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DO I : 13415/j .

10. cnki .
fxpl .
2000.
02.
024

法学评论(双月刊) 2000 年第 2 期(总第 100 期)

法史研究

从话本《错斩崔宁》看中国古代司法
徐忠明

内容提要 :
宋人话本《错斩崔宁》乃中国古代著名的“公案”小说 , 流传颇为广泛 。 本文把它放在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与社会结构里予以考察 。 首先 , 介绍了这个“公案”故事的梗概 ;
分析了这起
“冤案”产生的四个原因 。 它的意义有二 : 其一 , 试图拓展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史料范围 , 以期丰
富人们研究中国法律史的材料 ; 其二 , 试图运用法律 —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解读中国法律史 , 以
期丰富人们思考中国古代司法的方法 。
主题词 :
冤案  司法  原因

  宋人话本《错斩崔宁》乃中国古代白话“公案”小说之佳作 。 对这部作品 , 胡适先生 1928 年


所作《〈宋人话本八种〉》序已有定评 。① 这个话本 , 尚有其他相类的故事 ;

同时 , 也与后来梨
园所演著名戏曲《十五贯》颇有渊源关系 , 且被附会在清官况钟之名下 , 遂为妇孺皆知 。为了下
文讨论的方便 , 笔者感到很有必要对其故事梗概作一简要的描述 。
算是偷懒 , 笔者权且把《春在堂随笔》卷十的概括摘录如下 :
南宋临安有刘贵者 , 字君荐 , 妻王氏 , 妾陈氏 。 一日 , 携其妻往祝妻父寿 。 妻父王翁 , 以其
贫也 , 予钱十五贯 , 使营什一 , 留女而遣婿先归 。途遇其友 , 同饮而醉 。及归 , 妾见所负钱 , 问其
故 。刘贵醉后 , 戏之曰 :“吾因家贫不能共活 , 已赁汝于人矣 。此赁钱也 。 明日 , 当送汝去 。”言
已 , 就枕 , 既入睡乡 , 妾思告知其父母 , 乃至邻人朱三老家 , 告以故 , 且寄宿矣 。黎明即行 。 而刘
贵固熟睡未醒 , 有贼入其家 , 窃其钱 。刘警觉 , 起而追之 。适地下有斧 , 贼即取斧斫刘 , 杀之 , 尽
负钱去 。 次日 , 邻人见其门久而不启 , 入视 , 得状 。 朱三老乃言夜间其妾借宿事 , 因共追寻 。妾
行路未半 , 力疲少憩 。有崔宁者 , 自城中卖丝 , 亦得钱十五贯 , 与之同憩 。追者至 , 并要之归 , 闻
于官 。谓崔与妾有奸 , 杀其夫 , 窃资偕亡也 , 竟尸于市 。 后其妻以夫死家贫 , 其父王翁使人迎之
归 。 途遇大雨 , 避入林中 , 为盗所得 , 据为妻 。 偶言及数年前曾为贼 入人家 , 杀其主人 , 得钱十
五贯 。妻乃知杀其夫者即此盗也 , 乘间出告临安府 。事乃白 , 杀盗 , 没其家资 , 以半给其妻 。妻
遂入尼庵以终 。③

中山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
① 参见胡适 :
《〈宋人话本八 种〉序》 , 黄保定 、季 维龙编 :
《 胡适书评序 跋集》 , 岳麓 书社 1987 年版 , 第 201
-214 页 。
② 譬如《双熊梦》 即是一例 , 参见谭正璧编 :
《 三言两拍资料》(下), 上 海古籍出版 社 1980 年版 , 第 540 -
542 页 。
③ 转见前揭谭正璧编 :
《 三言两拍资料》(下), 第 539 页 。
147
法学评论                                      2000 年第 2 期

