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PDF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47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中国仿真科学与技术书系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
仿真与评估
Weapons and Equipment Operational
Effectivess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杨 峰 王维平 等著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北京·BEIJING
内 容 简 介
本书从武器装备论证模式转型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字化论证工程理论框架,并在此理论框架指导下
研究了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仿真实验方法以及效能评估分析方法。在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
给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的软件平台。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讲解如何
运用本书提出的理论方法和软件平台解决武器装备论证中面临的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问题。
全书共 9 章,即绪论、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仿
真实验方法、效能评估分析方法、SIM2000 柔性仿真支撑平台、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武器装备效
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以及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本书主要面向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研究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亦可作为系统工程、仿真工程、军事装备
学、军事运筹学、国防系统分析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尤其适合作为武器装备论证部门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杨峰等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
(中国仿真科学与技术书系)
ISBN 978-7-121-10903-4

Ⅰ.①武… Ⅱ.①杨… Ⅲ.①武器装备-武器效应-评估 ②武器装备-作战模拟 Ⅳ.①E9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0)第 090800 号

策划编辑:徐 静
责任编辑:朱清江
印 刷:
装 订: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 173 信箱 邮编 100036
开 本:787×1 092 1/16 印张:21.75 字数:550 千字
印 次:2010 年 6 月第 1 次印刷
定 价:49.00 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
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 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 dbqq@phei.com.cn。
服务热线:(010)88258888。
前 言

如何利用仿真技术提高武器装备发展的科学决策水平是一个重大命题。但是,围绕这个
命题撰写的有特色的专著却不多。究其原因,专门研究仿真技术的学者可能大多没有机会实际
参与武器装备论证,而武器装备论证领域的专家却不一定是仿真技术的专家。将仿真技术、基
于仿真的作战效能评估技术有机地运用到武器装备论证过程中,这是本书的写作初衷。
为此,本书从武器装备论证模式转型的这个视角出发,提出数字化论证工程的初步理
论框架,并以此理论框架统率全篇,将仿真实验、评估分析的技术、工具有机集成到武器装
备论证业务流程中,使得本书不是就仿真而仿真,就评估而评估。本书的另一个特点在于理
论方法、软件工具与应用案例的有机结合,通过软件产品实现理论方法的工具化,案例阐述
则充分结合提出的理论方法和研发的软件工具,理论方法、软件工具和应用研究相互补充。
在仿真技术方面,本书针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的特点,提出跨层次建模方法论,
并以此方法论指导仿真系统的构建与实验方法。在仿真系统的构建方法方面,提出基于面
向对象 Euler 网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基于 HLA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基于 SMP2 的效能
仿真建模方法和基于 Agent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四种方法。其中,基于面向对象 Euler 网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基于 HLA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指导了我们第一代柔性仿真平台的研
制和当时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科研实践,而基于 SMP2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和基于
Agent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这两种方法则指导了我们第二代柔性仿真平台的研制和当前的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科研实践。在仿真系统的实验方法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仿真实验规
划、实验设计、实验框架以及实验分析的关系,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实验规划、实验
设计、实验框架以及实验分析方法,这些研究反映了我们对仿真实验方法学的初步思考。
在评估技术方面,本书的特色在于提出了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模式,将武器装备作
战效能评估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放在突出地位,并从应对想定条件的不确定性、因果联系的
不确定性和综合结果的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探索性评估方法、因果分析方
法与鲁棒评估方法,这些方法是作者在解决复杂的、现实的武器装备论证评估问题过程中
形成的,并经过了科研课题的实践检验。
本书主要面向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研究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亦可以作为系统工程、
仿真工程、军事装备学、军事运筹学、国防系统分析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尤其适合作为
武器装备论证部门科研人员的参考书。全书行文力求深入浅出,既照顾有深厚基础和丰富
经验的学者,又兼顾全面,使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掌握书中内容。
全书共 9 章,由杨峰和王维平策划和统稿,主要内容来源于作者多年以来学术研究、
产品研发和课题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升华。
第 1 章到第 7 章为理论方法部分。其中第 1 章由杨峰撰写,该章根据武器装备论证本身
的演化历史和武器装备制造与设计产业的演化历史,提出通过构建武器装备论证流水线与数
字化论证流程,实现武器装备论证机械化与信息化的思想。第 2 章由杨峰、李竞杰撰写,该
章从武器装备论证、系统工程、业务流程管理、知识工程、领域工程等学科交叉的角度,提
出数字化论证工程的概念、方法论与参考流程模型,给出了其初步理论框架。第 3 章由杨
峰、曹星平、王维平撰写,较系统地阐述了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系统的构建方法论、仿真建模
方法、想定开发方法、仿真校验方法。第 4 章由杨峰、曹星平撰写,该章论述了武器装备作
战效能仿真的实验规划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框架方法以及多层次实验分析技术。第 5
章由杨峰、王磊撰写,从应对想定条件、因果联系和综合结果三类不确定性的角度分别给出
了三种评估分析方法,即基于 SCA 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探索性评估分析方法、基于贝叶斯
网络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因果分析方法、基于蒙特卡罗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鲁棒评估方法。
第 6、7 两章为软件平台部分,介绍了我们实验室所研发的两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软
件平台。其中,第 6 章由杨峰撰写,介绍了 SIM2000 第二代柔性仿真支撑平台,该平台是
国内第一个完整实现了 SMP2(Simulation Model Portability,仿真模型移植)标准的建模仿
真平台。第 7 章由杨峰、王磊撰写,该章介绍了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该平台具备基
于算子插件的柔性评估建模机制和评估、分析、预报三种模式有机集成的特点,在军内已
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 8、9 章为应用案例部分,其中第 8 章由杨峰、王磊撰写,该章以导弹武器系统为背
景,通过反舰导弹和地地导弹两个案例介绍如何基于前面提出的理论方法和软件平台进行
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第 9 章由杨峰、李竞杰撰写,该章以潜艇装备论证为应
用背景,进行了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理论方法的演示验证实验。
本书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部分的研究主要是第一作者在海军装备研究院从事博士
后研究阶段在舰船所汪玉研究员、方志刚高工、高兴华高工组成的导师组指导下完成的,
高兴华、石峰、门运国、黎娜同志还参与了国防科大与舰船所联合组织的“湘江 1 号”数
字化论证流水线的演示验证实验,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跨层次建模方法论部分的研究是第一作者博士研究阶段在
沙基昌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基于面向对象 Euler 网(面向对象 Euler 网方法是本书作者之
一王维平教授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建模方法得到朱一凡教授的
指导,已故多年的张学斌教授首次将实验设计思想带到实验室,两代 SIM2000 柔性仿真平
台的建模环境和仿真引擎主要来源于李群教授的工作成果,雷永林博士在基于 SMP2 的第
二代柔性仿真平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本书部分工作是建立在实验室许多同志的研究工作基础之上的。周鸿伟、孔德培、王
少刚、刘晨、周少平、陈超、许永平、吴红、朱延广、石福丽、王超、周旋、刘明辉、张
博洋等同志从不同侧面支持了本书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关于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的研究主要基于系统的观点,
如何基于体系的观点对于武器装备体系或者作战体系的作战效能、体系结构进行评估和优
化是我们当前的研究主题。另外,本书所提出的数字化论证工程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武器装备效能仿真和评估技术发展也很快,同时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
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杨 峰
2010 年 5 月
“中国仿真科学与技术书系”
编委会
主 编:黄柯棣
副主编:庞国峰 李 革

编委会成员:(按拼音排序)
毕红哲 方胜良 郭齐胜 龚建华 胡晓峰
吕跃广 李 群 李世忠 王维平 王雪松
王中杰 卫军胡 肖田元 杨 峰 杨瑞平
杨西龙 朱一凡
目 录
第 1 部分 理论方法 ··································································································································(1)
第 1 章 绪论··············································································································································(3)
1.1 武器装备论证演化分析·············································································································(3)
1.1.1 论证要求、论证内容的演化 ·························································································(3)
1.1.2 论证方法、论证技术的演化 ·························································································(4)
1.1.3 论证工具、论证手段的演化 ·························································································(5)
1.1.4 论证机构、论证人员的演化 ·························································································(5)
1.2 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相关产业演化分析 ··················································································(6)
1.2.1 制造模式的演化 ············································································································(6)
1.2.2 设计模式的演化 ············································································································(7)
1.3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模式 ·········································································································(8)
1.3.1 论证流水线与论证模式的“机械化”转型 ··································································(8)
1.3.2 数字化论证流程与论证模式的“信息化”转型···························································(9)
第 2 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13)
2.1 相关研究领域 ··························································································································(13)
2.1.1 武器装备论证 ··············································································································(13)
2.1.2 系统工程过程 ··············································································································(14)
2.1.3 流程管理技术 ··············································································································(16)
2.1.4 产品线与领域工程技术 ·······························································································(20)
2.1.5 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22)
2.2 数字化论证工程方法论···········································································································(23)
2.2.1 论证需求工程 ··············································································································(24)
2.2.2 论证领域工程 ··············································································································(25)
2.2.3 论证资源工程 ··············································································································(26)
2.2.4 论证知识工程 ··············································································································(27)
2.2.5 论证流程工程 ··············································································································(28)
2.3 数字化论证工程参考流程模型 ·······························································································(30)
2.3.1 第一回路:论证设计回路 ···························································································(30)
2.3.2 第二回路:评估分析回路 ···························································································(37)
2.3.3 第三回路:仿真实验回路 ···························································································(40)
2.4 数字化论证工程的评价原理 ···································································································(43)
2.5 关于数字代论证工程的若干问题····························································································(44)
2.5.1 数字化论证工程与其他方法论的关系 ········································································(44)
2.5.2 数字化论证工程中论证人员的作用············································································(45)
2.5.3 数字化论证工程中论证方法的作用············································································(46)

·Ⅶ·
2.5.4 数字化论证工程中论证流水线的特性 ········································································(46)
2.5.5 数字化论证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47)
第 3 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49)
3.1 系统仿真概述 ··························································································································(49)
3.2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特点分析 ···································································································(50)
3.2.1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的基本内涵 ···················································································(50)
3.2.2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的层次结构 ···················································································(52)
3.3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跨层次建模方法论 ····················································································(53)
3.3.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所面临的问题 ········································································(53)
3.3.2 相关仿真方法论 ··········································································································(56)
3.3.3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57)
3.3.4 方法论对比分析 ··········································································································(61)
3.4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建模方法 ···································································································(63)
3.4.1 基于 Euler 网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 ·············································································(63)
3.4.2 基于 HLA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 ·················································································(75)
3.4.3 基于 SMP2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77)
3.4.4 基于 Agent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88)
3.5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想定开发方法····························································································(91)
3.5.1 想定的概念、框架与开发流程 ···················································································(91)
3.5.2 基于 GMA 的概念想定开发方法 ················································································(93)
3.5.3 基于 MSDL 的作战想定开发方法···············································································(95)
3.5.4 面向 SMP2 的仿真想定生成方法················································································(98)
3.6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校验方法 ·································································································(101)
3.6.1 单层次自校验 ············································································································(101)
3.6.2 多层次相互校验 ········································································································(102)
第 4 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105)
4.1 概述········································································································································(105)
4.1.1 概念····························································································································(105)
4.1.2 仿真实验类型 ············································································································(106)
4.1.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流程··············································································(107)
4.2 实验规划方法 ························································································································(109)
4.2.1 根据实验空间进行实验规划 ·····················································································(109)
4.2.2 根据实验分割进行实验规划 ·····················································································(111)
4.3 实验设计方法 ························································································································(112)
4.3.1 仿真实验设计特点·····································································································(112)
4.3.2 仿真实验设计方法·····································································································(114)
4.3.3 仿真实验设计方法分析和选择 ·················································································(118)
4.3.4 仿真实验设计过程·····································································································(122)
4.3.5 体系仿真实验设计·····································································································(122)

·Ⅷ·
4.4 实验框架方法 ························································································································(123)
4.4.1 实验框架的基本内涵·································································································(123)
4.4.2 实验框架的描述层次·································································································(125)
4.5 单层次仿真实验分析方法 ·····································································································(127)
4.5.1 针对单次仿真的实验分析方法 ·················································································(127)
4.5.2 针对一组仿真的实验分析方法 ·················································································(134)
4.5.3 针对多组仿真的实验分析方法 ·················································································(136)
4.6 跨层次仿真实验分析方法 ·····································································································(141)
4.6.1 概述····························································································································(142)
4.6.2 仿真元模型实验分析算法 ·························································································(145)
4.6.3 面向跨层次仿真的元模型生成方法··········································································(147)
4.6.4 面向跨层次仿真的元模型应用方法··········································································(149)
第 5 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155)
5.1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 ··············································································(155)
5.1.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概念指标体系 ······································································(155)
5.1.2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模式··············································································(156)
5.1.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分类 ······································································(157)
5.1.4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158)
5.2 基于 SCA 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探索性评估方法 ·································································(159)
5.2.1 SCA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探索性评估方法 ·································································(160)
5.2.2 SCA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算法·············································································(164)
5.2.3 SCA 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应用实例 ·····································································(174)
5.2.4 方法总结····················································································································(176)
5.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因果分析方法 ···························································(176)
5.3.1 概述····························································································································(176)
5.3.2 贝叶斯网络简介 ········································································································(177)
5.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分析模型··············································································(179)
5.3.4 BNCM 建模流程········································································································(181)
5.3.5 评估模型应用模式·····································································································(184)
5.3.6 方法总结····················································································································(187)
5.4 基于蒙特卡罗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鲁棒评估方法·······························································(188)
5.4.1 概述····························································································································(188)
5.4.2 仿真数据源特点分析·································································································(188)
5.4.3 基于蒙特卡罗的风险源辨识方法··············································································(189)
5.4.4 算例分析····················································································································(192)
5.4.5 方法总结····················································································································(194)
第 2 部分 软件平台 ································································································································(195)
第 6 章 SIM2000 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197)
6.1 概述········································································································································(197)

·Ⅸ·
6.2 主要特色································································································································(198)
6.2.1 基于 SMP2 规范的先进仿真体系结构 ······································································(198)
6.2.2 建模仿真与实验评估一体化 ·····················································································(199)
6.2.3 模型/数据/实验框架/仿真器分离 ··············································································(199)
6.2.4 集中运行、并行实验、分布表现··············································································(199)
6.3 平台体系结构 ························································································································(199)
6.3.1 平台系统体系结构·····································································································(199)
6.3.2 平台技术体系结构·····································································································(201)
6.4 平台软件工具功能·················································································································(202)
6.4.1 仿真建模工具 ············································································································(202)
6.4.2 数据管理工具 ············································································································(203)
6.4.3 想定编辑工具 ············································································································(203)
6.4.4 实验设计工具 ············································································································(203)
6.4.5 仿真运行工具 ············································································································(204)
6.4.6 仿真表现工具 ············································································································(204)
6.4.7 结果分析工具 ············································································································(204)
6.5 仿真系统开发流程·················································································································(205)
6.5.1 概念建模····················································································································(205)
6.5.2 模型设计····················································································································(206)
6.5.3 模型开发····················································································································(206)
6.5.4 模型集成····················································································································(206)
6.5.5 调度设计····················································································································(206)
6.5.6 模型测试····················································································································(207)
6.6 仿真系统应用流程·················································································································(207)
6.6.1 装备数据····················································································································(208)
6.6.2 想定编辑····················································································································(208)
6.6.3 实验设计····················································································································(208)
6.6.4 仿真运行····················································································································(208)
6.6.5 仿真表现····················································································································(209)
6.6.6 结果分析····················································································································(209)
第 7 章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211)
7.1 概述········································································································································(211)
7.1.1 软件特色····················································································································(211)
7.1.2 软件应用领域 ············································································································(212)
7.1.3 软件总体结构 ············································································································(212)
7.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214)
7.2.1 主要功能····················································································································(214)
7.2.2 关键技术····················································································································(214)
7.3 评估样本预处理 ····················································································································(215)

·Ⅹ·
7.3.1 主要功能····················································································································(215)
7.3.2 关键技术····················································································································(216)
7.4 评估模型建模与运行 ············································································································(217)
7.4.1 主要功能····················································································································(217)
7.4.2 关键技术····················································································································(218)
7.5 评估算子开发与部署 ············································································································(228)
7.5.1 主要功能····················································································································(228)
7.5.2 关键技术····················································································································(228)
7.6 评估结果展示与报告生成·····································································································(229)
第 3 部分 应用研究 ······························································································································(233)
第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235)
8.1 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仿真与评估 ·····················································································(235)
8.1.1 问题背景····················································································································(235)
8.1.2 交战仿真-专题仿真 ································································································(237)
8.1.3 使命仿真-交战仿真 ································································································(252)
8.2 地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仿真与评估 ·····················································································(259)
8.2.1 基本作战想定 ············································································································(259)
8.2.2 确定网络结点 ············································································································(259)
8.2.3 确定网络结构 ············································································································(260)
8.2.4 网络参数学习 ············································································································(261)
8.2.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分析 ·····················································································(263)
第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267)
9.1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原型 ·························································································(267)
9.1.1 数字化论证流程管理系统·························································································(268)
9.1.2 数字化论证流程模型 ································································································(270)
9.1.3 论证工具····················································································································(276)
9.1.4 论证模型与论证数据 ································································································(277)
9.2 舰艇装备需求分析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278)
9.2.1 概述 ···························································································································(278)
9.2.2 实验过程····················································································································(278)
9.2.3 结果分析····················································································································(291)
9.3 舰艇装备效能仿真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291)
9.3.1 概述 ···························································································································(291)
9.3.2 实验过程····················································································································(293)
9.3.3 结果分析····················································································································(307)
9.4 舰艇装备方案评估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307)
9.4.1 概述 ···························································································································(307)
9.4.2 实验过程····················································································································(308)
9.4.3 结果分析····················································································································(319)

·Ⅺ·
9.5 舰艇装备指标优化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320)
9.5.1 概述 ···························································································································(320)
9.5.2 实验过程····················································································································(320)
9.5.3 结果分析····················································································································(331)
缩略语汇总·································································································································· (332)
参考文献 ·················································································································································(333)

·Ⅻ·

部分 理论方法
第 1 章 绪论

第 2 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第 3 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第 4 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第 5 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第 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是武器装备论证中的重要工作。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是武器
作战效能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脱离论证的需求研究评估,或者脱离评估的需求研究仿
真,往往陷入就仿真技术而谈仿真技术,就评估方法而论评估方法的困境。只有认清论证
问题的本质,了解论证行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本章将从武器装备论证的历史演化讲起,着重分析武器装备论证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
产业的发展对论证产业的启发,进而提出一种新的论证模式——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模
式。数字化论证模式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实现仿真技术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的支持作
用,提高仿真技术在论证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1.1 武器装备论证演化分析

武器装备论证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作、多阶段互动的创造性活动。在各种各
样的论证活动中,论证人员、论证对象以及论证工具、论证信息、论证方法等,均是缺一
不可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论证系统,如
图 1.1 所示。

图 1.1 论证系统的基本要素组成

几十年来,我军武器装备经历了从仿制、改制到自行研制的发展过程,现在逐步过渡
到体系研制的新阶段。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论证系统的各个基本要素也经历了一系列
的演化。

1.1.1 论证要求、论证内容的演化

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创建时期,国防科研经历了以仿制、改制为主的发展时期。由于
仿制或者改进产品经过原研制国多年生产和使用的考验,其技术途径与总体方案是成熟

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的,因此,在研制决策程序上,基本上是使用部门提出研制要求后,通过对原型机性能摸
底实验,认为该产品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并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研仿成功,即决定开始研
仿工作。在这一阶段,武器装备发展对论证工作的要求并不太高[2]。
在我国武器装备转入自行研制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随着自行研制成分增加,探索和验
证的成分也急剧增长,可能的技术途径是多样的,需要在开展研制前做大量的先期论证研
究工作,证明主要技术途径是可行的;技术风险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可以解决的,能达到使
用方对该武器系统的要求;同时,经费是可以承受的。这时才能决策开展研制工作。这就
对论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
在当前阶段,体系化作战要求装备要成体系研制,成体系研制要求装备进行体系化论
证,这就要求论证系统不仅要考虑多种技术可能性,还要考虑多种体系构型的可能性与多
种需求可能性,这就要求论证系统更多地自顶向下、从体系出发进行需求论证与概念探
索,提出战术技术指标要求与概念方案构想,据此牵引武器装备研制工作,论证的难度进
一步加大了,表 1.1 给出了论证内容、论证要求演化情况汇总表。

表 1.1 论证内容、论证要求演化表

阶 段 内 容 要 求

仿制/改制阶段 技术成熟、性能摸底即可 不高

自主研制阶段 技术途径多样,需要探索 较高

成体系研制阶段 技术途径、需求、体系配系多样性 很高

1.1.2 论证方法、论证技术的演化

在仿制时期,更多关注仿制武器性能是否达到要求,所以武器系统的性能计算技术成
为首要关注的支撑技术。例如在舰船领域,总体性能预报技术在这一阶段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武器装备发展由仿制为主阶段逐步过渡到改进为主的阶段,需要论证人员能够深
入到武器装备的内部结构,按照需要对武器系统的布局、结构进行调整,这个时期
CAD/CAE 等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CAD/CAE 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在国内外趋于
成熟。
当武器装备的发展进入自主研制阶段后,要求论证系统更多地从作战使用要求出发,
结合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综合论证,这时系统分析、系统论证方法逐步成为人们研究
和工作的基本方法。目前,综合论证方法在国外已经程序化和制度化,国内也已经广泛
使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更复杂的装备论证任务摆在面前时,要求论证系统能够
从更高的层次,也就是从体系出发开展论证。于是,体系工程的方法应运而生,开始应用
武器装备论证工作,论证技术方法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体系工程方法已经成
为西方发达国家论证工作的重要支持技术,在国内则仍处于探索阶段,表 1.2 给出了论证
技术方法演化情况汇总表。

4
第 1章 绪 论

表 1.2 论证技术、论证方法演化表

阶 段 技 术 方 法 成 熟 度

仿制/改制阶段 性能预报技术、CAD/CAE 技术 高

自主研制阶段 效能评估技术、系统分析/系统论证技术 中

成体系研制阶段 体系结构框架、体系工程/能力工程技术 低

1.1.3 论证工具、论证手段的演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器装备论证工作离不开论证工具和论证手段的支持。
随着武器装备论证要求和论证方法的演化,相应的论证工具、论证手段也在不断演化。
原始的论证工作主要依靠手工验算,计算机进入论证领域是一次质的飞跃。但是计算
机对于武器装备论证的支持内容却随着论证工作的需要不断变化。由开始出现的计算机辅
助性能计算系统,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CAD,再到支持需求论证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
仿真系统、支持方案权衡的综合评估系统的形成,现在正逐步过渡到应用需求分析工具、
体系结构设计工具、多学科优化设计工具等技术手段,如表 1.3 所示。

表 1.3 论证工具、论证手段演化表

阶 段 工 具 手 段 应 用 范 围

仿制/改制阶段 性能预报系统、CAD/CAE 系统 广泛

自主研制阶段 效能仿真工具、方案综合评估工具 一般

成体系研制阶段 需求管理、体系结构设计、多学科优化工具 初步

1.1.4 论证机构、论证人员的演化

最初,军方没有自己独立的论证人员,主要依靠设计部门进行论证。随着论证工作的
推进和论证复杂度的提高,各军兵种逐渐形成了一批专门从事论证的人员和机构[2]。当武
器装备发展进入成体系研制阶段后,要求论证机构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如表 1.4 所示。

表 1.4 论证机构、论证人员演化表

阶 段 论证机构/论证人员 专 业 程 度

仿制/改制阶段 主要依靠设计部门进行论证 低

自主研制阶段 各军兵种形成专门论证机构 中

成体系研制阶段 论证机构整合与转型 高

综上所述,武器装备论证内容/要求、论证技术/方法、论证工具/手段与论证人员/机构

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等论证系统的基本要素并非一成不变,决定了武器装备论证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1.2 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相关产业演化分析

目前,论证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论证系统上游的作战体
系,正经历着体系化作战、网络化作战与信息化作战等新作战思想的变革,客观上对论证
系统的输入提出了适应性要求。作为论证系统下游的研制体系,则正经历着数字化设计、
数字化实验与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变革,研制体系的生产力要素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客观上
对论证系统的输出也提出了匹配性要求。
同时,以系统工程、建模仿真技术为主体的论证支撑学科群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不断
改变着论证系统内部的基本要素,武器装备论证工作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手段本身达到新的
水平,并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论证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论证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变化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由量变产生质变,
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就是论证模式演化的关键点。当前,武器装备论证系统恰好
处于这个历史关键点上:旧的论证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需要对论证模式进行重新的探
索、设计与抉择。
在论证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可从其他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获得启发。制造和设计系统就
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对象。从装备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论证系统处于研制过
程的前端,设计和制造系统则处于后端。尽管论证系统和设计制造系统存在差异,制造的
对象是实物,设计的对象是有形物,而论证的对象更多地体现为概念,但制造和制造模式
的演化为论证模式的演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1.2.1 制造模式的演化

在农业经济时代,制造基本模式是手工作坊方式,以手工为主,辅以简单的工具,基
本上属于“少品种单件制造模式”。
20 世纪初,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制造业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主要模式为“少品
种单件小批生产”。20 世纪 20 年代,福特公司开创了机械自动化流水线研制模式,出现
了“少品种大批大量”模式,制造业开始了第一次制造模式的转型[4]。
20 世纪 50 年代后,人们已经将少品种大批大量制造模式的优点发挥到了极限。一方
面,现代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样,制造工艺也要求越来越精细;另一方
面,消费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同时,全球经济逐步一体,要求组织跨行业、跨地区的制
造网络等,这些趋势使得现代制造系统与制造过程日趋复杂,大批大量制造模式与市场需
求变化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为了解决这些矛盾,21 世纪前后,在信息技术全方位的支
持下,制造模式再次转型,出现了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精益制造、虚拟制造等新模式,
产品制造模式由“大量生产”过渡到“中小批量生产”模式,最终将过渡到能完全满足用

6
第 1章 绪 论

户需求且性价比优良的产品的单件小批制造模式。
总体来看,制造模式的演化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由手工的、低效率的小批小量
制造模式到机械化的、标准化的大批大量制造模式,再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率、定
制化的小批量制造模式。制造模式的演变历程为论证模式的演化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如图 1.2 所示。

图 1.2 制造模式的演化示意图

1.2.2 设计模式的演化

根据航天科技集团杨海成同志的观点,设计模式的演化经历了一个从基于图纸的设
计,到无图纸设计,再到数字化设计生产线的设计模式的演化历程,如图 1.3 所示。

图 1.3 设计模式的演化示意图

(1)基于图纸的设计模式
在传统设计模式下,图纸作为工程设计思想的物质载体和产品信息的表达方式,是设
计行业的核心资产之一,也是衡量一个企业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重要尺度。围绕图纸的
绘制、生成、更改、发放、应用和归档,形成了传统的“纸上作业”的产品开发管理模
式。在这里,“图纸”是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纸质工程文件的统称,
包括图档、表格和技术文件等形式,如零件二维图、部件图和总装图、零件明细表、汇总
表、工艺规程、工序卡片、材料定额表、技术更改通知单等。
(2)无图纸设计模式
在该设计模式下,以专业化设计技术为基础,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充分融
合,形成以三维虚拟设计为核心的、面向产品结构设计、分析计算、虚拟仿真、并行工
作、分布式协同的设计工具、手段以及全新的设计理念。
但是,拥有一流的软件工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流设计能力,更不意味着能设计出一流
的产品。无图纸化、设计技术手段、软件工具数字化并不意味设计能力的真正提高。
(3)数字化设计生产线模式
在该设计模式下,以集成框架工业软件为基础,将三维建模工具、业务流程及设计知

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识、规范进行充分融合,构建面向众多产品的数字化设计生产线,提高产品设计创新能
力。
数字化设计生产线以设计需求为输入,以产品数字化模型为输出,以产品设计性能等
工程结果作为考核指标,按照流水线、设计能力要求,将数字化软件工具、设计人员、设
施条件、数据标准、设计知识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对整个设计流程、设计软件、设计知
识进行整合与重构,从而打造形成满足设计能力的设计流水线,形成数字化设计体系。

1.3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模式

由于论证作为一个产业形成时间不是很长,当前的论证工作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手工
作坊”模式,论证产品的形成缺乏规范化的程序,高度依赖论证人员的个人经验,过程成
熟度低。这种情况与论证工作的特点有关系,因为论证不像制造那种有其具体加工制造对
象、可以通过长期演化形成固定的工艺和规范化的流程,论证工作是一个将需求转化为概
念方案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这种过程被认为是难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但是,实际上经过
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以系统工程与建模仿真技术为主体的论证支撑学科的发展,论证工
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已经具备了条件,论证模式转型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1.3.1 论证流水线与论证模式的“机械化”转型

所谓论证流水线,是指建立一套由系列论证工具构成的、按照论证工作逻辑要求组织
起来的论证支撑平台,类似于制造企业中由一系列车床、按照加工制造逻辑组织起来的制
造流水线。
论证模式的“机械化”,是指论证工作在这条论证流水线上进行,论证产品是由这条
论证流水线“加工”出来的。所谓机械化是指用机器部分代替人的劳动,通过工具化和标
准化提高劳动效率。但是,论证模式的“机械化”不同于制造模式的“机械化”。制造模
式的机械化主要是指“体力劳动机械化”,以硬件为主的机器来减轻甚至代替体力劳动,
而论证模式的“机械化”是指“脑力劳动机械化”,以软件为主的论证“机器”来减轻甚
至部分代替脑力劳动。论证模式“机械化”的思想可以用吴文俊院士提出的数学“机械
化”加以类比。
过去,人们往往把论证工作等同于写报告,虽然也将论证模式概括为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提出方案、评审方案与形成结论和建议的系统工程过程,但是如何实施这个过程却
有着很大的随意性,难以形成规范的过程。
作为武器装备论证最重要的支撑学科,系统工程技术在不断吸纳着信息技术最新成果
基础上,其“工程化”水平越来越高,主要标志有如下 4 个。

8
第 1章 绪 论

1.系统工程“加工对象”的模型化

系统工程已经由原来的“以报告为中心”,演化为“以模型为中心”,表现为需求分
析、功能分析、结构设计每个阶段的加工对象都由传统的研究报告,演变为一系列计算机
和人都可以识别的模型,且这些模型有着严格的语义定义[7]。加工对象的标准化、计算机
化,为进行可重复的、标准化的论证工作创造了条件。

2.系统工程“加工过程”的标准化

系统工程过程已经由经验性的、比较随意的概括,过渡为逐步形成系统工程过程标
准,出现了 IEEE 1220、EIA 632、ISO 15288 等国际标准,甚至出现了面向计算机实现的
系统工程过程标准 AP 233。系统工程“加工过程”的规范化,为论证工作的规范化进一
步创造了条件。

3.系统工程“加工方法”的工具化

在系统工程“加工对象”模型化以及“加工过程”标准化的基础上,系统工程逐步实
现了系统工程方法主要由手工实施过渡到通过软件工具来实施,通过软件工具物化了相应
的“加工方法”,从而使得系统工程加工过程可复现、可复用。

4.系统工程“加工体系”的流水线化

在系统工程“加工过程”标准化以及“加工方法”工具化的基础上,加工过程的各个
环节的工作和工具相互衔接,有机结合,形成了支持系统工程“加工体系”的流水线化。
与系统工程发展相伴而行的,需求工程方法、公理化设计理论、建模仿真以及虚拟原
型、虚拟采办技术的发展也为装备论证的工程化、机械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综上所述,在系统工程与建模仿真技术支持下,建立论证流水线,实现论证模式“机
械化”的条件已经成熟。

1.3.2 数字化论证流程与论证模式的“信息化”转型

在论证模式“机械化”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论证流程模型驱动的数字化论证流水线,
可以进一步将论证模式推进到开放集成、按需定制的新技术形态。

1.数字化论证流程作为系统集成机制

将论证任务、论证人员、论证工具手段、论证数据资源有机集成起来,如图 1.4
所示。

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1.4 数字化论证流程作为系统集成机制示意图

论证流程存在“论什么”和“怎么论”两个层次。关于“论什么”的流程以论证程
序、条令条例等形式反映在有关文件和标准中,而关于“怎么论”的流程并没有统一规
定。在传统的武器装备论证模式下,论证人员遵循头脑中存在着的论证流程,使用一定的
论证工具手段,利用相应的数据资源完成论证任务,从而将论证工具、论证数据资源与论
证流程集成起来。论证人员起着所有这些论证系统基本要素之间黏合剂的作用。
如果能够将论证流程数字化,通过论证流程来描述为了完成武器装备论证任务包括哪
些论证活动,论证活动之间有什么关系,需要哪些专业论证人员、论证工具和论证数据资
源,论证人员、论证活动、论证工具与论证数据资源之间存在怎样的交互界面。在这种情
况下,论证流程就取代个别论证人员,成为所有论证系统基本要素的黏合剂。当论证流程
模型动态运行起来,将相关的论证研究人员按照流程赋予的任务调动起来,将相关的论证
工具按照其应用逻辑调用起来,有序地访问相应的论证数据资源,就可以有效地完成论证
任务。

2.数字化论证流程作为知识管理机制

将论证专家的经验采集和固化下来,利于论证机构知识继承、共享和重用,如图 1.5
所示。
当关于“怎么论”的论证流程仅仅存在于论证人员的大脑中时,很难保证这种知识能
够有效地传承下来。高素质论证人员的培养需要较长的过程,在论证人员进行新旧更替的
情况下,往往难以保证论证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这种新旧交替造成的论证能力的
衰减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果能够把国内外论证专家的经验采集下来,把有关论证流程与方法研究方面的成
果提炼出来,建立起数字化的论证流程模型,通过流程模型将论证的过程与方法作为模
板固化下来,后来的新人就可以从前人建立的数字化论证流程中学习,甚至经过剪裁后
对论证流程进行重用,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论证人员的更替造成的论证能
力的不稳定性。这时数字化论证流程就可以作为知识管理机制,利于论证机构知识集

10
第 1章 绪 论

成、共享和重用。

图 1.5 数字化论证流程作为知识管理机制示意图

3.数字化论证流程作为转型设计机制,为科研机构的转型刻画蓝图

当论证机构处于转型时期,可以通过数字化论证流程,对未来的论证运行模式进行
刻画,作为指导转型的蓝图,如图 1.6 所示。当建立的数字化论证流程被激活后,就可
以将蓝图转化为现实。比如,在美军目前用于指导转型设计的业务组织体系结构
(Business Enterprise Architecture,BEA)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建立美军的业务流程模
型[15]。

图 1.6 数字化论证流程作为转型设计机制示意图

4.数字化论证流程作为柔性制造机制

针对不同的论证对象,快速组织和按需定制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如图 1.7 所示。

图 1.7 数字化论证流程作为柔性制造机制示意图

1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正如柔性制造系统中可以利用数字化程控系统,实现按照产品的特点灵活地定制加工
流水线一样,通过数字化论证流程,也可以针对不同武器装备的特点,定制不同的论证流
水线,数字化论证流水线与数字化生产流水线的对比如图 1.8 所示。以舰艇装备论证为
例,水面舰艇与潜艇、战斗舰艇与军辅船、常规潜艇与核潜艇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
同点。如果在建立了论证流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构造论证流水线的数字化流程管理服务
系统,按照需要动态集成流水线中的工具与数据资源,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论证系统建设效
益和效率。

图 1.8 数字化生产流水线与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对应关系

12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第2 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根据第 1 章的论述,通过仿真、评估、论证系列工具相互配合构成的流水线形式的一
体化论证平台,以及作为系统集成、知识管理、转型设计和柔性制造机制的论证流程数字
化体制,可以实现武器装备论证机械化和信息化转型,促进论证能力的科学、可持续发
展。但是如何针对武器装备论证的特点,构建可操作的数字化论证流程?如何通过数字化
论证流程将仿真实验、评估分析、论证设计工作有机集成起来?这就是数字化论证工程理
论将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从武器装备论证、系统工程过程、业务流程管理、知识工程和领域工程等相关学
科领域讲起,通过这些学科领域的交叉提出数字化论证工程的概念,进而提出构建数字化
论证流程的方法论和数字化论证工程参考流程模型,阐述了数字化论证工程的评价原理,
初步建立起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2.1 相关研究领域

2.1.1 武器装备论证

所谓武器装备论证是指以武器装备及其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家军事战略方针为
指导,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以现有武器装备的质量、规模为背景,以科学
的理论及方法为手段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
武器装备论证的要素包括:论证人员、论证对象、论证依据、论证方法、论证环境、
论证结果。武器装备论证有不同的类型。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武器装备发展论证、武器装
备型号论证和其他专题论证。武器装备发展论证包括中长期计划论证、体制论证。武器装
备型号论证按照阶段划分,包括研制立项综合论证、研制总要求论证;其他专题论证包括
装备发展预研论证,装备技术引进,装备外购论证,装备技术保障,使用维护论证,装备
退役论证与技术基础论证。
武器装备论证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每一项武器装备论证课题研究的运作均是一项相
应的武器装备论证系统工程。武器装备论证系统工程是武器装备系统工程的一项子工程,
它通过一整套技术上和管理上的程序过程,达到明确系统使用需求,制定系统发展方案,
以及确定系统发展要求的论证目的。其中,“过程”这个关键词是武器装备论证系统工程
处理问题的关键所在,武器装备论证是一个具有既定程序的工作过程,且该过程应当符合
系统工程的要求。

1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2.1.2 系统工程过程

为了使得武器装备论证符合系统工程过程的逻辑要求,首先需要明确遵循什么样的系
统工程过程。尽管人们对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观念逐步有了基本统一的认识,但是对于
在武器装备论证过程中如何具体实施系统工程却存在很大的认识差别。在武器装备论证中
实际应用的过程和方法往往取决于论证人员的知识背景与经验。为了便于交流和理解,有
必要建立一个系统工程过程的公共参考模型。
国际系统工程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多种系统工程过程参考模型,例如
“瀑布型参考模型”、“螺旋式参考模型”与“V 字型参考模型”等。在武器装备论证领
域影响较大的系统工程过程参考模型是由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如图 2.1 所示。该系统工程
过程模型中,系统工程过程由需求分析、功能分析与分配、系统综合以及系统分析与控制
等活动构成。在这些活动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作用与反馈,随着系统工程过程的推进其
输出也在不断演化和深化。

图 2.1 系统工程过程

14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1.系统工程过程输入

系统工程过程输入主要包含对能力、效能、环境和约束等要素描述的作战使用要求和
系统目标。能力可以用系统属性和相关的性能指标具体描述。效能是对系统期望结果的量
化度量,通常可描述为系统完成规定使命任务的概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威胁环境(作
战环境),以及由系统工程师负责描述的系统内部环境。系统作战使用单位可以对系统作
战使用要求和目标提出特殊的约束,例如所研制的系统必须与在役或者其他在研的系统能
够互操作,必须满足作战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约束、费用要求和进度约束等。
与系统相关的工业基础与已经积累的开发工作经验是系统工程过程的一个自然输入。
优秀的系统工程师善于利用和继承已有的技术基础和母型经验。当然,通过分析现有技术
能力满足需求的程度,系统工程师可以提出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预先研究。

2.需求回路

需求回路实现系统工程过程中需求分析活动与功能分析与分配活动的交互作用。在需
求分析活动中,使命任务分析与环境分析的结果以及提出的系统功能需求,可以作为功能
分析与分解的输入,实现功能需求到下层功能的分配。
当功能分析与分配完成后,其结果又反馈到需求分析活动中,验证是否满足提出的需
求;若有必要可在满足使命任务要求的条件下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调整。

3.设计回路

设计回路与需求回路并行工作。设计回路的目的是,在建立系统功能体系结构、明确
功能接口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物理结构与布局方案。当系统的概念方案转化为硬件和软
件设计方案后,需要对这些方案是否满足分配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
上,进一步调整系统功能体系结构或者功能分配结构。设计回路的某些结果有可能反馈到
需求分析过程中,启动重新评估。

4.验证

在最终的反馈回路中,对设计方案是否满足需求进行验证。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分析、
仿真、演示验证或者这几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完成。

5.系统分析与控制

系统分析与控制在系统工程过程中扮演规划、管理与评定等功能,主要包括:
① 明确所有需要开展的工作,并对这些工作的进度和经费需求进行预测;
② 协调系统工程过程的其他活动,确保所有其他活动都根据统一的系统视图或者协
议进行工作;
③ 对系统工程过程其他活动的输出进行评估,对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开展独立的论
证研究,明确最适合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④ 找出系统工程过程其他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指导所需活动的有序开展;

1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⑤ 该活动将分析和论证的结果正式记录在文件中,维护对不断演化的系统技术状态
的管理和控制,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测度和预报。

6.系统工程过程输出

系统工程过程的输出是决策数据库以及经过权衡的系统方案。
决策数据库中应包括:
① 设计方案;
② 达成该设计方案的所有决策;
③ 技术规格描述;
④ 验证需求;
⑤ 设计属性到需求、约束、标准规范的追溯关系。
系统方案是满足最终需求和评估准则的最满意方案。

2.1.3 流程管理技术

系统工程过程可以用来指导建立武器装备论证流程,但是系统工程过程仅仅是一种逻
辑流程,不具备可执行性和直接的可操作性。根据第 1 章的论述,要想基于论证流程数字
化实现论证系统的综合集成、论证组织的知识管理、论证机构的转型设计以及论证产品
的“柔性制造”,就必须寻找合适的流程数字化体制。因此,本节将介绍支持论证流程
数字化的基本体制——业务流程管理技术,介绍其相关概念以及流程管理思想和技术的
演化。

1.流程的基本概念

定义 1 流程
流程是指由人、机器完成的一系列有序的工作步骤(或者任务),通过这些步骤将输
入转化为输出。
定义 2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是指在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中创造价值的流程。
定义 3 流程域
业务流程存在于流程域,包括物理世界流程域、信息世界流程域、主观世界流程域。
z 物理世界流程域包含客观物理世界中实际发生的业务流程(实际先做什么,后做
什么,实际创造价值);
z 信息世界流程域包含信息世界(由计算机以及网络空间构成)中构建和发生的业
务流程(通过作用于物理世界而创造价值);
z 主观世界流程域包含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业务流程(知道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
么,具备创造价值的潜力)。
定义 4 流程态
根据业务流程域,业务流程分为不同的形态,称为业务流程态。

16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根据三个过程域,业务流程具备六种流程态,分别为:
z 物理世界流程域中无序流程态以及有序流程态;
z 主观世界流程域中无序流程态以及有序流程态;
z 信息世界流程域中无序流程态以及有序流程态。

定义 5 论证流程
论证流程是指以论证为业务的流程。
对于武器装备论证而言,根据研究对象的层次,论证业务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武器装备
系统论证与武器装备体系论证。
定义 6 数字化论证流程
数字化论证流程是指信息世界中建立的、可重用、可运行的论证流程模型以及生成的
影响物理世界状态的论证流程实例。
定义 7 论证流程数字化
论证流程的数字化是指将从主观世界有序流程态,到信息世界有序流程态,再到物理
世界有序流程态的映射。
通过这种映射,将原来存在于主观世界流程域中的论证流程以及原来发生于物理世界
流程域中随意的、无序的论证流程,通过在信息世界中建立经过定义、可以执行的数字
化流程模型,并据此数字化流程模型生成物理世界中发生的规范的、有序的论证流程的
过程。

2.流程管理思想演化

流程管理是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演化的过程可从管理理论
和信息技术发展两个角度来考察。

1)从管理理论发展的角度来划分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改善业务流程是提高一个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竞争
优势的重要手段。从广义的业务流程概念来说,自从有了社会组织形式,就有了管理,也
就有了相应的业务流程以及对业务流程的调整、优化和管理。但是,流程管理的思想并非
是一成不变的。Howard Smith 和 Peter Fingar 在 2003 年出版的专著《业务流程管理:第三
波浪潮》中,精辟地概括了流程管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科学管理理论:局部流程改善与手工改造
流程管理思想正式成为管理理论起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以追求作业效率为首要目标的
科学管理理论。在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中认为工作实践中隐含着流程,流程
管理被称作“方法和工序分析”。其当时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底层作业流程资产运作效率的
提高,提倡以科学明确的管理规程替代过去的经验管理,将流程中原来分散的隐性经验加
以提炼,采用手工方法进行流程抽取及局部优化。这个阶段被称作流程管理思想的第一波
浪潮,其主要贡献是开始把流程看作一类重要的产品加以管理和生产。
(2)第二阶段 信息时代初期流程管理:流程自动化与再造

1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20 世纪 50 年代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其应用范围很快就覆盖到流程管理领域,人们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手工流程进行自动
化改造,从底层的生产车间操作流程逐渐延伸到中层的部门级运营控制流程,再到高层企
业级战略决策流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原本需要手工完成的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工
作计划安排等作业任务逐步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为企业带
来了巨大效益。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原来
一些沿用多年的业务流程的基本逻辑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单凭信息技术对原有流程进
行自动化改造和局部优化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1990 年,麻省理工学院的 Hammer 与
哈 佛 大 学 的 Davenport 先 后 在 学 术 刊 物 发 表 业 务 流 程 再 造 ( Business Process Re-
engineering,BPR)相关的文章。1993 年,Hammer 又与 Champy 合作出版《企业再造:
商业革命宣言》一书。在随后几年间,BPR 思想迅速风靡世界,众多困扰于低效的运营效
率和庞大的官僚机构的企业高管们寄希望于通过 BPR 快速改变现状,提升绩效,纷纷开
始“整治自我”,对自身进行革命性、创新性的重组,以期最终达到企业业务流程工作效
率跨越式的提升。然而,将 BPR 作为企业整体的管理思想过于理想化,它只是一种思
想,而无具体的实施体系,这种激进的方式可以摧毁一个旧制度,却无法指导建立一个有
效的新制度,而且对急剧变革缺乏有效管理,这些都导致了在实际的 BPR 项目实施中出
现“巨大的成功和巨大的失败”。高达 70%的失败率,促使更多的研究者对 BPR 这种理
论进行反思并对新的管理思想进行探索。与 BPR 同时发展的管理理论还有业务流程改善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BPI)、全面质 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Six Sigma 等,这些理论可以看作防止 BPR 高风险的补充形式。这个阶段的流程
管理技术仍然停留于流程固化集成思想框架下,而非柔性集成,流程的动态优化能力不
足。当运行环境出现频繁变化甚至发展方向发生根本转变时,流程固化集成的弊端逐渐显
露。这一阶段被称作流程管理第二波浪潮,主要贡献是开始考虑流程自动化运行并进行优
化与改造。
(3)第三阶段 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资产重用与持续改进
20 世纪 90 年代末,网络技术逐渐普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需求多样化要求
企业必须在高度分布复杂的环境中,以全局动态协作运营的方式,敏捷应对市场竞争和客
户需求的变化。这使得以往建立在静态或微动态运营环境下的流程管理技术难以满足日益
复杂、多变的流程管理实践的要求;与此同时,工作流(Workflow)、企业应用集成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中间件、Web 服务、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等应用系统或流程集成支持技术先后出现。这些新
兴技术、标准和参考体系结构部分解决了特定的异质系统和流程间集成的问题,但仍未从
根本上消除异质动态型流程的集成问题,缺乏普适性和动态柔性。
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曾试图以循环反复的 BPR 加以解决,但因周期长、成本高而
无法快速反复实施,企业只能在基本框架流程不做重大调整的前提下进行 BPR 之后的
BPI,仅在局部对流程进行微调,或者对流程的部分参数进行重设置。这些调整尽管起到
了局部绩效改善的效果,却难以从根本上在全价值链范围实现既保护过去的流程投资又能
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的敏捷适应动态变化的能力。

18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针对上述流程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国际上众多流程管理研究人员和机
构以及工具厂商分别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新一代以流程资产重用为基础的流程管理思
想——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逐渐成型并日益发展完善。2000 年世界著名
咨询公司 Gartner 在其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BPM 的概念并给出定义。于 2000 年 8 月
Intalio 公司牵头与 16 家软件厂商及咨询公司共同成立了第一个 BPM 标准化组织 BPMI,
并于两年后推出 BPML 语言。Howard Smith 和 Peter Fingar 认为流程管理的第三波浪潮是
随着 Robin Minlner 的流程演算的出现开始的,并随着 BPML 的推出而得以实现。同时,
他们还指出,第三波浪潮不是 BPR、EAI、Workflow 的简单叠加,它是所有这些技术综
合与扩展而成的一个统一体。这个阶段的主要贡献是把流程看作企业的资产加以重用,并
以此为基础对流程持续改进和创新。

2)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来划分

对于 BPM 从思想萌芽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荷兰埃因霍温大学的 van der Aalst 教


授在 2003 年撰文从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先后经
历了三次转变,逐渐形成了当今的四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操作系统、通用应用系统
(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特定领域的应用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 DSS)以及定制的
应用系统,如图 2.2 所示。

图 2.2 业务流程管理在信息系统中的定位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信息系统的组成仅仅包含第一层和第四层,信息系统直接在操
作系统基础之上进行开发,提供的功能也十分有限。之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这四个层次逐
渐成型,而且这四个层次不断丰富新的功能,使得其尺寸逐渐增大,其覆盖的范围逐渐向
外扩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第一次转变——从编程实现转变为组装实现复杂软件系统,
系统开发工作的重点从编写功能模块到组装、编制功能模块。第二次转变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 BPR 管理思想的普及,提高了人们对业务流程的关注,信息系统的开发方
式也逐渐从早前的数据驱动转变为流程驱动。第三次转变是由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及相关
标准推动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从仔细规划构建转变为在原有基础上的再设计和有机增
长。如今,BPM 系统以独立运行的应用系统的形式处于上图四层结构中的第二层,例如
工作流管理系统,或者以集成组件的形式存在于第三层,例如,ERP 系统中嵌入的流程引

1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擎模块,如图 2.2 所示。BPM 系统的应用使得业务流程无须再固化在特定应用系统中,从


而实现对从编程到组装的转变以及对流程驱动、再设计和有机增长开发方式的支持。业务
流程管理系统 BPMS(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可以用来集成各种应用,并
把流程管理引擎作为组件分离开来,通过修改流程图即可直接改变业务流程。

2.1.4 产品线与领域工程技术

根据第 1 章的论述,数字化流程可以作为论证产品的“柔性制造”机制,提高论证流
水线的建设效率和效益。但是,如何实现数字化论证流程以及数字化论证流水线上的论证
工具、论证模型的“柔性制造”机制呢?这就要涉及产品线以及领域工程技术。

1.产品线技术

在加工制造型企业中,产品线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与广泛认同。在企业的工厂内,
铺设的是专门定制的车间、车床、刀具等产品线的基础设施。提高产品线基础设施的水
平,大量地使用公用工件,可以达到优化加工过程的目标。对于大多数这种类型的企业来
说,铺设产品线是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必然选择,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但是,将产品线的思想运用于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开发,还是相对少见的。美国
DARPA 的 STARS 项目开展软件产品线技术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年了,1996 年初步完成了
该技术的可行性论证。在软件工程领域,产品线系统的概念自从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
件工程研究所提出以来,引起了国际软件界的重视。产品线技术集中体现了软件复用思
想,其理想境界是使得软件产品的生产能够像硬件产品的生产那样通过产品线大批量、大
规模进行加工制造,并且像“柔性制造系统”那样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地装配出符合要求的
软件应用产品。
产品线按照系统的数量与功能的相似度划分,可以形成一个产品线频谱。在频谱的一
个极端,是像“通用动力”这样的制造企业产品线,这类产品线生产的系统数量众多,差
异较小(比如说,仅仅是引擎尺寸、颜色、坐椅样式的不同),功能的相似度较大。在频
谱的另一个极端,是像空间预警系统中心这样的企业产品线,这些生产线生产的系统数量
较少,功能的相似度较小。

表 2.1 不同类型的产品线

序 号 产品线类型 产品线实例 系统数量/相似程度

1 制造业 GM 的汽车 100 000 套/很高相似度

2 商用成品软件 Microsoft 的办公软件 100 000 套/几乎相同

3 多样化软件密集型系统 Celsius Tech 的舰载指控软件 100 套/非常相似(公用模板)

4 相近软件密集型系统 美国空间预警系统中心 10 套/中等相似度

产品线频谱在不同“频段”上有不同的效应,第一类是规模效应,第二类是范围效应。
所谓规模效应是指产品线上需要生产的相似的系统数量众多,可以通过大规模批量生

20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产带来效益,表 2.1 中前两类产品线是利用产品线的规模效应提高生产率的典范。


所谓范围效应是指虽然需要生产的相似的系统数量不是很多,但是这些不多的系统如
果重复建设代价很高,浪费很大,因此可以在对领域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形成领域内
的共性基础结构,然后将这些共性运用到少量但是昂贵的应用活动中去,表 2.1 中后两类
产品线是利用产品线的范围效应提高生产率的例子。同样,对于论证流水线而言,可以充
分利用产品线技术的范围效应提高建设效益。

2.领域工程与应用工程

与产品线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是领域工程技术。领域工程的概念源于软件工程,与系
统工程关系非常密切。
在软件工程界,领域工程是为一组相似或相近系统的应用建立基本能力和必备基础的
过程,它覆盖建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所有活动。领域是指一组具有相似或相近软件需求的
应用系统所覆盖的功能区域。
领域工程与应用工程相伴出现,图 2.3 给出了典型的领域工程与应用工程双层结构示
意图。

图 2.3 领域工程与应用工程双层结构示意图

领域工程包括如下三个主要的阶段。
① 领域分析: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获得领域模型。
② 领域设计: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获得领域架构。
③ 领域实现:该阶段明确将需求翻译到由可复用构件创建的系统的机制,其输出产
品包括领域本体和领域构件等。
与领域工程相对应的是应用工程,同样包括如下三个阶段。
① 需求分析: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特定应用的需求规格,该阶段可以重用领
域分析活动的成果。
② 系统设计: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获得特定应用的应用框架,该阶段可以重用领域设

2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计活动成果。
③ 系统实现:该阶段的目标是构建出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最终系统,该阶段可以重
用领域实现活动的成果。

2.1.5 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

根据第 1 章的论述,数字化论证流程可以作为论证组织的知识管理机制,促进论证机
构知识的集成、共享和重用。这就需要涉及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这个学科领域。
知识工程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从构建专家系统、基于知识的系统和知识密集型的
信息系统的技术发展而来的。1977 年在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会议上,斯坦福大学的
E.Feigenbaum 教授提出“知识工程”(Knowledge Engineering,KE)概念,确立了知识
工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地位,揭示出知识获取、表示和处理三大关键技术。我们把专
家系统、基于知识的系统和知识密集型的信息系统统称知识系统。知识系统是人工智能学
科最重要的工业化产物。
知识工程的研究目标就是探索关于知识的表示、获取(包括学习)、保存(记忆)、
交换(变换)、运用(包括检索、推理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加工)的理论、方法及实现技
术。知识工程的研究从心理学和思维(认知)科学获得启发、借鉴,同时又和数据库、人
工智能、语言学、逻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目前,知识工程的研究大概可归纳为知识挖掘、知识建模两个范式,下面分别加以
论述。

1.知识挖掘范式

在知识工程刚出现时,将知识获取视为将专家头脑中的知识挖掘出来并转移到知识库
的过程。这种知识工程的产品往往是专家系统。该范式假定知识已经存在于专家的头脑
中,需要做的就是一条一条的挖出来,并编码到系统中。该方法往往采用像 Emycin 这样
的基于规则的内核,这种内核具有规则推理引擎和规则编辑界面,用来支持作为规则形式
的知识的编码与运行。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 Newell 与 Simon,其基本观点是产
生式系统可以作为描述智能行为的统一计算范式。
该范式的问题在于知识获取的瓶颈问题。这个瓶颈就是专家。这是因为在这种范
式下,专家是知识系统开发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而且是整个流程的核心位置与主要
瓶颈。

2.知识建模范式

知识工程转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将知识获取的过程视为一个知识模型构建的过程,
出现了许多典型的知识工程建模框架,包括 KADS,CommonKADS,VITAL,Mike,
Generic Tasks,Components of Expertise,Role-limiting Methods 和 Protégé 等。
知识建模范式与知识挖掘范式的对比如表 2.2 所示。

22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表 2.2 知识挖掘与知识建模的对比

对 比 项 目 知 识 挖 掘 知 识 建 模

知识类型 事实与启发式问题求解规则 根据通用知识角色进行区分

知识捕获方法 知识获取过程受计算模型的驱动 知识获取过程受知识层问题求解模型的驱动

知识描述层次 基于规则的知识表达 多个层次

知识捕获范式 经验、技巧从专家到知识库的转移 模型构建

认知范式 产生式系统作为智能的统一问题求解架构 知识的功能视图

可重用组件 推理引擎 通用任务、通用问题求解方法、通用领域模型

另外,知识管理则在更大范围内研究知识创新、知识生态、知识生产过程。知识系统
不再仅为人工智能服务,同样为人类智能服务,并将人、机知识的互动,显性知识与隐性
知识的互动,个人与群体知识的互动,统一纳入知识管理的范畴。在面向机器的知识管理
方面,强调以本体工程为核心,以统一问题求解方法、领域模型以及任务模板的重用和匹
配为基础,实现知识为人工智能的服务。在面向人类的知识管理方面,强调以流程与方法
的重用和管理为核心,从工作角色、工作产品、任务、活动、工作方法指南相互作用、相
互关联的角度,进行知识的管理。

2.2 数字化论证工程方法论

数字化论证工程是以数字化论证流程模型为核心,通过系统工程、业务流程管理、领
域工程、知识工程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将论证过程中有关人员、工具、模型、数据、方法
等论证要素及其信息流与控制流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而形成的面向复杂系统需求与概念方
案论证的综合工程技术。
数字化论证工程的实现形式是数字化论证流水线。从另外角度来看,数字化论证工程
就是指导数字化论证流水线构建和运用的工程技术。
数字化论证工程首先是关于构建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方法论。为此,根据数字化论证
流水线从需求到设计再到实施的全寿命过程,将数字化论证工程划分为五个活动,分别为
论证需求工程、论证领域工程、论证流程工程、论证资源工程与论证知识工程,如图 2.4
所示。

2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2.4 数字化论证工程示意图

下面分别针对这五个活动展开论述。

2.2.1 论证需求工程

论证需求工程是构造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需求分析活动。
论证需求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从论证机构的发展战略出发,对论证能力现状和
需求进行分析,对制约流水线建设的各类约束进行辨识,明确指导流水线多方案抉择的评
估准则,指明流水线的重点方向以及整体建设目标,如图 2.5 所示。

图 2.5 论证需求工程示意图

论证需求工程分解为如下三个活动。

1.能力分析

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从论证机构的发展战略出发,分析当前已经形成的论证能力,逐步

24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明确未来的论证能力需求,找出当前能力与未来能力需求的主要差距以及关键瓶颈,并初
步明确哪些能力需要通过流水线来支持和实施。
能力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能力的分解,可以将武器装备论证能力具体化为论证设
计能力、评估分析能力、仿真实验能力。论证设计能力可以进一步分解为需求分析与概念
设计能力,评估分析能力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评估能力与分析能力,仿真实验能力进一步分
解为建模能力与实验能力。
对于武器装备论证而言,纵向上可以进一步将论证能力分解为总体论证能力和系统论
证能力,横向可以进一步将论证能力分解为各类不同武器装备的论证能力。

2.约束分析

明确论证流水线建设的各类约束,包括经费约束、进度约束、制度约束(比如各种保
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科研制度等)、技术约束等。
约束分析的结果决定了数字化论证流水线方案空间的大小。比如,经费约束决定了能
够购买的各类论证工具、论证应用软件的规模和水平,编制体制约束决定了流水线上可用
论证人员的数量以及进一步引进新人的可能性。

3.服务分析

该活动是后续资源工程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该活动进行业务服务建模。业务服务是对
业务能力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业务服务可以进行层次化分解。

2.2.2 论证领域工程

对于论证机构的业务流程建模而言,比如舰艇装备的论证流程,不同类型的舰艇装
备的论证流程之间既有相似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为此,相应的论证流水线的建
设,应将机构所有的论证流水线和流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顶层设计,考虑流程的重用问
题,以提高流水线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产品线工程技术就是在软件工程领域指导面向复
用的开发和基于复用的开发的技术方法。借鉴其理论方法,提出论证领域工程这样一个
基本环节。
论证领域工程的目的是形成针对特定应用领域的通用流程参考模型,作为后续论证流
程工程中建立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流程模型的基础。
论证领域工程包括三个活动,即过程域分析、过程域设计与过程域实现,参见图 2.6
论证领域工程示意图。

1.过程域分析

过程域分析的目的是确定领域的边界,寻求过程域中的共性和个性。
该活动的产品是过程特征模型,特征模型描述了业务流程族中的个性和共性。

2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2.6 论证领域工程示意图

2.过程域设计

过程域设计产品是通用论证流程本体。
论证过程本体应建立在顶层业务流程本体基础上。通过顶层业务流程本体可以描述任
何一个通用的业务流程。

3.过程域实现

过程域实现活动的目的是将过程特征模型、过程本体转化为论证流程参考模型。2.3.4
节将给出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三回路论证流程参考模型。

2.2.3 论证资源工程

数字化论证流水线要真正运行起来,必须具备相应的人员、工具、模型、数据资源,
而且这些人员、工具、模型、数据资源要能够在后面的论证流程工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提供所需的服务。
论证资源工程的目的是根据能力工程提出的能力需求与过程工程构建的过程模型,进
行可用/需用资源的辨识、资源组合优化、资源获取,如图 2.7 所示。
论证资源工程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源工程、科研条件资源工程(软硬件资源,主要是论
证工具、论证模型、论证数据资源)两部分,两部分并行开展,协调进行。

1.资源辨识

根据论证流程工程优选出来的流程模型,结合论证需求工程提出的能力要求,辨识出
为了支持业务流程运行所需资源,现在可用资源以及需要获取的资源;应分别从论证人力
资源、论证工具资源、论证模型资源,以及论证数据资源等方面进行资源辨识。

26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图 2.7 论证资源工程示意图

2.资源优化

考虑论证需求工程的各类约束条件,依据论证流程工程中过程优化结果,对各种可能
的资源组合方案进行探索和优化,得到论证人力资源、论证工具资源、论证模型资源以及
论证数据资源的最优组合。
事实上,流程优化与资源优化是一个反馈迭代的过程,理想情况下是进行流程/资源
的协同优化。

3.资源获取

根据资源优化的结果,对那些资源最优组合中需要而不具备的资源进行获取操作,主
要涉及硬件购买、调试与安装,软件购买、定制、开发与适配,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数据
的采集、录入和封装,等等。

2.2.4 论证知识工程

论证知识工程包括论证知识需求分析、知识系统设计与知识系统实现三个活动,
如图 2.8 所示。

1.知识需求分析

根据论证需求工程所生成的能力需求和服务需求,以及论证流程工程所生成的论证流
程模型,进行知识需求分析,输出为了支持流程模型的半自动化、智能化、敏捷运行而需
要的知识资产类型。
将论证知识资产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机器的论证知识,用来支持部分论证工作的智
能化和自动化;另一类是面向人类的论证知识,用来指导论证人员完成那些无法由机器自

2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动完成的任务。

图 2.8 论证知识工程示意图

在面向机器的论证知识方面,借鉴 CommonKADS 方法论,将知识资产的类型划分为


知识模型和通信模型。知识模型包括领域知识、推理知识和任务知识。推理知识包括基本
推理、知识角色和传递函数。任务知识包括任务目标、任务分解和任务控制。通信模型刻
画通信规划、通信事务以及通信信息内容。
在面向人类的论证知识方面,借鉴 EPF(Eclipse Process Framework)方法论,将知识
资产类型划分为工作任务、工作角色、工作产品、工作指南。

2.知识系统设计

该活动的主要输入是知识模型所刻画的问题解决需求以及通信模型所描述的外部交互
需求,还包括根据需求工程中约束分析活动所产生的经费等约束和资源工程所产生的软、
硬件约束等组成的非功能需求集合。
该活动分解为四个子活动,即设计系统体系结构、辨识目标实现平台、指定体系结构
组件和在体系结构中指定应用。

3.知识系统实现

基于知识系统设计过程中选定的目标实现平台,进行知识系统的编程实现。该活动的
产品是可以运行的知识系统,包括相应的知识库、方法库、领域本体库、推理引擎等。

2.2.5 论证流程工程

论证流程工程的目的是建立面向特定应用问题的可以运行的数字化流程模型,并基于
数字化论证流程模型实现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集成和运行,如图 2.9 所示。

28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图 2.9 论证流程工程示意图

1.流程分析

根据论证需求工程确定的评估准则以及论证领域工程确定的参考流程模型,参照国外
先进的论证流程,设计多种论证流程模型,构造流程方案空间。流程优化从当前的论证流
程出发,探索多种流程模型,优选出符合各类约束条件的流程模型。论证流程优化需要
通过反复多轮迭代反馈,才能生成满足各种约束的优化的可行流程模型。可以运用流程
仿真技术、评估分析技术辅助流程优化。产品设计流程优化的一些关键技术请参阅其他相
关文献。

2.流程建模

对于优选出的概念层次上的流程模型,根据实际的资源进行流程建模,形成可执行的
业务流程模型。比如,可以采用 BPMN 定义这种可执行的业务流程模型,业务流程模型
可加载到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BPMS 上运行。

3.流程运行

前一环节生成的数字化流程模型与论证资源工程产生的各类资源装配起来,形成数字
化论证流水线。首先需要对流水线进行测试,通过流水线测试后,转入流水线正式运行阶
段。在此阶段,进行流程启动、监控、评测、审计。
根据数字化流程模型的运行结果,提出流水线中需要改进的方向,包括改进流程或者
改进流程中所需的资源或者知识。如果需要改进流程,则需要返回前面的流程分析或者流
程建模活动;如果资源不能满足流程运行需求,则返回前面的资源工程过程重新获取所需
资源;如果知识不能满足流程运行需求,则返回前面的知识工程过程重新获取知识。另
外,如果相关流程在多个不同应用领域可以反复使用,则可以将流程中的共性部分上升到
论证领域工程中去。
因此,数字化论证工程过程并不是单向、线性、串行的,而是循环、反复、迭代的。

2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论证能力的提升就是通过这种螺旋式的发展实现的。

2.3 数字化论证工程参考流程模型

根据论证领域工程,在建立具体的论证流程模型之前,应先建立论证流程参考模型,
通过参考模型指导具体流程模型的建立。
虽然武器装备论证过程千差万别,但是在一般意义上,所有的论证过程都可以抽象为
系统工程过程。参照 2.1.2 节的系统工程过程模型,针对论证的特点,提出如图 2.10 所示
的数字化论证工程参考流程模型。
根据该参考模型,数字化论证流程划分为三个回路,即论证设计回路(称为第一回
路)、评估分析回路(称为第二回路)和仿真实验回路(称为第三回路)。论证设计回路
与评估分析回路耦合,通过评估分析支持论证设计;仿真实验回路与评估分析回路耦合,
通过仿真实验支持评估分析。三个回路形成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的闭环流程。

图 2.10 数字化论证工程参考流程模型

2.3.1 第一回路:论证设计回路

论证设计回路作为第一回路构成武器装备论证主体过程,包括需求分析、功能分析与
分配(提出指标要求)、设计综合(方案探索与概念设计)三个活动,由需求分析、功能

30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分析与分配两个活动以及两个活动之间的需求分配和需求验证构成需求子回路,由功能分
析与分配、设计综合两个活动以及两个活动之间的能力分配和设计验证构成设计子回路。

1.需求子回路

1)需求的概念

在不同领域中,对“需求”这一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下面从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
出发给出关于“需求”的几个定义,见表 2.3。

表 2.3 需求分类表

需 求 INCOSE IEEE Young Jackson DoD

设计需求

设计约束

性能需求

派生需求

功能需求

非功能需求

物理需求

接口要求

环境需求

实施需求

分配需求

第一个定义来自著名的系统工程学者 Jackson:
“需求是对需要的性能或者产品必须符合的设计约束的一种陈述。许多系统工程师都
认可的一个原则是,需求的一个基本性质是其必须是可验证的。需求被加于人、产品和过
程,而不是加于工程人员或者环境。”这一定义意味着,需求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比如性能需求和约束需求(各种规范就是约束需求很好的例子);并且定义良好的需求必
须具有某些性质,比如可验证性等。
第二个定义来自于 INCOSE(国际系统工程学会):
“需求是一种陈述,它确定了一个系统、产品或者过程的特征或者约束,这些特征和
约束是明确的和可验证的,并且对于利益相关者的接受来说被认为是必须的。”这个定义
也提到了需求的关键性质,并且强调了需求与利益相关者和系统的关系。需求在这一关系
中占有核心地位,它们源于利益相关者的愿望,并且在设计结束的时候总是用需求来判断
系统的总体性能是否达到了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3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第三个定义来源 IEEE,它将需求划分为三个要素:
(1)需求是用户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或达到一个目标所需要的条件或者能力;
(2)需求是系统或系统构件为了满足一个合同、标准、规格或其他正式制定的文档,
所需要满足和具有的条件或能力;
(3)对上述条件或者能力的文档化的描述。
这个定义表明,需求是一种条件,这一条件将一个具体的需要或者问题与一个系统或
者产品相关联起来。需求必须在文件中正式写明,以便所有参与者、用户和论证人员对驱
动设计的需求达成一致。
IEEE 还给出了所谓好的需求的定义:
“好的需求是对系统功能(能力)的陈述,这一功能(能力)是可验证的,是一个系
统必须满足或者具有的,以用来解决用户的一个问题或者达到用户的一个目标,并且在可
测的条件下可以被量化且被约束限定了其边界。”
从前面对需求的这些定义中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z 需求建立了利益相关者期望与系统、产品或过程之间的桥梁。
z 需求是一个系统、产品或者过程的基本特征。
z 需求应加以分类,从而可以对问题的复杂度进行分解。
z 可以根据某些性质来判断所给出的需求的优劣。
z 需求必须具有良好的形式,并应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加以记录。
表 2.3 给出了需求的基本分类,表 2.4 给出了常用的需求分析工具与流程的汇总表。

