
( 怀 疑”为 怀疑1 = 不

① 韩蕾 (2001 )也提出增加义项3 : 疑惑 , 并指出新增义 项专用于带 疑问


小句宾语。这一结论有失之过宽 , 因为一 部分带 疑问小 句宾语 的“怀疑”, 词
义是义项2 。例如 :
a .我怀疑他是不是生病了 ? ( 正反选择问宾语 ) = 我猜测他生病了/ 我猜
测他没病。
b .这么难的题 , 我怀疑你怎么 可能做 得出来 ? ( 宾语是 表未然 的反问 句
形式) = 我猜测你不可 能做 出来。实 际上 , 义 项3 仅 限于 宾语表 已然 情况 的
特指问形式。关于“怀疑”的三个义项所对应语形情况的具体描写 , 可进 一步
参见萧国政、郭婷婷( 2004) 。

11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

』 相信 , S 为 S1 评判句 )

(6 ) 他当 时 就怀 疑 拿破 仑 是因 慢 性 中毒 而 死。 “
( 怀 疑”为 怀

功 疑2 = 猜测 , S 为 S2 结论句 )

(7 ) 这两年又买房子又买车 , 她老爸也怀疑她是哪来的那么多

型 钱呢 ? “
( 怀疑”为怀疑3 = 搞不清 , S 为 S3 质询句 )

认 评判句 ( S1 ) 句子是思维主体 A 对思维对象 B 进行评 判 , 动 词

“怀疑”是评判词或看法 ; 结论句 ( S2 ) 句 子是思维 主体 A 对思维 对

质 象的一种可能性判断 , 动 词“ 怀 疑”具有 标 志结 论 B 性 质 的 功能 :

即这种结论是一种“猜测”; 质询 句 ( S3 ) 句 子是 同步 报道疑 问 B 及
H
N 其思维主体 A 对疑问的探询和质疑 , B 一般是 以特 殊疑问 句形 式
C
出现。如果进 一 步 观察 , 我 们 会 发 现 , 真 正 的 自 变 量 不 是 V“ 怀

考 疑”, 而是“怀疑”的逻辑宾语 B。因为“怀疑”不同的词 义实际上 是
“怀疑”与不同的 B 结合的结果 “
, 怀疑”从语音 到文 字并没 有什 么
变化。如“怀疑1 ”的 B 是先于“怀疑”活动而存在的人物、事件和命
题“
; 怀疑2 ”的 B 是由于“怀疑”活动而出现的结论“
; 怀疑3 ”的 B 是
“怀疑”思维活动探究的问题。
句子是传递信息和有信息焦点的语法单位。从言语交际的角
度来看“
, 怀疑”句的功能不同 , 其焦点表现不同。评判句的焦点是
动词“怀疑”, 如例 ( 1 ) 重 在 表明 主 体的 态 度和 立 场 是“不 相 信”或
“不信任”; 结论句的焦点 是猜测 的结 论 B, 如例 ( 2 ) 重 在表 达主 体
经过思维后作出的 具体 结 论 ; 质 询句 的 焦点 是 B 的一 部 分 , 如 例
(3 ) 的重点 是 特殊 问 句 形式 中 疑问 代 词代 表 的内 容。 其 余类 推。
反言之 , 也可说是句子的焦点类型决定“ 怀疑”句的功能类型。
从自然语言理解的角度 看 , 说汉语 的人 在交 际中对“ 怀疑”的
理解与识别 , 不是先通过对“ 怀疑”词义的辨别继而理解句子 , 而是
相反 : 先知道句子的功能和整个句子的意思 , 而后才能说出“怀疑”
的词义。因此 , 在这个意 义上 , 我们 说 : 是句 子的功 能 引导 句子 的
意思 , 是句子的意思 制约着“ 怀疑”的 词义。“怀疑”一词的 词义 是

11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

“怀疑”句句子功能的函数 : 』

(8 ) 怀疑 = Sx 的
如果综合 (4 ) 和 ( 8) , 我们会看到怀疑1 、2 、3 和 S1 、2 、3 具有对应 关系 , 怀 功

疑 X 与 SX 是互逆函数 : 类
(9 ) 怀疑x = Sx 型





二 “怀疑”句类的认知性质 与
H
N
C
“怀疑”句的三种功能类型“评判”
“ 结论”和“质询”, 分别看 , 它 思
们是各自独立的。但是 , 从认知过程看 , 它们则是具有先后顺序的 考
思维活 动及 其表 现 , 并 且三 种功 能 类型 的“怀 疑”句恰 好处 于“ 怀
疑”这种思维活动的三个不同阶段 : 起点、过程和终点。如图所示 :
怀疑的思维过程

评判句 质询句 结论句


( 起点 ) ( 过程中 ) ( 终点 )
评判句 ( S1 ) 的“怀疑”仅仅表明思维主体对于客体的一种评 价
性的态度 , 这种态度主要来自对于客体的印象、直觉等初步的思维
活动 , 是整个“ 怀疑”思维的 开端。 所以评 判句 的“ 怀疑”前 很多 就
带有标志这种思维阶段的动词如“产生”
“ 引起”
“ 感到”等。例如 :
(10) 从那时起 , 她就对这件事产生了怀疑。
(11) 有时还适得其反 , 会引起人们对选举结果的怀疑。
(12) 对这种说法我感到有些怀疑。
质询句 ( S3 ) 是在对事 实有疑 虑的 前提 下 , 对问 题 所做 的进 一
步追寻答案的思考。如例 ( 3)“ 昨晚 那么大 的暴 风雪 , 我真 怀疑 你
是怎么把车开回来的 ?”首先是对“你能把车开回来”这件事不太相

11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

』 信 , 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追究。

说这类句子时我们常常感到句子的表述和句子所代表的思维

功 几乎是同步的 , 说的话就是对思维内容及其过程的表述。

又如 :

型 (13) 我现在还在一直怀疑她这样做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认 结论句 ( S2 ) 有两个 前提 , 一 是 不赞 同原 有的 结论 ( 怀 疑1 ) , 二

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在思考的终点就出现了现在的结论。如

质 例 (2 “
) 我怀疑他是小偷”, 就包含一个与“他是小偷”相反的命题的

否定及其进一步的思维过 程 , 即其 是什么 的思 考 , 最终得 出了“ 他
H
N 是小偷”的结论。
C
为 了 集 中 展 示“ 怀 疑 ”过 程 的 三 个 阶 段 , 可 看 下 面 一 段 对

考 话:
① : 你知道吗 ? 美国最近有位冒险家 在观众 的监督下 , 在 没
有食物的玻璃缸中生存了一个月。
B: 这种事情我很怀疑。 ( S1 )
② : 你不相信 ? 中央电视台都报道了呢 !
B: 可我还是怀疑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 ( S3 )
③ : 是不是暗藏什么机关呢 ?
B: 我也怀疑这只不过是一种魔术表演而已。 ( S2 )
这则对话是为了将内在、不可 见的 思维 过程外 化 显现 出来 而
造的 , 包含有“ 怀疑”一 词的 ① B② B③ B 分 别为 评 判句 ( S1 ) 、质 询
句 ( S3 ) 和结论句 ( S2 ) 。这 三 句话 出 现 的顺 序 只能 依 次是 S1 、S2 、
S3 , 不能调换。
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对 话是遵 守一 定的逻 辑顺 序 的 , 一定 的
答句总是和一定的问句连在一起 , 是问句决定了答句不能易位 ; 另
一方面 , 即更重要的方面 是思 维的过 程决 定了 几个怀 疑句 及其 相
连的问句只能以现 在 这样 的 顺序 出 现 , 而 不能 是 其 他顺 序 , 这 是
不 同义 项 的“ 怀 疑 ”所 对 应 的 逻 辑 思 维 过 程 对 语 言 顺 序 的 制

11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

约 。当 然 , 在 我 们 的 真 实 语 料 中 , 很 难 出 现 这 样 连 续 使 用 三 个 』

“ 怀 疑”的 情 况 , 一 般 只 使 用 其 中 一 个 或 两 个 , 比 如 对 ① A 的 回 的
答 就可 以 是 ①B② B③ B 中 的 任 何 一 句 。 之 所 以 人 们 讲 话 不 把 功

所 有的 思 维 活 动 都表 达 出 来 , 是 由 语 言 的 经 济 性 原 则 决 定 的 , 类
人 们往 往 只 选 取 思维 过 程 的 一 个片 断 作 为 重 点加 以 展 现 , 其 余 型

省 略的 部 分 , 听 话 者 能 相 当 容 易 地 进 行 心 理 补 充 和 语 言 完 形 , 认

正 是这 样 一 种 心 理认 知 机 制 , 使 人 与 人之 间 的 言 语 交流 能 够 以 性
较 少的 语 形 表 达 较多 的 语 义 。 质

H
N
C
三 “怀疑”句的 H NC 思考 思

不同“怀疑”句的语义特征都可表述为“怀疑”词义的内部义素
构成及其差异。S1 句的 类 型特 征可 以描 述为 怀 疑1 的 语义 构成 :
[ + 心理活动 ] [ + 反应 ] [ + 否 定态度 ] ; S2 句的类 型特征可 以描 述
为怀疑2 的 语 义构 成 : [ + 心 理活 动 ] [ + 判 断 ] [ + 可 能 ] [ + 针 对
性 ] ; S3 句的类 型特 征 可 以 描 述为 怀 疑3 的 语 义构 成 : [ + 心 理 活
动 ] [ + 探究 ] [ + 未明 ] 。
由上已知 , S1 是评判句 , 句子的意思是 A 对 B“不 相信”, 其 句
中的动词“怀疑1 ”承担了“不相信”的语义内容。尽管我们用“不 相
信”来描述“ 怀疑1 ”的词义 , 但是“怀疑1 ”并不等于“不 相信”“
, 不相
信”是针对一个已存在的结论或事实所作出否定反映 , 而“怀疑”是
心理活动动词 , 因而“ 怀疑1 ”是 进行“不 相 信”心 理活 动的 行 为 , 所
以“
, 怀疑1 ”从 义 素 构 成 的 角 度 可 以 表 述 为“ 否 定 反 应 的 心 理 活
动”。
S2 是结论句 “
, 怀 疑2 ”的逻 辑 宾 语 B 是 A 所作 出 的 一 种“ 猜
测”“
, 怀疑2 ”承担了“ 猜测”的 语义 内容。尽 管我 们是 用“ 猜测”来

11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

』 描述“怀疑1 ”的词义 , 但 是 怀 疑2 并 不 等于“猜 测”“
, 猜测”是 得 出

可能性判断的行为 , 但 是它 并不针 对与 结论 相对的 命题。 如 “
: 据

功 我猜测 , 明天 是雨 天”“
, 猜 测”的结 论 并 不一 定 针对“ 非 雨天”, 而

“怀疑2 ”是一定针对与 B 相对命题的“猜测”, 如 “
: 我怀疑明天是雨

型 天”, 总是或深或浅的针对“明天是非雨天”而言的 , 因而“怀 疑2 ”是

认 针对特定命题作出否定性 的可 能结 论的 心理 活动 , 所以 “
, 怀 疑2 ”

从义素构成的角度可以表 述为“针 对特 定命题 作出 逆向可 能判 断

质 的心理活动行为”。

S3 是质询句 “
, 怀疑3 ”的逻 辑宾 语 B 由 已 然 事实 及 其相 关 疑
H
N 问构成。句子的意思是对已 然事 实相 关疑问 的探 究 , 并且 处于 结
C
论不明的状况“
, 怀疑3 ”承担了“ 搞不清”的语义内容。 尽管我们 是

考 用“搞 不 清”来 描 述“ 怀 疑3 ”的 词 义 , 但 是 怀 疑3 并 不 等 于“ 搞 不
清”“
, 搞不清”是一种没有 明确 结论的 状态 , 而“ 怀疑3 ”则 是“搞 不
清”的内容进行探究思 维的心 理活 动动 词 , 所以“ 怀疑3 ”从 义素 构
成的角度可 以 表 述 为“对 搞 不 清 的 事 情 进 行 探 究 的 心 理 活 动 行
为”。
以上的分析表明“
, 怀疑”句 的句 类语义 通过 改变 动词 的义 素
结构向动词的义项转移 , 因而 , 它是我们通过“怀疑”的语义构成来
判断句子的语义功能类 型的 理论依 据。 H NC 的 句类 分析 在某 种
意义上讲应该说是语义句类分析 , 并且其句子的类型是 由 E ( 核 心
动词 ) 决定的。这种核心动词不等于语法结构的谓语中心动词 , 它
是对句子的语义功能类型起决定作用的判定要素。在 H NC 中 , E
被称作语义 块 , 它和其他 的语义 块 ( 广义对 象语义块 ) 共同决定 句
子的语义类型 , 并且 H NC 认 为“ 语义 块 是句 类 的函 数”“
, E 的内
涵与句类相对应”, 这 就 是说 , 不同 的 句类 E 块 的 语义 内 涵 不同 ,
由此看来 , H NC 的句类理论和“ 怀疑”动词所反映的句义特征是一
致的。这种情况表明从语言 学、语义 学角度 得出 的核 心动 词与 句
子的关系 同 H NC 理 论 的 E 与 句 类 的 关 系 具 有 共 同 的 客 观 科

12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

学性。 』

在 H NC 理论中 “
, 怀疑”的三 个义 项及 其 形 成的 句 类与 功 能 的
类型的对应关系 , 如下表所示 : 功

H NC 符号 H NC 句类 功能类型 类

怀疑1 Vg902e66 反应句 评判句


怀疑3 Vg801 块扩判断句 质询句 知

怀疑2 Vg813b 块扩判断句 结论句


H
“怀疑”的义项使用 H NC 符号表 示的 , 怀疑1 的 H NC 表示 符 N
V g902e66 表达的语义内容是 : 该动 词是 9 行的 概念 , 表具 有理 智 C

活动特征的反应 , 由 其做 E 块 构 成的 句 类 是反 应 句 , 这 和我 们 对 考
功能类的分析是一致的。
怀疑3 的 H NC 符 号 V g801 表 达 的 语 义 内 容 是 : 该 动 词 是 8
行的概念 , 表该行为是 模糊性 思考 , 是 针对疑 惑的 思维 活动 , 这 与
我们对“质询句”的 分 析是 一致 的。由 其 做 E 块 构成 的 句类 是 块
扩判断句“
, 块扩”就是说“ 怀疑”作为一种判断动词 , 其后的宾语是
一个小句形式。其所谓的“判 断”并非 真正 表述结 论 , 而应 该是 探
究问题。
怀疑2 的 H NC 符号 V g813 b 表达的 语义内 容是 : 该行 为是 进
行推测的思维活动 , 是进行一种势态判断 , 它的这种表述与我们在
上两节中所阐述的“得出可能性结论”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
从以上可以看到 , H NC 理论及其句类分析对语言事实的揭示
是触及到语言的深层语义 的 , 除了概 念的 使用 与语言 学不 尽一 致
外 , 其内容和思路对句子 和自 然语言 的语 义理 解应该 是很 有启 发
性的。因为对于“怀疑”的语义分析在以前的语言学论文中一般只
从“ 怀疑”词义 与句子成 分的对应 关系及 宾语的褒 贬色彩、对称 不

12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怀

』 对称等进行描述和解释。 本文对“怀疑”句所进行的 语言学分 析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H NC 理论及其句类分析的启发。



( 本文与郭婷婷合写 ,

型 入选第二届 H NC 与语言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

认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H
N
C

① 此前 , 大家对于“怀疑”句的研究有 的侧重 对“怀疑”的句法 成分、语


序与词义的对应关系方面的描写( 李 兴亚 :《
“怀疑”的 意义和 宾语类 型》,《中
国语文》1987(2 ) ; 李运熹 :《也谈“怀疑”的意 义》,《中 国语 文》1988 ( 2) ; 韩蕾 :

“怀疑”的词义、宾语和句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 (1) ) , 有的从不 对称
和标记的角度 , 对怀疑的对象分别及其 词义的 关系给 予解释 , 从怀 疑对象 的
褒贬角度 , 解释“怀疑”对象及其词义 ( 沈家 煊 :《不 对称和 标记论》, 江西教 育
出版社 1999 ; 张宝胜 :《再说“怀 疑”
》,《语 法研究 和探索》商 务印书 馆 2002 )。
萧国政、郭婷婷 :《否定因子漂移与怀疑句的语义类型识别》( 2003) , 从“怀疑”
句表达功能的角度 , 考察功能类型对词义选择的制约作用。

12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语“ 把 ”字 句 自 足 的 自


内在机制 内


无论做语法研究、进行第二语言教学 , 还是搞机器翻译和人机
对话 , 都要了解 一个 句 子 自足 的 条件 , 以便 生 成 和 鉴别 合 格 的 句
子。
对于句子的鉴别 , 我 们通常 是依 靠自己 或 合作 人的 语感。 语
感是说话人的语言直觉 , 是操一种语言的人们的共同的言语心理 ,
是语言的内在机制。它不仅 是鉴 别而 且是生 成合 格句 子的 依据。
在鉴别句子时 , 人们 对 这 种机 制 的运 用 , 并 不 是 像 电子 计 算 机 那
样 , 对于某个鉴别对象检测 , 每次都把该语言系统的全部机制作一
个全面的扫描 , 而往往 是只对 部分 区别 性语感 的提 取和 运用。 这
种区别性语感 , 或者说这种区别性的内在机制 , 是一种句式区别于
其他句式的个性特征在心理上的反应。
如果从句子自足的角度看 , 这种反应 , 就是这种句式成立的必
要条件。就像内部语言有待 于变 成外 部语言 一样 , 这 种内 在的 语
言鉴别标准也有待于形之 于外 , 以理 论和 目治 的文字 形式 提供 给
大家 , 尤其是给第二语 言的 学习者。 本文 拟图把 现代 汉语“把”字
句 ( A 把 BV P ) 成立的 语感 , 即“ 把”字句 自足 的内 在机 制“ 形之 于
外”。
“把”字句内部有各种不 同的 句式 , 不同 句式 的自 足又 有各 自
的特殊要求 , 因此 , 从整个“把”字看 , 其自 足的 内在机 制不 是各 个
层面语法内容的平面相加 , 而 是一套 不均 匀地 投射在 句子 不同 层

12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面上的层级规则 , 它们不仅在不同层级上有不同内容 , 而且在同一

』 层级不同层面上也有不同反映。

句 “把”字句根据可现形式 和最 低限 度必现 形式 分为 两类 : 一 类

足 是扩展式 , 记作 P K; 一类 是基 础式 , 记作 PG。 PG 是 对 P K 的 句
的 式提取和概括。如 :

在 (1 ) 把水喝干。 ( PG )
机 (2 ) 他明天把水喝干。 ( P K )

(3 ) 把袖子往上卷。 ( PG )
(4 ) 你用力把袖子往上卷一下。 ( P K )
PG 可表述为“把 BVP”, 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限于 PG。为 了
说明问题 , 有时也使用一些 P K 的例子 , 但不影响本文的结论。

一 语义自足———PG 的述变性

1 .1 一个“ 把”字句首先要在 语义上自 足 , 即 PG 要能 反映 B


的某种变化———具 有 述变 性。如 例 ( 1 ) 就 反 映了“ 水”由“ 不 ( 没 )
干”到“ 干”的变化 , 例 (3 ) 反映着“ 袖子 ( 口 ) ”由“ 下”到“ 上”的变化。
又如 :
(5 ) 把头点一下。
反映了“头”从“不 ( 没 ) 点”到“点”的变化。否则 , 句子站不住。如 :
*
(6 ) 把爸爸想了。 ( 比较 ( 6’) 把爸爸想苦了。)
(7 ) * 把小王看了。 ( 比较 ( 7’) 把小王看扁了。)

① 例 ( 4)的基础式也可为 : (3’) 把袖子卷一下。


② 显果词最常见的是 X, 但 也有些 由 V 兼 任 , 如“把 手一 挥”
“ 把个 师
傅病了”, 这类变化是由非 V 到 V , V 兼任了显果词。

12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 .2 句子反不反映 变化 , 反映 什么 样的 变 化 , 可通 过显 示 B 『

变化结果的词———显果词来求取。不过 , 有的句子有显果词 ( 显果 』

词一般为 X 或含在 X 中 ) ; 有的没有 , 没有的可以补出。 句

1 .2 .1 在有显果词 的句子 中 , 其述 变性一 般是 明 显的 , 其 变 足
化类型可通过显果词确定 B 的原始 状况而 得知。 如例 (1 ) 的显 果 的

词是“干”, 通过“ 干”可 确定 B 的 原始 状 况是“ 不干”或“ 没干”, 从 在
“不 ( 没 ) 干”到“干”可以得知例 ( 1 ) 反映 的 B 的 变化 是一种 状态 变 机

化———态变。同样 , 例 ( 3 ) 可 以通 过 显果 词“ 上”而 确 定 B 的 原 始
状况是“不上”或“下”, 通过从“ 下”到“ 上”可以得知例 ( 3) 反映的变
化是位置变化———位变。
不过 , 显果词的显果情况是不整齐的 , 有的显果词表达的结果
要通过变换才能明晰起来。例如 :
(8 ) 把桌子上的那封信带着。
“着”是显果词 , 但是“ 着”的显果度极差 , 如果变换为 :
(9 ) 把桌上的那封信带上。
(10) 把桌上的那封信带在身上。
那么就通过“上”
“ 在身上”就 可清楚 地看 到“ 着”表述的 结果 , 并 从
而得知 (8 ) 反映的变化也是一种位变。
1 .2 .2 没有显果词 的句子 可添 加显果 词或 显果 句以 求取 其
变化 , 但是这种添加一定要不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例如 :
(11) 把水喝了。
就可添加显果词“干”变成 :
(12) 把水喝干了。
从而得知例 (11) 反映的也是一种态变。又如 :
(13) 把这些水果称称。
可通过添加显果句变成 :
(14) 把这些水果称称 , 看有多重。
很显然“
, 看有多重”是建立在 对“ 这些 水果”的 ( 重 ) 量的认 识的 基

12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础上 , 句子反映的 是从“不 知”到“ 知”的 变化———知 变。同 样的 例

』 子如 :

句 (15) 你把那件衣服看一下。

可通过添加显果句变成 :

的 (16) 你把那件衣服看一下 , 看好不好。

可从而得知 (15) 反映的也是一种“知变”。

机 1. 3 “ 把”字句反映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 , 但这些变化可归纳

为以上三种 : 态变、位变和知变。但有的句子不添加显果词看起来
是一种关系变化 , 一添加 显果 词马上 就可 看到 关系变 化也 是一 种
位变。如 :
(17) 把那件大衣买了。
不添加显果词只看到一种 关系 变化 , 一添 加显 果词马 上就 可看 到
关系变化也是一种位变。如例 (17) 添显果词后就变成 :
(18) 把那件大衣买回来了。
例 (18) 通过显果词“回来”就可看到“买了”反映的关系变化是一种
位变。同样 , 把例 ( 19 ) 添上显 果词变 成例 ( 20 ) 也 反映出“ 卖了”表
示的也是一种位变。如 :
(19) 把那件大衣卖了。→
(20) 把那件大衣卖出去了。
在句子识别 和分析 中显果词 ( 句 ) 有反映、分 割和归纳 变化类型 的
功能。

二 表述自足———VP 的二重性

2 .1 单独成句的“ 把 BV P”必 须满足“句”的要 求———表述 自


足 , 即 PG 要能离析出两个述被结构。如 :

12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 ) 把水喝干→水 ( 被 ) 喝 + 水干 『
△ △ 把

(3 ) 把袖子往上卷→袖子 ( 被 ) 卷 + 袖子往 上 字
△ △ △

(5 ) 把头点一下→头点 + 点一 下 自
△ △ △

否则 , 句子不成立。如 : 足
*

(21) 把桌子擦。 内
(22) * 把问题分析。 在
*

(23) 把苹果削皮。 制
2 .2 PG 能不能离析 为两 个述被 结 构 , 关键 在于 V P 包不 包
含两个 述谓结 构 ( §2 .1 离析式 中加“ △”号的 部分 ) 换 句话 说 , 当
且仅当 VP 能分 解为 两个意 义不 同的 V、X , 且 X 为述 谓成 分时 ,
则 PG 表述 自足 ; 否 则不 自足 , 如 例 ( 1) 、( 3) 、( 5 ) 的 V P 都能 离 析
出具有述谓性 的 X 和 V , 故 句子 是自 足的 ; 例 ( 21) 、( 22 ) 、( 23 ) 则
不然。例 (21) 的 V P 只一个 音节 , 无法离析 ; 例 ( 22 ) 的 V P 虽有 两
个音节 , 但无法离析 为两 个 不同 意义 的 V、X ; 例 (23 ) 虽 然能 离 析
出不同意义的 V ( 削 ) 和 X ( 苹 果 ) , 但 X 是 名词 宾 语 , 不 具有 述 谓
性 , 因此它们在表述上也不自足。
具有述谓性的 X, 可以是 实词 ( 如 例 ( 1 ) 的“ 干”) 和短 语 ( 如 例
(3 ) 的“ 往上”, 例 (5 ) 的“ 一下”) , 也 可以 是虚词 ( 如例 ( 8 ) 的“着”例
(11) 的“了”) 和 ( 实 ) 语素 ( 如例 (24) 的“明”、例 ( 25 ) 的“ 清”、例 (26)
的“弃”) 。
(24) 把情况说明。
(25) 把账目结清。
(26) 把高地放弃。
不过在 读 音 上 ( 24 ) 、( 25 ) 、( 26 ) 的 X 要 读 原 调 , 不 能 读 变

12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调———轻声。

』 从功能上看 , 述谓性的 X 可以是 :

句 ( 一 ) 状语 , 如例 ( 3) 的“往上”, 例 ( 27 ) 的“ 用洗涤剂”。

(27) 把盆子用洗涤剂擦。

的 ( 二 ) 补语 , 如例 ( 3) 的“干”、例 ( 5) 的“一下”、例 ( 24 ) 的“ 明”等。
内 ( 三 ) 动态性成分 , 如例 ( 8) 的“着”、例 ( 11 ) 的“ 了”、例 (28) 的后

机 一个“擦”、例 ( 29 ) 的后一个“ 分析”。
制 (28) 把脸擦擦。
(29) 把问题分析分析。
( 四 ) 数量定语 , 如 :
*
(30) 把苹果削一层皮。 ( 比较 : 把苹果削皮 )
(31) 把电视机换一个方向。 ( 比较 : * 把电视机换方向 )
*
(32) 把床加两块板子。 ( 比较 : 把床加板子 )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 , 加 数量定 语是 使名 词宾语 具 有述 谓性 而
使句子自足的重要途径 ( 数词为“ 一”时 “
, 一”常可略去 ) 因此 , 这种
定语具有完形功能。对于某 个具 体的 定语来 讲 , 有的 既有 构语 功
能———构成新的短语形式 ( 如 例 ( 30) 的“一 层皮”、例 ( 32) 的“两 块
板子”) , 又有构 形 功能 , 如有 的 定语 就 纯 是一 种 构 形 定语 , ( 如 例
(31 ) 的“ 一个”) , 当把宾 语名 词提到 V 前 , 让这种 定语 作宾 语 , 有
的句子就站不住。试比较例 (33) 、( 34 ) 、(35) :
(31) 把 视机换一个方向。

① 可比较下面左右两行加点字的调值。
( 24 )把情况说明。说明情况。
( 25 )把账目结清。结清账目。
( 26 )把高地放弃。放弃高地。
左边加点的字不仅可以读原调 , 而且可 以延长 ; 右边 的则只 能读作 又轻又 短
的调值———轻声 , 严格地讲左边的“说明、结清、放弃”在句子中离子化为 短语
了。

12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 (33) 把电视机的方向换一个 『

(30) 把苹果削一层皮。 』

→ (34) 把苹果的皮削一层 句

(32) 把床加两块板子。 足
→ (35) 把床的板子加两块 的

如果说不带构形定语的 PG
“把”后 只有 B、V、X 三个成 分 , 那 在
么带构形定语的 PG
“把”后则有 B、V、X、Y 四个 成分 , B 的内部 不 机

论词语多少 , 都是作为前一个表述结构的被述成分。
2 .3 在从 PG 中离析出的述被结构中 , 有的是 V 兼做一个述
被结构的述语和另一个结构的被述。可图式为 :

如果把 (38) 变成“把 B 的 XVY”( 如例 ( 34 ) 、(35) ) 就是 ( 36 ) 了。


另一种情况是 B 兼作两个结构的被述。如 :

从上可以看到 , 不论是 V 还是 X 充当兼述成分 , PG 都是一个


二重表述结构。这种二重表述的关键在于 VP 中要能 看出构成 二
重表述的述语成分 , 即 VP 表述上的二重性。

① B 中含有表量定语情况有的有些特别 , 参看第 5 节。

12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构成第二重表述结构述语的 X 除状 语、补语、准 补语外 , 还 有

』 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这两种语气和前面的 X 一样都是 VP 部分

句 的组成者。 不过 , 对 于动 宾 结构 的 V P 来 讲 , 可 以只 用 语气 , 不

足 用语气词。这可通过带不带 疑问 语气、感叹 语气 时句 子的 自足 与
的 否来看 :

在 (41) ? 把他当人。
机 (42) 把’他当人 ! “
( ’”表感叹重音 )

(43) 把他当’人 !
(44) 把他当人 ?
(45) * 把电视机换方向。 ( 比较 : ( 45’) 把电视机换个方向 )
(46) 把电视换方向 ?
而 V P 为代词的始发句也要加语气词才能自足。试比较 :
*
(47) 把他怎么样 ? ( 始发句 )
(48) 把他怎么样呢 ? ( 始发句 )
语气构成第二重表述的情况可表示为 :

2 .4 其实 , 表述的二重 性并 不只是“ 把”字句 成句 的规 则 , 而


是汉语陈述句的成句规则 , 这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看 :
( 一“
) 把”删除后剩下 的部 分仍是 一个 句子 , 原来 自足 仍然 自

① 语气和语气词一样是加在 VP ( 谓语 ) 上的 , 后者 可参看 朱德熙 :《语


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1982 , 207。
② 如果把例 (47) 的“怎么样”换 成“怎么 办”, 作 始发句 也成立 , 换句 话
说 , 例 (48) 的“怎么样呢”就相当于“怎 么办”, 都能离 析出两 个述谓 成分。不
同的是 : 一个是“怎么”和“办”, 一 个是“怎 么样”和“呢”。一般 用“ A (甲 ) 把 B
(乙 )怎么样”代表“把”字句 , 本文不采 用这个 代表式 是因为 它本身 就不是 一
个自足的形式。

13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足 , 原来不自足的仍然不自足。如 : 『

(28) 把 擦擦。 』

→ (28’) 脸擦擦。 句

(21) * 把桌子擦。 足

*
→ (21’) 桌子擦。

(29) 把问题分析分析。 在
→ (29’) 问题分析分析。 机

(22) * 把问题分析。
*
→ (22’) 问题分析。
(30) 把苹果削一层皮。
→ (30’) 苹果削 ( 一 ) 层皮。
(23) * 把苹果削皮。
*
→ (23’) 苹果削皮。
( 二 ) 与“把”字句无关的陈述句要自足也要有两个述谓成分以
构成表述的二重性 , 否则句子不自足。试比较 :
(50) * 鸟飞。
(51) 鸟会飞 ( 没飞/ 飞了/ 刚飞 )
(52) * 天气好。
(53) 天气很好 ( 才好/ 不好 ) 。
因此 , 表述二重性是“把”字 句体 现的现 代汉 语句 子自 足的 系
统特性 , 不过 , 一般陈述句的述 谓成分 X 与“把”字 句的 X 不尽 相
同。

三 句类自足 ( Ⅰ ) ———B 的定指性

3 .1 某个“ 把”字句总是属于一定的表意类型 , 因而一个自足

13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的“把”字句在满足语义自足、表述自足的同时 , 必须满足它所在句

』 类的自足条件。

句 与“把”字句自足有关的 句类 一般 讲来有 四类 : ① 意向 句和 意

外句 , ②致使句和关联句 , ③陈述句和祈使句 , ④知变句、位变句和

的 态变句。本节讨论第一类———意向句和意外句。

3 .2 人们讲话总是有一定的意向或预设的 , 与说话人意向和

机 预设一致的句子是意向句。意向句最突出的特点是 , B 是 定指的 ,

即带有或可 加上指量 定语和 非数量定 语 , 如例 ( 8 ) 是意向 句 , 带 有
非数量定语“桌上的”和指量定语“那 封”; 例 ( 17 ) 、( 18 ) 、( 19 ) 也 是
意向句 , 带有指量定语“ 那件”。有的意向句虽然没带上述定语 , 但
可加上。如例 (1 ) 、(3 ) :
(1 ) 把水喝干。
→ ( 1’) 把这杯水喝干。
(3 ) 把袖子往上卷。
*
→ ( 3’) 把左手的袖子往上卷。
意向句的 B 不能 带 有和 加 上 表示 非 定指 性 的定 语“ 一”+ 量
词。如 :
(1 ) 把水喝干。
*
→ ( 1”) 把一杯水喝干。 ( 始发祈使句 )
(3 ) 把袖子往上卷。
*
→ ( 3”) 把一只袖子往上卷。 ( 始发祈使句 )
(54) 把王师傅请来。
*
→ ( 54”) 把一个王师傅请来。 ( 始发祈使句 )
和意向句相反 , 与说话 人意向 和预 计相 违的句 子是 意外 句。意 外
句的 B 带有或可补出、或可换成表 示非定 指性 的“ 一”+ 量 词充 当
的定语。如 :
(55) 把一个师傅病了。
(56) 把桌上的花瓶摔了。

13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56’) 把桌上的一个花瓶摔了。 『

3 .3 上面说明意向句和意外句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 其实严格 』

控制 B 定指与非定指的是唯意向句、唯意外句和可意外句。 句

3 .3. 1 唯意向句的 B 只能是定指的。唯意向句有四类。 足
( 一 ) 最典型的唯意向句是祈使 句。如 例 ( 1 ) 、( 2 ) 、( 5 ) 、( 18 ) 、 的

(19) 等等。 在
( 二 ) 包含有或对应着 一个 祈使 句的陈 述句 , 如 例 ( 12 ) 、( 17 ) 。 机

例 (12) 是陈述句 , 但它包含有一个祈使句例 ( 1) , 例 ( 12 ) = 例 ( 1) +
“了”; 例 ( 17 ) 是陈述句 , 但它对应着一个祈使句例 (57) :
(57) 把那件大衣买了吧。
( 三 ) 带有褒义结果的陈述句。如 :
(58) 把桌子擦得光亮光亮。
(59) 把衣服买得很合身。
( 四 ) 征询性始发问 , 如例 ( 48 ) , 又如 :
(60) 把小王找回来 ?
3 .3. 2 唯 意 外 句 的 B 只 能 是 非 定 指 的, 并 且 得 带 非 定
标———“一・量”定语。 唯 意外 句 中 V , 对 主语 来 说 是 非 意控 的。
如例 (55) , 又如 :
(61) 把一个小偷跑了。
(62) 把一个父亲死了。
(63) 把 ( 一 ) 个王师傅病倒了。
3 .3. 3 可意外句是可 用于 意向句 , 也 可用 于意 外 句的 句子 ,
究竟何属要看语 境。用 于 意向 句 , B 可 带定 指 标 ; 用于 意 外 句 , B
可带非定标。例如 :
(64) 把一个小王骗了。 ( 太不像话 )
(65) 他说到做到 , 今天他真的 ) 把三班的小王骗了。
→ (65’) 把那个三班的小王骗了。
(65”) 把三班那个小王骗了。

13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例 (65) 、( 65’) 、( 65”) 的“ 骗”一 般带 有 以音 强 为主 的 逻 辑 重

』 音 , 以强调 V 是预谋的行为。

句 意外句的意 外 内 容 可 以 是 一 个 点 , 如 ( 65 ) 的 V, 又 如 ( 66 ) 、

(67) 的 B , (68) 、( 69 ) 的 X 等等。

的 (66) 把一只苍蝇吃了。

(67) 把一位大夫请来了。

机 (68) 把一个字写大了。

(69) 把一幅画贴得歪歪扭扭的。
意外点往往 带 有 以 音 高 为 主 的 逻 辑 重 音 ( 在 词 语 下 加 点 标
示 ) 。对于某个句子来讲 , 意外点可以 是 A、B、V 或 X , ( 还 可以 是
状语 ) 但无论哪种情况 , B 都可以带非定标。如 :
(70) 他把 ( 一 ) 个小王骗走了。
他把 ( 一 ) 个小王骗走了。
他把 ( 一 ) 个小王骗走了。
他把 ( 一 ) 个小王骗走了。
可意外句的意外内容还可以是各个“点”构成的“线”———整个
句子 , 这时 , 意外句一般采用 接问 句的 形式 , 整个 句子 的调 值往 往
升高 , 并可把前述句的定指 B 改为非定形式。如 :
(71) 小龙把刚买的那支笔丢了。 ( 前述句 )
(72) 小龙把刚买的一支笔丢了 ? ( 接问句 )
(72’) 小龙把支刚买的笔丢了 ? ( 接问句 )

① 例 ( 68) 中“写大了”中的“大了”是“大”的比较态形式 “了”


, 起构 形构
词作用 , 结构层次是 : 写大 了 , 表示超过一定的限 度 (参看 4 .1) 。这种陈述句
不和例 ( 69) 删除“了”构成的祈使句“把字写大”对应 , 和祈使句“把字写大”对
应的陈述句是“把字写大了”, 其“了”是表完成态 , 其结构层次是“写大了”。

13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四 句类自足 ( Ⅱ ) ———X 的选形性 句




4 .1 “ 把”字句的深层是一个因果链 , 带显果词的“把”字句都 在
能离析出原因和结果两个部分。如 例 ( 1 ) 就能 离析 出原 因 V ( 喝 ) 机

和结果 ( B) X ( ( 水 ) 干 ) , 例 ( 3 ) 能 离析 出 原 因 V ( 卷 ) 和 结 果 ( B ) X
( ( 袖子 ) 往上 ) 。又如 :
(73) 把衣服买大了。
(74) 把脸盆卖贵了。
例中 V ( 买、卖 ) 是因 , ( B ) X ( ( 衣 服 ) 大 了 ) 和 ( ( 脸 盆 ) 贵了 ) 分
别是果。不过 , 例 ( 1) 、例 ( 3) 和例 (73) 、( 74 ) 却是两类不同的因果 ,
前者是致使因果 , 句子可以说成 :
(75) 因为 V 而使 BX
如例 (1 ) 和例 ( 3) 可分别说成 :
(76) 因为“喝”而使“水干”了 ;
(77) 因为“卷”而使“袖子往上”。
后者是关联性因果 , 句子只能说成 :
(78) BX ( 因为 ) 与 V 有关
如例 (73) (74) 可分别说成 :
(79)“ 衣服大了”( 因为 ) 与“买”有关 ;
(80)“ 脸盆贵了”( 因为 ) 与“卖”有关。
因果关系不同的“把”字句 , 所带结果的类型也不同 , 致使因果
性“把”字句 , 既可带致使性结果 ( a ) , 又能带比较性结果 ( b) 如 :
(81) 把纸剪小。 ( a )
(82) 把纸剪小一点。 ( b )
(83) 把沟挖深。 ( a )

13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84) 把沟挖深了。 ( b )

』 (85) 把沟挖得太深。 ( b )

句 而关联性因果“把”字句则只能带比较性结果 ( b ) 。试比较 :

(73) 把衣服买大了。 ( b )

的 *
(86) 把衣服买大。 ( a )

(74) 把脸盆买贵了。 ( b )

机 *
(87) 把脸盆买贵。 ( a )

(88) 把沟挖浅了。 ( b )
*
(89) 把沟挖浅。 ( a )
在现代汉语中 , 形 容 词 加 数 量主 语、副 词 和“ 了2 ”构 成“ 比 较
态”, 在切分 时 , 上 面 例 中 加 点 的 词 切 在 一 起 , 如“ 剪 │ 小 一 点”、
“挖│深了”“
、 挖得│太深”。 上面构 成形 容词 比较 态 的副 词、
“了
2”和数量短语 , 表比较态时还可一同出现。如 :
(90) 把沟很挖浅了一点。
4 .2 “ 把”字句的 陈述句 和祈 使句 大多有 一种 对应 关系。 这
有两种情况 : ①前者包含后者 , 如例 (12) 包含例 (1 ) ; ②前者是后者
的变形 , 如例 ( 17 ) 是 例 ( 57) 的变 形。这 里的陈 述句 是在祈 使句 的
基础上形成的。
当祈使句不带“了1 ”时 , 相对的陈述句是在此基础上 加“ 了”形
成包含祈使句的陈述句的格局。如 :
(1 ) 把水喝干。 ( 祈使句 )
(12) 把水喝干了。 ( 陈述句 )
(91) 把黑板擦一下。 ( 祈使句 )
(92) 把黑板擦了一下。 ( 陈述句 )
当祈使句带“了”( le) 和语气词“吧、喽”时 , 相对的 陈述句是 把
祈使句的语气词“吧、喽”删除。如 :
(57) 把那件大衣买了吧。 ( 祈使句 )
(17) 把那件大衣买了。 ( 陈述句 )

13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93) 把水喝喽 ( 了 + 呕 ) 。 ( 祈使句 ) 『

(94) 把水喝了 ( le ) 。 ( 陈述句 ) 』

祈使句和无对应 祈使 句的 陈述 句 不能 用“了”( le ) , 参 看 §6 . 句

3 .2。 足
4 .3 在祈使句内 部 , 表 示位 变、态变 的句 子 , X 可以 为“ ( 一 ) 的

“ 一下”
V” “ 了吧”, 如例 ( 28 ) ( 91 ) ( 57 ) , 如 果位变是 消失性 的 , 态 变 在
是解体性的 , 那么 X 又可以为“了呕”( 有的写 作“ 喽”, 通常 只写 作 机

“了”) , 如例 (93) 是表消失性的位变 , 用了“ 了呕”, 例 (95) 是解体性
态变 , X 也可用“了呕”。
(95) 把这个花瓶咂喽 , ( 看到它就心烦 )
表示知变的祈使 句 , X 只 能为“ ( 一 ) V”和“一 下”, 如 例 ( 13 ) 、
(15) 。

五 句类自足 ( Ⅲ ) ———BX 的照应性

5 .1 绝大多 数“把”字 句 , 其 B 是 作 为一 个 整 体 被 V P 陈 述
的 , 因此 , V P 中包含不包含表量词都不影响句子的自足。如 :
(1 ) 把水喝干。→ ( 96 ) 把水都喝干。
(12) 把水喝干了。→ (97) 把水都喝干了。
但是 , B 作为 若 干 个 体 或 部 分 的 集 合 时 , B 往 往 带 有 表 量 定

① 在武汉方言中 , 例 (93) 的“喽”是换成“它”(t’a) ( 即“把水喝它”) , 例


(94 )的“了”读作 ( liao) , 武汉话的“把”字句也是用句末助词区别两种句子。
② 像例 (13)“把这些水果称称”可以说 成 ( 13’“
) 把 这些水 果称称 吧”,
“吧”不参与构成句式的差异 , 是为增加 委婉色 彩加上 去的 , 非知变 祈使句 也
可以 , 如例 (91 )。

13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语 , 这时 , V P 中一定要 包 含 有相 应 的表 量 成分 X ( 宾 语 ) 或 Y ( 状

』 语 ) 。如 :

句 (98) 把三个苹果算了两个。

(99) 把五本书丢了三本。

的 (100 ) 把八斤梨子算了九斤 , ( 真会算 !)

(101 ) 把所有的人都调走了。

机 (102 ) 把几个骨干全抽跑了。

(103 ) 把几个骨干抽走了一半。
否则 , 句子不成立 , 试比较 :
(104 ) 把十五亩地都卖了。→
*
(104’) 把十五亩地卖了。
(105 ) 把八个香蕉算了两个。→
*
(105’) 把八个香蕉算了。
5 .2 这类“ 把”字句比一般的“ 把”字句 多一套 表示 B 的中 心
语量变的述被结构 , 其中 B 的表 量定 语是 被述 成 分 , X 和 V 一 起
构成述谓成分。这类句子由两个小句复合而成 , 即 : 一个“把”字句
( S1 ) + 一个量变句 ( S2 ) 。如例 (104 ) 为 :
把地卖了 ( B1 ) + 十五亩都卖了 ( S2 )
例 (105 ) 为 :
把香蕉吃了 ( S1 ) + 十八个吃了五个 ( S2 )
从表达过程看 , S2 是 补述 S1 的 ; 从构成上 看 , S2 是附 着在 S1
上 ( S1 为位变句或量变句 ) ; 从表达结果看 , S1 是 衬垫 S2 的。这 种
句子是一种表量句。在“把”字句的家族中 , 这类句子与意向句、意
外句处于同一层 级 上 , B 中 的“一”+“ 量”定语 不 仅 可 用 来表 数 ,
如:
(106 ) 把一瓶酒喝了一半。
而且 B 中的表量定语占住了定 指标 和非定 标的 位置 , 句子 不能 用
于祈使 , 因此 , 这类句子是一种“超意向句”。

13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5 .3 这类句子表 量一 般是 用 以说 明 V 得过 多 , 尤其 是 用 X 『

宾语照应 B 的句子。如“ 把 三 个苹 果 吃了 两 个”是说 吃 多了 “
, 把 』

十个苹果吃了三个”也是说超过了应吃的份数。 超量的极 限是 B , 句

若 X 的数大于 B 就形成夸张。如例 (100 ) , 又如 : 足
(107 ) 把十个苹果说成十一个。 的

除了量词是“ 半”外 , X 宾 语中 的 数词 不 能 为“ 一”, X 状 语 只 能 是 在
“全”和“都”。 机

六 非句用法———“自足条件”的耗失

6 .1 当“ 把”字 ( 句 ) 结构充当成分或紧缩句的分句时 , 除了述


变性 , 其他自足条件的制约作用都有范围不同的耗失。
“把”字结构充当成分一般是整个“把”字句原形照搬 , 但是 , 当
它作连谓短语的一 个成 分 时 , VP 中 可 只含 一 个述 谓 成 分 , 即“ 二
重性”原则耗失。如在唱词中 :
(108 ) 手持钢鞭将你打。
(109 ) 走进门来把水喝。
不过 , 整个连谓短语 还是 保 持了 二 重性 “
, 把 BV”充 当了 其 中“ 一
重”。由此看来 , 二重性是谓语性的表现 , 当连谓已有这种特性时 ,
“把”字结构的二重性 就多余 了。作 其他成 分时 , 作 为“ 把”字句 必
要条件的 V P 的二重性其作用不变。
6 .2 “ 把”字结 构 充当 主、宾语 , B 定指 性 的制 约 作 用耗 失。
如:
(110 ) 把一位大夫请来行不行 ?
*
( 比较 : (111 ) 把一位大夫请来。)
(112 ) 把张大夫请来行不行 ?

13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 比较 : (113 ) 把张大夫请来。)

』 (114 ) 能不能把一位大夫请来 ?

句 *
( 比较 : (111 ) 把一位大夫请来。)

(115 ) 能不能把张大夫请来 ?

的 ( 比较 : (113 ) 把张大夫请来。)

如果是接问句 , 疑 问语 气相 当一 个谓 语 , B 可以 是 定指 性的 ,

机 也可以是非定指性的。如 :

(116 ) 把一位大夫请来 ( 吗 ) ?
(117 ) 把张大夫请来 ( 吗 ) ?
6 .3. 1 充当主、宾语时 , 关联性 因果“ 把”字句 的 X 可 以用 非
比较态形式。试比较 :
(118 ) 把衣服买大好一些。
*
( 比较 : (86) 把衣服买大。)
(119 ) 把沟挖浅比挖深好。
*
( 比较 : (89) 把沟挖浅。)
(120 ) 把衣服买大好。
(121 ) 他希望把衣服买大。
(122 ) 他喜观把沟挖浅。
6 .3. 2 从§4 .2 可知 , 祈使句和没对 应祈使 句的陈述 句不 能
用“了1 ”, 但是当“ 把”字结构充当句子成分时 , 这个限制作 用耗失 ,
并且不分位变、态变与知变。试比较 :
(123 ) 把桌子搬了再走。 ( 祈使句 )
( 比较 : (124 ) 把桌子搬喽。)
(125 ) 把桌子搬了才走。 ( 陈述句 )
( 比较 : (124 ) )
(126 ) 把电影看了再走。 ( 祈使句 )
*
( 比较 : (127 ) 把电影看了。)
(128 ) 把电影看了才走。 ( 陈述句 )

14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比较 : (127 ) ) 『





七 结语 足



7 .1 PG 的述变性 , V P 的二重性 , X 的选形性以及 B、X 的照 机

应性 , 从一方面看是“ 把”字句从整体到部分的形式制约 , 从另一方
面看则是从句式到句子、句类 的范 畴制约 , 把 这两 方面 结合 起来 ,
即“把”字句不同句型类别的范畴制约反映为对句子组织成分的类
别制约。句式特征反映在整体 ( PG) 上 , 构成了“把”字 句的基本 语
义特征 ; 句子特 征 反 映在 谓 语 ( VP ) 上 , 体 现着 句 与 非 句 的差 异。
“把”字句与非“把”字句的 不同 , 表 现为 第二个 述被 成分成 员的 不
同。句类差异分别反映为具 体构 成成 分的语 法类 型及 其隐 现上 ,
这些类型及 其隐现 构成了“把”字 句的若 干下位类 型 , 区别着不 同
的言语意思。
7 .2 言语中的任何句子都是属于不同的句式、句类的 , 因此 ,
生成一个“把”字句必须 要满足句 式语义 上的述变 性、句子表述 上
的二重性以及所 属 句类 的 特定 性 , 并 且 在顺 序 上 是 先 句式 , 再 句
子 , 再句类。在句类中 “
, B 的 定指 性”、
“ B、X”的 照应 性 反映 的 意
向句、意外句和超意外句是句类的 第一级 , 它们 是相互 排斥的 “
; X
的选形性”反映的是句类的第二级 , 是一级句类下面的次类。鉴别
一个“把”字句顺序可与生成相反 , 也可与之相同。
7 .3 “ 把”字句从句到非句不是语形的增加 , 而是制约条件的
减少 , 句与非句的对立表现为隐性制约规则的遵守与妥协。
7 .4 本文反映的语 法内容 是用 词类和 短语 的功 能类 等语 法
范畴所无法说明的。汉语句 式研 究、合格句 子的 生成 和鉴 别研 究
都要着力于这种内容的揭 示 , 汉语语 法的 个性 突出表 现在 制约 语

14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形的隐性语法范畴十分丰 富 , 这种范 畴的 研究 类可能 是现 在乃 至

』 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使命之所在。

句 7 .5 我们以为 , 一种语 言的语 法可 大分为 两部 分 : 理 解语 法

和生成语法 , 本文属于后者。“ 把”字句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相当多 ,

的 本文只是“把”字句自足 机制研究 的一个 开始 , 只是一 个宏观的 考

察。“把”字句因 V P 的不 同而 形成 的 句式 , 各 自都 有 一些 特殊 的

机 要求。不过 , 各种“ 把”字句句式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 其结果会使我

们对“ 把”字句 及自足机 制与语义 的认识 更加深入 和更加 细密 , 因
而也会更接近语法的客观真理。

( 本文 1988 年提交给在夏威夷召开的第 22 届
国际汉藏语学术讨论会 ,
原载《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14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除 ”字 句 的 表 意 类 型 与 表


介 词“ 除 ”的 语 言 功 能 型




“除”字句 , 是指由介词“ 除”或带“ 了 (/ 去/ 开/ 掉 )”与其他词语 除

构成“除”字短语充当状语的句子。 的
例如 : 语

(1 ) 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 除了一两个著名的专 功
家请假外 , 几 乎 所 有 的 力 学 方 面 的 著 名 科 学 家 都 来 了。 能

( 白帆《那方方的博士帽》)
(2 ) 除王贤良之外 , 还有三四个码头上的鳏夫前来表示求妻的
愿望。 ( 池莉《你是一条河》)
“除”字短语后面常常 带有 方位词“ ( 之/ 以/ 而 ) 外”。 不过 , 有无 方
位词 , 并不影响句子的表意类型与意思表达。
句子 , 从本质上讲 , 是表意传息的语法单位。根据表意传息的
不同“
, 除”字句形成了 三种 不同的 句式 格式 : ①归 同性 加合 句 ; ②
显异性排除句 ; ③别无 他选 的对举 句。归 同、显 异和 别 无他 选 , 是
“除”字句的 三种表 意功能 ; 加合、排除 和对举 , 是“除”字短语与 中
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关于“除”字句 , 学者们做过一些研究 , 这些研究代表了不同阶
段、不同角度对“ 除”字句的认识。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 上 , 从 句子 信息 结构和 整 体表 意的 角
度 , 整理和讨论“ 除”字 句的 表意类 型、格式 特征、格式 联系 以及 介
词“除 ( 了 )”的构句语言功能。

14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表 一 显异性排除句



与 1 .0 显异性排除句 有两 个特点 , 一 是语 义“ 排除”, 二 是表 述

词 “显异”。其典型格式有三 : Ⅰ ‘
. 除了 A VP1 , B 都 V P2 ’; Ⅱ ‘
. 除

除 了 A , B 都 ∧ V P’; Ⅲ‘
. 除了 A , 剩下 B…’。不同格式 , 句子整体

的 表意特点相同“
, 显异”成分及其方式有异。
语 1 .1 所谓“ 排除”, 是指 句子 为突 出主要 信息 , 在 表述 平面 上

功 把状语中所表达的 A 及 其表 现 ( W1 ) 减 除 , 把 表 述指 向 聚焦 于 中
能 心语所表达的 B 其表现 ( W2 ) 。如例 ( 1) 整个思维对象是出席国 际
学术会议的代表 , 句子用“ 除”字短 语排 除 A ( 一两 个著 名的专 家 )
及其表现 ( 请假 ) , 把表述的指向聚焦于 B ( 几乎所有的 力学方面 的
著名科学家 ) 及其表现 ( 都来了 ) 。又如 :
(3 ) 在她印 象中 , 除 了文 化 大革 命 , 王 贤良 没 办 成 过 一件 事。
( 池莉《你是一条河》)
(4 ) 表妹的信上 除了“收 到”两字 以外 , 再无 别的 表示。 ( 张 抗
抗《白罂粟》)
例 (3 ) 等于说除 A ( 文化 大革 命 ) 办成 了 , B ( 别 的事 )“ 都 没 办
成”, 句子是强调别的事没办成。例 (4 ) 类推。
表述平面的 A 减除 , 并不 等于 在 逻辑 思 考中 忽 略 A。 相反 ,
在逻辑思考 中 , AB 不 仅都 在 句子 考 虑 的范 围 内 , 而 且 A + B = 1
(100 % ) 或趋向 1 , 即在特定范围内其思 考对象 在逻辑上 都是周 延
的或趋向周延的。如 :

① ∧
V P , 读 : 反 V P。比如 , 如果 V P 是“去”, 那么 ∧ V P 就 是“不 去”, 即
它的反面 , 反之亦然。

14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例 (1 ) A
“请假的”+ B
“ 到了的” = ( 或趋 向于 ) C“所 有应该 出 字
席会议的”。 句

例 (3 ) A
“文化大 革命”+ B 没办 成的 事 = C“她 印象 中”王 贤 表
良做的所有的事。 意

排除对象和非排除对象 , 在句 子所 给定 的特定 范 围内 的逻 辑 型
周延性 , 是显异 性排除句 区别用 于另外两 类“ 除”字句 的重要语 义 与

特征。 词

在语形上 , 显异性排除句的状语与中心语之间 , 或者说在中心 除

语的前面 , 都有或都 隐含着 一个“其 余”
“ 剩下”之 类的 减除词。 如 的
例 (1 ) 例 ( 4) 的中心语前面都可直接添上减除词“其余”; 例 ( 3) 改换 语

成带减除词的说法 , 句子意思不变 : 功
(3’) 在她印象中 , 除了文化大革命 , 其余 事王贤良没办成过 能

一件。
减除词的隐含或可添加 性 , 是 显异 性排 除句区 别 用于 另外 两
类“除”字句的重要语法特征。
1 .2 所谓“ 显异”, 是指这类“除”字句在表意上 , 重在表达 A、
B 表现或状况 ( W ) 的不同或对立。可从三方面来看 :
第一 , 如果 A、B 的 W 都出现 , A 的 W1 和 B 的 W2 语 义一 定
反向相对。如例 (1 “
) 请假”和“到 了”对于 出席 会议 来讲 , 语义 是
反向相对的。
第二 , 如果语形上 只出 现一 个 W , 那么 肯 定是 W2 , 其隐 含 的
W1 在语义上与之反向相对。如例 ( 3) 出现的 W 是“没办成 过”即
W2 , A 的表现 W1 就是 W2 语义反向相对的“ 办成过”。又如例 ( 4)
W2 是“无”, 其相 对 的 W1 就 是 语义 反 向相 对 的“ 有”。 A、B 的 表
现或状况 ( W1 W2 ) 逻辑上反向相对 , 是显异性“除”字 句的又一 重
要语义特征。
第三 , 如果 把 显异 性排 除句 换成 其 他同 义的 说法 , A、B 表 现
上的对立与差异 , 就会 大大 减弱甚 至消 失。为节 省 篇幅 , 对 比例 ,

14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字 略。
句 1 .3 显异性 排 除句 的 三种 典 型 格 式 , 代 表 和 反映 了 显 异 性

表 “除”字句 W1 和 W2 的三种表现类型。
意 1 .3. 1 Ⅰ式‘ 除了 A VP1 , B 都 VP2 ’, 是 A 的 表现 W1 和 B

型 的表现 W2 同现的显异排除句。如例 (1 ) , 又如 :
与 (5 ) 除了 家法律 和行政 法规 有明确 规定 ( 禁 止或 限制 ) 的 以

外 , 一切 括在国际贸 易范畴内 的进出口 自 由 的。

『 ( 报)

』 (6 ) 除了一所学校没去以外 , 我们走访了所有的学校。 ( 报 )

语 例 (5 ) W1 是“禁止或限制”, W2 是“ 是自由的”, 二者语义相反
言 相对在句中同时出现 ; 例 ( 6) W1 是“没 去”, W 2 是“ 走访了”, 二 者

能 语义相反相对在句中同时出现。
1 .3. 2 Ⅱ式‘ 除了 A , B 都 ∧ V P’, 是 B 的表现 W2 出现、A 的
表现 W 1 隐含或省略的显异排除句。W1 有的只能意会 , 如例 ( 3 ) ;
有的可补出来 , 如例 ( 4) 。又如 :
(7 ) 在进口管理方 面该文 件规 定 : 除 交、政 府双 边协 议规 定
外 , 所有进口汽车、摩托车 律 章征税 ; ( 报 )
(8 ) 你得明白 , 除了他 , 谁也不会借给你这二十块钱的…… ( 张
抗抗《白罂粟》)
例 (7 ) 的 W“
1 不照章征税”可以根据 W2 意会 , 例 ( 8 ) 的 W1 可 根
据 W2 反向补出 :
(8’) 你得明白 , 除了他 借给你这二十块钱 , 谁也不会借给你
这二十块钱的…
W1 与 W 2 , 语 义相 对 , 语 形肯 否相 反。为 了反 映 本句 式的 这
一语义语形特点 , 我们把本格式的 VP 记做 ∧ V P。
1 .3. 3 Ⅲ式‘ 除了 A , 剩下 B…’, 是 W2 出现 在 B 前 或隐 含

① 不能补出 , 往往不是语形 (语法 ) 原因 , 而是语义表达不这样说。

14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在 B 前后的显异性“除”字句 , W1 靠意会。例如 : 字
(9 ) 这些秧可卖 6000 元 , 除掉成本 , 可赚个 2000 多元。 ( 报 ) 句

(10) 除了会议用房外 , 就只这三间房了。 表
例 (9 ) 可表述为 : 除 掉成本 , 剩 下 赚个 2000 多 元。例 ( 9 ) 的 意

W2 是 B 前的“可赚”, 其 W1 是 W2 的反向否定式“不可赚”。如 果 型

把他们都塞进句子就是 :

(9’) 这些秧可卖 6000 元 , 除掉 可 赚的 本, 可赚 有 2000 词

多元。 除

例 (10) 的 W2 隐含在 B 前 , 只 能根据 上下 文意 会。该 句在 一定 的 的

上下文中大致相当于 :

(10’) 除了会议用房外 , 可用的 (/ 剩下的 ) 就只这三间房了。 功

(10”) 除了会议用房外 , 就只这三间房 用 。
1 .3. 4 如果细究 , 显异“ 除”字句 的 Ⅰ、Ⅱ 式 是 突出 W2 及 B
在 W2 ( 表现 ) 上一致的句子 , B 和 W2 都 不能省 略。“ 除”字短 语
修饰的中心语 , 常常使用具有周遍性的格式 ‘
: 疑问代词 + 都/ 也 +
不/ 没/ 别/ 会 + VP’或‘没 有 B + VP’。 正因 为 如 此 , 其 周 遍 性 或
一致性 , 是 中心语内 部的“周 遍”和“ 一致”, 而对于 全句来 讲 , 它 还
是局部。对于整个句子来说 , 其周遍和局部的语义辖域关系是 : 除
了 A , 其余 ( 所有 B 都 V P ) 。
Ⅲ式是一种减剩式 , 表达上主要是突出 剩下部分 B , W2 则 常
可省略或隐含。再看一例 :
(11) 今日与会之人 , 除了黄 蓉不 能出 阵之外 , 算 来 以郭 靖、郝
大通 , 和一 灯大 师 的 四 弟 子书 生 朱 子 柳 三人 武 功 最 强。
( 金庸《神雕侠女》)

① 换句话说 , 其他两式的 W2 均在 B 后。
② 《现代汉语八百词》( 修订本 ) , 商务印书 馆 1999 , 126 , 说这 种句式 是
“排除特殊 , 强调一致。后面常用‘都、全’等呼应”, A、
B 间的大小没有规定。

14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字 例 (11) 中心语部分可 变换成 带“ 剩下”的句子 : 算 来 下 功
句 最强的是郭靖、郝大通 , 和一灯大师的四弟子书生朱子柳三人。这

表 类句子不是 侧 重 W2“ 武 功最 强”, 而 是 侧 重 具 有 该 特 征 的 人 B。

类 W2 ( 可以出阵 ) 可通过和 W1 语义上的矛盾对立明确感知。




『 二 归同性加合句




言 2 .0 归同性加合句 , 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 一是表达上的“ 归
功 同”, 二是语义上的“加合”。归同性加合句也有三个典型的表义格

式 : Ⅰ ‘除了
. A , B 也 V P’; Ⅱ ‘
. 除 了 A , 还 B’; Ⅲ ‘
. 除了 A, 又
B’。
2 .1 所谓“ 加合”, 是指“除”字句 在表 义 上对 A、B 两 项都 取
( 合取 ) , 并不是像显 义排除 句那 样 , 利用“除”字 , 从 一个特 定的 范
围内把其中一个 排 除 出去。 如例 ( 2 )“ 除”字 短 语 中的 A ( 王 贤
良 ) 也是算在“ 前来表示求妻的愿望”的人员里面的。又如 :
(12) 除了兵刃拳脚之外 , 叱咤雷鸣 , 也是克敌制胜的一门厉害
手段。 ( 金庸《神雕侠女》)
(13) 除了照例很多吃 的外 , 她 又给我 带了 几本 书。 ( 王朔《空
中小姐》)

① 郑懿德、陈亚川 :《
“除了……以外”用法研究》,《中国语文》1994( 1 ) ;
沈开木 :《
“除”字句的探索》,《汉语 学习》1998 ( 2 ) , 等 都称这 种关系 为加和 关
系。

14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由于表达上是先说 A 再补 上 B , 有 些 著作 也 把这 种 加合 称 作“ 追 字
加”。 句

2 .2 所谓“ 归同”, 是 指这种 句子 的“ 加合”, 在逻 辑上 是同 类 表

归并 , 在表达上是补充列举。

具体地 说 , A、B 围绕 某一 话题 形成 类 同并 立的 两项 , 句 子 先 型

用“除了”把 A 先放到某种性质的盒子里 , 然后中心 语又把 B 也 追

加或归并到同一盒子里。 如 例 ( 2 ) 句 子 是先 用“ 除 了”把 A ( 王 贤 词

良 ) 放进“ 前来表示求妻的 愿望”的 盒子 , 接 着 中心 语又 把 B ( 三 四 除

个码头上的鳏夫 ) 追加归并到同一盒子里。 的

所谓盒子 ( W ) , 在 逻辑 上 是 A、B 形 成 并列 概 念 所 依 据 的 特

征 , 从表达上看 , 就是语言的话题。归 同加合 句的 A、B, 就 是同 一 功

话题先后表述的两个述 题 或焦 点。即 句子 先用“ 除 ( 了 ) ”把第 一
个述题 A 与话 题 W 连 接起 来 , 接 着 把 B 也 和 W 连 起 来。 如 例
(12) 是说“克敌制胜的厉害手段”, 除了 A ( 兵刃拳脚 ) 又有 B( 叱 咤
雷鸣 ) ; 例 (13) 是说“给我带的东西”, 除了 A ( 很多吃的 ) 又有 B( 几
本书 ) 。
2 .3 归并性 加 合“ 除”字 句 的三 种 典型 格 式 , 都表 归 同 性 加
合 , 其不同主要表现为被归并项的形式类型和附加意义有异。
2 .3. 1 Ⅰ式 “
( 也”字 归并 句 )‘ 除 了 A , B 也 VP’, 是 并列 性
归同句 , 其 A 和 B 在语 义上 平等 并列 , 但在 表达 平面 , 仍有 先后、
主次的些微差异 , A 的地位一般优于 B。例如 :
(14) 除了 语,你 学、物理 要学好。
(15) 他除了写 说 , 有时候也写写 。
Ⅰ式的表义特 点 与“ 也”的 用 法有 关 ,《现 代 汉语 词 典》( 修 订

①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 增订 本) , 商务印书馆 1999 , 称之 为


“排除已知 , 补充其他”, 马真《简明汉语语法》称之表“递进追加关系”, 追 加未
知。

14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字 本 )1467 页列了“ 也”几 个义 项 , 其 中与 本句 式 有关 的义 项是 “
: 表
句 示同样”, 这可能是 A、B 两 项语 义关 系的 基 础 , 其先 后、主 次的 表

表 现 , 则是“ 除”字句的句式表义功能使然。
意 Ⅰ式是 以动 词性 词语为 话题 , 以 名词性 词语 为述题 或焦 点

型 的加合句 , 即 A、B 都 是名 词 性 词 语。 如 例 ( 14 ) 的 A ( 英 语 ) 、B
与 ( 数学、物理 ) 都是名词性词语 , 位置在动词前 ; 例 ( 15 ) 的 A ( 小说 ) 、

词 B( 诗 ) 也都是名词性词语 , 位置在动词之后。

除 2 .3. 2 Ⅱ式 “
( 还”字归并 句 ‘
) 除 了 A , 还 B’, 是 补充 性归 同

的 句 , 其 A 是基础 , B 是一种补充性的追加。例如 :

(16) 三十二 元 钱的 工 资 , 除 了 吃饭 还 要 抽 一 口烟。 ( 张 抗 抗

功 《白罂粟》)

(17) 新疆四运集团公司每年从职工中评出 10 名公司级劳动
模范 , ) 除通报表彰外 , 公司还给予优先住房、浮动工资等
特殊政策。 (1994 年 4 月 14 日《人民日报》)
Ⅱ式 , 有的以名词性词语为话题 , 以动词性词语为述题或焦点
的加合句 , 即 A、B 都是动词性词 语。如例 ( 16 ) A ( 吃 饭 ) 、B ( 抽 一
口烟 ) 是动词性词语 , (17) 的 A ( 通报表 彰 ) B ( 给 予优 先住房、浮 动
工资等特殊政策 ) , 也都是动词性词语。
有的 , A、B 为名词性词语。如 :
(18) 你要下决心吃苦 , 除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历史地理 , 你
还要学习人类学和考古学 , ( 你要把你学过的那些方言知
识搞得更深入。) ( 张承志《北方的河》)
(19) 杨 过 心 想 “
: 原 来 除 我 之 外 , 还 有 人 在 窗 外 偷 听 , ……”

① 本文动词性词语是广义的 , 包括形容词性的词语。
② 含动词性词语的指称性用法。
③ 例 ( 12) A( 兵刃拳脚 ) 是名词 性词语 , B( 叱咤 雷鸣 ) 是动 词性 词语 的
指称性用法。

15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金庸《神雕侠女》) 字
例 (18) 的 A、B
“自然地理、经济 地理、历史 地理”
“ 和人 类学 和 句

考古学”是名词 性词 语 , 例 ( 19 ) 的 A、B
“ 我”和“ ( 别 的 ) 人”也 是 名 表
词性词语。A、B 为名 词性 词 语 的Ⅱ 式 , 和Ⅰ 式 相 通 , 常 可转 化 为 意

Ⅰ式。如例 (18) (19) 可说成 : 型
(18’) 你要下决心吃 苦 , 除了 自然地 理、经济 地 理、历史 地理 , 与

人类学和考古学 , 也要学习。 词

(19’) 杨 过 心 想 :“ 原 来 除 我 之 外 , 另 外 还 有 人 也 在 窗 外 偷 除

听 , ……” 的
但是由于“还”跟“ 也”语义 的不 同 , 由 它们 构成 的“ 除”字句 也 语

有差异。《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 488 页所列 的“ 还”的几 个义 项 功
中与本句式有关的义项是“
: 表示在某种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 能

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
; 表 示对某 件事 务 , 没有想 到如 此 , 而居 然
如此”。因此 “
, 还”字归并句不同于“也”字 归并 句的 , 就 是在“ 也”
字归并句的 基础上 , 增加 了这里 所列的“还”的一个或 两个义项 的
意义。
“再”作用与“还”相 同 , 用“ 再”的句 子也 是补 充式归 同句。 例
如:
(20)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 , 现在再补充一点 : ……。
2 .3. 3 Ⅲ式 “
( 又”字归并 句 ‘
) 除 了 A , 又 B’, 也 是补 充性 归
同句。其 A 是基础 , 但 B 是一种递进性补充。例如 :
(21) 除黄力平获双杠金 牌外 , 白 俄罗斯 的谢 尔博 又获 单杠 和
跳马两项冠军。
(22) 这次考试除了笔试之外 , 又增加了口语和听力。
“又”字归并句的 A、B , 可以 是名词 性的 , 也 可以 是动词 性的。
但是由于“又”跟“也”是有同 有异 的副 词 , 所以 “
, 又”字 归并 句 , 除
表 A、B 并列外 , 同时又表 B 在意思上比 A 更 进一层 ( 如 例 ( 21) ) ,

15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字 或 B 是在某个范围之外的补充 ( 如例 ( 13 ) ( 22 ) ) 。
句 2 .3. 4 “ 除”字句还有“ 也都”和“ 都还”连用的形式 , 这样一来

表 似 乎 是 归 同 性 加 合 与 显 异 性 排 除 两 种 格 式 中 和 了 , 其 实 不 然。
意 “也”
“ 都”并用的是归同句“
, 都”
“ 还”同现的是显异句。例如 :

型 (23) 除了他 , 刚来的同学 都 知道这件事。
与 ( 归同性加合句 )

词 (24) 除了他 , 别的同学 还 道这件事。

除 ( 显异性排除句 )




功 三 别无他选的对举句

3 .0 “ 除”字句的 第三种 类型 是表 别无他 选的 对举。 这种 句


式也两个特点 : 语义上的对举 , 句义上的别无他选。别无他选的对
举句 , 有两个典型格式 “
: 除了 A 就是 B”和“除了 A 还是 A”。
3 .1 所谓“ 对举”, 是指 句子 的 A、B 两项 原本 不 是对 立的 矛
盾概念 , 但是这种句子 是作为 矛盾 概念 来进行 对立 性的 列举。 因
此 , 在表达上 , 其 A + B = 1 ( 100 % ) 。如 果 说 排除 句 的 A + B = 1
( 100 % ) , 是 客 观 语 义 的 逻 辑 周 延 , 那 么 , 对 举 句 的 A + B = 1
(100 % ) 是主观表达上的逻辑周延。例如 :

① 很有意思的是 :《现代 汉语 词典》( 修 订本 ) , 商务 印书 馆 1989 , 1530


- 31 列 出 了“ 又”的 几 个 义 项 : ① 表 示 几 种 情 况 或 性 质 同 时 存 在 , ( 同
“也”———摘注 )②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 ③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 , 而
在“除”字句中 “又”
, 是几个义项同 时使用 : 或用 ①② , 或用① ③ , 或 ①②③ 均
用 , 如 : 除了外衣 , 随即将申志凡的道袍脱下穿上 , 又除了他的道冠 , 戴在 自己
头上。( 金庸《神雕侠女》)

15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25) 这几天除了刮风 , 就是下雨。 字
(26) 小张一天到晚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 , 简直是一个工作狂。) 句

常识告诉我们“
, 这几天”的天气 除了“刮 风”
“ 下雨”之 外不 可 表
能没有其他表现 , 因为“ 狂风不尽日 , 暴雨不 终朝”。同样 , 小张 也 意

不可能一天到晚不吃饭 不睡觉。 从表 达上讲 , 这 种句 式都 是一 种 型
修辞上的夸张 ; 但是从语义逻辑上讲 , 是把非矛盾概念当矛盾概念 与

使用。因此在这一点上讲 , 归 同句、显 异句 和 对举 句 A、B 的概 念 词

性质和逻辑表现可列成下表 : 除

B 两概念的逻辑性质
A、 A、B 之合的逻辑表现 的
句式类型 语
矛盾概念 非矛盾概念 A + B = 1/ →1 A+B< 1 言

显异句 + +

归同句 + +

对举句 + +

对举句的 A 和 B 不论 在语 形、语 义上 是分 割的 几项 , 但在 结
构上一般都是捆绑成一项表达。例如 :
(27) 西区食堂每天除了萝卜白菜 , 就是黄瓜土豆。
(28) 除了别的特点之外 , 中 国六 亿人口 最显 著的 特点 是一 穷
二白。
例 (27) 的 A、B 都是两个词合并成一项形成二项对立 , 例 ( 28)
B 是两项并列合 成 一项 ( 词 语 只有 一 项 而内 容 可 能 多 项的 ) 同 A
形成二项对立。如果把 A 或 B 拆成几个支项表达 , 就 会向归同 句
转化。如下面 A、B 拆分后的句子就是归同句 :
(27’) 西区食堂每天 了萝卜 , 除了白菜 , 就是黄瓜土豆。
(28’) 除了别 的特 点 之 外 , 中 国六 亿 人 口 最 显著 的 特 点 是
“ 穷”, 二是“白”

① 单项复用式的第二个 A 是 B 的特殊性式。 A + A = (/ → )1。

15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字 3 .2 所谓“ 别无他选”, 指这 类句 子在表 达中 用于 选择 , 并 且
句 其句面意思是只有 A、B 可选 , 而句里意思是 : 没有其他选 择 , 或 其

表 他剩余项可选。换句话说 , 对举句的使用是要表明 A、B 是仅有 的
意 选项。如例 (27) (28) 两句就表达了 别无 其他 选择 和“ 没有 其他 更

型 显著的特点”的“ 句里”意思。
与 比较有意思的是 , 这类句子的“ 句里”意思 , 常常用歇后语一样

词 的“歇后句”来对其句义 做进 一步 解释和 揭示。歇 后句 隐去 的 , 一

除 般可补出来 :

的 (25) 这几天除了刮风 , 就是下雨 , 没有一天好天气。
语 例 (26) 就带有歇后句“简直是一个工作狂”。

功 3 .3 别无他选的排除有 A、B 二项限 选和 A 一 项单选 两类。
能 一项式是二项式的极端表达。
3 .3. 1 二项限 选式“ 除了 A 就 是 B”, A 和 B 常 是几 个词 语
的并列捆绑 , 从而形成 对立的 两个 选择项 , 达 到说 明“ 别无 其他 选
择”的意思的。再看两个例子 :
(29) 这些人除了能从兜里掏出 种舶来的名牌口红、香水、口
糖、乃至腰果、开心果、爆 米花 …… 再有 就 是大 把大 把
的钱票子。〔1994 年 9 月 25 日《人民日报》〕
(30) 《土里巴人》的策划 者…… 之所 以认准 了 这个 题材 , ) 除
了看中它的人文特征和 别具 色彩 的文 化内 蕴外 , 就是 要
让人们在 赏古老美丽的 土家 舞蹈 同时 , 也 能 到情
的熏陶。 (1994 年 5 月 7 日《人民日报》)
对举句虽然是别无他选 的选择 句 , 但是 选择项 的 安排 也有 个
先后主次。一般来说是 A 主 B 次 , 因此 , 当 A、B 两项具有某 种顺
序性时 , 是顺序在前的放在 A 的位置上。例如 :
(31) 人数最多的班级 , 除了 二 ( 3) 班 是初三 (5 ) 班了。
(32) 除了做好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宣传外 , 很重要的工作
就是要重视教育人、培育 人。 ( 1994 年 9 月 3 日《人民 日

15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报》) 字
3 .2 单 项 复 用 式“除 了 A 还 是 A”, 极 言 选 项 单 一。除 例 句

(26) , 又如 : 表
(33) 西区食堂每天除了 萝卜 白菜 还是萝 卜白 菜 , 简直 让人 受 意

不了。 型
较为有趣的是 , 当 B 项 的“ 萝 卜白 菜”易 序为“ 白 菜 萝卜”时 , 与

虽然词语所指内容没 变 , 但是 句 式得 换 成“ 除了 A 就 是 B”, 不 能 词

再用“除了 A 还是 A”格式表达。试比较 : 除

(34) 西区食堂 , 每天 除了萝 卜白 菜 , 就是 菜萝 卜 , 简 直让 人 的
受不了。 ( + ) 语

(34’) 西区食堂 , 每天除了萝卜白菜 , 还是 菜萝卜 , 简直让人 功
受不了。 ( - ) 能

由此可见“
, 除了 A 还是 A”的两 A , 不仅 要求所 表内容相 同 , 而 且
还要求它们的语言形式也相同。

四 “除”字疑问句

4 .0 上面讨论的都是“ 除”字陈述句 “
, 除”字疑问句有另外的
特点。疑问句有询问和反问之分 , 问句性质不同 “
, 除”字句的所属
类型不同。
4 .1 在询问疑问 句中 “
, 还”
“ 都”的格 式表义 功能 统一 了 , 并
且是与陈述句相反 , 是“ 都”的功能向“ 还”看齐 , 所构成的“除”字句
都是归同加合句。例如 :
(35) 昨天下午 了 球 , 他们 了些什么 ?
(36) 昨天下午 了 球 , 他们 了些什么 ?
询问疑问句中“
, 还”
“ 都”两词连用时 “
, 还”可前、可后 , 归同句

15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字 的性质不变。例如 :
句 (37) 昨天下午 了 球 , 他们 都 了些什么 ?

