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战伤的急救模式与策略 谢雄 PDF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DOI:10.14172/j.cnki.issn1671-4008.2009.08.

048

实用医药杂志 2009 年 08 月第 26 卷第 08 期 Prac J Med & Pharm.Vol 26,2009-08 No.08 · 71 ·

特种医学
飞行员战伤的急救模式与策略
谢 雄 侯方高 张 彬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山东青岛 266071 )

[ 关键词 ] 飞行员 跳伞 急救
[ 中图分类号 ] R826:R855 [ 文献标识码 ] B

新军事变革下的空中作战特点在作战环境、作战模式等 常水平,可能会增加早期病死率 [3]。


方面出现的重大调整, 必然导致战创伤救治发生新的变化。 1.2 急救时间 传统意义上的黄金 1h 为创伤后 1h。 “新的黄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相比,美军在伊拉克 金 1h” 指在手术室里的创伤患者出现生理极限即体温不升、
战争中第一次将死伤比降至 10% 。 但高科技空中战争更加 [1]
酸中毒、凝血障碍三联征之前的一段时间。 此期对患者若能及
残酷,伤情更加复杂,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比例明显增加,尤其 时处理,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Blackwell 对美国一人口 620 000
是大大增加了遇险受伤飞行员救治的难度。 值得重视的是, 的城市医疗急救系统的反应时间,即接到呼救电话到抵达现
在伊拉克提供前线救援的美军医护人员的比例较以往战争 场的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处理,发现若急救反应时间少于
明显下降,这一切都与新军事变革下的军事医学创新有着密 5min ,则急救成功率远超过 5min 者。 故伤后 10min 又被称为
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多发伤伤情复杂,常伴有休克、感染、严 “白金 10min ”,比“黄金”更重要。 “白金 10min ”期间若伤员出
重低氧血,极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 病 死 率 高 ,给 医 疗 救 护 血被控制,窒息被有效预防,即可避免患者死亡。
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3 现场急救模式 关注 飞 行 员 的 生 命 安 全 、 最 大 限 度 的
1 急救模式 减少伤亡,体现了军事医学以人为本的观念。 美军在伊拉克
1.1 启用新的救护器材 二 战 以 后 的 局 部 战 争 表 明 ,30%~ 战 争 前 即 组 建 了 一 批 高 度 机 动 、编 制 精 简 的 随 军 “战 地 机 动
60% 的阵亡原因是严重失血造成的,其中 50% 阵亡人员是可 外科队”,每个“战地机动外科队”由 5 人组成(其中包括外科
以 挽 救 的 ,但 是 因 为 失 血 过 多 ,伤 员 在 被 送 到 救 治 机 构 之 前 医师 2 名、麻醉师 1 名、急救护士 1 名、呼吸技师 1 名),携带
就已经死亡,这表明有效止血是降低阵亡率的关键因素 [2]。 世 全 套 急 救 手 术 设 备 ,在 战 区 内 快 速 机 动 ,战 争 中 紧 随 作 战 部
界各国对止血措施的研究都十分重视,已经开发使用于临床 队 靠 前 配 置 ,在 第 一 时 间 内 为 伤 员 实 施 各 种 救 命 手 术 ,大 大
的止血措施包括止血带、止血绷带、加压包扎、钳夹止血以及 提高了战场救护效果并降低了伤死率。 伤员经紧急处置后空
生物止血胶等系列产品。 新型止血带仍是主要研究内容之 运至战区空军基地,快速转运到战区外或美国本土医疗机构
一。 新型止血带体现 3 个特点:一是带有计时报警装置,提醒 完成其最终治疗,全程实施监护与救治。
伤员和救护人员及时取下止血带,以避免对肢体造成不可逆 1.4 注重机动保障, 合理 设 置 医 疗 后 送 体 制 卫勤保障机
损伤。 二是可单手操作,便于单兵自救。 三是产生不均衡的压 构 保 持 高 度 机 动 灵 活 、快 速 部 署 、迅 速 展 开 ,及 时 救 治 伤 员 。
力 ,只 在 出 血 部 位 产 生 较 大 压 力 ,尽 可 能 保 证 肢 体 的 血 液 通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卫勤系统周密细致地组织了 3 个
畅。 局部止血还包括高分子吸水材料的研究,如生物止血胶 阶梯的伤员救治计划:一是战地初步救护。 二是在卫生排和
能够在 1~2min 内控制大血管出血, 目前一些国家已装备部 卫生连的初步分类和救治。 三是在莫兹多克医疗基地的专科
队。 系统止血剂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如重组人活化 救治和恢复治疗。 危重伤员则用救护直升机直接后送至北高
凝血因子(raFⅦ )的止血作用使创伤伤员和手 术 患 者 的 输 血 加索军区医院或总部医院。 伤员一般在受伤后 15~20min 即
需求量下降了 6 倍,对野战输血医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血液 可 得 到 战 地 初 步 救 护 ,2~3h 内 得 到 优 良 医 疗 救 护 和 专 科 治
代用品、血液制品和输血的研究:据统计,总伤亡人数中 20% 疗。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在此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伤员的伤
~30% 的伤员需要输血, 这与严重战创伤和失血性休克 的 比 死率仅为 1% 左右。 在美军,陆军师以下的救护装备均实施模
例基本吻合,早期输血是降低失血阵亡率的最主要手段。 但 块 化 配 置 ,建 立 各 种 应 急 机 动 快 速 反 应 小 组 ,随 时 为 作 战 部
是现在应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在运输中的耗损达到 80% ,如何 队提供支援。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设置了 5 级医疗后送阶
降低耗损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目前对冻干红细胞、冻 梯 :第 一 级 为 战 斗 部 队 卫 生 兵 和 所 属 卫 生 队 ,其 职 责 是 采 取
干血浆和冻干血小板的保存试剂及相关生理参数的研究也 紧急救生措施,稳定伤员的病情;第二级为师级救护机构,负
正在深入。 冻干血液制品具有便于运输、性能可靠、作用确定 责对伤病员进行周密检查,并根据伤情确定后送还是进一步
以及损耗低的优点, 美军计划于 2008 年前装备冻干血浆等 治疗;第三级为美军在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境内建立的野战
系列血液制品。 对于早期补液是否有益目前尚有争议:若早 机动医院,以及海上部署的医院船,提供创伤高级生命支持、
期 补 液 ,则 可 造 成 转 运 时 间 延 迟 ,易 再 出 血 ,从 而 增 加 失 血 ; 简单外科手术和住院的治疗项目;第四级为美军设在德国和
若 不 进 行 早 期 补 液 ,那 么 器 官 缺 血 ,送 达 医 院 前 就 可 能 因 低 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基地医院,负责接受从伊拉克后送的伤
血容量性休克而死亡。 有研究报道,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在彻 病员;第五级为美国本土的医疗机构,负责收治伤势严重、需
底止血之前,快速、大量的液体复苏,尽可能地将血压恢复正 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伤病员。
· 72 · 实用医药杂志 2009 年 08 月第 26 卷第 08 期 Prac J Med & Pharm.Vol 26,2009-08 No.08