表 2.4 常用需求分析工具与流程表

Affinity 图 树图 交互关系图 PERT 图


描述性映射工具
DOORS SysML/UML FFBD PetriNet

描述性映射流程 GOTChA 形态矩阵 其他

需求映射 定性关系工具 AHP ANP 效用理论 其他

定性关系流程 QFD Pugh 方法 其他

定量关系 历史数据 数值仿真 代理模型 其他

定量流程 UTE 其他

方差分析 灵敏度分析 蒙特卡罗 贝叶斯理论


需求不确定 工具
系统动力学 灰色理论 模糊集理论 其他
性分析
流程 鲁棒设计法 马尔可夫链

AHP/ANP TOPSIS 加权平均 线性映射


多属性决策
其他
需求选定
效用函数 目标规划 JPDM 费效分析
多目标决策
遗传算法 其他

32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2)需求子回路的技术流程

从武器装备论证的角度来看,需求分析重点关注由作战需求到装备需求的映射技术,
为此提出一个综合的需求分析技术流程。该技术流程将 SysML、仿真方法、指数法、
AHP/ANP 方法、效用函数、QFD 等传统的需求分析技术通过数字化流程有机地集成起
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需求分析方法论。该方法论综合多信息源的定性与定量信息、将使
命任务需求映射到作战使用性能需求上,如图 2.11 所示。

图 2.11 需求子回路流程图

A1:基于 SysML 的作战需求分析


利用 SysML(系统建模语言)对使命任务需求进行规范化、可视化建模。
A11 利用 SysML 的需求图,建立使命任务需求模型、作战能力需求模型以及作战
使用性能需求模型。
A12 利于 SysML 活动图,建立不同使命任务下的典型作战剖面。
A13 利用 SysML 参数化图,建立武器装备完成不同使命任务的能力指标模型与效
能指标模型。
A2:基于作战仿真的综合效能分析
A21 根据 A12 建立典型作战剖面,建立不同使命任务的仿真作战想定。

3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A22 将主要战术指标组合方案加载到作战效能仿真系统,得到反映主要战术指标与
使命任务效能之间关系的大量样本。
A23 根据 A13 建立的能力指标模型与效能指标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利
用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前面作战能力仿真得到的大量样本进行分析与挖掘,分别
针对每类使命任务得到每个战术指标相对该使命任务(效能)的灵敏度与重要度,以及战
术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与关联度。
A3:基于 ANP 的指标需求偏好建模
根据基于仿真的综合作战效能分析结果,分析作战使用性能指标与作战能力指标以及
使命任务效能指标,将这些信息作为 QFD 质量屋中的关联矩阵(HOQ 矩阵)信息。
A4:基于相关分析的交互建模
利用 A23 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 QFD 质量屋的自相关矩阵。
A5:基于指数法的作战能力分析
分析给出与要发展的武器装备相类似的国内外同类装备,并利用指数法计算不同类型
的作战能力。
A6:基于效用函数的满意度分析
建立不同类型的作战能力的效用函数,并对现有武器装备与同类武器装备在不同作战
能力方面的效用值进行计算,得到现有装备和同类装备在不同作战能力方面的满意度,计
算在不同指标方面的差距。
A7:构建 QFD 综合需求模型
A71 利用 A3 得到的使命任务与作战能力之间,以及作战能力与作战使用性能之间
的关联关系建立 QFD 质量屋的关联矩阵。
A72 利用 A4 得到作战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作战使用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
质量屋的自相关矩阵。
A73 利用 A5 得到要发展的武器装备与同类装备的竞争矩阵。
A74 综合前面三类信息,建立武器装备 QFD 综合需求模型。
A8:基于 QFD 需求模型进行需求分析
A81 输入一套使命任务权重,利用 QFD 能力需求质量屋计算得到作战能力权重
向量。
A82 将 A81 计算得到的作战能力权重,利用 QFD 性能需求质量屋技术得到作战使
用性能需求的权重向量。
A83 进行必要的灵敏度分析,变换不同的使命任务权重,考察作战能力权重向量与
作战试用性能权重向量的变化情况。

2.设计子回路

对于武器装备论证而言,设计子回路的核心任务是概念方案的探索和优化。传统的武
器装备概念设计优化模式是以方案优化为特征的,图 2.12 给出了这种模式的示意图。
为了提高武器装备论证的需求牵引作用,我们提出需求驱动的武器装备概念设计优化
模式,这种新的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战技指标优化与概念方案优化的结合,图 2.13 给出了

34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这种模式的示意图。在新型概念设计模式下,通过战技指标优化过程在关键战术技术指标
(以战术指标为主)组合构成的指标空间中进行充分探索,得到能最有效地满足军事需求
并具备可行性的一个或多个战术技术指标组合,或者得到战术技术指标组合的综合满意度
排序,以此作为方案论证的输入,进一步开展方案优化,如图 2.14 所示。

图 2.12 武器装备传统概念设计模式示意图

图 2.13 武器装备新型概念设计模式示意图

A0 明确指标与方案空间
根据使命任务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的取值范围,形成指标空间。
定义概念方案空间(可以在母型基础上变化得到,也可以全新构思,取决于具体武器装备
的论证特点)。
A1 建立概念方案综合模型
概念方案综合模型是判断系统总体方案与战术技术指标是否可行的基本手段。概念
方案综合模型主要根据使命任务需求确定各类电子武备系统配置方案、主尺度、总体布
局方案。
A2 确定各类使命任务权重
由作战部门或者军事需求分析部门,提出武器装备完成不同类型使命任务的权重,各
个任务的权重之和应为 1。
A3 基于需求模型计算作战使用性能权重
根据需求子回路的技术流程,利用 QFD 综合需求模型,将使命任务权重映射到作战

3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使用性能权重上面。

图 2.14 设计子回路流程图

A4 建立综合评估模型
根据后面第二回路评估分析流程和相应的评估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估模型,评估模
型的输入就是 A3 活动输出的作战使用性能权重,输出的指标主要是综合效能、费用、风
险等。
A5 建立战术技术指标优化模型
以指标与概念方案空间作为优化的输入,将概念方案综合模型与综合评估模型耦合起
来,形成战术技术指标优化模型。
A6 进行战术技术指标的优化计算
A61 利用概念方案综合模型计算指标与概念方案空间内所有战术技术指标组合的可
行性,同时得到与之相应的总体概念方案。
A62 对于通过概念方案综合模型计算得到的可行概念方案及其对应的战术技术指
标,运用 A4 建立的综合评估模型,计算得到相应的综合效能值、费用、风险等指标。
A63 运用合理的优化算法(比如遗传算法),对指标与概念方案空间进行探索,得

36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到所有的武器装备备选方案的非劣解。
A7 优化结果显示与研讨
A71 根据决策者对风险、费用和效能的权衡,从处于非劣解前沿的所有指标集中,
优选出符合决策者价值取向的一套或多套战术技术指标组合。
A72 通过开展总体概念设计,进一步研究优选出来的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指标所对应
的总体概念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对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A73 将优选出来的战术技术指标作为总体设计部门开展方案论证与优化的要求和依
据,总体设计部门通过方案论证与优化,对战术技术指标提供调整意见和建议,并优选出
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的总体概念方案。
A74 武器装备论证研究部门对总体设计部门生成的若干总体概念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研究,优选出一套战术技术指标以及对应的总体概念方案,作为立项论证的依据。

2.3.2 第二回路:评估分析回路

评估分析回路包括问题分析、指标分析和数据获取三个活动,由问题分析和指标分析
两个活动以及两个活动之间的指标体系设计和综合评估构成分析子回路,由指标分析和数
据获取两个活动以及两个活动之间的指标数据映射和数据指标映射构成数据子回路。评估
分析回路受到论证设计回路的指导,其结果直接支持论证设计主回路。

1.分析子回路的流程

分析子回路的技术流程如图 2.15 所示。

1)论证问题分析

论证问题来源于第一回路,通过论证问题分析活动明确本次评估分析活动要解决的是
需求分析问题,概念探索问题还是多方案选优问题。论证问题的不同,决定了用于分析的
评估指标体系不同,关心的设计变量也不同。

2)决策变量分析

决策变量分析的目的是将论证问题分析的结果,抽取出其中论证人员可控的论证设计
因素,作为决策变量。决策变量是分析活动的输入,后续评估指标体系是分析的输出,分
析的目标是建立决策变量与评估指标体系之间的量化映射关系。
对于武器装备的论证研究部门而言,决策变量一般是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指标。对于
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部门,决策变量一般是武器装备的作战运用方法。

3)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评估指标体系应当按照评估问题分析确定的分析目的进行选取。评估指标体系一般来
讲,应当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两个特点。所谓层次性指的是为了从不同粒度和目的认识问
题,评估指标所表现出来的分层的特点。比如,评估指标体系可分为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

3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系、单项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两个层次的评估指标体系。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是从宏
观总体的层面上考察武器装备的全面效能,目的是作为量化的评价准则直接用来比较第一
回路形成的多个概念方案的优劣。而单项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是从单项效能层面上考察
武器装备在某一方面的作战效能,让决策者明确各方案在各种作战条件中表现的优劣。所
谓多样性指评估指标应当能够具备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武器装备进行评估的能力。

图 2.15 分析子回路流程图

4)进行实验规划

为了建立决策变量与评估指标体系之间量化映射关系,需要进行实验规划,以获取所
需的评估分析样本数据。
实验规划是从论证问题的整体角度对所有需要开展的实验活动的顶层整体筹划,一般
针对多类使命任务、多套武器装备概念方案、多个仿真想定。比如,从使命任务的角度,
为了对潜艇装备的作战效能进行分析评估,需要进行反舰效能仿真实验以及反潜效能仿真
实验、对陆打击仿真实验。每一类仿真实验又可以根据决策变量的不同细化为更具体的仿
真实验类型。根据实验规划的结果,设计每类实验的输入参数水平、输出数据项,以及每
次仿真的重复运行次数。好的仿真实验规划可以一方面减少蒙特卡洛仿真次数,另一方面
增加仿真数据的信息量。

38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5)实验子流程

实验规划完成后转入第三回路的实验子流程,开展具体的仿真实验。

6)数据子流程

实验子流程完成后转入数据子流程,进行必要的数据归并和表达,形成评估样本数据。

7)评估分析

评估分析有统计分析、因果分析、综合评估等不同模式。
最基本的模式为统计分析模式,比如对不同方案、不同想定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或者进
行综合对比分析。
因果分析模式试图建立决策变量与评估指标体系之间的因果追溯关系,为此一般要求
评估指标体系包含若干中间变量。在因果分析模式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分离战术技
术指标和作战运用战术对作战效能的影响。比如,在潜艇加装巡航导弹后的作战效能与加
装的巡航导弹数量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在加装的巡航导弹数量确定的条件下,采用何种攻
击战术(比如不同的协同攻击、饱和攻击战术)对作战效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这里存
在战术固定条件下进行技术指标优化和一个技术指标固定的条件下进行战术优化两方面的
问题,理想的情况下是以作战效能为优化准则进行技术指标和战术参数的协同优化。
综合评估模式则首先试图综合多使命作战效能的评估结果,结合专家知识和仿真结果
的综合评估过程得到综合效能满意度,在此基础上还存在一个效能、费用、进度、风险等
指标的更高层次综合评估。

8)WTDN 分析

WTDN(What To Do Next)分析是指在统计分析、因果分析、评估分析活动完成
后,根据评估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水平决定下一步行动方向。
由于仿真数据和专家数据都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评估结果必然继承了这种不确
定性,用该结果去进行决策必然会导致决策的风险。WTDN 分析的目的就是判断这种不
确定性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如果存在失误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就指出到底应当补充哪方面
的实验,增加评估的信息,重新进行实验规划;当决策风险可以接受时,则可以转入回答
论证问题活动。

2.数据子回路的流程

数据获取子回路的任务是根据分析子回路提出的评估分析条件以及评估分析指标体
系,提出数据采集需求,并将数据采集需求映射为具体的数据采集行为,然后将采集到的
数据转化为分析子回路所需要的评估分析样本数据。
数据子回路的技术流程参见图 2.16。

3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2.16 数据子回路示意图

2.3.3 第三回路:仿真实验回路

仿真实验回路包括仿真建模、仿真运行与实验综合三大活动,由仿真建模和仿真运行
两个活动以及两个活动之间的模型框架和模型集成构成建模子回路,由仿真运行和实验综
合两大活动以及两个活动之间的实验框架和实验分析构成实验子回路。仿真实验回路受评
估分析回路中指标体系与指标数据映射关系的指导,评估分析回路得到仿真实验回路的数
据支持。

1.建模子回路

图 2.17 给出了建模子回路的整体流程。下面具体描述这个流程。

1)概念建模

以面向问题和领域人员的方式描述仿真应用的关键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
关键行为算法的原理和假设依据。如果采用基于 UML 的概念建模机制,则可以生成各种
UML 面向对象分析模型,包括类图模型、活动图模型、序列图模型、状态图模型、组合
图模型等。

2)模型设计

确定仿真应用的模型架构(模型组分及其关系),可以利用基于类、基于接口、基于
组件、基于数据流、基于事件等方法设计模型架构,生成模型设计文件。

3)模型开发

在设计好的模型架构基础上基于编程语言实现模型的行为算法,生成一系列的模型组
件文件。

40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图 2.17 建模子回路流程图

4)模型集成

将模型架构中的各种模型进行实例化并依据架构中的各种模型链接端口连接各模型实
例,并设置模型的输入参数值,生成模型装配文件。

5)调度设计

对仿真模型的时间推进策略的安排,使得这一策略既独立于模型又不依赖于某一仿真
器,生成仿真调度文件。

6)模型测试

对开发的仿真模型组件对测试和有效性校验。生成经过测试的仿真模型框架、仿真模
型组件以及调度文件。

2.实验子回路

仿真实验的任务是根据评估分析回路的应用需求,利用建模子回路形成的仿真模型
资源,构建仿真想定,进行实验设计,运行仿真实验,采集实验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的
全过程。图 2.18 给出了实验子回路的流程图。

4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2.18 实验子回路流程图

1)仿真建模

按照仿真应用需求,修改或者扩充部分仿真模型组件。具体流程参见仿真建模子回路
的技术流程。

2)装备数据

根据模型与数据分离的架构,所有模型的参数数据通过专门的数据库管理工具进行统
一维护。为此,对于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所对应的作战领域,应录入和维护国内外常用装备
的模型参数数据。

3)想定编辑

根据模型库以及数据库信息,进行战场空间实体的装配以及属性配置。
根据战场空间实体之间的通信关系、指挥关系、探测关系、打击关系、装配关系等各
类关系,在各个实体模型之间自动建立事件、接口、数据流等连接。

42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4)实验设计

根据想定中包含的实体列表信息和模型参数信息,按照武器装备论证所关心的设计变
量以及综合评估支持系统的显著性分析结果选取模型参数作为分析因子,并对选定的分析
因子进行水平设置。
根据选定的实验设计方法与设置的分析因子,生成实验方案。
根据评估指标的数据需求,确定需要从仿真模型采集的状态变量数据,形成实验响
应。

5)仿真运行

将实验设计文件以及相应的想定文件、仿真调度文件、模型组件加载到仿真器上进行
批量运行;在运行过程中采集得到所需的仿真实验结果数据。

6)仿真表现

在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二维表现和三维表现工具进行动态态势表现,支持用户进行过
程分析。

7)结果分析

仿真结果分析活动与第二回路的工作有部分重叠,但是侧重点不同。仿真结果分析是
为二回路的评估分析活动提供经过初步加工的仿真实验结果数据。比如,对蒙特卡罗仿真
的多次运行样本数据计算均值和方差等属于仿真结果分析的范畴。评估分析回路的数据子
回路的重点则是为评估分析活动提供直接可用的评估样本数据。
以上三个回路构成武器装备论证过程的整体研究流程,回路与回路之间相互连通,有
机耦合,循环滚动,持续演化,不断地促进着武器装备论证问题的解决。

2.4 数字化论证工程的评价原理

论证机构采用本文提出的新型论证模式,能够带来什么好处呢?对此可以用过程能力
成熟度的思想,对不同论证模式进行比较和评价。
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是从软件工程领域提出
的,目前已经推广到系统工程领域和采办领域,成为测度一个组织开展软件工程/系统工
程/装备采办工作能力的一种科学测度与改进机制。针对武器装备论证的特点,提出武器
装备论证能力成熟度模型,如图 2.19 所示。
根据武器装备论证能力成熟度模型,论证能力成熟度水平分为 5 级,分别是:
(1)无序级
论证过程不透明,是一个黑箱过程,主要靠经验,俗称“拍脑袋”。

4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2)有序级
论证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开始实现论证过程的有序化。
(3)规范级
明确定义了标准的论证过程,可根据这个标准过程重复实现典型装备论证。
(4)量化级
在论证过程规范化基础上,对论证过程进行监测,可实现论证质量的定量测度。
(5)优化级
根据对论证质量的定量测度结果,对论证过程进行反馈控制和调整,可实现论证质量
持续优化。

图 2.19 武器装备论证能力成熟度模型

这五个等级存在渐进的演化顺序,由无序级到优化级,论证能力成熟度逐渐提高。
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论证模式下,论证能力成熟度水平大致处于 0 级,论证能力高
度依赖于个人素质,不可持续;当论证机构建立了论证流水线,论证模式推进到“机械
化”水平后,就可以将论证能力成熟度水平提高到 1 级或者 2 级;当论证机构在建立了论
证流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数字化的论证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论证模式“信息
化”,那么,其论证能力成熟度水平就可以达到 3 级或者 4 级;如果论证机构能够不断地
利用数字化流程进行转型设计,不断提高其论证能力,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到最高级——优
化级。

2.5 关于数字化论证工程的若干问题

2.5.1 数字化论证工程与其他方法论的关系

与数字化论证工程相关的理论还有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以下简称综合集
成工程)、并行工程和 CIMS 工程。表 2.5 给出了数字化论证工程与综合集成工程、并行
工程、CIMS 工程等理论的对比。

44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表 2.5 数字化论证工程与其他方法论的对比

项 目 综合集成工程 并行工程 CIMS 工程 数字化论证工程

抽象层次 高 较高 中 中

应用领域 开放的复杂巨型系统 工程系统全寿命期 工程系统寿命期后端 工程系统寿命期前端

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
制造活动的计算机 论证人员、工具、模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 进行并行、一体化设
基本思想 化、信息化、智能化、 型、数据资源与流程的统
合集成 计,追求系统集成与整
集成优化 筹设计与优化运行
体优化
人机结合,以人为
人机结合 人机结合 人机结合
人机关系 主,人脑与计算机信
以机为主 人机平等
息加工的融合
工厂级、车间级、单
重点考虑研讨过程 贯穿论证工作全过程的
根据多学科产品开发 元级、工作站级和设备
中专家体系内部不同 知识工作者之间的协同工
人人关系 小组的形式进行协同工 级等不同层次人员的管
专家之间智慧的碰撞 作关系,基于 HIM(人机
作 控关系,以及同级人员
和相关激发 交互管理)原理
之间的协作关系

计算机体系整体优 机床按照工艺顺序进 网络上 的应 用通过


机机关系 机群之间的协作
势的发挥 行协作 EAI/SOA 进行集成

人与复杂系统之间 关注对象可制造性、 人与机床结合对产品 人员通过统一论证产品


人物关系
的研究关系 可生产性、可维修性 进行加工 视图与论证对象进行交互

计算机对研究对象 数字化工艺控制的机 流水线通过统一论证产


计算机与产品主模型
机物关系 的信息存储、高性能 床对产品或者材料的加 品视图访问其中论证信
进行交互
运算关系 工关系 息,改变其内容

通过该表可以看出这些理论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1)从抽象层次上看,综合集成方法论最高,并行工程次之,数字化论证工程与
CIMS 处于同一层次,更加具体和可操作。
(2)数字化论证工程理论与 CIMS 分别形成指导复杂系统发展前端和后端的理论。
(3)数字化论证工程理论体现了两个层次的综合集成。第一层次是流程本身的综合集
成,第二层次是基于流程的综合集成。

2.5.2 数字化论证工程中论证人员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论证工程理论需要将论证流程物化(数字化),那么论证流程
物化后如何定位“论证人员”的作用?
在数字化论证工程实施后,论证人员将出现专业化细分趋势,不同论证人员将发挥不
同的作用。
第一部分论证人员是精通论证方法论和论证方法的“论证专家”,负责创新或者剪裁
出适合于特定部门的论证方法,建立论证流程的逻辑模型;
第二部分论证人员是熟悉流程建模技术的“论证流程师”,相当于制造业的工艺师,
能够将论证流程逻辑模型转化为数字化流程模型;

4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第三部分论证人员是参与数字化论证流程运行的“论证工程师”,在数字化论证流程
的引导下,根据流水线送来的论证材料和流水线上的论证工具,利用流水线上嵌入的论证
方法和提供的论证知识服务,完成流程所要求的论证任务。
可以看出,在这个角色频谱中“论证专家”在确定如何进行论证方面要比一般的“论
证工程师”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和能动性。当然,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多种角色或者根据需
要切换自己的角色。另一方面,论证工程师也并非像制造企业中流水线上的员工那样,如
同“机器上的齿轮”那样被动地参与到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运行过程中,作为一个知识工
作者,他可以在流水线运行过程中对数字化论证流程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以适应论证任
务和资源的要求。这就对数字化论证流程的柔性提出了要求,而当代业务流程建模与管理
技术的发展使得这成为可能。

2.5.3 数字化论证工程中论证方法的作用

从提高论证能力的需要来看,孤立地片面追求单项论证技术的突破,或者简单移植国
外的先进方法是不够的。这是因为论证方法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论证方法与论证问题的
复杂性、论证工具、论证模型、数据以及论证人员的水平都有关系。比如,基于仿真的论
证和基于专家的论证在论证方法和论证过程上有较大差别,基于仿真的论证对于论证工
具、论证模型、数据的要求往往大于对基于专家的论证方法。
所以存在一个论证方法、论证工具、论证模型、数据以及论证人员的同步发展问题,
数字化论证工程理论就是将论证方法、论证工具、论证模型、数据以及论证人员以流程为
核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的理论。
这也是为什么数字化论证工程强调两个层次综合集成的原因所在。第一个层次综合集
成就是针对具体论证问题以数字化论证流程库中的流程为参照,对论证方法体系进行优化
设计的过程。

2.5.4 数字化论证工程中论证流水线的特性

根据数字化论证工程原理建设生成的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具备如下三个特性。

1.涌现特性

数字化论证流水线通过数字化流程对论证人员、工具、模型、数据、方法进行有机集
成,涌现出区别于传统论证系统的一种新的性质,这种新的性质表现为论证的规范化、可
视化、可扩展性、可追溯性以及论证能力成熟度等级的提高。
系统集成具备以下两个层次。

1)流程建模过程中实现多方法的综合集成

在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建设过程中,实现专家群体经验、论证知识、论证方法的采集、
物化,这种经过物化的方法可以被后人重复使用。

46
第 2章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框架

2)流程运行过程中实现多数据的综合集成

在数字化论证流水线运行过程中,数字化流程模型驱动下,可以实现定性(主要依靠
专家经验)、定量(主要依靠仿真等分析工具)不同类型、不同来源辅助决策信息的综合
集成。

2.数字化特性

数字化论证流水线中,数字化流程模型既是其顶层设计机制,也是其综合集成机制,
表现出顶层设计机制与集成机制的等价性。
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的流程模型既可以服务于顶层设计,又可以服务于综合集成。
在设计阶段,流程模型可以为论证工具、论证模型、论证数据的建设提供统一的需求
描述;在集成阶段,数字化流程可以直接调度论证人员的工作任务,调用相应的论证工
具、模型和数据资源,从而实现对人员/工具/模型/数据的集成机制。

3.流水线特性。

数字化论证流水线通过专业分工机制、流程自动化机制与柔性制造机制,可以在保持
同样论证质量的条件下缩减论证工作时间以及论证系统建设周期。
机制 1:专业分工机制
专业化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时间小于一个人干完全部工作的时间。这样不仅论证工
件、工具可以互换,论证人员也容易调换。
机制 2:流程自动化机制
流程引擎自动将任务在合适的时间分派给合适的人,并自动将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所
有输入准备好。
机制 3:柔性制造机制
由于数字化论证流水线采用的领域工程+应用工程架构,从而可根据新的论证对象的
特点快速重用已用的工具/模型/知识/数据,从而大大缩短构建新的流水线的时间。
目前的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是初步的,后面还需开展大量艰苦的工
作才能将它由原型系统转化为型号论证中的成功应用。

2.5.5 数字化论证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概念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但是直到 80 年代其理论才


逐步成熟,90 年代才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数字化论证工程的理论方法还是首次提出
的,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不断修正其理论体系。
以下四个方面关键技术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1.新一代数字化论证流程建模技术

武器装备论证是一项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作、多阶段互动的创造性活动,论证流程

4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的建模技术需要进行创新,应提出适合论证特点的更加柔性的流程建模技术,这种柔性主
要体现在流程执行过程中支持动态地定义和改变流程,支持更和谐的人人协同、机机协
同、人机协同机制。传统 BPM 业务流程管理技术、HIM 人机交互管理技术与 GTD(Get
Things Done)个人事务管理技术三者有机结合,有望在适合数字化论证流程建模的技术
方面取得突破。

2.一体化论证产品模型技术

积极借鉴设计领域提出的虚拟样机技术以及主模型(Integrated Master Model)技术,


建立适合于论证学科领域的一体化论证产品模型技术,作为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不同阶
段的统一视图。
一体化论证产品模型技术应该建立与数字化流程以及 Web 门户两方面的接口,提高
不同论证工具与论证对象的互操作等级以及人-门户交互的信息容量。

3.论证方法智能化技术

基于仿真的舰艇装备论证技术属于高新技术,要求论证人员掌握的知识面要比较广,
即使通过流水线上的专业化分工机制可以降低一定的技术复杂性,但是仍然门槛很高。为
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智能化的论证流水线,对于某些技术比较复杂的环节(比如仿真
实验设计方法的选择、评估分析方法的选择等),流水线应该能够给出论证方法的智能化
建议,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4.“云论证”技术

云计算技术已经引发当前信息技术的新一轮革命。相应地,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应积极
借鉴云计算的理论和技术,通过“云论证”技术建立论证人员与流水线的和谐人机交互界
面,逐步提高流水线的易用性水平。

48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第 3 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根据数字化论证工程参考流程模型,第三回路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用于支持第二
回路的作战效能评估,第二回路的作战效能评估支持第一回路的武器装备需求分析与概念
设计。
本章将深入研究第三回路中建模子回路的原理和方法,重点针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仿
真评估特点,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

3.1 系统仿真概述

系统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模型理论、信息技术、系统理论与工程及应用领域有关
专门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利用真实系统、真实或概念系统的模型进
行动态实验研究的一门多学科综合的技术性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仿真系统建立与应
用中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
仿真技术由于具有可靠、安全、经济、无破坏性和可多次重复等优点,在近年来发展
十分迅速,尤其是在国防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的“国防技术领域计划”已将
“建模与仿真”列为“有助于大大改善军事能力的四大支柱:战备、现代化、部队结构、
持续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我国,无论是新概念武器的先期技术演示、新的战术战法
研究、指战人员训练,还是武器装备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仿真技术的支持。高技术战争对
仿真需求的内容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层次也不断深入。
在军用仿真领域仿真可分为模拟仿真、虚拟仿真、实战仿真。模拟仿真是指回路中不
含人和实物的仿真,可以看成采办领域对数字仿真的专称。虚拟仿真通常是指在虚拟环境
中进行的人在回路仿真。典型的人在回路仿真系统有三维虚拟仿真器、联网仿真器系统
等。在虚拟仿真中,被仿真系统可以包括硬件,但其运行要受计算机仿真结果的驱动。实
战仿真是由实际的战斗人员操作使用实际的武器装备,在接近实际的作战环境中进行的武
器装备实验和作战演练。
系统科学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层次化系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层次化系统理论指
出应当避免对复杂系统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描述,应当把复杂系统分解为由若干个相互联系
的子系统组成的集合。这样,复杂系统就能够用一个多层结构进行描述,这个层次化结构
中的上下层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层次化的结构对应层次化的建模,层次化的建
模方法考虑复杂系统行为的多样性。整个复杂系统可以看做一个模型集,其中每个模型从
一个特定的方面描述系统。不同层次上的系统描述服从一个特定的目标。每一层次上的模
型都与整个系统相关,但是各个层次上对系统描述时采用的术语、变量和概念有所不同。

4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每一层的模型都有自身的描述规范和运行规则。对于特定的应用而言,系统模型所选择的
描述层次不是固定的,这种选择除了与应用需求相关之外,还与建模人员的领域知识和建
模能力相关。
不同层次的仿真,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系统生命周期阶段服务,均体现了较好的优
越性。在武器系统立项论证阶段,攻防对抗仿真实验可应用于风险评估和战术技术指标论
证。通过仿真,从性能、费用、进度三个方面对武器系统进行立项风险分析评估。武器系
统的指标常常是互相制约的,可以通过仿真,对性能指标关系进行量化和细化,并对它们
的合理性和灵敏度进行分析,寻求指标之间的匹配和制约关系,以求得整体最优。目前,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以仿真为基础的分析评估已成为定义武器系统功能、作战管理过程和
联合作战系统有效性协同要求的唯一方法,并作为系统在规划和确认阶段进行综合作战适
应性实验的方法之一。

3.2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特点分析

在进行武器系统效能分析时,必须考虑武器系统的作战过程和作战环境。作战过程
除需保证武器系统本身正常工作之外,还包括武器系统的对抗过程。作战环境更是复杂
多变。利用仿真方法可以建立反映武器系统作战过程的模型,模型中将作战过程中使用
的对抗手段和作战环境的变化作为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分析在不同的作战条件下武器系
统的效能。
本节从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的基本内涵和层次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效能仿真的特点。

3.2.1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的基本内涵

模型是对系统特性和规律的描述,用于提供关于系统的有用信息。计算机仿真中的模
型,一般用数学、逻辑或其他抽象的方法进行描述,而且最终用计算机语言加以实现;尽
管它们并非都具有精确的数学表达形式,但统称为数学模型,以区别于物理模型。模型具
有一些基本性质,例如相似性,即模型与所对应的系统必须具有相似的特性和规律;简化
性,即模型只是对系统的近似表达;多样性,即同一系统的模型表示并不一定是唯一的。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模型也具有一般模型的性质,但在模型的输入、输出,模型特征上
有一定特点,如图 3.1 所示。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模型需要描述武器装备的攻防对抗过程,
因此输入包括仿真想定、装备数据、环境数据、相关战术等。模型的输出按照建模目的,
输出用于作战效能评估的仿真结果数据,包括效能评估、性能评估等所需数据。要得到可
信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仿真结果,必须建立足够精确的仿真模型。系统是可以分解的,系
统的某个行为可以分解为若干分系统行为的组合,针对分系统的行为可以将模型细化。但
模型不能无限细化,模型的细化对应着算法的细化,算法细化后将影响仿真计算的时间和
计算精度。

50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图 3.1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模型的简化表示
利用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模型,可以构造一个虚拟的武器系统攻防对抗的作战环境。在
此虚拟的作战环境下对各类武器系统进行定量的描述,通过设定的作战想定和作战过程评价武
器系统的实际作战效能。根据作战效能仿真的需要,作战效能仿真系统主要应具备以下能力。

1.武器装备建模和集成

仿真应用系统的核心在于模型。面向作战效能评估系统的仿真模型开发分为两个层次:
体系建模与系统建模。所谓体系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而
构成的联合体,该联合体表现为强烈的对抗关系和协作关系,在实体和关系上具有很强的动
态性,这造成了模型描述和集成上的困难。因此,作战效能仿真系统需要能将不同武器系统
的模型按照体系对抗的特点进行建模和集成,为仿真实验提供良好的模型基础。

2.基于装备模型的想定生成

作战效能仿真系统需要在对抗环境下检验武器装备的作战效果,所以需要特定的想定
为模型提供作战环境、作战任务和指挥控制等方面的约束条件。这些想定应基于相关的装
备模型,在作战平台、作战系统、部件子系统、自然环境通用模型的基础上,指定某次作
战任务中的战场环境、作战平台部署、武器系统的配备、武器系统使用的战术原则等作战
想定内容,形成想定系统模型,否则将造成模型与想定的不一致性。

3.仿真实验设计和管理

实验管理系统的作用是生成和管理实验框架。具体地说,它根据实验需求所规定的实
验类型与实验目的,指定实验所应用的仿真背景想定、实验类型与实验方法,确定实验因
子的变化规律,建立实验指标与模型响应的关联,明确仿真实验的终结方式。

4.仿真运行控制

仿真运行应支持装备模型的仿真运行;想定模型的调度执行;启动、暂停、继续和结束
等仿真运行控制;与合成战场环境和其他仿真模型的交互;仿真结果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已
有模型的集成和运行;支持与仿真实验管理系统的交互,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仿真实验。

5.仿真结果分析

仿真结果分析提供针对设计方法的分析方法,进行直接分析结果的计算。这部分的计
算结果一般用于正确性验证、趋势预测等,计算结果应尽可能直观一些,如采用图表表示

5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等;产生评估要求的分析结果,如计算产生预测的回归模型。完成这一功能采用的方法要
适用于评估的需求,满足评估器的精度、格式等要求。

6.仿真结果评估

作战效能仿真系统的作用是建立评估指标模型与评估关系模型,并对评估指标模型与
评估关系模型进行运算,最终获得综合评估关系。武器装备体系对抗的效能评估需要结合
武器装备的对抗过程、特点进行评价,所以效能评估的基础是评估模型。当评估关系比较
复杂时,可以借助仿真结果分析系统求得原子评估关系后,利用建立的综合评估关系模型
进行关系运算,获得综合评估关系。

3.2.2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的层次结构

随着仿真技术在武器系统和装备体系研究中的不断应用,作为仿真研究核心的武器系
统的模型研究越来越重要。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仿真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仿真模型及相应的
仿真系统,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按照模型分辨率由高到低的顺序,可以将武器装备
效能仿真模型划分为四个层次。

1.工程仿真层

武器装备工程仿真用来在给定的作战需求背景下,从工程研制的角度分析和评估
单个武器装备(或其分系统和部件)的设计性能以及与性能有关的其他技术指标。它
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以较高的精度描述武器装备实体的内在物理性质和工程特
性。工程仿真系统的输入一般是武器装备的物理参数和控制参数,以及各种环境参
数,输出包括武器装备或其分系统的性能参数。工程模型可以描述某一武器装备的设
计性能,也可描述该武器装备与作战平台、探测器、电子对抗系统、预警系统、指挥
控制系统等之间的信息接口关系。广义的工程模型还包括与武器装备性能评估有关的
后勤模型和费用模型等。

2.交战仿真层

交战仿真模型可以描述一方武器系统攻击敌方特定目标,另一方武器系统对进攻武器
实施防御的攻防对抗过程。武器系统交战仿真用来在战术行动想定下评估某一武器系统对
特定目标的作战效能。评估可以在单对单、少对少的条件下进行,有时也可以是多对多
的。所谓少对少一般是指所考虑的武器数量少于实战要求的数量,而多对多则意味着可以
在数量上符合实战的要求。交战仿真系统的输入通常要借助工程仿真系统给出的各种设计
性能指标,其输出包括损毁率、摧毁概率、突防概率、生存概率等效能指标。

3.使命仿真层

使命仿真模型可以描述一方武器装备系统遂行特定作战任务,另一方武器装备系统实
施防御和反击的作战过程。武器装备使命仿真用来在战役行动想定下评估使用多种武器系

52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统完成特定作战任务的效能。评估通常在少对单或多对多的条件下进行,并且要明确各种
武器系统之间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关系。使命仿真系统的输入通常要借助工程仿真
系统给出的各种总体性能指标和交战仿真系统给出的作战效能指标,其输出包括损失交换
比、任务成功概率等综合性效能指标。

4.体系仿真层

体系仿真模型可以描述一方武器装备体系遂行联合作战任务,另一方武器装备体系实
施防御和反击的大规模作战过程。武器装备体系仿真用来在战区行动想定下评估协同使用
多军兵种武器装备完成联合作战任务的效能。评估是在多对多的条件下进行的,并且含有
对兵力结构、指挥控制体系和保障能力的必要描述。体系仿真对武器装备本身的描述通常
已经过简化,一般是聚合性和象征性的。体系仿真系统的输入要借助工程仿真、交战仿真
和使命仿真得到的各种结果,其输出包括输赢概率等整体性效能指标以及装备需求、主攻
方向、出击次数等有作战应用价值的结果。

3.3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跨层次建模方法论

3.3.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所面临的问题

1.多视图问题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问题一般需涉及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研
究层次。比如,武器装备的研制部门、作战运用部门与采办管理部门,对于武器系统效能
评估就具备不同的观察视角与研究重点。从不同的观察视角与研究重点出发,对武器装备
作战效能仿真所对应的使命空间的剪裁也不相同,但是作战效能评估可以在任意层次上展
开。事实上,在很多不同的层次上形成了许多评估系统,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提供一种手
段,来组织不同的研究层次。
视点和视图已经成为体系结构描述中的基本概念。根据 IEEE 标准,从不同的视点出
发,可以有不同视图的体系结构描述。根据视点变换,所研究对象的地位可以发生变化。
比如,将视点上移,原来的上位系统变为本位系统;将视点平移,原来本位系统的等位系

统就可变为新的本位系统;将视点下移,原来的下位系统变为本位系统 。

①本书对系统层次性的规定参照了国际著名系统工程专家 Dereck. Hitchins 给出的系统层次性图景。

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层次结构中。其中,研究者直接感兴趣的系统称为本位系统(英文名称为 system-in-focus)。本位系

统一方面包含下位系统(英文名称为 subsystem),另一方面又为其上位系统(英文名称为 containing system)所包含,同时与等位

系统(英文名称为 sibling system)相关联。下位系统就是本位系统的分系统,而本位系统则是上位系统的分系统。本位系统与等

位系统共同构成上位系统。

5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为了使读者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的多视图问题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下面以反
舰导弹武器系统的评估为例加以说明。为了评估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需要分别
将它们放入战场对抗体系内,针对特定的任务和环境条件进行评估。
首先假定本位系统(评估对象)为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为了对本位系统进行评估,需
要确定包含本位系统的更大系统,即上位系统,并且需要确定在上位系统的边界内与本位
系统相互作用的等位系统。其中,上位系统是由目标指示系统、反舰导弹发射平台系统,
反舰导弹目标平台系统(水面作战舰艇)构成的反舰-防空对抗体系,而等位系统则是反
舰-防空对抗体系除去本位系统而剩余的由目标指示系统、反舰导弹发射平台探测、火控
系统,反舰导弹目标平台探测、决策、交战系统构成的体系。本位系统——反舰导弹武器
系统的效能只有通过与其等位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上位系统的贡献来体现。
固定上位系统,变换视点,改变本位系统,重新确定其等位系统。假如将视点变更到
防御方,选取其舰载探测体系为本位系统,则该本位系统对应的等位系统就是由威胁平
台、威胁导弹,水面舰艇防御平台的交战系统、指控系统以及其他的探测系统构成的体
系,由此可以评估舰载探测体系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探测效能;同样地,假定选取舰载
指控体系为本位系统,则其等位系统就是由威胁平台、威胁导弹以及水面舰艇防御平台的
交战与探测系统构成的体系,据此可以考察舰载指控体系的指挥效能;假定选择某类舰载
交战系统为本位系统,则其等位系统就是由威胁平台、威胁导弹,水面舰艇防御平台的探
测系统、指控系统以及其他的交战系统构成的体系,据此可以评估某类舰载防御武器系统
对反舰导弹的对抗效能。由此可见,同一个上位系统,当采用不同视点和视图进行解构
时,将产生不同的本位系统和相应的等位系统。由于这些体系的相互联系特性,站在不同
的视点对不同的本位系统进行评估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如果改变研究层次,将本位系统规定为反舰武器使命系统。为了对反舰武器使命系统
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需要确定一个包含该系统的更大的战场对抗体系,也就是一个新的
上位系统,重新确定其等位系统。由于本位系统中包含了多个作战平台,需要考察其生存
能力,则其上位系统就需要包含对作战平台的对抗体系,如果进攻方的作战平台为空中平
台,则上位系统需要包含防空体系;如果进攻方的作战平台为水下平台,则上位系统需要
包含反潜体系;如果进攻方的作战平台为水面平台,则上位系统需要包含反舰体系。如果
进攻方综合了上述三类平台,则防御方就需要同时包含防空、反潜、反舰作战体系。当
然,还需要包括与反舰武器直接对抗的软、硬杀伤的作战体系。
固定该层次不变,变换视点,改变本位系统,确定其等位系统,可以考察不同的本位
系统的效能。比如将视点站在防御方的反潜作战体系上,本位系统就成为防御方的反潜作
战体系,则其等位系统就是进攻方的潜艇平台编队,以及其他相关的体系,据此可以考察
防御方的反潜体系作战效能。变换不同的视点,对上位系统按不同的方式进行解构,可以
对不同的本位系统进行评估。
由该例子可以看出,对一个具备层次性的复杂的战场对抗体系,根据不同的视点与研
究目的就会有对体系不同的解构方式,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评估对象、评估边界、评估指
标体系。但是由于它们都处在同一个体系对抗的相互交连的环境内,因而相互之间存在着
必然的关联,这种必然的关联是由于体系或系统内在的相互联系所决定的。在对战场对抗

54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体系按照不同方式进行解构并运用仿真实验的手段对它们进行聚合之后,有可能按照一定
的框架形式将它们在复杂度更小的层次上将战场对抗体系重构起来,实现对作战效能的评
估,这就是多视图问题对体系对抗仿真评估带来的启示。

2.多分辨率问题

当体系对抗仿真涉及多个层次的仿真模型,就涉及多分辨率建模的问题。多分辨率建
模是一种在不同分辨率或抽象层次上一致地描述同一系统、体系或过程的建模技术或方
法。多分辨率建模主要面向模型设计和不同分辨率的仿真系统的互联问题。
在多分辨率建模中,不同分辨率的模型间的一致性是其核心问题。如何衡量不同分辨
率模型在行为和状态上的一致性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仿真初
始状态和仿真结果状态来衡量模型的一致性。如果在同样的输入条件下,产生同样的聚集
结果或足够近似的结果,那么这两个模型在聚集层上是一致的。
在不同的分辨率层次上,模型包含不同的重要信息,一般低分辨信息包含的范围更加
广泛,而高分辨率信息则更加详尽。为保证多分辨率建模中的一致性,表示处于某一层次
的模型可以根据其他层次的模型数据进行修正,从而进行相互校准。一般情况下,任何层
次的模型依赖于该层次上的模型数据。然而,如果加强真实性,模型也可以根据高层或低
层中的模型进行修正,加强模型描述。历史经验和军事判断、决策等宏观行为和聚集信息
也可以对高分辨模型提供指导。如武器系统在战场环境中进行仿真可以发现武器系统在作
战条件下的作战效能是否满足需求,也就是作战方法、作战手段和作战条件等宏观信息可
以为武器系统的研制提供指导,而不是单纯的由武器系统为作战提供支持。这说明在多分
辨建模中模型一致性可能自顶向下,也可能自底向上。层次化的模型之间具有相互校准的
关系,而不是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决定作用。
体系对抗仿真评估所面临的多分辨率问题,客观上要求战场对抗体系多层次评估所采
用的多层次的模型之间建立恰当的对应关系。

3.不确定性问题

由于现实的绝对可变性与信息的相对贫乏性,人们对战场对抗体系与体系对抗过程当
前状态的理解能力与对其未来状态的预测能力是有限的。不确定性存在于建模过程和评估
过程的不同阶段。
在体系对抗建模过程中,实践论、方法论、认识论层次上的不确定性分别体现在模型
数量、模型形式以及模型完备性等方面。其中,表示模型数量的不确定性体现在参数、输
入、初始状态等方面;模型形式的不确定性体现在模型的结构方面,比如函数关系、算法
选择等;模型完备性方面的不确定性是最根本、最关乎模型质量的方面。但是,要想完全
验证模型的完备性是不可能的,这是由复杂系统固有不确定性决定的。实际上,还存在一
类不确定性是模型运行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造成的不确定性
所引起的。
在体系对抗评估过程中,决策者可能面临如下不确定性:体系方案集合构成的不确定
性、体系方案集合费用与效益的不确定性、目标的不确定性与政策的不确定性等。

5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不论是建模过程的不确定性还是评估过程的不确定性,客观上都要求体系对抗多层次
仿真评估具备对多维不确定性空间的大规模探索能力。但是,大规模的仿真实验探索与战
场对抗体系模型复杂度本身是一个矛盾。要求能够寻求有效降低战场对抗体系仿真模型复
杂度的方法,增大实验探索空间,提高作战效能评估结果的稳健性。

3.3.2 相关仿真方法论

利用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解决评估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于是形成了不同的研究
方法论。目前常用的就是单层次仿真方法论与多层次仿真方法论。

1.单层次仿真方法论

所谓单层次包含单分辨率层次与单仿真层次双重含义。单层次仿真方法论的基本思想
是:对研究边界内的系统建立实体仿真模型,将仿真模型集成为仿真系统,然后针对全系
统仿真模型运行仿真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结果进行效能
评估。单层次仿真方法论试图采用一个分辨率层次上的一套仿真模型解决不同层次的效能
评估问题。
由于影响作战效能的因素很多,战场对抗体系间相互作用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这
使得作战效能仿真系统要面临三大类可能变化:
z 变化实验框架(仿真层次不变、系统模型构形不变,但外部输入发生变化);
z 变化模型构形(仿真层次不变,但系统模型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z 变化仿真层次(仿真层次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系统边界、外部输入都发生变化)。
在仿真层次与模型构形不变,但是仿真系统的实验框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原来的
实验框架条件下所进行的仿真实验的结果就完全不能用了;在仿真层次相同,但是模型构
形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在原来的实验框架条件下所进行的仿真实验的结果也完全不能用
了;在仿真层次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在原来仿真层次上所进行的全系统仿真实验的结果
也是完全不能用了。所以,在单层次仿真方法论中,不论是在仿真层次、模型构形还是在
实验框架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进行仿真实验。如果任何一方面的不
确定性不能在仿真实验中得到反映的话,都将使评估结果的全面性难以得到保证。对评估
的全面性的追求,客观上要求实验的敏捷性足够高。只有仿真实验具备足够敏捷度时,评
估的结果才有可能足够全面。
实验的敏捷性取决于仿真模型的复杂度。仿真模型的复杂度越高,实验的敏捷性越差;复
杂度越低,实验敏捷性越好。仿真模型的复杂度可以表示为:

复杂度=规模×分辨率 。

②所谓规模是指仿真系统所反映的原型系统的边界的大小,可以用构成仿真系统的模型组件的数量来衡量;而分辨率

则是指仿真系统反映的原型系统的详细程度,可以用每个模型组件的状态数量来衡量。有时,可能需要额外考虑模型组件之

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度。

56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单层次仿真方法论运用一套高分辨率的实体仿真模型在一定的系统边界下进行仿真实
验,因而当单层次仿真方法论所面向的战场对抗体系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仿真模型
的复杂度将显著提高。仿真模型复杂度越高,实验的效率就越低。仿真实验的效率越低,
实验的敏捷性就越差。实验的敏捷性越差,评估的全面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综合上面的阐述,单层次仿真方法论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单个分辨率层次的仿真模
型,因而避免了多分辨率模型的一致性问题;其缺点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很差。

2.多层次仿真方法论

当单层次仿真很难解决评估结果的全面性与仿真模型的复杂度之间的矛盾时,人们一
般转向多层次仿真的解决方法。
所谓多层次包含多分辨率层次与多仿真层次两种含义。多层次仿真方法论抛弃单
层次仿真方法论试图用一套仿真模型和一个仿真层次来解决复杂的多层次作战效能评
估的研究思路,而是采用多个层次的仿真系统与多个分辨率的仿真模型进行不同层次
的作战效能评估。
多层次仿真方法论改进了作战效能评估的效率,提高了评估过程的敏捷性。由于多个
层次仿真过程各自为政,研究目标各不相同,不同仿真层次在没有全局统筹的情况下很难
保证不同分辨率模型的一致性。这就带来了评估目标的多面性与模型一致性之间的矛盾,
突出表现为高层仿真得不到低层仿真的数据支持,低层仿真无法反映高层仿真的军事需求
这两方面的问题。

3.3.3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

为了解决前面单层次仿真方法论在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仿真模型的复杂度之间的矛
盾,以及多层次仿真方法论在评估目标的多面性以及仿真模型的一致性之间的矛盾,提出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如图 3.2 所示。

1.跨层次建模方法论的基本思想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如下两大步骤,即分层次仿真与跨层次聚
合。其中,分层次仿真将当前所研究的复杂的仿真评估系统由高到低分解为若干仿真层
次,并建立高层仿真到低层仿真的指导关系,这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方法。跨层次聚合
则将低层仿真的结果聚合到高层仿真中,并建立低层仿真到高层仿真的支持关系,跨层次
聚合是一种“合而治之”的方法。
第一步骤:分层次仿真
① 建立高层仿真系统的模型结构,这一活动称为建构;通过建构活动建立所研究领
域的顶层框架;建构活动是后续跨层次建模方法论的基础。建构活动所产生的模型结构目
的在于约束和指导低层仿真系统的模型集成与实验设计活动。
② 根据研究目标,将高层仿真系统分解为多个低层仿真系统;分解的方法是将低层
仿真系统所研究的战场对抗体系模型从高层仿真系统所建立的更大的战场对抗体系模型中

5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解构出来,因而这一活动称为解构。在解构的过程中,利用建构活动产生的高层仿真系统
的模型结构来约束和指导低层仿真系统的模型结构,形成对低层仿真系统的框架约束。本
方法论的核心就在于仿真系统分层的过程就是模型解构的过程。仿真系统的层次不是固有
的,而是根据研究需要解构而成的。
通过建构与解构两大活动达到高层仿真系统指导低层仿真系统的目的。
第二步骤:跨层次聚合
① 在高层仿真系统确定了低层仿真系统的框架约束的条件下,低层仿真系统可针对
其相应的框架约束进行单独仿真实验,建立起该层仿真系统的元模型,通过元模型实现对
低层仿真系统模型的拟合。这一活动称为拟合。
② 若构成高层仿真系统的所有低层仿真系统都可以建立元模型,则可按一定的框架将所
有这些元模型组合起来替代仿真模型,从而在元模型层次上对高层仿真系统进行重构,实现
低层仿真对高层仿真的聚合;若仅有部分低层仿真系统的仿真模型可以建立元模型,而如果
另外一部分低层仿真系统的仿真模型不能建立元模型,则可将这些低层仿真系统的元模型嵌
入高层仿真系统中,实现由低层仿真到高层仿真的聚合。这一活动称为聚合。
通过拟合和聚合的方法达到低层仿真系统支持高层仿真系统的目的。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所遵循的分层次仿真与跨层次聚合两大步骤,体现了自顶向下与自
底向上两种研究思路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大步骤一般不是在一个循环中
就可以解决的,一般需要多轮循环与反馈迭代才能很好地建立起高层仿真指导低层仿真与
低层仿真支持高层仿真的协调有序的局面。

图 3.2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跨层次建模方法论示意图

2.跨层次建模方法论的参考模型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的核心是建构、解构、拟合与聚合四大活动。四个活动存在依赖关
系,解构建立在建构基础上,拟合建立在解构基础上,聚合则建立在拟合基础上。通过建
构、解构、拟合、聚合的递进过程,一方面可以降低模型复杂度,提高对多维不确定性空
间的探索性,有利于促进方案的稳健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不同层次的仿真系统间的有
机联系,形成高层次仿真约束低层次仿真,低层次仿真支撑高层次仿真的全局统筹、协调
有序的局面。

58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图 3.3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的参考模型

前面叙述的跨层次建模方法论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应用该方法论下面给出其参考模
型,见图 3.3。为了深入理解该参考模型,下面分别对跨层次建模方法论四大活动的工作
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产品展开论述。

1)建构

建构活动是跨层次建模方法论的逻辑起点,其工作目的是建立能够指导和约束低层仿
真系统模型集成与实验设计活动的高层仿真系统的结构框架。
由于我们所研究的体系对抗仿真为效能评估服务,所以体系对抗仿真模型的结构框架
应该受制于评估框架。评估框架可以用评估对象和评估想定表征,其中评估对象规定了体
系对抗仿真的实体结构的最小边界(由于需要将评估对象置于评估环境中才能对其效能加
以评价,因而实际需要仿真的系统边界要大于评估对象的系统边界);评估想定规定了评
估对象系统与其上位系统内其他等位系统之间的动态的交互结构。
系统的结构包括静态结构(框架结构)与动态结构(运行结构),相应的模型建
构活动分为静态建构与动态建构。根据研究,静态结构可采用系统实体结构进行建

模,而动态结构采用模型框架 进行建模。于是,静态建构方法具体化为根据模型组
件信息建立实体结构,动态建构方法具体化为根据评估想定信息建立模型框架。
建构活动的工作产品是实体结构与模型框架。实体结构描述是模型的静态结构,模型
框架描述的是模型的动态结构。实体结构约束了模型框架的实体关系,模型框架是实体结
构信息的扩展。

③所谓模型框架是指在系统边界内所有的模型之间的实体、消息、事件的关系框架。本文所指的模型框架特指仿真模

型的动态的、时基的、面向情景的框架。模型框架描述的是仿真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展示出来的动态结构。

5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2)解构

解构活动的工作目的是根据高层仿真系统的结构模型建立对低层仿真系统的框架约
束。解构的过程就是仿真系统分层的过程,也就是联系割断的过程。解构活动的基本内涵
就是在仿真系统分层的过程中,根据联系割断信息建立高层仿真系统对低层仿真系统的框
架约束。
解构围绕着高层仿真系统的结构模型而进行。由于结构模型分为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
结构模型,在对仿真模型进行解构时,需分别围绕模型的静态和动态结构进行。于是,仿
真模型的解构就分为两大活动,即静态解构活动与动态解构活动。其中,静态解构研究如
何根据高层仿真系统的模型静态结构(实体结构)生成低层仿真系统的剪裁实体结构,生
成的基本方法就是实体结构树的剪裁;动态解构则研究如何由高层仿真系统的模型动态结
构(模型框架)生成低层仿真系统的实验框架,生成的基本方法就是由模型框架信息与在
解构过程中所割断的联系信息导出实验框架信息。实体结构的剪裁与实验框架的导出就是
模型解构活动的基本工作内容。
解构活动的工作产品是能够指导低层仿真系统模型集成的剪裁实体结构和约束低层仿
真系统实验设计的实验框架。

3)拟合

拟合活动的工作目的是在高层仿真系统的框架约束下(包括剪裁实体结构约束与实验
框架约束)对低层仿真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降阶与简化。
元模型是在一定的实验框架下针对一定实体结构的仿真模型,运用某种实验设计、实
验分析与元建模方法而产生的。元模型是对仿真模型的黑箱逼近。元模型可以用来计算评
估指标,从而达到评估的目的。可以针对仿真系统内不同的剪裁实体结构,针对不同的实
验框架,进行仿真,产生元模型族,这些元模型就可以分别反应不同实体结构的系统在不
同的外部实验激励下的外在能力。表达元模型族内所有的元模型之间内在联系的结构框

架,称为元模型语义结构 。
拟合的过程就是根据仿真模型建立元模型以及根据元模型族的内在联系建立元模型语
义结构的过程。于是拟合的基本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元建模,另一个是元框架建
模。元建模将仿真模型降阶而生成元模型;元框架建模根据元模型的实验框架与剪裁实体
结构建立元模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元模型语义结构。
拟合活动的工作产品是元模型族以及元模型语义结构。

4)聚合

聚合活动的工作目的是建立低层仿真系统对高层仿真系统的数据支持关系。
在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中,聚合活动是建立在拟合活动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通过拟合

④此概念的具体含义将在 4.6.3 节中详细论述。

60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的方法进行聚合。聚合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用低层仿真系统在拟合活动中所产生的仿真元模
型来支持高层仿真系统,根据高层仿真系统的所有下级低层仿真系统是否都可以生成仿真
元模型。聚合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方法是将元模型嵌入仿真模型,另一种方法是按照剪
裁实体结构和实验框架的约束条件将元模型根据元模型语义结构组合而形成组合元模型。
于是,聚合的基本内涵包括嵌入和组合两方面。
聚合活动的工作产品是嵌入式仿真模型与组合式仿真元模型,分别对应嵌入与组合两
种聚合方式。
图 3.4 给出了在工程仿真、专题仿真、交战仿真、使命仿真与战役仿真层次间应用跨
层次建模方法论参考模型的一个实例。图中既表达了特定仿真层次上的建模-实验-评估
过程,也表达了跨仿真层次间的建构-解构-拟合-聚合过程。图中 SES 表示系统实体
结构,MF 表示模型框架,EF 表示实验框架。

图 3.4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的应用示意图

3.3.4 方法论对比分析

将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与现有的其他仿真建模方法论进行对比。

1.不确定性问题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可较好地应对实验框架、模型构形与仿真层次等方面不确定性的挑

6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战。在变实验框架的情况下,如果已经获得的元模型的实验框架能够兼容变化后的实验框
架,则只要将新的实验框架因子值代入元模型计算就可以获得所需的结果,在此情况下不需
重新运行仿真实验;如果已经获得的元模型的实验框架不能兼容变化后的实验框架,则只要
将发生变化的那一部分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求解元模型,然后再与其他的元模型组合就可
以求解全系统的结果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对系统内所有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在
变模型构形的情况下,只要将变化了的那部分模型进行实验,建立该部分仿真模型的元模型
并将它与其他已经建立的元模型组合重新进行高层运算,就可以获得新模型构形条件下的结
果。在变仿真层次的情况下,低层仿真系统的元模型可以嵌入到高层仿真系统中,只要建立
该层特殊的模型并进行高层运算就可以获得新的仿真层次下的结果了。综合三方面的情况来
看,跨层次建模方法论可很好地解决体系对抗仿真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

2.多分辨率问题

由于高层仿真系统直接得到低层仿真系统的元模型支持,而元模型是根据低层仿真系
统的高分辨率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而拟合得到的。只要保证低层仿真的元模型在高层
仿真系统中的应用条件与产生该元模型的条件相一致,即可保证高层仿真系统与低层仿真
系统模型的一致性。这就可以较好地避免多分辨率问题带来的麻烦。当然,多分辨率所导
致的模型一致性问题转化为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中元模型应用条件的判定问题,这一问题将
在第 4 章中加以论述。

3.多视图问题

在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下,各个层次仿真系统的建模、实验与评估活动是统筹考虑的。
在将高层仿真系统进行解构时,综合考虑了低层仿真系统的不同的研究视图。那么在将低
层仿真系统聚合到高层仿真系统中时,就可按照一定的框架形式将它们在复杂度更小的层
次上将战场对抗体系重构起来,实现对作战效能的评估,这就可将不同层次、不同视图的
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有机结合起来。
表 3.1 给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论在解决多视图问题、多分辨率问题与不确定性问题的
能力方面的对比情况。

表 3.1 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与其他方法论的对比
解决问题能力
多视图问题 多分辨率问题 不确定性问题
方法论
单层次仿真 好 好 差

多层次仿真 差 差 良

跨层次建模 好 良 好

62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3.4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建模方法

3.4.1 基于 Euler 网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

Euler 网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图形化建模方法,适合于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建模。

1.Euler 图与奇异 Euler 图

定义 3.1 Euler 图
在连通有向图 G 中,沿着边的方向通过所有边一次且仅一次的回路称为 Euler 回路。
具有 Euler 回路的连通有向图称为(有向)Euler 图。
定理 3.1 一个连通有向图 G,当且仅当每个结点的引入次数等于引出次数时,G 是
一个 Euler 图。
将活动周期图模型中的状态作为结点,连接状态的箭头线作为边,则任一活动周期图
模型对应一个有向图,称为活动周期图模型的 ACD 图。以下命题是成立的。
命题 3.1 不存在分支状态的实体 ACD 模型,只要不重复按同一顺序经历任意两个
状态,则其 ACD 图一定是 Euler 图。
由活动周期图建模方法可知,ACD 图一定是连通图。无论是临时实体的还是永久实
体的 ACD 模型,实体在进入一种状态后,必然还要从该状态中退出。不存在多向选择状
态时,只要实体不重复按同一顺序经历任意两个状态,就不会因为对重复边的合并而减少
边的个数。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和离开某一结点的边的个数必然是相等的,即每个结点的
引入次数等于引出次数。因此,不存在多向选择状态的实体 ACD 图一定是 Euler 图。
如果组成某一离散事件系统的实体 ACD 图均为 Euler 图,该系统的 ACD 图是否一定
也是 Euler 图呢?
定理 3.2 有限个 Euler 图的并图也是一个 Euler 图,当且仅当
① 这有限个 Euler 图之间只存在公共结点,不存在公共边。
② 这有限个 Euler 图的并图是连通的。
由定理 3.2 可以直接得到以下命题。
命题 3.2 当离散事件系统中各实体的 ACD 图均是 Euler 图时,由且仅由协同活动将
各个实体 ACD 图连接在一起后,得到的离散事件系统的 ACD 图是 Euler 图。
为描述含有分支结点的 ACD 图,需引入奇异 Euler 图的概念。
定义 3.2 奇点
在一个连通有向图 G 中,若结点 v 的引入次数 deg+(v)与引出次数 deg−(v)不相等,则
称该结点为奇点。deg−(v)> deg+(v)时称 v 为正奇点,反之为负奇点。
定义 3.3 平行路径及其简并
起点、终点和方向均相同的几条基本路径互称平行路径。只保留若干平行路径中的一
条而将其余去掉的操作,称为平行路径的简并。

6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定义 3.4 奇异回路与奇异 Euler 图


设有向图 G 中含有平行路径。若对 G 中的平行路径进行简并后得到的是一个基本回
路,则称 G 为奇异回路;如果得到的是一个 Euler 图,则称 G 为奇异 Euler 图。
奇异 Euler 图也是 ACD 图的一种普遍形式,它是以成对出现的正、负奇点为特征
的。正奇点一般表示实体流向的多种可能性,而负奇点则表示各种可能选择的共同归宿。
命题 3.3 存在分支状态的实体,如果在不同分支下历经若干状态后进入同一归宿状
态,并且对任一分支中所历经的状态均只进出一次,则只要该实体不重复按同一顺序历经
其他任意两个状态,其 ACD 图一定是奇异 Euler 图。
在满足命题所给条件的 ACD 图中,存在于任意一对分支—归宿状态之间的所有支路
均互为平行路径;并且由命题 3.1 知,将所有平行路径简并后得到的一定是一个 Euler
图。所以,本命题成立。
定理 3.3 有限个 Euler 图及奇异 Euler 图的并图是一个奇异 Euler 图,当且仅当
① 这有限个 Euler 图及奇异 Euler 图之间只存在公共结点,不存在公共边。
② 这有限个 Euler 图及奇异 Euler 图的并图是连通的。
由定理 3.3 可以得到与命题 3.2 类似的命题。
命题 3.4 当离散事件系统中各实体的 ACD 图为 Euler 图或奇异 Euler 图时,由且仅
由协同活动将各个实体 ACD 图连接在一起后,得到的离散事件系统的 ACD 图是奇异
Euler 图。
现在可以说,离散事件系统的活动周期图模型所对应的 ACD 图,一般是 Euler 图或
奇异 Euler 图。反过来说,Euler 图或奇异 Euler 图可以为离散事件系统模型提供一种具有
广泛意义的图论描述语言。活动周期图可以看成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2.Euler 网

网络是仿真模型广泛采用的一种描述形式,比较著名的有 SLAM 网络、VERT 网络、


Petri 网等,其中 Petri 网可采用集合论的语言进行表达,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网论语言。
下面将图论和网论语言结合起来,建立 Euler 网的概念。具体方法是采用网论语言将
Euler 图和奇异 Euler 图中的结点赋予一定的含义,并进行某些必要的约定,使之具备更加
完善的模型语义。
定义 3.5 Euler 网
设系统由实体集合 E 组成,三元组 EN=(S, A; F)称为系统的 Euler 网,当且仅当
① S∩A=∅;
② F⊆S×A∪A×S;
③ EN 的基图 G(EN)≤X, F>是 Euler 图或奇异 Euler 图,X= S∪A。
Euler 网中,S 称为状况集,A 称为活动集,X 称为元素集,F 称为流关系;X 中的元
素对应 G 中的结点,F 中的流对应 G 中的弧。状况和活动是实体生命周期中两类可能的
状态,前者对应静寂状态,后者对应激活状态。状况和活动统称为 Euler 网的元素。令
x ={y|(y, x)∈F}, x ={y|(x, y)∈F},x,y∈X,则 x 和 x 分别称为 x 的输入集和输出集。

64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定义 3.5 中,条件①表明状况和活动是两类不同的元素,条件②表明,F 是由一个 S


元素与一个 A 元素组成的有序偶的集合。条件③表明,Euler 网的基图 G 或者是 Euler
图,或者是奇异 Euler 图。G 为前者则称 EN 为常规 Euler 网,G 为后者则称 EN 为奇异
Euler 网。奇异 Euler 网中与基图中正奇点相对应的元素,称为分支元素;与从某一正奇点
出发的任一平行路径相对应的流关系,称为该分支元素的一个支路。
Euler 网的图形表示(基图)与 ACD 图类似,用圆圈表示状况,方框表示活动,有向
弧表示流关系。
由实体的性质所决定,临时实体都有一个类似于 s0(外部)的静寂状态,用来表示其
进入系统前和退出系统后所处的状态。临时实体所特有的这一状态在 Euler 网中称为源状
况,源状况的集合用特殊符号 S0 表示。在 Euler 网的基图中,源状况用半圆或其他特殊图
符表示,以示与一般状况的区别。根据 Euler 网中是否带有源状况,可以在系统 Euler 网
中区分临时和永久实体,这里临时实体又称为有源实体,永久实体又称为无源实体。
由定理 3.3 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将实体的 Euler 网连接起来可以得到系统的 Euler
网。此时,要求各实体 Euler 网元素集的交集为协同活动集,即实体 Euler 网之间仅由协
同元素连接。为了实现这一点,要避免不同实体的 Euler 网中具有相同的状况元素;即使
性质完全相同的状况,也应采用不同的名称加以区别。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减少
Euler 网的流关系也可以不这么做,但是一定要注意,由此而产生的奇异点并不表示多向
选择关系。

3.初级 Euler 网系统

在 Euler 网上定义一组函数后,Euler 网就成为网系统。网系统比网有更强的模型表达


能力。
定义 3.6 容量、权、时延和标识函数
设 EN=(S, A; F)是一个 Euler 网,X= S∪A。
(1)映射 K: S→N+∪{∞}称为 EN 上的容量函数。K(s)=∞表示 S 的容量无穷大,
s∈S。
(2)若 K 是 EN 上的容量函数,映射 M: X→N+∪{0}称为 EN 上的一个标识,当且仅
当∀x∈X,均满足 M(x)≤K(x)。
(3)映射 W: F→N+称为 EN 的权函数,W 在弧(x, y)上的值用 W(x, y)表示。
(4)映射 D: A→R+∪{0}称为 EN 上的时延函数,用 D(a)表示,a∈A。
容量 K(x)表示某一元素中允许停留的实体数量。K(x)的值标在元素的图符旁,有限容
量用正整数表示,无限容量不进行标注。权 W(x, y)的值标在弧(x, y)上。x∈S∧y∈A 时,则
表示活动 y 发生一次对停留在 x 中的实体的占用量;x∈A∧y∈S 时,则表示活动 x 每完成
一次从 x 释放到 y 中的相应类型的实体数量。凡弧上不标明权值的,说明其值为 1。临时
实体的 Euler 网中,各弧上的权一般均为 1,称为标准网;如果临时实体进行某一活动时
需要占用多个永久实体(资源),则需要在相应的弧上标出权值。标识 M(x)的值用 x 元素
图框中的黑点数表示,此时,黑点称为标记(Token)。标识的值表示处于某一状况或活
动中的实体数量,其中协同活动中同时存在临时和永久两类实体。时延函数的值 D(a)是一

6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个给定的正数或 0,表示活动 a 的预期持续时间,标在活动 a 的方框边上。当 a 的实际持


续时间大于预期时间时,称活动 a 被阻塞。
定义 3.7 Euler 网系统原型
6 元组Ω′=(S, A; F, K, W; M)称为以 EN=(S, A; F)为基网的 Euler 网系统原型,当且仅当
(1)EN 是 Euler 网,并且其中临时实体的子网是标准网;
(2)G(EN)中的正、负奇点集分别是 A 和 S 的子集;
(3)G(EN)中任一基本回路的各边均有相同的权值。
Euler 网系统原型是 Euler 网系统的原始形式,可以反映实体行为的基本模式。它不考
虑活动的持续时间和算法,并且简化了活动发生和结束事件的复杂性,可以用来分析离散
事件系统在某一标识下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 Euler 网系统原型上可以进一步定义初级和高级 Euler 网系统。
定义 3.8 初级 Euler 网系统
7 元组Ω0=(S, A; F, K, W, D; M0)称为初级 Euler 网系统,当且仅当
(1)EN=(S, A; F)是常规 Euler 网;
(2)Ω′0=(S, A; F, K, W; M)是一个以 EN 为基网的 Euler 网系统原型。M0 表示初始标
识;
(3)D 是 EN 上的时延函数。
标识是初级 Euler 网系统的状态函数。任一时刻 Euler 网系统的状态由 n 维标识变量
M(t)=(m1(t), m2(t), …, mn(t))进行描述。其中,n=|X|,mi(t)=Mt(xi),xi∈X,i=1,2,…,n。
初级 Euler 网系统中,活动之间可能存在的主要逻辑关系有以下几种:
(1)顺序发生
当关系式 M[a1≥⎤M[a2>∧⎤M′[a2>∧M″[a2>成立时,称活动 a1 和 a2 在 M 下是顺序发生
的。这里,M[a1>M′,M″< a1]M′。图 3.5 给出了顺序发生关系的一种情形。

图 3.5 顺序发生关系

(2)并发
如果 a1 ∪ a2 =φ,并且 M[a1>和 M[a2>同时成立,则称活动 a1 和 a2 在 M 下是并发的,
如图 3.6 所示。

图 3.6 并发关系

66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3)冲突
如果 M[a1>和 M[a2>同时成立,但⎤M[{a1, a2}>,即 a1 和 a2 不能同时发生,则称活动
a1 和 a2 在 M 下是冲突的。冲突表现了资源的限制,如图 3.7 所示。
(4)冲撞
如果<a1]M 和<a2]M 同时成立,但⎤<{a1, a2}]M,即 a1 和 a2 不能同时结束,则称活动
a1 和 a2 在 M 下是冲撞的。冲撞说明了容量的有限性,如图 3.8 所示。

