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29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二)

2000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Anthology of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主   编   张复合

清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2001 年 7 月・北京
( 京 ) 新登字 158 号

内 容 简 介

本书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计划编纂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丛书中的第二 部。其中
所载 55 篇论文 , 是从 2000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 研讨会 所接收 的 92 篇 论文中 选出的 , 内容 涉及历 史
概观及综合研究、区域建筑比较及类型建筑考察、城市历史 考察及 发展研 究、近 代建筑 与历史 地段保 护
再利用、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再利用理论研究、国外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诸方面。反映了近两 年关
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 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
本书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人员汲取 近代 建筑 历史 经验 , 从 事现 代城 市规 划和 建筑设 计有 指导 作
用 , 对文物保护部门和开发单位保护与再利用近代建筑、开发历史地段具参考价值。本 书既可作为 建筑
历史研究资料、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历史理论教学教材 , 又可作为了解当地历史风土、城市变迁的指南。

书   名 :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 二 )
作   者 : 张复合   主编
出版者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 , 邮编 100084)
h tt p : / / ww w .t up .tsi ngh ua .edu .cn
印刷者 : 清华大学印刷厂
发行者 : 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
开   本 : 787 ×1092 1/ 16   印张 : 37. 5   插页 : 4   字数 : 870 千字
版   次 : 2001 年 7 月第 1 版   2001 年 7 月第 1 次印刷
书   号 : ISBN 7-302-04541-0/ T U・163
印   数 : 0001~3000
定   价 : 58. 00 元
目   录

前   言 …………………………………………………………………………………… ( Ⅸ )

・ 历史概 观及综合 研究・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主题 : 现代转型 …………………………………………… 侯幼彬 ( 3)


如何继续进行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刘先觉 (11)
从《中国建筑》看 1932— 1937 年中国建筑思潮及主要趋势 …………………… 朱永春 (17)
从《学艺》看近代留日学生传播信息的媒介作用 ……………………………… 徐苏斌 (32)
从折衷主义到复古主义———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的演变 …………… 董   黎 (50)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思维 ………………………………………………… 李海清 (58)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建筑师的作用———与日本之比较 …………… 沙永杰 (63)
柳士英的建筑思想和日本近代建筑的关系 ………………… 柳   肃   [ 日 ] 土田充义 (70)
“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
    ———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 …………………… 赵   辰 (77)
旧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住宅政策 …………………………………… [ 日 ] 西泽泰彦 (87)

・区域建筑 比较及类 型建筑考察 ・

中国的俄罗斯东正教堂建筑 …………………… [ 俄 ] 耶夫戈尼・佐罗托夫   吕富珣 ( 105)


西学东渐下的浙江近代建筑 ……………………………………… 朱光亚   陈   易 ( 113)
汉口的日本租界 ………………………………………………………………… 李   江 ( 122)
陈嘉庚与厦门大学近代建筑 …………………………………………………… 吴小钦 ( 138)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石室 ………………………………………… 吴庆洲 ( 146)
20 世纪初美国教会在华创办的苏州东吴大学 …………………… 程丽莲   高   雷 ( 155)
四川机器局遗存建筑考察 ……………………………………………………… 陈   越 ( 165)

・城市历 史考察及 发展研究・

借非官方人物之考察解析都市建设历史
    ———以 1910 年代台北城内的建设为例 ………………………………… 陈正哲 ( 183)
1727 —1862 年呼和浩特 ( 归化城 ) 的城市空间构造
    ———民族史观的近代建筑史研究之一 …………………… 包慕萍   [ 日 ] 村松伸 ( 188)
近代重庆城市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 ………………………………………… 龙   彬 ( 201)
澳门圣保罗学院教堂正立面的构成
    ———关于葡萄牙人在亚洲的建筑活动及其建筑样式变化
    过程的研究 ………………………………………………………… [ 日 ] 西山宗雄 ( 212)
・Ⅰ・
包豪斯在上海的影响 …………………………………………………………… 伍   江 ( 223)

・近代 建筑与历 史地段保护 再利用・

台湾近代建筑研究、保存、再利用的现况 ……………………………………… 黄俊铭 ( 231)


澳门建筑文物的保护政策 ……………………………………………………… 陈泽成 ( 240)
文脉延续与创新———南京地区近代建筑环境的保护、更新和发展 ………… 黄学明 ( 251)
哈尔滨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实践 …………………………………… 刘松茯 ( 262)
庐山近代建筑现状再调查及保护对策 : 1999 年 ………………… 钱   毅   欧阳怀龙 ( 270)
广州近代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 ………………………………………………… 杨宏烈 ( 286)
广州沙面近代建筑群分类保护研究 …………………………………………… 李传义 ( 295)
广州沙面近代领事馆建筑 …………………………………………… 欧   捷   罗林海 ( 311)
广州沙面教堂建筑考察 ……………………………………………… 陶   涛   李光星 ( 332)
广州沙面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考察 ……………………………………………… 李   涛 ( 342)
广州沙面近代建筑自然通风技术分析 ………………………………………… 汤国华 ( 348)
历史街区保护的危机与应对
    ———以广州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 …………………… 袁奇峰   李萍萍 ( 356)
历史资源的合理再利用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途径
    ———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整治与保护的思考 …………………………… 姜中光 ( 372)
北京琉璃厂文化商业街区改建与历史地段保护 ……………………………… 张复合 ( 382)
不应失落的街区———也谈杭州清河坊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 ………………… 方   忆 ( 400)
宁波外马路 ( 外滩 )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 …… 周   航   朱景清   陈立毅   金   洪 ( 414)
城市历史地段的柔性开发
    ———以徐州户部山地段保护与开发研究为例 ……………… 夏海山   李靖华 ( 423)
总统府旧址的保护与利用———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规划 ………………… 丁宏伟 ( 432)
云南建水朱家花园及其保护和再利用 ………………………………………… 宾慧忠 ( 445)
北京东堂修复及院门重建 …………………………………………… 张复合   钱   毅 ( 458)

・近代建筑 与历史地 段保护再利 用理论研 究・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历史地段保护 ………………………………………… 葛立三 ( 479)


“近代历史地段”解读 ………………………………………………… 李百浩   张勇强 ( 490)
厦门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与再利用的立法尝试 ……………… 杨   哲   梅   青 ( 494)
对广州近代建筑保护问题的一点思考 ………………………………………… 郑力鹏 ( 501)
上海近代优秀产业建筑保护意义及策略研究 ………………………………… 钱   锋 ( 505)

・国外近 代建筑研 究与保护・

韩国近代建筑研究、保护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探索 …………………… [ 韩 ] 尹仁石 ( 515)


仁川近代建筑的变迁 ………………………………… [ 韩 ] 孙长元   李东培   洪世杓 ( 518)
对开港到解放前仁川近代银行建筑的研究 ……………………………… [ 韩 ] 李   岸 ( 527)
・Ⅱ・
河内发展规划中建筑遗产的作用 ………………………………………… [ 越 ] 邓泰煌 ( 537)
日本福冈教区大教堂的迁移保存技术及其再生 ……………………… [ 日 ] 土田充义 ( 541)
从日本鹿儿岛 Xavier 教堂的解体、移筑、再生看
    近代建筑保护 …………………………………………… 唐   坚   [ 日 ] 土田充义 ( 545)
土耳其近代建筑历史概览 …………………………………………… [ 日 ] 青木美由纪 ( 555)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城市竞争与利用建筑遗产构筑城市个性的关联性
    ———以美国事例为中心 …………………………………………… [ 日 ] 禅野靖司 ( 560)

ABSTRACTS …………………………………………………………………………… ( 566)

附   录   面对现实 , 参与实践 ; 弘扬传统 , 放眼世界


———2000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综述 …………………… 杨奥晴 ( 580)

后   记 …………………………………………………………………………………… ( 584)

・Ⅲ・
TABLE OF CONTENTS

Preface …………………………………………………………………………………… ( IX)

・Historical ouline and General Researches・

T he Theme in t 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 rchit ect ure (1840—1949) : Typological Mode rnization …………… H ou You-bin( 3)
H o w to Research Chinese E arly Modern Ar chitect ural
  H istory Continuously ………………………………………………… Liu Xian-jue (11)
M ain Trends of Ideals in Modern Chinese A rchit ect ure 1932— 1937
  —Review T he Ch inese A rchitect ………………………………… Zhu Yong-ch un(17)
A St udy on the Medium Role of Chinese St uden ts Finished
  form Japan by Wissen und Wissenscha f t ……………………………… Xu Su-bin(32)
F rom Eclecticism to t he Doct rine of“Back t o t he A ncients”
  —t he Formal Evolu 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
  U niversit y A rchitectur e …………………………………………………… Dong Li(50)
T he New T hinking abou t t he Research of Modern H ist ory
  of Chinese Ar chitect ure ………………………………………………… Li H ai-qing(58)
O n t he Action and Effect of Chinese A rchitect in
  Modern Tim es ………………………………………………………… Sha Yong-jie (63)
O n t he Relationship bet ween Liu Shiying’s Design T hough t
  and Japanese Moder n A rch itect ure …………… Liu Su & T such ida Mitsuyosh i(70)
“ Nationalism”and“Classicism”
  —A n A nalysis on t he Cont radiction and Tr agedy of t he T heor etical System
  of Liang Sicheng ………………………………………………………… Zhao Chen(77)
Residential Policies of F orm er Sou th M anchuria
  Railway L td. ………………………………………………… Nishizawa Yas uhiko(87)

・Compareing Regional Architecture and Survey of Architectural types・

Rus sian O r thodox Chur ch Ar chitect ure


  in Ch ina ……………………………………… Evgueni K .Zolo tov & Lu F u-xun( 105)
Modern A rchitectur e in Zhejian P rovince unde r t he Influence
  of Occident …………………………………………… Zhu G uang-ya & Chen Yi( 113)
Resea rch on H ankow Japanese Concessions ……………………………… Li Jiang( 122)
Chen Jiageng and Xia men U nive rsity’s Recen t A rchitect ures ……… W u Xiao-qin( 138)
・Ⅳ・
Shis hi, t he L argest St one Got hic Cat hedr al in Ch ina …………… Wu Qing-zhou( 146)
T he Excellen t Work of College Construction in China F ounded
  by A merican Ch ristian Church at t he Beginning of t he 20 Cen t ury
  —Dong Wu U niversit y in Suzhou …………………… Cheng Li-lian & Gao Lei( 155)
T he Survey of Sichuan Military Fact ory ………………………………… Chen Yue( 165)

・Historical Survey of City and its Development Research・

A n A nalysis of U rban Con st ructional H istory Based on t he Survey of Civilians


  — T he Construction in T aibei City in 1910s Se rves as
  an Example ……………………………………………………… Chen Zheng-zhe( 183)
T he Construction of U r ban Space of H uhehaote from 1727 to 1862
  —Resea rch of Mode rn A rchit ect ural H istory in the National
  View poi nt of A rchit ect ural H istory ………… Bao Mu-ping & Mura mats u Shin( 188)
T hree Key Periods in t he U rban Developmen t of
  Modern Chongqing ……………………………………………………… Long Bin( 201)
A St udy on Facade of t he Ch urch of St .Paul i n M acao
  —Studies on the A rchitect ur al Hist ory and T heir Style Transition
  of Por tuguese Colonies in Asia ……………………………… Nishiya ma M arcelo( 212)
Bauhaus’Influence in Shanghai …………………………………………… Wu Jiang( 223)

・Conservation and Reu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 Districts・

T he Resear ch , Conse rvation and Reuse of Modern A rchitectur e in


  T aiwan …………………………………………………………… H uang Jun-ming( 231)
T he Conse rva tion Policies of A rchitect ur al H eritage in Macau … Chen Ze-cheng( 240)
T he Congruence and Innovation in t he Cont ex t
  — T he Conse rva tion and Renewal of Modern A rchitectur e in
  N anjing …………………………………………………………… H uang X ue-ming( 251)
P rotection and Pr actice of H istorical Building and St reet in
  H arbin ………………………………………………………………… Liu Song-fu( 262)
Investigation and A nalysis t o t he Curr en t Stat us
  of Lushan Modern A rchitect ur e 1999 ………… Qian Yi & Ou-yang H uai-long( 270)
Brief H istory of t he Developmen t of
  G uangzhou Landscape Gardens …………………………………… Yang H ong-lie( 286)
T he Resear ch on Classifying and Conservation
  of Modern Ar chitect ure in Shameen , G uangzhou ………………… Li Ch uan-yi( 295)
T he Modern Embassies in Shameen , G uangzhou   ……… O u Jie & Luo Lin-hai( 311)
T he Survey of Churches in Shameen , G uangzhou … Tao T ao & Li G uang-xing( 332)
・Ⅴ・
T he Brilliance i n t he T urn of T wo Cen t uries
  —Survey of t he Banque de’indo-Chine in S ham een , Guangzhou ……… Li T ao( 342)
A nalysis to t he Technique of t he Nat ur al Ventilation
  In Sham een’s Buildings i n Modern Times ……………………… Tang G uo-hua( 348)
Crisis and Measur e on Conversation of
  Shameen Hist oric Site …………………………… Y uan Qi-feng & Li Pi ng-ping( 356)
Rational Reuse t he H istoric Reasor ces is t he Impor tant Way
  t o P resevation t he H ist oric A rea
  — Example for Da Zhalan A rea of Beijing ………………… Jiang Zhong-guang( 372)
T he Renewal and Conse rvation of t he Cult ural and
  Commer cial Liu-li-chang Dist rict in Beijing ……………………… Zhang Fu-he( 382)
T he Blocks Shouldn’t be Lost—A bout t he P ro tective Planning
  of Qing H e Fang Hist orical Neighborhood in H angzhou ……………… Fang Yi( 400)
Renewal & Pr eservation for Hist oric Dist ricts of
  Ningbo Waima Road …… Zhou Hang , Zhu Ji ng-qing , Chen Li-yi & Jin H ong( 414)
Flexible Developm en t of Hist oric A r ea
  —M aking an Exa mple of t he Developmen t and P ro tection
  of H uBushan A rea in X uzhou Cit y ……………… Xia H ai-shan & Li Jing-hua( 423)
Conservation and Usage for t he Site of O rigi nal P residential Palace
  of t he Republic of China ………………………………………… Ding H ong-wei( 432)
T he Pro tection and Reu sing of t he Zh u’s Garden in
  Y unnan Jiansh ui …………………………………………………… Bin H ui-zhong( 445)
T he Restoration of t he E ast Church and t he Reconstruction of its Gate
  at the Wangfu jing St r eet ……………………………… Zhang Fu-he & Qian Yi( 458)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onservation and Reu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 Districts・
Resea rch in t o t he History of Mode rn Chinese A rch itect ur e and
  P reservation of Hist oric Districts ……………………………………… Ge Li-san( 479)
Readi ng of Mode rn H istoric Sites ……………… Li Bai-hao & Zhang Yong-qiang( 490)
T he Legislation on P rese rva tion and Reuse of Modern A rchitect ur e
  and Hist orical Districts in Xiamen ……………………… Yang Zhe & Mei Qing( 494)
O n t he Con servation of Modern A rchitect ure in G uangzhou …… Zheng Li-peng( 501)
M easur es and Value of Pr eservation for Shanghai’s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s …………………………………………… Qian Feng( 505)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Resea rch , P resent Sit uation of Conse rvation and


  P ros pect of Modern A rchitectur e in Korea ……………………… Yoon , In-suk( 515)
・Ⅵ・
A St udy about Proces sing of Modern Ar chitect ure
  in Inchon City ……………… Shon , Jang-won   Lee, Dong-bae & H ong , Se-pyo( 518)
Study on t he Modern Achitectur e Related Banking Facilities in Inchon ,
  from 1883’s to 1945’s …………………………………………………… L ee A n( 527)
Role of A rchitectur e Legacy in Hanoi Developmen t
  Planning ………………………………………………………… Dang Thai H oang( 537)
T he Pr eservative Engineering and Renovation
  of F ukuoka Ca thedral in Japan …………………………… Ts uchida Mitsuyoshi( 541)
Discus sion about Prot ection of Moder n A rchitect ure
  T hrough t he Example of Dis man tlement Moving and Regene ration
  of Kagoshim a Cat hedral Xavier i n Japan … T ang Jian & Ts uchida Mitsuyoshi( 545)
T he Ou tline of t he Mode rn A rchitect ural H ist ory in T urkey ……… Aoki Miyuki( 555)
Building Iden tit y Through Pr eservation : A rchit ect ural Politics
  in N ew York Cit y and Ot her Global Megacities ……………… Zen no Yas ushi( 560)

Abstracts ……………………………………………………………………………… ( 566)

Appendix   Facing t he P resent , M aking Pr actice, Keeping up T radition ,


  O penni ng to t he O utside
  —Summa ry of In ter national Confe rence of Chinese Moder n A rch itect ural
  H istory i n 2000 …………………………………………………… Yang A o-qing( 580)

Postscript ……………………………………………………………………………… ( 584)

・Ⅶ・
前   言

近年 来 , 建 筑史学界 已开始越来 越多地注 意到把 建筑 同它 赖以 产


生和存在 的社会环 境、周 围的 城 市 环境 结 合 起 来研 究 , 而不 仅 仅 是 孤
立地研究 建筑物本 身 ; 同 时 , 对 建 筑和 环 境 的 保护 也 日 益得 到 人 们 的
重视 , 并反映到 建筑史学 的研究中来 ; 进 而 , 又 在当前 的现 代城 市建 设
中体现出 理论研究 对社会实践 的指导作 用。
近代 建筑与历 史地段是社 会和城市 在近代发展 的见 证与 写照 , 又
是现代城 市社会生 活的 载 体 , 它 同 时具 有 历 史 性和 时 代 性 , 具 有 城 市
现代文明 和城市历 史文 化 的 双 重价 值。 这 种 特性 导 致 它常 常 处 于 矛
盾与冲突 之中。当 前现代城市 建设迅速 发展的形势 , 正在 对近 代建 筑
与历史地 段造成巨 大的冲击 , 使其面 临着能否 存留的严峻 局面。
正是 基于上述 情况 “2000
, 年中 国近 代建 筑 史国 际 研讨 会”以“ 近
代建筑与 历史地段 的保护再利 用”作 为自己的 主题。
通 过此 次研 讨 会 , 与 会者 在 下述 四 个方 面 达成 的共 识 , 对 于 今 后
的中国近 代建筑史 研究与保护 工作 , 是十分重 要的 :
第一 , 对于 近代建 筑 与 历 史地 段 , 应 持 历 史 主义 的 观 点。 既 要 注
意其所存 在的近代 历史条件 , 也要注 意其后发 生的变 化。 在其 周围 建
造的现代建 筑 , 如果是 优 秀的 创 作 , 对 现 代 建 筑史 进 程 产生 一 定 的 影
响 , 那么 , 我 们 就应 正 视它 、面对 它、尊 重 它 , 在 规划 设 计中 统筹 考 虑、
全面规划 。
第二 , 对于 近代建筑 与历史地段 的保护再 利用 , 应持 积极 的态 度。
所谓积极态 度 , 一是积 极 进行 学 术 研究 , 二 是 积极 参 与 保护 再 利 用 的
社会实践 。寄太多 希望于《文物保护 法》是不现实的 “专
, 家上 书”、
“民
意调查”也往往 不能及时 地于事有补 。较为可 靠、较 为直 接的 方式 , 就
是研究者 主动参与 到保护再利 用的社会 实践中去 , 通 过自 己的 实际 工
作 , 积极地影响“长 官意志”, 积 极地化解 破坏因素 , 在 现实 的城 市建 设
中真正发 挥作用。
第三 , 应关 注近代历 史过程中我 国传统建 筑的延 续和 发展 。通 过
对中国传 统建筑进 行研究 , 会使我们 对中国近 代建筑 的历 史有 更为 全
・Ⅸ・
面的认识 , 从而 自觉地 去 弘扬 传 统 建筑 之 精 华 , 探 索 创 作中 国 现 代 建
筑之道路 。就澳门 来说 , 中国传统建 筑是构成 其中西 文化 交融 特色 的
重要组成部 分 ; 没有中 国 传统 建 筑 在澳 门 的 延 续和 发 展 , 就 不 会 有 今
天我们所 看到的澳 门城市之特 色。
第 四 , 中 国近 代建 筑 史研 究 的开 展 和深 入 , 同 亚 洲其 他国 家 近 代
建筑史研 究的开展 和深 入 密 切 相关 。成 立 一 个属 于 亚 洲国 家 近 代 建
筑史研究 者自己的 国际性 组 织 ( 网 络 ) 进 行 协 调、开 展 交 流 , 是 十 分 重
要而迫切 的。“m AAN”( 亚洲 近 代建 筑〈研究 ・ 保 护再 利 用〉网 络 ) 第
一次筹备 会议的召 开 , 必 定会 对 中 国近 代 建 筑 的研 究、保护 和 再 利 用
工作产生 极大的推 动作用。
“2000 年中国近 代 建 筑 史 国 际 研 讨 会”是 自 1986 年 以 来 关 于 中
国近代建 筑史研究 的第 七 次全 国 性 会议 、第 二 次国 际 会 议 , 更 是 我 们
进入 21 世纪的 首次 盛会 。与 历 次 研讨 会 相 比 , 此 次 研 讨会 具 有 如 下
两个特点 : 第一 次由境 内 外中 国 近 代建 筑 史 研 究者 共 同 主办 , 第 一 次
在境内外 两地举行 。
作为 此次会议 的主办单位 , 广东 省高教建 筑规划 设计 院结 合其 前
期工作 , 组织写 作了有 关 广州 沙 面 近代 建 筑 和 历史 地 段 研究 、保 护 的
论文十余 篇 , 并 举办了《沙面 近 代 建筑 测 绘 展 览》, 为 会 议提 供 了 可 供
研讨的具 体个案 ; 澳门特 别行政区政 府文化局 主动承 担澳 门近 代建 筑
考察、评议活动 , 以 及会议闭幕 式的组织 工作 ; 东京大 学生 产技 术研 究
所则为此 次研讨会 积极开展国 际联络工 作。
在此 , 谨对 承办此次 研讨会会务 工作的广 东省高 教建 筑规 划设 计
院、澳 门特别行 政区政 府 文化 局 , 对大 力 支 持 会议 召 开 的华 南 师 范 大
学、广东省教育 厅、澳门特别行 政区政府 , 对热 情代为 刊载 征求 论文 启
事、进行会议报 道的国内 建筑报刊 , 对积 极支持此次 研讨 会、踊 跃提 交
论文的研 究者 , 对 所 有 关 注、支 持 此 次 研 讨 会 的 各 界 人 士、机 构 和 组
织 , 表示衷心感 谢 !
《中国近代 建筑研究 与保 护》( 二 ) 作 为 中 国近 代 建 筑史 专 业 委 员
会编纂的 学术丛书《中国 近代建筑研 究与保护》的第 二部 , 收录 了此 次
研讨会 92 篇论 文中的 55 篇 , 反映了 近两年关 于中国 近代 建筑 史研 究
的最新成 果 , 是 一部 具有 学 术 代 表性 的 重 要文 献。 此 书 的出 版 , 承 东
京大学生 产技术研 究所 藤 森照 信、村松 伸 先 生 努力 , 得 到日 本 国 际 交
・Ⅹ・
流基金会 亚洲中心 ( T he Japan Foundation Asia Cente r ) 、三 德利 文 化
财团 ( Su nt ory Foundation) 的资 助 ; 此 书的出版 , 更是 各位 作者 积极 配
合、清华大学出 版社大力 支持的结果 ———在此 一并致谢 !

中国 建 筑 学会 建 筑 史 学 分 会
中国 近 代 建筑 史 专 业 委 员 会

主任委员   张 复 合

2000 年 9 月 28 日・北京

・Ⅺ・
・历史概观及综合研究・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主题 : 现代转型

侯 幼 彬

    提要 : 论述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 主题是“现 代转型”, 即由农 业文明 建筑向 工业 文明 建


筑演进。指出两种口岸城市———“主体开埠城市”和“局部开埠城 市”是中国 近代城 市转型 的
先导和主体 , 并成为中国近代建筑转型的发源地和集中点。概述中国近代建筑转型的两种途
径和“外来移植”式转型所涉及的殖民色彩和西 化现象。指出二元 经济下的 乡土建 筑推迟 转
型 , 意味着近代中国建筑发展的严重滞后 , 但它作为古老建筑体系在近代的延续 , 是近代时期
遗存的一份珍贵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
    关键词 :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主题、现代转型、推迟转型

什么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主题 ? 一言以蔽之 , 可以说是“ 现代转型”。


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 莱克 ( C. E. Black ) 曾 经指 出 : 人 类历 史上 有三 次 伟大 的革 命
性转变。第一次大转变是原始生命经过亿万年的 进化 出现 了人类 ; 第 二次 大转变 是人 类
从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社会 ; 第三次大转变则是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
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 渡到 工业 文明 。 布莱 克所 说 的这 个第 三次 大转 变 , 指 的
就是世界现代化进程。
我们从他的这个概括中 , 可以强烈地意识到 : 1. 把 向工业 文明过渡 提到与人 类的 出
现 , 与文明社会的出现并列的高度 , 可见这个转变的意义的重大 ; 2. 作为人类 历史的第 三
次大转变 , 向工业文明过渡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 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 是当代世
界正在持续着的历史进程 ; 3. 从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 一开始 , 就已进 入
这个世界现代化进程 , 因此这个“ 现代化”是涵括“ 近代化”在内的。
所谓“近代化”, 实际上是在近代史上发 生的现 代化 过程 , 是现 代化 的一 个发展 阶段。
由此 , 我们不难认识到近代的起点就是人类历史第三次大转变的起点 , 近代化的进程就是
现代转型的进程。我们 研 究 近 代中 国 建 筑 , 自然 要 把 它 摆 到这 个 历 史 大 背景 的 高 度 来
考察。
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全局来看 , 作为现代化早期阶段的近代化 , 在不同地域、民族、国
家的起步时间是不相同的。英、美、法等国属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 早在 16、17 世纪就
开始起步 , 现代化的最初启 动因 素都 源自 本社 会 内部 , 是 其自 身历 史 的绵 延” 。德、俄、
日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 属于“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 大多迟至 19 世纪才开始起
步 , 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 战和现代 化的示范 效应。”③ 因此 ,

① 布莱 克 . 现 代化的 动力 : 一 个比较 史的 研究 . 浙江人 民出 版社 , 1989. 1~ 4 页


②③   许纪 霖 , 陈达凯 主编 . 中国 现代化 史 ( 第一 卷 ). 上 海三联 书店 , 1995 , 2 页

・3・
中国的近代史 (1840—1949) 和世界的近代 史 ( 1640—1917 ) 是不同 步的 , 比 世界近 代史 的
起始整整晚二百年。
这样 , 当中国建筑处于近代发展时期时 , 世界 史已 经进 到近代 后期 和现代 前期 , 中 国
社会已经进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转型期。这个转型是一场极深刻的变革。它
的主轴是工业化的进程 , 也交织着近代城市 化和 城市近 代化 的进 程。由于 中国近 代处 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华帝国闭锁的国门 是被 资本主 义列 强用 炮舰冲 开的。中 国的 开
放是被动的开放 , 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要素是通过不平等条约施加的。这使得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不得不迈着蹒跚的步伐。中国 近代 正是 在这样 的历 史背景 下 , 随着 城
市的转型而展开建筑的转型。

一   城市转型与建筑转型

中国近代城市转型 , 既 发轫 于西 方资 本主 义 的侵 入 , 也受 到本 国 资 本主 义 发展 的 驱
动 ; 既有被动开放的外力刺激 , 也有社会变革 的内力 推进 , 是 诸多 因素的 合力 作用。在 诸
多因素中 , 通商开埠无疑是最突出的因素。据 统计 , 从 1842 年《中英 南京 条约》开 辟五 囗
通商 , 到 1924 年北洋政府自行开放蚌埠为止 , 中 国近 代开放 的口 岸城 镇共 112 个。其 中
77 个口岸是通过不平等条约被动开放的 , 称为“约 开口 岸”; 35 个口岸 是清 政府和 北洋 政
府自动开放的 , 称为“ 自开口岸”。
“约开口岸”的情况比较复杂 , 由于列强侵占的方式不同 , 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
不同 , 而有种种不同的类别 : 有的属于租界型开埠 , 如上海、天津、汉口、厦门、广州等 ; 有的
属于租借地、附属地型开埠 , 如青岛、大连、哈尔 滨等 ; 有的 约开 口岸并 没有 开辟由 外国 人
掌管行政权的租界 , 而是设立仍由中国政府 管理的“ 外国人 居留 区”, 呈 现居 留区型 开埠 ,
如宁波、福州、烟台、营口等 ; 而都城北京则因被 迫设立 由公 使团管 辖的 东交 民巷使 馆区 ,
区内设有外国兵营 , 住入外国商民 , 盖起商店、邮局、银行 , 俨如一处特殊的“ 公共租界”, 成
为一种特殊的使馆区型“开埠”。
“自开口岸”也称“通商场”, 是清政府援引宁波居留区模式而施行的。当时已认识到 ,
“泰 西 各 国 首 重 商 务 , 不 惜 广 开 通 商 口 岸 , 任 令 各 国 通 商 , 设 关 榷 税 , 以 收 足 国 足 民 之
效” 。可见通商场是为“ 振兴商务 , 扩充 利 源”而 采取 的开 放 措施 , 是 为避 免 被迫 开辟 租
界而采取的主动开放政策 , 是 一种 自 行划 定的、由 中 国政 府管 理的 外国 人 居 留、贸 易区。
当时也被称为“自开租界”“
、 自管租界”、
“ 通商租 界”, 实 际上 与租 界有着 本质 的区别。 这
种“自开口岸”, 在清末 , 从光绪十三年 (1887) 到宣统元年 (1909) 开辟了 20 个 ; 在北洋政府
时期 , 从民国元年 ( 1912 ) 到十三年 ( 1924 ) , 开辟了 15 个。
这些“约开”“
、 自开”的通商口岸 , 成了近代中国的开放性市场。多数口岸城市都因商
而兴 , 市场发育转化为商品生产和金融活动 的发育 , 推 进了 口岸工 业的 发展 , 推动 了口 岸
房地产业的开发 , 刺激了口岸金融业和其他市场中介服务业的繁荣。口岸城市面积扩大 ,

① 张洪 祥 . 近 代中国 通商 口岸与 租界 . 天津人 民出 版社 , 1993 , 8. 321~ 326 页


② 朱寿 朋编 . 光绪朝 东华 录 ( 第 4 册 ). 中华 书局 , 1958. 总 4062 页

・4・
人口集中 , 人才集聚 , 文化集约 , 市民生活方式嬗变 , 市政建设率先传入和引进西方发达国
家的先进技术。通商口岸成了传播西方文明的窗 口和 中国 近代化 的前 哨 , 口岸城 市自 然
成了中国近代城市转型的先导和主体 , 两种口岸城市———“ 主体开埠城市”和“ 局部开埠城
市”自然成了新转型城市中最突出的类型。
主体开埠城市指的是以开埠区为主体的城市 , 是近代中国城市中开放性最强、近代化
程度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它明显地分为两类 : 一类 是像上 海、天津、汉 口那 样的多 国租 界
型 , 另一类是像青岛、大连、哈尔滨那样的租借地、附属地型。前者由于地理区位上的优势
而形成多国租界的集聚 , 租界所占面积很大 , 有 的超过 旧城 数倍 , 成了 整个 城市的 主体 或
中心。这类城市都带有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工业 中心、文 化中 心和水 陆交 通枢纽 的综 合
型城市性质 , 都属于中国近代特大型城市。后者则是随着租借地、附属地的开辟由偏僻村
落崛起的新城。它们被单一殖民国家所侵占 , 都制订过适应殖民利益需要的城市规划 , 都
经过统一的、整体有序的城市建设 , 都成为区域 性的商 贸中 心和水 陆交 通枢 纽 , 新 城建 设
多能接近或达到引进国当时的建设水平 , 它们也都发展成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大城市。
局部开埠城市不像上海、天津、汉口 那样 由大 片 租界 构 成城 市 主体 , 也不 像 青岛、大
连、哈尔滨那样形成大面积的整体开放 , 它只是 划出特 定地 段 , 开辟面 积不 很大的 租界 居
留区、通商场 , 形成城市局部的开放。在口岸城市中 , 这种局部开埠城市占了绝大多数 , 济
南、沈阳、重庆、芜湖、九江、苏州、杭州、广州、福州、厦门、宁波、长沙等 , 都属这类城市。它
的近代化进程 , 大体上都是从新开区兴起 , 而 后带动 旧城 的蜕变。 这类 城市的 转型 , 除 开
埠的推动外 , 多兼有其他推动因素。由于其他因素的不同 , 这类城市的发展状态也千差万
别。其中许多作为省会的城市 , 大多成了区域 性的政 治中 心和 区域性 的经 济中心 相结 合
的复合型城市。
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 , 主要就是在这两大类口岸城市 , 以及一些非口岸的工矿专业城
市、交通枢纽城市中展开的。它体现在 :
1. 适应近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 需要 , 形成 一整 套建 筑新类 型 , 包括 各 种类 型的 近
代居住建筑 ; 第二产业的各类工业建筑 ; 第三 产业的 商业、金 融业、生活 服务 业、生 产服 务
业、专门服务业、社会服务业的各类公共建筑。
2. 适应近代建筑功能、建筑类型的需要 , 输入和引进了国外先进的 技术经验 , 运用 了
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 , 采用了新建筑的设计方法 , 新结构的计算方法和新材料的制作工
艺 , 掌握了近代的施工技术 , 形成一套新技术体系和相应的施工组织、施工队伍。
3. 适应近代建筑业的需要 , 开 始了出 国留 学建 筑和国 内开 办建筑 教育 , 成长 了中 国
第一代、第二代掌握建筑科学知识和设计方法的专业建筑师 , 成立了建筑师事务所和相关
的职业团体 、学术机构 , 建筑思潮和建筑风貌都受到世界建筑潮流的影 响 , 中 国近代建 筑
纳入了世界近现代建筑的影响圈。
值得注意的是 , 对于近代时期的中国建筑发展 , 我们的学科研究很长时间主要关注的
是以上三方面发展 , 而忽视了近代时期建筑制度层面的根本性变革。在这方面 , 赖德霖博
士的学位论文填补了这个重大课题的研究空 白。他沿 着何 重建、胡本 荣两 位先生 所揭 示
的上海城市建设中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和资金市场之间形成的循环运行机制的思路 , 以
上海公共租界为对象 , 对中国近代建筑制度 的形成 , 展 开了 富有创 造性 的研 究 , 翔 实地 论
・5・
证了建筑生产的商品化、建筑管理的法制化、建筑师职业的自由化、当事人关系的契约化 ,
对近代上海建筑发展的促进作用 。这是对于建筑制 度现代 转型的理 论认识的 突破性 进
展 , 也是真正跳出生产力层面 , 而从生产关系 层面找 到了 近代建 筑的 发展 机制。的 确 , 在
近代市场经济发育的条件 下 , 房 地产 开发 存在 着土 地 大幅 度增 值、房产 高 营利 收益 的 潜
能。高回报率促使房地产业成为近代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位外国房地产商人斯
巴克说“
: 上海之金融组织基础 , 筑在地产和 房屋之 上 , 有如 南非筑 在金 与金 刚钻上 , 南 洋
群岛筑在马口铁与橡皮之上” 。可以想见房地 产业对金 融业作 用之重大 , 而金 融业的 借
款支持 , 则反过来有力地加大了房地产的资 金投入 和流 转速 度 , 促 使建 筑市 场更大、更 快
地发展。赖 德 霖 博 士 引 用 的 资 料 提 到 : 上 海 公 共 租 界 和 法 租 界 的 年 建 筑 投 资 额 , 在
1925 年已达 3105 万元 , 到 1930 年扩大到 8388 万元。 从 1925 年到 1934 年 9 月 , 投入 两
租界的建筑资金总额达 4. 673 亿元 。显而易见 , 这笔巨额 的建筑投 资正是 20 世 纪二 三
十年代上海租界建筑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 经济 基础。近 代中 国城市 新城 区的快 速崛 起
和大型的、大批量的近代建筑的集中涌现 , 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房地产开发所提供的资金
运转。没有近代中国建筑制度规范下的房地产市场 , 就不可能出现像上海、天津等大城市
那样的近代建筑发展力度和发展速度。清醒地认识建筑制度转型及其推进近代建筑的发
展机制 , 对我们认识今天的建筑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近代建筑转型的两种途径

近代中国的建筑转型 , 基本上沿着两个途径发展 : 一是外来移植 , 即输入、引进国外同


类型建筑 ; 二是本土演进 , 即从传统旧有类型基础上改造、演变。这两种转型途径 , 在居住
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都有反映。
总的说来 , 外来移植是中国近代建筑转 型的 主渠道。 它形 成了中 国近 代化生 活和 工
业化生产的一整套新建筑类型 , 构成中国近 代新 建筑体 系的 主体。这 些建 筑多数 是在 开
放的设计市场 , 由外国建筑师或中国建筑师 设计 的。许多 建筑 是一步 到位 地接近 甚至 达
到引进国的建造水平。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 , 耗资一千余万元的上海汇丰银行 , 当时被誉
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一座最讲究的建筑” 。1902 年出现于哈 尔滨的第 一
家电影院 , 只比 1896 年法国里昂出现的世界第一家电影院晚 6 年。建于 1931— 1934 年 ,
由邬达 克洋行 设计 的上海 四行 储蓄 会大楼 ( 国际 饭店 ) , 高 24 层 , 当 时号 称“远东 第一 高
楼”, 此纪录一直保持了 30 年 。而 建于 1933 年 , 同 样 由邬 达克 设计 的上 海 大光 明电 影
院 , 以其规模宏大、装饰豪华、设备齐全和最新时尚 , 被誉为“远东第一影院”。这些情况表
明 , 中国作为“ 后发现代化”国家 , 在新建筑类型 和新建 筑技 术的吸 纳上 , 其 进展速 度是 相
当快的 , 它 明显 地受惠 于西 方“ 早发 现代 化”的示 范效 应 , 明显 地显现 出引 借先行 成果 的

① 赖德 霖 . 第 一篇 : 从上 海公 共租界 看中 国近代 建筑制 度的 形成 . 中国近 代建 筑史研 究 ( 博士 学位论 文 )


② 时事 问题研 究会编 . 抗 战中的 中国经 济 . 抗 战书 店 , 1940 ; 中 国现代 史资 料编委 会 1957 年 翻印 , 282 页
③ 枕木 . 十年 来上海 租界 建筑投 资之一 斑 . 申 报 , 1934 , 10 , 23. 转 引自 赖德霖 博士学 位论 文。
④ 转引 自 : 上海的 故事 ( 第 1 辑 ). 上 海人 民出版 社 , 1963. 22 页
⑤ 上海 建筑施 工志编 委会 编写办 公室 . 东方巴 黎———近代 上海建 筑史 话 . 上海 文化 出版社 , 1991 , 4. 91 ~92 页

・6・
“后发优势”。但是 , 这种“ 外来移植”的转型 方式 , 也带 来两 方面的 问题 : 一 是其中 有很 大
一批建筑是基于外国殖民活动的需要而建造的 , 这部 分建 筑纠 缠着近 代化 与殖民 化的 矛
盾 ; 二是外来移植的建筑都属于西方传统的或 西方 流行的 建筑 样式 , 搅拌 着近 代化 与“ 西
化”的矛盾。这两个问题大大增添了近代中国建筑转型的复杂性。
对于前一个问题 , 马克思对殖民主义“ 双重使命”的分析 , 有助于我们澄清这方面的认
识。1853 年 , 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时指出 :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 : 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 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
社会 ;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 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与这段论述相关联 , 马克思还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 :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 是被 极卑 鄙的利 益驱 使的 , 在谋 取这 些
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钝……但是问题 不在 这里。 问题在 于 , 如果 亚洲的 社会 状
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 , 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 , 那末英国不管
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 , 它在造成这个 革命的 时候 毕竟 是充当 了历 史的不 自觉 的
工具。
在这里 , 马克思是从“ 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世界创 造物质基 础的使 命”③ , 这
个“人类的生产力”“
、 人类的进步”的宏观 视野的 高度来 看问 题的。这 对于 我们认 识殖 民
主义的建筑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 从中 不难 领悟到 , 殖 民主 义在近 代中 国
所进行的建筑活动都带有与“双重使命”相对 应的“双 重属性”。一 方面 , 它 是殖民 化的 产
物 , 是殖民者在“ 极卑鄙的利益驱使”下建造 的 ; 另一方 面 , 它是 中国建 筑现 代转型 的重 要
组成。这当然不是殖民者的初衷 , 殖民者在这里只是“ 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对于后一个问题 , 由于“ 早发现代化”都发生于西方国家 “
, 后发现代化”国家所接受的
当然都是西方工业文明的“示范”。这是世界现 代化进 程的 总体格 局所 决定 的必然 现象。
中国建筑突破封闭状态 , 进入世界近现代建 筑影响 圈 , 迈上 现代转 型的 轨道 , 是意 义重 大
的、突破性的进展。它完全不同于古代历史上的外来建筑文化的传入和交流 , 那是同属农
业文明的同一发展阶段的异质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而近代时期的外来建筑 , 则是工业
文明的新建筑体系的导入。这是意味着中国建筑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划时代大跨越。至于
它带着西式的洋风面貌 , 那只是大跨越中的一个小插曲。
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活动 , 在 1900 年 前虽 已 启动 , 但数 量 有 限 , 应 该说 主 要集 中 在
20 世纪的头 30 年。这时期 , 学 院派的 折衷 主义 在欧 美各 国仍 盛极 一 时。学 院派 建筑 思
潮给面临现代转型的中国建筑带来了双重影响 : 一是 导致 当时 中国的 西式 建筑基 本上 都
是西方折衷主义的风貌 ; 二是导致当时留学欧美的中国建筑师 , 基本上接受的都是学院派
的教育。因此 , 西方折衷主义就成了中国近代许多城市中心区和繁华商业街的奠基性的、
最突出的风格面貌 , 学院派的建筑思潮就成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思想。
折衷主 义建 筑所 展示的 西方 建筑历 史样 式的 大汇演 , 自 然形 成“ 十里 洋场”的触目 景象。

①③   马克 思 . 不 列颠在 印度 统 治 的 未 来 结 果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选 集 ( 第 2 卷 ). 第 10 版 . 人 民 出 版 社 , 1972 ,
5. 70、75 页
② 马克 思 . 不 列颠在 印度 的统冶 . 马克 思恩格 斯选 集 ( 第 2 卷 ). 人民 出版社 , 1972 , 5. 68 页

・7・
为了摆脱“西化”羁绊 , 中国建筑师仿照外国建筑师处理中国式教会大学建筑的方式 , 在孙
中山陵园、
“ 首都计划”和“ 大上海中心区计划”等建 筑活动 中 , 掀起 了一股 以“中国 固有 形
式”为特征的“ 传统复兴”建筑潮流。这是近 代中国 建筑转 型中 , 对 于外来 建筑 进行“本 土
化”的一种努力 , 也是对于新建筑体系处理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的一种探索。当时中国建
筑师在“中体西用”“
、 中道西器”、
“ 中国本 位”的 文化观 笼罩 下 , 认 为采 用“ 中国 固有 形式”
意味着复兴中国建筑之法 式 , 发 扬中 国建 筑之 精神 , 把它 视为 融合 中西 建 筑文 化的 理 想
模式。
现在看来 , 这里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
一是夸大了建筑风格的作用 , 把洋风建筑 的艺术 风貌 问题夸 大为“西 化”的政 治取 向
问题 , 夸大为损害民族情感的意识形态问题 ;
二是对中国建筑理解的偏颇 , 把“ 中国固有形式”当成中国建筑的“ 国粹”, 视为中国建
筑的“精神”所在 , 对待中国建筑遗产的继承 , 拘泥于“固有形式”的框框 ;
三是套用折衷主义的手法来处理“中国 式”, 在“宫 殿式”、
“ 混合 式”的处 理中 , 都显 现
出旧样式与新形态的格格不入 ;
四是过分专注于民族性的 强 调 , 而忽 视了 地 区性 的融 合 , 其实 后 者 恰恰 是 外来 建 筑
“本土化”的更重要的课题 ;
五是影响了对现代建筑 的认 识。当 20 世 纪 30 年 代 准现 代的“ 装 饰艺 术”和现 代 的
“国际式”进入中国时 , 中国建筑师在很大程度 上仍然 把它 视为 折衷主 义诸 多样式 中的 一
个摩登的新品种 , 相应地推出了一种现代建筑 体量上 点缀 中国式 装饰 细部 的“ 传统 复兴”
新模式。
以上这些问题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 因为这 实际 上涉 及建筑 转型 中的现 代性 与
民族性问题 , 这个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当代的中国建筑界。
至于“本土演进”的建筑转型 , 虽然不是现 代转 型的主 渠道 , 也 是很 值得注 意的 , 因 为
它主要出现在面向城市中下层市民的商业建 筑和居 住建 筑中 , 与 广大市 民息 息相关。 近
代中国的中小型店铺、商场、菜市场、餐馆、酒楼、澡堂、客栈、钱庄、当铺、戏园等建筑 , 往往
由匠师根据新的功能要求 , 在旧建筑体系 基础上 , 吸 取某 些新材 料、新结 构方法 , 而 改造、
演变为新的商业、服务业建筑。居住建筑也是如此。盛行于上海、天津、汉口、南京等大城
市的里弄住宅 , 分布于青岛、沈阳、长春、哈尔滨 等地的 居住 大院 , 出现 于广 州一带 的竹 筒
屋 , 散见于广东侨乡的楼式侨居、庐式侨居等 , 都是在 乡土 住宅 基础上 融入 外来建 筑影 响
而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 : 本土演进的建筑虽然品类并不很多 , 但建造的数量却很大。有
一种本土演进的、称为“ 铺屋”的“ 下店上宅”的宅店 一体 建筑 , 通常 高二 三层 , 可以 是单 开
间 , 也可以是多开间 , 彼此联檐通脊 , 沿街或 沿河成 排毗 连 , 以其高 密度、低 造价和 规模 可
大可小的灵活性而成为近代南方许多城市用得最广泛的街面建筑。里弄住宅的建造量也
十分可观 , 据 1950 年统计 , 老式里弄和新式里弄在上海 居住房屋 总量中 占到 72. 5 % 的 比
重 。这表明 , 里弄住宅实际上是近代上海住 宅的主体。正 是这种 大数量的、扎根 于地 域
实际的本土演进式建筑 , 构成了中国近代的 新乡 土建筑。 这方 面的转 型规 律也是 我们 应

① 叶伯 来主编 . 上海 建设 : 1949— 1985. 上海科 技文 献出版 社 , 1989. 981~ 982 页

・8・
予认真研究的。

三   二元经济下的乡土建筑推迟转型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 , 中国的经济是一种被称为“ 二元结构”的经济。“ 在


现代地区和部门变得越来越现代的同时 , 传统 的地区 和部 门似乎 变得 越来 越‘ 传统’和 落
后” 。先进的、新转型城市的现代地区相对于落后 的、未 转型的传 统地区 , 犹如 汪洋大 海
中的一个个兀立的孤岛。因 此 , 近 代中 国建 筑 所面 临的 向工 业文 明 转型 是极 不 平 衡的。
广大的农村、集镇和大多数的中小城市 , 从民 居、祠 堂到 店铺、客栈 等一 整套 乡土建 筑 , 几
乎都停留于传统形态。即使在新转型的城市中 , 旧城 区的 住宅 也有相 当大 的数量 延续 着
旧的传统。这种情况构成了近代中国乡土建筑的 推迟 转型 现象 , 它们 成了 中国近 代的 旧
建筑体系 , 导致近代中国并存着新旧两种体系的建筑活动 , 这是近代中国建筑发展的一种
严重滞后。但是 , 推迟转型所形成的中国近代庞大数量的传统乡土建筑实践 , 却给我们留
下一份以“严重滞后”的代价换来的十分宝贵 的建 筑遗产。 对于这 份建 筑遗 产 , 我 们不 能
因为它在近代属于落后于时代的旧建筑体系而轻视它、否定它。
我想重复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出过的看法 :
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不仅在本土持 续地 走完 古代的 全过 程 , 又通过 乡土 建
筑的推迟转型持续不断地延承到近代 的全 过程。 中国建 筑体 系的特 色 , 特别 是
属于下位文化的民间建筑的一系列贵因顺势的特色 , 如因地制宜的环境意识 , 因
材致用的构筑方式 , 因势利导的设计 意匠 , 因 物施 巧的设 计手 法等 , 都延 承了 下
来。在吻合生态、适应环境、就地取材、运 用低技 术、突出 地域 特色、突出 多民 族
特色、擅长群体组合、擅长粗材细作、展现 民风民 俗、塑造 质朴 形象、诗化 环境 意
韵等等方面 , 都有精彩的表现。从这 一点 来说 , 这 些产生 于近 代的乡 土建 筑 , 可
以说是中国古老建筑体系的‘活化石’。它们中的典型地段、群组 , 它们中有代表
性的精品、佳作 , 积淀着极为丰富的、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地域的、科学的、情
感的信息 , 是当之无愧的‘ 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威尼斯宪章》语 ) , 不仅是
中国的文化遗产 , 也是人类的文化遗产。
这批推迟转型的乡土建筑 ,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作为旧建筑体系的历史地位的评价 ,
与它在今天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的历史意义的评价 , 是两回事 , 是我们不应混淆的。这
批近代时期留下的传统建 筑 活化 石珍 贵遗 产 , 正在 当 前城 镇、农村 热火 朝 天的 建设 大 潮
中 , 遭到无知的、粗暴的、毁灭性的破坏 , 这是令人非常痛心的。在我们清醒地评价中国近
代新建筑体系所体现的现代转型的重大意义时 , 也应 该充 分关 注中国 近代 旧建筑 体系 在
当前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建筑历史遗产的保护问题。

( 作者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

① 孙立 平 . 后 发外生 型现 代化模 式剖析 . 中国 社会 科学 , 1991 , 2


② 侯幼 彬 . 乡 土建筑 转型 : 世 纪之交 的建 筑重任 . 第 1 届中国 建筑 史学国 际研讨 会论 文 . 北 京 . 1998 , 8

・9・
参考 文 献

1. 参见布莱克 . 现代化的动力 : 一个比较史的研究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1989


2. 许纪霖 , 陈达凯主编 . 中国现代化史( 第一卷 ). 上海三联书店 , 1995 , 5
3. 张洪祥 .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与租界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1993 , 8
4. 马克思 . 不列 颠在印度统 治的未来结 果 . 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 ) 第 10 版 . 人 民出版社 ,
1972 , 5
5. 马克思 .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 第 10 版 . 人民出版社 , 1972 , 5
6. 孙立平 .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 . 中国社会科学 , 1991 : 2
7. 侯幼彬 . 乡土建筑转型 : 世纪之交的建筑重任 . 第 1 届 中国建 筑史学 国际研 讨会论 文 . 北京 .
1998 , 8

・ 10 ・
如何继续进行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刘 先 觉

    提要 : 本文探讨了中国近代建筑 史需要 继续进 行研究 的十个 方面 , 说明我 们的 研究 还


有许多工作要做 , 只有这样才能使此项研究计划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 :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计划、继续开展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以来 , 经过断断续续崎岖曲折的历程 ,


至今已接近半个世纪了。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在汪 坦先 生的 倡导下 , 有 组织 地进行 了一 系
列的学术活动 , 使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包括一套《中国近代建筑
总览》, 几次会议论文集 , 以及有关著作和一批刊物发表的文章 , 内容主要有城市的近代演
变分析 , 单体建筑的考察 , 重要建筑师的作用 , 建筑 风格 的探 讨 , 建 筑思 潮的 变化 , 建筑 的
保护与利用等等。
以上所做的这些工作已初步为中国近代 建筑史 的研 究奠定 了基 础。然而 , 要 完成 一
部系统的近代建筑史 , 是否就已经具备了足 够的 素材了 呢 ? 进 一步的 研究 又应该 朝什 么
方向发展呢 ? 这确是困扰我多年的一项难题。诚 然 , 这些 研究 成果和 国外 比较确 实还 存
在不少差距 , 尚有许多 方面 值得 我们 探 讨。现就 我思 考 的一 孔之 见 , 提 出来 和 大家 共 同
讨论。

1. 中国近代 建筑史应该 首先是一 部近代建筑 思想史

它应该记录着一百年来建筑思潮的演变。因为它打破了中国一千多年来封建制度对
建筑的束缚 , 跳出了传统建筑体制的羁绊 , 逐步向西方先进的建筑方式过渡。这种过渡标
志着双重涵义 : 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导致西
方的建筑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 ; 另一方面 , 在这 一时期 有许 多中国 留学 生从 国外回 来 , 主
动引进了西方建筑的先进方法 , 使得建筑设计与建造更加科学化了 , 不像过去只是凭世代
相传的经验行事。正是这两方面建筑表现的突变 , 造成了建筑发展过程的一场革命 , 这对
于许多习惯于传统观念的人来说确实是难于接受的 , 他们诅咒这种变革是一种文化侵略 ,
是一种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大破坏。
其实 , 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生产部门 , 它虽然是 受当 时政 治的影 响 , 但是 它毕竟 是一 种
技术 , 可以超越国界为全人类服务 , 至于它的艺术形式也完全可以互相借鉴 , 因地制宜 , 因
时制宜。建筑的形式固然有其相对稳定的时间性 , 但是发展是硬道理 , 不管是渐变还是突
变 , 都是发展的表现 , 我们对于这一过渡时期建 筑的发 展应 该抱有 积极 的态 度 , 应 该努 力
去考察这一时期建筑发展变化的外因与内因 , 考察它演变的轨迹 , 分析它的进步性与破坏
・ 11 ・
性 , 科学性与崇洋性 , 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 认识这一过渡时期的历史意义 , 认真评
价这一时期国内外建筑师的作用 , 都是这一时期建筑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部中国近代建筑史 , 如果不是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上述的历程 , 或是忽略这一
历程 , 那很可能会难以掌握评判的标准。

2. 中国近代 建筑史应该 是充分反 映城市发展 变化的历 史

随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 , 资本主义工商业因素迅速崛起 , 作为沿海通商


城市与内地一些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首先得 到了空 前的 发展机 会 , 上海 原来是 一个 小
县城 , 后来居然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都会 , 香港从一个小渔村现在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
港。接踵而来的是无数传统中国城市在这一百多 年中 基本 上改变 了自 己的面 貌 , 不仅 是
人口急剧膨胀 , 而且城市范围空前扩大 , 城市道路与建筑也都大为改观。现代城市规划与
新的市政设施也都从无到有 , 不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这些典型的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不仅在当时 具有 积极 意义 , 而且 也是 目前城 市发 展
的基础 , 认真研究这一时期典型城市发展的 过程 , 分析 已取 得的经 验和 存在 的问题 , 及 其
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 , 是非 常 有价 值的 , 这 样可 以 进一 步弄 清许 多城 市 现状 产生 的 原
因 , 有利于我们采取可能的对策。
因此 , 进一步研究中国 近代 城市 规划 建设 史 责无 旁贷 , 这 就需 要 比 较全 面 地进 行 疏
理 , 分门别类进行调研考察 , 有区别地进行分析总结。虽然各种类型城市的发展都具有其
共性 , 但又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不同而具有其个性。
正因为如此 , 近代中国城市大致可分为 :
(1 ) 沿海和沿江通商城市 , 如上海 , 广州 , 天津 , 宁波 , 厦门 , 武汉等地 ;
(2 ) 殖民地性质的城市 , 如香港 , 澳门 , 青岛 , 大连等地 ;
(3 ) 政治性和地区性中心城市 , 如南京 , 北京 , 重庆 , 昆明等地 ;
(4 ) 一般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 如无锡 , 南通 , 芜湖 , 唐山 , 温州等地 ;
(5 ) 日据时期经过规划建设的城市 , 如沈阳 , 长春 , 哈尔滨等地。
所有这些城市都各具特色 , 而且 都积 累了 城 市发 展的 经验 , 总 结 这 些城 市 历史 的 经
验 , 无疑对当代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尤其城市是建筑发展的基础 , 是建筑发
展的土壤 , 不知道城市的发展过程 , 也就很难全 面理解 建筑 发展的 过程 , 因 为所有 建筑 都
是在特定的城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要完整地 理解近 代建 筑史 就不能 不全 面考察 这一 时
期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

3. 中国近代 建筑史应该 是充分反 映建筑技术 进步的历 史

建筑技术作为建筑的物质基础 , 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面貌 , 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与青


砖小瓦合乎逻辑地构造了中国传统的低层院落 式建筑 特色 , 而 新兴的 现代 建造方 式才 有
可能为新型的近代建筑提供建造的条件。
正是在近代这一历史时期 , 中国社会打开了闭关自守的门户 , 主动和被动地接受了西
方许多先进的技术经验 , 使我国的传统建筑 走上了 革新 的道 路 , 建 筑材 料已 逐渐用 红砖、
机平瓦代替了青砖、筒瓦 ( 或小瓦 ) , 水泥混合砂 浆逐渐 取代 了石灰 和黄 泥的 粘结方 式 ; 砖
・ 12 ・
墙承重已取代了木构架承重的受力方法 ; 钢框 架和钢 筋混 凝土 结构已 逐渐 成为大 型公 共
建筑的首选结构方式 ; 新型的机械化施工与科学的基础处理已使施工更为快捷与安全 ; 新
式的给排水系统和电梯、暖通、卫生设备等一系 列的新 技术 措施 , 已逐 渐使 我国的 近代 建
筑走向了现代化的行列。
如果没有这一系列新技术措施就不可能推动 近代 建筑 在各方 面的 发展 , 这意 味着 建
筑科学技术作为进步的生产力所起的积极作 用。因此 , 当 我们 看到近 代时 期一幢 幢大 楼
巍然耸立之后 , 不要只注意它外观的雄伟和内部的华丽 , 更应该想到这些新大楼是怎样建
造起来的 , 它是用什么方法和技术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 , 我们在这一方面积累的材料和研究的时间确实太少了 , 这一
课我们有必要补上 , 认真总结这一时期的技术经验 , 无疑可以为当代新建筑技术的发展提
供参考。新技术是没有国界的 , 它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紧跟它的历史轨迹 , 改进
原有的技术 , 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 , 而且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4. 中国近代 建筑史应该 是要充分 反映新型建 筑师与新 型建筑形制


诞生与成 长的历史

    自从 19 世纪中叶以来 , 随着中国门户的开 放 , 西 方的 建筑 方式与 西方 建筑师 陆续 在


中国土地上出现 , 它使 中国 建筑 领域 的面 貌 渐渐 地起 了质 的变 化。紧 接着 的 是 20 世 纪
初 , 一批中国留学生从国外留学归来 , 在国内建 立了第 一批 新型的 建筑 设计 事务所 , 例 如
吕彦直建筑事务所、华海建筑事务所、华盖建 筑师事 务所、基 泰建 筑工程 司等。这 些新 型
的建筑事务所的出现 , 大大地加速了中国建筑设计现代化的进程 , 促使了一批大型新建筑
脱颖而出 , 尤其是 1926—1929 年建造的中山陵 , 在众多国际竞赛方案中吕彦直独拔头筹 ,
更为近代中国建筑师设计现代大型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有这些成就正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闪光 点 , 分析 总结 这一时 期重 要建筑 师的 成
长过程和典型建筑作品的特点 , 应该是建筑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任务 , 就像当代
西方要研究赖特、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 耶、阿尔托 等大 师一样 , 我 们为 什么就 不注 意
研究吕彦直、杨廷宝、梁思成、刘敦桢、童寯、李惠伯、陈 植、奚福 泉等人 的建 筑思想 与建 筑
作品呢 ? 我们总结他们 的 思 想 与吸 取 他 们 的 经验 , 对 于 今 天创 作 来 说 仍 然是 有 参 考 价
值的。
建筑历史既要包含建筑成就的历史 , 也应该要反映建筑创作思想的历史 , 以及建筑师
创作活动的历史 , 这样才能使人们了解为什 么这 一时期 的建 筑会 产生这 样大 的变化。 忽
略了建筑师意识形态的作用 , 那将会使建筑史陷入神秘主义的误区。

5. 中国近代 建筑史应该 反映中国 新建筑类型 发展的历 史

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 , 类型十分贫乏 , 公共建筑常见的只有衙门、寺院、教堂、商店、茶


馆、客栈、戏院等有限的几种类型 , 居住建筑常见的几乎是清一色的低层民居 , 生产性建筑
都是一些简单的作坊 , 因此 , 建筑形制与外观十分相似 , 只有教堂有一点不同。
而到了 19 世纪中叶以后 , 西方的新建筑方式 传入 我国 , 逐 渐使中 国建 筑的新 类型 大
量增加 , 形制也变化多端 , 使人目不暇接。在公 共建 筑类型 中 , 近代 的高 层旅馆、办 公楼、
・ 13 ・
影剧院、歌舞厅、车站、港口码头、机场、体育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等一系列新建筑类型 , 已
促使传统建筑大为改观 , 不仅高度空前增加 , 而且跨度也已有了惊人的扩大。这些建筑都
是在新社会需求下产生的新类型、新功能与新形式。
我们回顾这一百年来新建筑类型增加与新功 能的 不断 完善 , 总结 一下 各种建 筑类 型
发展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趋势是完全必要的 , 这 对于正 确评 价过 渡时期 建筑 发展的 历史 意
义与借鉴其有益的经验教训具有积极作用。由于 各种 建筑 类型有 其自 身的特 点 , 分门 别
类对其历史的发展进行系统总结 , 无疑可以使 各种建 筑类 型在 以后的 发展 过程中 少走 弯
路 , 从而高效快速地得到健康发展。
历史是一面最清晰的镜子 , 它能使人变 得清醒 明智 , 也 能使人 感到 愉快 和充满 信心。
研究过渡时期建筑类型的历史就像寻找创作的 对策那 样是 在探讨 着继 往开 来的新 道路。
建筑新类型是近代时期的一项突出成就 , 它应该在近代建筑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6. 中国近代 建筑史应该 反映中西 建筑文化交 融的历史 , 反映 建筑科学


技术全球 化的趋势 , 反映中 学为体、西学为 用的建筑 特点

    更确切地说 , 这是一个西学东渐的突破期 , 它使中国近代建筑逐渐与国际接轨。正是


从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 , 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得到 了空前 的发 展 , 西方的 新建 筑方式 以迅 雷
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整个中国建筑界 , 基本上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中国建造方式 , 它是不以
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发展需要 , 近代建筑史中说明这一观点 , 对于我们认识中西建
筑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 , 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尽管西风劲吹 , 可是在
这一时期仍有一批有志之士在积极探求我国建 筑的新 民族 形式风 格 , 其中 有一批 相当 成
功的作品很值得我们总结 , 例如南京的中山 陵、原外交 部大 楼、上海外 滩的 中国银 行大 厦
等等都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时期的探索并未达到成 熟的 地步 , 但 是它毕 竟是 在前进 的道 路
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它反映了中国建筑师并未 数典 忘祖 , 仍 然在思 考着 如何洋 为中 用
和如何表达时代性与民族性、地域性相结合的方向 , 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建筑创作仍十
分重要。

7. 中国近代 建筑史应该 反映中国 近代建筑教 育发展的 历史

过去传统的中国建筑教育都是师徒相传 , 没有正式的学校进行科学的教育 , 直到清朝


末年 , 才有少数建筑学子被送到国外学习建筑专业知识 , 然后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才在国
内陆续建立了高等学校的建筑系 ( 科 ) , 例如 1925 年创办的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就是我国最早的建筑学科 , 紧接着的是中 央大学、东 北大 学、勷勤大 学、圣约 翰大学、之 江
大学、津沽大学都陆续成立了建筑系 , 这使我国 的建筑 教育 渐渐走 上了 科学 的正轨 , 为 培
养一代新型的建筑学人才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所有这些学校培养出的学生 , 不仅担负着全国主要建筑项目的设计任务 , 而且更以其
积极的姿态在改变着中国的传统建筑方式和风格特征。正是由于出现了这些新型的建筑
师才使中国近代建筑得以健康的发展。
・ 14 ・
因此 , 我们在进行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 , 建筑教育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历来就
是立国之本 , 建筑教育也同样是建筑领域内的保护神 , 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
养学生的质量 , 也影响着他们成为建筑师后 创作 的水平。 今天 我们在 教学 改革与 推陈 出
新的呼声中 , 重新研究与审视早期建筑教育 的经 验教训 是会 有一 定参考 价值 的。我们 总
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 不断更新 , 总结早期的建筑教育史将会启示着我们革新
的道路。

8. 中国近代 建筑史应该 反映中国 新兴工业建 筑从无到 有发展的历 史

在近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 如果说建筑类型有了很大的增加 , 那么工业建筑类型可


以说是从无到有地获得惊人的发展 , 它开辟 了中 国近代 厂房 建筑 的先河。 作为一 部完 整
的近代建筑史 , 新兴工业建筑发展的历史也理应给予必要的地位。
由于清朝末年 , 统治阶级内部经过二次 对外战 争失 败的刺 激 , 促使 了思 想上的 分化。
其中一部分人要求“自强”“
、 雪耻”, 要求“博采西学”, 努力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 ,
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在外商建立近代工业的同时 , 也建立自己新型的工业。于是这
一部分人便逐渐从顽固派中分化出来 , 形成洋务派。
在洋务派的活动中 , 最 主要 的是 建 立军 事工 业。1861 年 , 曾国 藩 ( 1811 —1872 ) 创 设
安庆军械所。1862 年 , 李 鸿 章 ( 1823— 1901 ) 在 英国 人 马 格里 的 支持 下 创 办了 上 海 洋 炮
局 , 建设新式厂房。1862 年及 1865 年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 在上海 设立江南 制造局和 江
南造船厂。1863 年 , 李鸿章又建立苏州洋炮 局。1865 年将苏 州洋炮 局迁来 南京 , 并加 以
扩充 , 建成金陵机器局 , 这些都是洋务派在江南一代最早建造的一批近代工业建筑。目前
金陵机器局还遗留有 1866 年建造的机器正厂、1873 年建造的机器右厂、1878 年建造的机
器左厂和 1886 年建造的机器大厂等一批原有的工业厂房。
我们将这些建筑遗物和传统的作坊相比 , 再和国外同时代的工业建筑相比 , 说明工业
建筑的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进步 , 标志着学习 西方先 进建 筑科 技的成 果和 工业建 筑发 展
的必然趋势。

9. 中国近代建筑史应该充分反映中国传统民居如何向现代住宅过渡的历史

在这一时期中 , 传统与 革新、地 方化 与现 代 化的 思想 斗争 是居 住 建 筑中 最 明显 的 特


征 , 解剖居住建筑变化的现象 , 说明其产生的原 因 , 这 对于 理解 整个这 一历 史时期 建筑 的
进步意义是很有帮助的。
居住建筑作为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 , 面 广量 大 , 它与 人们的 生活 接触最 为紧 密 , 弄
清居住建筑发展演变的过程 , 就能像钥匙一样 , 顺利解释清楚建筑中其他一些变化的现象
与原因。
传统民居多是低层院落式或多进联排式 , 而新式的居住建筑则类型多式多样 , 有里弄
式、公寓式以及花园洋房等等 , 尤其是里弄式住 宅不仅 在功 能上相 对比 较适 用 , 而 且对 于
节约用地和建筑设备的布置也是有利的。研究这 些里 弄建 筑的形 成与 发展过 程 , 总结 其
节地、布局的有关经验可以作为现代低层高密度建筑规划设计的借鉴。
有幸的是 , 前些年还有些学者曾对近代里弄式建筑做过调研并编写过专著 , 这对于行
・ 15 ・
将在城市改造中被彻底清除的建筑类型来说是起到可贵的记录作用。
在花园洋房类型中 , 也有不少可资借鉴 的成分 , 单就上 海、天津、南 京、广州、青 岛、大
连、哈尔滨等地一批过去遗留下来的独院式住宅来说 , 它们的形式变化多端 , 有英国式、法
国式、西班牙式、欧洲村舍式、美国殖民式、现 代式、古典 式、江南民 居式 等等 , 造型 参差 错
落形成了一处处有特色 的城 市景 观。不 少城 市已 把 这一 批近 代独 院式 住 宅列 为保 护 单
位 , 使城市特色得到了保持。如果对比目前我 国许多 大城 市所 新建的 各种 花园式 城市 住
宅来说 , 它们毫不逊色 , 而且现在的许多独院式 住宅多 为标 准类型 设计 , 建 筑师所 花匠 心
也远不如过去 , 因此 , 及时调研与整理这一批近 代小住 宅既 有一定 的历 史意 义 , 也 对现 实
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10. 中国近代建筑史应该说明这是一个逐步向建筑科学化道路过渡的历史

传统的中国建筑虽然积累了不少地区性的设 计经 验 , 但是 在建筑 科学 的应用 方面 却


极为罕见。只有到了近代 , 随着现代科学的应 用 , 才促 使了 一批新 建筑 的出现 , 于 是使 这
一时期的建筑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 说明这一问题 , 对于提倡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的精神是
很有鼓舞作用的。
在近代时期 , 我们首先看到的建筑科学性是建筑设计方法的改变 , 专业的建筑师已取
代了传统工匠设计房屋的历史。这些近代建筑师 在设 计中 已采用 了科 学的绘 图方 法 , 用
平面、立面、剖面、细部大样来表达各种创作 思维 , 同时 还应 用了先 进的 透视 图表达 法 , 使
理想的建筑形象可以具体表现出来 , 比传统的烫样模型要大大前进了一步。
此外 , 在建筑功能布置、结构选型、应力计 算、建筑 物理 测试、水电 暖通 设备的 合理 安
排等方面 , 也都为建筑的 舒适 安 全提 供了 科学 的保 证 , 正 是由 于这 些建 筑 科学 手段 的 应
用 , 才使近代建筑的发展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 忽 视建筑 科学 性在建 筑发 展中 的作用 , 只 注
重艺术形式的变化 , 那就很难找到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 , 我们在研究近代建筑史的过程中 , 重视先进科学方法对建筑发展的促进作用是
非常必要的。我们很难想象一座大跨度的剧院建 筑不 经过 建筑师 的精 心设计 , 不 经过 结
构工程师的计算 , 不经过声学专家的计算 , 不经 过设备 工程 师的妥 善布 置而 能建造 起来 ;
相反 , 正是到了近代得益于各方面的科学配合 , 才使得各种新建筑类型应运而生。我们要
研究近代建筑发展的特点就不能不注意科学进步给建筑发展带来的恩泽。
综上所述 , 我们的研究还有许多项目要做 , 它 不仅 是研 究历史 的需 要 , 而且对 于今 天
的实际创作来说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如果我们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 , 能够不屈 不挠地 对上 述各 个领域 进行 系统深 入的 探
讨 , 包括某些典型实例图纸的收集或测绘 , 它将 会对我 们总 结历史 的经 验教 训 , 启 示和 开
拓未来的事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 作者单位 : 东南大学建筑系 )

・ 16 ・
从《中国建筑》看 1932—1937 年中国建筑思潮及主要趋势

朱 永 春

    提要 : 《中国建筑》是成立于 1927 年的中国建筑师 学会主办的 刊物 , 本 文通过研究 其建


筑作品 , 分析 1932—1937 年间中国建筑思潮及主要趋势。
    关键词 : 中国建筑师学会、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思潮

20 世纪初 , 中国出现了两个全 国性的 社团 : 中国 营造 学社 和中 国 建筑 师学 会。前 者


成立于 1929 年 , 致 力 于 中 国 传 统 建 筑 研 究 , 创 办 了《中 国 营 造 学 社 汇 刊》; 后 者 成 立 于
1927 年 , 是中国建筑师职业团体。主 办有 以中国 建筑 师作 品实 录为 主要 栏目 的 杂志《中
国建筑》。今天 , 中国营造学社及其汇刊功绩 已得以 确认。 相比之 下 , 对中 国建筑 师学 会
和《中国建筑》杂志 , 仍没得到应有的重视 , 研究不多。
事实上 ,《中国建筑》刊行 , 正值中国近代建 筑史 上短 暂的发 展兴 盛期。“中国 固有 形
式”与“ 新中国建筑”。西方古典与新艺术 , 诸多矛盾汇聚交织。特别是走向高潮的西方现
代建筑在国内几乎同步地得到响应。杂志忠实地记录下中国近代建筑师群体构成和探索
轨迹。不仅研究中国近代建筑 , 不能不投以一瞥 , 对今天建筑创作 , 也有所启迪。

一  《中国建筑》及作者群

《中国建筑》于 1932 年 11 月创刊。但“因 编辑主干 人员发 生问题” 中 断。1933 年 7


月复刊“由建筑师学会特派专员负责办理”“
, 面积加大 , 内容刷新 , 务期于建筑学术上小有
贡献 , 并当按月出版”② 。 1933 年 共出 6 期 , 定为第 一卷。 1934 年 第二 卷仍 按月出 版 , 共
12 期 , 但其中 9 期与 10 期 , 11 期与 12 期 合刊。 1935 年 第三 卷共 出 5 期。“ 因稿 件征 集
之不易 , 制版印刷之费时 , ……以致出版日期 与书卷 期数 互不相 符 , ”
“ 为 名实相 符起 见 ,”
1936 年改为不定期出版 , 并从总期号第 24 期起 , 当年共出 4 期。1937 年出 2 期。杂志从
创刊至 1937 年 4 月停刊 , 共出 31 期或 30 期。
刊物最初宗旨是“
: 融合东西建筑学之特长 , 以发扬 吾国建 筑物固有 之色彩” 。它 的
作者群对当代中国建筑之路 , 有很严重分歧 : 以麟炳为代表 , 以为中国固有形式是国粹 , 应

①②   中国 建筑 , 第 1 卷第 1 期 , 1933 , 7
③ 刊物 总期数 存在两 种说 法 ,《中 国大 百科全 书》的 54 期 , 似以 杂 志刊 行 时间 按 月 刊 推算 出 的 , 有 误 , 现 统编 教
材《中国建 筑史》( 第三 版 ) 的 31 期 比较可 靠 , 但笔 者仅查 到 30 期 。
④ 中国 建筑 , 创刊 号 , 1932. 11

・ 17 ・
予光大 , 并将欧洲 出现 的“ 国 际式”, 看成 一 种样 式 翻新 加 以 排斥 , 提出“ 建 筑 循环 论” 。
何立蒸则指出 , 现代建筑源于“ 产业革命以后 , 社会 组织 根本 变迁 , 新需 要至 为迫切 ; 同 时
工业上之锐进 , 新式建筑材料 , 如钢铁 , 水泥等相继发明。”
“ 开建筑之新纪元” 。
折中主义主张中西并用 , 今古兼收 , 是一庞大的群体。本文第三节 , 将依其立场细分。
值得注意的是对“新中国建筑”探索 , 陆谦受、吴景奇提出了创造“新风格”的四原则 :
第一 , 不能离开实用的需要。第二 , 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
, 建筑要能充分地显出我们
这一个时代进化的特点。不要 开倒 车 , 使人 家 怀疑 着现 在是 唐还 是 宋” 。 第三 , 不能 离
开美术的原理。第四 , 不 能离 开文 化的 精神 “
, 就 是说 , 建筑 要能 代表 我 们自 己 文化 的 精
神。不要把中国的城市 , 都变成了欧美的城市”④ 。
对学术问题平等坦诚 , 是刊物特色。它不 仅容 纳了不 同观 点 , 兼收 并蓄 , 也在 不断 调
整立场。统览《中国建筑》, 对中国建筑“ 固有之色彩”的强调渐次淡化 , 对中国建筑之路的
认识深化了。刊物后期将触角伸向社会问题 , 显然编 辑者 已接 受了欧 洲现 代建筑 运动 的
某些观点 , 甚至可以大胆认为把握了现代运动精神。第三节中将对此加以详论。
《中国建筑》还有意倡导不同建筑风格。杂志 从第 三卷 第二期 起 , 建筑 实录部 分改 以
建筑师 ( 事务所 ) 专刊形式组稿。“各建筑师 因个性 之不 同 , 自有个 别之 作风 , 读者 按期 比
拟 , 当能知其梗概。”
正是中国建筑师学会内 部 的多 元性 , 使 刊 物始 终保 持活 力。这 种 活力 不 是来 自“ 国
粹”的汲取 , 不是靠输入西方现代建筑实现 , 而是对现实问题关注和不断探索中注入 , 这里
没有权威 , 却有群星灿烂的局面。

二   从《中国建筑》看 1932—1937 年建筑思潮

1. 中国固有 形式

    它在纪念性建筑、市政厅、官邸等建筑类 型中 , 占了 绝大 多数 ( 见 附表 ) 。杂志 发表 的
重要建筑 , 如中山纪念堂、仿热河金亭、蒋介石官邸、谭组菴陵墓、上海市政府。上海是“ 保
存国粹”运动策源地。1905 年成 立的“国 学保存 会”及机 关刊 物《国粹 学 报》, 在包 括建 筑
师在内的知识界深有影响。特别是 20 世纪 30 年 代起 , 国 民党政 府推 行“ 中国 本位”文 化
建设“
, 中国固有形式”成为官方钦定的惟一正宗建筑语言。如新建上海市政府时 , 市政府
决议案明确要采用中国式 , 认为 “
: 市政府为全市行政机关 , 中外观瞻所系 , 其建筑格式 , 应
代表中国文化 , 苟采用他国建筑 , 何以崇国家之体制 , 而兴侨 旅之观感。”
“ 建筑式样为一国
文化精神之所寄 , 故各国建筑 , 皆有表示其国民性之特点, 近来中国建筑 , 侵有欧美之趋势。
应力加矫正 , 以尽提倡本国文化之责任, 市政府建筑, 采用中国格式 , 足示市民以矜式。

① 麟炳 . 中国 建筑 . 中国建 筑 , 第 1 卷 第 1 期 , 1933 , 7 ; 建 筑循 环论 . 中国建 筑 , 第 2 卷第 8 期 , 1934 , 8


② 何立 蒸 . 现 代建筑 概述 . 中国 建筑 , 第 2 卷第 8 期 , 1934 , 8
③④   陆谦 受 , 吴景奇 . 我们 的主 张 . 中 国建筑 , 第 26 期 , 1936
⑤ 卷首 语 . 中 国建筑 , 第 3 卷第 2 期
⑥ 董大酉 . 上海市政 府新屋之概略 . 中国建筑 , 第 1 卷第 6 期 , 1933 , 12

・ 18 ・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 毕 竟与 现 代功 能、技术 隔 阂。因此 , 出现 了 一 类对“ 中 国固 有 形
式”作局部修正的建筑 , 姑且称作近代中国式。如广东省政府合署 , 发现“ 中国式建筑之坚
固与美观固不后人。惜房间为数有限。似不合 于本 署之 需。但不 妨将 层数加 多 , 或各 单
位合拼 , 均足以补救其弊” 。又如上海市图书馆、博物馆 建造中取“现 代建筑与 中国建 筑
之混合式样 ,”因为采用纯中国式样 , 建筑费过昂 , 且不尽合实用。
1933 年芝加哥百年进步万国博览会 , 中国以仿热河金亭参展 ( 图 1 ) , 过元熙督工。展
出归来 ,《中国建筑》专刊介绍各国展馆 , 过元熙撰文 , 对中国馆 , 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固有形
式建筑根本否定。他敏锐地指出“
: 建筑式样应以显示我国革命以来之新思潮及新艺术为
骨干 , 断不能再用过渡之皇宫城墙或庙塔来代表我国之精神。故其设计方法 , 当先洞悉该
博览会之性质宗旨 , 而用现代之思想 , 实力发 挥之”。“ 无论 参加何 种博 览会 馆宇之 营造 ,
当用科学新式 , 俭省实用诸方法 , 为构造方针。以 增进 社会 民众生 活之 福利 , 提倡 民众 教
育之新观念为目的” 。该文应当引起中国建筑师反思。

2. 西方古典 式

这一时期西方古典式建筑明显减少 , 主要用于某些建筑类型 , 如银行习惯采用纯粹古


典形式 , 住宅用西班牙 式、英 国式 或荷 兰式 ( 见附 表 ) 。代 表作 品有 庄俊 的 上海 金城 银 行
( 图 2 ) 、青岛交通银行 , 李锦 沛 常州 武进 医院 ( 图 3 ) , 庄 俊的 上海 金城 银行 和 青岛 交通 银
行 , 设计手法严谨干练 , 外观表达了银行建筑坚固、稳定、诚信的特质 , 且功能合理 , 造价较
低 , 当时有人就此评论 “
: 古典派建筑在近代衰落之原因 , 经济上耗费 , 实为极大之关键 , 盖
古典派建筑。如中国之骈体文 , 稍有离题 , 即画虎类犬 , 且其雕饰、柱头、花线等 , 均足以耗
金费时 , 故建筑家多有避之者。庄建筑师不避繁难。是其勇敢处 , 不惮物议 , 是其果决处 ,
均非常人所能及 , 至建筑成功 , 所用材料 , 均选上品 , 内部设备 , 力求美满 , 而经济上并无额
外损失 , 全部造价 , 只费九十万元 , 实出人意 料之 外。
”“ 金城 银行 全部设 计 , 审密 周到 ……
足可为提倡文艺复兴建筑之标榜 , 而令人永无忘古典派建筑之不可偏废也。”
但毕竟 20 世纪初 , 西方古典建筑已走到尽 头 , 逐步被 方兴 未艾 的“ 国际 式”取代。 当
时 , 中国建筑师学会的会员 , 80 % 以上有留学背 景 , 其 中大 多数 接受的 是学 院派正 统建 筑
教育 , 谙练西方古典式建筑 , 但很少专门从事古 典式建筑 设计。庄俊、李锦 沛、李 英年 等
建筑师 , 后期也转向其他形式探索。

3. 现代式、国际式 、立体 式

30 年代 , 古典以外的西方建筑 , 被统 称 现代 式。它 既包 括 19 世纪 欧洲 的新 艺 术、美


国芝加哥学派的摩天楼 , 也包括 20 世纪初欧美 最激 进的 建筑。但 后者常 用专 有名 称“ 国
际式”以区别。因为国际式不同于其他现代建筑 , 一是几乎完全放弃了装饰。当时中国建

① 范文 照 . 广 东省政 府合 署建筑 说明 . 中国建 筑 , 第 24 期 , 1936


② 过元 熙 . 博 览会陈 列各 馆营造 设计之 考虑 . 中国 建筑 , 第 2 卷第 2 期 , 1934 , 2
③ 麟炳 . 对于 上海金 城银 行建筑 之我见 . 中国 建筑 , 第 1 卷第 4 期 , 1933 , 10
④ 根据 1933 年中 国建筑 师学会 年会 资料 ; 会员 55 人中 44 人留学 西方 , 其 他 11 人 不详 。见 : 中国 建 筑 , 第 1 卷
第 1 期 , 1933 , 7

・ 19 ・
筑师尚未接受体面变化的构成美 , 只把它看作一种形式翻新。因此 , 放弃装饰就等同于否
定了美观的需要 ; 其二 , 摒除了国家观念 , 国际通用。“ 其作品除在体积与权衡上略有讲求
外 , 装饰几于绝迹 , 房屋之 正面 侧 面。内部 外部 皆 无所 偏重 , 力 求 其平 面 上之 便 利 而已。
彼等摒除国家观念而探求统一之形式 , 至有称为国际式 ( In ternationalism)”。
从《中国建筑》刊出的作品看 , 1934 年以后 , 很多建筑 师已接 受了现代 建筑实 用、朴 素
以及使用新材料新技术 , 但仍摆脱不了追求平稳、厚重、质感、量感的古典美。虽然不用柱
式 , 但仍追求端庄、局部予以装饰。有时甚至用简化的坡屋顶 , 可以算一种准现代建筑 , 如
上海广东银行 ( 图 4 ) 、南京新都大戏院、青岛大陆银行新屋等。
国际式较多地用于住宅和商业娱乐建筑。“ 住宅为 国际 式。外 表坚固 , 朴 实美 观 , 窗
户极多 , 光线空气充足。起居室前有大平台 极为合用” 。当 然 , 还 有标新立 异的原 因 , 华
盖建筑事务所采用国际式早 , 作品数量也多 ( 见附表 ) 。如上 海惇信路 住宅 ( 图 5 ) 、大上 海
大戏院、金城大戏院、首都饭店等 , 奚福泉设 计的上 海虹 桥疗 养院 , 是国 际式 的一项 杰作。
它由疗养院和小医院组成 ( 图 6 ) , 疗养 院外 观呈 堆叠式 , 以 便充 分采 光 , 并 避声 布置。 卓
越的功能被纳入国际式清新的形式。立体式 , 突 出体块 造型。 它与国 际式 光洁轻 盈的 外
表相反 , 追求砖石的体量感和质感。多见于 纪念 碑。主要 作品 有范文 照设 计的广 州中 华
书局 ( 图 7 ) 、上海历届殉职警察纪念碑。
此外 , 值得注意的是董大酉对现代建筑 中象 征方法 的尝 试。在中 国航 空协会 会所 及
陈列馆 , 建筑群被赋予飞机形象 ( 图 8) , 上海市医院及卫生试验所 , 建筑物排列成扇形。

4. 新中国建 筑

对新中国建筑认识 , 有一个发展深化过程。
新中国建筑 ( Neo-Chinese A rch itect ure ) 最初见于 刊物 , 是 评价李 锦沛 的上海 中华 女
青年会时。认为“东方建筑伟大 , 庄严 , 及其各种固有之特点 , 在观瞻上世人固知其与西方
建筑迥然不同 , 然西方建筑亦另具特质优点 , 倘能融合东西建筑之长 , 别创一格 , 若今之所
谓 Neo-Chinese Ar chitect ure 者 , 能不称之为现代化之建筑 耶 ?” 这里将 新中国建 筑定 位
“现代化之建筑”, 无疑相对“ 中国固有形式”或“ 近代中国式”, 是不小的进步 , 但仅仅“ 融合
东西建筑之长”, 未必能别创一格 , 很可能是肤浅的折衷主义或装饰主义 , 以中华女青年会
为例 ( 图 9 ) , 不过是西方建筑装饰以中国符号。
三年以后 , 陆谦受、吴景奇提出创造中国建 筑“ 新风 格”四原 则时 , 就 深刻 多了。他 既
反对复古派“开倒车”, 不能充分显示时代进 化的特 点 ; 也指 出 , 不加消 化地 输入欧 美最 新
建筑样式 , 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并呼吁在这四种原则之下。“ 努力创造一个新的风格
出来 , 作为我们对于这一个时代文化的贡献。我们自己应当争点气 , 下点苦工 , 做点事业 ,
不要老是跟在人的后面” 。观察 陆谦 受、吴 景奇 的作 品 , 的 确在 近代 中国 建 筑中 独树 一

① 何立 蒸 . 现 代建筑 概述 . 中国 建筑 , 第 2 卷第 8 期 , 1934 , 8
② 范文 照 . 古 神父路 协发 公寓及 住宅 . 中国建 筑 , 第 24 期 , 1936 , 2
③ 中国 建筑 , 第 1 卷第 3 期 , 1933 , 9
④ 陆谦 受 , 吴景奇 . 我们 的主 张 . 中 国建筑 , 第 26 期 , 1936

・ 20 ・
帜 , 如南京中国银行、同孚大楼、大嘉宝乡村医院 , 此外 , 李英年四维村、渔光村等住宅设计
中 , 似也在探索一种新风格。

三   1932—1937 年中国建筑发展趋势

分析《中国建筑》, 可以看到它四个主要趋势。

1. 从倡导本 体文化转向 关注社会 问题

《中国建筑》创办之初 , 有明显的本体文化 导向 , 中 国固 有形式 及变 体 , 占据了 主要 栏


目 , 如第一卷第一期的中山纪念堂 , 第二期的谭组菴陵墓 , 第三期专刊介绍南京体育场 , 赞
其“足为中国古式建筑开一 新纪元”。 1934 年刊 物第二 期报 道了 芝加 哥百 年 进步 万国 博
览会是一个转折。此后 , 中国固有形式宣传已 软弱无 力 , 对“国 际式运 动”处 在一种 守势 ,
如“建筑循环论”的提出 。刊物 随着 对现 代建 筑的 逐 渐认 可 , 越发 对 经济 关注。 第二 卷
第十一期编者在《为中国建筑师进一言》可以见 其中 原委 “
: 近年来 建筑 事业 异常发 达 , 建
筑方式 , 亦日新而月异。论中国沿传之宫殿式建筑 , 其坚固 , 其美 观 , 均不 后 人 ; 但 以 近来
世界 不景气 之情 形视之 , 经济 上损失 过钜 , 为 一最 大 缺 点。 德 国 发 明国 际 式 建 筑 , 不 雕
刻 , 不修 饰 , 其 原因不 外节 省 费 用 , 以 求 挽 救 建 筑 上 损 失。 俄 国 近 来 竭 力 提 倡 经 济 建
筑。 西洋古 典派 建筑 , 虽 盛 行 于 当 时 , 近 来 已 在 摒 弃 之 列 , 均 足 以 表 现 趋 向 经 济 建 筑
特征 。”
刊物后期从社会改良出发 , 将焦点转向往宅。第 29 期卷首语中指出“
: 有产阶级可以
随心所欲 , 在山明水秀之地 , 或在都会繁华之 区 , 建 筑住 宅 , 一切布 置及 卫生 设备 , 力求 摩
登 , 可以骄傲人家。但是在今日社会不景 气之下 , 要 这些 畸形发 展 , 有什 么好 处呢 ? 我 们
看到上海闸北区劳动者住着狭小污秽的草棚 , 空气 不足 , 日 光阻蔽 , 因 此容 易患传 染病 及
发生火患 ; 推想到凡是各处的劳动者一 定同感 到这 种痛苦 ! 这不 是很严 重的 问题么 ? 要
解决这个问题 , 我希望建设当局划出几个平 民住宅 区 , 规定 道路的 宽度 以及 房屋的 式样 ,
这种计划又可以整齐市容。

我们知道 , 欧洲现代建筑运动始 终贯 穿着 一条 社会 改 革红 线。19 世 纪 , 威 廉・ 莫 里
斯寻找“人人都能享受的艺 术”, 被 佩夫 斯纳 誉为“现 代运动 之父”。 20 世纪 , 新建 筑被 看
成社会改革的组成部 分。柯 布西 埃在《走向 新建 筑》序 言中 写到 “
: 建 筑应 当 是时 代的 镜
子。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 , 为普通而平常的 人使 用的普 通而 平常 的住宅。 它任凭 宫殿 倒
塌 , 这是时代的标志。”译者陈志 华称 此为 全 书的 精髓 , 事 实 上 , 正是 欧洲 现 代建 筑运 动
的精神支承。
中国建筑师 , 从纪念碑、陵 墓、官邸 转向 普 通住 宅 , 从本 体 文化 的 坚 持到 关 怀社 会 问
题 , 这一转变是深刻的。它说明中国建筑师已从思想上接纳了现代运动。

① 麟炳 . 中国 建筑 . 中国建 筑 , 第 1 卷 第 1 期 , 1933 , 7 ; 建 筑循 环论 . 中国建 筑 , 第 2 卷第 8 期 , 1934 , 8


② 陈志 华 . 走 向新建 筑“ 译后 记”. 北 窗杂记 . 河南 科学 技术出 版社 , 1999

・ 21 ・
2. 简化倾向

简化是 30 年代中国建筑 的大 趋 势 , 西方 国际 式、立 体式 自 不 用说 , 中国 固 有形 式 一


“简”, 再“ 简”, 从除雕梁画栋 , 到仅剩若干符号。西方古典式 , 也“简”到只剩权衡尺度加若
干根柱子 , 被称作“ 简单古典派”( Simple classic) 。典型实例 , 如李锦沛设计的上海清心 女
子中学。新中国 建 筑 也 把 简 练 看 成 时 代 进 化 的 特 征。 总 之 , 不 事 雕 饰 , 简 朴 直 率 成 为
时尚。
这一趋势形成有两个动因。首先是 , 大 多数建 筑师 对欧洲 发明 国际 式 , 古典派 衰落 ,
理解为世界经济不景气而减少费 用所致 , 简 朴才 能生 存。深 层原 因是 , 20 世 纪初 中国 已
完成了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过渡。现代材料结构 , 终将要寻找自己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无论何种式样都会受其影响。

3. 装饰主义

这里主要指 , 将建筑 物局 部 装饰 作为 一种“ 语言”、


“ 符 号”。 这 在 20 世纪 初 极 普遍。
早期实例 , 如南京中央体育场运动田径赛场、中央医院 , 上海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北京仁
立公司。
装饰主义生成 , 大体有三方面原因 :
首先 , 西方现代建筑导入中国源头之一 , 是 以装饰 为特 征的“新 艺术 运动”。“ 新艺 术
运动者 , 举凡装饰外观无不以新形式是尚” 。新艺术 误导了 一些建筑 师以新符 号体现 时
代性和中国文化精神 ;
其次“
, 中国固有色彩”简化的终极形式 , 便是中国传统装饰符号。中国近代建筑清晰
地显示出 , 从固有形式到固有符号的蜕化过程 ;
第三 , 20 世纪初 , 中国大多建筑 师尚 未接受 构成 为特 征的现 代形 式美学 , 没 有装 饰
的美观是不可思议的 , 为了保持良好建筑物 美观的 品质 , 常 常对局 部加 以装 饰 , 并 加以 强
调 ( 图 10) 。

4. 折衷主义

东西文化的碰撞 ,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 使折衷 主义 贯穿 着中国 近代 建筑全 过程 , 但 和


十九世纪折衷主义主要看重“形式”的标新立异不同 , 20 世纪初 的折衷 主义重视“意 义”的
表达。
因此 , 尽管折衷主义是一个大趋势 , 大都导源于“中西并用 , 今古兼收”, 还是可以依其
立场予以细分 :
(1 ) 中国固有形式为体注入现代材料结构 , 如上海图书馆、博物馆。

① 何立 蒸 . 现 代建筑 概述 . 中国 建筑 , 第 2 卷第 8 期 , 1934 , 8
② 陆谦 受、吴景奇 是近 代较有 思想 的建筑 师 , 但似 乎也没 有接受 现代 形式构 成 , 认为“美 术原 理 , 就 是 说 : 建 筑的
结构 , 颜色 , 形式 , 都 要合 乎 美术 的原 理。 不要 因为 标新 立异 , 就不 顾一 切的 将奇 形怪 状的 东西 都 弄出 来。”参见 : 陆谦
受 , 吴景奇 . 我们 的主 张 . 中 国建筑 , 第 26 期 , 1936

・ 22 ・
(2 ) 西方现代建筑为体冠以中国装饰符号 , 如南京外交宾馆、上海中华女青年会。
(3 ) 西方古典建筑形态赋予中国意义。如上海大世界游艺场巴 洛克塔被 误读成镇 风
水宝塔 。
(4 ) 立体式杂以中国装饰 , 如上海历届殉职警察纪念碑。
(5 ) 中西混合 , 如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愚园路四明别墅、广东岭南学校。

( 作者单位 :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系 )

参考 文 献

中国建筑师学会 . 中国建筑 , 第 1~29 期 , 1933—1937

附表 : 《中国建筑》1~29 期建筑作品及形式

作  品   名   称 地址 建筑师 形   式 刊登期号
陈英士先生纪念塔 上海 董大酉 中国固有式 Ⅰ. 1
中山纪念堂 广州 吕彦直 中国固有式 Ⅰ. 1
两路国难殉员工纪念堂 ( 方案 ) 范文照 中国固有式 Ⅰ. 1
萧特烈士陵墓( 方案) 范文照 西方古典 Ⅰ .2

仿热河金亭 过元熙 Ⅱ .1
芝加哥 中国固有式
(1933 年芝加哥万国博览会 ) ( 督工 ) Ⅱ .2

上海历届殉职警察纪念碑 上海 范文照 立体式、杂中国装饰 Ⅱ .4

无名英雄墓 上海 董大酉 立体式、杂中国装饰 Ⅲ .3

淞沪抗日阵亡无名英雄墓 (方案 ) 上海 范文照 中国固有式 24

蒋介石官邸 南京 陈品善 中国固有式 Ⅰ .1

关颂声
谭组菴陵墓 南京 中国固有式 Ⅰ .2
朱   彬、杨廷宝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 上海 李锦沛 新中国式 Ⅰ .3

上海市政府 上海 董大酉 中国固有式 Ⅰ .6

外交宾馆 南京 基泰工程司 中国固有式 Ⅱ .11

外交大楼 南京 赵   深等 装饰主义 Ⅰ .1 Ⅰ .3

广东省政府合署 广州 范文照 近代中国式 25

中央体育场 南京 基泰工程司 新中国式 Ⅰ .3

大上海大戏院 上海 华盖事务所 国际式 Ⅱ .3

① 李英 年 . 大 世界游 艺场 宝塔 . 中国建 筑 , 第 27 期 , 1936 , 10

・ 23 ・
续表

作  品   名   称 地址 建筑师 形   式 刊登期号

金城大戏院 上海 华盖事务所 国际式 Ⅱ .3

上海体育场 上海 华盖事务所 装饰主义 Ⅱ .8

中国航空协会陈列馆及会所 上海 董大酉 装饰主义 Ⅲ .2

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 董大酉 近代中国式 Ⅲ .2

上海市博物馆 上海 董大酉 近代中国式 Ⅲ .2

中山文化教育馆 南京 华盖事务所 现代式 Ⅲ .2

丽都大戏院( 改建 ) 上海 范文照 国际式 24

新都大戏院 南京 李锦沛 准现代 25

国立戏剧音乐院 ( 方案) 奚福泉 装饰主义 28

上海北站重修 上海 赵  深 近代中国式 Ⅰ .5

中国银行办事处及堆栈 上海 陆谦受、吴景奇 现代式 Ⅰ .1

中国银行新建行屋 ( 方案) 南京 陆谦受、吴景奇 近代中国式 Ⅰ .1

金城银行 上海 庄  俊 西方古典式 Ⅰ .4

中国银行虹口分行大厦 上海 陆谦受、吴景奇 现代式 Ⅰ .4

上海恒利银行 上海 华盖建筑事务所 现代式 Ⅰ .5

青岛交通银行 青岛 庄  俊 西方古典式 Ⅱ .3

上海银行西区分银 上海 杨锡镠 现代式 Ⅰ .5

聚兴诚银行西区分银 南京 李锦沛、李锡安 装饰主义 Ⅱ .4

极司非而路中国银行行员宿舍 上海 陆谦受、吴景奇 国际式 Ⅱ .7

青岛中国银行行员宿舍 青岛 陆谦受、吴景奇 近代西方与中国混合 Ⅱ .7

上海广东银行 上海 李锦沛 现代式 Ⅱ9 .10

浙江兴业银行大厦 上海 华盖建筑事务所 装饰主义 Ⅲ .3

财政部部库 上海 庄  俊 国际式 Ⅲ .5

南京盐业银行 南京 庄   俊、孙立已 准现代式 Ⅲ .5

青岛大陆银行新屋 青岛 罗邦杰 准现代 Ⅲ .5

浙江建业银行 杭州 李锦沛 现代式 25

南京中国银行 南京 陆谦受、吴景奇 新中国式 26

苏州中国银行 苏州 陆谦受、吴景奇 新中国式 26

同孚大楼 上海 陆谦受、吴景奇 新中国式 26

青岛中行行员宿舍 青岛 陆谦受、吴景奇 新中国式 26

浙江兴业银行西区支行 上海 李英年 西方古典式 27

・ 24 ・
续表

作  品   名   称 地址 建筑师 形   式 刊登期号

浙江兴业银行北苏州路仓库 上海 李英年 西方古典式 27

中华劝工银行改建 上海 华信建筑事务所 装饰主义 29

南京中国国货银行 南京 奚福泉 国际式 28

南京饭店 南京 杨锡镠 装饰主义 Ⅰ .1

伟达饭店 南京 李  蟠 装饰主义 Ⅰ .2

百乐门饭店 上海 杨锡镠 现代式 Ⅰ .6

首都饭店 南京 华盖建筑事务所 国际式 Ⅲ .3

恩派亚大厦 上海 黄吉元 国际式 Ⅲ .4

清心女子中学 上海 李锦沛 西方古典式 Ⅰ .5

Ⅲ .1
国立上海商学院 上海 杨锡镠 近代中国式
Ⅲ .4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上海 罗邦杰 中西混合 Ⅲ .5

岭南学校( 广东 ) 江湾 李锦沛 中西混合 25

正始中学 上海 奚福泉 国际式 28

常州武进医院 常州 李锦沛 西方古典式 Ⅰ .5

中央医院 南京 杨廷宝 装饰主义 Ⅱ .4

虹桥疗养院 上海 奚福泉 国际式 Ⅱ .5

南京卫生设施实验处新屋 南京 范文照 装饰主义 Ⅱ .6

上海市医院及卫生试验所 上海 董大酉 装饰主义 Ⅲ. 2

产妇医院 上海 庄  俊 国际式 Ⅲ. 5

中华麻疯疗养院 南京 范文照 现代式 24

大嘉宝乡村医院 上海 陆谦受、吴景奇 新中国式 26

广东浸信会教堂 广州 李锦沛 简化古典式 Ⅰ .3

南京粤语浸信会堂 南京 李锦沛 简化古典式 25

浦东同乡会 上海 奚福泉 国际式 28

仁立公司 北京 梁思成 装饰主义 Ⅱ .1

中国工程师学会工业材料试验所 上海 董大酉 装饰主义 Ⅲ .2

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局所 上海 华盖事务所 国际式 Ⅲ. 3

广州中华书局 广州 范文照 立体式 24

欧亚航空公司 上海 奚福泉 国际式 28

华业大夏 上海 李锦沛 西班牙式 Ⅰ .1

・ 25 ・
续表

作   品  名   称 地址 建筑师 形   式 刊登期号

白赛仲路公寓 上海 奚福泉 西班牙式、国际式 Ⅰ .1、28

虹口公寓 上海 庄 俊 装饰主义 Ⅰ .1

郑相衡住宅 上海 华盖建筑事务所 中西混合式 Ⅰ .2

愚园路四明别墅 上海 黄元吉 中西混合式 Ⅰ .3

宝建路 4 号郑公馆 上海 华盖建筑事务所 中西混合式 Ⅰ .3

上海新华一村住宅区 上海 荷兰式、英式、国际式 Ⅱ. 9

上海合记公寓 上海 华盖建筑事务所 国际式 Ⅲ .3

西藏路公寓 上海 华盖建筑事务所 国际式 Ⅲ .3

惇信路住宅 上海 华盖建筑事务所 国际式 Ⅲ .3

茹经堂 无锡 杨锡镠 中国固有式 Ⅲ. 4

贝当路集雅公寓 上海 范文照 国际式 24

西爱咸斯路 383 号住宅 (改建 ) 上海 范文照 西班牙式 24

西摩路市房公寓及住宅 上海 范文照 国际式 24

古神父路协发公寓及住宅 上海 范文照 国际式 24

庐医师周末别墅 江湾 罗邦杰 准现代 24

国富门路刘公馆 上海 李锦沛 西班牙式 25

武定路严公馆 上海 李锦沛 国际式 25

江湾麻露小姐住宅 上海 李锦沛 英国式 25

中山路新建住宅 上海 陆谦受、吴景奇 新中国式 26

南京住宅区新建住宅 南京 陆谦受、吴景奇 新中国式 26

西摩路李氏公寓 上海 李英年 国际式 27

渔光村 上海 李英年 新中国式 27

四维村 上海 李英年 新中国式 27

拉都路住宅 上海 李英年 新中国式 27

长生路住宅 杭州 李英年 新中国式 27

海格路住宅 上海 李英年 新中国式 27

白赛仲路住宅 上海 李英年 国际式 27

湖滨路住宅 杭州 李英年 新中国式 27

愚园路住宅 上海 奚福泉 新中国式 28

上海梅园别墅 上海 奚福泉 新中国式 29

上海愚园路住宅 上海 华信建筑事务所 西班牙式 29

・ 26 ・
续表

作  品   名   称 地址 建筑师 形   式 刊登期号

上海政同路住宅 上海 华信建筑事务所 国际式 29

体育馆路住宅 上海 华信建筑事务所 西班牙式 29

民孚路住宅 上海 华信建筑事务所 西班牙式 29

镇江小住宅 镇江 华信建筑事务所 英国式 29

三民路集合住宅 上海 华信建筑事务所 英国式 29

静安寺路集合住宅 上海 华信建筑事务所 西班牙式 29

巨籁达路住宅 上海 巫振英 中西混合式 29

麦特赫司脱路住宅 上海 巫振英 中西混合式 29

大西路住宅 上海 巫振英 中西混合式 29

・ 27 ・
从《学艺》看近代留日学生传播信息的媒介作用

徐 苏 斌

    提要 : 在电信技术不够发达的 近代 , 杂志是 广泛传 播信息 的重要 渠道。本 文将 焦点 放


到留日学生创办的中华学艺社及其所办的《学艺》杂志上 , 具体剖析其 组织形 成动机、成员 构
成、宣传活动 , 说明学艺社在宣传新科学和传播信 息中发挥的 重要作 用。同 时分析 了著名 的
建筑家、建筑教育家柳士英的代表作品中华学艺社大楼所 受的外来影 响 , 说 明新建 筑不仅 通
过洋人建筑师 , 而且在本世纪 20 年代末也通过留日 学生等多 种渠道 引进中 国。中 华学艺 社
为新建筑的尝试提供了舞台。
    关键词 : 中华学艺社、
《学艺》、学艺社大楼、分离派、装饰艺术

中国近代留学生为促进中国科学的近代化做 出了 出色 的贡献 , 他 们通 过广泛 联络 同


仁 , 办杂志宣传科学。如清末詹天佑回国后创 办了 中华工 程师 学会 , 创办 了《中华 工程 师
学会会报》。以后 1917 年在美国的留学生组织了中国工程学 会 , 1925 年创办 了中国工 程
学会会刊《工程》。
晚清由于政府的提倡 , 出现了留日高峰 , 留日 学生 也同 样创办 了许 多学生 组织 , 并 出
版了大量刊物 , 其中以宣传科学为宗旨 , 并且办 的时间 最长 , 最 有影响 的应 首推中 华学 艺
社创办的《学艺》杂志。
在中华学艺社创立之前 , 在日本有很多以同乡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的留学生组织 , 创办
了许多杂志。如湖北同乡会办的《湖北学 生界》 、江苏 同乡 会办的《江苏》 、浙江 同乡 会
办的《浙江潮》 、云南同乡会办的《云南》 、四川同乡会办的《四川》 。这些同乡会多在清
国留学生会馆里 ( 东京骏河台铃木町 18 番地 ) , 1902 年章 太炎发出“ 支那亡国 二百四十 二
年纪念会”, 促进了组织爱国团体和出版报刊。学 生会 馆作 为“ 联络 情谊 , 交换 知识”的 团
体 , 同乡会以及所办杂志便应运而生。
此外还有《留学译编》、
《留东学生》、
《直流》等 , 但是多为文学性刊物 , 以宣传革命思想
为主 , 因为日本明治维 新对 中国 的影 响 很大。当 时的 留 学生 国难 当头 , 以政 治 改革 为 己
任 , 尚没在宣传科学知识上做更深入的工作。同时本世纪初的留学生多在接受普通教育 ,

① 《湖 北学 生界》从第 四期 改为《汉 声》, 光 绪癸卯 年 ( 1903 ) 正 月创 刊 , 编辑及 发行 者代表 之一 为东 京 帝国 大 学土


木学科 1910 年入 学的 尹援一 , 湖北恩 施人。 肄业 , 1939 年曾 任青岛 市政 会委员 , 海 务局 长。
② 《江 苏》于光 绪 29 年 (1903 ) 正月创 刊。
③ 《浙 江潮》于 光绪癸 卯年 ( 1903) 正月 创刊。
④ 《云 南》于光 绪丙午 年 ( 1906 ) 8 月创 刊。
⑤ 《四 川》于 1907 年创刊 。

・ 32 ・
很少接受高等专门教育 ,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   中华学艺社的创立

中华学艺社则是较早的宣传科学的团体。辛 亥革 命成 功以后 , 实 现了 推翻封 建王 朝


的愿望 , 宣传科学 , 建设国家成为主要任务。中华学艺社正是在此背景下成立的。她创立
于 1916 年 , 因该年为丙辰年 , 故名丙辰学社。 该社以“ 研究 真理 , 昌 明学艺 , 交 换智 识 , 促
进文化为宗旨”。从日后所办杂志的名称《学艺》也 可以 明显 看出其 宗旨。《学 艺》杂志 的
西文采用了德文 W issen und W issenschaf t , Wissen 做“心得”解 , Wis senschaft 做“知识 和
学问”解 , 因此该杂志是为留学生提供发表学 习心 得 , 宣 传科 学知 识的场 所。这和 以前 的
同乡会有较大的区别。
1916 年 12 月 3 日召开成立大会 , 组 织为 执行 部和 评议 部 , 执 行部 选陈 启 修为 理事 ,
评议部最初选陈瑾昆为部长 , 旋即辞职 , 由罗 鼎继任。 通过 社章 , 设事 务所 于东京 小石 川
原町。
1917 年 4 月《学艺》杂志创刊 并在 东京 印行 , 初 为 季刊。 这一 年在 地球 的另 一 边 , 美
国的留学生张贻志、凌鸿勋 等发起组织了中国工程学会。
1918 年 4 月王兆荣被改选为理事 , 当时正值“五・四”运动逐步推向高潮 , 5 月王兆荣
被推选为救国团团长 , 率领 留学 生们 回 国参 加救 国运 动。回 国后 , 留 学 生们 在 上海 自 办
《救国日报》, 宣传救国思想。
1920 年春归国者渐多 ,《学艺》杂志复刊并改为月刊 , 并从东 京出版 改为在上 海出版 ,
与上海商务印书馆订约 , 由该馆代为印刷出版。4 月《学艺》杂志 第二卷 第一号出 版。“ 一
二八”以后改为自印。社址租定上海宝通路 顺泰里 18 号为 总事务 所 , 所中 附设图 书阅 览
室 , 并备客室 , 以为社员下榻所用。丙辰学社也更名中华学艺社。

二   中华学艺社的成员和他们的业绩

不仅宗旨明确为宣传科学 , 而且成员构成也和过去的同乡会有明显区别 , 是由各个学


校 , 各个专业的优秀成员组成 , 1916 年就学于高等学府 的留学生 增多 , 这为宣 传科学奠 定
了良好的基础。
丙辰学社的创立者共有 47 人 , 主要是由留东京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高等工业
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同学组成。他们大都不仅在留学时十分出色 , 而且日后也是中
国近现代史上的非常活跃的重要人物。
首任理事陈启修 (1886—1960) 又名豹隐 , 四川中江 人 , 1907 年自费赴 日留学 , 考入 东

① 凌鸿 勋 ( 1894— 1981 ) 号 竹铭 , 原 籍江苏 常熟 , 1910 年考入 上海 高等事 业学 堂 , 1915 年 7 月 毕业 于 南洋 大 学土


木科 , 旋被 派往美 国桥 梁公司 实习 , 1918 年加 入美国 土木 工 程 师学 会 , 同 年 6 月 回 国 , 曾 为 粤 汉铁 路 建 设 尽力 。著 有
《铁 路大意》,《台湾 工业概 况》,《抗 战八 年交通 大事记》,《桥梁 学》,《工 厂设计》。 参见 : 徐友 春主 编 .民国 人 物大 辞 典 .
河北人 民出 版社 , 1993 , 768 页

・ 33 ・
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 , 1913 年第一高等学校毕业 , 同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 科大学政 治
学科 , 1917 年 3 月毕业。1919 年任北京大学法商学院教授。 1924 年去苏 联 , 入莫斯科 东
方大学学习 , 1925 年回国仍在北京大学任 教。1938 年 任国 民政府 军事 委员 会经济 顾问 ,
同年 6 月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6 年与马 哲民创 办西南学 院 , 兼任川北 大
学商学院院长。1947 年被聘为重庆大学 商学 院院长。 1952 年 任成都 四川 财经学 院筹 备
委员会委员兼 教 务组 长。 1960 年 病 逝 于 成 都。著 有《社 会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论》、
《新 政 治
学》、
《经济学讲话》。译有《资本论》、
《经济学大纲》。
第二任理事王兆荣 ( 宏实 , 1888 — ?) 四川 秀山 人 , 1906 年赴 日本 , 1915 年入东 京帝 国
大学法科大学政经学科学习 , 1918 年归国组织留日学生救国 团并被 选为团长 , 兼任《救 国
日报》社社长 , 故未毕业。1920 年冬历任北京国立法政专业学校教务长 , 1921 年在沪筹办
学艺大学。1925 年署四川省教育厅厅长 , 同年被选为学艺大学校长。1932 年 5 月以后任
四川大学校长。此外还担任过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 中国公学教务长。
与王兆荣同时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政治学科的张育海 1919 年毕业。
1918 年 9 月在东京 帝国 大 学 的大 学 院在 学 有五 位 中国 人 , 其中 三 位 是学 艺 社 的 骨
干 , 他们是罗鼎、黄伦芳、许崇清。
罗鼎 (1887— ?) 字重民 , 1918 年法 科大 学 经济 学科 毕业 , 同年 入大 学院 攻读 , 专门 研
究货币银行论。回国后历任 修订 法 律馆 篡修 , 京 师高 等 审判 厅推 事 , 国 民政 府 司法 部 科
长 , 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及法制、商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黄伦芳 ( 复生 ) , 1918 年法科大学政治学科毕业 , 同年入大学院攻读 , 专攻应用财政。
后来加入学艺社总务部的许崇清见后文。
以后学艺社的核心人员有较大变 动 , 1933 年 创刊 百 号时 付式 说任 主席 兼 常务 董事 ,
设立董事部、总务部、编辑 部 及各 地分 社 , 新成 员中 著 名的 有马 宗荣 ( 常务 董事 ) 、白 飞 鹏
( 董事会成员兼北平分社干事 ) 、谭勤馀 ( 董事兼基金监 ) 、许崇清 ( 总务部 ) 、许璇 ( 总务部 ) 、
龚学遂 ( 总务部 兼 江 西 分 社 干 事 ) 、张 资 平 ( 编 辑 部 ) 、王 桐 ( 总 务部 ) 、陆 志 鸿 ( 董 事 会 兼
编辑部 ) 。
付式说 (1891— ?) 字筑隐 , 浙江人 , 辛亥 革命时 组织 义勇 军并自 任参 谋。革命 以后 回
到日本继续学习 , 1916 年受省府召回 , 任实业谘议 , 兼东西洋 文报翻 译主任 , 后又 东渡 , 入
东京帝国大学采矿学科完成学业 , 1918 年 获得工 学士。 毕业 回国后 任通 易矿务 公司 工
程师 , 1921 年受汉冶萍煤铁矿公司之聘 , 任鄱乐公司工程师开办鸣山煤矿 , 1922 年受厦门
大学之聘任教授 , 1924 年在上海创设大夏大学 , 任校董、教授、兼总务长、会计处主任等。

① 第一 高等学 校一览 , 1913— 1914


② 徐友 春主编 .民 国人 物大辞 典 .河北 人民出 版社 , 1993
③ 徐友 春主编 .民 国人 物大辞 典 .河北 人民出 版社 , 1993 ; 国立四 川大 学职教 员录 , 1934
④ 东京 帝国大 学一览 , 1919— 1920
⑤ 徐友 春主编 .民 国人 物大辞 典 .河北 人民出 版社 , 1993
⑥ 东京 帝国大 学一览 , 1918— 1919
⑦ 东京 帝国大 学一览 , 1918— 1919
⑧ 杨家 骆 .民国名 人图 鉴 .辞典馆 , 1936 , 7

・ 34 ・
马宗荣 (1896— ?) 字继华 , 贵阳人 , 毕业 于东京 帝国 大学 教育学 科。后 入该校 研究 院
攻读社会教育与图书馆学科。历任上海教育局 督学、国立 劳动 大学、暨 南大学、江 苏省 立
教育学院讲师 , 中国公学教授 , 中华学艺社常务秘书 , 常务董事 , 理事 , 国民教育部秘书等。
他通过《学艺汇刊》出版有《社会教育概论》、
《现代图书馆序说》、
《现代图书馆经营论》、
《现
代图书馆事务论》、
《现代图书馆教育论》、
《日本教育制度》、
《日本教育行政通论》。
白飞鹏 (1888—1943) 字经天 , 桂林人 , 历任广 东省 立工 业专门 学校 教务主 任 , 国立 北
京法政大学总务长 , 中俄大学教务长。民国 后朝 阳大学 及法 政大 学总务 长。中央 大学 区
立民众教育院教授兼总务主任。广西大学教授兼总务长。 1936 年北京大 学法学 院长 , 兼
代理政治系主任 。1938 年任广西大学校长。 1943 年去世。
谭勤馀 1924 年毕业于东京高 等工 业学 校色 染科 , 后升 入研 究科 , 1925 研 究科 修了。
他上学的时代正赶上关东大地震。
许崇清 (1888—1969) 字志 澄 , 广 东 番 禺 人 , 1905 年 赴 日 本留 学 , 入 东 京高 等 师 范 学
校 , 加入中国同盟会。1918 年 7 月获文科大学哲学科教育 学文学士 , 同 年入大学 院攻读 ,
专攻修身教授 , 1920 年夏回国 , 1921 年任广州市教育局长 , 1922 年与陈独秀 组织广东 省
教育委员会任委员 , 1923 年受孙中 山指 派任中 国国 民党 临时 中央 执行 委员 会 候补 委员。
1924 年任广东教育厅厅长。 1931 年任中山大学校长。1969 年病逝。
许璇 (1876—1934) 字叔玑 , 浙 江瑞 安 人 , 27 岁去 南 洋 公学 , 29 岁 任 湖北 编 书局 编 辑
员 , 次年任广东学务公所编辑员。 旋以官 费留 学日 本入 京都 第三 高等 学校 , 35 岁 入东 京
帝国大学农科。38 岁 (1913 年 ) 毕业获农学士学位。后任北京大学农科教授兼农场场长 ,
1922 年代理校长 , 1924 年任校长。1930 年任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 , 1931 年任浙江大学农
学院院长。1933 年秋任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 , 兼农业经济学系主任 , 1934 年去世。
龚学遂 (1895— ?) 字伯循 , 江西人。1924 年东京帝国 大学采 矿学科毕 业 , 毕业回国 后
曾代理南浔铁路管理委 员会 主席 , 任 铁道 部 技士 , 技 正 , 九江 南浔 铁 路局 长 , 江 西分 路 处
长 , 1930 年任江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南昌市政委员会主任委员 , 南昌市长 。 1944
年任交通部公路总局副局长。1945 年任 交通部 政务 次长。 1946 年任 大连市 市长。 1948
年 7 月任青岛市市长。
张资平 (1893— ?)1919 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质科 , 留 学期间与 郭沫若 , 郁达 夫
等计划创造社。1922 年毕业回粤 , 于研究地质学之外致力 于文学 创作。为创 造社的中 坚
分子 , 1926 年应武昌第四中山大学之聘 , 任地质学系主任。 1928 年辞职 , 回上海任暨南大
学、大夏大学文学教授 , 并兼创造社常年理事。主要著作有《普通地质学》、
《自然地质学》、

① 徐友 春主编 .民 国人 物大辞 典 .河北 人民出 版社 , 1993


② 杨家 骆 .民国名 人图 鉴 .辞典馆 , 1936 , 7
③ 徐友 春主编 .民 国人 物大辞 典 .河北 人民出 版社 , 1993
④ 东京 工业大 学一览 , 1936— 1937
⑤ 东京 帝国大 学一览 , 1918— 1919
⑥ 徐友 春主编 .民 国人 物大辞 典 .河北 人民出 版社 , 1993
⑦ 徐友 春主编 .民 国人 物大辞 典 .河北 人民出 版社 , 1993
⑧ 资源 委员会 编 .中国 工程人 名录 , 第 1 回 .商务 印书馆 , 1941
⑨ 徐友 春主编 .民 国人 物大辞 典 .河北 人民出 版社 , 1993

・ 35 ・
《人文地质学》、
《近世社会思想史纲》、 《海洋学》, 尚有文学著作多数。①
《社会学纲要》、
王桐 1917 年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纺织科毕业 , 曾就职于上海吴淞华丰纱厂。
陆志鸿东京帝国大学矿山学科 1923 年毕业。曾供职于中央大学工学院。
以后 , 学艺社规模不断扩大 , 由原来以留日学生为核心发展到吸收国内外优秀知识分
子的组织。除总社设在上海之 外 还在 江苏、北平、湖北、江西、福建、湖南、山西、四川、云
南、贵州、日本东部、日本西部、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东部、美国西部、美国中部设有分社。
到 1937 年成立 20 周年纪念时 , 已经拥有登记社员 943 人 , 未登记社 员 700 余人。943 人
已登记社 员中 , 国外 大 学 毕业 者 604 人 , 国 外 专门 学 校毕 业 者 180 人 , 国 内 大学 毕 业 者
68 人 , 其他自修未详者 37 人。就学 科来 说 研究 工学 者 208 人 , 研 究理 学 者 120 人 , 研 究
文学者 137 人 , 研究法学者 362 人 , 研究 农学 者 33 人 , 研究 医学 者 52 人 , 研 究艺 术者 52
人 , 研究军事者 4 人 , 其他未详者 17 人。 从社 会职 业来 看 , 服 务于 教育 界的 最 多 , 为 299
人 , 服务政界的 204 人 , 服务于工界的 64 人 , 商界者 29 人 , 著述者 35 人 , 医学界者 27 人 ,
党务者 18 人 , 研究者 15 人 , 军事及艺术界者 7 人 , 矿业者 5 人 , 农业者 2 人。尚有在国外
留学者 129 人 , 未详者 93 人。从中可见社员的大部分是从事与科学事业直接有关者。
当时中华学艺社以“三多”著称于世 , 即“年 数多”, 从 1916 —1948 年贯 穿整个 民国 时
代。“刊物多”, 到 1937 年止发行了百种以上 的专著 和 150 期以 上的 杂志。“社员 多”, 登
记社员和未登记社员合计 1600 余人。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庞大组织 , 足见中华学艺社的
规模。舒新城、傅雷、钱歌川等名人都曾是中华学艺社的总务部的职员。

三   中华学艺社的事业

1. 出版事业

    中华学艺社最主要的事业就是出版事业。发行著述及刊物有 :
《学艺》杂志、
《学艺丛书》( 商务印书馆印行 ) 、
《学艺论文集》( 征集社员有价值的论文 ,
照《学艺丛书》条例办理 ) 、
《文艺丛书》( 征集社员创作文艺作品 , 照《学艺丛书》条例办理 ) 、
《学艺汇刊》( 就《学艺》杂志已登或未登之稿 , 择优汇编为单行本 , 商务印书馆出版 ) 、
《中华
学艺社辑印古书》( 向日本各公私图书馆商借 , 其藏有我国宋元珍本古书 , 由商务印书馆摄
影发行 ) 、
《学艺文库》( 编辑社会化的书籍 , 中华书局印行 ) 、
《中华学艺社丛书》( 仿《学艺丛
书》, 世界书局印行 ) 、
《中华 学艺 丛书》( 群众 图 书公 司印 行 ) 、
《民众 科学》( 良 图书 公司 印
行)、
《学艺小丛书》( 中华学艺社印行 ) 、
《世界名著》( 商务印书馆印行 ) 。
此外还有《日本国势丛书》和《日本语讲座》。
最主要的是发行《学艺》杂志 , 该杂志涉 猎面很 广 , 有政 治、法律、教 育、心理、文 学、工

① 杨家 骆 .民国名 人图 鉴 .辞典馆 , 1936 , 7


② 藏前 校友志 , 1926
③ 东京 帝国大 学毕业 生氏 名录 , 1926 ; 本年 度 渡 日 视察 团 名 表 .昭 和 四年 度 日 华 学 会 第 十 三 回 年 报 , 1929 , 4—
1930 , 3 。1929 年曾率 该工 学院 19 人 访日 。
④ 学艺 , 第 16 卷第 1 号 , 1937

・ 36 ・
业、化学、天文、地理、地质、林业、军事、水产等多方面 。
《学艺》杂志为留学生们提供了发表研究成果的阵地。各期各专业的人才分别发表。
建筑方面论文 不 很 多 , 主 要 有 盛 承 彦 的《住 宅 改 良》( V ol .3 No .3 ~ 5 , 7 ) , 盛 承 彦
(1892—1945) 字宓仍 , 浙江嘉兴人。1919 年毕业于东 京高 等工业 学校 建筑 科 , 在 校期 间
曾获手岛奖牌一次 , 回国后在 杭州平 海路 新五号 开设 西湖 土木建 筑事 务所 , 又 据其 子
盛祖嘉回忆 , 盛承彦曾在福建汕头政府、江苏徐州政府工作 , 曾任浙江省政府技术室主任 ,
辰州兵工厂建筑处主任 , 重庆市公务局建筑 科长 , 重庆 大学 建筑系 教授 , 西 北公路 局总 工
程师 , 曾在杭州创立“ 审美建筑设计事务所”。他曾在杭州设计过私人住宅 , 并在福州设计
建造福建省立医院 (1936 年 ) 。他曾著有《建筑构造浅说》( 商务印 书馆 , 民国 32 年 8 月 ) ,
这是他在重庆时期完成的。另外著有《医院 建筑》, 可惜 在抗 战时期 散失 了。《住宅 改良》
是他早期对住宅研究和设计体验的总结。
学艺社不仅为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舞台 , 而且在文化交流 , 特别是宏扬中国文化方面
做出了贡献。在东京的马宗荣了解日本有个公私 图书 馆藏 有宋元 精版 甚多 , 便由 学艺 社
派人赴日本帝室图书寮、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东洋 文库 等处 商借善 本古 籍数十 种摄 影
寄上海印行 , 定名为《中华学艺社辑印古书》。
学艺社的出版物一方面介绍普及科学知识 , 另一方面留学生自己也是知识人 , 对自己
的专业有一定的研究 , 各种出版物为他们提供了宣传的阵地。

2. 教育事业

除了出版杂志和书籍之外 , 学艺社还积极兴办教 育。1924 年春 由王兆荣 等提出创 办


上海学艺大学的建议书 , 经众同意 , 组织筹办学艺大学委员会。 1925 年 2 月 , 学艺大学 董
事成立 , 聘王兆荣为校长 , 租上海静安寺路 320 号为大学校址 , 设文、法、专门部、预科四个
班 , 着手招生 , 同时设立学艺图书馆于大学内 , 学艺 大学 成立 后 , 虽 经主 办人 努力经 营 , 但
终因经费支拙 , 于 1926 年 7 月停办。
1930 年第四次年会决定先于国内重要地方筹办学艺中学 , 1933 年 6 月开始筹办南京
学艺中学 , 组织筹备委员会 , 东京大学矿山学科 毕业的 陆志 鸿被推 选为 校长 , 后改 为王 兆
荣 , 陆志鸿当时也是国立中央大学 工学院 的老 师。7 月在 南京 租崔八 巷 200 号为 校舍 ,
开始招生。
除兴办教育之外 , 学艺社还在文化和学术 交流方 面投 入力 量多次 组织 学术考 察团 考
察日本等国 , 出席国际国内会议等 , 非常活跃。到日本考察主要由日华学会接待。

四   学艺社大楼建设

1. 建筑教育 家、建 筑家柳士英 和学艺社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家、建筑家柳士英先生 在《回忆 录提纲》中分析 自己 的建筑 作品 第

① 东京 高等工 业学校 一览 , 1919


② 藏前 校友志 , 1926
③ 中华 学艺社 事业 ( 学 艺百号 纪念 增刊 ) , 1933 , 3 ; 二十年 来之中 华学 艺社 , Vo l .16 No .1

・ 37 ・
一个 分析了中华学艺社 , 这并不是他的第一 个作品 , 但是 在设计者 眼中是相 当重要 的
作品。
柳士英的专集 (《南方建筑》1994 年第 3 期 ) 已经较详 细地介 绍了他的 生平等 情况 , 这
里只将其和中华学艺社有关的情况加以介绍。
中华学艺社创办时正是柳士英刚入学时。他 1915 年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预科 , 1916
年入建筑科 , 中华学艺社的成员很多是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 , 建筑科的刘基淼是创始者之
一。虽然柳士英不是创始者 , 但是始终和学艺社有关 , 当时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很多留学生
是社员 , 但是因为没有名簿 , 故不能断定柳士英是社员。
柳士英也是很优秀的留学生 , 曾在一、二年级连续获得手岛奖牌 , 原本 1918 年 3 月毕
业 , 但是 1918 年春放弃了三次全部拿到奖牌的机会 , 甚至放弃了按时毕业 , 毅然回上海参
加“五四运动” , 据柳士英回顾 , 当 时东 京高等 工业 学校的 留学 生大 部分都 先后 休学 回
国 , 柳士英几乎和当时担任救国团团长的中华学艺社的新任理事王兆荣同时回国 , 又同在
上海活动 , 同办《救国日报》, 说明当时柳虽然不 是学艺 社的 主要成 员 , 但是 已经开 始和 学
艺社成员有较多的交往。柳士英和王兆荣虽是相差 5 岁 , 而且学校不同 , 但都是同届留日
学生 , 他们在国难当头之时 , 以国家事业为己任的精神可歌可泣。王兆荣终于没有回到日
本复读还有一年的学业 , 而柳士英后来回到学校复学 , 1920 年毕业。
1920 年柳士英回国 , 回国后也和学艺社有较多的联系 , 柳士 英出身贫 寒 , 当时亲人 只
有一个哥哥 , 而且不在上海 , 找工作完全要靠留学时代的朋友介绍。
正好 1920 年《学艺》杂志复刊。柳士英回国后先回苏州一趟后便一直在上海 , 刚到上
海时由 1919 年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毕业 的同学 朱士 圭 介绍 到日 华纱 厂当 施 工员 , 1924 年
又和 1919 年东京 高 等 工 业 学 校 毕 业 的 同 学 王 克 生 ( 之 桢 , 四 川 人 ) 一 同 创 办 了 华 海 公
司 。当时在上海可谓屈指可数的中国建筑师事 务所。华海 公司 ( 又称华 海建筑公 司 ) 首
先设计了武林造纸厂 (1922—1924) 。民族工业的兴起为中国建筑师创造了设计的机会。
中华学艺社在 1929 年 1 月已初具规模 , 设总事务所建筑委员会 , 准备建筑新社楼 , 推
选毛毓源、付式说、杨俊生、高士光、王克生为 委员 , 寻觅 地皮 并设 计图案。 毛毓源 是浙 江
人 , 1908 年由东京第二高等学校考 入东京 帝国 大学土 木学 科 本科 , 同 学的 还 有江 苏人 施
恩曦 ( 字熙台 , 曾在青岛胶济铁路局供职 ) , 他们 是首次 进入 东京帝 国大 学本 科的中 国人 ,
在此之前均为选科生 , 有 趣的 是 第 一年 的 成绩 两 人均 不 及格 , 毛 毓源 为 54 .5 , 施恩 曦 为
53 .8 , 两者均留级。可见 , 尽管他们 曾 在日 本一 高和 二高 接 受过 训练 , 当 时 中国 的工 科
基础还显十分薄弱。付式说是学习采矿专业的 , 杨俊生是学造船的 , 高士光也不是建筑出
身 , 因此委员会中只有王克生是正牌建筑专业出身。这时他正主持华海公司 , 根据《工程》
( Vol .5 N o .1 1929 .1 2) 的广告 , 该时公司中有 建筑 师王克 生、柳士 英和 刘士能 , 地 址在 霞
飞路宝康里 55 号。从《工 程》所 等广 告来 看 , 当时 留 日建 筑师 在上 海所 办 的事 务所 并 不

① 回忆 录提纲 ( 1963 年 11 月 ) .南方 建筑 , 1994 : 3


② 东京 高等工 业学校 一览 , 1915— 1920
③ 回忆 录提纲 ( 1963 年 11 月 ). 南方 建筑 , 1994 , 3
④ 申报 , 1924 , 2 , 17
⑤ 佚名 编 .清末各 省官 自费留 日学 生姓名 表 .文海 出版社 , 1978

・ 38 ・
多 , 而中华学艺社又是以留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 , 因此这个工程交给华海公司也是理所当
然的。
1930 年 1 月 学 艺 社 购 入 上 海 法 租 界 爱 麦 虞 限 路 道 契 第 2507 号 地 皮 二 亩 四 分 余
(1600 多平方米 ) , 10 月选定 由兢 新 公司 承揽 包 造。1931 年 3 月 起 工 , 1932 年 5 月 竣 工
( 图 1、2 ) 。柳士英和学艺社最大的关联事实就是学艺社大楼是由柳士英设计的。
《中华学艺社落成记》碑文 ( 图 3 ) 中提 到“ 任建 筑师兼 监督 工程 者柳 君士 英也”, 充 分
证明了柳士英的建筑师的地位。从 图上 ( 图 4 ~7 ) 虽然没 有找 到柳 士英 的落 款 , 但是“ 柳
君士英笔画营筑尤劳然”的碑文表明图是由 柳士 英所绘。 笔者 曾经拜 访过 柳士英 的长 子
柳道平先生 , 据他说王 克生 主要 负责 经营 , 刘 士 能文 笔好 , 主 要负 责 笔墨 , 柳 士 英负 责 设
计。柳士英虽然出身贫寒 , 但是功课很好 , 曾经两 次获 得手 岛奖 , 而且 回国 后又积 累了 实
践经验 , 这是他受到信任的重要原因。另外华海创建时主要是王克生和柳士英 , 刘士能来
得较晚 , 所以由柳士英担任是顺理成章的。从碑文中还可以看出施工监理也是柳士英 , 他
曾经担任过日华纱厂的施工员 , 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 在留学生中可谓建筑专家了。
同时碑文还提到了许多留学生的名字和他们的努力 , 使人感到这不是一般的建筑 , 是
凝聚了留学生心血的结晶。
此外 , 柳士英和学艺社的关系还反映在《学艺》杂志上多次出现柳士英的名字 , 代表学
艺社出席各种会议。另外 , 学艺社的很多人都是上海大夏大学的教学主干 , 柳士英曾设计
了大夏大学的校舍 , 很 有可 能是 朋友 介 绍的。特 别是 在 他 1929 年 离 开 苏州 最 困难 的 时
期 , 主要靠华海公司的设计收入支持家庭生活。

2. 学艺社大 楼所反映的 新建筑思 想

柳士英自己是这样描述中华学艺社大楼的 :
“这是一所四层钢筋混凝土建筑 , 学术团 体用的 多功 能综合 场所。 包括讲 演厅、藏 书
库、聚餐厅、娱乐室、公寓、办公用房及庭院等 , 建筑费 20 余万元。在这个建筑上我对钢筋
混凝土结构有了系统的认识 , 对于艺术造型上得到初次的尝试。当时我还年轻 , 憧憬于西
方的近代建筑 , 但还没有对新建筑的全面研究 , 只觉得传统式样的束缚力与自己革新愿望
不相适应 , 特别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建筑净化企图的影响 , 我有些厌恶烦琐的装饰
与呆板陈规 , 我仅仅得到一点清醒明快 的感性 启示 , 我 就把这 个建 筑套 上了 Seces sion 式
样的框框 , 全体富于直线条的轮廓 , 如米黄色的墙面 , 贴上深红色面砖的转角线条 , 有三层
上下贯穿的条窗和正面四层统一的柱子都富 有直线 感。对 于装饰 方面 , 我 用了局 部大 理
石粘贴 , 特别表现在入口处用黄、白、黑三色 大理石 砌成 圆拱 , 衬托 出双 扇古 铜色大 门 , 使
色彩分明 , 右侧嵌有三层高的铅条彩色大 玻璃 , 在夜 间灯 火照明 之下 , 显 得更 为辉煌。 凡
此手法 , 我总想用材料的本质来表现事物的内在美 , 平易近人 , 不加斧凿 , 显得格外大方与
纯洁。其他有火炬塔、月光门、双环洞、大露台等都为形成不同场所的气氛 , 作了象征的表
现 , 我在这个建筑上是有一定的想象力。”
从上述文字可以了解到几点 :

① 回忆 录提纲 ( 1963 年 11 月 ) .南方 建筑 , 1994 : 3 .55 页

・ 39 ・
(1 ) 学艺社大楼是柳士英注重考虑风格特征的处女作
和华海事务所的第一个作品武林造纸厂所不同的是 , 造纸厂是追求功能的厂房建筑 ,
没有过多考虑建筑风格 , 而学艺社大楼则除了追求功能之外 , 还注重考虑风格特征的处女
作。为什么新建筑形式之所以能用到中华学艺社 上 , 这显 然和 中华学 艺社 本身开 明的 社
风有关 , 同是留学者 , 同样接受过新思想的洗礼 , 同以宣传科学为目标 , 这为柳士英这样的
追求新建筑的建筑师提供了施展武艺的场所 , 从这层意义上说 , 中华学艺社和留日学生在
近代中国历史上是起到一定的进步作用的。
(2 ) 学艺社大楼是柳士英在特殊条件下创作的“ 中国式分离派”建筑
新建筑形式即为柳士英所提到的 SECESSI ON。SECESSIO N 日译为“ 分离派”, 介绍
到中国较晚 , 很 有 可 能 受 日 译 影 响 而 也 被 译 为“ 分 离 派”。 1897 年 以 O .瓦 格 纳 ( Ott o
Wagener) 为中心结成了分离派 , 该派通过自 己的作 品宣 传自己 的主 张 , 1898 年设 计了 分
离派展览馆 ( W iener Seccession Exhibition Building 1897 —1898 ) , 由 瓦格 纳的弟 子袄 尔
不里其 ( Joseph Ma ria Olbrich ) 担任 设 计。该 馆呈 白色 , 外 观 简洁 明快 , 中 央 置金 色透 雕
球。1899 年袄尔不里其又设计了爱伦斯特鲁 道威邸 ( Ernst Lud wig H ouse, 1899—1901)
正面采用白色干净的墙面 , 强调水平线 , 中央入口为圆拱 , 拱内采用金色的装饰 , 和展览馆
金色透雕有明显关系。分离派建筑的特点是框出 干净 无装 饰的墙 面 , 主角 接近空 白的 建
筑 , 这在文艺复兴风格盛行的时候是一个革命。
从分离派的特征来对照学艺社大楼 , 设计者 提到“ 全体富 于直 线条的 轮廓”“
, 米黄 色
的墙面”“
, 入口处用 黄、白、黑 三 色 大理 石 砌 成 圆 拱 , 衬 托 出 双扇 古 铜 色 大 门 , 使 色 彩 分
明”, 还有室内干净的墙面的确有 SECESSI ON 的特征 , 但是从整体看 , 设计者不是完全按
照欧洲的 SECESSI ON 进行设计 , 而是在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 中国式分离派”。
柳士英从什么地方接受 到这 种新 建筑 思想 的 影响 , 分 析起 来 可以 考 虑有 以 下 方面 ,
即 : 一方面是留日时期所受的影 响 ; 另一 方面 是当时 上海 的“装 饰艺 术”( ar t decoratif ) 影
响 ; 第三方面是有关西方新建筑资料的影响。
就第一方面而言 , 日本大正时期以后开 始受 西方新 建筑 思潮 的影响。 柳士英 在上 学
期间通过中华学艺社和东京帝国大学的留学生 有较多 的来 往 , 虽然帝 国大 学建筑 学科 没
有中国留学生 , 但是不排除信息方面的交流。1920 年日本《分离派 建筑宣言 及作品》发 表
时柳士英尚在东京实习 , 建筑界的重 要事件 不可 能不 知道。所 以 , 关于“ SECE SSION”一
词很有可能在学生时 代就 已经 知道 了。但 是具 体到 形 式上 还和 日本 的“分 离派”有较 大
距离。
就第二方面而言 , 1925 年“装饰艺术”( a r t decora tif) 艺 术风格 在法 国产生 后 , 席卷 全
世界。20 年代中后期 , P AM ER & T U EN ER 等西方 建筑 师已 经开始 在上 海设计 装饰 艺
术建筑 ,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上表现十分突出。身处上海的柳士英不仅耳熏目染 , 因此注意
建筑界的新动向也是必然的。他的作 品与其 说受 SECESSION 的 影响 , 到 不如说 受上 海
的装饰艺术影响更大一些。从学艺社大楼的入口 线脚 ( 图 2 ) 、讲演 厅 ( 图 8 ) 、食堂 的柱 子
( 图 9 ) 可以看到受上海的装饰 艺术 影响 , 而似 乎较 少受日 本的 接近于 德国 表 现主 义的 分
离派的影响。另外在寄宿舍的门上 ( 图 10) 使用 三角形 , 花 园 ( 图 11 ) 围 栏用 了几何 形 , 都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以无机质为主题的装饰艺术 的影响 , 但 是围 栏又用 了中 国的冰 裂纹 等
・ 40 ・
纹样 , 30 年代中国的建筑师常用 国产的 装饰 主题设 计装 饰艺 术建 筑 , 也许 可 以说 学艺 社
大楼是早期的“中华装饰艺术”作品之一。
就第三方面而言 , 柳士英虽然没有去过欧洲 , 没有亲眼看过“SECESSI ON”作品 , 但是
中华学艺社出版社兼教育机构 , 有自己的图书馆 , 和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保持密切联系。
由于柳士英的新建筑理论并不是 直接来 自欧 洲 , 因此 和原来 的 SECESSIO N 有较 大
差距 , 同时 , 也不完全合乎装饰艺术的套路 , 正 像他 自己所 说“当时 我还 年轻 , 憧憬 于西 方
的近代建筑 , 但还没有对新建筑的全面研究 , 只觉得传统式样的束缚力与自己革新愿望不
相适应 , 特别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建筑净化企图的影响 , 我有些厌恶烦琐的装饰与
呆板陈规 , 我仅仅得到一点清醒明快的感性启示 , 我就把这个建筑套上了 SECESSI ON 式
样的框框”。但是我们认为并非完全和西方的新建筑一致不可 , 德国人在青岛的作品已经
不是原来德国本国的样式了。日本人引用了分离 派的 名称 , 但 是他们 的作 品则带 有明 显
的表现主义特征 , 所以各 个国 家 都是 在一 定的 历史 条 件下 , 地 理环 境下 产 生自 己的 新 建
筑 , 中国的建筑师当然可以以自己的形式表现中国的新建筑。
(3 ) 学艺社大楼是柳士英第一次尝试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作品
从他的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所学课程来看 , 砖木、混 凝土 和钢结 构都 已经学 过 , 回国 后
在 PA M ER & T U E N ER 和同窗 学长 冈 野重 久 的事 务 所工 作 过 , PA ME R & T U EN ER
设计了日华纱厂 , 但是不能断定柳士英担任施工员的纱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 在冈野重久
的事务所工作时曾设计过纱厂 , 日本小学校和电影院 , 有可能接触混凝土建筑。这些经验
无疑为他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此外 , 建筑注重功能和随地形变化角度。

小   结

今天评价近代留日学生创办的中华学艺社和其工作 , 实在是有感于 80 多年前留日学


生就已经创立了自己的事业 , 为中国的近代 化发 展做出 了贡 献。这对 今天 的每一 位留 学
生不能说没有启发。
(1 ) 中华学艺社的意义在 于她是 一个 缩影 , 她反 映了 近代 留日学 生的 种种 活动。 通
过出版物可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 他们的 研究 情况。本 文仅 仅介绍 其中 的有关 工科 研
究的内容。其实其他内容也十分丰富。中华学艺 社同 时也 是个核 心 , 将有 志中国 繁荣 昌
盛的人才凝聚起来 , 虽然从留学生的履历来 看主要 就职 于政 府 , 学 校等 , 但 是中华 学艺 社
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舞台 , 通过这个舞台宣传科学。
(2 ) 结社的形式多种多样 , 中国 很早 就有 帮会 , 留学 初期 有同乡 会 , 国外 则学 术团 体
发展较早 , 如日本的建筑学会、土木学会等 , 中 华学艺 社是 民国 初年在 早期 同乡会 的基 础
上纳入了学术成分的一种新型的组织。虽然专业化不很强 , 但是一种过渡形式 , 为宣传科
学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一组织的成员是留日学生 中的 佼佼 者 , 也可以 说是 中国较 早的 近
代知识分子群 , 他们的活动对促进中国近代科学普及意义重大。
同样《学艺》杂志也有其 特 殊 的历 史 意义。纵观 中 国近 代 留学 生 所 办杂 志 大致 有 三
种 : 一种是同乡会所办的清末发行的杂志 , 以 宣传革 命思 想为主 , 推翻清 王朝。第 二种 就
是民国初期宣传科学思想 , 如《学艺》。第三种 则为 民国中 后期 更为 专业化 的杂 志 , 如《留
・ 41 ・
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同窗会会 志》( 20 世纪 20 年 代创 刊 ) ,《留 日东京 高等 工 业学 校同 窗
会年刊》( 20 世纪 20 年代创刊 ) 、
《中华民 国留日 东京工 业大 学学 生同窗 会季 刊》( 1931 年
创刊 ) 、
《中华留日帝国 大 学理 科 同学 会 理科 论 丛》( 1936 年 创 刊 ) , 以 及 留美 学 生主 办 的
《工程》都是更为具体宣传科学的杂志。从杂志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的科学普及在逐步深
化 , 而杂志起到促进作用。
《学艺》是文理工兼而有之的较早的宣传科学的杂志 , 虽然不是十分专业化的杂志 , 但
是在整个国家的科学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专业 化的阶 段时 是需要 的 , 而且 几乎贯 穿了 整
个民国时期。可以说 , 留学生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讲求“士农工商”的顺位 , 重文轻工 , 比较近代中国和日本的杂志种类就可发
现中国文科类杂志占很大比例 , 以至对今天 研究 近代中 国科 学技 术史带 来不 便。这是 今
天回顾媒介传播历史所痛感的事实。
(3 ) 《学艺》给各个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了施展才艺的场所。学艺 社大楼的 建设也给 年
轻建筑师提供了实践的场所。 学艺 社大 楼虽 然 设计 者称 之为 SECESSION , 不过 从形 式
上看受上海的装饰艺术 的影 响更 大 , 强 调线 条 , 简洁。 而和 日本 分离 派 的作 品 有较 大 差
别 , 也许“ 分离派”的概念是从日本引入的吧。
SECE SSION 由中国人传入国内相 对日 本较 晚 , 也 许是 因为 缺乏 导入 信 息的 中国 建
筑师 , 相比之下装饰艺术传入 中国时 间并 不晚 , 20 世 纪 20 年 代后 期开 始出 现 , 开 始几 乎
是洋建筑师的作品 , 继而由中 国人开 始设 计 , 说明 中国 建筑 师 开始 成长。 1929 年 柳士 英
设计的中华学艺社可以说是由中国建筑师自己设计的最早的新建筑之一。如果这一结论
成立的话 , 中华学艺社则应该载入中国新建筑发展史册中。

* 说明 : 本文附图均选自《学艺百号纪念增刊》1933 年 3 月号。

( 作者单位 :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

参考 文 献

1. 学艺
2. 中华工程师学会 .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
3. 工程( 中国工程学会会刊 )
4. 湖北同乡会 .湖北学生界 ( 从第 4 期改为《汉声》, 光绪癸卯年正月创刊 )
5. 江苏同乡会 .江苏( 光绪 29 年正月)
6. 浙江同乡会 .浙江潮 ( 光绪癸卯年正月 )
7. 云南同乡会 .云南( 光绪丙午年 8 月 )
8. 四川同乡会 .四川( 1907 年)
9. 留学译编
10. 第一高等学校一览 , 1913—1914
11. 东京帝国大学一览 , 1918—1919
12. 国立四川大学职教员录 , 1934

・ 42 ・
13. 徐友春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1993
14. 杨家骆 .民国名人图鉴 , 辞典馆 , 1936 , 7
15. 程光铭 .日本留学追忆录 .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 , 第 4 号
16. 杨天石 , 王学庄等编 .拒俄运动。转自 : 郑城 .四川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 .四川大学 学报 , 9 期 : 辛
亥革命论文集 , 1981 , 7
17.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一览
18. 藏前校友志 , 1926
19. 信访盛承彦的儿子盛祖嘉回忆。
20. 盛承彦 .建筑构造浅说 .商务印书馆 , 民国 32 年 8 月
21. 佚名编 .清末各省官自费留日学生姓名表 , 文海出版社 , 1978
22. 陈植 .陈植造园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8
23. 柳士英 .回忆录提纲 .南方建筑 , 1994 : 3
24. 妇人之友 , 1913 年
25. 建筑杂志 , 354 号 , 1916
26. 新建筑 , 1991 , 1 , 临时增刊 : 建筑 20 世纪

・ 43 ・
从折衷主义到复古主义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的演变

董 黎

    提要 : 本文概述了近代中国教会 大学建 筑的演 变过程 , 分析 了近代 中国教 会大 学建 筑


形态生成的社会背景 , 并进而提出 了近代 中国教 会大 学建 筑是 探索 中国 民族形 式建 筑风 格
趋向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尝试中 西建筑 文化 交流 的开 端 , 因此 , 在 中国 近代建 筑史 的研 究
中 , 这一建筑形式具有特殊的文化学意义。
    关键词 : 教会大学、传统复兴、中西合璧建筑式样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一般指 19 世纪末以来 , 由英美基督教会和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国设


立的 17 所高等教育机构 , 分布在华东、华 南、华西、华北、华 中等 5 个区 域 , 其中基 督教 大
学 14 所 , 天主教大学 3 所。
在校舍建设中 , 采用中西合璧式样的教会大学有 11 所 , 它们分别是 : 燕京大学和辅仁
大学、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华中大学、岭南大学、福州协
和大学、湘雅医学院、齐鲁大学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 除了少数租界之外 , 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当属教会大学的校园建
设 , 由此形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 一个 不大不 小的 兴盛 期。教会 大学的 建筑 质
量一般都比较高、建筑的规模大、数量多 , 往往组合成群 , 成为学校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主要
景观。譬如 : 在上海 , 圣约翰大学的怀施堂和科学 馆 , 几乎 与上 海外滩 租界 建设同 期进 行
的 , 建筑的规模也相当。在 华中 , 湘雅 医学 院的 建 筑在 当时 的华 中地 区 是最 摩 登最 适 宜
的。在南京 , 金陵大学北大楼的高度与鼓楼齐 , 宏伟而古雅 , 是当时南京最高的建筑之一。
在成都 , 华西协和大学建筑群是成都近代建筑中的代表作品。在北京 , 辅仁大学当时被誉
为北平三大建筑之一。至于燕京大学校舍的宏伟和校园的优美更是世界知名。
因政治局势的缘故 , 教会大学的建设活动时疾时缓 , 一直持续到 1949 年 , 最后的作品
是华西协和大学的新礼堂。从 1894 年到 1949 年 , 教 会大 学建 筑的时 间跨 度长达 半个 世
纪之久。

初创期的探索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是中国教 会大 学的初 创期 , 在此 期间 能够 筹措 到 开办 经费 的


学校都纷纷修建了校舍。在中国建立的大学 应该采 用何 种建筑 形式 ? 对此 , 传教 士也 是
既充满自信又一片茫然。有的传教士按照自己 的愿望 和理 解构想 了一 个朦 胧的中 国梦。
・ 50 ・
为了实现这个梦 , 他们寄期望于西方的建筑师。对于西方建筑师来说 , 这是一次各显神通
的富有东方情调的尝试 , 其结果是除了都具有中国式大屋顶的特征之外 , 其余部分就很难
有共通之处。
既使是大屋顶 , 西方建筑师在处理手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 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基本倾
向。一种是以地方特色为其参考摹本 , 譬如 : 华西协和大学以及岭南大学、圣约翰大学等。
另一种是以中国宫殿式建筑为其参考摹本 , 金陵大学开其先例。但不管何种倾向 , 在教会
大学初创期 , 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重 , 也远远没有到形成程式化的程度。
最早进行中西合璧式尝试是上海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是建立时间最早 , 一度发 展最快 的教 会大 学。校舍 建设 始于 1879 年 , 第
一幢校舍是两层楼的外廊式建筑 , 正面 宽 220 英 尺 , 深度 130 英尺 , 外 部样 式采用 了具 有
江南格调的民居形式 , 西洋味道甚少 , 其后又照 样建了 3 幢 宿舍 , 可能 还参 照中国 书院 平
面进行了总体布局。1892 年 , 圣约翰大 学募捐 到 2 万 6 千 元 建新 校舍 , 因 无 地皮 便拆 除
原有房屋重建 , 1894 年新楼竣工 , 取名为“怀施堂”, 这是教会 大学建 筑中最早 出现的中 西
合璧式建筑 , 两层砖木结构 , 中式的歇山屋顶上铺传统的蝴蝶瓦“
, 口”字形平面布局 , 墙身
则是连续的西方式圆拱外廊构图。
最引人注目的是“怀施堂”的钟楼处理。以 两个横 向歇 山顶教 学楼 夹住 竖直的 钟楼 ,
体量组合关系更像是勉强的拼接而成。钟楼采用 了双 层四 角攒尖 顶 , 檐角 夸张地 飞扬 上
翘。或许是“怀施堂”设计人对中国古典建筑的认 识还 停留 在欧洲 18 世纪 的“ 中国 风”时
期 , 将江南园林的亭廊造型视为中国古典建 筑的 特征。可 在中 国人看 来总 显得有 点滑 稽
可笑“
, 瓜皮帽”的说法可能由此而生。至于何以选择这种建筑形式 , 可见以下文字“
: 关于
建筑物之图样 , 已经在美国绘就 , 务将中国房屋之特质保存。如屋顶之四角 , 皆作曲线形。
实由约大开其端 , 后此教会学校之校舍 , 皆仿行 之 , 甚 为美观” 。从此 记载中可 推断 “
, 怀
施堂”的设计是隔洋造车之作。圣约翰之所以要保存“ 中国房屋之特质”, 其本意是表现本
校历史的延续 , 却不曾料到做了一件中西建筑文化交汇的开创性尝试。
两种异质建筑文化交汇的初期 , 并不一定 非要 明确某 种意 识形 态的企 图 , 事实 上 , 在
所有的教会大学中 , 圣约翰大学是以最强硬的姿态抗拒中国民族主义趋势的 , 实行的也是
最彻底的基督化教育 , 甚至不惜付出学校分 裂和 停课的 沉重 代价。但 中国 教会大 学本 身
就是充满着矛盾的历史产物 , 某些关键性人物也是极其复杂的。
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 ( F .L .H .P ott ) 是 一个既 顽固 地坚 持以基 督教 征服中 国的 信
仰 , 同时又尽毕生精力投身于中国教育事业的传教士 , 也不乏对中国的某种感情因素。在
他的主持下 , 圣约翰大学的建筑一直注意留有中国古典建筑的痕迹 , 以此作为该校的建筑
特色 , 用卜舫济的话是“ 外观略带华式”。纵观圣约翰大学的建筑演变过 程 : 早 期完全是 中
国民间的传统样式 , 后来的发展从“ 务将中国房屋 之特质 保存”到“ 参用中 西建 筑形 式”至
“外观略带华式”, 反映了中国近代的“ 西学东渐”的一般过程。完全可以推断 , 如果教会大
学建筑没有附加的某种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因素 , 所谓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 , 是不会摆
脱这一过程的基本程式的。

① 卜舫 济 .圣约翰 大学 五十年 史略 1879— 1929 .台湾 圣约翰 大学 同学会 重印 , 1972 .3 页

・ 51 ・
岭南大学的建筑演变过程是另一类实例。
岭南大学虽由基督教人士所创办 , 但不隶属任何的宗派教会 , 其办学的经费来源于私
人捐助和学费 , 因此 , 岭南大学创建初期也只有两座简陋的 中式民 居而已。 1905 年 , 岭 南
大学建成了第一幢教学楼 , 以出资最多的一位美国捐款人的名字命为“ 马丁堂”。
马丁堂是中国第一幢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 , 由建筑 师柯林斯 ( A .S .Collins ) 主 持
完成 ,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以建筑形式构图来看 , 也是采用中式屋顶和西
式墙身的组合。马丁堂的屋顶形式为一般民居的四坡顶 , 没有宫殿式建筑的屋面凹曲线 ,
檐口也平直 , 这样显然更符合钢筋混凝土的 材料 性能和 技术 工艺。屋 面上 不但省 掉了 中
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性部件 , 而且还突出地排列着西方式烟囱 , 正中耸起一个非中非西式的
小亭子作构图中心。可以说“
, 马丁堂”和圣约翰大学的“ 怀施堂”一样 , 反映了近代早期的
西方建筑师在对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诠释和了解方面 , 还是有着某种共同的审美偏爱。
和圣约翰大学一样 , 岭南大学的这一早期特色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了 , 但演变
的方向却相反 , 是由简化趋向复杂 , 由民间做法 趋向宫 殿程 式 , 同期的 实例 还有金 陵大 学
和华西协和大学 , 反映了中国教会大学建筑 的一般 演变 过程 , 即 : 建筑 形态 以折衷 主义 手
法表现为主 , 至于偏重于中国风格还是西方风格 , 则与各校的历史背景有关。

复古主义思潮的缘起

从义和团运动到 1920 年之间是教会大 学相对 平静 的发 展阶段。 由于 教会大 学实 际


享有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保护 , 也使其与中国社会或多或少有些脱节。不管是慑于 19 世纪
末的教训还是出于纯粹的文化偏爱或其他什么 原因 , 教会 大学 的建筑 形式 只是一 种表 面
的姿态而已 , 只要能大致传达某种意义就够了 , 并不能反映教会大学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实
质性关系。换句话说“
, 在 1920 年前 , 教会大学 的历史 一般 可以根 据西 方的 材料来 叙述 ,
并可以被看作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使 命史的 一个 方面 。”1920 年以 后 , 教会 大学的 命运 不
得不与中国近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紧密连结在 一起 , 迫使 教会 大学走 上了 主动寻 求中 西
方文化结合之路。
由于这一时期复杂纷繁的历史现象远超出本 文讨 论的 范围 , 笔者 仅从 建筑学 的角 度
探讨中国基督教“本色运动”对教会大学建筑形式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20 世纪 20 年代的序幕是以“五・ 四”运动 为标 志揭 开的 “
, 五・ 四”运 动 的反 帝反 封
建旗帜 , 使教会大学处于了非常不利的地位。反帝涉及到教会大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传
教士没想到的是 , 由反传统儒教而起的反封建最终将基督教也包括进来了 , 而且是以民族
主义和科学的名义谴责了基督教。1922 年的非基督教运动 导致了 两年后的“ 收回教育 主
权”的运动 , 教会大学成为直接遭受抨击的主要 目标 , 决定 教会 大学命 运的 已不是 传教 士
的主观愿望 , 而是中国的政治局势了。1925 年的“五・卅”运动 , 1927 年的北伐战争 , 都给
教会大学提出了生命攸关的严峻问题 , 使基 督教 教育面 临能 否继 续生存 的危 机。如果 教
会大学希望能在中国长期办下去 , 就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来顺应中国的时代潮流。

① 顾长 声 .传教士 与近 代中国 , 上 海人 民出版 社 , 1980 .194 页

・ 52 ・
为了迅速回应急剧发展的中国政治局势 , 美国基督教会于 1922 年 5 月在上海召开了
“中国基督教大会”, 决议倡导“ 本色教会运动”, 大会发表了“教会的宣言”“
: 我们对于西来
的古传、仪式、组织 , 倘若不事批评 , 专做大体的 抄袭 , 实在 不利 于中华 基督 教永久 实在 的
建设。……务求一切都能辅导现在的教会 , 成为中国本色的教会” 。
何谓“中国本色教会”呢 ? 正式的解释是 “
: 一 方面 求使 中国信 徒担 负责任 , 一 方面 发
扬东方固有的文明 , 使基督教 消除 洋教 的丑 号” 。显 而易 见 , 在 建筑 学这 种 限定 的专 业
领域中 , 对“ 东方固有的文明”的理解是不 会出现多 少歧 义的。如 果将“东 方固 有的 文明”
和 30 年代民国政府提出的“ 中国固有之形式”相联系 , 其所指几乎没有差别。
基督教“本色运动”落实到教会大学的具体措施 , 就是更有效率、更基督化、更中国化 ,
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积极向“中国化”过渡 , 与此同时 , 教会大学还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明
确地表明其实行“中国化”的基本态度 , 及时 地调 整教会 大学 与中 国社会 之间 的关系。 因
此 , 建筑形式的问题再一次被用作表述这种附加新意义的手段。
所谓“发扬东方固有的文明”基本导向 , 对建筑形式的表述方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也是自此之后 , 教会大学建筑出现了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 ,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几乎毫无例
外地指向了宫殿式建筑 , 杂芜 多 样的 地方 特色 逐渐 消 失 , 组合 手法 趋向 于 程式 化和 标 准
化 , 建筑风格基本定型了、纯正了 , 也更加优美了 , 只是趣味性似乎降低了许多。从这种意
义来讲 , 20 年代以后的中国教会 大学建 筑形 态已进 入了 成熟 阶段 , 能 够对 中 国近 代建 筑
发展产生较深远影响的作品也多半是这一时期设计完成的。
很难说建筑师在教会大学建筑形态的起因方 面有 过什 么促进 作用 , 但 传教士 们那 种
寻求中西合璧建筑形式的设想 , 在时机上恰逢西方建筑界盛行折衷主义思潮。此时 , 工业
文明建立了 , 世界市场形成了 , 摹仿或揉合各种 不同时 代的 历史风 格 , 甚至 于不同 国家 或
地区的建筑形式 , 都是一种时髦的设计手法。不难推断 , 西方建筑师了解到传教士的设想
之后 , 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古典建筑那造型奇特而又丰富的屋顶。此时 , 西方建筑师
所面临的问题是 : 西方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 分属于 两种 不同 的文化 体系 , 从 建筑材 料 , 设
计手法和审美情趣都差之千里 , 要用建筑学的方式将其糅合起来决非易事 , 还得取决于建
筑师对两种异质文化的理解深度和自身建筑素养的水准了。
19 世纪后期 , 传教士在中国修建教堂时 , 鉴于历次教 案的教 训 , 有的传教 士也曾尝 试
过在教会所属的建筑中添加中国色彩 , 但很少是专业人员所为 , 而且这些零星的尝试为数
甚少 , 规模太小 , 还不足以产生什么影响力。
教会大学建筑则不然 , 其 建筑 规 模之 大 , 建筑 数 量之 多 , 建 筑 功能 之 繁 , 建 筑质 量 之
高 , 建筑形式之新 , 建筑设备之良 , 建筑材料 之异 , 建筑 环境 之美 , 都在 当时 社会上 形成 了
巨大的和广泛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 , 教会大 学建筑 是在 一批 欣赏中 国文 化并具 有一 定
地位的传教士和一批建筑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 的情况 下完 成的 , 从创 建之 始就处 于一 个
较高水平的 筑层次上 , 忠实地记录着现实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的演变过程。建

① 基督 教全国 大会报 告书 , 1922 年


② 诚静 怡 .协 进 会 对于 教 会 之 贡献 .传 教 士与 近 代 中 国 .上 海 人 民 出版 社 , 1980 .324 页 。诚 静 怡 , 中国 籍 基 督
徒 , 1922 年 当选为“中 华全 国基督 教协 会”总干事 , 该团体 是外国 教会 在华各 差会 的协调 机构 。

・ 53 ・
筑师是相对客观的执笔人 , 虽然他们无意也无能力倡导某种时代潮流或社会时尚 , 更无可
能影响历史之进程 , 但其设计作品却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向性 , 反映出现实社会
的时代局限性。
如同勉强发起的教会学校最终发展成高等学 府一 样 , 教会 大学建 筑也 在建筑 师的 努
力实践中最终演进成蜿蜒至今的一种建筑风格 和建筑 形态 , 成 为中西 建筑 文化交 汇的 历
史产物 , 这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客观事实。

复古主义的代表人物

教会大学建筑在兴盛期的复古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墨菲・亨利・基拉
姆 ( Murphy , Henry k illam ) 。
墨菲生于 1877 年 , 1899 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 获学士学位。1908 年开办建筑事务
所 , 在美国时曾以设计殖民地式建筑著称。墨菲从 1914 年起 开始在 中国活动 , 1928 年 以
后出任国民政府的建筑顾问 , 并主持完成了首都规划的制定工作 , 这也是墨菲在中国的建
筑生涯的巅峰。
到中国来寻求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墨 菲的 一个 极为 重要 的抉 择 , 20 世纪 20 年 代以 前
的中国尚无独立开业的本国建筑师 , 西方列强 的经济 掠夺 又刺 激了中 国建 筑业的 局部 繁
荣 , 给西方建筑师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 墨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中国的。由
建筑师职业特点所驱使的远涉重洋本不以为 奇 , 从本质 上讲 乃是 经济利 益的 目的。但 难
得可贵的是 , 墨菲能够抓住机遇 , 及时地将设计重点从西方式的殖民地风格转向探索中西
方建筑文化的结合方面 , 通过对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潜心研究和不断实践 , 加深了对中国
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 设计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 墨菲也因此在中国
取得了超出其他西方建筑师的成功和地位。
据现有资料所知 , 墨菲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是 1914 年的清华大学扩建工程。由他制
定了第一个校园总体规划 , 并主持扩建了清华学堂 ( 东部 ) , 设计了被誉为“清华园”四大建
筑的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 ( 东部 ) 和体育馆 ( 前部 ) 。清华校园的总体规划和主体建筑都
是沿用了美国大学建筑的模式 , 属于欧洲古 典折衷 主义 的作 品 , 可 见 , 墨菲 在中国 的早 期
活动和大多数来华的西方建筑师并无区别。
墨菲显然不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 最早尝 试者 , 此 时已 有司斐 罗 ( A .G .Small ) 的 金
陵大学北大楼及东大楼 , 荣杜易 ( Fr ed Row nt ree ) 的华 西协 和大学 的怀 德堂 以及合 德堂、
万德堂 , 柯林斯 ( A .S .Collins) 的岭南大学马丁堂 , 佚名建筑师的 圣约翰 大学的怀 施堂、科
学馆、可能还有济南齐鲁大学的某些建筑 , 此时 , 赫西 ( H us sey) 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造也
已进行。但清华学堂的设计任务使墨菲得到了一 次很 好的 机会 , 使之 能有 较长时 间在 北
京亲自观摩和研究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精粹所在的皇家宫殿。这一经历无疑增加了墨菲对
中国古典建筑的艺术造 诣和 审美 偏爱。 自 1920 年后 , 他 先后 主持 设 计 了福 州 协和 大 学
(1920 年后 ) , 长沙湘雅医学院 ( 1920 年后 ) , 金陵 女子 大学 ( 1921—1923 年 ) , 北京 燕京 大
学 (1921—1926 年 ) , 岭南大学陆佑堂、哲生堂、惺亭 , 南京灵 谷寺 ( 国 民革命军 阵亡将士 纪
・ 54 ・
念塔、堂 , 1929 —1930 年 ) , 北京图书馆 (1931 年 ) 。
墨菲的这批建筑作品从数量上来讲是十分浩 大的 工程 , 经 常是包 括了 整个校 园的 所
有建筑。譬如 , 金陵女子大学约 1 万 5 千平 方米 , 燕京 大学 达 2 万 5 千 平方 米左右 , 全 是
由 3 层以下体量不大的建筑所组成 , 这在中国近代也不多见。其次 , 这批作品大都是比较
重要的建筑物 , 其本身具有较高的社会地 位 , 有利于 形成 广泛的 影响 力。另外 , 以 分布 区
域来看 , 墨菲的作品主 要集 中在 北京、南 京、广 州等 大都 市 , 均是 中国 近 代的 政 治文 化 中
心。可以说 , 墨菲是中国近代建筑的最重要 人物之 一 , 他的 作品虽 然多 是教 会大学 建筑 ,
其作用却已超出了教会大学建筑的范围 , 尤 其是后 期 , 墨菲 在国民 政府 所取 得的地 位 , 若
没有战争的变故 , 很有可能实现他所主持的南京首都规划 , 进而将自己的设计模式推行于
整个中国。
在有关的建筑理论研究中 , 对墨菲的作 品一 向评价 颇高。 且抛开 其中 包含的 政治 文
化意义 , 仅从建筑设计而言 , 墨菲的设计是在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有更多的西方建
筑特色 , 反之在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 有更 多的中 国古 典建 筑特色。 以往的 西方 建
筑师多将中式屋顶和西式墙身生硬拼接 , 缺乏必要的过渡 , 看起来就像戴上了一顶不适宜
的帽子。墨菲的高明之处不在屋顶的处理 , 而是将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渗入到西式墙身 ,
或许他是第一位能理解斗拱在木结构建筑艺术造型中的魅力。如果墙身没有中国古典建
筑的额枋和红柱 , 斗拱的造型将失去构图 的意义。 换句话 说 , 墨菲 是以 斗拱作 为中 介 , 将
其他中国古典元素糅合进西式墙身的。
墨菲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加深对中国古典建筑 认识 的 , 他的 早期作 品中 也曾出 现结 构
与装饰不相吻合的错误 , 而以后的设计就熟 练得多 了 , 很少 能挑出 大的 毛病 , 但也 带来 一
个不可忽视的弊端 , 即 : 墨菲以众多有影响的建筑作品给中西建筑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形
式主义的模式 , 最后连自己也陷入了无节制 地盲 目复古 的误 区之 中。在他 主持下 完成 的
南京首都规划 , 连江里航行的船和路边耸立的街灯都盖 上了中国 古典式 的屋顶。 30 年 代
民国政府所倡导的“中国固有形式”建筑活动 , 虽有其深刻的民族主义时代背景 , 如果仅以
建筑设计手法而言 , 仍可以看出与墨菲的某种明显联系。
燕京大学是教会大学中西合璧式建筑的最高艺术典范。
“1926 年 , 燕大迁到北京城外新 校址 , 并 结合 西方 的建 筑 技术 与中 国的 建筑 装 饰 , 建
造了中国最漂亮的大学校园。燕园的实力最强 , 规 模最大 , 资金最 为雄 厚 , 它很快 就成 为
中国教会大学中的佼佼者 。
”燕京大 学 之所 以有 这样 美丽 的 校园 和建 筑 , 首 先得 力于 司
徒雷登 ( St ua rt , Joh n Leigh ton) 校长的提倡 和奔走 , 在 中国 近 代教 会大 学中 , 能有 充足 资
金用于校园建设是极其难得的 , 所幸司徒雷登也是“ 基督教中国化”的代表人物 , 这一点是
燕京大学成为复古主义艺术典范的前提条件。
在司徒雷登提出的在学校建筑方面尽量中国 化的 指导 思想下 , 燕 京大 学陆续 建造 了
88 幢中西合璧式建筑 , 创造了一 种浓 厚的“中 国化”环 境气氛 , 在 中国 近代 的 教会 大学 或
国立、私立大学中 , 燕京大学的建筑群堪称是规模最大、质量最高、整体性最完美的校园建

① [ 美 ] 杰西・ 格・卢 茨 .中国 教会 大学史 .曾 矩生 译 .浙江教 育出 版社 , 1988 .108 页

・ 55 ・
设工程。连司徒雷登自己也在回忆中很满意地说到“
: 燕大新校址完成后 , 很多年来 , 凡是
来参观的人 , 都夸赞燕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因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 后来我们自己
也几乎相信了。

墨菲任燕京大学校园建设的总建筑师 , 这 是燕京 大学 成为 复古主 义艺 术典范 的必 要
条件。在燕大校史中有这样的记载 “
: 新校 址建 筑师是 亨利 麦斐 ( H enry .K .Murphy) , 他
对于中国宫殿亭园极为欣赏 , 所以他的建筑 设计都 采用 这种 形式 , 而另 外加 以新式 设备 ,
更切实用。他在福州、南京已有建筑校舍的经验 , 为燕大建筑 , 凭以往经验 , 更加以多方面
的改进” 。因此 , 墨菲在司徒雷登的要求下 , 最 初的设计 就采用了 复古主 义式样 , 由于 建
筑数量多 , 所说的多方面的改进就表现为中国 宫殿型 制的 各种 式样和 装饰 手法的 灵活 运
用 , 可谓集中西合璧建筑艺术之大成者。
燕京大学建筑代表着近代教会大学建筑的最 高艺 术成 就 , 已被列 入北 京重点 文物 保
护单位。其保护理由为“
: 整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 , 结合原有山形水系 , 注重空间
围合及轴线对应关系 , 格局完整 , 区划分明 , 建筑造型比例严谨 , 尺度合宜 , 工艺精致 , 是中
国近代建 筑 中 传 统 形 式 和 现 代 功 能 相 结 合 的 一 项 重 要 创 作 , 具 有 很 高 的 环 境 艺 术
价值。

结 束 语

在近代社会 , 由于西方文化所具有的工业文明的内涵 , 造成了与其他地域文化之间的


定位落差 , 使文化交流方面也出现了一种世 界性的 现象 : 处 于相对 落后 状态 的国家 , 在 其
现代化初期 , 本土人要求全盘西化 , 而外来的西 方教会 却出 自不同 的动 机 , 站在了 民族 主
义和乡土意识的立场 , 力求保存和发展本土的传统文化。随着本土现代化过程的展开 , 民
族传统文化又会以某种新方式来抵触外来文化 , 表现 出本 民族 传统意 识的 离异与 回归 规
律。此时 , 西方教会用以保存和发展当地传统文化的某些做法 , 往往会被借用来表达新的
概念 , 并被赋予新的意义。中国教会大学建筑 形态之 构成 以及 演进过 程就 是一个 充分 的
例证。
教会大学建筑是探索中国民族形式建筑风格 的起 点而 非终点 , 也 是近 代中西 建筑 文
化交流的开端而非终结。试图融合两种异质建筑 文化 的趋 向至今 仍在 中国延 续着、进 行
着 , 所谓“ 教会大学建筑”不过是这一趋向的起始时期的代名词而已。
西方传教士在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环境条件下 , 首先倡导了中西合璧式建筑新式样 , 拉
开了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复兴的序幕。20 世纪 30 年代之后 , 由于 中国民 族意识逐 渐觉醒 ,
这种建筑新式样又被视为了弘扬和继承中国传 统文化 的表 象参照 物 , 广泛 地运用 在行 政
办公建筑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外部造型之中 , 譬如吕 彦直 的中 山纪念 堂和 中山陵 , 范 文照、

① 司徒 雷登 .在华 五十 年 .纽约 , 1954


② 董鼎 主编 .私立 燕京 大学 .台湾 南京 出版有 限公 司 , 1982 .66 页
③ 参见 王世仁 等编 .中 国近代 建筑 总览・ 北京篇 .中国建 筑工业 出版 社 , 1993 .2 29 页

・ 56 ・
赵深的国民政府铁道部 , 徐敬直的中央博物 馆 , 杨廷宝 的中 央医院 , 赵 深的 国民政 府外 交
部等一大批有重要社会影响的中西合璧式的优 秀作品 , 表 明了 这种建 筑式 样已远 远超 出
了教会大 学 建 筑 的 应 用 范 畴 , 不 但 视 为 中 国 建 筑 艺 术 复 兴 ( Renaissance i n Chinese
ar chitect ure ) 的象征 , 而且中国本土的 建筑 师已 取代 了外 国 建筑 师 , 成为 探 索中 国民 族
形式建筑风格的主要设计者。

( 作者单位 : 华南建设学院 )

① 梁思 成 .中国建 筑史 .百 花文艺 出版 社 , 1999 .354 页

・ 57 ・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思维

李 海 清

    提要 : 文章通过对中国近代建筑 史研究 工作的 统计分 析 , 指 出存在 于研究 实践 中的 若


干问题 , 并试图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 新思维、拓荒、自省、开放

近代时期 , 由于全球格局的巨大变化 , 西 方文明 得以 大量进 入中 国境 内。自然 , 中 国


建筑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刺激 , 在一百多年内发生了空前的变
化 , 这一变化直到今天仍在继续。我们若要检讨当代中国建筑活动的许多根本问题 , 皆可
追本溯源至那一时期。因此 , 这一领域的研 究受 到了几 代中 国建 筑学人 的关 注。时至 今
日 , 研究队伍日益壮大 , 研究成果可谓丰硕 ,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对已出版的 6 本“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所作的统计分析显示出一个问
题 ( 图 1 ) : 研究方向分布极不 平衡 , 关 于建筑 科学 技术、建筑 制度 和建 筑教 育 方面 的研 究
成果寥若晨星 , 与其他方面的专题研究 ( 诸 如史观、分 期 ; 实例介 绍与 考察 ; 艺术、形 式、风
格等 ) 相比 , 这种局面不能令人满意。
从宏观上看 , 注重建筑的艺术、形式、风 格 , 确有 必要 , 但 仅有这 些是 远远不 够的。 因
为建筑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 其本身就是 复杂的、多 层面 的 , 既 有器 物层 面 ( 建筑 技术 )
的 , 又有制度层面 ( 建筑制度 ) 的 , 更有精神层面 ( 建筑观念 ) 的。对建筑活动的科学技术本
质和相应的制度体系运作漠不关心甚至视而不 见 , 则 建筑 形式 与观念 难免 有空中 楼阁 之
嫌 , 隔靴搔痒之憾。本来一部活生生的建筑历史被描绘成了缺乏时代精神、缺乏错综复杂
的社会关系中人性的伸张与冲突、缺乏科学技术的合理内核的僵硬的图片拼贴。
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相当复杂 , 本身就 是值 得深入 研究 的问 题。对于 建筑教 育的 研
究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 中国建筑学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它有密切关联 , 在此基础上形成
的价值观一直延续下来 , 影响今天的建筑活动。
另外 , 研究队伍的人员组成与知识结构、不同地域的学者群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等
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据此 , 笔者提出关于近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新思维 , 以就教于同道。

1. 拓荒

对于近代中国的建筑技术、建筑制度与建筑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属于冷门 , 但
不可否认 , 对一个建筑体系而言 , 正是这些方 面的变 化来 的最深 刻 , 影响 也最 深远。表 面
上看 , 这些变化似乎等同于西方文明在中国传播的直接结果 , 但实际上 , 由于文化的“ 滞后
・ 58 ・
效应”, 具有深厚积淀和巨大惯性的中国文化传统在上述变化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
色 ( 正是这一点决 定 了同 样 属于“ 儒 家 文化 圈”的日 本 走 上 与中 国 完 全 不 同的 近 代 化 道
路 ) 。比如 , 就当时的建筑科学技术本身而言 , 今天看来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先进 , 有些尚属
适用技术 , 大部分都是落后的了。显然 , 研究目的是在于搞清当时的建筑师、工程师、工匠
以及业主们在技术上可以有哪些选择 ? 有哪些因素对选择行为产生影响 ? 最终作出了什
么选择 ? 是谁主导了这样的选择 ? 为什么 ? 这些选择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他们的建筑观念
和真实心态 , 以及当时中国建筑活动面临的客观环境 , 正是这种氤氲于文化传统中的客观
环境的还原性分析 , 以及观念、心态和最终选择之间的互动过程 ( 技术决策过程 ) 的解剖能
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以此为前车之鉴 , 对 于改革 开放 形势 下中国 建筑 业如何 借鉴 西
方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趣的是 ,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 , 当时的建筑 制度 , 尤 其是 建筑师 开业 制度倒 有许 多
方面仍值得借鉴。比如 , 为什么许多近代建筑从专业设计到施工工艺都如此精湛细腻 , 以
至于今天国内许多新建筑都望其项背 ? 笔者以为 , 这 在一 定程 度上与 当时 的建筑 师费 率
及相应的工作方式有密切关系。那时普通的建筑 项目 , 其 建筑 师取费 按惯 例计为 工程 造
价的 5 % ; 而 1938 年版《建筑法》规定 为 4 ~ 9 % ; 更 有 甚者 , 中 国建 筑 师学 会自 定为 10 %
( 若连同室内设计一道做 , 则高达 15 % ) 。这样的费率与现在常见的 1~3 % 相差数倍 ! 所
以 , 当时的建筑师不但有条件精心设计 , 而且有 责任直 接参 与工程 监理 , 这 对于确 保工 程
质量大有裨益。今天 , 如何从经济利益分配上体现“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仍悬而未决 , 而历
史经验告诉我们 , 必须给建筑师等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以更切合实际的地位。
国民政府时期的建筑法制化进程是整个建筑制度建构的核心 , 其意义在于 : 中国人在
极短时间内制订出一套基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的《营建 法规》, 并不 断完 善 , 使之体 系化。
在经历了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城市建设管理 与各技 术专 业建制 的地 方性 尝试以 后 , 国
民政府于 1938 年 12 月 26 日公布了《建筑法》, 规定主管建筑机关 , 在中央为内政部 , 在省
为建设厅 , 在市为工务局 , 未设工务局者为市政府。1942 年内政 部设营建 司 , 将城市建 设
及相关事务正式归口管辖。1945 年 12 月出版了由内政部营 建司司 长哈雄文 负责组织 编
写的《营建法规》第 1 辑 , 内有城镇建设、建筑 管理、公用 督导 及其他 共 4 类计 23 部 法规 ,
可谓门类齐全。其中的《建筑法》是以 1938 年 版《建筑 法》为基 础修订 后由 国民政 府公 布
施行的。该法重申了主管建筑活动的各级行政机 关 , 还规 定“建筑 物之 设计 人称建 筑师 ,
以依法登记开业之建筑科 或土 木科 工业 技师 或 技副 为限”“
, 建 筑物 之承 造 人称 营造 业”
等 , 从法律上确立了建筑业各分属行业的名称、职能及相互关系。在这一庞大的开创性的
立法工作中 , 曾任内政部营建司司长达 7 年之久的哈雄文先生起了策划、组织并亲自实施
的主导作用 , 其历史性贡献不应被遗忘。今天 , 中 国正 逐步 走向依 法治 国 , 依法进 行建 筑
活动 , 那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更值得认真思考与总结。
在这一方面 , 台南成功大学王俊雄先生的 研究 论文“空 间化专 业・ 专业 化空间 : 国 民
政府时期建筑师专业制度形成之研究”立足于 中国文 化传 统背 景下新 的社 会分工 过程 研
究的特殊角度 , 对近代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地位确立 , 乃至建筑师职业活动的制度化运作进
行了透彻的分析 , 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另外 , 在建筑业各分支行业中 , 由中国工匠与营造厂主构成的“营造业”是事关全局的
・ 59 ・
重要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建筑活动最终都 将落实 到生 产层面 , 落实到 施工 行业上。 中
国工匠掌握外来先进技术的速度 , 以及创造性地融合中外建筑技术的成就 , 决定了他们在
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特殊地位 ( 图 2 ) , 这一 点长期 以来 被建筑 师们 忽 视了。 各分 支行 业
的这种特殊关系至今仍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建筑 活动中 , 在 市场 经济与 对外 开放条 件下 愈
加突显 , 有必要加强对于以工匠为主体的中国营造业的研究。

2. 自省

在中国 , 真正把建筑作为对象加以学术化、系统性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 其


中 , 中国建筑史方面的研究因其组织系统的 相对稳 定、研究 人员的 优秀 素质 和献身 精神 ,
以及阶段性研究目标的准确定位而成果突出。在 民族 主义 空前高 涨的 特定历 史时 期 , 分
别从事建筑设计和历史理论研究两方面工作的 建筑师 们在 专业探 索上 遥相 呼应 , 创造 出
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设计与研究成果 ,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 中国宫殿式”新型建筑 , 以及
“中国营造学社”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梁思成著《中国 建筑史》。另 一方面 , 30 年代 以
后 , 新建筑思潮得以在中国传播 , 相应地 , 也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 , 以及介绍
新建筑理论的专著。这两种情况不应简单化地视 为“风格”的不同 , 而 是中 国建筑 学术 体
系在价值观方面的转变———一种处于萌芽状态 的转 变。只 是由于 历史 的选择 , 这 一具 有
划时代意义的转变过程还没来得及充分展开就草草收场了。
今天 , 作为这一学术体系培养出来的专业 人员 , 研 究中 国近代 建筑 史 , 不可能 置该 学
术体系于不顾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只有跳将出来 , 以放眼全球格局的开阔视野 , 将我们自身
的学术体系的来龙去脉 , 尤其是价值观的演化过程理清 , 方能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
身在此山中”的遗憾。这里的要害是 : 在追求“ 现代 化”的过 程中 , 中国 建筑 学术体 系是 如
何面对自身的传统和西方的变化的 ? 赖德霖先生的“科学性与民族性”对此作了基础性研
究 , 但由于未能将中国建筑师置于新建筑东渐和民族危机的复杂历史过程中加以评估 , 因
而其结论趋于简单化与理想化 , 难以使人信 服。而杨 鸿勋 先生的“ 中国建 筑史 学史 概说”
和东南大学赵辰先 生 的“域 内 外中 国 建筑 研 究 的思 考”, 以 及“ 从‘ 建筑 之 树’到‘ 文 化 之
河’” , 则站在学术体系发展史乃至文化交流史 的高度 , 对中 国人自己 研究中国 建筑和 西
方人研究中国建筑的历史 过 程 , 以及 二者 的关 系进 行 了深 入的 剖析 和反 思 , 确 有启 发 意
义。清华大学程晓青的“中国近现代传统建筑复兴的现象及其原因初探”则从近现代中国
向外国学习的几个历史性过程 , 以及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出发 , 对历来争议很大的
“传统建筑复兴”和“民族形式”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

3. 开放

在宏观上 , 如 果 我 们 把 民 居、聚 落 等 未 经 过 建 筑 师 设 计 的 东 西 也 视 为 建 筑 的 话
( A rchitect ur e wit hou t ar chitects ) , 那就不应 否认建 筑活 动是 平凡的 生活 事件 这一 事实 ,
就应该向公众开放建筑研究 , 当然也就包括近代建筑史研究 , 而不应将其视为专业人员的
“自留地”。但由于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在社会角 色方面 是由 传统的 文人 士大 夫转化 而来 ,

① 建筑 师 , 第 90 期

・ 60 ・
受“道器”观念影响很深 ; 加以在美、欧求学背景的影响 , 多将建筑视为至高无上的艺术 ; 这
一观念又通过他们开创的中国建筑教育事业传 承并影 响了 几代人 ; 而 改革 开放以 前的 近
30 年时间 , 关闭国门使中国建筑 师几乎 无法 了解世 界范 围内 建筑 观的 改变 , 所以 他们 很
难接受非专业人员介入这一研究 领域。 1934 年学 术权威 以讥 讽奚 落之 辞“封 杀”乐嘉 藻
著《中国建筑史》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实际上 , 像乐嘉藻这样的哲匠式人物 , 乃至于今天普
通的方志、美术、文保、摄影和博览等方面人士的“ 友情出演”, 对于专业研究不无裨益。起
码 , 关心了解的人越多 , 保护工作就越容易展开 , 就可 能由 专业 人员的 艰苦 努力逐 渐变 成
全社会的共识 , 更不必说往学科交叉、专业协作等方向发展了。而目前习惯势力仍在影响
着一些专业人员 , 在思想深层还残留着轻视非专业人员的意识。应当看到 , 对于原本就复
杂、多层面、多角度的建筑历史研究而言 , 大家各 有所 长 , 可以相 互开 放 , 充分 合作。关 于
这一点 ,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组织者们已有先见之明 , 但一些专业研究人员却显得有些
反应迟钝。
另一方面 , 在微观上 , 随着史料工作的新进展 , 许多已成定论的东西需要重新认识 , 不
能因为涉及到权威性人物 , 就含糊其词 ,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是研究工作的基本使命。东南
大学潘谷西、单踊 两 位 先 生的“ 历史 的 再 审 视———也 谈苏 州 工 专 与 中央 大 学 建 筑 科”一
文 , 通过对有 关史料的细致挖掘 和耐心整理 , 对“ 苏州工专建 筑科主要创始人”一事 加以
严密的考证 , 从而使我国建筑教育史源头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得以明确。这些工作 , 除需要
“基本功”外 , 更要有对历史研究的开放、真诚的态度和敢于负责任的勇气。

* 东南大学建筑系赵辰副教授为本文提出宝贵建议 , 特此致谢 !

