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力學網路版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7

ഥ઻ৱၥ ωੲఀᏰ

主題 一:認識彈簧與力 1

靜力學
目錄
靜力學 ........................ 1
主題 一:認識彈簧與力................3
主題 二:靜力平衡...................13
主題 三:力矩平衡...................29
主題 四:摩擦力.....................38
主題 五:重心.......................55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2 靜力學

當孩子學會問問題
問題已經解決一半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一:認識彈簧與力 3

主題 一:認識彈簧與力
力的基本觀念
1. 力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力的單位

¾ 牛頓(Nt)= kg • m / s 2

¾ 1 (kgw) =1 公斤重=(1 公斤質量)×(地球重力場)=

1( kg )× 9.8( m / s 2 )=9.8( kg • m / s 2 )=9.8(Nt)

3. 力是向量,有_________與__________,所以作用力的運算需同時考慮方向與大小

4. 力來源:

¾ 觀念:

— 施力體:產生力,_________立場

— 受力體:接受力,_________立場

¾ 分類:

— 接觸力:有實際接觸而以力互相作用。例如:抗力、張力、彈簧力、摩擦力、

浮力。

— 超距力:跨越空間距離而以力互相作用。例如:重力、萬有引力、靜電力。

5. 力合成與分解 K K
F2 K =F
¾ 合成: K F2
F1 +
— 平行四邊形法:_______________
K
F1

— 三角形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K
K =F K
K F2 F2
F1 +

K
F1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4 靜力學

¾ 分解:

— 直角座標分解:

— 斜垂直座標分解:

— 任意向量分解:

【例】
K K K K K K
一物體受到 F1 = 3i - 5 j N, F2 = 2i - 7 j N 兩力作用,其合力之量值為

(A)7N (B)10N (C)13N (D)15N (E)17N

【答案】:(C)

彈力分析
1. 彈力的大小: F = k ∆x ,同一條彈簧上,彈力處處相等

2. 彈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3. 彈力常數 k:

¾ K 越大,彈簧越_____________變形。

¾ 做 F-x 圖:則 k 代表其斜率。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一:認識彈簧與力 5

彈簧的串聯與並聯
1 1 1 1 1
1. 串聯:
= + + + "" = ∑
k s k1 k2 k3 n =1 k n

¾ 所有彈簧___相同,伸長量________

k p = k1 + k2 + k3 + "" = ∑ kn
2. 並聯:
n =1

¾ 所有彈簧____相同,恢復力____________

【討論】:

1. 串聯時相當於___________變長,故 k____________。

2. 並聯時相當於___________變大,故 k____________。
k1k2
3. 1 k 2 串聯的等效彈力係數: k ' =
兩彈簧 k, (記!!)
k1 + k2
4. 原彈簧之彈力係數為 k,將彈簧以 a:b 的比例切斷,切斷後兩段彈簧之彈力係數:

a+b a+b
ka = k kb = k
a b
【例】將彈力係數 k=30N/m 的彈簧,切割成長度 2:3 的兩小段,則各段的彈力常數變為何?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6 靜力學

範例 1:切割彈簧

力常數 k 的彈簧切為等長六段,每三段並聯,然後再串聯,最後彈力係數為?

【答案】9k

隨堂練習:
如圖,兩彈簧之力常數分別為 k1、k2,在彈性限度內,則壓縮 2d 時須施力?

【答案】 ( 2k1 + k2 ) d

範例 2:彈簧並聯與串聯的組合
圖中所示為輕質的相同彈簧組合,若 B 組伸長量為 x,則整體的伸長量為______。

11
【答案】 x
2

隨堂練習:
將 A、B、C 三條彈簧排列如圖,已知 A、B、C 各彈簧的力常數均別為 k。則

(a) 此彈簧組的等效力常數為何?

(b) 今施一定力 F 拉之,則在力平衡的情況下,各彈簧的伸長量為何?

【答案】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一:認識彈簧與力 7

範例 3:看似串聯實為並聯的彈簧結構

圖中,m 物體置於光滑水平面,左右各連接一彈簧,彈力常數分別是 kA 及 kB,而各彈簧之另

一端則分別固定於牆上。平衡時,二彈簧均無形變,今施一力 F 於物體使其向右移動 x 距離,

則於此時 (A)所施之 F 力大小,恰與二彈簧恢復力之總和相等 (B)二彈簧對 m 物體之作用

力必大小相等 (C)二彈簧對 m 物體之作用力,方向相反 (D)m 物體所受各力之總和為零

(E)二彈簧對 m 物體之作用力總和為(kA+kB)‧x

【答案】

隨堂練習:
l 2l
彈力常數 k,原長 l 的彈簧,分成 , 兩分,聯結如圖示,(1)則此組合的彈力常數為何?
3 3
(2)將 m 向右移動距離 x,需力若干?

【答案】

範例 4:串聯嗎?還是並聯?

將力常數為 k 的彈簧,使 m 的物體向右移 x,需水平力 F,若將彈簧分割成 a 、 b 兩部

份,長度比為 1: 2,再與物體連接如圖示,今施力 F’ 使 m 的物體向右移 x,求 (1)F’

為 F 的幾倍 ? (2)B 彈簧伸長多少 x?

【答案】(1)3F (2)2x
k F
m

a b F'
m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8 靜力學

範例 5:彈簧力分析
二質點質量分別為 m1 及 m2,以彈力常數分別為 k1、k 及 k2 之三個彈簧連繫起來,如右圖(二)

所示,在不考慮重力及摩擦力的情況下,設 m1 及 m2 質點偏離其平衡點之位移分別為 x1 及 x2

(x2>x1,且令向右方向為正)
,則 m2 質點此時所受淨力為______。 【84 日大】

【答案】-(k2+k)x2+kx1
k1 m1 k m 2 k2

x1 x2

隨堂練習:
承上題,此時 m1 所受的靜力為?

【答案】

範例 6:彈簧力平衡

長 L,彈力常數 k 之輕彈簧,固定其上、下兩端,今於其中點處施一力 F 使彈簧各段與鉛直

線成 37o 角,則 F 為若干?

【答案】

37o
F
L
37o

隨堂練習:
一條 100 公分長的細繩,在其下端繫上重量大於 30 牛頓的重物會將其扯斷。今若將細繩對摺,

並在摺疊處掛上 30 牛頓的重物,而用雙手拉住細繩之兩端慢慢往左、右兩邊張開,欲使細繩

不被扯斷,則細繩之兩端最多可被拉開至相距________公分。 【88 日大】

【答案】 50 3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一:認識彈簧與力 9

範例 7:彈簧一端固定

將力常數為 K 之輕彈簧截成長度比為 2:3 的 A、B 兩彈簧。將此二彈簧各懸掛質量均為 m 之

小球,如圖,則此二彈簧之總伸長量為 。

【答案】

B
m
隨堂練習:
a 、 b 兩輕彈簧彈力常數分別為 k 1 、 k2 ,如右圖串接質量 m1 與 m2 的 AB 兩物體靜止平

衡後,若再將 B 物體鉛直下拉 S 長,則 a 彈簧將再伸長多少 ?


a

k2 A
【答案】 k + k S
1 2
b

範例 8:彈簧兩端皆固定 B

長 20 cm,彈力常數 k=2.0 gw⁄cm 之完全相同的彈簧兩條 a、b(質量不計),質量 10 g 之重

物 m、n,彈簧 a 之上端固定在 A,重物 n 放在平臺 B 上,則全體保持鉛直。當平臺 B 與重

物 n 之交互作用力為 5.0 gw 時, AB =?(A)50 (B)30 (C)45 (D)35 (E)55 cm

【答案】A

A
隨堂練習:
長 20cm,彈力常數 K=2gw/cm 之完全相同的兩條彈簧 a、b 質量不計, a

又質量均為 30 公克的物體甲、乙(厚度不計)連接,如圖。 (1)A、B 之距 甲

離為 40cm 時,平台對乙之作用力為?(2)A、B 之距離為 50cm 時,平台對 b

乙之作用力為? 乙
B
【答案】(1)45gw,(2)35gw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10 靜力學

練 功 升 級 區 一
1. 彈簧之彈力常數 k=20N/cm,原長為 40cm,若彈簧左、右兩端各受 20N 拉力,則其總長

度為:

(A)40 (B)41 (C)42 (D)44 cm

2. 一輕彈簧固定於天花板,另一端掛 200gw 的物體,達平衡時該彈簧伸長了 4.0cm,若取

下該彈簧,切為等長的兩段並聯後,在其兩端各施以 600gw 之力,此時彈簧伸長量應為

(A)2 (B)3 (C)4 (D)5 (E)6cm

3. 三條完全相同的彈簧,如右圖,施 F=10Kgw 的拉力,其總伸長量為 6cm,則每個彈簧

的彈力常數為
F
(A)1.5 (B)2.5 (C)3.0 (D)3.5 (E)5.0Kgw/cm

4. 光滑水平面上一理想彈簧,原始長為 30cm;其力常數為 3.4 公斤(重)/cm。將其兩端固定

於相距 30cm 的 P、Q 兩點,並自中點 M 沿 PQ 的垂直方向施力,使中點 M 移離原位置

8.0cm,如右圖所示,則欲維持這樣的狀態,施力 F 的量值應為:

(A)6.8 (B)8.0 (C)9.0

(D)10.2 (E)12.8 公斤(重)

5. 長 20cm,彈力常數 K=2gw/cm 之完全相同的兩條彈簧 a、b 質量不計,又質量均為 30

公克的物體甲、乙(厚度不計)連接,如圖。 A

(1) A、B 之距離為 40cm 時,平台對乙之作用力為 。


a
(2) A、B 之距離為 50cm 時,平台對乙之作用力為 。

6. 將一力常數為 k 的彈簧剪成長度比為 4:5 的兩段,短的那段力常數為

(A)4k (B)5k (C)k (D)9/4k (E)9/5k b


B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一:認識彈簧與力 11

7. 力常數 k1 =2.5〔gw/cm〕
、k2=4.0〔gw/cm〕的兩輕

彈簧原長各為 15〔cm〕
、10〔cm〕
。如圖串接 5.0〔g〕

與 10.0〔g〕的 A、B 兩小物體後,全長為何?

