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转型与重构的启示——从ICOMOS的《威尼斯宪章》到UNESCO的《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汤晔峥

文章编号:1009-6000(2015)11-0047-10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5.11.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508087)。

作者简介:汤晔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规
划师、名城所所长。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转型与重构的启

——从ICOMOS的《威尼斯宪章》到UNESCO
的《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
I n s p i r a t i o n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汤晔峥
TANG Yezheng

摘要:
研究和分析了“全球战略”研究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转型过程、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的理
念转变趋势,以及在这一转型背景下的重要学术探索和保护研究成果。对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
护进行了反思,提出促进保护意识的道德化、达成保护理念的文化共识和展开保护行为的长期
监控等措施。
关键词:
城市文化遗产;遗产保护;转型与重构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transition process, the trends and changes of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document in the “Global Strategy” Preservation Concept study and the
important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context of this transformation, the article ref lects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ities of China, and targeted optimization measures about moralizing th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reaching cultural consensus and executing long-term monitoring.
Key words: urban heritage; heritage prote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1972 年,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专业机构 I C O M O 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颁 布 的《 保 护 世 界 文 化 和 自 然 遗 产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a n d S i t e s)、I U C N(国际自然及自然资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Natural Heritage,以下简称《公约》)是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政治性而非学术性 Resources)、ICCROM(国际文化财产保护
文件,其学术基础是建立在三个不隶属 与修复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政府的权威 for the Study of the Preservation and

47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11
历史保护与更新│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Y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的 代机械论世界观的批判。与此同时,文 的研究,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遗产


研 究 基 础 之 上。 其 中,“ 遗 址、 历 史 地 化人类学的“文化观”——文化是人类 “主题研究”,并作为“全球战略”的一
段、遗产地”的保护,主要由建筑、考古、 解决生存问题的手段。人类通过文化调 部分进行推广。同时,要求各国政府不
历史、工程等跨学科专业人士组成的机 试、修正自身的社会行为系统以适应自 但要遵守《公约》,而且要提高保护与管
构 ICOMOS 组织并推动。 然,并修正自然以适应人类社会的持续 理遗产的能力。对已经列入名录的世界
在 2000 年 之 前, 国 际 遗 产 保 护 的 生存。文化自身在此调试过程中不断创 遗产,依据《操作指南》的条款,展开
技术平台是围绕 1964 年 I C O M O S 的《威 新、传播和遗失——成为未来新世界的 监测管理,以保障《世界遗产名录》的
尼斯宪章》(T h e V e n i c e C h a r t e r)展 建构依据。 可信度。这是《公约》演变过程中的一
开的一系列 I C O M O S 宪章、决议和宣言。 与之相应,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转 个重要台阶,它使得 O U V 成为一种行动
1990 年代中后期,《公约》及《实施世 型过程,也是从对《威尼斯宪章》的反 共识。
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O p e r a t i o n a l 思和文化人类学观念的引入开始。1990 此 时 的 OUV 并 没 有 成 为 取 代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年代初,关于《威尼斯宪章》的缺陷就 Monumental 的纲领性文件,它在更大的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以下简 已经成为相对普遍的共识,然而,学术 意义上是一种行动指南。而此后,WHC 组
称《操作指南》)所建立的文化遗产保护 界关于废除或重新制定一个《威尼斯宪 织的各种专家会议和常规会议,不断完
基本准则和评估标准,逐渐超出了其合 章 》 的 质 疑 和 争 论 却 僵 持 不 下。 因 而, 善与推广“全球战略”行动计划,落实
作推广的最初涵义,诞生出新的国际文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转型,首先从操作 OUV 理念。
化遗产保护理念——OUV ( 突出普遍价值, 层面——《世界遗产名录》的评估标准 2002 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的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成为政 修正的“全球战略”(Global Strategy) 第 26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对之前的
府与学术之间的共同平台。 开始。 专家会议进行总结,提出“全球战略”的
2004 年, 在《 威 尼 斯 宪 章 》 1994 年,W H C( 世 界 遗 产 委 员 会, “4C”管理(Credibility, Conservation,
颁 布 40 年 后,P e t z e t M i c h a e l 在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和 ICOMOS Capacity,Communication)和执行战
I C O M O S 研 究 报 告《 保 护 和 修 复 的 国 组 织 了 关 于“ 全 球 战 略 ” 的 专 家 会 议。 略,列入 W H C 的发展计划并通过《关于
际 宪 章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h a r t e r s 会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文化 世界遗产的布达佩斯宣言》(B u d a p e s t
for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遗产所基于的 M o n u m e n t a l 概念,忽略 Declaration on World Heritage)。本次
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中,通过回顾与总结 了文化遗产兼有科技技术和心智情感概 会议为了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推
保护和修复国际宪章中保护原则的演化, 念的事实,包括了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感 广并落实人类学框架而提出了深化策略。
进一步指出:文化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 知和理解。因此,不应建立一种僵化和 由此,“全球战略”迅速从“理念”的探
件,已经从《威尼斯宪章》转变为《公约》。 严苛的《世界遗产名录》,应从时间维度 讨阶段转向“行动”的推进阶段。
那么,从《威尼斯宪章》到《公约》 上的、更加广泛的人类学视角加以考虑, 2007 年, 在 新 西 兰 基 督 城 召 开
是怎样转型与重构的?与之相应的,文 弥补代表性空缺的领域 , 包括“人类与土 的 第 31 届 世 界 遗 产 委 员 会 大 会 在 4C
化遗产保护原则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地共存”和“社会中的人类”两大类别、 “全球战略”的基础上增加了社区参与
呢? 7 小类①。这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转 (C o m m u n i t y)的内容,提出“5C”战
折的起步,标志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从 略。此外,还通过了对世界自然遗产阿
1   转 型 铺 垫 —— 从“ 纪 念 性 ” “纪念性”(Monumental) 框架向文化人类 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的除名决议。本
(M o n u m e n t a l)向“突出普遍价值” 学框架的转变。 次会议是“全球战略”的一个进展性会
(OUV)的行动展开 随后,1998 年,W H C 在荷兰阿姆斯 议。除了社区参与作为与“操作管理”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转型与二次 特丹召开“世界遗产全球战略会议”,会 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加以补充外,“除名决
大战以后“文化意识”的兴起密切相关。 议针对真实性 / 完整性的评价标准、O U V 议”应被视为“全球战略”保护、监控
经济、能源危机和政治诡谲动荡等现实 和《公约》、《世界遗产名录》的可信性 和管理历程在实践上的重要一环。此后,
问题,引发福柯、德里达、罗蒂、沙义 进行了讨论。会议统一和调整了遗产评 2009 年,因在保护区内修建大桥,世界
德、海登怀特等学者对哲学还原论下现 估标准,并且建议用人类学方法展开 OUV 文化遗产——德国的德累斯顿易北河谷