图 3.7 冲突关系 图 3.8 冲撞关系

当时间连续变化时,初级 Euler 网系统的状态变量 M(t)的值在某些离散的时刻点上发


生变化,这些时刻点与活动的发生或结束事件相对应。因此,研究初级 Euler 网系统中活
动的发生和结束规则是十分必要的。冲突和冲撞将影响到授权活动的发生和结束,对此在
活动的发生和结束规则中做了相应的规定。
定义 3.9 活动的发生规则
设Ω0=(S, A; F, K, W, D; M0)是初级 Euler 网系统,记 M 为 EN=(S, A; F)在当前时刻 t 的
标识。
(1)∀a∈A,a 在 M 有发生权的条件是:∀s∈S, s∈ a ⇒M(s)≥W(s, a)。这时称 M 授权
a 发生,记作 M[a>。
(2)当 M 同时授权几个活动发生时,如果这些活动在 M 下是不冲突的,就可以在 M
下同时激活;如果其中某几个活动存在冲突,则在同一标识下按其优先顺序(或其他解结
规则),决定哪个活动被激活。同一标识下任一活动只能被激活一次。
(3)若 M 授权 a 发生,则当 a 被激活时,a 就可以发生;a 发生的结果是,把当前的
标识 M 变成新的标识 M′,记作 M[a>M′。对任一元素 x∈X,有

⎧ M ( x ) − W ( x, a ); 当 x ∈ a

M ′( x) = ⎨ M ( x ) + W ( s, x ); 当 x = a, s ∈ a (3.1)
⎪ M ( x ); 其他

定义 3.10 活动的结束规则
设Ω0=(S, A; F, K, W, D; M0)是初级 Euler 网系统,记 M 为 EN=(S, A; F)在当前时刻 t 的
标识,Δ(x)为元素 x 中的实体标记集合。
(1)∀a∈A , a 在 M 有结束权的条件是∀s∈S, s∈a ⇒M(s)+W(a, s)≤K(s)。这时称 M 授
·

权 a 结束,记作<a]M。
(2)当 M 同时授权几个活动结束时,如果这些活动在 M 下是不冲撞的,就可以在 M

6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下同时停止;如果其中某几个活动存在冲撞,则在同一标识下按其优先顺序(或其他解结
规则),决定哪个活动被停止。同一标识下每一活动只能被停止一次。
(3)若 M 授权 a 结束,则当 a 被停止,且存在δ∈Δ(a)使得 t–ta(δ)≥D(a)时,a 就可
以结束。其中 ta(δ)是标记δ进入活动 a 的时刻。a 结束的结果是,把当前的标识 M 变成新
的标识 M′,记作 M′<a]M。对任一元素 x∈X,有
⎧ M ( x ) + W ( a, x); 当 x ∈ a, x ∉ S 0

M ′( x ) = ⎨ M ( x ) − W ( x, s ); 当 x = a, s ∈ a (3.2)
⎪ M ( x ); 其他

初级 Euler 网系统大致可按以下步骤运行:
(1)置当前时间 TIME=0,并置网的当前标识为 M=M0;
(2)在当前标识 M 下,执行活动的发生规则,并记录各个活动的开始时间{tai(δj)},
δj∈Δ(ai),i=1, 2, …, nb,j=1, 2, …, | Δ(ai)|;nb 是 M 下发生的活动个数。若 nb=0,转
(4);否则转(3);
(3)置当前标识为新的标识 M=M′,M[{ai}> M′,i=1, 2, …, nb,转(2);
(4)若 TIME≥T*(停止时间),转(8);否则转(5);
(5)置 TIME=min{tai(δj)+ D(ai)},i=1, 2, …, na,j=1, 2, …, | Δ(ai)|;na 是正在发生的
活动个数;
(6)在当前标识 M 下,执行活动的结束规则;若无可以结束的活动,转(2);否则
转(7);
(7)置当前标识为新的标识 M=M″,M″<{ai}]M,i=1, 2, …, nf;nf 是 M 下结束的
活动个数。转(6);
(8)运行结束。
由于同一时刻某一活动可能针对不同的标记而多次发生或结束,因此前述步骤中的
(3)和(7)是十分必要的。它体现了在某一时刻点上网系统运行的批次原则,即活动在
同一时刻分批次发生,而在同一批次内任一活动只能够发生一次;同样,活动在同一时刻
分批次结束,而在同一批次内任一活动只能够结束一次。
网系统也可以按照其他原则处理同一时刻诸活动的发生和结束问题,例如先处理高优
先级活动的发生问题,然后才考虑低优先级活动的发生问题。这种方法与前述方法的区别
在于,它是按照活动的优先级顺序进行处理的,而前述方法是按照激活或关闭活动的标识
变化的顺序进行处理的。根据具体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网系统的活动发生和
结束规则没有规定网系统的解结和运行规则,它们由网系统的运行环境给出,不同的规
则,体现了用户对网系统所施加的不同控制。
归纳起来,初级 Euler 网系统具有以下特性。
(1)活动的描述量只有一个,即活动的持续时间,而且该时间值是个常数。也就是
说,初级 Euler 网系统不考虑活动的历程。
(2)判断活动是否可以发生的条件是:有等待进入活动的临时实体,并且具备发生活
动的资源(永久实体)条件。

68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3)活动结束的条件是:有实体在该活动中停留了一段时间(大于或等于活动的预期
持续时间),并且后续状况的容量允许。
(4)不存在分支活动。
(5)系统的状态用标记的分布情况来表示,所以不必区分实体个体间的差异,即可以
不明确标记与实体个体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实体个体之间的关系。
因此,初级 Euler 网系统只能从宏观上粗略地描述一个离散事件系统,其模型描述能
力是很有限的,相当于活动周期图模型的描述能力。通过运行初级 Euler 网系统,只能了
解到系统中各种实体的个体在网系统中的分布情况,即网系统的状态,而无法知道更多的
信息。为了进一步丰富 Euler 网的模型语义,并能从网系统的运行中得到实体的相位和状
态信息,需要建立高级 Euler 网系统。

4.高级 Euler 网系统

定义 3.11 实体的相位函数和状态函数
设 EN=(S, A; F)是实体 e 的 Euler 网,M 是 EN 的一个标识,Δ是 M 下实体 e 的标记
集。
(1)映射ρ∶Δ→X 称为 e 的相位函数,X=S∪A。
(2)映射ζ∶Δ→Z 称为 e 的状态函数,Z=Z1×Z2×…×Zn,Zi ⊆ R,i=1,2, …, n。R 是实
数集合,符号×表示笛卡儿积。
(3)定义在 X 或 Z 上的变量分别称为实体的相位和状态变量,n 为状态变量的维数。
初级 Euler 网系统的状态变量 M(t)不是独立变量,它的值可由各实体的相位变量值求出。
⎧ n e

mi (t ) = ⎨δ | ρ (δ ) = xi , δ ∈ ∪ Δ(ek )⎬ (3.3)
⎩ k =1 ⎭
式中,ne 是网系统中实体的个数,Δ(ek)是实体 ek 的标记集。
设 p ,z 分别是实体 e 的相位和状态变量,p=ρ(δ),z=ζ(δ),δ∈Δ(e)。若δ= δ1 时,
p=p1,z=z1,则称实体 e 的标记δ1 处于 p1 相位中的 z1 状态。
若 EN 是实体集合 E 的 Euler 网,映射ρ∶Δ→X 和ζ∶Δ→Z 分别称为 EN 的相位和状
态函数。此时,
ne
Δ = ∪ Δ(ek ) (3.4)
k =1

ne=|E|,X 是 EN 的元素集;
ne
Z = ∪ Z (ek ), Z (ek ) = Z1 × Z 2 × × Z ke ; Z i ⊆ R, i = 1, 2, , ke (3.5)
k =1

定义 3.12 含有算法的 Euler 网


设 EN=(S, A; F)是一个 Euler 网。ρ:Δ→X 和ζ:Δ→Z 分别是 EN 的相位函数和状态函数。
(1)EN 是含有时间算法Φt 的 Euler 网,当且仅当
∀δ∈Δ,如果ρ(δ)=a,ζ(δ)=z,a∈A,那么由算法Φt(a)可以得到 δ 在 a 中的预期停留时
间 σ a (δ ) ∈ R0+ ,以及在 a 中任一状态 z 中的预期停留时间 σ z (δ ) ∈ R∞+ ,记作

6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ρ (δ ) = a ∧ ζ (δ ) = z ⇒σ a (δ ) ∧ σ z (δ ) (3.6)
Φt

(2)EN 是含有入口算法Φin 的 Euler 网,当且仅当


∀δ∈Δ ,如果在 ρ(δ)=s 且 s ∈ a 时活动 a 发生,那么由算法 Φin(a) 和活动发生规则
(3),可以确定 δ 在下一时刻的相位变量值 ρ (δ ) = x, x ∈ {s, a} ,记作
M [a>
ρt −Δt (δ ) = s⇒ρt (δ ) = x (3.7)
Φin

(3)EN 是含有状态算法Φz 的 Euler 网,当且仅当


∀δ∈Δ ,如果在 [tb , t f ] 时段内 ρ (δ ) = a, a ∈ A ,那么在任一时刻 t ∈ [tb , t f ] ,均可由算法
Φz(a)得到 ζ (δ ) = z ,记作
ρ (δ ) = a ⇒ζ t (δ ) = z (3.8)
Φz

(4)EN 是含有出口算法Φout 的 Euler 网,当且仅当


∀δ∈Δ,如果在 ρ (δ ) = a 时活动 a 结束,那么由算法 Φout (a ) 和活动结束规则(3),可
以确定 δ 在下一时刻的相位变量值 ρ (δ ) = x, x ∈ {a, s}, s ∈ a ,记作
< a ]M
ρt −1 (δ ) = a ⇒ ρt (δ ) = x (3.9)
Φ out

(5)含有算法Φt、Φin、Φz 和Φout 的 Euler 网,称为含有算法的 Euler 网。


定义 3.13 高级 Euler 网系统
7 元组 Ω = ( S , A; F , K ,W ;Φ; M 0 ) 称为高级 Euler 网系统,当且仅当
(1) EN = ( S , A; F ) 是实体集合 E 的 Euler 网;
(2) Ω ′ = ( S , A; F , K ,W ; M ) 是一个以 EN 为基网的 Euler 网系统原型。 M 0 表示初始标
识;
(3)Φ是 EN 所含的算法集。
前面曾经指出,初级 Euler 网不区分实体个体之间的差异。它采取统一的时间参数来
描述活动的时间特征,不关心参加活动的是哪一个个体及其状态变化上的不同,也不包含
分支活动。高级 Euler 网的算法用来描述实体个体之间的差异。利用算法可以得到任意实
体活动中每一个个体的不同预期持续时间;利用算法可以确定等待参加某一活动的诸多实
体的激活顺序及其匹配关系,建立实体的排队规则和服务规则;算法用来确定分支活动结
束后实体个体的支路取向,以描述流向的多种选择性;算法描述处于同一相位中的不同个
体之间在状态上的差异,以实现连续-离散事件混合系统建模。因此,与初级 Euler 网系
统相比,高级 Euler 网系统增加了对个体行为描述的能力,不仅可以给出任一时刻网系统
的状态值,还可以给出任一时刻实体个体的相位和状态值。
在高级 Euler 网系统中,活动发生和结束的条件不仅与时间及网系统的状态有关,还
与各个标记的相位及状态有关。因此,建立活动发生和结束条件的更一般的办法是建立活
动的前置和后置谓词公式。
定义 3.14 前置谓词公式
C b 称为活动 a 的前置谓词公式, a ∈ A ,当且仅当
(1) C b 是一个以时间、网系统状态及标记的相位/状态为变元的谓词公式;

70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2) C b 为真是活动 a 发生的必要条件;


(3)当 C b 为真且无冲突时,活动 a 必然发生;当 C b 为真但有冲突时,活动 a 是否发
生取决于解结规则。
定义 3.15 后置谓词公式
C f 称为活动 a 的后置谓词公式,a∈A,当且仅当
(1) C f 是一个以时间、网系统状态及标记的相位/状态为变元的谓词公式;
(2) C f 为真是活动 a 结束的必要条件;
(3)当 C f 为真且无冲撞时,活动 a 必然结束;当 C f 为真但有冲撞时,活动 a 是否结
束取决于解结规则。
高级 Euler 网系统是在 Euler 网系统原型上定义算法后得到的网系统,因此又称算法网系
统;与之对应,初级 Euler 网系统也称为加时 Euler 网系统。无论哪种网系统,活动的发生、
结束条件都可以用谓词公式来表达,成为含有谓词公式的网系统,分别为算法/谓词 Euler 网
系统和加时/谓词 Euler 网系统。谓词公式是针对活动而言的,分为前置和后置两种。任一活
动都可以带有前置和后置谓词公式,建立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条件。谓词公式的变元是时间、
网系统及标记的相位/状态变量,并且在当前时刻它们的值必须是可以获取的。
显然,无论是初级抑或高级 Euler 网,都必须将授权条件包含在谓词公式中。定义 3.9
中,除满足冲突处理规则外,所给出的活动发生的必要条件与谓词公式“授权发生”是等
价的。可以建立更加复杂的谓词公式来表达活动发生的必要条件,例如“授权发生并且活
动中无任何标记”等。定义 3.10 中,除满足冲撞处理规则外,所给出的活动结束的必要
条件,与谓词公式“授权结束并且存在δ∈Δ(a),使得 t−ta(δ)≥D(a)”是等价的。当然也可
以建立更加复杂的谓词公式来表达活动结束的必要条件。初级 Euler 网系统原型中存在的
四种逻辑关系,在高级 Euler 网系统原型中仍可能存在。除此之外,高级 Euler 网系统原
型中还可能存在相斥关系。
设 a× 是 Euler 网 EN 中的一个分支活动, A∗ 是存在于 a× 支路中的 a× 的后续活动集,即
存在状况集 S ∗ ,使得 (a× )• = S ∗ ∧ ( S ∗ )• = A∗ , S*、A*均为 a × 支路中的元素。
ns

如果 M′<a×]M,则 ∑ M ( si ) = W (a × , si ), si ∈ S ∗ , i = 1,2, , ns ; ns = S ∗ ,此时称 A∗ 中的活


i =1

动在 M 下是相斥的,如图 3.9 所示。

图 3.9 相斥关系

根据 Euler 网系统的特性及实体生命周期的一般规律,在建立 Euler 网系统模型时对


活动有如下三个重要约定。
(1)任一协同活动都是一个临时实体和若干个永久实体的 Euler 网的公共元素。

7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2)一个分支活动同时也是协同活动时,其支路只能为临时实体所有。
(3)状态变量的值只在活动内发生变化。
这三个约定是建立 Euler 网系统时所应遵循的原则。
这样做不会影响 Euler 网系统的性质,却可以使网系统的意义更加简明,也可以使高
级 Euler 网系统的运行得以简化。
基于以下原因,高级 Euler 网系统的运行规则比初级 Euler 网系统复杂。
(1)需要给出每一个实体标记的静态属性值(例如参数等),以及各标记在任一时刻
的相位和状态变量值。
(2)增加了活动发生和结束的附加条件,使其不仅仅取决于活动进行的时间和网系统
的状态,还取决于标记的相位和状态。
(3)活动发生和结束时,增加了入口和出口判断,分别由入口和出口算法描述。
(4)在仿真时间的推进机制上,采用事件增量和时间增量混合的方法。
高级 Euler 网系统运行时,也要遵守定义 3.9 和定义 3.10 中给出的规则,但要采用前
置和后置谓词公式作为活动发生和结束的必要条件,并且需加上对各种算法的应用。高级
Euler 网系统运行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初始化
给出实体标记的静态属性值,给出实体标记的相位和状态变量的初始值。计算网系统
的状态,给出网系统的初始标识 M0,置 TIME=0。
(2)对位于活动 a 中的标记δ,由时间算法Φt(a)计算δ的预期停留时间σa(δ)和积分步
长,置δ的相位和状态的下一变化时刻。
(3)对活动 a∈A 逐一进行判断,看其是否满足前置谓词条件。若是,则 a 为可能发
生的活动;否则,a 不能在当前标识下发生。如果不存在可能发生的活动,转(7)。
(4)若有多个可能发生的活动,应用定义 3.9 中的活动发生规则(2),确定在当前
标识 M 下发生的活动。
(5)若 a 为当前发生的活动,则对任一状况 s ∈ a 及其标记集 Δ(s)={δ|ρ(δ)=s},由定义 3.9
中的活动发生规则(3)和入口算法Φin(a),求 s 对 a 的输入标记集 Δin(s,a)={δ|ρt(δ)=a, δ∈Δ(s),
s ∈ a }。活动 a 发生的结果是将 M 下元素 x 的标记集 Δ(x)变成新的标记集 Δ′(x),且
⎧ Δ ( x) − Δ in ( x, a ); x∈a

Δ ′( x) = ⎨ Δ ( x) ∪ {Δ in ( s, x)}; x = a, s ∈ a (3.10)
⎪ Δ ( x); 其他

因而 Euler 网的标识 M 变成新的标识
M ′( x) = Δ′( x) (3.11)
M′下标记δ的相位为
⎧a; δ ∈ Δinin( s, a), s∈• a
ρ (δ ) = ⎨ (3.12)
⎩不变; 其他情况
(6)若活动 a 发生,则记录δ进入活动 a 的时刻 ta(δ)=TIME,并由时间算法Φt(a)计算
σa(δ),δ∈Δin(s,a)。置当前标识为新的标识 M′,M[a>M′。设置δ的下一相位和状态变化时

72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刻,转(3)。
(7)对活动 a∈A 逐一进行判断,看其后置谓词条件是否已得到满足。若满足,则 a
为可能结束的活动;否则,a 不能在当前标识下结束。如果不存在可能结束的活动,转
(11)。
(8)若有多个可能结束的活动,应用定义 3.10 中的活动结束规则(2),确定在当前
标识 M 下结束的活动。
( 9 )若 a 为当前结束的活动,则由定义 3.10 中的活动结束规则( 3 )和出口算法
Φout(a),求 a 对 s 的输出标记集 Δout(a,s)={δ|ρt(δ)=s, δ∈Δ(a), s ∈ a }。活动 a 结束的结果是
将 M 下元素 x 的标记集 Δ(x)变成新的标记集 Δ′(x),且
⎧Δ ( x ) ∪ Δ out (a, x ); x∈a•

Δ ′( x ) = ⎨ Δ ( x ) − {Δ out ( x, s )}; x = a, s ∈ a • (3.13)
⎪ Δ ( x ); 其他

因而 Euler 网的标识 M 变成新的标识
M ′( x) = Δ′( x) (3.14)
M′下标记δ的相位为
⎧s; δ ∈Δout (a, s ), s ∈a
Δout •
ρ (δ ) = ⎨ (3.15)
⎩不变; 其他情况
(10)置当前标识为新的标识 M' , M′<a]M ,设置 δ 的下一相位和状态变化时刻,
转(7)。
(11)若 TIME≥TIME*(停止时间),转(14);否则转(12)。
(12)将 TIME 推进到相位或状态的最先下一变化时刻。
(13)对任一活动 a,若其标记集 Δ(a)不为空,则由状态算法Φz(a)计算标记δ的状态变
量值ζ(δ)=z,δ∈Δ(a),根据积分步长,置下一状态变化时刻,转(3)。
(14)运行结束。
Euler 网系统的运行,必须满足输入/输出平衡原理。所谓输入/输出平衡是指,如果一
个网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源中再无标记流出,那么再运行足够长的时间后,一定能在某
一时刻 T 时达到一个平衡态,在该平衡态上
T T
∀x ∈ X ⇒ ∑ Δ(ti ) ( x ) = ∑ Δ(t0 ) ( x ) (3.16)
t =0 t =0

输入/输出平衡原理是 Euler 网系统运行时所需满足的基本原理。一个不满足输入/输


出平衡原理的 Euler 网系统,称为病态 Euler 网系统,其模型或算法一定存在问题。
示例 加工车间 Euler 网系统
假定,M1 的加工时间服从正态分布 N(μ1,σ12),M2 和 M3 服从正态分布 N(μ2,σ22)。工
件到达时间间隔服从指数分布 e(λ)。

7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3.10 实体的 Euler 网系统模型

本系统包含工件、操作工及机器 3 种实体,其中工件是临时实体,操作工和机器是永
久实体。 e1= “工件”, e2= “操作工”, e3= “机器”。各实体的 Euler 网系统原型如
图 3.10 所示。
图 3.10 中,ai=“在机器 Mi 上加工工件”,i=1, 2, 3;a4=“工件到达”。Si=“工件等
待在 Mi 上加工”, i=1, 2, 3 ; s4=“系统外部”,是 e1 的源状况; sj+4=“操作工 Fj 等
待”, j=1, 2 ; sk+6= “机器 Mk 空闲”, k=1, 2, 3 。 X(e1) ∩ X(e2) ∩ X(e3)={a1,a2,a3} ,因此
a1,a2,a3 是 e1,e2,e3 的协同活动,a1 是分支活动。
将图 3.10 中 e1、e2、e3 的 Euler 网系统原型合并后,得到加工系统的 Euler 网系统原
型如图 3.11 所示。

图 3.11 加工系统 Euler 网系统原型

定义算法:
(1)时间算法Φt

⎪σ a1 (δ ) ∼ N ( μ1 , σ 12 ), δ ∈ Δ( a1 )


⎪σ , σ (δ ) N ( μ , σ 2 ), δ ∈ Δ ( a ) ∪ Δ (a )
⎨ a2 a3

∼ 2 2 2 3
(3.17)

⎩σ a4 (δ ) ∼ e(λ ), δ ∈ Δ (a4 )


74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2)入口算法Φin
对于 a1、a2、a3,满足前置条件时实行先进先出(FIFO)规则,即先处于 s ∈ a 状况
的δ先开始活动 a,a∈{a1, a2, a3}。记 ts(δ)为标记δ进入状况 s 的时刻, s ∈ a ,则当 M[a>
时,∀δ∈s,
⎧a, t s (δ ) = min{t s (δ ), δ ∈ s}
ρt + Δt (δ ) = ⎨ (3.18)
⎩s, 其他
对于 a4,当前置条件满足时,ρt+Δt(δ)=a4。
(3)状态算法Φz
∀δ∈Δ,ζt(δ)=常值,t 是任意时刻。
(4)出口算法Φout
对于任一活动 a 中的标记,遵守以下规则:
① 任一标记δ只能在其所属的实体 Euler 网中流动,不能进入其他实体的 Euler 网;
② 满足后置条件的标记进入下一状况。
另外,分支活动 a1 还需遵守以下规则:
如果 M(a2)=0∧M(a3)=0,那么
< a1 ] M
ζ t −1 (δ) = a1 ⇒ ζ t (δ) = s2 (3.19)
Φout

如果 M(a2)=0∧M(a3)≠0 或 M(a2)≠0∧M(a3)=0,那么
<a1 ] M
ζ t −1 (δ ) = a1 ⇒ζ t (δ ) = si
Φout (3.20)
M (ai ) = 0, i = 2,3
定义谓词公式:
(1)前置谓词公式
① 所有活动的前置谓词公式中均包含“授权发生”的条件。
② a4 的前置谓词公式中还应包括“M(a4)为零”。
(2)后置谓词公式
所有活动的后置谓词公式均为“授权结束并存在δ∈Δ(a),使得 t–ta(δ)≥D(a)”。
注意,如果需要描述工件在 M1,M2 和 M3 上的加工情况,如工件的外型变化或加工
进度,则需给出 a1,a2 和 a3 相应的的状态算法。

3.4.2 基于 HLA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

美国国防部建模与仿真办公室(Defens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fice, DMSO)于


1995 年 3 月首先提出了高层体系结构 HLA 的原始概念。HLA 作为新一代分布交互仿真体
系结构,是在综合了 DIS 和 ALSP 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较高的起点。1996 年 9
月 10 日,美国国防部规定 HLA 为美国国防部所有仿真的标准技术结构。2000 年 9 月 21
日,HLA 已被正式接受为 IEEE 标准(其中,1516 针对 HLA 结构和规则,1516.1 针对

7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HLA 接口规范,1516.2 针对对象模型模板)。2003 年 4 月,联邦开发和运行过程也被接


纳为 IEEE 标准,编号为 1516.3。目前,DMSO 已将工作重点从技术开发转向全面实施,
并已经成功地开发了一些基于 HLA 的仿真应用。美国国防部已提出要建立一个全美国防
领域的综合建模与仿真环境,一方面可以使整个国防领域的建模与仿真资源共享,另一方
面可以创建大型虚拟世界,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逼真环境中训练大规模的部队,进行作战任
务的规划和演习,开发新的战术和作战概念,在新武器系统开发中对其效能进行虚拟测试
和训练。
在 IEEE 1516 标准中,HLA 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接口规范(Interface Specification,
IFSpec)、规则(Rules)、对象模型模板(Object Model Template, OMT)、联邦开发和
运行过程(Federation Development and Execution Process, FEDEP)。在 HLA 框架下,联
邦成员(Federate)通过 RTI(Run-Time Infrastructure, RTI)构成一个完整的仿真系统。
HLA 早期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开发过程高度柔性,用户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开发和运行
HLA 仿真应用来达到特定的需求和目的。为了避免对构建和执行 HLA 应用有不必要的限
制,开发和运行 HLA 联邦的实际过程可以在不同的用户应用中有较大的变化。例如,开
发与运行面向分析的联邦的基本活动类型与顺序,与面向分布训练的联邦比较,有很大不
同。然而,在一个更抽象的层次上,可以归纳出一个非常基本的由七个步骤组成的过程,
所有的 HLA 联邦都应该遵循这些步骤来开发和运行。图 3.12 描述了每一个步骤。
① 定义联邦目标。联邦用户、赞助者和联邦开发团队对联邦目标的定义达成一致,
并完成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文档。
② 进行概念分析。基于问题空间的特点,开发真实世界领域的适当表示方法。
③ 设计联邦。识别现有的可重用成员,完成已有成员修改和新成员的设计,把需要
实现的功能分派给各个成员,并制定联邦开发和实现计划。
④ 开发联邦。开发联邦对象模型 FOM,建立成员协议,完成新成员的实现和已有成
员的修改。
⑤ 规划,集成,测试联邦。完成所有必要的联邦集成工作,并且执行测试来确保满
足互操作。
⑥ 运行联邦和准备输出。运行联邦并且预处理联邦运行输出的数据。
⑦ 分析数据和评估结果。分析和评估联邦运行的输出数据,结果报告给用户 / 赞
助者。

图 3.12 联邦开发和运行过程(FEDEP)顶层视图

76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在 HLA 体系结构下,各种类型的联邦成员在特定的联邦中可以作为独立的组件,通
过 RTI 在联邦中即插即用,体现了 HLA 倡导的重用性和互操作性。但是,联邦成员的重
用性和互操作性受到特定联邦约定的 FOM 所约束,限制了 HLA 提出的仿真重用性和互
操作性思想的实现。从 1997 秋天开始,SISO 在 RFOM(Reference FOM)的基础上提出
了 BOM 的概念,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联邦开发过程中 FOM 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即重用性
较差、重复性工作较多等。
BOM 为促进互操作性、提高重用性和实现组合性提供一种组件框架。 SISO 给出
BOM 的概念为:BOM 是概念模型、仿真对象模型或联邦对象模型的模块化表示,作为仿
真系统(如联邦成员)和联邦的开发和扩展所需的构建模块。BOM 的概念是基于这样的
假设:联邦成员和联邦的各个“片段”(piece-part)能够作为建模的模块或组件被抽取出
来并重用,以可重用的模式刻画联邦成员和联邦内各元素的相互作用,这些模式以仿真元
素间的事件序列方式出现,并采用 BOM 提供的 HLA 对象模型结构进行实现。如图 3.13
所示,从 BOM 元素集合中,选取合适的概念模型,通过组合生成不同的 BOM,并装配
这些 BOM 构建所需的仿真应用或仿真环境。

图 3.13 BOM 的组合视图

3.4.3 基于 SMP2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

1.SMP2 概述

SMP2 标准是欧航局于 2004 年推出的面向重用的仿真模型描述规范,当前的版本


是 1.2,其前身是 1994 年提出的 Model-API 规范和 1998 年推出的 SMP 规范。
图 3.14 给出了 SMP2 所有元素的顶层视图。该图包含三个主要层次,分别对应于不
同的抽象层次。

7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3.14 SMP2 的顶层结构视图

最顶层为系统工程层次,表示现实世界,与被建模的真实系统相关。尽管该层的关系
重要,尤其是与仿真中系统工程数据的重用相关,但 SMP2 在这一层次没有提供建模概
念。我们可以预见,UML 2.0 与系统工程建模语言(SysML)将在该层次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层为仿真工程层次,表示仿真系统的平台无关模型(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
PIM),例如 SMP2 模型的规范层次。该层次的重点在于定义模型规范(保存于 Catalogue
文件)、定义模型实例如何进行集成与配置(保存于 Assembly 文件中)以及定义模型实
例如何进行调度(保存于 Schedule 文件中)。仿真模型定义语言( Simulation Model
Definition Language, SMDL)以 XML 格式定义了所有这些文件的格式。该层的 Assembly
文件和 Schedule 文件是可选的,主要采用独立于模型实现的外部 XML 文件以支持动态和
柔性的仿真配置和调度。Catalogue 对每一个 SMP2 模型具有附加价值,因为这些文件确
定了模型的准确接口,因而可以看做机器可读的模型文档。
第三层为软件工程层次,是仿真系统的平台相关模型( Platform Specific Model,
PSM),例如当前 SMP2 模型的实现层次为 ANSI/ISO C++。尽管 SMP2 模型可以手工实
现,但模型实现的很大一部分工作与集成相关,可以根据 Catalogue 中的信息自动生成。
为支持信息的自动生成,SMP2 组件模型描述了 SMP2 组件(包括模型和服务)的标准接
口 以 及 一 组 标 准 仿 真 服 务 。 最 后 , C++ 映 射 描 述 了 元 模 型 和 组 件 模 型 如 何 映 射 到
ANSI/ISO C++代码。
图 3.14 纵向上分为两部分,左边部分对应于模型的定义(对应于面向对象术语中的
类型),右边部分对应模型的世界中的实体(对应于面向对象中的实例)。
在该例中,建模人员首先用抽象形式描述了太阳帆板(Solar Array)是什么以及它由

78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什么组成。根据仿真分析的需求,该信息可以在 SMP2 Catalogue 中使用一个名称为 Solar


Array 的模型来表示。此模型可以用于派生出更加详细的模型,如例子中的 Cryosat Solar
Array,它定义了附加的新的接口 ISolarMechanism。在装配中,可以确定和配置这些模型
的实例,决定相关接口的引用,如例子中的 ISpaceEnvironment,并且通过 UUID 选择适
当的模型实现。在实现层(如采用 ANSI/ISO C++),相应的模型工厂指向 Catalogue 中相
关的模型规范(通过 UUID),对于一个给定的模型规范,允许采用工具提供智能用户接
口支持模型实现的选择工作。

2.基于 SMP2 的仿真建模方法

基于 SMP2 标准的仿真系统开发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设计、开发、集成、执行,参见
图 3.15。

图 3.15 SMP2 仿真系统一般开发过程

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生成 SMP2 的 Catalogue 文档,设计人员可以采用 SMP2 提供


的面向对象、基于接口、基于组件、基于事件、基于数据流等方法进行模型设计,得到仿
真应用内相关模型的类型信息(包括模型对象结构、模型组合结构、模型交互结构等信
息)。
开发阶段,可以基于 Catalogue 文档生成模型框架代码(如 VC++工程),在此基础
上进行具体的算法设计填充,形成可执行的仿真模型。
集成阶段,在模型设计信息的约束下进行模型实例生成、配置与组合集成,形成包含
实例装配关系的 Assembly 文档。
执 行 阶 段 的 开 发 工 作 是 基 于 Assembly 信 息 安 排 各 模 型 实 例 的 调 度 策 略 , 形 成
Schedule 文档,该文档和 Assembly 文档连同开发阶段形成的可执行仿真模型一起构成
SMP2 兼容的仿真运行环境的输入,驱动仿真运行。对于 Catalogue 和 Assembly 文档,可
以开发相应的语法有效性校验工具进行校验。

7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在这四个阶段中,执行阶段主要由符合 SMP2 标准的仿真器自动完成,而模型设计、


模型开发和模型集成属于仿真建模的范畴。下面,以导弹武器作战效能仿真建模为例,介
绍基于 SMP2 的仿真模型设计、开发和集成方法。

1)基于 SMP 的模型框架设计

以导弹突防仿真应用的 SMP Catalogue 模型框架为例,下面给出构造步骤。


(1)设计 NameSpace
名字空间(NameSpace)是一种模型框架分组机制,SMP 要求所有模型和类型必须属
于某一名字空间。
对于导弹武器作战效能仿真系统而言,可以相应地构造三个 NameSpace : Red 、
Blue、White,分别对应进攻方、防御方和对抗双方。
(2)设计 Model
在 相 应 的 NameSpace 下 建 立 Model , 即 在 Red 名 字 空 间 中 添 加 如 下 Model :
MissileLaunchSite 、 Missile 、 Warhead 、 Decoy ;在 Blue 名字空间中添加如下 Model :
NMD 、 BMC3 、 DSP 、 GBI 、 GBILaunchSite 、 SBIRSLow 、 UEWR 、 UEWRNet 、 XBR 、
XBRNet;在 White 名字空间中添加 EPSS 模型。在 SIM2000 的 Catalogue 编辑器中得到如
图 3.16 所示的截图。

图 3.16 建立了 Model 后的导弹作战效能仿真设计模型框架截图

(3)设计 Model 特征
根据每个 Model 在分析模型中的关系(组合关系和交互关系)可以对应地设计各模型
的特征细节,如表 3.2 所示。

80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表 3.2 导弹作战效能仿真 SMP 设计模型(以 DSP 部分为例)的构造

Model Features
SMP Model
Name SMP Type
OnCloseFire Event Sink
DSPTrace Event Source
DSP DSPWarning Event Source
DSPWarningOver Event Source
Targets Reference

为支持对模型的仿真调度,为每个模型定义了两个入口点:EPInit 和 EPStep,分别对
应初始化函数和仿真计算函数。
为支持对参数的实验设计输入、状态数据和终态数据的自动采集,为有关模型定义了
一些 Field,参见表 3.3。
(4)设计 EventType 对应的 Structure
为每个 Signal 定义 EventType,参数为 Smp::Int64,并根据 Signal 的参数结构创建对
应的 Structure,参见表 3.4。
表 3.3 导弹作战效能仿真 SMP 设计模型的相关 Field
模 型 Field 类 型 说 明
Lat 状态 目标纬度
Lon 状态 目标经度
Alt 状态 目标高度
VV 状态 目标垂直速度
Missile
Warhead VE 状态 目标东向速度
Decoy VN 状态 目标北向速度
GBI
Pitch 状态 目标偏航角
Roll 状态 目标滚转角
Intercepted 终态 目标是否被拦截
TBL 终态 脱靶量
GBIHandOverDis 参数 GBI 交班时距目标距离
BMC3
WorkTime 参数 BMC3 系统的反应时间
DSP WarningTime 终态 预警时刻

表 3.4 导弹作战效能仿真 SMP 设计模型的相关数据结构-1

Signal EventType Structure


LaunchSignal LaunchSignal STLaunchSignal
CaptureResultSignal CaptureResultSignal STCaptureResultSignal
FreeWarheadSignal FreeWarheadSignal STFreeWarheadSignal
FreeDecoySignal FreeDecoySignal STFreeDecoySignal
DSPWarningSignal DSPWarningSignal STDSPWarningSignal
DSPWarningOverSignal DSPWarningOverSignal STDSPWarningOverSignal

8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5)设计其他数据结构
设计除 Signal 之外的数据结构,参见表 3.5。

表 3.5 导弹作战效能仿真 SMP 设计模型的相关数据结构-2

UML 数据结构 UML Stereotype SMP 数据结构 SMP Meta Class

TargetStatusEnum <<enumeration>> TargetStatusEnum Enumeration

TargetTypeEnum <<enumeration>> TargetTypeEnum Enumeration

TargetInfo <<dataType>> TargetInfo Structure

(6)完成仿真模型框架
在 Catalogue 编辑器中最终形成的模型框架如图 3.17 所示。

图 3.17 导弹突防仿真 SMP 设计模型(DSP)框架

2)SMP2 仿真模型开发

在上述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代码生成工作。生成后每个 SMP 模型会对应一


个 VC.Net DLL 工程,其中包含的框架代码基本上实现了模型与模型、模型与仿真器之间
的交互和控制工作,将复杂仿真应用系统的开发转变为相对成熟的关键模型模块的行为算
法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仿真模型实现都应有唯一的 UUID,这就保证了对于同一个设计
模型(即 MDA 体制中的 PIM 平台无关模型)可以有多个实现模型(即 MDA 体制中的
PSM 平台相关模型)。在后面仿真模型集成过程中,可以按需选择特定的实现模型,从
而充分保证了仿真组合的灵活性。图 3.18 给出了 BMC3 模型工厂的注册代码,其中
9DA05080-A087-11DB-91B2-9EEF364E9599 就是 BMC3 模型的 UUID。

82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图 3.18 BMC3 模型工厂注册代码

当所有的模型代码编码工作完成后,编译模型工程,即可生成 DLL 格式的仿真模型


运行组件。

3)SMP2 仿真模型集成

在前面开发的仿真模型框架基础上,要想进行仿真运行,首先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需
要将仿真模型集成起来。仿真模型集成在 SMP2 标准中是通过建立 Assembly 文件来实
现的。
比如,导弹武器作战效能仿真系统考虑如下实体:进攻方包括一个导弹发射阵地、装
配一发导弹、导弹上配有一枚突防弹头和一枚突防诱饵;防御方 NMD 系统包括一个 DSP
功能模型,不考虑 SBIRSLow,四个 UEWR 雷达和一个 UEWR 网络,一个 XBR 雷达和
一个 XBR 网络,一个 BMC3 系统,一个 GBI 阵地配有 5 发 GBI 导弹。
基于 SMP2 的仿真模型集成划分为两个步骤,即创建模型实例树和编辑模型实例之间
的交互链接关系,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步骤:
(1)创建模型实例树
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 创建模型实例层次

图 3.19 初步的模型实例树

在 Assembly 编辑器中新建 Assembly 文件(例如命名为 Demo),将树状编辑区域的


Assembly Document 下的<assembly> Assembly Demo 节点视作根模型,在根模型下面(在
该节点上右键选择插入→ModelInstance)添加 Attacker 和 Defender 两个模型实例,然后根

8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据想定相应地添加其各层子模型,完成后得到如图 3.19 所示的模型实例树。


这一步要注意确保实例的 UUID 值与拟使用的模型实现中的 UUID 值一致。
② 链接到 Catalogue 中的 Model
将上述每个模型实例链接到(在实例节点上右键选择链接→ Model Simple Link )
Catalogue 中的模型类型,例如 Demo 链接到 EPSS、Attacker 连接到 MissileLaunchSite、
Defender 连接到 NMD 等。
③ 链接到父模型的相应容器
由于一个模型可以包含多个容器,因此对于其子模型还需要进一步限定到对应的容器
中(在子模型实例节点上右键选择链接→Container Simple Link)。每个模型实例都需要
链接到父模型所提供的容器,根模型无须链接,将在运行时刻载入时自动链接到仿真器的
Models 容器中。至此形成的模型实例树如图 3.20 所示。
④ 设定实例的 Field 值
在上述链接到 Catalogue 中模型类型时,该模型类型的所有 Field 将相应地进行实例
化,并赋以在 Catalogue 中给出的默认值。可以根据需要重新设置这些值。一般输入参数
型 Field 需要进行这一步骤。

图 3.20 链接到模型和容器后的模型实例树

84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2)编辑实例间的交互链接关系
SMP 模型实例之间有事件链、接口链、数据链三种类型的链接关系,可以针对每个
实例进行编辑,通过打开实例编辑器(通过双击实例节点)进行。实例编辑器中包含当前
实例的 Provider 和 Consumer 两组信息编辑视图。Provider 视图下列出了本实例所提供的
EventSource、所实现的 Interface、所支持的 Output 型 Field 信息,右侧是可以与本实例链
接的其他模型实例所实现的 EventSink、所需要访问的接口 Reference、所支持的 Input 型
Field 列表,通过中间的箭头按钮建立链接。
① 事件链
事件是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应用的主要交互机制,对于设计模型中存在 EventSink
和 EventSource 的实例,都需要打开实例编辑器根据想定建立链接关系。本想定中需要建
立以下事件链,如表 3.6 所示。

表 3.6 导弹突防仿真 SMP 装配模型的事件链

Consumer 实例名称 EventSink Provider 实例名称 EventSource

Missile1 OnLaunch Attacker LaunchMissile

Missile1、Decoy1、
GBI1、GBI2、GBI3、GBI4、
Warhead1、 OnInterResult InterResult
GBI5
BMC3System

Warhead1 OnFree Missile1 FreeWarhead

Decoy1 OnFree Missile1 FreeDecoy

OnDSPTrace DSPTrace

OnDSPWarning WarningSatellite DSPWarning

OnDSPWarningOver DSPWarningOver

OnUEWRNetTrace WarningRadarNet Trace


BMC3System
OnXBRNetTrace TraceRadarNet Trace

OnCaptureResult GBI1、GBI2、GBI3、
CaptureResult
OnGBIReportCloseFire GBI4、GBI5

OnReportGBI InterceptorSite ReportGBI

OnGuideXBRNet BMC3System GuideXBRNet


TraceRadarNet
OnXBRTrace XBRShemya XBRTrace

OnGuideUEWRNet BMC3System GuideUEWRNet

OnUEWRTrace UEWRThule、 UEWRTrace


WarningRadarNet UEWRFylindales、
OnFirstDetectTarget FirstDetectTarget
UEWRBill、
OnFirstStableTraceTarget UEWRCapeCode FirstStableTraceTarget
UEWRThule、
UEWRFylindales、 GuideUEWR
OnGuideUEWR WarningRadarNet
UEWRBill、
UEWRCapeCode
WarningSatellite OnCloseFire Missile1 CloseFire

8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② 接口链
接口链是接收方主动,不同于事件链的发送方主动。在导弹突防仿真中我们把探测器
对目标的探测功能通过接口链来描述,主要建立了以下接口链,如表 3.7 所示。

表 3.7 导弹突防仿真 SMP 装配模型的接口链

接口引用方(Consumer)名称 接口名称 接口类型 接口提供方(Provider)名称


TraceRadarNet、XBRShemya
WarningRadarNet、UEWRThule、
UEWRFylindales、UEWRBill、 Targets ITargetInfo Missile1、Warhead1、Decoy1
UEWRCapeCode、GBI1、GBI2、GBI3、
GBI4、GBI5
WarningSatellite Target ITargetInfo Missile1

BMC3System GBIs ITargetInfo GBI1、GBI2、GBI3、GBI4、GBI5

③ 数据链
数据链是收发双方均被动,由第三方完成数据传递。这个第三方一般是仿真器,并通
过在调度模型中设置传递时间间隔实现数据自动定时传递。数据链适用于收发双方身份明
确的情形,如导弹模型内不同部件间的数据传递,不适于描述本例的集成问题,因此没有
建立数据链。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基于 SMP2 的仿真模型集成由于有模型框架的语义约束,所
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集成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直接建立 Assemby
文件也是一件繁琐的事,尤其对于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而言,需要经常变化模型实例的
数量、模型实例的参数以及模型实例之间的链接关系,这时就要考虑针对特定领域自动生
成 Assemby 文件的方法了。这就是后面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想定开发方法将要研究的内容。

3.SMP2 与相关标准的关系

1)SMP2 与 UML 建模标准的关系

UML 作为软件工程领域的建模标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们对于 UML 与 SMP2


两者关系的认识是,将 UML 视为一种仿真模型概念建模方法,基于 UML 建立的概念模
型可以通过某种映射机制自动转换为 SMP2 的设计模型,从而提高仿真模型设计的效率。
UML 概念模型到 SMP2 设计模型元素的映射规则如表 3.8 所示。

表 3.8 UML 概念模型向 SMP2 设计模型的映射规则

UML 模型元素 SMP 设计模型元素 说 明


UML Class 都映射为 SMP Model:MissileLaunchSite、
Class Model
Missile、NMD、BMC3、DSP 等。
Interface Interface ITargetInfo 接口在 SMP 中仍然是接口。
EventType 每个 UML Signal 版型映射为一个 SMP EventType 和一
<<signal>> EventType.EventArgs 个 SMP Structure,映射到的 EventType 的 EventArgs 为
Structure Smp::Int64 型,用于传递 Structure 的指针。

86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续表
UML 模型元素 SMP 设计模型元素 说 明

<< signal>>.Property Structure.Field 接上,Signal 的 Property 映射为 Structure 的 Field。

<<enumeration>> Enumeration Enumeration 版型映射为 SMP 的 Enumeration。

<<dataType>> Structure dataType 版型映射为 Structure。

<<dataType>>.Property Structure.Field 接上,Property 映射为 Field。

Model.EventSink Dependency 中名字以 On 开头的映射为相应 Model 的


Class.Dependency
Model.EventSource EventSink,其余的映射为相应 Model 的 EventSource。

InterfaceRealization 映射为相应 Model 的 Interface 特


Class.InterfaceRealization Model.Interface
征。

Class.Generalization Model.Base Generalization 映射为相应 Model 的 Base 特征。

Composition 映射为相应 Model 的 Container,Container


的名字为 Composition 的名字。例如 MissileLaunchSite 类
Class.Composition Model.Container
的名为 Missiles 的 Composition 映射为 MissileLaunchSite
的名为 Missiles 的 Container。

接上,Composition 所标注的 Multiplicity 属性映射为相


Model.Container.Upper
Class.Composition.Multiplicity 应 Container 的 Lower 和 Upper 属性,例如 Missiles 的
Model.Container.Lower
Multiplicity 为 1..*,则 Lower 为 1,Upper 为-1。

Aggregation 映射为相应 Model 的 Reference,Reference


的 名 字 为 Aggregation 的 名 字 。 例 如 DSP 类 的 名 为
Class.Aggregation Model.Reference
Targets 的 Aggregation 映射为 DSP 模型的名为 Targets 的
Reference。

Model.Reference.Upper 接上,Aggregation 所标注的 Multiplicity 属性映射为相


Class.Aggregation.Multiplicity
Model.Reference.Lower 应 Reference 的 Lower 和 Upper 属性。

2)SMP2 与 HLA 仿真的比较

通过多年来的仿真实践,国内的仿真界已逐渐达成一项共识:HLA 不是万能的,对
于面向联合训练的实时交互仿真比较合适,而对于采办论证等应用中以方案探索为目标的
效能仿真未必合适。原因在于:效能仿真不仅蕴含大量随机因素而要求许多次的蒙特卡罗
仿真运行,而且需要探索分析的备选方案为数众多,HLA 依赖于网络的运行效率难以满
足要求。此外,HLA 仿真联邦本身也存在开发工作量大(因 HLA 主要规定了成员的接口
规范而非结构规范)、联调困难、运行控制(包括实验)复杂、对网络状况敏感等问题。
实际上,HLA 在美军主要是用于解决现有仿真系统间集成的问题,在单个系统的开发上
主要是作为一种系统外部接口兼容标准,而非系统内实体间的架构规范。
我们认为,目前在欧洲航天局成功应用的第二代仿真模型可移植性标准(SMP2)可
以作为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等分析型仿真的一个较之 HLA 更合适的规范和架构选择,
主要原因在于:
(1 ) SMP2 采纳了模型驱动的思想,通过面向对象、基于接口、基于组件、基于事
件、基于数据流等模型设计方法规范了仿真模型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开发结构良好的模型

8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框架,支持仿真模型结构框架代码的自动生成,模型开发更加容易;
(2)SMP2 支持基于装配文件的动态集成,有利于仿真模型的模块化开发、重用与动
态组合;
(3)SMP2 明确区分了模型和仿真器,并详细定义了各自的接口规范,支持仿真模型
的跨仿真器重用,以及同一仿真器支持所有 SMP2 模型的仿真。
表 3.9 给出了 SMP2、HLA 以及基于 BOM 组件的仿真体制之间更加详细的比较。

表 3.9 SMP2 与 HLA、BOM 比较一览表

项 目 SMP2 HLA BOM

概念模型 和模型设计一体化 不支持 支持

模型设计 支持 PIM 仿真模型设计 不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仅可支持接口框架代 不支持(仅可支持接口框架
支持 MDA 支持(结构框架代码自动生成)
码生成) 代码生成)
模型架 支持结构框架采用面向对象、基 支持接口框架采用面向对象描 支持接口框架采用面向对
构描述 于组件等描述方法 述方法 象、基于组件的描述方法
在概念上支持(提供状态机
模型行
不支持 不支持 信息表格描述,但不能自动映
为描述
射到实现代码)
模型接
支持 支持 支持
口描述
仿真服 支持(通过 SCM 明确描述仿真 通过 RTI 的 RTIAmbassador 类
基于 HLA
务描述 服务的接口规范) 描述仿真服务的接口函数
模型集 支持(通过接口机制支持模型聚
不支持 不支持
成描述 合、通过组件机制支持模型组合)
不 支 持 ( 但 可 通 过 BOM
支持(通过 Container 机制,支持 不支持(不能描述对象模型之
层次化建模 Assembly 对多个 BOM 进行伪
模型间的父子关系描述) 间的层次关系)
层次化聚合)
交互建
点对点、发布订购 发布订购(需接收方过滤) 基于 HLA
模策略
交互模 基于事件链的交互 交互类收发、对象类属性更新
基于 HLA
型描述 基于数据流的交互 (数据传输均由模型自理)
动态模 支持(支持基于接口、基于事
不支持 基于 HLA
型集成 件、基于数据流的动态集成)
支持静态调度(模型内部自调
仿真调
度)、动态调度(调度方案可外部 仅支持静态调度 基于 HLA
度模式
配置)
内存通信(单机集中运行、可单
进程间通信(单机分布运行或
通信实现 机多核并行运行)或进程间通信 基于 HLA
多机分布运行)
(可单机或分布运行)

3.4.4 基于 Agent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

基于 Agent 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是一种面向实体对象的模型设计方法,是支持


复杂的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的有力工具。基于 Agent 建模,用于自底向上、从个别到整体、从

88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微观到宏观来研究复杂系统的复杂性。期望通过低层次具有简单行为的实体模型,表现系统
级复杂的、无法预测的、合乎实际的涌现行为,其仿真策略不同于一般的离散事件仿真。
为了实现 Agent 的智能行为,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 Agent 模型,大致可以分为反应型
Agent 模型、慎思型 Agent 模型和混合型 Agent 模型三类。图 3.21 给出了这三类 Agent 模
型示意图。

图 3.21 反应型、慎思型和混合型 Agent

反应型 Agent 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能各自独立地完成从(通过传感


器)感知到(通过效应器)动作的整个过程。整个系统没有一个控制中心,各个模块之间
是相互独立的,每个模块产生的行为相互竞争,都试图控制系统,最终的行为通常是由一
个仲裁器协调产生的。最为重要的是,每个模块从感知到行动并不需要经过推理或规划,
只需要匹配一些条件/动作规则,符合某种条件就产生相应的动作,类似于一种简单的反
应过程,因此被称为“反应型 Agent”。
慎思型 Agent 也即理性 Agent,是指 Agent 采取任何行为都事先经过内部的“深思熟
虑”。慎思型 Agent 的内部结构比反应型 Agent 复杂,由传感器、推理器、规划器、效应
器等组成。推理器和规划器是系统的中心,根据自身知识、其他 Agent 状态以及环境感
知,对外部世界进行“思考”。这类 Agent 具有自身目标,依据目标进行推理和规划,作
为判断不同行动优劣的准则,继而确定采取何种行动。
反应型 Agent 的行为产生机制虽然能保证在 Agent 知识有限的条件下足够快地做出反
应,但却不能体现足够的智能性,并且对所有可能环境状况也很难一一规定恰当的处理方
法。慎思型 Agent 虽然在理论上具有足够的智能性,但有时在 Agent 知识有限、要求较高
响应速度的情况下始终无法保证做出足够快的决策。由于慎思型 Agent 和反应型 Agent 模
型各有优缺点,因此可采用混合型 Agent 模型以结合两者的优点。
Agent 作为智能独立个体,具有信念(Belief)、愿望(Desire)和意图(Intention)
三种心智状态,有通信、推理、事务处理和学习等能力,能完成内部事务处理及外部交
流。信念表示 Agent 对外部世界的知识;愿望也就是目标,表达了 Agent 系统希望达到的
目标世界状态;意图制约 Agent 的行动,是目标的子集;知识包括事实和规则,存储于
Agent 的知识库中;通信模块负责 Agent 的通信,消息收发,任务和运行结果传递,实现
知识共享;推理模块根据 Agent 的目标、知识和能力及最新信息进行推理和决策,作用于
消息和事务处理等;事务处理模块包括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以及通过效应器影响环境,是

8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Agent 实现目标的主要部分;学习模块从 Agent 运行中总结经验,为知识库增加新的知


识,提高适应能力。图 3.22 显示了 Agent 内部组成的一般结构。

图 3.22 Agent 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

Agent 具有自主性、反应性、社会性以及推理能力等特点。目前,基于 Agent 的技术


已在军事训练、基于 Internet 的信息获取以及娱乐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成为人
工智能领域描述行为模型的通用技术框架,能够用来解决传统的人工智能所不能解决的环
境适应性、信息不完全性以及实时性等问题。基于 Agent 的建模技术在军用仿真建模领域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 Agent 建模有助于理解和描述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系统,可以对系统的演变或发展
进行预测。它可以支持系统级大规模探索实验,确定影响系统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及其影
响规律。例如,Reynolds 等提出的 BASP(Behavior/Action Simulation Platform)仿真框架
应用到 Archimedes 仿真系统,支持美国海军对抗仿真,研究 Agent 的 discipline 行为变量
(代表 Agent 的机动和探测能力)变化对仿真结果
的影响。
例如,系统 效能分析仿 真系统( SEAS )由
Sparta ( 斯 巴 达 ) 公 司 为 美 国 空 军 开 发 , 其 中
Aerospace 公司和 RAND 提供了一定辅助。SEAS
是一个基于 Agent (具有决策能力的实体)、时间步
进、随机、多使命层次模型,其设计目标是辅助评
估飞机、空间通信以及 ISR 设备的军事效用,如
图 3.23 所示。SEAS 支持快速反应分析和探索性分
图 3.23 基于智能 Agent 的 SEAS 模型 析。
SEAS 作为一种建模仿真平台,采用基于智能 Agent 的建模方法,模拟与表现了真实
世界军事作战的非线性特性。参与作战的军事组织可以视为复杂适应性系统,大量的作战
对象相互之间及其与作战环境的交互,处处存在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适应。SEAS 基于智
能 Agent 的建模仿真能力代表了一种从底向上理解此类系统的尝试,采取的方式为对行为
主体(智能 Agent)建模,表达智能 Agent 交互的规则,继而观测由此聚合而成的宏观行

90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为。通过某种简单规则触发智能 Agent 与目标之间的交互,观测这些交互可以获得对于没


有先验知识的 CAS 系统的洞察力。SEAS 分析人员具备灵活的能力,可以对遵循条令和作
战概念约束的智能 Agent 的行为采用特定的编程语言(Tact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
TPL 战术编程语言)表达。
军事作战领域传统的仿真方法采用基于方程的模型,SEAS 则基于智能主体的仿真。
传统仿真方式的仿真引擎对方程中蕴含的行为及其假设条件进行编码,并驱动运行。通过
对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解析得到作战结果,该结果为由作战想定和方程假设约束的数
值空间集。SEAS 的仿真引擎类似于“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通过智能主体的交互和适
应获得整个系统的宏观行为。得到的结果是非线性模式下系统可能出现的行为集合的“巨
空间”。
SEAS 将系统设计过程与系统效用指标分析过程关联起来,实现了与系统设计过程交
互信息的接口。它能获得系统设计参数信息,如卫星参数、光束参数、光束尺寸参数、通
道参数、能源参数、重量、体积、费用参数等;能提供兵力结构的相关信息(空间的、时
间的初始条件),设置想定参数,如战役指令参数、作战概念参数、C3 层次描述参数、
兵力部署的时间阶段数据;通过多层智能主体的交互和适应表现战斗过程的演化,支持对
作战系统的军事效用分析,系统的军事效用指标包括伤亡数、装备损失率、冲突持续时
间、装备损失的价值、损失的时间演化、ISR 探测的时间演化、通信装载的时间演化、
AC 作战的时间演化、其他用户定义的信息输出矩阵。

3.5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想定开发方法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系统需要在对抗环境下检验武器装备的作战效果,所以需要特
定的想定为模型提供作战环境、作战任务和指挥控制等方面的约束条件。这些想定应基于
相关的装备模型,按照仿真需求构建想定系统模型。本节介绍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想定
的开发方法。

3.5.1 想定的概念、框架与开发流程

所谓想定是指为了满足论证问题研究的需要,而对特定时间框架内作战区域、作战环
境、作战手段、作战目标以及关键作战事件的描述。
想定应包含四个方面的信息:想定背景(地缘政治态势特征)、想定主体(包括其意
图、能力)、想定环境(自然环境与作战环境)、想定事件。
北约给出了如表 3.10 所示的想定框架。

9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表 3.10 想定框架

外部环境 作战目标 使命任务


经济环境/军事环境
使命任务约束
外部因素 政治环境/社会环境 作战任务
限制
历史演化/当前态势
国家安全利益
组织结构、作战序列、指挥控制、条令条例、相关资源
武器装备
主体能力 后勤保障
作战人员素质与士气
友军兵力 敌军兵力 中立兵力 非作战兵力
地理地形环境
想定环境 气候气象环境
交通、通讯、能源基础实施

在想定框架的前两个层次中,描述想定外部因素和想定主体的能力,包括:国家安全
利益、政治/历史/军事态势、与敌方双方相关的行动假设、边界条件、限制因素等。第三
个层次中,关键是要对想定的使命任务环境做出规定,而这个环境是抽象的地理环境还是
具体的作战地域并不重要。想定框架的中间层次是最有挑战的,在这个层次上实际的论证
问题被转换为作战任务、作战兵力以及可用的作战资源。

图 3.24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想定开发流程

图 3.24 给出了本书关于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想定开发的总体流程。这个流程将想
定开发分为三个阶段:概念想定开发阶段、作战想定开发阶段和仿真想定开发阶段。其
中,概念想定开发根据输入的论证问题,构造想定空间,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想定空间进行
缩减,从而形成一系列能够充分反映论证问题研究需要的概念想定族;作战想定开发阶段
则分别针对概念想定族中的每个概念想定,利用军事人员所熟悉的界面进行作战想定的开
发,包括兵力部署、任务划分等,生成既能体现概念想定意图、又能满足仿真运行信息需
要的作战想定;仿真想定开发阶段则将作战想定信息转化为仿真系统运行所需的形式,即
将作战想定转化为仿真想定,生成的仿真想定可以为仿真模型系统提供结构、参数和外部
激励信息。

92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3.5.2 基于 GMA 的概念想定开发方法

概念想定开发阶段是想定开发的第一个阶段,通过这个阶段将论证问题转化为概念想
定族,为下一步作战想定开发提供输入。
概念想定开发的关键是如何在高层处理不确定性。这是因为武器装备未来面临的作战
环境、作战对象、作战样式、作战体系的配套方面均存在大量不确定性,要想利用仿真技
术对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进行可信地评估,作为仿真输入条件的想定就要能够全面反应这
些不确定性,为此我们提出基于 GMA(General Morphological Analysis,统一形态分析)
的概念想定开发方法。
GMA 的核心是形态的概念。所谓形态是指对象的形状或者形式。形态学主要关注对
象的结构以及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组织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态学主要研究结构和
形式,而不是功能和数量。最初,生物学、解剖学、植物学等学科都分别发展了形态学的
相关理论,20 世纪 40 年代,瑞士的宇航学家 Zwicky 提出建立跨越各个科学的统一形态
分析的思想,其核心观点是形态学不仅要研究那些具象系统的几何学、地质学、生物学意
义上的实物的形状,还要研究那些像现象、概念、思想等这类抽象系统的结构关联关系。
瑞典的 Tom Ritchey 综述了统一形态分析的发展历史,将形态分析视为一种有效的问题结
构化方法,并致力于计算机辅助形态分析的研究[4]。
基于 GMA 的概念想定开发过程包括如图 3.25 所示的三个步骤:

图 3.2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概念想定开发流程

(1)想定形态分析
概念想定开发的第一阶段是想定形态分析。在这个阶段中,应从要解决的论证问题出
发,找出能够反映论证问题因果关系的关键因素或者分析维度,对于每个因素或者分析维
度,还要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与取值水平,分析维度及其取值水平的组合构成如图 3.26
所示的形态学矩阵,这个形态学矩阵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可能想定构成的想定空间。
根据前面提出的想定框架,将分析维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分析维
度,第二类是关于内部世界的分析维度。其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分析维度包括想定框架中
有关外部因素和想定环境的维度,这些因素是论证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关于内部世界的
分析维度主要包括想定框架中主体能力部分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指论证人员可以控制
的因素。
在形态学矩阵中,每一列代表一个因素或者分析维度,每个维度可以有多个取值,按
顺序依次列在这个维度的名称下面,这些取值大多不是定量的,而往往是定性的。所有的
维度并排就构成了 n 维的想定空间。在这个 n 维的想定空间中,从每个维度中选出一个

9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值,并将这个值对应的格子标黑,所有维度标黑的格子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想定
构形。

图 3.26 形态学矩阵示意图

(2)想定形态综合
理想情况下,应该对形态学矩阵表征的想定空间内所有可能的想定构形进行探索,以
确定哪些想定构形是可能的、可行的或者可用的,哪些构形是军事上不可能出现、技术上
不可行或者论证上不可用的。这就需要进行想定形态综合。

图 3.27 形态学矩阵交叉一致性评估示意图

但是,一个典型的由 6 到 10 个维度构成的想定形态矩阵就可能包含 50,000 到


5,000,000 种可能的想定构形,靠手工很难完成如此规模的研究任务。为此,GMA 提出了
交叉一致性评估的方法。其操作方法是,将所有的分析维度两两比较,形成如图 3.27 所

94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示的相互影响矩阵。对于相互影响矩阵的每一个单元,都应该判断这个单元对应的两个维
度的取值是否可以共存。通过这个技术,需要探索的想定构形数量可以大大缩减。
在进行想定形态综合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关于外部世界的分析维度构成的想定空间进
行形态综合,产生出一系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想定条件组合,并将所有这些分析维度聚合为
一个新的想定条件维度;然后将进一步将关于组合后的这个想定条件维度与关于内部世
界的分析维度结合起来形成的想定空间进行形态综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形态综合的
工作量。
(3)想定构形细化
经过想定形态综合而形成的所有可行、可能、可用的想定构形,在转入作战想定开发
之前,还要进行想定构形细化,这个细化的想定构形除了包含想定空间中所有分析维度
外,还要包括关于想定背景的说明和那些想定框架中包含而想定空间中缺少的相关信息。
所有经过细化的想定构形就形成了概念想定族。

3.5.3 基于 MSDL 的作战想定开发方法

概念想定中包含的信息还不足以驱动仿真系统的运行,为此,在概念想定的基础上还
要开发作战想定。但是,对于作战想定而言,多少信息就足够呢?这个问题涉及作战想定
的描述问题。
(1)MSDL 的起源
显而易见,作战想定需要包含多少信息,应根据供求关系来确定。所谓供求关系是指
作战想定开发与执行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的领域,这个供求关系的内容是不同的。比
如,对于作战领域而言,所谓想定执行就是在作战过程中执行想定中的作战计划,有些信
息直接加载到实际的 C4I 系统中;对于训练领域而言,所谓想定执行就是通过想定驱动模
拟演习;对于论证领域而言,所谓想定执行就是将想定所包含的信息加载到论证仿真系统
上进行执行。长期以来,各个领域分别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作战想定的开发,内容不同,
格式各异,没法进行想定信息的交流与复用,这严重制约了作战想定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为此,国际仿真互操作标准组织 SISO 于 2008 年推出了专门的作战想定描述标准—
MSDL(Military Scenario Definition Language),为作战想定的描述提供统一标准。
SISO 将 MSDL 定义为:MSDL 是为支持作战想定开发而设计的一种基于 XML 的语
言,它能为仿真程序提供验证与加载作战想定的公共机制;用 MSDL 开发的作战想定可
供仿真系统和 C4I 系统共享; MSDL 还是提高联合仿真想定一致性的途径之一;借助
MSDL 使想定描述标准化,陆军、合成兵力及联合部队在训练和作战行动方案设计中就能
够方便地重用作战想定。
MSDL 是连接想定开发与执行的桥梁,对于不能直接支持 MSDL 的想定开发与执行
系统,则只需在专有格式和 MSDL 格式之间增加格式转换器便能大大提高其通用性。若
各子系统都采用 MSDL 标准或者拥有相应转换接口,就能方便的实现交互。不管对于仿
真还是军事行动,MSDL 用于想定开发阶段均具有明显优势。例如在指挥训练或辅助决策
系统中,往往需要对受训者的想定作业进行评估,再根据反馈结果相应修改想定,MSDL

9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的引入能显著降低这些过程的实现难度。MSDL 还支持用户根据需要将想定划分由不同系
统单独编制再融合重组,当想定规模较大时这种做法十分可取。另外,将 MSDL 作为标准
用于执行系统,有利于促成仿真与 C4I 系统间的互操作。这对于需要频繁设定更改想定的
作战训练、作战计划评估等系统尤其重要。图 3.28 给出了基于 MSDL 的想定开发与执行
示意图。

图 3.28 基于 MSDL 的想定开发与执行示意图

(2)MSDL 的基本内容
每个 MSDL 想定文档都基于若干个 MSDL 模式文档。MSDL 模式利用各种 XML 模
式约束来限定作战想定的数据结构及内容。因此采用 MSDL 标准的想定文档能从完备性
和有效性两方面进行相容测试。其中完备性是针对文档结构构成,有效性则针对文档内容
模型和数据类型等。
MSDL 的通常顶层模式文档(即主模式文档)是 MilitaryScenario. xsd,它只定义了一
个 XML 元 素 , 也 就 是 整 个 想 定 的 根 元 素 MilitaryScenario 。 其 它 MSDL 元 素 在
msdlElements. xsd 模式文档中定义,而这些文档中所用到的简单数据类型则按照其功用分
别在 UnitEnumerations. xsd、EquipmentEnumerations. xsd、TaskEnumerations. xsd 等文档中
定义。模式文档的这种分类组合方式使得当模式发生变化时(例如,装备数据信息的改
变)仅需要替换掉相应的模式子文档。
MSDL 模式体系庞杂,本节仅针对最顶层模式文档作简要介绍,见 3.29。MSDL 模式
文档在根元素之后主要包含以下诸元素:
z Options:“选择”,为如何使用想定规定所需边界条件。包括指定所用 MSDL 版
本,标识任务组织的界定方式(实体还是聚合),明确想定所用数据标准(如指定装
备数据子模式文档)等。
z Environment:“环境”,用以描述执行环境。包括想定时间、兴趣区域地形、气
象和其他环境影响等内容。
z ForceSides:“作战方”,限定交战双方及盟友情况。包括对象标识、兵力名称、兵
力类型、效忠情况、所属国代码、关系描述等。
z Organizations:“组织”,由作战单元(Units)和装备(Equipment)构成。作战单

96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元明确想定中组成作战兵力的军事组织及相关信息,装备是指为让作战单元具备
战斗力而为其配备的军用设备和武器。
z Overlays:“透明图”,提供一种让战术图按特定图层进行显示的机制,从而使作
战信息可根据需要而有选择的呈现。例如,仅显示火力支援图或我方防空图。透
明图可选类型由枚举方式确定。
z Installations :“战场设施”,明确军用设施情况,包括各实例的标识、名称、归
属、定位、相关透明图等方面信息。
z TacticalGraphics:“战术态势图”,描述某作战方或作战单元通过情报搜集、分析
评估等手段而掌握的战术信息,为作战想定提供管控措施。
z MOOTWGraphics:“非战争军事行动图”,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在和平或冲突期
间,不卷入两个组织力量间冲突的军事行动。

图 3.29 MSDL 模式文档顶层结构图

9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3)基于 MSDL 的作战想定开发


一般而言,直接让用户编制符合 MSDL 标准的 XML 文档是不现实的,为此需要开发
图形化的想定开发环境(Military Scenario Development Environment,MSDE),通过想定
开发环境支持作战人员采用熟悉的界面完成作战兵力部署、作战任务划分等作战想定编制
工作,开发的想定信息自动生成符合 MSDL 格式的作战想定文件。这个想定开发环境应
允许将想定编辑工作分配给多个用户,之后再将它们重新整合成一个想定文件。各用户单
独编制的想定都是用 MSDL 描述的,MSDL 与应用平台无关且独立于仿真的特性有效地
保证了各个仿真子系统互操作所需想定数据的准确交换。

3.5.4 面向 SMP2 的仿真想定生成方法

想定生成的最后一步是将作战想定文件转化为可以直接驱动仿真系统运行的仿真想定
文件。
对于采用不同建模规范和仿真体制的仿真系统而言,这个由作战想定到仿真想定的转
化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 OneSAF 组合仿真系统而言,可以将符合 MSDL 格式的
作战想定导入管理控制工具(Management and Control Tool,MCT)创建特定的 OneSAF
仿真应用想定文件。对于许多非柔性结构的仿真系统而言,作战想定仅起到为仿真系统提
供初始化信息的作用。前面 3.4.3 节我们讲了基于 SMP2 的效能仿真建模方法,而且分析
了 SMP2 对于效能仿真而言是当前最优的技术体制,那么如何针对 SMP2 这类仿真体制将
作战想定信息自动转化为仿真想定信息呢?这就是本节将要研究的内容。
通过 3.4.3.2.3 节讨论可以发现,直接进行基于 Assembly 编辑器的模型集成工作量非
常大,对于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这种经常需要调整想定结构(实例组成、实例关系)的
仿真应用,工作量大的问题将非常突出。为此我们结合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的问题特
点,将当前各仿真系统的想定思想和想定编辑工具引入进来,放在 Assembly 的上层,对
用户屏蔽 Assembly 的繁琐编辑和修改细节。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大大简化了 Assembly 的开
发和维护,不足则是牺牲了 Assembly 编辑器的普适性。因此基于想定思想主要用于面向
一类应用的仿真应用系统的构建。
(1)基于想定的 SMP 模型集成思路
基于想定的集成思路如图 3.30 所示。集成人员将前面设计的模型框架(Catalogue)
文件提供给想定系统,在建立想定时想定系统载入并解析该 Catalogue 文件,得到三类约
束信息:1)实例类型约束:支持创建哪些类型模型的实例;2)装配关系约束:各模型实
例间哪些可以互相装配;3)链接端口约束:各模型实例提供了哪些端口可供和其它实例
链接。
在实例类型信息和装配关系信息的约束下,可以进行模型实例的创建、修改、删除等
编辑操作,修改主要是修改模型输入型 Field 的值。在保存想定时系统将根据用户提供的
链接过滤规则文件自动生成模型实例间的链接关系,如果未提供则默认按链接类型生成所
有可能的链接关系。