8. 將力常數為 6N/cm 的彈簧分割成 A、B 兩部份,長度比為 1:2,如圖示,今施力 F=12N,


A B
則 m 物體向右移 cm 
m F
9. 兩彈簧之力常數分別為 k1,k2,外力 F 與壓縮量 x 的

關係圖為何?

(A) (B) (C) (D) (E)

10. 將一重物懸吊於一質量可忽略的彈簧下,在鉛垂方向成平衡,

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L。今將此彈簧由中間剪斷,利用被剪斷

後的二彈簧將同一重物吊起,在鉛垂方向成平衡(如圖所示)。

若懸吊連接所耗去的長度可以忽略,則此彈簧組合被重物拉長

了 。

11. 一彈力常數為 k 的理想彈簧,被剪成等長的三小段後,與物體

如圖所示連接。欲使物體向右移動 x 距離時保持靜止,則對物

體應向右施力若干?(不計任何摩擦阻力)

12. 原長 40cm 之彈簧下方懸掛一重物而平衡時,彈簧全長為

50cm,若將四條完全相同的此種彈簧連接相同重物其中重物厚

5cm,天花板至地面距離為 155cm,則平衡時上方各彈簧形變

量為 cm。

13. 有 n 個力常數相同之彈簧其中半數串聯,另外半數並聯,則串聯後的力常數為並聯後的

力常數的幾倍

(A)n (B)n2 (C)4/n2 (D)n2/4 (E)4n2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12 靜力學

14. 有二彈簧或串聯使用、或並聯使用、或單獨使用之,可得四種彈力常數 k1,k2,k3,k4。

但 k1>k2>k3>k4,則下列那些關係是對的?
k1
(A)k1=k2+k3 (B)k2=k3+k4 (C) >4
k4
1 1 1
(D)k1k2=k3k4 (E) + =
k 2 k3 k 4
【答案】

1. (B)

2. (B)

3. (B)

4. (E)

5. (1)45gw

(2)35gw

6. (D)

7. 33.5cm
2
8.
3
9. (B)
∆L
10.
4
11. 9kx

12. 10

13. (C)

14. (A)(C)(E)

考試最大的力量是正確閱讀題目的力量!

正確閱讀題目就是指正確的推論隱藏在事物背後的資訊。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二:靜力平衡 13

主題 二:靜力平衡
靜力平衡
1. 解題步驟:

¾ 畫力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¾ 分析力圖:力分解,拉密,封閉三角形,建立方程式。

2. 三力平衡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G ∑ F水平 = 0
移動平衡 ⇒ ∑F = 0 G
靜力平衡 ∑ F鉛直 = 0
G
轉動平衡 ⇒ ∑τ = 0

3. 本單元出現五種力:

¾ 重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施力點_______________

¾ 彈力: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不計質量的彈簧,彈力處處相等。)

¾ 張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字箴言),同一輕繩張力處處相等。

¾ 摩擦力:平行接觸面的力,運動方向與____________________相反,

阻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畫力圖時,最後再畫。

¾ 正向力:垂直接處面指向物體,可分為面對面,點對面,點對線三種。

i. 面與面:正向力方向垂直接觸面

ii. 點與面:正向力方向垂直接觸面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14 靜力學

iii. 點與線接觸,正向力之方向垂直於線

【討論】:

1. 正向力_____________物重

2. 求出下圖中各物體與接觸面之正向力大小。

【答案】(1)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_____

【討論】:接觸面給物體的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二:靜力平衡 15
K
4. 共點的三不平行合力 Σ F =0 解題法:

¾ 方法 1 :拉密定理:作用 於一物體不互相平行的 三共點 F1 F3


θ2
力 ,使物體成平衡 時,每一力的大小與其他兩力間之夾角的
θ3 θ1
正 弦 值 成正比。

F2
F1 F F
公式: = 2 = 3
sin θ1 sin θ 2 sin θ 3

註 : sin(90 o ±θ)=cosθ , sin(180 o −θ)=sinθ

¾ 方法 2 :三力之向量合成 圖 → 構成 _____________

F1 F2 F3
關係式: = =
a b c

¾ 方法 3 :向量分解:將物 體所受的各個外力分解為 X 軸及 Y 軸的分力


K
— 水平 X 軸合力為 0→ ∑ F X = 0
K
— 垂直 Y 軸合力為 0→ ∑ F Y = 0

肝若是壞,人生是黑白的。

肝若是好,考卷是空白的。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16 靜力學

範例 1:繩子張力

物重 10kgw,求繩子 A 與 B 得張力大小

隨堂練習:
圖中, A 及 B 為天花板上的小釘; AC、 CB 及 CM 為輕繩; M 為質量

M 之小球。靜止時,AC 繩之張力為 。 【日大】

【答案】: Mg

範例 2:繩子張力與彈簧力

一物重 10 仟克,以細繩及彈簧吊起平衡如圖。設彈簧原長 1.5 厘米,彈力常數為

7840 牛頓 / 米,細繩較長者長度為 4 厘米,則較長細繩上之張力為 (A)3 仟克

(B)3 2 仟克 (C)3 3 仟克 (D)6 2 仟克 (E)6 3 仟克。   【日大】

【答案】: A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二:靜力平衡 17

範例 3:繩子張力

一條均勻粗繩,總重 W 繩上 A、B 兩點切線與鉛直線的夾角分別為 53 o、37o,求 (1)A

點的張力為何 ? (2) 在繩之最低點 C 的張力為何 ? (3).AC 段與 BC 段的長度比

【答案】(1) 3 W (2) 12 W (3)9: 16


5 25

隨堂練習:
重 w 之繩,掛於同高之兩鉤間平衡,如圖所示:(1).繩每端均與水平成
θ θ
θ 角,則繩作用於左鉤力大小為何 ?(2) 在繩之最低點,其張力大小為何 ?

w
【答案】(1) cscθ (2) w cotθ
2 2

範例 4:一顆球的正向力

一重量為 W 之均勻圓球,架在底緣相靠之 A、 B 兩光滑平板上,甲板與水平面成 60o

,乙板與水平面成 45 o 角 ( 如圖 )。設板與球間無摩擦力,則甲板施於球的作用力的量值

為?乙板施於球的作用力的量值為? 【日大】

【答案】

隨堂練習:
G
如圖所示,球與槽壁面間無摩擦力,則球作用於右壁之力 FR 與作用於
G F
左壁之力 FL 之量值比值 R 為______。 【 90 日大】
FL
【答案】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18 靜力學

範例 5:正向力,一顆球

在傾斜角 θ 的斜面上,一質量 m 圓球被鉛直木板擋住,不計任何摩擦力,則(1)球給擋板的作

用力大小為?(2)斜面與擋板給球的正向力為 N1、N2,其量值會隨 θ 的改變而變,當 θ 由 0˚

漸增為 90˚時,N1、N2 的量值如何變化?(A)N1:0→mg (B)N1:mg→∞ (C)N2:0→mg (D)N2:∞→mg

【答案】

隨堂練習:
一光滑球置於光滑斜面上,一側用光滑平板擋住,使球呈靜止;則下列四種情形中,擋板受

到正向力最小為:

(A) (B) (C) (D)

【答案】C

範例 6:正向力與繩張力,一顆球

球重 W,(1)問繩子拉力,牆的正向力(2)若繩子變短,則判斷牆給予求的摩擦力方向?(3)若

繩子變長,則判斷牆給予求的摩擦力方向?

【答案】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二:靜力平衡 19

範例 7:正向力,兩顆球

如右圖所示,A、B 兩球均重 W,置於底邊為 3r(r 為 A、B 兩球之半徑)之容器中。則下列何

者正確?(A)容器底作用於 B 球之力為 2W (B)A、B 兩球之相互作用力必在兩球球心連線上

(C)容器兩側對球所施之作用力必相等反向 (D)A、B 之間的作用力為 2W/ 3 (E)容器壁對

球 A 之作用力為 W/ 3 。

【答案】

3r

隨堂練習:
如附圖所示 A,B 兩球均重 W 置於底邊為 3.6r(r 為 A,B 兩球之半

徑)之容器中,則下列何者正確?(A)容器底作用於 B 球之力為 2W

(B)A,B 間之作用力與水平的夾角為 53˚ (C)容器左側對球所施之 A


4 4
力為 W (D)A,B 間之作用力為 W (E)容器兩側對球所施之
3 3 B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 3.6r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20 靜力學

範例 8:正向力,三顆球

如圖,有 A、B、 C 三金屬圓輪,半徑均為 R,將 A、 B 以長 2R 之鋼繩連接,已知 A 、

B 、 C 之重量分別為 2W、 2W、 3W,求 (1). 作用於地面 D 的正向力 N 為何 ? (2).作用

於 A 、 B 間繩之張力 T 為何 ?

