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426067 胡树鲜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几个问题 PDF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 23 卷第 4 期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9:;<=> %:<?

5667 年 8 月 !"#$%&’ "( )*+!+%, +%-...#.* "/ *0#1&.+"% -@A<B667

B)CD8)EF%&’()*+,G
HIJK
LMN
!!"#$%& ’(’$%&)*" "#$$""%

*+!B)CD8)OPQB)RGISTU!"VO$%&’()*+,.W"1)*2
3#X678)9:;O>Y)R!8)9:OZ[\S#X]^JK3)*_67GJK
O‘abcd@efd!"ghG67OZi^)RGjkl
,-.!%&’(mB)CD8)mB)Rmno%&
/01234,DBB+6 567894& 5:;34=66>E55>FG5667H64!66>5E64

目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许多小学语文教 标的差距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 $


师所接受#并把它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 然而#在一些建构主义实验校中#有些教师
教师正在从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一 在设计语文课时#对建构主义理论的理解存在偏
些教师由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解不够透彻# 差#很少考虑班内每个孩子的知识状况#其表现
难免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 $笔者试图针对 形式有 &
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些问 !"#$%&’()*+,-./0"1)
题进行探讨#以求与同行达成共识$ *23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
!"#$%&’()$*+,-./ 作一种学习形式#一种学习模式#或一种教学方
法 # 他们常采取 ’ 拿来主义 ( 的做法 # 喜欢套用他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把知识 人的课堂设计模式 # 以为这是 ’谦虚 (地向特级教
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而是学生自己对知识建构的 师%骨干教师学习$例如&一位教师作了)梅花魂*
过程 $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 % 存储 # 知识不能 的示范课#有的教师在自己班讲)梅花魂*时#照
完全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学习者对知识不是 搬示范课的设计模式# 设计的教学环节一模一
被动的吸收者#他们会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 学 样 # 教师语言也一句不差 $ 这显然没有考虑本班
生对外来的知识要作选择和加工#并在自己原有 学生原有知识情况 # 更没顾及本班每个学生学习
经验的基础上 # 通过自己对信息的加工理解 #建 的个性特点$
构新的知识 $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把原有的 建构主义固然有自己的教学模式# 也有一
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理解#新知 些 比 较 成 熟 的 教 学 方 法 #例 如 &支 架 式 教 学 %抛
识才能为每个学生拥有$因此#学习是个性化的$ 锚式教学 % 随即进入教学等 # 但这些教学方法只
每个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不一样#同是一个年 是大的教学框架 # 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
龄段的孩子原有的经验知识也不尽相同#他们吸 进行方法和细节的调整# 绝不可以原样模仿和
纳和消化的东西就不会一样 $ 教师要充分认识这 照搬$
一点#在上课前要调查学生的经验知识与教学目 !45 678)9:;<=>8?@8=A

!"#$%B667!68!68
&’()% 胡树鲜 !=8C6! "# 女 # 黑龙江哈尔滨市人 #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
>5
胡树鲜!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几个问题

