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5

法學緒論講義整理 D1-1

第壹節、法學(Jurisprudence)
【一】何謂「法學」:法學,即有系統研究法律各學門之原理、原則及現象之社會科學。

(一)從意義而言:
一、傳統意義:法學在傳統意義有三種說法:神意說 / 正義說 / 權力說
二、一般意義:所謂法學又稱為法律學,就是以法律(或法律現象)為研究
象的科學。析言之:
1.法學是一種科學:科學即一種系統性、經驗性或規範性的
知識。
2.法學是研究法律現象的學問:所謂法律現象,即在社會生
活中,規範人與人間相互權利義務關係的一種現象之謂。

(二)就方法來分:研究法學可分科學與哲學兩方面。所謂科學者是強調經驗;其
基於思辯而得是為哲學。所以有許多學者主張法學應分為法律
哲學及法律科學兩種。分別說明如下:
一、.法律哲學:就法律之現象全體,詳就其基本與普通之最高原理者,是為
法律哲學,其研究方法多側重於哲理方面,而其目的就國家、
法律及權利義務等主要觀念,詳察其變遷,比較古今學說之
異同,以做窮理之檢討。
二、.法律科學:凡以經驗之方法,研究法學之原則或理論者,謂之法律科學
。惟法律科學因其研究方法與使命之不同,又可分下列數種:
1法律史學:凡以研究法律學說及制度之沿革為目的者,謂之法律史
學。法律史學又可分兩方面,一為法制史,即關於法律
制度沿革之科學;一為法律學史,即關於法律學說變遷
之科學。
2註釋法學:凡以現行法規之解釋適用為研究目的者,是為註釋法學。
註釋法學之功能很大,故常佔重要地位。由於法律文字
或理論之簡單精妙,毫釐之差,失之千里,且現在交通
日便,一國之法制常不能不受他國之影響,尤其對於被
繼受之法律必須加以註釋。
3比較法學:比較法學是就各國各時代之法治做比較之科學。比較法
學為近代產物,其效用亦甚大,蓋比較研究常能使讀者
認識更明瞭更廣博。例如對於各國憲法為比較研究者是
為比較憲法學。其對於各國之刑法與民法為比較研究
者,則稱為比較刑法學或比較民法學。

(三)就範圍來分:法學因其研究範圍之廣狹而區別,有一般法學與特別法學兩
種,述之如下:
1. 一般法學:凡研究關於法學全體觀念之學問者,是為一般法學。
D1-2
如法學通論所研究者為關於法學全般之基本概念,即是
一般法學。
2. 特別法學:凡研究關於特殊社會的特種法律現象之學問者,是為
特別法學。特別法學之種類不一,有關於民事上的,是為民法學;
有關於刑事上的,是為刑法學;其他如憲法學、行政法學、商事
法學、智慧財產法學等,均為特別法學。

(四)法學在科學的地位:
1、法學在科學中究竟佔何種地位往往因科學之分類方式而不同:
一般的分類中認為學問可分成三類:即神學、哲學、科學。
神學是超越有關明確知識的一種完全屬於獨斷事項的學問。而哲
學是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以統刮一切事項之普遍而根本的原理
為研究對象的學問。至於科學即關於特殊事項之局部的學問。所
有明確的知識都應屬於科學。
2、其次科學又可分為:
與實際之存在的形式有關的形式的科學及與經驗性的實際
存在有關的實質的科學兩種。其中實質科學又可分為以自然現象
為對象之自然科學與以人類之精深現象為對象之精神科學。
其次在精神科學之中又可分為以人類之精神現象為重點之個
人科學與強調社會現象之研究的社會科學兩種。
因為法律是以社會生活為前提,法律現象是社會現象之一,
因此,以法律(或法律現象)為研究對象之法學,與社會學、經
濟學以及政治學等相同,均屬於社會科學之一種。