毫无疑问 , 《春在堂随笔》对故事情节作了很好的概括 , 但是 , 对崔宁被“错斩”之原因 , 则无


恰当的解释 。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好在明人冯梦龙所编《醒世恒言》卷三十三《十五贯
戏言成巧祸》描述的也是同一故事 。④ 因此 , 本人将根据冯梦龙小说对崔宁被“错斩”之原因的
叙述 , 进行法律 —历史社会学的分析和解读 。 需要说明的是 , 故事涉及的法律问题甚多 , 在这
篇短文里不便一一加以分析与诠释 。⑤
从故事表层看 , 崔宁被“错斩”真是一个意外的“巧祸” 。此“祸” 之“巧” , 一则源于“弃儒经
商”而又“本钱消折”的刘贵 , 醉酒戏言“典卖小妾陈氏”的缘故 。 我们知道 ,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 ,
赤贫人家“典卖”妻子儿女乃是寻常之事 , 况且十五贯钱明明白白地摆着 , 也就难怪陈氏对此
“戏言”深信不疑 。二则缘于陈氏在回娘家的路上 , 遇见贩丝的年轻男子崔宁 。 似乎可以想象 ,
值此天色蒙蒙 , 大清老早时节 , 孤男寡女同行同憩 , 事有可疑 ;
加以崔宁携带卖丝所得恰好也是
十五贯钱 。面对此情此境 , 将会引起中国古人何种“可能”的推测呢 ? 在小说中 , 死者刘贵的妻
子王氏与左邻右舍的“理所当然”或曰似乎“合情合理”的想法就是 :
那大娘子道 :
“我的父亲昨日明明把十五贯钱与他驮来作本 , 赡养妻小 , 他岂有哄你说是典
来身价之理 ? 这是你两日独自在家 , 勾搭上了人 , 又见家中好生不济 , 无心守耐 , 又见了十五贯
钱 , 一时见财起意 , 杀死丈夫 , 劫了钱 , 又使见识 , 往邻舍家借宿一夜 , 却与汉子通同计较 , 一处
逃走 。现今你跟着一个男子同走 , 却有何理说 , 抵赖得过 !”
笔者按 :
众人( 左邻右舍)齐发起喊来道 :
“是天网恢恢 , 疏而不漏 。 你却与小娘子杀了人 ,
拐了钱财 , 盗了妇女 , 同往他乡 , … …” ⑥

一旦有了这种不假思索 , 并且看似“合情合理”的判断 , 这桩人命案件在他们的心目中
也就实实在在构成“奸夫淫妇 , 赃证现在”的铁案 。
后来 , 这桩谋财害命的“公事”被告到了官府 。 知府老爷又是怎样审理的呢 ? 小说写得清
清楚楚 , 府尹大人也是根据这种似乎“合情合理” 的“前见” 进行审理 , 并且据此作出死刑判决
的 。 我们来看他那既振振有辞 , 更不容辩解的审案言语 。小说写道 :
那府尹喝道 :
“胡说 ! 这十五贯钱 , 分明是他丈人与女婿的 , 你却说是典你的身价 , 眼见得
没巴臂的说话了 。况且妇人家 , 如何黑夜行走 ? 定是脱身之计 。 这桩事须不是你一个妇人家
做的 , 一定有奸夫帮你谋财害命 , 你却从实说来 。”

④ (明)冯梦龙编 :
《 醒世恒言》卷 33 ,《 十五贯戏言成巧 祸》 注明“ 宋 本作《 错 斩崔宁》” 字 样 。 可见《 醒 世
恒言》 之渊源所在 。
⑤ 譬如 , 关于邻舍和地方捉 拿罪犯 、司法程序 、定罪量刑与执行等等 , 这里不拟一一予以检 讨 。 此外 , 关

于小说体现的法律理念问题的简要讨论 , 可以 参见(日)小野四 平著 , 施 小炜等译 : 《 中国近代白 话短篇小 说研


究》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 , 第 47 -49 页 。 关于小说的思 想和艺术问 题的分析 , 参见 孟犁野 :
《 中国公 案
小说艺术发展史》 ,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 第 30 -41 页 。
⑥ 本文征引冯梦龙 : 《 三言两拍》 文字 , 均据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 再者 , 以下凡引《 十五贯戏 言成
巧祸》 文字 , 为了节约篇幅 , 一律不再注明出处 , 而以“小说写道” 及“在小说 中” 表示 。
⑦ 这一看似“合情 合理” 的推断 , 可能与中国古人“连 类”式 的思维方 式不无 关系 。 在这 桩公案 中 , 它 仅