!"#$%& /01230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掌握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实质"在从事建构主义实验研究时仍然不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过程 " 它的学习目的是
能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在设计教学目标 完成意义的建构 " 因此 " 建构主义关注教学过程
时"仅仅考虑教材的要求#教参的要求"苦心钻研 中的问题"关注所提的问题或设计的问题是否有
教材 " 理解教材设计的意图后就认为完事大吉 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
了 $他们的潜意识里仍然有这样的想法!%语文课 人类的各种智能活动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一种)问
程标准&既然规定了教学目标"每篇课文也有每 题解决 +" 因而 "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 显然
篇课文的意图和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只有研究 是十分重要的 ’ 目前 "基于问题式学习已被许多
和遵循"他们很少给自己班的学生设计自己的学 小学引用"并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由于小学生
习目标 ’ 思维有自己特点"语文学科又有其特殊性"在小
建构主义认为"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 学语文中基于问题式学习仍然存在浅表化#片面
终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学的内容所反映事物 化的误区 "提高问题的质量 "是解决问题 # 提高学
的性质#规律及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联系建立深刻 生认知能力的关键 ’
的理解’如果教师仅注意把握教材设计的教学目 ’56*7./-8%&9:-;<=>>?
标 " 而忽略学生能否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 "这 @ABCDE-FG23-;<H 例如"在学习革
种目标只是空中楼阁 " 学生可望不可即 " 对学生 命传统教育题材的课文时" 提出的问题只是")他
是没有意义的’ 从实际效果看"这节课并没有实 为什么这样做 +#)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 等问
现教学目标’ 题 " 而没有深究孩子们与作者怎样才能实现真正
’()*%+,-./01234 的沟通(又如"针对孩子们的作文雷同"有些老师
既然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的目标是使学 只知用各种描写来说明写作有多种手法" 却没有
生达到意义的建构 " 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而 让学生们认识)为什么会雷同+’ 诸如此类’
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不同"那么"教师在 建构主义的 ) 基于问题式学习 + 主要目的在
设计每一堂课时都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与新 于 " 如何综合地 # 创造性地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
知识的不同差距"并设想如何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 学者们研究证明"成功
搭建适合他们的桥梁 ’小学语文课的内容向孩子 的问题解决者"往往在从事定量分析前"首先建
们展示了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 " 其中有许多的知 构定性型问题(而问题解决不成功的原因"往往
识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诸如自然知识# 是因为建构的问题不是定性型问题 "而是局限于
历史知识等’加之"小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不强" 表面特征的问题 ’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务必吸取
学生的发展有明显不同"因此"每个学生在建构 他人的经验教训"使基于问题式学习真正达到目
知识时会出现种种不同反应 ’ 例如 ! 学习 % 落花 的"不走形式’
生 &"有的孩子赞同作者的观点 " 认为应该像落花 IJ6K%LAMNO;<P%QR STU
生那样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而市场意识强的孩 K%LA-4VWXY= Z.;<"[?\]
子认为" 也要像苹果和石榴那样努力宣传自己" -^ 例如 !针对 %深山风雪路 & 的问题仅是 !)老吕
他们说")不做广告" 别人怎么能知道你呢* +再 是怎样的人+#)老吕为什么不换一个工作+’在学
如 " 识字教学中如果不考虑学生识字量的不同 " 习以自然科学内容为主的课文时"提出的问题也
会使识字量大的学生厌倦识字 " 或使识字量少的 仅限于自然科学内容"如%奇妙的鲤鱼溪&的问题
学生无法把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 是!)鲤鱼奇妙表现在哪里*+)为什么叫鲤鱼溪*+
无法形成新知识的建构"以至于恶性循环"不熟 %爬山虎 & 中的问题 !) 爬山虎为什么掉不下来 * +
悉,不认识的字越来越多’ 我们的教师必须认识 简言之"有些教师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理解为
到建构主义的这些理念的深刻性 "让每个孩子真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仅是与作者在内容信息上的
正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 沟通"而忽略了它是一篇语文课文’%语文课程标
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 一 +’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素养 ! 除了培养孩子们的高尚情感 " 正确的价值 景 ! 这对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有困难 % 这时 !如果