第貳節、法律的性質與作用
【一】何謂「法律」:
(一)廣義的法律:包括憲法,立法機構通過的法律,行政機關訂頒的規章,甚至有
未成文規定之一般習慣,由這些成文法與不成文法所構成之法體系,稱為廣義
的法律。
(二)狹義的法律:即為維持社會秩序,保障群眾安寧,而經由一定程序制定、公佈、
施行於人類社會中具有強制力的生活規範。茲分析如下:
1.法律是人類社會生活之規範
人是社會動物,不能離群索居,必須和人交往,互相了解,彼此協助參
加共同生活,才能維持自己的存在,這種彼此交往協助的共同生活,就是社
會生活。在社會生活中,由於彼此交往,個人與團體的生活利益才能確保,
並且謀繼續法展。換句話說,由於社會中各個人有其共同生活目標與共同價
值標準,本於實踐的要求,必須建立種種「當為的法則」,然後目的與理想
才能實現,所以當為的法則,就是社會生活規範,法乃是其中之一,為共同
生活的必要條件。
2.法律是人類社會具強制力的生活規範 D1-3
法是規定人與人間外部行為的規範,具備客觀標準,所以有強制遵行的
可能,而且為了實現普遍的公平。也有強制施行的必要,這種強制力是共同
生活團體由外面加於團體各份子的,是一種外在的力量,可謂為法的形式因
素,法之所以可能和道德、宗教發生區別,更有賴此形式的因素,因為道德
雖為社會規範之一種,可要求個人正心誠意去為,善而不能強制個人的外部
行為之遵守,至於宗教的制裁,雖有類似於強制的性質,但是這種強制,起
於願受支配者的內心,而非外在力量,並且強制的內容,純屬於身後另一個
世界的幸福問題,與現實世界生活利益毫無關係,所以道德、宗教規範和法
律規範迥然不同。
3.法律以保障群眾安寧維持社會秩序為目的
人類社會生活,其關係錯綜複雜,而利己自私之心,又人所難免,倘有
人任意擴張一己之利,而罔顧他人之損害,則必發生衝突,因而鬥爭混亂,
不堪言狀,而群眾之安寧,社會之秩序,必被破壞無遺,那有生活可言,故
群眾之安寧,不能無保障,社會之秩序,不能不維持,而善盡斯責者,非法
律莫屬,所以法律者,以保障群眾安寧,維持社會秩序為目的之規範也。
4.法律須經一定程序制定公佈
我們所稱是依一定之法定程序所制定,此法律之形式的意義。在我國此
類規定為憲法第一七0條:「本憲法所稱之法律,謂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
佈之法律。」而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四條亦規定,法律應經立法院通過,總統
公佈,故法律如未經法定程序所制定,則法律的形式未備,無由發生強制效
力,在實質上與道德宗教等社會規範無異,不得稱為法律。
第三節 法律的目的
法律的目的:即是法律為達成社會安寧,生活適切,而所欲保障的諸類工具性目的
與實質性目的。
(一)工具性目的(外在的):即欲以保障實質的目的而有的價值,諸如人身保護
狀(Habeas Corpus)、法律的適當程序(Due Process of Law)、三審三級制。
(二)實質性目的(內在的):即直接涉及法律秩序及公平政治諸原則的目的又可
分為法律個別的目的和一般性的目的。
1、法律的個別目的:
乃是指具體的實定法個別所欲達成的目的;凡是每一種法都有其目
的,有的以明示的方式規定於法條之中,有的雖未明示,但從其內容亦
可嘹解其制定的宗旨與目的,如兒童福利法第一條:「為維護兒童身心
健康,促進兒童正常發育,保障兒童福利,特制定本法。」。
2、法律的一般性目的:
乃是指法律的一般原理原則,為法律整體所追求的目的可分為下列三
類:
(1) 公平正義:
所謂公平正義乃是法律諸目的中最重要的。亞理斯多德Aristotle)指
出:「所謂正義即均者均之,不均者不均之謂。」為符合人類理性的
D1-4
要求,為自然理性之光的發揚,自然踞於其他目的之上,而成為法
律最重要的目的。
(2) 法安定性:
「我們社會中的普遍成年者一般都傾向於安全的、又可預見的
合法的有組織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他所能依賴的,出乎意料的、難
以控制的、混亂的,以及其他諸如此類的危險事情都不會發生。」,
人類主張生活安排要具有連續性的傾向與他們要求在相互關係中遵
守規則的傾向之間,無論如何,只要人的行為受到法律規範的控制,
重複規則性這一要素就會被引入社會關係之中。所以樹立普遍性、
確實性平等性、客觀性等諸原則就構成穩定的法律秩序。
(3) 法律目的的合理性:
正義觀念、權宜觀念與法律確定性的概念對法律的建立起著作
用,法律的確定性是優先的,其他二者是可以犧牲的;戰後則主張
完全非正義的法律要讓位於正義,因為法的目的合理性,實為公平
正義價值的反射,確立法律的尊嚴不在「惡法亦法」,而是「惡法
非法」,此觀念對近代法學重視法目的的合理的理論具有影相力。
第四節 法律起源的學說:
(一)神意說; (二)自然法說; (三)命令說 ;(四)歷史法說
(五)實力說; (六)利益法說; (七)唯物法說;
(八)社會法說
此派係以維護社會利益為目的,以闡明法學理論。其特徵如下:
1.法律的制定應採社會本位,其內容及目的以維護社會的利益為依歸。