( 作者单位 : 东南大学建筑系 )

参考 文 献

1 . 王俊雄 , 孙全文 , 谢宏昌 .空间化专业・专业化空间 : 国民 政府时期建筑 师专业制度 形成之研究 ;


阔别千年 : 临界空间与社会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台中东海大学社会系主办 , 1999 , 12
2 . 赖德霖 “科学性”
. 与“民族性”———近 代中国 的建筑 价值观 .建筑 师 , 第 62、63 期 .中 国建 筑工 业
出版社 , 1995
3 . 程晓青 .中国近现代传 统建 筑复 兴的 现象及 其原 因初 探 .建筑 师 , 第 74 期 .中国 建筑 工 业出 版
社 , 1997 .43~49 页
4 . 赵辰 .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 .时代建筑 , 第 43 期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998
5 . 杨鸿勋 .中国建筑史学史概说 .建筑史论文集 , 第 11 辑 .张复合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 1999

① 建筑 师 , 第 90 期

・ 61 ・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建筑师的作用
———与日本之比较

沙 永 杰

    提要 : 以系统概念分析提出中日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本国 建筑师所应 发挥的双重 历史


作用 , 通过对中日近代建筑师产生与发展过程的比较 , 分析二者差异。
    关键词 : 系统概念、近代建筑、近代建筑师

一   以系统概念分析一个隐含问题

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建筑发展过程是建筑体系的转变过程———由传统模式转向西方模
式 , 不仅是形式问题、技术问题 , 而且表现为 建筑思 想、建筑 生产关 系、新型 的建筑 师等 与
建筑相关的整体变革。这种整体变革可以归纳 为三个 方面 : ① 思想—形 式、② 生产 力—
技术、③ 人—体制。在今天看来 , 中日近代建筑形式的演变 , 即所谓 风格的演 变中都明 显
反映出东西融合的特征 , 而在技术与体制两方面则始终明确表现为西方化。
以上所提到的三个方面中 , 最复杂的当是“ 人 - 体制”的方面 ,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西
方式“建筑师”在社会结构中的产生与确立。
历史上东西方的建筑分别由“建筑师”和“匠人”完成 , 二 者的 社会位 置完 全不同。 尽
管西方式的“建筑师”与东方传统的“匠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一差异包含了东西
方艺术观、价值观、社会思想等多方面深层次的因素。但近代正规学习西方建筑的日本人
和中国人都是以西方式建筑师为蓝本 ( 或目标 ) 选择和接受这一社会职业的。将西方意义
的“建筑”移植到东方 , 由工匠转变为西方式“建 筑师”, 这一 过程无 疑是 长期、冲突 而曲 折
的。近代中日建筑师所面临的历史责任不仅仅是 作为 西方 专业知 识的 掌握者 , 而 且应 该
是“建筑”与“建筑师”在东方社会得以确立的 重要 推进者。 也就是 说 , 中日 近代建 筑师 的
历史作用应该是双方面的。本文着眼于后者 , 因为今 天的 中国 建筑师 仍面 临着相 似的 社
会问题。
中日近代“建筑师”的产生和确立牵涉到人 在社会 结构 中位置 的改 变问 题 , 与 近代 移
植西方纯粹工程技术不同 , 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发生实质性关系的变革过程。本文引进
“系统”概念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将建筑视为社会结构中某一层次上 的子 系统 , 西方 意义 的“ 建筑”在 中国 和
日本得以确立的动力源于两个方面 , 即来自 系统 外部和 内部 两方 面的动 力。系统 外力 主
要源于政府或其他统治力量 , 内力则源于近 代建 筑师。新 系统 产生和 发展 初期主 要受 外
・ 63 ・
力促进 , 在满足了“ 物”的要求之后 , 外力的促进 作用不 再增 加 , 而系统 内部 则产生 了依 照
西方模式 , 继续向精神层面发展的要求和趋 势 , 于是内 力成 为系统 发展 的主 要动力 , 并 且
会在思想范畴与外力发生矛盾。内力与外力之间 产生 矛盾 的根本 原因 在于 , 移植 而来 的
西方技术和思想的发展速度远远先于近代中日社会结构的变革速度。这一差异产生的矛
盾在当今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依然十分突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 在中国和日本的“ 建筑”确立过程中 , 近代建筑师的作用应表现
在两个方面 , 即面向系统内部和外部两方面。面向系统内部的问题主要是学术问题 , 相对
单纯 , 可以通过建筑师自身的努力来解决 ; 而面向系统外部的问题则要协调所属系统与相
关环境的关系 , 主要是争取“ 建筑”与“ 建筑师”为社 会所 认同 , 提高“ 社会地 位”, 创 造建 筑
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处理系统与外部关系涉 及到社 会体 制、政治、思 想、价值观 等复 杂
问题 , 相对于学术问题 , 后者的难度更大 , 但意义也更重要。
在以往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 , 很少涉 及中国 近代 建筑 师在学 术研 究和设 计实 践
以外的 , 关于改善“ 建筑”发展的社会环境方面的思想和工作 ; 日本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则比
较明确地分析了主要近代建筑师在学术研究和 设计以 外的 历史作 用 , 尤其 是对日 本第 一
代建筑师在确立私人开业事务所模式、争取建筑师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历史功绩予以重视 ,
这种研究和认识倾向在关于建筑师个人史和建 筑团体 发展 史研究 中越 来越 明显 , 毫无 疑
问会对今后建筑师和建筑团体的发展方向带来积极影响。

二   中日近代建筑师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从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关系、西方建筑师的创作活动、本国建筑师的诞生与成
长、建筑技术的演进等方面综合分析 , 可以将中 日近代 建筑 的发展 过程 分为 四个时 期 , 即
移植期、转型期、成长期和停滞期 , 也显示出中日近代“ 建筑师”确立的过程 ( 表 1) 。

1. 移植期

作为近代建筑的起步时期 , 中日两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和日本原本没有建筑师 ,
开埠后的建 设 是 在 西 方 土 木 建 筑 工 程 师 指 导 下 开 始 的。 其 中 英 国 人 居 多 , 以 金 斯 密
( T .W .Kingsmill) 和瓦特斯 ( T hom as Ja mes Wa ters ) 为代表人物。
除西方土木建筑工程师外 , 中国开埠早期的教堂往往由西方传教士设计 , 较少受到殖
民地式影响 , 显示出较高的建筑水准。日本在移植期产生了出身于工匠 , 掌握“拟洋风”样
式的日本技术人员 , 以清水喜助、立石清重和林忠恕为代表。

2. 转型期

转型期的首要变化是正规西方职业建筑师大 量出 现 , 近代 建筑整 体风 格由殖 民地 式


向西方古典主义演变。这一时期中日两国的西方建筑师分别主要集中在上海和东京。从
数量上看 , 在中国的西方建筑师多于日本。
西方第二代来华建筑师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将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和钢筋混凝土结
构和钢结构等建筑技术导入中国 , 形成风格和技术的过渡时期。
・ 64 ・
表 1   中日近代建筑分期与代表建筑师

中   国 日   本
分期
时间 主要建筑师・代表人物 时间 主要建筑师・代表人物

西方 第 一 代 来 华 土 木 建 筑 工 程 西方土木建筑工程师 : 瓦特斯

期 1840—1890 师 : 金斯密、凯德纳 1850—1880 工匠技师 : 清水喜助、林忠恕
传教士 : 范廷佐、罗礼思 西方建筑师 : 康德尔
日本第一代建筑师 : 辰野金吾、
转 西方第 二 代 来 华 建 筑 师 : 通 和 洋
片山东熊、妻木赖黄、曾弥达藏
型 行、爱尔德洋行
期 1890—1920 1880—1910 日本第二代建筑师 : 横河民辅、
中国早 期 土 木 建 筑 工 程 师 : 孙 支
长野宇平治、佐野利器
厦、周惠南
西方建筑师

成 西方第 三 代 来 华 建 筑 师 : 公 和 洋 日本第二代建筑师
长 行、邬达克、景明洋行 日本第三代建筑师 : 后藤庆二、
期 1920—1937 1910—1937
中 国 第 一 代 建 筑 师 : 庄 俊、吕 彦 分离派 建筑 会、欧 美留 学 归 国
直、基泰工程司、华盖事务所 建筑师前川国男等

外国建筑师 (西方、日本 ) 日本第三代建筑师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新生代 : 丹下健三

期 1937—1949 国内 大 学 毕 业 中 国 第 二 代 建 筑 1937—1945
师 : 张镈
中国留学欧美归国建筑师 : 黄作燊  

    与中 国相比 , 日本 转型期的 正规西 方建筑师 数量较少 , 主 要是由 政府通过 驻外机 构


招聘来日 , 他们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 面 : 一是导 入西 方古典 主义 风格 和建筑 技术 ;
二是奠定了日本近代建筑教育的基础 , 培养 了日 本第一 代建 筑师。其 中康 德尔发 挥了 最
重要的历史作用。
转型期 , 两国西方建筑师存在方式及业主 的不 同十分 明显 : 在 中国 , 租 界内建 筑师 事
务所型制基本确立 , 可以说是原样移植了西方的模式 ; 在日本 , 西方建筑师被政府雇佣 , 从
结果看 , 政府控制的模式对于培养日本建筑师是非常有效的。但这种模式下 , 建筑师从一
开始就是作为受命于政府的技术人员而出现 的 , 其社会 位置 与西 方存在 很大 差异。康 德
尔于 1888 年辞去政府的工作开设日本最早的 建筑师事 务所 , 与同时 期中国租 界内西 方
建筑师事务所比较 , 存在明显差别 , 说明当时日本的社会条件下还不具备建筑师事务所存
在的社会条件。
转型期日本产生了第一代建筑师 , 由康德 尔任工 部大 学造 家学科 教授 期间培 养出 的
20 名毕业生和同时期由欧美毕业归国的 4 名留学生 组成。其中 重要人 物是辰野 金吾、片
山东熊、曾弥达藏和妻木赖黄 , 他们分别以大 学、宫 廷、民间 和官厅 为背 景进 行设计 活动 ,
为西方式建筑师职业在日本确立初步奠定基础。

① 康德 尔的建 筑师事 务所 设计任 务主 要来源 于岩 崎家 族 ( 三 菱 财阀 ) 。 以 岩崎 家 族的 经 济 庇 护作 为 保 障 , 是 康


德尔决 定留 在日本 开设事 务所 的前提 。

・ 65 ・
日本第二代建筑师首先是继承和发展了第一 代的 工作 : 对 西方古 典主 义风格 和建 筑
技术的掌握达到成熟 ; 民 间建 筑 师事 务所 模式 得到 普 及 ; 并又 创立 早稻 田 大学 建筑 学 科
(1910) 和京都帝国大学 ( 今京 都大 学 , 1920 ) 建筑 学科 , 正规 高等 建筑 教 育得 到 推广。 同
时 , 第二代建筑师也开辟了新领域 , 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早期建筑师主要源于三个 方面 : 出 身于 外国建 筑师 事务所 或建 筑
设计、工程建设机构 , 如周惠南 (1872—1931) ; 早期清政府派遣留学生中兼修建筑者 , 以沈
琪和张锳绪为代表 ; 中国早期近代工科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技术人员 , 以孙杞 ( 孙支厦 ) 为代
表人物。早期中国建筑师虽已开始介入建筑设计领域 , 但未形成一定的力量 , 影响有限。

3. 成长期

进入成长期 , 西方建筑师在中日两国发挥的作用和位置完全不同 : 在日本的西方建筑


师处于非主导位置 , 或者是扮演明星角色 , 后者以赖特代表。同时期中国的西方建筑师在
数量和作品风格上仍居于主导位置。
20 世纪 10 年代至 20 年代 , 留学西 方学 习建 筑学 的中 国 学生 陆续 学成 回国 , 形成 为
数可观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队伍 , 中国建筑师的事务所中有基泰和华盖等大型事务所 , 表
明已具有相当的实力。中国建筑师的登场改变了 由外 国洋 行垄断 建筑 设计的 局面 , 在 二
三十年代出现中国近代建筑师创作的黄金时 期。此外 还创 办了中 国近 代建筑 教育、开 始
了系统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 , 并成立了建筑学术团体 , 初步完善了中国近代建筑体系。
近代中国建筑师属于“自由职业者”, 第一 代建筑 师的 事务 所完全 按照 西方模 式在 外
国租界环境内建立 , 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同 外国 建筑师 事务 所的 业务竞 争。这同 日本 第
一代建筑师所面临的问题不同 , 以辰野金吾为 代表的 第一 代日 本建筑 师为 在日本 社会 中
确立建筑师事务所模式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国近 代建 筑师 的设计 活动 归租界 管理 , 没 有
产生关于建筑师社会地位及存在方式的问题。
日本成长期在发展方向上 已 经摆 脱了 西方 的影 响 , 采 取了 先 技术、后艺 术 的发 展 模
式 , 这种模式在战争时期停滞 , 战后得到完善 , 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 , 随着丹下健三等新一
代建筑师的崛起 , 技术与艺术创作形成同步 发展。发 展技 术这一 看似 迂回 的“ 建筑”发 展
路径在日本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是极具意义的。
20 世纪 20 年代 , 许多日本年轻建筑师到欧美游学 , 接触 到当时 世界最先 端建筑思 想
和建筑师 , 对日后日本建筑向现代主义演变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已经从 19 世纪末第一
代日本建筑师掌握了西方古典主义样式 , 到 20 年代引 进最 先端的 现代 主义 思想 , 发展 是
极其迅速的。进入 30 年代 , 日本发展了军国主义 , 尽管现代主义思想普及 , 但建筑师并没
有获得进行现代主义建筑创作的社会条件。

4. 停滞期

由于战争原因 , 中日近代建筑在 20 世纪 30 年代后 期都 进入 停滞状 态。停滞 期间 中


日建筑的新生力量成长出现 : 日本建筑界中 , 丹 下健 三 1942 和 1943 年连 续获“大 东亚 纪
念建设规划”和“ 曼谷日本文化中心”两项设 计竞赛 的一 等奖 , 超过 了老 师前 川国男 , 崭 露
头角 ; 40 年代初 , 留学欧洲的中 国学 生黄 作燊、王大 闳、陈 占祥、郑 观宣 等归 国 , 带 回西 方
・ 66 ・
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思想 ; 中国东北大学 和中央 大学 早期 毕业生 在战 争时期 也开 始
独立工作 , 以张镈和张开济为代表。

三   几点显著的差异

1. 外国建筑 师的作用

    中日近代时期的建筑师可以分为外国建筑师和本国建筑师两类。其中外国建筑师的
历史作用主要有两点 : 一 是通 过 设计 活动 带来 西方 建 筑样 式和 技术 ; 二 是 培养 中日 建 筑
师 , 使西方建筑思想、样式和技术真正确立。关于前者 , 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是一致的 , 而后
者则存在于日本。
尽管近代时期在日本的西方建筑师数量远远 少于 在中 国的西 方建 筑师 , 但西 方建 筑
师中的重要人物都在培养日本建筑师方面发挥 了重要 作用 , 大 大促进 了日 本建筑 体系 的
形成与发展 , 这也是日本近代建筑迅速向国 际水 准接近 的一 个重 要原因。 日本在 追赶 和
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利用了外国建筑师的双重价值 , 值得中国建筑界借鉴和深思。

2. 建筑师的 类型与存在 方式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建筑经历以新中国成立 为界 分为 前后两 部分 , 前 半处于 近代 时


期 , 从重要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专业经历看 , 有建筑师、建筑史家和大学教授三种类型 ,
以建筑师为最主要 , 建筑师中绝大多数又以独立开业的方式存在。
相比之下 , 日本近代建筑师的类型和存 在方 式则呈 现多 样化。类 型也 主要是 大学 教
授、建筑师和建筑史家三种 , 但大学教授从一开 始就具 有最 重要位 置 , 这与 日本国 立大 学
受政府绝对支持的背景有关。
除此之外 , 还有一种类型值得重视 , 即大型综 合建 设企 业、设计公 司及 实业集 团的 创
始人与经营者 , 为 数 虽 少 , 但 影 响 极 大 , 以 清 水 喜 助 、横 河 民 辅 和 竹 中 藤 右 卫 门 为
典型。
日本建筑师的存在方式大致有四类 : 官厅 建筑 师、教授 建筑师、综 合建 设企业 和大 型
设计公司的建筑师及民间开业建筑师。
日本的“明星”建筑师产生于教授建筑师和 民间开 业建 筑师中 , 他 们往 往创作 富有 思
想性和哲学意义的作品 ; 官厅建筑师往往直接反映政府意志 , 在实用性建筑中实行功能第
一的原则 ; 综合建设企业和大型设计公司的建筑师则注重建设项目的整体运作 , 工程组织
和采用高新技术 , 在大型、超大型工程方面具 有绝对 优势 , 建 筑风 格非第 一目 标。建筑 师

① 清水 喜助于 明治初 期创 立了清 水组 ( 今 清水建 设 ) , 是日本 近代 建设业 的开 拓者。


② 横河 民辅 1889 年毕业 于东 京帝国 大学 建筑学 科 , 是日 本第 二 代建 筑 师中 的 代表 人 物之 一 , 1906— 1907 年任
建筑学 会副 会长 , 1914 年自日 本建 筑士会 成立起 任理 事长达 30 余年 。注重 对美国 先进 技术的 引进 , 1903 年创 立 设计
兼施工 的横 河工务 所 , 1907 年 又创 立横河 桥梁制 作所 , 1914 年 为 开 发 家具 用 人 造 皮革 创 立 横 河 化学 研 究 所 , 1915 年
为开发 电梯 和空调 设备创 立横 河电机 研究 所和东 亚铁 工厂。 其中横 河电 机和横 河桥 梁都是 当今 日本著 名大企 业。
③ 竹中 藤右卫 门于 1899 年创 立竹中 工务 店。

・ 67 ・
存在方式的多样化为建筑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能。

3. 建筑师领 导人

对近代主要建筑师进行比较分析 , 会发现 日本近 代建 筑发 展过程 中几 位领导 人物 的


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 他们 把持 着日本 近代 建筑 的发展 方向。不 同时 期
的领导人以辰野金吾、佐野利器和内田祥三为代表。
辰野、佐野和内田三人都是东京帝国大学 教授 , 前 后具 有传承 关系 , 除 了建筑 设计 方
面的成就外 , 他们存在两点共同之处 : 均为所处 时代日 本建 筑界的 最高 权力 位置 ; 都开 创
了新的学科发展领域。但如果将辰野、佐野和内田三人称为日本近代建筑师的“ 领导人”,
原因并非由于他们在建筑设计和研究上的学术成就 , 而在于他们在近代日本建筑、建筑师
确立过程 , 以及日本建筑学科发 展过 程 中发 挥的 重要 推进 作 用 , 在于 他们 的 人格 特征 。
从三人的经历分析其人格特征 , 可以感触到日本武士的痕迹 , 辰野和佐野尤为清晰。相比
之下 , 我们所熟知和尊重的中 国第 一代建 筑师 的重 要人物 则是 鲜明的 gen tle man 和学 者
风范。
可以说 , 辰野、佐野和内田三人的传承就是日 本近 代建 筑确立 和发 展过程 的缩 影 , 尽
管以今天的观点来看 , 他们作为个人表现出一 定程 度的偏 激和 历史 局限性 , 但 作为“领 导
人”, 他们发挥了在当时日本社会背景下极为必 要的历 史作 用 , 而这些 作用 是仅专 注于 设
计和研究的单纯“建筑师”所不能替代的。
内田祥三的继任者是岸田日出刀 (1899—1966) , 从岸田开始 , 由于建筑与建筑师在社
会的确立过程完成 , 以往的“ 领导人”身份消失 , 日本建筑师无论在社会环境和自身特征上
已经接近于西方建筑师。丹下健三、矶崎新 , 甚至安藤忠雄 , 都是日本建筑界的代表人物 ,
他们已经丝毫不具有近代建筑史上所谓“领 导人”的特 征 , 同西方 的“明星 式”建筑 师没 有
太大区别。所以说 , 日本近代建筑史上的“ 领导人”只是建筑确立过程中必需的历史产物。
对日本近代建筑师领导人 的 分析 可以 看出 , 领导 人出 现需 要 两个 条 件 : 一 是社 会 环
境 , 二是个人的人格特征。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不存在辰野金吾和佐野利器式的领导人物 ,
原因也在于这两方面 , 尤以社会因素的影响为重。

(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吴耀东 .日本现代建筑 .天津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7


2. 伍江 .上海百年建筑史 (1840—1940 ) .上海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997
3. 郑时龄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上海 : 教育出版社 , 1999
4. 童寯 .日本近现代建筑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3
5. 汪坦 , 张复合主编 .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1

① 关于 辰野、佐野 和内 田三人 的研 究在日 本建筑 史家 的论著 中已 有详尽 论述 , 本 文不做 转引 。

・ 68 ・
6. 汪坦 , 张复合主编 .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3
7. 汪坦 , 张复合主编 .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8
8. 杨永生 , 明连生编 .建筑四杰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8
9. 吴光祖主编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建筑艺术 1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8
10. 现代 : 近代建筑史 , 日本新建筑学大系 5 , 彰国社 , 1993
11. 村松贞次郎 .日本建筑技术史( 第二版) , 彰国社 , 1976
12. 村松贞次郎 .日本近代建筑史 , 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 1977
13. 日本の建筑 明治-大正-昭和 , 三省堂 , 1979/ 1982
14. 稻垣荣三 .日本の近代建筑 .鹿岛出版会 , 1979
15. 藤森照信 .日本の近代建筑 .岩波书店 , 1993

・ 69 ・
柳士英的建筑思想和日本近代建筑的关系

柳   肃   [ 日 ] 土田充义

    提要 : 柳士英是中国近代建筑 史上的 重要人 物。 他是中 国近现 代建 筑教 育的创 始人。


他设计的建筑是当时中国少有的现代主义风格 的作品。本文通过 分析当时 中国建 筑界的 状
况 , 以及柳士英留日时日本建筑学界的状况和他在日本所 受教育和影 响 , 论 证了他 的现代 主
义建筑思想和日本近代建筑的关系。从这里我们可以 发现中国近 代建筑发 展的部 分情况 及
其和日本近代建筑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 柳士英、建筑思想、现代主义思潮、日本近代建筑、关系

柳士英 , 字“ 飞雄”, 1893 年 11 月生 于江苏 省苏 州市。 1912 年跟 随其兄 去日 本 , 1920


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 今东京工业大学的前身 ) 建筑 科 , 同年回国。 1921 年入日 本
人冈野重久在上海开设的冈野建 筑事 务所 工作。1922 年与 留日 同学 王克 生 等人 一道 在
上海开设华海建筑事务所。1923 年创造苏州工业专门 学校建 筑科 , 担任科 主任。此为 中
国第一个高等院校建筑科。1927 年任职于苏州市工 部局 , 主持 苏州市的 城市规划。 1934
年应留日同学刘敦桢之邀去长沙 , 任湖南大学土木系教授 , 主持建筑学科。此后历任土木
系主任、中南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湖南大学副校长等职。1973 年逝世于长沙。
柳士英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事务完全被外国人所垄
断的年代里 , 他和王克生等人创立的华海建筑 事务所 是最 早的 中国人 自己 开设的 建筑 事
务所之一。
他于 1923 年创立的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 筑科 ( 即 后来 的南京 中央 大学建 筑系 , 今 东
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 ) 是中国最早的高等院校建筑学科 , 标志着中国正规的建筑教育的
开端。而且此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 为中国的建筑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此外 , 在那个中国建筑人才极端匮乏的 年代里 , 他 在从 事建筑 教育 培养 人才的 同时 ,
还承担了大量的建筑设计工作。在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到 50 年代初的 30 余年时间内共
设计建筑 40 多座。他的设计风格以现代主义 为主 , 在 那个 以西洋 古典 主义、折衷 主义 和
中国传统式样为主流的年代里 , 像他这样坚持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人也是为数不多的。

一   柳士英的设计风格和建筑思想

柳士英一生建筑设计风格的发展演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

① 参见 拙稿 : 柳士 英设 计风格 的发 展演变 .南 方建 筑 , 1994 , 3

・ 70 ・
第一阶段是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到 30 年代初 , 这是他把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进行探索
的阶段 , 其风格是西洋古典主义。
第二阶段是从 30 年代初到 40 年代末的 20 余 年间 , 这 是他的 设计 风格 的成熟 阶段 ,
也是他一生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的阶段 , 这一阶段的设计风格是现代主义。从 1930 年的上
海中华学艺社 ( 这是他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 第一个 作品 ) 到 40 年后期 在长 沙湖南 大学 的
一系列校舍建筑设计 , 体现了他的现代主义 风格 的发展 成熟 的过 程。他一 生中的 建筑 设
计也大部分都是这一阶段的作品 ( 表 1 ) 。

表 1   柳士英设计作品目录

编号 建 筑 名 称 所在地 年代 备   注

1 上海同兴纺织厂 上海 1921

2 小学校( 名称不明) 上海 1921

3 电影院( 名称不明) 上海 1921

4 职工宿舍 ( 名称不明) 上海 1921

5 杭州武林造纸厂 ( 车间、办公楼、仓库等) 杭州市拱墅区 1922

6 南京大高俱乐部 南京 1922—1930

7 南京高等工业学校教学楼 南京 1922—1930

8 苏州高等工业学校教学楼 苏州市三元坊 1922—1930

9 范补臣住宅 苏州 1922—1930

10 芜湖中国银行 安徽省芜湖市 1922—1930

11 苏州市城市规划 苏州 1926—1926

12 上海中华学艺社 上海绍兴路 7 号 1930 今上海文艺出版社

13 上海大厦大学校舍和教员宿舍 上海 1930—1934 今华东师范大学

14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中华堂 上海 1932—1934

15 王伯群住宅 上海 1932—1934

16 长沙电灯公司 ( 车间、办公楼等) 长沙市书院路 1934

17 四省博览会 长沙市中山路 1934 已毁

18 长沙商务印书馆 长沙市黄兴路 1934—1937 今新华书店

19 长沙上海银行 长沙市黄兴路 1934—1937 已毁

20 李文玉金号 长沙市黄兴路 1934 今商店

21 湖南大学战时临时校舍 湖南省辰溪县 1937—1945

22 秀山交通银行 四川省秀山县 1938

23 中中交农四银行金库和职员宿舍 湖南省洪江县 1939

24 长沙医院 长沙市书院路 1947 已毁

・ 71 ・
续表

编号 建 筑 名 称 所在地 年代 备   注

25 蔡复生住宅 长沙 1947

26 湖南大学科学馆改建 长沙市岳麓山 1946

27 湖南大学第一学生宿舍 长沙市岳麓山 1946

28 湖南大学第二学生宿舍 长沙市岳麓山 1946

29 湖南大学第三学生宿舍 长沙市岳麓山 1946

30 湖南大学第四学生宿舍 (女生宿舍 ) 长沙市岳麓山 1947 今幼儿园

31 湖南大学第七学生宿舍 长沙市岳麓山 1947

32 湖南大学静一斋教员宿舍 长沙市岳麓山 1947

33 湖南大学集贤村教员住宅区 长沙市岳麓山 1947

34 湖南大学胜利斋教员宿舍 长沙市岳麓山 1948

35 湖南大学至善村教员住宅区 长沙市岳麓山 1948

36 湖南大学工程馆 长沙市岳麓山 1947—1951 今教学北楼

37 湖南大学图书馆 长沙市岳麓山 1950 老图书馆

38 湖南大学大礼堂 长沙市岳麓山 1951

39 爱晚亭改建 长沙市岳麓山 1951

40 华中理工大学总体规划 武汉市 1952

41 武汉市政府大礼堂 武汉市 1953—1954

42 中南民族学院大礼堂 武汉市 1953—1954

    第三阶段时间不长 , 即 50 年代初的几年间。这几年间主要设计了几座中国传统式样
的大型建筑。此后便一直承担教学和行政工作 , 未再从事建筑设计。
柳士英的建筑思想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就是反对繁缛的装饰 , 提倡清新简洁的风格。
这是他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思想基础 , 即使 在他的 早期 搞西 洋古典 主义 和晚期 搞中 国
传统式样的时候 , 也都具有这种简洁的特征。
从几篇文献中可以 看出 他 的思 想 脉 络。1924 年 2 月 17 日 上 海《申报》的 一 篇 题 为
“沪华海公司工程师宴客并论建筑”的报告明确引述了柳士英关于建筑的思想“
: ……盖一
国之建筑物 , 实表现一国之国民性 , 希腊主优 秀 , 罗 马好 雄壮 , 个性 之不 可消 灭 , 在 示人 以
特长。回顾吾 , 暮气沉沉 , 一种颓靡不振之精神 , 时映现于建筑 , 画阁雕楼 , 失诸软弱 , 金碧
辉煌 , 反形嘈杂 , 欲求其工 , 反失其神 , 只图其表 , 已忘其 实 ”。 此为柳士 英在上海 华海 公
司建筑部的一次宴会上的演讲 , 文中可看出 他当时 年轻 气盛 , 思想 激进 , 对 中国传 统建 筑
持激烈的否定态度。

① 引自 赖德霖 : 从 一篇 报导看 柳士 英的早 期建筑 思想 .南 方建筑 , 1994 , 3 .23 页

・ 72 ・
在他晚年所写的“我与建筑”和“回忆录提纲”中也回顾了他自己当年的思想 , 说他“ 憧
憬于西方的近代建筑 , ……只觉得传统式样的束缚力与自己革新愿望不相适应 , 特别受着
世界大战以后对建筑的净化企 图 的影 响。有 些厌 恶繁 琐的 装 饰与 呆板 陈规 ”。 看来 在
他早年或许是由于社会的需要 , 或许是由于自 己刚刚 从事 建筑 设计只 能运 用自己 学过 的
书本知识的原因 , 不得不搞一些西洋古典式 样的建 筑 , 但思 想上却 早已 有了 简化建 筑 , 净
化建筑的现代主义倾向。
当他从事了一段设计工作 , 积累了一定 经验之 后 , 便放 手设计 起现 代风 格的建 筑来。
而且直到晚年仍然 坚持 着 这一 思 想 , 这 一点 从 他 的“我 与 建 筑”和“ 回 忆录 提 纲”中 也 可
看出。
柳士英从事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时期 , 也 就是西 方现 代主 义建筑 思潮 开始在 中国 传
播的时期。众所周知 , 由 于 政 治 的 原 因 , 50 年 代 以 后 , 现 代 主 义 在 中 国 销 声 匿 迹 , 直 到
80 年代初改革开放 , 我们在隔绝 30 年以后又重新发现 现代主 义。三四十 年代 , 现代主 义
在中国传播的时候 , 柳士英是当时为数极少 的现 代主义 建筑 师之 一。研究 他的思 想的 来
源 , 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当时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发展情况。

二   关于柳士英建筑思想来源的推论

柳士英的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来自于他在日本留学时所受的教育和影响。这一点可
以从几个方面来证明。
第一 , 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是一批从 海外回 国的 建筑 学留学 生和 少量外 国建 筑
师带来的。而海外归国的留学生又分为两大派系 , 一为欧美留学系 , 一为日本留学系。这
两大派系之间可能有一点矛盾。1927 年在上海产生了第一 个中国 建筑师的 组织“上海 建
筑师学会”, 翌年扩大并更名为“中国建筑师 学会”, 但 这个 学会 中集中 的却 全部是 欧美 留
学的建筑师 , 日本留学的只有 刘敦 桢一 人 。而 在这 些 之前 活跃 于中 国建 筑 界的 留日 建
筑师已经大有人在。例如和柳士英一同创办华海 公司 的王 克生、和柳 士英 一同创 办苏 州
工专建筑科的朱士奎、还有被誉为中国公营住 宅的先驱 的余伯 杰 , 他 们都是前 后毕业 的
东高工同学。为何这些人都和中国建筑师学会无关系 , 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 , 中国的建筑师学 会成 立于 1927 年 , 而 由学 会创 办 的第 一 本 建筑 杂 志《中 国 建
筑》则创刊于 1932 年 。在没有参加学会交流 , 又 没有杂志 互通信 息的情况 下 , 而 且在 时
间上也早在这些之前柳士英就已经产生了现代主义的意识。
第三 , 柳士英的建筑观和他在日留学时的老师的思想相同 , 他的现代主义倾向也和他
留日期间在日本传播的西方新思潮、新观念相同。从以上几方面推论 , 柳士英的建筑思想
和来源只能追索到他在日本留学时所受的教育和影响。

① 柳士 英 .回忆录 提纲 .南 方建筑 , 1994 , 3 .56 页


② 参见 : 藤 森照信 , 汪 坦等 .全 调查 : 东 亚近代 的都 市和建 筑 .大成 建设株 式会 社 , 1996 .191~ 192 页
③ 藤森 照信 , 汪坦 等 .全调 查 : 东亚 近代的 都市和 建筑 .大 成建设 株式 会社 , 1996 .349 页
④ 藤森 照信 , 汪坦 等 .全调 查 : 东亚 近代的 都市和 建筑 .大 成建设 株式 会社 , 1996 .192 页

・ 73 ・
三   柳士英留学的时代背景和所受教育

考察柳士英在日本留学时所受的教育 , 首 先必须 追索 到他 留学的 东京 高等工 业学 校


建筑科和日本当时的建筑教育。
日本最早的建筑教育开始于明治 10 年 ( 1877 年 ) 设立 的 工部 大学 校造 家学 科 , 明 治
12 年 (1879 年 ) 辰野金吾等 4 名学生毕业 , 是 为日 本最早 的建 筑学毕 业生。 明治 18 年 工
科大学校撤 , 19 年帝国大学工科大学造家学科成立 , 明治 31 年改 为建筑学 科。在相当 长
的时间内 , 日本的建筑学教育只此一家。直到 明治 后期 , 由 于对建 筑学 人才的 需要 , 名 古
屋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建筑 科等相 继成 立。因此 东京 高等工 业学 校
可以说是日本较早开办建筑学科的高等院校 之一。此 外 , 东高 工又是 早年 接受中 国留 学
生最多的学校之一。据日本文部省编纂的《学制五十年史》统计“
: 据大正十一年五月末的
调查 , 在七十所大学及直辖学校中有五十所 接受 了中国 留学 生。其中 东京 帝国大 学一 百
二十七人 , 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一百五十八人 , 东 京高等 工业 学校一 百七 十四 人 , 接 受的 最
多 ”。此外从 建 筑 学 的 留 学 情 况 来 看 , 也 是 东高 工 特 别 突 出。 日 本 大 正 年 间 ( 1912 —
1926 年 ) 有建筑学科的学校共有十几所 , 其中 6 所接受 过中国留 学生 , 这 15 年间 ( 其中 两
年无记录 ) 从 日 本 各 学 校 毕 业 的 建 筑 学 中 国 留 学 生 共 40 人 , 其 中 东 高 工 毕 业 的 占 了
34 人 , 其他各学校仅一两名 。由此可见东高工在中国留学生中的影响是很大的 , 东高 工
建筑科在中国留日建筑学学生中的影响则尤其突出。
东高工建筑科创办于明治 35 年 ( 1903 年 ) , 明 治 40 年 ( 1908 年 ) 开 始招收 学生 , 第 一
期学生毕业于明治 43 年。东高工建筑科设立 之初的 主旨 是培 养社会 急需 的实用 型的 建
筑人才。因为在此之前只有一个帝国大学 , 每年培养出数量很少的凤毛麟角式的人物 , 不
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东高工的课程虽以培养实用 型技 术人 才为要 旨 , 但仍 有相当 比重 的
艺术性课程 。在专业课程中除“ 制图及 意 匠 ( 设 计 ) ”课以 外 , 占 比重 最大 的 就是 三年 级
的“工场实习”和一年级的“图画 ( 美术 )”课。工 场实习 占的 比重大 , 显 然是 为培养 实用 型
技术人才而设的 ; 而美术课占的比重大 , 说明 仍然还 是很 注重建 筑的 艺术 性。此外 , 所 谓
“意匠”在日本建筑学中是一个意义广泛的词。如 果它 没有 和“ 建筑 计划”分 开的话 , 就 是
指所有的设计 , 包括平面、造型、式样、细部和装 饰图 案等。如 果另设 有“建 筑计划”课 ( 即
设计课 ) 的话 “
, 意匠”就专指建筑式样、造型、细部和装饰等纯艺术性的东西。这种注重艺
术性 , 注重“ 意匠”的倾向应该说对后来柳士英注重建筑的艺术风格 , 而非只注意实用性的
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到 50 年代末中国的建筑界已经只讲经济实用 , 而否定建筑
的艺术性的时候 , 他还发表了《建筑美》的论文 , 可见其思想是一以贯之的。
另一方面 , 对柳士英有过较大影响的则 是他 留学日 本时 的老 师滋贺 重列。滋 贺重 列
是东高工建筑科开创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早年留学美国 , 在伊利诺斯大学获建筑学硕士。

① 小川 博 .中国人 日本 留学史 稿 .笔者 译 .不二出 版社 , 1993 .248 页


② 笔者 据大正 元年到 十五 年日本 建筑 学会《建筑 杂志》统 计。
③ 引自 日本建 筑学会 .建筑杂 志 , 第 19 卷 (1907 年 ) , 725 ~726 页 ( 笔者 译 )

・ 74 ・
他于明治 33 年—36 年 ( 1901— 1904 年 ) 间设计了东高工校舍。东高工建筑科开创之初他
担任科主任 。此外 , 他还是当时日本建筑学界 的活跃人 物 , 经常在《建筑 杂志》上发表 文
章 , 如“ 新艺术运动的真相” 、
“ 我国建筑教育的过去及现在” “
、 关于工业学校建筑” 等。
他是反对守旧 , 提倡创新的。而 柳士英“ 觉得传 统式 样的束 缚力 与自 己革新 愿望 不相 适
应 ”的想法不能不说和他老师的思想有一定关系。

四   柳士英的建筑思想与日本的近代建筑思潮

柳士英在日本留学期间 (1917—1920 年 ) 正是日本 的建筑思 想开始 发生变化 的时期。


这一时期日本建筑学界的变化发生在两个方 面 , 或者说 是在 两条 战线上 展开。一 是西 方
新思潮的传入与古典主义学院派之间发生矛盾 ; 二是 在建筑 理论 界“ 重艺 术”和“重 技术”
两种倾向的争论激化。柳士英正是在这一变革时期中留学日本的。
正处在论争的高潮中 , 他的思想究竟偏 向于 哪一方 我们 今天 找不到 明确 论据。从 他
的设计作品来看 , 他也设计过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建筑。如杭 州武林造 纸厂 (1922 年 ) 和 长
沙电灯公司 (1934 年 ) 的厂房 等 , 都是钢 桁架 结构 , 这在 二三 十年 代的 中国 还 是比 较少 有
的 ( 长沙电灯公司厂房还是湖南第一幢钢结构厂房建筑 ) 。这说明他对建筑的技术性问题
还是认真钻研过的。但从他的作品总体来看 , 在技术 保证 的基 础上他 是很 注重建 筑的 艺
术风格的 , 只不过他所注重的是一种革新的、现代的艺术风格。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传入日本是在 20 世纪初 , 当时只是由少数留学欧洲回国的建筑家
带回日本在小范围内传播。最早传入日本并在日 本形 成流 派的是 维也 纳分离 派 , 其次 是
德国的表现派。这些思想对那些思想比较活跃的 年轻 人产 生了很 大影 响 , 尤其是 正在 大
学学习的建筑学学生。 这些跨越时 代 而预 示着 新时 代到 来 的先 进思 想 , 对 当时 求学 上
进的青年柳士英不可能不产生影响。在他后来的 建筑 设计 中 , 在当时 已经 产生的 众多 西
方流派中独独选择了分离派和表现派 , 他的 这种 思想的 来源 就更 是不难 理解 了。柳士 英
的作品中的分离派和表现派的特征在他 30 年代以后的作品中大量体现。从 1930 年的上
海中华学艺社、到 1947 年的长沙湖南大学工程馆 ( 今教学北楼 ) , 甚至于到 50 年代初的中
国传统式样的湖南大学图书馆 ( 今湖南大学 商学院 ) 等 都采 用了分 离派 的手 法 , 即 多层 上
下通贯的竖向条窗。
他在“回忆录提纲”里读到上海中华学艺社时说“
: 在这个建筑上……我仅仅设计十一
点清新明快的感性启示 , 我就把这个建 筑套上 了 Seces sion 式样的 框框 , 全 体富于 直线 条
的轮廓 , ……有三层上下贯穿的条窗和正 面四层统 一的柱子 都富有 直线感 。”Secession”

① 参见 徐苏斌 .东 京高 等工业 学校 和柳士 英 .南方 建筑 , 1994 , 3


② 参见 日本建 筑学会 .建筑杂 志 , 第 18 卷 (1906 年 ) , 328 ~331 页
③ 参见 日本建 筑学会 .建筑杂 志 , 第 20 卷 (1908 年 ) , 283 ~286 页
④ 参见 村松贞 次郎等 .建筑学 大系 37 ・建筑 学史 .彰 国社 , 昭 和 43 年 .94 页
⑤ 柳士 英 .回忆录 提纲 .南 方建筑 , 1994 , 3 .56 页
⑥ 参见 大川三 雄等 .近 代建筑 系谱 , 彰 国社 , 1997
⑦ 柳士 英 .回忆录 提纲 .南 方建筑 , 1994 , 3 .56 页

・ 75 ・
即直线派 , 也即分离派。在这里柳士英明确 说出 了自己 的分 离派 倾向。而 且这种 分离 派
的手法在他后来的许多作品都有体现。
而在另一些建筑中柳士英又采用表现派的手法 , 其主要特点是弧形的、曲面的造型和
流畅的线脚处理 , 具有一种流动感的特征。如长沙李文玉金号的波形墙面、长沙电灯公司
办公楼和湖南大学一、二、三学生宿舍的弧形入 口 , 湖 南大 学工 程馆的 弧形 楼梯间 以及 上
述一些建筑上富有流动感的窗檐线等等。
有的一个作品上同时具有分离派和表现派两 种特 征 , 这似 乎也和 当年 日本早 期的 分
离派和表现派是同一批人 , 其作品也是同时具有分离派和表现派的特征相似。

                      ( 作者单位 : 柳肃   湖南大学建筑系
土田充义   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

参考 文 献

1. 柳士英 .回忆录提纲 .南方建筑 , 1994 , 3


2. 藤森照信 , 汪坦等 .全调查 : 东亚近代的都市和建筑 .大成建设株式会社 , 1996
3. 小川博 .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稿 .不二出版社 , 1993
4. 村松贞次郎等 .建筑学大系 37・建筑学史 .彰国社 , 昭和 43 年
5. 日本建筑学会 .建筑杂志 , 大正元年—十五年

・ 76 ・
“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
———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

赵 辰

    提要 :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的 研究和 中国建 筑学术 体系的 建立贡 献十 分巨大 , 且 影


响深远。然而 , 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所基于的西方古典主义与他终身信念的民族主义之间产
生不可回避的矛盾。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分析而得到一种新的认识。
    关键词 : 梁思成、民族主义、古典主义、中国建筑文化、建筑观念

昆明市北郊的龙头村 , 面向昆明城于南方 , 背负以五老峰为主峰的群山 , 左右有盘龙、


金汁两条河水往南流向滇池。1938 至 1941 年间 , 中 国 建筑 学术 界的 先驱 们 曾经 在这 个
村庄里停留。
梁思成与林徽因当年的栖息之处———一个由 他们 自己 设计和 建造 的农舍 , 当 年林 徽
因在给费慰 梅 的 信 中 曾 不 无 自 豪 又 有 点 自 嘲 般 地 赞 誉 过 , 尽 管 那 农 舍 其 实 是 简 陋 不
堪的 。
这个据说与当地民居毫无区别的土坯农舍 , 与梁 思成 的学 术生涯 所主 要追求 的中 国
古典建筑体系显然是大相径庭的。梁思成曾经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表达过对中国人在
建筑观念上不追求永久性的不满 , 认为是 一种陋习 。可 以想象 , 这种“陋 习”在 他亲手 设
计建造的这个农舍里应该体现得十分充分。作为对建立中国建筑的古典主义传统有着终
身理想追求的建 筑 历 史 学 家 , 只 能 为 自 己 搭 盖 一 个 简 陋 的 农 舍 , 想 必 是 对 现 实 的 一 种
无奈。
存在于以梁思成为代表的第一代建筑历史学 家身 上这 种悲剧 色彩 , 其 根源自 于一 个
基本的矛盾。正是由于这个矛盾 , 导致了中国建筑学术体系几十年来的一种悲剧性 , 其影
响至今依然十分重大。这个矛盾就是 : 政治上的“ 民族主义”和学术上的“ 古典主义”。

一   政治上的“民族主义”

作为中国建筑学术体系的奠基者之一 , 梁 思成在 中国 建筑 界的学 术地 位是毋 庸置 疑


的。然而 , 除了以杰出的建筑学者而著名外 , 更是 以国 学大 师、中国近 代维 新派首 领人 物

* 笔者在 此讨 论的“梁思 成”及“梁思 成建 筑理论 体系”实 际意义 上并 不一定 仅仅限 于梁 思成 1 人。在 大多 数 的情


形下是 包括 林徽因 的 , 有时 甚至还 能代 表更广 泛的人 群和 他们的 观念 , 如 早期“营 造学社”的 一般 学术思 想和方 法。
① 梁从 戒 .林徽因 文集 , 文 学卷 .百 花文艺 出版社 , 1998 , 12 .76 页
② 梁思 成 .中国建 筑史 .明 文书局 , 1989 , 9 页

・ 77 ・
梁启超的长子而为百姓所知。
受特定的历史时期影响 , 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 , 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
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 , 作为 儒家文 化背 景之下 的新 时代 文人士 大夫 ,
惟以复兴华夏民族文化为己任。他们的政治态度 上可 能有 不同的 意识 形态主 张 , 但是 对
民族主义这一价值取向却是全然一致的。不过相 比之 下 , 梁思 成的民 族主 义倾向 则依 然
显得更强烈、而更具代表性。某种意义上讲 , 梁思 成在 中国 建筑学 术方 面的成 就 , 是其 父
梁启超所未尽的“民族复兴”大业的延续。
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 , 梁思成身上所负的“ 民族 复兴”重 任比 别人要 强烈 许多。他 出
生就在其父梁启超避难时的日本 , 从小受到梁 启超的 有关 中国 古代的 民族 主义英 雄的 故
事教育。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之中 , 幼年的梁思 成所被 培养 出来 的民族 救亡 的意识 和政 治
上的热心 , 显然是要强于一般人的。
梁再冰在回忆其父亲的文中这样说道 :
“可能是由于生长在国外 , 而当时 我们的 国家 又处于 巨大 忧患 之中的 缘故 ,
在祖父的思想影响下 , 父亲自幼就有一种深刻的民族危机感 , 对自己的祖国怀有
一种海外赤子的爱国热忱 , 这种爱国心贯穿于他的一生。”
青年时期的梁思成也已显示出了他在政治方面的敏感和清醒 , 在清华学堂时 , 被同学
们称为“一个有政治头脑 的艺 术家”, 而他 的政 治思 想显 然 是以 其“民 族主 义”为主 导的。
他曾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学生中的领袖之一 , 是“爱 国十人 团”和义 勇军 中的中 坚分 子
之一 。
纵观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几十年中国建筑研究 的学 术生 涯 , 坚强的 民族 复兴之 信念 一
直是他们的根本支柱。
梁思成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决心 , 始于他 在美国 作为 建筑 学生的 20 世纪 20 年代。 在
宾大学习时的梁思成 , 极其强烈地感受到了西 方的建 筑史 已经 将各国 的建 筑风格 作为 民
族文化的一部分而有了历史性的总结 , 而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 , 却未有能让世人了解
的建筑历史。当时已有的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 研究 , 在梁 思成 看来 , 不 是谬误 百出、就 是
不得要领。不过 , 比中国人领先接受西方科学和文化的日本学者 , 已经开始了强劲的研究
中国建筑之势头 , 如当时常盘大定、关野贞、伊东 忠太等 人的 研究。这 让年 轻的梁 思成 十
分不安 , 因为他十分清楚 “
, 如果照此发展 , 不久这个领域将被日本人夺去。
”加之梁启超在
1925 年 , 寄给梁思成与林徽因一本当时非常珍贵的陶本《营造法 式》, 并 加有这样 的评语 ,
“此一千年前有此杰作 , 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 ”以此激 励他们从 事这方面 的研究。 可
见 , 梁思成的决 心 从 事 中 国 建 筑 的 研 究 事 业 , 其中 的 民 族 主 义 信 念 是 起 了 相 当 主 导 的
作用。
在投身营造学社的初年 , 梁思成就将在中 国境内 寻找 到早 期的木 构建 筑为其 重要 的

① 梁再 冰 .回忆我 的父 亲梁思 成 .梁思 成先生 诞辰 八十五 周年纪 念文 集 .清华 大学出 版社 , 北 京 , 1986 , 228 页
② 黄延 复 . 有 政 治 头 脑 的 艺 术 家 . 梁 思 成 先 生 诞 辰 八 十 五 周 年 纪 念 文 集 .清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 北 京 , 1986 ,
207 ~211 页
③ 林洙 .开 拓者的 足迹 , 梁 思成的 一生 .杨 永生 , 明 连生编 .建 筑四 杰 .中国建 筑工 业出版 社 , 北京 , 1998 , 54 页

・ 78 ・
努力方向。这在政治上完全是针对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学术界的歧视而采取的对策。因
为当时曾有日本人断言 , 中国根本找不到唐代的木构建筑 , 如果要研究唐代的木构建筑只
能到日本去 。从蓟县辽代独乐寺、正 定 龙兴 寺、太原 晋 祠等 一个 接一 个的 遗 构的 发现 ,
直到 1937 年历经千辛万苦而最终寻到的唐代佛光寺大殿 , 都成为对日本人轻薄之言的最
有力还击。尤其是唐代佛光寺大殿的被发现 , 是梁思成的民族主义信念的成功体现 , 是他
学术生涯和人生历程中的一个耀眼亮点。时值日本军队进犯华北的边缘 , 佛光寺的发现 ,
在政治上的意义显得更大于其本身的学术意义。为此将梁思成定位为民族英雄大概并不
为过。
在 20 世纪 30 年代 , 中国近代建筑进入 了一 个高发 展的 时期。建 筑风 格的讨 论再 次
出现高潮 , 其特点是受国际上现代主义的“ 国际式”( In ternational St yle ) 之影响 , 人们出现
了已经在中国盛行多年的“中国固有形式”产生 了怀疑 , 也 对中 国传统 建筑 的出路 表现 出
了彷徨。在当时的论战中 , 梁思成和林徽因 所提出 的理 论是 : 中国 传统 木构 建筑在 材料、
结构、造型各方面的合理与统一 , 最贴切地体现了时下流行的钢结构为主体的“国际式”建
筑的基本原则 。这显然体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对西 方与中 国建筑的 认识要高 于同时 期
的其他建筑学者 , 但 是 , 这 其 中 也 强 烈 地 体 现 了他 们 比 他 人 强 烈 许 多 的 民 族 复 兴 之 自
信心。
在 40 年代 , 当梁思成一家随营造学社逃难于 四川 李庄 时 , 以及当 梁思 成于抗 战胜 利
之后访美时 , 都曾有人劝说他留在美国 , 这样起 码可以 避免 战乱的 危害 , 也 可能会 对林 徽
因的身体有利。然而 , 刻骨铭心的民族复兴之 信念使 得梁 思成 和林徽 因宁 愿在多 灾多 难
的祖国受难 , 而不愿漂流他乡。在北平解放前 夕 , 对共 产党 并无太 多认 识的梁 思成 , 由 于
解放军攻城部队派出的代表请梁思成标出北平 市区里 应避 开炮火 的古 迹这 一事 , 而对 共
产党大生好感 ( 此事其实为二战时梁思成在重庆为美军轰炸日本时标出奈良、京都的古迹
一事的翻版 , 是周恩来当时了解了该情况之后的留意之举 ) 。在此让梁思成对共产党产生
好感的原因 , 显然还是出之于他的民族主义之绝对原则。
1949 年和 50 年代初期 , 梁思成 与林徽 因曾 因参 与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的 国 徽设 计和 人
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而十分忙碌。他们俩在这两 件作 品中 所体现 的最 主要贡 献 , 就在 于
对民族样式的坚持。如在国徽图案中强调了中国 建筑 立面 特征的 天安 门为主 体图 案 , 在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中坚持了中国风格的碑体而反对雕像的作法。梁思成与林徽
因的“民族复兴”信念再一次在他们最终合作的作品中成功的体现了。
与梁思成夫妇 有 终 身 之 交 的 美 国 著 名 汉 学 家 费 正 清 ( John King Fairbank , 1907 —
1991 ) 与他的妻子费慰梅 , 在笔者看来是了解梁思成夫妇的一面镜子。具备丰厚东西方双
重文化背景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 成为费正清夫妇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最好的的良师益友。
费正清曾说到 :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我和我 的妻子 的一 生中 所产生 的影 响是独 特的。 ……

① 林洙 .叩 开鲁班 的大 门——— 中国 营造学 社史略 .中国建 筑工业 出版 社 , 北京 , 1995 . 88 页


② 梁思 成 .建筑设 计参 考图集 序 .梁思 成文集 , 第 二卷 .中国 建 筑 工业 出 版 社 , 北 京 , 1984。 参 见 : 赖 德 霖 “科
. 学
性”与“ 民族 性”———近 代中 国的建 筑价 值观 ( 下 ) .建筑 师 : 63 期 , 59 页

・ 79 ・
在我们历来结识的人士中 , 他们是最具有深厚的双重文化修养的。”
梁思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强烈民族主义倾向 , 对费氏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费正清是对 70 年代中美关系突变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 他在中美关系还处于相当敌对
状态的 60 年代 , 就发表了“关于中国的新思考”“
、 中国的世界秩序 : 中国外交关系的传统”
等重要文章。在这些文章中 , 他强调了要在中 国文化 传统 的背 景中去 理解 中国的 共产 主
义运动 ; 向美国和西方世界介绍了中国人因自 身建立 在历 史的 辉煌成 就基 础上的 文化 优
越感 , 而难以平等对待他人。一次偶然的机会 , 费正清与后来成为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
士在飞机上邂逅。费正清向基辛格介绍了 , 古 往今 来 , 中国的 皇帝 在京城 接见 了无 数“ 番
邦”的来使 , 却从不亲自驾临异邦。这种情况同 样适用 于当 时的毛 泽东 主席 , 而美 国总 统
则是没有哪里不能去的。以此 , 费正清阐述了美国必须主动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可能 ,
而不能等待中国作出第一步。我们知道费正清的 这些 思想 对后来 的中 美关系 改变 , 以 致
于世界进程的改变都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然而 , 费正 清的这些 重要认 识的得来 , 显 然
是与他们熟知的梁思成夫妇为代表的中国文 化精英 们分 不开的。 在费 氏夫妇 与梁、林 二
人的亲密交往中 , 得以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人的强烈本土文化中心思想。其中 , 这两对夫
妇在 1934 年的一趟共同山西之行 , 是双方有深入了解的好机会。费慰梅曾经记录了她在
旅途中所感受到的梁思成的强烈民族主义意识 : 在贫穷落后的山西乡间 , 他不得不忍受向
西方人呈现物资条件底下、世俗民风败坏的 难堪 。这是 梁思成内 心世界 的真情流 露 , 在
笔者看来 , 这也是费正清夫妇得以深刻了解中国文化人看似外在谦卑恭让 , 而实际内在民
族气节极其高傲的一个 例证。毫 无 疑问 , 在 这个 意义 上 讲 , 梁思 成是 一 位极 有 代表 性 的
人物。
至此 , 通过以上的归纳 , 我 们对 梁 思成 政治 上强 烈的“ 民族 主 义”价 值取 向 和基 本 原
则 , 应该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下面 , 笔者希望进 一步 归纳梁 思成 在学术 体系 上的“古 典
主义”之基本观念和方法。

二   学术上的“古典主义”

要了解梁思成在建筑学术上的古典主义 , 就 必然要 从他 所接 受的建 筑教 育说起。 那


就是 20 年代的美国宾夕 法尼亚 大学 ( U nive rsity of Pennsylvania ) 建筑 学院 的建 筑教 育
体系 , 由于 该 体 系 由 于 培 养 出 了 人 数 最 多 的 中 国 建 筑 学 者 , 而 对 中 国 建 筑 有 特 殊 的
意义 。
美国的早期的建筑教育受到法国巴黎国家美术学院 ( Ecole-des Bouxe-A r ts in Paris)

① 费正 清 .献给梁 思成 和林徽 因———代序 .建 筑师 梁思成 .中 国建 筑工业 出版 社 , 北京 , 1996


② 参见 : 邓 鹏 .费正清 评传 .天 地出 版社 , 1997
③ 费慰 梅 .梁与 林———一 对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的 发 现 者 .82 页 . ( Wil ma Fair ba nk . L iang and L i n , P ar tner s in
E x p lori ng Ch i na’s A rch it ect u ra l P ast . U niv er sit y of Penn syl va nia P res s, Ph ila del phia , 1994)
④ 参见 : 王 俊 雄 . 中 国 早 期 留 美 学 生 建 筑 教 育 过 程 之 研 究———以 宾 州 大 学 毕 业 生 为 例 . A St udy on t h e
Ame rica n A rc hi tect u ral E du cat ion of t he C hin ese First-G en e ra ti on A rc hi tect s wi t h Esp ecial R ef er en ce to t he Gr a du a tes
of t h e Un ive r si t y of Penns ylv an ia . 台 湾国科 会专题 研究 . NSC88-2411-H-032-009 , 1999

・ 80 ・
的影响极大 , 从 1846 年起 , 巴黎 美院就 开始 有美 国学 生了 , 1890 年至 1900 年 期间 , 每 年
的就学人数已达到了相当的数量。在美国的建 筑学 院 , 自第 一所的 M IT 建筑 系起 , 多 为
巴黎美院的毕业生或为他们的学生所主持的 。而位 于费城 的宾夕法 尼亚大学 建筑学 院
在美国建筑教育 界的 地 位 , 则 与 著 名 的 建 筑 教 育 家 和 建 筑 师 克 瑞 ( Paul P hilippe Cret ,
1876 —1945 ) 分不开的。克瑞在里昂和巴黎的国家美术学院就学期间 , 就已经是非常出色
的高材生。家境并不优越的他 , 在其姐夫 ( 里昂的 建筑 师 ) 的影 响和帮 助下 开始学 习建 筑
学 , 完全靠勤学苦练而在专业上成长卓越 , 经过 漫长的 求学 之路 , 克瑞 的学 习成就 已经 是
有目共睹 ( 多次获得全国性设计竞赛首奖 ) 。在其毕业前夕的 1902 年 , 接受了由他的美国
同学推荐的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职位。当时的宾大的建筑学院院长赖
尔德 ( Warr en P . Laird , 1861 —1928 ) , 正在 竭力 从巴 黎 美院 寻求 能主 持宾 大 设计 教学 的
人才 , 以满足他强调建筑教育向“ 设计”导向 的意 图。宾大 建筑 学院由 于有 了克瑞 的加 盟
而在建筑教育的实力方面有了整体的改变 , 只经过短短 几年就超 越 MIT 、哥伦比 亚大学、
康奈尔大学等学校 , 而成为在美国建筑教育界“ 巴黎美院教学体系”的盟主、古典主义学术
的大本营。克瑞不仅在教学上 , 同时也通过大量重要的公共建筑设计竞赛中标 , 而在美国
的市镇公共建筑方面有大量的古典主义作品 成功实 现。在 建筑创 作的 主张方 面 , 克瑞 不
欣赏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已经在欧洲兴起的那种以对古典主义传统的反叛为特征的现代主
义 ( Mode rnism) , 而提倡循序渐进地简化和改良古典主义 , 为现代社 会服务 , 他称之 为“ 新
古典主义”“
( New Classicism”也常被描述为“折衷主义”) 。
梁思成及其他中国建筑学子就学于宾大时 ( 1924— 1927 年 ) , 正 是克瑞以 及宾大的 巴
黎美院之古典主义风格在美国的盛期。他们所 能接受 的正 是这一 学术 体系 的精华 部分 ,
为他们日后建立中国的建筑学术体系打下了古典主义的坚实基础。
20 年代的宾大建筑学院 , 一批十 分有 才华的 中国 学子 曾 因他 们的 出色 成绩 , 而让 其
他学生刮目相看 ; 最出名的如杨廷宝以及稍 早于 他的朱 彬。而 梁思成 则在 学习期 间已 经
显示出了对建筑历史的浓厚兴趣。宾大的巴黎美 院式 古典 主义教 育 , 原本 就是以 历史 性
建筑风格为建筑学的主要教学任务 , 是极易培养建筑历史学家的。当然 , 家学深厚的梁思
成 , 则在自身上就具备了研究历史知识方面的过人兴趣和能力。
陈植先生曾回忆到 :
“除了建筑设计外 , 思成兄对建筑史 及古 典装 饰饶有 兴趣 , 课 余常在 图书 馆
翻资料、作笔记、临插图 , 在掩卷之余 , 发思古之情。……考古已开始从喜爱逐渐
成为他致志的方向。

梁思成的从事中国建筑研究之决心 , 除了上一节谈到的民族主义信念的作用外 , 显然

① 参见 : 弗莱 姆普 敦 , 拉托 .关 于 19 世纪 到 1970 年 代的 美国建 筑教 育 . K . F r amp t on & . A . La t our . No t es on


Ame rica n A rc hi tect u ral E duca tion : F rom t h e End of t h e 19 Cen t ury un til l t h e 1970s . Lo t us In t er na tion al 27 , 1980
② 克瑞 曾经说 道 “
: 我 们都 知道关 于语 言的变 形有 这样的 说法 ‘
: 语言 的健康 变化 应该能 隐含 原本 含 意而 没 有伤
害。’在 这点 上 , 建筑的 变形 应该是 相同 的。”这 是克瑞 反对 将古典 与现 代完全 对立 、反 对将建 筑历 史说成 是技术 发 展史
的基本 立论 。见 : 格罗 斯曼 ・保罗 . 序 言 .克瑞的 市镇 公共建 筑 . Elizab et h G r eenw ell G ros s ma n , RISD . T H E CI V I C
A R C H I T E CT U RE OF P A U L C RE T . P r eface . Camb ri dg e U ni ve rsit y P r ess , 1996
③ 陈植 .缅 怀思成 兄 .梁思 成先生 诞辰 八十五 周年 纪念文 集 .清华 大学出 版社 , 北 京 , 1986 , 3 页

・ 81 ・
也大大地得益于宾大的古典主义建筑之学术。
关于这一点 , 费慰梅曾经这样说 :
“基于巴黎美院传统的宾大建筑 教学 计划 , 是 针对培 养职 业建筑 师的 , 但 是
同样适用于培养建筑历史学家。学生们 被要 求掌 握希腊、罗 马的 古典柱 式和 欧
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纪念建 筑。他们 的技 能经 常由这 样的 特殊课 题来 训
练 , 如修复古代遗址的方案、或者是为完成一个未完成的大教堂而提供设计。基
本的要求是发展出清晰而美观的建筑 表现 图 , 包括 必要的 文字。 梁思成 完全 胜
任了这样的训练并在他的同学和同事中胜出。

有意思的是 , 梁思成在宾大学习期间 , 也曾对所受到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教育发生过
怀疑 ; 在给其父亲梁启超的信中表达了一种 担心 , 认为 这种 功能与 形式 脱节 , 只能 死板 地
去模仿古代建筑外形的学习方法 , 会使自己 变成一个 画匠 , 而不是 建筑师 。我 们今天 难
以知晓 , 年轻的梁思成是否因得益于其父亲 不着 边际的 劝说 而取 消了怀 疑。不过 我们 完
全可以理解为 , 他当时的这种怀疑是针对建筑设计创作而言的 , 他显然并没有怀疑这个体
系在对建筑历史的研究方面的意义。在梁思成后 来从 事的 中国建 筑历 史研究 中 , 他从 宾
大学来的古典主义的学术体系 , 作为基本的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是贯穿始终的。
费慰梅又一次地提到 :
“思成自己曾经提及宾大教学中给学生提出的建筑历史问题 , 在他后来的中
国建筑研究中被证明是十分有用的。 ……在 宾大 的最后 一年 里 , 思成强 化了 对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研究。通过对平 面、立面 和其 他建筑 特征 进行的 比较 研
究 , 他展示出这段发展过程的轨 迹。这种 训练 的重 要意义 是极 明显的。 我们 尽
管没有他研究文艺复兴建筑的资料 , 但是我 们却 可以 从他在 后来 十五年 里对 中
国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所作的插图感受到其意义。

在梁思成后来的中国建筑研究中 , 意大利 文艺复 兴建 筑的 立面风 格之 比较是 作为 极
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而多次使用的。就此 , 我们可以认为 , 梁思成对他所接受的宾大建筑教
育不见得满意 , 但是他对之建筑历史与理论方面的教育显然是完全接受的 , 并成为他对中
国建筑研究的学术基础也是确定无疑的。
实际上 , 如前文所提到的 , 作为民族复兴大业 的坚 强信 念之体 现 , 梁思 成投身 中国 建
筑研究的理想 , 并不仅仅是要写出中国人自己的“ 中国建筑史”, 而更深的意义是在于要建
立能与西方古典主义能完全抗衡的“ 中国古 典主义”( Chinese Clas sic ) 。当 时 , 以“ 弗莱 切
尔建筑史”( Sir .Banister Fletcher’s A History of A rchit ect ure ) 为 代表 的西 方理论 , 将 古
典主义定为一条清晰的发展路线 , 也即“建筑 之树”的主 杆。那就 是 , 从古希 腊 ( G reek ) 为

① 参见 : 费 慰梅 .梁思 成小 传 . Wilma Fairb ank . Li ang Ssu-c h’e ng : A P rofile—a p re face for A Pic torial His tory
of C hi nese A rc hi tec t ur e: A St udy of t h e D evel op men t of Its Stru ct ur al Sys tem a nd t h e E vo lu t ion of Its Typ es . MI T
Pr es s, Cam bridge , 1984
② 参见 : 林 洙 .开拓者 的足 迹 , 梁思 成的一 生 .杨永 生 , 明连生 编 .建筑 四杰 , 中 国建筑 工业 出版 社 , 北 京 , 1998 ; 林
洙 .建筑师 梁思 成 .中国建 筑工 业出版 社 , 北京 , 1996
③ 费慰 梅 .梁与 林———一 对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的 发 现 者 .26 页 . ( Wil ma Fair ba nk . L iang and L i n , P ar tner s in
E x p lori ng Ch i na’s A rch it ect u ra l P ast . U niv er sit y of Penn syl va nia P res s, Ph ila del phia , 1994)

・ 82 ・
始端 , 古罗马 ( Rome ) 随之其后 , 再 之罗 马风 ( Romanesque ) , 直 至现 代 主义。 在梁 思成 的
理想中 , 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 , 其建筑文 化史显 然是 应和西 方的 古希 腊、古 罗马 同
等重要的。既然建立“中国古典主义”成为目的 , 西方 古典 主义 学术的 观念 很自然 地被 梁
思成用来诠释中国建筑文化。这种现象在梁思成早期的研究中是相当明显的。
梁思成将他早期的中国建筑研究 , 定为去寻找中国建筑的“ 文法”, 尤其是中国传统木
构建筑的“文法”。清《工程工部做法》和宋《营造法 式》, 就 是梁 思成所 认为 的中国 建筑 的
基本“文法”书。然而 , 梁思成进行的建筑诠释 是清楚 显示 了对西 方古 典主 义“ 文法”的 套
用。首先 , 将建筑的立面作为建筑 设计的 根本 目的来 对待。 用西 方古典 的立 面 ( Facade )
构图设计理论 , 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立面。如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段式”被用来
诠释中国古建筑立面的“ 三段”( 台 基、柱梁、屋顶 ) 或“ 四段”( 台基、柱 廊、斗拱、屋面 ) ,
试图分析出一定的比例关系来定义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 ( 往往是以朝代划分的 ) 。进一步
地 , 建筑立面上的主要构件———立柱的比例尺 度是 十分主 要的 , 类 似于 古希腊、罗 马的 柱
式 ( Orde r) , 是控制全部建筑立面的基本要素。中 国古 代木 构建筑 的斗 拱 , 在形式 上被 理
解成十分重要的构件 , 部分的原因是来自于 其位 置类似 于西 方古 典柱式 的柱 头。在相 当
长的一段时间里 , 中国木构建筑的柱子带斗拱的形象 , 被相对于西方建筑传统的柱式来看
待 , 我们甚至可以在今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的门 厅见到 这一 象征 性的装 饰符 号。更进 一
步地 , 宋《营造法式》的“ 材”与“ 份”以及清《工程工部做法》的“ 斗口”, 都被诠释成了类似于
希腊古典柱式中的基本因子 ( Ratio) , 可以用于确定建筑立面的比例和尺度。
徐敬直对此曾大加赞赏道 :
“中国建筑营造法的精华就此被 发现 了 , 正如 同古希 腊建 筑一样 , 建 筑各 个
部分的尺度比例因子由一套模数单 位———‘ 材’决 定了中 国建 筑中的 柱子、梁 和
屋面的尺度 , 以及建筑的高度。”
这种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立面进行构图比例 尺度 的定 义 , 成为梁 思成 所诠释 的中 国
建筑“文法”的核心成分。至今 , 我们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依然受之沉重而深远的影响。

三  “矛盾”与“悲剧”

当梁思成和他的同仁们在建立中国建筑古典 主义 的道 路上迈 出一 步又一 步时 , 他 们


大概都将之视为他们坚强的民族主义信念的实 现 , 以 及他 们所 学到的 西方 古典主 义建 筑
学术体系在中国的成功应用。然而 , 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 , 他们所借以立足的西方
古典主义的建筑学术体系与中国建筑体系之间内在的一种根本矛盾。这种矛盾在梁思成
等的强烈“民族主义”观念的张扬之下 , 显得更为突出。笔者以为 , 这也是梁思成建筑历史
观的悲剧所在。这种“矛盾”与“悲剧”的影响 对中 国建筑 界来 讲是深 远的。 在这一 节里 ,

① 林徽 因 .绪论 .梁思 成 .清式 营造 则例 .中国 建筑 工业出 版社 , 1981 , 3 页


② 梁思 成 .中国建 筑史 .明 文书局 , 1989 , 9 页
③ 徐敬 直 .中 国 建 筑 , 过 去 的 和 当 代 的 . 135 ~ 136 页 . Gin-Dji h Su . C hi nese Arch i tect ure, P ast and
Con te m porar y . H ong Kong , 1964

・ 83 ・
笔者将就此展开讨论。
西方的古典主义建筑体系 , 自文艺复兴之后经多次的“ 复兴”浪潮 , 到 18、19 世纪达到
十分完善的顶峰状态。在世界建筑文化理论极为 开放 的今 天来看 , 这 一体 系是一 十分 狭
窄的理论体系。说其狭窄 , 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 : 首先反映在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认识
论方面 , 是以“ 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也就 是将世 界文 明史 仅限于 以古 埃及、古希 腊、古
罗马等在时间上前后连续的一条“线性”的发展史。
西方古典建筑体系基于欧洲的文化背景 , 而在欧洲的文化历史中 , 建筑物在形态上可
以清晰地被分为为神权、皇权服务的具有神圣 性和 纪念性 的一 类 , 也被定 义为 所谓 的“ 主
流建筑”( ar chitect ura maggiore 意大利语 ) 。又由于西方 的“主 流建筑”是以 石构为 主的 ,
建筑也就成了“石头的史书”。而除这类之外的 大量的 为民 众所需 而建 设的 无名氏 建筑 ,
则被定义为“非主流建 筑”。虽然“非 主流 建筑”( a rchitectur a mi nore ) 在数 量 上是 占有 绝
对的多数 , 即便是在欧洲的文化传统之中其技艺和形态都非常多样 , 对文明发展的推进作
用也十分巨大 , 但是由于 不具 备 永久 性和 纪念 性 , 而 在古 典主 义的 观念 里 不能 算是 建 筑
( A rchitect ur e) , 只能是营建 ( Building) 。
这一古典主义建筑的学术 体系 , 在 19 世 纪末 至 20 世纪 初 期 , 正 是 以巴 黎 美术 学 院
( Ecole-des Bouxe-A r ts in Pa ris ) 为代表的。经 过美国 宾州 大学 及克瑞 的成 功 传递 , 成 为
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历史学家 的立足 之本。 这对梁 思成 来说 , 本来 就是 无
可选择的事 , 也并不构成矛盾的存在。
然而 , 矛盾的产生是在西方的古典主义建 筑的学 术体 系与 梁思成 试图 以之去 诠释 的
对象———中国建筑体系之间。
中国建筑的体系所基于的中国文化背景与欧洲文化背景是有着极大的不同的。最为
强烈的不同是 , 西方建筑文化中的那种完全 对立的“主流 建筑”与“ 非主流 建筑”在 中国 建
筑文化之中并不清晰。中国的文化原本就是以“人文 主义”为基本 精神 的 “
, 世 俗化”的 倾
向是十分显著的。反映“今世”生活的居住空间与环境构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主体。而对
应于西方“主流建筑”的反映神权与皇权的尊贵 空间与 环境 , 在 中国文 化中 并没有 显示 出
与居住建筑空间和环境有截然对立的局面。
在 1944 年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中 , 梁思成曾经就中国建筑特征形成指出 :
“属于环境思想方面 , 与其 他建 筑 之历 史 背景 迥 然不 同 者”, 有 四 个基 本 要
点。其中第一点的“不求原物长存之观 念”有 以下 论述 “
: 古者 中原 为产木 之区 ,
中国结构即以木材为主 , 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 , 但更深究其
故 , 实缘于不著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 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
灭之工程 , 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尽久 存之 实 , 且即 安于新 陈代 谢之理 , 以 自然 生
灭为定律 ; 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 , 时得而更换之 ; 未尚患原物之久暂 , 无使其永不
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灵异天谴 , 非材料工程之过。”
这番论述是相当深刻的 , 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是对弗格生 ( Ja mes F ergusson , 1808 —

① 梁思 成 .中国建 筑史 .明 文书局 , 1989 , 9 页

・ 84 ・
1886 ) 早年疑问的追根寻底般的解答 。其基本 的观念显 然是西方 古典主 义的 , 只是因 为
强烈的“民族主义”信念 , 而导致了一种自责和内疚心情也是溢于言表。笔者以为 , 这正是
梁思成学术体系的强烈矛盾所在。其实 , 梁 思成 身上的 矛盾 性恐 怕不仅 仅于 此。童寯 曾
因不理解梁思成在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惨死于东 北军阀 枪口 之下不 到两 年 , 就来到 张学 良
亲任校长的东北大学任建筑系主任之事而感慨道“
: 像那既是伟大学者又是糊涂政客的父
亲一样 , 思成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
梁思成建筑学术观念的矛盾性给中国建筑学术界带来的影响也是悲剧性的。在梁思
成原本接受古典主义学术体系教育的西方 , 经过现代主义推动的建筑文化更新 , 尤其到二
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五六十年代 , 建筑学术界对“非 主流 建筑”的 民居和 原生 建筑展 开了 开
拓性研究 : 传统的古典主义建筑观念在理论 上受 到挑战 并最 后得 到了突 破。西方 学者 开
始认识到民居等人类居住的建筑也应该同样属于文明史一部分。这种突破尤其是以最具
轰动效应的、由鲁道夫斯基 (Be rna rd Ludofsky , 1905—1988) 主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举行的同名展览并出版该书的《没有建筑师的 建筑》( A rchit ect ure wit hou t A rchitects ) 为
代表 。这种突破导致西方建筑学术 界重 新认 识所 谓的“ 非 主流 建筑”, 其 中 也包 括了 对
非西方文化的建筑之从新认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建筑文化自然在这种突破之后则显
得尤为可贵。于是 , 有关中国建筑传统中的诸多问题越来越成为西方学者的重要兴趣点 ,
如建筑形制和技术、城市和聚落的规划思想、园林与景观艺术以及集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
的“风水”思想等等。可惜 , 由于历史的原因 , 这 种学术 观念 和体系 上的 突破 性发展 , 已 经
难以影响身居北京的梁思成 , 也同样难以影响中国大陆的建筑学术界。此间 , 尽管有刘敦
桢的关于民居和园林的突破性研究 , 而使得西 方的建筑 学者肃 然起敬 , 然而中 国建筑 学
术体系的古典主义特色却已经跟随政治上“民族主义的形式与社会主义的内容”之形势而
根深蒂固了。直到 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初期 , 台湾学者 汉宝德 的有关研 究 、尤 其是 香
港建筑师李允钅
禾的《华夏意匠》 才有如 春风 拂面 , 让大 陆的 建筑学 者接 触到 重新 看待 自
己的建筑文化的新观念。随后涌现出来的中国学 者的 新研 究 , 有不少 是西 方理论 界的 兴
趣点追随之举 , 观念上颇有新意。然而 , 却也呈现 出“知其 然 , 不知 其所以 然”的理 论水 平
不高之嫌。这种局面 , 直至今日依然十分严重。

结   语

对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和悲剧性之 分析 , 应 该有 助于我 们认 清中国 建筑 学

① 弗 格生 ( James Fe rgus son ) 在他 的《世界 建筑史》(“ H istor y o f A rc h it ect u re in A ll Count ries, f rom t he ear list
t im es to t he p resen t da y”, 1865 , L ondon) 里曾经 强烈 地表达 了难以 理解 中国建 筑的 困惑。 并且 指出了 与埃及 的 传统
相比 , 中国 文化 中缺少 建筑 的神圣 纪念 性 , 却有更 多的 世俗性 。
② 童寯 1982 年 3 月 10 日致 费慰梅 信。 转引自 : 方 拥 .童寯 先生和 中国 近代建 筑 .东南 大学研 究生 论文 , 1984
③ 鲁道 夫斯 基 . 没 有 建 筑 师 的 建 筑 . 学 院 编 辑 社 , 伦 敦 , 1964 . ( Be rn a rd R udofsky . Arch i tect ure w i thout
A rch it ects . A cad emy E dit ions , London , 1964 )
④ 刘敦 桢 .中国住 宅概 说 .中国建 筑工 业出版 社 , 1957 ; 苏 州古典 园林 .中 国建 筑工业 出版社 , 1984
⑤ 汉宝 德 .明、清建筑 二论 .境 与象 出版社 , 1982
⑥ 李允钅禾 .华夏 意匠 , 香 港广角 镜出 版社 , 1982

・ 85 ・
术体系的问题所在。
张广直先生曾说 :
“西方的社会科学所演绎出来的许多原则、法则、法理 , 是根据从苏美尔文明
以来的西方文明的历史经验中综合归纳出来的。就像我们从中国古代五千年或
更长的历史中 , 也可以综合归纳出许多社会科学的法则一样。问题在于‘ 欧风东
渐’———西方社会科学输入中国以来 , 有许多西方的法则便直接地套到中国的史
实上去了。

张广直先生的话应该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 ; 中国 建筑 的理 论体系 应该 有可能 从中 国
本土的历史文明中归纳 出来。 并且 , 切 合 中国 文化 特性 的“人 本主 义”, 显 然应 该本 着 以
“人居环境”为核心 , 其宗旨将更合乎当今国际建筑理论的主要方向。根据这个思想 , 昆明
郊区龙头村的那个梁思成当年所设计建造的农舍 ( 尽管已经不存 ) , 恰恰是不应该忘却的 ,
或许应该成为新的学术体系的出发点。

( 作者单位 : 东南大学建筑系 )

① 张广 直 .从商周 青铜 器谈文 明与 国家的 起源 .中 国青铜 时代 .三 联书店 , 北 京 .1999 , 483 页

・ 86 ・
旧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住宅政策

[ 日 ] 西 泽泰彦

    提要 : 对曾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地区过程中发挥过作用的 南满洲铁道 株式会社的 职工


住宅供给政策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说明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殖民统治的情况 ,
同时有助于了解东北各城市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住宅政策、殖民统治

本论文主要是对曾在日本侵略、统治中国 东北地 区过 程中 发挥过 巨大 作用的 南满 洲


铁道株式会社 ( 以下称“ 满铁”) 的职工住宅供给政策以及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
1904 年日俄战争的结果 , 使日本 在中 国东 北 夺得 了很 多权 益。为 了行 使 这些 权益 ,
日本政府于 1906 年成立了推行国策的半官半民的机构———满铁。表面上 , 满铁的业务是
经营由俄国转让的大连・旅顺至长春的铁路。实际上 , 满铁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 , 它包括
铁路沿线 , 被称为铁道附属地的行政管理 , 还有大连港 , 抚顺煤矿的经营 , 理工农学部门的
研究开发等。可以说 , 满铁是日本侵略 , 统治中国东北地区的急先锋。
在满铁的事业中 , 最重要的工作是对等 同于 殖民地 的铁 道附 属地进 行行 政管理。 另
外还对奉天 ( 沈阳 ) 、长春等沿线主要城市 进行规 划 , 建设 学校、医院、图 书馆 等公共 建筑 ,
还做一些像消防 , 处理市民垃圾等业务。反过来 , 满铁则根据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
居住者规约 , 以公共费用的名义向铁道附属地内的居住者征收税金 , 用以充当一部分的行
政费用。满铁在确保自身必要的用地后 , 将铁 道附属 地剩 余的 土地租 借或 者卖给 民营 企
业和个人。所以 , 可以认为各铁道附属地的建设事业主要是满铁的住宅区建设 , 它和满铁
的住宅政策紧密相关。本文在参照 既往 研 究 的 基础 上 , 分 析了 满铁 的住 宅 政策 和职 工
住宅的特点。
本文以满铁的住宅政策为研究对象 , 有两点理由。第一 , 满铁是一个拥有一万多名职
工的大公司 , 在其设立当初曾有过给所有员 工提 供住宅 的计 划。通过 分析 这个计 划的 实
施情况 , 可以具体地了解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殖民统治的情况。第二 , 可以认为满铁的住
宅区建设极大地影响了大连、沈阳等城市的 住宅区 的形 成 , 也就是 说 , 通过 分析满 铁的 职

① 本论文 是以 拙稿“南满 洲铁 道职工 住宅 群”(《近代 日本 的郊外 住宅 地》, 鹿 岛出版 会 , 2000 年 , 549 ~ 569 页 ) 为
基础 , 加上 最近 的资料 调查 结果和 新的 见解修 改而成 。
② 越泽 明 .殖民地 满洲 的都市 计划 .亚 细亚经 济 研 究 所 , 1978 ; 越 泽 明 .抚 顺 都 市计 划 ( 1905 —1945 ) ——— 某一 殖
民都市 的计 划和发 展 .地域 开发 , 1986 : 11 、12 ; 越泽明 .满洲 国的 首 都规 划 .日 本 经济 评 论社 , 1988。 拙 著 : 渡 海 日本 建
筑师 .彰国 社 , 1996 。包慕 萍 , 沈欣 荣 .30 年代 沈阳 满铁社 宅的 现 代 规划 .第 五次 中 国 近 代建 筑 史 研 究讨 论 会 论 文 集 .
中国建 筑工 业出版 社 , 1996 .1 14~ 124 页

・ 87 ・
工住宅的建设过程 , 对了解东北各城市的形成过程有极大地帮助。

一   初期的社宅 ( 职工住宅 ) 建设

因为满铁是一个事业广泛的大型企业 , 职工人数众多 , 在 1907 年 , 本部从东京移往大


连 , 大约拥有职员 3000 人。除此之外 , 在铁道 线路 维修 , 车 辆配备 , 保 养以 及抚顺 煤矿 等
现场作业部门 , 还拥有 1 万多名当时被称为佣人的作业工人。随着满铁本部的大连迁移 ,
如何解决数量巨大的职工住宅问题迫在眉睫。
满铁在创业之初 , 曾答应 给所 有的 职员 和 工人 无偿 提供 住宅 。 如果 考 虑到 他们 当
中很多人不远千里从日本国内来到中国东北 工作 , 可以 说这 是一 个理所 当然 的政策。 可
是 , 满铁无论如何也没有给 13 000 多 名职工 全部 提供 住宅 的能 力。实 际上 , 在总 部移 往
大连最初的一年半里 , 满铁连本部大楼都是利 用俄国 人留 下的 中东铁 道大 连事务 所来 充
当。住宅也一样 , 为了救急 , 满铁主要是利用现有的建筑物。
在满铁成立时 , 日本政府指定它的资本金为 2 亿日元 , 其中由日本政府出资一半。可
是 , 日本政府在日俄战争中花费了 19 亿日元 , 相当于当时日本年财政预算的 4 倍 , 国家财
政状况极度恶化。因此 , 政府的 1 亿日元出资 仅限 于实物 , 主 要是 根据日 俄和 约 ( 朴茨 茅
斯条约 ) 获得的土地 , 建筑物 , 铁路等 , 以及日军在日俄战争中修建的铁路 , 建筑物等。
满铁最早的一批职工住宅就是利用日本政府从俄国获得 的旧建 筑物改建 的 , 共 1446
栋 , 总建筑面积 128 297 平方米。这大约 相当 于日 本政府 出资 的 4981 栋 建筑 物的 29 % ,
总建筑面积 707 131 平方米的 18 % 。这些建筑物主要 是俄国 政府控制 下的中东 铁道 公
司的职工住宅 ( 图 1 ) , 在很多方面都不符合日本人的 生活习惯。 例如 , 这些住 宅的居室 都
是洋式的 , 习惯于和室的日本人就想把榻榻米铺进去。而建筑模数是俄国体系的 , 按照日
本建筑模数制成的榻榻米是不可能照原样铺进去的。另外 , 坐在和室的榻榻米上 , 视线要
比坐在洋室的椅子上低 , 所以窗台的高度也不合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 先在旧地板上架
上一层新地板 , 抬高人坐在榻榻米上的视线高度 , 再在新地板上 , 按照房间的大小切割 , 铺
设榻榻米 。就这 样 , 满 铁 一 点 一 点 改 造 原 中 东 铁 路 公 司 的 职 工 住 宅 , 提 供 给 自 己 的
员工。
可是 , 要同时改造如此众多的建筑物 , 很 难找到 足够 的工匠。 而且 , 要 想给万 余名 职
工都提供住宅 , 仅是改造俄国人留下的建筑 物也 是不够 的。例 如 , 仅仅 10 平米的 房间 里
就摆着 3 到 4 张床。至于 地位 低 下的 工人 , 在 12 到 15 平米 的 房间 里 挤着 15 到 16 人。
在满铁的公司史里 , 曾把这种恶劣的住宅环境比喻成当时最下等的客舱。
还有一部分是俄国人的兵营和马房改造 的住宅。 即使 是这样 , 也 只有 一部分 幸运 的

① 南满 洲铁道 株式会 社编 .南 满洲 铁道株 式会社 十年 史 .1919 .139。 但是 , 这 只适用 于定居 在 一定 地 区的 中 国、


朝鲜籍 工人 。
② 南满 洲铁道 株式会 社编 .南 满洲 铁道株 式会社 十年 史 .1919 .139~ 742 页
③ 小野 木孝治 .从 俄国 继承的 住宅 .满 洲建筑 协会 杂志 , 2 卷 7 号 .1 922 , 7 .23~ 28 页 ; 南满 洲 铁道 株 式会 社 十年
史 , 743 页
④ 南满 洲铁道 株式会 社编 .南 满洲 铁道株 式会社 十年 史 .1919 .139~ 742 页

・ 88 ・
人才能搬进职工住宅。像大连那样的城市 , 有许多俄国人建的房屋 , 情况还算好的。在满
铁沿线的附属地里 , 有的在一片旷阔的原野里孤零零的竖着一两栋房屋 , 有的在新车站建
成之前干脆什么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 , 只 有应 急建造 一些 临时 的住宅。 在这也 赶不 及
的情况下 , 还曾在货车里铺上草席作为临时的住宅。

二   满铁的住宅供给政策和标准职工住宅

满铁为了改善上述的恶劣 住宅 条件 , 采用 了以 下 4 种 方法 : 由 公 司 投资 建 设职 工 住
宅 ; 发放职工住房补贴 ; 建设代用职工住宅 ; 设立住宅组合。
满铁最初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满铁在设立之初就明确了由公司投资建 设职 工住 宅的政 策。所 以 , 从 1908 年 , 也 就
是本部移到大连的第二年开始 , 满铁投入了 大量 的资金 积极 地兴 建职工 住宅。满 铁在 最
初的 10 年里投入的住宅建设资金约 1029 万日元 , 约占满铁同期总建设资金 3287 万日元
的 31 % 。虽然职工住宅对满铁的事业没有直接的影响 , 而且也不与公司的利润 挂钩 , 可
是如果不能满足职工的住宅要求 , 既不能吸引外来人才 , 也不能令在职员工安心工作。这
是有关满铁本身存续发展的大问题 , 也是之 所以满 铁投 入其 总建设 资金 1/ 3 来加 以解 决
的理由。所以 , 虽然职工住宅建设与提高利润没有直接的关系 , 满铁仍然把它定位于建设
事业的“一大要部”。
可是很快 , 第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毕竟 , 由公司投资建设每一个职工的住
宅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 , 从 1910 年开 始 , 满 铁开 始实 行第 二 种方 法 , 即 以“ 住宅 料”为
名 , 给予那些没能搬入职工住房 , 暂居民营住宅的职员发放住宅补贴。
可是 , 因为发放住宅补贴与满铁创业时的基本理念 , 即给予全体职工提供住宅的构想
相矛盾 , 所以就产生了第三种方法 “
, 代用职工住宅”政策。
为了减轻投资建设职工住宅的负担 , 满 铁从 1911 年开 始执行 这一 政策 , 具体 地说 就
是满铁借用民营不动产公司的住宅作为满铁的 职工 住宅。虽 然满 铁称之 为“代用 职工 住
宅”, 可并不是指临时职工住宅 , 它作为满铁职工住宅的补充 , 在规模和质量上不逊于满铁
自建的职工住宅 。实际上 , 满铁职工住宅 中的代 用职 工住 宅的比 率年 年增加 ( 表 1) , 可
以说 , 没有代用职工住宅 , 满铁创业时设想的 , 即给予 全体 职工 住宅的 目标 根本不 可能 实
现。以至于发展到后来 , 满铁内部的建设机构 ( 建筑课、工事课 ) 竟替代民营不动产公司设
计代用职工住宅。
就这样 , 满铁的实际职工住宅建设和当初的计划有很大的出入。其主要的原因 , 一是
当初给 1 万多名职工全部提供住宅的目标过于庞大 , 缺乏现实性 , 二是由于其后事业的扩
大 , 职工人数的增加 , 导致满足不了职工住宅的需要。

① 南满 洲铁道 株式会 社编 .南 满洲 铁道株 式会社 十年 史 .1919 .139~ 742 页


② 南满 洲铁道 株式会 社编 .南 满洲 铁道株 式会社 十年 史 .1919 .744~ 745 页
③ 南满 洲铁道 株式会 社编 .南 满洲 铁道株 式会社 十年 史 .1919 .139 页
④ 南满 洲铁道 株式会 社编 .南 满洲 铁道株 式会社 第三 次十年 史 .1938 .140 页

・ 89 ・
不仅仅是代用职工住宅的比例增加了 , 接受住宅补贴的 人也增加 了 ( 表 1 ) 。 所以 , 可
以说满铁创业时的构想 , 即给全体员工提供住宅的目标成了泡影。

表 1   职工住宅户数、代用职工住宅户数、接受住宅补贴人数的变化

职工住宅 代用职工 代用职工住宅户数占全 接受住宅


合计户数 职工人数
户数 住宅户数 部住宅户数百分比 补贴人数

1907 年 1 446 1 446 13 217

1917 年 8 775 1 280 10 055 12 .7% 3 805 30 302

1927 年 11 323 3 062 14 385 21 .3% 8 739 35 167

1937 年 12 645 5 654 18 299 30 .9% 12 610 116 293

    注 : 参 考《南满洲 铁道 株式会 社十年 史》、


《南 满洲 铁道株 式会社 第三 次十年 史》做成 。住宅 补贴 从 1910 年开 始发

放 , 代用职 工住 宅制度 始自 1911 年。

一方面 ,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1919 年开始 , 在大连、奉天 ( 沈阳 ) 等主要城市住宅严


重地不足 , 成为社会问题。这时满铁采用了第四种住宅供给方法 , 即设立以职工为组合员
的住宅组合。稍后要分析的共荣住宅组合就是一个代表的例子。
虽然满铁没有能够完全达成当初的住宅供给计划 , 但是 , 满铁确立了以职工地位和住
宅质量相对应的住宅供给系统。满铁根据职位把 职员 ( 可 细分 为正 式职员 和合 同职员 ) 、
工人分为六个等级 , 供给相应规模与质量 的住宅。被 称为“ ( 满铁 ) 标准职 工住 宅”的住 宅
规划为特甲、甲、乙、丙、丁、戊 型等 六 种 , 大致 上 , 部 局级 干部 住 特 甲型 , 课长 级 干部 住 甲
型 , 普通职员住乙型 , 年轻职员住丙型 , 日本工人住丁型 , 中国、朝鲜等国的工人住戊型。
这六个等级的区别 , 不仅仅是建筑面积大小和房间数多少 , 还体现在住宅类型的不同
和有无暖气、卫生间等方面 ( 表 2、3) 。
例如 , 最高 级 的 特 甲 型 和 甲 型 住 宅 ( 图 2 ) 是 带 有 庭 园 的 二 层 独 户 住 宅 ( detached
hou se ) 。这之下 是 两户 一 栋 的 二 层住 宅 ( semi-detached house ) 。再 下 等 的 是 4 户 一 栋
( terr ace-house) 的 ( 图 3) 和 8~12 户一栋 ( flat ) 的两层公寓。
因为满铁沿线地区都属寒冷地带 , 所以采 暖设备 的好 坏是 区别这 个地 区住宅 质量 高
低的重要标志。最初 , 在日本人用的住宅里以 设置 壁炉为 主 , 而在 中国、朝 鲜人用 的戊 型
住宅里采用火炕。到了 1919 年 , 在特甲、甲型住宅里开始安装暖气设备。这样 , 住宅采暖
方式共有三种类。
设置浴室的比例很低。最初 , 只有特甲、甲型 住宅 设置 了浴室 , 乙 型以 下的人 都使 用
公共澡堂。乙型住宅也安装浴室 , 是从 1931 年建设苏家屯住宅开始的。
下面将按照上述的建造职工住宅方法的 顺序 , 来分 析一 些具 体实例。 关于第 一种 方
法 , 将分析满铁最早建设的大连近江町职 工住 宅。关于 第三 种方法 , 将 分析 1930 年代 奉
天 ( 沈阳 ) 的代用职工住宅。关于第四种方法 , 将分析 由满 铁职 员住宅 组合 所兴建 的大 连
共荣住宅。

① 南满 洲铁道 株式会 社编 .南 满洲 铁道株 式会社 第三 次十年 史 .1938 .138 页

・ 90 ・
表 2  “满铁标准职工住宅”所示各种住宅比较

年度/ 类别 建筑面积 ( M2 ) 居室数 采暖方式 浴室 厨房( M2 ) 住宅类型

1912/ 甲 94 .21 4 俄式壁炉 有 9 .82 SD H1


乙 70 .00 3 俄式壁炉 无 9 .61 SD H1
丙 40 .00 2 俄式壁炉 无 6 .00 SD H1
丁 34 .44 2 俄式壁炉 无 6 .00 TH1
1914/ 甲 87 .71 4 俄式壁炉 有 9 .99 SD H1
乙之一 69 .42 3 俄式壁炉 无 11 .41 SD H1
丙之一 51 .66 2 俄式壁炉 无 6 .72 SD H1
丁之一 30 .10 2 俄式壁炉 无 6 .17 TH1

1919/ 特甲 221 .52 5[ 3 + 2 ] 温水 有 10 .14 DH2


甲 135 .34 5[ 4 + 1 ] 温水 有 11 .49 DH1
甲 94 .85 3 温水 有 9 .00 SD H2
乙之一 70 .74 3 俄式壁炉 无 9 .60 SD H1
丙 43 .77 2 ? 无 5 .48 FL2
丙之一 52 .00 2 俄式壁炉 无 7 .04 SD H1
丁之一 33 .06 2 俄式壁炉 无 6 .27 TH1

1921/ 甲 94 .27 4 温水 有 7 .80 SD H2


甲 125 .77 5[ 4 + 1 ] 俄式壁炉 有 8 .12 SD H1
乙 70 .91 3 俄式壁炉 无 6 .00 FL2
乙之一 69 .78 3 俄式壁炉 无 9 .51 SD H1
丙 : 两端 53 .31 2 俄式壁炉 无 6 .54 FL2
丙 : 中央 52 .59 2 俄式壁炉 无 6 .54 FL2
丙之一 52 .44 2 俄式壁炉 无 6 .99 SD H1
丁 : 两端 35 .55 2 俄式壁炉 无 6 .06 TH2
丁 : 中央 35 .24 2 俄式壁炉 无 6 .06 TH2

1922/ 特甲 313 .92 6[ 5 + 1 ] 温水 有 14 .13 DH2


甲 100 .07 4 俄式壁炉 有 11 .76 DH1
乙 70 .91 3 俄式壁炉 有 8 .48 TH2
丙 63 .16 3 俄式壁炉 无 7 .77 TH2
丁 49 .22 2 俄式壁炉 无 4 .95 TH2

    注 : 参 考《满铁标 准住 宅平面 图集》所 载平面 做成 。“ 居室数”中 [ ] 内表 示 和室 + 洋室 数 , 无 [ ] 者全 为 和室 。 住宅


类型简 略表 示如下 : DH ———二 层独户 住宅 ( de tac hed hou se ) , SD H ———两 户 一栋 的 二 层 住宅 ( semi-d et ach ed house ) ,

T H ———4 户 一栋 ( t er race-hou se ) 的两 层公寓 , F L——— 8~ 12 户一 栋 ( flat ) 的 两层 公寓。

表 3   1934 年制定的职工住宅标准规格

类别 建筑面积 ( M2 ) 居室规模 其他房间 采暖方式 浴室 供给的标准线

特甲 183 .20 10 + 8 + 6 + 6 + 3 客厅 + 餐厅 温水 有 月薪 250 日元以上

甲 164 .35 8+ 8 +6 + 6+ 3 客厅 + 餐厅 温水 有 月薪 150 日元以上

・ 91 ・
续表

类别 建筑面积 ( M2 ) 居室规模 其他房间 采暖方式 浴室 供给的标准线

乙 113 .20 8 + 8 + 6 + 4 .5 + 2 无 俄式壁炉 有 月薪 100 日元以上

丙 63 .80 8 + 6 + 4 .5 + 2 无 俄式壁炉 共用 月薪不足 100 日元

丁 55 .28 6 + 4 .5 + 4 .5 + 2 无 俄式壁炉 共用 日本人职员、雇员

戊 21 .43 火炕一 无 火炕 中国人职员、雇员

    注 : 参 考“ 社有住 宅标 准规格 及贷与 标准”(《南满 洲铁道 株式会 社第 三次十 年史》第 138 页 ) 做成 。居 室 ( 和室 ) 规


模表示 为畳 数 “
, 4 .5”即为 4 畳 半。

三   最早的新建职工住宅———大连近江町职工住宅

满铁最早的新建职工住宅有大连近江町职 工住 宅、大连码 头宿 舍、抚顺 煤矿宿 舍等。


其中 , 大连近江町职工住宅规模最大。
当时 , 被称为近江町 ( 现在的延安路附近 ) 的地区是从大连市中心大广场 ( 现在的中山
广场 ) 往南缓缓升高的丘陵地的一部分。这片丘陵地南倚群山 , 北临大连港。在满铁总部
迁移到大连后的 1907 年 4 月 , 这片荒漠的土地上零星地散落着一些俄国人的建筑物。在
大连 , 很难找到一片住宅用地能够眺望大连港的这块土地。而且 , 这个地区离新的满铁本
部徒步只要 10 分钟 , 离计 划中 的 大广 场也 只需 徒步 数 分钟。除 了丘 陵 地朝 北 不朝 阳 以
外 , 对满铁来说它是最理想的住宅用地。
可是 , 在这片土地上 , 满铁所拥有的土地仅有 650 坪 ( 约 2 .1 公顷 ) 。所以 , 满 铁又 向
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借入约 10 350 坪 ( 约 34 公顷 ) 的土地。 在这 11 000 坪 ( 约 36 公 顷 ) 的
土地上 , 满铁兴建了 28 栋 , 244 户住 宅 ( 图 4) 。工 事从 满铁 总部 迁移 到 大连 7 个月 后 的
1907 年 11 月开始到第二年的 12 月 竣工 , 都 是砖木 结构 的两层 的公 寓 ( 另 有阁楼 ) 。 一
个街区配置 4 至 6 栋 , 1 栋里有 4 到 12 家住户 ( 图 5 ~7 ) 。 虽然外 观上 没有 裸露出 红砖 ,
但基本上是俭朴的安女王风 格 ( Q ueen A nne Style ) , 在每 一栋 住宅 入口的 檐 口上 都装 饰
着带有新艺术运动风格 ( A rt Nouveau ) 的满铁的社徽。
这些建筑从外观来看 , 可以认为受 20 世纪初英国城市 ( 特别是伦敦 ) 郊外低层公寓的
影响。据说设计者是当时满铁建筑机构二 把手的太 田毅 ( 1876—1911) 。由于太 田没 有
出国的经历 , 所以他不可能实地考察过英国的低层集体住宅。可是 , 从建成的近江町职工
住宅来看 , 毫无疑问 , 太田是了解英国低层集 体住宅 情况 的。而且 , 近 江町 住宅是 包括 日
本在内的第一栋低层集体住宅。在竣工 1 年 后的 1909 年 12 月 ,《建筑杂 志》登载 了近 江

① 栋数 、户 数和工 期等 数据来 自《南满 洲 铁 道 建 筑》, 占 地 面 积 数 来自《南 满 洲 铁道 株 式 会 社 十 年 史》, 139 页。


在《南满洲 铁道 建筑》里收 录有 1907 年到 1908 年满 铁创 业时 竣 工的 建 筑物 。由 于 没有 记 载发 行 日期 , 根据 收 录建 筑
的竣工 日期判 断为 1909 年。 另外 , 在《南 满洲铁 道株 式会社 十年 史》里记载 的实 际建成 的建筑 物数 量是 30 栋 280 户 ,
在同书 所收 的《大连附 属地 平面图》上 标有 25 栋建筑 的位置 和外 形。
② 满铁 建筑会 编 .满铁 的建筑 、技 术和 工程师 .1976 .118 页

・ 92 ・
町住宅工程的概要 , 并称赞它 为“ 出色 的 工程 之一” 。 虽然 说这 是和 当时 日 本国 内相 比
较的结果 , 可是 , 即使把它和同期建在上海 , 天津的低层集体住宅里弄相比也毫不逊色。
另外 , 从建筑布局来看 , 东侧的三街区和 西侧的 大街 区是不 同的。 在东 侧的三 街区 ,
建筑物都面对四周的道路布置 , 而在西街区 , 建 筑物东 西向 排成 4 列 , 其中 二列二 列平 行
对称。因为每一栋住宅的背后都设有专用的道路 , 所以每栋住宅一层的庭院都不必相通。
在这里 , 专用道路起到了通往每栋住宅的后院和后门的作用。而且 , 在每栋住宅二层的住
户也都设有后门 , 通过外接楼梯与住宅背面 的专 用道路 相接。 这和各 户后 庭相通 的英 国
式公寓有很大的区别。近江町职工住宅的这种设计手法大概与日本国内的住宅大多有正
门和后门 , 后门设在建筑物背面有关。
近江町职工住宅对大连住宅地建设产生 很大的 影响。 众所周 知 , 大连 是日俄 战争 后
日本侵略、统治中国东北的据点。为了解决众多的日本人在那里的居住和生活 , 必须确保
良好的住宅地。满铁从 1910 年代开始摆脱依赖俄国人过去建设的住宅的状况 , 开始寻找
可供建设的住宅地。最早被注目的是近江町职工住宅区所在地 , 一片被称为南山麓 ( 现在
的七七街附近 ) 的丘陵地带。虽然南山麓丘 陵斜面 朝北 , 但 可以远 眺大 连港 和大连 湾 , 到
大广场徒步只需几分钟。而且在 1909 年 , 在近江 町住 宅区 设置了 起点 站 , 开通了 经由 大
广场到市区各地的电车 , 使之具备了高级住宅地的条件。由于近江町职工住宅区的开发 ,
使南山麓成为大连最早的高级住宅地区 , 给大连住宅地的开发以极大的影响。

四   奉天代用职工住宅

代用职工住宅是指满铁借用民营房地产公司的住宅作为职工住宅的那一部分。在实
施代用职工住宅政策的 1911 年 , 满铁 借用 的是 与 满铁 职工 住宅 毫不 相 干的 一 般民 营 住
宅。之后 , 满铁为了统一住宅标准和确保住宅质量 , 就委托一些资本比较雄厚的房地产公
司 , 按照满铁标准住宅的图纸 进行建 设。满铁 大规 模 地建 设代 用职 工住 宅 , 起 始于 1916
年鞍山钢铁公司的建设。那时满铁委托了安田财阀伞下的不动产公司东京建物株式会社
兴建配套的职工住 宅。为 此 , 东京 建 物 株 式 会社 在 鞍 山 设 立了 子 公 司 满 洲兴 行 株 式 会
社 。从满铁提供了住宅总建设投资 的 16. 5 % 来 看 , 可以 认为 满铁有 意要 把住宅 建设 置
于其管理之下。
位于旧奉天铁道附属地南端 ( 现在的沈阳和平区南九马路 ) 上的代用职工住宅区是由
南满洲兴业株式会社建设的 , 规模 较大 , 由 143 栋住 宅 ( 300 套住 户 ) , 一栋 公 司职 员俱 乐
部 , 三间公共澡堂组成。住宅的具体种类有 , 甲型花园式独立住宅 ( 图 8 ) 4 栋 ( 4 户 ) , 一 栋
两户的乙型住宅有 30 栋 ( 60 户 ) , 一栋四户的丙型住宅有 50 栋 ( 200 户 ) , 一栋四户的丁型
住宅有 59 栋 ( 236 户 ) 。这些建筑设 置在 奉天铁 道附 属地 最南端 的六 街区 , 从总 平面 图
( 图 9 ) 来看 , 可以知道它们也按照满铁的标准进行了分类 , 而且 , 街区的形态也很特别。

① 大连 市南满 洲铁道 株式 会社近 江町 社宅 .建筑 杂志 , 276 号 .1 909 , 12 .50 页


② 东京 建物株 式会社 社史 编纂委 员会 编 .把信誉 带向 未来・ 东京 建物百 年史 .东 京建物 株式 会社 , 1998 , 51 页
③ 奉天 代用住 宅 .满洲 建筑协 会杂 志 , 13 卷 12 号 .1933 , 4 .37 页

・ 93 ・
首先来分析一下建筑布局。甲、乙这两种级别较高的住宅全集中在最北面的二街区。
在这个地区还设有被称为奉天代用俱乐部的职工俱乐部和网球场。在离奉天代用住宅区
以北步行 15 分钟的铁道附属地中心区内 , 已设 有为满 铁职 员服务 的职 工俱 乐部 , 而在 代
用住宅区内另设一职工俱乐部 , 可以认为满铁 有让该 地区 在某 种程度 上形 成一个 较完 整
的社区的想法。丙、丁这二种住宅则分布在其他 4 个街区。因为这些住宅都没有浴室 , 所
以在 4 街区中的三街区里设有公共澡堂。
在 4 个正方形的街区 , 每个街区的中央 都设 有六角 形的 道路。六 角形 内的住 宅都 朝
南布置。如果顺着正方形街区布置住宅 , 住宅则朝向西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就使用了
这个六角形的道路。而且 , 从市区道路进入街 区内 道路 , 都 是与六 角形 道路顶 点相 接 , 形
成多个三岔路口 , 从而 丰富 了街 区内 的视 觉 空间。道 路不 是 直交 , 而是 交 成 120 度 或 者
60 度的设计手法 , 最早 应用 于伦 敦郊 外 的汉 姆斯 狄德 ( H a mp st ead) , 其 后 , 在 1927 年 作
为曼彻斯特的卫星城威圣夏尔 ( Wy t hensha we ) 的 建设 中 , 在六 角形道 路里 设置有 很多 互
不连接的道路 , 可以认为奉天代用职工住宅 受了它们 的影响。不 同的是 , 在奉 天代用 职
工住宅的六角形道路里设置的都是 相互连 接的 道路。另 外 , 在威 圣夏 尔 ( Wy t hen shawe )
的道路计划里采用了步车分离的方式 ( Radburn Syste m) , 而在 奉天代 用职 工住宅 六角 形
道路的 6 条道路中也有 2 条非常狭小 , 很明显它们是专用的步行道路 , 在这一点上两者也
很相似。
满铁的职工住宅和代用职工住宅大都是先进 行道 路网 计划 , 或者 是在 已有道 路的 前
提下进行计划和建设的。而铁道附属地的道路网一般是由格子状道路和放射状道路构成
的 , 职工住宅就在这已经划分好的街区里建设。而像奉天代用职工住宅这样 , 住宅和道路
一起规划的情况非常少见。因此 , 可以说奉天 代用职 工住 宅的 规划和 建设 是满铁 最早 的
以住宅地为主的城市建设。而且 , 它所采用的 步车分 离的 道路 构成方 式和 以三岔 路来 丰
富景观的设计手法 , 不仅仅是中国 , 在东亚都是少见的。可以说它是当时东亚最先进的住
宅地建设之一。在这里 , 住宅地建设和满铁的铁道附属地统治直接关联 , 可以认为满铁有
通过采用先进的住宅区规划方法 , 更加强其殖民统治的意图。

五   大连共荣住宅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 大连开始出现住宅紧张。对此 , 虽然大连市和满铁积极


推进市营住宅和职工住宅的建设 , 可是仍然解决不了问题。而且 , 到 1922 年 , 在日本国内
实施的住宅组合法也适用于“关东州”, 所以在铁道附属地 , 住宅组合如雨后春笋般设立起
来 。可是 , 实际上能提 供 给组 合 员 住宅 的 只有 极 少数 住 宅 组 合 , 这 和 大 连的 土 地 制 度
有关。
包括大连在内的“关东州”( 辽东半岛南部 ) 原是俄 国从 清政府 租借 来的 土地 , 日本 通

① W alt e r L .G r eese . T he sea r ch for e nviro men t : t h e g a rde n ci ty-b efore and aft er ( exp ande d e dit ion ) . T he Johns
H opk in s U niv er sit y P r es s , 1992 , pp .266— 272 , Balt imor e .
② 高桥 月南 .住宅 组合 和协荣 住宅 组合 .满洲 之社 会 , 2 卷 3 号 .1923 , 12 .52 ~58 页

・ 94 ・
过日俄战争从俄国获得该地的转租权。本来 , 租借国对租借地只是借用 , 并无所有权。可
是 , 由于清朝国力虚弱 , 租 借 国实 际上 霸占 了租 借 地 , 拥有 租借 地 的实 际所 有 权。“ 关 东
州”也一样 , 日本实际上拥有它的所有权。日本 政府在 关东 州的统 治机 构是 关东都 督府 ,
它管理着“关东州”所有的土地。当然 , 关东都 督府还 不至 于把 当地拥 有土 地的中 国人 和
俄国人都赶走 , 但是 , 像在大连这样正在建设中 的城市 , 关 东都 督府几 乎把 所有的 土地 直
接置于自己的管理之下。所以 , 如果民营企业 要在 大连建 设房 屋 , 必须向 关东 都督 府 ( 后
来的关东厅 ) 购买或者租借土地。对于财政基 础薄弱 的关 东都督 府 ( 关东 厅 ) 来说 较倾 向
于出卖土地。
可是 , 大多数住宅组合由于缺乏资金 , 没有一 次性 购买 下建设 用地 的能力 , 所 以都 倾
向于借用。结果这些住 宅 组 合 在土 地 交 涉 中 与关 东 厅 意 见 不一 , 没 能 取 得土 地 而 被 迫
解散。
在这种情况下 , 大连共荣住宅组合从关东厅租借了大连南山麓 ( 现在的大连市风景街
一带 )2 万坪的土地 , 建设了 135 户住宅 。关东厅之所以答应租借土地的原因 , 是因为 大
连共荣住宅组合是纯粹的满铁职员组合 , 组合员身分有保证 , 组合的经营也能安定。
这个地区离大连大广场 1 公里 , 是一块从东北向西南倾斜约 10 度的坡地。南部是南
山斜面的一部分 , 没有住家。而西面的住宅区正在形成中。
住宅按面积分为 A、B、C 三种类。A ( 图 10 ) 、B、C 的总建筑面 积分别是 50 坪 , 45 坪 ,
40 坪 , 占地面积分别是 100 坪 , 90 坪 , 80 坪。这三种住宅 只在居 室的面积 大小 , 有无女 佣
专用房间上有所区别 , 而浴室 , 厨房 , 厕所 , 取暖设备等都设置的一样。这和满铁的想法有
些不同 , 满铁自建的职工住宅不仅通过居室 个数和 居室 面积 大小 , 而且 通过 有无浴 室 , 厨
房面积大小 , 取暖设备的差异来区别住宅等级。
而且 , 和满铁自建职工住宅相比 , 大连共荣住 宅每 户都 带有庭 院 , 这相 当于满 铁自 建
职工住宅的特甲和甲型住宅 , 而在建筑面积上比甲型住宅要大。
在建筑布局上 , 沿横贯住宅区东西的道路 , 六 七栋 住宅 排成一 行 , 每栋 住宅的 南面 都
设置有庭院。
共荣住宅的建设促进了南山麓东部地区 住宅区 化的 进程。在 南山 麓 , 住宅区 建设 是
从靠近满铁近江町职工住宅的西部地区开始 , 渐渐 向坡 地的 上方 , 同时 , 从 西向东 延伸 开
来。位于南山麓东侧的共荣住宅的建设 , 显示出整个南山麓地区都适合建设住宅。于是 ,
从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到 30 年代 , 在共荣住宅附 近出 现了像 河本 大作邸 ( 现在的 南山 宾
馆 ) 这样较大规模的住宅。

六   铁道附属地的统治和满铁职工住宅

满铁统治铁道附属地的最大目的是附属地的城市建设。这也是在日本的统治地区独
自开发的最早的城市建设。满铁的目标就是在旷野中建设能提供高水准生活的城市。为
达到此目的 , 仅仅建造街道 , 下水道等城市基础设施 , 或者建设学校 , 医院等公共建筑是不

① 横井 谦介 .社团 法人 大连共 荣住 宅组合 新筑工 事 .满洲 建筑协 会杂 志 , 2 卷 7 号 .1922 , 7 .52~ 67 页

・ 95 ・
够的 , 还必须建设消防和垃圾处理系统 , 以舒适 的生活 条件 吸引人 到附 属地 来 , 以 便建 设
城市。在这一点上 , 满铁的职工住宅对附属地的统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 , 在任
何一个铁道附属地 , 最早有日本人集体居住 的地 方都是 建有 满铁 职工住 宅的 地方。满 铁
社员和他们的家属是各铁道附属地日本人人 口增加 的主 因。而且 , 满 铁职 工住宅 区的 建
设对附属地城区里日本人社区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 , 在奉天 , 虽然满铁积极推进
附属地的城市建设 , 可是 , 当地的日本人仍然愿 意居住 在典 型的中 国传 统城 市奉天 城内。
到满铁附属地设定 4 年后的 1911 年 , 铁道附属地内的日本人人口超过了奉天城内的日本
人人口。就这样 , 满铁的城市建设为日本加强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 , 各地的满铁职工住宅建设对中 国东北 地区 日本 统治区 的住 宅保持 一定 的
水平产生了影响 。满铁为解决职工住宅不足的问题 , 对在民营住宅 里居住的 职员给以 住
宅补贴以外 , 还要求民营住宅要有满铁职工 住宅 一样的 标准。 在曾给 满铁 建设过 代用 住
宅的民营企业中 , 有的在建设普通住宅时也有以满铁职工住宅为蓝本的情况。另外 , 在后
来的伪“满洲国”成立时 , 伪“ 满洲国”政府在 建设政府 职员 宿舍 时也曾 以满 铁职工 住宅 为
蓝本。
关于满铁职工住宅质量的高低问题 , 因对其住宅性质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 所以考虑问
题的角度也不同。一种认为 , 满铁职工住宅是 建在 市区边 缘的 郊外 住宅 ; 一种 认为 , 满 铁
附属地本身就是市区 , 所以满铁职工住宅应当是城市住宅。从满铁附属地的性质来看 , 笔
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如果把满铁职工住宅和日本 国内 的市 区住宅 , 譬 如说 同润会 的集 体
住宅相比较 , 可以发现它面积较大 , 设备先进。另一方面 , 即使和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在
中国的统治据点上海、天津的住宅相比 , 满铁的职工住宅也毫不逊色。这显示出满铁的职
员住宅建设从最基础的部分支持着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满铁职工住宅是伴随着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 民统 治过 程中出 现的 一种住 宅 , 对日 本
职员来说 , 是维持异乡生活最紧密相关的建筑。所以 , 它追求比日本国内住宅更高的水准
或者追求和欧洲列强租界里同样水准的住宅 , 可以说是当然的结果。这种追求 , 是为了通
过建设高水准的住宅来炫耀日本的国力 , 强调日本殖民统治的合法性。

* 本文承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李江先生翻译中文 , 谨致谢意。

( 作者单位 : 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建筑专攻 )

・ 96 ・
・区域建筑比较及类型建筑考察・
中国的俄罗斯东正教堂建筑

[ 俄 ] 耶夫戈尼 ・佐罗托 夫   吕富珣

    提要 : 本文回顾了俄罗斯东正教 教堂建 筑在中 国的发 展历程 , 对其 建筑风 格特 征进 行


了概要评述。
    关键词 : 俄罗斯、东正教、教堂

从宗教信仰方面来说 , 中国无疑是一个独 具特 色的国 度 , 几个 世纪 以来 , 她接 受并 容


纳了种类繁多的东西方宗教文化。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的出现是与当时清廷政府吸收邻
近国家士兵参加清军的特殊政策密切相关的。从 1685 年开始 , 清廷政府就开始允许被俘
的哥萨克士兵和来自俄罗斯的逃兵在中国的军 队中服 役 : 他们 驻扎并 居住 在北京 的东 直
门一带 , 可以信奉自己的宗教———东正教。清 廷政府 还把 驻地 附近的 一座 关帝庙 送给 他
们改作东正教小礼拜堂使用 , 这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 罗刹庙”或 俄罗斯“北 馆”(Сев
ерное
подворь
е) 。1689 年 以 后 ,“ 北 馆”的 小 礼 拜 堂 被 改 建 为 圣 尼 古 拉 教 堂 ( Никла
евская
це
рков
ь) , 并在它的旁边建造了一座四柱式的钟塔 , 从而形成 了北京 第一所东 正教教堂 的
初步 规 模。 1715 年 , 俄 罗 斯 教 廷 正 式 派 遣 了“ 北 京 传 教 士 团”( Рус
ская Духвная
Мис
сия) , 并在北京的东交民巷建立了俄罗斯“南馆”( Южноеподворь
е) 。至此 , 第一个 东
正教教会组织———北京俄罗斯东正教教会出现了。
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里 , 北京俄罗斯东 正教教 会一 直得 到了来 自清 廷政府 方面 的
财政支持 , 每年不少于 850 银卢布的教会 经费 , 以及 每位 教会职 员 24 俄 担 ( 约 393 公斤 )
大米的食品供给。位于紫禁城南边俄罗斯使团驻地“
( 南馆”) 中的另一座东正教教堂———
奉献节教堂 (Хр
амвче
стьСр
етеьяГо
сподня) , 也是 由清 廷政 府 出资 于 1732 年开 始兴 建
的。后来 , 在 奉 献 节 教 堂 的 基 础 上 又 建 造 了 奉 献 节 男 子 修 道 院 (Ср
етенскиймужской
монас
тыр
ь) 。修道院的主教堂采用了 传统 的耶 稣会天 主教 堂型制 , 其 中的 圣像壁 画则 完
全由中国工匠绘制完成。遗憾的是 , 这座教堂在 1991 年被拆除。
《天津条约》之后 , 北京俄罗斯东正教教会从“ 南馆”搬迁到“ 北馆”, 位于南馆的奉献节
教堂因而被关闭。奉献节修道院的主教堂开始作 为俄 罗斯 外交使 团的 官方教 堂使 用 ; 而
“北馆”的圣尼古拉教堂 ( 后改称为“圣 母升 天教 堂”, Успен
скаяце
рков
ь) 则 转归北 京俄 罗
斯东正教教会所有。
1900 年的义和团运动中 , 东正教教会的教堂遭到起义 群众的 破坏。义和 团运动结 束

* 耶夫 戈尼・ 佐罗托 夫 ( E vgu en i K . Zol o tov) , 俄 罗斯 国立 乌 拉 尔建 筑 与 艺 术学 院 副 教 授、博 士 , 清 华 大 学建 筑


学院高 级访 问学者 。

・ 10 5 ・
后 , 俄罗斯东正教教会及时修复了被毁的教堂。在接下来的几年中 , 在“北馆”陆续建造了
一些新的砖石结构建筑 : 圣母升天教堂、圣殉教者教堂和钟塔。随着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开
展 , 北京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的财政状况日益好转。由于教会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 教会领
袖一度曾向俄罗斯东正教总教廷建议在“北馆”建设一座新的大教堂来纪念罗曼诺夫王朝
300 周年 , 但教廷拒绝了这一请求。几年之后 , 北京的俄罗斯 东正教 教会便把 它的绝大 多
数资产 ( 约 1 百万卢布 ) 借给了俄罗斯军方。此 后 , 北 京俄 罗斯 东正教 教会 便不再 有能 力
进行新的大型建 设活 动 , 仅 在 哈 尔滨 建 设了 一 座报 喜 节教 堂 (Бла
говеще
нскаяцерковь,
1941 年 ) , 其建设资金是通过教徒捐献的方式筹措的。 1954 年 , 北京的俄罗斯东正教教会
被中国政府正式取缔。
除了北京俄罗斯东正教教会以外 , 设在哈 尔滨的 俄罗 斯中 东铁路 建设 管理局 在东 正
教教堂的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 用。20 世 纪 10 年 代 , 在 中东 铁路 建设 管 理局 的资 助
下 , 共 建 设 了 十 几 座 教 堂 : 其 中 两 座 建 在 哈 尔 滨———木 结 构 的 圣 尼 古 拉 教 堂
(Никола
евскийс
обор, 1900 年 ) ( 图 1 ) 和 砖 石 结构 的 圣母 升 天教 堂 ( Успе
нскаяцерковь,
1908 年 ) , 其余的那些木结构教堂大都建在中东铁路 (1903 年的通车里程达 2500 公里 ) 沿
线车站的俄罗斯聚居区内 ( 图 2 ) 。这些“车站教堂”一般都是 按照中 东铁路建 设管理局 完
成的标准设计建造的。1907 年 , 中东铁路建设管理局资助建 造的所 有教堂均 转归海参 崴
( 弗拉迪沃斯托克 ) 教区管辖。
在中国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建设中 , 除了上面提到的北京和哈尔滨以外 , 大连和旅顺
港也占有一席之地。早在日俄战争前夕 , 就开 始了大 连的 圣尼 古拉教 堂和 旅顺港 的随 军
教堂的建设工作。但是 , 日 俄战 争 结束 后 , 这两 座 教堂 已建 成的 基础 部 分被 日 军全 部 拆
除。在建成的教堂当中 , 位于旅顺港的一座木 结构随 军教 堂和 大连市 区的 一座两 层砖 石
结构教会学校较为重要。大连还建有两座砖石结 构的 礼拜 堂 , 分别位 于当 时市区 的三 个
规划区之一———“行政管理区”的东北部和俄罗斯东正教墓地。
后来 , 为了纪念在日俄战争中阵亡的士 兵 , 在中国 的东 北地区 专门 修建 了一些 教堂 ,
其中包括位于沈阳的俄罗斯东 正教墓 地里 的砖石 结构 的礼 拜堂 ( 图 3 ) 。据 传 说 , 这座 礼
拜堂 ( 后来改为教 堂 ) 的 设计 方案 出自 罗 曼诺 夫家 族一 位 王公 (великийкняз
ьРомано
в)
之手。
在其他一些城市的俄罗斯租界里也陆陆续续建造了许多东正教教堂。当时的俄罗斯
租界里居住着许多俄罗斯文职人员、茶叶商 和其他 个体 商人 , 参加 教会 活动 , 是他 们必 不
可少的一项日常生活。20 世纪 10 年代 , 在天津曾经建造了一座东正教礼拜堂 , 并于 1928
年进行了改造 , 改建后命名为“ 波克罗夫教堂”( Покро
вскаяце
рков
ь) 。遗憾的 是 , 30 年 代
日军占领天津后 , 这座教堂遭到日军的破坏。
30 年代 , 哈尔滨和上海两座城市 的东 正教教 堂建 设一 度 得到 迅猛 发展 , 并使 得中 国
的东正教教堂建设达到高潮。当时 , 在上述两座城市中居住着数以万计的俄罗斯流亡者。
对于他们来说 , 建造教堂无疑是在异国他乡寻找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
1930 年 , 在哈尔滨的俄罗斯 墓地 建成 了一 座砖 石 结构 的波 克罗 夫教 堂 ( Покро
вская
це
рков
ь) 。 3 年之后 , 中国 最 大 的东 正 教教 堂———索 菲亚 大 教堂 (Софийскаяце
рков
ь) 也
在哈尔滨落成。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的“埠头区 ( 道里区 )”, 可以容纳 2000 人。1935
・ 10 6 ・
年在哈尔滨的马家沟又建成了阿列 克谢 耶夫教 堂 (Алекс
еев
саяцерковь) , 可 以容纳 1500
人。1930 —1941 年间还建成 了 哈尔 滨 的 报喜 节 大教 堂 (Бла
гов
ещенскаяце
рко
вь) , 也 位
于松花江岸边的“埠头区 ( 道里区 )”。
上海的第一座东正教教堂建于 20 世 纪初 年 , 不幸 于 1927 年被 毁。 30 年代 中 期 , 在
教徒们的捐助下建成了东正教的圣 母大 教堂 (Кафедральныйс
оборвоимяиконы Божь
ей
Мат
ери《Споручницыгр
ешных》) 和圣尼古拉教堂 (Никола
евс
кийцерковь) ( 图 4 ) 。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 中国的俄罗斯东 正教教 堂的 建设 活动大 致可 以划分 为以 下
4 个阶段 : 1715— 1850 年 ; 1860 —1890 年 ; 1900—1920 年 ; 1930—1941 年。 在这 4 个历 史
时期 , 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建设相对较为集 中。在整 个俄 罗斯 东正教 教堂 的建设 历史 当
中 , 北京的俄罗斯东正教教会、中东铁路建设管理局、哈尔滨、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的东正
教教会、俄罗斯海军、当时的中国政府 , 以及其他一些机构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正教教堂在不同城市中的总体布局具有各自的特点。其中 , 哈尔滨、天津、上海、汉
口等地的教堂选址大都设在城市的花园或绿地中、河岸边、街道旁。惟一的例外是上海的
圣母大教堂 : 它直接建在了两条街道相交的 转角处 , 朝 向东 南方 , 全然 不顾 中国传 统的 风
水观念。而北京的俄罗斯东正教教会所辖的那些 教堂 , 则 成功 地把中 国城 市传统 的街 道
空间与单独的一个个花园院落结合在一起 , 形成独特的室外环境。
与新城的建设同步建造的教堂主 要有 : 哈 尔滨 的圣 尼古 拉教 堂 ( 1900 年 ) 、大 连的 圣
尼古拉 教 堂 ( Никола
евскийсо
бор, 未 全 部 建 成 , 毁 于 1905 年 ) 和 旅 顺 的 随 军 教 堂
(Во
енныйс
обор, 未全部建成 , 毁于 1905 年 ) 。前两座 教堂在 建筑布局 上具有鲜 明的代 表
性 : 它们都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几何中心———几条主要城市干道的交叉点上 , 并且一般都与
城市的铁路车站相邻。旅顺的随军教堂是中国惟 一一 座建 在海边 的大 型教堂 , 它 的四 周
是高达 80~ 200 米的山隘。
在中东铁路沿线建造的 那些 教堂 当中 , 位于 扎兰 屯车 站的 木 结构 教 堂较 有 代 表性。
它与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十分和谐的相 互关系 , 并 与所 处居民 点复 杂的规 划设 计
取得了协调统一。
从建筑风格上来讲 , 中国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建筑表现出了特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 中国早期的东正教教堂 (1715—1850 年 ) 一般没有 特别鲜明 的
本土特征。例如北京的奉献节大教堂 (1736 年 , 已毁 ) , 就 采用了 中国传统 的屋顶 形式 , 通
过 12 根柱子把曲线优美的屋顶高高擎起 , 柱子 的内侧 被墙 体围合 , 墙 体的 砌筑也 采用 了
中国传统的施工工艺。建筑西侧立面上的雕花山墙高高耸立 , 在它的衬托下 , 南北两侧的
半圆形“意大利式”窗洞显得格外妩媚。俄罗斯本土的东正教教堂建筑所惯于采用的设计
手法在这里也多少有一些体现。
19 世纪末至 20 世 纪 初 ( 1860—1890 年 ; 1900—1920 年 ) , 中 国的 俄 罗斯 东 正教 教 堂
大都采用了俄罗斯教堂的传统型制 , 带有鲜 明的东 正教 民族 色彩 : 即 17 世 纪后半 叶所 形
成的莫斯科帐篷顶式砖 砌钟 楼和 五葱 头 顶式 的两 层教 堂。五 座葱 头顶 的 布局 有两 种 方
式 : 或沿正方形对角线交叉布置 , 或按东西南北各一个屋顶并与位于中央的主穹顶组成十
字布置。北京的圣殉教者教堂 (Храмвче
стьВс
ехсвятыхнучеников) 就是其中的典型 代
・ 10 7 ・
表。这座教堂的底层沿南北两侧对称地布置了墓室和柱廊 , 西立面设有两层的翼楼 , 内设
两座楼梯直达二层。整个建 筑 的造 型处 理可 以明 显 发现 俄罗 斯北 方民 间 木工 工艺 的 影
响。与同时期的其他东正教教堂有所不同的是 , 圣殉 教者 教堂 的钟楼 没有 采用当 时流 行
的“俄罗斯风格”, 而是运用了“ 新俄罗斯风格”的艺术手法 , 不仅体现了经过简化的五葱头
顶教堂形象 , 而且反映了俄罗斯古代木结构教堂的传统特色。
可以容纳 500 人 的 哈 尔 滨 圣 尼 古 拉 教 堂 ( 1900 年 , 建 筑 师 为 波 得 列 夫 斯 基 Е .В .
Подле
вский) 是较为罕见的大型木结构教堂的代表。它简 洁紧凑 的十字形 平面布 局与 多
层的塔式造型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主入口上方的 钟楼 采用 了陡峭 的四 坡顶造 型 , 屋顶 正
脊上设有 3 个小葱头顶 , 圣坛的上方也设有 1 个 葱头顶。 教堂 主体部 分屋 顶则采 用了 传
统的八角形帐篷顶造型 , 帐篷顶的末端还设 有一 个小巧 玲珑 的葱 头顶作 为结 束。整个 建
筑沿东西向横轴展开 , 在主体屋 顶的 统领下 , 4 个大 小不 一的 葱头 顶以 及教 堂 的门 廊、圆
形壁龛、翼楼、入口门斗等形象各异的局部造型 , 对整 个建 筑构 图的组 织起 到了推 波助 澜
的作用。教堂的室内设计采用了高耸的垂直构图方式 , 通过高窗采光。
大连的圣尼古拉教堂 ( 未建成 , 毁于 1905 年 ) 虽未 建成 , 但 通过保 存下 来的设 计图 纸
我们可以了解其建筑形象的主要特征。这座教堂 呈正 方体 造型 , 采取 了典 型的三 开间 加
十字穹顶的布局手法。除了位于屋顶正中的葱头 顶以 外 , 沿正 方形平 面对 角线方 向还 布
置了 4 个小葱头顶。建筑的整体构图通过位于轴线上的圆形壁龛、西侧的门廊 ( 门廊的二
层设有唱诗台 ) , 以及南北两侧的翼楼得到补充和强调。位于西侧的主入口通过透视状的
柱廊和高耸的放射状遮阳 , 以及布满整个中 央开 间的纪 念性 壁画 得到充 分的 强调。由 于
采用了成组的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来支撑穹顶的鼓座 , 教堂的室内显得十分高耸宽敞 , 阳
光透过设在高处的三组采光带直洒教堂室内。大 连的 圣尼古 拉教 堂可以 看作 是“ 新俄 罗
斯风格”的鲜明代表 , 综合再现了弗拉基米尔 - 苏兹达里和莫斯科等地古代教堂的建筑形
象。同一时期建造的哈尔 滨圣 母升 天大 教堂 (Усп
енскаяце
рков
ь, 1908 年 ) , 也是 一座 充
分体现“新俄罗斯风格”的教堂建筑。
汉口的东正教教堂 (пра
восла
внаяцерко
вьвХанькоу) 是为数不多的东正 教小教堂 的
代表 , 其建筑造型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 教堂高耸的屋顶采用了八角形帐篷顶型制。西侧门
廊上方的二层设有唱诗台和钟楼。整个建筑的造型和细部处理明显可以看出纯正的俄罗
斯 - 拜占庭建筑风格。汉口的东正教小教堂可以看作是中国的第一座按照典型的俄罗斯
教堂型制建造的东正教教堂。
中东铁路沿线的那些木结构教会学校 , 一般都是按照 20 世纪初完成的标准设计建造
的 , 它们可以看作是在一座小型建筑中成功地把教会功能与学校结合在一起的典型代表。
在这里 , 教堂本身一般都占有主导地位 , 并通过圣像壁与十字型平面的祭坛相隔开。在教
堂的内部空间处理上 , 沿西、南、北三侧布置三个班级 , 并在上述三个部分之间的转角处布
置了洗手间、衣帽间和餐室。
沈阳的 俄 罗 斯 墓 地 小 礼 拜 堂 (ча
совнаянару
сскомкладбищев Дальн
ем, 20 世 纪
10 年代末建成 ) 具有与汉口小教 堂相 似的体 形构 图。主体 部 分呈 八角 形 , 上 覆造 型别 致
的盔式屋顶。八角形建筑主体的基座部分用透空的拱券柱廊和圆形敞廊加以处理。这座
小礼拜堂是为了纪念在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罗斯士兵而专门修建的 , 采用了“ 新俄罗斯风
・ 10 8 ・
格”, 具有鲜明的个性。
大连的俄罗斯墓 地 小 礼拜 堂 (ча
совнаяв Дальн
ем) 和 天 津 城 市 公 园 中 的 小 礼 拜 堂
(ча
совнаявТяньц
зине) 也是在 20 世 纪初 年建 成的 , 都采 用了 柱状 造 型。大 连的 小礼 拜
堂采用了帐篷式屋顶 , 十字型平面 , 其装饰处理采取了前彼得时代教堂建筑典型的几何主
题。礼拜堂的西立面设有一个高大的拱廊 , 柱身采用人体造型 , 上面是一个高高耸立的三
角顶。天津的小礼拜堂 ( 未保存下来 ) 则强调了八角形柱状造型的高耸感。葱头顶的下方
设有采光拱窗。整个建筑体现了“俄罗斯风格”的建筑体例和细部处理手法。
20 世纪 30 年代 , 随着大量俄罗斯侨民和流亡者的涌 入 , 中国各 地俄罗斯 租界中的 东
正教教堂建设达到了最后一个高潮。其中 , 哈尔滨和上海两地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果说汉口的东正教小教堂表现出了一些拜 占庭 建筑 的特点 的话 , 那 么哈尔 滨的 波
克罗夫教堂 (Покр
овскаяцерко
вь, 1930 年 ) 无疑 充分 体现 了拜 占庭 建 筑的 精神。 波克 罗
夫教堂位于俄罗斯墓地内 , 其整体布局沿东西方向的轴线对称展开 : 教堂西侧大厅的立面
修长 , 紧贴着主体建筑而建 , 钟楼则紧随其后。教 堂的 主体 部分呈 方台 形 , 方台的 上方 叠
置着八角形的基座 , 基座支撑着上面宽大的鼓座 , 鼓座上设有一排别致的拱形窗。基座的
每一个侧面都布置了一段半圆形的山墙 , 其中 南北两 侧的 山墙 上分别 设有 三段式 的半 圆
形窗洞。教堂钟楼部分呈圆柱形 , 由 4 颗粗 壮的 柱子支 撑着 顶部 的盔式 屋顶。波 克罗 夫
教堂是中国所有东正教教堂中少见的、最 具“俄 罗斯—拜占 庭风 格”特征 的建 筑之一。 其
富有诗意的构图和精巧别致的细部造型 , 均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33 年落成的哈尔滨的索菲亚大教堂是中国最大的 砖石结 构的东正 教教堂 , 可容 纳
2000 人 , 其建筑造型和装饰处理融 汇了 17 世纪 俄罗 斯砖 雕艺 术的 主 题和 造型 特色。 整
个教堂采用了传统的十字形平面布局方式 , 造型 丰富 , 典 雅细腻 , 具有鲜 明的 个性。在 教
堂高耸的大型葱头穹顶的四周 , 依次环绕着 钟楼、南北 入口、祭 坛上方 的大 小不一 的 4 个
帐篷式尖顶 , 主次分明 , 错落有致。索菲亚大教堂是迄今为止保护最为完好的东正教教堂
之一。
可以容纳 1500 人的 哈尔 滨 阿列 克 谢 耶夫 教 堂 ( 1935 年 , 建 筑 师 为 图 斯坦 诺 夫 斯 基
Б . М .Тус
танов
ский) 也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东正教教堂 , 它把巨大的建筑体量与立面上的
砖饰和混水墙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赋予这 座建 筑浓厚 的俄 罗斯 乡音和 独特 情调。立 面
构图呈三段式划分 , 帐篷式屋顶加小葱头穹 顶。整个 建筑 造型 丰富多 彩 , 是 17 世 纪后 半
叶莫斯科城郊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
哈尔滨的报喜节教堂 (Бла
говещенскаяцерковь, 1941 年 , 建 筑师为 图斯坦 诺夫 斯基 )
在建筑风格上与前文提到的哈尔滨波克罗夫教堂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的建筑体量十分巨
大 , 采用了十字形穹顶的处理手法 , 内部空间划分为两层 ( 二层设有唱诗台 ) 。由于布置了
三层采光天窗 , 所以室内格外明亮宽敞。钟 塔上 设有八 角形 的钟 楼。哈尔 滨的报 喜节 教
堂不仅是以“新俄罗斯风格”完成的大型城市教 堂的代 表作 品 , 同时它 也是 少数建 在河 边
的教堂实例之一。
30 年 代 上 海 的 教 堂 建 设 是 中 国 东 正 教 教 堂 建 设 的 一 个 顶 峰。 圣 尼 古 拉 教 堂
(Никола
евскийцерковь, 30 年代中 期 , 建筑 师为 雅隆 А . И .Ярон) 是“新俄 罗斯 风格”的
典型代表。建筑的整体构图十分巧妙 , 成功地把 16 世纪俄罗斯教堂的体型特征与俄罗斯
・ 10 9 ・
巴洛克和摩登风格的处理手法结合在一起。构图的主题是多层叠置的柱形实体造型。建
筑的基座部分是一个高高的方形实体 , 基座的上方是两层由大型的盾形装饰组成的基台 ,
八角形的透空鼓座就好像从基台中生长出来 的一 样。鼓座 的上方 是陡 峭的 帐篷式 尖顶 ,
尖顶上擎着一个小葱头顶。建筑顶部的窗洞分别 朝向 不同 方向 : 其中 最大 的窗洞 设在 基
台上 ; 中等的窗洞位于八角形的鼓座上 ; 最小的窗洞设在位于中央的葱头顶的支座上。整
个建筑群的构图通过高度不同、体量不同的 建筑 造型的 有效 组织 得到控 制。建筑 在造 型
处理上特别强调了西入口柱廊、底层的窗洞、钟楼转角处的柱式等部分的作用。建筑的室
内则重点加强了空间的垂直划分 , 由于设有两层高窗 , 所以室内显得明亮而宽敞。
上 海 的 圣 母 大 教 堂 ( Кафедральный с
обор во имяиконы Божь
ей Мат
ери
《Споручницыгр
ешных》, 30 年代中期 , 建筑师为里霍诺斯 Я .Л . Лихоно
с) 虽然在规模上
比哈尔滨的索菲亚教堂 (1933 年 ) 要 小得 多 , 但是它 作为 20 世纪 上半 叶俄 罗 斯教 堂建 筑
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的东正教教堂建设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堂的空间体型处理带有俄
罗斯古代教堂建筑的鲜明印记 , 采取了纪念性极强的立方体构图 , 十字形平面加穹顶的标
准型制 , 屋顶为沿对角线布置的五葱头顶。 主穹顶 下方 的鼓座 上设 有 8 个采 光高窗。 建
筑的立面处理紧凑典雅 , 富有装饰性。混水墙 的运 用 , 通过 两层、三层 成组 设置的 采光 窗
得到强调。建筑室内二层的西南角和西北角分别 布置 了两 个唱诗 台 , 突出 在西立 面上 的
两座对称布置的楼梯可以从室外直达唱诗台。
中国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建筑在中国近代建 筑史 上无 疑占有 重要 的地位 , 对 某些 新
兴城市建筑景观与城市面貌的形成发挥了积 极的作 用。进 一步加 强这 方面的 研究 , 对 于
我们探讨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利弊得失 , 加强和完善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 都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本 文 原 载 Из
вес
тия вуз
ов《Строитль
ство》1999/ 8 Е .К .Зоот
ов, Архит
ектур
а
рус
скихпр
аво
славныххрамоввКита
е。

( 作者单位 : 耶夫戈尼・佐罗托夫   俄罗斯国立乌拉尔建筑与艺术学院


吕富珣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王世仁等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北京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3


2. 侯幼彬等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3. 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 .华中建筑 , 1988 , 3
4. 郑时龄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99
5. 老明信片・建筑篇 .上海画报出版社 , 1997

・ 11 0 ・
西学东渐下的浙江近代建筑

朱 光亚   陈   易

    提要 : 本文对近代浙江建筑进行了一些案例分析 , 认为在西学 东渐的影响 下 , 浙江 近代


建筑的发展具有更自由、更民间化的特色。
    关键词 : 浙江、近代、建筑、西学东渐

浙江虽然开埠很早 , 但没有形成规模的外国租界 ; 浙江一直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地


区 , 但国民政府也没有对浙江的城市建设进 行系 统的规 划和 大规 模的投 资。浙江 的近 代
建筑主要是由民间资本营建的 , 也少有专业 建筑 设计人 员的 参与。因 此浙 江近代 建筑 大
多规模不大 , 缺少专业的规矩束缚 , 而有更多民间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 虽然有些幼稚 , 却充
满生命力 , 反映了当时浙江不同社会思想和社会需求的碰撞。
浙江近代建筑的发展是在二个方面同时进行的 , 一方面西方建筑传入、一方面是传统
建筑的演化。

一   碰撞中交流

1900 年以前 , 是浙江近代建筑发展的 第一阶 段。1842 年英国 在宁 波派驻 领事 , 揭 开


了浙江近代建筑的序幕。以后 , 英国在温州设 领事 馆 , 日本 在杭州 设领 事馆 , 浙江 形成 了
杭州、宁波、温州为中心的开埠地区。在这一阶段 , 浙 江近 代建 筑中西 式建 筑和传 统建 筑
基本还是相对独立的系统。西式建筑的主要内 容是领 事馆、教 堂、海关 等等 , 主持 修建 这
些建筑的大多是海外来华的商人、探险家、传 教士等 人。其 中有的 是纯 粹的西 式建 筑 , 也
有中国传统建筑不知不觉的影响。前者以领事馆建筑为主 , 后者以教堂建筑为代表。
1894 年 , 英国首任驻温领事阿尔巴斯在温州市江心屿兴 建的英 国驻温领 事馆是浙 江
保存最完好的领事馆建筑。江心屿位于温州 市北郊 , 瓯 江支 流交 汇处。岛 上原有 一处 佛
教寺庙江心寺 , 小岛的山顶有唐代始建的寺 塔 , 与其他 几座 小岛上 的塔 遥相 呼应 , 既是 瓯
江上的风水塔 , 也标识瓯江的航道。英国领事馆在小岛南面 , 隔江面对温州城。现存领事
馆是一座三层砖木结构 建筑 , 中 间入 口 小厅 设主 楼梯 , 两边 各有 六间 房 间。建 筑为 外 廊
式 , 正面五开间 , 每间一、二层各起一个半 圆券。为 了突出 入口 , 明 间较 宽而向 外凸 出 , 处
理手法有所不同 , 一层是一个简化的帕拉蒂 奥母题 , 二 层把 一个开 间一 分为 二 , 用 二个 连
续券装饰。建筑装饰简洁 , 用材朴素 , 外墙为清水青砖墙 , 屋顶用白铁皮做成歇山顶 , 除栏
杆和二楼明间柱子用当地产的二种颜色花岗岩外 , 没有其他装饰 ( 图 1) 。
领事馆东面有二幢二层辅助用房 , 曾经作为巡捕房。这二幢建筑也是外廊式建筑 , 东
・ 11 3 ・
边一幢三开间 , 中间一间突出 , 外廊扩大为入口前厅 , 上部做成三角形门楣 ; 靠近领事馆的
一幢五开间 , 铁皮歇山顶 , 外廊的砖柱上挑砖 牛腿承 受砖 砌拱券 , 并用砖 砌出 券顶石。 这
二幢建筑的材料和作法都与领事馆相近。
领事馆建成不久就与当地社会发生冲突。领 事馆 后面 的唐塔 历经 千年 , 是当 地的 标
志之一 , 英国人入住领事馆后发现塔上聚集 了大量 鸟雀 , 鸟 粪之苦 令他 们不 堪忍受 , 于 是
要求当地政府拆除寺塔。此举引起当地社会的反 对 , 因为 塔在 中国社 会不 仅有观 赏的 价
值 , 而且拥有宗教和文化上的意义。英国人以引起外交争端相威胁 , 最后中英双方达成妥
协 , 清政府派人拆除了塔的外檐部分。塔的塔芯至今仍屹立在江心屿上 , 作为这百年历史
的见证。
鸦片战争后 , 教会的势力在中 国大 大地 扩张 了。1842 年 ( 道 光二 十二 年 ) , 法 国味 增
爵会传教士顾芳济来甬传教 , 1854 年建药行 街天主 堂 , 越 1 年坍 塌。1860 年 ( 咸丰 十年 )
重建药行街天主堂 , 名圣母升天堂。1872 年 ( 同治十一年 ) , 建江 北岸天主 堂 , 名圣母升 天
七苦堂 , 1876 年 ( 光绪二年 ) , 扩建后成为主教常驻堂。 1899 年 ( 光绪二十年 ) , 增建钟楼。
宁波江北天主教堂 , 位于宁波市江北案新江桥北堍“ 三江口”北岸 , 整个建筑群由主教
公署、本堂区、及若干偏屋组成。教堂的平面是典 型的 拉丁 十字式 , 入 口正 中是高 耸的 钟
楼 , 长轴尽端是半圆的圣室。外观受当时欧洲歌特复兴的影响 , 带有明显的歌特建筑的细
部 , 如入口门洞的多层 线脚、尖 券门 洞和 窗 洞、以及 层层 上收 带 有小 尖塔 的砖 柱等 等 ( 图
2) 。教堂的外立面采用清水青砖墙 , 尖券窗四周和窗上花饰用红砖装饰 , 并用三条横向红
砖带拉通。1899 年建的钟楼不用红砖 , 窗套等处用石料雕 刻柱式 装饰。值得 注意的是 教
堂同时还运用了中国的材料和形式 , 拉丁十字的短轴上覆盖的是中式的硬山屋顶 , 屋面用
筒瓦 ; 半圆圣室以中国的攒尖为结束 , 屋面材料 用的是 江南 民居中 常见 的小 青瓦 , 这使 教
堂又有某些中国建筑的特点。教堂的内部结构仍 然使 用木 柱和木 屋架 , 但 内部装 饰模 仿
歌特建筑 , 用木装修做出束柱和骨架券十字拱屋顶天花。
领事馆和教堂是中国近代建筑中最早出现的西方建筑类型。它们都是直接采用西方
的建筑形式 , 但二者又有所不同。领事馆建筑是外国政府在华兴建的 , 早期领事馆的工匠
可能直接来自西方侵华军队 , 从设计到施工到材料都由西方人完成 , 因而保持了西方建筑
的原汁原味。教堂虽然由外国传教士建造 , 某些教堂直接从国外带进图样 , 但主要工匠和
材料仍取自国内 , 虽然采用西方建筑形式 , 但某些局部仍可能表现出中国文化不自觉的流
露。浙江近代建筑文化的交融可能从这里迈开了第一步。
与此同时 , 由中国人建造的 , 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相关的大量建筑 , 住宅、商店、衙署、学
校仍然采用传统的结构和形式。然而 , 变化正如青萍之末的微风悄悄来临。鸦片战争后 ,
浙江的经济运作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 , 其农产 品的生 产不 仅仅 是为了 满足 原来自 给自 足
的中国社会 , 而是为了供给世界市场的需 要 , 其 中“丝”、
“ 茶”二项 为最大 宗。随着 商业 规
模的扩大 , 原有的店面式商业建筑不能满 足发展 需要 , 最 迟到 19 世 纪 70 年 代 , 杭 州的 商
业建筑中开始利用新的建筑材料扩大室内使 用空间 , 并 且影 响了 少数住 宅建 筑。这一 时
期的代表建筑是胡庆余堂和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是晚清杭州著名的富商 , 安徽绩溪县人 , 自幼在杭州钱庄当学徒。太平天国战
争期间 , 胡受左宗棠的重用 , 并帮助左开办福 建船局、上 海军 装局、经营 洋务 , 后来 与外 商
・ 11 4 ・
竞争生丝生意失败破产。胡庆余堂由胡雪岩建于 1878 , 胡庆 余堂的 平面和外 观沿袭了 杭
州传统的药店形式 , 不同的是为了扩大营业面积 , 胡庆余堂用当时国内还十分罕见的玻璃
把第一进院落的天井覆盖起来 , 形成一个中 庭。而玻 璃顶 棚的 结构仍 然是 模仿中 国木 构
屋顶的 , 采用横梁上立童柱的方法而没有用后来的“ 人”字屋架。从整体来说 , 胡庆余堂仍
然是采用传统方法建造的建筑 , 但它微小的变 化表现 了传 统建 筑为了 适应 新的使 用要 求
而产生的应变。
胡雪岩故居建于 1873 年 , 曾经是杭州著名的私家园林之一 , 被称为“ 芝园”, 当时值胡
雪岩生意的鼎盛时期 , 这幢建筑的用材考究、装饰精美在杭州首屈一指。胡雪岩故居占地
7000 多平方米 , 分为东西二部分 , 东部为 住宅 , 西 部是 园林 , 建筑 布局 体现 了 传统 的江 南
民居特色。建筑装饰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 响 , 有 大量 木雕、砖雕 装饰 , 使 用许多 有象 征
意义的图案 , 如马鞍“ 安”、鹿“禄”、蝙蝠“ 福”等等。建筑施工讲究 , 使用了大量“红木”“
、楠
木”等优质木材 , 花园中有一座完全用红木建造的“ 红木厅”, 各 个院子 的水 池间有 地下 水
管相通 , 使水面保持一致 , 厢房等处采用落地大玻璃很好地解决了采光问题。胡雪岩故居
和胡庆 余堂 是同一 时代 的作品 , 可以说 从建 筑上反 映了 洋务 派“ 中学 为体 , 西 学为用”的
观点。

