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2004 年 4 月 天 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第 6卷 第 2期

Apr .2004   JOU RNA L O F T IA NJIN U NI VERSIT Y (SO CIA L SCIENCES) 6 N o .
V ol. 2 

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发生机制
张玉坤 , 李贺楠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天津 300072)

摘  要 :从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发掘的考古资料入手 , 通过对居住建筑布局演变过程的阐述 , 揭示 出传统四合院建筑


格局的发生机 制不是封建礼制下的伦理序位 , 而是抽 象化的 人体图 式 ;
提 出如果 从人体 图式是中 国传统 四合院 建
筑发生机制的 观点出发 , 那么可对四合 院建筑 的形 式 、布局 、称谓 以及 文化内 涵等 方面 做出比 较合 理和完 整的 阐
释。
关键词 :中国传统 ;四合院建筑 ;发生机制 ;伦理序位 ;人体图式
中图分类号 :T U241 .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4339(2004)02- 0101- 05

Emergenc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urtyard House


ZHANG Yu-kun , L I He-nan
(School of A chitecture , T ianjin U niv ersity , T ianjin 300072, China)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explored in the site of ancient culture of the primitive so ciety , this paper ,
Abstract:
through the expositio n of the developing course o n the ar rangement of inhabiting building .claims that the emergence
mechanism of traditio nal Chinese courtyard house is not the e thics preface location in the feudal age , but the abstract ty pe
of the human body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nkind himself.From the view s of the abstract type of the human bo dy ,
w e can interpret reasonably and fully the form , arrang ement , appellation and cultur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urtyard
house.
Keywords:China' s tradition ;chinese courtyard House ;emerg ence mechanism ;ethics preface locatio n;type of the hu-
man body

  四合院建筑起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流域 , 是中
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 。 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基   一 、 历史渊源
本采用“中轴对称 , 前堂后室 , 左右两厢” 的建筑格
局 , 从自然环境 、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很好地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条件 , 黄河流
满足了人们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的需要 。这种被尊 域肥沃的土地 、温和的气候 、丰富的物种资源成为适
崇为古制并加以定型化的建筑格局 , 其发生机制是 宜人类居住的理想家园 。早在 7 000 ~ 8 000 年前的
什么 ? 是否源于“长幼有序 、内外有别 、男尊女卑”的
早期农耕文化时期 , 中华民族先民就已经定居在黄
礼制观念 ? 近年来 , 通过对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
河流域 。发掘于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文化遗址是黄
的发掘 , 使我们对人类在远古时期的居住状态有了
河流域早期农耕文化的代表 ① , 其远古文明可以追
比较完整和清晰的认识 , 从而揭示出传统四合院建
筑格局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脉络 。 溯到据今大约 7 355 ~ 7 060 年前 。村落由一座座半
地穴式建筑构成 , 平面多为不 规则的圆形 , 面积约

收稿日期 :
2003- 11- 17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61).
作者简介 :
张玉坤(1957 —   ), 男 , 博士 , 教授 .
· 102 ·  天  津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4 月  

6 ~ 8 m 2 。见图 1a 。 到了据今大约 6 700 ~ 4 800 年 现了院落 。 对于由简单的单体建筑发展成为群体建


的仰韶文化时期 , 方形房屋逐渐在黄河流域占据了 筑这一演变过程来说 , 院落的出现是一个重要阶段 。
统治地位 , 房屋面积扩大为 20 m 2 左右 , 建筑平面形 院落起初只是作为房屋之间的空隙 , 到了西周时期 ,
式发生了由圆到方的演变 , 见图 1b 。 在仰韶文化时 院落开始与单体建筑结合 , 形成了布局严谨的四合
期的半坡遗址中 , 还出现了一类体量较大的建筑 , 考 院建筑 。发掘于陕西岐山的凤雏村早周遗址具有明
古学家将其称为“大房子” 。“大房子”的进门是一个 确的中轴线 , 其上由外而内依次排列着影壁 、大门 、
大空间 , 内设火塘 , 可能是聚会或举行仪式的场所 。 庭院 、前堂和后室 , 东西两侧为通常的厢房 。“中轴
后部划分为 3 个小空间 , 仍为生活起居的卧室 , 见图 对称 , 前堂后室 , 左右两厢”的建筑布局 , 在这一时期
[ 1]
1c 。这种前部厅堂 、后部卧室的布局 , 是目前所知 已经实现了单体建筑向群体建筑的 演化 , 见图 1e 。