2.法律的適用,應就個別的具體事實,以求其適應於社會的真實狀況。
3.多數人的利益重於少數人的利益,團體利益重於個人利益,減少私法適用
的範圍,加強法律公法化的觀念。
4.法律的制定及適用,均應保持其抽象的伸縮性,以便基於法律原理而因應
社會正義的需求,故對於法律在社會上已表現的功效,應比較研究以為改
進法律的準繩。
5.注重社會利益及社會秩序,故對於有關勞資的立法主張協調合作的理論。
此派發生於十九世紀之初,在法學上現已成為極重要的一學派。
第五節 直接法源與間接法源
直接法源與間接法源:法源既以法律之存在形式為通說,此說又可分為直接淵源與間
接淵源:
壹、間接法源的種類
【一】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舉凡國家與政府的形式及其組織,人民的權利與
義務等,莫不包含在內。由於所涉及的範圍甚廣,不可能鉅細靡遺,逐項規定
於憲法法典之中,只能擇其重者加以規範,其他則另以法律加以規定;憲法條
文中,常有「以法律定之」、「依法」或「依法律」等文句,根據這些規定,
可以制定其他各種法律,所以憲法是產生法律的首要淵源。 D1-5
【二】法律
「法律」,有兩種意義,廣義的法律,泛指憲法、立法院通過的法律及行
政機關制定的規章,一般用語所謂「法」、「法制」、「法規」等,均是廣義
的用法。狹義的法律,專指立法院通過,總統公佈的法律。我國憲法第一七0
條規定:「本憲法所稱之法律,謂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佈之法律。」中央法
規標準法第四條規定:「法律應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佈。」因此,民法、商
法、刑法、民刑事訴訟法......等成文法,均是狹義的法律。此種法律,亦可授權
制定其他法律,例如行政院組織法第三條第二項規定:「各部及各委員會之組
織,以法律定之。」又例如土地法施行法及兵役法施行法各是依土地法、兵役
法授權所制定。所以,法律亦可以成為其他法律發生的淵源。
【三】命令:命令之所以可成為法原,原因在於:
1.國家法律(狹義的法律)雖多,但是社會現象極為複雜,法律只能訂
其原則、綱要,不能涵蓋全部細則,恆有以行政規章補充的必要。
2.社會現象時有變化,而立法機關制定法律,程序甚為複雜,且一旦立
法,亦未便於輕易修改,因此,亦有必要授權行政機關因時制宜,以
訂定合於實際需要的行政規章,俾濟法律之窮。
現代社會,專門性、技術性的法規日益增多,立法者未必均具有充足的
專知識,往往只能制定抽象的基本原則,而將具體的詳細內容,交由具
備專門知識或技術的行政部門,以命令作詳細的規定。
命令的意義
(一)意義:係國家機關依其法定職權或法律授權,所為之據強制力之
公的意思表示,析述如下:
1.命令係國家機關之公的意思表示:命令是國家機關就其主
管業務之職權範圍內,對所屬機關或人員所表達之意思。
因此,這種表示,不以行政機關為限,即立法、司法、考
試及監察機關,只要在其職權範圍內,均可發佈命令。
2.命令是強制實行的意思表示:命令應具有強制性,以便順
利實行,故所屬機關或人民,有服從之義務,如有違反,
自得加以制裁,以維護國家法令之尊嚴。
3.命令是國家機關依其法定職權或法律授權所為之意思表:
政府機關發佈命令須有法定職權或法律之授權始可,否
則,如有濫用職權,或有逾越職權而發佈命令,其命令應
不發生效力,因此命令而受損害的人民,亦得請求合理之
救濟。
3. 基本上言,由於命令多由行政機關依法律授權或法律職權而定,
故又稱行政上立法行為,又命令係對將來特定之事實,為抽象規
定,而非對於當前特定之事件,為具體處理,又稱「抽象行政行
為」。
(二)命令的效力 D1-6
命令既是要以國家權利而強制實行的意思表示,所以具有強行和拘
束的效力,換言之,無論對於機關獲人民所頒發的命令,凡是接到命令
者,即須遵照命令的意旨,負有作為與不作為的義務,因為機關就其職
權範圍以內,對其所屬的下級機關獲人民所頒發的命令,下級機關或人
民即有服從的義務。
1. 命令與憲法或法律抵觸者無效:命令不得抵觸憲法與法律(中央法規
標準法第十一條前段),命令與憲法與法律抵觸者無效(憲法第一七二
條)。從反面說,命令若是與憲法或法律並無抵觸,便當然發生效力;
但是根據憲法所頒發的緊急命令,則可抵觸法律,為仍不得抵觸憲法。
2.下及對於上級所發的命令,得陳述意見:下級機關訂定的命令,不得
抵觸上級機關的命令;(中央法規標準法第十一條後段),但是下級機
關對於上級機關所發的命令,或是公務人員對於長官所發的命令,如有
意見,得隨時陳述。
3下級機關對於兩級上級機關同時所發命令,以最高的上級機關的命令為
準:例如縣政府奉到省政府和行政院同時所發的命令,對於同一事項的
指示彼此不同時,應以行政院的命令為準;依同一理由,下及公務員對
於兩級長官同時所發命令,應以最上級長官命令為準,例如科長對於部
長和司長同時所發的命令,彼此不同時,則以部長的命令為準。
4.人民對於機關所發佈的命令,得請求救濟:機關所發佈的命令,人民對
之有所不服時,往往可以用申請、聲明異議、請願、訴願,或提起行政
訴訟等方法,以請求救濟。