48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转型与重构的启示——从ICOMOS的《威尼斯宪章》到UNESCO的《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汤晔峥

被除名。 宪章(Charter)、决议和宣言(Resolutions 1990 年以前,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文


2010 年,第 34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 Declarations)是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界 件是 ICOMOS 研究并关注的重要内容,在
大会提出让五大洲均衡拥有世界遗产,批 的共识文件,并影响到各国政府的保护 4 份 1990 年以前的其他文化遗产保护文
准的 20 处自然与文化遗产中,15 个处于 行为;其中的部分文件(如《维也纳备 件中,3 份是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文件。
发展中国家,占 75%。2012 年世界遗产 忘录》)被 U N E S C O 或 W H C 接受,而成为 1990 年以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
关注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与本地社区的 国际政府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 新西兰、北美洲的加拿大等新兴国家的
作用,深化落实新增加的战略目标—— 从 1965 年成立至今,I C O M O S 颁布 文化遗产保护文件成为重要的内容,占
社区参与(Community)
。 或认同的文化遗产保护文件共 39 份(不 1990 年 代 十 年 间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数 量 的
正是在“全球战略”行动展开的过 包括 UNESCO 的相关文件)。其中宪章 14 44%;2000 年代,南美洲的巴西、亚洲的
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 Monumental 视角, 份;决议和宣言 14 份;ICOMOS 国家委员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地域
转向“人类文化学”倡导的多样性——“世 会接受的宪章 7 份;被 ICOMOS 认同的其 性文化遗产保护宪章也被纳入,占十年
界不同文化的物质证据”的概念,并以 他文化遗产保护文件 4 份(表 1)。 间文化遗产保护数量的 23%。
此对《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中的文 从十年间文化遗产类文件数量与比 (2) 遗 产 外 延 从“ 历 史 古 迹 ”
化遗产相关条款的全面修订,从而影响 例情况来看,1990 年代是重要的发展时 (Historic Monument)转变为“文化意
了各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期。从 1990 年代开始,文化遗产保护的 义”(Cultural Significance)

相关文件迅速增多,占全部文件数量的 在 1990 年之前的全部 16 份文件中,
2  转型实现——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的 1/3,文件数量超过 10 份;2010 年后的 围绕《威尼斯宪章》中的“历史纪念物”
理念转变 短短 2 年内,颁布的文件数量(3 份)超 概念展开的文件 11 个,主要涉及了建筑、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通过《操 过整个 1970 年代的文件总数。 历史城镇、历史园林和历史中心区等物
作指南》条款的修改和各国的世界遗产 从文件内容看,I C O M O S 文化遗产保 质空间遗产概念及其保护措施,占 68.8%。
申报过程,被广泛推广和接受。而国际 护文件呈现综合、系统的趋势。1990 年 与上述“历史纪念物”概念有所区
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中的理念变化,引发 之前的 16 份文件,主要涉及遗产类型阐 别的是新兴国家的 2 份文化遗产保护文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纲领性文件的变迁。 释(68.8%)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 件——澳大利亚的《巴拉宪章》和加拿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主要由 鉴(18.8%)两大部分,且前者占绝对比重。 大的《Deschambault 宣言》,这两份文件
U N E S C 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权威专 1990 年之后的 23 份文件内容则趋向均衡, 是建立在“文化意义”基础上,以价值
业机构 ICOMOS 颁布,而 ICOMOS 的文化遗 关注不同地域的保护特征(30.4%)、遗产 共识和文化意义为标准和联系,建立了
产保护文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更为广泛。 类型阐释(30.4%)、技术准则制定(34.8%) 自然与人类成就的空间组群概念,建构
2.1  I C O M O 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 和发展管理模式(21.7%)等多个内容。 了多元要素的复合系统。
文化遗产保护文件 (1)保护视野从“欧洲中心”转变 以此为发端,1990 年之后的 23 份文
每两年一届的 I C O M O S 大会②通过的 为“全球均衡”。 件中,涉及遗产新类型的文件包括了水

表1  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十年间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统计一览表
ICOMOS大会通过的 决议和宣言(Resolutions ICOMOS国家委员会接受 其他文化遗产 总计/份 比例/%
宪章(Charter)/份 & Declarations)/份 的宪章(Charter)/份 保护文件/份
1960年以前 — — — 1 1 2.6
1960年代 1 — — 1 2 5.1
1970年代 — 2 — 2 4 10.3
1980年代 2 3 4 — 9 23.1
1990年代 5 5 3 — 13 33.3
2000年代 4 3 — — 7 17.9
2010年至今 2 1 — — 3 7.7
总计 14 14 7 4 39 100