仅是“ 联想” 判断 , 缺乏许多证据方面的锁链与严格的逻 辑推理 。 由此 , 不禁使我想起唐德刚先生在《 胡适口述


自传译注》 中曾经说过的 , 关于中西法律与逻辑关系的话语 。 详见耿云志 、李国彤编 : 《 胡适传记作品全编》(第
一卷下册), 东方出版中心 1999 年版 , 第 121-122 页 。 另见唐德刚 :
《 胡适杂忆增订本》 , 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1999 年版 , 第 150 -151 页 。
148
徐忠明 :
从话本《 错斩崔宁》看中国古代司 法

府尹大怒喝道 :
“胡说 ! 世间不信有这等巧事 ! 他家失去了十五贯钱 , 你却卖的丝恰好也
是十五贯钱 , 这分明是支吾的说话了 。 况且他妻莫爱 , 他马莫骑 , 你既与那妇人没甚首尾 , 却如
何与她同行共宿 ? 你这等顽皮赖骨 , 不打如何肯招 ?”
可见 , 知府老爷非但不听陈氏与崔宁的供述 , 而且认定自己的“推断”是毫无疑问的 。 换句
话说 , 正是由于府尹确信这一“推断”是板上钉钉的 , 故而丝毫不容也听不进两位被告的供述 。
可怜 ! 他们陷于即使“浑身是口 , 也难分说”的困境 。可恨 ! 知府老爷“不肯推详 , 含糊了事 , 却
将二姐与那崔宁 , 朦胧偿命 。”可悲 ! 崔宁与陈氏 , 一个“不合奸骗人妻 , 谋财害命 , 依律处斩 ;

一个“不合通同奸夫 , 杀死亲夫 , 大逆不道 , 凌迟示众 。
” 接下来的 , 便是“当下读了招状 , 大牢内
取出二人来 , 当厅判一个斩字 , 一个剐字 , 押赴市曹 , 行刑示众”了结这一谋财害命的公事 。这
种“蓄成见而预定罪” ⑧ 的惯用做法 , 在中国古代司法实践中 , 不知造成几多冤假错案 。
对导致崔宁与陈氏错案冤狱之原因 , 小说还从两个方面作了分辨 :
第一 , 倘若崔宁与陈氏
果真谋财害命 , 那就应该连夜逃走他方才对 , 如何会去邻舍人家借宿一宵呢 ? 因此 , 小说认为
“这段冤枉 , 仔细可以推详出来 。
”第二 , 问题的关键 , 实乃“问官糊涂 , 只图了事 , 不想捶楚之下 ,
何求不得 !”作者的这一分析 , 当然是很有道理的 。 但是 , 如果我们将此案件置于中国古代的社
会结构与司法制度的具体“语境”之中予以考察 ; 那么 , 我们也就可以发现 , 死者妻子 、左邻右舍
和承审知府 , 他们的推断确实也是有“道理”的 ;
即便知府采取刑讯逼供的折狱方法 , 同样也是
“合法”的 。 对此 , 我们在中国古代的司法案例与公案故事中 , 可以举出很多的证据 。⑨ 而且 ,
就中国古代的审判实践与法律规定而言 , 刑讯逼供也是确保案件最终得以作出判决的重要保
相反 , 如果没有被告的自供罪状 , 即使已有其他证据 , 案件一般依然不能了结 。1
障; 0
这样一
来 , 刑讯逼供也就无可避免 。1 换句话说 ,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 , 刑讯逼供的必要性 、合理性 、合
法性就在于此 。 但对笔者来说 , 这桩错案冤狱的形成 , 更有深层的原因在矣 。
首先 , 在中国古代这样一个“乡土社会”里 ,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 , 人们都被置于严格的户籍
系统之中 , 受到“什伍”组织的严密控制 。经过“什伍”编制的邻舍里面 , 他们承担互相之间的监
督与连带的法律责任 。1
2
换句话说 , 如果邻舍之间有人违法犯罪 , 他人不仅承担从速举报的义
务 , 而且成为案件的干连证人 。如此一来 , 摆脱案件的干系 , 乃是邻舍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

此 , 他们也就必然希望尽快把具有“嫌疑”的案犯扭送到官府审断 , 以便从中脱身 。如果案犯不
能及时捉获 , 官府自然责无旁贷 ;
不过 , 邻舍地方也有协助寻拿人犯之义务 , 甚至会被拘拿到官