(三)法律與命令二者間之關係
法律與命令有連帶關係,法令兩字時常連用,可見彼此關係密切,今分
述於下:
1.法律須以命令而公佈:法律經制定,但必須發佈公佈法律的命令,使得
生效,這是制定和公佈的關係。
2.命令須根據法律:即是基於法律的授權,而訂定命令,換言之,根據法
律的規定,而另行頒發命令,例如根據法律而訂定這個法律的施行細則,
細則便是命令的性質。這種情形,法律是母法,命令性質的細則,便是
子法。

貳、間接法源的種類
【一】習慣
習慣,係指一般人就某一事項,長時期反覆為同一行為的習俗,因而使
一般人確信應加遵守,並由國家予以承認,使具有法的拘束力,所以又稱為
「習慣法」。習慣法成為法律的淵源,
國內通說認為應具備下列條件:
1.必須社會上一般人就同一事項長時期地反覆為同一行為(即該習慣必
須確實存在,此為習慣的外部要素)。 D1-7
2.必須一般人對此習慣具有法的確信(稱為習慣的內部要素)。
3.必須是法所未規定的事項。例如我國民法第一條規定:「民事,法律
所未規定者,依習慣」,可知習慣僅就法律未規定的事項具有補充效
力。
4.必須該習慣不違背公序良俗。習慣具有法的效力,是由於國家所承認,
而社會習慣善惡不一,國家本於社會公益,自須則善去惡,例如我國
民法第二條規定:「民是所適用之習慣,以不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
俗者為限。」
【二】法理
所謂「法理」,學者的見解並非一致,有人主張法理就是正當的法律原
理(客觀的),有人主張是「條理」--亦就是自然的道理(主觀的),
亦有人主張法理是「自然法」,更有人主張是指法律通常的原理。不論
說法如何,法理應是指由法律精神演繹而出的一般法律原則,為某社會
生活事物的圓滿、和諧所不得不然的道理,與「條理」、「自然法」「法
律通常的原理」等用語所指涉的事物,均應相同。我國民法第一條即規
定:「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可見法
理亦有補充法律的效力。
【三】判例
判例,是法院對於訴訟案件所作成的判決,成為以後裁判相類似案件所
援用的先例,又稱判決例。判決例如經反覆援引,人民心中自可以產生
「法的確信」,對審判官亦發生拘束力,除可補充成文法的不足外,亦
可供立法機關制定或改廢法律的參考,自得為法律的間接淵源。
【四】學說
學者對於法律所發表的私人意見,原不生法律效力的問題,但因其見解
常有助於法律的制定、修正或解釋,故可成為法律的淵源。古代成文法
尚未發達之際,學說往往成為法律的直接淵源,例如羅馬的查斯丁尼大
帝(Justinianus),曾集歷代法學家的學說,輯成學說彙集,做為法官斷
訟的依據。降至今世,學說的重要性,固遠不如往昔,然而以著名法學
家的學說作成判決解釋或公立、法修法參考,亦屬常見,因而學說亦得
為法律的間接淵源。
【五】解釋
解釋法律,是為確定法律內容的義意,包含國家機關依據職權,及學者
本於學理,對於法律所做的解釋。國家機關的解釋,效力甚強,視同法
律,凡人民與適用法律的機關,均有遵守的義務。學理解釋,則為學者
潛心研究所做的解釋,雖不同國家機關解釋時有視同法律的效力,但常
為國家機關所重視、參考,故亦甚重要。
關於國家機關解釋,如行政解釋,有拘束各行政機關及人民的效力。又
如司法解釋,除司法行政解釋僅有參考效力外,因司法院解釋憲法,並
有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憲法第七十八條),其所為解釋,自有拘
D1-8
束全國各機關及人民的效力(大法官會議第一八五號解釋)。況且如依
解釋(含學理解釋)而制定或修改法律,則解釋亦成為法律產生的原因,
因此,解釋亦是法律的重要淵源。
第六節 我國的法律如何定名
法律的定名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二條之規定:「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
或通則」。也就是說法律是限於此四種名稱,惟其標準為何?依「行政機關法制
作業應注意事項」規定說明如下:
(一)法:凡法律所規定之事項,不論為民刑事或行政事項,或一般典章制度,如
屬於全國性,一般性或長期性事項之規定,均得定名為法。如民法、刑
法、大學法、勞動基準法等。
(二)律:如屬於戰時軍事機關之特殊事項之規定者,均可定名為律。如戰時軍律。
(三)條例:如屬於地區性、專門性、特殊性或臨時性事項之規定者,則可定名為
條例:地區性如台灣省內菸酒專賣條例;專門性如獎勵投資條例;特
殊性如警戒使用條例;臨時性如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
(四)通則:如屬於同一類適當共通適用之原則或組織之規定者則可定名為通則。
如憲法第一一二條規定「省得召集省民代表大會,依據省縣自治通則
,制定省自治法......」。
第七節 何謂法律規範
(一)法律規範的意義
法律規範是指法律發生實效的方法,或是法律對社會生活的實際效用,法律
的作用是在指示吾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遵循的準則,因此在法律規定中,一定有禁
止與命令規定,以及容許一定行為,及如何制裁,與由何機關制裁等規定。
(二)法律規範種類
1. 行為規範:
即為實踐正義等實踐性價值,而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稱為行為規範。法
律規範亦與其他社會規範相同,具有行為規範之特質。與其他道德、宗教等
社會規範之不同處在於對特定之構成要件,乃附以特定之法律效果。因此,
法律規範,不僅是對一定行為加以禁止或命令而已,應對違反此禁止或命令
者,給予一定之制裁以與其他社會規範相區別。因此一般社會規範如欲成為
法律規範,尚需透過組織規範制定,使能發生法律效果。通常民刑法可列為
行為規範之範圍。
2..裁判規範:
裁判規範者,對於違反行為規範者,科以制裁之際,所適用之裁判基準之
謂。解決紛爭之最後手段只有訴諸法院,由法院適用法律以為解決。乃由
法官依照裁判規範對違反者施以強制獲制裁。因此裁判規範系對負有裁判
任務之法官而設,裁判規範須藉國家公權力之組織體系以為實現,以組織
規範為其後盾,才能發揮裁判規範之功能。通常訴訟有關之法律課列為裁
判規範之範圍。例如民、刑事訴訟法。
3. 組織規範: D1-9
適用與執行之權限機構的法律規範,亦即具有統合行為規範與裁判規範,
而規定國家機關與社會團體之組織結構及其權限之規範,稱為組織規範。
其最基本之法律,就是憲法,但憲法僅為根本之規定,依據憲法而發展之
各機關之組織及其權限之有關法律,「關於國家各機關之組織」應以法律
訂之:如總統及五院之組織法、法院組織法、公務員及地方自治有關之法
律與公司法等均屬此類法律之適例。
第八節 法律與國家、社會現象的關係
【一】法律與國家的關係
(一)國家是法律的制定者
國家為行使權力,進行統治,須訂各種法律,以為施政的工具與準繩,
而法律僅有國家能制定,任何私人或社會團體無制定法律之權。國家制定
法律須透過立法機關制定之,其修正或廢止亦同。此外,人民亦有創制及
複決法律之權,惟以此項權力仍須以法定程序,並非指由單個人即得為之。
(二)國家是法律的執行者
國家制定法律須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試或監察機關代表國家執行
之,其系運用國家統治權之作用,強制人民依法律之規定,而實現法律之
目的,因此,國家乃唯一的法律執行者。
(三)國家是法律的維護者
國家制定法律須能徹底執行,對於玩忽、違反或破壞法律者,須事前
加以防止或事後予以制裁,以維護法之威信,此維護非賴國家透過強制力
不可,否則難見其功。