49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11
历史保护与更新│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Y

下遗产、乡土遗产、遗产环境、文化线路、 务根据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运用这些原则”。 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0 年以后的文


场所精神、遗产价值的场所、工业遗产 7 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遗产保护模式以技 化遗产保护文件,在数量、等级、比例
份,占 30.4%。除了水下遗产、乡土遗产 术、尤其是修复技术为核心,管理与利 等各个方面都达到其历史高峰。其中:
和工业遗产之外的 4 份文件均是以“文 用作为保障性和附属性的措施而被重视③。 (1)公约 / 协定:共 6 份,占 21%。
化(C u l t u r a l)”为基础建立的、复合的 1990 年 之 后, 发 展 和 管 理 的 影 响 1950、1954 和 1970 年 颁 布 的 3 份
文化遗产类型。 受到重视。相关 5 份文件中,除了 1993 公约④主要关注文化财产的非法转移和战
(3)技术准则从“单一普适”趋向 年的《关于古迹、遗产群和遗址保护的 争破坏问题,是针对国际间文化财产处
于“多元具体”。 教育和培训指南》依然延续了之前的管 置行为的约束性条约。
1990 年之前的全部文件中关于技术 理思想,其余 4 份文件(包括文化旅游、 1972 年《公约》成为首个针对“和
准则均是在《雅典宪章》和《威尼斯宪章》 文化遗产地阐释和展示、风险管理以及 平时期”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国际间协作、
所确定的“保护”原则中展开,并没有 作为发展驱动力的遗产保护等)都是在 支持和援助的条约,是具有实践行动意
专门的技术准则文件。 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文化 义的国际合作协定。以上文件占十年间
1990 年之后,关于保护准则的文件 发展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管理问题。在这 的文件比例均在 20% 左右。
开始出现多元化、精细化的趋势,相关 些文件中,文化遗产保护被视为发展中 2000 年之后颁布的 3 份文件均围绕
文件 8 份,占 34.8%。一是对于“真实性” 的重要因素,管理不仅是为保护行为提 文化展开,比例 75%。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标准进行了多元化阐释。亚洲和美洲针 供保障性和附属性条件,更是调节保护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对本土遗产保护特征,提出了《奈良文 与发展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 (2) 宪 章 / 宣 言: 共 4 份, 约
件》、《圣安东尼奥宣言》和《中国文物 要内容之一。 占 31%。 宪 章 / 宣 言(D e c l a r a t i o n s)
古迹准则》3 份文件;二是针对不同遗产 2.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 N ESCO)的文 除 了 1966 年 的《 国 际 文 化 合 作 原 则
类型及遗产保护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规 化遗产保护文件 宣言》(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of
范,明确考古遗产、木结构、壁画、建 UNESCO 颁 布 的 Conventions &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operation)
筑遗产的保护准则和措施,同时对遗产 Agreements(公约 / 协定)、Declarations 外,其余 3 份宪章 / 宣言均在 2000 年以
记录进行了细化规定,相关文件 5 份。 (宪章 / 宣言)和 Recommendations(建 后颁布⑤。
(4)保护模式从“技术核心”拓展 议)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指 (3) 建 议: 共 10 份, 约 占 32%。
到“综合管理”。 引性文件。从 1946 年成立至今,UNESCO 1980 年代的数量最多,达 14 份⑥。
1990 年之前的文件中,“保护和修 共颁布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类文件共 2.2.2 理念与内涵
复”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核心措施。ICOMOS 20 份,占全部文件总数的 27%(表 2)。 从内涵上看,2000 年以后的文化遗
的纲领性文件《威尼斯宪章》的基础就 2.2.1 数量与比例 产保护文件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改变:
是“绝对有必要为完全保护和修复古建 从十年间文化遗产类文件数量与比 (1)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国际社会的
筑建立国际公认的原则,每个国家有义 例情况来看,U N E S C O 的文化遗产文件具 共同道德准则。

表2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年间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统计一览表
公约/协定(Conventions & Agreements) 建议(Recommendations) 宪章/宣言(Declarations) 总计
遗产类/份 总数/份 比例/% 遗产类/份 总数/份 比例/% 遗产类/份 总数/份 比例/% 遗产类/份 总数/份 比例/%
2000年代 3 4 75 0 3 0 3 5 60 6 11 58
1990年代 0 1 0 0 2 0 0 3 0 0 6 0
1980年代 0 4 0 2 4 50 0 0 0 2 8 25
1970年代 2 11 19 5 14 36 0 4 0 7 29 24
1960年代 0 3 0 3 7 43 1 1 100 4 11 36
1950年代 1 5 20 0 1 0 0 0 — 1 6 17
1950年以前 0 1 0 0 0 — 0 0 — 0 1 0
总计 6 29 21 10 31 32 4 13 31 20 73 27

50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转型与重构的启示——从ICOMOS的《威尼斯宪章》到UNESCO的《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汤晔峥

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 宣言》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 背景下识别、保护和管理历史区域提出