表 (38) 昨天下午除了王强 , 三班同学 还 谁没去 ?
意 4 .2 反问“ 除”字句。先看例子 :

型 (39) 除 了 种 粮 外 , 这 么 山 清 水 秀 的 地 方 发 展 果 业 不 行 么 ?
与 (1994 年 4 月 14 日《人民日报》)

词 (40) 除了扯皮打架 , 你还能干什么 ?

除 (41) 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 ? ( 铁凝《哦 , 香雪 》
! )

的 例 (39) 等于“除了 A , 也 B”是 归同性 加 合句 ; 例 ( 40 ) 等于“ 除
语 了 A , 就是 B”, 是别无他选的选择性排除。


五 介词“除”的构句语言功能

5 .0 介词“ 除”的语言功能 ,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5 .1 句式形成功能。上面讨论的“ 除”字句有 3 大类 7 小类 ,
每一类句式的形成 , 都离不 开“除 ( 了 )”, 如 果没 有“ 除 ( 了 )”, 一 般
不成其为句。可试着删除下面各例的“除 ( 了 )”:
(42) 除了 语 , 你数学、物理 学好。 ( 平列归同 )
(43) 这次 了 行笔试外 , 还 面试。 ( 追补归同 )
(44) 除了 王没有去 , 所有人都去了。 ( 肯否显异 )
(45) 除 议用房之外 , 剩下只有 3 间房了。 ( 减剩显异 )
(46) 这几天 了 风 , 就是下雨。 ( 二项限选 )
(47) 他是一个工作狂 , ) 一天到晚 了 作还是工作。 ( 一项
单选 )
并且“除”的位置和功能没有其他词可替代。可以说“除”字是
排除句的必要成句要素。

15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5 .2 句式转换功能。“ 除”字句从形式看是单句 , 从表意看它 字
是一种复句 的 转 换句。 在 一定 条 件 下 , 它 们 都 可 向 复 句 转 化。 句

例如 : 表

(42) 除 英语 , 你数学、物理也要学好。 ( 平列归同 )

→ (42’) 你英语 要学 好 , 数 学、物 理 学 好。 ( 平 列 复 型

句)

(43) 这次 了 行笔试外 , 还 面试。( 追补归同 ) 词

→ (43’) 这次要进行笔试 , 还 面试。 ( 平列复句 ) 除

(44) 除了 王没有去 , 所有人都去了。( 肯否显异 ) 的

→ (44’) 小 王 没 有 去 , 但 其 他 所 有 人 都 去 了。 ( 转 折 复 言
句) 功

(45) 除 议用房之外 , 剩下只有 3 间房了。 ( 减剩显异 )
→ (45’) 如果把会议用房除开 , 就只剩 3 间房了。 ( 假 设
复句 )
(46) 这几天 了 风 , 就是下雨。 ( 二项限选 )
→ (46’) 这几天不是刮风 , 就是下雨。 ( 选择复句 )
(47) 他是一个工作狂 , ) 一天到晚 了 作还是工作。 ( 一项
单选 )
→ ( 47’) ( 他 是 一 个 工 作 狂 , ) 一 天 到 晚 地 工 作 , 工 作。
( 一般并列复句 )
比较 X 和 X’, 我们看到 “
, 除”字 句 ( X ) 状 语与 中 心语 共用 成
分的现象比 X’更为突出。例 (42) 状语的“要学好”与中心 语共用 ,
例 (43) 状语的“要”与中心语共用 , 中心语的“ 进行”与状 语共用。

① 转换句借鉴了黄曾阳 H NC 的说法和思路。
② 从 H NC 角度看 , 这里的“成 分共用”是 E 的 省略与 分离 “
, 除”字 句
应分析为复句才符合句意。关于“除”字 句的 H NC 分析 可参看 郭婷 婷会 议
论文《
“除”字的 H NC 理解》。

15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字 因此 , 在某种意义上说 “
, 除”字句是一种蜕化的复句或复句的转换
句 形式“
, 除”字短语是一个退化的粘着分句。

表 5 .3 句息表达功能。介词“ 除”是动词“ 除”发展而来的 , 并且
意 在行为世界里 , 似乎应该说是先有动词“ 除”表示的行为 , 再有介词

型 “除”表示的 结果。 这种 性 质 , 在 减剩 显 异 句中 保 留 得 比 较完 整。
与 因而介词“除”后面能加“了”
“ 去”
“ 掉”
“ 开”等成 分变成“ 除了”
“除

词 去”
“ 除掉”
“ 除开”, 是显现“除”的行为已经完成。而对于其他几类

除 来讲 , 除了“ 了”能添 加 外 , 其 他 几个 一 般不 能 添。 这个 被 添 加 的

的 “了”, 从本质上讲 , 只是一 种词 语和格 式历 史联系 的标 记 , 一般 没
语 有什么意义 , 因而“ 除了”和“ 除”只是 一个 词的两 种语 法变体。 即

功 它记载了“除”的系统联系和历时信息。
能 在表达平面“
, 除”字短 语 的作 用 , 是把 A 作 为已 知 信息 作 现
行处理 , 把 B 作 为新 信 息 陈述。 对归 同 加 合的 内 容来 讲 , 这 种 处
理可使较多的信息得到分流 , 不致挤在一起 , 显得臃肿或堵塞。比
如下面的句子 , 如果 用并列 句就 不如“除”字 句明 了。比较 ( 48 ) 和
(48’) :
(48) 为此 , 发行的措施做了 多调整和改进 , 除了能切实保证
投资者得到稳定的收益 外 , 购买 和变 现也 都 比以 往更 方
便了。
(48’) 为此 , 发行的措施 做了 多调 整和改 进 , 比 如能 切实 保
证投资者得到稳定的收益 , 购买和变现也都比以往更方
便了。
对显异排除、限制选择的内容来讲 , 除了并列的内容能新旧分
流外 , 还可使其差异因信息新旧而加强对立和突出选择的限制。
“除”字的排除 , 说到底是信息分流 , 附着在“除”字短语之后的
“之外”就是信息分流 的语形 印证。 如果把“ 之外”作 为方位 词看 ,
“除 A 之外”的意思是 A 在假定的范围内 , B 即“A 之外”。如果 硬
抠语义“
, 除 A 之外 , B”的意思应该是 : 除 A , 之外 B。 这种意思 在

15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除”字短语作定语的时候表现得比较明显。例如 : 字
(49) 据统计 , 除了纺织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 , 每年的利润可达 句

集团总利润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表
(50) 993 年港府批准了中国银 行参与 发钞的申 请 , 并 通过 了 意

有关法律文件 , 从而使 中国 银行 成为 汇 丰 银行 和渣 打 型
行之外的第三家发钞银行。 与

如果硬抠语义“
, 之外”或“以 外”应该 用停 顿与“除”字 短语 断 词

开 , 放在中心语开头而不是状语之后。如例 ( 51 ) 要说成例 ( 52 ) : 除

(51) 这家市场 除 经 营当 地 生产 的 十几 种 冬 春 温室 大 棚 菜 以 的
外 , 还引进外地的柑桔、苹果、西瓜、香蕉等时鲜果品。 语

(52) 这家市场 营当 地生 产的 十几种 冬春 温室 大棚 菜 , 以 功
引进外地的柑桔、苹果、西瓜、香蕉等时鲜果品。 ( ?) 能

但是 (52) 一般不用 , 这可能是与“ 之外”一类词的词性与意义有关。

六 结语

总的来讲“
, 除”字句是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表排除的句式 , 它
以单句的形式表达了复 句的内 容。其 内部的 句式 次类 , 从 一方 面
看是由中心语部分 出 现的 复 句关 系 词 语和 B 的内 容 决定 的。 比
如:
除了萝卜白菜 , 黄瓜茄子也有。 ( 平列归同 )
除了萝卜白菜 , 还有黄瓜茄子。 ( 追补归同 )
除了萝卜白菜 , 其余的比如黄瓜茄子就没有。 ( 肯否显异 )
除了萝卜白菜 , 剩下是黄瓜和茄子了。 ( 减剩显异 )
除了萝卜白菜 , 就是黄瓜茄子。 ( 二项限选 )
除了萝卜白菜 , 还是萝卜白菜。 ( 一项单选 )

15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字 除了萝卜白菜 , 没有别的。 ( 一项单选 )
句 但是 , 从整体看 , 其句式类 别 , 还 是由“ 除了”和 中心语 部分 的复 句

表 关系词语 , 共同形成 的句式 格式 ( 比如“除 ( 了 ) A ( VP1 ) , B 同 样 )
意 也 V P1 ”) 决定的。有时看 起来 , 很多“ 除”字句 没有 明显的 标志 句

型 式的关系词语 ( 即无标 的 ) , 但 是无 标的 句子是 依靠 有标的 句子 得
与 到语义解释而存在和发 展起来 的。因 此 , 不 论语 言理 解还 是语 言

词 分析 , 我们都应该用有标控制无标。一种句式是一个系统 , 内部情

除 况各种各样 , 句式研究要揭示其系统。

的 仅就“除”来看 , 其语言功能是所在句式系统决定的 , 并且一个
语 句式及其格式一旦形成 , 就对其语形和语义具有制约作用。


能 ( 本文原载《H NC 与语言学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特定句式和特定词语 词

由某些特定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 , 我们通常称之为特定句式。
比如由介词“把”构成的“把”字句 , 由介词“ 被”构成的“ 被”字句 , 由
连动短语做谓 语构 成 的连 动 句 或连 谓 句。这 里 我 们讨 论 由 介 词
“比”和副词“才”构成的两种特定句式。了解特定句式与有关特定
词语的特点 , 是我们深入 了解 汉语句 子语 法语 义构造 和表 义功 能
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 “比”字句和介词“比”

( 一“
) 比”字句的语义构成

“比”字句在这里是指用介词“比”的句子。例如 :
(1 ) 你比他上学早。
(2 ) 他比你高。
“比”字句在语义上由四个方面的五项要素构成 : ①参比项 , 包
括参比甲项 ( 比较主项 ) 和参 比乙项 ( 比较 客项 或称参 照项 ) ; ② 比
较 ; ③比较视点 ; ④比较结论。以例 (1 ) 为例 :
比较主项 : 你
比较客项 : 他

16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句 比较 : 比

和 比较视点 : 上学 ( 时间 )
特 比较结论 : 早

词 “比较视点”就是参比 两项 进行 比较的 方面。如 例 (1 ) 是“ 你”
语 和“他”在“上学 ( 时间 )”方面比较 , 例 ( 2) 是“他”和“你”在身高方面
比较。
由于语言表达 的灵 活 性 , 在“ 比”字 句中 , 比 较 视点 可 以 显 现
( 如例 ( 1) ) , 也可以省略 ( 如例 ( 2) ) 。一般情况下 , 这种省略不影响
句子理解 , 因为被省略 的比较 视点 , 常 常可以 从比 较结 论意 会 , 或
通过上下文补足。比如例 (2 ) 就是比较视点省略的句子 , 但是其比
较视点———高度 , 可以从比较结论“ 高”意会。又比如 :
(3 ) 张一飞是解放 那年生 的 , 那年 龄就不 用比 了 , 他肯 定比 你
大。
(4 ) 大龙比你大 , 他是属龙的。
例 (3 ) 的最后一个分句是“ 比”字 句 , 比较 视点“ 年龄”省 略 , 但是 可
通过前一分句补足 ; 例 ( 4) 前 一分句 是“比”字句 , 其 省略的 比较 视
点“年龄”, 可从后分句意会。

( 二 ) 比较视点的显现位置与方式

比较视点的理解与观察 , 是把握“ 比”字句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比”字句中 , 比较 视点可 以在 句子的 前中 后三 个不 同的 位
置出现 , 与之相应 “
, 比”字句可分 为前 视点“ 比”字句、中视点“ 比”
字句和后视点“比”字句。 在显 现方式 上 , 视点 词有单 现与 复现 两
种 , 复现只限于中视点句。
1 .前视点“比”字句 , 表视点的词语位于参比主项的前面 , 其句
式可描述为 : 视点 + 主项 + 比 + 客项 + 结论。例如 :
(1 ) 学习 比你好。
(2 ) 就用途而言 , 桌子比椅子要多一些。

16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3 ) 杯子质量 , 一厂生产的要比二厂生产的好一些。 句

2 .后视点“比”字句 , 表视点的词语位于参比客项的后面 , 其句 和
式可描述为 : 主项 + 比 + 客项 + 视点 + 结论。例如 : 特

(4 ) 他比你 习 。 词
(5 ) 桌子比椅子 途 一些。 语
(6 ) 一厂生产的杯子要比二厂生产的杯子 量 一些。
3 .中视点“比”字句 , 表比较视点的词语与参比项连在一起 , 有
视点词单现和复现两类。
中视点单现“比”字句 , 表视点的词语位于“ 比”字的前面 , 与参
比主项连在一起 , 其句 式可 描述 为 : 主 项 + 视点 + 比 + 客 项 + 结
论。例如 :
(7 ) 他 习 你好。
(8 ) 桌子的 途 椅子多一些。
(9 ) 一厂生产的杯子 量 比二厂生产的杯子好一些。
中视点复现的“比”字句 , 表视点的词语在“ 比”字前后两现 , 在
前与参比主项连在一起 , 在后与参比客项连在一起 , 其句式可描述
为 : 主项 + 视点 + 比 + 客项 + 视点 + 结论。例如 :
(10) 他 习 你 习 。
(11) 桌子的 途 椅子的 途 一些。
(12) 一厂生产的杯子 量 比二厂生产的杯子 量 一些。
比较视点的不同语义类 型及 其语形 表现 , 使 得汉语“ 比”字 句
的形式变化多样 , 因此比较视点的识别 , 也就成了认识“比”字句的
难点和关键。
从表意上看 , 上面所举 12 个例 子 , 其 实是 3 个 句 子的 四种 不
同说法。一个句子的不同 说法 , 是语 义相 同 , 语 形不 同 , 语 用价 值
上略有差异。
从语形上看 , 一个句 子的四 种形 式之间 是 一种 变换 关系。 如
例 (4 ) 中的“ 学习”是比较视点 , 在例 (7 ) 和例 ( 10 ) 中变换到句中 , 在

16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句 例 (1 ) 中变换到了 句 首 ; 又 如例 ( 5 ) 中的“用 途”是 比较 视 点 , 在 例

和 (8 ) 和例 ( 11 ) 中变换到句中 , 在例 (2 ) 中变换到句首。

定 ( 三“
) 比”字句的比较类型

语 从语形、语义相结合的角度看 “
, 比”字句在比较类型上可分为
整比、偏比和领比。
1 .整比。例如 :
(1 ) 他比你大。
(2 ) 他的数学成绩比他的外语成绩好。
(3 ) 他的桌子比椅子用得多一些。
这三例“比”字前边有 的是 词 ( 如例 ( 1) ) , 有的 是名 词短 语 ( 如
例 (2 ) 例 ( 3) 是定心短语 ) ; 其后 面的 参比项 , 有 的跟 前面的 词语 形
式相同 ( 如例 ( 1) 例 (2 ) ) , 有的则不一样 ( 如例 (3 ) 前面是短语“ 他的
桌子”, 后面是词“椅子”) , 但是 , 不管“ 比”字 两边 ( 除结 论项以 外 )
的语言形式如何 , 都是表达整体与整体的比较 , 其语形都可以替代
为 : A 比 B 怎么样。
具体地讲 , 例 ( 1) 的整体比最明显 , 是“ 他”和“ 你”比。例 ( 2) 是
同一人两门成绩的整体比 , 句子可变换为例 ( 4) 或者例 (5 ) :
(4 ) 他的成绩 , 数学比外语好。
(5 ) 他数学成绩比外语成绩好。 “
( 成绩”是比较视点 )
例 (3 ) 是两种家具整体的比 , 句子可变换为 :
(6 ) 他 , 桌子比椅子用得多一些。
从语形看 , 如果 A、B 两项 是定 心 短语 的 , 被比 的 整体 不是 开
头的领属定语 , 而是紧 跟定语 的中 心语。整 体比 是对 被比 较对 象
的说明 , 因此这种比又被称为直接比。
2 .偏比。偏比是后项用“的”字短语代替整个定心短语的整体
比。例如 :
(7 ) 他的铅笔比你的铅笔好。 一般整体比 )

16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8 ) 他的铅笔比你的好。 ( 特殊整体比 : 偏比 ) 句

(9 ) 他的衣服比你的衣服多。 ( 一般整体比 ) 和
(10) 他的衣服比你的多。 ( 特殊整体比 : 偏比 ) 特

3 .领比。这类“比”字句 的参比 客项 , 其 词语形 式 与其 前项 短 词
语的领属定语语义类型同类。例如 : 语
(11) 他的铅笔比你多。
(12) 他的衣服比你漂亮。
这类句子是通过定语中 心语 ( 比 较视 点 ) 的比 较 , 间接 论述 其
领属定语的 , 故这种比 较称为 领属 比和 间接比。 这类 比较 的定 语
中心语可变换 到 句 首做 大 主语 成 为前 视 点“ 比”字 句。如 例 ( 11)
(12) 可分别变换为 :
(13) 铅笔 , 他比你多。
(14) 衣服 , 他比你漂亮。
定心短语构成前项的句子 , 有的是歧义的。例如 :
(15) 他的儿子比你大。
例 (15) 一个意思是他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大 , 句子是领比 ; 另一个意
思是儿子比你大 , 句子是整比。

( 四“
) 比”字句的结构类型

从语形上看“
, 比”字句的常见句式有三类。
1 .谓语是状心短语。例如 :
(1 ) 他的身体 你的身体好。
(2 ) 他 你有理想。
(3 ) 你坐车去 你开车去还快一些。
(4 ) 他 你跑得快。
在这类结构中 , 介词短语“ 比 X”与其 修饰 的部 分 一起 充当 句
子的谓语。被“比 X”修饰的部分 , 有的是一个词 , 如例 ( 1) ; 有的 是
一个动宾短语 , 如例 ( 2) ; 有的是一个述补短语 , 如例 (3 ) 和 ( 4) 。不

16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句 过 , 例 ( 3) 和 (4 ) 的被修饰的 部分是 有差 别的 , 例 ( 3 ) 被修饰 的部 分

和 纯是比较结论 , 而例 ( 4) 被修饰的部分是比较视点“跑”和比较结论
特 “快”两者。

词 2 .谓语是主谓短语。例如 :
语 (5 ) 带球上篮 , 我比你强一些。
(6 ) 小王的情绪 , 昨天比今天高。
在这类“比”字句中 , 介词短语“ 比 X”虽然也是作状语 , 但是 它
是与其修饰的部分一起 , 充当 句子 谓语的 一部 分 , 即充当 ( 做句 子
谓语的 ) 主谓短语的状语。从另一方面看 , 好像其大主语是“比”字
句以外的部分 , 或者说是“ 比”字句做谓语 , 但是如果从“比”字句的
语义构成看“
, 比”字句是包括句子大主语的。
3 .谓语是述补短语。例如 :
(7 ) 他 得比你快。
(8 ) 小王 得比小张还早半小时。
在这类“比”字句中 “
, 比 X”是充当 句子 补 语的 一部 分。述 补
短语的述语是比较视点 : 例 ( 7) 的比较视点是述语“跑”, 例 ( 8) 的比
较视点是述语“起 ( 床 )”。

( 五“
) 比”与“比”字句的否定

“比”字句是表 达 比 较结 论 的句 子 , 比 较结 论 是 句 子 的焦 点。
“比”是介词 , 是引进参比客项 ( 参照项 ) 及比较视点的 , 因此在特定
上下文中“
, A 比 B 怎么样”可简省为“A 怎么样”。例如 :
(1 ) 他比你大。 →他大。
(2 ) 他的铅笔比我多。 →他的铅笔多。
(3 ) 成绩他比小王好得多。 →成绩他好得多。
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肯 定句 , 其否 定句 式是 在“ 比”前 加否 定
副词“不”。例如 :
(4 ) 他不比你大。

16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5 ) 他的铅笔不比我多。 句

(6 ) 成绩他不比小王好。 和
不过 , 肯定“ 比”字 句与 否 定“比”字 句 在表 意 性 质 上 有差 别。 特

前者是揭示差异 , 即 示差“比”字 句。如不 论是 说“ 比你 大”还是 说 词
“比你小”, 由于语形是 肯定 式 , 其意思 都是 显示比 较双 方的 差异。 语
但是其否定式则是相反 , 是言 同 , 并且 这种同 是对 差异 的否 定 , 因
此 , 用“ 不”表达 的 否定“比”字 句 , 是“ 返同”比 较 句。如 不论 是 说
“不比你大”还是说“不比你小”, 都是 对“比 你大”和“ 比你 小”的 否
定 , 并且都是想表达双方差不多或相同的意思。
“比”字句的否定式 , 是对“ 比”字句的否定 , 但是这种否定不是
惟一的 , 从表意上看 , 我们 还可 以用“没 有”句来 否定。如“ 他没 有
你大”
“ 没有你多”就是对“ 他 比你大”
“ 比你 多”的 否定。不 过 “
, 没
有”否定句也是示差比较句 , 因为“他没有你大”
“ 没有你多”就是你
俩不一样大 , 不一样多的意思。
比较从参比项的性质看 , 有他比、自比和标准比三类。“比”字
句只能用于其中两类。例如 :
(7 ) 他比你大。 ( 他比 : 甲乙比较 )
(8 ) 他比昨天好一些。 ( 自比 : 自己前后的情况比 )
标准比是指“太大了”
“ 太早 了”一类 带“了”构成 的比较 句 , 其比 较
对象是客观存在或只存在于说话人心目中的某个标准 , 这种比较 ,
不用“比”字句。
介词“比”字句是以动 词“ 比”构成 的比 较句为 基础 的 , 因为 是
先有动词比较句表达的行为才有介词比较句的结论。如 :
(9 ) 我与他比过 , 他比我跑得快。
前分句是动词“ 比”字句 , 表比 较 行为 ; 后分 句 是 介 词“ 比”字
句 , 表比较结论。其逻辑 顺序 与现在 两分 句的 排列 顺序 相同。 因
此 , 在这个 意义上讲 , 介 词“ 比”是记载 比较的 词语 , 动词“比”是 描
述比较的词语。

16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特 二 “才”字句和副词“才”


( 一“
) 才”字句与“才”字句的表义类型

“才”字句 , 是由副词“ 才”充当状语的句子。例如 :


(1 ) 他三点钟才走。
(2 ) 你才 15 岁 ?
(3 ) 努力才有希望。
(4 ) 我才不信呢 !
这些句子 , 都有副词“ 才”充当状语 , 都是“才”字句。
这些句子虽然都是“才”字句 , 但是由于“ 才”的语义指向不同 ,
句子的表义类型不一样。例 (1 ) 的“ 才”语义指向时间 , 句子是表时
间的“才”字句 ; 例 ( 2) 的“才”语义 指向数 量 , 句子 是表 数量的“ 才”
字句 ; 例 ( 3) 的“ 才”语 义指 向 条件 , 句子 是 表 条件 的“ 才”字句 ; 例
(4 ) 的“ 才”语义指向语气 , 句子是表语气的“才”字句。
不同类型的“才”字句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 , 需要分别讨论。

( 二 ) 表时间的“才”字句

表时间的“才”字句 , 其时 间是句 子表 达的 信息 焦点。 这种 句


式中的“才”是时间副词。例如 :
(1 ) 他前天才走。
(2 ) 他才走了两天。
这两例都有两层意思 : ( 1) 他走了 ; ( 2) 时间不长。但是相比而
言“
, 时间不长”是新 信息 , 即句 子的 信息焦 点。换 句话 说 , 这两 句
都是时间焦点句。

16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例 (1 ) ( 2) 都是表时间不长的句子 , 并都带有表示时间的词语 , 句

但是具体地讲 , 例 ( 1) 例 (2 ) 的语义构成有差别。例 ( 1) 带有的时间 和
词是时间名词“昨天”“
, 昨天”在 动词 前 , 表 时点 , 句 子是用 行为 发 特

生 ( 起始 ) 得晚来说明“走”的时间不长的 ; 例 ( 2) 带有时间词是时量 词
短语“两天”“
, 两天”表时段 , 用 在动 词后 , 句子 是直 接用时 段来 说 语
明时间不长的。
其实 , 不论使用前时点间接表述“ 时间不长”, 还是用后时段直
接表述“时间不长”, 都是为 了明 确地表 达具 体的 时间。如 果不 需
表达具体时间状况 , 只是朦胧地说“ 时间不长”, 时间词是可不出现
的。如例 (1 ) ( 2) 可删除时间词说成下面的句子 , 基本意思不变。
(3 ) 他才走。
表“时间不长”是时间 焦点与 动词“已 然”时态 结合 的产 物 , 如
果把时态换 成未然时 态 , 那么句子 不再表“时 间不长”, 而是 表“ 时
间还长”。例如 :
(4 ) 他后天才走 ( , 请他吃饭还来得及 ) 。
(5 ) 火车 5 点半才开 , 你可还玩一会儿。
表“时间还长”的句子 时点 词必须 出现。句 子有 动 词时 , 时 点
词在动词前作状语 , 如例 ( 4) 例 (5 ) 。句子没有动词时 , 时点词充当
状语中心语。例如 :
(6 ) 才 2 点半 , 不用急。
表时间的“才”字句 , 所表时 间段 , 其 一端是 说话 的 时刻 , 另 一
个端是行为发 生的 时 间点。 不 同的 是 已然 句 的 起 点是 行 为 发 生
点 , 止点是说话的时刻 ; 而未 然行 为的 起点是 说话 的时 刻 , 止点 是
行为发生的时点。
时间是跟行为连在一起 的 , 但 是长 短是 对时间 特 性的 直接 描
述 , 早晚则是对行为时间特点的揭示。因此 , 时间长短与行为早晚
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一般来说 , 已然句都是 说的 时间不 长 , 而对 于行 为 来讲 , 都 是

16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句 说行为发生得晚。如 :

和 (7 ) 他前天才走 , 走得晚了点。
特 而对于未然句来讲 , 虽然都是说时间还长 , 但是在早晚问题上

词 有两个着眼点 : 一是时 间本 身 , 而是对 行为 而言。从 时 间角 度看 ,
语 “才”字句是说早 ; 对于行为来说 , 则同样是说晚。例如 :
(8 ) 我大后天才走 , 现在说送我上飞机不太早了吗 ?
(9 ) 三点钟才发车 , ( 还早得很 , ) 你再休息一会儿吧。
(10) 三点钟才发车 , 太晚了 , 能不能提前一点儿 ?
例 (8 ) 例 ( 9) 是从时间角度谈早晚的 , 故句子都是表早 ; 例 (10) 是从
行为角度谈时间的 , 其意思是晚了。

( 三 ) 表数量的“才”字句

表数量的“才”字句 , 数量 是句子 的信 息焦 点。这 种句 式中 的


“才”是量度副词。例如 :
(1 ) 三天才看了九页 , 进展很慢。
(2 ) 好像他一共才去五次吧。
这里的数量是指除时量 以外 的物 量和动 量。例 (1 ) 是 物量 焦
点 , 例 ( 2) 是动量焦点。物 量和 动量 焦点的“ 才”字句 , 其意 思都 是
表数量不多 , 例 ( 1) 是说看的页数不多 , 例 ( 2) 是说去的次数不多。
表数量的“才”字句动词常常可省去 , 让“ 才”直接修饰数量 , 句
子意思不变。如例 (1 ) 例 ( 2 ) 在 一定 的语 境中可 分别 省略成 例 ( 3)
和例 (4 ) , 意思与原来相同。
(3 ) 三天才九页 , 进展很慢。
(4 ) 好像他一共才五次吧。
在表数量上“
, 才”与“ 只”是近义词 , 但是“只”是表“少”。“才”
表“不多”“
, 不多”偏向少 , 但不等于少 , 或不等于直接说少。

17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四 ) 表条件的“才”字句 式

表条件的“才”字句 “
, 才”前面 的内容 , 是 其后 面内 容的 条件。 特

这种句式中的“才”是关联副词。比如 : 词
(1 ) 你只有坐飞机才能在两天内返回驻地。 语
(2 ) 唯有进入人物角色 , 才能演得惟妙惟肖。
例 (1 “
) 才”前面的内容“ 坐飞 机”, 是其 后面的 内容“ 能在两 天内 返
回驻地”的条件 , 例 (2 “
) 才”前面的内容“ 进入人物角色”, 是其后面
内容“能演得惟妙惟肖”的条件。
表条件的“才”字句所表 的条 件通 常是唯 一条 件 , 虽然 从逻 辑
上讲不是唯一的 , 但是在表达上是作为唯一条件来讲的。如例 ( 1)
是说“坐飞机”是“ 能 在 两天 内 返回 驻 地”的唯 一 条件 , 例 ( 2 ) 是 说
“进入人物角色”是“能演得惟妙惟肖”的唯一条件。
表条件的“才”字句 , 其条件部分有的是分句形式 , 并有表示唯
一的关联词语 , 整个句子是复句 , 如例 (1 ) 例 ( 2) 。表条件的“才”字
句复句 , 其条件部分的 关联词 语一 般都可 去掉 , 去 掉之 后 , 句子 仍
是表唯一条件。但是有的“才”字句其 条件 部分 , 虽然 也有 关联 词
语 , 但是好像很难说就是一个分句。例如 :
(3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 ) 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5 ) 只有糊涂蛋才干这种事。
这种“才”字句表唯一条 件的 关联 词语去 掉之 后 , 如果 只剩 下
一个名词性词语 , 其条件的意味就大大减弱 , 有的成为一种唯一对
象句。如例 (3 ) 例 ( 5) 去掉“只有”后所剩下的形式 :
(6 ) 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 ) 糊涂蛋才干这种事。
例 (6 ) 的条件性比 原来弱 很多 , 例 ( 7) 几乎 变成 一个表 唯一 对
象的句子。在这个意义上可 以说 , 唯 一对象 句式 是条 件句 的一 种

17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句 演变句 , 只要加 上“ 只有”一 类关联词 语就可 恢复为唯 一条件句 的

和 本来形式。

定 ( 五 ) 表语气的“才”字句

语 表语气的“才”字句 , 所表示 的语 气与其 语言 结构 形式 关系 极
大。这种句式中的“才”一般看作语气副词。
1 “才”+
. 形容词 + 呢 , 主要是强调程度之高。例如 :
(1 ) 这种棉絮才暖和。
(2 ) 那种事物才难吃呢。
(3 ) 他不知道才怪呢 !
这样用的“才”表达的语气是一种程度夸张。
2 “才”
. ( 不 ) + 动词 + 呢 , 主要是强调立场不会动摇 , 其语义相
当于“一定”。例如 :
(4 ) 他才不理睬你呢 !
(5 ) 我才不去呢 !
(6 ) 他们才懒得管那些破事呢。
这样用的“才”表一种不屑于为的坚决的语气。
3 “才”+
. 是…… , 主要是肯定某种性质和情况。例如 :
(7 ) 这才是好样的 !
(8 ) 那才是人过的日子。
(9 ) 这个孩子才死心塌地啊 !
这样用的“才”表一种夸张性 肯定语 气 , 句子 含有“ 别的不 是”的 意
味 , 和用于条件句的“ 才”有相通之处。

( 六“
) 才”字句表义性质的系统定位

“才”字句的几种用法 ,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即都表达了说话人


看法上的主观性。如表示 时间 的“ 才”字句 , 不 论表 时间“不 长”还
是“还长”, 都是对一种主观看法的表述。譬如 :

17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一个人提醒另一个人说“
: 先生你已经做了两小时了。
”这是一 句

个客观报道的句子。如果听话者说“
: 才两个小时 ?”是主观上认为 和
时间还不长 , 如果听话者说 “
: 都两个小时了 ?”是说时间有点偏长。 特

比较这三句 , 可以看到“ 已经”是客观性副词 “
, 才”
“ 都”是与“已经” 词
同义的主观性副词。 语
“才”用于表数量、表 条件和 表语 气 , 都是突 出句 子 的主 观性。
所以“
, 才”字句是一种主观情绪句。

( 本文原载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选进本书时 ,
有部分内容因与某文较多雷同 , 故作了删节 )

17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与 武 汉 方 言“ 着 ”字 与“ 着 ”字 句





北京话 的时态助 词“ 着、了、过”, 在 武汉话 里的对应 形式分 别
是“倒、了、过”。本文讨论的武汉方言“着”[ ・ tzo] , 笔 者曾经写 作
“左”, 见拙作《武汉方言助词“左”
》( 载 胡名扬 主编《汉语方 言体 貌
论文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96) 。这个助词在北京话里没有对应
的虚词成分 , 本文从众改写作“ 着”。例如 :
0
(1 ) 那件事不是很急 , 你们吃了饭着 [ tzo ] [ 你们 先吃了饭再 去处
理 ]。
0
(2 ) 坐倒着 [ tzo ] [ 继续坐一会儿 ] , 莫起来。
0
(3 ) 想吃话梅可以 , 你吃饭着 [ tzo ] [你只有先吃饭才行] 。
在武汉话里 , 由“ 着”构成 的句式 有三 类 , 句式不 同 “
, 着”的 语
法意义不同 , 其中两个表与时间有关的意义 , 一个表条件。为便于
表述 , 三种意义的“ 着”及 其句式 分别 记作 : 着1 、着2 、着3 和着1 句、
着2 句、着3 句。

一 “着”字的意义

1 .0 “ 着”的意义 , 是“着”在一定句子中负载的语义信息。在
武汉方言里“ 着”负载的 跟句子类 型有关 的语义有 三 , 下面分别 用
着1 、着2 、着3 来描述。

17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 .1 着1 帮助句子表达“先”的 意思 , 表此 动作 行为在 彼动 作 方
行为之前完成 , VP 着1 = 先 VP。如 例 ( 1 ) 你们吃 了饭 着。的意 思 言

是你们先完成吃饭。又如 : 着

(4 ) 小王吃了着 [ 让小王先完成吃饭 ] , 小张等一下再吃。 字

不管么样 , 你们把这 个 任 务完 成 了着 [ 你 们先 把这 个 任务 完 『

成]。 』

这件事办了着 [ 先把这件事办完 ] , 其他的事慢慢来。 句
如果行为的施 事 是 第一 人 称 “
, VP 着”不 仅 有“ 先 V P”的 意
思 , 而且还有“ 先 V P 了再说”的意思。例如 :
(5 ) 管他的 , 我吃了着 [我先吃/ 我吃了再说 ] 。
我们吃了饭再打两盘 牌着 [ 我们 先吃 了饭 再打 两盘 牌/ 我们 先
吃了饭再打两盘牌再说 ] 。
借钱把电视机 买回 来着 [先 借钱 把电 视机 买回 来/ 先 借 钱把 电
视机买回来再说] 。
在用着1 的 句子 中 “
, 着1 ”删 除 , 句 子 表“ 先”的 意 思消 失。 但
是如果为了强调“先”, VP 中还可再 用 ( 或补出 “
) 先”, 句子 意思 不
变。比如例 (4 “
) 小王吃了着”、例 ( 5 “
) 我吃 了着”说成带“ 先”的 句
子 : 小王 了着丨我 了着 , 句子意思相同。
1 .2 着2 是 帮 助句 子 表 达 暂 且的 意 思 , V P 着2 = 暂 且 V P。
如例 (2 ) 坐倒着就是暂且坐着的意思。又如 :
(6 ) 不管么样 , 这钱你拿倒着 [这钱你暂且留着] 。
你站倒着 [ 你暂且站着 ] , 等一下再坐。
这管笔你用倒着 [ 这枝笔你暂且用着 ] , 有好的我再给你换。
莫急着 [ 暂且不急 ] , 看看情况怎么样再说。
不忙着 [ 暂且不忙乎 ] , 我过几天才要。
在用着2 的 句 子 中 “
, 着2 ”删 除 , 句 子 表“ 暂 且”的 意 思 消 失。
但是如果为了强化句子的暂且义 , 句中可以再用一个词“ 暂且”, 句
子意思不变 , 只是暂且义因同义形式复现而得到强调。如例 ( 6) 加

17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方 “暂且”的形式“暂且 VP 着”意思上仍然等于“暂且 VP”。例如 :
言 (6’) 这钱你暂且拿倒着 = 这钱你 [ ] 拿倒着

着 你暂且站倒着 , …… = 你 [ ] 站倒着 , ……

字 这管笔你暂且用倒着 , …… = 这管笔你 [ ] 用倒着 , ……

『 暂且莫急着 = [ ] 莫急着 暂且不忙着 = [ ] 不忙着

』 1 .3 着3 帮助句子表达此 V P 是彼 V P 的条件。 V P 着3 = 只

句 有 V P 才行。如例 ( 3 ) 的“ 你 吃 饭 着”= 只有 你 吃 饭 才 行 , 就 是 说
“你吃饭”是“你可以吃话梅”的条件。又如 :
(7 ) 甲 : 交养路费吧 ? 乙 : )
你把上个月的余额 还我着。 [ 只 有你把 上个 月的 余额还 给我 ,
( 我才交 ) ]
( 甲 : 送我一辆摩托车咧 ? 乙 : )
你考上了大学着。 [ 如果你 考上 了大 学就 给你 买 = 只有 你考 上
了大学才行 ]
着3 表达 的条件 , 是一种必需条件。 用着3 的句子一般都 可加
用表必需的“要”。例如 :
(8 ) 甲 : 把纸丢 ( = 扔 ) 过来。
乙 : 风太大了 , ) 要 个铅笔绑倒着 [只有拿枝铅笔绑着才行 ]
( 小孩 : 把 ( = 给) 糖糖你吃 ?) 你 我 哥哥着 [ ( 只有 ) 你先 叫
我哥哥才行 ]
没有“要”的句子可补出“ 要”, 句 子意 思不 变。如例 ( 7 ) 可说 成 : 你
上个月的余额还我着丨你 上了大学着。用“要”突出了条
件的必要性 , 等于复用了一个“ 只有”。
着3 表条件的句子 , 删除“着”, 句子表条件的意思丧失。
1 .4 总的来说 , 着123 的意义 , 是 与不 同的“着”字 句类 型相 联
系的意义 , 严格地说 , 它们 还不是“ 着”所负 载信息 的全 部 , 因为 在

17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不同的句式中“着”还有一个共同的意义 : 再 VP。 方





二 “着”字句 与




2 .0 使用不同意 义的“着”的 句子 , 是不 同的“ 着”字句 句式。 句
下面分别用着1 句、着2 句、着3 句 来 描 述。着1 句、着2 句 是 意 愿
句 , 其 内部 的对 立 , 都 是祈 使、打 算前 提下 的 对立。 着3 句 是条 件
句 , 其内部对立 , 是不同条 件的 对立。因 此 , 一些 问句形 式的“ 着”
字句 , 其语法上的一些特 点都 是跟着 它对 应的 意愿句 和条 件句 走
的。
2 .1 着1 句 , 是句 中的“ 着”为 着1 , 表此 VP 先 于其 他 V P 完
成的句子。
着1 句的第 一个 特 点 是 : V P 是 未 然 的。如 例 ( 1 ) ( 4 ) ( 5 ) , 又
如:
(9 ) 等一下着 [ 先等一下 ] 丨打了球洗了澡着 [ 先打完球洗完澡]
说话人说例 (9 ) 时他 还 没有“等”, 也没 有“ 打 球”和“洗 澡”, 显然 ,
V P 都是未然的。着1 句的第 二个 特点 是 : VP 是 包含“ 完 成”义 的
形式 , 其完成 义常用“了”表达 , 如以上 各例 , 又如例 ( 9 ) 后 一例 ; 有
的只是结构中隐含“了”语形上不出现 , 如例 ( 9) 的前一例。这个句
子在语义上是“等 了 一下 后 再 …”的 意 思。因 此 , 把 着1 句的 两 个
特点结合起来 , 着1 句是未然先事完成句。
在表义上 , 着1 句 是 意 愿 行 为句。 或 用 于祈 使———要 求 对 方
实现自己的意愿 , 如例 ( 4) ; 或表打算———自己将要采取的行为 , 如
例 (5 ) 。有的着1 句从形式上看是问 句 , 而表义 功能 上还是 一种 祈

① 关于“再 VP”, 进一步参看 3 .1。

17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方 使句———间接祈使。例如 :
言 (10) 你这昝就干啦 ? 不等华武来了着 ? = 等华武来了着 = 先

着 等华武来了再干不再玩几天着 ? = 再玩几天着

字 从语形上看“
, 着1 ”祈使句 , 只有肯定式 , 反问句 用否定式。 有

『 时看起来 , 问句也有肯定式 , 其实这种 着1 句只 是问 句的一 个被 包

』 孕部分 , 是对着1 句的一种引用 , 甚至可用引号引起来。如 :

句 (11) ( 你希望/ 说“
) 我们吃了饭着 ?”
2 .2 着2 句 , 是句中的“着”为着2 , 表暂且此 V P 的句子。
着2 句的 V P, 有 已 然 和 未 然 两 类。 分 别 记 作 : 着2a 句 和 着2 b
句。着2a 句表 暂 时 继 续 保 持 某 种 状 况 , 肯 定 式 中 可 以 出 现 表“ 继
续”的词 , 没有出现的 , 一般可补出 , 句子意思不变。例如 :
(12) 不管么样 , 这钱你 ( 继续 ) 拿倒着 [ 这钱你暂时 ( 继续) 留着] 。
你 ( 继续 ) 站倒着 [你暂时 (继续 )站着 ] , 等一下再坐。
这管笔你 ( 继续 ) 用倒着 [ 这枝笔你暂时 (继 续 )用 着 ] , 有好 的
我再给你换。
反问句相对于一个肯定式的祈使句 , 表继续的“ 再”可出现。例如 :
不 ( 再 ) 坐一下着 ? [ = 暂时继续坐一会儿 ]
着2a 句的否定式 “
, 继续”一般补不出来。例如 :
(13) 莫急着 [暂时 (继续 ) 别急 ] , 看看情况怎么样再说。
不忙着 [暂时 (继续 ) 不紧张 ] , 我过几天才要。
不要报名着 [暂时 (继续 ) 不报名 ] , 过几天再讲。
着2b 句 , 句子 只 有 暂 且 VP 的 意 思 , 没 有“ 继 续”的 意 思。 例
如:
(14) 这只手套拿去戴倒着 [这只手套暂且拿去戴着 ] 。
请人把他扣倒着 [请人暂且把他扣着] 。
明天先把这个科长当倒着 [明天暂且先把这个科长当着 ] 。
在表义上 , 着2 句 , 是 人、物“ 处置”句。 句子 的 意思 是 暂 且 怎
么处置人和事物 , 包括怎么自 我“ 处置”。因 此 , 着2 a 句是原“ 态”暂

17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续处置句 , 着2 b 句是新“态”暂且处置句。可 能因 为这 样 , 武 汉人 在 方
告别时 , 总是用着2a 句“ 您 家站 倒 着、您 家慢 点 忙 着、您 家坐 倒 着” 言

等 , 来表达 客气 和 礼 貌。 究 其 能 表 礼貌 与 客 气 的 原 因 , 很 可 能 着

是 : 这样说的意思是希望对方保持其原有状态 , 不要因为自己离开 字

而改变。显然这种希望实质上体现了告别者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愿 『

望和友好心态。 』

和着1 句一样 , 着2 句也 是一 种 意愿 句 , 分 为 祈使 和 打算 两 小 句
类 , 例见上所举 , 不赘。
2 .3 着3 句 , 是句中的“着”能表此 VP 是彼 VP 条件的句子。
着3 句所表的必要条件有两类 , 一类是 事理 性的前 提条 件 , 一
类是时间性的背景条件 , 分别记作 : 着3a 、着3b 。
着3a 句 , 可直接“对译”为 : 只有…才…。例如 :
(15) 小孩甲 : 给糖糖我吃咧 ?
小孩乙 : ) 你不打我着 [只有你不打我才行] 。
休息可以 , 你完成了任务着 [ 只有你完成了任务才行 ] 。
着3b 句 “
, VP 着”一般对译为 : 等 VP 时/ 后 ( 再… ) 。例如 :
(16) 甲 : 戴红领巾吧 ? 乙 : )
上学着 [等上学的时候再戴/ = 只有上学时戴才好 ] 。
( 甲 : 可不可以喝汤啊 ? 乙 : )
吃饭着 [等吃饭时再喝/ = 只有吃饭的时候喝才好 ] 。
( 甲 : 可以吃了吧 ?
乙 : 不行 , ) 还煮几分 钟着 [ 等煮 几分 钟后 再吃/ = 只有 煮几 分
钟才行] 。
不过有的着3 句 , 从 一个 角度 看是 前 提 性的 着3a 句 , 从另 一 个
角度看是时间 性 着3 b 句 , 因 此 对 译 成“ 只 有 … 才 …”与“ 等 … ( 后/

① 说“您家站倒着、您家慢点 忙着、您家 坐倒着”时 , 对 方此时 就站着、


忙着和坐着。

17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方 时 ) 才/ 再…”, 都比较贴切。例如 :
言 休息可以 , 你完成了 任务着 [只 有你完 成了任 务才 行/ 等你 完

着 成了任务才行 ] 。

字 ( 甲 : 交养路费吧 ? 乙 : ) 你把上个月的余 额还我 着 [只 有你把 上

『 个月的 余 额 还 给 我 , ( 我 才 交 )/ 等 把 上 个 月 的 余 额 还 给 我 后, 我

』 才…] 。

句 ( 甲 : 送我一辆摩托车咧 ? 乙 : ) 你 考上 了大 学着 [ 只有 你考上 了
大学( 才给你买)/ 等 考上了大学时再给你买 ] 。
这种现象表明 , 两种条件的着3 句是相通的。
着3 句最常见 的 是陈 述 句 , 也 有 疑问 句。疑 问 句的 条 件 关 系
相对来说比较隐蔽。例如 :
(17) 买你的货没问题 , 你 要几多 钱着 ? = 只有 我 知道 你要 多
数钱才能……
( 甲 : 明天一起去磨山 咧 ? 乙 : 你 要告 诉我 到 底有 哪些 人
去着 ? = 你告诉我到底有谁去我才能……)
他昨天买了几斤鱼着 ? = 你 告诉 我他 昨天 买 了几 斤鱼 ,
我才……。
用“着”的地方也可换用“ 呢”, 但 是 , 如果 改用“ 呢”, 句子就 只有 询
问 , 不再有“ 先得到这个答复我才能回答你”的意思了 , 即前后小句
间就没有条件关联了。
2 .4 总的来说 , 在表义 上“ 着”字 句是 表此 V P 在 先的 句子。
要么行为时间上在先 ( 着1 句 ) , 要 么方 式步 骤上 在 先 ( 着2 句 ) , 要
么逻辑条件上在先 ( 着3 句 ) 。在 这 个意 义 上 , 武 汉 方言 的“ 着”字
句是一种先事句“
, 着”是一种“ 先事”助词。
在语用上“
, 着”字句是一种委婉句式 , 具有一定的商讨性。如
着1 句、着2a 句是两种调 整句 , 分 别表 在行 为 和处 理方 式 上进 行 调
整。比如着1 句“吃了着”就是对原来不准 备“ 先吃”的 调整 , 着2a 句
“躺倒着”就是对原准备“起来”的 调整。着2b 句不仅 是表调 整而 且

18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还是隐含某种承诺的建议句 , 如“ 你先拿去用倒着”
“ 先躺倒着”, 就 方
分别有“不久可以换”
“ 不久可 以起来”的意思。 着3 a 句是一 种商 讨 言

性的条件句 , 如“ 买巧 克 力可 以 , 你 听话 着”; 着3 b 句是 一 种建 议 性 着

的条件句 , 如“ 想回家了是吧 ? ( 等 ) 休息着”。因此 “
, 着”字句不论 字

是表达意愿还是陈述条件 , 都是有商量的余步的 , 因此这种句子在 『

武汉方言中是绝不用于审问犯人的。 』

三 “着”字的性质和来源

3 .0 “着”、
“ 着”字句和“ 着”的意义 是互相依 存的 , 它们的 真
正性质 , 只有通过联系的观察和分析 , 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揭示。
3 .1 “ 着”对于这 种特定 的句 子来 说是不 可或 缺的。 这并 不
是说没有“着”就不能称之“ 着”字句 , 而 是没 有“着”句子就 不再 是
原来的意思了。比如即使分别把着1 换成“ 先”、把着2 换成暂且 或
暂且继续 , 把着3 换成“要”、
“ 等… 时候/ 后”或“ 只有”, 句子 还是 与
用“着”的时候不同。例如 :
你吃了饭着1 → 你先吃完饭
但是
你先吃完饭 ≠ 你吃了饭着1
因为严格 地 讲 , 着1 = 先 … 再 …。“ 你 吃 了 饭 着”= 你 先 吃 完 饭
再…。同样 ,
你躺倒着2 → 你暂且躺着

你暂且躺着 ≠ 你躺倒着2
你不打我着3 → 只有你不打我

18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方 只有你不打我 ≠ 你不打我着3
言 严格地讲 , 着2 = 暂且…再说 , 着3 = 只有…才…/ 等…再…。

着 在第一节 中 我 们 把“着”的 意 义 只 表 述为“ 先”
“ 暂 且”和“ 条

字 件”, 是为了把“ 着”的体 貌 意义 分 离 出来。 两 相比 较 , 不 难看 出 ,

『 着1 、2 、3 都还有一 个“ 再/ 才 …”的“歇 后”意义。 这 种 歇后 义 是 一 种

』 指代意义 , 指代的内 容相当 于一 个小句。 因此 , 严格 地讲 “
, 着”的

句 意义有两部分构成 , 即 : VP 的 体貌 意义 + 小 句指 代意 义。 在这
个意义上“
, 着”是体态助词 + 小句代词。其代词的指代内容 , 依靠
前后句确立 和具体 化 , 指 代功能 源于“着”的 造词方式 及其语法 化
过程。
3 .2 “ 着”字句前后 , 一般都有伴随句同现。从一方面看这是
“着”字句的黏着性要求 , 从另一方面看是“ 着”所表的意义“ 在先”,
总是在一定的序列中体 现的 ( 单个 V P 无所 谓 先后 ) 。因 此 , 不 论
是在“对话”构成的话轮中 , 还是在“ 自话”形成的 ( 小句联结体 ) ( 复
句 ) 中 , 一个“ V P 着”句的启 用 , 就意 味着说话人承认 存在一个 VP
系列。序列性 , 是“ 着”字句的语义基础。
V P 系列 是 二 分 的 , 可 分 为 此 V P 和 彼 VP ( VP 可 以 是 多 项
的 ) 。“ 着”字句的表达是立足 此 V P, 连带 彼 V P。 从表现方 式看 ,
彼 V P( 下划横线标示 ) 有的在“ V P 着”之后出现 , 如 :
(18) 你吃了着1 , 他等一下再吃
(19) 躺倒着2 , 等医生检查了再起来
有的要通过其先行句或句式类型推知。如 :
(20) 干活别急 , 吃了饭着1 = 先吃饭 , 然后再干活。
(21) 只能这样 , 先把科长当倒着2 = 暂时先当科长 , 以后再换

① 关于小句和下面的“句 联”( 复 句和 问答 话轮 ) , 可进 一步 参 看邢 福
义 :《汉语语法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7。
② 这两个问题分别参看 3 .4 和 3 .2。

18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22) 可以走了吧 ? 不行 , 打了针着3 。 = 只有先打 针 后才 能 方
。 言

例 (20) 的彼 V P 是通 过先 行句 推知 的 , 例 ( 21) 和 ( 22 ) 的彼 V P 是 着

通过先行句和句式共同 推知 的。因为 着3 句的 彼 V P 一般 都是 隐 字

含的 , 并且着3 句“着”的指代意义还 有“ 才行”的 专用 替代形 式 , 如 『

例 (22) 的彼 V P( 然后才能走 ) 就可用“ 才行”替换。 』

彼 V P 的隐现 , 直接 影响“ 着”的 功能 和 指代 意义。 从例 ( 18) 句
- (22) 可以看到 , 彼 VP 隐含 的 “
, 着”的指 代功 能强 烈 , 但 指代 意
义含混 ; 彼 V P 显现的 “
, 着”的指代意义明晰 , 但 其指代功 能减弱。
这种功能上的反比表明 , 指代 意义 的明暗 , 其 作用 是不 同的 : 指 代
意义明晰的 , 较强地保证了“ 着”的先事助词功能 , 由于一定的前后
句语境 , 其指代意义似 可忽略 不记 ; 指 代意义 含混 的 , 较强 地保 证
“着”的指代功能 , 提供着该词意义和用法的词源性线索。
3 .3 从本质 上 讲 , 功 能 是 意义 的 前 提 , 意 义 是 功 能 的结 果。
“着”有什么类型的意 义 , 是 其具 有的 功能决 定的。 而“ 着”有什 么
样的次范畴意 义 , 则 是由 其 分 布的 句 式 决 定 的。着1 、2 、3 体 貌 意 义
上的对立 , 就是着1 句、着2 句和着3 句的对立。着1 、2 、3 句的对立 , 具
体地表现为 V P 序列表意性 质 的“语 义特 征”的 对 立 , 因此 , 着1 、2 、3
可分别描写为下列不同 V P 后的“着”, 即 : 着1 , VP a [ + 先事 + 意愿
+ 行为 ] 着 ; 着2 “
, V Pb [ + 暂且 + 意愿 + 处置 ] 着 ; 着3 , VPc [ - 已 然
- 意愿 + 条件 ] 着。这种描述 , 不仅在理论上表明“句式”是有限对
立语 义 特 征 的 序 列 模 式 , 而 且 在 实 践 操 作 中 , 也 能 为 我 们 识 别
着1 、2 、3 提供方便。比 如 下 面“着”字 句的“着”, 其 语 义 类分 是 较 难
确定的 , 但是通过句式的语义特征的对立式 , 可以较快地将它们鉴
别出来。
(23) 给我照片看咧 ? (24) 可以穿新衣服了吧 ?

① 关于“着”的意义与词源进一步参看 3 .4。

18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方 你坐倒着 , 急什么 ! 身上不流汗着。
言 例 (23) 的“着”像着1 也像着3 , 但是从 V P 的表义特征的对 立看 , 它

着 符合 V Pa [ + 先事 + 意愿 + 行为 ] 的条件 , 句子的意思是“先坐下 来

字 再看照片”的 意 思 , 因 此 , 其“着”是 着1 , 不 是 着3 ; 同 理 , 例 ( 24 ) 的

『 V P 符合 VPc [ - 已然 - 意 愿 + 条件 ] 的 条件 “
, 着”是着3 , 不是 着2

』 和着1 。

句 通过 V P 语 义 类 型 对“ 着”的 识 别 , 可 进 一 步 使 我 们 看 到 :
着1 、2 、3 的意义 , 是句 子 类 型意 义 差异 的 词 汇 聚焦 , 或 者 说 , 一 个 虚
词的语法意 义 , 是使用该 词的句 子“ 意义类 型差异”的 凝缩反映 和
含混表达。
3 .4 最后要回答的是武汉方言“ 着”的来源问题。观察发现 ,
武汉方言“着”是“再说”快读 , 前声后韵反切形成的合音新词 , 即合
音造词。合音 造 词 是 汉 语 历 史 悠 久 的 造 词 法 之 一 , 如 古 汉 语 的
“诸”就是“之于”的合音“
, 焉”是“ 于其间”的合音 , 现代汉语的“甭”
是“不用”的 合音。 合音 词 的一 个 重 要特 点 是 , 词 的本 义 ( 或 原 始
义 ) 就是合 音 前的 语 言形 式 的意 义。 如“诸”的 原义 就 是“ 之于”,
“焉”的原义就 是“ 于 其 间”“
, 甭”的 意 义 就“ 不 用”。同 样 武 汉 话
“着”的原义就是“再说”。保留“着”原义的用法现在仍保留在“着”
字句中。如无条件复句中的着1 句的“着”:
(25) 管它的 , 吃了 = 不管怎样 , 吃了 说
又如因果复句中未然 V P 的着2 句的“着”:
(26) 没办法 , 先把这个洗衣机用到 = 没办法 , 先把这个洗衣
机用着 说
对于一个词来说 , 虽然 原始意 义不 一定 是使用 频 率最 高的 意
义 , 但是常用意义却是 原义的 有条 件衍 生。衍生 义与 原义 的根 本
区别是 : 原义能使词源形式还原 , 衍生义虽然意义上有原义但是语
形上则不能置换为原形。“诸”
“ 焉”的用 法 如此 , 武 汉方 言“着”的
用法也是如此。如 :

18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27) 你不吃了饭着1 ? 这么早就走的 ? 方
你先坐倒着1 , 莫管别家 , 我会安排的。 言

(28) 莫急着2 | 那本书莫看着2 | 不 忙着2 | 这把刀 不用 着2 | 这 个 着

盒子不开着2 字

(29) 帮你可以 , 你 请我 吃 饭 着3 | 买电 脑 要 求 不 高 , 等 发 了 钱 『

着3 』

这些例句中“
, 着”语义上虽然都有“ 再说”的意思 , 但是语形上却不 句
能换成“再说”。
“再说”是普通话和武汉方言共有的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 修
订本 )1567 页上列了 两 个义 项 , 其第 一个 义 项是 “
: 表 示 留待 以 后
办理或考虑”, 举例是 “
: 这 事先 搁一 搁 , 过 一两 天再 说。
”从 普通 话
的用例可以看到“
, 再说”之所以列为一个词 , 是其词义不能像短语
那样理解为 : 再一次讲或然后说。比较词义和语形的对应情况 , 不
难看出 , 作为词的“ 再说”“
, 再”的意义没变“
, 说”的意义变了 “
, 说”
变成一种行为 代词 , 笼 统 地 代指 行 为 和 考 虑/ 处 置。在 这 一 点 上
“着”不仅和“ 再 说”相 同 , 而 且 走 得 更 远。 因 为 普 通 话 的“ VP 再
说”只用于复句的收 尾句 , 其“说”所指代 的动 词要据 前推 知。如 :
本子先订 , 书吃了饭再说 “
, 再说”= 再订。而武汉方言“着”的指代
推知范围延及其后续 句 , 因 为武 汉 方 言“ VP 着”还有 非 收尾 句 的
用法 , 并且是这种用法的产生 , 衍生出着1 表“ 先”的意义 , 着2 表 暂
且的意义。换句话说 “
, 着”的体 态 意 义是 在“ V P 着”非 收尾 句 用
法的基础上派生的 , 是 “
: 再说”的“考虑”义 +“ VP 着”非收 尾句 用
法 , 衍生出着1 “
; 再说”的“处理/ 处置”义 +“ V P 着”非收尾句用法 ,
衍生出着2 。
着3 句虽然是只用于收尾句 , 但着3 是在着1 基础上的 再派生。
因为一部分着3 句的“着”可直接用“要”+“先”( 着1 ) 置换。例如 :
(30) 可以成交了吧 ? ( 不行 , ) 还加 两元 钱着。 →还 先 两
元钱

18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方 给我钱吧。 ( 不行 , ) 写个收据着。→要先 个收据。
言 从另一方面看“
, 要先”和“ 才行”一类形 式是 分别互 补变 体 , 着3 句

着 和“要先”句都可转换为“才行”句。例如 :

字 (31) 甲 : 可以成交了吧 ? 乙 : 不行 , ) 还加 两元 钱着 → 还加 两

『 元钱 行(√)

』 ( 甲 : 给我钱吧。乙 : 不行 , ) 写 个收 据着。 →写 个收 据

句 给(√)
( 甲 : 给我钱吧。乙 : 不行 , ) 要 先 个收 据。→ 写 个收 据
能给 ( √ )
若此 , 是不是着3 可以看作着1 的特殊 形式呢 ? 不能 , 因 为有些 着3
句不能变换为着1 +“要”的句子。如 :
(32) 甲 : 吃 饭 吧 ? 乙 : 不 行 , ) 到 了 时 间 着。 → 要 先 了时
间(×)
想明天来上 学 ? 把 你爸 爸 搬 来 着。→ 要 先 你爸爸搬
来(×)
这就表明 , 着3 虽然是从着1 衍生而来的 , 但着3 已经发展为一种 独
立用法“
, 表条件”已成为“ 着”的一个独立的义项。
总的来说 , 武汉方言“ 着”是从“ 再说”衍生出来的 , 但“再说”的
意义从根本上讲还是一种词汇意义 , 而“ 着”从作用到意义 , 都是语
法性的。可以说 , 从“ 再 说”到“ 着”, 从“ 再 说”的 意义 到“ 着”的 意
义 , 应该是同一个形式实体的语法化过程。
这个历时发展过程 , 可进行其“ 共时构拟”:
第一步 , 部分语素 “
( 说”) 产生代词性用法 , 使其词义可因
语境而异 , 成为半语法词 ; →第二步 , 语音形式的单音节化 , 把
“再说”代词性用法的部分分离出来 , 固定下来 , 形成纯语法词

① 以下文字《方言》杂志 2000 年第 1 期刊出时 责编给删去 了 , 为保 持


原貌和本文的探索目的现将之补出。

18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着”; →第三步 “
, VP 着”由用 于复 句和对 话话 轮的收 尾句 向 方
非收尾句发展和开放 , 形成“ 着”的体态意义 , 衍生出表“先”的 言

着1 和表“暂且”的着2 ; →第四步 , 着1 的用 法与 可行性 话轮 的 着

结合 , 衍生出表必需条件的着3 。 字

从理论上讲“
, 着”的来源可以有多种可能 , 但是从方法论的角 『

度看 , 我们应该优先选 择在本 语言 系统内 能证 明的 可能 , 因 为 : 第 』

一 , 任何“ 可能”在 这 里只 是 一 种猜 测 , 它 的 成立 有 赖于 事 实 的 验 句
证 ; 第二 , 一个经常使用的语 法实 体如 果不只 一种 意义 , 那 么这 些
义项及其表现的共时 , 就 在不 同程度 上记 载和 反映着 该语 法实 体
来源和发展的历时。所以 我们 的溯“源”, 是利 用共 时“ 构拟”和 展
现历时 , 利用历时立体地解释和揭示共时。共时的差异和类型 , 是
历时选择性的分层投射。

( 文章原载《方言》2000 年第 1 期 )

18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隐蔽性施事定语

隐蔽性施事定语指隐蔽地表施事的定语。例如 :
(1 ) 你的 书 说 得真 好。 ( 姜 滇《雨 丝》,《十 月》1983 年 第 6 期
138 页 )
(2 ) 我的锣鼓就敲 到这 里为止。 ( 吕叔湘《扎扎实 实地 做好 语
法研究》,《语法研究和探索 ( 一 )》第 3 页 )
如果用“ N1 的 N2 V P”代 表 上述 句 子的 格 式 , 那 么 其 中 的 N1
就是隐蔽性施事定语。 本文从五个方面考察这类定语。

① 这类定语代表的语言现象 , 曾部分地引起人们的 注意。或 作为准定


语、伪定语研究 , 或作为“的”的特殊用法 描写 , 或作为领 格的一种特 别现象探
讨。由于不是专题性研究和限于部分材料以及观察的角 度 , 讨论都 未及深入
展开 , 并且大多把这类定语与具有修 饰、限定作用的定语 对立起来 , 把定语的
施事 性 归结 为“的”的 特殊 用 法。可参 看 朱 德熙 :《语 法讲 义》, 商务 印 书 馆
1982 , 145~147 ; 黄国营 :《
“的”字的句 法、语义功 能》,《语言 研究》1982 年 第 1
期 118~123 页 ; 丁声树等 :《现代汉语语法 讲话》, 商务印书馆 , 52~53 ; 吕叔湘
主编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 书馆 , 139 ; 刘公望 :《试 析“的”的 几种特 殊用
法》,《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2 ) ; 吕叔湘 :《语文札记 ・“他的教
师教得好”和“他的教师当得好”
》,《中国语文》1965(4) ; 村博文 :《所有不可能名
词》, [ 日本 ]《中国语学》1980(227 )。

19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意念上 , 一个施事定 语相当 于一 个施事 主 语。只 要采 取下 面


的办法 , 施事定语就能变成施事主语 : ①删去定语标记“ 的”, 使 N1
成为全句的主语 , N2 V P 构成主谓结构作谓语 ; ② 去“ 的”之后添 加
行为动词 , 使 N1 成 为 全句 的 主语 , N2 VP 成 为反 复 性连 谓 ; ③ 对
N1 进行提 问 , 可用 N1 VP 作 进一步 的、有所 强调的 回答 , N1 就 是
V P 的主语。如 :
(1 ) 你的书说得真好。
→你 ( , ) 书说得真好。
→你说书说得真好。
( 谁的书说得真好 ?
你的书说得真好。)
→你说得真好。
(2 ) 我的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我 ( , ) 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我敲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 谁的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
我的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我就敲到这里为止。
带这类定语的“定・ 名”结构 一般 是充当 主语 , 它 的谓 语一 般
采用包含行为动词的 V P。不管 VP 的具体结构形式如何 , 只要包
含行为动词 , 那么一定以 N1 为施事。这主要有两类七种情况。
( 一 ) V P 是动补结构。有的用“ 得”引 出补 语 , 如例 ( 1 ) 。有 的
补语用介词结构 , 如例 ( 2) 。还有的是动词直接带一个谓词结构补

19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如 : 性

(3 ) 我的书教不成了。 事
(4 ) 他的球打不赢的。 定

(5 ) 他的球打输了。
( 二 ) V P 是状心结构。 如:
(6 ) 你的队还没有排 ?
(7 ) 我的记也刚登。
( 三 ) V P 是 V + 了。“ V 了”看起 来 似 乎是 一 个动 词 , 但 如 果
不带“了”, 句子便站不住。如 :
(8 ) 他的记登了
(9 ) 小王的手续办了。
( 四 ) V P 是“ V 了没有”或“ V 没 V”。这是 对行 为的完 成情 况
提问的形式。如 :
(10) 他的记登了没有 ?
(11) 小王的手续办没办 ?
( 五 ) V P 是“ 是……的”结构 “
, 是”强调 行为 动词 前面的 内容 ,
否定强调用“不是”。如 :
(12) 我的外语全是靠听收音机、靠“ 跟我学”学的。
(13) 你的英语不是在中国学的 !
(14) 他的大学是在北京上的 , 不是在天津。
有时带这类定语的定名 结构后 面 , 也可 以是不 包 含行 为动 词
的 V P, 但都可以恢复或变成为包含行为动词的 VP。
( 六 ) V P 是不含行为动词的 VP , 但 可以恢 复为包含 行为动 词
的 V P。如 : 你 的 书 真 棒 ! ( → 你 的 书 说 得 真 棒 ! → 你 书 说 得 真

① 有的 V P 看起来是既带状 语又带 补语 , 好像是“状心”+“动补”, 其


实不然。因为去掉状语句子站得住 , 去 掉补语 则不行。 可看作“动 补”一类。
如 : 他的球比我打得好。 | 他的球才投进了两个。

19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棒 ! →你说书说得真棒 ! →你说得真棒 !) 又如 :

事 (15) 他是教英语的 , 苹青的英语也行。
定 (16) 她的英语还算流利。

(17) 他的三千米得了金牌。
(18) 他的球赢了三局。
例 (18) 恢复为包含行为 动词 的 VP 不 是补 出“ V 得”, 只需 补
出 V( 打)。
( 七 ) V P 是一种 不 含 行为 动 词的 俗 语说 法 , 但可 变 换为 与 之
相当的含有行为动词的 VP。如 : 你 的书是 拿手 ! ( →你的 书说 得
特别好 !) 又如 :
(19) 这么看来 , 他的研究生有门啦。 ( 张承志《北方的河》,《小
说选刊》1984 年第 3 期 89 页 ) ( = 他考 研 究生 有 门
啦。)
有时含这类定语的定名结构不是充当主语 , 而是充当宾语 , 然
而充当宾语的句式一定 以一个 充当 主语的 句式 为前 提句。 比如 :
我喜欢听你的书 = 你的书说得真好 , 我喜欢听你的书。
(20) 你的书说得真好 , 我昨天特意去听了。 ( 同 (1 ) )
“我昨天特意去听了”等于“我 昨天特 意去 听了 你的书”, 前 边
出现了前提句“
: 你的书说得真好。

形式上 , 隐蔽性施事定语的施事性是非显豁的 , 其义是隐含的


非表面化的。这 种 隐 蔽 性 是由 于 定 心 结 构采 取“ N1 的 N2 ”的 形
式。
首先 , 跟明晰性施事定语相比较。含明晰性施事定语的结构 ,

19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是非定名结构 , 采取“ N 的 V”形式 , 去掉“的”就能直接得到含施事 性

主语的主谓结构 : NV。而 含隐 蔽性施 事定 语的结 构是 定名 结构 , 事
去掉“的”绝对不能构成 这样 的主 谓结构。 如“ 我的 敲打就 到这 里 定

为止”“
, 我的敲打”是“ N 的 V”“
, 我”是明晰性施事定语 , 去掉“的”
就直接得到主谓结构 : 我敲 打。而“我 的锣鼓 就敲 到这里 为止”中
的“我的锣鼓”, 去“ 的”之后 根本 构 不成 主 谓结 构。 即使 N2 是 数
量结构、可指人的名词或含动词性语素的多 音节名词 “
, N1 的 N2 ”
去“的”之后也只能构成以 N2 为 解说 性谓语 的主 谓结构 , N1 是 被
述对象。如 :
(21) 他的三千米 ( 得了金牌 ) →他三千米
(22) 他的郭建光 ( 演得好 ) →他郭建光
(23) 他的长跑 ( 跑得真快 ) →他长跑
其次 , 跟施事主语相 比较。施 事主语 和动 作之 间 的关 系是 直
接的 , 表面化的 ; 而“ N1 的 N2 ”结构 , 在跟不跟动 作有联系、跟什 么
动作有联系以及有怎样的联系上 , 则是有歧义的。
“ N1 的 N2 ”实 际上是 一种 歧义 结构 , 只有 在特 定语境 中联 系
V P 考察 , 才能断定其确定的意义。这又有三种情况。
( 一 ) 同一形 式 含跟 不 同动 作 相 联 系的 隐 蔽 性 施 事定 语。 如
“你的书说得真好”和“你的书听得真多”, 同是“ 你的书”, 在前一句
中含有跟“说书”相联系的施 事定语 , 在 后一 句含 有跟“听 书”相 联
系的施事定语。又如 :
(24) 他的英语说得真好。
(25) 他的英语教得真好。
(26) 他的英语写得真好。
(27) 他的英语学得真好。
( 二 ) 同一形式里的 N1 , 有 时 代表 跟动 作有 联系 的 施事 定语 ,
有时则代表不跟动作有联系的非施事定语。如“你的书说得真好”
和“你的书借小王了”“
, 你”( N1 ) 在前 一句中 是跟动 作有联 系的 施

19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事定语 , 在后一句中是不跟动作有联系的非施事定语。再比较 :

事 (28) 他的球打得真好 !
定 (29) 他的球打得真破 !