【二】法律與習俗的關係
(一)原始社會由習俗規範社會生活
人類在原始草昧時代,因管制社會之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人類只有在
模仿他人行為中成長,而成為「習俗之奴隸」,因此,當時的社會尚無法
律制度,只由一般習俗負規範之責。
(二)法律與習俗之區分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各種制度之建立,習俗乃朝兩個方向分化。一
方面朝人類的內部心理上發展者,就成為人格的道德性;另一方面朝社會
的外面性發展者,就成為法律秩序。這就是「道德的內面性」與「法律的
外面性」,此兩種區分標準的起源。因此,法律與道德乃是從實踐理性之
立場上為否定習俗支援有形式的基本實體而分裂成兩種形態之產物。習俗
原是人類基於與生俱來的模仿,在現實社會中無意識間形成之生活準則,
因此他不過是一種社會公認的慣行,一般通稱為習慣;並不如以國家權利
為後盾,藉各種制裁手段以為強制執行之社會規範。因此一個社會如以習
俗為社會規範,社會雖可視其為「異物」或加以杯葛抵制,但終究不如法
律將其以刑罰加諸當事人身上時,那種使人畏懼之效力。
【三】道德與法律的關係 D1-10
壹、道德的基本特徵
(一)道德的範圍不明
「道德」一辭所包含的範圍很廣,道德可說是含意不清,界線不明,,
我們仍然可以找出一些基本共同特點,這些特點是所有可被認為屬於道德
範圍者所共同具有的。
(二)道德是一種規範
道德,不論是偏向個人層面或是偏向社會層面,總是指出了一些規範,
憑藉這些規範,我們一方面可以做為自己行為的指引,另一方面我們可以
據以評斷其他人行為是否符合這些規範,亦即是否符合道德或違反道德。
(三)道德是一種不成文規範
道德規範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他都是不成文的規範。道德是存在於
社會成員的思想意識之中,而非明文書寫於法典中。法律也許可以是不成
文的習慣法,但是道德一定是由重人心中共同接受的不成文規範。任何明
文訂定的「道德」都會變成法律。
(四)道德是一種柔性規範
由於道德是一種不成文規範,因此道德得成立與變遷是「柔性」的。
所謂柔性是指,這些規範的設立或修改,並不需要由特定機關,透過一定
程序來加以完成,即並不需要透過形式要素(例如透過立法院)。
(五)在現代社會中道德是一種侷限性規範
現代社會中有兩個與道德相關的特點,第一是基於民主自由制度所保
障的價值多元;第二則是因為經濟與科技的發展,所導致的交通範圍的擴
大與往來之便利。因為第一個因素,使得擁有不同價值觀點的人,能夠生
活在一個社會之中,而不會產生太大的衝突。也連帶使舌道德規範越來越
只是一些「個人性」、「個別性」的規範。這是道德規範的第一種侷限性。
基於第二個因素,則使得人們來往的範圍與是也大大地擴充。即使不透過
旅行,也可以透過媒體與資訊的傳播,接觸到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與思想
觀念。因此道德規範也愈益顯得帶有地理上、區域上的侷限性。