二   近代化与西方化

1909 年 , 沪杭铁路的开通加速了浙 江工 商业 的发 展 , 传 统的 商业 建筑 形 式明 显地 西
方化。在这一阶段 , 浙江近代建筑异彩纷 呈 , 花样繁 多。各 种类型、各 种功 能的建 筑在 浙
江各地出现。这种风气并不局限于商业建筑 , 住宅、学 校、政府、医 院都 受到影 响 , 传统 风
格 , 折衷主义 , 复兴风格 , 仿中国式 , 各种建筑文化在浙江虽然说不上交汇、融合 , 但至少也
是相互影响。
清末民国初 , 杭州的商业建筑受到上海的西式建筑的影响 , 纷纷模仿。杭州中山中路
商业街的西式建筑大致分为二类 , 一类仅仅是在传统店面建 筑前加一 个西式 立面 ( 图 3 ) ,
在外观上喜欢采用巴洛克构件 , 山花、涡卷、柱式 , 希望 营造 热闹的 气氛 , 零 售商业 建筑 较
多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类完全采用西方的材料和 结构 形式 , 是 模仿得 较为 正规的 近代 建
筑 , 一般用于银行和大型商业建筑 , 如兴业银 行、泰康公 司等。 这二类 建筑 之间还 有很 多
中间层次介于二者之间 , 汪德和茶庄 , 方裕和南货店等等。中山中路的近代商业几乎全部
由中小民族资本经营 , 这些建筑规模都不大 , 形 式上虽 然模 仿西方 , 实 际上 仅仅反 映当 时
市民阶层的流行取向 , 使这种仿集更带有“ 波普”文化的特点。
胡庆余堂的空间处理方 法 影响 到这 时的 商业 建 筑。杭州 虽然 出 现 了大 量 的洋 式 店
面 , 建筑的高度也由原来的一二层增加到三 四层 , 但建 筑平 面仍然 围绕 着天 井空间 布置。
民国早期建造的汪德和茶庄可以看到这种影 响。从沿 街立 面看 , 汪德 和茶 庄是三 层略 带
巴洛克风格的西式建筑 , 内部实为砖木结 构 , 中式风 格。正 中是三 层高 中庭 , 四周 围以 跑
马廊 ( 图 4 ) 。玻璃顶棚以“ 人”字屋 架支 撑 , 但仍饰 以铸 铁的中 式团 花。建 筑 外立 面的 西
洋风格并没有影响它室内传统建筑的形式。
到了 20 世纪 20 十年代 , 杭州开始出现材 料、结构、形 式都 模仿西 方建 筑的近 代商 业
・ 11 5 ・
建筑 , 其中张允升百货商店保存较完整。张允升百货商店是一座三层砖混建筑 , 沿街三开
间 , 二、三楼出挑装饰繁复的阳台。建筑的一、二层 是商 店 , 三层是 店主 住宅 和鞋帽 作坊 ,
内部原有三层通高中庭 , 上覆玻璃天棚 , 中庭 四周 装饰以 木雕 西式拱 券。与 前二者 相比 ,
张允升的玻璃中庭更接近现代建筑的中庭概念。
在近代杭州较大的商业建筑中 , 不论建筑本身采用何种形式和结构 , 玻璃天棚的运用
成为一种共同的偏好。传统形式的胡庆余堂、用钢筋混凝土仿传统形式的叶仲德堂 , 外部
是西式、内部是传统结构的汪德和、方裕和 , 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式建筑张允升、泰康
公司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在早期可能仅仅是为了 利用 传统 建筑中 的天 井空间 , 而 后来 则
还应该受到西方建筑中庭的影响 , 在这二种因素共同的影响下 , 有玻璃天棚的中庭才成为
杭州近代商业建筑中最共同的要素 , 而相同的情况在宁波、温州则比较少见。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 , 西方的商品、西方的文化开始进入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城市
中主要的居住建筑虽然还在使用传统的材料、传统的结构、传统的方法 , 同时 , 代表着新的
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西式住宅建筑也渐渐流 行 , 新 与旧 的共 存和融 合在 住宅建 筑中 尤
为明显。
宁波镇海傅筱庵宅 , 建于民国早期 , 是宁波籍上海富商傅筱庵的私第。傅宅为一进三
合院落 , 正房和厢房都是二层 , 以山墙分隔 , 山墙为 常见 的“ 观音 兜”形式。 建筑用 的是 传
统的砖木结构 , 但在两厢作了西式门脸 , 厢房的 一层的 外檐 柱作成 连续 券式 , 采用 爱奥 尼
克柱头 ( 柱头与标准的爱奥尼克柱式已相去 甚远 ) , 二层 不起 券 , 单 用柱 式 , 栏杆高 度以 下
为柱座 , 柱子小巧纤细富于装饰 性 ( 图 5) 。建筑 的正 房仍用 中 国式 样的 木柱、雕花 牛腿、
石柱础 , 正、厢房之间只在二层有一道西式线脚全部贯通 , 由于所有的格扇、窗子仍按传统
作法 , 建筑仍可统一于传统的坡屋顶之下。
同时期的近代住宅还有绍兴麻山镇的鲍 家台门 , 更 加直 接和 纯粹模 仿西 方建筑。 台
门是当地对大户人家的称呼 , 而鲍家则是当 地惟 一采用 西式 建筑 的大户 人家。据 传鲍 氏
是盐商 , 在外埠宁绍商人 常常 被 看作 一体 , 所 以鲍 家 台门 也可 以看 作宁 波 近代 住宅 的 分
支。鲍家台门建于 20 世纪 20 年代 , 模仿意大利庄园建筑的形式 , 建筑的正面有三开间柱
廊 , 柱子挺拔 , 柱头的作法比起傅宅显得严谨 , 窗子 外装 饰弧 形、三 角形 线脚 , 三层 的山 花
带巴洛克风格 ( 图 6 ) 。在室内 , 木楼 梯仍 然采用 传统 的雕花 栏 杆 , 花园 中堆 叠 湖石 假山 ,
可见传统建筑的影响虽然从建筑的外观上消失了 , 但仍能存在于其他方面。

三   融合被中断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出现 了基 督教 新 教教 会自 立发 展的 趋 势。1865 年 , 新教 传


入杭州后 , 教徒不断增加。1890 年 , 在皮市巷建造 皮市堂 , 1903 年 教堂完工。 1921 年 , 教
徒人数又增加 , 众议再建新堂 , 1927 年新堂建成后 , 为了纪念 第一任 华人牧师 张澄济而 取
名“思澄堂”。
“思澄堂”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中国建筑形式与西方教会内容的融合。“思澄堂”是浙
江第一座从总体到细部都力图表现中国风格的基督教建筑。教堂的平面是典型的西方的
十字形平面 , 外观上却表现出明确的民族风格。入口两侧的一对塔楼被降低了 , 使教堂的
・ 11 6 ・
屋顶暴露出来 ( 图 7 ) , 短轴上的歇山顶与长轴上的硬山 屋顶相交 , 成 为建筑体 形的主要 表
现。虽然中式屋顶在宁波江北天主堂就有应用 , 但是 作为 一种 建筑造 型的 表现手 段加 以
运用还是第一次。为了减轻教堂垂直向上的趋势 , 使之表现中国建筑的水平线条 , 在双塔
和建筑的入口加了一道水平的腰檐 , 角部作出起翘 , 用筒瓦覆盖。建筑的入口不再采用券
洞透视门 , 而是出一个中式硬山抱厦 , 门窗的装 饰也不 再用 西方的 彩色 玻璃 , 取而 代之 以
中国的花格门窗。
风格与思澄堂相近的建筑还有逸云精舍。逸 云精 舍位 于平湖 秋月 孤山路 口 , 原是 实
业家唐宝泰的别墅 , 称唐庄 , 后一度作为浙大 校长蒋 梦麟 的住宅 , 现称明 鉴楼。逸 云精 舍
的平面呈“凸”字形 , 三层砖混结构 , 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小住宅 ( 图 8 ) 。建筑正 面三层模 仿
传统楼阁建筑 , 腰檐、屋顶用黄色琉璃筒瓦覆 盖。檐柱 模仿 西式科 林新 柱式 , 但由 于中 西
建筑檐口处理的不同 , 科林新柱头没有安放 在额枋 下 , 而是 放在檐 口装 饰挂 落下 , 丧失 了
柱头结构关系的逻辑性 , 仅仅成为表达主人 受西 方文化 影响 的符 号。建筑 的背面 受西 方
影响更大 , 两侧有科林新柱头支撑的弧形阳 台 , 门窗洞 口都 饰以白 色西 式窗 套 , 为 了使 中
式屋顶与建筑的衔接不太生硬 , 大的歇山顶前先作二个小四角攒尖顶作为过渡 , 这种以一
组屋顶代替单个大屋 顶的 手法 与前 述丰 乐 桥思 澄堂 屋顶 的处 理 有所 类似。“思 澄堂”和
“逸云精舍”所表现的民族形式也不同于后来在 国民政 府建 筑中大 行其 道的“民 族风格”,
它没有以一个大屋顶去统领全局 , 而是强调各 种体 块屋顶 的穿 插交 接 , 所 以也 没有“民 族
风格”的堂皇和一本正经。它是民间的、活跃的 , 受到的是浙江传统民居文化的影响。
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 20 世纪 20 年代 还只 是处于 萌芽 状态 , 但这 种萌 芽
并没有发展起来 , 30 年代世界性 的经济 危机 对浙江 的民 族资 本产 生了 沉重 的 打击 , 建 筑
的规模和数量明显变小、减少了 , 随后爆发的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各项
事业全面的停顿和倒退。

* 本文由陈易执笔。

( 作者单位 : 东南大学建筑系 )

参考 文 献

1. 葛绥成编 .浙江分省地志 .中华书局 , 1939


2. 熊月之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3. 鲍杰 , 包鹤年 , 孙善根编 .论近代宁波帮 .宁波出版社
4. 民国时期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5. 元明清名城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6. 许孟光编 .宁波揽胜 .宁波出版社
7. 费正清 , 刘广京编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 费正清 , 费维恺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 浙江省文化局文物处、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宁波文化局文物处、温 州文化局文 物处提供之 有关
资料。

・ 11 7 ・
汉 口 的 日 本 租 界

李 江

    提要 : 现有的租界研究较少涉 及到日 租界的 建设情 况。 本文以 汉口 日租 界为个 例 , 主


要通过分析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的 档案资 料 , 详细 地解 明了 汉口 日租 界原订 租界 和租 界
扩张地各自的经营开发建设过程以及 日租界 的城 市空 间结 构特 征 , 并与 其他外 国租 界的 形
成相比较发现 ,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迫于种种客观条 件 , 在租 界开发过 程中没 有照搬 先
行的其他国家的模式 , 而是根据日本和当地的实际情况 , 创造了一 种领事馆 和日本 国内的 民
营公司共同投资开发的独特的方法。
    关键词 : 租界、土地开发、城市结构

在近代中国 , 日租界数量最多。按 设立 时 间 , 先后 有杭 州 ( 1896 年 9 月 ) 、苏州 ( 1897


年 3 月 ) 、汉口 ( 1898 年 7 月 ) 、天 津 ( 1898 年 8 月 ) 、沙 市 ( 1898 年 8 月 ) 、福 州 ( 1899 年
4 月 ) 、厦门 ( 1899 年 10 月 ) 、重庆 (1901 年 9 月 ) 等 8 个城 市设 有日 本 租界。 其中 以天 津
和汉口日租界最繁荣 , 而在沙市、福州和厦门 , 由于没有日本人前来租地建屋 , 日租界实际
上没有开发。
在现有的近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史研究中 , 有 关日租 界建 设的 研究很 少。这也 许相 比
英、法各国租界 , 日租界开辟较迟、大多位 置偏僻、建 设不 太发达、高楼大 厦较 少有关。 可
是 , 如果只是研究发达的英法租界并不能完整了解租界建设的全过程。实际上 , 作为后起
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 , 其在租界的开发经营 上 , 虽借鉴 西方 老牌帝 国主 义的 经验 , 又由 于
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 , 使其不能生搬硬套。即使是西方各国 , 它们的租界开发经营过程也
不相同。所以 , 对一个典型的日租界 ( 本文选择汉口日租界 ) 作一详细的研究 , 并把它和其
他国家 , 特别是起步早、资本雄厚的英租界作比 较 , 对 我们 了解 租界建 设的 全貌是 很有 必
要的。
笔者通过对汉口日租界的实地调查 , 并将 现状和 20 世纪 30 年代 的汉 口日租 界地 图
相比较 , 发现日租界的街区和道路构成没有大的改变 , 但当时的建筑物所剩无几。其主要
原因是由于 1944 年 12 月美 军 的大 规 模 报复 性 轰 炸 , 当 时 的 汉 口德 日 租 界 一 片火 海 。
可是 , 有关日租界的早期开发建设资料 ( 日本外务省、汉口日本总领事馆、汉口日本居留民
团、民营不动产公司、建设公司、设计事务所之间的往来书信档案等 ) 却较完整地保存在日
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里。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这些 档案 资料 , 解 明日租 界的 行政组 织的 构
成、土地制度 , 租界经营政策、租界的建设开发过程 , 以及空间结构的特点。并与在汉口的

① 武汉 地方志 编纂委 员会 .武 汉市 志・大 事记 .武 汉大学 出版社 , 武汉 , 1990 .143 页

・ 12 2 ・
其他外国租界相比较 , 阐述其形成的原因。

一   汉口日租界的形成及概况

日本和清政府于 1895 年 4 月签订了《马关条 约》, 又于 1896 年 10 月 签订 了《通商 口


岸日本租界专条》。根据这些条约 , 1898 年 7 月日 本驻 上海 总领 事小 田切 万 寿赴 汉口 选
择租界用地。当时 , 英、俄、法、德等国租界已经顺次在离汉口市镇较近的地方沿长江一字
铺开 , 日本租界只能选择紧靠德租界 , 远离汉口市中心的荒凉之地 ( 图 1 ) 。
在同月签订的《汉口日本专管租界条约》里 , 划 定汉 口德 租界以 下 , 沿江 下行 100 丈 ,
东起江口 , 西至铁路地界 , 为汉口 日本 原订 租界 区 域 , 面积 247 .5 亩 , 每年 缴纳 地 丁 , 漕
米银 50 两。条约还注明 , 鉴于日租界“界址过 于狭 窄 , 将来 客户盈 满 , 可向 丹水池 以下 扩
充”。这样 , 条约还为以后租界扩张留下了伏笔。
1902 年 , 热心租界经营的山崎桂在就任汉口领事后 , 一面积 极推进租 界的建 设 , 一 面
要求扩大租界。经过 5 年的交涉 , 时任汉口领事的水野幸吉和江汉关监督于 1907 年 2 月
签订了《推广汉口租界条款》, 将日租界沿江下移 150 丈 , 新增面积 375 .25 亩 , 是为日租界
扩张地。
在 1911 年 10 月武昌起义之后 , 日本政府以租界和日本侨民的安全为借口 , 向汉口派
遣了 500 名士兵。为此 , 日 本政 府在 日本 租界 以 外的 西北 地区 , 在 没 有 中国 方 面的 许 可
下 , 私自购买土地 , 并建设了大规模的兵营 , 是为日租界飞地 ( 图 2) 。

二   原订租界的经营和土地整理

一般来说 , 租界范围确定以后 , 各国领事馆 最重要 的工 作就是 着手 经营 和开发 租界 ,


日租界也不例外。
1898 年底 , 日本驻汉口领事馆第一任领事濑川浅之进上 任伊始 立刻向日 本外务省 提
出了一个租界开发计划案 , 预 算为 75 万 日元 。 可是 由于 日 租界 远离 市中 心 , 经 营前 景
不乐观 , 加上甲午战争以后 , 日本政府以俄国为 假想敌 进行 战争准 备 , 紧缩 了其他 财政 支
出。这样 , 日租界就没有向英租界那样 , 由政府将 租界 土地 悉数购 进统 一建设 , 而 任凭 各
国商民自由向中国地主购买土地。据 1900 年的调查 , 当时租界的土地大部分归日籍华人
叶子衡 , 中资燮昌火柴厂 , 日资三菱公司和法资 立兴洋 行所 有 , 日本政 府连 建设领 事馆 的
用地也没有。

① 在本 文中 “
, 原订租 界”是指 最初 根据条 约设立 的租 界。“租界 扩张 地”是指“原 订租界”设 立 以后 , 外国 政 府通
过某种 手段 获得的 土地 , 并 得到中 方的 认可。 一般所 说的 租界就 是由“原 订租界”和“ 租界扩 张地”组 成。除 租界 外 , 外
国人还 非法 占有一 些没有 被中 方承认 的土 地 , 本文称 之为“准 租界地”。“ 飞地”即 为其中 的一种 , 是指孤 悬于华 界 之中
而被外 国人 占据的 地方 , 多 被用于 兵营 , 墓 地和跑 马场 等。
② 植田 捷雄 .关于 在中 国的外 国租 界的研 究 .严松 堂 , 东京 , 345 页
③ 汉口 领事濑 川浅之 进 .约翰 ・施 美德利 关于汉 口日 本人 居 留地 设 计 的报 告 书 .1900 , 11 .日 本外 交 史 料 馆 藏 ,
3-12-2-32-6

・ 12 3 ・
可是 , 日本政府的这一消极政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当地的汉口日领馆担心 , 如果
放任租界的开发 , 则将来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 , 对于确保领事馆等公共建设用地和国家对
租界的经营管理都极为 不利。另 外 , 和 繁华 的英 法租 界 相比 , 荒 凉的 日 租界 景 观也 有 损
“大日本帝国”的脸面。实际上 , 天津等其他的日本租界也和汉口一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 , 日本政府修改了《居留地特 别会 计法》, 除增 加租 界开发 费用 外 , 还
决定在各领事馆内设立租界开发 机构“专 管居 留地经 营事 务所”。 1900 年 1 月 “
, 汉口 专
管居留地经营事务所”正式成立。事务所有所长 ( 汉口领事馆领事兼任 )1 名 , 工程师1 名 ,
技术员 5 名 , 秘书 3 名 , 开发资本 150 万日元。
随后 , 为了解租界内的土地所有情况 , 制定日本原订租界的土地整理计划“
, 汉口专管
居留地经营事务所”立即着手进行了日租界的土地测量和制作日租界的详细地籍图。
1900 年 1 月 26 日 , 由当时驻上海 总领 事 小田 切万 寿的 介绍 , 汉口 租界 的测 量 , 制 图
和设计等工作委托给了上海的建筑事务所美昌洋行 ( Sm edley .J .& Co ) 。美 昌洋行是 澳
大利亚人施美德利 ( John Smedley ) 于 1894 年 创 立 , 1898 年 其 子 小施 美 德 利 ( John .D .
Smed ley) 加入 , 主要业务是 土地 测量、制图 , 以 及土 木、建 筑设 计。施 美 德利 在 来中 国 之
前曾经受雇于日本政府 , 在神户、横滨的外国人居留地建设中大显身手。还在东京帝国大
学任过教。1894 年受汉口英国领 事馆委 托 , 对汉 口英 租界 进 行了 测绘 , 并 制 作了 汉口 租
界第一幅详细地图 。日租界 的测 量、制图 工 作于 1900 年 11 月完 成。其 后 由于 设计 费
等问题 , 美昌洋行与汉口日本领事馆发生冲突 , 关系破裂。
1903 年 , 汉口领事馆为避免自身的经营风险 , 把汉口 原订 租界的 建设 和经营 一并 委
托给了东京的民营建设公司大仓土木组 ( 现在的大成建设 ) 。为了便于领事馆的管理和防
止大仓土木组拖延 , 投机租界建设 , 领事馆在《关于清 国汉 口日 本专管 居留 地经营 的命 令
书》中对大仓土木组做了种种限制 , 主要有三 点。第一 , 在 施工 前必须 买下 所有个 人的 土
地和房屋。第二 , 工事完成之后 , 除领事馆等政府机关 1500 坪的用地以外 , 大仓土木组必
须买下政府的其他所有地。第三 , 完成土地 整理后 5 年 以内 , 除天 灾 , 事变 等不可 抗拒 的
客观条件以外 , 必须建设好符合日本租界体面的建筑。
大仓土木组汉口支店在领事馆的支持下 , 从 1903 年底开始一块一块地购买租界的私
有土地。可是到了 1906 年 , 时 任汉 口总 领事 的 水野 幸吉 却主 张租 界 应 由领 事 馆直 接 经
营 , 在外务省的同意下 , 汉口领事馆又将大仓 土木组 的土 地原价 购买 下来。实 际上 , 即 使
在经营工事完成之后 , 汉口领事馆也没有按协议将平整好的政府所有地卖给大仓土木组 ,
而是直接卖给了各国商人 , 并允许商人们 自行 建设房 屋。可 以认为 到了 1906 年 , 领事 馆
已经看到了日租界的将来以及租界经营的可行 性 , 于 是将 租界 经营权 从大 仓土木 组手 中
收回。
原订租界经营工事的经营主体是“汉口大 日本帝 国汉 口租 界经营 事务 所”, 汉 口总 领

① 令第 百十号 ・日本 专管 居留地 经营 事务所 官制 .日 本外交 史料 馆藏 , 3-12-2-32-6


② 汉口 领事濑 川浅之 进 .关于 居留 地经营 设计的 报告 .1901 , 1 .日 本外交 史料 馆藏 , 3-12-2-32-6
③ 有关 约翰・ 施美德 利的 生平 , 请 参照 拙 文 : 开 埠 初期 的 汉 口 租界 .中 国 近代 建 筑 研 究 与 保 护 .清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 北京 , 126~ 134 页
④ 外务 大臣小 村寿太 郎 .关于 在清 国汉口 日本专 管居 留地经 营的 命令 .1903 , 9 .日本 外交史 料馆 藏 , 3-12-2-32-6

・ 12 4 ・
事水野幸吉兼任所长。由汉口租界经营事务所工程师原田真介和内务省名古屋支店负责
设计、监督 , 大仓土木 组 负 责施 工 。 经 营工 事 从 1906 年 5 月 开 始 历 时 三年 于 1909 年
5 月完成 , 其中包括修筑护 岸堤 坝 , 抬高 低 洼的 土地 及修 筑道 路 等 。1909 年 6 月 1 日 ,
在日本原订租界 2 号地 , 新日本总领事馆预定的建筑用地上举行了租界的落成典礼。
在随后的土地所有调查中 , 除原有私有 地 ( 1 号地属 三菱 公司 , 3 、4、6、9、12 、17 、19 号
地属叶子衡 , 5 号、16 号的一部属 立兴洋 行 , 13 号属 燮昌 火柴厂 ) , 及 2 号 领 事馆 用地 ( 由
日租界大地主叶子衡无偿提供给日本政府 ) 之外 , 领事馆的所有地全部被卖出 ( 图 3 ) 。

三   租界扩张地的经营和土地整理

在建设原订租界的同时 , 租界 扩张 地的 开发 也在 有 计划 地进 行。1907 年 2 月 , 根 据
《推广汉口租界条款》划定了日本租界扩张 地范 围。日本 领事馆 在 1909 年 6 月举 行了 原
订租界竣工式后 , 紧接着 8 月汉口领事馆将租 界扩张 地的 建设 和经营 委托 给了东 京建 物
株式会社 。东京建物株式会社 也 是一 家民 营房 地产 公 司 , 有 1902 年到 1908 年 天津 日
租界第一期工程经营的经验。从 1909 年开始 , 东京建物株式会社首先按计划一点点购买
扩张地的私有土地。由于扩张地过于偏僻 , 所以东京建物株式会社没有立即着手开发。
另一方面 , 日本外务省于 1907 年 8 月公布了《居留 民团法》。同 年 9 月 , 汉口 的日 本
居民按该法组成了地方自治组织“汉口居 留民团”。在 外务省 编制 的《关于 租界的 行政 组
织和土地制度》中规定了作为自治体的“ 汉口居留民团”的八项职能。具体有 , 道路沟渠等
土木工程的建设 , 小学校、幼儿园等教育事业 的经营 , 租 界的 卫生防 疫 , 自来 水供应 , 电 力
供应 , 公园和娱乐场 的经 营 , 公 会堂 和 射 击 场 的维 持 , 以 及 日本 人 墓 地 和 火葬 场 的 经 营
等 。但是 , 汉口租界扩张地的开发却直接由领事馆和东京建物株式会社掌握。
汉口居留民团对东京建物 株 式会 社垄 断 , 拖 延租 界扩 张地 的 开发 , 租界 扩 张地 确 定
11 年多 , 尚未进行建设深为不满。在 1918 年 12 月 提交 给 汉口 领事 馆的《关 于扩 张居 留
地开发经营的一点希望》中 , 除了对居留民团在租界扩张地中“没有尺寸土地而痛感困难 ,
希望能以原价购买 500 方土地作为居留民团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以外 , 还针对东京建物株
式会社提出了“为防止土地投机 , 在平整土地 2 年之内 , 必须建设房屋和必要的地上设施”
的要求。
可是 , 东京建物株式会社不单纯是民营企 业 , 背后 有政 府的支 持 , 对汉 口居留 民团 并
不买账。在 1919 年 5 月给汉口居留民团的回信中对“ 垄断开发”“
, 土地投机”的指责进行
了反击。“当社拥有汉口扩张居留地土地 , 乃奉帝 国政 府之 命令 , 为建 设华 中我居 留民 根
据地 , 根据与外务省的协议而购买 , 与个人或法 人组织 为一 己私利 购买 土地 , 其目 的性 质

① 工事 委托契 约书 .日 本外交 史料 馆藏 , 3-12-2-32-6


② 汉口 领事高 桥吉太 郎 .关于 经营 工事完 成的报 告 .1909 , 5 .日本 外交史 料馆 藏 , 3-12-2-32-6
③ 汉口 领事高 桥吉太 郎 .居留 地经 营工事 竣工式 报告 书 .1909 , 6 .日本外 交史 料馆藏 , 3-12-2-32-6
④ 东京 建物株 式会社 .给外务 省的 回信 .1909 , 8 .日本 外交史 料馆 藏 , 3-12-2-32-6
⑤ 外务 省条约 局第二 课 .关于 租界 的行政 组织和 土地 制度 .外务 省条 约局 , 东 京 , 1930
⑥ 汉口 居留民 团 .关于 扩张居 留地 开发经 营的一 点希 望 .1918 , 12 .日 本外交 史料 馆藏 , 8-5-4-1-4-1

・ 12 5 ・
完全不同。本来 , 像开拓海外居留地这样的事业全得依靠国家之力完成 , 需要大量的资金
自不待说 , 还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作为居留地行政机关的居留民团 , 本应对居留地建设
给予保护和方便 , 对居留地内的土地课税应按实际情况采取公正的办法 , ……”。
租界扩张地的开发经营 , 一直掌握在汉口 领事馆 直属 的专 管居留 地经 营事务 所和 东
京建物株式会社手里。1919 年 12 月 , 外 务省 派遣朝 鲜 总督 府土 木工 程师 松 下荣 来汉 口
设计和监督工程的实施。1920 年 4 月 , 汉口专管居留地经营 事务所 正式委托 东京建物 株
式会社平整政府所有地 , 并规定政府所有地以外的扩张地土地 , 一并进行平整。同年 4 月
30 日着手施工 , 1921 年 3 月 31 日竣工。随 后又在 扩张 地全域 进行 道路、下 水道的 建设 ,
同年的 12 月 23 日竣工。1922 年 3 月 , 外务省命令东京建物 株式会 社收买下 政府在租 界
扩张地的全部所有地 ( 图 4 ) , 在经济上给了“施工完成 5 年 后开始 , 分 10 年付 款”的优遇 ,
同时附加了“公司必须努力加快地面房屋建设和完成讲究的市区建设”等条件。

四   日本租界的建筑和空间结构

在 1909 年 5 月原订租界土地整理工作完成后 , 时任汉口总领事的高桥吉太郎在给外


务大臣小村寿太郎的信中 , 以建筑工事的旺盛 , 租界外国人往来的增加和租界中国人往来
的增加为题 , 报告了日本原订租界的建设高 潮和日渐 兴旺的 景象 。实际 上 , 当 时租界 内
最重要的工程 , 新的汉口日本总领事馆的设计工作已在进行 , 设计委托给了在汉口的日本
建筑师福井房一。
福井房一 (1869—1937 年 ) 生于日本南部的福冈县 , 1888 年 9 月进入以培养初等技术
人员为目的的东京工手学校 ( 现在的 工学 院大 学 ) 学习 , 1 年 半后 毕 业于 造家 学科。 1891
年 10 月赴美留学 , 后在纽 约乔 治・ 波士 特 设计 事务 所从 事制 图 , 设 计 工作 , 前后 10 年。
归国后在帝国海军总部建设部门任建筑师。1906 年年底 , 福 井来中 国旅游时 从上海沿 长
江逆流上到汉口 , 受到两地日本领事的接待 , 并邀请他来华工作。福井回日本后即辞去军
职 , 随后来到上海和平野勇造一起开办了一 家设 计事务 所。但 是两人 的合 作关系 只维 持
了 3 个月。1908 年年初 , 福井离开上海 , 只身来到汉口创 业 , 是日租 界建设初 期在汉口 的
惟一的日本建筑师。
新建的汉口日本总领事馆馆舍由领事馆办公 楼和 领事 公馆组 成 , 两栋 建筑之 间有 走
廊相联 ( 图 5 ) 。由大仓土木组施工 , 总造价 96 000 两银子。
领事馆办公楼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 房。平面 采用 非对称 轴线 布局 , 轴线 的左 边
部分由日租界巡捕房专用 , 一层的前半部分是巡捕房办公楼 , 后半部分是监牢。二层是巡
捕房职员的宿舍。轴线的右边部分由领事馆专用 , 一层是办公室 , 二层作领事馆事务官的
宿舍。这是当时日本国内常见的办公楼布局 ( 图 6 ) 。

① 东京 建物株 式会社 .给汉口 居留 民团的 回信 .1919 , 5 .日本 外交 史料馆 藏 , 8-5-4-1-4-1


② 外务省 .关于卖出汉口帝国专 管居留地扩张区域内 政府所有地的命令 .1922 , 3 .日本外交史料馆 藏 , 8-5-4-1-4-1
③ 汉口 总领事 高桥吉 太郎 .给 外务 大臣小 村寿太 郎的 信 .1909 , 9 .日本外 交史 料馆藏 , 3-12-2-32-6
④ 有关福 井房 一的履 历 , 主要 参照 : 福井 房一 .福 井 房一 履 历 书 .1909 .日 本 外 交史 料 馆 藏 , 8-4-8-21 ; 福 井 房 一 .
对南中 国建 筑的感 想 .建筑 世界 .1926 : 10 .建筑世 界社 , 东 京

・ 12 6 ・
领事公馆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豪宅 , 可与 欧美列 强的 领事 公馆相 匹敌。地 下层 除
娱乐室外 , 主要是仓库 , 酒库 , 马车房 , 佣人室等后勤设施。一层是总领事的工作和社交场
所 , 正中是大厅 , 左边是接 待室 , 右边 是书 房和 饭厅。 二层 全部 作 为总 领事 家 的宿 舍 ( 图
7) 。立面采用当时日本流行的“辰野式”风格 , 即为了加强建筑物的气势 , 在安女王样式的
基础上附加上塔楼或者穹顶 ( 图 8 ) 。
福井房一于 1911 年 9 月 离汉 回国。 在汉 口的 4 年 半的 时 间 里 , 除 日本 总 领事 馆 以
外 , 还设计了汉口日本人俱乐部 , 汉口日本人小 学校和 湖北 省咨议 局等 公共 建筑 , 以及 一
批日资公司的厂房和仓库。福井房一是早期日本 在华 的重 要建筑 师 , 上海 也有其 重要 作
品 , 例如上海日本人俱乐部 , 三菱合资公司上海支店等。
到 1930 年 , 租界里已经没有空余的土地 , 从功 能上 来看 可分为 三个 区。一个 是紧 靠
德租界 , 面临长江的地区 , 即河街 ( 现在的沿江大道 ) , 中街 ( 现在的胜利街 ) 以及山崎街 ( 现
在的山海关路 ) 南段 地区。在 这个 地 区集 中了 日本 总领 事 馆、汉口 日本 海 军陆 战队 司 令
部、大正会堂 ( 居留民团总部 ) 、日本人俱乐部、日本 邮电 局、日本人 小学 校、三菱公 司的 办
公楼和职员住宅等政府、地方 组织 和大企 业的 设施 , 即行 政 , 办公 地区 ( 图 9 ) 。在 这个 地
区的下游沿岸 , 是租界的工业地区 , 有比利时投 资的瑞 兴制 蛋工厂 , 中 英合 资的祥 泰家 具
厂 , 中资燮昌火柴厂 , 还有日本、美国的炼油 厂等。在 中街 ( 现在的 胜利 街 ) 、大 和街 ( 现 在
的胜利街 ) 以西的地区 , 散在着汉口日报社 , 三好馆等日资中小企业 , 还有日本净土宗的本
愿寺等。但主要是住宅 , 有独栋的小洋房、也有近代公寓 , 最多的则是里弄住宅 ( 图 10 ) 。
虽然日本领事馆和日本商民通过种种努力开发租界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 但从 30 年代
的汉口租界全体的空间结构来看 , 日租界自 始至 终没有 能摆 脱其 偏僻附 属的 地位。英 租
界的外滩和中街是汉口的金融、贸易地区 , 高楼林立 , 各国的大银行、大公司多设于此。法
租界紧靠京汉铁路终点大智门车站 , 是交通枢纽之地 , 每日有大量换乘旅客进出。附近建
有大量的里弄住宅 , 许多旅馆、餐馆、烟馆、妓院、赌场等混设其中 , 是汉口租界的最热闹的
低级娱乐场所。法租界的沿江地区 , 俄租界和德租界是租界的高级住宅区 , 其间设有高级
百货店、各国的俱乐部等。日租界远离商业中心 , 日资大银行 , 大企业也多设于他国租界。
日租界最多的是密集的里弄住宅和工厂 , 成为租界郊外的中低级住宅区和工业区。

五 结   语

本来 , 按照先行的英租 界开 发模 式 , 即由 领 事馆 用国 家经 费将 租 界 内的 土 地一 次 买
下 , 然后进行土地整理、建设道路 , 再出卖给 商民 , 即能 有计 划快速 的开 发租 界 , 又 能为 租
界积累一笔发展基金 , 思路清晰、简单易行 。然而 这种开发 模式有 其先决条 件。即租 界
开发国财政要比较宽裕 , 具有能一次买下租 界土 地的预 算。更 重要的 是租 界所在 地段 应
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实际上在汉口的外国租界里 , 除了英租 界得天 独厚 , 法、德、俄、日 等国 租界都 不具 备

① 有关 英租界 的开发 模式 , 请 参照 拙文 : 开埠 初期 的汉口 租 界 .中 国近 代 建筑 研 究 与 保护 .清 华大 学 出 版 社 , 北


京 , 126 ~134 页

・ 12 7 ・
这二个条件 , 所以均没有采用英租界模式。尤 其是 日租界 , 由于地 段最 为偏僻 , 加 上日 本
政府财政困难 , 汉口日租界的开发比起其他外国租界更显困难重重。
日本政府为改善租界形象 , 建设前途未卜的租界 , 则强迫本国的民营建设公司对租界
进行开发 ( 由于这些公司在日本国内接有大量政府工程 , 对租界开发上不敢违背政府的命
令 ) , 把经营风险强加给民营企业。同时为保持领 事馆 在租 界开发 的主 导地位 , 并 为防 止
民营企业拖延工程 , 日本政府采用了种种措施 , 可谓费尽心机。
天津日租界也用了同样的方法。而在根本没有经营可能的苏州、杭州和重庆日租界 ,
日本政府则强迫清政府买下租界全部土地 , 然后再由清政府租借给日本商民。其后 , 由于
根本没有日本人前来租地建屋 , 日租界的土地则变成了清政府的官地 , 成为一笔收不回来
的呆账。

( 作者单位 : 日本学术振兴会 )

① 费成 康 .中国租 界史 .上 海社会 科学 出版社 , 上 海 , 1991 .95 ~96 页

・ 12 8 ・
陈嘉庚与厦门大学近代建筑

吴 小 钦

    提要 : 回顾陈嘉庚创建厦门大学的背景及过程 , 重 点介绍厦大 三大嘉庚楼 群 , 从其 平面


布局、立面设计、空间处理、材料选用等角度出发 , 对 其历史、科学、艺 术价值 进行剖 析。旨 在
唤起人们对类似于嘉庚建筑的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 : 陈嘉庚、嘉庚建筑楼群

陈嘉庚 , 又名“ 甲庚”, 字“科次”。于 1874 年 ( 清同治十三年 )10 月 20 日 , 诞生于福 建


泉州同安县仁德里集美社 ( 今为福建厦门市集美镇 ) 之颍川世泽堂。
凭着“精、勤、慎”, 陈嘉庚在新加 坡商场 上脱 颖 而出 , 20 世纪 20 年 代 , 跻 身于 东南 亚
华侨实业巨子之列。其实业鼎盛时期 , 资产达 1200 万元 , 公司雇佣职工达 3 万余名 , 分行
80 余间 , 代理商百余家 , 分布于世界五大洲四五十个地区。
陈嘉庚倾产办学 , 可称中国历史第一人。 著名教 育家 黄炎 培先生 评价 道 “
: 发 了财 的
人 , 而肯全拿出来的 , 只有陈先生。

尽管他少年所受教育较少 , 但其一生办学 达 67 年 之久 , 在 国内外 创办 和资助 过的 学
校多达百所以上 ( 包括资助福建省内的 28 个 县市 的 73 所中 小学 ) 。其 用在 办学的 费用 ,
接黄金在当时国际市场的价格来计算 , 大约相当于一亿美元。陈嘉庚花费大半生精力 , 绝
大部分钱财用于教育 , 之所以如此 , 乃因为他奉行“ 教育为 立国 之本 , 兴学 乃国 民天 职”之
宗旨 ; 也因为其感到文化教育对个人影响之关键。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单独地创办与维持一所私人大学长达 16 年之久的华侨。

一   矢志办大学

陈嘉庚一向深感当时中国贫困落后 , 各种专门人才奇缺。他说道 “
: 专制之积弊未除 ,
共和之建 设未备 , 地方 之 实 业 未 兴 , 此 四 者 欲 望 其 各 臻 完 善 , 非 有 高 等 专 门 知 识 , 不 足
以躐 等而达 。”尤其是 福建 地处 边海 , 地 瘠民 贫 , 没 有 高等 学 校 , 青 年人 出 国 深 造 费用 太
大 , 靠政 府在 省内 办学校 又没 有指望 。“长 此 以往 , 吾 闽 岂 有 自由 幸 福 之 日 耶 ? 且门 户
洞开 , 强 邻环 伺 , 存 亡 续 绝 , 迫 于 眉 睫 , 吾 人 若 复 袖 手 旁 观 , 放 弃 责 任 , 后 患 奚 堪 设 想 ?
鄙人 久客南 洋 , 志 怀祖国 , 希图 报效 , 已 非一 日 , 不 揣 冒昧 , 拟 倡 办 大学 校 并 附 设 高等 师
范于 厦门 。”

① 陈嘉 庚 .筹办 福 建厦 门 大学 校 附受 高 等师 范 通告

・ 13 7 ・
1919 年 5 月底 , 陈嘉庚自新加坡启程回国。他先到广州 参观美 国教会设 立的岭南 大
学的校舍建筑 , 并 调 查 该 校 历 年 经 费 开 支 情 况 和 设 立 大 学 应 该 注 意 的 事 项 , 而 后 回 到
集美。
7 月 13 日下午 , 陈嘉庚邀请厦门 绅士 及商学 各界 知名 人 士在 浮屿 陈氏 宗祠 开 会 , 商
谈创办厦门大学事宜 , 并发布《筹办福建厦门大学校附设高等师范通告》。会上 , 陈嘉庚发
表演说“
: 今日国势危如累卵 , 所赖以维持者 , 惟 此方 兴之教 育与 未死之 良心 耳。
”指 出“ 救
亡图存 , 匹夫有责”“
, 今日不进 , 尚有来日 , 及身不达 , 尚有子孙。”
“ 夫大学之人才比如主要
之发动机 , 专门以下暨中小学 , 则其附属品也。今 欲求 附属 品之发 达 , 非赖 有完全 之发 动
机不可。

他在会上当众宣布了创办厦门大学之计划 , 且表 示“财 由我辛 苦得 来 , 亦当由 我慷 慨
捐出”, 当场 认捐 开 办费 银 洋 100 万 元 , 开 校以 后 认捐 常 年 经费 12 年 , 每 年 25 万 元 , 共
300 万元 ( 当时他的所有资产 仅 400 万元 ) 。他 呼吁海 内外 热 心之 士 , 共同 支 持办 好厦 门
大学。
会上 , 陈嘉庚选择了厦港演武场为校址。

二   选址演武场

陈嘉 庚选择 演武 场作为 厦门 大学 的校址 是鉴 于他坚 信“教 育事业 原无 止境 , 以 吾闽


及南 洋华侨 人民 之众 , 将 来 发 展 无 量 , 百 年 树人 基 业 伟 大 , 更 不 待 言 , 故 校 界 划 定 须 费
远虑 。”
他经过反复多处勘察 , 发现占地约二百余 亩的 演武场 “
, 下 系沙 质 , 雨季不 湿 , 平坦 坚
实 , 细草如毡”, 是建造校园的理想场所。虽然 演武 场西边 迫近 乡村 , 南 又临海 , 这 两方 面
已无扩展可能 , 但“ 北虽高山若开辟车路 , 建师生住宅 , 可作许多层级由下而上 , 清爽美观。
至于东向方面 , 虽多阜陵起伏 , 然地势不高 , 全面 可以 建筑 , 颇为 适宜。 计西自 许家 村 , 东
至胡里山炮台 , 北至五老山 , 南至海边 , 统计 面积约 二千 余亩 , 大都 为不 毛之 公共山 地 , 概
当归入厦大校界。
”对厦门大学的校园蓝图和远景规模 , 陈嘉庚早已成竹在胸 , 他高瞻远瞩
地说“
: 面积数千亩校园 , 可容 纳 自全 国各 省和 东南 亚 各地 的学 生数 万人 , 而操 场越 大 越
好 , 本校或本省开运动会时 , 可容纳十数万观众。

陈嘉庚还考虑到厦门大学 傍 依在 千年 古刹 南普 陀 寺一 侧 , 南 普陀 环 境清 幽 , 风 景 宜
人 , 远离尘嚣 , 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而临近的厦门港“
, 港阔水深 , 数万吨巨轮出入便利 ,
是我国沿海各省之冠。将来闽省铁路通达 , 矿产农工各业兴盛 , 厦门必发展为更繁荣之商
埠 , 为闽赣两省惟一出口。又如造船厂修船厂及大小船坞 , 亦当林立不亚于沿海他省。凡
川走南洋欧美及本国东北 洋 轮船 , 出 入厦 门者 概当 由 厦大 门前 经过 , 至 于 山海 风景 之 秀
美 , 更毋庸多赘。”
因此 , 他认为选择演武场作为厦门大学 的校 址是再 理想 不过 的地方 了。陈嘉 庚先 生
在办学上的深谋远虑、目光远大由此可见一斑。
到了陈嘉庚要创办厦门大学 , 并选择演武 场为 校址 , 向 省府申 请批 拨土地 时 , 演武 场
遂声价十倍。李厚基开口要陈嘉庚购买公债 4 万 元 ( 其时 福建 省尚 未发行 公债 ) , 才能 给
・ 13 8 ・
予地照。陈嘉庚只好在厦门大学建筑费项下拨出 2 万元买公债 , 才获得李厚基的许可 , 颁
发一张地照。虽然陈嘉庚实现了在演武场建筑厦门大学校舍的愿望 , 但信札往来 , 浪费了
六个月的时间 , 才得着手施工。

三   嘉庚建筑楼群

1920 年 6 月 , 陈 嘉庚 通过北 京 政府 教 育 部 组 织 了 一 个 厦 门 大 学 建 校 筹备 委 员 会 ,
委员 包括时 任北 京大学 校长 、著名教 育家 蔡元 培 , 南 京高 级 师 范 学 校教 务 主 任 郭 秉文 ,
集美 学校校 长叶 渊以及 著名 专家 、学 者余 日 章、胡 敦 复、黄 炎 培 以 及汪 精 卫 、邓 萃 英、黄
孟圭 等人。 同年 10 月 , 陈 嘉庚 亲自到 上海 邀 集上 述 知 名 人 士开 会 , 筹 划 办 学事 宜 。会
上 , 大家 推举 原任 北京高 等师 范学院 ( 北京 师范 大 学 前身 ) 代 理 院 长的 邓 萃 英 为 厦门 大
学校 长。

1. 群贤楼群

1921 年 4 月 6 日 , 厦门 大 学假 集 美学 校 的 即温 楼、明 良 楼 为临 时 校 舍 , 举 行 开 学 仪
式 , 邓 萃英 任校 长。邓 来厦 时 , 美 国建 筑商 茂旦 洋 行的 建筑 师墨 菲 ( H enry .K .Mu tphy ,
1877 —1954 ) 随行。墨菲带来了茂旦洋行设计的演武场群贤楼群 ( 囊萤、同安、群贤、集美、
映雪 ) 的设计图纸及厦门大学校园详细规划图、建筑工程造价估算表等。
在墨菲设计的总平面图上 , 楼群建筑设计 分别 像隶书、篆书大 字形 的排列 , 每 三座 楼
房又作品字形状。陈嘉庚则不赞成品字形校舍 , 认为这样设计必然会多占演武场地面 , 妨
碍日后运动场的设置 , 因而把图中品字形改为一字形。中座面向南太武高峰 , 背倚五老峰
中峰 , 沿着南普陀观音阁 , 正好成一条直线 , 楼前场地宽阔 , 是辟为运动场和师生课余休憩
的理想园地。由于美茂旦洋行的工程造价估算过 高 , 陈嘉 庚不 同意把 校园 建筑工 程交 给
茂旦洋行承包 , 而且不赞同采用进口的昂贵 建筑材 料 , 主张 就地取 材 , 采用 闽南一 带盛 产
的既坚固又美观的花岗岩 , 并表示要自行设计 , 自行购料 , 自行雇工施工。
1921 年 5 月 9 日 , 陈嘉庚邀请厦门 大学 校长 邓萃 英以 及 全体 师生 员工 到演 武 场 , 为
第一群校舍建筑举行隆重的奠基 典礼 , 拉 开了厦 门大 学校 舍建 筑的 序幕。 5 月 9 日是 国
耻纪念日 , 在 1915 年的这一 天 , 袁世 凯 承认 日本 侵略 者提 出 的旨 在鲸 吞我 国 的《二 十 一
条》, 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 为救亡图存 , 这一 天被定 为国 耻日。陈 嘉庚 选择这 一天 , 为 厦
门大学校舍奠基 , 目的就在于告诫全体师生勿亡国耻 , 奋发图强。
为了赶在 1922 年春天学生能搬进新校舍 , 陈 嘉庚 不论 烈日当 空还 是北风 怒吼 , 每 天
都亲自到演武场监督施工。到了 1922 年正月中旬 , 首座校舍楼完工 , 遂在开学前 , 把大学
从集美迁入演武场校舍 , 并命名为“ 映雪楼”。“ 映雪”二字 , 乃出自《古友录》卷四“孙康 , 晋
京兆人 , 性敏好学 , 家贫无油 , 于冬月尝映雪读书。”而取名。
5 月间 , 紧靠映雪楼的第二座校舍又告完工 , 命名为“集美楼”。
7 月 , 正中的一座主楼又告完工 , 有人建议命名为“嘉 庚楼”, 被陈嘉庚 拒绝 , 又有人 建
议命名为“敬贤楼”, ( 敬贤乃陈嘉庚胞弟之 名 ) , 亦被 拒绝 , 后被 他改 为“ 群贤 楼”。“ 群贤”
二字得自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 序》名 句 “
: 群贤毕 至 , 少长 咸集”, 意即祈 望贤 人
・ 13 9 ・
群策群力共同来办好厦门大学 ( 图 1 ) 。
群贤楼完工后 , 紧接着其西边的教学楼又完工。命名为“ 同安楼”, 而最西端的一座教
学楼 , 也在年底完工 , 命名为“囊萤楼”。囊萤楼的得名 , 也是颇有讲究的。“ 囊萤”二字 , 出
自《晋书・车胤传》:“ 胤博学多通 , 家贫不常 得油 , 夏月 则练 囊盛数 十萤 火以 照书 , 以夜 继
日焉。
”囊萤与映雪二楼名相 显益 彰 , 均 借以 勉励 学生 珍 惜今 日良 好光 阴 , 发 奋 攻读 之 意
(图 2)。
这五座楼的楼名 , 映雪楼是陈嘉庚亲笔题写的 , 囊萤楼是由陈敬贤所书。群贤楼则由
陈嘉庚请林文庆 题写 , 都刻成 石匾嵌 砌在 楼上。 但“集 美”、
“ 同 安”二 座楼 名 , 都 因未 及
时题写刻石 , 至今尚无楼匾。
群贤楼群中 , 以占地面积最大 , 建筑高度最高 的群 贤楼 居中 , 同安 楼及 集美楼 分别 在
其西边和东边紧邻 , 最西边及最东边两座分别为囊莹楼与映雪楼。
群贤楼平面呈“⊥”形 , 其功能组成主要为办公楼及会议室 ( 现为厦大校部机关办公所
2
在地 ) , 单面外廊式布局。总建筑面积 2593m , 总层 数为 3 层 , 层高 4 .2m , 廊 净宽 3 .5m。
入口门厅的两边各设一部双跑楼梯 , 底层皆为小开间大进深办公室 , 二层中部设一大会议
室 , 余为办公 , 三层亦为一大会议室。
群贤楼的立面造型处理得相当有特色 , 在大力提倡建筑需注重地域性 , 体现地方性的
今天 , 群贤楼无疑是一个值得借鉴与弘扬的范例。
群贤楼立面左右严谨对称 , 顶部为三重的飞檐起翘的绿色琉璃瓦屋顶 , 屋脊曲线流动
柔和 , 饱满且富有张力 , 具有一种飞动之美 , 非常符合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美的特征。
群贤楼屋顶的曲脊飞檐 , 有着闽南古民居 的深 刻遗痕 , 而其艳 丽鲜 活的色 彩 , 花岗 岩
外墙 , 清水砖砌拱券 , 又处处体现着闽南古建筑的风韵。其正立面采用西方柱式与拱券的
构图模式 , 一层外廊采用砖砌拱券相连 , 二层外 廊则在 每一 柱间采 用多 立克 券柱 , 柱式 上
下收分 , 比例谨严 , 尺度宜人。中部 入口门 厅立 面 , 则有 4 根高 达二 层 (8 .6 米 ) 的 多立 克
式券柱 , 每根大柱由 8 块花岗岩拼接而成 , 柱间精雕细琢的三个大圆拱门上配以田字形的
白色石窗 , 典雅大方。

2. 上弦楼群

作为厦门大学三大近代嘉庚建筑楼群的代表 作之 一 , 上弦 楼群虽 然其 建造时 间较 群


贤楼群为晚 , 经历过的沧桑历史也不比群贤楼来得深刻 , 但却因着与著名的半月上弦场相
拥及其大手笔的宏伟巨铸 , 而一举成为厦门大学的新标志 ( 图 3) 。
在上弦楼群的五座建筑 ( 成义楼、南安楼、建南大 会堂、南 光楼、成 智楼 ) 中 , 最 为夺 目
的 , 当然是居中的建南大会堂了。建南大会堂 , 是每一个在厦门大学求学与生活的人们永
远不会遗忘与不可回避的地方 , 这不仅仅是 因着其 大会 堂之 功用 , 建筑 之最 高 , 更 重要 的

① 林文 庆时任 厦门大 学校 长 , 原校 长邓萃 英已于 1921 年 7 月辞 职。


② 根据《诗 经》中的记 载 , 周宣 王的 建筑已 经像一 只野 鸡伸翅 在飞 了 , 这说明 中国 的建筑 很早 就趋 向 于飞 动 之美
了。《文选》中王文 考所作 的《鲁灵 光殿 赋》也告诉 我们 , 鲁 灵光殿 内 , 有着 许许多 多的 飞腾的 动物 的形象 。作者 这 样描
写道 “
: 图画 天地 , 品类 群生 , 杂 物奇怪 , 山神海 灵 , 写载 其状 , 托之 丹青 , 千 变万化 , 事各胶 形 , 随色 像类 , 曲得 其情 。

・ 14 0 ・
还在于其散发出的艺术与精神之魅力。这种深厚 的情 感积 淀 , 是让每 个来 过的人 都无 法
忘怀的。
建南大会堂作为上弦楼群的主要建筑 , 是楼 群整体 风格 特征 的最大 体现。其 总建 筑
面积为 5578m2 , 总层数 4 层 , 总高 25m , 观 众厅 平 面尺 寸为 48 m× 48m。连 楼座 计 算 , 整
个大会堂总共可容纳 5000 多 观 众。大 会堂 的三 层 , 现 设有 陈 嘉庚 纪 念馆。 大 会堂 正 立
面 , 如其他嘉庚建筑一样 , 也是严格的左右对称。
主入口门厅 , 有四根精雕 细琢 的 爱奥 尼式 的圆 形花 岗 岩石 柱 , 柱 高 8 m , 上 下收 分 渐
变 , 柱身有凿痕 , 柱础高 1m , 线条层次丰富多变 , 空间感极强。四根比例和谐的西式石柱 ,
无论从哪个视角看 , 都极为威武壮观 , 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 ( 图 4 ) 。
门厅外墙柱间 , 有五个图案别致的白色花岗岩玫瑰石窗。窗洞有圆形与八角形两种 ,
圆形窗洞的窗套图案又有菱形与方形的变化。除 入口 门厅 外墙外 , 其 余配 房皆开 设长 方
形石窗。窗洞较为修长 , 窗饰线条极尽丰满雕 琢之 能事 , 充 分展现 了闽 南石雕、砖 雕艺 术
的精华。

3. 芙蓉楼群

芙蓉楼群的建造几乎是与上弦楼群同时进行 的 , 由芙 蓉第 一至第 四及 人类学 博物 馆


组成 , 共同围绕着厦门大学校园内美丽动人的芙蓉湖而倚角相连 , 互相呼应成群。“芙蓉”
二字是因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系福建南 安县 芙蓉 镇 ( 现为 南安市 梅山 镇 ) 人 , 而
得名。古时又有“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之语 , 用之 命名 学生宿 舍楼 , 喻 指学生 要不 被
世俗功利动机所惑 , 安心读好诗书之意 , 十分地妥切与恰当。
芙蓉楼群五座楼宇 , 平面布局大致相同 , 风格十分接近。其中最大的一座当数正面面
对芙蓉湖畔的“芙蓉第一”楼了。“芙蓉第一”从 建造完 毕之 日起 , 一直 是厦 门大学 化学 化
工学院学生宿舍所在地。从这座建筑里 , 走出 来许许 多多 在中 国乃至 世界 化学界 上声 名
远扬、学术上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中老一辈的有卢嘉锡、蔡启瑞、田昭武、张乾二、
万惠霖等一批院士 , 也有林祖赓、田中群、郑 兰荪、王小 如等 等一大 批的 中青 年著名 教授、
专家。一幢并不算大的建筑里 , 竟然有这么一 大批在 中国 化学 界上举 足轻 重的大 师学 者
在此生活与求学 , 不能不说是蔚为奇观 了。这在 中国各 高校 里也 是少见 的。而这 么一 大
批的大师学者 , 又培养了诸如像魏可镁院士 这样的一大批大师学者。
“芙蓉第一”总建筑面积 6045m2 , 总层数 3 层 , 总高 15 m , ( 其中首层层高 3 .9m , 二、三
层层高 3 .3 m ) 。平 面 呈“ 一”字 形 , 总 长 度 120m , 宽 度 12m。 每 层 有 32 个 开 间 ( 面 宽
3 .6m , 进深 6 .3m ) , 外廊 净宽 2 .5m。中 间设两部 单跑楼梯 直达二 层 , 两端各设 一部双 跑
梯。这种布局 , 使得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 通风与 采光。长 廊的 使用 , 能 遮风挡 雨 , 又减 少
日晒 , 与闽南的温热气候十分相适应。

( 作者单位 : 厦门市建筑设计院 )

① 卢嘉 锡弟子 , 福 州大 学校长 , 1999 年获 国家 杰出贡 献科学 家奖 。

・ 14 1 ・
参考 文 献

1. 杨庆南编著 .世界华侨华人历史纵横谈 .厦门大学出版社 , 1994 , 5


2. 陈延庭 .抗战 前 厦 门 大 学 建 筑 史 .厦 门 市 政 协 文 史 资 料 委 员 会 编 .厦 门 文 史 资 料 , 第 19 辑 .
1992 , 8
3. 刘正英 , 黄顺通 .厦门大学与陈嘉庚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94 , 9
4.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1 , 6
5. 梅青 .嘉庚建筑与嘉庚风格 .建筑学报 , 1997 : 4

・ 14 2 ・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石构教堂———石室

吴 庆 洲

    提要 : 本文论述了广州石室的建 筑形制 及其文 化内涵 , 分析 了石室 的构图 特点 和装 饰


艺术特色 , 以及该西式建筑中的中国文化色彩。
    关键词 : 建筑形制、文化内涵、构图特点、装饰艺术

广州市越秀区一德东路 , 有一座纯花岗石建造的哥特式教堂 , 正立面两边的两座尖塔


高耸入云 , 十分引人注目。它就是天主教圣心堂。由于它纯由花岗石砌筑而成 , 故广州百
姓称之为“石室”, 即石构之房屋。
教堂东西宽 32 .85 米 , 南北长 77 .17 米 , 底层建 筑面积 约 2 200 平 方米 ( 图 1 ) 。南 面
正立面两侧有一对八角形的尖塔 , 高达 55 .56 米。
正立面分为三层 , 底层开三个尖拱形的门 ; 二层当中为一个石雕镂空的直径约六米的
圆形玫瑰窗 ; 三层为钟塔 , 东塔顶楼装有 4 具从 法国运 来的 大铜钟 , 可 发出 高低不 同的 钟
声 , 西塔则装机械时钟。有螺旋式石梯通一、二、三层。大圆玫瑰窗上方为三角山墙 , 山墙
之尖刻花瓶花束 , 上立十字架 ( 图 2) 。
石室的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形 , 但两翼突出 很少 , 这 是法 国教堂 常见 的平面 形制 , 与 英
国等国教堂平面的两翼突出很长有显著区别。石室基址原为清两广总督行署。咸丰七年
(1857 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的军舰炮击 , 夷为 平地。法 国政府依 据不平等 的
《天津条约》, 借口清政府在教禁期间没收过 天主教 在广 州的 教堂 , 威胁 清廷 赔偿损 失 , 并
在此建立教堂。
该教堂由法国天主教普行劝善会兴建 , 由法国建筑师按照法国哥特式教堂样式设计。
曾做有木模型。
该教堂于清同治二 年 ( 1863 年 ) 奠基 , 奠 基时 曾 分别 从 耶路 撒 冷及 罗 马 运来 泥 土 各
1 千克置于基下 , 表达此教创立于 东方之 耶路 撒冷 , 而 兴起 于 西方 之罗 马之 意 , 现 教堂 正
面东侧墙角下有“Jerusalem 1863”, 西侧墙角下有“Rome 1863”刻字 , 正记录了这一事情。
教堂在施工时碰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 花了 数年才 修起 几尺 高的墙 壁。后来 聘请 了
一位有施工经验的广东揭西人蔡孝为总管工 , 教堂才顺利完成。石料采自九龙 , 石工多来
自五华 , 加工分件 , 以船运到广州打磨、装配、砌筑 , 灰浆用 中国传 统的桐油 糯米石 灰浆 。
教堂至光绪十四年 (1888 年 ) 建成 , 历时 25 年 , 耗费 40 万金法郎。
以往关于石室的文章多 认 为它 由法 国建 筑师 仿 巴黎 圣母 院设 计 而 得。巴 黎圣 母 院

① 邓其 生 , 李佩芳 .论 广州 石室的 建筑 艺术形 象 .新建 筑 , 1988 , 1 .65 ~ 69

・ 14 5 ・
(1163—1250 年 ) 为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早期代表作 , 其西立 面两边虽 有钟楼 , 却没 有尖塔。
(图 3)
中晚期的法国哥特式教堂则有此尖塔。在法 国中 晚期 的哥特 式教 堂中 , 以法 国查 特
里斯主教堂的西立面和平面与石 室有 相似之 处 ( 图 4 ) , 而 法国 鲁昂圣 旺修 道 院教 堂则 与
石室有更多相似之处 ( 图 5 ) 。巴黎圣母院不仅西立面两边 钟楼无 尖塔 , 与石室不 同 , 而 且
平面上两横翼突出更短 , 两端为半圆形 , 与石室平面差异较大。法国鲁昂圣旺修道院教堂
两立面与石室的正立面十分相似 : 首层三座 门 , 门上方 各有 三角向 上的 尖饰 ; 二层 中央 为
大圆玫瑰窗 ; 三层两边为钟楼 , 上有八角形尖 塔。平面 上 , 鲁昂 圣旺修 道院 教堂西 端后 堂
呈多角形 , 与石室相似 ; 两翼突出长短与石室大体相当。虽说目前尚不能认定石室是以法
国鲁昂圣旺修道院教堂为 蓝 本而 设计 的 , 但却 可以 肯 定 , 石室 不是 以巴 黎 圣母 院为 式 设
计的。
石室的中殿内净高 27 米 , 相当于 9 层的 房屋高 度。石 室虽然 雄伟 高大 , 但在 西方 的
哥特式教堂中 , 比石室 更高 大得 多的 教堂 比 比皆 是。查特 里 斯主 教 堂 , 中 殿净 高 37 米。
兰斯主教堂 (1211—1290 年建 ) 中殿净高 38 .1 米。亚眠大教堂 ( 1220— 1288 年建 ) 中殿净
高 43 米。波未 主 教 堂 ( 1247—1568 年 建 ) 中 殿 净 空 高 度 达 48 米。 德 国 的 科 隆 主 教 堂
(1248—19 世纪建 ) 中殿高 48 米。
在钟塔的高度上 , 石室的 55 .56 米 已令人 吃惊 , 比 羊城 原 最高 的花 塔 ( 57 .6 米 ) 略 低
2 米。
西方哥特式教堂钟塔在高度上有更惊人 的纪 录。兰斯 主教堂 钟塔 高 101 米 , 查特 里
斯主教堂钟塔高 107 米 , 斯 特拉 斯堡 主 教堂 钟塔 高 142 米 , 乌 尔姆 主 教 堂钟 塔 高度 达 到
161 米。教堂的长度也很惊人 , 巴黎 圣母 院的 为 127 米 , 兰斯 主教 堂的 为 138 .5 米 , 查 特
里斯主教堂的为 130 .2 米。意大利米兰主教堂 (1386—1485 年 建 ) 规模巨 大 , 内部总长 约
150 米 , 宽 59 米 , 高达 45 米。
虽然有许多西方的哥特式教堂在平面尺度和 立面 高度 上都超 过了 石室 , 但石 室却 有
其独特的价值。石室是在 19 世纪下半叶由法 国建 筑师设 计 , 而由 中国 人为总 管工 , 由 中
国工匠建造完成的。当时 , 西方建筑传入中国 不久 , 中 国工 匠对西 方式 样并不 熟悉 , 其 施
工难度可想而知。西方的教堂建造时间普遍很长 , 巴 黎圣 母院 建了 87 年 , 兰斯主 教堂 建
了 79 年 , 亚眠大教堂建了 68 年 , 查特里斯主教 堂建了 5 个 世纪 , 鲁昂 圣旺 修道院 教堂 建
了 197 年 , 德国科隆主教堂建了前后 7 个世纪才完工 , 而广州的石室只建了 25 年就完成 ,
建造时间之短 , 足令世人刮目相看。
虽然建造时间短 , 但施工质量很高。在教 堂正立 面和 侧立 面的山 墙上 都有一 个直 径
约 6 米的圆形玫瑰窗。其花心为一小“十”字 形花朵 , 由 花心 向外放 射出 12 片花瓣 , 花 瓣
顶尖各有一个小圆 , 圆内各有一个“ 十”字 形花朵。这“ 十”字形 花朵又 把原 一片花 瓣分 为
二片 , 则原花放射出的 12 片花瓣变为 24 片 花瓣 , 外 连 12 个小 圆。另 外 , 12 片大 花瓣 与
外接圆之间 , 又有 12 个小圆分别与之相切 , 每个小圆内又各有一个“ 十”字形花朵。这样 ,

① Ban ist er Flet ch e r . A H ist ory of Ar ch it ect ur e . T h e E igh tee n t h E di tion , pp .601 ~609
② 陈志 华 .外国建 筑史 .中 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 1979 .80~ 81

・ 14 6 ・
花心与 24 片花瓣、24 个小圆就 组成 了玫瑰 窗的 图案 , 构图 十分 巧妙、美观。 这精 致无 比
的玫瑰窗棂都由中国石匠雕琢而成 , 而且拼合得天衣无缝 , 工艺水平之高令人赞叹。
正立面分为 3 层。底层是雕饰精致的 3 个门 , 门上为双圆心尖拱 , 拱外饰以三角山墙
式装饰。中央大门石框之外每边各雕 7 根线脚圆柱 , 以“ 八”字放射状向外排列 , 在与门上
框齐平的高度上各以一混合柱式之柱头为结束 , 门两边对应的两柱上各起一尖顶拱肋 , 共
有 7 层向外放射的拱肋 , 门框外的 7 对柱线和 门上方 的 7 层尖 拱肋于 是组 成了哥 特式 建
筑极有特色的透视门。拱肋之上 , 以三角山墙山尖为饰 , 在山尖与拱肋之间为一大三小共
4 个圆形盲窗 , 大的圆窗为玫瑰窗形 , 中间有一个圆形花心 , 花心内 为“ 十”字形花 朵 , 花 心
外有 8 片花瓣 , 花瓣外又有 8 个小圆。其余 3 个小 圆盲 窗均 以“ 十”字形 花朵 为饰。门 框
上拱肋之下 , 则以下部 2 个尖三心花瓣拱、上部 1 个大圆、两侧下部各 1 小圆为饰 , 大圆为
六瓣玫瑰形 , 各嵌以五色玻璃。两侧门较小 , 门框外只用 3 对线脚柱子和 3 个尖顶拱肋组
成透视门。门框上拱肋下的装饰也略有不同 , 中为 1 个大圆 , 圆内为六瓣玫瑰形花瓣以及
6 个小圆。大圆外边下两侧为各 1 个三叶花饰 , 上边和 两侧各有 1 个三 角饰 , 均嵌以彩 色
玻璃。拱肋上 方冠 以三角 山墙 饰 , 拱肋 与山尖 间饰 以 1 大 3 小 4 个圆 形盲 窗 , 大 者内 为
“十”字形花朵 , 小者内为三叶花饰。正侧门上山尖上方均饰以“ 十”字宗教符号。
在门框上方的水平高度上 , 正立面上的 4 根柱子均雕出一条突出的底座线脚 , 在上面
雕出一个双柱小亭 , 柱子为塔斯干式 , 离开柱面 , 两柱上方为 1 个圆形三心花瓣拱 , 上为三
角山墙“十”字架顶。亭子的底座与透视门的柱头、门框连为 1 条整座建筑的水平饰带。
在二层的下方至二层的 窗台 线 , 正、侧 立面 上雕 出 了一 条 宽宽 的 水平 饰 带。在 柱 子
上 , 该饰带仍为 1 小亭 , 无柱子 , 内为 1 尖三 心花瓣 拱盲 窗 , 上为一 个三 角山 墙 , 山 花上 饰
以 1 个小圆。水平饰带的墙面部分 , 则以多对塔斯干壁柱为母题 , 柱子上方为尖式三叶嵌
接拱。
二层的正中为直径近 10 米的大圆玫瑰 窗。两侧 各有 1 个 尖顶 拱窗。窗 框内 用 3 根
柱子 , 上承两个尖式三叶嵌接拱 , 两拱的上方与窗拱之间为 1 个大圆、2 个小圆 , 大圆内 饰
以“十”字形花朵。
三层为正立面两边的钟楼 , 也以柱子、尖顶拱 为母 题连 成水平 饰带 , 柱 子上相 应位 置
也建二柱尖三心花瓣拱小亭 , 亭顶成为尖塔式。中央大圆玫瑰窗之上为中殿的屋架 , 前面
则为三角山墙 , 下方为 1 条连以两边的尖式 三叶 嵌接拱 饰带。 三角山 墙的 正中为 一个 百
叶圆窗 , 既有装饰作用 , 又有通风功用。
三层西塔的东、西、南三面窗户上方都有 1 个圆形罗马字钟面 , 东塔为铜钟塔 , 窗户上
相应地方为 1 大圆 , 圆内为六瓣玫瑰形 饰。三层 窗户上 方各 有三 角山尖 饰。三层 的上 部
四角柱子上各立 1 小亭子 , 亭子顶为尖 顶。在三 层之上 为两 座八 角形尖 塔。尖塔 为八 角
形尖锥体 , 空心 , 用铁件连接石块构成。
石室的正立面由 1 条水平线 ( 一层 ) 、
1 条水平带 ( 二层 ) 相 连 , 显得坚固、稳定 , 三层 两
边为水平带 , 中间为三角山墙 , 使整个建筑二层 以下既 稳定 又生动 , 三 角山 墙标明 了中 间
的重要性 , 大圆玫瑰窗以其艺术魅力成为人们视觉关注的焦点。建立在坚固、稳定的基础
上的三层的钟楼尖塔 , 以及上边的许多小塔尖 , 使人感觉一种向天空、向上苍引导的力量 ,
它反映着信徒对上帝、对天堂的追求和向 往。向上 , 追求崇 高 , 向往 天国 , 向 往上帝 之光 ,
・ 14 7 ・
这正是哥特式建筑的艺术魅力所在。
石室的内部除束柱、拱肋之外 , 并无繁复的雕饰。但是 , 向上高耸交叉的拱肋 , 高大的
空间 , 彩色玻璃上射入的五彩缤纷的光线 , 加上庄严的圣歌 , 会使人产生一种神秘的感觉 ,
使信徒们产生一种神圣的、崇高的情感 , 引导他们的灵魂向上帝、向天国飞翔。应该说 , 石
室在建筑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 博大精深。任何外 来文化 进入 中国 , 都会 受到 中国 文化的 影响。
佛教如此 , 伊斯兰教如此 , 基督教也不会例外。石室虽由法国建筑师设计 , 因在中国兴建 ,
也不得不在某些方面顺从中国国情。其中最明显的一点 , 是主正面由朝西改为朝南 , 这是
顺从中国传统和习俗的一种改动。究竟是法国建 筑师 同意 这样做 , 还 是总 管工蔡 孝坚 持
朝南为正 , 均不得而知。两 种文 化 在碰 撞中 融合 , 融合 的结 果必 然使 原 来的 文 化有 所 改
变。石室也是如此 , 外形是法国哥特式 , 朝向成了中国式的了。
石室的另一个改变 , 是建筑的陡坡屋顶 , 欧洲 采用 木桁 架 , 中国匠 师没 有照搬 欧洲 的
做法 , 而采用了自己得心应手的 抬梁 式木构 架 , 解决 了屋 顶结构 问题 。 1935 年维 修时 ,
把屋顶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另一个重要改变是 , 西方圣坛一般置于后堂 , 在“十”字交叉处至圣坛间两边设唱诗班
席位 , 石室却在二楼前部设唱诗班席位 , 可供百多人伴唱圣歌。圣坛则移至“十”字交叉的
靠后堂之地。二楼与大堂仅以栏杆相隔 , 视线通达 , 音响甚佳。这应是成功的改变。
还有 , 石室不是用水泥 , 而是用中国传统的桐油糯米石灰浆砌筑的。该灰浆砌筑物既
防水又坚固而有韧性 , 历久而强度不减。这是又一重要变化。
最后一 点 , 是 室 外 排水 的 兽头 , 没按 西 洋 做成 怪 物的 形 状 , 而 是 做成 中 国传 统 的 石
狮状。
石室教堂范围原占地 60 多亩 , 附有中、小学 , 医院 , 育 婴堂 , 神 学院 , 以 及门前 两列 以
花岗石为骑楼柱的店铺。现附属建筑尚有教堂东面的颐铎园和主教府。由于抗日战争时
期日本飞机的轰炸 , 以及 1949 年国民党军队 的轰炸 , 教 堂玻 璃几 乎全部 震毁。后 墙的 玫
瑰窗原是镶嵌着圣心教堂的耶稣圣心像的 , 像 的两旁 尖拱 窗同 样以彩 色玻 璃镶嵌 耶稣 十
二圣徒像。教堂东西两边的高侧尖拱窗全部是彩色玻璃窗 , 内容为 14 幅圣经故事和圣人
行善图 。可惜现均无 存。“文 革”时 堂内 的 祭 台、祭 具、圣 像、神 功亭 及 椅 子 又 被焚 毁。
1979 年起相继修复。现石室为省、市天主教爱国会所在。
中国现存的哥特式教堂中 , 以石室及上 海徐 家汇天 主教 堂规 模最大。 上海徐 家汇 天
主教堂建于 1904— 1910 年 , 建筑师是 W .M .Dow dall。它也 是法 国哥特 式教 堂。建筑 平
面为拉丁十字形。建筑总长 79 米 , 宽 28 米 , 两 翼 最宽 处 44 米。 外墙 为 清水 红 砖 砌筑。
正立面两座钟楼高 50 余米 , 塔尖屋面为青石 板覆盖 。石 室长 77 .17 米 , 宽 30 .12 米 , 两
翼最宽处 32 .85 米 。从以上数字来 看 , 石 室面 积约 略 与上 海徐 家汇 天主 教 堂相 同或 略

① 邓其 生 , 李佩芳 .论 广州 石室的 建筑 艺术形 象 .新建 筑 , 1988 , 1 .65 ~ 69 页


② 邓其 生 , 李佩芳 .论 广州 石室的 建筑 艺术形 象 .新建 筑 , 1988 , 1 .65 ~ 69 页
③ 广州 市文物 志 .岭南 美术出 版社 , 1990 .196 ~197 页
④ 伍江 编著 .上海 百年 建筑史 ( 1840— 1949 ) .同济 大学出 版社 , 1997 .87 页
⑤ 测绘 图和数 字由广 州城 建西院 汤国 华副教 授提 供

・ 14 8 ・
大。从两建筑的外观和立面看 , 上海徐家汇教堂高与立面宽之比较小 , 石室较大。石室立
面宽 30 .12 米 , 大 于徐 家 汇 天 主 教 堂 之 28 米 , 上 海 徐 家 汇 教 堂 因 无 精 确 测 量 数 字 , 称
“50 多米”, 应低于石室高度。因此 , 石室 应为 中 国最 大的 哥特 式教 堂。因 上 海徐 家汇 天
主教堂为砖石混用的结构 , 石室纯用石构 , 因此 , 石室 为中 国最 大的哥 特式 石构教 堂应 是
当之无愧的。
石室 ( 圣心大教堂 ) 于 1996 年 11 月 20 日 由国务 院公 布为 第四批 全国 重点文 物保 护
单位。

( 作者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 )

・ 14 9 ・
20 世纪初美国教会在华创办的苏州东吴大学

程 丽莲   高   雷

    提要 : 简介解放前 , 1901 年由美国教会在苏州创办的东吴大学的历史背景、学院的 前继


后续、办学的机构特色和校园的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关键词 : 书院、大学堂、基督教、哥特式

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不少起源于鸦片战争后由外国传教士主办的教会大学。它们既
带来了一些新的教育内容 , 同时也留下了一 些欧 美式样 的教 学建 筑。东吴 大学是 美国 监
理公会于 1901 年在苏州创办的 , 其西洋古典式建筑至今仍保留完好继续使用。这是一部
用砖石叙述西方列强通过传教士在华创办高等学校的历史书。

创建的前继后续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 , 曾是江南政治、经 济、文化 中心。 为我国 东南 一大都 会。明 清


时期是国家重要纳税之地 , 约占全国的 8 % 。上海兴起后 , 素 有富甲 天下的苏 州仍是一 个
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光绪廿一 年 ( 1895 年 ) 根据中 日不 平 等马 关条 约 , 苏 州被 辟为 通
商口岸。光绪 廿 二 年 ( 1896 年 ) 在 苏 州 建 立 海 关 , 历 任 税 务 司 均 为 洋 人。 光 绪 廿 三 年
(1897 年 ) 在苏州城南古运河 边的 青暘地 开辟 为日 本暨西 方各 国的 公 共租 界。帝 国主 义
在苏州设洋行。办工厂掠夺原料、倾销洋货 , 在政治经济上实行控制。同时在文化思想上
亦开始建教堂传教、兴办学校。同治十年 ( 1871 年 ) 美国监理 公会在 苏州十全 街设立存 养
书院 , 主办人为华人曹子实。光绪 五年 ( 1879 年 ) 迁至 天赐 庄 并改 为博 习书 院 , 培 训在 华
的传教士。光绪七年 (1881 年 ) 美国监理公会传教士林乐 知先生 在上海创 设中西 书院 , 光
绪二十一年 ( 1895 年 ) 在 苏 州 宫 巷 创 办 又 一 所 中 西 书 院。此 为 东 吴 大 学 的 前 身。 光 绪
二十七年 (1901 年 ) 3 月 12 日在苏州天赐庄将 博习书 院与 苏州 中西书 院合 并成立 东吴 大
学堂。昔官府限令当地业户将大学堂所需之 地三个 月卖 出 , 校舍 次第兴 建。初起 规模 较
小只有中学班 , 学生不足百人。由美籍传教 士林 乐知博 士任 董事 长。并由 美监理 公会 国
外宣传部核准 , 田纳西州政府立案。学堂的管理与经费均由美国教会控制。
光绪卅一年 (1905 年 ) 由 留 学 预备 班 增设 文、理 本 科 班。始 收 大 学生 , 授 大 学课 程。
宣统一年 (1909 年 ) 设神学科。宣统三年 (1911 年 ) 上海中西书院并入苏州 , 全校分文、理、
神三科。始名东吴大学。附属的院校还有苏州 东吴 附小、苏州 东吴 一中、上 海东吴 二中、
浙江吴兴东吴三中、无锡实业中学、常州恺乐中学和松江圣经学校。
民国四年 (1915 年 ) 设法科于上海 , 此是中国最早设置 法科的 大学。并在 东吴大学 外
・ 15 3 ・
建造一座十分精美的 西 欧古 典 式 样的 圣 约 翰 教 堂和 一 些 造 型 精致 的 别 墅 , 供 神 职 人 员
居住。
民国十四年 (1925 年 ) 增设体育系 , 创办体育专修科。
民国十六年 (1927 年 ) 上海法科并入苏州 , 更名文、理、法学院。
1937 —1945 年 , 抗战时期法学院迁至重庆 , 文理学院迁至福建长汀和广东曲江。
1947 年抗战胜利后东吴大学在苏州恢复。
1949 年学校设文、理、法 3 个学院 11 个系 , 教师有 128 人 , 学生为 700 人。
1951 年 3 月割断与美国教会的联系 , 不再接受其津贴 , 改为 中国自办 , 政 府给予补 助
的私立大学。
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
1982 年将单一的师范 学 院 改为 有 文、理、法、师、财 的 综 合 性省 重 点 大 学 , 取 名 苏 州
大学。
解放前在 1 个世纪中 , 东吴大学实际包括 了小 学、中学、大 学由低 至高 的系统 教育 和
以教堂为基地进行宗教活动。形成一个较完整 , 系统 的美 国在 华进行 文化 教育和 宗教 活
动的庞大机构。

校舍的规划与建筑

东吴大学旧校址名天赐 庄 , 现名 十 梓街 一号。 在苏 州古 城 内 东偏 南 , 初 期 占地 六 公
顷 , 南北长约 300 米 , 东西宽约 200 米。建筑面积 2 .1 万平方米。东临葑门内城河与苏州
古城墙隔河相望。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地区建造了一处与苏州古城传统风貌完全不同的西
方古典建筑群。广场、建筑、绿化、小品完整地展现出全新的西方古典建筑文化。
校园的总体规划有一条明晰的南北轴线 ( 图 1 ) 。
校门在轴线的北端 , 其两侧一字排列着六幢二层楼的小别墅 , 此为当时的校长与高级
教职员的住宅。其南是 40 米纵深的大片 绿化带 , 古 树葱 茏 , 环境 宜人。步 入校园 犹如 进
入苍翠的森林世界 , 一种肃静清幽的自然气 息和 浓郁神 秘的 文化 氛围扑 面而 来。在这 片
清凉荫翳的绿色广场南端耸立着一幢雄伟壮丽 的三层 教学 行政楼 , 入 口正 中是一 座高 六
层的钟塔 , 庄重巍峨。主楼南是一宽敞的矩 形广 场 , 南北 长约 70 米 , 东西宽 约 50 米。 广
场北、东、西布置着学校的主要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 此为东吴大学的教学中心。
广场轴线北端是林堂 , 其位置和造型都是此广场建筑群的统帅、主宰和傲视着周围的
建筑群和整个校园。广场西侧为孙堂和维格堂、东侧为葛堂、子实堂和体育馆。这些建筑
犹如众星捧月 , 烘托着坐北朝南的林堂 , 突出其壮观神圣的气势。
开阔的广场中种植大片绿油油的草皮 , 极富 开朗清 丽的 学术 气氛。此 为当时 西方 颇
为流行的庭院式校园布局。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向北扩伸 , 由西向东建造了女生宿舍楼、
大礼堂、工学院大楼和红楼图书馆。校门移 至西端 , 原 有的 校门变 成了 形式 上的二 校门。
此校园依今日的眼光看不算大 , 但百年前一所学校能有如此大的地盘 , 建有这样开敞的广
场、精美的建筑、绿茸茸的草地、浓密的树林和幽静欧式庭园 , 宛如在苏州古城飞入一块西
洋香格里拉世外桃源。
・ 15 4 ・
这座校园的规划设计者目前未获。但其手法 和风 格却是 欧美 20 世纪 初受法 国古 典
学院派影响的高校规划 , 是教会大学中建筑全部西化的小而精的实例。其后 20 年由美国
著名建筑家墨菲作的清华大学旧教学中心规划与此非常相像。清华旧教学中心广场南北
长 100 米 , 东西宽 70 米与东吴大学的中心广场比例十分相似。目前的二校门建筑与东吴
大学的北校门也极相似不过华丽得多。二校门西侧树林中规划的甲、乙、丙所为当时清华
校长和高级职员居住区与东吴大学的别墅区也完全相似。

林堂

为纪念第一位创 校的 美 国传 教 士林 乐 知 博士 而 命名。 光绪 廿 七 年 ( 1901 年 ) 动 工 ,


1903 年完工。是东吴大学最早建立的教学楼 , 建筑面积 3000 m2 。
平面为“ U”字形坐北朝南 , 位于广场中轴线的北端 , 东西向长 65 .2 米 , 南北向长 37 .6
米。三层的主楼为一字型 平面。 其东 西后 侧为 一层 附 属用 房。 主楼 面 阔 41 .2 米 , 进 深
18 .9 米 , 中间走道轴线间距 2 .7 米 , 南侧教室进深 9 .6 米 , 北侧进 深 6 .6 米 , 层高 4 .5 米。
西侧二、三层为一大空间的小礼堂。
立面设计手法为欧洲古典宫殿和哥特式 教堂的 混用。 外墙面 灰色 清水砖 , 局 部用 红
砖门窗过梁和墙面的水平装饰线条。一般教 室的窗 子为 矩形长 窗 , 处理 简朴。屋 顶为 坡
层面 , 檐口高度为 14 .5 米。在建筑的南北出入口重点处理显得华美凝重。北立面入口为
一层尖屋顶下的圆拱门 , 形神似哥特教堂的入口。两侧为开敞拱廊 , 顶部为一亭亭玉立的
高耸塔楼 , 塔顶距地 26 米顶部置 机械 钟 ( 图 2 ) 。 南立 面横 向有 三段 处理 , 中间 1/ 3 宽 度
为拱外廊 , 柱身与栏杆处理的精细华美 , 突出其中心的位置 ( 图 3 ) 。东侧 1/ 3 实墙为墙 面
开普通矩形窗 , 朴实端庄。西侧 1/ 3 墙面 , 一层 同东侧 , 二、三层由 于内 为小礼 堂 , 窗子 采
用教堂的处理方法 , 墙中为大圆拱窗 , 两侧对称 布置小 圆拱 窗 , 大拱窗 上部 的圆处 理为 哥
特教堂中常用的彩色玻璃玫瑰窗、华美壮丽。 南立面 的窗 子处 理虽不 对称 但由于 实墙 的
高宽相同 , 给人的感觉还不别扭 , 这是一个大胆 的设计 , 内 容与 形式既 能得 到统一 而立 面
又能于变化中得一和谐 , 设计技能成熟老练。

孙堂
2
为纪念第一任校 长 美籍 传 教士 孙 乐 文命 名。建 筑 面积 3000m 。 1908 年 动 工 1911
年完工。为当时的教学楼和图书馆亦称数学楼。
建筑入口朝东 , 面向中心广场 , 平面为“一”字形。南北长 45 米。东西宽 17 米。中间
走道轴线宽 3 .14 米。东边教室进深 7 .6 米、西边 进深 6 .4 米。西 侧正 中为 一大楼 梯 , 南
侧室外有一辅助楼梯、楼四层 , 层高 4 米为砖木结构 , 楼面梁、板均为木材。
立面形体采用欧洲古典城堡式宫殿造型 , 东侧南北两角设计成方形转角碉堡。檐口、
女儿墙距地 20 米 , 入口门廊与大楼的女儿墙均设计为城墙雉堞。门廊入口券洞和门窗造
型细部均采用哥特风格。外墙为灰色、红色清水砖墙 , 每层窗拱用红砖砌筑且连成有韵律
的红色水平线。丰富立面色彩。这幢楼的设计与施工均十分精细 , 至今已 90 年仍完好无
损 , 继续使用 ( 图 4) 。
・ 15 5 ・
葛堂

为纪念第二届校长美 籍 传教 士葛 赉恩 命名。 建筑 面积 2700m2 , 1924 年 建 成。当 时


名科学馆亦称 化 学楼 , 平 面 为“山”字 形 , 入口 朝 西 , 面向 广 场。南 北长 37 米 , 东西 长 26
米。中间走道轴线宽 2 .1 米。西侧教室进深 5 .5 米 , 东侧 为 7 .8 米。走廊 南北两 端各 有
3 .3 米宽的二跑楼梯 , 平面南 北两 翼各为 进深 7 .5 米、长 19 .2 米的 大空 间 为理、化、生 物
试验室 , 通讯采风极好。中间东侧为一大 型阶梯 教室 , 宽 9 .6 米、长 15 .6 米 , 这在 当时 是
非常先进的教室形式 , 国内大学有者凤毛麟角。
建筑立面造型为简化的哥特手法 , 以与原有建筑有所呼应 ( 图 5) 。
建筑四层 ( 目前的四层为 80 年代改建所加 , 原有的坡顶形式已经改变 ) , 层高 3 .6 米 ,
檐口高度距地 14 .6 米与原有的林、孙堂相协调 , 围成一个合适的广场空间。

体育馆

建筑面积 1200m2 、1936 年建成 , 为一层大跨度 空间。主馆 宽 34 米 , 进深 23 米 , 屋 顶


采用三角形钢桁架。桁架下弦距地 6 米 , 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结构。
外立面为大面积清水红砖 , 局部 壁柱 和窗 下 墙采 用深 咖啡 色 过火 砖 贴面 , 形成 深 与
浅 , 粗与细的强烈对比。窗顶采用半圆弧形 , 简洁 的现 代手 法蕴含 古典 风韵 , 与原 有建 筑
有区别、有连续、有呼应 ( 图 6 ) 。
中心广场西侧的维格堂为国人李维格后代捐献 1934 年建成 , 东侧子实堂由国人曹子
实后代捐献 1935 年建成均为当 时的学 生宿 舍。除 上 述教 学建 筑外 , 北校 门两 侧从 1907
年至 1919 年陆续建造了 6 幢二层楼的小别 墅 , 具有欧 美不 同国家 的风 格 , 外墙均 为清 水
砖墙 , 施工质量良好 , 至今仍在使用。

( 作者单位 :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筑系 )

参考 文 献

1. 王龙河主编 .江苏省高等学校概况 .江苏教育出版社 , 1986


2. 季啸风主编 .中国高等学校变迁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0 , 6
3.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苏州市志 .1995 , 1
4. 伍振鷟 .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台北三民书局印行 , 1982 , 10
5. 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 .吴中胜迹 .古吴轩出版社 , 1996

・ 15 6 ・
四川机器局遗存建筑考察

陈 越

    提要 : 中国的近代工业始于军事 工业 , 清政府 在各地 建立机 器局作 为生产 兵器 的兵 工


厂。原清末四川机器局的遗存建筑 , 在 成都 近代 建筑 的发 展中起 着标 志性 的作 用。它的 结
构、材料、形式按照西式建筑建造 , 是成都最早的近代工业建筑 , 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 机器局、四川机器局、近代工业建筑

一   中国近代机器局的建立

19 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1851 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 1852 年的捻


军起义 , 规模浩大、席卷全国 , 威 胁到 清政 府的 统 治。1856 至 1860 年 又爆 发 了第 二次 鸦
片战争 , 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内外交困的清政府 ,
政权岌岌可危。为改变这种 局面 , 以 恭 亲王、曾 国藩、李鸿 章、左宗 棠 等 人为 代 表的 洋 务
派 , 主张兴办洋务 ,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首 当其 冲的 就是要 学习 制造洋 枪洋 炮 , 增
强军事力量。于是 , 清政府开始兴办机器局。 中国近 代兵 器工 业就这 样在 洋务运 动的 影
响下开始了。
1861 年 1 月 24 日 , 咸丰皇帝颁 布了 第一 个 向西 方学 习制 造新 式 兵器 的谕 旨。同 年
9 月 , 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安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 兵工厂———安 庆内军械 所。自此 , 直至 清
朝灭亡 ,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先后建立了 42 个 生产 武器 弹药的 兵工 厂。“ 这一时 期建 立
的兵工厂 , 从工厂设计、机器购置、产品选型、生产工艺到原材料供应等 , 主要依赖外国 , 不
少兵工厂还聘用洋人监制。

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炸弹三局、苏州洋炮局建成并仿造出了新式兵
器后 , 清政府开始在沿海地区 设立 大 型兵 工厂。 中部 为江 南制 造 局、金陵 制造 局 , 南 部
为福州船政局 , 北部为天津机器局 。

① 《中 国近 代兵器 工业》编 审委员 会编 .中 国近代 兵器 工业———清 末至民 国的 兵器工 业 .北京 : 国防 工 业出 版 社 ,


1998
② 有关 金陵制 造局 , 参 见 : 刘先觉 , 杨维菊 .南 京近 代建筑 概说 .中 国近代 建筑 总览・ 南京篇 .刘先 觉 , 张复 合 , 村
松伸 , 寺原 让治 主编 .北京 : 中国建 筑工 业出版 社 , 1992 , 2
③ 有关 福州船 政局 , 参 见 : 陈朝军 .福建船 政局考 略 .第四 次中 国 近代 建 筑史 研 究 讨论 会 论 文 集 .中 国 建 筑工 业
出版社 , 1993 , 10
④ 有关 天津机 器局 , 参 见 : 村松伸 .同洋务 运动有 关的 东局子 建筑 物 .中国近 代建 筑总览 ・天 津篇 .周 祖奭 , 张复
合 , 村松伸 , 寺原让 治主编 .中国近 代建 筑史研 究会 , 日 本亚细 亚近代 建筑 史研究 会发 行 .东京 : 1989 , 6

・ 16 3 ・
四大兵工厂的建立 , 推动了地方政府 兴办兵 工厂。 自 1867 年 起 , 各省 纷纷设 厂制 造
新式兵器。1884 年中法战争以 前 , 各 省先 后建 立了 16 个 机器 局 ( 见表 1 ) 。其 中 , 四 川
机器局规模较大 , 清末时拥有机器设备 661 台 , 员工 1600 余人 , 能生产步枪、重机枪、子弹
和无烟药 , 是当时西南地区的兵器生产基地。1884 年之后 , 中国 经历了中 法战争、中日 甲
午战争和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战争。枪炮弹药需 求猛 增 , 于是 各省又 先后 建立了 一批 兵
工厂。其中湖北枪炮厂是当时规模最大的。

表 1   清朝建立兵工局、厂、所一览表

初期职工人数
序号 单位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人
人数( 人 ) 统计时间 (年 )

1 安庆内军械所 1861 安庆 曾国藩

2 炸弹三局 1863 松江   上海 李鸿章

3 苏州洋炮局 1863 苏州 李鸿章 60 1864

曾国藩
4 江南制造局 1865 上海 3843 1905
李鸿章

5 金陵制造局 1865 南京 李鸿章 1400 1907

6 福州船政局 1865 福州 左宗棠 3000 1868

7 天津机器局 1866 天津 崇 厚 2000 常年

8 西安机器局 1869 西安 左宗棠

9 福建机器局 1869 福州 英 桂

10 天津行营制造局 1871 天津 李鸿章 360 1898

11 兰州制造局 1872 兰州 左宗棠

12 广东军装机器局 1873 广州 瑞 麟

13 乌龙山机器局 1874 南京

14 湖南机器局 1875 长沙 王文韶

15 广东军火局 1875 广州 张兆栋

16 山东机器局 1875 济南 丁宝桢 900 1909

17 杭州机器局 1877 杭州 梅启照 166 1886

18 四川机器局 1877 成都 丁宝桢 1601 1909

19 大沽船坞 1880 天津 李鸿章

20 吉林机器局 1881 吉林 吴大澄 1000 常年

21 金陵制造洋火药局 1881 南京 刘坤一 172 1899

① 有关 吉林机 器局 , 参 见 : 王志强 .吉林市 近代建 筑概 况 : 工业建 筑 , 吉林 市近 代建筑 调查与 评估 ( 申 请清 华 大学


工学硕 士学 位论文 ) , 2000 , 5

・ 16 4 ・
续表

初期职工人数
序号 单位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人
人数( 人 ) 统计时间 (年 )

22 杭州艮山门内火药局 1881 杭州

23 神机营机器局 1883 北京西郊

24 云南机器局 1884 昆明 岑毓英 280 1900

25 台湾机器局 1885 台北 刘铭传

26 广东制造枪弹厂 1886 广州 张之洞 1484 1909

27 湖北枪炮厂 1890 汉阳 张之洞 4500 1904

28 陕西机器制造局 1894 西安 鹿传霖 159 1910

29 湖北军火所 1896 谭继洵

30 盛京机器局 1896 沈阳 依克唐阿

31 河南机器局 1897 开封 刘树堂

32 新疆机器局 1897 乌鲁木齐 饶应琪

33 湖北钢药厂 1898 汉阳 张之洞 510 1910

34 山西机器局 1898 太原 胡聘之 210 1909

35 广西机器局 1899 龙州 黄槐森 100 1911

36 贵州机器局 1899 贵阳 王毓藻

37 武昌保安火药所 1900 武昌

38 黑龙江机器局 1900 齐齐哈尔 恩 泽

39 江西机器局 1901 南昌 李兴锐

40 北洋机器局 1902 山东德州 袁世凯

41 安徽机器局 1907 安庆 冯 煦

42 伊犁枪子厂 1908 伊犁 长 庚

    清政府时期所建立的 42 个 兵工 厂中 , 员工 1000 人 以下 的有 35 个 ; 1000 至 3000 人


的有 5 个 ( 金 陵、福 州、天 津、四 川、广 东 ) ; 3000 人 以 上 的 有 2 个 ( 江 南 制 造 总 局、湖 北
枪炮厂 ) 。

二   四川机器局沿革

“四川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和机械制造厂 , 始建于清光绪三年 ( 1877 年 ) 十月 , 由清洋 务

① 自 1861 年 9 月安 庆内 军械所 设立 , 至 1949 年中 华人民 共和 国成立 前 , 历经 清政府 、北洋 政 府、国 民政 府 三个


历史时 期 , 89 年间 先后 建立了 133 个 兵器 生产、科研 、教 育和 仓储单 位。

・ 16 5 ・
派官员、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设 , 时名四川机器总局” , 位于成都东门内下莲池。
丁宝桢与李鸿章关系密切 , 经常有书 信往来 ; 思 想接 近 , 支持 洋务运 动。丁宝 桢对 李
鸿章创办新式军火工业的原则 十分 信服 。 在亲 身经 历了 使 用洋 枪、洋炮 镇 压农 民起 义
的征战之后 , 丁宝桢也产生了建立新式兵工厂的想法。
1875 年 , 他任山东巡抚 , 建 立了 山 东机 器局 。 1877 年 , 他升 任 四川 总督 , 经奏 准 在
成都创办了四川机器局。这两个机器局的特殊之处在于未采用一个洋匠“
, 查臣在川所设
机器局 , 系照前山东时办法 , 凡制造一切不稍 借助洋 人。而 川局于 不用 洋人制 造之 外 , 所
有应用机器 , 多系自行创造 , 亦并不全借于外洋。

光绪末年 , 为巩固西南国防 , 四川军队曾有一 部进 驻拉 萨 , 所需枪 械弹 药数量 大大 增
加。为增强兵器生产能力 , 1903 年 ( 光 绪二 十九 年 ) , 四川 总督 锡良 拟 办新 机器 设备。 鉴
于机器局下莲池厂址已无法拓展 , 1905 年 ( 光绪三十一年 ) , 锡良 饬令择 地另建新 局。“ 于
省城东门外三官堂地方 , 购地二百六十二 亩 , 建厂房 五百 十二间 , 以 造枪、弹 ; 并于 距三 官
堂三里之高根桥地方 , 购地八十七亩 , 建厂房二百 三十七 间 , 以 造无烟药。” 机器新 厂“ 建
厂一项 , 始于光绪三十一年四 月 , 觅定 厂基 开工 建 造” 。经德 国 格兰 公司 设计 , 动工“ 兴
建枪厂、弹厂 , 占地 262 亩 ; 光绪三 十二年 ( 1906 年 ) , 又 在距 东门 十余 里的 高 攀桥 附近 修
建造药厂所 ( 白药厂 ) , 占地 87 亩” 。1907 年 ( 光绪 三十三 年 ) , 枪厂、弹 厂大致 建成。 宣
统元年 (1909 年 ) 十一月 , 四川机器总局更名为四川兵工厂 , 机器 局新厂 为兵工总 厂 , 机 器
局老厂为兵工分厂 ( 图 1 ) 。
1911 年辛亥革命后 , 四川进入了 军阀 统治 的时 期。在 连 年的 军阀 混战 中 , 四 川兵 工
厂成为 各 派 必 争 之 地。 16 年 间 , 四 川 兵 工 厂 曾 经 17 次 易 主 , 屡 遭 战 乱 浩 劫。 1925 年
7 月 , 正值军阀杨森 占领 成 都。邓 锡 候、田 颂尧、刘湘、刘文 辉、袁 祖铭 等 组 成 倒 杨联 盟。
杨森军事失利 , 放弃成都时 , 令部将 举火 焚烧 机器 房 , 损 失机 器十 之 六七。 1932 年 后 , 国

民党蒋介石的势力入川 , 四川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停止 , 四川兵工厂也随之关闭。
1937 年 , 国民党中央政府接管了已经残 破不 堪的四 川兵 工厂。 1939 年 4 月 , 改厂 为
校 , 命名为兵工署第五十工厂艺 徒学校。 1940 年 9 月 , 艺徒 学校 改为 军政 部 兵工 署第 一
技工学校。技工学校一面办学 , 一面清理机器设备 , 进行军需 生产。 1941 年 7 月 , 第一 技
工学校奉令改校为厂 , 定名为军 政部兵 工署 第五 十工 厂 成都 分厂。 1947 年 4 月 , 成都 分
厂拨借给国立四川大学作 为 扩充 理工 学院 的实 习 工厂 , 改 名为 中正 实验 工 厂 , 生产 油 印

① 国营 南光机 器厂厂 志编 纂领导 小组 编 .南光志 , 1988


② 李鸿 章认为“中 国欲 自强 , 则 莫 如 学 习 外 国 利 器 , 欲学 习 外 国 利 器 , 则 莫 如 觅 制 器 之 器 , 施 其 法 而 不 必 用 其
人”“
, 中国 文武 制度 , 事事 远出 西人之 上 , 独火 器万不 能及 。其故 何由 ? 盖中 国之 制器也 , 儒 者明 其理 , 匠人 习其 事 , 造
诣两不 相谋 , 故 功效不 能相 并。”参 见 : 中国 第一历 史档 案馆 .筹办 夷务 始 末 ( 同治 朝 ) , 卷 二 十五 .李 鸿章 就 学制 外 国火
器事覆 总理 各国事 务衙门 函。
③ 有关 山东机 器局 , 参 见 : 薛立 , 张 润武 .山东 第一 家近代 工 业企 业 ———山 东 机 器 局 .第 五 次 中国 近 代 建 筑史 研
究讨论 会论 文集 .中国 建筑 工业出 版社 , 1998 , 3
④ 中国 第一历 史档案 馆 .兵部 ——— 陆军档 .丁 宝桢 奏遵旨 复开四 川机 器局折
⑤ 中国 第一历 史档案 馆 .陆军 部档 .朱 恩绂奏 考察 四川制 造军械 局厂 情形折 ( 奏底 ) , 宣统元 年
⑥ 中国 第一历 史档案 馆 .中国 近代 兵器工 业档案 史料 .北 京
⑦⑧   国营 南光机 器厂厂 志编 纂领导 小组 编 . 南 光志 , 1988

・ 16 6 ・
机、打米机、织袜机、会议椅、图书架等。1948 年 7 月 , 工厂改 名为四 川大学工 学院实习 工
厂 , 供各系学生实习之用 ( 图 2) 。 1950 年 1 月 , 工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军事管制委
员会接管 , 现为国投南光有限公司。

三   四川机器局厂房建设

位于成都东门内下莲池的四川机 器局 老厂 , 于 清光 绪四 年 ( 1878 年 ) 三 月 建成 投产 ,
是四川第一个机械制造厂。
据清光绪五年丁宝桢在奏折中称“
: 该局营造 局房 均仿 照西式 , 共 分建 大小厂 房一 百
八十八间 , 崇垣大柱 , 覆屋重檐 , 安设铁炉、烟筒、风 箱、气管、四 通八 达 , 取材既 富 , 用工 极
坚 , 与内地营造之法不同” 。1902 年 ( 光绪二十八年 ) , 时任四川总督的奎俊上奏折“迄 今
二十余年 , 兼之川省地气潮湿 , 各厂房、局库常 受煤气药 料熏 蒸 , 檩柱均 有朽 坏。
” 此厂为
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早期工业建筑, 采用传统抬梁式木结构。原有建筑现已无存。
1905 年 ( 光绪三十一 年 ) , 由 四 川总 督 锡 良于 成 都外 东 三官 堂 择地 修 建 的机 器 局 新
厂 , 由于属兵工厂 , 四周围以围墙 , 四角各 建碉楼 一座。至 1909 年 ( 宣 统元 年 ) , 大 小厂 房
建成 512 间 , 由德国格兰公司邵尔次菲力克 设计 , 另有 三名 德国人 监造 , 为 单跨和 双跨 单
层厂房 , 均系钢屋架砖墙承重的混合结构 , 是成都最早的以西方设计手法修建的大型工业
建筑。建筑造型多采用当时德国西部地方建筑形式 , 屋顶陡峭 , 端部置尖顶 , 窗户狭窄 , 房
体低矮 ④ 。当时所建建筑 , 现在尚存两栋厂房 , 两栋 宿舍 ( 2000 年 7 月 刚刚 拆除一 栋老 厂
房和一栋老宿舍 ) , 一栋原德国专家楼 ( 洋匠住所 ) 和一座碉楼。
1906 年 ( 光绪三十二年 ) 在高攀桥附近修建的造药厂所 ( 白药厂 ) , 现在还 完好保存 了
一座办公建筑和几座厂房、仓库。其厂房的结构形式为砖墙木屋架 , 样式与机器局新厂的
厂房相似。

1. 新厂主厂 房———成都 近代工业 建筑的最早 代表

1905 年兴建的四川机器局主厂 房长 206 .5 米 , 宽 19 米 , 规模 宏大 , 现 在 作为 成都 旭


光发泡胶有限公司的库房。
厂房外部山墙为三开间 , 檐部存有装饰线脚 ( 图 3) 。 由于后 期做过外 墙刷新 , 已难 看
出砖墙的样子。厂房内为钢屋架 , 三角形天窗 , 砖砌承重外墙。房内钢屋架两端的第二支
点下各支铸铁空心柱。柱顶与钢屋架下弦用螺栓相连 , 用以 支撑悬挂 式吊车 钢梁 ( 图 4 ) 。
柱础下部为混凝土基座 , 并以地脚螺栓紧固 ( 图 5) 。⑤
此厂房无论是主体结构、基础、屋架还是施工、安装都是成都最早出现、最具代表性的
新式建筑实例。
(1 ) 主体结构

① 国营 南光机 器厂厂 志编 纂领导 小组 编 .南光志 , 1988


②④⑤   成都 市建筑 志编纂 委员 会编 .成 都市建 筑志 .北 京 : 中国建 筑工 业出版 社 , 1994
③ 中国 第一历 史档案 馆 . 宫中朱 批奏折 档 , 光绪 二十八 年

・ 16 7 ・
成都传统住宅的结构形式多为穿斗式木结构 , 以木柱承重 , 廊柱、金柱、童柱、脊柱、吊
柱各立柱 , 用穿枋、挑枋、穿榫或暗榫连接组成木排架 , 各排架横向上下 用木梁相 连 , 组 成
房屋构架。在一些大宅院 , 如寺庙或会馆 , 也有抬梁式木结构的房屋。清末以前的成都传
统建筑 , 是以穿斗式为主、抬梁式次之为基本结构模式的。
至 19 世纪末 , 随着西方近代结构技术的传入 , 成 都的 建筑 开始向 砖墙 承重的 砖木 结
构过渡。民国时期建造的成都裕华纱厂、宝星 纱厂 等 , 采用 了砖柱 木屋 架、锯齿形 天窗 厂
房 ; 三益公大戏院、大光明电影院、中央电影院等 , 也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
四川机器局主厂房使用的砖墙钢屋架 , 是成 都最早 的钢 屋架 实例 , 跨度 19 米。此 厂
房是清朝成都最大跨度的建筑 , 即便在建成后的几十年也处于领先地位。
(2 ) 基础工程
由于成都地理位置闭塞 , 交通运输不便 ,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成立 以前 , 成 都采用 钢筋 混
凝土基础的建筑极为少见。此厂房的铸铁柱下设 有混 凝土 柱基 , 为成 都采 用混凝 土柱 基
工程的首创实例 , 也是成都清末建筑惟一的混凝土墩式基础。后来只有励志社大楼 ( 1937
年 ) 、文化宫和青羊宫水塔 (1944 年 ) 、东御街 口中 国银行 大厦 ( 1949 年 ) , 分 别使用 了少 量
钢筋混凝土基础。
(3 ) 建材加工、设备安装
“成都的金属结构加工 , 源于清光 绪三 十一年 ( 1905 年 ) 四川 机器 局新 厂 炮弹 车间 工
程。该车间为钢屋架 , 铸铁立柱。其加工制作由德国人监制。民国期间 , 成都无金属结构
加工等行业。
”“成都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 始见于清 光绪三 年 ( 1877 年 ) 推行 洋务运 动而 兴
建的四川机器局及机器局新厂。

2. 新厂生产 厂房

现存与主厂房紧邻的一栋生产厂房 , 从立面可以看出 , 是经过了后来加建的。最早建


造的一段是中段 , 用红砖砌筑 , 八开间 , 每间开一拱窗 , 窗台为当地出产的红砂岩制成。虽
为厂房建筑 , 却不失细部处理 : 拱窗外用砖砌成窗套 , 阳角处还磨成圆弧形 ; 窗顶的拱形用
砖发券 , 中央置有拱心石 ; 厂房用砖砌出基座 , 每一砖柱也用砖砌出柱础 ; 檐下通过不同的
砌筑方法 , 利用砖砌成装饰 ( 图 6) 。厂房 内部 为钢屋 架 , 三角 形天 窗 , 内柱 为 用螺 栓铆 固
的铸铁立柱 ( 图 7 ) 。
后来加建的部分 , 为青砖建造 , 细部处理也模仿中段的老厂房。但从砖的色彩、规格 ,
砌筑的差异以及窗洞口的比例 , 仍然可以分辨出是后来加建的 ( 图 8) 。
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年 ) 二月 , 时 任护 理四川 总督 的 赵尔 丰就 四川 机器 局 修建 炮厂、
弹厂上奏外务部 , 在机器局老厂就基改建 , 作为 炮、弹 厂房 。同年 , 外务 部收到的 四川 机
器局新厂暨造药所 厂 房 简明 数 目表 中 记载 了 主要 厂 房 均已“ 大 工告 竣” 。由 此 可 以 推
测 , 机器局新厂厂房与炮、弹厂房为同期修建 , 它们在建造方式和用材上应有共同之处。

① 成都 市建筑 志编纂 委员 会编 .成 都市建 筑志 .北 京 : 中国建 筑工 业出版 社 , 1994


② 中国 第一历 史档案 馆 .外务 部档 .光 绪三十 四年
③ 中国 第一历 史档案 馆 .外务 部档 .四 川机器 局新 厂暨造 药所厂 房简 明数目 表 , 光绪 三十四 年

・ 16 8 ・
关于机器局新厂厂房的建筑情况 , 在档 案和 资料中 还没 有发 现确实 的记 录。关于 改
建的炮、弹厂房建筑情 况 , 在 宣统 元 年 ( 1909 年 ) 时任 四 川总 督 的赵 尔 巽档 案 中 , 有 如 下
记载 :
“炮弹厂开间每间高一丈六尺 , 宽一丈零八寸 , 深 三丈 四尺 , 每 间砖堂 青色”“
, 两边 砖
柱两楞起包角线 , 中用灰填 , 羊肝色”。

3. 白药厂办 公楼

办公楼墙体为青砖墙 , 屋顶为双坡组合瓦屋顶。建筑造型借鉴西方三段式 , 在建筑的


横向与竖向都分为三段。左右两段四角有通高的壁柱高出屋顶。柱子顶端饰以五个灰粉
色指向天空的曲线型装饰 ( 图 9 ) 。
在宣统元年关于机器局老厂改建的建筑样式的档案史料中 , 记载着“ 柱顶做五岳朝天
式 , 羊肝色”, 其所描述的样式与白药厂办公 楼壁 柱顶端 的装 饰相 似。在新 厂二道 大门 的
老照片中可以见到厂门的柱顶用了与白药厂办公楼同样的柱顶装饰 ( 图 10) 。
此外 , 白药厂中所遗留下来的几栋厂房、仓库 也使 用了 与新厂 厂房 同样的 灰砖、红 砂
岩窗台、拱窗、拱心石。
因此 , 可以推测 , 现已无存的新厂办公楼与白药厂办公楼可能使用相同的建筑形式。

4. 其他建筑

(1 ) 宿舍
原有的三栋宿舍 , 在 2000 年 7 月刚刚被 拆除了 一栋。 余下的 两栋 , 外 观和内 部完 全
一样 , 二者之间还有围墙将山墙相连。
从 1988 年《南光志》的 厂区 遥感 照片 上可 以 看到 , 原 来是 三栋 同 样 的宿 舍 并列 布 置
的 , 三栋宿舍的山墙由围墙连接 , 形成两个院落。宿舍均为青砖砌筑 , 入口为拱形 , 窗台同
样用红砂岩制成。山墙的通风圆窗砌出窗套 , 外边饰以精细的雕花 ( 图 11 ) 。
(2 ) 碉楼
碉楼系建厂时所建 , 原有四座 , 分别位于厂区围墙四角 , 现在仅存一座。碉楼为两层 ,
青砖砌筑。墙上的射击孔、瞭望孔、雉堞、上人梯均完好 ( 图 12 ) 。此 类军事建 筑在城市 中
尚且遗存的已不多见。

四川机器局所遗留的厂房在中国近代建筑、尤其是四川近代建筑发展的研究中 , 有其
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 , 作为少数现存的近代兵工厂 , 它在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发展研究
中 , 有其重要的文物价值。作为中国近代工业之发端的兵器工业的发展 , 同时促进了与之
相应的原材料、动力、技术装备的发展 , 如钢铁冶炼、发电、制造机器设备等 , 从而孕育了中

① 中国 第一历 史档案 馆 .赵尔 巽档 案 .机器制 造局 开呈就 基 改建 炮 弹厂 屋 间数 、尺 寸、造 法、式样 及 约 估 工料 草


册 , 宣统元 年。

・ 16 9 ・
国近代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的诞生。因 此 , 四川 机器 局的建 筑遗 存无论 是从 建
筑史学的角度还是工业史学的角度 , 都是珍贵的研究实物 , 应该得到重视 , 受到保护。

( 作者单位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成都市建筑志编纂委员会编 .成都市建筑志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4


2. 国营南光机器厂厂志编纂领导小组编 .南光志 .1988
3.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编审委员会编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清末 至民国的兵 器工业 .北京 : 国防
工业出版社 , 1998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 .北京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 , 卷二 十五 .李鸿 章就学制外 国火器事覆 总理
各国事务衙门函 ; 兵部———陆军档 .丁宝桢奏遵旨复开四川机器局折 ; 陆军部档 .朱恩绂 奏考察四川 制造
军械局厂情形折 (奏底 ) ; 宫中朱批奏折档 ; 外务部档 .四川机器局新厂暨造药所厂房简明数 目表 ; 赵 尔巽
档案 .机器制造局开呈就基改建炮弹厂屋间数、尺寸、造法、式样及约估工料草册。

・ 17 0 ・
・城市历史考察及发展研究・
借非官方人物之考察解析都市建设历史
———以 1910 年代台北城内的建设为例

陈 正 哲

    提要 : 日本统治时期台湾地方上 的有力 人士 , 常发挥 个人或 团体的 力量来 影响 政府 对


该地进行建设。同时政府也往往因为执行政策之便 , 而需要借助此批人士的地方关系来掌握
当地群众。政府与有力人士间的互动 , 直接影 响着都市的 建设与 发展。这一 层结构 的存在 ,
使得过去仅注重官方都市计划的研究角度遭到质 疑 , 而有 必要进一步 辅以非 官方人 物、组 织
之考察来理解当时的建设状况。
    关键词 : 台北、市区计划、都市史、建设业者

一   官方版的台北城内市街改建计划

台北城内 首批 日本 人所兴 建的 洋风街 屋起 工于 1912 年 , 竣工 于 1915 年 。 在此 之


前 , 虽然台湾总督府早于 1900 年就发布台北城内的市区计划 , 并经过 1905 年再一次的调
整计划内容 , 然而其工事主要皆 着重 于 道路 的整 理 ; 对 于主 要街 路上 既存 之 旧有 街屋 ,
虽然就市容而言是“粗笨陋矮”的窘态 ③ , 但是 历经 统治十 余年 却也 一直无 法 进行 全面 的
改善。然而 1911 年的一场暴风雨 , 摧毁了多数的旧有街屋 , 而给了台北一次变容的机会。
灾后 , 台湾总督府于 1912 年 7 月发布府前街等 街路拓宽 的告示 。之 后并致 力于 城
内 3 条主要街路两侧之旧有街屋的全盘改建 ( 图 1) 。至 1915 年竣工时 , 当时的台北厅长
认为 , 今日台北如此的市容 , 总算尚可称得上是台湾的首府了 ( 图 2 ) 。走在今 日旧台北 城
内的上述几条街路上 , 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计划街路之尺度 , 并看见几栋历经八十余年尚
存的洋风街屋。借由上述官方发布的街路扩张计划搭配台北市区改正委员会所发行的竣
工纪念帖 , 我们固然可以对旧台北城内这样 的现场 及实 物有 所理解 ; 然 而由 计划到 竣工 ,
这个过程看似真实 , 实质上却令人觉得遥远 , 其原因或许在于我们感受不到实际运作过程
中“人”的表现。

二   台北城内市街改建的实质参与者

因而若借助人 物 考 察 , 或 许 可 以 让 我 们 更 掌 握 当 时 的 脉 动。在《台 北 市 区 改 筑 纪

①③   台北 市区改 正委员 会 .台北 市区 改筑纪 念 .1915


② 台北 城内市 区计划 .台北县 报 188 号 , 1900 ; 台 北城内 外市 区计划 .台北厅 报 425 号 , 1905
④ 府前 街、北门街 、西 门街 道路幅 员变 更 .台北厅 报 1082 号 , 1912

・ 18 3 ・
念》 写真帖之人物照的最末页 , 刊 载了 泽井 市造、三好 德三 郎、木 下新 三郎、滨口 勇吉 等
4 人之照片。此 4 人皆非官方人物但却出现在官方出版品中 , 自然有其寓意。
其中泽井市造为台 湾 日 本 统治 前 期 相 当 重要 的 土 木 建 筑营 造 业 者 , 台湾 首 栋 整 体
RC 造建筑物———台北电话交 换室 之施 工即 出自 泽 井组。其 于 1895 年 日本 统 治之 始 即
以有马组工事部长的身份来台 , 配合台湾总 督府从事 铁道、水利等 工程的建 设 。或许 由
于这一层关系 , 使其与官方逐渐奠定合作的基础 , 而得以于日后陆续承接一些重要的公共
建筑 , 如台北车站、台北厅厅舍 等 。其 于地 方上 热衷 公共 事 业 , 对身 所处 之 都市 亦时 时
抱有改进的想法 , 在当时被称为具有任侠性格且名望极高之人。
至于此次台北城内旧有街屋改建之工事 , 其实泽井市造早于 1906 年就向官方提出台
北应仿效东京银座炼瓦街的重建模式 , 大规 模改 善台北 城内 旧有 街屋。然 而当时 与土 木
局长长尾半平以及通信局长持地六三郎商讨 后 , 最后仍 因经 费的 问题而 中止。此 次暴 风
雨后 , 城内既有街屋大半损毁 , 泽井市造认为机不可失 , 乃在大水未退之时 , 与地方上官商
关系良好之有力人士三好德三郎 , 立即乘船拜访台北厅长 , 建议政府以低利资金的方式来
协助民众 , 并进行台北市街的改建。此次在市街严重损毁的情况下 , 官员们皆认为此时进
行改建应较 为 可 行 , 之 后 再 经 过 官 员 们 的 争 取 经 费 , 此 次 的 台 北 市 街 改 建 终 于 得 以
实施。
另一人木下新三郎 , 是台湾建物株式会社的社长 , 此会社成立于 1908 年 , 成员涵盖了
台、日两方极具名望之人士 , 以及建筑方面的专业 技术者。该 社成立 之初即是 为了协 助
台湾总督府推动家屋 改 良以 及 进 行土 地 经 营 等 事业 , 同 时 其资 金 有 一 半 来自 台 湾 总 督
府 , 可以说是一个半官半民性 质的 团体。 其首 任社 长 木下 新三 郎不 仅担 任 过桦 山总 督
之秘书官 , 更历任台湾日日新 报主 笔、台 湾实 业协 会 长、台北 商工 会 长等 职 。同 时该 社
之建筑技师如铃置良一、谷川长市、羽牟宗康 等 , 亦皆为 台湾 建筑 会之正 会员。因 而该 社
可以说是在社会关系及专业技术上都深具实力 , 而足 以协 助总 督府执 行土 地及家 屋的 相
关政策。
此次台北城内的街屋改建计划便是由台湾建物株式会社规划设计。台湾总督府也不
在屋高、窗高等方面做出限制内规 , 而全权交由该 社与住 民协调兴 建 。该社在 建筑材 料
上基本上是考虑不燃性与防白蚁 , 而采用红砖或混凝土 , 同时又考虑经济性因素而率先引
进了日本本土所开发的新工法———铁骨铁网混凝土 ( 图 3) 。此工法为该社之技师石川玉
治于 1913 年至东京实地研究 , 并邀对此工法熟悉之职人士井喜太郎一同回台协助推广此

① 台北 市区改 正委员 会 .台北 市区 改筑纪 念 .1915


② 高桥 窗雨 .泽井 市造 .1 915 .2~ 5 页
③ 台湾 建筑会 .台 湾建 筑会志 ; 高 桥窗 雨 .泽井市 造 .1915
④ 八纮 社 .大日本 人物 志 .1913 .50 页
⑤ 原文 详 : 高桥窗 雨 .泽井 市造 .1915 .130 ~135 页
⑥ 成立 时的委 员包括 木下 新三郎 、木村泰 治、林尔 嘉、李春生 、辜 显荣 等。
⑦ 尾辻 国吉 .明治 时代 の思い 出其 二 .台湾建 筑会 志 , 13— 5 号 .1941
⑧ 八纮 社 .大日本 人物 志 .1913 .26 页
⑨ 野村 一郎 .台北 市の 市区改 正に 就いて .1918 .99 页

・ 18 4 ・
工法。之后该社并逐渐将此工法应用于台北、基隆等地 ① 。
另一人滨口勇吉是一位监狱建筑的专门家 , 于 1896 年受台北县委托来台进行台北县
监狱作业 , 专门从事监狱建筑工事的设计 监督。在 1900 年 台北监 狱工 事告一 段落 后 , 其
便去职而成立滨口组 , 以开创其土木建筑营造事业。由于先前与官方合作的基础 , 使得其
在日本统治初期常得以被官方以“指名承揽”的方式承接官方工程 , 如总督府医学校校舍、
总督府土木部厅舍、台 湾银 行等 , 皆由 滨口 组所 承造。 同时 其营 建水 准 在当 时 也颇 受 肯
定 , 并曾于 1910 年日英博览会时因建造台湾馆的 优异技 术 , 而 获得银牌 奖 。此外 , 其 亦
为台湾炼瓦株式会社之股东 , 更代理贩卖日本本土之各种施工机械以及铜铁等诸材料 , 可
以说是在营建相关的整体事业上多角经营 , 且有能力充分掌握建材流通的营造商家。
而此次的台北市街改建工事 , 台湾总督府当局为避免沦于恶性竞标 , 乃又一次的将工
程指名予滨口组承建。

三 结   语

简言之 , 此次的建设活动虽由官方借街路扩张计划来实施 , 然而当初提案的人却是在


地方上热衷卫生、消防等公共事业的 营造业 者———泽井 市造。 其借着 与官 方持有 之特 殊
关系 , 而得以将其对所处都市环境所抱持的改进想法传达出去 , 并得以实践。同时在此次
的建设活动中 , 台湾总督府退居幕后 , 而交由一 社会关 系良 好、专业知 识丰 富的半 官半 民
团体———台湾建物株式会社来居中与民众协调进行建设。再加上台湾建物株式会社能不
断掌握新建筑技术的 特 质 , 而 使得 当 时 先 进 的铁 骨 铁 网 混 凝土 技 术 得 以 运用 在 此 批 街
屋上。
至此 , 透过对人物的解析 , 我们似乎可以揭开 官方 所发 布的都 市计 划之表 象 , 而较 具
体的看到介于官方与民间的另一个系统在建设都市。然而不论其做为是基于私人利益也
好 , 群体福祉也罢 ; 是基于个人理想也好 , 官方旨意也罢 , 总之这股力量乃实质影响着台湾
近代都市的形成 , 此点在进行都市研究时应予以重视。

( 作者单位 : 日本东京大学 )

① かは さま画 报 .1914 .1 6 ~19 页


② 大园 市藏 .台湾 人物 志 .1916 .35 ~36 页
③ 尾辻 国吉 .明治 时代 の思い 出其 二 .台湾建 筑会 志 , 13~ 5 号 , 1941

・ 18 5 ・
1727—1862 年呼和浩特 ( 归化城 )的城市空间构造
———民族史观的近代建筑史研究之一

包 慕萍   [ 日 ] 村 松伸

    提要 : 本文以 1727 年至 1862 年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归化城为研究对象 , 阐明


其在移民的建筑活动中如何从蒙古宗教都市转化为移民商业城市的过程。即利用建筑年表、
历史地图及旅行记等史料考证这一时期归化城的买卖城 , 回民集聚区的街市空间形态 , 住宅、
店铺、车马店、戏园、市场 等 建 筑类 型 的 构成 及 特 色。提 出 民 族 史 观 的 近代 建 筑 史 研 究 方
法论。
    关键词 : 呼和浩特、归化城、民族史观、街市、建筑类型、近代

今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自 18 世 纪 30 年 代至 20 世纪初 为止 由归化 城及 绥


远城构成。今俗称前者为“旧城”, 后者为“ 新城”。
本文以旧城归化城为研究对象 , 以历史地 图、地方 志、欧洲 旅行家 们的 游记等 文献 及
我们 1998— 1999 两年在呼和浩特的实地调查、建筑测绘为依据 , 在阐明其 18—19 世纪时
的城市空间构造的同时 , 对今天的少数民族地 区的城 市与 建筑 近代史 的研 究方法 进行 探
讨。即对自史而今的、由多民族文化构成的中国建筑史 , 从民族史观的角度上进行研究。
长城境外的今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新疆、西 藏等自 治区 在清朝 之时 称为“藩 部”, 由
理藩院管理。这些地区与由六部管理、设行省 制的内 陆 ( 以长 城为 界 ) 地区 不仅管 理方 式
不同 , 建筑体系也保存有其独立性。
同样地 , 今东北地区是清朝发祥圣地 , 在 边禁解 除之 前曾严 厉禁 止汉 族移民。 因此 ,
清朝初期的满洲、蒙古、新疆当时的城市虽然也 是由多 民族 构成的 , 但 其建 筑体系 还是 以
本民族固有的建筑文化为主的。这些地区的建筑与城市构造正是在清中叶起开始发生了
急剧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西洋化”, 因此至今还没有被作为近代建筑加以研究。
本文试以呼和浩特为例 , 阐明因汉、回族商人 进行 国际 贸易 , 而促 成的 城市结 构的 变
化 , 即以蒙古建筑文化为主的呼和浩特城演变为多民族化城市空间构造的过程。这样 , 不
是以“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洋外来建筑”为考察、比较对象 , 而是以中国多民族的建筑文化
为对象 , 考察它们在近代时期的演变发展过程 , 并把这种变化称为“近代化”。对于这种研
究视点 , 本文试定义为“ 民族史观”的研究方法。
就本文的断限而言 , 1727 年是清朝与俄国 签订《恰 克图 通商条 约》之 时间 , 1862 年 是
中俄《天津条约》的签约 时 间。这 135 年 间经 由归 化 城与 张家 口繁 荣的 中 俄贸 易活 动 是
内、外蒙古城市急剧发展的直接原因。
归化城、多伦淖尔、大库伦、乌里雅苏台、科布 多等 , 原 来以 喇嘛寺 院为 中心的 蒙古 城
・ 18 8 ・
市定居点 , 在中俄恰克图贸易实施以来 , 以山西商人为主的店铺先后在喇嘛寺院近邻定居
下来 , 最终形成了被称作“ 买卖城”的新街 区。同时 , 近代游 牧社会 特 有的交易 总数以 万
头、甚至几十万头为单位的马、牛、羊、骆驼等活 牲畜买 卖 , 又使 城市中 形成 众多广 场式 的
交易市场。此外 , 清朝在边疆设置的满洲八旗城也是城市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的各种经济及政治活动 , 导致了蒙古 地区所 特有 的以 喇嘛寺 院区 域为核 心的 买
卖城、牲畜交易市场、满洲八旗城构成的近代城市空间构造。本文就今天被称为旧城的归
化城中的汉、回族移民的街市形成过程、特性及建筑类型加以探究。

一   蒙古都市 : 呼和浩特的创立及其构成

1. 呼和浩特 城的创立

    驻牧土默特草原的漠南蒙 古右翼 王阿 拉坦汗 ( 明史 籍音译 为“俺 答”) 与明 朝于 1571


年 ( 隆庆五年 ) 5 月缔结了《和平通贡 互市协约》, 并 由明朝 册封 为“ 顺义 王”。 1572 年阿 拉
坦汗始建王城 , 蒙古语命名为“ hoh ho t”, 意为“蓝色 的城市”, 汉译“青城”。 城于 1575 年
( 万历三年 ) 竣工时 , 明朝赐汉语名“ 归化城”。汉语城 名在 当时 仅表示 明朝 与阿坦 汗之 间
的主藩关系 , 作为城市名被广泛使用还是 1723 年汉族移民机构归化城厅设立以后。
1573 年阿拉坦汗远征青海时归依喇嘛寺院 , 阿拉坦汗在 此与西 藏索南嘉 措大喇嘛 会
晤 , 命名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 , 始创达赖喇嘛轮 回制度 , 并 承诺 要于呼 和浩 特塑金 银珠 宝
镶嵌的佛像。
于是 , 1579 年阿拉坦 汗 于城 南 郊 外 创 建第 一 座 喇 嘛 寺院———银 佛 寺 , 即 今“大 召”。
以此为开端 , 呼和浩特喇嘛寺院相继兴建 , 成为漠南蒙古的宗教中心。并且 , 如表 1 所示 ,
至 1727 年为止 , 在城南建成的喇嘛庙大召、席力图召、小召等均以方城中轴线的延长线大
南街为轴在两侧分布 ( 图 1 ) 。
这是蒙古 在国制 、军制 上运用 的左 右两翼 制相 对应 的构图 方式 , 也是游 牧民 在 摹宿
营时 的基本 布局 方式 , 即 汗帐 设于北 , 下属 营 帐在 左 右 八 字 形排 列 。因 此 , 这 时 的呼 和
浩特 城是以 蒙古 人开拓 空间 时 的 思 考 原 型 为 依 据 而 形 成 , 可 谓 是 蒙古 特 有 的 城 市 空
间构 造。
此外 , 城市的功能布局 也是 蒙古 特 有的。 方城 是阿 拉坦 汗 的 汗城 , 城内 仅 设顺 义 王
府、府仓等少数固定建筑。但实际上阿拉坦汗平时并不在城内住 , 而是在草原上另有其金
帐 , 城仅在必要时 ( 如接见明朝使臣时 ) 才使用。城南为喇嘛寺院的中心地 , 各喇嘛寺院周
围的东、西、北侧设为喇嘛仓 , 即喇嘛修行及居住之所。除定居喇嘛以外 , 在以城与喇嘛寺

① 本文 中所谓 游牧社 会的 近代以 1691 年 撤消朝 贡、互市 贸易方 式、牲畜 可以自 由买 卖为限 。
② “呼 和”即蓝 色之意 , 是蒙古 民族 的象 征 颜 色。 成 吉思 汗 及 其 后裔 建 立 的 蒙古 帝 国 均 称为“ 呼和 蒙 古 里 乌 里
苏”, 即 青色 蒙古国 。而今“ 青城”的由 来常 常被解 释为 城在阴 山山 脉大 青 山的 南 麓 , 因 此 得名 。但 蒙 古语“ 大 青山”被
称为“ ha r a wur a”, 意为 黑山 , 可 知此释 名不 通。“ Hohho t”在清 初被 音 译 为“ 胡 胡河 屯”, 康 熙 时记 为“ 库 库 和 屯”, 日 伪
时期译 为“ 厚和 豪特”。 1954 年设 自治 区制 , 取消“ 归绥”市名 , 称“ 呼和浩 特”。
③ 蒙古 民 话研 究 .结语 : 蒙 古人 的 思考 的 原型 .莲 见治 雄 译注 .开 明书 院 , 1981

・ 18 9 ・
院为中核的周围 , 散在着以耕 种或手 工业 为生 的 汉族 居民 们的 名为“ 板 升” 的 村庄。 村
民主要来自山西亡命而来的白莲教首领、信 徒及 逃荒流 民。在 板升圈 外的 草原上 散布 着
牧民的游牧部落。庙会、节日之时 , 这些部落的蒙古包便驻扎在城及喇嘛庙周围。这种游
牧与定居并存的城市形态在大库伦 ( 今乌兰巴托 ) 则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末。
归化城这时的城市商业主要是与明朝的朝贡 贸易 , 以 及在 长城城 关外 指定地 点以 互
市的方式进行。前者每年一次被称为“大市”, 后者 每月 一次称 为“小 市”。 这样以 牧业 为
主、农业为副 , 以蒙古汗王、部落酋长为首的朝 贡贸易 , 官市互 市以及 汉族商人 的秘密 私
市贸易 等方式进行商业交换的 城市 经济 一直 延续 至 明亡。 也就 是说 , 这 时 归化 城以 流
动的行商活动为主 , 还没有发达的定居商业街区。因此 , 长城就成了定居及游牧两种不同
的建筑文化的分界线。

2. 清朝初期 呼和浩特的 城市构成

1632 年 ( 后金天聪六年 ) 蒙古土默特部归顺了满洲 皇太极 朝廷。清朝 入关以 后 , 削 弱


蒙古世袭的成吉思汗后裔黄金家族的汗王统治 , 依靠 提倡 满洲 族及蒙 古族 共同信 仰的 喇
嘛教加强满蒙联合。
清初至 1727 年在呼和浩特又建设了 8 大召庙 , 进一步加强了呼和浩特在蒙古的宗教
中心机能。在商业上 , 则彻底改变了明朝与蒙古之间的官方朝贡、互市的贸易方式。
1683 年 ( 康熙三十年 ) 外蒙古归顺清王 朝。1696 年 ( 康熙 三十五 年 ) 正 式撤消 朝贡 贸
易 , 开设归化城、张家口、多伦 诺尔 为贸 易城 市 , 允 许内 地商 人进 入蒙 古 草原 腹 地进 行 贸
易。但必须由理藩院发给院票 , 院票上登记 着商人 的姓 名、货物 数目、目 的地、出发 年月。
此票必须向目的地的衙门出示。滞在期限为 1 年 , 行商时可设帐篷房 , 但不可在蒙古建造
固定家屋。即 , 只可行商 , 不可驻留。这与 1704 年 ( 清康 熙四 十三年 ) 始实 行的借 地养 民
政策 ( 即由户部发行 800 枚印票 , 特许长城内农 民春入 蒙古 草原耕 种 , 秋收 后带着 交税 之
外的收获物返回故乡 ) 的“ 雁归人”一样 , 对开设为贸易城市以外的蒙古城市构造还没有产
生根本的影响。
另外 , 清朝实行皇女远嫁蒙古王公的政治婚姻。陪嫁的家奴往往形成新的农耕村落 ,
使蒙古农业定居村落有零星增长。如嫁与喀尔 喀土 谢图汗 王的 康熙六 女于 1699 年寄 居
呼和浩特 , 因在城北郊外建立公主府并开垦周围草原 , 形成新的定居点“府兴营”。
1656 年俄国使者巴伊科夫出使北京 , 途径归化城时对当 时的市容 进行了描 述 “
: 城墙
为土筑 , 城楼为砖构 , 其下通大街。城内外有很多砖构寺院 , 寺院屋顶形式如俄罗斯风格 ,
并覆盖着上了釉的瓦”; 对商店街的描述为“
, 街道很宽大 , 小卖店为石造 , 后面有院子。店

① “板 升”, 蒙古语“ b avising”即“固 定家屋”的 音译 。 ba vi 为“ 有”、


“ 在”之 意 , sing 是名 词 化 尾 音 , 专 指 与 移动 的
蒙古包 不同 的土木 房屋及 土木 房屋的 村落 之意。 在临 长城的 由东 而 西的 蒙 古草 原 地带 , 于 明末 始 出现 的 定居 村 庄多
被称为“板 升”。
② 《明 实录》、
《万历武 功 录》记 载 , 隆 庆 五 年 在 得 胜 堡、新 平 堡、张 家 口 进 行 的 朝 贡 贸 易 额 为 马 驴 骡 牛 羊 总 计
210 380 头。
③ 见 : ( 日 ) 万里长 城 , 90~ 93 页 .另参 见 : 万历 武功录 .俺 达传

・ 19 0 ・
铺的商品主要是中国产的各色锦缎绢棉。大货 物用银子 买卖 , 小商品 用茶叶买 卖” 。 根
据文中对喇嘛寺院“俄罗斯风格”的屋顶形式的 描述 , 可以 推测 当时的 喇嘛 寺院的 屋顶 形
式还不是后来常用的歇山顶 , 很可能是蒙古包式的穹顶式 , 如遗留至今的在外蒙古的众多
的穹顶式喇嘛寺院那样。店铺的构成在那时即是院落式 , 并且为前店后宅的布局方式。
1688 年 ( 康熙二十七年 ) 张鹏翮在《奉使俄罗 斯日 记》中写 到 “
, ( 五 月 ) 18 日 行 15 里 ,
次归化城 , 此蒙古语库库河屯也。城周可二里 , 唯 仓库 及副 都统署 瓦屋 , 余 寥寥土 屋数 间
而已”。
同行者钱良择在《出塞纪略》中写到 :
“15 里至归化城 , 为蒙古要地 , 设官镇守 , 其广如 中华之中 县。南关 颜额上为 蒙古书 ,
不可晓。下横书‘翁阿洪’三大字 , 字亦左行 , 用蒙古式也。以岭名‘翁阿’而知之。唯官仓
用陶瓦 , 砖壁坚致 , 余皆土屋 , 空地半之。 城南居 民稠 密 , 视城内 数倍。 驼马如 林 , 兼以 驴
骡。其屋皆以土覆顶 , 对皆汉字 , 窗户精好。男妇衣帽无别 , 唯妇人以珊瑚、玛瑙相累作坠
环悬耳长寸余而下锐。卷黑布如筒 , 贯发其中 , 垂于两肩……俗最尊信喇嘛教 , 庙宇林之 ,
巍焕若西域之天主堂 , 书番经于白布 , 以长杆悬之 , 风中飘扬若旗帜。中一庙尤壮丽 , 金碧
夺目 , 广厦也 , 七楹施丹 , 正中直上如斗。顶及四壁皆画山水人物鸟兽云霞神佛宫殿 , 亦类
西洋画。一僧南面而坐 , 被黄衣袒右肩。所谓库土克儿 , 犹华言活佛也。

上文中关于内城的“空地半之”是值得深究的字句。元大都大内、上都城、哈拉和林城
等蒙古都城遗址内城都有一半左右的无建筑遗迹的空地。这些空地很可能曾经是移动式
蒙古包的驻扎用地。这种城市用地的使用方式 从 19 世纪 的外 蒙古大 库伦 的城市 形态 中
得到间接地印证。库伦至 19 世纪末定住之前共移动过 21 次。
17 世纪后半城南已发展为闹市。“门市买卖与‘暗房子 生意’多 集中于小 召前的半 道
街、小东街和得胜街一带。老城西北就有了 巷子里的 皮毛牲畜 店”。 但城市中 最引人 注
目的还是喇嘛教寺院 , 说明这时呼和浩特最重要的是其宗教机能。从对街道行人的衣装、
城市匾额文字的描述 , 也可看出当时虽是蒙汉杂居 , 但蒙古文化及宗教还处于中心地位。

二   远距离贸易的中转地 : 归化城的商业空间构成

呼和浩特的城市结构于 18 世纪 20 年代起产 生了 巨大 的变化 , 原 来的 蒙古都 市定 居


与游牧并存的城市结构变成定居式的多民族城市空间结构。促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有
二 : 其一是清朝为征服准噶尔部落实行的移民实边政策及建立满洲八旗城 , 其二是与俄国
签订了《恰克图通商条约》。
1688 年 ( 康熙二十七年 ) 准噶尔部攻入漠北咯尔咯 部。之后 的 70 余年间 , 至 1759 年
清朝彻底征服准噶尔部建立新疆为止 , 呼和浩特一直成为战争前线。因于 1691 年修建归
化城外城墙、
1737 年在距归化城约 3 公里的 东北方 始建 满洲八 旗绥 远城、1739 年 竣工 之
时由山西右玉满城迁来官兵及家眷 , 这里成 为特 殊的边 疆军 事消 费城市。 山西商 人因 运

① ( 日 ) 森川哲 雄 .十七 世纪前 半的 归化城 .内 陆亚 洲・西 亚的社 会与 文化 , 385~ 386 页


② 中共 呼和浩 特市委 党史 资料征 集办 公室 , 呼和 浩特 市地方 志编 修办公 室 .呼和 浩特史 料 , 104 页

・ 19 1 ・
输军用粮草、生活用品而积累了资本 , 并与官署 建立了 人际 关系 , 为后 来从 事蒙古 及俄 国
之贸易奠定了基础 。
1723 年 ( 清雍正元年 ) 清朝解 除边禁 , 实行移 民实 边政 策 , 在 呼和 浩特 设 立归 化城 理
事同知 , 隶属山西省朔平府。自此 , 山西人移民蒙 古草 原纳 入了政 府管 辖 , 并实行 蒙汉 分
治的行政管理方式。因此 , 曾以行商的方式 活跃于 内、外蒙 古的 商贩于 1724 年正 式在 归
化城落地建店 , 转为坐商。如处于归化城旅蒙 商业 垄断地 位的“ 大成魁”, 即 于 1724 年 设
总柜于喇嘛寺院小召东侧。之后 , 与大盛魁并称的“ 元盛德”、
“ 天义德”商号亦在归化城设
店。以这些店铺为首 , 相继创建的坐商商店使 以宗教 机能 为中 心的城 市性 质逐渐 地向 商
业机能转化。
1727 年 10 月 , 清朝 与俄 国 在外 蒙 古与 俄 国 的边 界 恰克 图 签订《恰 克 图 通 商条 约》。
在此之前 , 俄国商队必须绕远满洲才可进北京 , 这一条约的签订使得俄商大大地缩短经商
路线 , 可以经恰克图、大库伦、多伦淖儿、归化城、张家口进京。
恰克图条约共 11 款 , 其中与贸易、建筑相关内容为 :
“ ( 1) 于中俄……之中央地方建立碑界 , 作 为两国边 界贸易地 方 ; (2 ) 贸易毋庸 纳税 ;
(3 ) 俄国于北 京设立 教堂 , 中国予 以辅助 , 听俄 国教徒居 住 , 并得依 其本国法 规在教堂 内
咏经礼拜。
”翌年中俄分别在恰克图边界建立市 场。“ 自此 我国 内地商 民运 烟茶缎 疋等 库
伦恰克图贸易者日众” 。
清朝库伦驻在大臣松筠著《绥服纪略》载 “
, 所有 恰克 图贸易 商民 皆晋省 人”。由于 这
些旅蒙山西商人移民定居长城之外的蒙古城市 , 进行活跃的蒙俄贸易 , 蒙古城市的构造也
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其中最 著名 城市是 被称 为“ 东口”的张 家口 ( 蒙 古名 qiguloo t
halga “
, 集会之门”之意 ) 以及“西口”的归化城 ( 图 2 ) 。
1866 年 ( 同治五年 ) 天津海关册载 “
, 1861 年以 前 , 一向 由山西 商人 在湖北、湖 南贩 卖
并包装砖茶 , 由陆路一直运往恰克图 , 销于恰 克图 市场。”由于 1862 年 中俄《天 津条 约》中
规定“
, 此后除两国旱路于从前所定边疆通 商外 , 今议 准由 海路之 上海、宁 波、福 州、厦门、
广州、台湾、琼州等七处海口通商”③ , 允许俄商进入内陆购 货 , 并 增设海 运口岸 , 动摇了 处
于中国内陆与俄国陆路贸易中转地的蒙古各 城市的 商业 地位。因 此 , 处于 连接中 国丝 茶
产地与外蒙古、新疆、俄国 的贸 易中 转地 的 归化 城 , 也正 是在 恰 克图 市场 开设 至《天 津 条
约》签订期间 , 由宗教城市发展为重要的商业城市 , 形成了被称为“ 买卖城”的商业街区。

1. 买卖城的 街区形成过 程及其空 间构成

18 世纪 20 年代至 19 世纪中叶商业移民均为山西人 , 因 此店铺、住宅、寺 庙也都是 以


其家乡建筑为范本进行建造。匠人也来自山西。
归化城山西匠人的行会鲁班社创建于 1725 年 , 至 1841 年 ( 道光 二十 一年 ) 社 内有 石
局、木店、车行共 40 号屋 。手工业 行会 面行 ( 加 工 ) 、银行 ( 加工 ) 、金炉 行、吴真 社、铜 匠

① ( 日 ) 佐伯富 .清 朝塞 外山西 裔人 , 清 朝山西 裔人 与内蒙 古


②③   陈博 文 .中俄外 交史 .商 务印书 馆 , 上海 .中 华民 国 18 年 10 月 .17 ~19 页
④ 今堀 诚二 .中国 封建 社会的 机构 .5 34 页

・ 19 2 ・
行、铁匠行均于雍正年间结成。最早的商业行 会马 店行结 成于 1732 年 ( 雍 正十年 ) , 乾 隆
二十年代结成金融行会 , 中叶 ( 1750 年代 ) 各种商业行会结 成。从这 些行会的 结成创建 也
可以窥见这一时期是归化城商业街市的发展阶段。
这些新兴店铺没有规划地形成新的街区。然 而这 种看 似自由 生长 出来、无章 可循 的
街区其实是受着各种约束而产生的。首先 , 城南 的空地 是各 喇嘛 庙的庙 产。商人 在此 落
户要从喇嘛寺院租赁土地。喇嘛庙以土地及店铺 的门 市开 间大小 规定 租金 , 因此 归化 城
的店铺多为临街开间仅 1~3 间的四合院 , 而垂直于街面的院落则进深很大。商店街最先
在席力图召与小召之间的小东街 及三 贤庙 处形成。 1724 年 设立 的历 史上 最 负盛 名的 旅
蒙商“大盛魁”即设立在小召东侧。
这是因为归化城内最大的消费者是喇嘛召 庙。而 1734 年 ( 雍正 十一 年 ) 席力 图召 五
世被清朝任命为呼和浩特掌印札萨克达喇嘛 , 这时席里图召在各召庙中势力最盛。因此 ,
此处最先形成商业街也不难理解。之后 , 相继形成席力图召前街、小召前街、大召前街、大
召东西夹道、通顺街等商业街 ( 图 3 ) 。这 些商 店街 都是围 绕着 喇嘛 寺 院逐 渐形 成。以 喇
嘛寺院为中心的市街形成过程在街道名称上 也可以 推测 出来。即 位于 大召和 小召 南、北
的街巷名称都是以召庙为起点排列为一、二、三道巷 , 而不是以内城南门为起点。
但是 , 并不是所有的空地都可以租赁建 房的。喇 嘛寺 院在 举行法 会时 要在寺 院门 前
的空地进行跳喳麻 ( 傩舞 ) 等宗教仪式 , 同时举行牧民们传统的庆典活动 ( 今称“那达慕”) ,
需要有半月形露天场地 , 因此在大召、小召、席里图召、乃莫气召等各召庙前形成了由店铺
围合出的三角形广场 , 成为归化城召庙与商业街之间的空间构成的一个特点。
在归化城的新兴的商业街 5 兼有 售货、存 货 及加 工制 作的 功 能 , 并 且按 职 业类 别 聚
合。如大西街以南的宁武巷是山西宁武县移民聚 居的 街区 , 主 要是从 事皮 毛加工 业的 作
坊。并在内城南门前大十字街形成皮毛市场 , 称为“ 皮十 字”。 今兴隆 巷则 是石匠 作坊 一
条街。作坊亦是前店后坊的院落式构成方式 ( 图 4 ) 。
自 1723 年允许移民以来 , 汉族信仰的寺庙三贤庙、财神庙、关帝庙等相继建立。其分
布除最早创建的三贤庙以外 , 均在喇嘛寺院 分布 区域的 外围。 在这些 寺庙 中附设 有各 种
同乡、同业行社 , 庆典时在此唱社 戏。因 此寺庙 中多 设有 戏 台。1762 年 ( 乾 隆二 十七 年 )
归化城设总局及东、南、西、北税局 , 对过往商人征收税金。并且税局都设在了商人敬奉的
东、南、西、北关帝庙的近旁。可以说 , 税局与关帝庙的成套设置完成了归化城作为商业城
市的机制。
1859 年 ( 咸丰九年 ) 寓居归化 城的山 西文 人张 曾所撰《古丰 识略》中描 述 道 “
, 归化 城
仅弹丸之地 , 戏楼酒肆大 小数 十百 区 , 整 日间 燔炙 煎熬 , 管弦 呕哑、选声 择 味 , 列 座 喧呼。
问之 , 则曰某店肆新开燕贺请客也。又问 , 则 曰某店 肆算 账赢余 请客 也。再问 , 则 曰某 店
肆歇业亏本抵债请客也。循环终岁络绎不休。而开设戏楼酒肆之家 , 亦复彼此效尤 , 恣情
挥霍 , 不数月而易他姓矣。”这与 171 年前的旅行记对归化城的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充
分体现出这时商业城市的性质。

2. 以清真寺 为中心的回 民街区空 间构成

与山西汉族移民聚居城南相对照的是 , 主 要由山 西而 来的 回族移 民则 在城北 门外 形


・ 19 3 ・
成聚居街区。因为回民商人主要以牲畜的养殖交 易、屠宰、皮 毛加 工、运输、通 事行 ( 蒙 汉
维语翻译 ) 、牙纪行为业 , 与牧业密切相关 , 因此居所附近需要有牧场。而归化城北是衙署
划定的牧场。且西边有扎达海河 , 适于放 牧。因此 , 归 化城 北、西部成 为回 族移民 的定 居
居所。1693 年 ( 康熙三十二年 ) 于北门外建 立了第 一座 清真 寺 , 1723 年 ( 雍 正元年 ) 扩建 ,
即今清真大寺的前身。
回民街区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形成。清真寺门前两侧为店铺 , 店铺之前有流动摊贩 , 两
者共同形成街市空间。清真寺后的礼拜寺巷为住宅街区。康熙后期的回族移民又在清真
寺东的马莲滩形成新的聚居点 , 日常宗教活 动利 用数百 米外 的清 真大寺。 嘉庆年 间建 成
了清真东寺。与此同时 , 在内城西北角九龙湾一带形成第三个回民街区 , 后来在同治年间
建付家寺 , 即今清真南寺。乾隆后期在扎达 海河 形成的 回民 区又 建清真 西寺。这 一时 期
回民聚居区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1757 年 ( 乾隆二十二年 ) 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建立新疆 , 归
化城又增加了通往新疆的丝茶商路。而这些 生意 主要是 由回 族商人 承担 的。使得 城东、
西形成新的回民商业移民居住区。
归化城的旅蒙贸易输入的主要商品 , 是从内、外蒙古草原上赶来的以数十万为计的羊
群、牛群、马群等活牲畜 , 这些牲畜除少数在归化城加工以外 , 均由归化城再销往北京等内
陆城市。
这些活牧畜的交易 市场 被称 为“桥”。牛 市场 称 为“ 牛 桥”, 羊市 场被 称为“ 羊桥”等。
这样的市场遍布在内、外蒙古各商业城市中 , 成为蒙古近代城市空间构成的一个特色。
由于活牲畜的价钱不易确定 , 买卖双方 之间 需要中 间经 纪人。掌 握畜 牧业知 识并 且
可以作语言翻译的回族便成了这以行业的主 要从事 者。因 此 , 蒙古各 城市 的牲畜 交易 集
市一般都在回民聚居区形成。旧化诚 的羊 桥、牛桥 也分别 在清 真大 寺北、西形 成 ( 图 5 ) 。
清朝初年形成的骆驼交易集市“驼桥”分布于内城西街。但自从 18 世纪 20 年代回族大量
移民以来 , 饲养骆驼及进行买卖的商人 也主要 是回 民。因此 养驼 户多为 回民。养 驼户 的
住宅布局多为两进院落 , 前为居往用三合院 , 后为中有树林的骆驼用大院。并且每家住户
均为独立的院套 , 之间相隔甚远。这也是与城南密集的住宅区相异的住宅分布特点。
回民街区的店铺、牲畜交易市场、住宅的分布 均以 清真 大寺为 中心 形成 , 而且 后来 建
成的东、南、西清真寺也是以清真大寺为中心命名的。因此形成了回民街区以清真大寺为
核心、各区另有小中心 的多 核心 的商 住 空间。并 且 , 商 业空 间的 主流 是 露天 的 市场 和 摊
位 , 即回民街区的商业空间以 室外空 间为 其构成 特征。 1851 年 ( 咸 丰元 年 )《中俄 伊犁 通
商条约》签订 , 新疆商路愈显重要 , 归化城的回族商人也愈加活跃 , 街区得到进一步发展。

3. 移民建筑 类型及其特 征

本文论述的这一期间 , 归化城的定居人口可以分为本地的蒙古喇嘛 , 蒙古官、俗居民 ,


山西忻州、祁县、文水、平遥、汾 洲、代州、交城、介 休、太 谷 等 山西 汉 族移 民 , 山 西 大同、右
玉 , 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回族移民三大类。至 19 世纪 后期 , 这 些早期 的移 民对后 来的 移
民已以本地人自称。以下就当时归化城的汉、回族移民的建筑类型作以分析。
无论是汉族移民还是回族移民 , 主要都是从山西移民而来 , 因此建筑形式及构成上没
有很大的区别。住宅、店铺、客店、戏园等基 本上 都是合 院式 的构 成方式。 屋顶也 都是 向
・ 19 4 ・
院落内排水的单坡形式。室内都使用火炕取 暖。建筑 主体 为木结 构 , 在房 四角或 基础 之
处使用石头或青砖。虽然在基本构造上可以说是 山西 建筑 的移植 , 但 由于 在归化 城特 有
的家庭人口结构、经济活动特点及回族的伊斯兰教信仰 , 使得建筑又产生相应的变化。归
化城住宅的室内都使用火 炕 , 汉 族住 宅的 火坑 一般 为 北炕 , 而 回族 住宅 则 一定 要设 在 西
面 , 并且西墙上挂有清真寺或克而白的画像。
在归化城的商人们早期一般都是单身而来。因此 , 最初单纯的住宅很少 , 多为商住结
合的店铺。临街为铺面 , 主人与伙计住在一个院子里。
归化城最早大量出现的店铺是面铺 , 这 是由 于清朝 征伐 准噶 尔部的 军事 需要。恰 克
图条约签订以后 , 这里的经营主要是将内陆的茶叶布匹运往外蒙古及新疆 , 具有中转批发
的商业性质 , 因此店铺内储藏货物的仓库占有很大的用地。店铺就形成了小门面、大仓库
的构成。具体来说 , 四合院为狭长的一进院落。一般正房住人 , 长达二十几间的两厢作为
仓库使用。
归化城于 19 世纪以来在与店铺相接的 背街 面形成 住宅 街区。这 些住 宅住户 为一 代
人 , 四合院也基本上是一进。若是兄弟几人的住宅 , 也并列或相错落连结 , 没有轴线、尊卑
之分 ( 图 6 ) 。并且 , 虽说是四 合院 , 但 其实往 往南 房十 分狭 小 , 在此 供 奉财 神。入 口照 壁
正中也刻有财神楼阁的浮雕。就住宅而言 , 商人们把山西老家作为真正意义的家来看待 ,
将挣来的钱带回山西老家建宅耀祖 , 在老家 的住 宅中体 现传 统的 家族礼 法。著名 的祁 县
乔家大院即是这样的一 例。乔 宅始 祖乔 贵 发在 乾隆 的 20 年 间 在内 蒙古 包头 开创“ 复 盛
公”商号、开设银号等 , 至 20 世纪初一直是包头第一大商号。
归化城最具有特色的建筑类型是客店 , 俗称车马店。这种客店提供住宿、存货、饮食、
洽谈等综合功能。投宿的商人携带有大批的货物 及运 输这 些货物 的车 马骆驼 , 因 此客 店
均设有很大的院落供车马歇脚 ( 图 7 ) 。大的客店甚至在一 个街区 的南北两 端开门。买 进
和卖出的商人都将货物存放在客店的仓库。客店内还设有饭庄供商人谈生意。
商人们谈生意的另一去处是戏园。归化城最早的戏园为阿拉坦汗的后裔拉麻扎布在
城南三贤庙巷丁字路口自宅建的嘉乐会馆。戏园除舞台外 , 院子为露天的观众席位 , 其中
设几十或上百张饭座。

三 结   语

由于 18 世纪 20 年代的汉、回族商业移民的建筑活动 , 使得呼和浩特自蒙古城市演变
为多民族共居的城市。从亚洲范围的建筑历史的 视角 来看 , 这 一时期 买卖 城在蒙 古各 城
市中的形成 , 可以说是在北方的“ 中华街”的出现。进一步来说 , 这一时期蒙古地方建筑所
受到的外来影响来自汉族及回族的建筑文化。在 1862 年之后 , 才发生西洋建筑文化的影
响。西洋外来影响的标志性 建 筑是 1862 年 建于 大库 伦的 俄 国 领事 馆 及东 正 教堂、1874
年建于呼和浩特的天主教双爱堂。
至今为止 , 近代建筑史研究就地域而言 大多 被分为 沿海 与内 陆两类。 这种分 类表 面
上看来是立足于地理位置的区别 , 实际上是 着眼 于近代 化进 程中 外来影 响的 强弱。沿 海
通商口岸出现租界 , 洋风建筑的确是最为 显著的 一种 近代化。 然而 , 若因 此以“近 代化 就
・ 19 5 ・
是建筑风格的西洋化及建筑技术的科学化”的观念 来论 述中 国所有 地区、所 有建筑 的话 ,
就会导致片面的认识。
可以肯定 , 这种以洋风化为近代化基准的 研究方 法论 对中 国内陆 及少 数民族 地区 的
近代化研究是不适宜的。因为 , 这些地区的近 代化的 主导 因素 是中国 人的 近代经 济活 动
导致城市及建筑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在建筑样 式即 外观 形象上 并不 明显 , 所以 容易 被
看作是传统建筑毫无变化的延续。然而 , 在本 论文 的初步 研究 中可 以看出 , 事 实上 , 传 统
的四合院住宅、店铺、作坊等 , 也因新的家庭构成、经济活动特点等产生构成、组合、布局及
使用上的变化。再者 , 对于蒙古地方而言 , 其古代 建筑 文化 是游牧 文化 , 因 此由游 牧走 向
定居是蒙古城市近代化的第一步。
因此 , 本文将 1727—1862 年呼和浩特由宗教中心城市转化为商业移民城市的过程作
为呼和浩特城市近代化的第一阶段。
其具体表现为 :
1. 从游牧与定居并存的城市空间转化为定居城市 ;
2. 由宗教城市转化为中转贸易型商业城市 ;
3. 以蒙古建筑文化为主 , 转变为多民族区域并存、多核心的城市空间构造 ;
4. 买卖城的构成结构上 受 蒙 古宗 教 城市 布 局的 制 约 , 建 筑单 体 主 要为 山 西建 筑 的
移植。

* 1999 年呼和浩特实地调查及建筑测绘 , 得到日本财团 法人福 武学术文 化振兴财 团


的资助 , 特此致谢。

                          ( 作者单位 : 包慕萍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


村松伸   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 )

参考 文 献

1 . 珠荣嘎译注 :《阿拉坦汗传》, 呼和浩特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1990 年


2 . 近藤富成 “清代归化绥远城市街地的形成过程”
: ,《人民的历史学》114 号 , 东京历史 科学研究会 ,
1992 年
3 . 后藤富男 :《内陆亚洲游牧民社会的研究》, 吉川弘文馆刊行 , 东京 , 昭和 43 年
4 . 佐伯富 :《中国史研究》( 第二 )、
《中国 史研究》( 第三 ) , 东洋史 研究会 刊 , 同 朋舍出 版 , 京 都 , 昭 和
52 年
5 . 吉田金一 :《近代露清关系史》, 近藤出版社 , 东京 , 1974 年
6 . 今堀诚二 :《中国封建社会的机构———归绥 (呼 和浩特 ) 社 会集团 的实态 调查》, 日本学 术振兴 会
刊 , 东京 , 1955 年
7 . 政协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员会编 :《呼和浩特回族史》, 呼和浩特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1994 年
8 . Д .Майдар,《Монг
олынАрхит
ектурбаХо
тбайгуулалт
》,Ула
анба
атар, 1972

・ 19 6 ・
7 年归化城之市街图
首 , 光绪二 十三 年。抄 本现藏 南京 地理研 究所 、内 蒙古图 书馆 )

口通往库伦、恰克图及新疆的商路
关 系要 图》, 1930 年代 )

・ 19 7 ・
的三角形空地及商业街的分布
辖 市街图》, 1939 年 5 月 )

近代重庆城市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

龙 彬

    提要 : 文章以近代重庆发生的开 埠、设 市、陪都三 大历史 事件为 线索 , 深入 探讨 了它 们


给近代重庆城市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 , 从而揭示出它们作为近代重庆城市发展三个里程碑的
历史地位。
    关键词 : 近代重庆、城市发展、开埠、设市、陪都

1997 年 3 月 14 日 , 重庆成为我国继北京、上海、天津 之后的 第四个直 辖市 , 今天的 重


庆市人口超过 3 千万 , 面积超过 8 万平方公里 , 共辖 43 个区、县 ( 市 ) 。
本文研究的近代重庆城市 , 限 指 以半 岛为 主体 的渝 中 区 , 同 时 包括 江 北、南 岸、沙 坪
坝、九龙坡、大渡口等在内的城市主城区。
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 , 近代重庆城市的发 展经 历了三 个重 要时 期 , 即开埠 时期、设 市
时期、陪都时期。开埠、设市、陪都是近代重庆城市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一   开埠 : 揭开了重庆城市的近代化帷幕

1. 重庆开埠 始末

    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 , 地居四川盆 地东南 , 借 长江 及其支 流沟 通了四 川盆 地


内部及广大西南地区 , 并与长江中下游地区 联系 , 明清 以来 , 就 是四川 东部 地区的 商业 重
镇 , 此时便成为帝国主义溯长江侵入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前沿基地 , 重庆开埠问题正式提
到议事日程上来。
1876 年 9 月 13 日 , 英帝国主义借“ 马加 理案件”, 威 逼 清政 府签 订了《烟 台条 约》, 将
“湖北宜昌、安徽芜湖、浙江温州、广东北海四处 , 添开通商口岸 , ……又四川重庆府可由英

・ 19 8 ・
国派员查看川省英商事宜” 。根 据《烟 台条 约》的许 可 , 英国 领 事贺 西于 1882 年 到达 重
庆 , 设立领事馆 , 并继续加快重庆开埠的准备活动。
1890 年 3 月 31 日 , 英帝国主义再次以川江通航施加 压力 , 迫使 清政府在 北京签订 了
《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明确规定“ 重庆即准作为 通商口 岸无 异”“
, 英商 自宜 昌至重 庆往 来
运货 , 或雇佣华船 , 自备华式之 船 , 均听 其便” 。 清政 府企 图 以重 庆开 埠为 条件 , 阻止 英
轮驶入川江。
《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是英国强迫重庆开埠的法律依据。根据《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的
许可 , 1891 年 3 月 1 日重庆建立了 海关 , 英 国人霍 伯 森任 重庆 关税 务司 , 掌 握 大权 , 通 过
海关把重庆作为侵略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一个 据点 , 从经 济上 扼住了 重庆 和四川 以至 西
南的咽喉。重庆海关的建立 , 既是重庆被开为 商埠 的内容 , 也是重 庆正 式开埠 的标 志 , 更
是重庆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的信号。

2. 开埠对重 庆城市发展 的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 , 同时又给中国资本
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种客观的条件和可 能。因为 自然 经济的 破坏 , 给 资本主 义造 成
了商品的市场 , 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 , 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 。
重庆开埠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经济基础 , 另 一方 面也 为城乡 商品 经济的 发展 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从客观上讲 , 开埠给重庆城市发展带来了积极的重大影响 , 揭开了
重庆城市近代化的帷幕 , 使重庆城市脱胎于封建城市模式 , 步入了近代化的发展进程。具
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
(1 ) 体现近代殖民色彩的洋人区、租界地相继在重庆出现
重庆开埠以后 , 帝国主义列强步英国 之后尘 , 也 相继 在重庆 设立 领事 馆、租界。例 如
法国于 1896 年 3 月在重庆二仙庵设立领事 馆 , 与英 国领事 馆相 望 ; 美国 于 1896 年 12 月
在重庆设立领事馆 , 与英国领事馆毗邻 ; 德国于 1904 年 8 月 17 日在重庆五福街设立领事
馆 , ……这些领事馆在通远门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新区———外国使馆区 ( 名为领事巷 ) , 且
与 1903 年 12 月英籍海关税务司华特森“永租” 给重庆海关使用的打枪坝一道 , 构成一片
不是外 国租 界 的洋 人 区。而 日 本根 据 1895 年签 订 的《中 日 马 关条 约》规 定 , 于 1896 年
5 月在重庆设立领事馆 , 又于 1901 年 9 月 24 日 , 由日 本领 事和 川东 道在 重 庆签 订了《重
庆日本商民专界约书》, 取得了在南岸王家沱划地 700 亩设立租界的特权 。
(2 ) 体现资本主义特色的外国洋行、公司纷纷在重庆建立
重庆开埠以后 ,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掠夺 资源、倾 销商品 , 纷 纷在 重庆 设立洋 行、公司。
首先是英国的太古洋行、立德乐洋行、怡和洋行、隆茂洋行。还有美国的利泰洋行、永丰洋
行、后理洋行。日本租界建立后 , 从 1902 年起 , 日 本商 民陆 续前来 承租 土地 , 先后 有有 邻

① 中外 旧约章 汇编 , 第 1 册 , 349 页
② 中外 旧约章 汇编 , 第 1 册 , 553 页
③ 毛泽 东选集 , 589~ 590 页
④ 中外 旧约章 汇编 , 第 2 册 , 1 ~5 页

・ 19 9 ・
公司、大阪洋行、又新丝厂、武 林洋 行、日 本军 舰集 会 所、日清 公司 设 立其 间 。其 他外 国
洋行也大 量 涌 入 重 庆 , 据 有 关 统 计 , 截 止 到 1911 年 , 已 先 后 建 起 英、日、法、德、美 洋 行
50 多家 , 它们占据了长江两岸重要街道 , 在朝天门陕西 街形成洋 行商埠 区 , 在 望龙门白 象
街形成了洋行街 , 南岸龙门浩也洋行林立。
(3 ) 体现大机器生产方式的近代工业基础陆续在重庆形成
开埠以后 , 洋务运动逐渐波及 重庆 , 开设 工厂 成为 风气。 1896 年 英商 立 德乐 重庆 商
贸公司在南岸的猪鬃厂 , 当数最早在重庆 设立 的工厂。 仅猪 鬃厂一 类 , 发展 到 1911 年 就
有英、日、法、德 7 家洋商经营此业。1905 年由布征司沈秉坤 主持兴 建工作的 铜元局造 币
厂 , 这是重庆最早筹建的机械厂。1908 年由烛川电灯公司在 重庆开 始筹建的 商办民用 发
电厂 , 是重庆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公 用事业 之始。 此外 , 还有 丝纺、棉 织、玻璃、矿 业
等工厂在城市中陆续出现。在近代工业发展的同 时 “
, 人口 也像资 本一样地 集中” , 重 庆
城市密度急剧增高。
(4 ) 宗教及文化和医疗机构建设快速发展
早在开埠之前 , 以法国天主教会为主 , 在 重庆已 经建 立了一 些教 堂。开埠 以后 , 宗 教
势力与政治、经济、军事势力相结合 ,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各国在大肆兴建教堂的同
时 , 与宗教活动相辅相成的教会学校和教 会医 院相继 出现。 例如 1892 年 , 美国教 会在 重
庆创办宽仁医院 , 成为西南地区最 早的西 医院 ; 1894 年 , 美国 教会又 在重 庆创办 了求 精
中学、广益中学、启明小学 。1898 年 , 法国教 会开 办了 法 文学 堂 , 1902 年 , 又在 重庆 修
建了一所医院 , 由法国医师主持。1906 年 , 一家由德国政 府支助 , 并 由一名德 国军医管 理
的德国医院也在重庆开业 。与此同 时 , 清 政府 兴办 的 各种 新式 学堂 也在 重 庆城 市中 大
量出现。
(5 ) 揭开了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
清政府为了管理通商口岸 , 在各省会及通 商城 市设置 巡城 兵马 司 , 兼作交 涉使 , 在 办
理市面警务、维持社会治安的同时 , 兼事修缮建筑、修筑马路、疏浚沟渠等城市基础设施工
程。例如大清邮政局重庆总局 , 就是 1896 年始建于太平门顺城街。

二   设市 : 奠定了重庆城市的近代化格局

1. 重庆设市 过程

    辛亥革命以后 , 民国撤消府制 , 改重庆为巴县 , 重庆府署作官产拍卖 , 由重庆商会集资


购买 , 将重庆府署及其所属行 台、经 历署 等均 改为 商 业场 , 并 于 1915 年开 放 , 重 庆仅 为

① 巴县 志・交 涉 , 26~ 28 页
② 恩格 斯 .英国工 人阶 级状况
③ 重庆 市志 , 第 1 卷 , 46 页
④ 四川 文史资 料选辑 , 第 3 辑 , 171 页
⑤ 渝报 , 光 绪 24 年第 14 册 , 16 页
⑥ 重庆 海关 1902 ~1911 年十 年调查 报告
⑦ 杨嵩 林 .重庆城 市建 设近代 发展 概述 .四川 建筑 , 1992 , 4