遗产委员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 为《公约》的法定用语,并明确了其定 了一种景观方法。
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义、内容及保护措施。2003 年,《保护非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历史城市景观
Diversity,下文简称《宣言》)。《宣言》 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Convention for the 建议书》提出的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
赋予遗产以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以作为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系统性方法,而不是针对一个新的或是
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整体建构的 H erit age)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 某一特定遗产类型的保护建议。在联合
重要依据。 样性的熔炉 ,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与 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文件中,这是
2005 年,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第 33 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具有内在的 首个国际道德法规层面的、以公共政策
届 大 会 通 过 的《 保 护 文 化 内 容 和 艺 术 相互依存关系。 形式进行保护的建议性文件,而不是针
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Convention on 其次,数字资源成为文化遗产的组 对特定遗产类型或保护行为提出的建议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成部分。2003 年,基于信息和创造性表 或协议性文件。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下 达的资源生产、传播、使用和保存越来 2.3 小结
文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正式将文 越多地采用数字化形式的认识,联合国 从上述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的分
化多样性原则纳入国际法律文书,成为 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数字遗产的宪 析中可以看出,文化人类学的保护理念,
国际社会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 章》(Charter on the Preservation of 已经不再局限于专业技术领域的理论探
因此,2003 年,针对蓄意破坏文化 Digital Heritage),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 讨,而是从保护模式、技术准则、遗产
遗产的巴米扬大佛事件,联合国教科文 遗产类型,即数字遗产。数字遗产概念 框架、政策方法等方面全面改变了国际
组织从伦理角度的表态“与任何形式的 的提出,突破了关注于工艺和技术的传 文化遗产保护的结构。
蓄意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做斗争,使文 统遗产观念,认同遗产的形成是一种人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Petzet Michael
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的决心”,较之 1954 类文化的发展过程。近代化与现代化及 才会在文章中明确《威尼斯宪章》及其
年的《海牙公约》中基于“文化遗产的 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技术变革,都在 所代表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历史性和
保存对世界各国人民都是非常重要”的态 文化的视野中,成为文化遗产的涉足领域。 阶段性,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时代
度,表明国际社会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 (3)文化遗产保护首次成为一项全 转向。《威尼斯宪章》应该被视为文化遗
态度已经不再局限于守护共同价值的范 球的公共政策课题。 产保护过程中的、在其所处时代下的历
畴,而是拓展到道德、规则的层面,成 城市化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 史性文件,并且需要随着文化遗产保护
为人的尊严和人权的组成部分。 徙。然而,无节制的快速城市化可能导 运动的发展被不断地重新阐释。其重要
(2)“文化”重构了遗产概念的内 致社会和空间的四分五裂以及城市和周 作用在于成为世界各地政府所认同的道
涵与外延。 边农村地区环境的急剧恶化。而城市遗 德准则,而不是具体的技术或概念标准。
2003 年 的《 文 化 多 样 性 宣 言 》 和 产,在提高城区的宜居性,以及在不断 在未来的发展中,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的
2005 年的《文化多样性公约》⑦将人类文 变化的全球环境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 新纲领性文件是 1972 年的《公约》,《公
化遗产的保护行为视为文化多样性的重 融合方面,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约》对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将大大
要组成部分,不但联系着过去的历史,而 为了更好地设计城市遗产保护战略 超越 ICOMOS 的基础性文件《威尼斯宪章》
且处于“表达、弘扬和传承”之中,基 并将其纳入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更广泛目 的作用。
于各群体和社会内部的“文化”成为人 标,以支持旨在维持和改善人类环境质
类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基础和措施依据。 量的政府行动和私人行动。通过考虑其 3  转型深化——理念转型下的学术探索与
文化遗产保护概念内涵的变化,带 自然形状的相互联系、空间布局和联系、 保护研究
来其外延的重要改变,在 UNESCO 的文化 自然特征和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和经 随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转型
遗产保护文件中,出现了两个非常明显 济价值,2011 年,UNESCO 通过了《历史 完成,国际学术团体相继展开了更为深
的变化: 城市景观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入的保护研究,提出了新的保护方法和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被正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including 模式。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有:
式列入国际公约。2002 年《伊斯坦布尔 a glossary of definitions)
,为在城市大 3.1  ICOMOS的OUV研究

51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11
历史保护与更新│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Y