一般認為,法律與道德之關係有如下數點:
(一)就內容而言
1. 法律與道德均禁止與許可:例如殺人傷害、妨害風化、妨害家庭、墮胎
遺棄、竊盜詐欺等行為自道德上言,是禁止的,法律亦予以禁止;誠實
信用、善良風俗、親子扶養義務、慈善事業的倡導等,道德上是許可的,
法律上亦予以許可。
2. .道德不許可,但是法律許可:例如夫妻之一方,以他方有不治之惡疾
者,有重大不治的精神病者,或有生死不明以滿三年者,得向法院請求
離婚,就道德言,不應如此,但是法律是許可的。又如法律上關於時效
制度之規定,因時效完成而取得權利或免除義務,法律認為正當,但就
道德觀點言,則應見利思義,不應如此。又如刑法上規定對於刑事犯罪
者的追訴權,因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而消滅。 D1-11
3.道德許可,但法律不許可:即是法律所禁止的,但是並非不道德,例
如,為親報仇就法律言不僅觸犯刑章,具有滅事法律之嫌,乃為法律
所不許;但就道德觀點言,責任為是盡孝道,必表同情;又如訴訟法
所規定之各種程序,不得違反,否則便遭駁斥,但是違反這種規定,
不得即謂為違反道德。
4.內容無關:如民法第十二條規定滿二十歲為成年,只是確立個人之權
利義務所做之技術規定,與道德無關。
(二)法律不得違背道德原則
人類事法律與道德的主體,如法律命令有違反人類之道德觀時,則因
引發良心上之抗拒,以致影響法律之遵守,以致法律無法施行。
(三)道德不許可,並不能全部列入法律之懲罰對象只是關於個人之道德問題,並
不能作為立法對象,只有針對人類行為中,考慮那一個行為有反社會
性,才可以列入法律之領域,並可作為懲罰之對象。
(四)不得謂法律所不禁止的行為,都是合於道德的行為
譬如年滿二十歲的成年男女同居的行為。
B、道德形成法律
(一)道德有時直接形成了法律
例如我國民法第一0八四條第一項規定:「子女應孝敬父母。」;或刑法第
二七二條第一項,對於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的行為,有加重刑罰的規定,都
一定程度地表達我國傳統倫理規範思想。
(二)道德觀念影響對法律的解釋。
在法律規定中往往會出現一些一般性條款,如民法第二一九條:「行使債權,
履行債務,應依誠實信用方法。」對於「誠實信用方法」(即所謂誠信原則)
的解釋,就一定要參酌社會一般觀念中對於誠信的理解。其他如「習慣」、
「善良風俗」、「通常之效用」、或刑法中之「侮辱」「足以損毀他人名譽
之事」等概念,在解釋時也不能不參考社會既有的規範。
(三)相對的法律亦形成公共道德。
某些法律規範因為行之已久,且為眾人實際所遵守,而深入人心,此時法律
規範的內容將形成為社會公共道德的一部份。違犯法律行為即使僥倖未被執
法者發現,也會遭到其他人的道德譴責。例如在國外法律規定垃圾要分類,
但行之既久,且已成為一般人共同接受尊重的規範,此時若有少數人不遵守
垃圾分類的規定,即使官署未加阻止,其他的居民也會自動口頭告誡勸阻,
法律規定已儼然成為道德得一部份。由於台灣長年處於法律脫序的狀態,因
此透過法律強制能力被實現已屬難能可貴,實在很少發現法律轉化為公共道
德的實例。
C、法律與道德之不同
(一)產生上的不同:法律是由國家機關制定,或由社會當作習慣加以施行,而這
些都是基於經驗之事實而成立者;至於道德,主要是由先驗之理性為源泉而
產生,並無任何機關以一定程序來制定。
(二)規範之對象、範圍不同:法律所規定者,都以在現實社會中已實施 D1-12
中或可能實施之事實為內容,其要求水準係以擁有一般判斷力之平均人為對
象,因此法律是以倫理之最小限度為規範範圍;至於道德,則脫離事實,超
越世俗,不以平均人為規範之對象,而純粹以平均人仍難以遵守之理想的完
人為要求之對象,因此道德所規範的範圍是無限的。
(三)作用不同:法律所支配之領域為人之身體外表動靜;而道德所支配之領域為
人之內心的意識作用,此即「法律之外面性,道德之內面性」。因此,雖其
意不良,尚未表現於外,就法律而言,法律是不能過問的,語云:「孝字論
心不論事,論事萬年無孝子,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
(四)內容不同:法律所規範的內容包括權利義務的兩面關係,人與人間何種情形
下可享受權利,應負擔義務;但道德所要者都以能善盡義務為重心。如孝親、
仁慈、犧牲小我、殺身成仁。
(五)強制力基礎不同:法律與道德的一個重大區別在於兩種規範的強制力不同。
法律是以國家的公權力為後盾,透過一定的程序來施以強制力。而且法律體
替本身就規定了強制力實施的方式(包括制裁),並賦予國家機關實施強制
全力的合法基礎。道德規範卻不一樣,道德規範並非全無強制力,但是道德
的強制力並非以任何國家機關的全力為後盾。它的實施也不需要一定的程
序,一定的方式。道德規範本身應不賦予任何機關以實施強制力的基礎,否
則會造成遍地罪犯的結果其實道德的強制力或甚至制裁,都是一種「事實」
的強制力。對於違反道德規範者的譴責、排斥、孤立或任何其他方式,並不
規範在道德規範中,道德規範本身也不提供規範基礎。

