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模组blank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考试前须明了的 40 个文言文常用词汇

例词 说明 例句
1.之 (a)作助词,相当于“的”。 ~汝之(的)女,吾已代嫁;汝之(的)
生平,吾已作传。 《祭妹文》

(b)作动词,相当于“到” ~吾欲之(到)南海。《为学》
“往”“向”等。

(c)作代词,可以代人、代 ~贤于己者,忌之(他)而不愿问焉。《问
事、代物。一般用为第 说》
三人称。 ~鞭数十,驱之(它)别院。《闲情记趣》

(d)作语气助词,表停顿,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或舒缓语气,可不译。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在时间词、个别形容词 ~无益吾事,慎之。《冯婉贞》
或不及物动词后,只起
调整音节的作用,也可
不译。

2.于 (a)作介词,相当于“在” ~战于(在)长勺。 《曹刿论战》


“到”“从”“向” ~箕畚运于(到)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或“对”“对于”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从)此乎?《师说》
~耻学于(向)师。 《师说》
~于(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b)作形容词谓语的补语时, ~苛政猛于(比)虎也。《苛政》
多含“比较”的意思。

(c)表被动,往往与“见”、 ~见欺于(被)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受”配合。
3.与 (a)作介词,相当于“跟”。 ~公与(跟)之乘。 《曹刿论战》

(b)作连词,相当于“和”。 ~吾与(和)汝毕力平险……可乎?《愚
公移山》

(c)作动词,有“给予”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给)。
“赞许”等意思。 《屈平列传》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赞同)。
《中山狼传》
(d)同“欤”,表示疑问或感 ~子非三闾大夫与(吗)?《屈原列传》
叹,相等于“吗”。

例词 说明 例句

6351 ©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Lihat halaman sebelah


4.乃 (a)作代词,相当于“你” ~家祭无忘告乃(你们的)翁。《示儿》
“你的”“你们的”。
(b)作副词、相当于“就” ~屠乃(于是)奔倚其下。《狼》
“于是”“才”。 ~断其喉,尽其肉,乃(才)去。《黔之
驴》

(c)作判断词,相当于 ~若事之不济,此乃(是)天也。《赤壁
“是”“就是”。 之战》

(d)相当于“竟”“居然” ~今其智乃(竟然)反不能及。 《师说》


“却”,表示语气的转折或
出人意料。

5.方 (a)与圆相对,“方正”、 ~方正(正直)之不容也。《屈原列传》


“正直”。

(b)方法、方式。 ~助画方略(方法)。《赤壁之战》

(c)作副词,相当于“将” ~今方(将)来,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当”“才”。 ~方(当)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观潮》
~方(才)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d)方向、方面。 ~挟天子以征四方。《赤壁之战》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6.比 (a)当“比较”。 ~今虽死乎此,比(比较)吾乡邻之死,


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b)当“等到”。 ~比(等到)至南郡,而琮已降。 《赤壁


之战》

(c)挨着,靠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靠近)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比喻。 ~比(比喻)之如父,拟之如天。《原君》

7.市 (a)表示“市场”、“城市” ~及反,市(市场)罢。《郑人买履》

(b)表示“买”。 ~愿为市(买)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辞》

例词 说明 例句

2
8.为 (a)表示行为、动作,相当 ~冰,水为(做)之,而寒于水。《劝学》
于“做”“作”“造” ~墨子解带为(作)城,以牒为(作)
“变成”“作为”。 械。 《公输》

(b)作介词,相当于“给” ~张良曰:“臣为(给)韩王送沛公……”
“替”“为了”。 《鸿门宴》
~愿为(替)市鞍马。 《木兰辞》

(c)作介词,相当于“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被)所吞。
《闲情记趣》
(d)作语气助词,相当于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呢”。 (呢)? 《鸿门宴》

(e)表示所向,相当于 ~不足为(跟)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对”、“跟”。
(f)表示当什么,担任什么, ~遂以周瑜、程普为(做)左右督。
相当于“作”“任” 《赤壁之战》
“当”“做”。