【答案】(1) 7 W (2) 3
W
2 2
C

A B

隨堂練習:
半徑均為 R,重量均為 W 的三個圓柱體置放於半徑 3R 之光滑圓槽中 C
呈靜力平衡,如右圖,求(1)B、C 兩球間的作用力量值為何?(2)A、B
A B
兩球間的作用力量值為何?(3)A 球與圓槽的作用力量值為何?

【答案】

範例 9:滑輪組
一人重 60 公斤站在一重 30 公斤之平台上,垂直拉下一繞過滑輪之繩索,如附圖,設滑輪及

繩之摩擦與質量可略去不計,則(1)此人至少要施力多少始能將平台拉起?(2)此時平台對人的

作用力?(3)人所能施力的最大值?(4)人所能拉起的最大平台?

【答案】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二:靜力平衡 21

範例 10:繩張力
T1
如附圖所示,A 繩的張力為 T1,將 B 繩剪斷後的瞬間 A 繩張力為 T2,則 =?
T2

【答案】sec2θ

範例 11:靜力平衡

如右圖中重物的質量為 m,輕細線 AO 和 BO 的 A、B 端是固定的,平衡時 AO 是水平的,BO

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θ,AO 的拉力 F1 和 BO 的拉力 F2 的大小是

【答案】 F1=mg cotθ,F2=mgcscθ

隨堂練習:
承上題,設三段細繩 OA,OB,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若逐漸增加 C 端所掛物體的質量,

則最先斷的繩 (A)必定是 OA (B)必定是 OB (C)必定是 OC (D)可能是 OB,也可能是 OC。

【答案】 B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22 靜力學

範例 12:正向力與繩張力

輕繩兩端分別繫上 m 與 m'兩質點 ( 體積不計 ),m 沿半球形光滑碗面下滑到 P 處而平衡,

如圖,球心 O , OC 水平, C 處無阻力, θ=60o ,碗對 m 之正壓力為 N ,繩張力 T ,則 :

(A)N>T (B)N=T (C)N=m'g (D)m= 3 m' (E)N=mg 。

【答案】 BCD

O
C
θ
m
P m'

範例 13:繩張力與斜面正向力

如圖,物體重 w 置於斜角 30o 之光滑斜面經過重心有一繩繫於天花板上,繩與斜面成

45o 角時平衡,則斜面施於物體之反作用力為?

3 −1
【答案】 ( )w
2


o
45

30o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二:靜力平衡 23

練 功 升 級 區 二
1. 一均勻圓球置於一水平 V 行槽中,其截面如圖所示。球與槽
K
壁面間無摩擦力,則球作用於右壁之力 FR 與作用於左壁之力

K F
FL 之量值比值 R 為 。 【90 日大】 α β
FL
2. 重 W 的均勻球,置於光滑的鉛直牆與斜面之間而平衡,已知鉛

直牆與斜面的夾角是 53˚,如圖所示,則球作用於牆力的大小

是 。

53˚

3. 半徑皆為 r 的 A、B 兩球,重量各為 WA=3Kgw、WB=5Kgw,

置於一光滑箱內如圖示,箱底寬 3.6r,則(1)箱底施於 B 球的作

用力為 Kgw (2) 兩 球 間 的 作 用 力 為 A

Kgw。 B

3.6r
4. 一粗細均勻重 W 之繩懸吊於兩鉛直牆間,在懸點 A、B 二處,

繩之切線方向與牆之夾角分別為 37˚、53˚,則下列何者為真?

(A) 懸點 A 處繩張力為 9W/16。


A
(B) 懸點 B 處繩張力為 7W/16。

(C) 繩最低點 C 處繩張力為 l2W/25 B


(D) AC 段繩重為 16W/25
C
(E) 繩上各處張力的水平分量都一樣大。

5. 如右圖中重物的質量為 m,輕細線 AO 和 BO 的 A、B 端是固定的,平衡時 AO 是水平的,

BO 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θ,AO 的拉力 F1 和 BO 的拉力 F2 的大小是

(A)F1=mgcosθ,F2=mgsinθ

(B)F1=mgsinθ,F2=mgcosθ

(C)F1=mg cosθ,F2=mgsecθ

(D)F1=mgtanθ,F2=mgcscθ

(E)F1=mg cotθ,F2=mgcscθ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24 靜力學

6. 承上題,設三段細繩 OA,OB,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若逐漸增加 C 端所掛物體的質

量,則最先斷的繩

(A) 必定是 OA

(B) 必定是 OB

(C) 必定是 OC

(D) 可能是 OB,也可能是 OC。

7. 如圖,A、B 兩球分別為 20kg、30kg,半徑分別 2cm、

3cm,置於直徑為 8cm 之圓筒內呈平衡,則 B 球與筒底

之作用力為 (a) kgw,A、B 兩球間之作用力為 (b)

kgw。

8. 一重量為 W 之均勻圓球,架在底緣相靠之甲、乙兩光滑平板上,甲板與水平面成 60 度角,

乙板與水平面成 45 度角(如圖)。設板與球間無摩擦力,則甲板施於球的作用力量值為

【78 日大】
2 2 3
(A) W (B) W
1+ 2 3 1+ 2 3
3 2
(C) ( 3 - 1)W (D) W
3+ 3

(E) (3 - 3 )W

9. 將三個半徑皆為 R,質量皆為 m 的小球靜置於半

徑為 3R 的大碗內,如右圖所示,求

(1)B、C 兩球間之作用力

(2)A、B 兩球間之作用力

(3)A 球作用於碗壁的力

10. (1) 如圖所示之 A、B、C 三個金屬光滑圓桶,半徑均為 60

厘米,今將 A、B 兩桶各重 100 牛頓,以長 160 厘米

之細繩連接,又 C 桶重 200 牛頓,則作用在連接 A、B

兩桶之細繩的張力為若干?

(2) 承上題,作用於地面 D、E 兩點之壓力各為若干?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二:靜力平衡 25

11. 有兩人,A 重 75 仟克,B 重 65 仟克,兩人分別立在兩磅

秤上。A 用 65 仟克的力向上抱托 B 身;B 用 75 仟克的力向

上抱托 A 身,問此時兩磅秤上之讀數各為若干?

12. 如右圖所示 A、B、C 三圓柱體的重量分別為 W、2W、3W,置於底邊為 3R 的容器內,

且 A、B、C 三圓柱的半徑為 R,A、B、C 三圓柱體與容器兩側牆之間的正向作用力分

別為 NA、NB、NC,所有接觸面皆為光滑面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容器底部作用於 C 球之作用力為 3W

(B) NA+NC=NB

(C) A、B 兩球之相互作用力必在兩球球心連心線上

2 3
(D) A、B 兩球之相互作用力為 FAB= W
3
(E) 4 3
B、C 兩球之相互作用力為 FBC= W 3R
3
13. 三個半徑為 R 重量 W 的小球,球心位於 A、B、C 三點,
3.6R
D
置於半徑 3.6R,球心於 D 的光滑半球形碗內,與碗接
A
觸於 P、Q 兩點,碗壁對 B 球作用力的大小為 (1) 其
R
方向通過那些點? (2) ,C 球對 B 球作用力的大小為 B C

P Q
(3) 其方向通過那些點? (4)

14. 如圖:重量為 W 的小球靜置於光滑大球表面,以輕繩懸掛

於大球中心的正上方,若繩長與大球半徑相等,則平衡時小

球對大球的正壓力為: 。

15. 如右圖所示,一重為 W,半徑為 R 的均勻圓球,由一細繩

吊著,並靠在一光滑的牆壁上,繩長為 ℓ,求

(1)繩的張力。

(2)牆壁作用於球的正向力。

(3)若把繩縮短,則(1)(2)之力有何變化?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26 靜力學

16. 如右圖,銅球重 W,懸於光滑鉛直牆上,則繩上的

張力為 ,牆作用於球的力

為 。

17. 有一條重為 W 的均勻粗繩,兩端掛於二鉛直壁上之同高處如右圖,繩兩端之切線方向與水平

方向所夾之銳角為 θ,則下列何者為真?

(A) 繩上位置愈低處斷面之張力愈大

(B) 繩上最低處斷面的張力量值為繩重 W 的 cotθ 倍

(C) 繩上各處斷面張力的水平分量都一樣大
1
(D) 繩端予壁之作用力大小為 Wcscθ
2
(E) 對同一條粗繩而言,若二鉛直壁愈近,銳角 θ 愈大則

鉛直壁施於繩端的拉力也愈大。

18. 如右圖之裝置,不計摩擦阻力且此系統已呈平衡狀態。β、γ(β>γ)為繩與鉛垂線的

夾角,則下列敘述那些正確?