较为有趣的是 , 歧义形 式在言 语中 一般 是一个 形 式只 用于 一
种意义 , 而“ N1 的 N2 ”歧义式 , 同一形式可以 先后在不 同的意义 上
使用。如 :
(30) 姨妈的话 , 说得很轻 , 却落得很重。
对于前一小句来讲“
, 姨妈”是“ 说”的施事 , 是施事定语。对于
后一小句来讲“
, 姨妈”不是“ 落”的施事 , 是非施事定语。这两种意
义先后共用“姨妈的话”( N1 的 N2 ) 是因为它 们有事理 上的因果 联
系。N1 是施事定语 , 句 子是 突出 谈 N1 的 行为 “
( 说 话”) ; N2 是 非
施事定语 , 句子则 是谈 行为 的结 果 ─“ 话”( N2 ) 。 一般 来 讲 , 一 个
“ N1 的 N2 ”作主语只用于谈结果的句子 , 往往预 设着一个 行为句 ,
并且一般可以将行为句补 充 出来 , 使“ N1 的 N2 ”在 两 种意 义上 使
用。如 :
(31) 你的格格、宋妈 , 就很有这种特点 , 既是生活的 , 又是艺术
的 ( 紫桔《演技来自心 灵深 处─ 电影表 演对 话录》,《当 代
电影》1984 年第 1 期 138 页 )
→你的格格、宋妈 , 就演得很好 , 很有这种特点 , ……
( 三 ) 同一形式里的 N1 , 分别代表跟同一动作行为 有不同联 系
的隐蔽性施事定语 ( a ) 和隐蔽性受事定语 ( b) 。如 :
(32) 你的相照得真好。
( = a .你给别人照相照得真好 ;
b .别人给你照相 , 你的姿式很自然。)
N1 作为受事 , N1 的 N2 VP 除了 有 N1 作 为施 事的几 种 变换 外 , 还
有“给 N1 V N2 V P”变换。如 :
你的相照得真好。
→你 ( , ) 相照得真好。

19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你照相照得真好。 性

→你照得真好。 事
→给你照相照得真好。 定

隐蔽性施事定语和隐蔽性 受事 定语共 形是 由于汉 语主 动、被动 共
形的影响。

在内部构造上 , 受隐蔽 性施事 定语 修饰 的名词 前 边可 以加 上


动量性的指别 结 构“ 这 场 ( 次/ 回 ) ”之 类。从 这 点 上 看 , 在“ N1 的
N2 ”结构里 , N2 渗入了动性 , 可以认为 , N2 兼表行为。即 :
N1 的 N2 → N1 ( 的 ) 这场/ 次/ 回 ( 的 ) N2
例如 :
你的书说得真好。
→你 ( 的 ) 这场/ 次/ 回 ( 的 ) 书说得真好。
我的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我 ( 的 ) 这场/ 次/ 回 ( 的 ) 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只要语义允许 , 指量之 间还可 以加 进十 以下的 基 数词 和概 数
词“几”“
, 这”可换为指代词“ 那”以及疑问形式“ 哪”。
如果 N2 是含有动 词 性语 素 的多 音 节 名词 , 那么 其 动性 更 为
明显。如 :
(33) 你的单打打得真好。
(34) 他的长跑跑得真快。
和专指事物的 N2 比 , 含兼指 行为的 N2 的“ N1 的 N2 ”所在 的
句子 , 不仅含有 N2 表 事物的 命题 ( B)“ N2 VP”, 而且 还含 有 N2 表
行为的命题 ( A “
) N1 V N2 ”, 其 中“ V N2 ”就是“ N1 的 N2 VP”中 , N2

19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兼表的行为义。 只要 我 们删 去“ 的”、补 进行 为 动 词 , 就 能 分 解 出

事 ( A ) 、( B) 两个命题。即 :
定 N1 的 N2 VP

→N1 VN2 VP
→ ( A ) N1 V N2 + ( B) N2 V P。
例如 :
“你的书说得真好”
→你说书说得真好。
→ ( A ) 你说书 + (B) 书说得真好。
( A ) 的“ 说书”就是“ 你的书说得真好”中“ 书”( N2 ) 兼表的行 为
义。又如 :
我的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我敲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 ( A ) 我敲锣鼓 + (B) 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你的单打打得真好。
→你打单打打得真好。
→ ( A ) 你打单打 + (B) 单打打得真好。
N2 是专指事物 的“ N1 的 N2 VP”“
, 没 有 N1 V N2 V P”变 换 , 也 分 解
不出命题 ( A ) 。如 :
他的球打得真破。
→ * 他打球打得真破。
N2 兼表行为 , 其词形 只提 示行 为 的类 别 , 不能 确 指行 为的 具
体词义。如“你的书 说得 真 好”中“ 书”( N2 ) 只 表 示它 代 表的 是 与
“书”有关的行为。“我的锣鼓就敲 到这 里 为止”中 “
, 锣鼓”只表 示
它代表的是与“锣鼓”有 关的 行为。 N2 指 称行 为的 具 体词 义是 在
句子中确定的。如“你 的书”中“书”表行为 的词 义是 不确定 的 , 只
有在句子如“你的 书 说得 真 好”和“ 你的 书 听 得真 多”中 才是 确 指
的 , 分别是“ 说书”和“听 书”。 N2 即使 是含 有动 词性 语素 , 情形 也

19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是如此。如“他的长跑 跑得真 快”中 “
, 长跑”兼 表行 为的词 义也 不 性

只限于“跑长跑”。不 同的 是 , 这 种 N2 兼表 的 行 为中 可 以有 一 个 事
行为义和词形的联系具体一些。例如 : 定

(35) 他的长跑看得真多。
(36) 他的长跑研究得真多。
(37) 他的长跑练得真多。
“长跑”的 行 为 义 , 在 ( 35 ) 中 是“看 长 跑”, ( 36 ) 中是“ 研 究 长
跑”, (37) 中是“练长 跑”。而 N2 具有 的由 命题 ( B) 体 现的 指称 事
物的词义总是确定的 , 如“ 长跑”总是指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 不因句
子不同而相异 , 这一 点和 专 指事 物 的 N2 指 事 物 词义 确 指是 一 致
的。
专指事物的 N2 如 :
他的书丢了。
他的书借小王了。
他的书我带来了。
上面几例中的“书”是专指事物的 , 不因句子不同而改变其“ 成本著
作”的含义。

从定语和名词的关系看 , 隐蔽性施事定语和它所修饰的名词 ,
是人与物相对待 , 有生与无生相对待。

① “他的长跑看得真多”是歧义 形式 , 一是以“他”为施 事 , 这 是文章 所


取之义 ; 二是“他”以外的人是施事 , 比 如“你”、
“ 我”等。不过 , 这种 歧义的 存
在不影响文章的结论。

19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先说人与物相对待。

事 N1 表人 , 常用人称代 词“我、你、他”; 也用 其他 人 称代 词和 名
定 词 , 但作用相当 于 第三 人 称 代词“ 他”, 并 能 替换 为 第三 人 称 代 词

“他 ( 们 )”。例如 :
(38) 人家的书说得真好。
(39) 别人的球打得真好。
“人家”和“别人”都能替换为“他 ( 们 )”。
N2 表物 , 一定得用名词 , 不能用动词、形容词。所 用名词可 以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个名词。从小的方面说 , N2 可以 是一个自 由
运用的语素 ; 从大的方面说 , 可以是比词大的一个并列结构或偏正
结构。如 :
他的澡还没洗。
小王的记是登得早。
他的篮球和排球打得好。
你的格格、宋妈就演得很好。
如果 N2 是未知的事 物 , 可 以 用疑 问 代词“什 么”或 者含 有 疑
问代词“什么”。这往往是人们听话没听清楚时所作的发问。如 :
甲 他的相声说得好。
乙 他的什么说得好 ?
甲 他的围棋下得好。
乙 他的什么棋下得好 ?
再说有生和无生相对待。
只要进入 N1 位 置的 名词 , 必须 是表 人的 , 同时 又是 有 生的。
如果不是表人的名词 , 其所指也要具有人的某种特性的事物 , 或者
是经人训练能采取人的行为的事物 , 或者是拟人化的事物。例如 :
(40) 海豚的泳游得最好。
(41) 黑熊的球投得很准。
(42) 老槐树的红娘做得好 !

20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43) 计算机的数据记得相当多。 性

只要进入 N2 的名词 , 是表物 的 , 同时 又是无 生的。一 个看 来 事
是表人的名词 , 如果充当了 N2 , 那么便失去表人性和有生 性 , 换 句 定

话说 , 是成为了没有生 命的 受人支 配或 处置 的事物。 如“ 阿庆 嫂”
是表人名词 , 但如 果处 在 N2 的 位置 上 便成 为 无生 的 事物。 试 比
较:
(44) 阿庆嫂的茶馆开得好。
(45) 赵燕侠的阿庆嫂演得比这强。
有时如果一个句 子的 N2 的 有生 无 生 不能 确 定 , 那 么这 个 句
子就是歧义的。N2 在无生意义上使用时 ( a ) , N1 是隐 蔽性施事 定
语 , 在有生意义上使用时 ( b) , N1 则是非施事定语。如 :
(46) 小王的奶奶演得好。
(= .小王扮演奶奶扮得好 ;
b .小王的奶奶扮演角色 , 演得好。)
(47) 他的老师当得好。
(= .他当老师很称职 ;
b .他的老师很称职。)

在结构标志上 , 隐蔽性施事定语一定带“ 的”“


, 的”是构成含隐
蔽性施事定语结构的必要条件。有“的”不一定构成含所论定语的
结构 , 没有“ 的”一定 不能构 成或者不 能确定 地构成含 所论定语 的
结构。
有几个现象略需进行讨论。
( 一 ) 不用“的”, N1 和 N2 之 间是 不 是“ 定 ・名”关 系 , 起 码 是

20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不确定的。 从一 般的念 法看 , 更 大的 可能性 是 N1 和 N2 相 分离 ,

事 即 N1 是全句的大主语 , N2 和 VP 构成主谓结构作谓语。如 :
定 你的书说得真好→你 ( , ) 书说得真好。

我的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我 ( , ) 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不用“的”, 似也可 念作 N1 N2 ( , ) VP。 如 : 你的 书说 得真 好 →
你书 ( , ) 说得真好。我的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我锣鼓 ( , ) 就敲到
这里为 止。不 过 , N1 和 N2 都 是 单 个音 节 的 , 或 N1 是 单 个 音 节
的 , 后一种 念法 比较 自 然 ; 但是 多 音节 , 尤 其 N1 是 多音 节、N2 是
单音节的 , 后一种念法相当别扭。如 :
儿子们的汉话都说得不怎么利落。
→儿子们汉话 ( , ) 都说得不怎么利落。
你的排球和篮球打得好。
→你排球和篮球 ( , ) 打得好。
( 二“
) N1 的 N2 ”有时能拉掉 N2 。拉掉 N2 一般 是在答、问句、
比较句和对举句中。答、问句如 :
你的书说得真好。
→谁的说得真好 ?
→你的说得真好 ?
→你的说得真好。
我的锣鼓就敲到这里为止。
→谁的就敲到这里为止 ?
→我的就敲到这里为止 ?
→我的就敲到这里为止。
这种问句 , 用疑问词的 是追 问 , 用非疑 问词 的可 以是 追问 ( 没
听清 ) , 也可以是反问。答句有时可以只用“ N1 的”。如 :
谁的 ( 书 ) 说得真好 ? 你的。
在非答、问句中 , N2 被拉掉是在比较句和对举句中。如 :
你的书说得真好→你的说得真好。

20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后一句成立与 否 , 要 看它 有 没有 一 个 与 之 对举 的 前 提 句 ( 如 性

“他的书说得差一些”之类 ) , 如果有 , 它就成立 , 否则不行。又如 : 事
儿子们的汉话都说得不怎么利落。 定

→a .儿子们的都说得不怎么利落。 ( ?)
→ b .长辈们 的 汉 话说 得 很好 , ) 儿 子 们 的 都 说得 不 怎 么 利
落。 ( + )
→c .儿子们的也说得不怎么利落。 ( + )
→ d .儿子们的都说得差一些。 ( + )
a 站不住 , b、c、d 成 立。 b 是 对 举 句。 对 举 实 质 上 是 比 较 句 的 一
种 , 这种比较是通过相同或相近 的句式实 现的。c 和 d 是比 较句 ,
c 有“异中求 同”的比 较 词“ 也”, d 有“ 同 中 求 异”的 比 较 词“ 差 一
些”。不过 , 拉掉 N2 , 则 N2 必得是在上文出现过的。
( 三“
) N1 的 N2 ”有时可拉掉“ N1 的”。如果 N1 在 上一句的 主
位或宾位出现过 , 为了 求 得 句 式 的整 齐 或 变 化 “
, N1 的”可拉 掉。
如:
(48) 这就是王一生 , 他的棋蛮厉害的。
→ (49) 这就是王一生 , 棋蛮厉害的。
(50) 她的歌唱得很美 , 她的棋也下得不错。
→ (51) 她的歌唱得很美 , 棋也下得不错。
例 (49) 拉掉“ N1 的”是为了 使叙 述同 一对 象的 句 子充 当主 语
的形式在结构上一致 , 求得句式的整齐。例 ( 51 ) 拉掉“ N1 的”则 是
为了使主语结构不同 , 使句式有所变化。

小 结

“ N1 的 N2 ”是含隐蔽性施事定语的结 构。含隐蔽 性施事定 语

20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的“ N1 的 N2 ”有一系列特征。

事 1. N1 是施事 , 但又是隐蔽的。
定 2. N2 是名词 , 但又 是事 物、行 为 兼指 的。 N2 兼指 行 为 , 词 形

只是提示词义。
3. N1 与 N2 之间 , 从“名 ・名”联系 看 , 是人、物相对 待 , 有生、
无生相对待。
4. 从 N1 和 N2 之间的“ 的”字看 “
, 的”是构成隐蔽性施事定语
的必要条件。
5. 从“ N1 的 N2 ”整 个 结构 看 , 它 是 歧 义的 , 它 的明 晰 的 意 义
要联系 V P, 有时甚至要联系更大的语境才能确定。

( 本文是硕士学位论文的一部分 ,
导师邢福义先生给予了精心指导 ,
原载《语文研究》1984 年第 4 期 )

20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语主语的类性质和类特征 质




汉语的主 语 是 什么 ? 它是 一 种 什 么性 质 的 成 分 ? 有 哪 些 特
征 ? 在语法系统中 , 这种 范畴 的作用 是什 么 ? 这是 本 文拟 图讨 论
的问题。

一 主语的类性质

1 .1 主语 ( subject ) 是引进 的语 法概念 , 在 普通 语 言学 中 , 它


一般有三个意思 : ①语法 主语 ( gr ammatical subject ) ; ②逻 辑主 语
( logical subject ) ; ③心 理主 语 ( phychological s ubject ) 。 在我 国
语法学界“
, 主语”一般用 于称 说 ① , ②和 ③ 通常 分别 说 成“逻 辑
主语”和“ 话题”。本文讨论的“ 主语”是语法主语。
1 .2 主语作为一种语法成 分它是 一个“ 类”( category ) , 当 我
们说结构中的某个词语是 主语 时 , 实 际上 是把 结构的 这一 部分 归

① 参见 R .R .K 哈特曼、F .C .斯托克 :《语言与语言学 词典》(汉 译本 )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337。
② 通常“主语往往也 用来 指称 充当 主 语的 词语 , 如“把 这个 主 语换 一
下”中的“主语”。为了区别 , 本文把这种 用法的“主语”称 为“主语 词”。相 应
地把这类用法的“谓词”称为“谓语词”。

20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主 进了主语这个类。

的 主语这个类是一种关 系类 ( 关 系范畴 ) 。这 种类 和词 类 ( 实 体
类 类 ) 不同。词类反映的是一群具有共同语法特征的实体的集合 , 体

质 现这个集合的组 合 能力 或 功能 分 布 , 提 供 语言 的 语 形 组 合规 则。
和 如副词是一个词类 , 它反 映的 就是一 群具 有纯 状语性 的词 语的 集

特 合 , 这个集合里每个成 员一般 只能 作状语 , 副 词提 供汉语“ 副词 +
征 动 ( 形容词 ) ”构成偏 正结构 的组 合规则。 而关 系类反 映的 是语 形
内部的结构关系 , 体现的是实体与实体相连结的方式 , 提供语形和
语义整 体联 系 的类 型。 比如 说 有 A、B 两 个 实 体组 合 成 AB , AB
之间的关系为 S。S 从一方面看是 A、B 连结成新的更大实体的方
式 , 从另一方面看 , S 是 AB 与 某 种意 义 相 联系 的 类型 , 因为 同 是
A 和 B 构成的实体 , A 和 B 的分解意义不变 , 而 AB 整体却可分别
与不同的意义发生联系。例如 :
写/ 清楚 ( = .写 ( , ) 清楚一些 主/ 谓
b .( 请 ) 写清楚 述/ 补 )
拳头/ 大 ( = a .拳头 ( 很 ) 大 主/ 谓
b .像拳头一样大 状/ 心 )
两个/ 五斤 ( = a .两个共重五斤 主/ 谓
b .一个五斤加一个五斤 定/ 心 )
光说/ 不难 ( = a .光说并不难 主/ 谓
b .光说“不难不难” 述/ 宾 )
上面例子 , 都有 a、b 两种意思 , 就是因为连结两个直接成分的 S 分
属于不同的整体表义类型。不同的表义类型是用不同的构成成分
来表达的 , 因此 , 把结构中的 某个 词语 定为主 语 , 实质 上是 给以 这
个词语为直接成分的实 体 , 确 立了 整体 与 意义 发生 联系 的类 型 S
为主谓关系。
1 .3 主谓关系是一 种结构 关系、一 种连接 方式 和 理解 类型 ,
所以只要哪里有这种关系、方 式和 整体存 在 , 那么 那里 就有 主语。

20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在汉语里 , 词、短语和句子三 个语 法平 面都有 这种 关系、方 式和 整 主

体存在 , 因此 , 在汉语里主语 是跨 越词、短语 和句 子三 个语 法平 面 的
的结构成分。下面的“霜”就是不同语法平面上的主语。 类

霜刚降 , …… “
( 霜”: 句子平面的主语 ) 质
霜刚降的时候 , …… “
( 霜”: 短语平面的主语 ) 和

霜降那天 , …… “
( 霜”: 词法平面的主语 ) 特
讲主语一般只说它是句子成分 , 尽管承认汉语的短语、复合词 征
内部也有主谓关系 , 这 可能是 为了 迁就 某种理 论。有 的学 者根 据
汉语的语法 事实把“主 语”的外延 向前推 进了一步 , 明 确地说是 句
法成分 ( 与词法相对 , 包括句子和短语 ) , 但是未及 逼进词。由 于
汉语的词、短语和句子 在很大 程度 上是同 一套 结构 关系 , 因 此 , 把
汉语的主语定义为结构成分 ( 包括句法和词法 ) 也许更为切合汉语
的实际。当然在不同平面上 , 主语表现出的特征可能不尽相同 , 但
是其性质却是一致的 , 而 断定 某个部 分是 不是 主语的 主要 依据 也
应该是它的性质。
1 .4 主语是配对性的直接成分。在主谓结构中 , 主语是谓语
以外的部分 , 谓语是主 语以外 的部 分。主语 和谓 语是 同一 层次 上
的两个直接成分 , 可出 现在句 子的 不同 层次上。 下面 例中 加双 横
线的都是主语 , 加单横 线是谓 语 , 它们 不仅处 于句 子的 不同 层次 ,
而且还分属于不同的结构平面。

① 参看朱德熙 :《语法讲义》、
《语法答问》的有关部分。

20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主 主 语和 谓 语是 成 对出 现 的 , 一 方 不能 离 开另 一 方 而存 在。

的 所谓“ 省略”纯 粹是理解 范畴和体 系表达 方面的概 念 , 反映着两 个
类 语言形式在语用中的意 义联系 , 属 于话 语分析 的内 容。主 谓结 构

质 是有主语有谓语的实体 , 所谓省略主语或谓语 , 实际上是在一定的
和 语言环境中 , 一个非主谓 结构 和一个 主谓 结构 有着相 同的 表意 功

特 能或语用价值。

二 主语的静态特征

2 .1 静态特 征 是主 语 在 语言 的 静态 单 位 ( 词 平面 和 短 语 平
面 ) 具有而在动态单 位 ( 句子 平面 ) 却 又不 会消逝 的特 征。这种 特
征是主语的本质特征 , 因而也是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特征。
2 .2 主语的 静 态特 征 之一 是 定 序 性 , 即 主 语 总是 在 谓 语 前
面 , 不得相反。易位是句 子平面 的现 象 , 并且只 要是 易 位的 主语 ,
都可以无条件地 ( 即 不增删 任何 词语 地 ) 还原 到原来 的位 置。 ( 参
看 3 .5 节 ) 在 这个意 义上讲 , 易位 是主语语 序在动 态平面的 变通。
( 因此 , 讲易位或倒装最好 是用 静态控 制动 态 , 即以静 态为 正常 语
序)。
2 .3 主语的静态特征之二是被述性 , 即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
象 , 主谓关系是一种陈 述与 被陈述 的关 系 ( 简称 陈述 关系 ) 。陈 述
关系不和语义 关系“施事 ・动作 ( 动词 ) ”相对应 , 因而 不能用这 种
语义关系来定义或确立主语。陈述关系在语法系统中是和述补关
系、述宾关系、状心关系、定心关系等等相比较而存在 , 相区别而显
示其语法功能的。 ( 参 看 1 .2 节的 例子 ) 在 汉语里 , 这 种关 系虽 然

① 参看邢福义 :《语法探讨集》, 湖北教育出版社 , 239~257。

20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不用形态来标志 , 但却能很容易地为人们的语感所区别。 主

陈述关系和上述其他关系一样 , 它是语法的 一个“ 类”( t ype ) , 的
包含有很多式或例 ( token ) 。因 此 , 同 是一 个主 语词 , 可以 因谓 语 类

词的不同而使这种关系显现出种种差异。例如 : 质
今天很热 和

今天晴天 特
今天是星期天 征
今天休息
今天我们开会
今天我们上午开会下午休息
例中差异反映的只是谓语 词对 主语词 陈述 角度的 变化 , 并 不改 变
“今天”同它后面词语之间的陈述关系或“今天”的被述性。被述性
一般可用“ P 是说 S 的”来测试 , 其中 P 是谓语词 , S 是 主语词或 被
试词。如果“ P 是说 S 的”符合 SP 原 来的 意思 , 则 S 具有被 述性。
例如“今天很热”中“
, ‘很热’是说‘今天’的”符 合原 SP 的意 思 , 所
以“今天”具有陈述性。用 这个 鉴别式 来测 试上面 的例 子 , 例中 所
有的“今天”在被述性上都保持着一致性。因而也都是主语。
2 .4 主语的静态特 征之 三是具 有指 称性。指 称 性是 主语 这
个框格具有的表述性质 , 不论是体词还是谓词 , 进入主语框格之后
就能用“谁”“
、 什么”一类名词性词语直接提问或间接提问。如 :
他来了。
( →谁来了 ?)
十个人吃一锅饭。
( →多少人吃一锅饭 ?)
眼睛打红了。
( →哪儿打红了 ?)
间接提问是指像“躺 着舒服 些”这 样的结 构 , 其主 语不 能直 接
用“谁”“
、 什么”一类词去提问 , 但是可把谓语换成疑问词“怎么样”

20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主 提问 ( 躺着怎么样 ?) , 而不是直接用“怎么样”去提问“躺着”。在汉

的 语里有“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格式 , 但没有“ 怎么样怎么样”的格式 ,
类 并且“什么”具有指称性 , 指代主语 , 因此当后一部分能用“怎么样”

质 提问时 , 其前一部分一般就可以用“ 什么”再提问。如对“ 躺着怎么
和 样 ?”的前一部分没听清时的追问是用“什么怎么样 ?”而不是用“ 怎

特 么样怎么样 ?”这种现象不仅表明“躺着舒服些”一类 ( 具体 ) 结构可
征 以用间接方法测试主语的 指称 性 , 而 且还 说明 主语的 指称 性是 成
分这种句法框格具有的 , 而不 是成 分词 具有的 表述 性质。 在现 代
汉语里 , 语言单位的表述性由两种性质不同的语法范畴控制着 : 在
偏正结构中由词类控制 , 指称性和体词对应 , 描述性 ( 陈述性 ) 和谓
词对应 ; 在主谓结构、述宾结构和述补结构中 , 表述性由成分控制 ,
指称性和主语、宾语对应 , 描述性和谓语、述 语、补 语对应。 就因
为这一点 , 汉语的动词和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无需改变形式。

三 主语的动态特征

3 .1 主语的动态特 征是主 谓结 构充当 句子 主语 才具 有的 特


征 , 一旦转化为静态单 位这种 特征 就不 复存在 了。主 语的 动态 特
征说到底其实是作了话题的主语所具有的特征。
3 .2 可以 充当 一 句话 的 话 题 ( topic ) , 这是 主 语 的第 一 个 动

① 这里说的结构指独立成句的结构 , 不指作句子成分的。充当成 分的
结构受到成分表述性的制约。可参 看萧国 政 :《现代 汉语宾 语谓词 指称性 用
法考察》,《语文论集》(四 )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21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态特征 , 由它派生了主 语的 一系 列 动态 特征。 ( 见 3 .3 以次 ) 话 主

题从一个角度看是心理 的 , 从 另一 个角 度看是 语用 的。说 它是 心 的
理的和语用的 , 并不只是从这些角度研究语言时提到主语是话题 , 类

而是因为主语和话题之间 没有 必然的 联系 , 话 题主要 是由 说话 人 质
说话的心理控制的 , 并 且是在 语言 使用 中才能 显示 出来。 比如 我 和

们听到一句话“
: 你别去 了”。 只通 过这一 句话 一般 无法断 定“ 你” 特
是不是话题 , 只有在听 完一 串话 ( 言 语串 ) 之 后才 能断定。 可是 授 征
话人只说一 句也知 道“ 你”是不是 话题 , 因为 话题是授 话的心理 言
语安排 , 是言语串围绕的言语中心。当然 , 话题有时也通过语言形
式体现出来 , 如“ 起词”后面带停顿或带语气词等 , 但是在汉语里它
没有普遍性 , 并不是凡作话题的主语都一定带这些标志。
3 .3 从信息的角度看 , 话题和述题 ( comm en t , 这 里相当于 谓
语 ) 是两个信息单位。分别由两个语调单位控 制 , 因 此主语作 了
话题的主谓之间 , 结构 显得比 较松 散 , 主语后 面可 以有 个小 停顿 ,
或者可以加上语气词 , 或者把主语的最后一音节延长。 ( 如果这种
延长收束时伴有声调的提高 , 那么主语就变成了一个问句 , 谓语便
成为答句了。 ) 这是主语的第二个动态特征。这个特 征可以把 话
题主语和非话题主语区别开来。
3 .4 主语的第三个动态特征 , 是“有定”( definit e refe rence ) 。

① 主语可以充当话题 , 但是主语并不是全是话题。例如疑问词作 主语
的问句和它的答句 , 主语都不是话题 (参看陆俭明 :《周遍性主语及其他》,《中
国语文》1986 , 166 )。又如句首含数量定语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 其主语一 般也
不是话题 ( 参看范继淹 :《无定 N P 主语句》,《中国语文》1986 , 321~328 )。
② 关于信息单位和语调可参看 伦道夫 ・夸克 等 :《当 代英语 语法》, 辽
宁人民出版社 ( 汉译本 ) 下册 176~178 , 关于英语的描写。
③ 可参看 Yuen Ren Chao , A Grammar of Spoke n Chin ese, U nive rsit y
California Pr es s, 1970 , 81~83。

21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主 这种特征被看作主语的 一种 强 烈趋 势 , 其实 这种 特 征是 话题 的

的 特征 , 这种趋 势 是主 语 作话 题 的比 率。“ 有定”在 有些 语 言 ( 如 英
类 语 ) 里既是一个语法 范畴又 表现 为一种 语法 形式。在 有形 式标 示

质 有定的语言里 , 通过形式识别有定是比较容易的 , 但是使用“有定”
和 却比较复杂。汉语主语“ 有定”的识别 和上 述语言 的使 用一 样 , 相

特 当复杂。主语“有定”起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 ①言语有定 , 即上一
征 句出现了的 ; ②结构有 定 , 即加了 限制 成分或 前加 上动 词“ 有”的 ;
③心理有定 , 即用专有名词或在词后带有语气手段等。 ( 这个问题
比较复杂 , 需要专题讨论。)
3 .5 作为话 题 的主 语 , 是有 定 的 或 者 说是 已 知 的 ( given 或
know n) 。“已 知”的 部 分 信 息 量 小 , 为 了 突 出“ 新 知”( new ) 谓 语
词 , 往往把主语易位到谓语后面。如 :
出来呀 , 你们 !
多美呀 , 家乡的小河 !
不过 , 这种易位仅限于 作句子 , 并 且要 借助语 气 ( 表现 为谓 语后 有
停顿 ) , 而且还 要求 谓 语词 必 须 是两 个 以上 的 词 语 的 组合。 试 比
较:
*
头疼。→ 疼 , 头。 [ a]
头很疼。→ 很疼 , 头。 [ b]
*
我的头疼。→ 疼 , 我的头。 [ c]
我的头很疼。→ 很疼 , 我的头。 [ d]
他的结论是那座楼房相当漂亮。
*
→ 他的结论是相当漂亮 ( , ) 那座楼房。 [ e]
那座楼房相当漂亮 !
→相当漂亮 , 那座楼房。 [ f]

① 可参看 Yue n R en Ch ao .A Gr amma r of Spoken Chinese U nive rsit y


California Pr es s, 1970 , 76~77 页。

21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上面的句子 , [ a ] [ c] 主语 不能 易位是 因为 谓 语词 不合 条件 , [ e ] 不 主

能易位是因为加点部分 是静态 单位 短语 , 不是 动态 单位 句子。 易 的
位是主语的第四个动态特征 , 它也是由话题派生的 , 因为易位的主 类

语一定要是话题 , 否则主 谓之 间不可 能有 停顿 以致形 成两 个语 调 质
单位。 和


四 主语的联系特征

4 .1 联系特征是把 某个语 词作 主语构 成的 句子 形式 和作 其


他成分构成的句子形式 , 连起来进行观察而显示出来的某种联系。
这种联系 , 从一个角度看 是反 映某个 主语 词在 不同形 式的 同义 句
中所占据的句法位置 , 从 另一 个角度 看是 提供 一种观 察主 语词 的
角度 , 其普遍性不仅受到 结构 平面而 且还 受到 谓语动 词的 极大 限
制。
下面略举几类。
4 .2 在动词 谓 语句 里 , 主 语 词 一般 都 有 主 语 和宾 语 两 个 位
置。或者说在一个结构里这 个词 是作 主语 , 在另 一个 结构 里这 个
词是作宾语。从语义和语形对应的角度看就是同一词语有进入不
同结构框架的 不 同成 分 位置 的“ 二重 性”, 或 称“ 主 语的 二 重性”。
这种特点如果倒过来从宾语角度看 , 那就是“ 主语只是动词的几个
宾语提出来放在主语位置上的一个”。 如:
火车通西昌 → 西昌通火车
这件事 , 我们讨论过 ←→ 我们讨论过这件事
那只鸡被他们赶走了 ←→ 他们赶走了那只鸡

① 见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 72~73。

21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主 突然一个极年轻的媳妇走进来

的 ←→ 突然走进一个极年轻的媳妇
类 来

质 4 .3 主语词加上介词就转化为状语 , 反过来句首作状语的介
和 词结构删去介词就转化为主语。如 :

特 他打胜了 → 被他打胜了
征 台上坐着主席团 ←→ 在台上坐着主席团
钢笔写坏了 ←→ 把钢笔写坏了
大碗装汤 ←→ 用大碗装汤
教学工作他们一向都很重视
←→ 对于教学工作他们一向都很重

4 .4 主语词和它后面的词语之间有一种语义上的领属关系。
加“的”, 主语 就转 化 为 定语 ; 反过 来 , 删 去“ 的”, 定 语就 转 化 为 主
语。如 :
他态度很认真 ←→ 他的态度很认真
他球打得不错 ←→ 他的球打得不错
他学习很刻苦 ←→ 他的学习很刻苦
4 .5 有的补语词是对主语词进行描述的 , 这种主语有的可移
到述语之后成为补语的一部分 ; 反过来 , 如果作补语的主谓结构的
主语词是被描述的 , 那么 它可 移到结 构之 首成 为整个 结构 的主 语
或主语的一部分。如 :
他累得精疲力尽 ←→ 累得他精疲力尽
那孩子吓得直哭 ←→ 吓得那孩子直哭
他的手累得都抬不起来了
←→他累得手都抬不起来了

21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五 结语 类




5 .1 汉语的主语是一种跨越句子、短语和词三个结构平面的 特
直接成分 , 具有配对性。 主语的 系统 功能是 体现 符号 组合 的连 接 征
方式和提供组合实体与意义发生整体联系的理解类型。
5 .2 主语的类特征 根据所 在平 面的不 同分 为静 态特 征和 动
态特征 , 不同的特征普遍性不同。静态特征———定序性 ( 前位性 ) 、
被述性和指称性虽然普遍 性最 大 , 但 是只 有把 三者合 在一 起才 能
把主语和其他成分区别 开来。 动态 特征———可 断性、有定 性和 易
位性 , 是充当了话题的主语具有的特征。
5 .3 联系特 征 , 揭 示 的是 主 语 词所 在 的 句 子 之间 的 同 义 联
系。这种特征的讨论 ,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区分主语和主语词 , 另一
方面可以窥见主语所容纳的语义范畴之一斑。这种讨论还告诉我
们 , 在汉语里 , 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是由成分而是由介词
来表现的。

( 本文原载《语言学通讯》1988 年第 4 期 ,
收入《语法求索》,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0 年版 )

21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同 一 语 义 指 向 的“ 动 /趋 来 ”
/



趋向动词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述补结构中作补语。趋向动词
作补语“表示趋向”、
“ 补 充和 说明述 语”, 在 语法 学界 已成定 论 , 似
乎不成问题。 但是 , 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 , 有些问题 就出在大 家
都这么说、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
本文打算通过“动/ 趋来”结构讨论趋向动词的作用 ( 当然只能
是部分的 ) 、特点 , 以及由此引起的一些问题。对于趋向动词 , 人们
在不同范围内 , 从不同的角度作过探讨 , 但本文的范围和角度与前
面那些都不相同。
“动/ 趋来”即动词加带“ 来”的复 合趋向 动词 构成 的谓 词性 结
构。“趋”包括“上、下、进、出、回、开、起”等。“动/ 趋来”根据“ 动”
和“趋来”在句中的语义指向可分为三类 : A “动”
. 和“ 趋来”都指 向

① 可参看丁声树等 :《现代汉语语法 讲话》, 商务印 书馆 1980 , 11 ; 吕 叔


湘主编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 馆 1982 , 10~11 ; 胡裕树 主编 :《现代 汉
语》(增订本 ) , 上海教育出 版社 1981 , 335 ; 黄伯 荣、廖序 东主 编 :《现代 汉语》
下册 , 兰州人民出版社 1981 , 293 ; 张静主编 :《现代 汉语》上册 , 上海 教育出 版
社 1980 , 104 ; 朱德熙《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1982 , 125、129 ;《汉语知 识》, 人
民教育出版社 1980 , 82~83。
②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 除注 114 所列以外 , 笔者参考了以下一些文献 :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第十一章、第十三章 ; 范继淹 :《动词和趋向动词 后置
成分的结构分析》,《中国语文》1963 (2 ) ; 周池明 :《汉语连动性复式动词》,《语
言研究》1957( 2) 。

21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施事———合指 , 如“ 我 们 走 来”; B “
. 动”指 向 施 事 “
, 趋 来”指 向 受 语

事———分指 , 如“ 他扔出来一个球”; C“
. 动”指向 施事 “
, 趋来”指 向 指
“动”———递指 , 如“ 他跑起来”。为了便于深入地讨论问题 , 本文的 向

讨论范围 限 于“ 动”和“ 趋 来”语 义 指 向 同 一 的 A 类。 下 文 中 的 『

“动/ 趋来”, 除了特殊说明的外 , 都是指语义合指的 , 即同一语义指 /
向的“动/ 趋来”。 趋

一 “动 /趋来”的内部关系

1 .0 本文讨论的问题 , 主要涉及结构的性质和结构成分的作
用两方面 , 这 两方 面 的问 题 首 先需 要 我们 对“ 动/ 趋 来”中“ 动”和
“趋来”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作深入的考察。
1 .1 “ 动”和“ 趋来”在语义上都指向施事 , 句子能作类似连谓
式的分解 , 并且补不出新的施事。如 :
(1 ) 汪丽 进门来 (《长江》, 1982 年第 4 期第 128 页 )
→汪丽 + 汪丽进门来
(2 ) 车子刚一停 下 , 同 志们 都 出 来 , (《小 说 选 刊》1982 年 第
11 期第 5 页 )
→同志们都 + 同志们都出来
比较连谓式及其分解 :
(3 ) 小王 街买菜
→小王 街 + 小王买菜
有的“趋来”用于非位 移的词 义 , 句子 的意思 同样 可作例 ( 1 ) 、
例 (2 ) 那样的分解 , 只是“ + ”号后面的组合独立性不强。如 :
(4 ) 她在惊恐中 撑 下来 (《作品与 争鸣》1982 年第 12 期 第
55 页 )

21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她在惊恐中支撑 + 她从惊恐中下来

指 1 .2 “ 动/ 趋来”和连谓 式尽管 都是 谓词构 成的 谓 词性 结构 ,
向 但它们各自的结构成分在句中负载信息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连谓

『 式的每一谓词都是各自负 载各 自的信 息 , 不能 用其中 一个 代表 全

/ 部 , 如例 ( 3) 。但 是“ 动/ 趋 来”不一 样 “
, 趋 来”负载 的 信息 比“ 动”
趋 大“
, 施 + 动趋来”不能说成“ 施 + 动”, 却似可说成“施 + 趋来”如例

』 (1 ) :
汪丽 进门来
→ 汪丽进 ( 门 ) 来
\→ 汪丽
例 (2 ) :
同志们都 出来
→同志们都出来 ( 了 )
\→ 同志们都 ( 了)。
1 .3 不仅如此 “
, 动/ 趋来”有 许多 述补 结构具 有 而连 谓式 不
能有的特点。 ( 一 “
) 动”“
、 趋来”中间可插进“ 得、不”表可能。如例
(1 ) :
汪丽 进门来
→ 汪丽跨得 (/ 不 ) 进来
当然加得进“ 得 (/ 不 ) ”的“动/ 趋 来”必 须 是前 面 可 以加“ 能 ( 够 )”
的 , 否则是插不进“得 (/ 不 ) ”的 , 如 例 ( 2 ) 。而 连谓 式的例 ( 3 ) 是 前
面可以加“能 ( 够 )”( 如 : 小王能 ( 够 ) 上街买菜 ) , 而谓语中间插不进
“得 (/ 不 ) ”。 ( 二 ) 中间可插进“ 了”表 完成 , 加“ 了”后 “
, 趋 来”中 间
一般不再带处所宾语。 ( 三 ) 有“动/ 趋来 + ( 数量 ) + 施事”的形式 ,
即施事作宾语 的 形 式。如 例 ( 1 ) 和 例 ( 2 ) 可分 别 说 成 例 ( 5 ) 和 例
(6 ) 。
(5 ) 门外跨进来一个汪丽
(6 ) 迎出来几个同志

21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又如 : 语

(7 ) 偏巧门外响起一声咳嗽 , 随着闯进来一个人。 指
(8 ) 那里正走 进来 一 位极 年轻 的媳 妇。 (《小 说 选刊》1982 年 向

第 3 期第 30 页 ) 『

(9 ) 由书斋小门走进来陈奶奶。 (《曹禺剧作选》, 第 406 页 ) /
1 .4 “ 动”是不及 物动词 , 或 是在 不及物 的意 义上 使用 的 , 不 趋

带也补不进受事。如例 ( 1 ) 的“ 跨”, 例 ( 4 ) 的“支 撑”。“ 动”和“ 趋 』
来”之间有种种关系 , 但没有一 种是对 述语“ 动”的“ 补充和 说明”,
它们和“动”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陈述施事。根据关系的不同 ,
“动/ 趋来”可分为四个小类。
1 .4 .1 “ 动”表“ 趋来”的方式 “
( 动”记作 V1 ) 。这 一类作谓 语
的句子能用“施事 + 怎么样‘ 趋来’”提问。如例 (1 ) 可用“ 汪丽怎么
样进门来 ?”“
( 汪丽跨进门来”作答 ) 。“动”“
、 趋”、
“ 来”有线性延续
关系 : 跨→进→来。“ 趋来”不同的例子如 :
(10) 凭着职业的敏感 , 他立刻判明了这正是要找的对象 , 直端
端走上前来 ,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8 期第 4 页 )
(11) 梁上的燕子惊飞 出来 , 穿过 烟雾 , 直 奔湛 蓝的 远天 ; (《小
说月报》1982 年第 2 期第 44 页 )
(12) 不一会儿 , 浓雾 漫卷 过 来 , (《1980 年 全 国优 秀 短篇 小 说
评先获奖作品集》第 17 页 )
(13) 泥刀从香几上 晃 掉下 来 , (《小 说 月报》1982 年第 8 页 第
40 页 )
(14) 不多一会儿 , 小毕就 跑了 回来 , (《小 说月 报》1982 年 第 2
期第 84 页 )
(15) 前面 , 东方透 出一点 鱼肚 白 , 彩霞飞 开来。 (《小 说月 报》
1982 年第 9 期第 58 页 )
(16) 他静静地由棺材里爬了起来 , 觉得事情非常糟。《小说月
报》1982 年第 2 期第 89 页 )

21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如果进一步考察“趋来”“
, 趋”又是“ 来”的 方式 “
, 上”是由低 到高 ,

指 “下”是由高到低“
, 进”是由 外到里 “
, 出”是由 里到外 “
, 回”是移 向
向 原地“
, 过”是 经 过 某 地 “
, 开”是 由 原 位 移 开 “
, 起 ”是 从 下 向 上。

『 “趋”既表动作又表方式 , 吕 叔湘 先生早 在《中 国文 法要略》里就 提

/ 到过“
: ‘到’字只表示一般的到达 , 如果要表示特殊的到达方式 , 有
趋 ‘进’‘
、 上’、
‘ 下’等 字。
”(1982 年版 202 页 ) 这 是就 单独 的“趋”而

』 言的。而在“来”的前面 , 与“ 来”一 起表 位置 移动 “
, 趋”是 表“以 怎
样的方式”来。如“ 进来”是以由外向里的方式“ 来”。
V1 以单音节见多 , 双音节的一般是偏正式的 ( 如例 ( 12 ) 的“ 漫
卷”) 、述补式的 ( 如例 ( 13 ) 的“ 晃 掉”) 以 及并 列 ( 联 合 ) 式 的 ( 如 例
(17) 的“冲刷”) :
(17) 路面很滑 , 小股 的 泥石 流 从 山 涧中 冲 刷 出 来 , 阻 挡 着 道
路。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8 期第 5 页 )
双音节的偏正式和联合式 , 其两部分往往都是“ 趋来”的方式 , 使其
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如例 ( 12 ) 的“ 浓雾 漫卷 过来”, 浓雾过 来的 方
式是“漫”中有“卷”。例 (17) 小股泥石流从山涧中出来的方式是既
“冲”又“刷”。
有的 V1 后带“着”, 这 时的 V1 不 仅具有 表方 式的作 用 , 而 且
呈现出动态性。如 :
(18) 从清晨走着去到傍晚 回来。 (《小 说月报》1982 年 第
8 期第 5 页 )
1 .4 .2 “ 动”表“ 趋来”的目的 “
( 动”记作 V2 ) 。用 这一类作 谓
语的句子 , 能用“ 施事 + 为什 么而趋 来”提问 “
, 动/ 趋来”能 变换 为
“趋来动”。如例 (2 “
) 同志们都出来迎”“
, 迎”是“出来”的目的。又
如例 (19)“ 巡逻”是“过来”的目的。
(19) 只见三个戎装妇 女———阿积、云姑、月 姑打 着 一盏 灯笼 ,
巡逻过来。 (《长江》1982 年第 4 期第 121 页 )
→为巡逻而过来 ( 回答“ 为什么 ( 而 ) 过来 ?”)

22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过来巡逻 语

V2 的目的性有强有 弱 , 强 的 ( 强 式 ) 能用 带“ 为 什么 而 X 来” 指
的句式提问 , 弱的 ( 弱式 ) 一般不能 , 只能有“趋来 V“
2 变换。如 : 向

(20) 一个平 素很 少 说话 的 青 年站 了 出 来 “
: 包 !”(《作 品 与 争 『

鸣》1982 年第 8 期第 6 页 ) /
(21) 她突然从房子里奔出 , 坐进来。 ( 同上 , 第 61 页 ) 趋

例 (20) 不能说成“为站而出 来”, 却 能变 换为“ 出来站”。 例 ( 21 ) 不 』
能说成“为坐而进来”, 能变换为“进 来坐”。 应当 指出 例 ( 20 “
) 站”
是“出来”的 直 接 目 的 , 但 不 是 最 终 目 的 , 最 终 目 的 是 讲 话 , 即 说
“包”。在这个意义上 “
, 站出来”整个作 了讲 话的 方式。不 过这 里
“讲 ( 说 )”一类的动词 未出 现 , 而 出现 却是 常见的。“讲 ( 说 ) ”出 现
的结构中“
, V2/ 趋来”常作连谓式的前一部分。如 :
(22) 束吉松站 出 来解 救 他 , (《小说 月 报》1983 年 第 1 期 第 3
页)
(23) 此刻 , 他不得不站出来讲话 , ( 同上 , 第 4 页 )
“ V2/ 趋来”的趋来 V2 变 换说 明 , V2 和 趋 来 之间 没 有线 性 延
续关系。
1 .4 .3 “ 动”表“ 趋来”的 性质 “
( 动”记作 V3 ) 。 V3 和“趋 来”
之间有互注关系“
, 这样 ( 种 ) 趋来是 ( 叫 ) V3 ”。例如 :
(24) 小谢 , 你还生 我的气 ?”童进 上 来 , 歉意 地问 着。 (《长
江》1982 年第 4 期第 132 页 )
(25) 你们为什 么 回 来了 呢 ?”(《小 说月 报》1983 年 第 1 期
第 42 页 )
例 (24) 的“ V3 / 趋来”可说“ 这种‘ 上来’叫‘追’”“
, 上来”的性 质 是
“追”。例 (25) 的“ V3/ 来”可 说“ 这 种‘回 来’是‘ 撤’”“
, 回来”的 性
质属于“撤”。
“ V3 ”、
“ 趋”“
、 来”间有线性 延续关系。 例 ( 24) 追 →上→ 来 ; 例
(25) 撤→回→来。

22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性质是动词 V3 本身 携带 的 , 与”趋 来“连 用 是 给”趋 来“ 这 种

指 行为定性。至于怎样定性 , 即定什么性 , 选择怎样性质的 V3 , 完 全
向 取决于说话人表达“趋来”时的需要和对“趋来”的认识。试比较下

『 面对同一行为选用的不同性质动词 a 和 b :

/ (26) “
. 小山是你 回来的 !”
趋 b “不
. , 不是 , 是他自己 回来的。”( 开小差 )

』 “逼回来”尽管不是 讨论 的对 象 , 但 放 在这 里 可说 明 V3 选择 的 主
观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一 次德 寇与苏 联红 军交 战被 击溃 败
走。苏军一个指挥人员向斯 大林 汇报 说德军 撤退 了 , 斯大 林马 上
纠正说是逃跑了。可以想见德军当局答记者问肯定会说是战略转
移。这个故事可改写为 :
(27) .你们 下来了 ?
b .你们 下来了 ?
c .你们 略转移回来了 ?
比较例 (27) a、b、
“动”
c 的选择。
1 .4 .4 “ 动”表“趋 来”的状 态 或 原 因 “
( 动”记 作 V4 ) 。 这 种
“动趋来”可 以分 别 说成 : 1 .以 V4 状 态趋 来 ; 2 .因 为 V4 才 能“ 趋
来”。例如 :
(28) 刘三老汉死了妻子和儿女 , 连自己也病着 , 是靠翠娥的照
料才活下来。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8 期第 38 页 )
(29) 那人已气息奄奄 , 无力挣扎 , 但他也和这幢大楼一样奇迹
般地生存下来了 !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1 期第 10 页 )
例 (28) 是“以‘ 活’的状态‘ 下来’”; 例 ( 28 ) 的“ 活”又是“下 来”———
生命延续的原因 , 因此又可以说 是“ 因 为‘ 活’才‘ 下 来’”。例 ( 29)
可类推 , 不过“ 活”的动态性比“ 生存”强。
1 .5 在“ 动趋来”内 “
, 动”和“ 趋来”的搭配不只 是§1 .4 所分

22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的“动”类对“趋来”的选择 , 而 且是具 体的“ 动”和 具体的“ 趋来”之 语

间语义上的相互选择。不过 , 我 们可 以以一 边为 立足 点观 察这 种 指
选择。 向

1 .5 .1 从例 ( 10 ) — ( 16 ) 可以 看 出 “
, 趋”的全 部 ( 上、下、进、 『

出、过、回、开、起 ) 都可 以出 现 在 V1 后面。 但就 具体 的 V1 而言 , /
“趋来”与 V1 的搭配受 V1 语义 的制 约 , 情 形就 不那 么整 齐 , 可 分 趋

为四种情况。①以“走”为代表 , 像“ 跑、飞、冲、跨、漫卷”等等 , 所有 』
的“趋来”都能与之配搭 , 是 全向的 V1 。 ②与 全向的 V1 相 对的 是
选向的 V1 。其中有的是绝 对选向 的 , 即 词义 本身 就排 斥 一些“ 趋
来”, 如“落”和“上来”“
, 升”和“ 下来”是 互相 排斥 的。③有 的是 相
对选向的。又分 两种 : 一种 是 以“坐”为 代 表 , 如“ 躺”等 是 单 向 动
词 , 所有的“ 趋来”都 能与 之 配 搭 , 但 是在 一 部分 配 搭上 , 如 与“ 上
来、下来”配搭“
, 动”是 V1 , 表方 式 ; 而在 与“ 进来”、
“ 出 来”配搭 则
转类了 , 如“ 坐进来”、
“ 坐出来”的“动”是 V2 , 表目的。 另一种是 以
“压”为代表“
, 动”是 双 向动 词 , 与“ 趋 来”配搭 的 情 况同“ 坐”一 类
“动”, 在单向用法上 , 是同一语义指向的“动/ 趋来”; 但在一部分配
搭上 , 是用于双向 “
, 动趋来”跨类超出同一语义指向的范围 , 如“ 压
进来”“
, 压”的受事是“进来”的施 事。④ 一 种异“ 趋”同 义的 现象 ,
即两个“趋来”的词义根本不同。但 在某 一 V1 后 却完 全相同。 例
如:
(30) 皮船长狂吼一声 , 从珊么妹的箍抱中 脱开来 , 他蓦地改
变了主意 , (《长江》1982 年第 4 期第 204 页 )
这一例的“来”等于并可换成“ 出来”, V1 表方 式 “
, V1 、趋、来”的 线
性关系都 不 改 变。这 种 异“ 趋”同 义 与 动 词 的 双 语 素 构 成 有 关。
“挣”与整个 V1 的作用相同 , 表“趋 来”的 方式 , 可说“挣 开来”、
“挣
出来”。而“ 脱”是“ 挣”的结果 , 在句中的意义上 , 可说“ 脱开来”, 不
能说“脱出来”, 例 ( 30 “
) 趋来”的选择是照顾了“ 脱”。
1 .5 .2 V2 的 动词 都能 与所 有的“ 趋 来”配 搭 , 这 是“ V2 、趋、

22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来”间的非线性延续关系决 定的。但是“躺、坐”一 类 V2 与“ 趋来”

指 的部分搭配上兼跨 V1 、V2 两类。如 :
向 (31) 请坐下来 ( 上来/ 过来 )

『 (32) 躺下来 ( 上来/ 过来 )

/ 例 ( 31 ) 的“ 坐”的 地 点 如 果 是 一 个 承 受 臀 部 的 地 方 , 那 么“ 坐”、
趋 “下”“
、 来”是线性延续关系 “
, 坐”是 V1 , 表方式。如果“坐”着眼 的

』 是某个空间 , 例如是楼上的同志“ 请坐下来”, 其“坐”“
、 下”、
“ 来”是
非线性延续关系“
, 坐”是 V2 , 表目的。因此 “
, 坐”在这 个意义上 可
记作“坐1 ”( 属方式类 ) 和“坐2 ”( 属目 的类 ) 。 同样 “
, 躺”也 可以 记
作“躺1 ”和“躺2 ”。如果“动”的着眼点明确 , 其类 属一般是 清楚的。
如例 (33) 的“躺”是“躺1 ”( V1 ) 。
(33) 秀绒息灯 , 在 他身 边 下 来。 (《小 说 选刊》1982 年第 11
期第 41 页 )
1 .5 .3 V3 的动词有的自身带有动向 , 如“追”是向前 “
, 撤”是
向后 , 但“ 趋来”之“ 趋”、
“ 来”是 无 前 后限 定 的 动 向 , 所 以 这 类 V3
对“趋来”有 选 向 的 要 求 , 一 般 只 能 带 与 自 己 词 义 相 近 或 相 同 的
“趋”构成的“趋来”。如 :
(34) 今儿又 不 知从 哪 儿 ( zhuǎn) 回 来 , (《小 说选 刊》, 1982
年第 11 期第 59 页 )
(35) 老刘忽然想起什么 似地 起身 走了出 去 , 不一 会又 回
来。 (《作品与争鸣》1982 年第 12 期第 48 页 )
1 .5 .4 与 V4 配 搭 的 只 有 可 带 始 点 和 类 始 点 词 作 宾 语 的
“趋”构成的“趋来”, 如“ 出来”、
“ 下来”、
“ 过来”, 并 且在 V4 后“ 趋”
不能再带类处所词的宾语。如 :
(36) 鲁蓉生余气未消 , 他说 “
: ……往后还有八年 , 我怎 出
来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8 期第 30 页 )
(37) 即使 过来了 , 多少人神经折磨得不健全。 (《收获》1981
年第 3 期第 10 页 )

22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 .5 .5 “ 动”和“ 趋来”的配搭 , 可归结起来 , 列成表 ( 一 ) 。 ( 附 语

线性延续关系 ) 指
表( 一 ) 向

动词与趋来的搭配 ‘动 - 趋 『
上 下 进 出 过 回 开 起 - 来’的 动
动 词 的 类 例词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举 例 /
线性延
续关系 趋

全 向 飞 + + + + + + + + + 飞起来 』

绝对 升 + + + 升起来
动 V1

相 单向 坐1 + + + + + 坐下来

对 双向 压 + + + + + 压过来

单类 迎 + + + 迎上来
V2
兼类 坐2 + + + + + + 坐进来

带趋向 追 + + + + + + + 追上来
状 V3
不带趋向 转 + 转回来

活 + 活下来
态 V4
+ + 活过来

1 .6 “ 动趋来”主 要是作 单谓 语 , 也能作 其他 成分 , 作 其他 成


分不改变内部的语义和结构关系。如 :
(38) 表姑喷着白沫 出来 : (《小 说 月报》1982 年第 4 期 第
29 页 )
(39) 西蒙听到别的水手正在小街上一路唱着歌 过来。 (《长
江》1982 年第 4 期第 48 页 )
(40) 从灾区运来了数不清的伤员 , 开进门来 汽车络绎不断。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1 期第 11 页 )
(41) 我们一 进来 是各 家忙 找砖头 , (《青春》1982 年第 10

22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期第 4 页 )

指 (42) 人 下来 只知 道把 糖送 进 自己 嘴 里 , (《收获》1981 年
向 第 3 期第 10 页 )

『 (43) 尽管那云给我们院投下阴影 , 也比它 下来 。 (《青春》

/ 1982 年第 10 期第 9 页 )



二 “趋来”的表义特点

2 .0 “ 趋来”的 表义特 点 , 包括“ 趋”的表 义特点 “


, 来”的表 义
特点 , 和“ 趋”+“ 来”的表义特点。“ 趋来”的意义 , 句法表达上依赖
于“动”, 趋向性质上决定于 P。 P 是“ 趋”和“来”隐 含的 , 并在一 定
条件下可与“趋来”同现的时间、处所等。
2 .1 “ 趋”和“ 来”是动词 , 并且是 ( 与其他动词比 ) 带有“过剩”
意义———趋向 的 动 词。这 一 点 , 我 们 可 将“ 趋 来”前 面 的“ 动”与
“趋”“
、 来”的义项比较看出。如表 ( 二 ) 。
表( 二 )

义 项 动 位 方 目 性 方
作 移 向 的 质 式
词 项
走 ( V1 ) + + +
迎 ( V2 ) + +
撤 ( V3 ) + + (+) +
逃 ( V3 ) + + + +
活 ( V4 ) (+) +
进 (趋 ) + + + + +
来 + + + +

可是“趋来”由于用在“动”后 , 它表动作、方式、目的、移动的一

22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系列语义信息都成为羡余 信息 而被前 面的 动词综 合了 , 使 人们 只 语

感觉到它表趋 向 的信 息 作用。 相反 , 对于“趋 来”前面 一 些 带“ 趋 指
向”的动词 ( 如“追”“
、 撤”等 ) 的趋向也因认为“趋来”表趋向类推而 向

忽视或拒绝去深究了。当然“动”和“趋来”组合后的语法意义不是 『

两部分的简单相加 , 而是 增加 了新 的 语法 义 , 但是 , 每部 分具 有 /
的语义要素和可能与所述对象发生语义组合的一切特点都不会消 趋

失 , 只是隐显的比重不同罢了。 』
2 .2 “ 趋来”的“ 趋”就 P 的 着眼 点 的不 同 , 可 分 为三 类。 ①
始点“趋”: 下、出、开、起 ; ② 过 点“ 趋”: 过、进1 ; ③ 终 点“ 趋”: 上、
进1 、回。
2 .2 .1 始点“ 趋”所隐含并 能与之同 现的 P 是“ 趋”
“ 动”
“ 来”
的起点 , 一般都可用“ 从 ( 自 ) ”等介词引导于“ 动”前。 如:
(44) 测量图象 的 坐标 尺 颤的 中 来 。 (《小 说 月
报》1982 年第 1 期第 20 页 )
(45) 一动弹 , 又大又亮的火星 , 又不住地 眼珠里 跳 来。
(46) 一会儿他又 她身边 了 来。
(47) 他 井底 了 来。
“下”和“出”的起点词 P 又能出现在“趋”
“ 来”之间。如 :
(48) 在床上午睡的唐桂 清忽 然地 从恶梦 中惊 醒 , 一翻 身
。 (《小说选刊》1982 年第 12 期第 30 页 )
(49) 一阵响声 , 饭碗、菜碟也飞 (《长 江》1982 年 第 4 期
第 132 页 )
当然“趋”
“ 来”中 间的 P 能 加“介 词 ……方 位 词”框 架 还原 于“ 动”

① 参考叶蜚声、徐通锵 :《语 言学纲 要》, 北京 大学出 版社 1981 年版 第


108 页。
② 引导 P 的也有动词 , 见§2 .4。为了讨论的方便 , §2 .4 以前不 涉及
动词。

22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的前面。如例 (48) →“ 一 翻身 从 床 上 跳 下来”; 例 ( 49 ) →“ 一 阵 响

指 声 , 饭碗、菜碟从屋里飞出来”。
向 2 .2 .2 过点 ( 或经点“
) 趋”所隐含 并能 与之同 现的 P 是“ 趋”

『 和“动”“
、 来”的所经之点 , 能用“从”等介词引导于“动”前。如 :

/ (50) 他 侧门 来 。
趋 (51) 一枝红杏 墙头 来。

』 过点 P 也能出现在“趋”
“ 来”中间。如 :
(52) 她走进 , 不觉大吃一惊。
(53) 墙北边和一片梨园 接壤 , 偶 尔有几 串金 铃似 的梨 枝探 过
。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12 期第 58 页 )
当然 , 中间的过点 P 也能还原到“动”前。
2 .2 .3 终点“ 趋”所隐含 能与之同 现的 P 是“ 趋”、
“ 动”、
“ 来”
的终点 , P 一般是出现在“ 趋”、
“ 来”中间。如 :
(54) 一向不曾来过的庞 秋炳 的老 伴王筠 , 气 喘吁 吁地 爬上
来 , (《小说选刊》1982 年第 12 期第 27 页 )
(55) 邱镇 海 …… 身 不 由 己 地 移 动 着 两 条 腿 , 走 回 厅 。
(《长江》1982 年第 4 期第 124 页 )
(56) 她走进 , 喝斥孩子 (《小说选刊》1982 年第 11 期第 44
页)
2 .2 .4 “ 趋”的 类 是 根 据 它 后 面 带 什 么 性 质 的 P 决 定 的。
“进”后面的 P 有两 种 , 因此分 为“进1 ”和“ 进2 ”。当 然也 有的“ 趋”
后面不能带 P , 是根据前面能带什么样的 P 确定的 , 如“ 开”、
“ 起”。
不过“开”“
、 起”后面 不能 带 P 与“ 上”、
“ 回”后 面的 P 不能 出现 在
“动”前面正好形成 互补 分布 , 使 P 在“ 趋”前后 的 分布 十 分 整齐 ,
如表 ( 三 ) 所示。

22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表( 三 ) 语

带 P 的“ 趋” 指
P 的分布情况 上 回 开 起 下 出 进 过 向
P的 在“动”前 - - + + + + + + 的

位置 在“趋”后 + + - - + + + + 动
/

“进1 ”和“进2 ”P 的 性质 和 P 与“ 动趋 来”的 施事 的关 系 有关。 来

比较例 (52) 和例 (56) :
(52) 她走进 ,
(56) 她走进 ,
例 (52) 的 P“ 门”不 是 容 纳 施事“ 她”的 处所 , 是 过 点 ; 例 ( 56 ) 的 P
“屋”是容纳施事“她”的处所 , 是终点。
2 .2 .5 P 能出现在“ 动”前的 不止 用介 词 前导 一种 形式。 其
他的如 :
(57) 那蓝蓝的炊烟升到 中 , 渐渐地飘散开来。 (《长江》1982
年第 4 期第 146 页 )
(58) 不知是挨 了 一拳 的 恼羞 之 感 , 还 是 里 火 气 蹿上 来。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2 期第 56 页 )
(59) 忽 然 地上 排 土 炮 , 居 高 临 下 , 猛 轰 过 来。 (《长 江》
1982 年第 4 期第 119 页 )
2 .3 “ 趋来”中的“ 来”也是一个带趋向意义的动词 , 与“趋”不
同的是 “
, 趋”的 P 其着 眼点 总是 说话 者 以外 的一 点 , 而“ 来”的 P
常常是说话者 , 有时也是说话者讲某一事件时 , 他所站在或所确立
的立足点 , 立足点的选 择有时 与说 话人 的思想 感情 有关。 这种 立
足点 , 实质上是说 话 者的 一 种“ 替身”。 由 于 P 的 这种 特 点 , 因 此
在“趋”后的“来”, 其 P 总是采取 隐含 的形式。 如果 根据“趋”的 分
类标准“
, 来”属终点 趋向动 词。它 作动词 时带 处所 宾语可 用“ 到”
引导“来”, 如 :

22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60) 迎上 来

指 →来到 上
向 →来 上

『 →到 上

/ 可是 , 由于与“ 趋”组合之后 P 前移的 趋势和“来”的 P 具 有暗含 的
趋 由说话者体现的特点 “
, 来”不再 能 后带 P 了。因 此 “
, 来”就 具 有

』 表方向的作用。如果把“趋来”看作一条矢线 , 那么 “
, 趋”决定线的
形状“
, 来”是决定着 线的方 向———箭头。 可图 示为 : →↑ ↓ 等等。
在“趋”的 P 是表地点时 “
, 趋”又是“来”的方式。 ( 参看 1 .4 .1 )
“来”的 P 也 有 显 现 的 , 一 般 是 用“ 朝”、
“ 向”等 导 于“ 动”前。
如:
(61) 它 土根 过来。 (《青春》1983 年第 10 期第 43 页 )
(62) 七点钟 , 火车喘息着 台儿沟 过来。 (《小说月报》1983
年第 1 期第 71 页 )
(63) 忽 然 一 个 很 熟 悉 的、漂 亮 的 男 人 面 孔 着她 过 来。
(《小说月报》1982 年第 1 期第 23 页 )
不过“
, 趋来”一般是“ 过来”, 也可以是“拢来”。
2 .4 由于“ 来”表 示着 方向 , 只 要句 中 出现 P , 就 构成 一个 很
明显的动程。P 表动点、动线或动面以及表什么 动点 , 句子强调 的
方面不一样。
2 .4 .1 P 表动线和动面。如 :
(64) 一声怒吼 , 老头的藤拐杖“ 呼”地飞起 , 擦着 组长的 子
劈下来 (《小说选刊》1982 年第 12 期第 11 页 )
(65) 山下的水库里升腾起一片雾气 , 白得像牛奶 , 慢慢地 水
上 展开来 (《青春》1982 年第 10 期第 20 页 )
在例 (64) 中“下”的始点随 着藤 拐杖 的运动 不断 改变 , 以致 构成 一
条由身子代表的点的轨迹———动线 , 句子突出了施事运动的过程。
例 (65)“ 开”的始点隐含 , 并且把这个隐含的“ 点”投放在“ 水面”上 ,

23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随着“动”的变化 , 就构成了一个动面。当然 , 动线与动面的构成与 语

“趋来”前面的“动”的词义密切相关。 指
2 .4 .2 P 是始点的 , 句子突出了“动趋来”的起 点 , 可 表示为 : 向

La .│→ , 如例 (44) 、( 48 ) ; P 是终点的 , 是突出了“动趋来”的止点 , 『

可表示为 Lb .→│ , 如例 (54) 、( 55 ) ; P 是过点 , 是 突出了“动 趋来” /
所经之点 , 可 图示 为 Lc .—│→ , 如例 ( 51 ) 、( 52 ) 。当 一 个句 子 出 趋

现 两 种 性 质 的“ 点”P 时 , 就 是 突 出 了 动 程 , 即 Ld .│ → │ 或 』
Le .—│→│ , 如例 ( 66 ) 和 ( 67 ) 。
(66) 他 城里 校 花了半个小时。
(67) 他 下水道 库里 后 , 就把下水道堵上了。
例 (66) 是 Ld , 例 ( 67 ) 是 Le。 有 趣 的 是 例 ( 67 )“ 进”的 过 点 P 在
“动”前 , 由于“ 动”的原因过点的不断改变形成的轨迹 , 构成了一条
动线 , 终点在“ 趋”后仍是动点 , 这里的“进”是“进1 ”+“进2 ”。
2 .5 不论“ 趋来”的 动程 L 呈 现 什么 样 的形 式 “
, 动”的 动 程
总是与它重合 , 这是述 补区 别于连 谓的 语义 基础。带“趋 来”的 连
谓式“动”与“趋 来”是 先后 相 继 的两 个 动程。 试 比较 例 ( 68 ) 和 例
(69) :
(68) 他推门进来 ( 述补式 )

│ —→ │
进门来
│ —→ │
(69) 他推门进来 ( 连谓式 )
推门 进来
│ —→ │ —→ │
2 .6 根据 P 表达的内容是处所、时间或环境 , L 分为动程、时
程和历程 , 与之相应“ 趋来”也 分为“ 趋来1 ”, 表动 程 的“ 趋 来”“
; 趋
来2 ”, 表时程的“ 趋来”“
; 趋 来3 ”, 表 历程 的“趋 来”。“趋 来1 ”如 例

23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66) 、( 67 ) “
, 趋来2 ”如 例 (28 ) 、( 29 ) “
, 趋 来3 ”如 例 ( 36 ) 、( 37 ) 。 三

指 类“趋来”的“趋”的值不尽相同。“趋来1 ”的“趋”有“ 上、下、进、出、
向 开、起、回、过”。“趋来3 ”的“ 趋”有“ 出、过”。“ 趋来2 ”的“趋”只 有

『 “下”。

/


』 三 结论

3 .0 以上分析讨论 , 可以得出以下这些结论。
3 .1 在“ 动/ 趋来”中 “
, 动”是 结 构 核 , 即 线 性 序列 的 中 心 环
节 , 尽管重读 , 但 不 是结 构 中的 语 义 重 点。在 分 别 连着 施 事 单 说
中 , 如“ 施 ・ 动”、
“ 施 ・ 趋 来”、
“ 施 ・ 来”, 后 二 者 负 载 的 语 义 比
“施・动”更接近“ 施 ・ 动/ 趋 来”, 即 原 句的 意 思。 这里 的 语 音 重
读 , 是结构重音而不 是语义 ( 逻辑 ) 重 音。“ 动”是不 及物动 词或 在
不及物的意义上使用的。
3 .2 “ 动”和“ 趋来”之 间存 在着内 在的 各种 联系。在 结构 上
与连谓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 在语义上 , 分为四种关系 : ①“ 动”是“ 趋
来”的方式 ( 如“他走进来”) , ②“动”是“趋来”的目的 ( 如“ 同志们迎
出来”) , ③“ 动”是“ 趋来”的性质 ( 如“童 进追上 来”) , ④“ 动”是“ 趋
来”的状态或原因 ( 如“他才活了下来 ) 。
3 .3 仅同一语义指向的“ 动/ 趋来”内部的语义关系就比较丰
富了 , 还不谈“ 分指”和“ 递指”的“ 动/ 趋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3 .
2 的四种语义关系 , 从另一角度看 “
, 趋来”都是“ 动”的结果 ( 如“ 进
来”是“ 走”的结 果 “
, 出来”是“ 迎”的结 果 “
, 上 来”是“ 追”的 结果 ,
“下来”( 生命延续 ) 是“活”的结果 ) , 因此 ,《现代汉语八百词》( 见该
书 10— 11 页 ) 把“动趋”式和“动结”式并列 , 是值得重新考虑的。
3 .4 就所论“ 动/ 趋来”看 , 这 种述 补结 构是一 种 向心 的谓 词