ICOMOS 围绕 WHC 的“全球战略”项目, 作指南》的 7 项标准建立的过程、原因 研 究 所 分 别 在 1999、2000 和 2002 年 出


展开了针对 O U V 的一系列研究。其中最 以及使用条件,从而建立了一个完整的、 版了 3 份研究报告⑧。报告提出了一种新
为重要的是 2005 年和 2008 年出版的研 可操作的价值评估体系。 的、扩大化的保护定义:保护应被视为
究报告: 研究报告并没有明确界定 O U V 的具 一种包括许多个人与群体、而不仅仅是
(1)《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填 补 空 体内容,而是从比较历年列入《世界遗 保护专家参与在内的社会过程,并建立
缺——一个未来的行动计划》(The World 产名录》的项目使用相关的价值评估标 了一套“基于价值 / 以价值为核心的保护
Heritage List: Filling the Gaps - An 准的变化,分析了人们对价值标准认识 规划”。
Action Plan for the Future)。 的变化。认为突出普遍价值的核心并非 相 关 报 告 认 为, 当 前 文 化 遗 产 保
该报告可以被视为 I C O M O S 保护理 是否为人类所共知,而是当人类文化面 护 面 对 物 质 条 件、 管 理 状 况 和 文 化 重
念转型的开端。报告通过类型、年代- 对相同的问题时是否能够提出一个独特 要性与社会价值三个方面的问题。传统
地区和主题三种框架,分析《世界遗产 的解决方案。应将 O U V 概念放在不同的 的文化遗产保护仅关注第一个方面的问
名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004-2008 语言环境中,由多元的文化自身进行阐 题,这使得整个保护管理与实践中的各
年的行动计划:为缔约国建立更为可靠 释。但针对《世界遗产名录》,则明确指 个环节分离、断裂并且与社会的文脉隔
的预备名录、优化世界遗产的提名系统、 出:“只有从国际视角看具有突出价值的 离。新的保护模式应以文化遗产的价值
制定一个新的《操作指南》、实现世界遗 遗产,而不是国家或地区中的重要遗产, 为核心,整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环节。
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世界遗产公 才可以列入名录。” 在这一模型中的价值,不单指传统保护
约》的影响力。 文 件 的 第 5 部 分 对 传 统 的“ 真 实 中文化遗产的固有价值,还包括不同利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该报告基于世 性”和“完整性”标准进行了总结性阐 益相关者对遗产的价值认识。由此规划
界遗产的基本视角的变化,提出认识世 释,并认为这一标准是融合在 OUV 及其 7 程序也将“协调和沟通”作为主要任务。
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类型、文明的时代和 项具体操作标准之中。 这一方法被世界遗产组织推崇,成
区域、文化主题三种框架体系。框架的 虽然这是针对世界遗产展开的研究 为 联 合 国 训 练 与 研 究 机 构(U n i t e d
后两种或多或少地超出了从 1972 年《世 文件,但是,报告所建立的“突出普遍 Nations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界遗产公约》关于由纪念物、建筑群和 价值”体系,大大超出了操作执行的层 R e s e a r c h)培训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遗址所构成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实施 面,超越了传统“真实性”与“完整性” 从 2003 年起的连续 7 届世界遗产地的保
世界遗产公约指南》中 6 条标准所构成 阐释上的局限,成为一种新的、具有广 护与管理培训班上,均向世界遗产的管
的遗产内容。 泛内涵的保护价值理念。 理者和从事世界遗产保护的专业人员介
该报告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报 3.2    G CI(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G et t y  绍基于价值的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
告采用了多种框架,尤其是提出了基于 C o n s e r vat i o n  I n s t i t u te)的基于价值 “基于价值 / 以价值为核心的保护
文化人类学的主题框架结构;其次,直 / 以 价 值 为 核 心 的 保 护 规 划(V a l u e - 规划”的规划核心,是相关利益者的协
接影响了《操作指南》的修订和除名制 based/Value-centered  Conservation  商与沟通,并以此建立综合的遗产价值
度的执行;最后,该报告还带来了之后 Planning) 体系。因此,盖蒂保护所后续又展开了“遗
的一系列保护研究的展开。 G C I 自 1990 年代起进行的遗产价值 产的价值,利益相关者和建立共识”的
(2)《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什 么 是 突 研究及其“基于价值 / 以价值为核心的保 研究。以帮助遗产从业者更有效地与利
出 普 遍 价 值?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属 性 的 突 护规划”已经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 益相关者和其他当局进行沟通,在遗产
出普遍价值定义》(The World Heritage 域的重要方法。 地的保护和管理、概念的探索和推广应
L i s t:W h a t i s O U V ? D e f i n i n g t h e 1998-2005 年,盖蒂保护研究所展 用、策略和专业知识方面形成共识,谈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f Cultural 开了“遗产价值研究”项目,关注在传 判和解决地方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冲突等
World Heritage Properties)。 统遗产保护中被忽略,但在遗产保护实 方面展开协作。
该文件应当被视为新的世界遗产保 践中具有中心地位的经济价值和政治决 3.3  欧洲遗产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
护理念的成型标志。文件回顾了 O U V 概 策问题。 遗产管理政策
念的形成过程,并探讨了 OUV 属性下的《操 基于四个实践案例研究,盖蒂保护 欧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是“整体

52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转型与重构的启示——从ICOMOS的《威尼斯宪章》到UNESCO的《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汤晔峥

性保护”的延伸与发展,关注于遗产的 约》(Council of Europe Framework 保护应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纳


社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政策。 Convention on the Value of Cultural 入城市宏观发展战略。2009 年出版的《传
与美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文地理 Heritage for Society,下文简称《法鲁 承与超越》文集,深入探讨了《法鲁公约》
学背景不同,欧洲的文化遗产保护多源 公约》)。与以往国际遗产公约关注如何 中的相关主题。
自城市、尤其是城市形态学的研究。英 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不同,《法鲁公约》 一系列的研究对文化遗产地的保护
国 Conzen 学 派 的 文 化 记 忆 与 意 大 利 提出为什么和为谁传承遗产?公约提出 实践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管理成为保
Muratori-Caniggia 学派的历史类型,都 遗产作为人类的发展资源,不但可以增 护的重要手段。2009 年,Chris Landorf
是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城市文化遗产 强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 通过对英国工业遗产地的研究,从情况
保 护 的 重 要 理 论 来 源。1996 年, 英 国 而且是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一部分;因 分析(Situation Analysis)、战略方向
Conzen 学派的核心成员 Peter J. Larkham 而,公民与人类的价值是扩大化的、多 (Strategic Orientation)、利益相关者
出版了《保护与城市》
(Conservation and 学科交叉的文化遗产概念的核心⑨。 价值(Stakeholder Values)和利益相关
C i t y)。这是一本关于城市历史景观保护 围绕公共政策和社会价值的文化遗 者的参与(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的研究著作,它从规划与政策制定的角 产保护研究全面展开。2004 年,E d w a r d 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遗产
度,研究了城市环境的保护与规划系统 Hobson 的《保护与规划》(Conservation 管理框架(表 3);2011 年 U N E S C O 通过
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变化发生的原 a n d P l a n n i n g)通过对实践的研究发现, 了《历史城市景观保护宣言》。至此,保
因、主导者与值得保护的城市景观要素。 虽然政策是价值共识的结果,但实践中的 护 管 理 问 题 的 探 讨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展 开。
通过对社会、经济和心理等因素的辨析, 价值依然存在着变化与发展,因而,实 2012 年,Francesco Bandarin、Ron Van
针对英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出将 施政策上的微调,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保 O e r s 主 编 的《 历 史 城 市 景 观: 城 市 世
保护地区作为一种规划工具,通过监控 护实践中的价值进化;2007 年,D e n n i s 纪中的遗产管理》(The Historic Urban
形成稳定的变化过程,建立动态、弹性、 Rodwell 的《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 Landscape: Managing Heritage in an
公众参与式的规划等具体措施。 展》(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Urban Century)中,更将历史城市景观
2005 年, 欧 洲 理 事 会 通 过 了《 文 in Historic Cities)探讨了可持续发展 作为城市时代的遗产管理模式。
化遗产社会价值的欧洲理事会框架公 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遗产