(A) W1>W3 P Q R

(B) W1 +W2 +W3=0

(C) 將右方滑輪自 Q 處移至 R 處,則無法平衡 β α

(D) 承(C)三物位置略為移動後仍可平衡,且各角度維
W1 W2 W3
持不變

(E) 承(C)三物仍可平衡,但 α 將變大。

19. 如右圖,物體 A 質量為 2kg,以極輕繩縛住,若重力加速度為

10m/sec2,則

(1)圖中繩 AO 的張力為若干?

(2)若將繩 AP 剪斷,此瞬間,繩 OA 的張力變為若干?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二:靜力平衡 27

20. 如圖所示,AO、BO、CO 三根繩子可承受的最大張力相同,

如果 CO 繩子吊著的物體重量逐漸增大,θ 不變,當超過一定

量時,最先斷裂的繩子是:

(A)AO (B)BO (C)CO

(D)AO、BO、CO 三根繩子一起斷裂。

21. 如圖木塊重 W 置於光滑斜面上,並以一繩吊於天花板,角度

如圖,斜面施於木塊之正向力為

K
22. 甲、乙、丙三個固定的質點受萬有引力交互作用,已知甲受乙、丙的合力為 2 i 牛頓,乙
K K K
受甲、丙的合力為-3 j 牛頓,其中 i 與 j 分別代表沿+x 軸與+y 軸之單位向量;則丙受

甲、乙的合力為 牛頓(答案以向量表示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考古題在你面前卻寫不

出來。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28 靜力學

【答案】

1. sinα/sinβ
3
2. W
4
3. (1)8 (2)5

4. (C)(D)(E)

5. (E)

6. (B)

7. (a)50 (b)25

8. (C)
1 1
9. (1) mg (2) mg (3) 3 mg
3 3

10. (1)40 5 〔N〕(2)200〔N〕

11. A:65 仟克 B:75 仟克

12. (B)(C)(D)(E)

13. (1)1.625W (2)(D) (3)(1.625/2.6- 3 /6)W (4)(B)

W
14.
2 cos θ
(A + R )W RW
15. (1) (2) (3)均增加
A (A + 2 R ) A (A + 2 R )
2W W
16. (1) (2)
3 3
17. (C)(D)

18. (D)

19. (1)20N (2)16N

20. (A)

2 6
21. ( - )W
2 6
K K
22. -2 i +3 j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三:力矩平衡 29

主題 三:力矩平衡
力矩概念
JG G
1. 力矩:力量與施力點到支點距離的外積(授課光碟筆誤為 F × L 在此更正之)

G G JG
τ = L × F = FL sin θ = F sin θ L
2. 力矩方向:垂直於力與力臂所展延的平面

3. 有效力臂:支點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 r r

θ θ
rsi F Fsinθ

F

F
【例】一木棒 OA 固定於 O 點處的旋轉軸上,如右圖所示。圖中

K K K K F4
的虛線與木棒平行,今木棒 A 端受到四個外力 F 1、 F 2、 F 3、 F 4 F2
O F3
的作用,力的作用線與木棒在同一個鉛直面上,各力所對旋轉軸 F1
O 點所產生的力矩大小量值分別是 τ1、τ2、τ3、τ4,則各力矩大小 A

量值關係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G
4. 力矩平衡條件: ∑ τ = 0

5. 力與力矩分析
G G
⎧∑ F = 0, ∑τ = 0 ⇒ 靜止,或等速運動
⎪ G G
⎪⎪∑ F ≠ 0, ∑τ = 0 ⇒ 加速運動
⎨ G G
⎪∑ F = 0, ∑τ ≠ 0 ⇒ 物體轉動
⎪ G G
⎪⎩∑ F ≠ 0, ∑τ ≠ 0 ⇒ 物體移動且轉動

6. 平行力:好幾個力作用線互相平行,但不共線,這些力稱為平行力。

¾ 兩力平行且同相,合力作用點在兩力之間。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30 靜力學

範例 1:力矩平衡
如圖,全長 50cm 均勻木棒重 W 以兩輕繩懸掛,兩繩分別與水平成 53o 及 37 o,若於
W
木棒上距左端 x 處懸掛重量 重物恰可使木棒維持水平,則
2

(1)A 、 B 兩繩上張力為何 ? (2)x=?

【答案】 (1)T A= 6W , T B = 9W (2)4cm


5 10
A繩
B繩
x
53o 37o

W
2

隨堂練習:
一不均勻桿重 W,由二細繩懸掛於水平位置如右圖,桿長
A繩
20cm,求 (1).A 邊繩之張力為? (2) 桿質心到左端的距離 x? B繩
o
53 37o
4 36
【答案】 (1) W (2)
5 5

範例 2:力矩平衡

設右圖之 W 重 25 仟克重,OA 桿長 3 米,B 為其中點,且手之拉繩成水平。設桿重不計。問:

(1)W 對 O 的力矩大小為何?(2).人的拉力應為若干方能平衡?

75 50
【答案】 (1) kgw ⋅ m(2) kgw
2 3

隨堂練習:
求右圖平衡系中,桿長為A,質量可忽略, (1). 繩子張力 T=? (2)牆作用

13
於棒的作用力 =? 【答案】 (1) 2 W (2) W
3 3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三:力矩平衡 31

範例 3:樞紐力
一棒長 L,其重量忽略不計,一端 O 以樞鈕固定於牆上,另端 P 用輕繩懸於牆上,使棒成水

平,輕繩與棒成 θ 角,今於棒上距牆面 X 處懸一物重 W,平衡時如圖所示,則下列何者正確?


W
(A)繩子張力為 W (B)樞鈕施於棒之水平分力為 xcotθ (C)樞鈕施於棒之鉛直分力為 W(1
L

X L
- ) (D)樞鈕施於棒之力與棒夾角之正切值為( -1)tanθ (E)繩子張力與 X 之值無關。答
L X

【答案】 BCD

隨堂練習:
一均勻木棒長 20 公分,一端以樞鈕固定於鉛直牆上,另一端懸 0.1 公斤的物體,並以一繩繫

該端點,使成 45o 固定於牆,則恰可使木棒成水平,求繩的張力為多少公斤?(棒重不計)

【答案】

範例 4:力矩平衡
如圖所示為重 W,半徑 R 的圓柱,若要用 (1) 外切力 F1 (2) 外切的水平力 F 2 (3) 通

過圓心 O 點的水平力 F 3 ,推此圓柱上高 h 之台階,求所需各施力之大小範圍 ?

【答案】

隨堂練習:
1
一車輪半徑 r,重量為 W,若欲使其滾上高度為 r 的台階,如圖,則
5

施力於輪緣所需之最小力為______。

3
【答案】 W
10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32 靜力學

範例 4:力矩與力臂的觀念

如右圖所示,將重 W 均勻木棒用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 F 緩慢拉起,A 為轉動軸,則在拉起過

程中(A)拉力變大,拉力矩變大 (B)拉力變小,拉力矩變大 (C)拉力變小,拉力矩不變(D)拉力

變大,拉力矩變小。

【答案】
A

範例 5:正向力方向的判定
如右圖,一均勻且光滑之木棒,長為A、重 W 靜止平放在一半徑 R 之半球形碗內面呈

平衡; R< A <2R,若 θ角為平衡時棒與水平所成之夾角,而 F 為平衡時碗邊對木棒所施


2

力之作用力,則 (1)F= W, (2) cos 2θ = 。 ( 以A、 R 表示 )


cos θ

Aw A
【答案】 (1) 4R (2)
4R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三:力矩平衡 33

範例 6:力矩平衡

一均勻細桿,長 1 公尺,重量為 W,在距離其上端 25 公分處以一釘子將此細桿釘在鉛直牆

面上,使細桿可繞此釘子無摩擦地旋轉。今施一水平力 F 於其上端,使細桿偏離鉛垂線 θ 角

( θ < 90 0 ) (如圖),則在平衡時釘子作用在細桿上力之量值為 (A) W tan θ (B)

W
W 1 + sin 2 θ (C) W secθ (D) (E) W cos θ
1 − sin θ

【答案】 C

隨堂練習:
一長度為 d,質量可以略去的細桿,其中心點 O 固定,兩端各置有質量為 m

及 2m 的質點;細桿與鉛垂方向之夾角為 θ ,(如圖所示)。設重力加速度為 g,

則重力對 O 點所產生的力矩之量值為。
【答案】

範例 7:平行力

一不均勻棒 AB,以彈簧秤秤之,當 A 端著地而吊起 B 端,秤得重量為 W1;當 B 端著地而吊

起 A 端,秤得重量 W2,則棒真正重量 W=W1+W2,試證之。

隨堂練習:
設有一重 2 公斤之重棒,用兩個相同平行之彈簧吊起 ( 如圖 ),彈簧之

彈力常數為 400 牛頓 / 米,重棒之質量中心在離一端 1 長度處,則二


3

彈簧伸長長度之差約為? 【 87 日大】
【答案】 1.6 厘米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34 靜力學

練 功 升 級 區 三
1. 一個質量為 m=50 公斤的均勻圓柱體,放在台階的旁
A
邊,如右圖所示(圖為其剖面),已知 r=20 公分、h=10
r
公分,圓柱體與台階接觸處(圖中 P 點所示)是粗糙的。
O
現要在圖中圓柱體的最高點 A 處施一最小的力,使圓