(g)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此为(是)何若人?《公输》

9.予 (a)作第一人称,我。 ~莲之爱,同予(我)者何人? 《爱莲说》

(b)表示“给与”。 ~一人予(给)二十金,骨微伤。《狱中
杂记》
10.以 (a)作介词:
(i)相当于“把”“拿” ~何不试之以(用)足?《郑人买履》
“用”“靠”,表示所 ~以(拿)刀劈狼首。 《狼》
用的工具或凭借的缘由。 ~以(靠)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ii)表示原因,相当于 ~以(因为)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因”、“因为”、 《冯婉贞》
“由于”等。 ~苦为河伯娶妇,以(由于)贫。
《西门豹治邺》

(iii)表示人的身分。 ~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例词 说明 例句

3
(b)作连词,相当于“而”. ~挟天子以(而)征四方。 《赤壁之战》
亦可译为“来”“去”, ~吾必尽力以(去)拯吾村。《冯婉贞》
用来连接两个动词,表
示目的或结果。

(c)作副词,同“已”,表 ~固以(已经)怪之矣。 《陈涉世家》


示“已经”。
(d)作动词,相当于“认 ~虎视之,庞然大物,以为(认为)神。
为”“以为”。 《黔之驴》
~皆以(认为)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
纳谏》

11.及 (a)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和)诸公子遂射


相当于“和”“与”。 千金。 《孙膑》

(b)作介词,相当于“当” ~及(等到)反,市罢,遂不得履。
“到”“等到”。 《郑人买履》
~及(到)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
源记》
(c)作动词,相当于“到” ~及(到达)里城,亦然。 《李恕雪夜入
“到达”“赶上”等。 蔡州》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到)。 《屈原列
传》

12.且 (a)作副词,相当于“将” ~存者且(尚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暂且”“尚且”等 《石壕吏》
意思。 ~北山愚公,年且(将)九十。 《愚公移
山》

(b)作连词,相当于“并 ~且(再说)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且”“再说”“还是”的 ~王以天下尊秦乎?且(还是)尊齐也。
意思。 《战国策》

13.安 (a)作疑问代词,相当于 ~安能(怎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何”“什么”“怎么” ~燕雀安(哪里)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哪里”“怎能”。 起义》

(b)作形容词,相当于“安 ~谢庄遂安(平安)。 《冯婉贞》


全”“安定”“平
安”。

例词 说明 例句

4
14.若 (a)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 ~若(你)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起
相当于“你”“你的”。 义》
(b)作连词,相当于“假 ~若(如果)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设”“如果”。 《赤璧之战》

(c)表示“如”、“像”。 ~仿佛若(像)有光。 《桃花源记》


15.尔 (a)作代词,第二人称,相 ~尔(你)知射乎? 《卖油翁》
当于“你”、“你们”。
(b)作指示代词,相等于 ~尔(那时)来二十有一年。 《出师表》
“这”“那”“那时”
“这样”“如此”。

(c)作语气助词,相等于 ~无他,但手熟尔(罢了)! 《卖油翁》


“耳”、 “罢了”。

16.尤 (a)表示“特别”“格外” ~然是说也,余尤(更)疑之。


“尤其”“更”。 《石钟山记》
~义兴谓为三横,而处尤(特别)剧。
《周处改过》
(b)表示“优异”。 ~朝取一人焉,拔其尤(优异)。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7.耳 (a)作语气助语,相当于 ~技止此耳(罢了)! 《黔之驴》


“而已”“罢了”。

(b)表示语句的结束,可不 ~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译。

18.向 (a)表示“方向”“趋向” ~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对着)。《狼》


“对着”。

(b)表示“从前”“原来”。 ~寻向(原来)所志,不复得路。《桃花
源记》

(c)表示“假使”、“如 ~向(假使)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
果”。 不敢取。《黔之驴》
(d)表示“刚才”、“早 ~向者(刚才)之论,阿谁为失? 《三国
先”。 志·蜀书》

例词 说明 例句

5
19.而 (a)作连词:
(i)表示并列或承接关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才)竭。
相当于“就”“才” 《曹刿论战》
“并且”“而且”。

(ii)表示转折,连接两 ~小学而(可是)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个相对或相反的意 《师说》
思,相当于“却”、
“可是”“但是”。
(iii)表示行为的目的、原 ~聚室而(目的)谋曰。 《愚公移山》
因、方式、情态、时
间等。

