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SET 6(HALUS)

现代文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小时候随母亲上街,母子俩总会比同时出门的邻居早到菜市场。我们从不顺着大路走,
更不爱用斑马线和天桥。母亲最是会打算。“喏,从这边到那边,至少得走一分钟。阿弟呀!
你手脚灵巧,从栏杆爬过去得了!”她自己也应声跨了过去。母亲每天总忙得漏吃一二顿饭,
也就比一般中年妇女轻盈,加上“训练有素”,手一撑,跳过及腰的围栏,根本易如等闲。
孩子们渐渐长大,父亲的生意开始赚得多,家里生活水准大大提高,也就买起汽车来。
母亲不再走路上街,当然也没再表演“跨栏”。我念小学,一直到初中,年幼时过马路的习
惯还保留着。就在中四那年,同学广生被车撞得脚骨碎裂,听说是从街上的围栏跳下来时给
货车碰到。结果,锯了一边脚,每天倚着拐杖。自此,我对“跨栏”敬而远之。
近年,自己加入有车阶级行列,不知不觉对街上的“爬栏”、“跨栏”高手起了恶感。
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忽地窜出一个人影,来个紧急煞车,不禁憋了一肚子气,不停下来么,
难不成搞出第二个广生来!街上永远不乏此道中人。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略为笨重的中年人,
初出茅庐的儿童,老当益壮的老年人,围栏周遭一直都是热闹的。
母亲已届不惑之数,身子日形瘦小,简直皮肉见骨,精神更是一年比一年差,医生说,
必须做些轻便的运动。那天,带母亲上街散步,她见到围栏对面一间药铺,嘴里念着:“阿
弟,我去前面买些参。”
说罢手已扶住栏杆。我忙阻止:“阿妈,走那边吧!”到底人老了,没能翻过去,我倒
松了一口气。不经意地眼光飘到远处的围栏。一个残废者正靠着围栏休息,然后缓缓把拐杖
放到另一面栏,吃力地压着围栏的横柱,把身体一弹,过去了,重新拿起拐杖,支在腋下,
一跛一跛地横过马路。我转回头,母亲正小心地钻过围栏的空隙。啊!清瘦了的母亲竟能穿
过半尺宽的栏格。何时,方才越栏的跛子已走至我们旁边。我下意识地看他一下,他的眼睛
居然也盯着我。我不由得多看他一眼,脑海忽地闪出一个名字……“广生!”
(张依萍《跨栏高手》)

1 作者为何最后没有再跨栏过马路了? [4 分]
2 “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略为笨重的中年人,初出茅庐的儿童,老当益壮的老年人,
围栏周遭一直都是热闹的。” [5 分]
(i)这句话带出什么讯息?
(ii)这一个句子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3 你认为母亲是跨栏高手吗?为什么? [5 分]
4 试评价广生。 [5 分]
5 试理解作者以“跨栏高手”为题的用意。 [4 分]
6 “我们从不顺着大路走,更不爱用斑马线和天桥。” [3 分]
试举出上述复句的类型。
古韵文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①。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②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③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④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杜甫《负薪行》)
注释:
① 咨嗟:悲伤叹息 。 ② 鬟:未婚女子的发式。
③ 射利:赚钱 。 ④ 褊:狭小 。

1 为何夔州女人年近半百都找不到归宿? [3 分]
2 夔州有什么对当地妇女有什么不公平的风俗习惯? [4 分]
3 诗中妇女靠什么维持生计? [4 分]
4 诗中抨击了什么社会现象? [4 分]

名句精华
回答下面有关名句的问题。

1. “犬守夜,鸡司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上面的空白处,写出名句的原文。
(b)以上名句劝勉人们要有怎样的处事态度?

2. “破屋更遭连夜雨,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上面的空白处,写出名句的原文。
(b)以上名句反映人们面对怎样的处境?

3. “____________________,月到中秋分外明。”
(a)在上面的空白处,写出名句的原文。
(b)以上名句形容人们怎样的心情?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4. 根据上面的名句,出来社会工作最需要的是什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根据上面的名句,壮士必须有怎样的精神?

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6. 名句中的“倾”是什么意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 名句中的“破”是什么意思?