柱體剛好能以 P 為軸向台階上滾,求: (1)所施力 F 的 h


P
大小為 公斤重(2)台階對圓柱體的作用力

的大小為 公斤重

2. 一木棒長 L(重量可忽略),一端 O 點為樞紐固定於牆壁上

,另一端 P 點用輕繩懸於牆壁上,使木棒呈水平狀態,而輕繩與棒呈 θ 之夾角,並在木

棒距牆壁為 1/2L 處懸一重 W 的物體,其平衡狀態如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此時繩子張力為 Wcotθ 

(B) 樞紐施於棒作用力的方向與水平夾 θ 角
θ
(C) 將物向右移,繩子張力變大 O P

(D) 承(C),樞紐施於棒作用力的方向與水平夾角變大 W

(E) 將物體移動至 P 點,樞紐施予木棒作用力的鉛直分量為 0。

3. 一長度為 d,質量可以略去的細桿,其中心點 O 固定,兩端各置有質

量 m 及 2m 的質點;細桿與鉛垂方向之夾角為 θ,設重力加速度為 g,

則重力對 O 點所產生的力矩之量值為 【87 日大】

2m
4. 右圖為一均勻木棒,上端接在樞紐,用水平力 F 非常緩慢地從下端把木棒拉起(緩慢拉的意

思是木棒時時刻刻都處於平衡狀態),F 的大小及其對上端點 A 的力矩的變化情況為:

(A) 力變大,力矩也變大 (B) 力變大,力矩變小

(C) 力變大,力矩不變 (D) 力不變,力矩也不變

(E) 力不變,力矩變大 (F) 力不變,力矩變小

(G) 力變小,力矩變大 (H) 力變小,力矩不變

(I) 力變小,力矩也變小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三:力矩平衡 35

5. 如右圖,有一粗細均勻的硬棒,可繞固定軸 O 轉動,下端受到一個鉛直向上的拉力 F 作

用而保持平衡,若保持 F 方向不變,而使棒從圖示位置慢慢地轉到水平位置,那麼,在

這一過程中,拉力 F 及力矩 τ 大小的變化情況是

(A) F 不變,τ 不變

(B) F 不變,τ 變大

(C) F 變大,τ 不變

(D) F、τ 均變大

(E) F 變小,τ 變大

6. 如圖,重 2 公斤,長度 L 之均勻木棒,一端以樞鈕固定於牆

上,而另一端懸重 5 公斤的物體,並以一細繩繫該點至牆上,

細繩與水平木棒的夾角為 37°

(1)細繩張力 T 為 公斤重

(2)牆施於木棒的正向力為 公斤重。

7. 有關力與力矩之平衡,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二個共點力平衡時,二力必一直線

(B) 三個共點力平衡時,三力必成一封閉三角形,且必共平面

(C) 四個或四個以上共點力平衡時,必成一封閉多邊形,且所有的力必共平面

(D) 一物體同時受幾個外力作用而呈靜止平衡時,除合力為零外,對任何點皆無旋轉,

故對任何點而言,合力矩必為零

(E) 若一物體受到一淨外力矩作用而發生旋轉,則其旋轉方向即該淨外力矩之方向。

8. 如圖,全長 50 公分、重 W 粗細均勻的木棒,距 A 端 x

W
處,懸掛 之重物,木棒呈水平,則 x=?
2

9. 一輪重 200 公斤,半徑 r=10 公分,欲使此輪滾上高 h=4

公分的台階(1)最小水平推力為若干?(2)若此水平推力又通

輪心,則其最小值為若干? (3)至少拉力若干?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36 靜力學

10. 設右圖之 W 重 300N,OA 桿長 3 米,B 為其中點,且繩

成水平。設桿重不計,問此時 O 點的反作用力大小為何?

11. 如圖所示,懸掛重 W 物 50N,桿 OA 長 2m,桿重不計,

B 為中點,試求人的拉力為 N

12. 一木棒長 L(其重量可忽略)在中點懸一重 W 的物體,一端

以樞鈕固定於牆上,另一端用繩以 90˚角懸於牆恰平衡

時,棒與水平夾 θ 角,

T= W。

13. 如圖所示,一均勻木棒(棒重不計)用一細繩與鉛直壁固定,棒的另一端作用於鉛直壁上,在

繫繩的一端繫一重物,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木棒與鉛直壁的作用力方向沿木棒向右

(B) 若物體由木棒的右端沿棒向左端移動時,則棒與鉛直壁作

用力方向仍沿木棒向右

(C) 承(B),木棒與鉛直壁間的作用力不變

(D) 承(B),細繩的張力變小

(E) 若考慮木棒的重量,而物體的位置如圖示,則木棒與鉛直

壁的作用力方向仍沿木棒向右

14. 將長為 ℓ 之繩之一端結於直立柱上,持繩之他端於地上以定力

T 沿繩拉之,若柱與地面之摩擦力甚大,則將繩結在柱上若干

高處最易拉倒?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三:力矩平衡 37

【答案】

1. (1) 25 kgw (2) 25 3 kgw

2. (B)(C)(E)
1
3. mg d sinθ
2
4. (A)

5. (B)

6. (1)10

(2)8

7. (C)(E)

8. 4cm

9. (1)100〔kgw〕

800
(2) 〔kgw〕
3
10. 100 21
200 3
11.
3
cotθ
12.
2
13. (A)(D)

2 2 2
14. 柱長大於 A ,則應拉 A ;柱長小於 A ,則應拉柱之頂
2 2 2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38 靜力學

主題 四:摩擦力
摩擦力
1. 靜摩擦力 :作用於靜止物體與接觸面之摩擦力。在物體靜止

時,靜摩擦力與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靜摩擦力沒有數

學恆等式,但有不等式: f s ≤ µ s N ,其中 N 為正向力。

2. 最大靜摩擦力:啟動靜止物體所需之最小力量。 f s ( max ) = µ s N

3. 動摩擦力 :作用於運動物體與接觸面的摩擦力。 f k = µ k N

4. 靜摩擦係數>動摩擦係數

靜摩擦還是動摩擦?
1. 接觸面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靜摩擦

2. 接觸面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動摩擦

摩擦力的方向
1. 摩擦力方向:阻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運動方向______。

2. 摩擦力可以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相反或垂直

找摩擦係數
物體靜止於水平面上,自右端拉起,改變斜面之斜角,當物體恰要下滑時(或可等速下滑)

之角度,稱為靜摩擦角(θS)⇒ µS=__________

θ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四:摩擦力 39

【例】
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塊無限長的木板 A,A 上放置一鐵塊 B,如附圖,今慢慢將 A 的一端抬起,

使長木板與桌面間夾角 θ 逐漸增大,當 θ=30°時,鐵塊 B 正開始下滑,A 仍持續抬起,在此

過程中有關鐵塊 B 所受的摩擦力 f 及運動狀態的描述,何者正確? (A)f 隨 θ 角之增大而增

加 (B)f 隨 θ 角之增大而減小 (C)θ<30°,f 隨 θ 角之增大而增加;θ>30°,f 隨 θ 角之增大

而減小 (D)θ<30°,鐵塊 B 不滑動,f 不隨 θ 角改變 (E)θ>30°,鐵塊 B 沿著木板 A 作等加

速度運動,f 隨 θ 角增大而增加

【答案】C

【觀念題】
有關「摩擦力」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摩擦力恆與物體運動方向反向( )

(C)摩擦力與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

(D)物體置於斜面上,當改變斜角恰使物體下滑時,此時斜角的正切值即為物體與斜面 間之

靜摩擦係數( )

(E)摩擦力對物體恆作負功( )

(F)兩接觸面間之靜摩擦係不一定小於 1( )

(G)人行走於地面上之摩擦力為靜摩擦力且方向向前( )

(H)最大靜摩擦力必大於動摩擦力( )

(I)靜止狀態的物體不可能受到摩擦力之作用( )

(J)摩擦力亦可能使物體之速率增加( )

(K)摩擦力之大小與運動速率無關( )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40 靜力學

【討論】

1. 水平面

Fsinθ
F
F N θ N N θ
f f
f

mg mg mg

正向力 N

最大靜摩擦力

恰滑動時外力 F

2. 斜面

¾ 平行斜面的外力 F

N N F
f
F
f
θ θ
mg mg

正向力 N

最大靜摩擦力

恰滑動時外力 F

¾ 水平推力 F

正向力 N

最大靜摩擦力

恰滑動時外力 F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四:摩擦力 41

範例 1:摩擦力基本概念
400 克重的木塊靜置於水平桌面,今施以水平推力推動木塊,其推力與摩擦力大小之關係如

附圖所示,則下列何者正確? (A)使木塊移動的最大推力為 400gw (B)承(A),為 200gw (C)

木塊與桌面的靜摩係數 µs =0.6 (D)木塊與桌面的動摩係數 µk=0.5 (E)摩擦係數恆小於 1。

【答案】CD

範例 2:螞蟻上樹
一隻螞蟻在半徑 R 的碗壁沿內壁上爬,若螞蟻和碗壁的靜摩擦係數為 0.75,則螞蟻爬升距碗

底的最大高度為______,當時的下滑力與正向力的比值為?

