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水利土木科技資訊-60 期

工程科技資訊/新知 4-CV-60

填方邊坡擋土牆
鄒瑞卿
中興公司大地工程部 工程師

前言
填方下邊坡須設置擋土牆以穩定路基。於
民國 102 年 8 月 20 日至 8 月 22 日輕 設計以及施工時,至少應考量下列五項內
度颱風潭美襲擊台灣並帶來驚人雨量,除 容:
各地有大小不一之淹水與災情外,同時造 (1) 填土夯實效果
成中山高速公路五股楊梅段拓寬路段北上 (2) 地下水位變動
南崁往林口方向,約 45.15 km 到 45.18 km (3) 填土界面處理
路堤段發生 3 處裂縫;其中最長 1 處在內 (4) 地形效應
側車道,長達 30 m、寬約 1 到 2 cm(如圖 1 (5) 擋土牆排水設計
所示)。
經專家學者現地會勘後,初步判定地
下水過高為造成此路堤出現裂縫之主因(詳
見圖 2 所示)。初步評估將採取打設抽水
井、從擋土牆鑽孔引水以降低地下水位,
避免填土路段繼續發生裂縫。現正委託專
業單位辦理鑑定及提出因應對策評估改善
裂縫問題。
有鑑於填方邊坡擋土牆為國內拓寬道
路常用之方式,本文將從設計與施工之角
度進行概念性探討。

填方邊坡擋土牆

填方邊坡常出現於經過丘陵區或是山
圖 1 五楊段 45.15 km 到 45.18 km 處裂縫
嶺區之公路(詳見圖 3 所示),當公路用地
(照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寬度不足或是填方邊坡坡度過於陡峭時,

2014 年 12 月 55
填方邊坡擋土牆 鄒瑞卿

發生裂縫原因 : 雨水入滲使路堤填築區地下水位上升,因
擋土牆排水不良,導致地下水位過高,因而造成路面裂縫。
路堤填築區
中山高 裂縫地點
排水溝 五楊段北上45K+150~180
RC擋土牆

排水孔
地下水位上升 (排水效果
雨水入滲
不佳)
填土區

鋪石溝

圖 2 五楊高架裂縫剖面圖(資料來源:聯合報、國工局)

圖 3 填方邊坡公路斷面參考圖(參考交通部公路路線設計規範)

56
水利土木科技資訊-60 期

4 所示)
填土夯實效果
由圖 4 可知道,90%之最大乾單位重
填土夯實之目的為改良土壤之工程性 可出現在 OMC 的左側或是右側,當含水量
質,包括土壤強度與沉陷量。良好之夯實, 位於 OMC 左側時,此種夯實稱乾側夯實;
可增加土壤強度以提高基礎之承載力,減 當含水量位於 OMC 右側時,此種夯實稱濕
少填土非預期之沉陷,增加土堤邊坡之穩 側夯實。
定性。 乾側夯實與濕側夯實填土工程性質比
當填土依設計位置與高程堆置後,若 較如表 1 所示,由表 1 可發現,乾側夯實
含水量不足時需加水至填土中並開始夯實 填土與濕側夯實填土工程性質,於不同工
之動作。加水於填土之目的為潤滑土壤顆 程目的下各有其優缺點,因此採用何種夯
粒,使土壤顆粒滑動至緊密搗實位置,在 實應依照實際工程所需之工程性質選用。
此情形下,當土壤含水量增加時,夯實土 例如:為避免填土夯實後因土壤泡水而造成
壤之單位重亦增加,當含水量超過某一界 其強度減弱或是造成濕陷現象,此時填土
限時,含水量之增加反而降低單位重,這 夯實應採用濕側夯實。
為水分佔據原本為土粒之空間所造成;最 針對路基填土工程,交通部高公局與
大乾單位重(γdmax)時所對應之含水量為最 公路總局對於路基填土夯實之含水量要
佳含水量(OMC)。土壤之夯實程度以乾單 求,規定含水量約略等於最佳含水量或是
位重為量測依據,一般要求夯實後之乾單 高於最佳含水量 1~2%,屬於較偏濕側夯
位重須到達 90%之最大乾單位重。(詳見圖 實。

圖 4 土壤夯實乾單位重與含水量關係圖

2014 年 12 月 57
填方邊坡擋土牆 鄒瑞卿

表 1 乾側與濕側夯實填土工程性質表 與水關係密切,為避免因地下水位抬升造
成填土泡水軟化、濕陷與膨脹,填土夯實
工程性質 乾側夯實 濕側夯實
採用濕側夯實較為合宜。此外,地下水位
強度(未泡水) 較高 較低
抬升將增加作用於擋土牆上之水壓力,降
強度(泡水) 較低 較高
壓縮性(低壓力) 較小 較大 低擋土牆之穩定性,因此擋土牆應設置洩

