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登幽州台歌

组员:(搜集资料)姚权维 、林意诚 、拉西温、 林贤皓


( PPT制作)何庆泽 、林杨铭
(上台报告)韦朝胤 、符基铨
作者简介 陈子昂
• 唐代文学家、诗人
• 字伯玉
• 因曾任右拾遗(相当于现今的监察兼助理机构官
员),故世称“陈拾遗”
•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 在诗中常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

• 有《陈伯玉集》传世
创作背景 •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
常批评当时的许多弊政,却不为武则天采纳。他非
但不能实现政治抱负,还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
常苦闷。在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的次年,唐
朝兵败后,情况变得非常紧急,陈子昂请求派遣上
万人击敌,武则天不允许。随后,陈子昂又向武则
天提供意见,又再次不听取,反倒还把他降职为军
曹。最后,诗人因接连受到挫折,眼见报国宏愿将
成为泡影,便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
幽州台歌》等诗篇。
文章结构 • 出处:《全唐诗》
• 题材:抒情诗
• 体裁:古体诗
• 主旨: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
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
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
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文章结构
前不见古人
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
后不见来者

悲愤之情 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念天地之悠悠

描绘了是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 独怆然而落下
分外动人,读来干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翻译 • 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一、二句 • 翻译:像燕赵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我见
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后世自有招贤纳士的明君,
我却无缘见到他们了。

• 注释
前 :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 :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赏析 • 感受情感:诗人有志难伸,壮志不酬,深感生不
逢时,怀才不遇的孤寂和惆怅。

一、二句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句俯仰古今,写出时
间漫长
• 此两句表示什么?
诗人看不见前古贤人,古人也没来得及看见诗人;
诗人看不见未来英杰,未来英杰同样看不见诗人,
诗人所能看见以及能看见诗人的,只有眼前这个时
代。
•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
主。
翻译 • 原文: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四句 • 翻译: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倍感
凄凉而独自伤心落泪。

• 注释
念 :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 :古时指眼泪
赏析 • 感受情感:一腔悲苦!
• “念天地之悠悠”句 登楼眺望,写出空间之辽阔 ;

三、四句 • “独怆然而涕下”句 描绘了诗人孤单悲哀的情绪。


• 诗人登幽州台远眺,产生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诗
人怎样的情怀?
产生了大地苍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的联想;
由此表达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 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
• 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
哀叹
赏析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
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

三、四句 解。
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
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
命短暂,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赢得后人的共鸣
• 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
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
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
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
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赏析 • 本诗采取“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

全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
之气;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
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
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