1
【答案】 R
5

隨堂練習:
彈珠在大球頂端維持靜止時,其所在位置之半徑與鉛直所成之

最大夾角為 θ ,則彈珠與球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A)sin θ

(B)cos θ (C)tan θ (D)cot θ。

【答案】(C)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42 靜力學

範例 3:正向力受外力影響

有一箱重 W,置於水平地板上,箱與地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今以與水平成 45 角的方向斜向

上方拉箱,使箱在地板上滑動,則所需之拉力至少為?

【答案】

F
W
30°

隨堂練習:
今施力 F 推重量 w 的木塊,恰可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則地面與木塊間的摩擦係數為

【答案】

範例 4:摩擦力的靜力平衡

如圖,均勻之粗繩全長 A ,一部份在水平桌面上,一部份自由下垂,下垂部份長度為

x ,桌面與繩之間的靜摩擦係數為 µ,欲使繩成靜止,則 µ的條件為

x
【答案】µ≥
A−x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四:摩擦力 43

範例 5:連體運動

如圖示,所有接觸面之間的摩擦係數均為 0.25, A 與 B 之重量分別為 4kgw 與 8kgw ,

則水平力 F 為多少時,恰能使 A 、 B 物體一起運動 ?

【答案】3kgw

隨堂練習:
承上水平力 F 為多少時,恰能拉 動物體,A 物體靜止? 【答案】4kgw

範例 6:連體運動

如圖之連接體中,A 質量為 2 公斤,B 為 10 公斤,滑輪與繩的摩擦不計,g=10m/s2,設 A 與

B 間,B 與平面間之靜摩擦係數均為 0.4,則 C 至少要公斤重才能拉動此連接體?

【答案】

A
B

隨堂練習:
如附圖所示,A、B 兩個物體在力 F 的作用下一起等速前進,已知

A 與 B 之間,B 與地面之間的摩擦係數都是 µ,A、B 的質量分別

是 m 和 2m,則作用力 F 的大小為______。

【答案】3µmg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44 靜力學

範例 7:靜摩擦力-平行斜面力

一體靜止於 30 度的斜面上,欲推動該體延斜面上滑所需之平行於斜面的力為 F,欲推動該體

延斜面下滑所需之平行於斜面的力為 F/9,則該斜面之摩擦係數為何?

【答案】

30

30

範例 8:靜摩擦力-平行地面力

一體靜止於 30 度的斜面上,欲推動該體延斜面上滑所需之平行於地面的力為 F,欲推動該體

延斜面下滑所需之平行於斜面的力為 F/9,則該斜面之摩擦係數為何?

【答案】

30

30

隨堂練習:
質量為 0.7 公斤的某物體靜置於與水平面成 θ角的斜面上,當 θ 增至 37o 時,物體開

始下滑。現將 θ增至 45 o,並以一水平力作用於物體上,使物體保持靜止不動,試問

此水平力之量值的範圍為何 ?( 設 g=10m/s2 )

【答案】1nt ≤ F≤ 49nt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四:摩擦力 45

範例 9:摩擦力連體運動(挑戰題)
1
如圖,該系統處於平衡狀態,若各接觸面間摩擦係數 µ=1,則 (A) 最大張力 T 為 W
2

(B)A、 B 之間的最小正向力為 1 W (C) 拉動 B 所需最小力為 2W (D)A 塊的摩擦力


2

方向朝右 (E)B 塊與底面間的摩擦力朝左。

【答案】B
T
45o

A W

B W F

隨堂練習:
如圖為一輕繩繫於重量 W 的均勻木棒之一端,而此木棒之一端頂住鉛

直牆面,θ 可改變(1)若 θ=30°,而木棒呈平衡,則輕繩張力?牆與木 60˚

棒間之摩擦力?(2)若牆與棒之靜摩擦係數為 0.75,則使棒平衡時,θ
θ
之最大值為?【答案】

範例 10:滑動與轉動

水平桌面上有一邊長為 l 的正立方體,今在此立方體的某垂直面(x-z 平面)的正中央繫一繩,

以此繩拉立方體,繩在 y-z 平面且與水平的 y 方向成 θ 角,如圖所示。當拉力 F 逐漸增大時,

發現在立方體開始滑動的同時,亦開始以 x 軸為轉軸發生轉動。設桌面與立方體間的靜摩擦

係數為 µ s ,則 µ s 之值為?

1
【答案】
1 − tan θ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46 靜力學

範例 11:梯子問題

一均勻梯子上端斜靠鉛直光滑牆面,梯與牆之夾角為 θ;梯的下端在水平地上。梯長為 L,其

L
重量為 W。有一重量為 W 的人,站立於梯上沿梯自下端量起 處,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3
地面施於人之力、梯施於人力、及地球施於人之萬有引力的量值均為 W (B)牆施於梯的正

1 5W tan θ
向力為 W (C)地面施於梯之力與鉛直方向夾角為 θ (D)地面施於梯的水平力為
3 6
L tan θ
(E)若此人往上爬到 處,梯便開始下滑,則梯與地面間的靜摩擦係數為
2 2

【答案】

隨堂練習:
若一梯子長 L,重可不計,靠在牆與地上,梯與牆傾斜 θ ,如右圖,牆面

光滑。一個重 W 的人立於梯的中間成静力平衡。問(1)梯子與牆和地面作用

力大小各為若干?(2)若人稍往上一爬,梯子便開始下滑,由此計算梯子與

地面的靜摩擦係數。

【答案】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四:摩擦力 47
範例 12:靜摩擦力與最大靜摩擦力
如右圖質量 m 的物體,靠於鉛直牆上與牆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µ s ,今施一水平力 F 於物體,使

物體不滑下,則 (A)F=mg (B)mg= µ s F(C)牆與物體間之摩擦力大小為 mg (D)牆施於物

體之淨力(合力)為 F 1 + µ S
2
(E)若物體與牆無摩擦,則 F 無論多大均不能平衡。

【答案】(C)(E)

隨堂練習:
右圖所示物體重 P,夾在木板和木板壁之間。在木板上用水平力 F 緊壓木板,使

物體不致下滑,如果物體和木板及木板壁間的靜摩擦係數都等於 0.25,則力 F 至

少應大於 ?【答案】2P

範例 13:聯考題
在一水平面上有一線軸,其重量為 W、內軸半徑為 r、外軸半徑為 R,線軸與水平面的動摩

擦係數為 µK,如附圖所示。將一細繩的一端纏繞於線軸,另一端以力 F 斜向上拉,施力方向

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θ,如圖所示。則當滿足下列哪一條件時,此線軸會在水平面上等速移動

而不會轉動? (A) Fsinθ=µKW (B) Wcosθ=F (C) Fr=µKWR (D) sinθ=r/R

(E) cosθ=r/R

【答案】E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48 靜力學

練 功 升 級 區 四
1. 如圖,一物置於地面上重 2W,今施一力 F=W 拉之,

此時物體恰欲滑動,則物與地的靜摩擦係數為

2. 如圖,一物置於斜面上物重 W,物與斜面的靜摩擦

係數為 1/4 ,則沿斜面施力不使物體滑動的最大力

為 ,最小力為

3. 如圖為一固定之粗糙斜面,與水平夾 53°角,斜面上
F
有一物體重 20 牛頓,施一水平推力使物在斜面上保

持靜止,若物體與斜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0.5,則此
53˚
水平推力之最小值為 牛頓。

4. 一螞蟻在內壁半徑為 R 的半圓球形碗內緩緩地往上爬。若螞蟻與碗壁間的靜摩擦係數為

15/8,則螞蟻可爬升之距碗底的最大垂直高度為 R。

5. 右圖中,一均勻木箱置於水平面上,已知木箱重 75 公斤,

木箱與地面間的靜摩擦係數為 0.2。今施一水平力 F 推此木

箱側面之 P 點,木箱恰要同時發生移動與翻倒現象,已知此

木箱寬度 0.6 公尺,求

(a)地面對木箱的正向力量值為何?

(b)地面的摩擦力量值為何?

(c)水平力的量值為何?

(d)P 點離地的高度為若干?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四:摩擦力 49

6. 如圖所示,重 10N、邊長 a 的立方體受到 30N 的水平力作用,


f
被擠壓在鉛直牆上,而處於靜力平衡狀態,A 為接觸邊之中

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N
(A) 物體所受之靜摩擦力為 10N。 A
F
(B) 物體所受之正向力為 30N。

(C) 設水平力作用在鉛直邊的中點,則正向力的施力點 mg

位置在 A 點下方 a/6 處

(D) 若水平力減為 25N 而物體已沿牆等速下滑, 則物體

所受之摩擦力小於 10N

7. 如右圖所示,放在斜面上的木塊 M 在沿斜面向上力 F 的

作用下,呈靜止狀態,則下列有關於作用於木塊的靜摩擦 M

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F
(A) 摩擦力的方向必沿斜面向下

(B) 摩擦力的方向必沿斜面向上

(C) 摩擦力的大小不可能為 0

(D)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為 F

(E) 如果沒有摩擦力作用時,由此可以判定斜面必為光

滑的

8. 水平桌面上有 P、Q 兩塊楔形木塊堆疊在一起,呈靜止


P
狀態,如右圖所示。已知 P、Q 兩木塊的重量分別為 W
Q
與 3W,且二者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2 ,則 P 對 Q 的作用 30˚

力量值與地面對 Q 的作用力量值分別為:(A) 3 W/2 與

3W (B)W 與 3W (C)3W/2 與 3W (D)W 與 4W

(E)3W/2 與 4W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50 靜力學

9. 一梯子底端立於粗糙地面,頂端斜靠在光滑牆上,如右

圖,梯子長 12 公尺,質量 45 公斤,其頂端離地面高

h=9.3 公尺,梯子的質心與其底端距離 4 公尺。一位重

量 72 公斤的消防隊員站立於梯子,其質心恰在梯子的中

點處。試求牆及地面分別施於梯子的力,又,若梯子與

地面間的靜摩擦係數為 0.53,則消防隊員最高可爬到那

裡而梯子不致滑動?