壓縮性(高壓力) 較大 較小 水孔與水平排水孔配合透水濾料以降低地
下水位。
泡水膨脹性 較高 較低
滲透性 較高 較低 填土界面處理
*
濕陷性 容易發生 不易發生
*
濕陷性:土壤中含水量急速上升,土壤暫態結 填土邊坡與原地形界面處理可分為兩
構破壞使土體產生沉陷現象。
部分,第一部分為移除邊坡表面植生與鬆
動土石後,將邊坡表面打毛增加邊坡與填
地下水位變動
土間之接合面積與摩擦力;第二部分為將
圖 5 為邊坡填土前與填土後遭遇暴雨 邊坡表面開挖成階梯狀,除提供夯實機具
時,地下水位變動之示意圖。填土後暴雨 平坦工作面外,夯實機具施加之能量可均
時之地下水位,由於受擋土牆之阻擋將會 勻分布於填土。因夯實能量與填土之夯實
升高,填土之性質又受地下水影響甚鉅, 度有直接關係,夯實能量均勻分布可確保
因此需考量地下水位變動對填土以及擋土 各區域之填土夯實度不會差異過大,以及
牆造成之影響。 避免填土過度夯實。圖 6 為填土與邊坡界
由表 1 可知,填土夯實後之工程性質 面處理示意圖。

填土前
填土後 暴雨情況水位
暴雨情況水位

填土
擋土牆
排水孔
水平排水管
透水濾料 現地邊坡
圖 5 填土前後邊坡遭遇暴雨侵襲下地下水位圖

58
水利土木科技資訊-60 期

填土

現地邊坡
圖 6 填土界面處理示意圖

H1 填 H2

現地邊坡
圖 7 地形效應示意圖

一般擋土牆設計,除了滿足擋土牆整
地形效應
體穩定性以及設計足夠之擋土牆結構體強
填土經過夯實後可減少大部分之沉陷 度外,擋土牆排水系統亦為擋土牆設計的
量,但仍有部分比例殘餘沉陷量會在完工 重點之一。依據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第 261
後出現。由圖 7 可知,不同區域填土高度 條之一規定,擋土牆除透水性較佳之疊式
並不相同(H1 ≠H2),因此殘餘沉陷量不相 擋土牆外,均應設直徑 5 cm 至 7.5 cm 之排
同,將造成路面之差異沉陷,當差異沉陷 水孔,每 2 m2 至少一處。在滲透水量多或
過大時可能使路面開裂產生裂縫,此一現 地下水位高之地區,則應增加水瓶排水孔
象稱為地形效應。因此設計不同填土區域 及在牆後設置特別排水設施。如圖 8 所示,
之填土高度時,應將地形效應列入考量, 排水孔設計時應上下交錯整齊排列,排水
使最終填土完成後之路面不致產生過大差 孔最小坡度為垂直:水平=1:10,排水孔進口
異沉陷。 處應設置適當之濾層以防泥砂阻塞排水
孔。
擋土牆排水設計

2014 年 12 月 59
填方邊坡擋土牆 鄒瑞卿

圖 8 擋土牆排水孔設計示意圖

結論
(2) 擋土牆應設置適當數量洩水孔以及水
道路建設工程中,無論是一般道路或 平排水孔,以降低地下水位抬升之影
是快速道路,甚至於高速公路,當道路經 響。
過丘陵區或是山嶺區時,常採用填方邊坡 (3) 填土與邊坡界面採階梯狀開挖,可提供
方式完成道路之開闢;當道路用地寬度不 夯實機具平坦工作面,夯實能量方能均
足或是填方邊坡坡度過於陡峭時,則須於 勻分布於填土。
坡趾設置擋土牆。概念性設計與施工要點 (4) 填土高度不同造成之差異沉陷可能使
如下: 路面開裂產生裂縫,設計填土高度時,
(1) 填土後地下水位之抬升將對填土以及 應將地形效應列入考量,使最終填土完
擋土牆產生影響,為避免填土泡水軟 成後之路面不致產生過大差異沉陷。
化、濕陷與膨脹,建議路基填土夯實之
含水量約略等於最佳含水量或是高於
最佳含水量 1~2%,較為合宜。

6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