(iv)表示假设关系,相当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于“如果”。 《冯婉贞》

(b)作代词,相当于“你”、 ~而(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
“你的”。 织》

20.会 (a)表示“会合”“聚会”。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会合)境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
(b)表示“会意”“领会”。 ~每有会意(领会),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

(c)表示“恰巧”“适逢”。 ~会(恰巧)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

(d)表示“当然”“必定”。 ~吾已失恩义,会(当然)不相从许。
《孔雀东南飞》
21.岂 作语气副词:
(i)表示反问,相当于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难道)敢入乎?
“难道”、“哪里”。 《鸿门宴》

(ii)表示反问的语气减弱,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是不是)
则表示揣度,相当于 愿见之乎? 《隆中对》
“是不是”“也许”。

22.但 作副词,表示“只”“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只)闻黄河流水


“只管”“不过”“只 声溅溅。《木兰辞》
是”。在古汉语不作“但 ~忠臣但(只是)为宗庙社稷计。 《文天
是”。 祥传》

例词 说明 例句
23.如 (a)表示“往”“到”。 ~使使如(到)秦受地。《屈原列传》

6
(b)表示“像”。 ~敌人纷堕如(像)落叶。 《冯婉贞》
(c)作连词,相当于“假 ~如(假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如”“如果”。 《赤壁之战》

24.何 作疑问代词,相当于 ~何(怎么)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什么”、“怎么”、 ~其何(怎么)能胜?《冯婉贞》
“怎样”、“怎能”、 ~卿欲何(什么)言?《赤壁之战》
“多么”、“为什么”。 ~而此独以钟鸣,何哉(为什么)?
《石钟山记》

25.弗 作副词,相当于“不”。 ~弗(不)之怠。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
26.尝 (a)表示“曾”、曾经”。 ~尝(曾经)射于家圃。 《卖油翁》

(b)表示辨别滋味。 ~尝(尝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
鼎之调。《察今》
(c)表示尝试。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
事章》
27. 遂 (a)作副词:
(i)表示承接,相当于“就” ~寻向所志,遂(就)迷不复得路。
“于是”。 《桃花源记》
(ii)表示终了状态,相当 ~桓侯遂(终于)死。 《扁鹊见蔡桓公》
于“终于”“竞然”。
28.苟 (a)表示“苟且”“姑且”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姑且)全
“暂且”。 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b)表示“如果”“假如” ~苟(假如)富贵,无相忘。
《陈涉世家》
29.余 (a)表示“我”。 ~余(我)在刑部狱。 《狱中杂记》

(b)表示“剩余”、“多余” ~地有遗利,民有余(剩余)力。
《论贵粟论》
30.尚 (a)相当于“崇尚”“高尚”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b)相当于“尚且”“又”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尚且)不相欺,况
“还”“犹”。 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数雄已灭,惟孤尚(还)存。《赤壁
之战》

例词 说明 例句

7
31.其 (a)作代词,可以代人、代 ~百姓多闻其(他)贤,未知其(他)死
事、代物,相当于“他” 也。《陈涉起义》
“他们”“这”“那”, ~断其(它的)喉.尽其(它的)肉。
有时可作“其中”。 《黔之子》
~其(那个)巫,老女子也。《西门豹治
邺》
~蜀之鄙,其(其中)一富.其(其中)
一贫。 《为学》

(b)作副词:
(i)表示推测或估计.相当于 ~圣人之听以为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
“大概”“或许”“可 其(大概)皆出于此乎?《师说》
能”。
(ii)表示反诘,相当于 ~欲加之罪,其(难道)无辞乎。《左传》
“难道”。
(iii)表示劝告、勉励、命令 ~吾子其(一定)无废先君之功。《左传》
或希望的语气,相当
于“一定”“应当”。

(c)作连词:
(i)表示假设,相当于 ~其(如果)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
“如果”。 死继之。《左传》
(ii)用于并列问句,表示选 ~呜呼!其(是)真无马邪,其(还是)
择,相当于“还是”, 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还是……”。
32.期 (a)表示“日期”“期限”。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期限)。
《陈涉起义》