・ 20 0 ・
・ 20 1 ・
・ 20 2 ・
商埠名称。重庆在民国初年的“二次革命”、
“ 护 法战争”、
“ 护国 战争”中 , 成 为南北 军阀 势
力必争之地 , 又是 20 年代 川、滇、黔军 阀混 战 的主 要战 场 , 政局 动 荡 , 未 曾顾 及 城市 规 划
建设。
1921 年 , 四川地方军阀势力基本控 制了 重庆 , 当 时 川军 总司 令兼 四川 省 长刘 湘驻 守
重庆。为了改变重庆城市建设的落后状况 , 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重庆商埠督办处 , 任
命其第 2 军军长杨森兼任督办。鉴于旧城区狭 窄的街 道、拥挤 的石板 小路 和低矮 的城 门
妨碍交通 , 决定拆除城垣、发展交通、改造码 头 , 始有设 市之 议 , 也是将 重庆 市区从 巴县 划
出之始。
1922 年 7 月至 1926 年 5 月 , 第 2 军与第 1 军之间 处于混 战状态。后 杨森败 北 , 第 二
师师长邓锡侯将商埠督办处改为市政公所 , 由自 己兼任 督办。 关于建 设方 面的行 政事 宜
一度交由警察厅承办。
1926 年 6 月 , 时任四川善后督办的 刘湘 下令 改重 庆市 政 公所 为商 埠督 办公 署 , 以 川
军 32 师师长唐式 遵兼 任 督 办。不 久 又 以 川 军 33 师 师 长 潘 文华 兼 任 督 办 , 开 始 筹 备 市
政厅。
1927 年 11 月 1 日 , 以 扩 充市 政 为 名 , 将商 埠 督 办 公 署改 为 市 政 厅 , 任 命 潘 文 华 为
市长。
1928 年 8 月 ,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市组织法》, 市正式 成为一 级行政区 划 , 重庆有关 部
门决定按照市组织法设市。
1929 年 2 月 15 日 , 重庆市政厅改组为市政府 , 重庆正式 设市 , 市长潘 文华 , 下设秘 书
处、财政局、工务局、公安局、社会局、教育局、土地局、团务局、市金库、南岸管理处、江北管
理处。

2. 设市对重 庆城市发展 的影响

以设市为目标和契机 , 从 20 年代中期至 30 年代 中期 的 10 余 年间 , 重 庆城市 的近 代


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发展时期。随着新市 区的 开辟 和旧城 改造 告一段 落 , 重庆 城
市有了明显变化 : 城区由临江门、通远门、南 纪门一 线以 东扩 大到曾 家岩、两 路口、兜子 背
一线 , 面积增加了两倍左右 , 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狭窄的市区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
矛盾。新旧城区交通干道建成后 , 出现了 汽车、黄包 车 , 公共 客运 随之开 办。市容 面貌 也
为之改观 , 在城市交通干道经过的地区 , 高层建 筑开始 出现 , 城 市繁华 区逐 渐由两 江沿 岸
向城市交通干道两侧转移 , 重庆已初步形成了近代城市的格局 , 市区面积发展至 46 .75 平
方公里 。设市前后的这一系列举措对重庆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可归纳如下 :
(1 ) 突破旧有城垣 , 扩大城市规模
早在 1921 年和 1926 年 , 为设市作准备 , 曾分 别对 重庆 城市进 行了 两次规 划 , 其核 心
目的都是拓展城区面积 , 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
1921 年杨森任商埠督办时的规 划认为“ 重庆 三 面滨 江 , 一面 踞 陆 , 谈开 拓者 , 大抵 不
外经营北岸及附郭十里内外之荒丘”。因此首先打通临江门 , 划江北城为新商业区“ , 欲先

① 统计 数字援 引自 : 重 庆市志 , 第 1 卷 , 721 页

・ 20 3 ・
开辟江北岸 , 原有旧城商店、堆栈悉令他徙以整 齐之” 。 为扩充市 政建设 , 成立 了新商 埠
工程局 , 以新区建设为主 , 旧城改造为辅 , 计划陆续将旧城的商店、公司等实业机构迁往江
北。杨森的这次规划 , 只得到部分的实现便由于军阀内战等诸多原因而搁置。
1926 年 6 月潘文华继任督办后 , 再 次开 始城 市建 设和 城 区拓 展 , 对重 庆 城市 又作 了
一次规划。在讨论和规划城市时也认为“以 重庆城 厢三 十万 余人口 , 仅 以高 低、斜 曲之 十
三四方里面积容之 , 其壅挤情事 , 自难避免。若 非另图 新区 , 终 无法 解决此 困难 问题也”,
并确定了积极开辟新市场、先整理旧城街市 等四大原 则 。同年 9 月公布《重庆 商埠整 齐
街面暂行办法》和《整理马路经过街道规划》, 确定了市内公共街面 , 划定了街道宽度 , 并决
定在旧城区主要街道修建马路。
但是潘文华拟先改造旧城的计划因对广大市 民的 利益 损害较 大 , 招致 各界人 士的 反
对而暂缓实施。因此改为先开辟新市场 , 以城外拓展带动城内整顿。
于是 1927 年 3 月 1 日商埠督办公署设立新市场管理 局 , 公 布《暂行简 章》14 条 , 明 确
将城区范围扩大 , 并拟开辟 6 个新市场 “
, 以南纪门至菜园坝为第一区 , 临江门至曾家岩为
第二区 , 曾家岩经两路口至菜园坝为第三区 , 通远门至两路口为第四区 , 南岸玄坛庙、龙门
浩一带为第五区 , 江北嘴至香国 寺一 带为第 六区。 次第 开辟 , 分期 进行” 。 1929 年设 市
不久 , 市公务局公布《开辟重庆新市区说明书》, 市区开辟的总体规划大体确定。随着新市
区的开辟 , 通远门外原先“ 跨丘越岭 , 万冢千 族 , 出城 十里 , 累累 相望 , 四围 无居 人”的现 象
不复存在 , 半岛西部三十余平方里的土地得 到开发 , 重 庆城 市突破 了旧 有城 垣 , 此 外还 在
南岸和江北有所扩展。
(2 ) 拓展城市骨架 , 完善交通设施
以马路建设带动新开辟街道的片区建设是新城区拓展的显著特征和基本手段。例如
在半岛部位 , 新区的开发即以开辟中区、南区及 北区三 条干 路为先 导 : 中区 干路沿 城外 山
脊由通远门经两路口至曾家岩 , 南区干路沿长江由南纪门至菜园坝 , 北区干路沿嘉陵江由
临江门至曾家岩 , 同时“ 于干路每五、六百 公尺 , 建筑 横街 支路 , 与 各干路 相衔 接。似此 规
划 , 则市场悉成 井 形 , 交 通 便 利 , 隙 地 以 供 建 筑 , 形 式 整 齐。 此 开 辟 新 市 场 交 通 之 规 划
也”③ 。
中区干路 1929 年 8 月建成 , 南区干路也在次年完成。在 30 年代 , 这两条干路分别延
伸进入旧城 , 通达半岛东端的朝天门。其后 , 又结 合街 巷整 理 , 修建了 数条 连接南 北的 经
路线和连接东西的纬路线。当时城区主干经路有 4 条 , 即下半城的南城经路 ( 与南区干路
接 ) 、上半城沿大梁子而行的中城经路 ( 与中区干路接 ) 、沿小梁子而行的北城经路、沿城北
垣而行的北城第二经路。各经路之间有若干纬路 相连 , 其 中最 重要的 是沟 通上下 半城 的
过街楼、打铜街及连接中城经路与北城经路 的几 条纬路。 这些 纵横交 织的 路网形 成了 近
代重庆城市的骨架。
在拓展城市骨架的同时 , 其他交通设施 也得 到进一 步的 建设 与完善。 修建沿 江堤 坝

① 转引 自 : 重庆市 志 , 第 1 卷 , 730 ~731 页


②③   详见 : 重 庆市志 , 第 1 卷 , 731 页
③ 重庆 市志 , 第 1 卷 , 731 页

・ 20 4 ・
和码头、改善水运条件仍是这 一时期 的工 作重点 , 1927 年 2 月商 埠督 办公 署 决定 拆除 朝
天门城门 , 兴建朝天门码头和嘉陵江码头 , 同 年 7 月完工。 此外 , 陆上 交通 运输在 这一 时
期得到快速发展 , 例如 , 七星岗至曾家岩马路 部分建 成后 , 便 出现鸿 通、加尔 登、三 飞等 数
家出租汽车行 , 有中型车和帆布篷小轿车 20 余辆 , 形成 了近代城 区内部 机动交通 ; 而 对
外交通线成渝公路和川黔公路也在此间建成。由德籍工程师苏尔茨监督修建的北川轻便
铁路是重庆的第一条铁路。在航空 运输 方面 , 1929 年秋 开 始建 设广 阳坝 军用 机 场 , 1930
年市政府 又将 珊瑚 坝拨 作机 场 , 配 套建 设 的南 区路 燕喜 洞飞 机 码头 高差 60 米 , 1935 年
建成。
公路、铁路、航空等新型运输形式的出现 , 打破了重庆仅有水运的单一局面 , 形成了近
代重庆城市的交通格局 , 为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3 ) 兴建公共设施 , 配套市政工程
在开发新城区、改建旧城区的过程中 , 完善和 修建 了一 批公共 设施 , 以 适应城 市发 展
的需要。例如位于大梁子后面的后 伺坡 , 原是 一片 堆 置垃 圾的 荒坡 , 1926 年 在筹 备市 政
厅时便决定将其改建为公园 , 1929 年 8 月竣 工 , 因其地 处城 市中 心 , 得名“ 中央 公园”( 今
人民公园 ) , 园地高低错落 , 约万余平方米 , 有假 山、亭、阁、球场、草 地、儿童 游戏场 和阅 报
室 , 四时花木繁盛。再如 1933 年市政府拟将夫 子池填 平 , 改建 为公 共体育 场 , 黎治 平、陈
南方负责作的规划设计 , 但由于抗战爆发未及实施。
在城区大开发的同时 , 近代市政工程也随之发展。1929 年至 1933 年间建成日供 1 万
吨净水的自来水公司 , 对整个城 区分 四个管 区供 水。 1933 年 4 月 动工 兴建 大 溪沟 电厂 ,
1934 年 4 月建成。 1934 年 7 月 , 新市 区自 曾家 岩、大 溪 沟、两 路口 至 通 远门 一 带路 灯 通
电。其后 , 城区自七星岗经较场口、都邮街、新街口、陕 西街、第 一模 范市场、新 丰街 , 直 至
镇守使署及仓坪街、大梁子一带在 1934 年 12 月 通电 , 上 清 寺至 李子 坝一 带 1935 年 2 月
通电 。1936 年大溪沟电厂开始向嘉陵江北送电 , 成为江北城一带有电灯的开始。

三   陪都 : 确立了重庆城市的全国性地位

1. 陪都肇因

    1937 年 7 月 7 日 , 日 本 帝国 主 义向 中 国 发动 全 面侵 略 , 抗 日 战 争全 面 爆发。 10 月
29 日蒋介石在南京国防最高会议上作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 战前途》的 讲话 , 确定四川 为
抗日战争的大后方 , 重庆为国民 政府驻 地。11 月 20 日 , 国 民 政府 正式 宣布 迁都 重 庆 , 11
月 25 日国民政府以重庆高级工业学校为驻渝府址 , 改建完成 , 26 日 国民政府 主席林森 抵
达重庆 , 12 月 1 日国民政府开始 在重庆 新址 办公 , 重 庆成 为 中国 的战 时首 都。 1939 年 5
月 5 日 , 国民政府令重庆市改为行政院直辖市。1940 年 9 月 6 日 , 国民 政府又发 布命令 ,
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 , 直至 1946 年 5 月 5 日抗战胜利后国府还都南京。
从 1937 年至 1946 年 ,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中国近代史和重庆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

④ 重庆 市志 , 第 1 卷 , 111 页
⑤ 重庆 市志 , 第 1 卷 , 131 页

・ 20 5 ・
对中国抗日战争和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大批国家机关、工矿企业、金融
机构、科技文化部门和 各类 学校 的内 迁 , 重庆 崛 起为 抗日 战争 时期 中 国的 政 治、军 事、经
济、文化中心 , 发展成为大后方具有近代工业基础的大城市 , 并一跃而为国际名城。

2. 陪都时期 对重庆城市 发展的影 响

陪都时期重庆城市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 , 重庆也 由一 个相 对封闭 的内 陆型地 区中 心


城市脱颖而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重要地位的 城市。虽 然在 陪都时 期 , 重庆 城市遭 受了 日
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大轰炸 , 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凭仗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 在艰苦卓
绝的条件下进 行 重 庆 城 市 的 建 设。 据 有 关 统 计 , 截 止 1946 年 重 庆 市 区 人 口 由 战 前 的
47 万猛增到 124 万余。战时大陪都 市区面 积包 括 成渝、川 黔公 路 两侧 重庆 周围 80 公 里
的范围 , 约计 300 平方公里 。陪都时期给重庆带 来的这种 突飞猛 进的变化 , 具体 表现 在
以下几个方面 :
(1 ) 成为大后方的军政中心
国民政府迁渝后 , 大批行政机关也相继迁 至重 庆 , 据有 关统计 , 迁 渝党 政军机 关共 有
100 多个 , 在重庆重 组 了中 国 战时 的 政治 中 心。当 时 长江 南 岸的 黄 山、汪 山 一带 紧 靠 城
区 , 而又崇山峻岭、地势险要隐蔽 , 遂成为蒋介 石等国 民党 要员 的官邸 和国 民政府 一些 重
要机构的所在地。
1941 年 12 月 7 日 , 太平洋战争爆发 , 12 月 9 日中 国政 府在重 庆正 式对日 宣战 , 同 时
宣布对德国、意大利两个法西斯轴心国处于战争状态。 1942 年 1 月 2 日同盟 国中国战 区
统帅部在重庆成立 , 负责指挥中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同盟军作战。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 , 重庆也是 世界 反法 西斯 战 争同 盟国 在远 东的 指 挥中 枢。抗 战 期 间 , 苏、美、
英、法等 30 多个国家在重庆设有大 使馆 , 40 多 个国 家设 有外 事机 构 , 并建 有 反法 西斯 战
争的各种国际性组织 , 云集重庆的世界名人、各国外交官、军事人员有上千人。
(2 ) 成为大后方的金贸中心
在金融方面 , 抗战期间 , 全国最大的中国、中央、交通、农民四大银行总行内迁重庆 , 各
省市金融业均向重庆聚集或内移资金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香港与海外侨胞也不断地内移
资金 , 促使重庆金融业空前大发展。截止抗战胜利前夕 , 重庆除“四行”( 中国、中央、交通、
农民银行 ) 、
“ 两局”( 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 ) 、
“ 一会”( 中央储蓄会 ) 和“四联总处”等
国家金融机构外 , 还有“ 小四行”( 通商、四 明、实业、国货 银行 ) 、省市 县银 行、商业银 行、外
商银行、信托公司等 , 总数达 230 余 家 。重 庆还 成为 中 国惟 一的 外汇 交易 和 管理 中心。
同时 , 重庆银行纷纷在大后方各地设立分支 机构 , 扩大 义务 , 极 大增强 了重 庆金融 业对 这
些地方的影响 , 形成了 以重 庆为 中心 的 大后 方金 融网 络。当 时在 朝天 门 陕西 街 一带 , 有
“重庆华尔街”之称。
在商业贸易方面 , 战争使重庆人口激增 , 各类 商品 的需 求也随 之大 量上升 , 商 业贸 易
日益增长。据统计 , 到 1945 年 , 重庆的大小公司、商店发展到 27 481 家 , 各种 商业同业 公

① 统计 数字援 引自 : 重 庆市志 , 第 1 卷 , 724 页


② 统计 数字援 引自 : 重 庆市志 , 第 1 卷 , 13 页

・ 20 6 ・
会达到 123 个。中国对外贸易的通道由东南沿海转向西南、西北国际交通运输线 , 国民政
府财政部下辖的复兴商业公司、富华贸易公 司、中茶公 司都 设在重 庆 , 大后 方各地 的进 出
口物资多由重庆集散 , 重庆成为大后方的贸易中心。
(3 ) 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
抗战期间 , 许多大专院校迁至重庆 , 使重庆拥有各类大专院校 38 所 , 约占当时全国总
数的 1/ 3 , 一时间专 家、学 者、教 授 云集。 同时 还 有大 批 爱国 的 进 步作 家、艺术 家 会 聚 重
庆 , 在周恩来、郭沫若、茅盾等人的支持和领 导下 , 艰难 地延 续和发 展中 华文 化 , 使 重庆 成
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 , 文化艺术空前繁荣 , 人才辈出。重庆的“中国抗战文艺”以其独特的
风貌载入世界近代文艺 史册。文 化 出版 事业 也有 快速 发 展 , 据社 会局 公 布 , 陪 都有 书 店
180 家 , 杂志 141 种 , 印刷厂 145 家。
(4 ) 成为大后方的工业中心
战争迫使沿海及沿长江一线的工厂大批内迁。1938 年武汉 失守后 , 中国 原有以上 海
为中心的工业重心转移到以重庆为中心的西 部地 区。据统 计 , 抗战 中有 400 多家 工厂 迁
移到重庆及其附近沿长江和嘉陵江一带地区 , 加上为适应战争需要新建了一批工厂 , 使重
庆工矿企业增至 1690 家 , 工业职工达到 10 万人。在 众多 的工 业门类 中以 兵器制 造业 为
中心 , 近代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均发展迅速 , 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惟一门类齐全
的最重要、最集中的综合性工业区 , 支撑战时中国工业经济的命脉。
(5 ) 成为大后方的交通枢纽
为了适应抗战期间运输的需要 , 轮船航运业有了飞跃的发展 , 长江宜宾—重庆—宜昌
段的川江是大后方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 战时 重庆 的川江 船员 工人 达到 1 .2 万 人。仅大 后
方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重 庆民 生实 业股 份有 限 公司 所 拥有 的 船舶 就 由战 前 46 艘、
1 .8万吨 , 发展的 1942 年 116 艘、3 .6 万吨。
重庆公路交通开辟了西南、西北交通线 , 并 与中缅、中 印、中苏 等国 际公路 相联 系 , 形
成以重庆为枢纽的大后方公路运输网。
航空运输发展突出 , 1936 年国民政府军委重庆行营航空 部长与 四川省建 设厅长卢 作
孚商定兴建九龙坡机场 , 1940 年 建成 使用。 1938 年 11 月 开始 兴建 白市 驿 机场 , 1939 年
6 月初步建成 , 1943 年成为军民合用机场。1938 年中国航 空公司、中央 航空公司 迁渝后 ,
以重庆为中心 , 相继开通了渝迪 ( 迪化 , 今乌鲁木齐 ) 、渝蓉 ( 成都 ) 、渝昆 ( 明 ) 、渝宝 ( 鸡 ) 、渝
甘 ( 兰州 ) 、渝港 ( 香港 ) 等国内航线和重庆 至仰光、河 内、及中 印、中 苏等 国际 航线 , 重庆 成
为大后方最重要的航空中心。重庆航运界还建立 起沟 通国 内外的 水陆 空联运 网络 , 为 支
持祖国的抗日战争和同盟国在东南亚抗击日寇侵略 , 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庆还成为大后方的通信网络中心 , 1939 年 9 月 , 重庆 至西 南各 省的 长 途电 话全 部
开通 ; 1941 年 1 月 , 重庆至贵 阳线 路 率先 在国 内安 装“ M T3”式 三路 载波 电 话机 ; 1943 年
4 月 , 渝昆间在国内首次办理无线电传真电 报业 务 ; 1943 年 , 首 次在重 庆等 地创办 中心 制
长途电话网 , 形成辐射式通信电路。据 1943 年 3 月《陪都 工商 年鉴》统 计 , 由重庆 发出 的
国内电报占全国总数的 85 % , 国际电报占全国总数的 83 .5 % 。

・ 20 7 ・
四 结   语

综观近代重庆城市的发展 , 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 每个阶段分别与开埠、设市、


陪都这三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联。这三大历史事件是重庆城市在近代发展的重大契机和
重要外因 , 也是近代重庆城市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具体讲 , 开埠时期揭开了重庆城市近代
化的帷幕 , 使重庆从一个内陆型封建府城发展成为开放型、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战略枢
纽 ; 设市时期奠定了重庆城市的近代格局 , 使重庆从区域性军政中心发展成为近代长江上
游的经济中心 ; 陪都时期确立了重庆城市的全国性地位 , 使重庆从偏居川东一隅的地区性
中心城市发展成为面向世界的国际性名城。
对于重庆城市在近代这三个重要时期的发展 情况 , 本 文最 后用如 下框 图作出 比较 与
归纳 ( 图 1、2 ) 。

( 作者单位 :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巴县志选注 .重庆出版社 , 1989 , 2


2. 重庆市志 , 第一卷 .四川大学出版社 , 1992 , 12
3. 重庆市建筑志 .重庆大学出版社 , 1997 , 3
4. 隗瀛涛 , 周勇 .重庆开埠史 .第 2 版 .重庆出版社 , 1997 , 7
5. 周勇 .重庆 : 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 .重庆出版社 , 1989 , 8
6. 杨嵩林 .重庆城市建设近代发展概述 .四川建筑 , 1992 , 4

・ 20 8 ・
城区扩展形势图
(







“重







图”

绘,



《中







筑》,
388

)

市半岛发展示意图

・ 20 9 ・
澳门圣保罗学院教堂正立面的构成
———关于葡萄牙人在亚洲的建筑活动及其
建筑样式变化过程的研究

[ 日 ] 西 山宗雄

    提要 : 到目前为止 , 澳门圣保罗学院教堂一直被认 为深受罗马 杰兹教堂的 影响 , 属 于以


罗马杰兹教堂为代表的耶稣教会教堂建筑类型。可是 , 它那别具一格的立面构成并不单是受
意大利的影响 , 还可以认为它是葡萄牙本国教堂建筑平面的单廊化 , 以及脱离样式、采用装饰
主题的思潮经过殖民地建设的传播线路后变异的结果。本文不仅观察竣工后的特点 , 而且通
过分析其建筑形态的形成过程 , 认为澳门圣保罗学院教堂的正立面构成的要素具有葡萄牙独
自的建筑特点。
    关键词 : 圣保罗学院教会建筑、立面构成

澳门圣保罗学院教会建筑 ( 图 1 ) 是 在澳 门残存 的惟 一的 17 世纪 初期 的 基督 教教 会
建筑 , 也是东亚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耶稣教堂。根据现有研究 , 设计者是耶稣教会的卡鲁
洛・斯皮诺拉神父 , 建设年代为 1602 年到 1637 年。
关于该教堂的设立缘由和建设过程 , 在曾任澳门耶稣会司祭、研究家马努尔鲁・提歇
拉的著作 ( 澳门和澳门教区 ) 里有很 多介 绍 。可是 在这 些介绍 中 , 除建 筑的 装饰 以外 ,
没有提及有关该建筑的形态 , 以及葡萄牙和葡萄牙其他殖民地建筑的情况。而且 , 一般认
为这个教堂是模仿罗马杰兹教会的典型建筑。
可是 , 这些解释并不能完全说明圣保罗学院教堂建筑的特异性及其源流。
香港大学 Wong S hiu K wan 在他的论文“ 澳门大三巴 牌坊 圣母踏 龙头 等雕刻 之内 容
初探”里指出 , 可以在中国佛典里找到该立面上 两段装 饰的 起源 , 以此 说明 该建筑 有中 国

① Ma nuel Tei xeira . T he C hur ch of St .pa ul in M acau .Cen t oro d e Est udos His tóricos Ui tr amari no s da Jun t a d e
Inves tig ac,ōes Cie n í
t ficas do Ui tr ama r , Port uga l, 1979 . 73 ~77
② Ma nuel Tei xeir a . Maca u e a su a Dio cese , I-XIII . T ipog ra fia d a M issāo do Padro ado M acau , Maca u , 1956—
1982 .关于 教堂 , 记 载于第 12 卷 ( 1976 年 ) 168 ~309 页
③ 关于本 教会 竣工年 代 , 观光 手册等 书籍 里的记 载完全 一致 。除了 没有 记载出 处的 以外 , 都 出于 M a nuel Tei x-
eir a . T h e C hur ch of St . p au l in M acau . Cen t oro de Es t udos H istórico s Ui tr ama ri nos da J un t a d e Inves tig ac, ōes
Cien tíficas do Uit rama r , Por t ug al , 1979。 根据调 查 , 没有 发现别 的关 于建 设年 代 的既 往 研究 。可 以 认为 建 设 年代 的
定说就 源于 M anu el T eix eir a . T h e Chu rc h of St .p au l in M aca u .Ce n t oro de Es t udos His tóricos Uit rama rinos d a Jun t a
d e Investi gac ,ōes Cien tíficas do Uit rama r , Por t ug al , 1979
④ 可以 认为这 个看法 同样 是引用 了提 歇拉神 父的 观点
⑤ 虽然 杰兹教 堂是耶 稣会 教学的 典型 , 但 在各地 都有 异例的 报告

・ 21 0 ・
人的参与。随着近年的考古发掘调查 , 发现教堂建筑平面基本是单廊型 ( 图 2 ) 。以前 一
般认为该教堂建筑是罗马杰兹教 堂的 简化 形式 , 可是 , 本 论 认为 , 如 果参 照 印度 的果 阿
和葡萄牙教会年表 , 可以认为澳门圣保罗学 院教 堂建筑 具有 葡萄 牙独自 的特 色。而且 同
时期的澳门其他修道会建筑也受到了葡萄牙本国建筑样式的影响。
本文把葡萄牙本国及其在通往东亚管区必经地印度的果阿周围的典型教堂形态案例
进行了比较。至今为止 , 虽然认为圣保罗学院 教堂是 西方 人在 东亚建 造的 最早期 的教 会
建筑 ,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 但研究的深度不够。本研究针对圣保罗学院教堂尚未明了的建
设过程、葡萄牙人的设计特色 , 特别是对教堂的竣工年代进行了考察分析。

一   澳门圣保罗学院教会建设的背景

关于葡萄牙人殖民澳门的情况 , 至今还 有很 多不清 楚的 地方。澳 门和 其他殖 民地 不


同 , 由于殖民当初就治安比较安定 , 以及 16 世纪中叶葡萄牙王室财政的贫困 , 城市中首先
得到建设的是教会建筑。
一般认为 葡萄 牙人 的移民 是从 1557 年开 始的 。据 记载 , 最 初的教 堂是 1563 年 建
造的 , 在 1573 年的书简里已经有 关于学 校建 设的记 载 。其 后 , 为教 育中 国 信徒 , 学 校
不断发展、扩大 , 即为今日圣保罗学院的前身。1594 年 , 从日 本回来 的巡查师 巴立昂诺 把
学校升格为学院。
可是 , 这个教堂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 教堂。现 在的 教堂 是在老 教堂 的遗址 上建 立
起来的。
耶稣会教士费鲁南・哥雷诺在 1601 年的报告书中这样写道 :
“很不幸 , 我们的教堂发生了大火。……火势 很猛 , 好 不容 易才将 圣体 从圣堂 中抢 救
出来。……如果不是大家拼 命抢 救 , 恐 怕连 学院 也全 烧 了。热 风 把墙 壁 的抹 灰 烤 裂了。
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去补修 , 所以在新教堂建起来以前 , 必须把教室的一部分充当教堂。

这样 , 第一代教堂在 1601 年烧毁了 , 其 后建造 了现 在的 这个教 堂。在 现存的 奠基 石
上明确的记载着 1602 年。即大火后的翌年就开始着手复建工作。关于建设费用 , 在这个
报告书里 , 提到了市民和卡皮丹・摩路的交涉情况。

① Wong Sh iu K wa n .澳门 大三巴 牌坊 圣母踏 龙头 等雕刻 之内 容初探 .澳 门研 究 4 , 1996 , M acao , 50~ 72 页


② As ruínas d e S .Pa ul o .Un M onumen t o pa r a o Fu t u ro , 1994 , Lisboa & M acau .pp .63~ 86
③ 例如 , 在 C .A .M on t alt o de Jues us .Hist oric M aca o , M acao , 1926 的序言 中认 为 , 有可能 早在 1511 年就 有葡萄
牙人到 过澳 门 , 可是一 般认 为正式 的移 民活动 则始于 在 广东 进 行大 规 模市 场 建设 的 1557 年 。而 且 , 在 关于 澳 门移 民
史的 名著 , Sir .Andr e w Lj ungst ed .An His t orical Sk et ch of t he P ort ugu es s Set t lemen t s in Cin a , 1832 , Bost on 里也 有同
样的看 法。
④ Ma nuel Tei xeira . T he C hur ch of St .pa ul in M acau .Cen t oro d e Est udos His tóricos Ui tr amari no s da Jun t a d e
Inves tig ac,ōes Cie n í
t ficas do Ui tr ama r , Port uga l, 1979 . 54
⑤ 在附 有 1573 年 12 月 18 日的 安东尼 ・贝 斯的书 简中 , 有 如 下记 载 :“ 我 们 拥 有 教授 算 术 语 文的 学 校 , 有很 多
孩子来 这儿 上学。 我们正 努力 教授他 们基 础的教 义和 良好的 礼仪”。
⑥ Ma nuel Tei xeira . T he C hur ch of St .pa ul in M acau .Cen t oro d e Est udos His tóricos Ui tr amari no s da Jun t a d e
Inves tig ac,ōes Cie n í
t ficas do Ui tr ama r , Port uga l, 1979 . 58 ~60
⑦ P .Fe rnāo Gu e rr ciro .Relaca o A nnual , Vol , I , 235 ~236

・ 21 1 ・
“……如果主保佑从日本的船只平安归来 , 他们已经决定将他们在日本所有财产的百
分之五捐献出来。……捐献金额将不低于 3130 帕露答・里士。”
就这样 , 新的教堂建设开始了。可以说这栋当时亚洲最壮观、最精致的教堂建设是多
方面努力的结果。虽然不清楚被称为帕露答・ 里士的 货币 单位和 金额 总数 , 但这 笔钱 使
教堂建设在葡萄牙和澳门当局财政困难之时也能顺利进行。
在 1600 年和 1602 年英国和荷兰设立东印度 公司 的时 候 , 葡萄牙 主要 在印度 的果 阿
和澳门这条航线上经济受损 , 而长崎和澳门 间的 贸易则 很繁 盛。葡萄 牙本 国对该 航线 的
贸易管理始于 1627 年 , 而让果阿受益则是 1635 年以后的事情。当时 , 绢丝贸易最有利可
图 , 连有的耶稣会神父也下海经商。虽说巡查师巴立昂诺想对此加以禁止 , 但最后也只能
默认了事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圣保罗教堂的建设在资金上是相当富余的。
1623 年 , 在教堂 旁 边 新 建 了 为 日 本 人 设 立 的神 学 院。 关 于 此 事 , 有 日 本 人 司 祭 保
罗・多施・桑脱司捐赠银 1. 2 万两的记录 。根据 C .R .博克萨 的研究 , 保罗 神父为培 养
12 名在澳门的日本青年 , 曾在日本进行过募捐活动 。也就是说 , 在圣保罗学 院教堂和 伊
格那崎士神学校 ( 上述的神学院 ) 的建设中 , 可以 说有相 当的 资金 来源于 日本。这 个建 设
也有日本人参加。提歇拉神父在提到为教堂重建贡献很大的意大利神父乔班尼・尼科拉
时这样写道 :
“……他 1560 年生于撒热如挪 , 1577 年 12 月加 入耶 稣会 , 1581 年 从里 斯本到 果阿 ,
翌年的 8 月和 7 名教士一起渡海来到澳门。 ……乔班 尼应 巴锡奥 神父 的要 求 , 还 画了 救
世主的画像。1588 年 , 乔班尼到达 长崎 , 从 1601 年 开始 到 1613 年在 有马 的 神学 院教 授
日本人西洋画技法。1614 年被德川幕府驱除出境而回到澳门。此后 , 一直到 1626 年 3 月
16 日去世 , 他自己边创作 , 也边向弟子传授西洋画的 技法。现已 查明 , 有 4 名 乔班尼的 日
本弟子协助了澳门教会的再建工作。

提歇拉神父列出了他们的名字 , 分别为 雅格布 ・丹 羽、芒雪・ 泰极、塔 地和贝 多罗 ・
乔安。
可是 , 芒雪在 1615 年去世 , 塔地和贝多罗也只在 1620 年以前住在澳门 , 所以 , 除了雅
格布 ( 雅格布的情况没有记载 ) 以外 , 其他人即使从事了教堂的建设工作 , 也仅只有数年的
时间。
如前所述 , 在提歇拉神父的研究里有关 本教 堂的建 设年 代已 成为定 说。神父 在他 的
著作《澳门耶稣会士 400 年 ( 1564 —1964 )》里这样写道 :
“在 西 侧 的 角 上 有 碑 铭 , 上 面 写 着‘ V IRG INI MA GNA E MA T ERI CI VIT AS
M ACA E NSIS LIBE NS P OSU I AN .1602’, 意思是‘澳门市于 1602 年把它 奉献给 伟大 的

① Joa o Pau lo O liv eir a e Cos ta .葡萄 牙和日 本 , Lisbon , 1993 , 49 页


② Ma nuel Tei xeir a .Ja pon eses em M acau , Ins ti t u to Cu lt u ral de M acau , M acau , 1993 .37
③ C .R .B ox e r . T he g rea t Shi p f rom A macon , Inst it u t o Cu lt u ral de Maca u e Ce n tro de Es t udos M arit imos d e
M aca u , M acau , 1988 .137
④ Ma nuel Tei xeira . T he C hur ch of St .pa ul in M acau .Cen t oro d e Est udos His tóricos Ui tr amari no s da Jun t a d e
Inves tig ac,ōes Cie n í
t ficas do Ui tr ama r , Port uga l, 1979 . 70

・ 21 2 ・
圣母’。这是本教会建设年代的决定性的证据。”
但是 , 1602 年只是起工的年代 , 竣工年代尚未确定。对 此 , 神父在《澳 门圣保罗 教会》
里作了一下考察 :
“可是 , 关于 1602 年这一建设年代 , 我们注意到第 4 段 4 个圣 者中所 列的‘ S ( 圣人 )’
和‘B( 福者 ) ’这些符号。佛郎西斯克・扎别露于 1619 年成为福者 , 1622 年和 露尧拉一 起
被列为圣人。所以 , 至少 , 这个部分的雕刻是 1622 年以后制作的。而且 , 阿罗基乌士・刚
扎卡于 1605 年列位福者 , 1726 年列位圣者 , 佛郎斯科・ 玻露杰在 1624 年列位 福者 , 1671
年列位圣者。所以 , 这两人雕像 的制 作 应是 在 1624 年以 后 , 1671 年 以前 的 事。况 且 , 这
块前壁从 1602 年奠基到各种雕刻的完成 , 可以说至少需要 20 年的时间。”
在这本书里 , 还引用了同时代的英国旅行家比特・蒙第的游记 , 并且认为在写作游记
的 1637 年圣保罗教会已经竣工 。从 1636 年到 1637 年 , 比特・蒙 第和乔 冶・魏 德路 船
长一起去中国旅行 , 所作的记录 , 于 1919 年由 R .C .田普路伯爵和 L .安时蒂夫人出版。
其后 , 又被 C .R .博克萨的《17 世纪的澳门》收录 。其中 , 在挪罗拿总督来访时 , 蒙第
对圣保罗学院及教堂的情况作了如下描写 :
“隶属学院的教堂的屋顶 ( 应为天棚———作者 注 ) 是从 来也 没有见 过的 非常美 丽的 筒
形拱廊。中国匠人用曲木精工细作了美丽的半圆券 , 并在其上施以红、蓝等各种奇妙的颜
色。天棚用方格划分 , 在重叠的部分用玫瑰的花瓣和树叶来装饰 , 在终端部稍稍加粗用以
收束。

可是 , 在这本游记里 , 虽然对本堂有很多赞赏 , 却没有谈到立面。而且 , 即使仔细观察
蒙第画的那幅不清晰的速写 ( 图 3 ) , 在中央部好像画着 大圣堂 , 但不 能确认是 否是遗留 今
日的立面的背面。即使本堂部分非常让人印象 深刻 , 可 是 , 对天棚 作了 如此 详细的 记录 ,
而对采用了从来没有的形式和装饰的立面没有作任何描述 , 颇让人费解。
正如提歇拉神父指出的那样 , 至少圣者 像是 1624 年以 后的 , 所以 被认 为和制 作有 关
的乔班尼神父及其弟子实际上只有几年的时间 , 而且也只有神父本人 ( 雅格布也有可能 ) 。
提歇拉神父的研究还指出 , 被认为是教堂设计者的卡鲁洛・斯皮诺拉神父于 1623 年 9 月
10 日在长崎的元和大殉教中 被烧死。 所以 , 即 使留有 设计 图 纸 , 卡鲁 洛神 父 也没 有等 到
竣工 , 况且现在还没有发现图纸。
所以 , 不能不认为既往的提法 , 即关于圣保罗学院教堂那奇妙的立面来源干两位意大
利神父 , 以及它们的日本人弟子的看法不够全面。

① Ma nuel Tei xeir a .T h e F ou rt h Ce n t ury of t he Jesui ts a t Macao (1564— 1964) , M acau , 1964 .18~ 21
② Ma nuel Tei xeira . T he C hur ch of St .pa ul in M acau .Cen t oro d e Est udos His tóricos Ui tr amari no s da Jun t a d e
Inves tig ac,ōes Cie n í
t ficas do Ui tr ama r , Port uga l, 1979 .73 ~77
③ Ma nuel Tei xeira . T he C hur ch of St .pa ul in M acau .Cen t oro d e Est udos His tóricos Ui tr amari no s da Jun t a d e
Inves tig ac,ōes Cie n í
t ficas do Ui tr ama r , Port uga l, 1979 .76
④ T he T ra vels of Pet er M undy( 1608 - 1667 ) , 5vols , London , 1907 - 1936 , vol .III , Pa rt I .159 ~316
⑤ E dit ed a nd tr a nsla te d by C .R .Boxe r .Se ven t een t h Cen t u ry M acau , H ein emann ( A sia ) , HongKong , 1984 .
41~ 42 .
⑥ C .R .B ox e r . T he g rea t Shi p f rom A macon , Inst it u t o Cu lt u ral de Maca u e Ce n tro de Es t udos M arit imos d e
M aca u , M acau , 1988 .41

・ 21 3 ・
二   立面的装饰

另一方面 , 为什么在圣保罗学院教堂立面的装饰设计中 , 有很多地方加进了亚洲独特


的要素呢 ? 本来 , 在教堂建设当时 , 所谓葡萄牙样式 , 除了玛努尔鲁样式以外 , 其他都不是
本土的东西。而且 , 玛努尔鲁样式也没有能传播到印度以东的地区。
给新建教堂的装饰做出很大贡献的是意 大利神 父乔 班尼 ・尼 科拉。他 1560 年生 于
撒热如挪近郊 , 1581 年到果阿 , 翌年渡海来到澳门。神父 在什么 地方接受 过绘画 教育 , 是
日本管区最早的西洋美术教师。据澳门教会的记 录 , 他曾 经为 圣保罗 教堂 画了救 世主 的
画像。
乔班尼神父 1583 年到达长崎 , 从 1601 年开始在 有马教授 日本人西 洋画法。 1603 年
到 1613 年调到长崎的神学院讲 授西 洋美 术。1614 年 被 德川 幕府 驱除 出境 而 回到 澳门。
这时至少有 4 名乔班尼的日本弟子协助了澳 门教 会的再 建工 作。依据 记载 , 他们 是雅 格
布・丹羽 ( 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混血儿 ) 、芒雪・泰极、塔地、贝多罗・乔安。因为在 1614 年
有很多司祭和信徒从日本被赶出 来 , 所以 澳门 的圣 保罗 学院 就更 加 重要。 为此 , 1623 年
在学院的旁边为日本人新建了伊格那崎士神学校。
在印度 , 最早接受了玛努尔鲁样式装饰设计影响的是果阿的波・捷兹斯教堂。可是 ,
乔班尼神父在该教堂完工之前已经去了日本。所 以 , 圣保 罗教 会的装 饰也 许可以 认为 是
罗马样式和当地样式融和的结果。耶稣会十分重 视亚 洲的 传教活 动 , 特别 是青少 年的 中
等及大学教育。
这一方针为澳门独自开发基督教教育场所提供了基础。

三   耶稣会建筑

在葡萄牙 , 耶稣教会于 1540 年被许可。同年 乔安 三世 国王立 即招 请耶稣 教会 , 并 把


他们当成葡萄牙海外传教活动的主力军。
罗马杰兹教会圣堂被认为是全世界耶稣会教堂的典型 , 近年的研究表明 , 在各地都有
它各种各样的变种。波鲁特的正立面强调了壁面中央部的雕塑性。在中央部用圆型的壁
柱取代一对方形壁柱 , 并把装饰集中于中央部。立面取竖三段式 , 下层和礼拜堂的高度相
应 , 上层则收小面宽与中廊厅对应 , 在最上部 是三角 形山 花。中间 层被 方形壁 柱分 段 , 在
两侧设有涡卷形饰。中央段稍宽 , 内设一扉 , 其他两段则各设有壁龛。这个设计和1537 年
出版的赛利奥的《建筑书》第 4 书的图 版 ( 图 4 ) 相似 , 和 没被采 用的 贝纽 拉的 立面 案也 相
似。方形壁柱最早有一半以上被埋在墙壁内 , 在贝纽 拉的 方案 中为了 突出 中央部 而把 方

① Ma nuel Tei xeira . T he C hur ch of St .pa ul in M acau .Cen t oro d e Est udos His tóricos Ui tr amari no s da Jun t a d e
Inves tig ac,ōes Cie n í
t ficas do Ui tr ama r , Port uga l, 1979 . 72 ~75
② Ma nuel Tei xeira . T he C hur ch of St .pa ul in M acau .Cen t oro d e Est udos His tóricos Ui tr amari no s da Jun t a d e
Inves tig ac,ōes Cie n í
t ficas do Ui tr ama r , Port uga l, 1979 .66 ~69

・ 21 4 ・
形壁柱向前突出。而在波鲁特的实施案中仅突出了入口的两对。
16 世纪后半的意大利建筑活 动直 接或者 间接 地通 过西 班牙 给葡 萄牙 各 种各 样的 影
响。赛利奥、贝纽拉以及帕拉第奥的论文和图 版给伊 伯利 亚半 岛送去 了意 大利文 艺复 兴
的思想和形态。实际上 , 在受意大利影响之前 , 葡萄牙已经有相似的形态出现。在埃波拉
的奥古斯奇努司修道会教堂 ( 图 5 ) , 已经出现了破裂的 山花 , 在一层 柱上楣构 的铭文上 记
载了此建筑建于乔安三世时代 , 在中央的窗楣上记有 1537 年。这种设计手法现在一般认
为是从意大利威萨的卡施特鲁教堂开始的。它的计划案是在 1558 年做的。
另外 , 从福斯卡邸、玛乔热堂也可以看出 , 帕拉第 奥采 用破 裂山花 的手 法也是 这个 时
期。所以 , 如果接受关于圣保罗教堂的形式是从意大利导入之说 , 那么就和它的建设时期
的定说发生矛盾。
下面以葡萄牙人在到达澳门以前建设的果阿为例 , 进行分析。

四   果阿的教会建筑

在 1562 年开工的果阿的中央教堂瑟 ( 图 6) , 可以看到当 时在葡 萄牙本土 的中央教 堂


里使用了两侧厅廊和中央厅廊同样高度的手法。正立面的构成由和赛利奥的《建筑书》上
的立面不同的山花、涡卷形饰、两组方形壁柱和柱间构成。相似的立面构成在佛罗伦萨也
能看到 , 可是果阿的瑟教堂出现 得更早。 而且在 1605 年竣 工 的波 ・ 捷兹 斯教 堂 ( 图 7 ) ,
是由典型的玛努尔鲁样式的装饰和瑟的立面 融和合 成。立 面由三 层增 加至四 层 , 为了 强
调中央部分 , 又增加了两对壁往将它分为三段 , 加上山花 , 涡卷形饰等 , 可以说这个教堂将
赛利奥图案的要素非常漂亮地进行了重构。在文 艺复 兴以 后的葡 萄牙 , 以 赛利奥 的建 筑
书为规范 , 加以玛努尔鲁风格的建筑样式成为主流。
现在 , 玛努尔鲁一世 ( 1496 —1621 ) 统治 期的建 筑已 荡然 无存。现 存最 早期的 教会 建
筑是 1543 年建成的多・ 罗扎 力奥、德 威士 和 桑塔 ・ 莫尼 卡。大部 分 的 现存 教 堂起 工 于
16 世纪后半 , 完成于 17 世纪。而在当时的葡萄牙 , 深受赛利 奥建筑 书规范影 响的玛努 尔
鲁样式处于主导地位 , 可以认为这时果阿的教会建筑也是受玛努尔鲁样式影响的。而且 ,
即使进入巴洛克时代 , 这种倾向也延续下来 , 并和当地的形态结合。
在 1562 年开工的果阿的卡特多拉露教堂 ,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葡萄牙的多・多罗教
堂 (1552 年 ) 、玻露塔雷古勒教堂 ( 1556 年 ) 、礼力雅教堂 (1569 年 ) 里 使用的将 中央廊和 两
侧廊等高的手法。而 1605 年竣工的波・捷兹斯教堂是典型的玛努尔鲁样式的立面 , 顶上
是“S”曲线形的山花。像卡特多拉露教堂的出 入口那样 , 由 双柱侧 面接 拱廊 的构成 规范 ,
其后在葡萄牙和巴西经常被使用。
在普罗奔西阿教会的室内 , 则采用了有东方情调 意大利巴 洛克样式。 1661 年完成 的
正立面是由意大利修道士设计的 , 它试图模仿 罗马卡 露洛 ・莫 德露拿 教堂 的金字 塔状 的

① M .T .C hic .A Ig reja do priorádo do R osa rio de V el ha Go a , a a rt e manu elin a e a a rt e do G U zar a te , Belas A rtes ,
2 a, sér .7 , Lisboa , 1954
② Ca rlos d e A zevedo , A A rt e de Go a, Damāoe Diu .Lisboa , 1970

・ 21 5 ・
小塔 , 可以说它也是受了赛利奥的影响。
在果阿旧城的斯巴布 , 圣纽拉・达・皮答德教会里的一个小教堂具有 18 世纪教堂里
最典型的特征。正立面出人口的上部设有窗户 , 在当时的葡萄牙南部经常被使用。
果阿的教堂建筑一般来说可以和受葡萄牙北部影响较深的巴西的教堂建筑明确分别
出来。在印度 , 主要是受葡萄牙的中心地 , 即阿 伦蒂 乔地域 的影 响。例如 , 在 奥露 特・ 果
阿的路扎里奥使用的圆筒型的塔就和 16 世纪阿伦蒂乔的一系列的纪念性雕塑相似。
在巴西 , 塔里雅・多拉耷 ( 一种用金箔装饰的木雕 ) 是教堂室内 ( 特别是圣所和教堂中
央 ) 的主要装饰构件。而在印度的教堂 , 则在欧洲风格的装饰里可以看到受当地影响的天
使、圣人的雕像及服装。
在文艺复兴以后葡萄牙 , 以赛利奥的建筑 书为规 范加 以玛 努尔鲁 风格 的建筑 样式 成
为主流。在印度和巴西 , 也基本上受这一潮 流的 影响。而 在葡 萄牙北 部和 南部的 差异 也
在印度反映出来。
进入巴洛克时期后的果阿 , 虽然意大利修道士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 依然可以看到玛
努尔鲁风格的影响。可是 , 这时的玛努尔鲁风格已经渗入了当地文化 , 一开始表现在室内
装饰上 , 不久渐渐影响到了立面构成。

五   圣保罗学院教会的正立面构成

圣保罗学院教会的正立面构成与我们看到的赛利奥的图案和杰兹教堂最明显的区别
在于它的竖向是由四段组成。而在水平方向 上 , 下层 是三分 割 , 上层 没有 分割。所 以 , 为
了解决上层越来越细这个问题 , 两次重复用 了涡 卷形饰。 最后 在顶上 的中 央部设 了一 个
三角形山花。实际上从西班牙人 18 世纪在菲 律宾建 设的 教会 建筑中 也能 看到这 样的 立
面构成 , 但是澳门的圣保罗学院教会建设在前。
比较在 1562 年开工的果阿的瑟 ( 中央教堂 ) , 最上层由只有教堂中央廊厅宽的小山花
和连续的涡卷形饰构成。这一发展使后来的波・捷兹斯教堂比原有样式多了一层。虽然
它们和赛利奥的图案一样 , 都是仅在中央顶部加了一个小山花 , 但加在整个中央大厅上方
还是单单作为正立面的一部分 , 是它们和赛 利奥 的图案 间最 大的 不同。像 这样的 山花 作
法 , 葡萄牙已经在 1537 年就有了。可以认为是葡萄牙奥古斯奇努司修道会教堂的立面构
成影响了殖民地的教堂建设。
在罗马耶稣教堂看到的强调中央部的原 则 , 体现在 圣保 罗教 堂集中 了的 壁柱上。 可
是 , 增加壁柱并不是单单为了体现中央部。通过内侧增加一条壁柱 , 可以作为顶上小山花
的支柱 , 从而解决小山花的平衡的问题。之所以内侧的柱的间距较窄 , 可能是为了协调第
三层壁龛的宽度。
教堂的单廊化导致了正立面过于膨大。为 此 , 立面被 分为 几段 , 渐 渐向上 收缩 , 结 合
教堂的用地在一个小坡上 , 强调了建筑立面向上的感觉。从第三层到顶部 , 所有的壁柱上
都设有一小尖塔。在中央开口部有入口、窗、壁龛 和一 个更 小一点 的壁 龛 , 而从贝 纽拉 到
波鲁特 , 一直惯用的正门入口上的山花却没 有出 现。在罗 马杰 兹教堂 的壁 龛已经 从拱 形
变为长方形的当时 , 圣保罗教堂仍用的是拱 形壁 龛。在这 个壁 龛里设 有圣 母玛利 亚和 少
・ 21 6 ・
年耶稣的雕像 , 最上方嵌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鸽子。

六 结   论

在远东的澳门建设的耶稣会教堂 , 可以说 非常精 彩地 反映 了葡萄 牙学 习其他 欧洲 各


国的成果及航海得来的经验 , 是这些知识升 华的 结晶。本 文重 新考证 了由 于意大 利神 父
和日本人基督教徒的参与建设 , 所以圣保罗教堂形态产生了特异性这一假说。实际上 , 圣
保罗学院教堂的竣工年代要晚于现有的定说 , 根据和意大利耶稣教会成立的时期相比较 ,
可以认为表现了葡萄牙人趣向的设计决定了教堂全体的构成。

* 本文承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李江先生翻译成中文 , 谨致谢意。

( 作者单位 : 日本信州大学建筑学系 )

参考 文 献

1. Manuel T eixeira . T he Church of St .paul in Macau .Cent oro de Est udos Históricos Uit rama rinos
da Junta de Investigac,ōes Científicas do Uit ramar , Por tugal, 1979 . 73~77
2. Manuel Teix eira . Maca u e a sua Diocese , I-XIII . Tipografia da Mis sāo do Padroa do Macau ,
1956—1982
3. Wong Shiu K wa n . 澳门大三巴牌坊圣母踏龙头等雕刻之内容初探 .澳门研究 4 . 1996 , Macao
4. As ruín as d e S .Pa ulo , U n Monu me nto pa ra o Fut uro , 1994 , Lisboa & Macau
5. P .Fe rnāo Gu errci ro .Relacao Annual , Vol , I
6. Joao Paulo O liveira e Costa .葡萄牙和日本 .Lisbon , 1993
7. Manuel T eixeira .Ja poneses em Macau .Instit ut o Cultural d e Macau , Macau , 1993
8. C .R .Boxer .T he gr eat Ship from Amacon .Instit ut o Cult ural de Macau e Cen tro de Est udos Ma ri-
timos de Macau , Macau , 1988
9. T he T ravels of Peter Mundy( 1608—1667 ) , 5vols , London , 1907—1936 ; vol .III , Pa rt I
10. E dited and tr anslated by C . R . Boxe r . Seven teen th Cen tury Macau . Heinema nn ( Asia ) ,
H ongKong , 1984
11. M .T .Chic .AIgreja do priorádo do Rosar io de Velha Goa , a a rte manuelina e a ar te do G Uzara te,
Belas Ar tes , 2 a , sér .7 , Lis boa , 1954
12. Car los de Azevedo .A A rte de Goa , Damāoe Diu .Lisboa , 1970

・ 21 7 ・
院教堂正立面

教堂发掘平面图

蒙第的速写

・ 21 8 ・
建筑书”中的插图

努司修道会教堂

・ 21 9 ・
教堂瑟的正面图

斯教堂正面照片

・ 22 0 ・
包 豪 斯 在 上 海 的 影 响

伍 江

    提要 : 20 世纪 20 年代末西方现代建筑开 始影响 上海。但包豪 斯作为 一种系 统的现 代


建筑思想与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对上海真正产生影响始于 40 年代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它的影
响不仅反映在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人才培养上 , 也反映在一系列建筑作品包括大上海都市计
划的制定上。
    关键词 : 建筑、包豪斯、上海

一   现代建筑的端倪

20 世纪 20 年代中叶 , 来自欧 洲的 现代建 筑 风格 波及 到上 海。在 上海 这 个半 殖民 地


城市中 , 崇尚西方文化一直是一种时髦。对于 那些在 西方 也很“摩 登”的新 时尚在 上海 自
然很快也会流行起来。当然作为依然不落时的西方复古风格也就会和一些更时髦的东西
糅合在一起 , 共同构成了上海建筑的时尚风景线。
建成于 1926 年的法国总会 ( F r ench Club , 赉安 洋行 Leonard & Veysseyre 1924 年
设计 ) , 其新古典主义的立面风格完全是地道的复古做法。但它的室内装修特别是门厅和
宴会 厅 的装 修 却采 用 了和 当 时的 欧 洲 时尚 几 乎完 全 同步 的 装 饰艺 术 派风 格 ( A r t Deco
Style) 。在它门厅内的大量墙面装饰线脚和柱子的 饰纹 , 特别是柱 头上的 人像雕刻 , 充 满
了新风格的气息。宴会厅天花所采用的玻璃发光 顶棚 , 其 彩色 拼花图 案即 使放在 当时 的
巴黎 , 也是最时髦的。
这种“时髦”倾向在一些老牌大型建筑师的作品中也有明显反映。
当时上海规模 最 大、影 响 也 最 大 的 老 资 格 建 筑 师 事 务 所———公 和 洋 行 ( Palm er &
T ur ner ) , 一直以娴熟的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著称。
它设计的汇丰银行大楼把上海的西方新 古典风 格推 到了顶 峰。但 即使如 此 , 为不 甘
落后 , 公和洋行还是在已无法更改的新古典风 格的大 厅室 内大 胆地装 上了 时髦的 装饰 艺
术派风格的吊灯。
1927 年 12 月 19 日 , 公和洋行在 外滩 的另 一座 丰 碑 , 海关 新大 楼 落成。 尽管 这座 建
筑的风格在总体上还是复古的 , 正面入口的希腊多立克式神庙处理 , 尤其是门廊的 4 根多
立克柱子 , 做得极为地道。但设计者对新风格 的追求 也更 加明 显地在 总体 造型上 流露 出
来了———它的顶部层层收进的钟塔更多地表现的 是立 方体 的体积 感和 高耸感 , 立 面的 装
饰也大大地减少和简化了。
至 1929 年外滩南京路口的沙逊大厦 ( Sassoon H ouse, 今和平饭店北楼 ) 建成 , 公和洋
・ 22 1 ・
行已完全摆脱了传统的新古典风格的桎梏 , 成为时髦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的领头羊 , 并使这
一新风格取代新古典主义而成为此后上海大型建筑的主流。
上海建筑新风格的另一个先锋是当时红 极一 时的 建筑师 邬达 克。邬达 克 ( Ladislaus
Ed ward H udec, 1893— 1958 ) , 生于斯洛伐克 ( 当时属奥匈帝国 ) , 1914 年毕业于布达佩斯
皇家学院 , 1916 年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1918 年 , 邬达克来到上海 , 在美国建
筑师克利 ( R .A .Curry) 开设的克利洋行工作。在此期间他与克利合作设计了美国总会 等
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均为复古样式 , 但邬达 克个 人的某 些风 格 , 如喜 爱用面 砖饰 面 , 已
开始形成。
1925 年邬达克自己开业。开业 最初几 年他 的作 品 与他 在克 利洋 行期 间 设计 的作 品
风格并无太大区别。30 年代 , 随着 上海新 风格 建筑的 逐步 出 现 , 邬达 克的 设 计风 格也 发
生了重大转变 , 并从此成为上海新风格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大力推动者。
邬达克的这种设计风格的转变最初出现 在 1932 年 建成 的广学 会大 楼上。这 是一 座
8 层高的办公建筑 , 立面上还留有一些传统风格的痕迹 , 其哥 特式尖 券的造型 和褐色的 面
砖与两年前落成的基督教慕尔堂有着明显的 联系。但 整个 建筑的 形象 已相当 简洁 , 极 少
装饰细部 , 表现出设计者开始向现代风格转变。
一年后 , 1933 年静安寺路 ( 南京 西路 ) 上 的大 光明 大戏 院 ( The Gr and T heat re 落成。
邬达克的设计风格完成了彻底转变。他极其引人注目的新潮设计立刻受到上海建筑界的
广泛注意 , 并由此奠定了他作为上海最有影响的新潮建筑师的地位。
第二年 , 1934 年 12 月 , 另一座更为重要的建筑、22 层 ( 连地 下室 24 层 ) 高 达 83 .8 米
的四行储蓄会大楼 ( Joint Savings Societ y Building , 即国 际饭店 Park H otel ) 落 成。这 座
几乎是美国 30 年代摩天楼直接翻版的亚洲第一高楼在上海保持其高度纪录近半个世纪。
这座大楼不仅造型新颖 , 其结构、设备都代表了当时上海甚至远东地区的最高水平。它采
用钢框架结构 , 为了防火 , 钢框架结构外再包上一层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浇筑。为加
强整体刚度 , 外墙亦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另外 , 各层还装备了当时极为先进的自动灭火
喷淋装置。
在再稍晚一点建成的吴同文住宅中 , 邬 达克 的设计 风格 更加 接近于 国际 式。圆弧 形
的大片玻璃、水平的阳台和流线型的室外大楼梯等 , 与同时期欧美盛行的现代派建筑已别
无二致。
在上海的新风格建筑中 , 与大部分外籍建 筑师摇 摆于 传统 与现代 风格 之间的 情形 相
比 , 法国建筑师对现代风格似乎表现得更为 积极。这 与法 国建 筑师在 欧洲 的现代 建筑 运
动中的积极表现不无关系。早在 20 年代设计 上海法 国总 会时 就在其 室内 装修中 引进 时
髦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的赉安洋行 , 30 年代开始完全转向现代风格。1930 年建成的培文公
寓 , 已完全是一座 装饰 艺 术派 风 格 的建 筑。 1934 年 建成 的 中汇 大 楼仍 为 装 饰艺 术 派 风
格 , 但形式更具有现代感。而比它早一年 建成的 雷米 小学 ( Ecole de Remi ) , 则已 是一 座
地道的国际式建筑。
法商营造公司 ( Minu tti & co .) 在 30 年 代的 新 风格 建 筑中 也 扮 演 了 十分 重 要 的 角
色。它的主持人米吕蒂 ( Rene Minu tti ) 原是 一名 结构 工程 师 , 在 钢结 构和 预 应力 钢筋 混
凝土的设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 曾在 20 年代作为结构工程师参与设计了上海大量的桥梁
・ 22 2 ・
( 如乍浦路桥 ) 、水塔、厂房、仓库和货栈。法商营造公司于 1930 年开业并开始从事建筑设
计。出于一个现代结构工程师对新结构新材料的 偏爱 , 米 吕蒂 一开始 就毫 不犹豫 地以 现
代派建筑师的形象出现在上海的建筑界。毕卡地公寓 ( Picardie A par t ments , 1935 建成 ) 、
外滩的法邮大楼 ( Fr ench Mail Building , 1937 建成 ) 都出自他的手笔。
然而也正是因为新风格主要反映了当时建筑 师、业主 及整 个上海 社会 追求时 尚的 趋
向 , 而并非社会的大量性需求、工业化生产方式 及经济 的要 求对建 筑设 计思 潮的推 动 , 因
此当时上海建筑新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始终停留在摩登的形式上。与欧洲新建筑的先锋们
把建筑看成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药方 , 把现代建筑看成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 , 有着天
壤之别。上海建筑的“现代主义”化 , 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风格的“ 现代主义”化。
30 年代以前回国的中国第一代留洋建筑师 , 大部分在美 国接受 学院派的 传统式建 筑
教育。在他们回国后开展设计业务之初 , 基本上都是新 古典风格 的积极推 崇者。 30 年 代
上海的新建筑思潮在中国建筑师中开始产生强烈反应。很多建筑师在设计作品中对新风
格的反应与那些外籍建筑师几乎同步。
庄俊 (1888—1990) 设计的大陆商场 ( Con tinen tal Emporrium , 建于 1932 年 ) , 华盖 建
筑师事务所 ( The Allied A rchitects ) 设 计的 大上 海大 戏 院 ( 建于 1933 年 ) , 杨 锡鏐 ( Yang
Xiliu , 1899—1978) 设计的百乐门舞厅 ( Par amount , 建 于 1933 年 ) , 黄 元吉 设计的 恩派 亚
公寓 ( Empire Buil di ng , 建于 1934 年 ) , 范文照 ( Rober t Fan , 1893—1979) 设计的丽都大戏
院 ( 建于 1935 年 ) 等 , 都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派风格。
与此同时 , 一些中国建筑师已开始从理论上思考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 , 而不仅仅是追
求时髦的现代式样 , 尽管这种理论思考并未在上海真正形成欧洲式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1934 年 , 范文照曾撰文对自己早年在中山陵设计方案中“掺杂 中国格式”的折衷主 义
表示了强烈的反省 , 对那种“ 拿西方格式做屋体 , 拿中 国格 式做屋 顶”的做 法表 示“ 尤深 恶
痛绝之”, 呼吁“大家来纠正 这种 错误”, 并提 倡与 他当 年“ 全然 守古”彻底 决裂 的“ 全然 推
新”的现代建筑。他甚至提出了“ 一座房屋应该 从内部 做到 外部来 , 切 不可 从外部 做到 内
部去”这一由内而外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 赞成“首先科学化而后美化”。为了更好地直接
了解欧洲的现代建筑 , 他还于 1935 年下半年撇开事务所的 业务不管 ( 由 伍子昂 , H er ber t
Woo , 1908 —1987 暂时代管 ) , 专程赴欧洲考察。这时 离他设 计完全西 式复古风 格的南 京
大戏院仅相隔七八年的时间。
再如庄俊亦曾于 1935 年撰文介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 , 推崇“能普及又切实用”的现
代主义建筑。
同年他设计的大西路孙克基产妇医院落 成。这座 建筑 采用钢 筋混 凝土框 架结 构 , 完
全从使用功能出发进行布局。底层中央门厅两 侧一边 是门 诊、检查、化 验及药 房等 , 左 边
则是厨房、餐室、洗衣、锅炉等辅助用房。二、三两层全部为病房 , 第四层一侧也是病房 , 另
一侧则为手术、分娩、消毒及婴儿室等。它的造型也完全摒弃了装饰艺术派的装饰而表现
出简洁实用的“国际式”风格。
从 1928 年的金诚银行到 1932 年的大陆大 楼 , 再到 1935 年的 妇产 科医院 , 庄 俊完 成
从复古主义到现代派的转变 , 也只有七八年的时间。
上海的中国建 筑 师 中 另 一 位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的 倡 导 者 是 奚 福 泉 ( F .G .Ede , 1903 —
・ 22 3 ・
1983 ) 。这位留学 德 国 的 建 筑 师 , 在 求 学 阶 段 就 有 机 会 直 接 了 解 德 国 的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运动。
他设计的虹桥结核病疗养院 , 建于 1934 年。 这座 钢筋 混凝土 的建 筑规模 不大 , 高 四
层 , 有大约 100 病床位。在设计上一切从实用出发 , 充分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主楼采用
逐层向后退缩成阶梯形 , 病房全部朝南 , 每层使 用下一 层的 屋顶做 阳台 , 保 证了疗 养病 人
能获得最充足的阳光。而手术室、
X 光 室诊 疗室等 则全 部朝 北。这座 建筑 一建成 便被 看
成是一座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

二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现代主义建筑 思 想 在 上 海 真 正 的 大 规 模 传 播 , 始 于 1942 年 圣 约 翰 大 学 建 筑 系 的
创办。
在此之前 , 中国已有好几所大学设有建筑系 , 其中以中央大学建筑系和东北大学建筑
系 ( 二者均创办于 1928 年 ) 为代表。由于开创 中国建 筑学 教育 的中国 第一 代建筑 师中 有
相当一部 分 受 教 育 于 美 国 宾 夕 法 尼 亚 大 学 ( U niver sit y of Pennsylvania ) , 深 受 Paul
P .Cret ( 1876 —1945 ) 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思 想的影 响 , 因而 这些 早期的 中国 建筑学 教育 带
有深深的学院派 ( Beaux-Ar ts ) 的烙 印。尽管 如前 文所述 , 中 国第 一代建 筑师 中有 很多 人
在 30 年代开始思考中国建筑现代化的问题 , 有一部分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也有了明
显的现代派倾向 , 在上海的沪江大学 ( U niversit y of Shanghai) 商学院建筑科 ( 创办于 1933
年 ) 和之江大学 ( Zhejiang U niver sit y) 建筑系 ( 创办于 1938 年 ) 也在它 们的 教学中 反映 出
一些现代建筑的思想 , 但这些都不能算作是真正的系统的现代建筑在中国的传播。
圣约翰大学是 一 所 美 国 人 创 办 的 教 会 大 学。 圣 约 翰 大 学 建 筑 系 的 创 办 人 黄 作 燊
( Henry H uang , 1915 —1975 ) , 1932 年赴英国伦敦 建筑学会学院 ( AA School) 学习建筑 ,
1937 年毕业 后 , 他 追 随 当 时 在 伦 敦 建 筑 学 院 任 教 的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大 师 格 罗 皮 乌 斯
( Walt er Gropius , 1883—1969 ) 去 美 国 , 在 哈 佛 大 学 设 计 研 究 生 院 ( Gr aduat e School of
Design) 继续师从格罗皮乌斯。1942 年黄作燊学 成回国 , 应圣约 翰大学 工学 院院长、著 名
土木工程师杨宽麟教授之邀 , 筹办建筑系。
黄作燊是格罗皮乌斯的第一个中国学生 , 由于直接受教于现代建筑大师 , 颇得现代建
筑真谛。他创办的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一开始就 试图引 进包 豪斯式 的现 代建 筑教学 体系 ,
强调实用、技术、经济和现代美学思想 , 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摇篮 , 开创了中国全面推
行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先河。
黄作燊创办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伊始 , 就邀 请了一 些有 着现 代建筑 的共 同语言 的一 些
建筑师任教。其中 影 响 较大 的 有 德 国 人 Rrichard Paulick。 Paulick 原 在 德国 包 豪 斯 任
教 , 第二次大战期间因其夫人是犹太人受到 纳粹 当局迫 害而 来到 上海。他 的建筑 思想 直
接来自于包豪 斯。同 时 受 聘 在 这 里 任 教 的 还 有 英 国 人 A .J .Brandt , 美 籍 华 人 李 锦 沛
( Poy Gum Lee ) 、Chester Moy、留学美国 回国 的王大 闳、程世 抚、郑 观宣、钟 耀 华等 , 留 学
美国回国的陆谦受 ( S .H .Luke) 、陈占祥等 , 还有机械工程 师 N elson Sun、画家程 及、周 方
白 , 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 有很 高造诣 的国 文教 师陈从 周等 等。圣约 翰
・ 22 4 ・
大学建筑系的早期毕业生李德华、王吉 螽、李滢、白德 懋、王雪勤、罗 小未、樊 书培、翁致 祥
等也陆续成为该系的教师。他们在现代城市规划、建 筑设 计及 室内设 计等 方面从 理论 到
实践都对当代中国产生了极大影响。
1949 年中国解放。 1951 年 , 圣约翰大学 解散 , 各 个系 科分别 并入 各有关 院校。 1952
年 , 中国进行全国高等院校系科调整 , 原圣约翰 大学建 筑系 与原之 江大 学建 筑系、杭州 艺
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同济大学土木系等组成同济大学建筑系 , 原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部分
学术思想在这里得到延续。

三 建筑 实 践

如前所述 , 早在 1934 年上海就出现了一些具有 Bauhau s 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如奚


福泉设计的虹桥结核病疗养院和庄俊设计的大西路孙克基产妇医院等。
20 世纪 40 年代 ,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部分教授在教 学的同 时 , 也开展了 一些建筑 设
计业务。如 Rrichard Paulick 教授与他的兄弟一道开设的 Paulick & Paulick 建筑师事务
所 ( 又称“ 现代家庭”, Modern H omes) , 圣约翰大学建 筑系的 毕业生如 , 李德 华、王 吉螽 等
都曾随他一起工作。尽管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 , 后来又紧接着三年内战 ,
它的师生在上海的建筑界很难有较大的作为 , 但即使如此 , 仍然在个别建筑实践机会中流
露出极为不凡的表现。
淮阴路 200 号姚有德住宅 , 建于 1948 年。 这座署 名由 协泰洋 行 ( Yha T ai Engineers
and A rchitects ) 设计的建筑 , 实际出自当时在 Paulick & Paulick 建筑 师事 务所工 作的 圣
约翰大学建筑系第一批毕业生李德华、王吉螽之手。这座规模不大的住宅建筑 , 深受美国
现代建筑大师莱特的影响。它采用西方现代建筑“ 流动空 间”的原 理 , 强调 平面的 自由 和
空间的灵活。建筑室内外均大量采用毛石墙面砌筑以体现“自然”。大面积斜面玻璃将室
外绿化引入室内 , 并与精心设计的室内庭院 联成 一片。加 上起 居室顶 部可 以自由 滑动 的
屋顶更使得内部空间与室外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 堪称中国现代建筑的典范。
1946 年上海市成立“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 着手进行大上海都市计划。
当时的规划设计工作小组的 8 名成员中就有 5 人是圣约翰大学建筑系的教授。他们
是 R .Pau lick 、A .J .Brandt、陆谦受、钟耀华及系主任 黄作燊本 人。R .Pau lick 兼任总图 组
的组长。在“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的每一张图纸上都留有他们的签名。
大上海都市计划完全按照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原则进行规划 , 运用了卫星城镇、邻里
单位、有机疏散理论等现代城市规划概念。如在居住区规划上 , 设想以 4000 人为一“ 小单
位”, 由“小单位”组成“中级单位”再进而组 成“市 镇单位”和“ 市区单 位”。在每 一“ 市区 单
位”内均设工业区 , 工业区附近设居住区 , 以减少交通容量。在道路规划上 , 提出了按功能
区分为区域公路、环路、干路、辅助干路等不同道路等级。
“大上海都市计划”由于当时中国国内的局势 而未 能得 到实现 , 但 对后 来的上 海城 市
规划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R .Paulick 在参加“ 大上海都 市计划”的 同时 还主持 制定 了
闸北区的重建规划及其行政与商业中心的详细规划。
50 年 代 初 同 济 大 学 建 筑 系 成 立 后 , 在 建 筑 系 教 师 哈 雄 文 ( 1907— 1981、黄 毓 麟
・ 22 5 ・
(1927—1953) 主持下设计建造了建筑系大楼“文 远楼”。这 座 1953 年 建成 的建筑 完全 体
现了包豪斯的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 平面按照功能需要灵活布局 , 人流量最大的阶梯教室全
部被布置在靠近各个入口处 , 以利疏散。建筑 外形按 照不 同的 使用功 能自 由地组 织不 同
的形体 , 立面开窗形式直接反映室内空间。建筑正面门廊为不对称构图 , 与不对称的体形
相呼应。背面入口门廊的雨棚则处理成上卷 的弧形 , 造 型轻 巧而 又新颖。 室内楼 梯和 栏
杆的处理 , 简洁而又略带现代装饰。文远楼的建成体现出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已走向成熟。
但是 , 由于后来国家一味强调向苏联学习 , 提倡从苏联搬来的“社会主义内容 , 民族形
式”, 鼓励民族建筑传统的复兴 , 包豪斯的建筑思想被当成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遭到批判。
从此 ,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在中国逐渐销声匿迹。

(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伍江 .上海百年建筑史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997


2. 郑时龄 .近代上海建筑风格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99

・ 22 6 ・
・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再利用・
台湾近代建筑研究、保存、再利用的现况

黄 俊 铭

    提要 :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研究的基础、90 年代以后研究的推展、近 代建筑研究 与教


育的体制三方面综述台湾近代建筑研究的现况。通过介绍法令的基础演变、保存运动场域的
生态、保存修复与再利用现场的山脉、世纪末大震灾的影响 , 说明台湾近代建筑保存与再生的
现况。
    关键词 : 近代建筑、研究、保存、再利用

论到“近代”此一历史的断代 , 在亚洲各 国都是 不同 的。“ 近代化”在亚 洲各地 不同 的


历史背景中也意味着不同的意义。因此谈论到“近 代建筑”时 , 各地区 也常 意指着 不同 时
期的建筑物。
在日本谈论近代建筑时 , 上溯至幕府末期的一些近代化的建筑或土木设施 , 而在中国
大陆谈论近代建筑时 , 比较倾向于以 19 世纪 40 年代的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为起始 , 但也会
发现部分的近代化设施已局部进入中国境内。台 湾讨 论近 代建筑 , 亦 多会 比照大 陆的 情
形 , 以 1865 年 订 定《天 津 条 约》台 湾 开 设 通 商 港 口 为 起 始 , 但 近 代 化 的 影 响 却 也 早 在
1640 年随着荷兰人进入台湾。故在 台湾的 历史 中 一般 而言 , 狭 义 的“ 近 代”意 指 1865 年
开埠至二次大战终结为止 , 广义的“ 近代建筑”则涵盖荷兰人、西班牙人带来的近代化建筑
设施 , 乃至清末的洋务运动设施皆是。
以下本文所论及之“近代建筑”乃指广义的近代建筑而言。

一   台湾近代建筑研究的现况

1. 20 世纪 80 年 代以前研 究的基础

    台湾近代建筑基础的调查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 代 , 由日 本学者 与台 湾本地 学者 不


约而同并行开始的。70 年代末 , 日 本建筑 学界 结合全 国的 学 者 , 进行 日本 全 国性 的近 代
建筑普查工作。韩国与台湾因曾是日本殖民地的 关系 , 两 地之 近代建 筑被 视为与 日本 近
代建筑的发展息息相关 , 亦被列入普查的对 象范 围。台湾 的部 分由当 时正 在日本 留学 的
郭中端女士负责 , 郭氏亦因此同时对台湾近代住宅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同时 70 年代末台湾的国际地位面临极大 的转 变 , 在外 交上的 孤立 , 以 及在野 民主 运
动的兴起 , 导致台湾本土势力的抬头 , 乡土运动 使建筑 方面 开始更 多认 同本 土建筑 文化 ,
进而促进台湾文化资产的保存运动。在此背景下 , 李 乾朗 先生 以近代 建筑 与传统 建筑 同
为台湾建筑文化的一部分 , 开始着手近代建筑的调查研究。
・ 23 1 ・
郭氏与李氏可说是第一代台湾近代建筑的研究先驱。
由于日本在 1895 年至 1945 年间统治台湾达 50 年 , 日本统治时期所建的近代建筑占
了台湾近代建筑的大部分 , 这使得台湾近代建筑的活动 , 常与日本近代建筑研究活动有相
互提携的关系。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 日本学者 将其 研究 近代建 筑 的视 点提 升到 与世 界 近代 建筑 的
关系上 , 同时促成了邻近地区近 代建 筑 的普 查工 作。1986 年至 1989 年 间 , 中国、台湾 和
港澳地区、韩国的近代建筑普查亦带动了台湾第二次的近代建筑普查 , 促成台湾近代建筑
研究会的组成 ( 主要成员 : 李乾朗、黄秋月、郭中端、黄俊铭 ) , 此次活动又延伸成为 90 年代
黄俊铭 ( 科学委员会补助 ) 与李乾朗 ( 内政部门委托 ) 二人的普查工作成果。

2. 20 世纪 90 年 代以后研 究的推展

1990 年代台湾近代建筑研究的 第二代 学者 , 郭 肇立、黄俊 铭 ( 中 原大 学 ) 、傅 朝卿 ( 成


功大学 ) 、罗时纬 ( 东海大学 ) 、黄兰翔 ( 中研院台 史所 ) 、黄武 达 ( 文化 大学 ) 等 人 , 纷 纷学 成
归国 , 与本土培育之年轻学者米复国 ( 淡江大学 ) 等人汇集 , 孕酿出一股台湾近代建筑与都
市研究的热潮。
在政治、社会背景方面 , 执政的国民党改革派在政治解严之后推动一连串的民主改革
与政治本土化运动使得在学术上“台湾学”亦成 为显学 , 台 湾本 土文化 相关 各种学 识研 究
成果丰硕 , 相关的出版事业蓬勃发展。
在这种背景之下 , 台湾近代建筑与都市的研究呈现前所未有的几点特征 :
(1 ) 系统性的研究
傅朝卿在近代建筑保存再利用理论的建构 , 米复 国及 罗时 纬在近 代建 筑与都 市的 后
殖民主义的论述 , 黄俊铭在日治时期建筑的系列研究 , 黄武达在日治时期市区计划史料的
系统研究等等 , 超越了过去通史或概论式的研究形式。
(2 ) 多视点的研究
建筑家、营造业、史料、建筑图面、建筑构造、材 料、施工 技术、建 筑空间、修 复技 术、乃
至于个别人物、单栋建筑的研究等多样化角度的建筑课题 , 超越了过去以建筑样式为主的
论述。
(3 ) 地区性近代建筑的普查与地方都市发展史研究
有别于 20 世纪 80 年代以台湾全域近代建筑普查及通史 的研究 , 1990 年 代开始深 入
台湾各县市地方城镇进行近代建筑的普查 , 并同 时对各 城镇 的都 市发展 史进 行研究。 此
普查研究活动更在 2000 年《文化资产保存法》修订 , 明文规定近代的历史性建筑列为调查
保护的对象后 , 普查工作将全面性扩及全台各地。

3. 近代建筑 研究与教育 的体制

台湾近代建筑与都市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今日 台湾 的住 居文化 与环 境 , 是故台 湾各 大


学建筑、都市乃至于艺术相关系所 , 皆有相关的 研究学 者 , 许多 建筑与 都市 研究学 者的 领
域都较广泛 , 但多少都碰触到近代的范畴。
・ 23 2 ・
以下简略列出各大学院校在台湾近代建筑与 都市 研究 方面的 学者 , 及 其主要 的研 究
方向 :
・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
夏铸九   文化资产保存的政策、后殖民论述
王鸿楷   近代城市发展
・ 台湾大学土木研究所 :
黄世孟   日治时期城市发展、都市计画史
・ 淡江大学建筑研究所 :
米复国   后殖民论述、近代建筑研究
堀込宪二   近代住宅史、历史建筑再利用、近代建筑材料
・ 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计画研究所 :
李乾朗   台湾建筑史、古迹修复
黄武达   日治时期都市计画系统性研究
・ 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 :
薛琴   文化资产普查、保存修复
黄俊铭   日治时期建筑系统性研究、亚洲近代建筑与都市
喻肇青   历史性街区保存
・ 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 :
洪文雄   文化资产保存修复、台湾建筑史
罗时纬   后殖民城市论述
郭肇立   现代性论述、近现代建筑评论
・ 台湾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王惠君   日治时期聚落与建筑、历史性建筑保存
・ 台北科技大学建筑设计技术系 :
王增荣   台湾近现代建筑评论
・ 中国工商学院建筑系 :
阎亚宁   古迹保存技术、古迹修复
・ 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 :
林会承   台湾建筑史、聚落发展史
・ 华梵大学建筑研究所 :
徐裕健   日治时期城市发展史、近代建筑修复
・ 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 :
徐明福   日治时期城乡发展史、文化资产保存理论
傅朝卿   台湾近现代建筑评论、文化资产保存理论
・ 城功大学都市计画系 :
黄秋月   日治时期城乡发展史、古迹保存修复
以上这些第一代及第二代近代建筑及都市史 学者 的研究 产生 每年平 均 10 本 以上 的
・ 23 3 ・
博、硕士相关论文 , 以及许多研究 的报告书 与论 文发表。 同时培 养出 不少 第三代 学者。
大部分正在国内外大学的研究所的博士课程进修中。在知识的传承方面 , 虽然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 , 已有少数学校将 台湾近 代建 筑或都 市史 列入 大学 部的 课程 , 但以 上这 些
研究的成果大部分都 只 在研 究 所 的课 程 中 传 授 , 使 大 学 部 的毕 业 生 仍 然 普遍 缺 乏 这 些
知识。
此外 , 近三年来台湾开始在大学设立文化资产相关的研究系所 , 简略介绍如下 :
(1 ) 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文化资产组
1998 年开始附设在建筑研究所 之下 的文 化资产 组 主要 以建 筑构 造物 类 的古 迹保 存
修复再利用为主要教学方向。
其设立目的在于培育古迹相关人才 , 提供实际从事文化资产相关在职工作者进修 , 以
及促进不同保存运动场域人士交流及活动。故其 招生 对象 网罗古 迹主 管机关、文 化建 设
主管机关之官员、民间社团及地方文史工作 者、从事古 迹修 复之建 筑事 务所 与营造 业者、
文化资产推广之媒体出版业者等多方面的人士。每年招收 10 名至 8 名学生 , 依不同领域
之学生适当分配名额 , 招生方式以面试为主。
课程比照建筑研究所硕士二学年制 , 主要 授课 内容包 括 : 近代 建筑、都 市历史 方面 课
程 ; 文化资产相关法令、政策方面课程 ; 传统与近代建筑修复再利用方面课程 ; 配合上述课
程之古迹修复现场参观及实习活动。
以及由文化资产领域学者专家组成的讲座课程。非建筑背景出身之学生则需增修建
筑基础课程。
(2 ) 树德科技大学建筑与古迹维护系
1999 年此科系设立以培育古 迹保 存修复 技 术人 才为 主要 目的。 属于 大 学四 年制 技
职教育体制 , 招生对象为一般专科技职教育 体系 的升学 管道 招生。课 程包 括一般 建筑 学
方面的课程之外 , 加强建筑考古学、社区总体 营造、古迹 保存 理论 等方面 的课 程。此制 定
的科系乃尝试由建筑的领域跨向古迹修复再利 用设计 的专 业人才 培育 , 以 补一般 建筑 系
毕业生对古迹无专业能力的缺憾。
(3 ) 云林科技大学文化资产维护研究所
此研究所亦属于技职体系学校的系统 , 但一般大 学毕业生 亦得进入 研修。 1999 年 设
立之时是藉由该校各学院之人文、工程、设计、管 理 等 不同 科 系 之 师 资、仪 器 设 备 集结 而
成的 。教学 内容 不局限 于古 迹类 之文化 资产 相 关 科 目 , 亦 涵 盖 了 保存 科 技 、文 物、自 然
生态 、考 古博 物馆 学、史 学 等 等。 是 一 全 方 位 发 展 文 化 资 产 保 存 维 护 人 才 培 育 与 研 究
的研 究所。
台湾目前与近代建筑保存修复直接相关的系 所只 有上 述三处 , 但 事实 上其余 各大 学
之建筑研究所皆有研究建筑史之学者 , 都会接触近代建筑保存修复与再利用的课题 , 同时
亦培养训练了一些未来的建筑从业人士 , 建 立他 们对于 近代 建筑 保存的 观念。而 上述 三
处与古迹或文化资产整体直接相关的系所 , 目前都只在起步的阶段 , 其师资、课程结构、招
生对象、发展方向等等都还在调整、试验之中。其 毕业 生的 资质 , 教育 成果 及其影 响力 都
尚待观察与检讨。

・ 23 4 ・
二   台湾近代建筑保存与再生的现况

1. 法令的基 础演变

    台湾近代建筑保存法令的基础《文 化资产 保存 法》迟至 1982 年 5 月 才公 告实施。 建


筑类的文化资产被归类为“古迹”, 与文物、民族艺术、民俗及有关文物、自然文化景观同被
视为文化资产加以保护。其中“古迹”依其保存价值的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交予三级
政府管辖。其审议与指定的工作主要由一级主管单位内政部门主其事。
在此法令实施之初 , 被指定保存的建筑构 造物 大部分 为明、清 时期 的传统 建筑 , 近 代
建筑被认定为文化资产的件数极少 , 大都是荷西时期的城址以及清末洋务运动下的炮台、
灯塔 , 以及台湾开埠以后传入的洋人领事馆、商行等物。日治时期的建筑构造物因其年代
较不久远 , 并且因政治性的缘由 , 当时极少被指 定为古 迹者 , 少 数被指 定保 存者亦 大都 迟
至 90 年代以后才被认定。
《文化资产保存法》在 1997 年 1 月首 度修 订 , 增 订条 文将 古迹 修 复 工程 视 为特 殊 工
程 , 使其发包程序更具弹性 , 同时顾虑古迹所有 人的权 益损 失 , 增修条 文以 容积移 转的 方
式解决此问题。
同年 5 月再次修订该法 , 将古迹改为三类 , 落实地方自治以及重视地方文化发展的观
念。此条文的修 订 使 地 方 县 市 政 府 容 易 指 定 日治 时 期 的 近 代 建 筑 成 为 地 方 性 的 文 化
资产。
至 1999 年 9 月底为止 , 台湾指定的各级古迹共计 417 处 , 其中 1997 年以后指定的日
治时期近代建筑就有 85 处 , 约占古迹的 1/ 4 左右。其 中半 数以上 为台 北市定 之古 迹 , 是
以社会福利、环保、文化等政见取得台北市政府的民主进步党执政以后才指定的。显示除
保存法令的基础之外 , 政府单位的政党与政策取向直接影响近代建筑存废的命运。

2. 保存运动 场域的生态

1982 年 5 月公告《文化资产保存法》成为保存法令的 依据 , 这只 是台湾近 代建筑及 其


他文化资产保存的开端而已。80 年代台湾因在国际社 会上的孤 立 , 反而造成 政府大力 投
资公共设施全力发展台湾经济 , 造就了台湾经济的高度成长。经济的成长、工商业等的发
达与城市现代化的建设 , 同时带来的是对城 乡中 的传统 建筑 与近 代建筑 生存 的威胁。 针
对这些建筑物一场又一场的保存运动应运而生。
在这些保存运动的场域当中 , 众多不同立 场的 人士共 同进 入参 与 , 相互角 力 , 形成 台
湾保存运动的特殊生态。
这些共同参与者至少包括下列机构人物 :
(1 ) 主管文化事务的政府单位
台湾主管文化事务的政府机构在一级政府为“文化建设委员会”、在地方为各地的“ 文
化中心”。这些官吏关心文化相关事务 , 也有专门 单位 主管 历史建 筑、文物 等文化 资产 相
关事务者 , 对于尚未指定古迹而具有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的历史性建筑会寄予关心 , 补助
・ 23 5 ・
这些建筑物的测绘与历史调查工作 , 同时对于古迹修复技术研发之事大力鼓吹 , 定期举办
国际研讨会 , 延聘外国专家学者来访 , 补助相关研究 , 及相关刊物的出版等等。
(2 ) 主管古迹事务的政府单位
依法指定为古迹之建筑物则归属于一级政府 的内 政部 门民政 司管 理 , 在地方 上则 属
于县市政府的民政局礼俗文物课管辖。最近则转为新设立的文化局管辖。这些机关的官
吏负责古迹的调查、会勘、审议、公告 , 并逐年编列预算补助修复古迹工程 , 负责之发包 , 监
督、验收及完工后的维护管理监督之职。
(3 ) 县市定地方政府主管都市发展政策的机构
直辖市政府的都市发展局或县市政府的都市计画单位 , 在规划都市发展的远景时 , 经
常碰触到古迹或历史性建筑物 , 越来越多这类 建筑的 保存 必须 兼顾都 市土 地开发 或更 新
的问题 , 也越来越多这些文化资产的保存是凭 借着都 市设 计规 划的手 法与 策略得 到保 存
的可行性。
(4 ) 专家学者
政府机构在执行近代建筑指定保存行政事务 中 , 多半 依赖 学者专 家担 任古迹 审查 委
员 , 参与会勘、审议的工作。在近代建筑古迹的修 复工 程中 , 亦 延聘学 者专 家主要 身份 为
大学中的建筑、历史、艺术、文化等相关领域 的学者 , 部 分为 民间社 团的 负责 人 , 或 具古 迹
修复经验的建筑师。在众多近代建筑的保存运动 中 , 主要 主张 保存修 复与 论的是 学者 专
家 , 部分负责修复近代建筑工程的是具有建筑师资格的学者专家 , 部分引领私有古迹所有
权人进行抗争活动的人士也是学者专家 , 是故学者专家常被讥讽为“ 球员身兼裁判”。
最近学者专家又透过大学研究所设置文化资 产相 关的 讲座或 系所 , 培 育新一 代的 文
化资产人才 , 影响力更加扩大。
(5 ) 古迹修复建筑师
依据台湾的《文化资产保存法》, 古迹修复工程被视为特殊工程 , 修复者的资格可以不
必是建筑师 , 但目前仍然依循一般工程 , 主要由 建筑师 负责 , 仅 是增加 一些 修复经 历的 资
格限制。不少建筑的历史学者由于精通建筑的历 史 , 因而 由专 家学者 的身 份同时 跨足 修
复工程的领域。
(6 ) 文化资产保存相关之基金会或文史工作室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 , 随着文化资产保存意识的抬 头 , 许多鼓 吹文化资 产保存工 作
的基金会 , 民间社团开始纷纷设立 , 例如“乐山文教基金会”(1986) “
、 中华私有古迹促进协
会”( 1995 ) 等等皆是。这些民间社团对于古迹保存观念的推广教化 , 乃至于举办各种古迹
保存运动的公听会 , 及接受政府机构委托从事调查活动等 , 皆十分活跃且多有贡献。最近
民间社团亦渐渐受到重视而进入政府的文化 资产的 决策 之中 , 发 挥极大 的影 响力。不 仅
是全台湾性的基金会 , 90 年代以 后各城 乡市 镇之中 , 地 方上 的文 史工 作室 如 雨后 春笋 般
的成立 , 对地方文化资产的调查研究、民风的 教化 , 乃至 保存 运动的 推动 , 举 办文化 活动 ,
以活化古迹保存等事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7 ) 立法委员与新闻传播媒体
在台湾的政治体制上 , 立法院的委员们有 权立 法左右 政府 政策 , 又 是民意 的代 表 , 许
多保存争议性较大的保存个案常由立法委员 出面举 办公 听会 , 居 间协调 而成 立的。文 化
・ 23 6 ・
资产法令不合宜之处亦需依赖立法修订 , 立法 委员对 近代 建筑 重大的 保存 个案具 有举 足
轻重的影响力。同时不仅是立法委员才为民意喉舌 , 在台湾政治解严、开放新闻传播媒体
之后 , 媒体对文化资产相关事件的报导 , 容易 左右视 听 , 造成 与论。尤 其各 大媒体 多设 有
开放给民众表达意见的空间 , 逐渐形成民意论坛 , 使得近代建筑的保存议题已成为市民关
心的环境问题之一。
(8 ) 古迹使用者及所有者
被指定保存的近代建筑使用者或所有者 , 是 在权益 上直 接受 到影响 者。许多 被指 定
古迹的近代建筑是公共建筑 , 隶属于公家机 构所 有。这类 近代 建筑在 指定 保存上 以往 较
少阻力 , 但近年来公营机构的民营化 , 使得公家 机构亦 重视 其所有 设施 资产 , 连带 使公 有
近代建筑的保存受到阻挠。而私有古迹的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权益问题过去在保存运动中
较少受到重视 , 经过 90 年代的许多抗争活动之后 , 使得古迹指定过程更加审慎 , 并且多让
当事者参与公听会等机会 , 表达其意愿与看法。即使如此 , 近几年仍有不少私有古迹的抗
争活动 , 甚至粗暴拆毁的例子。
(9 ) 保存事业的赞助企业体
近一二年来 , 企业体可以依法开始对古迹保存工程认养捐款 , 以达到节税及提高企业
形象的目的 , 如此可以使政府减轻补助古迹修复经费的负担。原本立意甚佳 , 但目前这类
的个案已出现企业体过多干涉古迹修复工期或修复后再利用方针的情形。

3. 保存修复 与再利用现 场的山脉

由于台湾的传统建筑较近代建筑更早也更多 的被 指定 为古迹 , 由 政府 编列预 算经 年


修复的结果 , 累积了一些修复的经验与现场 保存 修复的 技术 人员。随 后逐 渐指定 为古 迹
的近代建筑 , 其负责修复工程的建筑师或营造 业者也 都是 早期 具有修 复传 统建筑 的经 验
者居多。另一方面 , 依据台湾的法令 , 古迹在修复工程之前 , 需有历史考证、测绘工作与修
复计画书的拟定 , 提出申请通过后才能进行修复工程。此前置作业的工作并非建筑工程 ,
故以往多委托大学的建筑史学或历史教授负 责。而修 复工 程方面 , 依 照法 令也不 一定 需
由领有执照的建筑师才能执行 , 但因涉及建 筑工 程以往 多委 托建 筑师负 责。只是 一般 建
筑师少有对古迹修复具有兴趣 , 同时因为缺 乏对古 迹的 知识 , 大都 望而 却步 , 因而 建筑 史
学教授跨足到修复工程者不在少数。
目前台湾近代建筑修复计划与修复工程的主要受托者有以下主要几个山脉 :
・ 李乾朗 ( 学者 )
・ 杨仁江 ( 学者、建筑师 )
・ 黄秋月 ( 学者、建筑师 )
・ 李重耀 ( 建筑师 )
・ 汉光建筑师事务所 ( 汉宝德、汉寅德 ) ( 学者、建筑师 ) 符宏仁 ( 建筑师 )
阎武宁 ( 学者 )
吴亦德 ( 学者 )

① 山脉 , 意 指在某 专业 领域有 所造 诣 , 能自成 派系 的代表 人物。 ——— 编者注

・ 23 7 ・
・ 中冶环境造形顾问公司郭中端、堀込宪二 ( 学者、建筑师 )
・ 米复国 ( 学者 )
・ 黄俊铭 ( 学者 )
・ 陈柏森 ( 建筑师 )
・ 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 孙全文 ( 学者 )
徐明福 ( 学者 )
傅朝卿 ( 学者 )
・ 徐裕健 ( 学者、建筑师 )
台湾近代建筑的修复现场 , 除了事先安排参观活动之外 , 彼此之间的技术人员或修复
技术甚少有交流的情形 , 大部分的修复现场 类似黑 箱作 业 , 除了当 事人 之外 , 少有 第三 者
知道其修复的理念与修复工程的过程 , 此外藉由修复计划报告书或修复工程报告书 , 或修
复技术研讨会 , 亦有资讯与修复技术相互参考交流。在这种情况下 , 每位修复工程的负责
人 , 在现场所累积之经验与知识 , 无法充分的交流分享。目前台湾古迹修复的工程量已达
到一定之规模 , 加上具有这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数并不多 , 使得专门以古迹修复工程为业务
内容的建筑师事务所已经形成 , 各山脉之间已有某些竞争、排挤的情况。此事使得各修复
再利用现场的交流活动更受限制。

4. 世纪末大 震灾的影响

1999 年 9 月 21 日台湾中部发生大规模的地震 , 造成 二千余 人丧生 , 以及 城乡众多 公


共设施的破坏和民宅的倒塌。此次世纪末的大震 灾对 台湾 的古迹 和建 筑造成 的破 坏 , 和
日后的影响 , 亦是始料未及。
震灾后古迹和历史性建 筑的 破坏 最先 考验 主 管古 迹和 文化 相关 单 位官 僚 的应 变 能
力。随后学术界自发性的发起调查灾情的活动 , 由起 初零 星的 呼吁很 快成 为组织 性的 团
队调查行动。以往台湾古迹及建筑史学界的学者 甚少 交流 或组织 性的 行动 , 震灾 无意 中
促成了学界的大规模统合与交流。由各大学建筑史、历史学教授及学生 , 博物学者以及民
间团体组成之“921 文化资产 抢救小 组”展开 古迹 历史 性建筑 及古 物的 受害 普 查 , 以及 紧
急抢救、保固的工作。此工程后来得到官方“ 文化建设委员会”的资助 , 进行系统性的调查
记录至今。
地震灾害凸显了三大问题 :
第一是文化资产保存法令对于历史性建筑 ( 其 中大部 分是 近代 的公共 建筑、民 宅、街
屋 ) 未有任何相关的规定 , 各级政府也对于历史 性建筑 缺乏 明确的 政策 , 使 得许多 震灾 中
受损的历史性建筑被视为房屋而拆毁清除 , 仅 有少数 较受 注目 的个案 受到 官方的 关切 得
以暂时保留下来 , 并得到短期加固修补经费的补助 , 立法院因此紧急修法将“历史性建筑”
列入文化资产列管保存的对象 , 目前已进入 该法 条施行 细则 制定 的阶段。 同时地 方城 市
亦依地方自治法开始研拟个别城市对历史性建筑的管理条例。另一方面文化资产法亦增
修非常灾害下的文化资产相关法令。
第二个问题是台湾传统砖木构建筑或是近 代的砖 石构 建筑在 耐震 性能 方面的 缺陷。
以往台湾古迹的修复方法以依循原风貌、原构法修复为原则 , 缺乏检讨原建筑结构或构造
・ 23 8 ・
上的根本问题 , 并加以补强措施的观念。震灾带来了新的课题 , 使古迹修复的观念产生变
革 , 但实际上在不破坏原貌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补强措施的技术 , 仍待今后的研究开发。
第三个问题是 , 大规模的震灾对灾区大量近代建筑的破坏 , 使得这些受损建筑的修复
工作成为难题。近代的历性建筑虽未指定为古迹 , 亦 不应 以一 般建筑 的修 复方式 进行 修
复工作。这些建筑物修复理论与原则的建构 , 以及大量的修复经费来源 , 和具有历史性建
筑 , 修复观念的人才的短缺都是等待解决的课题。

结   语

台湾近代建筑研究、保存、再利用的领域由 1980 年代发展至今这 20 年间有许多政策


与法令、观念与技术、理论与研究的改变 , 也 存在 着许多 新的 课题 等待努 力解 决。其中 主
要的有下列几项 :

1. 近代建筑 存废的泛政 治化问题

近代建筑原为文化资产的一部分 , 它的保存与否关系着文化的认同问题 , 在台湾则尤


其容易成为政治性的议题 , 使得原来学理上 单纯 的保存 理念 变得 更为复 杂。近代 建筑 的
保存运动原本就带有政治性的体质 , 但在多方意见沟通协调的政治性运作过程中 , 如何凸
显客观的保存观念与原则是很重要的。

2. 近代建筑 研究、保存、再利用人 才的培育问 题

台湾近代建筑研究人才的培育在近 10 年 来有 长足的 进步 , 由 日本、美 国及欧 洲各 国


留学归国的学者带回来不同的研究理论与视点 , 使得 研究 的议 题更加 多样 而成果 亦更 丰
硕 , 逐渐脱离一般通史泛论的层次 , 逐渐建构出 适合台 湾的 研究架 构与 方向 , 但在 保存 修
复技术人才 , 以及从事文化资产相关人才的培育工作只是在起步的阶段。同时 , 近代建筑
再利用的观念与设计规划技术也都在尝试性的阶段。

3. 保存理论 与技术本土 化以及国 际交流的问 题

在政府机关文化建设委员会 , 以及专家学者推动之下 , 无论官方或民间举办的交流活


动在近 5 年来十分频繁。国外的经验理论或技 术有转 化成 为台湾 本土 适用 的问题 , 是 今
后有待努力的课题之一。同时 , 这类活动有必要成为经常性的、组织性的交流活动。尤其
亚洲地域各国在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上有着密 切的脐 带关 系 , 更应成 立跨 国的地 域性 组
织 , 共同合作从事研究与交流活动。

( 作者单位 : 台湾中原大学建筑系 )

・ 23 9 ・
澳门建筑文物的保护政策

陈 泽 成

    提要 : 介绍澳门城市发展的历史 背景和 独特文 化环境 , 以及 建筑文 物保护 政策 的制 订


和实施、文化财产厅的职能及其有关建筑文物修复工程。
    关键词 : 文化环境、保护政策、职能、修复工程

澳门是位于中国南方沿 海 , 珠江 出 海口 的西 岸边 , 与香 港 相对 应。 澳门 包 括澳 门 半
岛 , 仔岛和路环岛 , 回归前受葡萄牙的行政管理。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 回归祖 国 , 成 为
澳门特别行政区 , 实行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 , 特区政府如何来维持和发
展澳门现有的独特的文化环境 , 这涉及到建筑文物的保护政策制订和实施。

一   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

有关葡萄牙人如何开始在澳门居留的历史众 说纷 纭 , 直到 今天仍 然缺 乏一个 确定 的


日期 , 惟一无可争议的事实是葡萄牙人于 16 世纪中期来到澳门 , 自此以后四百多年 , 尽管
澳门经历了几次的经济兴衰 , 葡萄牙人从未 离开 过澳门。 从葡 萄牙人 到达 澳门至 鸦片 战
争以前 , 葡萄牙人在澳门从事的所有活动都 受到明 清政 府的 制约 , 包括 城市 建筑的 过程。
明朝政府于 1573 年建立关闸的目的是更好地控制澳门的葡萄牙人。
葡国人到达澳门时 , 澳门半岛只有稀少的 人口分 布于 三个小 小的 村落 ( 妈 阁村、沙 梨
头村和望厦村 ) , 由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来判断 , 妈阁 村和 沙梨 头村是 海上 贸易商 人聚 居
的小村 , 而望厦村是从事农业的小村 ( 图 1) 。
葡国人开始在内港地区建起了简陋的土木结构建筑物。由于教会的力量起主导的作
用 , 首先建起的公共建筑物是木结构的教堂 , 葡国人的住宅群慢慢地在教堂的周围建立起
来 , 并辐射出去 , 形成澳门城市的雏形 , 也即 是天 主教城 的雏 形。那个 时期 的葡式 住宅 和
公共建筑现在已不存在 , 甚至连有关的图象记录也没有留下。
城市逐渐形成 , 由于从事贸易活动的盈利 可观 , 教 堂不 再是简 单的 土木建 筑 , 而是 具
有一定的水准的砖石结构。1562—1634 年 间 , 随 著天 主教 在 澳门 的迅 速扩 展 , 葡 人投 资
兴建了一系列教堂。葡人先后建成圣保禄 ( 大三巴 ) 、圣望 德 ( 疯堂 ) 、圣 老楞佐 ( 风顺堂 ) 、
圣方济各 ( 伽思栏堂 ) 、圣奥斯定 ( 龙嵩庙、大庙 ) 、圣多明我 ( 板樟堂 ) 、圣安多尼 ( 花王庙 ) 和
圣嘉勒修院 ( 尼姑庙 ) 等 8 座教堂 ( 图 2 ) 。
继教堂之后建起的公共建筑物有市政厅、仁慈堂等。
17 世纪始 , 为了防御其他西方列 强的 进攻 , 葡萄 牙 人陆 陆续 续地 修建 了 大大 小小 的
・ 24 0 ・
炮台和城墙。先后建成伽思栏炮台、南湾炮台 和小炮 台 ( 沙 梨头炮 台 ) 、大三巴 炮台、东 望
洋山 ( 松山炮台 ) 和西望洋山炮台、妈阁炮台 , 这 都是在 明朝 政府不 允许 的情 况下进 行的。
但是由于 1622 年荷兰人发动的进攻 , 使明朝 政府默 许炮 台和城 墙的 存在。因 此 , 城墙 内
的天主教城市已经形成 , 但 是 , 澳门 的城 市在 17 世 纪末 和整 个 18 世 纪 基本 上 没有 什 么
发展。
一方面 , 澳门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 另一 方面 清政府 在 1749 年 宣布 未经批 准不 得
在澳门造新房 , 只允许对已存的建筑进行必不可少的维修工程。同时 , 城外的中国居民点
不断增加 , 人口不断膨胀。直至 18 世纪后期 , 由于清政府政策的改变 , 以及鸦片贸易所带
来的可观收入 , 一些吸收了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物陆续建成 , 如圣若瑟修院教堂。
19 世纪初 , 教会重组后 , 重建了主要的教堂 , 用耐用材 料代替 了以前土 坯。如圣老 楞
佐教堂、圣奥斯定教堂和圣嘉辣教堂。
澳门作为一个鸦片贸易的中心 , 很多外国公司到来 , 很多具有高水平的新型建筑在南
湾建起来 , 包括豪华的别墅、商业楼宇等。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澳门城市建筑中最辉煌的时
期 , 澳门成为远东地区最繁华、最漂亮的花园城市。
随著鸦片战争的结束、香港 的开 埠 , 澳门 作 为中 外贸 易的 商业 港 口 的优 势 也随 之 失
去。另一方面 , 由于清政府的衰弱 , 澳门渐渐地从政治上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葡萄牙政
府从根本上控制了澳门 , 教团组织被取缔 , 市政厅也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 , 总督掌握实权 ,
代表了葡萄牙政府在澳门的行政管理权力。政府可以推出一些具有连续性的城市发展和
改良计划 , 澳门开始有了整体的城市计划。当时最重要的工程包括修建望厦马路、内港和
西望洋山填海、开山和筑路。
19 世纪后期 , 澳门作为移民和苦力贸易的中心 , 经 济又再 度活跃起 来。同时 , 澳门 继
续成为西方各殖民者的度假胜地。许多豪华住宅 出现 在这 个时期 , 这 些楼 宇既具 有城 市
的风貌和中国式的空间结构 , 又有西方古典式的拱形骑楼、装饰、中楣、三角楣、主柱、壁柱
及柱顶盘。在公共楼宇和机关楼宇中、较为突 出的 是伯多 禄五 世剧 院、仁伯爵 医院、陆 军
俱乐部、水警兵营、峰景酒店、卫生司办公楼、警察厅和镜湖医院。形式的选择基于各种不
同的风格 , 从古典折衷主义到西方的装饰复兴主义。
另外 , 中国传统建筑在城市和原来华人 村庄 的聚居 点里 继续 发展。新 建修葺 和扩 建
了一些庙宇 , 如沙梨头的哪吒庙、土地庙和包公庙、大炮台山坡的哪吒庙 , 以及马交石附近
的天后庙。在商业区出现了一种新型的 中式 建筑———塔 型当铺。 其外 形像炮 楼 , 有小 气
窗和波浪形的塔顶 , 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炮楼建筑相似。
20 世纪初期 , 城市开始大兴土木 公共工 程 , 包 括填 海扩 地 , 建 造码 头港 口和 公 路 , 抽
干沼泽地、安装公共照明以及兴修花园等 , 还有 建设纵 横交 错的马 路网 区 , 供水系 统和 下
水道系统。新马路就是建于 1920 年 , 并一直成为澳门最主要的马路。而澳门建筑文物最
主要的风格之一———现代主义于 30 年代传入澳门 , 在新马路的周围到处可见体现着装饰
主义风格的建筑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政府将城市建设的 控制权 交给 了惟 利是图 的投 机商和 发展 商
手中。澳门原来的城市风貌慢慢地被毫无美 感的盒 式建 筑物侵 蚀和 破坏。同 时 , 澳门 政
府长期以来没有一个长远的都市化和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在现代化和都市化的过程中没
・ 24 1 ・
有保护和配合原有历史城区 , 使很大部分的 文物 建筑受 到不 同程 度的破 坏。这种 情况 一
直持续到澳门文化财产保护法令的颁布。

二 立   法

历史造成了澳门这样一个独特的城市。首先 , 澳门具有浓厚的葡国色彩 , 尽管明清政


府总是在一旁监视和管制 , 而且华人的人口 远远超 过葡 国人 , 但是 , 创 建和 指导城 市扩 建
的是葡国人。直到 20 世纪中期 , 澳门就好像一座葡国的海滨城市镶嵌在远东一个中国的
半岛上。其次 , 澳门是由 非专 业 人员 建造 , 有 建 筑师 形容 澳门 是一 座“越 规”之 城。所 谓
“越规”主要就建筑而言 , 其原因在于对有关的建筑风格不了解或一知半解。
澳门建筑文物的价值在于它是四百多年来东 西文 化交 流融合 的见 证 , 而且它 是组 成
澳门独特的人文环境的物质部分。因此对于澳门 尚有 的建 筑文物 , 我 们已 经和正 在采 取
什么措施以保留其魅力。
根据历史记载 : 1953 年 12 月 10 日澳 门总 督史 柏 泰 ( Ma rques Espar teiro ) 任命 了 一
个委员会 , 以“ 确定现有的建筑文物”。这是澳 门有史 以来 第一 次官方 以书 面形式 关注 城
市的保护工作。
7 年以后 , 另一位总督马济时 ( Jaime Silve rio M arques ) 任命了一 个新的 工作组 , 其 工
作为“研究和提出适当的措施以保护和重 视历史 和艺 术文物”。但 是 , 当时 有关文 物建 筑
的概念 , 仅限于一幢幢的楼宇、教堂、宫殿和 炮台等 , 如 同保 护博物 馆内 的一 件件展 品 , 毫
无生气 , 脱离了城市背景。
至 1976 年以前 , 澳门政府也颁布了几条法令 , 颁 布确 定了 一些保 护地 点和建 立了 新
的委员会来负责文物的保护工作。但是 , 第一条比较全面的文物保护法令是 1976 年 8 月
7 日公布的编号 34/ 76/ M 法 令。该法 令 确定 了受 保护 的建 筑 物 , 建筑 群及 地 段的 名单 ,
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 , 为一直属澳 督的委 员会———维 护澳 门都市 风景 及文化 财产 委
员会 ( 即文物保护委员会 ) 。
该法令第一次对文物保护的对象作出定义和分类 :
(1 ) 具有历史性价值的建筑物 ;
(2 ) 构成代表澳门历史文化 的孤 立建筑 或建 筑遗 迹 , 和 组成 代表 澳门历 史文 化的 都
市综合区 ;
(3 ) 特别有价值的风景带包括绿化区及树丛或单独的树木 ;
(4 ) 具有人类学、考古学或历史学意义的物品或遗迹之地方 ;
(5 ) 以上四类所指地方发现之历史文物。
被确定的文物保护名单共 89 处。
1982 年 9 月 4 日澳门文化学会 ( 澳门文化司署 ) 的 创立 , 这标志 着澳门政 府已经意 识
到文化政策的重要性。文化学会创立时有三个部门 , 其中一个为文化财产办公室 ( 现文化
财产厅 ) , 它的职责是致力于澳门的文物保护工作。文化财产厅的建立使澳门文物保护政
策有一个执行的机构 , 它使以前不可想像的任务变为可行。
1984 年 6 月 3 日颁 布 了新 的文 物保 护法 令 , 编 号为 56/ 84/ M。该 法令 取 消了 旧 的
・ 24 2 ・
34/ 76/ M 法令 , 并且对澳门的文物作 出 更精 确和 全面 的定 义 和分 类 , 同时 对 每一 类的 文
物的保护方法也有 比较 详 细 的 规 定。该 法 令 还建 立 了 新 的 委员 会 , 并 并 入了 文 化 财 产
厅内。
1992 年 12 月 31 日颁布第 83/ 92/ M 法令 , 该法令是到目前为止最后修订的文物保护
法。根据该法令取消了文物保护委员会 , 其 职能 归入了 文化 财产 厅和文 化委 员会。随 法
令公布还有附件 : 文物清单和文物地图。澳门 文化司 署文 化财 产厅目 前的 工作主 要是 根
据此法令来执行。
现有文物的分类 :
(1 ) 纪念物 : 如教堂、寺庙、炮台等共 52 个 ;
(2 ) 具建筑艺 术价 值 之 建 筑 物 : 如 岭 南 中 学 旧 大 楼、邮 电 司 大 楼、陆 军 俱 乐 部 等 共
44 个 ;
(3 ) 受保 护 之 建 筑 群 : 如 新 马 路 两 边 的 建 筑 物 , 市 政 厅 广 场 及 周 围 的 建 筑 物 等 共
11 个 ;
(4 ) 受保护之地点 : 如卢九花园、松山、主教山等共 21 个。
目前受保护的文物清单共 128 个。
另外 , 在受保护的文物的周边地区也划定 了保 护区。所 谓“保护 区”是 对建筑 发展 设
定了限制条件的区域 , 以保护文物建筑的城市景观。

三   文化财产厅的职能

根据 1994 年 12 月 19 日公布的澳门法令 , 编号为第 63/ 94/ M 号 , 澳门文 化司署重 组


后 , 有关文物保护政策方面 , 文化财产厅在文化司署内的职能和权限为 :
(1 ) 计划并促进对具考古、历 史、艺 术、人种 志、建筑艺 术、都市 或景观 价 值之 动产 与
不动产性质的文化财产进行研究记录、编制清册、评定、修复、保养及保护等工作 ;
(2 ) 就文化财产之评定及登记作出建议 , 以便核准 , 并建议落实 及管理有 关保护措 施
之方式 ;
(3 ) 就已评定之文化财产 , 促进界定建筑群、地点及保护区之范围 ;
(4 ) 如在都市化之研究、计划及 项目 之范 围内 , 包括 已评 定之不 动产 或有 关保 护区 ,
则从美学与文物保护之角度发出意见书 , 以 及经总 督命 令 , 就在建 筑艺 术、都市化 及景 观
上具重要意义之公共工程发出意见书 ;
(5 ) 就不动产文物之修葺、保养及使之提高价值 , 促进计划之制定及工程之进行 ;
(6 ) 对已评定之纪念物、楼宇、建筑 群、地点、有 关之保 护区 及已评 定之 不 动产 , 就 保
养、维修、加固或改建之工作 , 以及就使用、转让及优先受让权之行使发表意见 ;
(7 ) 建议行政上禁止在已评 定之 建筑群、地 点及 有关保 护区 内已 评定之 不动 产上 进
行来未经许可之任何工程或错误执行之任何工程 , 以及在现行法律明示规定之情况下 , 组
织征收已评定之财产之程序 ;
(8 ) 遇发生可能危及物质文化财产之活动时 , 采取必要之保全措施。

・ 24 3 ・
四 工   程

有关文物的修复工程 , 首先修复了卢九花园 , 这是澳门地区最漂亮的私人花园。澳门


政府于 1973 年向一所私立学校买下了这片 已经荒 芜的 园地 , 经 6 个月 的修 复工程 后 , 向
公众开放时 , 已经恢复了原貌以及完整性和协调 ( 图 3) 。
然后是 1976 年澳门文物保护委员会成立后 , 修复了位于荷兰园正街的一长排建于本
世纪初的房 子 , 并 重 新 加 以 利 用 成 为 很 多 政 府 部 门 的 办 公 室。 这 次 修 复 工 程 得 到 了
1982 年由 PA T A ( 亚太旅游协会 ) 颁发的第三届太平洋文物比赛的大奖 ( 图 4) 。
1982 年文化司署成 立 后 , 修 复 工程 主 要是 通 过文 化 财 产 厅来 执 行。 特别 是 近 十 年
来 , 文物保护的工作得到显著的发展 , 主要是澳门政府和澳门广大市民已经意识到澳门的
文物建筑对澳门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贡献。
近十年来 , 澳门文化司署文化财产厅执行的主要修复工程如下。

1. 炮台

(1 ) 大炮台
主要于 1993 年和 1996 年文化财产厅对此炮台进行了整体的修复工程。由于大炮台
已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没有维修 , 城墙杂草丛生 , 很大部分的墙身已受到破坏。修复工程
主要是进行必不 可 少 的 维 修 , 并 采 取 相 同 的 材 料 和 方 法 来 进 行 , 以 保 持 其 真 实 性 和 完
整性。
(2 ) 妈阁炮台
主要于 1997 年文化财产 厅 协助 和监 督圣 地亚 哥 酒店 对此 炮台 的维 修 工程 , 也 是 采
取“修旧如旧”的方法。
(3 ) 松山炮台
于 1998 年和 1999 年进行维修工程 , 此工 程主要 是协 调松 山雪地 殿小 教堂内 的壁 画
修复工作而进行的。

2. 教堂

(1 ) 大三巴牌坊
这是文化财产厅负责的第 一 个大 型修 复工 程 , 其 修复 和 博物 馆 化工 作 由 1990 年 至
1996 年这一段时间进行。包括圣保禄教堂遗迹的考古 发掘 , 牌坊 结构的分 析和加固。 并
在原来圣保禄教堂的主祭坛部分建立了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文物
建筑保护和修复工程 , 它通过新的建筑组合与考古结构相融合 , 来保护原有的文物建筑和
丰富了大三巴遗址的文物古迹旅游内容。
(2 ) 圣玫瑰堂 ( 板樟堂 )
始建于 1587 年 , 由于其木结构长期受到白蚁的蛀蚀 , 引至教堂的结构受到破坏 , 其中
钟塔的顶部崩塌。因此于 1996 至 1997 年对此教堂进行了整体的修复工程。主要是通过
在教堂的原有结构内部加了一个新的金属混凝 土结构 来加 固保护 原有 的教 堂结构 , 同 时
・ 24 4 ・
修复了教堂原有建筑装饰部分 , 以保护教堂 原有的 建筑 风格 和它的 文化、历 史、艺 术和 宗
教价值。它于 1997 年 11 月重开 , 并成为澳门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 同时也延续了它的教
堂功能。
(3 ) 圣若瑟修道院教堂
始建于 1746 年。这是文化财产厅现在进行的一项大型修复工程 , 预计 2000 年 11 月
底完工 , 并在 12 月初对公众和游客重开。我们相信这将会成为澳门另一个重要的旅游景
点 , 而且加强和改善了圣奥斯定广场的旅游景观。

3. 庙宇

(1 ) 莲溪庙
于 1991 年由文化司署文化财产厅进行了整体的修复工程 , 为其重建了新的庙顶。包
括其木制的结构和瓦片 , 还有对所有墙壁进行了修复。并对壁画、装饰物及浮雕等进行了
保护维修等各类工程。
(2 ) 观音堂
于 1992 年进行了部分的修复工程。工程包括其入口及庭院部分 , 庙宇中央及多条旁
侧走廊。进行了对所有墙壁和地面的维修工程。
(3 ) 莲峰庙
最早于 1982 和 1983 年由文化司 署 资助 其修 葺工 程。 1998 年文 化司 署 文化 财产 厅
对此庙进行了整体修复工程。

4. 受保护建 筑群

(1 ) 新马路
文化司署从 1989 年开始就不断地进行新马路两边的建筑物的保护工程 , 目的是保护
和改善新马路的城市景观 , 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新马路参观和购物。
(2 ) 市政厅广场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整区修复和改善工 程的 个案。文 化司 署从 1983 年来就 不断 地
对此进行各类的保护工程。市政厅广场现在不仅 仅是 澳门 最重要 的旅 游区 , 也是 澳门 广
大市民进行各种悠闲和文娱活动的场所 ( 图 5 ) 。
(3 ) 亚婆井前地
亚婆井前地是位于旧天主教城的一个圆形地上 , 是澳门居住区最古老的一个 , 而且是
一个过去生活的见证。它是最能体现澳门特有都市面貌的一个橱窗。因此澳门文化司署
在 1994 至 1996 年间对此区整区的进行修复和整治工程 ( 图 6 ) 。
(4 ) 福隆新街
这条街是建于 19 世纪末 , 整条街都是简朴的中国式房屋建筑 ( 图 7 ) 。而 且它是中 国
仅存的“青楼建筑”, 其潜在的文化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非常巨大。文化司署于 1996 年进
行的修复工程 , 将原本破落和混乱的建筑物 进行 了回复 原貌 为宗 旨的工 程。现在 它也 是
澳门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旅游点。

・ 24 5 ・
5. 流动文物

文化财产厅近十年来除了进行以上的主要的文物建筑修复工程以外。还从事对流动
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如教堂和寺庙内的宗教 艺术 文物 , 还 有最近 修复 并向公 众开 放
的松山雪地殿小教堂内的壁画等。
上述的工作只是文化财产厅近十年来负 责的 修复工 程的 一小部 分。除 了工程 以外 ,
文化财产厅还从事对澳门文物的调查、研究、计划和编录等工作。最重要的一项权限是对
保护区内的建筑和工程计划 , 具有审查和发出意见书的权限。
澳门文物保护政策的宗旨和目的是保护澳门 独特 的历 史文化 环境 的物质 基础 , 它 需
要广大澳门市民的参与。澳门的文物建筑对澳 门整体 的经 济发展 的贡 献是 勿庸置 疑的 ,
但是 , 为了发展澳门的旅游业 , 为了增强澳门在 这个地 区的 竞争力 , 澳 门的 文物保 护工 作
还要加强。

( 作者单位 : 澳门特区文化局 )

参考 文 献

1 . 澳门文化司署 .澳门建筑文物 .1988


2 . 澳门文化司署 .澳门文化特色的佐证 .1997
3 . 澳门文化司署 .澳门的教堂 .1993
4 . 澳门法令 .编号 : 34/ 76/ M
5 . 澳门法令 .编号 : 56/ 84/ M
6 . 澳门法令 .编号 : 83/ 92/ M
7 . 澳门法令 .编号 : 63/ 94/ M
8 . 澳门政府宪报
9 . 澳门文化司署文化财产厅档案
10 . 澳门文化司署 .澳门都会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998
11 . 澳门文化司署 .文化杂志 , 第 35、36、37 期 .1998

・ 24 6 ・
(摄影 : 王明辉 )

大三巴
中文版 第 36、37 期 , 192 页 )

・ 24 7 ・
九花园

正街塔石群屋

・ 24 8 ・
场 (摄影 : 王德丽 )

婆井前地

・ 24 9 ・
隆新街
, 中文 版第 35 期 , 65 页 )

・ 25 0 ・
文 脉 延 续 与 创 新
———南京地区近代建筑环境的保护、更新和发展

黄 学 明

    提要 : 通过典型实例介绍南京地 区在近 代建筑 地段发 展和扩 建新建 筑时 , 充分 注意 历


史传统的继承与文脉的延续和创新 , 为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取得有益经验。
    关键词 : 文脉、延续、创新

在历史性建筑环境中进行新建筑的设计 , 不但需要严格执行城建法规、规定和文物保
护的原则 , 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个别 地段不 按城 建规 划和保 护近 代建筑 环境 的
原则 , 在具有历史意义的近代建筑附近兴建 高层办 公楼 等建 筑物 , 形成 强烈 的对比 , 影 响
了清幽和谐的环境的事例也偶有发生。但从总体 上看 , 南 京地 区在近 代建 筑环境 地段 发
展和扩建新建筑 , 能充分 注意 历 史传 统的 继承 与文 脉 的延 续和 创新 , 根 据 不同 的环 境 对
象 , 分别采用“ 围”、
“ 补”“
、 延”、
“ 藏”“
、 配”等设计手法 , 使新建筑不但做到恰到好处的使用
功能合理 , 而且在传统的建筑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空间关系。

1. 南京博物 院( 原 中央博物院 旧址 )

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内 , 始建于 1936 年。博物 院主 殿入 口门厅 为仿 辽式五 脊大 殿 , 中


轴对称立面 , 庄严雄伟 , 形象古朴 , 平面布局 注重展 览功 能的 使用要 求 , 结构 采用了 钢 , 钢
筋砼及砖石结构承重的混合结构形式 , 属中国传统宫殿式的近代建筑。
其总体规划强调中轴对称布局 , 主殿入口门厅 , 馆区主干道及位于城市干道中山东路
上的院入口大门在同一轴线上。老馆地坪高出道路广场约 4 米 , 气势恢宏 , 长达 160 多米
的馆区干道极具纵深感 , 加强了主殿的对景效果 , 整个院区环境充满了艺术气氛。
为适应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 , 南 博最近 在院 内扩 建了一 座新 馆———艺术陈 列馆。 新
馆位于院区干道西侧略偏北 , 东西向布局 , 其整体位置恰好确保院主入口处及主干道上的
任一视点仍均能观赏到老馆主立面的完整画 面。新馆 平、立面 设计沿 用了 院区及 老馆 的
轴线对称设计手法 , 其对称轴成为院区内一 横向副 轴线 , 与 纵向主 轴线 相交 处 , 结 合干 道
的路幅变化 , 设置了一小型广场 , 新、老馆的大平台台阶均由此广场延伸处起步 , 广场中央
为 12 米见方的草坪 , 轴线相交点设置一艺术雕塑。正是这种主、次分明的轴线关系 , 将不
同朝向的新老建筑有机地组织在和谐统一的环境之中 ( 图 1 ) 。
为了确保老馆在环境发展过程中仍能处在主体地位 , 新馆单体设计中作了如下处理 :
(1 ) 入口门厅置在第二层 , 由室 外大 台阶 直接进 入 , 既加 强了新 馆入 口的 气势 , 又 削
弱了两层楼的体积感 , 使其与老馆相比明显处在从属地位。
・ 25 1 ・
(2 ) 新馆屋面未采用大屋 顶形式 , 檐 部设 计成盝 顶 , 既降 低了建 筑总 高度 , 节 约了 空
间 , 又在建筑形式上与老馆保持一致。
(3 ) 长达 90 米的新馆正 立 面 成竖 向 三段 式 构图 , 中部 入 口大 厅 设 计成 五 开间 门 廊
( 老馆为七开间 ) , 大出挑高盝顶 , 两端则为略低 的小盝 顶 , 通过 一开间 平屋 顶与中 间主 体
相连 , 整个立面构图完整 , 主次分明 , 比例严谨 , 体量化大为小。
(4 ) 新馆的立面细部设计 也十分 注意 与老馆 的协 调 , 如入口 门廊 的大 红圆 柱 , 斗栱、
黄色琉璃瓦盝顶 , 入口大踏步台阶及平台栏板的花饰等等 ( 图 2) 。

2. 钟山宾馆 ( 原励 志社旧址 )

地处南京市中山东路北侧 307 号大院。励志社旧址建于 1931 年 , 有 3 栋民族形式的


3 层建筑成“品”字形布局 , 西楼为重檐四角攒尖顶的礼堂 , 前楼和东楼为单檐歇山顶。
为保护好这组近代建筑 , 本着“ 在保护中使用 , 在 使用 中更好 的保 护”的原 则 , 使用 单
位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只在远离保护区的东 北隅扩 建了 两栋 六层的 客房 楼及一 些设 备
辅助用房。90 年代由于发展的需要 , 在大院内扩建一栋高层客房楼。
根据大院的原有总图布局 , 尊重既成的近代建筑历史地段环境 , 选择了远离城市干道
的三栋近代建筑的北侧地块 ( 尚须局部征 地 ) 作为扩 建位 置。采用“ 围”的方 法 , 将 原有 的
“品”字形布局演化为“ ”形组合 , 从而围合成了一个 ( 80 ×60 ) 平方米的庭院空间 , 将原先
略呈分散状的三栋近代建筑与新建的客房楼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建筑环境之中 ( 图 3 ) 。
高层客房楼主楼正立面呈对称状构图 , 其 轴线置 于旧 址前 楼与大 院主 入口大 门既 成
的中轴线上 , 使该轴线得以延伸 , 成为整个大院 的主轴 线 , 由此 产生的 空间 感受使 新老 建
筑的关系协调、和谐。
值得注意的是并未因避免征地而将新楼置于前楼东、西两侧的现成空地上 ( 且能沿城
市干道布置 ) , 而将这两地块继续作为绿化用地 保留 , 从而 使近 代建筑 组群 仍完整 地处 在
城市干道上行人的观赏视野之中。
扩建高层客房楼值得商榷之处在于体量过于高大 ( 总高度为 28 层 ) , 难免对近代建筑
群产生压抑感。高层建筑在建筑风格上也难以与“ 宫殿式”近代建 筑协 调 , 尽管新 楼的 屋
顶、主楼入口门廊及裙房的檐部设计成绿色 平瓦盝 顶 , 意在 与近代 建筑 呼应 , 但从 实际 效
果看 , 无论是细部设计还是色彩的运用 , 均显得 过于简 单 , 难以 与精美 鲜丽 的传统 建筑 对
话 , 而高层屋顶檐部的绿色顶又很难与周围的现代高层建筑相协调而显得不伦不类。

3. 南京师范 大学宁海路 校区 ( 原金陵女 子大学旧址 )

美国建筑师墨菲于 1919 年规划、设计 , 始建于 1921 年。其总体规划采用欧式对称布


局 , 建筑物布置在东西向主轴线两侧 , 共 12 栋建筑形成了 3 个大小不同的院落空间 , 主要
建筑都以长廊相连 , 为营造园林环境气氛 , 亭 榭、水面、花 坛、绿荫 充彻其 间。在中 国建 筑
院落布局的手法中流露出西方学院派的余韵。单 体建 筑的 平面注 重使 用功能 , 为 当时 流
行的西方形式 , 而立面为典型的三段式构图加上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
在这样一个具历史性建筑环境的校园内进行 新楼 扩建 的规划 与设 计 , 首要的 是注 重
整个空间环境的协调 , 保护传统格局和风貌。20 世纪 80 年代扩 建的外 文楼与音 乐楼 , 正
・ 25 2 ・
是基于上述理念 , 循着墨菲当年的设计思路 , 成 功地领 会和 继承了 中西 结合 这一传 统 , 在
宁海路校门建筑与小礼堂和图书馆间这一校前 区的南 北大 片乔树 林后 , 以 原有校 区中 轴
线为对称轴 , 将两楼对称布置 , 从而围合成一个 新的院 落 , 使原 先呈敞 开状 的校前 区收 敛
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空间。

4. 中国第二 历史档案馆 ( 原国 民党中央 党史史料陈 列室旧址 )

1934 年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 杨廷 宝先 生设 计。该 建筑 为 中国 传统 形式 , 重檐 歇山 ,


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 菱花门窗 , 天花藻井 , 整座建筑沥粉彩画 , 富丽堂皇。解放后随着史
料收集的增多以及档案资料的对外开放 , 老 馆已 远远不 能满 足使 用要求。 为此国 家先 后
几次投资 , 在原址扩建了新馆和东、西前库。这三 栋建 筑的 成功扩 建 , 得益 于杨先 生初 时
规划的预见。
正面沿中山东路的馆址 略呈 正方 形 , 对 称构 图的 老馆 与主 入 口大 门建 筑 ( 牌楼 与 警
亭 ) 在同一轴线上 , 使该轴线成为馆区的中轴线 ( 但偏于馆址的西侧 , 有意在馆址东部留出
空地作发展用地 ) 。老馆前墙距城市干道距 离为 80 米 , 这 样的 规划布 局不 但给今 天的 扩
建规划带了便利 , 而且使老馆在 馆区内 的主 体位 置不 能改 变。20 世纪 70 年 代实 施的 扩
建计划 , 据功能需要将东、西前库以馆区中轴线 为轴对 称布 置 , 从而与 老馆 和主入 口大 门
建筑一起围合成一封闭庭院 , 不仅加强了原有中轴线 , 而且使其与庭院空间一起和谐地统
一了新老建筑的关系。
为了强调老馆的主体地位 , 前库的单体设计在体量与高度上有所限制 , 建筑形式保持
与老馆协调统一 , 但未采用大屋顶形式 , 设计了 黄色琉 璃瓦 盝顶 , 使三 层库 房的总 高度 仍
低于老馆而处于明显的从属位置 , 盝顶与老馆的重檐相呼应 , 而库房窗子的巧妙处理也与
老馆相协调 ( 图 4 ) 。
扩建新馆的面积和体量均超过老馆 , 为不使其对近代建筑环境产生压抑感 , 新馆设计
成与老馆等长 , 且被定位于老馆的正背后 ( 仍在 主轴线 上 ) , 通过这 种“ 藏”的 手法 , 使在 馆
区入口的主视点及老馆前的庭院空间内几乎均见不到新馆。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在扩建规
划时 , 并未占用馆区东部的大片空地 , 仍作为绿 地保留 , 像 当年 杨先生 一样 给后人 留下 发
展的余地。

5. 华东某机 关办公楼 ( 清末江 苏省谘议 局旧址 )

建于 1909 年 , 由中国近代建筑师孙支厦设 计 , 具法 国文艺 复兴 建筑 风格 , 构图 严谨 ,


讲求对称。1911 年 , 该建筑为中华民 国临 时政府 参议 院 , 孙 中山 先生 在这 里 被选 为中 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 , 后曾作为中国国民党党部 , 解放后为华东某机关办公楼。该建筑被定为
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谘议局旧址坐落在南京市湖南路 与云南 路“ T ”字 形交 叉 口 , 为云 南路 尽 端的 对景 建
筑。该地段在旧城改造中切实把握了文物建筑地段环境的保护、更新和发展的关系。
(1 ) 拓宽云南路时 , 将云南路的路中心线与近代建筑的中轴线重合 , 增强 了文物建 筑
的对景效果 ( 景深 达 数百 米 ) , 将 近 代建 筑 的 风貌“延”伸 , 渗 透 进城 市 地 段 , 并 与 之 整 体
交融。
・ 25 3 ・
(2 ) 结合单体建筑的维修 改造与 湖南 路的拓 宽 “
, 补”建了 一组以 中轴 线对称 布置 的
低矮开敞的大门辅助建筑 , 其风格与主体建 筑协调 , 既 陪衬 了主体 建筑 , 又 使南北 轴线 得
到加强 , 整体环境更为完善 , 且与城市干道的空间界定关系良好。
(3 ) 文物建筑两侧 , 湖南路北沿街新建的商住建筑退让距离充分 , 确保文 物建筑环 境
空间更为开敞、舒展 , 更具完整性。
(4 )“ T”形路口云南路尽端两侧新建的多、高层建筑 , 在转角处均作了 45 度的切角退
让 , 形成喇叭口空间 , 成为历史性地段空间的 延续和 扩张 , 形 态更为 丰满 , 气 氛更为 强烈。
尽管新老建筑各自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 但良 好的空 间位 置关 系仍使 它们 在整体 上十 分
协调。退让出来的三角形地块 , 作为街心花园为提高历史性地段新的环境质量锦上添花。

6. 中山北路 32 号 办公楼 ( 原国民 政府外交部 旧址 )

坐落在南京中山北路与云南路交叉口的东 南角 , 东沿 湖北 路 , 地块 呈直角 三角 形 , 长
边沿中山北路。初建时为办 公楼 与 外交 官邸 楼各 一栋 , 分别 置于 地块 的 南北 部 , 座 北 朝
南 , 中间为一大型回车广场 , 大院成南北向中轴对称布局 , 主 入口设在 中山北 路上 ( 图 5 ) 。
办公楼建于 1933 年 “
, T”字形平面布 局注 重满足 功能 要求 , 采 用 现代 建筑 材料 ( 钢 筋、水
泥 ) 和建筑技术 ( 框架结构 ) , 建筑造型未沿用中国宫殿式 , 采用了平屋顶 , 仅在建筑的某些
部位 , 如檐部、平顶、阳台、门厅等处应用了中国传统形式的构件和符号 , 如斗栱、彩画等来
体现民族风格 , 建筑的外立面则选用了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脚、墙身、檐部的三段式 , 从
而形成中西合璧的全新建筑造型———新民族形式。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 , 其间长期 有使用 无修 缮 , 特别是 不同 时期 的乱加 乱改 ,
其原貌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为使其能 满足 现代的 使用 要求 , 20 世 纪 90 年 代 初期 进行 了
全面修缮、保养。在坚持原状维修的原则下 , 增设了空调系统 , 完善了消防设施 , 特别是将
各历史时期对原状所作的改变一律予以复原。在修缮设计与施工过程中 , 设计单位、文物
保护部门、建设单位以及构件、设备生产厂家共同协作 , 较好地解决了许多“ 保护”、
“ 维修”
中的技术问题。竣工后几年来的使用实践证明 , 达到了预期效果 , 为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
利用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美中不足的是近年来在办公楼的后、右侧扩建了四层高的辅助用房 , 致使原本整体显
露在城市主干道行人视觉观赏 范围内 的近 代建筑 被全 部遮 挡 ( 图 6 ) 。 此外 , 最近 已将 外
交官邸楼拆除 , 正在建造会议中心 , 近代建筑环境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7. 西康路招 待所 ( 原美国大使 馆 )

1945 年抗战胜利后 ,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 因战争而衰 落下来 的城市建 设得以 继续 , 这


段时期内南京建造了一批讲求实用、构图简 洁、工程造 价较 为经济 的建 筑 , 如原美 国大 使
馆、宋子文公馆等。
美国大使馆的总体布置注重环境设计 , 主楼 位置远 离城 市道 路。为处 理好馆 区干 道
与城市道路的斜交关系 , 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以 廊棚花 坛为 主要 景观的 弧形 入口广 场作 为
过渡空间 , 弧形廊棚既为主入口大门的对景小品 , 又将人流导向馆区。使馆楼前结合道路
系统设置有大面积绿化庭院 , 营造了一种清 幽安 宁静谧 的使 馆建 筑氛围。 单体设 计根 据
・ 25 4 ・
功能要求与地形特点成不完全对称构图 , 手法简练 , 造型简洁大方 , 无多余装饰。
在扩建新建筑时 , 采用了“ 藏”的手法 , 将 5 号楼、7 号楼、8 号楼均 布置 在使馆 楼的 后
侧 , 且层数控制在 3 层以下。扩建的大会堂 , 在 平面位 置上 虽处于 使馆 楼的 左前方 , 但 由
于地面标高降低 , 选用白色外墙面砖以及总 体高度 的控 制 , 其外轮 廓隐 藏在 绿树丛 中 , 与
浅灰天空背景融为一色 , 而淡化了体量 , 因此尽管馆区内扩建了几倍于使馆楼的新建筑面
积 , 但整个馆区的历史性环境风貌仍得到很好保护 ( 图 7) 。

8. 宋子文公 馆旧址

建于 1946 年 , 地处南京北极阁山顶东南侧 向阳坡 地上 , 鸟 瞰玄 武湖 , 俯视 金陵 城 , 可


谓得天独厚之地。公馆为一西洋乡村式别墅 , 西方现代建 筑风格 , 3 层钢筋混 凝土结构 形
式 , 坡屋顶 , 以进口海草覆面 ( 图 8 ) 。
该公馆旧址解放后一直作为高级招待所使用 , 进 入 90 年代随 着接 待任务 的增 加 , 使
用单位迫切需要在旧址范围内扩建新楼。新楼选址在南向坡地上 , 与老楼成 90 度转向定
位 , 从而使新老建筑与西侧的略高坡地一起围合成一个完整的大小适中的庭院广场 , 广场
中央为一巨型塔松。新楼的平面设计注意到旧 址入口 门厅 正对巨 型塔 松的 历史性 现状 ,
将新楼主入口门厅亦以此松为对景 , 形成了以塔松为正交点的两条入口轴线 , 巨型塔松成
为外部空间的构图中心 , 使新老建筑有序相处 , 整个环境空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图 9 ) 。
广场地面全部采用浅彩色小块型花岗石铺 砌 , 正方形 彩条 板分 格 , 整体性 强 , 使新 老
建筑犹如玉盘中相拥着巨型塔松的二颗明珠 , 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优雅而和美。新楼利用
坡地 , 成下跌状布置半侧地下空间 , 从而减小了体量 , 降低了总高度 , 并未因其占据的有利
地形而减弱老建筑的主体位置。
新楼的建筑风格与老楼一致 , 坡屋面 , 拱顶 形入口 门廊 , 虎 皮石 勒脚 , 老虎 窗 , 米黄 色
拉毛墙 , 壁炉 烟 囱 等 等。 宋 子文 公 馆 旧 址 由 于 新 楼 的 扩 建 , 改 变 了 老 楼 原 先 的“ 孤 单”
处境。

9. 南京大学 ( 原金 陵大学 )

北大楼 (1919 年建造 ) 、西大楼 ( 1925 年建造 ) 、东大楼 (1926 年 建造 ) 围合 成的庭院 绿


化广场为金陵大学的校园主体环境空间 , 坐 北朝南 的北 大楼 , 中部 建有 五层 高的塔 楼 , 成
为金大校园的主要象征。
解放后 , 南大的占地面积和校园建设几经 扩大 , 建 筑面 积成几 十倍 的增长 , 但 在南 大
人的精心呵护下 , 原金大这一 主体校 园空 间一直 保留 完好。 北大 楼至 图 书馆 ( 1936 年 建
造 ) 的长达 200 多米的南北轴线依然贯通 , 庭院内还是绿草如茵 , 鸟语花香 , 高等学府优雅
宁静、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历几十年而不衰。 然而在 开发 大潮 的涌动 和市 中心寸 土寸 金
的背景下 , 这个“ 世外桃源”终于被紧贴北大楼 的邻居 家的 百米 玻璃幕 大厦 所欺而 相形 见
“拙”, 被东大楼后部即将竣工的白色大楼相压而难负重荷 , 空间变小了 , 庭院变窄了 , 空气
变沉闷了 , 追忆往昔的镜头怎么也躲不掉“ 摩天大楼”的虎视眈眈 ( 图 10 ) 。
应该说 , 金大校园历史性环境空间所遭遇 的厄 运在南 京当 属个 别现象 , 而 博物 院、金
陵女大校园等环境空间发展与更新的成功例子则是普遍的。总结正反二方面的经验教训
・ 25 5 ・
可以看出 ,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 对优秀近代建筑环境所处历史性地段的更新和
发展 , 不但需要建筑师的高度责任心和应有 的专业 水准 , 更 需要城 市的 领导 者 , 规 划的 决
策者 , 地域的拥有者以及所有相关的人们共同 努力才 能把 这既 面对历 史和 前人又 展向 未
来和后人的事业推向前进。

注 : 钟山宾馆高层客房楼和清 末江苏 省谘 议局 新建大 门建 筑为东 南大 学 设计 , 其 余


扩建工程均为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参考 文 献

1.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2. ’98 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3. 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委员会 .南京文物工作 1984—1991 .1992 , 4

・ 25 6 ・
建筑形成统一的环境

院新馆立面设计

・ 25 7 ・
址前楼中轴线上 , 产生和谐的空间感受

前库建筑形式保持与老馆协调

・ 25 8 ・
交部建筑环境空间

楼被扩建的辅房用房全部遮挡

・ 25 9 ・
用“藏”的手法 , 使历史建筑风采依旧

造型的原宋子文公馆

・ 26 0 ・
环境空间依旧充满生机与活力

的玻璃幕大厦使校园环境压抑

・ 26 1 ・
哈尔滨历史建筑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实践

刘 松 茯

    提要 : 哈尔滨市政府对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 始于 1984 年 , 曾先 后两次公布 保护


建筑和保护街区清单 , 并对索菲亚教堂和中央大街进行了保护性的修复和改造实践。本文对
此做详尽的阐释。
    关键词 : 历史建筑、街区、保护

哈尔滨是中国近代典型的“约开口岸”城市 , 几十 年的 建设 使她从 一个 鲜为人 知的 小


渔村迅速崛起于中国的北方。市内大量珍贵的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
占有重要地位。同时 , 它们所构筑的城市风 貌也 具有鲜 明的 特色。这 些建 筑和街 区是 不
可再生的人类财富 , 做为载体它们记录了哈尔滨近代文化、经济、生活和社会。同时 , 也全
面见证了哈尔滨近代历史的发展。因此 , 我们有必要在充分认识其资源价值的同时 , 努力
将其保护起来免遭破坏 , 并完整地传给子孙后代。

哈尔滨是在 1984 年开始城市的历史建 筑和街 区的 普查 和保护 工作。 当时我 国正 处


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初期。哈尔滨人已经开始认识到我们城市中的那些历史建筑和
街区的重要价值。同时也看到在多年的城市建设中 , 由于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 致使
一些质量较好、建筑艺术水平较高的历史建 筑被 拆除或 被改 造。大部 分保 存下来 的历 史
建筑也因年久失修处于衰败、没落境地。为此 , 哈 尔滨 市政 府责成 哈尔 滨市科 协、市土 建
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工程师 30 余人对 道里、南岗 两区 的历史 建筑 进行 全面考 察 , 并
选取 74 座艺术水平较高、质量较好的建筑确立 为市级 保护 建筑 , 拟定 三个 等级分 别制 订
保护标准与措施。
其中“Ⅰ类保护建筑”共 34 座 , 其标准是“建筑 质量 好 , 造型有 特色 , 建 筑艺术 价值 较
高”“
, 今后决不允许拆除 , 也不允许改动建筑本 身的平 面格 局和立 面造 型 , 要加强 维修 并
要注意恢复、保护此类建筑的环境”。“Ⅱ类保护建筑”共 21 座 , 其标准是“建筑质量较好 ,
造型有特色 , 有相当的艺术价值。此类建筑也 不允 许拆除 , 不允许 改变 立面造 型 , 要加 强
维修保护”。“ Ⅲ类保护建筑”共 19 座 , 其标准 是“ 有相 当保 护价值 的旧 建筑 , 也要 及时 进

・ 26 2 ・
行维修保护”。
经哈尔滨市政府批准 , 上述条例中所确立的 74 座保护建筑于 1986 年正式挂牌。“ 保
护建筑”这一新鲜事物第一次出现在哈尔滨广大市民眼前。毫无疑问 , 这一措施的实行约
束了一些产权人、使用者 和开 发 商们 的行 为 , 为保 护 一大 批有 价值 的历 史 建筑 提供 了 保
证 , 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 , 缺乏足够的保护资金 , 缺乏强有力的
法律条文和处罚办法 , 使得这一意义重大的 举措 难以真 正实 现。在随 后的 工业化 建设 和
城市的蓬勃发展中所形成的一股股冲击力 , 致使一 些保 护建 筑和街 区遭 到威胁、侵 蚀、破
坏、甚至毁灭。
1994 年 , 哈尔滨入选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单。为 加强对 市区内保 护建筑街 坊
街道和地区的管理 , 总结确立保护建筑十年 来的 经验教 训。哈 尔滨市 政府 以政府 令的 形
式发布了《哈尔 滨 市 保 护 建 筑 街 坊 街 道 和 地 区 管 理 办 法》( 下 面简 称《管 理 办 法》) 并 于
1997 年 1 月 2 日起施行。这次《管理办法》与 1984 年的保护 建筑条 例相比条 文更加详 细
了。其中包括总则、保护建筑、保护街坊、保护 街道、保护 地区、法 律责 任和附 则共 计 7 章
34 项条款。首次明确了违反《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以 及处罚办 法 , 使保护力 度得以加 强
并有法可依。
这次《管理办法》所公布的保护建筑的数量由原来的 74 座扩大到 134 座 , 其分布由原
来的道里、南岗两个城区扩展到道外、香坊和平房等 5 个城区。在保护建筑的确立原则上
以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有质量为依据 , 仍按三类划分保护级别。Ⅰ类保护建筑 51 座 ,
“不得改变建筑原有的立面造型、表面材质、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修。
”Ⅱ类保护建
筑 46 座 “
, 不得改变 建 筑原 有 的 立 面 造型、表 面 材质、主 要 平面 布 局 和 有 特色 的 室 内 装
修。
”Ⅲ类保护建筑 37 座 “
, 不 得改 变建 筑原 有 的立 面造 型、表 面材 质” 。如 果综 合分 析
上述保护建筑及其确立原则和分类保护措施可以看到《管理办法》既体现了《威尼斯宪章》
等国际文献的精神 , 又反映了哈尔滨特殊情况的灵活性。

保护历史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如何全面实施这项工程 ? 哈尔滨市政府在《管


理办法》公布不久 , 又决定对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单 位 , 哈尔滨 Ⅰ 类保护 建筑———圣 ・索 菲
亚大教堂及周边环境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这一 决定 可以看 做是 实施《中 华人民 共和 国
文物保护法》和《哈尔滨市保护建筑街坊街道和地区管理办法》的一次宝贵实践。
现存的索菲亚教堂建于 1923— 1932 年 , 共用 9 年 时间 完成 , 是典 型的 拜占庭 文化 与
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结合 体。平 面 布局 采用 了东 正教 教 堂典 型 的 平面 形 式———希腊 十 字
式 , 建筑面积达 7 百多平方米 , 能容纳 2 千人的大殿由一巨大的穹顶所覆盖。穹顶坐落在
高高的鼓座之上 , 突出于城市上空 , 形成优美的轮廓线。鼓座之下是由拜占庭建筑所特有

① 哈尔 滨市城 市规划 管理 局 .关于 请求颁 布哈尔 滨市 保护 建 筑、街 道、广 场、街 坊 法规 的 报告 ( 哈 城 规 字《84》第


16 号 ) .1984 , 3 , 30 .2 页
② 哈尔 滨市规 划局 .哈 尔滨市 保护 建筑街 坊街道 和地 区管理 办法 .1 997 , 4 , 1 .8~ 9 页

・ 26 3 ・
的构件—帆拱来支撑。屋面穹顶的四周高低错落地布置着四个具有俄罗斯木构教堂典型
特征的帐篷项 , 使构图上具有强烈的主从秩序。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红砖砌筑 , 各种变幻
的线脚组合使教堂具有十分精美的细部。教堂建 成后 成为 哈尔滨 重要 的标志 性建 筑 , 也
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 图 1) 。
但是 , 由于历史的原因 , 这座大教 堂在“ 文革”期间 遭到 严 重破 坏。1986 年哈 尔滨 市
政府将其列为Ⅰ类保护建筑。但是 , 这并没 有有 效地制 止一 些人 为的破 坏。巨大 的教 堂
被用做仓库 , 被围裹在一片违章建筑之内。然 而 , 索菲 亚教 堂以丰 富的 历史文 化内 涵 , 精
美的建筑艺术始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996 年 11 月 , 经 国务院 批准 , 圣・ 索菲亚大 教
堂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 年 6 月 2 日 , 哈尔滨 市政府正 式成立索 菲
亚教堂广场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 开始全面的修复教堂和周边环境的治理。
教堂的修复是整个治理工程的核心。为此 , 市政 府多 方聘请 专家 进行 论证 , 确立“ 局
部修复 , 恢复原 状”的 修 复 原 则 , 根 据 教 堂 破 损 情 况 确 定 分 8 个 方 面、367 个 项 目 进 行
修复。
其中 “
, 外 墙 体 修 复 工 程 , 包 括 砖 砌 体 等 71 项 ; 地 面 修 复 工 程 , 包 括 平 台、踏 步 等
13 项 ; 门窗修复工程 , 包括门窗扇制 作及 安装 等 109 项 ; 屋 面 修复 工程 , 包 括 屋面 结构 等
44 项 ; 室内修复工程 , 包括屋内楼梯、顶棚等 43 项 ; 宗教饰物 修复工 程 , 包 括十字 架、乐 钟
等 6 项 ; 披水修复工程 , 包括各类拱门上披水等 62 项 ; 电气工程 , 包括室内照明等9 项。”
在整个工程中 , 外墙体与屋顶修复工程最令人瞩目。在外墙体工程中 , 砖的选择与加
工至关重要。为此 , 特加工 2 万块 240× 110× 55 毫米 不添 加煤干 石的 手工 制红砖 , 用 在
各种线脚的修复 , 以恢复其原貌。对其他损毁部 分 “
, 用 1 ∶1 ∶ 5 水泥 石灰 混合砂 浆采 用
磨砖对缝砌筑 , 然后再勾鼓缝 ”。基 本上 做 到了 既“保 持整 体的 和 谐一 致 , 但在 同 时 , 又
必须使补足部分跟原来部分明显地区别” ( 图 2) 。
屋顶的修复主要在穹顶和帐篷顶上。大穹顶 整体 保存 较好 , 主要 修复 是在防 水铁 皮
的更换和重新油饰方面。个别帐篷顶内部木骨 架已 经因漏 雨腐 蚀损毁。 遵循“当 传统 的
技术不能解决问题时 , 可以利用 任何现 代 结构 和保 护技 术来 加 固文 物建 筑 ”的 精 神 , 此
次修复采用钢木构件进行更换。另外 , 在穹顶 和帐篷 顶上 重新 恢复十 字架 也是一 项复 杂
的工程。因原十字架早已在“文革”中毁掉。因此 , 在这次修复中“ 只有利用历史图片反复
推敲十字架的各部分比 例数 字 , 绘图 制 作。采用 不锈 钢 骨架 外包 铜皮 制 成 , 最 后吊 装 安
放”。
“保护一座文物建筑 , 意味着要适当地保护一 个环境 ”。因此 , 教堂 的修复与 周边 环
境的治理是同时进行的。工程领导小组在整个环 境治 理工 程中 “
, 共动 迁居民、个 体商 户

① 哈尔 滨市建 设委员 会 .圣・ 索菲 亚教堂 ( 内 部发 行 ) .1997 .75~ 76 页


② 哈尔 滨市建 设委员 会 .圣・ 索菲 亚教堂 ( 内 部发 行 ) .1997 .75~ 76 页
③ 陈志 华译 .保护 文物 建筑及 历史 地段的 国际宪 章 .世界 建筑 , 1986 : 3 .14 页
④ 陈志 华译 .保护 文物 建筑及 历史 地段的 国际宪 章 .世界 建筑 , 1986 : 3 .14 页
⑤ 哈尔 滨市建 设委员 会 .圣・ 索菲 亚教堂 ( 内 部发 行 ) .1997 .114 页
⑥ 陈志 华译 .保护 文物 建筑及 历史 地段的 国际宪 章 .世界 建筑 , 1986 : 3 .14 页

・ 26 4 ・
216 户 , 公企 8 家 , 拆除房屋 1 .4 万平方 米 , 拉运 残土 4 万 立方米 ”。 将教 堂前开 辟为 面
积达 6640 平方米的广场。广场的铺装以 花岗岩 为主。 配以绿 地、树木、座 椅、围栏、欧 式
灯饰等绿化小品 , 并放养了多羽广场鸽。使广 场成为 一个 开敞 式的建 筑艺 术与文 化休 闲
广场。同时 , 教堂也辟为建筑艺术馆 , 使广场与教堂浑然一体 , 成为哈尔滨市的一颗明珠。

哈尔滨是近代新兴城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 不只是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建筑 ,
还留下许多由这些历史建筑组成的各类不同的历史性街区。例如 , 在近代以外商 ( 主要俄
商 ) 商号为主的中央大街商业街 , 以民族企业家开 办的 商号 为主的 正阳 街 ( 现靖 宇大街 ) ,
以及义洲街 ( 现奋斗路 ) 、车站街 ( 现红军街 ) 、大直街等等。正是这些历史性街区构成了哈
尔滨独特的城市风貌 , 使哈尔滨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性城市。
1994 年国务院批准哈尔滨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 因此 , 保护 好这些有 特色的历 史
性街区 , 认识到这些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易受破坏性和不可再生性 , 理性地控制城市
功能扩展过程中对其可能的损毁 , 确保哈尔滨独特的城市风貌能够延续下去 , 成为名副其
实的历史文化名城而意义重大。因此 , 哈尔滨 市政府 在《管理 办法》中 特将 三条主 要大 街
即红军街、靖宇大街和中央大街定为保护 街道。其 中 , 中央 大街是 最具 特色、保护 得最 好
的一条历史性街道。
中央大街是与哈尔滨同时发展起来的一条百年商业老街 , 全长 1450 米。街道两侧现
存有 25 座历史建筑 , 其中有 13 座是哈尔滨 市级 保护建 筑。这 些建筑 从一 个侧面 反映 了
二十世纪初欧洲建筑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 , 即 向后看 的复 古主 义思潮 和向 前看的 新艺 术
运动。
例如建于 1909 年的松浦洋行 ( 现教育书店 , Ⅰ类保护建筑 ) 是一典型的带有复古意味
的折表主义作品。其悬空的壁柱、折断的山花、入 口上 方的 人像柱、屋 面上 的小穹 顶及 窗
上部的雕饰都反映出典型的巴洛克建筑特征 , 是 以巴洛 克为 主的 折衷主 义建 筑。而与 其
对面的秋林商行道里分行 ( 现道里秋林分司 , Ⅰ类 保护 建筑 ) 又 是一典 型的 新艺术 运动 建
筑。沿街立面上的椭圆形窗及墙面上的曲线 装饰是 其风 格表征。 其他 建筑 , 如马 迭尔 宾
馆、妇儿商店等等都各具特色。这些建筑虽反映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 但由于建筑体量与尺
度、色彩与表面材质都比较相近。因此 , 整条大街协调统一。尤其是屋面之上的各种造型
的穹顶和高高低低的女儿墙构造出街道上空优美的天际线。使得中央大街成为哈尔滨城
市风貌的主要代表 , 长期以来这里被称为哈尔滨的“ 东方小巴黎”。
有特色的“建筑群和它们的环境应当被 当作 全人类 的不 可替 代的珍 贵遗 产。保护 它
们并使它们成 为 我 们 时 代 社 会 生活 的 一 部 分 是 它 们 所 在 地 方 的 国 家 公 民 和 政 府 的 责
任 ”。哈尔滨市政府将中央大街 列为 保护 大街 也正 是 肩负 起保 护哈 尔滨 历 史文 化的 重
要责任。

① 哈尔 滨市建 设委员 会 .圣・ 索菲 亚教堂 ( 内 部发 行 ) .1997 .30~ 31 页


② 陈志 华译 .介绍 几份 关于文 物建 筑和历 史性城 市保 护的国 际文 献 ( 二 ) .世 界建 筑 .1989 : 4 .75 页

・ 26 5 ・
“每一个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和它的环 境应该 作为 一个 有内聚 力的 整体而 当作 整
体来看待”, 它“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 结构和环 境地带 ”等 四大要素。中 央大街 其
性质是商业街 , 如何做到整体保护 ,《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做了如下规定“
, 保持保护
街道原有的线型、空间尺度、街道两侧有特色的 建筑物、市政设 施及地 面铺装 ”不变。 这
就确定了中央大街整体保护的总原则 ( 图 3、4 ) 。
其次 , 对于商业街来说 “
, 招贴、霓虹灯、商 业广 告、交通 标志、其他 城市 设施及 地面 铺
装都必须认真推敲和控制 , 以保持整体的和谐 ③ ”。遵循这一原 则 ,《管 理办法》规定“保 护
街道两侧建筑的外装修、装饰、街道上的市政设 施、广 告等 设计 与安装 位置 应与保 护街 道
的总体环境相协调 ”。对建筑立 面上 的商 业牌 匾的 大 小也 限定 在该 建筑 立 面总 面积 的
5 % ~10 % 以内 , 以确保中央大街的整体形象的和谐统一。
第三 , 还“ 必须特别重视制订规章来管理新的 建筑 , 以 保证 它与它 插进 去的那 个建 筑
群的气氛和空间结构完全协调 ⑤ ”。这条 规定 对于保 持中 央大街 这样 一条 在 近代 形成 的
老街的完整性十分重要。中央大街两侧红线只有 21 .34 米宽 , 空间容量十分有限 , 老建筑
最高也只有四层 , 大部分为二、三层建筑。因此 , 新建筑要与老街相协调 , 重要的是控制其
高度。为此 ,《管理办法》对保护街道两侧临街 及街 坊内新 建筑 的高 度进行 规划 控制 “
, 中
央大街不得超过 12 米 , ”
“ 后退红线 15 米 , 不得超 过 12 米 , 后退 红线 15 米至 20 米 , 不 得
超过 21 米 ”等等。以确保新老建筑的协调 , 确保中央大街的整体统一。
应该说对于中央大街这样一条十分重要 的街道 , 这 些措 施还 是十分 有限 的。因为 在
《管理办法》公布以前 , 中央大街所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多的。例如 : 历史建筑存在不同程
度的破损 ; 新建筑与整条大街在色彩、形式等 方面不 协调 ; 各 种牌匾、广 告设 计水平 低下 ,
杂乱无章 ; 各种商亭、摊床占道严重 , 致使人车混杂 , 公共交通拥挤等等。为了彻底解决中
央大街的问题 , 还在《管理办法》正式公 布以前 , 即 1996 年 8 月 12 日 , 哈尔 滨市政 府决 定
对中央大街做整体改造 , 将其开辟为完全步行街。因为整个工程历时 10 个月 , 在《管理办
法》公布后的 1997 年 6 月 1 日竣工 , 因此 , 该工程也可以看作是对《管理办法》的一次十分
重要的实践。
这次改造工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1 ) 中央 大 街 不 允 许 任 何 车 辆 通 行 , 开 辟 成 完 全 步 行 街 , 保 证 人 的 购 物 活 动 自 由
便利。
(2 ) 在沿中央大街两侧的副街里面设置休闲区 , 为购物者提供理想的休息场所。
(3 ) 彻底清除混杂在人行道上的商亭、摊点 , 还街道以畅通。
(4 ) 对破损的保护建 筑做 必 要 的修 整 , 改 造 不协 调 的新 建 筑 的沿 街 立面 , 使之 构 成
“视觉连贯性”十分优美的建筑空间。
(5 ) 将建筑上的各类广告与牌匾进行规划 , 剔除设计水平低下的不和谐音符。

①③⑤   陈志 华译 .介绍 几份 关于文 物建 筑和历 史性城 市保 护的国 际文 献 ( 二 ) .世 界建 筑 .1989 : 4 .75 页


② 哈尔 滨市规 划局 .哈 尔滨市 保护 建筑街 坊街道 和地 区管理 办法 .1 997 , 4 , 1 .13 页
④ 哈尔 滨市规 划局 .哈 尔滨市 保护 建筑街 坊街道 和地 区管理 办法 .1 997 , 4 , 1 .13 页
⑥ 哈尔 滨市规 划局 .哈 尔滨市 保护 建筑街 坊街道 和地 区管理 办法 .1 997 , 4 , 1 .14 页

・ 26 6 ・
(6 ) 精化各类小品设计 , 将各种灯饰、雕塑、绿化等环境设施重新设 置 , 使 之与建筑 的
环境相适宜。
通过这一系列的治理与整顿 , 既保护了这条历史建筑比较集中的百年老街 , 也为哈尔
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百年老街变成了黄金商业街、商业精品一条街、历史文化展示
一条街和旅游观光一条街。总之 , 她告别了昨日的喧闹与嘈杂 , 使古老的文明与现代文明
有机地融为一体。

“文物保护的目的是制 止浪 费 人为 的和 自然 的资 源 , 使 它们 可以 被 社会 更 长久 地 享
用 , 从而在急速变化着的世界上提高生活的质量 , 加强文化的趋同性。保护人工建造的环
境 , 使已经投入的人力物力为社会服务 ”。应该说文 物建筑 和历史性 城市的保 护是一 项
高层次的文化活动 , 这一活动在哈尔滨的历 史还 十分短 暂 , 只有 十几 年的时 间。《管理 办
法》的公布 ,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哈尔滨有 价值的 历史 建筑和 历史 街区 的作用 , 也 确
实保护了一大批历史建筑和街区。
但是 , 实际操作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 : 对于违反《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
条款中只规定做罚款处理 , 而无更严厉的措 施。使保 护建 筑的 产权人 和使 用者破 坏保 护
建筑的事件时有发生。位于道里区西九道街的 Ⅲ类 保护建 筑东 北电影 院就 在 1998 年 规
划部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为拆除。而位 于红军 街 38 号 的Ⅰ类 保护 建筑某 高级 住
宅被使用者对其平面、立面任意改造 , 使改造后的部分与原建筑极不协调 , 至今无人过问。
文物建筑是一种文化资源 , 一经破坏便不可再生。

( 作者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 哈尔滨市规划局 .哈尔滨市保护建筑街坊街道和地区管理办法 .1997 , 4 , 1 .8~9 页


2 . 陈志华译 .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 .世界建筑 .1986 : 3 , 14 页
3 . 陈志华 .谈文物建筑的保护 .世界建筑 .1986 : 3 , 15 页
4 . 哈尔滨市建设委员会 .圣・索菲亚教堂 (内部发行 ) .1997 .75~76 页
5 . 陈志华译 .介绍几份关于文物建筑和历史性城市保护的国际文献 (二 ) .世界建筑 1989 : 4 .75 页

① 陈志 华译 .介绍 几份 关于文 物建 筑和历 史性城 市保 护的国 际文 献 ( 二 ) .世 界建 筑 .1989 : 4 .74 页

・ 26 7 ・
・ 26 8 ・
街后的中央大街

侧副街里的休闲区

・ 26 9 ・
庐山近代建筑现状再调查及保护对策 : 1999 年

钱   毅   欧阳怀龙

    提要 : 在以往调查研究基础上 , 此次进 一步深 入再调 查 , 同时注 意其 历史 环境的 影响。


依据庐山现存近代建筑保护状况 , 参照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类 ; 在分类基础上 , 初步提出保
护再利用建议 , 为最 终 研 究庐 山 近 代建 筑 的 保护 方 法 及制 定 庐 山近 代 建 筑保 护 规 划 打 下
基础。
    关键词 : 庐山、近代建筑、现状再调查、保护对策

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历史名山 , 1996 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 织列入世 界文化与 自


然遗产名录。庐山近代建筑群是庐山作为世界文 化景 观的 重要内 容 , 联合 国专家 对此 曾
给予高度评价。
庐山近代建筑 , 是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内容。
其价值 , 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 其创造性的艺术成就 , 代表了西方文化侵入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2 ) 庐山近代建筑的形成 和发展 , 受 英国 空想社 会主 义影响 , 与 霍华 德《明日 的田 园
城市》同时出现 , 表现出现代花园城市和风景名 胜区的 基本 特征 , 是一 个具 有世界 意义 的
最早的杰作。
(3 ) 庐山近代建筑所表现的文化影响 , 深刻地映现出中国儒家的传 统理想、中国改 良
主义政治家康有为“大同世界”的理想境界。
(4 ) 庐山近代建筑 , 尤其是别墅 建筑 , 以 其生动 多彩 的形 式和丰 富的 文化 内涵 , 构 成
这类建筑的最丰富特色的例证 , 这一类型的发展 , 代表了文化、社会、艺术、技术的发展。
(5 ) 庐山的近代建筑 群 , 有 18 个国 家 的建 筑 , 他 们 共同 参 加 管理 , 形成 名 副其 实 的
“世界村”, 在世界近代史上 , 是独特的文化现象。
(6 ) 庐山的近代建筑 , 与中国近代的历史、重大事件 , 中外重要人物 有着密切 联系 , 是
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以往有关庐山近代建筑多有研究 , 并作出许多成果 :
1981 年同济大学丁 文魁 教 授 带领 建 筑系 部 分师 生 对庐 山 别 墅进 行 调 查 , 实 测 别 墅
100 幢 , 并提出分类保护 ; 1982 年同济大学与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组共同制定完成了
《庐山风景名胜区总 体规 划》, 对庐 山 的发 展 , 建筑 与 环境 的 保护 制 定了 框 架 ; 1985 年 以
来 , 东南大学的 刘 先 觉 教 授 几 次 到 庐 山 , 对 近 代 别 墅 进 行 调 查 , 对 研 究 工 作 予 以 指 导 ;

① 欧阳 怀龙 .庐山 近代 建筑的 世界 文化价 值 .中国 近代建 筑研究 与保 护 ( 一 ) .151 页

・ 27 0 ・
1987 年始 , 庐山建筑学会组织了各界人士对庐山的建筑及 其发展进 行广泛的 研究、讨论 ,
集结成为《庐山风景建筑艺 术》一书 , 书 中收入 论文 二十 余篇 ; 1993 年 , 庐 山 以“ 牯 岭的 生
成及其代表的中国近代文化大趋势”为题在新加坡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 , 进行学
术交流。
1988 年以来 ,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 会成 为庐 山近 代建 筑 研究 与交 流的 重要 园 地 , 历
次研讨会上共发表论文 10 篇 , 其中 6 篇收入论文集正式出版 ( 参见附录 ) 。第五次中国近
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庐山 管理 局建 设处联 合主 办 , 于 1996 年 9 月
2 日至 5 日在庐山举行 , 与会中外代表对庐山近代建筑进行了重点考察。
1990 年 10 月中日合作正式展开对庐山 近代建 筑的 调查工 作 ; 1993 年 11 月 , 全面 反
映此 次 调 查研 究 的 成 果 的《中 国近 代 建 筑 总 览 ・ 庐 山篇》一书 由 中 国 建 筑工 业 出 版 社
出版。
在 1981 年及 1990 年以来建筑调查的基础上 , 此次再调查侧重于现状 , 在对庐山近代
建筑的现状进一步深入调查进行的同时 , 注 意其 历史环 境的 影响。目 的是 从庐山 现存 近
代建筑保护状况出发 , 参照其历史文化价值 进行分 类 ; 在分 类的基 础上 , 初 步提出 保护 再
利用对策 , 为最终研究庐山近代建筑的保护方法及制定庐山近代建筑保护规划做准备。

一   现状再调查的内容、方法与结果

1. 内容

    目前建筑的结构、规模、用途、质量 状况、保 护状况、产 权状 况 , 以及现 在 使用 对建 筑


保护的利弊。
建筑在历史上的结构、规模、用途、产权状况 , 以及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2. 方法

现场调查及考察 , 收集现状资料 , 包括照片 , 这 一阶 段的工 作开 始于 1999 年 7 月底 ,


工作方法是对庐山所有近代建筑进行逐个查看 , 并对代表性建筑进行重点考查。
利用现有资料和以往研究成果对调查资料补充完善。庐山近代建筑的已有资料主要
来自于庐山管理局建设园林处 , 包括《庐山别墅清单》、
《庐山文物建筑清单》、
《庐山房地产
档案》、100 座近代别墅的测绘图。
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 , 完成“ 庐山近代建筑现状调查及分析报告”, 在此
基础上完成学术论文。

3. 结果

此次共调查庐山 473 幢近代建筑 , 基本 涵盖 庐山牯 岭地 区现 存所有 近代 建筑。这 些


建筑来自 18 个不同国家 , 建设时期从 19 世纪 90 年 代至 20 世纪 30 年 代 , 建筑类 型包 括

① 欧阳 怀龙 .庐山 近代 建筑史 研究 和世界 自然与 文化 遗产 的申 报 .第五 次 中国 近 代建 筑 史 研 究讨 论 会 论 文 集 .