98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图 3.30 基于想定的 SMP 模型集成

链接过滤规则可以模型类型为基础,也可以以实例为基础进行设定。一个初步的过滤
规则数据模型如图 3.31 所示。

图 3.31 链接过滤规则数据模型

(2)仿真想定编辑形态体系结构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以前面设计的设计模型框架 Catalogue 文件为输入,设计了武器装备
作战效能仿真想定编辑系统体系结构,不仅实现了 Assembly 生成功能,而且将运行调
度、可视化部署与态势显示、动态表现配置文件生成、装备数据管理等功能集成在一起,
有效支持了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应用的开发。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想定编辑系统的系统体系结构参见图 3.32。

9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3.32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想定编辑系统体系结构

该想定编辑系统在模型框架的指导下,负责实际集成仿真模型组件,并为仿真模型装
订实际的装备数据(如部署位置、性能参数、表现设置、运行设置等),使之忠实地模拟
实际武器装备。想定编辑将产生想定信息文件,该文件还是实验设计子系统的信息输入。
想定编辑系统的基本运行流程如图 3.33 所示。

图 3.3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想定编辑系统运行体系结构

100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3.6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校验方法

随着建模和仿真(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S)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 M&S 技


术应用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同时,对模型有效性和可信度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内外仿真界己达成一种共识,与 M&S 有效性有关的主要
工 作 包 括 模 型 的 验 证 和 确 认 (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 V&V ) 、 版 本 管 理
(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M)和认定( Accreditation)。模型验证是一个过程,它
确定模型的计算机实现是否准确地表示了模型开发者对实际系统的概念表达和描述。
模型确认也是一个过程,它从预期应用的角度确定模型表达实际系统的准确程度。模
型版本管理则是一种制度,它应用技术和管理上的监督、控制手段,辨明模型的功能
需求和能力并编写相应的文本;然后,监控模型能力的变化,将这些变化写入文本并
发布相应的报告。模型认定是一种相信并接受某一模型的权威性决定,它表明权威机
构已认可模型适用于某一特定目的。
上 述 工 作 统 称 为 仿 真 模 型 的 验 证 、 确 认 和 认 定 ( Verification, 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VV&A),国内习惯称为模型校验。VV&A 工作的目的是评估 M&S 的可
信度(Credibility)。
面向效能评估的武器仿真系统具备多个层次,任何一个单独的仿真系统层次都无
法胜任全部的效能评估任务,只有将分辨率不同的多个模型和不同层次上的仿真系统
联合使用,并且掌握有关威胁、环境、战术等多方面的数据,才能完成如此复杂的任
务。
为了提高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系统的可信性,根据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特点,其校验方法
包括单层次自校验和多层次相互校验。单层次自校验指的是单层次仿真开展的校验活动;
多层次相互校验指的是本层次仿真和其上层或下层仿真之间进行互相校对。

3.6.1 单层次自校验

对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的单层次仿真校验,可以采用一般的仿真校验方法,如图 3.34
所示。仿真校验方法分为:非正规方法、正规方法、静态方法、动态方法四大类。具体可
参见一些仿真校验的文章。

10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3.34 仿真校验方法分类

3.6.2 多层次相互校验

理想的情况下,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系统中,处于同一使命空间内不同层次的体系
对抗仿真系统应该形成相互支撑、相互校准关系。高层仿真系统应该得到低层仿真系统的
技术数据支持,而低层仿真系统能够得到高层仿真系统的军事框架约束。
因此需要建立多层次仿真相互校验体系,基本思想是:利用层次化的仿真实验逐步缩
减不确定空间;在不同层次的仿真实验中针对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分辨率的模型,减少不
必要的计算开销,保证仿真校验的效率。
多层次仿真实验体系中不同层次系统的交互作用有如下三类。
(1)高层仿真系统提供对低层仿真系统的指导:确定低层仿真系统的研究边界与实体结
构;确定低层仿真系统的实验内容与实验框架;确定低层评估系统的评估准则与评估标准。
(2)低层仿真系统提供对高层仿真系统的支持:为高层仿真提供经过校准的模型参数。
(3)高层仿真系统和低层仿真系统互相校验:当高层仿真系统和低层仿真系统输出结
果有偏差时,分析偏差来源,以改进仿真模型或实验设计。
通过建立多个层次仿真系统进行装备效能评估与体系优化,是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比
如,通信装备效能评估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z 基于 OPNET 的工程仿真层;
z 基于 EXTEND 的交战仿真层;
z 基于 SEAS 的战役仿真层。
又比如,对于反舰导弹武器系统而言,可以构造如下多层次仿真实验体系(图 3.35 给出

102
第 3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

了融合靶场实验、半实物仿真、构造仿真多种类型仿真的多层次仿真相互校验数据流):
z 海军多平台反舰导弹体系对抗仿真系统;
z 基于 HLA 的分布式对抗仿真系统;
z 信号级仿真系统;
z 半实物仿真系统;
z 靶场实验系统。
不同层次的仿真实验对应于不同层次的效能评估。在开展评估校验时,需要依据本层
次仿真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仿真。

图 3.35 融合多种类型仿真的多层次仿真相互校验数据流

靶场实验系统中获取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由于实验花费较大,只能运行较少
的次数。靶场实验系统的数据既可作为上层仿真系统的输入,以支持上层仿真系统建设;
又可作为真实数据,验证上层仿真系统的结果。靶场实验系统中获取的结果能用于验证较
高层次的仿真系统中的模型。基于靶场实验的真实数据,可以用于辅助模型校验活动。在
构造仿真和真实测试之间的桥梁是半实物仿真。半实物仿真和构造仿真通过在真实实验前
提供期待事件的特征,可以减少真实实验的风险。
仿真系统提供了对测试条件变化的控制和测试,就存在可信度问题。在武器系统效能
评估中,将重复进行这种“校验模型-改进模型-校验模型”的活动。
以上述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为例,仿真实验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三种类型(构造仿真、
半实物仿真、实战仿真)。底层的靶场实验系统、较高层的半实物仿真系统、高层的构造
仿真系统三者的结合是进行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一个有力工具。半实物实验和靶场实
验之间的关系是校验关系,主要是以靶场实验的数据校验半实物仿真实验的数据。靶场实
验和半实物实验的数据主要用于工程仿真的校验与评估。多层次仿真实验体系的主要部分
是关于构造仿真部分的实验。其中,信号级仿真属于工程仿真,基于 HLA 的分布式对抗
仿真系统属于交战仿真,多平台反舰导弹体系对抗仿真系统属于使命仿真。这三个层次仿
真之间的实验类型包括校验实验、探索实验和评估实验。同时,这三个层次仿真之间的关
系遵从高层仿真和低层仿真之间的关系。

103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第 4 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前一章研究了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系统的开发——即构建方法,本章将研究武器装备
作战效能仿真系统的运用——即实验方法,属于数字化论证工程第三回路的实验子回路。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仿真运行前的实验规划、实
验设计和确定实验框架的方法,第二部分为仿真运行后的实验分析方法。
其中,实验规划研究如何分层、分类、分段地规划仿真实验体系,支持实验空间的探
索与实验结果的重用;实验设计研究仿真实验体系内如何安排一系列仿真实验利用尽量少
的实验次数,达到对实验空间最大程度的覆盖;实验框架则研究如何根据实验设计方案
确定的因果关系选择匹配的仿真模型,并明确具体的仿真实验生成器、接收器和转换器
的方法。
实验分析方法分为单层次仿真实验分析方法和跨层次仿真实验分析方法。单层次仿真
实验分析方法又划分为针对一次仿真运行的实验分析方法、针对一组仿真运行的实验分析
方法和针对多组仿真运行的实验分析方法;跨层次仿真实验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基于仿真元
模型的实验分析方法。

4.1 概 述

4.1.1 概念

实验是探究未知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已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并被社会科学
研究所借鉴,其基本作用是对某种假说进行证实或证伪。
武器装备与国防科技变革给军事领域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来大量不确定
因素,产生了很多难以确定的因果关系,应当采取科学的实验方法加以探索和研究。美军
十分重视作战实验在推动军事转型中的作用,已将作战实验与先期技术演示和先期概念技
术演示作为推动军事转型的三大技术机制。
作战实验是指将实际的、仿真的、替代的兵力和装备相结合,发现、测试、验证或探
索新的作战样式、武器装备、指挥结构、体制编制及其相互影响的一类军事活动。作战实
验向前与先期技术演示验证、先期概念技术演示验证等研发创新活动相衔接,向后与大规
模的部队训练演习相衔接,并与装备技术实验及作战使用实验有机结合。
作战效能仿真实验以效能仿真为技术手段,利用实验产生的现象和大量数据,形成关
于作战效能与武器装备技术的技术指标、作战运用方案以及环境因素之间复杂因果关系的
假设,对这种因果假设的正确性进行评判,并利用该假设预估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

10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通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可以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量化指标进行更加科学客观的评
价;对作战能力的生成机制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解剖;对作战能力的发展需求进行更加全
面系统的分析。
以下是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
训练(training):为满足需求的实践;
验证(demonstration):展现如何满足需求;
实验(test):确定是否满足需求;
实验(experiment):确定满足需求的最好方式。

4.1.2 仿真实验类型

作战实验按实验目的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探索性实验;二是测试性实验:三是
演示性实验。它们的区别见表 4.1。

表 4.1 三类作战实验对比表

序号 探索性实验 测试性实验 演示性实验


目的 形成因果关系假设 检验因果关系假设 演示已被证实的因果关系假设
将新的技术、系统、概念和组
利用实验形成一种测试环境和相应
织结构以及其他作战要素,聚集 根据测试性实验的正面结论,演
内涵 的能力,从而对技战术创新对作战能
为一种可在应用背景下进行实验 示已被证实的可以再现的因果过程
力影响的因果关系进行假设检验
和观测的状态
鼓励全面挖掘可能的方案空 代表能力形成原因的实验因素可以
间,分析和质疑哪些因果关系假 设置为影响变量,并历经一定的变 不是为了推进技术战术概念创
设有可能成立及其成立的前提条 化。代表能力实现结果的实验因素可 新,而是将通过测试的技术战术概
机理
件,剔出那些显然不成立的假 以设置为目标变量,并通过实验加以 念创新与作战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设,为后续类型的实验提供较好 观察。其他潜在的实验因素可以设置 完整地展现出来
的基础 为控制变量,并保持常值不变

1.探索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Discovery experiments)的内涵是:将新的技术、系统、概念和组织结
构以及其他作战要素,聚集为一种可在应用背景下进行实验和观测的状态。它是形成因果
关系假设的一类实验。
探索性实验的目的是:辨识技战术创新的潜在军事价值,提出将创新转换为应用的最
佳途径及其应用的限制条件。
探索性实验的作用是:分析和质疑哪些因果关系假设有可能成立及其成立的前提条
件,剔出那些显然不成立的假设,为后续类型的实验提供较好的基础。

2.测试性实验

测试性实验(Hypothesis testing experiments)是最典型的一类军事实验。它是检验因


果关系假设的一类实验。

106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测试性实验的内涵是:利用实验形成一种测试环境和相应的能力,从而对技战术创新
对作战能力影响的因果关系进行假设检验。
代表能力形成原因的实验因素可以设置为影响变量,并历经一定的变化。代表能力实
现结果的实验因素可以设置为目标变量,并通过实验加以观察。其他潜在的实验因素可以
设置为控制变量,并保持常值不变。
为获取足够的实验结果,测试性实验需要成批地展开。

3.演示性实验

根据测试性实验的正面结论,演示已被证实的可以再现的因果过程。
演示性实验(Demonstration experiments)的目的是:演示成熟的实验过程,记录可靠
的实验结果及其发生的条件,为部队训练演习奠定基础。
与先期技术(概念)演示验证的区别:不是为了推进技术战术概念创新,而是将通过
测试的技术战术概念创新与作战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完整地展现出来。
据统计,大约 80%的作战实验在某种程度上都适合采用仿真开展实验。考虑到武器装
备效能仿真实验特点,参考一般军事实验的分类,依据实验目的不同,将效能仿真实验分
为以下三类。

1)校验实验

校验实验是校核和验证仿真模型和数据的实验。为了提高仿真系统(包括模型和数
据)的可信性,校验实验包括自校准实验和互校准实验。自校准实验指的是本层次仿真开
展的实验。互校准实验指的是本层次仿真和其上层或下层仿真之间进行互相校对的实验。

2)探索实验

探索实验是根据多层探索的效能评估需求,开展探索性研究。探索实验的目的是理解
不确定性要素对于武器装备效能评估的影响,同时探索可以完成相应任务需求的系统各种
能力与策略,从而全面地把握各种关键要素,获得灵活高效且适应性强的问题解决方案,
达到进行能力规划和方案寻优的目的。

3)评估实验

评估实验主要是根据评估目的,结合该层次仿真实验的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开展仿真实
验。开展评估实验首先要选取实验设计方法;接着运行仿真,获取评估所需数据,进而开展
效能评估;最后进行实验分析,综合实验方案信息与作战效能评估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和拟合回归分析。评估实验是三种实验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实验,与仿真评估密切相关。

4.1.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流程

图 4.1 给出了仿真实验流程图,该流程也反映了实验规划、实验设计、实验框架、实
验分析之间的关系。

10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4.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流程示意图

下面介绍这个仿真实验流程。
(1)对问题领域进行分析,这个问题域来源于论证设计问题与评估分析问题。
(2)根据作战效能仿真实验特点,开展实验规划,分层、分类、分段地规划仿真实验
体系,支持实验空间的探索与实验结果的重用,可认为是一种联合实验。
(3)在实验规划基础上,开始设计独立实验,分多个实验方案开展该独立实验研究。
(4)设计独立实验中单个实验方案的实验输入、实验输出、实验次数等,由实验框架
概念描述。
(5)在上述实验设计完成后,开展具体的仿真实验执行,采集仿真实验结果数据。
(6)从四个层次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数据的分析,其中单组单次实验分析和单组多次
实验分析对应实验框架阶段的仿真实验输出,多组实验分析对应实验设计阶段的仿真实验

108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输出,跨层次仿真实验分析对应实验规划阶段的仿真实验输出。
(6)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实验分析报告。
如果在实验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发现了新的问题或者新的有待验证的假设,也重新回到
前面的实验规划环节。如此循环往复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4.2 实验规划方法

根据第 3 章中提出武器装备效能仿真构建方法论,需要多层次、跨层次、成体系构造
仿真系统,因此基于跨层次仿真的实验规划对于武器装备效能仿真实验有重要意义。
本节从三个方面对效能仿真实验进行设计规划。

4.2.1 根据实验空间进行实验规划

依靠单一或者少量实验来支持重要决策是一种风险很大的行为。独立实验指那些目标单
一的实验。联合实验是由一系列独立实验构成的实验集合,它将这些独立实验围绕一个问题
焦点和一组目标进行组织,通过进行不同类型的实验,将一个概念变成经实证的军事能力。
联合实验应该被描述为一个经过良好设计的研究序列,通过这些研究能够在一定的问题、假
设、性能、结果指标,以及经验信息所组成的框架内建立知识。缺乏联合实验的支持,单独
实验的成果将不能很好地被利用。联合实验构成的实验规划空间可以由图 4.2 说明。

图 4.2 实验规划空间示意图

通过图 4.2 可以发现,实验是一个知识不断成熟、实验真实度不断提高、考察问题的


复杂性逐渐增加的渐进过程。根据实验规划空间开展实验规划的原则如下。
原则 1:联合实验可以满足以下校验实验、探索实验与评估实验的应用需求。

10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原则 2:开展联合实验需要理解实验的假设、步骤、风险等。
原则 3:联合实验应该是将运筹分析、模拟仿真、虚拟仿真、实拟仿真等四种实验方
法相结合来开展实验。
原则 4:联合实验需要通过多次迭代完成,这要求实验具有可重复性。
原则 5:联合实验应该从三个知识生成途径获取的知识来分析实验结果,这三个知识
获取途径是合理演绎、经验归纳和仿真实验。
原则 6:需要对实验进行控制,实验控制贯穿整个实验过程。
原则 7:需要进行有效的仿真数据采集,并对仿真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实验分析。
不同层次的仿真实验对应于不同层次的效能评估。在开展评估实验时,需要依据本层
次仿真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仿真实验。
图 4.3 给出了按照实验规划空间,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实验类型,对一般情况下多层
次仿真实验体系结构的初步规划图。该图中,纵向箭头表示不同层次间开展校验实验,横
向箭头表示同一层次内开展评估实验和探索实验,且每个层次中评估实验和探索实验的内
容与其上下层次有关。左边一列是每个层次仿真实验的关注重点,右边一列给出了不同层
次的仿真。

图 4.3 基于实验规划空间的多层次仿真实验体系

例如,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多层次仿真实验体系为:
z 海军多平台反舰导弹体系对抗仿真系统;
z 基于 HLA 的分布式对抗仿真系统;
z 信号级仿真系统;
z 半实物仿真系统;
z 靶场实验系统。

110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上述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仿真实验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三种类型。底层的靶场实验系
统(真实仿真)、中间层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虚拟仿真)、高层的数字仿真系统(构造仿
真)三者的结合是进行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一个有力工具。
可以看出,半实物实验和靶场实验之间的关系是校验关系,主要是以靶场实验的数据
校验半实物仿真实验的数据。靶场实验和半实物实验的数据主要用于工程级仿真的校验与
评估。多层次仿真实验体系的主要部分是关于构造仿真部分的实验。其中,信号级仿真属
于工程级仿真,基于 HLA 的分布式对抗仿真系统属于交战级仿真,多平台反舰导弹体系
对抗仿真系统属于使命级仿真。

4.2.2 根据实验分割进行实验规划

一般来讲,当系统的影响因素是自身的性能因素,影响因素和输出响应相对较少,并
且因素和响应之间的影响关系直接时,实验空间相对简单,维数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
常用的一些实验设计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然而,当武器装备效能仿真实验体系的组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联和信息依赖
关系时,其输出是其所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其影响因素不仅仅是其所含系统的
自身性能因素,还包括一些系统的输出因素,这些输出因素可能影响其他系统的功能输
出,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最终输出结果。可见,需要考虑影响因素规模庞大,实验空
间相对复杂,维数高的武器装备效能仿真实验。
按照传统的思路,将仿真实验系统视为一个黑箱,通过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知识挖掘还
不够。一方面,实验空间规模太大,实验探索的代价是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系统之间
的输出因素的影响规律难以确定。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基于空间分割的仿真实验规划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武器装
备效能仿真中系统之间存在依赖性和并发性、仿真过程存在阶段性,以及仿真结果对于不
同过程的敏感程度不同等特点,可以将武器装备效能仿真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一些仿真实验
阶段,针对这些划分后的具体阶段利用传统实验设计方法进行实验,再将各个阶段的实验
结论组合,从而得到最终结论。这种阶段性划分,可以理解为对武器装备效能仿真实验空
间的分割,不同阶段的系统模型的影响因素和输出因素构成了分割后的实验子空间。
基于空间分割的仿真实验规划方法的优点包括:
(1)通过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的特点分析,合理分割实验空间,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实
验,找到系统之间的影响规律和影响输出的直接因素;
(2)实验子空间的规模缩减,大大减少了实验次数;
(3)充分利用离散事件仿真调度特点,可以将仿真直接推进到感兴趣的阶段,大大减
少实验时间。
根据武器装备效能仿真实验体系的内在联系特点,实验空间的分割模式可以分为以下
几种:串联分割、并联分割、混合分割以及网络分割。
(1)串联分割的适用特点体系所包含的系统之间存在依赖关系,使得运行过程之间存
在前后依赖关系并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即前一过程的输出结果成为后一过程的影响条件,

11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或者说后一过程的输入条件依赖前一过程的输出结果。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存在前后依赖
关系的过程进行分割,形成串联的运行过程或者说串联的实验子空间。不同的子空间中,
可能包含不同的系统或者只体现系统不同的功能阶段。分割后的子空间可以根据其特点进
一步分割。
(2)体系的系统组成之间相对独立,存在并发关系或不存在依赖关系,使得运行过程
之间存在并发特征,在并发执行的过程中,参与运作的系统组成之间互不影响。这种情况
下,可以将这些并发执行的过程进行分割,形成并联的运行过程或者说并联的实验子空
间。分割后的子空间可以根据其特点,进一步分割。
(3)混合分割方法是将串联分割方法与并联分割方法综合起来对实验空间进行分割的
一种系统化方法。在体系实验中,一般根据较宏观的特性,进行串联或并联分割,对于分
割后的子空间可以根据其较微观的特性,进一步按照串联或并联分割的准则进行分割,直
到不能分割为止。混合分割后的实验空间呈现纵横交错的实验空间格局。混合分割后各个
子空间的组合计算将按照串、并联的组合计算规则,得到全空间的实验结论。混合分割的
实验评估模型也通过各个子空间的评估模型组合得到,其优化程度将随着分割的细致程度
提高而提高。
(4)很多情况下,体系实验的过程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例如存在反馈回路
等情况,使得难以按照串联或并联方式进行比较规整的分割。这种情况下,体系实验的各
个过程形成一种网络状的组合形式。对这种网络形式的复杂体系实验过程进行分割的方法
称为网络分割方法。网络分割方法代表了体系实验最为复杂的一种分割模式,具体的分割
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4.3 实验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简称 DOE)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如


何制定实验方案,以提高实验效率,并使实验结果能有效地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仿真实验设计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以仿真模型对研究对象,合理安排
仿真实验的一种方法论。它研究如何高效而经济地获取仿真实验数据信息,并科学地分析
处理,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目前,在军事系统工程领域,仿真实验设计技术已经在工程仿真方面得到大量成功的
应用,在系统效能仿真层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复杂的体系对抗仿真系统如何进
行仿真实验设计仍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4.3.1 仿真实验设计特点

仿真实验设计方法来源于物理实验设计。实验设计(DOE)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研究
工作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20 年代,英国学者 R.A. Fisher 运用均衡排列的拉丁方,解决了长

112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期未能解决的实验条件的不均匀问题,提出了方差分析法,创立了“实验设计”,从此实
验设计成为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Fisher 创立的物理实验设计是实验设计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在实验设计研究方面
F.Yates、R.C.Bose、O.Kempthome、W.G.Cochran、D.R.Cox 和 G.E.P.Box 对物理实验设计
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使该分支在理论上日趋完善,在应用上日趋广泛。正交表的
构造和开发是第二个里程碑,其中以日本田口玄一(Taguchi,1987)的正交表实验设计
法为最突出代表。而中国以华罗庚、方开泰等人为代表的科学家,研创的正交实验法与田
口正交表设计法相比,更容易操作,程序更简单,优化效率更高,后者与王元还提出了
“ 均 匀 设 计 ” 法 , 使 得 可 以 探 索 的 因 子 水 平 更 多 。 到 20 世 纪 60 年 代 , 田 口 玄 一
(Taguchi,1987)创造并推行了稳健实验设计,这是一种带有重大创新思想的实验优化方
法,成为物理实验设计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依靠这种稳健性技术,开发人员能以较短的
开发周期开发出相类似的一组或系列的稳健的、高质量的、具有优良可靠性的产品。随着
对实验设计的研究深入,又有很多学者提出一些更新的设计方法,诸如空间填充设计
(Ye,1998)、非线性设计以及定制设计(van Beer et al. 2007)等。
与物理实验(又称实物实验设计或经典实验设计)相比,仿真实验具备更好的可观性
和可控性,可以更好地运用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和物理实验设计有相同的一面。问题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作为仿真实验研究对象的仿真模型仅仅是客观世界的抽象,存在相对实
验框架的有效性问题,因此仿真实验设计又有其特殊性。
随着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以往一些描述现实实验的局限(如实验中存在一些不可控
因子或产生周期较长的因子的情况),在仿真中不再成为困扰我们的束缚。这既是机遇也
是挑战。所谓的机遇,即利用仿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系统行为的机理,由此为决策者提
供更加翔实可靠的信息,而这些帮助与信息在数量和特性上,与更传统的方法(如实物观
测)所能获得的信息具有极大的不同。同时,这也是一个挑战,这是因为它需要开拓一种
新的设计思路,这种思路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物理实验设计,而这一切不同的源头在于仿真
实验设计面向的对象是仿真模型而不是实物。
仿真实验不同于实物实验,它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导致了建立在这两者基础上的仿真
实验设计与物理实验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复杂的军事仿真中,诸如士
气、侵略性等对作战过程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因子是实验人员所感兴
趣的内容,物理实验对此无能为力,所以必须借助仿真实验设计;另外,对于诸如军事仿真
等具有大量不确定性和数据缺失的情况,决策者经常求助于实验分析人员以获得信息辅助他
们做出有效选择,而实验分析人员则要借助各类模型来调查此类复杂问题,不可避免地,就
会涉及这些模型是否合理,所获得的数据是否可信等问题,物理实验是无法回答这类问题
的,因为它不可能为了统计未来某年某类重武器的杀伤性,而等待数年,且用真人去实验,
而仿真实验设计则完全不受此困扰,它可以调整计算机时间来构建合理的实验框架或用模拟
的人去参与实验。所以诸多的学者热衷于讨论仿真实验设计所带来的好处。
对物理实验设计和仿真实验设计,结合物理实验和仿真实验的区别,对这两个概念进
行如下的比较分析。
(1)观测的对象间的差异。物理 DOE 是基于可观测的系统或实物;仿真 DOE 是基于

11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可实验的仿真模型。所以仿真 DOE 允许进行更大范围的实验,而这些实验可能是物理


DOE 在实验室或现场禁止或者无法进行的,其灵活性与重复性都强于物理 DOE。这是两
种实验设计存在差异的原因所在。
(2)解决的问题间的差异。物理 DOE 主要是解决农业、工业、医疗等实物实验中遇
到的实验安排问题,这些问题很具体,而且是可进行观测的;仿真 DOE 解决的是建立在
仿真模型基础上的,所关心的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3)设计的起点间的差异。物理 DOE 是根据实物实验的问题出发,主要研究因子及
水平搭配对指标的影响,即“检测关于因子效应的假定”;仿真 DOE 除了依据问题的本
身管理实验的实践约束和执行结果外,还兼顾仿真设计者的需求(比如,设计人员希望通
过获取的数据校验初始模型等)。
(4)设计的目的间的差异。物理 DOE 主要目的是建立数学模型和“寻优”过程,而
仿真 DOE 除了这两点,还有预测功能,此外其“寻优”更侧重于全局的“优”,有时则
是鲁棒的设计方案。
(5)因子的范围间的差异。物理 DOE 只能研究可控因子,对于不可控因子(完全不
能控制、难以控制、控制代价太高的因子),则主要通过随机化和区组尽量地消除它对结
果的影响,这是一种被动的处理;仿真 DOE 可以使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以及元模
型,定性或定量地研究这类因子;此外,仿真 DOE 还可以处理仿真运行有关的因子,比
如运行长度、随机数流的选择、时间流聚合批次大小等。
(6)设计的方式间的差异。物理 DOE 无法利用元模型,仿真 DOE 则可以充分利用元
模型的思想。元模型可以是整个真实系统的近似,也可以是真实系统中的子系统的近似。
尤其在出现主动元建模的概念之后,使基于数据的元模型更贴近真实系统,不再是个黑
盒,对于因果追溯的能力有所提高。
(7)分析的结果间的差异。物理 DOE 只能给出效应的具体数值;仿真 DOE 除了可以
给出数值,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可以给出因子对指标的影响趋势,这一点是仿真 DOE 具有
预测功能的基础。

4.3.2 仿真实验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方法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如何制定实验方案,以提高实验效
率,并使实验结果能有效地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实验设计方法分为单因子实验设计和多因子实验设计。多因子实验设计应用较多,又
分为区组设计、筛选设计、响应曲面设计、空间填充设计等几类。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实
验设计方法。更多的实验设计方法可以参考各类介绍实验设计的经典教材(如 Box et al.
1978, Box & Draper, 1987, Montgomery, 2000, Myers & Montgomery, 2002 等)。

1.完全随机设计

这种设计又称为单因子实验或一次一因子实验,它是最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法之一,其
设计单纯,即每次实验只变动一个因子,而其余因子必须保持固定,研究单因子的变化规

114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律。它主要采用随机化技术,故又称为完全随机设计,该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某一个主
要因子的效应,在研究过程中不必考虑其他的干扰因子。它是根据重复和随机化两个基本
原理设计的实验,实验的每一个处理都有若干个重复的实验单元,根据重复数相等与否又
称为平衡(不平衡)完全随机设计,这些实验单元在实验中的地位是完全随机的。它的优
点在于设计与分析比较简单,但是所能考察的因子个数以及因子水平较少、实验精度较
差,且只能用于研究单个因子的主效应,无法考察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

2.正交设计

正交设计是一种采用部分因子实验设计的方法,在较少的运行次数下可以获得较多的
信息。正交设计使用正交表来对因子水平加以安排,以确定最佳的设计点组合,并根据正
交性准则来挑选代表点,使得这些点能够反映实验范围内各个因素和实验指标之间的关
系。正交设计在挑选代表点时有两个特点:均匀分散和整齐可比。“均匀分散”使得实验
点具有可比性,“整齐可比”便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正交设计使用方便,且具备全设计空间搜索能力。使用正交表来安排实验的一般步骤
为:选择合适的正交表;将因子放到正交表的表头上;将正交表中的数字替换为相应因子
4
的水平;根据正交表安排实验。表 4.2 所示的是一张 9 行 4 列的正交表,记为 L9 (3 ) ,这
里“L”表示正交表,“9”表示 9 个不同条件的实验,“4”表示正交表最多可安排 4 个
因子,“3”表示每个因子应取 3 个水平。

表 4.2 正交表示例

序 号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因子 4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3.均匀设计

均匀设计因将设计点均匀分布于设计空间而得名,该方法是只考虑实验点在设计空间
内的均匀散布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均匀设计从全面实验中挑选出部分代表性的实验点,
这些实验点在实验范围内充分均衡分散,并反映体系的主要特征。均匀设计的优点在于能
够以较少的实验次数更好地表示设计空间,特别是水平比较多的情况。
与正交设计相似,均匀设计也是使用设计表来安排实验,且设计表使用步骤类似。每

11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一个均匀设计表有一个代号 U n ( q s ) 或 U n* ( q s ) ,这里“U”表示均匀设计表,“n”表示 n
个不同条件的实验,“s”表示正交表最多可安排 s 个因子,“q”表示每个因子应取 q 个
水平,有无“*”表示了两种不同的均匀设计表,通常有“*”的均匀设计表有更好的均匀
性,应优先选用。表 4.3 给出了一个均匀设计表 U 6* (6 4 ) ,表示该表包含 4 个因子,每个因
子有 6 个水平,总共要做 6 次实验。但是,与正交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均匀设计除了设
计表之外,还提供了与其对应的使用表。

表 4.3 均匀设计表示例

序 号 因子 1 因子 2 因子 3 因子 4

1 1 2 3 6

2 2 4 6 5

3 3 6 2 4

4 4 1 5 3

5 5 3 1 2

6 6 5 4 1

4.析因设计

析因设计又称网格化设计,网格无须保持一致,即可以存在一种 2k13k 2 设计,其中有


k1 个因子具有 2 个水平,k2 个因子具有 3 个水平。如果网格保持一致,即每个因子都有
m 个水平,则根据是否对所有的处理组合进行实验,分为全析因设计和部分析因设计。
k
考虑 k 个因子,每个因子有 m 个水平的全析因实验,需要的运行次数为 m 。因此,
随着因子数增加,运行次数呈指数倍增加。对于考虑具有适度因子数量且没有太多水平值
的时候,全析因设计是特别有效的,其优点是可用来分析全部主效应,以及因子间各级的
交互作用。当因子多于 5 个时,建议使用部分析因设计。
部分析因设计对全析因设计所考察的处理组合进行合适的选择,只对其中的部分进行
实验运行。对于许多情况,在因子的两个(有时可能是三个)水平上考虑其对响应的影响
就足够了,而为了能以尽可能少的运行代价获得最多的实验信息,人们多采用部分析因设
计。在部分析因设计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混淆”,比如我们用因子 x1 和因
子 x2 的交互作用来估计因子 x3 的主效应,这样就把因子 x3 的主效应估计量与因子 x1、
x2 的交互作用估计量混淆在一起。“混淆”是构建部分析因设计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
“混淆”来实现对某些交互作用的估计,但是不能对所有的高阶交互作用都进行估计。

5.中心复合设计

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 Design,CCD)是一种进行分批实验的方


法,它在两水平因子设计的基础上,增加若干个中心点(重复取样),并且每个因子增加两
个“星点”而得到,每个因子新增的两个星点重新给定了它的最大与最小值,其设计方法过
程如图 4.4 所示。总的来说,因子数为 n 的问题中,CCD 点数目至少有 2n+2n+1 个。

116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CCD 有如下一些优点。
(1)可以序列地运行。它的点自然地分成两个子集,第一个子集估计线性作用和任何
2 个因子的相互作用;第二个子集(增广点集)估计曲线作用。如果由第一个子集得到的
分析数据表明缺乏明显的曲线作用时,就不需要再增广第二个子集了。

图 4.4 CCD 设计过程示意图

(2)效率非常高,它提供了实验变量效果的许多信息,只要求运行很少的次数就可得
到全局实验误差。
(3)非常灵活,它的几种变形使得它们可在不同的区域运行。
CCD 的星点个数总是设计所包含因子数的两倍,即有 k 个因子的 CCD 设计则有 2k
个星点。星点表现了设计空间中每个因子的新的限制值(低和高)。根据所使用的析因点和
星 点 所 处 的 位 置 , 可 以 将 CCD 划 分 为 三 类 : 外 接 中 心 复 合 ( Central Composite
Circumscribed,CCC)、嵌套中心复合(Central Composite Inscribed,CCI)和表面-中心
复合(Central Composite Faced,CCF)。如图 4.5 所示,CCC 探索的过程空间最大,而
CCI 探索的最小。CCC 和 CCI 都是可旋转性设计,但是 CCF 不是。一般根据因子数和设
计所需要的性质来确定选择何种设计。

图 4.5 三类 CCD 的比较图

6.拉丁方及相关设计

它是指拉丁方设计以及相关的希腊—拉丁方(Graeco-Latin Square)、超—希腊—拉
丁方(Hyper-Graeco-Latin Square)设计。用拉丁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排列的具有一定
性质的方阵称为拉丁方。拉丁方的阶数即为拉丁方的行数和列数。用拉丁方编制的实验设
计称为拉丁方设计,用行或列作为区组的实验设计称为拉丁方区组设计。拉丁方具有正交
性,且行列皆有,正交表更严格;拉丁方的行或列调换不改变其性质。拉丁方的上述两条
性质是用之进行两向干扰控制的依据,拉丁方设计及相关设计是一种对 2~4 个干扰因子
进行区组的有效设计。具体应用时,依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一个所需阶数的标准
拉丁方或相关设计,再对该拉丁方表随机地调换它的行和列来安排实验。两向干扰控制指

11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的是拉丁方设计用来消除两个干扰源,也就是说,从两个方向来系统地区组化。这样,拉
丁方设计的行和列,实际上就表示了两种随机化约束。
利用拉丁方控制两向干扰有如下特点:处理数受到限制,一般为 2~4 个;可直接利
用行和列控制两向干扰,不需另列干扰控制表,也不需要另外安排重复实验,因为用一个
完整的拉丁方安排的实验已含有重复实验,重复次数等于其阶数,拉丁方也可用于控制单
因素实验时的两向干扰;两个方向的干扰控制都是完全区组设计,两个方向的区组数相
等;可以不进行指标矫正,同一序号的实验多次重复结果的平均值即为其矫正值。

7.随机化区组设计

先按一定规则将实验单元划分为若干同质组,再将各种处理随机地指派给各个区组设
计就是随机化区组设计。显然,随机化区组实验是应用复制、随机化和区组三个基本原理
设计的实验。
查看某一随机化区组实验的有效方法是将其看做一系列完全随机实验,每次运行在整
个实验的其中一个区组之内。其特点在于,每个处理在每个区组内仅出现一次;每个区组
内各种处理也仅出现一次,且其次序是随机的。
其优点在于:设计和分析简单,易于掌握,即使出现缺失情况,仍可以进行估计;能
提供无偏的实验误差估计,实验精度较之完全随机设计高;对实验要求不苛刻,只要求区
组内同质,所以适用范围较广;单因子实验和多因子实验都可以使用,可以分析出因子间
的交互作用。
其缺点在于:处理数不宜过多,控制在 10 个左右(链式区组设计可以处理 10 个,甚
至几十个),当处理数太多时,区组内实验单元数增多,会降低区组的效率;仅实行单方
面区组,精确度不如拉丁方设计。

4.3.3 仿真实验设计方法分析和选择

1.仿真实验设计目的

(1)比较。当我们希望知道某个重要因子对响应具有什么影响,或该因子是否具有显
著效应,则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实验,比较因子的效应,这类似于单因子实验设计。
(2)筛选。如果遇到复杂的问题,该问题中具有若干因子,而我们希望可以筛选出某些
具有重要主效应的因子,则需要使用具有筛选目的的实验设计。
(3)建模。仿真实验人员期望能够通过实验设计获取实验数据,调整模型系数(调整
系数具有最大准确度,确保模型的复制有效性)或形式(调整模型类型,如一阶多项式或
二阶多项式等,确保模型的预测有效性),获得更精确的模型,它强调了实验设计对仿真
人员深入理解问题,构建更合理的仿真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4)优化。该部分包括优化因子搭配目的和回归分析目的。其中优化因子搭配目的是
指:当期望知道哪些因子及其水平的“最佳”搭配能够获得最优(最大或最小,或满足预
先规定条件的)响应,此时就需要优化因子搭配实验,或混和设计;而回归分析目的,它

118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与优化因子搭配目的类似,不过后者更倾向于对某一个响应值的寻优,即寻找几个因子及
其水平的最优搭配,得到该项响应的局部最优。

2.仿真实验设计方法的分析

尽管 DOE 在农业、临床实验、工业产品设计等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是在仿真实
践中还没有被广泛有效地使用。这是因为许多设计方法最初都是由现实世界的实验驱使而
产生的,这些实验直接和现实实验数据相关,虽然之后这些方法被用于仿真研究,但这些
设计并非针对仿真实验设置的。所以,物理 DOE 不关心仿真设计者的模型需求,而只关心
实验约束及执行结果,最终导致仿真人员只使用特定的 DOE 方法来处理问题,让问题适应
于设计,而不是根据问题本身和实验者的需求来调整设计,并识别哪种设计最好。鉴于
此,Van Beers 等人(Van Beers& Kleijnen 2007)提出应该“裁剪”实验设计以适应仿真,
他们提出了一种用户定制序贯设计方法。而 Kleijnen 等人分析了实验设计可能会遇到的问
题,建议仿真分析人员必须考虑如下 4 个方面:
(1)遇到的问题类型及特征;
(2)解决该问题所需仿真 DOE 的特征;
(3)仿真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约束与特征;
(4)如何有效地分析和传递结果。
我们不能绝对地说某一实验设计一定优于另一种实验设计,因为任意一种实验设计都
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问题。我们选择何种实验设计的出发点是①实验目的;②问题的复杂
性,即因子个数及水平情况;③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时间、资源等。

3.仿真实验设计方法的选择

对于处理同一个问题的实验,可能有几种设计方法同时适用,那么它们之间孰优孰
劣?抑或设计者碰到某一类问题,在现实中没有对应的原型,或者我们对该系统了解甚
少,无法根据经验提出有建议性的设计方法,此时如何选择适合的实验设计呢?
Lucas 等人认为“实验设计的适当性主要取决于模型曲面的外形和可行样本数目,没
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设计。”
Kleijnen(2004)根据这种情况,提出了评估设计的标准为:①想定的数量,②正交
性,③效率或能力,④空间填充和偏差保护,⑤处理因子水平组合约束的能力,⑥设计构
造和分析的难易程度。
依据诸多学者的研究基础,我们总结出一些常用设计方法的一般性质。按照表 4.4 左
侧列出的性质给实验设计方法打分,以此来分析哪些方法是较为合适的设计方法。

表 4.4 实验设计方法性质比较
完全随 随机区 析因 PB 边界 中心复 BB 拉丁超立 正交 均匀 基于频
机设计 组设计 设计 设计 设计 合设计 设计 方设计 设计 设计 率设计
简易性 ● ● ● ◎ ◎ ◎ ◎ ◎ ◎ ◎ ⊙

可控性 ● ◎ ◎ ◎ ◎ ⊙ ⊙ ● ● ● ◎

11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续表
完全随 随机区 析因 PB 边界 中心复 BB 拉丁超立 正交 均匀 基于频
机设计 组设计 设计 设计 设计 合设计 设计 方设计 设计 设计 率设计
用途广
⊙ ⊙ ● ◎ ◎ ◎ ◎ ◎ ◎ ◎ ◎
泛性

普适性 ● ● ◎ ◎ ◎ ◎ ◎ ● ● ● ⊙
模型独
● ● ⊙ ⊙ ⊙ ◎ ◎ ● ● ● ⊙
立性
输入多
● ● ◎ ◎ ◎ ◎ ◎ ● ● ● ●
样性
高效性 ⊙ ◎ ◎ ● ◎ ◎ ◎ ● ● ● ●

正交性 ⊙ ⊙ ● ● ● ● ● ◎ ⊙ ⊙ ⊙

旋转性 ⊙ ⊙ ⊙ ⊙ ⊙ ● ● ● ◎ ◎ ⊙

均匀性 ⊙ ◎ ◎ ◎ ◎ ◎ ◎ ◎ ◎ ● ◎
空间填
⊙ ⊙ ⊙ ⊙ ⊙ ⊙ ⊙ ● ● ● ●
补性
序贯性 ◎ ◎ ● ● ● ● ● ◎ ⊙ ⊙ ⊙

稳健性 ⊙ ⊙ ◎ ◎ ◎ ● ⊙ ◎ ◎ ◎ ◎
预测有
● ● ⊙ ⊙ ⊙ ◎ ◎ ⊙ ◎ ◎ ◎
效性
易用性 ● ● ● ● ◎ ● ● ● ◎ ● ⊙

评分 7.5 8 8 7.5 6.5 9 8 11 9.5 10.5 5.5


●:设计方法很容易具有该性质(×1)
◎:设计方法在一定的限制下具有该性质(×0.5)
⊙:设计方法很难支持或很难表现该性质(×0)

(1)简易性:表示该方法原理相对简单,或者构建起来简单,该方法的实施操作比较
容易。
(2)可控性:表示该方法可以由用户制定其运行次数,控制实验的运行规模。
(3)用途广泛性:表示该方法胜任于多种实验目的。
(4)普适性:表示该方法具有拟合多种类型(线性、二次或更复杂)模型的能力。
(5)模型独立性:表示该方法不受模型的约束,它指在 DOE 构建之前无需建立特定
的模型,如果在某一假设支持的模型上该 DOE 表现出所需的性质,尽管该模型最终被证
实是错误的,而该 DOE 对于新建立的模型还能具有所需的性质。
(6)输入多样性:表示该方法支持连续/离散变量的组合输入。
(7)高效性:表示该方法可以快捷有效地分析大量变量(10 个以上)的能力。
(8)正交性:在 p 维因素空间内,如果实验方案 ε(N)使得所有的 j 个因素的不同水平
xij 满足
⎧N
⎪∑ xij = 0 ( j = 1, 2," , p )
⎪ i =1
⎨N
⎪ x x = 0 (h ≠ j )
⎪⎩∑
i =1
ih ij

120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则称该方案具有正交性。一种设计方法如果使所选的实验方案具有正交性,则称该方法具
有正交性。正交性可以减少实验次数,消除各种效应间的相关性,使得因素效应、交互作
用效应等的计算分析大大简化,是实验设计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性质。

(9)旋转性:在 p 维因素空间内,如果某一实验方案 ε(N)使得实验指标回归值 y 的预

测方差 D( y )仅与实验点到实验中心的距离 ρ 有关,则称方案 ε(N)具有旋转性。称某一设
计方法具有旋转性,即预测方差只依赖于设计点到设计中心的距离;换句话说,在任一点
x 上被预测的响应的方差只依赖于 x 到设计中心点的距离。具有旋转性的设计可以绕其中
心点旋转,而不会改变 x 的预测方差。该性质是响应曲面设计,尤其是二次模型设计的理
想的性质。旋转性能够保证实验空间中同一球面上各点的预测方差相等,这样就消除了方
差的方向性,减少方差对预测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创造条件。
(10)均匀性:如果实验方案 ε(N)使所有实验点按一定的规律充分均匀地分布在实验
区域内,每个实验点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则称该方案具有均匀性。称某一设计方法具有均
匀性,是指该方法选择的实验点在空间中具有均匀分布的能力。
(11)空间填补性:表示该方法可以表现设计空间的所有部分,即该设计是否可以分
散实验点,使得某一输入区域的所有部分都能均等地表现?设计空间内部是否还存在较大
范围的需要解释但却未采样的区域?
(12)序贯性:表示该方法具有可以通过增加额外的运行获得所需性质的能力。另
外,允许利用最新搜集的信息来选择新的实验点的设计方法,具有序贯性。
(13)稳健性:若一个实验方案 ε(N),对各种噪声因素不敏感,或者具有较好的抗干拢
性,则称该方案具有稳健性,也称鲁棒性。如果该设计方法选择的实验方案具有稳健性,称某
一设计方法具有稳健性。换句话说,该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都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14)预测有效性:表示该方法在未经实验的输入上进行有效预测的能力。也就是
说,如果 DOE 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需要的数据来构建元模型以预测在未实验输入上的响
应,该模型对实验区域外的数据仍然有效,并能产生较好的预测质量,则称所对应的设计
方法具有预测有效性。
(15)易用性:表示该方法易于使用程序快速实现,或者将该方法的产生的计算成本
低,则可视为该方法具有易用性。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拉丁超立方、均匀设计、正交设计以及中心复合设计是比较
好的设计方法。而表中最后一列的评分也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这种评分标准是恰当的。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核心的工作是根据具体的应用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实
验设计方法选择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实验的效率以及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前面指出选择实验设计方法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只能根据具体的应用问题做出一些合
理的选择。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性质的重要度,比如当对实验设计方法的
简易性要求比较高时,就可以赋于简易性更高的权重,然后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完全随机设
计和析因设计更好。

12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4.3.4 仿真实验设计过程

仿真实验设计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个步骤。
(1)明确仿真实验目标,根据仿真实验目标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校验型实验、筛选型实
验、探索型实验、评估型实验等实验类型,不同实验目标和实验类型所采用的实验设计方
法会有不同。
(2)进行仿真变量的辨识和分类,仿真实验设计不仅要考虑作为实验设计因子的独立
变量和作为实验响应的因变量,而且要考虑噪声变量和中间变量。
(3)选择可以描述仿真模型行为的概率模型。
(4)选择实验设计方法,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包括正交设计方法、均匀设计方法、拉
丁方设计方法、全因子实验设计方法与自由实验设计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决定了实验因
子、水平的组合以及仿真实验的次数。
(5)验证所选择的实验设计方法的属性,主要检查所选的实验设计方法能否满足置信
度或置信区间的约束。

4.3.5 体系仿真实验设计

武器装备作战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衔接配套的功能系统构成、可以单独遂行某种作
战任务的闭合回路,也称任务系统。例如,以坦克、飞机、舰船等大型主战装备为载运平
台,作战武器与保障装备共同构成的各种对地、对海、对空或信息对抗等作战系统等。
武器装备体系(系统之系统/巨系统)是由多种集群系统构成的、具有一体化协同作
战能力的使命巨系统,例如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力量。
体系对抗仿真系统具有多个层次,任何单一的仿真系统层次都无法胜任全部的装备论
证任务,只有将分辨率不同的多个模型和不同层次上的仿真系统联合使用,并掌握有关威
胁、环境、战术等多方面的数据,才能完成如此复杂的任务。
然而,对于复杂系统,尤其是诸如体系对抗仿真系统,在进行仿真实验时,由于体系仿
真系统内的实体众多,而且存在大量的模型参数与状态变量,仿真实验复杂度大大增加。
因此,体系仿真实验需要借鉴一般仿真实验设计方法,同时考虑体系仿真的多分辨
率、多层次、多数据源等特点。
表 4.5 给出了传统实验设计假设与体系仿真实验设计假设的区别。

表 4.5 传统实验设计假设与应用于体系仿真实验设计假设对比

序号 传统 DOE 假设 体系仿真 DOE 假设

1 小/中等数量因子 大量因子

2 线性 非线性

3 稀疏效应 许多重要效应

4 高阶交互可忽略 重要的高阶交互

122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续表
序号 传统 DOE 假设 体系仿真 DOE 假设

5 均匀质误差 非均匀质误差

6 正规误差 误差结构变化

7 黑盒模型 存在大量专家意见

8 单变量响应 许多感兴趣的性能指标

拉丁超立方设计由于具有效率高、空间填补、设计柔性以及对因子、水平、采样约束
小的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适合体系仿真的实验设计方法,尤其当因子是定量的时候。其中
“正交拉丁方”和“几乎正交拉丁方”具有许多优势。
基于跨层次仿真的实验规划方法对体系仿真实验的开展有较大支持作用。目前,体系
仿真实验设计方法的研究仍在继续中。

4.4 实验框架方法

实验框架这个概念是由 B.P. Zeigler 提出的,旨在提供一种对不同的系统边界、分解


方式以及建模目标进行系统化组织的综合框架。实验框架通过描述实验形式来刻画建模目
标,至少包括感兴趣的输入-输出变量。所谓输入变量就是指不受模型或者原型系统本身
所控制的变量,因而必须由实验人员或者原型系统环境所决定。所谓输出变量就是根据对
输入行为的响应而确定的存在于模型内的变量,或者可由原型系统观测的变量。实验框架
建立了一个空间,在该空间内数据以输入-输出对偶时间序列的形式进行采集。实验框架
还包括运行控制变量以及运行控制约束。只要相应控制变量的约束得以满足,实验框架就
可以保证模型的行为是该实验框架所感兴趣的。由于实验框架和建模目标关联密切,因此
可以基于实验框架,按需开展仿真实验。

4.4.1 实验框架的基本内涵

在 B.P.Zeigler 的理论体系中,实验框架具备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认为,实验框架就
是对系统进行观测的数据项的类型定义;第二重含义认为,实验框架是与目标系统在特定
条件下进行相互作用的特殊系统 SE,这时实验框架实际上可以视为目标系统的观测器,
这时它一般由生成器 SG、接收器 SA 与转换器 ST 三类构件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在于产生
系统的输入段,监控系统的实验条件和观察并分析系统的输出段。
实验框架与系统(模型)的相互关系见图 4.6。

12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4.6 实验框架的系统论含义

实验框架将建模目标转化为系统或模型的实验
条件。它以规范的方式定义了建模与仿真的最终目
标。典型的情况下,建模目标与系统设计相关。系
统设计方案的评估需要系统的效能指标来测度。为
了计算这些评估指标,模型中必须包含某些输出变
量,由模型输出变量到评估指标的映射通过实验框
架的转换器完成。在输出变量与评估指标之间往往
图 4.7 实验框架与建模目标关系
存在多层映射关系,如图 4.7 所示。
在 B.P.Zeigler 的理论体系中,实验框架的作用非常重要。实验框架与仿真模型相分离
的思想,是仿真建模方法学中的重大进步。通俗地说,实验框架是对系统进行观测与实验
的条件规范,它以规范的方式定义了建模与仿真的最终目标。实验框架与系统之间并没有
一一对应关系。因为在对同一系统进行建模时可以有多个建模目标,而对不同的系统进行
建模时可以有同样的目标,所以对同一系统可以指定多个实验框架;反过来,同一实验框
架可以适用于多个系统。
例如图 4.8 描述一个引导 SIAP 飞行事件的虚拟环境项目的基本实验框架。这个框架
确定数据记录框架的组成,包括输入激励、控制、量度、分析。其中输入激励是指仿真实
验的输入,这里参考想定,考虑输入轨迹的影响因素;度量并分析是指在运动学精度要求
下,最大允许的偏差范围;控制是指控制采样速率、轨迹偏差、雷达偏差等;输出响应是
指仿真实验的输出,如局部轨迹、远程轨迹等。
这种开发方式使得实验框架和模型或待测系统相分离。而且,实验框架变成可重用
的,可以与许多不同但相似的模型或系统耦合,
这个例子可以推广到分布式系统,不同功能模块部署在不同位置,对于资源很少部署
在固定位置的系统尤其适合。一个分布式环境包括不同的网络节点,通过通讯网络连接起
来。这个框架在分布式环境中可以支持体系作战效能仿真,满足开发者、测试者、使用者
等不同需求。

124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图 4.8 飞行事件的数据记录实验框架例子

4.4.2 实验框架的描述层次

借鉴 Bernard P. Zeigler 与 Hessam S. Sarjoughian 等人的研究成果,下面给出实验框架


四个层次的形式描述,它们分别是需求层次、概念层次、设计层次与实现层次。表 4.6 给
出了各个描述层次实验框架形式体系的一览表。

表 4.6 实验框架的描述层次

序号 描 述 层 次 形 式 体 系

1 需求层实验框架 (T, I, C, O)

2 概念层实验框架 (T, I, C, O, ΩΙ, ΩΧ,SU)

3 设计层实验框架 (T, I, C, O, ΩΙ,Ν, ΩC,NSUN )

4 实现层实验框架 (TP, IP, CP, OP, ΩPΙ,Ν, ΩPC,N, SUPN )

1.需求层实验框架

需求层实验框架为如下四元组:
EFR = (T, I, C, O)
满足约束:
T 为时基;
I 为输入变量集;
C 为控制变量集;
O 为输出变量集。

12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2.概念层实验框架

概念层实验框架为如下七元组:
EFC = (T, I, C, O,ΩΙ, ΩC, SU )
满足约束:
T 为时基;
I 为输入变量集,X=i1×…×in(ii∈I)为输入变量值域的叉积;
C 为控制变量集,L=c1×…×cm(cj∈C)为控制变量值域的叉积;
O 为输出变量集,Y=o1×…×op(ok∈O)为输出变量值域的叉积;
ΩI ⊂ ( X, T )为可接受的输入段集;
ΩC ⊂ ( L, T )为可接受的控制段集;
DE = {(ω, ρ)| ω∈ΩI, ρ∈(Y, T), dom(ω)= dom(ρ)}为实验框架的行为空间;
SU 为聚合映射集, dom (SU) = DE。

3.设计层实验框架

设计层实验框架与概念层实验框架类似,主要的区别在于设计层实验框架针对耦合仿
真模型的特点,分别定义各个模型组件的可接受输入段ΩΙ,Ν、可接受控制段ΩC,N 以及聚合
映射 SUN,其中下标 N 表示模型序号。
EFD= (T, I, C, O,ΩΙ,Ν, ΩC,N, SUN )
满足约束:
T 为时基;
I 为输入变量集,X=i1×…×in(ii∈I)为输入变量值域的叉积;
C 为控制变量集,L=c1×…×cm(cj∈C)为控制变量值域的叉积;
O 为输出变量集,Y=o1×…×op(ok∈O)为输出变量值域的叉积;
ΩΙ,Ν ⊂ ( X, T )为各个仿真模型可接受的输入段集;
ΩC,N ⊂ ( L, T )为各个仿真模型可接受的控制段集;
DE = {(ω, ρ)| ω∈ΩI, ρ∈(Y, T), dom(ω)= dom(ρ)}为实验框架的行为空间;
SUN 为各个仿真模型的聚合映射集, dom (SUN) = DE。

4.实现层实验框架

实现层实验框架将设计层实验框架参数化,形成如下七元组:
EFI= (TP, IP, CP, OP, ΩPΙ,Ν, ΩPC,N, SUPN )
满足约束:
TP 为时基;
IP 为输入参数集,I 为输入变量集(输入变量可以由输入参数生成),
X=i1×…×in(ii∈I)为输入变量值域的叉积;
CP 为控制参数集,C 为控制变量集(控制变量可以由控制参数生成),
L=c1×…×cm(cj∈C)为控制变量值域的叉积;

126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OP 为输出参数集,O 为输出变量集(输出变量可以由输出参数生成),
Y=o1×…×op(ok∈O)为输出变量值域的叉积;
ΩPΙ,Ν ⊂ ( X, T )为各个仿真模型可接受的输入段集;
ΩPC,N ⊂ ( L, T )为各个仿真模型可接受的控制段集;
DE = {(ω, ρ)| ω∈ΩI, ρ∈(Y, T), dom(ω)= dom(ρ)},为实验框架的行为空间;
SUPN 为各个仿真模型聚合映射集, dom (SU) = DE。

4.5 单层次仿真实验分析方法

仿真实验的结果由计算机计算得出,而在多数情况下,计算机输出的仿真数据并不能
直接作为评估的输入,需要对仿真实验样本进行分析整理。因此仿真实验结果分析是仿真
实验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实验结果的分析,是为了缩小“实验事实”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出入。一般而言,
作战效能仿真实验的结果表现为一系列数据,如装备作战效果数据、武器杀伤数据、各阶
段剩余兵力等。对这些原始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应该分四个层次进行:
(1)对于一次仿真实验如何分析(过程可视化分析、事件序列因果追溯分析、统计分
析等);
(2)对于一组仿真实验如何分析(蒙特卡罗统计分析、实验次数、误差、假设检验等
问题),即相同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3)对于多组仿真实验如何分析(针对实验设计方法的分析方法),即不同条件下得
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实验分析;
(4)针对跨层次仿真的实验分析(基于仿真元模型的方法)。
本节将给出前三个层次的仿真实验分析方法,后面将专门研究跨层次仿真的实验分析
方法。

4.5.1 针对单次仿真的实验分析方法

单次仿真实验分析是指对一次仿真运行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单次仿真结果
可以进行过程可视化分析、事件序列因果追溯分析和统计分析等。

1.过程可视化分析方法

在单次仿真运行过程中,对仿真运行过程进行监控,采集数据,对过程进行可视化分
析。例如某弹道导弹攻防对抗仿真系统单次仿真运行过程中,采集与其弹道导弹拦截过程
相关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现,并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等。
通过过程可视化分析方法,可以获得仿真运行结果的直观印象,初步分析仿真结果的
正确性及其产生原因。图 4.9 和图 4.10 给出我们所研制的某型导弹突防效能仿真系统的仿

12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真实验结果可视化分析界面。

图 4.9 拦截弹弹道示意图

图 4.10 雷达观测系测量图

2.事件序列追溯分析法

在单次仿真运行中,会产生一系列事件。对事件序列进行跟踪分析,追溯事件发生的
起因、过程与结果,可以辅助分析仿真事件的正确性。
事件跟踪主要用于跟踪仿真过程中生成的事件,支持用户验证仿真模型,检查事件逻

128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辑的正确性。由于作战效能仿真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实体,并产生大量的事件。如果没
有事件观察和跟踪功能,将会引起观察上的混乱,所以需要集成化的事件跟踪组件自动完
成事件的分类、显示功能。事件跟踪主要包括战场空间实体模型运行中保存事件和仿真后
观察事件两个过程。
在进行事件跟踪时,需要分为两个步骤完成,一是仿真运行中事件数据的保存,二是
事件的观察和显示。事件数据的保存主要由战场空间实体根据事件数据管理接口进行保
存。事件的观察主要采用可视化的方法显示事件,对事件在时间和实体上进行分类显示。

1)事件数据管理

事件数据管理主要是根据战场空间实体的特点,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管理仿真运行中
产生的事件数据,并采用 XML 标准完成事件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工作。

2)事件的观察和显示

事件的观察和显示主要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显示事件,对事件在时间和实体上进行分
类显示。
图 4.11 给出了我们所研制的 SIM2000 空军战役效能仿真系统的事件观察器的界面,
由于保密原因,对结果进行了处理。

图 4.11 事件观察器的界面

3.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单次仿真运行实际上是单组单样本的仿真实验。单次仿真运行结果的统计分析分为两

12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种,一种是终态仿真的结果统计,另一种是稳态仿真的分析。

1)结果统计

对单次作战仿真实验的统计分析主要是开展结果统计。结果统计是对单次仿真的原始
数据进行分类的统计,以支持下一步的评估分析。通过对单次仿真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
从全局上把握单次仿真的结果。
在作战效能仿真实验运行一次后,其统计分析模式为,每次获取一次模拟样本后,进
行敌、我双方的作战结果统计分析。例如在作战仿真实验运行一次后,从作战效果、毁伤
和自身消耗等方面从全局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1)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统计;
(2)对参战兵力完成其分配任务的情况进行统计;
(3)对完成阶段作战任务的情况进行统计;
(4)对目标毁伤情况进行统计;
(5)对平台的生存、击毁、损伤情况进行统计;
(6)对武器的消耗、命中、毁伤等情况进行统计。

2)稳态仿真分析

在仿真研究中,除了终态仿真研究之外,还需要研究一次仿真运行时间很长的仿真,
研究系统的稳态性能。在仿真运行过程中,每相隔一段时间即可获得一个观测值 Yi,从而
可以得到一组自相关时间序列的采样值 Y1, Y2, …, Yn,其稳态平均值定义为
1 n
ν = lim ∑ Yi (4.1)
n →∞ n
i =1

如果 v 的极值存在,则 v 与仿真的初始条件无关。
稳态仿真结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系统状态变量的估计及使估计值达到给定精度要求
的停时。
(1)批均值法
一般来说,对于稳态仿真若采用类似重复运行法那样利用全部观测值进行估计,得到

的估计值 Y 与实际的稳态值 Y 之间会有偏差。

b =Y −Y (4.2)

这里 b 称为在点估计 Y 中的偏倚,这个偏倚是由人为的或任意的初始条件所引起的,
我们希望得到一个无偏估计,至少希望偏倚值 b 相对于 Y 值尽可能地小。
如果在点估计中有明显的偏倚,采用大量的重复运行来减少点估计的变化范围,可能
会导致错误的置信区间,这是因为偏倚不受重复运行次数的影响,增加重复运行次数只会
使置信区间围绕错误的估计点(Y+b)变短,而不会围绕 Y 变短。
为了降低偏倚的影响,可以采用批均值法。批均值法的基本思想是:设仿真运行时间
足够长,可以得到足够多的观测值 Y1, Y2, …, Ym,将 Yi(i=1, 2, …, m)分为 n 批,每一批中
有 l 个观测值,则每批观测数据如下。

130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第一批:Y1, Y2, …, Yl
第二批:Yl+1, Y l+2, …, Y2l
#
第 n 批:Y(n-1)l+1, Y(n-1)l+2, …, Ynl
首先对每批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得出每批数据的均值
1 l
Y j = ∑ Y( j −1)l + k (4.3)
l k =1
由此可得总的样本均值
1 n 1 m
Y = ∑
n j =1
Y j = ∑ Yi
m i =1
(4.4)

此即 v 的点估计。
为了构造ν的置信区间,需要假定 Y j 是独立的且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并具有相
同的均值和方差。此时ν的近似 100(1-α)%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ν = Y ± tn −1,1−α 2 S 2j (n) n (4.5)
式中
1 n
S 2j (n) = ∑ (Y j − Y )2
n − 1 j =1
(4.6)

n 为观测值的批数。
(2)再生法
在批均值法中,将一次长度为 m 的稳态仿真结果分成等长的若干批数据进行处理;
批长度的确定对于这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批均值法的效能。到目前为止,选
取批长度的原则尚未完全确定,因此有必要考虑其他有效的方法。
在仿真过程中,随着仿真时钟的推进,系统的状态变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果在某
一时刻观测到了系统一组状态变量的数值,而在其后的若干时间之后又重新观测到系统的
完全相同的一组状态变量的数值,则称所观测的系统为再生系统。也就是说,在稳态仿真
中,系统从某一初始状态开始运行,若干时间后重新达到该状态;这时可以认为系统重新
到达该状态后的过程相对于以前的过程是独立的,这就相当于系统在此时刻重新运行,显
然在若干时间后这种状况将重复发生。因此,这个重复的过程称为系统的再生周期,而系
统初始状态重复出现的时刻点称为系统的再生点。再生法的思想就是要找出稳态仿真过程
中系统的再生点,由每个再生点开始的再生周期中所获得的统计样本都是独立同分布的,
可以采用经典统计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并构造参数值的置信区间。
再生法往往难以适用于实践中,因为大部分仿真要么没有再生点,要么没有很长的周
期长度。该方法成功应用的两类系统是存货系统和高度可靠的通信维修系统。
(3)稳态序贯法
设某次稳态运行得到的观测值是 Y1, Y2, …, Ym,其批长度为 l,共 n 批,每批观测值
均值为 Y j ( j = 1,2, " , n) ,总体样本均值为 Y 。

13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在利用批均值法进行计算时,假定每批观测值的均值是独立的,但实际上 Y1 , Y2 , " , Yn
是相关的。为了得到不相关的 Yj ,直观的做法是,保持批数 n 不变,不断增大 l,直到满
足不相关的条件为止。如果 n 选择过小,则 Yj 的方差加大,结果得到的置信区间就会偏
大;为此,n 也必须足够大。这样为了达到精度要求就必须选择足够大的 n 和 l,使得样
本总量 m=n×l 特别大,而仿真过程中时间的耗费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里介绍一种尽可能减少 m 的方法。
设仿真运行观测值的批长度为 l,已有观测值λ•n 批(λ≥2),考察相隔为 i 的两批观测
值批均值的相关系数
ρi (l ) = Cov[Y j , Y j +i ], ( j = 1, 2,", n − 1) (4.7)
ρi(l)随 l 的变化规律大致有三种情况,
① ρi(l)为递减函数(见图 4.12);
② ρi(l)的值一次或多次改变方向,然后严格地减少到 0;
③ ρi(l)<0 或者随 l 变化无一定规律。
根据ρi(l)的以上 3 种特性,基于批均值法的稳态序贯法原理如下:
① 给定批数因子 n,f 以及仿真长度 m1(m1 是 n•f 的整数倍),ρi(l)的判断值为 u,置
信区间的相对精度γ,置信水平α。令 i=1。

图 4.12a ρi(l)为单调减函数 图 4.12b ρi(l)多次改变方向然后递减

② 进行长度为 mi 的仿真运行,获得 mi 个观测值 Y1, Y2, …, Ymi 。


③ 令 l=mi/(n·f),计算 Yk (k = 1,2,", nf ) ,计算ρj(nf, l)(可以取 j=1)。
④ 若ρj(nf, l)≥μ,则说明 mi 太小,需加大 mi,可令 i=i+l,且 mi =2mi-1,返回第②步
获取其余 mi-1 个观测值。
⑤ 若ρj(nf, l)≤0,则表明增长仿真运行长度无助于ρj(l)的判断,执行第⑧步。
⑥ 若 0<ρj(nf, l)<μ,计算 Yk (2l ), (k = 1,2,", fn / 2) ,计算ρj(nf/2, 2l) (j=1),判断ρj(l)是否
具有第 2 类特征;若ρj(nf/2, 2l)≥ρj(nf, l),则说明该ρj(l)确实具有第 2 类特征,需进一步加
大 mi,令 i=i+l,mi=2mi-1,返回第 2 步获取其余 mi-1 个观测值。
⑦ 若ρj(nf/2, 2l)<ρj(nf, l),则说明ρj(l)已具有第 l 类特征,且达到ρj(l)判断值 n 的 l 已
得到,可以相信ρj(nf, l)的值满足独立性要求,此时用批均值法计算该 n 批长度为 f·l 的置
信区间。

132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⑧ 计算 Yk (n, fl ) , Y (n, fl ) 以及置信区间的半长 δ = t n −1,1−α / 2 S 2 / n ,最后得



γ = δ / Y (n, fl ) (4.8)

⑨ 如果 γ > γ ,说明精度不满足要求,令 i=i+l,mi=2mi-1,返回第 2 步获取其余 mi-1 个
观测值。

⑩ 如果 γ ≤ γ ,则达到精度要求,可令估计值ν = Y (n, fl ) ± δ ,仿真停止。
稳态序贯法较好地解决了批长度的确定及仿真运行总长度的确定问题,并能满足规定
的置信区间精度的要求。
(4)处理初始条件
如果 X n 不是均值μ的无偏差估计,那么消除 X n 偏差的最常用方法是给出一个索引值
l,截断观测值 X1,X2,…,Xl。
进行 k 次独立重复实验,其中第 i 个复制产生观测值序列 Xi1,Xi2,…,Xin,计算
1 k
X j ≡ ∑ i =1 X ij ( j=1,…,n) (4.9)
k
因此对于给定的时窗 w,该过程画出了移动平均值曲线:
⎧ 1
⎪⎪ 2 w + 1 ∑ m = − w X j + m
w
w+1≤j≤n-w
X j (w) = ⎨ (4.10)
⎪ 1 ∑ j −1 X
⎪⎩ 2 j − 1 m = − j +1 j+m 1≤ j≤ w

如果该曲线是非常平滑的,将 l 作为 j 的值,移动平均值序列收敛;否则,选择不同
的时间窗口,绘制新的曲线。
(5)复制/删除方法
这种方法是运行 k 次独立复制,每一个具有长度为(l+n)的观测序列,从每次运行中去
掉前 l 个观测值。
然后使用独立同分布样本均值
1 l +n
Yi (l , n) ≡ ∑ j =l +1 X ij (4.11)
n
从 k 次运行中计算点估计
1 k
Yk (l , n) ≡ ∑ j =1Yi (l , n) (4.12)
k
μ的近似 100(1-α)%置信区间为
Yk (l , n) ± tk −1,1−α / 2 Sk (Y (l , n)) / k (4.13)
其中 Sk(Y(l,n))是 Yi(l,n)的样本方差。
该方法是简单通用的,但是涉及三个参数 l,n 和 k 的选择,因此有几点必须注意:
固定 n,当 l 增加时,由于初始条件导致的每个 Yi(l, n)的系统误差会减少;固定 l,当 n 增
加时,Yi(l, n)的系统抽样误差会减少;增加复制数 k 并不能减少样本均值 Yi(l, n)的系统误
差。