最早的一个“前堂后室”的实例 , 见图 1c ;
仰韶文化 春秋时期 , 四合院建筑逐 渐趋于规范化和 定型化 ,
晚期 , 村落联合体中心村落开始出现前后和左右分 《仪礼》一书记载了当时士大夫住宅制度 : 住宅的大
间的房屋 。发掘于渭水上游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心村 门为 3 间 , 中央明间为门 , 左右次间为“塾” ;
门内为
落中的“原始殿堂” , 就是多空间的复合体建筑 , 见图 庭院 , 上方为“堂” , 为生活起居 、会见宾客 、举行仪式
1d 。主室呈东西向展开的长方形 , 左右近后山墙各 的地方 ; 堂的左右为“厢” , 堂后为“室” 。《 现代汉语
有一大柱 , 形成轴对称格局 。 主室室内居中设大火 大辞典》中 , 将由门 、塾 、堂 、厢和室组成的中国传统
[ 2]
塘 , 是用 于聚 落公 共活 动的 “堂” 。 堂 的 后部 有 居住建筑的原型定义为“寝” 。将秦安大地湾“原始
室 , 左右各有侧室 ———“旁” 、“夹” , 构成明确的“中轴 殿堂”与“寝”的图式相互对照 , 不难看出两者在建筑
对称 , 前堂后室 , 左右两厢”的格局 ③ , 见图 1d 。在 4 布局上同出一辙 , 一脉相承 , 见图 1f 。
000 年前左右的铜 、石并用时代 , 建筑布局中开始出

图 1  各个历史时期居住建筑的类型与演变
第6卷 第2期 张玉坤等 :
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发生机制  
· 103 ·

然万物的运动规律 , 但为了强化社会人伦关系的绝
  二 、 发生机制 对性 , 反因为果 , 将人类社会的等级结构归源于宇宙
法则[ 4] 。然而 , “中轴对称 , 前堂后室 , 左右两厢”的
  1 .伦理序位说
建筑布局在原 始社会的仰韶文化时期 就已经产生
  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中介 , 建筑形式的演变反映
了 。通过对原始社会社会结构的研究发现 , 原始社
着人类在同自然环境共生中 , 不断地认识自然 、认识
会是以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氏
自我的过程 , 是人类认识观的一种体现 。 通过对传
族成员集体劳动和生活 , 没有剥削和压迫 , 没有阶级
统四合院建筑布局形式的历史溯源 , 可以认定四合
和国家 。 由此可见 , 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布局不是按
院建筑“中轴对称 , 前堂后室 , 左右两厢”的布局绝不
照社会伦理观念而设计的 , 而是从原始氏族公社先
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 而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民的居住建筑中继承发展而来的 。
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那么 , 传统四合院建筑
  2 .人体结构说
布局的生成机制是什么 ? 对此 , 一些学者将其归结
  通过前文对居住建筑的历史溯源 , 可对居住空
为社会伦理观念 。余卓群教授说 :
“《乐记》称`乐者 ,
间形式的演变做出阶段性的小结 。
天地之和也 ;
礼者 , 天地之序也 ;
和 , 故百物皆化 ;
序,
  ① 旧石器时代的天然洞穴是我国原始人类普
故群物皆别 。
' 这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 , 在民居上
遍采用的居住形式或场所 , 洞穴为人们提供了与周
则反映于程式化的定势 , 构成一定的形象” , “堂是文
围外部环境截然不同的蔽护空间 , 见图 2a ;② 进入
化核象的实体 , 院是空间核心的虚体 。 这种虚实相
新石器时代后 , 大部分原始人类已走出洞穴 , 在浅山
间 、阴阳互补的形态 , 是整个民居的中心坐标 , 决定
沿河地带建 造起 简单的 圆形 半地穴 式住 宅 , 见图
了建筑差序有别 , 长幼有序 , 由密到疏 , 由强到弱 , 由
2b ;
③ 约在圆形住宅出现的同时或稍后 , 方的形式
清晰到模糊的格局 , 富有浓厚的宗法意识 , 正是礼乐
从墓葬坑中萌芽 , 以后住宅形式便由不规则圆形逐
秩序的一种强烈表现” ④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 社会
渐演变为不规则方形 , 直到规则方形 , 见图 2c ;
④方
伦理观念对四合院建筑有着深 远影响是毋庸 置疑
形住宅体现了人体的轴向性 , 通过方形住宅中介 , 实
的 , 从四合院建筑的布局结构 、装饰装修 , 以至于家
现了人体十字轴与天地四方十字轴的相互叠合 , 使
具摆 设 、花木设 置 , 到处都 有不同 程度 的体 现[ 3] 。
人类建立起时空观念 , 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 见图 2d ;
然而 , 将社会伦理观念与四合院建筑布局生成的时
⑤ 秦安大地的“原始殿堂” 中轴对称 、前堂后室 、左
期相对照 , 就会发现将社会伦理观念作为四合院建
右两厢的建筑格局是从方形房屋中发展而来的 。建
筑布局生成机制的观点在时间上存在着矛盾 。
筑方形框架向四方空间拓展 , 使中心的围护层次得
  社会伦理观念作为一种规范社会成员在复杂的
以增加 , 见图 2e ;
⑥ 陕西岐山的凤雏村早于周遗址
社会关系中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 , 其建立的基础
实现了建筑与院落的空间组合 , 使中心的围护层次
是人 类社会 的等 级制度 。 成书 于战 国末 年的《 易
进一步拓展 。如果将从洞穴到岐山凤雏村的演化序
经》 , 最早阐述了社会伦理观念 , “天尊地卑 , 乾坤定
列标示出来 , 各种形式的意义可以看得更为明显 , 见
矣;卑高以陈 , 贵贱位矣 。”《易经》的本意是要从人类
图 2f 。
社会的等级结构概括出尊卑观念 , 并以此来解释自
  (1)人体结构与建筑原型的统一 。