表3  传统与可持续的遗产管理框架比较
比较项 传统遗产管理 可持续的遗产管理
1.场所分析 基于遗产价值保护的直接因素 基于影响遗产地可持续利用的广泛趋势和因素
专业技术和技能专家主导 鼓励非职业者技术和志愿者能力
2.战略定位 分割和孤立的规划过程 全面和综合的规划过程
关注于线性的、短期的遗产相关目标 关注于因果的、长期的遗产可持续发展愿景
基于遗产价值风险评估的战略 基于方案比选和优先权协商的战略
基于遗产特定结果的定量措施 定性与定量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基于职务或专业的实施责任 基于多维价值的实施责任
分段审查过程 全面的审查过程
3.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合作者的价值观被排除在规划过程初始 合作者和社区价值观被排除在登录程序初始
保护遗产价值的愿景 可持续的社会价值愿景
由合作者成员做决定 基层深度影响决策
4.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基于有限主要部门影响力的正式合作结构 基于广泛流动伙伴关系的自愿合作结构
基于职务或专业的分层权威 基于协商和文脉需求的代理权威
正式化规则和决策程序 最小规则和依情况而定的决策程序
被动决定 积极决定
单方面沟通 迭代沟通
利益惠于遗产地 利益惠于当地社区
注:引自参考文献[13]。

53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11
历史保护与更新│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Y

4 对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束了行为中的关键与核心部分,非正式制 为意识。引导专家联名上书和市民舆论抗


1964 年的《威尼斯宪章》提出文化 度则决定了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约束了 议等非规范保护行为的道德规范化,保障
遗产保护的概念与原则,是以欧洲文化遗 正式制度之外的其余大部分内容。因而, 文化遗产保护道德权利的行使,减少制度
产保护运动为蓝本提出的、具有开创性历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道德化意味着国际文 成本。
史意义的保护文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 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人权”的一般内容。 4.2 达成保护理念的文化共识
展,文化多样性重构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概 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起步于遗产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转型是从
念体系。内涵概念,从人类历史和文明的 保护正式制度的建构,并已初步建立保护 专家理念共识→政府行动共识→人权道德
代表性遗迹转向人类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 制度体系。截至 2013 年,我国共确立国 共识的推广过程。从少数人的精英共识起
文化交流的重要遗存;价值取向,从 18 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18 处、省级历史文化 步,以达成普遍共识为最终目标。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见证转向 21 名城 157 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725 制度共识是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行
世纪世界格局重构时期的社会职责;学 处。据统计,已经有 11 个省、市、自治 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基础。中国城市文化
科范畴,从专业技术领域转向社会、经济、 区颁布了 16 项省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遗产保护观念是“外植”概念,是基于保
政治、文化交织的综合性领域。 法规,73 个城市颁布了 178 项历史文化名 护与发展的矛盾形态,借鉴意大利、法国、
在文化多样性的重构过程中,西方文 城的保护法规。 美国、日本和前苏联共同的文化遗产保护
化遗产保护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 然而,中国传统非正式制度体系中, 制度而建立起来。制度共识的达成,可以
与非欧陆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之间的差 缺乏相应的道德规范 ;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在较短时间内展开行动,如上文“全球战
异度被广泛认知。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突 的提升,也尚未在全社会达成共识。这就 略”的展开。
破了原型范式及其实践环境的调适性范畴, 使得在正式制度管辖之外的大量行为缺乏 然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即拥有
原型模型与衍化模型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已 约束,从而导致法律法规约定行为之外的 更普遍受众的文化共识形成,是一个缓慢、
经成为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议题。 破坏现象屡见不鲜,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渐进的过程,导致较少受众的制度共识与
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从历史文化 中的“千城一面”、
“古城重建”等。更为 较大受众的文化共识间的错位。由于存
名城概念的提出,已经经历了 30 年历程。 严重的,正式制度约定导致保护范围内外 在着不同的非正式准则和执行程序,因而
总结 30 年的经验可知,中国城市文化遗 城市空间的截然分异,如历史文化街区自 “外植”的制度共识并不能产生预期的绩
产保护已经初步建立了本土保护体系,并 身的物质性、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以及 效。当制度和文化共识两者矛盾或不相容
且保护意识已基本普及。但是,继“千城 保护中的“孤岛化”
“戏台化”
、 “绅士化”等。
、 时,作为文化外化形式的文化遗产保护行
一面”、
“建设性破坏”之后,
“古城复建”、 从正式制度到非正式制度的推衍,即 为,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因不同文化原型导
“旧城改造”又席卷而来,保护与发展的 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在中国传 致的概念与方法的异化问题。文化遗产保
冲突未有明显改善。 统社会中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在西周时期, 护制度或流于形式,或在执行中变形,甚
当前,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已经难以 就已提出“出礼入刑”的治理方式,加之 至无法实施。这一现象,在 30 年的城市
从问题 - 方法的传统研究模式中获得突破, 西汉的“德主刑辅”,唐初的“德本刑用”, 文化遗产保护中,发生之频,无需赘述。
甚至从方法 体系本身看,已经基本成形。 明朝的“明礼以导民”、
“定律以绳顽”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包容性极强的意识形
如何完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如何解 治 理模式,都渊源于此。中国现存最古、 态。如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因出家离俗、
决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运作模式的合理性与 最完整的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实现了 无君无父的教义,与本土的伦理观念产生
合法性问题?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向 O U V 的 源于夏商、以“礼”为社会一般规范的最 严重冲突。经由五六百年坎坷历程,在唐
转型过程,无疑能够给予一定的启示。 终法律化。 代,佛教与本土儒、道两教相融合,最终
4.1 促进保护意识的道德化 不可否认,较之 30 年前,我国城市 实现了本土化调整,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被认为是国际 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已经广泛普及,但停 的重要内容。
社会的共同道德准则。在新制度经济学 留于知道、了解的阶段,需要在已有的制 在制度共识已初步达成的当下,需要
理论中,制度包括正式与非正式两种类型。 度成果上,推动保护观念的道德化,使之 进一步内化“外植”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正式制度构成了行为约束的基本架构,约 成为城市人行为约束的一般规范和自发行 缩小制度共识和文化共识的差异度,避免