8. 写出下面句子中的含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9 写出下面名句的含义。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10 写出上面名句的含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现代文理解参考答案
因为广生跨栏过马路时遇车祸,脚跛了(2), 4
1
让他意识到跨栏是危险的行为。(2)
(i)很多不同年龄层人还是跨栏过马路,人民没有意识到这是危险的。(3) 5
2 (ii)排比(2)
是。她年轻时跨栏过马路,还教自己的孩子。年纪大了没力气跨过栏子居然从栏 5
3
格间穿过,还是不顾生命危险地用捷径过马路。(5)
不知悔改/执迷不悟/无视交通安全/无视生命安全(2), 5
4
因跨栏遇车祸残缺之后还拖着不方便的脚继续跨栏。(3)
高手原是赞誉(1)。那些跨栏高手无视生命危险,是该被指责的(1), 4
5
在这里用“高手”是反话/贬义,主要是讽刺(2)他们。
6 递进复句。(2) 3

古韵文参考答案
1 村里男丁都去打仗了(3)。 3
2 當地的風俗習慣是男人坐享其成,而女人忙碌地工作。(2) 4
應對接待都由女的主持。(2)
3 卖柴(2),背盐(2) 4
4 妇女受到不公平对待(2),她们常年劳动(1),生活困苦(1),没有婚姻生 4
活(1)
《负薪行》 杜甫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⑴。
更遭丧乱嫁不售⑵,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⑶,应当门户女出入⑷。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⑸。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⑹。
筋力登危集市门⑺,死生射利兼盐井⑻。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⑼。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⑽?

注释:
⑴半华:斑白,见得是老处女。四十五十:是说有的四十岁,有的五十岁。
⑵嫁不售:即嫁不出去。
⑶土风:当地风俗习惯。重男轻女,故男坐女立。此以下四句是统说一般妇女
们,不 专指未嫁的老处女。
⑷“应”:一作“男”,“应当门户”:一作“应门当户”。下即写妇女出入操
劳的事情。
⑸十犹八九:即十有八九,见得极普遍。应供给:供给一家生活及缴纳苛捐杂
税。
⑹此以下四句:复承前处女而言,因未嫁,故犹结双鬟(这是处女的标志);因
穷,故野花山叶与银钗并插。
⑺登危:是说登高山去打柴。集市门:入市卖柴。
⑻死生射利:不顾死生的去挣点钱。负薪之外,又负盐,所以说兼盐井。
⑼石根:犹山根。
⑽巫山:在长江边巫山县(今重庆巫山)境,属夔州。昭君:王嫱字昭君,西汉元
帝时宫女,后嫁匈奴。

参考译文:
夔州的处女头发都已经斑白了,四五十岁了还没有丈夫。遭遇了丧乱更嫁不
出去,一辈子只能留着遗憾而悲叹。当地的风俗是男的坐享其成而女的立地侍
候,男的在屋里当家,女的出入操劳。女子背着柴火回来是极为常见的,卖出去
的钱要供给一家生活和缴纳税务。到老了仍然是双鬟垂到颈部的处女打扮,野花
同银钗一起戴在头上。竭尽全力上山砍柴和去市场卖柴,为了谋取小利不顾生
死,还要去盐井运盐。她们终年劳累,面带泪痕,衣单体寒,困居在偏僻的山脚
下。如果说巫山一带的妇女天生粗丑,那么是不可能有王昭君的。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年)暮春,杜甫游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到夔州
(治今重庆市奉节县),这首诗大概是杜甫到夔州后不久所作。杜甫在夔州看到
下层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和土风民俗,感慨万千,写下了《负薪行》。

赏析:
《负薪行》写夔州一带的农村妇女的悲苦命运。由于战乱,男丁稀少,许多
妇女四五岁尚未嫁人,一生抱恨,心中常叹;由于土风贱女贵男,妇女们要外出
谋生挣钱,负薪换钱成为生活手段。诗人看到这些负薪农妇老来仍梳着未嫁女的
发型,除了负薪赶集还得贩盐谋利,一个个因困苦而容颜苍老,外人常说这里村
妇奇丑,可是美人王昭君的故乡就在这里,可见正是离乱的时世和鄙陋土风及艰
难生活造成了负薪女的悲剧命运。

名句精华参考答案
1a a 苟不学,曷为人
b 尽自己的本分
2 a 漏船又遇打头风。
b 祸不单行
3 a 人逢喜事精神爽。
b 振奋/舒畅
4 谋生的技能
5 视死如归/准备牺牲
6 倾覆
7 透彻理解
8 比喻要获得珍贵的东西或真正的学问,必须经历磨练和艰苦的努力。
9 比喻某人的阴谋或野心,已为人所共知。
10 比喻劝人不要追悔以往的过失,应该展望未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