图 2  从天然洞穴到四合院建筑居住形式的演化

  原型是比较稳定的图式 , 是人类在外部环境作 用下“积淀”下来的心理情感的显现 。 原始社会的


· 104 ·  天  津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4 月  

  (2)人体结构与建筑结构的对应 。 宅是外物 ,
方圆由人 , 有可为之理 , 犹西施之洁不可为 , 而西施
之服可为也 , 居住建筑的营造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行
为之一 , 其实质就是要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 , 来构建
人工生态系统 。 居住建筑是人们实现顺应自然 , 天
人合一理想的中介 , 是物化的人体 , 因而 , 居住建筑
结构往往模仿人体结构来加以营造[ 6] 。
  以人喻建筑的观念自古皆有 ,《黄帝宅经》上说 :
“宅以形式为身体 , 以泉水为血脉 , 以土地为皮肉 , 以
草木为毛发 , 以舍屋为衣服 , 以 门户为冠带 。 若如
斯 , 是事俨雅乃为上吉” ;
清代风水家林枚所著的《阳
宅会心集》卷上 , 也将住宅比拟成人体 , 正屋两傍 , 又
要作辅弼护屋两直 , 一向左一向右 , 如人两手相抱状
以为护卫 , 辅弼屋内两边 , 俱要作直长天井 。“ ……
其次则莫如三间两廊者为最 , 中厅为身 , 两房为臂 ,
两廊为拱手 , 天井为口 , 看墙为交手 , 此格亦有吉无