23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偏正结构 , 就表义功 能而言 是一 种连 述性的 结构。 它反 映了 汉 语

语述语结构 上依赖 于“ 正”是为了 满足语 言线性连 接的要 求 , 而 语 指
义表达上是超线性的 , 即人们在讲话听话中的编码、解码是“树形” 向

式的 ( 即 : 他进来 + 他走 ) , 而在传输形式上则是直线的 ( 如 : 他 - 走 『

- 进来 ) , 并且是借助于层次。 /
3 .5 “ 趋来”在结 构中并 不只 是表“动”的趋向 , 也 表移 动 , 只 趋

是由于“动”的相同语义信息 的先入 , 使 它的“ 动”的 词义成 为羡 余 』
信息而被忽视。可是就是因为“趋来”在“移动”词义上比它前面的
动词语义多一个表趋向内容 , 才使 得它 与“ 施”连说比“ 动”与“ 施”
连说更接近原句的内容 ( 参看 3 .1 ) 。“趋来”根据它在 句中隐含 并
能与之同现的 P 词义的不同分为三类 : ①“趋来1 ”表动程 ( 如“他从
山上走下来”, ) P 是 表处 所的 词语 ; ②“ 趋 来2 ”表 时程 ( 如“ 他从 战
场上活下来”) , P 是 表时 间的 词语 ; ③“ 趋 来3 ”表 历程 ( 如“ 他从 昏
迷中活过来”) , P 是表环境的词语。“ 趋来”的类不 同 “
, 趋”的取 值
范围不一样 , 如下表所示。
“ 趋”的取值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开 起
“ 趋来 ”类
趋来1 ( 表动程 ) + + + + + + + +
趋来2 ( 表时程 ) +
趋来3 ( 表历程 ) + +

3 .6 “ 来”的着眼点是说话人本身或说话人的替身 , 即所述内
容的立足点。但“趋”的着 眼点 只能是 说话 人以外 一点 , 这 种点 叫
动点。根据动点在动程中的位置 ( 时程、历程是动程的引申用法 ) ,
可分为“始点”“
、 过点”( 或“经点”) 和“ 终点”, 除了“开”“
、 起”, 动点
词都能出现在“趋”
“ 来”中 间 , 根 据“ 趋”
“来”中 间 动 点 词 的 性 质

( 开”、
“ 起”根据“ 动”前 动 点 的 性 质 ) “
, 趋”可 分 为 三 类 : ① 始 点
“趋”, ②过点“ 趋”, ③终点“趋”。详见下表。

23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始 “趋” 过点“趋” 终点“趋”
义 下、出 过 上、回

向 开、起 进
的 3 .7 “ 来”的动点一般是隐含的 , 与“趋”的动点构成一条带方

动 向的矢线 , 这条矢线是“ 趋来”的动程线。所论“ 动/ 趋来”
“ 动”的动
/
趋 程与“趋来”的动程重合 ( 如 例 a ) 。连谓 式的“ 动”的动程 与“ 趋来”
来 的先后相继 ( 如例 b) 。这种动程特点 体现着 两种结构 的不同语 义

基础。
a .他推进门来

│— — — — →│
进门来
│— — — — →│
推门 进来
b .他推门进来 │— —│— →│
3 .8 “ 动”和“ 趋来”的配搭主要是语义上的相互选择 , 除了表
目的“动”其“趋来”都能取全值外 , 其 他“动”与“趋 来”配搭 情况 不
整齐 , 表状态、原因的“动”其“ 趋来”取 值只 限于“ 下来”、
“ 过来”和
“出来”。

( 本文是在导师邢福义先生指导下撰写的 ,
原载华中师范学院《研究生学报》1984 年第 4 期 ,
后收进《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1992)

① 当时该学报要求导师与学生一起署名 , 故该文署名肖国政、邢福义 ,
该文不妥处由本人负责。

23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状 位“ 形 容 词 +‘ 点 ’”的 入 位 「


条件和语义取值 』





“形容词 +‘ 点’”( 记 作 A 点 ) 是 指形 容词 带“点”或“ 点儿”的 和

形式 , 如 : 早点、晚点、快点、慢 点、高点、低 点、长点、短点、漂 亮点、 义
潇洒点等 等。 就整体而言“
, A 点”可 以 作 ( 一 ) 状 位 ( 如 : 早 点 取

来 ) 、( 二 ) 补位 ( 如 : 来早点 ) 、( 三 ) 谓位 ( 如 : 你快点 ) 、( 四 ) 宾位 ( 如 :
需要慎重点 ) 、( 五 ) 定位 ( 如 : 早点的车有吗 ?) , 但 就某个具 体的“ A
点”和动词的组合来看 , 有的既能作状语又能作其他成分 , 如 : 早点
来丨来早点 ; 有的可以作 状语以 外的 成分 , 如 : 拉长 点 | 穿漂 亮点 ,
不能作状语 : * 长点拉 | * 漂亮 点穿。 那么 究竟 是 什么 决定“ A 点”
的句法位置和语义取值 ? 它 们在 这些 方面有 些什 么规 则或 规律 ?
这些是汉语语法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回
答状语位置上“ A 点”的入位条件及语义取值的有关问题。

① 形容词后面的“点”有时是说成“点儿”, 如以“快点”为例 : 行了 , 快点
吧 , 呆会儿 , 大 伙 儿 不 想 听 了 , ( 王 朔、冯 小 刚《编 辑 部 的 故 事》沈 阳 出 版 社
1992 年第 47 页 ) 余得利跟着走进主编室 “
: 快 点儿吧 , 老陈 , 站 好最后一班 岗
嘛 ! …”(同上 , 第 49 页 ) 为了讨论方 便 , 我们把“点儿”看作“点”的变 体。关
于“点”和“点儿”的处理 , 可参看邢福义 的有关 论述 ( 见邢 福义 :《
“半”的词 性
判别和词形规范》, 香港《语文建设通 讯》1993 (4 ) , 又见邢 福义 :《语 法问题 思
索集》, 湖北教育出版社 , 130~132) 。

23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一 状位“形容词 +‘点’”的入位条件





1 .0 状语“ 形容 词 +‘点’”的 入位条 件 , 是讨 论在 V 一定 的

位 条件下 , 可使“ A 点 V”成立的“ A 点”的要求。考察发现 “
, A 点 V”

能成立的“ A 点”的要求 , 表现在语体特点、表述性质及语义特征等

和 方面。

义 1 .1 “ A 点”作状语的 句子 是口语 性句 式。如果 由两 个不 同
取 语体的 A 构成“ A 点”时 “
, A 点 V”明显地是倾向于 A 为口语性的

“ A 点”, 如例 (1 ) - ( 3) 。但是 A 点作 谓语时 , 就没 有这个 区别 , 如
(4 ) - ( 6) 。
(1 ) a .你们要快点发展 .* 你们要迅速点发展
?
(2 ) a .日子苦点过吧 b . 日子艰苦点过吧
?
(3 ) a .严点把关 b . 严格点把关
(4 ) a .发展要快点 b .发展要迅速点
(5 ) a .这里确实苦点 b .这里确实艰苦点
(6 ) a .把关严点 b .把关严格点
不过好些“ A 点”没有 口语 和书面 语的 同义形 式 , 那么 这个 选
择对它们就没有制约。
1 .2 “ A 点”在语言表 述上 具有双 向性。 一方面 它直 接指 向
V , 表 V 的时间 ( 如 : 迟点来 | 早 点去 ) 、速 度 ( 如 : 快点 跑 | 慢 点走 ) 、
方式 ( 如 : 斜点划 | 轻点放 | 简单点 说 ) 、处所 ( 如 : 高 点挂 | ( 走 ) 远 点

① 双音节形容词“迅速”带“一点”作状 语 “迅
: 速一点 发展”, 从某个 角
度看为补语形式误置状位。参看鲁健骥 :《外国人 学汉语 的语法 偏误分 析》,
《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23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扔 ) ; 另一方面 , 它间接指向 V 前面的名词性成 分 , 如 : 你明天 早点 『

来 | 我快点跑总可以吧 | 笔要斜 点划 | 你快点 儿挂。“ A 点”的后 一 容

种指向可以变 换成被 指向名词 作主语的 形式 : 你早 点 | 我快点 | 笔 +
斜点 | 我快点 , 被指向的名 词可 以是 施事、时间、工 具 , 但是 一般 不 「

能是受事或结果 , “ A 点”不 能表 因 V 而 产生 的 结果 , 否则 不 能 」


进入状位。比较下面几个“ A 点 V”: 入
(7 ) a .早点写 b .慢点写 c .轻点写 d .* 大点写 位

对于 V ( 写 ) 来说 “
, 早点、慢点、轻点、大点”分别是它的时间、速度、 件
方式和结果 , 除了 d , 前三个“ A 点”都 能作状 语 , 但 是 d 不 行 , 是 因 和

为“大点”只能是 指向“写”的 结 果“ 字”, 表 V 后“ 字”所 呈 现 的 状 义
态———结果。同理 “
, 轻 点拿”成 立 “
, 高 点 拿”不 成 立 , 就 因 为“ 高 取

点”是“ 拿”的结果 , 要说 成“拿 高 点”。我 们发 现 , 现 代 汉语 里 “
, A
点”与 V 同现有两条规则 , 即 :
【规则Ⅰ】结果“ A 点”和结果的导致者 V 的句 法位置 , 按时 间
先后的逻辑顺序 排列 , 结 果“ A 点”只能 后于 V 作 补 语 , 不 能
前于 V 作状语。成分位置和逻辑关系呈现出一致性。
【规则Ⅱ】一些非结 果 的 A 点 既可 作状 语 , 也 可变 换 成 补语 ;
但对于某一“ A 点 V”来说 , 其“ A 点”是可 描述 V 之对象的 结
果的 , 那么其非结果 A 点只能作状语 , 结果 A 点才能作补语。
如例 (7 ) abc 的“ A 点”是非结果性的 , 它们就有可变换为 a’b’c’之
变换 :
a .早点写→a’.写早点 b .慢点写→ b’.写慢点

① 表数量的“多点”、
“少点”例外 , 它们语义上都可指向受事 , 但不 表结
果 , 其 A 和“点”分跨 V 的两边。如 :
“要辣的么 ?”摊煎 饼 的 麻利 地 撒 着葱 花 问“要 , 多 来 点 儿。”( 同 注 124 ,
240 页 )
东宝戈玲都可以少干点 , ( 同上 , 304 页 )

23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c .轻点写→c’.写轻点

容 但是“ A 点”可以表结果时 , 就不能再作补语。先看下面 ab 的

+ 变换 , 再比较 bc:
「 (8 ) .你的手斜点 划 → b . * 你 的手 划 斜 点 c .这 条线 划 斜

」 点


不难看出“
, 斜点”对于“ 划”来说 , 是可以描述动词的对象“线”的结

位 果的 ( 如 c 就是说 线斜 点 ) 。 (7 ) abc 的“ A 点”之 所以 既 能作 状 语

又能作补语 , 就是因为其“ A 点”不 能描 述 V 的结 果 , 即结 果 A 点

和 缺位 , 才有了进入补位的机会的。

有时看来有的句子其结 果“ A 点”既不 遵守规 则Ⅰ , 也 不遵 守

取 规则Ⅱ , 即既能作补语又能作状语 , 其实不然。如 :

(8 ) c .这条线划斜点 → ( 9) a .这条线斜点划
猛一看这个变换好像成立 , 其 实是 不成立 的 , 因为 ( 8 ) c 和 ( 9 ) a 的
“ A 点”的描述性质是不同的 , (8 ) c 的“ A 点”是 指向动词 的对象 表
结果 , 而 ( 9) a 的“A 点”是指向对象以 外的名 词 , 表 方式 , 斜点是 描
述“线”以外的东西。“ A 点”指 向的 两种不 同的 名词 , 可在 动词 前
补出 , 补出后两句的差异就十分明显。如 :
(8) .这条线划斜点 / (9) .这条线斜点划
c’. 这条线你的笔划斜点 → a’.这条线你的笔斜点划
*

*
c ”. 这条线你的手划斜点 → a”.这条线你的手斜点划
1 .3 “ A 点”的调控性。调控性 包括 : ( 1 ) 调 整性 ; ( 2 ) 可控 制
性。
1 .3 .1 调整性。袁 毓林 (1993 ) 在 讨论 祈使句 和 形容 词的 类
时 , 谈到“ A 一点儿”作谓语和补语时是预设原来不 A , 要求听话人
表现出 A 性状。 我们觉得 , 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到 , 从不 A 到 A ,

① 参看袁毓林 :《现 代汉语 祈使 句研 究》, 北 京大 学 出版 社 1993 , 117、


125、133。

23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功能上是一种调整 , 并且这种 调整 不限于“ A 一点 儿”作谓 语和 补 『

语的祈使句 ,“ A 点”作 状 语 的 祈 使 句 和 陈 述 句 , 其 状 位 上 的“ A 容

点”也是一种表调整的成分 , 意思是原来不 A 或不准 备 A , 现在 要 +
A 一点。比如说“ 明天晚点 来”, 句 子的 意思就 是说 今天来 的有 点 「

“早”( 即不晚 ) , 或者说对方是准备来早点的 , 要向“晚”调整。又比 」


如说“轻点放”, 说这句 话的 时候 , 一种 情况 是原来 放重 了 , 现在 要 入
纠正 ; 另一种情况是有可能放重或准备放重 , 现在要防止这种可能 位

发生或改变原来的打算。不过本文感兴趣的是 , 不管哪种情况 , 状 件
位 A 点的使用 , 都有一个对 立的非 A 状态 ( 现 实的 或主观 意思 上 和

的 ) , 并且这种对立态的有无和 明显与 否 , 都直 接影 响“ A 点”作 状 义
语句子的成立。试比较下面的句子 : 取

(10) .高点儿挂 ( 11 ) .要大声点说
b .高点 儿挂 , 别 挂低 了 b .要 大 点说 , 声音 小
了听不见
显然 , 有对立态 同现句 , 状位 A 点句 成立是无疑的 , 而没有对 立态
同现句的 , 其成立度就 明显降 低。表 对立态 的同 现句 是显 示调 整
的 , 由 此进 一步 看到 , 表调 整是“ A 点”能进 入 状位 的一 个重 要 条
件。不过有些“ A 点”和 有的动词 组合使 用频率比 较高 , 人们在 使
用时能很快用言语经历进 行对 立态的 填补 , 因 而其组 合在 语表 上
对于对立态同现句的言语 需求 不强 , 一般 单说 就能 站住 , 如“早 点
去/ 快点走”之类就是这样。
1 .3 .2 可控制 性。“ A 点”的调控 性主要体 现在对于 某个 V
来说 , 一组互为 反义的 A 点 中 , 控制 性的一个能进状 位 , 另一 个则
不然。如对于“撕”来说 “
, 轻点”是带控 制性 的 , 故可说“ 轻点撕”,
而其反义形式“重点”则是非控制性的 , 故一般不说“ 重点撕”( 而要
说成“
: 撕重点”) 。但是 , 如果把“ 撕”换成“ 打”, 则“轻点”和“重点”
都是可控的 , 故“ 轻点打”
“ 重点打”都可以说。
“ A 点”的可控性主要体现为 A 的可控 性 , 马庆株 ( 1992 ) 就 曾

23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把后面能加“点 儿/ 着点 儿”的 形 容 词 称 为 可 控 形 容 词。 若此,

容 “重点儿撕”也应该是可以成立的 , 而事实上它不成立。观察发现 ,

+ 与动词组合的 A 的可控性是讲究方向的 , 这种方向与 A 的感受点
「 有关 : 如“重 点撕”重的 感受点是 受事 , 即后向 的 “
, 轻 点撕”的感 受

」 点是施事和受事 , 即双 向的 ; 而“重 点打/ 轻点打”的重 轻的 感受 点


都是双向的。结合“早点来、快点跑”等成立的“ A 点 V”可以看到 ,

位 状位“ A 点”的控制性是 A 的前向可控性。




义 二 状位“形容词 +‘点’”的语义取值

2 .0 状位“ 形容词 +‘点’”的具体语义 , 不等于所组成部分词


义的简单相加 , 一般都有组合附加义。因此 “
, 形容词 +‘ 点’”的语
义取值等于 A 点义加 A 点的组合附加义。附加义是隐含的 , 在描
写时可用一定的词语将其显现出来。
2 .1 在相当程度上讲 , 一个“ A 点 V”中“ A 点”的不同语义取
值 , 反映为 A 点组 合 附加 义的 类型 不同。 在现 代 汉语 中 , 能 进 入
“ A 点 V”中的 A、V 不少 , 但其组合附加义的取值类型只有以下三
类 : ①尽量式、②稍微式、③藏 V 式。
2 .1 .1 尽量式。 A 点 V = 尽量 A 点 V, 即 A 点在句 中增 加
了“尽量”的组合附加义。如 :
(12) 快点跑 = 尽量 点跑 ( 或 = 尽量 快点 )
(13) 不早点套近乎 , 以后夜长梦多。 ( 王朔、冯小刚《编辑部的
故事》沈阳出版社 1992 年第 271 页 ) = 不 量 点套 近

① 参看马庆株 :《与“ (一 ) 点儿”、


“ 差( 一 )点儿”相关的句法语义 问题》,
《语法研究与探索( 六 )》, 语文出版社 1992 , 132。

24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乎 , 以后夜长梦多 『

2 .1 .2 稍微式。 A 点 V = 稍微 A 点 V, 即 A 点在句 中增 加 容

了“稍微”的组合附加义。如 : +
(14) 慢点吃 , 别噎着 , ( 同例 (13 ) , 316 页 ) = 稍 微 慢点 , 别 噎 「

着, 」


(15) 东宝戈玲都可以少干点 , ( 同上 , 304 页 ) 入
= 东宝戈玲都可以 微 干点 , 位

2 .1 .3 藏 V 式。 A 点 V = 尽量 (/ 稍微 ) VA 点 V , 即“ A 点” 件
在句中除增加了尽量 ( 或稍 微 ) 的 组合 附加义 外 , A 点前还 潜藏 有 和

一个先行的动词 V。从语义构成 看 , 这类“ A 点 V”似是由 一个 紧 义
缩句 ( VA 点 ( 再 ) V ) 演化 而来 “
, A 点”在语 义 上原 来是 潜在 V 的 取

补语 , 潜在 V 的赋值依所在语境内容而定。如 :
(16) 你们远点看 = 你们尽量 (/ 坐/ 走 ) 远点看
(16) 的潜在 V 在不 同 的语 境中 其内 容可 以 是“ 站、坐、走”等。 又
如:
(17) 这车东西远点扔 = 这车东西尽量 (/ 拉/ 运 ) 远点再扔
藏 V 式在普通话里 出 现的 频率 没有 前两 类 高。相对 而 言在 一 些
方言里用得多一些 , 比如在武汉话里 A 还可以是“开”:
(18) 你们开点玩 = 你们稍微 (/ 尽量 ) 走 点玩
2 .2 “ A 点”附加语义的取值 , 受 A 的语 义类型、V 的已然 未
然属性和 A 点状语心理类型的制约。
2 .2 .1 对 于一个“ A 点 V”句式 , 首 先要 看 A 是不是 具有 方
位处所意义的形容词 , 若 是 , 则 是藏 V 式。 如例 ( 16 ) ( 17 ) ( 18 ) 的
A“远”
“ 开”是具有方位处所意义的形容词 , 据此 , 可断定其 A 点 V
为藏 V 式。比如“上”是 具 有 方位 处 所意 义 的 A , 由 它 构成 的“ A
点 V”就是藏 V 式 :
(19) 上点钉 , 别钉下了。 = 移 一点再钉 , 别钉下了
藏 V 式“稍微/ 尽量”附加义的取值 , 同非藏 V 式。

24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2 .2 .2 非藏 V 式 A 点附加义的取值可分两步操作。首先是

容 根据 V 的已然未然 , 分为两类 :

+ ( 一 ) V 是已然的 , A 点附加义取值“稍微”。例如 :
「 (20) 手太重了 , 轻点撕。 = …稍微轻点 ( V : 已然 )

」 (21) 握笔方法不对 , 要斜点写 = …要稍微斜点 ( V : 已然 )


V 为“ 说”的“ A 点 V”, 在 句中 类 似 于 插 说成 分 , 使 用“ A 点

位 说”时说话人已经在说话了 , 因而这类“ A 点说”的 V 是已 然的 , 故

A 点一般也总是取值“ 稍微”。如 :

和 (22) 简单点说 , 他们 有了爱 情就 是说他 们被 爱的 情感 维系 在

一起了。

取 = 稍微简单点说 , 他 们有了 爱情 就是 说他 们 被爱 的情 感

维系在一起了
≠尽量简单点说 , 他 们有了 爱情 就是 说他 们 被爱 的情 感
维系在一起了
( 二 ) V 是 未 然 的 , A 点 的 附 加 义 取 值“尽 量”或“ 稍 微”。 例
如:
(23) .明天早点来 = 明天 量 点来
≠明天 微 点来
b .明天 点 = 明天 微 点来
≠明天 量 点来
比较 (23) 的 ab 不难看出 , 未然 V 的“ A 点 V”“
, A 点”附加义的 取
值取决于 A 点的语境 心理 取向 “
: A 点”是 积极 状语 的 , 其 组合 附
加义取值“尽量”, 反之“ A 点”是非 积 极的 其 附加 义 取值“稍 微”。
所谓积极 , 是指在该“ A 点 V”中其 A 点是 较难做的 , 相对 而言 , 其
反义形式是较易做的 , 即非积极的。又如“ 快点”和“ 慢点”:
(24) .你快点跑 = 你尽量跑快点
≠你稍微跑快点
b .你慢点跑 = 你稍微跑慢点

24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你尽量跑慢点 『

2 .3 “ A 点”附加语义的取值 , 还受所在句中“ A 点 V”描述对 容

象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当“ A 点 V”是描 述或 曰指向 他人 , 即 小 +
主语为说话者以外的人时 , 其 附加 义消失 ; 若 是指 向说 话人 自己 , 「

“ A 点”仍有附加义 , 一般是取值“尽量”。试比较 : 」


(25) 我昨天早点来是想摸奖 = 我昨天 量 早点是想摸奖 入

( 早点”指向“ 我”) 位

(25’) 他昨天早点来是想摸奖 = 他昨天来早点是想摸奖 件

( 早点”指向“他”) 和

(25”) 你昨天早点来是想摸奖 = 你昨天来早点是想摸奖 义

( 早点”指向“你”) 取

把 (25) (25’) ( 25”) 的“昨天”换成“明天”“
, 来”换成“ 去”, A 点附加
义取值情况不变。同样把“早点来”换成“轻点 敲”( 改变 A 和 V ) ,
其取值类型相同。这 可能 是由 于 A 点 的附 加义 是主 观 - 意 愿 范
畴 , 当“ A 点 V”和其主语一起用于指称他人的行为时 , 表达主观和
意愿的作用消失。
2 .4 “ A 点”附加义的取值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
1.“ A 点 V”作句子的谓语 , 积极 性的“ A 点”, V 已 然 , 附加 义
取值“稍微”, V 未然 , 附加义取值尽量 ; 非积极性的“ A 点”, 不分 V
的已然未然 , 附加义均取值“ 稍微”。
2.“ A 点 V”作 主语 “
, A 点”有 无附 加 义跟 着小 主语 人 称变。
小主语为第一人称 “
, A 点”附加 义 取值“尽 量”; 小主 语 为其 他 人
称“
, A 点”无附加义。
3. 藏 V 式可看作非藏 V 式的特例 , 即 A 前有潜 在 V 的下 位
格式 , 在以上附加义取值的基础上再加上潜在的 V。

[ 附记 ] 本文的研究得到邢福义先生的支持。在研究过程中 , 陈瑶、
郑贵友、黄慧英、曾常年、章祥华、董晓敏和刘爱京先后跟笔者讨论

24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了一些问题 , 有的 还提 供了 例句。 1996 年 4 月 , 本文 提 交给 华 中

容 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 所第 11 次 语法 学术 讨 论会 , 1996 年 8 月 提

+ 交给北京怀柔第 5 届国际 汉语 教学讨 论会 , 两 次会议 上数 位与 会
「 学者都提出了宝贵意见 , 每次会后笔者都作了相当大的修改。




( 原载《中国语文》1998 年第 1 期 )








24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 形 容 词 +‘ 点 ’”的 信 息 」



功能与语义取值 息




形容词 +“点”, 记作 A 点 , 包括 A 点、A 点儿、A 一点、A 一点 义

儿及带“了”的形式。 例如 : 值
(1 ) 咱商量商量 , 不能 宜点 ? ( 王 朔、冯 小刚《编辑 部的 故
事》, 沈阳出版社 , 1992 年第 303 页 )
(2 ) 半晌 ) 我承认。就是稍微 了点儿 , 近了点儿。 (《苏叔阳
剧本选》北京出版社 1983 年第 148 页 )

① 本文是关于传息语法的思考 ( 二 ) , 思 考 ( 一 ) 即 拙作《右向 传递句 的


延展和凝缩———关于传息语法的思考》(见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第 1 版 , 1997 年第 2 版 ; 又见邵 敬敏、刘大为 主
编《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 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 1995) 。思考 ( 一) 提出 和论
证了由多个词语构成的句子是一个多焦点共存的历时言语链 , 讨论了汉语多
息句信息的入句方式、顺序 ( 息序) 、提取模式、以及信息增加时语言形式 的两
种策略( 延展与凝缩) 。把这些讨论称为传息语法的思考 , 是因为所讨论 的内
容不是符号指代对象的静态语义、组成 规则 , 而是处 于交际 态中语 言片段 传
达信息时的一些特征、规律问题 , 它们不同于语言学对信息的一些讨论。
② “点、点儿、一点、一点 儿”, 本文 看作同 一形式 , 用“点”代表 ; 由它 们
构成的“ A 点、A 点儿、A 一点、A 一点儿”, 在结构性质、静态语义和动态 取值
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 下面的 讨论 , 这几种 形式不 予区分。 当然 , 要细究 ,
A 点和 A 一点、A 一点儿比 , 结构更紧密一些 , 接近 短语词 , 后两种是比 较典
型的短语。

24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3 ) 说得 浅一点 , 就是一种句子 , 里头的词结一个套住一个 ,

+ (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第 89 页 )

点 (4 ) 那别墅是太 了一点 儿 , 但房 间还是 按标 准房 间准 备的 ,

』 ( 池莉《绿水长 流》,《中 篇小 说 选 刊》1994 年 第 1 期 第 19

信 页)

例 (1 ) 的“ 便宜点”、例 (3 ) 的“粗 浅一点”分别 是 A 点和 A 一 点 , 例

能 (2 ) 例 ( 4) 的“小了点儿”
“ 旧了一点儿”是 A 点 儿、A 一点 儿带“ 了”

的形式。

义 根据普通语言学 理 论 , A 点的 意 义 一 般 不 等 于 A 的 意 义 和

“点”的意义的简单相加 , 即 : A 点 > A + 点 , 或 A 点 < A + 点。 但

这种结论一般 是限 于 符号 静 态 组合 的 说明。 对 语 言进 一 步 的 观
察 , 我们看到 : 在语义上 , ( 进入交际状态后的 ) 动态 的 A 点 > 静 态
的 A 点。
如例 (1 ) 的“ 便宜点”= 稍微 便宜 一点 , 例 ( 3 ) 的“ 粗浅 一点”=
稍微粗浅一点。通过观 察不难看到 , 静态和动态 的 A 点之最 大不
同是 , 前者是指代意义的语言符号载体 , 后者是传达信息的言语符
号串。并且在实际的语言交 际中 , 人 们交流 的不 是静 态的 词义 或
语义 , 而是动态中信息———言语符号串的实际语义取值 ( 动态值 ) 。
研究表明 , A 点的语义 取值 , 与 A 点 的信 息 功能 类 型和 表 达
意向范畴有关 , 可以说 , A 点的动态语义取 值 , 是 一个以 A 点的 基
本语义为常量 , 以不同类型的附加义为变量的函数。下面 , 文章分
四部分来讨论这个问题。
第一部分讨论“常 量”及 A 点的 结构 性 质 , 第 二、三 部分 分 别
讨论两类“变量”, 第四部分给出 A 点语 义取值 的 5 种 模式及取 值
的过程模拟。

24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一 A 点的静态性质与基本语义 点





A 点是 A 的量度形式。单个形容词表性 质或状态 , 带“ 点”的 功
形式 A 点 , 则增加了性质状态的程度之义。试比较 : 能

便宜 | 便宜 ( 一 ) 点 小 | 小(一) 点 近 | 近( 一)点 语
粗浅 | 粗浅 ( 一 ) 点 旧 | 旧(一) 点 热 | 热( 一)点 义

上面竖线前面 的“ 便宜、粗浅”只表一种 性质 , 竖线后 面的“便宜 一 值
点、粗浅一点”还表该种 性质 的程度 ; 同 样 “
, 小、近、旧、热”只表 一
种状态 , 而“ 小一点、近一点、旧一点、热一点”则还表一种状态的程
度。
A 点所表的程度是一 种量 度。这不 仅在语 言形 式上“ 形容 词
+‘数量’”的 形 式 ( A 一 点 ) 可 省 作“ 形 容 词 +‘ 量 ’”的 形 式 ( A
点 ) , 而且还表现为 A 点前加程度副词时 , 只 能加表分 量的程度 副
词“很、稍 ( 微 ) ”, 不能加非分量程度副词“最、极”之类。 试比较 :
稍微热一点 很热 ( 了 ) 点 * 最热一点
* 极热一点
稍微容易一点 很容易 ( 了 ) 点 * 最容易一点
* 极容易一点

① 邢福义主 编 的《现 代 汉 语 ( 全 1 册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1991 ,


297~298 )中讲多角度划分词的次类时 , 把程 度副词 分为分 量程度 副词 ( 很、
稍微) 和非分量程度副词 ( 极、太、最、更 ) 。并认为“很、稍微”是用来强调 事物
的分量 , 理由是可以说“很买了几本书”
“ 稍微喝了一点儿酒”, 而不能说“很买
了书”和“稍微喝了酒”。其差异是 “很”
, 是 强调多 量 “稍微”
, 是强调 少量 , 如
可以说“去年我很看过几场好戏”, 不能说“去年我稍微看过几场好戏”。

24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表量度是形容词后加数量补语的共同语法功能。如 : 热一些、

+ 容易一些、高了两 倍、容 易一 半。与“一 半”
“ 两倍”不 同 “
, ( 一 ) 点”

点 是表不定量度 , 并且所 表的量 度是 一种 微量程 度。从 静态 角度 即

』 按短语方式理解“
, ( 一 ) 点”是对 A 的 限定性 补充 , 即 把 A 的程 度

信 限定在“一点点”的范围内。

A 点的基本语义———静态义 , 是 A 一点点的意思。例如 :

能 热点 = 热一点点

快点 = 快一点点

义 容易点 = 容易一点点

A 点的静态义 , 是 A 点进入句子 前就 有的语 义 , 它是 由 A 的词 义

( 词典中 A 作为形容词所具有的意义 ) , 再 加上与“一 点”的组合 所

① 《现代汉语词典》( 修 订本 ) , 商务 印书 馆 1996 , 1473 , 给“一 点”列 了


两个义项 “
: 表示不定的数量”和“表示很 小或很 少”。吕 叔湘主 编《现代汉 语
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2 , 147 , 在讲到“点”的第三种 用法时说 “
: 点”用在 动
词形容词后“表程度、数量略微增 加或减 少 , 数词限 于‘一’, 可 省略。”但是 如
果仅就形容词而言 , 我们认为其后的“( 一) 点”, 应该说是表程度略高或略低。
一方面由于动词与形容词的表意有差异 , 动词后的“一点”是指代宾语和 描述
宾语的数量的 (如“看一点少一点”) , 而形容词后面的“一点”是描述形容 词所
表示的性质和状态的 , 其表 述功能 类同 于程 度副 词 ; 另 一方 面 , 是因 为 A 点
的基本语义是以比较为基础形成的 ( 参考第 3 节 ) 。基本义 在本文 是和附 加
义相对的概念 , 它们都是词语组合后形 成短语 (词 组 ) 的语义 问题 , 其附加 义
也不是语用学的会话含义 , 它们的意义取值和句子的表义类型等一些语法特
征有关 , 不依附语境和合作原则。关于意向附加义 , 可参看萧国政 :《状位“形
容词 +‘点’”的入位条件和语义取值》,《中国语文》1998( 1) 。

24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具有的结 构 义 , 共 同 构 成。它 是 A 点 动 态 语 值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词
分。 +






① 对于某个 A 点来讲 ,讨论其静态义 , 有必要把 A 作为词汇词、
语法词和词 息
典中的字条(/ 词条)区别开来。比如“热”这个词 ,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 , 它 功

首先是一个字条(因为在不同的义项上它们分别是词和语素)。该字条下词典(第 与
1059 页)列了以下 9 个义项 : 1 .物体内部不规则运动发放出的一种能 ; 2 .温度高或 语
感觉温度高(跟
‘冷’
相对 : 热水| 三伏天很热) ;3 .使热或加热(热一热饭 | 把菜汤热一 义

下) ;4 .生病引起的高体温 ;5 .情意深厚(亲热 | 热爱) ;6 .形 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

(眼热 |热中) ;7 .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 |热门儿) ; 8 .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 ,表示形
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 旅游热) ;9 .放射性强(热原子)。这几个义项中“热”
, 在第 1、
3 个义项才是词 ,并且在这 3 个义项上的
2、 “热”
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动词 ,而其中
第 2 个义项上的“热”才是本文讨论涉及到的对象。这里还需要指出 , 在现代汉语
里“那么”
, 后面的
“A(一)点”不是本文讨论的对象。如 : 那么大一点 | 那么小一点 |
那么厚一点 | 那么薄一点。因为“那么 A 一点”里的
“一点”
的语法意义是表不足 , 在
结构中它能把“大”
转化为“小”,把“厚”转化为“薄”。试比较 :
那么大≠那么小 那么厚≠那么薄
那么大一点 = 那么小一点 那么厚一点 = 那么薄一点
看两个实例:
太阳岛那么大一点 , 能容多少人 ? = 太阳岛那么小一点 ,能容多少人 ?
他的书那么厚一点 , 卖不了多少钱。 = 他的书那么薄一点 ,卖不了多少钱。
从一方面看“那么
, A 一点”
中的“A 一点”不是本文讨论对象, 是因为在“那么
A 一点”中“A
, 一点”不是一个语法单位“那么
, A 一点”的结构是“那么 A”+“一
点”; 从另一方面看 , 是形容词 A 的两种不同用法。这一点从词典的释义中也可看
出。比如“大”, 词典第 229 页就列有两个形容词义项 :1 .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
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跟‘小’相对 :房子大 |地方大 | 年纪大| 声
音大| 外面风大 |团结起来力量大) ;2 .大小的程度(那间房子有这间房子两个大 | 你
的孩子现在多大了)。第 2 个义项上的“大”是形容词表计量的用法。这样用的形
容词很多 ,如 : (3 斤)重、(5 尺)长、(4 分)厚、(两人)高、(碗口)粗 , 等等。在这个意义
上 ,我们说 ,本文的 A 点限于 A 表性质和状态的用法。

24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二 A 点的意向赋值




进入交际状态后 , A 点不仅有静态基本义 , 还有了意向上的动

能 态附加义“
: 尽量”和“ 稍微”。这种附加 义是 A 点在动 态中的意 向

赋值。

义 意向附加义在语言表达 中存 在 , 但形式 上 不用 词语 体现。 作

语法分析时可用一定的词语把它们标 示出来 , 即 : ⑴ A 点 a = 尽 量

A 点 ; ⑵A 点 b = 稍微 A 点。不仅如此 , 并且“尽量”和“稍微”加进
句中 , 句子原来的意思不变。如例 ( 1) 、例 (3 ) 的“ 便宜 一点”
“粗 浅
一点”都是 A 点 b , 即分别是“稍微便宜一点”和“稍微粗浅一点”的
意思。
又如 :
(5 ) 要浓一点的 , 浓 一点才 够劲 儿。 ( 张锲《摇 车铃 铛响》,《中
篇小说选刊》1996 年第 4 期第 107 页 )
浓一点 = 稍微 一点
例 (5 ) 可说成 : 要浓一点的 , 稍微 一点才够劲儿。再看 :
(6 ) 我看你现在进 入了雷 区 , 小心 点儿吧 , 有 事可 以随 时咨 询
我。 ( 裘山山《无罪的 辩护》,《中篇 小说 选刊》1996 年 第 5
期第 101 页 ) 小心点儿 = 尽量 心点
例 (6 ) 可说成 : 我看你现在进入了雷区 , 尽量 心点儿吧 , 有事可以
随时咨询我。
这里需要指出 , 对于像例 ( 5) 例 ( 6 ) 这样 , 补出 了“尽 量”和“ 稍
微”的 A 点 , 和原来 的形 式上 不 出现 尽量/ 稍微 比 , 语 义 上没 有 差
别 , 差 异在 语用上。 即“尽量”和“稍 微”出现 的 A 点 , 是其 意向 义
的强调式 , 是突出“ 尽量”和“ 稍微”; 相比较而言 , 不出现的 , 是非强

25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调式。非强调式是突出 A 及量度的有 限范围。这 里还应 指出 , 存 词
在“显现”形式和隐含语义矛盾的现象。比如隐含“尽量”意向附加 +

义的 A 点 , 有的可看到它前面有个和其隐 含义相 矛盾的“稍 微”出 点

现 , 如“
: 明天早点来”隐含的意向附加义是“尽量”, 但是 , 说话人可 』

根据需要可能 会 说“ 明天 稍 微早 点 来”。这 个“ 稍微 早 点来”不 是 信

“明天早点来”的显现式 , 两式的意义不同 , 它们没有隐现联系。其 功
余类推。不过 , 这一现象表明带“ 尽量、稍微”的 A 点 , 有的是 A 点 能

的意向强调式 , 有的不是 ; 同时也表明 : 动态 A 点隐含的意向 附加 语
义———尽量/ 稍微 , 在语法上是强制 性的 ( 符合 甲条 件 只能 是甲 意 义

向义 , 符合乙条件只能 是乙 附加义 ) , 而 其前“尽 量、稍微”的 使用 , 值
在语法上是非强制性的。不过 , 与隐含附加义相反的尽量/ 稍微一
旦占据位置 , 其隐含的 附加义 就不 复存 在了。这 可能 是显 现对 隐
含的制约。
A 点的意向附加义取值有一定的规律 , 即 : 当 A 点表意 愿 ( 记
作 [ + 意愿 ] ) , 并是一种较难实现 ( 记作 [ + 积极 ] ) 的未然行为和努
力 ( 记作 [ + 未然 ] ) 时 , A 点 = 尽量 A 点 ; 否 则 , A 点 = 稍微 A 点。
试比较 :
(7 ) .你明天早点来 = 你明天 量 早点
b .你明天晚点来 = 你明天 微 晚点
例 (7 ) 是祈使句 ( [ + 意 愿 ] ) , 是谈 明天 的事 ( [ + 未 然 ] ) , 早 来
比晚来难 ( [ + 积极 ] ) , 故 ( 7) a 取值“ 尽量”; (7 ) b 只满足 [ + 意 愿 ]
[ + 未然 ] 两条件 , 取值“ 稍微”。例 ( 3)“ ( 说得 ) 粗浅一点”虽是未然
的、非积极的 , 并且不表意 愿 ( 而是 结果的 比较 ) , 意向 附加 义也 不
取值“尽量”。又如例 (1 ) 的 A 点虽然 是意愿 范畴 , 也是未 然的 , 但
是“便宜一点”在这里是好卖的 , 即非积极的 , 故意向附加义也取值
“稍微”。但是若把“便宜一点”换成“贵一点”, 就是难卖的 ( 即积极
的 ) , 其意向附加义就会取值“尽量”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
, 意 愿”在所 论问题 中是 指汉 语里 的一 种

25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法范畴 , 内容上并不限于祈使 , 还包括打算 ( 含理想 ) 。例如 :

+ (8 ) 官人总是变着法把官做大一点 , 商人总是变着法把钱挣得

点 多一点 , 文人也总是变着法把文章写得好一点。 ( 张继《化

』 作一片云彩》,《中篇小说选刊》1996 年第 3 期第 55 页 )

信 “大一点”
“ 多一点”
“ 好一点”都是一种理想或打算 , 它们都符合 [ +

意愿 ] [ + 积极 ] [ + 未然 ] 的 A 点 a 的条件 , 即在 句中都 是‘ 尽量 A

能 点’的意思。因此其前都可以加上“ 尽量”, 而句子意思不变。




值 三 A 点的句式赋值及其形式

A 点在不同的句式中还有不同的句式附加义。这种附加义是
A 点在动态中的句式赋值。例如 :
(9 ) 这水热点 这水 较 一点
(10) 这水烧热点 = 这水通过烧 之 点/ 变 ( 得 ) 热点
(11) 这水虽烧得热点 ( 还是可以洗 ) = 这水烧得 了点
A 点的这 3 种句式附加义 , 可分别记作 : A 点 1 = 比 较 A 点 , A 点
2 = 使之 (/ 变 ) A 点 , A 点 3 = 偏 A 点。在一定的条件下 , 每种意义
上的 A 点都可以单独成句。例如 :
(12) .这盆水怎么样 ? b .这水冷了点怎么 办 ? c .这
水可以吧 ?
热点。 ( A 点 1 ) 热点。 ( A 点 2 ) 不 , 热 点。 ( A
点 3)
A 点句式附加义 的构 成基 础是“ 比较”, 3 个 不同 的 句式 附 加
义的形成 , 是由于在不同句式中 , A 点比较类型和比较参照点的不
同,即:
A 点 1 = 比较 (/ 相对 ) A 点 同类他 比 即 参照点 是和 A 点

25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陈述对象同类的另一 S 词
A 点 2 = 使之 (/ 变 ) A 点 同物自比 即参 照点是 A 点同 一 +

陈述对象在前的情况 点

A 点3=偏 A 点 标准量比 即参照点是现实或心目中的某 』

一标准 信

比较类型是由 A 点 句的 言 语功 能类 型决 定 的。 A 点 1 是 用 功
在侧重“ A 比较”的句子里 , A 点 2 是用在侧重“ A 变化”的句子 , A 能

点 3 是用在侧重“ A 评判”的句子。 语
换言之 , 是 A 点的传息 功能 类型决 定 A 点的 比较 参照 点 , 是 义

不同的参照点 及 其 比较 , 共 同 决 定 着 A 点 的 句 式 附 加 意 义。 比 值
较 , 存在于 3 种功能类 型的 A 点中 , 只是 A 点 1 词义 的构成基 础
是比较 , 句中的言语功用 ( 信息类型 ) 也是比较 ; A 点 2 的词义构成
基础虽然是比较 , 但句中的言语功用是使变 ; A 点 3 的词义构成基
础和前二者相同 , 但其言语功用是评判。
比较是 A 点的静态 义 ( 基 本 语义 ) 和句 式动 态义 共 同的 构 成
基础。A 点 基 本 ( 语 ) 义“ A 一 点 点”中 , 隐 含 着 比 较。从 一 方 面
看,从静态义 ( 记作: A 点 0) 到动态句式值 ( 句式附加义 + 基本
义 ) , 是 A 点的比较对 象 从隐 含到 明晰 的“ 换质”。这 种“ 换质”关
系可图示为 :

从另一 方面 看 , A 点从 动 态值 ( 句式 附加 义 + 意 向附 加 义 + 基 本
义 ) 到静态义 , 是从较丰富的“个别”到较单一的“一般”的中和和抽
象 ( 即在抽象中剔除了各自不同的附加义 , 中和了彼此共有的基本
义 ) , 其‘中和’和‘抽象’可图示为 :

25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与 在语形上 , A 点 1 除有 A 点式外 , 又有“ 很/ 稍微 A ( 一 ) 点”的程 度

义 强调式。如 :
取 (13) .这个题目比那个题目容易一点

b .这个题目比那个题目稍微容易一点
c .这个题目比那个题目很容易一点
A 点 2 除 A 点式外 , 又有“ A 了点、A 点了、A 了点了”3 个表 A 点
实现的形式及其前加“很/ 稍微”的程度强调式。如 :
(14) .这个题目改容易点
a’.这个题目改得稍微容易点
b .这个题目改容易了点
b’.这个题目改得稍微容易了点

① 程度强调式的“稍微 A 点”和意向强 调式“稍 微 A 点”同形 , 其区 别


在于前者的“稍微”能替换为“比较”, 如例( 14) X’:
a’.这个题目改得稍微容易点→这个题目改得比较容易点
b’.这个题目改得稍微容易了点→这个题目改得比较容易了点
c .这个题目改得稍微容易一点了→这个题目改得比较容易一点了
下面的 X”是 A 点的意向用法 , 其“稍微”不能替换为“比较”:
a”这个题目稍微改容易点→ * 这个题目比较改容易点
b”这个题目稍微改容易了点→ * 这个题目比较改容易了点
c”这个题目稍微改容易点了→ * 这个题目比较改容易点了

25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c .这个题目改容易点了 词
c’.这个题目改得稍微 (/ 很 ) 容易一点了 +

d .这个题目改得容易了点了 点

d’.这个题目改得稍微 (/ 很 ) 容易了点了 』

A 点 3 除 A 点式外 , 又有 A 了 点的同 义形 式和前 加“太/ 稍微”的 信

程度强调式。如 : 功
(15) .这个题目虽然容易点 , 但还是出得很有水平的 能

b .这个题目虽然容易了点 , 但还是出得很有水平的 语
c .这个题目虽然出得太 (/ 稍微 ) 容易了点 , 但还是出得 很 义

有水平的 值
例 (2 ) 的“ 稍微小了点 , 近了点”, 例 ( 4 ) 的“ 太 旧了点”, 都 是 A 点 3
的程度强调式。程度强调 式的 强调是 由副 词 ‘
( 尽 量、稍微、太’之
类 ) 负载的 , 其实现义和偏离义是由“了”标志的。
比较带“了”和不带“了”的 A 点 , 可以 看到 , A 点及 其带“ 了”
的 A 点 式之 间 , 有一种 语形 上的“中 和”联 系 , 即下 图中左 边的 简
短形式 , 部分地一层一层地中和了右边的较长形式 :

X 代表 A 点 1 + A 点 2 , 如 : 这张照片大点 ( A 点 1) 、这张照片
放大点 ( A 点 2) ;
Y 代表 A 点 3 的 A 了 点 , 如 : 这 张 照 片 虽然 大 点 ( = 偏 大 了
点 ) , 但还是勉强可用的 ;

① b、b’是歧义的 “
, A 了点”既可表 使变 , 也可表 偏离。进一 步参考 图
三中的‘ A 了点’及以次的文字说明。

25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A 了点了 ( A 点 4) , 表变化和完成 , 如 : 大了点了。

+ 如果从语形和语义的对应角度看 , 图三表明 , 形式越短表义指

点 数越高 : A 点可有 3 个意思、
“ A 了 点”有 2 个意 思、
“ A 了点了”只

』 有 1 个意思。如果把图一、图二、图 三之 模式联 系起 来 看 , 我们 可

信 以看到 : A 点的‘形式负载意义’与‘ 静 态义中 和动 态值’有 着一 个

共同的特点 , 即都是在‘ 以简驭繁’, 并且也都体现出 : 汉语 ( 也许不

能 限于汉语 ) 从意义到形式 , 都有一个‘繁简联系’与‘繁简相互注释’

的网联系统。

义 如果从形式共存的关 系看 , A 点是“本 体”, 其 带“ 了”的 形式 ,

是其条件变体。图三从左往右看 , 是变体依据带“ 了”的多少 , 依次

把本体“ A 点”和后一变体“ A 了点”所含 有的语 义“释 放”出 来 , 逐
渐使语形对应的语义单一化 , 表义指数呈 4、2、1 的 3 级降比排列。
事实上 , 带“ 了1 ”和“了2 ”的“ A 了 点 了”, 可 省 略 为“ A 点 了”。 因
此 ,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
, 了”出现 的语序 的先 后 , 依次 把“ A 点”
对应的语义释放出来 , 单一起来。

四 A 点的信息功能与语义取值

由上已知 , A 点有 3 种意义———基本义、意向义和句式义 , 它们
可分为以下两类 : 第一类是静态意义; 第二类是动态意义 ( 即 A 点进
入交际态后才具有的附加义 )。静态和动态的不同 , 实际上是 A 点
作为静态的语言备用单位( 词和词组 ) 与言语使用单位 ( 句子和句子
成分 ) 的差异。作为静态单位的 A 点, 负载的是词义性质的符号义 ,
作为动态单位的 A 点负 载的是言 语信息 , 并且作 为句子 交际 的时
候, 人们交流的不是词典中的那种词义而是信息 , 因此 , 动态意义是
A 点作为动态单位所负载的超越词义的 ( 言内 ) 信息。

25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一个动态 A 点所传递的信息或动态语义值 , 是由 A 点的静态 词
基本义和动态附加义共 同组成 的。其 中基本 义是 固定 的 , 如果 打 +

个比喻来说 , 那么在某种意义上讲 , A 点的动态语义取值是一个以 点

基本义为常 量 , 以 附加义 为变量的 函数 , 即静态 意义一 定 , A 点 的 』

动态语义取值模式由附加义的类型决定。 信

从二三两节已知 , A 点的意向附加义有 2 种 ( ( a ( b) , 句式附加 功
义有 3 种 ( ( 1( 2( 3) , 按异类搭配组合 , A 点附加义可有 6 种动态取 能

值模式。6 种附加义 模式加上 静态义 ( ( 0 ) , 就得 到 A 点动态语 义 语
取值的全部模式。即 : 义

Ⅰ A 点 a10 ( ( a + (1 + (0 ) = 尽量比较 A 一点 值
Ⅱ A 点 a20 ( ( a + (2 + (0 ) = 尽量使之 (/ 变 ) A 一点
Ⅲ A 点 a30 ( ( a + (3 + (0 ) = 尽量偏 A 一点
Ⅳ A 点 b10( ( b + ( 1 + ( 0) = 稍微比较 A 一点
Ⅴ A 点 b20( ( b + ( 2 + ( 0) = 稍微使之 (/ 变 ) A 一点
Ⅵ A 点 b30( ( b + ( 3 + ( 0) = 稍微偏 A 一点
但是 , 由于Ⅰ式 ( A 点 a10 ) 汉语中一般不见用例 , 故 A 点的动态 语
义取值模式实际上只有 Ⅱ、Ⅲ、Ⅳ、Ⅴ、Ⅵ这 5 种。每 种 模式 , 下 面
各举一个书面实例 :
(16) 一言为定 , 你一边呆着去”
“我巴不得躲远点儿呢。”( 刘恒《逍遥颂》,《刘恒自选集》,
作家出版社 1993 年第 335 页 )
【模式Ⅱ : A 点 a20】A 点 = 尽量变 A 一点点
(17) 我这辈子死倔 , 跟村长跟友贵都不对 , 净往乡里县里告他
们的状 , 告得他们恨 不得我 早点 死 , ( 何 申《折腾》,《小 说
家》1996 第 5 期第 6 页 )

① “稍微比较 A 一点”是对这 类 A 点的 语义描 写 , 实 际语言 中一般 不


这样说。其他类似描写式的情况仿此。

25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模式Ⅲ : A 点 a30】A 点 = 尽量偏 A 一点点

+ (18) 另一记者说 “
: 那 就还 是稳 点开吧。 ……”( 方方《定数》,

点 《小说月报》1996 年第 6 期第 12 页 )

』 【模式Ⅳ : A 点 b10】A 点 = 稍微比较 A 一点

信 (19) 再大一点 , 我就 可从我 姐姐 家里 拿一些 书来 看 ( 何申《往

事如烟几十秋》,《小说家》1996 年第 5 期第 28 页 )

能 【模式Ⅴ : A 点 b20】A 点 = 稍微变 A 一点点

(20) 跟我来这套 , 还嫩点 , ( 王朔、冯 小刚《编 辑部 的故 事》196

义 页) 【模式Ⅵ : A 点 b30】A 点 = 稍微偏 A 一点点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 A 点的 动态 语义取 值可 大致 形式 化为 以

下步骤 :
第一步 根据 A 点的 信息类型 ( 比较、变化和评判 ) 决定 其句
式附加义 : 比较、使变和 偏离 ; 第 二步 根 据 A 点的 信息 性质 ( 意
愿/ 非意愿 ) , 所表行为事 件之已 然/ 未然 , A 点 的积 极/ 消 极 , 决 定
其意向附加义 : 尽量/ 稍微 ; 第三步 把 上面 的附加 义 取项 综合 起
来形成附加义的合项取值模式 ( 如 : 尽量使变、稍微偏离 , 等等 ) ; 第
四步 加上 A 点的静 态语 义 A 一点 点 , 得出 一个 A 点的 实际 语
义取值。
但是 , 如果 A 点是 带“稍 微”或“ 尽 量”的 形 式 ( 尽 量/ 稍 微 A
点 ) , 第二步直接将“稍微”或“尽量”记作意向附加取值。如果隐含
值与显现词语 矛 盾 , 隐 性服 从 显性。 如“ 明天 稍 微早 点 来”的“ 早
点”从其隐含意向义看是取 值“ 尽 量”, 但是其 显性 形式是“ 稍微”,
因此其取值模式不 是模式 Ⅱ : A 点 a20 ( A 点 = 尽量变 A 一 点点 )
而是模式Ⅴ : A 点 b20 ( A 点 = 稍微变 A 一点点 ) 即 : 早点 = 稍微提
前点。其余类推。

[ 附记 ] 本文摘要于 1996 年 10 月在 ( 武汉 ) 新时期学者语言 ( 国际 )


学术讨论会宣读。成文时 采纳 了于根 元先 生“ 交际 态/ 非 交际 态”

25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的建议 , 也考虑了其他 与会代 表的 建议。本 文定 稿还 听取 了香 港 词
郑雅丽博士等一些朋友的意见。此次发表 , 文章又作了一些修改。 +



( 本文原载《世界汉语教学》1999 年第 4 期 ) 』









25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词 “‘ 这 么 ’+ 形 容 词 +‘ 点 儿 ’”格
+

点 式及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





及 导 言




法 本文讨论的格 式“‘ 这 么’+ 形 容 词 +‘点 儿’”( 记 作 : 这么 A
语 点儿 ) , 是现代汉语里一 种比较 有趣 的格式。 在这 个格 式里 , 形 容

问 词可以替换为它的反义形式 , 替换后形成的新句子 , 意思不但不相
题 反 , 而且相同。例如 :
(1a ) 这么 儿 , 给他算了。
= ( 1b) 这么 儿 , 给他算了。
(2a ) 这么 儿 , 给他算了。
= ( 2b) 这么 儿 , 给他算了。
等式的两边减去相同项 , 则 : 例 (1 ) 大 = 小 ; 例 (2 ) 长 = 短。
一个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与其 反义词 相同 的“ 反义”现象 , 常 见
于古代汉语的“反 训”和现 代 汉语 的 反语 ( 反 话 ) 、反 问 中。但 是 ,
“这么 A 点儿”是现代汉语的口语性格式 , 再 加上能进 入该格式 的
积极义形容词 都 可 表 消 极 义 ( 如 a 中 的“ 大”和“ 长”分 别 表 小 和
短 ) , 而消极义的形容词 仍表原 义。因 此 , 所 论格 式中 积极 义形 容

① 本文曾在 (1998 年 8 月 北京 ) 第 10 次 现代 汉语 语法学 术讨 论会 上


宣读 , 本次刊出作了较大的修改。

26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所体现的反义问题 , 既不属于反训所代表的词汇 - 语义层面 , 也 么

不属于反语和反问一类 反义所 在的 语气 - 功能 层面。 那么 , 这 种 +

反义究竟属于语言的哪 个层面 ? 在其 所在的 层面 , 其 意义 又是 怎 容
么产生的 ? 这种语义和语 形之 间是一 种什 么关 系 ? 这 种关 系 , 在 词
+
汉语语法中属于“特殊”还是属于“一般”? 本文在格式结构构成描 「

写的基础上 , 对 这些 问 题 给以 语 言内 的 解释 和 回 答 , 同 时 讨 论 语 儿
法 - 语义解释中的语言客观性问题与相关性问题。 」





一 ‘这么’+ 形容词 +‘点儿’”的 关
格式构成 的




1 .0 “ 这么 A 点儿”由 前、中、后 3 段构 成 , 进入 这 3 段的 词 问
语 , 数量虽然不等 , 但都是封闭性的。并且这几部分成员的相互搭 题
配 , 构成了本格式数量有限的几种言语形式。
1 .1 格式前段是指 示代 词。若把 指示 代词进 一 步分 为指 别
词和代词 , 那么本格式的前段是表示强调的指别词 , 其成员只有两
个“
: 这么”和“那 么”。“这 么”近指 “
, 那么”远 指。除 了 指示 的 远
近“
, 这么”换成“ 那么”, 句子意思和格式特点基本没有变化。试比
较例 (1 ) 和例 ( 3) , 例 ( 2) 和例 (4 ) 。
(1a ) 这么 点儿 , 给他算了。
= ( 1b) 这么 点儿 , 给他算了。
(3a ) 那么 点儿 , 给他算了。
= ( 3b) 那么 点儿 , 给他算了。

26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么 1 .2 中段 是 描 写 事物 度 量 衡 特 征和 数 量 的 形 容 词 , 共有

+ 19 个。其中描 写 度 量 衡 特 征 的 有 18 个 , 并 且 都 是 正 反 成 对 的 ,

容 即:
词 长、短 | 厚、薄 | 轻、重 | 深、浅 | 高、矮 | 宽、窄 | 远、近 | 大、小 |
+
「 粗、细

儿 这 9 对 18 个形容 词中 , 积极 义的 9 个词都能 以定心 结构的 方式 ,
」 描写事物的特征并指 代度 量衡。 如 : 3 尺长、两 米厚、4 斤重、5 丈


式 深、
6 米高、7 寸宽、8 丈远、1 拳头大、两碗口粗等。
及 描写数量的 , 只有一个词 “
: 少”, 并且是挂单的。我们能说“ 那

关 么少点儿 , 给谁都不够”, 不能说“ 那么多点儿 , 给谁都不够”。这可
的 能是“多”的语义直接和“点 儿”相排 斥所 致 , 也可 能与“多”能和 描

法 写度量衡特征的 积 极 形容 词 组合 构 成度 量 疑问 式“ 多 X”( 如 : 多
语 长、多厚、多重、多深、多少 , 等等 ) 有关。 其消极意义 的 9 个形 容

问 词只能描写特征和提示度量衡的类型 , 但不指代度量衡。
题 不论是“少”, 还是其 他形容 词 , 它们 都有一 个共 同 的特 点 : 描
写与数量有关的特征和状 态 , 并且其 特征 和状 态都具 有一 定的 直
观性。形容词进入该格式的 可接 受度 形成一 个序 列 , 序列 中的 位
次与其使用频率、使用分布及所在语境有关。使用频率越高 , 可视
性越强 , 使用的范围越广 , 其构成的句子可接受性越强。

① 关于形容词指代度量衡 , 可参看邢福义 :《谈“数量结构 + 形容词”


》,
《中国语文》1965 (1) 。
② “矮”有时说成“低”“
, 低”本文看作“矮”的变体。虽然在构成成 员上
“少”没有配对的 , 但是在表义格式的构 成上“少”也是 配对性 的 , 其 配对的 形
容词是由“大”兼任 的。如 : 这么 大点 儿 ( 怎 么够用 ?) = 这么 少点 儿 ( 怎么 够
用 ?)
③ 虽然在构成成员上“少”没有配对的 , 但是在表义格式的构成上“少”
也是配对性的 , 其配对 的形 容词 是由“大”兼任 的。如 : 这么 大点 儿 ( 怎么 够
用 ?) = 这么少点儿 (怎么够用 ?)

26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 .3 后段只有 1 个成员 : 表微量程度的词“点儿”。其变体有 么

“一点儿”
“ 一点”
“ 一点点”等。总体上讲 , 变体的换用 , 不影响格式 +

的结构和句子的意义。 容
1 .4 格式前、中、后成员排列组 合起来 , 从理 论上讲 , 共 有 38 词
+
个句子 , 即 “
: 这么 + A + 点儿”和“ 那 么 + A + 点儿”各 有 19 个 句 「

子。但是 , 由于在所论格 式中其 积极 意义的 形容 词都 表其 相对 的 儿
消极意义 , 故由 19 个形容 词构成 的 38 个 句子 , 只表 10 种 消极 意 」


义 : 短、薄、轻、浅、矮、窄、近、小、细、少。 式



二 “‘这么’+ 形容词 +‘点儿’”的内部结构 的




2 .0 “ 这么 A 点 儿”内 部有 两 种层 次构 造方 式 , 这 两种 方 式 问
对应三种结构关系。A 的表义类型不同 “
, 这 么 A 点 儿”所对应 的 题
结构关系也不同。
2 .1 消极形容词 ( A1 ) 构成的“这么 A1 点”, 在层 次构造上 有
两种切分方式 , 每一种切分所代表的层次构造对应一种结构关系。
第一种切分 , 是在“这 么 A”和“点 儿”之 间划 开 “
, 这 么 A1 点
儿”是切成“ 这么 A1 + 点儿”。如 :
(5 ) 这么小/ 点儿 那么薄/ 点儿
这么轻/ 点儿 那么短/ 点儿
这种切分的 两直接 成分之间 是定心关 系 , 把“ 点儿”换 成其变体 形
式“一点儿”等 , 定心中间可插进“ 的”。如 :
(6 ) 这么小点儿→这么小的一点儿
那么薄点儿→那么薄的一点儿
这么轻点儿→这么轻的一点儿
那么短点儿→那么短的一点儿

26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么 这种定心之间在表义 上是 互 注性 的 “
, 这 么 A1 点 儿”就 是 “
: 这么

+ A1 ”即“一点儿”的意思。定语可以代替整个定心结构。如 :

容 (7 ) 这么小点儿 ( , 给谁都不合适 )
词 → 这么小 ( , 给谁都不合适 )
+
「 那么薄点儿 ( , 值不了多少钱 )

儿 → 那么薄 ( , 值不了多少钱 )
」 “这么 A1 点儿”的第二种切 分 , 是把 A 分析 为“这 么 点儿”的


式 中嵌成分。这种 意 义 上 的“ 这 么 A1 点 儿”, 可 变 换 为“ 这 么 点 儿
及 A1 ”( 或互为变换式 ) 。如 :

关 (8 ) 这么小点儿 → 这么点儿小
的 那么薄点儿 → 那么点儿薄

法 这么轻点儿 → 这么点儿轻
语 那么短点儿 → 那么点儿短

问 “这么点儿”是 A1 的 描 写 性 状 语 , 状 语可 以 代 替 整 个 状 心 结 构。
题 如:
(9 ) 这么点儿小 ( , 给谁都不合 适 ) → 这么 点儿 ( , 给谁 都不 合
适)
那么点儿薄 ( , 值不了多少钱 ) → 那么 点儿 ( , 值不 了多 少
钱)
2 .2 积极形容词 ( A2 ) 构成的“这么 A2 点儿”, 只 有 1 种可 能
的切分方式 , 即 A2 是“这 么 点儿”的 中 嵌成 分。 但是 这 一种 切 分
对应状心和主谓两种 结构 , 即 A2 分 别 是状 语 中 心语 和 主语 “
, 这
么点儿”分别是状语和谓语。
状心结构的“这么 A2 点儿”, 可变换为“ 这么点儿 A2 ”。如 :
(10) 这么大点儿 → 这么点儿大
这么长点儿 → 这么点儿长
那么高点儿 → 那么点儿高
那么重点儿 → 那么点儿重

26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跟状心结构的“这 么 A1 点 儿”一 样 , 其 状语 也 可 代替 整 个状 心 结 么

构。如 : +

(11) 这么点儿大 ( , 给谁 都 不够 用 ) → 这 么点 儿 ( , 给谁 都 不 容
够用 ) 词
+
这么点 儿长 ( , 给谁 都不 够用 ) → 这么 点儿 ( , 给谁 都 不 「

够用 ) 儿
主谓结构的“这么 A2 点儿”, 可以变换为 : A2 ( 只有 ) 这么一 点 」


儿。如 : 式
(12) 这么大点儿→大 ( 只 ) 这么一点儿 及

这么长点儿→长 ( 只 ) 这么一点儿 关
那么高点儿→高 ( 只 ) 那么一点儿 的

那么重点儿→重 ( 只 ) 那么一点儿 法
2 .3 由消极形容词构成的“这么 A1 点 儿”, 是 一个定 心结 构 语

和一个状心结 构“ 异 构共 形”; 由 积 极 形 容 词 构 成 的“ 这 么 A2 点 问
儿”, 是一个状心结构和 一个 主谓结 构“ 异构 共形”。但 是 , 不论 其 题
结构如何“
, 这么 A1 点儿”和“ 这么 A2 点儿”基本意 思相同。从 结
构和意义相对应的角度看 , 严格地讲 “
, 这么 A 点儿”为状 心结构 ,
是“这么 A2 点儿”和“这么 A1 点儿”同义的句式基础“
, 这么 A2 点
儿”和“ 这么 A1 点 儿”同 义 , 严格 地讲 是 在状 心 结构 上 的“同 构 换
说同义”。 ( 进一步看§3 和§4 )

三 ‘这么’+ 形容词 +‘点儿’”的


格式语义

3 .0 状心结构 的“ 这么 A 点儿”, 是 现代 汉语 里 强调 描述 对
象直观性特征和状态之消极面的语言格式。格式的基本意思是表

26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么 小或少。这种格式义的形 成 , 首 先与“ 点儿”的 语法性 质及 其词 义

+ 有关 , 同时也与“ 这么点儿”的语义限定及 A 的表义特点有关。

容 3 .1 “ 点儿”是“ 一点儿”的变体。“ 一点儿”,《现代汉语词典》
词 ( 修订本 ) 1473 页列出的第二 个义项是 “
: 表示很 小或很 少”。通 过
+
「 观察我们可进一步看到 , 在这种用法上 “
, 一点儿”有做状语和做定

儿 语中心语两种不同的用 法。“ 一点 儿”做状 语 , 常取“一 点点”的 形
」 式 , 其意思是表程度极低或很小 , 其中心语是形容词。对有些形容


式 词而言 , 当形容词 是 A2 时 “
, 一 点点”相当 于“ 不怎 么”和“不”, 一
及 点点 A2 = 不 ( 怎么 ) A ; 当 形容 词是 A1 时 “
, 一点 点”相当 于“很”,

关 一点点 A1 = 很 A。试比较 :
的 (13) 甲 乙

法 一点点大 = 不怎么大/ 不大 一点点小 = 很小
语 一点点重 = 不怎么重/ 不重 一点点轻 = 很轻

问 一点点红 = 不怎么红/ 不红 一点点薄 = 很薄
题 从 (13) 甲看“
, 一点儿”做状语对中心语有一种语义转化功能 ;
“一点儿”的这种语义功能 , 和“ 只”类副词 +“ 这么/ 那么”相当。可
比较 (13) 的甲乙和 (14) 的乙丙 :
(14) 甲 乙 丙
这么大 : 表大 只这么 = 不大
这么小 : 表小 只这么
= 很小
那么重 : 表重 只那么 = 不重
那么轻 : 表轻 就那么

① “红”没有“大”一类形容词一样的反义词 , 因而没有乙式。就是 一些
有反义词的形容词 , 如“热、冷”加“一点点”修 饰都是 构成甲 类 ; 而“好、坏”一
类形容词加“一点点”修饰却是构成另外两类“有点 A2 ”和“不怎么 A1 ”。“一
点点”加形容词的语义问题比较复杂。

26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很轻 么

从 (13) 乙看“
, 一点儿”有 语义 强 化功 能。“ 一 点儿 A1 ”是构 成 A1 +

的强调式。把 (14) 乙“ ( 只 ) 这么 A1 ”和 ( 13 ) 乙的“一 点儿 A1 ”加 起 容
来 , 就是所论格式“ ( 只 ) 这么 A 点儿1 ”。 词
+
从 (14) 乙和 (13) 甲看“
, 这么 A2 点儿”的 A2 经过 两度转化 变 「

成表 A1 。这种转化可表示为 : 不 A2 + 不 A2 = 很 A1 。如 : 不大 不 儿

大 = 很小 , 不重不 重 = 很 轻。从 ( 14 ) 丙 和 ( 13 ) 乙 看 “
, 这 么 A1 点 』

儿”的 A1 经过两 度强 化变 成 A1 的强调 式。其 强调可 表示 为 : 很 式

A1 + 很 A1 = 非 常 A1 。如 : 很 小 很小 = 非 常 小 , 很 轻 很 轻 = 非 常

轻。从这里不难看出“
, 这么 A2 点儿”是“ 很 A1 ”的意 思 , 而“这 么 关

A1 点儿”则是“很 A1 ”的强 调式。 即 “
: 这么 A2 点 儿”=“这 么 A1 句
点儿”, 是语义上同义 , 语用 上 并不 等 值。即“ 这 么 A1 点 儿”多 一 法

个强调功能。 义
3 .2 孤立地 看 “
, 这么 A2 点 儿 = 这么 A1 点 儿”是一 种个 别 问

特殊的现象 , 但从 3 .1 涉及的格式不难看到 , 现代汉语里存在一个
使积极形容词具有相对 的消 极 义 , 使消 极义 得到 强 调的 格式 群

① “这么/ 那么”+ 形容词 , 形容 词取消 极义与 副词有 关 ,《现 代汉语 八


百词》(增订本 401 页) 指出 ‘那么’
: 的 强调作 用同样 适用于 积极意 义的形 容
词( 大、高、多…) 和消极意义的形容词 ( 小、低、少… )。但如句子里有‘只、就、
才’等副词 ‘那么’
, 加积极意义的形容 词跟加 消极意 义的形 容词的 意义没 有
什么两样 ‘
: 只有 那么‘大’等于‘只 有那 么小’。”( 引文 中的 下划 线为 引者 所
加 , 下同 )
第 661 页又指出 “
: ‘这么’的强调作用同样适用于积极意义的形容词 ( 大、高、
多…) 和消极意义的 形容 词 ( 小、低、少… ) 。但 如句 子里 有‘只、就、才’等 副
词 ‘这么’
, 加积极 意义的 形容 词跟 加消 极意 义的 形容 词的 意义 没有 什么 两
样 ‘只有这么大’
: 等于‘只有这么小’。
② “一点儿”从做状语和定语修 饰形容 词、做中心 语受副 词性代 词“这
么/ 那么”修饰来看 , 它是形容词性的。

26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么 ( 或叫语法场 ) 。这个场的成员据初步考察有 5 个 :

+ (15) .只 ( 才/ 就 ) 这么 (/ 那么 ) A .一点点 A

容 c .这么 (/ 那么 ) 一点儿 d .这么 (/ 那么 )
词 一点儿 A
+
「 e .这么 (/ 那么 ) A 点儿

儿 这 5 个格式成员中 , 后 4 个格式是前面隐含“ 只”类副词的格式 , 与
」 第一个格式形成隐现对立。隐含“只”类副词的格式 , 补出副词 , 格


式 式意义不变。可比较 (16) 和 (17) :
及 (16) 牛大姐不解地 “
: 基隆 ? 要 么就 是高雄 , 台 湾 么 大点 儿

关 的一个岛。

的 (17) 牛大姐不解地 “
: 基隆 ? 要 么就 是高雄 , 台 湾 那 么大 点

法 一个岛。
”( 王朔、冯小刚《编辑部的故事》, 109 页 )
语 可以说 , 前面带有或隐含一个表不足或不够的“ 只”类副词 , 是上述

问 积极形容词 A2 语义 上转 化为“ 不 A1 ”, 消极 形容 词 A1 语义 上 变
题 成“很 A1 ”的语法系统 性特 点和语 法场 特征。 所论 格 式的 成立 及
其表义 , 有一个 系 统 ( 或语 法 格式 场 ) 作为 它 的 背景 支 持 和支 撑。
这种看似特殊的现象 , 其实是一个较小系统中的“ 一般”。
3 .3 “ 这么 A 点儿”格 式所 表 的 语义 : 短、薄、轻、浅、矮、窄、
近、小、细、少 , 是 10 种 消 极 义 , 其 前 9 种 都 可 用“ 小”来 表 达 ( 如
“短”是长度小“
, 薄”是厚度小 “
, 轻”是重量小 , 等等 ) 。因而“
, 这么
A 点儿”句式的意义可概括为表小或少。并且从语义角度看 , 上述
10 种消极义的 A1 , 在汉 语里 形 成一 个 一级“ 小 - 少”语义 场。 不
仅如此 , 而且“ 一点儿”也是表小或少的。因此 “
, 一点儿”可看作第
11 个 A1 , 并且它们共同组成有 11 个成 员构成 的二 级“ 小 - 少”语
义场。“一点儿”与前 10 个 A1 之 间 , 是一 种上下 义关 系。在这 个
意义上“
, 这么 A 点儿”是小少义“复用”的格式。
虽然在结构上“这么点儿”是修饰 A 的 , 而在语义上 A 是在提
示或指代“一点儿”所 描述的“ 某个方 面”。具体 地说 , 积极 形容 词