10. 一木棒長為 ℓ,其重量可以略去,木棒之一端頂住鉛直

牆壁且與牆壁垂直,另一端以繩繫至牆上,繩與水平成

30°角;一重物重量為 W,被繫於木棒之中點處,如圖所
T
示,求 f
N 30˚
(a)繩子之張力 T, O

(b)牆壁施於木棒之正向力 N 及摩擦力 f 之量值,


W
(c)木棒與牆壁間摩擦係數之最小值。

11. 一均勻木棍重 W 為 1.6kgw,長度 ℓ 為 1.2m,斜靠在

半徑 r 為 0.4m 的光滑固定半球面上,棍與粗糙水平

地面的夾角 θ 為 30°,求地面對木棍及球面對木棍的

作用力量值。

12. 如右圖,A,B 兩物體之重量均為 W,各接觸面間之靜摩擦係數均為 1.0,今施一水平力 F 於 B 物

體,但整個系統仍呈靜止平衡狀態,則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2W
(A) 繩之最大張力為
2
(B) 拉動 B 物體之最小力為 2W

(C) A 物體所受摩擦力向左

(D) B 物體之下方所受摩擦力向左
W
(E) A,B 兩物體間之最小正向力為
2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四:摩擦力 51

13. 如圖設繩與滑輪無摩擦,M=4Kg,M2=8Kg,所有接觸面之靜

摩擦係數為 1/2;則欲使此系統平衡之拉力 F 的最大值為 (a)

Kgw,此時繩之張力為 (b) Kgw。

14. 如右圖,A 質量 3kg,B 質量 2kg,施一水平力 F=10kgw 於 A,

使 A、B 兩相鄰木塊緊靠在鉛直牆上靜止不動,求牆壁對 B 作

用之摩擦力 kgw。

15. 如圖,斜角為 37˚的斜面固定,物體 B 以輕繩繫住,各接觸面間

之最大靜摩擦係數皆為 0.5,物體 A 之質量為 m,則平衡時,B

之質量為

1 1 3 4 2
(A) m (B) m (C) m (D) m (E) m
4 2 5 5 3
16. 有一地板為圓形(半徑為 R)的電梯,以加速度 a(a<g)下降。設電梯地板上堆有沙堆,且

每顆沙粒之質量為 m,沙粒間彼此的靜摩擦係數為 µs。若不要任何沙粒滑出地板外,則

地板上所堆起的沙堆的最高高度為

(A) µsR(g-a)/g (B) µsR (C) µsRg/(g-a) (D) µsR(g+a)/g

17. 下列何者不正確? (A)物體須具運動狀態方有摩擦力存在 (B)將質量 m 之物體靜置於

靜摩擦係數 µ 之水平桌面上其靜摩擦力為零 (C)摩擦力與運動方向相反 (D)動摩擦力

常因物體之運動方式而改變 (E)摩擦力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18.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物體只受共點力作用,此時只需外力合力為零,即可構成靜力

平衡 (B)手持輕繩上端,繩之下端懸一重物且靜止不動,則繩上張力大小與手拉繩之力

恆相等 (C)物體所受摩擦力恆與其運動方向相反 (D)任一物體所受外力合力為零時,

物體不一定呈靜力平衡 (E)物體所受之靜摩擦力必大於動摩擦力

19. 有關摩擦力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靜止狀態的物體不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靜

摩擦力會隨施力大小而變化 (C)靜摩擦係數與正向力大小成正比 (D)動摩擦力小於靜

摩擦力 (E)最大靜摩擦力與兩個接觸面的性質無關。

20. 下列何者為真? (A)靜摩擦力恆大於動摩擦力 (B)對同一接觸面而言靜摩擦係數常大

於動摩擦係數 (C)摩擦係數可能超過 1 (D)動摩擦力可以大於拉力或推力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52 靜力學

21. 兩棟建築物之間形成一條狹窄的通道,如右圖所示。小明以背部 A 靠右牆並用雙腳 B 頂

住左牆使身體靜止懸在空中。若小明重量為 mg=600 牛頓,通道寬為 ℓ=1 公尺,小明

的重心離右牆的水平距離為 d=0.2 公尺,鞋與左牆的靜摩擦係數為 µ1=l.2,背部與右牆

的靜摩擦係數為 µ2=0.8,求:
A
(1) 小明施予牆水平力量最小需要 牛頓,小明才

不致掉落。 h

(2) 承(1)題,該水平力下,小明的背部 A 與雙腳 B 的高度差 h mg


d
0.8
= 公尺

22. 如圖,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頂端有一無摩擦力的定滑輪,用輕繩跨過定滑輪連接兩

物體 m1、m2,質量分別 m1=5kg,m2=10kg,m1、m2 與系統處於靜力平衡狀態,若稍一

破壞平衡就滑動,則靜摩擦係數為

2 8 10 2 5 m1
(A) (B) (C) (D) (E)
5 5 11 11 11 m2
53˚ 37˚

23. 全長 L 的均勻繩索,一部分置於水平桌面,另一部

分長度為 a 垂落於桌面外如右圖所示。已知繩索與

桌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4/9,欲繩索不至於滑動, a

則 a/L 值的上限為:

(A)4/5 (B)9/13 (C)5/9

(D)5/13 (E)4/13

24. 高 h=0.4〔m〕
,寬 ℓ=0.3〔m〕的長方體均勻木箱

立於斜面上,當 θ 逐漸增大到何角度後木箱傾倒?

25. 底邊長為 a,高為 b 的長方形均勻物體塊置於斜面上,斜面和物塊之間的靜摩擦係數 µ,

斜面的傾角為 θ,當 θ 足夠小時,物塊靜止於斜面上,如傾角逐漸增大,當 θ 取某個臨

界值 θ0 時,物塊或將開始滑動,或將翻倒,下列敘述何者正確?(右圖)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四:摩擦力 53
a
(A) 若 µ< ,則 θ 增至 θ0,而 tanθ0=µ 時,將先滑動。
b
a
(B) 若 µ< ,則 θ 增至 θ0,而 tanθ0=µ 時,將先翻倒。
b
(C) 若 µ< a ,則 θ 增至 θ0,而 tanθ0=µ 時,將恰滑動同
b
時又翻倒。

a
(D) 若 µ> ,則 θ 增至 θ0,而 tanθ0=µ 時,將先滑動。
b
a
(E) 若 µ> ,則 θ 增至 θ0,而 tanθ0=µ 時,將先翻倒。
b
26. 一正方體邊長為 20cm,重 10Kgw,與地面之靜摩

擦係數 µs=0.2,動摩擦係數 µk=0.1,今在物體的

右側面頂端以 F 的水平力拉此物體

(a)欲將此物體拉移動最少需用力 牛頓。

(b)欲將此物體拉倒最少需用力 牛頓。

27. 如右圖,一梯子長 L,重可不計,斜倚光滑直立之牆上,一人重

W,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人立於梯中間,牆對梯的正向力為

W W
tanθ(B)人立於梯中間,地面摩擦力為 tanθ(C)人立於梯中
2 2
間,若人稍往上爬,梯子便開始下滑,則梯與地面的靜摩擦係數

1
為 tanθ(D)若人離梯子下端距離為 h,梯與地面的靜摩擦係數為
2
µ,則梯子不滑動時的 h 最大值為 µLtanθ(E)若人要爬到梯子頂

端,則梯與地面的靜摩擦係數至少為 cotθ

28. 質量 10kg 的物體,置於傾斜角 37°的斜面上,物體與斜面之間 µs=0.9, µk=0.5,

重力加速度 g 設為 10m/s2,則此物體所受摩擦力為

(A)40 (B)50 (C)60 (D)72〔N〕

【答案】

4
1.
7
4 2
2. (1) W (2) W
5 5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54 靜力學

3. 10
9
4. R
17
5. (a)75kgw (b)15kgw (c)15kgw (d)1.5m

6. (D)

7. (D)

8. (D)

9. (1)41.6kgw,124.2kgw (2)10.2m

3 W 1
10. (a)w (b) W, (c)µ ≥
2 2 3
11. 0.82kgw,1.2kgw

12. (C)

13. 10;8

14. 5

15. (A)

16. (B)

17. (A)(C)

18. (A)(B)(D)

19. (B)

20. (B)(C)(D)

21. (1)300 (2)0.8

22. (D)

23. (E)

24. 37°

25. (A)(E)

26. (a)19.6 (b)49

27. (D)(E)