188 页

・ 27 1 ・
别墅建筑、旅馆建筑、宗教建筑、学校建筑、商业建筑和礼堂、医院等不同类型 , 以别墅建筑
为最多。
这些建筑风格多样 , 质朴、自然 , 许多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这些建筑结构
类型以石、木结构为主 , 大部分建筑主体结构保存得尚为完整 , 而又普遍面临着构件破损、
风化 , 不同程度的改建、加建等问题 ; 这些建筑在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 大多数别墅现由几
户居民合住 , 很不利于对建筑的维修保护。
此外 , 这次还对东谷别墅群所处历史 环境进 行了 调查。东 谷的 自然 环境、道路 系统、
别墅群 , 以及谷底的林赛公园基本保留了历 史上 的格局。 对环 境不利 的是 部分新 建建 筑
体量过大 , 以及谷地新改建的公路打破了山谷原有的宁静气氛。

二 现状 分 析

1. 建筑现状 及其分类

    (1 ) 按房屋现实状况分为五类
A 类 : 原貌保存良好 , 完整 ; B 类 : 原貌保护良好 , 较完 整 , 有 少许改 建或加建 ; C 类 : 有
明显破损 , 较完整 , 有部分改建或加建 , 但尚可恢复 ; D 类 : 建筑外貌有较多破损 , 有较多 改
建、加建 , 不易恢复 ; E 类 : 破旧不堪 , 有大量改建、加建 , 不可恢复。
根据统计 , 此次调查的庐山现存 的 473 栋近 代 建筑 中 , A 类房 屋 有 18 栋 , 占 3 .8 % ,
B 类房屋有 55 栋 , 占 11 .6 % , C 类房屋有 188 栋 , 占 39 .8 % , D 类房屋有 156 栋 , 占 33 % ,
E 类房屋有 56 栋 , 占 11 .8 % 。其中 C、
D、E 类保护不理想的建筑合计 400 栋 , 占 84 .5 % 。
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 , 庐山近代建筑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 , 这些建筑历经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的岁月 , 材料风化变形 , 地基下沉 ; 另一方 面现 在对 这些建 筑的 使用与 保护 也
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法规。
(2 ) 从建筑现在用途看保护状况
① 纪念馆和教堂建筑
作为纪念馆和教堂的建筑保护得最 好 , 多是 A 类 , 这类 建筑 能最 好的 保 存建 筑的 原
貌 , 甚至功能 , 但数量也是最少的。
② 休养用房和客房建筑
作为休养用房和客房的建筑 , 数量不少 , 占庐山此次被调 查近代建 筑的 26 .4 % , 情 况
也比较复杂。受房主 保护 意 识、经 济能 力、管 理能 力 及 其 他 一些 因 素 影 响 , 保 护 状 况 从
A 类到 E 类参差不齐 , 其中大多数建筑属于 B、C 类 , 占 73 .6 % 。
从产权状况来看 , 这类建筑属直管公房 或他 人承包 公房。 作为政 府部 门或各 疗养 院
直管公房的 , 建筑的保护基本可以得到保证 , 但 也存在 某些 不下辖 于庐 山管 理局的 单位 ,
其大片拆除所属地段近代建筑的令人痛心的情况。而承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建筑的命
运 , 则更大程度的掌握在承包者手中 , 一部分承 包者为 了吸 引游客 将建 筑修 缮一新 , 建 筑
得到了保护 , 同时也面临因不恰当的改建与装修失去历史信息的危险 ; 而另一部分承包者
只愿意从建筑上获取利益 , 不愿意投资修缮。
・ 27 2 ・
③ 居民居住建筑
而作为居民居住用房的建筑占庐山此次被调查近代建筑 的 64 % , 这类建 筑普遍保 护
状况很不理想 , 其中 C、
D、E 类房占 95 .4 % 。从产权状况 来看 , 这类 建筑属于 私人租住 公
房 , 通常一座建筑由几户居民共同居住 , 而这些 建筑过 去多 为供一 户度 假使 用的别 墅 , 因
此建筑功能、面积无法满足现在用户需求 , 改建、加建在所难免。
从调查结果来看 , 其后来加建房屋多为厨 房、卫生 间或 储藏室 ; 改 建中 情况最 多的 是
将原有外廊封闭 , 以增加居住面积。这恰恰反映了建筑和使用的矛盾。在调查过程中 , 多
数居民都从改善居住条件的角度出发希望建筑得到维修 , 但对于保护方面的维修 , 由于房
产部门不投入资金 , 作为租住者的居民当然没有积极性。
④ 临街商业建筑
作为临街商业用房的建筑 , 由于其功能的 需求 以及缺 乏对 店面、广 告的管 理 , 原貌 普
遍遭到较大破坏。
(3 ) 从所处地域看保护状况
从所处地域来看 , 东谷核心地段 ( 靠近谷地 的地 段 ) 较好。 由于此 处处 于旅游 线路 之
上 , 游客流量较大 , 沿线建筑又多属于大疗养院 或宾馆 , 因 此这 些单位 对保 持建筑 的历 史
风貌 , 利用建筑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吸引游客比较注意。
而东谷远离旅游线路的地 带、西 谷、大林 沟、日 照峰 以及 剪 刀 峡等 地 , 以 居 住用 房 为
主 , 情况就比较差。其中剪刀峡窑洼一带 , 地点偏僻 , 保护状况最差 , 全部为 D、E 两类。

2. 历史文化 价值

庐山近代建筑中有 7 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1 ) 柏树路 124 号别墅
1919 年由俄国亚洲银行所 建 , 1927 年朱 培德 购下此 别 墅 , 1959 年 及 1961 年 , 刘 少
奇曾下榻于此 , 1963 年陈毅也曾住在这里。
(2 ) 河东路 176 号别墅
1896 年 由美国 监督 教会 ( The P rotestan t Episcopal ) 所建 , 1946—1948 年 , 为 国民 党
励志社所有 , 1959 年彭德怀、黄克诚曾下榻于此。
(3 ) 河东路 180 号———“ 美庐”别墅
1903 年由美国巴雷女士 ( Winifred J .Ba rrie ) 所建 , 1934 年 宋 美龄 购 下此 别 墅 , 蒋 介
石夫妇多次来庐山 , 居住在此。1959 年毛泽东、1960 年宋庆龄都曾下榻在此别墅。
(4 ) 中八路 359 号别墅
1902 年美国人传教士威廉姆斯 ( Rev . John Elias Willia ms ) 所建 , 1932 年江西省主席
熊式辉购下此房 , 1959 年朱德、1970 年陈伯达下榻于此别墅。
(5 ) 河西路 442 号别墅
1919 年由美国人传教士歇尔曼 ( Rev .A .M .Sherman) 所建 , 1946 年为 江西省 庐山 管

① 朱培 德 ( 1889— 1937 ) , 早年 入云 南陆军 讲武堂 , 1922 年春 随孙 中山北 伐 , 任中 路前敌 总 指挥 。 1927 年 4 月任


江西省 政府 主席 , 1929 年 9 月 任参谋 本部 参谋总 长。曾 任国 民党中 央执 行委员 。

・ 27 3 ・
理局 收 , 1946 年马歇尔将军 , 1948 年美 国大 使司 徒 雷登 下榻 在此 , 1961 年 周恩 来夫 妇
曾在此别墅居住。
(6 ) 河西路 504 号
1937 年建成 , 为“庐山会议”会址。
(7 ) 河西路 506 号———庐山大厦
1937 年由国民党中央党部建造 , 作为“传习学社”。
此外 , 在庐山现存近代建筑中 , 还有省级文物 保护 单位 2 个 , 分 别是河 东路 175 号 与
中四路 286 号。另有九江市级与庐山级文物保护单位 18 个 , 以及一大批未列入文物保护
单位名录的名人曾经下榻过的别墅。此外还有部分近代建筑在建筑与环境设计上均有一
定的特点 , 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

3. 分类

此次按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 4 类 :
1 类 , 有较重要的历史或文化价值 , 基本包括各级文物建筑。
2 类 , 有一定历史或文化价值 , 或在 建筑 方面 ( 如造 型、材料、结构、装 修等 方 面 ) 很 有
特点。
3 类 , 建筑方面 ( 如造型、材料、结构、装修等方面 ) 较有特点。
4 类 , 一般建筑。

4. 综合评价

为了便于分类保护 , 将历史文化价值与现实状况综合考虑 , 分为五级


Ⅰ级 : 历史文化价值为 1 类同时现实状况为 A、B 类的 , 或者历史文化价值 为 2 类 同
时现实状况为 A 类的。
Ⅱ级 : 历史文化价值为 1 类同时现实状况 为 C 类 的 , 或 者历史 文化价值 为 2 类同 时
现实状况为 B 类的。
Ⅲ级 : 历史文化价值为 1 类同时现实状况为 D、E 类的 , 或者历史 文化价值 为 2 类 同
时现实状况为 C 类的 , 或者历史文化价值为 3 、
4 类同时现实状况为 A、B、C 类的。
Ⅳ级 : 历史文化价值为 2 类同时现实状况为 D、E 类的 , 或者历史 文化价值 为 3、4 类
同时现实状况为 D 类的。
Ⅴ级 : 历史文化价值为 3、4 类同时现实状况为 E 类的。
经过统计本次调查庐山现存 473 座近代建筑中 , Ⅰ级 41 座 , 占 8 .7 % , Ⅱ级 29 座 , 占
6 .1 % , Ⅲ级 , 195 座 , 占 41 .2 % , Ⅳ级 161 座 , 占 34 % , Ⅴ级 47 座 , 占 9 .9 % 。

三   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其对近代建筑历史环境的影响

1 . 牯岭地区 道路及别墅 院落

    (1 ) 道路
东谷内道路基本维持历史上的方格形网络 , 南北向道路沿等高线排列 , 东西向道路为
・ 27 4 ・
石 小路 , 垂直于等高线。只是在河谷地带将 原有南 北向 穿行 山谷的 步行 道路改 建为 通
行汽车的公路。南北向道路现在全建成柏油路面 , 路面质量不甚理想 ; 而东西向各条通往
山脊的石级道路连同其路边的石砌排水沟破 损比较 严重 , 越 往山上 情况 越糟 , 亟待 修整。
谷内新建公路虽 然 方 便 了 通 往 几 处 主 要 景 点 , 但 同 时 也 多 少 破 坏 了 东 谷 宁 静、安 逸 的
环境。
正街的道路 1999 年冬进行了改造 , 去除了低 等级 的柏 油路面 , 代 之以 高质量 的石 板
路面 , 效果比较理想。山上其他各处道路均等级不高 , 需要修整、改造。
(2 ) 院落
东谷地区有许多别墅建筑在历史上都曾用石 墙围 成院 落 , 而在院 门石 柱上刻 有由 数
字与拉丁字母组成的门牌号码 , 有的还刻 有此别 墅的 雅号。目 前 , 不少 院落的 院墙、院 门
完整或部分地保存下来 , 甚至部分院落之中甬路、石刻、游泳池及部分植物均留存至今。

2. 其他设施

在东谷依然不难见到一座座近代建筑后 历史上 建成 的储水 窖。目 前 , 庐山已 结束 了


靠山泉、地下水的时代 , 电力的供应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庐山水库 , 电厂提供的水、电
服务基本上可以满足居住、工作、旅游的需求。
庐山 近代的 建筑 多建有 壁炉 , 供冬 季 取 暖 , 烘 干 之 用。 目 前 , 壁炉 的 使 用 已 成为 历
史 , 但冬 季的 取暖 与去 湿 仍 然 多 是 采 用 传 统 的 燃 煤、烧 柴 的 方 法 , 对 环 境 的 危 害 很 大 ,
效率 也不高 。而 近代建 筑门 窗的 密封性 不好 与电价 的相 对昂 贵也制 约着 人们使 用电 力
取暖 , 反 过来 又导 致许 多 近 代 建 筑 的 木门 窗 现 在 被 改 建 成 铝 合 金 、塑 钢 等 密 封 性 较 好
的门 窗。
另外 , 山上目前缺乏公共卫生设施 , 设施密度 不够 且标 准太低 ; 垃 圾的 处理也 亟需 改
善 , 垃圾箱密度太低 , 密封性不好 , 且居民、游客缺乏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四   关于保护再利用的初步设想

1 . 编制有关 规定

    编制《庐山近代建筑保护管理规定》, 对近代建筑实行分级分区保护 , 对近代建筑的维


修、保护和再利用 , 厘定制度、措施和办法。

2 . 制定保护 和再利用规 划

制定庐山近代建筑保护和再利用规划 , 将保护和再利用与发展旅游经济 , 健康发展区


域内疗休养事业相协调。

3 . 设立相应 管理机构

按照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 庐山的十 二大 景区中 , 包括建 筑文 化景区 , 近 代建 筑


为其主要景区 , 也是世界文化景观的主要内 容 , 建 议设 立建 筑文化 景区 管理处 ( 所 ) , 以 东
・ 27 5 ・
谷范围为主 , 包括外围的近代建筑和其他建 筑文化 景观 , 对 近代建 筑的 保护、再利 用实 行
统一管理。

4 . 建立历史 文化保护区

根据庐山近代建筑的现状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 建 议将 庐山 牯岭地 区设 为历史 文化 保


护区。在保护区内 , 借鉴外地和国际保护近代建筑的经验 , 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
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加以保护 , 制定法规加以管理。
(1 ) 核心保护区
东谷地区 , 近代建筑相对集中 , 保存相对完整 , 历史文化价值普遍较高 , 历史与自然环
境变化相对较小 , 建议划为核心保护区。在 核心保 护区 内 , 要求建 筑、道路、绿 化、以至 社
会功能都尽可能保存或恢复历史时期的风貌。即在东谷地区 , 历史建筑要严格予以保护 ,
与历史环境不协调的建设要严格禁止 , 已建成的酌情改造、拆除。逐步迁出租住近代建筑
的居民 , 迁出东谷内的疗养功能 , 建筑功能逐步 恢复到 历史 上度假 别墅 村的 性质 , 改造 整
修道路系统 , 整治区域环境 , 规范对近代建筑的保护与使用 , 将东谷建成具有度假、游览功
能的以世界建筑文化与名人故居为特色的公园。
此外 , 各级文物建筑所在地块及如琴湖滨等须重点保护的地区也应设为核心保护区。
(2 ) 建设控制区
对于周边近代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 , 如西谷、香 山路 等地 , 建 议作为 建设 控制区。 区
内近代建筑要予以保护 , 逐步迁出居民 , 私人租住的别墅建筑可改为度假用房或家庭特色
旅馆 , 对已建成的新建筑分类采取措施 , 破坏环 境的低 质量 建筑予 以拆 除 ; 而对质 量较 好
的却又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建筑 , 应采取一定措施加以整治 , 以使之与环境相协调。基本
不再进行新的建设 , 个别确实有必要新建项目在用地性质 , 容积率 , 建筑高度、规模、风格、
色彩、屋顶形式等方面进行较严格的控制。
(3 ) 环境协调区
对于周边近代建筑密度较低的地区 , 如胜利村、橄榄山、窑洼等地区 , 建议作为环境协
调区 , 要求在区内除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外 , 对改建、新建项目 在风貌上 进
行控制 , 总的原则是与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 的总体 风貌 相协调 , 对 自然 和历史 景观 不
产生不利影响。

5 . 建立国际 名人别墅园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中 , 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蒋介石、胡适、宋子
文、孔祥熙、英王乔治五世、赛珍珠、陈三立、李四光、徐志摩等著名历史人物曾下榻于庐山
的别墅 , 建立国际名人别墅园 , 既是一座真实的历史博物馆 , 又是一处旅游景点。

6 . 建立世界 别墅公园

近代史上庐山曾有 25 个 国家 一千 多 幢别 墅 , 尚存 18 个 国 家 六百 余 幢别 墅 , 风 格 各
异 , 形式补素自然 , 将这些别墅“修旧如旧”, 保持历 史风 貌和 特色 , 并将 原有 的林赛 公园、
道路、河流、树林恢复历史原貌 , 形成一个 完整、系统 的世 界别墅 公园 , 对 游人 开放。这 些
・ 27 6 ・
别墅不仅作为旅游项目 , 并且可以作为别墅式旅馆 , 同时还是国际别墅博物馆。

7 . 迁出居民 , 整治 环境

东谷范围内约有居民住宅 200~300 户 , 予以拆除 , 迁至朝阳村 , 并拆除与景观和环境


不协调的建筑。保持东谷的优美、幽静的环境。

8 . 实施建筑 个体的保护 和再利用

(1 ) 保护方法
对各类建筑的 保 护 , 根 据 国 际 惯 例 和 庐 山 牯 岭 地 区 实 际 情 况 , 建 议 采 取 以 下 几 种
方法 :
保存 ( prese rva tion) : 保存其原来的形式 , 包括内部和 外部 , 同时 最低限度 的采取技 术
手段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保存”的对象主要 为是Ⅰ 级建 筑 , 这些建 筑可 作为参 观游 览
或名人特色度假别墅来利用。
复原 ( rehabilitation) : 利用建筑物原有的主体结构 , 对基础、墙体、梁 柱等基本 结构 进
行技术加固 , 对门窗、屋面等部分破损构件进行修复或更新。对象是Ⅱ、Ⅲ、Ⅳ级建筑。在
修复或更新过程中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 , 拆除影响建筑风貌的后来加建部分 , 对不恰当的
改建 , 能恢复原貌的要尽可能恢复原貌。对原貌破坏较严重的Ⅳ级建筑 , 可以局部保留外
观与加建部分结合。对现在作为居住建筑的 , 逐步迁出居民 , 恢复度假别墅功能。
重建 ( reconstr uction) : 当建筑结构不宜修补的时 , 对建 筑进行 更新 , 还 包括对 严重 破
坏保护区风貌整体性的建筑或建筑群拆除之后的新建。对象以Ⅴ级建筑为主。原则是不
破坏保护区风貌的整体性 , 如果模仿历史建筑风格 , 应拉开与历史建筑距离。
(2 ) 加固修复
对近代建筑的加固 , 进行专题研究。近代 建筑 已有百 年历 史 , 大多 为危旧 房屋 , 一 般
的维修已不能加固。为使历史建筑延长寿命 , 在保持基本结构不变的条件下 , 进行加固和
修复 , 指定有专业施工技术的建筑队伍参与此项工作。
(3 ) 典型个案
① 莲谷路 54 号别墅
建于 1910 年 , 是东谷现存惟一一座具有“孟莎式”屋顶的近代别墅。该建筑历史文化
价值为 3 类 , 现实状况为 E 类 , 综合评价属于Ⅴ级。
目前该建筑属于房产公司 , 共居住 7 户人家 , 建筑破坏相当严重 , 楼板、地板、铁瓦、门
窗均腐朽严重 , 且建筑上有多处改建、加建 , 面目 全非。该 建筑 已属 危房 , 不宜 居住 , 且 结
构已不易修补 , 建议“ 重建”, 拆除更新 ( 图 1 ) 。
② 中四路 283 号
原美国基督教堂 , 建于 1896 年 , 历史文化价值为 1 类 ( 庐山级文物保护单位 ) , 现实状
况为 A 类 , 综合评价属于Ⅰ级。
该建筑为拉丁十字平面 , 立面采用一些尖券式样 , 颇具哥特风韵。
外墙用表面粗糙的石块砌成 , 并有意在 砌筑 上形成 凹凸 不平 的质感。 屋顶铺 本地 产
青石板瓦 , 自然、凝重。建筑外观保护得比较 理想 , 仅檐 口部 分有 些破损。 该建筑 目前 为
・ 27 7 ・
庐山疗养院歌舞厅 , 与建筑的风格和曾作为 教堂的 历史 不符 ; 建议 将其 原物“保 存”, 修 补
檐口破损部分 , 拆除其内部新建吊顶 , 清理、恢复教堂时期的布置 , 开放供游客参观。
③ 中四路 310 号
原赛珍珠 别墅 ( 庐山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建于 1897 年 , 历史文化 价值为 1 类 ( 庐山 级
文物保护单位 ) , 现实状况为 C 类 , 综合评价属于Ⅱ级。
该建筑目前为庐山疗养院宿舍 , 由 1 户居民 租住。该 建筑 为一 层 , 石木结 构 , 基本 完
整 , 部分原有外廊被砌死 , 部分原有木百页窗 被新木 窗换 下 , 放在房 后 , 房后 有部分 加建。
建议迁出居民 , 进行“复 原”, 对建 筑全 面科 学地 整 修 , 拆除 后加 建部 分 , 恢 复被 封住 的 外
廊 , 恢复白色木百页窗 , 如有必要增加密封性 , 可考虑在内部增设一道塑钢窗。“ 复原”后 ,
可作为名人度假别墅开放。
④ 上中路 382 号
原挪威“信义会”( Lu ther an Church ) 别 墅 , 建于 1906 年 , 历 史文 化价 值 为 2 类 , 现 实
状况为 D 类 , 综合评价属于Ⅳ级。
该建筑依山势 , 座东朝西 , 主体为石木结构 , 二 层公 寓式 , 西立 面为 敞开 式石柱 外廊 ,
每层四套房 , 每套房前厅后室 , 设一卫生间。每两 套房 卧室 之间设 一走 廊 , 一端通 向起 居
厅 , 另一端通向后面山坡所建的一排副 房———厨房 , 副 房与 楼上套 房以 廊道相 连 , 很有 特
点。目前建筑属于房产公司 , 住 5 户人家 , 建筑 保护的 不尽 人意 , 有 多处加 建、改建 , 而 且
年久失修 , 破损严重。建议迁出居民 , 进行“复原”, 恢复成公寓式度假用房。
⑤ 河西路 454 号
原地产公事房 ( Estate H ouse Ou t Buil ding ) , 建 于 1916 年 , 历 史文 化价 值为 2 类 , 现
实状况为 E 类 , 综合评价属于Ⅳ级。
这座二层建筑目前一层作为商店店面 , 二层是东方酒楼。而在建筑不临街的一面 , 有
大量改建、加建部分。建议在“ 复原”时 , 重点处理临街的一面 , 重新规范店面广告 , 使之有
协调于周围的历史环境 , 对于背面的几处改建、加建部分 , 要加以改造与环境相协调。
⑥ 香山路 527 号
法国天主教堂 ( 九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建于 1894 年 , 历史文化价值为 1 类 , 现实状
况为 A 类 , 综合评价属于Ⅰ级。
这座教堂从外部的山花、壁柱式、彩色拼花玻 璃窗 到室 内圣龛、木 制骨 架券顶 棚都 保
存的相当完整 , 而且依然作为天主教堂使用。建议将此建筑精心“ 保存”( 图 2、3) 。
⑦ 大林路 752 号
原朱植圃 别墅 ( 庐山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建于 1929 年 , 历史文化 价值为 2 类 , 现实 状
况为 B 类 , 综合评价属于Ⅱ级。
这座二层别墅为券廊式石构建筑。其后面 山上的 753 号为其 副房 , 与 之由木 制雨 淋

① 赛珍 珠 ( Pea rl B uck , 1892— 1973 ) , 美国 女作家 , 原 姓 Syd ens trick e。 在 中国 长 大。 1921 —1931 年 任金 陵 大学
英国 文学教 授。 1938 年 , 她以 描写 中国人 纯朴 内心世 界的 小说《大地》( T h e Good E ar t h) 获诺 贝尔文 学奖 。但 1958 年
写小说 污蔑 新中国 。
② 朱植 圃 , 据说为 汉口 大商人 。

・ 27 8 ・
板墙的走廊相连 ( 图 4 ) 。
此建筑现在是庐山疗养院三疗区的接待 用房。建 筑保 存的比 较完 整 , 难得的 是其 室
内基本保留了历史的状况 , 只是在其入口 , 加 建了一 座门 斗 , 与原 建筑很 不协 调。建议 将
此建筑及其副房一起“保存”, 最好将新建门斗拆除 , 如确实需要 , 可重新对门斗进行设计 ,
使其即与原别墅相配、又易于识别二者之间的差距。
⑧ 慧远路 833 号
原林岳军别墅 ( 庐山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建于 1924 年 , 历史文化价值为 1 类 ( 庐山级文
物保护单位 ) , 现实状况为 D 类 , 综合评价属于Ⅲ级。
该建筑最有特点的是 , 在其正立面 , 铁瓦坡屋顶之上建有一座 , 中国六角亭式老虎窗。
该建筑有若干加建 , 但主体相对完整 , 只是其 上各处 木料 及铁皮 瓦均 严重 腐朽、破损。 建
议在迁出居民后 , 进行“ 复原”, 拆除后加建部 分 , 换 掉腐 朽、破损的 材料 , 按 原样修 复被 损
构件。修复后作为度假用房 ( 图 5 ) 。

( 作者单位 : 钱毅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欧阳怀龙   庐山管理局建设园林处 )

参考 文 献

1 . 彭开福 , 张复合 , 村松伸 , 井上 直 美 主编 .中国 近 代 建筑 总 览 ・ 庐山 篇 .中 国 建 筑工 业 出 版社 ,


1993 , 11
2 . 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集 .华中建筑 , 1988 : 3
3 . 汪坦主编 .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1 , 7
4 . 汪坦、张复合主编 .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3 , 10
5 . 汪坦、张复合主编 .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7 , 12
6 . 张复合主编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一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1999 , 9
7 . 袁欣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研究 (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导师 : 赵炳时、张杰 ) .1999
8 . 罗时叙 .庐山别墅大观 .江西美术出版社 , 1995
9 . 庐山管理局建设园林处规划办编 .庐山别墅清单
10 . 庐山管理局建设园林处规划办编 .庐山文物建筑清单
11 . 庐山房地产档案( 复印件) , 庐山管理局建设园林处规划办存

・ 27 9 ・
别墅( 摄影 : 张雷 )

法国天主教堂 ( 摄影 : 张雷 )

・ 28 0 ・
国天主教堂室内 ( 摄影 : 张雷 )

原朱植圃别墅 ( 摄影 : 张雷 )

・ 28 1 ・
原林岳军别墅 ( 摄影 : 张雷 )

・ 28 2 ・
    附录 1   历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发表的有关庐山论文目录
论 文 名 称 作 者 作 者 单 位 发表时间 发 表 方 式

《华 中 建 筑》1988 年 第 3
庐山牯岭地区初期规划及别 墅 庐山风景名胜 区
1 彭开福 1988 年 期“第二 次 中国 近 代 建筑
建筑 管理局建设处
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集”

张敏龙 江西工业大学 土 “第二次 中 国近 代 建 筑史


2 近代庐山的别墅建筑 1988 年
姚 赯 建系 研究讨论会”大会交流

欧阳 庐山风景名胜 区 “第二次 中 国近 代 建 筑史
3 庐山近代别墅群的屋面特点 1988 年
怀龙 管理局建设处 研究讨论会”大会交流

试谈“美庐”别墅的园林及建 筑 庐山管理局建 设 “第三次 中 国近 代 建 筑史


4 赵火荣 1990 年
特色 处 研究讨论会”大会交流

庐山管理局建 设 《第三次 中 国近 代 建 筑史
5 庐山牯岭地区建筑活动的研究 彭开福 1991 年
处 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庐山近代别墅的两个体系及 与 欧阳 庐山规划建筑 设 “第四次 中 国近 代 建 筑史


6 1992 年
日本近代建筑两个体系的比较 怀龙 计室 研究讨论会”大会交流

庐山管理局建 设 《第四次 中 国近 代 建 筑史
7 “三大趋势”与庐山的建筑史 彭开福 1993 年
处 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江西庐山管理 局 《第五次 中 国近 代 建 筑史
8 庐山近代别墅的双重效应 彭开福 1997 年
建设处 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庐山近代建筑史研究和世界 自 欧阳 江西庐山管理 局 《第五次 中 国近 代 建 筑史


9 1997 年
然与文化遗产的申报 怀龙 建设处 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欧阳 江西庐山管理 局 《中国近代建筑研与保护》
10 庐山近代建筑的世界文化价值 1999 年
怀龙 建设园林处 (一)

・ 28 3 ・
・ 28 4 ・
・ 28 5 ・
广州近代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

杨 宏 烈

    提要 : 深刻认识广州近代历史街区的内涵、类型及 现实功能 , 研究保护 性开发的方 针策


略 , 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发展实质性的要求。
    关键词 : 广州、近代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

我国近代史上一些“门户开放”的城市 , 留存至 今、数量 较多的 历史 建筑 是近代 建筑。


要保护好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近代建筑 , 必须合 理地 科学 开发利 用 , 并采 取成组 成团、
成街成坊、成区成片的形式 “
, 同城市建设过 程结合 起来 , 以 保护这 些文 物有 经济意 义 , 并
继续使之具有生命力”(《马丘比丘宪章》) 。本文欲以广州为例 , 对近代历史街区保护性的
开发作一初步探讨。

一   广州近代历史街区的典例分析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广州 , 具有最为突出的历史地位。
她是中国近代革命的摇篮和发源地 , 是 中国 近代历 史演 义一 个重要 的舞 台。鸦片 战
争、太平天国、康梁维新、辛亥革命、国共合作等 重大革 命事 件都发 生于 广州 , 并留 下丰 富
的文化遗迹和珍贵的文史资料。属于全国重点文 物的 有三 元里平 英团 旧址、外国 领事 馆
区沙面岛、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公社旧址、国民党一大旧
址、黄埔军校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洪秀全 故居、虎 门炮台、陈 家祠 等 11 处 ; 属省 级
文物的有开平学社旧址“
,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中山纪念堂与纪念碑、冯云山故居、
中共三大会址、周恩来主持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白云楼鲁迅故居、沙基惨案烈士墓
碑、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东征阵亡将士坟墓、省港 罢工 委员 会旧址 等 32 处 ; 属市 级文 物
的有朱执信墓 , 庚戌新军烈士墓、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坟墓、光复纪念亭、中国青年军人
联合会旧址等 74 处。
上述革命旧址和纪念性建筑是以“点”的形 态存在 着 , 与此 相关的 同时 代的大 量型 的
民居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 , 以“ 线”或“ 面”的形态存在着 , 虽没将它列入文物保护正
册 , 但从中同样可以寻找和发掘到积极的文化内核和生命基因 , 是它们孕育了城市发展的
历史 ( 图 1 ) 。
本文试以下列典例加以分析 , 从而寻找恰当的保护性开发的方针策略。

1. 近代外国 领事馆集中 区

应该说广州近代历史街区是很多 , 然而真 正以“区”的 规模 形态定 为国 家重点 文物 保


・ 28 6 ・
护单位的只有沙面岛 , 且申报命名时间不 长 ( 1998 年至 今 ) 。0 .3 平方 公里 的沙面 岛遍 布
外国领事馆、洋行、教堂等 100 多栋西方古典建 筑风 格的楼 宇。国务 院文 件称“沙 面欧 陆
古典建筑群”其墙壁或褐红或宝绿 , 造型或尖项或拱券、形态各异、风情万千 , 置身其中 , 犹
如走进万国建筑博物馆。岛上有 600 多棵古树 名木、各式 花坛 , 四 周环 水、宁静优 美的 环
境是闹市区内难得的游览区。

2. 近代商贸 中心街区

(1 ) 滨江西堤商贸街区
翻开广州近代经济史 , 不可不提到长 堤。清乾 嘉年 间这 里就是 广州 外贸区。 清末 明
初 , 长堤成为省港澳水上交通枢纽 , 美英等国纷纷在此建起金融商贸大厦、酒店豪华大楼。
在省港澳享有盛名的大三元、大公、大同、新亚、新华 等饮 食大楼 , 集 地方 戏、国乐、西洋 剧
目的影剧、音乐场馆鳞次栉比。西堤可谓建 筑规模、质 量、档次 是当 时广州 最大、最 好、最
高的街区。如保留至今的广州海关大楼 ( 图 2 ) 、邮政大楼、南方大厦商场 ( 图 3 ) 、爱群大厦
宾馆 , 现人民南路的各大商行、银行、行口等 建筑 , 虽受 到战 火与改 修的 影响 , 至今 仍显 得
西洋味十足、款式讲究、技术先进、光彩不 退。其保 护范围 应含 光复 南路、浆栏 东、和平 东
路一带。
(2 )“ 十三行”延续来的骑楼商业街
目前广州最大的商业步行街———上下九、第十甫路在历时几年的全面修葺整饰后 , 使
这条海内外闻名的商业走廊以山花、女儿墙、罗马柱、骑楼、满洲窗、砖雕、灰雕等丰富的建
筑语言 , 再现了 20 世纪 二三 十年 代盛 极一 时 的广 州“西 关风 情”。这条 步 行街 是由 清 代
“十三行”延续而来的 , 集西关风土风情 , 东南亚、沿海城市海洋性气候特色建筑风格、欧式
哥特建筑风格于一体 ; 全长 800 多米 , 有 240 多 间各 类商铺 及广 州酒家、陶陶居、莲 香楼、
清平饭店等老字号。
(3 ) 北京路商业中心区
这里又名“双门底”曾经地处广州古城中轴线位 , 有许多有代表性的 , 近代建筑如带穹
庐顶的现财政厅大楼 , 带哥特风的新华科技 书店 , 以及 许多 有影响 的骑 楼式 商店 , 也多 为
仿西方古典与地方风格相结合的造型 , 简单朴素的线脚和外部装饰 , 体现商业竞争与繁荣
的一面 , 目前只要坚持这一格局 , 实行步行商业街就是人们最欢迎的地方。

3. 黄埔军校 长洲岛

黄埔区长洲岛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 , 孙中 山先生 创办 的黄 埔军校 各种 中式西 式课 室


楼、礼堂、俱乐部 , 孙中山、周总理等人当年的住 宅建筑 颇具 旅游观 光价 值 , 许多纪 念性 的
建筑物 , 如东征烈士陵园、中山纪念塔等令人肃然起敬。值得开发的项目还有反映中国近
代海上商贸来往航运史的 船 港泊 位 , 成列 成排 颇具 异 域习 俗的 外国 商人、外交 人员 的 坟
墓 , 有关防御性的军事炮台和构思奇巧的 古朴岭 南村 镇、文峰塔、宗祠等 建筑 群。加之 岛
上 30 多位百岁 上 下 的 长 寿 老 人 , 为 人 们 留 下 一个 充 满 怀 旧 风 情 的 历 史 名 城 保 护 区 的
印象。

・ 28 7 ・
4. 近代陵园 建筑瞻拜游 览区

长 2550 米的广州先烈路聚集了十多处辛 亥革 命先烈 坟墓 , 这 种景 观全国 罕见 , 它 不


仅成为广州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而且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 , 特别是台湾游客。据不
完全统计 , 近年来 , 前往先烈路拜谒先烈的台湾 同胞 超过 10 万人。大 陆及 台湾出 版的 中
小学课本都载有广州“ 三 ・ 二九”起 义 , 七 十 二烈 士 墓 的 插 图 , 以 及 烈 士林 觉 民 的《与 妻
书》, 可见这一近代建筑 景观 在台 湾知 名 度是 非常 高的。 台胞 的在 瞻拜 七 十二 烈士 墓 之
后 , 还可一一拜祭近在咫尺的史坚如墓 , 有“中 国空 军之父”之称的 杨仙 逸墓、庚戌 新军 起
义烈士墓、张民达墓 , 以及紧相连的水荫路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墓园 ( 图 4 ) 。

5. 近代教会 学校建筑集 中保护区

(1 ) 近代岭南大学建筑群
岭南大学即今中山大学 , 是 1882 年由 [ 美 ] 哈 巴牧 师发 起 , 当时广 州官 绅和学 者强 烈
要求 , 在基督教人士 与广 州 的 中国 基 督教 徒 的支 持 下 而创 办 起来 的 私立 大 学。 20 世 纪
初 , 全由外国人设计 , 全由中国工匠施工建成。校园最初不过 200 亩 地 , 十 年扩展 到 3000
余亩 , 31 栋近代建筑 , 规划有完整的中轴线贯穿南北 , 功 能分区明 确。其中惺 亭、哲生堂、
陆佑堂等建筑是于 1928— 1930 年间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 , 这三栋建筑并没刻意照搬传
统形制 , 既具中国建筑的意念 , 又有端庄、厚重、朴实的风格。
(2 ) 近代中山大学建筑群
现华南理工大学即近代中山大学 , 始建于 1934 年 , 含校门石牌坊、文学院、法学院、理
学院、化工楼、机电楼、土木系楼、实验楼、体 育馆、物理 楼、生物 楼以及 现华 农大若 干教 学
用楼、发电厂、师生宿舍等 20 多栋 , 是比较讲究功能要求的中国固有风格式的大型文教建
筑(图 5)。
(3 ) 近代芳村教会中学建筑群
1872 年 , 美国长老 会 在广 州 现 芳 村 区的 真 光 书 院 ( 1912 年改 真 光 中 学 ) 、培 英 书 院
(1912 年改培英中学 ) 两校相对集中修建了校门、校长楼、总务 楼、男女生宿 舍、水 塔、钟 亭
等教学用建筑保持至今 , 建筑风格也是造型较工整、有变化的中国固有式 , 环境优美。
(4 ) 近代东山教会中学建筑群
该区现由 3 所中学 , 一所幼 儿园 所在 地组成。 1888 年 , 美基 督教 在广 州 五仙 门创 办
了培道女子中学 , 1908 年迁到东山区 , 现 保留 有校 长 住宅 , 大 红楼、新生 堂、图书 馆、音 乐
室 , 女生宿舍等 近 代 建 筑。 1889 年 中 国 基 督 教 徒 廖 德 山 于 广州 德 政 路 创 办 培 正 书 院 ,
1908 年迁到东山更名培正中学。该校大门、白课堂、图书 馆、美州华 侨纪念馆、实 验楼、王
广昌寄宿宅 (1918) 学生宿舍、澳洲楼等是保 留至 今的近 代建 筑。从楼 名可 知由当 时海 外
华侨捐资修建不少。
位于东山的执信中学 , 现大门、图书馆、北座楼、南座楼、东座楼、教工宿舍等均为近代
教会学堂建筑。风格同上述三校且位于同一街区的现省委幼儿园也保留了融合中西风格
的近代文教建筑若干栋 , 如原法国教会养老院大门、宿舍、礼堂等。

・ 28 8 ・
6 . 近代传统 民居遗存保 护区

(1 ) 西关大屋保护区
逢源路、宝源路一带曾是富商望族分布区。类似北京四合院 , 著名的“西关大屋”是清
末民初广州民居的代表 , 屋檐高、进深大、墙 壁用青 砖石 脚砌 筑 , 有 的还 辟独 立花园 , 大 门
以麻石夹筑而成 , 分短脚门 , 趟拢 , 洋什木 大门三 层 , 风格 多姿多 彩。室 内高旷 清凉 , 细 部
如花罩隔断、推拉天窗 , 彩色玻璃门窗都别具 一格。在 建筑 结构 , 装饰 手法 上折射 出地 方
传统文化中的宗法血缘关系 , 家庭制度、风土人情与生活习惯是十分生动形象的。
西关大屋在海外华侨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美、英、瑞典等地 , 人们只要提及广州 ,
侨居海外的华人便会很自然地想到西关大屋。每 年广 交会 间 , 为数不 少的 海外赤 子在 繁
忙的商务中总要抽身至麻石巷等西关大屋集中的地方寻古。西关大屋是维系海外赤子的
纽带。
西关大屋由清末民初鼎盛期的 800 多间锐减 至现 存的 数十间 , 而 真正 具有保 留价 值
的只有 8 间左右成绝代孤本。有识之士常大声 疾呼“救 救西 关大屋 !”包括 东山花 园洋 房
等近代历史街区 , 他们的“ 天敌”是大搞房地产生意的强行拆迁。
(2 ) 近代清风别墅遗存区
与西关大屋类似 , 广州芳村近代清风别 墅也 是一处 有保 留价 值的历 史街 区。光绪 初
一批祖籍台山的邝氏华侨就决定移 地广 州建 村。光 绪 15 年 ( 1889 年 ) 投 资白 银 5800 多
两的聚龙村 20 座规格相同、整齐划一的小楼分布在大冲口河边 200 亩的土地上。屋内圆
木趟拢精雕细刻反映了传统风格 , 别墅形式 加岭南 古屋 特点 , 显然 受到 外来 风格的 影响。
每排房前有条 40 米长的麻石街道 , 显得异常 开阔。绕 村建 有 3 米 高的 围墙 , 东南 西北 各
建一座门楼 , 请更夫看守。村中心留有 200 平 方米 的村心 园圃 , 种 花种 树 , 适宜老 人小 孩
活动。一百多年后 , 聚龙村的参天古木、琅琅书声 , 依然显示风景这边独好。
(3 ) 东山花园洋房保护区
东山新河浦、农林下路、东皋大道一带有成片的近代西式花园洋房群 , 体型小巧玲珑 ,
多与自然山林结合 , 保留有宅前宅后的花园和公共绿地 , 环境幽雅。这些风采迷人的小洋
楼是 1929— 1936 年间多为陆续回穗的华侨所建 , 是当时达官贵人、华侨及亲眷的居住区。
“西关小姐、东山少爷”的说法足以反映当时西关、东山两个社区不同文化风味的社会历史
背景。目前这一中西合璧的重点保护文物屡遭违法征迁 , 已引起侨房业主强烈不满。

7. 名城文化 行政中心区

背山面江的广州名城有一条中轴线 , 北起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 , 经中山纪念堂及其


大门、市人大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穿起义路大街至海珠广场。中轴线上的这些标志性、
纪念性、象征 性 的 建 筑 及 其 街 道 均 是 近 代 历 史 上 有 深 远 影 响 的 名 建 筑 近 代 历 史 街 区
(图 6)。
惜起义路街道已面目全非、气韵已失 , 全线连 续要 素大 榕树砍 伐过 多 ; 幸轴线 北段 尚
依然同东风路、应元路构成一片绿化充分。景色壮观的行政文化街区中心 ; 可厌纪念堂后
侧的现代建筑已挤占大片绿地 , 使“ 碑—堂”有机联系中介部位切断 , 造成整体庄重主题景
・ 28 9 ・
观的割裂和俗化 ! 轴线中段刚刚竣工的现代高层 建筑 又使 南北两 段视 线阻隔、空 间呼 应
中断 , 造成轴线控制乏力脊梁骨折的景况 ; 沿着 轴线南 来漏 透江景 南海 风 , 北引绿 荫清 洁
空气的功能也几乎丧尽。

二   广州近代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

分析近代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和类型特征 , 目的首先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 , 其次是


恰当合理地开发。面对目前严峻的情况 , 加紧 保护性 开发 方针 策略的 研究 制定与 操作 实
施是根本大计 , 其要点应包括 :
(1 ) 原样恢复重点近代历史街区 , 建构游览区
广州荔湾区政府将沙面定位为“欧陆风情 游览 区”, 修 复文 物建 筑、拆除违 章建 筑 , 大
力进行美化整治 , 完善游览设施 , 很快就见成 效。上下 九、十甫 路骑楼 商业 步行街 区投 资
3600 万元 , 按“修旧如旧”的原则 进行整 饰改 造加建 补齐 完整 , 发 掘其 传统 建 筑特 色和 历
史文化底蕴 , 再现了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的广州“ 西关风情”, 并获得极好的经济效益。北
京路骑楼商业街也是如此 , 有些濒临消失的古老街区 , 如三元里村三元里庙会区也应修复
开放。
(2 ) 通过加强城市管理、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法 , 重振历史街区昔日的繁华
广州越秀区政府组织商业大户和专家共同规划以西堤为中心 , 东起靖海路口 , 西至孙
逸仙医院及爱群路口逾千米长的夜市商业区 , 并创建沿珠江风光带 , 吸引民间艺术团体和
粤曲“私伙局”演出 , 使娱乐、夜游、购物共融 , 充分发挥历史街区的传统功能。
(3 ) 改建博物馆 , 赋予历史街区新功能
市人大代表强烈要求“西关大屋”、清风别墅建筑群要进行抢救性的保护 , 追收“文革”
中散失的文物 , 并拓展必要的园林环境空 间。文物、旅 游部 门能收 购更 好 , 开设民 间艺 术
博物馆 , 民风、民俗博物馆或相关的老百姓、海外 华侨喜 闻乐 见的 专项场 馆亦 无不可。 分
散的单体文物建筑可拆除四周违章建筑 , 用园林化手法拓展或荟萃成景区 , 赢得如陈家祠
及其绿化广场那样的效果。
(4 ) 综合整治开发新型风景园林区
长洲岛现已修复了黄埔军校对外开放 , 增建丰富了东征烈士陵园 , 对国内外游客的吸
引力有所提高。下一步综合开发古粤寨 , 外 国人墓 园、文塔 园 , 修复 炮台 景点、祠寺 景点 ,
搬迁造船厂 , 完善交通道路与服务设施 , 一定会建成一个很美、很有玩味、很有教育意义的
大型风景区。先烈路的黄花岗烈土陵园与十九路军阵亡将士墓园有必要收复被侵占的陵
园土地配备景观与观景设施小品 , 进一步提高瞻拜游赏功能。
(5 ) 继续用好、护好近代文教建筑 , 有组织地对外开放
广州两高校的近代教会学校历史建筑群在继 续使 用好 , 保 护好这 些历 史文物 建筑 的
同时 , 可以有组织地对外开放。如武汉大学位于珞珈山风景区、湖南大学位于岳麓山风景
区 , 两校文教建筑成了游人参观欣赏的对象 , 并声誉极佳。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开发应用
方式吗 ? 广州的四个教会学校历史建筑群兴办观光活动完全可能十分恰当。通过以历史
文物建筑为纽带联合对外、对内进行交流宣传 , 文化意义远超过建筑自身。要特别注意的
・ 29 0 ・
是保护教会学校建筑固有的历史环境 , 严禁 任意 拆改加 建。这 几所学 校如 建新楼 一定 要
与历史建筑谐调 , 并创造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 设计好参观游览路线。

( 作者单位 : 华南建设学院西院 )

参考 文 献

1 . 马秀之 , 张复合等主编 ,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 9


2 . 董黎 .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 .珠海出版社 , 1998
3 . 陈泳 .名城保护的文化视点 .规划师 , 1999 : 4
4 .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 .名城广州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1989 , 1

・ 29 1 ・
・ 29 2 ・
海关大楼

大厦商场

・ 29 3 ・
城文化行政中心
命先烈坟墓示意图

大学校门石牌坊

・ 29 4 ・
广州沙面近代建筑群分类保护研究

李 传 义

    提要 : 本文重点阐述了沙面近代 建筑群 的历史 与艺术 价值 , 在沙面 近代建 筑调 研普 查


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保护策略研究。对沙面历史地段 的保护与再 利用方面 提出了 突出整 体
风貌和分级保护的措施 , 对提升历史地段的文化品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 沙面、建筑、保护

一   沙面近代建筑群的历史价值

沙面建筑的欧陆人文特色、水天一色的整体自然景观、以滨江绿地和街心花园形成的
田园风光 , 构成了沙面这个城市历史地段的 三大 景观特 色。它 的产生 和形 成在广 州城 市
建设发展史上是不可磨灭的时空段落 , 是广州历史的一部分 , 在城市近代化过程中有着举
足轻重的地位。沙面的规划与建设最早引进了西 方城 市规 划原理 和开 发建设 模式 , 引 入
了西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现代文明的城市 生活方 式 , 这与 当时广 州的 传统商 业市 街
( 如上下九、六二三路以及西关市街 ) 的建设形成鲜明对比 , 对广州城市近代化过程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
与上海、天津、汉口、大连、青岛等我国对外开 放的 租界 城市相 比 , 广州 沙面租 界占 地
最小 , 建设规模也不大 , 但它具有独立的边界 , 是 广州城 市中 一块 飞地。建 设之初 即能 完
全按规划实施 , 在广州城市经历了 100 多年的发展和变革之后 , 沙面近代历史建筑群居然
能成片保留下来 , 这在全国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虽然有不同程度的改建和破坏 , 但基本
上还保持着原有风貌。沙面这块重要的城市历史 地段 , 将 构成 广州国 际化 大都市 独有 的
城市特色 , 显示出它独有的历史价值。

二   沙面近代建筑群的艺术价值

1. 以外廊式 为主体的建 筑艺术特 色

    从 18 世纪末广州最早建 立的十 三夷 馆到 19 世 纪中 ( 1850 年前 后 ) 广 州 十三 夷馆 三


起三落被烧毁的半个多世纪中 , 外 廊式 建筑 在 广州 发展 演变 已经 得 到广 泛应 用。 这 种
建筑样式直接影响着沙面租界建设 , 以至于后来沙面租界大量性的建筑 , 如领事馆、官邸、

① 藤森 照信 .中国 近代 建筑的 原点 .中 国近代 建筑 史研究 讨论会 论文 集 , 第 4 辑

・ 29 5 ・
银行、洋行、邮局、海关、住宅、教会建筑都采用这种样式。
外廊式建筑的广泛采用 , 不仅对沙面租界建筑产生重大影响 , 而且对广州传统市街的
建设产生很大影响。比如“骑楼式”商业建筑空 间就是 受外 廊建筑 形式 的影 响而产 生的 ,
骑楼式建筑适应商业建筑的特点 , 也适应广东地区的气候特征 , 乃至成为岭南建筑的一大
特色。

2. 以折衷主 义为主流的 多元艺术 并存

新古典主义风格在沙面建筑艺术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 它模仿西方古典复兴的手法 , 追
求气势雄伟 , 严谨对称 , 建筑平面功能简单 , 立面 构图均 采用 三段 式手法。 通常采 用粗 大
的石材 ( 或仿石 ) 砌筑底层外墙作为建筑的基座 , 中部墙身采用巨柱式外廊 , 显得华丽而气
派。檐口处理及细部装饰手法灵活 , 做工精细。沙面许多银行、洋行等金融机构多采用这
种严谨的新古典主义形式 , 以显示他们的权 力和 财富。如 沙面 一街 3 号原 法国东 方汇 理
银行 , 底层有稳重的基座 , 墙面仿石勾缝 , 二至三层墙身采用陶立克双巨柱 , 是一座典型的
新古典主义建筑。又如沙面南街 46 号原万国宝通银行 , 采用爱奥尼克巨柱贯通一至二层
墙身 , 柱体收分卷刹 , 柱与柱之间设圆形拱券 , 屋顶做密肋式挑檐处理 , 表现出新古典主义
的典型特征。属于这种艺术类型的建筑还有渣 打银行 ( 沙面大 街 49 号 ) 、美国 领事 馆 ( 沙
面大街 58 号 ) 、台湾银行 ( 沙面大街 26 号 ) 、法国新 志利 洋行 ( 沙 面大街 39 号 ) 、两 广盐 务
局 ( 沙面南街 58 号 ) 等。
折衷主义风格是沙面建 筑的 主流。 沙面 南街 46 号 英国 领 事 馆 , 平 面设 计 上较 为 规
整 , 但东立面在构图稳定的基础上 , 首层采用了 拱券式 门廊 和曲线 墙面 , 追 求动态 感和 曲
线装饰 , 使立面华丽而庄严。它既不同于古典主义那样严谨 , 又不同于巴洛克建筑那样繁
琐复杂 , 具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沙面大街 54 号原英国汇丰银行也是典型的折衷主义建
筑 , 立面设计上仍采用了古典主义气三段式构图 , 但转角穹顶塔楼及许多细部又采用了马
洛克装饰手法 , 这座建筑造型雄伟宏大 , 细部装饰精美耐看 , 堪称沙面近代建筑之精品。
西方新艺术运动也曾在沙面近代建筑中产生 反映 , 主 要表 现在建 筑的 装饰上 有明 显
影响。如沙面南街 22 号法兰西银行 , 沙面北街 29 号 原英 国雪 厂 , 沙面北 街 91 号 原印 度
人住宅 , 沙面大街 22 号原英国医院 , 墙面都采用了一些植物纹样和铁件装饰 , 窗栅和铁门
多用铸铁做成精美的图案 , 体现出简洁造型中又带有细部装饰的艺术特征。
沙面近代建筑中还有许多西方地方风格的精 品建 筑 , 如沙 面德国 领事 馆四角 望楼 的
盔顶 , 以及檐口及牌面处理都表现出浓厚德 国建筑 风格 , 墙 身装饰 线条 丰富 , 檐口 处理 及
牌面造型高低错落 , 外观显得特别豪华别致。 沙面南 街 60 号原英 圣公 会基督 教堂 , 模 仿
英国乡村小教堂的平面型制 , 塔楼做法及墙身造型又表现出罗马建筑特征 , 而教堂屋面采
用中国传统的琉璃瓦。又如沙面大街 14 号 , 法国 露德 圣母 天主小 教堂 , 虽 然规模 体量 不
大 , 但其造型和细部做法表现出典型法国哥 特教 堂艺术 特色。 诸如这 些还 有俄罗 斯领 事
馆 ( 沙面大街 68 号 ) 、法国传教社 ( 沙面大街 36 号 ) 、英国 粤海 关大楼 ( 沙面大 街 2 ~ 6 号 )
等建筑都带有本国建筑的地方艺术特色。

① 李传 义 .外廊式 建筑 型态研 究 .中国 近代建 筑史 研究讨 论会论 文集 , 第 5 辑

・ 29 6 ・
20 世纪的二三十年代 , 新建筑运 动在 西方已 经成 为风 靡世 界范 围的“ 国 际式”风格。
这种建筑思潮亦对沙面建筑产生影响 , 30 年代后期 , 建 造的建筑 都属于 这一类型 , 如沙 面
一街 16~ 20 号单元式多层住宅、沙面三街 2 号原三井洋行、沙面北街 73 号国民党广播事
业局等。

三   沙面近代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

半个多世纪以来 , 沙面近代建 筑虽然 得到 了不 同程度 的保 护 , 但由于 人 们在 建筑 文


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观念上缺乏深度 , 除了自然破坏之外 , 往往造成了许多人为破坏。尤
其是管理体制上存在矛盾 ; 业主单位、政府与文 物管理 部门 三权分 离 , 没有 一个权 威的 部
门能够对文物建筑实施有效的保护 , 加之经济利益和条件的牵制 , 造成沙面近代建筑人为
的破坏远远大于自然的破坏。在没有被国务院公 布为 全国 重点文 物保 护单位 之前 , 由 于
开发大建设的影响已经对沙面风貌带来了“建设性”的破坏和不可弥补的遗憾。沙面现存
的五十多栋新建筑 , 大多数是 80 年代前后建 成的 , 这些 建筑 外观简 陋 , 建筑 体量庞 大 , 采
用现代建筑材料 , 建筑风格与沙面近代建筑 格格不 入 , 无法 与沙面 历史 环境 协调 , 给沙 面
整体风貌的保护带来极大的困难。直到目前 , 对现存 的近 代文 物建筑 的保 护仍存 在许 多
破坏的因素 , 难以控制。

1. 人为破坏

沙面驻岛单位繁杂 ( 目前 达几 十家 单位 ) , 功 能混 杂 , 有 省市 政府 机 关各 类 经营 性 公
司、金融商务机构、各类酒店招待所 , 有些餐 饮业 占用中 心绿 地或 临街搭 设经 营。另有 近
6000 多有户籍的居民 , 导致许多精品建筑 ( 如粤海关 俱乐部 , 德国 领事馆 , 法国邮 政局 , 三
菱洋行等 ) 至今仍作职工住宅使用 , 居民将内部 分隔得 面目 全非 , 原来 室内 装饰风 格已 荡
然无存。利用内走廊做厨房 , 电线像蜘蛛 网 , 随时都 有火 灾危险。 居民 生活一 片狼 藉 , 这
样一种状态何谈文物建筑保护 ?
许多精品建筑空置 , 长期不能使用 , 已经变成 一具 僵尸 , 原 因是没 有合 理和配 套的 保
护法规 , 业主苦于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破坏 , 尤其是楼面结构失效 , 承受能力降低 , 难
以恢复功能 ; 文物部门又没有指导性修复或加固的政策和措施 , 规划局没有文物部门批准
又不能报建 , 造成既然不能保护修复 , 又不能使用 , 长期置闲一天天这样自然腐烂破坏 , 不
能充分发挥文物建筑的历史作用和社会效益。
沙面近代建筑产权混乱 , 有市房管局公产 , 有间接代管产 , 有单位自管产和私人房产。
这种复杂的产权归属 , 造成各自为政 , 往往出于 自身使 用利 益乱搭 乱建 , 造 成各种 违章 性
的改建加层和搭设临设施 ; 而政府又没有一 个权 威部门 去干 涉和 制止这 些破 坏行为。 据
调查 , 许多住户自 1949 年搬到沙面居住至今没 有搬走 , 几 代人 都不断 在改 造内部 功能 和
设备 , 空调设备到处悬挂 , 严重影响沙面环境风貌。

2. 自然破坏

长期的日晒雨淋和风雨侵蚀 , 沙面建筑在不断老化 , 各种不同界面的材料的风化和


・ 29 7 ・
然破坏 , 也严重威胁着文物建筑的保护。许多木结构屋顶的承重体系腐烂 , 坡顶层面瓦材
风化 , 渗漏严重 ( 如南街道 2~10 号 , 大 街 19 ~ 29 号 , 大街 36 ~38 号 等 ) 。 许多平 顶屋 面
也出现渗漏 , 防水材料老化 , 水泥面层防水能力失效 , 屋面排水沟堵塞 , 铸铁雨水排水管锈
蚀。许多建筑安装水泥雨水管穿孔 , 安装连接件腐烂。
外墙表面严重污垢 , 黑色烟炱沉积 , 使建筑饰 面材 料变 色 , 许多建 筑外 墙面经 过业 主
改造 , 涂料粉刷 , 已经失去原有的装饰效果。沙面 建筑 的楼 面结构 有两 种类型 ; 木 结构 的
楼面多数已经腐烂 ( 如沙面大街道 2~ 10 号 , 沙面北街 43 号等 ) 。许多在混凝土楼板上铺
设的木地板也已经破坏 , 尤其结构层早期采 用的钢 骨混 凝土 , 没有 分布 钢筋 , 水泥 标号 很
低 , 楼面结构层厚达 30 厘米 , 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严重失效。如沙面南街 48 号原英商太古
洋行楼面已经不能使用 , 早已被鉴定为危房。
沙面建筑几乎都有地下室 , 现在多数不能 使用 , 内 部光 线暗淡 , 许 多堵 住了原 有通 风
口 , 使得空气不能流通 , 阴暗潮湿 ( 如沙面一街 3 号原 法国 东方 汇理银 行地 下室积 水近 一
米深 ) 。地下室墙面粉刷脱落 , 墙体失去保护层严重受侵蚀。自然破坏最严重的地下室有
法兰西银行、法国巡捕房 ,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德国领事馆、英商太古洋行等。
沙面近代建筑内部装饰物件多为木制 , 如 木楼 梯及扶 手 , 各式 各样 的木制 壁炉 , 各 种
木制户内隔断 , 木制窗花窗台 , 木制天窗和气窗 , 制作加工十分精美 , 充分反映了中西建筑
装饰艺术的融合与渗透 , 堪称一绝。据测绘图 反映 , 仅 壁炉 一项就 有几 十多种 款式 , 但 目
前这些内部装饰缺乏人为保护严重破坏。油漆脱落 , 木材腐烂 , 亟待抢救。

四   沙面近代建筑分类

沙面租界的开发建设模式与中国近代其他租界城市如汉口、天津等一样 , 均采用统一
规划 , 在两维平面上将用地划分为若干地块 , 用 小方格 路网 使每个 地块 有足 够的临 街面。
由于租界土地使用权由租界当局控制 , 这样规划便于他们分散拍卖土地 , 分散建设谋取更
大利润。
沙面原岛占地面积为 330 亩 ( 合 22 公顷 ) , 规 划通 过纵 向三条 大街 , 横 向五条 小街 把
沙面分为 12 块建设用地 , 从历史照片以及 50 年代 的测 绘资 料反映 , 这 12 个地块 上共 建
筑 150 余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变迁之后 , 目前 保存 下来 的有一 定艺 术价值 的近 代
建筑还有 71 栋。

1. 按使用功 能分类

沙面近代建筑的功能类别与殖民主义者文 化与经 济侵 略的历 史背 景是 密切相 关的 ,


他们带来的是满足西方城市生活功能的各种 建筑类 型 , 如领 事馆建 筑、领事 官邸、各类 银
行及商业性建筑、各类工业品贸易洋行、住宅 公寓建 筑、文化 娱乐性 建筑、教 会建筑 等等。
在当时这些带有特定功能和形式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们对促进中国
建筑的功能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表 1~ 5) 。

・ 29 8 ・
表 1   金融与商业性建筑

序 建筑物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原有名称 年代 数

01 SB003 沙面大街 26 # 台湾银行 市房管局公产 胜利饭店行政中心 1907 2

02 SB008 沙面北街 41 # 葛理福孚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广东发展银行 4

03 SC001 沙面三街 2 # 三井洋行 市房管局公产 广东外国机构服务处 3

04 SD001 沙面大街 48 # 万国宝通银行 市房管局公产 名雅斋工艺品商行 3

05 SD002 沙面大街 48 # 旗昌洋行(美) 市房管局公产 广东石化设计院 3

06 SD004 沙面大街 54 # 汇丰银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胜利饭店 1920 4

07 SD005 沙面大街 63~65 # 日本三菱洋行 市房管局公产 省邮政总局综合楼 1915 3

08 SD006 沙面北街 61 # 德士古洋行 市房管局公产 沙面邮政所住宅 3

09 SE002 沙面大街附 58 # 居民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宝隆洋行(英) 2

10 SE004 沙面大街 62 # 沙面街文化站、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的见洋行(英) 3

11 SE007 沙面五街 8~10 # 居民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泰和洋行(英) 4

12 SE008 沙面北街 79 # 珠江工具厂及居民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洛士利洋得(英) 3

13 SG004 沙面南街 14 # 宝华义洋行(法)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房管所) 1870

14 SG005 沙面南街 16~18 # 东方汇理银行附楼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房管所) 1890

15 SG007 沙面南等 22 # 法兰西银行 市房管局公产 广州海运集团公司 1913 2

16 SG008 沙面南街 24 # 汇丰银行职员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省石油集团公司 3

17 SH001 沙面一街 3 #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 市房管局公产 中国海员工会广州分会 4

18 SH003 沙面南街 28 # 於仁保险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四航院沙面招待所 3

19 SH007 沙面二街 2 # 沙逊洋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沙面幼儿园 2

20 SH008 沙面大街 39~41 # 新志利洋行(法) 教会房产 居民住宅 3

21 SH009 沙面大街 19~29 # 东方汇理银行职员公寓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房管所) 2

22 SJ001 沙面南街 48 # 太古洋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广东畜产品集团 1881 3

23 SJ002 沙面南街 50 # 怡和洋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夜明珠酒店 1870 4

24 SJ003 沙面大街 57 # 慎昌银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房管所) 3

25 SJ004 沙面大街 49 # 渣打银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省粮油储运公司 4

26 SK002 沙面南街 56 # 印度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3

27 SK003 沙面南街 58 # 两广盐务局 市房管局公产 广州外轮物资公司 2

28 SK004 沙面大街 61 # 天祥洋行 市房管局 广州外轮物资公司 2

・ 29 9 ・
表 2  教 会 建 筑

序 建筑物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原有名称 年代 数

01 SA003 沙面大街 14 #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 教会房产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及附属用房 1

02 SB005 沙面大街 36~38 # 法国传教社 教会房产 居民住宅 2

03 SD003 沙面大街 50~52 # 英国传教士公寓 教会房产 基督教会 1870 2

04 SL001 沙面南街 60 # 英圣公会基督教堂 教会房产 基督教堂 1865 1

05 SL002 沙面大街 69 # 英国传教士公寓 教会房产 协和神学院 1870 2

表 3   领事馆建筑

序 建筑物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原有名称 年代 数

01 SA008 沙面北街 1 # 朝鲜领事馆 市房管局公产 朝鲜领事馆旧楼 3

02 SE001 沙面大街 58 # 美国领事馆 市房管局公产 胜利饭店写字楼 1893 2

03 SE006 沙面五街 4~6 # 居民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原丹麦领事馆 3

04 SF002 沙面大街 68 # 俄国领事馆 省外办自管房 省外办宿舍 1907 3

05 SG001 沙面大街 1 # 广州危房改造管理所 市房管局公产 法租界巡捕房 2

06 SG006 沙面南街 20 # 省外办办公楼 省外办自管房 法国领事馆新楼 1915 2

广东信息交流中心(外
07 SI001 沙面南街 46 # 之一 英国领事馆 省外办自管房 2
办)

广东外事交流中心(外
08 SI002 沙面南街 46 # 之一 英国领事馆 外事办自管房 2
办)

09 SK001 沙面四街 1~3 # 德国领事馆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1905 3

表 4   住宅及公寓建筑

序 建筑物 建筑 层
编号 现门牌号码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原有名称 年代 数

01 SB001 沙面大街 18~20 # 沙面街派出所、居委会 市房管局代管产 住宅 2

02 SB004 沙面大街 28~30 # 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2

03 SB007 沙面北街 43 # 住宅及办公 市房管局公产 空置住宅 2

04 SE002 沙面大街 58 # 住宅 居民住宅 3

省煤矿厅设计院计算机
05 SE005 沙面大街 64 # 单位自管房 住宅 3
服务中心

06 DE006 沙面五街 4~6 # 住宅 居民住宅 1~ 3

07 SF001 沙面大街 66 # 住宅 居民住宅 2

・ 30 0 ・
续表

序 建筑物 建筑 层
编号 现门牌号码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原有名称 年代 数

08 SF004 沙面北街 91~ 99 # 印度人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居民住宅 3

09 SF005 沙面北街 101 # 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居民住宅 2

10 SG001 沙面大街 1 # 守桥法军宿舍 市房管局公产 广州危房改造管理所 2

11 SG009 沙面一街 4~ 14 # 办公及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居民住宅(房管所) 3

12 SG010 沙面一街 20 # 办公及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居民住宅(房管所) 3

13 SG011 沙面大街 11~ 13 # 办公及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少面二居委 2

14 SH002 沙面一街 1 # 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房管所) 3

15 SH004 沙面五街 30 # 住宅及幼儿园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3

16 SH005 沙面五街 32 # 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3

17 SH009 沙面大街 19~ 29 # 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3

表 5   公共设施及娱乐性建筑

序 建筑物 建筑 层
编号 现门牌号码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原有名称 年代 数

01 SA001 沙面大街 2~ 6 # 粤海关俱乐部 广州海关宿舍 1908 3

02 SA005 沙面北街 29~ 31 # 英国广州雪厂 市房管局公产 广州市旅游业公司住宅 4

广州海运集团工业事业
03 SB002 沙面大街 22 # 市房管局公产 沙面医院 2

04 SB006 沙面北街 51 # 游泳馆 私房 游泳馆 1941 1

05 SC002 沙面北街 59 # 屈臣氏药房 市房管局经租产 医药进出口公司 3

06 SE002 沙面大街 60 # 广东俱乐部 省外办自管房 华灵公司办公楼 1868 3

07 SE006 沙面北街 73 # 国民党广播事业管理处 省影视厅自管房 居民住宅 1924 4

08 SG002 沙面南街 2~ 10 # 居民住宅(房管所) 市房管局公产 法国邮政局住宅 1915 2

09 SG003 沙面南街 12 # 沙面劳动服务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法国邮政写字楼 1890 2

10 SH006 沙面南街 34 # 省侨联招待所 单位自管房 泰国人俱乐部 2

11 SL004 市政桥梁 公用 沙面西桥

2. 按艺术风 格分类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殊性是西洋多元文化的强制性输入 , 不同文化背景 , 不同民族


特色和不同时代的建筑几乎在同一时期传入 , 因此租 界城 市的 建筑模 式不 可能遵 循西 方
建筑发展与演变的脉络和轨迹。
・ 30 1 ・
沙面近代建筑的形态明显反映出多元艺术并 存的 特征 , 有 些建筑 甚至 多种艺 术风 格
集于一身 , 若要对沙面近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做出 一个完 全准 确的 定义是 相当 困难的。 只
能就某一建筑起主导作用的风格特征作出判别和分析 ( 表 6~ 11 ) 。

表 6   殖民地外廓建筑样式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现使用单位 业   主 建筑物原有名称
号 年代 数

01 SA001 沙面大街 2~ 6 # 广州海关宿舍 单位自管产 粤海关俱乐部 1908 3

02 SA002 沙面大街 10 # 广州再生资源开发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法国兵营 2

03 SA003 沙面大街 14 #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 教会房产 露德圣母堂附楼 1889 1

04 SB007 沙面北街 43 # 空置住宅 私房 住宅及办公 2

05 SD002 沙面大街 48 # 广东石化设计院 市房管局公产 旗昌洋行(美) 1901 3

06 SD003 沙面大街 50~ 52 # 基督教会危房 教会房产 英国传教士公寓 1870 2

07 SF002 沙面大街 68 # 广东省外办 省外办自管房 俄罗斯领事馆 1907 3

08 SG001 沙面大街 1 # 广州危房改造管理所 市房管局公产 法租界巡捕房 2

09 SG004 沙面南街 14 # 居民住宅(房管所) 市房管局公产 宝华义洋行(法) 1897 2

广东省畜产进出口集团
10 SG005 沙面南街 16~ 18 # 市房管局公产 东方汇理银行附楼 1890 2
公司

11 SG006 沙面南街 20 # 省外办办公楼 省外办自管房 法国领事馆新楼 1915 2

12 SH007 沙面二街 2 # 沙面幼儿园、


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沙逊洋行(英) 2

13 SH009 沙面大街 19~ 29 # 居民住宅(房管所) 市房管局公产 东方汇理银行职员公寓 2

14 SJ001 沙面南街 48 # 广东畜产进出口集团 市房管局公产 太古洋行(英) 1881 3

15 SK001 沙面四街 1 # 居民住宅(房管所) 市房管局公产 亚细亚火油公司 1905 2~ 3

16 SL001 沙面南街 60 # 基督教会 教会自管房 基督教堂附楼 1865 1

表 7   受新古典主义影响的建筑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现使用单位 业    主 建筑物原有名称
号 年代 数

01 SB003 沙面大街 26 # 胜利宾馆行政中心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台湾银行(日) 1907 2

02 SD001 沙面大街 46 # 名雅斋工艺品商行 市边检站自管房 万国宝通银行(美) 3

03 SD004 沙面大街 54 # 胜利宾馆酒楼 市房管局公产 汇丰银行(英) 1920 4

04 SD005 沙面大街 63~ 65 # 省邮政总局综合楼 市房管局公产 日本三菱洋行 1915 3

05 SE001 沙面大街 58 # 胜利宾馆写字楼 市房管局公产 美国领事馆 1893 2

06 SE004 沙面大街 62 # 沙面街文化站、


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的见洋行(英) 3

07 SH001 沙面一街 3 # 中国海员工会广州分会 市房管局公产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 1890 4

・ 30 2 ・
续表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现使用单位 业    主 建筑物原有名称
号 年代 数

08 SH008 沙面大街 39~ 41 # 居民住宅(房管所) 教会房产 新志利洋行(法) 1880 3

09 SI001 沙面南街 46 # 之一 广东信息交流中心 省外事办自管产 英国领事馆(一) 1865 2

10 SJ002 沙面南街 50 # 广东沙面宾馆 市房管局公产 怡和洋行(英) 1870 4

11 SI003 沙面大街 57 # 居民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慎昌洋行(英) 3

12 SJ004 沙面大街 49 # 省粮油储运公司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渣打银行(英) 4

广东省畜产进出口集团
13 SK003 沙面南街 58 # 两广盐务局 2
公司住宅

14 SL003 市政桥梁 公用 沙面东桥

表 8   受西方地方建筑风格影响的建筑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现使用单位 业   主 建筑物原有名称
号 年代 数

01 SA001 沙面大街 2~ 6 # 广州海关宿舍 单位自管房 粤海关俱乐部 1908 3

02 SA003 沙面大街 14 #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 教会房产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 1889 1

03 SB005 沙面大街 36~ 38 # 居民住宅 教会房 法国传教社(法) 1889 2

04 SG003 沙面南街 12 # 沙面劳动服务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法国邮局写字楼 1890 2

05 SK001 沙面四街 1 # 居民住宅(房管所) 市房管局公产 亚细亚火油公司 1905 2~ 3

06 SL001 沙面南街 60 # 基督教堂 教会自管房 英圣公会基督教堂 1865 1

表 9   受新艺术运动影向的建筑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现使用单位 业    主 建筑物原有名称
号 年代 数

01 SA005 沙面北街 29~ 31 # 广州市旅游公司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英国广州雪厂 1883 3

02 SB007 沙面北街 43 # 空置住宅 私房 住宅及办公 2

03 SF004 沙面北街 91~ 99 # 居民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印度人住宅 3

04 SG007 沙面南街 22 # 广州海运集团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法兰西银行 1913 2

表 10   中西建筑融合渗透所产生的建筑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现使用单位 业    主 建筑物原有名称
号 年代 数

01 SI002 沙面南街 46 # 之一 广东外事交流中心(外办) 省外办自管房 英国领事馆(二) 1865 2

02 SL001 沙面南街 60 # 基督教堂 教会自管房 英圣公会基督教堂 1865 1

・ 30 3 ・
表 11   受新建筑运动影响的建筑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现使用单位 业    主 建筑物原有名称
号 年代 数

01 SA005 沙面北街 29~ 31 # 广州市旅游公司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英国广州雪厂 1883 3

02 SB002 沙面大街 22 # 广州海运集团工业事业部 市管局公产 沙面医院 2

03 SB007 沙面北街 43 # 空置住宅 私房 住宅及办公 2

04 SC001 沙面三街 23 # 广东外国机构服务处 市房管局公产 三井洋行(日) 3

国民党广播事业管理
05 SE009 沙面北街 73 # 居民住宅 省影视厅自管房 1924 4

06 SK004 沙面大街 61 # 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天祥洋行 3

3. 按建筑结 构形式分类

沙面近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可分为三种结构形式 :
(1 ) 砖木混合结构 ( 建造时间大约在 1861— 1880 年 ) ;
(2 ) 钢骨混凝土结构 ( 建筑时间大约在 1880— 1920 年 ) ;
(3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建造时间大约在 1920— 1949 年 ) 。
以砖木承重体系的结构形式是早期殖民地建 筑的 主要 形式 ; 后来 随着 西方钢 铁技 术
的发展 , 把型钢与混凝土 组合 承 重构 件 , 因此 钢骨 混 凝土 技术 在西 方运 用 而生 并传 入 中
国 , 沙面不少建筑的楼板 , 梁柱采用了这种钢骨混凝土的承重结构方式。这种楼板结构厚
度大 (300 毫米左右 ) , 结构自重大、可见当时还没有成熟的 计算理 论。沙面现 存的钢骨 混
凝土结构的房屋中 , 大多钢骨已经锈蚀 , 混凝 土承载 能力 失效 , 而 导致结 构破 坏。比较 典
型的危房如英商太古洋行 ( 沙面南街 48 # ) , 楼面结构破坏 严重 , 目前已 被鉴定为 危房 , 但
承重墙体毫无问题。
20 世 纪 20 年 代 , 钢 筋混凝 土技 术在 西方得 到充 分应 用 , 且 有 了精 确 周 密的 力 学计
算理论 , 为新 建筑运 动提 供了 必然发 展的 条件。 这种 结构 形式随 之 传入 中 国 , 20、30 年
代沙 面近代 建筑 中不少 采用 了钢 筋混凝 土 结 构。 这 些建 筑 结 构 坚 固 , 大 多 数 至 今保 存
完好 。

五   沙面近代建筑的分级保护

沙面现存的 71 栋有一 定特 色的 近代 建筑 , 其完 好程 序和 保护 程 度 已经 存 在明 显 差
异 , 不必要统统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公布的是“ 沙面建筑群”, 而并不是每
一个单体建筑。应该从建筑物的建筑年代 , 建筑艺术特色、历史价值和建筑科学价值等方
面去评价 , 确定每个单体建筑的保护等级和保护措施 , 确定它在沙面建筑群中的相应层次
和地位。建立精品建筑特级保护特色建筑重点保护 , 一般建筑加强保护三个层面 , 使沙面
历史环境风貌得到整体保护。根据对现状的普查与评价 , 建议分为四类。
・ 30 4 ・
1. 精品级近 代建筑

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 建筑质量和建筑风格保存很好的 , 应该列为全国文物保


护单位。这类建筑原则上不 得 改变 建筑 物原 有的 内 外装 饰 , 内部 结 构体 系和 平 面 功能。
要保护它的全部历史信息 , 包括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方面的价值。要精心测绘和考察 ,
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建立各单个建筑的保护档案。严格控制修复过程申报程序和修复方
法 , 围绕“ 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专家论证 , 科学地实施保护。
这类建筑共有 15 栋 , 见表 12。

表 12   精品级近代建筑一览表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建筑物原有名称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年代 数

01 SA001 沙面大街 2~ 6 # 粤海关俱乐部 单位自管房 广州海关宿舍 1908 3

02 SA003 沙面大街 14 #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 教会房产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 1889 1

03 SD001 沙面大街 46 # 万国宝通银行(美) 市办检站自管房 名雅斋工艺品商行 3

04 SD004 沙面大街 54 # 汇丰银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胜利宾馆写字楼 1920 4

05 SE001 沙面大街 58 # 美国领事馆 市房管局公产 胜利宾馆写字楼 1893 2

06 SF002 沙面大街 68 # 俄罗斯领事馆 省外办自管房 广东省外办 1907 3

07 SF004 沙面北街 91~ 99 # 印度人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居民住宅 3

08 SG006 沙面南街 20 # 法国领事馆新楼 省外办自管房 省外办办公楼 1915 2

09 SG007 沙面南街 22 # 法兰西银行 市房管局公产 广州海运集团公司 1913 2

10 SG008 沙面南街 24 # 汇丰银行职员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省石油公司宿舍 1917 3

11 SH006 沙面南街 34 # 泰国人俱乐部 单体自管房 省侨联招待所 2

12 SI001 沙面南街 44 # 英国领事馆(一) 省外办自管产 广东信息交流中心 1865 2

13 SI002 沙面南街 46 # 英国领事馆(二) 省外办自管产 广东外事交流中心 1865 2

14 SL001 沙面南街 60 # 英圣公会基督教堂 教会自管房 基督教堂 1865 1

15 SL004 沙面北街 沙面西桥 公用 市政桥梁 1861

2. 重点级近 代建筑

这类建筑虽然具有较高历史与艺术价值 , 但经过多年使用与改造 , 内部功能已发生较


大改变 , 难以修复。鉴于它们在沙面建筑群中地位和历史艺术价值 , 应该列入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应尽可能保护建筑物所有的历史信息 , 精心组织测绘考察 , 建立各单体建筑
的保护档案 , 严格修复的审批程序 , 采取“修旧如旧的方法”, 确保建筑立面保护的真实性。
这类建筑共有 29 栋 , 见表 13。

・ 30 5 ・
表 13   重点级近代建筑一览表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建筑物原有名称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年代 数

天主教露圣母堂附属用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附
01 SA003 沙面大街 14 # 教会房产 1889 1
房(法) 属用房

02 SA005 沙面北街 29~ 31 # 英国广州雪厂 市房管局公产 广州旅业公司住宅 1883 4

03 SA008 沙面北街 1 # 曾作捷克领事馆 市房管局公产 朝鲜输出入商社 3

广州海运集团工业事
04 SB002 沙面大街 22 # 沙面医院(英国医院) 市房管局公产 2
业部

05 SB003 沙面大街 26 # 台湾银行(日) 市房管局公产 胜利宾馆行政中心 1907 2

06 SB005 沙面大街 36~ 38 # 法国传教社 教会房 居民住宅 1889 2

广东发展银行、
省畜产
07 SB008 沙面北街 39~ 41 # 葛理福孚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4
进出口公司、住宅

08 SC001 沙面三街 2 # 三井洋行(日) 市房管局公产 外国机构服务处 3

09 SD002 沙面大街 48 # 旗昌洋行(美) 市房管局公产 广东石化设计院 1901 3

10 SD005 沙面大街 63~ 65 # 日本三菱洋行 市房管局公产 省邮政总局综合楼 1915 3

11 SE003 沙面大街 60 # 广东俱乐部 省外办自管房 华灵公司办公楼 1868 2

12 SE004 沙面大街 62 # 的见洋行(英) 省房管局公产 沙面街文化站 3

13 SE009 沙面北街 73 # 国民党广播事业管理处 省影视厅自管房 居民住宅 1924 4

14 SG001 沙面大街 1 # 法租界巡捕房 市房管局公产 广州危房改造管理所 1915

15 SG002 沙面南街 2~ 10 # 法国邮政局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1897 2

16 SG004 沙面南街 14 # 宝华义洋行(法)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1890 2

广东省畜产进出口集
17 SG005 沙面南街 16~ 18 # 东方汇理银行旧楼 市房管局公产
团公司

中国海员工会广州分
18 SH001 沙面一街 3 #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 市房管局公产
会(空)

19 SH003 沙面南街 28 # 於仁保险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广州海运招待所(空) 2

20 SH007 沙面二街 2 # 沙逊洋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沙面幼儿园、住宅 1880 3

21 SH008 沙面大街 39~ 41 # 新志利洋行(法) 教会房产 居民住宅(房管所)

22 SJ001 沙面南街 48 # 太古洋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广东畜产进出口集团 1881 3

23 SJ002 沙面南街 50 # 怡和洋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广东沙面宾馆 1870 4

24 SJ003 沙面大街 57 # 慎昌洋行(美) 市房管局公产 住宅

25 SJ004 沙面大街 49 # 渣打银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省粮油储运公司

・ 30 6 ・
续表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建筑物原有名称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年代 数

26 SK001 沙面四街 1~ 3 # 原德国领事馆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1905 2~ 3

广东省畜产进出口集
27 SK003 沙面南街 58 # 两广盐务局 市房管局公产 2
团公司

28 SK004 沙面大街 61 # 天祥洋行 市房管局代管产 住 宅 3

29 SL002 沙面大街 69 # 英国传教士公寓 教会自管房 协和神学院 1870 2

3. 特色级近 代建筑

主要是指建筑外观具有一定艺术风格 , 又位 于沙面 街区 显著 位置。建 筑物经 过多 年


使用与改造 , 内部功能与外部形象都发生了较大改变 , 难以修复。这类建筑可列为市级文
物保护 , 主要强调对地段风貌的保护 , 而不应 强调 个体建 筑本 身。在保 护立 面的条 件下 ,
应该允许业主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现代化改造 , 赋 予新的 功能。 应对单 个建 筑建立 保护 档
案 , 修复前要精心测绘 , 严格报建审批程序。对破坏严重的 , 可根据历史资料考察 , 结合现
状科学组织复原设计 , 进行复原建设 ( 表 14 ) 。

表 14   特色级近代建筑一览表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建筑物原有名称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年代 数

01 SA002 沙面大街 110 # 法国兵营 市房管局公产 广州再生资源公司 2

02 SB001 沙面大街 6~ 20 # 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沙面街派出所 2

28 号省畜产宿舍 30 号
03 SB004 沙面大街 28~ 30 # 住宅 市房管局经租产 3
居民住宅

04 SB007 沙面北街 43 # 住宅及办公 私房 空置住宅 2

05 SC002 沙面北街 59 # 屈臣氏药房 市房管局经租产 医药进出口公司 3

06 SD003 沙面大街 50~ 52 # 英国传教士公寓 教会房产 基督教会危房 1870 2

07 SD006 沙面三街 5~ 7 # 德士古洋行 市房管公产 沙面邮政所住宅 1915 3

08 SE002 沙面大街附 58 # 宝隆洋行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2

09 SE005 沙面大街 64 # 住宅 单位自管房 省煤矿厅设计院 3

10 SE006 沙面五街 4~ 6 # 原丹麦领事馆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3

11 SF001 沙面五街 1 # 不详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2

12 SF005 沙面北街 101 # 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2

法国邮局写字楼 (立
13 SG003 沙面南街 12 #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1890 2
面已改变)

・ 30 7 ・
续表

序 建筑 层
编号 门牌号码 建筑物原有名称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年代 数

14 SG009 沙面一街 4~ 14 # 办公及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沙面小学、幼儿园 3

15 SG010 沙面一街 20 # 办公及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居民住宅 3

16 SG011 沙面大街 11~ 13 # 办公及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2

17 SH002 沙面一街 1 # 不详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3

沙面小学附属幼儿园、住
18 SH004 沙面南街 30 # 不详 不详 3

19 SH005 沙面南街 32 # 不详 市房管局代管产 居民住宅 2

东方汇理银行职员公
20 SH009 沙面大街 19~ 29 #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2

21 SK002 沙面南街 56 # 印度实业公司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3

4. 一般近代 建筑

这类建筑主要指历史与艺术价值不高 , 经过 长期使 用和 改造 后破坏 严重 的。由于 它


处在沙面历史环境中 , 又必 须纳 入沙 面 整体 保护。在 可 能的 条件 下 , 这 类建 筑 应允 许 拆
除 , 重新 复 原 建 设。 要 严 格 按 原 建 筑 高 度 控 制 新 建 筑 的 体 重 , 尽 可 能 恢 复 原 有 风 貌
( 表 15) 。

表 15   一般近代建筑一览表

序 建筑 层
编号 现门牌号码 建筑物原有名称 业   主 现使用单位
号 年代 数

01 SA004 沙面北街 33 # 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4

02 SA006 沙面北街 21 # 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居民住宅 2

03 SA007 沙面北街 5~ 7 # 住宅 市房管局代管产 居民住宅 2

04 SB006 沙面北街 49~ 51 # 室内游泳池 市体委 室内游泳池 1907

05 SE007 沙面五街 8~ 103 # 泰和洋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4

06 SE008 沙面北街 79 # 洛士利洋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珠江工具厂及居民住宅 3

07 SF003 沙面大街 74 # 住宅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 2

08 SJ003 沙面大街 57 # 慎昌洋行(英) 市房管局公产 居民住宅(房管所)后座 3

六   沙面近代建筑保护策略与措施

当前 , 沙面建筑群保护的首要问题是政府 文物管 理和 城市 规划管 理部 门要尽 快确 定


・ 30 8 ・
沙面的城市功能定位 , 这个目前争议最大。但 无论怎 样都 不能 撇开历 史文 化区整 体保 护
的定位 , 应该围绕这一定位来制定和开展保 护策 略研究。 政府 部门应 该把 沙面的 保护 提
到议事日程重点 , 投入部分资金用于沙面的 环境 整治和 文物 建筑 的保护。 政府要 制定 政
策 , 理顺复杂的产权关系 , 归口管理 , 消除制 约着 沙面建 筑保 护的 障碍。同 时要呼 吁全 社
会关注和支持文物建筑的保护 , 抢救沙面建筑风格。

1. 规范驻岛 单位的行为 , 减少 人为破坏

政府要有组织地清理和逐步迁出一些居民 , 首当 其冲 的是 迁出那 些居 住在重 要文 物


建筑保护单位的居民。这项工作已经到了迫 在眉睫 的地 步。要规 范驻 岛单位 的行 为 , 尽
快拆除违章搭建的附属用房和破坏性的临时建 筑 , 禁 止各 业主 单位随 意改 变外墙 装饰 和
内部功能 , 改造外墙上明装敷设的电线和空 调设 备。一些 临时 搭建的 饮食 娱乐设 施排 出
污水垃圾和烟尘废气、占用公园和绿化用地、降低了环境质量的行为要进行彻底清理。

2. 防止老化 衰变 , 减小自然破 坏

经常性的定期检查文物建筑各部位和它所处的环境是否存在衰退变质的危险。
比如防止外墙饰面风化 , 粉刷起鼓脱落 , 清除 虫害 白蚁 危害 , 疏通 污水 及雨水 排放 系
统管道 , 防漏堵漏 , 清除沉积 , 防止地下水的侵蚀 , 防洪防涝 , 控制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陷 ,
对石材、木材、砖材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 定期 清洗 文物建 筑表 面的 沉积污 垢。国外 对文 物
建筑表面清洗的方法有多种 , 如水洗 , 低压蒸 汽清洗 , 磨 料清 洗 , 化 学清 洗 , 电子高 强光 束
清洗 , 我们可适当借鉴国外文物建筑保护的先进经验 , 减少自然破坏。

3. 降低人口 密度 , 淡化旅游功 能

沙面原岛占地甚小 ( 仅仅 2 .2 公顷 ) , 目前 有户籍 居民 就近 6000 多人。据 调查 , 驻 岛


各企事业单位有 6000 多个工作岗位 , 在职职工达 5733 人 , 这还不包括国外使领馆机构以
及各类酒店招 待 所 近 1000 个 座 位 和 流 动 人 口。这 样 粗 略 计 算 , 人 口 毛 密 度 每 公 顷 达
6000 多人。进入岛内只有二个出 入口 , 给 沙面 环境 空 间带 来极 大的 压力。 因此 , 整治 规
划必须坚持降低人口密度 , 淡化旅游功能的 原则 , 不宜 把沙 面定商 务旅 游区 , 减少 旅游 所
带来的空间压力和环境污染。

4. 强调历史 文化特色 , 再现沙 面建筑艺 术

沙面地区的整治规划和文物建筑的保护应该 以历 史文 化功能 为主 体 , 只有强 化历 史


文化特色才能显示出沙面独特的地位。建议将精品级、重点级近代建筑功能置换 , 辟为广
州近代历史博物馆 , 海关历史博物馆 , 近代历史 文物展 览馆 , 近 代民俗 博物 馆等具 有鲜 明
历史文化特色公共设施 , 这种做法在日本 , 马 来西亚 , 澳 门等 地区 极其为 普遍。它 比重 新
建设新的城市文化设施 更具 有历 史价 值 和社 会效 应。同 时使 文物 建筑 得 到了 有效 的 保
护。内部空间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 , 外部空 间又 能充分 展示 沙面 的建筑 艺术。建 议适 当
复原建设一些已经拆除或破坏严重 , 而在沙面历史上重要的建筑 , 根据历史资料和照片进
行科学的复原设计 , 在原址重新建设 , 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 30 9 ・
5. 更新观念 , 借鉴 国内外文物 建筑保护 的经验

对于沙面特色级和一般近代建筑的保护应该 重在 风貌 保护 , 文物 保护 部门和 规划 设
计审批部门要更新观念 , 借鉴国内外文物建筑保护的成功经验 , 认真探索沙面近代建筑保
护的技术措施 , 指导近代建筑的保护 , 更新与 利用问 题。建 筑是有 生命 的 , 文物建 筑并 不
完全是出土文物 , 它是结构实体 , 如果结构体系 遭到破 坏 , 就应 该对其 进行 保护性 改造 或
加固 , 允许在保护立面风貌的原则上 , 进行内部功能置换和结构改造。为鼓励业主对近代
建筑风貌保护 , 甚至可以适当给业主一些优惠政策 , 在限定的保护空间内适当增加建筑面
积 , 所谓“ 三斗空间装五斗米”的做法在澳门文物建筑保护中已经收到明显成效。
沙面近代文物建筑保护是一项极具社会主义 的创 新工 程 , 保护过 去历 史就意 味着 新
的创造。对文物建筑的保护不仅仅只限于把旧的 建筑 保存 下来 , 重要 的是 要注入 新的 活
力 , 使其周围环境复苏 , 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
沙面建筑的保护已经落后于全国其他城市 , 既没有出台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 也没有一
个权威部门能对其实施有效地保护 , 问题的 症结 在于没 有引 起政 府的重 视。虽然 许多 单
位和部门都在收集整理沙面的历史资料和测 绘 , 往 往只 能开 展研究 , 把 资料 收入书 架 , 不
能把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 作者单位 :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

参考 文 献

1. 藤森照信 .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 第 4 辑


2 . 田代辉久 .广州十三夷馆研究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3 . 李传义 .外廊式建筑型态研究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 , 第 5 辑
4 . 马秀之 .广州近代建筑概说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5 . 胡毓芬 .广州文史资料 , 33 辑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81
6 . 王瑞珠 .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 .台湾淑馨出版社
7 .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广州沙面历史文化区保护整治规划 , 1999
8 . 陈煜 , 邹德侬 .利用中的保护 , 保护中效益———谈澳门的建筑遗产的开发性保护 .建筑师
9 . 刘杰 .广州沙面租界 的保护 性开 发与 再利 用研 究 .中国 近代建 筑研 究与 保护 ( 一 ) .清 华 大学 出
版社

・ 31 0 ・
广州沙面近代领事馆建筑

欧   捷   罗 林海

    提要 : 本文介绍了广州沙面租界近代领事馆建筑的历史沿 革和现存近 代领事馆建 筑的


概况 , 考察了其中较为典型的五个国家的近代领事馆建 筑 , 从其 位置分 布、平 面功能、建筑 技
术与材料、造型风格等几方面对其建筑特征进行总结 , 分析其损毁状况。
    关键词 : 沙面近代领事馆建筑、建筑特征、考察分析

在对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中 , 对典 型或重 要建 筑的 考察测 绘是 相当重 要的 环


节。沙面近代领事馆建筑是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面建筑群 ( 清 ) 中具有特
殊历史地位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考察测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中较为典型
的 5 个国家的领事馆建筑 , 总结其建筑特征 , 分 析其损 毁状 况 , 希望作 为基 础资料 对沙 面
建筑群的保护性开发和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   沙面近代领事馆建筑的历史沿革

沙面领事馆建筑作为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上半叶列强在广州的殖民统治机构所


在地和政治军事活动中心 , 其历史是随着沙面租界的划定而展开的。
沙面原是广州市的城防炮台所在地 , 第一 次鸦片 战争 时清 兵曾在 此与 英军发 生过 激
战。英法两国责成广东当局用《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赎城费中的部分经费对沙面进行地基
填埋工程 , 将其从一个小沙洲变成了四面环 水的人 造小 岛 ( 约 300 亩 ) 。只 有两座 桥与 外
界连接。1861 年 9 月 3 日 , 英法两国 官员 与广东 当局 有关 官 员劳 崇光 签订 了租 约 , 每 亩
地租 1500 钱 , 每年由专人缴 纳给 广 东当 局 , 而“中 国政 府 则须 放弃 对该 地 之一 切 权力”。
沙面从此成为英、法租界。
英国政府于签约第二天 , 就将 英租 界 划成 82 块 , 向 所有 在 穗 的外 国 人出 售 , 共 售 出
52 区 , 没售出地段由英国政府收购 , 用以修建领事馆、教堂等。
1865 年 , 经过几年大 兴土 木 , 沙 面 租界 已 初 具 规模。 同 年 , 英 国 领 事 馆首 先 搬 入 沙
面。随后 , 美、德、意、荷、葡等在沙面设立驻广州领事馆。
1893 年 , 美国领事馆建成。
1905 年德国领事馆 建 成。当 年 兴建 该 馆 , 承 建者 为 镇 守西 关 的 一 个 清军 千 总 杨 植
生。据说杨是甘愿赔本承建的 , 目的在于趁机 与德 政府搭 上关 系 , 将来 有求必 应 , 以利 于
自己攀缘上越 , 这是当时大大小小的军阀 , 都在千方百计寻找帝国主义作为自己后台老板
的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 该馆被协约国充 公 , 由英 商亚细 亚火 油公司 以 60 万 港元 购
・ 31 1 ・
去 , 作为该公司在沙面的行址。
1907 年俄罗斯领事馆建成。
1915 年 7 月 12 日至 15 日 , 西江、北江 流 域连 降大 雨 , 两 江洪 水争 道 , 造 成百 年未 遇
的“乙卯水灾”。广州沙面尽成泽 国 , 英国 驻广 州领 事馆 被洪 水冲 毁。 1923 年 , 沙 面英 国
领事馆院子内的新式建筑完工 , 以其建筑上的布局和风格特色成为沙面的标志之一。
法国人完成对石室租地的经营后 , 于 1888 年 开始 经营 沙面法 租界 , 建 筑领事 馆及 法
国东方汇理银行广州分行。1890 年 , 法国 领事馆 搬入 沙面。 1915 年在 西侧另 建馆 , 旧 馆
改用做东方汇理银行附楼。
至 1934 年 3 月 , 沙面租界共有 13 个 外国设 立领 事。它 们是英、美、法、德、日、意、瑞
典、瑞士、芬兰、挪威、丹麦、荷兰、葡萄牙。
1938 年广州沦陷。1940 年 10 月至 1941 年 8 月美国撤侨。1941 年 12 月 8 日日军向
英、美宣战 , 并开始 进 攻 香 港 , 广 州 的 日 伪 军 于 是 日 晨 占 领 沙 面 英 租 界 , 法 租 界 亦 名 存
实亡。
经过努力 , 1946 年 10 月 24 日 , 中 国国 民政 府广 州市 当局 颁 布“收 回沙 面前 英、法 租
界为本市辖区”令。
1948 年 , 粤穗各界人士为抗议香港 政府 以武 力强 拆九 龙 城民 居举 行示 威大 巡 行 , 队
伍冲进沙面 , 保卫英国领事馆高呼口号 , 并将英 国领事 馆前 的铁旗 杆及 英国 国旗扯 下 , 后
将英领馆及旁邻的太古洋行纵火焚毁。
新中国成立后 , 广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接 管 了 沙 面 , 除 了 俄 罗 斯 领 事 馆 由 前 苏 联 使 用 至
1956 年中苏关系破裂时以外 , 沙面 其他 各领事 馆均 结束 了它 们作 为外 国领 事 馆的 历史。
由于各种原因 , 现在许多领事馆已被改建和拆除。省市多个政府部门同时进驻沙面办公 ,
许多房屋则成为这些机构的办公场所及其干部家属的宿舍。
现存可考的原沙面领事馆的新功能如下表所示 :

序 建筑
原 有 名 称 现 使 用 单 位 业 主 门 牌 号
号 年代

1 原英国领事馆办公楼 广东省外事交流中心 省外办 沙面南街 46 # 之二 1865

2 原英国领事馆官邸 广东省信息交流中心 省外办 沙面南街 46 # 之一 1865

3 原美国领事馆 胜利宾馆写字楼 市房管局 沙面大街 58 # 1893

原德国 领 事 馆官 邸 ( 后
4 房管所宿舍 市房管局 沙面四街 1 # 1905
亚细亚火油公司 )

5 原俄罗斯领事馆 省外办宿舍 省外办 沙面大街 68 # 1907

6 原法国领事馆新楼 省外办办公楼 省外办 沙面南街 20 # 1915

原法国 领 事 馆旧 楼 ( 后 广东省畜产进出口有限
7 市房管局公产 沙面南街 16~18 # 1890
东方汇理银行附楼 ) 公司

8 原捷克领事馆 朝鲜输出入商社代表部 市房管局公产 沙面北街 1 #

9 原丹麦领事馆 居民住宅 市房管局 沙面五街 4~6 #

・ 31 2 ・
二   近代领事馆建筑在沙面的位置分布

当时的英法租界按投资额 的大 小 , 英 国占 西 边 4/ 5 的 土 地 , 法 国占 东 边的 1/ 5 的 土
地 , 这样 , 沙面分为英、法两个租界。一开始就 由英国 人按 西方 近代城 市规 划理论 对整 个
租界进行了规划。一条 15 英尺宽的中央大道由东至西在租界的中央延伸 ( 今沙面大街 ) 。
平行这条中央大道 , 南北各设一条 6 英尺宽路 ( 今西南街、沙面北街 ) 。垂直这些路再设几
条 3 英尺小路 ( 今沙面一、二、三、四、五街 ) 形成 主次分 明的 棋盘式 道路 网 , 把沙面 分成 规
整的 12 个区 109 小块。
英国是租界的“大地主”, 也是沙面规划的原有编制者 , 因此 , 在沙面的规划中 , 为自己
的使馆建筑选择了最中心朝向最佳的地块 , 并且使 馆区 的面 积也最 大 , 占了 6 块 , 临沙 面
南街 , 充分显示了英国在沙面英租界的地位。
法国领事馆位于法租界 , 只占 1 块 , 位置较好 , 临沙面南街。
英、法领事馆建筑布置于风景优美地段 , 且临近江边 , 一旦有紧急情况 , 使馆官员可以
最快最安全地 撤 到 待 命 在 江 边 的 船 艇 上。 这 反映 了 当 时 殖 民 者 们 与 中 国 人 民 的 深 刻
矛盾。
德国占 2 块 , 位于及沙面南街与沙面四街的路口。美俄和其余各国均只占 1 块。
现存可考各国领事馆位置如附图一所示 ( 图 1 ) 。

三   五国重要近代领事馆建筑的建筑特征

在现存可考的沙面近代领事馆建筑中 , 英、美、德、俄、法 5 国的尤其突出 , 不仅由于它


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 重 要角 色 , 而且 这几 国的 领 事馆 建筑 兴建 年代 较 早、建造 质 量
高 , 风格迥异、造型精美 , 保存较完整 , 是沙面近代领事馆建筑中的精品和代表。

1. 平面布局 综述

(1 ) 原英国领事馆
馆区内的建筑围绕一个 33 平方米见方的 庭院 布置 , 院 内树木 茂盛 显得庭 院深 深 , 十
分肃静。现存的两幢建筑一幢为原英国领事馆的附属办公楼 ( 以下 简称“ 英领馆”) , 一 幢
为原英国领事馆官邸 ( 以下简称“ 英官邸”) , 分别位于馆区的西南和东南隅 , 形成相互呼应
的关系。
其中 , 英领馆是长方形东西向二层的建筑 物 , 绕东 西向 轴线中 轴对 称 , 南面多 加一 跨
外廊。其东北两面临内院 , 南西 两面 分别临 沙面 南街 和沙面 三街。主 入口 设 在东 面 , 面
向内院 , 占三开间 , 在主入口两侧使用了活跃元素———曲线 , 使主入口得到了强调 , 成为该
建筑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层的中轴线上布置了 主入 口、门厅和 主楼 梯 , 次楼 梯较为 隐蔽 ,
设在主楼梯西侧 , 水平交通靠短 内廊。主 要房 间均 为南北 向 , 卫生 间 布置 在北 侧 ( 图 2 ) 。
二层布局与首层相同。
英官邸是二层“ L”型东西建筑物 , 主体部分绕 东西向轴 线中轴 对称 , 附楼紧贴 主楼 北
・ 31 3 ・
侧 , 层高略低。
(2 ) 原美国领事馆
该馆是三层长方形建筑 , 南北向 5 开间 , 东 西向 7 跨 进深。建 筑南 面紧 临沙面 大街 ,
设主入口 , 门廊阔 3 开间 ; 东临沙面西街 , 设次入口 ; 其余两侧与其他建筑紧贴。水平交通
以内廊为主。
(3 ) 原德国领事馆
馆区内共有三栋建筑 , 呈“ U”型布置在方形中心内院的南北 西侧 , 其中位 于南北侧 的
两幢体量较大 , 南楼为原德国领事馆办公楼 ( 以下简称“德领馆”) , 北楼南楼为原德国领事
馆官邸 ( 以下简称“ 德官邸”) , 均为 南北 向四层 建筑 ( 含架 空层 ) ; 内院 西侧 为一独 立的 二
层长方形辅助楼 , 东侧由一条单层的外侧封闭的连廊连接南北楼 , 并设置进入馆区的主入
口。南楼南侧和北楼北侧都以砖砌透空院墙围合 出长 方形 南北小 院 , 三栋 建筑与 三个 院
落组成整体感很强的建筑群 ( 图 3 ) 。
(4 ) 原俄罗斯领事馆
该馆为三层方形建筑 , 南北向 5 开间 , 东西向 6 跨进深 , 坐落于比建筑稍大的院落中 ,
用高大的院墙围合 , 院落南侧临沙面大街。
建筑的主入口设于东南角 , 从东南角的院门进入后 , 由位于建筑东南角的直跑梯上二
楼 , 经小交通厅转建筑东南角的主楼梯 ( 木制 ) 。西北 角另 有一 部三跑 钢骨 混凝土 梯作 为
辅助楼梯。水平交通靠周边外廊 , 东南西侧外廊均为砖柱廊 , 宽度大 , 北侧为悬挑外廊 , 较
狭窄 ( 图 4 ) 。
(5 ) 原法国领事馆
其新楼 ( 以下简称“ 法领馆新楼”) 为南北向二层方形建筑 , 南北 5 开间 , 东西向 3 跨进
深 , 绕南北向轴线中轴对称 ; 首层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是主入口、门厅和主楼梯 , 其余各
向均有入口 ; 建筑东西南三侧的均有外廊 ; 二层布局与首层同。
原法领馆旧楼也就是原东方汇理银行附楼 ( 以下简称“ 法领馆旧楼”) 与新楼建筑布局
基本相同。

2. 平面分析

以上五国的沙面领事馆建筑 , 虽历经百年沧桑 , 几易其主 , 屡被改造以作他用 , 内部加


建了许多隔墙和搁楼 , 但其原有的隔墙仍能辨别 , 所以可以较准确地推测出早期的平面布
局。其平面有以下特点 :
(1 ) 多采用院落式布局
这 5 国的领事馆建筑 , 除美领馆外 , 其他或采 用院 落式 布局 , 或用 装饰 精美的 院墙 围
绕 ( 而沙面的其他建筑如银行、住宅等则很少采用院墙 , 多为开放式 ) 。这是因为领事馆作
为政治军事重地必须严密保卫的缘故。
当时亚细亚火油公司的职员形容前德领馆 “
: 该建 筑仿 若一军 事建 筑 , 四周有 高大 围
墙 , 围墙上有走廊 , 可资瞭望 , 射击 , 另设地下室 , 能容千人活动。一旦有事时 , 既可出击亦
可作困兽斗。

(2 ) 单体建筑平面布局讲求对称
・ 31 4 ・
这五国的领事馆建筑 , 平面布局均讲求中轴对称 , 其中办公楼或办公居住综合楼有较
严格的中轴对称 , 体现了政治性建筑需要的 庄重严 谨 ; 而官 邸则不 那么 严格 对称 , 有些 甚
至采用 L 形 , 显示一定的随意性。
(3 ) 入口分主次设置
五国的领事馆建筑全部设置主入口和次入口 :
主入口有两种形式 : 非对称式 , 如德、俄领馆 ( 从建筑角用直跑梯上二楼 ) ; 对称式中心
入口 , 如英法领事馆。或临街或面向内院。
次入口 1~3 个不等 , 有的开向次要街道 , 如德 美领 事馆 ; 有的 开向 内院 , 如俄 英领 事
馆 ; 有的首层为回廊 , 四边都可进入 , 如法国领事馆新旧楼。
(4 ) 充分发挥了“ 廊”的作用
① 内外廊形成水平交通系统
五国的领事馆建筑均以 内 廊和 外廊 组成 水平 交 通系 统。按内 外 廊 在每 层 平面 的 位
置 , 可分为几种平面类型 , 这几种类型是沙面建筑所常用的 , 较为典型 :
a“
. 回”字型 : 平面有一圈内廊和一圈外廊 , 楼梯布置在内廊 圈内或 圈外 , 如德领馆 和
英官邸 ( 多用于每层建筑面积较大的 ) 。起水平 交通作 用的 主要是 内廊 , 外 廊有一 定的 辅
助作用。
b“
. 山”字型 : 临街面及其两侧边是外廊 , 建筑有中厅作为交通厅 , 如法领馆新楼。
c“
. 日”字型 : 建筑每层周边有一圈外廊 , 中部有交通厅联系前后廊 , 如法领馆旧楼。
d . 外廊式 : 其平面只有外廊而无内廊 , 全部水平交通靠楼梯厅和外 廊 , 房 间均集中 于
中部 , 如俄领馆和德官邸。
e . 内廊式 : 其平面无外廊或外廊主要起阳台的作用 , 水平交通全靠内廊 , 如英领馆。
② 外廊发挥挡雨、遮阳的作用
为了适应广州的炎热多雨天气 , 沙面的这五国重要领事馆建筑普遍使用了外廊 , 作为
遮阳、挡雨、纳凉和观赏风景等调剂生活的手段 , 也丰富建筑的外部造型 , 这也是近代东南
亚殖民地建筑的显著特点。按外廊在每层平面的位置 , 可分为四种平面类型 :
a . 回廊式 : 四面均设连通的外廊 , 如 : 俄领馆、法领馆旧楼、德领馆及其官邸。
b . 三边外廊式 : 临街面及两个侧面均有外廊 , 如法领馆新楼。
c . 局 部 外 廊 式 : 外 廊 不 贯通 , 只 局 部 有。如 英 领 馆只 在 南 边 以 及东 西 面 的 局 部 设
外廊。
d . 门廊式 : 有的建筑只设门廊 , 如美领馆首层南向主入口处设门廊。
③ 连廊的守卫功能
在这五国使馆建筑中 , 惟一有连廊的是德领馆。其连廊连接办公楼与官邸 , 设有主入
口 , 廊顶可行走 , 方便雨中交通以及守卫瞭望。
(5 ) 设置各种符合领事馆功能的用房
领事馆建筑设有办公、居住、卫生设施、仓储、保卫、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房间 , 以适应领
事馆各种事务的需要。
① 办公和居住用房
领事馆建筑的主要功能是办公和居住。有采用办公居住综合楼形式的 , 如俄、美、法 ;
・ 31 5 ・
也有采用办公、居住分别建楼的 , 如、英、德 , 主要 是由用 地面 积来 决定。办 公室包 括大 使
办公室和一般职员办公室 : 大使办公室面积 最大 且朝向 最好。 居住功 能中 值得一 提的 是
德领馆官邸 , 是一梯三户的公寓式。
② 辅助用房
卫生间多设于下风向及建筑背街面 , 如英馆设于西北角、俄馆设于东北角 , 面积较小。
仓储及保卫用房以德领馆的最为突出 , 办公楼及官邸的架空层 , 平时可以贮存或作为
巡辅房 , 战时可供 1000 人避难及射击。
③ 娱乐用房
领事馆建筑中 为 了 举 办 各 种 社 交 活 动 , 有 附 设 娱 乐 用 房 的 , 如 俄 馆 的 首 层 有 一 间
30 ~40 平方米舞厅 , 地板用厚达 5 厘米的柚木条铺成 , 至今木质仍保存完好 , 稍加维护 , 即
可恢复旧观。
④ 架空层
沙面是在江中筑石填沙面成的小岛 , 地下水位高 , 四面环水 , 环境十分潮湿 , 为了改善
办公居位条件 , 各国使馆都建在较高的地台 上 , 一般为 0 .75~ 0 .9 米 , 高地 台有夯 实和 架
空两种做法 , 有的架空层只为通风用 , 高仅 0 .9 米 , 而 德领 馆的 架空层 更具 有仓储 及避 难
用 , 层高达到了 2 .7 米。
⑤ 天井
美领馆在二三层有通高的天井 , 布置为中国式小园林 , 改善了内部的采光通风。

3. 竖向设计 分析

五国领事馆的竖向设计有以下特点 :
(1 ) 单体建筑的层数不多
这五国的领事馆建筑的层数不多 , 英、法领馆为二层 , 美、德、俄为三层 , 显示沙面地基
承载力不佳 , 当时的建筑技术处理地基能力有限 , 且使馆机构简单 , 人员不多。
(2 ) 竖向交通靠楼梯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 , 且层数不高 , 沙面使馆建 筑中 没有 使用电 梯的 , 楼 梯是惟 一的 一
种竖向交通工具。除了法领馆外 , 其他四国的领事馆建筑都设有两部以上的楼梯 , 分主要
楼梯和次要楼梯。
主要楼梯有位于平面中心的 , 如美领馆、德领馆 ; 有正对主入口靠外墙布置的 , 如英领
馆、英官邸和法领馆。办公楼主梯都处于显眼和居中的位置 , 其梯段较宽大 , 装饰豪华 , 显
示了主梯的迎宾作用。官邸的主楼梯则相对较窄 , 约 1 .2~ 1 .4 米 , 也有相当的装饰。
次要楼梯设一至两部。有的紧贴在主梯旁 , 如 英领馆 , 有的位 于角 落如英 官邸 , 英 领
馆、德领馆及官邸 , 俄领馆。次梯的位置不显眼 , 梯段 狭窄 多为 0 .9 ~1 .1 米 , 且多 数从 首
层通至天面 , 有直接对 外的 出口。 显然 , 次 梯是 为 了安 全疏 散和 方便 楼 层间 的 联系 而 设
置的。
有的设有室外楼梯 , 如俄领馆、法领馆。
以上楼梯的踢面为 13 .3~ 16 厘米 , 踏面 尺寸为 28 ~ 33 厘米 , 相当 舒适 ; 采光 靠外 墙
窗和天窗。
・ 31 6 ・
在这些近代使馆建筑中 , 楼梯不仅用于交通 , 还考虑了安全、美观和舒适的因素 , 体现
了对人的重视 , 与现代楼梯的概念相去不远。

4. 造型装饰 风格

修建租界的大规模建设自 1861 年开始 , 直到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 这段时间正是


欧美资本主义文化及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 , 西方的建筑思潮非活跃 , 沙面的建筑装饰风格
受到西方建筑思潮和中国近代传统文化的共同影响 , 呈现出以西式建筑风格为主 , 又局部
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面貌。
领事馆是国家的象征 , 作为各个国家在广 州地 区的象 征 , 各个 馆又 必然各 具特 色 , 体
现了很大的文化差异。因此沙面的这几大个国的使馆建筑不惜工本 , 都是精心设计、施工
的作品 , 造型各异、绝无雷同 , 充分反映了各国的特色 , 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代表性。
(1 ) 新古典主义———美领馆、德领馆
新古典主义亦称“古典复兴”, 提倡复兴古 希腊 , 罗 马的 建筑装 饰艺 术 , 但比古 典主 义
的风格更简化。主要特征是构图规整“
, 基座”用块石砌筑或仿石砌 , 天花用线脚装饰。
美国领事馆首二层均为仿石勾缝 , 有双方壁柱 , 仿爱奥尼圆柱 , 双壁柱等 , 这些都表现
出了古典主义的特征 , 其 贯穿 二 三层 的半 圆券 窗、柱 顶装 饰的 挑檐 及其 顶 上的 绿色 琉 璃
瓦 , 湖蓝色的外墙与白色饰线的清新搭配 , 具有美国特有的那种开放精神。
德国领事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特征 , 如架空层采用了石块砌筑 , 大放
脚处理 , 造型夸张 ; 二、三层的券柱廊、依柱处 理、三角形 三花 装饰 等。而这 幢建筑 上更 突
出的是它所体现的浓烈的德国风情。其檐口的女 儿墙 高低 错落 , 在每 个立 面的正 中均 有
“圣卡罗”圆镜式的墙头牌面 , 还有吊脚壁柱 , 弧形或三角形山花装饰、门窗的耦石装饰 , 四
个角的碉楼以及其上圆盔顶的暸望亭 , 使其成为沙面惟一具有德国建筑风格的建筑。
德领馆内三幢建筑物包括连廊的造型手法都十分统一 , 外廊造成了丰富的阴影 , 墙身
装饰繁复 , 连围墙也不例外 , 因此相当整体 , 颇具气势 , 与一街之隔的美领馆的清淡简洁形
成鲜明对比 ( 图 5 ) 。
(2 ) 折衷主义———英领馆、俄领馆
折衷主义是把各种古典建筑风格混用在同一种建筑中。
英领馆的东立面造型精彩 , 采用了曲线形 墙面 , 追 求曲 线与动 感 , 同时 又采用 券廊 及
古典柱廊组合 , 这是受十九世纪西方盛行的折衷主义影响 的结果 ( 图 6) 。值得一 提的是 ,
由于其南面及西面均为临街面 , 建筑师在其 南面设 了一 条外 廊 , 打 破了 西面 的对称 , 既 可
挡雨又避免了与西面的悬挑阳台雷同 , 取得 了相 当出色 的艺 术效 果。建筑 色调以 灰白 相
间 , 体现大英帝国的在沙面的尊贵地位 ( 图 7) 。
俄领馆是沙面领事馆建筑中惟一使用清水砖 墙的 一幢 , 其 红色粘 土砖 表面处 理十 分
平整 , 以纯黑水泥浆勾缝 , 方法十分特别 , 这种勾缝法即使在沙面也是孤例 , 现代建筑中已
不复见。该建筑明显受折衷主义影响 , 其南面 的弧形 悬桃 阳台 铸铁通 花栏 杆的装 饰手 法
有“巴洛克”痕迹 , 而清水砖砌出的砖拱券廊 的做法 , 借 鉴了 古典主 义的 处理 手法 , 首层 的
铸铁流星锤铁链栏杆却体现俄罗斯民族特有 的粗 犷。该建 筑的竖 向三 段处 理十分 鲜明 ,
首层全部是红砖砌筑砖拱廊 , 形成了稳定的 基础 , 二、三层 白色 的栏杆 和楼 板使砖 柱的 竖
・ 31 7 ・
向线条特别突出 , 形成中段 , 最后以白色檐板收尾。红白对比 , 整体感很强 , 赏心悦目。其
二、三层走廊的栏杆 , 整齐镶嵌了一圈方形小铸铁杆 ; 柱头的装饰构件 , 简单却具有独特的
装饰效果。该建筑有整体有细部 , 装饰得宜 , 实在是砖砌建筑中的精品 ( 图 8 ) 。
(3 ) 拱券廊式———法领馆新楼、旧楼
拱券廊式也称“走马廊式”, 是西方古典主 义建 筑传入 印度、东 南亚 后 , 因这些 地方 高
温、多雨 , 为防日晒、潮湿和飘雨等气候特点 , 在 建筑外 围做 一圈或 一段 外廊 , 此廊 兼交 通
或起居、观景功能 , 也适应殖民者生活需要 , 因而也称“ 殖民地样式”建筑。
法领馆新旧楼均为三边外廊 , 旧馆首层为拱券廊二层为平拱柱廊 , 新楼则上下都为平
拱廊。这种三面中轴对称 , 规矩、简洁 , 连续拱富韵律感都是殖民地式外廊建筑的特征 , 受
英国乔治王朝风格的影响 ( 图 9 ) 。
这种类型 , 在沙面使馆建筑中是最简洁 , 装饰最少的一种。
(4 ) 中西合璧式———英官邸
该建筑立面构图属西方古典主义三段式 , 外墙采用变形简化的砖砌壁柱 , 墙身装饰线
及细部都反映出西洋建筑的特点 , 而屋顶为 高低错 落的 四坡 屋面 , 铺中 国式 琉璃角 瓦 , 瓦
当滴水及翼角脊线 , 显出中国古典建筑的做法。
这种受中国建筑文化渗透融合的中西合 璧式建 筑 , 沙面 亦不 多见。它 忠实地 保留 了
那个时代的印记。
这些风格迥异的领事馆建筑总体来说 , 风 格和谐 统一 , 立 面构图 都采 用横 竖向“三 段
式”处理手法 , 注重中轴对称 , 庄重严谨 , 比例优美 , 堪称沙面近代建筑的佳作。

5 . 建筑技术 与材料

(1 ) 承重结构体系
这几幢使馆建筑竖向承重构件全为砖墙、砖柱 , 承重墙厚 47 厘米 , 砖的尺寸与现代砖
相去甚远 , 横向承重构件则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梁 , 梁的截面较大。
楼板分为木楼板和钢骨混凝土楼板 , 德领馆为前者 , 其官邸以及其他各使馆建筑均为
后者。
屋顶分为坡屋顶和平屋顶两种 , 坡屋顶全部采用四坡顶 , 如英领 馆 ( 图 10 ) 及 官邸、德
领馆及官邸和法领馆新旧楼 , 从同时期其他 沙面建 筑的 作法 , 可推 测其 结构 是木三 角架。
俄、美领馆均为平屋顶 ( 图 11 ) 。
(2 ) 楼梯做法
楼梯结构分为木制梁板式梯和钢骨混凝土悬挑梯两种。
其中钢骨悬挑板式楼梯仅见于俄领馆的西北角辅助楼梯和室外直跑梯。楼梯从承重
砖墙向外出 挑 ; 室内梯 有 1 米宽、室 外梯 仅 0 .9 米 宽 ; 栏杆 扶手 为铸铁 , 焊 接 在梯 板预 埋
件上。
除此之外其他各馆的梯均是木梯 , 扶手栏杆均为木制 , 雕刻精美。
(3 ) 阳台
俄领馆阳台为悬挑板式 ; 英领馆阳台有悬挑梁但没有封口梁 , 抗震性较差。
阳台边均抹出多层线脚。
・ 31 8 ・
(4 ) 建筑装饰材料
① 外墙面 :
各色涂料 , 见于德、美、法领馆及德官邸外墙面。英、俄领馆的阳台及局部墙面。
水刷石 , 英领馆及其官邸部分墙面。
清水砖 , 纯黑水泥浆勾缝、缝宽为 1 厘米 , 仅见于俄领馆。
花岗石 , 德领馆的门套等。
② 内墙面 :
多为纸筋灰批挡。
③ 内地面 :
木地板、俄领馆舞厅、德领馆及官邸。
水磨石地板、花纹精细、尺寸较小 , 美英领馆及其官邸。
纯水泥砂浆地面 , 法领馆。
④ 天花 :
楼板抹脚后纸筋灰批挡。
板条式木龙骨吊天花后、纸筋灰批荡。
⑤ 屋面瓦 :
绿色琉璃筒瓦等 , 仅见于美馆檐口和英官邸。
灰瓦、见于德领馆、德官邸、法领馆等。

四   损毁状况分析

这些领事馆建筑在近百年的使用中 , 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


(1 ) 使用功能设置不当 , 导致不当内部装修
其中作为办公室使用的 , 建筑内部经过 重新装 修 , 按使 用者需 要加 了轻 质玻璃 隔墙 ,
楼梯等经过加固维修或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楼梯 , 木地板多数保养得较好 , 有的已改建成钢
筋混凝土楼板 ; 作为住宅使用的德领馆及其 官邸、俄领 馆 , 被轻 质夹板 隔墙 分割成 小套 出
租 , 分隔出厨房、卫生间、或在屋顶搭建 , 这增加了房屋负荷 , 对结构的破坏十分严重 ; 住户
自行搭建阁楼 , 外廊被封起来 , 使其去了原有的风味 , 原有的建筑装饰变得难以辨认。
私自凿墙安装空调或私拉电线 :
除基本搬空的俄领馆外 , 其余几幢使用中的使馆建筑都有杂乱的电线沿外墙敷设 , 而
且杂乱地安装了空调的室外机 , 严重破坏建 筑的 外观。一 些居 民私自 凿墙 安装空 调或 私
拉电线 , 造成极大的火灾隐患。
(2 ) 不当维修
法领馆建筑的外观因为多次不当的维修 , 改变 了其原 有的 颜色、材 质 , 甚至遮 盖了 原
有的装饰的线脚 , 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3 ) 维修不足
由于五个领事馆建筑楼龄近百年 , 维修 不足 , 材料 严重 老化 , 木 地板、天花、屋 架被 白
蚁侵蚀 , 常有住户投诉天花脱落 , 墙面批挡被 损 , 屋面的 瓦面 也残 破不堪。 室内管 网陈 旧
・ 31 9 ・
失修 , 化粪池容量不足 , 电力负荷严重超标等 , 其 结构安 全及 使用 方便程 度都 很低。英 领
事馆更是由于人为原因 ( 兴建新楼导致地基损坏 ) 而变成危房。

* 俄国领事馆、德国领事馆和德国领事馆 官邸 由罗林 海、李玲 和欧 捷等实 测 , 绘制 测


绘图照片由罗林海提供。

( 作者单位 : 欧   捷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罗林海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

参考 文 献

1. 马秀之 .实测报告 : 英国领事馆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 汤国华 , 张国栋 .广州沙面近代建筑群分级与保护分类的意见 .南方建筑 , 1999 , 4
3 . 冯翰伯 .广州沙面洋行活旧 .广州文史资料 (第三十三辑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81
4 . 钟俊鸣主编 .沙面 .广东人民出版社
5 . 广州的洋行与租界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 12
6 . 王文全 , 袁东华 .广州沙面租界概述 .广州文史资料 ( 第三十三辑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81

・ 32 0 ・
・ 32 1 ・
・ 32 2 ・
事馆首层平面图

事馆首层平面图

・ 32 3 ・
・ 32 4 ・
・ 32 5 ・
・ 32 6 ・
・ 32 7 ・
・ 32 8 ・
・ 32 9 ・
・ 33 0 ・
广州沙面教堂建筑考察

陶   涛   李 光星

    提要 : 本文在对广州沙面现存两座教堂的现状全面考察 测绘基础上 , 从平 面形式、结构


形式、艺术形式等几个方面介绍教堂的建筑特征。通过对两 座教堂的 建造历 史背景、建筑 艺
术风格的分析 , 进行历史评价 , 并提出保护和再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 沙面、教堂、考察

作为英法殖民者日常聚会礼拜的场所 , 沙 面教堂 建筑 在沙 面近代 建筑 群体中 占有 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 , 同时教堂建筑艺术形象在沙 面整个 近代 建筑 群体环 境氛 围中具 有举 足
轻重的作用。

一   沙面基督教堂

沙面租界成立后 , 英国 政府 就划 出英 租 界的 五号 区一 段地 段 作为 基 督教 堂 专 用地。
1864 年 , 基督教堂竣工 , 同时竣工的还有教堂西边的牧 师公馆 , 该产 业的代管 团体是广 州
教会协会 ( 英国圣公会 ) 。
1866 年 , 基督教堂指定英国总、副领事及香港维多利亚 会督 ( 主教 ) 为该产业 代管人 ;
并从本年起 , 每年选 出旅 穗 英 侨 代 表 , 与 英 领 事会 督 代 表 人 组成 3 人 小 组 代 管 委员 会。
1931 年 , 基督教堂及牧师公馆因屋顶的状况极为危险 , 需要进行 大规模 的维修 , 教堂因 此
关闭。1932 年 1 月 24 日 , 基 督 教 堂在 更 换了 一 个新 的 屋顶 , 以 及作 了 一 些改 建 后 重 新
开放。
此后虽风云变幻 , 教堂一直作为传教布道的 场所 , 直 到“ 文化 大革 命”时期 , 教 堂被 沙
面街道民办建筑公司作为工场和仓 库。20 世 纪 90 年代 初 , 教堂 又 重新 粉饰、修 整 , 向 教
徒开放。现在教堂没有长住的牧师 , 平时不 开放 , 只作 为附 近协和 神学 院学 生活动 场所。
每个星期日有牧师主持的主日礼拜活动 , 吸引大批中外教徒前来聚会。
基督教堂坐落于沙面街 60 号 , 位于整个小岛 的西 南角 , 由 历史照 片可 以想象 当年 情
景 : 当人们沿江边信步至终点 , 一座小巧可人的 教堂现 于眼 前 , 会给人 们带 来多么 美好 的
视觉感受 ; 它面江而立 , 高高耸立的钟楼的就是 一个标 志塔 , 让 水平的 沿江 轮廓线 有个 起
点 , 一举两得。沙面虽是弹丸之地 , 当年的规划却是处心积虑 , 由教堂选址可见一斑。

* 测绘 时间 : 1999 年 4 月 , 测 绘人员 有余 永莲、陶涛 、余宇赋 、陈 琪。 考察报 告部 分依 据 天主 教 路德 圣 母堂 蒙 伟康


神父访 谈录 , 及 沙面基 督教 堂杨牧 师访 谈录。

・ 33 1 ・
这是一座英国折衷主义时期的基督教新 教教 堂。它能 同时容 纳 300 多人 聚会 , 建 筑
面积约为 280 平方米 , 建筑外形借鉴了始于 17 世纪 60 年 代伦 敦重建 时期 出现的 教区 小
教堂的钟楼构图形式 , 矩形的礼拜堂前放置 一个 作为入 口的 钟塔。钟 塔立 于南面 入口 轴
线上 , 紧贴礼拜堂南壁 ( 矩形平面短边 ) 。虽然钟塔和教堂的横向体积组合在一起 , 但钟塔
上每一部分都是完整的 , 不被 横 向体 积打 断 , 它高 耸 挺拔 的形 体从 地面 到 尖顶 整个 凸 现
出来。
钟塔立面采用三段式处理 , 下段有不高的 基座 , 东 南西 三面开 长而 高的拱 门 , 中饰 券
心石 , 四角饰方壁柱 , 略有收分成弧线 , 上饰 密肋檐 口 ; 中段 部分则 收为 八角 形 , 东 南西 三
方开长拱窗 , 中饰券心石 ; 上段为文艺复兴时期样式 , 八边形鼓座高升 , 矢形骨架券结构穹
顶 , 上压采光亭 , 鼓座开有圆窗 , 窗上饰以草节形窗楣。紧贴于钟塔北面的圣堂为双坡顶 ,
绿色琉璃筒瓦 , 密肋檐口、三角形山花 , 四角饰以隅石 ( 图 1~4 ) 。
礼拜堂内部分为圣坛和大厅两部分 , 中 间以 圆拱门 框相 隔。圣坛 及两 侧小室 与大 厅
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矩形平面。大厅总宽 12 米 , 但没 有采 用巴西 利卡 式平面 , 室 内显 得
开敞宽阔。圣坛北后墙开有三个哥特式的尖券窗 , 内镶毛玻璃 , 终日透有柔和的光线。大
厅东西墙上开有又高又宽的圆拱窗及与鼓座上 相应的 通风 圆百叶 窗 , 圆拱 窗窗扇 平外 墙
安装 , 使射入的光线柔和亲切。室内装饰为 横向三 段式 , 有 简化的 线脚 装饰 和抹角 吊顶 ,
与圆拱门、圆拱窗、多立克式壁柱装饰一同构成开朗稳重、简洁的室内空间 ( 图 5) 。

二   天主教露德圣母堂

当英国租界内大兴土木时 , 法租界内却都连一间茅草屋都没有 , 这时法国人正专心于


在两广总督旧址兴 建石 室 天主 教 堂。 1888 年 石室 天 主教 堂 竣工 后 , 才 开 始 沙面 租 界 建
设。应石室天主教堂的要求 , 法国外交部无偿提供沙面法租界土地及资金兴建天主教堂 ,
于 1889 年 , 建成了这座可容有百余人的天主教堂。
该教堂为纪念露德圣迹 , 命名为“ 露德圣母堂”。教堂花园里建有露德圣母山 , 教室内
安放圣母像。该教堂建成 后一 直由 法国 巴 黎外 方传 教会 会士 司 铎 , 直至“ 文化 大 革命”。
“文革”时期 , 教堂被封 , 宗教活动被迫停止 , 教堂被 某五 金厂 占用 , 由于 要吊 轨 , 局 部墙 面
被开孔受损 , 1982 年 2 月 , 教 堂整 饰后 重 新向 教友 开放 , 教堂 东边 加建 部 分现 办有 敬 老
院 , 收留有许多孤寡老人。
天主教堂为适应天主教繁多的礼仪 , 渲染神秘天国的气氛 , 一般采用巴西利卡平面及
哥特外立面 , 这样的组合达到了非凡的效 果 , 盛行 于 12—15 世 纪 , 而到 了 18、19 世 纪 , 资
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实现后 , 没落的封建贵 族向往 中世 纪封 建社会 盛期 的繁荣 富贵 生
活 , 而小资产阶级则希望逃避大工业带来的 恐惧 , 而向 往中 世纪的 田园 生活 , 于是 在这 种
历史背景是出现了浪漫主义的建筑形式 , 也称为“ 哥特复兴”, 沙面这座天主教堂就是典型
的浪漫主义风格建筑。
教堂坐落于沙面大街 14 号 , 位于沙面的东 北角 , 占 地 1130 多 平方 米 , 平面与 英租 界
基督教堂一样南北向设置 : 入口钟塔在南端 , 而 圣坛 在北端 , 与 基督 教传统“ 入口朝 西、圣
坛在东”相背 , 这可能与规划、道路或与在中国的生活习惯有关 ( 图 6~9 ) 。
・ 33 2 ・
平面形式基本与英国圣公 会基 督 教堂 相同 , 建 造较 晚 , 应是 借 鉴前 者 , 但 在 立面、细
部、室内的处理上稍做变化 , 整个教堂的气氛顿 然迥异 , 显 示出 浓郁的 法国 式哥特 建筑 的
风韵。教堂同样由高耸的钟塔和矩形的礼拜堂组成 , 南端的钟塔装饰精致 , 级级向上层层
收分 , 富于装饰的红色塔顶更是挺拔陡峻 , 塔底开有透视门 , 另加一个尖顶装饰 , 门上方开
有玫瑰窗。礼拜堂墙面采用统一的尖券窗、圆形高窗及扶壁 , 窗居墙中而窗洞分别向内外
抹成八字 , 排上一层层的线脚 , 借以减轻在门窗 洞上暴 露出 来的墙 垣的 笨重 , 檐口 下有 浅
浮雕式的连续小券装饰。女儿墙通透轻巧 , 使整个建筑更显秀气玲珑 ( 图 10~ 12 ) 。
在室内 , 圣坛与大厅间隔以尖券门 , 厅内壁柱 采用 科林 斯样式 , 屋 面做 反梁以 提高 室
内净空。但建筑室内外都无雕像和壁画 , 已将“ 哥特式”大为简化 ( 图 13 ) 。
室外仅南门廓处用花岗石砌基座 , 钟塔门廊上铺 30 厘米 ×30 厘米 花岗石地 砖 , 黑 白
相间 , 室内地面铺马赛克 , 中间黄色 , 两侧绿色 , 内墙墙裙漆绿色 , 墙面为淡黄色 , 外墙大同
积为黄色 , 白色勾缝 , 红色窗扇 , 钟塔顶上曾有红绿两色粉饰构件。教堂采用青砖砌筑 , 钢
筋混凝土梁板为顶 , 纸筋批荡配合挑砖塑出所有装饰线脚。教堂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 屋面
找坡、檐沟引流、雨落管下泄 , 现为铸铁制雨落管 , 推想以前应为陶制。
相比之下 , 从建筑构图方面来说天主教堂较基督教堂整体性更好 : 钟塔与圣堂有统一
的横向装饰线脚贯通 , 角柱扶壁的做法也统 一而相 呼应 , 钟 塔与礼 拜堂 的主 从关系 明确 ,
而基督教堂的钟塔与礼拜堂的拼接较生硬 : 其礼拜堂的山墙硬生生被钟塔打断 , 不知是否
为后来改建的贻误。

三   保护与再利用

沙面现存的这两座教堂 , 如今是广州地区 基督 教教徒 主日 礼拜、聚 会、聆听传 教的 地


方 , 成为基督教教徒精神依归的场所 , 从中国基 督教宗 教史 角度来 看 , 这两 座教堂 在传 教
布道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 , 是广州闻名的文化建筑。
对其保护与再利用 , 有如下三点建议 :
(1 ) 两座教堂各具鲜明的建筑艺术风格 , 反映了当时中国建造施工 水平、西方建筑 文
化艺术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 及当时中国建筑 艺术的 发展 状况 , 对广 州市 的城 市建设 发展 ,
中国近代建筑艺术的发展等课题的研究具有相 当的参 考价 值 , 应该列 为重 要文物 建筑 给
予保护和修缮 , 维持原有建筑风格。
(2 ) 两教堂 ( 特别是露 德圣 母堂 ) 建 筑 细部 繁 多 , 如 窗框、檐下 的 浮 雕尖 卷 状装 饰 花
边 , 尖塔上装饰构件 , 几乎都是用纸盘水泥沙浆塑出 , 而不像石室教堂那样用石刻出 , 敲击
时作空空声 , 仿 佛 建 筑 是 包了 一 层 纸 壳。 许 多 地 方 已 开 裂 , 可 预 想 会 有 大 面 积 剥 落 的
一日。
据教堂的管理者说 , 每次修饰只是简单地 在外 层涂上 涂料 或补 上沙浆 , 新 旧交 叠 , 许
多线角暧昧模糊 , 如厅内的科林斯式壁柱的 纸草束 茎式 柱头 , 经过 仔细 辨认 , 才能 看清 叶
片关系。今后应将修缮保护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
(3 ) 两座教堂历经风雨沧桑 , 而今成为善男信女祈愿祝福、解 脱苦恼的 地方。一个 办
起了敬老院 , 另一个兼做协和神学院学生的活动场所 , 为丰富广州市民的文化生活发挥着
・ 33 3 ・
重要作用。应该维持教堂原有的宗教功能 , 并 以这两 座教 堂为 中心形 成一 个宗教 文化 活
动区 , 配以更多的辅助设施 , 与整个沙面租界区 的规划 保护 理念有 机地 紧密 结合起 来 , 做
到相得益彰。

( 作者单位 : 陶   涛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李光星   广州市设计院 )

参考 文 献

1. 张复合 .中国基督教堂建筑初探 .华中建筑 , 1988 : 3


2. 钟俊鸣主编 .沙面 .广东人民出版社
3. 伍继愈主编 .中国的基督教
4. 陈志华 .外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33 4 ・
・ 33 5 ・
会教堂北立面图

会教堂侧立面图

・ 33 6 ・
会教堂首层平面图

德圣母堂外观

・ 33 7 ・
圣母堂南立面图 圣母堂北

圣母堂侧立面图

圣母堂首层平面图

圣母堂夹层平面图

圣母堂屋顶平面图

・ 33 8 ・
・ 33 9 ・
广州沙面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考察

李 涛

    提要 : 东方汇理银行是处在 19 和 20 世纪之交钢筋混凝土 技术逐渐成 熟并且推广 的时


期的、以古典风格为主要特征的银行建筑。通过 对其调查了 解当时技 术和风 格的脱 节 , 对 反
思我们当今时代的建筑是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 东方汇理银行、钢筋混凝土、古典主义风格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于 1875 年初成立于法国巴黎 , 是当时法国的几家大银行联合投资


以股份制形式所建立。法文原名 BAN QU E DE L INDOC H IN E , 直接 翻译 为印度 支那 银
行 , 是法国以东南亚尤其是以印支半岛为中心、向东亚其殖民势力范围进行金融活动的机
构。它在越南的河内、西贡、海防 , 以及中国的广州、上海、天津、武汉均有分行。
广州沙面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位于沙面大街和 沙面 一街 交叉口 的东 南角 , 在沙 面所 处
的位置十分良好 , 从该建筑的西北角的窗口 可以 看到街 口对 角的 法国天 主教 教堂。该 建
筑同天主教堂及它们之间的小广场形成沙面大街中段的一个重要的街景。沙面东方汇理
银行 , 总建筑面积 5475 平方米 , 建于 1890 年 , 至 今已接 近 110 年。该 楼房 产解放 后收 归
国有 , 后被广州海运局作为办公用房 , 前几年刚迁出 , 现在空置。

一   建筑外观特征

沙面东方汇理银行是一座典型的西方新古典 主义 作品 , 外 观立面 是沙 面地区 保护 得


较好的建筑之一。
主体建筑为四层楼高 , 天面层从四周向内收进 , 是一些较小的房间。沿沙面一街为主
入口立面 , 面阔九间 , 中心对称。中间九个开间在 首层 为三 个入口 , 两 端各 为三个 带半 圆
拱形的大窗。二、三层为古典巨柱式的外廊 , 外廊面阔七间 , 除两边为单柱收边外 , 中间双
柱。第四层为带半圆拱形窗。该建筑为钢筋混凝 土框 架结 构 , 在中国 属于 较早采 用这 种
结构形式的建筑 , 但在外观上仍然采用模仿 砖石结 构的 外形 处理手 法 , 线脚 丰富 , 做工 细
腻 , 用浇注混凝土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古典形式 , 而且在外立面圆弧形的部分也仍然十分
流畅 , 足见当时施工十分严谨认真 ( 图 1) 。
考虑到北立面是沿着沙 面最 主要 的大 街 , 面 阔六 间的 中间 两 跨也 是 作为 入 口 处理。
实际上这个建筑的四个立面都作了类似中心对 称的带 有入 口的处 理 , 仅仅 是在东 立面 将
三个入口向北移了一跨 ( 图 2 ) 。
从现在沙面的路网分布的情况 , 东、北立面是 沿街 , 带 有入 口和对 称的 手法是 有道 理
・ 34 0 ・
的 , 而南、西二立面则也有一样的入口和对称的方法 , 似乎没有太多的道理 , 这只能从古典
主义建筑注重形式 , 注重对称的构图甚于实 际功 能的角 度去 理解。但 同时 也可以 推测 当
时沙面的道路网格同现在的状况有不同 , 很有可能是当时的西、南二立面外也是道路。无
论如何 , 更加可以确定该建筑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
该建筑的所有四个立面均为经典的三段式。首层为第一段 , 外墙开口甚少 , 以厚重的
实墙为主 , 墙面刻有砖石建筑常有的那种凹 缝收进 线脚 ; 在 一、二层之 间有 贯通四 周的 水
平出挑装饰带 , 饰线高度和出挑宽度均为 30cm , 形成明显的分段界线 , 它与实墙构成一 个
稳重的基座。四个立面的二、三层用两层高的巨形柱式连接 , 形成三段式的中段。东立面
的巨柱后为外廊 ( 现已用大玻璃窗封住 ) , 其他 立面用 不同 的开 窗形式 达到 了中段 构图 上
较虚的效果。第四层为三段式的上段 , 中段的巨柱的头部做有一个较为宽大、深远的平台
做压顶收口 , 高度同于四层的栏杆顶 , 并同窗台线作成等高的一体 , 从下面向上看去 , 立面
凹凸不同 , 错落有致 , 变化十分丰富。四层除东立 面为 大圆 拱形窗 外 , 其他 立面均 为在 大
圆拱形下套的帕拉第奥窗。三段式的上段收脚为屋面的大平板出挑檐口。大平板之上用
混凝土浇注了卷形花饰图案。平板外边现做了褐色漆面 , 内为白色涂料 , 效果不差。

二   建筑平面布局

该建筑平面布局十分工整对称。
首层从东立面中跨进入三跑的楼梯厅。梯厅五层通高 , 在屋面层做有侧向的通气窗 ,
但采光十分微弱 , 只能依靠人工照明。首层梯厅的南北两侧及后侧现均为开敞的大空间。
根据推测 , 因为建筑结构是框架体系 , 许多原 有的内 隔墙 被拆除 , 并新建 内隔 墙。但从 天
花下暴露的梁底有无线脚的情况来推测 , 可以得知新旧墙体的变更情况。
一楼南侧墙外加建了厕所 , 所用的水电设备十分落后 , 效果甚差 , 相对于原有建筑 , 造
型上实属画蛇添足 , 应该予以拆除。二、三、四 层的 平面布 局十 分相 似 , 内部变 更较 少 , 可
以较为清楚地展示原有建筑的设计意图 ( 图 3 ) 。
沿中心梯厅有三个方向 布 置的 走廊 连接 各个 房 间。楼梯 正对 的 东 向直 接 为办 公 用
房 , 相邻的房间之间有推拉的木门连接 , 带有 壁炉。出 房间 为 3 .6 米进 深东 向的外 廊 , 可
供办公人员休息 , 十分舒适 , 同时有遮挡了夏季炎热的太阳光线直接照射进来。梯厅的南
北两侧均有过厅 , 通向其他的房间。
南北两侧的房间应该为较高级别的办公 人员的 用房 , 带 卫生 间和壁 炉。尤其 是四 个
角的房间 , 景观甚好 , 二、四层许多房间带有 小阳台 , 可 以眺 望景观 , 三 层则 从立面 的角 度
出发考虑三段式巨柱的构图需要 , 没有出挑的阳台 , 仅做了低窗台的窗户。

三   结构体系和装饰

1. 结构体系

    该建筑为早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 系。结 构构件 的梁、板、柱 都十 分清楚 可见 ,


・ 34 1 ・
并做了收口和线脚。
鉴于本建筑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 , 应该对结构的各个主要构件和悬挑构件进行检测 ,
以确定其构件内部的安全状况和相应的结构补强措施。

2. 内部构造

楼地面 : 该建筑的地面铺装在首层为 20 厘米 见方 的花 岗岩块 材 , 楼层 则是在 混凝 土


板上铺木地板。
本建筑最为重要的是内部诸多的壁炉式样。每层有 20 个壁炉 , 做法不一 , 式样丰富 ,
有文艺复兴式 , 有巴洛克式 , 品种繁多为一主要特点。
室内主要为木制装修 , 所有房间均装有挂镜线 , 但内部门窗损坏较多。经过后来者不
加爱护地使用 , 杂乱无序 , 目不忍睹。

3. 屋面防水

由于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 屋面为整体刚性防水 , 沿建筑物四个角落有往下的排水铸


铁雨落管直通而下。

4. 地下室

本建筑采用了半地下室的做法 , 这样就可 以通过 暴露 在室 外地平 以上 的半层 开窗 采


光和通风 , 这种做法在早期没有人工通风设备的时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但采光效果仍然
很差 , 而且地下室的排水问题没有处理好 , 地面 积水很 多 , 推测 是可能 原来 的排水 水平 管
已经淤积堵塞 , 应该重新处理。

四   保护建议

该建筑立面精细 , 气势宏伟 , 是沙面早期用混凝土新技术建造的古典主义作品。从建


筑和结构两个角度来说均有很大的价值。鉴于它同天主教堂共同形成沙面中段的重要街
景 , 应该成为沙面重点保护的建筑。
建议从结构安全的角度 , 全面检测所有的 结构 构件 , 确 定补强 措施 ; 拆 除所有 加建 的
房间和隔墙 , 包括南侧的厕所 , 拆除二、三、四层外廊上架设的窗户。
鉴于木饰构件已经超过年限 , 应该对现有构件进行测量后重新制作 ; 外墙表面清洗后
用环氧砂浆涂刷后形成防水膜后 , 再用高级 水性仿 石涂 料喷 涂 , 以 白色 或米 黄色为 适宜 ,
厚度控制在不遮挡原有线脚为宜。
室内外水电线路混乱 , 必须重新敷设。外墙上架设的线路必须暗设 , 内部线路可以考
虑选用局部封闭不用的壁炉烟道穿行。

( 作者单位 :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

・ 34 2 ・
参考 文 献

1. 吴焕加 .20 世纪西方建筑史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 2


2. 杨秉德主编 .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3 , 6
3. 杨嘉佑 .上海老房子的故事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9 , 10

・ 34 3 ・
・ 34 4 ・
方汇理银行北立面图

汇理银行二层平面图

・ 34 5 ・
广州沙面近代建筑自然通风技术分析

汤 国 华

    提要 : 本文在对沙面近代建筑的 全面建 筑测绘 和物理 环境测 试的基 础上 , 对照 岭南 传


统建筑技术 , 运用建筑物理科学理论 , 总结和分析了沙面近代建筑的自然通风技术。
    关键词 : 通风散热、热压、风压、外廊、天窗、天井

在有关文章中 , 对沙面近代建筑的研究一直来侧重于租界史和建筑风格方面 , 而对沙


面近代建筑的物理环境技术的研究几乎没有。对 沙面 近代 建筑进 行全 面的原 状测 绘 , 对
沙面近代建筑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测试并进行 时代修 正 , 是研 究沙面 近代 建筑物 理环 境
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运用建筑物理科学 理论对 测绘 和测试 的成 果进 行分析 研究 ,
发现和总结沙面近代建筑的物理环境技术 , 特别是建筑防热中的自然通风技术 , 是本文的
写作的目的。
沙面建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 但西方人在 这里居 住还 得考 虑如何 适应 广州地 区的 气
候。1—3 月 , 广州湿冷 ; 4—11 月 , 广州湿热 ; 12 月 , 广州干 冷。综合 看来 : 湿热时 间长 , 达
8 个月。潮湿气候时间更长 , 达 11 个月。 究其 原因 是 : 一、广 州地 区位 于北 回 归线 偏南 ,
靠近珠江三角洲 , 太阳辐射强度大 , 得热量多 ; 二、靠近 珠江 三角洲 , 经 常受 南海海 洋湿 暖
空气影响。湿热气候表现在 , 经常性炎热多雨 , 每当南北气流交锋时必出现一段静风闷热
日子。湿热气候给人体的热感觉是又热、又 难排汗 散热 , 因 为高湿 空气 的水 蒸汽压 力大 ,
人体蒸发散热困难 , 此时如果有风吹过 , 就可以对流散热。如果静风 , 人体余热难以散走 ,
人就感到闷热。为了解决湿热闷热问题 , 早期沙面建筑采用与广州气候相近地区 ( 如东南
亚或澳门西方殖民地式建筑 ) 的外廊式建筑 , 本文称之为“早期外廊式建筑”。
后来发现进深较大的外廊式建筑难以解决闷 热日 子的 散热问 题 , 又创 造了内 外廊 结
合、内廊开天窗的建筑形式———天窗式建筑 , 本文称之为“中期外廊加天窗式建筑”。
这两种建筑都是二层。随着建筑层数增至 三、四层 , 进 深增至 二三 十米 , 天窗 式建 筑
也不能更好解决闷热日子 的 散热 问题 , 在 这基 础上 又 创造 了内 天井 式建 筑 , 本 文称 之 为
“后期外廊加天井式建筑”。
从建筑科学技术分析 , 建筑通风散热的一般原理是 :
(1 ) 风压通风 , 建筑外环境存 在季 候风 , 迎风 面产 生正压 , 背 风面 产生 负压。 当迎 风
面和背风面的门窗同时打开。室内热空气就在 室外正 压风 的推动 下往 室外 负压区 流动 ,
形成风压通风。
(2 ) 热压通风 , 建筑外环境处于 静风 状态 , 室内 外存 在空 气温度 差 , 同时 产生 空气 压
力差 , 此时如果建筑物的进出风口有高差 , 室内 外空气 就在 空气压 力差 的作 用下流 动 , 形
・ 34 6 ・
成热压通风。

一   早期外廊式建筑的通风散热

1. 早期外廊 式建筑的风 压通风

    早期外廊式建筑进深小 , 一般南面有 外廊 , 北 面有外 廊或 阳台 , 个别 四面 有回廊。 外


廊侧墙开高大尺寸的门 , 极少开窗。窗就 是门 , 门就 是窗。 室内一 般分 前后两 间 , 前间 是
厅 , 后间是房 , 两间是用木趟门或木折叠门分隔 ( 图 1 ) 。
当南廊门、分隔门、北阳台门三道门都打开 , 在风压作用下 , 室内就形成穿堂风。这就
是早期外廊式建筑的风压通风。室内风压通风 的风 速决定 于室 外风速、进风口 朝向、进、
出风口相对位置 , 进、出风口面积大小 , 室内通风路径的长短和顺畅与否等因素。
早期外廊式建筑朝向正南 , 广州夏季盛吹南风和东南风。当吹正南风时 , 风向入射角
为零 , 进风口风速基本不损失 ; 当吹正东南风 时 , 风 向入 射角 等于 45 度 , 进 风口风 速损 失
50 % 。广州沙面夏季吹南至东南风 , 风向投射角在 0~ 45 度之间。其中南风几率多 , 所以
进风口风速损失少于 50 % 。沙面 夏季室 外平 均 风速 为 3 米/ 秒 , 则室 内进 风 口风 速至 少
1 .5 米/ 秒。这一风速 , 是夏季人体的舒适风速。
沙面近代建筑的外廊门或外墙窗都是双扇 , 往内开的是封闭的木板门或分格玻璃门 ,
往外开的是活动木百页门。当内开木板门打 开 , 为保证 室内 私密 性关上 外开 百页门。 通
过控制百页门背后简单的联动机构 , 就可调节百页片旋转角度 , 控制进风量和进光量。百
页门窗是外国建筑的构件 , 其优点很多 , 近代广州民居也“拿来”使用。

2. 早期外廊 式建筑的热 压通风

夏季 , 南风、东南风不是每天都吹 , 总有静风的日子。据气象部门统计 , 广州地区夏季


静风几率达 30 % 。就是说 , 夏季 6 个月 180 天中 , 静风 日达 54 天 , 而 且多 出 现在 最炎 热
的七八月。即使在有季风的日子 , 也不是 整天吹 个不 停 , 一天中 经常 出现 静风。因 此 , 房
间散热单靠风压通风不够。所以 , 热压通风必不可少。在沙面这个优良的建筑生态环境 ,
热压通风有两种。一种是大环境中沙面岛的陆地 与珠 江水 面之间 小气 候的热 压通 风 , 这
种风叫“水陆风”。另一种是建筑物与外环境之间微气候的热压通风 , 这种风叫“ 微气流”。
水陆风的产生是 : 在炎热的夏季 , 陆地气温和湿度因受太阳辐射的作用及本身构成元
素热特性的影响 , 日变化较大 ; 而江水构成单一 , 热容量大 , 吸热后温升小 , 热稳定性强 , 其
温湿度日变化较小。沙面岛面临的珠江段———白鹅潭水深面宽 , 江水蒸发耗热 , 江水表面
的空气温度总比沙面岛空气温度低 , 空气湿 度总比 沙面 岛空 气湿度 高 , 于是 , 江面 较低 温
度、较高湿度的空气就源源不断地向岸上迁移 , 这就形成“水陆风”。沙面岛的水陆风比广
州珠江边其他地方都旺盛 , 而且沙面建筑群 呈方格 网布 置 , 五条横 街直 通江 边 , 水 陆风 上
岸后一部分由五条横街分流 , 再导向沿街建 筑内。另 一部 分被 沙面大 面积 茂密的 立体 绿
化容纳 , 过滤 , 再与南向建筑交换空气 , 带走 室内热 量 , 这就 是中国 风水 说的“藏 风聚气”。
水陆风大大改善沙面岛的小气候 , 给沙面近代建筑创造了一个夏季清凉的室外环境。
・ 34 7 ・
热压通风微气流的产生是 : 在炎热的夏季 , 建筑物内外环境存在空气温度差。或者是
室外气温高于室内气温 , 或者是室内气 温高于 室外 气温。气 温差 存在就 产生 热压。当 建
筑物的室内外进出通风口 存 在高 度差 时 , 在热 压驱 动 下 , 室内 空气 会在 进 出风 口之 间 流
动 , 形成微气流 , 徐徐带走室内热量。通常 , 微气流平均速度不大于 1 米/ 秒。微气流的方
向要视室内外空气温度场分布而定。
一般来说 , 当室内空气温度较室外空气温 度高 时 , 微气 流会从 下方 风口进 入室 内 , 而
从上方风口排出室外 ; 当室内空气温度较室外空气温度低时 , 微气流会从上方风口进入室
内 , 而从下方风口排出室外。实验证明 : 当房间开口高大 , 即使只有一个开口 , 微气流也会
分别从开口的上下部分进出 ; 开口越高大 , 微气流的室内流场分布越深。岭南传统厅堂的
左、右、后三立面封闭 , 南向立面全开 , 被称之为“敞厅”。其室内通风就是利用上述热压通
风原理。热压通风的最大优点是不受建筑朝 向限制。 无论 建筑是 那个 朝向 , 只要 符合 热
压通风的条件 , 热压通风都可以发生。
早期沙面外廊式建筑每个开间面向外廊都有门 , 因室内净高接近 4 米 , 门宽 1 .0 米以
上 , 门净高 2 .5 米以上 , 门顶上还有采光窗。高大的门洞的上下部分就是热压通风的进出
风口。值得注意的是 : 在现代岭南建筑中门顶的采光窗 “
( 亮子”) , 往往兼作热压通风的通
风口 , 被称之为“ 气窗”。
外廊 , 建筑上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 而在物理功能上 , 除了遮阳、遮雨、挡台风、防眩光
外 , 在热压通风方面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在夏天房屋在开门窗洞情况下 , 室内外空
气流通 , 室内外空气温度差不大 , 如果进出风 口高度 差也 不大 , 则 热压通 风不 会明显。 建
筑加入外廊后 , 外廊空间既因有上盖遮挡而受太阳辐射少 , 又因对外开敞而散热快。因此
外廊空间空气温度都比室内外低 , 这样一 来 , 在室外、外 廊、室内三 者的 热压 作用下 , 外 廊
对室外空间起引风作用 , 对室内空间起抽风 作用。这 就是 外廊 对室内 外热 压通风 的促 进
作用。岭南厅堂前的“轩”、民居入口的“ 门斗”都有此作用。
早期沙面近代建筑由于建 筑 用地 的规 划限 制 , 前 后建 筑间 距 足够 大 , 可 以 围合 小 花
园 , 而左右间距却较小 , 最大 6 米 , 最小 3 米。考虑 到采 光需 要 , 建 筑物 前后 设外廊 , 左 右
一般不设外廊 , 个别在顶层设一段转角外廊。四面都设外廊从而构成回廊的建筑甚少 , 原
守桥法军驻地就是一例。

二   中期外廊加天窗式建筑的通风散热

1. 中期 外廊加天 窗式建筑的 风压通风

    早期外廊式建筑虽然有外廊 , 对通风散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 但风压通风只在进深小


的建筑才特别见效。当进深大 , 房间间隔多 , 风压风难以穿堂 , 风压通风就难以实现。
于是进深大的中期沙面近代建筑就作了改进 : 保留外廊 , 增加内廊 , 内廊顶部设天窗 ,
也有在楼梯间顶部设天窗。这就是外廊加天窗式建筑 , 如赫德爵士住宅 ( 图 2) 。
岭南清末民初建筑的特点是大进深建筑中间开天窗。其产生时间比沙面中期近代建
筑早 , 可以说中期沙面外廊加天窗式建筑是“ 中为洋用”的例子。岭南建筑的天窗多为“ 开
・ 34 8 ・
合式”。有水平整体式推拉开合 , 有垂直分散式平推开合。
水平开合天窗木隔栅镶嵌岭南建筑常用的轻质扩散透光蚝壳片。垂直开合天窗是一
排并列竖窗 , 透光材料是扩散透光玻璃。两 者的 开合是 通过 木滑 轮拉麻 绳控 制。开合 式
天窗有两个缺点 , 一是要有人控制 , 当风雨来 的时候 , 如 没人 关窗 , 室内 肯定 被淋湿 ; 二 是
绳子滑轮装置常出毛病 , 一出毛病就关不了 , 人就得冒雨上屋顶关窗。
沙面建筑的天窗采用固定式天窗 , 避免 这两 个缺点。 固定 式天窗 是在 内廊天 花适 当
位置开四角形或八角形洞口。洞口上立框架 , 框架上盖双坡顶或八棱锥屋顶 , 屋顶材料使
用轻质镀锌铁皮 , 框架四个或八个立面采用 固定百 页窗 , 百 页窗材 料用 扩散 透光玻 璃 , 使
天窗既透气又透光 , 不需人工控制 , 只需定期清洁玻璃。
当夏季盛吹南风时 , 一部分风压风经外 廊门进 入室 内从内 廊门 出 , 经内 廊从天 窗出 ;
另一部分风压风吹过屋顶 , 从天窗南面的百页进入从北面的百页出来 , 造成天窗百页下部
的负压区 , 加快室内风压风向天窗百页口排 走。这就 是在 室外 风压风 的作 用下天 窗产 生
的抽风作用。

2. 中期外廊 加天窗式建 筑的热压 通风

早期外廊式建筑虽然有外廊加促室内外 的热压 通风 , 但 是这 种通风 范围 有限。中 期


外廊加天窗式建筑使热 压通 风大 为改 观。在 风压 通 风中 , 天 窗是 室 内风 压风 的 出 风口。
而在热压通风中 , 天窗有时是室内微气流的排出口 , 有时也是室外空气的进入口。由于天
窗开口大大高于外廊门口 , 为热压通风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种建筑热压通风过程是 :
(1 ) 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 外空 气温度 时 , 首层 室内热 空气 经门 顶气窗 出外 廊或 内
廊 , 出外廊的热空气与室外较凉空气的热交换与上述外廊式建筑热压通风过程相同。
出内廊的热空气汇合成微气流。一部分流出 与内 廊连 通的外 廊 , 另一 部分沿 宽阔 的
楼梯间上升到二层 , 再经二层内廊上升到天窗排到室外 ; 二层室内热空气大部分与首层一
样出外廊和内廊 , 出内廊的微气流直接经天 窗排到 室外 , 小 部分室 内热 空气 上升 , 透过 天
花周边预留的透气花格 , 进入闷顶 , 然后一部分从分散预留在外墙顶与室外相通的透气口
排出 , 一部分从屋顶瓦隙或老虎窗排出室 外。因此 , 外 廊门 是热压 通风 的进风 口 , 天窗 是
热压通风的出风口。
(2 ) 当室外空气 ( 指靠近建筑 外立 面附近 的空 气 ) 温度 高于室 内空 气温 度时 , 室外 热
空气上升 , 室内微气流出门 , 天窗反过来是热压通风的进风口 , 此时 , 天窗可以把流经天窗
上方的新鲜空气吸进室内 , 外廊门是热压通风的出风口。
总之 , 室内微气流就在外廊和天窗这两口之间流动 , 流动中带走室内热量。

三   后期外廊加天井式建筑的通风散热

中期外廊加天窗式建筑 , 虽然大大改善大进深室内热压通风状况 , 但是改善的主要是


二层 ( 顶层 ) 。天窗除了改善二层通风外 , 还大大改善二层内部采光 , 但首层受益不大。而
在岭南传统民居中 , 二层顶部开天窗后 , 二层楼 板正对 天窗 位置开 井口 , 井 口或加 垂直 护
・ 34 9 ・
栏 , 或加水平格栅。格栅有木造也有铁造 , 上面可以行走。这种井口被称之为“光井”。它
不但透光给首层 , 也是首层的通风口。
沙面外国建筑没有采用岭南传统民居的“光井”, 可能因为两者居住文化的差异 , 我们
是外封闭内开敞 , 上下二层生活上有联系 ; 而他 们是外 开敞 内封闭 , 上 下二 层生活 上不 必
联系。不过 , 这种天窗-光井结构若用在三层以上建筑 , 对首层的通风是 有利 , 但对采光 改
善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沙面后期外国建筑较多在中部开天井。
从时间上分析 , 岭南建筑的天井设置大大早于沙面外国建筑。但是 , 岭南传统建筑中
围合天井的多是一层建筑 , 个别有二层建筑。 而沙面 外国 建筑 中围合 天井 的是三 至四 层
建筑。近代广州民居中 , 也有大量三四层建 筑中 开天井。 大概 是沙面 外国 建筑的 天井 设
置是从岭南传统建筑学来 , 而近代广州民居的天井设置是从沙面外国建筑学去。
沙面后期外廊加天井式建筑的天 井形 态是 : 天井 开口 面积 不少于 9 平 方米 , 一般 不
延伸到首层 , 首层正对天井口的顶部设玻璃 光棚 , 二层 以上 围绕天 井砌 墙开 窗 , 屋 面天 井
口设护栏 , 一般不设遮雨棚 , 既让微气流直上直下 , 又不会影响采光 , 屋面部分排水沿敷设
在天井阴角 的 铸 铁 水 管 落 下 , 但 不 直 落 首 层 而 从 二 层 转 向 排 走。 如 原 日 本 正 金 洋 行
(图 3)。

1. 后期外廊 加天井式建 筑的风压 通风

后期外廊加天井式建筑 的 风压 通风 的基 本原 理 与中 期外 廊加 天 窗 式建 筑 相同。 夏
季 , 当室外吹南风、东南风时 , 处于迎风面的外廊门口是正压区 , 处于背风面的屋顶天井口
是负压区 , 在正负压的压力差作用下 , 室内空气 沿外廊 门口 穿过室 内流 向天 井开的 窗口 ,
再上升出天井口。
天井式风压通风的优点是各层都可以利用天井口作出风口。这种天井除通风比天窗
有利外 , 自然 采 光 也 比 天 窗有 利 , 但 不 能 避 雨。 天 井 开 口 面 积 也 需 随 建 筑 层 数 增 加 而
加大。
如原英国汇丰银行 , 二层至五层利用天井通风采光 , 天井面积达 115 平方米。这么大
的天井 , 中间还架了二条交通天桥。
也有在天井中设钢制走火梯 , 如原英国葛里孚洋行。

2. 后期外廊 加天井式建 筑的热压 通风

后期外廊加天井式建筑的热压通风的基本原理与中期外廊加天窗式建筑相同。由于
后期外廊加天井式建筑体量较大 , 室外周期性的热作用对室内热环境影响较小 , 使室内热
稳定性较好。因此 , 在夏季的白天 , 除顶层外 , 室内空气温度一般不会比室外空气温度高 ,
此时 , 天井口是热压通风的进风口 , 外廊门是热压通风的出风口。
这种通风作用主要是换气通风 , 即把天井口正对的天空中的新鲜空气吸进室内 , 把室
内的不新鲜空气排出室外 , 而不是散热通 风。但到 了晚上 , 室外空 气冷 却较快 , 室 内空 气
由于热惰性而冷却较慢 , 形成室内空气温度 高于室 外空 气温 度 , 此 时 , 外廊 门是热 压通 风
的进风口 , 天井口是热压通风的出风口。

・ 35 0 ・
四   通风形式的综合作用

上面讨论的是在夏季 , 在不同时期建筑 中热 压通风 和风 压通 风的独 立作 用。实际 情


况是 , 在大多数情况下 , 这二种通风形式是综 合作用。 也就 是说 , 室外 吹风 和静风 是交 替
进行 , 而以吹风时间比静风时间多。另一方面 , 风 压值 比热 压值大 , 风 压风 速比热 压流 速
大。因此 , 综合作用的结果是 : 室外吹风时 , 主 要表 现为风 压通 风 , 风从 外廊门 进入 , 经 室
内或从背风面洞口或从天窗或从天井排出。当室外静风时 , 主要表现为热压通风。
对于早期外廊式建筑 , 风从外廊门的上部 进入 , 从 外廊 门的下 部出 来 ; 对于中 期外 廊
加天窗式建筑或后期外廊加天井式建筑 , 风从天 窗或 天井进 入 , 从外 廊门 排出。因 此 , 南
向的沙面近代建筑 , 风压通风的方向与热压通风的方向是相反的。
值得注意的是 : 对于后期大体量的沙面办公建筑的出现 , 是结构进步和新设备发明的
必然结果。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电梯的使用可使建 筑层 数增 加 , 大功率 的照 明灯具 和吊 顶
电风扇的发明可使进深加大。后期沙面近代建筑的散热已经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
结合。
在冬季 , 广州地区盛吹寒冷的北风 , 其风压和风速都比夏季主导风大。由于关门窗防
寒 , 加上沙面外国建筑都有壁炉烧炭取暖 , 室内空气温度无论白天和晚上都比室外空气温
度高得多。因此 , 室内通风主要是换气 , 属热压通风。

( 作者单位 : 华南建设学院建筑系 )

・ 35 1 ・
・ 35 2 ・
加天窗式建筑

加天井式建筑

・ 35 3 ・
历史街区保护的危机与应对
———以广州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

袁 奇峰   李 萍萍

    提要 : 沙面建筑群具有相当的文 化和文 物价值 , 但长 期以来 社会和 民间对 历史 街区 不


断蚕食和破坏的无组织性行为 , 远远大于有组织地规划与保护的力度。必须探讨积极有效的
保护措施 , 实现保护资金的良性循环 , 使保护工作走出困境 , 使历史街区得到有效保护。
    关键词 :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分级、环境整治、功能置换

在全国 12 个城市曾经有过的 30 个租界中 , 惟独广州沙面还拥有清晰的边界、完整的


格局 , 还有可能恢复原租界历史环境、对建筑 群体进 行整 体保护。 因此 , 虽 然广州 设立 租
界较上海晚 16 年 , 面积 只有 其 1/ 147 , 建 筑也 不如 外滩 壮 美 ; 但是“广 州沙 面建 筑 群”与
“上海外滩建筑群”却同时在 1996 年成为首批 被确定 为“ 全国 重点 文物保 护单 位”的西 方
古典式建筑群 ( 图 1 ) 。

一   沙面历史状况

沙面是 1861 年专为租界修建的人工岛 , 是广州市最早按照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建


设起来的社区。其规划手法是当时欧洲殖民者在 殖民 地城 市建设 中常 用的 , 特点 是用 地
分配上预留绿化、公园及球场等公共设施场地 , 使得开发建设之初即保证了居民长远生活
的福祉。在两维平面上划分用地 , 尽量采用小方格网道路以保证每块用地都有临街面 , 以
便于拍卖给分散的建房者 , 这与当时土地开发和以步 行为主的 交通模式 有关。 1682 年 按
Penn 规划建成的美国费城 ( Philadelph ia ) 和 1811 年的纽约 ( New Y ork ) 城市总图 , 都体现
了这种规划思想。
规划在人工岛的东西长轴上设立了一条 30 米宽配有中心绿带的主街———沙面大街 ,
使街心花园成为全区的绿化主轴 , 也给两侧 建筑 一个展 示自 身形 象的空 间。然后 结合 南
北向的五条街道 , 及将整个岛分割成大小不 等的 12 个 街坊 , 每 个街坊 又再 细分若 干建 设
地块。设施完全按西方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标准设置 , 出现了公园、运动场、教堂、水厂
和电厂等用地 ( 图 2 ) 。
建设地块细分的结果 , 使建筑体量不可能 相差 太大 ; 充 分利用 狭窄 的临街 面 , 形成 连
续的街道立面。建筑以 2~4 为主 , 但样式丰富多样 , 建筑形式从古典主义到殖民式都有 ,
而设计精美的重要建筑多位于街角 , 有两个展示面。因此 , 虽然沙面设计水平高的建筑不
・ 35 4 ・
多 , 但建筑环境的欧陆风情却颇有品位 ( 图 3~5 ) 。
公共绿地集约设置 , 重点经营滨江公园和沙面大街。滨水空间向居民开放 , 体现了土
地利用的公益观念和民 主 意识 , 面 向开 阔的 白鹅 潭 , 造 成“ 沙 面虽 小 , 天地 很大”的 气势。
成功的整体绿化设计 , 为亚 热带季 风气 候条件 下 , 广州 城市适 宜环 境 ( A menities ) 建设 提
供了一个值得研究和可资借鉴的范例。
作为西方文化在广州这个古老城市的一块飞 地 , 沙面 的建 设是中 西文 化交流 在那 个
特殊时期的特殊方式。西方人按自己的理念和生活方式 , 塑造了一个完全由自己使、住的
社区。其建筑反映了西方 19 世纪末期折衷主义的文化艺术趣味。
沙面能够保护至今有四个原因 :
(1 ) 偏居广州旧城西南一隅 , 所处地理区位没有明显的改建压力 ;
(2 ) 边界清晰而且用地面积不大 , 仅 22 公顷 ;
(3 ) 历史性建筑质量较好 , 可以长期利用 ;
(4 )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 政府重视保护。
如今 , 原沙面租界的总体格局尚未被完全 破坏 , 大 部分 近代建 筑保 存下来 , 已 成为 人
们了解那个时期西方文明的一个窗口 , 有相当的文化和文物价值。

二   沙面保护现状

目前沙面的保护工作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 : 多年来由于过分 强调利用 而疏于保 护


投入 , 原租界建筑的不当使用和自然老化、危 化相当 严重。 以至 , 再不 拿出 积极有 效的 保
护措施 , 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 , 沙面建筑群的保护工作就会落空。

1. 人为破坏

沙面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声誉有极高的 商业价 值。现 存的五 十余 幢新建 筑中 , 六 成


以上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 后 建成 的。许多 驻 岛单 位 , 千方 百 计通 过“危 房改 造”, 拆 旧 建
新 , 增加使用面积 , 使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工作困难重重。这种建设性的破坏对沙面景观的
改变最为严重 , 也使建筑空间秩序发生转变 , 带来了尺度上的混乱。
白天鹅宾馆填江造地 3 万平方米 , 严 重改变 了小 岛用地 形态。 近 300 米长的 裙房 和
一条沿江直达二层宾馆大堂的专用高架车道 , 围住了沙面 , 使沙面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决定
性的改变。宾馆隔绝了沙面与珠江白鹅潭的景观联系。除沙面公园有近 150 米新填地的
岸线在高架桥之外 , 其余部分都被宾馆挡住 , 或被高架桥巨大的水泥柱框住。沙面滨水空
间向居民开放的特点和水天一色的风光不复存在 ( 图 6、7 ) 。
“沙面居民生活方式及意愿调查”698 份调查表就白天鹅 宾馆及 其引桥征 询了驻岛 居
民的意见 , 53 % 的居民认为宾馆建设破坏了沙面风貌。
另外 , 通过“ 沙面保护规划公众意见调查”417 份调查表 , 岛外的市民也有 44 % 的人认
为宾馆“遮挡了白天鹅潭风光”“
, 宾馆美 , 但引桥煞 风景”。但 在对 一般市 民“去沙 面干 什
么”的调查中 “
, 去白天鹅宾馆”成为仅次于“ 参观游 览”的第 二大目 标 , 这个 五星级 宾馆 的
确给沙面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活动和大量的商机。
・ 35 5 ・
1995 年 , 黄沙码头正式建成 , 又 填江 造地 7980 平 方米 , 沙面 珠江 岸线 滨 水空 间完 全
被占尽。在北部 , 1987 年 9 月建成的六二三路高架桥在沙 基涌北 岸通过。巨 大的混凝 土
桥墩插在河中 , 阻碍了水流 , 使沙基涌淤积加 快 , 严重影 响了 水质。高 约三 层楼的 高架 路
对沙面有封闭作用 , 且 破坏 了原 六二 三 路一 河两 岸的 宁静 , 在尺 度上 更 具破 坏 性。在 东
岸 , 人民桥引桥覆盖了东部河道 约 70 % 的水面。 在东 北角 更 是压 住了 沙面 岛用 地 , 几 乎
已经使沙面变成了半岛。
由于投资者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 , 许多新建筑体量巨大 , 与优秀近代建筑在肌理和
空间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分异 , 产生大量“ 城市碎片”。出于对沙面保护的重视 , 政府在改
建中多强调新建筑与优秀近代建筑的风貌协调。现在的问题是新建筑一味低劣地模仿优
秀近代建筑 , 造就了一大批“ 如假包换”的 假古 董。如此 , 不 但不能 有新 的发 展、出 现有 价
值的新建筑 , 还会冲淡 历史 地区 的总 体 价值 , 历 史文 化 保护 区毕 竟不 是 迪斯 尼 乐园。 另
外 , 优秀近代建筑的不当维修 , 也严重威胁着优秀近代建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 不当使用

优秀近代建筑的不当使用产生大量安全隐患 , 许多优秀近代建筑的使用功能被改变、
空间被随意分隔。房屋使用功能改变导致房屋负荷变化 , 随意分隔影响通风和保养 , 对建
筑的破坏十分严重。
为了解沙面居民的居住实态 , 我们通过“ 沙面 居民 生活方 式及 意愿意 问卷 调查”抽 样
调查了 698 户居民 , 结果发现 7 % 的住房 是危 险 的旧 房 , 29 % 是已 有损 坏的 旧房 , 其中 厨
厕齐全的住宅仅 50 % 。
大量洋行、办公建筑被改为住宅。在砖木 结构 的建筑 中分 隔厨 房、卫生间 , 或 在室 外
搭建 , 产生大量安全隐患。建筑密度极大 , 火 险隐患 极大。 一些居 民私 自凿墙 装空 调 , 或
偷搭阁楼 , 更有的私拉电线。调查发现有 24 % 的厨房在“ 住房内 分隔”, 其中 1949 年以 前
的优秀近代建筑占 76 % ; 有 13 % 的住房“利用 公共 走廊”设 置厨房 , 其 中优 秀近代 建筑 占
57 % , 安全隐患很大。
优秀近代建筑普遍被改造为住宅或企事业单 位办 公楼 , 通 常将过 去宽 敞的厅 堂分 隔
成若干小间 , 使原建筑室内装饰风格荡然无存。为增加使用面积 , 许多单位和住户更将原
建筑为防亚热带季风气候酷烈的太阳 , 而设的外廊、柱廊、阳台都用窗或墙封闭起来 , 有的
甚至在屋顶上搭天台屋 , 严重改变了建筑外观。沙面大街 50~52 号 , 原教会用房 , 因私拉
电线导致火灾 , 整座大楼被烧成一个空壳。另外 , 原粤海关俱乐部 ( 红楼 ) 、德国领事馆 ( 亚
细亚火油公司 ) 等都是沙面的建筑精品 , 由于被 作为住 宅使 用 , 现在室 内已 到了严 重损 坏
的程度。
如果不尽快改变现状优秀近代建筑的不当 使用 , 主 动调整 使用 功能 , 消 除安全 隐患 ,
历史建筑的人为损毁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优秀近代建筑是不可再生的 , 一旦失去 , 沙
面的价值也就丧失了。

3. 自然老化

沙面建筑大部分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建造的砖木、砖混及钢骨混凝土结构建筑物 ,


・ 35 6 ・
楼龄普遍超过 70 年 , 结构安全性很差。由于维 修不足 , 材 料严 重老 化 , 混凝土 风化 , 天 花
脱落、墙和楼板破损 , 房屋三角架被白蚁侵蚀、瓦 面破 损。设备 老化、管 网陈旧 漏水、化 粪
池容量不足、空调等高耗能设备使动力负荷严重超标。
在 698 户居民调查中 , 26 % 为 新房 , 74 % 为 旧房 ; 而 旧房 中 , 质量 尚可 的仅 51 .5 % ,
另有 39 % 已损坏 , 9 .5 % 已处于危险状态。解放前建的房子有五成以上已损 坏或处于 危
险状态 , 20 世纪 50 ~70 年代建的也有近三成已损坏。
白蚁侵蚀严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据 1997 年调查 , 仅沙面街房管科直管公房
172 幢 ( 面积 121 863 .91 平方 米 ) 中就 有 36 幢 严重 受蚀 , 达 20 .93 % ; 影响 面 积 58 163 .7
平方米 , 占总建筑面积 43 .63 % 。
近年来 , 每年危房发生率达到 5 % , 直 接威 胁人 身 和财 产安 全 , 维 修抢 修压 力大。 如
沙面南街 48 号 , 原太古轮船公司 , 内部铁拱 生锈穿 孔 , 楼面 木板荷 载不 支 , 经房管 部门 鉴
定已经属全危房。目前 , 沙面大街 2~ 8 号、沙面南 街 48 号、沙 面大街 3~ 5 号、沙 面北 街
43 号和 75~77 号都已鉴定为危房 , 有的正在被拆除……
优秀近代建筑的自然老化、危化严重威 胁着建 筑的 安全 , 需要 投入 足够 的保护 资金。
如果只是一味控制建设 , 而没 有 相当 的保 护资 金投 入 , 建 筑的 自然 损毁 是 不可 避免 的 趋
势。目前不少建筑都已被鉴定为危房 , 有的正在拆除。若保护措施不力 , 危房还有不断增
加的趋势。老房子都倒塌了、拆完了 , 还谈什么保护 ?