2 创伤救治策略 医疗资源。 增效碎片武器、燃烧空气和热压冲击波武器、激光


现在高技术空战的特点与信息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精确 武 器 、定 向 能 武 器 以 及 贫 铀 弹 等 ,仍 是 各 国 高 技 术 与 常 规 武
制导和高效能武器的结合是现代化战争的显著特点之一。 俄 器研究中的重点,弹道伤仍是最重要的致伤机制,颅脑伤、烧
军总结 20 世纪后半期的战争行动,与车臣战争相比,车臣战 伤以及眼伤明显增加。 战场实施初级紧急处理和复苏,快速
争 轻 伤 员 增 加 50% , 头 颅 伤 增 加 30% ; 伤 员 中 复 合 伤 占 实施空运后送到确定医疗机构, 后送途中保持不间断治疗,
28% ,多发伤占 20% 。 在车臣战争中轻伤占 38% ,平均治疗时 即所谓保持各级战伤救治的连续性,已经成为战创伤救治研
间 20d ;中度伤占 27% ,平均治疗时间 60d ;重度伤占 28% ,平 究中的热点问题。
均治疗时间 60d 以上;危重伤占 7% 。 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2.3.2 依据未来空战环境的特点 研发适合我军战创伤救
颅脑损伤和急性大出血。 历次战争的经验表明,按伤情分类 治 需 求 的 卫 生 装 备 :我 国 地 域 广 阔 ,面 临 着 复 杂 的 国 家 安 全
实施不同的救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形 势 ,针 对 海 岛 作 战 、高 原 作 战 、寒 区 作 战 等 不 同 的 作 战 环
2.1 轻、中度伤员的救治策略 造 成 轻 、中 度 伤 员 失 去 战 斗 境, 战创伤救治的原则都必须有周密的策略和卫勤保障设
力的常见伤情为急性失能性组织损伤、急性出血和急性不可 备。 新军事变革对野战卫生装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化
控制疼痛,主要为盲管伤、穿透伤和炸伤。 海湾战争以来的统 上,例如:开发战场伤员救治的医疗数字化系统,包括未来士
计 数 据 表 明 ,创 伤 严 重 度 评 分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为 兵生理检测系统、远程医疗咨询与会诊、新型装甲救护车、救
1~12 分的轻、中度伤员约占伤员总数的 50% 以上。 提高伤员 护直升机以及数字化野战医院等。 同时实施海陆空全方位保
的 自 救 和 互 助 能 力 ,使 轻 、中 度 伤 员 不 依 赖 于 后 方 医 疗 支 撑 障体系的标准化、系列化以及卫生装备配置的模块化。
条件而保持“持续作战能力(Persistence in combat ,PIC )”,以 2.3.3 整合资源,提高战创伤救治的效率 按照提高战斗力
减少对后送和医疗卫生的需求,对提高战创伤救治水平是非 的 标 准 和 要 求 ,立 足 国 情 ,吸 收 和 借 鉴 发 达 国 家 信 息 化 军 队
常重要的。 美军在 2002 年启动“PIC ”研究计划。 PIC 强调三 和职业化军队建设卫勤保障体系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压缩规
个 观 念 转 变 :由 医 疗 为 中 心 向 伤 员 自 救 为 中 心 的 转 变 ,完 成 模,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理顺关系,逐步形成与完
军 事 卫 勤 准 备 ;加 速 伤 员 的 创 伤 愈 合 能 力 ,保 持 伤 员 持 续 作 善具有中国军队特色的卫勤保障体制。 以信息战特征和高科
战 能 力 ; 通 过 技 术 整 合 使 PIC 研 究 成 果 与 士 兵 战 斗 平 台 融 技武器致伤特点为前提,确保卫生资源的高效化。 高科技战
合。 PIC 的具体目标:使用 自 救 技 术 的 伤 员 是 目 前 的 10 倍 , 争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可出现大量人员伤亡(几分钟至几个
组织修复率增加 5 倍,伤后 96h 通过自救和互救仍具有战斗 小 时 参 战 人 员 伤 亡 可 达 40%~60% )。 武 器 装 备 的 高 效 多 元
能力,加速恢复,尽早出院,达到降低医疗后勤负担 60% 的目 化,常常使多种致伤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复合伤、多发伤增
的。 多,伤情严重复杂。 因此,要求卫勤保障体系必须高效化。
2.2 严重多发伤飞行员 救 治 策 略 严重战创伤救治的重点 参考文献
是现场首次急救,在止血、镇痛、伤口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1 杨顺秋 . 未来战争与战时特点及其对策 . 人民军医 , 2003,45 (1 ):