26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A2 指代度量衡 , 消极形容词 A1 是提 示“这么 点儿”所陈述 的度 量 么

衡。比如在“这么大/ 重点儿”的“ 大、重”分别是指代体积、面积、数 +

量和重量 , 而其反义词 ( 小、轻 ) 则只是有提示度量衡的作用 , 即“ 这 容
么一点儿”所陈述的对象是体积、面积、数量和重量 , 而不是别的度 词
+
量衡。从信息的角度看 , 形 容 词 A 都 是表 旧信 息 , 在 句 中是 一 种 「

话题 , 与之相对 “
, 这么一点儿”是述题。 儿




四 ‘这么’+ 形容词 +‘点儿’”的 及

格式语用 关



4 .0 所论格式“ 这么 A 点儿”的 表达 功能 , 主 要 是比 况和 强 语

调某种消极状况。 问
4 .1 “ 这么 A 点 儿”用手势比划的 , 和前面带 比较的事物的 , 题
一般是比况。例如 :
(18) 由中子组成物质的 密度 非常 大 , 芝 麻那 么大 一点 中子
星物质 , 就有几百万吨重。
(19) 像手指头这么大点儿 , 就卖 1 千多元。
例中的“大”换成“小”句子意思和用于比况的性质都不变。又如 :
(20) 从小城到矿上 , 才 30 里路 , 这么近一点 , 不用派车了。
(21) 九真山相对高度才 200 多米 , 那么高一点儿 , 一个小时就
爬上去了。
《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 : 如果前面没有带“ 用来比较的事物”, 又不
是当面用手势 比况 “
, 这么”和“那么”就是虚 指 , 有 略带夸 张、使 语
言生动的作用。 ( 增 订本 第 400 页、660 页 ) 这 里 要进 一 步指 出 的
是“
, 这 么 A 点儿”无 论有 无比 况的事 物和 用不用 手势 , 都 带有 一
种夸张的意味。并且 , 手势比况 , 一般只适用 于“这 么 A 点儿”, 不

26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么 大适用于“那么 A 点儿”。就是能用手势比况的“这么 A 点儿”, 其

+ 中的 A 也只能是可用手比的几个 词 : 大、小 , 厚、薄 , 高、矮 , 宽、窄 ,

容 长、短 , 远、近 , 粗、细等。就是说 , 语法格式的成立受实际语用的制
词 约。
+
「 4 .2 在 3 .1 中 , 我们说“ 这么 A1 点儿”和“ 这么 A2 点儿”语

儿 用上不等值 , 在语义上 表现 为 : 一个 是表“ 很 A1 ”, 一 个是“ 很 A1 ”

』 的强调式。而在语用中 则 表现 为 非强 调 式的“ 这 么 A2 点儿”, 可

式 在其后续上一个强调 句 , 强 调 式的“ 这 么 A1 点儿”则 不然。 试 比

相 较:
关 (22) 只这么小一点 , 太小了。 ( + )

句 只这么大一点 , 太小了 ! ( - )
法 (23) 只这么薄一点 , 太薄了。 ( + )

义 只这么厚一点 , 太薄了 ! ( - )
问 从这里可以看到 , 语义和语用是相互印证 , 或互为因果的。

4 .3 这里还应指出 “
, 这 么 A1 点 儿”和“ 这 么 A2 点 儿”语 义
相同 , 严格地讲限于状心结构的换说同义 , 并不只是表现在内部结
构关系上 , 而且还表现在结构分布中。我们 可看“这么 A 点 儿”做
宾语的句子。例如 :
(24) 你穿这么薄一点 , 不冷吗 ? ( + )
(25) 你搬这么轻一点 , 好意思吗 ? ( + )
可是 , 这样用 的句 子 , 其“这 么 A 点儿”, 只能 是定 心结构 的“这 么
A1 点儿”, 不能用状心结构的“这么 A2 点儿”, 即 A1 不能换成 A2 。
可比较 (24) 和 (24’) , (25) 和 (25’) :
(24’) 你穿这么厚一点 , 不冷吗 ? ( - )
(25’) 你搬这么重一点 , 好意思吗 ? ( ?)
“这么”换成“那么”, 情况 不变。可 见 , 结构 和语用 也是 相互 印证 ,
或互为因果的。

27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五 结语 容

+


本文讨论 , 可小结如下。 儿
5 .1 “ 这么 A 点 儿”格 式 , 是 一种 构成 词和 句式 成 员都 具 有 」


封闭性的格式。其 层 次构 造有“ 这么 A/ 点 儿”和 A 嵌 于“这 么 点 式
儿”中间两种。前一种构造是定心结构 , 后一种对应状心和主谓两 及

种结构。定心结构的 A 是消极 形容 词 A1 , 主 谓结 构的 A 是积 极 关
形容词 A2 , 状心结构的 A 是 A1 和 A2 两者。不同结构的“ 这么 A 的

点儿”意义上基本没有差异 , 但语法分布不尽相同 : 定心结构的“ 这 法
么 A 点儿”能做宾语 , 其他结构的则不然。 语

5 .2 本格式是表小和少的格式。“这么 A2 点儿”和“这么 A1 问
点儿”同义 , 严格地讲 , 是在状心结构上的“ 同构换说同义”。“ 这么 题
A1 点儿”和“ 这么 A2 点 儿”语 义相同 , 语值不 同 “
: 这么 A2 点 儿”
是表“很 A1 ”“
, 这么 A1 点儿”是“很 A1 ”的强调式。这种语值差异
表现在小句连用上为 : 非强调式的“ 这么 A2 点 儿”可续 接“太 A1 ”
的强调句 , 强调式“ 这么 A1 点儿”则不然。
5 .3 由积极 形 容 词 构 成 的“ 这么 A2 点 儿”表 消 极 义 的“ 很
A1 ”, 就其成因看 有内 外两 种支 撑。从 内 部看 , 是“ 一点 儿”和“ 只
这么”两度语义 转化使然 ; 从 外部看 , 是带 有和可 添加“ 只”类副 词
的格式构成的语法场作为系统支撑。即个体可在系统中找到联系
和解释。

( 本文原载《语言研究》2000 年第 1 期 )

27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成 成分配对和句子成分分析


传统语法析句 , 通 常把句 子分 为六 大成分 : 主 语、谓 语、宾语、


定语、状语和补语。例如 :
(1 ) 他刚刚吃完一碗饭。
按传统语法的句 子分 析 , 例 (1 ) 的 分 析 结果 如 下 : 他 , 主 语 ; 吃 , 谓
语 ; 饭 , 宾语 ; 一碗 , 定语 ; 刚刚 , 状语 ; 完 , 补语。这种句法分析及其
结果 , 很容易使 我们 感 到 : 句 子 是由 六 大句 子 成 分 一次 组 合 形 成
的 , 六大成分都是句子 的直接 构成 成分 , 并各 自独 立 ( 即都 不依 赖
其他成分而存 在 ) 。但 实 际上 , 一个 由 三个 及 以 上 词语 构 成 的 句
子 , 几个成分往往不是 一次加 合形 成的 ; 句子 的六 大成 分 , 不能 同
时都是句子的直接成分 ; 六大 句子 成分 都是依 存配 对成 分。以 下
从四个方面来看句子成分的配对性以及有关的问题。

一 成分的依存性与配对性

邢福义主编 , 高等 教 育出 版 社出 版 的 卫 星 电视 教 材《现 代 汉
语》( 修订本 ) , 291 页~296 页讲“ 句子成分”时说 : 主语和谓语是彼
此相对的两个成分。宾语跟动词性成分相对待。定语跟名词性成
分相对待。受定语修饰的名词性成分叫作中心语。状语跟动形性
成分相对待。受状语修饰的动形性成分也叫作中心语。补语跟动

27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形性成分相对待。带补语的动形性成分也叫中心语。 配

从教材关于六大成分的 论述中 , 我 们看 到所谓 六 大句 子成 分

都有自己相对待的成分。如果把六大成分及其相对待的成分排列 句

出来 , 就可清楚地看到 : 构成句子的成分 , 不是六大成分 , 而是五组

十大成分。如 : 分

主语 谓语

动词性成分 宾语
定语 ( 定语 ) 中心语
状语 ( 状语 ) 中心语
补语 ( 补语 ) 中心语
并且这十大成分在使用形 式上 都是一 对一 对的 , 在内 在关 系方 面
是相互依存的。一对一对和 相互 依存 是一种 表里 关系 : 一 对一 对
是相互依存的外在表现 , 相互 依存 是一 对一对 的内 在依 据。十 大
成分这种外在形式上的成 双成 对的表 现 , 内在 关系上 相互 依存 的
性质 , 在八十年代被邢福义先生概括为句子成分的“ 配对性”。
成分配对性的突出表现是 : 配对成分相互依存 , 谁也不能离开
对方而单独存在 , 因而 总是一 对一 对出 现。没有 主语 就无 所谓 谓
语 , 没有谓语 也就 无 所谓 主 语。同 样 , 没 有 动 词 性 成分 就 没 有 宾
语 , 有宾语就一定有动 词性成 分。这 就像社 会现 象中 妻子 与丈 夫
是相互依存的一样 , 没有丈夫的女人就不能称为妻子 , 反之没有妻
子的男人也不能称为丈夫。其他成分的配对性类推。
讲到这里 , 好像无主句 是例 外 , 其实 不然。 所谓 无主 句 , 准 确
地讲是非主谓句。比如 :
(2 ) 刮风了。
(3 ) 下冰雹了。
这种句子绝对不是什么没 有主 语只有 谓语 的句子 , 而 是既 没有 主
语也没有谓语 的句 子。 准确 地 讲 , 这 两个 句 子 是动 宾 句 ( 或 述 宾
句 ) 。即使把句子的类型二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 那么这两个句

27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配 子只能是非主谓句。
对 通常析句时 , 我们用“ ×语”或“ ××语”来称呼句子成分 , 这就

句 容易导致这样一个结论“
: 主语”
“ 谓 语”
“ 定语 中心 语”等词 语是 句
子 子成分的专用名称 , 成分 的配 对性只 是对 句子 成分的 特点 和性 质

分 的揭示 , 其实不然。在汉语里 , 应该说 , 成分配对性的“ 成分”, 包括
分 句子成分、短语成分和 构词成 分 , 成分 配对性 是对 句子、短 语和 合

成词主要构成成分特点和性质的揭示。汉语语法结构在构造上有
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 小句 ( 单 句或 分句 ) 、短语和 合成 词 , 很多 在
构成关系上具有极大的 一致性。 比如 汉语有 主谓 句、主谓 短语 和
主谓合成词 , 有动宾句、动宾短语和动宾合成词等等 , 因此 , 只要是
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心关系、状心关系和心补关系的结构 , 不论
其是句子、短语或合成 词 , 其结 构成分 就都 具有 配对 性。因 此 , 配
对性是对句子、短语和合 成词 三级语 法结 构成 分特点 和性 质的 揭
示。
当然 , 这里也涉及一个 术语 称谓问 题 , 比如 同是 主 谓结 构 , 主
谓句的成分我们 称 主语、谓语 , 主谓 短 语 的 成 分也 称 主 语、谓 语 ?
尤其是主谓合成词的成 分还称 主语、谓 语 ? 如果 我们 头脑 中首 先
有句子、短语和词的分 别 , 这 样称 谓也 不是完 全不 行 , 只是 美中 不
足 : 不能用成分的称谓 区别由 它们 构成的 语法 单位 ( 或 语法 实体 )
句子、短语和词。如果要兼及配对性与区分性 , 也可按有的学者提
出的把句子、短语和合 成词 的成分 分别 叫做 ×语、× 词、×素。 因
为句子很多是由短语与短语构成 , 其成分叫“ ×语”是有基础的 ; 短
语常常是由词和词构成的 , 把短语成分叫做“ ×词”也顺理成章 ; 合
成词一般是由语素构成 的 , 其成分 叫做“× 素”也 好理解。 不管 怎
样 , 称谓是外在的 , 可以这样命名可以那样命名 , 但是不论是句子 ,
短语 , 还是合成词 , 其成分都具有配对性 , 配对性才是内在的 , 本质
的。

27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二 成分的层次性与配对性 句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 贡献 , 是使 我们 从理论 上 认识 到语 言

构造的层次性 , 建立了直接成分和间接成分的概念。比如说“ 我们
讨论语法”, 一般的分 析 是“ 我们”和“讨 论 语 法”是结 构 的直 接 成
分“
, 讨论”和“ 语法”是结 构的间 接成 分。把成 分区 分为直 接成 分
与间接成分 , 从另一个角度讲 , 就是说 , 在语言结构中 , 成分的组合
是具有内在层次性的 , 不同成分处在不同层次上。比如说在“ 我们
讨论语法”中 “
, 我们”和“讨 论语法”处在 第一 个层次 上 “
, 讨论”和
“语法”处在第二个层次上。层次性是语言成分在组合方面表现出
的重要特性。
不管结构的直接成分还是间接成分 , 只要该成分是配对成分 ,
那么同一对成分是出现在同一层次上。例如 :
(4 ) 他 刚刚 吃 完 一碗 饭
主语 谓 语 ……第 1 层
状语 中 心 语 ……第 2 层
动 词 性 成 分 宾 语 ……第 3 层
中 心 语 补语 语 心语 ……第 4 层
例 (4 ) 有五组 不同类型 的配对 成分 , 主谓配 对出现在 第 1 层 , 状 心
配对出现在第 2 层 , 动宾配 对出现 在第 3 层 , 心补配对、定 心配 对
出现在第 4 层。同一对成分 出现 在同 一层次 上 , 它们 不能 跨越 层
次出现 , 成分组合的这种性质就是配对成分“ 结构分布的同层性”。
有的结构 , 直接成分与间接成分都是同一类型的配对成分 , 但
是 , 在不同层次上 , 配对成 分的 配对对 象不 同。例如“ 三个 学生 家
长”是由两组定心成分 各自 配对构 成的 , 但 两对成 分不 会串 对 , 也

27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配 不会串层 , 仍是不同对 的定心 成分 分别 出现在 不同 的层 次上。 例
对 如:

句 (5 ) 三 个 学 生 家 长
子 定 语 中 心 语 ……第 1 层

分 定语 中心语 ……第 2 层
分 第 1 层的 定语 是“ 三个”, 中心 语是“ 学生 家 长”; 第 2 层的 定语 是

“学生”, 中心语是“ 家长”。“ 三个学 生家 长”还 是由 于 层次 结构 不
同构成的歧义结构 , 其 一个意 思是 : 家 长是三 位 , 学生 是几 个没 有
说 , 如例 ( 5) 的分 析所示 ; 其第 二个意思 是 : 学生是三 个 , 家长是 几
个没说 , 如例 ( 6) :
(6 ) 三 个 学 生 家 长
定 语 中心语 ……第 1 层
定 语 心语 ……第 2 层
有意思的是例 (6 ) 也是两对定心成分构成的 , 并且不 同对的定 语
和中心语各自出现在不同的层次上。
配对性、层次性都是结构成分的语法特性 , 配对性是结构内部
成分的关系特征 , 配对成分的“ 同层性”, 是一组成分在结构内部的
活动特征。

三 成分的组形方式与配对性

从语形上看 , 我们所用的语言 , 其口语是一个在时间轴上延伸


的线性音节 序列 , 落在书 面上是 一个由左 至右 ( 或由 上至下 ) 的 线

① 继续分析下去 “三个”
, 也是一 个定心 成分构 成的结 构 , 如 果分析 到
这一步 , 例 (5) 和例 (6) 都是三对定心成分构成的结构。

27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文字序列。语音序列和文字序列都是负载意义和信息的符号序 配

列。说话虽然是一个音节一 个音 节地 说 , 写 字虽 然是 一个 字一 个

字写的 , 但是由于语法结构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 语言意义的构成有 句

的是超线性的。比如“ 文科院 系”这个 符号 序列 , 虽然 是先 按线 性

由“文”+“科”构成“文科”, 但并不是再由“ 文科”+“ 院”构成“ 文科 分

院”, 由“文科院”+“系”而形 成“文 科院系”, 而 是线 性与超 越线 性

并用 , 先依循线性由“ 文”+“ 科”构成“ 文科”, 再中断线性由“院”+
“系”构成“院系”, 然后再依循线性由“ 文科”+“ 院系”构成“ 文科院
系”的。
从中断线性构成“ 院系”再 与“ 文科”组 成“ 文科 院系”看 , 语 言
表意是先组块然后才履行表义功能的。结构成分的组块有三种基
本方式 : ( 1) 拼合 , ( 2) 嵌合 , ( 3) 扣合。
所谓拼合 , 是形成新的 语言板 块的 两个 或几个 成 分的 组合 方
式是先后相接。如“文科”就是“文”和“科”先后 相接 拼合而 成的 ,
“院系”是“院”和“系”先后相接 拼合而 成的 “
, 文 科院系”是“文 科”
和“院系”先后相接拼合而成的。又如“看”和“电影”先后相接拼合
成“看电影”“
, 南”和“ 中山路”先 后相接 拼合 成“南 中山路”“
, 追求
过”与“ 努力过”先后相接拼合成“ 追求过和努力过”。
所谓嵌合 , 是一个成 分部分 或全 部嵌在 另 一个 成分 中间。 例
如“中山南路”是成分“南”全部嵌在另一个成分“中山路”中间“
, 撒
起娇来”的两个成分“ 撒娇”和“起 来”都 有一部 分嵌 在另一 个成 分
中间。在组形方式上 “
, 中 山南 路”和“撒起 娇来”都是嵌 合。嵌 合
只是组形方式的选择 , 其成 分的配 对性 不变。“中 山南路”是配 对
成分定语“南”嵌在中心语“ 中山路”中间 “
, 撒 起娇 来”是配 对成 分

27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配 中心语“撒娇”和 补语“ 起 来”都 有一 部 分嵌 在 与 之配 对 的成 分 中
对 间。

句 所谓扣合 , 是一个成分 的一部 分与 另一 个成分 的 一部 分叠 合
子 在一起的组形方式。从另一角度看是两个成分共用一个词语的现

分 象。例如“工业”和“农业”可扣 合成“工 农业”“
, 继 承光荣 传统”和
分 “发扬光荣传统”可扣合成“继承发扬光荣传统”。

语法结构分析通常有两个方向 , 一是组合 , 即由几个小的语言
片断合成一个大的语言片断 , 如 : A + B→ AB; 另 一个方向 是切分 ,
即把一个大的语言片断分解为几个小的语言 片断 , 如 : AB→ A、B。
虽然组形方式是在从组合 角度 观察语 言结 构 , 配对性 往往 是在 切
分分析中揭示的 , 但是 组形方 式有 时影 响配对 成分 的识 认。对 于
拼合式结构和嵌合式结构 来说 , 配对 成分 就是 原来参 与组 合的 两
个成分。如拼合结构“ 看电影”的配对 成分 动词与 宾语 , 就 是原 来
参与组合的两个部分“看”和“ 电影”; 嵌 合式 结构“ 撒起娇 来”的 配
对成分中 心 语 和 补 语 就 是 原参 与 组 合 的 两 个 部 分“撒 娇”和“ 起
来”。而扣合则不然 , 其结构中的配对成分与原参与组合成分不对
应 , 现行配对成分的分 析 , 是 以现 有语 形为依 据 , 而不 是依 据原 来
参与扣合的几个较小的语言片断。如“继承发扬光荣传统”是按现
有形式分析 为动宾 结构 , 其配对 成分是动 词性成 分“ 继承发 扬”和
宾语“光荣传统”, 而不是分析为 : 继承光荣传统、发扬光荣传统。

① 成分嵌合情况比较复杂 , 不仅有一个直接成分嵌在另一个直接成分
中的情况 , 也有一个成分嵌在间接成分 中的情 况 , 例 如“中山南 路”是直接 成
分“南”全部嵌在另一个与之配对的直接成分“中山路”中间 “伸出一只手来”
,
是直接成分“一只手”嵌在其配对成分“伸出来”的成分“出来”中间 , 即嵌 在结
构的间接成分中间。因为“一只手”和“伸出 来”是“伸出 一只手 来”的直接 成
分 “伸”
; 和“出来”是“伸出来”的直接成分 , 是“伸出一只手来”的间接成分。

27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四 成分的配对性与句子成分分析 句




句子结构分析 简称 析 句 , 现 在通 行 的“ 中 学 教 学语 法 系 统 提

要”, 其析句方法 , 就其本质讲 , 是层次—成分分析法。所谓层次—
成分分析 , 是层次分析前提下的结构成分定性。比如对于句子“ 一
轮圆月悄悄挂上了那片树林的树梢”的层次成分分析是 :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 : 其层次分析是用切分法 , 从整体到部


分地切开 ; 其结构成分定性 , 主要是标明五组配对成分。这种分析
是一种简化的框式分析。在这类分析中 , 其关键是要步骤清楚 , 标
准明确。即 : 第一步做层次分析 , 一般是把一个语言片断“二分”成
两个语言成分 ; 第 二 步按 成 分配 对 的 性 质 , 成 对 地 标 明成 分。 反
之 , 如果不是 二 分 , 或 不 能 成 对 地 标 明 成 分 的 性 质 , 其 分 析 就 不
对。 从这里 , 我们能 够看 到 : 成分 的配对 性 , 是控 制层次 切分 清

① “一轮”和“那片”也可进一步分析为定语和定语中心语。
② 并列结构、连动结构可多分 , 其成分不是两两配对的 ; 兼语结构 和双
宾结构宜可用“注明”方式说明。

27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配 晰、成分定性正确的重要语法保证。换句话说 , 只要我们能明确地
对 标出配对成分 , 我们所进行的句法分析就是“ 层次 - 成分分析”。

句 如上例那样一个层次占一行的分析 , 从教学的角度看 , 直观性
子 强 , 条理清晰 , 易于掌握 ; 但是如 果学 生掌握 了这 种分 析方 法和 原

分 则之后 , 还仍然采取这 种图 示法就 不经 济了。因 而 “
, 语法 系统 提
分 要”把上面的分析 , 用符号分析的方式压缩成 2—3 行完成 , 如果是

特别要进一 步 分 析 的 部 分 , 单 独 拿 出 来 继 续 分 析。 用 双 竖 线 标
“‖”标明 其 前 面 的 部 分 是 主 语 , 其 后 的 部 分 是 谓 语 ; 用 圆 括 号
“( )”标志定 语 , 方 括号“ [ ] ”标 志状 语 , 尖 括 号“〈 〉”标 志 补
语 , 用下横线 ( 单横线或 浪线 ) 标 志宾 语。如按 这种 分析 , ( 7 ) 要 分
析为 :
(8 ) ( 一轮 ) 圆月‖ [ 悄悄 ] 挂〈上〉了 ( 那片树林的 ) 树梢
“那片树林”是一个偏正短语 , 如果要进一步分析 , 可拿出来分
析 : ( 那片 ) 树林。 ( 8) 看起来似乎是一次同时划分出句子的六大成
分 , 其实不然。从操作上看 , (8 ) 和 ( 7) 一样 , 也是一步一步 , 一层一
层分析出来的 , 并且这种分析也是逐层对配对成分的揭示和标志。
即:
第一步 , 用双竖线把句子分析为主语“ 一轮圆月”和谓语“ 悄悄
挂上了那片树林的树梢”;
第二步 , 对充当主语和 谓语 的短语 作进 一步 的分 析 , 即把“ 一
轮圆月”分析为定语“ 一轮”和定语中心语“ 圆月”( 定语用圆括号标
志 ) , 把“悄悄挂上了那片树 林的 树梢”分析为 动词 性成分“ 悄悄 挂
上了”和宾语“ 那片树林的树梢”( 宾语用下符号标志 ) ;
第三步 , 把动词性成 分“ 悄悄 挂上”分 析为状 语“ 悄悄”和状 语
中心语“挂上”( 状语用方括 号标志 ) , 把 宾语“ 那片 树林的 树梢”分
析为定语“那片树林”和中心语“树梢”;
第四步 , 把状语中心 语“ 挂上”进 一步 分析为 中心 语“ 挂”和 补
语“上”( 补语用尖括号标志 ) 。

28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比较 (8 ) 和 ( 7) , 可以看到 : 配

( 一 ) (8 ) 的 第一、二、三、四步 , 分别与 ( 7 ) 的 1、2、3 、4 层 , 层 层

对应 ; 不同的是从分析结果不容易看出句子的结构层次 , 因此 , ( 8) 句

所代表的分析 , 是层次分析前提下的成分分析。 成
( 二 ) (8 ) 的配对成分 , 如定语和定语中心语 , 只标定语 , 不标中 分

心语。这是因为定语和定语 中心 语是 配对的 , 就 像夫 妇俩 站在 一 析
起 , 只要介绍其中一个是丈夫 , 就意味着另一个是妻子 , 反之亦然。
状语、补语的中心语不标 , 道理相同。在理论上这是使用的有无对
立。 利用有无对立 , 不仅可使表达的符号简洁 , 而且 也可使被 表
达对象的区别明晰。但是 , 一利 往往 带来 一弊 , ( 8 ) 所 代表 的一 类
符号分析 , 成分的配对 关系退 居“幕 后”, 不 联系分 析步 骤 , 这种 关
系是不易觉察的。因此 , 在分析步骤中坚持成分的配对性 , 是把握
句子层次性的关键 , 否 则就会 因层 次失 控而导 致析 句失 败。比 如
(9 ) 的分析 :
(9 ) ( 于福 ) 的老婆‖是 ( 小芹 ) 的
(9 ) 的分析 , 也有人常在老婆 下面加 上双 横线 , 在“ 是”下面 加单 横
线 , 相应把“ 娘”下面 的下划 线改 为波浪 线。但 是做不 做这 种增 加
和更改 , 其分析的性质是一样的 , 问题都在宾语“娘”这个成分的分
析没有能体现出成分的配 对性 , 而导 致句 子分 析不能 揭示 谓语 构
成的层次性。我们知道 , 宾语的 配对 成分 是动词 性成 分 , 而 ( 9 ) 的
线条符号所体现的分析 , 其“ 宾语”
“ 娘”只能 是定 语“ 小芹”的配 对
成分。实际上 , 该句的宾语不是“ 娘”而是“ 小芹的娘”, 其配对成分
是处在同一层次上的动 词性 成分“ 是”。 对 于“于 福 的老 婆是 小

① 有无对立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 用的表 达手段。比 如我们 通常是 让


值日生戴袖标 , 非值日生不戴一样。用戴不戴袖标区分值日生和非值日 生就
是利用了有无对立。
② 配对成分都要能用 (7) 一类多行性框式层次分析来验证。

28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配 芹的娘”来说 , 其正确的层次成分分析是 (10) :
对 (10) ( 于福 ) 的老婆‖是 ( 小芹 ) 的娘

句 即把 (9 ) 中“ 娘”的下符号 向前 延伸到“ 小芹”的下 面。在这 个意 义
子 上 , 我们说 , 坚持成分的配对 性 , 是使 析句结 果能 体现 语言 结构 的

分 层次性的重要保证。
分 句子分析 , 往往把单句 结构类 型的 确定 作为自 己 的一 个重 要

任务。现在通用的《语 法系统 提要》的 析句 方法 , 是用 双竖 线标 志
主谓句 , 用单竖线标志非主谓句 , 首先把句子类型分为主谓句与非
主谓句两类。 (10) 是主谓句 , 非主谓句如 :
(11) 多好的 | 孩子 !
(12) 别 | 动。
(13) 下 | 雨了。
(14) 累得 | 他满头大汗。
“主谓句”是一种有主语有谓 语的句 子 , 它是 用高 层 ( 第一 层 ) 配 对
成分———主语和谓 语来 命 名 的。“ 非 主 谓 句”包 含 几种 结 构 的 句
子 , 除了独词句 , 它们大多由配对成分构成 , 因此 , 用配对成分命名
各类非主谓 句 , 就 成 为 比 较 容 易 接 受 和 掌 握 的 方 式。比 如 把 例
(11) 称作“定心句”, ( 12 ) 称作“ 状心 句”, ( 13 ) 称 作“ 动 宾句”, ( 14)
称作“心补句”。并且 , 在这个 意义 上 , 单句结 构类 型的 确定 , 就 绝
大多数句子而言 , 就是对构成句子的高层配对成分的辨认。

( 本文原载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
选进本书时 , 部分内容有删节 )

28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语 确 数 词 的 系 统 构 成 、使 系


用特点和历史演进 成

使



0 .1 一种语言的数词首先可分为两大类 : 表数数词 ( 基数词 ) 和
和表序数词 ( 序数词 ) 。在表数数词中 , 有的是陈述数目多少的 , 即 历

述数词 , 如 : 三、十五、三分之 一、四十多 万、五倍 等等 ; 有的 是询 问 演
数目多少的 , 即问数 词 , 如 : 几、几 何、多少等。 一种 语 言的 数词 系 进
统可以说就是述数词系统 , 述 数词的 情况 基本 代表和 反映 着一 种
语言的称数语法 。
0 .2 述数词主要由表确数的基本数词、复合数词和表概数的
词构成。本文以现 有 对 于汉 语 数词 的 历时 研 究 和 共时 研 究 为 基
础 , 探讨汉语 述数 词 的系 统 构成、使 用 特点 和 历 史 演 变。限 于 篇
幅 , 本文只讨论确数。

① 王力先生说 “世界各族的称
: 数法并 不相同 : 例 如咱们 所谓‘一 万’,
英法等语却称为‘十千’; 咱们所谓的‘八十’, 法国人却称为‘四个二十’; 咱们
所谓‘七’, 柬埔寨人却称为‘五二’”“中国人的称数法
, , 乃中国语法的一 个主
要部分”。( 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 商务印书馆 1985 新 1 版 , 235)

28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的 一 基本数词的系统构成、使用特点

统 和历史演进



使
用 1 .0 基 本数 词是 能单 独称 数 又能 相互 组合 ( 或 与其 他词 组
特 合 ) 表更大数字的数词单纯词。从内部组合看 , 基本数词是由系数

和 词和位数词构成 的 系统 , 并且 这 种构 成 古 今具 有 较 大 的 一致 性。
历 但是在数词充当数词构词 成分 和与其 他词 组合方 面 , 由于 使用 范

演 围和被描写对象的不同 , 从古 代起就 产生 了一 些词语 变体 和书 写
进 变体 , 这些变体及使用的情况古今都有不少差异。
1 .1 系数词
系数词是表个位数和充当系数的基本数词。单纯的系数词从
古至今都只有 9 个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1 .1 .1 充当构词成分
系数词充当构词成分是 与其他 数词 一起构 成一 个 复合 数词。
其组合有三种情况 , 古今亦然。
1 .1 .1 .1 和十、百、千、万 等组 合构成 偏正 式的 复 合数 词 , 充
当修饰语。例如 :
三十 四百 五千 八万 ( 参看 2 .1 系位构造 )
1 .1 .1 .2 和 偏 正复 合 词组 成 并 列 式复 合 词 , 在其 后 充 当 零
数。例如 :
十五 二百三 四千六 ( 参看 2 .2 整零构造 )
1 .1 .1 .3 相互组合构成概数。例如 :
三五 ( 人 ) 七八 ( 天 ) 十二三 ( 年 )
1 .1 .2 作为 独 立的 词 , 系 数 词 从古 到 今 都 能 作为 一 个 词 使
用。作为独立的词使用有两个特点 : ①单独表达一个数。如 “
: 二”

28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表 1 + 1“
, 三”表 2 + 1 “
, 四”表 3 + 1 , 等等 ; ② 和非数 词组合。和 非 确

数词组合时 , 从古至今 , 常见的功能是作修饰语。如 : 词
一人有庆 , 兆民赖之。 ( 尚书・吕刑 ) 的

天下无二道 , 圣人无两心。 ( 荀子・解蔽 ) 统
十全十美 | 九死一生 | 三打祝家庄 | 四易其稿 构

但是 , 在现代汉语里 系数词 不作 状语。像“ 三进 山城”、
“四 出 、
使
秦岭”是仿古 格 式的 用 法。在 上 古汉 语 里 , 系 数 词 还能 单 独 作 谓 用
语。例如 : 特

越翼日戊午 , 乃社于 新邑 , 牛 一 , 羊 一 , 豕一。 ( 尚书 ・ 召 和
诰) 历

彤弓一 , 彤失百。 ( 尚书・文侯之命 ) 演
赐钱二千万 , 黄金二 百斤 , 剑二 , 安 车 一乘 , 马 二驷。 ( 汉 进
书・昭帝纪 )
古今系数词都可作宾语。例如 :
不愤不启 , 不 悱 不 发 , 举 一 不 以三 隅 反 , 则 不 复 也。 ( 论
语・述而 )
得数是五 , 不是四。 ( 现代汉语 )
1 .1 .3 使用变体 “ 二”、
“ 三”在表数中都有使用变体。系数
变体的一个 重要特 点是不能 和“ 本体”一 样用来数 自然数 , 构成 自
然数的序列。比如“两”是“二”的一个变体 , 从古至今数数是说“ 一
二三四五”, 不是“一两三四五”。
“二”“
、 三”还有表 序变 体 , 如“ 二”表行 为顺 序的变 体是“再”,
表顺序与述数无关 , 本文不讨论。
1 .1 .3 .1 “ 二”的变体
“二”表数的变体主要有“两”和“双”。
1 .1 .3 .1 .1 两
在上古“
, 两”表分而为二的“ 二”, 其“二”可以是自然存在或客
观形成的 , 也可以是人 为以 某个角 度形 成的。“两”的 这种 用法 可

28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确 能与该字的本义有关。例如 :

词 易生太极 , 是生两仪。 ( 易・系辞下 )
的 五管在上 , 两髀为肋。 ( 庄子・人世间 )

统 我两靷将绝。 ( 左传・哀公二年 )
构 “仪”指二分太极的一阴一阳“
, 髀”是指人体两股的外部 “
, 靷”

、 是指缠束在马的胸部用来牵引车轴的两条皮带。
使
用 “两”表二的这种用法后来发展出表相匹相并事物的用法。例
特 如:

和 并后匹敌 , 两政耦国 , 乱之本也。 ( 左传・桓公十八年 )
历 上天降灾 , 使我两君 匪以玉 帛相 见 , 而以 兴戎。 ( 左传 ・僖 公

演 十五年 )
进 楚人有两妻者。 ( 战国策・秦策 )
吾未至乎事之情 , 而既 有阴 阳之患 矣 ; 事若 不成 , 必有 人道 之
患 , 是两也。 ( 庄子・人世间 )
“两”在这里是表匹。
“两”表二兼表匹并或 双方 这种用 法 , 一直 沿用 至今。 如下 面
的一些成语和一般临时短语中的“两”一般都不换成“二”:
两全齐美 | 两败俱伤 | 一举两 得 | 中美两 国 | 湖南 湖北两省 | 两
夫妇 | 小两口 | 两家公司 | 两个学校 | 两个年级 | 一体两面
“两”不仅有比三少一个 的数 的词 义 , 还 有自 己在 该语 境中 的
语用附加义 : 表二分 ; 表 匹并。因 此在 这个意 义上 讲 “
, 两”是“ 二”
的附加义变体。在使用中 , 从古 代开 始 , 就好像 有一 条 原则 , 即 在
表数的同时又突出相关 的附 加义 就用“两”, 否则 就用“二”。因 而

① 此例王力先生在其《汉语语法史》, 商务印书馆 1989 中译作 : 我 还没


有实际去做 , 已经有患得患失的心病 ; 事情如果不能成功 , 一定又会有罪。这
种情况真是进退失据 , 内外不安。
② 方言例外。

28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二”
“ 两”换用自古而然 : 用“ 二”侧重数的表达 , 用“两”同时又侧重 确

其描述对象的二分或匹并。例如 : 词
成师以出 , 而败楚之二县 , 何荣之有焉 ? ( 左传・成公六年 ) 的

二人视事数月 , 而两县皆治。 ( 汉书・薛宣传 ) 统
今孔二郡兵少 , 不足以而发之。 ( 汉书・赵充国传 ) 构

大将军王凤荐庆忌前在两郡著功迹。 ( 汉书・辛庆忌传 ) 、
使
“两”发展到后来 , 似 乎也发 展出 作为“二”满足音 韵节 律等 方 用
面要求的一个变体。例如杜甫诗中“二”
“ 两”的使用 : 特

二男新战死/ 自有两儿郎 | 二京陷未收/ 何由见两京 | 二公化为 和
土/ 两公壮藻思 历

到了现代汉语里 , 除了上面所说侧重匹并和双方外 , 还有一些 演
不十分严格的用“两”不用“二”的 原则 ; 或 者说仅 是一 种倾向。 如 进
直接和量词、名词或动词组合 , 与“百、千、万”等位数词组合作为开
头的音节 , 用“ 两”不用“ 二”。例如 :
两种意见 | 两本书 | 两箱汽水 | 两尺布 | 两斤油 | 两只手 | 两双眼
睛 | 咬了两 口馒头 | 进 了两趟 城 | 背了两 边书 | 打 了两次球 | 两
天两夜 | 两手抓 | 两眼发黑 | 三菜两汤 | 两进两出 | 两尺二寸 | 两
斤三两 | 两元二毛五 | 两省三市三十五个县 | 两千二百五 | 两百
斤米 | 两千斤煤 | 两万斤粮食 | 两亿多人口
“二”加名词用“两”也可能 是由 于语用 上侧 重匹 并。反 过来 ,
有些用“二”的地方 , 一般不用“ 两”:
二十二 | 一百二十八 | 两千二百八 | 三万二 | 第二
这些用“二”的地方可表述为 : ①作为复合数词的组成部分 , 位
置在“十”前、词中间和作尾数 ; ②充当序数。
1 .1 .3 .1 .2 双
“双”是表成对的二。从语源看是二鸟为双。“双”不是纯粹的

① 两百 , 北京方言是说“二百”。

28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确 数词 , 在表数上 是 既表 二 又侧 重 于表 配 成 对或 合 二 为 一 的意 思。

词 例如 :
的 至如信者 , 国士无双。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统 客从远方来 , 遗我双鲤鱼。 ( 古乐府 )
构 何日依虚幌 , 双照泪痕干。 ( 杜甫・月夜 )

、 “双”表成对或合为一体的二义 , 在现代汉语里还用。如 :
使
用 双十节 | 双人舞 | 双打 ( 冠军 ) | 双学活动 | 双座垫 | 双手用力
特 不过 , 在现代汉语里 “
, 双”不是 以词 的身份 参与 句 子的 组合 ,

和 而是与其他语言成分先构成词或固定短语。这可能与在现代汉语
历 平面上的数词要具备两个条件有关 : ( 1) 语义上表示数的意义 ; ( 2)

演 结构上能与量词组成数 量短 语。“ 双”不能 满足第 二个 条件 , 作 为
进 古汉语的数词 , 在现代汉 语里 只能呆 在组 词构 语的造 句材 料平 面
上。就是在“双 双 中奖”里 , 尽 管 后一 个“ 双”是表 同 时 , 但 也 是 先
“双双”组合 , 而后才入句的。
1 .1 .3 .2 “ 三”的变体
“三”表数的使用变体主要有“参1 ”和“参2 ”(cān) 。
1 .1 .3 .2 .1 参1 ( sān)“参1 ”是上古“三”作分数分 母和倍数 的
变体。例如 :
先王之制 , 大国不过参之一 , 中五之一 , 小九之一。 ( 左传隐公
六年 ) “
( 参”为分母 )
窥敌观变 , 欲潜以深 , 欲五以参。 ( 荀子・议兵 ) “
( 参”表三倍 )
1 .1 .3 .2 .2 参2 ( cān)
“三”在数学上可以是 1 + 1 + 1 , 也可以是 2 + 1 , 还可以是 1 +
2。但在语言中上古的“ 参2 ”专表 2 + 1 构成的“三”。例如 :
吾与日月参光。 ( 庄子・在宥 )
拟于舜禹 , 参于天地。 ( 荀子・不苟 )

① “参”的两种读音 , 参看《汉语大字典》缩印本 163 页。

29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 ( 荀子・王制 ) 确

1 .1 .3 .3 合词变体 词
到近代 , 可以 说“ 二”和“三”还 分别 有“ 俩”和“仨”两 个 变体。 的

“俩”表“两个”的意思“
, 仨”表“ 三个”的意思。用“ 俩”、
“ 仨”时其后 统
不能再用量词。到现在这两个变体还在用。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可 构

以说“
, 俩”、
“ 仨”分别是“二”“
、 三”表数兼表量的变体。 、
使
1 .2 位数词 用
位数词是能和系数词组合或互相组合构成一个复合数词的基 特

本表数形式 。古今 都 能 见 到 的 有 十、百、千、万、亿、兆 等 6 个。 和
在甲骨文里 还 没 有 出 现“ 万”以 上 的 大 数 , 但 至 迟 到 西 周 已 经 有 历

“万、亿、兆”了。例如 : 演
一日两日万几。 ( 尚书・益稷 ) 进
不稼不穑 , 胡取禾三百亿兮 ? ( 诗经・伐檀 )
专惟君而无他兮 , 又众兆之所雠。 ( 楚辞・九章・惜诵 )
“亿”
“ 兆”等位数词所表之数 , 不仅古今有异 , 而且就是在古代
都有上中下三种进数法 : 下数以十万为亿 , 十亿为兆 , 十兆为京 , 十
京为垓 , 十垓为秭 ; 中数以 万万为 亿 , 万万 亿为兆 , 万 万 兆为 京 , 万
万京为垓 , 万万垓为秭 ; 上 数以亿 亿为 兆 , 兆兆为 京 , 京 京为 垓 , 垓
垓为秭。在现代汉语里 , 百万为兆 , 万万为亿。由于“亿”以上的数
词比较少见 , 下面位数词的讨论限于“ 亿”及以下的位数词。
1 .2 .1 充当构词成分
在作为成分构成复合数 词时主 要功 能是充 当位 数 , 但 是也 能
充当系数 , 不过和系数词相比 , 位数词作系数的功能不怎么整齐。
1 .2 .1 .1 位数词古今一贯的功能或基本功能 , 是和系数词组
合作为中心语构成偏正 复合 词。例如 : 五 十、六百、七千、八 万、九
亿。

① 称“形式”不称“词”, 参看 1 .2 .2。

29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确 1 .2 .1 .2 在上古 , 位数词还可以 ( 不和系数组合成系位结构 )

词 直接与系数词或系位复合 词并 列构成 更大 的并列 复合 词 , 即单 独
的 充当并列复合词的一个直接成分。例如 :

统 十有一月朔巡守 , 至于北岳。 ( 尚书・舜典 )
构 岁星出 , 东行十二度 , 百日而止 , 反逆行。 ( 史记・天官书 )

、 即去大梁百有二十里耳。 ( 荀子・强国 )
使
用 一仑容千二百黍。 ( 同上 )
特 权与物均重万一千五百二十铢。 ( 同上 )

和 位数词单独充当并列复 合词的 直接 成分 , 表义 上 前面 的系 数
历 是“一”。但是这并不是说 凡是 以位数 开头 的并列 数词 , 其 开头 的

演 系数为“一”“
, 一”就一定不出现。 只能 说在 古 代以“ 一”不 出现 为
进 常 , 出现少见。“ 一”出现的如 :
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 ( 荆楚岁时记 )
1 .2 .1 .3 其他 位数词也 能出现 在位数“亿”、
“ 万”前面 , 充 当
系数。例如 :
万亿及姊。 ( 诗经・载芟 )
时幽冀吏人奔乌桓者十万余户。 ( 后汉书・乌桓传 )
受 ( 纣 ) 有臣 亿万 维 亿万 心 , 予有 臣 三 千 维 一心。 ( 尚 书 ・ 泰
誓)
位数的这种用法现代汉语有 , 如 : 十万大军 | 百万雄师 | 亿万群
众 | 十亿人民。
在唐宋诗歌中还有“百”“
、 千”作系数表概数的形式。例如 :
霜竹百千竿。 ( 唐 白居易诗 )
二三余干在 , 千万斧刀痕。 ( 宋 寒山诗 )
近代汉语中 , 出现了“ 十”用在位数词“ 百”后面表概数的形式。
如:
那老牛与我战经百十合 , 不分胜负。 ( 西游记六十一回 )
在现代汉语里“
, 千”好像不 怎么 能放在 其他 位数 词前 面作 系

29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数。偶尔也见“千万”并现的 , 但一般是错综并列 , 即 : 千万 x = 千 x 确

+ 万 x 。例如 : 千 万 斤重 担 = 千 斤 重 担 和 万 斤 重 担。 也 有“ 千”、 词
“百”在“万”前并现的 , 但也是错综式。例如 : 的

千百万民众 = 百万甚至千万民众。 统
应当指出 , 下面的位数十位数 , 不是数词 : 构

十万 ( 火急 ) 千万 ( 注意 ) 万万 ( 小心 ) ( 气象 ) 万千 、
使
1 .2 .2 作为独立的词 用
位数词作为独立的词 , 与量词或其他词组合 , 一般常见的是充 特

当修饰语或谓语。古代汉语的例子如 : 和
陈文子有马十乘 , 弃而违之。 ( 论语・公冶长 ) 历

( 有虞氏官五十 , ) 夏后氏官百。 ( 礼记・明堂位 ) 演
齐景公有马千驷。 ( 论语・卫灵公 ) 进
召所食漂母 , 赐千金 , 及下乡亭长钱百。 ( 汉书・韩信传 )
子贷金钱 千 贯 丨 童 手 指 千 丨 维 桥 姚 已 致 …… 羊 万 头。 ( 汉
书・货殖传 )
时蒙诏赐银万两。 ( 颜氏家训・终制篇 )
但是发展到今天 , 除了“ 十”以外 , 其他位数词不能单独与非数
词组合 , 也不 能 单 独 表 数 , 它 们 要 先 构 成 系 位 结 构 , 即 使 系 数 是
“一”也不例外。如“一百人”不 能说“百 人”“
, 这里 有一千 人”不 能
说“这里有千人”“
; 一千五百人”不能说成“ 千五百人”。这就是说 ,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 , 除了“十”, 其他 位数 已不再 是独 立的 数词 ,
只是复合数词的构词语 素。而古 汉语 的系数 词则 不然 , 古 今都 是
独立的词。
1 .2 .3 使用变体
在古代汉语中 , 位数“ 十”、
“ 百”有 表分 数 和 倍 数的 字 形 变 体
“什”“
、 佰”。
1 .2 .3 .1 位数 表 分母 写 作“ 什、佰”, 但好 像 不 是 强 制性 的。
例如 :

29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确 ( 周人百亩而彻 , ) 其实皆什一也。 ( 孟子・滕文公上 )

词 ( 累三而不坠 , ) 则失者十一。 ( 庄子・达生 )
的 汉兵物故什六七。 ( 史记・匈奴传 )

统 胡不赴秦军俱死 ? 且有十一二相金。 (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
构 1 .2 .3 .2 位数表倍数 “
, 十”“
、 百”有使用变体。例如 :

、 小国寡民 ,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 老子 )
使
用 或相倍 蓰 , 或 相 什 百 , 或 相 千 万。 ( 孟 子 ・ 滕文 公 上 ) ( 蓰 : 5
特 倍)




演 二 确数复合数词的系统构成、

使用特点和历史演进

2 .0 汉语表确数的数词 , 除一到九几个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
简单数词外 , 其余都是 由几个 数词 组合 成的复 合数 词。从 结构 关
系和表义特点看 , 汉语的 确数 复合数 词是 系位 构造和 整零 构造 组
成的体系。
2 .1 系位构造
系位构造是指由系数加位数构成的复合数词。例如 :
二十 三百 四千 三百万 五千四百二十万 四千三百八
十一亿
2 .1 .1 构成特点
系位构造复合数词从古 至今有 三个 不变的 特点 : 位序 上的 后
升性、结构层次上的二分性、表义上的系位性。
2 .1 .1 .1 从位数状态看是前低后高 , 呈升位排列。
所谓“前低后高 , 呈升位 排列”是 指最后 一个 数字 单独 所代 表
的位数比其前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位数都高。

29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如“二十”的“ 十”所代 表 的十 位 高于 它 前面“二”所 代表 的 个 确

位“
, 三百、四 千”的“ 百、千”所 代 表的 位 数也 分 别高 于 其 前“三”、 词
“四”所代表的个位。“五千四百二十万”的“万”也高于它前面的每 的

一个数词所代表的位数。 统
升位有两种模式 , 一是全升式 , 二是尾升式。全升式是指参与 构

组合的几个数词或数词段所代表的数学位数 , 依次升高。例如 : 、
使
二十 三百 四千 三百万 用
尾升是指 , 参与组合的几个数词或数词段所代表的数学位数 , 特

排序上先降低后在尾巴上升高。例如 : 和
五千四百二十万 四千三百八十一亿 历

但是古代汉语似乎不然。例如 : 演
受 ( 纣 ) 有臣 亿万 维 亿万 心 , 予有 臣 三 千 维 一心。 ( 尚 书 ・ 泰 进
誓)
2 .1 .1 .2 系位构造的复合词结构层次上是二分的 , 最后一个
字是位数 , 其余的是系数。
系位构造的系数不仅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个数 , 如“ 二十、三百、
四千”的“ 二、三、四”; 也可以是一个系位构造和几个系位构造的联
合 , 如“ 三百万”的“ 三 百”是 1 个系 位 构造 “
, 五千 四 百二 十 万”的
“五千四百二十”是 3 个系 位构造“ 五千、四百、二 十”的联 合。 ( 参
看 2 .2 .1 .2 ) 如 果 用直 线 切 分直 接 成分 , 上面 的 例 词应 作 如 是 切
分:
二丨十 三丨百 四丨千 三百丨万
五千四百二十丨万 四千三百八十一丨亿
上面的切分表明了系位结构的一个层次原则 , 即 : 系位构造的

29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确 最后一个位数词单独作第二个直接成分 。

词 2 .1 .1 .3 系位复合词是偏正数词 , 系位之间结构上是偏正关
的 系 , 意义上是相 乘关 系 , 即 一 个系 位 构造 的 词 的数 学 值 = 系 数 位

统 数。如 :
构 二十 = 210

、 三百 = 3100
使
用 四千 = 41000
特 五千四百二十万 = 542010000

和 2 .1 .2 充当构词成分
历 充当构词成分是自相并列或后加系数词构成并列型的复合数

演 词。例如 :
进 五千四百 三百二十 三十五 ( 参看 2 .2 .1 .1 )
2 .2 整零构造
整零构造是指由系位构造加系位构造 , 系位构造加个位数 , 或
者“十”加个位数构成的复合数词。例如 :
十一 二十二 三百五十 四万三千五百 五千 ○ 二十五
“三百五十”
“ 四万三千五百”分别是由两个和三个系位构造并
列组成“
, 二十二”是由 一 个 系位 构 造“ 二十”和 个 位数“ 二”组成 ,
“五千 ○ 二十五”是由系 位构 造“五 千”、
“ 二十”, 个 位 数“五”和 ○
组成 ( ○ 的性质参看 2 .2 .1 .3 ) 。

① 在 20 世纪初使用过 的以“ 万万”结尾 的 复合 数 词 , 如“四 万 万五 千


万”(现在不用了 )其两部分是两个系位构造 , 按此原则其两部分似应切分为 :
四万丨万 ( 五千丨万) , 但是出现了两个“万”的位数 , 显然不合理。 (参看 朱德
熙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 1982 , 47 ) 因 此应 把“万 万”看作 一个 位数 , 应 切
分为 : 四丨万万( 五千丨万) 。

29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2 .2 .1 结构特点 确

整零构造复合数词古今 相同的 特点 有三 : 结构 层 次上 的同 层 词
多可切分 , 表义上的数值分项加合 , 位序上的整零递降排列。古今 的

不同的是整零联接方式和 连接 词的演 变 , 整零 中间缺 项的 处理 方 统
式和结尾项语义所指的变化。 构

2 .2 .1 .1 整零复合词是几个并列肢连接而成的 , 如果是以位 、
使
数词收尾 , 有几个位数 词就 有几个 并列 肢。如“四 万三千 五百”有 用
“万”
“ 千”
“ 百”三个位数 , 因此就有“ 四万”、
“ 三千”和“五百”三个并 特

列肢 ; 如果是以个位数收尾 , 有 n 个位数词就有 n + 1 个并列肢 , 如 和
“三百二十一”是以个位数“一”收尾 , 它有“ 百”
“ 十”两个位数词 , 有 历

“2 + 1”即三个并列肢“
: 三百”、
“ 二 十”、
“ 一”。 有几 个并列 肢就 有 演
几个直接成分 , 只要有三个以上并列肢就不是二分而是多分的 , 其 进

切分线是划在位数词后面。中间的 ○ 看作一个并列肢。例如 :
十|一 二十 | 二 三百 | 五十 | 一 四万 | 三千 | 五百
五千 | ○ | 二十 | 五 六万 | 四千 | 五百 | ○ | 八
2 .2 .1 .2 整零构造 复合词 的数 学值等 于几 个并 列肢 数学 值
之和 , 即一个整零构造的词的数学值 = 并列肢 + 并列肢。如 :
十一 = 10 + 1
二十二 = 20 + 2
三百五十一 = 300 + 50 + 1
四万三千五百 = 40000 + 3000 + 500
五千 ○ 二十五 = 5000 + 0 + 20 + 5
六万四千五百 ○ 八 = 60000 + 4000 + 500 + 0 + 8
2 .2 .1 .3 整零复合词的几个并列肢是按其位数词位的高低 ,
从高位到低位 , 呈降 位排列 , 即 严格 按“ 个、十、百、千、万、亿”倒 过
来的顺序排 列 , 中间如 果缺 位 , 现代 汉语是 补 ○ , 如 : 五千 ○ 二 十
五。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情况则不然。

29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确 上古到中古并列肢中间缺位可不用“零”类词。例如 :

词 初入元 , 百六阳九。 ( 汉书・律历志 )
的 十缠九十八结 , 为百八日烦恼。 ( 智度论 )

统 至于孝平 , 郡国百三 , ( 后汉书・郡国志序 )
构 于是以桃一一掷上 , 正得二百二颗。 ( 神仙传・张道陵 )

、 但是也有用的。例如 :
使
用 一百有九盟。 ( 春秋时会之总数 )
特 到了中古 , 缺 位处 开 始 出现 用“ 单”及 其 同 音 词“ 丹”的情 况。

和 例如 :
历 展开看之 , 乃二百单五年事。 ( 三国志平话 , 上 )

演 起天下百万民夫 , 开一千丹八里汴河。 ( 大宋宣和遗事 , 元集 )
进 到了近代和现代汉语早期 , 开始出现“ 零”。例如 :
只活了一年零两个月。 ( 金瓶梅 )
虽走了一个月零两日。 ( 红楼梦 )
但是这个“零”是表零 头 , 不是现 在与 数学 缺位 对应 的零。 这
种“零”的用法很多方言的老人现在还是这样用 , 例如他们说 : 三百
零二十五块零五角零四 分丨四 斤零 二两半。 王力 先生在《汉语 语
法史》( 22 —23 页 ) 里 指 出 “
: 零 位 的表 示 , 首先 是 从数 学 上的 演 算
开始的。因为演算时用筹 ( 即数码 ) , 碰到有零位的数字 , 用笔记下
来的时候 , 容 易引 起 差 错 , 所 以 创 造 一 种‘ ○ ’号 代 表 零 位 , 例 如
6020 作六 ○ 二 ○ 。‘ ○ ’的应用最早见于宋代数学家的著作中。”
现代汉语缺位 ○ 的启用 , 可 能是 数学 对语言 的影 响。这可 从
两方面来看。一是汉语能 用“ 零”的复 合词 都是并 列结 构的 词 , 在
汉语使用者的语言心理中 , 系 位结构 连用 和大 小量词 的数 量结 构
联用是同一性质的 , 都 是前项 大后 项小。事 实上 其数 学基 础也 是
一致的 , 如方言说的“ 三百零二 十”和“ 三斤零 二两”这两个 数的 数
学值都是等于“零”连接的两项之和。在汉语使用者的心目中大量
是“整”, 小量为零 , 大量与 小量 之间是 整零 关系 , 同理 并列 复合 词

29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的高低两个并列肢之间也是整零关系。并且很可能并列数词中间 确

用“零”是由并列的大小数量结构中间用“零”类推过来的。 词
二是口语里并列复合词中间的“零”用开了 , 但是进入书面时 , 的

有文化的人 一般都 是懂一些 数学的 , 他们 发现不 缺位用“零”不 合 统
数学科学时 , 写 到 书面 上 的 时候 就 只保 留 了缺 位 用“ 零”的形 式。 构

书面对口语是起规范和反 制约 作用的 , 时 间一 长汉语 普通 话就 只 、
使
保留了数学 上缺位 用“ 零”的格式 , 建 立起了 汉语口语 和数学一 致 用
的表达模式。由于汉语数词 的字 形从 清代起 有大 小写 两套 系统 , 特

在小写系统中即 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并 用 的“ 零”用 和
○ ( 不能写作 0 ) ; 在大写系统中 , 和壹、贰、叁、肆、伍、陆、柒 , 捌、玖 历

等并用的是“零”, 不用 ○ 。 演
2 .2 .1 .4 整零的语言根据 进

语言毕竟不是数学 , 现代汉语表数缺位用“ 零”, 也不是语言迁


就数学。从语言的角度讲 , 汉语和数学标空位都是用“ 零”, 实际上
是一种偶合。汉语表数并没有失去自己的传统系统。只能说汉语
的两种表数模式 , 刚好和数学的两种表数模式吻合 , 数学位数和系
数关系等形成的表数系统也是相乘和相加两种模式 , 如 : 200 = 2 ×
100 ; 12 = 10 + 2。
汉语的数词系统从上古 开始就 是两 种模式 构成 的 , 一 种模 式
就是系位构造 , 另一种是我们这里说的整零构造。
2 .2 .1 .4 .1 系位构造是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
馆 , 1982) 提出的概念 , 这个概念对汉语偏正关系的数词的表达 , 既
具有语言的准确性 , 又 具有数 学的 科学 性。但是 该书 把并 列关 系
的数词表述为“系位 组合”, 就不 及系位 构造 理想 了。该书 给系 位
组合下的定义是“几个 系位构 造按 照位 数由大 至小 顺序排 列造 成
的数词结构”, 这 种 定义 对 尾数 为 个 位数 的 并列 数 词缺 乏 控 制 能
力。该书说“系数可以 充任 系位组 合的 末一 项 , 代 表个 位数”。 显
然这就和系位构造的定语 发生 矛盾了 , 因 为该 书系位 构造 的定 义

29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确 是“由系数和位数两部分组成的复合数词”(《语法讲义》46 页 ) 。

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呢 ? 在笔 者看 来 , 可能 作 者只 是在 共
的 时平面上用结构主义方法 对并 列数词 进行 语形和 语义 上的 观察。

统 假若作者再对汉 语 数词 两 种构 造 的 早期 特 点进 行 历时 的 动 态 考
构 察 , 可能就会同我们一样 看到 并列数 词是 整零 构造的 汉语 表数 结

、 构和模式了。尽管如此 , 我们仍 然认 为朱德 熙先 生从 形式 和意 义
使
用 相结合的角度描述汉语复 合数 词的结 构 , 第一 次建立 了汉 语数 词
特 的结构系统 , 其理论和方法上的贡献都是不言而喻的。

和 2 .2 .1 .4 .2 汉语数 词的结 构系 统是由 系位 构造 和整 零构 造
历 组成的体系。并列数词是 整零 构造的 复合 词。从上 古 开始 , 这 两

演 种构造就是相互 对 立的 汉 语表 数 模 式 , 并 有语 法 上 的 区 别标 志 ,
进 即 : 凡是并列结构的复 合词的 并列 肢之 间都可 以有 整零 连词。 只
是所谓的“整”不是王力先生在《汉语语 法史》说的“ 在最初 的时 候
( 春秋时代以前 ) ‘
, 十’被认为是整数 ‘
, 十’以上被认为是零数。因
此‘
, 十’的后面要插进一个‘ 有’字。在殷墟卜辞中 , 写作‘ㄓ’( 有 )
或‘又’”。而实际上 , 汉语数词中的“整”是并列结构中位置在前的
高位数“
, 零”是“ 整”后面 的低位 数。从 王力先 生和 其他先 生提 供
的有关语料都表明 , 汉语从古至今都不是以“ 十”为整 , 整零是汉语
使用者心目中的相对概念 , 并 且在古 代书 面语 中好些 整零 之间 都
有整零连词“有”“
、 又”之类。先看殷墟卜辞的例子 :
俘人十 六人。
资今十年 五。
旬 二日。
十月 一月。
《尚书》中更有 甚 者 , 是 有 几个 整 零 关 系就 有 几 个 整 零连 词。
例如 :
肇十有二州 , 封十有二山。 ( 舜典 )
帝曰 : 咨 , 汝羲暨和 ,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 尧典 )

30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六百又五十又九夫。 ( 大盂鼎 ) 确

又如 : 词
是后六十有五年。 ( 史记・匈奴列传 ) 的

一百有九盟。 ( 春秋时会之总数 ) 统
这些连词是整零构造的 语法形 式标 志 , 不过即 使 在上 古也 不 构

是非用不可。但是反过来非整零构造则一定不能用。试比较下面 、
使
同一例中两种数词构造使用整零连词的情况 : 用
子曰 : 吾十有五有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 特

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 ) 和
从这些语料可以看到 , 并列性的整零数词结构 , 并且只有并列 历

性的整零数词结构的直接成分 间可用“ 有”类 整零 连词而 ( 同一 例 演
中的偏正性的系位结构则不能用 ) , 这种现象表明早期汉语的复合 进
数词有系位和整零两种类 型的 语形 分野是 十分 明确的 “
, 有”类 连
词是汉语早期整零构造数词的语法“形式标”。
到了近古 , 出现了整零连词“ 单、丹、零”, 它们同样也是只能用
在并列型的整零数 词 中 间 , 而 不是 相 反。 例 2 .1 .2 .1 .3 已 举 , 从
略。
2 .2 .2 充当构词成分
整零构造作数词的构词成分是充当复杂系位构造的系数。例
如:
五千四百二十万 四千三百八十 一亿 ( 参看 2 .1 .1 .1 和 2 .1 .
1 .2)
2 .2 .3 使用变体
整零构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省略变体。
2 .2 .3 .1 前省式
当开头的并列肢的系数是“一”时 , 古代汉语都可以省略。 ( 参
看 1 .2 .1 .2) 在现代汉语里 , 只有十一至十九的“ 十”前面的“ 一”可
省 , 并以省为常 , 因此在这个 意义 上可 以说 , 从古 代汉 语到 现代 汉

30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确 语“
, 十”是位数兼系数。而从上古到中古 , 可以说其他位数“字”也

词 是位数兼系数。
的 2 .2 .3 .2 中省式

统 在上古和中古 , 整零构造的并列肢中间缺位 , 可空省。这在现
构 代汉语是不允许的。其例如 :

、 十缠九十八结 , 为百八日烦恼。 ( 智度论 )
使
用 至于孝平 , 郡国百三。 ( 后汉书・郡国志序 )
特 元始二年 , 户十 九 万 五千 七 百 二 , 口 六 十 八 万 二千 四 百 六 十

和 八。 ( 汉书・地理志 )
历 首饰千二树。 ( 隋书・礼志后 )

演 因此 , 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 古代汉语整零构造的复合
进 词收尾的系数 , 只 能 是个 位 数。如 果 不 是个 位 数 , 必须 带 上 位 数
词。试比较 :
填星出百二十日而逆西行 , 西行百二日反东行。 ( 史记・天官
书)
此例前一个“百”后面的“二”是二十 , 故位数词“ 十”必现。
2 .2 .3 .3 后省式
可能上古汉语有中省式 , 系数收尾的只能是个位数 , 故不见后
省式。但是也不 敢 说早 期 就没 有 像 现 代汉 语 一 样 的 后省 式。 例
如:
江陵去扬州 , 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 , 所有二在。 ( 懊恼歌 ,
乐府诗集 )
江陵三千三。 ( 襄阳 , 乐府诗集 )
在现代汉语里 , 收尾的 系数所 代表 的位 数跟前 面 的位 数降 一
位 : 千位后是百位 , 百位后是十位。如后一例的“三”在千位后就是
百位即“三百”。
2 .3 确数复合词的语法性质
在古代汉语中 , 确数复合词既是构成更大数词的构词材料 , 又

30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是能自由运用独立充当 成分的 词。但 是在现 代汉 语里 , 它 们是 黏 确

着词 , 一般要跟量词先组合成数量短语后才能充当成分。 词


( 本文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李英哲教授合写 , 统
原载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1997 年第 1 期 ) 构


使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的 汉 语 量 词“ 把 ”的 意 义 、




分类及用法
类 ———面 向第二语 言教学的认 知解释与 功能研究


引 言

汉语量词的使用具有极大的约定性 , 但是又有一定的规律性。
不同的量词 , 其使用规律不怎么相同 , 可能需要一个个地研究和描
写。尤其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和人工智能。
量词“把”, 就 笔 者所 见 , 截 至 目 前为 止 , 还 是《现代 汉 语 八 百
词》所做的研究和描述最为详尽。该书共列了 5 个分项 , 扼要摘录
如下 :
1. 用于有柄或类似 把手 的器 物 , 例 如 : 一 把刀 | 一 把 伞 | 三 把
锁 ; 2. 可用一只手抓起来 的数 量 ( 包括 用绳 子 捆起 来的 东
西 ) , 例如 : 一把炒面 | 一把 儿菠 菜 | 两 把柴 火 ; 3. 用 于某 些
抽象的事物 , 例如 : 他 有一 把力气 | 这 么大 一把 年纪 ; 4. 用

① 本文曾于 2002 年 8 月在上海第 7 届世 界汉语 教学讨 论会上 宣读。


会上 , [美国 ] 李英哲教授、[ 美国 ]屈承 熹教授、[ 台湾 ] 邓 守信教 授、[ 日 本 ] 舆
水优教授等好多位海内外学者 , 提出了 许多值 得笔者 思考的 问题 , 藉此谨 向
各位表示谢意。本次刊出前 , 文章作了 较大的 修改和 补充 , 回答了 上述学 者
提出的部分问题。文章定稿于 2003 年 12 月 9 日。

30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于能手等 , 例如 : 他是养 花的 一 把好 手 ; 5. 次 , 用于 同手 有 量

关的动作 , 例如 : 帮我一把 | 擦了两把汗 | 一把拉住他。 『

《现代汉语八百词》虽然是为第二语言教学和方言区学习普通 』

话编写的 , 但是 , 由于受词典体例、篇幅和时间的限制 , 其关于量词

“把”的研究和描写 , 直 接拿来 进行 第二 语言教 学和 人工智 能又 是 义

不够的 , 不仅语法知识 不够充 分 , 而且 其分类、定 性也 需作 进一 步 分

的思考。 及
面向第二语言教 学 的 研 究 , 一 般 是 和 语言 的 使 用 相 联系 的。 用

从使用角度看 , 根据其计量对象是事物还是行为 “
, 把”首先分为名
量和动量两类。在名量内部 , 根据所计量的性质是个量还是合量 ,
又要分出个体量词和集 合量 词。因而 , 量 词“ 把”从使 用的 角度 应
分为两类 3 个 : ①个体量词 把1 ( 上 述 1、4 两项 的“把”) ; ② 集合 量
词把2 ( 上述 2、3 项的“ 把”) ; ③动量词 把3 ( 第 5 项的“ 把”) 。“ 把1 ”
“把2 ”
“ 把3 ”表义性质不同 , 使用条件不同 , 需 要分别做 进一步的 描
述和说明。

一 个体量词“把1 ”的意义及其使用

1 .1 个体量词“ 把1 ”, 计量的对象是可数的个体事物 , 表示 的
量是个体量。例如 :
(1 ) 三把梳子丨两把勺子丨四把椅子 | 十把钳子
好些个“数 + 把 + 名”, 一般说成 : 数 + 个 + 名 , 尤其是在儿语 ( 小孩
儿的话 ) 里。如 :
(2 ) 三个梳子丨两个勺子丨四个椅子 | 十个钳子
在这个意义上 , 可以说 , 把1 = 个。
不仅数词与名词之间必 须使用 量词 , 是 现代汉 语 语法 的强 制

30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量 性要求 , 而且个体量词发达和个体量词的使用 , 是汉语不同于印欧

『 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汉语用 个体 量词 的地方 , 英 语一 般什 么都 不

』 用。比如汉语说 : 一 把刀 丨 两 把 梳 子丨 三 把 牙 刷 , 英 语 则 是 : one

knife 丨 tw o combs 丨 t hree toot hbrus hes .