【四】法律與宗教的關係
(一)產生的不同:法律是基於國家權力而制定,宗教多是託由神意而創立。
(二)對象不同:法律之規範係以全國人民為對象,宗教之規範係以教徒為對象,
不限於一國之人民。
(三)作用不同:法律所支配之領域為人之身體外部的動靜,而宗教所支配的領域
為人類之內心的信仰。
(四)內容不同:法律主要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宗教之對象為人與神之關係。
又法律所禁止或許可未必為宗教所禁止或許可;如法律採一夫一妻制,而信
仰回教者卻容許一夫多妻制,又宗教因反對崇拜偶像而禁止向國旗或國父遺
像敬禮者。
(五)制裁不同:法律制裁具有強制性,而此種強制性往往透過國家公權力予以實
現,效力較大,至於宗教之制裁均假託於神之未來的制裁,效力較弱。
(六)關係不同:宗教是教徒對教主的私人關係,法律則是人民對國家的公共關係。

【五】法律與宗教的關係
法治國家、法治國家的前提要件、法治國家應具備的要件
(一)法治國家的意義:只國家一切組織及制度必須依據立法機關所制定之法律方
得為之;人民的權利應由法律加以保障,人民的義務應由法律加以規定。
如此國家與人民均依法而治,即稱之為法治國家。 D1-13
(二)法治國家的前提要件:
1.民主原則:採用責任政府、多數決、及民主政治。
2.分權原理: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權,應分由不同機關掌理,
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立法機關依法立法,司法機關依法審判,考試機關依
法考銓,監察機關依法彈糾。
3.憲法規定:由憲法規定法律之原理原則及法律之保留事項。
4.政黨政治:應力行良性的政黨政治,以求政治進步。
(三)法治國家應具備的要件:
1.實質國會功能之發揮:立法機關必須定期改選,使能夠真正代表民意。
2.司法機關應確實獨立:司法機關之審判須不受任何機關及黨派之干涉。
3.務求法制之健全:法律制度必須齊備,人民與政府應同受法律之規範。
4.貫徹「立法從寬,執法從嚴」原則:立法機關制定法律時,應考慮執行機
關之執行能力,行政機關執行法律時,應嚴格執行。
5.適用法律時應有可預測性即可確定性:法律之效果可使人民加以預測。
6.建立權利救濟及司法救濟制度:人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應有一定之救濟
制度可資補救。
7.尊重比例原則:行政機關為達行政目的,若有許多手段與方法時,應採行
對人民損失最少的手段或方法。
8.人民要有守法與知法之認識。