建 立 静 脉 输 液 通 道 、输 液 等 基 础 上 ,将 气 道 管 理 和 静 脉 快 速 3.
输液技术前伸到战场第一线。 遵循“超前配置,突出急救,加 2 谢 雄, 候 方 高, 翟 永 平, 等.突 发 军 事 空 难 医 疗 应 急 援 救 体 系

快后送”的无缝隙救治原则。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伤员在“黄金 的建立与完善 . 实用医药杂志 , 2006, (10 ):476.


3 谢 雄, 刘 印, 田 迎 军. 战 时 飞 行 员 弹 射 跳 伞 损 伤 特 点 及 救
1h ”内救治成功率最大。 “黄金 1h ”的概念被理解成进行创伤
生 . 实用医药杂志 , 2006,23 (7 ):156.
复 苏 的 最 快 速 度 及 有 效 性 ,对 战 创 伤 救 治 来 说 ,最 终 目 的 就
4 刘 彬, 江 岚 . 浅谈未来空降作战伴随救护的特点和要求 . 解
是缩短受伤至手术的时间。 现代战争经验告诉我们,由于伤
放军护理杂志 , 2005,22(5):98.
员 后 送 时 间 延 长 ,难 以 实 现 在 “黄 金 1h ”内 实 施 抗 休 克 的 系
5 张 国 民. 高 技 术 局 部 战 争 对 卫 勤 保 障 的 影 响 与 要 求. 第 四 军 医
统治疗。 要提高战创伤救治能力,必须侧重两个研究重点:一
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 2003,25(3):116.
是医疗资源前置靠近战场;二是发展战场和后送途中的救治 6 石 敏. 高 技 术 局 部 战 争 的 护 理 特 点 及 管 理 探 讨. 解 放 军 护 理
技术。 杂志 , 2003,20(7):91.
2.3 注重高新技术的运用 在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应用卫 7 王 政 , 伍瑞昌 , 王运斗 . 野战卫生装备 20 世纪的回顾与 21 世
勤 C4I 系统,大大提高了卫生资源效能,使伤员得到及时、有 纪发展展望 . 医疗卫生装备 , 2001,1:1.
效的救治和后送,并在后送中保持治疗的连续性。 目前一些 8 Brambrink AM, Koerner 1P. Prehospital advanced trauma life
国家陆续建立野战远程医疗系统开发士兵生理监测系统,配 support, how should we manage the airway, and who should do
备新型装甲救护车、 救护直升机以及医疗船等高技术装备, it. Crit Care, 2004,8(1):3.

实施全维立体保障。 大量高新技术的应用显著降低了阵亡率 9 谢 雄 , 安效忠 , 田迎军 . 1759 例跳伞伤致伤因素分析 . 解放军


预防医学杂志 , 2004,2(3):53.
和伤残率,同事减少了医务人员和医疗资源进入战区带来的
10 姜 小 国. 高 技 术 常 规 武 器 伤 基 础 医 学 和 战 就 技 术 器 材 研 究 进
直接损失。
展 . 人民军医 , 2004,47 (8 ):490.
2.3.1 注重空战中多发伤创伤理论研究的创新 准确把握
11 安瑞卿 , 罗永昌 . 国内外空军卫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航空军
新军事变革形势下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
医 , 2002,30 (1 ):23.
制定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战创伤救治策略, 支持军队全维作
[ 收稿日期:2008-11-07] [ 本文编辑:羡秋盛 ]
战 ,同 时 在 提 高 战 创 伤 救 治 效 能 的 前 提 下 ,最 小 限 度 地 占 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