28. (C)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五:重心 55

主題 五:重心
重心:權重觀念
1. 定義:物體 ( 或系統 ) 各部分受 ______ 之 ____ 的作用點,
A B

A
稱為該物體 ( 或系統 ) 的重心。 G

2. 重心位置的求法:如圖,將物體懸吊於 A 點,另懸一點 B,得

另一鉛垂線,此兩次所得之鉛垂線上交點 G,即為重心之確

實位置。 y
3. 重心位置數學式:ㄧ系統中有多個質點,第 i 個質點之重量 w3
y3 w2
y2
JG JG w1
為 wi ,位置向量為 ri ,座標為 ( xi , yi , zi ) ,重心位置為 R ,座 y1

x
標為 ( xC , yC , zC ) : -x3 0 x1 x2

JG
JG
R=
∑w r ⇒ x = ∑w x , y = ∑w y
i i i i i i
, zc =
∑w z
i i

∑w ∑w ∑w ∑w
c c
i i i i

4. 雙質點系統:今設有相距 d 之重 W1 及 W2 兩物,如圖,若支點 W1 G W2
r1 r2
d
在重心 G,則恰平衡, ( 平衡 ) 由 W1 r 1 =W 2 r 2 , r 1 +r 2 =d

⇒ r 1 = __________, r 2 = __________

質量與重量的區別
1. ________________重力場中(例如地球表面),重心與質心重合。

2. 重心或質心之位置均不一定在物體上。

3. 若無重力加速度,即無重心,但質心永遠存在。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56 靜力學

範例 1:質心問題

邊長為 3m, 4m, 5m 之均勻鐵棒做成空心三角形,置於直角座標系中,如圖,求質心

在何處 ?

【答案】 (1 , 1.5)
y(m)
4

x(m)
0 3
隨堂練習:
邊長 a 之正三角形三頂點分別放置質量 m,2m 及 3m 之三質點,此三質點的質心與 3m 之距

離為何?

【答案】

範例 2:質心問題—摺紙

對角線長為 a 之正方形均勻紙片,如圖將右上角三角形回摺至中間,則全部之質心與

1 1 1 1
正方形中心相距 (A) a (B) a (C) a (D) a。
18 24 36 48

【答案】 (E)

隨堂練習:
邊長為 a 的正方形均勻薄板,切去右上角斜線部分,則剩餘部分
a
的質心離原質心為

【答案】 1 a
9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五:重心 57

範例 3:質心問題—挖洞

邊長為 a 之正方形木塊切除 1 ( 如右圖斜線部分 ) ,新質心離原質心為?


4

2
【答案】 a
21

隨堂練習:
有一厚度均勻的金屬圓板半徑為 r ,若在圓板內挖去一個直徑為 r

的內切圓,則剩餘部份的質心與原來的圓心距離為?

【答案】 r
6

範例 4:每塊最大伸長相同

如右圖,A、B 及 C 三木塊長度均為 L,質量皆相同,欲保持平衡,則 d 的最大值為何?

【答案】

隨堂練習:
相同的長方體木塊數塊,底邊長為 16 公分,如圖方式堆積;第二塊與第一塊相距 5 公分,第

三塊與第二塊相距 4 公分,則第四塊必須與第三塊相距 x 為______公分,此堆積恰好平衡。

【答案】 1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58 靜力學

範例 5:每塊最大伸長不同

A、B、C 三木塊長度均為 A ,重量皆相同,堆疊如附圖,在能保持平衡的情形下,則 d1+d2

的最大值為______。

3
【答案】 A
4

隨堂練習:

承上題,ABC 質量比為 1:2:3,求 d1+d2 的最大值為______。

【答案】

範例 6:找重心

每邊長皆為 L 之 U 型玻璃管密度均勻,以線懸掛於一端,平衡時懸線與此邊之夾角 θ,
1
則 tan θ= (A) (B) 3 (C)1 (D) 4 (E) 3 。
3 4 3

【答案】 (B) A

隨堂練習: O
C
θ
如右圖所示,一均勻直角矩被懸於 O 點,若 AB=2BC ,則 tan θ ? A

【答案】 4
5
B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五:重心 59

範例 7:斜面上傾倒問題

高 h=0.4m,寬 L=0.3m 的長方體均勻木塊立於斜面上,若摩擦力足夠時 ( 長方體不移

動 ) ,使 θ角逐漸增大至木塊恰傾倒,此時 θ角的 tan 值為何 ?

3 L
【答案】
4
h
關鍵:傾倒時→通過重心的鉛直線落於底面積外

θ
C

範例 8:斜面上傾倒問題

如圖所示,一高度為 4 公分的均勻長方體,其正方形底面之邊長為 3 公分,靜置於一斜坡平

面上,此長方體與斜坡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 1。當傾斜角 θ 由 0°開始,慢慢增加時,下列有

關此長方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當 θ<53°時,此長方體不會滑動 (B)當 θ<37°時,此

長方體既不會滑動,也不會傾倒 (C)當 θ>37°時,此長方體即會滑動 (D)當 θ>53°時,此

長方體才會傾倒 (E)37°<θ<45°時,此長方體不會滑動,但會傾倒

【答案】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60 靜力學

練 功 升 級 區 五
1. 某兄弟以長度 1.5 公尺重量 2kg 之均勻木棍,合抬 18kg 之重物,若重物離哥哥 0.5 公尺,

求:

(a) 哥哥負重 kgw。

(b) 弟弟負重 kgw。

(c) 若只剩哥哥一人挑,且重物位置不變,則哥哥須施力於距重物 公尺處,方

能維持平衡。

2. 一半徑 R、質量 M 的無頂無底圓筒內,裝有半徑 r、質量 m 的

兩顆光滑圓球,為使 M 不致於傾倒,M/m 的大小應有何限制?

3. 如右圖,兩長度相同之彈簧 A、B,其力常數 k A=200N/m,k B

=300N/m,下端固定一長 2m 之輕桿(桿重不計),於桿上距 B

50cm 處掛 m=2kg 之重物,求 B 彈簧之恢復力 (a) A 彈簧之

伸長量 (b) cm。

R
4. 密度均勻的球體,半徑 R,將鏤空半徑 的小球置於原
2
球體之頂部,如圖,此系統之質心與原球心 O 點之距離

為?
O

5. 如圖,有三塊外形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木塊 A、B、C

均長 L,但質量比 A:B:C 為 3:2:1,欲使突出的

部份最大,且 A、B 突出的長度相等而尚能平衡的疊

放在桌上,則每一塊最多突出下一塊 L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五:重心 61

6. 有兩根長 ℓ 之均質鐵棒組合成 T 字型,今將其一端懸吊如

右圖所示,當系統達到平衡時,圖中所標示之角 A 為
A
tan-1x,則 x=

(A)1/2 (B)3/4

(C) 2 /2 (D)3/2

(E)2/3

7. 如圖,兩塊相同的長方形木塊長 a,寬和高均為 b,

座標如圖所示。則此兩塊木塊的重心座標為

8. 一體成型的同軸大小二圓柱連接體,如圖所示,小圓

柱體長 6.0cm,截面積 5.0cm2,大圓柱體長 10cm,

截面積為 9.0cm2,若整個材料之密度均勻,則整體之

質心距 A 端為

9. 有關物體重心之敘述,何者正確? (A)重心可看成整個物體重量和質量的集中,故該點

必具有質量 (B)重心對某一點的力矩應等於整個物體對同一點的力矩和 (C)物體的重

心和質心恆重合 (D)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此物體上,可能在物體外的某點 (E)在地表

附近,一物體的重心,不因其位置或方向的改變而改變。

10. 三個完全相同的均勻木塊,長度均為 ℓ,依序相疊(如

圖)。在能保持平衡的條件下,圖中的 x 可能的最大值

是 。

11. 把一粗細均勻、質量 m 全長 L 的鐵絲彎成三邊等長之

U 形,以細繩懸吊如圖。則平衡時傾斜角 θ 的正切值

tanθ=?

(A)1/2 (B)2/3 (C)1/3 (D)3/4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62 靜力學

12. 用 20 塊均勻光滑的全同積木塊長均為 ℓ,它們的橫截

A
面積均為長 4 的正方形。欲在光滑水平面上將它們一

塊塊地搭成如下圖的單孔橋,如果此積木橋具有最大

L
的底寬(即下圖中 L 為最大值),求 H ?

1
13. 一根長 40 公分的均勻木棒,鋸去全長的 ,則此木棒的質心移動了 公分。
4
14. 一薄均勻圓板,直徑為 40 公分,今在其上挖去直徑為 20 公分之內

切圓板 A,而貼於 B 處,如右圖,求其新質心和 O 點之距離

為 。

15. 有一質量均勻之圓板,如圖挖去三個小圓面積,若已知小圓半徑為

r,則斜線部份之新質心距 O 點_______________。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主題 五:重心 63

【答案】

1. (a)13 (b)7 (c)0.025


M 2(R − r)
2. ≥
m R
3. (a)15〔N〕

10
4. R
16
5
5. L
16
6. (A)
b 3b + a a + b
7. ( , , )
2 4 4
8. 9cm

9. (B)(D)(E)
3
10. A
4
11. (D)

12. 1.258

13. 5

5 2
14. 〔cm〕
2
r
15.
2

追求卓越 鋒凡高中數理家教班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