凶。
” 由此可见 , 以人 体各部比例决定建筑的比例
及平面关系 , 将人 、自然 、建筑三者紧密结合 , 是居住
建筑营造中的普遍现象 。
  近年来 , 探求传统四合院建筑结构与人体结构
的课题 , 在国内学术界引起普遍关注 。 戴志坚教授
在《福建客家民居与文化》 中 , 以“龙潭家庙”的平面
布局为例 , 分析了闽粤民居在布局结构与空间造型
等方面与人体结构的对应关系 。 台湾民居学者李乾
朗先生根据闽粤传统民居的构成特点 , 将民居的建
筑结构与人体结构的对应关系 , 以图式的形式解读 ,
试图以较为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两者在形式 、功能和
文化方面的联系[ 7] 。在闽粤民居的人体意向图中 ,
将四合院建筑完全比作一个四肢齐全 、有血有肉的
人 。坐北朝南的正房被看作是“正身”所在 , 并由中
央到两端依次细分为“头” 、“耳” 、“肩” ;
东西厢房被
看作是“伸手” , 分为“臂”和“手肘”两段 ;
庭院是民居
中通风采 光的空间 , 将其比作“丹田” , 暗示吐阴纳
阳 、藏风聚气之意 ;
廊下道路是民居中人和物来往交
通的通道 , 将其比作“血管” , 暗示循环往复 、生生不
息之意 。 民居门前修建水池用来排放污水 、蓄养鱼
虾 , 将其比作“膀胱” , 暗示排污去垢 、新陈代谢之意 。
虽然 , 民居人体意向图对建筑各部分的称谓大多源
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约定俗成 , 也掺杂着一些从形
式出发的附会 , 但其核心仍在于以人喻建筑 , 建立起
人体结构与建筑结构的对应关系 , 见图 4 。
图 3  四合院建筑中的人体围护图式
第6卷 第2期 张玉坤等 :
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发生机制  
· 105 ·

性 。人体图式并不能解决四合院建筑布局的全部理
论问题 , 在人体图式原型基础上 , 如何通过种种“变
形”生成形式多样的建筑 , 仍需要进一步分析 。

注  释 :

①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 《考古学报》 , 1981 年
第 3 期 , 第 303 页 — 第 338 页 。
② 杨鸿勋 :
《建筑考古论文集》 , 文 物出版社 , 1987 年版 , 第 35 页 —
第 36 页 。
③ 程晓钟 :
《大地湾考古研 究文集》 , 甘肃文 化出版 社 , 2002 年 版 ,
第 38 页 — 第 39 页 。
④ 余卓群 :
“ 民居潜 在意 识钩 沉” , 《 中国 传统 民居 与文 化》 (第 二
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年版 , 第 2 页 — 第 3 页 。
图 4  闽粤民居的人体意向图式
⑤ 转引白曹  炜 :
《中国居住文化 ——— 中国传统城市住宅的比较》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997 年版 , 第 74 页 。
  从半坡的“大房子” , 到秦安大地湾的“原 始殿 ⑥ 转引戴志坚 :
“ 福建诏安客家 民居与文化” , 《中国传 统民居与 文

堂” , 从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 , 到明清时期庞大的 化》(第二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年版 , 第 105 页 。

四合院建筑群 , 传统四合院建筑文化中所包含的阴 参考文献 :


阳风水观 、伦理序位观 , 乃至宇宙秩序观 , 归根结底
[ 1]  杨鸿勋 .
建筑考古论文集[ M ] .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1987 .
都是为了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而衍生出来的 。正是
[ 2]  程晓钟 .
大 地湾 考古 研 究文 集[ M] .兰 州 :
甘 肃文 化 出版 社 ,
基于这种最为朴素的生存需要 , 四合院建筑才会在 2002 .
营造中无意识地模拟人体 , 成为人体意象的表达 。 [ 3]  李书钧 .
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 M] .
三河 :
三河市永 和
  塔夫利甚至认为 , 人体是诠释 的极限与场所 。 印刷有限公司 , 1996 .

他曾引雷拉的话说 :
“人体现象是最丰富 、最有意义 、 [ 4]  冯天瑜 , 何晓明 , 周积明 .
中华文化史[ M]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 版
社 , 1990 .
最具统合性的现象 ;……这(身体)是描述的极限 , 甚
[ 5]  夏铸九 .
空间 的文 化形式 与社会 理论读 本[ M] .台北 :明文 书
至是描述的场所 。 … …因此 , 发现了根源性的物质
局 , 1989 .
(身体)之后 , 系谱学被提出并对价值 做批判 。” ⑥由 [ 6]  王其亨 .
风水理论研究[ M ] .
天津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1992 .
此可见 , 人体图式对于四合院建筑布局生成的根本 [ 7]  戴志坚 .
福建诏安客 家民居与文 化[ A] .
见 :陆元鼎 .中国传 统

性作 用 无 可 否 认 , 但 也 存 在 着 解 释 范 围 的 局 限 民居与文 化(第 二辑)——— 中 国 民居 第 二次 学术 会 议论 文 集


[ C]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年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