4. 保护不力

1982 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所指“文物 保护单 位”多为单体 建筑、功


能相对单一的建筑群以及公园等历史文化遗存 , 而无“ 保护区”概念 , 缺乏针对建筑群体保
护的办法。而文物部门往往沿用文物保护的办法 , 强调静态的控制 , 而缺乏积极的经济政
策策划。目前 , 面临重重危机 , 保护工作却又举步 维艰。“沙 面建 筑群”升 级为“全 国重 点
文物保护单位”后保护工作反而却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困境。
一方面 , 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需要一个持 续投 入的过 程 , 搬迁 不当 使用的 单位 , 重 新
安置居民 , 以及建筑的维修、修复和保养都需 要钱。但 是 , 目前 政府难 以保 证投入 足够 的
保护资金 ; 而由于种种原因使用单位又没有投入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 文物部门简单将保护单体建 筑的政 策、法规 应用在 有相 当规 模的保 护区 ,
一味采用静态控制建设的方法 , 不能保证有效的保护。只“ 保”不“ 护”, 不仅限制了街区的
发展 , 引起居民的反感 , 而且给保护的对立面———破坏性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沙面除作为文化遗存外 , 还是一个完 整的、生机 勃勃 的社区。 区内 有近六 千居 民、八
十余家单位和六千余个工作岗位。岛上所有的建 筑都 有机 构和居 民在 使用 , 要求 简化 其
功能 , 纯化环境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此复杂的保护对象 , 不可能简单地用保护单体文物建
筑的办法加以控制。
1993 年兴建德国领事馆拆迁 13 户 , 户均 代价 243 818 元 ; 1994 年 沙面 大街 53 号 国
际会所拆迁 14 户 , 户均代价 155 954 元。1996 年香港某公司提出在沙面经营几幢建筑的
构想 : 搬迁居民 , 加固、修复建筑 , 装修内 部 , 但 是测 算后 其费 用已 经 达到 14 944 元/ 平 方
米。沙面现有家庭户 1418 户 , 安置代价很高。 另外 , 维护、修缮、加固 历史 建筑的 费用 也
・ 35 7 ・
将十分惊人 , 而要维持一个不断投入的过程 , 如果没有合理产出 , 也是难以为继的。

三   沙面保护方略

1. 保护工作 指针

    在价值观层面 , 首先要确立“ 以人为本”的思想 , 保 护不 仅含对 物质 形态 的保持 , 而 且


蕴含保护对象可能传递的历史信息和对现实 生活的 价值。 在方法 论层 面 , 经济问 题是 实
现保护和再利用中最关键的环节。如何使保护资 金的 投入 和产出 形成 良性循 环 , 是策 划
保护工作的着力点。
在现阶段 , 历史文化地区的保护往往超 出地 方政府 的财 力。由于 长期 以来的 计划 经
济思维 , 政府习惯于将自己凌驾于各种行为 主体之 上 , 结果 只有从 上而 下的 推动 , 缺少 自
下而上的反馈 , 保护工作得不到应有的社会支持。
按照文物保护法 , 文物部门是文物保护工 作的 主管部 门 , 但同 时也 是组织 协调 者 , 只
有广大使用者成为保护事业的主体 , 历史文 化地 区的保 护才 会真 正成为 社会 的事业。 只
有民间和社会力量成为保护的主体 , 对保护的投入才不会干涸 , 保护才不会流于形式。
应制定积极的策略使保护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 将 保护 工作 融合进 城市 社会经 济发 展
政策和各项计划中去。如此大规模的保护工作也只能靠一种良性的、社会能 接受、
“ 投 入-
产出”正常的机制来保证。必须有严格的保护措施 , 采取更为积极、进攻的策略 , 探讨有效
的建筑保护方略 , 制定政策 , 加大投入 ,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政府应该制定政策 , 拟订奖励措施 , 建设配套的公共设施 , 充分利用沙面的区位优势 ,
结合文化资产的整体开发经营 , 发掘和善用优秀近代建筑的使用价值 , 力争在保护中获得
应有的效益 , 并将收入用回本地区的保护。

2. 明确保护 目标

沙面是广州市的近代历 史文 化保 护区 , 是全 国重 点文 物保 护 单位“ 广州 沙 面建 筑 群
( 清 ) ”所在地。其环境特征是水天一色、田园风光、欧陆风情 ; 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历史文化
博览区 , 国际性的涉外商务旅游区 , 适宜现代文明生活、人口密度较低的居住社区。
首先要保护建筑物和综合体的物质躯壳 , 没有这个躯壳 , 历史信息就失去了最基本的
载体。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不同保护等级 , 实 事求是 地制 订保 护措施。 只有严 格保 护
措施 , 才有可能扼制优秀 近代 建 筑被 不断 拆毁 的趋 势 , 避 免由 于维 修和 改 建造 成新 的 破
坏。另外 , 从策略层面讲 , 也只有 严格按 规划 控制 , 才有 可能 争取到 施展 调控 手段 的政 策
空间。
有的建筑具有特殊功能 ( 如教堂 ) ; 有的 建筑本 来就 是公共 性的 , 建 筑风 格又很 完整 ,
未来也可以作为公共建筑得到保护和再利用 , 可以展示本地区建筑艺术的水平 , 因此对内
外都要加以严格保护 ; 有的建筑外表看来虽 然具有 一定 价值 , 但使 用性 质公 共性不 强 , 其
价值可能体现在地区风貌 上 , 更 强调 环境 的意 义而 不 是个 体的 建筑 , 因 此 可以 只保 留 立
面 ; 而另外一些建筑外表在所在的区域内也 比较普 通 , 建筑 质量也 不好 , 应 该可以 加以 改
・ 35 8 ・
建。通过对建筑遗存的独特性或相对价值的判断 , 进行有效的分类研究 , 确立相应的保护
方向和方法 , 才有可能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实施。
对怎样保护沙面建筑 , 我们在社会调查中共推荐了四个方案 , 近五成市民认为应采用
“保留外形 , 更新内部结构”一项 , 有三成的市民 认为应“ 尽量维 护 , 不能 改变”, 同意“拆 除
重建 , 模仿旧样式”的 14 % , 而赞成“完全重 建”的 仅 5 % 。 大多 数人希 望维 持建筑 物外 形
的原有风格。
沙面现存的近代建筑 (1861—1949) 加上桥 梁尚 有 70 项。 而目前 还可 以评为 优秀 近
代建筑的有约 56 栋 , 从保护措施上可以分为三类 :
第一类 : 不得改变建筑原有的外部装饰、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修。
第二类 : 不得改变建筑原有的外部装饰、基本 平面 布局 和特别 有特 色的内 部装 修 ; 建
筑内部其他部分允许根据使用需要作适当的变动。
第三类 : 不得改变建筑主要立面原有的外 部装 饰 , 在原 有结构 安全 性差、有危 险的 情
况下 , 允许建筑内部根据使用需要作适当的变动 ( 图 8) 。

3. 争取保护 资金

由于保护资金的需求量很大 , 政府不可能 大包 大揽 , 因 此必须 设定 特殊政 策 , 吸引 民


间和社会保护资金投入 , 遏制优秀近代建筑的不断老化和危化。
除涉及公共利益的环境建设主要由政府投入外 , 要利用现有物业的价值广开财源 , 善
用本地区潜在的区位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和环境优势来吸引和注入社会保护资金 , 用于优
秀近代建筑的保护和维修。
对沙面这样的历史文化地区 , 一味强调控制 , 一点也不能动 , 事实上并不总是必要的 ,
现实中也行不通。如果 不 让 投 资者 得 到 一 定 的合 理 回 报 , 保护 工 作 就 不 能获 得 起 码 条
件———资金 , 保护就成了一句空话。把“ 发展”和“ 保护”从势不两立化为相互依存 , 已经日
益成为学术界和社会的共识。
由于沙面是按西方人的 生活 方式 建设 的 , 目 前又 有许 多国 家 的领 事 馆都 设 在 这里。
政府只要通过认真的政策 设 计 , 重新 恢复 传统 的涉 外 商务 功能 , 让 投资 者 看到 地区 的 前
景 , 并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环境改造 , 改善本地区 的市政 设施 与公共 环境 品质 , 就有 可能 吸
引大量的民间和社会资金投入本地区建筑保护。在联 邦德国 , 1986—1987 年 间政府每 年
使用 10 亿马克改善历史地区环境 , 并因此带动 了 8 倍 于此 的历史 建筑 保护 投资 , 其经 验
值得借鉴。

4. 积极改善 环境

为激活沙面传统的涉外商务功能 , 必须积极整治环境景观 , 彻底改进市政设施条件。


目前 , 沙面地区的功能和形态有很大改 变 , 外部空 间已 经不可 能完 全恢 复历史 原貌。
既要满足未来发展历史博览、商务旅游功能 对空间 的需 求 , 又要体 现历 史性 地区的 特色 ,
建议在景观设计中采用风格性修复的方法 , 重点 对外部 空间 的实 质构成 进行 组织。充 分
运用与建筑格调相协调的历史性风格 , 进行创造性的环境设计整合空间要素 , 使沙面形成
为一个完整的、具有欧陆风情的景观整体 ( 图 9) 。
・ 35 9 ・
(1 ) 限定“ 沙面原岛”范围
原岛指原 22 公顷用地。 整治 规划 进行 环 境设 计时 , 可 以 充分 运 用 外部 空 间设 计 手
段 , 用绿化勾勒出沙面原岛的轮廓 , 记录历史变迁 , 有助于后人了解沙面建设的历史形态。
(2 ) 恢复“ 水天一色”景观
为改善滨江空间景观 , 远景考虑拆除白天鹅宾馆专用高架车道 , 使车辆改由隧道通过
或从沙面西侧进入 , 此举能极大地提高沿江空间品质 , 部分恢复“水天一色”景观。
(3 ) 凸现“ 欧陆风情”特色
近代建筑充满欧陆风情 , 恢复传统风貌 应强 调其历 史特 色。环境 整治 应根据 当时 西
方文化的特色 , 采用与建筑风格相适应的景观 , 反映出历史面貌及所形成的场所意义和文
化内涵。
(4 ) 强调“ 历史文化”特征
重塑代表租界以前历史传说的黄萧养雕像 , 恢 复被拆 毁的 绿瓦 亭、方尖碑 , 更 设置 与
沙面及其有关的人物群像 , 如林则徐、孙中山、周恩来等 , 集中表现我们对沙面和广州的过
去、现在、将来的理解。给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以更多意义。
(5 ) 恢复传统的步行区特色
改进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联系 , 改善本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建设社会停车场 , 截流车辆
交通 , 恢复步行街区的传统特色。
(6 ) 整治沙基涌设置停车场
建设沿江排污渠 , 截流污水 , 恢复沙基涌 昔日的 旖旎 风光。提 高防 洪能力 , 将 沙基 涌
与珠江隔开 , 在原河道恢复景观性水面 , 保证不 减少 水面 面积。在 河底建 设大 型地 下 ( 水
下 ) 社会停车场 , 此举将可以彻底解决现代商务 办公的 停车 需要 , 并保 证恢 复传统 步行 街
区的特色 ( 图 10) 。

5. 推进功能 置换

同样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上海外 滩建筑 群通 过功 能置换 既解 决了保 护资 金


的来源 , 不但足以改善外滩地区的市政配套和基础设施水平 , 还可以支持上海城市重大工
程项目的开发 , 也使建 筑得 到更 加合 理 的使 用 , 为历 史 建筑 的保 护作 出 了贡 献。外 滩 建
筑群置换实际上还包含 了 土 地 使用 权 的 置 换 , 其 平 均 转 让 价格 达 到 每 平 方米 建 筑 面 积
4000 美元左右 , 隐含了区位带来的高额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根据我们所做社会调查 , 沙面的建筑多为公产。由原商务建筑改造而成的住宅 , 居住
条件并不理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住宅也已 经普遍 老化 , 难 以满 足现代 生活 要求。在 针
对住房设施的调查中。对“如 果在 外 面有 厨卫 齐备 的新 住 房 , 您愿 不愿 意 搬 出沙 面 ?”一
项 , 选择“ 不愿意”的有 38 % , 选择“看情况而定”的 43 % , 而选择“愿意”的 19 % , 说明 62 %
的居民对自身居住条件不满。建议市政府结合安居房建设 , 有计划、分阶段地实行功能置
换 , 将现状居民迁走 , 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 , 将会 得到大 部分 居民 的支持。 在问及 迁移 动
机时 , 对环境因素的考虑占 47 .20 % , 面积 46 .7 0 % , 然后才是位置、交通条件等。
在完成居民迁移后 , 政府就可以放手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环境改造 , 积极改善本地区的
市政设施与公共环境品质 , 重新恢复优秀近代建筑传统的涉外商务功能 , 让投资者看到地
・ 36 0 ・
区的前景 , 争取吸引民间和社会保护资金。
建议政府成立专门的半官方机构或公司对回 收的 优秀 近代建 筑进 行管理 , 可 以先 投
入资金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复后 , 再转让给 商务 机构使 用。也 可以在 政府 业务部 门指 导
下 , 通过严格的协议转让 给那 些 看重 本地 区优 势的 机 构使 用 , 要求 其投 入 必要 的保 护 资
金 , 严格按规定进行建筑维护和修复。
如能够成功引入合适的新功能 , 将会增强 地区 的活力 , 实现保 护资 金的良 性循 环 , 使
保护 工 作 走 出 困 境 , 使 优 秀 近 代 建 筑 焕 发 生 机 , 使 历 史 地 区 得 到 有 效 保 护、传 之 久 远
( 图 11) 。

* 项目组成员 : 李萍萍、袁奇峰、李少云、田莉、李泳。

( 作者单位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参考 文 献

1. 广州的洋行与租界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92


2 . 荔湾大事记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94
3 .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
4 . 城市规划志 .广州市志 ( 卷三) .广州出版社 , 1995
5 . 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粤海关报告汇集 (1860—1949) .暨南大学出版社 , 1996
6 . 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3
7 . 列强在中国的租界 .中国文史出版社 , 1992
8 . 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现代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6
9 . 袁奇峰 .广州市第十甫、下九路传统骑楼商业街步行化初探 .建筑学报 , 1998 : 3

・ 36 1 ・
・ 36 2 ・
・ 36 3 ・
公园与领事馆

国宝通银行

区与绿瓦亭

・ 36 4 ・
的白天鹅宾馆

沙面的高架桥

历史资源的合理再利用
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途径
———北京大栅栏历史街区整治与保护的思考

姜 中 光

    提要 : 大栅栏地区是北京市具有近代风貌的一个历史街 区 , 也 是北京历史 悠久、富 有特


色的市井商业、娱乐文化的代表。面对近年来该地区日渐衰落、历史遗存面临消失的现状 , 应
突破仅靠发展商业的单一模式 , 扩展思路 , 采取充分 发掘、利 用其丰厚 的历史 文化资 源 , 开 展
商业、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 , 实施渐进式 整治方略 , 激发其 活力 , 才能保 护该街 区
的历史风貌。
    关键词 : 商业地段、近代风貌、市井文化、整治与再利用

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深化 , 1990 年大栅栏 地区被 北京市政 府确定为 历


史文化街区。但是近年来 , 由于种种原因 , 这里却出现经营额下滑 , 商业吸引力逐渐减弱 ,
某些地段日渐萧条的现象。这已引起当地政府与专家学者的重视。由于本街区在北京城
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虽曾有改造、开发的方案 , 终因矛盾太大而难以实施。
如何保护大栅栏历史街区而又激发其活力 , 以满足现代生活功能要求 , 是值得认真思
考的问题。

一   大栅栏地区是北京一个历史久远而又
    具有近代建筑风貌的历史街区

    追溯历史 , 作为中国古老都城商业区的大栅栏地区也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时 , 这里是元大都南郊外 的一 处偏 僻 农村。 1403 年 明成 祖朱 棣取 得帝 位 后 , 迁
都北平 , 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 在元大都的基 础上营 建都 城 , 并改 称北京。 自 1407 年 起 , 历
・ 36 5 ・
・ 36 6 ・
・ 36 7 ・
・ 36 8 ・
・ 36 9 ・
经 13 年 , 到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完工。改建时把大都的 南城墙 向南移到 现在前 门东、西
大街的地方。后改丽正门为正阳门。明朝为了充实京城 , 曾迁直隶和苏州等十郡、浙江等
九省的富民来北京。为了恢复和繁荣经济 , 在 北京 城关厢 一带 盖房 招商。据《人海记》一
书记载“明永乐初 , 北京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 , 召民居住 , 召商居货 , 总谓之廊房。
”前
门外的廊房区包括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四条等几条胡同。
到明世宗嘉靖年间 , 南郊人口大增 , 这时北京 的外 城墙 也修筑 起来 , 这 里已是 商贾 集
中的商业区。由此 , 大栅 栏地 区是 突破 了封 建 社会 营建 都城 时“面 朝后 市”制 , 新形 成 的
“朝前市”。而廊房四条因清乾隆时在胡同的东、西口 修建 起高 大坚固 与众 不同的 木栅 栏
而闻名 , 故被叫成“ 大栅栏”。在《清乾隆北京城图》上也正式叫“ 大栅栏”了。自此 , 历经清
朝及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都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区。
为什么大栅栏地区又是北京一处具有近代风貌的街区呢 ? 这与它曾在近代遭受的两
次灾难有关。
1840 年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 发动 对华 侵略 战争 , 同时 还通 过传 教侵 犯 中国 主权。
西方传教士横行乡里 , 荼毒百姓。腐败的清政府的“ 抑民佑教”政策 , 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
抗斗争。1900 年春 , 迅 猛 发展 的 义和 团 运动 开 始进 入 京 师。义 和团 在“ 扶清 灭 洋”口 号
下 , 禁止使用洋货。当时位于大栅栏街内老德 记洋药 房是 戊戌 变法时 开业 的一家 专卖 洋
药的店铺 , 虽然已把“ 洋”药房改叫“ 大”药 房 , 但仍 在出售 洋药。为 此 , 义和 团大栅 栏坛 主
于 1900 年 5 月 20 日引火烧店。因正值大风 , 所以 不仅 整条街 着火 , 周 围几 条街也 被烧。
据《西巡大事本末记》载 “
: 是日 西南 风大 作 , 延烧 四 处 , 东尽 前门 大厅 , 西 尽 煤市 街、南 河
沿 , 又逾河而至月墙荷包巷 , 正阳门城楼亦被延及 , 是日共计被焚店铺不下四千余家。”
由于其城区位置之优越 , 灾后各商家即陆 续重建 恢复 营业 , 据《顺 天府 时报丛 谈》记 :
“乃自庚子后 , 不惟次第修复 , 且更愈增华丽 , 如大 观楼 ( 大 栅栏 ) , 第一 楼 ( 廊房 头条 ) 均 庚
子以后之建筑也。

1911 年辛亥革命后 , 国民临时政府 参议 院决 议袁 世凯 到 南京 就任 临时 大总 统 职 , 袁
为不去南方 , 阴谋策划出一次所 谓“ 北京 兵变”。 1912 年 12 月 29 日晚 , 哗 变 的士 兵到 处
抢劫 , 大栅栏地区又一次受难遇劫。
所以 , 大栅栏地区现存的建筑实是在 1900 年以后直至二三十年代陆续重建的。该街
区的建筑中除个别老字号的门面还保留着中国 传统建 筑形 式外 , 多数 采用 近代的 砖木 结
构方式 , 有的还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许 多商店、饭 店、戏院、旅 店、银号 的格局 采用 二
层围楼、中部天井上覆罩棚采光 , 临街立面形式 一部分 摹仿 圆明园 西洋 楼的 巴洛克 形式 ,
但也吸收一些中国传统装饰手法和纹样 ; 另有一些采用传统式牌坊式构图 , 但使用了洋式
线脚花饰。它们都典型地反映出 20 世纪初北 京近 代建筑“ 洋化”的倾向。 整个街 区表 现
出富有北京近代民俗特色的洋式风貌。

二   大栅栏商业区的传统地位和优势正日益减弱
    其街区风貌的保存面临危机

    作为北京市级原有三大商业中心之一———前 门商 业区 一部分 的大 栅栏地 区 , 其城 市


・ 37 0 ・
地位与商业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近些年来其 商业 的经 济效益 却在 下滑 , 历史 上曾 为
“北京都市极繁华之区域”, 现如今某些原有商业街道逐渐冷落、萧条。许多历史建筑多年
失修 , 日趋破旧 , 有的已不复存在。地区政府与商 业部 门曾 采取过 一些 挽救性 措施 , 但 成
效不大。原因何在 ? 主要受现代北京城市商业格局发展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以前 , 大栅栏作为北京长期以来形成的市级商业中心 , 吸引了大批本市居
民及外地游客前往购物。但改革开放后 , 北京 市商业 网点 随着 市场经 济的 发展也 飞速 发
展 , 改变了市级大型商业中心集中在旧城内王府井、西单、前门外三点的传统格局。《北京
市总体规划》提出 “
: 加强调整改造王府井、西单、前门外原有的三大市级商业中心 , 建设成
高水平、高档次、现代化的商业文化中心。按照 多中 心格局 建设 朝阳门 外、公主 坟、海淀、
木樨园、马甸等新的市级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如今 , 王府井、西单都已启动并初见成效 , 其
他新的市级商业文化中心也在形成中 , 而前门 外西侧 的大 栅栏 商业街 由于 前门大 街缺 乏
总体规划而停滞不前。
除了市级商业中心由三个增至八个外 , 按照《北京城 市总 体规划》要求 “
: 在旧 城内 的
鼓楼前、西四、新街口……以及在旧城外的北太 平庄、五 道口、甘家 口、三里 河、酒仙 桥、望
京等地点 , 通过调整用地 , 成街成片地建设 70 个左右 地区 级中 型商业 文化 服务中 心或 商
业街区”, 而居住区也要求“建设成为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 在建设住宅的同时 , 要求
“根据居民生活社区管理的需要 , 进行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由此可见 , 北京的零售商业
网点在布局上已打破了传统的格局 , 正在向 四郊扩 展 ; 经营 业态呈 现多 样化 的特点 ; 部 分
商业网点还在向多功能、综合型发展。
这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新的市场网络的形成 , 对大栅栏这一传统商业区来说 , 其“ 三分
天下”的旧的商业优势已不复存在。所以北京 市商业 网点 布局 的发展 与完 善削弱 了大 栅
栏商业区的传统地位与优势。大栅栏传统商 业街区 面临 着严峻 的危 机与 挑战。显 然 , 单
纯走商业复兴这条路子去保护、振兴这一近代街区是难以奏效的。

三   大栅栏近代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正如叶如棠同志在《历史街区保护 ( 国际 ) 研讨会》上讲话 中所 说“ 历史 街区的 保护 不


像文物保护单位那样不许改动 , 它允许保存 外貌改 善内 部适 应现代 生活 的需要 ……所 以
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保护与建设的矛盾 , 求得保护与建设两相顾全”。
历史街区是人类文化历 史积 淀下 来的 物 质化 表现。 其 街道 空 间、环 境质 量、视 觉 感
受、历史信息都要靠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 出来。为 人使用 的这 些物 质载体 , 都 有产 生、发
展、衰败的过程。又由于历史街区具有一定的 空间 范围 , 众 多的物 质要 素 , 是人们 生存 环
境的一部分 , 不可能像艺术品、古董那样被收藏保存。历史文化街区也不属于文物保护之
列 , 没有国家专项拨款去维修保护。它只能在正常的使用中不断地进行维护 , 从而得到保
护。因此 , 历史文化街区只有作为一种“ 可利用的再生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被利用才

① 叶如 棠 .在历史 街区 保护 ( 国际 ) 研讨会 上的讲 话 .建筑 学报 , 1996 , 9 , 4 页

・ 37 1 ・
能生存延续下去。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成功实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就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而言 , 其保护必须 充分重 视对 现有 街区整 体环 境质量 的改 善
与提高。应当整治、改善现有的交通不便 , 公用设施落后 , 视觉景观混乱等状况 , 为此可能
拆除某些不重要的建筑物 , 开 辟 一些 广场 空间 , 进 行 某些 土地 使用 或建 筑 物的 功能 性 置
换 , 增加绿化与休息面积等建设项目 , 将该保 的保住 , 该 建的 建设 , 提高 生活 环境质 量 , 使
该地区适合现代生活的需求。否则 , 不仅难以吸引游客 , 而且也无法调动居住在街区里的
居民参与保护现有历史遗存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利用与建设的前提是保存好该地区存在
的大量“历史信息”, 不仅使之在我们这一代 利用他 们产生 效益 为当 代人服 务 , 而且“到 我
们的后代仍能不断地解释 , 不断有新的认识 , 长久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栅栏地区整体文脉的保存 , 众多历史建 筑遗 存的保 护是 要有 投入的 , 仅 靠国 家、政
府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证明 , 只靠发展商业也力不从心。如果不尽快找到出路 , 在这种
情况下 , 很有可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出现 或被改 造得 面目 全非 , 或被 彻底 拆掉 , 去建 什
么“中国的华尔街”“
、 中国的曼哈顿”或某某“ 广场”之类 ( 最近面临厄运的天津估衣街就是
警号 ) 的危险。总之 , 必须拓宽思路 , 发掘街区自身历史文化资源 , 以本地区的文化特色来
吸引游人 , 把大栅栏地区改造成为集观光、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北京传统商业文化旅游区 ,
既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 , 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与保护街区风貌的共同目的。

四   合理地确定保护范围是搞好大栅栏
    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前提

    历史街区保护的首要问题就是保护范围 的划 定。这里 有两方 面的 问题 值得注 意 : 一


方面 , 不是范围越大越好 , 保护范围越大 , 投入的保护费用与力量 ( 包括监督管理 ) 也越多 ,
若实际做不到则如同没保 ; 另一方面 , 要把真正 值得保 护的 历史遗 存保 护好 , 不致 因疏 忽
遗漏、处理不当而使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湮没 丧失。所 以保 护范 围的划 定应 本着实 事求 是
的原则 , 值得保护的就划入 , 无物可保的宁可缩小保护范围也要加大力度把真实的历史遗
存保护好。划定历史地段保护范围的标准和依据“就 是要 看它 保存真 实历 史遗存 的多 少
和价值”。
大栅栏地区不仅是北京城区历史延续最长、遗存保存最多的传统市井商业区 , 而且是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留下的“痕迹”之一 , 记 录着金、元 之间 北京城 发展 的脉络。 除“ 商铺 花
埠咸集于斯”外 , 这一带还是各地客商、士子留居的各种会馆的所在地 , 特别是近代北京铁
路车站的修建使该地区成为京城对外交通门户 , 还出 现许 多客 店和既 安寓 行人又 可代 存
货物的客栈和货栈。大量金店、银号、银行集中在 大栅 栏周 围的胡 同里 , 成 为京城 金融 中
心地之一。这里是北京近代娱乐业、戏园、茶园、影院所在地 , 等等。这使以大栅栏为中心
的这一地区成为京城士人文化、平民文化的重要集中地。
由于这许多历史文化遗存涉及到大栅栏周围 的许 多胡 同街巷 , 从 保护 的角度 看就 不

① 叶如 棠 .在历史 街区 保护 ( 国际 ) 研讨会 上的讲 话 .建筑 学报 , 1996 , 9 , 4 页


② 曹连 群 .商业零 售业 态分类 规范 与商业 网点布 局规 划 .北京规 划建 设 , 1999 , 5 , 47 页

・ 37 2 ・
应局限于这条长 275 米的大栅栏街的自身 , 而 应考虑 与前 门地 区历史 演变 关系密 切的 街
巷。故研究范围为大栅栏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 , 即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 , 北自前门
西大街 , 南至珠市口西大街。但是这个范围约达 126 公顷的地区 , 不可能也无必要全部进
行保护 , 所以可采用分级保护的方式 , 即将整个地区划分为三级 : 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
和建设控制区。
(1 ) 重点保护区范围 : 由大栅栏街重点保护区与琉璃厂街重点保护区组成。
大栅栏重点保护区范围 : 北起 廊 房头 条 , 南至 大 齐家 胡 同 , 东 起珠 宝 市街 , 西至 煤 市
街 , 此重点保护区面积约 6 .78 公顷。
琉璃厂重点保护区范围 : 琉璃厂东街、西街的 街道 空间 及两侧 建筑 , 此 保护区 面积 约
1 .25 公顷。
(2 ) 一般保护区的范围 : 重点保护区邻近的街巷 , 包括 4 部分 :
大栅栏街重点保护区北面一般保护区 , 面积约 3 .6 公顷 ;
大栅栏重点保护区以南一般保护区的面积约 6 .78 公顷 ;
斜街肌理一般保护区由杨梅竹斜街、樱桃斜街、李铁拐斜街组成 , 面积约 18 .86 公顷 ;
东琉璃厂街周围一般保护区面积约为 8 .2 公顷。
(3 ) 建设控制区 : 是指上述两类 保护 区外 围 , 虽 不一 定有 重大历 史意 义 , 但其 与保 护
区的历史背景和演变相关连 , 本区内新建部分的建筑高度、密度、体量对保护区的视廊、景
观有较大影响。
在建设控制区以外的地方还散布着一些重要 的历 史遗 存 , 则应就 其价 值之不 同而 分
类处理。

五   大栅栏地区道路格局的保护是保护北京
    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内容

    大栅栏地区是历史形成的传统街区 , 路网 的密度 与路 面宽 度是由 步行 和非机 动车 的


通行来确定的 , 加以私搭乱占使道路通行能 力更 趋恶化。 而街 区外部 城市 干道网 间距 过
大 , 东面的前门大街与西面的南新华街之 间约 1200 米 , 南 面的 珠市口 西大 街至北 面的 前
门西大街之间约 1000 米 , 中间缺乏城市次干 道和支 路 , 城市 公交 站点很 少。街区 内没 有
公共交通工具进入 , 通达性很差 , 影响了该地 段商业 效益。 因此 , 改善 交通 状况是 亟待 解
决的问题。
大栅栏地区位于北京城市中心的敏感地 带 , 古都中 轴线 西侧。保 护好 该地区 的历 史
特性对古都风貌的保存有重要影响。从城市整体来说 , 道路系统、布局走向形成了城市的
骨架 , 决定着城市的总体形象。北京历史上形成了全城棋盘式方格网道路网骨架和街巷、
胡同格局 , 但就本地区来说却存在着几条 与总体道 路格 局不同 的“斜街”。 这些“斜 街”正
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物质见证。
金贞元元年 ( 1153 年 ) , 金 在 辽 南 京 基 础 上 扩 建 为 中 都 ( 即 现 北 京 城 西 南 广 安 门 一
带 ) 。蒙古灭金 , 中都受到很大的破坏。元世祖 ( 忽必 烈 ) 废 弃金中 都 , 在中 都旧城 东北 金
朝离宫太液池琼华岛水系为中心兴建新都 , 即元 大都。元 大都 建成 以后 , 旧中 都称 为“ 南
・ 37 3 ・
城”, 新旧城之间的居民相互往来 , 而且旧城一带仍存在一些著名景点 , 成为大都城内居民
访古、观景的郊游区。
为走近路 , 人们出正阳门后 , 向西南虎坊桥方 向的郊 区走 出了一 些“斜 路”, 以 后沿 这
些斜路建造店铺民宅逐渐形成了繁华的斜街。由此形成了现今这里的煤市街以西的大栅
栏西街、铁树斜街、樱桃斜街、杨 梅竹 斜 街、棕树 斜街 和 与延 寿寺 街 之间 的 取灯、炭儿、笤
帚、南火扇等几条斜向胡同。由于这些斜街是联系两座都城的重要通道 , 又是都城繁华地
段 , 所以自明代这些地段就被称为“ 龙脉”。明朝万历四十 二年 ( 1614 年 ) 在斜 街西部五 道
庙处曾立“交龙碑”, 称此处的斜街为“ 龙脉交 通车马 辐辏之 地”。所以 保护 好这些“ 斜街”
的走向 , 可以说保护了北京历经金、元、明城 市发展 脉络 的“ 痕迹”。正 如吴 良镛先 生所 指
出“
: 而在现代城市建设中 , 注意保护这类‘ 痕迹’, 正是今天国际城市规划理论着意强调的
一项原则。

所以 , 在大栅栏地区道路系统的整治中不 宜采 用东西、南北向 的方 格形路 网 , 或急 于
开辟新路 , 或大刀阔斧地去展宽道路 , 这种做法虽 符合“现 代化”交 通要 求 , 有利于 交通 之
通畅 , 对大栅栏这种历史街区来说 , 则是具有 破坏 性的。这 不仅涉 及到 经济 投入的 问题 ,
更重要的是会改变该地区历史形成的城市街道肌理 , 破坏城市环境的整体格局 , 使历史上
经几百年形成的“龙脉”在我们手中消失。
目前 , 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 主要问题是 :
(1 ) 道路两侧私搭乱建挤占了路面 ;
(2 ) 流动商贩乱摆摊位 , 造成交通不畅 ;
(3 ) 缺乏停车场地 , 乱停车占据路面 ;
(4 ) 缺乏科学有效管理 , 没能充分合理地发挥路网效率。
针对地区内道路分级不明、功能不清、断面过窄 , 但路网密度较大的状况 , 在保护城市
历史文脉的前提下 , 遵循以下整治原则 , 近期可改善该地区的交通状况 :
(1 ) 合理组织流线 , 通过单行线与环行线相结合 , 有利于车辆分行 ;
(2 ) 拓宽部分路段 , 增加与本地区四周城市干道的进出口 , 便于游客车辆进入 ;
(3 ) 拆除一切违章占路的障碍物 , 增强现有路面通行能力 ;
(4 ) 在本地区内采取多种小型交通工具 , 便于游客使用 ;
(5 ) 设置多种形式的停车方式 , 便于车辆停存 ;
(6 ) 加大管理疏导力度 , 减少人为交通混乱。

六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 通过对历史遗存正确地再利用 ,
    达到保护历史街区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安定、发展 , 不论从我国还是国外 , 人们已不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 , 对人类


不同文化、历史、风俗、民情的求知欲日益增 强 , 寻 异探 奇成 为一种 嗜好 , 而“怀 旧”亦成 为

① 王世 仁主编 .宣 南鸿 雪图志 .中 国建 筑工业 出版 社 , 1997

・ 37 4 ・
人类共同的心理情结。因此人们除了观赏现代 化建筑 外 ( 而这 些正 在日 益“ 趋同”) , 历 史
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越来越成为旅游观光的“热点”。而大栅栏地区正拥有
这样一些“文化资源”值得保护与开发利用。明清 时期 形成 的“ 北京 文化”, 除有以 皇城 为
中心的各种宫殿、坛庙等官方典章建筑外 , 外城一带则形成了士文化与市井文化区。特别
到近代 , 这里集儒雅、通俗、繁华、简朴于一体 , 表现 出十足 的“京 味文化”的内 容。因此 应
通过整治再利用 , 把大栅栏地区建成以怀旧为特色的北京清末、民国时期风貌旅游区。这
里可开发再利用的文化资源很多 , 例如 :

1. 传统街巷 胡同

本地区有一批保存完整的传统商业服务业胡 同群 , 像 廊房 头条曾 聚集 二十几 家专 门


制作和销售宫灯、纱灯的灯笼铺 , 故过去被称为“灯 街”; 廊 房二 条先后 开设 了二十 多家 专
门经营珠宝、玉器的店铺 , 故有“玉器街”之美 称 ; 廊 房三 条虽 是死胡 同 , 但也 全是珠 宝、玉
器和银钱业店铺集中地 ; 大栅栏 ( 四条 ) 则是 多种 行业的 综合 性商 业街。珠 宝市街 则更 是
因珠宝业集中而得名。 其间 还有 北京 最窄 的 胡 同———只有 几 十公 分 宽的 钱 市胡 同。 此
外 , 齐家胡同、王皮胡同、蔡家胡同、施家胡同、掌扇 胡同、湿 井胡同、甘 井胡 同都保 存着 完
整的北京传统胡同空间形态。

2. 近代老字 号商业建筑

远的不必说 , 仅大栅栏街 内就 曾 有祥 义绸 布店、瑞蚨 祥 绸布 店、皮 货 店、一 品斋 靴 鞋


店、长和厚绒线店、步瀛斋鞋店、张一元茶叶 店、聚庆 斋饽饽 铺、精明 眼镜 行、东北魁 帽店、
天惠斋鼻烟铺、同仁堂药店等二十多家店铺 , 都是驰名京外的老字号。这些既有中国传统
形式又吸取外来形式要素的店面 , 形成一种 新旧混 合 , 土洋 结合的 风貌 , 成 为北京 近代 市
井文化的特色。此外 , 近代洋货冲击中国传统市场后 , 新建店堂也参照“洋楼”式样或模仿
西方商场 , 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了一批新的仿西洋店面 , 像 1906 年始建后经改建的
劝业场等等。

3. 会馆建筑

作为帝都和全国商业中心 , 除各 地各 行业 商 人在 京设 馆外 , 各 地 大 量士 子 来京 参 加
“会试”, 各地官员在京待命 , 更使会馆大量兴起 , 成为北京城市风貌的一部分 , 也成为京师
文化的一个内容。由于清时规定内城只住旗 人 , 因此会 馆几 乎都 在外城。 大栅栏 地区 正
是北京近代会馆建筑的集中地之一。在本范围内就有 27 处 , 如婺源会馆、宜昌会馆、潞安
会馆等 , 其中的山西潞安会馆由两进四合院组成 , 内有北京现存惟一一处无罩棚的会馆戏
台保存完整 , 具有一定特色。而浙江绍兴钱业会馆即正乙祠 , 现已被修整利用。

4. 钱庄银行 建筑

由于大栅栏地区商业发达 , 也就成为银、钱 互兑的 钱市 , 钱 庄、银号 的集中 地 , 专为 官


方铸银的炉行和民间小型炉行都集中在此。施家 胡同 一带 则集中 了一 批近代 银号 , 如 裕
兴中银号、同元祥 银 号、义 生 银 号、集 成 银 号 等 十几 家 银 号。位 于 西 河 沿 的盐 业 银 行 是
・ 37 5 ・
20 年代中国建筑师沈理源先生设 计的 西方 柱式 建筑 , 庄 重 典雅。 而 30 年 代 初杨 廷宝 先
生设计的交通银行 , 则是试图在外国近代建 筑基础 上 , 采用 中国装 饰母 题和 细部的 探索 ,
对后来我国建筑创作有很大影响。至今它们仍为银行使用。

5. 梨园旧迹

由于清初曾有京师内城“永行禁止开设 戏馆”的 禁令。 戏院多 设在 前门外 一带 , 这 里


可说是我国京戏形成发展的重要场所。清朝中后 期嘉 庆至 光绪年 间 , 大栅 栏一带 就建 有
庆乐戏园、庆和戏园、广德戏园、三庆戏园 , 门框 胡同有 同乐 轩戏园 , 粮 食店 街有中 和戏 园
等。我国几代京戏著名演员都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 同时一批梨园名家故居、梨园公会
也位于这一带。

6. 四合院集 中区

上述几条斜街以北的耀武胡同、火扇胡同、茶几胡同、笤帚胡同、炭儿胡同一带保存着
一批北京外城特有的、建筑形态特殊的四合院居住区。
此外 , 这里有近 20 处宗教寺庙的遗存 , 散布在街区内 , 有的是街道交口处的重要标志
性建筑 , 像观音寺、五道庙、伏魔寺等。
在近代“新式旅店”客栈集中地的西河沿、粮食 店、施家 胡同等 地 , 还可 看到仍 在使 用
的北京客栈、三义店、天福店等近代旅店。
而曾闻名京城内外的“八大胡同”的青楼、茶社 更是近 代政 客往 来、政治交 易、结党 营
私、男盗女娼之地 , 是清末民初官商交际的重 要场所。 像名 噪一时、影 响政 界的赛 金花 所
在的“怡香院”就位于陕西巷内。这些四合院式的或连排式小楼 , 有的临街立面 , 也都体现
出近代洋化的特点。这个曾延续了几百年的“ 红灯 区”的建 筑遗存 , 也 是旧 时代丑 恶面 的
物质见证 , 可以起到社会博物馆的作用。
作为历史性的商业集中地 , 这里还有与其相伴的行业“ 镖局”, 像在清末民初的会友镖
局、三义镖局、胜利镖局等。
总之 , 可以看出大栅栏历史街区有着丰厚的历史遗存 , 不论胡同、店铺、会馆、民宅、祠
庙、故居、遗物 , 还是它的工艺、小吃、民俗活动、历史传闻 , 都是十分丰富的资源 , 应把它们
发掘出来 , 以“ 原汁原味”的市井风貌吸引旅游者 , 进而使街区达到保护、复兴的目的。

七   明确保护目标 , 实施渐进式治理方略
    激发历史街区活力

    我国对历史街区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自 1986 年 历史 街区 保护的 概念 被正式 写入 国


务院文件后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历史街区保护不像单体文物建筑那样已
有《文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可遵循 , 相对来说 历史街 区保 护与 利用比 单体 文物建 筑更 复
杂 , 涉及面更宽 , 难度也更大些。特别对位于京师 腹地 的大 栅栏地 区 , 采取 审慎的 渐进 式
分期治理、改造较为适宜。
(1 ) 不能用“ 大刀阔斧”的开发 方式 , 只 能用“和 风细 雨”分 期整治 方式 去抢救 保护 一
・ 37 6 ・
批历史遗存。
大栅栏作为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商业、服务业等与居住混杂的综合性地区 , 是北京建筑
密度与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 区内用地紧 张 , 缺乏必 要的 市政设 施、绿化 , 房 屋破旧 等等。
但是 , 对待其改造问题必须慎重 , 不能用一般房地产开发商的观念去进 行大拆大 建 , 追 求
高容积率等高效益。
当前 , 首先应认真调查街区的历史发展 , 弄清 现历 史遗 存的现 状 , 特别 是对那 些看 似
破旧的历史遗存不能随意拆除 , 而应通过对历史资源进行意向性评价 , 确定其历史文化价
值 , 并区分出重点保护和一般整治的内容与 对象 , 分析 历史 街区的 风貌 特色 与定位 , 在 此
基础上确定分期整治的不同内容。把那些目前虽 不是 文物 建筑 , 但有 一定 价值的 历史 遗
存抢救保护下来。以免将来有条件定为文物建筑时留下无物可保的遗憾。大栅栏的整治
应确定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整治阶段。以珠 宝市街 北段、钱 市胡 同、二条、三条 及门 框
胡同作为近期整治的范围。
(2 ) 不能追求“ 旧貌换新颜”的现 代化 景观 , 而应 力求 保存 真实的 历史 信息与 街区 整
体特色风貌。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街区 , 大 栅栏的 保护 与再 利用不 同于 一般居 住区 的
旧城改造 , 也不能像二环路以外地区和新开 发区 那样去 追求 全新 的现代 化景 色。而应 表
现出近代乃至历史上的北京市井文化特色。1989 年通过修 正后的《保护具有 文化意义 地
区的宪章》( 简称《巴拉宪章》) 中提出这种保护“ 指管理一个地区以保持其文化意义的全部
过程。它包括维护 , 并根据情况可包括保存、修复、重建及改建 , 而且通常兼有其中一项以
上的内容”。
在大栅栏地区应对分级保护范围确定不同的保护控制要求 :
① 重点保护区
保护列入名单的街巷胡同空间 ; 保护原有街区的功能性质和活动 ; 文物保护单位及经
标注的历史建筑只能修复和复建 ; 旧建筑的 改建 , 高度 控制 在 9 米 以下 , 建 筑形式 要与 周
围历史建筑相协调 ; 对已改建和加建的不恰当建筑进行外立面改造。
② 建设控制区
保护列入名单的街巷胡同空间 ; 文物保护单位及标注的历史建筑只能修复和复建 ; 保
存尚好且具特色的四合院住宅只能修复和复建 ; 对非 历史 建筑 的旧建 筑改 建高度 控制 在
12 米以下 , 建筑形式与周围历史建筑相协调 , 但可比保护区内的要求与标准略宽松。
③ 周围建设影响区
保留有价值的街道胡同肌理 ; 保护历史建 筑 , 如必 要时 可以移 建至 以上两 区内 ; 建 筑
高度可控制在 18~ 20 米 ; 应从视廊、对景考虑新建筑的影响范围。
(3 ) 不能 走“ 改天换 地”之路去 开大道、建大 厦 , 而应走“借 题发挥”之 路 , 合理利用 历
史资源使街区再生、复兴活力。
大栅栏地区用地功能混杂、历史建筑破 旧、道路 不畅、市政 设施 落后、土 地利用 率低、
生活环境质量差等问题 应积 极整 治与 改 善。但这 种 改善 仍需 以保 护街 道 固有 风貌 为 前
提。而上述本街区的各种遗存多具有公共使用的功能 , 仍然可以符合现代生活需要 , 有的
经调整改造后仍可成为公共使用场所 , 通过适当的规划整治就可形成规模效益。
・ 37 7 ・
大栅栏街区周围散布大量历史遗迹、胡同、老字号店铺、祠庙、会馆、名人故居、梨园遗
址、民宅及民俗活动、传统工艺、风味小吃等 等都 是经济 资源。 整治方 案中 选择了 一批 重
点历史建筑 , 按现状质量及历史价值分级清理、保护。如分为全面保护、恢复原状、保留局
部、按要求重建、对实物不复存在者可采用设立 标志物 或雕 塑小品 等多 种方 式 , 以 保持 与
强化市井文化的人文历史特色。
在保护的前提下 , 可以利用历史遗存、名人遗址、民俗遗风“ 借题发挥”, 恢复某些历史
功能并与现代功能相结合会取得较好效果 , 如在“珠 宝市街”, 应清 除现 有杂 乱、无 特色 的
甚至充斥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店 , 可建成符合现代购物要求的名副其实的珠宝饰物特色街。
如可将“钱市胡同”内的少量居民外迁 , 可改建成反映近代银钱业历史的钱业、钱币展示交
易的博物馆和市场。还可在一些实物不复存在的 重要 地点 设主题 性标 志物 , 或为 改善 街
区环境拓宽的休闲空间或街道转折处设表现历史风情的雕塑、小品 , 以营造出北京宣南民
俗文化的特有氛围。
在此基础上 , 根据历史遗迹和文化内容 , 考虑 游人 的行 为心理 特点 , 规 划安排 大栅 栏
街区内的游览观光路线 , 将最具吸引力的东部大栅栏步行商业街和西部的琉璃厂文化街 ,
通过斜街将历史街巷联成一体 , 形成集游 览、观赏、购物、美 食、游乐与 休息 于一体 的核 心
区。沿线借历史遗存的不同内容安排不同的景区 : 老字号汇集的特色购物区、表现市井人
物的“勤行”雕塑展示广场、探古访“ 龙”的五道庙广场、展现传统庙会民俗文化的观音寺庙
会广场、收藏家寻宝搜奇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凭吊戏剧前辈的梨园旧居等等。
如此这样 , 在顺从城市肌理中将这些历史 建筑、文化 遗迹“ 镶嵌”在 街区 的不同 部位 ,
成为旅 游观 光的趣 味中 心 , 使人 们能在“ 新”的环 境中 看到 北京城 市发 展的脚 印 , 体验 到
“京味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 作者单位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参考 文 献

1 . 叶如棠 .在历史街区保护 ( 国际) 研讨会上的讲话 .建筑学报 , 1996 , 9


2 . 曹连群 .商业零售业态分类规范与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北京规划建设 , 1999 , 5
3 . 王世仁主编 .宣南鸿雪图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7
4 . 王永斌 .北京大栅栏 .北京燕山出版社 , 1991
5 . 曹子西主编 .北京通史 .中国书店 , 1994
6 . 范耀邦 .现代城市、文化古都 .建筑师 , 60 期
7 . 陈宗蕃编著 .燕都丛考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1
8 . 国际文化遗址管理参考资料 .1992 , 10
9 . 宣武区地名志编委会编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 .1993

・ 37 8 ・
北京琉璃厂文化商业街区改建与历史地段保护

张 复 合

    提要 : 作为历 史地段 , 北 京琉璃 厂有丰 富的文 化内涵。本文 在对其 历史沿 革、20 世 纪


80 年代状况回顾的基础 上 , 介绍 20 年 前参 与其 改建 工程 所 作的 规划 设 计方 案。通 过重 温
15 年专业人士对实际改建工程的评价 , 提出在历史地段改造与保护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 琉璃厂、文化商业街区、历史地段、保护

历史名城需要保护 , 而时代进程又 迫使城 市和 建筑 必须进 行改 造———这在今 天已 是


不争的事实。首都北京作为 世界 性 的历 史文 化名 城同 样 亟待 保护 和改 造 ; 但 是 , 如 何 保
护、如何改造 , 则是人们应当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于一个历史地段来说 , 随着城市的发展 , 对其改造 ( 拆除、改建、扩建等 ) 有时是不可
避免的 ; 这时 , 保护就应当在改造过程中进行。强 调保 护不 允许改 造 , 在实 际中往 往是 行
不通的 ; 但是 , 如果改造背离了保护的前提 , 其结果就不是改造 , 而是破坏了。
北京琉璃厂文化商业街 ( 以下简称“ 琉璃厂”) 在 1978 年提出改造任务 , 是首都首次实
践较大规模地改建一条旧街道。从 1980 年 10 月开始 , 经 过广 泛征 集规划、设 计方 案 , 最
后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实施。
改造之后 , 琉璃厂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 , 气 象非凡 ; 但 是 , 作为 一个 历史地 段来 说 , 形
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繁盛于明末清初的琉璃厂却不复存在了。虽然 1999 年 3 月北京首批
划定的 25 个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中还包括了琉璃厂 , 但这个“琉璃厂”实际上已经名不符
实了 !
琉璃厂改造工程完成后 , 北京土木建筑 学会建 筑理 论学术 委员 会曾 于 1985 年 12 月
27 日召开关于北京琉璃 厂 文化 街的 建筑 评论 会 , 与 会 者分 别 就 规划 设 计思 想、建 设 成
就、设计水平、设计手法、经济效益、建筑风格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至今 , 又是 15 年过去了 , 笔者作为当时改建 方案设计 参与者之 一 , 认为有必 要在 今
天人们对历史地段保护予以极大关注之际 , 认真回顾一下琉璃厂的历史 , 考察一下琉璃厂
1981 年的状况 , 重温一下琉璃厂改 造后专 业人 士的评 价 , 这 对于 我们 认识 历 史地 段的 改
造与保护问题 , 是有现实意义的。

① 参见 : 关 于北京 琉璃 厂文化 街的 建筑评 论 .建筑 学报 , 1986 : 4 .55~ 58 页


② 清华 大学自 1979 年 7 月至 1980 年 7 月 参与 琉璃厂 改造 工 程方 案 设计 。主 要参 加 人员 尚 有辜 传 诲、王炜 钰
教授 , 硕士 研究 生王亦 民、绍纲 ( 1979 年毕 业 ) 。

・ 37 9 ・
一   琉璃厂历史沿革

琉璃厂位于北京和平门外 , 得名于元、明时期 在这 里设 立的琉 璃窑 厂 , 形成于 清代 康


熙后期 , 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
辽代时 , 这里是城外郊区的一个小村落 , 叫“海王 村” 。元 代建大 都城 , 设窑四 座 , 这
里为琉璃窑。明代自永乐四年 ( 1406 年 ) 开 始营建 北京 城 , 设“五 大厂”, 海 王 村琉 璃窑 规
模扩大 , 成为琉璃厂 , 由内宫太 监总 管 。当 时琉 璃厂 占地 很 广 , 但直 到清 初 周围 还是 一
片郊野景色 , 人烟稀少 “
, 不识鸣驺地 , 林塘意外幽。晴沙初吐月 , 高树总浮秋。”
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年 ) , 琉璃厂奉旨交 窑户 自办 ; 三十 九年 ( 1700 年 ) “
, 外 城足 官
地 , 架屋许都人。所以 琉 璃厂 , 衡 宇如 鱼 鳞。” 琉 璃 厂 形成 居 民 区 , 有 了 一 般 的 小街 市。
康熙后期 , 每年正月初 一至 十七 的灯 市 , 从 东华 门外 灯市 口“散 置正 阳门 外 花儿 市、琉 璃
厂、猪市、菜市诸处 , 而琉璃厂尤盛。厂前陈设杂技 , 钲鼓聒耳 , 游人杂沓 , 市肆玩好书画时
果耍具无不毕集 , 自正月初四 五至 十六 七而 罢 , 名 曰逛 厂。” 这时 , 琉 璃厂 的 文化 商业 街
市形成了 , 并且有了逛厂甸的活动。
乾隆年间 , 琉璃厂“ 街长二里许 , 廛肆林立 , 南北皆同。所售之物 , 以古玩、字画、纸张、
书帖为正宗 , 乃文人鉴 赏之 所也。 惟至 正 月 , 自初 一日 起 , 列 市 半 月。儿 童玩 好 在 厂甸。
红货在火神庙” 。
乾隆二十三年 (1758 年 ) , 琉璃厂“ 门外 隙地 , 博 戏 聚焉。 每于 新正 元旦 至十 六 日 , 百
货云集 , 灯屏琉璃 , 万盏棚悬 , 玉轴牙签 , 千门联络 , 图书充栋 , 宝玩填街。更有秦楼楚馆遍
笙歌 , 宝马香车游士女。”
乾隆三十四年 (1769 年 ) , 琉 璃厂 文 化 商业 街 市上 已 有书 铺 31 家 , 以 及其 他 许 多 行
业“
: 桥居厂中间 , 北与窑相对。桥以东 , 街狭 , 多参以卖眼镜、烟筒、日用杂物者。桥以西 ,
街阔 , 书肆外 , 惟古董店及卖法帖、裱字画、雕 印章、包 写书禀、刻 版镌 碑耳。近 桥左 右 , 则
补牙、补唇、补眼及售房中之药者。遇廷试 , 进场之 具 , 如试 笔、卷纸、墨 壶、镇纸、弓 绷、叠
褥备列焉。

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年 ) , 开四库 馆 , 大集 天下 藏书 , 全 国 文人 聚集 北京 , 琉璃 厂形 成
了文人集游的场所。“每日清晨 , 诸臣入院 , 设大 厨 , 供茶 饭。午后 归寓 , 各 以所校 阅某 书
应考某典 , 详列书目 , 至琉璃 厂书 肆访 之。是 时 , 浙 江书 贾 , 奔 辏辇 下” 。这 大大 地促 进
了琉璃厂文化商业街市的发展 , 以致达到盛时。

① 汪启 淑 .琉璃厂 .琉 璃厂 小志 .29 页
② 张涵 锐 .琉璃厂 沿革 考 .琉璃厂 小志 .2 页
③ 龚鼎 孳 .琉璃厂 眺月 同伯紫 孝阿 .琉 璃厂小 志 .72 页
④ 汪文 柏 .庚辰秋 琉璃 厂监造 屋宇 册籍走 笔抒怀 .琉璃厂 小志 .73 页
⑤ 吴长 元 .宸垣识 略一 则 .琉璃厂 小志 .97 页
⑥ 富察 敦崇 .厂甸 .琉 璃厂 小志 .35 页
⑦ 潘荣 陛 .琉璃厂 店 .琉璃 厂小志 .30 页
⑧ 李文 藻 .琉璃厂 书肆 记 .琉璃厂 小志 .101 页
⑨ 翁方 纲 .复初斋 诗注 .琉 璃厂小 志 .32 页

・ 38 0 ・
乾隆时 , 琉璃厂“ 厂址则北 至 西河 沿 , 南至 臧 家桥 及孙 公园 , 东 至 延 寿寺 街 及桶 子 胡
同 , 西至南、北柳巷。

“厂制东三门 , 西一门 , 街长里许 , 中有 石桥。桥 西北 为公廨。 东北 楼门 上为瞻 云阁 ,
即窑厂之正门也。厂内官署、作房、神祠之外 , 地基 宏敞 , 树 木茂 密 , 浓荫 万态 , 烟水 一泓。
度石梁而西 , 有土阜高数十仞 , 可以登临眺远。

清代中叶以后 , 琉璃窑已不从事大量生产 , 清 末又就 窑址 改建优 级师 范学 堂 ( 现和 平
门中学 ) 、五城 学堂 ( 现师大 附中 ) 、电话 总局 ( 现电话 33 分 局 ) , 则 琉璃 窑就仅 存其 名 , 而
“琉璃厂”却作为文化商业街和厂甸市集的代称而闻名于世。
1929 年开置和平门 , 拆除了厂桥 , 增辟南新华街 , 使琉璃 厂文化 商业街分 成了琉璃 厂
东街和琉璃厂西街。东街以古玩业为主 , 西街以旧书业为主。

二   琉璃厂 1981 年状况

1981 年 , 笔者结合参与琉璃厂改建设计工作 , 曾对琉璃厂地区进行现状调查。


当时所存琉璃厂东起延寿寺街、桶子 胡同 , 西 至南、北柳 巷 , 全长 866 米。 其中 , 东 街
长 506 米 , 西街长 360 米。东街最宽处 9 米 , 最 窄处 5 米 , 一般 宽度 6 ~ 8 米 ; 西街 最宽 处
15 米 , 最窄处 8 米 , 一般宽度 10~13 米。
琉璃厂这条街作为一条古老的文化商业 街市 , 是在 漫长 岁月 中自然 形成 的。每家 店
铺为了招揽生意、吸引顾客 , 尽量各自靠近街 面布置 , 因 此街 面狭窄 多变、曲 折有致 , 虽 出
自人工 , 但意尽天然。昔时“ 九陌 如弦 处处 通 , 游 人都 集厂 西东” “
; 香 车拥 挤无 行处” ,
“妇女摩肩车塞路” , 形成了繁华的京都闹市景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商业活动扩大 , 各种车辆增 多 , 当时 的街 面宽度 已不 能同时 满足 商
业活动、后勤供应、车辆交通几个方面的需求 , 因此街面拥挤、杂乱。同时 , 街面民居较多 :
东街 254 户 , 西街 222 户 ; 生产单位较多 : 东 街 15 处 , 西 街 6 处。琉璃 厂东 街沿街 两侧 街
面长 970 米 , 文化商店铺面仅占 206 米 , 为全部街面长的 21 % ; 琉璃 厂西街沿 街两侧街 面
长 676 米 , 文化商店铺面仅占 186 米 , 为全部街面长的 27 .5 % 。

① 张涵 锐 .琉璃厂 沿革 考 .琉璃厂 小志 .1 页
② 潘荣 陛 .琉璃厂 店 .琉璃 厂小志 .30 页
③ 1918 年 厂甸庙 会被 北洋政 府正式 认定 , 成 为旧都 惟一 的官设 春节 庙会集 市 ; 1931 年 据粗 略 统计 , 厂甸 庙 会有
摊商近 千户 ; 1945 年“ 残灯 末庙”的 冷落时 期 , 仍有 游人逾 20 万 , 占当 时京城 人口的 1/ 5 。
1960 年因 自然灾 害厂 甸庙会 曾中断 一时 ; 1963 年市 政府重 开厂 甸庙会 , 全 城轰 动 , 货摊从 和平 门护城 河桥 头 一直
摆到虎 坊路 十字路 口 , 席棚 布帐鳞 次栉 比 , 商摊货 贩比 肩靠背 , 游人 接 踵喧 声 震天 , 花灯 彩 旗遮 天 蔽日 , 公 共汽 车 等均
易道而 行。 据报道 , 1963 年时 有摊 商 750 余家 , 客流 量超 过 400 万人次 。
2001 年 1 月 24— 29 日 , 与京 城百姓 阔别 37 年 之久 的厂甸 庙会 在原址 重现 京城 。主 题 是 : 演 绎 宣南 文 化 , 重 温百
姓乐事 , 展 示时 代风采 , 再 现古 都神韵 。
以 上参 见 : 久违了 , 厂 甸 .北京 晚报 , 2000 , 12 , 6 .36 版
④ 商盘 .岁 除杂咏 .琉 璃厂 小志 .82 页
⑤ 吕傅 恺 .都门杂 咏 .琉璃 厂小志 .87 页
⑥ 得硕 亭 .厂甸 .琉璃 厂小 志 .83 页
⑦ 以上 为 1981 年 调查统 计数 据。

・ 38 1 ・
昔日厂桥所在的琉璃厂街 和 南新 华街 十字 路口 处 , 有 自然 形 成的 街 口广 场 , 大 小 适
宜 , 形状变化得体 , 使东街、西街的联系和过渡自然有致。广场连同北面原海王村公园 , 为
当年厂甸活动的中心场所。“ 每届 新年 , 倾城 仕女 , 香 车宝 马 , 群 向此 中心 点 而来。”“ 琉
璃厂甸又新开 , 异宝奇珍到处排” “
; 画舫书林列市齐 , 游人到此眼 都迷” 。“ 厂甸开时 百
货全 , 肩摩毂击日喧阗。风筝 骨董 兼糖 豆 , 尽 赚儿 童大 老钱。” 厂 甸活 动雅 俗共 赏 , 老 幼
皆宜 , 穷富均有所获 , 因此深得人们喜爱 ( 图 1 ) 。
1963 年 , 原海王村公园拆除 , 建起 了中 国 书店 , 海 王村 公 园成 为中 国书 店内 院 , 同 街
口广场分隔开来 ; 而街口广场则成为中国书店的停车场。
南新华街车道宽 12 米 , 东距前门大街 1150 米 , 西 距宣 武门外 大街 850 米 , 也 是城 市
主要道路之一 , 流量很大 , 特别是在琉璃厂文 化商业 街十 字路口 处 , 交通 紧张 , 秩序 混乱 ,
严重影响了琉璃厂东、西街的联系 , 破坏了商业街道与广场的结合与完整。厂甸活动场所
的破坏 , 导致了厂甸活动的消亡。现在到琉璃厂 , 只能看到以“厂甸”命名的一条胡同了。
琉璃厂东街两侧沿街建筑 20 975 平方米 ( 北侧 11 608 平方米 , 南侧 9367 平方米 ) , 见
表 1。

表 1

房屋用途 面积 ( 平方米 ) 占沿街建筑比例 ( % )

文化商店 5072 24

生   产 3680 17 .5

居   住 9812 46 .8

其   他 2411 11 .7

    琉璃厂西街两侧沿街建筑 24 528 平方米 ( 北侧 15 734 平方米 , 南侧 8794 平方米 ) , 见


表 2。
表 2

房屋用途 面积 ( 平方米 ) 占沿街建筑比例 ( % )

文化商店 5520 22 .5

生   产 5448 22 .2

居   住 10 731 43 .8

其   他 2829 11 .5

    从上述调查情况可以看出 , 琉璃厂沿街建筑的使用情况同这条街的性质是不一致的。
至 20 世纪 80 年代 , 琉璃厂的发展从元、明至 今已 有七 百多年 的历 史 , 这条文 化商 业

① 佚名 .琉 璃厂 .琉璃 厂小 志 .46 页
② 得硕 亭 .厂甸 .琉璃 厂小 志 .83 页
③ 琉璃 厂 .琉璃厂 小志 .8 8 页
④ 鲍东 植 .都门百 二咏 .琉 璃厂小 志 .10~ 11 页

・ 38 2 ・
街市形成也经历了 270 多年。沿街建筑作为历史 见证 , 保 留了 明清以 来京 都文化 商店 特
有形式的店铺 , 建筑外观朴素大方。
在这一街区 , 还有典型北京四合院特 点的私 家住 宅和许 多会 馆。此外 , 仁 威观、土 地
祠、火神庙、观音阁等宗教建筑群 , 也以院落形式融合在街区之中。
这些建筑虽然有的已废为民居 , 有的已移作它用 , 加之年久失修 , 破坏严重 , 但有历史
价值 , 是宝贵的遗迹。
仅以仁威观为例 :
“仁威观 , 明正统年建 , 正德年修。” 观内当时尚有《重修仁威观记》石碑一块。
仁威观别院吕祖祠 , 昔年 香火 很盛 “
, 观 之 内 , 一二 道士 亦 不俗 , 时 闻琴 声铿 然。” 游
琉璃厂的文人学士多在此寄居。据载 , 那时吕祖祠的“ 照壁上头 , 镌着蓬莱仙境四字 , 字体
劲秀 , 用笔有如飞白。庙中一条长弄极深 ( 弄是小巷 ) , 中间满悬木匾 , 虽是新年之际 , 很有
多人入内烧香。
” 吕祖祠前即厂 甸 “
, 食 品居 众 , 小 型玩 物亦 伙”, 为“童 稚 争骛 之所 也。

仁威观内则书摊林立 , 为文人学者光顾之处 ( 图 2) 。
由于时世变迁 , 20 世纪 80 年代 的仁 威观 和吕 祖祠 已隔 为两 处 , 吕 祖祠 废为 民 居 , 仁
威观则作了市电话 33 分局的工间和仓库。
值得注意的是 , 当时街区中仍保 存着一 份珍 贵的 建筑遗 产———会馆 大戏台。 虽年 久
失修 , 油漆剥落 , 但在当时其结构、装修基本完好无缺 ; 若将之保护、维修 , 结合琉璃厂文化
商业街改建统筹考虑 , 一定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   琉璃厂改造之清华大学规划设计方案

琉璃厂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 在中国文化 历史 上占有 重要 一席。它 与我 国书业 及文 化


用品手工业、文物业、特种工艺、食品业的发 展 , 都有 很大的 关系。前 人曾 赞誉 为“ 倾城 锦
绣压成都 , 九市精华萃一衢” 。琉璃厂在世界文化 界中也有 重大影 响 , 以“中国 的博物 馆
街”著称。
琉璃厂的规划设计 , 应该在集中反映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 , 再现琉璃厂街市及厂
甸活动历史盛况的前提下 , 借鉴外国经验 , 运用现代处理手法 , 综合解决当今商业经营、文
化交流、休息娱乐、旅游观光、城市交通、市政管 理以及 建筑 艺术等 方面 的需 求 , 创 造一 系
列既体现民族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商 业活动 辅以 其他 文化活 动的 建筑环 境和 文
化商业建筑、建筑群。
1981 年 , 笔者结合琉璃厂改建作了一些探索 , 曾提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的初步方案。

① 日下 旧闻考 .燕 都丛 考 .518 ~519 页


② 张尹 .登 厂阜记 .琉 璃厂 小志 .24 页
③ 佚名 .厂 甸旧迹 之回 忆 .琉璃厂 小志 .57 页
④ 张江 裁 .北平岁 时志 二则 .琉璃 厂小 志 .63 页
⑤ 吴鼐 .游 厂肆

・ 38 3 ・
1. 琉璃厂文 化商业街区 的划定

结合北京旧城改建的总体规划设计 , 皇城以外的地区成片分块处理 , 有助于一些有特


点的建筑的保留 , 琉璃厂周围地区可以作为专 门为文 化商 业和 其他文 化活 动的街 区来 考
虑。明确了这片街区的性质 , 就有了规划设计的方向。
琉璃厂地处前三门大街、珠市口西大街、宣武门外大街和前门大街这四条城市主要交
通干道所形成的南北宽 1200 米、东西长 2000 米的大方块中。从城市交通布局来看 , 这四
条主要干道距离过大 , 中间除新华街外没有次要交通干道 ( 图 3) 。从街 区分划来 看 , 琉 璃
厂文化商业街区在这大方块中的范围也不明 确。重要 的是 , 这 条文化 商业 街早已 失去 步
行街性质。
因此 ,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 本地区交通系统及 琉璃 厂街 区本身 条件 和要求 , 拟 新辟 三
条次要交通干道来解决问题 :
(1 ) 在琉璃厂东街东口延寿寺街的基础上 , 新辟一条南北次要 交通干道———“延寿 寺
大街”。延寿寺大街以东地区 , 可结合大栅栏、前门大街、珠市口等传统商业街成为南城主
要商业区。
(2 ) 在琉璃厂西街西口 南、北 柳巷 的基 础上 , 新辟 另一 条南北 次 要交 通干 道———“ 南
北柳大街”。大街以西地区可结合宣武门外大街、菜市口成为另一地区性商业区。
(3 ) 在琉璃厂南 150 米处小 沙土 园胡同 的基 础上 , 新辟 一条 东西 次 要交 通干 道———
“琉璃厂南大街”, 与延寿寺大街、南北柳大街相接。琉璃厂南大街以南地区可结合虎坊桥
成为又一地区性商业区。
(4 ) 三条次要交通干道的开 辟 , 将使 新华街 的红 线宽度 不再 增加 而保持 现状 成为 可
能。从而新华街上公共交通流量随之减少 , 琉璃厂街十字路口交通混乱状况将得到改善 ,
预期琉璃厂恢复为步行街有可能成为事实。更有意义的是 : 如新华街红线不变 , 则两侧有
历史建筑价值的建筑———民国初年的学校可得以继续保存下来。
三条新辟次要交通干道和前三门大街所形成的东西长 800 米、南北宽 600 米的方块 ,
基本上是古琉璃窑厂的厂址范围 , 包括了厂甸的旧址。这一方块可考虑作为“ 古琉璃窑厂
文物区”, 留待日后进行规划设计。
从当时的现实条件出发 , 可在琉璃厂文化 商业 街北 120 米 处厂甸 和安 平里两 条胡 同
的基础上新辟一条东西向交通道路———“琉璃 厂北街”, 同 另外 三条新 辟次 要交通 干道 形
成的东西长 800 米、南北宽 270 米的“琉璃厂文化商业街区”( 图 4 ) 。这样 , 供应车辆不再
干扰文化商业街上的活动 , 从而保证了这条街作为步行街的规划意图。

2. 琉璃厂文 化商业街区 的利用

琉璃厂仍以文化商业的经营为主 , 并作为进行传统的厂甸活动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 同
时辅以其他的服务 性商 业。 利 用有 文 化 古 迹 的条 件 , 进 行 民族 文 化 传 统 和技 艺 的 宣 传
教育。
(1 ) 沿文化商业街两侧 , 主要设 置北 京市 文物商 店店 铺、中国书 店及 分店、荣 宝斋 及
分号 , 古文化用品 ( 笔、墨、纸、砚 ) 、特种工艺 品商店 ( 面人汤、葡 萄常 ) , 北京 土特产 品门 市
・ 38 4 ・
部等文化商业店铺。诸如出产湖笔、徽墨、宣纸、端 砚一 类古文 化用 品的 省外名 厂、名店 ,
均可在此设立专店。
(2 ) 围绕文化商业街街口广场及东、西街口三处 , 设置茶楼、酒馆、风味小 吃 ( 豆渣糕、
艾窝窝、煎灌肠、豆汁儿 ) 、冷饮 ( 酸梅汤 ) 、银行、邮局、照相馆等服务性商业店铺。
(3 ) 利用文化商业街内及南新华街两侧的会馆及私家宅院 , 开设具 有故都色 彩、民 间
风格的小旅社古客栈。利用距街面较远的会馆及私家宅院 , 开设传授传统手工技艺 ( 如文
物鉴定收藏和仿制 , 古籍修复、字画裱装、水印 木刻 等 ) 的专 业学校 , 或 开设 文化艺 术团 体
的交流站、招待所等。
(4 ) 利用沿街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开设展览馆、博物馆等。
如仁威观可设“古琉璃窑厂历史展览馆”; 书行当 年祭 祀文 昌帝以 求保 佑获利 丰厚 的
文昌会馆 , 可设“ 琉璃厂书肆变迁展览馆”; 曾开办过北京最早的丰泰 照相馆的 土地祠 ,
可设“琉璃厂文化馆”。
书商供火神以求免火灾的火神庙 , 早在康 熙年 间 , 琉璃 厂书肆 就多 在这里 陈列 , 谓 之
“庙市”; 后来每逢春节会期 , 琉璃厂及廊房头 条各文 玩店 又来这 里出 摊 , 庙内书 画、字帖、
珠宝、翡翠 , 满目琳琅 , 比比皆是 , 有“文 化商 场”之 称 。现 可 考虑 仍恢 复为 文化 商 场 , 开
设庙市 , 展销琉璃厂的各种文化商品。
(5 ) 街面上一些同文化商业街区的性质和内容不一致的单位 考虑迁出。 例如 “
, 一得
阁”墨汁厂的生产车间在广场附近就极不相宜。迁出后可将现有大楼改建为旅馆。“ 一得
阁”楼高四层 , 在低层环境中其丑劣形象十分突出 , 应将外立面重新设计装修 , 最好在正墙
面前设一廊或建筑 , 以改善景观效果。

3. 琉璃厂文 化商业街规 划

琉璃厂主要是进行商业活动的一条街 , 因 此 , 保留 原有 街面宽 度和 走向 , 可以 再现 热
闹的商业气氛和古老的传统风貌。
店铺的后勤供应和车辆交通 , 则考虑从 店铺 后部解 决。我 国江南 水乡 许多城 镇利 用
河道解决交通运输的供应 , 而在两岸设买卖 街市的 河街 , 是 颇具特 色的 民间 传统形 式 ; 而
世界上一些国家为保护有历史价值的街道 , 划 定步行 街和 在街 道后部 开辟 服务道 路的 作
法 , 则是可供我们借鉴的现代措施。
因此 , 规划设计的琉璃 厂基 本维 持 原街 走向 和宽 度 , 只 做 适当 的 调整。 东 街最 宽 处
13 米 , 最窄处 7 .5 米 ; 西街最宽处 16 米 , 最窄处 11 .5 米 , 一般 12~14 米。
根据店铺设置深度 , 在店铺后部沿文化街 方向 , 南 北各 辟一条 服务 道路 , 作为 街区 的
内部交通和后勤供应道路。文化商业街则划为步行街 , 顾客在此可以漫步窗前浏览展品 ,
或入店进院选购内柜商货。
服务道路的辟置 , 尽量利用现有胡同、死巷、宅院外空地 , 少拆房屋 ; 非拆不可时 , 也注

① 北直 书行文 昌会馆 记 .琉璃 厂小 志 .280 页


② 张涵 锐 .琉璃厂 沿革 考 .琉璃厂 小志 .17 页
③ 汪启 淑 .琉璃厂 .琉 璃厂 小志 .283 页

・ 38 5 ・
意到拆迁后建筑布局的完整。因此 , 服务道路不要求平直 , 方便车辆行驶即可。在使用量
较大的地段 , 适当放宽。根据情况设置小型的停车或回车场地。
在街区周围结合次要交通干道和一般道路辟置几个较大型的停车场。既方便进入街
区的车辆停放 , 又尽量防止车辆进一步深入 街区。其 位置 最好 在街区 外围 靠近主 要交 通
道路的地方。

4. 厂甸活动 场所的设置

琉璃厂的兴起和繁荣 , 是同厂甸活动紧 密相 连的。厂 甸活 动的设 置是 琉璃厂 规划 设


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据载 , 历史上厂甸活动是以琉璃厂街边广 场、海王 村公 园为中 心场 所 , 东西沿 文化 商
业街展开 , 南达和平门外西河沿 , 北至沙土园口 “
, 广袤各里许” ( 图 5) 。
海王村公园创建于 1917 年 “
, 为附近儿童游戏之场” 。园内北楼 建于清末 , 宣统 年
间曾由端方在这里设过我国较早的一个私人博 物馆 , 后为工 艺局。海王 村公园成 立后 ,
这座楼为“工 商 业 改 进 会 商 品 陈 列 所”“
, 每逢年节, 门前扎五彩牌楼, 上嵌通商 惠工等
字。……开放三 日 , 不 取 票资 , 由 是观 者 如堵 , 拥 挤不 堪。” 园 内东、南、西 三 面 为廊 房 ,
“召集商家 , 胪列货品 , 以兴商业 , 而便游观”。“ 所召 集各 商业 , 以古 玩、文具、书 籍、写真、
品茶五项为主” 。园内“ 广场之中 , 辟治 路径 , 每 值 岁首 , 自 元旦 至 元宵 节 , 订立 规 则 , 仍
准照旧设立临时商市 , 以存俗尚 ; 其平时则堆 置山石 , 建 筑喷 水池 , 栽种 花草 , 借于 市廛 之
内 , 得观林泉之趣。”
1936 年春节的厂甸活动 “
, 海 王村 公园 内南 边 , 玩 具摊 在焉 , 古 玩 摊则 多在 北边。 园
外北边为售风筝所在 , 东门外迤北 , 为乐器摊 , 食物摊多在南边 , 又 , 南门外两边 , 亦多食品
摊和玩具摊。画棚则在师范大学校门前及南新华街街西沙土园一带。书画摊则在南新华
街师范大学以南至厂甸为止。杂货摊则在南 新华街 厂甸 南 , 至沙 土园口 为止。鲜 花摊 多
在南新华街以西琉璃厂中间 ; ……珠宝玉器 摊多在 火神 庙内 ; 东西 配房 , 则 为临时 售字 画
处。土地祠在琉璃厂西 , 中多出售画者。” ( 图 6、7)
可见 , 街口广场和海王村公园为厂甸活动的高潮所在。南新华街是它的序幕和前导 ,
琉璃厂是它的发展和继续。
为了恢复传统的厂甸活动 , 当时提出采取下列措施 , 设置厂甸活动的场所 :
(1 ) 将南新华街在“ 古琉璃窑 厂文 物区”内 600 米 一段做 文物 区内部 交通 道路 处理。
“古琉璃窑厂文物区”作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单元 , 外围道路可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这样 ,

① 张涵 锐 .琉璃厂 沿革 考 .琉璃厂 小志 .18 页


② 马炯 章 .厂甸记 .琉 璃厂 小志 .45 页
③ 海王 村公园 事务所 章程 .琉 璃厂 小志 .66 页
④ 佚名 .琉 璃厂 .琉璃 厂小 志 .46 页
⑤ 史树 青 .北京琉 璃厂 .文 物 .1959 : 9
⑥ 佚名 .琉 璃厂 .琉璃 厂小 志 .46 页
⑦ 海王 村公园 事务所 章程 .琉 璃厂 小志 .68 页
⑧ 佚名 .记 海王村 公园 .琉 璃厂小 志 .66 页
⑨ 张涵 锐 .琉璃厂 沿革 考 .琉璃厂 小志 .18 页

・ 38 6 ・
600 米南新华街就可以设置厂甸活动的场所。
(2 ) 将南新华街在琉璃厂 文化 商业街 区内 270 米 一段列 为步 行街。这 样 , 街 口广 场
作为琉璃厂东街、西街的过渡 , 结合 270 米南新 华街 , 形成 街区 内两条 主要 步行街 的十 字
中心 , 成为名副其实的步行广场。
加之 , 环绕广场设置的服务性商业店铺 , 使街 口广 场平 时可供 人们 驻步休 息 , 年节 则
成为厂甸活动的中心。
(3 ) 重新恢复海王村公园。中国书店改为茶座 , 园内北楼可设“ 琉璃厂文 物博物馆”,
东、西廊房和园内广场恢复旧貌 , 开通 园东、西 两门 , 使 海 王村 公园 和街 口广 场、270 米 南
新华街、
“ 厂甸”胡同融为一体。

5. 商业建筑 的设计

充分利用琉璃厂的历史条件 , 对当时现有沿街建筑中有历史或建筑价值的进行修复 ,
尽量保留文化商业街建筑的传统风貌 , 是根本的准则。
20 世纪 80 年代的商业建筑的店 面 , 有些 仍十 分完 好 ; 此 前新 建的 商业 建筑 , 为同 原
有建筑协调 , 仍以清末民初的风格为主 , 并适当革新 ( 图 8 ~11 ) 。考 虑街道宽 度以及历 史
风貌 , 建筑采取较小尺度。高度以一二层为主 , 个别建三层。
琉璃 厂的 老 店铺 , 多 是利 用 民居 改 装开 设 的 , 在 布 局上 有 北京 四 合院 民 居 的特 点。
“书店门面虽然不宽 , 而内则曲折纵横。几层书架及三五间明窗净几之屋 , 到处皆是 , 棐几
湘帘 , 鑪香茗碗 , 倦时可在暖炕床上小憩 , 吸烟 谈心 , 姿无拘 束。
” 新建的 商业建筑 考虑 采
取四合院布局 , 结合内院设内柜 , 使人们的活动可以层层深入 , 步步新奇 , 既扩大文化商业
经营的领域 , 也增加神秘探索的情趣。
新建的商业建筑的店面宽度设计较窄 , 一般为三四间 , 还可更窄。而纵深方向争取长
些 , 可达五进或六进。面宽太大 , 既不符合商业街 道建 筑用 地的经 济原 则 , 又不符 合追 求
小尺度的艺术要求。1963 年改建的荣宝斋就是例证。
设计方案中 , 新建商业建筑的店面以 及坊门、牌 楼 , 参照 清式 建筑设 计。规划 中街 口
广场西南“信远斋”冷饮店 , 参照“ 单檐转角店面 及过 街楼”设 计 , 街 心广 场东、西牌 楼则 参
照“西单四牌楼”的设置及“国子监牌楼”式样设计 ( 图 12) 。

6. 可行性比 较方案研究

当时尚就此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 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1 ) 研究在首都总体规划拟 定拓 宽新华 街红 线使 之成为 城市 干道的 情况 下 , 琉璃 厂
东、西街与新华街交接处的交叉方式及建筑环境的空间形式。初步考虑有两种比较方案。
方案一 , 新华街在接近街口广场处下沉 , 从 地下穿 过 , 使琉 璃厂 东、西街连 为一 体 , 形
成“桥头街市”。

① 瞿蜕 园丈 .北游 录话
② 硕士 研究生 王亦民 、绍纲方 案。

・ 38 7 ・
方案二 , 新华街照样穿过 , 街口广场下沉 , 琉璃厂东、西街由“下沉式街口广场”连为一
体。
(2 ) 参考清末民初商业街 道的传 统建 筑形式 , 设 计体 量不大、尺 度亲 切、外形 淡雅 的
街道建筑群。
(3 ) 选定几种典型的 文化 商 业 店铺 , 以四 合 院为 模 式 , 设 计有 地 方 传统 特 色的 店 面
造型。
(4 ) 研究会馆、庙市建筑及其环境改造和利用的途径 , 探索整修、保护和再利用方案。

四   琉璃厂改建后之评价

琉璃厂的改建作为一项紧急的实际工程任务 , 由 北京 市建 筑设计 院进 行规划 设计 工


作。对于他们的工作 , 1985 年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理论学 术委员 会召开的 建筑评论 会
有比较中肯的评价 ,《建筑学报》1986 年第 4 期以“关于北 京琉璃厂 文化街 的建筑评 论”为
题发表了发言摘要。
现选录部分内容如下 :
现代人已经习惯于庞大而且壮观的 东西 , 因 而贯 彻不了 琉璃 厂街改 建之 初
确定的指导思想 , 对建筑“ 古朴、端秀、雅 致”的 要求。 这条街 原来 是为中 国知 识
分子服务的。现在则是赚取外汇的地方 , 大概因此要搞得花哨一些。   ( 刘开济 ,
时为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
古建界一些人士认为 , 改建后的琉璃厂店面雕镂粉藻 , 大事增华 , 过于富丽 ,
与传统的店面形式亦不相合 , 没有很 好地体 现出 文化 街市古 朴的 传统艺 术风 貌
与精神风貌 , 改建初始 , 吴作人先生就提 出 , 应恢 复的 是疏璃 厂为 中国知 识分 子
服务的精神。……不少书肆是前店后 堂 , 以接待 文人 官宦 选书画、购 文物、交 流
学问、言谈时事 , 给学者、收藏 家 提供 了 不少 方 便 , 恢 复琉 璃 厂 文化 街 做到 这 一
点 , 才能言及“ 恢复”二字 , 现在说它是一 条商 业街 , 似 更贴切。   ( 徐镇 , 时为北 京
市建筑设计院建筑师 )
琉璃厂本来是北京市很有历史意 义的 一条 街。把它 当作 文物地 段 , 按照 当
前世界上已经相当成熟了的并且得到公认的原则 , 妥善地保护起来 , 这当然是很
应该的。可惜 , 现在的改建 , 是把原有的真古董拆掉 , 换上了假古董 , 完全失去了
文物价值。旧的没有保往 , 新的没有创造 , 两头 落了空。   ( 陈志华 , 时为 清华大 学
建筑系副教授 )
同期《建筑学报》还刊登了周治良先生 ( 时 为北京 市建 筑设计 院副 总建 筑师 ) 题 为“ 对
北京琉璃厂文化街改建工程的几点看法”的专文。
周治良先生在文中指出 :
琉璃厂是一条文化街 , 它和前 门大栅 栏一 带的 商业门 市有 明显的 区别。 从

① 硕士 研究生 王亦民 、绍纲方 案。


② 关于 北京琉 璃厂文 化街 的建筑 评论 .建 筑学报 .1986 : 4 .55 ~58 页

・ 38 8 ・
历史上看琉璃厂街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它面向群众 , 长期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广
大群众服务 , 为他们所喜爱。……当时这条街的建筑充分考虑了“ 人”的需要 , 为
文人墨客及广大群众提供了“交流空间”及集市场地 , 便利了他们的使用 , 体现了
“以人为主 , 物为人用”的精神。在琉璃厂街改建过程中 , 过多地注意了“物”的建
设 , 在如何搞好建筑上下了很大功夫 , 但 是如 何保 持原有 街道 的功能 , 充 分考 虑
“人”的因素 ,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为知识分子及广大群众交流文化、游乐
休憩提供必要的条件。……可以说 , 改建 后的琉 璃厂 街 , 提供 知识的 书肆 少 , 而
销售高档工业品的店铺多 ; 供给知识分子及广大群众的商品少 , 而供给国外旅游
人士的商品多 ; 国内知识分子及群众去的少 , 而国外旅游顾客多 ; 文化气氛少 , 而
旅游商业气氛多。……琉璃厂街改建设计中恰恰忽视了“人”的因素 , 这样 , 既不
符合这条文化街的原有功能 , 也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
……
琉璃厂街店铺的使用内容就决定了它的建筑形式。昔时店铺多为私人经营
的书肆和文物商店 , 不可能也不需要很大的营业面积 , 同时不少店铺由住宅改建
形成 , 所以建筑尺度和体量较小 , ……由于店铺多为知识分子及广大群众服务的
书肆 , 建筑形式和色彩比较“ 古朴、雅致”, 富有文化气息 , 不像大栅栏中的绸缎庄
那样“雍容华贵”, 商业 气氛 浓 重。但 是 , 在 改 建中 忽 视这 一 特点。 不 同时 期 作
法 , 不同风格形式 , 不同环 境和 建 筑性 质 的要 求 混 杂在 一 起 , 形 式杂 乱 , 色 彩 太
多 , 调子太浓。如西街口路南朝花 书画社 的冲 天牌楼 式店 , 建 筑形 式过于 绚丽、
繁琐。在建筑设计中大量采用了砖雕 木刻、油 漆彩 画。窗扇 的纹 样不仅 有北 方
的步步锦、灯笼柜、豆腐块等多种形式 , 连 苏州 园林 中的什 锦窗 也上了 楼。彩 画
中不仅有沥粉贴金彩画、卡箍头彩画 , 还有十分华丽花哨的苏式彩画。柱子多用
朱红色油漆 , 鲜艳夺目。格调不一 , 增华过甚。失去了文化街的“朴素淡雅”的风
格 , 形成古而不朴的外貌 , 影响了文化街的艺术效果 , 冲淡了这条街的文化气息。
……
琉璃厂街改建中 , 设计者没有 正确地 处理 整体和 个体、共 性和 个性的 关系 ,
特别是琉璃厂西街几幢样板房建成后 , 某些权威人士批评建筑形式“ 千篇一律”,
更促使设计中片面地追求“多样化”, 造成 建筑处 理多 变 , 色彩 过于华 丽 , 使人 眼
花缭乱 , 影响街道的艺术效果 , 破坏了原有街道的文化气息。
重温 15 年前对琉璃厂文化商业街改建 工程的 评价 , 看 看 1986 年 以来 各地在 历史 地
段的改造与保护方面所作努力的情况 , 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 , 是会有所启迪的。
琉璃厂文化商业街历经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 建之 后 , 已经“是 把原 有的 真古董 拆掉 ,
换上了假古董 , 完全失去了文物价值。旧的没有保往 , 新的没有创造 , 两头落了空。”那么 ,
在 15 年之后进入新千年之际 , 她又是什么形象呢 ?
1999 年 4 月 18 日 ,《北京晚报》的记者曾在第 1 版作为《话 题新闻》以“一 得阁墨汁 厂
改为桑拿洗浴城   京味书楼原址改为综合商场   琉璃 厂能否 守住 文化阵 地”为题 作过 有

① 周治 良 .对北京 琉璃 厂文化 街改 建工程 的几点 看法 .建 筑学报 .1986 : 4 , 59 ~61 页

・ 38 9 ・
关报道。此文读来颇感神色黯然 :
在琉璃厂街上寻访一圈 , 产 生一种 怅然 若失的 感觉。 琉璃 厂的建 立、扬名、
定位 , 以及那些久已固于人们意识中 的文 化特征 , 是几百 年历 史的沿 革 , 几百 年
历史的构筑。几百年才建立起它与文化 紧密 相连 的名字 , 还 能以 文化特 性向 外
传扬吗 ?

( 作者单位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孙殿起辑 .琉璃厂小志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2 , 9


2. 叶祖孚 .北京琉璃厂 .北京燕山出版社 , 1997 , 2
3. 史树青 .北京琉璃厂 .文物 , 1959 : 9
4. 陈宗蕃编著 .燕都丛考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1 , 10
5. 邹静之 .琉璃厂传奇 .中国电影出版社 , 1997 , 8
6. 刘育新 .古街 .北京出版社 , 1999 , 9

・ 39 0 ・
・ 39 1 ・
摊 ( 20 世纪 30 年代)

街现状图( 1981 年)

区改建规划图 (1981 年 )

・ 39 2 ・
动 (1917 年 )

公园 (20 世纪 30 年代 )

・ 39 3 ・
公园内( 20 世纪 30 年代)

珍斋( 20 世纪 50 年代 )

珍斋( 20 世纪 50 年代 )

: 宝古斋 ( 1981 年 )

店铺 (1981 年 )

・ 39 4 ・
・ 39 5 ・
不 应 失 落 的 街 区
———也谈杭州清河坊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

方 忆

    提要 : 本文对杭州的老城区清河 坊地区 的历史 及街区 特色进 行了概 括与 分析 , 提出 在


制定历史地段的保护规划中应当从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的需要 出发 , 以 环境美 学为原 则 , 保 留
与延续整个街区的历史文化环境之轨迹。
    关键词 : 清河坊历史地段、历史文化环境、保留、延续

街道 , 就像贯串城市的纽带 , 传递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在古老的事物一天天逝去
的今天 , 许多被我们遗忘的东西渐渐 变得弥 足珍 贵起 来。杭州 的老 城区———清河 坊就 是
这样。它的幸运在于其中的主要街道———河坊街 在将 要被 拓宽之 际 , 通过 多方呼 吁加 上
市领导的最终决策被保留了下来。 可惜 , 杭州 作为国务 院首批公 布的历 史文化名 城 , 清
河坊仅是目前为止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 , 能较 全面反 映杭 城清 末民国 时风 情风貌 及地 方
特色的历史街区。

一   清河坊的历史地理概况及街区特色

清河坊的“坊”之意应为市街。它表示有一 定的 范围 , 已形 成一 定的 规模。“ 坊”常 与


“巷”连用 , 坊巷在北方称“ 胡同”, 据钟毓龙《说杭州》载“
: 杭州路名称坊称巷当自南宋始”,
南宋迁都杭州后“首筑御街 , 御街东西路之口 , 各建木枋 , 标以名称 , 是为坊之由来。”
“ 杭州
的坊巷名称 , 宋代遗留者独多。惟实际地段与宋时已不尽相符。”
清河坊之名便始于南宋。清河为张姓郡名 , 南宋时谋害岳飞其中之一张俊 , 封为清河
郡王。宅第位于今清河坊西之太平巷。自宋以 来 , 其地 即称 清河坊。 至于 清河坊 的地 理
位置、在杭州清末民国时期是指从鼓楼 ( 旧称朝天门 , 已于“ 文革”中被拆毁 ) 起至高银巷口
一段 ( 即中山中路近代商业 区的第 一段 ) 。相 当于 今南 山 路之 清波 门 ( 柳 浪 闻莺 公园 正
门 ) 以东 , 中河路以西 , 高银巷以南 , 吴山、鼓楼以北的地块。现除河坊街西段 , 因新建吴山

① 根据 杭州市 区原先 的城 市总体 规划 , 河 坊街从 8 米拓 宽至 30 ~41 米 。后 经过多 方的呼 吁 以及 新 闻舆 论 的倒


向 , 1999 年 4 月中 旬市政 府终 于决定 停止 河坊街 沿街房 屋的 拆迁工 作 , 并设 立历史 文 化保 护 区 , 由 市园 文 局组 织 专业
力量进 行现 场调查 。
② 中山 中路自 鼓楼到 官巷 口共 分 五 段 : A 、鼓 楼 至 高 银 巷 口 称“ 清 河 坊 ”; B、高 银 巷 到 惠 民 街 口 , 叫“ 太 平 坊”;
C、惠民街 至保佑 桥弄口 , 叫“ 保佑坊”; D、保佑桥 到湖 南会馆 ( 今“ 豫丰 祥”隔壁 弄 口 ) , 叫“ 羊 坝头”; E、湖 南 会馆 至 官巷
口十字 路口 , 称“三 元坊”。

・ 39 6 ・
广场被拓宽以外 , 上华光巷以东的地区仍相对保留完整。
历史上 , 杭州作为五代吴越首府及南宋 京都 , 前后 长达 234 年 , 其 行政 中心位 于今 凤
凰山一带。城区范围较为狭小 , 西面以西湖为界 , 东止今贴沙河 , 南面从鼓楼吴山脚下起 ,
北到目前的环城北路。古城的空间特色有“三 面云 山一面 城”之说 , 而 城区 恰以南 宋之 御
街 , 即今中山北路、中山中 路、中山 南 路为 轴线。 街两 翼汇 集了 众 多的 传 统店 铺、手 工 作
坊 , 自南宋始此地已为人们日常商业活动及社会联系的主要场所 , 而清河坊正位于中山中
路南段的中心位置 , 距离历史上的行政中心———凤凰山一带较近 , 其主要干道之一河坊街
又是连接西湖与中山中路的东西向走廊。可见 , 清河坊这一区域历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目前 , 清河坊地区尚存有主要的街道巷 坊 16 条。 以中 山中路 为纵 向轴线 , 横 向街 道
( 即东西向 ) 仅北部的高银巷及中部的河坊街。纵向 ( 南北向 ) 街道以河坊街为分界线。北
部有上华光巷 ; 中、东西太平 巷 , 后市 街 , 祠 堂巷 , 光 复街 , 柳 翠井 巷 , 扇 子 巷 ; 南 部有 小 井
巷 , 打铜巷 , 布市巷 ; 惟大井巷西北至东南 向延伸 , 从 河坊 街直通 向鼓 楼。此外 , 散 落其 中
的还有不少起横向沟通作用的小巷 , 如蜡叭子巷 , 居仁里等等 ( 图 1 ) 。
从平面布局看 , 这些街巷以纵向排列为主 , 横向排列为辅 , 巷与巷 , 街与街之间房屋密
度较大 , 小街小巷细长且曲折幽深。在交通组织 , 空间关系的处理上灵活自如。以河坊街
与中山中路为主要交通干道 , 形成河坊街与中山中路的大“ 四拐角”地带 ; 以大井巷为次干
道与中山中路、中山南路、打 铜巷、布 市 巷 , 汇合 于鼓 楼 ; 此 外 , 河坊 街 与 许多 小 巷形 成 小
“四拐角”( 图 2 ) , 这些“小拐角”平面呈扇形 , 曲度舒缓 , 从巷口远眺视线颇具纵深感。
清河坊街巷的现有布局特 征 , 形成 于清 末 至 20 世 纪 20 年 代 , 除 了 与历 史 原因 有 关
外 , 自然因素也密不可分。吴山紧贴旧城区的 南部 , 而 吴山 历来又 是杭 城宗教 文化、民 俗
文化的聚合点 , 自古河坊街、鼓楼、大井 巷、小井 巷等就 有不 少登 山通 道 ( 图 3 ) , 这 些登 山
通道与主要街巷的接合点在商业文化与民俗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下便以主
要街巷为例 , 来分析清河坊的文化构成及建筑特征。

1. 河坊街、中山中 路以及大“四拐 角”地 带

河坊街南宋称“清河坊”, 民国十四年 ( 1926 年 ) 曾一度改名“竹斋街” 。民国 中后期 ,


集中了一批茶叶坊、小杂货店、竹器店等。但越靠近中山中路 , 商业就愈显繁华 , 经营内容
也更为丰富 , 街道东段有万隆火腿店、孔凤春 香粉店、方 回春 堂中药 店、西乐 园清真 菜馆、
王润兴杭菜馆、潘永泰棉花店等。
现存沿街建筑西段大部分为晚清木构二层商 住结 合的 中式传 统建 筑 , 但细装 修融 入
外来的因素 , 如二层的木栏杆采用罗马柱 式 , 挂落的 纹样 也较为 西化。 商铺开 间较 窄 , 以
现存界碑分析 ( 图 4 ) , 有一开 间一 户人 家的 , 也有 多开 间一户 人家 的 , 店铺 与 店铺 之间 无
缝隙 , 紧密相联 , 一般一层营业 , 二层或后院居住。
西段沿街建筑的高度、檐口、挑梁、穿枋、木窗、挂落、山墙的做法大致相同。
河坊街往东 , 过后市街、大井巷 , 建筑形式 明显 出现变 化 , 小店 小铺 逐渐减 少 , 出现 小

① 竹斋街 : 民 国十 四年 (1926 年 ) , 夏 超为 孙传 芳 所败 。 孙部 宋 梅 村 入城 , 欲 按 户 搜索 的 掳 掠 , 任 杭 州 商 会会 长
的王竹 斋 , 出面 恳请得 免。 河坊街 因此 得名“竹斋 街”。

・ 39 7 ・
型的洋风建筑 , 沿街屋顶的天际轮廓线层 次渐丰 , 单 一、整齐 的序 列被打 破。有时 店铺 之
间的空隙处用简洁的青水砖砌拱券形成民居的 入口 , 有时 是整 面高达 8 米 以上的 封火 山
墙 , 下设石库门入口 ( 如方回春堂 ) ( 图 5) 。
河坊街与中山中路的 大“四 拐角”地带 则形 成综 合 性的 黄金 商贸 区。老 字 号集 中 于
此 , 除河坊街西向转角处的“ 万隆”、
“ 孔凤春”外 , 东 向转 角有 张允百 货店 , 密 大昌烟 叶店 ,
青气香斋食品店。中山中路清河 坊段还 有汪 德和茶 庄 ( 翁 隆盛茶 叶号 旧址 ) ( 图 6 ) 、叶 种
德药店、方裕和南北货店等等。
“四拐角”及中山中路的建筑立面处理基本以 西洋 古典 式及折 衷主 义为主 , 层 高在 三
层以上 , 有的为五层 , 间或穿插一些中国传统木构二层楼屋。
由于 1927 年前后 , 杭州市政府曾大规模拓宽中山中路 , 再加上过去这一带火灾频繁 ,
因此中山中路清河坊段的沿街建筑 , 基本 建于 1927 年前 后。这些 商铺 的沿街 面 , 柱与 券
的组合 , 阳台、入口、窗 的线 脚 处理 , 细部 装 修的 变 化 ( 图 7 ) , 屋 顶 高差 的 起落 , 外墙 的 色
彩 , 相互融合协调 , 使中山中路的沿街建筑成为杭州老城区民国初期典型的“西风东渐”的
建筑群代表。

2. 大井巷

大井 巷以有“ 大井”而 得名 。此 井传为 吴 越时 僧 德 韶所 凿 , 有“ 钱 塘 第 一井”、


“吴 山
第一 泉”之称 。为 城中最 有名 之古 井 ( 现 为 市 级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 , 巷 内 旧 有 朱 养 心
膏药 店、张小 泉近 记剪刀 店、王 老娘邱 记木 梳店 、保 大参 号 以 及 制 伞作 坊 、南 货 房 等等 。
这些 老店铺 现仍 有遗迹 可觅 , 尤其是 现存 的“ 红顶 商 人”胡 雪 岩 创立 的“ 胡 庆 余堂”更 是
远近 闻名。
大井巷的建筑大都为“前店后场”式 , 除胡庆余堂、保大参号、朱养心膏药店等大、中型
店铺外 , 基本为小作坊、小店铺 , 建筑以沿巷的木构传统二层楼屋为主 , 房屋进深较深。
大店铺以“胡庆余堂”为代表。它几乎占据了 1/ 3 的巷区 , 高大的“ 神农式”封火墙、曲
折的“鹤颈”长廊 , 以及富华的木装修 , 加上精心的店铺选址 ( 紧依通吴山的要道 , 环翠楼及
小井巷 ) 与中 庭的空 间设 计等 等 , 无不体 现着 中国江 南晚 清商 业建筑 的精 华与园 林之 灵
秀 , 使大井巷散发出以胡庆余堂为中心的浓浓的药业文化气息。

3. 上华光巷 , 东、中、西太平巷

据史载上华光巷 , 因宋时宁宋之潜邸 ( 开元宫 ) 在此 , 又称“万岁巷”。明代因巷中有华


光庙故名。南宋诗人陆游作《老学庵记》时也居此巷。
目前旧华光巷仅存东部单侧的南段 , 建筑基 本为 晚清民 国初 的传 统民居。 东、中、西
太平巷为并列的三条巷 , 且三巷相通 , 南宋时张 俊的清 河郡 王府位 于此 , 王 府中设 酒肆 名
太平楼 , 故巷得名 , 巷内旧有惠安寺为明代于谦读书处。
民国时 , 太平巷东段基本为住宅区 , 20 世纪二三十 年代杭州 著名的 商会会长 王芗泉、
王竹斋的房产均设于西太平巷。尤其是王芗泉的旧宅保留完好 , 布局独特合理 , 从吴山上
鸟瞰屋顶 , 线条优美 , 粉墙黛瓦气韵生动 , 规模宏大 ( 图 8) 。
华光巷 , 东、中、西太平巷从南宋始 , 历来为 皇家、官 家的 建造宅 第之 所。这一 现象 一
・ 39 8 ・
直延续到民国 , 除华光巷有极少数的小作坊、小手工业外 , 基本仍以民宅为主。

4. 后市街、祠堂巷 、高银 巷

(1 ) 后市街
宋时已有此名 , 取“ 前朝后市”之意 , 即前为朝廷后为市肆。南宋时此面向凤凰山万松
岭皇宫所在 , 本身为闹市 , 故名“后市”。当时酒 肆 , 歌馆平 康诸 坊均 设此 , 极繁 华 , 风俗 旧
有后市街观灯。现存建筑基本保持晚清时的 风貌。在 后市 街有一 巷名 居仁里 , 横 向与 太
平巷连接。居仁里虽只留下泥围墙 , 但此墙面并非直线 , 而处理成弧形很有流动感。
(2 ) 祠堂巷
宋时为南新街。明于忠肃公谦之宅于此 , 后 其宅 改为怜 忠祠 , 巷 故名。 现祠堂 仍在 ,
已立为市保单位。巷内基本以民宅为主 , 除清末传统木构建筑外 , 尚建有 20 世纪 30 年代
的清水砖砌的石库门住宅。
(3 ) 高银巷
在宋时因设有珠子市场 , 买卖以万计 , 故有“高银”之称。现存建筑风格与祠堂巷同。
上华光巷、太平巷、后市街、祠堂巷、高银巷这 一区 域 , 历史 上基本 以后 市街为 繁华 的
市肆中心 , 形成居住、娱乐相结合的生活空间。

5. 打铜巷、皮市巷

据钟毓龙《说杭州》:“ 打铜巷宋时名沙皮巷 , 清代以来巷中多响器店 , 遂名打铜。


”当时
巷内较大的铜锡店有高广泰、陈宝泰、娄源兴 等。由于 巷后 旧有水 道勾 通中 河便于 运输 ,
许多老字号的栈房位于此 , 如全号烧酒行栈房、翁隆盛茶叶行栈房、密大昌烟叶店栈房等。
现存街面房除原钟德产科医院为民国初年的清水砖砌建筑外 , 基本为传统木构建筑 , 外立
面改动较大 , 原入口基本为石库门 , 但内部建筑布局尚好 , 梁架完整。据了解 , 打铜巷的路
面原为青石板居中 , 两侧用鹅卵石铺砌 , 路平低 于两侧 建筑 地平 , 每户 人家 门前均 有两 级
石阶与路面相接。
布市巷 , 宋时有贸布之所而得名 , 旧有布 业会馆 于此。 民国时 , 此 巷主 要为一 些家 庭
手工作坊及一些公司的仓库 , 如月香斋糕饼 店作坊、华 成烟 草公司 仓库 , 另 外还有 以宁 波
帮为主的中药会馆 ( 已拆 ) 、福建同业会馆 ( 已拆 ) 等 , 著名的鼓楼基督教堂 ( 已拆 ) 也位于此
巷。现存建筑形式与打铜巷类同。
清末民国时 , 打铜巷、布市巷基本为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的聚集地 , 尤其是布市巷房屋
的形制较为简朴。这两条巷与大井巷、中山中 路、中山 南路 交汇于 鼓楼 , 形 成清河 坊地 区
又一商业活动的中心。

通过以上对清河坊街区主要街巷的概述与分析 , 我们可以看出 , 清河坊从南宋以来就


是杭州商业活动的中心地区。尤其是清末民国初 , 随着沪杭铁路的建成 , 杭州城人口的不

① 民国 十三年 ( 1925 年 ) 萧义 顺、萧永 顺兄弟 于华 光巷 创立“ 萧 天顺 手 杖店”, 制 作西 湖 手 杖 , 1932 年 前 后 , 西 胡


手杖成 为杭 州著名 的旅游 纪念 品。

・ 39 9 ・
断增涨 , 对商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 使这一地区的商贸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虽然传
统的街道巷坊关系以及社会风尚、市肆文化的特征在其中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 但由于外来
文化的影响以及对商品种类需求的转变 , 使许多新兴的行业不断涌现 , 社会结构以及建筑
风貌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些都直接影响着 人的生 活观 念、价值 观念。清 河坊地 区保 留
了杭城真实的历史信息与旧城的环境风貌 , 而且这一切在今天仍能调动起人们的情感、联
想与意念 , 具有广泛的审美价值。是一幅活生生的杭城清末民国初的“ 清明上河图”。

二   有关清河坊地区的现状初步调查及
    目前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清河坊地区的现状调查 ( 主要是对现存 建筑 状况的 调查 ) 是 从 1999 年 5 月着 手进 行


的 , 这次调查的范围后又有扩大 , 一直往北端延 伸到中 山中 路官巷 口 , 往南 延伸至 望江 街
之金钗袋巷 , 因为这些地块 , 无论从地理位置 , 还是从 历史 沿革 看都与 清河 坊有着 密切 的
联系。清河坊地区本身就是中山中路近代商业街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望江街与鼓楼相接 ,
是旧时城外商客通往市区的必经之道。且从建筑风貌及街区特征来分析与清河坊类似。
目前这一区域有近 70 % 以上的建筑为 1949 年以 前建造 , 6 处 已公布 为文物 保护 单
位 , 大部分单体建筑作为街区整体风貌予以 保留 比较适 宜。但 根据这 些建 筑的审 美价 值
( 包括历史文化内涵、环境因素、内外面貌的好坏等 ) 也考虑区别对待 , 分为三大类 ( 本文只
涉及清河坊街区 ) :
(1 ) 重点保留建筑
一般内外面貌保存较好 , 或具有一定的历 史背景 及时 代特征 , 从 文物 的三 性价值 ( 历
史、科学、艺术 ) 而言 , 最接近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
具体见下表 :

名     称 地     点

保大参号 大井巷 60 号

朱养心膏药店 大井巷 11 号、13 号

“孔凤春”香粉店旧址 河坊街 103 号

中港皮革鞋料商行 中山中路 73、75 号

宓大昌烟店旧址 中山中路 66 号

万隆火腿店 ( 含河坊街 92 号 ) 中山中路 79 号、河坊街 92 号

汪德和 , 翁隆盛茶庄旧址 中山中路 62、64 号

① 这一 区域目 前有国 保单 位 1 处 ( 胡庆 余 堂 ) , 省 保 单 位 2 处 ( 兴 业 银行 旧 址 , 凤凰 寺 ) , 市 保 单 位 3 处 ( 于 谦 故
居 , 钱塘第 一井 , 胡 雪岩旧 居 ) 。
② 不属 于清河 坊保护 区的 重点保 留建 筑尚有 浙江 实业银 行旧址 , 万源绸 庄旧 址盐业 银行旧 址 , 浙 江 地方 银 行旧
址 , 扇子巷 元茂 里石库 门民 宅等。

・ 40 0 ・
续表

名     称 地     点

张允升百货店 中山中路 68 号
叶种德堂中药店 中山中路 45、47 号
方回春堂中药店 河坊街 111 号
吴敬斋产 ( 民居) 河坊街 131 号

方裕和旧居 河坊街 190—2 号


王芗泉旧居 西太平巷 8、9、15 号
翁隆盛茶号房产 光复街 12 号
原林氏医生住宅 东太平巷号

    (2 ) 应保留的建筑
指外立面保存尚好 , 内部改动较大 , 有的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 , 这类建筑数量较多 ( 名
单略 ) 。
(3 ) 风貌保留的建筑
一般内外面貌改动都较大 , 但原来的主体梁架仍存。
在调查中 , 笔者还对清河坊现存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记录与评估。总的来看 , 街区内部
的建筑群落与街巷之间的小环境保存较为理 想。如街 巷排 列组合 的序 列 , 院落中 几进 建
筑的进深层次感 , 以及点缀于其间的仍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相当数量的古井 , 构成了
连续型或非连续型的街区景观 , 使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视觉效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那么清河坊街区本身所处的大环境如何呢 ? 在《杭州历史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历史
保护区中 , 有两个保护区与目前正在重新规划的清河坊街区有直接的关系。
(1 ) 鼓楼传统建筑街巷群落保护区。此保护区是以原鼓楼为 中心 , 北起河坊 街 , 南 至
吴山北山脚 , 东起中河路 , 西至小井巷 , 面积约 9 .7 公顷 , 相当于现清河坊保护区的一半面
积 , 也就是仅保留了河坊街南侧及重新规划中的河坊街最东段的街区。
(2 ) 中山中路、中山南路近代 商业 街的保 护范 围为 : 北起 官巷 口 , 南至 凤山 门。全 长
2 .5 千米 , 道路两侧各 30 米范 围。而就 现状来 看 , 这 条商 业街 的保 护 并不 理想。 由于 开
通了中河高架 , 中山南路 , 仅剩下西侧一边 , 又因惠 民路、城 站路 ( 西 湖大道 ) 的拓宽 工程 ,
使中山中路中段的两处十字路口的 8 幢近代建筑被拆毁。位于两侧小街小巷内被破坏的
民居更是不少 , 中山中路北段已支离破碎。
以上提到了两个保护区 , 就地理位置而言有很大一部分与清河坊街区重叠 , 清河坊保
护区实际上是将原鼓楼传统建筑街巷群落保护区的范围扩大。这样 , 势必与中山中路、中
山南路保护区的联系更为紧密。
由于清河坊历史地段的保护计 划 是在 未经 过合 理规 划 的状 态下 强行 实施 的 , 有 些

① 1999 年 5 月中 旬市政 府决 定由市 规划局 出面 公开对 清河 坊历史 文 化保 护 区进 行 规划 设 计的 招 投标 , 这 次招


投标以“杭 州河 坊街大 井巷 传统建 筑街 巷群落 保护区”为题进 行 , 共由 省内外 五家 单位 参加 , 9 月 8 日召 开 了专 家 评审
会 , 杭州市 园林 设计院 中标 。

・ 40 1 ・
周边环境不协调已成实事 , 这势必给制定保护规划带来较大的难度 , 难度的重点是如何处
理好与周边环境的过渡关系。我们说保护历史地段 ( 街区 ) 实际上就是保护与它共存的环
境“
, 除了街区自身存在的整体风貌外 , 在其视野所及的周边范围内 , 也不应有严重的视觉
干扰 , 这样人在其中才可形成一种环境的气 氛” 。而 与清河 坊街区相 连的大环 境不容 乐
观(图 9)。
祠堂巷往北延伸 , 周围高楼林立 , 市级文保单位———于谦故居却偏于一隅。出大井巷
保护区的东南侧 , 紧贴中河高 架桥 , 原来 的布 市巷已 拆去 2/ 3 , 而 将要 重建 的 鼓楼 基督 堂
却设计成西洋式 ( 原被拆除的是中国传统宫 殿式样 ) , 这与 将要 恢复的 中国 传统建 筑形 式
的鼓楼近在咫尺 , 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鼓楼东南侧过中河高架 , 位于元宝 街的市 级重 点文 保单位———胡 雪岩 旧居已 被列 入
清河坊保护区的规划当中 , 就保护本身而言 并无不 妥 , 但由 于中河 高架 的分 割 , 胡 雪岩 旧
居变成孤零零的一角。其实望江直街一带除胡雪 岩旧 居外 , 还 存有数 量可 观的清 末民 初
的民居 : 望江街 266 号 ( 汪新者产 , 其祖父为胡雪岩的账房先生 ) 、望江街 222 号 ( 胡庆余堂
“愈风烧”药酒作坊旧址 ) 、元宝街 1 号至 4 号民宅等。但这几处并未明确列入现存保护规
划 , 而且望江街近期又有被拓宽的可能。
另外 , 最西段的吴山文化广场虽与河坊街的过渡在视觉上较容易处理 , 但吴山本身的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已由于吴山广场的开发遭到极大的破坏。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 , 就是保护区内交通 组织及 管线 的处 理已对 清河 坊街街 区的 环
境因素构成了影响。因为原规划中是以拓宽河坊 街及 打通 吴山、开凿 华光 隧道来 解决 这
些问题的 , 但由于保护区的确定不得不考虑另行安排管线及交通 , 因此在杭州规划局的招
标文件中明确指出“在河坊街以北开辟新的道路 , 规划道路宽度 15 米”。实际上是以牺牲
河坊街北侧的高银巷为代价开辟道路。但介于高银巷与中山中路西侧转角已于近年新建
了一批居民楼与沿街商业用房 , 如向北侧 拓宽道 路 , 市政 府认为 成本 太高。如 此 , 只能 向
高银巷南侧拓路。这样一来 , 对高银巷、祠堂巷、后 市街 , 中、东、西 太平 巷 , 华光巷 的民 居
及巷坊的保护影响巨大。种种这一切 , 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   保护清河坊历史地段所应遵循的原则及对策

对于“历史地段”( 或称“ 历史文化保护区”) 的概念 , 在国务院 1986 年公布的第二批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讲得很清楚 , 是指“一 些文物 古迹 比较集 中 , 或能 够较完 整地 体
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如果再参
照国际上一系列的有关文物建筑、历史 地 段、历史 名城 的 保护 规章 “
, 历 史地 段”的含 义
就更为丰富了 , 它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
(1 ) 有真实的历史遗存的物质实体 , 如房屋、院墙、古井、街道、古树等等。

① 王景慧 .要 重视 历史地 段的 保护 .建筑 历史 与理论 , 第 5 辑 .杨 鸿勋 , 刘托 主编 .中 国建 筑工 业 出版 社 , 1997 , 5 .


154 ~155 页
② 参见 : 威 尼斯宪 章 , 内罗 毕建议 , 华盛顿 宪章 , 雅 典宪章 , 马 丘比 丘宪章 , 日 本古 都保存 法

・ 40 2 ・
(2 ) 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将其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
① 能明确地反映某一历史上的时间段 ;
② 包涵有一定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 包括历史上的功能作用等 ) ;
③ 具有个性化和可识别性———地方特色 : a . 延袭下来的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及观念 ;
b . 延袭下来的街区景观及街道的 格局 和 空间 形式 ; c . 历 史性 建筑 物 ( 或 构筑 物 ) 的内 外
面貌 , 包括建筑物的体量、风格 , 使用的材料、色彩、装饰等 ;
④ 历史地段内部建筑物之间的空隙 , 建筑物与空隙的关系 , 空隙与绿地的关系 ;
⑤ 整个历史地段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的关系。
(3 ) 必须形成一定的规模 , 有 一定 的量 ( 成 片保留 ) 。在 视线 所及 的范围 内风 貌基 本
一致或相近 , 地段内的历史遗存物之间能达到某种和谐。
由此可见 , 国际上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内容 , 早已不局限于保护成片的建筑群落。而
是进一步保护蕴藏于其中的更为广阔的历史 文化内 涵与 审美价 值。这 一审美 价值 , 首 先
取决于环境效果。环境实质上是一个和谐、鲜明 , 有 个性 , 又 符合 形式美 的整 体。孕育 于
其中的个体 , 只有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才可能发挥出强烈的感染力。
“ 在历史地段中 , 应当保留什么 , 改 造什么 , 如 何保 留、如何改 造 , 都必 须 符合 总体 环
境的要求” 。并且能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类对 该环境的 美感为 原则 , 也就是一 切从美 的
需要出发 , 当然这种“ 需要”是以满足历史文 化名 城的要 求为 出发 点。清河 坊历史 地段 的
保护也应当遵循环境美学的原则 , 尽可能处理好个体与个体之间 ( 地段内各个历史遗存物
之间 ) 的关系 , 个体与整体 ( 地段内各个历史遗存物与整个历史地段 ) 之间的关系。保留与
延续历史文化环境之轨迹 , 使 周 围的 自然 环境 , 人 文 环境 与整 个历 史街 区 达到 视觉 上 的
平衡。
历史地段中的历史文化题材往往与建筑物联 系在 一起 , 建 筑物是 体现 整个地 段风 貌
的主体 , 也是历史地段中数量遗存最多的实 体。建筑 物修 复的 好坏是 衡量 历史地 段保 护
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个体建筑的修复中应重视个性 , 即自身的特色 , 许多位于同一街道的
建筑远观几乎一致 , 但细看仍有差别 , 修复中应尽量地达到个性与局部的统一。
根据清河坊地段现存建筑的调查分类 , 对个体建筑的修复与保护可分四个层次进行 :
(1 ) 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
① 保存状况较好的 , 基本可维 持原 状 , 如胡庆 余堂、于 谦故居 , 但 周围 的 环境 需进 一
步整治。拆除小井巷内的钢筋混凝土的厂房 , 恢复 原有的 传统 建筑 ; 于谦 故居 周围 的“ 水
泥丛林”目前虽一时无法解决 , 但必须列入今后的规划当中。
② 对于保存状况较差的文物建 筑 , 应 进行 适当 的修复 或按 实际需 要进 行 复原 设计。
如胡雪岩旧居 , 曾是晚清时杭州著名的私家园林 , 占地 7000 余平方米 , 但现存建筑已不及
原来的半数。就文物保护单位而言它是一个个体 , 但 它作 为一 组建筑 群落 与园林 却是 相
对完整的整体 , 内部各个单体建筑与园林的组合构成大的空间环境 , 在功能、层次、联接等
环节上缺一不可。
从现实及环境因素出发 , 考虑到将来 的使用 价值 , 应 尽可能 地全 面恢 复。但怎 么修 ,

① 王世 仁 .我国历 史文 化名城 的美 学价值 .城 市规 划 , 1982 : 3

・ 40 3 ・
值得三思而后行。其实 , 这也涉及到文物建筑 的修复 如何把 握好“修 旧如 旧”的“度”的 问
题。假如将文物建筑修复中的“新”与“旧”的概 念放入 环境 美学的 角度 去考 察 , 就 容易 理
解多了。即“宜新则新 , 宜旧则旧” , 所 谓“新”是“ 修新 如 旧”, 是一 个“复 旧”的过 程 “
, 修
旧如旧”, 则是要“旧”到后来的自然状态 , 追求岁月 流逝 的质感。 这样“新”与“ 旧”就比 较
容易达到和谐与统一。
(2 ) 要求重点保留的建筑。如前文提到了“ 大四拐角”的商业建 筑及河坊 街的传统 木
构建筑 , 如方回春堂、吴敬斋产等等 , 修复的 原则 应基本 等同 文物 建筑。但 对于近 代的 一
些西洋式建筑 , 在修复上可适当放宽 , 只要内外面貌 ( 指内外装修、色彩、质感及建筑风格 )
不变 , 材料等可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
(3 ) 应保留的建筑 , 主要采取外形保留 , 即保留建筑物的外立面 ( 包 括外装修 色彩、质
感、建筑风格 ) , 内部可按功能适当调整 , 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4 ) 需保持风貌的建筑 , 由于内 外面 貌遭 到极大 破坏 , 可 拆毁重 建 , 但应 参照 周围 的
建筑尽量地恢复原来建筑的体量及外观 , 内部可按实际需要设计。
另外 , 在个体建筑的保护或修复中 , 各个单体建筑之间、以及单体建筑 ( 或个体建筑群
落 ) 与之相关的空隙之间的关系处理 , 也相当重要。在保留相互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及巷坊
院落的原有尺度、格局的基础上 , 将拆除的钢筋 混凝土 建筑 所留下 的空 地或 采用填 充法 ,
布置其他旧城区改造中需迁移的 , 无地理位置意义的但有保留价值的建筑 ( 这些迁移建筑
必须与清河坊的整体氛围相协 ) , 或在空地中开辟绿化带及园林小品。路灯、小店、招牌及
公建设施等是环境效应的重要点缀。在统一设计 的基 础上 , 应 能烘托 原有 的历史 文化 环
境 , 并带有可识别性 , 即有 自身 的特 点 , 比如 清 真饭 店的 招牌 , 就 不可 能 与竹 器 店的 招 牌
一样。
从长远考虑应把握好整个历史地段与周 边环境 的过 渡关系。 例如 , 是 否可将 中山 中
路北段、中山南路 , 以及望江直街、金钗袋巷的保护一同列入清河坊街区的规划中 , 使之交
相辉映 , 互为补充 ; 重新恢复的鼓楼与重建的教堂在体量、尺度上如何定夺 , 它们与中河高
架之间的空隙部分该怎样处理 ? 河坊街入口应当建立标志性的构筑物 , 它的形式、体量该
如何 ? 与吴山山体的比例关系怎样调整 , 与 整条 河坊街 的纵 向视 觉效果 又如 何 ? 高银 巷
拓宽马路后 , 新、旧建筑的过渡怎样把握等等 , 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长期以来 , 对于历史地段的保护经常被当作“ 仿古一条街”来处理。清河坊历史地段 ,
假如不是声势浩大的声援运动 , 恐怕也已成了其中的牺牲品。对于现存的单体建筑而言 ,
可能大部分够不上精美 , 但一旦它们连成一 片 , 形成气 候 , 流露 出的风 情与 底蕴足 以使 人
勾起对以往岁月的回忆与流连。“原汁原味”地 保留这 份历 史的环 境氛 围 , 这不仅 仅是 继
承和保留传统文化的问题 , 还体现着人类的情感价值 , 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所应承担的
义务与使命。

( 作者单位 : 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

① 王景慧 .要 重视 历史地 段的 保护 .建筑 历史 与理论 , 第 5 辑 .杨 鸿勋 , 刘托 主编 .中 国建 筑工 业 出版 社 , 1997 , 5 .


154 ~155 页

・ 40 4 ・
祠堂巷拐角店铺

的登山道之一

・ 40 5 ・
街店铺界碑之一

中药店旧址砖雕

・ 40 6 ・
翁隆盛茶庄旧址

・ 40 7 ・
坊街拐角某建筑细部

巷民居鸟瞰

・ 40 8 ・
参考 文 献

1. 周峰主编 .民国时期杭州 ( 修订本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1997 , 6


2. 钟毓龙 .第六章 说坊巷 .说杭州 (第 2 版增订本) .浙江人民出版社 , 1985 , 7
3. 王世仁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价值 .城市规划 , 1982 : 3
4. 王景慧 .要重视历史地段的保护 .建筑 历史与 理论 , 第 5 辑 .杨鸿 勋 , 刘 托主编 .中国 建筑 工业 出
版社 , 1997 , 5 .154~155 页
5. 日本观光资源保护财团编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 .路秉杰译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 12 .59 页
6. 荆其敏 .建筑环境观赏 .天津大学出版社 , 1993 , 10
7. 国际上有关文物、古建筑、历史名城保护的规章 .浙江文物简讯 , 第 3 期 .1990 , 12
8. 杭州市规划局 .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传统建筑街巷群落保护区招标文件 .1999 , 5 , 20
9. 杭园文 [ 1999] 101 号文件 : 关于杭州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现状及其保护计划的报告
10. 杭园文 [1999 ]206 号文件 : 关于要求保留河坊街地区部分传统建筑的请示
11. 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关于杭州河坊街中山路地区历史建筑分布状况的初步调查
12. 大文化视角 : 保护与开发 .观察与思考 , 1999 : 5
13. 周微先 .杭州市河坊街改造规划修改的启迪 .杭州研究 , 1999 : 3
14. 张书恒 .完善保护体系 , 探索积极保护措施———兼谈对河坊街传统 街区保护的 思考 .浙江省’99
考古学会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15. 卓军 .杭州文物建筑及历史街区保护刍议 .浙江省’99 考古学会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16 . 黄滋 .对历史性传统街区保护的思考 .浙江省’99 考古学会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 40 9 ・
宁波外马路 ( 外滩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

周   航   朱 景清   陈 立毅   金   洪

    提要 : 宁波外马路 (俗称“外滩”) 历史街区 为宁波城市“三江 六岸”的核 心地段 , 以其 特


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建筑著称。本文论述了外马路历史街区的历史和现状 , 同时就怎样认识
“外滩”的风貌特色 , 采用怎样的整治和保护方案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 : 历史街区、保护、整治

宁波外马路 ( 俗称宁波“ 外滩”) 为宁波城市“三 江六岸”的核心 地段 , 以 其特有 的文 化


内涵和历史建筑著称 , 对 于这 样 一个 重要 地段 , 有 关 部门 已确 定该 地为 历 史街 区予 以 保
护。但该地段由于单位与居民密集 , 功能混杂 , 房 屋比 较破 旧拥挤 , 使 得传 统历史 文化 街
景趋于丧失 , 并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 , 整治改造已迫在眉睫 ( 图 1 ) 。
怎样认识“外 滩”的 风 貌 特 色 , 采 用 如 何 的 整 治 和 保 护 方 案 , 成 为 社 会 各 界 关 注 的
问题。

1. 怎样认识“外滩”历史 街区的风 貌特色

“外滩”历史街区以整体的环境风貌体现着它 的历 史文 化价值 , 展 示着 近代宁 波城 市


的典型风貌 , 反映着城市发展的脉络。“ 外滩”曾是西方列强“ 五口通商”的开埠地 , 江北岸
是南京条约指定的外国人居留地 ( 当时并无“租 界”的名 称 , 按条约 只说 划定 区域 , 准予 租
赁 ) , 宁波开埠后 , 英国首设领事馆于江北岸 , 法美等诸国要求通商 , 都有领事驻甬 , 各国在
居留地建巡捕房、造教堂、办医院、设学校 , 并一 度控制 了港 口控制 权和 沿海 贸易航 行权。
作为外国人居留地的江北岸 , 在太平天国革命和八国联军侵入时期 , 富室巨商纷纷迁入作
为避难之处。此时洋行林立 , 总会 ( 赌场 ) 、妓院、番菜馆、戏院、弹子房纷纷开设起来 , 成为
江北岸最繁华的时代。
“外滩”历史街区中历史建筑众多 , 而且比较集中 , 充分反映了近代宁波发展演化的过
程 , 是宁波最富特色、最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区 域 , 也 是宁 波近 代洋务 文化、商 业文化、港 城
文化的凝聚点。清代法属江北岸天主教堂 (1872 年建造 ) 、英 国领事 馆旧址、浙江 海关 , 民
国时期的浙东银行、侵华日军水上司令部旧址、东亚饭店等 , 建于后期的江花茶馆、外滩大
酒店、梅山盐场等也继承了原 有风格 ( 图 2、3) 。这些 不同历 史时 期遗 存的 记 载着 历史 信
息的真实的物质实体 , 成为“ 外滩”街区历史整体风貌的主导因素。
因此可以说“
, 外滩”历史街区是宁波城市 历史 中的一 个片 段 , 我们 保护它 , 就 意味 着
保护了宁波城市发展的见证 , 保护了宁波三江六岸中最富特色的城市景观 , 也保护了一个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宁波旅游业的物质基础。
・ 41 0 ・
2.“外滩”历 史街区整治 规划原则

整治是以保护与复原历史街区面貌为目的 , 对构成街区的建筑、环境及相关因素进行
修缮、整理与调整 , 使得历史街区的历史环境的保存与现代居住生活的调适达到最佳综合
状态。整治与保护并不矛盾 , 而是更好的保护。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治规划原则 :
(1 ) 在原有基础上 , 从整治环境着手 , 保留历史叠加 , 整旧如旧。
(2 ) 重视创造优美、舒适、安全的城市公共空间 , 延续地方地域文化 特色 , 创造开放 的
富有个性的城市景观。
(3 )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 , 强调历史性文化景观与人群休闲功能的相互依存。
(4 ) 注重规划的实际性与可操作性 , 保持规划的完整性 , 一次 到位 , 分步实施 , 以期 彻
底改善与强化历史街区的公共环境。
(5 ) 充分吸引城市人流 , 合理解决停车、步行、车行等流线问题 , 水平与竖 向设计充 分
吸引人流形成开放的休闲空间。

3.“外滩”整 治规划内容

“外滩”历史街区整治规划是宁波市城市形象 工程 的一 个部分 , 从 宁波 港务局 客运 站


至新江桥沿外马路周边一带 , 全长 870 米左 右 , 整治规 划内 容包括 外滩 用地 性质的 调整、
市政改造建设、沿外马路建筑风貌保护规划、沿外马路环境绿地设计及步行系统设施建设
等几个方面 ( 图 4、5 ) 。
从目前外滩用地情况分析 , 办公、居住、工 业、仓库 等占 了相当 比例 , 用 地成分 比较 复
杂 , 环境质量下降 , 结合沿外马路的低层与多层 的保留 性建 筑的改 造与 修缮 , 底层 店面 可
开放为营业用房 , 功能以休闲、旅游、商业与 娱乐活 动为 主 , 随着人 流的 引入 , 该地 段的 休
闲游乐功能得以进一步加强 , 底层商业用房可以出租经营式 , 由原房主单位经营。
外马路保持在 10 米左右的宽度 , 保留历史街 道的 原有 尺度 , 主要 考虑 白天为 步行 街
道系统 , 夜 晚可 考虑 限制性 机动 车通行 ( 主要 服务于 沿外 马路 周边单 位与 开放的 底层 店
面 ) 。先期整修地下管道等市政工程地下部分 , 后以彩色石板铺地。
拆除沿街影响景观违章建筑 , 腾退违章侵占的街道用地 , 结合沿外马路地段绿地设施
与休闲娱乐设施的建设 , 对沿街的公共厕所、垃 圾站等 公用 设施进 行拆 除和 搬移 , 使该 区
域内包括绿化系统、休闲小品、公共设施 ( 厕 所、果壳箱、座 椅 ) 、景 观设 施 ( 灯光 照明 系统 )
等能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4. 环境形象 设计

(1 ) 沿江立面修缮设计
根据 宁波市 对外 滩改造 的计 划与 建议 , 基 地 内 原有 建 筑 如 天 主教 堂 、东 亚 饭 店、工
商银 行等建 筑均 为仿欧 洲古 典的 砖石结 构建 筑 风 格 , 立 面 改 造 与 修缮 设 计 应 突 出这 一
点 , 同时 加强 整个 步行 道 系 统 风 格 的 统一 性 , 装 修 材 料 可 考 虑 各 种 石 材 与 彩 色 外 墙 涂
料( 图 6~8 )。

・ 41 1 ・
(2 ) 步行道
各主要的景观区域将路面扩大至江岸 , 与绿化带周边一起构成各主题广场 , 彻底改变
原有旧外马路废旧的城市区域景观 , 形成丰富多彩的空间秩序 , 考虑到外马路可能有机动
车进入 ( 主要服务于沿外马路单位 ) , 所以在路 面材料 上应 选用 即有城 市美 化效果 以耐 机
动车通行的材料铺地 , 如彩色石板 ( 室外用 ) 、水泥路面等材料。同时取消沿外马路建筑周
边的人行道 , 以形成统一基调的景观。
(3 ) 沿江绿化带
沿江绿化系统形式以欧式大庭园布置方式为 主 , 为突出 主题 近代 宁波帮“ 洋务 文化”
“海洋文化”的“包容”的精神实质 , 不考虑中式园林“ 小桥流水”式的园林布置 , 空间秩序以
“点”
“ 线”组合为轴线。“点”即为各主要景观区域的扩大的主题广场 , 如“ 入口文化广场”、
“三江汇流主题广场”、教堂前表演场及半下 沉式主 题广 场 , 三江游 船码 头及 前广场 , 以 及
最后的收景硬质广场。“线”即为欧式游园道路 以及由 草坪、底 边花坛 组合 的绿化 体系 组
成。其中沿外马路隶属于客运码头地段先以拼花 金属 栏杆 加以分 隔 , 但内 部绿化 及休 闲
系统统一进行考虑。绿化植物配置以整形 ( 几 何形 ) 中 性植 物为主 , 间 以观 花性植 物形 成
组合绿化。观花性植物注意各种季节开花植物分别配置 , 以保持四季均有鲜花开放。
沿外马路步行道与绿化带交接处设置欧式路灯 , 双面照明 , 上设置广告牌。草坛间设
置射灯 , 夜晚照射外滩边建筑与绿化草树 , 保证夜间的景观效果。
扬善路与新江桥边台阶为进入外滩外马路的主人流入口。新江桥底开发成自行车停
车场 , 增设一部垂直交通的台阶。甬江大桥底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 沿甬江大桥边旧码头改
造成三江游船码头。

( 作者单位 : 宁波大学城市与环境研究所 )

・ 41 2 ・
・ 41 3 ・
路景观之一

路景观之一

・ 41 4 ・
・ 41 5 ・
・ 41 6 ・
点透视图

点透视图

点透视图

・ 41 7 ・
城市历史地段的柔性开发
———以徐州户部山地段保护与开发研究为例

夏 海山   李 靖华

    提要 : 本文从历史地段在当今城 市发展 中面临 的问题 入手 , 结合对 徐州户 部山 历史 地


段保护与发展的研究 , 探讨具有“小规模”、
“协调性”、
“多功能”、
“包容性”、
“可持续”的柔 性开
发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 历史地段、柔性开发、小规模、多功能、可持续

一   历史地段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1. 保护 与开发的 矛盾

    对于历史地段 , 保护与开发总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全部外迁的完全保护 , 经济实力不


允许 , 而商业性开发就面临着传统的破坏与丧失。矛盾根源不只是经济的 , 更多是来自观
念的 : 一方面对保护的理解 , 另一方面对开发的 认识。保 护不 意味着“ 原封 不动”, 开发 不
是肆意破坏。保护与开发不仅可以对话 , 而且有话可说。

2. 历史地段 功能配置问 题

在城市历史地段中现存建筑多数为住宅 , 由于土地价差往往成为开发商争抢的对象 ,
历史地段也因而由城市的“贫民窟”成为 了摇 钱树 。 矛盾 突出 表现在 商业 与居住 的冲 突
上 , 加上改造更新历史地段中大量的民居 , 存 在基础 设施 陈旧 , 低层 高密 度 , 动迁费 用高 ,
若在地段保护中维持大量 低 容积 率的 居住 功能 , 经 济 问题 成为 不得 不考 虑 的实 施 障碍。
现代城市开发中历史地段的合理功能配置问题值得研究。

3. 历史地段 更新存在风 格上的争 议

新建与改造的仿古建筑也许是太多了 , 或者说不成功的太多 , 使得各城市中市民甚至


业内人士对古风失去兴趣。一百多年前上海南京路是地道的中国传统商业街 , 而今“ 中华
第一街”上的百年老店展示的“ 传统”却已是西洋的。历史风貌应当从新认识 , 仿古与保护
没有必然的联系。

* 本文 获中国 矿业大 学科 技基金 资助 。

・ 41 8 ・
4. 有形态与 现代生活的 矛盾

一方面位于城市旧城区的历史地段生活环 境脏乱、基 础设 施陈 旧 , 急需更 新改 造 ; 另


一方面 , 原有的结构形态、风情风貌是历史地段的价值所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保护
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上孰先孰后 ? 在历史地段中“人”与“物”的共同保护始终是一种理想的
目标。

二   历史地段的柔性开发政策

高强度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
开发商追求的是利润 , 政府部门讲求的是 工作 成效 , 然 而一次 性的 开发建 设改 造 , 往
往割裂了前人 , 也拒绝了后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历史地段保护和开发中如何体现 ?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 , 对历史地段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 从思想观念和措施手段上应当采
取一种中间路线 , 即体现更新改造“ 小规模”、具体操作“协调性”、土地配置“ 多功能”、设计
风格“包容性”、规划理念“ 可持续”的柔性 开发方 针。以下 从三 个方面 阐述 历史地 段的 柔
性开发对策。

1. 柔性开发 的思想基础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着两种 保护观。 在求 真求实 的学 术传统 和主、客 相


分的思维方式下 , 西方 对 于历 史 建 筑的 保 护强 调 历史 的 真实 可 读 性。1964 年于 威 尼 斯
ICO M 大会上通过的《威尼斯宪章》写 道 “
: 世世代 代人 民的 历史文 物建 筑 , 饱含着 过去 岁
月传下来的信息 , 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 见证。…… 我们 必须 一点不 走样 地把它 们的 全
部信息传下去 。
”这便是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于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的总的写照。
中国哲学和文化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 抽象 的理 论探索 , 更 欣赏 和满足 于在 模
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 , 去 追求和 获得 某种 非逻辑 非纯 思辩非 形式 分
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 。李泽厚 所总 结的 中国 传 统文 化的 基本 精神 是“ 实用 理性”,
“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构成了一种性格———思想模式 , 使中国民族获得和继承着一种清醒
冷静而又温情脉脉的中庸心理 : 不狂暴 , 不 玄想 , 贵领 悟 , 轻逻辑 , 重 经验 , 好 历史 , 以服 务
于现实生活 , 保持现有的有机系统的和谐 稳定为 目标 , 珍 视人际 , 讲 求关 系 , 反对冒 险 , 轻
视创新……。所有这些给这个民族的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带来了许多优点和
缺点 ③ 。
”好 古 而 不 重 物 ,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下 的 历 史 建 筑 保 护 强 调 的 是 一 种 思 想 意 蕴 的
延续。
历史地段的保护有别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 历史地段不仅占据了城市中显要的地块 , 同
时还生活着大量的城市居民 , 这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 历史地段的保护涉及了许许多多
城市问题。我们把眼光始终盯着历史地段具体的 物质 形态 的保护 , 就 无法 在一个 更高 的

① 陈志 华译 .保护 文化 建筑及 历史 地段的 国际宪 章———《威尼斯 宪章》 .世界 建筑 , 1986 : 3


②③   李 泽厚 .试 谈中国 的智 慧 .李泽厚 十年 集 , 第三卷 .安徽文 艺出版 社 , 1994

・ 41 9 ・
层次上建构保护与开发的新理论、新方法。事 实上 , 那 些飘 离在物 质载 体之外 , 隐 藏在 物
质传统形式背后 , 通过物质载体反映出来的传统价值观、审美情趣、生活习俗、文化心态等
等 , 才是反映历史地段传统精髓的“ 法”与“ 思想”, 在着重保护“法”与“ 思想”的前 提下 , 才
有可能将保护与开发在历史地段中统一起来 , 也才有 可能 使历 史地段 重新 在现代 城市 建
设中重现活力。
历史地段柔性开发的思想就是要将保护与开 发在 新观 念下结 合起 来 , 保护历 史地 段
中传统文化的记忆 , 同时也保证人的现代城市生活。在 20 世纪 60 年代 , 日本对待历史环
境与地段 , 是开发还是保护成为非常尖锐的矛盾 , 出现了传统风格桎梏与都市风格消失的
问题 , 而今的日本历史保 护实 践 中 , 已把 历史 环境 保 护作 为改 善居 住生 活 环境 的有 效 途
径 。这不仅是在保护与开发的手段上有创造性 ,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2. 柔性开发 的运作方式

(1 ) 细致的调查、合理的分类
开发的规划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基础和现 实基 础上 , 需 要细致 的社 会调查 与全 面
的经济分析 , 并对历史地段的文化内涵和深层结构进行透彻剖析 , 对开发项目的土地价值
和成本效益进行宏观结算 , 在此基础上制定整体的保护和开发规划 , 使景观特征和传统风
貌能够切实得到保护 , 使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结合地段内建筑类型、设施情况、居民意向 , 以及周围的城市环境 , 对历史地段进行分
类 , 根据情况灵活对待。
(2 ) 多样的地段功能结构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 无论从经济角 度 , 还是 从社 会角度 来看 , 城 市都需 要尽 可
能丰富多样且相互支持的功能结 构 , 以满 足 人们 的生 活需 求。简 ・ 雅各 布斯 ( J .Jacob s)
在考察了美国许多大城市后得出结论 : 那些充满活力的街道和居住区 , 都拥有丰富的多样
性 , 而失败的城市地区往往明显缺乏多样性 。 将历史地 段的土地 功能简 单地划分 , 无 论
是单一的住宅群 , 或是成片的商业综合体都会使原来丰富的生活内容变得乏味 , 难以恢复
原有的社区活力。
(3 ) 小规模、分阶段的实施策略
街区本身是城市形态构成的基本单元 , 有着与城市组织结构相适应的街区肌理 ( 建筑
体量的聚集方式 ) 和街区质地 ( 道路、建筑物及开放空间等的模式的组合 ) 。而在现代城市
中的历史地段是特殊的城市单元 , 有着体现其独特风貌的街区肌理和街区质地 , 我们在开
发改造时 , 只有顺其肌理 , 以小规模的方式以新 置旧 , 有机 的更 新才能 做到 既更新 地段 的
物质实体 , 又保护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小规模并不是零敲碎打 , 而是在保护与开发的整体规划指导下进行分阶段的实施。

① 张松 .历 史环境 保护 与都市 景观 创造 .城市 规划 汇刊 , 1999 : 6


② Jan e Jacob s . T h e D eat h and Life of G rea t A me rica n Cit ies .Ra ndo m H ouse .Ne w York , 1961

・ 42 0 ・
3. 柔性开发 的规划设计 观念

柔性开发的规划设计要以全面、理性的眼 光从整 个城 市来 看待历 史地 段的种 种矛 盾


和问题 , 并将现代城市设计思想渗透到历史地段开发的整个过程。
历史地段的柔性开发规划 , 不仅对有价值的传统物质载体进行保护 , 还应体现对人的
保护。历史地段中对人的保护 , 一方面指居住在历史地段中的居民 , 对他们物质生活的保
护 , 传统的建筑街道给了城市一个历史文化的记忆 , 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社会群体则是传
统文化精神的活载体 , 正是有了他们历史地段才成为城市中有生命的一部分 ; 另一方面指
对整个城市居民以及后人 , 因为历史地段是 属于 整个城 市的。 对人的 保护 才是使 历史 地
段在城市中再生的最终目的。
柔性开发规划必须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念和资源限度观念。人类文化遗产是一
种既易受破坏 , 又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当理性 地控制 历史 地段 的文化 价值 的商业 性开 发
利用 , 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 为将来留有余地。
以下结合对徐州户 部 山 历 史地 段 保 护 与 更新 的 研 究 , 具体 说 明 柔 性 开发 的 方 法 与
策略。

三   徐州户部山地段保护与开发的研究

1. 户部山地 段的文化价 值与城市 发展

    徐州古称彭城 , 根据史书记载 , 帝尧封彭祖于此 , 号大彭氏国 , 距今已有 4 万多年的历


史。1986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历 史上经 黄河数次 泛滥 , 地面遗 迹
所存不多。但由于徐州城的经济地理位置优越 , 加之“ 三面阻水 , 四面环山”, 形势险要 , 所
以历史上城廓虽然屡造毁坏 , 但仍然都在老城的旧址上重建 , 从而形成城上城 , 府上府 , 街
上街 , 井上井 , 重叠相套的巧合 , 现在地 面下 3 米、9 米处 存有 完整 的古 城遗 址 , 成 为罕 见
的三城相叠的奇观。
户部山地区是徐州市城内文物古迹最集中 , 民居保存较完好 , 最能代表城市传统文化
的历史地段 ( 图 1、2 ) 。区内一南一北有两座小山 , 南面 为汉墓土 山 , 北面的户 部山坐落 在
古城中轴线 ( 现彭城路 ) 东面“
, 高数十仞 , 广 袤百 步”, 原 名小 南山 , 明代 天启 年间 , 城遭 水
患 , 徐州户部分司移住山上办公 , 山因而易名 曰户部 山。位 于户部 山顶 上的戏 马台 , 始 筑
于公元前 206 年 , 为西楚霸王项羽检阅兵马 的地 方。据《水 经注》记 载 “
: 戏 马台面 城南 里
许 ( 指古城 ) , 项羽因山为台 , 以观戏马 , 故 名”。 后经历 代立 碑、建亭、修 殿 , 以纪念 项羽 筑
台戏马 , 1986 年建戏马台公园 , 是市内重要旅游景点。
在徐州城市总体规划中 , 已将户部山列为保护区 , 并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制定
了对该区采取重点保护与适当开发相结合的方针。这里不仅有土山汉墓、乾隆行宫、戏马
台等重点保护的文物建筑和旅游资源 , 还有许多保存尚好的民居 , 是城内传统文化沉淀最
为丰富的地区 , 加上起伏多变的地形环境 , 显要 的市中 心位 置 , 成为城 市发 展中难 得的 有
待发掘的文化宝库。户部山地段对于城市的开发 , 不仅有文化历史价值 , 还具有丰富的景
・ 42 1 ・
观价值。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 , 户部山 历史保 护区 的复 兴将使 城市 最终获 得良 好
的综合效益。

2. 户部山地 段的问题研 究

实地调研的结果是 : 地段内大多数居民出于地段优势和生活设施陈旧的考虑 , 希望就


近搬迁。为了维护社区 结 构 和 居住 文 化 圈 的 稳定 , 该 地 段 内也 需 要 保 证 一定 量 的 住 宅
开发。
从市民意向调查表明 , 户 部山 地 段应 是商 业、观 光、娱乐、居住 等 等 综合 性 的功 能 定
位。从现状上看这里有戏马台公园、商业市场、博 物馆 以及 住宅群 , 由 此可 见户部 山地 段
的功能必定是多样的。
地段内建筑产权复杂 , 开发需由政府出 面协 调。由于 是多 家单位 和个 体经营 共同 开
发 , 多家设计单位分别设计 , 因此要有详细的 控制规 划。资 金以商 业开 发、合作集 资和 政
府拨款等多种渠道 , 并且对于不同地块采用保护、维修、改造、保留以及重建等不同的方式
和手段 , 形成一种多样化、开放式的保护更新模式。

3. 户部山地 段的规划设 计构思

户部山地段规划用地在彭 城 路及 中山 南路 以东 , 解放 南路 及 劳动 巷 以西 , 和平 路 以
北 , 马市街以南 , 总面积约 12 .44 公顷 , 其中包括古建筑保护用地 , 现状保留用地。地段可
分为三部分 , 既户部山北部地块、中部地块和南部地块 ( 图 3、表 1) 。
表 1   户部山地段规划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2 .44 公顷

地块 户部山北部地块 (1) 户部山中部地块和南部地块 (2、3 )

用地面积 6 .17 公顷 6 .27 公顷

总建筑面积 57 400 平方米 65 176 平方米

公建面积 57 400 平方米 50 776 平方米

住宅面积 14 400 平方米

容积率 0 .93 1 .04

    总的规划构思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 化整为零 ,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开


发手段。在设计时统一考虑人流、车流的出行 , 使人车分流 , 建立两条机动车疏解道 , 减少
机动车对步行区的干扰 , 建立步行与机动车 通行 的联结 体系。 在对戏 马台 公园和 一些 现
状完好的民居保护的同时 , 建 设 戏马 台商 城 , 并结 合 现有 的彭 城路 商业 街 建设 一条 集 商
业、文化、餐饮、旅游为一体的 , 具有地方文化 特色 的步行 商业 街。规划 时注 重城市 景观 ,
体现并深化徐州的视线走廊 ( 图 4 ) 。
针对三个地块的不同内容和情况 , 规划设计上分别对待如下 :
(1 ) 北部地块现存明清民居较集中 , 其中崔、郑、余、翟四个大院 及戏马台 公园都有 鲜
明的个性与特色 , 对其进行保护与修缮。四家民居大院改建为民俗博物馆 , 并对现有的街
・ 42 2 ・
巷体系进行整修性更新 , 对该区内特有的表 达风情 风貌 的环 境、设 施进 行保 护 , 如 街巷 的
尺度、走向和空间特点等。结合周边环境规划反映传统风情的商业步行街 , 建筑群围合戏
马台而建 , 在营造传统商业气氛的同时 , 向戏马 台留下 一定 的视觉 通道 , 丰 富城市 道路 景
观(图 5)。
(2 ) 中部地块考虑建筑开发的弹性与可持续性 , 保护和保留了李状 元府 , 市残疾人 联
合会、云龙区幼儿园等现状单位建筑。并规划稍大体量的商业建筑 , 风格是古典与现代相
结合 , 具有包容性 , 使步行街的建筑形式多样丰 富 , 同 时又 能与 北部博 物馆 等建筑 风格 形
式协调。控制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尺度关系 , 在新开发的建筑项目中考虑院落空间的组织 ,
强化传统的空间肌理。
(3 ) 南部地块在户部山保护 区与 云龙山 风景 区的 过渡地 段内 , 规 划时需 处理 好风 景
区的景观要求 , 处理好与戏马台商城、彭城路商业街 , 新扩建博物馆之间的关系 , 形成一个
有徐州传统特色的综合性街区。设计时考虑住宅 与商 业公 建的有 机布 局 , 最大限 度做 到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四 结   语

历史地段的发展应是多模式的 , 不可简 单照 搬别人 的经 验。用柔 性开 发的观 点灵 活


地对待城市中的历史地段面临的各种问题 , 并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待历史地段的发展 , 把
地段的发展纳入城市总体环境中去 , 从城市 建筑组 群的 角度 发掘、创造 环境 特色 , 使它 在
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注入新的生命。

( 作者单位 : 夏海山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李靖华   徐州市规划局 )

参考 文 献

1 . 阳建强 , 吴明伟 .现代城市更新 .东南大学出版社 , 1999


2 . 吴良镛 , 方可 , 张悦 .从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 , 用城市设计 的手段看历史 文化地段的 保护与发展 .
华中建筑 , 1998 : 3
3 . 侯幼彬 .建筑的“软”传统和“软”继承 .建筑师 , 39 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0
4 . 陈薇 .文物建筑保护与文化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 , 第五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7

・ 42 3 ・
地段改造前鸟瞰

山传统街巷

块划分示意图

・ 42 4 ・
・ 42 5 ・
地块保护规划图

总统府旧址的保护与利用
———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规划

丁 宏 伟

    提要 : 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 整的近代建 筑群 , 近 代中
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都曾发 生在这里或 与此有关。南京 中国近 代史博 物
馆是以“总统府”旧址为基础 , 以近代历史建筑遗存展示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遗址型博物馆。
在近代史博物馆规划设计过程中 , 作者对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 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整体
功能更新 , 与周边城市建设的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 : 近代建筑、历史街区、总统府、历史遗存、保护

南京长江路 292 号大院 ( 原国民政府“ 总统府”旧址 ) 所 在的街 区 , 明朝 在此设 置汉 王


府后 , 历经数朝 , 由清以来一直是地方或中央政府机构的所在地 , 至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
清朝被辟为两江总督署 , 太平天国时这里是洪秀全的天王府 ,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在
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后来又成为国 民政府、总统 府所在地 。 它在中国 近代史 上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历史人物 ( 诸如曾国藩、李鸿章、林则徐、洪秀全、
孙中山、蒋介石等 ) 都曾在此从政 ,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曾发生在这里或与此有关 , 可以说
从 1840 年中英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至 1949 年 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总统
府”, 中国近代史的起始与终点都与这里密切相 关 , 它 几乎 完整 地展示 着中 国近代 百余 年
的政治风云 , 成为中国近代史最有力的物证。
目前这里仍保存着十分完整的历史建筑群 ,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1982 年被国务院公
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孙中山临时大 总统 办公室 旧址 为省 级文物 保护 单位。其 知
名度大 , 历史内涵丰富深厚。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近代建筑遗存 , 充分 发挥其 在社 会主 义精神 文明 建设和 联络 台
湾同胞、海外侨胞 ,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 使其 成为 社会 主义和 爱国 主义教 育的 基
地 , 1998 年 8 月 , 根据《南京市城 市总体 规划》, 江苏 省 委、省政 府决 定在 长 江路 292 号 大
院历史建筑遗存基础上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① 参见 : 刘 凡 .民国总 统府 建筑兴 衰记 .第 五次中 国近 代建筑 史研 究讨论 会论 文集 .汪坦 , 张 复 合主 编 .中 国 建筑


工业出 版社 , 1998 , 3

・ 42 6 ・
一 区   位

总统府旧址位于南京市中心区 , 在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定位于“ 长江路文化街”上。


长江路西起中山路 , 东至城东干道 , 自西而东 可以 分为 现代文 化、近代 文化与 古代 文
化三个段落 , 依次有南 京文 化艺 术中 心、金 陵图 书馆、南 京人 民 大会 堂 ( 原 国民 政府 大 会
堂 ) 、江苏省美术馆 ( 原国立中央美术馆 ) 、原江宁织造府旧址、总统府旧址、原中央饭店、省
级文保单位陶林二公祠、梅园新村、钟岚里及民国佛教协会旧址毗胪寺。
总统府旧址所在的长江路 292 号大院位于长江路中部 , 属南京市分区规划中的“ 天王
府———梅园新村”历史保护地段 , 是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交织 , 历史遗存十分丰富的地区 ,
是形成长江路文化街整体形象十分重要的地区。

二   建筑遗存与用地现状

1. 建筑遗存

    长江路 292 号的早期建筑 , 由于数次废 置、几度改 建 , 特别 是经过 太平 天国时 的两 次


大火焚毁 , 已不复存在。早期建筑仅存太平天 国时的 天朝 宫殿的“ 金龙殿”框架和 西花 园
内乾隆十一年 (1746 年 ) 两江 总督 尹 继善 所建 的石 舫 ( 该石 舫在 乾隆 二十 二 年第 二次 南
巡时被赐名“不系舟”) 。
院内现存的主要建筑 , 其修建时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1 ) 清同治八年至宣统三年 ( 1869 —1911 年 ) 的晚清时期
同治七年 (1868 年 ) 九月 , 闽浙 总督马 新贻 调江 宁 任两 江总 督。同 治九 年 , 马 按原 衙
署的布局 , 在废墟上重建两江总督衙署和修建西花园。现在的东西朝房及其东侧的马厩、
大堂、穿堂及穿堂两侧的部分建筑等 , 基本上保 持了 当时 的格调。 修建后 的西 花园 ( 又 名
煦园 , 后人取明代汉王朱高煦之名 ) 占地 21 亩 , 除原 有的 石舫外 , 还 有漪 澜阁、望亭、鸳 鸯
亭、桐音馆、忘飞阁、夕佳楼、御书碑等。这些建筑后来虽然历经修整 , 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宣统元年 (1909 年 ) 六月 , 清王朝 最后 一任两 江总 督张 人 骏 , 在西 花园 的 西侧 新建 具
有西方古典风格的私家花厅 , 此建筑于 1912 年成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
办公处。此外 , 西花园内东北部的一幢二层砖木结构中式楼房亦为晚清所建 , 该楼后来曾
作过孙中山的起居室。
(2 ) 民国元年三月至民国十六年 ( 1912 —1927 年 ) 三月的北洋政府时期
在民国六年四月冯国璋副总统府时期 , 由于府内夜间失火 , 致使 60 余间房屋被烧毁。
同年五月 , 在原地重建房屋 40 余间 , 现在所见 的西路 后部 具有 民国早 期风 格的房 屋就 是
当时所建。1925 年 , 孙传芳任江苏督办 , 对原清两江总 督署的第 五进和 第六进进 行改建 ,
其中第六进被改为内部二层楼房。这两处建筑基本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3 ) 民国十六年至三十八年 ( 1927 —1949 年 ) 的国民政府及总统府时期
民国十六年 (1927 年 ) 四月十八日 , 南京 国民政 府成 立。1929 年 初着 手制定“ 首都 建
・ 42 7 ・
设计划”, 并按建筑计划于当年对国民政府所在地实施改造。原两江总督署的围墙、园门、
二门及东西辕门等此时均被拆除 , 重建国民政府门楼 ; 门楼前的东西辕门等被拆除后改拓
成“国府路”( 即今长江路 ) ; 原清总督衙署的旧花厅被改建为国民政府大礼堂 ; 大堂东侧新
建一组木结构平房 , 作为当时参军处的部分办公用房 , 西花园太平湖的北端新建一幢西式
三层大楼 , 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的办公处 , 后改作总统府图书馆。
1935 年 , 国民政府文官处文书局在穿堂最北部兴建四层、局 部五层的 办公楼 , 当年 年
底竣工。该楼在 1946 年 5 月国民 政府 返都后 被冠 名“ 子超 楼”, 以 纪念 原国 民政 府已 故
主席林森 ( 字子超 ) 。同年竣工的建筑还有国民 政府主 计处 的二层 青瓦 屋面 办公楼 , 此 楼
现保存完好 , 为部队所用。
汪伪政权时期 , 原有建筑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 , 但因久未维修 , 破损较大。
1945 年 8 月 ,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 l946 年 初 , 在国 民政 府 返都 南京 前 , 对 国民 政府 原
办公用房及西花园进行全面修缮 , 将现总机房由平房改建内部二层 , 当时新建的建筑物有
汽车库、文官处饭厅等。通过这次全面维修 , 长江路 292 号院内的建筑及西花园内的整体
布局 , 直至 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 , 基本没有变化 ( 图 1 ) 。

2. 规划范围 与用地现状

规划范围的确定以有效地保护、利用历史建筑遗存和博物馆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等
诸多因素为依据。规划范围南起长江路、北至长江后街、东自东箭道、西至太平北路 , 现状
用地 12 .07 公顷。
近代史博物馆现状用地 , 现分别属于以下几家单位 :
(1 ) 省政协用地
包括原总统府的核心部分与煦园。这是原总 统府 的核 心部分 , 为 省政 协及各 民主 党
派办公处 , 现各民主党派已搬出 , 省政协也将 于明 年全部 搬出。煦 园已 全部 向游人 开发 ,
中轴线现仅于双休日部分向游人开放。该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完整 , 环境良好 , 基本保
持原来的建筑风貌。
(2 ) 省行政管理局用地
包括原总统府的军乐队 ( 两江总督署的马厩 ) 、清洁队、工役宿舍及库房等。原两江总
督署的马厩 , 现尚有六幢保存完好的木构 架 , 其他建 筑均 遭改造 损坏 , 违 章搭 建严重。 大
部分建筑已成职工宿舍 , 部分办 公用房。 20 世纪 70 年 代又 在院 内增 建了 两 幢四 层宿 舍
楼 , 建筑质量较差。
(3 ) 七一四厂研究所用地
为民国初年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现尚存原行政院大门、门卫 , 二幢办公楼及三进
清末住宅小院 ( 据说为太平天国洪宣娇闺楼 ) 。大门、门卫严重破损 , 已是摇摇欲坠。二幢
办公大楼已分别改作车间与仓库 , 其中一幢 外观 已被改 造得 面貌 全非。办 公楼前 又增 建
了一幢三层研究所大楼 , 院内另有七一四厂职工医院 ( 延龄医院老年人住院部 ) 。
(4 ) 南京军区用地
南部有行政办公、招待所、幼儿园、礼堂 及警 卫人员 宿舍 等。其中 原国 民政府 主计 处
的二层办公楼保存完好 , 幼儿园所占两幢建筑 为原孙 中山 临时 大总统 府的 参谋部 办公 用
・ 42 8 ・
房 , 其余均为解放后所建建筑 , 层高一至二层 , 最高四层 , 质量一般。北部临长江后街的是
部队家属宿舍 , 均为一层平房 , 建筑质量较差。
(5 ) 板桥新村与市建四公司用地
板桥新村是建于民国年间的原中央大学教授楼 , 为二层别墅式建筑 , 现为东南大学教
工宿舍。板桥新村北为市建四公司用地 , 现有办公楼一幢 , 住宅楼三幢 , 均为五层建筑。
(6 ) 航务专科学校与七一四厂宿舍区
宿舍楼与“总统府”子超楼后围墙仅数米 , 严重破坏总统府环境景观。
以上单位用地内 , 除省政协用地外 , 基本无绿化用地 , 环境质量较差。

