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古代文学常识●历代作家作品】

*********************************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 20 篇,内
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
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
《乐》《春秋》)。

墨子: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
人。《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 53 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也
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
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 篇,古
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


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 7 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
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孟子》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庄子:约前 369~约前 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先秦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


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及文章,对后世的影响
极大。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净无为”。政治上
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

荀子:约前 313~前 238,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


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
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
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
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韩非子》中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
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张贵“虚”,即虚静、无为。著有《列
子》8 篇。

屈原:约前 340~前 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


的伟大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是一个政治家,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博
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但为小人所谗,两次被流放,最后悲愤绝望,投汨罗江
而死。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
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主持编著了《淮南鸿烈》,也叫《淮南
子》。

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全书 130 篇,包括本纪 12 篇、
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书 8 篇、表 10 篇。本纪记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代帝王事迹;世家记
述诸侯国的兴亡;列传记述官吏、名人、一些下层社会人物的言行事迹;书记载天文、地理、典章制度
等;表记史实年月。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
是文学巨著。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
《战国策》。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
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
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字子桓,曹操之子,魏文帝。三国时期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
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陈寿:字承祚(zuò),西晋史学家。著有纪传体史书《三国志》。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
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乐羊子妻》《张衡传》选自他的《后汉书》,“后汉”即“东
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他的《后汉书·列女传》。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著有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
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
“口若悬河”等。

刘勰:字彦和,南朝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50 篇,涉
及创作的许多问题。
郦道元:字善长,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40 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
志。

钟嵘:字仲伟,南朝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约 650~约 676,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


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杨炯:初唐四杰之一,名作有《从军行》。

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曌檄》。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咏柳》《回乡偶书》(皆为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
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
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
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
之语。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
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代表作有五绝《静夜
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
《李太白全集》。
高适: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诗作对当时的边境形势、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别董
大》(七绝)。

崔颢:唐代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黄鹤楼》(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
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诗
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

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多写隐居闲适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渔歌子》(词)。

韩愈:768~824,字退之,祖籍昌黎,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人们也称他韩昌黎。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
倡导者,他提倡三代两汉散文,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文学形式上力主创新,对
后世散文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险怪,讲究用奇字,造奇句,被人们评为“以文为诗”。
与孟郊、贾岛等人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诗文被门人辑为《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名句“沉舟
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著有《白氏长庆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州”。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
成就最大。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个人情怀融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代表作是“永州
八记”。

杜牧:803~约 852,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俱佳。
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诗表现出一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其中咏史诗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抒情写景的
七言绝句,清丽生动,为世传诵。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约 813~约 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5.宋代作家作品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
业词人。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名词《渔家傲·秋思》反映了边塞生活。
贬为邓州知州时写了名文《岳阳楼记》,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
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
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都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
《嘉祐集》。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涑(s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卒
后追封温国公,谥号文正。著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在学术
上有不朽贡献,花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
“史学双璧”。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临川(江西)人。
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节选自《临川先
生文集》。

沈括:字存中,钱塘(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的《梦溪笔谈》是用笔记文体裁写成的综合性
学术专著,是一部科学作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
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
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
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
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诗作《关山月》《书愤》《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
诵,《诉衷情》《钗头凤》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文有《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剑南诗稿》《渭
南文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
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著有《稼轩长短句》。辛弃疾与苏轼齐名,发展了豪放
词派。在坚持抗战,用诗词抒发爱国感情方面,又与陆游齐名,把南宋爱国主义文学创作推向高峰。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人,南宋词人,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有《白石
道人诗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庐陵(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文山
先生全集》。《正气歌》《指南录》《指南录后序》皆为后人传诵。

6.元明清作家作品

关汉卿:晚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
奠基人。所作杂剧达 60 多种,今存 18 种,以《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最为著名。
《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的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约 1260~约 1336,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所作杂剧十四种,现仅存三种


《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破窑记》(全名为《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丽春堂》
(全名为《四丞相歌舞丽春堂》)。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厢记》,它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
为人推重,被称为杂剧之冠。在《西厢记》中,王实甫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愿望。

王实甫善于以古典诗词酝酿气氛,锻炼字句,创造出诗一般的动人意境,形成十分优雅的风格。他和关
汉卿分别开创了中国戏曲史上文采和本色两个流派。

赵景深在《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中称“《西厢记》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所作杂剧今知有 15 种,代表作有杂剧《汉宫
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
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代表作
《三国演义》,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书 120 回。

于谦:字廷益,钱塘(浙江)人,明朝大臣、爱国将领、诗人。官至兵部尚书,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石灰吟》为作者 12 岁时所作。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中年才中贡生,官仅至县丞,因耻于折腰
而罢归,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既寄托
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著有《震川先生
集》。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
明代第一散文家。代表作为《项脊轩志》。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曾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称《还魂记》)。
剧作多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洲(江苏)人,明代文学家,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
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恒言》,改编为影
片《秋翁遇仙记》。

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江苏)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质学家和游记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
游记》,该书是日记形式的游记散文,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书中作者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
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被称作“古今纪游第一”,《游黄山日记》出自本书。(黄山,在安徽省境内,有
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
言·笠翁偶集》中的“种植部”。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了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方苞:字灵皋,晚年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礼部右侍郎。为桐城派创始人。散文多为
经说、序跋、书信、应酬之作。

吴敬梓:字敏轩,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说家,所作《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南京,清代小说家,以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
又名《金玉缘》)的创作,全书未成,病而卒,后四十回为高鹗(è)所续,全书 120 回,属于章回体小说,
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曾任知县,辞官后于江宁
(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自号仓山居士。《祭妹文》选自他的《小仓山房诗文集》,还著有《随
园诗话》。

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继方苞、刘大櫆之后“桐城
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阐明儒家的“义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论。《登泰山
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其中“雪中观日”一段,尤为后世称道。

龚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官至礼部主事,后辞职南归。深于经学、文学和史
地学,为“今文学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运动先驱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归途中写了 315 首绝句,
总题为《己亥杂诗》。表达对国事的感慨与生平经历的哀乐。

刘鹗:字铁云,署名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镇江)人,清末小说家,通数学、医术、水利等,他的《老
残游记》是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吴趼(jiǎn)人:号沃尧,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佛山)人,因居佛山镇,又自称我佛山人,清末
(近代)小说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李伯元:字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清末小说家,他的《官场现形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之一。
曾朴:字孟朴,江苏常熟人,清末民初小说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的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少年
中国说》《谭嗣同》出自《饮冰室合集》。

转载自微信~高考语文工作室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