义 从汉英对译看 , 似乎把1 是纯语 法形式 词 , 在造 句中仅 起完 形

分 作用。其实“
, 把1 ”是负载 意义 的 , 并 且这 种意 义在 相 当程 度上 制

及 约着把1 的使用。观 察发 现 , 把1 有 隐 显两 种意 义 : 显 性 意义 是 语
用 法意义 , 表示“ 把”是一 种个 体计量 单位 ; 隐 性意义 是词 汇意 义 , 表

移动和使用某物的方式———“一把抓着”。这个意义来源于古代汉
语动词“把”的基本义 , 该基 本 义至 今还 保留 在现 代 汉语 复合 词
“把握”之中。“把1 ”隐性意义的形成和使用 , 是跟汉民 族特定的 认
知角度和语言视点联系在 一起 的 , 并 且储 存在 汉语母 语者 的语 言
深层机制中 , 成为把1 使用的条件 , 制 约着把1 的 使用。 ( 进一步 参
看 1 .2)
1 .2 《现代汉语八百词》等著作一般把能用“ 把1 ”的名词描 述
为“有柄或类似把 手的 器物”, 如 下面 的 A 组 名 词 ; 可 下面 B 组
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很难说有“ 把”或“ 柄”以 及类 似把柄 的地 方 , 但
是却也能用“把1 ”计量。
A . 刀、锄头、伞、钥匙、茶壶、梳子……
B . 锁、算盘、尺、椅子、……
综观 A、B 两组的名词 , 我 们不 难 发现 , 这 些名 词 所表 的事 物
有个共同的特征———搬运或使 用它们 的方 式 , 通常 都 是用 整个 一
只手或两只手“一把抓着”, 而不是选用其他的方式。因而“ 一把抓

① 在古汉语里 “把”
, 者 握 也。可 参见 商 务 印书 馆《故 训 汇纂》第 869
页 ,《古今汉语词典》第 21 页。
② 现有的有关研究文献和词典的阐述也大致如此 , 如中国社科院语言
所《现代汉语词典》, 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手册》等。

30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着”就是使用“ 把1 ”的必要条 件。否 则 , 就是 和 B 组词语“ 尺子”类 量

同或相似的“毛笔”
“ 钢笔”
“ 竹 签”, 由于 人们使 用或 移动时 不论 是 『

文雅的小姐还是莽撞的大汉 , 一般都是用几个指头捏着 , 故其量词 』

就不能用“把1 ”, 而是用“提 取了 被量对 象形 象特 征”的“ 来 源于 名

词的名量词”的“ 根”和“ 枝”。 义

即使是与 A 组 词 语 相 同 “
, 有 柄 或 类 似 把 手 的 器 物”的“ 茶 分

杯”, 其量词也不能用“ 把1 ”, 因 为其 使用 与搬 运的 方式 不 是“一 把

抓着”, 而是用几个指头去端。至此 , 可能有人不禁要问 , 如果现在 用

杯子做大了 , 要用一只手抓住才能端起来 , 为什么还是不能用量词
“把1 ”呢 ? 这是因为“把1 ”的 使用 , 有 一 个认 知 原 型制 约 和语 言 起
点占位的问题。即 : 最初 使用量 词的 对象的 认知 原型 其量 词的 选
择 , 制约着以 后同 类 对 象 的量 词 使 用。如 汉 语 最 初 使用“ 把1 ”的
“茶壶”, 其原型是可用手一把抓住端起来的茶具 , 而当这种茶具一
旦选择了量词“把1 ”时“
, 把1 ”就占据了茶 壶量词的 位置 , 而成为 其
类的语法标志。尽管后来的 茶壶 做得 很小很 精致 , 只 能用 几个 指
头去端 , 但我们仍可说“他 家有 一把 很小的 茶壶”; 与小 巧相 对 , 某
个公园用石头雕了一个比人还高的茶壶 , 我们还是可以 用“ 把1 ”说
成“
: 一把比人还高的茶壶”。同理 “
, 茶杯”最初与量词建立联系的
是没把的杯子或 ( 较后 的 ) 比 较 小的 有把 的杯 子 , 但 这类 杯子 使
用的时候不是用整个手而 是用 几个指 头去 端 , 故杯子 开始 配搭 的
量词排斥“把1 ”。即使现在杯子做大了 , 要用一只手抓 住把才能 端
起来 , 但是由于“ 茶杯”这个词 所表达 的事 物其 量词被“ 只”和“ 个”
占位 , 而成为类的语法标志 , 即使现在使用方式或搬动方式是用整
个手“
, 杯子”仍然不能用量词“ 把1 ”来计量。
汉语量词 , 是一类事 物特定 认知 视角的 语 法标 志。量 词的 使
用 , 是一种语法归类或范畴确认。某类事物一旦其量词标志确立 ,

① 可能杯子常跟茶壶配套使用 , 两种用具不同量词也不同。

30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量 不论被计量的对象形状和大小如何变化 , 与之配搭的量词不变。

『 我们把量词称之“标 志”, 是 对其 所表达 的某 个语 法类 或认 知

』 范畴表而言的 , 如果是对几个类或范畴而言 , 那么量词的功能就不
的 再是标志而是区别和分离了。因此当用量词标志的事物其功能或

义 术语形式的标“类“ 词 ( 或 语素 ) 发生 变化 , 量词 的使 用也随 之发 生

分 变化。

比如“沙发”看起来是一 类事 物 , 其实单 人沙 发和 三人 以上 的

用 沙发的功用是不同的。单人 沙发 功用 与椅子 相同 , 三 人沙 发的 功

用与床相同 ( 也有人 就称之 沙发 床的 ) 。因 此 , 当某人 买了 两个 单
人沙发、一个三人沙发 , 如 果不是 用“ 个”而 是用其 他量 词计 量 , 那
么我们通常是根据功用的 类同 性与差 异性 来分别 选择 量词 , 如 说
“两把单人沙发和一张三人沙发”, 但不能说“ 三把沙发”和“ 三张沙
发”。
一类事物的术语形式或所用词语 , 是该类事物的语言代号 , 如
果代号的不 同涉及 到“ 类”的差异 , 那 么其量 词的选择 就会发生 变
化。比如我们有的地方或有的人称装开水的保温设备为“开水瓶”
或“暖瓶”, 另外的地 方或有 的人 则称 之“ 暖壶”。这 两种称 谓看 起
来虽只一字之差 , 但“ 壶”
“ 瓶”却代表着两个认知范畴 , 因而“暖壶”
的量词可以用“个”也可以用“把1 ”; 而“ 开水瓶”或“ 暖瓶”的量词 一
般则只能用“个”。
“把1 ”的使用也有着 眼功 能或 着眼 语言 形 成的 两种 情况。 比
如过去男人用的“便壶”( 有的地 方叫“ 夜壶”) 形 状与茶 壶类 似 , 使
用和搬运方式一般也是“一把抓着”, 如果着眼于语形和使用方式 ,
便壶可用“把1 ”, 如可说“ 两把夜 壶”
“ 两把 便壶”; 但 是 如果 着眼 于
功用 , 便壶不同于茶壶 , 因而量词的选用则不同 , 在这种情况下 , 通
常人们计量便壶 ( 夜壶 ) 是用量词“ 只”或“ 个”, 不用 计量茶 壶的 量

30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把1 ”。 量

1 .3 用“ 把1 ”计量的 事物 , 绝 大多 数是 以“把”为 动词 的受 事 『

或对象———被“把”者 , 除以上 所举 , 又如 : 镰 刀、铁 锹、镐头、铁锤、 』

锅铲、锯、凿子、螺丝刀、叉子、扳手、扫帚、扇子、掸子 , 等等。但是 , 意
用“把1 ”计量的对象 , 又不限于受事 , 还可以是 施事。即“把1 ”可 用 义

来计量动词“把”的动作发出者———施事。例如 : 分

(3 ) 金花和银花 , 她们种棉花可是两把好手。 及
(4 ) 养花刘晓勤却是一把手啊 ! 用

例 (3 ) ( 4) 的“好手”
“ 手”都 是表人 , 是“ 把握”某种 技术的 施事。 这
样用的施事名词只限于“好手”或“手”, 并且“ 好手”和“ 手”都是“ 能
手”的意思。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 例 ( 3) 表达的内容还有例 (5 ) 的说法 :
(5 ) 金花和银花 , 她们种棉花可是一把好手。
乍一看 , 例 ( 5) 和例 (3 ) 表 述的意 思差 不多 , 其 实不然。 例 ( 5 ) 是 归
类和定性 , 即是说金花和银花都是某种人物———种棉花的好手 ; 例
(3 ) 则是计“ 量”, 即一个人 是一 把好 手 , 金花和 银花 两个人 就是 两
把好手。有些辞书认为计量施事的“把1 ”其前的数词只限于“一”,
可能只是看到了其定性归类的用法 , 没有注意到其计量的用法 ( 如
例 (3 ) ) 所致。
“把1 ”还有和序数词一 起 , 构成 指 称负 责人 的表 述形 式 : 数 词
+ 把1 + 手。如 : 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等。看一个言语实例 :
(6 ) 李军是他们单位的二把手 , 王明利是一把手。
= 李军是他们单位的第二号负责人 , 王明利是第一号负责
人。

① “便壶”和“夜壶”在大部分人的语感中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 有这
种差异感的人 , 书面语 的“便 壶”量 词用“只”或“个 ”, 口 语 的“夜 壶”量词 用
“把”或“个”。

30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量 与用于能手 相 比 , 这 种 用 法 的“ 数 词 + 把1 + 手”是 将“ 把”的 对

『 象———被把 ( 受事 ) 特定为 权利 “
, 把者”( 施 事 ) 特定 为掌 权人 “
: 一

』 把手”即第一“ 权力把握者”“
, 二把手”即第二“权力把握者”。




分 二 集合量词“把2 ”的意义及其使用




2 .1 “ 把2 ”是集合量词 , 由它构成的数量短语所修饰 的名词 ,
表示的对象可以是个体 , 但是“ 把2 ”标志的量却是被计 量对象的 群
体量。例如 :
(7 ) 一把米丨三把白菜丨四把银元
“米”是一粒粒的个体“
, 白菜”是一颗颗的个体 “
, 银元”是一块块的
个体 , 但是“ 把2 ”所表 的量 不是“米”
“ 白 菜”
“ 银元”的 个 量 , 而是 群
量。一把米≠一粒米 , 三把 白 菜 ≠ 三棵 白 菜 , 四把 银 元 ≠ 四 块 银
元。如果说“
: 把1 ”=“ 个”, 那 么 “
, 把2 ” >“ 个”, 并且 还 常常 是 若
干个“个”的集合。 表集 合量 的词 是 集合 量词 , 集 合 量词 是其 他
语言都有的词类。
2 .2 “ 把2 ”的显性意 义也是 语法 意 义 , 表示“ 把”是一 种群 体
计量单位 ; 其隐性意义也是源于动词“ 把”的义项“ 握”, 但其使用依

① 吕叔湘主编 的《现 代汉 语 八百 词》( 增 订本 ) ( 商 务 印 书馆 1999 ) 的


“量词分类”, 和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法》( Yu an Re n , Ch ao , A Gram mar o f
Spoken Chi nese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一样 , 把量词把2 列入部
分量词 , 从教学实践看 , 表述为“部分量词”好像不是很好理解。
② “把2 ”的用法好 像很 早 , 宗福邦 等 :《故训 汇纂》, 商 务 印书 馆 2003 ,
860 “把”
, 的义项 11 说 : ~ , 一手所握也。《孟子・告子上》
“拱~之 桐梓”朱熹
集注。

31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据所选取的语义视点不是“ 握”的动 作 , 而是“ 握”的 工具手 所形 成 量

的包围圈。 『

包围圈作 用 于“ 把”的 对 象 形 成 两 种 形 状 : ①“ 包 围”, ②“ 圈 』

围”, 因而“把2 ”有两个 次类 “
: 把2a ”
“把2 b ”。“ 把2 a ”是“ 包围”, 其 视

点是手圈成的“ 容器”, 度量 时 是把 被 计量 的 对 象完 全 包 在里 面。 义

如 : 一把米、两把花生、三把银 元。“把2 b ”是“ 圈围”, 其视点 是侧 重 分

手抓握形成的圈 , 度量时是用 这个圈 去“圈”( 去计 量 ) 对象 的横 截 及
面。或者说 , 被量对象集合在一起的整体 , 其横截面的周长有一握 用

之大 , 即用一只手可握住。如 : 一把白菜、两把铅笔、三把稻草。圈
围的计量对象 , 一般是能用绳子捆起来的东西 , 两端通常也能超出
手掌。
但是 , 不管是哪种用法的“ 把2 ”, 都是在以手为器具 , 一把一 把
地度量被它计量的对象 , 并且“ 包围”和“ 圈围”所表示的量 , 具有不
稳定性、人为性和等级性。
首先 , 不同的人 , 手的 大 小 不 同 , 手 大 的“ 一 把”就 多 , 反 之 就
少。其次 , 就是同一个人 , 手抓紧一点“
, 一把”就小 , 反之就大。正
因如此“
, 把2 ”的前面有加形容词“ 大、小、满”的用法。例如 :
(8 ) 一大把银元 | 两小把金豆 | 满满一把珍珠
表义上 , 形容词是帮 助数量 结构 表分量。“大”
“ 满”一般是 表分 量
很足甚至有超出“
, 小”一般是表不足。
有时大把、小 把和“把”一 起还 可 形成“把”内 部 的 不 同等 级。
比如 :
(9 ) 珍珠一把两元五角钱 , 一大把三元钱 , 一小把两元钱。
2 .3 “ 把2 ”有表度量意义的引申用法 , 这样 用的“ 把2 ”其意 不

① 把2 用于筷子时 , 有时“一 把”是指 一手 抓起 来的 数量 , 有时“一把”


是十双。因此 “X
, 把筷子”的“把”究竟在哪个意义上使用 , 要联系具体环境。

31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量 在所量对象是以“握”计量 , 而是极言其多或极言其少。 例如 :

『 (10) 他的小毛病很多 , 简直是一抓一把丨一大把年纪了 , 这个

』 还不懂 ? | 她哭得真伤心 , 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意 (11) 他瘦得只剩一把骨 头了 | 我 这把 老骨 头还能 为大 家做 点
义 儿事 | 不论怎么说 , 他还有一把力气

分 例 (10) 的句子用“ 把2 ”通 常是 言 其多 , 例 ( 11 “
) 把2 ”通 常是 言

及 其少。“把2 ”的这种用法 , 一般 是 描述 人或 与人 有关 行 为的 特征 ,
用 “把”前数词只能是“一”。表多的用法“
, 一把”可说成“ 成把”: 他毛

病多 , 一抓肯定成 把 | 她 哭 得很 伤 心 , 哭 得鼻 涕 成 把 抓 ; 表 少 的 用
法 , 数词“ 一”有 时可 省 略。能 这 样 用“ 把2 ”的 名 词 有个 共 同 的 特
点 : 名词所指对象通常是不能计量或不用“ 把”计量的。
2 .4 语形组合 上“把2 ”还有 两 个不 同于“ 把1 ”、
“ 把3 ”的 语 法
的特征 : ①可前加形容词 , ②其数词可以是“半”。试比较 :
(12) .一把1 刀 ( √ ) 一大把1 刀 ( × )
b .一把2 米 ( √ ) 一大把2 米 ( √ )
c .出一把3 力 ( √ ) 出一大把3 力 ( × )
(13) .一把1 刀 ( √ ) 半把1 刀 ( × )
b .一把2 米 ( √ ) 半大把2 米 ( √ )
c .出一把3 力 ( √ ) 出半把3 力 ( × )
需要指出的是 “
, 把1 ”、
“ 把2 ”、
“ 把3 ”的 区别 是 明晰 的 , 但 是 有
些“X + 把 + 名词”的 形 式 是 歧 义的 “
: 把”可 以 是“ 把2 ”也 可 以 是
“把1 ”。如 : 一把梳子、一把茶匙、一把小刀。

① 把2 的这种用法从语用上讲是一种“夸张”。

31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三 动量词“把3 ”的意义及其使用 』




3 .1 “ 把3 ”是 动 量 词 , 词 义 与 动 量词“ 下”
“ 回”大 体 相 当。 分

例如 : 及
(14) 推了他一把丨拉了 我一 把丨他 一把 抱住小 张 | 你 也火 他 用

一把吧
例中的“把3 ”换成“下”
“ 回”, 基本 意思 不变 , 只 是行 为 的力 度有 所
减弱。并且下面的例子可以使我们更强烈地感到量词“把”就是带
有较高程度的“回”和“下”:
(15) 此次世锦赛 , 久疏沙场的贝利重新出山 , 欲在家乡父老面
前再露一把脸 (2001 .08 .0 6《人民日报》电子版 )
(16) 麦当劳早已推出特 价早 餐和 晚 8 点 后的 特价 套餐 ; 华 联
商厦曾在千禧夜里用限时销售的办法着实让顾客惊喜了
一把 (2000 .11 .1 3《人民日报》电子版 )
根据“ 把3 ”语 义 置 换 的 词 不 同 ,“ 把3 ”可 以 分 为 两 个 :“ 把3a ”、
“把3 b ”。
3 .2 “ 把3a ”可替 换为“下”, 其量 词 的 用法 , 与同 现 动词 所 表
行为用手有关。如例 (14) 的“ 推”
“ 拉”
“ 抱”其动 作就 是手发 出的。
又如例 (17) 的“擦”“
、 抹”、
“ 捞”。
(17) 他擦了一把汗 | 抹了两把脸 ( 就走了 ) | 他这次想捞一把
用“把3a ”的行为 , 可以是一只手 , 如 : 一 把抓 住他 ; 也可 以是 两

① 把3 的词义在《现代汉语八 百 词》中 是用“次”来 表述。本 文 用“下”


不用“次”, 这不仅因 为用“下”更 接近 其词 义 , 而且 还因 为有 时一次 可“ V 几
把”, 如 : 那一次他进来擦了两把汗连水都没喝就匆匆走了。

31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量 只手 , 如 : 一把抱住他。

『 有的动词 , 所表 意 义 较为 抽 象 , 其行 为 与 手 的 关系 不 那 么 直

』 接。不过这类动词与“ 把”量短 语构成 的句 子 , 动词通 常前 隐含 一
的 个用手的意思 , 其中跟手的联系直接一些的 , 前面还可补出用手的

义 词语来。例如 :

分 (18) 快帮我一把 | 你再努 ( 一 ) 把力 | 加 ( 一 ) 把油赶上去

动词“帮”跟手的联系相 对直 接一 些 , 其 前就 可补 出“ 伸手”, 说成 :

用 伸手 他一把。

“数词 + 把3a ”( X 把 ) 的 句 法 分 布有 些 讲 究。《现代 汉 语 八 百
词》指出 : 宾语如果指物“
, X 把3 ”用 在宾 语 前 ( 如 : 擦 了 把 |再
加 把 ) ; 宾语如果指人 “
, X 把3 ”用 在宾 语后 ( 如 : 帮 我 把|拉
他 把 ) 。这里应补充两 点 : ( 一 ) 宾 语指 人 “
, 一把3 ”用 在宾 语后 ,
有表动作行为耗时不长或用力不多的意思。例如 :
(19) 现在帮我一把 | 到时拉你一把 | 赶紧推他一把
( 二“
) 一把3 ”用于动词前 , 是做状语 , 表方式。 例如 :
(20) 一把把他抓住 | 一把抱住我说 | 一把没拉住 , 掉下去了
3 .3 “ 把3b ”只是同义动量词“ 回”
“ 次”
“ 下”的“ 饱和 量度式”。
如例 (15) 的“露一把脸”= 好好露 一次 脸 ; 例 (16 ) 的“ 惊 喜了一 把”
= 程度不凡地惊喜了一回。随着人们对动量程度表达要求的日益
增长“
, 把3b ”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又如 :
(21) 像是赶时髦 , 以 历史正 剧标 榜的 连续剧《康熙王 朝》也 忙
中抽闲玩了一 把 爱 情戏 法 ( 2002 .6 .20《人 民 日 报》电 子
版)
(22) 那次去海南三亚出差 , 闲暇想领略一番当地风情 , 不料却

① 作状语的“一把”和“一下”语形 语义都 是平行 的。其构成 都是数 词


“一”加动量词 , 意义都是既突然又快捷的意思。这种数量结构也可以作 为一
个词来描写和处理。

31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被狠劲“涮”了一把。 (2000 .12 .1 1《人民日报》电子版 ) 量

(23) 风风火火跑市 场 , 扎 扎实 实抓 管 理 , 45 岁的 周 淑芬 说 自 『

己“又年轻了一把 !”( 2000 .1 1 .05《人民日报》电子版 ) 』

例 (23) 是形容词“年轻”活用为动词。

“把3 b ”的数词只限于“ 一”“
, X 把”通常 是在 动词 之后 构 成“ V 义

( O ) 一把”的口语性格式。如 : 赌他一 把 | 捞他一 把 | 骗他一把。 这 分

种格式中的“他/ 它”有 实 指 和 虚 指 两 种 用 法 , 实 指 时 , 只 能 写 作 及
“他”, 表行为涉及的对 象 ; 虚化 用法的 代词 , 在 句中起 加强 语势 的 用

作用 , 可以省略 , 省略之后句子意思不变 , 只是语势有所减弱。
3 .4 “ 赌他一把”的“ 把”是多 义 的 , 在 非“ 把3 ab ”、
“ 把3b ”的 意
义上 , 其数词不仅可以是“ 一”还可以是其他的数。如 :
(24) 赶紧赌两把 | 赌他几把 | 他一共赌了五把
这样用的量词“把”可看作动量词的 特殊 用法 ( 也 可记作 把3c ) “
, 一
把”就是“ 一盘”意思。“赌 一次/ 回”往往不 止赌 一盘。因 此“赌 一
把”是歧义的 , 其“把”可以是“ 赌一 回”的 意思 , 也 可以 是“ 赌一 盘”
的意思 ; 此外 , 其“把”还可以是“把2 ”“
, 一把”是一把钱的意思。

四 结语

1. 量词“把”是计数单位词 , 有多 种用法。根 据使用的 性质 可


归为 3 类 : 计量个体器物 的个 体名 量词“ 把1 ”, 计量 群 体事 物的 集
合名量词“把2 ”, 计量动作行为 的动量 词“ 把3 ”。“把1 ”计量 的对 象
主要是物 , 但也有计量人 ( 能手 ) 和构成“ 数 +‘ 把’+‘ 手’”形式 表
负责人的用法“
; 把2 ”计量的对象主要是用手掌形成“ 容器”或包 围
圈可以度量 的对象 , 但也 有用于 通常不用“ 把”来度量 的事物而 极
言其多或其少的用法 “
; 把3 ”计 量的 对 象是 行为 , 但 在 表义 上不 仅

31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量 有“次”“
、 回”、
“ 盘”的差异 , 而且在改革开放以来 , 表“饱和量度”的

『 用法十分活跃。

』 2.“ 把2 ”的用法有两点需要补充 : ①所表的数量通常 是一“ 握”
的 之多 , 其合量和个量之 间一般 是不 好换 算的。但 是也 有用 于个 别

义 对象 ( 筷子 ) 的“ 合量”是可换算的 , 一把筷子 = 10 双筷子。如 果单

分 从把2 看这是特例 , 但是 联系 其 他 量词 来 看则 不 然。如“ 担”用 于

水和粮食都是可换算的 , 不同 的只 是在 合量内 部换 算。一 担水 =

用 两桶水 ; 一 担粮 食 = 两 箩筐 粮食 或 100 斤 粮 食。② 把2 的 用法 也

可分为实虚两种。真正用“ 把”做量 具的是 实用 , 否 则是 虚用。 像
“捏了一把汗”并不是以把做量具对汗进行计量 , 而是说 , 手吓得捏
成拳头捏得手掌都出了汗。其“把”是“把2 ”的虚用。
3. 量词“把”有 表量 ( 个量、合量 和动 量 ) 的 显 性意 义 , 还 有 跟
量词来源和使用条件相连的隐性意义。“把1 ”的量物用法 , 其隐 性
意义是 A : 搬运和使用该物的方式 ( 一把抓着 ) , 其量人用法的隐性
意义是 B: 掌握某种 技术 和 权利 的人 ( 施事 ) “
; 把2 ”的 隐性 意义 是
C: 以“握”( 的 凭 借———手掌 形 成的 包 围 体和 包 围圈 : 包 围、圈 围 )
作为度量事物的 器具 “
; 把3 ”的隐 性意 义分 别是 D: 用 手和 E “
: 主
观把控”。这些意义 是“ 把”使用 的必 要条件。 虽然 量词“把”的 若
干用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 其认知历史如何至今我们还不清楚 , 但
是把这些隐性意义联系起来观察 , 我们会意外地发现 , 原来这些隐
性意义之间是有内在联 系的 : 首 先是 动 词“ 把”的义 项 ( A ) 及其 论
元施事 ( B) 、工具 ( C、
D ) 的联系 , 其次 是意 义性质 及其 特征 E 的 联
系。
4.“ 把”具有隐性意义及 动词 借用 为量词 的现 象 , 在汉 语量 词
系统中不是孤例。其他如集合量词“捆”( 两捆菜 ) “
、 担”( 一担水 ) 、
提 ( 两提水果 ) , 个体量词“ 顶”( 几顶帽子 ) 等 , 都是从动词借用过来
的量词。其隐性语义 , 都 是使 用或搬 运有 关事 物的 方式。 如在 上
述数量名结构中“
, 菜”、
“ 水”“
、 水果”的搬运 ( 含前处理 ) 的方式 , 就

31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分别是“捆”“
、 担”、
“ 提”。和“把”不同的是 , 这些来自动词的量词 , 量

一般都只有一种用法 , 要么是 集合 量词 , 要么 是个 体量 词 , 而“ 把” 『

则兼有几种用法。 』


(《江汉大学学报》2004 年第 1 期 , 又载 义

《第七届世界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分



31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了 现 代 汉 语 句 末“ 了 ”


义 意义的析离



“了”(le) 是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的虚词 , 有句末和句中两种位置。
以往最 具 代 表 性 的 看 法 是 把“ 了”分 为“ 了1 ”和“了2 ”。一 般 认 为
“了1 ”是动态助词, 表完成 ( 或实现 ) 态 , 能嵌在句 子成分中间 “
; 了2 ”
是语气助词 , 表示 (/ 肯定 ) 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 用于句末。 近些
年的研究 , 把动词的弱化 形式/ .lou/ 和表委 婉的“ 了”, 从“了2 ”中分
离了出来。 但是 , 考察发现 , 现代汉语“ 了”的意义 , 同这些说法之
和, 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仅如此 , 以往的研究 , 大多是先观察句中
的“了”, 再看句末的“了”。而事实告诉我们 , 应该倒过来 , 先观察句
末的“了”, 再观察句中的“了”。句中的“了”, 只 不过是 句末“了”在
部分意义上的又一种分布。因此 , 本文立足句末 , 兼及句中 , 用朴素
的目光, 对“ 了”的意义 进行 不带任 何成 见 的析 离。为 了醒 目 和节

① 文章原题为“句末‘了’语法意义 的析离 与概括”, 限于 篇幅 “


, 概括”
部分另外成文。“析 离”原 为“分 离”, 根 据 业师 邢 福 义先 生 的 建议 改 为“析
离”。所谓析离 , 即分析性地系统剥离 , 能更贴切地反映本文的性质。本 文内
容在 1998 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 (北 京大学 ) 上宣读 , 屈承 熹等几 位
先生跟笔者作了有益的探讨 , 藉此向各位致谢。
② 按照‘了1 、了2 ’的理论 , 句末的~或是了2 , 或是了1 , 或是了1 + 2 。
③ “了”(/ .lou/ ) 参看马希文 :《关于动词“了”的弱 化形式/ .lou/ 》,《中国
语言学报》第一期 , 商务印书馆 1980 , 表委 婉的“了”见例 ( 8) , 进一步 的探究参
看萧国政 :《说“不了”
》,《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5( 1)。

31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省, 所论“了”在下面的行文和用例中, 以~代之。 汉




一 什么是“了”的意义 了




~的意义 , 是~在句 子中所 负载 的语义。 如果 把 ~字 句记 作 析
X~ , 那么~的语义就是 X~ 不同 于 X 的意 义。即 : 若 X~ = aX, 离

则~ = aX - X = a; 反过来 , 如果~去掉 , 句子 由~负载 的意义就 不


复存在了 , 即 X≠aX。并且只有在 这种 情况下 , 我 们才 能说 , ~ 的
意义是 a。例如 :
(1 ) ( 他吃了饭没有 ?) 吃~。
吃~ = 已经吃 , ~ = 吃~ - 吃 = 已经 ; 不仅如 此 , 吃 ≠已经吃 , 故 :
~的语义是“已经”。对“已 经”及其 同类~ 所表 的意 义进行 概括 ,
就可得 到 概 括 意 义“ 已 然”, 故 这 类 ~ 的 意 义 可 记 作 : ~1 表“ 已
然”, 或者说~1 是表已然的~。
根据同样的方法 , 我们 检验能 见到 的~ 研究文 献 的用 例和 几
百万字的语料 , 共析 离出 现 代汉 语 共时 平 面 ~的 8 种 意义 , 除
~1 的意义外 , 还有以下 7 种 , 可依次用~2 、3 、4 、5 、6 、7 、8 表示。
(2 ) 这苹果 , 你 ) 把它 吃 ~。 ( 吃 ~ = 吃掉 , ~ = 吃 ~ - 吃 =
掉 , 且吃≠吃掉 , 故 : ) ~2 表“消失”

① “已经”和例 (2) 的“掉”、例 (4 “


) 再”的 意义 , 从语法 意义的 角度看 可
分别概括为已然、消失和继续。关于~语法意义的概括和抽象请进一步 参看
拙作《现代汉语句末“了”语法意义的概括》。
② 这些语料包括老舍的《茶馆》、王朔的《空中小 姐》《浮出海 面》、阿 成
的《棋王》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以及近两年的《小说选刊》。
例句的搜寻使用了数据库。

31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3 ) 吃饭~ , ( 快来 !) ( 吃饭~ = 吃饭开始 , ~ = 吃 饭~ - 吃 饭
语 = 开始 , 且 吃饭≠吃饭开始 故 : ) ~3 表“开始”

末 (4 ) 你 ) 别吃~ ! ( 别吃~ = 别再吃 , ~ = 别 吃~ - 别 吃 = 再 ,

了 且别吃≠别再吃 故 : ) ~4 表“继续”

意 (5 ) 他 ) 能吃~。( 能 吃 ~ = 原 来不 能吃 , 现 在 能吃 = 能 吃 +
义 变化 , ~ = 能 吃~ - 能 吃 = 变化 , 且 能 吃≠ 原 来不 能吃 ,

析 现在能吃≠能吃 + 变化 故 : ) ~5 表“变化”
离 (6 ) 衣服买 ) 大 ~。( 大 ~ = 过 ( 于 ) 大 , ~ = 大 ~ - 大 = 过
( 于 ) , 且大≠过 ( 于 ) 大 故 : ) ~6 表“偏离”
(7 ) 这个办法 ) 最 好~ ! “
( 最好 ~”是“最 好”的 强 调语 气式 ,
删除~ , 强调语气消失 , 故 : ) ~7 表强调
(8 ) 大叔 ! 吃了饭再走。) 不~ ! “
( 不~”是“ 不”的委 婉语 气
式 , 删除~ , 委婉语气消失 , 故 : ) ~8 表委婉

二 “了”的意义的性质

上面~1 - 8 所代表的 8 种意义 , 其前 6 种是比 较实在的 词汇 意


义 , 后 2 种是比较虚灵的语气意义。但是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 它
们都是现代汉语平面句末~所表达的符号意义。符号意义有两个
明显的特性 : 第一 , 它们能为说汉语的人的语感所共同感知 ; 第二 ,
这些意义能被同义符号 ( 含符号串和 0 符号 ) 所替换 , 替换后 , 句子
基本意思不变。如例 (1 ) 的“ 吃~”改写为“ 已经吃”, 就是同义符号
“已经”替换~ , 句 子 意 思 不 变 ; 例 ( 2 ) 的“ 吃 ~”的 ~ 用 同 义 符 号

① “不~”的~表委婉的理据 , 参看 萧国政 :《说“不 了”


》,《华 中师范 学
院学报》1985( 1) 。

32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掉”替换 , 句子意思也不变。例 ( 3) - 例 ( 6 ) 类推。 例 ( 7) (8 ) 的 ~ 汉
是表两种语气意 义 , 能 用 0 符号替换 ( 即~→ 0 ) , 句子 基本意思 不 语

变。0 替换虽然没词 语形 式替 换 直观 , 但 在能 为 汉语 使 用者 的 语 末

感所验证这一点上同能 用有形 词语 替换是 相同 的。这 就是 说 , 符 了

号意义 , 不仅具 有语 义 的 感知 性 , 而 且 具有 用 符 号 替换 的 可 分 离 意
性。 义

以往的~理论认为 了2 表“ 变 化”或“新 情 况”, 可 是 这两 种 意 析
义一般都是句子的蕴涵义 , 而不 是~ 的 词义。 研究 表明 , 除了 ~3 离
是表变化外 , 其他 意 义的 ~ 都 不是 表 变化 的 , 因而 很 多 ~ 字 句 的
“变化”义 是 句 子 的 蕴 涵 义。如“ 苹果 红 ~”中 , 其“ 红 ~”除 传 达
“红”是已然的信息以外 , 还传递了一种“ 变化”的信息 , 即原来不红
( 或不怎么红 ) , 现 在红。而 这种“变 化”信息 , 既 不是“红”的 意义 ,
也不是~的意义 , 而是“ 红”和~组合后其 X~所蕴涵的意 义 , 即 句
子蕴涵义。同样“
, 老夫老 妻~ , 还这 么客 气”中 “
, 老夫老 妻~”也
包含有从不是老夫老妻到 老夫 老妻的 变化 , 其 变化也 是句 子的 蕴
涵义。在交际中 , 句子蕴 涵义虽 然和 符号义 同样 发挥 着传 息的 作
用 , 但是蕴涵义只进入信息却不进入词义 , 在语形上不能为其同义
符号或符号串所替换。和~ 所所 负载 的意义 相比 , 它 们有 着明 显
的区别 : ~ 负载的意 义 , 能以其“改 写式”( 符号 串 ) 代入原 句 , 而 句
子蕴涵义则不然。 试 比较 ~ 表 变化 和 句子 蕴 涵 变 化义 的 入 句 替
换:
(9 ) 你能上学~ , 还不快走 ? ~表变化
→ 你 来不能上学 , 现在 上学 , 还不快走 ? ( √ )
(10) 我们老 夫老 妻 ~ , 还 讲 这个 ? ~ 表 已 经 ( 句子 蕴 涵 变 化
义)

① 关于“名词 + 了”蕴涵变化可参看邢福义 :《说“ N P 了”


》,《语文研究》
1984(3 )。

32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 我们 来 不 是 老 夫妻 , 现 在 是 夫老妻, 还讲这个 ?
语 (×)

末 (11) 苹果红~ , 要抓紧采摘。~表已然 ( 句子蕴涵变化义 )

了 →苹果 来不红 , 现在 ~ , 要抓紧采摘。 ( × )

意 蕴涵义“变化”, 从本质上讲 , 是通过~字句 ( X~ ) 中 X 和句 外
义 的非 X 之间的联想而推演出的一种“句义”, 它不仅 为~字 句所 具

析 有 , 而且为其 同义 句 所共 有。如“ 红 ~”所有 的 变 化 义 , 其 变 换 式
离 “已红”也同样具有。因为 说“已红”的时候 , 也 就意 味着原 来还 不
怎么红或没红 ; 同样 “
, 老夫老妻~”的变化义 , 其变换式“ 已经老夫
老妻”也同样具有。所 以从本 质上 讲 , 句子表 变化 的蕴 涵义 , 是 从
动态角度叙述状况或状态的句子所共同具有的“词外意义”。而~
是一个词 , ~的意义是一种词义。
所谓~表达的“新 情况”, 有两种 : 一 种是“变 化”义 的蕴 涵义 ,
因为有变化肯定有新情况 , X~不是表 变化前的 情况 , 而是 表变 化
了的情况 , 当然是新情况。但是这种意义进入句子信息 , 不进入~
的词义。另一种新情况是指 句子 所传 递的信 息的 语言 学性 质 , 但
这种意义上的“新情况”, 只是语言学观察和分析的角度 , 它不是句
子的蕴涵义 , 不进入语言信息 , 更不进入词义。
除此之外 , 一部分~字句还有第三种句子蕴涵义 : 延续或进行
义。如 :
(12) 啊 , 下雨~ ! ( ~是表开始的~3 + 表已然的~1 )
(13) 到北京三年~。 ( ~是表已然的~1 )
(12) (13) 句子都有一种延续或正 在进 行的 意思 , ( 12 ) 是 X ( 下 雨 )
在延续 , ( 13 ) 是 X 中 的 时间 部分 在延 续。 但是 不 论是 哪 种 情况 ,
其延续都是一定表义类型的词语和不同意义的~相结合产生的蕴

32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涵义 , 都不是~的词义。 汉
总之 , ~的意义是~在句中单独负载的语言信息 , 它不包括短 语

语和句子中产生的任何蕴涵义。 末





三 “了”的语用功能与“了”的意义 的


~的意义的确立 , 还要区分~的意义和~的语用功能。
一般认为 , 句末~和句中~复用 , 句末~是强调或肯定它前面
的体词性成分的。其实进一 步讲 应该 是 : 句 子是 划分 为信 息单 位
的 , 当句末~前 面的 成 分是 一 个 信息 单 位时 , ~ 是 强调 这 个 成 分
的 , 否则是强调整个述宾结构的情态的。比如“ 我刚才吃了饭~”,
当“饭”与 其他 食物 ( 如 面条、馒头 等 ) 对 立 时 , 它就 是 一个 信息 单
位 , ~是强调“ 饭”的 ; 但当“饭”和“吃”一起 表进餐 时 , ~就 是强 调
整个动宾结构“吃饭”的已然态的。比如笔者家乡有吃饭后不能喝
酒的风俗 : 如果你吃了饭再喝 酒就是“ 饭上”( 谐音“ 犯上”, 即会 犯
死父母 ) 。如果你要一 个吃了 饭的 人喝酒 时 , 旁人 可帮 他说 : 他 吃
~饭 ( a ) ; 或说 : 他吃饭~ ( b) 。ab 意思 相同。如 果你再劝 , 旁人 会
接着说 : 他 吃~ 饭 ~ ( c ) 。 并且 abc 三句 的意 思相 同 , 不同 的 是 c
比 ab 具有强调的作用。这种差异在交际中反映为 ab 和 c 的先 后
顺序不能易位。比较这三 个 同义 句可 以看 到 : ⑴ 意 思上 a = b , 两
句的~意义 相同 ( 都表 已然 ) , 并且其 ~用在 句中和句 末有一定 的
任意性 ; ⑵句子 c 是句中 和句 末~ 的连 用式 , 和 ab 比 可以 看出 是
两~连用 ( 或复现 ) 产生强调的语用功能。再看一个例子 :

① 不同意义的~与不同表义类 型的句 子以及 表述视 点结合 产生和 具


有的蕴涵意义 , 非三言两语可以尽叙 , 其进一步刻画 , 需另写文章。

32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 (14) 他报名没有 ? ( 有 a、b、c3 个同义的答句 )
语 a .他报~名 他已报名 句中的 ) ~ = 已

末 b .他报名~ = 他已报名 ( 句末的 ) ~ = 已

了 ( 句中~ = 句末~ )

意 c .他报~名~ d .他已 ( 经 ) 报~名
义 ≈他已 ( 经 ) 报名

析 = e .他已 ( 经 ) 报名~
离 ≈他已 ( 经 ) 报名
和上面“吃饭”的例子相同 , 例 ( 14) 的 a 和 b 是~ 的单用 式 , c 是 ~
的复现式。~的复用式不同 于单 用式 的 , 也 是~ 所表 的情 态意 义
得到强调。如果倒过来看 , 那么 a 和 b 就 是~ 的 复用 式 c 删除 其
中一个语义羡余~形成 的同义 式。根 据以上 分析 , 我 们可 以发 现
~的一条重要使用规律 , 即 : ~所表达的意义 , 在语形上是允许“ 复
现”的 ( 即允许几个相同的语义载体同现 ) , 复现的结果是~所表的
意义得到强调 ; 复现的 同义成 分的 部分删 除 , 句子 的意 义不 变 , 改
变的是 : 对该种意义的强调功能消失或减弱。
在语形上 , ~的复现成分并不限于~ , 还可以是其他词语或形
式 , 如 ( 14 ) d、e 中的“已经”, 又如下面例句中的划线部分。
(15) 您玩够了 , ) 不爱 ~ , 我还照数退钱 ! ( 老舍《茶馆》)
~是~4 表继续
(16) 唉 , 我现在想想 , 那时 是 聪明~ ! ( 初语第 1 册 ) ~是
~7 表强调
(17) 艳春很能干地抢 着说装 好了 , 现 在 经 开始 水~, ( 池
莉《你是一条河》)

① 为了论述简明 , 上面一般只举 了两个 同义形 式复现 的例子 , 三个 及


更多复现的类推。如 : 我已经吃了饭了 , 就是 3 个同义形式复现。强调减弱 ,
是指 3 个及以上同义复现的句子其同义形式的部分消除。

32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是~3 + ~1 , 即表已经开始 汉
去掉上例中~或其同义形式 , 句子的意思不变 , 改变的也只是句子 语

的强调功能。至此 , 可 进 一步 说 , ~ 字 句 的 ~ 义 强 调是 复 用 产 生 末

的 , 不是~或它的同义形式单独表达的 , ~与其同义成分互为强调 了

成分。 意
不过 , ~的同义成分有时并不表现为词语 , 仅仅表现为隐藏于 义

字里行间的潜同义成分 , 这种 情况 下 , ~删除 句子 意思 同样 不变 , 析
改变的也只是句子的强调语气。如 : 离
(18) 现在我 白~ ! ( 老舍《茶馆》)
(19) 因为家境贫穷 , …以后再 生下的被 迫溺死 ~。 ( 初 语第 6
册)
(18) 的~是~5 表 变 化 , 由 于 其 变 化 义 隐 含 在 字 里 行间 , 故 ~ 删
除 , 句子意思不受影响。 ( 19 ) 的 ~是~1 表 已然 , 同 样由于 已然 义
可从“被迫溺死”中看出 , 若~删除句子意思不变。
反过来 , 如果句中没有~的同义成分或潜同义成分 , ~就不能
删除 , 这时如果把它去掉 , 句子就会改变意思。如下面几例中的~
就不能删除。
(20) 别照~ , 没打 出 印儿。”( 王朔《空 中 小姐》) ~ 是~4 , 表
继续
(21) 我不想谈过去 , 穷途末路的人才对过去恋恋不已。) 我告
诉她 , 都复员~。 ( 同上 ) ~是~1 , 表已然
(22) 上客 ~ , 很多 人走 进客 舱 , ( 同 上 ) ~ 是~1 + ~3 , 表已 经
开始
由此可见 , 句末~当句中有同义形式复现时 , 并没有变成表强
调的~7 , 也没有形成新的~9 , 只是由于有同 义形式复 现而临时 具
有了强调的语用功能 , 原来的意义不变。

32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末 四 结语




义 总的来说 , 现代汉语共时平面句末~的意义 , 是能用具有抽象

析 义的词语或其他符号形式 表达 和替换 的词 义 , 其内容 是相 互对 立
离 而不交叉的 8 种意义 , 即 : ~1 已 然 、2 消 失 、3 开 始 、4 继 续 、5 变 化 、6 偏 离 、7 强 调 、8 委 婉 。
~字句的各种蕴涵义 , 是不同 意义 的~ 和不同 意 义类 型的 词
语等结合产生的推演义 , 或是蕴涵义的蕴涵义 , 虽然它们和词义一
样也传递语言信 息 , 但 是它 不 进入 词 义 , 不 是 ~ 的 意义 的 组 成 部
分。
同义形式复现是一种重要的句法现象 , 同义形式的部分删除 ,
句子的基本意思 不 变 , 改 变的 只 是句 子 的 某种 语 用 功 能 或特 征。
当句中有~的同义形式复现时 , ~和其同义成分互为强调形式 , ~
原来的词义所属类型不变。~这种不改变意义而具有强调作用的
性质及其条件 , 也从一个方面佐证 : 现代汉语句末~所具有的词义
就是~1 、2 、3 、4 、5 、6 、7 、8 所表述的 8 种意义。

① 在拙作《词义性质与“X 了”中“了”的 词义》( 2004 年 7 月 ) 一文中 笔


者将本文的“老 8 义项”修改 为“新 8 义项”: 了 1 表 已然、经 历、2 表消失、3
表开始(/ 出 现/ 进入 ) 、4 表继 续、5 表即 将、6 表偏 离、7 表强调、8 表 委婉。
即了5 有变化 , 其他不变。“了”的 新 8 个义 项之 间意 义上是 对立 的 , 没有 包
含关系和交叉关系 , 且一个不能从另一个派生出来。

32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
“ 动 词 + 了 + 数 量 + 了 ”的 动 态 数

+
结 构 及“ 了 ”的 意 义 与 功 能 了





“动 词 + 了 + 数 量 + 了”, 一 般 记 作 “
: 动 词 + 了1 + 数 量 + 构
了2 ”。 数量包括物量、时量和动量。例如 : 及

(1 ) .去了三个了 .病了三个了 了

c .写了三个了 d .挂了三个了 的

(2 ) .去了三天了 b .病了三天了 义
c .写了三天了 d .挂了三天了 与

(3 ) .去了三次了 b .病了三次了 能
c .写了三次了 d .挂了三次了
例(1)是动词 + 物量,例(2)是动词 + 时量,例(3)是动词 + 动量。
与以往的研究不同 , 本文从语言使用的动态角度解析“ 动词 +
了1 + 数 量 + 了2 ”的结 构 , 讨论“ 了”的意 义与 功能。本 文认 为 , 作
为句子的“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 其“ 了”的意 义与性质 , 必须 在
动态交际类型中确立与验证。
研究表明“
,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常 见动态 用法有三 : ① 条
件应答句 ; ②数量焦点句 ; ③双焦点加合句。句子性质不同“
, 动词

① 如吕叔湘主编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9。


② 这里动词是广义的 , 包括形容词 ( 如 : 晚了 三分 钟了 ) 。有时 数量 后
面还有名词性的成分 , 构成“动词 + 了 + 数量名 + 了”( 如 : 写了三个字了 丨病
了三个人了 ) , 本文把它们看作“动词 + 了 + 数量 + 了”的同类形式。

32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 + 了1 + 数量 + 了2 ”的层次构造和组合方 式不同 , 但是 , 在 表义上 ,
+
了 了1 和了2 却具有极大的同一性 , 即表已然 ( 或完 成 ) 。 我们通常 感
+ 觉到的所谓“了”的差异 , 其 实是“ 了”句 法结构 分布 差异形 成的 句

量 式整体表义差异和语用差异。从“了”看 , 人们的“ 语感”, 是一套系
+ 统规则的综合使用。




态 一




了 “动 词 + 了1 + 数 量 + 了2 ”, 是“ 动 词 + 了1 + 数 量 + 才 能/

的 就……”一类句子的应答句。例如 :

义 甲 (1 ) a : 去了三个才能领本月奖金。
与 乙 (1 ) a : ( 他们 ) 去了三个了。


甲 (1 ) b : 病了三个才能打停产报告。
乙 (1 ) b : 病了三个了。

甲 (2 ) a : 去了三天才能发一份补助。
乙 (2 ) a : 去了三天了。

甲 (2 ) b : 病了三天才能请假。
乙 (2 ) b : 病了三天了。

甲 (3 ) a : 去了三次才能休息两天。
乙 (3 ) a : 去了三次了。

甲 (3 ) b : 病了三次就不能报名。

32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乙 (3 ) b : 病了三次了。 词
+
由上可知 , 乙句都是甲 句的应 答句 , 甲 句是乙 句的 ( 对话 ) 先 行句。 了
在这类话轮 ( t urn) 中 “
, 动词 + 了1 + 数 量 ( + 了2 )”是一 个“ 条件 ・ +

结论”句的前件 ( 条件 ) 。 在甲句 中 “
, 动词 + 了1 + 数量”表 条件 的 量
性质十分明显 , 在乙句其条件性质较隐蔽一些 , 因为单用时其后与 +

甲句相同或相近的结论句隐含着。如例 ( 1) a 的结论句 就是“可 以 』

领本月奖金了”之类 , 并 可以 在“ 去了 三个了”之后补 出。因 此 , 这 动
类“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结构 , 是条件性的应答结构。 态

比较先行句 ( 甲句 ) 和应答句 ( 乙句 ) 的动词、数量和“ 了”, 不难 构
看出“
: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是“动 词 + 了1 + 数量”的动 态交 际 及

扩展式。甲中的“动词 + 了1 + 数量”借助对话前后两句共同 的“ 条 了

件・结论”结构 , 在乙中扩展为“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在扩 展 的

式中“
, 了2 ”既 是 原式 的 扩 展成 分 , 又是 新 结 构 的 直接 成 分 ( IC ) 。 义

因此 , 条件句的“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 其层 次结构是 : ( 动词 +

了1 + 数量 ) + 了2 。“了2 ”不仅 是结 构的直 接成 分 , 也是信 息结 构 能
中的焦点 ( focus ) 。如 在 上述 对话 中 , 其 交际 作用 就 是肯 定“ 动 词
+ 了1 + 数量”是已然的 , 了2 都可以 用“已 经”替 换。即 ( 表 条件 合
格的条件句“
)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动词 + 了1 + 数量”+ 已
经。例如 :
(1 ) .去了三个了 = 已经去了三个
b .病了三个了 = 已经病了三个
c .写了三个了 = 已经写了三个

① 例 ( 1) ( 2) ( 3) 的 cd 类推。
② 邢福义 :《汉语 语法 学》( 东 北师 范大 学出 版社 1996 , 235 ) 中 “动
: 词
后边用了‘过’, 还可以再加上‘了’, 形成‘V 过了’。这是多层次的时态建构 :
‘V | 过’为第一层次 ‘
, V | 过‖了’构成第 二层次。”
“ 过”
“ 了”连用处 在不同 层
次 “了”
, “了”连用也是如此。

32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 d .挂了三个了 = 已经挂了三个
+
了 (2 ) .去了三天了 = 已经去了三天
+ b .病了三天了 = 已经病了三天

量 c .写了三天了 = 已经写了三天
+ d .挂了三天了 = 已经挂了三天

』 (3 ) .去了三次了 = 已经去了三次

动 b .病了三次了 = 已经病了三次
态 c .写了三次了 = 已经写了三次

构 d .挂了三次了 = 已经挂了三次
及 在条件句中“
, 了2 ”传递的新信息是“ 已经”( 或 已然 ) , 故我们说 了2

了 是表已然的“了”。

的 条件句“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的 另一 个直接 成分“ 动词 +

了1 + 数量”, 也是一个预设 的“ 旧信 息 + 新 信息”的 结构。 其动 态

与 结构是 : ( 动词 + 数 量 ) + 了1 , 了1 是 新 信息 , 表 已然。 故“ 动 词 +

了1 + 数量”=“ 动词 + 数量”+ 已 ( 经 ) 。如 :

(4 ) .去了三个 = 已去三个
b .病了三个 = 已病三个
c .写了三个 = 已写三个
d .挂了三个 = 已挂三个
(5 ) .去了三天 = 已去三天
b .病了三天 = 已病三天
c .写了三天 = 已写三天
d .挂了三天 = 已挂三天
(6 ) .去了三次 = 已去三次
b .病了三次 = 已病三天

① 通常人们喜欢仿照印欧语把 虚词所 表的已 然一类 的意义 称为完 成


态 , 用这种讲法 , 条件句中的了2 就是表完成的动态助词。

33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c .写了三次 = 已写三次 词
+
d .挂了三次 = 已挂三次 了
因此 , 在表义或传递语义信息上 , 条件句中的 了1 = 了2 , 都 表已然。 +

但二者入句的组合方式是不同的 : 了1 是嵌 合 , 嵌在 另一个 直接 成 量
分中间 ; 了2 是拼合 , 并在“动词 + 了1 + 数量”之后。 +

如果笼统地看 , 条件 句中的 了1 、了2 是同 一词的 复 现或 复用。 』

同义复用 , 一种常见的用法是 : 语义上羡余 , 语用上表强调。但是 , 动
在条件句中 , 句子是在不同层次上使用“ 了”( 已然 ) , 并不形成羡余 态

强调。具体地讲 , 条件 句 是 把“ 动 词 + 了1 + 数 量”整个 作 为 一 个 构
“词”加以整体引用后 加“ 了2 ”的 , 了1 的 已 然是 在“ 词”内 部 已然 , 及

并且一般不省略。例如 : 了

甲 (1 ) a : 去了三个才能领本月奖金。 的

乙 (1 ) a’: ( 他们 ) 去 [ ] 三个了。 ( ?) 义
比较 : 乙 ( 1) a .( 他们 ) 去了三个了。 与


甲 (1 ) b : 病了三个才能打停产报告。
乙 (1 ) b’: 病 [ ] 三个了。 ( ?)
比较 : 乙 ( 1) b .病了三个了。

甲 (2 ) a : 去了三天才能发一份补助。
乙 (2 ) a’: 去 [ ] 三天了。 ( ?)
比较 : 乙 ( 2) a : 去了三天了。

甲 (2 ) b : 病了三天才能请假。
乙 (2 ) b’: 病 [ ] 三天了。 ( ?)
比较 : 乙 ( 2) b : 病了三天了。
《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 , 动词后 面的了1 有 时可 以省 略 , 结 束性 动
词和动宾构造的动 词后 面 的了1 常 常省 略。 例如 : 已经 住 ( 了 ) 半

33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 个月了丨已经死 ( 了 ) 几十年了丨大会结束 ( 了 ) 好几天了丨他们结
+
了 婚三年了。从《八百词》所 举例 句看 , 如果 这些 例子用 于条 件性 应
+ 答句 , 其前两例的省略 , 是因为有“已经”作状语在结构外做语义语

量 形补足 , 否则作条 件应 答句 的 单 音节 动 词后 的 了1 是 不 大能 省 略
+ 的。试比较乙、乙’、乙”:

』 (7 ) 甲 : 住了半个月才行。

乙 : 住了半个月了。乙’: 住半个月了。 ( ?)

态 乙”: 已经住半个月了。

考察发现 , 双音节动词后的了1 常可 省略 , 这可 能是 双音节 与单 音

及 节 +“了”在语音音节上平行 , 借助条件结论格式和话轮 , 在认知上

了 形成心理同构 ( 借助平行包含已然的语义 ) 。例如 :

的 (8 ) 甲 : 居住 ( 了 ) 半月才行。

乙 : 居住了半月了。

与 乙’: 居住半月了。

乙”: 已经居住半月了。

再比较例 (9 ) 和例 ( 10 ) :
(9 ) 甲 : 结婚两年才能分房。
乙 : 结了婚两年了。
乙’: 结婚两年了。
(10) 甲 : 结了两年婚才能分房。
乙 : 结了两年婚了。
乙’: 结两年婚了。 ( ?)
总之 , 不论是保留了1 还是动词为双音节“动词
, + 数量”内带一个已
然语义是必须的。并且了1 是表 : 已“动词 + 数量”中的“已然”; 了2
是表 : 已符合条件中的“已然”。它们是在不同方面分层“已然”。

① 从认知语言学背景—前景模式的角度看 , 了1 是 在背景已然 , 了2 是
在前景已然。

33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二 +


+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 作为数量焦点的强调句。试比较 : 』

(11) 你们去了多少 ? 动
a .去了三个。 ( 数量焦点一般式 ) 态

b .去了三个了。 ( 数量焦点强调式 ) 构
(12) 你们写了多少 ? 及

a .写了三个。 ( 数量焦点一般式 ) 了

b .写了三个了。 ( 数量焦点强调式 ) 的

这两例的数量 都是 物 量、时 量与 动 量 的 类 推。在 口 语 中 , 强 调 数 义
量 , 数量可重读 ; 可写在书面上 , 这个逻辑重音就失效了。因而 , 在 与

这个 意 义 上 , 加 了2 的 格式 是 口 语 和 书面 语 共 同 的 数量 强 调 式。 能
看两个书面用例 :
(13) 今天已是七月十 二 , 过了一 半了 , 我 好紧 张 , (《梁 实秋 ・
韩菁清情书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416 页 )
(14) 在广东已经打了两 年工 了 , 这一次 是回 老家 帮老 板招 工
去的。 ( 鬼子《被雨 淋 湿 的 河》,《中 篇 小 说》1997 年 第 8
期 75 页 )
例 (13) 是让注意“一半”这 个数 目及 其含义 : 没 多少 时间他 们的 婚
期就到了 , 例 ( 14 ) 是让对方注意“ 两年”这个时间不短。总之 , 都是

① 当对话中对方没听清 楚 或有 意确 认 而追 问时 , 有可 能拿 动 词做 焦
点。例如甲说“去了三 个了”, 乙 追问 : 乙 是 去了 三 个了 还是 来 了三 个了 ?
甲 是去了三个了。这种焦点是对比焦点 , 不同于数量直接做焦点。数 量也
有用作对比焦点的情况。

33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 拿数量做信息焦点的。
+
了 数量焦点式中的了2 首先是负 载“ 已经”的意义 信息 的 “
, 动词
+ + 了1 + 数量 + 了2 ”都能变换 为“ 已经 + 动 词 + 了1 + 数 量”, 即 了2

量 用“已经”替换 , 句子意思不变。例如 :
+ (11’) 你们去了多少 ?

』 已经去了三个。 ( 比较 : 去了三个了 )

动 (12’) 你们写了多少 ? 已经写了三个。 ( 比较 : 写了三个了 )
态 (13’) 今天已是七月 十二 , 已 经过了 一半 , 我 好紧 张 , ( 比较 原

构 句)
及 (14’) 在广东已经打了两年工 , ( 句子有“ 已经”, 可不再加。比

了 较原句 )

的 不仅如此 , 而且在一定 条件 下 , 了1 可删去 或省 略 , 删 除之 后 , 句

义 子表已然的意义仍然存在。例如 :

(15) 小娃 , 离别一个 多月 了 , ( 这 滋味 如何 ? 屈 指 算来 还有 廿

能 五天即可见面矣 ! 我兴 奋 极 了 , 你 呢 ?) (《梁 实秋 ・ 韩 菁
清情书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421 页 )
(16) 杨过等一辈则是第四代了。 ( 金庸《射雕英雄传》)
例 (15 ) 的 离别一 个多月是 已然的 , 离别 一个多 月了 = 已离别一 个
多月 ; 例 ( 16 ) 的第四代是已然的 , 是第四代了 = 已 是第四 代。 但
是 , 若同时删除了2 , 句子表已然的意义就丧失。可见 , 对于所论 句
来讲 , 了2 都是负载已然信息的或说表已然的。

① 当动词为双音节动词或“是”动词的时候。
② 不过 , 这两例的了1 出现情况是有差异的 , ( 15 “
) 离 别”后 的了1 可补
出 , (16) 动词“是”后的了1 则不然。是否可 以认为“是”类 动词是动 词语义 导
致了1 以零形式出现。( 16) 用不用“已”和“了”意 义差别比较 小 , 用 是强调 一
种发展和变化 , 不用则只是单纯的 判断。比较 : 是第 四代了 丨已是 第四代 丨
是第四代。

33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比较用了2 与其 用“已 经”的 替换 式不 难看 出 , 了2 替换 为“ 已 词
+
经”后 , 句子意思不变 , 改变的 只是 对数 量的强 调。数 量焦 点式 有 了
两种形式 : +

Ⅰ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量
Ⅱ .动词 + [ ] + 数量 + 了2 +

Ⅰ是基本式 , Ⅱ式是 特殊条 件变 式 ( 变体 ) 。两 式分 别有用“ 已经” 』

替换了2 的变换式 : 动
Ⅰ’.已经 ( 动词 + 了1 + 数量 ) 态

Ⅱ’.已经 ( 动词 + [ ] + 数量 ) 构
比较 Ⅰ 和 Ⅰ’, 不 难 看 出 , 两 式 都 有 两 个 表 已 然 的 词 : 一 是 两 个 及

“了”, 一是一个“ 了”和一个“ 已经”。用两个“ 了”的Ⅰ , 句子强调数 了

量 ; 用一个“ 了”和一 个“ 已经”的Ⅰ’, 句子 强调已 然。在这 个意 义 的

上 , 我们有理由说 , 强调是同 义词 复用 的功能 , 不 是哪 个词 单独 的 义
功能。 进一步观察语 言事 实 还会 看到“ 已经”在动 词 后替 换 了2 与

的用法 : 能
Ⅰ”.动词 + 了1 + 已经 + 数 量 ( 如 : 来了 已经 一个 星期 ; 比较 :
来了一星期了 )
虽然这样的句式不常用 , 但是它可以使我们看到 : ①“已经”说明或
陈述的对象是后向的 ( 如“ 已经一个星期”“
, 已经”相当于一个逻辑
谓语“
, 一个星期”相当于一个逻辑主语 , 主语在谓语后 ) “
, 了”说明
或陈述的 对 象 是 前 向 的 ( 如“来 了”“
, 来”相 当 于 一 个 逻 辑 主 语 ,
“了”相当于一个逻辑 谓 语 , 主 语 在其 前 ) ; ② 动词 后 的“ 了”和“ 已
经”把句子切分为两个部分 : 前段“动词 + 了1 ”整个相当于 主语 , 后
段“已经 + 数量”相当于谓语 ( 当把“ 已经”替换为其他副词时 , 这种

① 数量焦点句的两“了”复用 , 语 义 上羡 余 , 但 满足 了语 用 上的 强调。
如果句子再加上“已 经”, 就 是三 个同 义词 在同 一结 构中 复现。在 这 个意 义
上 , 并且可以说“已经”是动词前的“了”“了”
, 是动词后 ( 乃至句末 ) 的“已经”。

33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 结构特点十分明显。如 : 来了 快 ( 将 近/ 差不 多/ 刚 刚 ) 一个 星期 ) ;
+
了 ③与Ⅰ”同义 的 Ⅰ 式 , 其 实与 Ⅰ”在信 息结 构 上是 平行 的 , 也 是 拿
+ “动词 + 了1 ”做逻辑主语 , 但是以“ 数量”为逻辑谓语。 这里的逻 辑

量 谓语是信息传递中的新信息 , 因而准确地讲 , 其逻辑主语和逻辑谓
+ 语应是信息主语 ( 话题 ) 与信息谓语 ( 述题 ) 。 观察语 言事实我 们

』 会看到“已经”和两“了”复用的三“已然”式 :

动 Ⅲ .已经 +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态 ( 如 : 已经来了一个星期了 )

构 Ⅲ’.动词 + 了1 + 已经 + 数量 + 了2
及 ( 如 : 来了已经一个星期了 )

了 比较Ⅲ和Ⅲ’可看到 , 前 者是已 然强 调式 , 后者 是数 量强 调式。 从

的 一方面看是“已经”的分 布不 同 有调 整句 子强 调点 的 功能 ; 从另

义 一方面看是后添加的同义词 ( 与 了2 同义的“ 已经”) 有提示 焦点 的
与 功能 , 这种提示往往会使 我们 觉得是 后进 入结 构的这 个词 语具 有

能 强调作用。同理 , 对于已有“已 然”义 的数 量焦 点 式“ 动 词 + 了1 +
数量”来说 , 再加一个“ 了”变 成“动 词 + 了1 + 数量 + 了2 ”, 就使 句
子具有了对数量焦点的强调功能 , 这种有无的习惯对比 , 也很容易
使我们认为这个 强 调是 了2 负载 的。事 实上 加 了2 与加“ 已经”一
样 , 都是使句子具有强调功能 , 了2 的使 用只是 形成 了强调 数量 焦
点的条件 : 同义词复用 , 复用具有强 调功 能 , 而并不 是了2 表 强调。
在信息传递上 , 它与动词后的“ 已经”一样 , 也具有提示数量焦点的

① 这里我们用信息主语与信息谓语 , 不用话题与述题的概念是为了更
好地揭示汉语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对应关系。
② 从另一方面看 , 是副词有标志 和强制 性显示 句子焦 点的功 能 , 如 把
Ⅲ’中的“已经”换成其他副词性词 语 , 这种性 质也十 分明显。如 : 来了 快 ( 将
近/ 差不多/ 整整 )一个星期了。在这里 我们可 以说 , 句式中 的数量 焦点是 能
用副词修饰和标志的信息谓语。

33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作用。即使数量与了2 中间有 名词 , 这 种提示 作用 也不 改变。如 : 词
+
来了一个星期 间 丨吃了三碗 。 了
说到这里 , 有一个十分 重要 的问题 是 : 既然 如此 , 那为 什么 汉 +

语又有了1 不出现的数量焦点强调句Ⅱ呢 ? 这是因为 : 量
( 一 ) 句式是一个系统 , 同一 系统 内意义 相同 的繁 简式 之间 具 +

有互注性。有了1 的繁式与无了1 的简式 之间具有 互注关 系 , 简 式 』

的语义和传息功能依靠繁式提供依据和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 动
像国骂“他妈的”与“他妈的 X”之间一样。一个人假如没有关于 繁 态

式“他妈的 X”的语言知 识一 般就 不能理 解也 不能解 释简 式“他 妈 构
的”的意义与语气。如你说一句“ 他哥 的”
“ 他 爸的”一 般就 不可 能 及

产生“他妈的”这样的交际作用和心理效果。 并且在 结构上是 繁 了

式“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派生简 式“动 词 + [ ] + 数 量 + 了2 ”, 的

而不是由“动词 + [ ] 1 + 数量”+“了2 ”派 生句 式Ⅱ , 而且 很多 简 义
式都能补出了1 还原为繁式 , 繁简 两式意 义和 功能 相同。如 : 离 别 与

一个月了 → 离 别了 一个 月了 丨住 三 天了 → 住了 三天 了 丨吃 三 碗 能
了→吃了三碗了。
( 二 ) 语感不只是个别句 式自 身规 则的反 映 , 而且 在很 大程 度
上 , 是系统内相关句式平 行性 功能 的类 推 互动。“动 词 + 了1 + 名

① 如果名词成为对比焦点时 , 了2 的提示对象就是名词了。
② 语言是一个繁简互注系统可进一 步参看 萧国政 :《形容 词 +“点”信
息功能与语义取值》,《世界汉语教学》1999( 3) 。
③ 语言里还有类推派生句式 的一面 , 即 有些简 式没有 繁式 , 而是通 过
另一个简式类推形成的。比如在金庸的《鹿鼎记》中皇上骂韦小宝的话“你爷
爷的”就是通过国骂简式在特定语用环境中类推出来的。例 (16 )的动词 后不
能加“了”应该是类推产生的句式变体。就是带“了”的动宾式 , 很多是有 扩展
式( 如“死了三天、伤了三星期”) , 而没 有原动 宾式“死 三天、伤三星 期”的 , 其
扩展式是从其 他有动 宾式 的带“了”式 , 比 如“去 了三 天 ( 去三 天 )、吃 了两 碗
(吃两碗 )类推过来的。

33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 词 + 了2 ”结构与“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结 构共同 形成了 动词 后
+
了 “了”复用的句式系统。 在这 个系 统 中 , 同类 句式 表 义传 息功 能
+ 是平行的 , 并且是相互支撑的。这两类句式非“ 了”部分可简化为 :

量 “动 + 名”和“动 + 数量”。先看“动 + 名”:
+ (17) 回答“ 吃了饭没有 ?”)

』 a .吃了饭

动 b .吃饭了
态 c .吃了饭了

d .吃了

及 (18) 回答“ 报了名没有 ?”)