3. 开发优势

(1 ) 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两江总督府→太平天国天王府→辛亥革命 临时大 总统 府→国 民政 府、总统府 →南 京
解放 , 这里记载着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 发生的 诸多 历史事 件 , 它与 中国近 代百 余
年的历史相始末 , 是一部我国近代史的历史长卷。
(2 ) 有大量保存完好近代建筑遗存
它是我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 , 目前尚存民国以前的近代
建筑 26156 平方米。气势雄伟的殿堂 , 层层叠 叠的 庭院 , 中 西合璧 的建 筑风格 , 无 不在 诉
说其悠久的历史及重要的文物价值。
(3 ) 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
交通方便 , 距沪宁高速公 路南 京连 接线 中 山门 1 .7 公 里 , 距南 京 市 商业 中 心新 街 口
0 .7 公里。位于长江路文化街的中 部 , 有良 好的 外部旅 游环 境 , 且 目前 煦园 已 对外 开放 ,
每年游客已超过 70 余万人。随着“ 总统府”的全面 对外 开放 , 凭借 其知 名度 , 旅游 前景 将
会十分看好。
(4 ) 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省委、省政府已将南京近代史博物馆规划列入省委、省政府 1999 年着手抓的 20 件实
事之一 , 广大人民群众对近代史博物馆的建设也投入极大的关心与企盼。

4. 存在问题

根据周围环境的调查分析 , 该地区存在如下问题 :
(1 ) 隶属关系复杂
规划范围属用地现分别属于多家不同的单位 , 对开发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
(2 ) 用地结构不合理
目前仅煦园对游客开放 , 其余部分或为政 府机 关办公 用房 , 或 为单 位职工 宿舍 , 或 为
工厂车间、库房。不合理的土地使用 , 使该地段的活力减弱 ; 商业配套设的不完善 , 影响了
旅游业的发展。
(3 ) 建筑环境质量较差
职工宿舍区的建筑质量差 , 危 房 多 , 违章 搭建 随 处可 见 , 历 史 建筑 改 建严 重 , 绿 化 率
低 , 除省政协所属范围外 , 几乎没有绿地。许多新建建筑破坏了该地段的历史风貌。
・ 42 9 ・
(4 ) 历史建筑未得到充分利用
合理利用历史文物建筑是一种较为积极的保 护方 式 , 但利 用的内 容应 与历史 建筑 性
质相适应 , 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应按其历史原貌予以复原。可目前除煦园外 , 大部分历史
建筑尚未全面向游客开放 , 如总统府中轴线 原国民 政府 旧址、原国 民政 府行 政院大 院、主
计处大楼等。
(5 ) 交通拥挤混乱 , 停车场严重不足
目前总统府中轴线车辆进出较多 , 车人混流。由于没有停车场 , 旅游大巴停放在总统
府大门外 , 有碍观瞻 , 且使广场喧闹拥挤 , 交通混乱 , 妨碍行人安全及长江路过往车辆的正
常通行。

三   规划目标与博物馆定位

1. 规划目标

    (1 ) 以更新该历史街区整体机能为原则 , 从而发挥其文化特色和区 位优势 , 创造良 好


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 ;
(2 ) 以保护总统府近代建筑遗存及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为宗 旨 , 科 学划分保 护层次 ,
并加以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 ;
(3 ) 大力整治环境质量 , 提高园林景观效果 , 将其建成兼教育、博览、旅游 于一体的 高
品位、园林式历史文化旅游区 ;
(4 ) 建设高质量、现代化 的 展 示建 筑 和相 应 的配 套 设施 , 完善 综 合 性博 物 馆的 各 项
功能 ;
(5 ) 以历史建筑遗存展示为主要内容 , 采用高科技设备 , 全面 地、形 象地、多方位地 展
示中国近代历史 ;
(6 ) 正确处理保护与更新 ,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
(7 ) 组织良好的步行交通系统 , 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和便捷的游览路线。

2. 博物馆定 位

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遗址型 博物 馆 , 是一 个重要 的爱 国主义 教育 场


所和高品位、园林式的旅游文化设施。

四   近代史博物馆规划设计

1. 保护规划

    根据总统府旧址及其历史街区的具体情况和保护需要 , 将其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风貌
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三个保护层次。
(1 ) 核心保护区
保护范围 : 核心保护区的划定以尽可能包 含区域 内保 存着 真实历 史信 息的近 代建 筑
・ 43 0 ・
及环境 , 是街区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区 , 其范围包括总统府旧址、煦园、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府与原两江总督署的马厩。
保护要求和措施 : 对保护范围内的古建 筑及 其外部 环境 实行 全面保 护。一是 保护 其
特殊的历史氛围 , 保留长江路沿街高大围墙 和中 轴线庭 院深 深的 空间布 局。二是 对历 史
建筑本身的保护 , 不得随意改变现状 , 不得进行日常维修以外的改造和新建工程。若必须
对建筑的外貌、内部结构和装修进行整修 , 应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法》的 要求进行 , 经有 关
专家及规划、文物部门的论证、审批 , 做到原地、原样修复 , 修旧如旧。三是严格保护绿化、
整治环境质量 , 清理电杆电线、架空管道等有 碍观瞻 的构 筑物。对 于保 留的历 史建 筑 , 则
根据建筑物不同 的 历 史 情 况 , 及 在 总 体 布 局 中 所 处 的 位 置 采 取 相 应 的 措 施 , 予 以 合 理
利用。
(2 ) 风貌保护区
保护范围 : 风貌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为博物 馆规 划用地 范围 , 即 南起 长江路 , 北 至长 江
后街 , 东临东箭道 , 西至太平北路。
保护要求和措施 : 风貌保护区的建设 , 采用保护与改造相结合。原则上民国以前的建
筑予以保留 , 1949 年以后新建的建筑予以拆除。需予以保护 或更新 改造的建 筑有原国 民
政府行政院办公楼、原国民政府主计处办 公楼等 建筑。同 时 , 正确 处理 保护与 更新、传 统
与现代的关系 , 新建建筑在视线分析的基础上 , 对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和材料质感等方面
加以控制 , 在建筑风格上把握与城市空间的 关系 , 既注 意与 历史建 筑相 协调 , 又体 现时 代
建筑特征 , 完成由内部历史建筑向外部现代建筑风格的过渡。
风貌保护区内新建的建筑高度控制在三层以下。
(3 ) 规划控制区
规划控制区是博物馆规划用地外围的城市建 设区 域 , 设立 规划控 制区 的目的 是保 护
与协调博物馆的独特景观与优美环境。规划控制区的范围北至珠江路 , 南至中山东路 , 东
至汉府街、军区大院西围墙 , 西至碑亭巷。分为重 点控 制区、一 般控制 区与 景观保 护轴 线
三项。
(1 ) 重点控制区
列入重点控制区的是博物馆南面与东面二个地块。
① 南面重点控制地块 :
由长江路、中山东路、太平北路、汉府街围合而成 , 总面积 6 公顷。现状中有一幢民国
时期的中央饭店、总统府照壁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陶林二公祠为需予以保护外 , 其余均
为低矮的民房。
规划将太平北路与长江西街之间的地块作为 商务 用地 , 汉 府街与 长江 东街之 间的 地
块作为现代美术馆用地 , 其余以绿地为主 , 绿地 上适当 布置 文化设 施 , 建成 以历史 文化 为
主题的长江路文化广场。
广场上通过建筑围合、软硬铺地组合分割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广场。大广场南北向 , 沿
长江路方向较为开敞 , 以获得与近代史博物 馆相 联系的 视觉 通道。沿 中山 东路通 过建 筑
与绿化加以围蔽 , 与喧闹的交通有所隔离 , 保 证广 场上安 静的 环境。大 广场 以绿化 为主 ,
局部采用下沉方式 , 在下沉广场可不定期举 行一些 群众 性文 化活动 , 如 少儿 书法展、露 天
・ 43 1 ・
音乐会、广场画展等。小广场位于照壁后面 , 由 照壁、中央 饭店、现 代美 术馆三 面围 合 , 较
为封闭 , 主要以绿化为主 , 道路设计较为自由 , 旨在引导行人可以从照壁后面通过、进入近
代史博物馆主入口。
广场下面建地 下 停 车 场 , 既 解 决 近 代 史 博 物 馆 的 停 车 问 题 , 也 可 为 社 会 车 辆 停 放
服务。
② 东面重点控制地块 :
即东箭道与军区大院西围墙之间地块。可开 发用 地南 邻长江 路 , 现为 长途汽 车客 运
站和部分民房 , 面积 1 .76 公顷。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 汽车客运站应外迁 , 规划将该地块作
为博物馆的配套设施用地 , 除建一幢三层的服务楼外 , 其余均作停车场。
(2 ) 一般控制区
除重点控制区外 , 其余均为一般控制区 , 一般 控制 区的 主要控 制项 目是建 筑高 度 , 最
高不超过 30 米。
(3 ) 景观保护轴线
为保护原总统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建 筑群 及煦园 的景 观 , 规划 设置原 总统 府、孙
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两条景观保护轴线。在二景观保护轴线之间新建建筑的高度将受到严
格控制 : 在秦淮河以南地块 , 建筑高度控制在 24 米 以下 , 在 秦淮河 与珠 江路 之间 , 建筑 高
度控制在 30 米以下。

2. 功能结构

近代史博物馆由七大部分组成 : 原国民 政府总 统府 旧址、孙中 山临 时大 总统府 旧址、


近代史通史馆、临时展览馆、煦园、旅游接待服务区、科研行政办公区 ( 图 2、3 ) 。
(1 ) 原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
即原总统府核心部分 , 包括中路主轴线及东、西两路次轴线 , 为历史建筑遗址展览区。
现尚存大规模、保存完整的历 史建筑 ( 建筑面 积达 17 338 平方米 ) , 这 是南 京 中国 近代 史
博物馆的一大优势和有别于其他博物馆的一 大特色。 规划 保持原 来的 中轴线 格局 , 将 总
统府大门后第一进院落向公众开放 , 形成开 放式 内庭广 场。一 方面可 突出 中轴线 历史 建
筑的形象 , 解决目前总统府入口交通拥挤 , 人车 混杂的 现象 ; 同 时使内 庭周 边的总 统府 旧
址与民国史专题陈列展、清两江总督署史料 陈列展、洪 秀全 与天朝 宫殿 陈列 展 , 以 及煦 园
等参观游览区的入口直接对外 , 可供游人选 择不 同的游 览路 线。庭院 两侧 厢房作 为旅 游
服务商店 , 并有旁道侧门与东、西两侧的旅游接待服务区相通。
中轴线是原民国政府首脑办公区 , 规划对中轴线上的一些重要历史建筑 , 如总统府大
门、大堂、麒麟门、接待厅、休息室、会议室、总统餐厅、总统图书馆和子超楼内的蒋介石、李
宗仁办公室等 , 将按 1949 年 4 月前的原貌予 以恢复。 其余 辅助建 筑将 挂牌注 释 , 说明 其
原来的功能布局 , 室内可作为总统府史料陈 列及 民国史 专题 陈列。东 路将 作为清 两江 总
督署史料展、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展。西路恢 复原国 民政 府礼堂 , 由 礼堂 分为 前后两 部分 :
前部面临第一进内庭广场 , 可作售票、接待 , 后部较为封闭 , 作为旅游办公、休息等。
规划将维修、开放子超楼东侧的东花园、防空洞 , 将原汽车库作老爷车展览。
现子超楼北的环境极差 , 花圃、锅炉房、架 空管 道、煤场 , 及 一墙之 隔的 七层航 专住 宅
楼等有碍景观 , 规划近期搬迁花圃、拆除锅炉房、煤场 , 三期拆除墙外航务专科学校与七一
・ 43 2 ・
四厂的宿舍区 , 扩建后花园、植树绿化 , 改善旅游环境。后花园北、沿长江后街建园林式旅
游服务楼 , 从视觉上遮挡长江后街北侧的建筑。
(2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旧址
按原历史布局应由前后三进组成 , 主入口应直通长江路。第一进是一西式平房 , 为孙
中山先生的办公室、会议室及接待休息室 , 现已对游人开放。后面二进为二幢青砖清水墙
二层楼房 , 为参谋部办公用房 , 规划恢复原来轴线布局。第一进仍为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旧
址陈列 , 后二进将用 作孙 中山 图片 史料 陈 列 ( 现 位于 孙中 山故 居内 ) 。东 侧 与煦 园 相通。
轴线前部设广场空间 , 布置中山先生雕像和 大面积 绿地 , 成 为通史 馆、长江 路地下 通道 出
口和旅游接待三者的公共空间节点。
(3 ) 近代史通史馆
通史馆为规划新建建筑 , 是博物馆最主 要的 建筑之 一。通 史馆位 于孙 中山临 时大 总
统府旧址西侧 , 西临太平北路。馆南设有开敞的绿化广场 , 馆南和太平北路均设有观众出
入口。建筑高度二层 , 体量上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 , 建筑风格上既要注意在形式、材料、色
彩上与历史建筑的协调 , 又要兼顾与城市现代建筑的关系。
(4 ) 临时展览馆
临时展览馆位于东箭道西侧 , 由原国民政 府行 政院办 公楼 改、扩建 而成 , 以展 示近 代
文化、教育、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内容。因其人流量大 , 设有独立的
出入口。临时展览馆入口与东箭道东侧的停车场 和服 务设 施相邻 , 馆 前设 有开敞 式入 口
广场 , 便于游人集散 , 在视觉上加强与城市空间的沟通。馆北将原行政院的北庭院与东扩
后的东花园连成一体 , 内设政要园、军要园 , 采用多种形式介绍国民政府军、政方面的重要
人物和历史事件。
以上四部分均属于博览区 , 前二者以遗址陈列为主 , 后二者以史料陈列为主。
(5 ) 煦园
煦园原为太平天国天王府与两江总督署的西 花园 , 是 一座 以水池 为中 心的古 典式 江
南园林 , 规划仍将保持其园林、游憩的功能。在博 物馆 内不 管是从 游览 内容上 , 还 是环 境
气氛上都可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
(6 ) 旅游服务接待区
旅游服务接待区分别位于总统府中轴线东西 朝房 两侧 , 二 者之间 通过 总统府 第一 进
内庭相连。东侧为旅游服务。在尚存的六幢原两 江总 督署 马厩中 , 除 将其 中一幢 恢复 马
厩供旅游用外 , 其他五幢将改造成旅游服 务街。拆 除其东、北两侧 杂乱 无章的 建筑 , 与 东
箭道和临时展馆广场相沟通。由于规划区内有大 量的 历史 建筑遗 存 , 所以 旅游服 务的 内
容主要以旅游纪念品、冷 饮茶 室及 食 品小 卖部 为主 , 不设 置带 明火 与油 烟 的 餐饮、饭店。
餐饮、饭店等服务设施将通过周边规划设置在东箭道东侧。
中轴线西侧原为国民政府主计处的二层办 公大楼 , 联 系方 便 , 交通 便捷 , 规划 将改 作
旅游接待用房。
(7 ) 科研行政办公区
科研行政办公区位于长江后街南侧 , 设 有独 立的出 入口 和内 部停车 场。内容 有科 研
办公楼、花圃和沿街旅游商店、餐饮等。
・ 43 3 ・
3. 交通与游 览路线组织

规划区外围交通环境良好 , 西有太平北 路 , 南有 长江路 , 为 城主 干道 , 北 有长江 后街 ,


东有东箭道 , 规划将分别拓宽太平北路、长江 后街与 东箭 道。规划 区内 部除消 防、应急 车
外 , 均为步行区 , 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游客出入口有四 : 遗址陈列部分的出入口设置在总统府旧址、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旧
址二轴线上。通史馆和临时展览馆分别设有独立的出入口。
内部工作人员入口位于长江后街 , 相对独立 , 互不干扰。
消防应急通道 总统府东、西两侧的新建、扩建部分均设有消防应急 通道 , 在子超楼 北
新辟的横向应急通道 , 将东西两部的应急通道相连成环。在总统府中轴线上 , 消防车能直
接进入前三进院落 , 第三进以后的院落采用消防栓和消防器材灭火装置。
由于规划区内用地紧张 , 且受现有历史建 筑布 局的制 约 , 所以 , 除 通史 馆西入 口允 许
小车短时间停放及科研行政办公区设内部停 车场外 , 不 再设 置大 型停车 场。机动 车停 车
将周边解决。一是长江路南侧的地下停车场 , 地下停车场可停放 200 辆小车 , 与总统府间
由地下通道连接 ; 另一处 位于 长 江路 和东 箭道 交汇 处 的旅 游大 巴停 车场 与 地下 停 车场。
地上可停靠 60 辆旅游大巴 , 地下可停靠 280 辆小车。 自行 车采取 分散 停放的 方式 , 在 主
要出入口附近沿线布置。
内部游览流线的组织根据游览空间的特征、功 能及外 部环 境条 件 , 采用并 联、串联 相
结合的方式 , 各区域间自成一体、突出主题 , 同时又便于单独开放、组织参观。各区域间有
横向联系 , 形成相互贯通的步行游览路线。游客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游览
路线。

4. 环境绿化

绿化系统的建设对于历史建筑风貌的保护、环境质量的提高、旅游业的健康持久发展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本规划将绿化系统的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总统府和
煦园绿化植物良好 , 而省行管局、七一四厂、军区等单位用地内的环境质量较差 , 几乎无整
块绿地可言。规划在保留、保护总统府旧址及煦园现有良好的绿化植物的基础上 , 重点做
好省政协用地以外的绿化建设工作。
首先是加强入口广场绿化及内部较大面积绿地的建设。
入口广场绿化有二 : 位于孙中山临时大总 统府旧 址轴 线上 与通史 馆南 侧的广 场和 临
时展馆前的广场绿化。它们开阔的广场空间 , 大面 积的绿 地植 物 , 加之 雕塑小 品、水池 喷
泉的点缀 , 不仅使入口广场空间富有勃勃生机 , 且丰富了沿街城市景观。
内部较大面积的绿地主要有以下四处 :
(1 ) 东花园的南延与东扩
现东花园位于子超楼东侧 , 内有迥廊、水池、喷 泉 , 南侧 有一幢 民国 时期 的二层 建筑 ,
其南即为东花园的南延部分。东扩的部分即原行政院北入口广场 , 保留、修复原行政院门
楼、门卫 , 拆除现七一四厂研究所科研大楼 , 恢复 大面 积绿地 , 园 内设 政要 园、军要园。 为
与原东花园的风格相协调 , 南延东扩的东花园采用西洋式的园林布局 , 既是原东花园的自
・ 43 4 ・
然延续 , 也是临时展馆与总统府之间的绿色过渡。
(2 ) 北花园
北花园在总统府中轴线末端子超楼北 , 通 过大 面积绿 化 , 栽草 植树 , 意 在改善 子超 楼
北侧环境。在景观设计上 , 将现子超楼东侧花 园内 的水池、喷泉向 北延 伸 , 形成由 溪流 水
池、造型喷泉、雕塑小品组成的以动态水景为主的北花园。
(3 ) 花圃
新建的花圃位于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旧址与科研行政办公区之间 , 在绿化、苗圃中配
以花房、亭廊 , 不仅可种植花卉盆景 , 还可向游客开放。
(4 ) 科研行政办公区的内庭广场绿化
除此之外是建筑物周围的零星地块 , 尽可能减少硬地和裸露地面。

( 作者单位 : 东南大学建筑系 )

参考 文 献

1. 刘凡 .民国总统府建筑兴衰记 .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 会论文集 .汪坦 , 张 复合主编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8 , 3
2. 明史 , 第 12 册
3. ( 清 )高晋等 .南巡盛典
4. ( 清 )同治 .上江两县志
5. 叶楚伧等 .首都志 .正中书局 , 1935

附录 : 近代史博物馆规划指标一览表
总建筑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 道路广场 绿 化
用  地
( 平方米 ) (平方米 ) ( 平方米 ) ( 平方米)
(公顷 )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12 .07
89 482 53 774 49 900 29 938 44 909 21 501 25 891 64 461
规划 11 .59

规划 用 地
建筑容积率 建筑覆盖率 ( % ) 道路广场覆盖率 ( % ) 绿化率( % )
指标 (公顷 )

现状 12 .07 0 .741 41 .34 37 .21 21 .45

规划 11 .59 0 .464 25 .83 18 .55 55 .62

注 : 因太平北路、长江后街拓宽 , 博物馆规划用地比现状用地小 0 .48 公顷

拆除建筑 保留建筑 新建建筑

拆除建筑 占现有建筑 保留建筑 占现有建筑 占规划建筑 新建建筑 占规划建筑


(座 ) (% ) ( 座) (% ) ( %) ( 座) (% )

・ 43 5 ・
总建筑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 道路广场 绿 化
用  地
( 平方米 ) (平方米 ) ( 平方米 ) ( 平方米)
(公顷 )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指标 40 787 66 .25 26 156 33 .75 55 .81 23 912 44 .19

・ 43 6 ・
划设计 : 原民国政府机构分布图
总统 府机构 测绘 图绘制 )

・ 43 7 ・
物馆规划设计 : 总平面图

・ 43 8 ・
物馆规划设计 : 功能分区图

・ 43 9 ・
云南建水朱家花园及其保护和再利用

宾 慧 忠

    提要 : 在对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 , 建筑及 其历史地段 在设计、技术或艺术 上有


价值 , 有特色的部分必须很好地加以保护。而保护的真正目的 , 是给它注入新的活力 , 使其复
活 , 得以再生。云南建水朱家花园作 为近 代历 史的 遗存 , 饱 经磨 难 , 却得 以较完 整地 保存 下
来。本文对它的保护和开发再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 朱家花园、历史地段、保存、再利用

建水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 距昆明 220 公里 , 至今已有 1200 多年历史 , 是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建水始建于 唐元 和 年间 (806 —820 年 ) , 其 时云 南 的 地 方政 权 为 南 诏 国。初 时 名
曰“
: 惠历城”“
( 惠历”为古 彝语 , 意 为“ 大海”, 汉 语译 为“ 建水”) , 元代 时在 此 设临 安宣 慰
司。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年 ) 在此置临安府 , 直至民国 , 复改为建水县。
自元代以来 , 建 水 就 是 滇 南 政 治、军 事、经 济、文 化 和 交 通 的 中 心 , 被 誉 为“ 滇 南 邹
鲁” 、
“ 文献名邦” 。明清两代共出文武进士 110 名 , 文武举人 12 137 名 , 仅居昆明之下。
建水作为古时的边陲重镇 , 在政治、军事上 地位 显著 , 而 丰富的 矿产 资源 : 锰、铅、锌、
锡、煤炭、陶土等 , 则是使之成为滇南经济中心的重要所在。尤其是晚清及民国初期 , 建水
人蜂拥至 70 公里外的个旧开采锡矿 , 发财者把钱带回来营造家宅、宗祠。因此 , 建水现存
大型民居宅院 , 多为清末和民国时期建盖。

一   朱家花园的历史背景

位于云南建水县建新街的朱氏宅院 , 是一组规模宏大 , 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滇南居民


建筑群。建筑总体布局、单体建筑形式、建筑装修样式皆为当地民宅建筑的典范 , 向有“ 滇
南大观园”之称。当地名之曰“ 朱家花园”。
朱家花园是朱广福、朱成章父子精心营 建的 家宅和 宗祠。 朱氏父 子于 同治年 间在 个
旧开锡矿 , 商号“ 朱恒 泰”。 因采 得 富矿 , 遂 成巨 富。其 矿 远销 大锡。 至 光绪 年 间 “
, 朱恒
泰”已成为滇南八大商帮之首富。
依托于“滇南邹鲁”之大背景 , 朱氏家族 内部恪 守“ 翰墨 流香 远 , 诗书继 世长”的 古训 ,
耕读不缀 , 通过科举入仕 , 为官一方。一时间成为滇南著名的仕绅富豪。

① “滇 南邹 鲁”, 以 建水 文教之 昌盛 , 比 之孔子 、孟 子兴 学育 才 的故 里 , 鲁 国 曲 阜和 邹 城。 参 见 : 云 南 建 水 县志 编


纂办编 .建 水古 今 , 第 4 辑 .37 页
② “文 献名 邦”, 源 于明 神宗所 赐建 之“ 文献名 邦”坊。 参见 : 云南 建水 县志编 纂办 编 .建水古 今 , 第 4 辑 .38 页

・ 44 5 ・
朱氏家族于光绪初在建水城内沙泥塘街购得王姓园地 30 亩 , 建盖家宅宗祠。这一期
间 , 出现了影响朱家花园兴衰的重要人物 : 朱成章之子朱朝瑛。
朱朝瑛 , 字渭卿 , 光绪二十三年乡试列为副榜 , 授广东补用道。光绪二十九年 , 临安爆
发周云祥矿工起义。失败后 , 朱 朝 瑛因 曾资 助过 周云 祥 而受 牵连 , 遂 投 靠吉 林 巡抚 周 家
宝。完工不久的朱家花园则遭查抄 , 受到其历史上的第一次破坏。其后 , 朱朝瑛赴日本考
察 , 回国后加入兴中会。辛亥革命爆发时 , 朱朝瑛在建水举义响应 , 成立南防军政府 , 任都
统。云南军政府委任其为临元镇总兵 , 授陆军中将衔。此时 , 是朱家花园的再次复兴。
时局迷乱 , 真伪难辨。至护国起义时 , 朱 朝瑛在 广东 随龙济 光投 靠了 袁世凯。 不久 ,
被护国军第二军打败 , 朱氏财产被抄没 , 此时 的朱 家花 园又再 次蒙 难。至 1922 年 滇督 唐
继尧发还家产 , 年久失修的朱家花园已渐成荒宅。民国 16 年 , 朱朝瑛因事入狱 , 出狱后忧
愤而卒。朱家亦从此衰落。
解放后 , 朱家 花 园 被 收 为 公 产 , 曾 用 作 展 览 馆、中 学 校 舍、驻 军 医 院 等 用 途。直 至
1987 年朱家花园被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90 年正式由建水县人民政府接收。经过
1991 年、1995 年、
1998 年三次不同程度的加固、维修 , 饱经沧 桑的朱 家花园才 得以在人 们
面前展现出其在历史、文物、建筑、美学上的价值 , 成为展示滇南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窗口。

二   朱家花园遗存之概况

1 . 总体布局

    朱家花园占地 30 亩 , 约 2 万 平米 , 其 中建筑 面积 约 4600 多平 米。分 为 园林 区及 宅


院区。宅院总体为“纵三横四”之布局 ( 图 1、2 ) , 即横向 有四进并 行的院 落 , 而 每进院落 由
纵深三个庭院联为有机整体 , 是建水典型民居“ 三间六 耳三 间厅附 后山 耳 , 一大天 井带 四
小天井”宅院基本组合模式的有限生长的有机体。
所谓“三间六耳三间 厅附 后山 耳”, 指的 是在 一个 四 合院 中 , 左右 两 侧均 有 三开 间 厢
房 , 共“ 六耳”; 而正房为三开间 , 其两侧各有一个带小天井的耳房 , 小天井与正房的廊道之
间还有门相隔 , 因而称之为“ 后山耳”。这种后山耳与北方四合院中的耳房就稍有区别了 ,
因为它带有一个独立的小庭院 , 私密性更 强 , 生活 环境质 量更 高。而正 是后 山耳的 出现 ,
才使一个四合院基本组成单位会出现“一大天井带四小天井”的格局。类似的建筑宅院布
局 , 在建水的团山村张家花园等处也可见到。
朱家花园建筑群落房舍鳞次栉比 , 院 落层出 不穷 , 规 模庞大 , 气势恢 宏。共计 有大 天
井 12 个、小天井 30 个、房舍 214 间 , 其中包括有门厅、花厅、铺面、商行、家宅、宗祠、戏台、
书房、花园、池塘等不同形式及功能的建筑及设 施 , 形 成了 富有 地方特 色的 功能结 构及 空
间结构。
建筑整体朝向为北偏 西约 30°, 大 门 朝向 西南。 门边 沿建 新街 展开 的 是十 开间 两 层
的吊脚楼与后面并置的两院跑马转角楼相通。 这是其 原有 的铺面、商行、账房 所在 , 与 内
宅后院有门相通 , 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 44 6 ・
大门入口为一高二低牌楼 , 西阔三间 , 宽约 10 米 , 进深 5 米 , 明间为门厅过道 , 两侧为
照壁 , 单檐歇山顶 , 檐下施云南清式斗栱 , 明间檐下悬挂镌刻“ 朱家花园”四个大字的匾额。
是云南地区较有特色的一种门头作法 ( 图 3 ) 。
入门后约两进小庭院 , 穿过一道两面分别刻有“ 循规蹈矩”、
“ 谨言慎行”两句家训的花
墙月门 , 即进入三套三 进院 落组 合而 成 的家 宅区。东 西 进院 落纵 深方 向 分别 由 东、西 绣
楼—天井—过厅及耳房—天井—过厅及耳 房—天井—正房 带后 山耳组 成 ; 中 间院 落则 由
花厅—天井—“四水归堂”门廊—天井—过厅及耳房—天井—正房带后山耳组成 ( 图 4 ) 。
横向穿过三进天井 , 过一个刻有“ 朱氏宗祠”的花墙月门 , 便进入第四套三进院落———
宗祠区。纵向自北向南分别是水上戏 台—宗祠—长 廊 ( 两边 为书 房 ) —祠堂组 成 , 是朱 家
花园最精致而富有特色的区域。宗祠前后的天井异常开阔 , 称之为“ 天井”已非常之勉强 ,
或可称之为“庭”。前庭面宽约 30 多米 , 进深约 20 多米。 中间 插入了 一个 戏台前 的方 正
水池 , 水面占地约半亩。池畔栏杆上有精美 的石雕 , 内 容或“ 樵、渔、耕、读”, 或诗词 歌赋。
戏台的出现 , 使得宗祠这肃穆的场所变得灵活而亲切起来。当有剧目演出时 , 宗祠演变为
一个观戏台 , 连后面祠堂里祭供的祖先也 跟着美 妙的 曲乐而 欢愉 起来。后 庭宽 约 18 米 ,
进深约 12 米 , 而紧邻的长廊为全透空的建 筑 , 空间 亦觉十 分开 朗。其两 边当 为书房。 朗
朗的读书声亦是能使祖先们开颜的。
园林区在宅院区的北面 , 与宅院区以 花厅相 连。原由 透空 花墙 分隔为 东园、西 园 , 东
园有假山竹林 , 西园有荷塘稻田 , 其灵活自如的 布局与 严谨 对称、遵守 轴线 布局的 宅院 区
形成强烈的对比。可惜因长年荒废 , 现已荡然无存。现今的园林乃重新修建的 , 虽是增加
了亭、台、楼、阁 , 但已与原有风貌大不相同 , 而且新 增的 园林 建筑的 比例、尺 度、建 筑形 制
都与原有建筑不甚协调 , 实为全园整修后的一大败笔。
商业店铺 , 居住宅院 , 宗祠书房 , 花园苑囿 这四大 区域 组成 了朱家 花园 的基本 功能 布
局及空间结构 , 满足了像朱氏家族这样的商绅之家的经营、起居之用。像这样的民族资本
家 , 虽然身为当时社会最进步的生产力的代表 , 但其内心思想深处还是深受孔孟礼学的影
响 , 幻想着耕读不缀 , 科举中仕。故建筑的整体布局表现出严格的轴线礼制 ; 庭院深深 , 出
入人员界定分明。宗祠书房区自成一体 , 神圣不可侵犯。但水上戏台的出现 , 却又将之人
性化了 , 也许这正是商贾之家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一种具体体现。

2. 单体建筑 的艺术魅力

朱家花园的院落组合一气呵成 , 结构布 局严 谨。而构 成宅 祠的各 栋木 构建筑 则精 美


绝伦 , 荟萃了当时滇南民居的精华。
(1 ) 宗祠
宗祠的大木作为厅堂叠梁 式结 构 , 单 檐卷 棚歇 山顶 , 面 阔五 间 , 进 深 三间 , 三面 带 围
廊。内部为彻上露明造 , 梁架保存完好。脊檩以层叠内收之山梁承托 , 平梁以卷云状驼峰
支承 , 外檐柱头外挑的梁尖上以米字型相交 的小 拱承托 大小 额枋。梁 尖做 成凤头 或象 鼻
状 , 很有云南地方特色 ( 图 5、6) 。
其小木装修亦十分精美。门窗扇上皆有不同花式的镂雕 , 或人物或鸟兽等吉祥图案。
整栋建筑以青漆作底 , 饰以鎏金雕饰 , 沉稳而华丽。宗祠内所供奉的祭祖牌位龛更是体现
・ 44 7 ・
了建水地区的高超木雕工艺水平 ( 图 7 ) 。
(2 ) 花厅
花厅位于宅院区中轴线的北端 , 是宅院区与花园区的惟一联系。建筑开阔而通透 , 过
去用于休憩、娱乐及宴客之所。布局上面阔五间 , 约 20 米 , 进深约 7 米。临花园又伸出一
个大平台 , 上覆卷棚顶 , 与花厅的硬山顶相交 为一体。 平台 两边皆 有美 人靠 , 在此 观花 园
美景 , 实为无比惬意之事也。
(3 ) 绣楼
东西绣楼位于花厅之两侧 , 楼高二 层 , 面阔 四间 ( 带一 小楼 梯间 ) , 约 12 米 , 进深 约 7
米 , 单檐小卷棚顶 , 厅堂叠梁式结构。平梁下用了 木鱼 造型 的驼峰 , 二 层檐 柱上以 米字 栱
承托额枋。窗以彩色和白玻璃相嵌出多种装 饰图案 , 门 扇上 镂雕 着各种 题材 的图饰。 有
趣的是绣楼正面木隔板上以绘画、诗词书法等装饰 , 是建水民居装饰的一大特色 ( 图8 、
9)。
(4 ) 水上戏台
面对宗祠的水上戏台凌波于半亩池塘之上 , 四根精雕细镂的石柱立于水面 , 将面阔约
12 米 , 进深约 5 米的戏台悬于水上。其顶为歇山顶棚 , 飞檐起 翘 , 显得甚为 轻巧玲珑。 两
侧紧邻着的当年戏伶琴师的化妆更衣间 , 则 为硬山 顶 , 稳重 朴实 , 更衬 托出 这“ 出将”、
“入
相”的空中楼阁格处引人注目。戏台文化给朱家花园宅院生活增添了浓厚的情 ( 图 10 ) 。
(5 ) 花墙月门
朱家花园内现存的两道花墙月门风格独特。其做法为砖砌、漏空之花墙 , 墙上开一月
门 , 门上立匾额 , 上刻家训格言。花墙墙头覆中间高两侧低 , 三叠水式的瓦檐 , 以砖叠梁出
挑。靠近门厅的花墙月门两面分别刻有“循规蹈矩”“
, 谨言慎行”的家训格言 ; 而进入宗祠
的花墙月门上则刻着“朱氏 宗祠”字 样 ( 图 11 ) 。深 受中原 儒学 文化影 响的 朱 氏家 族不 仅
在宗祠的后壁上刻上了明代朱熹的“朱子家训”, 更对入宅之人时时以家训警之 , 充分体现
出了中国民族资本家在思想文化上的依附性。

三   朱家花园的保护和再利用研究

1. 朱家花园 的保护和再 利用现状

    朱家花园这一滇南近代大型宅院遗存 , 其在设 计、技术、艺 术方面 的成 就有着 巨大 的


价值。作为历史的载体 , 它反映了近代滇南的文化、经济和艺术的发展动态。这一具有独
特文化意义的历史地段已成为建水县城的特色 标志之 一 , 受到 了当地 人民 和政府 的关 注
与重视。
自 1987 年朱家花园被宣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来 , 当地政府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
保护行为 , 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定的开发再 利用 尝试。其 行为 多是依 靠当 地有识 之士 进
行 , 虽无专家指点 , 亦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2. 对朱家花 园保护与再 利用手段 的探讨

通过近十年的摸索 , 建水县政府在朱家花园的保护和再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 44 8 ・
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首先 , 成立了专职的保护管理单位———朱家花园管理所 , 并按照国家的《文物保护法》
和《古建筑木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等法规制定其规章制度 , 明确了责任及义务。
其次 , 分别于 1991 年、
1995 年、1998 年先后三次投资、引资共约 1000 多万元 ( 资金来
源由国家拨款与贷款相结合 ) , 进行了三次不同规模和程 度的维 修及改造。 1991 、1995 年
以维修古建为主 , 主要 是政 府投 资 , 基 本上 使现 存 的原 有建 筑恢 复 了 原有 的 风貌。 1998
年则是维修与改造并举 , 修复了原已毁坏的花园区 , 并对室内装修按照开发利用的方式进
行改造 ( 图 12) 。
这几次维修及改造 , 均严格依照其按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出的规范要求进行 , 可以说达
到了在不破坏古建原有风貌的基础上 , 使之 最后形 成为 一个 融客房、商 场、地方民 族文 化
娱乐、旅游观光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商业服务设施 , 使朱家花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
新生 , 成为有自我生存能力的活的有机体。

3. 对朱家花 园保护及再 利用的思 考

建水朱家花园的保护及开发再利用虽然取得 了一 定的 成绩 , 为我 们对 古建保 护利 用
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但因此行为纯粹是一种地方政府自发行动 , 缺少专家指正及全面
系统的深入研究 , 其中出现了不少遗憾的地方。
主要是 :
(1 ) 自行 请 人 设 计 了 与 原 有 风 貌 不 相 符 的 园 林 区 , 而 且 水 平 不 高 , 成 为 全 园 最 大
败笔。
(2 ) 数次保护维修中不注 意风格 的统 一 , 特别是 第二、三 次维修 , 请 了 丽江、大 理、通
海、玉溪等各地的工匠 , 使得园内装修艺术风格出现了地域风格混杂现象。
(3 ) 朱家花园管理所成为自 负盈 亏的独 立核 算单 位后 , 并没 跟着 制定相 关的 限制 性
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 不能保证其在今后发展中对花园的破坏性开发受到有效遏制。
造成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
(1 ) 缺乏一个整体的保护 , 开 发规划 设计 , 其 行为基 本上 是自发 的、零 碎的、非 整体、
非全面的。
(2 ) 缺乏对这一历史文化 环境的 高度 重视 , 在维 修、改造 前没有 进行 详细 的、系统 的
测绘工作 , 使得维修改造的原则性、方向性太弱 , 出现风格上的失控。
(3 ) 缺乏法制观念 , 其行为基本 是政 府行 为 , 无 法律 监督 及约束 , 为 今后 的工 作留 下
后患。
(4 ) 没有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 , 没能在人大等机构引起重视 , 产生立法行为。

( 作者单位 :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 云南建水县志编纂办编 .建水县志 .1988

・ 44 9 ・
2 . 云南建水县志编纂办编 .建水古今 , 第 4 辑 .1996 , 1
3 . 云南建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建水文史资料选辑 , 第 2 辑 .1992 , 12
4 . [ 日 ]村松贞次郎 .日本近代建筑的保存和再利用 .白玉美译 .建筑师 , 32 期 .1~10 页

宅院总平面图
门   3— 西绣楼   4 —花 厅   5— 东绣楼


西


堂”


 
7—
“朱


祠”




 
8—




 
9—



 
11—

・ 45 0 ・ 房
 
12—
・ 45 1 ・
花园鸟瞰

花园入口

・ 45 2 ・
及花墙月门

・ 45 3 ・
・ 45 4 ・
牌位神龛

楼立面图

・ 45 5 ・
楼剖面图

水上戏台

・ 45 6 ・
・ 45 7 ・
( 大堂) 室内

・ 45 8 ・
北京东堂修复及院门重建

张 复合   钱   毅

    提要 : 随着北京王府井商业街二 期改造 工程的 进行 , 东堂周 边环境 成为商 业街 中规 模


最大的室外休闲空间 , 东堂院门东移 , 建筑内外大规模修复。本文介绍此项工程概况 , 以期为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如何进行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提供一个案例。
    关键词 : 东堂、院门、修复、重建

王府井商业街二期改造工程 于 2000 年 3 月 21 日 正式 启 动 , 于 9 月 11 日 举行 竣 工
仪式。
王府井商业街二期改造工程使百年老街得以“北 延”、
“ 东 进”、
“ 西 扩”: 北延至 灯市 西
口 , 沿街功能、风格与主街保持一致 ; 东进即改造金鱼胡同 , 形成宾馆、饭店一条街 ; 西扩即
改造东华门大街 , 形成饮食服务一条街。
改造后的王府井商业街形成南起长安街、北到 灯市西 口、东抵 东单 北大街、西 至南 河
沿大街的大十字街口 , 从而全面提升了王府井商业街的整体形象。
具有 345 年历史的王府井天主堂 , 其修 复后 的第 5 代建 筑 ( 1905 年 ) 及 其 周边 环境 ,
则作为商业街中规模最大的室外休闲空间 , 成了王府井商业街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 图 1) 。

王府井天主堂本名“圣若瑟堂”, 是为纪念 耶稣的父 亲圣若瑟 而命名 的 ; 因 它在北 京


四天主堂中处于城东位置 , 俗称“ 东堂”。
东堂始设于清顺治十二年 (1655 年 ) , 是葡萄牙耶稣会继 南堂之 后在北京 的第二所 住
堂。创立人是利类斯 ( Ludovicus Buglio , 1606—1682) 和安 文思 ( Gabriel de M agalhaens ,
1609 —1677 ) 。其时东堂 为利用民 宅所设 ( 第 1 代 ) ; 7 年后 , 于 1662 年 ( 康 熙元年 ) 改 建
为洋风建筑 ( 第 2 代 ) 。在其后的岁月中 , 东堂建筑历经 1720 年地震和 1807 年、1900 年
火灾 , 先后三次重建。
1720 年京师地震东堂被毁 , 1721 年费隐以葡 王斐迪 南三 世之款 第二 次重 建东堂 ( 第

① 参见 : 佟 洵主编 .基 督教 与北京 教堂 文化 .中央 民族 大学出 版社 , 1999 , 9 .301~ 305 页


② 参见 : [ 法 ] 惠泽 霖神 父 .北堂图 书馆 史略 .李保 华译 .北 京档案 史料 , 1989 : 2 .7 0 页
③ 关于 洋风建 筑 , 参见 : 张 复合 .中 国近代 建筑史“ 洋风”时期 之典 型 .清华大 学建 筑学术 丛书 ・建 筑 史研 究 论文
集 ( 1946— 1996 ) .中国 建筑 工业出 版社 , 1996 , 9 .162~ 173 页

・ 45 9 ・
3 代 ) , 利博明修士 ( F r . F . Maggi) 为建筑师 。
1807 年 , 教会在北京遭到清洗 “
, …… 东 堂修 士见 风波 日 剧 , 欲将 书库 之 册籍 择其 尤
珍者寄藏妥处 , 日间恐 动听 闻 , 乃于 夜间 检 阅。不意 乙 藜失 慎 , 火 即由 书 库而 起 , 延 烧 他
屋 , 一时俱成灰烬 , 惟大堂屹然无恙。事闻于朝 , 部议不惟不照例重修 , 且令藉没其院。大
堂虽未焚坍 , 亦令拆毁 , 饬修士等尽移南堂居住” 。
鸦片战争后“
, 1858 年和 1860 年的中法条约使所有基督 教徒在 华传教的 地位发生 了
革命性的变化 , ……为 1860 年以后传教运动的空前 大发展提 供了合 法前提” , 造 成北 京
教堂建筑在 19 世纪的发展。
1880 年开始重建东堂 , 1884 年 ( 光绪十年 ) 建成 , 为洋风样式 ( 第 4 代 ) :
“大堂计长二十二丈二尺 , 宽六丈余。高亦 如之。 堂内 明柱计 十六 楹 , 每楹俱 高五 丈
有余 , 径一尺六寸 , 皆系黑龙江运来之赤松 , 精坚 胜任。堂 内望 板 , 皆作 穹窿之 形 , 彩绘 尽
致。堂中之正祭台 , 俱用意大利亚国拿波里府之五色珉石镌成。台前之短柱 , 皆以珐琅烧
成 , 璀璨可观。……堂前钟楼三座。正中一 座 , 至地 高九 丈有余。 其正 面圆牖 框 , 与它 牖
各框 , 及其层檐 , 与檐下之方柱 , 皆大理石雕成。堂之全身 , 皆以上用之城砖砌成。每砖重
可五、六十斤。堂前阶除 , 长阔相等 , 俱十丈有余。又起洋式大门一座 , 达于通衢” 。
第 4 代东堂建筑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焚。现存东堂建筑为 1905 年所建 ( 第 5 代 ) :
主体砖石结构 , 灰砖清水墙体。平面为窄长方形 , 东西长约 64 米、南北宽约 24 米 ; 檐
口高度约 13 米、屋顶高度约 18 米、中部穹顶高 度约 25 米。其 造型在 西方 古典主 义建 筑
形制基础上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 立面比例严谨 , 墙面砌工考究 , 砖石雕刻精致 , 具
有较高历史文物价值 ( 图 2~ 6) 。
1990 年 2 月 , 东堂由北京市文物管理局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堂第 5 代建筑历经近百年的自然风化、破损 , 其间又经过多次维修、装修、加固和局


部改建 , 现状较其原貌 发生 了一 定的 变 化。为进 行此 次 修复 , 在 查阅 有 关历 史 资料 基 础
上 , 对现状细致考察、进行测绘 , 做到修复方案的设计有据可依。
东堂修复工程方案的设计原则是 :
根据建筑状况、现场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 , 依据文物建筑保护原则指导施工。在尽可
能如实反映建筑历史情况的前提下 , 兼顾 坚固、美观 , 并 考虑 同周 围环境 的协 调。室内 修
复在尽可能如实反映建筑室内历史情况的前提下 , 多听取教会方面意见 , 注意室内环境的
总体协调 , 保证结构及建筑构造上安全坚固。修缮后既要满足教堂的正常使用功能 , 又要
符合文物建筑保护原则。

① 方豪 .中 西交通 史 , 第四 篇第十 章“ 建筑”.岳麓 书社 .1987 , 12 .934 页


又参见 : 周 一良 主编 .中外 文化 交流史 .河南人 民出版 社 .1987 , 11 .295 页
② 樊国 梁主编 .燕 京开 教略 ( 下篇 ) .1 905 年救 世堂印 本 .12~ 13 页
③ [ 美 ] 保罗・科恩 .1900 年以前的 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 影响 .剑桥中 国晚清史 ( 上 卷 ) .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5
④ 樊国 梁主编 , 燕 京开 教略 ( 下篇 ). 1905 年救 世堂印 本 . 58 ~ 59 页

・ 46 0 ・

此次东堂建筑外部修复重点为 :
(1 ) 砖墙 ( 包括腰檐、窗套、檐 口 ) 外表 面打 磨 , 清 除表 面喷 刷、抹 灰、污 迹 , 对风 化、破
损处进行修补。
(2 ) 鉴于现存三座穹顶装饰塔半圆砖砌 拱顶破损 ( 图 7) , 此次 修复 外加 抹灰处 理 , 并
仿照穹隆顶 屋面抹出拱肋、压顶环。同时 , 考虑十 字架安 装及更换 问题 , 在 装饰塔 顶预 埋
铁件 ( 图 8 ) 。
屋顶十字架涉及宗教相关事宜 , 由教会 直接委 托设 计确定 样式 及造 型 ; 但高度 尺寸 ,
经协商由建筑设计方确定。
(3 ) 女儿墙为砖砌连续拱券造型。拆除现西部门头、东部附房女儿 墙封堵物 , 复原 透
空券洞。鉴于上述两部分原有砖砌连续拱券女儿 墙较 为单 薄 , 拆除封 堵物 后发现 坍毁 严
重 , 因此在按原样复建时 , 在女儿墙砖垛内暗埋 钢筋混 凝土 立柱 , 在连 续拱 券上部 砖砌 压
顶内暗埋钢筋混凝土板 , 以二者形成的梁柱体系起加固作用。
(4 ) 通过对比历史照片 , 以及听取教会意见 , 知女儿墙砖垛上部 原有圆球 托架压顶 装
饰。经现场考察 , 决定参考此建筑其他部位类似作法予以复原。
(5 ) 通过现场考察 , 知现存屋面 外排 水沟 系此前 改建 中所加 , 排 水口 在南、北 墙壁 柱
上部正中 , 导致外墙雨水管在外观上十分显眼 , 影响造型。此次修复中将排水口改在壁柱
东侧阴角部位 , 使集水斗和雨水管尽量隐蔽 , 隔间设置 ( 图 9、10、11 ) 。
原有早期屋面排水采取檐口以上暗埋落 水管、通至 檐下 作出 水口外 排的 方式。后 来
改建屋面外排水沟系统 时 , 原排 水口 已 封堵 , 暗 埋落 水 管和 檐下 出水 口 已废 弃 不用。 因
此 , 此 次修复 中 , 拆除 檐下 早期外 排水 管 , 用“钱 眼砖”封 堵檐 下出水 口 ; 仅原 样保 留一 两
处 , 作为早期屋面排水的历史记录。
(6 ) 基座、腰檐及雕饰石活要求平整石面 , 通过清洗或浅剁见 新 ; 雕 花、凸 起部位以 清
洗、打磨为主。正立面壁柱柱础部位牡丹图案石雕系人为破坏 , 此次参照有关部位类似图
案整块加工仿制贴补 ( 图 12、13 ) 。
(7 ) 正立面门头内廊为室 内外过 渡空 间 , 砖墙由 清水 作法 转混水 作法。 现状 两种 作
法交接处理不当。经现场考察 , 决定在门头内廊东侧作清水砖墙线脚 , 作为同内廊抹灰的
过渡。
(8 ) 原木门尽量利用 , 门扇拆下 修整 ; 个 别部件 如损 坏严 重 , 选 用材 质相 当的 木料 加
工制作。特别注意中央主门扇木雕花饰的修 复。油漆 颜色 涉及宗 教相 关事宜 , 同 教会 协
商后由建筑设计方确定。早期的原有铁件尽量 使用 ; 如 铁件不 全 , 需专 门选 购造型 古朴、
同建筑风格协调者。
(9 ) 钟楼木百叶窗窗框及 叶片修 补。首 层长条 拱窗 恢复 单层彩 色玻 璃窗 ( 彩 色玻 璃
窗的加工制作安装 , 要求保留原窗组合样式 ) , 拆除外侧后加窗。
经现场考察 , 外窗台斜面部分为采用青砖斜砌 , 砖砌窗套线脚在下部未交圈。从而确
定外窗台青砖斜面为原作防水处理方式 , 予以保留并修复 ( 图 14、15) 。
・ 46 1 ・

鉴于教堂建筑室内装修具强烈宗教色彩 , 此次在 东堂 建筑 内部修 复中 特别注 意听 取


教会方面意见。当教会方面意见同建筑室内装饰 原则 有矛 盾时 , 基本 服从 教会方 面的 意
见。此外 , 修复设计中兼顾了施工单位在现场操作中的具体情况 ( 图 16 ) 。

1. 立柱与壁 柱

大堂立柱与壁柱是此次室内修缮的重点。
立柱为木柱 , 经过历年维修 , 柱身现状为外作抹灰处理后加画大理石纹路 , 外罩清漆。
由于氧化作用以及空气和人为污染 , 清漆发 黄变黑 , 使 柱身 颜色发 暗 , 与拱 顶花饰 颜色 差
异较大 , 且普遍发生爆皮、掉漆 , 出现裂缝。有的立柱下部有明显的修补痕迹 ( 色差很大 ) ,
有的立柱基石破损严重 ; 个别 立 柱柱 身大 理石 纹路 彩 画加 画在 木板 层 , 已 有部 分漆 皮 脱
落 , 露出底纹。
鉴于外涂清漆、大理石纹路墨画、柱身外抹 灰已 形成一 体 , 外涂 清漆 不可剥 离 , 因此 ,
依据现场状况对立柱柱身采取清洗表面 , 修补脱裂、裂缝处 , 补腻子配底色 , 最后补画大理
石纹路墨画 , 满刷聚胺脂清漆的修复方式。
壁柱为砖柱 , 现状情况同立柱类似 , 但由于外 墙受 室外 条件影 响较 大 , 因此破 损较 立
柱大 , 有较大面积裂纹。修缮方式同立柱。

2. 墙面

为白色涂料墙面。底层基本完好 , 但表 层有大 面积 脱落。 此次修 缮用 细砂布 透磨 浆


底 , 套胶 , 找补腻子 , 磨光 , 满刷涂料至成活。
木墙裙整修补缝 , 分色油漆。

3. 门套

门套为砖砌抹灰 , 外作大理石纹路墨画 , 现状情况同壁柱类似 , 修缮方式同立柱。


唱经楼西侧三个门的门套所作大理石纹路墨 画 , 手法 和风 格同大 堂内 其他处 大理 石
纹路墨画差异很大 , 经仔细观察分析 , 可明确 其为 门套翻 建后 所补画。 鉴于 其用笔 生硬 ,
仿画水平很低 , 此次清除门套外抹灰层重作 , 刷 仿旧底 色 , 由专 业人员 仿照 相邻壁 柱大 理
石纹路墨画 , 满刷聚胺脂清漆。

4. 拱顶

拱顶顶面、拱肋及花饰部分基本完好 , 颜色变 化不 大 , 只是 经历年 粉刷 表面质 地显 得


粗糙。
此次修缮先用棉丝擦掉浮土 , 再用稀释 的洗涤 灵水 反复擦 洗 , 用净 水反 复擦净 擦干 ,
采取传统的砂纸磨浆底的作法处理底层 , 最后满刷聚胺脂清漆。

・ 46 2 ・
5. 唱经楼

唱经楼台面为木结构 , 主次 梁及 龙 骨为 平面 咬榫 搭 接。由 于 年代 较 久 , 中 间主 梁 变
形 , 跨中下垂达 5 厘米。此次修缮决定对中 间主 梁及次 梁进 行加 固。为努 力保持 历史 原
貌 , 此次决定在主、次梁侧面加固 ( 图 17) 。
为进行加固 , 需拆开唱经楼台面地板 , 加固后恢复原貌。鉴于主、次梁侧面加固后 , 梁
高会有少量增加 , 台面地板在重新铺设时注意处理好同台口栏杆和西侧门口的交接关系。
梁底外露部分重新打底、刷仿旧底色 , 由专业人 员仿照 相邻 壁柱大 理石 纹路 墨画 , 满刷 聚
胺脂清漆。
唱经楼 台 口宝 瓶 栏杆 有 破 损处 需 修复 , 清理 底 层 后重 新 油漆 ; 个 别缺 少 的 , 则 仿 制
补齐。
唱经楼南侧下首层的木楼梯解体修整 , 更换踏步板后重新组装、油漆。油漆颜色同现
状。并按照防火部门的要求 , 进行防火处理。
唱经楼经西侧廊上钟楼的木楼梯 , 据现场 勘察 应为两 跑 , 但现 状不 见中间 休息 板 , 上
下两段连接生硬。且由于单 面自 东 侧墙 上悬 挑而 出 , 现 已摇 晃不 稳 , 靠 绑扎 杉 篙临 时 支
撑。此次修缮加固下段楼梯段 , 加强同东侧墙 连接 ; 加 设中 间休息 板 ; 上段 楼梯段 按下 段
斜度重新安装并加固。为固定中间休息板 , 在现有过梁南侧新加一东西向过梁 , 二者共同
支撑中间休息板 , 并稳定楼梯。楼梯西侧加设扶手。新加中间休息板、过梁和扶手连同楼
梯段全部重新油漆 , 颜色同原色。并按照防火部门的要求 , 进行防火处理。

6. 地面

首层木地板全部拆除 , 重新制作铺设。木龙骨及木地板背面要刷防火涂料 ; 考虑铺地


毯做防火阻燃处理。
地面局部破损地砖更换 , 遵照坏一块换一块的原则 , 注意在剔凿坏砖的同时不造成新
的破损。新更换上的砖在尺寸大小、质地、色彩方 面都 做到 与原地 砖一 致 , 铺设中 注意 平
整 , 不允许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原地砖尽量保留、修补 , 缺棱短角的砖可不更换 , 主要更
换碎砖及破损严重者。

7. 其他

暖气罩的 制 作 安 装 , 征 求 教 会 方 面 意 见 , 其 样 式 应 适 合 教 会 习 俗。 注 意 进 行 防
火处理。
首层长条拱窗恢复单层 彩色 玻璃 窗 ( 彩 色玻 璃窗 的 加工 制作 安装 , 均由 教 会另 行 委
托。但要求保留原窗组合样式 ) 。

东堂院门因超出规划设计红线较多 , 决定拆除后东移 4 米重建。


拆前作了实测和拍照 , 并对重要构件进行编号。院门为青砖砌筑 , 由于年代较久以及
・ 46 3 ・
风化毁损等原因 , 拆除中多有破损 , 特别是砖雕花饰破损更为严重 ( 图 18) 。
鉴于此种情况 , 决定采取尽量使用原砖 , 并利用原砖重新仿制及构件的方法。院门重
建设计中主要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 仿“ 牌楼”处理
由于重建后的院门独立位于东堂前 8000 平方 米休 闲广场 西端 , 两 侧已 无院墙 相连。
其作用既相当于中国传统建筑群体中的牌楼 , 又 相当于 西方 城市 广场中 的巨 型雕塑。 因
此设计中强调以下 3 方面 :
选取 5 开间重建 , 使其本身比例均衡协调 ;
注意端部收头处理 , 使其在造型上具独立性、完整性 ;
原院门有正反面的差别 : 西面临街 , 处理细致 , 做工考究 ; 东面在院内 , 基本未作处理 ,
砌筑粗糙。 现 设 计 使 其 两 面 相 同 , 要 求 施 工 中 精 工 细 作 , 建 成 后 成 为 广 场 中 的 景 观
( 图 19) 。
(2 ) 外观忠实原物 , 结构坚固为主
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均仿照拆前所作实测和照片 , 但考虑其独立于广场上 , 来往行人
很多 , 难免有撞击毁损等事故发生。因此 , 一方面 注意 基础 处理要 牢固 生根 , 另一 方面 采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其支撑体系 , 确保 安全。同 时 , 节省 出大量 原有 青砖 , 用于 外装 修
使用。
(3 ) 参照教堂建筑复原修复
原院门多有自然风化、毁损以及人为破坏或不当维修等处 , 因此在重建中不能完全仿
建 , 需仔细鉴别毁损和加建部分。此次重建去 掉了上 部透 空围 栏中间 所作 封堵物 和上 面
所加矮墙 , 在院门墙垛上部参照教堂女儿墙砖垛上部作圆球托架压顶装饰。

( 作者单位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樊国梁主编 .燕京开教略 ( 下篇) .1905 年救世堂印本


2. [ 法 ]惠泽霖神父 .北堂图书馆史略 .李保华译 .北京档案史料 , 1989 : 2
3. 佟洵主编 .基督教与北京教堂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 9

・ 46 4 ・
为王府井商业街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建筑早期照片

测剖面图 ( 南北剖面 )

圆砖砌拱顶修复前

・ 46 5 ・
・ 46 6 ・
・ 46 7 ・
・ 46 8 ・
圆砖砌拱顶修复后

东堂侧面外观

・ 46 9 ・
的东堂侧面外观


11
 







面:





















・ 47 0 ・ 管


・ 47 1 ・
部位石雕被毁 ( 修复前)

丹图案石雕仿制贴补 ( 修复后 )

・ 47 2 ・
的东堂正立面图

・ 47 3 ・
・ 47 4 ・
后的东堂室内

次木梁加固 (修复中 )

・ 47 5 ・
前的原有院门

中的景观 “牌坊”
: 、广场雕塑

・ 47 6 ・
・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再利用理论研究・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历史地段保护

葛 立 三

    提要 : 本文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谈起 , 结合中 国近代建筑 史研究 , 简要论述近 代历


史地段保护的若干问题 , 并就几种历史地段的保护和再利用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 近代建筑、历史地段、保护和再利用

一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近代建筑保护

关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 经过长期 的努 力 , 现已 形成一 个完 整的体 系 , 单体 文


物保护、历史地段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构成了这一体系的三个层次。
重点文物保护 , 从 1961 年 到 1996 年 由 文 化 部提 出 经 国 务 院 批 准 共 公 布 四 批 总 计
750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从 1982 年到 1994 年经国务院批准共公布三批总计 99 个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
而历史地段保护的明确提出相对较晚 , 直到 1986 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时才正式指出“
: 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 , 或能较 完整 地体 现出某 一历 史时期 传统 风
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 , 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
艺术价值 , 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区”的概念指的就是要保护有
价值的街区、建筑群等“ 历史地段”。
从已公布的这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和国 家历 史文化 名城 名单来 看 , 绝大 多
数为古文物和古城 , 涉及近代建筑、近代城市的并不多。750 处全国 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是
以“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其他”占绝大多数“
,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
物”、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 表性建 筑”数量 还不 到总数 的 1/ 5 , 且多 为旧 址、故 居 , 而大 量
优秀的近代建筑却极少提到。这样 , 优秀的近代建筑 , 尤其是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近代建
筑 , 其保护力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笔者以为 ,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特别重视古建筑的保护是正确的 , 但近代
建筑的保护也不可忽视。由于容量有限 , 大量的优秀近代建筑难以一一列入“ 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名单。除省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外 , 确定一定数量的国家级优秀近代建
筑势在必行。因此 , 笔者建议 : 由各地提名、经 建设 部审定、报经国 务院 批准 , 专门 发布 若
干批“中国优秀近代建筑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名单是可行、也必要的。
关于我国近代建筑的保护 , 最早单独提出是在 1988 年底由国家建设部和文化部联合
发出的《关于重点调查保护近代建筑物的通 知》, 要求 各地 通过 调查研 究提 出第一 批优 秀
・ 47 9 ・
近代建筑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上报。这个第一次专门发出的通知 , 在社会上 , 特别是在建筑
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1989 年 9 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了上海海关、上海邮政总局、汇丰银 行大楼等 59 项
优秀近代建筑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并于 1990 年起草 了《上海 市优 秀近代 建筑 保
护管理暂行规定》。上海提出的关于优秀近代建筑的四条入选标准和三个等级的划分 , 关
于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的分类 ( 四类 ) 管理措施和 建设控 制范 围的确 定 , 给全 国各地 以很 大
的启示和借鉴 。到目前 , 上海已公布近代优秀保护建筑达 398 处 , 计 2000 多栋。
南京在 1989 年就已列出 21 项优秀近代建筑报请定为国家级保护单位。哈尔滨更是
早在 1984 年就提出了近代的 75 栋建筑、两 条街道、一 个广 场和两 个街 坊作 为保护 项目。
河南省、北京市、武汉市等省市也都提有相当数量的保护名单。
尤其可喜的是 , 国 内 第 一 家 专 门 致 力 于 保 护 近 代 优 秀 建 筑 的 大 型 专 业 公 司 , 已 于
2000 年 1 月 15 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 被新闻媒体誉之为“近代 建筑艺 术的‘ 保护神’”, 这 也
是给近代建筑历史地段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工程保证。

二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与历史地段研究

回顾 50 年来我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历程 , 大致可以分为 两个时 期 : 1985 年以前为 初


创时期 , 1985 年以后为发展时期。每个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我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早在建国初期就已 开始。“这 些解 放初期 的成 果无疑 对以 后
的研究起着先锋积极作用” 。1949—1961 年 这 12 年的 研究 , 是 以近代 建筑 个案 调研 为
主“
, 历史地段”的概念尚未明确提出。可惜的是 , 一些优秀的近代建筑在此后的“文革”中
被毁。所幸的是 , 这一时期的大量研究成果 , 却留下了难得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之后 23 年 , 此项研究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 只有少数地区和个人仍在继续坚持 ,
且少有交流。 20 世 纪 70 年 代以 后 , 国 外学 者 , 尤 其是 日本 建筑 界 , 出 于对“ 亚 洲近 代 建
筑”的研究角度 , 特别关注中国近代建筑。1981 年以来 , 日本 曾先后 派出多名 攻读博士 学
位的高级研究生来我国从事这一专题的研究。
1985 年以后 ,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先是 有 1985 年 5 月 的“ 北
京座谈会”, 然后是 1986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的 首次“中 国近 代建 筑史研 讨会”。此 后 , 又
分别在武汉、大连、重庆、庐 山举 行 了四 次研 讨会。 1986—1996 年 的五 次全 国 性研 讨会 ,
共提出论文 247 篇 , 正式出版 的五本 论文 集共发 表论 文 117 篇。在这 些研 讨 会上 , 尽 管
对我国近代建筑历史地段的研究者不够广泛也不够系统 , 但仍有近 1/ 5 的论文有所涉及 :
1985 年北京研讨会“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 张复合 ) 、
“ 武汉大学 校园”( 李传义 ) 、
“上
海外滩建筑群”( 伍江 ) 、
“ 镇江领事馆建筑群”( 戴志恭 ) ;
1988 年武汉研讨会“南京板桥 新 村”( 刘 先 觉、邓 思 玲 ) 、
“ 鸡 公 山 别 墅群”( 万传 琅 ) 、
“庐山牯岭别墅区”( 彭开福 ) ;

① 黄均 德 .关于优 秀近 代建筑 保护 的几个 问题 .城 市规划 , 1991 : 6


② 汪坦 .中 国近代 建筑 史研讨 会论 文集序 .华 中建 筑 , 1987 : 2

・ 48 0 ・
1990 年大连研讨会“北京协和 医院校 园”( 张复 合 ) 、
“ 厦 门大 学与 集美 学村”( 何勍 ) 、
“哈尔滨中东铁路住宅区”( 刘松茯 ) ;
1992 年重庆研讨会“沈阳中街”( 陈伯超 ) 、
“ 福州船政局 建筑群”( 陈朝 军 ) 、
“ 晚清汉 阳
铁厂建筑群”( 李治镇 ) ;
1996 年庐山研讨会“北京 香 厂新 市 区”( 张 复合 ) 、
“ 沈 阳满 铁 住宅 区”( 包 慕 萍、沈 欣
荣)、
“ 华西协和大学建筑群”( 董黎 ) 等。
1985 —1997 年这 12 年的研究 , 进展很快 , 研究的深度 和广度 也逐步有 所拓展。尤 其
是 1989— 1996 年 中 日 合 作 陆 续 出 版 的 16 篇《中 国 近 代 建 筑 总 览》, 涉 及 16 个 城 市 约
2500 栋左右近代建 筑 实 例 , 给 研 究 者提 供 了 广 泛 的 资 料 , 也 给 近 代 建 筑 的 保 护 提 供 了
依据。
1997 年 8 月 , 中国建筑学会决定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 中国近 代建筑 史专业委 员会”
统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 , 为下一阶 段的 深入研 究提 供了 可靠的 组织 保证。不 足
的是 , 至今尚未有专门发 表和 交 流中 国近 代建 筑史 研 究成 果的 学术 刊物 这 一研 究 阵地。
此事虽议多年 , 仍因种种困难而未能早日实现。
1998 年 10 月 , 第六次研讨会在太原召开 , 这也是首次成 为中国 近代建筑 史国际性 研
讨会。值得注意的是 , 提交的 70 篇论文约有 1/ 3 涉及 近代 建筑 , 以及 近代 重要历 史地 段
的保护和再利用。这表明我国近代建筑史研 究又进 入了 一个新 阶段。 在新千 年之 始 , 第
七次研讨会 ( 也是又一次国际性研讨会 ) 召开 , 并以“历 史地段 的保 护和再 利用”作 为研 讨
主题 , 在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上又有突破性进展。

三   我国近代建筑历史地段保护的若干问题

1. 近代建筑 历史地段的 概念与标 准

    关于“历史地段”的概念 , 一般定义为 “
: 城市中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 , 或能完整地体
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或地段” 。
针对近代建筑 , 我们可以把“ 近代建筑历史地段”理解为 : 城市中近代建筑比较集中连
片 , 能较完整地体现近代城市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 , 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
建筑群、街区、地段或地区。
由此可见 , 确定近代建筑历史地段的标准 : 要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近代建筑遗存并比
较集中连片 ; 要能较完整地体现一定的近代 城市风 貌和 民族 地方特 色 ; 要有 一定的 历史、
科学、艺术价值。

2. 近代建筑 历史地段保 护的概念 与内容

关于“历史地段保护”的 概 念 , 一般 定义 为 “
: 对城 市 中历 史地 段及 其 环境 的 鉴定、保
存、维护、整治以及必要的修复和复原的活动”② 。

①②   城市 规划基 本术语 标准 : G B/ T50280-98 。

・ 48 1 ・
同样 , 我们可以把“ 近代建筑历史地段保护”理解为 : 对城市中近代建筑历史地段及其
环境进行的研究、鉴定、保存、维护、修复、复原、整治和再利用等各种活动。
由此可见 , 近代建筑历史地段保护的主要 内容 : 研 究并 鉴定这 一历 史地段 的历 史、科
学、艺术价值 ; 保存和维护这一历史地段的建 筑、空 间、环境 和总体 格局 ; 为 了继续 发挥 这
一历史地段的作用 , 对它进行必要的修复、复原、整治和再利用等各种活动。

3. 近代建筑 历史地段保 护的原则 与方法

(1 ) 近代建筑历史地段的保护原则
① 真实性原则
为了保存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 , 所保护的 历史地 段必 须维 护好原 有的 近代建 筑和 空
间特征。大改大拆 , 拆旧“ 真近代”、建新“仿近代”, 是不可取的。
② 再利用原则
为了提高保护效果 , 必须不断发挥历史地段 的功能 作用 “
, 再 利用”有 利于“可 持续 保
护”。有的还可合理引入旅游业。“ 封存不用”, 是不必要的。
③ 整治更新原则
为了增加历史地段的活力 , 必须在维护外部形象和风貌的前提下 , 通过有计划的整治
更新 , 提高近代建筑内部的使用质量 , 完善历史 地段 的城 市基础 设施。“一 成不变”, 是 不
可能的。
④ 综合价值原则
在近代建筑历史地段保护中 , 不仅要看重它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价值 , 也要
考虑它的经济价值 , 更要发挥它的生态价值。只寻求单一价值 , 是不全面的。
(2 ) 近代建筑历史地段的保护方法
① 总体保护
首要的是编制历史地段保护整治规划 , 制定历 史地 段保护 管理 条例 , 明 确保护 目标 ,
确定保护范围 , 提出保护措施。
② 分级保护
根据历史地段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 以 及近代 建筑 的集 中程度 和整 体风貌 的完 好
程度 , 可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保护。
③ 分类保护
针对已确定的具体历史地段 , 可按严格保护 ( 无新 建活动 ) 、适 当调整 ( 有少 量改建 ) 、
适当改动 ( 有个别新建 ) 三类保护。如南京地区 按“ 安全修 复型”、
“ 保护 改造型”、
“ 改造 保
护型”等类型的保护实践。
④ 逐步保护
按保护整治规划分阶段逐步实施 , 不必急于求成 , 更忌大拆大改。这样才有利于保存
整体风貌 , 也可从容设计、精心施工 , 并便于筹集资金 , 使可持续性的保护成为可能。

4. 我国近代 建筑历史地 段的特点 与种类

由于我国古代史的漫长 , 加上近代史的特殊性 , 近代建筑历史地段有以下特点 :


・ 48 2 ・
(1 ) 随着我国近代城市形 态的重 大变 化和拓 展 , 近代 历史地 段在 数量 上、规模 上、类
型上、结构体系上等诸方面较之古代历史地 段有很 大的 发展 , 一些 古城 厢、古街区 也加 有
了近代的印记 ;
(2 ) 我国近代由于外国的入侵和被迫对外开放 , 虽固有文化仍有延 续 , 但 西方文化 大
量传入 , 产生了近代中 西建 筑文 化的 大碰 撞、大 交融 , 反 映在 近代 历 史地 段上 便 是 : 有 以
“欧式”为主的 , 也有“ 中国式”的和“ 中西合璧式”的各种风貌并存的局面 ;
(3 ) 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百年间我国外扰内患 , 战争不断 , 近代 建筑活动 难以充分 发
展 , 且屡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 影响到历史地 段的完 整性 , 也 给近代 建筑 历史地 段的 研
究和保护带来困难。
关于我国近代建筑历史地段的种类 , 从较小范围看 , 是指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别的近代
建筑群、街区、地段 , 如校园建筑群、教堂建筑 群、使 馆建 筑群、各种 公共 建筑 建筑群、近 代
产业建筑群以及近代商业街、金融街、居住街 坊等等。 从较 大范围 看 , 是指 近代城 市中 的
某一近代建筑较为集中的地区甚至某个城市 功能区 , 如 近代 形成的 某一 商业区、居 住区、
别墅区、工业区、租界区、交通枢纽区等等。

四   几类近代建筑历史地段的保护和再利用

1 . 近代商业 街区的整治 更新

    在我国近代商业史上 , 既有传统商业的 延续 , 也有 民族 资本主 义新 式商 业的兴 起 , 以


及官僚资本主义商业的出现 , 更有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业掠夺。随之而来的商业、洋
行、银行、服务行业、娱乐行业等建筑大量建 造 , 商业街 区作 为最有 效、最集 中的载 体得 到
很大发展。相当数量的近代商业街区 , 至今仍在进行着繁茂的商业活动。
伴随着当今大规模的旧城 改 造 , 这些 历史 街 区都 面临 着更 新 整治 , 主要 有 以下 三 种
模式。
(1 ) 对近代形成完整历史空间的商业街区 , 采取以保护为主的整治更新。
如哈尔滨中央大街 , 全长 1450 米 , 1900 年始 建 , 街 道两 侧共 有 70 余栋 欧式 建 筑 , 其
中列为市级重点保护建筑的有 13 栋 ( 建于 1907— 1927 年间 ) , 街区范围内还另有 18 栋市
级重点保护建筑。1997 年经过更 新整治 辟为 步行 街 , 保留 了 有价 值的 历史 遗存 , 维护 了
以折衷主义风格和新艺术运动风格为主调的建筑风貌。新辟的五处休闲区在环境更新上
更加强了市民与这条历史街道的情感联系。
(2 ) 对近代有发展的古商业街区 , 采取以维护为主的整治更新。
如中山市孙文西路 , 全长约 1000 米 , 旧称“ 迎恩街”, 已有 800 余 年历史 , 1925 年改 称
“孙文路”。前清和清末时期建的沿街建筑约 占 35 % , 至 解放前 建的 约占 58 % , 这 里是 旧
城区的精华所 在。 1997—1998 年 实 施 建 设 文 化 旅 游 步 行 街 时 , 维 护 了 原 有 岭 南“ 竹 筒
屋”、
“ 骑楼”建筑和欧式殖民建筑相融合的“南洋风”建筑风格。保持了鲜明的岭南地方特

① 张成 仁等 .历史 空间 的保护 与环 境更新 .规 划师 , 1998 : 3

・ 48 3 ・
色 , 沿街建筑立面按原样修复 , 对个别在 20 世纪 80 年 代改 建的建 筑物 则加 建骑楼 , 形 成
街道的连续界面 , 收到较好的效果。
(3 ) 对近代形成、而现代 又 有 较大 发 展的 商 业街 区 , 采 取 保护 和 改 造相 结 合的 整 治
更新。
如上海南京东路全长 1900 米, 1860 年由最初的“花园弄”延展拓宽成新式马路, 1865 年
正式命名为“南京路”。至 20 世纪初日趋繁 华 , 到 二三 十年 代已成 为“ 中华 第一 街”, 进 入
90 年代以后又出现第二次发展高潮。 1998 年提出建成全成天候步行街 , 正确处理改造与
保护的关系 , 既保护了国际饭店、沙逊大厦、
“ 四大公司”等一批优秀近代建筑 , 又使历史文
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 , 特别是在路面改造上强调“ 步行优先”, 统一路面标高 , 设置“ 驻留
区”, 增加休闲广场 , 塑造了“ 以人为本”的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2. 近代城市 公园的发展 更新

我国近代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 , 城市结构形式和社会生活内容有了相应的变化 , 在西
方近代资本主义公园建设理论影响下 , 城市公 园作为 完全 不同 于我国 传统 园林的 新的 类
型应运而生。鸦片战争后 , 西方造园艺术逐步传入中国 , 城市公园首先在租界区出现。辛
亥革命前后 , 中国园林史进入新的阶段 , 除私 家园林 外 , 近代 城市 公园也 多有 兴建。到 抗
日战争前夕 , 全国已建有公园数百座。
按照西方造园手法建设的公园 , 多由外国人建于租界区内。如上海外滩“ 公花园”( 现
黄浦公园 , 1868 年建 ) 、上海虹口公园 ( 1900 年建 ) 、天津法国公园 ( 1917 年建 ) 。
按照传统造园手法建设的公园 , 多利用自然景观、名区胜地改建而成。我国各城市自
建的 , 如无锡锡金公园 ( 今城中公园 , 1906 年建 ) 、南 京玄武 湖公 园 ( 1911 年 建 ) 、广 州中 山
公园 ( 今人民公园 , 1918 年建 ) 、昆明翠湖公园 (1919 年建 ) 。
也有利用皇家苑囿、地方衙署、孔庙或私 家园林 等 , 改建 为对 外开放 的公 园。如北 京
城南公园 ( 原先农坛 , 1919 年改建 ) 、北京中央公园 ( 原社稷坛 , 现中山公园 , 1914 年改建 ) ;
无锡梅园 (1912 年改建 ) 、上海文庙公园 ( 1927 年改建 ) 。
除了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 , 还有纪念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等类型。
公园建筑有的采用中国传统风格 , 有的模仿西方形式 , 也有“中西合璧”。多为园林小
建筑 , 有的增加了图书馆、博物馆、教育馆以及动物馆舍等 , 则有一定体量。
中国近代城市公园在建国初成为我国园 林建设 的基 础 , 在现 代都有 所发 展。经过 恢
复、更新或改建 , 在保留原有公园基本格局和造 园特色 的同 时 , 还赋予 了许 多新的 文化 内
涵。也有的公园发展变化很大 , 如上海黄浦公 园 , 经过 多次改 建 , 尤其 是 20 世 纪 90 年 代
的改造 , 在保持游览休闲功能的同时 , 更突出了革命历史纪念的主题。

3. 近代别墅 区和高级住 宅区的保 护与再利用

中国近代别墅建筑群出现于 19 世纪末 , 最早也最为著名的是庐山牯岭别墅区。事先

① 伍瑞 家等 .保护 与更 新 .规划师 , 1998 : 3


② 何善 权等 .以人 为本 , 塑 造城市 公共 活动空 间 .建筑 学报 , 1998 : 3

・ 48 4 ・
经过科 学规 划 , 再 按 地块 逐 一 开 发 建设 , 1896 年 始建 , 至 1937 年 最繁 盛 时 期 约 有 别 墅
1500 栋 , 其中外国人建有 660 栋 ( 分属英、美、法、德、俄、日等 20 个国家 ) 。此时 , 已发 展
成为商业、旅馆业、教育、体育、医疗等各业配套齐全的避暑 山城。 1939 年 以后 , 在被日 军
盘踞的 6 年期间 , 别墅遭受严重破坏。至今 尚保留 有 7 百余 栋近 代别墅 建筑。庐 山风 景
名胜区因其杰出的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 , 而于 1996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稍后有 1896 年辟建 的北 戴 河海 滨 避暑 区、1903 年 始 建 的 信阳 鸡 公 山 别 墅区 , 以 及
20 世纪 30 年代发展起来的青岛“八 大关”等 别墅 区 , 都 留下 了很 多具 有各 国 建筑 式样 的
优秀近代别墅建筑。
我国近代城市中还产生了带有庭院的私家独 户住 宅 , 外观多 仿欧 美形 式 , 俗称“花 园
洋房”, 成片布置后形成高级住宅区。20 世纪初 , 上海就建 造了一 批早期的 花园住宅。 至
二三十年代 , 上海的愚园路、衡山路 , 南京的山西路、颐园路 , 广州的东山 , 大连的南山等地
带 , 都建设有帝国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高级住宅区。
对于现存的高级住宅区和 别 墅区 的保 护和 再利 用 , 上 海、庐山 等 地 都有 一 些有 效 的
办法。
“保护”方面 , 一是加强整个历史地段、地区的 总体 环境 保护 , 一是 采取 局部环 境和 建
筑单体的分级分类保护。此类地区因其绿化用 地多、建筑 密度 低 , 拆迁 量少 , 每每 易被 开
发商看中而欲铲平后开发 , 对保护工作特别不利。
“再利用”方面 , 首先可利用“ 名人效应”, 如名人别墅、名人故居 , 可用来作为纪念性馆
舍、旅游接待用房、陈列展览用房等 , 既可发挥文物建筑的作用 , 又可通过经营效益解决部
分保护资金。其次 , 对于这类居住性建筑 , 如空置 不如 让人 保护性 居住 , 因 为住人 本身 就
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另外 , 还可寻求其 他多种 办法 , 如 改变用 途、置换、拍 租、拍卖 等
都可尝试和探讨。

4. 近代工业 建筑群的保 护与再利 用

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业出现后 , 产生了一批近代工业建筑 , 比之封建时代的手


工业工场在类型、规模、技术 ( 新材料、新结构 ) 诸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 也有一定的建筑文物
保护价值。外资工业发展较早 , 19 世纪 40 年代就已在 我国设厂。 洋务派 工业在 19 世 纪
下半叶也蓬勃发展 , 民族资本工业则在 19 世纪末才不断出现。
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近代工业建筑群有 :
南京金陵机器局 (1865 年 ) 、福州 福建 船政 局 (1866 年 ) 、汉阳 铁厂 ( 1890 年 ) 、南通 大
生纱厂 (1898 年 ) 、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 ( 1903 年 , 今哈尔滨车辆厂 ) 、青岛四方机车修理
厂 (1904 年 ) 、上海杨树浦发电厂 ( 1913 年 ) 、上 海福 新面 粉厂 ( 1913 年 ) 、北 京 双合 盛五 星
汽水啤酒厂 (1915 年 ) 、上海啤酒厂 ( 1913 年 , 新 厂 1930 年 ) 、上海 蜜 蜂绒 线厂 ( 1930 年 ) 、
上海申新纺织九厂 (1932 年 ) 、无锡茂新面粉厂 ( 1901 年 , 新厂房 1946 年 ) 等。
在我国近代建筑历史地段保护中 , 近代 工业 建筑群 的保 护甚 为薄弱。 首先表 现在 认
识上 , 虽然难以否定它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 但有人对其艺术价值不以为然。其次表现在操

① 彭开 福 .庐山牯 岭地 区建筑 活动 的研究 .第 三次 中国近 代建筑 史研 讨会论 文集 .中 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 1991 , 7

・ 48 5 ・
作上 , 近代工业 建 筑 由 于 难 以 适 应 当 今 现 代 企 业 的 发 展 需 要 , 多 弃 之 不 用 而 另 建 新 型
厂房。
上海有关专家前不久曾完成一项对上海优秀 近代 产业 建筑的 初步 调查 , 他们 发现 要
想在上海寻觅中国近代 产业 发展 的轨 迹 已越 来越 难。对 照一 份极 需保 护 的建 筑单 位 清
单 , 发现有的早被拆除 , 有 的 已面 目全 非 , 还 有的 列入 了拆 迁计 划。 除江 南 造船 厂 ( 1867
年 ) 、杨树浦水厂 (1881 年 ) 等 9 座著名近代产业项目早 就列入市 级第一、二批 近代优秀 建
筑名单外 , 又提出了一批保护名单 , 希望早日登上第三批市级近代优秀 建筑名单 册 , 以 便
尽快抢救 , 从而使它们能发挥新的功能。

5. 我国近代 城市建设中 的两种特 殊现象

(1 )“ 中山”现象
20 世纪 20—40 年代 , 在我国近代 建筑 活动 中 , 很多 城 市建 有“中 山纪 念 堂”, 其中 以
广州中山纪念堂 最为 著 名 ( 1928 —1931 年 建 ) 。以“ 中 山”命 名 的 大 学、医 学 院、医 院、会
堂、体育馆、图书馆等也有多处。此外 , 相当多的新式马路被命名为“ 中山路”, 且常常就是
所在城市中心地区的主要道路 , 如在广 州、上海、武汉、厦 门、天津、杭州、芜 湖等城 市均 可
见。以“中山公园”命名的近代城市公园更是遍布各地 , 如沈阳、大连、北京、青岛、上海、武
汉、沙市、宁波、奉化、温州、汕头、漳州、佛山、北海等各地都有 , 不胜枚举。
1925 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 , 为了永远纪念他 , 以“中 山”命名的 这些项目 都
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 , 应该很好保护 , 永久留 存。对“中山”项目的 任何 改建、扩建 都需 持
慎重的态度。
南京中山陵 (1926—1929 年建 ) 陵区中 1936 年建成的藏经楼 , 经过 1982 年的第二 次
修复 , 重建了刻有孙中山所著“三民主义”的碑廊, 又于 1987 年辟为孙中山纪念馆 ; 1988 年
上海香山路孙中山故 居对 全 社会 开 放 ; 1996 年 广州 市 孙中 山 大元 帅 府 旧址 经 过全 面 维
修、复原后 , 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 ; 还有杭州 中山 路等全 国各 地中 山路的 整治 更新。这 些
都是对“中山”项目保护与再利用的很好做法。
(2 )“ 拆城辟路”现象
中国筑城的历史十分悠久。人工修筑的城墙 在军 事防 御、洪水防 御以 及维护 城市 秩
序、防止盗匪掠扰等方面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 直到今天仍有重大的文物价值。但城墙也或
多或少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些限制作 用。是否 要对 其保护 , 我 国近 代和现 代都 有
很多教训。
“拆城”原因大多 为 了“ 辟 路”, 如 发 生 在 天 津 ( 1901 年 ) 、汉 口 ( 1907 年 ) 、上 海 ( 1914
年 ) 、北京 (1914—1922 拆除皇城 ) 、广州 ( 1919 年 ) 、南 通 ( 1921 年 ) 、厦 门 ( 1927 年 ) 、武 昌
(1927 年 ) 、济南 ( 1928— 1930 年 ) 等城市城墙的 拆除 就是 为此。建 国以 后 , 先是有 北京 城
墙的被拆 , 以后又有扬州、成都等城墙的被毁“
, 文革”期间更是严重。直到最近的 1999 年
底 ,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樊城所剩的最后一段古城墙也未能幸免。
其实 , 如果只是为了改善交通 , 完全可以采取 增开 城门 洞、修筑城 墙内 外侧道 路等 办

① 胡青 云等 .上海 优秀 近代产 业建 筑亟待 抢救 .城 市导报 , 1991 , 1 , 26

・ 48 6 ・
法来解决。现在已无过多选择 , 对拆城后已建 的环 城路 , 只 能维持 其形 状和走 向 , 因为 它
已经成为该古城的历史性地标 ; 对于历尽沧 桑至今 尚存 的完 整城墙、或 残存 城墙 , 只能 像
西安、南京等城市那样很好地加以保护修复 , 或是局部恢复。近代都未毁的古代城墙决不
能毁于现代。“拆城辟路”可以休矣 !

6. 我国近代 城市规划中 的几种特 殊历史地区

(1 ) 租界区与租借地
鸦片战争后 , 中国由一 个封 建的 独立 的 主权 国家 逐渐 变成 半 殖民 地 半封 建 的 国家。
在帝国主义列强武装侵略下 , 对外通商口岸、外国租界、租借地纷纷设立 , 极大地影响了很
多城市的近代发展 , 也形成了大量特殊历史地区。
1843 —1919 年 , 被英、法、美、俄、德、日等国强迫开放的“约 开通商 口岸”有上 海、广 州
等 80 多个城市 , 事实上这些口岸已成为帝国主义统 治下的 殖民地。 1887— 1924 年 , 尚 有
清政府、北洋政府宣布的“ 自开通商口岸”有济 南、昆明等 30 多处。这 些口 岸虽由 地方 管
辖 , 但居住于此的外国人仍享 有领 事裁 判 权和“ 最惠 国”待 遇。 1845— 1902 年 , 被 强占 的
租界和租借地共有 34 处 , 更是成为“国中之国”。
最主要的三大租界区是 : 1845—1848 年设立的上海英、美、法三国租 界 ( 占地约 46 平
方公里 ) , 1861 —1902 年 设 立 的 天 津 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 九 国 租 界 ( 占 地 区
15 平方公里 ) , 1861— 1896 年设立的汉口英、德、俄、法、日五国租界 ( 占地约 2 平方公里 ) 。
五大租借地是: 德占胶州湾、法占广州湾、俄占旅大、英占九龙和威海卫, 都是在 1898 年
被强占。这些租借地总面积达 6731 .7 平方公里 , 几乎是所有租界区总面积的百倍。
设有租界、租借地以及开埠的城市 , 在我国近代留下了大量各种外国风貌的建筑。上
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外国洋行、银行、使馆、教堂等建筑云集 , 成为“世界建筑博览会”。各
通商口岸的英美建筑 , 大连、哈尔滨的俄式建筑 , 青岛、济南的德式建筑 , 长春、沈阳的日式
建筑 , 昆明、湛江的法式建筑 , 都对这些城市的风貌影响很大。
《第四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中列有“大连俄国建筑”“
、 青岛德国建筑”、并未注明
所在具体历史地段 , 这种“ 泛指”过于模糊 , 对近代建筑的保护缺少操作性。
近闻 , 天津准备将原意大利租界区保护开发为“ 意大利城”, 为在我国近代特殊历史地
区的保护和再利用方面做出了一种新的尝试。
(2 ) 外国人居留地与铁路附属地
在一些城市内 , 划定一块供外国人居住的区域 , 外国人可在其内租地建房、开设洋行、
修筑码头、建立货栈等 , 当地政府仍旧行施行政权和警察权。这种“外国人居留地”全国共
划有 14 处 , 大部分作为外国“通商场”, 也有 外国 人避暑 地和 使馆 区② 。设 立时 间均 在 19
世纪下半叶 , 1927—1945 年先后 收 回。如 : 1843 年 在 宁波 江 北岸 设 立 的“通 商 场”( 1880
年时已有外国洋行 30 余家 ) , 1860 年在汕头琦碌和礐石岛设立 的“ 通商场”( 设有 英、德 等
7 国 领事馆及诸多洋行、银行、外商住宅等 ) 。
铁路附属地是帝国主义列强以修筑、保护铁路为名 , 非法侵占的城市用地。设定时间

①②   张洪 祥 .近代中 国通 商口岸 与租 界 .天津人 民出 版社 , 1993 , 8

・ 48 7 ・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1920 和 1945 年先后收回。如 : 1898 年俄国以修筑“中东铁路”为
名 , 在哈尔滨、满洲里、海拉尔、绥芬河四处划定的“铁路附属地”。又如 : 日俄战争后 , 日本
以修筑“南满铁路”“
、 安奉铁路”为名 , 在长春、沈 阳、鞍山、抚顺 等 20 余个 城市 划定 的“ 铁
路附属地”, 1907 年附属地总面积已达 182 平方公里 , 到 1936 年竟扩大到 524 平方公里。
以上这些外国人居留地与铁路附属地 , 都留有特殊的历史地段 , 相当程度的影响到所
在城市的建筑风貌。
(3 ) 外国教会区
我国近代随着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大量 渗入 , 教 会建 筑遍布 全国 , 教 会区也 就成 为
广大城镇内的一种特殊地区。教堂建筑以及随之而来的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都留有很多
有价值的历史地段。
教堂建筑是最早传入我国的西方建筑类型。现存最早的西式教堂 , 除 1637 年建成的
澳门圣保罗教堂 ( 仅存其正立面“ 大三巴牌坊”) , 还有建于 1847—1853 年的上海董家渡教
堂 ( 巴洛克式 ) 。著名教堂有 : 北京西什库天主堂 “
( 北堂”, 1703 年始 建 , 现存为 1888 年 建
成的第三代 , 哥特式 ) , 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 1904 —1910 年建 , 哥特式 ) 、哈尔 滨圣索菲 亚
教堂 ( 东正教 堂 , 1907 年 始建 , 现 存 为 1923—1932 年 建 成 的 第 三 代 ) 、广 州 圣 心 大 教 堂

( 石室”, 1863 —1888 年建 , 哥特式 ) 、青岛圣弥爱尔教堂 ( 1932— 1934 年建 , 仿罗曼式 ) 等。
苏州杨家巷天主堂占地 1 公顷 , 大礼拜堂建于 1887 年 , 立面形似中式牌楼 , 另有小礼
拜堂、神父楼、修女楼和其他 附属 建 筑 。成都 平 安桥 主教 座堂 建于 1904 年 , 有罗 马风。
联体建造的主教公署 , 形似中国旧式官署府邸。两者平面组合成“ 悚”字 , 以示教会的自警
自律。总占地面积约 6 公顷 。这两组教堂建筑群均很有特色。
教会学校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大学 , 一应 俱全。 除普通 教育 外 , 还办 有职业 教育、
特殊教育、社会教育。教会大学校园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 高 , 最有代表 性。1572 年在 澳
门设立的圣保罗学院 , 是我国乃至东亚的第一所西式高等学院。
现存有中国古典形式校舍建筑群的主要 有 : 上海圣 约翰 大学 ( 1906 年 ) , 前身为 1879
年圣约翰书院 , 主要 建 筑 活 动 期为 1894— 1918 年 , 占 地 约 3 百 亩 ; 广 州 岭南 大 学 ( 1914
年 , 今中山大学 ) , 前身为 1888 年格致书院 , 主要建筑活 动期为 1905—1930 年 , 占地 2 百
余亩 ; 南京金陵大学 ( 1910 年 , 今南京大学 ) , 前身为 1888 年汇文 书院 , 主要建 筑活动期 为
1917 —1926 年 , 占地两千余亩 ; 成都华西协和大学 (1910 年 , 今华西 医科大 学 ) , 1905 年 筹
建 , 主要建筑活动期为 1914—1928 年 , 占 地一 千余 亩 ; 济 南齐 鲁大 学 ( 1917 年 , 今 山东 医
科大学 ) , 前身为 19 世纪 70 年代 的登 州文会 馆 , 占地 5 百亩 ; 北 京燕 京大 学 ( 1919 年 , 今
北京大学 ) , 前身为 1888 年北京汇文大学校 , 主要建筑活动期为 1925— 1930 年。
校舍建筑群采用西式建筑风格的教会大学有 : 苏州 东吴大 学 (1901 年 ) 、上海 沪江 大
学 (1906 年 ) 、杭州之江大学 ( 1911 年 ) 等。
所有教会大学均于 1951 年被人民政府接管 , 有的更名 , 有的并入他校。
教会医院在我国最早也是出现于澳门 , 即 1747 年开办的白马行医院。广州博济医院

① 张复 合主编 . 中国 近代 建筑研 究与保 护 ( 一 ). 清 华大 学出版 社 , 1999 , 9. 157 页


② 杨秉 德主编 .中 国近 代城市 与建 筑 .中国建 筑工 业出版 社 , 1993 , 6 .341 页

・ 48 8 ・
( 1835 年 ) 、上 海 仁 济 医 院 ( 1844 年 ) 、北 京 东 交 民 巷 某 医 院 ( 1861 年 ) 、汉 口 普 爱 医 院
( 1864 年 ) 等均开办较早。现存的早期教会医院建筑如 1890—1892 年建成的南京马林医
院和 1895 年建成的武昌仁济医院新楼 , 至今保存完好。
教会医院出于业务需要, 随之创 办了医 学校。如 作为广 州博济医 院的附属 学校 , 1866
年创办了华南医学堂 (1904 年扩建为 华南 医学院 ) ; 英、美五 个教 会团 体为 北 京各 教会 医
院培养医助 , 共同于 1904 年筹办、1906 年 创办 了 协和 医学 堂。医 院与 医学 院 统一 规划 ,
同时开办 , 水平最高的当属北京协和医学院。1915 年筹办 , 1917 年 奠基 , 1919 年 10 月 医
学院第一班开课 , 1921 年 6 月医院开始收治病人。西部为医 院区 , 东部为 教学区 , 占地 面
积很大。主要建筑活动期为 1917— 1925 年。现 为中国协 和医科 大学 。 而 1941 年竣 工
的华大医院则是作为成都华西协和大学的附属医院于后期开办的。
教堂、医院、学校等教会建筑群 , 大多由外国建筑师规划和设计 , 规模较大的会形成某
种教会小区。有的以教堂为中心 , 附设有学 校、医 院及 其他“慈 善”机构 , 形 成综合 性的 教
会区。如北京以西什库教堂为中心的天主教教会 区、灯市 口附 近以公 理会 教堂为 中心 的
和崇文门内以亚斯立堂为中心的基督教教会 区。芜湖 鹤儿 山麓以 天主 堂为中 心 , 周围 设
有医院、职业学校、小学等 , 也是一例。

( 作者单位 : 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① 张复 合 .北京协 和医 学院校 园建 筑 .第三次 中国 近代建 筑史研 讨会 论文集 .中国建 筑工业 出版 社 , 1991 , 7

・ 48 9 ・
“近 代 历 史 地 段”解 读

李 百浩   张 勇强

    提要 : 本文通过对近代历史背景 的考察 , 提出 近代历 史地段 的相 关概 念 , 并对其 特征、


价值和现状进行了分析 , 提出近代历史地段保护、再利用的发展观。
    关键词 : 近代历史地段、解读、发展

外来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建筑风格 , 以及 城市建 设技 术的 大量注 入在 一定程 度上 改


变了中国城市的面貌 , 并形成了近代城市特有的可辨识性特征。在近代中国沿江、沿海的
一些经济发达的 城 市 和 地 区 , 如 上 海、武 汉、天 津、广 州 等 地 较 多 地 接 受 了 外 来 文 化 的
影响。
这种外来影响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中则表现得尤为突出。租界的建设摆脱了
中国传统城市建设布局的束缚 , 造就了与近 代大工 业、大商 业发展 , 以 及相 应生活 方式 进
化同步的新型城市 , 其建筑风格、规划布局、街道空间、环境配置等都反映了西方文化的特
色。本论文所提出的“近代历史地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一  “近代历史地段”的提出

1.“近代 历史地段”概念 的提出

    源于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 , 结合国内学术界对历史地段的有关定义 , 我们将近代


历史地段理解为 : 随着近代殖民主义者的大规模入侵 , 直接由西方国家将其建筑文化强行
输入 , 而在中国某些城市或地区形成的。具有外国风格或中西混合式特征的地段 , 地段包
括由近代建筑所构成的物质实体和包容物质实体的外部空间环境。
近代历史地段有真实的历史遗存———近代建 筑占 有绝 对的比 重 , 而且 有较完 整的 环
境风貌和深厚的近代历史文化沉淀 , 能够相对全面地表达城市或地区近代化的历史信息。

2. 作为历史 地段单独类 型的提出

国内学术界将历史地段分为文物古迹地 段、历史传 统风 貌地 段两种 类型。近 代历 史


地段被划归为历史传统 风貌 地段 这一 类。我 们认 为 近代 历史 地段 是近 百 年才 发展 起 来
的 , 由于近代历史地段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它自身鲜明的可识别性特征 , 以及近代历史地段
风貌特色文化支持主体的异域性特质 , 加上它存在的普遍性和保存的完整性 , 近代历史地
段应该作为一种单独的历史地段类型而存在。因 而历 史地 段应该 分为 三类 , 即文 物古 迹
・ 49 0 ・
地段、传统风貌地段和近代历史地段。
诚然 , 文物古迹地段、传统风貌地段等历史地段类型在中国近代的历程中也同样存在
和发展着 , 但由于它们并不能代表中国近代 化的特 征 , 而且 其发展、变 化过 程主要 是由 中
国传统建筑体系在起作用 , 故而不能称它们 为“近 代历 史地 段”, 至 多可称 为“近代 的历 史
地段”。

二   近代历史地段的特征、价值与现状

1. 近代历史 地段的特征 分析

    近代历史地段是城市在长期历史过程中 形成的 , 担 负着 中国近 代城 市政治、经 济、文


化和社会生活中心功能的 地 区 , 是城 市发 展的 见证 和 近代 历史 文化 的写 照 , 它 具有 历 史
性 ; 近代历史地段又是现代城市生活繁荣的代表和城市最强有力的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 ,
它同时又具有时代性。近代历史地段是反映现代 社会 生活 和经济 文化 的多样 性 , 并对 中
国近代历史文化提供生动物证的地区。
这一基本特征 , 决定了它同时具有现代城市文明和城市历史文化的双重价值 , 也因而
使它常常处于矛盾与冲突之中。一方面 , 在城市发展中 , 我们必须正视近代历史地段既存
的历史文化价值 , 然而其物质形态已难以继续负担新的城市功能和社会经济生活 , 任其发
展下去 , 必将导致城市地段性结构形态的解体、物质环境的凋敝和它们所代表的城市价值
的丧失 ; 另一方面 , 当前大规模又无序的旧城改造正在破坏近代历史地段的格局和物质形
态 , 重组其功能结构 , 最终导致地段文化、社会和经济类型的转化 , 以及它们所代表的近代
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丧失。

2. 近代历史 地段的价值 体现

遗留至今的近代历史地段作为中国那个特 定历史 时期 社会、经 济、文化的 产物 , 如 今


成为构成这些城市或地区风貌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 有的 甚至 已成为 某些 城市或 地区 的
标志和象征。尽管如此 , 建筑界仍一度在如 何看 待近代 历史 地段 的问题 上众 说纷纭。 由
于认识上的问题 , 近代历史地段长期以来未 得到应 有的 重视 , 有的 甚至 遭到 毁坏 , 导致 了
许多遗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 , 近年来经过冷静的思考与讨论 ,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
到近代历史地段的珍贵价值 , 国内学术界的认识也日渐统一 , 我们认为近代历史地段的价
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近代历史地段保留有真实的历史遗存 , 呈现近代历史风貌 , 蕴含着丰 富的文化 信
息资源。中国的“近代”与西方的“ modern”有着不同的涵义。
(2 ) 近代历史地段有利于提 高人 们对城 市的 认同 感 , 了 解一 个城 市的历 史是 提升 生
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步骤 , 居安思危 , 不忘历史 , 这是宝贵的精神资源。
(3 ) 近代历史地段有富于 特色的 游览 观光资 源 , 结合 历史环 境 , 开发 文化 旅游 活动 ,
游客们既可“发思古之幽情”, 也可“ 察各方之风土”。
(4 ) 近代历史地段还可以作为再利用的资源 , 在历史保护基础上审 慎进行的 再利用 ,
・ 49 1 ・
往往可以得到更好的效益。
(5 ) 近代历史地段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 这对加强中西文化的交 流 , 指 导当今城 市
的建设都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6 ) 近代历史地段还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环境 , 这对提高城市知名 度 , 改 善城市投 资
环境 ,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历史风云是一时的 , 而文化积淀是永 恒的。我 们应该 正视 历史、尊 重历史 , 有 效利 用
近代历史地段的珍贵价值 , 对她进行保护、更新 及合理 的再 利用 , 使之 成为 现代生 活不 可
分割的一部分。

3. 近代历史 地段的现状 分析

作为城市组成的重要部分 , 近代历史地段曾经是近代城市活动中最有活力的主体 , 在
城市发展史上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 是当时社会生活繁华景象的缩影 , 它们形成当时城市的
中心 , 成为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如今 , 它们仍为人们所用 , 依然是城市的中心 , 在
城市生活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 , 城市在不断地发展 , 新的产业、新的交通方式、新的
建筑技术、新的观念、新的认识、新的生活方式 , 都对近代历史地段造成巨大的冲击。尤其
是近年来 , 其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地段功能过渡集中 , 作为 城市中 心区 , 近 代历史 地段 集中了 商业、金融、文 娱、行
政、居住等功能。地段功能的过渡集中造成了地段功能分区混乱的现状 , 各项功能互相影
响、效率不高。
(2 ) 建筑密度大 , 风貌特 色 遭破 坏 , 由 于 房地 产 业 的不 规 范发 展 , 长 期 以来“见 缝 插
建”现象占据了近代历史地段的大部分空地甚至绿地 , 严重地破坏了街区空间形态和风貌
特色的延续。
(3 ) 基础设施老化且配套不全 , 道路交通条件得不到改善 , 近代 历史地段 不能满足 城
市基础设施对地下空间的要求 , 以及现代化 交通对 街道 空间 尺度的 要求 , 道 路狭窄、基 础
设施落后的问题普遍存在。
(4 ) 地段内近代建筑普遍老化、损坏、遮挡现象严重 , 加上使用上的 不合理 , 很多近 代
建筑已经不符合现代城市生活需求。
(5 ) 地段内近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发生变化 , 以前的商业、金融建 筑由于历 史原因如 今
大多为行政、办公建筑 , 使用功能的错位使地段 的整体 功能 效益没 有发 挥出 来 , 造 成资 源
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
(6 ) 地段土地级差效益明显 , 开发回报率高 , 追求经济效益与近 代历史文 化保护的 冲
突很大。
(7 ) 绿地面积少 , 防灾能力差。
总之 , 由于认识上的问题 , 近代历史地段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论上的认定和保护 , 致使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 , 其实践运作被引入了 技术 和方法 的误 区。近代 历史 地段的 现状 不
容乐观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倘若我们听任近代 历史地 段被 破坏 , 而不 对其 进行有 效的 保
护与更新整治的话 , 若干年以后城市建设历史中就会留下近代这段空白。

・ 49 2 ・
三   近代历史地段的发展观

近代历史地段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特殊载体 , 是近 代城 市发 展各个 时期 优秀文 化的 沉


淀 , 也是现代人生活、发展的重要依托 , 是人们认同和具有强大内聚力的纽带 , 我们应该以
审慎的态度对它加以保护 ; 考 察 一下 城市 发展 的历 史 , 就 可以 看出 城市 并 不是 一蹴 而 就
的 , 它都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衰退、再发 展 , 这样一 个循 环往复 的过 程 , 近代历 史地 段
作为城市肌体的组成部分 , 它同样依赖于永不停息的新陈代谢推动自身的发展。
我们认为对待近代历史地段的态度 , 首先应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 , 此外还应强调继续
发展利用。保护是再利用的先决条件 , 建立 在保护 基础 上的再 利用 是有 内容、有深 度的 ,
城市文化与环境也更有内涵 , 因而更具有发展潜力 ; 近代历史地段的再利用则为近代历史
地段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保护环境和条件 , 并赋予保护对象以新的活力 , 使其进入再发展
的一个新循环。因而 , 近代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协调统一的。
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中 , 我们应该寻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
益最优化发展的策略 , 对近代历史地段进行自觉的机能调整与整治 , 实现近代历史地段保
护与再利用双赢的发展。

( 作者单位 : 东南大学建筑系 )

参考 文 献

1 . 李百浩 , 刘先觉 .中国城市规划的近代及其百年演变 .建筑师 , 90 期 , 1999


2 . 张勇强 .武汉近代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研究( 学位论文) .武汉工业大学 , 2000
3 . 段险峰 , 王朝晖 .旧城中心区更新规划的价值取向 .城市规划汇刊 , 1998 : 4
4 . 吴炳怀 .区域、城市整体发展与旧城功能、用地结构的调整 .城市规划 , 1998 : 1

・ 49 3 ・
厦门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
保护与再利用的立法尝试

杨哲   梅 青

    提要 : 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的 矛盾已日益尖 锐。学术界研究 成果


不断丰富的同时 , 屡有历史建筑与环境被“破坏性重建”的事情发生。如何寻求保护与再利用
的对策与手段 , 建立既能发展又利于保护的平衡机制 , 是当前 必须及 早解决 的问题。厦门 尝
试通过立法手段 , 希望为形成良性发展与保护的机制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 保护与再利用、对策与手段、立法

1999 年的岁末 , 在厦门鼓浪屿这个 令人 瞩目的“ 万国 建筑 博 览馆”中 , 一 座具 有百 年


以上历史的建筑物———原荷兰安达银行兼荷兰领事馆被夷为平地。
下面是我们对一位直接负责此事的管理人的采访记录 :
“这座房屋拆迁经过情形是因为 1997 年的一 场大 雨 , 使早 已摇摇 欲坠 的建筑 屋顶 倒
塌 , 整个建筑损坏严重 , 墙、屋顶、细部等都有很大破损。住户的安全成为大问题。其中有
九户厦门市二中教师住户提出搬迁。厦门市土地房产管理局与鼓浪屿房屋管理所研究决
定 , 彻底铲平重建 “
, 恢复原样”, 在这个过 程中 , 没有 人出 来反对。 在准 备拆迁 时 , 有人 出
来反对。然而 , 我们是严格依照程序办事 的 : (1 ) 立 项。计委立 项 , 通 过反复论 证 ; (2 ) 危
房鉴定 ; ( 3) 拆迁许可证 ; ( 4) 建筑用地许可 证 ; ( 5) 公证 及相 关批文。 在此 之前 , 我们 也
曾经尝试过翻修的办法。中华路 1 号 ( 一座多户住宅 ) 的教训很深。这座住宅居民要求维
修 , 我们投资了 80 万 , 将腐烂柱拆除 , 更换了新的楼板。成效甚微 , 之后居民依然不满意 ,
原来住多大面积 , 还是住多大面积 , 没有卫生间 , 等等。只有内部结构改变的翻修 , 住户才
满意。

这座现编为“中华路 5 号”的建筑原为“鼓浪屿正道院”。荷兰为了招募大量华工前往
其殖民地苏门答腊 , 于光绪十二年 ( 1890 年 ) 六月 , 正式在厦门设立了领事馆。 1925 年 , 荷
商的安达银行在厦门开设分行 , 行址 选定 市区 的海 后路。 1937 年 , 荷 兰领 事 馆随 安达 银
行一同迁进这座建筑中。解放后 , 这座建筑曾归军队及师范学校所有 , 之后改为厦门市第

* 此课 题由厦 门市规 划局 支持 , 由 厦门大 学建筑 系与 美国 CA P A 公 司协同 进行 。参 加 此项 工 作的 有 厦门 市 规划


局马武 定、林荫 新、由欣 , 厦 门大学 建筑 系黄仁 、王 绍森 、李 立新、杨哲 、张春燕 、廖中 华 , 美 国 C AP A 公司 张 庭伟 、夏 军、
张建华 。在 此一并 致谢。
① 上面 的信息 来自 2000 年 1 月 5 日对 厦门 市土地 房产 管理 局 鼓浪 屿 房 屋管 理 所 负 责 人的 口 头 采 访记 录 。采
访者 : 楼伟 ( 厦视《特区 新闻 广场》记者 ) 、梅 青、杨哲。

・ 49 4 ・
二中学教工宿舍。
此建筑地上二层 , 地 下 一层。 有 哥特 式 建筑 的 特 点。它 于 1890 年 建成。 建 筑成 T
字形布局 , 前有敞廊 , 后为正厅 , 敞廊部分 为平顶 , 正 厅为 坡顶 , 地 下一层 为防 潮层。外 廊
为券廊式 , 廊间设尖券 , 建筑风格独特 , 更为重要的是 , 有特殊的历史事件与这座建筑有密
切关系 ( 图 1 ) 。
但是这座饱览岁月沧桑的建筑 , 历经百年风雨、人为改造之后 , 终成危房 , 在人们又一
次“心痛”中 , 轰然而逝。如果有《保护条例》在先 , 事情就不会如此简单、草率 , 至此不可逆
转了。
这些历史风貌建筑应该如何合理使用 ? 是否应该依照及符合原来的建筑用途而合理
利用 ? 是否应该经常性的维修 ? 若果真是非拆 不可 , 该 如何 进行恢 复原 样的工 作 ? 当 破
坏的速度远超过我们保护的速度时 , 平衡机 制应 当起作 用。必 须尽快 形成 保护条 例与 法
规 , 必须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强制性的 , 有效力的干预和控制。厦门的立法尝试就是基于这
样的思考和理念而产生的。
针对厦门的城市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1997 年 6 月 , 在市 规划 管理 局马 武 定副 局长 大
力倡导下 , 由规划局牵头 , 协同厦门大学建筑系与美国 CAP A 公 司张庭 伟先生 , 利用厦 门
立法权的优势 , 历时两年多的辛 勤工作 和 系统 研究 , 制 定 了《厦 门市 历史 风 貌建 筑及 区
域保护法规 ( 送审稿 )》。这项工作是开创 性的 , 也是 艰苦 细致的。 令人 鼓舞的 是 , 就在 我
们完成此篇论文之际 , 厦门市第十一届人 民代表 大会 常务 委员会 第 22 次 会议于 2000 年
1 月 13 日 , 通过了对于鼓浪屿 的立法———《厦 门市鼓 浪 屿历 史风 貌建 筑保 护 条例》, 并 自
2000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 见附录 ) 。“我们相信《厦门市历 史风貌建 筑及区 域保护条 例》的
出台也将是指日可待的。

《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及区域保护法规》( 送审稿 ) 内容较为系统、全面 , 是鼓浪屿条例
的先导和蓝本。
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 :
(1 ) 总则。包括编制的目的 , 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的组成 , 法律地位和职责。
(2 ) 重要历史建筑 区的 保护。 指“ 绝 对保 护”的 历 史建 筑。包 括 该 类建 筑 认定 的 标
准 , 程序 , 批准过程 , 发生意见冲突时的听证及决议。
(3 ) 一般历史建筑 区 的保 护。 指在 有 控制 的 条件 下 , 允许 作 改建 的 一般 历 史 建筑。
包括该类建筑认定的标准 , 程序 , 以及保护该 类建筑 在土 地使用 , 总 平面 布置 , 建筑 设计 ,
交通组织 , 街景市容 , 绿化建设及招牌标志 7 个方面的保护条例。
(4 ) 开发范例。以集美两块保护区为例 , 说明如何在法规指导下 , 在保护 区内新建 建
筑的设计 , 新建筑对原环境的影响分析 , 以及三维动画。
此外 , 还包括 : 第一批初步推荐的厦门市历史 风貌 建筑 名单 ; 厦门 市重 要历史 风貌 建

① 龚洁 . 鼓浪 屿建筑 丛谈 . 鹭江 出版社 , 1997


② 厦门作 为国 家计划 单列 市 , 1994 年 市人大 被授予 立法 权。几 年来 先 后制 定 了环 保、卫 生、交通 等 各方 面 的法
规条例 , 为 推动 厦门市 的现 代化建 设起 到了积 极作用 。
③ 详见 :《厦门 市历史 风貌 建筑及 区域 保护法 规》课题 组 .厦门市 历史 风貌建 筑及 区域保 护 .序言 ( 马 武定 ) , 编后
语 ( 杨哲 ) .厦门 , 2000 , 1

・ 49 5 ・
筑初步推荐报告格式 ; 厦门市保护重要历史 风貌建 筑物、地 段及区 域的 技术 规定 ; 以及 美
国有代表性的几个城市历史建筑保护法规中文文本等重要附件。
法规四个部分与附件 部 分 的 区分 恰 好 解 决 了法 规 全 面 性、通 用 性 ( 粗 ) 与 可 操 作 性
( 细 ) 的矛盾 , 做到既长期有效又不过于笼 统 , 不失灵 活。法 规内容 中的 二、三两部 分将 保
护对象分为重要与一般的分级保护思想 , 有利于解决实际操作中难以掌握的范围、力度和
程度等诸问题。在“技术规定”附件中 , 则对 历史建 筑与 地段 的保护、修 缮、再利用 提供 了
详尽的技术指导 , 例如 : 空间尺度数据系统 , 材料色彩系统 , 招牌标志绿化系统等。还有一
点很重要的 , 法规首先有一个对城市整个区域中历史建筑与地段的定性描述 , 这是带有总
揽全局、控制性质的指导原则。最后 , 机构组成、经费来源及管理 , 是关系到条例能否施行
的重要保证 , 在本法规中都有明确的结论。
回顾立法的经过及我们走过的路 , 历经十几年风雨。从对于建筑一座一座地考查、采
访 , 到系统测绘、出版 , 再到官方、大学、国外机构三方合作研究 , 这些工作及其成果的最大
意义就在于 : 为当前历史风貌建筑与地段面临的困境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 , 比如一种合作
模式 , 一批合作成果 , 最终通过条例的制定、颁布、实施 , 使 濒临 垂危边 缘的 厦门历 史文 化
建筑与地段得到法律的保护 , 并通过法律这种制约、平衡的机制使它们获得拯救。
在历史建筑与地段的保护与再利用整个 链条中 , 立 法只 是其 中一个 环节。法 规与 其
他环节 ( 执行机构、技术开发、社会监督、基础教育 ) 的配套、衔接、协调 , 或其他未知矛盾与
问题的发现 , 都有待于条例在实践中的运作、检验和修正。

( 作者单位 : 厦门大学建筑系 )

参考 文 献

1 . 陈志华 .我国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保护的先驱 .建筑学报 , 1986 : 9 .21~25 页


2 . 陈志华译 .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从事历史文物 建筑工作的 建筑师和技 术人
员国际议会 ( ICO M) 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决议 .世界建筑 , 1989 : 2
3 . 龚洁 .鼓浪屿建筑丛谈 .鹭江出版社 , 1997
4 . 郭湖生 , 张复合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厦门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3 , 10
5 . 王瑞珠 .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 .( 台湾 ) 淑馨出版社 , 1993 , 6
6 .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 业教材 编审委 员会 .城市 规划与 设计资 料汇编 ( 一 ) .西安 建
筑科技大学建筑系 , 1993
7 . О .И .普鲁金 .建筑历史与环境 .韩林飞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7 , 12
8 . 文物与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未正式出版) .香港 , 1997 , 12
9 . 吴瑞炳 , 林荫新 , 钟哲聪 .鼓浪屿建筑艺术 .天津大学出版社 , 1997 , 5
10 . 厦门市鼓 浪 屿 历 史 风 貌 建 筑 保 护 条 例 .厦 门 市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常 务 委 员 会 公 告 ( 第 17 号 ) ,
2000 , 1

・ 49 6 ・
( 现已拆除 . 摄影 : 梅青 )

・ 49 7 ・
附录 : 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
(2000 年 1 月 13 日厦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 22 次会议通过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 , 继 承和弘 扬历史 建筑文 化遗产 , 遵循《中 华人民 共


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 ( 以下简 称历史 风貌建 筑 ) 是指 1949 年以前 在鼓浪 屿
建造的 , 具有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和科 学研 究价 值的 造型 别致、选 材考 究、装饰 精巧 的具有 传统 风格 的
建筑。
第三条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应遵循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以下简称市规划部门 )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鼓浪屿区人 民政
府及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依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工作。各机关、企业、事业
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 , 都有保护历史风貌建筑的义务 , 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   市规划部门应组织历史文物、文化艺术、建筑 规划、土地房 产等方 面的专 家和市 相关行 政
主管部门 , 对历史风貌建筑的认定及其保护规划进行鉴定、论证。
第六条   向人民政府捐献历史风貌建筑或在历史风貌 建筑保 护中做 出显著 成绩的 单位或 个人 , 由
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认     定

第七条   符合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建筑物的产权所有 人及其 代理人 (以 下简称 业主 ) , 可 以向市 规


划部门自荐该建筑为历史风貌建筑 , 其他组织或个人也可以向市规划部门推荐该建筑为历史风貌建筑。
第八条   市规划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自荐、推荐或经调查认为应列入保护的建筑进 行鉴定 , 出具
鉴定书。经鉴定认为可列入保护的历史风貌建筑 , 市 规划部 门应举 行听证 会 , 听 取业主、使用 人和该 建
筑相邻市民的意见。
市规划部门应会同鼓浪屿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对鉴定意见和听证意见进行审查。
第九条   经审查同意认定为历史风貌建筑的 , 市 规划部 门应确 认保护 范围、进行测 绘登记 , 报市 人
民政府批准和公布 , 并设置历史风貌建筑标志。

第三章   保     护

第十条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由市规划部门组织鼓 浪屿区 人民政 府及其 他有关 部门编 制 , 报 市


人民政府批准 , 并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市规划部门应根据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的要 求 , 严格 控制
建筑总量 , 做好鼓浪屿控制性详细规划 , 保护鼓浪屿整体环境风貌。经批准的历史风貌 建筑保护规 划和
控制性详细规划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 确需变更的应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   历史风貌建筑根据历 史、艺术、科学 的价 值 , 分为 重点 保护 和一 般保 护两 个保护 类别。
列为重点保护的 , 不得变动建筑原有的外貌、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室内装修 ; 建筑内 部其
他部分允许作适当的变动。列为一般保护的 , 不得改动建筑原有的外貌 ; 建筑内部在保 持原结构体 系的
前提下 , 允许作适当的变动。
第十二条   各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方案 , 由市规划部门或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 划、建筑 设计
研究单位编制 , 并经市规划部门审批后实施。
各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方案 , 应明确该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措施及投资概算。
第十三条   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得 新建、改建、扩建建 筑物、构筑 物。保 护范围 内与历 史

・ 49 8 ・
风貌建筑不协调、影响和破坏其景观的建筑应当有计划拆除。
第十四条   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范围内修建道路、地下工程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的 , 应根据市 规划
部门提出的保护要求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 不得损害历史风貌建筑 , 破坏整体环境风貌。
第十五条   市规划部门应会同鼓浪屿区人民政府及其 他有关 部门制 定措施 , 合理 利用鼓 浪屿历 史
风貌建筑。
第十六条   在鼓浪屿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 物的 , 在建筑 群和单 体建筑 的层数、体量、造型、
色彩、艺术风格上必须与周围的历史风貌建筑相协调 , 与环境空间相和谐。
第十七条   设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项资金 , 其来源是 :
( 一 ) 市、区财政专项拨款 ;
( 二 ) 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
( 三 ) 其他依法可以筹集的资金。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项资金 , 由鼓浪 屿区人民政 府设立专门 账户
管理 , 专款专用 , 并接受市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十八条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
( 一 ) 无业主或业主放弃产权的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 ;
( 二 ) 补助经济困难的业主修缮历史风貌建筑 ;
( 三 ) 用于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收购经费 ;
( 四 ) 改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范围内的环境和风貌。

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九条   历史风貌建筑业主和使用人 , 负责保护或保持历史风貌建筑的坚固、安全、整洁、美观。


第二十条   历史风貌建筑业主必须对历史风貌建筑按规定的标准进行修缮 , 维护建筑 原貌 , 保 持建
筑完好 , 不得擅自更改建筑外墙、门窗、阳台等造型。
对历史风貌建筑的结构、建筑外貌进行修缮的 , 须事先 报市规 划部门 批准 , 按“修旧如 旧”的原则 进
行修缮。
第二十一条   历史风貌建筑使用人对业主修缮历史风貌建筑的活动 , 必须协助和配合 , 不得阻挠。
历史风貌建筑使用人申请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修缮的 , 还必须征得业主的同意。
第二十二条   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经费 , 由 业主负 责 , 业 主和使 用人另 有约定 的 , 从其约 定。对 业
主不按规定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或共有业主之间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保护达不成一致 意见
的 , 鼓浪屿区人民政府可委托有关单位代为修缮 , 所发生的费用由业主承担。
业主承担修缮经费确有困难的 , 可向鼓浪屿区人民政府申请补助 , 鼓浪屿区人民政 府可根据历 史风
貌建筑保护需要和业主经济困难的情况进行审批。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历史风貌建筑也可由人民政府收购产权后加以修缮保护。
第二十三条   禁止擅自拆除历史风貌建筑。经鉴定属危险建筑物 , 要求拆除重建或结 构更新的 , 应
经市规划部门批准后 , 按风貌保护要求重建或更新。
第二十四条   历史风貌建筑业主和使用人不得在历史风貌建筑内堆放危险品或进行其他损害 历史
建筑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五条   历史风貌建筑业主和使用人不得在院落、阳台、走廊乱挂、乱堆杂物。
第二十六条   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范围内 , 未经市规划部门批准不得新筑和改变门楼、围墙。
历史风貌建筑门楼、围墙外侧不得作为商店、饮食店等其他用途。
经批准新筑的围墙应透空、美观 ,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二十七条   历史风貌建筑业主 和使 用人 应搞 好庭 院绿 化管 理 , 养护 好庭 院内树 木 , 严禁 擅自 砍
伐、移植树木 , 因特殊情况必须砍伐、移植的 , 应报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49 9 ・
第二十八条   历史风貌建筑的使用人已有安置房的 , 业主有 权依法 要求使 用人限 期从历 史风貌 建
筑中搬出。
第二十九条   历史风貌建筑业主在买卖、出租历史风貌建筑时 , 须向市规划部门备案。其中以 人民
政府为主拨款修缮的历史风貌建筑出卖时 , 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第五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 ,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 由市规划部门予以处罚 :


( 一 ) 违反第二十条规定 , 擅自更改建筑外墙、门窗、阳台等造型 的 , 擅自对 历史风貌建 筑的结构、建
筑外貌进行修缮的 , 责令限期改正 , 并处以修缮总造价 1 至 5 倍的罚款。
( 二 ) 违反第二十三条规定 擅自 拆除 历 史风 貌 建筑 的 , 责 令限 期恢 复 原貌 , 并 处 以 10 000 元以 上
30 000元以下的罚款。
( 三 ) 违反第二十四条规定 , 在历史风貌建筑内堆放危险品或进行其他 损害历史风 貌建筑安全 的活
动 , 责令限期改正 , 用于非经营性活动的 , 并处以 1000 元以下的罚款 ; 用于经营性活动 的 , 并处以 3000 元
以上 10 000 元以下的罚款。
( 四 ) 违反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 , 擅 自新筑 门楼、围墙的 , 责 令限期 拆除 , 并处以 违法土 建工程 造
价 60 % 的罚款 ; 擅自改变门楼、围墙的 , 责令限期改正 , 并处以 1000 元以下的罚款。
( 五 ) 违反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 将 历史风 貌建筑 门楼、围墙外 侧作为 商店、饮食 店等用 途的 , 责
令限期拆除 , 恢复原貌 , 并处以 3000 元以上 10 000 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 , 也不起诉 , 又不履行处罚决定 的 , 由 作出处 罚决定 的部门 申请人 民法院 强
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   市规划部门和其他 有关行 政管 理部 门工 作人 员在 历史 风貌 建筑 保护工 作中 玩忽 职
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 由 其所 在单 位 或上 级 机关 依法 给 予行 政处 分 ; 构 成犯 罪 的 , 依法 追 究刑 事
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厦门市其他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可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条件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 2000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 50 0 ・
对广州近代建筑保护问题的一点思考

郑 力 鹏

    提要 : 本文以广州为例 , 分析了近代建筑保护的现 状 , 以及 保护工作仅 依赖政府投 资和


领导重视的不足 , 提出让近代建筑的价值产生效益 , 并 就产生效益 所需的 4 个转换 作了简 要
论述。
    关键词 : 近代建筑、保护与利用、广州

当代大规模、高速度、高强度的城市改造 , 对 近代建 筑的 保护 构成巨 大威 胁。探索 适


应我国现有社会经济水平的保护理论、方法并付诸实践 , 乃当务之急。广州是中国近代史
上地位显赫的中心城市之一 , 又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 探讨广州近代建筑的保
护问题 , 具有其典型性 , 对我国其他地区近代建筑的保护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现状 : 该留的留不住 , 留住的保不好

广州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 至今 留存 着近 代史上 各个 时期的 重要 史


迹和代表性建筑。市区现有 155 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 近代 的占 65 % , 其中 16 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 近代的比重更高达 81 % ( 表 1 ) 。

表 1   广州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近代的数量与比重

文物保护单位级别 国家级 省 级 市 级 各级总数

保护单位数量 16 28 111 155

其中近代数量 13 15 72 100

近代的比重 ( % ) 81 54 65 65

    遗憾的是这些年来 , 每年都因城市改造和开发建设 , 而拆毁上百处有保留价值的近代


建筑 , 甚至个别列入重点保护单位的近代建筑也被搞“ 开发”违法拆除。大量尚存、有保留
价值的近代建筑 , 或超负荷使用得不到保护 , 或人去楼空任其破败损毁。用一句话概括来
说 , 就是“ 该留的留不住 , 留住的保不好。”
例如 : 与广州沙面相邻的六二三路 , 是 1925 年 6 月 23 日 中国近 代史 上著 名的“沙 基
惨案”发生地 , 该路因此取名“六二三路”。沿街 的近代 建筑 群具有 很高 的保 留价值 , 与 国
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沙 面 建筑 群 共 同形 成 了 近 代 建筑 的 历 史 环 境 , 惜 因 修 建内 环 路 而 被
拆毁。
・ 50 1 ・
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代中西合 璧的 花园住 宅———“ 明园”已被 违法拆 迁 “
, 开
发建设”成两栋 6 层住宅。《广 州日报》1998 年 12 月 22 日 以“中 西合 璧的 重 点保 护文 物
屡遭违法征迁   东山洋楼何日重现风采”为题作了报道。
近年来笔者主持了广东佛山、广州两处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修复规划设计研究 , 并参与
了几项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工作 , 这些项目皆因投资问题至今未能付诸实施 , 这虽在
情理之外 , 却也在意料之中 , 是经济规律这只无形的手在操纵着近代建筑的保护工作。

解决问题的途径 : 靠政府投资 ? 靠领导重视 ?

政府的投资对保护历史建筑是至关重要 的 , 然而要 保护 的建 筑很多。 广州市 级重 点


文物保护单位 1963 年为 10 处 , 到 1999 年增加 到 111 处 , 数量 增加了 10 倍 , 且呈 加速 增
长趋势。1998 年以来市财政划拨的保护经费每年高达 800 万元 , 是 此前的 2 倍。但仍 是
僧多粥少。至于未列入重点保护单位的近代建筑 , 需要的保护经费远不只此 , 政府不可能
负担得起。
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政府投资 , 但直接受益者首先是产权人和使用人 , 包括公房亦有
此问题。建筑的保护保养是经常性的、周期性 的 , 政府 用的 是公众 的钱 , 产 权人和 使用 人
却可坐享其成 , 这种投资是不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政府的投资应主要用于社会公用部分 ,
以及对保护维修的政策性补贴 , 而产权人和 使用 人应为 此承 担相 应的义 务。目前 一般 近
代建筑的产权人和使用人 , 普遍无力或不愿 意承 担保护 性维 修费 用。我们 对广州 西关 典
型街区的初步调查显示 , 绝大多数产权人或使用人无力解决超负荷使用问题 , 一部分人愿
意出资做室内装修 , 但不愿意作保护性维修 , 特 别是外 部修 复 , 少数有 经济 能力者 宁可 另
谋出路 , 将房屋低价出租而不管维修 , 或人去楼空、任其破败。
领导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的重要性是众所 周知 的 , 但这 需要历 史建 筑保护 主管 部
门、学者专家、新闻媒体等积极地争取 , 多做宣传工作 , 但能否成功还有赖于领导者的个人
素质。靠领导本质上是靠“人治”, 不能使保护工作制度化获得长期稳定的保障。

多一条思路 : 让近代建筑产生效益

我们要保护近代建筑是因为她有价值 , 为 什么不 能让 其价 值产生 社会 效益和 经济 效


益 , 从而调动全社会保护近代建筑的积极性 呢 ? 广东 中山 市孙 文西路 的修 复给我 们一 个
启示。孙文西路是中山市的旧城主干道 , 具有浓郁的近代历史风貌 , 为适应当代城市生活
和旧城的更新改造 , 市政府与沿街建筑的产权人 ( 房管局 ) 在首期工程中各出资一半 , 将其
修复并改造为步行街 , 不仅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 其历史与艺术价值最终提升了其使用
价值 ,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唤起了社会保护 近代建 筑的 积极性 , 旧 城内 的一些 商铺 也
自行修复了有近代特色的店面。
应保护的近代建筑须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 值、科学 价值 , 这 是我国《文物 法》确定 文
物 ( 包括文物建筑 ) 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 历来 受到 重视与 强调。 但我们 往往 忽视了 其使 用
价值和使用性质的多样性。一般将其作为文博类 建筑 使用 , 这 对大部 分文 物保护 单位 是
・ 50 2 ・
合适的 , 但将所有文物保护单位、未列入文物保 护单位 的近 代建筑 都改 为文 博建筑 , 既 不
合理 , 更不现实。表 2 是广州各级文物建筑 ( 指房屋 , 不包括碑、桥、墓等 ) 使用性质的现状
统计 , 统计数据 表 明 国 家 级 和 省 级 文 物 建 筑 改 为 文 博 功 能 的 也 只 占 总 数 的 66 .7 % ~
70 .6 % , 而市级的仅占 40 .0 % 。

表 2   广州各级文物建筑使用性质现状统计

    使用状况 改为文博功能 保持原功能 改为其他功能


总数量 备 注
级 别        数量 % 数量 % 数量 %

国家级 12 8 66 .7 3 25 .0 1 8 .3 国家级文 物建 筑保 持 原
功能 的 均 为 宗 教 建 筑 ,
省 级 17 12 70 .6 2 11 .8 3 17 .6
改为其他 功能 的是 沙 面
市 级 65 26 40 .0 21 32 .3 18 27 .7 建筑群

    如何让近代建筑的价值产生 效益 ? 最有潜 力和 最需要 挖掘 的是 一般近 代建 筑的 价


值 , 本文作为引玉之砖 , 提出让一般近代建筑产生效益所需要的 4 个转换。

1. 观念转换

(1 ) 保护不是目的而是前 提。保护 近代 建筑的 目的 在于 利用其 价值 为公 众服 务 , 利


用是保护的动力和保障 , 当然利用必须以保 护为 前提。因 此要 从重保 护转 换到兼 重保 护
与利用。
(2 ) 改变保护就是赔钱的 观念 , 保护 与利 用方案 要遵 循经济 规律 , 作 经济 效益 核算。
近代建筑的保护需要政府投入 , 但政府不可能包办 , 就连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也是如
此。如何保护、如何利用都需要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核算。例如 , 西方国家旧城的建筑更新
常采用的保留外观改造内部的做法 , 除了为保护历史环境外 , 这种做法本身往往比拆除重
建来得经济。
(3 ) 破除文物建筑与非文 物建筑 的绝 对界 限。各级 政府 确定文 物建 筑时 , 不 仅要 依
据建筑的价值 , 还要兼顾诸多因素并考虑政 府的经 济能 力 , 今天的 许多 非文 物建筑 , 将 来
会成为文物建筑。同样 , 市级文物可能成为省级文物 , 省级文物可能成为国家级文物。此
外 , 近代建筑作为一种历史建筑 , 各种价值的及其比重构成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原
来不起眼的建筑 , 可以因发现新的史实或与 当代某 一事 件、人物有 关而 身价 陡增 , 成为 文
物 , 也可能因为某些新的发现而使其失去“绝无 仅有”或“ 首屈一 指”的地 位。这种 变化 也
会引起其利用和保护方式的变化。

2. 功能转换

通过调整使用功能 , 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近代建筑价值类型及其比重的多样性 , 决
定了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保护形式的多样性。国 家级、省 级和 部分市 级文 物保护 单位 主
要以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产生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 , 而 一般 近代建 筑应 重视发 挥其 使

① N ahoum C oh en . U rb an Conse rva tion . T he MI T P res s , C ambridge , M assac huset t s , 1999 .

・ 50 3 ・
用价值 , 并以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 提升使 用价值 , 转 化为 社会 效益和 经济 效益。由 于
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 建筑的 原有功 能往 往不适 应今 天的 要求 , 改变 功
能势在必行 , 例如将近代建筑作为文博建筑就是改变功能的做法。此外 , 为了提高一般近
代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 , 也需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改变原有功能。例如 , 由居住建筑
变为公共建筑 , 由单一功能变为多种功能。

3. 用地转换

对非地标性建筑以及地点意义不大的建筑 , 或因 重大 建设 工程项 目可 异地迁 建并 集


中保护。一般原址地价较高 , 迁建带来地价 级差 的收入 可为 保护 提供经 费。这一 做法 还
可用于旧城居住区的危房改造。据我们对广州西 关若 干近 代历史 街区 的初步 调查 , 多 数
危房住户无力维修 , 少数有能力维修的也担心被拆迁 , 所以还是愿搬迁到城市新区政府兴
建的解困房。新旧区的地价级差加上政府的政策性补贴 , 以及使用功能的转换 , 相信对这
些近代建筑的保护更新在经济上应是可行的。

4. 产权转换

政府出资收购少数极为重要的近代建筑 , 以利于保护和改作文博建筑 ; 同时可以借鉴


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 , 出让原属于政府资产 的一般 近代 建筑 的产权 , 获 得保 护经费 , 并 使
一般近代建筑的保护和日常维修成为业主的事 , 政府仅负责道路和其他公用设施的投资 ,
以及审批保护更新方案和日常监督。

( 作者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 曾昭璇 , 郑力鹏等 .广州西关大屋及其演变试探 .广东民俗 , 1997 : 1~3


2 . 曾昭璇 .广州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91
3 . 王瑞珠 .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 .台北 : 淑馨出版社 , 1997
4 . 徐苏斌 .东亚洲建筑 文化 遗 产保 护 之比 较 研 究 .建 筑历 史 与 理论 , 第 5 辑 .中国 建 筑 工业 出 版
社 , 1997
5 . Nahou m Cohen .U rb an Conservation .T he MI T Press , Cambridge , Mas sachuset ts , 1999 .

・ 50 4 ・
上海近代优秀产业建筑保护意义及策略研究

钱 锋

    提要 : 上海现存的大量近代产业建筑作为物化的历史 , 充分反 映了上海城 市特征要素 ,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如今 , 在传统工业日 渐衰弱及城 市大规 模快速 开发的 情
况下 , 这些建筑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本文就如何采取措施 , 拯救这些建筑作了一定介绍 , 并对
保护策略的进一步完善作了一些探讨 , 同时提出了对于保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 产业建筑、保护意义、保护策略

一   近代产业建筑保护的必要性

从城市层面上看 , 上海作为 1986 年公布的第 二批 国家 历史文 化名 城 , 其历史 特征 为


依港口航运而兴起 , 以租界为中心发展 , 以商贸、金融而称雄 , 以全方位的“开放”而领先的
近代大都市。从其性质和特点将其定位为近代史 迹型 城市 ( 即 以历史 的某 一事件 或某 个
阶段的建筑物或构造物为其显著特点 ) 。而体 现其特点 的历史 要素分别 是 : 划 地而治 的
租界地 ; 近代产业经济的崛起地 ; 近代金融商业的根据地 ; 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地 ; 近代海
派文化的发祥地 ; 近代人文史迹的富集地 ; 近代建筑的荟萃地。②
近代建筑 , 作为物化的历史 , 充分反映了上海的城市特色。在上海大批的近代建筑之
中 , 存在着一个相当有特色 , 却易被人忽视的部类———产业建筑。大批量的上海近代产业
建筑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 , 文化信息。它们的 保护 , 对 于延 续上海 的历 史特征 要素 , 特 别
是其中“近代产业经济崛起地”, 以及“ 近代建筑荟萃地”这两项有着重要作用。

1. 近代产业 经济崛起地

上海 , 这一近代中国的大都市 , 现代化的先驱城市 , 曾以她的近代产业经济著称于世 ,


美国学者罗兹・莫 菲 在《上 海———现 代 中国 的 钥 匙》一 书 中 指出 , 从 第 一 次世 界 大 战 到
20 世纪 30 年代的近 30 年间是上海工业迅速发 展的时 期 , 在 这一时 期 , 上 海由“中 国经 济
体制商业化的首要中心 , 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体制工业化的首要中心”。由统计数字也可以
看出 , 上海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城市中 , 一直占据 首位 , 并给 中国 的工业 发展 可能达 到的 成
就作出了榜样 。因此可以说 , 近代产业经济的发达是上海城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
近代大量的产业建筑正是这一特征的充分说明。对于一部分优秀的近代产业建筑的

①②   阮仪 山 , 王景慧 , 王 林 .历史 文化 名城保 护理论 与规 划 .同济大 学出 版社 , 1999


③ 罗兹 ・莫菲 .上 海———现代 中国 的钥匙 .上 海社 会科学 院历史 研究 所编译

・ 50 5 ・
保护 , 不但可以延续城市的这一特征 , 而且这些 建筑作 为物 化的历 史 , 可以 引发出 许多 相
关研究 , 例如现拟保护的 15 处产业建筑不但反 映了当 初上 海工业 产业 的分 布状况 , 而 且
就产业经济构成状况 , 产 业整 体发 展 过程、趋 势 , 及 其工 厂职 能演 变 过程 均有 一 定 揭示。
因此 , 产业建筑的保护 , 作为上海近代产业经济 发展的 见证 和研究 的第 一手 资料 , 有着 极
其重要的意义。

2. 近代建筑 荟萃地

上海以其租界的特殊地位 , 政治、经济的特殊环境引起多种文化的交融 , 形成了“ 万国


建筑博览会”的局面 , 而作为当初新兴的一 部类 建筑———产 业建筑 , 其 在建 筑历史 研究 中
的地位也不容忽视。
上海近代建筑总的来说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 从开 埠初 期到 19 世纪 90 年代前 基本 为
殖民地风格向学院派复古主义的 发展 阶段 ; 19 世 纪 90 年 代至 20 世纪 30 年 代前 基本 为
复古样式 ;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艺术装饰主义开 始盛行 , 而 1934 年前 后有建筑 师
提出了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追求。
产业建筑从其风格特征之中 , 既可以看到和主流建筑风格演变的一致性 , 又可以看到
其生产性建筑由于功能特殊而造成的风格特殊性。正是这一特殊性使其能率先跳出传统
的约束 , 自在地表现其本身结构 , 材料和合理 性 , 从 而成 为功 能、材 料、结构 完美结 合的 现
代建筑的雏形。
不仅如此 , 产业建筑因适应功能要求 , 首先采 用的 先进 的建造 技术 和科学 方法 , 是 当
初上海建筑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见证和研究对象。
因此 , 产业建筑 , 作为组成上海“建筑博览 会”的一 个特 殊种类 , 对 于反 映上海 近代 建
筑荟萃地的特征 , 有着相当的作用 ( 图 1~4 ) 。

二   产业建筑保护的迫切性

当前 , 上海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革 , 并以惊 人的 速度 进行着 大规 模的开 发 , 大量 优


秀的近代产业建筑因为产业本身的衰弱 , 以及 对于重 新开 发阻 力小的 特点 使得它 们面 临
灭绝的危险。

1. 工业产业 的衰弱

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 ,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 工业
重心向新兴工业区转移 , 大型市政设施向 郊区扩 散。与 此同时 , 传 统的 工业 区因原 材料、
能源价格及产品市场需求的影响 , 陷入发 展困境 , 不 少企 业面临 着“ 关、转、并、迁”的重 大
变革 , 其所占用的土地面临新一轮的开发利 用 , 以适应 市场 经济条 件下 , 对 其充分 发挥 经
济效益的要求。这一变革趋势来势之迅猛 , 影响力之巨大 , 已使得许多仍具有重要历史和
文化意义的近代优秀产业建筑 , 而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的厂家面临毁灭性的冲击。

① 张辉 , 钱 锋 .上海近 代优 秀产业 建筑 保护价 值分 析 .建筑学 报 , 2000 : 3

・ 50 6 ・
2. 大规模开 发阻力小

作为产业建筑 , 一方面 , 由于不存在居民动 迁的 问题 , 开发 成本 相对 较低 ; 另一 方面 ,


多数厂家都曾盛极一时 , 加之建国初期大量 发展工 业 , 在当 时计划 经济 的体 制下 , 土地 的
无偿划拨使得厂区规模大 , 占地多。
上述优越的开发条件使得开发商对其尤 感兴趣。 而且 一旦倒 闭易 主 , 通常会 全盘 推
倒重来 , 使得一些优秀产业建筑的命运更加岌岌可危。事实上 , 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建
筑也正在迅速消失。在无情的“推土机”下 , 挽救这些建筑迫在眉睫。

三   保护的初步措施

针对近代产业建筑保护的迫切性 , 规划当 局会同 专家 调查 咨询 , 列出 了 30 家 近代 规


模及影响较大的厂家 , 在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 经专家评审的筛选 , 选取了其中 15 家保
存状况较好 , 整体性较强 , 保护价值较高的厂家 , 列入第三批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名单 , 并对
于这 15 个厂址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保护策略制定以《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 护管 理办法》为基本 依据 , 依 此规定 对优 秀
建筑划定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 并按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要求 , 对其进行了分类。

四   保护措施中潜在的问题

以上的保护策略完全依照《上海市近代 建筑保 护管理 办法》( 简 称《办法》) 制定 , 但 对


于保护实施的实际效果尚存在着不足之处 , 甚至可能会导致保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 ) 《办法》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 , 如第 16 条“ 在优秀近代建筑建设 控制地带 内新建、
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须在尺度、体 量、高度、色彩 等方 面与优 秀近 代建筑 物相 协
调 , 不得破坏原有的环境风貌” 的 要求 太过 于笼 统”, 缺乏 更 细化 的要 求和 规范 , 在处 理
实际问题时规划行政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 主观成分过多 , 造成保护管理的实际效果与
力度欠佳 , 我国又是一个保护规 划的 法制 系 统极 不完 善 , 行 政意 志较 强的 国家 , 又正 处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级阶段 , 经济的诱惑常会令保护的设想黯然失色。因此 , 优秀近代
建筑的保护措施编制必须更加详尽及便于操作。
对此 , 这批厂房的保护策略 , 针对每一处 , 都进 行了详 细的 实地 考查 , 在此 基础 上 , 除
结合现有建筑及道路、地块状况划分保护界限和控制界限以外 , 还根据建筑不同情况划出
建筑的高度控制区 , 以及面向公共空间的建 筑立面 协调 界面 , 更加 细化 保护 和控制 要求。
并且 , 根据建筑与公共空间的位置以及优秀 建筑之 间的 相互 关系 , 设置 建议 性草地、广 场
区 , 在将建筑尽量向公共空间展开的同时 , 使得近代优秀建筑这一笔珍贵的社会历史文化

① 上海 优秀近 代建筑 保护 管理办 法


② 阮仪 山 , 王景慧 , 王 林 .历史 文化 名城保 护理论 与规 划 .同济大 学出 版社 , 1999

・ 50 7 ・
遗产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所享用。这些方法将对提高保护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 , 以及发
挥专业优势来保证保护建筑的环境品质 , 从而真正达到对优秀建筑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2 ) 同样为优秀近代建筑 , 产业 建筑 相对 于一般 的民 用建筑 来说 , 情 况有 特殊 性 , 其
保护存在着较大困难。《办法》第 22 条规定 “
, 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经费 , 由房屋所有人负
责 , 经费确属困难的 , 可向市文管委城市房管局申请批准”, 但能申请的厂家及申请的数额
当然都不会多。
正如前文所述 , 大量传统工业面临着危 机 , 而优秀 产业 建筑所 处厂 家大 多历史 悠久 ,
身负各种包袱 , 度日艰难。在此次调查之中就 多次 遇到这 种情 况 , 工厂 规模一 缩再 缩 , 职
工纷纷下岗 , 人心惶惶 ; 厂方想尽办法苦苦支 撑 , 而 对前 景仍 一片茫 然 , 何去 何从 , 一切 需
听从上级单位安排 , 查档案看材料可叹当 年轰轰 烈烈 , 如 今却 冷冷清 清。还 有一些 厂家 ,
甚至已完全倒闭 , 职工遣散 , 只等房地产商来“接 管”。 在调 查过程 中发 现 , 厂方对 产业 建
筑保护毫无兴趣 , 保护主体的态度令人担忧。
针对这一情况 , 提出如 下建 议 , 对 于产 业建 筑的 保 护和 企 业的 发 展计 划 相结 合。 企
业 , 根据其发展前景 , 可分为转产和不转产两 种类型。 在市 场条件 下 , 企业 发展呈 现一 定
的规律性 , 一般来说 , 对于转产的企业随着企业 实力的 增强 , 对 厂区环 境的 品质会 越来 越
加以重视 ; 而对于面临转产的企业 , 新一轮的开发往往是提高环境品质的契机。
与此相对应 , 保护措施可分为一般保护措施和最终保护措施 , 一般保护措施的具体要
求是 : 维持现状 , 不得任意损坏或拆除建筑物 , 而最终 保护 措施 即是根 据具 体的保 护规 划
要求进行实施。对于不转产的企业 , 确实经营困难而又无法申请到经费的厂家 , 可先采取
一般保护措施 , 最终保护措施将在下一轮较大规模资产投资时实施 ; 而对于转产的企业将
以新一轮开发为契机实施。要指出的是 , 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 , 其保护措施的实施还
是应该及时和有效 , 并有一定的机制监督其执行。

五   切实实施保护尚存问题

当然 , 保护要能够切实实施 , 尚存在很多问题或者说有待解决的课题。
(1 ) 这一保护规划策略是否 能够 控制得 住 , 关键 在于是 否有 相应 的监督 机构 和一 套
完善的制度 , 不应只是在 开发 商 入驻 时采 取应 对措 施 , 或 只是 在项 目审 批 时对 其进 行 限
制 , 还应该有适时的日常监督 , 并应调动公众 积极参 与监 督 , 以达 到真正 保护 的要求。 但
该有如何的机构和制度 , 以及怎样运作仍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 对于优秀建筑所有者应 该给 予适当 的优 惠条 件 , 以 激发 保护 者的积 极性 并保 证
社会公平性的实现 , 特别在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 , 带
有计划色彩的传统指令性方法应该为新的运用 经济手 段调 控的方 法所 代替 , 在这 一方 面
各国有不同的经验 , 大至分为两种 , 一种是给予资 金协助 , 另一种 是给予 优惠政策 , 我 国
的现状是保护专项资金的极度缺乏 , 同时处于超速的大开发之中 , 如何面对我国国情制定
相应的激励机制 , 同样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① 张松 . 文化 遗产和 历史 环境的 保护与 再生 ———法 律、制度 及规划 方法 . 同济 大学 , 1999 , 11

・ 50 8 ・
另外 , 保护仍需要发展 , 对这些保护建筑如何创造性地使用 , 增强地区活力 , 以及周边
建筑如何协调 , 共同营造怡人场所 , 即如何使保 护区要 求细 化及实 物化 , 也 是亟待 解决 的
问题。

( 作者单位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参考 文 献

1 . 上海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
2 . 阮仪山 , 王景慧 , 王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999
3 . 罗兹・莫菲 .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
4 . 张辉 , 钱锋 .上海近代优秀产业建筑保护价值分析 .建筑学报 , 2000 : 3
5 . 张松 .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生———法律、制度及规划方法 .同济大学 , 1999 , 11

・ 50 9 ・
面粉厂办公楼

用作面粉工业发展史陈列馆 )

・ 51 0 ・
制品厂硝酸车间

绒线厂仓库

・ 51 1 ・
・国外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韩国近代建筑研究、保护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探索

[韩] 尹 仁 石

    提要 : 介绍韩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过程 , 对近代建筑 进行研究的 历史 , 近 代建筑保护 现状


及主要问题 , 以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探索。
    关键词 : 近代建筑、发展、研究、保护现状、发展方向

在东亚各国近代建筑研究领域里 , 大概每一个国家都经历了同样认识或分期 , 如韩国


将西洋建筑文化流入时期 , 即 19 世纪后半期划 为近代 建筑 分期 , 对西 洋化 建筑作 为近 代
建筑加以研究。
最近 , 逐渐形成了运用传统建筑样式、技术等 建造 起来 的建筑 , 也 应该 作为近 代建 筑
对象加以研究、认识 , 但这样的研究成果仍很稀少。
以上的状况牵涉到 , 如何确定韩国近代建 筑研 究对象 的样 式、技术 基准 , 如何 进行 近
代建筑历史的分期问题 , 以及如何定义现代主义、现代的概念问题。
在韩国虽然很有争议 , 目前仍然以 19 世纪 的开 港期至 1945 年日 本帝 国强占 期间 建
设的洋风建筑为近代建筑的研究对象。

1. 韩国近代 建筑的发展 过程

以下为西洋式建筑样式、技术流入韩国以后 , 直到今天的建筑历史分期 :
(1 ) 近代建筑的黎明期 ( 1876 —1910 )
(2 ) 日本帝国强占期 ( 1910 —1945 )
(3 ) 光复后混乱期 ( l945 —1950 )
(4 ) 韩国战争及战灾复旧期 ( 1950 —1960 )
(5 ) 建设优先时期 ( 1960 —1980 )
(6 ) 多元化时期 ( 1980 —2000 )
以上的 (1 ) 与 ( 2) 是近代建筑历史的时期 , 这一时期可进一步划分为 :
① 初期的洋风样式建筑 (1900 年以前 ) : 以开港地租界为中心的西洋建筑的流入期 ;
② 旧韩国末期的建筑 (1901—1910) : 在韩国传统建筑中自发地 吸收西洋 建筑文化 的
时期 ;
③ 殖民地前半期的建筑 (191 l—1925) : 1926 年朝鲜总督府厅舍竣工为止 殖民主义 建
筑主流时期 ;

① 参照 : 韩 国现代 建筑 , 目 录 .韩国 建筑家 协会刊 , 1944

・ 51 5 ・
④ 殖民地后半期的建筑 (1926—1945) : 朝鲜总 督府 厅舍 竣工后 , 现 代主 义 ( Mode rn-
ism) 建筑、国际式建筑主流时期。
流入系统为以下途径 :
① 外交公馆及商业建筑 ;
② 韩国人自身对西洋建筑的吸收 ;
③ 日本人的建筑 ;
④ 由欧美传入的教会建筑。

2. 韩国近代 建筑研究史

在韩国 真正 意 义上 的 韩 国近 代 建筑 研 究始 于 1966 年发 行 的《韩国 洋 风建 筑 80 年


史・ 解 放前篇》。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关 于韩国 近代 建筑 的研究 多了 起来 , 并多 以硕 士
论文的形式得以发表。
1995 年 12 月 , 韩国近代建筑研究 家金 晶 东教 授统 计有 268 篇学 位论 文 是关 于韩 国
近代建筑研究的论文 , 金教授对这些论文分类为以下 12 种 :
(1 ) 各种主题型 ( 20 篇 )
(2 ) 保存、再利用、传承问题 ( 16 篇 )
(3 ) 关于个别建筑 ( 18 篇 )
(4 ) 对居住的关心 ( 55 篇 )
(5 ) 关于意匠、要素的考察 (3 篇 )
(6 ) 社会、经济、政治与建筑的关系 ( 49 篇 )
(7 ) 与近代周边史的关联性 ( 26 篇 )
(8 ) 关于城市规划 ( 26 篇 )
(9 ) 关于历史景观 ( 11 篇 )
(10) 建筑家论 (5 篇 )
(11) 宗教转移的解析 (41 篇 )
(12) 与现代建筑的接续 (10 篇 )
最近对建筑家的研究、城市研究、韩中日比较研究等增多 , 研究变得多样化。

3. 近代建筑 保护现状及 问题

关于韩国的近代建筑保护 , 首先要理解以下背景或问题。
(1 ) 20 世纪 60 年代后实行建设优先政策及城市再开发 , 使近代建筑被拆除。
(2 ) 韩国战争 ( 1950 —1953 ) 时期韩国全境很多建筑消失或遭到破坏。
(3 ) 韩国的近代建筑很多是 日本 人建造 的 , 由于 民族感 情的 作用 对它们 的保 护问 题
变得复杂。
以上的问题中 , ( 1) 是世界各国也都存在的问 题 , (2 ) 与 ( 3 ) 是东亚 各国 都有的 近代 建
筑减少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以上的原因 , 开港期至 1945 年期间的建筑大多数已消失。现
在国家指定的近代建筑史迹 32 件 , 被市道等地 方机关 指定 的有形 文物 的汉 城有 6 件、大
邱 5 件、仁川 9 件、光州 2 件、江原 2 件、忠北 3 件、忠南 2 件、庆南 2 件 , 地方纪念物 10 件 ,
・ 51 6 ・
文物资料 8 件。
目前韩国近代建筑实物越来越少 , 研究也变得更多地依赖文献调查。并且 , 以汉城为
首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却陷入历史景观逐渐 消失的 状态 , 城 市景观 变成 超高层 建筑 及
公寓楼林立的景象。

4. 今后发展 方向的探索

1981 年 2 月 , 大 韩 建 筑学 会 出版 了《韩 国黎 明 期洋 风 建筑 调 查 研究 报 告书》, 20 件


27 栋 近代建筑以不同的方式被指定为有形文物。之后 , 产生了上文中所记述 近代建筑 文
物指定状况。在上述的学位论文的分类中可以看 出 , 至今 为止 的关于 近代 建筑保 护的 关
心并不很高 (16/ 268) 。1999 年 12 月 , 文物厅进行了“近代文 化遗产 保护及再 利用政策 制
定的调查研究”。参考日本的同类事例 , 为制定包括建筑在内的近代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
进行了各种措施、政策、准备过程及方法的调查。
继而 , 2000 年 5 月 23 日举行了“近代文化遗产的保存及 再利用”的 政策研究 讨论会 ,
其间特别是针对近代建筑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 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的现状 , 学者们认为
广泛宣传与诱导民众参与 , 是今后的主要课题。
当时的具体议题是 :
(1 ) 全国性调查及信息综合管理。
(2 ) 有必要进行相关机关、团体间的合作体制的探讨。
(3 ) 征得民众的理解及诱导民众参与。
(4 ) 改善制度。打算实行文物登记制 ( 文化财登录制 ) 。
最近 , 在拆除“ 国都剧场”、古董街仁寺洞建立 高层 建筑 计划、拆除 三清 阁计划 等事 件
中以 NGO、国际跨国公司为代表 , 开始了市民参与建筑保护的运动。
现在韩国不仅 1945 年 前 的近 代 建筑 大 部分 消 失 , 20 世 纪 60 年 代 韩 国建 筑 家 金 寿
根、金重业的作品也逐渐面临危险状态。因此 , 目前在探讨韩国近代建筑的保护对象不仅
是 1945 年前的建筑 , 应该将其扩大到 20 世纪 60 年代或 70 年代。

5. 结语

关于韩国近代建筑的保护及再利用 , 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以下措施 :
(1 ) 进行当前阶段的全国性普查。
(2 ) 提高一般市民的认识。
(3 ) 对保护、再利用方法的研究开发及广泛宣传。
(4 ) 导入文化财登录制等具 有弹 性的政 策及 审查 制度 ( 拆 除时有 进行 谨慎地 探讨 的
可能 ) 。
(5 ) 培养近代建筑保护的技术人员。
(6 ) 与东亚各国以及欧美等建筑保护先进国家之间进行事例及信息的交流。

( 作者单位 : 韩国成均馆大学校 )

・ 51 7 ・
仁 川 近 代 建 筑 的 变 迁

[韩 ] 孙长元   李东培   洪世杓

    提要 : 把包容性和普遍性作为根 本性地 域文化 创出的 基础 , 表现地 域文化 的具 体布 置


形象 , 去探讨地域建筑的方向 , 是解 读地 域文 化的 尺度。以 此为 基础 , 从 地域文 化的 观点 出
发 , 对开港以后在近代化过程中形成的仁川的建筑行为和建筑物进行分析。
    关键词 : 仁川、地域特性、变迁过程

新石器时代 , 人类已经开始在仁川居住。 进入青 铜器 时代 就已经 有了 具有政 治势 力


的集团。先史时代以后 , 仁川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是公元前 1 世纪沸流百济开始。
但是以文鹤山为中心创建的沸流百济在很短的 时间内 衰退 , 融 入到以 汉江 流域为 中心 形
成势力的温祚百济中 , 成为对中国的交通要地。位于仁川市延寿区玉莲洞的凌虚台 , 从这
时候开始到朝鲜朝广海群时代一直是对中国的交通港。
统一新罗时期 , 仁川还没有得到历史的重视 , 它的重要性是从高丽建国开始得到了历
史的认证。
当时围绕着东北亚的高丽、宋、契丹 ( 辽 ) 相互 之间 展开 紧张的 对立 与外交 , 高 丽朝 因
受到位于韩半岛以北的契丹势力的阻碍 , 很难和宋进行陆上交流 , 因此它利用礼城江→仁
川的前海→紫燕岛 ( 现永 宗岛 ) →德 绩岛 → 明州 ( 浙 江省 ) 这一 连线 的 海上 道路。 这样 一
来 , 位于关口的仁川 , 其重要性也开始体现。
特别是仁川的明文贵族之一的仁川李氏和高 丽王 室形 成亲戚 关系 以后 , 仁川 进一 步
确保了它的位置。仁川曾经属邵城县 , 但新罗期景德王之后 , 其邑呼升为庆源府仁州。到
高丽朝灭亡之后登场的朝鲜朝 , 仁川从中央政治舞台上被彻底轻视。如 : 邑呼变为仁川郡
等等。这时候开始 , 富平成为中心地域 , 其主要原因是富平沈氏和朝鲜建国一等功臣之一
的郑道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轻视现象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 , 随着旧韩 末外 势力 的威胁 , 开 始对 战略价 值产 生
了一定的认识。1883 年的开港 , 使仁川有了跨出国内 , 走 向世界 , 进 而成长为 近代都市 的
机会。但同时 , 也是仁川丧失仁川性的首要原因。它主要表现在 : 开港前曾经作为仁川土
著势力根据地的官校洞、延寿洞被代替 , 仁川的中心移到仁川港的自由公园一带。
旧韩末和日本帝国强占期 , 日本为了强化对韩半岛及中国大陆的扩张 , 强力推进京仁
铁道铺设、仁川港建设项目。因此 , 这里比其他地域更早具备了重要的都市基础设施。但
是其能力局限在 首 都 汉 城 的 关 口 作 用 上 , 仁 川 的 汉 城 化 也 更 加 严 重 , 从 此 也 丧 失 了 仁
川性。
仁川作为面向世界的港湾 , 解放后因其开 放倾向 成为 民主 主义者 和社 会主义 者的 活
・ 51 8 ・
动舞台 , 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以不同政治倾向去壮大各自的势力 , 邻接于北朝鲜、中国大陆
的仁川面临着因社会体制对立的严酷考验。
而且 , 1960 年以后全国范围内输出振兴政策和工业化作 为国家 发展的主 要战略的 推
进 , 仁川变成了临港工业地区。在此过程中 , 仁川 对汉 城的 从属化 更加 深化 , 迎来 了仁 川
性的彻底丧失 ( 图 1~ 3) 。

1. 旧韩末与 日本帝国强 占时期

一直想强占朝鲜半岛的日本帝国主义 , 早 就认识 到仁 川是 通往汉 城的 重要的 交通 要


地 , 并向朝鲜政府强烈要求仁川对外开放港 口。结果 按照《丙子修 好条 规》, 继釜山 ( 1876
年 ) 、元山 (1880 年 ) , 仁川港正式 对外 开放。开 放港口 以后 , 离仁 川港 较近 的 鹰峰 山上 先
后形成了日本租界地、中国清 朝的租 借地 以及 各国的 租界 地 ( 图 4 、5 ) 。山 顶 上规 划成 万
国公园。为设立租借地的测量工作 , 由俄罗 斯土 木技师 萨巴 丁来 总体负 责。从此 仁川 形
成了近代意义上的都 市 计 划和 都 市用 地 , 也 有 了《仁 川 济物 浦 各 国 之 界章 程》建 筑 准 则
( A gr ee men t Repledging a Gene ral F oreign Settlement at Chemulpo) 。
这些租借地对列强来说 , 与他们本国的领土没有两样。确保了在韩租借地的日本、清
政府 , 以及各个欧美国家在租借地内为了各 自的利 益 , 进行 对朝鲜 的掠 夺 , 建起了 必要 的
建筑物。在仁川最早的洋馆建筑物 , 是日本以 保护日 本国 民在 韩的安 全为 借口建 起来 的
日本领事馆 (1883 年 ) 。
领事馆以主楼为中心 , 由医院、警察署、宿舍、官厅组成。紧随其后 , 于 1884 年建起了
德国系贸易会社“世昌洋行”。
开港以后 , 往返于韩国的外国人急剧增加 , 为 了解 决往 返汉城 的外 国人住 宿问 题 , 于
1888 年建起了大佛大酒店 并投入使用。在清政府的租借地内也建起了中国 人居住用 建
筑 (1898 年 ) 和贸易用的商馆。 除此之 外 , 以仁 川地 域为 基础 展开 传教 运动 的 西洋 势力 ,
也建起了女传教士宿舍 (1894 年 ) 和 圣巴 罗路 大教堂 ( 1887 年 , 图 6 ) 。 此教 堂 建成 以后 ,
于 1937 年改建为罗马式。
随着殖民资本的急剧流入和仁川港交易的增加 , 银行业务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 先后建
起了日本第十八银行仁川支行、日本第五十八银行仁川支行、日本第一银行仁川支行等银
行建筑。这时 , 还建起了许多 住宅 建筑 , 其中 的代 表作 有 世昌 银行 私宅、Dr .Allen 别墅、
H enkel 宅邸、Lapord 宅邸、Ja mes Johnston 别墅等等。
特别是世昌洋行私宅 , 是仁川最早的 洋宅。建立 在鹰峰山 山顶 的 Ja mes Johnst on 别
墅是我国最初使用蒸汽采暖方式的建筑物 , 是仁川的 Land m ark ( 图 7) 。
另一面 , 朝鲜政府度支部建筑所为了制造近代货币 , 建造了 仁川典园 局 ( 1892 年 ) , 此
建筑物是我国最早的欧式建筑。平面形式上采 取“ 凹”字 形状 , 中 间是庭 院。建筑 物的 中

① 仁川 济物浦 各国之 界章 程当中 , 与建筑 有关的 内容 如下 : 1 . 章 程宣布 日起 两 个月 内 撤除 所 有的 韩 式建 筑 , 禁


止建 造韩式 建筑 ; 2 . 应利用 瓦、石、钢筋 等建筑 材料 建造坚 固的 建筑物 , 不 得建 造木结 构或 草屋等 建筑 ; 3 . 清国之 界北
侧建造 的建 筑物必 须是瓦 屋顶 形式 , 墙 面应采 用石灰 石面 饰。
② 是韩 国最早 的欧式 大酒 店 , 当时 由日本 的掘力 太郎 经营。

・ 51 9 ・
央位置有玄关、称量室、办公室、货币调查室、极印室 , 东面是地金仓库、设备室、汽灌室 , 西
面是正货仓库、炉工所、雕刻所、监察所。建筑整体结构是砖混结构。
1910 年 , 日本占领朝鲜以后 , 为了有效地施行其统治 政策 , 陆续 建设了许 多行政官 署
建筑。这时期的官厅建筑物的代表 作有 消防大 厅司 ( 1913 年 ) 、仁 川警 察署 ( 1923 ) 、旧 仁
川海关 (1926 年 ) 、仁川邮局 ( 1923 年 , 图 8) 、仁 川府 政府大 厅 (1933 年 ) 、地 方法院 仁川 分
院 (1935 年 ) 等等。仁川府政府 大厅 和地 方法院 仁川 分院 是砖 混结 构 的建 筑物。 这两 个
建筑受合理主义的影响 , 彻底排斥了装饰性要素。
这时的学校建筑有仁川港事博文学校 ( 1914 年 ) 、仁川 女校 ( 1926 年 ) 、公立寻 上小 学
校 (1928 年 ) 、官立外国 语学 校 ( 1922 年 ) 等 等。这 些学 校大 部分 是砖 混 结构 或 木结 构 建
筑 , 而且许多建筑也受到合理主义的影响 , 基本上以注意功能为主。
除此之外 , 还有一些宗教建筑物、商业建筑物、民间团体的建筑物 , 零散地坐落在自由
公园一带。仁川港作为日本帝国主义米谷主要输 出港 , 日 本帝 国主义 以仁 川港为 中心 大
量建设了粉米所、仓库等建筑和朝鲜机械工作所、日本制粉、朝鲜鳞寸等工厂建筑物。
随着日本人的急剧增多 , 促进了日本式 住宅 建筑的 发展。 朝鲜住 宅营 团先后 在崇 义
洞、山谷洞建设了住宅区。日本人建造的建筑完全是日式 , 从使用建筑的生活样式与我国
有很大的区别。当时 , 住在松林洞一带农村 地区的 韩国 百姓的 住宅 以草 房为主 , 这 一点 ,
1935 年绘制的仁川府规划图上有明显的标记。

2. 解放和战 后恢复期

解放后 , 仁川地区内所发生的建筑活动 没有详 细的 资料 , 所以 很难 认清 当时的 情景。


但是以“三八线”为界 , 把朝鲜半岛分为南、北 两段 以后 , 仁川 港的 功能急 剧萎 缩。这时 的
民族资本还未形成 , 再加上日本投降以后的一段时期内仁川地域经济受到的打击 , 当时对
建筑的要求不是很高 , 基本上使用的是日本人统治时期原有的建筑。
到了 1950 年 , 因为战争的爆发 , 仁川的 建筑物 受到 很大 的破坏。 特别 是两次 仁川 登
陆战使仁川有名的建筑受到了破坏。
战争结束以后的复兴事 业是 由 仁川 地区 的 韩美 亲 善委 员 会来 主 持 的。于 1954 年、
1955 年 , 分别支援 25 万美元和 50 万美元 , 开 始了都市 基础设施、官 公署、学校、宗教 设
施、保育设施的新建和增筑、维修等工作。这时 期的建 筑样 式也与 国内 的其 他地区 一样 ,
以国际主义风格为主流。
仁川最初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物的代表作是仁荷工业大学机械工学馆 (1955 , 郑仁国
设计 ) 。除此之外 , 有强调高层的简洁美的旧仁川 师范 学校主 楼 ( 现仁 川广 域市青 少年 会
馆 , 1957) , 大量采用玻璃的济物浦高等学校 图书馆 ( 1959 ) , 强调建 筑的 水平、垂直 线的 仁
川税馆 (1959) 等建筑物。当时在仁川活动的建筑家有沈义权 ( 青松公务所 ) 、金东镇 ( 大成
公务所 ) 、金重熙 ( 合同 ) 、金 南奎 ( 仁 川公 务所 ) 、朴 昌俊 ( 中 央公 务所 ) 、金 应渊 ( 新 兴公 务
所 ) 等等。