54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转型与重构的启示——从ICOMOS的《威尼斯宪章》到UNESCO的《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汤晔峥

因两者矛盾导致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异 年一小修”的持续干预,才使得城市历 建议》、


《保护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建议》等文件。
化现象。差异度的缩小,一方面需要继续 史风貌得以留存,历史环境不至于被湮灭。 ⑦ 《文化多样性公约》共分为六章 27 条。除
普及宣传,扩大共识认同人群;另一方面, 当前,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经拥 了详细规定缔约方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界
需要对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进行本土化调整, 有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更为科学的评 定与其他法律文书的关系(第五章)和建立公
使之成为本土文化的一般内容。 估方法。基于此,借鉴国际文化遗产保护 约机构(第六章)之外,还确定缔结《文化多
如 Petzet Michael 所说:现在的文化 的监测模式和国内文物部门展开的文化遗 样性公约》的 9 大目标和 7 大原则(第一章),
遗产概念已经大大超出了 40 年前《威尼 产监测方法,尽快建立规划管理的监控体 对“文化多样性”、
“文化内容”、
“文化表现形式”、
斯宪章》所定义的“纪念物”
(monument) 系,将成为应对保护与发展矛盾、开展连 “文化活动、产品与服务”、
“文化产业”、
“文化
概念,因而,在任何一个保护案例中都不 续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 政策和措施”、
“保护”和“文化间性”8 个概
应有关于原则的“教条战争”(d o g m a ti c 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
wars)。 注释: ⑧ 3 份报告分别为: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多重
4.3 展开保护行为的长期监控 ① 人类与土地的共存:人类的移动(游牧、迁 价值与遗产保护、经济因素和遗产价值。
在现代时代背景下的纪念物和遗址 移),居住,生存模式,技术革新;社会中的人 : ⑨ 公约认为:1)文化遗产的权利,如同《国
的保护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虽然保护 人类互动,文化共存,精神性和创造力表达。 际人权宣言》所定义的,是参加文化生活的固
主义者依然坚持
“保存至上”
(preservation ② 关于 ICOMOS 大会主题,张松教授在《城市 有权利。2)个人与集体都对文化遗产负有责任 ;
as the supreme principle)的道德观念, 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第 5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以人类的发
但“文化”组织框架内的道德标准,更倾 页中已经做了总结,本文在此基础上补充第 16 展和生活质量为目标。3)需采取以下必要措
向于“连续性”(continuity)而不是“真 和 17 次会议的主题 :第 16 次 IC O M OS 会议一 施 ; 文化遗产的责任在于建构一个和平与民主
实性”(authenticity)。保护倾向的变化, 般会议与科学论坛主题 :
“发现场所精神—— 的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促进文化
落实为世界遗产监测和除名机制的建立。 在有形和无形之间”, 2008 年 9 月 29 日至 10 多样性 ; 更进一步调和公众、机构和相关私人
保护过程的持续性,成为新的要求。 月 4 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第 17 次 ICOMOS 之间的争议。
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建立,无疑是长 会议一般会议与科学论坛主题 :
“遗产,发展

期持续保护的有效措施。但这一监控是 的驱动”,2011 年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2 日在法 参考文献:


以规划为媒介的间接性、总体性监控。对 国巴黎召开。 [1] Petzet M. Principles of preservation: An

每一个具体的保护项目而言,更需要全面、 ③ 相关保护管理的 3 个文件,包括城市文化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harters

精细的保护,以预警、防范,而不是“头 遗产保护准则的《阿姆斯特丹宣言》、城市遗 for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40 years

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应对高速发展的空 产管理报告的《罗马宣言》,以及关于二次大战 after the Venice Charter[Z].2004.

间挤压。 后重建问题的文件《德累斯顿宣言》,强调在 [2] Erica A, Mason R, Torre de la M. Values

从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历程来 城市管理之中关注并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Z]. Los Angeles:

看,尤其在大规模城市改造被叫停的前提 ④ 分别指:1)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 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2000.