⑧ 引自钱钟书 :
《 管锥编》(第一册), 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 第 333 页 。
⑨ 这是笔者近来阅读中国古代案例 , 特别是“公案” 小说 、戏曲等 等获得的 一个初 步印象 。 关 于这个 问
题的具体研究有俟来日 , 这里只好从略 。
0 日本学者滋贺秀三指出 :
1 “ 口供与证据不是一回 事 , 断罪 原则上 以口供 为凭 , 仅仅例 外地 ——— 承认 不
承认这个例外依时代而不同 ——— 才允许根据不是口供的 证据来断罪 。 这 就是中国 人的思考样 式 。”(日)滋 贺
秀三著 , 王亚新译 :
《 中国法文化的考察》 , 刊于滋贺秀三等著 , 王亚新 、梁治 平编 :
《明 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
契约》 , 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 第 10 页 。
1 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 , 拷讯的历史颇为悠久 。 至少在 西周 , 法 律对此 已经有 所规定 。 譬 如《 礼记·

月令》 所谓“ 仲春之月 … …毋肆掠 , 止狱讼” 似乎表明 , 在其他时 间里 , 刑 讯是可以 的 。 当然 , 需要指出 的是 , 就


法律而言 , 秦汉以后的法律往往规定 , 拷讯是有条件的 、是有限制的 。
2
1在中国古代 , 虽然各个王 朝的法律对此问题的规定不尽 相同 :
但是 , 自从商殃 变法以 来 , 它 的基本 框
架则是大体一致 。
149
法学评论                                      2000 年第 2 期

府候审 。 可见 , 一旦邻舍地方发生命盗重案 , 就会搞得人心慌慌 , 弄得鸡飞狗跳 , 从而打乱人们


的正常生活秩序 。当然 , 就中国古代法律而言 , 诬告必须承担“反坐”的法律责任 , 甚至举告“不
实”也同样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然而 , 由于官府希望尽快捉获罪犯 ;因此 , 在扭送嫌疑罪犯的过
程中 , 这一规定并没得到很好的执行 。进而 , 在中国古代司法实践中 , 更有所谓“无谎不成状”
的说法 。 这就是讲 , 状子必须写得足以“打动”官吏 , 否则不予受理 。 为此 , 人们更是冒着“诬
告”之风险 , 在状子中添油加醋 。1
3
而两造不惜重金聘用讼师之目的 , 关键恐怕就在于此 。尽
管古人每每痛诋讼师“架词设讼”乃至“虚捏词状”等等恶行 , 然而 , 这恰恰又是诉讼之必须 。就
此看来 , 讼师还真有点“可怜” , 无意之中背了挨骂的“黑锅” 。
现在 , 我们回到小说中来 。当时 , 死者的邻舍朱三老就对崔宁说 :
你若真个不去 , 叫起地方有杀人贼在此 , 烦为一捉 , 不然 , 须要连累我们 。你这里地方也不
得清净 。
为了避免所谓“连累我地方领里打没头官司 , ”尽快摆脱可能面临的困境 , 邻舍只得急急乎
乎“不问情由”地捉获崔宁与陈氏 , 并且“口口声声咬他二人 。府尹也巴不得了结这段公案 。
”也
许 , 对中国古代的统治当局来说 , 为了社会整体的秩序与安宁 , 只好牺牲局部的利益 , 容忍可能
出现的错案冤狱 。或许 , 对统治当局来说 , 尽管他们也想避免错案冤狱的发生 ;可是 , 这种制度
安排本身却很有可能造成错案冤狱的出现 。 这是始料未及的 。
其次 , 从中国古代政治理念看 ,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所谓的“民本” 与“德治”思想 , 而且
认为国家的基础在于人民的认可与拥戴 ; 一旦统治阶级失去民众的认可与拥戴 , 即便“天命”政
权也会覆亡 , 改朝换代 。 相传“民可以载舟 , 也可以覆舟”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 , 对统治当
局来说 ,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 , 首先必须做到“爱民如子” , 故尔 , 官府与民众
拟比父母与子女 。尽管这些政治话语 , 读来并非没有亲切与温情 ;
但是 , 在现实政治领域里 , 官
府与民众往往成为相互对立的双方 , 并且官府对民众的支配权力甚巨 。就司法审判而言 , 这种
官民上下之间的差距 , 也就成了错案冤狱产生的一个关键原因 。 因为 , 官吏拟比父母 , 而对中
国古代伦理准则来讲 , 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 ;
父母惩戒责罚子女 , 乃是理所当然的权力与职责 。
于此相反的是 , 子女只有顺从父母的义务 , 这是“孝道” 所系 。 这种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之准
则 , 极易造成官吏的刚愎自用与自以为是 ;与此同时 , 也极易导致对民众申辩权利的无端剥夺 。
我们只要读读小说的描述 , 也就可见一斑 。当刘贵小妾陈氏与崔宁供述事实时 , 府尹不仅
斥为“胡说” , 而且还要“大怒” 。如此一来 , 要得案件之真情实况 , 要使案情之水落石出 , 也就平
白添上一层障碍 。加以官吏是大人是老爷 , 两造是小人是蚁民 。 官吏甚至还以“苦虫”呼之 , 俗
话所谓“人是苦虫 , 不打不招”是也 。案犯非人耶 ? 官府既以“非人”看待两造 , 一到公堂必非好
因此 , 官司而曰“打”殆非偶然 。1
人; 4
再者 , 官府老爷高高在上把案问 , 平民百姓跪在堂下来受