① 仁川 直辖市 . 仁川 市史 , 上 卷 . 1993. 294~ 295 页


② 仁川 直辖市 .仁 川市 史 , 上卷 .1993 .472 页

・ 52 0 ・
1953 年 , 住宅普及率仅仅是 62 .9 2 % ( 人口数为 266 914 人 ) , 随后 , 持续的住 宅建设 ,
使 1960 年普及率上升到 71 .87 % , 但是 随着 工业 化的 发达 , 大量 人口 的聚 集 和诞 生人 口
的增多 , 到了 1967 年住宅普及率降低为 64 .35 % ( 人口数为 535 577 人 ) 。

3. 经济开发 和工业化时 期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 中央政府为 了解 决绝对 贫困 的局 面 推进 输出 振兴 政策 , 建起 了


很多工厂。考虑到仁川地区离汉城较近 , 而且有通往国际的港口 , 指定仁川为临港工业地
域 , 在朱安、富平等地指定为工业区。从此 , 仁川的都市性质从港湾都市改变为工业都市。
当时在仁川的工业区面积是 35 .216 平 方公 里 , 是 仁川 全市 计 划面 积的 20 .8 % 。 虽
然建起许多工厂和建筑办 公 建筑 , 但 从这 种建 筑中 看 不出 为升 华仁 川性 而 付出 的 努力。
这时的建筑有着明显的脱离国际主义样式的单 纯模仿 , 开 始出 现了试 图强 调建筑 的象 征
性和形态多样化的建筑形式。
这时期作为仁川地域建筑的一大特征 , 就是仁荷大学建筑学科对地域建筑的参与 , 虽
然当时还没有对仁川性的探索和把仁川性建筑化的努力 , 但是在仁川学习建筑、建设仁川
的角度上 , 我们可以 称之为 仁川建筑。 这时期 的代表作 有 U NESCO 实习馆 ( 1962 年 , 德
国人设计 ) 、仁川市立图 书 馆 ( 1962 年 , 仁荷 大 学 建筑 学 科设 计 ) 、仁川 第 一公 报 馆 ( 1969
年 , 金重熙设计 ) 、第一银行仁川支店 ( 1970 年 , 罗相纪设计 ) 等等。
逐渐成长为成熟的近代工业都市的仁川 , 于 1970 年与 九老工 团相 联系 , 先后 与韩 国
输出产业 4、5、6 工团 、仁川机械工 团等 , 共组 成 5 .7 平方 公 里的 工团 , 加 速 了仁 川工 厂
建筑的发展。这样 , 随着 都 市 工 业 化的 迅 速 进 行 , 从 规 模、性质 上 产 生 了 引人 注 目 的 建
筑物。
但这些建筑物的设计与当时盛行的追求地方 性的 建筑 思潮无 关 , 持续 建起的 是合 理
主义立场上的建筑物。这时的建筑 物 , 有强调 水平、垂直 线条 的仁 荷 大学 主楼 ( 1971 年 ,
元正洙设计 ) 、仁川港湾管理厅 (1973) 、仁川 市民公 馆 (1974 ) 、仁川 室内 体育 馆 ( 1975) 、仁
川体育专门大学教学楼和体育馆 (1975 年 , 金重熙设计 ) 、花岛教会新馆 (1976) 等等。
与此同 时 , 为了 解决人 口增 加而 带来的 住房 难 , 以亚洲 开发 银行 ( ADB) 的贷 款建 起
九月洞住宅区 (15 坪型 , 5 层建筑 ) 。
1981 年 , 仁川市提升为直辖市 , 根据 1982 年 指定 的首 都 圈整 备计 划法 , 被指 定为 限
制整备圈域 , 并实施了人口集中限制政策。但 是 1985 年 形成 了 9 .55 平方 公里大 规模 的
南洞工团 , 散落在 首 都 圈 各 地区 的 工 厂 搬 迁到 南 洞 工 团 , 仁 川 的 工 业 都 市 化 更 上 了 一
层楼。
20 世纪 80 年代末 , 仁川从扩大 规模 的必 要性 出发 , 把 原 属于 京畿 道的 全浦 郡、桂 阳
面、雍津郡、永宗面、龙遊面 , 纳入到仁川的管辖之内。这样 , 包括临近地域的都市化、工业
化 , 直接促成了地域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流入 , 也向建筑提出了容纳经济活力和流入人
口的要求。这促使了具有思想的建筑家参加作品活动 , 开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建筑物 , 并

① 到了 1990 年 , 随着 国内 产业结 构的变 化 , 这些 入住到 工 团的 企 业都 搬 到国 内 的 其 他 地方 或 国 外。 工 厂用 地


上开始 出现 住宅小 区 , 许多 在汉城 工作 的职员 入住到 该地 , 加 速了汉 城和 仁川的 联系 。

・ 52 1 ・
且随着这些作品的增多 , 这些作品也开始出现在建筑方面的定期刊物上 , 但还是没有出现
探究仁川性 , 并升华到设计业 , 把地域建筑引向自身的作品世界的现象。
这时期的代表 作 有 以 大 面 积 玻 璃 幕 来 改 善 视 觉 效 果 而 设 计 的 仁 川 投 资 金 融 建 筑
(1989 , 崔东奎设计 ) , 以石材为主要面装材料的仁川直辖市厅舍 (1982 , 朴承设计 ) 、韩美建
交百周年纪念塔 (1983) 、韩国银行仁川支店 ( 1983 , 元 正洙 十池 顺设计 ) 、仁 川登陆 作战 纪
念馆 (1984 , 金寿根设计 ) 等等。除此之外 , 富平图书馆 (1981 , 同人建筑设计 ) 、仁川街道医
院 (1981) 、韩国电 力仁 川 舍 屋 ( 1981 , 尹朱 宪 设 计 ) 、强化 土 产 品 展 示馆 ( 1984 , 金 知 德 设
计 ) 、仁川松岛 H O T E L( 1986 , 宋基德设计 ) 、北区图书馆 ( 1989 , 同人建筑设计 ) 、仁川商 工
会议所南洞支所 (1989 , 太建筑设计 ) 等建筑 物 , 特别 是仁 荷大学 学生 会馆 ( 1986 , 赵 成在 ,
张起成设计 ) 的设计 , 以出色的作品性得到国内外的好评。
因此 , 地域建筑不能只看成是特性时期 内样 式或事 件的 形象 化。这是 由该地 域形 成
的历史、人们的性格、地理特性结合为一体而于建筑的表现。正如每个地区能感觉到该地
区的存在与否一样 , 仁川也只有仁川才有的 地方特 色 , 需要 我们去 探究 , 并 形象化 地在 我
们的建筑领域中表现出来。为了确保空间的形态凝聚的仁川性 , 作为建筑活动的行为者 ,
在形象化作业、历史性、场所性为基础方面 , 都需要进行努力。

( 作者单位 : 孙长元   韩国新星大学室内设计科


李东培   韩国仁荷大学校建筑工学科
洪世杓   韩国仁荷工业专门大学建筑工学科 )

参考 文 献

1 . Christan Norberg-Schultz . A rchitect ure : Meaning and Place ,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1988
2 . Burn ard Rudofsky . Ar chitect ure without A rchitects . 美建社 , 1995
3 . 仁川地区青年会议所 .市民意识涵养 Foru m .1994
4 . 孙长元 .仁川建筑的现在 .建筑师 , 第 342 号 .大韩建筑师协会 .1997
5 . 李东培等 .关于仁川市街的形成和变迁的研究 ( 一) .仁荷大学产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论文集 , 第 11
集 .1983
6 . 李东培等 .关于仁川市街的形成和变迁的研究 ( 二) .仁荷大学产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论文集 , 第 12
集 .1984
7 . 仁川直辖市 .仁川市史 .1993

・ 52 2 ・
旧貌( 1931 年)

市域的变化

・ 52 3 ・
的仁川市域

租界地的现状

・ 52 4 ・
清朝地界的现状

罗路大教堂

・ 52 5 ・
Johnston 别墅

局 (1923 年 )

・ 52 6 ・
对开港到解放前仁川近代银行建筑的研究

[韩] 李   岸

    提要 : 在调查从开埠到解放前这 段时间 里仁川 近代银 行建筑 的史料 基础 上 , 探 讨近 代


建筑的重建问题 , 如 : 翻新、保护、重建、再利用、再布 置、扩 建、修复等。本文 还通过 与建筑 有
关的田野调查﹑文献查阅和商业活动 ﹑历史 所有 权的 考察 , 研 究银 行设 施及其 功能 演变 过
程。本研究在时间上限定在从开埠到解放前这段时间里 , 地段限定在仁川一特定区域。
    关键词 : 金融机关、基础资料、社会属性

仁川一开港就成为各国列强扩 大各自 商势 的争夺 地 , 到处 形成租 借地 , 逐渐 成为 政


治、经济的中心地带 , 各种 金融 机 关和 商社 开始 入住 仁 川。特别 是清 日 战争 和 日俄 战 争
后 , 以日本为主导的商业设施 到处 建了起 来 。但 经过战 乱和 失火 , 这些 建 筑全 部破 坏
或烧毁 , 很难找出当年的景象。不过我们可通 过文献 和对 所剩 不多的 建筑 物的分 析来 间
接地了解到当时的景象。
现在进行的近代建筑的研究 , 大部分 是城 市发 展方面 的研 究 , 要么仅 讲 述了 建筑 物
的概括性内容。我们在调查 70 余幢开港至解 放前的近 代建筑 物 ( 其中 24 幢是现 存的 ,
有国家指定的保护建筑一幢 , 市指定文化建筑 6 幢 ) 基础上 , 进行具体研究。
从这些现实来看 , 对这些近代建筑物的 保存、改 造、再筑、专用、转移、增筑、复 原都 很
重要 , 所以研究和分析现存或消失的近代建筑物的基础性资料 , 从多种角度研究和分析当
时社会的历史属性以及都市发展的过程 , 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整理论文提到的基础性资料 , 第一阶段以开港到解放前的金融建筑为对象 , 进行
了详细的资料整理 , 并且分析了当时仁川的商业形势以及社会特征 ; 对现存的近代建筑物
进行实测调查 , 画出基 本图 和详 图 , 并对 专用 的 符号 进行 了分 析 ; 而 且 , 对已 消 失的 建 筑
物 , 根据文献记录找出建筑的样式和所在地 , 并调查了其建筑物的功能变化和演变历史。
文中将仁川近代银行建筑物分成“国策 银行”、
“ 市众 银行”和“ 代行银 行业 务的 商社”
进行分析。

①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部 , 1933 .1076 ~1080 页


② 文献 调查和 答词于 1997 年 3 月— 6 月 , 参 考资料 如下 : ① 仁 川府 .仁 川府 史 .近 泽商 店 印刷 部 , 1933 ; ② 崔成
衍 .开港和 洋馆 历程 .京畿 文化 社 , 1959 ; ③ 林 献峰 .关 于仁 川 近 代 建 筑时 代 变 迁 的 研 究 .仁 荷 大学 校 硕 士 论 文 , 1990
( 1989 年现 时调查 ) ; ④ 乡 土仁川 编辑 委员会 .乡土仁 川 .仁 川直 辖 市 , 1988 ; ⑤ 韩 国建 筑 家 协会 .韩 国的 现 代 建 筑 .记
文堂 , 1994 ; ⑥ 仁川直 辖市 史编辑 委员 会 .仁川市 史 ( 上、中、下 ) , 1993 ; ⑦ 申 泰范 .仁 川一世 纪 .韩颂 图书 出版 , 1996
③ 仁川 文化苑 .仁 川文 化 , 1996 : 4 , 31 ~ 34 页 。① 国 家 指定 事 迹 : 仁 川 答 洞 圣 堂 ( 第 287 号 ) ; ② 市 指 定 有形 文
化财 : 旧第 一银 行仁川 分 行 ( 第 7 号 ) 、仁 川 邮 便 局 ( 第 8 号 ) 、昌 营 国 民 学 校 校 舍 ( 第 16 号 ) 、旧 济 物 浦 俱 乐 部 ( 第 17
号 ) 、旧 女先 教师合 宿所 ( 第 18 号 ) 、旧 第五十 八银 行仁川 分行 ( 第 19 号 ) 。

・ 52 7 ・
一   开港初期各国列强的商业圈扩张

1. 租借地的 形成

    仁川的开港源自与日本的讲和条约。清日战乱 ( 任 五军乱 , 1882 年 ) 的发 生和与欧 美


各国间的维护通商条约的签订 , 使得仁川的开港从一开始就有了复杂的国际问题 , 开港时
间迟迟往后推 , 一直到 1883 年 ( 高宗 20 年 ) 才得以正式开港。
此后 , 日本根据《天 津 条 约》宣 称测 量、交 涉有 功 , 单 独 设置 了 确 保 自 制权 的 日 本 租
界 ; 清朝自居朝鲜为自己附属国 , 又设置了清朝租界 。与此同时 , 清国租界 和日本租 界
周围的很大一片相继设置形成了欧美各国的租 界地 。这些 各国的租 借地就成 了各国 扩
张各自利益和商业势力的前沿阵地。

2. 韩日合并 前后的仁川 商业

日俄战争以后 , 掌握一切外国人势力的日 本以 合并为 前提 , 允 许日 本人进 驻朝 鲜 , 并


为他们自己建设仁川。随后 , 熟读日文的、岭南出 身的 中介 者开始 登场 , 仁 川逐渐 成为 谷
米集散地和对日谷米输出港。为了吸收土地资本 和有 效地 解决日 本本 土的粮 食问 题 , 日
本在仁川设立了米斗取认所仁川之店 。随着这店 的设立 , 仁川开 始出现 了旅馆、娱乐 场
所、餐饮等服务行业 , 逐渐成长为消费城市。
到 1910 年 , 在各国租借地内居住的外国人数达到了 2548 人 , 其中日本人 2491 人 , 欧
美各国和中国人只有 57 人。特别是 , 占人口极少 数的 德国 人 , 占有外 国人 所有全 部土 地
的 50 % , 这就能估计到当时德国人的经济实力。他们的经济 活动主 要通过租 借地内的 商
馆来进行。
以日本金融系统为主体 , 有德国商社经 营的 世昌洋 行、美国 商社经 营的 t ow nsend 洋
行、英国商社经营的 homeringe r 洋行。他们 都从 一开始 就进 入仁 川 , 为了 谋 取各 自国 家
的利益 , 在商业圈的形成上起到了主导作用。
到了日俄战争 (1904—1905 年 ) 前夕 , 仁川的商势争夺 达到了 顶峰。但到 了京仁线 完
工 (1900 年 ) , 京釜线 ( 1905 年 ) 以及京义线开通 , 商业圈逐渐转移到了汉城 , 一时间仁川的
商业显得特别萧条。特别是到了 1910 年韩日 的合 并 , 日本 开始改 革官 制 , 在包括 仁川 的
全国范围内设置 13 所总监府和议事厅 , 勒令废除了驻韩的外国领事公馆 , 结果 , 按清、美、
德、法的顺序 , 外国公务员回到了本国。这导致了 仁川 的工 商业进 一步 的萧条 , 其 影响 一
直延续到 1920 年。

① 中区 官洞 1 、2 街一 带。
② 中区 先临洞 , 全 域。
③ 松鹤洞 1~ 3 街 和北城 洞 1 ~3 街 全域 以及关 东 2 、3 街 , 松原 洞 2、3 街 , 向洞 1 街等 包括 清 国之 界 和日 本 之界
的地域 。
④ 申泰 范 .仁川一 世纪 .韩 颂图书 出版 , 1996 , 121 页。据 记载 当时称 为仁 川米豆 场。

・ 52 8 ・
3. 1920 年 以后仁川 的商业圈

进入 1920 年代 , 原日本租借地中心地段的本町通、( 现中央洞 ) 宫町通、( 现新生洞 ) 新


町通 ( 现新浦洞 ) 一带形成了无秩序的商业街。 到解放 前为 止 , 有 2 万 多的 日本人 移居 仁
川 , 从政府官员和学校老师到初级技师、商贩 , 小商店、当铺 都有日 本人 。现贯通 中央 洞
的以本町通中心的宫町通、新町通等三条街道 , 是当时日本商店最为密集的繁华街。
特别是第一银行、第十八银行、安田银行进入本町通后 , 朝鲜植产银行、朝鲜商业银行
也相继进入到该地区。随着这些银行的进入 , 银行周围密集地排开商船会社支社、船舶代
理点以及装卸公司ケイダ组、フクジマ组 , 倒卖纺织原料的河野商店、平野商店、赤松商店
等商业设施。与此 相 关 的 日 本 公 司 共 有 79 家 , 这 些 会 社 也 担 负 着 保 险 公 司 的 各 种 业
务 , 在掠夺朝鲜的过程当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二   开港以后的仁川金融界

1. 1900 年 代的仁川 的金融界

    据崔成衍记录 , 1900 年仁川有如下 7 家银行 :


(1 ) 韩国系银行———大韩天日银行仁川分行。
(2 ) 日本系银行 , 第一银 行 仁川 分行 ( 韩 国 银行 仁 川分 行 前身 ) 、第 十八 银 行仁 川 分
行、第五十八银行仁川分行 ( 安全银行前身 ) 。
(3 ) 其他外国系银行———麦加利银行 ( Char ter ed bank of India A ust ralia & Chi na ) 、
汇 丰 银 行 ( The 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 .) 、俄 华 银 行 ( Russia & China
Banking Co .) 。
韩国系银行———韩国商业银行前身的“大韩天日银行仁川分行”于 1899 年 5 月 15 日
正式营业。除了这 个 银 行 之 外 , 还 有 韩 国 朝 兴 银 行 前 身 的“ 韩 城 银 行”于 1900 年 2 月
19 日宣 告成立 , 但仁川分行是否成立不明确。现存韩国系银行的资料只有大 韩天日银 行
仁川分行的内容。
与此同时 , 日本系银行———国策银行第 一国 立银行 釜山 分行 仁川代 理行 于 1883 年、
第十八银行分行 于 1890 年 ( 高 宗 27 年 ) , 市 众 银 行———第 五 十 八 银 行 于 1892 年 ( 高 宗
29 年 ) 纷纷设立并开始营业。
当时的日本系银行在资本上支援日本商人的 商势 扩张 , 保 育他们 的产 业资本 和高 利
贷资本 , 提供购买土地 的资 本 , 是 当时 日本 经济 侵略 的 大后 台。第一 银 行虽 然 是普 通 银

① 申泰 范 .仁川一 世纪 .韩 颂图书 出版 , 1996 , 134 ~135 页


②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 部 , 1933 , 1083 ~ 1085 页。 据 载当 时 林 立 的 个 人 或 合 资 会 社、株 式 会 社 当
中 , 有以代 理形 式的 33 个 保险 公司。
③ 崔成 衍 .开港和 洋馆 历程 .京畿 文化 社 , 1959 , 102 页
④ 崔成 衍 .开港和 洋馆 历程 .京畿 文化 社 , 1959 , 104 页

・ 52 9 ・
行 , 但从事到韩国粮食和金 条的 买卖 , 并调 整海 关税 , 超过 了当 时高 级 银行 的机 能 。第
一银行仁川分行竟发行债券 , 执行韩国中央金融的职能, 垄断了朝鲜政府的资本。 1902 年 5
月甚至发行了十元、五元、一元等面额不同的三种银行债券 。
另一方面 , 朝鲜植产银行仁川分行 、朝鲜储蓄银行仁川分行 、仁川金融 组合等机 构
相继成立。
与此同时 , 外国系银行———中国、印度、澳洲联 营的“ 麦加 利银行”由德 国商社 的世 昌
洋行 ( Ca rl Walt er & Co .) 作代理业 务 , 还有 中国系 的“汇丰 银行”和中俄 联 合创 办的“ 俄
华银行”先由英国商社——— H olme Ringer 洋行 ( H olme Ringe r & Co) 作代理业务 , 后被美
国商社——— To wnsend 洋行所代替。作麦加利银行和汇丰 银行的 代理业务 的这些 商社 的
特点是 , 独立经营韩国的矿山业务和以朝鲜政府为对象进行的高利贷业务 , 这些银行的主
要对象就是除日本人之外的驻韩外国人。

2. 1935 年 左右的仁 川金融界

根据 1935 年出版的《仁川府史》的有 关金 融 机关 的记 录 , 当 时仁 川府 有 79 家个 人
或合资株式会社 , 有 1147 家各行各业的小商店。
其中银行、金融附属公司就有 8 家 : 株式会社第十八银行、朝鲜银行仁川分行、株式会
社朝鲜商业银行、株式会社植产银行、朝鲜金融株式会社、仁川武真株式会社、安田银行株
式会社、朝鲜证券金融株式会社等 ; 世昌洋行、H olme Ringer 洋行、Tow nsend 洋行等兼有
的保险公司也属于其中。
当时共有 33 家 保 险 公 司 , 但 他 们 大 部 分 都 由 商 社 或 已 有 的 金 融 机 关 来 作 其 代 理
业务。

三   近代金融建筑物

1 . 国策银行 ———第一银 行仁川分 行

    第 一 国 立 银 行 是 仁 川 最 早 的 金 融 机 关 , 第 一 银 行 釜 山 分 行 设 立 于 1878 年 ( 高 宗
15 年 ) , 仁川开港后便在仁川设立了仁川代理处。 1883 年 11 月 , 随着仁川海关的设立 , 以
索取关税和买卖韩国产金砖和沙金为目的设立了第一银行 釜山分 行仁川代 理处 , 1888 年
9 月升级为仁川分行。
第一银行仁川分行京城代理处设立于 1896 年 , 但 从它 的质量 上 , 仁川 比京城 占有 一
定的优势 , 所以 1902 年京城代理 处因 收支 不平 衡 , 提 交了 破产 案 ( 闭店 案 ) 。但 因从 它

① 仁川 直辖市 史编辑 委员 会 .仁川 市史 ( 下 ) .仁川 直辖市 印刷工 业协 同组合 , 1993 , 263 页


②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部 , 1935 , 1240 ~1250 页
③ 1919 年 8 月设 立了 仁川分 行。
④ 1933 年 12 月 1 日 开设了 仁川 分行。
⑤ 1919 年 2 月 27 日 开设了 平民 金融机 关。
⑥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部 , 1935 , 1076 ~1082 页
⑦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部 , 1935 , 1255 ~1257 页

・ 53 0 ・
的政治象征性考虑 , 把它纳入了仁川分行的管辖内。1903 年 10 月 , 经 过 7 年 的经营的 京
城代理处提升为京城分行 , 光武 10 年 ( 1906 年 5 月 ) 再次 提升 为韩 国 总支 行。雍 熙 3 年
(1909 年 10 月 ) 因 设 立 了 中 央 银行———韩 国 银 行 , 第 一 银 行 成 为 中 央 机 关 , 于 1909 年
11 月 24 日 第一银行仁川分行改为韩国银行仁川分行。
但是 , 韩日合并后的 1911 年 8 月 , 韩国银 行改为“ 朝鲜 银行”, 并进 行了机 构改 革 , 韩
国银行仁川分行也就改为“朝鲜银行仁川分行”, 一直到解放以后 , 才恢复原来的名字改叫
“韩国银行”。银行的第一次设立地点是中区中央洞 1 街 9 号 , 是木结构的双层建筑 , 此后
于 1899 年 7 月改建成砖混结构的新建筑。
这里有 George H ebe r Jones 的介绍记录 , 他对 1900 年建成的济物浦第一银行是这么
评价的“
: 韩国的非常杰出的花岗石建筑 , 而且本社在东京 , 并有相当广的业务的第一银行
在济物浦” 。
此建筑物是面积为 64 坪 ( 1 坪相当于 3 .3 平方米 ) 的单层建 筑 , 是由日本 建筑师新 承
孝正设计的。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里除了沙、卵石、石灰以外 , 砖、石材、水泥、木材都是从日
本引进的 。立面造型上 , 以中央 穹顶 为中 心 , 采 取了 左右 对 称的 手法 , 檐 口 处理 上采 用
了浮雕和有圆洞的欧式栏杆结合处理的手法。屋 顶原 来有 巴洛克 风的 装饰窗 , 但 现已 不
存在。屋脊和穹顶用的是铜板材 , 斜屋顶原来是瓦 , 但现今都已改动。与刚建时的情形相
比 , 中央穹顶两旁有个小塔状的局部 , 可能是 后加的。 此建 筑物整 体上 , 体 现着文 艺复 兴
后期的简化形式。
解放以后 , 此建筑物被 调度 厅仁 川之 社所 使 用 , 到 了 1996 年 则被 法 院登 记 所 使用。
1982 年 3 月 2 日指定为仁川市文化遗产第 7 号 , 但 1997 年因过于破碎而放置了。
另一方面 , 1942 年 韩 国 银 行 仁 川 分 行 改 为“ 仁 川 米 斗 取 认 所”, 仁 川 米 斗 取 认 所 于
1896 年得到许可开始营业 , 1919 年 12 月移到 海岸洞 3 街 1 - 1 号 , 新 建了 砖混结 构的 双
层国际主义样式的办公建筑 。在 1950 年 6 月 8 日的 一场大火 中烧毁。 后于 1954 年 拆
除重建 , 1955 年 1 月 8 日新馆竣工。如今此建筑物也被拆 除 , 现 今位置 上是 1989 年建 成
的韩国住宅银行办公建筑。

2. 开港初期 市众银行及 其变迁

(1 ) 第十八银行
开港初期 , 白棉布和纺织原材料的需求量激增 , 上海产的货物主要经由日本的长崎再
转入到仁川 , 所以本社在长崎的第十八银行为了纺织业务的方便 , 于 1890 年 10 月在仁川
开设了分行 , 并建造了办公建筑 。此建筑物是 采用了古 典装饰的 折衷主 义风格 , 屋顶 为
连绵的日式屋顶 ; 正 方 形 平面 , 单 层 砖混 结 构 建 筑 , 建 筑 面 积 78 坪 , 位置 在 中 央 洞 2 街
24 号。

① H ome r B . H ull b ert Kor ea R evie w vo ll , p .6 .


②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部 , 1935 , 1252 ~1254 页
③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部 , 1935 , 1063 页
④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部 , 1935 , 1257 页

・ 53 1 ・
第十八银行什么时候终止业务没有文献记录 , 但是有记录表明 , 此建筑物曾被朝鲜中
央武真会社和商户、商工银行所使用。1954 年 10 月 1 日 商工银 行和信托 银行的 合并 , 改
编为“韩国兴业银行”, 也 曾使 用此 建筑 物。后 来转 入到 平 民手 里 , 曾在 那 里经 营过 咖 啡
屋 , 一直使用至 1992 年 , 可如今已破旧放置了。此建筑物在现存的近代银行建筑当中 , 惟
一没被指定为文化遗产 , 所以对其保存不善 , 损坏程度很严重。
(2 ) 第五十八银行
本社在对外经商最为活跃的日本大阪、市 众银 行之一 , 于 1892 年 7 月 在中区 中央 洞
2 街 10 号建起了两层砖混结构 , 面积为 67 .3 5 坪的建筑 , 并设立了仁川分行。
此后 , 有记录表明 , 与第一百三十银行、第三银行等小银行合并改为“ 安田银行”, 但合
并到何时 , 资料没有明确。1943 年 10 月 1 日 , 韩城、统一、湖 南等 3 个银 行合 并 的“朝 兴
银行”, 于光复后的 1946 年 4 月 1 日设立了仁川分行 , 使用的是当时的第五十八银行的建
筑。1958 年 7 月迁到新的建筑中 , 1959 年“大韩红十字会京齐道保健司”对其进行维修后
进来办公 , 相继又为“ 京齐道保健研究所”、
“ 南仁川 青年会议 所”等机构使 用 。现用于 中
区粮食业组合办公室和部分租用办公室。
建筑物表现为法国文艺复兴初期的建筑样式 , 入口地坪比室外地面高出 1 米 , 利用侧
面的 5 步台阶进入室内。首层只有大厅和洗手间 , 一、二层是由 宽 110 厘米、倾斜度 为 45
度左右的很陡的楼梯来连接。室内的二层部分是木栏杆式的阳台 , 被一堵墙分割为两室。
除此之外 , 基座、柱子分别由 string course、bloeking cour se 来处 理 , dorm er 窗也 很有 特
点 , 而且门厅出入口的 fanlih t 和通向二层楼台的欧式窗上部拱形 框上有铸 铁装饰。此 建
筑物于 1993 年 7 月 6 日指定为市级文化遗产 19 号 , 而且用引进的日本砖来砌筑的 , 是仁
川最古老的欧式建筑物。
(3 ) 大韩天日银行仁川分行
1899 年 3 月 18 日 , 仁川 分 行取 得 开 业许 可 , 并 于 同 年 5 月 15 日 正 式 营 业 , 原 名 叫
“大韩六一银行”, 此后于 1911 年 2 月改称为“朝鲜商业银行” 。
仁川分行原在中央洞 3 洞 4 号 ( 现朝阳商船停车场 位置 ) , 1920 年 8 月移 往向洞 5 街
17 号 , 是双层的红砖建筑新寓。建筑的主入口在建筑的一角 , 出 入口处是 圆桶形 的墙 , 顶
是坡度很小的圆锥状铜板顶 , 因坡度小 , 淡化 了锥顶 的竖 向效果。 而且 , 两 侧屋顶 上各 有
两个装饰小塔 。1956 年 12 月 25 日在庆东 189 号新起一幢建筑 , 并迁入其内 。
此向洞建筑先后由仁川海务厅官司、大韩海运公司仁川分行使用 , 现有利用为朝阳商
社停车场 , 找不到当时的景象。
(4 ) 朝鲜植产银行仁川分行
1918 年 10 月 , 合并散存的 6 个农工行创建了以房地产 和植产 金融为主 要业务 的“ 朝
鲜植产银行”。翌年 8 月 , 在中央洞 4 街 7 号开设了仁川分行。于 1925 年 12 月移到新的

① 林献 峰 .关于仁 川近 代建筑 时代 变迁的 研究 .附 , ii~ 16 页


② 崔成 衍 .开港和 洋馆 历程 .京畿 文化 社 , 1959 , 103 页
③ 仁川 商工会 议所 .仁 川商工 会议 所百年 史 .仁川 直辖市 印刷工 业协 同组合 , 1986 , 69~ 71 页
④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部 , 1935 , 1258 页

・ 53 2 ・
建筑物 ( 海岸洞 4 街 1 号 ) 。
朝鲜植产银行建筑物是 1907 年 8 月建 起来 的花岗 石外 墙面 的双层 建筑。一 层是 深
度明显的窗户 , 主入口在建筑物的角上 , 呈拱 状 , 右侧有 正方 形的 次入口。 二层是 连绵 的
拱形欧式窗和阳台 , 铜板材的斜屋顶上原有天窗 , 后来因战乱受到破坏。
此建筑物于 1954 年 4 月 1 日起 被韩 国植 产银 行 仁川 分行 所利 用 , 1972 年迁 到现 在
的产业银行。
(5 ) 朝鲜储蓄银行仁川分行
1926 年 6 月 , 根据朝鲜储蓄银行令的下达 , 投资 5 百万 元于汉 城设立了“ 朝鲜储蓄 银
行”。仁川的业务暂由朝鲜植产银行仁川分行 代行 , 到 了 1933 年 12 月 1 日 , 才设 立了 仁
川分行 。原来地址是中央洞 4 街 1 号 , 可如 今 已不 存在。 原来 是木 结构 两 层的 日本 人
杂货倒卖商铃木商店 , 后于 1933 年秋把它买下来 , 并进行了改造 。
1958 年 12 月 1 日起 , 韩国储蓄银行隶属第一银行仁川分行 ; 1970 年在原所在地对面
的田地上建起了新寓 , 一直到现在 , 是由罗上进设计的。

3. 开港初期 做银行代理 业务的外 国商社

(1 ) 德国商社———世昌洋行
世昌洋行的本社设立在德国汉堡 , 东洋 支社的 总部 设在香 港 , 在上 海、天津、高 百、仁
川、济物浦等地设立了支行。1883 年做完事前调查 , 于 1884 年在 中央洞 3 街 4 号建起 了
一层砖混结构的新建筑物 , 现在这一地域处 在街 道的中 心位 置。但当 时建 筑物的 正面 临
着街道 , 后面的台阶临接 海面 , 在台 阶下 面有“ 1884 H .C .E .M”明文 石 雕 刻物 , 这“ H .
C .E .M”就是世昌洋行原文的“ H einrich Con stan ti Ed w M eyer”的简写 。
世昌洋行是主要 做 西 药、火 药、刮 胡 刀、针 等 欧 洲 产 品 的 生 意。 麦 加 利 洋 行 ( Cha r-
ter ed Bank of India , A ust ralia & China ) 分行做保险公司代理 点和相 似的金融 业务 , 并
兼营矿产业和海运业。他们以此为基础 , 世昌洋行不仅做对一般人的高利贷业务 , 而后以
与旧汉末皇帝的亲密关系为基础 , 甚至做到了外国产品的交付和公证 , 以及对政府的高利
贷业务 。
世昌洋行的建筑物是砖混结构的、单层韩 洋折 衷样式 的建 筑物 , 隔 着道路 有庭 院 , 建
筑物在庭院的后方。对此建筑物没有具体的资料 , 但 此建 筑物 的瓦屋 顶两 侧原有 两个 烟
囱 , 出入口中央部位还有一个 , 从这一点可以推算出当时建筑物的运营方式。

① 林献 峰 .关于仁 川近 代建筑 时代 变迁的 研究 .附 , 11 ~32 页


② 仁川 府 .仁川府 史 .近泽 商店印 刷部 , 1935 , 1258 页
③ 崔成 衍 .开港和 洋馆 历程 .京畿 文化 社 , 1959 , 105 页
④ 赵尚 薰 .未发表 建筑 ———仁 川第 一银行 新浦分 行 .建筑 家协会 , 1998 , 3 、4 页
⑤ 崔成 衍 .开港和 洋馆 历程 .京畿 文化 社 , 1959 , 92 页
⑥ 仁川 直辖市 史编辑 委员 会 .仁川 市史 ( 下 ) .仁川 直辖市 印刷工 业协 同组合 , 1993 , 266 页
⑦ 《仁 川附史》( 明 治 33 年 )1084 页记载 , 据 仁川 日本人 商业 会议所 进 行的 火 灾保 险 代理 点 现状 调 查记 录 , 世昌
洋行运 营 ( ツラ ンス保 险会 社 ) 和 ( イム ベリア ル火灾 保险 会社 ) 。
⑧ 仁川 直辖市 史编辑 委员 会 .仁川 市史 ( 上 ) .仁川 直辖市 印刷工 业协 同组合 .1993 , 829~ 830 页

・ 53 3 ・
此建筑物战乱以后 , 曾被利用于京畿道兵事区司令 部的犯罪 调查队 , 1959 年 以后 , 则
被利用于美容室、个人医院 , 但现在那里新建了仁川会馆 , 已经找不到当时建筑的痕迹。
(2 ) 美国商社——— Tow nsend 洋行
开港后 , 于高宗 22 年 (1885 年 ) 设立 , 虽然比世昌洋行规 模小 , 但主要 从事于 船舶、火
药的进口、经营等业务。 Tow nsend 洋 行 在仁 川创 办火 药工 厂 , 并 且曾 试图 与 政府 接触 ,
想得到在平壤采取原矿的许可 , 并且兼并了上海的英国商社 , 经营英国的商品。
To wnsend 洋行地处于现今的松鹤 洞 3 街 7 - 3 号 , 是韩 洋折 衷 式建 筑 。此 建筑 物
现今用于保龄球馆 , 面目全非 , 只能在屋顶上稍微能找出当年的痕迹。当时办公室的前面
有一个小的庭院。
在对面的松鹤洞 3 街 5 号一带 , 用地面 积为 3300 余坪 的地方 , 原 有几 幢红砖 结构 的
私宅 , 如今仍保留着一座 ② 。
To wnsend 洋行原来也曾经营过汇丰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的代理业 务 , 而 且与世昌 洋
行一起 , 对政府做过高利贷业务。
(3 ) 英国商社——— H olme Ringe r 洋行
1896 年 10 月开设的 H ol me Ringe r 洋行 , 本社是在日本长崎的英国系商社。1898 年
8 月在仁川建造的新办公点。此 建 筑物 现已 不存 在 , 只 是在 残存 的基 石上 还 能找 到“ H .
S .B .C”字样 , 这是香港上海银 行仁 川分行 的 英文 简写 。 1904 年 俄日 战争 前 , 它 一直 兼
营着俄清银行以及东清铁道会社船舶部的代理 , 一面出口大量的韩国米 , 一面进口西洋的
纺织物、洋酒、玻璃、水泥、面、油漆等货物。
H olm e Ringer 洋行 办公 建筑 是 外 墙 面 施 以 粉 刷 的 两 层 砖 混 结 构 的 建 筑。 总 建 筑
面积 为 167 坪 , 建筑的 中央 部分向 前挑 出 , 正 面是 连 续的 拱 状 外 廊 式窗 洞 , 表 现 着当 时
英国 文艺复 兴时 期折衷 主义 风格 。建筑 内部 因 经 营 与金 融 相 关 联 的业 务 , 所 以 单独 设
有金 库。
解放前此建筑曾用于朝鲜每日新闻社社长的住宅 和法律 事务所 , 1946—1947 年用 于
驻韩美国大使馆仁川分馆。1953 年由海军水陆局使用。 1961 年因一场火灾毁于一旦。
1930 年左右 , H olme Ringer 洋 行曾 一度 转到 日 善 株式 会 社办 公 建筑 里 办公。 当 时
的日善株式会社是兼海运业务和保险公司业务 代理的日 本会社 。此 建筑物现 存的地 点
是如今的中央洞 4 街 2 号先光大厦 , 是帝冠 样式的 3 层 建筑 , 一层 做花 岗石 面处理 , 二 层
漏出它的砖混结构样式。总建筑面积为 247 .8 坪 , 于 1923 年竣工 , 此后于 1989 年内部修
改、增建 , 现已变化很大。

①② 申泰范 .仁川一 世纪 .韩 颂图书 出版 , 1996 , 63 页


③ 《仁 川附史》1083~ 1085 页 记载 , T ownsend 洋 行于明 治 33 年运 营ユ ムマー シア ル ・ユ ニ オン 保 险会 社 代理
点 , 到了昭 和 7 年 运营 海ユム マー シアル ・ユ ニオン 上火灾 保险 会社代 理点 。
④ 仁川 直辖市 史编辑 委员 会 .仁川 市史 ( 下 ) .仁川 直辖市 印刷工 业协 同组合 .1993 , 268 页
⑤ 《仁 川附 史》1084~ 1085 页 记载 , 日 善海运 株式 会社于 昭和 7 年单 独 或与 其 他海 运 会社 , 银行 , 商 社共 同 从事
了共同 火灾 海上保 险会社 , 千代田 火灾 保险会 社 , 日本 公立火 灾保险 , 太平火 灾海 上保险 , 神 户海 上海送 信用火 灾 保险
会社等 6 个保 险会 社的代 理业 务。

・ 53 4 ・
四 结   论

这样 , 通过对解放前仁川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 以及金融机关的职能和金融建筑历
史的调查 , 了解仁川都市的成长背景和当时的商业圈的形成 , 进一步地了解它们的社会性
和都市文脉。当时中心街以本正通 ( 现中央洞 ) 为中心的商业 圈是由 8 个金融 机关 , 33 个
保险公司代理点和 79 个与工商有关联的 公司 , 以 及 1147 个 各种 小商店 所形 成的。虽 有
一些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变化 , 有过一些增减 , 但 总的来 说 , 在现 今仁川 市的 发展过 程中 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 , 现正进行的以都市开发 为目 的的拆 除、新建 等工 作在无 区别、无 秩
序地进行着 , 所以有必要 明确 中 区一 带的 历史 和建 筑 物的 意义 , 以 便有 区 别地 进行 再 开
发 , 保护和改造 ,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通过这 次研 究感 到欣慰 的是 , 原 金融机 关所 在
的地带———中央洞、向洞、松鹤洞、新浦洞等地方 , 新设的一些银行建筑考虑和尊重地域文
明和金融建筑的历史 , 努力去与它达成协调。
希望这一从历史延续的角度去调查都市过去的痕迹和历史的论文 , 能成为研究、开发
此地的基础性资料。而且 , 对于现存的文化遗产建筑 , 若置之不睬 , 任它随着岁月老化、破
坏 , 将会失去其被指定为文化遗产的原来意 义 , 所以很 有必 要寻求 一个 积极 的解决 方案。
例如改善有关法制的方案、更新保护的概念、对 文化遗 产建 筑进行 有效 保护 的方案、以 此
为基础的观光资源开发方案等等。
并希望今后类似的研究能在我们的同僚中得到持续。

* 本文承中国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胡文荟、唐建先生翻译成中文。

( 作者单位 : 韩国仁荷工业专门大学建筑工学科 )

参考 文 献

1 . 仁川府 .仁川府史 .近泽商店印刷部 , 1933


2 . 加濑和三郎 .仁川 : 开港 25 年史 .光村盒子 , 1908
3 . 高日 .仁川石金 .先民出版社 , 1979
4 . 尹日洙 .韩国样式建筑 80 年史 .治庭 文化社 , 1966 ; 尹一柱 教授追 悼论文 集编 辑委 员会 .韩国 近
代建筑史研究———故尹一柱教授追悼论文集 .1987
5 . 仁川直辖市 .我的故乡———仁川 .三正印刷所 , 1982
6 . 仁川直辖市史编辑委员会 .仁川市史 (上、中、下 ) , 1993
7 . 仁川市史编辑委员会 .仁川市史 , 1983
8 . 乡土仁川编辑委员会 .乡土仁川 .仁川直辖市 , 1988
9 . 崔成衍 .开港和洋馆历程 .京畿文化社 , 1959

・ 53 5 ・
    10 . 李永哲 .仁川开港初期( 1883—1910)洋式建筑的变迁过程 以及有关特 性的研究 .仁荷大学 校硕
士论文 .1978
11 . 林献峰 .关于仁川近代建筑时代变迁的研究 .仁荷大学校硕士论文 .1990
12 . 申泰范 .仁川一世纪 .韩颂图书出版 , 1996
13 . 李岸 .仁川的都市探索 .建筑文化 , 1997 : 10 ; 有关 保存仁 川近代 建筑 物的 研讨 会 .仁川科 学会 ,
1996 , 12 ; 赵尚薰 .未发表建筑———仁川第一银行新浦分行 .建筑家协会 .1998

・ 53 6 ・
河内发展规划中建筑遗产的作用

[ 越 ] 邓泰煌

    提要 : 本文提出四个主要问题 : 河内建筑遗产对 寻找河内城市 的古代特征 有重要作用 ;


河内建筑遗产的内容及其与其他地方建筑遗产之 异同 ; 河 内建筑遗产 的地位 及现状 ; 怎样 保
护河内建筑遗产。
    关键词 : 河内、建筑遗产、作用、保护

一   河内建筑遗产对寻找河内古代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越南改革十多年以后 , 河内正在寻找着 伴随这 个美 丽城 市的历 史而 来的伟 大的 古


代建筑遗产。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 因为在全球化的积极影响之外 , 市场经济的负面
影响也出现在近代建筑的保护中。
河内的历史以及现在如何寻找自身价值 ?
河内位于越南北部的中心 , 1010 年成为越南都城 , 属 热带气 候 , 并深受强 烈的季风 影
响。河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越 南最“嘈 杂和浮 华的 城市”。河内 的气候 除了“宜 人的 雨
和风”等有利条件外 , 还有特别强烈的日照 , 导致了很高的湿度。这正是随着岁月的流逝 ,
很多古代建筑作品不能留存下来的原因。因此 , 这篇文章 中所指的 建筑遗 产仅限于 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这一时期的近代建筑的范围。
河内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价值 , 充分地反 映在 河内建 筑及 城市 里。河内 保存至 今的 物
质上的建筑遗产大多数是 1800— 1970 年期 间建 成 的 (1970 年至 今的 建筑 作 品被 看作 是
当代建筑 ) 。与物质上的建筑遗产不同的是 , 河 内建筑 的精 神遗产 经受 了上 千年的 锤炼 ,
甚至早在 Ly Cong Uan 王朝在河 内建都以 前。那时 , 河内 只是一 个小渔村 , 红 河从旁 流
过 , 一些小河横穿村落 , 竹桥横跨其上。
河内建筑物质和精神上的遗产包括纯民族价值和跨民族特征两个方面。纯民族价值
反映在河内人谦恭的生活方式上 , 他们怀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树木、植物和水 ( 湖泊、河
流、池塘…… ) 的和谐一致 , 平静地生活着。他 们的 房屋都 很平 常、简单 , 反 映着房 主的 质
朴。河内人平静的生活也有充满活力的一面 , 这 表现在 那些 熙熙 攘攘的 商业 区里。在 庆
典和一年一度的节日时 , 商业活动常常通宵达旦。跨民族价值反映在通过与其他文化、主
要是中国和法国文化的交流而带来的吸收和异化上。异种文化对河内文化的渗透和改变
往往发生在那些国家对越南的侵略和战争之后 , 并且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但是 , 河内近代

* 本文 仅限于 在近代 建筑 的范围 内讨 论问题 。

・ 53 7 ・
建筑只接受那些与河内人的生活方式相符合的建筑特性。越南的文化特性中有很强的吸
收倾向 , 那些不被接受的元素很难在河内近代建筑中保留下来。因此 , 河内人总是被叫做
“长安”( 河内古代时的名字 ) 人。
当今河内的建筑价值被全球一体化的旋 风刮得 变幻 不定。因 此 , 为了 不丢失 自身 的
价值“
, 寻找自身”成为河内近代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

二   河内建筑遗产的内容及其与其他地方建筑遗产之异同

河内近代建筑里包含了城市建筑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价值。它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起
了“主题”的作用 , 尽管它近来的一些价值还没有被奉为“ 经典”, 也没有被“列出”。
在这篇文章中 , 为了研究河内建筑遗产的内容 , 采用了河内近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和类
型分析。
河内城市近代建筑历史的分期划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
1802 —1873 , 阮 ( N guyen ) 制定法规管理国家。
1873 —1883 , 河内与法国殖民主义者爆发战争。
1883 —1918 , 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河内以及第一次绥靖政策的推行。
1918 —1945 , 法国殖民主义者推行第二次绥靖政策。
1945 —1954 , 解放抗敌———河内暂时被侵占。
1954 —1965 , 河内被解放 , 前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筑时期。
对以上各个分期标志的寻找以及对建筑作品的考察 , 河内建筑的类型概念逐渐明朗 :
1802 —1873 年期间 , 在阮统治 下 , 建 成 了沃 班 样式 ( Vauban-style ) 的 升龙 墙 ( T hang
Long) 。同时 , 知识分子阶层在国子监 ( Q uoc Tu Giam ) 、万 庙 ( Van Mieu ) 、玉 山祠 ( N goc
Son) 建造了奎文阁 , 在环 剑 湖地 区 建 造 了笔 塔、砚 台。在 这 一 阶段 , 河 内 三十 六 街 地 区
( 河内古代商业区 ) 也 开始 建 设和 进 一步 扩 展 , 它 是 当 时 河 内城 区 小 宗 贸 易最 繁 忙 的 商
业区。
1873 —1883 年期间 , 河内爆发了与 法国 殖民 主义 者的 战 争 , 并开 始了 沿 红河 岸边 发
展的租界的基础建设 , 这一租界后来扩展到了 18 公顷。
1883 —1918 , 法国样式的街道和公路在河内出现。
1885 年 , 出现了第 一 批河 内 测 量 地 图。1889 年 , 当 时 河 内 ( 西 区 ) 最 大 的 4 条 路 开
始规划建设 并 于 20 世 纪 初 完 工。 它 们 是 : 长 前 林 荫 大 道 ( Pau l Ber t ) 、H ai Ba
Tru ng ( Roll ndes ) 、Ly T huong Kiet ( Ca rreau ) 和 Tr an H ung Dao ( Ga mbet ta ) 。
当时重要的建筑作品是 Mairie 市政办公楼、81 Dinh T ien H oang st reet 和 Lanes san
医院。
在 20 世纪初 , 大量地建造了一些其他大型 公共建 筑 , 并且 非常 注意细 节 , 包括 : 总 督
府邸 ( 1902 年 , 现 在 的 总 统 府 ) 、市 政 剧 场 ( 1902 —1911 年 , 现 歌 剧 院 ) 、大 东 京 地 区
( T onk in , 越南北部一地区 ) 驻留官府邸 ( 1911 年 , 国宾馆 ) 、大东京地区住宅局 ( 劳 动、战 争
伤残及社会事务部 ) 、河内火车 站 ( 1900—1902 年 ) 、印 度 支那 ―云 南铁 路公 司 总部 ( 1902
年 ) 、都莫尔桥 ( Doume r , 1902 年 ) 、盾宣市场 ( Dong X uan , 1889 年 ) 。
・ 53 8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 建设投资资本迅速 增加 , 下 面两 种类型 特别 值得关 注 : 公共 住
宅、商店和别墅。
在公共住宅中 , 重要的建筑 作品 有 : 印 度支 那大 学、河内 的 一些 中学、Rene Robin 医
院 (1930 年 , 现白梅医院 , 一个分散布置的医院 , 由 20 多栋建筑物组成 ) 、Louis Finot 博物
馆 (1932 年 , 博古远东学校 , 现在 的历 史博物 馆 ) 、财政部 ( 1932 年 , 现外 交事 务总 部 ) 、巴
斯德学院 ( Pasteur Institu te ) 。
以上的建筑都是由法国建筑师 设 计 , 其中 大多 数 是荷 布安 德 ( Ernest H ebra rd) 的 作
品 , 他对法国殖民地国家的建筑有很重要的影响。
当时建造的法国和欧洲别墅给河内建筑带来了非常有表现力的样式 , 比如 :
新古典主义样式 ( Neoclassicism Sty le ) 、法国乡土样式 ( F r ench Regional St yle ) ; 现 代
主义样 式 ( Modernis m St yle ) 、印 度 支 那 样 式 ( Indochina Style ) 、混 合 建 筑 样 式 ( Mixed
A rchit ect ure St yle) 。
河内最豪华的一 些 别 墅位 于 老 河 内 的 西 北 部 ( 现 在 的 波 庭 区 ) , 以及 Thien Q uang
湖边。
在两次大战期间 , 河内人建造了 36 条街道。这一地区的所有房屋都从茅屋变成用砖
建造的建筑 , 其平均的高度为两层。
在 1954— 1965 年期间 , 河内近代建筑中两个重要的作品是阮爱国学校和综合统计总
部办公楼。
在日本东京大学与河内土木工程大学关于河 内近 代建 筑研究 的合 作项目 中 , 建议 保
护 150 个不同规模和大小的欧式和混合式的建筑作品。
在河内建筑遗产的概念里 , 湖泊和池塘 的体 系和网 络应 当纳 入思考 的范 围。由于 它
们形成了河内浩瀚宽广的景观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内与欧洲和法国的城市既有很多相同 , 也 有一 些不 同。这已 成为 河内的 特征。 从
样式来看 , 河内建筑中有不少法国样式的作品 , 其中一些被“越南化”和“热带化”了。这些
建筑的成功在于它们与越南的气候和越南人的生活方式很吻合。它们常常建造在大的湖
泊旁和绿树掩映之间 , 气候得到了改善 , 这些作品也变得更加浪漫。这是河内“自己”的特
征———河内的可识别性。

三   河内建筑遗产的地位及现状

对河内建筑遗产的写照犹如明暗交替的一幅图画。首先一个需要认识的问题是河内
人、专家和热爱河内的外国人对河内建筑有一个共识 , 那就是保护河内建筑遗产。
有一些价值高的价值作品得到了很好的保 护 , 比如 : 河 内歌剧 院经 过了大 翻修 , 大 量
中等规模的建筑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 如河 内财 政部。一 些有 价值的 大型 建筑将 修复 为
河内景观上的标志性建筑 , 如国家银行。一些 现在作 国家 行政 及使馆 用途 的豪华 别墅 仍
然保持它们古代的雄伟样式。
与此同时 , 河内一些中型及小型别墅现在却被破坏和肆意扩建 , 已经损坏到了建筑的
结构部分以及河内的街景。别墅的“底”被新建成的建筑掩没了。如果城市设计的底图理
・ 53 9 ・
论用于研究 , 对规划的破坏、积极和消极因素的不平衡就容易被认识到。
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以及业主无意识地对 整个所 属地 段完全 从利 润的 角度来 看待 ,
导致了一些河内重要建筑作品的破坏 , 比如河 内贸 易公司 ( G oda rd 餐 厅 ) , 一个重 要的 装
饰艺术 ( A rt-Deco) 样式的作品。它已经被破坏了 , 甚至曾经被试图改为 7~ 14 层的建筑 !
现在 , 河内湖泊里的水 被严 重污 染了。 垃圾 不断 被倾 倒 其中 , 湖 水的 颜 色从 蓝 色变 为 紫
色 , 一些人还不自觉地填湖为田 , 建造房屋和旅馆。
为了艺术、生活和环境 质量 , 河 内建 筑遗 产 的现 状已 经令 人担 忧 地 渴望 着 我们 的 保
护。河内建筑遗产被不公平甚至不公正地对待。对重点建筑保护的过多重视导致了对整
体景观的忽视。现在的保护只是点上的 , 它需要成为线和面。现存的一些建造于 19 世纪
末的建筑作品已经被拆除而代之以高层建筑。

四   怎样保护河内建筑遗产

为了保护河内建筑遗产 , 我们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
政府和管理者对河内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 , 市民和业主的意识 , 认定建筑遗产的法律
背景、河内建筑遗产保护的政策和规划、对保护 人员的 训练 和保护 技术 , 制 定计划 以及 实
现计划。
应该注意的是 , 以上提到的问题不能孤立 , 而应整体地看待。因为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整体。孤立地分析只能导致失败 , 不能获得全面的成功。
一些有见识的权威人士已经意识到了河内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他们试图提出
临时性的法律 , 比如河内 36 条街道的临时性 保护法 规。但 是 , 关于保 护法 律的建 设还 很
混乱 , 还不能说服人们保护他们房屋的整体景观 , 一些保护人员过于注 重基金 , 但基金 不
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保护中 最 重要 的问 题是 对人 的 教育 和增 加人 们对 保 护价 值上 的 认
识。保护人员的训练和基本的投资正得到一些国 家的 资助 , 一 些老城 区里 非常重 要的 建
筑也得到了修复。如果没有地区经济的内在动力 和发 展的 话 , 城市线 和面 上特征 的保 护
将很难实现。当然 , 如果外国发现资助计划有助于河内变得越来越美 , 也有可能帮助实现
一些计划。
河内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 但是一些在法律 范围内 没有 被鉴 定为遗 产的 建筑正 在衰 败
之中。因此 , 为了保护河内应做大量的工 作。河内 发展 规划 工作的 意义 何在 ? 几 乎所 有
的河内建筑遗产都在老城区和老街道上 , 这个区域有着稳定的规划结构和对建筑艺术、城
市质量的评价。除了建筑价值以外 , 河内人工 和自然 景观 价值 以及活 动景 观价值 大都 集
中在近代建筑区域。因此 , 河内发展规划中近代建筑保护的意义非常重要。

* 本文英文稿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彭怒翻译成中文 , 谨致谢意。

( 作者单位 : 越南河内建设大学建筑系 )

・ 54 0 ・
日本福冈教区大教堂的迁移保存技术及其再生

[ 日 ] 土田充义

    提要 : 日本福冈教 区大教 堂 ( Cat hedral ) 1896 年 ( 明 治 29 年 ) 建 于福 冈市。历 经 88 年


后 , 1987 年 8 月被迁移至 久留 米市 的医疗 法人“雪之圣 母会”圣玛 利 亚医 院内 保 存 , 并作 为
“雪之圣母圣堂”而再生。本论文叙述了这一工程在迁 移和保存过 程中所采 用的当 时已知 的
技术 , 以及复原工程中所涉及的改建及其设计尺寸的问题。最后就真正意义上的再生提出了
几点看法。
    关键词 : 大教堂、再生、保存、复原、近代建筑、砖造建筑

日本福冈教区大教堂 1896 年 ( 明治 29 年 ) 建 于福 冈 市中 央区 大名 町 , 1938 年 ( 昭 和


13 年 ) 在它的东侧另建 了新 的大 教 堂 。而 当时 旧的 教 堂并 未 拆 除 , 仍 作为 会 场继 续 使
用。但是 , 1975 年 ( 昭和 50 年 ) 随 着建设 更大 规模 的大 教堂 的设 想 , 制 订了 新、旧 两座 教
堂的拆除计划。建于 1896 年 ( 明治 29 年 ) 的教堂于 1984 年年末被拆除 , 然后迁移至医疗
法人“雪之圣母会”的圣玛利亚医院保存 , 并作为“ 雪之圣母圣堂”得以完整再生。
本文的主旨在于总结和论述这一迁移和保存 的过 程中 所采用 的当 时已知 的技 术 , 以
及关于究竟怎样才算是“再生”的思考。

一   迁移保存的契机

福冈教区大教堂由巴黎外国宣教会的贝勒尔 神父 建造 , 是 一座建 于大 都市重 要地 段


的砖造建筑。针对拆除的决定 , 出于无论如何 也应 保存它 的心 情 , 本人以“ 等待着 拆除 的
旧大名町教堂”为题投稿 , 并刊载于 1984 年 ( 昭和 59 年 ) 7 月 4 日和 7 月 15 日的《天主 教
新闻》( t he Cat holic Week ly) 。
其主要论点是 :
(1 ) 此教堂从年代上来看 , 在九州地区排名第 4 , 是福冈市内最早的西洋建筑。
(2 ) 它是一座采用西洋桁架的早期教堂。
(3 ) 具有很大的保存价值。

① 土田 充义 , 宫原 种生 .关 于大名 町天 主教会 的旧 教堂和 新教堂 建筑 及其 设计 者-Ⅰ .日本 建 筑学 会 九州 支 部研


究报告 , 第 25 号 .昭和 55 年 ( 1980 )2 月
土 田充 义 , 宫原种 生 .关于 大名町 天主 教会的 旧教 堂和新 教堂建 筑及 其设计 者-Ⅱ .日本 建筑 学 会九 州 支部 研 究报
告 , 第 25 号 .昭和 55 年 ( 1980 ) 2 月

・ 54 1 ・
已故的青木保神父对医疗法人“雪之圣母会”圣玛利亚医院院长井手一郎先生讲了这
件事。井手先生说 , 以前就想过要在医院里建一座教堂。于是旧大名町教堂 ( 日本福冈教
区大教堂 ) 迁移保存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此之前 , 福冈市教育委员会文化课就指定文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不过所有者 ( 福
冈教区 ) 也在为重建意向而作的文物报告书中留下了记录 , 这件事是委托我做的。除指定
文物以外 , 市里的预算调查也着手进行。福冈市教育委员会文化课在拆除前所作的 , 哪怕
只留下一点记录的努力也应该给予肯定 , 其根基在于有市民的保存运动。
调查是在教堂的保存决定之后的 1984 年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2 日进行的。福冈教区
则在同年 11 月 22 日下午 3 点 30 分开始举行拆除前的告别弥撒 , 翌日即由圣玛利亚医院
院长井手一郎先生接手。井手先生决定把教堂迁 移至 圣玛利 亚医 院 ( 久留 米市津 福本 町
422 番地 ) 内保存 , 具体位置由曾承担该院总体规划和各栋建 筑设计 的三岛建 筑设计事 务
所决定。
施工由曾经承担圣玛利亚医院建筑施工的户田建设株式会社九州支店承担。工期为

1984 年 11 月 23 日至 1985 年 10 月 25 日 , 前后 11 个 月 。新 教堂里增 设了原德 意志 联
邦共和国制造的管风琴。完工后的献堂式于翌年 1987 年 8 月 5 日举行。从转手算起 , 共
花了 2 年 8 个月。

二 迁移 工 程

1 . 砖石工程

    承担砖石迁移工程的户田建设采用“户 田式切 割施工 法”, 使用以 高频 电动机 为动 力


的大型钻石切割机进行切割。从转角处开始 , 以边长约 2 米左右作为一个块体 , 用钢筋加
固使之整体结合。切割下来的砖块体被取走 后 , 随即替 换上 其他 的砖块。 这种方 法造 价
高 , 因此只在祭坛处 ( 20 个块体 ) 采用了这种方法。
其他的大部分地方是把砖一块一块地取下。由于建设年代早 , 那时还没有砂浆 , 是用
泥灰砌筑的 , 所以比较容易取下。
被拆下来的砖再利用 , 这在建筑基准法中是未被认可的。于是 , 在 480 毫米厚的墙体
内先打 310 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承 重 , 再在 外面砌 筑半 砖 ( 109 毫 米 ) 厚的 砖墙。 钢筋 混
凝土墙和砖墙之间留有 61 毫米的间隙 ( 480 = 310 + 109 + 61) , 作为钢 筋混 凝土墙 和砖 墙
之间的缓冲地带 , 以砂浆填充。

①  《工程承 包契 约书》部分 内容 如下 :

发标 者 : 医疗 法人“雪之 圣母 会”  理 事长井 手一郎


承包 者 : 户田 建设株 式会 社九州 支店   董事 长/ 九州 支店长 粟饭原 延胤
工程 名 “
: 雪之圣 母堂”新 建
工程 地点 : 久 留米市 津福 本町 422 番地
工期 : 昭 和 59 年 11 月 23 日开 工 , 昭和 60 年 10 月 25 日竣 工
承包 金额 : 1458 万日 元
工程 监理 : 九 州大学 工学 部建筑 学科   土田 充义

・ 54 2 ・
钢筋混凝土和砖之间用 18 号不锈钢螺 栓连 接。先在 钢筋 混凝土 墙上 打进不 锈钢 制
锚定螺栓 , 然后用砖墙上的不锈钢构件与之相连接。

2. 盖瓦工程

原教堂的盖瓦上有“和泉南郡贝塚町福田吉三郎制造”的铭文 , 说明用的是关西的瓦。
现在大阪府贝塚市仍以制瓦而著名 , 1889 年 ( 明治 22 年 ) 2 月在泉南郡多奈川村大字谷川
创立了谷川瓦株式会社 (《大阪府志》第 2 编・工 业 ) 。至于 福田氏 是何 时开 始制瓦 的 , 现
在不能确证 , 但贝塚町 ( 今贝塚市 ) 的瓦确是质量上乘。
教堂所用的瓦经过了 88 年 , 现在拿来试验 , 其结 果是 每三 块瓦中 有一 块比现 在的 上
等瓦还好。因此 , 只在祭坛部分的屋顶上用了旧瓦 , 其他部分的屋顶则是用的新瓦。
当初瓦的下面是用土加进石灰 , 这种方法能使土更加坚固 , 从而防漏。土的下面铺杉
树皮 , 杉树皮上面每隔 30 厘米钉上小木条以 使土固 定。杉 树皮的 下面 铺望板 , 望 板上 打
进铁钉 , 钉头系上铁丝 , 将瓦一块一块固定。每道工序都需一丝不苟地完成。重建的教堂
采用了与此不同的做法 , 即不用土 , 直接在杉树皮上放瓦。因为考虑到这种做法更具耐久
性。其他方面 , 则都采用了和创建时相同的做法。

3. 做木纹

所谓“做木纹”, 即用笔描画涂饰木头 上纹理 ( 年轮 ) 。教堂 的柱子、柱础、柱头、拱 券


形曲面天花、裙板等木造部位均做了木纹。其 做法并 不是 在已 经涂刷 了的 木板上 再用 笔
去描绘 , 而是先用做木纹 的深 咖 啡色 将木 头的 一面 涂 刷一 遍 , 再用 浅咖 啡 色全 面涂 刷 一
遍 , 然后用竹刀将浅咖啡色刮去 , 露出下面深 咖啡色 的木 纹来。露 出木 纹的多 少 , 则取 决
于刮削的多少。
用此方法可以很容易让细木纹显露出来。这不 是画 木纹 , 也 许叫做“ 现木 纹”的方 法
更恰当。有些其他的做法与 这 种“ 做 木纹”方法 不同 , 会 使 用很 多涂 料 , 但 经过 采用 这 种
“做木纹”的方法 , 也可再现出同样效果。

三 复原 工 程

对于迁移工程中所遇到的、始建中的技术 性问 题 , 一定 要彻底 搞清 , 然 后把它 们再 现


出来 , 这是复原的首要目的。但是 , 在改建的时候又要把它复原 , 这就会碰到困难。这时 ,
就只有以其他资料为参考来进行。另外 , 就是要找出设计尺寸方面的问题。
下面 , 就这两点加以说明。

1. 改建和复 原

此教堂最大 的一 次改 建在 1931 年 ( 昭 和 6 年 ) 2 月 , 是由 于做 道路 拓 宽工 程而 进 行
的。后来 , 随着 10 米宽的土地被道路占用 , 教堂的入口又在 1950 年被迫缩小。据司教馆

① 久保 勉 ( 户田建 设 ) 的技 术报告 中以“砖 造天主 教堂 迁建”为题 的有 关做木 纹的 记述。

・ 54 3 ・
保存的资料来看 , 当初入口的大小为正方形 ( 10 .5 尺× 10 .5 尺 ) , 现在按当初的样子复原。
其次 , 改建中为 改 善 通 风 在 墙 上 加 开 了 窗 户 , 现 在 也 根 据 对 痕 迹 的 确 认 而 恢 复 了
原貌。
大的改建只有这两处。

2. 设计尺寸

以设计时所用的尺 (1 尺 = 30 .3 厘米 ) 为单 位 , 作为整 数尺 换算 , 即以 柱 ( 柱为 圆形 壁
柱 , 半边凸出于墙面之外 ) 中到中的尺寸计 算 , 正 面 3 间 , 其中明 间 18 尺、次 间各 9 尺 ; 侧
面每间 9 尺 , 共 6 间。因此 , 从砖墙的内侧到内侧是正面 36 尺 , 侧面 54 尺。
高度以砖的厚度 (1 寸 8 分 ) 和砖缝的宽度 (2 分 ) 之和为 单位 尺寸 ( 2 寸 = 1 寸 8 分 +
2 分 ) 。各部分的尺寸均以此单位尺 寸的倍 数为 依据 , 这一 点已 被实 测的数 据所 确证。 到
窗台的高度是 27 倍 ( 27 块砖 相叠 ) , 到入 口上 部的 高度是 40 倍 ( 2 × 40 = 80 , 即 8 尺 ) , 圆
窗宽为 16 倍 , 到檐口的高度为 95 倍 ( 2 ×95 = 190 , 即 19 尺 = 5 .76 米 ) 。这 就 是说 , 不 只
是砖的厚度 , 砖缝的宽度也是很重要的。
那么 , 砖的厚度和短边、长边之间是什么 关系呢 ? 我们 对很多 砖块 进行 了实测 研究 ,
其结论是 : 短边是厚度的 2 倍 , 长边是短边的 2 倍 再加一 个砖 缝。很显 然 , 由于短 边的 砖
缝和长边的砖缝一致 , 由此而决定了砖的长度。因此 , 对于砖的砌筑来说 , 不仅砖的长度 ,
而且砖缝的宽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   教堂的再生

1896 年建成的福冈大教堂在 1987 年 作为“ 雪之 圣母 圣堂”而 再生 , 在 没 有失 去其 本


来目的的情况下 , 现仍继续使用 , 并获高度评价。一是由于在迁移工程和忠实于历史的复
原工程中采用了优秀的技术 , 其在 1987 年 2 月 成为久 留米 市的指 定文 物 ; 二是井 手一 郎
先生于 1992 年因此获日本建筑学会九州支部颁发的“ 九州建筑业绩赏”, 这是可喜可贺的
事情。
从下述 3 方面来衡量 , 此教堂的再生可谓是真正的再生 :
(1 ) 本来的使用目的得以继续。
(2 ) 迁移工程和复原工程中尽了最大的努力。
(3 ) 业主方、施工方以及设计管理方同心协力合作。
今后 , 重要的是要在迁移保存工程中朝着真正意义上的再生这一目标而努力。

* 本文承中国湖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柳肃先生翻译成中文。

( 作者单位 : 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

・ 54 4 ・
从日本鹿儿岛 Xavier 教堂的解体、移筑、再生
看近代建筑保护

唐   坚   [ 日 ] 土田充义

    提要 : 本文结合日本鹿儿岛 Xavier 教堂 的解体、移筑、再 生 , 就 近代建 筑保护 进行了 讨


论。通过对 Xavie r 教堂建筑学价值的考 察作出 评价 , 在这个 评价的 基础 上认为 该建 筑有 留
存后世的必要。针对其优点及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再生对策。基于此 , 作者提出了对近代
建筑保护的原则看法———即因应于历史、环境的变 化及现实存 在的问 题 , 在 形式上 最大限 度
地保存其原有建筑学价值 , 在机能上继续其原有使用功能或加以活用。并进一步提出实现了
形式与机能统一的再生 , 是“真”的再生。
    关键词 : 近代建筑保护、
Xavier 教堂、考察与评价、真的再生

近代建筑保护 , 乃至于广义的建筑保护 , 最基本的标准应是其是否具备建筑学上的价


值。通过对该建筑的全面考察进行建筑学价值的 评价 , 在 这个 评价的 基础 上探讨 该建 筑
有无留存后世的必要 ; 如果有必要保护 , 则应针 对其优 点 , 采取 对策尽 量将 其有价 值的 部
分保存延续。历史、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近代 建筑 保护 应是一 项创 造性工 作 ; 除重 要
文化财应完整保留外 , 再生是极为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再生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 一是在形式 上 , 对应 于历 史、环境的 变化 及现实 存在 的
问题 , 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原有的建筑学的价值 ; 一是在机能上 , 对应于历史、环境的变化及
现实存在的问题 , 继续使用或是活用。
以下结合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土 田研 究室 于 1997 年 5 月 开始着 手进 行
的鹿儿岛 Xavier 教堂的解体、移筑、再生 , 就近代建筑保护进行讨论。

一   Xavier 教堂的源流

1549 年 , 耶稣会的传教士、西班牙人 Fr ancis Xavier (1506—1552) 远涉重洋在日本鹿


儿岛登陆 , 带来了基督教。自此基督教在日 本全 国广为 传播。 这不仅 是一 起重大 的宗 教
事件 , 更是 文 化 意 义 上 日 本 与 西 洋 开 始 接 触 的 早 期 事 件 之 一。 位 于 鹿 儿 岛 市 中 心 的
Cat hedr al F .Xavie r 教堂即是为纪念 F .Xavie r 渡洋来日而建造的。
最初的石造教堂于 1908 年太平洋战争时遭受空袭而烧毁 , 仅残留下外墙。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的 1948 年 Xavier 教堂重建 , 并 于翌 年“ Xavie r 渡 来 400 年 纪念 祭”时竣 工并 举

・ 54 5 ・
行了献堂式 。此教堂设计者为卫藤右三郎 (1895— ? ) , 近代哥特风 , 主体为木结构。
随着时光流逝 , 为纪念 Xavier 渡来 450 周年于 1999 年在原 址建造了 新圣堂 , 而木 造
教堂则经解体而预定于鹿儿岛县日置郡吹上町移筑再建。

二   Xavier 教堂建筑学价值的考察

1. 基本空间 构成

    Xavier 教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 即神所在 之祭 坛部、信徒 礼拜 的信徒 席 ( 包括 中厅 和


侧廊 ) 及入口部 ( 门厅两侧为控制室、二层为乐廊 ) ( 图 1 ) 。教 堂建筑中 , 垂 直方向———天/
父・神与水 平 方 向———祭 坛/ 子 ・ 耶 稣 , 是 神 圣 空 间 演 出 的 主 轴。 作 为 教 堂 建 筑 的 原
型———巴 西利卡式断面构成仅在祭坛部采用。坡 屋顶由 两段屋面 构成 , 而 信徒席 与入 口
部则是整体的 45°坡硬山屋面形式。在入口部上方设有 钟塔 , 塔顶高 22 米 , 成为造型 的
标识 ( 图 2 ) 。

2. 变形木桁 架的采用

原有石造教堂采用石壁及木造屋架混和承重 , 内部为穹窿形天花吊顶 ; 而木造教堂则


采用木桁架加以变形 , 内部为尖券形天花吊顶 ( 图 3) 。 二者脊檩 高度基 本相同 , 均为木 屋
架 , 通过比较可以把握其特征及设计手法。
(1 ) 变形木桁架与尖券形天花吊顶
教堂建筑中空间的向上感的创造是一大主题 , 因 此原 石造 教堂及 木造 教堂均 采用 了
圆弧形天花吊顶。
但从构成上看 , 原石造教堂的木屋架在穹窿形天花吊顶之上 , 二者关系截然分开。而
木造教堂则因为对木桁架进行了变形处理并采 用尖券 形天 花吊顶 , 使 得天 花吊顶 嵌入 屋
架 , 在与原石造教堂脊高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 木造教堂能获得更高的内部空间。变形木桁
架与尖券形天花吊顶的结合 , 产生了结构与造型 , 结构与内部空间的统一。
尖券形天花吊顶是设计的重点 , 也是当时施工的难点。解体工事过程中 , 在教堂室内
也搭起了脚手架 , 使得天花吊顶的实测得以顺利进行。
(2 ) 由变形木桁架衍生的采光形式
祭坛部的变形木桁架与中厅・侧廊部有极大区别 ( 图 4) 。祭坛 部的断面 形式为巴 西
利卡式 , 由两段坡屋顶 构成 , 主要 是 通过 高 窗 ( 窗 1 ) 采光。 而 中厅 ・ 侧 廊部 则 共有 一 个
450 的坡屋顶。与结构相适应 , 坡屋面的老虎窗与尖券天花的窗相对应 ( 窗 3) 。窗 3 的主

① 三重 野佳苗 等 .鹿儿 岛 Ca t he dr al F .Xa vier 纪念圣 堂保 存・再 生报 告书 .日本 建筑 学会研 究报 告 , 九州支 部第


37 号 , 1998 , 3 , 1 页
② 卫藤 右三郎 于 1947 年 在鹿儿 岛开 设了最 早的 设计事 务所 , 鹿 儿岛 Xa vier 教堂 则是地 元民间 建筑 家的早 期作
品之一 。
③ 柳肃 等 .鹿儿岛 Ca t he dra l X av ier 教 堂 解 体 与 复 元 的 研 究 .日 本 建 筑 学 会 大 会 学 术 讲 演 梗 概 集 , 9207 号 ,
1998 , 9 , 1 页

・ 54 6 ・
要作用是通风换气 , 同时也为中厅部提供微弱照明 , 而两侧面的窗 ( 窗 2 ) 则是 信徒席的 主
要采光窗。
Xavier 教堂的内部空间的自然采光形式主 要分为 四种 : 祭 坛部的 窗 - 1、中厅 ・侧 廊
部的窗 - 2、窗 - 3 , 以及东入口上的窗 - 4( 表 1) 。其中 , 祭坛 部的主 要采光窗 为窗 - 1 , 光
类型为顶侧光。中厅—侧廊部的主要采光窗为窗 - 2 , 光类型为侧光。

表 1   Xavier 教堂采光形式一览

主要采 窗 补助采 窗 建筑面 主要 有效窗 总有效窗


数量 W/ S 光类型 象征意义
光形式 形式 光形式 形式 积( S) 采光窗 面   积 面积( W)
顶光 神的光
2 2 2
祭坛部 顶光 窗 1 正面光 窗4 41 .18m 窗1 0 .80m 4 3.2m 7 .77% 正面光 王导的
强照度 注目的
侧光 人间的光
中厅・ 背面光 窗4
侧光 窗2 253 .62m2 窗2 1.74m2 8 13 .92m2 5 .49% 背面光 从属的
侧廊部 顶光 窗3
弱照度 敬虔的

    从 W/ S ( 总 有 效 采 光 窗 面 积/ 建 筑 面 积 ) 来 看 , 祭 坛 部 为 7 .77 % 、中 厅—侧 廊 部 为
5 .49 % 。祭坛部的照度大于信徒席。
考察 Xavier 教堂的内部空间构成 , 祭坛 部与 信徒 席不 仅 在采 光形 式上、而且 在照 度
上有所区别 , 形成对照 , 自然地划分了不同的空间。在空间的垂直方向构成上“
, 顶侧光 +
尖券形天花吊顶”为整个内部空间赋予了 上升感 , 演绎了 教堂 空间的 神圣 性。另一 方面 ,
在水平方向构成上在祭坛 部、顶 侧 光 为主 要 采光 形 式 , 同 时还 有 来 自窗 - 4 的 正面 光 照
射。而信徒席主要为侧窗 采光 , 窗 - 3 的 顶光 及 窗 - 4 的背 面光 成为 辅 助照 明。在 照 度
上 , 信徒席也小于祭坛部。基于此 , 祭坛部成为空间演绎水平方向主轴与垂直方向主轴的
交点。
同时 , 光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顶侧光象征着来自神圣天国的光辉 , 而与人接近的
平侧光则隐喻了人间的光。祭部的正面光和相对 强的 照度 包含有 主导 的、集中视 线的 意
味 ,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信徒席的背面光及相对弱的照度 , 则创造了从属的、敬虔的、适
合祈祷的气氛。

三   Xavier 教堂建筑学价值的评价

通过实测调查及比较研究 , 对 木桁架 进行 变 形加 以采 用 , 是 Xavier 教 堂 建筑 构成 的


关键。通过对变形木桁架的灵活运用及在不同空间的组合 , 达到了结构技术与造型、结构
技术与空间构成的完美统一。特别是由结构而确 立的 采光 设计 , 运用 光来 塑造教 堂空 间
更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
Xavier 教堂建筑总体上不事 奢 华 , 但运 用的 手 法却 反映 了 对 建筑 本 质的 理 解 , 对 建

① 唐坚 等 .鹿儿岛 Ca t he dra l Xa vie r 教堂 内部 空间构 成 研究 .日 本 建 筑学 会 大 会 讲演 梗 概 集 , 9217 号 , 1998 , 9 ,


2页

・ 54 7 ・
筑的“真”的追求。这不仅 在当 时战 后重 建、经 济困 难的 时 代背 景下 极具 深意 ; 就是 在 今
天 , 仍启迪我们对建筑学“ 真、善、美”的思 考。将这 样一件 作品 保护 下来 , 留存 后世 , 应 是
有意义的。

四 再生 对 策

近代建筑保护中必须面对诸多的现实问题而逐一加以解决 , 因应于历史环境的变化 ,
近代建筑的保护成为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1. 形的处理

为纪念 Xavier 渡来 450 周年的新教堂 , 已于 鹿儿 岛市 原 址建 成 , 而木 造 教堂 则将 移


设至鹿儿岛县日置郡吹上町的社会福利机构———三 室园内 。因 建设用 地及再建 资金 的
限制、原木造教堂需缩小再生。但尽可能的保 存原有 建筑 的建 筑学价 值应 是不可 动摇 的
原则。在保持正面不变的情况下 , 中厅・侧廊部的五开间相间地取掉二个开间 , 祭坛部的
三开间取掉一个开间 ( 图 5、6 ) 。这样 , 全长被缩小到 64 % , 但原有的由变形木桁架而衍生
的空间构成依然基本被保存下来。
调查中 , 对所有木材构件均进行了编号 及考 察。由于 白蚁 虫蛀及 雨水 侵蚀而 损坏 的
材料随处可见 , 不过通过三成左右的新材补给后 , 64 % 缩小计划仍是有实现可能的。

2. 机能的再 生

原有木造教堂的空间构成较好地适应了教堂 的使 用功 能 , 达到了 形式 与功能 的完 美


统一 , 这种统一本身就是其建筑学价值之一。
再生后继续其教堂的功能 , 则能将这种 形式 与功能 的统 一保 存下来。 若在机 能上 改
作他途 , 则难免有形式 与功 能上 的 不协 调。因 此 , 在社 会福 利 机构 三 室 园再 生 的 Xavie r
教堂 , 在具备现实可能的条件下 , 仍以其本来的机能而再生。

五   近代建筑保存与再生的原则

通过鹿儿岛 Xavie r 教堂的解体、移筑、再生 , 对于近代建 筑的保 存与再生 的原则产 生


了以下的理解 :
(1 ) 在形式上 , 应因应于历史、环境 的变 化及现 实存 在的 问题 , 最大 限度 地保 存其 原
有的建筑学价值。
(2 ) 在机能上 , 应因应于历史、环境 的变 化及现 实存 在的 问题 , 继续 原有 机能 加以 使
用或活用。
再生既是一种保存 , 更是一种创造 , 对历史、环境的变化及现实存在问题的因应 , 是再
生的方针。原有建筑学价值的最大限度保存 , 是再生的基础 , 非此即谈不上建筑保护。而

① 土田 充义 .旧 Xa vie r 圣堂 再生———将 文化传 承于 后代的 期望 .天 主教新 闻 , 3543 号 , 4 版 , 1999 , 10 , 10

・ 54 8 ・
机能上的继续使用或活用 , 则是再生的保障 , 使用乃是最好的保存方法。
同时 , 若原有建筑在形式与机能上有较完美的统一 , 这本身也是其建筑学价值的重要
所在。在现实条件可能的情况下 , 按其本来的目的加以继续使用 , 从而保存形式与机能的
统一性。
实现了形式与机能统一的再生 , 更是一种“ 真”的再生。

* 文中采用图纸均由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土田研究室提供。

( 作者单位 : 唐   坚   日本鹿儿岛大学大学院
土田充义   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

・ 54 9 ・
・ 55 0 ・
vier 教堂正立面图

教堂与原石造教堂断面比较

教堂断面图及窗大样

・ 55 1 ・
・ 55 2 ・
・ 55 3 ・
土耳其近代建筑历史概览

[ 日 ] 青木美由 纪

    提要 : 介绍奥斯曼帝国初期到土耳其共和国初期 (19 世纪 40 年代末 )建筑 历史、建 筑思


潮。土耳其同非欧洲国家有共同之处 , 存在着建筑的西洋化和近代化、国家“传统”的定义、国
家建筑运动和国际样式传入等问题。
    关键词 : 土耳其、近代建筑历史、概览

1923 年土耳其共和国建国 , 在此之前是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于 1299 年在阿那托里亚 ( A natolia ) 建国 , 1999 年庆祝建 国 700 周年。 建
国时首都从布鲁塞 ( Bursa ) 迁移 到 爱地 那 ( Edirne ) , 1453 年 以 后又 迁 往伊 斯 坦布 尔。 最
盛期斯雷曼一世 ( Süleiman ) 时 期 (1520—1566 ) 其领 土 包括 了朝 贡国 及海 军 提督 所辖 在
内的横跨三大陆的土地。按现在的国界线 , 包括了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
沙特阿拉伯、也门、伊拉克、科威 特、伊 朗 ( 一 部分 ) 、阿 塞拜 疆、亚 美 尼亚、格鲁 吉 亚、乌 克
兰、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匈牙利、克罗地亚、波 斯尼亚—黑 塞哥 维那、南 斯拉夫、蒙 替尼 格
罗、科索沃、门的内格罗、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埃及、马其顿、利比亚、突尼斯、阿尔
及利亚。
这些国家的建筑史中 ,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 建成的 建筑 物一 般来说 和各 自国家 的所 谓
的“国家样式”不同。例如 , 虽然在保加利亚的布 鲁威地夫 ( Plovdiv) 保存下 来的木构 造
建筑群和土耳其的著名的萨夫兰 勃 ( Safr anbolu ) 的传 统住 宅相 比 , 没 有很 大的 差 别 , 但
有关保加利亚的任何一本书都严格地定义了国家样式。
过去曾经是首都的三个城市现都在土耳其境 内 , 一般 认为 土耳其 是奥 斯曼帝 国的 延
伸。可是 , 这种看法的危险性在于忽视了巴尔 干半 岛、阿拉 伯半岛、北 非等 丰富的 地方 建
筑特色或多或少也是土耳其建筑的一部分。
与此相反 , 在 昔 日 帝 国 的 主 要 城 市 中 , 存 在 着 对 伊 斯 坦 布 尔 的 憧 憬。 例 如 卡 威 拉
( Kavalla, 现在的希腊 ) 出生的默汗 默特 ・ 阿里 ・ 巴西 亚 ( Mhammad Ali Pasa ) 是 19 世
纪实际创设埃及独立政权的人物 , 在埃及建造 了伊斯坦 布尔模 式的清真 寺 , 成 为伊斯 兰
建筑百科辞典式的范例。当时在开罗建造的东方 主义 式的 宫殿之 一马 尼阿罗 宫殿 , 还 收

① 布鲁 威地夫 在奥斯 曼帝 国时代 是农 业生产 水平 很高的 巴 尔干 地 方的 州 府 , 在 土耳 其 杂 志 中 , 被 介 绍 为“土 耳


其的影 响”。 O mer Kok al , Balk a nla rd ak i Tür k Esin t le ri : Fo t og afla rl a Fili be , Y a pi 180 , K asim 1996 , pp .131 —136 .
② 设计 清真寺 M os qu e of M uh am mad’Ali ( 1824 - 48/ H . 1246 - 65) 的建筑 家是 希腊人 由斯 夫・ 巴 久那 克 , 以
伊斯坦 布尔 的威里 地・加 米为 范本。 这里 所说的 威里 地・加 米大概 是密 码鲁・ 西楠 设计的 阿地 克・威 里地・ 加米 。

・ 55 4 ・
藏着伊斯坦布尔的风景照片、刺绣画、左那罗 ( Fau st o Zona ro , 1854—1929) 的油画。
奥斯曼帝国虽然是伊斯 兰 帝国 , 但 是正 如 前面 所列 一系 列国 名 一样 “ , 现 代 的”、
“中
东”这样的划分不能将其全部覆盖在内。至少 , 不能忽视巴尔干、斯拉夫浓郁的地方特色 ,
即应该包括现在的“东欧”的大部分地区。

奥斯曼帝国的“西洋化”和“近代化”

这里 , 必须考虑奥斯曼帝国的“ 西洋化”。
对奥斯曼帝国来说“, 西洋”是指不包括在奥斯曼帝国领土之内的欧洲基督教圈 , 可是
这里说的“西洋”没有包含在奥斯曼帝国居住的大量的亚美尼亚人和 鲁姆 、卢旺达 等 的
基督教教徒、犹太教教徒等。没有很好地考虑 这些在 帝国 内存 在的伊 斯兰 教徒以 外的 要
素及地理条件。
西欧 19 世纪的文献中常常将波斯佛拉斯 以西的 奥斯 曼帝 国记为“ 欧洲”, 不仅 如此 ,
在奥斯曼建筑史中 , 一般也将 1720—1721 年尤 鲁米 塞可 滋 ( Yirmi Sekiz Celebi Meh met
Efendi) 作为大使派往法国 , 作为奥斯曼帝国进入“ 西洋化”的开始。 在阿夫美 托三世泉 亭
和爱由布的济贫院 ( Eyüp Mihrisah Valide Sultan Imar eti ) 中 , 可见 传统样 式 的洛 可可 装
饰特征。在金角湾纵深的乐园克威 托哈 奈 ( Kag I thane ) , 可 以看 到参 考了 尤 鲁米 塞可 滋
从法国带回来的法国庭园的设计图进行设计的巴洛克式样的庭园。
以到 1970 年尚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建 筑史 观来看 , 西洋化 的时 代凋落 了 , 没有 什
么研 究 成 果 , 可 是 1973 年 为 了 纪 念 土 耳 其 共 和 国 建 国 50 周 年 编 纂 了《土 耳 其 建 筑
50 年》, 以此为界 , 开始了共和国建筑研究的新起点。人们认识到有必要进行 奥斯曼帝 国
末期的建筑史研究。与此同时 , 针对“ 西洋化”的时代称谓展开了讨论 , 首先提出倡议的是
对这个时代抱有兴趣的研究者们。理由是奥斯曼帝国及初期的土耳其共和国所经历的变
化的过程是作为产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的过程 , 称为“ 近代化”更为贴切。
说到带有“帝国”的国家时 , 不知为何似 乎有 和近代 无缘 的感 觉。考察 奥斯曼 帝国 向
土耳其共和国发展的过程 , 可以看到较早导入政教分离、民主主义政治、废除传统服装、妇
女参政等政策 , 近代化和土耳其共和国一起诞生。可是具体体现近代化的国家事业 , 如铁
路的铺设开始于 1855 年 , 电信开始于 1870 年 , 与其 他国家 相比 发展得 相当 早。即 ( 虽 然
用建筑用语还不能确切规定下来“
) 奥斯曼近代 建筑”从 理论 上是 存在的。 这个争 论到 现
在依然进行 , 而且没完没了。当然这个问题与 土耳其 建筑 史自 身是定 位于 东洋还 是西 洋
有关。

“传统”的定义

1873 年 在 维 也 纳 召 开 万 国 博 览 会 时 出 版 的 建 筑 史 书《奥 斯 曼 建 筑 样 式 Usul u-u

① Fau st o Zona ro ( 1854— 1929 ) 在 罗马毕 业后在 意大 利积 累 了经 验 , 1891 年来 土 耳 其。 1893 年、1894 年 、1895
年在伊 斯坦 布尔博 览会召 开时 被赏识 而成 为宫廷 画家 。政变 后 1911 年 回到 意大利 , 多 描绘 伊斯坦 布尔 风景。
② 拜占 廷帝国 的后裔 希腊 正教徒 。与 现在的 希腊 共和国 的希腊 人不 同。
③ 出生 于奥斯 曼帝国 的欧 洲市民 。多 数从意 大利 、法 国、西班牙 迁来 。

・ 55 5 ・
Mim ari-i Osmani》中 , 新的奥斯 曼 样 式 被 定 义 北 非 的 穆 阿 为 基 础 的 阿 拉 伯 ・ 奥 斯 曼 式
样 。如果从上述奥斯曼建筑的多样的地方传统的 观点来看 , 没有 什么不 自然的地 方 , 可
是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影响力逐日减小 , 如果 了解从 欧洲 逆输 入的折 中主 义成为 当时 的
建筑潮流时尚的话 , 更加意味深长。
担任技术解说的意大利人建筑师蒙大尼 ・爱芬迪 ( Montani Efendi) 在本书 中尝 试
将划归为古典的 15 世纪的初期 的奥 斯曼建 筑 , 16 世纪 建筑 家米 马鲁 ・西 南 的作 品用 西
欧的建筑用语定义。如果考察奥斯曼建筑的主要 作品 的介 绍及其 发展 , 是 和更早 出现 的
嘎斯巴雷・佛萨提 ( Gaspare F ossati ) 的《康斯坦 丁堡 的圣・ 索菲 亚教堂 A yasofya Con-
stan tinople》 , 以及在此前后出版的雷翁・帕鲁布雷 ( Léon Parvillée) 的《15 世纪土耳 其
的建筑与装饰》 相呼应。另外 相对于 爱 得蒙 ・ 丢托 瓦 ( Edmond Du t hoit ) 对于 北非 的
建筑 , 以及久斯・布鲁克望 ( Jules Bourgoin ) 对于埃 及的 伊斯 兰建筑 用建 筑样式 的几 何
学分析的方法论来说 , 本书受布欧雷・路・丢克的影响不可否认。
上述的《新的奥斯曼样式 ( 原文法语 )》蒙大尼・爱芬迪尝试定义的和古典主义样式所
不同 , 考虑了同时代的新样 式。这 个思 潮在 1896 年 召开 的国 内 劝业 博览 会 的 时 候 , 塞
德・巴夏 ( Said Pasa ) 的上奏文书中也反映出来。
这样的博览会最值得推荐的、最重要的出品物就是建筑样式 , 这对我们来说还有更重
要的意义。尽管建设的是奖励国内出产物的国家 博览 会的 会场 , 但是 混杂 着纯粹 的奥 斯
曼样式或者是阿拉伯式伊斯 兰风格 ( A rabesque ) 、北 非式 伊斯 兰风 格 ( Moresque ) , 混 杂
着印度、阿拉伯、非洲、安塔鲁西亚 ( A ndalucia , 西班牙南部地方 的伊斯 兰 ) 的样式 , 即完 全
是伊斯兰建筑的轮廓。这反映了奥斯曼帝国的古代辉煌在一种建筑样式中复苏、调和。
建筑家克马雷提・贝 ( Kemalettin Bey) 和威大托・贝 ( Vedad Bey) 所 代表的第 一
次国家建筑运动 , 与被称为奥斯曼主义的带有 浓郁的 泛伊 斯兰 思想的 塞德 ・巴夏 的建 筑
思想是一种鲜明的 对 照。 以 第 二 次 立 宪 制 ( 1908 年 ) 为界 , 共 和 国 的 成 立 , 在 阿 他 丘 克
( Ata türk ) 时代占据 指 导地 位 的 克 马 雷提 ・ 贝 在 众 多 的 著 作 中都 提 到 了“ 土 耳 其 的 魂
Tür k ruhu”。不仅是奥斯曼帝国 , 在中 亚一 带分 布广 泛 的土 耳其 系的 民族 中 存在 着寻 根

① 关 于本书 更详 细的参 见 : Ah met E rs oy . U su l-i mi’ma ri-yi Os ma ni : A Source of R eviv al in O t to man Ar ch it ec-
t ur e . Art T ur c/ T urk ish Ar t : 10 e C ongrés in t e rna t ional d’a rt t ur c , 17— 23 Sep t emb er 1995 , Ac tes-P roceed ings ,
1999 , Ge név e , pp .291— 296 . 青 木美 由纪 “ォス
. マンの 建筑 样式”とォス マ ン建 筑史 の 黎明 .第二 回ア ジァの 建 筑交
流国际 シン ポジゥム“ 21 世纪 のア ジァ建 筑”论文 集 .1998
另 外 , Ah met E rsoy 以此 书名为 题 , 向哈 佛大学 提交 了博士 论文。
② Pietro M on ta ni
③ Gasp a re Fo ssa ti . A yasofy a Cons ta n ti nop le , 1852 , London
④ Léon Pa rvil lée . L’Ar ch it ect ur e et déora ti on t ur c au XV e siécle , Paris , 1874
⑤ E .Du t hoi t . Ra pport su r une mis sions scie n tifiqu es e n Al gérie . A rc hiv es des mission s scien t ifi qu es , T h ird
series, 1873
⑥ Ju les B ou rgoi n e t E . -E . Viol let-le-Duc , Les Ar ts a ra bes , Pa ris, 1873 .
⑦ D er saad et Zir aat ve Sa na yi Serg i-i U m umiy esi
⑧ I ra de , 19 Saf e r 1311/ 01 ( Se p tem be r 1893 ) , Bas ba ka nl ik Os ma nli
⑨ 克马 雷提 ・贝 ( K emale t ti n Be y) , 详 见 Yildir m Ya vu z . M ima r K emalet t in v e Birin ci Ul usal mima rlik Donemi ,
Ank ar a , 1981

・ 55 6 ・
的都兰主义 ( T urancul uk) 的背景 ① 。他研究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母胎的土耳其系王朝的 塞
耳丘克朝 ( Selcuk) 的代表建筑 , 发现了建筑的“ 土耳其魂”是由国 产材料 构成的 , 即塞耳 丘
克朝建筑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土色 , 或者用绿 或碧 色釉药 涂抹 后烧 制的砖。 上溯到 奥斯 曼
帝国 , 土耳其民族从阿那托里亚获得丰富的 石材 , 用切成 型的石头 建造建筑 。 在奥斯 曼
朝初期的首都布鲁撒的建筑中可见过渡的痕迹和奥斯曼的特征的萌芽。
可是 , 克马雷提・贝并不是仅仅注视于国 产的 自然材 料 , 也有 意识 使用钢 铁、水泥 等
现代材料 , 扩大设计的可能性。这正是他的 双管齐 下法。克 马雷 提・ 贝是 这样根 据他 独
特的解释叙述传统与现代是如何协调的 :
“深刻理解土耳其民族建筑作品的规范 , 感受 作品 的灵 魂 , 然后从 这些 作品中 获得 灵
感。与此同时 , 有必要建造满足近代生活 , 使用近代建材的建筑”。
克马雷提・贝曾在德国接受教育 , 考察他的作品 , 其中有象征奥斯曼建筑的铅制穹顶
的特征 , 在里面覆盖了上釉面砖。面砖的模 式是 15 世 纪布 鲁撒的 风格 和 16 世纪 的伊 孜
尼克 ( Iznik) 样式的混合。这种样式用于车站和公寓等新的建筑类型上。

国际样式向土耳其的传播以及第二次国家建筑运动

第一次国家建筑运动与 20 世纪四五十年 代兴起 的第 二次 国家建 筑运 动的最 大分 歧


在于如何看待过去。第一次的表现特征是追溯奥 斯曼 帝国 光荣的 时代 , 或 者是缅 怀塞 耳
丘克朝纪念碑式建筑 , 相对来说 , 第二次运动则 更加重 视阿 那托里 亚的 民居、伊斯 坦布 尔
的宅邸等住宅的研究。1934 年发起的国家建筑探讨在此 时继续 进行 , 研究者 进行了伊 斯
坦布尔和阿那托里亚的民居的实测调查和信息的积累 , 其中 , 对现代不为人所知的土耳其
的民居朴素的美、功能、自然和材料 , 以及设计的协调的研究都是尚未涉足的领域。
第二次国家建筑运动的建筑 , 其开口部位、空 间划 分的 方法、大出 檐和 二层部 分出 挑
空间 、出挑阳台 等 , 都是多用于土 耳其 建筑的 代表 特征。土 耳其 有代表 性 的建 筑家 撒
达特・哈克・叶路地母 ( Sedad H akki Eldem) 在他的作品伊斯坦布尔大学文理学部校舍
这样的大规模的建筑上 , 也使用了能让人联想到传统住宅的屋檐和开口部的手法。
比较起装饰和建筑材料来说 , 更关心空间 概念的 第二 次国 家建筑 运动 在席卷 世界 的
国际风格导入土耳其之后开花了。在伊斯坦布尔 的美 术界 , 首 先将现 代建 筑的世 界潮 流
介绍进来的是德国建筑家爱伦斯特・爱克里 ( Erun st Egli ) ( 1893 — ? ) 。在这之前的美术
界 , 是以威达特・太克 Vedad T ek 和朱丽叶・蒙洁里 ( Giulio Mongeli) 等第一次国家建

① 可是 , 伊 耳汗・ 特克 里就统 一进 步委员 会的理 论指 导者 加・ 古 卡路 布 强调 了 克马 雷 提 ・ 贝一 次 也 没 有提 到


的问题 。 Il h an T ek eli-Selim Ilk in ( ed .) , M ima r K ema let t in’i n Y az dik la ri( 克马 雷 提所 著 ) , Is ta nbul , 1997 , p .18 .这
一时期 重要 的美术 家杰拉 路・ 爱沙德 ・阿 耳塞文 在《Ikd am》上 发表 了 塞 耳 丘克 朝 到 中 亚土 耳 其 系 的民 间 美 术 , 奥 斯
曼美术 对印 度的影 响的论 文 ( 1906 , 1907) 。
② 根据 M au rice Ce rasi 研究 , 奥 斯曼建 筑的 切石的 方法 比拜占 廷建筑 更接 近希腊 建筑 。
③ Mima r K emale t tin . L’A rc hi tect u re T urque . La Pe nsée T urque , 1r e Année, No .7 , M a rs 1917 , pp .221— 226
④ 土耳 其传统 住宅建 筑中 独特的 突出 部位。
⑤ 主要 是阿那 托里亚 的民 居中常 见的 木构造 阳台 部分。 大多数 可以 眺望用 院墙 围合的 庭院 。

・ 55 7 ・
筑运动即以样式建筑的建筑家为中心的。以爱克里为首 , 后来设计了国防部、总统官邸的
奥地利建筑家格雷梅斯・ 霍斯 曼斯 达 ( Celmence H olz meiste r , 1886—1983 ) 和在 伊斯 坦
布尔大学任教的德国人保罗・波那茨 ( Paul Bonatz) 等 , 作为国家样式的建筑家受委托 设
计共和国最初的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像他们这 样受 政府 招聘的 建筑 家共有 14 位。除 此
以外 , 还有很多德国的、奥地利的建筑家在土耳 其工 作。回顾 20 世纪 30 年代 , 当 时外 国
人控制了建筑业大规模的工程的一大半 , 所以导致了后来的第二次国家建筑运动。
在这些建筑家中在土耳其近 代建筑 史上 布鲁 诺 ・陶 特 ( Bruno Taut ) ( 1880—1938)
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日本度过了 3 年逃亡生 活后 , 来到 土耳 其。虽然 在土 耳其仅 度过 了
两年 (1936—1938) , 但是在保留有传统建筑的伊斯坦布尔找到了工作 , 在共和国的教育部
有了新的职位 , 由此有机会构成新的设计 组织。除 广为人 知的 安哥 拉大学 言语、历 史、地
理学部校舍和伊斯坦布尔自宅 ( 竣工前去世 ) 等设计以外 , 还创设了学术研究室制度等 , 为
土耳其的教育做出了贡献。
陶特与土耳其的其他外国人不同的是 , 作为 欧洲人 介绍 同时 代的世 界建 筑潮流。 与
此同时 , 已经开始 探索 地 方 的 传 统和 现 代 的 共 存的 方 向 问 题 了。在 学 术 界的 同 事 撒 达
特・哈克 ・ 叶路 地母 虽然被 认为 附属 于陶特 , 但 是没 有融 于其中 , 只 能在 他的作 品中 看
到出自同一脉络。陶特在设计阿达丘克的火葬场 两个 月后 就去世 了 , 其墓 根据本 人的 希
望设在伊斯坦布尔。

* 本文承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徐苏斌翻译中文 , 谨致谢意。

( 作者单位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建筑学科 )

① 详见 M et in sozen . Cu mhu ri yet Don emi Tür k Mima risi ( 共 和国期 的土 耳其建 筑 ) , I sta nbu l , 1996 , pp .40 —55
及 Afif e Bat ur . 1925— 1950 Don emi nde Türk ; M ima rligi( 1925— 1950 年 的土 耳其建 筑 ) , 75 Yilinda De gisen K e n t ve
M ima rlik (75 年 变化 的城市 和建筑 ) ( Yildiz Say ed .) , Ist anbu l , 1998 , pp .209— 234
② Be rnd Nico lai . B runo Ta u t’s R efor ms at t he A cad emy of Fi ne A rts : Ope ni ng t he Pat h to a N e w Ar ch it ect ur e
for T urk ey , At atürk ici n Düsünme k ( Ex hib it ion Ca tal ogu e ) , I st anbu l , 1998 , pp .32— 45 ( in T urk ish , G e rma n a nd
E ng lish )
③ 水原 德言 .伊斯 坦布 尔的陶 特先 生的墓 .图 书 ( 6 ) , 1976 , 56 ~63 页

・ 55 8 ・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城市竞争与
利用建筑遗产构筑城市个性的关联性
——— 以美国事例为中心

[ 日 ] 禅 野靖司

    提要 : 在全球化经济时代 , 不仅 是国家 之间 , 世界 各大城 市之间 也必 须相 互竞争 , 去 争


取资金及人才资源。仅仅凭各地相继建成的新国际 机场、展 览中心、博物馆 这些设 施已不 足
以构筑竞争优势。只有近代建筑遗产可以赋予城市以独特的文化个性 , 这一文化个性本身就
意味着潜在的市场。然而 , 在美国 , 认同政治深刻地影 响着建 筑遗产 的保护 问题。特别是 在
多种族的大城市如纽约 , 谁的遗产、为谁保护、谁去保护等问题成为政治论争的焦点。建筑遗
产保护的政治性问题也将会是世界各城市要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 大城市、保护、认同政治、全球化竞争、文化遗产经营、纽约

在美国 , 近代建筑保护意识于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开始迅速高涨。


以我所居住的纽约市为例 , 试图改建或拆 除 19 世 纪末 20 世纪初 期的 历史建 筑的 城
市开发计划 , 无论这些近代建筑的规模、用途 怎样 , 这一 计划 都很 难实现。 新古典 主义 建
筑代表之一宾夕法尼 亚 车站 ( Pensilvania Station ) 60 年 代末 被 拆 除 , 在 其原 址 上新 建 了
“现代风格”的名为“马迪森广场花园”( Madison Square Ga rden ) 的体育中 心这一 事件 , 使
得一直认为城市变得现代 化、高 层化 就是 好事 的纽 约 人 , 在思 想意 识上 产 生了 最初 的 变
化。过去 , 在现代进化主义理想及商业经济利益的现实面前 , 完全未被承认具有保存价值
的近代建筑 , 这时不仅是建筑史学家 , 一般的市 民也对 它产 生了兴 趣 , 开始 把它们 评价 为
城市的象征或标志性建筑物。
就这样 , 本来会与宾 夕法 尼亚 车站 一样 遭 到拆 除的 格兰 德中 央 车站 ( Grand Cen tr al
T erminal ) ,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 加之热爱纽约的已故肯尼迪总统夫人的个人努 力下 , 重
放光彩。车站中增设了新的、有魅力的商店街以及受人们欢迎的饭店 , 使得车站的保护超
越了单纯的复古趣味 , 它作为纽约人城市生 活的 舞台充 分地 发挥 着作用。 这个车 站现 在
成了市民引以自豪的建筑遗产 , 得到圆满地、长久地保护 , 并且仍然延续着车站的功能 , 活
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除以上例举的格兰德中央车站这样尺度巨大的纪念性建筑之外 , 市民们喜爱的建筑 ,
或者融于市民生活中、赋予市民们亲密感的历史建筑 , 受到开发商或行政性再开发规划的
威胁时 , 市民们掀起反对运动 , 使这些建筑得 到保护 , 作 为集 合住宅、商 业、文化设 施等 得
到再利用。这类事例不仅纽约 , 美国其他 地方也 有很 多。而且 , 近 年来 不仅限 于欧 美 , 在
日本也可以看到 , 虽然成功的例子还很少。最近 , 东京站的保护方针终于落实下来 , 而且 ,
・ 55 9 ・
它的保护及再利用规划也似乎是以纽约的格兰德中央车站为榜样而进行的。
另一方面 , 不显眼的建筑 , 比如说建筑风格没 有什 么特 色的仓 库或 者工厂 , 在 日本 还
很可能被毫不迟疑地拆除掉。但是 , 个别地方 , 如 神户 及横 滨 , 却把一 些一 眼看上 去没 有
什么保护价值的近代建筑 , 例如建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红砖结构的仓库等保存下来 ,
当作商业设施再利用 , 获得了成功。其实 , 这种保护手法也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旧金山率
先出现的 , 之后 , 在全美各地受到效仿。也就是说 , 把城市的复兴、再开发与近代建筑遗产
的保护与再利用联系起来综合处理的手法 , 于 80 年代在美国 得到实 践及升华 , 90 年代 包
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受到它的影响。正因为如 此 , 我们 亚洲 不仅要 知道 美国成 功的 实
例 , 也有必要了解这些成功实例产生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在各地建筑史家们的努力下 , 这十年中 , 以令人惊异的速度进行着城市的大规模开发
的中国 , 也出现了以上所述的保护及再利用运动。
近代建筑的保护意识增强 , 是可喜的 事情。但 是 , 在面 向未来 而发 展的、包括 中国 在
内的亚洲各城市 , 把过去欧美或日本侵略亚 洲时建 造的 商馆、厅舍、车 站等 殖民地 时期 的
建筑作为城市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及再利用 , 这 样做的 价值 到底 在哪里 ? 为什么 本来 可
以建造经济效率更高的高层住宅或办公楼 , 却 偏偏要 将本 来应 该以此 为耻 的殖民 地时 代
的遗物保护下来呢 ? 这 样 的 疑 问即 使 建 筑 史 学家 可 以 解 释 清楚 , 一 般 的 民众 却 不 一 定
明白。
而且 , 在美国 , 如果是一百年前的建筑 , 无论是谁都会认为是了不起的历史遗产 , 然而
在中国 , 人们会说出“ 才一百年”这样的话 吧 ? 同样 , 在 日本 的京都 , 虽 然不 会把几 世纪 之
前建成的寺院、商店街拆除去新建办公大楼 , 但是拆除一百年前建的砖结构银行却被看做
是无可奈何的事 , 这种看法一直到 20 年前还存在———不 , 这种倾向现在仍然存在。
的确 , 美国各大城市和亚洲典型的、具有历史纵深感的城市比较 , 其历史是短浅的 , 但
是 , 如果和现在代表着东亚文化、经济活动中 心的大 城市 比 , 如我走 访过 的上海、广 州、香
港、东京、大阪、汉城、台北、新加坡等比较的 话 , 使 人感 到意 外地是 , 这 些“ 近代 城市”的 历
史与美国城市的历史一样短浅。近代以前还不是城市的香港和伴随着租界扩展了的上海
就自不用说 , 即使是拿近代之前曾为一国的 政治权 利所 在地、文化 和经 济中 心的东 京、汉
城来说 , 它们作为近代城市的历史也未满一个半世纪。也就是说 , 亚洲人不仅不能嘲笑北
美的城市历史短浅 , 而且和历史短浅的北美城市一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面临着什么问题 呢 ? 概 括地 说 , 越 来越 加 速 的 全 球规 模 的 经 济 一体 化 与 以 欧 洲 联
盟为代表的地域统一化中 , 世 界 各地 的 大 城 市 在现 有 的“ 国 家”这 种 势 力 保护 及 控 制 不
到的地方进行着激 烈 的 霸 权 竞 争。 这 样 的 竞 争 导 致 城 市 产 生 了 加 强 各 自 的 固 有 个 性
( Iden tit y) 的需求 ; 而什么是城市的固有个性 , 如何去加强等各种问题 , 正是世 界各城市 面
临的共同课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所带来的 全球性 经济及信 息化的 发展 , 至
少在媒体及物质文化的层次上 , 世界各大城市 之间的 流通 网络 的一体 化及 消费生 活文 化
的均一化在急剧推进。因此 , 在这样的大城市圈中生活的人们 “
, 国家”及“民族”这样的固
有属性的重要性在相对减弱。“纽约人”“
、 上海人”这样的城市居民集 团意识 ( Iden tit y) 逐
渐地形成 , 这不是以往的“ 美国人”、
“ 上海 人”这样 的固有 概念 可以取 代的。 这样 , 就产 生
・ 56 0 ・
了与以往国家间的霸权竞争并行 , 甚至取而代之的城市间的竞争。雅典、北京申请奥运会
主办权也许还是与国家威信戚戚相关的事 , 对大阪或巴黎来说 , 那只是关系到城市的国内
外经济文化方面的主导权的竞争 , 已不是国家层次的竞争。当然 , 这里所说的城市间的竞
争和凭借经济与军事力量进行的国家竞争在 性质上 是不 同的。所 以 , 新加 坡和香 港之 间
是不会像古希腊的雅典与斯巴达那样进行城邦国家式的政治与军事上的竞争。
上述的城市之间的竞争 , 在美国是当然存 在的 , 在 结成 了欧洲 共同 体、政治经 济走 向
一体化、国家主权相对淡化的欧洲也存在 , 在对 地域内、外 的经 济依存 越来 越强的 东亚 及
东南亚也存在 , 并且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 争今 后还会 有加 强的 趋势。在 这一世 界城 市
的竞争中 , 汉语圈内除了北京与上海、上海与香 港这样 的相 互竞争 对手 之外 , 新加 坡与 台
北也在激烈地交锋。俯视整个亚洲 , 东京、大阪、横 滨、福冈 等日本 大城 市之外 , 韩 国的 汉
城、泰国的曼谷、马来西亚的吉隆坡 , 都在这一竞争的行列。毫无疑问 , 今后这一竞争还会
扩展到亚洲太平洋圈。
这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与汽车工业的生存竞 争有 相似 之处 , 以它 为例 也许更 能说 明
问题。要想在汽车销售的国际竞争上稳操胜券 , 首先是汽车的基本装备、性能及价值要有
竞争力 , 此外 , 左右汽车的整体评价的、更为重要的是对汽车的主观印象 , 也就是说要创出
品牌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那么 , 城市的基本装备、性 能是 什 么呢 ? 就 是 能够 向 居 民提 供 高质 量 的衣、食、住 功
能 , 特别是住宅功能。此外 , 还要提供完备的上 下排 水管道 系统、公 共交 通系统、道 路网 ,
以及包括因特网通信在内的媒体通信设施体 系。这些 设施 不完全 具备 的话 , 不可 能被 认
可为国际级城市。然而 , 要想在世界城市竞争中取胜 , 仅仅具备这些设施还远远不够。
在这个基础上 , 还要具备能够吸引各国企业及地域内外的生意人、观光客的最新设备
及规模巨大的国际机场、国际会议中心、展览 中心 以及国 际水 平的饭 店。现 在包括 北京、
上海、香港在内的亚洲城市都在加速地增建这些设施。美国的西雅图、丹佛、明阿波利斯、
亚特兰大等各城市也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装备了 这些 最新 的“ 城市 文明”。这些 大规 模
的设施都是由国际上有名的建筑师设计 , 并且具有独特的外观。这也和汽车一样 , 仅仅是
性能好 , 如外观丑陋的话 , 在竞争中也会败北。对 城市 而言 , 这 些巨大 设施 是否具 有独 特
性 , 意味着今后城市意象的战略上的成功或失败。
接下来是城市的物价问题。人们总要比较在某个城市中生活或者短期旅游时所需要
的平均费用。住宿及出租车的费用包括在内 , 东京已是这 20 多年来世界上物价最高的城
市 , 东京人甚至以此为自豪。但是 , 没有根据的高 价格 的产 品 , 在竞争 中是 不会战 胜价 廉
物美的产品的。如果东京不 能提 供 与其 高物 价相 符合 的 政治、经 济、文 化的 独 特价 值 的
话 , 不久的将来 , 世界各国的企业都会将它们设在东京的亚洲总部转移到上海。实际上这
种趋势已越来越强。
所以 , 在满足上述的条件之余 , 世界城市竞争 的胜败 最终 决定于 构筑 有个 性的“城 市
名牌”。亚洲最新的机场在香港 , 世界上最高的摩 天大 楼在 吉隆坡 , 在 设备 及功能 上亚 洲
的很多大城市之间已没有以往那样很大的差别。就是现在没有新机场的城市也会在近几
年内诞生吧 ?
就如同汽车一样 , 日本车、美国车、韩国车 , 以及中国组装车 , 在性能、装备上已没有太
・ 56 1 ・
大的差别。这种情况下 , 竞争上的有利武器是廉价的劳动力及地价。
但是 , 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在国际上的汽车工业 , 德国的奔驰汽车现在甚至连美国的
克莱斯勒 ( Chrysler) 也兼并了 , 仍 然处 于不 可动 摇 的霸 权地 位。在 这一 竞争 中 , 文 化性、
历史性这种没有表象化 了的 要素 起着 巨 大的 决定 性作 用。说 到底 , 这就 是品 牌 的 力量。
如同企业一样 , 城市也迎来了需要创建名牌的时代。
那么 , 如何创造名牌 ? 拿企业经营管理顾 问的 老话来 说 , 它取 决于 产品个 性、富有 魅
力的意象以及市场经营。将问题极端地简单化来 看 , 香港 和上 海争夺 华南 经济圈 的中 心
地位 , 就如同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亚洲的竞争一样。
在与产品竞争类似的城市竞争中要想取得胜 利 , 其战 略的 基本点 也正 是创造 有特 色
的城市文化以及开拓市场。因此 , 过去的历史遗产、传统在其中起着极大的作用。也正是
因为它们所起的作用太过重大 , 因此城市的历 史或传 统也 常常 由于战 略上 的需要 而遭 到
篡改或捏造 , 这也说明了建筑的重要性。
让我们来考察建筑是如何参与城市竞争的。
(1 ) 能够代表某一特定城市的建筑物 , 也就是标志性建筑 , 对构 筑城市意 象具有超 级
的贡献。根据场所的不同 , 标志性建筑物有可能是古代建筑、近代建筑或者现代建筑。在
巴黎 , 它是埃菲尔铁塔 ; 在纽约 , 它是帝国 大厦 ; 在北 京 , 它是 紫禁 城。说起 来这是 再简 单
不过的事情 , 然而有它或没它 , 城市名牌的号召力却绝对不一样。美国的著名城市大多都
有标志性建筑 , 旧金山的金门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 ) 具有一流的建筑设计水平的美术馆、博物馆、剧场、音乐厅、体育综合 设施等公 共
建筑 , 不仅能够充实城市的机能 , 而且可以以此来提高城市意象的文化层次。近年 , 北京、
上海相继诞生以上设施 , 这和美国、日本的各 大城市 的情 形是一 样的。 另外 , 如同 香港 争
取亚运会的主办权一样 , 举办类似奥林匹克这 样的国 际性 体育 盛会也 是不 断地增 强城 市
名牌效应的有效手段 , 因此这些主办权也就成了城市间角逐的热点。
(3 ) 以建筑单体或者街区风貌的形式赋予城市个性的建筑遗产 是塑造城 市特色的 主
角。这也正是上述美国各城市进行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运动的原动力所在。也就
是说 , 无论哪个城市只要肯投资 , 都可以建设新机场、新地铁线 , 或者请国际著名的建筑师
设计美术馆、音乐厅、水族馆 , 新建国际级别的欧美著名饭店分店 , 然而凭借这些在城市竞
争中已不可能处于领先地位。而城市的历史却是买不到的。历史的街区不是一朝一夕可
以创造出来的。如果硬要做的话 , 那就变成 了迪 斯尼乐 园了。 新加坡 或者 汉城可 以建 设
和北京一样或者更气派的国家剧院 , 然而北京胡同这一建筑遗产却是独此一家。因此 , 胡
同对提升北京的城市意象的文化层次做出了贡献 , 增强着城市的名牌力量。
每一个城市所具有的独特性 , 即个性 , 是城市名牌力量涌现的源泉。历史性的建筑遗
产可以加强这种个性。此外 , 各城市还有自己的固有性。
本文就城市的固有性在建筑保护中产生的问题以美国为鉴 , 加以论述。
英语“ Iden tit y”一词 , 是被普遍使用 的日 常用 语。不知 中文 怎样翻 译才 合 适 , 台湾 好
像是译为“认同”。日语一直把它翻译成为“ 同一性”, 结果 这个 词谁也 不知 道具体 所指 的
是什么意思 , 最后不得不用外来语的方式 , 也就是用片假名来表示英语的读音。如果一定
要用汉语表示的话 , 可以解释为集团性的归属意识、共属感觉。
・ 56 2 ・
进一步地说“
, Identity”不是由个人 意志可 以随 便主 张的固 有性 , 而 是个 人和 集团 之
间共有的认识和感情。这种集团可以是因拥有 共同的 传统 习俗、起 源、生活条 件等 , 形 成
共同的风土 , 最终形成同一民族的团体 , 或者 , 因拥有共同的语言、宗教、阶级、职业、性别、
年龄段等而结成的区别于他者的团体。
这样 , 在构成“ Iden tity”的诸要素之中 , 最为重要的因素是集团性记 忆 , 以 及共有历 史
的意识。而建筑遗产正是象 征着 过 去的 历史 , 可 以强 有 力地 唤起 集团 性 的记 忆 , 因 此 与
“ Iden tit y”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某种“ Iden tity”可以说就是 共有特 定建筑遗 产的集团 与
对这个集团有归属意识的个人之间的一种相 互认同 关系。 所以 , 建筑 保护 问题必 将牵 涉
到与这些建筑发生关系的人们的“ Iden tit y”的问题。
目前在美国 , 这种“ Identity”已经几 乎变成 了惟 一的 根据 , 很多 人以 最大 限度 地根 据
“ Iden tit y”来做 各 种 各 样 的 政 治 性 决 断 , 或 者 行 动 的 准 则 为 理 想。 持 有 不 同 理 想 的 各
“ Iden tit y”集团 , 通过言论或者政治经济势力来进行霸权斗争 , 这就是美 国的现状 , 这种 政
治被称为“ Iden tit y Politics”, 用汉语说 , 就是“认同政治”。
在美国 , 各城市阻止因开发而破坏历史街区 , 或者把历史性建筑物保存下来并将其纳
入到开发区的一部分等等事例 , 都与各种各 样政治 性、经济 性的利 害相 关联 , 绝不 是单 单
凭着建筑文化史上的价值就可以决定的事情。这一点在哪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吧 ?
但是“认同政治”在建筑保护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是非美国莫属。现在常笼统地说要
保护和再利用历史性的建筑遗产 , 然而在美 国 “
, 这是 谁的 历史”、
“ 为了谁 而保 护”的问 题
就成了辩论的焦点。这个场合的“谁”就是拥有 共同归 属意 识的特 定集 团 , 这种有 着共 属
感觉的根基可以是共同的民族 , 或者是宗教 , 或者是性别。
以纽约为例 , 假如这里有一个 18 世纪建造的 殖民 地风 格的市 政厅 建筑 , 那么 以认 同
政治的观点来看 , 这个建筑首先就是被认为是代表着“ 从欧洲来到新大陆的、白人的、男性
的统治阶级的”建筑。这样的建筑是否可以用公共的税金把它保护和再利用 , 正是要由认
同政治来决定的事情。在这里没有“绝对的 价值”。即 使是 这样 , 这个 建筑 还是会 被保 护
下来。因为还没有一个女性团体提出把代表过去男权中心主义的建筑拆除掉的主张。
然而 , 如果这件事又搀杂了以下的背景会怎样呢 ? 比如说根据调查的结果 , 这个市政
厅其实早在 17 世纪就被建造在那里 , 可却是把黑人奴隶的墓地拆除后建造的。这时就肯
定会出现把“黑人奴隶的历史”再现出来作为纪念 , 而应该把这个代表着“ 白人统治阶级的
历史”的建筑拆除的反对意见 , 两者会产生激烈的辩论。
以上是把问题进行了简单化了的一个假 设 , 而实际 上类 似的 事例已 有发 生。这正 是
“谁的历史”以及“为谁保护”的问题在建筑保护 现场中 发生 了冲突 的事 例 , 说明没 有政 治
因素影响的、纯粹的文化性建筑保护是不存在的。
亚洲也有同样的事例。
韩国政府把建于汉城王宫前的日本统治者建造的旧朝鲜总督府这一日本近代殖民地
建筑的优秀作品 , 作为 解放 50 周 年的 纪念 而拆 除了。 这是 由韩 国的 国 家政 治 决定 的 事
情 , 因此日本的建筑史学家对此举动也缄口不言 , 没有向当时的韩国总统上书要求保护这
一建筑。因此 , 平时不考虑建筑遗产保护的政 治问 题、不明 确自己 的立 场的话 , 遭 遇到 政
治问题时 , 建筑史学家只有被压倒 , 连开口说 话的机 会都 没有。反 过来 说 , 不考虑 政治 因
・ 56 3 ・
素的影响 , 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也是靠不住的。
在多民族国家的中国 , 包括多数少数民族居住着的西部大开发在内 , 全国范围内推进
着的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 , 建筑遗产保护中“谁的历史”及“为谁保护”的问题会渐渐增
加的吧 ? 在这种意义上 , 就不能说认同政治 仅仅 会存在 于美 国了。政 治立 场保持 中立 的
建筑遗产保护是不可能的 , 在对此持有敏锐 的认识 的基 础上 , 如前 文所 论述 的那样 , 建 筑
遗产保护及再利用作为在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取胜的手段 , 从事着这一看似守旧 , 实则非
常现代且艰巨的工作的亚洲建筑史学家们的责任还很重大。

* 本文承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包慕萍翻译中文 , 谨致谢意。

( 作者单位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 )

・ 56 4 ・
ABSTRACTS

The The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1840—1949) : Typological Modernization
H ou You-bin
T his paper discus ses on typological mode rnization w hich was r ecognized as the them e in
t he developmen t of Chinese modern a rchitect ure ( 1840— 1949 ) , i .e . in its evol ution
form t he agricult ural civilization to t 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 It poin ts ou t t he tw o
cat egories of port cit y— the“ major open-up por t city”and t he“ pa rtial open-up port city”
w hich ar e t he precursor and main body of t he typological t 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oder n cities , as well as t he origin and concent r ated points of t he t ypological
moder nization of Chinese mode rn a rchitect ure . The paper also ou tlines t he t wo ways in
w hich t he typological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modern ar chitect ure took place . T he
one,“ for eign p lant ed”category of t ypological moderniza tion wit h its colonial flavor and
westernization phenomenon furt her analyzed . T he ot her , t he post poned t ypological
moder nization of vernacu la r ar chitect ure under t he dual economy . T he late r reflects t he
se rious tim e lag of t he developm en t of Chinese modern ar chitect ure . H oweve r , as a
continua tion of our ancient ar chitect ural system in t he conte mpora ry era , it indeed left
for u s a pr ecious cult ural heritage of t raditional archit ect ure .

How to Research Chinese Early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ntinuously


Liu Xian-jue
T he pape r has explored ten fields of Chinese early mode rn archit ect ural hist ory research
w hich we s hou ld do, and explained a lo t of works we need conside r . T hen we can
develop t his resea rch progr am con ti nuously and deep ly .

Main Trends of Ideals in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1932—1937


—Review The Chinese Architect
Zh u Y ong-chun
Reviewing T he Ch inese Architect, t his paper analyses Chi nese arch itect’s w ork s from
1932 to 1937 , mean w hile r eveals main tr ends of Ideals in Moder n Chinese A rchitectur e .

A Study on the Medium Role of Chinese Students Finished


form Japan by Wissen und Wissenschaft
Xu S u-bin
Magazine is very important medium in the modern times when th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 56 5 ・
technology was no t ve ry developed . This paper focus on W issen und Wissenscha f t w hich
publis hed form 1917 to 1948 by Chinese St uden ts Finished form Japan , nalyzes t he
purpose, m embe rs and activities of Wissen und Wissenschaft Pr es s of China in order t o
exp lai n t hat th is group made a impor tant role t o propagate new science and inform ation .
M eanw hile , t 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pioneer a rchitectur al
movem en t on t he building of Wissen und Wis senschaft Pr ess designed by Liu Shi ying , a
ve ry famous arch itect and educator of Ch ina . Chinese pionee r a rchitectur e was brough t
no t only by weste rn a rchitects bu t also by Ch inese St uden ts Finished form Japan and
etc . . Wissen und Wissenschaft P ress provided a stage t o cr ate Ch inese pionee r
ar chitect ure .

From Eclecticism to the Doctrine of“Back to the Ancients”


—the Formal Evolution of Chinese Christian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Dong Li
T he pape r int roduces the evolu tiona ry proces s of Ar chitect ure of Christian U nive rsities
from t he end of 19t h Cen t ury t o t he 30’of 20 th cen t ury , regarding t he modern vast social
background and hist orical changes . I t furt her poin ts that ar chitect ure of Christian
U niversities has a impor tant significance in r esearch of t he Chinese modern a rchitectur al
history , as a s ucces sful example of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 ern cu lt ur e .

The New Thinking about the Research of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Li H ai-qing
By review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 sing t he resea rch of Modern H ist ory of Chinese
A rchit ect ure, t he a r ticle poin ts ou t seve ral problems in the resear ch field and at tempts
t o bring ou t new t hinking .

On the Action and Effect of Chinese Architect in Modern Times


Sha Yong-jie
A nalyze the dual hist oric effect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 rchitects in moder n times by
t he principle of syste m , make comparison of the origi n and developmen t bet ween
Ch inese and Japanese ar chitects , and fi nd ou t t he differ ence bet ween them .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u Shiying’s Design Thought


and Japa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Liu Su & Tsuchida Mitsuyoshi
Liu Shiying was an impor tan t per son in t he hist ory of Chinese modern ar chitect ure . H e
was t he originator of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 of a rchitect ur e . His work s of design
wer e r are work s wit h modernism st yle in China in t hat times . T his paper proved t he
・ 56 6 ・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morde rnism though t and Japanese modern a rchitectur e by
consider ation t o t he sit uation of Chinese world of ar chitect ure in t hat times and t he
sit uation of Japanese w or ld of architect ure and Liu Shiying r eceived education and
influence when he st udied in Japan . By t his we could understand a par t of history of
Ch inese modern a rchitect ur e and t he rela tionship between it and Japanese mode rn
ar chitect ure .

“Nationalism”and“Classicism”—An Analysis on the Contradiction and


Tragedy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Liang Sicheng
Zhao Chen
Liang Sicheng , as t he one of t he most importan t Chinese architect ural historians and
t heorists , had made great con t ribu tion t o establis h t he system of Chi nese a rchitectur al
academy and domi nate t he field profoundly . H o wever , t he ar chitect ural theory syste m
of Liang Sicheng based upon was Wester n Clas sicis m , w hich was con tr adicted to t he
Ch inese Nationalism in Liang’s convinci ng . We need today t o analyze t his complex and
t ry t o get a new unde rstanding from it .

Residential Policies of Former South Manchuria Railway Ltd .


Nis hizawa Yasuhi ko
T his paper t ries t o analyze t he residen tial policies to emp loyees and its carrying ou t in
Sout h Manchuria Railway Lt d . w hich was very significan t in t he Japanese invasion t he
N ort heast . It also clarifies t he colonial sit uation and t he developmen t of several cities in
t he nor t heast .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Architecture in China


Evgueni K .Zolot ov & Lu F u-xun
T his pape r looks back on the evolu tion of R ussian O rt hodox Church A rchitect ure in
Ch ina and s umm arily comments on st yle earma rk .

Modern Architecture in Zhejian Provi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Occident


Zh u G uang-ya & Chen Yi
In t his a rticle , t he au thor t hrough some cases thi nks t he modern buildings i n Zhejian
provi nce have mor e free and folk form t han o t her province under t he infl uence bet ween
occiden t and t radition .

Research on Hankow Japanese Concessions


Li Jiang
While t he re is lit tle existing r esea rch on Japanese Conces sion s in China, t his pape r
at tempts t o el ucidate t he cit y st ruct ure of H ankow Japanese concessions and its process
・ 56 7 ・
of developmen t t hrough analysis of official documen ts of t he Japan Mi nistry of A ffairs
libra ry . Comparison wit h ot he r cou nt rys , r eveals t hat Japan did not exactly copy
existing models . Japanese modified plan s accordi ng to Japan and Hankow actual
sit uation t o create a unique way in w hich Japanese governm en t and private en terprises
coope rated to develope concessions .

Chen Jiageng and Xiamen University’s Recent Architectures


Wu Xiao-qi n
Reviewing the background and cour se of Chen Jiageng’s setting up Xiam en U nive rsity .
T he paper in t roduces chiefly t he t hree Jiageng buildings of Xiam en U nive rsity from t heir
plana r layou t , ver tical design , spatial technique and choosing mate rial and so on , t hen
comm en ts on their historical , scien tific and a r tistic val ue . It is t he purpose that is t o
arouse people to protect som e excellen t ar chitect ures as Jiageng buildings .

Shishi, the Largest Stone Gothic Cathedral in China


Wu Qing-zhou
T his paper discusses t he a rchitect ur al patte rn and it’s cu ltur al connotation of S H ISH I .
and analyses it’s cha racteristics of composition and decorative ar t , revealing t he Chinese
cult ure in t his Western building .

The Excellent Work of College Construction in China founded


by American Christian Church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 Century
—Dong Wu U niversit y in Suzhou
Cheng Li-lian & Gao Lei
T his paper briefly in t roduces t he founding background , t 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administ rative set up and syste m , the gener al layout and
ar chitect ural designing on t he ca mpus of Dong w u U niversit y in Suzhou before Oct .1 .
1949 , wh ich was founded by an A merican Christian Church in 1901 .

The Survey of Sichuan Military Factory


Chen Y ue
T he modern indust ry of Chi na began wit h t he milita ry indu st ry of t he coun t ry . In t he
end of t he nineteent h cen t ury , Qi ng Dynast y set up military fact ories in many places in
t he count ry . The hist orical r emains of Sichuan milita ry factory was a sign of the mode rn
industrial a rchitectur e of Chengdu . They a re t he first group of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s appear ed in Chengdu , and have h igh value to be st udied .

・ 56 8 ・
An Analysis of Urban Constructional History Based on the Survey of Civilians
—The Construction in Taibei City in 1910s Serves as an Example
Chen Zheng-zhe
By individual or team play , some powe rful civilians in T aiwan during t he occupied period
by Japan usually impacted on municipal governments in t he local const ructional
activities . Municipal governm en ts cou ld work more effectively using t he i nfluences of
some powerful civilian s . The mut ual effor ts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some po werful
civilians affected directly urban construction . In view of t hese facts , we should suspect
t he original r esearch points only from official r easons and con sider t he const ructional
sit uation s fur ther to tally from t he poin ts of unofficial pe rsons and organizations .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 of Huhehaote from 1727 to 1862


—Research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in the National Viewpoint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Bao Mu-ping & Mura matsu Shin
G uihua , t he old cit y of H uhehao te in Neim enggu province from 1727 t o 1862 serving as
a resear ch object , t his paper explores its evolu tion from Mongolian Religion City t o an
immigr an t comm ercial city . In full use of architect ural chronological t ables , historical
map s , t ravele rs’notes and such hist orical materials , it researches int o t he comm ercial
city , ur ban space of residen tial dist rict of t he H uis and t 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 esidences , shops , theaters , ma rkets and so on . T his paper also puts
for ward t he r esea rch m ethods in t he national viewpoint of ar chitect ural history .

Three Key Periods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ongqing


Long Bin
T he pape r take t he t hr ee historical even ts of opening , establishment of t he cit y and wa r-
time capital as t he clues t o give a profound exploration their gr eat influence t o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and t he re after t o reveal t heir hist orical st at us as t he t hr ee
milestones of t he urban developm en t of Chongqing .

A Study on Facade of the Church of St .Paul in Macao


—Studies on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heir Style Transition of Portuguese Colonies in
Asia
Nis hiyam a Mar celo
In t his paper , t he aut hor has made comparison between each style t ransition in t he
P or t uguese colonies and Italian i nfluence on t he St . Pau l’s R uins . As follo wing t he past
stories about t he Facade of t he church , it was built wit h t he reflection of t he Port uguese
H all church and its ow n decora tion system . We coul d see their vicis sit udes of t his
・ 56 9 ・
European colonization wer e organized by t heir o wn t ransport ation sy ste m in t he
ar chitect ural sty les or o t her wise it migh t need t o concern abou t its construction date as it
for after 1637 .

Bauhaus’Influence in Shanghai
Wu Jiang
Befor e t he end of 1920 ’s , arch itect ur e in Shanghai was m ainly neo-classicalis m or
eclecticism . E arly Mode rn Movement could hardly has any i nfluence in Shanghai,
although there we re som e new sty le al ready appeared . The r eal wide spr ead of Mode rn
ar chitect ural ph ilosophy in Shanghai began wit h t he estab lishm en t of t he ar chitect ure
progra m of St . John ’s U niversit y . Its influence no t wer e only reflected in sever al
building examples designed by t heir graduates , bu t also in t he master p lanning of
Shanghai in the end of 1940 s .

The Research, Conservation and Reu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aiwan


H uang J un-ming
Based on t he r esea rches befor e 1980 s and after 1990s , t he i nstit u tion i n r esea rch and
education of modern ar chitect ure , t his paper analyses t he presen t sit uation of mode rn
ar chitect ure resea rch i n T aiwan . In the i nt roduction of changes of t he funda men t of
rules , sit ua tion of con servation , t he r epresent ative leaders of the move men t of
pr eservation and reuse , and t he influences of t he gr eat ear thquake in late last cen t ury ,
we explain t he presen t sit uation of conservation and r euse of modern arch itect ur e in
T aiwan .

The Conservation Policies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 Macau


Chen Ze-cheng
T his paper in t roduces us t 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its special
cult ural environm en t , t he making and carrying ou t of conse rva tion policies of
ar chitect ural heritage , t he function of t he Cult ure and Proper t y Office and con servation
projects in Macau .

The Congruence and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The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Nanjing
H uang Xue-mi ng
Wit h splendid cult ural he ritage especially much excellen t modern a rchitectur e, Nanjing
is a ve ry importan t cit y in t he mode rn history . Af ter the li ber ation , t hese mode rn
buildings wer e well preserved and renewed in t 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 In t he
t ypical case st udy , t his paper gives us helpful experiences of congruence and innovation
・ 57 0 ・
in t he con tex t i n development and renewal of modern hist orical dist rict .

Protection and Practice of Historical Building and Street in Harbin


Liu Song-fu
H arbin municipalit y star ted protection of hist orical building and st reet i n 1984 and
an nounced the inven tory of protected building and str eet t ow times . A nd t hen
municipalit y also put protective r ehabil-itation and improve men t on Sophia Chur ch and
Cen tr e St reet int o pr actice . T he ar ticle makes an exha-ustive expounding of a s ubject .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Lushan Modern Architecture 1999
Qian Yi & O u-yang H uai-long
Besides paying much at ten tion t o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 environmen t , t he au t hor had
taken a more t horough investiga tion that based on former st udies and analy ses in 1999 .
Modern Buildings i n Mount ain Lushan were classified in t his ar ticle by t heir curr en t
stat us , t heir hist oric val ues and cult ural val ues . Based on t he clas sification , the aut hor
also propounded first-step suggestion on the conse rvation and r enewal of Mode rn
Buildings in Lu shan . All these atte mpts provide s ubstan tial grou nd work for late r
w ork s , e . g . st udies on t he conse rvation of Modern Buildings in that ar ea and t he
conse rva tion planing of t he Mode rn Buildings .

Brief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Landscape Gardens


Yang H ong-lie
T he hist or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uangzhou landscape ga rdens is combed for t he
app lica tion in today’s resear ch of t he urban environmen tal a r t designs .

The Research on Classifying and Conserv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Shameen, Guangzhou
Li Chuan-yi
Star ting from t he survey of mode rn archit ect ure in Shameen , t his paper describes its
historical and ar tistic value and researches in to its classifying and con servation m ethods .
T he gene ral con servation and clas sification here a re practically significan t for t he
cult ural stat u s of historical dist rict .

The Modern Embassies in Shameen, Guangzhou


O u Jie & Luo Lin-hai
T his paper in t roduces the history and t he existen t locations of modern embas sies in
Shameen . In t he case st udy of five e mbassies , we analyze t he ar chitect ural feat ures and
・ 57 1 ・
evalua tion in t he following t hr ee as pects: plan , facade , tech nology and materials .
Finally we bring forwa rd t hat t he conse rvation is in urgen t need and t he s uggestions of
basic m ethods of conservation .

The Survey of Churches in Shameen, Guangzhou


T ao T ao & Li G uang-xing
Star ting from t he survey of two existen t churches in Sham een , th is paper analyzes t heir
plan , structur e and a rtistic st yle then summa rizes t he hist orical origins and a rchitectur al
feat ures of t he m . Finally it gives u s eval uation and s uggestions of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

Survey of the Banque de’indo-Chine in Shameen, Guangzhou


Li T ao
th
T he Banque de’indo-Chi ne was a bank wit h classical style built in t he t urn of t he 19
th
and 20 cen t uries w hile r einforced concr ete was put in to m arket . A fter t he survey of it ,
we find that t he sty le was not in accordance wit h its technology t ha t gives useful les sons
t o t he cont empor ary ar chitect ure .

Analysis to the Technique of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In Shameen’s Buildings in Modern Times
T ang Guo-hua
A t t he basis of allover survey to buildings and meas ure to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Shameen t his pape r analyzes and sums up t he t echnique of t he nat ur al ventilation in
Shameen’s buildings i n modern times t hrough comparing t he technique of t he na tur al
ven tilation in t raditional buildings in GD and ope rating t he t heory of a rchitectur al
physics .

Crisis and Measure on Conversation of Shameen Historic Site


Y uan Qi-feng & Li Ping-ping
Shameen hist oric site is a par t of cant on cu ltur e and history . The ol d building need keep
in repair , bu t the governm en t couldn ’t provide enough money . So we must find a
project t o solve t he problem .

Rational Reuse the Historic Reasorces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Presevation the Historic Area—Example for Da Zhalan area of Beijing
Jiang Zhong-guang
Da Zhalan comme rcial block wit h t he modern times ar chitect ural feat ure is one of
t wen ty-five h istoric pr eservation areas of Beijing . It isn’t a block wit h long history bu t
also fa mous for t he characteristic common peop le’s comm ercial , a muse men t cult ure in
・ 57 2 ・
Beijing . A se rious problem is t ha t t his area has decli ned day by day lately . I t w ou ld be
of no avail t o develop t he commecical only and impos sible t o preserve t he h istoric legacy
effectively . So it’s necessary t o widen t he t hinking t hat t he rich historical cu ltur al
reasorces of th is ar ea mu st be developed and t he comprehen sive utiligation mode of
combi ning t he commecial wit h t he cu ltur al t ourism must be adop ted . The m easurces of
advance gr aduatly in due order of r enova tian and reuse will be effective and realizable .

The Renewal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Liu-li-chang District in Beijing
Zhang F u-he
As a hist orical district, t he Liulichang abounds wit h cultur al meanings . Sta rting from
th
t he review of its history and sit ua tion in 80’s of 20 Cent ury , t his paper in t roduces t he
planning project of r enewal 20 year s before . We look back to t he different expe rtise 15
yea rs ago t hen bri ng for ward som e useful suggestions in t he renewal and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 district .

The Blocks Shouldn’t be Lost


—About the Protective Planning of Qing He Fang Historical Neighborhood in Hangzhou
Fang Yi
T 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ses t he hist 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old
neighborhood Qing H e F ang in H ang Zhou . Respectful of t he environmental aest hetics ,
t he aut hor states t hat w or king ou t t 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policy for t he historical
neighborhood shall take in to accoun t the need of pro tecting t he hist orical and cu ltur al
well-know n cit y and rese rving as w ell as sustaining t he h istorical and cu lt ur al he ritage in
t he ove rall neighbor hood .

Renewal & Preservation for Historic Districts of Ningbo Waima Road


Zhou Hang   Zh u Jing-qing   Chen Li-yi   Ji n H ong
Situated on t he hub of Ningbo city , t he hist oric district of Ningbo waima road ( also
called“ waitan”) is famous for its special cult ure and historic building . The pape r st udies
t he hist ory and pr esen t sit uation of Waim a road . In t he sam e time , we make a deep
discus sion and pose basic t rain of t hough t abou t prese rvation and r enewal of t his hist oric
dist rict .

Flexibl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Area


—Making an Exampl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uBushan Area in
Xuzhou City
Xia H ai-shan & Li Ji ng-h ua
T his ar ticle begins wit h t he prob le ms of protection and exploit ure t hat exists in t he
・ 57 3 ・
development of today ’s city . Wit h t he example of st udying on pro 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 uBushan historic zone in X uzhou , Jiangs u province, t he writers
exp lodes t he m ethod and st rategy of flexible development in hist oric zone wit h small
scale, coordina tion , mu ltifunction , comprehensivenes s and development .

Conservation and Usage for the Site of Original Presidential Pala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ing H ong-wei
T he sit e of original P residen tial Pala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t he biggest b uilding
group of modern times w hich is almost completely re mained . M any impor tan t historical
events happened her e, and many historical people were related t o it . The Nanjing
Ch inese modern history museum is a compr ehensive museum designed on t he base of t he
P residen tial Palace site, wit h historic buildings exhibition as t he main con tent .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museum , t he ar ticle exp lor es and t ries to give an swe rs t o
following question s: conservation and usage of moder n hist oric buildings , con servation
of hist oric cit y b lock’s cha racteristic, r enewal of a w hole fu nction , s urrounding ar ea
development con trol .

The Protection and Reusing of the Zhu’s Garden in Yunnan Jianshui


Bin H ui-zhong
During t he process of protection and r eusing of t he cont empor ary a rchitect ur e, we
should car efully keep the valuable and special par t about design , technic and ar t of t he
buildings and the hist orical sit es . The ulti mate aim of t he pro tection is to give t he
historical site new life , and m ake it vitality . As a hist orical site , the Zhu’s Ga rden is
pro tected well, t hough it experienced all sor ts of t ribulation . The w rit er m akes a
discus sion and st udy of t he pro tection and reusing of t he Zhu’s Garden .

The Restoration of the East Church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its Gate at the
Wangfujing Street
Zhang F u-he & Qian Yi
In t he second p hase of the r econst ruction of t he Wangfujing comme rcial St reet, t he
circum st ance of t he East Chur ch becam e t he most significan t out door space for leisur e .
T he original ga te was moved east , t he facades and in terior space of the church were
rest ored on a la rge scale . T his paper briefly in troduces th is project , and provides us
with an example how t o pr eserve hist oric ar chitect ure i n urban const ructional
moder nization .

・ 57 4 ・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Districts
Ge Li-san
T his essay , star ti ng form t he prese rva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and cult ural relics , gives
a brief discus sion about seve ral questions in moder n prese rvation of hist oric dist ricts in
t he ligh t of r esea rch i nt o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a rchitect ur e, and makes a tent ative
study of t he preservation of a few kinds of historic dist ricts and t heir reuse .

Reading of Modern Historic Sites


Li Bai-hao & Zhang Y ong-qiang
T he t hesis firstly brings ou t r elative concep tion s of modern hist oric sites t hrough t he
research of modern hist oric background . Then t he t hesis does some resea rch on
characters and sit ua tion of modern hist oric sites . Finally the t hesis pu ts forwa rd t he
sustainable developing viewpoin ts on con 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modern hist oric
sites .

The Legislation on Preservation and Reus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al Districts in Xiamen
Yang Zhe & M ei Qing
T he con t radiction between modern developmen t of cities and historical conse rva tion of
old cities becomes s ha rper and s ha rper in recen t days . H ow to seek for a met hod
balancing t he developm en t and preservation is a very impor tant proble m , alt hough we
have achieved a lot in academic resear ches . In t his paper , we t ry to solve t his proble m
t hrough t he discus sion abou t legisla tion on t he preservation of Xia men mode rn
ar chitect ure .

On the Conserv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Guangzhou


Zheng Li-peng
T his paper takes G uangzhou as a examp le , analyses t he problem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moder n a rchitect ur es , poin ts out the sol ution is to create finance by mode rn
ar chitect ures , and discuses 4 changes that should be taken for t his purpose .

Measures and Value of Preservation for Shanghai’s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s
Qian Feng
Recen tly along with changi ng concep tions of historic a rchitect ur e’s prese rvation , t he
standa rds for evaluation of preserved arch itect ur es include not only ar t , but also
history , cult ure and science . In Shanghai, t her e ar e many consisting modern industrial
・ 57 5 ・
buildings t hat reflect t he cit y’s historical character and cont ain impor tant hist oric,
cult ural and a rtistic val uation s . No w , along wit h the tr aditional indust rial dying dow n
and t he cit y developing in large scale and at high s peed , these buildings are in danger of
demolish men t . This pape r presents some curren t m easur es of saving t hese buildings ,
furt hermor e discusses t he deficiency of these m easures and pu ts forwa rd som e problems
needing set tled .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servation and Prospec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Korea
Y oon , In-suk
T his pape r probes i nt o t he evolu tion of modern archit ect ure in Korea,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n it, t he presen t sit uation and mai n problem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mode rn
ar chitect ure and its prospect .

A Study about Processing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Inchon City
Shon , Jang-won   Lee, Dong-bae   H ong , Se-pyo
In Inchon , human have lived from t he pr e-hist oric ages . Inchon cit y has keep much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long to long hist ory . S pecially , in A .D . 1883 , openi ng of
Inchon harbor t o foreign influenced t o urban st ruct ure and form ation of r egional cult ure
of Inchon , Also science t he pe riod of aggression by Japanese e mpire and t he division of
K or ean peninsu lar int o nor t h and sou t h and t he policy of high growt h of economy
hinder ed formation of regional cult ure for Inchon . Regional a rchitectur e is tangi ble form
en tirely expressed by regional cult ure . Accordingly , I in tend t o suggest t hat
met hodology of r egional ar chitect ure for Inchon t hrough t he by analysis procedur e and
configuration of regional arch itect ure in Inchon .
Regional arch itect ur e of Inchon could be established by regional condition , highligh ts of
history , lifestyle of residen ts of Inchon . T her efore, t he regional ar chitect ure of Inchon
must form not wit h indica tive mood bu t wit h t he metaphor by t hinking proces s .

Study on the Modern Achitecture Related Banking Facilities in Inchon,


from 1883’s to 1945’s
Lee A n
T he purpose of t his st udy was to hist orical basic datum as for modern archit ect ure t hat
related banki ng facilities in Inchon , from 1883’s t o 1945’s , pr evious t he argument how
t o re-built a modern a rchitectur e, such as , renovation , prese rva tion , r econst ruction ,
adap tive use , reloca tion , expansion , rest oration etc . T hrough t he resea rch function as
for abanking facilities and the proces s of changes one, analysis on the mode rn
・ 57 6 ・
ar chitect ure— basic drawing and detail, t ran sfiguration , it’s life hist ory , etc, —with an
investigation by a field and t he docum en tary records and a good grapse of the com ercial
po wer and hist rical prope rt y and sociallity wit h an a rchitectur e at that time . A st udy
was set limit“ from 1883’s to 1945’s”to age and“ Joongang-dong , Sonhak-dong , H ang-
dong and Sinpo-dong , Joong-gu in Inchon”to spacial .

Role of Architecture Legacy in Hanoi Development Planning


Dang T hai H oang
In t his a r ticle, we would like t o address 4 major is sues:
H anoi architect ure legacy is now playing a significan t role i n the seeking of ancien t
iden tit y for H anoi; What does H anoi A rchitect ure Legacy cont ain ? What ar e t he
differ 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 ween H anoi A rchitectur e Legacy wit h t hese of ot he r
localities ? In w hich stat us is H anoi A rchit ect ure Legacy no w ? A nd how is t he H anoi
A rchit ect ure Legacy t reated ? H o w to deal wit h H anoi Ar chitect ure Legacy ?

The Preservative Engineering and Renovation of Fukuoka Cathedral in Japan


T suchida Mitsuyoshi
Japanese H ukuoka cat hedr al was b uilt as the brick buil di ng in 1896 . T he cat hedr al
w hich was na med Y ukino-Seibo ch urch in t he Virgin M ary hospital was r enova ted in
K urume city in 1987 by the same brick and by the sam e met hod of the a rchitectur al
engineeri ng . T he brick wall was cu t by the paten t Co . T oda m ethod and was used in t he
ap se par t of the church . T t ype steel was set between t hese brick s . Ot her bricks was
taken off one by one by t he ha mmer from t he wall .These bricks w ere recon st ructed with
t he half par t of t he brick like t he tile . The roof tile was made in Sakai cit y w hich was
fa mous for t he roof tile . The roof tile is again used only on the apse roof .
T he annual ri ng of t he wood was drow n on t he column , t he capital, t he base , ceiling
and t he w ooden wall . The drawing m ethod is ve ry in ter esting . T he annual ring of t he
w ood is appear ed by caving the s urface of t he wood wit h t he ba mboo knife .
T he r enovation w ork of t he ch ur ch w as l uckily accomplished as t he result of t he same
usual purpose , t he best reasonable enginee ring and t he coope ration of t he t hree men—
t he ow ner , the const ructor and t he organizer .

Discussion about Protec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hrough the Example


of Dismantlement Moving and Regeneration
of Kagoshima Cathedral Xavier in Japan
T ang Jian & T suchida Mits uyoshi
T his paper has a discu ssion abou t protection of modern a rchitectur e with t he examp le of
dismantlement movi ng and r egeneration of Kagosh ima Cat hedral Xavier i n Japan .
・ 57 7 ・
T hrough a st udy on t he a rchitect ure val ue of Ca thedral Xavier , a estim ation is made .
Basing the estimation , ther e is a neces sity t o preserve the building . In accordance with
t he advan tage and prob le m , regener ation cont ermeas ures are submit ted . According
t hese, the au thor has pr esen ted some opinion s abou t t he princip les of mode rn
ar chitect ure pro tection—corr esponding to t he changes of hist ory and envirom en t and
problems in existance, the a rchitect ur e value should be preserved as much as pos sible in
t he form and t he building s hou ld be used con tinuou sly as originally function or pr actical
used ; fur t he rmore , it is submitted t hat regene ration w hich has united t h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is t he real regene ration .

The Outline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in Turkey


A oki Miyuk i
My paper is a brief in troduction to lat e Ot toman and Turkis h ar chitect ural hist ory and
t heir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 from t he beginning of 19 th cen t ury t o around 1940s . In
first iss ue I recall t he notion of Ot toman“ Empire”is quite differ en t from t hat of nation-
state in 20 th cent ury . The Ot toman Empire cover ed in fact a vast geographical r ange
w hich has been divided in t o i ndividual nations lat er . Then in t he con tex t of Ot toman and
T ur kish ar chitect ural history , I considered t hr ee topics which migh t be common t o ot he r
non-weste rn coun t ries: 1 ) the prob lem of“ Weste rnization” and“ moderniza tion ” in
ar chitect ure , 2 ) t he definition of a national“ tr adition”, 3 ) t he r elation between t he
national ar chitect ural movement and la ter“i nte rnationalist”developm en ts .

Building Identity through Preservation:


Architectural Politics in New York City and Other Global Megacities
Zenno Yasus hi
Given today’s g lobal economy , not only nations bu t large met ropolises must compete
with each o t her t o at t ract financial and human r esources . I t is no longer enough t o have
t he newest airport , convention cent er , and mu seums , since eve rybody has one now . I t
is modern a rchitect ur al heritage t hat can give t oday’s m etropolis a distinctive cu ltur al
iden tit y , wh ich itself m eans‘ marketing’potentiality .
Especially in t he A m erican con tex t , identity politics is deeply involved in a rchitectur al
pr eservation . Who pr eserves w hose heritage for whose inte rests is a very politically
charged issue in multiet hnic cities li ke N YC , and canno t be to tally irr elevan t elsew her e .

・ 57 8 ・
附录

面对现实 , 参与实践 ; 弘扬传统 , 放眼世界


———2000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综述

杨 奥 晴

“2000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建 筑学院、东 京大学生 产技术研 究


所、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澳门特别行政 区政府 文化 局、中国建 筑学 会中国 近代 建
筑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 2000 年 7 月 24 日在广州开幕、28 日在澳门闭幕 , 历时 5 天 , 跨
越广州、澳门两地。这是自 1986 年以来关于中 国近代 建筑 史研究 的第 七次 全国性 会议 ,
是第二次国际会议 , 更是我们进入 21 世纪的首次盛会。
此次研讨会与以往研讨会有两点不同之处 : 其一 , 她是第一次由境内外中国近代建筑
史研究者共同主办的 ; 其二 , 她是第一次在境内外两地举行的。
虽然自 14 年前 第 一 次 研 讨 会 召 开 以 来 历 次 都 有 境 外 学 者 与 会 并 发 表 论 文 , 虽 然
10 年前第三次研讨会的召开就 同东京 大学 有实 质性的 合作 , 但明 确由 境内 外 共同 主办 ,
这还是第一次。
1999 年 12 月澳门回归祖国后 , 澳门特 别行 政区 政 府文 化局 对此 次会 议 在广 州召 开
十分重视 , 决定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 一参加 , 并 具体 承办部 分活 动 , 使中国 近代 建
筑史研讨会第一次在境内外两地举行 , 使中国 近代建 筑史 的研 究同在 中国 近代建 筑历 史
中具有独特地位的澳门有了直接的联系。
鉴于以上两点 , 可以说 , 此次研讨会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国际交流
与合作 , 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视觉和思路 , 一定会发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 , 建筑史学界已开始越来越多地注 意到把 建筑 同它 赖以产 生和 存在的 社会 环
境、周围的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研究 , 而不仅仅是孤立地研究建筑物本身 ; 同时 , 对建筑和环
境的保护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 并反映到 建筑史 学的 研究 中来 , 进而 , 又 在当前 的现 代
城市建设中体现出理论研究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是社会和城市在近代发 展的 见证 与写照 , 又 是现 代城市 社会 生
活的载体 , 它同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 具有现 代城市 文明 和城市 历史 文化 的双重 价值。
这种特性导致它常常处于矛盾与冲突之中。当前 现代 城市 建设迅 速发 展的形 势 , 正在 对
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造成巨大的冲击 , 使其面临着能否存留的严峻问题。
考虑到上述情况 , 此次 研讨 会以“ 近代 建筑 与 历史 地段 的保 护再 利 用”为 主 题 , 并 于
1999 年 9 月发出《征集论文启事》, 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论文。 此次论 文征集工 作得到了 国
内主要建筑期刊的大力协助 , 热情代为刊载启事。
・ 57 9 ・
此次研讨会的论文征集工作在国内外得到广 泛响 应 , 会前 已收到 论文 80 篇 , 其中 除
4 篇因论题不符未予接收外 , 共有 76 篇论文 收入 此次 研讨 会论 文集 , 参加 大会 研讨。 会
议期间 , 又有 16 篇论文提交。会后 , 参加此次会议研讨的 92 篇论文 , 经选编后 , 将作为中
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编纂的学术丛书《中 国近代 建筑 研究 与保护》的第 二部———《中
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二 )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开好此次研讨会 , 主办单位曾于 2000 年 3 月 30 日在广州召开筹备会议 , 商讨有关
问题 , 确定具体日程 , 使此次会议如时、顺利召开。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代表共计 102 人 , 其 中有来 自日 本、韩国、越 南、印度尼 西亚、俄 罗
斯、美国、土耳其、意大利等地的境外代表 24 人。代表人数之多、会议规模之大 , 使此次研
讨会堪称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一次“世纪盛会”。
7 月 24 日上午 “
, 2000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在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国际报告厅举行 , 由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 计院 院长李 传义 主持。华 南师 范大学 党委 书
记杨文轩致欢迎词、中国建筑学会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复合致开幕词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司文化财产厅厅长陈 泽成、华南 理工 大学建 筑学 院院长 何镜 堂
院士发表了讲话。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窦以德特意为会议 发来贺 辞 , 对会 议的 召开表 示祝 贺。他在 贺
辞中强调指出“
, 此次研讨会以‘近代建筑与 历史地 段的保 护再 利用’为 主题 , 反映 了中 国
近代建筑史研究在同中国近代建筑的保护再利 用相结 合方 面的密 切结 合 , 与国际 建协 最
近提出的建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工作目标一致。

借鉴以往会议的经验 , 此次大会研讨采取“ 主题发言结合专题研讨”的方式进行 , 设两
个专题“
: 近代建筑史 研 究 及其 方 法”和“ 近 代 建 筑与 历 史 地 段 的保 护 再 利 用 : 对 策 及 手
段”, 主题发言和提问、讨论相结合 , 中间穿插对广州、澳门近代建筑的考察活动。
16 位代表围绕此次会议主题作了大会发言 , 并提出了许 多具体 的事例和 发人深省 的
问题。总体看来 , 以下四方面的问题成为代表关注的热点 , 引起热烈讨论。
1 . 如何对待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中所建造的现代建筑
袁奇峰代表所作“沙面历史地段保护与发 展规 划研究”的发言 , 提 出了 广州白 天鹅 宾
馆与沙面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关系 , 也就是说 , 如何对待近代建筑历史地段中所建
造的现代建筑的问题。在规划中是把两者作为一 个整 体来 对待 , 还是 把白 天鹅宾 馆排 斥
在外呢 ?
2 . 如何对待当今社会中对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所采取的消极态度
黄学明代表所作“南京地区近代建筑环境的保护、更新和发展”的发言 , 提出了当遇到
“权大于法”“
、 钱大于法”的情况时 , 如何贯彻执行《文物建筑保护法》以及如何看待群众意
见的问题。
3 . 如何对待近代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的延续和发展
宾慧忠代表所作“云南建水朱家花园及其 保护 和再利 用”的发 言 , 引起 许多代 表的 关
注。很多人表示 , 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 , 既有外来建筑文化的输入、交融 , 也有中国传统建
筑的延续和发展。过去国内近代建筑史的研 究较多 着力 于前者 , 而对后 者注 意不够。 在
今后 , 应加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
・ 58 0 ・
4 . 关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研讨中 , 几位境外代表所作“ 国际上历史文化 遗产 保存动 向”、
“ 纽 约近 代建筑 的保 护
状况”、
“ 18 世纪末至 20 世纪末土耳其近代建筑研究概说”、
“ 日本福 冈教区大 教堂的迁 移
保存技术及其再生”等发言 , 使人开阔眼界 , 得以 借鉴各 方面 的经 验。村松 伸代表 在题 为
“亚洲近代建筑 史 研 究现 状、研 究方 法 及 发 展 趋向 ・ mA AN 动 态”的 发 言 中 , 介 绍 了 在
“2000 年中国近代 建筑史 国际 研讨会”召 开前 夕, 于 7 月 21、22 日举 行的“亚 洲近 代 建筑
〈研究・保护再利用〉网络 ( m AA N ) 成立预备会”的有关情况 , 使代表们深感随着亚洲国 家
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深入 , 成立一个国际性组 织 ( 网络 ) 进 行协 调、开 展交 流 , 是十分 重要 而
迫切的。
会议期间 , 通过对广州沙面、西关大屋、陈 家祠 的考察 , 对澳门 建筑 的考察 , 使 与会 代
表对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有了更深的感受、受到进一步的启发。进行建筑考察之前 , 与会代
表听取了李传义代表、陈泽成代表分别向大会 所作的 题为“沙 面历 史地段 的保 护再 利用”
和“澳门建筑文物的保护政策”的专题报告 , 并观看了《沙面近代建筑测绘展》; 澳门考察之
后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于 28 日上午组织座谈 , 由何丽钻局长亲自主持 , 听取与会
代表对澳门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工作方面的意见。
7 月 28 日下午 “
, 2000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闭幕式在澳门旅游活动中心会
议厅举行 , 由陈泽成厅长主持。澳门特别行政 区政府 社会 文化 司司长 办公 室主任 谭俊 荣
代表崔世安司长专程出席并致闭幕词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秦佑国、华南师范大学副校
长黄锦能、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村松伸博士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 中国建筑学会中
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复合作总结发言。
张复合博士在发言中就代表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 , 对于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 , 应持历史主义的观点。既要注意其所存在的近代
的历史条件 , 也要注意其后发生的变化。在 其周围 建造 的现代 建筑 , 如 果是 优秀的 创作 ,
对现代建筑史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 那么 , 我 们就应 正视 它、面对它、尊 重它 , 在规 划设 计
中统筹考虑、全面规划。
对于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再利用 , 他强调应持积极的态度。所谓积极态度 , 一
是积极进行学术研究 , 二是积极参与保护再利用的社会实践。寄太多希望于《文物建筑保
护法》是不现实的 “
, 专家上书”“
、 民意调查”也往往不能尽快地于事有补。较为可靠、较为
直接的方式 , 就是研究者积极参与到保护再利用的社会实践中去。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 ,
积极地影响“长官意志”, 尽力地化解破坏因素 , 在现实的城市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
他十分赞同与会代表提出的应关注近代历史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的延续和发展的提
议。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研究 , 会使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
从而自觉地去弘扬传统建筑之精华 , 探索创作中国现代建筑之道路。就澳门来说 , 中国传
统建筑是构成其中西文化交融特色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没有 中国 传统建 筑在 澳门的 延续 和
发展 , 就不会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澳门城市之特色。
他充分肯定“ m AA N”筹 备 组的 工作。并 表 示 , 进一 步开 展 国际 交流 与合 作 , 特 别 是
成立一个属于亚洲国家近代建筑史研究者自己 的国际 网络 , 必 定会对 中国 近代建 筑的 研
究保护再利用产生极大的推 动作 用 ; 自 己作 为“ m AA N”的 召 集人 之一 , 要 努 力为 之作 出
・ 58 1 ・
应有的贡献。
最后 , 张复合主任委员宣布 : 承蒙 宁波大 学 建筑 系大 力支 持 “
, 2002 年 中 国近 代建 筑
史国际研讨会”( 第八次中 国近 代建 筑史 研讨 会 ) 已定 于在 宁波 召 开。同时 “
, m A AN”成
立大会也初步决定 2002 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两个会议的召开 , 必将使中国和亚
洲国家的近代建筑研究和保护再利用工作再上一层楼 !
综观“2000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是否可以这样 说 , 对于我们 所面临 的“ 近
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再利用”这一重大课题 , 可采取“面对现实 , 参与实践 ; 弘扬传统 ,
放眼世界”的方针 ?

・ 58 2 ・
后   记

    2000 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 研 讨会 共收 到论 文 96 篇 , 其 中除 4 篇因 论题 不
符未予 接 收、16 篇 于 会 议 期 间 提 交 外 , 有 76 篇 论 文 收 入 会 议 研 讨 用 论 文 集
《2000 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并已于会议上分发给与会代表。
此次由于篇幅所限 , 我们在研讨会所接收的 92 篇论文中 , 选出 55 篇结集出
版 , 作为《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丛书中的第二部。为便于联系交流 , 现将未
收入本书的 37 篇论文目录列出如下 :
1 . 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文化转型 ( 郑东军、黄华   郑州工业大学建筑系 )
2 . 闽南三地骑楼建筑比较 ( 许政   华侨大学建筑系 )
3 . 天主教在开封市的传播与教堂建筑简史
( 吴卫东   郑州工业大学建筑系 ; 王克辛、吴恩焕   开封市建筑设计院 )
4 . 天津基督教传入与教堂建造 ( 何力军   天津市河北区规划土地管理处 )
5 . 中国近代教会高等学校建筑初探
( 屈德印   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建筑系 )
6. 原中东铁路德惠车站及周边建筑考查实录
( 李之吉、张俊峰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7. 广州骑楼街区保护与改造现象剖析
( 谢璇   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建筑系 ;
骆建云   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院 ;
周霞   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规划设计所 )
8. 武汉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 江涌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 )
9. 福州近代城市建筑繁荣期研究 ( 薛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10. 对城市化加速过程中小城镇地域传统文化的认识
( 黄富国   淮阴城建中专学校 )
11. 城市文脉中的建筑设计与创新 ( 王立山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 )
12. 关于仁川市“ 后现代都市形态”的研究
( 具英敏、李东培   韩国仁荷大学校建筑工学科 ;
洪世杓   韩国仁荷工业专门大学建筑工学科 )
13. 以仁川市新兴洞港湾仓库群的再组成计划案为中心
———关于后现代化都市造型形成的研究
( 徐昌范   韩国仁荷大学校建筑工学科大学院 ;
具英敏   韩国仁荷大学校建筑工学科 ;
洪世杓   韩国仁荷工业专门大学建筑工学科 )
14. 上海黄浦江港区改造之探讨 ( 陆邵明   上海大学建筑系 )
・ 58 3 ・
15. 上海老城厢历史遗存与城市改造动向刍议
( 章立   无锡轻工业大学 ; 章海君   无锡生辉工程公司 )
16. 留住历史的记忆   找回失去的中心
———昆明“ 胜利堂-甬道街-文明街”历 史地 段保护 与有 机更 新对 策研 究
( 蒋高宸   云南工业大学建筑系 )
17. 建立寺园一体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和环境———哈 尔滨市极 乐寺地区 改
造工程 ( 孙晓齐、冯大南、孙广辉、周世光   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
18. 广州沙面保护与发展的城市设计对策研究
( 李少云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19. 沙面城市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发展浅析
( 郭建昌   广州市设计院 ; 余永莲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
20. 沙面近代居住建筑浅析
( 李玲   广州市天河建筑设计院 ; 罗林海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21. 探讨沙面近代建筑的附楼及“ 附楼”现象
( 欧捷、陈文伟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
22. 沙面北街 43 号的复原设计
( 唐勉、李传义   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 )
23. 大连楼房四合院的保护、改造和新建
( 曹群英、曲云英   大连市建岛设计所 )
24. 城市历史性地段环境的研究
( 庞弘、刘峰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
25. 从城市发展角度看近代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再利用
( 陈伟新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马越   深圳大学建筑系 )
26. 保护・研究・发展———兼论近代建筑的保护模式
( 张晓东、陶明杰   呼和浩特市文物事业管理处 )
27. 河南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 ( 刘炎   河南省建设厅 )
28. 厦门近代建筑所面临的问题与保护的对策和手段
( 梅青   厦门大学建筑系 )
29. 盛名之下的反思与惋惜———从济南几处历史地段的消失与保护说起
( 宋建华   济南市卓源建筑设计所 )
30. 浅谈近代花园洋房的保护与利用 ( 宇宏   上海市长宁区建设委员会 )
31. 从碰撞到融合———长沙近代建筑中的中西文化交流
( 蔡凌、邓毅   湖南大学建筑系 )
32. 近代建筑史上中西美学观念的互融与影响
( 韦爽真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系 )
33. 大连近代城市中心区建筑形态的分析
( 胡文荟、唐建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 ;
李东培   韩国仁荷大学校建筑工学科 ;
・ 58 4 ・
洪世杓   韩国仁荷工业专门大学建筑工学科 )
34. 反近代主义建筑的地域性和韩国性的探究
———金寿根的空间社屋为中心
( 洪世杓   韩国仁荷工业专门大学建筑工学科 )
35.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的误区 ( 杨嵩林   重庆大学建筑学院 )
36. 从大邑刘氏庄园看外来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 杨青娟、张先进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 )
37. 长沙近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兴衰 ( 刘晖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
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
2000 年 11 月 28 日・北京

・ 58 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