13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4.5.2 针对一组仿真的实验分析方法

相同实验条件下,即实验因素的水平固定时,开展一组仿真实验,其中的随机模型产
生的是随机数据。当一个作战行动由多个随机模型组合而成时,该作战行动引起的实验结
果就表现为一系列的随机数据。从数理统计角度来说,这些随机数据构成了总体的子样。
对这些随机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包括了抽取子样数字特征、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等三方面的
内容。具体内容可参阅数理统计类书籍。本小节研究一组仿真实验的蒙特卡罗统计分析、
实验次数、误差、假设检验等问题。
针对一组仿真的实验分析方法主要是对终态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仿真模型运行
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的不同,仿真运行方式可分为终态仿真(又称暂态仿真)
和稳态仿真两大类。终态仿真是指仿真实验在某个持续时间段[Ts, TE]上运行,这里 Ts 表
示仿真开始时刻,TE 表示仿真结束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仿真从一种特定状态开始并运
行,直至终止事件发生。稳态仿真则是通过系统仿真实验,希望得到一些系统测度指标在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估计值,目的是研究系统的长时间运行。由于稳态仿真一般不用于研究
作战效能,因此本节只介绍终态仿真结果的实验分析方法。

1.重复运行法

一般情况下终态仿真采用的是重复运行法,又称为复演法。利用重复运行仿真方法,
可以得到独立的仿真结果。所谓重复运行法,是指选用不同的独立随机数序列,采用相同
的参数、初始条件以及用相同的采样次数 n 对系统重复仿真运行。
对于一终态仿真的系统,由于每次运行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可以认为每次仿真运行的
结果 Xi(i=1,2,…,n)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从而可以直接采用经典的统计方法对仿真结
果进行分析。由于每次仿真运行的初始条件和参数是相同的,每次仿真运行的结果也必然
是相近的,相互之间的偏差不会很大,因此很自然地可以假设仿真结果 X1, X2,…,Xn 是服
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随机变量 X 的期望值 E(X)的估计值μ为
1 n
μ = ∑ X j ± tn −1,1−α 2 S 2 (n) n (4.14)
n j =1
其中
n
S 2 (n) = ∑ [ X (n) − X j ]2 (n − 1) (4.15)
j =1

1 n
X = ∑X
n j =1
j (4.16)

α为置信水平。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若产生的样本点 Xj 越多,即仿真重复运行的次数越多,则 Xj 越
接近于正态分布。因此在终态仿真中使用重复运行法,运行的重复次数 n 不能选取得太
少。

134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2.序贯程序法

在终态仿真结果分析的重复运行法中,通过规定次数的仿真运行可以得到随机变量取
值的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长度与仿真次数 n 的平方根成反比。显然,若要缩小置信区间
的长度就必然增加仿真次数 n 。这样就产生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即在一定的精度要求
下,规定仿真结果的置信区间,设法确定能够达到精度要求的仿真次数。这样做可以对置
信区间的长度进行控制,避免得出不适用的结论。
样本 X 的 100(1-α)%置信区间的半长为
 
β = tn−1,1−α 2 ⋅σ ( X )
(4.17)
式中
 
σ (X ) = S n (4.18)
S 为样本的标准差,n 为重复运行次数。设给定一准确度的临界值ε,即限定置信区间的长
 
度为 [ X − ε , X + ε ] ,并给定置信度α。为了达到此置信要求,需要取足够大的仿真运行次数
n,使之满足

P{| X − X |< ε} ≥α (4.19)
假设仿真已重复运行了 n0 次(n0>2),为了满足置信区间半长的临界值,必须选择重复
运行次数,使得
n≥n0 (4.20)

t ⋅S
β = n −1,1−α 2 0 ≤ε (4.21)
n
初始仿真运行的次数 n0 应当至少大于 2,最好取 4 或 5。
由式(4.8)可以推出 n 应当满足
2
⎛ t n −1,1− α 2 ⋅ S 0 ⎞
n≥ ⎜ ⎟ (4.22)
⎝ ε ⎠
显然 n 的解就是满足式(4.9)的最小整数。

⎧⎪ ⎛ t n −1,1−α 2 ⋅ S 0 ⎞
2
⎫⎪
n = min ⎨i : i ≥ ⎜⎜ ⎟⎟ ⎬
⎪⎩ ⎝ ε ⎠ ⎪⎭
(4.23)
2 2
注意,这里假定 n 次独立重复运行结果总体方差σ 的估计值 S (n)随着增加 n 次运行
没有显著的变化,因此可用 n0 的总体方差代替。
一般在同样精度要求下,采用序贯程序法得出的仿真重复运行次数比利用解析法得到
的次数要少。
这个例子中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用到了上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13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4.5.3 针对多组仿真的实验分析方法

对相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只是数据处理的一个方
面。更多情况下,数据是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也就是变换实验因素的水平,进行了
多组实验,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分析。
针对多组仿真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分析是综合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得到仿
真实验结果与实验条件的关系模型,支持实验结果预测与实验方案优化。实验分析的内容
一般包括极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实验分析的一般流程包括实验分析数
据准备、实验分析模型建立、实验结果解算和结果输出几个环节。
针对多组仿真的实验分析方法与实验设计方法有一定的关联,例如正交设计的数据分
析可以采用极差分析给出实验指标随每个因素的水平变化的规律,而均匀设计的数据要用
回归分析来处理,有时需用逐步回归等筛选变量的技巧。本小节研究针对实验设计的实验
分析方法。

1.极差分析法

设数据表共有 n 行 m 列,第 j 列的因素有 mj 个水平(有 mj 个不同的值),每个水平


出现 nj 次,将第 j 列中水平相同的因子对应的指标值相加,并求其均值
∑y i
Rkj = i
(第 k 个水平的指标值的均值)
nk
j
在 R k 中取最大值和最小值作差,即得到第 j 列对应因素的极差,即
R j = max Rkj − min Rkj
k k

上述算法是正交实验设计时,极差分析算法推广后的一种更一般的算法,可以用于其
他实验设计方法的极差分析。该算法是针对一般的因素——指标数据表设计的,面向一个
具体的数据表格,与实验设计方法无关,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2.方差分析法

可以用因子对于实验结果数据的变异性的贡献程度,度量因子对响应的影响。设数据
表共有 n 行 m 列,第 j 列的因素有 mj 个水平(有 mj 个不同的值),每个水平出现 nj 次。
首先计算指标值的均值,即
n

∑ yi
y = i =1
(4.24)
n
计算指标变异总和,即
n
Y = ∑
i =1
( yi − y )2 f=n-1 (4.25)

其中,f 为自由度。

136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对于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计算其指标均值
nk

∑y i
yk = i =1
(4.26)
nk
分别计算每个因素的偏方差平方和,即
mj
n
Yj =
mj
∑(y
i =1
i − y )2 (4.27)

fj = mj −1

计算每个因素对实验指标的总波动的贡献度
Y
Yj − e f j
fe
βj = (4.28)
Y
其中,Ye,fe 为误差平方和与误差自由度,这两个参数的估计要借助于方差分析。
该算法引入贡献度作为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程度的度量,增强了算法的直观性及适用
性,同时也不依赖于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法,通用性较好。

3.回归分析法

最小二乘法拟合模型
y = β0 + β1 x1 + β 2 x2 + " + β k xk + ε (4.29)
的一般问题叫做多元线性回归问题。设有 n>k 个观察值,令 xij 表示变量 xi 的第 j 个观察值
或第 j 个水平。
β 0′ = β 0 + β1 x1 + β 2 x2 + " + β k xk (4.30)
用矩阵表示正规方程组为
Y = Xβ +ε (4.31)

其中
⎡ y1 ⎤ ⎡ 1 ( x11 − x1 ) ( x21 − x2 ) " ( xk1 − xk ) ⎤
⎢y ⎥ ⎢ 1 (x − x ) (x − x ) " ( xk 2 − xk ) ⎥⎥
Y = ⎢ 2⎥ X =⎢ 12 1 22 2
(4.32)
⎢ ... ⎥ ⎢" " " " " ⎥
⎢ ⎥ ⎢ ⎥
⎣ yn ⎦ ⎣ 1 ( x1n − x1 ) ( x2 n − x2 ) " ( xkn − xk ) ⎦
⎡β ′ ⎤ ⎡ ε1 ⎤
⎢ 0⎥ ⎢ε ⎥
β
β= ⎢⎢ 1 ⎥⎥ ε = ⎢ 2⎥
... ⎢ ... ⎥
⎢ ⎥ ⎢ ⎥
⎣⎢ β k ⎦⎥ ⎣ε n ⎦
一般地,Y 是一(n×1)响应变量,X 是回归变量的水平的一个(n×p)矩阵,β是一(p×1)回
归系数向量,ε是一(n×1)随机误差向量。

13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β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β = ( X ′X ) −1 X ′Y (4.33)
它的数量形式为
−1 ⎡ ⎤
n

⎡ β0' ⎤ ⎡ n 0 0 " 0 ⎤ ⎢∑ y j ⎥
⎢⎥ ⎢
S12 " S1k ⎥⎥ ⎢ ⎥
j =1
⎢ β1 ⎥ ⎢ 0 S11
⎢ S1 y ⎥
⎢ β2 ⎥ = ⎢ 0 S12 S22 " S2 k ⎥ ⎢ ⎥
⎢ ⎥ ⎢ ⎥ ⎢ S2 y ⎥ (4.34)
⎢" ⎥ ⎢" " " " "⎥ ⎢
" ⎥
⎢ β ⎥ ⎢ 0 S1k S2 k " Skk ⎥⎦ ⎢ ⎥
⎣ k⎦ ⎣
⎢⎣ Sky ⎥⎦
最小二乘估计量 β 的统计性质。

E (β ) = β (4.35)
    
cov( β ) ≡ E{[ β − E ( β )][ β − E ( β )]' } = σ 2 ( X ' X )−1 (4.36)
该算法可用来分析实验因子之间的关系,预测实验因子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

4.灵敏度分析法

1)建立模型输入/输出关系的回归模型

(1)根据模型的关键输入/输出变量和灵敏度分析实际需要,确定回归分析的输入/输
出向量 X 和 Y。
(2)确定自变量 xi 的取值范围Ωi。xi∈Ωi,i=1, 2, …, p,Ωi 一般是输入变量可能取值
范围的子集;Ωi 越小,越可能建立起拟合性良好的回归模型。Ωi 反映了分析者所关心的
输入变量的变化程度和范围。
(3)为了建立精度较高的回归模型,输入变量的采样值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基本原则
是,使采样值尽可能充分包含自变量变化对因变量影响的信息。
( 4 )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模型。除自变量 x1,x2, … ,xn 外,回归模型中还应包括对
xi2
,xixj (i,j=1,2,…,p)。

2)选择“最优”回归模型

在逐步回归中,每步可得到一组回归模型 yk=β0k+β1kx1k+ … +βqkxqk , k=1,2, … ,K 。其


中,x1k, x2k,…, xqk 是集合 S={xi, xixj | i,j=1,2,…,p }的子集。为了得到预测性能优良的回归模
型,必须在这 K 个模型中进行选择,以得到一个“最优”者。选择过程依据以下“优良”指
标综合进行:
① 复相关系数 R。R 越大,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显著;
② 方差估计量σ2。σ2 逾小,回归模型对数据源的拟合效果逾好;
③ 预测残差平方和 PRESS。PRESS 逾小,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逾强。

138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3)检验回归模型的有效性

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是指回归模型与仿真模型预测数据的一致性。
检验回归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模型结果是否一致,可利用主观比较法。将两者画在同
一坐标系中,两条曲线相距“较近”时,则回归模型是有效的;否则,有效性值得怀疑。

4)输入/输出变量影响曲线

根据回归模型,有选择地做出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关系图。

5)灵敏度分析

设关于输出 y 的回归模型为 y=f(x1, x2,…, xk)= β0+β1x1+…+βkxk。其中,{x1, x2,…, xk} ⊆


S。不妨假设 x1, x2,…, xt (0≤t≤k)是通过逐步回归入选到 f 的输入变量(未入选的变量对输
出无显著影响),则输入 xi 影响输出 y 的灵敏度系数为
Si = Si ( x1 , x2 ," , xi ) = ∂f ∂xi + α i i = 1, 2," , t (4.37)
其中
⎪⎧0, 当xi2 ∉ {x1 ,x2 ," ,xk }
αi = ⎨ (4.38)
⎪⎩ xi 的系数, 当xi ∈ {x1 ,x2 ," ,xk }
2 2

灵敏度系数 Si 的值反映在 X = {x1 , x2 , ", xt } 处,输入变量 xi 每增加一个单位值,输出


0 0 0

变量 y 的变化。

5.仿真数据挖掘方法

数据挖掘技术最初产生于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从数据中发现潜在趋势或模式的过
程。它主要解决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数据丰富而信息贫乏”的问题。仿真数据挖掘是从仿
真输出数据中发现知识的过程,是综合了传统的仿真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而逐渐形成
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传统的仿真数据分析方法是以统计指标(均值、方差、置信区间等)的形式对系统的
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而仿真数据挖掘不仅进行指标统计,而且采用规范的模型化的手段
对仿真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也可以将仿真数据挖掘看做仿真数据分析的更高级阶
段。仿真数据挖掘对于复杂系统设计与分析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虽然仿真数据挖掘已经得到了很多的研究,但至今仍然没有文献对仿真数据挖掘进行
过正式定义,相关研究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对于仿真数据挖掘的相关理论尚未见到框架性
或指导性的理论成果发表。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仿真数据挖掘在研究中仅仅被看
做是一种数据挖掘在仿真领域的应用范例,两者不存在本质差别,在具体实施过程和实现
技术上也没有区别。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仅有两篇文献对仿真数据挖掘与一般的数据挖掘
进行了比较。其中,Better 将仿真数据挖掘又称为动态数据挖掘。所谓动态是指相对于传
统的对数据库中固定数据集进行的数据挖掘而言,仿真数据是动态产生的;但是在实际操
作中动态产生的数据在进行挖掘时已转换为静态的数据样本,其挖掘技术与一般的数据挖
掘并无区别。

13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相对于理论研究上的薄弱,将仿真数据挖掘作为数据挖掘技术在仿真数据分析中一种
应用模式的研究,则在近几年已经得到蓬勃发展。
仿真元模型是仿真数据挖掘领域中得到关注最多的研究方向。仿真元模型从仿真建模
和仿真数据分析两方面来看具有不同的含义。从建模的角度看,所谓仿真元模型就是仿真
模型的一种简化的代理模型(surrogate model),即通过对仿真模型的 I/O 数据进行拟合而
得到的新的、简化的、近似的数学模型。其作用是代替或部分代替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
验,能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大幅度降低计算的开销,提高高层仿真的效率。从数据
分析的角度看,仿真元模型是一种对输入/输出进行拟合的模型,反映了系统的内部规律,
其作用是对系统行为进行分析;当用于仿真优化中时,通常用于作为目标函数的近似函
数,可减少所需仿真次数,提高优化效率。RSM 就是典型的一类用于分析的仿真元模型。
除用于构造仿真元模型外,仿真数据挖掘还被作为一种辅助决策者对复杂系统进行认
知的手段。比如,运用基于决策树(decision tree)方法对多 agent 仿真的数据进行机器学
习,从而对体系灾患(system-of-systems hazard)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机器学习可以使
得数据分析工作能够自动化地完成产生一系列容易理解的规则;分析人员通过对这些规则
进行研究,对系统在各种情况下可能的故障模式更深入地理解。
基于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比如,基于规则对产生的仿真数据进行
特征知识(characteristic rules)挖掘,从中发现较优的输入配置,本质上是一种以作战效
能为分类目标的输入参数聚类分析的方法。然而在复杂的作战过程中,某些规律不仅仅是
通过简单的一阶规则表现出来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阶的情况。比如,针对复杂作战系
统仿真所包含的非线性特征和可能出现的“维数灾”问题,可以使用改进型神经网络和支
持向量机对仿真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的方法。
实际上,数据挖掘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对仿真输入变量之间关系进行挖掘,并将知识用
于对优化变量进行筛选。该研究属于将仿真数据挖掘和仿真优化进行结合的范畴。数据挖
掘技术用于多 Agent 仿真系统,可以探索隐藏关系和涌现行为(emergent behavior)。从
数据挖掘与 Agent 行为的互动影响关系的角度,可以将数据挖掘划分为内生(Endogenous
modeling)和外生(Exogenous modeling)两种模式。其中,内生模式用于通过 Agent 的
学习逐步改进 Agent 的行为,而外生模式通过对仿真数据进行事后挖掘,从而解释系统的
内在规律,从而指导对系统的改进。
以上的研究将知识模型看做一个从仿真输入到输出的黑箱模型,重点是建立输入与输
出间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这种一阶关系已经不能满足对复杂对象行为
分析的需要,对包含更多复杂信息的知识模型的挖掘成为研究的热点。
贝叶斯网络进行单对单的空战仿真结果数据挖掘,利用仿真数据进行动态贝叶斯网络
的结构和参数的学习。贝叶斯网络中的每个结点对应一个事件或一个空战结果,可以对事
件和空战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辅助决策者对空战过程更好地进行理解。石峰研究了
基于扩展事件图的仿真数据挖掘方法,建立可以进行因果关系追溯的输出响应模型。该研
究的特色在于通过数据挖掘所建立的追溯模型是包含中间过程变量的灰箱模型,而不仅是
从输入到输出的因果关系黑箱模型。
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仿真数据挖掘所使用的技术均借鉴了数据挖掘领域所使用的

140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一般方法,如基于规则的方法、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网络和决策树等,尚未发
现对不同应用背景下的仿真数据挖掘方法优劣所进行的对比研究,因此现阶段如何合理地
选择数据挖掘技术,还是一个综合考虑数据挖掘目的和数据特性的依靠经验的过程。
抛开具体的数据挖掘技术,仅仅从数据挖掘的目的来分类,这些研究又可以分为两
类——面向分析的挖掘(mining for analysis)和面向探索的挖掘(mining for exploration)。
面向分析的挖掘以数据为核心,强调对数据本身的分析;面向探索的挖掘以仿真实验为核
心,强调对仿真实验的科学指导。面向分析的挖掘可以看做对传统仿真结果分析方法在分
析手段上的发展,而面向探索的挖掘则可以看做对传统仿真实验方法的发展。面向探索的
挖掘是面向分析的挖掘发展的更高阶段,面向分析的挖掘所得到的结论是面向探索的挖掘
的基础,即通过挖掘得到的知识来驱动仿真实验的规划和设计。对仿真数据挖掘的研究,
其实验学上的意义远远大于其在数据挖掘理论上的意义。

4.6 跨层次仿真实验分析方法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系统不仅涉及的实体模型数量多,而且存在大量的模型参数与
状态变量,为仿真分析带来了维数之灾。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取决于大量模型参数和输
入因子的作用和复杂的相互作用,难以直接建立武器系统效能指标与大量仿真模型输入因
子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模型参数和输入因子方面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时,使得评估分析
问题更加复杂。即使已经将低层仿真系统从高层仿真系统解构出来,仍然不能解决仿真分
析的维数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的降维降阶又能保持物理有效性和军事有效性呢?
另外,在将低层仿真系统从高层仿真系统中解构出来并单独进行仿真实验后,如何将
这个低层仿真实验形成的知识表达出来,从而为高层仿真系统所用呢?
跨层次仿真实验分析方法就是用来解决上述两类问题的方法。在大量课题实践和理论研
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仿真元模型可以作为跨层次仿真实验分析的支撑技术。这是因为:
(1)仿真元模型可以在仿真实验设计与分析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仿真实验过程中,通
过实验设计方法对高维不确定性空间进行探索,通过实验分析剔除次要因素,找出主要因
素,得到影响评估指标的关键输入因子并可通过拟合、回归等方式建立起评估指标与输入
因子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成为原始仿真模型的低阶简化模型,也就是仿真元模型。所
以仿真元模型可起到降低维数,建立关系的作用。
(2)由于仿真元模型是高分辨率实体模型的低分辨率近似模型,可以在输入/输出行
为层次与仿真实体模型保持一致,因而仿真元模型可在高层仿真系统中替代仿真模型,成
为低层仿真系统到高层仿真系统的聚合机制。在仿真元模型的支持下,高层仿真系统就避
免了重复进行低层仿真系统相关仿真实体模型的实验,只要利用仿真元模型的输入/输出
函数关系就可以得到相应结果了。
综合两方面的理由来看,仿真元模型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低层仿真系统实验分析和低层
仿真向高层仿真的跨层次实验分析。所以,本节将重点研究基于仿真元模型的跨层次仿真
实验分析方法。

14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4.6.1 概述

由图 4.13 可知,仿真元模型是对原型系统建立的仿真模型的二次建模,仅反映原始
仿真模型的输入/输出关系。

图 4.13 仿真元模型的建模关系

如同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一样,仿真元模型的有效性是衡量仿真元模型质量的最重要指
标。仿真元模型的有效性可以划分为复制有效性与预测有效性两个级别。其中,复制有效
性要求元模型与仿真模型在实验有效区内能够以较高的精度相匹配;而预测有效性则要求
元模型在实验有效区外可以较高精度预测出仿真模型的行为。显然,预测有效性比复制有
效性的要求更高。
一般情况下,仿真元模型需要描述如下七个方面的属性:
① 建模目的(系统理解、系统预测还是系统优化);
② 响应变量的数量(单响应或多响应);
③ 响应变量的类型(确定型或随机型);
④ 单模型响应或多模型响应;
⑤ 输入变量的数目及类型(定性或者定量);
⑥ 元模型的实验有效区;
⑦ 元模型的精度需求。
相应地,在建立仿真元模型时需考虑如下问题:
① 如何选择元模型的类型(最小二乘法、神经网络、样条曲面)?
② 如何确定衡量元模型拟合质量的标准(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③ 是否需要进行筛选型实验以确定包含在元模型中的输入变量?如果需要进行,那
么是采用序贯实验还是非序贯实验?
④ 在实验有效区采用什么类型的实验设计方法?采用什么技术来产生响应数据(独

142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立运行,公共随机数、控制变量、相关-归纳)?如果仿真模型是随机的,如何满足独立
性、正态性等基本需求?
⑤ 元模型具备所需精度吗?若否,则应采取何种方法使之达到规定精度?
⑥ 如何确定元模型相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⑦ 如何确定元模型相对系统本身的有效性?
⑧ 元模型是否需要进行灵敏度分析?如果需要,如何进行?
在建立元模型时,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各种约束条件对上述八个方面的问题做出合理
的决策。将仿真元建模过程分为五大步骤、十五个小步骤。元模型的建模过程的流程图如
图 4.14 所示。
五大步骤包括明确需求、确定形式、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拟合评估。
五大步骤可以细分为十五个小步骤,它们包括:
(1)确定元模型的目的
在建立元模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建模目的。元模型必须针对建模目的进行开发。这
是因为不同的建模目的对元建模方法的要求有所不同。
(2)确定输入变量及其特性
输入变量又可称为实验设计因子。确定输入变量的特性(确定型还是随机型)和取值
范围;确定元模型独立的输入变量。
(3)指定输入变量的有效域
要建立有效的仿真元模型,其因子的值必须限制在一定区域内,在此称为输入变量的
有效域。超出该区域,仿真元模型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4)确定输出变量及其特性
输出变量又称实验响应变量。与输入变量相同,需明确输出变量为确定型变量还是随
机型变量。
(5)给定元模型拟合的精度要求
注意,元模型的目的不同对其精度要求也不同。
(6)确定元模型有效性评估所要求的值
如给定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最大容许值。这些值相对于仿真模型与源系统可能要求
不同。
(7)确定元模型的类型和形式
如元模型是采用多项式回归模型还是神经网络模型,多项式回归是采用一阶还是二阶
多项式。
(8)元模型描述规范评估
由元模型的最终用户重新评估元模型的类型和形式,看它是否满足元模型的建模
目的。
(9)确定实验设计方案
确定实验设计方法(比如是采用正交设计、均匀设计、单因素设计还是全面设计)及
设计点。设计点处的输入/输出数据由仿真模型产生。这些数据分成两部分,分别用于元
模型的拟合和验证。

14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4.14 元模型的建模过程

(10)明确实验设计策略
如果仿真模型是随机的,但是设计点处的观测值是确定的,可以考虑方差缩减技术
(如伪随机数)。

144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11)实验设计方案策略评估
重新评估(9)和(10)是否满足元模型及其验证的目的、类型和形式。就是说,要
有与元模型相适应的实验设计方案。
(12)运行仿真实验
根据实验设计方案与策略,驱动仿真进行成批次的仿真实验,在运行过程中按照需要
采集所需要的原始输出变量。
(13)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仿真原始数据和输入/输出需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获得拟合元
模型所需的输入/输出数据。
(14)元模型拟合
首先,通过仿真模型获得拟合元模型所需的输入/输出数据,然后,利用这些数据估
计元模型的参数,再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评价这些参数。如果评价不满意,重复( 7 )~
(14)。
(15)元模型有效性评估
先运行仿真模型获得用于验证元模型的测试数据;然后,使用测试数据和用于拟合的
数据,分别确定元模型相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如果不满足有效性要求,重复( 7 )~
(15)。最后,确定元模型相对源系统的有效性。
其中,第(1)到(6)步属于明确需求的第一大步骤,第(7)到(8)步属于确定形
式的第二大步骤,第(9)到(11)步属于实验设计的第三大步骤,第(12)到(13)步
属于数据采集的第四大步骤,第(14)到(15)步属于拟合评估的第五大步骤。图 4.14
所示的步骤只是一个简化的描述,实际的元模型建模过程中各个步骤之间可以存在反馈回
路。比如,当发现拟合元模型达不到所要求的精度时,往往需要重新返回第(7)步,执
行下一次迭代,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6.2 仿真元模型实验分析算法

1.经典算法

元模型拟合常用的经典算法包括多项式回归分析、多元自适应回归分析、径向基函数
等。不同的算法各有其优、缺点。评价各种元模型拟合算法优缺点的指标包括:
精确性 在设计空间中预测系统响应的能力。
鲁棒性 元模型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及采样数据大小都能获得好的精度的能力。
有效性 要求元模型对实验区域外的数据仍然有效,并能产生较好的预测质量。
透明性 元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仿真模型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简明性 方法简单、易于实现、用户输入少,对问题的适应能力强。
下面给出三种常用的拟合算法。

14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1)多项式回归分析

它又称为响应曲面方法,是用低阶多项式来近似仿真模型。这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应
用最广泛的一类方法。
一个二阶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数学形式是
k k
yˆ = ∑ βi xi + ∑ βii xi2 + ∑∑ βij xij
i =1 i =1 i j

其主要优点是模型简明、收敛速度快,对设计变量较少、非线性程度不高的仿真模型拟合
效果很好。从拟合模型的系数可直接看出设计变量的影响,因此模型具有透明性。但是,
PR 法不适用于非线性程度高的仿真模型的拟合,如果提高多项式的阶,不仅大大提高了
元模型的复杂性,同时元模型算法稳定性差。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一阶或二阶多项
式拟合。

2)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

由 Friedman 于 1991 提出的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方法利用一个迭代程序自适应选择样


条基函数来拟合响应函数。其基本形式是
M
yˆ = ∑ am Bm
m =1

其中,Bm 是样条基函数。
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方法,研究文献不多见。其主要优点是拟合精度较高,计算开销
小,模型鲁棒性、透明性好,适用范围广,但简明性差。该方法对非线性复杂性高、样本
数据多的情况具有更好的性能。

3)径向基函数

这是一种对离散数据的插值法。它是使用一种欧氏距离或其他度量的径向对称函数为
基函数,用它们的线性组合来近似响应函数。其基本形式是
yˆ = ∑ ai X i − X 0i
i

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拟合确定的或随机的任意响应函数。除透明性相对较差外, RBF
整体上是非常好的拟合算法。对于非线性复杂性高、样本数据少的响应函数,RBF 法拟合
较好。在大多数情况下,RBF 法的精确性和鲁棒性是最可靠的。

2.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并行分布的神经元依一定结构互连,完成不同智能信息处理任务的
一个大规模非线性动力系统。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用突触权值表示,神经网络的
学习过程是不断调节权值,使神经网络的实际输出不断逼近希望的输出的过程。每个神经
元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元件。它是对生物神经元的简化与模拟,是神经网络的
基本处理单元,其非线性特性可以用阈值型、分段线性型和 Sigmoid 型函数近似。

146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以来,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现已成为研究
大规模、非线性复杂系统建模和优化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已有数十种神经网络。但按连
接方式的不同,神经网络可分为前向网络、反馈网络和自组织网络。正是神经网络结构的
不确定性以及对应用问题的广泛适应性,对神经网络的研究方兴未艾。国外已有研究者使
用神经网络研究仿真元建模,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
与传统的元建模方法相比,神经网络作为仿真元建模方法有许多优势:
① 对数据的要求低。神经网络通过自适应的网络训练学习方式调整系统参数,因此对数
据的适应能力强。无论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离散还是连续,神经网络都能够对其进行拟合。
② 处理信息能力强,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拟合。
③ 适用性广。可以根据仿真数据的特点,选取不同类型神经网络来进行拟合。
④ 具有高度的并行处理能力。这使得在统一的仿真框架下,可以用神经网络建立的
较为复杂的元模型代替仿真模型,使系统仿真实现准确、高效的目的。
由于 BP 神经网络和 RBF 神经网络结构简单、适用能力强,它可以近似任意的连续非
线性函数,因此通常以 BP 和 RBF 神经网络作为建立仿真元模型的神经网络形式。如何确
定神经网络隐藏层神经元数目,如何避免拟合过剩与拟合不足,如何通过改进学习方法提
高神经网络的精度和计算速度,如何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等问题,是神经网络仿真元
建模方法的研究重点。
面向聚合的仿真元模型是一类特殊的元模型,而且是一类要求比较高的元模型。由于需要
将仿真元模型替代仿真模型聚合到高层仿真系统内,一般要求仿真元模型具备预测有效性。

4.6.3 面向跨层次仿真的元模型生成方法

在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下,仿真元模型是在高层仿真系统给定的模型实体结构和实验框
架下进行仿真实验而采集的数据空间进行拟合而形成的黑箱模型,因而需要某种建模框架
来对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下的仿真元模型分析过程加以规范化。
图 4.15 提出一个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下的元模型建模框架示意图,图中,元模型的输
入变量区分为两大类:实验框架输入变量与实体结构输入变量;元模型的输出变量通过实
验框架的输出变量映射得到。
一般地说,对本位仿真系统应建立:
参数化系统模型 MC = (XP, SP, YP,δPintδ Pextλ
 P,taP )

参数化实验框架 EF = (TP, IP, CP, OP, Ω PΙ,Ν, Ω PC,NSUPN )


仿真元模型 MM = XP ×IP → OP
满足约束:
EF.SUPN:YP →OP
其中:
XP 表示系统模型的输入参数;
⑤假定所建立的系统模型遵循 DEVS 规范。
⑥参见前面 4.4.2 节实现层实验框架形式体系。

14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YP 表示系统模型的输出参数;
SP 表示系统模型的状态变量;
δPint 表示系统模型的内部状态转移函数;
δPext 表示系统模型的外部状态转移函数;
λP 表示系统模型的输出函数;
taP 表示系统模型的时间推进函数;
TP 表示实验框架的时基;
IP 表示实验框架的输入参数;
OP 表示实验框架的输出参数;
CP 表示实验框架的控制参数;
Ω PΙ,Ν表示实验框架的输入段;
Ω PC,N 表示实验框架的控制段;
SUPN 表示实验框架的聚集映射。

图 4.15 元模型建模框架

上述信息规定了元模型建模的基本框架。
根据元模型建模框架,在不同的实验框架和实体结构条件下建立的元模型形成元模型

148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族,需要某种元模型的结构框架对元模型族的相互关系加以表达。根据跨层次建模方法
论,这个过程称为元框架建模。
本书提出的元模型的结构框架是元模型语义结构( Metamodel Semantic Structure ,
MSS)。所谓元模型语义结构 MSS,是指满足如下性质的树状结构。

1.三元组结构

元模型由(元模型数学结构+实验框架+剪裁实体结构)三元组加以表达;三元组结构
可以完备地描述元模型地使用条件与基本信息。实验框架表达的是元模型的外部环境,剪
裁实体结构反映的是元模型所逼近的仿真模型的实体结构。元模型数学结构则具体描述元
模型的数学解析表达式。比如,对于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元模型而言,具备二阶多项式
的代数结构。

2.分段结构

根据元模型输入参数(可以是实验框架输入参数或者实体结构输入参数)进行元模型
的分段(表示 AND 语义);分段结构是为了反映仿真模型在输入参数变化时其元模型输
出特性的分段变化规律。比如说,对于某些具备末端蛇行机动能力的反舰导弹而言,显然
舰空导弹武器在机动段与非机动段对反舰弹道的拦截概率的规律是有差别的。对机动段表
现出一定的周期特性,而在非机动段则无此特性。因而适于分段建立元模型,于是,就产
生了多个元模型的分段结构。

3.分类结构

根据实验框架控制参数或者实体结构输入参数进行元模型的分类(表示 OR 语义);分
类结构是为了反映同一个仿真模型在实验框架控制参数变化下其元模型输出特性的不同变
化规律。分类结构反映仿真模型或实验框架不同的构形。

4.命名的统一性

元模型的标记函数应满足元模型命名与实验框架命名的统一性。该性质是为了便于对
元模型的注册、检索与管理。
在元模型语义结构中,区分两类元模型,即系统元模型与基本元模型。其中,基本元
模型是元模型语义结构中最基础的、不可分割的元模型结点,它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验框
架与实体结构而建立的;而系统元模型则是针对同一个实体结构,但是不同的实验框架而
生成的若干基本元模型形成的元模型族根据分段结构与分类结构组合而成的复合元模型。

4.6.4 面向跨层次仿真的元模型应用方法

1.仿真元模型嵌入方法

在一般的情况下,高层仿真系统只能解构出部分的低层仿真系统,仅有这一部分的低

14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层仿真系统才能建立起相应的仿真元模型,而高层仿真系统的其他部分仍然采用仿真模型
加以描述。在这种情形下,要实现低层仿真系统对高层仿真系统的聚合,就只能将仿真元
模型嵌入高层仿真系统的仿真模型中。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聚合称为嵌入式聚合方法,所
采用的方法称为元模型嵌入方法。
元模型的嵌入是一种自底向上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在面临将低层仿真系统所得到
的聚合信息反馈回高层仿真系统任务时,采用元模型嵌入的途径来实现。

1)嵌入原理

要想在高层仿真系统内嵌入低层仿真系统的仿真元模型,则应该满足相应的嵌入条
件,如图 4.16 所示。

图 4.16 元模型嵌入原理图

具体地说,假定被嵌入的高层仿真系统为上位系统,以该元模型所替代的仿真模型为
本位系统,则应满足:
(1)此本位系统对应的剪裁实体结构与该元模型所对应的系统模型的剪裁实体结构保
持同构关系(实体结构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2)此本位系统对应的上位系统的模型框架导出的实验框架与元模型的实验框架保持
导出关系(实验框架之间存在导出关系)。
称条件(1)为内因嵌入条件,称条件(2)为外因嵌入条件。其中,内因嵌入条件与
剪裁实体结构有关;外因嵌入条件与实验框架有关。
只有同时满足(1)、(2)两类条件,低层仿真系统相应的元模型才能嵌入其上位的
高层仿真系统中。
低层仿真系统的元模型对高层仿真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嵌入的基本原理,可以采用
图 4.16 所示的原理图说明。

150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图 4.16 中给出了元模型语义结构 MSS 中的三个元模型 M1,M2,M3,我们的嵌入点处的


本位系统为 SE。被嵌入的本位系统的实验框架为 EF,则元模型嵌入的关键问题就是在元
模型语义结构中检索出满足内因嵌入条件与外因嵌入条件的元模型。假如通过匹配发现
M2 满足两类嵌入条件,则可将 M2 嵌入到本位系统 SE 的位置,代替其原来的仿真模
型。嵌入后的元模型通过其数学结构,运算出相应的输出变量,回送给包含 SE 的高层仿
真系统。
当在更高的层次考虑的情形与低层的情形发生变化,元模型对应的实验框架不能由当
前仿真系统的模型框架导出时,有两种解决方案:
① 补充实验,增加实验因子,重新运行仿真实验,统计分析,生成元模型;
② 根据物理原理,对原有的元模型进行适配,使之符合高层的实验框架。
其中,方案①称为元模型的更新,方案②称为元模型的适配。在许多情况下,元模型
通过适配即可适应新的情形,这样就避免了大量的重新实验,因而首先应该考虑元模型的
适配方案,万不得已才应考虑元模型的更新方案。

2)元模型的嵌入方法

下面给出元模型的嵌入方法,该方法由八个步骤组成。
(1)构造元模型语义结构 MSS
根据元模型的三元组结构,即元模型数学结构+实验框架+剪裁实体结构,构造元模型
语义结构 MSS。
(2)确定嵌入系统的实体结构 ES
根据研究目标,被嵌入系统在嵌入点的实体结构可以从实体结构库中检索而得到。
(3)确定被嵌入仿真系统向嵌入系统提供的实验框架 EF
根据实验框架的层次内导出方法,由被嵌入仿真系统的模型框架,以及嵌入点处的实
体结构,导出其实验框架 EF。
(4)根据实体结构 ES 与实验框架 EF 在元模型语义结构 MSS 内搜索,匹配满足嵌入
条件的系统元模型
在确定了嵌入点处的实体结构 ES 与实验框架 EF 以后,向元模型语义结构 MSS 所组
织的元模型族提出检索请求,由 MSS 匹配出满足嵌入条件的系统元模型。所谓满足嵌入
条件在此是指满足内因嵌入条件与外因嵌入条件,即系统元模型的实验框架应该与嵌入点
处本位系统实验框架相匹配,系统元模型的实体结构应该与嵌入点处本位系统实体结构相
匹配。
(5)根据系统元模型的数学模型结构,定购其需要的实验框架输入变量、实体结构输
入变量
一旦系统元模型确定以后,基本的输入/输出变量就确定了,但是数学模型结构还没
有最终确定,这是由元模型语义结构的分段结构与分类结构性质所决定的。在确定了元模
型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后,即向被嵌入的仿真系统定购实验框架输入变量、实体结构输入
变量的值。
(6)在仿真过程中,动态向该元模型发布其定购的输入变量的值

15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在动态仿真过程中,仿真运行基础结构支持其他的仿真模型与实验框架向元模型发布
其所定购的输入变量。
(7)系统元模型根据其定购的输入变量的数值,进一步根据分段结构与分类结构确定
基本元模型
系统元模型在接收到其所定购的输入变量值以后,根据元模型语义结构的分段结构与
分类结构,最终确定能够处理该输入变量的基本元模型。由于该基本元模型是前面的系统
元模型的下级叶结点,所以也满足内因嵌入与外因嵌入条件,同时基本元模型在分类与分
段结构中也进行了校准,因而该元模型的输入特性与嵌入点处本位系统的输入特性相一
致,于是就可以用该基本元模型来反映该处仿真模型的输入/输出特性。
(8)基本元模型根据其数学结构,导入输入变量数据,计算其输出变量,反馈给仿真
系统
基本元模型结点最终确定了元模型的数学模型结构,即一个解析表达式。根据这个解
析表达式和输入变量的数据,可以迅速计算出元模型的输出变量。一般情况下,仿真元模
型的输出变量是相应仿真模型输出变量的聚合形式(比如均值、概率等),因而在将仿真
元模型的输出变量反馈给仿真系统一般需要进行进行变量的解聚操作(比如,将命中概率
值通过随机概率采样转化为命中或不命中),然后通过函数返回或者消息发送的形式反馈
到高层仿真系统。
这就是将低层仿真系统的仿真元模型嵌入到高层仿真系统中并进行元模型运算的基本
方法。

2.仿真元模型组合方法

在特殊的情况下,高层仿真系统可以全部解构为一系列的低层仿真系统。当所有的低
层仿真系统都可以建立起相应的仿真元模型时,将这些元模型在高层仿真系统实体结构和
模型框架的约束下组合起来,在元模型层次实现对高层仿真系统的重构。我们称这种低层
仿真系统对高层仿真系统的聚合方式为组合式聚合,所运用的方法为元模型组合方法。

1)组合原理

通过研究,发现很难得到关于组合式聚合的一般性方法,只能针对高层仿真系统的情
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图 4.17 所示。为了展示组合式聚合的基本思想,针对一类典型
的仿真系统——串联型仿真系统——进行研究。
比如对于一个打击波次的导弹攻防体系对抗仿真系统而言,防御方战场对抗体系依次
经历探测、决策与抗击等环节,相应的探测系统、决策系统与抗击系统(包括火力抗击系
统与电子抗击系统)可以大致认为是一类串联系统。也就是说,前一系统的输出对应后一
系统的输入,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的耦合建立起战场对抗体系仿真模型之间的关系。
对于串联型仿真系统而言,由低层仿真系统的仿真元模型组合而重构高层仿真系统的
基本思路为:
(1)由低层仿真系统的剪裁实体结构组合为高层仿真系统的剪裁实体结构;
(2)由高层仿真系统导出的相应低层仿真系统实验框架之间的语义关系建立低层仿真

152
第 4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方法

系统元模型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语义关系;
(3)根据各个低层仿真系统仿真元模型输入 / 输出变量之间的语义关系,建立起元
模型之间的运算关系,并进行代数运算,得到高层仿真系统的实验框架所关心的输出
变量。

图 4.17 串联式系统元模型组合原理图

2)元模型的组合方法

下面针对串联型仿真系统,给出元模型的组合方法,该方法由七个步骤组成。
(1 )建立高层仿真系统的模型框架 MF ,并分别导出各个低层仿真系统的实验框架
EF。根据实验框架的导出方法,由高层仿真系统的模型框架,以及相应低层仿真系统的
剪裁实体结构,分别导出其实验框架 EF。
(2)建立各个低层仿真系统的实验框架之间的语义关系。由于所研究的构成高层仿真
系统的各个低层仿真系统的模型间存在串联关系,所以可以建立起相应的低层仿真系统的
实验框架之间的相对简单的语义关联,即建立起前驱仿真系统的实验框架的输出变量与后
继仿真系统的实验框架的输入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
(3)构造各个低层仿真系统的元模型语义结构 MSS。根据元模型的三元组结构,即
元模型数学结构 + 实验框架 + 剪裁实体结构,构造各个低层仿真系统的元模型语义结构
MSS。

15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4)根据实体结构 ES 与实验框架 EF 在元模型语义结构 MSS 内搜索,匹配出相应的


系统元模型。在确定了各个低层仿真系统的实体结构 ES 与实验框架 EF 以后,向元模型
语义结构 MSS 所组织的元模型族提出检索请求,由 MSS 匹配出各个低层仿真系统的系统
元模型。
(5)将各个低层仿真系统的系统元模型按照其实验框架之间的语义关系组合起来,形
成高层仿真元模型系统。根据各个低层仿真系统实验框架之间的语义关系,建立相应的系
统元模型之间的前驱-后继关系,以及前驱系统元模型的输出变量与后继系统元模型输入
变量之间的语义关系。
(6)各个低层仿真系统的系统元模型根据其数学结构,接受前驱低层仿真系统的仿真
元模型的输出变量值,匹配元模型的相应输入变量数据;进一步根据系统元模型的分段与
分类结构确定出基本元模型,并根据基本元模型的数学结构计算其输出变量的值,传递给
后继低层仿真系统的系统元模型。基本元模型最终确定了元模型的数学模型结构,即一个
解析表达式。根据这个解析表达式和输入变量的数据,可以迅速计算出元模型的输出变
量。一般情况下,仿真元模型的输出变量是相应仿真模型输出变量的聚合形式(比如均
值、概率等),因而在将仿真元模型的输出变量传递给后继低层仿真系统的系统元模型之
前,有的需要进行进行变量的解聚操作(比如,将命中概率值通过随机概率采样转化为命
中或不命中),有的则可以保持输出变量的聚集结果。
(7)循环执行步骤(6),直到所有低层仿真系统的仿真元模型的运算逻辑均已处理
完,得到高层仿真系统的实验框架所关心的总的输出变量。
这就是将元模型组合到高层仿真系统中并进行元模型运算的基本方法。

154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第 5 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从数字化论证工程参考流程模型的角度来看,评估分析回路属于承上启下的回路,向
上支持论证设计回路,向下牵引仿真实验回路。评估分析回路根据论证设计回路提出的需
求分析、概念探索等方面的问题,向仿真实验回路提出实验需求,并综合运用仿真实验分
析结果和专家经验数据进行更高层次的评估分析,为回答第一回路的问题提供必要的知
识。本章将具体研究这个评估分析回路。

5.1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

5.1.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概念指标体系

1.性能

性能是度量系统或其子系统的物理和功能结构上的行为参数或参量,表征武器系统总
体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及满足功能要求的量度,与使命任务及战场环境无直接对应关系。

2.效能

效能是解决方案的能力满足问题需求的状况。
效能指标:判断解决方案的能力满足问题需求的衡量标准。.
作战效能:是武器系统在作战运用中所具备的作战能力以及由此而获得的作战效果两
方面的统一。能力和效果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能力并不等于效果。只有
适度的能力再配以合理的运用,才会产生最佳效果。

3.能力

固有能力:指由武器装备设计水平所决定的完成使命任务的潜在能力。
作战能力:指武器装备固有能力与作战使用环境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符合程度,或者
说是武器系统在一定的作战使用环境条件下所表现或展现出来的系统能力。

4.效果

作战效果:武器装备在一定的作战使用环境下完成规定作战使命任务的结果或者产生
的效果。

15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5.1.2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模式

根据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概念体系内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武器装备作战效能
评估存在多种可能路径,如图 5.1 所示,也就会形成不同的评估分析模式。

图 5.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的可能路径示意图

1.系统性能→作战效果→作战效能影响模式

第一类模式是基于作战效果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式,通过该类模式可以得到作战效能的
绝对值。仿真方法、实验方法等都属于这一类模式。这类模式的优点在于其客观性好,所
有的评估结论都可追溯到作战效果上;缺点是综合性不够好,不论是效能的仿真方法,还
是靶场实验方法,都只能获取特定想定或实验条件下的作战效果。在条件发生变化后,不
能保证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2.系统性能→固有能力→作战效能影响模式

第二类模式通过固有能力计算作战效能,只能得到作战效能的相对值。专家咨询法就
属于这一类模式。该类模式的优点是综合性好,简单快捷;缺点是主观性强,客观性差,
评估的结果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判断。不同的专家群往往得到不同的评估结果。

3.系统性能→固有能力→作战能力→作战效能影响模式

第三类模式旨在研究系统性能-固有能力-作战能力-作战效能之间的因果影响链
路。分析系统性能对固有能力的影响,固有能力对作战能力的影响,作战能力对作战效能
的影响。

4.系统性能→作战效果→作战能力→作战效能影响模式

第四类模式根据作战效果分别计算作战能力与作战效能,并研究作战效能与作战能力
之间的影响关系。该类模式不仅可以计算作战效能的绝对值,也可根据作战能力计算作战
效能的相对值,同时可研究作战效能-作战能力-系统性能之间的因果追溯关系。

156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5.1.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分类

武器装备效能评估分析的方法可以分为如下四大类型。

1.数据采集和生成

用于采集或者生成主观或者客观数据的方法,数据可以来自过去、现在或将来,可以
来自模拟、虚拟或者实拟数据。

2.数据组织或管理

用来根据某种逻辑方式组织数据或者建立数据之间联系的方法;这些方法一般并不直
接给出问题的数学解,主要依靠专家意见、判断或者对话提供某种定性的、主观的、探索
性的知识。

3.问题求解

利用运筹学、业务分析、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等学科
进行问题求解的方法,本质上是定量的,往往可以给出数学解。

4.支撑技术

用于采集、组织、存储或探索大量经验数据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方法进行评估,需要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见表 5.1。
表 5.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一览表
数 据 生 成 数 据 采 集 数据组织/关联 问 题 求 解 支 撑 技 术

实战行动 ●

战后评估 ● ●

历史分析 ● ●

专家调查 ●

构造仿真 ● ● ●

虚拟仿真 ● ● ●

作战演习 ● ●

作战实验 ● ●

博弈论 ● ●

因果映射 ●

多准则决策 ● ●

回归分析 ● ●

影响因素分析 ● ●

贝叶斯网络 ● ●

神经网络 ● ●

15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续表
数 据 生 成 数 据 采 集 数据组织/关联 问 题 求 解 支 撑 技 术

系统分析法 ● ●

数学规划 ● ●

启发式搜索 ●

遗传算法 ● ●

项目管理 ●

数据分析 ●

地理信息系统 ●

可视化 ● ●

数据库 ● ●

检查表 ●

电子表格 ●

5.1.4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包含了两项不同的活动:作战效能评估和作战效能分析。
作战效能评估就是计算效能指标,作战效能分析就是辨识影响作战效能的各因素及计算其
影响程度大小。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敌我双方的战术对抗过程和武器装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建立仿真模型。
(2)在作战想定规定的作战环境和战术原则下,对武器装备反复进行仿真实验,得到
有关作战结果的一系列实验数据。
(3)在效能评估分析框架中对仿真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使其上升为所需的各项基
础评估指标。
(4)对各项基础评估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得到综合效能指标。
(5)改变武器装备的性能指标,考察这种变化对于最终效能指标的影响,提出武器装
备改进的技术途径。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全面地描述系
统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可以有效地表达使命空间内所有的协同作用以及对抗行为。最
主要的缺点在于,为了使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能够运行起来,一般需要大量的详细信
息,这就使得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系统变得巨大而复杂,只能仿真有限几个想定条件
下的方案。
具体地说,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需要应对如下三类不确定性。

1.想定条件不确定性

由于仿真评估只能对典型想定下的效能指标进行评估,评估结论不具备普遍性;而武
器装备所处的实际作战情况往往不是几个所谓典型想定能够概括的,因此武器装备作战效

158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能评估需要应对条件不确定性的挑战。

2.因果联系不确定性

由于仿真评估的本质是对数据样本的统计分析,评估结果是对数据样本总体特征的估
计,具备不确定性,这就导致武器装备作战使用性能与作战效能之间联系同样呈现出联系
的不确定性,因此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需要应对联系不确定性的挑战。

3.综合结果不确定性

由于仿真评估从作战效果的多个侧面反映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往往需要进行聚合才
能得到综合评估结果,这时仿真数据源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综合结果的不确定性。这就带来
这样的风险,通过仿真评估得到的最优方案有可能并非最优方案。因此武器装备作战效能
评估需要应对这种结果不确定性的挑战。
为了应对上述三类不确定性的挑战,本章将研究三种效能评估分析方法——基于
SCA 的探索性评估方法、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分析方法和基于蒙特卡洛的鲁棒评估方
法。其中:
① 探索性评估方法利用仿真元模型技术降低评估维数应对想定空间探索问题,主要
针对条件不确定性;
② 因果分析方法利用贝叶斯网络技术解决效能分析中的复杂因果追溯问题,主要针
对联系不确定性;
③ 鲁棒评估方法利用蒙特卡罗技术对存在的评估风险进行辨识,主要针对综合评估
中由于仿真数据源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5.2 基于 SCA 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探索性评估方法

在信息化军事革命的推动下,战场对抗体系内武器系统、指控系统、探测系统之间的
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越来越紧密,正在形成“体系对抗”的思想。这种体系特
征给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带来巨大挑战。武器系统实际作战效能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作战
潜能,而且受己方探测系统与指控系统的效能的约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由防御方
的探测系统、指控系统与武器系统组成的敌对战场力量体系的对抗效能上。将武器系统从
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中剥离开来进行评估,不能深刻反映其作战本质。武器
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所面临的另一挑战是诸多不确定性的存在。比如说,在进行武器系统总
体方案论证时,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环境因素、技术方案、作战运用方案、作战力量体系
构成等方面。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为了追求可靠与可信的结论,给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带
来新的挑战。
目前的评估方法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如下两方面。
第一,人们无法深刻地洞察影响武器系统效能高低的原因,到底是由于进攻方探测系

15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统、指控系统效能约束,还是因为防御方武器效能的优劣引起的,抑或是由于防御方探测
系统、指控系统效能的优劣引起的。人们也无法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对效能评估结论的合理
性与典型性进行评价。这表明这些方法不能有效地应对体系复杂度。
第二,低层仿真评估的结果数据无法有效地综合到上层仿真论证的框架中,使得模型
的聚合与解聚的参数真实性大打折扣。特别地,低层仿真评估所得的对抗武器的效能指标
只在有限的框架、条件、前提下成立,往往不能反映不确定性空间的分布情况。当这样的
效能指标被上层仿真论证引入作为输入参数时,得到的结论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这表明这
些方法不能有效地应对不确定性复杂度。

5.2.1 SCA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探索性评估方法

1.根据控制论思想提出 SCA 评估方法

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最终要由武器系统在攻防体系对抗的作战过程中对其上位系统
(即战场对抗体系)的作用来衡量。一般来说,武器系统的作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个阶段是探测过程,包括目标的搜索、探测、捕获、跟踪和识别;第二个阶段是控制过程,
包括传感器分配、武器分配、精确跟踪、火力控制和武器瞄准;第三个阶段是交战过程,包
括武器发射、交战和效果评定。防御方与之对抗的武器系统同样要经过这三个过程。这三个
过程,即探测过程、控制过程和交战过程与战场对抗体系内的三大系统,即 ISR 系统、
BM/C2 系统与武器系统相对应,大致对应控制论里传感器、控制器与执行器的功能。
受到控制论的启发,在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要获得对被评价武器系统全面、
深刻的洞察,需要从攻防体系对抗的角度,在体系互联的框架下,直接地、显式地将攻防
双方探测器、控制器的评估含在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框架之中,这就是我们提出 SCA
(Sensor-Controller-Actuator)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初衷。
根据这种思路,为了评估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需要对武器系统的上位系统即战场对
抗体系内攻防双方的传感器、控制器与执行器的功能/潜能/效能进行评估,显然这增大了
效能评估的复杂度。为了突出主要矛盾,反映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本质特征,对战场对抗
体系内与武器系统相关的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评估加以简化。为此,做如下假定:
(1)在传感器即 ISR 系统内,仅考虑探测、跟踪功能,简化识别功能,即假定所有目
标均能正确识别;
(2)在控制器的 BM/C2 系统内,仅考虑武器分配功能,简化指挥决策功能;武器分
配功能要考虑系统反应时间,以及各类武器的作战运用时机;
(3)在控制器的通信系统内,假定通信链路能够正常工作,通信系统的通信延迟反映
到控制器的系统反应时间内。
在这三条假设条件下,SCA 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法,要求围绕作为评估对象的武
器系统,分别进行作战双方传感器、控制器作战效能/功能评估与武器作战潜能的评估,
在此基础上利用后面的评估模型计算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指标。

160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2.根据跨层次建模方法论建立 SCA 评估模型

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是在己方其他系统的协作下与敌对系统的体系对抗过程中体现
的。根据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为了充分研究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规律,揭
示武器系统与战场对抗体系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规律,需要采用以建构、解构、拟合与聚
合为核心的分层次评估、跨层次聚合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SCA 评估方法同样
要遵循建构、解构、拟合与聚合的过程模型。

1)建构—建立仿真评估框架

SCA 评估方法的应用基础是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在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中,
考虑的实体类型主要包括攻防双方的作战平台系统 P、传感器系统 S、控制器系统 C 与作
战武器系统 W。上标带*号的表示防御方。这些实体之间在攻防体系对抗过程中,通过任
务关联起来,形成如图 5.2 所示的仿真评估框架。

图 5.2 SCA 攻防体系对抗仿真评估框架

一般来说,在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中,进攻方首先利用传感器对需要打击的目标平
台进行探测(任务 M1),探测到目标后将目标信息传输到控制器系统(任务 M2),控制
器系统根据进攻任务分别进行平台机动控制(任务 M3)、传感器控制(任务 M4)与武器
打击决策(任务 M5),武器接收到作战指令后遂行对目标平台的打击任务(任务 M14)。
防御方利用其传感器有可能首先探测到进攻作战平台(任务 M7),并将目标信息传输
到控制器系统(任务 M9),控制器系统可以进行相应的平台机动控制(任务 M10)、传感
器控制(任务 M11),并做出利用武器反击进攻平台的决策(任务 M12),防御方武器系统
接受到任务后实施对进攻方平台的反击(任务 M14)。同时,进攻方传感器系统可以探测到
防御方进行反击的武器系统(任务 M6),做出决策对该武器进行抗击(任务 M13)。
防御方的传感器探测到发射后的进攻方武器系统(任务 M8),并将目标信息传输到

16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控制器系统(任务 M9),控制器系统做出利用武器反击进攻武器的决策(任务 M12),


防御方武器系统接受作战指令后遂行对进攻方武器的交战任务(任务 M13)。
根据仿真评估框架,可以看出各个任务之间并非是独立的,而是存在依赖关系。比
如,控制器的任务输入依赖于传感器的任务输出;而武器的任务输入依赖于控制器的任务
输出。这种依赖关系为我们后面建立 SCA 评估算法奠定了基础。

2)解构-建立评估支撑系统

根据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跨层次建模方法论,需将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系统解构
为多个低层仿真系统。一般地说,使命仿真系统可解构为多个交战仿真系统,交战仿真系
统可进一步解构为多个专题仿真系统。
其中,由交战仿真系统解构出来的专题仿真系统包括攻防双方的传感器、控制器与武器
的探测、决策与交战仿真系统 SIMS、SIMC、SIMW、SIMS*、SIMC*、SIMW*。根据静态解构
方法与动态解构方法分别形成这些专题仿真系统的剪裁实体结构与实验框架。这些专题仿真
系统作为高层评估的评估支撑系统,将通过实验分析为高层的综合评估提供原子评估关系。

3)拟合-建立基本评估关系

在此基础上,攻防双方的传感器、控制器与武器的探测、决策与交战仿真评估系统
SIMS、SIMC、SIMW、SIMS*、SIMC*、SIMW*在相应的剪裁实体结构与实验框架约束下分别
进行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建立反映攻防双方的传感器、控制器、武器系统与对抗武器系
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原子评估关系。这种原子评估关系以仿真元模型的形式表达出来。

4)聚合-建立综合评估关系

如果由高层仿真系统解构出来的各个低层仿真系统均可以建立表示原子评估关系的仿
真元模型,就可以利用第 4 章中提出的元模型组合方法,将低层仿真系统所建立的元模型
聚合为高层仿真系统的组合元模型,从而建立起武器系统的综合评估关系。否则,可利用
第 4 章提出的元模型嵌入方法——也就是嵌入式元模型聚合方法,将低层仿真系统所建立
的元模型嵌入到高层仿真系统,然后建立起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关系表达式。
一般来说,由专题仿真系统聚合到交战仿真系统时,效能评估的算法可采取元模型组
合的聚合方法,形成解析形式的评估算法;而将交战仿真系统聚合到使命仿真系统时,由
于控制器系统实验框架与其仿真模型之间反馈回路的存在,使得难以对其进行解构,从而
只能将低层仿真系统产生的仿真元模型嵌入到使命仿真系统进行作战效能评估,得到的评
估模型是一种仿真与解析混合的评估算法。

3.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探索性评估方法

SCA 评估方法可以进一步泛化为探索性评估方法。
探索性评估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两层探索与一层分析结合有机结合起来,克服单纯仿
真方法和单纯解析方法进行评估的缺点,同时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
所谓“两层”探索包括系统层探索与体系层探索;“一层”分析是指对第一层探索的

162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结论进行分析,支持第二层探索,因而将两个层次的探索连接起来,图 5.3 给出了探索性


评估方法示意图。

图 5.3 探索性评估方法论示意图

在系统层探索中,探索的对象是实体模型,这些实体模型描述的是系统内在的工作原
理与行为逻辑。探索的方法通过实验设计规定,探索的过程就是进行实体仿真的过程,探
索的结果形成实验结果。系统层探索的过程也就是进行专题实验的过程,比如围绕反舰导
弹的打击过程,分别进行单探测器对反舰导弹的探测仿真、控制器对反舰导弹的决策仿
真、单火力武器对反舰导弹的拦截仿真、单电子武器对反舰导弹的干扰仿真。
在体系层探索中,探索的对象是评估模型。评估模型描述的是由评估想定所涉及的所
有系统构成的体系突现出来的、外在的功能/能力特性与指标特性;探索的方法通过实验
设计规定,探索的过程就是进行评估仿真的过程,即综合评估指标解算的过程;探索的结
果形成评估结果。体系层探索的过程也就是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比如围绕反舰导弹的背
景想定,将攻防双方所有的探测系统、指控系统、武器系统集成为攻防体系,将攻防体系
内这些系统在系统层探索的结果聚合到评估模型中,从而获得综合效能指标。
逼近分析是连接系统层探索与体系层探索的纽带。该层次涉及两大活动、两大产品。
两大活动为统计处理与逼近拟合,两大产品为统计结果与回归模型。回归模型跟系统层探
索所采用的实验方法相关。
仿真在探索性评估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评估数据源的数据生成方
面;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仿真模型高分辨率行为的展现方面。与解析的方法不同,仿真的方
法可以充分描述实体之间、实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关系,并将这些相互关
联的影响在仿真结果中体现出来。
该方法论是跨层次建模方法论在作战效能评估分析领域的具体运用,可以很好地将评

16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估的质量与评估的效率达到比较完美的结合。基于解析的方法可以有比较高的评估效率,
但是由于难以描述评估对象与评估环境之间复杂的关联,评估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纯仿真
的方法有较高的评估质量,但是难以达到较高的评估效率与覆盖范围。该方法论通过“一
层”分析将“两层”探索结合起来,即通过逼近技术将仿真与解析两者的优势综合起来,
可较好解决不确定性条件下作战能力综合评估问题。

5.2.2 SCA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算法

在将专题仿真系统建立的原子评估关系聚合到交战仿真系统,并利用交战仿真系统的
评估结果进行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时,如果不考虑由控制器到传感器的反馈回路,并将平
台位置变化的影响反映到传感器、控制器与武器中,那么武器系统的攻防体系对抗过程将
简化为由探测到决策再到执行的串行过程,这时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算法可以得到更加简
捷的解析表达形式。
在利用实验设计进行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实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离散形式的结果
数据,一般采用数据库的方式对这些结果数据加以组织。另一方面,20 世纪 70 年代,在
数据库研究中人们发现关系代数理论能够作为数据库的理论模型。于是,我们将关系代数
引入效能评估领域,用它建立 SCA 评估方法的评估算法。

1.SCA 作战效能评估框架

所有的效能评估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评估框架中进行的。评估框架规定了武器系统进行
效能评估所处的评估条件空间与评估指标体系。
在规定评估框架之前,首先区分作战潜能评估关系、作战效能评估关系与作战功能评
估关系三个概念。
定义 5-1 (作战潜能评估关系)
将作战潜能评估关系定义为一个映射:
Π :性能指标集×性能指标约束的态势因子⑦集→效能指标
定义 5-2 (作战效能评估关系)
将作战效能评估关系定义为一个映射:
E :性能指标集×作战运用约束的态势因子集→效能指标
定义 5-3 (作战功能评估关系)
将作战功能评估关系定义为一个映射:
Φ :性能指标集×态势因子集→系统功能输出
由于作战运用约束的态势因子集是性能指标约束的态势因子集的一个子集,因而,通
过这个定义所规定的作战效能评估关系是作战潜能评估关系的子集,即 E ⊆ Π 。换句话
说,作战效能评估关系就是由作战运用所发挥的那部分作战潜能评估关系。同类武器或者
传感器的作战潜能评估关系与作战效能评估关系公用输出效能指标。

⑦ 所谓态势因子,是指表征态势的参数,比如战场目标的距离等。

164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统一规定在后面的评估算法中,上标 MOP 表示性能指标集,上标 CON 表示态势因


子集,上标 MOE 表示效能指标集,上标 MOF 表示功能输出集。
在此基础上,将评估框架规定为:
EF:SCON×WCON×SMOP×CMOP×WMOP×S*MOP×C*MOP×W*MOP→
WMOE∪W*MOE∪SMOE∪S*MOE∪CMOF∪C*MOF
其中:
SCON 与 WCON 分别表示进攻方传感器与武器的态势因子(如果是多个态势因子,则取
其叉积)。
SMOP、CMOP、WMOP、S*MOP、C*MOP 与 W*MOP 则分别表示进攻方传感器、控制器与武
器和防御方传感器、控制器与武器的性能指标(如果是多个性能指标,则取其叉积)。态
势因子与性能指标统称评估条件因子。
SMOE、WMOE、S*MOE、W*MOE、CMOF、C*MOF 则分别表示进攻方传感器与武器和防御方
传感器与武器的效能指标,以及攻防双方的控制器功能输出指标。
评估条件因子与评估指标体系就形成了评估框架的输入/输出结构。通过评估框架来
表示评估对象进行效能评估所处的不确定性空间。
应该注意的是,评估框架的确定并非是随意的。首先,选取哪些变量作为态势因子与
性能指标,取决于效能评估的目的、更高层仿真评估系统的框架约束以及低层仿真评估系
统的实验分析的结果。其次,所选取的态势因子或性能指标的水平变化区间,则取决于设
计方案探索空间与战场态势不确定性空间的大小。

2.SCA 作战效能评估运算对象

SCA 评估算法的主要运算对象为专题仿真系统所建立的原子评估关系,它们包括
EW、ES、EC、EW*、ES*、EC*,其中:

1)进攻武器原子评估关系 EW

EW 表示进攻方武器本身的作战潜能评估关系
EW:WCON×WMOP→WMOE
规定:EW 输出指标用无对抗条件下完成任务概率来表征。

2)防御武器原子评估关系 EW*

EW*表示防御方武器本身的作战潜能评估关系
EW*:W*CON×WMOP×W*MOP→W*MOE
规定:EW*输出指标用对抗条件下未完成任务概率来表征。

3)进攻传感器原子评估关系 ES

ES 表示为进攻方武器提供目标信息的传感器作战效能评估关系
ES:SCON×SMOP→S MOE

16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4)防御传感器原子评估关系 ES*

ES*表示为防御方武器提供目标信息的传感器作战效能评估关系
ES*:WCON×WMOP×S*MOP→S* MOE

5)进攻控制器原子评估关系 EC

EC 表示向进攻方武器下达作战任务的控制器作战功能评估关系
EC:CCON×CMOP→C MOF

6)防御控制器原子评估关系 EC*

EC*表示向防御方武器下达作战任务的控制器作战功能评估关系
EC*:C* CON×WMOP×C*MOP→C*MOF
SCA 评估算法除了规定主要运算对象外,还需要规定若干辅助运算对象。这些辅助
运算对象是用来建立主要运算对象之间有机联系的评估桥结关系。

1)进攻方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评估桥结关系

ΦS-C:SMOE→CCON
满足:π (ES ) (ES) ⊆ π (Φ S-C )(Φ S-C) ∧
out in

π (Φ S-C ) (Φ S-C) ⊆ π ( Φ S-C ) (EC)


out out

其中:
π 表示关系代数中的投影算子, π 后面第一个括号内规定了投影属性集合,第二个括
号内规定了投影运算的运算对象,下同;
out CON
上标 out 表示关系的输出属性,比如Φ S-C 表示 C ,下同;
in MOE
上标 in 表示关系的输入属性,比如Φ S-C 表示 S ,下同。
Φ S-C 用来建立进攻方传感器效能指标到控制器态势因子的映射,比如由雷达系统的
探测距离指标到指控系统的发现目标距离之间的映射。

2)进攻方控制器与武器的评估桥结关系

Φ C-W:CMOF→WCON
满足:π (EC )(EC) ⊆ π (Φ C-W ) (Φ C-W) ∧
out in

π (Φ C-W ) (Φ C-W) ⊆  π (Φ
out out
 C-W ) (EW)
Φ C-W 用来建立进攻方控制器系统功能输出与武器态势因子的映射,比如由指控系统
对某种武器系统的作战运用距离到武器系统发射距离之间的映射。

3)防御方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评估桥结关系

Φ S*-C*:S*MOE→C*CON
满足: π ( ES ) (ES ) ⊆ π (Φ S*-C* ) (Φ S*-C*) ∧
*out * in

π (Φ S*-C*out) (Φ S*-C*) ⊆ π (Φ S*-C*out)EC*

166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Φ S*-C*用来建立防御方传感器效能指标到控制器态势因子的映射。
4)防御方控制器与武器的评估桥结关系

Φ C*-W*:C*MOF→W*CON
满足:π (EC* ) (E C ) ⊆ π (Φ C*-W* ) (Φ C*-W*) ∧
out * in

π (Φ C*-W* ) (Φ C-W) ⊆ π (Φ C*-W* ) (EW)


out out

Φ C*-W*用来建立防御方控制器系统功能输出与武器态势因子的映射。
综合上面的规定,SCA 效能评估的基本运算对象Πo 是由原子评估关系Πα和评估桥结
关系Πβ构成的集合,表示为:
Πo= { Πα,Πβ }
Πα= { EW,ES,EC,EW*,ES*,EC*}
Πβ = { Φ S-C,Φ C-W,Φ C-W,Φ S*-C*,Φ C*-W*}

3.SCA 作战效能评估算子

为了将专题仿真系统所建立的原子评估关系联系起来形成综合效能评估关系,需要建
立这些原子评估关系之间的语义关联。为此,在关系代数基本算子自然连接 和投影 π
的基础上,定义了 SCA 评估方法所使用的两个特殊算子:协作算子 ⊗ 与对抗算子 Θ 。其
中, ⊗ 用来表示协作运算关系, Θ 用来表示对抗运算关系。