3 对此问题的详尽讨论 , 参见(日)夫马进著 , 范愉 、王亚新译 :


1 《 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 , 前引 王亚
新 、梁治平编 :
《 明清时期的民事审 判与民 间契约》 , 第 404 -407 页及 有关注 释 。 即使 仅仅 从词状 写作 之“ 技
巧” 角度着眼 , 它与案件是否能够获得官府“批准” , 同样至关重要 。 近来 , 我在阅读清代安和《 七尸八命》(法律
出版社 1998 年版)一书时发现 , 其中 , 施 智伯为梁天来写的几份词状 , 情辞颇为急切 , 从而对此问题很有感慨 。
虽是小说家言 , 但是亦有参考之价值 。
4 对“打官司” 一词的解释 , 参见清人程世爵《 笑林 广记》 卷一“ 听讼异同” 的 记载 。 文曰 :
1 官吏 老爷听 讼
“ 无是非 , 无 曲直 , 曰 :̀打而已矣 。' 无天理 , 无人情 , 曰 :̀痛打而已矣 。' 故民不曰` 审官司' , 而曰` 打这司' , 官司
而名之曰` 打' , 真不成为官司也 。”
150
徐忠明 :
从话本《 错斩崔宁》看中国古代司 法

审 。 大堂之中 , 公案之上 , 而在“明镜高悬”匾额之下 , 法官大人当然是威风凛凛 , 而匍匐下跪的


小民百姓自然是诚惶诚恐 。更有一层 , 你看那公案之上的“惊堂木” , 你看那法堂两边摆着森森
可怖的刑具 , 你看那手执刑杖两边排开的衙役 , 你听那一阵阵叫着的“喝堂威” 。 如此阵势 , 小
民百姓安得从容诉说 ? 那能从容对答 ?1
5
在这一法律权力运作的场景中 , 一种权力的支配与
被支配的关系得以形成 , 国家法律的“威严”得以张扬 , 小民百姓的“畏服”得以显示 。 这就难怪
有人谴责 :
你看他把惊堂木一拍 , 好不惊人 ! 不要等到开口 , 人已被他吓昏了 。1
6