了 a .报了名

的 b .报名了

c .报了名了

与 d .报了

从联系看 , 四句同义同息 , 都表 VP 是已然的。并且不 论焦点是 动

词或宾语 ( 名 ) , 前三句 ( abc) 都可以简化为第四句〔d〕, 即在一定 的
语境中 , 动词的信息能 涵盖宾 语的 信息 , 或者 说 , 可将 宾语 的信 息
处理为蕴 涵信 息。比 较两 例的 abcd , 又 可 以看 出 , 句 a 是动 宾 的
全形已然分裂式 , 动词与宾语被“ 了”断开 , 这种回答与问句具有完
全一致的对应性 ; 句 b 是动宾已然凝固式 , 答话人是把动宾作为一
个凝固的整体处理的 , 其最工 整的 对应 问句是“ 吃饭 了没 有 ?”; 句
c 是动宾分裂已然强调式 , 即一 个“ 了”表 已然 , 两“ 了”连用 形成 复
用强调。同理“
, 动词 + 数量”的 abc 式 “
, 了”的 作用、意义 和功 能
也是如此。不同的是 : 数 量焦点 式的 答句 , 其数 量不 能少 , 故 d 不
成立 , 但是有 e。例如 :

① 相对于上面的繁简式形成的系统来说 , 这个系统是上位相关句式系
统。

33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9) 回答“ 报了几个 ?”) 词
+
a .报了三个 了
b .报三个了 ( ?) +

c .报了三个了 量
d .报了 ( × ) +

e .三个了。 』

(20) 回答“ 报了几次 ?”) 动
a .报了三次 态

b .报三次了 构
c .报了三次了 及

d .报了 ( × ) 了

e .三次了。 的

综观“动 + 名”和“动词 + 数量”的带“了”式 , 以及“ 动 + 名”的 d 式、 义
“动 + 数量”的 e 式 , 不 难 发现 “
: 了”复 用 强调 的 是 句子 的 现 行 焦 与

点 , 或者说 , 语言有 一 条 重要 的 语用 规 律 : 强调 对 象 与 焦 点一 致。 能
如例 (17) (18) 的焦点不仅是由“ 动”体 现的 ( 两“了”复用强 调的 是
“动”) , 而且两例 的 焦 点强 调 简省 式 d 式 成立 也 证 明 这一 点。 同
理 , 例 ( 19 ) ( 20 ) 的焦点是 数量 , 故 其“ 了”复 用是 强调 焦点数 量的 ,
故句子有省简式 e。从这个意义上 讲 , 带“了”句 的简 省式 , 是强 调
手段与强调对象的超层次组合。因为数量焦点式“动 词 + 了1 + 数
量 + 了2 ”的结构层次是 : ( ( 动词 + 了1 ) + 数 量 ) + 了2 。 不仅“ 动
+ 名”和“ 动词 + 数量”的加“ 了”式如此 , 其加合 式“动 词 + 数量 +
名”也是如此。如例 ( 14 ) 的“ 打了两年工了”的焦点是数量“ 两年”,
句子的结构层次是 : ( 打工了 ) 两年 + 了 , 但其同息简省式是句子间
接成分“两年”与句子的 直接 成分“ 了2 ”的 组合 式 : 两 年了。 同样 ,

① 在组合方式上 , 了1 拼合在 动词 后 , 了2 拼合 在“动 词 + 了1 + 数量”


之后。

33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 “住了三年时间了”的数量焦点简省式“三年了”是句子的间接成分
+
了 “三年”与句子的直接成分“了”的组合。
+ 至此 , 我们说 “
, 动词 + 了1 + 数 量 + 了2 ”的 动 态结 构 层 次是 :

( ( 动词 + 了1 ) + 数量 ) + 了2 , 数量 是新 信息 , 是焦 点 , 两“ 了”复 用

+ 是形成强调焦点的语法手段。由于语法系统是一个繁简互注和同

』 类句式功能类推互动的系 统 , 数量焦 点的 简省 派生式 以及 简省 类
的 推式也同样具有强调数量焦点的功能。










意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 还是两个 小句两 个焦点的 加合式。

与 当“动词 + 了1 ”和“ 数 量 + 了2 ”可 分别 单说 时 “
, 动词 + 了1 + 数 量
功 + 了2 ”就是其两小句的紧缩加合式。例如 :

(26) 他死了 , 都三年了 →他都死了三年了
(27) 他去了 , 已经三次了 →他已经去了三次了
(28) 他改了 , 至少两稿了 →他至少改了两稿了
(29) 天黑了 , 都两个小时了 →天都黑了两个小时了
在这个意义上 , 两 个“ 了”都表 已 然。因 为 从所 表 达 的 意 思上 看 ,
“了”都可用“已经”去替换 , 意思不变 , 尽管足句程度不同。例如 :
他死了 = 他已死 , 都三年了 = 都已三年
他去了 = 他已去 , 已经三次了 = 都已三次
他改了 = 他已改 , 至少两稿了 = 至少已改两稿
天黑了 = 天已黑 , 都两个小时了 = 都已两个小时

① 这里的“都”也是一个动词前的“了”, 或说是“已经”的一个变体。

34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不过 , 能这样用的数量 , 常见的是时量与动量。 词
+
在加合结构中 , 两个“ 了”( 或曰两个“已然”) , 分别是两个小句 了
的焦点。这 种动态 结构 的“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 可称 双焦 点 +

加合式 , 其构造层次是 : ( 动词 + 了1 ) + ( 数 量 + 了2 ) 。 从被加合 的 量
小句看 , 又可以 说其 了1 也是 一 个 潜在 的 了2 , 因 为 它们 原 都 处 于 +

小句句末。 』




四 构




以上分析表明“
,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结构 , 在 语言使用 中 的

有三种不同 的动态 分割和焦 点指派 : 条件 句是两“了”分层出现 的 义
句子 , 句中“ 了”的了1 是前焦点 , 句末“了”的了2 是 现行焦 点 ; 数 量 与

焦点句的两“了”都不 是焦点 , 但 却是 两“ 了”复用 而凸 现焦 点——— 能
数量 ; 双焦 点加合句 的两个“ 了”, 都是 焦点 , 这两 个“ 了”平行地 出
现在一个连述结构中 , 虽然它们在加合结构中位置不同 , 但是其性
质是相同的 , 可都看作 句末“了”的了2 。 以上 研究 表明 , 不论“ 了”
是处于句中的了1 , 还是 处于 句 末的 了2 , 不论 是处 于条 件 句、数 量
焦点句 , 还是双焦点加 合句 , 其“了”的 表义 性质都 是相 同的 , 即 都
是同一个表已然的助词。 只是在 不同 的动态 结构 中 “
, 了”所在 的
层次不同 , 负载的信息 功能不 同 , 或者 反过来 说 , 是表 已然的“ 了”
在句子动态使用中的结构、功能分布 , 使一个看似静态的线性序列
“动词 + 了1 + 数量 + 了2 ”, 具有 生动 多样的 表义 类型。这 种现 象
相对典型地表明句子动态使用平面的成分必须在句子的动态平面
才能真正说清楚。
以前关于了1 、了2 的研究有一个比 较流 行的 看法 , 即 “
: 了1 是
动态助词 , 用在动词后 ( 动词有宾语用在宾语前 ) , 主要表示动作的

34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词 完成 , 是动态助词 ; 了2 用在句末 , 是 语气助 词 , 主要 肯定事 态出 现
+
了 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 , 有 成 句的 作用。”“ 了”的 这 种解 释有 一
+ 个重要的观点 , 了1 和了2 不 只是 位 置分 布不 同 , 而且 其 对应 的 意

量 义不同 , 把带“ 了”小句的意义或“ 了”分布不同形成的差异 “
, 已经”
+ 复用形成的差异 , 都企图归结为“ 了”的意义 , 并希望找到句法位置

』 与“了”语法意义之间的严格对应关系 , 可实际上 , 语言实际并不支

持这种解释。

态 问题讨论到此 , 有两点应该指出 :

( 一 ) 一个孤立的句子是对若干对话或连续句串中的句子的割

及 裂 , 那么当我们面对一个孤立的具体的句子的时候 , 我们首先要做

了 的是把它还原到各种语境 中去 , 尽可 能使 其动 态类型 得到 全面 展

的 示。比如当我们面对“ 死了三 年了”这 个句 子时 , 我们 就要 设置 其
意 三种动态交际环境 abc。例如 :

与 (30) .甲 : 死了三年就不再登记了。
功 乙 : 死了三年了。

b .甲 : 死了多长时间 ?
乙 : 死了三年了。
c .甲 : 死了 , 都三年了。
乙 : 喔 , 死了三年了。 ( 重复甲的话 )
例 (30) abc 乙的“死了三年了”, 就 分别是条 件应 答句、数量 强调 句
和双焦点加合句。应该说 , 语 言中 没 有孤 立的“ 动词 + 了1 + 数 量
+ 了2 ”结构 , 有的只是上述几种动态用法中的一种。当然 , 对于 某
个孤立的“动词 + 了1 + 数 量 + 了2 ”结 构及 其同 质扩 展式 来 说 , 有
的可能三种动态结构都有 , 而有的可能只有其中两种。
( 二“
) 了”用在“动 词 + 了1 + 数量 + 了2 ”句 末 , 很 多句 子还 具
有一种可能延续下去的意义。这一点很多研究文献已经说明。这

① 吕叔湘主编 :《现代汉语八百词》( 增订本 ) , 商务印书馆 , 1996 , 351。

34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里要说明的是 , 究竟延续不延续 , 有的是客观的 , 有的是非客观的。 词
+
就拿“死”来说 , 用于行为 ( 如 : 他死了 ) , 是一定不延续的 ; 但用于状 了
态 ( 如 : 他死了三年了 ) , 即 用于 数量焦 点句 , 表 他处于 死这 种状 态 +

三年 , 其延续就是非客 观的。猛 一看 似乎 都是延 续 的 , 其实 不然。 量
如: +

(31) 他死了三年了 , 不知 怎么搞 的 , 前天 又活 了。 “
( 死”不 延 』

续) 动
又如“躺”
“ 病”的状态用法 : 态

(32) 躺了三天了 , 躺不住了 , 刚刚起来了。“
( 躺”不延续 ) 构
(33) 病了三个星期了 , 昨天好了。 “
( 病”不延续 ) 及

总之“
, 了”用于句末 , 句子 可表 正在延 续 , 但不 是一定 都表 正在 延 了

续。是否正在延续跟句末“了”的联系不是必然的。 的


( 本文与郭婷婷合写 , 原载 [ 日本 ]《现代中国语研究》创刊号 与

第 2 期 , 朋友书店出版 , 2001 年 4 月 ) 能

34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X

词 义 性 质 与“ X 了 ”中


『 “ 了 ”的 词 义





“了”( le) 是现代 汉语使 用频 率 最高 的词 之一 “
, 了”的 意义 和
用法是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研究的 重大难题。 20 世纪 80 年代 以
来 , 尤其是 90 年代以来 , 研究“ 了”的文章时渐增多 , 但是未见取得
突破性的成果。反思起来原 因甚 多 , 但最主 要的 可能 是以 下三 个
方面的原因 : 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是一个融合性的语言系统 “
, 了”
的来源和用法比较复杂 ; 二是 可能受 传统 词义 观和研 究思 路的 影
响 , 未能把“ 了”的 词 义、词 义 的 语 法 性质 和 作 用 区 别 开 来 , 把“ X
了”的格式义 ( 或句式义 ) 、作 用与“了”的词 义区 别开来 ; 三 是在 未
能对“了”的意义做出具 体、全面、系统 的调 查研究 之前 , 就 从概 念
出发 , 仓促进行理论概 括、语言 对比和 事实 解释。这 样 , 使 本来 就
比较复杂的“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为了更好地认识“了”并推
进“了”的研究 , 本文从语言理解的角度出发 , 探求“了”在现代汉语
普通话共时系统中作为 词所 负载 的意义———词 义 , 并认 为“了”的
词义研究是进行“了”其他方面或方向研究的基础。
本文的研究表明 , 研究“ 了”的词义特别要注意词义的性质 , 强
调义项对立性的观点 , 建立义项域的概念。

34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一 词义特性与“了”的词义求取 『
X



如果说语言是信 息 传 递 的工 具 , 词、短 语 和 句 子是 信 息 的 载 『

体 , 那么词义就是词在一定的句子或格式中所负载的信息和语义。 』

“X 了”中“ 了”的词 义 , 就是“了”在 特定 句子和 语言 片段“ X 了”中 词

所负载的语义信息。在现代汉语里“
, 了”是一个词 , 其所表的意义
应该首先是词义。
研究词义 , 首先得保证 我们所 揭示 的词 义一定 是 该词 所负 载
的意义。如果说一个句子或短语中的某个意思或信息是某词的词
义 , 那么这个意思和信息就一定要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 ①对于词表
的依附性 ; ②保证整体信息不变的词义的可分离性 ; ③同义词的可
替换性。并且只有同时符合 这三 个特 性 , 我 们才 能判 别一 个词 是
否负载某种语义信息 , 并 且也 才能保 证我 们所 描写的 语义 或信 息
就是该词的词义 , 而不是其所在结构的格式义等。
1 .1 词表依附性。由于词义是词表达或负载的信息或意义 ,
因此词义的第一个重要 属性就 是对 于词表 的依 附性。 就是 说 , 如
果一个短语或句子中 的某 部 分意 义 ( C ) 是 由某 个 词负 载 的 , 那 么
该词删除 , 其 意 义 C 就 必 然 随 之 消 失。 比 如 说“ 走 了”的 意 思 是
“已走”或“走是已然的”, 当“ 了”删除时 , 其“已然”的意义也随之消
失“
, 走[ ] ”就不再是“ 已走”的意思。这时我们可以说 , 其“了”是
负载意义的。其“了”所表意义对于“了”的依附性可图示为 :
(1 ) 走了 = 已走/ 走是已然的 走[ ] ≠已走/ 走是已然的
但是“了”负载了怎样的词义呢 ? 我们可用词义的可分离性将
其分离出来。
1 .2 可分离性。由于 词义是 词在 一定 的句子 或 短语 中负 载

34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的信息 , 那么该句子或短语的意义就是由该词和其他词的意义 ( 或
质 加上其他意义 ) 组合而 成的 , 否 则 , 某 个意 义只 能是该 词所 在句 子

『 或短语的格式义或其他意义 , 而不是该词的词义。因此 , 一般来说
X
了 该词的词义是可以从句子 或短 语中分 离出 来的 , 并且 可分 离性 或
』 曰可剥离性是词义的第二个重要属性。

『 假若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义可描写为 ABCD , 其中 C 或 D 是

』 某个词的词义 , 那么 ABCD 就可分解 为“ ABD + C”或“ ABC + D”。

词 比如“走了”所传递的信息可描写为 : 已经离开或离开是已然的 , 并

且可分解为“
: 了”( 已经/ 已然 ) +“走”( 离开 ) 。即 :
(2 ) 走了 = 已经 (/ 已然 ) 离开
已经 (/ 已然 ) 离开 = 已经 (/ 已然 ) + 离开
了 = 已 ( 经 )/ 已然
这时我们可以说“了”的意义是表已然。但是我们还不能说表
已然一定是这个“了”的词义。为了确保“了”的意义不是词以外的
意义 , 我们 应 该 同 时 根 据同 义 词 的 可 替 换 性 来 对 其 词 义 进 行 验
证。
1 .3 同 义 词 的 可 替 换 性。 同 义 词 的 替 换 其 实 就 是 其 词
表———词义载体的改变 , 如果“ X 了”的某个意义是“了”的 词义 , 那
么我们一般可以找到一个同义形式的词或短语而构成一个“ X 了”
的同义式。如“走了”中的“了”的 词义 是“ 已 经”, 就可用“ 已经”的
“已”替换“了”而形成其同义式 :
(3 ) 我去的时候 , 他走了。→ (3’) 我去时他已走。
我去的时候 , 他走了。 = 我去时他已走。
同样 , 例 ( 4) 的“大了”的“了”的词义 是“有 点偏”的意思 , 我 们就 可
直接用“有点偏”去替换“了”而构成其原句的同义式 :
(4 ) 这件衣服你穿 好像大 了→ ( 4’) 这件衣 服你 穿好像 有点 偏

这件衣服你穿好像大了 = 这件衣服你穿好像有点偏大

34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故 , 了 = 有点偏 , 即表偏离。 性
1 .4 词义三性从理 论上讲 对于 所有词 的词 义应 该都 是适 用 质

的 , 它不仅是我们求取“ 了”词义的依据 , 同时也是我们鉴别辞书或 『
X
论文给出的某种意义或 表述是 不是 词的词 义的 试金 石。比如《现 了
代汉语八百词》( 增 订本 ) ( 简 称《八百 词》, 商务 印书 馆 1999 , 351) 』

对于“了”的作用的表述 “
: [ 助 ]‘
1
了’有 两 个。‘ 了1 ’用 在 动 词后 , 『

主要表示动作 的 完成。如 动词 有 宾语 ‘
, 了1 ’用在 宾语 前。‘ 了2 ’ 』

用在句末 , 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 , 有成句的作 词

用。如动词有宾语 ‘
, 了2 ’用 在 宾语 后”“
, 动 + 宾 + 了2 肯 定 事 态
出现了变化。
”( 其所举之例为 : )
(5 ) 刮风了 ( 已经开始刮风 ) | 小明 也喜欢 跳舞 了 ( 已经 开始 喜
欢 ) | 他同意我去了 ( 已经同意 ) ( 同书第 352 页 )
用词义三性衡量 ,《八百词》关 于了“
2 肯定 事态 出 现了 或即 将
出现变化”的表述 , 就不是“了”的词义。因为其“X 了”不能分解 成
“X”+ 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 将出现 变化 , 即“ 肯定事态 出现 了
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作为词义 , 不具有可分解性。例如 :
(6 ) 刮风了≠刮风 + 肯定事态出现了或即将出现变化
(7 ) 小明也喜欢跳舞了≠小明也喜欢跳舞 + 事态出现了变化
相反“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是“X 了”作为一种 结
构格式具有的功能 , 不仅“ X 了”具有此功能 , 其同义形式也具有 此
功能。例 (5 )《八百词》例句 括号 中的 注释其 实就 是其“X 了”的 同
义句 , 如“ 刮风 了”的一 个意 义就 是其 括 号中 的注 释“ 已经 开始 刮
风”的意思 “
, 喜欢 跳 舞了”的 一 个意 义 就 是“ 已经 开 始喜 欢”的 意
思 , 并且其举例括号内外的表述式就都具有“ 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
或即将出现变化”的功能。比较下面例中括号内外句子 :
(8 ) 刮风了 ( 已经开始刮风 )
(9 ) 小明也喜欢跳舞了 ( 已经开始喜欢 )
(10) 他同意我去了 ( 已经同意 )

34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比较上面几例括号内外的句子 , 不难发现 , 括号内的句子减去
质 与括号外相 同的动 词 , 剩 下的词 语表达的 就是括 号外“ 了”的信 息

『 或意义。通过比较还不难发现 , 前 两例 中“ 了”有“ 开始”和“已 经”
X
了 两种意义 , 后一例的“ 了”只有“ 已经”一种意义 , 这种情况似乎不好
』 理解 , 其实不然。后一例的“ 了”也有“ 开始”义 , 只是“同意”为非过

『 程动词 , 具有状态性 “
, 开 始”一义 被置 换 成“ 出现”, 这 种“ VP 了”

』 可变换为“出现 V P 情况或状况”, 如例 (10) 可注释 为“ 已出现他 同

词 意我去的情况”。“ 开始”、
“ 出现”和“进入”是“了”的同一个义项的

几种不同表现。 ( 进一步参看 2 .2 和2 .3 )
“开始”( 或“ 出 现”) 和“ 已 经”是“ 了”的 两 种 词 义 , 三 例 中 的
“了”都是其两个“了”———了1 和了2 的加合 , 并且《八 百词》做这 样
的注释是以说话为参照视点 , 即 说话时“ 开始 VP”是 已然的 , 即 已
经“完成”或已经“实现”。 但是当离开现实已然世界 进入虚拟 世
界即表假设时“
, 了”表已然的义项消失 , 只剩下“了”表开始或出现
的词义。例如 :
(11) 如果刮风 了 , 你 就 收 衣 服。 = 如 果 始 风, 你就收衣
服。
(12) 如果小明也喜欢 跳舞了 , …… = 如 果小明 也 始 欢跳
舞 , ……
(13) 如果他同意我去了 , …… = 如果 现 同意我去的情况 ,
……
以上叙述表明 , 表已然和开始是“ 了”词义 , 表变化或出现了新
情况不是“了”的词义。

① 可惜《八百词》把句末的“了”只标为了2 。

34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二 词义性质与“了”的义项确立 『
X



把“了”分 为 带 下 标 的 了1 、了2 是《八 百 词》等 著 作 分 别 句 中 『

“了”和句末“了”的做法 , 为了问题表述的简洁 , 对“了”我们不再作 』

这样的区分 , 只统一地 用下 标表示“ 了”的义 项。研究 实践 告诉 我 词

们 , 确立一个词的义项必须坚持词义的性质 , 保持词义的概括性和
对立性。
2 .1 由于词义总是与词的语形———特 定的语音 和书写形 式
相联系的 , 因此一个相同语形所负载的几个词义一定得是对立的 ,
彼此 不能 存 在交 叉 关系、包 含关 系 和蕴 含 关系 , 即 同形 词 或 同
“体”词词义具有对立性。
萧国政 (2000 )《现 代汉 语 句末“ 了”意 义的 析 离》一 文 中 区 分
“了”的意义、
“ 了”字句的蕴涵义和“ 了”的语用功能 , 析离出现代汉
语句末“了”的 8 种 意 义———8 个 义 项 , 并 把 这 8 个 义 项 表 述 为 :
了1 表已然、了2 表消 失、了3 表 开 始、了4 表 继续、了5 表变 化、了6
表偏离、了7 表强调、了8 表委 婉。现 将其 举例 和 简要 论 证摘 录 如
下:
(14) 他吃了 饭 没有 ?) 吃 了1 。( 吃 了 = 已 经 吃 , 了 = 吃 了 -
吃 = 已经 ; 且吃≠已经吃 , 故 ) 了1 表“已然”
(15) 这苹果 , 你 ) 把它 吃了。 ( 吃 了 = 吃 掉 , 了 = 吃了 - 吃 =
掉 , 且吃≠吃掉 , 故 ) 了2 表“消失”
(16) 一会儿就 ) 吃 饭了 , ( 快来 !) ( 吃饭 了 = 吃 饭开 始 , 了 =
吃饭了 - 吃饭 = 开始 , 且吃饭≠吃饭开始 , 故 ) 了3 表“ 开

① 包含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交叉。

34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始”
质 (17) 你 ) 别吃 了 ! ( 别 吃 了 = 别再 吃 , 了 = 别吃 了 - 别 吃 =

『 再 , 且别吃≠别再吃 , 故 ) 了4 表“ 继续”
X
了 (18) 他 ) 能吃了。( 能吃了 = 原来不能吃 , 现在能 吃 = 能吃 +
』 变化 , 了 = 能吃了 - 能吃 = 变化 , 且 能 吃≠原来 不能吃 ,

『 现在能吃≠能吃 + 变化 , 故 ) 了5 表“变化”

』 (19) 衣服买 ) 大 了。( 大 了 = 过 ( 于 ) 大 , 了 = 大 了 - 大 = 过

词 ( 于 ) , 且大≠过 ( 于 ) 大 , 故 ) 了6 表“偏离”

(20) 这个办法 ) 最好了 ! “
( 最好了”是“ 最好”的强调 语气式 ,
删除了 , 强调语气消失 , 故 ) 了7 表强调
(21) 大叔 ! 吃了 饭再 走。) 不 了 ! “
( 不 了”是“ 不”的委 婉 语
气式 , 删除了 , 委婉语气消失 , 故 ) 了8 表委婉
但是 , 进 一 步 研 究 发现 , 了5 表“ 变 化”的 意 义是 表“已 然”的
了1 和表状态或 状 况 的 X 结 合 所蕴 含 的 意 义 , 不 是“了”的意 义。
如例 (18) 的“了”是了1 , 例 ( 18 ) 的“ 可能 ( VP ) ”是 一种状 态 “
, X 了”
的变化义 , 是“ 可能 V P”+ 表“已经”的了1 蕴涵的。并且只要 X 可
以理解为一种状 况 或状 态 , 就 可 从“ X 了”中推 出 一 个 变 化义 来。
比如 NP 是一种状况 “
, N P 了”的“了”是表“ 已经”的 了1 “
, N P 了”
都蕴涵有表变化的意义 ( 即过去不是 NP , 现在是 NP ) 。例如 :
(22) 中学生了 | 老夫老妻了 | 党委书记了
其“中学生了”= 已经中学生 , 就蕴涵有过去不是中学生 , 现在是中
学生的变化义。但是 , 这种意义不是“ 了”负载的 , 而是通过句子的
意思推衍出来的。其余几句可类推。
因此“
, 了”表变化的 义项———原“ 了5 ”应该 从 义项 表 中 删去 ,
这样 , 萧国政 ( 2000 ) 所表述的“ 了”的 8 个义项就只剩下 7 个了。

① “不了”的“了”表委婉的理据 , 参 看萧国 政 :《谈“不了”


》,《华中师 范
学院学报》1985( 1) 。

35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但是 , 研 究 发 现 “
, X 了”有“ 马 上 X”或“ 即 将 X”的 用 法 , 即 性
“了”有“马上”或“即将”的词 义 , 而原 来我们 把它 给漏掉 了。先 看 质

语例 : 『
X
(23) 老师进教室了 ( 快坐好 ) | 要 下雨 了 ( 带伞 ) | 开会 了 ( 外 面 了
的同志赶快进来 ) 』

这三个“ VP 了”在 VP 为 未 然 的 行 为 和现 象 时 “
, VP 了”= 即 将 『

V P,“ 了”表即将或马上的 意思 , 但 是这 里的“ 了”是“ 了”几呢 ? 从 』

萧国政 (2000) 析离的“ 了”的几 个义 项中找 不到 该义 项的表 达者。 词

然而该义项是原始义项 , 又不能从其他义项推出 , 因此现代汉语的
“了”应增加表“即 将/ 马 上”的 义项。 由 于原 表 变化 义 的了5 意 义
空位 , 故我们可用了5 来表示其即 将或马 上的 词义。这 样 “
, 了”的
义项又是 8 个了。
2 .2 相对于原来的老 8 义项而言 , 现在“了”的 8 个义项是新
8 义项 , 新 8 义项的意义和内容可表述如下 :
(24) 了1 表已然、经历 , 了 = 已 ( 经 ) 、已然/ 过
了2 表消失 , 了 = 掉/ 下去
了3 表开始 , 了 = 开始/ 出现/ 进入
了4 表继续 , 了 = 再/ 继续
了5 表即将 , 了 = 马上/ 即将
了6 表偏离 , 了 = 有点偏/ 有点过
了7 表强调 , 了 = 真的
了8 表委婉 , 了 = 您家 ( 方言 )
就目前的研究看“
, 了”的 8 个义项之间意义上是对立的 , 没有包含
关系和交叉关系 , 每个义项的具体语义取值———上面等号后面“/ ”
两边的词语 , 是“ 了”同一义项的变体 , 而每个义项又是具有概括性

① 了8 的具体词义在普通话里找不到对应 的词语 , 权 用武汉 方言中 的


同义词语形式“您家”。

35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的。
质 2 .3 概括性 , 是义项的 又一 个重 要特性。 一般 来 讲 , 一个 义

『 项的具体词义应该而且可以是有多个变体的。因此只要某个词义
X
了 可以解释为另一 个 的变 体 时 , 这 个意 义 就 不是 一 个 单 独 的义 项。
』 比如“开始”
“ 出现”和“进入”孤立看 似是“ 了”的 三个义 项 , 但这 三

『 个意义却都是一 个 义 项的“ 了”跟不 同 意义 类 别 的对 象 结合 的 结

』 果。如例 (12) (13) , 又如 :

词 (25) 如果下雨了 , 就把伞张开 | 如果 失火了 , 就拨 打 110 | 如 果

不注意那就更困难了
在 (25) 中“
, 下雨”
“ 失火”
“ 更困难”分别属于不同意义类型的对象 ,
因此其“X 了”下雨了 = 开始 雨 | 失火了 = 出现 火 ( 的情况 ) | 如
果不注意那 就更困难 了 = 如果不注 意那就会 入 困难的 状况。
因此 , 分别看 “
, 开始”
“ 出现”
“ 进入”似乎应 是三 个义项 , 其 实这 三
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只是同一个义项“开始”或“始现”( 开始或出现 )
的三个变体。因为不仅这三个词所代表 的意义 整体与“了”其他 7
个意义相对 立 , 而且在对“ 了”进行注 解时其 中的一个 词也勉强 可
用另一个词去替代。因此“
, 开始”
“ 出 现”
“ 进 入”是 同 一个 义项 的
几个条件变体。并且有变体才能更体现义项的概括性。
变体有自由变体 和 条 件 变体 , 但 是 二 者的 区 分 不 是 绝对 的。
比如“了1 ”有“已经”
“ 过”等几 个变 体 , 但是 对于 有的 句子 , 它们 是
条件变体 , 而对于另外的句子则是自由变体。例如 :
(26) 甲 : 吃了饭再去。
乙 : 我吃了饭了。
对于 (26) 甲而言“
, 已 ( 经 ) ”和“ 过”是条件变体 “
, 了”的词义宜于用
“过”说明和替 换 ; 而 对 于 ( 26 ) 乙 来 说 , 句 中的“ 了”则 既 可 用“ 已
( 经 ) ”也可用“ 过”替换 , 两者 之间 是自由 变体 的关系。 如“ 我吃 了
饭了”既可说“ 我已经吃了”, 也 可说“我 吃过 了”“
, 了”选哪 一种 词

35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义变体来注释是自由的。 性
2 .4 如果从历时看 “
, 了”的几个义项可能是某一个“了”的历 质

史发展 , 也可能是两个或几个“ 了”的引申 , 但是对于本文来说这种 『
X
观察是可有可无的 , 因为“ 了”的 8 个义项的存在 , 是离开历史发展 了
或来源而独立存在的 , 并且其义项的对立是共时平面的对立 , 其确 』

立和论述不宜也不应与历时纠缠在一起。 『

在共时平面上 , 证明一 形多义 存在 的又 一个力 据 莫过 于同 形 』

异义———歧义。比如 朱德 熙 先 生 就 曾从 变 换 入 手 用歧 义 证 明 过 词

“山上架着跑”是两类格式 , 从而 证明有 两个“着”的 存在 : 着1 表 进
行 , 着2 表状态。“ X 了”的歧义也同 样能 佐证“了”的几 个义项 ( 或
干脆说几个“了”) 的存在。试看“ 了”不 同 义项 ( 或曰 几个“ 了”) 构
成的同形歧义例 :
(27) 老师进教室了
= .老师已进教室 了 = 了1 , 表已然
b .老师开始进教室 ( 还没进 ) 了 = 了3 , 表开始
(28) 把树拔了
= .把树拔掉 ( 事实上还未拔 ) 了 = 了2 , 表消失
b .树已拔 ( 事实句 ) 了 = 了1 , 表已然
(29) 红了
= .已红 了 = 了1 例如 : 桃子红了
b .过红 了 = 了6 例如 : 她嫌衣服红了 , 不好看
(30) 不了
= .不再 V P 例如 : ( 还喝一杯 !) 不了。 了 = 了4

① 句末的“了”也是表已经的 , 两个表 已经的“了”复用 , 在表 达上是 强


调“已经”。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证可参 见萧国 政 :《现 代汉语 句末“了”意义 的
析离》, 陆俭明主编 :《面临新世纪挑 战的现 代汉语 语法研 究》, 山东 教育出 版
社 2000。

35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b .不 VP 例如 : ( 坐一下吧。) 不了。 了 = 了8
质 (31) 太好了

『 = .过于好 了 = 了6 例 如 : 这 衣服太 好了 , 小孩子 不
X
了 适合。
』 b .特别好 了 = 了7 例如 : 太好了 , 就这么办 !

『 (32) 开会了 , 快进来 !

』 = .会议已开始 了 = 了1 , 表已然

词 b .会议马上开始 了 = 了5 , 表开始

以上的歧义语例表明 “
, 了”的 8 个义项 一个 都能 与另 一个 形
成歧义 , 因而这就更加说明“ 了”的 8 个义项是相互对立的 , 并共存
于现代汉语的共时系统中。
不过 , 至此还有两点需要说明 :
1 .本文的所讨论的“了”的义项 , 好像只 限于“ 了”在 X 后面 的
形式 , 其实不然。事实上我们也涵 盖“ 了”在 X 中的 现象 , 比 如“ 卖
了房子买地吧”中的“ 了”就是了2 “
, 吃了饭”的“了”是 了1 “
, 这块 木
板长~一公分丨那张纸大~一点点”的“ 了”是了6 。并 且可以说 有
3 个义项的“了”可出现在 X 中。
2 .具 有 歧 义 的“ X 了 ”是 离 开 具 体 句 子 的 结 构 , 进 入 具 体
句 子 , 其 歧 义 一 般 会 自 动 消 失 , 即“ 了 ”的 义 项 取 值 一 般 是 单
一的。

三 “了”的义项域

一个语音形式与多个语 义相联 系 , 通常 是不同 的 意义 出现 的


条件不同。比如 形容 词“ 深”的 几 个 意义 是 它用 于 不同 对 象 的 结
果。例如 :

35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33) 这里水很深 | 这口井很深。 ( 深 : 从上面到底面的距离 ) 性
(34) 这门知识很深 | 文章内容深浅不同。 ( 深 , 深奥 : 内容难度 质

大) 『
X
(35) 这部颜色太深 | 深蓝色的天空。 ( 深 : 颜色浓 ) 了
实词如此 , 虚词也是如此。比如动态助词“ 着”的几个意义 , 也 』

是“着”用于不同情况的结果。例如 : 『

(36) 他们都在草地 上坐着 , 一 副疲 倦的样 子。 ( 陈述 句 “
, 着” 』

表进行态 ) 词

(37) 看到司令过来 , 大家连忙站起了。司令亲切地说 : 大家坐
着 , 别起来 , …… ( 祈使 句 “
, 着”与 动词 一起 表 某种 状态 ,
其用法同“墙上挂着画的”的“着”)
不同词的词义与不同的 条件和 环境 相联系 , 这 种 使一 个词 的
义项成活的条件和环境等 形成 的使用 范围 和场合 , 我 们称 之词 语
或句子的“义项域”。面向自然语言识别的词义描述、语义描写 , 必
须伴随义项域的揭示。义项 域和 义项 域的研 究 , 是自 然语 言识 别
的词义和语义研究非常 重要的 一个 方面。否 则 , 要想 让一 个机 器
去辨别一个多义形式在某 个具 体句子 中的 语义 , 那几 乎是 不可 能
的。 ( 关于这个问题 , 我们还会专门讨论 )
“了”是多义 的 “
, 了”的语 义 认识 和 识别 , 也 必 须揭 示 其 义 项
域。据初步研究 “
, 了”的 义 项 域 是 X 的 性 质 ( VP、NP 等 ) 和“ X
了”的功能分布 ( 所能出现的 句子 语气 类型 ) 所 形成 的应用 条件 和
领域。一个“X 了”中 X 的义 项 域不 同 “
, 了”义项 的 取值 情 况 ( 即
义项内容和数量 ) 也就不同。
3 .1 X = VP ,“ V P 了 ”的“ 了 ”拥 有 的 义 项 可 描 写 为 :
了1 、2 、3 、4 、5 。例如 :
(38) 她做了一辈子奶妈 和保 姆 , 长满老 茧的 手不 知换 过多 少
婴儿的尿布 , “了”
( 为了1 , 了 = 已经 )
(39) 你赶快把桌子 擦了 , 把杯 子扔 了 , 把 桌布 铺上。 ( 两“ 了”

35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性 均为了2 , 了 = 掉 , 表消失 )
质 (40) 说完我五岁的儿子 突然 站了 起来 , 圆睁 着两 眼盯 住演 员

『 出口处。“
( 了”为了3 , 了 = 出现 )
X
了 (41) 别说了 , 当心妈妈生气。 “
( 了”为了4 , 了 = 继续 )
』 (42) 要下雨了 , 赶快 收 衣 服 ! | 外 面 的 同志 快 进 来 , 开会 了 !

『 ( 两“ 了”均为了5 , 了 = 马上/ 即将 )

』 其中 , 了1 、3 、4 、5 是指向动词 的 “
, 已 经”
“出 现”
“ 继 续”和“马 上”都 是

词 指向动作行为 VP 的 , 了2 是 指向动词 的对象的 , 如“ 擦”后消失 的

是桌上的什么东西“
, 扔”后消失的是杯子。又如“ 赶快卖了房子买
地吧”中“ 了”就是指向房子 的。了2 对动词 有选 择 , 参见《八 百词》
352 页。
“ VP 了”可 用 于 陈 述 句、祈 使 句 和 疑问 句。 VP 的 否 定 形 式
“不 ( 没/ 别 ) V P 了”的“了”拥 有的义 项可 描述为 : 了4 、1 。否 定词 与
其后的成分有不同的切分 层次 : 如 1 ) 不 VP/ 了 ; 2 ) 不/ VP 了。 切
分不同“
, 了”的意义不同 , 其能使用的句类也不同。例如 :
(43) 不/ 吃饭了 = 不再吃饭 ( 了4 )
不吃饭/ 了 = 已经不吃饭 ( 了1 )
没/ 休息了 = 没再休息 ( 了4 )
没休息/ 了 = 已经没休息 ( 了1 )
别/ 开夜车了 = 别再开夜车 ( 了4 )
* 别开夜车/ 了 ( 此切分不成立 )
3 .2 X = A P,“ AP 了 ”的“ 了 ”拥 有 的 义 项 可 描 述 为 :
了1 、3 、4 、6 、7 。例如 :
(44) 你看 , 桃子红了。 “
( 了”为了1 , 表已然 )
(45) 桃子红了你就通知我“
( 了”为了3 , 表开始 )
(46) 他的脸不红了“
( 了”为了4 , 表继续 )
(47) 那件衣服小了 , 换件大的。

( 了”为了6 , 表偏离“
, 小了”的意思是“ 有点偏小”)

35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48) 啊 ! 绝 ! 绝了 ! “
( 了”为了7 , 表强调 , 绝了≈真绝 ) 性
“ AP 了”可用于陈述句、感叹句和疑问句。 质

3 .3 X = NP/ 数 量 “
, N P 了”
“数 量了”的“ 了”拥 有 的义 项 可 『
X
描述为 : 了1 。其“ X 了”可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例如 : 了
(49) 三斤了 | 五 天了 | 四 趟了 | 中学 生了 , 还哭鼻 子 ? | 都大 人 』

了 | 老朋友了 『

3 .4 X = 否定 副词 “
, 不 ( 没/ 别 ) 了”的“ 了”拥有 的 义项 可 描 』

述为 : 了4 、8 。其“ X 了”可 分别 用于 陈述 句、祈 使句 和疑 问句。“ 不 词

了”表谢绝 “
, 了”为了8 。例如 :
(50) ( 甲 : 吃了饭再走 !) 乙 : 不了 !
用“不了”表达的拒绝是一种谢绝 , 即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 , 否则不
能用“不了”。如 :
(51) ( 甲 : 干完活再走 !) 乙 : * 不了 !
3 .5 “ X 了”中“
, 了”的词义取 值与 X 的性 质对 应情况 , 可 画
成下表。

了 义项与词义取值域
了1 了2 了3 了4 了5 了6 了7 了8
X 已然 消失 开始 继续 即将 偏离 强调 委婉
VP + + + + +

NP +

AP + + + + +

数量 +

副词 + + +

35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X 四 结语



『 在结束本文时 , 有两点意思需要强调一下。

』 1 “了”
. 是现代汉语的一 个重要虚词, 由于受对虚词 意义和

词 “了”各种有关看法和表述的长期影响 , 要讨论“ 了”的意义 , 必须突

破已有的一些心理定势 , 从“了”使 用的 若干 语形格 式 ( X 了 ) 和 表
达类型 ( [ X 了 ] n ) 中 , 把“了”的意义分离出来。由于“ 了”的好些 义
项在语法性质上与动词的体貌 ( Aspect / State ) 有关 , 因此 , 我们 面
临的语言实例常常是有参照 点因 素 ( m ) 和表 达类 型因 素 ( n ) 的 表
n m
义格式 : { [ X 了 ] } , 所以“了”的词 义 的分 离 , 还要 注 意说 话参 照
点对“了”意义的干扰。
2 .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 词语研 究 , 一方 面我们 可 直接 利用 已
经出版的词典和工具书 ,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它 , 因为
很多辞书的词义 描 述 , 离 自然 语 言理 解 的要 求 , 还 有相 当 一 段 距
离。在这里 , 我们应呼吁 大家重 视和 加强面 向自 然语 言理 解的 词
语研究和词义研究。

[ 本文原载第 5 届国际汉语词汇
语义学会议 (2004 , 新加坡 ) 论文集 ]

35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汉语合音词的语音构成 语

类型及语义语法问题 构





合音 , 既指语流音变的模式 , 也指语流音变的产物。作为音变 义
模式 , 它是汉语衍生新词的一种方式 ( 造词方式 ) , 运用合音手段造 语

成的词即合音词。 问
合音词有的产生于古代 , 有的产生于近代和现代 , 有的产生于 题
共同语 , 有的产生于方言。但是对于汉语来讲 , 不论其产生的时空
如何 , 它们在语音形成和词义构成类型上 , 都具有同一语言的内部
一致性 , 而与非汉语 ( 比如英语、法语等 ) 形成对立。为了尽量充分
地显现汉语合音的类型 , 本文 的合 音词用 例 , 涉及 古代 汉语、近 代
汉语和现代汉语 ( 包括共同语及其方言 ) 。除了共同语和笔者自己
的方言 , 其他的合音词 用例 , 源自 文后 可看出 来源 的参 考文 献 , 个
别不能显示来源和需要解释的用例 , 文中给予了特别说明 ( 含用加
注的形式 ) 。 由于好些合音词都有同一意义的 非合音表 达形式 ,

①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和语言学系 93 级以来选修现代汉 语语
法研究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 为本研 究提供 过很多 材料 , 有的还 和我们 进
行过有关讨论。张振兴、张惠英先生给过笔者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支持。文章
简稿在首届国际汉语方言研讨会( 黑龙江大学 ) 宣读时 , 与会专家提出了 很好
的意见 , 刘村汉、孙立新等先生还提供了佐证语料。借此向各位一并致谢。
② 参看任学良 :《汉语造词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 257~258。
③ 如果引用失实和失当的地方责任由引用者自负。

35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合 和大多合音词见于方言 , 其词的书写大多是有音无字 , 文中的合音
音 词汉字 , 该词原有其字 的 , 本 文用 其原 字 , 无 汉字 的我 们依 据惯 例

的 或引例原文 , 以方框加语音表示。
语 合音词从古到今都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从我们查阅到的有限

构 文献看 , 古近代汉合音词的研究大多偏重于训诂 , 现代合音词研究
成 大多见于某个方言特殊现象的描写与说明。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

型 础上 , 侧重对汉语合音词构成类型作系统的归纳与论述 , 同时兼及
及 合音词研究与应用思考 , 借此《方言》向各位方家 , 尤其是方言界的

义 专家和朋友们求教。



题 一 合音音节的构成类型

合音音节的构成类型 , 讨论合 音音 节及 其构成 合 音的 材料 音


节 ( 被合音音节 ) 之间的 语音 联系 模式。或 者说 , 讨论 由多 音节 产
生合音音节的基本方式。合 音音 节的 语音要 素选 自材 料音 节 , 由
于语流音变的影响和语音 的其 他选择 , 合 音词 的语音 音素 有的 直
接来自被合音节 , 有的 来自语 流音 变形 成的音 素。根 据合 音音 素
的不同 , 合音词可分为两类 : ㈠直选类合音、㈡选变类合音。
1 .1 汉语音节是声 韵调结 构 , 直选 类合音 的声 韵 调 , 都是 直
接从材料音节中选取的 , 没有 使用 新的 音素。根 据选 材音 节及 所
选音素 , 常见直选类合音有以下几种合音模式。
1 .1 .1 前声 - 后韵 - 后调式 ( 反切式 ) 。这类合音的构成 , 与
古汉语中“反切”注音方式同理 , 即由前一音节的声母、后一音节的
韵母和声调构成。例如 :
214 21 4 21 4
(1 ) 早晚 tsau uan → 昝 tsan ( 普通话 )
(2 ) 没有 mu22 iu35 → miu35 ( 安徽歙县 )

36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33 44 44

(3 ) 时候 si xe → □ se ( 福建建瓯 ) 合
反切注音理论 , 可能是受到此类合音现象的启发。时间上 , 是合音 音

现象在前 , 反切理论在后。 的
1 .1 .2 前声 - 后韵 - 前调式 ( 类反切式 ) 。与反切式不同 , 类 语

反切式的声调取自前一音节。例如 : 构
(4 ) 你们 ni m n・ | → 您 n n ( 河南郑州 ) 成
31 55 31

(5 ) 不要 pu iau →□ pau ( 陕西关中 ) 型
(6 ) 什么 m → □ ( 山西稷山 ) 及

1 .1 .3 前 声 - 前 韵 - 后韵 - 前调式 ( 前 声前调 合韵式 ) 。 这 义
类合音的声母和声调取自 前一 音节 , 其韵 母由 前后两 个音 节的 韵 语

母合成。例如 : 问
(7 ) 几个 t i k ・ |→ □ t i ( 河南郑州 ) 题
53 213 - 3 1 53
(8 ) 只块 这 里 tsi ko → □ tsio ( 广东汕头 )
22 35 22
(9 ) 互人 被 人 家 h la → 仾h ( 福建厦门 )
前声前调合韵式 的后 韵 , 取 韵 有 两种 情 况 : ㈠ 两 个 音节 的 韵 母 全
取 , 如例 ( 7) 、( 8) ; ㈡其中一 个音节 只取 一部 分 , 如例 ( 9 ) 合 音的 韵
母只取了第二个音节的韵尾。
1 .1 .4 前 声 - 前 韵 - 后韵 - 后调式 ( 前 声后调 合韵式 ) 。 例
如:
53 32 32
(10) 牙齿 a ‘
k i → □ ai ( 福建福州 )
44 44 44
(11) 一下 tsi xa → □ tsia ( 福建建瓯 )
(12) 二十 zi35 - 31 tsap5 → □ziap5 ( 广东汕头 )
前声后调合韵式的 合 音 韵母 , 按理 , 和 1 .3 的 前 声 前调 合 韵 式 一
样 , 其韵母的构成也有前 音节 的韵母 全选 和后 一音节 的韵 母单 选
( 只选韵尾 ) 的情况 , 但在我们检阅的材料中尚未发现实例。并且 ,
前声后调合韵式是一种添加了前一音节韵母的“添韵反切式”。如
例 (12) , 又如 :
(13) 相同 sio55 - 2 2 t a → ? sia ( 福建厦门 )
35 35

36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合 1 .1 .5 前声 - 前 韵 - 后 调式 ( 前 音后 调式 ) 。这 类合 音由 前
音 一音节的声母、韵母或 韵母的 一部 分与 后一音 节的 声调 构成。 例

的 如:
语 (14) 做啥 tsu a→ □ ts u ( 山西天镇 )
音 53 31 31
构 (15) 两个 liau k → □lia ( 陕西西安 )
成 1 .1 .6 直选类合音的构成类型可列成下表。

型 构成 第一音节 第二音节

语 编 韵1 韵2 例

号 声1 调1 声2 调2 词
语 类型 头1 腹1 尾1 头2 腹2 尾2


题 01 + + + + (1 )
1 .前声后
02 + + + + (2 )
韵后调式
03 + + + (3 )

2 .前声后 04 + + + + (4 )
韵前调式 05 + + + ( 5) ( 6)

3 .前声 06 + + + + ( 7) ( 8)
前韵后韵
前调式 07 + + + + (9 )

4 .前声前 08 + + + + (10) ( 11 )
韵后韵
后调式 09 + + + + + (12) ( 13 )

5 .前声前 010 + + + (14 )


韵后调式 011 + + + + (15 )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 出 , 直选类 可以 选材 组合的 类型 具有 多


种潜在的可能 , 本文的语例所反映的类型 , 应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

36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分。方言中可能还存在许多 的直 选类 合音类 型尚 未发 现 , 有待 揭 合
示。不过 , 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 : 汉语的 直选合 音模式只 有这 5 音

式 11 种。因为语言能提 供的可 用手 段 ( 范畴 ) 一般大 于某 种语 言 的
正在使用的手段。 语

1 .2 选变类合音 , 一方 面直接 从材 料音节 中选 取 声韵 调 , 另 构
一方面又有一 些不 是 原材 料 的 语素。 即音 节 的 构 成因 素 有 些 变 成

化。这项变化与语流音变规则和语言的语音系统有关。根据变项 型
的数量多少 , 选变类合音可分为单变和多变两种。 及

1 .2 .1 单变合音是 所选声、韵、调 中有 一项不 同 于材 料音 节 义
的合音。根据汉语音节的 构成特 点 , 单变 合音有 三 类 : 变声 式、变 语

韵式、变调式。 问
1 .2 .1 .1 变声式是 声母不 同于 材料音 节中 任何 一个 声母 的 题
合音模式。例如 :
(16) 被人 → □h ( 台湾台北 )
33 24 24 33
k la / h
53 44 44
(17) 只消 t i → □ t‘i ( 云南昆明 )
1 .2 .1 .2 变韵式是 韵母不 同于 材料音 节中 任何 一个 韵母 的
合音模式。例如 :
(18) 这个 t ˇk ・ | →□ t o oˇ ( 河南郑州 )
35 - 2 2 22 22
(19) 无会 bo e → bue ( 福建厦门 )
(20) 伙计 xo3 t i0 → □ xu i3 ( 湖北随州 )
24 24 24
(21) 那么 ( 多 ) n m → □n → □ n : ( 武汉沌口 )
例 (18) 合音音节的韵母与材料音 节均 不同 , 例 ( 19 ) ( 20 ) 合 音音 节
的韵头和韵 腹分别 与材料音 节不同 , 例 ( 21 ) 合音韵母 的不同表 现
于语音的长短模式。长音的 产生 似可 作这样 的分 析 : 由于 前后 两
音节的韵母相同 , 合音过程中相同韵母融合而变为长音。
1 .2 .1 .3 变调式是 声调不 同于 材料音 节中 任何 一个 声调 的
合音模式。例如 :
(22) 地方 ti44 x →□ ti ( 福建建瓯 )
54 33

36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 55 55 51
合 (23) 就要 偏 要 ts u iau → □ tsau ( 陕西户县 )
音 1 .2 .2 多变合音是 所选声、韵、调 有两 项或两 项 以上 不同 于

的 材料音节的合音。从所见语例看 , 多变合音有以下几种模式。
语 1 .2 .2 .1 声韵二变式。例如 :

构 (24) 人家 z t ia→□ nia ( 山西忻州 )
成 (25) 谁家 sue t ia→□ ya ( 山西文水 )

型 1 .2 .2 .2 韵调二变式。例如 :
及 (26) 兀个 那 个 v k →□ v ( 山西太谷 )

义 (27) 人家 D t ia→□ A ( 山西晋城 )
语 从理论上讲 , 应该还有声调二变式 , 但从我们掌握的文献和语

问 料中 , 未曾见到。
题 1 .3 合音音节大多是由两个音节的音素构成 ( 二音节合音 ) ,
但有的是由三个及以上音 节的 音素 构成 ( 多 音节合 音 ) , 为 了问 题
讨论的简便 , 本节的讨论是以二音节合音作为重点和基础的 , 并且
以上讨论的都是二音节合音。
多音节合音 , 从表面看只是被合音节增多 , 但实质上被合音节
的增多带来合音方式另外方面的类型问题。从三个材料音节的合
音看 , 其三合方式有并合和串合两类。
1 .3 .1 串合是前两个音节的音素先合 , 再与第三个音节的音
素相合 , 类似物理学中的电器串连。例如 :
(28a ) 汝农你 们 l 53 na → 恁 ni →
55 - 31 53

(28b ) 恁阿 老 ni a33 lau35 → □ 老 你 爱 人 ni ~a3 3 lau3 5 ( 广 东 汕


5 3 - 24

头)
(28) 是先在 ( a ) 中两个相合 , 再在 ( b ) 中与第三个相合 , 其合音是 分
几次完成的。
1 .3 .2 并合与串合 不同 , 并合 式的 几个音 节在 参 与合 音时 ,
是一次成型的。例如 :
(29) 于其间 y35 t‘i3 5 t ian55 →焉 ian55 ( 古汉语 )

36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53 53 - 2 4 44 53 - 24 44

(30) 儿囝哥 小 孩 子 nie kia ko →□□ nia o ( 福建 福 合
州) 音

例 (29)“ 于其间”的合 音是 按现代 的音 系构拟 的。从 这个构 拟看 , 的
合音“ 焉”的语 音可分析 为选取了 第一个 音节的零 声母 , 第二音 节 语

的 i , 第三音节的韵 ian 和 声 调。与 之 相 同 , 普 通话 句 末的“ 啥2 ”, 构
从理论上讲 也应是 三音节的 并合 , 即由“什 么啊”三音 节的声韵 韵 成

( aa ) 构成。并且在书面上“ 啥2 ”后 一般不 再写语 气词“啊”。句 末 型
三合的“啥”, 说 话 时 a 音一 般 比 二合 的 会拖 得 长 一 些 , 以 区 别 于 及

“什么”二合的“啥1 ”。 义
例 (30) 是三合 的 另 一种 情 况 , 或 者 看 作是 多 个 二 合 的连 续。 语

其特点是第一、二两音节发生合音 , 第二、三个音节也发生合音 , 两 问
个合音都是一次性完成的。 题

二 合音词的语义构成类型

从词的构成角度讲 , 汉语合音词有两大类 : ①由一个合音音节


构成的合音 词 ( 单纯合 音词 ) ; ②其中 至少一 个音节是 合音的多 音
节合音词 ( 合成合音词 ) 。 单纯合音词的词义就是合 音语素的 语
素义 , 合成合音词的词 义需要 从多 个语 素求知。 根据 合音 语素 与
被合音语素意义间的联系关系 , 合音词有以下两个类型 : 原义型合
音词和转义型合音词。
2 .1 原义型合音词是最基本的合音词类型 , 其词义等同于合

① 这种合音词从构词的角度讲合音合成词是含合音语素的多音节词 ,
整个词不是合音词。但是从造词的角度讲 , 我们可以说凡是使用了合音 手段
造成的词就是合音词。

36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合 音材料的意义。这种意义特点 , 不论单纯合音词还是成合音词 , 表
音 现相同。

的 2 .1 .1 原义单纯合音词的词义就是语素义 , 其词义就是构成
语 合音的原材料语素的整体意义。例如 :
音 35 51 35
构 (31) 不用 bu io →甭 b ( 普通话 )
成 (33) 勿要 f 5
i 513
→ fi 5 13
( 苏州方言 )

型 例 (31) 单纯合音词“甭”的词 义 , 就是 构成该 合音 的两 个语素“ 不”
及 和“用”的整体意义 ; 例 ( 32 ) 单纯合音词“ ”的词义 , 就是构成该合

义 音的两个语素“勿”和“要”的整体 意义。在 这个 意义 上 , 可 以说 原
语 义合音词是构成其被合音语言形式的同义语音“变体”。

问 2 .1 .2 原义合成合音词的词义 , 由构成该词的几个语素的意
题 义共同组成 , 其中合音语 素的 意义与 单纯 合音 词合音 语素 的意 义
构成相同。例如 :
(33) 亲家姆ts‘ i ke33 m5 3 - 24 → □姆 ts
‘ m5 3 ( 广东汕头 )
33 53 - 24

13 - 31 13 1 3 - 53 13 13 13
(34) 媳妇子家 iΛ xu sΛ t ia ( → 媳 妇□ iΛ xu
tsa13 ( 山西平遥 )
例 (33)“ □”的意义就是其合 音的构 成语 素“ 亲 家”的整 体意 义 , 例
(34)“ □”的意义就是其合音的构成语素“子家”的整体意义。
2 .2 转义型合音词的合音语素的意义 , 不再是被合音语素的
意义。如果说原义型合音词的合音语素与被合音语素之间具有同
义关系 , 二者是一种意义的两种表达的话 , 那么转义型合音词的合
音语素与被合音语素在形式和意义上是一种源流关系。
2 .2 .1 对于由一个合音语素构成的转义单纯合音词来讲 , 有
的成为与原材料词意义不 同的 独立的 词 , 有的 成为原 材料 词某 个
部分的一种变体。例如 :
(35) 你们 ni2 14 m n3 5 →您 nin35 ( 普通话 )

36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51 55 51

(36) 这一 t i →这2 t ei ( 普通话 ) 合
例 (35)“ 您”在语形上是“ 你们”的合 音 , 表意上 是借 用复数 形式 表 音

示单数的敬称。但是“您”和“你们”已经是意义不同的两个词。它 的
们之间的联 系 从 形式 到 意 义 都 是 一 种 源 流 关 系。 例 ( 36 ) 这2 和 语

“这一”也形成意义不同的两个表 义形式。 当这2 与“一”以 外的 数 构
词组合时 , 它 就只 是“这1 ”的 一 种 口 语 变体。 如 : 这2 两 个 人、这2 成

三元钱、这2 四本书 , 甚至还有人说“这2 一本书的”。 型
2 .2 .2 对于转义合成合音词来讲 , 有的已转化为被合音词语 及

的特指表达。例如 : 义
(37) 夫囝 ta3 3 pou3 3 ki 53
→□囝 tau33 ki 53
( 广东汕头 ) 语

例 (37) 中 , 合音前的“ □夫囝”指的是男孩子 , 合音后的“□囝”意思 问
是儿子 , 即特指具有直接血源关系的男孩子。 题
2 .3 总的来说 , 合音词 的合音 语素 与被合 音材 料 之间 , 语 音
上具有派生关系 , 语义 上具有 互注 关系 或源流 关系。 如果 用箭 头
“→”表示这种关系 , 用 X 和 X’分 别表示 合音和被 合音的 音节 , 那
么我们关于合音 讨 论所 举 的有 箭 头 的 语例 都 可 简 述 为 : X’→ X。
从这个表达式我们可更清 楚地 看到 , 文章 至此 关于合 音的 讨论 就
是在论述从 X’到 X 的语音 - 语义联系 模式及 所进 行的有 关语 言
学解释和描写。

三 合音词的语法类型及其表现

合音词的语法类型主要 表现在 来源 构成、语法 分 布和 所具 词

① 为了与读音 zhè
“这”相区别 , 这里把读 zhèi 的“这”记作这2 , 相对 的
“这”对比时记作这1 。

36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合 性等几个方面。
音 3 .1 从合音词的来源构成看 , 形成合音词或合音语素的语段

的 的 X’, 在语法构成上有 的是 词 , 有 的是 短语 , 有 的是 非 语法 单位。
语 X’和 X 的语法性质不具全对应性和强继承性。

构 3 .1 .1 从我们搜集 到的语 料来 看 , 有的合 音材 料 是词 , 合 音
成 成品也是词。例如 :
类 11 44 11
型 (38) 别人 pi ian →□ p i n ( 安徽屯溪 )
及 (39) 弟兄 t i5 1 y 21
→□ t i 51
( 山西临汾 )
语 13 13 13
义 (40) 那样 na ia → na ( 四川成都 )
语 3 .1 .2 有的合音材料是短语 , 合音成品是词。例如 :

( 41 ) 莫慌 →茫 ( 湖北谷城 ) ( 14 ) 做啥 tsu a54 →□ tsua54 ( 山
32

题 西天镇 )
(42) 把人 ka33 la → □ kaη2 4 (/ ( 台 湾 台 北 ) ( 9 ) 互 人被 人 家
24 33 )

→仾 h ( 福建厦门 )
22 35 22
h la
合音材料 X’
“ 莫慌”是 状心 短语 “
, 做啥”是 动宾 短语 “
, 把人”、
“互
人”是介宾短语 , 合音 X 都是词。
3 .1 .3 有的合音材料是非语法单位 , 合音成品是词或词的一
部分。例如 :
51 55 51
(36) 这一 t i →这2 t ei ( 普通话 )
13 - 31 13 13 - 5 3 13 13 13
(43) 媳 妇 子 家 iΛ xu sΛ t iα → 媳 妇 □ iΛ xu
13
tsa ( 山西平遥 )
例 (36) 合音材料“这一”是 非语 法单 位 , 合音成 品是 可以独 立与 数
量词组合的词。例 (43) 合音材料“子家”在词“媳妇子家”中也是非
语法单位 , 合音成品“ □tsa13 ”是词的一部分。
3 .1 .4 合音材料是一个省略句 , 合音成品不知是什么性质的
单位。例如 :
55 21 3
(44) 去呀 t i a →□t ia ( 山西临汾 )
(45) 哪个啊→哪嘎 ( 湖北安陆 )

36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3

例 (44)“ □ t ia ”是谓语动词与句末语气词的合 音 , 例 ( 45 “
) 哪嘎” 合
是充当谓语的实词与句末 语气 词的合 音 , 这些 合音不 知是 什么 性 音

质的语法单位 : 特殊谓词 ? 凝固小句 ? 别的什么 ? 的
3 .2 合音词的语法分布 , 从句法上看 , 位置各种各样。 语

3 .2 .1 主语位置、谓语位置和宾语位置。例如 : 构
( 46 ) 伢 ( 人 家 z 11
t ia1 1 → 伢 nia11 干 甚 , 你 干 成

甚。人 家 做 什 么 , 你 做 什 么 。( 山西太原 ) 型
(47) 倒亏耐 孔。
倒 亏 你 不 要 脸 ( 江苏苏州 )


(48) 你吃 ?你 吃 什 么 啊 ? 义
(49) 喊我整 ( 哪样 n A5 3 i A2 13 →囔 n A 53 ) ?叫 我 干 什 么 ? ( 云南昆明 ) 语

3 .2 .2 状语位置和定语位置。例如 : 问
(50) 我来 仔 北 京 , 一 脚 去 过。我 来 了 北 京 , 一 直 没 有 回 去 过 。 ( 江 苏 苏 题
州)
(51) 你 气。
(52) 你吃 西 ?你 吃 什 么 东 西 ?
3 .2 .3 句首位置和句末位置。句首位置不是主语 , 句末位置
与宾语有交叉。例如 :
(53) 伯 piα31 , ……伯 伯 呀 , …… ( 山西忻州 )
(54) 加 , 把这个碗拿去。接 啊 , 把 这 个 碗 拿 去 。( 湖北安陆 )
(55) 茫 , 先烧水后下面。莫 慌 , 先 烧 水 后 下 面 。( 湖北谷城 )
(56) 你搞耸 ?你 搞 耸 子 事 啊 ? ( 湖北仙桃 )
(57) 我们走 !我 们 走 了 啊 ! ( 普通话 )
(58) 你干得这起劲 , 为 ?为 什 么 啊 ? ( 湖北安陆 )
3 .3 合音语素与合 音词的 组合 度 , 有的低 , 不 能 离开 合音 形
成的语段及其位置 , 具 有极大 的依 源性 ; 有的 组合 度高 , 能 在不 同
的位置与不同的词语或语素组合 , 具有较大的自由性。
3 .3 .1 依源性合音语素是粘着性定位语素 , 不仅不能离开形
成合音的语言位置 , 而 且只有 一种 位置分 布 , 要么 在别 的语 素前 ,

36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合 要么在别的语素后。例如 :
音 (59) 老人家。1au53 z 11
t ia11 → 郎家 1 11
t ia11 ( 山西太原 )
词 24 44 11 24 11
的 (60) 妇人家 fu ian k →□家 fu n k ( 安徽屯溪 )
语 合音语素“郎 1 ”、
“ □ fu n24 ”都只能与“ 家”组合并位于“ 家”前。

构 3 .3 .2 自由性合音 语素 , 可以 跟不 同的语 素组 合 , 组 合位 置
成 可前可后。例如 :
类 51 51
型 (61) 底下 ti ia→□ tia ( 陕西户县 )
及 合音语素“□ tia5 1 ”, 组合位置可前可后 , 可以组成 :
语 51 51 51
义 (62) 桌□tia | 脚□tia | □tia 头 底 下
语 3 .4 一个实体的词性或所属词类 , 是该实体语法性质的重要

问 表现。合音词的词类和词性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
题 3 .4 .1 从现有材料看 , 合音词有以下几种词性。
3 .4 .1 .1 名词。
㈠人物名词 :
(10) 牙齿 ak i→□ ai ( 福建福 州 ) ( 34 ) 亲家姆 ts i ke m→ □
姆 ts m53 ( 广东汕头 )
53 - 24

(63) 宿娃 麻 雀 y + ua→□ ya ( 山西临汾 )


㈡时间名词 :
4
(64) 夜个 昨 天 →□i ( 山西离石 )
㈢方所名词 :
31
(65) 刘家沟 → lia 沟 ( 山西忻州 )
(66) 王家 ua t ia 庄→ ua 庄 ( 山西平遥 )
3 .4 .1 .2 代词。
㈠人称代词 :
214 4 2 14 51
(67) 你 们 ni men → nim ( 北 京 ) ( 68 ) 我们 + k ua →
□ ua51 ( 山西临汾 )
(20) 咱们 tsa m n・ | → tsa m →咱 tsan ( 河南郑州 )
( 二 ) 指示代词 :

37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69) 实梗 这 样 z ka →尚 za ( 江苏苏州 ) 合
(72) 孰么 sumu→□ s u( 福建建瓯 ) 音

( 三 ) 疑问代词 : 的
(70) 纳享 如 何 , 怎么 na ha →□ na ( 江苏苏州 ) 语

(71) 怎么→ tsA213 ( 山西岚县 ) 构
(26) 谁家 sue t ia→□ ya ( 山西文水 ) 成

(72) 什么 s m → □s ( 山西万荣 ) 型
3 .4 .1 .3 动词。例如 : 及

(73) 出来 t ulai→□t u ( 河南郑州 ) 义
3 .4 .1 .4 副词和形容词。 语

( 一 ) 副词 : 问
(74) 勿要 f
5
i
51 3
→ fi
513
( 江苏苏州 ) 题
31 13 13
(75) 不要 pu iau → □ piau ( 四川成都 )
(76) 没有 m eiyiu→ □ miu ( 武汉沌口 )
( 二 ) 形容词 :
(77) 相同 siota → □sia ( 福建厦门 )
54
(78) 一样→ □i ( 山西大宁 )
3 .4 .1 .5 数词及数量词。例如 :
53
(79) 一个→哑 ia ( 山西晋城 )
(80) 两个→俩 lia31 ( 陕西西安 )
3 .4 .2 从 X’到 X, 词性的表现和选择情况多样。例如 :
(33) 不用 bu3 5 io →甭 b ( 普通话 ) 副词 + 动词→副词
51 35

53 11
(81) 老人 lau z →郎 ( 山西太原 ) 形容词 + 名词→名词
(82) 了耶→咧 语气词/ 助词 + 语气词→语气词
(83) 怎么啦→咋 疑问代词 + 语气词→疑问代词
(29) 于其间 y3 5 t i35 t ian55 → 焉 ian55 介 词 + 代词 + 名 词 →
代词 ? / 语气词 ?
从其语法表现看 , 合音 词词性 的形 成主 要不是 由 合音 材料 的

37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合 词性 , 而是由合 音 孳生 的 句法 位 置和 合 音 后的 句 法 分 布 决定 的。
音 例如“甭理他”的“甭”虽然由“ 不”和“ 用”合 音而 成 , 如果从 合音 材

的 料看“
, 不”是副词 “
, 用”是动词 , 构成的短语“ 不用”是动词性的 , 既
语 可单独做谓语 , 又可做状语。但是合音后的“ 甭”却不能做谓语 , 只

构 能作状语 , 是副词。这与“ 甭”是状语位置上孳生的 , 汉语副词具有
成 唯状语性休戚相关。




义 四 合音现象及有关的理论问题



题 合音现象是合音、合音 系统、合 音词及 合音 词应 用 等的 统称 ,
它涉及不同层面和平面的 语言 问题 , 在这 里有 些问题 需要 作进 一
步的讨论与说明。
4 .1 合音有两个含 义 , 一是指 语流 音变的 现象 和 过程 , 二 是
指语流音变的产物———合音音节或合音形式。合音是很多语言都
有的现象 , 比如英语的 I am 有合音形式 I’m , It is 有合 音形式 It’
s , do no t 有合音形式 don’t。 合音 总是 依附特 定语 言的特 定语 音
系统的。不同的语 言 有 不同 的 合音 模 式、合音 类 型 与 合 音系 统。
对于同一语言来讲 , 其 合音模 式、合音 类型和 合音 系统 , 是 跨变 体
( 共同语和方言 ) 和跨 时代 ( 古 代、近代和 现代 ) 的。 并且每 个特 定
的合音音节 , 都是产生于某个特定的语言变体和特定的共时平面。
比如合音“□ ai 牙齿 ”的ηai 产生 于特定 共时 平面 的福 州方 言 “
, □
53 - 24 53 53 - 24
姆 ts m亲家姆 ”中的 ts 产生于特 定共时 平面 的汕头 方言 ,
“了、啊”合音的“ 啦”产生于普通话。同理 , 下面 3 例的合音“哈”都
分别产生于特定共时平面几个不同的次方言。
(84) 爸爸 , 我去玩哈 ( = 下 啊 ) 。 ( 湖北广水 )
(85) 甲 : 你把书给我。乙 : 哈 ( = 好 啊 ) 。( 湖北天门 )

37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86) 我们过一会再走哈 ( = 好 不 好 啊 ) ? ( 湖北京山 ) 合
从个体发生的角度看 , 特定的 语音 要素 与特定 的 合音 类型 相 音

结合就能产生特定的合音音节。但是不能认为甲方言的合音就一 的
定能在乙方和古汉里找到 印证 和旁证 , 只 有从 古代汉 语继 承下 来 语

或从其他方言借用过来的 合音 词 ( 即具 有同源 或同 根关系 的合 音 构
词 ) 才能作这样的证明或验证 , 因为即使是意义相同的合音词也可 成

能是分别在不同方言或不 同时 期在本 系统 产生的 ( 即异源 或自 源 型
的)。 方言与普通话、甲 方言 与乙 方 言语 言系 统同 根 , 但 不等 于 及

其每一个要素或实体同源。只有当我们从各方面确证其同根同源 义
后 , 才能作汉语 史 和其 他 方言 的 旁证 和 印 证 ( 不 论 是证 实 还 是 证 语

伪 ) 。因此 , 从理论上讲 , 跨方言、跨 时代 的源流 考证 , 如果 缺乏 同 问
根同源的确证 , 其 努力 也只 是建 立在 假 设基 础上 的 。共 时语 言 题
里存在的语言实体或要素 , 或是自源的 ( 本语言产生的 ) 、或是他源
的 ( 从历史继承下来 的、从其他 方言 和语言 借用 过来 的 ) 。 来源 性
质不同 , 证明方法不同。当来源性质没有确证之前 , 其关于某个语
言要素或实体的来源证明 , 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 如笔者关于
武汉方言“着”( 音“左”) 的来 源的 思考 。 我们 知道 , 假设 性的 前
提 , 不论其论证如何 , 得出 的结 论只能 是可 能性 的。因 此 , 当我 们
无法确定或没有证明其来 源时 , 是否 先把 它看 作是自 源的 比看 作
他源的更为客观一些 ?

① 京山等地表示“好吗”的“哈”也可能是叹词“啊”的应答变体 , 而 不是
合音。因为在一个连续的语流中发 [ a ] 音时 , 极易带出[ x] 音。究竟此“哈”从
何而来 , 是一个词的多种解释问题 , 并不影响文中观点。
② 冯春田 :《合 音 是 疑问 代 词“咋”与“啥 ”的 一 些 问题》,《中 国 语 文》
2003(3 )也谈到类同的观点。
③ 如杨永龙先生 :《汉语方言先时助 词“着”的 来源》,《语 言研 究》2002
(2) 等。
④ 萧国政 :《武汉方言“着”与“着”字句》,《方言》2000( 1) 。

37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合 4 .2 合音词 ( 或合音语素 ) 就其语音构成看 , 同其他音节没有
音 什么不同 , 其不同在于其构成音素及所负载的意义具有可论证性。

的 即 : 不仅音节的构成要素可解释为对其他几个音节有规则的选取 ,
语 而且其负载的意义等同 于或源 自其 他几个 音节 的意 义。或 者说 ,

构 合音词关涉的两个语言片段 X’和 X , 在语音上具有分 合互逆互 证
成 关系 , 在语义上具有同义互逆 ( 原义合音词 ) 或源流互逆 ( 转义合音

型 词 ) 。如果两个语言片 段语义 相同 , 语 音无分 合互 逆联 系 , 则不 是
及 合音词。例如 :

义 (87) 两个 lia k ・ | →俩 lia ( 河南郑州 )
语 (88) 三个 san k ・ | →仨 sa ( 同上 )

问 (87) (88) X’和 X 语义 上 有 同义 互 逆关 系 , 但 语 音 上没 有 分 合 关
题 系 , 因此其 X 均 不是 合 音词。同 理 “
, 孬”在 语义 上 是“ 不好”的 意
思“
, 不好”和“ 孬”可 以互证 , 但 是如 果找不 到语 音上 的分合 联系 ,
“孬”就只可能看作合义词或会意字。
合音词除了音节及其所 负载的 意义 具有可 论证 性 外 , 还有 第
三个条件———时间因素 , 即 : 分 音先 于合 音而 存 在。如 果反 过来 ,
合音先于分音 , 那么就 是所 谓的分 音现 象。例如 一般 认为“窟 窿”
是“孔”的分音“
, 糊弄”是“ 哄”的分音。 时间的 先后 , 从一个方 面
看是客观的、绝对的 , 但从另一方面看是与具体的观察视点联系在
一起的 , 是相对的。如果用 X 和 X’代表分 合两 个语 音片断 , 那 么
从理论上讲 , 很有可能汉语 书面 语是 先有 X’后有 X, 而某 个方 言
则可能相反 , 反之亦然。比如甲方言是说“ 糊弄”, 后来由于学习书
面语 , 引进了其同义词“哄”, 那 么该方 言就 是先有 分音 X’后有 合
音 X。又比如乙方言 ( 如武 汉方 言 ) 是先 有单音 词“哄”, 通 过普 通
话学习又引进了其多音同义词“糊弄”, 那么对于这个方言而言 , 就

① 分音涉及到古汉语的复辅音问题 , 有些学者认为“孔”的声母是 复辅
音 : k l。

37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是先有合音 X 后有分音 X’。并且这两 个方言 具有 分合关 系的 两 合
个词 , 其分合联系都不是自源的衍生 , 而是他源引进所致。而合音 音

词与分音词 , 一般则是侧重于同一系统自源衍生。 的
4 .3 合音词是应用语音手段创造的词。语音、语义和语法在 语

合音词中纵横交织。在合音 词中 , 不 仅音节 的构 成和 语义 的形 成 构
具有可论证性 , 而且合 音时 , 当语 音结 构、语 义结 构和 语法 结构 发 成

生矛盾时 , 语音具有强 制性 , 只要 合音 需要 , 语义 结构 和语 法结 构 型
都可以被跨层次、跨平面任意肢解和切割。 ( 参看 3 .1 .3) 及

但是在使用的时候 , 其意义的构成或来源 , 常常影响其语形组 义
合。不过 , 这 种 影 响 的 时 间 相 对 比 较 短 暂。 比 如“ 你 们”的 合 音 语

“您”在表达第二人称敬称复数长期排斥用“们”就是一例。但是随 问
着时间的流转 , 人们忽略了它的来源 , 加之语言表达中出现空位需 题
要填补 : 汉语有表第二人称平称的“ 你们”, 也要求有相应敬称形式
类推形式 , 故“ 您”加“ 们”的 用 法“ 您们”, 就 逐 渐 被人 们 接受。 不
过“
, 您”后面到底能 不能用“ 们”, 语 言学家 的看 法是 不尽相 同的 ,
但如果结合合音词的使用 规律 来思考 , 这 个问 题就会 变得 简单 得
多。因为“您”的用法不受合音来源语义的制约 , 不是孤立的 , 其他
合音词也是如此。比如例 (36 “
) 这 一”的合 音这2 ( t ei51 ) , 在年 龄
大的人当中 , 当后面的数词是“ 一”时 “
, 一”不出现。但是在年轻人
那里 , 或受年轻人影响较多而忽视其合音来历的年龄大的人当中 ,
这2 后 面也 可加“一”了 , 并且 随着 这种用 法的 被接受 , 这2 就完 全
变成这1 ( t i51 ) 的口语变体了。
4 .4 不同语言各自有自己独立的语音体系与合音体系 , 并且
其合音规律、合音系统、合音方式都体现在合音类型中。因此本文
合音类型的归纳和探讨 , 是汉语合音体系的探索。另一方面 , 合音
词又是可因音求义、因义寻音的词 , 因此本文又是汉语合音词意义
和用法的解释与论证。这种解释与论证不只是为我们建立对合音
的理性系统 认识 , 而且还 能说明 一些方言 里某些 词“ 很土”的音 或

37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合 很难解释的意义。
音 前者如有些说仙桃方言的人认为 , 普通话说“ 你干什么”, 他们

的 仙桃人则说“你干耸家”, 仙桃的说法太土了 , 很难听。持这种观点
语 的人表面上是论及读音 , 可实 际上是 在为 这种 读音与 普通 话语 音

构 的系统找不到联系而心怯。一旦你告诉他这是合音现象及其合音
成 原理时 , 那种方音自卑感马上就消失了。

型 后者如河南周口方言送客人时说 :
及 (89) 你走啊 ? ( = 你走好 , 啊 ?)