1)协作算子 ⊗

协作算子 ⊗ 用来建立同一作战方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武器之间的协作关
系。这种协作关系既包括由传感器到控制器的信息保障关系,也包括由控制器到武器的作
战指控关系。
利用协作算子 ⊗ 建立协作运算关系有如下几个前提:
① 已经建立了评估框架 EF,使得参与协作运算 ⊗ 的两个评估关系 EA 与 EB 能够映射
到统一的评估条件空间内;
② 已经建立了运算对象 EA 与运算对象 EB 之间的ΦB-A 评估桥结关系;
③ 参与协作运算的运算对象 EA 与 EB 对应的两个评估对象属于同一作战方,并且两
个评估对象间要么存在信息保障关系,要么存在作战指控关系。
在三大前提下,运算符 ⊗ 定义为:
EA ⊗ EB |(EF)= π ( E
in out
 F ,EA ) (EF (EA (EB ΦB-A) ) )
其中:
EF 表示评估框架;
EA 与 EB 表示参与协作运算的运算对象;
ΦB-A 表示 EA 与 EB 之间的评估桥结关系;
表示关系代数中的自然连接运算符;
π 表示关系代数中的投影运算符,π后面第一个括号内规定了投影属性集合,第二个

16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括号内规定了投影运算的运算对象;
上标 out 表示关系的输出属性;
上标 in 表示关系的输入属性。
根据参与协作运算的运算对象的类型,形成如下具体的表达式:
EC ⊗ ES |(EF) = π (EF ,EC* ) (EF
* * in out * *
(EC (ES Φ S*-C*) ) )
EW ⊗ EC |(EF) = π ( EF ,EW* ) (EF
* * in out * *
(EW (EC Φ C*-W*) ) )
EC ⊗ ES |(EF) = π ( EF ,EC ) (EF
in out
(EC (ES ΦS-C) ) )
EW ⊗ EC |(EF) = π ( EF ,EW ) (EF
in out
(EW (EC ΦC-W) ) )
2)对抗算子 Θ

对抗算子 Θ 表示武器与敌对武器系统或防御体系之间的对抗关系。对抗算子反映武
器系统在无对抗条件下完成任务的潜能与敌对战场对抗体系阻止其完成任务,从而遏制其
发挥潜能之间的矛盾关系。它主要反映武器系统的突防特性,通过对抗算子扣除武器系统
在对抗过程中所损失的那部分潜能。
利用对抗算子 Θ 建立对抗运算关系有如下几个前提:
① 已经建立了评估框架 EF,使得参与对抗运算 ⊗ 的两个评估关系 EA 与 EB 可以映
*

射到统一的评估条件空间内;
② 参与对抗运算的运算对象 EA 与 EB*对应的评估对象属于对抗作战方的武器系统。
在两个前提下,对抗算子 Θ 定义如下:
EA Θ EB |(EF) = π ( EF , EA D EB* ) (EF
* in out out *
(EA EB ) )
其中:
EF 表示评估框架;
EA 与 EB*表示参与对抗运算的运算对象;
表示关系代数中的自然连接运算符;
π 表示关系代数中的投影算子,π 后面第一个括号内规定了投影属性集合,第二个括
号内规定了投影运算的运算对象;
上标 out 表示某关系的输出属性,上标 in 表示某关系的输入属性;
D 表示将两个关系属性合并为一个新的属性,新属性的值为运算对象对应属性值进行
代数乘法运算的结果。
按照规定参与对抗运算的基本运算对象只能是武器系统的评估关系,所以形成如下具
体的表达式:
EW Θ EW | (EF) =π(EF , EW D EW ) (EF
* in out *out *
(EW EW ) )
综合上面的规定,SCA 效能评估算子Πx 是由 ⊗ 和 Θ 构成的集合,表示为:
Πx = ( ⊗ , Θ )。
下面举例子说明协作算子与对抗算子的计算过程。
假设评估框架 EF 由 3 个属性组成(A,B,C),其中:A、B 和 C 为评估条件因子,
每个因子有两个水平,这样最终的评估结果就有 8 种因子水平的组合,并需对应计算出 8
个指标值。EF 的最终结果在关系代数中称之为有 8 个元组。

168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同时,设计算得出的 EW*、EC4ISR*、EW 的结果如下:

其中,RW*、D 为 EW*中的属性(评估因子);PF、V、W 分别为各自关系中的指标属


性 。 对 于 评 估 桥 结 关 系 ΦC*-W* : VECTORASSIGN* × VECTORRANGE* → RANGEW* , 即 从
EC4ISR*中 V 指标到 EW*中 RW*属性的映射,设有
Φ C*−W* (v1 ) = rW1 Φ C*−W* (v2 ) = rW2
注意,当 EW*与 EC4ISR*作运算时,EW*中含有(a1 b2)和(a2 b1)的属性水平组合而
EC4ISR*中不含这样的水平组合,按传统的自然连接算法,运算的结果中也不会存在这样的
水平组合。这在 SCA 方法中是不允许的,因为这样会使评估的结果不充分。于是,需要
利用实验分析产生的元模型对 EC4ISR*进行逼近拟合,产生需要的元组,对 EC4ISR*进行逼近
拟合后的结果如下:
⎛A B V ⎞
⎜ ⎟
⎜ a1 b1 v1 ⎟
EC4ISR*: ⎜ a1 b2 v3 ⎟
⎜ ⎟
⎜ a2 b1 v4 ⎟
⎜a b v ⎟
⎝ 2 2 2 ⎠

为了形式上的简化,设有映射关系
Φ C*− W* (v3 ) = rW1 Φ C*−W* (v4 ) = rW2
这种假定也是合理的,因为一般防御武器的作战潜能对于其作用距离是分段敏感的
(这也是进行分段实验的一个原因),因而 RW*的水平一般以区间的形式存在。
按“ ⊗ ”算子的定义,有
ESOS = EW ⊗ EC4ISR |(EF) = π (EF, EW* )(EF (EW EC4ISR
* * * out * *
Φ C*-W*) ) )

16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同理可得:
EW Θ ESOS |(EF) = π (EF, EW D ESOS* ) (EF
* out out *
(EW ESOS ) )

170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A B C ⎞ ⎛A B C PF ⎞
⎜ ⎟ ⎜ ⎟
⎜ a1 b1 c1 ⎟ ⎜ a1 b1 c1 p1 ⎟
⎜ a1 b1 c2 ⎟ ⎛A C W ⎞ ⎜ a1 b1 c2 p1 ⎟
⎜ ⎟ ⎜ ⎟ ⎜ ⎟
⎜ a1 b2 c1 ⎟ ⎜ a1 c1 w1 ⎟ ⎜ a1 b2 c1 p2 ⎟
= π (EF,W D PF)( ⎜⎜ a1 b2 c2 ⎟

⎜ a1 c2 w2 ⎟ ⎜a
⎜ 1
b2 c2 p2 ⎟ ))

⎜ ⎟
⎜ a2 b1 c1 ⎟ ⎜ a2 c1 w3 ⎟ ⎜ a2 b1 c1 p3 ⎟
⎜ ⎟ ⎜ a2 c2 w4 ⎟⎠ ⎜ ⎟
⎜ a2 b1 c2 ⎟ ⎝ ⎜ a2 b1 c2 p3 ⎟
⎜ a2 b2 c1 ⎟ ⎜a b2 c1 p4 ⎟
⎜⎜ ⎟ ⎜⎜ 2 ⎟
⎝ a2 b2 c2 ⎟⎠ ⎝ a2 b2 c2 p4 ⎟⎠

⎛A B C W D PF ⎞
⎜ ⎟
⎜ a1 b1 c1 w1 × p1 ⎟
⎜ a1 b1 c2 w2 × p1 ⎟
⎜ ⎟
⎜ a1 b2 c1 w1 × p2 ⎟
= ⎜⎜ a1 b2 c2 w2 × p2 ⎟

⎜ a2 b1 c1 w3 × p3 ⎟
⎜ ⎟
⎜ a2 b1 c2 w4 × p3 ⎟
⎜a b2 c1 w3 × p4 ⎟
⎜⎜ 2 ⎟
⎝ a2 b2 c2 w4 × p4 ⎟⎠

在原子评估关系与算子的基础上,可以构造复合评估关系。
定义 5-4 (复合评估关系)
一个由原子评估关系与算子构成的序列,如果是按照下列规则产生的,就叫做复合评
估关系。
① 一个原子评估关系是复合评估关系;
② 如果 EA 与 EB 是复合评估关系,则 EA ⊗ EB 是复合评估关系;
③ 如果 EA 与 EB 是复合评估关系,则 EA Θ EB 是复合评估关系;
④ 一个由原子评估关系与算子组成的符号串,如果它是被有穷次的运用规则①、
②、③而产生的,就是一个复合评估关系。
如果所有运用规则②、③时参与 ⊗ 与 Θ 运算的评估关系均满足算子定义所规定的前
提条件,则称复合评估关系为良好定义的复合评估关系。
不难证明,良好定义的复合评估关系之间在符合算子规定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进行协
作运算 ⊗ 与对抗运算 Θ 。

4.SCA 作战效能评估算法

在规定了评估框架 EF、基本运算对象集合Πο和算子集合ΠX以及复合评估关系以后,
就可以建立 SCA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算法了。

17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根据武器装备类型,SCA 武器装备效能评估模型算法分为两大类,即进攻型武器系
统评估算法与防御型武器系统评估算法。

1)防御型武器系统的 SCA 作战效能评估算法

对于防御型武器系统而言,由于它被动地与进攻武器系统进行交战,其效能取决于其
自身针对进攻武器在由其性能指标约束的态势因子空间中的对抗潜能,以及传感器与控制
器对这种潜能的发挥程度,见示意图 5.4。

S:探测器,C:控制器,W:武器,*:表示防御方

图 5.4 SCA 防御型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示意图

根据这种思想,防御型武器系统的 SCA 作战效能评估算法表达如下:


① 防御 C4ISR 系统 的作战功能

EC4ISR = EC ⊗ ES
* * *

通过该步骤将防御体系内传感器的效能输出映射到控制器的功能输入,产生防御
C ISR 系统的整体功能输出,并映射到统一的评估框架上。EC4ISR*的输出为对防御武器系
4


统的火力分配矩阵 。
② 防御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ESW = EW ⊗ EC4ISR
* * *

通过该步骤将防御方 C4ISR 的功能输出即火力分配矩阵映射到防御武器系统的作战


运用态势因子上,并将防御系统的作战潜能映射为相应作战运用态势因子条件下的作战
效能。
通过这两步变换即可建立防御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关系。

2)进攻型武器系统的 SCA 作战效能评估算法

对于进攻型武器系统而言,其作战效能既取决于非对抗条件下自身完成任务的潜能,
又取决于同一作战方传感器与控制器对其潜能的发挥程度,同时取决于防御体系对其潜能
的遏制程度,见示意图 5.5。

⑧ 此处的 C4ISR 系统是指与进攻武器系统具备对抗关系并与之直接作用的探测系统与指控系统,并非指作为整个防御

体系的 C4ISR。

⑨ 此处的火力分配矩阵采用广义上的火力意义,包括了对电子干扰系统的分配。

172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S:探测器,C:控制器,W:武器,*:表示防御方

图 5.5 SCA 进攻型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示意图

根据这种思想,进攻型武器装备的 SCA 作战效能评估算法表达如下。



① 防御 C4ISR 系统 的作战功能
EC4ISR = EC ⊗ ES
* * *

通过该步骤将防御体系内针对进攻武器的传感器的效能输出映射到控制器的功能输
入,产生防御 C4ISR 系统的整体功能输出,并映射到统一的评估框架上。EC4ISR*输出为对
防御武器系统的火力分配矩阵。
② 防御战场力量体系的作战效能
ESOS = EW ⊗ EC4ISR
* * *

通过该步骤将防御 C4ISR 的功能输出即火力分配矩阵映射到防御武器系统的作战运用


态势因子上,并将防御系统的作战潜能映射为相应作战运用态势因子条件下的作战效能。
③ 进攻武器的作战效能
ESW = EW Θ ESOS
*

通过该步骤将不考虑其传感器与控制器约束的进攻武器本身的作战潜能与防御体系对
该进攻武器的对抗效能进行对抗运算,得到考虑突防特性后的进攻方武器的作战效能。
④ 进攻 C4ISR 系统的作战功能
EC4ISR = EC ⊗ ES
通过该步骤将进攻体系内传感器的效能输出映射到控制器的功能输入,产生进攻
4
C ISR 系统的整体功能输出,并映射到统一的评估框架上。一般说来,EC4ISR 输出为对进
攻武器的火力分配矩阵。
⑤ 进攻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ESOS = ESW ⊗ EC4ISR
通过该步骤将进攻 C4ISR 的功能输出即火力分配矩阵映射到进攻武器系统的作战运用
态势因子上,并将进攻武器本身不考虑传感器和控制器约束的作战效能关系映射为综合考
虑进攻方 C4ISR 系统功能特性的综合作战效能关系。
通过上述五步变换即可建立进攻型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关系表达式。

⑩ 此处的 C4ISR 系统是指与进攻武器系统具备对抗关系并与之直接作用的探测系统与指控系统,并非指作为整个防

御体系的 C4ISR。

17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5.2.3 SCA 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应用实例

以进攻型导弹武器系统为例,利用 SCA 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给出下列评估模型:

1.进攻方探测系统的作战效能

向导弹武器提供目标指示的探测系统的作战效能用其探测距离来测度:
ES:SIGTRAJ*×SIGEM*→RANGEDetect
其中:
SIGTRAJ*表示导弹作战对象空间轨迹特征因子
SIGEM*表示导弹作战对象电磁辐射特征因子
RANGEDetect 表示进攻方探测系统对导弹作战对象的探测距离

2.进攻方指控系统的作战功能

EC:RANGEDecide ×Tre→RANGEO
其中:
RANGEDecide 表示进攻方探测系统对防御方作战平台的探测距离
Tre 表示进攻方指控系统的系统反应时间
RANGEO 表示进攻方指控系统对导弹的火力运用距离

3.进攻方导弹武器的作战潜能

EW:RANGEW×SIGTRAJ×SIGEM→Rlaunch·Rfly·Pacq·PHit|acq
其中:
RANGEW 表示进攻方导弹的有效射程区间
SIGTRAJ 表示进攻方导弹的空间轨迹特征因子
SIGEM 表示进攻方导弹的电磁辐射特征因子
Rlaunch 表示进攻方导弹的发射可靠度
Rfly 表示进攻方导弹的飞行可靠度
Pacq 表示进攻方导弹导引头目标捕获概率
PHit|acq 表示进攻方导弹在捕获目标的条件下命中目标的概率

4.防御方探测系统的作战效能

ES*:SIGTRAJ×SIGEM→RANGEDetect*
其中:
SIGTRAJ 表示进攻方导弹的空间轨迹特征因子
SIGEM 表示进攻方导弹的电磁辐射特征因子
RANGEDetect*表示防御方探测系统对进攻方导弹的探测距离

174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5.防御方指控系统的作战功能

EC*:RANGEDecide *→VECTORASSIGN*×VECTORRANGE*
其中:
RANGEDecide*表示防御方指控系统决策时进攻方导弹的距离
VECTORASSIGN *表示防御方指控系统的火力分配向量
VECTORRANGE *表示防御方指控系统的火力运用向量

6.防御方武器系统的作战潜能

EW*:SIGTRAJ×SIGEM×RANGEW*→PF
其中:
SIGTRAJ 表示进攻方导弹的空间轨迹特征因子
SIGEM 表示进攻方导弹的电磁辐射特征因子
RANGEW *表示防御方武器系统作用距离
PF 表示防御方武器系统的使命失败概率

7.防御方战场力量体系的作战效能

ESOS :EW ⊗ (EC ⊗ ES )


* * * *

存在评估桥结关系:
ΦS*-C*:RANGEDetect*→RANGEDecide *
ΦC*-W*:VECTORASSIGN*×VECTORRANGE*→RANGEW*

8.导弹武器的作战效能

考虑无对抗条件下导弹自身的作战潜能与对抗条件下导弹的突防效能,导弹武器的作
战效能评估关系表达式为:
ESW:EW Θ ESOS
*

Θ 中算子 D 表示将作战潜能指标与突防效能指标合并为作战效能指标属性,新属性的
值为 Rlaunch·Rfly·Pacq·PHit|acq·PF。

9.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在考虑目标指示系统与火控系统的效能约束条件下,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为:
ESOS:ESW ⊗ (EC ⊗ ES)
存在评估桥结关系:
ΦS-C:RANGEDetect→RANGEDecide
ΦC-W:RANGEO→RANGEW

17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5.2.4 方法总结

基于 SCA 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探索性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前评估方法
存在的两方面问题。
第一,通过 SCA 的评估模型,显式地将攻防双方探测器、控制器的评估含在武器系
统效能评估的框架之中,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对影响武器系统效能高低的原因进行追溯分
析。一方面,通过 SCA 评估框架可以考察本方武器、传感器、控制器装备战术技术指标
的匹配性问题,考察在战术技术空间不同点上传感器作战效能的发扬水平、控制器作战功
能的激活能力、武器作战潜能的发挥程度以及传感器、控制器到武器的级联影响,这种匹
配问题依靠指数法和专家方法很难有效反映;另一方面可以寻求敌方传感器、控制器、武
器的不匹配性,从而发现其薄弱环节,利于武器装备作战运用方案优化。
第二,由于 SCA 评估模型是建立在两层探索、一层逼近分析的探索性评估框架上
的,这就使得低层仿真评估的结果数据可以有效地综合到上层仿真论证的框架中,保
证了模型聚合与解聚的参数真实性。另外,基于 SCA 的探索性评估方法可以在更大的
不确定性空间范围内对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进行考察,从而可以应对条件不确定性的
挑战。

5.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因果分析方法

5.3.1 概述

因果分析是作战效能分析的重要方法,其目的是分析因素和效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这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分析,一个是由因到果的分析,另一个是由果溯因的分析。其中,
因是指影响作战效能的因素,果是指作战效能。由因到果是已知因而求果,由果溯因是
已知果而求因。
因果分析本质上是对因素和作战效能之间的关系进行辨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个阶段是建立因果模型,第二个阶段是基于该因果模型的因果分析。其一般步骤是识别关
键要素、建立粗略的因果关系网络、对网络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基于仿真的因果分析是指根据仿真评估结果建立因素和作战效能之间的因果关系。与
一般的因果分析相比,其特点在于建立因果模型的方式上,主要通过基于仿真数据样本的
途径实现。
识别关键要素是指根据经验、文献查阅等方式,确定可能影响作战效能的要素;建立
粗略的因果关系网络指建立因素与作战效能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反映因果关系
的网络,该网络可能是不准确的;因果关系定量分析指基于仿真样本数据对因果模型进行
学习,主要是对因果要素之间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本节将介绍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分析方法,首先对贝叶斯网络进行简介,然

176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后介绍贝叶斯网络因果模型的建立方法,最后提出基于此的因果分析方法。

5.3.2 贝叶斯网络简介

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BN)又称信度网。它是以概率论和图论为基础,
结点表示随机变量,结点间的有向边表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变量间影响的程度上网络
中依附在父、子结点对上的条件概率来表示。非常适合描述应用领域内的非线性关系和由
随机现象引起的不确定性,具有强大的知识表达能力和概率推理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概
率模型,贝叶斯网络在 1988 年由 Pearl 给出明确定义后,已成为人工智能中非精确知识表
达与推理领域近十几年来研究的热点。贝叶斯网络以其坚实的概率论基础、直观的方法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有关文献,可以给出 BN 的如下定义:
定义 7-1 贝叶斯网络
一个贝叶斯网络是一个二元组 B=<G,P>,其中
① G=<V,A>是一个有向无环图,其结点为 V = {Vi }in=1 , A ⊆ V × V 是有向边的集合;
② P = {P(Vi | Pa(Vi )),Vi ∈ V } 是一组条件概率的集合。
此处 Pa (Vi ) 是结点 Vi 在 G 中的父结点集合。
通过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贝叶斯网络由两部分构成:
① 一个具有 n 个结点的有向无环图。图中的结点代表随机变量,结点间的有向边代
表结点间的相互关系。
每一结点变量有一组有限的排他状态,其似然分配表示为信度值。结点间的有向边表
达一种因果关系,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或推论关系。尤其重要的是,有向图蕴涵了条件独
立性假设,贝叶斯网络规定图中的每个结点 V i 条件独立于由 V i 的父结点给定的非 V i 后代
结点构成的任何结点子集,即如果用 A(Vi ) 表示非 V i 后代结点构成的任何结点子集,用
Pa (Vi ) 表示 V i 的直接父结点,则:
P(Vi | A(Vi ), Pa(Vi )) = P(Vi | Pa(Vi )) (5.1)
② 一个与每个结点相关的条件概率表 P。条件概率表可以用 P = {P (Vi | Pa (Vi ))} 来
描述,它表达结点同其父结点之间的相关关系——条件概率。没有任何父结点的结点(称
其为叶结点)的条件概率为其先验概率。
有了结点及其相互关系、条件概率表,贝叶斯网络就可以表达网络中所有结点的联合
概率,并可以根据先验概率信息或结点的取值(证据)计算其他任意结点的概率信息。将
条件独立性应用于链式规则,可以得到:
n
P(V1,V2,…Vn) = ∏ P (Vi | Pa (Vi )) (5.2)
i =1

在贝叶斯网络中,结点 V i 条件独立于给定父结点集的其他任意非子结点集,正是由
于这种条件独立性假设,大大简化了贝叶斯网络中的计算和推理问题。

17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贝叶斯网络具备三种基本的推理模式——因果推理、诊断推理和支持推理。讨论时,
以图 5.6 所示的简单网络为参照物。

图 5.6 简单贝叶斯网络

上图中左边的网络叫因果链(causal chain),此例为三结点因果链。右上方的网络叫
做共同成因网络( common cause network );另一常用的名称是朴素贝叶斯网络( naive
Bayesian network)或贝叶斯分类器(Bayesian classifier);右下方的网络叫做共通结果网
络(common effect network)。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推理形式如下。

1)诊断推理(diagnostic reasoning)

诊断推理可能是使用贝叶斯网络时最常用的推理形式。这种推理配合贝叶斯分类网
络,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中。例如,参见图 5.6 右上方的网络,A 是疾病,而 B 和 C 是病
兆,医生就能推论出该疾病的概率。

2)预测推理(predictive reasoning)

预测推理是根据成因的信息推论出结果。例如,参见图 5.6 左边的网络,如果已知 A


的状态,而 A 引起了 B,则我们可以推论出 B 发生的概率。

3)支持推理(explaining away)

支持推理牵涉到共通结果网络,如图 5.6 右下方的网络所示。假设结点都是二元结


点,也就是真或假。如果我们知道 C 为真,而且知道 A 和 B 引起了 C,通过 C 为真这一
事实,就可以推论 A 和 B 也是真的概率。然而,假设后来我们知道了 B 为真,这就表示
A 发生的概率实际上降低了。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数据挖掘主要研究贝叶斯网络的学习问题,即如何根据样本构建贝
叶斯网络,又可分为参数学习和结构学习两类。参数学习是在贝叶斯网络结构已知的条件
下,对条件概率表进行学习;结构学习是在网络结构未知或部分已知的条件下,对整个网
络的结构和参数进行学习。

178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贝叶斯网络学习的问题可以定义如下:给定数据集 D,即数据实例的集合
D={Dk | k=1,2,…,N},其中 D k 是一个数据实例,存在一个模型 M 用来描述给定的数据集
D,则模型 M 就是一个完整的贝叶斯网络,即 M = (V , L, P) = (S ,Θ) 。V 表示问题领域确定
的变量集,L 为有向边集合,P 是条件概率表。则 S 为网络结构, Θ 表示给定结构 S 的条
件概率表对应的所有参数向量。结构学习是指从数据集中学习和发现网络结构 S,即确定
变量集 V 及其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集 L,实现对问题领域的定性表达。因此,需要确定变
量以及变量所有可能存在的状态。然后,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判断各变量之间的连接关
系以及确定连接边的方向。
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变量发现及构成定义。在结构学习中通常假设随机变量在学习之前就已经定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项工作是较为困难的。如果变量是连续的,则需要确定其边界;
当现有的推理算法只能处理离散变量时,需要离散化连续变量;如果是离散的,需要确定
离散状态。
(2)融合先验知识。在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中,融合先验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
分。先验知识需要在以下几种形式中加以考虑和利用:①变量:变量的子集可以确定,但
剩余的变量还不能确定。确定的变量与一个子集或全集相对应,而可能无法确定有多少其
他的变量没有确定;②变量构成:变量构成的状态可能已经完全或部分定义;③结构:可
能存在一个全部有向连接的子集,或者所有无向连接的全集或子集。这些先验知识的融合
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学习的盲目性,同时避免网络结构与数据的过度拟合。
(3)依赖关系与因果关系发现。确定变量和定义每个变量构成后,需要发现依赖关系
或因果关系,即变量之间的有向连接。网络结构 S 为有向边的集合,表示为:
S = {U → V | U ,V ∈V } 。其中对于每个有向连接 U → V ,U 为 V 的父结点。实际上结构学
习是一个构建模型的过程,它的目标就是将给定数据中的依赖和因果关系,用一个图形化
的模型表达出来,实质是一个数据挖掘过程。

5.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分析模型

因素和作战效能指标所组成的因果关系是一个网状结构,这与贝叶斯网络有向无环图
结构能够很好地吻合,从指标体系到评估模型可以进行很好的映射。如作战方案层指标可
以对应贝叶斯网中无父结点的结点,作战目标效能层指标可以对应贝叶斯网中无子结点的
结点,作战过程效能层指标可以对应贝叶斯网中既有父结点又有子结点的结点。指标之间
的连接对应贝叶斯网络结点之间的连接。这样指标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贝叶斯网络中的条
件概率表表示。也即是说,贝叶斯网络与评估指标体系具备完全一致的结构。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分析模型构建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专家经验和仿真数据,借鉴
已有的成熟算法。领域专家与评估专家一起建立初步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效
能评估系统利用仿真数据进行贝叶斯网络的参数学习,并对专家建立的贝叶斯网络结构
进行完善。

17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作战效能仿真可以模拟装备对抗过程,得到各指标的数据。而且,作战效能仿真通过
调整模型参数和改变想定设置,可以灵活地改变仿真运行的环境,考察在不同条件下的指
标值。同时,作战效能仿真由于其高效性,可以大批量地运行,产生大量数据。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构建贝叶斯网络,贝叶斯网络学习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
点问题。在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中通过对仿真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基于贝叶斯网络的
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源自仿真又高于仿真,通过仿真数据训练得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可
以具备比仿真模型更高的灵活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该方法将作战效能仿真作为一个
“数据生成模型”,而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才是被一个决策者使用的
“工作模型”,即将作战效能仿真得到的动态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转化为便于人类理
解的静态知识。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起来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实际上已经表征各评估要素之间的定量
关联关系,并且这种关联关系是一种不确定关系,可以用概率进行表示。这符合通常作战
中不确定性广泛存在的特点。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分析模型(Bayesian Networks based Causal Model,BNCM)本
质上是一个贝叶斯网络模型,该模型表征了从战术参数到作战过程要素,再到最终评估指
标的定量的相互影响关系,其作用是以目标为驱动,利用其证据解释能力对协同攻击行动
层方案的战术参数进行优化。
BNCM 的结点类型有四类,分别是方案结点、态势结点、中间要素结点和评估指标
结点,如图 5.7 所示。

图 5.7 BNCM 结点类型和相互关系

(1)方案结点:使用方案。所有的方案结点构成了需要探索的方案空间。比如,突防
措施使用方案中的红外干扰诱饵释放高度、红外干扰诱饵释放数量两个需要考察的变量,
可以分别对应两个方案结点。方案结点是可以受用户完全控制的结点,即用户能够确定地
指定其取值。考虑红外干扰诱饵释放高度这个结点,用户可以取其值为 100km,也可以指
定其值为 80km,但是 100km 或 80km 这两个值只能二选其一(很明显,在突防措施使用
方式确定了的条件下,红外干扰诱饵释放高度只能有一个值)。

180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2)态势结点:能够表征敌我双方对抗态势的因素。比如,敌方防御平台部署的位置
距我方导弹发射点的直线距离、敌方防御平台装备的拦截导弹的数量等。态势结点一般选
取那些具备不确定性的因素,比如敌方防御平台部署的位置距我方导弹发射点的直线距离
这个因素,如果我方通过情报侦查可以完全确定其值,则不把其作为态势结点;如果不能
确定其值,即其可能有多种取值情况(如距离可能是 2800km,也可能是 3000km,该值不
受我方控制),则需要将其作为态势结点。
方案结点和态势结点在 BNCM 中都对应于贝叶斯网络中的叶结点(不存在父结点的
结点),因为这两类结点都在任务确定的条件下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3)中间要素结点:受方案和作战态势影响,同时又对其他的中间要素或作战结果产
生影响的因素。中间要素结点通常对应作战过程中事件的特征变量。比如,防御方雷达探
测到进攻方导弹这一事件,将会产生雷达发现时间和雷达发现距离两个特征变量,而这两
个变量的值将会对导弹是否突防成功造成影响。
(4)评估指标结点:评估人员所关心的需要重点考察的表征作战效果的因素。
BNCM 同一般的贝叶斯网络一样,每个结点都会对应于一张条件概率表,用于表征
结点间的定量关系。

5.3.4 BNCM 建模流程

BNCM 建模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五个步骤,如图 5.8 所示。

图 5.8 BNCM 建模流程图

三个阶段分别是模型结构分析阶段、数据生成阶段,以及模型参数确定阶段。模型结
构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结构,具体包括分析模型所包含的结点,
对结点进行分类(按照方案结点、态势结点、中间要素结点和评估指标结点进行归类)和

18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确定结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数据生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仿真实验生成确定模型参数
(贝叶斯网络中各个结点的条件概率表)所需要的数据;模型参数确定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根据仿真数据学习贝叶斯网络的参数,并且对所生成的模型进行验
证。每个阶段又分为以下子步骤。

1.分析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因素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BNCM 的组成结点以及每个结点的状态空间。结点


的分析顺序一般是先分析方案结点和评估指标结点,后分析态势结点和中间因素结点。分
析影响因素的难点在于如何得到合理的中间要素结点。

2.确定网络结构

在确定了网络结点以后,需要建立结点之间的因果关联关系,如何正确完整地对结点
进行关联,是决定最终分析有效性的关键。这个步骤亦需利用专家经验。

3.设计仿真实验

实验设计是一种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所安排的实验,最大程度地获得所需的有用信息
的方法。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和理解实验问题,减少冗余信息,并根据不
同的实验目的合理安排实验,高效且经济地获取有效数据信息,同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
合理的分析,帮助实验人员重新认识问题,调整实验及其方法,最终达成实验目的或解决
实验问题。
在进行仿真实验之前进行仿真实验设计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提高通过对仿真数据进
行学习所得到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准确度和对不确定空间的探索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满
足大批量重复闭环仿真的需要。
仿真实验设计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1)确定实验设计因子

在弹道导弹携带突防措施突防的问题中,实验设计因子即是所确定的贝叶斯网络结构
的所有方案结点和态势结点所对应的变量。

2)确定实验因子的水平数和水平值

首先,确定各个实验因子的类型(离散型或连续型)以及取值可能的变化范围。如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高度”是一个连续型变量,可能的变化范围为 200km 到 80km;“红
外干扰诱饵使用数量”是一个离散型变量,可能的取值包括 2 枚、4 枚和 6 枚。
其次,如果实验因子是离散型变量,则其水平数就是其可能的离散点取值个数,每个
水平的值就是离散点的取值;如“红外干扰诱饵使用数量”的水平数是 3,水平值分别为
2、4、6。如果实验因子是连续型变量,则第一步需要将连续的取值空间进行划分。

182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3)确定实验设计方法,并进行实验设计

当前常用的仿真实验设计方法包括全面设计方法、正交设计方法和均匀设计方法。在
仿真运行速度较快,实验因子的组合数较少(少于 100 组)的情况下一般选择全面设计方
法,对所有的实验因子进行全组合。

4)设计数据采集单

最后为了满足网络参数学习数据需求,需要确定需要通过仿真采集的数据。在本研究
中需要采集的数据项对应了贝叶斯网络中所有的中间因素结点和评估指标结点。

4.运行仿真实验

仿真实验设计完毕后,就可以根据设计结果进行仿真实验,采集仿真结果数据用于贝
叶斯网络的参数学习。当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仿真运行完毕后,对实验所采集的结果进
行整理,用于下一步的参数学习。

5.学习网络参数

确定了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结构,也即确定了结点之间存在的相互连接关系,但是这种
连接关系的强度(各结点对应的条件概率表),还需要通过数据进行学习。已知结构学习
条件概率表称为参数学习;如果结构未知或部分未知,这种情况下的学习称为结构学习。
本研究中由于结构是已知的,所以是一个参数学习问题。
贝叶斯网络的参数学习问题可以归结为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问题。在大部分的实际应
用领域中,概率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包括从统计数据中学习,从文献中查阅,或
者咨询领域专家。统计学中将参数估计问题从方法上分为基于经典统计学的方法和基于贝
叶斯统计学的方法两大类。
根据学习所使用的数据集完备情况,参数学习又可分为完备数据集下的学习和不完备
数据集下的学习。随机数据集 D={X[1], … ,X[m]} 的每个事例 X [i] 中都观察到了所有的变
量,则称数据完备。由于每次仿真均可采集到贝叶斯网络中每个结点的值(我们假设仿真
系统所运行的硬件设备完全可靠,不存在数据记录丢失的情况,这种假设在一般情况下是
成立的),所以本文中使用的是基于完备数据集的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方法。
在完备数据集的条件下的参数学习方法有极大似然估计方法(MLE)和贝叶斯方法。
MLE 方法是频度学习方法,偏差为 0,是所有无偏差估计方法中方差最小的。
图 5.9 描述导弹对拦截系统突防效能评估中四个评估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舰载雷
达发现目标时间、拦截弹红外导引头发现距离和拦截弹发射时弹目距离决定了弹道导弹
是否突防,同时舰载雷达发现目标时间又对拦截弹红外导引头发现距离和拦截弹发射时
弹目距离两个指标有影响关系。贝叶斯网络各个结点都对应一张条件概率表,用定量的
方式描述某个结点与其父结点之间的概率关系。如图中“拦截弹红外导引头发现距离”
结点所维护的条件概率表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如果“舰载雷达发现目标时间”在 450s~
460s 之 间 则 拦 截 弹 红 外 导 引 头 发 现 距 离 为 100km ~ 120km 之 间 的 概 率 为 0.9 , 在

18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120km~140km 之间的距离的概率为 0.1;如果“舰载雷达发现目标时间”在 460s~500s


之间,则拦截弹红外导引头发现距离为 100km~120km 之间的概率为 0.1,在 120km~
140km 之间的距离的概率为 0.9。

图 5.9 导弹对拦截系统突防效能评估中四个评估要素之间的关系

5.3.5 评估模型应用模式

在 BNCM 最终确定以后,就可以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分析。贝叶
斯网络具备因果推理、诊断推理和支持推理三种基本的推理模式。本研究在以上三种基本
推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贝叶斯网络作战效能分析模型的应用模式。

1.正向探索模式

正向探索是通过改变方案结点和态势结点的取值,探索评估指标结点和中间因素结点
值的变化。这种分析方法利用了贝叶斯网络最基本的正向推理能力,达到快速的“what-
if”分析,是一种固定方案固定想定的分析方式,如图 5.10 所示。
从本质上来讲,正向探索分析模式与基于仿真的评估分析采用的方式是一致的,都是
通过假设方案值(输入)来考察指标值(输出)。但是前者与后者相比其优势如下。

1)结构化

从某种意义看,贝叶斯网络分析模型其实是将仿真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有机地
“组织”起来,正是由于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多组、多次、多项的仿真数据能够以一种清
晰简练的形式展现在论证人员眼前,而不至于陷入上万次仿真实验得到的数据形成的“汪
洋大海”。

184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2)敏捷性

通过贝叶斯网络软件,可以实现改变方案结点和态势结点的取值,而立即观察到中间
因素结点和评估结点值的变化,这可以大大提高评估分析的效率。

图 5.10 正向探索模式

2.态势扰动分析模式

所谓态势扰动,即态势结点每次取值不取固定值,而是使其取值满足一定的概率分
布。比如,某一态势因素的可能取值有 a、b、c、d 四种情况,经过情报分析,实际这四
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分别是 50%、30%、10%、10%,那么在指定该态势结点的取值时,并
不固定指定为 a、b、c、d 中的任意一个,而是认为该值以 50%的概率为 a,30%的概率为
b,10%的概率为 c,10%的概率为 d。显然,在正向探索模式中,态势结点固定取值相当
于按照 100%的概率取某个值,而取其他值的概率为 0。
态势扰动分析模式充分考虑了态势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分析模式下,得到的评估指标
其实为在某个方案情况下(各方案结点取值固定),考虑态势可能的不确定性(态势结点
按概率取值),评估指标的“期望值”,如图 5.11 所示。

18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5.11 态势扰动分析模式

3.因果追溯分析模式

正向探索模式和态势扰动分析模式本质上是由因至果的分析模式,与这两种分析模式不
同,因果追溯分析模式充分利用了贝叶斯网络反向推理能力,是一种由果到因的分析模式。
因果追溯分析模式首先固定评估结点为状态空间中的某一固定值,然后观察方案结
点、态势结点以及中间因素结点在各自状态空间中取每种状态的概率,如图 5.12 所示。

图 5.12 因果追溯分析模式

186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4.截断分析模式

截断分析模式综合了正向探索模式、态势扰动分析模式的前向推理能力和因果追溯分
析模式的逆向诊断能力。一方面通过固定中间因素结点的取值,观察评估指标结点的变化
是前向推理,其实施方法同正向探索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固定中间因素结点的取值,比较
方案结点和态势结点的影响程度是逆向诊断,其实施方法同因果追溯分析模式,如图 5.13
所示。

图 5.13 截断分析模式

截断分析模式最大的长处是扩展了“ what-if”分析的使用范围。传统的“ what-if”


分析,其假设条件通常仅仅限于模型的输入,如使用仿真的方法进行“ what-if”分析,
其考察的变化因素为可以调整的仿真模型参数或者想定因子,对于仿真过程中产生的变
量则无法进行调整;因为这些变量的值是由输入参数和作战过程决定的,不是仿真前就
可以通过输入的方式确定下来的。在截断分析模式下这种对中间因素取值进行改变的方
式就成为可能。
8.2 节中将结合弹道导弹携带突防措施的例子对本节所介绍的因果分析方法实施过程
进行详细说明。

5.3.6 方法总结

本节针对联系不确定性问题,使用贝叶斯网络对性能与效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从仿真数据中对所描述的关系进行定量挖掘,能够很好地对仿真结果数

18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据之间的非线性不确定关系进行探索。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基于仿真的作战效能评估中,可
以对仿真数据所蕴涵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增强评估的深度,通过将复杂关系用贝叶斯
网络这种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示,并提供基于该模型的定量推理能力,可以辅助决策者进行
快速决策。

5.4 基于蒙特卡罗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鲁棒评估方法

5.4.1 概述

作战效能评估是一个综合问题,要全面认识作战效能,需要多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
其进行刻画,而仿真的作用即对这些独立的指标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这些独立
的指标进行综合,从而用综合后的高层指标对作战效能进行刻画。对多指标进行综合的常
用方法就是多属性决策方法。
多属性决策方法是一种综合利用各类数据源进行方案优选的方法。在多属性决策中保
序问题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多属性决策方法由于将多个不同的指标值聚合为一个综合指标
值,然后根据该综合值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即评估结果只能有一种方案优劣的排序顺
序。但实际上由于多属性决策过程中无论多属性决策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如权重),或
数据源本身的不确定性都会造成这个“确定的”评估结果发生变化。所以,如何综合考虑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尽量做出正确的、好的决策需要进行研究。
仿真评估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此不确定性将会对多属性决策综合后的结果产生影响。
在本书中将多属性决策的风险定义为因为属性值的扰动造成期望最佳的方案成为非最佳方
案的可能性。仿真数据源风险指由于仿真数据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多属性决策的风险。在
分析了仿真数据源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Beta 分布和蒙特卡罗的仿真数据源风
险辨识方法。该方法在处理仿真数据源时不同于一般求数值期望的方法,而是完全考虑仿
真数据可能的不确定性,通过同时对多个由仿真计算得到的属性分布进行蒙特卡罗抽样,
得到每个方案的最优概率(Probability Of Best, POB),并且可以找到对决策风险影响最
大的指标。所得出的结论在指导补充仿真实验和提高决策质量方面有着实际意义。

5.4.2 仿真数据源特点分析

本文的仿真特指随机仿真,其一大特点就是其需要通过多次运行对某个指标的真实值
进行估计,属于一种参数估计的思想。一般对仿真数据进行评估的方法是对多次仿真得到
的数据样本求均值,将这个均值作为该真实值的估计。这种评估方法基于的一个重要假设
是仿真数据样本必须满足正态性假设。
正态性假设指的是通过重复运行得到的仿真结果数据序列 X 1 , X 2 , …, X n 服从正态分
布。一般情况下并不要求仿真结果完全服从正态分布,只要其能通过正态性检验,即可认

188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为满足正态性假设。通常的检验方法包括 W 检验、D 检验、Kolmogeroff 检验、矩法、分


布拟合优度检验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仿真结果往往不满足正态性假设。这通常由于两个原因造成:
原因一,仿真输出变量本身服从正态分布,但由于仿真重复运行次数过少,使得获得
的样本产生偏性。根据中心极限定理,若产生的样本点 X j 越多。即仿真重复运行的次数
越多,则 X j 越接近于正态分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增多仿真重复运行次数,或
者使用一些特殊的统计方法。
原因二,由于仿真系统强烈的非线性,造成仿真输出变量本身不服从正态分布。一般
在简单的仿真系统(如排队系统)中,正态性假设都能满足。但是随着仿真规模的不断扩
大,仿真系统包含的模型种类增多,模型的行为愈显复杂;特别是当动态决策模型的加
入,由于决策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特征,随机变量的微小扰动通常都会造成仿真结果的剧
烈波动,从而造成了仿真结果不满足正态性假设。这种情况在大规模军事仿真系统中屡见
不鲜。
在仿真数据不满足正态性假设,而且其真实的分布也未知的情况下,使用传统的参数
估计的评估思路就变得不可行了。这是因为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求取样本均值本质
上是对正态分布的均值进行参数估计。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均值不是其特征参
数,所以此时均值对于评估无特别意义。
再回到仿真数据的不确定性对多属性决策的影响的问题上。要分析这种影响,按照传
统的方法首先要做的是用某些指标刻画数据的不确定性大小和特性,再在此基础上分析其
对决策的影响。对于正态数据,可以用方差或置信区间度量其不确定度。然而对于不服从
正态性假设的数据,特别是由于第二种原因造成的不服从正态特性的情况,就很难找到一
种可以刻画数据不确定性的方法,那么下一步的影响分析就无法进行了。
针对此问题,可采取另一种思路,即不显示地用少数几个指标对数据不确定性进行刻
画,而是用一种对整个仿真样本进行描述的方法,将不确定信息充分保留下来,然后再通
过蒙特卡罗对影响进行分析。

5.4.3 基于蒙特卡罗的风险源辨识方法

1.Beta 分布及仿真数据的 Beta 分布拟合

Beta 分布是一种应用很广的统计分布。根据所取参数的不同,Beta 分布可以具有多


种不同的分布形式,也就能够逼近多种分布形式,如最常用的正态分布,又如均匀分布、
三角分布、瑞利分布、梯形分布,等等。而且,Beta 分布是有界的,符合误差的特性要
求。因此,在数据处理中如果采用 Beta 分布,就可以通过实际情况拟合参数,利用 Beta 分
布来表示其误差分布。
Beta 分布的密度函数为
Γ (α + β ) α −1
f ( x) = x (1 − x) β −1
Γ (α )Γ ( β )

18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其中, α、β > 0 , 0 < x < 1 , Γ 是伽马函数。


Beta 分布能够逼近多种分布形式,通过改变形状参数 α、β 就可以改变分布的形状。
如 α = β = 1 时是均匀分布, α = β = 4 时是正态分布, α = β = 2 是梯形分布, α = 2 β = 3.4 是
瑞利分布。当 α = β 时,分布是对称的;当 α ≠ β 时,分布是不对称的。
正态分布、均匀分布、梯形分布、瑞利分布等多种分布形式均为 Beta 分布的特例,
因此无论仿真数据的分布函数是什么样的形式,均可假设它们服从 Beta 分布。
利用 Beta 分布这种能够逼近多种分布形式的优良性质,我们用其对多次仿真生成的
数据样本进行拟合。下面介绍拟合方法。
首先,通过一种映射将仿真数据映射到(0,1)之间,此目的是为了满足 Beta 分布
概率密度函数定义域为(0,1)的要求。一种较好的方法是专家指定每个由仿真进行评估
的 指 标 的 效 用 函 数 U ( x) , x 为 一 次 仿 真 的 结 果 。 然 后 将 仿 真 结 果 映 射 为 其 效 用 值
ui = U j ( xi ) 。
然后,对 u i 进行 Beta 分布拟合。其方法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通常也可以利用
Matlab 等数学软件完成该项工作。

2.蒙特卡罗方法和全局灵敏度分析

蒙特卡罗方法,又称随机抽样或统计实验方法,属于计算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为了适应当时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原理及思想如
下:当所要求解的问题是某种事件出现的概率,或者是某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时,它们可
以通过某种“实验”的方法,得到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或者这个随机变数的平均值,并
用它们作为问题的解。这就是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蒙特卡罗方法通过抓住事物运动
的几何数量和几何特征,利用数学方法来加以模拟,即进行一种数字模拟实验。它是以一
个概率模型为基础,按照这个模型所描绘的过程,通过模拟实验的结果,作为问题的近似
解。可以把蒙特卡罗解题归结为构造或描述概率过程,实现从已知概率分布抽样,建立各
种估计量三个主要步骤。
蒙特卡罗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逼真地描述具有随机性质的事物的特点及物理实验
过程;受几何条件限制小;收敛速度与问题的维数无关;具有同时计算多个方案与多个未
知量的能力;误差容易确定;程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文将通过多属性决策方法聚合得到综合指标的过程看做一个模拟实验的过程,将综
合指标看做一个随机变量,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来对基于 Beta 分布的仿真数据模型进行抽
样,最终期望得到的是综合指标的不确定性。

3.最优概率(POB)

按照上面提出的将综合指标看做一个随机变量的思想,那么在进行方案对比时也不能
肯定地说哪个方案最优,而只能讲哪个方案以某个概率成为最优。在现实情况中决策者也
往往难以接受单一数值的评估结果。比如方案 A 的满意度为 a ,方案 B 的满意度为 b ,
如果 a > b 则 A 是较优的方案。他们更希望知道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结果变化的范围

190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等信息。这里提出最优概率的概念,最优概率指方案 Ai 在整个方案空间 S 中,优于所有


其他方案的可能性。即
POBi = P( J ( Ai ) > max{J ( Aj )}) Aj ∈ S , i ≠ j
其中 J(y)为方案的综合评价函数。
最优概率可以通过很多不同手段得到,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专家根据个人对每个方案的
“信心”进行指定;但是这种方法主观性太强,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定量数据。本文提出
一种基于蒙特卡罗的最优概率计算方法。
算法 1 POB 计算方法
─────────────────────────────────────
(1)初始化蒙特卡罗次数 t,n=0,将所有方案的最优方案次数计数器 best[i]置零;
(2)如果 n>t,转(8),否则转(3);
(3)是否还有没有遍历的方案 Ai,有转(4),否则转(7);
(4)是否还有没有遍历的指标 Cj,有转(5),否则转(6);
(5)根据方案 Ai 的指标 Cj 的拟合分布 Bij 生成随机数 r,将 r 作为方案 Ai 的指标 Cj 的
满意度 Sij;
(6)根据具体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计算方案 Ai 的综合满意度 Si,转(3);
(7)比较所有方案在本次抽样中的综合满意度,选出其中最大者 k,best[k]=best[k]+1,
转(2);
(8)POBi=best[i]/t;
(9)结束。
─────────────────────────────────────
从算法 1 中可以发现,方案的最优概率为在多次蒙特卡罗抽样中方案最优方案的次数
与抽样次数的比例。当计算得到每个方案的 POB 后,决策者不仅可以知道哪个方案的满
意度较高,同时也能够理解数据源的不确定性会对最终的评估结果有多大影响,这个影响
是否足以影响决策。比如,可以设定一个关于 POB 的阈值 δ (如 0.8),如果某个方案的
POB 大于该阈值,则可以认为该方案就是最优方案。如果所有方案的 POB 都无法大于该
阈值,则说明当前的仿真数据源不确定性已经影响决策的制定,就需要找到是哪些数据源
造成的。

4.风险源辨识方法

方案排序的变化大小可以看做对仿真数据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同样本文使用蒙特卡
罗方法在仿真数据拟合得到的 Beta 分布基础上,变化某一个指标,固定其他的指标,对
方案综合指标对每个指标的灵敏度进行计算。下面给出了具体的算法。
算法 2 指标风险计算方法
─────────────────────────────────────
(1)是否还有没经遍历的由仿真数据计算的指标 Ci,有转(2),否则转(9);
(2)初始化蒙特卡罗次数 t,置计数器 n=0;

19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3)如果 n>t,转(8),否则转(3);
(4)是否还有没有遍历的方案 Aj,有转(4),否则转(8);
(5)是否还有没有遍历的指标 Ck,有转(5),否则转(6);
(6)k 是否等于 i,是转(6),否则转(7)
(7)根据方案 Aj 的指标 Ck 的拟合分布 Bji 生成随机数 r,将 r 作为方案 Aj 的指标 Ck 的
抽样值,计算得到在第 n 次抽样中的满意度 Sjkn;
(8)将α ji/(α ji+β ji)作为方案 Aj 的指标 Ck 在第 n 次抽样中的满意度 Sjkn,αji、βji 为
Ck 的 Beta 拟合分布的参数;
t

(9) Risk ji = ∑
nc
(S jia − S j ) t
a =1
,其中 S j = ∑ J (Cij ) , J (•) 为方案的综合评价函数,Cji=αji/(αji+β ji);
i =1

(10)结束。
─────────────────────────────────────
算法 2 中所求得的 Risk ji 即为指标 i 所对应的仿真数据源给方案 j 所带来的风险。通常
*
将各指标对某个方案的风险进行归一化,求得其相对风险大小。相对风险 Risk ji 的计算公
式如下
Risk ji
Risk *ji = nc

∑ Risk
k =0
jk

其中 nc 为由仿真数据进行评估的指标个数。相对风险较大则说明某项仿真数据的不
确定性可能带来了较大的方案排序的波动。

5.4.4 算例分析

考虑在巡航导弹攻击方案论证中,需要对三个战术方案进行综合满意度评估,从中选
择最优方案。其顶层评估指标体系如图 5.14 所示。

图 5.14 评估指标体系

其中每个方案的“耗弹量”指标是个确定量,而“射前生存概率”和“目标命中弹
数”指标是通过对三个方案分别进行射前生存仿真和导弹协同攻击仿真两类作战效能仿
真得到的。通过对仿真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每个方案此两个指标的 Beta 分布如图 5.15
所示。

192
第 5章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分析方法

图 5.15 仿真指标 Beta 分布拟合图形(横坐标为指标满意度,纵坐标为概率密度)

从图 5.15 可发现指标“目标命中弹数”的仿真结果的不确定性较指标“射前生存概
率”为高。使用算法 1 求取每个方案的 POB,指标聚合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使用最简单的
加权求和方法,三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W 耗弹量=0.2,W 射前生存概率=0.4,W 目标命中弹数=0.4,结果
如表 5.2 所示。

表 5.2 POB 分析结果

第 1 的次数 第 2 的次数 第 3 的次数 POB

方案 1 554 426 20 0.554

方案 2 336 316 348 0.336

方案 3 110 268 632 0.11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在进行蒙特卡罗抽样中,方案 1 成为最优方案的次数最多,方案
2 次之,方案 3 最少。如果假设决策者设定的 POB 阈值为 0.65,那么在当前的结果下,
尚无法进行决策,因为没有一个方案的 POB 大于 0.65。
所以下一步将要对每个由作战仿真得到的指标进行风险辨识,从中发现对综合评估结
果影响最大的指标,使用算法 2 得到的结果如表 5.3 所示。

表 5.3 风险辨识结果

“射前生存概率”相对风险 “目标命中弹数”相对风险

方案 1 0.32 0.68

方案 2 0.3 0.7

方案 3 0.39 0.61

19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目标命中弹数”给每个方案带来的风险都比“射前生存概
率”大。可见,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的“目标命中弹数”指标的不确定性给决策带来了较大
的风险,是主要的风险来源。所以需要进一步对三个方案补充仿真实验,从而减小仿真结
果数据的不确定性,最终达到降低决策风险的目的。

5.4.5 方法总结

由于结果不确定性可能给决策带来风险,在决策风险过大的情况下需要对引起决策
风险的风险源进行辨识。本书提出的方法利用 Beta 分布对仿真数据进行拟合,能够充分
保留数据本身的不确定性,作为风险辨识的依据。提出的 POB 指标,可以在一方面反
映决策风险的相对大小。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指标的不确定性进行抽样,最终通过度量
评估指标所对应的仿真数据源给方案带来的相对风险大小,找出给决策带来较大风险的
仿真数据源。
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特点在于,充分考虑了仿真数据的特性,不采用通过指标度
量数据不确定性的方法,而是通过结合数据的 Beta 分布拟合和蒙特卡罗方法的路线,这
种思路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借鉴。

194

部分 软件平台
第 6 章 SIM2000 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第 7 章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第 6章 SIM2000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第 6 章 SIM2000 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6.1 概 述

20 世纪 90 年代,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系在多媒体仿真、柔性仿真理论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在武器系统总体设计、武器装备效能评估、装备体系结构优化等多层次科研实践
的需求牵引下,经过近 10 年的开发研制了集对象建模-想定编辑-实验设计-仿真运行
-实验分析-综合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具备完全知识产权的 SIM2000 第一代柔性仿真
平台,并定制了面向武器系统总体设计的 SimKit 版、面向武器装备型号论证的效能仿真
版(如图 6.1 所示)与面向武器装备体系论证的空军战役推演版三个系列。因其具备基于
组件的可视化仿真建模能力、基于想定的组装式模型集成能力、基于实验设计的多样本自
动化仿真运行能力以及兼容 HLA 的柔性仿真表现能力,产品定位准确、架构先进、特色
鲜明,自推出后在军内和国防工业部门十几家单位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同时积累了丰富的
模型资源。

图 6.1 SIM2000 一代平台效能版

19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6.2 SIM2000 二代平台 SMP2 版

21 世纪以来,根据实验室在可组合仿真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国际
先进仿真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利用一代平台在不同单位使用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
验,经过近五年的研发,我们正式推出 SIM2000 二代平台,如图 6.2 所示。SIM2000 二代
平台包括四个系列:基于 MDA 的 SMP2 版、基于 Agent 的 SEAS 版、支持 CGF 的
OpenSAF 版以及支持仿真推演的 OCEAN 版,可覆盖武器系统论证设计、装备体系效能
分析与作战计划推演三方面应用需求。
下面的介绍针对第二个版本,即 SIM2000.SMP2 版,该版本可很好地支持武器装备论
证部门进行作战效能评估与立项综合论证,支持国防工业部门进行武器系统总体设计。

6.2 主 要 特 色

SIM2000 二代平台在继承了一代平台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如下特色。

6.2.1 基于 SMP2 规范的先进仿真体系结构

SMP2(Simulation Model Portability)是欧州航天局(ESA)2004 年提出的新一代面


向重用的仿真模型规范,解决 ESA 成员内仿真模型的跨型号项目、跨研制阶段、跨仿真
平台移植/重用问题,支持按照系统工程、仿真工程、软件工程三个层次进行仿真系统的
工程化开发。由于该规范克服了 HLA 标准在模型组件集成方面的缺点,自推出以来迅速
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SIM2000 二代平台是国内第一个支持 SMP2 规范的仿真开发平台,实现了 SMP2 规范
的全部功能,包括模型设计、代码生成、模型管理、模型辅助开发、模型集成、模型调度
设计、仿真运行支持等。在模型工程化、标准化开发能力方面实现了对一代平台的超越。

198
第 6章 SIM2000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6.2.2 建模仿真与实验评估一体化

SIM2000 二代仿真平台中集成了实验室自主研发的 OASIS 评估分析平台(OASIS 评


估分析平台可以单独使用,可兼容 HLA、SPEEDS、SMP2 等不同仿真体制),由于
OASIS 提供了专业化的评估、分析、预报能力,全面提升了 SIM2000 二代产品的决策支
持能力。用户可以在内嵌了 OASIS 的 SIM2000 仿真应用平台上无缝地完成基于仿真的论
证过程。

6.2.3 模型/数据/实验框架/仿真器分离

SIM2000 二代平台采用模型框架与模型组件分离、模型与数据分离、模型与仿真器分
离的先进仿真架构,充分保证了仿真体系的灵活性、适应性与可扩展性。

6.2.4 集中运行、并行实验、分布表现

SIM2000 二代仿真平台目前支持 SMP2 模型的集中运行,对于大规模实验需求,可以


通过并行实验的方法充分利用多计算结点利用资源,即将不同的实验方案自动分发到网内
的多个计算机上并行实验,计算完后将仿真结果数据统一汇总到总控结点上进行整体分
析。目前正在研制单机多核并行仿真引擎和基于 CORBA 的分布式仿真引擎版本。
SIM2000 二代仿真平台可以方便地和 HLA 系统进行互操作。SIM2000 提供了通用表
现模型(实现了 HLA 接口的 SMP2 模型),该模型支持其他实体型 SMP2 仿真模型和基
于 HLA 的表现工具 SimPVD 和 SimStealth 进行互操作。

6.3 平台体系结构

6.3.1 平台系统体系结构

SIM2000 第二代柔性仿真平台,由三个层次构成的支持仿真开发与运用全过程的工
具、组件集合构成,如图 6.3 所示。

1.SIM2000 通用仿真开发平台套件

该套件面向仿真系统开发人员,提供符合 SMP2 模型重用与移植规范的仿真模型开发


与运行功能。
SIM2000.Core. Standard SMP2 模型标准
SIM2000.Core.DevelopTime
SIM2000.Core.DevelopTime.UML2SMP2 模型转换

19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SIM2000.Core.DevelopTime.FrameDesigner 模型设计
SIM2000.Core.DevelopTime.ComponetGenerator 代码生成
SIM2000.Core.DevelopTime.ScheduleDesigner 调度设计
SIM2000.Core.DevelopTime.ModelAssembler 模型集成
SIM2000. Core.RunTime
SIM2000.Core.RunTime.SimSchedule 仿真调度
SIM2000.Core.RunTime.ExpSchedule 实验调度
SIM2000.Core.RunTime.RunMonitor 运行监控
SIM2000.Core.RunTime.DataCollector 数据采集
SIM2000.Core.RunTime.SimLogger 日志记录

图 6.3 平台系统体系结构

2.SIM2000 效能仿真应用平台套件

该套件面向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分析人员,提供想定编辑、实验设计、仿真表现与
结果分析功能。.
SIM2000.WTB.Standard 想定描述与映射规范
SIM2000.WTB

200
第 6章 SIM2000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SIM2000.WTB.Worbench 工作平台
SIM2000.WTB.DataMan 装备数据管理
SIM2000.WTB.ScenEditor 想定开发
SIM2000.WTB.SimExplorer 实验设计
SIM2000.WTB.SimVisualizer 仿真表现
SIM2000.WTB.SimAAR 结果分析

3.SIM2000 特定领域解决方案套件

面向具体应用领域,提供符合行业应用习惯的专业解决方案套件。目前,SIM2000 二
代平台主要开发了面向海战与导弹战两大领域的解决方案。
SIM2000.NSTB
SIM2000. NSTB.ScenManager 想定管理
SIM2000. NSTB.SimModelbase 仿真模型库
SIM2000. NSTB.SimDatabase 仿真数据库
SIM2000.EADTB
SIM2000.EADTB. ScenManager 想定管理
SIM2000. EADTB.SimModelbase 仿真模型库
SIM2000. EADTB.SimDatabase 仿真数据库

6.3.2 平台技术体系结构

SIM2000 第二代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如图 6.4 所示。整个 SIM2000 2.0 平台遵循


SMP2 提供的过程规范和模型规范开发,在此基础上面向论证分析型仿真应用进行了两方
面的扩展:过程方面,针对大型复杂分析型仿真应用的特点,增加了概念阶段,支持对复
杂应用系统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并使得设计阶段在规范的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模型
上,定义或采用了若干模型规范,如基于 UML 的概念建模规范、面向装备论证仿真的想
定描述规范和装备数据规范、面向分析仿真所需的大空间探索大规模运行的实验设计
(DOE)规范、面向多核处理器的并行化模型规范、面向仿真过程表现的仿真数据可视化
规范、面向分析评估的 OASIS 规范等。在定义或选用模型规范上遵循 SMP2 标准的设计
初衷,确保 SIM2000 2.0 的所有软件、工具、模型、数据等资源具有开放的数据模型/元模
型,有效克服传统上商用软件存在的模型交换移植问题。

20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6.4 SIM2000 2.0 仿真开发平台技术体系结构

6.4 平台软件工具功能

6.4.1 仿真建模工具

1.模型转换模块(UML2SMP2)

模型转换工具基于 UML profile for SMP2 ,将 UML 形式的概念模型转化为 SMP2 的


仿真模型框架。

2.模型设计模块(FrameDesigner)

模型设计工具用来建立仿真模型框架,实现 SMP2 中面向对象、基于接口、基于组


件、基于数据流、基于事件的模型设计;支持对数据类型、名字空间、模型文档元数据等

202
第 6章 SIM2000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的层次化树状管理;生成与管理模型框架文件。

3.代码生成模块(ComponentGenerator)

根据模型设计相关信息生成 C++版本的模型代码框架。生成的模型代码文件是可以直
接编译形成 DLL 库文件的 C++工程。模型设计中建立的数据结构名字空间等信息可以直
接生成 C++的结构体和名字空间,还支持对代码的预览以及版本管理。

4.模型装配模块(ModelAssembler)

对模型设计得到的模型类进行实例化,并进行与模型设计策略相对应的模型实例层次
化装配。可以为实例属性赋值,提供可视界面支持用户建立实例之间的接口链、事件链、
数据链;生成与管理模型装配文件。

5.调度设计模块(ScheduleDesigner)

在模型装配文件的基础上设置模型实例的调度方案。可建立任务、子任务以及触发任
务的事件,可设置任务与子任务对应的模型入口点,可设置循环仿真事件与非循环仿真事
件的仿真时刻点以及所触发的任务。

6.4.2 数据管理工具

根据模型与数据分离的架构,所有模型的参数数据通过专门的数据库管理工具进行统
一维护。装备数据库中已经了建立常用装备的性能数据。装备数据管理工具大大加速了仿
真想定的开发效率。

6.4.3 想定编辑工具

从军事人员的角度来看,想定编辑工具支持用户在 GIS 界面上进行作战平台部署、武


器系统配备、作战编队编组、作战任务编辑,从而将军事人员的意志物化到仿真系统中。
从仿真人员角度看,想定编辑工具的作用在于,上述作战平台部署、武器装备配备、
作战编队编组、作战任务编辑的过程,同时就是模型组件装配、参数配置以及向模型组件
施加外部激励的过程。仿真用户可改变模型组件,而不必改变想定;也可以改变想定,而
不去改变模型组件。想定模型与仿真模型组件相分离的策略,保证了在一套模型库的条件
下可以按照应用需求灵活构建不同作战样式的仿真想定。

6.4.4 实验设计工具

实验设计工具辅助用户根据武器装备论证所关心的设计变量与评估指标体系,按照选定
的基本想定与实验设计方法,依据基本想定所包含的信息与相应的模型描述信息,进行实验
因子选取、实验因子设置、实验响应设置,并生成仿真实验设计文件和派生想定文件。

20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6.4.5 仿真运行工具

仿真运行工具包含仿真调度、实验调度、运行监控、数据采集和日志记录五个功能模
块。

1.仿真调度模块

仿真调度模块支持想定文件、仿真调度文件、模型组件加载,建立模型和仿真器之间
的链接,调度仿真运用。

2.实验调度模块

实验调度模块支持实验设计文件加载,并根据实验设计文件中包含的系列想定文件信
息重复调度上述仿真调度模块进行仿真实验,直至到达安排的运行组数与次数。

3.运行监控模块

在仿真运行过程中,运行监控模块在控制台上动态输出仿真运行信息,便于仿真模型
开发过程中的模型调试与仿真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态势感知。

4.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根据实验方案信息在仿真运行过程中自动对仿真状态和终态数据进行采
集,形成仿真数据库文件。

5.日志记录模块

日志记录模块可以单独记录每个模型实例的运行日志。

6.4.6 仿真表现工具

仿真表现工具基于 HLA 运行接口,提供通用的仿真控制交互类、仿真表现事件交互


类和仿真表现实体对象类接口,可为发布相关接口的仿真应用提供表现服务。

6.4.7 结果分析工具

结果分析工具提供初步的单样本与多样本结果统计分析功能,为评估分析工具提供评
估样本数据支持。

204
第 6章 SIM2000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6.5 仿真系统开发流程

利用 SIM2000 二代平台进行仿真开发的主要流程包括:概念建模、模型设计、模型
开发、模型集成、调度设计与模型测试,如图 6.5 所示。

图 6.5 基于 SIM2000 二代平台的仿真开发流程

基于 SIM2000 二代平台进行仿真开发的过程如下。

6.5.1 概念建模

(1)目的。建立仿真应用的概念框架,提供一种平台无关的架构模型描述。
(2)输出。UML 概念模型。
(3)方法。基于商用 UML 建模工具(比如 MagicGraw),建立 UML 的类图、活动
图 、 顺 序 图 等 概 念 模 型 。 然 后 利 用 SIM2000.Core.DevelopTime 的 模 型 转 换 模 块
UML2SMP2,将 UML 概念模型转化为 SMP2 的模型框架从而转入下一环节。

20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6.5.2 模型设计

(1)目的。确定仿真应用的模型框架(模型组分及其关系),提供一种平台无关的架
构模型描述。
(2)输出。模型框架文件。
(3)方法。利用 SIM2000.Core.DevelopTime 的模型设计模块 FrameDesigner,基于
SMP2 的模型描述规范,建立特定应用领域所包含的模型组分,并基于组合、聚合、接
口、事件、信号等机制描述模型组分之间的关系,形成模型框架文件(SMP2 的 Catalogue
文档)。

6.5.3 模型开发

(1)目的。在设计好的模型框架基础上,基于编程语言实现模型的行为算法。
(2)输出。模型组件文件。
(3)方法。首先使用 SIM2000.Core.DevelopTime 的代码生成器将上述 Catalogue 中的
所有信息生成代码,其中 Interface 映射为包含纯虚函数的 C++头文件,Model 映射为
VC++ DLL 工程(一组 C++文件),该工程在填充了仿真行为算法后即可编译为符合
SMP2 组件模型规范的 DLL 模型组件文件,能够被仿真器动态载入。

6.5.4 模型集成

(1)目的。将模型框架中的各种模型进行实例化并依据框架中的各种模型链接端口连
接各模型实例,并设置模型的输入参数值。
(2)输出。模型装配文件。
(3)方法。基于 ModelAssembler 模型集成模块,对模型设计文件中包含的模型类进
行实例化,并建立实例之间的链接关系,设置模型输入参数值,生成模型装配文件。多个
模型装配文件可以通过层次化组合形成更大的模型装配文件。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 SIM2000.WTB.ScenEditor 想定编辑器,在想定编辑器中建立模型
实例,实例之间的链接关系根据默认情况自动建立。

6.5.5 调度设计

(1)目的。对仿真模型的时间推进策略进行安排,该策略既独立于模型又不依赖于某
一仿真器。
(2)输出。仿真调度文件。
(3)方法。基于 SIM2000 调度设计模块建立仿真调度文件,对模型的仿真调度策略
进行安排,通过仿真调度文件可以让用户对仿真模型的运行有更大的控制权。

206
第 6章 SIM2000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6.5.6 模型测试

(1)目的。验证和测试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2)输出。经过测试的仿真模型库。
(3)方法。将模型装配文件加载到 SIM2000.CORE.RunTime 仿真运行工具上,仿真
运行工具根据模型装配文件所包含的信息加载相应的模型组件文件,运行仿真测试仿真模
型有效性。

6.6 仿真系统应用流程

利用 SIM2000 二代平台进行仿真实验的主要流程包括录入装备数据、编辑仿真想
定、设计实验方案、仿真实验运行、仿真运行表现与仿真结果分析,如图 6.6 所示。

图 6.6 基于 SIM2000 二代平台的仿真应用流程

20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基于 SIM2000 二代平台构建仿真应用的过程如下。

6.6.1 装备数据

根据应用研究问题的需要,利用数据管理工具,录入或者修改装备数据,满足想定编
辑对于各类平台、电子武备数据基本战术技术指标性能参数的数据需求。

6.6.2 想定编辑

想定编辑主要包括如下使用过程:
(1)将作战平台部署到战场空间上,对作战平台进行属性设置;
(2)在作战平台上装配相应电子武备,通过装配功能自动实现实体模型的装配关
系;
(3)确定实体之间的通信、指挥等关系,在各个实体模型之间自动建立事件、接口、
数据流等连接;
(4)确定作战平台的作战任务;
(5)生成可以驱动仿真引擎运行的模型装配文件和驱动仿真模型运行实验框架文件。

6.6.3 实验设计

(1)确定总体实验信息。实验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实验名称、实验想定、实验方法、实
验单位、实验人员以及实验描述等信息。
(2)分析因子选取。支持武器装备论证人员根据实验条件所规定的基准想定中包含的
实体列表信息和模型参数信息,按照武器装备论证所关心的设计变量以及综合评估支持系
统的显著性分析结果选取模型参数作为分析因子。
(3)分析因子设置。对选定的分析因子进行水平设置,分析因子设置方法包括等间隔
均匀设计、非等间隔设计等。
(4)实验方案生成。根据选定的实验设计方法与设置的分析因子,自动生成实验方
案。
(5)实验响应设置。根据评估指标的数据需求,确定需要从仿真模型采集的状态变量
数据,形成实验响应。

6.6.4 仿真运行

在仿真实验前,明确仿真运行对象,既可以加载想定文件进行一次仿真实验,也可加
载实验设计文件进行自动化的批量仿真实验。
在仿真实验过程中,根据运行监控模块提供的动态运行信息、日志记录模块提供的日
志信息或者后面仿真表现提供可视化表现信息对仿真运行过程加以动态监控,以便用户对