(b)表示“约定”“期望”。 ~怒曰:“与老人期(约好),后,何
也”。 《张良》

(c)期(jī),表示一周年。 ~期(一年)年之后,虽欲言而无可进
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33.辄 (a)表示同一种情况的多次重
复,相当于“常常” ~所居之官,辄(往往)好几年没有升
“往往”“总是”等。 调。《张衡传》
(b)表示后面的行为是紧接着 ~跋前踬后,动辄(就)跃去。
前一行为发生的,相当于 《进学解》
“马上”“立即”“就”

例词 说明 例句

8
34.则 (a)作连词:
(i)起承接作用,相当于 ~此印者才毕,则(就)第二板已具。
“就”“才”“原来是”。 《活板》

(ii)表示转折或推断,相当于 ~至则(却)无可用,放之山下。 《黔
“却”“反而”“那么” 之驴》

(b)作副词:
表示选择,常与“不”、 ~非死则(就是)徙尔。 《捕蛇者》
“非”呼应,相当于
“不是……就……”。

(c)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早就)稿矣。
“原来”“早就”。 《拔苗助长》
(d)表示假设,相当于“要 ~故木受绳则(就)直,金就砺则(就)
是……就……”。 利。 《劝学》
(e)表示法则。 ~以机鼓轮为常则(法则)。 《马钓传》

35.故 (a)作连词,相当于“所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所以)逐


以”“因此”。 之。 《曹刿论战》
(b)作副词,相当于“特 ~广故(故意)数言欲亡。 《陈涉起义》
意”“故意”
(c)表示“旧的”“本来” ~送儿还故(原来)乡。 《木兰辞》
“原来”“刚才”。 ~两狼并驱如故(刚才)。 《狼》

(d)表示“从前”“过去”。 ~燕太子丹者,故(从前)尝质于赵。
《史记·刺客列传》
(e)表示“原因”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左传·
庄公十年》
36.甚 作副词:
(i)表示“最”“太” ~途中两狼,缀行甚(非常)远。《狼》
“十分”“非常”。
(ii)表示“……得很”、 ~君美甚(漂亮得很),徐公何能及公也?
“……得厉害”、 《邹忌讽齐王纳谏》
“……极了”。
(iii)作形容词,相当于 ~甚(太厉害)矣,汝之不惠!
“厉害”“严重” 《愚公移山》
“过分”等。 ~盗暴尤甚(严重)。
《三戒·永某氏之鼠》

例词 说明 例句
37.去 (a)表示“离开”。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离开)。 《卖油翁》

9
(b)表示“距离”。 ~西蜀之去(距离)南海,不知几千里
也。 《为学》

(c)表示“过去”。 ~譬如朝露,去(过去)日苦多。
《短歌行》

38.莫 (a)作代词,相当于“没有 ~吾楯之坚,莫(没有什么东西)能陷


人” “没有什么”。 也。 《自相矛盾》

(b)作副词: ~愁愁然,莫(不)相之。 《黔之驴》


(i)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ii)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 ~莫(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不要”、“别”。 切。 《满江红》

39.顾 (a)作副词,表示情态,相 ~人之立志,顾(反而)不如蜀鄙之僧哉?


当于“反而”。 《为学》
(b)作连词,表示轻微的转 ~顾(但是)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折,相当于“不过”、 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
“但是”。 蔺相如列传》
(c)表示“回头看”、“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拜
望”、“拜访”。 访)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顾(回头看)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苦蔽成丘。《狼》
(d)表示“关心”、“照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照顾)妻子。
顾”。 《赤壁之战》

40.盖 (a)作语气副词,表示推测或 ~乃悟前狼假寐,盖(原来)以诱敌。


解释,相当于“大概”、 《狼》
“原来”。 ~盖(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
一《游褒禅山记》
(b)作句首语气助词,可不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译。 《史记·文音本纪》
(c)作名词,车子、盖子。 ~其夫为乎目器。,拥太盖(车子),
策驷马。 《史记·管晏列传》
(d)作动词,相当于“压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胜过)世。
过”、“胜过”、 “覆 《赤壁之战》
盖”。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

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
“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10
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
你的、你们、你们的。”

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
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译为“自己”之意。

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 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
陛下、阁下”等之用,一般译着“您、您老人家,他老人家”之意。

 另外一种就是个人在对话中用的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
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