义 一个“啊”怎么会有“好 + 啊”的意思 ? 从一般的词义演变是无法说
语 明的 , 简单地从语音脱 落也 说不过 去。因 为从语 法上 讲“ 好”是 实

问 词“
, 啊”是虚词 , 要 脱落也不 会把实词 脱落掉 ; 从 语音上讲“ 好”发
题 音比“啊”响且在句中 , 要脱掉的也只能“ 啊”。如在普通话里“ 你走
好 , 啊 ?”就可减说为“ 你走好 !”但是如果我们用合音加语音脱落的
理论就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即在周口方言里“好啊”先经历一
个合音阶段 , 合为“ 哈”; 由于在句末和用于特定场合“哈”的声母弱
化以致脱落 , 但是句子的意思没变 , 就带来了周口方言“啊”在特定
语境里表“好啊”的意思 , 并不是“ 啊”含有“ 好 + 啊”的词义。

( 本文与柯航、彭淑莉合写 , 原载 ( 首届国际
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集 )《汉语方言语法
研究和探索》,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2003 年 12 月 )

37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新加坡华语词的词形、 的


词义和词用选择 、




新加坡 华语 ( 以下 一般简 称华语 ) 和 普通话 , 是现 代汉语在 世 用

界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两种社会变体。 择
从两种变体的高级形态—比 较规 范的 形式 来看 , 两者 的语 音
差异较小 , 词汇差异较 大 , 语 法在 大的 方面基 本相 同 , 但在 小的 方
面存在着好些细微差异。就是差异比较大的词汇 , 应该说 , 也是同
多于异。
“同多于异”是从词语的 总体 说的 , 但是 如果 把词 语出 现的 频
率和用法考虑进去 , 从交际和交流的角度来看问题 , 那么有差异的
词语在华语习得者和普通 话习 得者的 交流 中 , 可能和 曾经 产生 的
障碍和误解 , 是不能忽 视的 ( 当 然引起 交流 和理解 障碍 的 , 不限 于
词汇 ) 。
华语和普通话的词语差异 , 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 ①词的
意义相同 , 词形选择不 同—同义 词的词 形选 择差 异 ; ② 词形 相同 ,
义项选用不同—同形词的义项选择差异 ; ③词义或者词形也相同 ,
色彩和用法不同—同义词、同一 词的 使用选 择 差异。 新加 坡华 语
的这些不同 , 在理论上可 看作 是不同 汉语 变体 对汉语 已经 有和 可
能有的词语 , 在词形、词义和词用上所作的不同选择。
华语词在形、义、用上 , 不同于 普通 话的 选择 , 情 况 复杂 , 类 型
繁多 , 本文只是对其常见类型的描写和说明 , 以为教学和进一步的

37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研究提供一 个 基础。 文 章 提到 的 词 语 , 是 举 例 性 的 , 其 穷 尽 列
华 举 , 或定量研究 , 应 该是《20 世纪 末新 加 坡华 语与 普通 话“词 语 对

词 接”词典》 和另外文章的任务。词语的实际语例只举 新加坡华 语
的 的 , 这样处理一是考虑 行文简 洁和 篇幅 , 二是 我们 有个 假设 , 即 拙

形 文读者是比较熟悉或就是使用普通话的。
、 本文以下分为 5 个部分 , 前 3 部分 描写 华语和 普 通话 词语 在

义 语形、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异类型 , 第 4 部分综合讨论这些差异给我

词 们的整体认识和理论启示 , 第 5 部分在前 4 部分的基础上 , 提出我
用 们对世纪之交和新的世界 经济 形势下 , 汉 语词 汇研究 及汉 语的 国

择 际研究的一些看法 , 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 同义词语的形式选择

1 .0 新加坡华语和汉语普通话的词语 , 在同一个意义上常常
使用同一形式的词语。但是 很多 时候 , 在同 一意 义上 却使 用了 形
式不同的词语。如下面所 举词例 中 “
, / ”两边是 意义 相 同的 词 , 但
是左边的新加坡华语词语 ( 标作“ 新”) 和右边 的普 通话词 语 ( 标 作
“普”) , 在形式上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形式。

① 对于新加坡华语词汇的特 别之处 , 或 者是形 成差异 的原因 , 已有 以


下学者作过研究 , 如周清海 1972 , 陈重瑜 1988 , 汪惠迪 1997 , 余尚兵 1997 , 等
等。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即可以说它们都是把华语和普通话作 为两
个互不相关的对象 ( A、
B) 进行观察和研究 , 然后站在新加坡 华语或方言 的角
度来述说其特殊或不同。并且其比较 一般都 未观察 到义项 的差异。但是 应
该说这些研究能使我们比较突出地看 到新加 坡华语 的“异”及其一 些成因 的
解释 , 也是我们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基础。
② 汪惠迪的新加坡特有词语研究是本项研究的内容之一。

37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 ) 搭客大厦 ( 新 )/ 候机楼 ( 普 ) 坡
【语例】有关班机 MS861 于星期日凌晨 2 时 40 分从樟宜机 场 华

第一 客大厦 道起飞。 (《樟宜机场惊险一幕》,《联合晚报》 词
1998 年 2 月 9 日第 1 版 ) 的

(2 ) 机航 ( 新 )/ 机组 ( 普 ) 形
【语例】据了解 , 当 时 , 机 上有 109 名 搭客 及 15 名 机 航人 员。 、

(《樟宜机场惊险一幕》,《联合晚报》1998 年 2 月 9 日第 1 版 ) 义

(3 ) 会面、碰面 ( 新 )/ 见面 ( 普 ) 词
【语例 1】在新加 坡 推广 华语 , 是 以它 作 为“华 人的 母语”为 理 用

念的 , 华人 面 讲华 语 , 就很 难说这 是母 语了 , 至少 在逻 辑 择
上如此。 ( 庄 永康《母 语・ 文 化 ・ 经 济 语》,《联 合 早 报》1997
年 8 月 31 日第 2 版 )
【语例 2】再多一 个月 左右 , 中共 国家 主席 江 泽民 预 料将 在 华
盛顿同美国总统克林顿 面。 ( 林义明等《李资政在英国国际
战略研究院演讲全文》《联合早报》1997 年 9 月 8 日第 8 版 )
上列意义相同的词语中 , 例 ( 1 ) 的形 式 完全 不同 , 例 ( 2 ) 的 形
式部分不同。为表述方便 , 以下 分别 称为全 异型 同义 和偏 异型 同
义。
1 .1 全异 型同 义 , 有的 音 节相 等 , 有 的 音节 不 等。音 节 相
等的全异型 , 斜线两边 词语的 性质 是相同 的 , 即要 么都 是词 , 要 么
都是语 ( 短语 , 即词组 ) 。如例 ( 1) 前一个例子斜线两边都是双音节
词 , 例 ( 4) 斜线两边是 3 音节词 , 例 ( 5 ) 和例 ( 6 ) 的斜 线两边 是单 音
节的词。
(4 ) 耶尔辛 ( 新 )/ 叶利钦 ( 普 )
(5 ) 还 ( 新 ) / 交 ( 普 )【语例】新 : 要先
(6 ) 年 ( 新 )/ 岁 ( 普 )
【语例 1】前天遇 到她 , 已不 成人 形 , 好 像一 下 子老 了 几 十年 ,
……

37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 陈日益《祥林 嫂》,《联 合 早报》1997 年 12 月 18 日 副 刊 第 2
华 版)

词 【语例 2】当产品促销员才 5 天 , 便陪同 大她 10 年 男同事 回
的 家 , …… (《15 岁少女做同事仅 5 天 青年即 跟她发 生关系》,

形 《联合早报》1997 年 12 月 18 日第 12 版 )
、 音节不等的全异型 , 斜线两 边 , 有的 都是词 , 如 例 ( 7 ) ; 有的 一

义 边是词一边是语 , 如例 ( 8 ) 例 ( 9 ) 。 即同 一个意 思新 加坡华 语和 普

词 通话一个用词表达 , 一个用短语表达。
用 (7 ) 西哈诺 ( 新 )/ 西哈努克 ( 普 ) 尼逊 ( 新 )/ 尼克松 ( 普 )

择 (8 ) 峰会 ( 新 )/ 最高级会谈 ( 普 ) 巴刹 ( 新 )/ 菜市场、集贸市场
( 普)
(9 ) 亚细安 ( 新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东盟 ) ( 普 )
【语例】 1967 年 8 月 8 日 , 东南亚五个国家菲律宾、印尼、马来
西亚、新加坡和泰国 在曼 谷成 立一 个泛 东 南亚 的组 织———亚
安 , 到今年恰是亚细安成立 30 周年的年头。 ( 社论《亚细安
贡献巨大》,《联合早报》1997 年 7 月 25 日第 22 版 )
1 .2 偏异型也有等音节偏异 和差音 节偏 异两 类 , 斜 线两 边
词语的性质情况和全异型基本相同。 如例 ( 2 ) ( 10 ) 斜 线两 边都 是
词 , 例 ( 11 ) 斜线的两边都是短语和词。
(10) 震央 ( 新 )/ 震中 ( 普 )
【语例】走在大地震 央 北 县大 河乡 , 几乎 看不 见任 何完 整
的建筑物 , ……
(《我的家全塌了》,《新民日报》1998 年 1 月 12 日第 19 版 )
(11) 欧洲联盟 ( 欧盟 ) ( 新 )/ 欧洲共同体 ( 欧共体 ) ( 普 )
【语例】亚细安……总人口达 4 亿 4000 万 , 比起 洲联 盟 3
亿 7000 万人还多 , ……可以说亚细安是以它独特的姿态出现
在国际地平线 , 它既不像 盟 北美贸易区那样严谨 , 又不如
非洲统一组织和不结盟 运动 那样 松散 , …… ( 社 论《亚 细安 贡

38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献巨大》,《联合早报》1997 年 7 月 25 日第 22 版 ) 坡
1 .3 一个比较有趣 的现象 是 , 在全 异选择 和偏 异 选择 中 , 好 华

些非外来词都 是分 别 选用 某 个 合成 词 的一 个 语 素 构 成的。 如 例 词
(2 ) 的“ 碰面”和“ 见面”的“ 碰”和“ 见”就 可以说 是分 别选取 合成 词 的

“碰见”的前后两个语素 , 同样“ 使到”和“ 使得”的“ 到”和“ 得”也 分 形
别是合成词“得到”的两 个语 素。或者 说 , 新加 坡华语 和普 通话 部 、

分同义词语语形的不同 , 是由 于对相 关合 成词 的语素 不同 抽取 所 义

致。这种词语比较多见 , 相关合成词附后。例如 : 词
(12) 天 ( 新 )/ 天 ( 普) 上空 用

碰 、会 ( 新 )/ 见 (普) 碰见、会见 择
(13) 收 ( 新 )/ 招 ( 普) 招收
省 ( 新 )/ 节 ( 普) 节省
如果用 AB 代表相关复合词 的前 后两 个 语素 , 那 么例 ( 12 ) 华语 是
取 A , 例 (13) 华语是取 B 。有些单音节 的全异同 义词也可 以找 到
其相关复合词 , 它们也可 以解 释为对 某个 潜在 复合词 的分 解和 选
取。例如 :
(14) 大 3 年 ( 新 )/ 大 3 岁 ( 普 ) 年岁
这个桌子很 ( 新 )/ 这个桌子很 ( 普) 美好
(15) 震 ( 新 )/ 震 ( 普) 中央
先 (新) / 先 ( 普) 交还
这个东西很 ( 新 )/ 这个东西很 ( 普) 沉重

二 同形词语的意义选择

2 .0 新加坡华 语的 词语 和普 通 话的 词语 形式 相同 , 意义 也
相同 , 这是主要的一面 ; 但是华语和普通话还有词语形式相同而意

38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义不同或不尽相同的一面。在整个词语中这种情况尽管所占比例
华 不大 , 但是对华语与普通 话使 用者之 间交 际和 交流的 影响 或障 碍

词 却比较大或者说有时非 常大。词 义的 不同 , 粗分 有迥 异和 微殊 两
的 大类 , 具体说来情况比较复杂 , 下面略分 4 类给以说明。普通话里

形 词语的词义 ,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词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1996 年版为据。
义 2 .1 一个词在华 语和普 通话 词义完 全不 同。比如“ 呱呱 叫”

词 在华语和普通话 里 都只 一 个或 几 个 义项 , 但是 词 义 却 完 全不 同。
用 呱呱叫 ( 或写作“ 刮刮叫”) ,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457 页给出 的

择 词义是“形容极好”, 其举例是 : 他象棋下得呱呱叫。可是在新加坡
华语里 “
, 呱呱 叫”有另外 两个义 项 : ① 意见很 大 ; ②大吵 大闹或 声
音过大 , 影响他人。例如 :
(16 a ) 他们呱呱叫 , 说女佣的饭菜做得太差了。
(16 b ) 他们在外面呱呱叫 , 吵得我没办法做事。
2 .2 有些词在华语和普通话里义项 不等 , 在差出的 义项上 ,
词的意 义 不 同。 比 如 普 通 话 里“ 要”(《现 代 汉 语 词 典》修 订 本
1465 页 ) 有 8 个义项 : ①希 望 得到 , 希望 保 持 ; ② 索 取 ; ③ 请求 ; ④
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 ; ⑤须要 , 应该 ; ⑥需要 ; ⑦将要 ; ⑧表示估计 ,
用于比较。可是 , 华语的“ 要”有另外两个义项 , 并且“要”在这两个
义项上使用的频率很高。
【要 1】( 新 ) = 会 ( 普 ) 。例如 :
(17) 先答应我 , 不能生气 , 我才 出来 ! ( 田流《高山、流水、
虹》第 97 页 )
例 (17) 用“要”的地方 , 普通话要用“ 会”。

① “公司”有两个义项 : 1 .一种商 业组织 ; 2 .合 伙 , 共 同承担。如 : 今 天


吃饭的钱我们俩公司。但是第 2 个义项是方言义项 , 不能算华语的 词义。参
看周清海《方言词对华语的影响》。

38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要 2】( 新 ) = 希望/ 想 ( 普 ) 。例如 : 坡
(18) 当几乎所有的亚洲 国家 支持 美军在 本区 域驻 防的 同时 , 华

也没有一个亚洲国家要在涉及中国国内事务或领土主权 词
的课题上扮演任何的角色。 ( 林义明等《李资政在英国国 的

际战略研究院演讲全文》《联合 早报》1997 年 9 月 8 日 第 形
8 版) 、

2 .3 词的抽 象 意义 相 同 , 具 体 意义 ( 意 义 所联 系 的 内 容 ) 不 义

同。例如“劳改”是劳动改 造一 语的 简缩 , 其基 本词 义 ( 抽象 义 ) 是 词
指为改造或改正而进行的强制性劳动。可是由于在新加坡和中国 用

劳改使用的范围不同 , 其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在华语中 “
, 劳改”是 择
指对违纪者的惩罚。在新加坡 , 以前对乱丢废物者只处以罚款 , 结
果收效不大。后来政府修改 法令 , 对 乱丢废 物者 另处 以强 制性 的
劳动。被罚者通常是 10 人一组 , 穿 上橙 色背心 , 到 公 园或 组屋 区
从事清洁劳动。劳动时间视情节轻重 , 半小时到 3 小时不等。 ( 参
看汪惠迪《华语特有词语 : 新加坡社会写真》)
(19) 不准乱丢垃 圾。 违者 可 被罚 款 最 高达 $1000 或在 劳 改
法令下受罚。 ( 新加坡巴士车上的张贴 )
在普通话里 “
, 劳改”是 对罪犯 的处罚 , 是中 国“ 对判处 徒刑的犯 罪
分子实行的一种 措 施 , 强 迫他 们 劳动 , 在劳 动 中 改 造他 们 成 为 新
人。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 第 755 页 )
又如“大字报”虽然都是 用毛 笔书 写并贴 在公 开场 合的 文件 ,
但是在华语中是指非法放高利贷者 ( 又称大耳窿 ) 向逾期未还债的
债户张贴的索债告白或“讨 债公告”, 在 普通话 中则 指出于 政治 目
的公开他人的问题 ( 甚至隐私 ) 或者发表政治歧见的一种张贴物。
2 .4 一个词有多个义项 , 华语经常用其中 一个义项 , 而普 通
话是常用另一个 (/ 些 ) 义项。例如“ 检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616 页列出两个义项 : ① 找出 缺点 和 错误 , 并 作 自我 批 评 ; ② 总 结
分析 ( 一般是用于研 究方面 的说 明 ) 。普通 话常用 第一 个义 项 , 华

38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语常用第二个义项。例如 :
华 (20) 卫生部长姚照东说 , 他 已指 示各医 院 讨 们目 前所 提

词 供的意外与紧急服务 , ( 梁文 宁报道《各医 院 考虑 提高 意
的 外紧急服务收费》, ……《联 合早报》1997 年 7 月 25 日 第

形 1 版)
、 在例 (20) 的意义上 , 普通话一 般用“ 检查”( 检 查 ,《现代 汉语词 典》

义 修订本 616 页第 1 个义项是 : 为了发现问题而细心查看 ) 。

词 又如“协助”,《现代汉 语词 典》修订 本 1392 页的 词 义解 释是 :
用 帮助 ; 辅助。普通话通常是在第 2 个义项 ( 辅助义 ) 上使用这个词 ,

择 而新加坡 华 语则 通常 是第 1 个 义项 ( 帮助 义 ) 上使 用这 个词 “
( 帮
助”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38 页的词义解释是 : 替人出力、出主意
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 ) 。例如 :
(21) 政府已经拟定一个 计划 , 由 裕廊镇 管理 局购 买及 拥有 一
批政府组屋 , 然后完全以市场价格出租给外国人、技术工
人和专业人士都可以租用整个单位组屋。这将 助 们
解决目前所面对的住房问题。 (1997 年国 庆总理 演说 全
文《汇集全球人才建 设国际 都会》,《联 合早 报》1997 年 8
月 25 日第 7 版 )

三 同义词和同一词的语用选择

3 .0 华语和普通话在词语的使用上 , 有的是同义词语的选用
习惯不同 , 有的是同一词语的应用范围不同或色彩处理不同。
3 .1 同义词的异用选择。常常看到在相同内容的表达上 , 新
加坡华语是选用同义词中的一个词 , 而普通话则是选用另一个词。
例如“面 临”在《现代汉 语词典》修 订本 879 页的词 义解释 是 : 面 前

38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遇到的 ( 问题、形势等 ) ; 面对。可见“面临”和“面对”在一个意义上 坡
是同义词。可是在例 (22) (23) 中 , 华语选择了“ 面对”
“ 面对了”, 而 华

普通话一般是习惯用“面临”。 词
(22) 政府已经拟定一个 计划 , 由 裕廊镇 管理 局购 买及 拥有 一 的

批政府组屋 , 然后完全以市场价格出租给外国人 , 技术工 形
人和专业人士都可以租用整个单位屋。这将协助他们解 、

决目前所 对 住房问题。 ( 1997 年国庆 总理演 说全 文 义

《全球人才建 设 国 际 都会》,《联 合 早 报》1997 年 8 月 25 词
日第 7 版 ) 用

(23) 尽管苏州工业园区 在招 商方 面 对了 时性 的困 难 , 中 择
国政府对园区最近的招商成绩表示赞赏。 ( 许丽卿《中国
领袖北戴河讨 论 园 区 发展 问 题》,《联 合 早报》1997 年 8
月 12 日第 1 版 )
又如在一定的条件下“
, 未来”和“ 下来”是同义词 “
, 对”和“比”
是同义词 , 可是在例 ( 24 ) 和 ( 25 ) 中华语选择了“ 下来”和“ 对”, 若是
换成普通话通常是会选用“未来”和“比”。
(24) 在 来 五年内 , 将有 240 名 医科 学生从 受 卫生 部承 认
的医学院毕业。 ( 国 会报道 卫生 部决 定调 高 医生 对人 口
的比例》,《联合早报》1997 年 7 月 25 日第 10 版 )
(25) 以政府医院的医生对病床比例 来说 , 目前是 1 对 3 .7 , 十
年前是 1 对 5 .7 , ……。 ( 国 会报 道《卫 生部 决 定调 高 医
生对人口 的 比 例》,《联 合早 报》1997 年 7 月 25 日 第 10
版)
不仅实词的选用如此 , 虚词 的选 用也是 这 样。如 以下 例句 华
语在介词上就分别选用了“在”
“ 给”
“ 受”, 而普 通话 通常是 会分 别
选用“从”
“ 被”, 或者在华语用“ 受”的地方 , 普通话不用介词。
(26) 李鹏总理将 月 24 日 起访问 我国。 ( 许 丽卿《中国 领
袖北戴河讨论园区 发 展问 题》,《联合 早 报》1997 年 8 月

38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12 日第 1 版 )
华 (27) 咪咪在经理的引导下 , 给 绍和同事们认识 , 发觉男士都

词 对她表 示“ 亲 热”和“ 好 感”。 ( 田 流《高 山、流 水、虹》, 8
的 页)

形 (28) 在下来的五年内 , 将有 240 名 医科 学生从 生 部承 认
、 的医学院毕业。 ( 国会报道《卫生部决定调高医生对人口

义 的比例》,《联合早报》1997 年 7 月 25 日第 10 版 )

词 3 .2 有 的词 语使用 范围 在华 语和普 通话 是不一 样的 , 如 果
用 站在普通话的立场 , 华语的“ 策略”一词的使用范围扩大 “
, 策略”函

择 盖“战略”, 在普通话里一般各有分工。“ 战略”,《现代汉语词典》修
订本 1583 页列出 3 个义 项 : 1 .指导 战争 全局的 计划 和 策略 ; 2 .有
关战争全局的 ; 3 .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 策略”,《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127 页列出了两个义 项 : 1 .根 据形势 发展 而制 定的 行动 方
针和斗争方式 ; 2 .讲究 斗争 艺术 , 注意 方式 方法。不 难 看出 , 大 的
策略 , 普通话是用“ 战略”一词表达。若此 , 例 (29) 用“策略”的地方
要改为“战略”。
(29)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 詹道 存博 士透露 , 南 大已 经拟 定了 第
二个策略性发展计划 , 旨在 下个 世纪 把南 大 发展 成为 东
方的麻省理工学院。 ( 蔡月英《南大拟就第二个策略性发
展计划》,《联合早报》1997 年 8 月 14 日第 3 版 )
同样“
, 怎么样”和“ 什么样”
“ 怎样”, 普通话现在是有些分工或
说倾向的。但是华语好像不分。比如普通话用“怎么样”的地方华
语用“怎么样”, 如例 ( 30 ) ; 普通话 用“什 么样”或“ 怎样”的地 方 , 华
语也用“怎么样”, 如例 ( 31 ) ( 32 ) 。
(30) 什么 ? 你早知道了 ? 知道还不跟他吵 ? 你居然姑息他 ?
大姐你太懦弱了 !”
“ 不然 , 你要我 么样 ?”( 胡月宝《女人
女人》, 第 11 页 )
(31) 表面上 , 我看起来迷迷糊糊的 , 可是 , 心里却比谁都清楚 ,

38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我要的究竟是一个 么样 人生。 ( 尤今《现代女性的快 坡
乐之路》,《语讯》第 46 期 8 页 ) 华

(32) 虽然我没有什么特别 , 更谈不上有什么伟大的贡献 , 但如 词
果世界没有云 , 那又会是一个 么样 世界呢 ? ( 陶乐心 的

《云的随 想》,《联 合 早 报》1997 年 10 月 16 日 副 刊 第 5 形
版) 、

3 .3 词语的褒贬色 彩是一 定的 社会生 活打 在词 语上 的社 团 义

心理烙印 , 或曰文化烙 印。由于 新加 坡和中 国大 陆近 几十 年的 政 词
治文化经历相 差很 大 , 使 得 好 些词 的 感情 色 彩 相差 较 大。 如“ 遣 用

送”在普通话中是有贬 义的 , 其 词义是 : 把 不符 合居留 条件 的人 送 择
走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1014 页 ) 。可是华语却是中性的。如 :
(33) 在这个欢乐的时 刻 , 要 感谢 上帝 , 因为 他深 爱 世人 , 因 此
把他的儿子 耶稣 送 间。 新 加 坡课 程 发 展 署 ( 中 三 )
《公民与道德教育 ( 学生作业 )》上册 , 第 33 页 )
又如“一小撮”在指人时 , 普通话是指 坏人 , 即贬义的 , 可是 华
语也是中性的。例如 :
(34) 庭警宣布案件延迟到下午 2 时 15 分开庭 , 大家才纷纷离
开 , 只剩下 小撮 站门 口。 ( 郭品 芳报 道《都想 看两 女
皇律师公堂较量———高庭爆满许多公众不得其门而入》,
《联合早报》 1997 年 8 月 19 日第 4 版 )
不过有些情况比较复杂 , 看起来好些色彩不同 , 可实际上可能
是属于华语和普通话义项选择不同 ( 参考 2 .3) , 如下面 ( 35 ) 对“ 所
谓”的使用。
(35 ) 吕 贵 兴 就 是 人 人 谓 “ 地 牛 ”———环 境 卫 生 稽 查
员 , …… ( 彭彩彬《
‘地牛’开传票 小贩 会恨 吗 》
? ,《新 民
日报》1998 年 1 月 24 日第 15 版 )
“所谓”,《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1213 页列出两个义项 : ①所说的 :
所谓共识 , 就是共同的 认识 ; ② ( 某 些人 ) 所 说的 ( 含 有不 承认意 ) :

38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难道这就是所谓代表作 ? ( 摘 注 : 在后 一个义 项上 “
, 所谓”一般 可
华 后带“的”, 是贬义的 ) 。

词 词的有些意义 , 从一方面看是色彩 , 从另一方面看是词义。尤
的 其是当这种意思选用词语或语素表达时 , 可能更多是词义 , 如华语

形 有、普通话没有的一个词“ 提呈”。例如 :
、 (36) 预料各医院将在 两个 月内向 政府 呈 们的 建议。 ( 梁

义 文宁报道《各医院考虑提高意外紧急服务收费》,《联合早

词 报》1997 年 7 月 25 日第 1 版 )
用 “提呈”可以说是“提出”+ 敬重的感情色彩 , 也可以说 : 提呈 = 提出

择 + 呈报 ( 下向上提交 ) 。

四 综合讨论

4 .1 新加坡华语和 普通话 词语 的不 同 , 有 的反 映在 形式 ( 词
形 ) 上、有的反映在意义 ( 词义 ) 上 , 有 的反映 在用 法 ( 词用 ) 上。 如
果把上面对形式、意义和用法的 同异用“ + ”
“ - ”表示 ( + 表 同 , -
表异 ) , 那么上面 3 节讨论的对象及其形、义、用特征可列成下表 :
词形 词义 词用 上文讨论对象
A - + + 异形 - 同义 : 同用词
B + - - 同形 - 异义 : 异用词
C + + - 同形 - 同义 : 异用词
D - + - 异形 - 同义 : 异用词
就是说 , 第 1 节讨论的是 A ( 异形 - 同义 - 同用词 ) , 即词的意
义相同形式不同的 同义 异形 选择 ; 第 2 节讨 论的 是 B ( 同形 - 异
义 - 异用词 ) , 即词 的形式相 同意义不 同的同 形异义选 择 ; 第 3 节
讨论的是 C( 同形 - 同义 - 异 用词 ) 和 D ( 异 形 - 同 义 - 异 用词 ) ,

38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即同一词和同义词的异 用选择。 为了 使我们 的讨 论尽 量明 了 , 上 坡
面的讨论我们把很多问题简化了。而实际上华语和普通话的差异 华

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 下面作进一步的阐述。 词
4 .2 在词语语形的 选择上 , 华 语词 有的是 全异 选 择 , 有的 是 的

偏异选择。其中与某个合成 词有 联系 的异形 词语 占相 当比 例 , 这 形
种情况 , 为汉语间的交流、交际和理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语言 、

单位的选择上 , 华语和 普通话 有的 都选词 , 有 的都 选语 , 有 的一 个 义

选词 , 一个选语。如果就相同意义是用短语还是用短语紧缩的词 , 词
港、澳、新加坡、台湾和中国大陆是有不少差异的 , 应该说这方面也 用

是华语和普通话词语语形差异 ( 或选择 ) 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择
4 .3 华语和普通话同形异义的选择 , 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从
一个角度看是同形异义选择 ,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是同义异形选择。
比如例 (37) 的“素质”, 是在普通话“ 品质”意义上的使用 , 如果以形
式为起点看意义 , 是华语多了一个义项 ; 可是如果以意义为起点看
形式 , 则是同义异形选择。如 :
(37) 正因为我们是独特 的 , 我们 成为了 本区 域在 货物 与服 务
以及金融方面一个主要的中心。使我们拥有超越确实面
积所能 制造 的影 响力 , 带来 高 质 生活。 ( 1997 年 国
庆总理演说全文《汇集全球人才 建设国际都会》,《联合
早报》1997 年 8 月 25 日第 6 版 )
“带来高素质的生活”普通话 要说 成“ 带来 高 质 生 活”, 或
“带来高 量 生活”。“素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1204 页列
出 3 个义项 : ①事 物本来的 性质 ; ②素 养 ; ③心理 学上指人 神经 系
统和感觉器官上 的 先 天的 特 点。这 3 个义 项 中 没 有一 个 义 项 和
“品质”可以联系上。品 质 ,《现 代汉 语词典》修订本 976 页 只列 出
两个义项 : ①行为、作风上 所表现 的思 想、认识、品性 等 的本 质 ; ②
物品的质量。
词语的问题有时看起来是单个词的差异 , 实际上 , 好些会引发

38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成片的差异 , 甚至系统 差异。如 华语 的“ 素质”可用来 表普 通话 的
华 品质 , 那“ 品质”能否 用来表 普通 话的素 质呢 ? 语言的 事实 的回 答

词 是“
: 可以”。例如 :
的 (38) 学生的 ) 品质不好 , 要求 也不 能太 高 ( 新 ) = ( 学 生的 ) 基

形 础、素质不高 , 要求也不 能太 高 ( 普 ) 品 质 ( 新 ) = 基 础、素
、 质(普)

义 当然如果站在普通话的 角度 看 , 那么就 是华 语“ 品质”
“ 素 质”

词 的词义易位了。不仅品质 和素 质 “
, 要”和“ 会”也具 有这种 语义 功
用 能易位的表现。试比较下面的两个例子 :

择 (17) 先答应我 , 不能生气 , 我才 出来 ! ( 田流《高山、流水、
虹》第 97 页 )
(39) 这就糟了 , 因为 到地面 才填 写 , 人多杂 乱 , 常 常要 造成 延
误 , 旅客 怪的。 ( 黄孟文《安乐窝》第 91 页 )
例 (17) 用“要”的地方 , 普通话要用“ 会”, 即 : 要 ( 新 ) = 会 ( 普 ) 。
反过来 , 例 ( 18 ) 华语用“ 会”地方 , 普通话要用“要”, 即 : 会 ( 新 ) = 要
(普) 。
4 .4 词语在理论可以说是构成语句的材料 , 仿佛一种语言是
先有词语然后才有句子 , 而实际上 , 我们上面讨论的词语都是句子
中的部分。虽然我们说华语 的某 个词 语意义、形 式上 等于 普通 话
的某个词语 , 是就大致可以替代或一般情况讲的 , 而实质上有时要
把华语的一个词 换 成普 通 话的 词 , 是 要 改 变整 个 句 子 的 结构 的。
例如 :
(40) 根据劳工部的初步 调查 , 这 起事件 信 屋 顶下 面的 支
撑架负荷不了上面的重量所造成的。 (《兴建中购物中心
屋顶坍塌》,《联合早报》1997 年 7 月 25 日第 1 版 )
“相信”,《现代汉语词 典》修订 本 1372 页给 出的 词义 是“认 为
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 举例是“
: 我们相信他的试验一定成功。
”例
(40) 是通过调查得出一个初步判断 , 不是确认。根据语境 , 这里的

39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相信”= 估计 ( 普 ) 。“估计”, 普 通话 的词 义是“ 根据 某 些情 况 , 对 坡
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华

446 页 ) , 词典的举 例是 : 估 计他 今 天会 来/ 这几 天 估计 不 会 下雨。 词
( 这两例 , 若换 成华 语 , 是 要 把“估 计”改 为“相 信”) 可 是 在普 通 话 的

里“
, 相信”是没有这种用法或义 项的。 但是 若把 例 ( 40 ) 的“相 信” 形
直接换成“估计”, 新加坡华语语感可能不接受 , 但是若改成另一种 、

结构 , 就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了。如改为 : 义

(41) 根据劳工部的初步 调查 , 可 以断定 起 事件 是屋 顶下 面 词
的支撑架负荷不了上面的重量所造成的。 用

这种就是换了一种说法。当然 , 如果站在词汇的立场 , 也似乎可以 择
说“可以断定”是处于“估计”和“确信”之间 , 或者更准确地说 , 短语
形式的意义比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听起来更明确。又如把例
(42) 的“好过”换成“好于”接 近普通 话 , 但是 换成 ( 43 ) 的结 构就 是
地道的普通话说法了。
(42) 最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新闻报道中 , 我国的名字没有被
提及 , 看起来好像是 这个地 区 没有 新加 坡这 个国 家。) 不
过 , 我情愿新加坡不 在地 图上 , 总 好过 于困 境。 ( 梁 文
宁报道《李 副 总理 : 高 瞻 远 瞩的 政 策 使 我 国避 开 货 币 危
机》,《联合早报》1997 年 10 月 8 日第 1 版 )
(43) 最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新闻报道中 , 我国的名字没有被
提及 , 看起来好像是 这个地 区 没有 新加 坡这 个国 家。) 不
过 , 我情愿新加坡不在地图上 , 总比陷于困境好。

五 一点思考

5 .1 我们认为 , 上面词 语差异 的描 述和讨 论 , 一 方面 能使 我

39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们对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 的词 语差异 建立 一个比 较清 楚的 认识 ,
华 为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 的交际 使用 提供一 个理 论 接口—交 际、交

词 流时能更好地进行语码转换 ; 另一方面也许能为汉语词汇的规范、
的 教学和统一 , 为其他语言和汉语其他语言变体的词汇差异研究 , 提

形 供一点参考。但是这里必须说明的是 : 以上的观察和讨论 , 为了把
、 问题说得尽量明确 , 我们把语言事实极大地简化了。事实上 , 从新

义 加坡的华文报纸、课本 和文学 作品 看 , 应该说 , 目 前新 加坡 华语 的

词 词语 , 既有不同于普通 话的词 形、词义 和词用 的一 面 ( 甲 ) , 又有 接
用 近和相同的一面 ( 乙 ) 。比如普通话说“试管婴儿”, 新加坡华语“ 婴

择 儿”和“ 婴孩”混用。例如 :
(44 我们关心复制 儿 健康 状况 , 担心人 类最终会 完全 丧
失基因遗传的多元性。 ( 国会 报道《复制 科技制造 孩
我国全面禁止利用》,《联 合早报》1997 年 7 月 25 日 第 10
版)
又如 , 普通话用“ 还”( huan ) , 新 加坡 华 语“ 付”
“ 还”连 用 和 并
列使用。
(45) 他不接受我代 他 资 , 于是 两人 各 的 , ……。 ( 田
流《高山、流水、虹》, 112 页 ) ( 这里 : 还 = 付 )
(46) 我说罢收下那一笔 现款 , 即 时就把 剩余 的尾 数 还 他
( 同上 , 第 27 页 )
可是 , 在上面几节进行 词语比 较时 , 为 了鲜明 , 我 们是 只取 了甲 而
避开了乙。而事实上应该说 , 目 前新 加坡华 语词 语是 处于 甲乙 混
用的语言历史阶段。
5 .2 本文不采用“ 差异”说而使用“ 选择”说 , 是基于这样的思
考 , 我们以为 , 在进行观察和 研究 语言 的时候 , 宜 取客 观自 然的 立
场 , 即普通话和新加坡华 语应 看作是 现代 汉语 两种地 域和 社团 变
体 , 其通用和流行的词语词形、词义及其用法都具有历史和现实的
合理性 , 其差异在理论上 可看 作是不 同汉 语变 体对汉 语已 经有 和

39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可能有的词语 , 在词形、词义和词用上所作的不同选择。 坡
但是我们并不否认华语和普通话所处的语 言阶段不 同。因 为 华

从华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报 纸文 章可以 看到 , 其 语言的 精炼 程度 好 词
些还未达到一定的要求 , 其词 语语 体差 异也未 完全 形成。 如文 言 的

词“今日”和口语词“今天”并用。例如 : 形
(47) 上述记者会将于 天 午 4 时 , 在 斯里 卡哥 沙国 家迎 宾 、

馆举行。马哈 迪 首 相向 来 甚 少 针 对特 定 课 题 召 开 记 者 义

会 , 预料 日 记者会 , 他将针对外资政策作出一些重大 词
宣布 , 所 以分 外受 瞩目。 (《联 合早 报》1998 年 2 月 4 日 用

第 1 版右上 ) 择
“提升”和“提高”在新加坡华语使用者的语感里一般认为有雅
俗差异 , 但是报纸的使 用 , 其分别 也不 是很 明显。 可比 较 ( 48a ) 和
(48b ) :
(48a ) 中央医院设立高级护理学院 , 协助本地及区域内的护 士
升 业水平。 ( 叶 立虹 报 道 : 中央 医院 设 立高 级护 理
学院《联合早报》1997 年 8 月 1 日第 6 版 )
(48b ) 他们 也 认 为 应 该 认 真 看 待 总 理 谈 到 有 关 语 文 掌 握 问
题。对于那些 华 文 不好 的 , 一 定要 设 法 帮 助 他 们 高
华文水平 ; 对于那些 精通华 语的 人 , 他们 应 该带 头多 讲
华语和多使用华文 , 并且 把协助 对华 文有 兴 趣的 学生 ,
提高华文程度 , 使他 们能 够在更 高的 层次 上 掌握 双语。
(《联合早报》1997 年 8 月 25 日 第 9 版《吸 引 外来 人 才
是环球趋势》)
5 .3 华语和普通话 的上述 不同 选择 和语言 状 况 , 应该 说 , 很
大一部分是语言以外的因素造成的 , 既然这样 , 那么这是否表明语
言的状况可以用非语言 的手段 去实 现。如果 是这 样 , 那么 现在 世
界处于世纪之交 , 以英语和汉语的两大经济和科技圈正在形成 , 汉
语内部从语言的角度 , 怎么为这个新世纪做点事情 , 恐怕是我们这

39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些汉语学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词 ( 本文是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周清海
的 教授合写的 , [ 新加坡 ]《联合早报》1998

形 年 3 月 5 日、6 日连载 , 又载《中国语文》1999 年第 4 期 )







39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新加坡华语虚词使用说异 词
使


新加坡华语 ( 以下简称‘ 华语’) , 是新加坡华族的民族共同语 ,


是普通话的一种特殊社会 变体 , 它 的形成 , 是 新加 坡华 族多 语、多
方言共同使用及语言融合的产物。
在虚词使用上 , 就通行的书面语看 , 华语与普通话有很多共同
点 , 但又有不少差异。这 些差异 可归 为以 下三类 : ① 有 无差 异、②
甲乙差异、③隐现差异。
本文先简述各类差异 , 再讨论这些差异的成因及其语言启示。
华语用例 , 考虑到广泛性和代表性 , 语料的选择注意了不同的来源
( 见例句后括号中所 注 ) 。 语例 作者是 新加 坡有影 响的 作家、记 者
和学者。因而其语料的代 表性、权威 性和 读者 基础 是可 靠的。 为
节省篇幅 , 虚词用例 , 一般不反复列举。

一 有无差异

有无差异 , 是指某个句法位置上的某个虚词 , 在普通话里是必


须使用的 , 但是在华语 里则不 用或 可不用 的 ; 或者 某个 词 , 在华 语
里是可用的 , 而在普通 话里则 是不 用或 不能用 的。这 里可 看 3 个
词 : 了、的、又 , 其他不赘。
1 .1 “ 了”( le) 。 在现 代 汉语 共同 语 里 , 通 常 认为“ 了”一 般

39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有表语气和已然两种用 法。在下 面的 句子中 , 某 个句 法位 置上 的
华 “了”对于普通话来说是必用 的 , 可 是华 语却 可 不用 ( 例句 中用 [ ]

虚 标示 ) 。例如 :
词 (1 ) 真是糟透 [ ] !”她皱 着眉 , 不由 分说 就拿起 红笔 在那 上
使
用 面写啊写的。 ( 施瑞治《苏丝黄》, 新加坡作家协会《文学》,
说 第 37 期 , 第 40 页 )

(2 ) 那最好 , 最好 [ ] ! ( 田流《高山、流水、虹》第 203 页 )
(3 ) 老一辈的人说 华语 , 即使 仍南 腔北调 , 至 少是 朝向 说华 语
的道路迈进 [ ] 一大步。 ( 吴元华《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第
93 页 )
例 (1 ) 和 ( 2) 的“了”( 从一 般语 气、时态 二分的 观点 看 ) 都是 表语 气
的“了2 ”, 普通话在这些地方一定要用。例 ( 3) 是谈过去的 事情 , 这
个“了1 ”是表已然的时态助 词 , 这个“了”普 通话 一般 是要 用 的 , 否
则“迈进一大步”是未然的。
和不用“了”相反 , 华语在普通话完全不用“ 了”的地方 , 却让当
今大多普通话使用者不可理解 地用 了“ 了”( 词 下面 加横线 标示 ) 。
例如 :
(4 ) 这个立场也符合 界卫生 组织 今年 5 月在 日内 瓦大 会
上做出的决定 ( 国会报道《复制科技 制造婴孩 我国全面 禁
止利用》,《联合早报》1997 年 7 月 25 日第 10 版 )
(5 ) 分析员说 , 人们的恐 惧是 可以 理解的 , 因 为他 一旦 有什 么
三长两短 , 印尼可能将出现 政治 斗争 , 而忽 略 济的 管
理。 (《印尼盾狂迭 新 元也 创 1 .6555 新 低》,《联合 早 报》
1997 年 12 月 13 日第 1 版 )
(6 ) 尽管苏州工业园区在招商方面 对了 时性的困难 , 中国
政府对园区最近的 招商成 绩表 示赞 赏。 ( 许丽 卿《中国 领
袖北戴河讨论园区发展问题》,《联合早报》1997 年 8 月 12
日第 1 版 )

39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如果从意义的角度看 , 例 ( 4) 用“了”的句子是表断定 , 例 ( 5) 用“了” 坡
的句子是假设句的后分句 , 例 ( 6) 用“了”的句子是表伴随状况是进 华

行态 ( 句中的“ 面对了”在 普通话 里一 般会 说成“还 面临 ( 着 ) ”) , 这 虚
些华语用“了”的地方 , 普通话通常都不能用“ 了”。 词
使
1 .2 “ 的”。虚词“ 的”在 普通 话 中有 两个 最常 见的 用 法 : 一 用
是结构助词 , 构成“ 的”字结 构或做 定语 的标 记 ; 二 是语 气助 词 , 表 说

强调 , 构成一种“ 是……的”结构。语气助词“ 的”, 用于表达已然事
件 , 句中与之配对的“ 是”可以不用 , 但是“的”则一定不能少。即 :
Ⅰ .已然 a : S [ ] V P 的 ( √ ) ; Ⅱ .已然 b : S 是 VP 的 ( √ ) ; Ⅲ .
已然 c: S 是 V P [ ] ( × ) 。
例如 :
a .他 [ ] 昨天来的 ( √ ) b .他 是昨 天来 的 ( √ ) c .他 是昨天 来 [ ]
(× )
但是 , 华语就是用 c。例如 :
(7 四人 一个 月前 才获 选参 加 辩论 赛 [ ] , 所 以 准备 的 时
间非常仓 促 , 但 是 他 们 都 表 示 是 抱 着 吸取 经 验 的 态 度 而
来 , 对得奖并不带着太大的 希望。 ( 黄绮芳 报道《取“中 国
化”名字 芦 月 与成 小 龙是 地 道法 国 人》,《联 合 早 报》1997
年 8 月 25 日第 5 版 )
(8 ) 今年 , 园区招商 在 中国 调整 关税政 策 , 周边 地区 竞争 又
分激烈的情况下进 行 [ ] , 在中 新联 合招 商 , 积 极调 整
招商策略下 , 成功地引进 了一 批项 目 , 同时 实 现了 已进 企
业的较大幅度增资。 ( 许 丽卿《中 国领 袖北 戴 河讨 论园 区
发展问题》,《联合早报》1997 年 8 月 12 日第 1 版 )
例 (7 ) ( 8) 括号所代表的空位上 , 普通话都必须用“ 的”。
事实上“
, 的”表肯定 , 与“是……的”结构表“断定”有关系。因
为凡是这类句子都可以 没有“是”, 而 不能没 有“ 的”。如果 句子 是
表述已然事件的“
, 的”的强调点 , 一般是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如例

39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7 ) 例 ( 8) 的强调点分别是谓语动词前面的时间状语“一个月前”和
华 条件状语“中国调整关税政策 , 周边地区竞争又十分激烈”, 并且这

虚 种句子都可以变换为以被强调部分充当宾语的判断句 :
词 (7 ) 四人 个月前 获选参加辩论赛的
使
用 → ( 7’) 四人获选参加辩论赛是 个月前
说 (8 ) 今年 , 园区招商是在 国 调整 关税政 策 , 周边 地区 竞争 又

分激烈 情况下进行的
→ ( 8’) 今年 , 园区进行 招商面 临的 情况 是 国 调整 关
政策 , 周边地区竞争又十分激烈
其实 , 不仅“ 是……的”构成判断强调 “
, 会……的”结构也是构
成同类性质的表达。例如 : 这种 牛奶 他是喜 欢的 丨这 种牛 奶他 会
喜欢的。不同的是 , 用“ 会”构成的判断 , 是表可能“断定”。这种判
断华语也有。不同的是当“会 ……的”结构并 列作 谓语 时 , 普通 话
不用前一个“ 的”, 或 同时省 去后一个“ 会”( 即构成 : 会… , 会 …的/
会… , …的 ) , 而新加坡华语却仅仅不用后一个“ 会”, 因而其结果是
多了前一个“的”( 即构成 : 会… 的 , …的 ) , 形 成了 普通 话不用“ 的”
华语用“的”的句子。例如 :
(9 ) 真可以说是没 有一个 男人 见了她 会不 动情 、不动 心的 ,
( 田流《高山、流水、虹》第 79 页 )
对于普通话来说 , 例 ( 9 ) 的 第一个“的”是 多出来 的 , 得 删除 , 说成 :
会不动情不动心的 ; 或者说成 : 会不动情会不动心的。
1 .3 “ 又”。“ 又”是副词 , 用作关联的时候 , 在普通话中 , 是要
配对使用 的。要 么 前 面 有“ 既”, 或 有“ 又”, 形 成“ 既 … 又 …”或
“又…又…”相呼应的表达格式。但是 , 新加坡华语则不然 , 只单用
一个“又”形成并列表达。例如 :
(10) 越早发现并接受治疗 , 子宫颈癌患者复原的机会就越高 ,
而且要检查出子宫颈癌 , 方法 [ ] 简单又可靠 , 费用也不
高 , ( 叶丽虹《子宫 颈癌患 者复 原机会 很高》,《联 合早 报》

39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1997 年 8 月 14 日第 9 版 ) 坡
(11) 为此 , 该局希望在宿舍和私人住宅之间 , 提供 [ ] 租金合 华

理又条件好的住宅 , 解决这群中层人才的困难。 ( 林琬绯 虚

报道《千四单位各 式组屋 市场 价租给 外国 人才》《联合 早
使
报》1997 年 8 月 28 日第 1 版 ) 用

可对于普通话来说 , 例 ( 10 ) ( 11 ) 的括 号中 是必 须补上“ 既”或“ 又”

的。

二 甲乙差异

虚词使用的第二种差异 , 反映为华语用甲词 , 而普通话则用乙


词 , 反之亦然。这里看几个介词、副词和语气词的使用。
2 .1 介词。华语 介词 和 普通 话介 词 , 在使 用 上的 甲乙 差 异
十分明显。例如 :
(12) 我想等晚上才给你知道。 给 = ( 普通话的 ) 让
(13) 李鹏总理将在本 月 24 日 起访问 我国。 ( 许 丽卿《中国 领
袖北戴河讨论园区 发 展问 题》,《联合 早 报》1997 年 8 月
12 日第 1 版 ) 在 = ( 普通话 ) 从
(14) 不准乱丢垃 圾。违 者 可被 罚 款 最高 达 $1000 或 改
法令 罚。 ( 新加坡 巴士车 上的 张贴 ) 在 ……下 = ( 普

① “方法[ ]简单又可靠”这种说法普通话不是没有 , 那是在口语 句式


中 , 而这里的报道是书面语。从这角度 讲 , 是 新加坡 华语没 能很好 地建立 起
表达不同语体的区别方式或变体。成因参看本文第 4 节。
② 例 ( 12) 转引自周小 兵 :《新加坡 华 语小 说 的语 法特 点》,《双 语双 方
言》,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9。

39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通话 ) 按
华 上面这些例句中华语所用 的介 词和普 通话 都不同 , 普 通话 都要 用

虚 等号后面的介词。
词 有些介词意义相同 , 但是感情色彩不同 , 华语和普通话在用词
使
用 上也不同。例如 :
说 (15) 声美控股及下属的 唯读 光碟 制造公 司 , 于本 周二 遭警 方

及商业软件联盟代表搜 查出 涉嫌 盗版 光碟 软 件的 证据。
( 郑英豪《商业软件联 盟起 诉声美 侵犯 商标 和版 权》,《联
合早报》1997 年 8 月 14 日第 3 版 )
华语这里用的介词“遭”, 普通话 要改 为“被”。 因为 用“ 被”立场 是
中立的 , 用“ 遭”在感 情上则 是站 在被 罚 ( 即不 法 ) 的一 边。如果 是
理解为讲普通话 , 这是 立场 或爱憎 有问 题。不过 , 对 于 这句 话 , 普
通话更倾向于使用“不用介词”的主动句。如说成 :
本周二 , 警方及商业软件联盟代表 , 搜查出声美控股及下属的
唯读光碟制造公司涉嫌盗版光碟软件的证据。
2 .2 副词。这里看两个词 : 太、才。
“太”在普通话里有两 个意 思 : ①表过 于或 过分。 例如“ 太大 ,
小一点行不行 ?”②表“特别”。 例如“这 样太好 了 , 谢 谢。
”可 是 , 华
语的“太”却有第三种 用 法 , 这 种 用法 的“ 太”= ( 普 通话 的 “
) 很”。
例如 :
(16) 在世界羽毛球锦标 赛单 项赛 的第一 天赛 事中 , 印 尼年 轻
选手因为没有参加苏迪 曼杯混 合 团体 赛 , 太 没 有出 场
比赛 , 因 此 在第 一 场 战役 中 都不 太 适应 , 打 来非 常 的 辛
苦。 (《联合早报》1997 年 5 月 29 日 36 版 报 道 : 印 尼 新
手打得好辛苦 )
(17) 我是他的法律顾问 , 只能依照他的指示去办事 , 提出了太
多我个人的主见 和批 评反 而要 被 丘老 先生 叱 骂的 ! ( 田
流《高山、流水、虹》第 217 页 )

40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像例 (16) (17) 这种 用法 的“ 太”, 普 通话 一般 是没有 的。如 果 坡
换成普通话 , 这样用的“ 太”, 要用“很”或“好”去替换。 华

“才”的用法。先看例句。 虚
(18) 关税申报 单 刚巧 用 完了 , 打 算在 飞 机 上 领 了 写 的。 词
使
( 黄孟文《安乐窝》第 91 页 ) 用
(19) 突然亲手交给她一 封信 , 嘱 咐她最 好在 最幽 静的 场所 以 说

最幽闲的心情 开来 阅读。 ( 田 流《高山、流 水、虹》第
80 页 )
“才”,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列了 5 种用法 , 前 2 种是表事
情前不久发生、出现或结束得晚 , 第 3 种用法是表数量少、程度低 ,
第 4 种是表只有在某种条 件下 , 或 由于某 种原 因、目的 , 然 后怎 么
样 ; 第 5 种是表语气。可是 ( 18 ) ( 19 ) 华 语的“才”却是 上述 5 种 以
外的用法 : 表重复 , 华语这个意义上的“才”= ( 普通话的 “
) 再”。说
普通话都得换成“再”。
这种用法的“再”, 陆俭明 ( 1996 ) 指出 : 用于 未然 表 示重 复 , 包
括实际的重复和空缺的 重复。所 谓实 际的重 复 , 是指 所重 复的 动
作是先前已经进行过的动作 ; 所谓空缺的重复 , 是指所重复的动作
先前实际上并未进行过 , 只是 计划 中要 进行的 重复。 在新 加坡 华
语里“
, 才”用于未然也能表示重复 ( 特别是空缺重复 ) 的语法意义。
并且“才”的这种用法很普遍。
2 .3 语气词。与句式 相关 的语气 词 , 是汉 语的 一 种特 色词。
在普通话里 , 句末“ 吗”标志是非问 “
, 呢”标志非是非问。可是华语
的非是非问也用“吗”, 而普通话是要用“ 呢”的。例如 :
(20) 你另有新欢 , 不要他 !”
“不止这些 , 我还欺骗了他 !”
“你还有什 么 话 , 能使 我 相 信 你 所言 所 谈 都 是 事 实 ?”
( 田流《高山、流水、虹》第 89 页 )
在上下文中 , 这个“ 吗”问句是特指问 , 要用“呢”; 如果是反问句 , 是

40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可以用“吗”的。新加坡 华语“吗”的这种 用法 , 陆 俭明先 生 ( 1996)
华 也注意到。

虚 又如表感叹 , 普通话在 下面 的句子 中是 用“啊/ 啦”, 可 新加 坡
词 华语用“咯”。如 :
使
用 (21) 你行的 , 主任 , 写小说你在行嘛 !”赵文华给我戴上高帽。
说 “哪儿的话 ?”我建议说 “
: 编故事我勉强还可以 , 写小说就

轮到像你这样 饱 读 诗 词文 史 的 作 家 才行 !”( 田 流《高
山、流水、虹》第 118 - 119 页 )

三 隐现差异

隐现差异 , 是指所用的 虚词 相同 , 但是 华语 倾向 于 显现 , 普 通
话则倾向于隐含或省略 , 反之亦然。这里看 3 个例子。
3 .1 “ 比较”的隐现。例如 :
(22) 作为新加坡的最大 种族 , 华 人反映 出 较 样化 的语 言
能力类型。 ( 吴元华《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第 20 页 )
例 (22)“ 多样化”前面的“比较”, 在普通话里是意思中有 , 但语
言形式上一般不用 ( 即隐含的 ) 。
3 .2 “ 很”的隐现。例如 :
(23) 开学的第二天 , 我在廊 道上 碰见教 我们 英语 的伊 莉莎 白
小姐 , 她一身 T 恤牛仔裤的装扮 , 显得 年轻 [ ] 活泼。
( 施瑞治《苏丝 黄》, 新加 坡 作 家 协 会《文 学》, 第 37 期 第
38 页 )
例 (23) 是两个“很 + 形容词”构成的联合短语 , 这种短语 , 普通话一
般倾向于二者直接并列 , 不省相 同成分 ( 即“ 很 A 很 B”) , 如 : 显 得
很年轻 [ 很 ] 活泼。可是新加坡华语则省略了一个“很”而形 成“ 很

40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 联合短语”的形式 ( 即 : 很 AB) 。 坡
3 .3 “ 但”的隐现。例如 : 华

(24) 本案原定昨天上午开审 , 但 辩方设法与诉方和解 , 但 虚
造始终谈不拢 , 而展延 到下午。 ( 谭得婷 报道《 总理女皇 词
使
律师 : 惹耶在群众大 会上言 行显 然赞 同 邓诽 谤性 指责》, 用
《联合早报》1997 年 8 月 19 日第 1 版 ) 说

例 (24) 第一个“但”后有 3 个分句 , 可记作 : 但…a, 但… b , 而… c, 其
第二个“但”普通话一般来说是不用的。
如果说前两种差异是强 差异 , 那 么这种 差 异就 是弱 差异。 有
无差异与隐现差异有交叉 , 有 时只是 一个 出现 的频率 问题 或观 察
角度问题。 ( 参看 1 .2 )

四 差异溯因与语言启示

上述三种差异 , 简言之 “
, 有无差异”是华语和普通话一个语言
变体用虚词 , 另一个语言变体不用虚词的问题 “
, 甲乙差异”是一个
用甲一个用乙的问题 “
, 隐 现差 异”是一 个倾向 于用 一个倾 向于 不
用的问题。可是从差异形成 的原 因方 面看 , 则可 能是 多语 多方 言
共同使用、不分主从进行语言融合的结果。
4 .1 如果站在普通 话的角 度看 , 华 语的上 述用 法 , 有 的可 能
源于方言 , 这在甲乙差异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 :
(25) 我 , 是不是个 有 方向 的女孩 呢 ? ( 尤今《现代 女性 的
快乐之路》, 南洋理 工大 学中 文 学会《语 讯》第 46 期 第 8
页)
(26) 由此可见 , 多种语文 在 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 ( 卢绍
昌《华语论集》第 104 页 )

40 3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例 (25) 的“全”(26) 的“实 在”是 方言 的用法 , 普 通话 一般要 分别 用
华 “完全”与“的确”。

虚 新加坡华语虚词使用的差异 , 有的可能源于英语。例如 :
词 (27) 根据另一个传说 , 屠妖节是庆祝罗摩战胜 王罗瓦那 ,
使
用 所以人们点燃 数的灯火 , 兴高采烈地庆祝。 ( 新加坡
说 课程发展署 ( 中三 )《公民与道德教育 ( 学生作业 )》( 上册 )

第 35 页 )
(28) 他们在这一天换用新账本 , 祈求来年更繁荣和 [ ] 富裕。
( 同上 , 第 36 页 )
例 (27) 的两个“了”普通话 都隐 而不 现 , 但可能 受英 语原文 时态 的
影响 , 华语却 两处都使 用了。例 ( 28 ) 和例 (23 ) 一 样 , 也是“副词 +
形容词”的状心短语并列只用一个副词 , 这也可能是受英语只用一
个副词做修饰语的影响。
仅就“的”
“ 了”的使用来看 , 从一方面看是与普通话的差异 , 可
是从另一方面看是 , 华语 虚词 的用法 与外 国学 生学汉 语所 犯的 语
法错误“异曲同工”。例如 :
(29) 当前 , 中国的变化可大 [ ] ! ( 差语气词“了”, 比较例 ( 1) )
(30) 我和伍春花一起 来北 京 语言 语言 学院 [ ] 。 ( 差“ 的”, 比
较例 (7 ) )
例 (29) (30) 摘自佟慧君编《外国 人学 汉语病 句分 析》( 北京 语言 学
院出版社 1986 , 第 117 页 和 161 页 ) , 这 种 情况 的 类同 性 , 从 一 个
角度表明华语虚 词 的一 些 不同 用 法 很可 能 是非 普 通话 影 响 的 结
果。
4 .2 新加坡是多语 国家 , 虽然 华语、英 语和马 来 语都 定为 官
方语言 , 但实际上政府的公文和事务文件都是用英语 , 国歌是用马
来语 , 华语只是华族社会的交际语 , 英语是强势语言。在华人的社
群里 , 比较通行的语言 是华语、福 建话 和广东 话 , 华语 是华 族社 群
高层人士的语言。近几十年来 , 华族的华语使用率有较大提高 , 尤

40 4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其是年青一代的语音水平 的提 高 , 使 新加 坡华 语在外 表形 式上 具 坡
有极高的水平。但 是 由 于绝 大 多数 华 裔的 母 语 是 中国 的 南 方 方 华

言 , 其用于社会生活、学习和 工作 的语 言主要 是英 语 , 因此 新加 坡 虚
华族的相当一部分人 , 他们是在母语、英语和学得不多的普通话书 词
使
面语基础上 , 匆忙地、将就地构建着自己的华语语法系统。时间一 用
长 , 习焉不察 , 甚至以非为 是。并且 某些 用法如 果大 家 都这 样用 , 说

用开了 , 还会形成一种没有条文的约定。
在日常生活中 , 新加坡华族常常是华语、英语、马来语、方言夹
杂着说 , 他们的语法、词汇、语 音的接 受系 统特 别的 开放。 这种 多
语使用的结果 , 产生 了普通话 + 南 方方言 + 英语 + 马来 语的汉 语
变体──新加坡华语。这里的“ + ”不是等量相加 , 准确地说 , 新加
坡华语 , 是不自 觉地 掺 杂 了一 些 方言、英语 和 马 来 语因 素 的 普 通
话。
真正说起来 , 华语书面语还是新加坡华语的最高形态 , 是新加
坡华族中华语高手的作 品。虽然 他们 是高手 , 但 是他 们生 活在 特
定的华族语言文化圈里 , 受到 大多数 新加 坡华 族潜移 默化 的语 言
影响 , 或者也可能是他们 的书 面语写 作需 要考 虑同大 多数 人的 华
语现状接近 , 于是就形 成了新 加坡 华语 现在的 面貌。 有一 些新 加
坡学者还认为 , 新加坡华 族日 常生活 中讲 的口 语才是 新加 坡华 语
的代表。从特色看 , 以之 为 代表 无 可 厚 非 , 但 是 假 如以 之 为 标 准
语 , 为类规范 , 那么不用多少 年 , 你会 看到新 加坡 华语 是一 种以 普
通话为主干甚至外壳的 多语混 合语。 这种多 语共 用的 华语 口语 ,
其现在、将来对新加坡 华语书 面语 的影响 怎样 , 我 们还 不得 而知 ,
因为书面语的发展主要是 受书 面语的 影响 , 受 语言政 策的 影响 和
保护。不过 , 不管新加坡华语的发展与口语状态会怎么变化 , 这里
所采样的书面语 , 是华语的高级形态 , 是我们观察华语特点的一种
较为可靠的依据。这种依据会不同程度地使我们看到 , 多语、多方
言在怎样地影响民族共同语。

40 5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4 .3 通过华语和普通话虚词使用的差异及其成因 , 我们还可
华 以看到 :

虚 ㈠多语多方言的使用 , 从根本 上影 响一 个人和 一 个社 区语 法
词 规则系统的建 立及 其 语言 系 统 的现 实 状况。 多 语 多方 言 的 使 用
使
用 者 , 其制作和鉴别语言 的系统 , 比 单用 一种语 言的 人要 宽泛 得多。
说 如果是用“规范”的思路来看 , 那么多语者对语言规范度的要求 , 相

对来说 , 比单语者要低得多。
㈡对于绝大多数多语使 用者来 讲 , 他们 一般是 在 母语 的基 础
上作语法和词汇的加减 , 即加上其母语中没有的内容 , 减去母语中
和对象语言绝然 不 同的 部 分 , 而 建立 一 个 修改 了 的 新 语 言系 统。
并且其修改得好的内容一 般是 不同语 言的 迥异部 分 , 微殊 部分 不
修改或不知道怎样修改。由 于多 语环 境 , 以 及多 语者 追求 轻松 和
经济的人类共同天性 , 最 后形 成的语 法系 统往 往可能 是多 种语 言
的最简通用系 统 或者 它 的接 近 系统。 比 如新 加 坡华 语“ 会”的 用
法 , 能比较明显地让我们看到英语的痕迹、两种语言语法的妥协与
折衷。例如 :
(31) 在聚会中 , 信徒 读《圣经》中 有关 耶稣基 督受 难和 复
活的篇章 , 此外还有讲道 ; 这些活动能帮助信徒对耶稣基
督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 同例 ( 30 ) 第 39 页 )
例 (31) 中“会”可能是 will 的直 译 , 而在普 通话 中是 要用“要”去 替
换“会”的。在这里并不是 will 有“ 要”的意 思 , 而是 因为英 汉两 种
语言表达视点的差 异 所致 : 英语 的 will 是 着 眼于 时 态“ 将来”, 但
是将来蕴涵着“要”的意思 ; 汉语的“ 要”是着眼于必要 “
, 要”用在未
然句就蕴涵着将来时。如 果只孤 立地 看“ 会”, 我们容 易认 为新 加
坡的“会”多一个义项 , 但是从语言影响的角度看 , 就会看到是华语
在通过增加一个词的义 项 , 折 衷英 语和 普通话 的语 法。这 种因 语
法折衷而产生的 义 项增 加 与汉 语 其 他词 语 义项 的 派生 没 有 一 致
性 , 它是一个词语的义项没有内部理据地追加。

40 6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会”虽然不是虚词 , 但是在 反映 多语对 语言 影响 的特 点上 和 坡
虚词却是一致的。下面再看一个虚词的例子 : 华

(32) 主人克林顿一方面 自吹 本国 的经济 是世 界上 最好 的 , 一 虚
方面用 图 表来 显 示 , 其 他 国家 和 美国 相 比是 么 坏。 词
使
( 关愚谦《到处炫耀肌 肉的美 国》,《联合 早报》1997 年 11 用
月 3 日第 13 版 ) 说

例 (32) 的“多么”, 普通话要改为“ 如何”。从一个方面看 “
, 多么”在
普通话里是副词 , 汉语副词的特点是纯状语性 , 即只能作状语不能
作定语。为什么在华语里“多么”变成了能作定语的形容词呢 ? 这
也是语言使用者不懂汉语该种表达的语法而权借英语语法来取代
所致。这种句子是典型的 汉英 语法折 衷的 句子。由 此 可以 看到 ,
华语语法中有些词词性与 普通 话不同 , 就 是其 他语言 的影 响和 多
语使用造成语法折衷的结果。如果从整个小句看“
, 其他国家和美
国相比是 么 坏”, 普通话应说成“
: 和美国比其他国家有多坏”。
如果把句子结构和词语的 词性 联系起 来看 , 华 语的这 个小 句从 句
法到词法都与普通话不同 , 并且其词法问题涉及到句法。
从这里 , 我们还可以看 到 , 汉语 语法研 究 , 有必 要 从英 汉对 译
的角度 , 从本体与变体对比的角度揭示句法 , 说明词法。比如对于
这个句子来说 , 汉语带“ 比较”的判断格式是 : 和 B 比 A 有多 X 该
结构一般是用在“看到、显示、发现”等一些动词后作宾语。在普通
话里“
, 多”和“ 多 么”是 一 个 词汇 词 的两 种 语法 变 体 ( 多么 : 副词 ;
“多”兼数词、形容词、副词 ) 。
如果进一步推延开去 , 比较华语和普通话的其他句子 , 我们还
可看到普通话 其 他一 些 词语 也 有其 语 法变 体。 比如“ 比 较”这 个
词 , 在普通话里是用于修饰肯定式的副词形式 , 但是当它用来修饰
否定式时却要换成其变体“ 怎么”, 并 且在语 形组 合方 式上“怎 么”
是镶嵌在否定式 ( 不 A ) 中 间。可 是 “
, 比较”在 华语 却没有 这种 变
体 , 在 语形组合 上“ 比较”修 饰肯定式 与修饰 否定式都 是放在它 们

40 7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坡 的前面。试比较 :
华 普通话 新加坡华语

虚 肯定式/ 否定式 肯定式/ 否定式
词 比较 + A/ 不 么+A 比较 + A / 比较 + 不 A
使
用 今天比较热/ 今天不 么 今天比较热 / 今天 较 热
说 今天不 么 = 今天 较 热

再看一个华语的书面实例 :
(33) 我们可以规定“华语”的语音是以北京语音做标准。语法
呢 ? 比较不好办。 ( 卢绍昌《华语论集》第 47 页 )
在普通话里“比较不 好办”一 般要 说成 : 不 么 办, 或: 比较
难办 ( 比较 + 肯定式 ) 。从这个角度上讲 , 普通话或汉民族共同语 ,
要十分注意其语法变体的教学和研究。
㈢如果从多语和双语教 育的角 度看 , 我 们必须 要 把一 个社 团
中的语言精英分子培养为 完全 掌握和 讲解 该种语 言的 行家 , 以 保
证这种语言的纯正和健康发展。比如 , 如果从普通话的角度看 , 下
面的句子语法上都是不到位的。
(34) 最后 , 楚 王 听 信 谗言 , 把 他 放逐 [ ] 。 ( 同 例 ( 27 ) 第 37
页)
(35 韩国外语大学代表姜敏雄 (29 岁 ) 说 , 学汉语只是 [ ]兴
趣 , 所以在表达方面不比中国 学生强 , 但是 他们的 比赛 目
的不在 于 取胜 , 而 在 于 向 其 他 参 赛 者 学 汉 语。 ( 谢 仲 贤
《国际大专辩论会 唇枪舌 战昨 开始》,《联 合早 报》1997 年

① 南洋理工大学周清海教授认为 “语言变体的出现
: , 和语言学习 不成
熟也有关系。新加坡人是在比较间接的情况下学习华语的 , 当时华文教 师的
语言习惯可能有问题 , 学习不成熟 , 造成了特殊的语言错误 , 以致成为语 言特
点。”周清海教授曾通读本文的前一稿 , 提出了一些 宝贵意见 , 他对于华 语发
表了很值得深思的见解 , 并同意本文以注释形式刊出 , 藉此致谢。

40 8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8 月 25 日第 5 版 ) 坡
例 (34)“ 把”字句后需加一个“了”字或者加补语“到南方”。例 (35) 华

的宾语“兴趣”前应补上一个形式定语“一种”。这些都是普通话语 虚
法比较隐蔽的规则要求 , 多语、多 方言 环境中 的人 一般 不易 察觉。 词
使
不仅如此 , 普 通 话 还 有 节 律 ( 音 节 配 搭 ) 方 面 的 隐 性 要 求。 如 例 用
(25) 的单音节“全”, 普通话要改 成双 音 节“ 完 全”就 是一 例。但 是 说

如果从多语使用的角度看 , 应该说 , 华语词语的特殊用法和多种折
衷语法结构 的左肢 发达 , 削弱和 挤压了右 肢 ( 一些语 法次范 畴 ) 与
普通话同步壮实的空间 , 因而 在语法 系统 的整 体上形 成了 不同 于
普通话语法的肢体匀称的模式。对于这种现象 , 局内人 ( 多语使用
者 ) 与局外人 , 使用者与研究者 , 语言精英与一般用众 , 似应分别采
用和选取不同的立场、对策和要求。
总的来说 ,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双语和多语国家 , 华语的书面
形态 , 也比较典型地反映 着新 加坡双 语和 多语 共同使 用的 发展 模
式。从新加坡华语和普通话 虚词 使用 差异的 对比 中 , 我们 可以 窥
见方言、英语、普通话、港 澳台国 语等 共同作 用下 的汉 民族 共同 语
一个分支—新加坡华语的语 法之一 斑 , 也可 发现双 语 发展 的某 些
规律性特征 , 这种发现 , 对于加深普通话本体自身特点的进一步认
识 , 对于确立和推行普通话的语法规范 , 可能有某种意义的帮助。

( 本文提交给第六届双语双方言国际讨论会 ,
《双语双方言》( 六 ) , 汉学出版社 1999 年 8 月 )

40 9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语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狭 义的语 法是 和语 音、词 汇、修辞 相


对的部分 , 甚至有的是限定在中学教学语法“ 组词造句”的范围里 ;
广义的语法是指语言的法则和规律 , 凡是语言规则和规律之所在 ,
就是语法研究 进军 之 所往。 基 础教 科 书很 多 是 取 狭义 定 义 的 语
法 , 学术研究往往不受这个限制。本书文章的讨论对象 ( 如 : 成分、
结构等等 ) 大多在狭义的范围内 , 但是讨论内容和侧面几乎与教科
书完全不同。这是因为 , 研究从严格的意义上讲 , 是与时俱进的学
科思考与学术探索 , 是 在前人 和时 贤成 果基础 上的 田径 接力。 一
篇文章、一个论断、一组探 索、一 个阶 段的 思考 , 一本 集 子或 专著 ,
都应是发前研之未发 , 推前研 之更 新 , 涉前人 之未 至 , 直至 学科 之
学术使命的终极目标。
学术研究是有特定目标 的专 业耕耘。 选进 本书 的文 章 , 主 要
是近十年来笔者 ( 及合作者 ) 在“三个世界两层空间”所做的事实挖
掘与理论思考 , 或 者 说是 基 于 三 个 世界 两 层 空 间 的语 法 研 究。
“三个世界”是指语法的 组形 世界、释义 世界 和传 息世界。 笔者 认
为 , 进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目的语和计算机处理对象的时代 ,
汉语语法研究不仅要重视 组形 语法研 究、分离 释义语 法并 加强 释
义语法研究 , 还要展 开和 进行 传息 语 法的 研究。 “两 层 空间”是

① 其中有 4 篇是 10 年前的文章 , 收进 此集是 为了方 便读者 较全面 地


了解笔者对特定目标的全程探索。
② 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可进一步参看本书的第一篇文章。

41 0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指人际空间和人机空间。
语言是符号系统 , 但是语言不只是符号系统、符号串和联串规 记
则等语言符号自身的一些 方面 , 还有 句子 的表 达和理 解这 些与 使
用、使用者相联系的内 容。以前 我们 对语言 符号 本身 的研 究比 较
多 , 而对于人们 怎样 使 用 语言、这种 使 用在 语 言 中 反映 为 什 么 形
态、有些什么规则的研 究比较 少。如 果我们 把语 法规 则二 分为 构
成规则和运行规则的话 , 那么语法的人际研究 , 是要把研究的触角
从前者延展到后者。运行规则有的在结构内 , 有的在结构外 , 三个
世界两层空间的语法研究 , 本 阶段的 目标 是着 力解决 结构 内的 规
则和范畴以及在结构上有反映的结构外规则和范 畴。 又由于 对
人来说语言的本质是传息 工具 , 因而 语法 人际 研究的 重要 任务 之
一 , 是句子信息的入句规则、提取规则和构成规则等这些我们以传
息语法来称代的内容。总的 来讲 , 语 法的人 际研 究应 包括 三大 部
分 : ①语言的构成规则 研究 ; ②语 言的 运行规 则研 究 ; ③语 言的 传
息规则研究。
三个世界的语法都有人际语法和人机语法之分。本书所收关
于传息语法研究的文章 , 基本属于人际语法研究。人机语法研究 ,
是语法的使用对象及 成果“客 户”设定 为机器 ( compu te r) 的 研究。
这种研究之所以称之为“人 机研究”, 是 由于其 研究 目标是 为了 让
机器协助人工作 , 实现人类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 并最终实现人
机对话。 人机语 法 , 或 称 面 向 机 器 的 语 法 研 究 , 是 20 世 纪、21

① 这里的结 构是广义的 , 包括 词、短语、句子、篇章等 语法单位的 显性


结构和隐性结构。
② 刘涌泉 (1988)说 “
: 计算语言 学可以 说是计 算机与 语言学 相结合 的
产物。这种结合已经得到丰硕的成果 , 除了上 面说到 的那些 应用课 题以外 ,
还表现在对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上。语言的定义扩展了 , 语言已不 仅是
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 而且也是人机之间的交际工具。”(《中国大百科全 书・
语言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88 年 , 第 222 页 )

41 1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世纪新的巨大人类工程。一 方面 它是 计算语 言学 的重 要部 分 , 另
记 一方面又是语法学新的 重要成 员。人 机语法 有三 个重 要特 性 : ①
工程性、②可计算性、③智能 性 , 其研 究的许 多方 面与 理论 语法 研
究都有不同 , 本书《否定因子漂 移与“怀 疑”句 的语 义类型 识别》就
是人机空间的语法研究与探索。 但是本集关于人际 和人机的 语
法研究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 其 更为理 想的 内容 和呈现 应是 在此 基
础上新的努力和发展。
学术的目标是学者心目 中的 山 , 学者们 都 在不 止地 登山。 把
学术目标比做山 , 可能是业师邢福义先生的专利。李宇明、徐杰和
我 , 是邢先生的首届硕士生 , 1982 年春季 入学。入学 不久 , 我们 去
看老师 , 向老师索字 , 老师 欣然 应允。几 天后的 一个 早 晨 , 老师 赠
我们八字墨宝“
: 抬头是山 路在脚下”, 并解释道“
: 一个有所作为
的人 , 眼睛要看着山 , 心里 要想 着爬山。 但是 , 上山 的 路要 靠自 己
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 , 一步一 个脚 印地去 踩开。”后来 这八 个字 成
为我们师生的行为规范 , 成为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华中师
范大学语言学系的所训和系训。
学术目标是山 , 是一座让你爬得满头大汗还不想下来的圣山 ,
论文集是一扎爬山的集 锦。对于 爬山 者来说 , 论 集尽 管满 目熟 悉
的风景 , 还杂以不无遗 憾的 脚印 , 但它 弥足 珍贵 , 黄 金不 换。因 为
它不仅反映可以示人的探 索 , 而且 还能催 人既 往 , 校正 未来 , 并 且
从这里再往前攀 , 更有希望走向风光更加绮丽的山峦。
说来也巧 , 真是“ 无巧 不 成书”。 1984 年笔 者 毕业 留 校 , 在 华
中师范大 学 跟 先 生 和 师 弟 们 一 道 做 语 法 研 究。 历 时 10 年 , 即
1994 年 , 笔者的第一本论文集《现 代汉语语 法问题 研究》由华中 师
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那时我 在母 校的桂 子 山爬 山。又 10 年 , 2004

① 《21 世纪的中国 语 言学 ( 一 )》商 务 印 书馆 2004 和《汉 语 语法 研 究


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1 2
汉语语法的事实发掘与理论探索

年 ( 又是一个带“ 4”的年份 ) , 喜 逢武 汉大学 文学 院、武汉大 学社 科


部给出第二部论文集 , 此时我 在武 汉大 学的珞 珈山 爬山。 对于 登 记

山者来说 , 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有人给出登山集。藉此 , 请允许我以


一个行进中的登山者的心 情和 身份 , 向所 有给 过我和 将要 给我 帮
助和关护的领导、老师、同仁和亲友 , 道一声由衷的感谢。
囿于篇幅 , 本论集只选了 27 篇文章。这些文章发表于不同的
地方和年份 , 体例各不相同 , 入集时在不改变原貌的前提下做了一
点统一 , 并根据论丛的要求删除了部分文章的提要、关键词和参考
文献等。原文刊印有误的地方笔者作了一点技术处理。

萧国政
2004 年 9 月 6 日志于武汉珞珈山麓

① 萧 , 笔者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曾写作 : 肖 , 肖国政亦萧国政。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