208
第 6章 SIM2000柔性仿真支撑平台

仿真过程实施各类控制操作(开始、暂停、继续、停止等)。

6.6.5 仿真表现

在仿真运行中,通过 SIM2000 仿真表现工具进行动态态势表现。


在仿真运行后,可以在 SIM2000 仿真表现工具上进行过程回放。

6.6.6 结果分析

在仿真实验结束后,基于 SIM2000 结果分析工具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经


过统计分析的数据传送给 OASIS 评估分析平台进行更加深入的处理。
SIM2000 二代柔性仿真开发平台与第 7 章的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实现了无缝集
成。从仿真到评估,仿真实验设计工具生成的实验方案矩阵可以导入到评估分析工具的评
估方案集中;仿真数据采集工具自动生成符合 OASIS 仿真样本数据规范的仿真实验结果
数据。从评估到仿真,根据评估分析工具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指导仿真实验设计实验响应
的选择,根据评估分析工具中输入的评估方案集确定仿真实验设计中的实验矩阵。

209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第 7 章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7.1 概 述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自主研制的新一
代基于仿真的决策支持平台。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以论证评估流程为框架,以评估指标体系为牵引,以评估
分析模型为核心,以对仿真系统、专家系统与各类历史数据等评估资源的数据采集、挖
掘和综合运用为基础,实现对武器装备论证从问题到结论演化全过程的工具、模板与案
例支持。

7.1.1 软件特色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1)支持基于算子插件的可视化、组合式评估模型建模

软件设计采用组件化体系结构,并采用基于算子插件的柔性化、开放式评估建模技
术,很好地保证了软件的通用性、开放性与可扩展性。

2)支持评估、分析与预报三类应用模式

软件设计中兼容评估、分析和预报三类评估模型建模框架,并支持用户在三类模式之
间的有机切换。

3)支持算法、模型、流程三个层次的智能评估

通过在系统中嵌入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算子的方式可以支持算法层次的智能评估;利
用评估模型构建向导技术,初步支持建模层次的智能评估;利用评估分析预报多模式综合
技术,支持流程层次的智能评估。
表 7.1 给出了 OASIS 与 MYRIAD、ExpertChoice 的对比。

表 7.1 OASIS 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表

项 目 OASIS MYRIAD ExpertChoice

评估 自定义指标体系 支持 支持 支持
指标
建立 可视化构建 支持 支持 支持

21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续表
项 目 OASIS MYRIAD ExpertChoice

数据 外部数据导入 支持 支持 支持
接口 仿真数据预处理 支持 支持 不支持

评估方法 多方法 模糊积分 AHP 方法

评估 方法可扩展 采用算子的方式扩展 否 否
方法
评估、分析和预报
多模式 评估、分析模式 评估、分析模式
三种应用模式

结果 图表展示 支持 支持 支持
展示 评估报告生成 支持 支持 支持

7.1.2 软件应用领域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1)作战计划模拟评估;
(2)联合作战实验研究;
(3)武器装备体系论证;
(4)武器装备型号论证;
(5)武器系统概念设计评估。

7.1.3 软件总体结构

从系统体系结构来看,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采用应用层、资源层、工具层三层
架构,如图 7.1 所示。其中,应用层直接面向具体的应用领域,提供符合各个领域使用习
惯的定制界面,目前包括联合作战计划评估分析、武器装备体系综合评估分析、综合电子
信息系统评估分析、舰艇装备总体方案综合评估分析、舰艇动力系统方案评估分析等不同
应用,在这些应用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资源层提供的评估指标、评估分析模型等资源,
而资源层的资源则是评估分析技术人员使用工具层提供的各种工具生成的。
从运行体系结构来看,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采用前端展示与后端计算相分离的
架构,其中后端计算部分包括评估指标体系建模工具、评估样本配置工具、评估模型建模
运行工具、评估算子开发与部署工具以及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作战计划评估分析模型、
算法插件构成;前端展示部分由评估结果展示与报告生成工具以及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表现配置文件构成。后端计算部分和前端展示部分通过评估结果数据库联系起来,如
图 7.2 所示。

212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图 7.1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软件系统体系结构

图 7.2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运行体系结构

表 7.2 给出了 OASIS 平台各个工具的功能一览表。

表 7.2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功能一览表

序号 工 具 名 称 功 能
提供图形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建模环境
评估指标体系 支持对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属性、获取方式进行设置
1
构建工具 实现评估指标体系的显示、修改、新建、保存等编辑操作
支持指标体系的分类管理、查询与重用
提供对仿真原始输出数据可视化处理环境
实现以公式编辑的方式对数据的灵活处理形式
评估数据预处 可导入符合规范的评估指标文件,辅助生成预处理公式
2
理工具 支持五种评估样本数据多方案单指标预处理函数
支持十四种预处理运算符与预处理函数大值函数
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保存,形成评估样本数据

21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续表
序号 工 具 名 称 功 能
支持按照工程的形式将方案、指标、样本数据、评估模型和评估结果进行分类管理
评估分析模型建模:提供基于向导的半自动方式或者基于算子的图形化手动建模方式两
种评估模型建模能力,支持评估、分析、预报三种应用模式;在评估应用模式下,包括 7
种通用评估方法、14 种武器装备单项效能指标评估方法、10 种武器装备多指标综合效能评
评估建模与运
3 估方法、1 种武器装备体系综合评估方法;在分析应用模式下,支持 6 种常用分析方法;在
行工具
预报应用模式下,支持样本生成、预报模型检验、预报模型概率分布输出
评估分析模型运行引擎:调度评估分析模型的运行,完成模型功能,最终得出评估分析
结果
支持八种评估分析结果图表类型
支持五类评估分析模式(单方案单样本统计分析、单方案多样本对比分析、单方案多样
本综合评估、多方案综合对比分析以及多方案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展示
评估结果展示
4 支持评估分析结果表现形式的灵活定义
与报告生成工具
支持评估分析报告的自动生成
支持单屏显示与双屏显示两种输出方式
算子开发:提供算子插件开发集成环境包括基于 C++语言的算子骨架代码自动生成、算
评估算子开发
5 子插件工程自动生成的功能
部署工具
算子部署:提供将算子部署到评估分析工具的功能

7.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7.2.1 主要功能

评估指标构建工具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
(1)提供图形化的指标体系建模环境;
(2)提供用户对指标体系的构成、指标属性、指标数值获取方式等进行设置;
(3)实现评估指标体系的显示、修改、新建、保存等编辑操作。

7.2.2 关键技术

1.评估指标价值度量技术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目标是整个评估流程的起点。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看
做一个对决策者的主观经验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这些主观信息包括对评估对象进行度量
的指标,指标的层次关系,决策者对每个指标的偏好程度,决策者对每个指标的价值度量
标准等。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有效的采集和组织,是一个在以往评估软件中未能得到
很好解决的问题。
在支持评估指标价值度量标准采集功能方面,OASIS 内置了常用的直线型效用函
数、折线型效用函数和曲线型效用函数,用户通过设置指标关键点效用值,工具动态自动
地绘制指标的效用曲线形状,使用户对所设置的效用函数有直观的理解,方便用户对指标

214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的效用曲线进行修正,如图 7.3 所示。除了以上三种常用的效用函数设置功能外,评估指


标构建工具还提供了“自定义效用函数”这种更为灵活的指标效用曲线构建方法。自定义
效用函数允许用户对单个指标的若干个指标值点上的效用进行设置,采用这种方式支持用
户构建更为复杂精确的指标效用曲线。

图 7.3 OASIS 评估指标效用曲线设置(左:自定义效用曲线,右:曲线型效用曲线)

2.评估指标赋权技术

在支持采集决策者对评估指标偏好信息功能方面,系统除了提供常用的直接赋权方
法外(即用户直接输入每个指标的权重值),还提供了可视化的“加和赋权”方式,如
图 7.4 所示。

图 7.4 OASIS 评估指标赋权对话框

7.3 评估样本预处理

7.3.1 主要功能

评估数据预处理工具提供的主要能力包括:
(1)提供对仿真原始输出数据可视化处理环境;
(2)实现以公式编辑的方式对数据的灵活处理形式;

21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3)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保存,保存后数据可直接用于评估。

7.3.2 关键技术

基于仿真的评估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通过仿真运行得到的仿真结果数据不能直接
运用到评估中,而是要经过一个“预处理”过程。预处理主要的任务是将仿真结果数据经
过统计、变换处理使之能够直接用于评估指标解算,也就是实现从仿真样本到评估样本的
转换。然而,预处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仿真结果数据存在数据量大、数据项多的问题

仿真结果数据通常是通过数据采集工具在仿真过程中记录到的仿真模型的状态或参数
数据。如果待解决的评估问题比较复杂,则记录下来用于支持评估指标解算的仿真结果数
据项会大大增加。再考虑到蒙特卡罗仿真通过多次仿真运行消除随机因子的不确定性,数
据量又会大大地增加。如何对大量的数据中的数据项进行标识和使用是个困难的问题。

2.仿真结果数据处理手段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仿真结果数据的处理根据评估数据需求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强的灵活性。对仿真结果数
据的处理操作除通常统计层面上的求多次仿真结果的均值方差外,还存在各数据项之间的
运算操作如四则运算、求最大最小值,还包括剔除无效值等逻辑操作。作为一个通用评估
软件,就必须能够适应这种高度灵活性,当评估问题发生变化时为用户提供一种可定制
的、方便改变的预处理方式,如图 7.5 所示。

图 7.5 预处理概念示意图

216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在以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公式编辑”的评估样本预处理技术。该技术
的主要思路是通过用户编辑预处理公式,灵活地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叶结点指标与仿真结果
数据项之间的关系,通过预处理公式的“运行”,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叶结点指标值进行
解算,其基本原理如图 7.5 所示,评估数据预处理工具提供了几十种预处理运算符和预处
理函数,用户可以灵活地选取其中的运算符和运算函数构建预处理公式,实现从仿真结果
数据到评估样本的转化,如图 7.6 所示。

图 7.6 数据预处理结果

7.4 评估模型建模与运行

7.4.1 主要功能

评估建模与运行工具是 OASIS 的核心,主要完成评估分析模型建模、运行、结果生


成以及其他辅助功能。
评估建模与运行工具依据项目来组织评估所需的相关数据,以及评估生成的结果。每
个项目所组织的数据分为方案模板、评估备选方案、评估指标、评估数据样本,以及评估
模型五个部分。
具体地说,评估建模与运行工具的主要功能包括:
(1)支持解析法与仿真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能力
评估;
(2)支持基于算子组装与向导两种形式建立评估模型;
(3)支持按照工程的形式将方案、指标、样本数据、评估模型和评估结果进行分类
管理;
(4)支持评估、分析、预报三种应用模式;
(5)在评估应用模式下,支持四类算子,包括通用评估算子(包括层次分析法
(AHP)算子、模糊评价算子、理想点法(TOPSIS)法算子、效用函数法算子、加权求和
算子、乘积算子、熵算子 7 种),武器装备系统多指标综合效能评估算子(包括 ADC 方

21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法算子、概率综合法算子、指数法算子、飞机作战效能指数评估算子、火力打击能力指数
计算算子、机动能力指数计算算子、装甲装备防护能力指数计算算子、指挥控制能力指数
计算算子 8 种),武器装备体系综合评估算子(包括基于体系分解结构的概率综合评估算
子 1 种);
(6)在分析应用模式下,支持六种算子,包括极差分析算子,方差分析算子,相关分
析法算子,主成分分析算子,支持向量机算子,最小二乘法算子;
(7)在预报应用模式下,支持四类算子,包括预报模型检验算子(包括交叉验证算
子、固定分割点验证算子、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4 种),预报模型
加载算子,预报模型随机样本数据生成算子,预报模型概率分布输出算子;
(8)支持两种 I/O 算子,包括评估样本加载算子,测试样本数据生成算子;
(9)支持八种评估分析结果图表类型:方案效能图、方差分析数据表、极差分析数据
表、预报模型曲线图、预报模型散点图、预报模型曲面图、预报模型等高线图、预报模型
密度图;
(10)以图形、表格、文字等多种方式给出评估结果,支持对评估结果的保存,并辅
助生成评估报告;
(11)支持系统操作提示、日志记录;
(12)提供容错机制以及出错处理功能。

7.4.2 关键技术

1.基于算子的评估模型的可视化、组合化建模技术

为了支持评估结果的因果追溯分析,评估指标解算所采用的模型应该尽量透明,便于
评估分析人员进行模型校验;另一方面,为了兼容想定、模型、方案、目标的变化,评估
指标解算所采用的模型应该尽量灵活。为此评估分析系统应采用可视化、组合化、规范化
的评估模型建模与运行机制。
评估模型是指由以评估分析目的为牵引,由评估指标、评估方案、评估样本、评估分
析方法组成的可执行的功能结构。评估分析模型运行时自动加载评估指标、待评估方案、
评估样本,使用指定的评估分析方法对评估分析目标进行定性或定量解算。
为了实现评估分析方法的可扩展性,采用算子插件的形式对评估分析方法进行封装。
算子是封装了内部行为,而只暴露了其 I/O 的单元,可简单地理解为程序设计中的一个
类。算子间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关系,组合成算子树形式的功能模型。
对每种评估分析方法,抽象出其输入/输出,将其具体的运算过程进行封装,使其对
用户不可见。然后按照一定格式对算子插件进行描述,并且部署。由于各种评估分析方法
都是按照同一种规范进行开发的,满足同一种接口格式,所以可以设计统一的算子运行引
擎,通过算子运行引擎调度算子的执行与互操作,完成所需的功能。
算子树即是由算子组装成的树状结构模型。其特点是具有相同输入/输出类型的算子
可以互相替换,这种替换可保持语法的正确性。

218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评估模型由于具备分层树状结构,所以可以映射为算子树的形式。在评估模型的算子
树模型中,评估根算子负责联系下层的算子,并且对本次评估相关信息进行配置(如评估
日志记录等);评估样本算子负责从文件或数据库中读取评估样本数据,并且将数据传递
给其他算子使用;方案读取算子负责读取每个待评估方案的属性;评估指标读取算子负责
读取已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解算方法算子负责根据评估样本、方案和评估指标体系
采用某种评估方法对评估指标进行解算,得到评估结论。当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估指标解算
方法时,只需选择不同指标解算方法算子即可。同时也应提供其他的辅助算子,如绘图算
子等,辅助对评估结果进行显示和汇总。至于采取何种辅助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灵活
选择相应算子。
采取算子树的形式建立评估模型的好处如下。

1)灵活性

一方面,由于评估过程中各评估要素是不断演化的,所以需要灵活地在评估模型中反
映这种演化过程,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的算子实现。
另一方面,由于评估的层次性,一次评估的结果可能是另一次评估的评估样本数据。
因为算子的组装原则是两个算子的输入/输出互相匹配,所以通过算子组装可以将这两次
评估组合起来。

2)直观性

由于评估模型中各元素均由对应的算子表示,故用户可以直观地理解一次评估中所要
评价的方案、所采用的评估指标体系、所使用的评估样本数据、解算指标所采取的方法以
及评估结果的表示方式。

3)规范性

将算子与评估要素对应起来,可以使用户明白要进行评估所必须确定的条件,用这种
方式规范评估活动的开展,使评估中各项活动的目标更为明确。
同理,针对因素分析和指标预报同样可以如同评估抽象出来的相应的组成元素,对应
为功能算子,利用算子组装进行实现。
为了降低评估分析人员在指标体系复杂或对评估分析模型建模方法不熟悉的情况下使
用系统的难度,系统需要提供一定的自动化方式辅助用户实现评估分析模型建模。在综合
评估支持系统中采用基于向导的方式来实现此功能。

2.基于向导的评估模型半自动建模技术

系统为用户提供评估模型建模向导,用户只需按照向导的步骤选取评估指标体系和
所需的评估分析方法,进行模型的参数设置,系统就能自动选取需要的算子组装成评估
模型。
当前根据评估目的,评估模型生成向导可为用户半自动生成指标计算模型、因素分析
模型和指标预报模型三类评估模型。

21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这三类模型的主要用途如下。
(1)指标解算模型:解算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方案比较。
(2)因素分析模型:计算各影响因素对评估指标影响程度的大小,找出其中关键影响
因素。
(3)指标预报模型:利用已有的评估结果数据进行拟合,形成指标计算参数化模型,
进行方案探索。

图 7.7 评估模型构建向导

1)使用评估模型生成向导建立指标解算模型

在“评估模型生成向导”(如图 7.7)首页选择“计算评估指标”,单击【下一步】
按钮进入评估指标选择页面,如图 7.8 所示。

图 7.8 使用向导构建指标解算模型第一步

220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在评估指标选择页面选择所要使用的评估指标文件。如果不使用评估指标文件,选择
“不使用评估指标文件”。设置完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评估备选方案选择页
面,如图 7.9 所示。

图 7.9 使用向导构建指标解算模型第二步

图 7.10 使用向导构建指标解算模型第三步

在评估备选方案选择页面选择所要使用的评估备选方案文件。如果不使用评估备选方
案文件,选择“不使用评估备选方案文件”。设置完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评
估数据样本选择页面,如图 7.10 所示。
在评估数据样本选择页面选择所要使用的评估数据样本文件。如果不使用评估数据样
本文件,选择“不使用评估数据样本文件”。设置完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评
估指标解算方法选择页面,如图 7.11 所示。

22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7.11 使用向导构建指标解算模型第四步

在评估指标解算方法选择页面,选择所要使用的评估指标解算方法。设置完毕后,单
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表类型选择页面,如图 7.12 所示。

图 7.12 使用向导构建指标解算模型第五步

在图表类型选择页面选择所要使用的图表。设置完毕后,单击【完成】按钮评估模型
窗口将会显示向导所生成的评估模型,项目树中“评估模型集合”下同时增加“新建评估
模型.oxf”结点。用户可以在评估模型窗口和算子属性窗口对所生成的评估模型进行编辑
和设置。

222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2)使用评估模型生成向导建立因素分析模型

在“评估模型生成向导”首页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因素
分析条件设置页面,如图 7.13 所示。

图 7.13 使用向导构建因素分析模型第一步

在因素分析条件设置页面选择所要使用的因素分析样本和因素分析方法。设置完毕
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表类型选择页面,选择所需的图表算子后单击【完成】
按钮,向导将自动生成因素分析模型。

3)使用评估模型生成向导建立指标预报模型

在“评估模型生成向导”首页选择“进行指标预报”,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指标
预报模型条件设置页面,如图 7.14 所示。

图 7.14 使用向导构建指标预报模型第一步

22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在指标预报模型条件设置页面,选择进行指标预报的模式。如果需要根据传入的学习
样本拟合指标预报参数化模型,选择“使用数据拟合预报模型”;如果需要从模型文件中
读取预报模型,对指标值进行预报,选择“利用已有预报模型进行指标预报”。选择完毕
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向导将根据该页所做的选择,进入不同的页面,如图 7.15 和图 7.16
所示。

图 7.15 设置预报模型拟合条件

图 7.16 设置指标预报条件

在因素分析条件设置页面选择所要使用的因素分析样本和因素分析方法。设置完毕
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表类型选择页面,选择所需的图表算子后单击【完成】
按钮,向导将自动生成指标预报模型。

224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3.评估分析预报多模式综合技术

仿真评估问题常常不仅仅是简单地对评估指标进行解算,得到各个方案的评估指标
值。为了分析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通常还需要分析对评估指标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辅
助对方案的优化;而且仿真评估所研究的问题通常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各种不确定因素
混杂交织。虽然仿真能够对不确定性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探
索只能在有限的点上进行。要在更大的不确定区域内对指标值进行求解,需要增加仿真的
次数,而仿真次数的增加往往造成时间和经费上的不可承受性。另一方面,即使能够承受
在足够多的点上进行仿真实验所产生的代价,这些离散点上所得到的结果数据也无法形成
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比如到底当某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指标的变化趋势如何,或者当某
一个下层指标值发生变化时,上层的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如何。
针对上述问题,OASIS 提出了兼容评估/分析/预报三种应用模式的目标。所谓评估模
式是指根据仿真数据和专家经验数据,按照一定的评估算法分别解算每个方案对应的指标
值,目的是对评价方案是否能够满足作战使用需求或者对各个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所谓分
析模式是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是对影响指标变化的关键因素进行辨识;所谓预报模
式是指利用已有的数据样本、拟合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定量的近似数学模型,并通过该数学
模型对尚未探索的因素空间进行探索,获取对问题的深入了解。
兼容三种应用模式有两个层次要求,第一个层次是指用户可以选择评估、分析或者预
报三种应用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模式进行应用研究;第二个层次是指 OASIS 在三种应用模
式中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式切换和数据对接,使得用户可以综合运用三类应用模式解决
复杂的应用问题。
要实现上述第一层次的内涵,要求 OASIS 能够将评估、分析和预报三类应用模式的
相关方法和算法有机地进行综合集成,提供大量的评估分析预报算子。
要实现上述第二层次的内涵,要求 OASIS 具有“后续工作指引”(What To Do
Next,WTDN)功能,即根据用户当前的应用模式与工作阶段,指引下一步工作内容,动
态切换应用模式,自动实现相关数据对接。
具体实现方式是:当指标计算结束后,WTDN 指示用户为达到对问题的更深入的理
解,可以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指标预报”。用户选择进行下一步工作后,系统指引用户
选择需要进行下一步细化分析的因素和指标。用户选择结束以后,系统自动从方案属性值
和指标计算结果中抽取相关的数据,构建可直接用于影响因素分析和指标预报的数据样
本,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评估模型构建向导切换到分析模式或预报模式,根据所构建的评估
样本,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图 7.17 给出了评估分析预报多模式综合技术的示意图。
OASIS 将 EAP 技术作为其支撑技术,以后续工作指引 WTDN(What To Do Next)技
术作为流程引擎,以大量的评估分析预报算子作为保障 EAP 技术顺利实施的基础资源,
支持用户对问题进行“聚焦—发散—聚焦”的分析模式。

22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7.17 评估分析预报多模式综合技术

例如,当评估指标解算完成后,单击指标解算结果窗口菜单之“工具”→“影响因素
分析和指标预报”,将弹出因素和指标选择窗口,从“备选因素”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因素
作为准备进行分析的影响因素,从“备选指标”中选择一个指标(如图 7.18 影响因素和
指标选择窗口)。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对话框提示输入样本文件文件名,输入数据样
本文件名称后,单击【确定】按钮,并关闭影响因素和指标选择窗口,在项目树“评估样
本集合”结点下会增加以所输入的数据样本文件名为名称的一项,该项为影响因素分析时
要使用的数据样本。
单击指标解算结果窗口菜单之“工具”→“生成评估结果报表”,弹出评估结果
报表。

4.仿真实验-评估一体化技术

在基于仿真的评估中仿真实验设计与评估分析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两个活动。评
估分析问题是仿真实验设计的牵引,针对不同的评估分析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实验设计方
法,使得仿真采集得到的数据能够符合评估对数据的精度和散布的需求;同时实验设计既
是对仿真实验的设计,又是对评估方案的设计。

226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图 7.18 影响因素和指标选择窗口

在 OASIS 的设计中,将实验和评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充分重视实验和评估之
间的关联关系。对实验和评估之间的数据接口进行良好的设计,使得实验管理环境和
OASIS 的使用过程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回路存在。SIM2000 实验设计工具(SimExplorer)
能够利用 OASIS 生成的评估指标文件辅助实验设计人员选取需要记录的仿真响应数据
项,而 OASIS 能够利用实验设置文件自动生成评估方案。图 7.19 说明了 OASIS 软件是如
何体现实验和评估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图 7.19 仿真实验-评估一体化技术示意图

22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7.5 评估算子开发与部署

7.5.1 主要功能

算子开发与部署工具能够辅助用户根据评估需求编写算子插件,实现 OASIS 综合评


估分析平台的功能扩展,包括算子骨架代码生成、算子插件工程生成、算子插件自动部
署,如图 7.20 所示。

图 7.20 算子插件配置窗口

7.5.2 关键技术

评估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和灵活性。针对不同的评估需求,已有
的评估分析方法可能需要灵活地进行改变或者引入新的评估分析方法,以适应评估需求的
变化。针对上面的问题评估分析工具采用基于算子插件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设计,为用户
提供对已有的评估分析方法通过编程灵活扩展的能力。然而,算子插件的开发和部署也需
要考虑以下的问题:
减少用户的编程压力,尽量使用户将编程的主要精力集中于算子的行为(即评估分析
算法)设计上,而无须过多地考虑与外部的数据交换和其他一些与环境紧密相关的操作编
码上。
应在为用户提供对评估分析方法进行扩展的灵活性的基础上,保证整个系统的一致
性,不使系统因为用户的误操作而崩溃。

228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针对以上的问题,通过分析,开发组提出以下的解决思路和技术途径。
(1)制订《算子插件开发规范》,规范算子插件开发活动。
(2)提供设计良好的算子插件开发 API 接口。
(3)提供算子骨架代码生成能力。
(4)提供对用户开发的算子插件进行自动部署的能力。
开发了算子插件开发与部署工具以辅助用户对算子插件的开发和自动部署。用户通过
在工具中对所要开发的算子名称、输入/输出类型、算子的参数以及各参数的属性值进行
设置,系统自动生成算子的骨架代码和算子插件工程。用户只需在 VC 环境中编写算子骨
架代码中的算法部分,通过编译生成算子插件后,工具自动将算子插件部署到 OASIS
中,启动评估分析工具,就能够对用户编写的算子插件进行调用,通过图形化或向导的方
式将算子插件中的算子组装成评估模型。

7.6 评估结果展示与报告生成

评估结果展示与报告生成工具的运行过程如图 7.21 所示,其主要功能如下。

图 7.21 评估结果展示与报告生成工具运行过程

1)评估结果数据处理

评估结果处理模块根据用户选择的评估模型对评估模型解算生成的评估结果数据进行
动态处理,为结果数据展示模块提方案单样本评估分析数据处理、单方案多样本对比分析

22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数据处理、单方案多样本综合评估数据处理、多方案对比分析数据处理、多方案影响因素
分析数据处理。

2)评估结果数据展示对象生成

评估结果数据展示对象生成模块从评估结果处理模块接收经过动态再处理的评估结果
数据,根据配置文件解析模块载入的用户设定的显示配置,生成相应的数据展示对象,并
把生成的展示对象传给显示界面生成模块。为了满足多种评估模型以及多种结构类型的数
据显示需要,数据结果展示对象要支持数据表格以及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常见图形。

3)配置文件解析

配置文件解析模块提供解析并加载用户设定的配置文件的功能,为评估结果数据展示
对象生成、显示界面生成模块提供用户设定的配置信息。

4)展示界面生成

显示界面生成模块接收评估结果数据展示对象,生成模块传递过来的各种数据展示对
象,根据配置文件解析模块载入的用户设定的显示配置整体界面框架以及各个展示对象进
行组装,生成满足用户需要的数据展示界面。

5)展示界面配置

展示界面配置模块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交互界面,让用户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配置
各个评估指标的数据展示方式,并生成展示配置文件进行保存,以便重复使用。展示界面
配置模块包括配置交互界面及配置文件输出两个子模块,分别提供配置操作过程中的交互
界面以及配置结束后的结果保存功能。

6)评估结果报告生成

评估结果报告生成模块把评估结果数据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输出到文档中,供用户根
据需要进行分发传阅,使得相关人员无须在安装有评估结果展示与报告生成工具的个人计
算机上也可浏览查看评估结果数据。根据用户对文档的不同需求,评估结果报告生成模块
包括 Excel 文件生成及 Word 文件生成两个子模块,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分别输出 Excel 及
Word 文档。
用户在启动 OASIS 评估分析平台前端展示部分浏览查看评估结果数据之前,通过展
示界面配置模块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对评估指标的数据展示进行配置,然后保存生成展
示配置文件。用户在浏览查看评估结果数据时在操作界面的提示下选择评估模式,评估结
果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用户选择的评估模式,从评估结果数据库中读取评估模型解算后生成
的评估结果数据,进行动态再处理,然后把处理生成的展示数据传给评估结果数据展示对
象生成模块;后者接收到展示数据之后,根据配置文件解析模块从展示配置文件中载入的
配置信息,生成多个评估结果数据展示对象,包括数据表及各种图形对象,并传递给显示
界面配置模块。显示界面配置模块接收到数据展示对象之后,从配置文件解析模块获取用

230
第 7章 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

户设定的界面显示配置信息,对数据展示对象进行动态组装,生成满足用户需要的展示界
面,供用户浏览查看。
当评估结果展示与报告生成工具接收到用户输出评估结果报告的交互请求时,评估结
果报告生成模块从显示界面配置模块和评估结果数据展示对象生成模块,分别获取界面布
局信息和展示数据内容,输出到评估结果报告文档中,供用户分发、传阅、打印、存档。
用户还可以在评估结果展示与报告生成工具界面中的调用工具中集成的外部工具,外部工
具集成模块接收到用户的请求之后会根据外部工具注册信息启动相应的外部工具,并传入
相应的参数,供用户操作。

231

部分 应用研究
第 8 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第 9 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第 8 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
方法应用案例

本章将通过反舰导弹和地地导弹武器系统两个案例,阐述如何通过前面提出的理论方
法和工具平台进行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8.1 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仿真与评估

随着科学技术、战法战术与采办体系的迅猛发展,作为海军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反舰武器装备体系攻与防的矛盾日益激烈。
一方面,反舰武器装备体系内,作为主战武器的反舰导弹不断取得超音速化、超视距
化、超低空化等技术进步,使得反舰装备体系进攻之矛越发锐利;另一方面,舰艇防御体
系内不断研制出各种新型的预警探测装备、火力杀伤武器、电子干扰器材与协同作战系
统,使得反舰防御体系之盾越发坚固。这种不断发展、螺旋上升的矛盾斗争过程,使得作
战效能评估问题变得复杂化,为反舰武器装备体系与反舰武器系统的方案优化决策带来巨
大的困难。
由于现代反舰武器装备体系是个复杂的大系统,体系内涉及因素众多,体系间存在相
互关联,作战环境多样,体系对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在这种条件下,
作战效能评估直接采用纯解析模型来描述非常困难,即使能够描述也因为假设条件过多而
致使可信度不高。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基于仿真的评估方法。本章将以多平台反
舰导弹武器系统与舰艇编队防御体系之间的体系对抗为背景,运用前面章节提出的跨层次
建模方法以及效能评估方法,解决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问题。

8.1.1 问题背景

1.研究目标与研究任务

我们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两大层次,一个层次面向装备采办部门,其对象关注整个反舰
武器装备体系,另一个层次面向装备研制部门,其对象关注反舰导弹武器系统;这两大层
次对应的对抗层次也相应地划分为体系对抗层和攻防对抗层,相应的仿真层次可分为使命
仿真层与交战仿真层。
其中,使命仿真层服务于装备采办部门,其研究目标是通过反舰武器装备体系与敌对

23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舰艇编队防御体系的体系对抗仿真,回答反舰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问题;在此基础上
寻找敌方装备体系的薄弱环节以及己方装备体系的方案瓶颈,向相应武器装备研制部门提
出战技指标要求,为反舰武器装备体系的结构优化提供辅助决策的建议。这个层次的仿真
通过战术战法的创新研究,也可服务于装备的作战运用部门。
交战仿真层服务于装备研制部门,即国防工业部门,其研究目标是通过反舰武器系统
与敌方水面作战舰艇的攻防对抗仿真,回答反舰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问题;在此基础上寻
找敌方平台系统的薄弱环节以及己方武器系统的方案瓶颈,向相应武器分系统的研制部门
提出技术要求,为反舰武器系统的方案优化提供辅助决策的建议。
根据跨层次建模方法论,使命级仿真与交战级仿真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使命级
仿真为交战级仿真提供实验框架与实体结构两方面的约束,另一方面,交战级仿真为使命
级仿真提供元模型支持,也就是交战级仿真实验产生的仿真元模型可以嵌入使命级仿真。

2.研究边界和基本假定

由于我们把评估划分为两大层次,相应的研究边界也可以划分为两大层次,即使命仿
真体系边界与交战仿真体系边界。

1)使命仿真的体系边界

虽然我们将使命仿真的研究目的定位于反舰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评估,但由于现
代战争的非对称特性,使得体系边界不得不加以扩展。
从进攻方(以下称红方)来看,反舰武器装备体系可进一步划分为许多分体系,主要
包括 C4ISR 体系和反舰作战装备体系。其中,反舰作战装备体系又可以划分为反舰作战
平台与反舰作战武器两部分。反舰作战平台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空中、水面、水下三大类;
而反舰作战武器则可以划分为反舰导弹、鱼雷、水雷等。
从防御方(以下称蓝方)来看,舰艇编队防御体系同样可划分为许多分体系,即预警
探测装备体系、指挥控制装备体系、作战平台体系、防空作战装备体系、电子战装备体
系、反潜作战装备体系等。其中,防空作战装备体系又可划分为远程、中程、近程三大
类;电子战装备体系则可划分为有源与无源、舰载与舷外几大类。
为了充分体现体系评估问题的复杂度,又不至于使得篇幅过分冗长,本文对使命仿真
的体系边界约定如下:
红方体系中反舰作战平台考虑潜艇与飞机两类作战平台,反舰作战武器仅考虑反舰导
弹武器系统;
蓝方体系中考虑预警机、机载火控雷达、舰载雷达系统、舰载红外系统等对作战飞
机、反舰导弹的预警探测体系以及声呐等潜艇的探测体系,考虑对反舰导弹的空空导弹、
舰空导弹、反导舰炮作为火力防御体系,考虑对反舰导弹发射平台的反制,即防空体系
(对红方的飞机)与反潜体系(对红方的潜艇)。

2)交战仿真的体系边界

由于我们将交战仿真的研究目的定位于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因而体系

236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的设定应该紧密围绕反舰导弹展开。
为了突出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对使命仿真提供必要的支持,本文对交战仿真的体系边
界约定如下:
(1)红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与蓝方单艘水面舰艇的攻防体系
A1 红方体系中考虑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目标指示系统、作战平台(包括潜艇与飞
机)与反舰导弹;
A2 蓝方体系中考虑水面作战舰艇、舰载的防空(对导弹)指控系统、探测系统(考
虑相控阵雷达、对空警戒雷达、对海警戒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火力拦截系统(考
虑中程舰空导弹、近程舰空导弹与反导火炮)与电子干扰(冲淡干扰、质心干扰、舷外欺
骗干扰与舷外压制干扰)系统。
(2)红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与蓝方单架战斗机的攻防体系
B1 红方体系与 A1 相同;
B2 蓝方体系考虑战斗机、机载雷达与空空导弹武器系统。
(3)红方飞机反舰导弹发射平台与蓝方防空系统的对抗体系
C1 红方体系中考虑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目标指示系统、作战飞机;
C2 蓝方体系中考虑预警机、战斗机、舰载的防空(对飞机)指控系统、探测系统
(对飞机)(考虑相控阵雷达、对空警戒雷达)、火力拦截系统(考虑空空导弹与舰空导
弹)。
(4)红方潜艇反舰导弹发射平台与蓝方反潜系统的对抗体系
D1 红方体系中考虑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目标指示系统、潜艇;
D2 蓝方体系中考虑反潜机、反潜舰、各类声呐探测系统以及鱼雷等装备。

8.1.2 交战仿真-专题仿真

为了支持反舰武器型号的作战效能评估,将交战层次仿真的分解为两大层次,即专题
仿真实验层次与交战仿真实验层次,通过专题仿真实验支撑交战仿真实验,交战仿真实验
为专题仿真实验提供框架约束。

1.交战级模型体系

1)交战仿真的模型框架

首先建立交战仿真的总体模型结构,为专题仿真实验提供框架约束。
交战仿真的总体模型模型结构可进一步分解为火力对抗仿真模型结构与电子对抗仿真
模型结构。
(1)火力对抗模型总体结构
火力对抗仿真模型总体结构描述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与防御方水面舰艇的火力武器之间
的对抗关系。图 8.1 给出了火力对抗的仿真模型框架。
对于不同的目标平台,其防御武器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具体的型号配置,对其反

23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导导弹与反导火炮系统分别进行实例化。

图 8.1 火力对抗的仿真模型框架

(2)电子对抗模型总体结构
电子对抗仿真模型总体结构(见图 8.2)描述反舰导弹导引头与防御方水面舰艇的电
子干扰系统之间的对抗关系。
电子对抗模型需要考虑电子侦察、电子战决策、有源电子干扰与无源电子干扰等模型

238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之间相互关系。

图 8.2 电子对抗的仿真模型框架

2)进攻方导弹模型

采用 EULER 网建模方法建立图 8.3 所示的反舰导弹仿真模型。

图 8.3 反舰导弹的 EULER 网仿真模型

(1)模型的基本功能
该模型能够针对不同发射平台发射的反舰导弹,根据装订的初始数据,在仿真中模拟
进攻弹的弹道。
指标:
无对抗条件下的命中概率;
电子对抗条件下的突防概率;
反导拦截突防概率;
反导火炮突防概率。
因素:
反舰导弹的速度特性;

23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反舰导弹的发射距离;
反舰导弹的巡航速度特性;
反舰导弹的巡航高度特性;
反舰导弹的导引头开机距离;
反舰导弹的机动特性。
(2)模型的外部接口
发射平台模型:输入端口,输入发射指令和导弹发射的数据装定;
中程舰空导弹模型:输入端口,输入拦截反舰导弹结果;
近程舰空导弹模型:输入端口,输入拦截反舰导弹的结果;
反导火炮模型:输入端口,输入拦截反舰导弹的结果;
导引头模型:输入端口,输入制导指令、被电子干扰结果;
防御方舰艇模型:输入端口,输入舰艇的坐标和几何信息;
雷达模型:输出端口,输出反舰导弹的坐标和速度信息。
(3)模型的内部结构
该系统模型包括弹道解算与命中判断等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串行关系,
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射平台,不同的弹道类型,采取相应的模块组装,
实现模型的不同功能。

3)防御方探测模型

建立的防御方探测模型包括舰载雷达模型、红外搜索跟踪模型、舰载 ESM 系统模型


等模型,下面仅给出相控阵雷达的仿真模型,如图 8.4 所示。

图 8.4 相控阵雷达的 EULER 网仿真模型

240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1)模型的基本功能
本模型提供雷达对目标的发现概率、发现识别时间,以及获得的目标坐标值。
(2)模型的外部接口
本模型向舰载指控模型提供导弹来袭告警、发现目标的时间,以及测得的目标坐标。
(3)模型的内部结构
本模型共有 11 个数学模块:视距判断模块、目标雷达截面积计算模块、目标回波功
率计算模块、接收机噪声计算模块、海杂波模块、多路径效应计算模块、是否发现目标判
断模块、确认发现目标模块、识别目标计算模块、稳定跟踪判断模块和目标测量计算模
块。各模块间的关系见图 8.5。

图 8.5 相控阵雷达的模块关系图

4)防御方指挥决策模型

(1)模型的基本功能
单舰指挥判定系统模型能够处理本舰的探测系统模型提供的战场目标信息或编队指挥
判定系统模型提供的的融合信息,接收编队指挥判定模型分配的目标信息,进行本舰的目
标威胁判定、战场态势分析,同时对达到威胁条件的目标进行武器分配(反导导弹拦截、
电子战、反导导弹拦截)决策,并将武器对目标的对抗结果报告给编队指挥判定系统模
型。
指标:对单目标、多目标的拦截概率。
因素:系统对单个目标决策的平均响应时间。
(2)模型的外部接口
相控阵雷达:输入端接口,目标空间坐标、速度。
对空搜索雷达:输入端接口,目标告警、目标空间坐标。
对海搜索雷达:输入端接口,目标告警、目标空间坐标。
ESM:输入端接口,目标的电子信号。
编队指挥系统:输入端接口,舰艇编队指挥判定系统模型的任务分配(目标分配)。

24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编队指挥系统:输出端接口,向舰艇编队指挥判定系统模型提供本舰的目标探测信息
和目标的武器分配及对抗结果。
(3)模型的内部结构
该系统模型包括本舰目标威胁排序、防空导弹武器分配、电子战武器分配、密集阵武
器分配和舰艇机动决策 4 个算法模块,如图 8.6 所示。

图 8.6 单舰指挥判定系统内部模块关系

5)防御方火力拦截模型

项目建立的火力拦截模型包括中程舰空导弹、近程舰空导弹、反导火炮三大类模型。
下面仅给出中程舰空导弹的 EULER 模型,如图 8.7 所示。

图 8.7 中程舰空导弹的 EULER 网仿真模型

(1)模型的基本功能
该系统模型描述中程舰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的作战过程,并对最终的作战结果(舰空
导弹对反舰导弹的毁伤效果)进行评判。

242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2)模型的外部接口
输入:目标的坐标,发射指令(包括瞄准方向和发射时舰船的坐标)。
输出:导弹的坐标,是否毁伤目标。
(3)模型的内部结构
图 8.8 给出了中程舰空导弹模型内部模块结构图。模块图内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接口
与信息关系如下。

图 8.8 中程舰空导弹系统模型内部模块结构图

外部—程序段:程序段从外部收到发射时间、发射时舰船的坐标和发射指向
程序段—雷达:程序段结束标志、结束时间、结束时导弹的坐标、速度
外部—雷达:目标坐标
雷达—滤波:指令段是输出目标和导弹的坐标;雷达寻的是输出目标相对于导弹的距
离和方位
滤波—比例导航:滤波后的雷达数据
比例导航—指令制导:制导指令
比例导航—雷达寻的:制导指令
指令制导—制导转换:导弹的坐标
外部—制导转换:目标的坐标、舰船的坐标
制导转换—雷达寻的:制导转换指令
指令制导—雷达:导弹的坐标
雷达寻的—雷达:导弹的坐标
大气—指令制导:空气密度
大气—雷达寻的:空气密度
雷达寻的—引信:导弹的坐标
雷达寻的—毁伤:导弹的坐标
毁伤—外部:是否毁伤

6)防御方电子干扰模型

电子干扰模型包括有源干扰、无源干扰、本舰干扰与舷外等类型。项目建立的电子干
扰模型包括箔条干扰弹模型、舷外压制干扰与舷外欺骗干扰三大类模型。下面仅给出箔条

24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干扰弹的 EULER 模型,如图 8.9 所示。

图 8.9 箔条干扰弹的 EULER 模型

(1)模型的基本功能
本模型描述在目标舰释放箔条弹布置假目标时,导弹雷达导引头捕捉到目标的概率。
根据冲淡干扰的释放过程,需要研究冲淡干扰成功的条件和计算冲淡干扰效果。
(2)模型的外部接口
本模型接收到舰载控制系统的实施干扰命令后开始运行,并将计算结果输入导弹导引
模型中。
(3)模型的内部结构
本模型中有两个模块:箔条的雷达截面积 RCS 计算模块和冲淡干扰效果计算模块。

2.交战级实验体系

1)交战级实验模板

根据跨层次评估需求,交战级的仿真实验需要分类型、分层次、分段进行,以支持仿
真元模型的建模,图 8.10 给出了 SIM2000 的实验管理器中针对本项目的实验框架模板
界面。
根据 SCA 评估方法的要求,将体系级的评估分解为对不同系统的实验,即产生专题
实验。经分析评估中需要进行仿真计算的分系统有:进攻方武器系统(反舰导弹)、防御
方探测系统(对空搜索雷达、对海搜索雷达和红外警戒系统)、防御方指控系统和防御方
武器系统(箔条诱饵弹、舷外干扰装置、中程舰空导弹、近程舰空导弹和反导火炮)。因
此共有 12 类专题实验:导弹搜捕实验、防御方雷达探测能力实验、防御方红外系统探测
能力实验、防御方指控系统指控能力实验、防御方中程舰空导弹拦截能力实验、防御方近
程舰空导弹拦截能力实验、防御方反导火炮拦截能力实验、防御方冲淡干扰能力实验、防
御方质心干扰能力实验、防御方舷外欺骗式干扰能力实验、防御方舷外压制式干扰能力实
验和综合攻防对抗实验。前 11 个实验用来考察分系统的能力,最后的综合攻防对抗实验
起验证补充的作用,包括模型校验、评估方法的检验和补充。
每个实验框架模板描述一类专题实验的主要内容,如对防御方雷达探测能力实验的描
述如下。

244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实验目的:评价防御方舰载雷达的探测能力,包括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对海搜索雷
达、对空搜索雷达等。
模型列表:导弹发射平台、超视距雷达、反舰导弹、水面舰艇防御平台、多功能相控
阵雷达、对海搜索雷达、对空搜索雷达。
实验环境:可描述战场自然条件、电磁环境等,在本类实验中无。
考察因素:导弹发射距离、速度、弹道类型。
指标:雷达平均发现距离、雷达平均跟踪距离。

图 8.10 实验框架模板序列

2)交战级实验设计、运行与分析

实验设计、运行与分析是一个迭代的、反馈过程。按照 SIM2000 环境的过程模型,


面向评估的实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四大类,即校验型实验、校准型实验、探索型实验与评
估型实验。其中,校验型实验以检验模型逻辑的有效性为目的,校准型实验以校准模型参
数的准确性为目的,探索型实验以探索模型的行为变化规律为目的,评估型实验以最终提
供评估目标系统的评估指标为目的。
根据前面的实验框架模板,运用不同的实验类型,分别进行实验设计。SIM2000 实验
代理根据实验设计方案驱动仿真引擎进行仿真运算,并根据实验目标进行数据记录。仿真
结果数据存储以后,运用实验分析工具进行实验因子的灵敏度分析、相关性分析。不断剔
除次要因素,找出影响评估指标的主要因素,为元模型建模找出主要的输入变量。

3.交战级元模型建模

交战级的元模型建模是建立在实验设计、仿真实验运行、实验结果统计、实验指标求
解的基础上的。假定已经按照一定的实验设计方案,运行仿真实验,进行了实验结果统
计,首先进行实验指标的运算,图 8.11 给出了评估指标解算的框图模型。在求解了评估
指标之后,就需要按照一定的元建模方法进行元模型的逼近拟合,在此采用经典的最小二
乘法建立元模型,图 8.12 给出实验分析与元建模环境的总界面,图 8.13 给出运用最小二
乘法建立元模型的界面(图中的数据由于保密原因全部擦除)。

24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8.11 评估指标运算

图 8.12 元模型建模环境

图 8.13 最小二乘法建立元模型

根据交战级的体系构成,需分别建立防御方探测元模型、防御方决策元模型以及防御
方火力拦截与电子干扰元模型。

1)防御方探测元模型

探测元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元模型的质量可以通过元信息加以检验。当 F 检验

246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数大于 F 检验值时,可认为所选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比较显著,元模型的逼近较准确。
探测元模型的输入是探测系统的性能指标以及威胁目标的性能指标(比如巡航速
度),输出就是探测系统对反舰导弹目标的发现距离与跟踪距离。

2)防御方决策元模型

决策模型的拟合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所以说一般难以建立决策元模型。但是,对
于交战级的仿真评估而言,决策行为不太复杂,因而可以运用决策矩阵对决策行为加以描
述,只要拟合决策矩阵的元素值即可。
决策元模型的输入是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威胁目标的性能指标(比如巡航速度)以
及决策系统本身的性能指标(比如系统反应时间),输出就是对于不同的拦截武器与电子
干扰系统的运用距离。决策元模型即建立了防御方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的交战武器的运用
方案。

3)防御方火力拦截元模型

火力拦截元模型建立中程舰空导弹、近程舰空导弹以及反导火炮对反舰导弹拦截概率
的元模型。
火力拦截元模型的输入是反舰导弹的性能指标、拦截武器不同的作战运用距离等因
子,输出是拦截概率指标。由于反舰导弹的弹道特性非常多样,在不同的弹道段火力拦截
概率的规律不同,因此采用分段建立元模型的思路。对于另外的一些情况,不同的情形下
拦截概率变化规律不同,可以采用分类结构建立元模型。

4)防御方电子干扰元模型

电子干扰元模型建立冲淡干扰弹、质心干扰弹以及舷外压制干扰、舷外欺骗干扰对反
舰导弹导引头进行电子干扰成功概率的元模型。
电子干扰元模型的输入是反舰导弹导引头的性能指标、干扰系统不同的作战运用距
离、运用方位、风速、风向等因子,输出是干扰概率指标。

4.交战级仿真评估

在评估方法论与评估方法确定以后,还需要有相应的评估系统的支持,才能有效地完
成效能评估工作。
目前可见的评估系统大都是针对特定的系统开发的,缺乏扩展性与灵活性。为了形成
一套有相当通用性的作战效能评估系统,使得本项目的成果能够为其他类似的反舰导弹武
器型号效能评估项目所共享(甚至可为其他类型的武器系统型号所用),课题组经过大量
的理论研究与方法探索,在 SIM2000 柔性仿真平台基础上开发出 FOCUSE 效能评估系
统,已经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问题,而且具备相当的适用
性与可扩展性。FOCUSE 效能评估系统之所以能够具备适用性与可扩展性,得益于两项关
键技术,即开放的评估模型建模技术和灵活的评估数据采集技术。
所谓开放的评估模型建模技术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次是指评估系统所采用的评估模型

24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有相应的建模环境的支持,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构造自己的评估模型;第二层次是指评估系
统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可以进行扩展,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开发出符合评估系统 API 接口的评
估方法模型元件。FOCUSE 所采用的评估模型是一种基于框图结点的评估网络模型。其
中,可用的框图结点集合就表征了评估方法的能力。用户根据需要选择评估框图结点,并
按照评估框图结点之间的语法关系将这些结点连接起来,形成评估网络模型。另一方面,
所有的评估框图结点都符合 SIM2000 规定的 API 规范,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开发出自己的
评估框图结点,从而形成自己的评估方法,或者扩展现有评估方法的框图结点,形成增强
的评估方法。于是,FOCUSE 评估系统就具备了很强的扩展性与灵活性。
所谓灵活的评估数据采集技术是指评估模型所采用的数据采集框架是非常灵活的。为
了支持基于仿真的探索性评估方法论,FOCUSE 评估系统采用基于实验设计的数据采集技
术。FOCUSE 支持分段与分类两个方面的数据采集框架,并支持两者的灵活组合,这使得
数据采集框架具备很强的灵活性。比如说,对于马斯基特反舰导弹而言,它在蛇行机动段
的突防特性与巡航段的突防特性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了分段规律,这就要求评估系统能够
适应这种分段实验的需要,能够进行分段数据采集。再比如说,我们可以分末端是跃升俯
冲攻击还是二次降高攻击两类情况分别进行实验,这就形成分类的规律,这就要求评估系
统能够适应这种分段实验的需要,能够进行分段数据采集。不论是分段还是分类数据采
集,FOCUSE 都可以根据评估框架将它们集成起来。

1)评估模型建模

评估模型建模采用层次化组合式建模方法,所谓层次化有两层含义:一个方法域的层
次性;一个问题域的层次性。所谓方法域的层次性是指评估模型建模分为评估模型元件建
模与评估模型组件建模两大层次。评估模型元件建模是指通过一般的程序开发语言
(FOCUSE 采用的编程语言是 Java)开发出符合 SIM2000 框图模型规范的、特定于某种评
估方法的模型元件,这些模型元件集合就是这种方法可用的建模要素,将这些建模要素组
合就可以形成评估模型组件。所谓问题域的层次性是指 FOCUSE 评估系统所建立的评估
模型分为作战单元评估层、作战系统评估层、作战体系评估层三大层次。作战单元评估层
基于实体模型仿真的评估结果数据建立评估框架与评估结果的关系;作战系统评估层将多
个相同类型的作战单元评估模型分别聚合为作战系统评估模型;各类作战系统模型可以进
一步聚合为从“探测器”到“交战器”链路的作战体系评估模型。
FOCUSE 效能评估系统采用基于框图结点的网络建模方法。其中框图结点对应上面层
次化组合式建模方法中的评估模型元件,而评估网络模型对应评估模型组件。目前,常用
的网络建模方法主要有 SLAM 网、PETRI 网、EULER 网建模方法等,项目采用 EULER
网建模方法进行实体建模。为了适应探索性评估的需要,根据前面提出的 SCA 评估方法
开发了 SCA 评估网络建模元件,用户可根据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评估网络模型。
目前,SIM2000 提供了两个层次的评估模型建模元件。第一个层次是评估指标建模元
件,描述评估指标与实验响应(模型输出变量)之间的数学映射;第二个层次是评估关系
建模,描述评估对象与评估环境(所谓评估环境包括了评估对象与本位系统之间的关系,
以及敌对系统之间的关系)之间的信息关系。SIM2000 提供的评估指标建模元件包括:

248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z 评估指标结点(选取评估指标)
z 实验响应结点(选取实验响应)
z 统计结点(包括求期望值、最大值、最小值、均方差等统计指标)
z 记录结点(将评估指标记录到文件中)
SIM2000 提供的评估关系建模元件包括:
z 评估框架结点(定义评估对象、评估想定与评估方案序列)
z 评估对象结点(定义评估方法模板)
z 探测器结点(探测系统、探测对象以及探测系统对探测对象的探测效能)
z 控制器结点(指控系统根据态势条件输出决策矩阵)
z 执行器结点(武器系统、交战对象以及武器系统对交战对象的交战效能)
z 融合器结点(将多个探测器的探测效能指标进行融合,将多武器的交战效能进行
封装)
z 记录器结点(将评估结果存入到评估结果库中,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交互式探索)
评估模型建模的基本原则:分层、分段和分类。
(1)分层。所谓分层是指分别建立作战单元评估层、作战系统评估层、作战体系评估
三大层次。作战单元评估层基于实体模型仿真的评估结果数据建立评估框架与评估结果的
关系;作战系统评估层将多个相同类型的作战单元评估模型分别聚合为作战系统评估模
型;各类作战系统模型可以进一步地聚合为从“探测器”到“交战器”链路的作战体系评
估模型。
(2)分类。按照 SCA 效能评估方法论的要求,分别建立探测系统、指控系统与武器
系统的评估模型,并可在高层建立三者之间的信息关联。
(3)分段。评估对象在某个评估因子的变化区间内变化的规律是分段的。要求能够适
应这种分段实验、分段分析的需要,能够进行分段评估与分段组合。

2)评估模型建模实例

下面详细介绍课题中某型反舰导弹攻击某类驱逐舰时的效能评估模型。根据 SCA 方
法,在效能评估器中建立的综合评估模型见图 8.14。
其中:F 为评估框架;O 为评估对象;S 为探测器组合模型;C 为控制器组合模型;
A 为执行器组合模型;L 为记录器。这里根据分类原则,按照 SCA 效能评估方法的要
求,将防御方的防御体系分为探测系统、指控系统与武器系统(执行器)。由于在防御方
探测系统和防御方武器系统中均有多种装备参与探测或拦截,因此探测器和执行器使用了
组合模型。采用这种分类方法后,当系统只有部分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更换部分模块,如
防御方探测系统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更换探测器的组合模型。
对于组合模型,可采用分层的原则来建立。图 8.15 为一个探测器的组合模型,图 8.16
为一个执行器的组合模型。

24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8.14 基于元模型的评估系统

图 8.15 探测器组合模型

其中:最左边的图标表示输入端口;最右边的图标表示输出端口;U 为融合器模块。
图 8.15 中间三个彩色图标从上到下依次为相控阵雷达模块、对海搜索雷达模块和红外探
测系统模块;图 8.16 的五个彩色图标从上到下依次为中程舰空导弹模块、近程舰空导弹
模块、反导火炮模块、箔条冲淡干扰模块和箔条质心干扰模块。对代表不同系统的相同模
块选择代表本系统的图标,这样既便于区分,又更加形象直观。
进一步,由于中程舰空导弹的拦截成功概率对于导弹飞行中的不同阶段变化很大,需
要进行分段考察才能比较好地得出其变化规律。在分段实验、分段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中
程舰空导弹的分段评估模型,见图 8.17。其中,中间的五个彩色图标模块表示五个不同的
分段实验。

3)评估模型的仿真运行

所谓评估仿真是指 FOCUSE 通过标准的仿真引擎支持评估模型的解算。FOCUSE 仿


真引擎采用的仿真算法为事件调度法。

250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图 8.16 执行器组合模型

图 8.17 中程舰空武器系统分段评估模型

在评估仿真中,仿真时钟并没有物理时间的概念,实际上它表示的是评估方案序列号
推进的含义;也就是说,评估仿真时钟推进的过程就是评估方案探索的过程。所以说,
FOCUSE 通过逻辑时钟的推进很好地解决了探索性评估的问题。

4)评估结果的交互式探索

评估仿真的结果可以通过记录器结点存入评估结果库中。同时,FOCUSE 系统支持用
户对评估结果进行多维的、交互式的探索,参见图 8.18。
FOCUSE 系统提供的多维交互式探索工具目前具备如下功能特性:
(1)最多到 7 维数据的可视化,前 5 维坐标轴显示在探索图画布区,后 2 维坐标轴显
示在上、下两层分页标识中;
(2)探索图中每个方格都有相应的颜色,采用 5 种颜色区分评估结果数据的不同档
次,用户可以通过颜色直观地判断出评估结果的优、良、中、可、劣;

25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3)探索图中每个方格表示一种评估方案,每个方格都标有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评估
结果数据。

图 8.18 交互式探索图

可以看出,SCA 方法通过将作战体系进行分解,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到各个系统的
性能或效能指标,便于查找影响武器系统效能优劣的原因,而且明确了计算结果在什么样
的条件、假定下成立,较好地解决了体系复杂度问题;将大的系统分解为小的系统后,通
过逼近分析层的工作使得对不确定性空间的探索更加全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确定性
复杂度的问题。另外,这种方法组合式的结构也方便了系统的改变与升级。

8.1.3 使命仿真-交战仿真

1.使命级仿真的模型体系

根据研究目标将使命级仿真分解为面向导弹突防能力评估的仿真与面向作战平台生存
能力评估的仿真两大阶段。

1)使命级仿真的模型框架

(1)面向导弹突防能力评估的仿真模型总体结构
面向导弹突防能力评估的仿真不考虑反舰导弹发射平台的生存能力问题,也就是从导
弹发射时刻开始仿真,不对发射平台编队如何到达发射阵位的过程进行建模。

252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导弹突防能力仿真本身仍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对抗过程。多机编队与多潜编队发射的
多个波次的导弹,面临水面舰艇编队及其空中战斗机编队的多层次、立体化、火力拦截加
电子干扰的复杂的对抗环境与对抗过程。该过程涉及的模型包括由目标指示模型、发射平
台运动模型、反舰导弹弹道模型与导引头模型、水面舰艇运动与机动模型、战斗机运动与
机动模型、编队防空决策模型、战斗机防空决策模型、单舰防空决策模型、电子战决策模
型、电子干扰模型以及探测元模型和火力拦截元模型。这些模型间的关系参见图 8.19。
(2)面向飞机编队生存能力评估的仿真模型总体结构
对于飞机进攻平台的生存能力评估,主要有如下三点假设。
① 这里仅考虑对方拦截飞机在其预警机的引导下对我进攻平台的威胁程度,不考虑
进攻平台突防到舰艇防空区域内的情况。根据想定,进攻平台的作战任务是按预定的机动
路线到达指定发射点后发射反舰导弹,如果发射点在对方舰艇防空区域内,其结果必将损
失大量的进攻平台,甚至不能达到最初的作战目的。
② 由于飞机进攻平台是按预先设定的路线进行机动的,当到达发射阵位后按照确定
的时刻发射反舰导弹,所以模型中不考虑我方进攻平台打击敌方歼击机对自身生存能力的
影响。
③ 这里只考虑单对单的拦截情况,即一架飞机进攻平台仅由一架歼击机拦截,不考
虑多对一和一对多等的复杂情况。
根据想定,飞机进攻平台按预定的飞行路线机动飞行,当到达发射占位后发射反舰导
弹,然后沿同样路线执行返航任务。对于防御方,当预警飞机发现进攻平台后,如果进攻
平台处于机动接敌阶段,预警机根据发现概率分配己方巡逻警戒的歼击机并引导其前往打
击进攻平台。图 8.20 给出了面向飞机编队生存能力评估的仿真模型总体结构。
(3)飞机进攻平台生存力的评估方法
飞机生存力是指飞机躲避和(或)经受住人为敌对环境的能力,可以用生存概率 Ps
度量。飞机生存力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敏感性,二是易损性。
飞机敏感性是飞机的一种特性,表示飞机难于躲避雷达、导弹及火炮等一切人为敌对
环境因素的能力,用击中概率 PH 来度量。它是飞机被探测的发现概率 Pd 和飞机被对方武
器击中的概率 Pa 的乘积。飞机易损性是飞机的另一种特性,表示飞机难于经受住敌对环
境引起的破坏的能力,用敌方武器击中后飞机被摧毁的概率 Pk 度量。一架飞机的易损性
越大,它被击中后的击毁可能性就越大。
若用 Pc 表示敌对环境对我方飞机击毁的概率,则
Pc=PH·Pk=Pd·Pa·Pk
而飞机生存于敌方环境的能力——生存概率 PS 为
PS=1-Pc
根据假设,单架歼击机拦截进攻平台时,认为发现目标后歼击机处于连续跟踪状态。
通过对该课题作战过程的描述,并假设每枚空空导弹杀伤进攻平台的概率相等,则单架歼
击机杀伤进攻平台的概率为:

25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8.19 面向导弹突防能力评估的仿真模型总体结构

Pc=Pe·Pd·Pt·PL·(1-(1-Pk)n)
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Pe:为预警机的发现概率;
Pd:为歼击机的发现概率;
Pt:为歼击机的跟踪概率;
PL:为歼击机能够实现正确占位的概率;
Pk:为歼击机发射空空导弹对目标的杀伤概率;
n:拦截次数。

254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图 8.20 面向飞机编队生存能力评估的仿真模型总体结构

2)使命仿真的决策模型

使命仿真的决策模型分为两大层次,即编队级与平台级。编队级决策模型协调编队内
的作战平台、作战武器、探测装备资源,做出最优决策;平台级决策模型负责具体的武器
分配。
(1)编队级决策模型
编队指挥判定系统接受来自本编队各舰艇的数据和情报,并向各舰艇发送数据、情报
和指挥命令,指挥整个编队的战术行动。
① 模型的基本功能
编队指挥系统模型能够根据舰艇编队的侦察探测能力、武器系统状况,对探测系统和

25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通信系统传输的战场多目标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威胁判定、目标分配,为单舰指挥判定系
统模型提供目标的融合信息以及分配的目标信息。
指标:多目标的拦截概率。
因素:系统对单个目标的平均响应时间、数据融合精度。
② 模型的外部接口
单舰指挥判定系统:输入端接口,输入舰艇编队提供的目标信息。
单舰指挥判定系统:输出端接口,输出舰艇编队的任务分配(目标分配)。
③ 模型的内部结构
该系统模型包括多目标数据融合、威胁判定、目标分配 3 个算法模块。图 8.21 给出
了编队防空决策内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 8.21 编队防空决策模型的内部模块结构

(2)平台级决策模型
平台级决策模型分为水面舰艇的防空决策模型与战斗机的防空决策模型两大类。单平
台决策模型与前面交战级的决策模型类似,在此不再给出其仿真模型。

2.交战元模型对使命模型的嵌入

前面已经提到,使命级仿真中,实体的行为以及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建立实
体模型,而是通过与相应的实验框架匹配的元模型来再现的。根据元模型可嵌入性条件分
析,交战元模型在使命模型中可嵌入并使嵌入模型有效,应具备以下特点。
(1)交战级元模型所替代的实体模型在使命级仿真模型中具有可组合性,即通过明确
界定输入/输出关系,可以用交战级仿真形成的元模型将使命级仿真模型中的实体替换。
(2)为建立交战元模型的交战级实体对抗实验框架,必须从使命级对抗仿真实验框架
中导出,从而使得使命级仿真可以自动指导交战级仿真模型的构建。
(3)元模型的输入、输出、边界条件、匹配条件在使命级仿真的实验框架和实验配置
中可自动导出。
经过分析使命级仿真中实体模型以及模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结合交战级仿真实验的
结果,可知在使命级仿真中,探测系统与交战系统可以用交战级的元模型来嵌入,而舰队
指挥决策模型不满足可嵌入性条件,电子对抗则难以用元模型表示使命级实体行为,这两
部分在使命级仿真中仍以实体模型的形式出现。
元模型的嵌入从使用的角度来说,分为建立、管理与使用三个步骤。元模型的建立是
指如何通过交战级的实体仿真建立准确有效的使命级所需的元模型;元模型的管理主要是
指以合理的结构和形式将元模型管理,供使命级计算之用;元模型的使用是指在使命级仿
真中,将本来由实体模型表示的行为,通过检索元模型的匹配条件,确定元模型的输入,

256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利用元模型来计算仿真实体间的作用与影响。

1)交战级防御方探测元模型的嵌入

防御方探测模型共分为五大类,包括对空搜索雷达探测模型、对海搜索雷达探测模
型、相控阵雷达探测模型、红外警戒系统探测模型和预警机雷达探测模型。
在使命级仿真实验框架的指导下,分别建立各个探测系统针对不同进攻武器类型的交
战级仿真实验,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元模型的分段与分类,并将元模型的实验框架与输入/
输出匹配条件模板化,对大量单项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元模型。使命级仿真则
根据实验框架,通过实验输入条件检索相应的元模型,通过元模型的输入条件计算探测结
果。整个过程如图 8.22 所示。

图 8.22 防御方探测元模型嵌入的宏观流程

2)交战级防御方火力拦截元模型的嵌入

防御方火力拦截共分为四类,包括中程舰空导弹拦截、近程舰空导弹拦截、密集阵拦
截和空空导弹拦截。
与防御方探测元模型的建立过程类似。首先,在使命级仿真实验框架的指导下,确定
元模型的实验条件、输入与输出变量,通过对大量的单项交战级实验仿真结果进行回归统
计分析,得到元模型。
元模型的管理是为元模型的使用服务的。通过建立元模型的层次化模板机制,可以很
好地表达与元模型相对应的仿真模型的特点,并在文件结构或数据库组织上体现出来。
元模型的使用则是根据元模型的匹配及输入条件,从元模型库中检索出相应的元模
型,计算出结果。以火力拦截而言,针对来袭的某型反舰导弹,舰队 BM/C3 系统做出决
策,决定由中程舰空导弹进行拦截,由于火力拦截是通过交战级仿真形成元模型的,使命
级仿真模型决定调用元模型进行计算。通过查找、匹配相应的元模型(例如,针对某型弹

25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的高空弹道的元模型),并从使命级仿真的实验框架或仿真运行参数中获得元模型所需要
的输入参数(如导弹高空飞行速度等),计算出拦截概率。图 8.23 给出了防御火力拦截
元模型的嵌入流程。

图 8.23 防御方火力拦截元模型嵌入的微观流程

3.使命级仿真评估

将元模型嵌入使命仿真的框架中后,还需要进行多想定、多批次的仿真实验,得到多
平台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结果,就可以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了。
通过使命级的仿真,可以得到作战平台的生存能力、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命中、毁伤能
力、完成使命的程度等指标,从而可以找到影响多平台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瓶颈
所在,为提高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提出有意义的结论。

258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8.2 地地导弹武器系统效能仿真与评估

本节将结合使用带突防措施的弹道导弹突防防空导弹拦截系统应用实例对 5.3 中的因


果分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值得说明的是,本例中给出的作战想定条件和武器装备方案是一种不违反军事规律和
物理规律的假想,因此后面得出的结论仅用来说明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分析模型的建立
过程和因果分析推理模式。

8.2.1 基本作战想定

进攻方为某型弹道导弹,防御方为配备了防空指控系统、防空导弹和相控阵雷达的防
空导弹阵地。假定进攻方的突防措施仅采用压制干扰机和红外干扰诱饵。
基本作战想定如图 8.24 所示。

图 8.24 作战过程示意图

8.2.2 确定网络结点

在分析作战过程后,首先要确定 BNCM 中各结点,在四类结点中方案结点、态势节


点和评估指标结点相对容易确定,而中间要素结点由于选取灵活性大,所以需要按照一定
的准则进行选取避免盲目性。下面介绍一种按照 OODA 回路原则进行中间要素结点选取
的方法。
由 John Boyd 提出的 OODA(Observe-Orient-Decide-Act)回路是目前被引用最为频繁
的作战行为描述模型,最初面向飞行员的作战行为特性研究,后被广泛用于刻画指挥人员

25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的指挥决策过程。OODA 回路如图 8.25 所示,它是一个由观察、判断、决定和行动四个


行为构成的一个简单回路。

图 8.25 OODA 回路

OODA 回路得到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以简单的方式表达了作战实体的复杂
作战行为的内在规律。尽管相关研究人员批评 OODA 回路过于简单,无法全面表达作战
行为的复杂性,但学术界已普遍认可 OODA 回路是作战行为所蕴涵的基本回路。
透过简单的表达,OODA 回路所蕴涵的深层次思想是,尽管作战实体所面临的内部
状态空间、外部环境状态空间无限以及作战执行过程多样而复杂,但作战实体作战行为的
内在执行机理可以使用有限数量的行为元素来表达,这些行为元素对作战实体的内部状态
空间、外部环境空间进行了有效的分割,而作战行动的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这些有限数量
的行为元素之间、行为元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
如果将防御体系对巡航导弹的拦截看做一个大的 OODA 过程,那么这个大的 OODA
过程将会由若干小的 OODA 过程经过嵌套组成,而每个小的 OODA 过程可以看做对应于
一个协同行动中敌我双方的对抗过程。这个过程的对抗结果与观察、判断、决定、行动这
四个阶段的完成效果相关。所以中间要素结点的选取可以按照这四个阶段进行分类。
按照以上的准则,可以确定如表 8.1 的网络结点。

表 8.1 BNCM 网络结点

方 案 结 点 态 势 结 点 中间要素结点 评估指标结点

红外干扰诱饵对红外导引头干扰时间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数量
红外导引头探测距离 红外导引头发现目标距离

雷达丢失目标次数 是否突防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高度
雷达最早发现目标时间
发射距离
压制干扰机数量 拦截高度

8.2.3 确定网络结构

采用头脑风暴法,确定网络结构如下,如图 8.26 所示:

260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图 8.26 弹道导弹突防 BNCM

8.2.4 网络参数学习

1.建立仿真想定

仿真实验使用 SIM2000 柔性仿真平台,建立表 8.2 所示作战想定。

表 8.2 作战想定

进 攻 方 防 御 方
武器 某型弹道导弹 武器 防空指控系统+防空导弹
防空导弹阵地数量 1
导弹数量 1 防御方雷达 1
防空导弹数量 2

2.进行实验设计

使用 SIM2000 柔性仿真平台的实验设计工具,进行仿真实验设计,考虑因素如表 8.3


所示。

表 8.3 实验设计因素取值

序 号 因 素 取 值

1 红外干扰诱饵数量 0、1、2

2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高度(km) 150、200、250

3 压制干扰机数量 0、5、10

4 发射点距拦截舰距离(km) 2000、2100、2200

5 红外导引头探测距离(km) 100、200、300

26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考虑 5 种因素,每种因素有 3 个水平,按照全面设计方法,共产生 35=243 组实验,