凡官府坐堂 , 这些衙役就要大呼小叫的 。 名叫“喝堂威” , 把那犯人吓昏了 , 就可以胡乱认


供了 …… 1
7

当然 , 对士人和官僚来说 , 他们不仅可以站着受审 , 而且官府对他们也是“以礼相待” 客客


气气的 , 更是不得施加刑杖的 ; 一旦割去功名和官职 , 那就照样下跪 , 照样挨打 。 再次 , 就中国
古代司法制度来考察 , 对婚姻田土钱债纠纷 , 地方州县一般可以自行审结 , 称为州县“自理”案
件 。 对这类案件 , 上司衙门一般不会予以干涉 , 故而审理起来相对随意 , 乃至置法律于不顾也
无伤大雅 , 1
8
不关考成大计 。当然 , 不服判决的两造 , 也可继续“上诉” ———如果可以把它称为
“上诉”的话 。对那些所谓的“命盗重案”的审理 , 一则法律规定甚是严格 , 不容轻忽 ; 二则事关
地方官吏考成 , 涉及官吏前途 。 所以 , 不可等闲视之 。 如此规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
一来加
快了案件审理的效率 , 以免久拖不决 ;
二来加强了官吏的审判职责 , 以免出现错案冤狱 。 但是 ,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检视 , 也可从中发现 , 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本身 , 往往也会导致错案冤狱
的产生 。 根本原因在于 , 一旦官吏只图尽快了事 , 此乃司法程限的严格要求 ;
再者 , 一旦官吏为
了博取“能干”的美誉 , 它与考成息息相关 ;
结果 , 就会导致官吏置两造身家性命于不顾 。
在小说中 , 刘贵邻舍跪称知府审案“委是青天”所为 , 而知府老爷“只图了事”不顾其他 。恰
好 , 由此造成崔宁与陈氏被“错斩”的悲惨结局 。 尽管刘贵的妻子王氏在发现真凶之后认为当
初“问官不肯推详 , 含糊了事 , 朦胧偿命 。
”可是 , 前任府尹审判此案的结果与他们的推断恰恰是
完全一致的 。在本人看来 , 就小说描写来说 , 原审知府未必真的只图“省事”并且“糊涂”不堪 。
就中国古代司法的制度语境来看 , 对命盗重案使用拷讯获取两造的自供罪状是理所当然的事
情;
何况中国古代的所谓“法官”并非法律专家 , 他们乃是辞赋文章的行家里手 , 而恰好是临民
听讼的外行 。关键问题就出在这里 。当然 , 在中国古代这样一个社会关系比较简单的社会里 ,
如果这些辞赋文章专家 , 在为民父母后能象清代名幕汪辉祖那样尽心吏事公务 , 研习法律条
例 , 从关心民瘼的角度来虚其心智地听讼折狱 , 也能减少错案冤狱的产生 。1
9
毕竟 , 这是一种
很高的为官境界 , 并非人人肯为 。

5
1 有关的分析 , 参 见徐忠明 :
《 包公杂剧与元代 法律文 化的初步 研究》 , 载《 南京 大学法律 评论》 1996 年
秋季号与 1997 年春季号 。
6 (
1 清)李伯元 : 《 活地狱》 , 上海书店 1990 年版 , 第 2 页 。
7
1 (清)刘鄂 :
《 老残游记》 , 齐鲁书社 1981 年版 , 第 221 页 。
8
1 在谈到清朝的民事审判时 , 黄宗智先生则认为 : 对那些提交官府解决的民事诉 讼案件而言 , 州县 官吏
总是毫不犹豫地按照《 大清律例》 来判决的 。 参见(美)黄宗智 : 《 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 :
清代的 表达与实践》 , 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 第 12 -13 页 , 特别 是第 76 -107 页 。
9
1 关于汪辉祖的有关言论 , 我们只要读一读他的《 佐治药言》 、《 续佐 治药言》 、《 学治 臆说》 、《 学治 续说》
及《 学治说赘》 诸书 , 便可见一斑 。
151
法学评论                                      2000 年第 2 期