观外!还要提高他们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 再现文本所叙述的内容!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
习作写作能力! 而我们的教师往往忽视后者!在 感觉!学生能通过表演"绘画"聆听"观看等领悟
引导学生提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针对课 作者的意图% 但不是任何课文都需要学生体验!
文的结构" 表达方法" 遣词造句等提出问题!例 有些课文内容反映的就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如
如 # 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主要观点 $ 课文中运 果再设计一些情境 ! 势必画蛇添足 ! 只是耽误时
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课文中如果不使用比喻的手 间 !对教学无助%
法好不好$ 这个词用得好不好!是否可以用其他 -.#/0$%(123+456789
词替换$ 只有对作者的写作的内容"写作手法全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情境教学的目的仅
面了解了!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长此 是表情!仅是激趣% 他们不能把情境教学与其他
以往 !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 教学目的结合起来 ! 例如不能与词语表达 " 遣词
造句等联系起来 !更不能与逻辑思维的锻炼联系
!"#$%&’()*+,-./0 起来!他们把情境教学仅仅当成形象思维的表现
形式% 受这些思想的局限!这些小学语文教师很
建构主义注重情境的创设!认为情境是一切 难针对情境创设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小学生!
认知活动的基础% 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根 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 他们注意力不集中 !观
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社会情境与教学情境 察问题不深刻 ! 且缺乏生活积累 ! 对抽象的知识
联系起来 ! 找到自己认识上的不平衡 ! 激发探究 理解困难! 如果在情境教学中引入一些问题!可
的兴趣 ! 达到新的意义的建构 % 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运用了 的培养!同时能激发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情境教学的方法!但运用中存在一些弊病!例如# 的兴趣 !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 因此 ! 小学语文
设计情境时只考虑学生感悟当时的情景!提高学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 ! 不但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 !
生学习的兴趣 ! 或把情境简单地理解为排演课 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思考! 有利于问题的提
文 ! 而不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问题的提出 !据此 ! 出!以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根据问
我们提出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题去探究! 搭建自己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桥梁!
!"#$%&’()*+&’", 达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 这样的语文课才有深
每个学科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每节课有每节 度 ! 也才能有利于小学生整个身心的发展 %
课的教学目标 ! 在设计情境时要充分考虑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 !要使情境教学的教学目标与这节课 !"#$%
&! ’ 郑 毓 信"认 知 科 学 建 构 主 义 与 数 学 教 育"上 海#
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不要使情境仅仅停留在让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学生感悟上! 这种情境只能使教学流于表面!情
&’ ’ ( 美 ) 大 卫*杰 纳*马 丁 著 ! 于 力 华 等 译 " 走 进 中
境教学应有更深层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 长春 # 长春出版社 $’(()"
一些课文有其特殊性 ! 例如 ! 距现代久远 !与 &) ’ ( 美 ) 莱斯特***斯特弗等主编 ! 高文等译 " 教 育
学生生活距离较远 ! 学生无法理解社会文化背 中的建构主义 "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 ./ 01(- "’ 2"’)&#+3&(4()5 650,/5/’&7&("’ 8*/"#9 ":


2*(’/)/ 8/73*(’; (’ <#(57#9 =3*"",)
+, -./01234
!"#$%&#’( + )*+%$,-./ 0#1$’,2#/,3 4#-5-/6 7/(,-,+,# .8 9*+%$,-./3 4#-5-/6 :;;;::3<&-/$=
>.)&#73&)?5.24676 8639.24: 24 ;<2=3<> 79.??@7 7.?/@A B?9/7 ?4 8.6 ;6<7?43@28267 ?B 8.6 ;/;2@7" C.6
9?478</982D27= 7.?/@A4 +8 E6 8<6386A 37 3 78/A> =?A6" -8/A6487 7.?/@A E6 ;32A =?<6 3886482?4 F.64 8.6
8639.24: ?EG6982D67 3<6 A672:46A" C.6 8639.24: ?EG6982D67 3<6 D3<2?/7 24 A2BB6<648 @6D6@7" C.6 A672:4 ?B
*<?E@6=HI376A @63<424: 7.?/@A 3D?2A /42@386<3@27= 34A 7/;6<B2923@4677" C.6 A672:4 ?B 728/382?47 7.?/@A
E646B28 8.6 A279?D6<> ?B 8.6 ;/;2@7"
@/9 A"#-)? 9?478</982D27=J5.24676 8639.24: 24 ;<2=3<> 79.??@7J;/;2@7JK4?F@6A:6 9?478</982D27="
!&’() * +"#
&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