每组实验设计运行 50 次,共运行实验 243×50=12 150 次,实验设计界面如图 8.27 所示。

图 8.27 SIM2000 实验设计界面

3.仿真实验运行

仿真结果数据示例如表 8.4~表 8.5 所示。

表 8.4 仿真结果数据实例一

实验 红外干扰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 压制干扰机 发射距离 导引头探测距离


突防是否成功
编号 诱饵数量 高度(千米) 数量 (千米) (千米)
1 0 150 0 2000 100 是

2 0 150 0 2000 100 否

3 0 150 0 2000 100 否

4 0 150 0 2000 100 是

5 0 150 0 2000 100 是

表 8.5 仿真结果数据实例二

实验 红外导引头发现目标 红外干扰诱饵 雷达丢失 雷达最早发现 拦截高度


编号 距离(千米) 干扰情况 目标次数 目标时间(秒) (千米)
1 61.70 失败 0 606 114046.33

2 61.70 失败 0 606 113857.25

3 61.71 失败 0 606 113786.30

4 62.17 失败 0 606 114420.73

5 62.18 失败 0 606 114590.19

262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4.参数学习

使用 GeNIe 2.0 软件,其参数学习的过程共分如下四个步骤。


(1)数据标准化
从所得仿真实验结果数据中提取出有效数据,按照与贝叶斯网络结点相对应的原则进
行标准化处理。
(2)划分状态空间
按照分析分辨率、灵敏度和代价三个原则进行数据离散化,从而确定每个网络结点的
状态空间。
(3)将离散化后数据与网络结点对应
(4)参数学习方法
在数据与网络结点对应后即可进行参数学习,Genie2.0 采用的参数学习方法为极大似
然估计法。

8.2.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因果分析

根据 8.2.3 节所确定的贝叶斯网络的结构,以及 8.2.4 节所学习的贝叶斯网络的参数,


就形成了关于弹道导弹突防效能的贝叶斯网络因果分析模型。
下面基于这个模型进行四种模式的因果分析。

1.正向探索模式分析

正向探索模式分析通过确定方案结点和态势结点的取值,得出目标结点的实现概率,
结果如表 8.6 所示。

表 8.6 正向探索分析表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 压制干扰机 红外导引头探测 发射距离


突防成功概率
数量(个) 高度(千米) 数量(个) 距离(千米) (千米)
0 150 0 300 2000 46.8%

0 150 0 300 2100 56.6%

0 150 0 300 2200 38.9%

1 150 0 100 2000 46.8%

1 200 0 100 2000 59.2%

1 250 0 100 2000 55.2%

1 200 0 100 2000 55.2%

1 200 0 200 2000 50.3%

1 200 0 300 2000 50.3%

1 200 0 300 2100 55.2%

1 200 0 300 2200 70.0%

2 200 0 300 2000 58.4%

26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续表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 压制干扰机 红外导引头探测 发射距离
突防成功概率
数量(个) 高度(千米) 数量(个) 距离(千米) (千米)
2 200 0 300 2100 49.9%

2 200 0 300 2200 62.6%

0 200 5 300 2000 81.7%

0 200 5 300 2100 82.8%

0 200 5 300 2200 76.8%

1 200 5 300 2000 87.7%

1 200 10 300 2000 93.6%

2 200 5 300 2000 82.9%

2 200 10 300 2000 90.8%

1 200 5 300 2100 80.9%

1 200 10 300 2100 80.7%

2 200 5 300 2100 87.2%

2 200 10 300 2100 87.9%

1 200 5 300 2200 84.6%

1 200 10 300 2200 78.8%

2 200 5 300 2200 85.6%

2 200 10 300 2200 86.8%

从表 8.6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使用突防措施(红外干扰诱饵和压制干扰机)对突防成功概率有很大的提升,红
外干扰诱饵释放高度和红外导引头探测距离的变化对于突防成功概率没有什么影响,而发
射距离对突防成功概率影响较大。
(2)在 2000 千米、2100 千米和 2200 千米距离上使用 1 个红外干扰诱饵使得突防成
功概率分别提升 8.4%、2.6%和 16.3%。而在 2000 千米、2100 千米和 2200 千米距离上使
用 5 个压制干扰机使得突防成功概率分别提升 34.9%、26.2%和 37.9%,由此可见使用压
制干扰机的效果明显好于红外干扰诱饵。
(3)按照正向探索分析方法,在各个距离上最有效的突防措施如表 8.7 所示。

表 8.7 最有效突防方案

序 号 距离(千米) 红外干扰诱饵数目(个) 压制干扰机数目(个) 突 防 概 率

1 2000 1 10 93.6%

2 2100 2 10 87.9%

3 2200 2 10 86.8%

其中,在距离 2000 千米时进行突防成功概率最大。

264
第 8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

2.态势扰动模式分析

态势扰动分析考虑的是态势的不确定性,本实验中两个态势结点分别为:红外导引头
探测距离和发射距离。由于没有任何情报显示两个态势结点状态空间内的取值存在偏向,
因此态势结点在其状态空间内等概率取值,如表 8.8 所示。

表 8.8 态势结点取值

序 号 红外导引头探测距离(千米) 取 值 概 率 发射距离(千米) 取 值 概 率

1 100 0.333 2000 0.333

2 200 0.333 2100 0.333

3 300 0.333 2200 0.333

方案结点的不同取值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如表 8.9 所示。

表 8.9 态势扰动分析表

红外干扰诱饵 红外干扰诱饵 压制干扰机


序 号 突防成功概率
释放数量 释放高度 数量
1 0 150 0 47.5%

2 1 150 0 58.3%

3 2 150 0 57.0%

4 2 200 0 57.0%

5 2 350 0 57.0%

6 0 150 5 80.5%

7 0 150 10 84.7%

8 1 150 5 84.5%

9 1 150 10 84.5%

10 2 150 5 85.3%

11 2 150 10 88.6%

由表 8.9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即使在态势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 2 个红外干扰诱饵和 10 个压制干扰机能够最
大程度提高突防成功的概率,达到 88.6%。
(2)在距离不明确的情况下,红外干扰诱饵的释放高度对突防概率没有什么影响,拦
截点距发射点的距离对红外干扰诱饵的有效释放高度有比较大的影响。

3.因果追溯模式分析

因果追溯模式首先设目标结点为固定值,同时也可以固定部分方案、态势结点的值,
观察其余方案、态势和中间结点的变化情况,结果如表 8.10 所示。

26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表 8.10 因果追溯分析表

突防成 发射距离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数量(个) 压制干扰机数量(个) 红外干扰诱饵释放高度(千米)


功概率 (千米) 0 1 2 0 5 10 150 200 250

60.8% 2000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100% 2000 33% 35% 32% 20% 41% 39% 33% 33% 34%

64.6% 2100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100% 2100 35% 34% 31% 24% 40% 36% 33% 33% 34%

69.5% 2200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100% 2200 32% 33% 35% 26% 36% 37% 33% 33% 34%

由表 8.10 可得出以下结论:突防成功概率大幅度提升后(提升达到 100%),红外干


扰诱饵的数量和红外干扰诱饵的释放高度的概率分布变化不是很明显,而压制干扰机数量
的概率分布变化较大,所以短时期内改进弹道导弹突防效能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压制干扰机
的使用数量上。

4.截断模式分析

通过固定中间结点的取值,分析方案和态势结点以及目标结点的变化,从而确定中间
因素在整个作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例如,改变防御方雷达丢失目标次数(参数学习后得到雷达丢失一次目标概率的初始
值为 66.4%),结果如表 8.11 所示。

表 8.11 截断分析处理表

雷达丢 雷达最早发现目标 拦截高度 发射距离 压制干扰


失目标 时间(秒) (千米) (千米) 机数量 拦截
一次概 概率
率 850 870 890 无 180 220 3000 3100 3200 0 3 6
66.4% 33.6% 22.7% 43.7% 71.9% 16.9% 11.2% 34% 33% 33% 34% 33% 33% 72.1%

100.0% 0% 34% 66% 93% 0% 7% 34% 33% 33% 0% 51% 49% 83.7%

由表 8.11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1 ) 如 果 能使 防 御 方 雷 达 丢 失 一 次 目 标 概 率 达 到 100% ,则 突 防 成 功 概 率 上 升
11.6%。
(2)如果能使防御方雷达丢失一次目标概率达到 100%,雷达最早发现目标的时间将
大于等于 870 秒,有 93%的概率拦截导弹发射失败(无拦截高度意味着拦截导弹没有发射
出去)。
(3)发射距离对于防御方雷达丢失一次目标概率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使用压制干扰机
能够有效地达到增加防御方雷达丢失一次目标的概率。

266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第 9 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
流水线应用案例

通过第 8 章的案例可以看出,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是一个技术上复杂的过
程。对于用户而言,要想一个人掌握所有的这些技术方法存在很大的困难,即使靠多人协
作如何进行有效地协同和集成也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正是数字化论证工程理论试
图解决的一方面问题。
本章将根据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原理,构造一个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原型
系统,并以某型潜艇装备论证为应用背景,演示如何通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将论证人员、
论证工具、论证模型、论证数据、论证方法有机集成起来,重点阐述如何运用 SIM2000
柔性仿真平台、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和前面提出的理论方法,进行武器装备作战效能
仿真与评估的技术流程。

9.1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原型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由论证人员、数字化论证流程管理系统、数字化论证流
程、论证工具以及论证模型和论证数据等部分组成。图 9.1 给出了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流
水线原型系统的总体构型。
其中,论证人员是流水线运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实现定性、定量综合集成的关
键。论证人员由具备相关的知识、经验,能够运用相关的论证工具、掌握了相关的论证方
法的各个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包括论证专家、军事专家、舰船专家、仿真专家、评估专
家、需求分析专家和概念设计专家等。论证人员与流水线上其他部分的交互通过数字化论
证流程管理系统提供的协同论证 Web 门户实现。论证人员通过 Web 门户获取自己的论证
任务及其相关的模型、数据、文件资源,通过 Web 门户调用相关的论证工具,并通过
Web 门户上传本阶段的论证产品。
数字化论证流程管理系统是流水线的中枢,相当于柔性制造流水线上的数字化程控系
统。数字化论证流程管理系统为论证人员提供统一交互界面,为数字化论证流程提供建模
环境与执行引擎,为论证工具提供集成接口,建立论证人员与论证工具、论证模型和论证
数据的合理供需关系。

这个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原型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与海军装备研究院舰船所共同研发形成的,称为“湘江 1 号”。

26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1 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原型系统示意图

数字化论证流程模型是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灵魂,相当于柔性制造流水线上的数字
化工艺。数字化论证流程模型不仅规定了论什么,而且规定了怎么论;不仅提供论证管
理过程,而且提供论证技术过程,不仅能够把论证人员、论证工具、论证模型/论证数据
有机集成起来,而且在这个集成过程中,能够将论证方法固化下来。通过数字化流程模
型不仅规范了论证过程,使得论证过程可视和可控,而且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论证流水线
的智能化。
论证工具是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主体,相当于柔性制造流水线上的机床。数字化论证
流水线上需要什么样的论证工具,取决于前面的数字化论证模型。论证工具什么时候,被
谁调用,也取决于前面的数字化论证模型。
论证模型和数据是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基础,相当于柔性制造流水线上的工件。论
证模型和数据资源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加工”出的论证产品
质量。

9.1.1 数字化论证流程管理系统

建立“数字化论证流程管理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体制。比如,工业部门往往通
过 PDM(产品数据管理)技术,打通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实验与数字化建造的流程,对
论证部门建立论证流水线有很好的启发。但是,论证和设计两者毕竟存在差异(表 9.1 给
出了论证与设计工作的对比),在借鉴 PDM 技术思路的同时,需要针对论证的特点探索
适合于我军装备论证实际的技术体制。

268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表 9.1 论证与设计对比

项 目 设 计 论 证

设计过程是增加深度为主的过程,以
论证过程是增加广度为主的过程,从发散到聚焦的过程,
过程管理需求 产品数据模型为核心,多学科基于统一
以数字化流程为核心,没有统一产品视图
产品视图进行分析、优化

工具集成需求以 CAD-CAE-CAM 映 工具集成需求以需求-指标-方案映射为核心,需集成的


工具集成需求
射为核心 工具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效能仿真、综合评估等

由于面临大量产品数据,需要强大的
数据管理需求 需要管理的数据量不大,数据管理需求并不强烈
产品数据管理能力

另外,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业务流程管理)技术是目前新兴的一类


信息基础设施。研究表明,BPM 技术是实现数字化论证流程管理系统更合适的技术体
制。表 9.2 则从过程管理能力、工具集成能力与数据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对 PDM 与 BPM 两
种技术体制进行对比。

表 9.2 BPM 与 PDM 对比

项 目 产品数据管理 业务流程管理

流程描述能力较弱,具备 Workflow 的描述 流程描述能力强大,可以利用脚本语言描述业务逻


过程管理能力
能力 辑,可访问 Web 服务

工 具 集 成 能 力 相对 固 定 , 集 成 的工 具 以
基于 SOA/EAI 等技术进行工具集成,没有固定集
工具集成能力 CAD、CAE 与 CAT 为主,一般内嵌了这些
成的工具对象。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工具集成接口
工具的浏览器

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强大,可以进行检入-
数据管理能力 将数据资源作为数字化流程的工作对象加以管理
检出操作,支持版本管理

通过表 9.1 和表 9.2 可以看出,PDM 这种技术体制更加适合于设计和研制部门,


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研制部门大量采用 PDM 技术的原因;而 BPM 技术更加适合于论
证部门,它有着更加强大的流程建模与运行能力、更加灵活的工具集成能力与够用的
资源管理能力,因而应该采用 BPM 技术作为建立武器装备论证流程管理系统的技术体
制。
图 9.2 给出了数字化论证流程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图。

26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2 基于 BPM 的数字化论证流程管理系统基本原理图

9.1.2 数字化论证流程模型

针对舰艇装备立项论证的应用需求,根据第 2 章提出的数字化论证工程方法,在前面
第 3、4、5 章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四个数字化论证流程——方案综合评估流
程、效能仿真分析流程、性能需求分析流程与战技指标优化流程。

1.舰艇装备方案综合评估数字化流程模型

1)功能

主要应用于舰艇装备方案综合评估。当存在多种舰艇方案(不论是工业部门提出,还
是论证部门通过概念设计独立提出),并且需要考虑多种评价准则时,可以应用本数字化
流程模型进行多方案综合评估。对于主要的舰艇系统(如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导航系
统、作战系统),当建立了相关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且有相应的数据支持时,也可以应用
本流程模型进行多方案选优。

2)结构

本模型由两层模型构成。顶层模型为方案综合评估的全过程(如图 9.3 所示),下层


模型为明确评估备选方案、构建评估模型、产生评估样本以及计算评估指标四个子流程,
图 9.4 给出了“产生评估样本”这个子流程模型,用来支持联合运用或者单独运用专家经
验数据和仿真实验数据产生评估样本数据。

3)要素

本流程模型集成的论证工具、论证模型和论证对象,如表 9.3 所示。

270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3 舰艇装备方案综合评估流程

图 9.4 产生评估样本子流程

表 9.3 舰艇装备方案综合评估数字化流程要素一览表

论 证 工 具 论 证 人 员 论 证 资 源
z OASIS 评估分析工具 z 论证专家 z 评估项目文件
z OASIS 评估指标构建工具 z 系统专家 z 评估备选方案文件
z OASIS 评估样本处理工具 z 评估专家 z 评估指标文件
z 舰船专家 z 调查问卷文件
z 实验专家 z 调查问卷结果文件
z 调查专家 z 评估样本文件
z 仿真专家 z 评估模型文件
z 评估结果文件

27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2.舰艇装备效能仿真分析数字化流程模型

1)功能

主要应用于舰艇装备的效能仿真分析。当需要分析舰艇装备关键战术技术指标对作战
效能的影响时,可以利用本流程进行作战效能仿真分析。

2)结构

本流程模型支持四种仿真分析模式,分别是过程回放模式、统计分析模式、因果分析
模式和综合评估模式,如图 9.5 所示。

图 9.5 舰艇装备效能仿真分析流程

3)要素

本流程模型集成的论证工具、论证模型和论证对象如表 9.4 所示。


表 9.4 舰艇装备效能仿真分析数字化流程要素一览表
论 证 工 具 论 证 人 员
论 证 资 源
名 称 活 动 角 色 活 动
SIM2000 数据管理工具 录入装备数据 论证专家 问题分析 z 仿真分析需求
建立分析指标体系 z 作战威胁对象
SIM2000 想定编辑工具 创建仿真想定 评估专家 综合评估 z 论证研究对象
因果分析 z 使命任务类型
z 实验文件
SIM2000 实验设计工具 实验设计 军事专家 创建仿真想定
z 想定文件
SIM2000 仿真运行工具 仿真运行 情报专家 录入装备数据
z 评估指标文件
实验设计 z 表现脚本文件
SIM2000 二维回放工具 过程回放 实验专家
生成实验报告 z 装备数据文件
OASIS 指标构建工具 建立分析指标体系 仿真专家 仿真运行 z 评估样本文件
OASIS 样本处理工具 统计分析 表现专家 过程回放 z 评估结果文件
z 贝叶斯模型文件
OASIS 建模与运行工具 综合评估 统计专家 统计分析
z 仿真结果文件
Genie 贝叶斯网络分析工具 因果分析 z 仿真实验报告

272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3.舰艇装备性能需求分析数字化流程模型

1)功能

可应用于舰艇装备性能需求分析,针对舰艇装备立项论证阶段战技指标需求分析的需
要,将使命任务需求转换为作战使用性能需求。

2)结构

本模型由两层模型构成。顶层模型为舰艇总体性能需求分析的全过程(如图 9.6 所
示),下层模型包括“作战使用性能相关性建模”以及“作战使用性能偏好建模”两个子
流程(如图 9.7 和图 9.8 所示)。

图 9.6 舰艇装备性能需求分析流程

图 9.7 作战使用性能相关性建模子流程 图 9.8 作战使用性能偏好建模子流程

3)要素

本流程模型集成的论证工具、论证模型和论证对象,如表 9.5 所示。

27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表 9.5 舰艇装备性能需求分析数字化流程要素一览表

论证工具 论证人员
论证资源 论证方法
名称 活动 角色 活动

基 于 确定舰船装备作战需求
TopCased
SysML 的 确定使命任务权重
系统建模工 论证专家
使命任务 基于效用函数的满意度分析

分析 专家打分

z 专家打分表
基于 SysML 的使命任务分析
z 专家打分结果
QFDCapt 建立需 建立需求分析质量屋
z 作战能力分析报告
ure 需 求 分 求分析质 需求专家 生成装备需求分析报告
z 作战需求报告
析工具 量屋 分发《专家打分表一》 z QFD 方法
z 使命任务分析报告
填充舰船装备需求 HOQ z 仿真方法
z 使命任务权重
z 指数方法
z 同类装备数据调查报告
指数专家 基于指数法的作战能力分析 z SysML 建模方法
z 效能分析报告
z 模糊测度法
情报专家 同类装备数据调查 z 满意度分析报告
作战使 z 相关关系矩阵
用性能偏 生成需求模糊测度
z 自相关关系矩阵
OASIS 评 好建模 分析专家 分发《专家打分表二》
z QFD 需求模型
估分析工具 作战使 形成屋顶三角矩阵
用性能交 仿真专家 仿真运行
互建模
表现专家 过程回放

统计专家 统计分析

4.舰艇装备战技指标优化数字化流程模型

1)功能

主要应用于舰艇装备战术技术指标优化,优化结果对不同类型使命任务重要度的变化
敏感,同时利用概念方案综合模型可以反应不同战术技术指标组合的技术可行性。
本流程模型的产品是一套或者多套经过优化(以综合作战效能为主要准则)的可行战
术技术指标组合。

2)结构

本模型的结构如图 9.9 所示。

274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9 舰艇装备战技指标优化数字化流程

3)要素

本流程模型集成的论证工具、论证模型和论证对象如表 9.6 所示。

表 9.6 舰艇装备战技指标优化数字化流程要素一览表

论 证 工 具 论 证 人 员
论 证 资 源 论 证 方 法
名 称 活 动 角 色 活 动

基 于 iSIGHT
iSIGHT
建立优化模型 确定概念方案空间
优化设计工 舰船专家
进行战技指标 录入方案数据

优化计算
确定作战使用性能
Topcased 基 于 SysML z 作战使用性能权重文件
权重
系统建模工 进行使命任务 评估专家 z 作战评估指标体系文件
基于 OASIS 构建评
具 分析 z 使命任务权重向量 z 需求驱动的战
估模型
z 效能综合评估模型 术技术指标优
确定使命任 军事专家 确定使命任务权重
z 效能综合评估模型输出文件 化方法
QFD 需求 务权重 基于 SysML 进行 z 有效负载装备信息表 z 非支配排序遗
需求专家
分析工具 确定作战使 使命任务分析 z 潜艇概念方案综合模型 传算法
用性能权重 确认概念方案综合 z 综合模型设计变量及参数表
模型 z 优化结果数据库
基于 iSIGHT 建立
OASIS 评 基 于 OASIS 设计专家 优化模型
估分析工具 构建评估模型 进行战技指标优化
计算
优化结果展示和研讨

27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5.四个数字化流程模型之间的铰链关系

前面的四个数字化流程模型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这四个数字化流程模
型在建模时已经考虑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其耦合的基本原理就是第 2 章数字化论证工程
参考流程模型中提出的三回路耦合原理。
这四个数字化流程模型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信息流,如图 9.10 所示。

图 9.10 四个数字化流程模型之间的主要信息流

9.1.3 论证工具

根据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运行架构,流水线应该支持三个回路的运行;也就是
说,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应该包括论证设计流水线、评估分析流水线与仿真实验流水
线 。 其 中 论 证 设 计 流 水 线 由 需 求 分 析 ( 如 QFDCapture 工 具 ) 、 概 念 生 成 ( 如
Topcased 系统建模工具)与优化设计(如 iSight 或者 ModelCenter)等工具构成;仿
真实验流水线由性能仿真与效能仿真(如 SIM2000 柔性仿真开发平台)等工具构成;
评估分析流水线由性能评估、效能评估与方案评估(如 OASIS 通用评估分析平台、
Genie 贝叶斯网络分析工具)等工具构成。

276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9.1.4 论证模型与论证数据

论证模型和论证数据是数字化论证流水线上的工件。下面介绍数字化论证流水线上所
使用的论证模型和论证数据。

1.论证模型

1)QFD 需求模型

建立由使命任务-作战能力质量屋和作战能力-作战使用性能质量屋构成的 QFD 需求
模型。

2)反舰、反潜仿真模型

在 SIM2000 二代平台上构建符合 SMP2 建模标准的反舰作战与反潜作战仿真模型。

3)方案综合评估模型

在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上构建符合评估模型规范的潜艇装备方案综合评估模型。

4)作战效能分析模型

在 Genie 贝叶斯网络分析工具上构建反舰作战效能分析模型。

5)潜艇概念方案综合模型

构建基于重量方程式的潜艇概念方案综合模型,利用 C++语言进行了软件实现。

6)战术技术指标优化模型

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平台上,将潜艇概念方案综合模型与方案综合评估模型相关软件
模块集成起来,建立潜艇战术技术指标优化模型。

2.论证数据

1)方案数据

方案数据为假想数据。

2)想定数据

想定数据为假想数据。

3)装备数据库

仿真模型所采用的装备数据为假想数据。

27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9.2 舰艇装备需求分析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9.2.1 概述

(1)实验名称
z 潜艇作战使用性能需求分析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2)实验目的
针对潜艇装备论证阶段战术指标需求分析的需要,综合运用 QFD、仿真法、指数
法、SysML 建模方法等技术,将使命任务需求转换为作战使用性能需求。
(3)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整体流程运行情况如图 9.11 所示。

图 9.11 潜艇作战使用性能需求分析流程图

9.2.2 实验过程

1.启动需求分析流程实例

主要的工作包括:为新的流程实例命名(如图 9.12 所示)、指定参与实验的具体专


家(如图 9.13 所示)等。

278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12 潜艇作战使用性能需求分析流程启动界面

图 9.13 指定参试人员界面

2.确定潜艇的作战需求

论证专家登录工作平台,查看自己的工作任务(如图 9.14 所示)。按照说明下载


“作战需求报告模板”文档(如图 9.15 所示),撰写“作战需求报告”。在“作战需求报
告”完成后,根据指令将其上传到流水线如图 9.16 所示。

图 9.14 论证专家读取工作条目“确定舰船装备作战需求”

图 9.15 “确定舰船装备作战需求”工作界面

27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16 “确定舰船装备作战需求”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3.基于 SysML 进行使命任务分析

需求专家根据工作指令(如图 9.17 所示),从流水线上下载由论证专家给出的作战


需求报告,然后直接从流水线上点击“Topcased 系统建模工具”启动 Topcased 软件(启
动界面如图 9.18 所示),利用该软件对使命任务需求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描述顶
层用户需求(如图 9.19 所示);由顶层需求导出作战能力需求视图(如图 9.20 所示);
由作战能力导出作战使用性能需求视图(如图 9.21 所示)。在潜艇“使命任务分析”完
成后,根据指令将其上传到流水线(如图 9.22 所示)。

图 9.17 “基于 SysML 的使命任务分析”工作包含的指令和数据 图 9.18 Topcased 软件启动界面图

图 9.19 基于 SysML 的顶层用户需求视图

280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20 基于 SysML 的作战能力需求视图

图 9.21 基于 SysML 的作战使用性能需求视图

图 9.22 “基于 SysML 进行使命任务分析”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4.确定潜艇使命任务的权重

论证专家从流水线上下载需求专家提交的使命任务分析报告(如图 9.23 所示),并


以此为依据确定潜艇的各类使命任务,给出各类使命任务的权重。在“使命任务权重”文
档完成以后,将其上传到流水线(如图 9.24 所示)。

28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23 “确定使命任务权重”工作界面

图 9.24 “确定使命任务权重”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5.进行基于仿真的潜艇作战效能分析

仿真专家下载使命任务分析报告(如图 9.25 所示),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仿真中能够


体现的使命任务与作战能力、作战能力与作战使用性能之间的量化关系,然后通过对仿真
数据的分析,用定量的数据将这些关系表示出来,并撰写“效能分析报告”文档。“效能
分析报告”中提供的使命任务与作战能力、作战能力与作战使用性能之间的量化关系将为
需求分析过程中的重要度判断提供支持。在“效能分析报告”文档完成以后,将其上传到
流水线,如图 9.26 所示。

图 9.25 “基于仿真的作战效能分析”工作界面

282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26 “确定使命任务权重”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6.潜艇作战使用性能偏好建模

由需求专家和论证专家共同进行。
(1)由需求专家查看使命任务分析报告,确定需要专家打分的指标,并且设计 “专
家打分表一”模板,如图 9.27 所示。“专家打分表一”的形式如图 9.28 所示。在“专家
打分表一”模板设计完成以后,将其上传到流水线。

图 9.27 “分发专家打分表一”工作界面

图 9.28 “专家打分表一”文档的形式

(2)论证专家下载流水线传送来的“专家打分表一”的模板,根据模板文件中的要求
对自己熟悉的装备及作战能力、作战使用性能进行判断。在“专家打分表一”文档设计完
成以后,将其上传流水线。

28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3)需求专家参考专家打分结果和基于仿真的效能分析结果,根据“相关关系矩阵模
板”的要求(如图 9.29 所示),填写质量屋中的相关关系矩阵。工作完成后上传流水线。

图 9.29 “填充质量屋相关关系矩阵”工作界面

7.潜艇作战能力/作战使用性能自相关性建模

由分析专家和论证专家共同进行。
(1)分析专家根据使命任务分析报告,确定打分的准则和标度,设计出 “专家打分
表二”模板,如图 9.30 所示。“专家打分表二”的形式如图 9.31 所示。在“专家打分表
二”模板设计完成以后,将其上传到流水线。

图 9.30 “分发专家打分表二”工作界面

图 9.31 “专家打分表二”文档的形式

284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2)论证专家按照前面流程传递下来的专家打分表二的模板,根据模板文件中的要求
对自相关性进行判断。在“专家打分表二”文档完成以后上传到流水线。
(3)需求专家参考专家打分结果和基于仿真的效能分析结果,根据“自相关关系矩阵
模板”的要求,填写质量屋中的屋顶自相关关系矩阵。工作完成后上传到流水线。

8.进行国内外同类装备的数据调查

情报专家根据“使命任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感兴趣的数据,并按
照“同类装备数据调查报告模板”的格式进行填写(如图 9.32 所示)。“同类装备数
据调查报告”的格式如图 9.33 所示。在“同类装备数据调查报告”完成以后,将其上
传到流水线。

图 9.32 “同类装备数据调查”工作界面

图 9.33 “同类装备数据调查报告”文档

9.进行基于指数法的作战能力分析

指数专家根据“使命任务分析报告”和“同类装备数据调查报告”的内容用指数法计
算现有装备的作战能力指数,撰写“作战能力分析报告”(如图 9.34 所示)。“作战能
力分析报告模板”的格式如图 9.35 所示。在“作战能力分析报告”完成以后,将其上传
到流水线。

28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34 “基于指数法的作战能力分析”工作界面

图 9.35 “作战能力分析报告”文档的形式

10.进行基于效用函数的满意度分析

论证专家参考作战能力分析报告,基于效用函数法进行同类装备的满意度分析(如
图 9.36 所示)。“满意度分析报告模板”的格式如图 9.37 所示。在“满意度分析”工作
完成以后,将分析报告上传到流水线。

图 9.36 “基于效用函数的满意度分析”工作界面

286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37 “满意度分析报告”文档的形式

11.建立需求分析质量屋

需求专家根据专家打分表一、专家打分表二和满意度分析报告的内容,使用 QFD
软件填写需求分析质量屋的内容(如图 9.38 所示)。建立两个质量屋,一个质量屋建立
从使命任务到作战能力的映射,一个质量屋建立从作战能力到作战使用性能的映射(如
图 9.39 所示)。质量屋中使命任务与作战能力的相关关系矩阵如图 9.40 所示,作战能力
与作战使用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矩阵可以类似建立。作战能力自相关关系矩阵如图 9.41
所示,作战使用性能自相关关系矩阵也可以类似地建立。根据满意度报告的内容,可以建
立作战使用性能的竞争性基准矩阵(如图 9.42 所示)。在相关的矩阵填写完毕以后,整
个潜艇的需求分析质量屋就建立好了,将其上传流水线。

图 9.38 “建立需求分析质量屋”工作界面

28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39 从使命任务到作战使用性能 QFD 多重质量屋示意图

图 9.40 使命任务与作战能力的相关关系矩阵示意图

288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41 作战能力自相关关系矩阵示意图

图 9.42 作战使用性能竞争性基准矩阵示意图

12.确定作战使用性能的权重

分析专家根据前面的流程生成的潜艇需求分析模型,使用 QFD 软件计算作战使用性


能的权重,并生成作战使用性能权重文档(如图 9.43 所示)。作战使用性能权重文档的
形式如图 9.44 所示。在作战使用性能权重文档完成后,将其上传到流水线。

图 9.43 “生成作战使用性能权重”工作界面

28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44 “作战使用性能权重”文档的形式

13.生成潜艇需求分析报告

需求专家查看流程中产生的所有文档和报告,然后对这些报告进行综合,按照
“需求分析报告模板”的格式完成需求分析报告(如图 9.45 所示)。在潜艇需求分析
报告完成以后,根据指令将其上传到流水线,以便将来的使用,整个需求分析流程到
此结束(如图 9.46 所示)。

图 9.45 “生成需求分析报告”工作界面

图 9.46 “生成需求分析报告”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290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9.2.3 结果分析

在整个需求分析过程中,从潜艇的作战需求出发,通过由使命任务需求到作战能力需
求、作战能力需求到作战使用性能需求的层次化映射和分解,由决策者给出的顶层的使命
任务权重得到了底层的作战使用性能权重,如表 9.7 所示。

表 9.7 潜艇作战使用性能权重列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权重

1 噪声 0.089 11 目标处理能力 0.031

2 水下最大航速 0.030 12 引导攻击能力 0.031

3 安静航速 0.049 13 鱼雷武器系统反应时间 0.051

4 极限下潜深度 0.030 14 巡航导弹发射管数 0.092

5 声呐对潜作用距离 0.062 15 鱼雷备弹量 0.065

6 声呐对舰作用距离 0.062 16 鱼雷发射管数 0.065

7 声呐对雷作用距离 0.037 17 水雷备弹量 0.013

8 通信能力 0.062 18 气幕弹备弹量 0.030

9 导弹武器系统反应时间 0.031 19 干扰器数量 0.049

10 目标运动解算精度 0.051 20 声诱饵数量 0.069

本次实验在舰艇装备需求分析数字化流程的驱动下,实现了方法、工具、数据和人员
的有机结合,在需求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信息源(仿真信息、专家信息和指数信
息),使得需求分析的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和可信,在舰船装备需求论证方面迈出了坚实的
一步。

9.3 舰艇装备效能仿真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9.3.1 概述

(1)实验名称
单艇反舰效能仿真分析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单艇反潜效能仿真评估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2)实验目的
从潜艇完成反潜与反舰作战两类使命任务效能评估分析的需要出发,验证舰艇装备效
能仿真分析数字化流程模型及其相关工具、方法的有效性。
(3)实验内容
本项实验采用一套数字化流程开展了四个专题的实验,分别是单艇反潜效能仿真过程

29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回放、单艇反潜效能仿真统计分析、单艇反舰效能仿真因果分析、单艇反舰效能仿真综合
评估,它们在数字化流程中的业务流程分别如图 9.47、图 9.48、图 9.49 和图 9.50 所示。

图 9.47 单艇反潜效能仿真过程回放

图 9.48 单艇反潜效能仿真统计分析

图 9.49 单艇反舰效能仿真因果分析

292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50 单艇反舰效能仿真综合评估

9.3.2 实验过程

1.单艇反潜效能仿真过程回放

单艇反潜效能仿真过程回放主要由实验问题分析、录入装备数据、创建仿真想定、开
展仿真运行、仿真过程回放、生成实验报告等几个活动组成。
(1)实验问题分析
参与人员 论证专家

输入 无

任务要求 提交实验问题分析报告

输出 实验问题分析报告

操作界面

图 9.51 “实验问题分析”工作界面

29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2)录入装备数据
参与人员 情报专家

输入 实验问题分析报告

任务要求 数据录入;数据库提交

输出 装备数据库

图 9.52 “录入装备数据”工作界面

操作界面

图 9.53 装备数据库管理工具界面

图 9.54 装备数据库提交界面

294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3)创建仿真想定
参与人员 军事专家

输入 装备数据库

任务要求 下载装备数据库;创建仿真想定;提交想定文件

输出 想定文件

图 9.55 “创建仿真想定”工作界面

操作界面

图 9.56 想定编辑工具界面

图 9.57 想定文件提交界面

29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4)开展仿真运行
参与人员 仿真专家

输入 想定文件

任务要求 下载想定文件;执行仿真运行;上传表现脚本文件

输出 表现脚本文件

图 9.58 “仿真运行”工作界面

操作界面

图 9.59 仿真引擎界面

图 9.60 表现脚本文件提交界面

296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5)仿真过程回放
参与人员 表现专家

输入 表现脚本文件

任务要求 下载表现脚本文件;执行过程回放;选择下一步的工作

输出 无

图 9.61 “过程回放”工作界面
操作界面

图 9.62 二维回放工具界面

(6)生成实验报告
参与人员 实验专家

输入 无

任务要求 撰写过程回放报告;上传过程回放报告

输出 过程回放报告

操作界面

图 9.63 “过程回放”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29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2.单艇反潜效能仿真统计分析

单艇反潜效能仿真统计分析用于确定潜艇的最大速度、潜艇的巡航速度、潜艇的辐射噪
声对潜艇作战效能的影响,主要由实验问题分析、录入装备数据、创建仿真想定、构建指标
体系、仿真实验设计、开展仿真运行、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实验报告等几个活动组成。其
中,实验问题分析、录入装备数据、创建仿真想定等活动与前面类似,不再重复。下面介绍
构建指标体系、仿真实验设计、开展仿真运行、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实验报告几个活动。
(1)构建指标体系
参与人员 评估专家

输入 无

任务要求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上传评估指标文件

输出 评估指标文件

图 9.64 “建立分析指标体系”工作界面

操作界面

图 9.65 评估指标构建工具界面

图 9.66 评估指标文件上传界面

298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2)仿真实验设计
参与人员 实验专家

输入 评估指标文件

任务要求 下载评估指标文件;执行仿真实验设计;上传实验设计文件

输出 实验设计文件

图 9.67 “实验设计”工作界面

操作界面

图 9.68 实验设计工具界面

图 9.69 实验设计文件上传界面

29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3)开展仿真运行
参与人员 仿真专家

输入 想定文件、实验设计文件

任务要求 下载想定文件;实验设计文件;执行仿真运行;上传仿真结果文件

输出 仿真结果文件

图 9.70 “仿真运行”工作界面

操作界面

图 9.71 仿真引擎运行界面

图 9.72 仿真结果提交界面

300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4)进行统计分析
参与人员 统计专家

输入 仿真结果文件

任务要求 下载仿真结果文件;进行评估样本预处理;进行统计分析

输出 统计分析项目

图 9.73 “统计分析”工作界面

操作界面

图 9.74 评估数据预处理工具界面

图 9.75 统计分析样本构建界面

30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续表

图 9.76 预报模型查看界面

(5)生成实验报告
参与人员 实验专家

输入 统计分析结果

任务要求 撰写统计分析报告;上传统计分析报告

输出 统计分析报告

3.单艇反舰效能仿真因果分析

单艇反舰效能仿真因果分析用于确定打击任务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由实验问题分
析、录入装备数据、创建仿真想定、开展仿真运行、进行因果分析、生成实验报告等活动
组成。各个活动及其参与角色,如表 9.8 所示。

表 9.8 单艇反舰效能仿真因果分析流程组成活动及参与角色一览表

序 号 活 动 参 与 角 色

1 问题分析 论证专家

2 录入装备数据 情报专家

3 建立分析指标体系 评估专家

4 创建仿真想定 军事专家

5 实验设计 实验专家

6 仿真运行 仿真专家

7 因果分析 评估专家

8 生成实验报告 实验专家

302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各个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数据关系,如表 9.9 所示。

表 9.9 单艇反舰效能仿真因果分析流程组成活动输入/输出数据关系一览表

输 入 活 动 输 出 活 动 输 入 文 件 备 注

问题分析 录入装备数据 无

指标体系文件:
问题分析 建立分析指标体系
反舰效能指标.ocf

装备数据库:
录入装备数据 创建仿真想定
NavSim.db

仿真想定文件:
对抗舰艇编队想定.assembly,
创建仿真想定 实验设计
对抗舰艇编队想定.assistant,
mission.xml

实验设计文件:
实验设计 仿真运行
因果分析实验设计文件.doe

仿真结果文件:
仿真运行 因果分析
对抗舰艇编队想定.mdb

因 果 分 析 结 果 文 件 :
因果分析 创建仿真想定 选择 ReSenarioDesign
mission_redesign.xml
评估分析结果文件:
因果分析 生成实验报告 选择 Report
战术优化后效能值.doc

通过 SIM2000 想定编辑器构建仿真想定,如图 9.77 所示。

图 9.77 仿真想定操作界面

30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想定中红方一艘潜艇搭载反舰导弹攻击蓝方舰艇编队,蓝方舰艇编队由五艘水面
舰艇组成,红方攻击的目标是将 Flagship 轻度毁伤,但为了达成该目标,需要执行辅
助 的 任 务 , 在 该 想 定 中 作 战 方 案 是 在 对 Flagship 进 行 攻 击 之 前 , 首 先 发 射 导 弹 对
Destroyer1 和 Destroyer2 两艘蓝方舰艇进行摧毁,于是在打击 Flagship 任务之外,还需
要执行打击 Destroyer1 和 Destroyer2 两个辅助任务。因果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分析打击
Destroyer1 和打击 Destroyer2 两个任务的完成效果对打击 Flagship 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
关系和影响程度。
根据 5.3.4 节介绍的建模方法,在仿真运行后通过 Flagship 对仿真输出数据进行学
习,得到三个任务完成效果之间的关系。基于 Flagship 进行因果分析的界面,如图 9.78
所示。

图 9.78 因果分析工具界面

在因果分析中通过基于仿真数据的贝叶斯网络学习得到了贝叶斯网络因果分析模型,
该模型反映了打击 Flagship、打击 Destroyer1 和打击 Destroyer2 三个打击任务完成效果之
间的关系,打击 Flagship 是直接攻击任务,后两个任务是辅助任务,通过 5.3.5 节所介绍
的贝叶斯网络的正向探索模式得知:打击 Destroyer1 任务和打击 Destroyer2 任务相比,打
击 Destroyer1 任务的成功率提高更能提高打击 Flagship 任务的成功率,所以应该尽量提高
打击 Destroyer1 任务的成功率,比如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可以增加打击 Destroyer1 任务的
弹量。这些结论应该记入因果分析实验报告中。

4.单艇反舰效能仿真综合评估

单艇反舰效能仿真综合评估用于分析潜艇装载不同数量的巡航导弹对潜艇作战效能的
影响,主要由实验问题分析、录入装备数据、创建仿真想定、建立评估指标、进行实验设
计、开展仿真运行、进行综合评估、生成实验报告等几个活动组成。
各个活动及其参与角色,如表 9.10 所示。

304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表 9.10 单艇反舰效能仿真综合评估流程组成活动及参与角色一览表

序 号 活 动 参 与 角 色

1 问题分析 论证专家

2 录入装备数据 情报专家

3 建立分析指标体系 评估专家

4 创建仿真想定 军事专家

5 实验设计 实验专家

6 仿真运行 仿真专家

7 综合评估 评估专家

8 生成实验报告 实验专家

各个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数据关系,如表 9.11 所示。

表 9.11 单艇反舰效能仿真综合评估流程组成活动输入输出数据关系一览表

输 入 活 动 输 出 活 动 输 入 文 件

问题分析 录入装备数据 无
指标体系文件:
问题分析 建立分析指标体系
反舰效能综合评估指标.ocf
录入装备数据 创建仿真想定 装备数据库:NavSim.db

仿真想定文件:
(1)16 枚弹
对抗××编队想定_16.assembly,
创建仿真想定 实验设计 对抗××编队想定_16.assistant,mission.xml
(2)8 枚弹
对抗××编队想定_8.assembly,
对抗××编队想定_8.assistant,mission.xml

实验设计文件:
实验设计 仿真运行
综合评估实验设计文件.doe

仿真结果文件:
(1)16 枚弹
仿真运行 综合评估 对抗××编队想定_16.mdb
(2)8 枚弹
对抗××编队想定_8.mdb

评估分析结果文件:
综合评估 生成实验报告
综合评估结果.doc

其中,“构建指标体系”活动的操作界面如图 9.79 所示。

30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79 评估指标构建工具界面

“仿真实验设计”活动的操作界面如图 9.80 所示。

图 9.80 实验设计工具界面

“进行综合评估”活动的操作界面如图 9.81 所示。

图 9.81 综合评估工具界面

306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9.3.3 结果分析

基于数字化论证流水线进行效能仿真实验是完全可行的,提高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化程
度,降低了用户对基于仿真的效能分析技术的使用难度。

9.4 舰艇装备方案评估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9.4.1 概述

(1)实验名称
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2)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以潜艇装备作战能力为准则,建立潜艇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以专家对评估指标的定性判断为主要依据,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和指标效用函数;以备选方
案的指标值为数据源;将 AHP 法、MAUT 法和加权求和法相结合,评估现有舰艇装备备
选方案,比较它们的优劣。
(3)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整体流程运行情况如图 9.82 所示,其中四个子流程的运行情况分别如
图 9.83、图 9.84、图 9.85 和图 9.86 所示。

图 9.82 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流程图

图 9.83 明确评估备选方案子流程

30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84 构建评估模型子流程

图 9.85 产生评估样本子流程

图 9.86 计算评估指标子流程

9.4.2 实验过程

本实验的基本实验过程,如表 9.12 所示。

308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表 9.12 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实验过程信息表

序 号 活 动 名 称 输 入 输 出 过 程 工 具

实例名称
评估模式
1 启动流程实例 无
参试专家
文档模板

评估对象
2 明确评估目的 评估目的 OASIS
评估项目文件夹

3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 OASIS


评估方案模板
4 明确评估备选方案 OASIS
评估备选方案
5 选择评估方法 确定评估方法

6 构建评估模型 评估模型 OASIS

7 产生评估样本
嵌入评估指标体系中底层
8 专家确定指标效用函数 OASIS
指标的效用函数
9 计算评估指标 评估结果文件 OASIS

10 生成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文件

1.启动流程实例

(1)登录“湘江 1 号”舰艇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平台
打开“湘江 1 号”舰艇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主页(如图 9.87 所示),输入事先确
定的登录名及相应的密码登录进入流水线。

图 9.87 “湘江一号”舰艇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平台登录界面

(2)启动“舰艇装备方案综合评估流程”
进入主页后,单击任务表中的“启动新的流程实例”,可以看到图 9.88 所示的各个
流程,选择将要启动的流程,单击绿色的三角按钮进入流程启动界面。

30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88 启动“舰艇装备方案综合评估流程”界面

(3)启动流程实例
进入流程实例启动界面之后,在相应的文本框里填入流程实例名称和参试专家名单,
选择评估模式(如图 9.89 所示),单击“启动”,即可启动新的流程实例。
本流程实例的名称为“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评估模式为“ExpertMode”(专家评估)。

图 9.89 舰艇装备方案综合评估流程实例启动界面

2.明确评估目的

论证专家登录门户后,在自己的“工作表”中可以看到任务“明确评估目的”(如
图 9.90 所示)。

图 9.90 论证专家的工作界面

310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单击动作名称“明确评估目的”,进入如图 9.91 所示的工作界面。

图 9.91 “明确评估目的”工作界面

在交互界面中输入“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如图 9.92 所示),单击“OASIS


评估分析平台”,启动 OASIS(如图 9.93 所示),建立“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项目
(如图 9.94 所示),任务完成后进入如图 9.95 所示的界面,向流水线提交评估分析项目
文件。

图 9.92 输入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

图 9.93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主界面

31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94 建立评估项目“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 图 9.95 上传项目文件压缩包

3.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专家单击“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如图 9.96 所示),查看活动指令和资源列表


(如图 9.97 所示),基于 OASIS 中的“评估指标构建工具”,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如
图 9.98 所示)。任务完成后按照图 9.99 所示界面向流水线提交评估指标体系文件。

图 9.96 评估专家的工作界面

图 9.97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工作界面

312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98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图 9.99 上传“评估指标体系”文件

4.明确评估备选方案

评估专家单击“建立方案模板”链接进入如图 9.100 所示的任务详细信息界面,其中


包括从流水线传下来的评估目的的描述以及评估指标文件,还有当前任务需要使用的
OASIS 评估分析工具的启动按钮。

图 9.100 “建立方案模板”工作界面

31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根据工作要求,启动 OASIS 评估分析平台,参考下载的“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指标


体系.ocf”文件,建立方案模板(如图 9.101 所示)。

图 9.101 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方案模板

当完成方案模板的编辑工作之后,向流水线上传“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方案模
板.oatf”。
当上述工作之后,论证专家会在自己的工作列表中看到工作“录入舰艇装备方案数
据”(如图 9.102 所示)。论证专家使用流程提供的资源,用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打
开“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项目,根据以上建立的方案模板建立“潜艇方案集”(如
图 9.103 所示)。工作完成后,向流水线提交“潜艇方案集.oaf”文件。

图 9.102 论证专家的工作界面 图 9.103 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方案集

5.选择评估方法

系统专家进入工作界面(如图 9.104 所示)后,综合考虑论证问题的特点和可用的资


源,决定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属性效用函数法进行潜艇方案的综合评估,因此他在
“评估方法选取”的下拉框中选择评估方法“AHPAndMAUT”。

314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104 “选择评估方法”工作界面

根据选定的评估方法,AHP 方法主要用来确定指标权重,MAUT 方法中考虑到了指


标的效用值,按照指标的层次结构,将指标的效用值加权求和,得到评估方案的综合效用
值,即为评估结果。

6.构建评估模型

评估专家在自己的工作界面(如图 9.105 所示)中,根据工作指令要求和可用资源,


基于 OASIS 建立评估模型(如图 9.106 所示)。任务完成后,向流水线提交“潜艇多方案
评估分析评估模型.oxf”文件。

图 9.105 “基于 OASIS 进行评估建模”工作界面

图 9.106 基于 OASIS 建立潜艇评估模型

31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7.产生评估样本

(1)填写调查问卷模板
调查专家在自己的工作界面中下载调查问卷模板文档(如图 9.107 所示),根据指令
和资源,填写调查问卷,然后上传“调查问卷.doc”(如图 9.108 所示)。

图 9.107 调查专家下载调查问卷模板

图 9.108 上传调查问卷

(2)专家打分
本次实验共有四位参试人员参加了“专家打分”工作,分别是论证专家、舰船专家、
实验专家和系统专家。各位参试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工作界面中,根据工作指令和可用资
源,按照要求下载“调查问卷.doc”文件,针对“调查问卷”,在参照前面效能仿真分析
的结果基础上对指标进行打分,然后上传“专家打分结果”,提交给流水线。
(3)计算指标权重
当所有的打分结果都上传之后,评估专家的工作界面中就会出现“构建评估样本文件
(计算指标权重)”的工作任务(如图 9.109 所示)。
评估专家把各位专家提交的打分结果文件下载下来,使用 AHP 方法求出各专家对指
标重要性的调查结果,即指标的初始权重,利用聚合算法计算出指标的最终权重(具体数
据如表 9.13 所示)。然后基于 OASIS 软件,将指标权重嵌入“潜艇多方案评估分析指标
体系”,上传指标体系文件(如图 9.110 所示)。

316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109 确定指标权重界面 图 9.110 上传评估样本文件

表 9.13 潜艇指标权重调查结果

论 证 专 家 舰 船 专 家 仿 真 专 家 系 统 专 家 权 重

噪声 0.5137 0.5983 0.5803 0.565 0.564325

水下最大航速 0.0498 0.1679 0.1582 0.1175 0.12335

安静航速 0.2777 0.0899 0.2047 0.2622 0.208625

极限下潜深度 0.1588 0.1439 0.0568 0.0553 0.1037

声呐对潜作用距离 0.3899 0.1448 0.3346 0.3899 0.3148

声呐对舰作用距离 0.3899 0.2515 0.1496 0.3899 0.295225

声呐对雷作用距离 0.1524 0.0726 0.0669 0.1524 0.111075

通信能力 0.0679 0.5311 0.4489 0.0679 0.27895

导弹武器系统反应时间 0.368 0.2366 0.0685 0.0728 0.186475

目标运动解算精度 0.1227 0.2652 0.4276 0.1939 0.25235

目标处理能力 0.1227 0.1294 0.3134 0.1939 0.18985

引导攻击能力 0.1227 0.162 0.122 0.0728 0.119875

鱼雷武器系统反应时间 0.264 0.2069 0.0685 0.4665 0.251475

巡航导弹发射管数 0.5611 0.4727 0.3 0.5611 0.473725

鱼雷备弹量 0.2676 0.1484 0.3 0.2676 0.2459

鱼雷发射管数 0.128 0.2992 0.3 0.128 0.2138

水雷备弹量 0.0433 0.0797 0.1 0.0433 0.066575

气幕弹备弹量 0.1047 0.1047 0.46 0.1047 0.193525

干扰器数量 0.2583 0.2583 0.2211 0.2583 0.249

声诱饵数量 0.637 0.637 0.3189 0.637 0.557475

31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续表
论 证 专 家 舰 船 专 家 仿 真 专 家 系 统 专 家 权 重

隐蔽机动能力 0.4474 0.2567 0.2459 0.2615 0.302875

信息感知能力 0.1706 0.2944 0.2442 0.5128 0.3055

指挥控制能力 0.1706 0.1435 0.0348 0.129 0.119475

武器攻击能力 0.1706 0.2071 0.2576 0.0333 0.16715

被动防御能力 0.0408 0.0982 0.2175 0.0634 0.104975

8.专家确定指标效用函数

论证专家在流水线上启动 OASIS 平台中的“评估指标构建工具”,打开从流水线上


下载的指标体系文件,分别确定各个底层指标的效用函数。图 9.111 所示的是噪声的效用
函数,其余的不再一一给出。效用函数的确定结果直接嵌入在评估指标体系中。

图 9.111 舰艇噪声的效用函数

9.计算评估指标

评估专家点击“基于 OASIS 计算评估指标”,进入如图 9.112 所示工作界面,启动 OASIS


评估分析平台运行评估模型,结果如图 9.113 所示。工作任务完成后把评估结果上传流水线。

图 9.112 “计算评估指标”工作界面

318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113 评估指标计算结果图示

10.生成评估报告

当流程中的上述步骤完成之后,评估专家根据整个流程过程,评估专家的工作界面如
图 9.114 所示,综合各种信息,生成评估报告,然后上传评估报告(如图 9.115 所示),
整个流水线运行结束。

图 9.114 评估专家的工作界面

图 9.115 上传评估报告

9.4.3 结果分析

通过这次实验,实现了基于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专家群决策流程,将各种数据、方
法、技术和工具集成起来,为舰船装备多方案评估分析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

31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9.5 舰艇装备指标优化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9.5.1 概述

(1)实验名称
潜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数字化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
(2)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以潜艇概念设计方案综合模型为基础,以潜艇综合评估模型为引
导,在优化工具的辅助下在设计空间内进行广泛的探索,得到最优的概念设计方案及其对
应的最优的战技指标(以作战使用性能为主)组合。
(3)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整体流程如图 9.116 所示。

图 9.116 潜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流程图

9.5.2 实验过程

1.启动流程实例

主要的工作包括:命名新流程实例、指定参与实验的具体专家、上传实验流程中需要
的文件模板(如图 9.117 所示)。

320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117 潜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流程启动信息

2.确定概念设计方案空间

舰船专家在自己的工作界面(如图 9.118 所示)中,按照指示下载“综合模型设计变


量及参数表”,在该表上进行工作,以确定概念设计方案空间和一些必要的参数值。综合
模型设计变量及参数表的形式如图 9.119 所示。在“综合模型设计变量及参数表”填写完
毕后,根据指令将其上传到流水线,如图 9.120 所示。

图 9.118 “确定概念方案空间”工作界面

321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119 “综合模型变量和参数表”的形式

图 9.120 “确定概念方案空间”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3.录入上艇装备有效负载方案信息

舰船专家在自己的工作界面(如图 9.121 所示)中,按照指示下载“有效负载装备信


息表”,在该表上进行工作,以确定上艇装备(有效负载)方案信息。“有效负载装备信
息表”的形式如图 9.122 所示。在“有效负载装备信息表”填写完毕后,根据指令将其上
传到流水线,如图 9.123 所示。

图 9.121 “录入方案数据”工作界面

322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122 “有效负载装备信息表”的形式

图 9.123 “录入方案数据”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4.基于 SysML 进行使命任务分析

需求专家根据工作条目的指令使用 Topcased 软件对使命任务进行分析,并且依靠模


板的形式给出潜艇作战评估指标体系(如图 9.123 所示)。在本流程中给出这一指标体系
的目的是,为综合模型的输出提供指导,因为综合模型可以输出的信息比较多,但是并不
是所有信息都是需要的。在潜艇作战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后,根据指令将其上传到流水线,
以便后续流程的使用(如图 9.125 所示)。

图 9.124 “基于 SysML 进行使命任务分析”工作界面

32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125 “基于 SysML 进行使命任务分析”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5.确定使命任务权重

军事专家指定潜艇的各类使命任务的权重(如图 9.126 所示),并将结果上传流水


线。

图 9.126 “确定潜艇使命任务权重”工作界面

6.确定作战使用性能权重

评估专家根据工作条目的指令使用 QFDCapture 软件,根据流水线传来的使命任务权


重对作战使用性能的权重进行分析,并且填写到作战使用性能权重文件中(如图 9.127 所
示)。QFDcapture 软件界面如图 9.128 所示。在潜艇作战使用性能的权重确定后,根据指
令将其上传到流水线,以便后续流程的使用(如图 9.129 所示)。

324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127 “基于 SysML 进行使命任务分析”工作界面

图 9.128 QFDcapture 软件界面

32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129 “基于 SysML 进行使命任务分析”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7.确定潜艇作战效用的综合评估模型

评估专家根据工作条目的指令使用 OASIS 软件,根据上面流程输入作战使用性能的


权重以及专家对于各个作战使用性能的效用函数的判断,建立潜艇作战效用的综合评估模
型(如图 9.130 所示),具体的分析过程可以参考“舰船装备方案评估实验总结报告”,
这里就不再赘述。OASIS 软件如图 9.131 所示。在潜艇作战效用的综合评估模型建立后,
根据指令将其上传到流水线(如图 9.132 所示)。

图 9.130 “基于 OASIS 构建评估模型”工作界面

326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图 9.131 OASIS 软件界面

图 9.132 “基于 OASIS 构建评估模型”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8.确认概念设计综合模型

设计专家从流程服务器上下载潜艇作战评估指标体系,根据这一评估指标体系的底层
指标来调整综合模型的输出,并且对综合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校验(如图 9.133 所示)。在
潜艇概念设计综合模型确认这一工作完成后,根据指令将综合模型的可执行程序上传到流
水线(如图 9.134 所示)。

327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133 “确认概念设计综合模型”工作界面

图 9.134 “确认概念设计综合模型”工作成果提交界面

9.基于 iSIGHT 建立潜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模型

在前面的流程中,已经获得了潜艇的综合模型及其变量取值范围、参数值,并且已经建
立了基于 OASIS 的作战效用综合评估模型,在这一步中设计专家基于这些模型和信息在
iSIGHT 优化集成工具中建立潜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模型(如图 9.135 所示)。首先,从流程
服务器上下载前面流程提供的各类文件和模型,然后打开 iSIGHT 优化集成工具,在 iSIGHT
的集成器中将潜艇概念综合模型(subdemo)与作战效能综合评估模型(evaluation)集成起
来,并依据逻辑关系建立二者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如图 9.136 所示)。接下来,在 iSIGHT
的参数工具中,根据“综合模型设计变量和参数表”的信息对设定变量的性质(离散、整
数、连续)和取值范围,并且指定目标函数(如图 9.137 所示)。在这里设置两个优化目
标,一个是排水量(是费用的简单度量),另一个是综合作战效用。最后,在 iSIGHT 的任
务规划器中,指定任务内容(这里选择“优化”),并且选定所要使用的优化算法(这里选

328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择 NSGA 算法——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如图 9.138 所示)。

图 9.135 “基于 iSIGHT 建立优化模型”工作包含的指令和数据

图 9.136 在 iSIGHT 软件中进行模型集成

329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图 9.137 在 iSIGHT 软件中对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进行设定

图 9.138 在 iSIGHT 软件中进行选择优化算法

10.运行潜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模型

设计专家运行基于 iSIGHT 的潜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模型,进行作战使用性能的优


化,同时也能得到对应的潜艇概念设计方案。该实验进行了 5000 次优化运行(一次运行
表示在设计空间内对一个方案的探索),共耗时 8 小时左右。在优化工作完成后,根据指
令将优化结果上传到流水线。

11.进行优化结果的展示和研讨

从流水线上下载优化结果文件,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形成最终的优化结
果。
通过对设计空间的探索,得到了潜艇装备的多个最优解,以作战效用值为横轴,以排

330
第 9章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水量为纵轴,形成优化结果的 Pareto 图(如图 9.139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处于


Pareto 图拐点的方案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其作战效用值为 0.670,其排水量为 5571 吨;而
作战效用最高的方案其综合作战效能值为 0.673,其排水量为 6708 吨。

图 9.139 潜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结果 Pareto 图

9.5.3 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基于建立的舰船装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数字化流程实现了潜艇概念设计方案
综合模型与基于 OASIS 的评估模型的有效集成,实现了使命任务需求驱动的作战使用性
能指标的优化,在舰船装备作战使用性能优化论证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31
参 考 文 献

参 考 文 献

[1]赵全仁,邱志明等.武器装备论证导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
[2]于承斌等.武器装备研制立项综合论证工作程序研究报告[R].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
心,1994.
[3]Keating C etc.system-of-systms engineering [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5 No. 3; sept 2003.
[4]Richard B. Chase, Nicholas J. Aquilano, F. Robert Jacobs,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M], Mcgraw-Hill,1998.
[5]纪志刚.吴文俊与数学机械化[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 年第 3 期.
[6]Wayne Wymore.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CRC Press.1993.
[ 7 ] Tim Weilkiens.Systems Engineering with SysML/UML : Modeling , Analysis ,
Design[M].Morgan Kaufmann OMG Press,2008.
[8]ANSI/EIA 632.Processes for Engineering a System[S].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Electronic Industries Alliance, 1999.
[9]IEEE Std 1220-1998.IEEE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ss[S].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Dec.8,1998.
[10]ISO/IEC 15288:2002.Systems Engineering – System Life Cycle Processes[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
Nov.15,2003.
[ 11 ] Päivi Parviainen.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 Inventory of technologies[M].VTT
Electronics.2003.
[12]Suh,N.P.Axiomatic Design: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M].New York,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3]王维平,朱一凡,李群,杨峰.离散事件仿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4]王维平,朱一凡,李群,杨峰.柔性仿真原理[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15]DoD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Agency, Business Enterprise Architecture[R].2007.
[16]杨峰,汪玉.武器装备论证机械化与信息化[J].国防科技,2008.
[17]CZARNECKI K.;EISENECKERU.Generative Programming:Methods,Tools,
and Applications.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2000.
[18]Jitesh H.Panchal.A Framework For Simulation-based Integrated Design Of Multi-
scale Products and Design Processes [D].Doctorial Dissertation ,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cember 2005.

333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19]SMITH H.;FINGAR P.(2003)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The


Third Wave. Meghan-Kiffer Press.
[20]Elzinga, D.J.,Horak,T.,Chung-Yee,L. and Bruner,C.,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Survey and Methodology [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995,Vol.24 No. 2, pp. 119-28.
[21]Howard Smith.Process Innovation(P-TRIZ)[P]. BPM and Innovation 2006,
London,200615、Howard Smith and Peter Finger,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The
Third Wave [B]. Meghan-Kiffer Press, 2003.
[22]W.M.P. van der Aalst,,Process-oriented architecture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inter-organization workflow [J]. Information System, 1999, Vol.24,No.8, pp639-671.
[23]Jackson,S.,Systems engineering for commercial aircraft. Aldershot,England,
1997.
[ 24 ] INCOSE. Systems Engineering Handbook : A Guide for System Life Cycle
Processes and Activities, no. TP-2003-002-03 in Version 3, June 2006.
[25]IEEE. Guide for Developing System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 no. Std 1233,
1998.
[26]Stéphane Dufresne. A Hierarchical Modeling Methodology for 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Requirements[D].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ugust 2008.
[27]John C. Hootman, and Dr. Cliff Whitecomb. A Military Effectiveness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 Framework for Naval Ship Design and Acquisition [J]. Naval Engineers
Journal, Summer 2005.
[28]Rains,Dr. Dean A.Combatant Ship Design Guidance Through Mission Effectiveness
Analysis. Naval Engineerings Journal,1984.
[ 29 ] Rains , Dr. Dean A.Methods for Ship Military Effectiveness Analysis. Naval
Engineerings Journal,1994.
[30]Rains,Dr. Dean A.Fleet Mix Mission Effectiveness Analysis[J]. Naval Engineerings
Journal,1999.
[31]Zink, P.S,Mavris,D.N.Raveh,D.E. Integrated Structural/Trim Optimization
for Active Aeroelastic Wing Technology[A]. 8th AIAA/NASA/USAF/ISSMO Symposium on
Multidisplinary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C],Long beach, 2000.
[32]Dr. Alan Brown and Juan Salcedo, Multiple-Objective Optimization in Naval Ship
Design[A]. ASNE[C],2002.
[ 33 ] Andrew P. Frits.Formulation of an Integrated Robust Design and Tactics
Optimization Process for Undersea Weapon Systems[D].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cember,2004.
[34]杨峰.面向效能评估的平台级体系对抗仿真跨层次建模方法研究[D]. 国防科学技
术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3.

334
参 考 文 献

[35]杨峰.舰艇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的理论与实践[D]. 海军装备研究院博士后出站
报告,2009.
[36]刘明辉,杨峰,王磊,吴红. 基于 SVR 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探索性评估方法[J].
计算机仿真,已录用.
[37]刘明辉.贝叶斯网络驱动的效能仿真与评估模型建构方法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生院硕士论文,2008.
[38]周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与分析方法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
院硕士论文,2008.
[39]黄解军,万幼川,潘和平.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及其应用研究[J]. 武汉大学学
报,2004.
[40]Saaty,Thomas,L.and Vargas,Luis,G. 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 Economics , Political ,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with
Benefits, Opportunities, Cost and Risks. Springer, 2006.
[41]Saaty,T.L.,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Second Edition. RWS Publications,
2001.
[42]黄炎炎,杨峰,王维平. 基于扩展贝叶斯方法融合的作战效能评估研究[J]. 系统
仿真学报,2007.
[43]Naval Virtual Systems Command,The Naval Systems Engineering Guide [R],
October 2004.
[44]C. N. Calvano, O. Jons, and R. G. Keane, Systems Engineering in Naval Ship
Design [J], Naval Engineers Journal, July 2000.
[45]W. A. Hockberger, Total System Ship Design in a Super-system Framework [J],
Naval Engineers Journal, May 1996.
[46]B. G. Duren,and J. R. Pollard. Building Ships as a System: An Approach to Total
Ship Integration [J]. Naval Engineers Journal, September 1997.
[47]Tom Bernard,Brian Gallagher,Roger Bate, Hal Wilson. CMMI® Acquisition
Module (CMMI-AM) [R].Version 1.0, CMU/SEI-2004-TR-001, February 2004.
[48]Kevin O'Marah, Michael Burkett, Laura Carrillo. I’ve Got PDM: Now What?
[R]. AMR Research report, January 2003.
[49]Europian Space Agency, SMP 2.0 Handbook[S]. EGOS-SIM-GEN-TN-0099,
Issue 1.2, 28-Oct-2005.
[50]杨峰.“湘江 1 号”舰艇装备数字化论证流水线演示验证实验大纲[R].国防科技
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2008 年 12 月.
[51]Tom Bernard,Brian Gallagher,Roger Bate,Hal Wilson.CMMI® Acquisition
Module (CMMI-AM)[R],Version 1.0,CMU/SEI-2004-TR-001,February 2004.
[52]Donatas CIUKSYS,Albertas CAPLINSKAS.Reusing Ontological Knowledge about
Business Processes in IS Engineering:Process Configuration Problem[J].INFORMATICA,
2007.

335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53]D. Karagiannis,S. Junginger,and R. Strobl. 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Systems Concepts [A]. In B. Scholz-Reiter and E. Stickel, eds., Business
Process Modelling[C], Springer,1996.
[54]熊光楞、吴祚宝、徐光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组成与实施[M]. 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1996.
[55]杨峰. SIM2000 二代柔性仿真开发平台用户手册[R].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
理学院,2008 年 10 月.
[56]杨峰. OASIS 综合评估分析平台用户手册[R].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
院,2008 年 8 月.

336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

缩略语汇总

AHP Analytical hierachy process 层次分析法


ANP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 网络分析法
BM/C2 Battle management/Command and control 作战管理/指挥控制
BN Bayesian Network 贝叶斯网络
BNCM Bayesian Networks based Causal Model 贝叶斯网络因果模型
BP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业务流程管理
BPMN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Notation 业务流程建模符号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 实验设计
DDE Digital Demonstration Engineering 数字化论证工程
EAI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企业应用集成
FFBD Functional Flow Block Diagram 功能流图
HLA High level architecture 高层体系结构
ISR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nd reconissence 情报监视侦察
JPDM Joint probability decision making 联合概率决策
MOE Measure of Effectiveness 效能指标
PDM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产品数据管理
PLM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产品全寿命期管理
POB Probability of best 最优方案概率
QFD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质量功能部署
RTI Run time infrastructure 运行基础设施
SCA Sensor-Controller-Actuator 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
SMP Simulation Model Portability 仿真模型移植规范
SO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的架构
SysML system modeling language 系统建模语言
UML universal modeling language 统一建模语言
VV&A Verification, 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 仿真验证、确认和认定

332
反侵权盗版声明
电子工业出版社依法对本作品享有专有出版权。任何未经权利人书面许可,复制、销售
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作品的行为,歪曲、篡改、剽窃本作品的行为,均违反《中华人民共
和国著作权法》,其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我社将依法查处和打击侵权盗版的单位和
个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举报侵权盗版行为,本社将奖励举报有功人员,并保证举报人
的信息不被泄露。

举报电话: (010)88254396; (010)88258888


传 真:(010)88254397
E-mail: dbqq@phei.com.cn
通信地址:北京市万寿路 173 信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办公室
邮 编:100036
《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读者意见反馈表
尊敬的读者:
感谢您购买本书。为了能为您提供更优秀的教材,请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将您的意见以
下表的方式(可从 http://www.hxedu.com.cn 下载本调查表)及时告知我们,以改进我们的服
务。对采用您的意见进行修订的教材,我们将在该书的前言中进行说明并赠送您样书。

姓名: 电话:
职业: E-mail:
邮编: 通信地址:
1.您对本书的总体看法是:
□很满意 □比较满意 □尚可 □不太满意 □不满意
: □满意 □不满意
2.您对本书的结构(章节) 改进意见

3. 您对本书的例题: □满意 □不满意 改进意见

4.您对本书的习题: □满意 □不满意 改进意见

5.您对本书的实训: □满意 □不满意 改进意见

6. 您对本书其他的改进意见:

7.您感兴趣或希望增加的教材选题是:

请寄:100036 北京万寿路 173 信箱机电与交通分社 田领红收


电话:010-88254474 E-mail:tianlh@phei.com.c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