定罪必须依据众证 。2
最后 , 中国古代法律规定 : 0
故尔 , 邻舍等等干连证人的证词也就至
关重要 ;
这桩冤假错案的形成 , 就是因为这些证词 。 其实 , 我们可以一问 :
有谁看见刘贵被杀
呢 ? 知府大人没问 , 却相信邻舍的证词 。 又是谁下手杀死刘贵呢 ? 府尹老爷也不关心 , 只是
“朦胧”指控“奸夫奸妇谋财害命” 。 本人老是想 , 要是在今天 , 这些简单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司
法检验技术予以解决 。这样 , 这桩传诵千年的错案冤狱 , 也许可以就此避免 。回过头来 , 既然
这一问题没有解决 , 知府大人何以定罪量刑了呢 ?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
在中国古代司法实践
中 , 往往要以得到被告的“自供”口词作为认罪的终极根据 。 之所以如此 , 是因为 , 它是官府判
决的“合法”依据和“道德”前提 。换句话说 , 这是罪犯自己对犯罪事实的“认可” 。如此 , 判决的
合理性与正当性也就无可怀疑 。通俗地讲 , 不是官府对被告进行定罪量刑 , 而是被告对自己犯
罪的认可 。如此 , 问题也就成了不是官府冤枉“好人”而是被告确有罪责 , 应当受到惩罚 。
但问题是 :对没有犯罪的被告来说 , 他们不予认罪自然没有问题 ;
而对真正的罪犯来讲 , 他
们往往也会紧咬钢牙 , 死不认罪 。 如之奈何 ? 刑讯逼供乃是当然的选择 , 也是合法的选择 。小
说写道 :
府尹大怒喝道 :“你这等顽皮赖骨 , 不打如何肯招 ?”当下众人将崔宁与小娘子 , 死去活来 ,
拷打一顿 。 那边王老员外与女儿并一干邻佑人等 , 口口声声咬他二人 。 府尹也巴不得了结这
段公案 。 拷讯一回 , 可怜崔宁和小娘子 , 受刑不过 , 只得屈招了 … …
所谓“任你铜浇兼 铁铸 , 管教 磨骨与扬灰” 2
1
即是指 此 ;
而所 谓“ 不招不成 , 只好招了再
说” 2 也是由此造成 。 当然 , 偶尔也会撞到死不认罪的“硬汉” 。
榜掠之下 , 对没有犯罪的被告虽然可能侥幸不死 , 可是 , 拷讯的痛楚比诸刑罚并不好受 。
而对真正的罪犯 , 一旦死不认罪却有可能逃脱刑罚的制裁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摘引古罗马
修辞学著作所谓“严刑之下 , 能忍痛者不吐实 , 而不能忍痛者吐不实” 2
3
正是指此 。 无论古今 ,
这都是一个可悲的结局 。 不过 , 笔者也常常如此作想 :
假如没有刑讯逼供 , 在中国古代社会(其
他国家亦然)里 , 案件将会如何审理呢 ? 如果中国古人真的一味根据所谓“与其杀不辜 , 宁失不
经” 2
4
的信条来审理案件 , 就中国古代社会的刑事侦查技术而言 , 恐怕“漏网之鱼”一定不少 。
进而 , 假如“漏网之鱼”确实很多 , 那么“杀人者死 , 伤人及盗抵罪” 2
5
的“自然正义” 原则又将怎
样实现呢 ? 这在中国古人眼里 , 也是至关重要的原则与信仰 。因为 , 在中国古人看来 , 错案冤
狱自然会导致“天谴”与“人怨”的后果 ;
然而“杀人者不死”与“ 伤人者不刑”同样也会造成“冤
抑”不得平息的结果 。这是一个悖论 , 一种无奈 。 故尔 , 在中国古代的司法技术手段下 , 刑讯逼
供是否也有某种“合理性”与“正当性”呢 ? 据此 , 我们在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进行挑剔和批判
的同时 , 恐怕也应看到当时司法技术手段的固有限制 。 例如《 包公案》卷一《咬舌扣喉》记有一
桩“强奸杀人”公事 。 这个案件告到官府之后 , 小说写道 :
当时 , 知县即行相验 。 只见那妇人尸 ,

0
2 这在《唐律疏议》 以来的古代法典中均有类似的规定 , 不予俱引 。
1
2 前引李伯元 :
《 活地狱》 , 第 69 页 。
2 李敖先生《招了 再说》 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批判文字 , 值得一读 。 参见李敖 :
《 中国性命研究》 , 中国 友谊
出版公司 1993 年版 , 第 369-372 页 。
3
2 转见前引钱钟书 : 《 管锥编》 , 第 333 页 。
4
2 有的学者认为 , 这条原则早在夏朝已经有了 。 参见张晋藩主编 :
《 中国法制史》(高等学校文科教 材),
群众出版社 1991 年版 , 第 49 页 。
5 (
2 汉)司马迁 : 《 史记·高祖本纪》 。
152
徐忠明 :
从话本《 错斩崔宁》看中国古代司 法