第九節 成文法與不成文法
【一】意義:
成文法與不成文法之區分,是以其制定程序與形式為標準。凡是由立法機
關依一定程序制定成條文形式,並由國家依一定程序公佈的法律,即為成文法
,又稱為「制定法」。例如我國現行的民、刑法、商事法等均是。至於成文法
之外,一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源,例如習慣、法理、判例等,不具備法典形式
的皆是不成文法;因其非由立法機關依立法程序制定,亦非經一定程序公佈,
僅於其具有法律效力時,由國家加以認可或採用,故又稱為「非制定法」。
【二】區分標準:
1. 有無經過立法程序而不同:
成文法:由國家依一定之立法程序而制定之法律。
不成文法:未經一定之立法程序,而由國家認許有法律效力者。
2.有無完整法典而不同:
成文法:在形式上有制定條文之完整法典。如憲法、法律、命令及條約。
不成文法:雖亦有文字記載,但並無制定成條文之完整法典。如習慣、法
理、判例、學說等。
3.規定內容不同:
成文法:通常都以一般性抽象之條文以為規定,以便適用於千變萬化的實際
社會。
不成文法:通常就具體而個別的案件以為認定者為多。 D1-14
【三】成文法與不成文法的優缺點
(一)成文法的優點(及不成文法的缺點)
1.成文法係依一定程序及形式而制定公佈,規定較明確一般國民容易瞭解,
其內容除非法律違背公序良俗,或社會之進化,不然將為全民所擁護,
易於施行;不成文法既不經制定與公佈程序,難免欠缺明確,不便使用。
2.成文法的制定修正或廢止均有一定的程序與明確的日期,人民易於適從
,較易貫徹國家之政策。不成文法則否。
3.成文法因規定明確,未受法學訓練者亦能瞭解其內容,不但有維護一般
人民權益之效,且能保障為法者免受不必要的法律之處法。不成文則否。
4.成文法往往根據人類新創造之理念而制定,固有領導社會革新社會與推
進政治之效,如依據民生主義之理念頒佈實施都市平均地權條例而貫徹
土地公有制。不成文法因由反覆慣行累積而成,故較保守,缺乏革新作
用。
5.成文法之制定在立法機關之反覆討論下匯集各方智慧而成,故較周密完
善。反之不成文法因由習慣累積而成,較欠缺系統。
(二)成文法之缺點(即不成文法之優點)
1.法律條文有限,人事變化無窮,成文法典無論如何完備,仍難完全應付
快速變遷的社會事實;且立法修法程序繁複,難免無法適時反應社會變
化,造成死人統治活人的缺憾,而在以判例為主要法源的英美法系國家,
法官常能斟酌實際情況,創造判例以因應新的社會情勢。
2.成文法,如非針對具體的社會需要所制定,有時不免流於抽象、形式、
不切實際;不成文法,如習慣、判例或者由於人民奉行已久,或者應人
民實際需要所產生,自能配合社會實際需要,而無窒礙難行之虞。
3.成文法每因遷就政治現實,不能公允立法,致生流弊;不成文法則在人
民產生法的確信後,使能為國家所認可或採用,不亦孳生偏頗弊端。
3. 成文法在今日之政黨政治上,為顧及到政黨政治的政黨間利害關係,往
往以妥協之方式或議定法律或藉多數決方式逕而排斥少數人民之意
見。不成文法則因隨社會進化基於一般法律之確信而產生,故能普遍受
到人民之擁護。

第十節 普通法、特別法的區別

【一】意義:
普通法與特別法是以法律效力所及的範圍為標準。凡是適用於一般人、事
時、地的法律,即是普通法,又稱為一般法;若只能是用於特定人、事、時、
地的法律,則是特別法。
【二】區分標準:
1.以人為區分標準:適用於一般人民的法律,為普通法,例如民法、刑法等;
僅適用於具有特殊身分人的法律,為特別法,例如公務員服務法、陸海空軍
刑法、軍事審判法等。 D1-15
2.以事為區分標準:適用於一般事項的法律,為普通法,例如民法是規範私
人間一般民事事項的法律;刑法是規定一般犯罪與刑罰的法律。如只能適用
於特別事項的法律,則是特別法,例如商事法,只能適用於公司、票據、海
商保險等事件,懲治盜匪條例,則只能適用於盜匪犯罪事件。
3.以時為區分標準:適用於平時,並未特別限定適用時期的法律,為普通法,
國家一般法律均屬之。如只能適用於某一個特別時期,或為某一時期需要而
制定的法律,為特別法,如「戰時軍律」。
4.以地為區分標準:適用於國家一般領土範圍內的法律,為普通法,例如現
行民法、刑法,即適用於全國各地。如只能適用於伊國領土內某一地區的法
律,為特別法,戒嚴法只適用於戒嚴地區;「蒙古盟部旗組織法」「管理喇
嘛寺廟條例」,只能適用於蒙古、西藏地區。
【三】區別實益
1.普通法與特別法的區別,在法律的適用上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法律上有
個「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即在同一件事件,普通法與特別法都有規
定時,應先適用特別法,必須於特別法無規定時,才適用普通法。例如審
判貪污的公務員,應先適用公務員懲戒法,以刑法為其補充;關於公司糾
紛,應先適用公司法,以民法為其補充。如不曉得普通法與特別法的區別,
在同一事件兩種以上的法律都有規定時,就不能決定應先適用何種法律。
2.但是普通法與特別法是相對的區別,而非絕對的區別,例如民法雖為普通
法,但也有對於特定人或特定事項的特別規定;海商法雖為特別法,但對
於船員法、船舶法等而言,則海商法又為其普通法,而且普通法和特別法
的區別常因社會情形的變遷而變遷,由法律發達史看來,關於特定人或特
定事項的法律,每因適合於其後社會情形,而變為普通法,例如原為商事
法規的規定,其後常被吸收於民法之內,而成為民法的規定。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