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朱学佳 教学行动研究在双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行动研究在双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朱学佳

新孤工学院语言部 830008)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行动研究在双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而且通过该行动研究使双语教
师有意识地运用语义学理论来指导词汇教学实践.
关键词 教学行动研究 双语词汇教学

语 义学理论

教学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对 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

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①。其目的是使教师参与研究,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意识,
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成为学者型专家,提高教学效果。

语义学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其中包括:教案设计、
教学实践,观察思考,
分析
研究等过程。McNiff 把这几个环节描述为以下五个具体步骤:
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感受,
1、 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2、
制定、
3、 实施教学方案, 以期解决该问题。
评价教学行动结果。
4、
在分析、
5、 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 以便进行下一轮研究。②
现在,我们根据 McNiff 的这五个步骤,针对我们新疆的大学预科双语词汇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逐一进行印证探讨。
胡明扬先生在谈到外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时指出③:“
外语教学一向重视
语音和语法教学,但是,往往忽视语汇教学。词汇教学常常只限于一张生词表, 开讲课文以
前,教学生领读几遍而已。根据从易到难的原则,生词表上的单词一般只给出一个最基本最
常用的意义,以后再出现这个单词,尽管意义和用法都不同,也往往就不算生词了。这样词汇
教学就等于教生词,很少有其它内容。生词表上的注释一般都采用对译的方法, 而且往往是
一对一的翻译。采用这种方法教语汇, 久而久之,
就在学生中养成外语和母语的词汇之间一
种一对一的印象,而一旦学生养成这种错误印象,对外语教学十分不利。”我们认为胡先生提
出的针对外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间题, 在我们新疆的大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中同样存在,只是
程度略有轻重不同而已,而且我们使用的教材编篡体例也同胡先生的论述基本一致。
. 40 ・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版)
一 ~ 一- 一一. 一~ - ”~ ~ - 一. _ _ …
2001 年第 2 期

汉语的语汇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相对于语音与语法,
它又总是处于一种变化过程中,

同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把课文中出现的每一
个 词讲解透彻,
使母语非汉语的民族学生能从汉语的角度来理解、掌握、
运用,并不是一件
十分容易的事。
在大量的语言词汇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民族学生对于民汉词汇中一对一可以直接对
译的词汇掌握得比较好,而对于一些有(象) 征( 比) 喻意义、
联想意义和超常搭配的词或词组
理解得不到位,掌握得不准确。针对这些!p7题,我们查阅了大量语义学理论方面的著作, 用理
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一般语义学把语言分为语言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两大类 , 语言的表层
意义又称为静态语言义,它包括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语气意义、逻辑意义等;语言的深层意
义又称为动态言语义,它具体包括修辞意义、 隐含意义、 交际意义、言外意外、文化意义、联想
意义、色彩意义等。
通常语义的表达与语义的理解都与语义的层次功能有关, 一般情况下,汉
语的表层意义是理解的基础,但在具体情况下, 如一些超常词语搭配, 汉语的理解关键在于
汉语的深层意义,因为汉语的深层意义往往最终反映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表达特点, 或者
说,
汉语的语义特点更多地体现在汉语的深层意义方面, 所以它是汉语交际解码的关键部
分。
通过以上语义学方面的理论, 我们就可以把一些大量的学生搞不懂或不太懂的词语讲深
讲透。
1 、养病 : 因病而休养。
2 、拜年 : 因为过年而向亲友礼拜道贺。
黄袍 马褂
3 、・ 高贵
人老 珠黄
・ 衰败

白眼看人: 白: 指傲慢 。
4、
牛脾气:表示人性格倔辈或固执。
5、
钻牛角尖 :表示人头脑不灵活。
吹牛 :表示人 自负。
多如牛毛:表示数量多。
对牛弹琴 : 表示无知。
老黄牛:表示默默奉献。
鉴于汉语的这种重意念的思维和表达特点, 我们在具体讲解词语时, 也可以把它们放到
具体的语境中去,即放在课文中讲解, 挖掘词语的深层语义, 把每个词语负载的文化、语言信
息找出来,理解语义的核心。这样做的结果, 往往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每个词的表层与深层语
义,
而且还常常连带地记住了许多语句、 篇章内容。
汉语的这种“意含”特点,有时还要受到多种语境的制约作用, 如上下文语境(在语言内
部,
各个语言单项, 即同一层次的语言单项之间及不同层次的语言单项之间相互制约, 共同
构成了语言统一体— 语句、 语段、
语篇) 。情景语境( 即时即景的,对纯语言交际起辅助甚至
替代作用的非语言因素, 即情景语境, 它与言语共同构成了语言交际活动) 、社会语境(在语
言交际活动中,交际参与者所具有的社会背景和交际中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因素, 即社会语
境,也是影响制约语言的主要因素) 、文化语境(在语言交际活动中, 交际参与者所具有的文
・4 1 。
朱学佳 教学行动研究在双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化背景和交际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即文化语境,
主要制约交际参与者的语言心理、 语言行
为、
语言认知与语言认同。例如:语言交际活动中的语言禁忌、文化语词的适用与理解、 文化
客体的认同、
文化符号对语言符号的替代、宗教交际特征、民族交际特征等方面) 。
这样,我们
把词语放在这种大的语言文化背景中去理解掌握,学生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单词、语
句、篇章,而是潜移默化地养成了用汉语去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的习惯,达到了我们词汇教学
的最终 目的。
评价:教学行动研究增强了教师对教学的自我反思意识,
能够有意识地用最新语言学理
论指导教学实践,
印证理论,并且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增加了教师的理论修养,
活跃了课堂
气氛,
有效地改善了双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结 语

教学行动研究作为语言教学实践的一种模式,近年来逐渐在我区展开,它解决了语言学
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学实践的最佳行为
模式,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这对教师的自我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参 考文献

《外语教学与研究 》 1995 年第 2 期, 吴宗杰《 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


McN ,ff ,J 1998,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Macmillan Education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年第 10 期, 胡明扬《外语教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语言文字应用》2000 年第 4 期, 韩彩英《语境的制约功能及其表现形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7 年第 4 期,
张建伟《反思— 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

丁 I T I~

(上接第 37 页)文化是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是革命的对象,都是应当废除的。不把
这些东西打倒, 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
二十世纪中叶至八十年代以前, 儒家思想在大陆基本上退出了现实的舞台。 这一方面是
由于儒家思想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与现实的不适应性, 另一方面是由于经“五四”批判之
后,儒家威信确实己大大降低。八十年代以后, 人们发现东亚几个儒家烙印较深的国家和地
区在经济上实现了腾飞, 人们又将其成功归功于儒家文化,于是一种新的儒家思想在大陆重
新盛行起来, 并期望这种新思想对大陆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这种新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发展
是有作用,
但不能将它看作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
它们在相当程度上
己市场化了,所遵循的游戏规划是物质的、经济的,而非思想的、观念的,否则便不能解释中
国在近代的滞后。
孔子所倡立的儒学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谁也无法不认的影响。 但并不能
由此就断定今天一定要恢复儒学的统治地位, 事实上,
当今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儒家思想应集
中于其教育伦理思想,而非政治思想,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 不可
随意拨高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只有采取批判的态度才能发扬儒家思想的精髓, 相反,那种
对儒家不加析地赞扬,只能从内部腐化儒家思想。
・4 2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