喉管血凝 , 口中血出 , 阴户流精 。


”在案发当时 , 并不知道谁是凶手 :
但是 , 由于死者陈氏的家仆
程二妻子春香与张茂七通奸 , 左邻右舍遂就指控张茂七奸杀陈氏 ;
而真正的凶手是死者丈夫吕
如芳的朋友朱弘史 , 是包公在“发梦”的时候死者陈氏的冤魂“告状”的情形下发现的 。显然 , 如
果根据现代的刑事侦查技术 , 只要检验一下死者阴户的精液与口中的舌头 , 完全可以排除疑犯
张茂七 , 尽管真正的凶手并非能够及时抓获归案 。 在那时 , 人们却认为 :
“老爷是青天 , 既一事
真 , 百事也是真了 。”正是在此“想当然”的联想判断之下 , 冤案发生了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古代
司法实践与有关文学描写中是非常普遍的 , 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可见 , 对诸如此类的强奸杀
人公事 , 官府不能不及时拘捕 、及时审理 ;
然而 , 又缺乏相应的侦查技术手段 , 只好凭借人们习
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 这与中国古代这样一种“熟人”社会结构相关 , 因为在这种社会
里 , 一旦案件发生 , 人们首先在左邻右舍的“熟人”中寻找疑犯 。 而在种种迹象表明有“可能”作
案时 , 这种“想当然”思维方式也就发生作用了 ; 进而加上拷讯逼供 , 错案冤狱往往容易发生 。
尽管南宋已有宋慈《洗冤集录》这样精详的刑事检验手册 , 但它毕竟是农业社会技术和检验的
积累 。而这一点 , 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 需要声明的是 , 笔者不是要为中国古代的刑讯逼供制度
进行什么辩护 , 只是提出一种也许可能的理解视角 。
上述四点 , 是笔者对崔宁被“错斩”原因的简单分析与解释 。 对这一分析与解释 , 笔者以
为 , 同样可以推及中国古代的其他错案冤狱 。 当然 , 笔者希望通过这一分析达到以下两个目
的:
其一 , 挖掘中国法律史的史料 ;
其二 , 丰富人们思考中国法律史的方法 。
(责任编辑 :
刘柱彬)

(上接第 123 页)不能视为已经得逞 , 而应该以盗窃罪未遂论处 。(2)行为人将已经转移进自己


帐户的被盗资金 , 作进一步转移 、兑现 、或者在网络中消费的 , 表明了行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财
产的犯罪目的 , 并且已经实际控制了被盗资金 , 应该构成盗窃罪既遂 。如果行为人在将他人资
金转入自己帐户后悔悟 , 在罪行暴露前自动将电子资金归还被害人的 , 表明行为人已经自动放
弃犯罪并有效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 故应该以犯罪中止论处 。 这符合我国区别对待和鼓励
悔罪的刑事政策 。(3)信用卡是使用电子资金的一种方式 , 根据《刑法》第 196 条第 3 款规定 ,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 最高人民法院 1998 年 3 月 10 日发布的《 关于
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0 条规定 ,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 “其盗窃数
额应当根据行为人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数额认定” , 而不是按被盗信用卡可能提取出的资金数
额认定 。 由此可见 , 取得电子资金使用权后是否使用 、转移电子资金 , 是能否成立盗窃罪既遂
的重要根据 。此外 , “高法”前述司法解释第 1 条第 2 项规定 , “盗窃未遂 , 情节严重 , 如以数额
巨大的财物 ……为盗窃目标的 , 应当定罪处罚” 。 这样 , 将他人数额巨大的电子资金转入自己
帐户 , 而未来得及使用 、转移的行为 , 也列入盗窃罪打击的范围 , 可避免放纵犯罪而给国家金融
现代化建设带来消极影响 。(4)电子货币是金融电子化发展的产物 , 同传统的物质财富 、货币 、
金融票据 、金融票证和有价证券等 , 在表现形式 、管理使用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 , 在司法
实践和刑法理论上 , 不可用处理盗窃传统“财物”的思维方式 , 来处理盗窃电子货币的问题 , 而
应当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 科学认定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 正确判断盗窃电子货币的既遂
与犯罪未完成形态 。
(责任编辑 :
林亚刚)

15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