下,鲜有城市文化遗产是突然湮灭的。历 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 年 [3] C o u n c il o f Eu r o p e. H e r it a g e a n d

史文化街区、城市历史风貌,多是在一点 11 月 14 日,巴黎);2)对于在武装反对的事 sustainable development[Z]. Strasbourg:

一滴的现代化蚕食中,日渐凋零。空间物 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第一次草案:1954 年 Council of Europe, 2002.

质、功能与结构衰退,老龄化、贫困化加 5 月 14 日,海牙;第二次草案:1999 年 3 月 26 日, [4] English Heritage. Guidance on the

剧,使得城市文化遗产在最终湮灭前,已 海牙)
;3)教育、科学、文化作品进口协议(1950 management of conservation areas[Z].

经产生了“肌体坏死”现象。这也是城市 年 6 月 17 日,佛罗伦萨)。 London: English Heritage, 2005.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一再强调保护与利用相 ⑤ 包括《文化多样性宣言》、
《关于蓄意破坏文 [5] Feilden B, Jokilehto J. Management

结合,试图通过合理利用恢复街区文化生 化遗产问题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言》和《关 Guidelines for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态的根本原因。 于保护数字遗产的宪章》。 Sites[M]. Rome: ICCROM (in collaboration

中国传统的木构营建模式,就是一 ⑥ 包括《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当代作用建议 with UNESCO and ICOMOS), 1993.

种长期、持续的过程。
“三年一大修、五 书》、
《关于在国家层面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 [6] Cuellar J P. Our Creative Diversity:

55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11
历史保护与更新│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Y

Report of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Culture [15] Munjeri D.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J]. Journal of Social Archaeology, 2007,
and Development [M]. Egoprim: UNESCO, 2003. heritage: from difference to convergence 7(2): 147-170.
[7] Jokilehto J, Cleere H, Denyer S, Petzet [J]. Museum International, 2004, 56(1-2): [26] Loulanski T. Revising the Concept
M.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Filling the 12-20. for Cultural Heritage: The Argument for
gaps - An action plan for the future [A] [16] Water tona E, Smitha L , Campbella a Functional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 Monuments & Sites (2001-) Vol. XII[C]. G. The Utility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 Journal of Cultural Property, 2006, 13(2):
München: ICOMOS, 2004: 189. Heritage Studies: The Burra Charter and 207-233.
[8] Jokilehto J.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Social Inclu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27] Ahmada Y. The Scope and Definitions of
What is OUV? Defining the Outstanding Heritage Studies, 2006, 12(4): 339-355. Heritage: From Tangible to Intangible [J].
Universal Value of Cultural World Heritage [17] Watertona E, Smithb L. The recogn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Properties [A] // Monuments & Sites (2001-) and misrecognition of community heritage 2006, 12(3): 292-300.
Vol. XVI [C]. München: ICOMOS, 2004: 111.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28] 孙施文 .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M]. 北京 : 中
[9] Larsen K E, Jokilehto J. Nara Conference Studies, 2010, 16(1-2): 4-15.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on Authenticity in Relation to the World [18] Cleere H. The concept of "outstanding [29] 张松 .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
Heritage Convention, Nara, Japan, 1-6 universal value" in the World Heritage[A] 法规选编 [M]. 上海 :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November 1994: Pr oceedings[M]. Pair s: // C on s er v ation an d Managem ent of [30]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1995. Archaeological Sites [Z]. 1996: 227-233. and Sites (ICOMOS): Charters and other
[10] Torre de la M, ed. Assessing the Values [19] M erry man J H. Cul t ural Pr op er ty doctrinal texts[EB/OL]. http://www.icomos.
of Cultural Heritage(Research Report)[M]. Internationalis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rg/en/charters-and-texts.
Lo s A n g el e s : T h e G et ty C o n s e r v atio n of Cultural Property, 2005, 12(1): 11-39. [31]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Institute, 2002. [20] Protta V L.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a n d C ul t u r a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U N E S C O ) :
[11] Howard P, Ashworth J G. European of Cultural Object s [J].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 recommendations[EB/OL].
Heritag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M]. Journal of Cultural Property, 2005, 12(2): http://portal. unesco.org/en/ev. php-RL_ID =
Bristol: Intellect Ltd, 1999. 225-248. 12024&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
[12] Titchen M 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21] Protta V L, O'Keefea J P. "Cultural html.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UNESCO's World Herit age" or " Cultural Proper ty " ? [J]. [32] W o r l d H e r i t a g e C e n t r e ( W H C ) .
Heritage Conven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roperty, Documents[EB/OL]. http://whc.unesco.org/en/
and Assessment of Cultural Places for 1992(2): 307-320. documents.
Inclusion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D]. [22] Howard P. Editorial-Heritage Challenges [33] G e t t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in the New Century [J]. International P u bl i c a t i o n s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 E B / O L] .
1995.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000, 6(1): h t t p : / / w w w . g e t t y. e d u /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
[13] L a n d o r f a C . A F r a m e w o r k f o r 7-8. publications_resources.
Sustainable Heritage Management: A Study [23] Strasser P. "Putting Reform Into Action"
o f U K In d u s t r ial H e r it a g e Sit e s [J]. -- Thirty Years of the World Heritag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roperty,
2009, 15(6): 494-510. 2002(11): 267-293.
[14] H a r v ey C D. H e r i t a g e P a s t s a n d [24] Mason 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Heritage Presents: temporality, meaning Arguments for Values-Centered Preservation
and the scope of heritage studies [J]. [J]. CRM Journal Summer, 2006: 21-4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5] Labadi 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2010, 7(4): 319-338. Arguments for Values-Centered Preservation

56

You might also like